研究人员电脑内存

电脑内存  时间:2021-01-16  阅读:()

科技信息参考2010年第6期双月刊总第22期主办单位:中国计量学院图书馆主编:夏哲雷编辑:王炜蒋新民沈敏芳叶亚娜电话:0571-86835722电子邮箱:zixun@cjlu.
edu.
cn目录科技信息参考2011年第1期1科技信息参考2011年第1期双月刊总第23期主办单位:中国计量学院图书馆主编:陈永良编辑:王炜蒋新民沈敏芳叶亚娜电话:0571-86835722电子邮箱:zixun@cjlu.
edu.
cn科技信息参考2011年第1期2目录政策与策略人民日报:科学更是一种精神.
4世界自然基金会:2050年可再生能源将可满足全球使用.
5李国杰院士:科技体制改革关键是制度设计.
6基础研究美国高能物理学走到十字路口.
8研究发现铝粒子可提高薄膜太阳能电池光电转化效率.
10美科学家以蔗糖为原料制出纯净石墨烯.
11最新研究发现恒星之间可能存在"虫洞"11自动化与材料研究日本开发出可成为稀有金属钯替代物的合金.
13英国开发出地下电缆光纤感应系统.
13MIT开发新技术能将太阳能电池印在纸上.
14美研制能自我修复的太阳能电池.
15新型"隐声衣"让物体销声匿迹.
16"善解人意"的机器人型假肢问世.
17美研制出气味机能根据游戏进程释放特定气味.
18德国研发新铸模法利用二氧化碳作溶剂.
18美科学家发明可用意念操控的假肢.
19日本首次通过涂抹液体硅形成非晶硅薄膜生产太阳能电池.
20英国研究人员发明超薄纳米片制备方法.
20科学家最新发明紫外线杀菌鞋99.
9%消除臭味.
21科学家研制全球最小磁力感应器.
22德国科学家发明意念操控汽车.
22电子与信息技术科学家成功研制量子记忆体或建造超高速计算机.
23在原子核内存储数据史上最小记忆体诞生.
23我国成功研发全球首款商用40纳米手机芯片.
24美研发新器件使慢速内存和快速内存"合二为一"或将彻底改变计算机内存技术.
25塑料基底晶体管在美研制成功.
26美研制出双向同步无线广播技术.
27科学家研制全彩色量子点显示屏.
27科学家首次直接在硅片上制造纳米级激光器.
28美实现用纳米级电线搭建可用于计算的电路.
29世界首个毫米级计算系统原型问世.
30科技信息参考2011年第1期3科学家研发出具有导电性塑料膜.
31科学家首次开发出芯片远程供电实验室设备.
32生物医药比利时科学家发现一种蛋白可使异常肿瘤血管正常化.
33日本发明"体温镜"照镜子就知道是否发烧.
33"重启"大脑或可治疗耳鸣.
34美研究显示睡眠不足增加身体能耗.
35睡眠有助将短暂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
36美国科学家首创将思想植入猴脑.
36科技信息参考2011年第1期4政策与策略人民日报:科学更是一种精神作者:张志明来源:人民日报发布时间:2011-2-17科学是中国近代以来一直需要解决的问题,但又是一直被误解的问题.
有的人并不真正了解科学.
他们知道科学研究成果的价值,却不知道科学本身的价值;他们有数学、物理学、化学等学科的概念,却没有科学的概念.
其实,科学更是一种精神.
要了解科学的精神,须从了解什么是科学开始.
18世纪中叶以前,经验科学的归纳方法被普遍认为是科学的标志.
这种方法的运用,不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科学成就,奠定了近代自然科学雄伟大厦的基础,也带来了全新的科学理念.
特别是牛顿经典力学的建立使很多人相信,科学就是真理,科学的东西就是对的,不科学的或者伪科学的东西才可能有错误.
然而在20世纪初期,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证明,牛顿引力论存在错误.
这一划时代的科学事件深深震撼了当时的科学界:如果像牛顿经典力学这样经受了长达200余年检验的理论尚且有错误,那么,还有什么理论敢自诩永远正确呢于是,人们开始思考:到底有没有科学科学究竟是什么英国哲学家波普尔的证伪主义,从另外的角度推进了这一问题的解决.
他认为,科学规律尽管不能被证实,但可以被证伪.
依靠人的批判理性,通过不断地创造假说和排除错误,使之得到检验并由此而取得科学知识的增长.
这不是科学的缺点,而恰恰是其优势和力量所在,是科学之为科学的本质特征.
这一观点拓宽了人们对科学理解的视野,同时也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但波普尔的这种科学观也并不能完全解释科学发展的实际历史.
科学不仅需要波普尔所倡导的理性批判精神,也需要在一定时期内保持常态.
现代科学哲学的历史社会学派认为,科学不仅是一种知识体系,更是一种社会活动.
一种理论即使有错误、面临许多反证,但只要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最能解决问题、最能满足需要的,就可以继续存在,直到更能解决问题、更能满足需要的新理论形态出现为止.
这就把科学的发展放在了整个社会文化和具体的历史背景之下,使科学的发展走出了纯粹逻辑和纯粹认识论的狭隘范畴.
科学发展到20世纪中后期,作为科学主体的人,在科学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出来.
科学哲学开始把注意力转移到人的科学发现和创造上来.
这标志着自19世纪以来一直盛行的科学主义开始向人文主义回归,重视科学的人文价值成为当代科学发展的潮流.
从对科学发展史的简要回顾中可以看出,科学除了我们熟知的那些功用,还体现着一种理念、一种对科学的总体理解.
尽管上述观点表现了对科学的不同理解,但都是从科学活动中升华出来的精神产物,反映着科学的内在要求,在相当大程度上预示着科学的方向,推动着科学的发展,并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
同时,科学更是一种精神:一种严密论证的求真求实精神,一种严格检验的理性批判精神,一种富有人文情怀的创造创新精神.
这种理念和精神凝炼成现代科学的品格,成为人类文明大道上的熊熊火炬,不仅照亮了人类探索自然界的漫漫长路,而且照亮了人类探索自身自由和解放的道路.

科技信息参考2011年第1期5世界自然基金会:2050年可再生能源将可满足全球使用作者:易蓉蓉来源:科学时报发布时间:2011-2-28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日前在京发布能源报告.
报告称,到2050年,清洁和经济的可再生能源可以完全满足全球能源的需求.
WWF的《能源报告》历经两年准备,立足全球视角,考虑了包括运输在内的总体能源需求,并兼顾了能源利用的公平和安全性,展示了突破性的发现.
WWF全球总干事詹姆士·利普指出:"如果我们继续依赖化石燃料,未来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能源价格、能源安全及气候变化的问题.
这份研究报告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有前景并切实可行的能源替代方案.
40年内,全球的繁荣发展将可以完全依靠清洁和经济的可再生能源.
届时,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将得到极大改善.
这份研究报告不只是一个情景分析,更是一份行动倡议.
只要从现在开始行动,我们将可以迎来一个更加清洁可持续的未来.

"《能源报告》由两部分组成:能源咨询公司Ecofys提供的能源情景和详细分析,以及WWF的相关分析.
报告指出,到2050年,人类可以几乎完全依靠可再生能源,而仅使用极少的化石燃料和核能,便可满足电力、运输、工业及家庭的能源需求.
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人们在能源安全、污染和灾难性气候变化方面的担忧.
为实现这个目标,未来将重点提高建筑业、交通及工业领域的能源利用效率,以及加强可再生能源发电和智能电网传输控制,以满足仍在增加的能源需求.
Ecofys的情景分析显示,尽管未来几十年全球人口总量将上升,工业扩张、航空及旅游业将带来能耗的增加,但由于能效提高,2050年全球总体能源需求仍将比2005年降低15%,更多国家能够公平地获取和使用能源.
届时,全球能源供应将不再依赖于化石能源或核能;同时,国际法例和合作也将限制生物质燃料生产和水力发电所带来的潜在环境破坏问题.

为满足全人类对可靠、廉价和清洁能源的需求,全球需要像应对金融危机那样共同协作和努力.
这种努力从长期来看有着很大的收益前景,通过节约能源和应用可再生能源,到2040年,每年能够节约的能源使用成本在抵消了新能源和节能上的新增投资后仍有盈余,而到2050年,每年的能源使用成本跟"当前模式"相比,可以节约近4万亿欧元.
另外,使用可再生能源能够减少由于能源安全冲突、能源泄漏污染以及政治与环境严峻地区的中断能源供应所带来的相关成本.
事实上,一些主要发展中国家显示了对可再生能源前景的强大信心.
2009年,中国增加了37GW的可再生能源,从而使可再生能源总装机容量达到226GW,相当于英国高峰耗电总容量的4倍,整个非洲耗电总容量的两倍.
而中国最近宣布了一项投入5万亿元人民币的新的十年替代能源计划,该计划也将创造1500万个新的就业岗位.
WWF(中国)气候与能源项目主任侯艳丽表示:"中国正在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提高能源效率,显示了很好的势头,WWF也希望在即将公布的'十二五'规划中看到大家所期望的能效提高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因为这不仅将能够帮助中国改变目前由煤为主导的能源利用模式,也将能够有效控制日益增长的温室气体排放.
"在《能源报告》的情景分析中,还有一点发现让人感到振奋:至2050年,由于可再生科技信息参考2011年第1期6能源利用的增加和总能耗的降低,能源供应所产生的CO2排放量将有可能降低80%以上,这给人类控制全球升温不超过两摄氏度(避免灾难性气候变化危机的临界温度)提供了极大的信心.
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戴彦德评价该报告"结论让我们振奋,同时也会引起争论.
这是愿景,警示大家必须转型以可再生能源为主".
李国杰院士:科技体制改革关键是制度设计作者:李国杰来源:人民日报发布时间:2011-2-28近几年,我国科技投入成倍增加,但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并没有成比例地增加.
我也一直在思索这一问题.
我留学回国后在科研一线工作20多年,切身体会到,"他律"可能比"自律"更重要.
邓小平同志曾经总结,好的制度可以使坏人无法横行,坏的制度却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
发展科技也是一样的道理,制度设计是关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科技体制改革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对科技资源的分配管理和科技评价体系,没有作深思熟虑的制度设计.
现在科技界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重大科研方向如何确定、谁来承担重大科研课题、科技经费如何分配、做得好不好如何判定.
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要有一套尽可能完善的制度.
建立科技管理制度的前提,是假设作决策的人在认识上有局限性甚至有私心,只有通过公正的制度使企图在设置课题、分配经费时照顾本单位或个人捞好处的行为难以得逞.
过去我国很少召开制度设计的研讨会,今后应多讨论,集思广益,形成更加公正合理的决策程序.

在科研目标和项目的选择上,目前国家没有明确的制度.
重大科技计划的启动,一般先由资深专家作战略研究,再由较年轻的执行专家和主管部门的处长、司长制定具体规划.

如能做到这三者结合,共同制定规划,选择做大事的团队,可能是较好的制度.
专家的任期不能太长(国外一般不超过3年),而且要有严格的回避制度.
高新技术领域课题立项评审,要多听取下游"用户"单位的意见,甚至可以是由潜在用户单位的专家组成评审团,在项目进行过程中,也应引入竞争和淘汰机制.
在科研经费的控制与管理方面,一些制度既不符合国情又不符合国际惯例.
863课题、973课题、各部委的开发性项目与自然科学基金的基础研究课题要求大不一样,但目前一律采用与自然科学基金管理方式相同的课题负责制,使得作为法人单位的研究所几乎无法调控,很不利于集中力量做大事.
中科院经过10多年的知识创新工程改革,绝大多数研究所已不同于计划经济时代吃皇粮的事业单位,都有了较强的选择科研目标和资源的调控能力.
对于国家科研机构,国家预算拨款理应占到研究所总科研经费的60%以上,但现在有些研究所还不到20%,这一比例还不够用于所内人员开支.
其实,科研工作是高智力活动,人员开支应该是科研的主要开销,国外的科研开支中50%—80%属于"间接费用",主要用于人员工资和公共支撑.
有关政府部门应该改变观念,制定以人为本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
科技评价起到指挥棒的作用,目前的评价体系引导科研人员关注论文专利数量、获奖和科技信息参考2011年第1期7排名等科研的"副产物",而不是科研的真正影响.
不少科研人员做科研的动机,是为了获得更多更好的评价"参数",以便下一轮可以申请更多的科研经费.
对个人主持项目和第一作者文章数量等指标的考核,使科研人员更热衷于"各自为战",而不愿意参与大项目的合作.
院士、杰出青年、优秀博士论文数量与对单位的评价挂钩,使得这些评选活动变味.
今后要以科研产出的实际影响作为评价标准,基础研究要看有没有原始性的重大发现,技术和工程类研究要看对产业和国家安全的实际影响.
科技信息参考2011年第1期8基础研究美国高能物理学走到十字路口作者:王丹红来源:科学时报发布时间:2011-1-271月10日,美国能源部宣布因无力支付每年高达5000万美元的运行费用,将于今年9月关闭其唯一的粒子对撞机——万亿电子伏特加速器(Tevatron).
该粒子对撞机由位于伊利诺伊州的费米加速器实验室运行.
据最新出版的《科学》杂志报道,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是美国最后一个致力于粒子物理实验的实验室,科学家们估计,由该实验室运行的万亿电子伏特加速器有望于2012年探测到"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
如今,寻找希格斯玻色子的任务落在了欧洲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上.
美国能源部的新决定让部分科学家松了一口气,因为这为其他新项目提供了新机会,但美国的粒子物理学家们却忧心忡忡:美国高能物理学今后的路该怎么走《纽约时报》在一篇题为《万亿电子伏特加速器》的社论文章中指出,物理学是一个国际合作的事业,费米国家实验室仍然是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的家,许多实验还将在这里进行.
然而,目睹美国高能粒子物理学一个时代的结束,仍令人伤感、惋惜.

高能物理之路一波三折不久之前,美国的粒子物理学家们制定了美国粒子物理未来10年的路线图,但是,该项目却因官僚障碍、耽搁和不可预见的费用而受到重创.
能源部每年用8.
1亿美元的经费支持高能物理研究,现在,部分观察家担心能源部是否有能力支持这个路线图项目.

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创建于1967年,隶属于能源部,位于伊利诺伊州巴达维亚附近的草原上.
从1983年开始,实验室的科学家们一直在用万亿电子伏特加速器创建亚原子粒子间的撞碰,他们希望这些神奇的碰撞轨迹有助于他们揭示出物质的基本构成,1995年,他们发现了一个基本粒子——顶夸克,他们最终的目标是发现希格斯玻色子.
4年前,他们经历了一场危机.
与欧洲粒子物理实验室的大型强子对撞机相比,费米实验室的万亿电子伏特加速器已经逊色,他们希望建造能量更大的机器,如国际直线加速器(ILC).
然而,2007年2月,当物理学家们估计国际直线加速器的费用至少为70亿美元时,能源部官员感到极为不快.
在被告知这台对撞机要到2020年中期才能建成时,能源部要求物理学家们提出雄心不宜太大的新项目.
在2008年5月提交的报告中,物理学家们提出了由能源部资助的粒子物理学研究的三个方向.
第一个名为"能源前沿",允许美国科学家参与大型强子对撞机,费米实验室将其重点转向"强度前沿",用新的质子加速器产生质子和其他粒子,并以精确的细节研究它们.
与此同时,粒子物理学家将加入到宇宙学家和天体物理学家之列,探索"宇宙前沿",探索神奇的暗物质和让空间膨胀的暗能量.
这个新方案实际上规划了万亿电子伏特加速器关闭后美国高能物理的发展蓝图.

能源部官员也重申,即使因预算原因不能让万亿电子伏特加速器运行到2014年,能源部也会支持这个领域的发展.
但是,最近围绕两个最大项目所出现的问题给能源部的路线图画上了问号.
特别是发生科技信息参考2011年第1期9在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的争执影响到了费米实验室对中微子的新研究.

费米实验室的科学家们已经在实验中研究了"中微子振荡",探测中微子的实验已在建造之中,目标是确定描述中微子振荡的最后参数.
从2013年开始,由180位研究人员组成的团队将开始在明尼苏达的一个探测器上开始新中微子实验.
与此同时,费米实验室的研究人员们希望建造新项目的核心设施.
这是一台名为长基线中微子实验的质子探测器,重量达20万吨,耗资均18亿美元,它所产生的中微子射线将是目前中微子射线强度的3倍.
长基线中微子实验将对比中微子和反中微子,寻找二者的不同,以解决为什么宇宙包含如此之多的物质、如此之少的反物质.
长基线中微子实验将落户耗资8.
75亿美元的深地科学工程实验室(DUSEL),研究人员希望国家科学基金会将这个实验室建在南达科他州的一座废弃金矿中.

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负责制定国家科学基金会的政策,2010年12月,国家科学委员会拒绝了国家科学基金会的需求,即提供2900万美元完成DUSEL的最后设计,反对国家科学基金会在实验室基础设施建造上花费4.
8亿美元的计划.
费米国家实验室执行副主任Young-KeeKim说,能源部和国家科学基金会正在商量分摊成本的新方法.
她表示,费米实验室不打算在万亿电子伏特加速器关闭后让它1900多名员工中的任何一个人离岗,但如果未来的旗舰项目出现明显拖延,情况可能会有所变化.

宇宙前沿研究遇障碍1998年,两组科学家希望通过研究一颗名为Ia型超新星的恒星爆炸来解决宇宙的膨胀,进而发现宇宙的膨胀一直在加速.
这一发现显示,部分暗能量在拓展空间.
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物理学家索·珀尔玛特是其中一个小组的负责人,他认为探讨这些问题的研究人员需要一个专用太空望远镜来瞄准超新星,并以其他方式寻找暗能量.
1999年,他的研究小组向能源部提出建议:投资6亿美元建造超新星加速探测器.
2003年,这个太空望远镜建议被纳入联合暗能量计划,这是与美国宇航局(NASA)联合的耗资10亿美元的项目.
2010年8月,当国家科学院的一个委员会将这个项目列为未来十年中最值得期待的空间科学设施时,人们都认为它即将启动.
但委员会的最后建议是将这个项目与另外两个需要相似技术能力的项目合并,并将之命名为广域野红外线巡天望远镜(WFIRST).
然而,3个月后,当NASA的官员发现另一个新太空望远镜项目——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的经费从51亿美元膨胀到68亿美元时,广域野红外线巡天望远镜受到了重创.
在巨大的预算危机下,NASA组织了一个"科学定义小组",希望能提出更有支付能力的建议.
科学定义小组负责人是科罗拉多大学的詹姆士·格林,小组希望将新计划的费用降到10亿美元以下.
物理学家仍须努力当费米实验室的万亿电子伏特加速器关闭后,寻找希格斯玻色子的工作将由欧洲的大型强子对撞机独自承担.
大型强子对撞机的设计能量是万亿电子伏特加速器的7倍,在此之前,这两台对撞机一直在竞争最先发现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希格斯玻色子是一种预言的粒子,确定它的存在有助于澄清和确证目前的粒子物理学理论.
部分人士担心,如果美国国内的粒子物理学衰落了,美国加入欧洲的大型强子对撞机实验是一个风险.
科学家们表示,当美国同意为耗资55亿美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提供5.
31亿美元的硬件而获得进入权时,美国占了一个便宜.
今天,美国的2800多位实验物理学家中有1200多位正在大型强子对撞机的4个粒子探测器上工作,他们的工作有可能探测到像希格斯玻色子这样的新粒子,这曾是费米实验室的物理学家们希望在万亿电子伏特加速器上实现的梦想.
现在,物理学家们担心,如果所有的工作都转移到欧洲,那么美国的立法者们可能会失去对粒子物理学的兴趣.
他们会问:国会有责任资助基于欧洲的高能物理项目吗科技信息参考2011年第1期102010年12月,意大利政府宣布将投资5.
2亿美元建造正负对撞机,其中价值1.
7亿美元的设备来自美国斯坦福直线加速器中心作废的设备.
《科学》的文章指出,如果美国的研究人员希望不仅仅是向项目捐赠仪器,那么能源部就应当筹集几百万美元,资助他们提出的任何实验.
文章最后指出,没有人希望在万亿电子伏特加速器关闭后,美国的物理学家们会到芝加哥去开出租车,但他们确实应该通过政治努力来帮助自己继续走在科学发现的道路上.

研究发现铝粒子可提高薄膜太阳能电池光电转化效率作者:王小龙来源:科技日报发布时间:2011-2-11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2月10日报道,新加坡A*STAR研究院高性能计算机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尤里·阿基莫夫和魏诚美(音译)发现,通过沉积铝粒子的方法可以提高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这种金属纳米粒子能防止光线的逃逸和反射,使更多的直射光直接进入太阳能电池.
阿基莫夫说,该技术可以使我们进一步降低太阳能电池的生产成本,并增强太阳能电池的竞争力.
常规太阳能电池由于厚度较大,光线大多被吸收,沉淀的纳米粒子几乎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但对于较薄的薄膜太阳能电池,纳米粒子却发挥出了很大的作用,它们增加了光线在进入太阳能电池后的散射,增加了光线在薄膜中停留的时间,使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足以与传统的太阳能电池相媲美.
研究人员模拟了多种不同类型以及尺寸的纳米材料,以测定其对太阳能电池吸光效率的影响,并决定从铝粒子和银粒子中确定最终"人选",为此研究人员还专门对两者在太阳能电池中的性能进行了比较.
一般而言,大多数人都会认为银粒子应被优先考虑.
因为在光谱中的可见光范围内,它们具有较好的谐振性能,更容易将光线集中到太阳能电池之中.
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虽然银粒子具有更强的光线捕获能力,但其本身也会吸收相当数量的光线,这将影响太阳能电池转化效率.
而由于谐振波段超出了太阳光光谱,铝粒子就可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
此外,铝颗粒更容易被氧化处理,并且即使形状和大小不同,其性能都较为稳定.
而且更重要的是,其散射特性比银粒子更为强劲.
阿基莫夫说:"我们发现,铝合金制成的纳米颗粒与其他金属粒子相比,光捕获性能更强,更适合于薄膜太阳能电池.
并且我们相信这一技术能帮助太阳能电池变得更轻更薄更高效,使其具备更大的商业价值.
"http://www.
physorg.
com/news/2011-02-solar-cells-thinner-lighter-aluminum.
html科技信息参考2011年第1期11美科学家以蔗糖为原料制出纯净石墨烯作者:刘霞来源:科技日报发布时间:2011-2-17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2月14日报道,美国科学家使用普通的蔗糖制造出了纯净的石墨烯,用这种石墨烯可以研制出更轻、更快、更廉价、更紧实柔韧的计算机电子设备,可广泛运用于军用飞机和医疗领域.
美国莱斯大学化学教授詹姆斯·图尔领导的科研小组首先将少量的蔗糖放置在一薄层铜箔上,然后在加热和低压下让这些蔗糖接触流动的氢气和氩气.
10分钟后,这些蔗糖缩减成纯净的单层石墨烯,调整气体的流动可控制石墨烯薄膜的厚度.
该研究团队的这种一步式低温处理方法不仅相对简单而且可控,不需要使用更难处理的化学气相沉积法以及其他需要高温的方法,使制造石墨烯变得更加容易.
图尔解释道,在传统化学气相沉积法中,科学家需要持续使用气体(甲烷或乙烷)来调整石墨烯的生长环境和掺杂物质以让石墨烯的质量达到最优,但新方法使用了不同的碳原料,因此,可以更好地控制石墨烯中掺杂的物质和石墨烯的厚度.
美国空军科学研究处(AFOSR)的项目主管查尔斯·李表示,图尔正在探索的新化学方法,可以生产出高质量的碳基纳米结构,如碳纳米管和具有特定属性的石墨烯等.
而掺杂了其他物质的石墨烯对空军和其他商业电子产品都非常有用.
纯净的石墨烯缺乏能带隙,这使它难于用作数字器件.
但掺杂了其他物质的石墨烯可以操控电子设备和光学设备的性能,这对于制造开关设备和逻辑设备来说非常重要.
新石墨烯材料在其他商业和医疗领域运用也极富潜力.
科学家可以用其研制透明的触摸屏设备、创伤性脑损伤手术中使用的特殊生物相容型薄膜、个人电脑中更快捷的晶体管或太阳能捕获设备中的纤薄材料等.
http://www.
physorg.
com/news/2011-02-material-grown-sugar.
html最新研究发现恒星之间可能存在"虫洞"作者:卡麦拉来源:搜狐科学发布时间:2011-3-1据国外媒体报道,"虫洞"是广义相对论中出现的概念,是指宇宙中一种奇特的天体.
尽管目前没有实验证据表明虫洞的真实存在,但科学家预测它以时空端点之间的捷径形式而存在,并想像虫洞连接着空洞的太空区域.
然而,最新一项研究表明虫洞可能存在于遥远的恒星之间.
它们并非是空隧道,虫洞中包含着接近完美程度的流体,可在两颗恒星之间来回流动,这种流体特征或许是证实虫洞存在的迹象.
科技信息参考2011年第1期12哈萨克斯坦欧亚国立大学科学家弗拉迪米尔·德朱什利维和同事负责这项最新研究,他们将证实虫洞可能存在于恒星之间的研究报告发表在arXiv.
org网站.
当他们研究哪种类型的天体可作为进入虫洞的入口时,发现了虫洞存在于恒星之间.
依据之前的理论,像这样的天体看上去接近恒星.
这项最新研究观点使科学家们置疑是否虫洞可能存在于不同的普通恒星和中子星.
比如:那些正常的恒星和中子星.
但它们可能一些能被探测到的差异特征.
为了调查这些差异特征,研究人员设计了一个普通恒星中心带有通道的模型,宇宙物质可在该通道中穿行.
两颗恒星共同分享一个虫洞将具有独特的连接性,这是由于虫洞具有两个通道口.

由于虫洞中的奇特物质能够像恒星之间的液体一样流动,两颗恒星将出现不同寻常的脉动方式,这种脉动将释放不同类型的能量,比如:超强能量宇宙射线.
http://www.
physorg.
com/news/2011-02-scientists-possibility-wormholes-stars.
html科技信息参考2011年第1期13自动化与材料研究日本开发出可成为稀有金属钯替代物的合金来源:新华网发布时间:2011-1-2日本一个研究团队日前利用超微加工技术开发出一种新合金,这种合金拥有与稀有金属钯相似的性质,有望代替钯充当催化剂和燃料电池用储氢材料.
钯常被用作净化汽车废气设备中的催化剂.
另外,钯拥有能大量储存氢的特性,其作为燃料电池中储氢材料的应用前景被广泛看好.
但是,钯的生产和流通量有限,价格高昂,因此日本科学家一直在寻找钯的替代品.
京都大学教授北川宏的团队想到了利用在元素周期表上位置和钯相邻的铑和银.
通常,铑和银即使用高温熔解,它们也会像水和油一样互不相溶.
京都大学的研究人员使用含有等量铑原子和银原子的水溶液,将这种水溶液以喷雾的形式一点点地加入热的酒精.
结果,两种金属在原子级别上均匀地混合到了一起,形成粒子直径大约10纳米的新合金.
研究人员确认,新合金能代替钯发挥催化剂的作用.
另外,铑和银都不能储存氢,而新合金的储氢能力约相当于钯的一半.
http://www.
physorg.
com/news/2010-12-japan-nano-tech-team-palladium-like-alloy.
html英国开发出地下电缆光纤感应系统作者:群芳来源:科学时报发布时间:2011-1-5英国开发出一种可有效保护管道、电缆和边境不受破坏的地下电缆光纤感应系统.

保护边境、管道、地下电缆和关键基础设施免遭意外损坏和恶意破坏往往由于距离远、规模大而面临很多困难.
如今,英国工程技术人员开发出了一种地下电缆光纤感应系统,从而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该系统最长距离为40公里,既可以利用现有光导纤维,也可以另外铺设安装,能够同时发现多点干扰,精确度可以达到10米以内.
工程人员指出,如果用在边境和周边安全防护领域,任何人的攀爬、切割或者挖掘行为都会触动感应器,引发警报.
之后,系统会给干扰归类,提供干扰的位置,并启动其他辅助装置或感应器(如摄像头),以保证操作人员可以作出适当的反应.
如果用在电缆和管道保护中,挖掘机接近或人孔盖被掀起等任何活动都会触发警报.
该系统对声音很敏感,也可以用来监听通过管道的流体,确定阻塞和渗漏的位置.

科技信息参考2011年第1期14每起管道事故都可能给运营商产生累计成本在100万到500万美元的损失,其中包括维修、产品损失和故障时间.
如果出现环境污染或人员伤亡,成本可能还要显著增加.
由英国QinetiQ公司开发的这套OptaSense系统对管道运营商而言意义重大,实时的渗漏警报和位置报告可以为运营商节省数以百万美元的开支.
第三方破坏是管道发生严重故障的最常见原因,而这套新系统支持管线内检验,可以预防问题,甚至能提供管道状况的声学分析.
该公司的发言人说:"这项技术不仅适用于在关键的水下基础设施中监测机械故障,也同样适用于周边安全,以发现闯入者.
"这个系统结合了标准单模光纤和控制分析软件,能持续监测整个纤维,以发现、定位和归类同时发生的多个干扰.
同时这个系统易于安装和操作,还可以通过耳机监测到高质量的声波特征.
这项技术有可能在安装后不久就带来显著价值,而且由于潜在应用领域很广,所以可以改进资产从开采到运营的全寿命周期内的管理.
例如,将新系统应用到油气田的开发,从而使钻井作业能够通过使用光纤电缆来依靠声音发现、鉴别和定位所发生的事件.
这是现有能力无法做到的,而且将改进设计和实施,提高恢复能力,降低成本.
MIT开发新技术能将太阳能电池印在纸上作者:常丽君来源:科技日报发布时间:2011-1-6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1月4日报道,麻省理工(MIT)研究人员展示了一种新型印刷技术,该技术能将太阳能电池印制到薄薄的、柔软的材料如普通卫生纸上.
尽管用卫生纸做基底不像实际的太阳能设备那么高效,但它是低成本印制技术,广泛用于各种材料的多元化体现.
新技术称为氧化化学气相淀积(oxidativechemicalvapordeposition,oCVD),将原料单体和氧化剂气化后喷在基底材料上,单体和氧化剂相遇后聚合形成一种PEDOT薄膜.
PEDOT薄膜能导电,通过控制基底温度,形成很小的纳米微孔,能紧密固定导电性更高的银粒子,可将PEDOT薄膜的导电性能增强1000倍.
麻省理工化学工程教授卡伦格里森和研究生麦尔斯巴等人在各种柔软脆弱的材料上展示了这项太阳能电池印制技术.
比如餐馆里用来做春卷的糯米纸,湿润时通常会融化,而新技术是免溶剂的干燥法,印制后糯米纸也能保持完整无缺.
他们还在塑料纱纶包上演示了科技信息参考2011年第1期15新的印制技术,这种材料不吸水,一般工艺很难在上面涂写印刷.
印制太阳能电池能对抗大幅度弯曲拉伸.
研究人员在实验中将一片印制塑料基底材料弯曲成半径不到5毫米,发现其效率仍能达到未弯曲时的99%.
电极也能弯曲拉伸而保持导电性.
为进一步显示该技术的坚固性,迈尔斯巴将一张印制好的太阳能电池纸折成了纸飞机,即使这样,纸飞机也还能产生电流.
研究人员指出,因不透明,纸并非最具代表性的理想光电基底材料.
但对于广泛制造太阳能电池来说,寻找一种低成本、柔软灵活、有弹性的材料非常有用.
除太阳能电池,该技术也适用于印制其他电子设备,以实现纤维和其他柔软面料上的电子印刷.

http://www.
physorg.
com/news/2011-01-solar-cells-toilet-paper-delicate.
html美研制能自我修复的太阳能电池作者:刘霞来源:科技日报发布时间:2011-1-6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1月5日(北京时间)报道,美国研究人员正在研制一种新式太阳能电池,通过使用碳纳米管和DNA等材料,该电池能像植物体内天然的光合作用系统一样进行自我修复,从而延长电池寿命并减少制造成本.
光电化学电池可将太阳光转化为电力,使用能导电的电解液运送电子并制造出电流.
传统光电化学电池一个最大弊端是其内吸收光线的染料难以更新,新技术通过不断用新染料替换被光子破坏的染料从而解决了这个问题.
新设计利用了单壁碳纳米管非同寻常的电学特性.
碳纳米管可包含一层到上百层石墨片,只有一层石墨片的称为单壁碳纳米管,其管径约1.
5纳米左右,是一种非常理想的纳米通道,一根开口的单壁碳纳米管可以被用作"电动马达"和"发电机".
科学家在实验中将单壁碳纳米管用作"捕光电池中的分子电线".
研究人员解释说,在新电池中,碳纳米管的主要功能是固定DNA片段.
科学家也对DNA进行编程,让其具有核苷酸所拥有的特定序列,使其能识别并且依附染料.
一旦DNA识别出染料分子,系统就开始自我组装,完成染料更新,就像植物体内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的自我再生.
基于这种想法研制的革新性光电化学电池,只要不断向其中添加新染料,就能开足马力继续工作.
而通过化学过程或通过增加具有不同核苷酸序列的新DNA片段,击落旧染料分子,接着朝其中添加新染料分子,就可实现染料的新旧更替.
这项模拟自然界中自我修复机制的技术有两个关键点:分子识别和该系统持续被溶解和重组的稳定性.
领导这种新式电池研制的美国普渡大学机械工程学助教崔宗献(音译)表示:"现在,我们已经使用光学纳米材料制造出了一种人工光合作用系统,新系统可以捕获太阳能,并将其转化为电能.
新方法将来可以进行工业化生产.
"之前其他研究曾使用从细菌中提取出来的生物载色体取代染料,而崔宗献表示,使用天然载色体非常困难,其必须被捕获并同细菌隔离开,而且其工业化生产也非常昂贵.
因此,科技信息参考2011年第1期16崔团队在新试验中没有使用生物载色体,而是使用染料卟啉制成的人工载色体.

http://www.
physorg.
com/news/2011-01-solar-cell-self-repairs-natural.
html新型"隐声衣"让物体销声匿迹作者:常丽君来源:科技日报发布时间:2011-1-7所谓"隐形"即是让人看不到,但肉眼看不到的物体还是可以通过主动声呐来探测其存在.
而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1月6日(北京时间)报道,最近伊利诺斯大学一个实验室新开发出一种连声呐也探测不到的"隐声衣",研究人员在《物理评论快报》(PRL)的一篇论文中,详细论述了这种能让物体在声呐或其他超声波探测中销声匿迹的技术.

多年以来,将围绕物体的声音弯曲而不反射或吸收的材料只存在于理论中,真正要实现还有诸多困难.
领导本次研究的贝克曼高等科技学院力学科学与工程教授尼古拉斯方介绍称:"新技术不是科幻,也不是哈里波特的魔法,而是一种声学外罩.
它能在一个设计好的空间内,通过弯曲或扭转来控制声波.
"该外罩是一种精心设计的、由超介质材料制造的声音线路,超材料可以加强线路结构的特性与功能.
这种外罩由16个声音线路构成的同心环组成,每个环都有不同的折射指数,这就意味着声波速度从外环到内环会发生改变,可引导声波方向.
"外罩看起来就是一系列由隧道联通的腔洞,当声音在隧道内部传播时,腔洞会减缓声波传播速度,"方说,"而传到内环,声波的速度会越来越快.
"但加速需要能量,这样声波就会沿着外罩的外缘传播,被隧道内的声音线路引导.
这种特殊结构的声音线路会造成声波翘曲,使其沿着外罩外层转弯.
研究人员用钢制圆柱体对隐声外罩进行了测试.
他们将圆柱体沉入水箱,水箱一边装有超声波源,另一边装有一排传感器,在将圆柱体套上外罩后它从声呐探测中消失了.
进一步测试显示外罩对不同结构物体的隐声效果一样.
该外罩的另一优点是能覆盖广泛的声波波长,目前消音效果范围是40千赫到80千赫的超声波,改进后理论上将能覆盖到几十兆赫.
研究人员下一步计划拓展这种隐声技术的应用,从军方的秘密行动到卫生保健领域隔音.
如医疗中普遍应用的超声及声波成像技术,如用超材料制成的绷带或防护罩就可以有效遮蔽干扰.
科技信息参考2011年第1期17该隐声技术也能影响非线性的声音现象.
如水下物体迅速移动造成的空穴现象,或引起气泡和向心聚爆,这个问题广泛存在却难以解决.
研究人员认为,利用隐声外罩则能对此加以改善.
"善解人意"的机器人型假肢问世作者:廖洋信永华来源:科学时报发布时间:2011-1-13当主人发出"内转"、"外转"等口令或者作出相应的"想象思维"时,机器人假肢能"心领神会",做出如人所愿的动作,特别是当人将佩戴在头部的激光传感器的光束指向要操作的随机目标时,机器人型假肢的手部就会向该目标准确移动——近日,一种新型的机器人型假肢样机在青岛问世,这种机器人假肢可以采用脑电、语音和按键3种方式进行联合控制,使假肢各关节可实现同时动作、将手部移向目标.
脑电、语言或按键控制方式可以任意切换,方便佩戴者在不同场合采用合适的方式进行操控.
这项名为"机器人假肢与生物信息融合控制方式的研究"是由山东科技大学承担的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青岛市科技计划项目.
课题组经两年攻关,在我国高端假肢实用化技术研究领域实现突破,在生物信息融合控制机器人假肢的相关理论和应用上获得创新成果,为肢体残疾人康复服务的关键技术研究作出重大贡献.
山东省科技厅组织的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具有这种综合功能的机器人型假肢属于国内首台,其综合技术在同类研究中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据课题负责人樊炳辉介绍:"肩离断"残疾人由于整个上臂缺失,难以利用其他部位的信号来驱动绳索或肌电控制的机械假手,因此,"肩离断"残疾人现在使用的假肢几乎都没有生理功能代偿作用.
在假肢研究中引入机器人、生物信息与模式识别、人工智能等技术,可以彻底摒弃过去对多自由度假肢只能进行串行作业的工作方式,使其可以在多种生物信号控制下实现示教再现和对随机目标的操作.
新型假肢关键技术的突破,可为"肩离断"上肢残疾人提供一种可行的多自由度功能代偿假肢,也可为胳膊不能动的瘫痪病人或其他患者提供基本的生活料理服务.
该机器人型假肢具有独特的、非常实用的可对随机目标实现操作的功能.
假肢定位系统采用激光传感器对随机目标进行距离检测,用三维姿态传感器对佩戴者视线的三维空间角度进行姿态检测,以实现实时对随机目标的三维空间定位,然后借助先进的智能控制理论与控制方法,将假肢的手部引导向需要操作的目标.
该项目研制的机器人型假肢的脑电信号和语言信号的识别与控制系统,具有辨识率高、响应命令快、控制灵活、可扩展性强、智能化等特点,系统具有很好的可扩展性,允许实验或增添更多的控制方式.
鉴定委员会表示,山东科技大学研制的机器人假肢创新性能强、实用性能高,在关键技术上有重大突破,应用前景广阔,希望进一步完成机器人型假肢的实用化产品研制工作,尽快将该成果推向市场,为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作出贡献.

科技信息参考2011年第1期18美研制出气味机能根据游戏进程释放特定气味来源:中国新闻网发布时间:2011-1-20据香港《文汇报》1月20日报道,美国加州一家公司生产出了一部气味机,只要把它连接计算机或游戏机,当用户打游戏时,它便会释放出与游戏画面一致的气味,例如丛林或海水味.
目前,每部气味机售价69.
99美元.
气味机ScentScape由软件开发商ScentSciences研发,随着游戏画面不同,它会按程序指令释放特定气味.
该机器还内置了编辑程序,容许用户自己制作气味,并与其它游戏迷分享.
ScentScape还设有"量度控制",玩家可调整气味的释放程度.
据悉,气味机本身预载约20种气味,但提供额外的"气味匣",供玩家添加气味.
ScentSciences计划于今年开始公开发售ScentScape.
http://www.
dailymail.
co.
uk/sciencetech/article-1348313/ScentScape-plug-releases-Smell-O-Vision-game-play.
html德国研发新铸模法利用二氧化碳作溶剂作者:常丽君来源:科技日报发布时间:2011-1-13据美国科学促进会近日报道,德国弗朗霍夫学会环境安全与能源技术(UMSICHT)研究院正在开发一种新的模型铸造方法,利用二氧化碳作为溶剂导入高分子材料,能塑造出从有色隐形眼镜到抗菌门把手等各种高科技产品.
二氧化碳虽是造成全球变暖的祸首,但它也有广泛的正面用途,如用来生产尿素、甲醇和水杨酸等化工产品.
在摄氏30.
1度和压强73.
8巴(bar)条件下,二氧化碳会进入一种类似于溶剂的超临界状态,成为染料、添加剂、医药成分和其他高分子材料的溶解"载体".
弗朗霍夫研究人员曼弗雷德瑞纳解释说:"我们可以将液态二氧化碳成分注入装着塑料成分的高压容器直到饱和,然后慢慢升温加压使二氧化碳气体达到超临界状态,再进一步加压到170巴时,染料粉末就会完全溶解在二氧化碳中,随着二氧化碳气体扩散到塑料中去.

整个过程仅需几分钟.
当打开容器时,二氧化碳气体会散逸出去,色素留下来不会被擦掉.

"科技信息参考2011年第1期19研究人员还设法将聚碳酸酯加入纳米粒子进行灌注,让其有了抗菌能力,能完全杀死其表面上的大肠细菌.
这种具有了抗菌能力的新型纳米粒子可以用来铸造门把手.
瑞纳说:"用硅石和抗炎症活性药物成分氟比洛芬(flurbiprofen)也能灌注.
我们的工艺适合用来灌注部分晶体和非结晶聚合物如尼龙、TPE、TPU、PP和聚碳酸酯.
但不能用于结晶聚合物.
"研究人员表示,这种新型灌注方法有很广泛的新用途.
能定做高价值塑材和时尚产品如手机外壳等.
此外,还可用于制造有色隐形眼镜,镜片中还能注入丰富的药物成分,在整个白天缓慢释放到眼睛里,作为一种可重复使用的眼药水替代品,治疗青光眼等病症.

瑞纳表示,新工艺的最大优点是,能在温度远低于材料的熔点时将颜料、添加剂或其他活性成分导入接近表面的夹层,比传统灌注工艺更加温和.
而且二氧化碳不可燃,无毒且廉价.
它有类似于溶剂的性质,却不会像一般颜料溶剂那样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

美科学家发明可用意念操控的假肢来源:中国新闻网发布时间:2011-2-12据外媒报道,美国西北大学的科学家近日发明了一种可以用意念操控的假肢,并有望在更多病人中推广.
报道称,所有的现代假肢都可称得上是高科技,但是试验中的苏利文(JesseSullivan)则更为幸运.
他所使用的假肢可以通过意念控制而不是通常的马达.
这种新型假肢的原理来自于神经学认知上的突破:截肢后残端的神经还可以在短暂的时间内保持健康.
苏利文先生是第一个参与试验的病人.
八年前,他接受了手术,医生把他残臂的神经和胸部肌肉连接在一起.
当他想着要移动胸部肌肉的时候,原来与手臂相连的神经会收到信号并通过计算机传递给假肢.
科学家正在探究大脑是如何形成新的回路来控制假肢的.
他们发现,如果把残端的神经和健康的肌肉相连接,脑部信号就可以得到放大从而控制假肢.
研究团队对解读大脑信号的系统进行了微调,使病人可以在更大范围内操纵假肢.

对于大多数截肢者而言,神经因为不再用来控制肌肉而渐渐失去作用.
而实验中的苏利文先生却显示信号有所增强.
科学家用计算机代替肌肉来解读神经信号,而大脑会慢慢适应并形成新的回路.
http://www.
dailymail.
co.
uk/health/article-1356079/Bionic-arm-controlled-mind.
html科技信息参考2011年第1期20日本首次通过涂抹液体硅形成非晶硅薄膜生产太阳能电池作者:蓝建中来源:新华网发布时间:2011-2-11日本研究人员日前宣布,他们在世界上首次开发出了通过涂抹液体硅形成非晶硅薄膜,进而生产太阳能电池的技术.
新技术将有助于降低薄膜太阳能电池的成本.

硅是制造手机、液晶和太阳能电池的重要原料.
目前多用固态和气态的硅材料制造太阳能电池,但是加工固态和气态的硅材料成本较高,所需时间也较长.
北陆尖端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教授下田达也率领的研究小组,2006年以一种含硅和氢的高分子化合物为溶质制造出稳定的液体硅.
此次,他们在彻底研究液体硅特性的基础上,开发出了这种制造薄膜太阳能电池的新技术.
新技术生产太阳能电池首先要清除液体硅中的杂质,然后在充满氮的设备内,把液体硅滴到玻璃基板上,并让基板以每分钟约3000次的高速旋转,使液体硅均匀分布在基板上,形成薄薄的一层,最后在约400摄氏度的高温下加热数十秒,就制成了性能稳定的非晶硅薄膜.
重复上述工序3次,并加入硼和磷等成分,就可以制造出3层性质不同的硅薄膜.
在加入电极制造出太阳能电池后,其发电效率为普通太阳能电池的20%左右.
虽然效率尚不高,但是成本降低了60%至70%.
目前,研究小组正准备与日本国内厂家合作,以早日将这项技术应用到生产领域.

http://www.
physorg.
com/news/2011-02-si-based-photovoltaic-cells-future.
html英国研究人员发明超薄纳米片制备方法作者:黄堃来源:新华网发布时间:2011-2-5英国研究人员最近发明出通用快捷的纳米片制备方法,能够将多种材料制成只有一层原子的超薄纳米片.
英国牛津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上报告说,只要将具有层状结构的原材料置于某些溶剂中,然后利用超声波对之进行振荡,就可以使这些材料分解成只有一层原子的纳米片.
实验显示,氮化硼、二硫化钼、二硫化钨等物质都可以通过这种方法制成纳米片.
研究人员瓦莱里娅尼科洛西说,本次研究所发明的方法简单快捷、成本低廉且产量高,科技信息参考2011年第1期21有望在工业中大规模制备纳米片材料.
据介绍,纳米片可以制成各种薄膜,根据原材料性质的不同而用于诸多领域,如用于生产半导体和下一代电子器件等.
本次研究将可能为这些工业领域带来革命性进步.

科学家最新发明紫外线杀菌鞋99.
9%消除臭味来源:腾讯科技发布时间:2011-2-17据国外媒体报道,如果你的脚时常散发出臭味,使你的配偶无法忍受,那么你们之间的关系一定很紧张.
目前,科学家最新发明一种电子装置,可99.
9%消除鞋子的臭味,数十分钟之内让你的鞋子有清新的气味.
该电子装置叫做"杀菌鞋(SteriShoe)",是通过紫外光线杀死导致足部脚臭的细菌,杀菌鞋从外观上非常像鞋楦(鞋的成型模具),人们只需将它插入鞋中,然后启动便开始杀菌处理.
杀菌鞋发明者声称,人们平均每天可产生236.
5毫升(0.
5品脱)脚汗,但该装置能够在短短45分钟内杀死99.
9%的细菌.
它适用于患有脚癣、脚趾甲或者仅是脚臭的人群.
这种最新装置是由美国发明家研制生产,目前英国网站售价80英镑,并提供各种尺寸.
生产厂商鞋类护理发明公司发言人雷恩库赫琳(RainerKuehling)说:"杀菌鞋是通过紫外线杀死鞋子中的微生细菌,医学专家推荐使用该装置来消除困扰许多人们的脚臭问题,它是一种杀死细菌的非化学方法,可有产地减少鞋子的臭味,降低脚癣感染概率.
同时,杀菌鞋使用非常便捷,人们仅需将它插入鞋子之中,按下按钮便开始杀菌处理.
45分钟之后99.
9%的有害细菌都被杀死.
这是清洁足部的实用性工具,也为患有脚癣的人群带来福音.
"通常鞋楦都是由杉木制成,有助于限制一些臭味被水分吸收,然而杀菌鞋是首例使用紫外线脚臭杀菌的装置,紫外线是一种较好的杀菌剂,曾适用于医院、牙科手术、公共游泳池和其它水治疗系统,有助于杀死细菌.
人类肉眼看不到紫外光线,但这种光线可将有害细菌杀死.
为了避免使用者与紫外线的直接接触,杀菌鞋还具有几个安全特性.
该装置带有一个压力传感器,当插入鞋子之中产生轻微压力,便启动该传感器.
同时,杀菌鞋仅在密封、光线较暗的环境下使用,杀菌鞋上的传感器扫描周围环境的光线足够暗时,才能启动紫外线照射.
据悉,该装置还可适用于露趾鞋和凉鞋.
http://www.
gizmag.
com/sterishoe-uses-uv-light-to-eliminate-smelly-shoes/17814/科技信息参考2011年第1期22科学家研制全球最小磁力感应器作者:WulfWulfhekel来源:《自然—纳米技术》发布时间:2011-2-21据共同社报道,日本千叶大学特聘副教授山田丰和带领的国际研究小组2月20日在英国科学杂志《自然—纳米技术》网络版上发文称,他们通过利用有机分子,成功研制出了世界上最小的磁力感应器.
该感应器可以用来读取记录在电脑等设备中的信息.

山田介绍说,该感应器采用了生产墨水及颜料等时显色的酞菁(Phthalocyanine)有机分子.
分子直径仅为万分之一毫米,和以往的金属或稀土等无机材料感应器相比,新方法可使感应器尺寸缩小为百分之一.
新感应器灵敏度提高到以前的10倍左右,且便宜耐用.
山田称:"该研究将有利于电脑的小型化.
对没有稀土等资源的日本来说,这是重要的发现,而且有助于环保产品的开发.
"德国科学家发明意念操控汽车来源:中新社发布时间:2011-2-24据外媒报道,德国一个脑科学家小组研发出一种完全依靠大脑驾驶的汽车,司机佩戴上特制的耳机,通过"想"向左、向右或者加速,汽车就能够做出相应反应.

科学家将这辆原型车投入试验,以研究将来它能否被用于日常驾驶.
这种"头脑驾驶"(BrainDriver)技术通过装备摄影机,雷达和激光传感器,为汽车提供三维的环境照片.
驾驶员带上特制的头盔,这种头盔带有16个传感器,能够感知大脑的电磁信号.
这些信号通过一台专门电脑进行解读,能够分清向左和向右的不同模式.
在一次试验中,驾驶员成功操纵汽车向右转,尽管在给出指令和汽车启动之间略有延迟.
在另二次试验中,汽车被训练识别4种模式,使得驾驶员能够加速或者减速.
执行这一项目的AutoNOMOS小组是柏林自由大学的人工智能组的一部分.
研究者称,他们的试验汽车只是一种"概念证明",距离使用大脑控制机器"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http://www.
trendhunter.
com/trends/autonomos-braindriver科技信息参考2011年第1期23电子与信息技术科学家成功研制量子记忆体或建造超高速计算机来源:中国日报网发布时间:2011-1-18科学界认为,量子通信具有远远超过传统光纤网络的优势,但由于量子的不稳定性,目前还无法做到使其在网络中长时间传输.
据美国科学杂志近日报道,加拿大和德国科学家日前在超低温环境下成功制造出了一种量子记忆体,这对于量子的稳定传输具有重大意义.

此项研究由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和德国帕德博恩大学的研究人员联合展开.
科学家发现,在具有量子纠缠现象的光量子之间,即使相隔相当遥远的距离它们仍保持有特别的关联性,即当其中一颗光量子因被操纵(例如量子测量)而状态发生变化时,另一颗也会即刻发生相应的变化.
与光纤网络相似,通过纠缠态粒子在量子网络上传输的信息需要"住"的地方以进行复杂计算或构建高尖端网络,就像电脑内存一样.
研究人员使用一种掺杂稀土离子并冷冻至华氏-454度(约-270摄氏度)的铌酸锂晶体,成功实现了存储和再现纠缠态光量子,也就是说,他们已经制造出了一种量子记忆体.

研究人员表示,虽然和我们传统的电脑及网络功能的复杂性相比,这种存储和再现单个光量子的能力看上去还相当简陋,但这确实是实现不会泄密的通信系统以及建造超高速高能量子计算机之路上的首个巨大进步.
在原子核内存储数据史上最小记忆体诞生作者:译言来源:中国日报网发布时间:2011-1-19据美国《大众科学》杂志近日报道,美国物理学家日前实现了在原子核磁自旋中存储信息近两分钟,从而制造出目前最持久的自旋电子器件,这也可能是世界上最小的电脑记忆体.
此次研究由美国犹他大学发起,研究人员尝试在寿命相对较长的原子核里存储数据.
他们,并研究了环绕其轨道运行的自旋电子信息,接着使用百亿赫兹的电磁波使电子发生特定的自旋.
最后,研究人员用调频范围的无线波将自旋写在磷原子核上.
112秒后,自旋被映射回电子,并用电子手段读出.
犹他大学物理学教授克里斯托弗·博梅解释说,尽管这一操作需要零下270度的环境,以及比地球强大致20万倍的磁场,但这仍是自旋电子学上的重大进步.
此项研究涉及到在原子粒子的磁罗盘存储数据,在此前数据通常存储在自旋电子中,记忆体寿命仅也在毫秒级.
早在两年前,有另一个研究小组宣称可将量子数据存储于原子核内2秒钟,但是他们并没有用电子手段读出数据.
而研究小组此次使用的是经典二进制数据,而不是量子数据,所科技信息参考2011年第1期24以该方法可用于传统计算机以及量子计算机.
由于原子核不易受到温度变化和其他电子的干扰,它的自旋也不会被原子核周围电子云的状态干扰.
因此更长的存储时间足够为计算机创建自旋电子记忆体,研究小组的下一步任务是解决如何在更高温度、更弱磁场下完成同样的任务.
http://www.
popsci.
com/science/article/2010-12/new-nuclear-spintronics-method-expands-spin-memory-leading-tiniest-computer-memory-devices我国成功研发全球首款商用40纳米手机芯片作者:刘菊花季明来源:新华网发布时间:2011-1-20展讯通信有限公司1月19日在北京发布全球首款商用40纳米手机芯片,这标志着我国在半导体自主研发领域再次取得重大突破.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杨学山表示,这是我国半导体产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是产业上下游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产业链的有效探索.

据介绍,40纳米仅为普通A4纸厚度的1750分之一,对于芯片设计而言,纳米数越小则意味着技术越为先进.
目前世界主流量产的手机芯片普遍采用65纳米技术,此次展讯通信研发成功的40纳米手机芯片,可以在更小的芯片集成更多的电路,具有高性能、低功耗、高集成度、低成本等四大优势.
展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力游在40纳米手机芯片报告会上说,6年前展讯通信曾在北京发布全球首款TD-SCDMA手机芯片,当时采用的是180纳米的芯片技术.
40纳米手机芯片的研发成功,是我国手机芯片设计水平首次超过世界一流半导体公司,说明中国本土的芯片设计企业已经达到世界顶尖水平,这也是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升级的又一成功范例.
目前,基于展讯40纳米手机芯片开发的多模手机已通过工信部电信管理局进网测试和中国移动入库测试,产品完全达到商用标准.
北京天语朗通通信设备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海信通信有限公司等国内手机生产商也已开始订货,并着手推出使用该款芯片的TD手机.
青岛海信总经理杨文琳说,40纳米手机芯片的推出将有效降低TD-SCDMA的终端价格,使未来的TD手机具有更强性价比.
据了解,40纳米手机芯片的研发工作得到工信部和科技部的支持.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许金寿表示,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础.
此次40纳米手机芯片成功研发是我国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打通产业生态链、共建产业价值链进行技术创新的有益尝试.
科技信息参考2011年第1期25美研发新器件使慢速内存和快速内存"合二为一"或将彻底改变计算机内存技术作者:冯卫东来源:科技日报发布时间:2011-1-24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1月20日报道,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器件,该技术被认为是计算机内存研发领域取得的重大进步,将使大规模服务器群更节能,并使计算机的启动变得更快.
计算机存储器件传统上具有两种类型.
慢速内存器件通常被用于诸如闪存这样的持久性数据存储技术中,其允许人们长时间保存信息,因而也被称为非易失性器件.
快速内存器件则允许电脑快速运行,但当计算机处于关机状态时无法保存数据,对持续电力的需求使其成为易失性器件.
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研究团队现在开发出了一个将两者"合二为一"的器件,该器件可同时执行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器件的功能,并可用于主存储器中.
该校电气和计算机工程教授保罗·弗莱宗表示,新开发的双悬浮栅极场效应晶体管也许会对现有计算机内存产生革命性影响.
用于数据存储装置中的现有非易失性内存使用单个悬浮栅极,其在悬浮栅极中存储电荷来表示器件中的"1"或"0",也就是一个信息位.
而使用两个悬浮栅极,器件就能在非易失模式中存储一个信息位,并像现有计算机的标准主存储器那样在快速、易失性模式中存储一个信息位.
双悬浮栅极场效应晶体管对某些计算机问题可产生重大影响.
其将允许计算机更快地启动,因为此时数据已被存储在主内存中,计算机不必再从硬盘检索数据.
该新器件还允许"按计算量比例分配电力"(powerproportionalcomputing).
譬如,像谷歌等使用的Web服务器群,即使在用户活跃度较低的情形下也会消耗大量的电力,其原因就在于服务器群无法在不影响其主存储器的情况下关闭电源.
弗莱宗指出,双悬浮栅极场效应晶体管将有助于解决这个问题,因为数据将被快速存储在非易失性内存中,检索就变得很快.
这将允许在低用户活跃度时关闭部分服务器内存,同时也不会影响性能.
弗莱宗还表示,研究团队已对该技术的可靠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器件在易失性模式存储数据时具有非常长的使用寿命.
http://www.
physorg.
com/news/2011-01-device-revolutionize-memory.
html科技信息参考2011年第1期26塑料基底晶体管在美研制成功作者:常丽君来源:科技日报发布时间:2011-1-29晶体管制造一般是用玻璃作基底材料,这有利于在多变的环境下保持稳定,从而保证用电设备所需的电流.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1月27日报道,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研究人员最近开发出一种双层界面新型晶体管,性能极为稳定,还能在可控的环境中,以低于150摄氏度的条件在塑料基底上大量生产,因此可用于柔韧可弯曲的塑料电子设备.
研究论文发表在近期的《先进材料》(AdvancedMaterials)杂志网站上.
由于晶体管的性能不仅取决于半导体本身,还取决于半导体和电介质栅门之间的界面,所以研究小组对一种现有半导体的电介质栅门进行了改良,将顶栅有机场效应晶体管与双分子层栅绝缘体结合在一起,改良后的晶体管在测试中表现出了极为稳定的性能和优良的导电性.
佐治亚理工学院有机光子学与电子学中心主管、电学与计算机工程学院教授伯纳德·凯普林表示,过去的晶体管使用的是单一电介质材料,而改良后的晶体管中电介质栅是一种双层分子材料.
电介质栅的双分子层由一种名为CYTOP的氟化聚合物构成,再通过原子层沉积制造出高介电常数的氧化金属层.
研究人员解释说,在有机半导体中,CYTOP介电常数非常低,需要提高驱动电压.
而高介电常数氧化金属虽然需要电压较低,但用作界面时其很多缺点使得晶体管性能不稳定.
两种物质单独使用时各有利弊,但把两种物质结合作为双分子层使用,两者的缺点就会因互补而得以克服.
研究人员对电池双分子层进行了多种检测,包括接通了晶体管2万次,施加持续生物压力以最高电流运行,甚至将晶体管在等离子舱内放置了5分钟,发现它的迁移率都没有降低.
直到他们把晶体管在丙酮里放了一个小时,其迁移率才出现了少许下降,但晶体管仍在运行.
研究人员表示,目前只在玻璃基底上对晶体管进行了检测,接下来他们将在可弯曲的柔韧塑料上检测晶体管的性质,并进一步实验用喷墨印刷技术来制造双分子层晶体管的能力.

新晶体管可用于高级绑带、射频电子标签、塑料太阳能电池、智能卡发光器等任何需要稳定电流和柔韧表面的电子设备.
http://www.
physorg.
com/news/2011-01-transistor-plastic-electronics-worlds.
html科技信息参考2011年第1期27美研制出双向同步无线广播技术作者:刘霞来源:科技日报发布时间:2011-2-16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2月15日(北京时间)报道,无线广播一直是单向进行,在某个特定的频率,无线电信号每次只能流向一个方向.
但现在,美国科学家首次研发出了能同时发送和接收信号的双向无线广播技术,使无线广播传送信号的信息量提高了一倍,从而有望研制出更快捷高效的网络.
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和电子工程副教授菲利普·里维斯表示,大多数无线网络在使用时,每个设备必须打开,由于接收的信号会被无线电广播自己发送的信号所覆盖,因此要么发信息(说),要么接收信息(听),而不能同时发送(说)和接收(听)信息.
如果无线电广播像我们的大脑一样,能同时听和说会怎样呢基于这一设想,里维斯和三名同事经过了几个月的尝试,终于研制出双向同步无线广播技术.
里维斯表示,当无线电广播发送信号时,其发送信号的强度是其可能从其他无线电广播接收到信号的几百万倍甚至几十亿倍.
但如果无线广播接收机能过滤自己发射出的信号,那么,它或许可以听到微弱的接收信号,而新技术使得每个无线电广播能确切知道其正发射的内容以及其应过滤的内容.
这项技术对未来的通讯网络意义重大.
尽管目前手机网络已使用户能同时听话和交谈,但由于手机网络的运行环境非常昂贵且需要复杂规划,因此,不适用于其他无线通讯网.

同时发送和接收信号最明显的作用是让发送的信息增加了一倍,科学家可借此改进家用和办公网络,让其更快、拥堵更少.
另外,这项技术还可以克服空中交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目前的系统中,如果两驾飞机以同样的频率同时呼叫地面控制台,那么,没有一个信号能被接收,信号受阻可能导致飞机发生碰撞,而新系统能有效解决这一难题.

该研究团队已申请专利,并计划进行商业推广.
目前,他们正在增加传送信号的强度;加大信号能传输的距离.
里维斯表示,一旦能利用双向同步传输的硬件和软件设施到位,这项技术对未来网络可能产生无法估量的影响.
http://news.
stanford.
edu/news/2011/february/duplex-radio-transmission-021411.
html科学家研制全彩色量子点显示屏作者:JongMinKim来源:《自然—光子学》发布时间:2011-2-23由于量子点(QuantumDots)发光波长范围极窄,颜色非常纯粹,还可实现精细调节,所以量子点显示器画面比液晶画面更加清新明亮.
据英国《自然》杂志网站、美国物理学家科技信息参考2011年第1期28组织网等媒体2月22日(北京时间)报道,韩国多家研究院最近联合造出了第一个"大屏幕"全彩色量子点显示器,为开发下一代电视机、手机、数字相机和便携式游戏机等带来全新视野.
相关研究发表在最近出版的《自然—光子学》(NaturePhotonics)上.
量子点是一些肉眼无法看到的、极其微小的半导体纳米晶体,由锌、镉、硒和硫原子组合而成,晶体中的颗粒直径不足10纳米.
它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性:当受到电或光刺激时就会发光,产生亮光和纯色,发出的光线颜色由量子点的组成材料和大小、形状所决定.

过去10多年来,研究人员一直在研究量子点显示器.
所谓"大屏幕"只有4英寸(约10厘米),但生成的场致发光图像的分辨率可达320*240像素.
由于增大显示屏会降低画面质量,过去是把量子点喷在基底材料表面作涂层,类似于喷墨打印.
这种技术要把量子点溶解在有机溶剂中,会污染显示器,降低色彩亮度和能效.
为克服这一缺点,研究人员找到一种压印的方法,用有图案的硅片造出一种"墨水印章",然后用"印章"来选取大小合适的量子点,不需要溶剂,就可将它们压在薄膜基片上,平均每平方厘米约分布3万亿个量子点.
研究人员说,这听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要考虑很多细节,比如为了实现100%的转印,需要改变"印章"的速度和压力.
用这种方法制成的显示器密度和量子一致性都更高,能产生更明亮的画面,能效也比以前更高.
研究人员指出,新技术印制量子点显示器是在柔软薄膜上,在可卷曲便携式显示器、柔软发光设备、光电设备等领域该技术都会有广泛应用.
http://www.
nature.
com/news/2011/110220/full/news.
2011.
109.
html科学家首次直接在硅片上制造纳米级激光器来源:新华网发布时间:2011-2-11美国趣味科学网站2月7日报道,由于科学家首次直接在硅片上制造出纳米级激光器,人们向将激光器和电子设备整合的艰难目标迈进了一步.
这些微小的激光器是用化合物半导体制造的.
这些半导体能以远胜硅片的效率发光.
将光学处理过程同电子芯片结合为发展高速计算能力提供了条件.
电子设备善于处理信息,因为电子相互之间有着很强的作用力.
然而,当电子移动起来传递信息时,这种相互作用也会造成背景噪音并削弱信号.
相反,光子对彼此的影响很小,因此它们能以比电子更高的效率传递信息.
这就是为什么光缆已经取代了高性能计算机电路板上的电线,以及穿越远距离的电缆的缘故.

然而,计算机在同光进行合作时面临着一种重要的限制:虽然硅能传递和探测光信号,它不能有效地产生光.
需要诸如砷化镓和磷化铟等化合物半导体来形成优良的激光器.

因特尔公司和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已经成功地将磷化铟激光器同硅紧密结合,从而使磷化铟层产生的光得以转移到硅光导.
然而,这种结合非常昂贵,不利于标准芯片制造,并且还不可能"种植"由硅片上的材料形成的激光器.
现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一个科学家团队克服了硅和化合物砷化镓结晶体不匹配的问题.
这种不匹配阻碍了激光器的植入.
目前的进展使科学家能在硅片上植入逐渐变科技信息参考2011年第1期29细的六角形砷化镓和砷化铟柱.
这些柱体的基座直径仅有大约半微米.
当外部激光器照射它们的顶端,这些纳米支柱就成了激光器:激光在柱体内跳动,从顶端到底部呈螺旋状前进.

在实际应用中,研究人员预计纳米激光器将能够自行制造激光,无需外部激光器的帮助.
该研究团队的一名成员说,这是整合光学和电子学道路上的重要一步,但是在达到这一目标之前还有很多问题要克服.
http://www.
sciencedaily.
com/releases/2011/02/110206132906.
htm美实现用纳米级电线搭建可用于计算的电路作者:黄堃来源:新华网发布时间:2011-2-10一项最新研究说,美国研究人员实现采用纳米级电线搭建可用于计算的电路,通过这种技术得到的电路板具有节能等方面优势.
新一期英国《自然》杂志刊登研究报告说,目前生产电路板时,一般是先根据设计图做出模板,然后采取蚀刻等方式,像印刷图书一样在整块半导体芯片上印制出电路.
而美国哈佛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用金属锗制成只有10纳米宽的细小电线,然后将它们"编织"成电路并粘贴到硅材料芯片上,制成电路板.
领导研究的查尔斯·利伯说,采用纳米级电线搭建成的电路看起来"就像纱窗一样".
通过这种技术制成的电路板已经可以实现在960平方微米的面积上分布496个可编程的晶体管,可以被用来进行加减法和基本的逻辑运算.
此外,研究人员还实现了用这样一个电路去控制和驱动另一个电路,这意味着可以通过电路叠加构成更大规模的电路.

不过也有专家认为,现有的印制电路板技术已经很先进,可以在一块芯片上集成上百万个晶体管,采用纳米级别电线搭建电路的技术还需要更加小型化,才能与现有技术竞争.
但利伯等人认为,本次研究不仅提供了另外一种制作电路板的思路和途径,且这种技术在某些方面也还具有竞争力.
比如通过这种技术制成的电路板与传统电路板相比更为节能,在那些功率较小的小型电子设备中具有应用前景.
科技信息参考2011年第1期30世界首个毫米级计算系统原型问世作者:陈丹来源:科技日报发布时间:2011-2-24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2月22日报道,美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可供青光眼病人使用的植入式眼压监测器,据信这是世界首个完整的毫米级计算系统原型.
辅之以一套无需调谐便可找准频率的紧凑型无线电设备,多个毫米级计算系统就能搭建成一个无线传感器网络.
这两项进展是朝着毫米级计算进军征程上的重要里程碑,而毫米级计算被认为是未来电子学研究领域的前沿.
研究人员已在22日举行的国际晶体管电路研讨会上提交了相关论文.
按照计算机发展的有效经验法则之一贝尔定律的描述,大约每过10年,技术进步就会促成一个全新的尺度更小、成本更低的计算机平台的出现,从大型主机、个人电脑、笔记本直至智能手机,这一定律得到了充分印证.
研究人员表示,他们新开发的这种几乎微不可见的毫米级计算系统将会推动计算机工业的未来——普适计算(一种全新的计算理念,强调把计算机嵌入到环境或日常工具中去,让计算机本身从人们视线中消失)的发展.
该眼压监测器由密歇根大学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系教授丹尼斯·西尔维斯特和大卫·布洛乌以及助教大卫·文茨洛夫负责研发,他们将一个超低功耗微处理器、一个压力传感器、存储器、一个薄膜电池、一块太阳能电池和一个带有天线的紧凑型无线电设备整合在一起,整个系统大小不过一厘米见方.
该系统每隔15分钟进行一次测量,平均功耗为5.
3纳瓦,暴露在室内光线下10个小时或者阳光直晒1.
5个小时就可完成电池充电,并能够储存一周之内的测量信息.
研究小组称,该装置有望在未来几年内投放市场.

这套新系统虽然是专门针对医用人体传感器网络而开发的,但其在追踪环境污染、监测结构的完整性等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不过,这一毫米级计算系统虽然很完整,但所携带的无线电设备还无法让它和类似的其他系统进行"交谈",而这种节点对节点通信是一个无线传感器网络必须具备的重要特征.
为此,研究人员正在研制一种带有集成片上天线(on-chipantenna)的无线电设备.
他们采用先进的互补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工艺来控制天线的形状和尺寸,由此可控制天线对电子信号的反应,从而避免使用目前两个孤立的设备之间"通话"时必须依赖的粗重的外置平衡线,大大缩减了无线电系统的尺寸.
研究人员现正在研究如何降低该无线电设备的功耗,以使其与毫米级电池兼容.
他们同时也希望为这些看上去微小但意义重大的进展申请专利,并寻找商业伙伴将这些技术推向市场.
http://www.
physorg.
com/news/2011-02-pen.
html科技信息参考2011年第1期31科学家研发出具有导电性塑料膜作者:PaulMeredith来源:《化学物理化学》发布时间:2011-2-24北京时间2月24日消息,一项最新技术将使得人们有可能制造出一种具有金属甚至超导体性质的塑料产品.
通常认为塑料导电性极差,因此被用来制作导线的绝缘外套.
但最近澳大利亚的研究人员发现,当将一层极薄的金属膜覆盖至一层塑料层之上,并借助离子束将其混入高分子聚合体表面,将可以生成一种价格低、强度高、韧性好且可导电的塑料膜.
取得这一成果的小组由两位来自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专家领导,分别是保罗·麦里迪斯(PaulMeredith)教授和助理教授本·鲍威尔(BenPowell),以及一位来自新南威尔士大学的专家亚当·米考林(AdamMicolich)教授.
他们的这一成果已经发表于《化学物理化学》(ChemPhysChem)杂志.
该项研究所依据的实验由前昆士兰大学博士生安德鲁·斯蒂芬森(AndrewStephenson)进行.
离子束技术在微电子工业领域被广泛运用来测试半导体,如硅片的导电性能.
但将这种技术应用到塑料膜材料的尝试是从上世纪80年代才开始起步的,一直进展不大,直到现在才取得突破.
麦里迪斯教授介绍说:"这个小组所作的工作,简单来说就是借助离子束技术改变塑料膜材料的性质,使其具备类似金属的功能,能够向导线本身那样导电,甚至可以变成超导体,当温度低到一定程度时电阻变为零.

"为了显示这种材料的潜在应用价值,小组采用这种材料,参照工业标准制作了电阻温度计.
在和同类型的铂电阻温度计进行对比测试时,新材料制作的产品显示了类似,甚至更优越的性能.
"这种材料的有趣之处在于我们几乎保留了高分子聚合物的全部优势——机械柔韧性、高强度,低成本,但与此同时它却又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而这通常可不是塑料应该具有的特性.
"米考林教授说.
"这种材料开创了一个塑料导体的新天地.
"而安德鲁·斯蒂芬森则认为这项技术最令人兴奋之处在于这种薄膜的导电性可以进行精确的调整或设定,这将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他说:"事实上,我们可以将这种材料的导电性更改10个数量级,简单的说,这就像是我们在制作这种材料时,手里拥有100亿种选择.
理论上说,我们可以制造出完全不导电的塑料,或者导电性和金属一样好的塑料,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全部可能性.
"这种新材料可以利用现在的微电子工业常用的设备轻易地制造出来,并其相比传统的高分子半导体材料,这种新材料对暴露在氧气中的抗氧化能力也要高得多.

科技信息参考2011年第1期32研究人员表示,综合以上这些优势,这种借助离子束处理高分子聚合物得到的薄膜材料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它是现代和未来技术的完美融合.
http://www.
physorg.
com/news/2011-02-plastics-electricity.
html科学家首次开发出芯片远程供电实验室设备作者:何屹来源:科技日报发布时间:2011-3-1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微流体芯片,可利用无线电频率发射器(RFID)来为电泳实验供电.
这是科学家首次开发出芯片远程供电实验室设备.

电泳是利用电场来操纵带电粒子的一种技术.
为了提高通量,科学家已经开发出一些微型芯片,不过这些芯片往往需要配以庞大笨重的电气设备.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研究人员将芯片电路印刷在一块塑料板上,电路板的空腔中含有大量微孔,并充入带负电的纳米粒子.
负电粒子最初呈随机运动状态,研究人员引入可识别RFID的电场,此时负电粒子被困在带正电荷的微孔中.
利用RFID识别卡发送无线电频率脉冲后,将产生电流为芯片供电.
该设备的特点是生产成本低,简单易用,如果将RFID发射器安装在显微镜上,可利用显微镜和摄像机来捕获粒子移动的图像.
研究人员表示,该芯片对于习惯使用光学显微镜进行疾病诊断的病理学家和临床医生来说是一个福音,它可以简化复杂精密的电子设备的操作,进而提高医生的疾病诊断能力.
相关论文发表于《芯片实验室》(LabonaChip).
http://pubs.
rsc.
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11/LC/c0lc00457j科技信息参考2011年第1期33生物医药比利时科学家发现一种蛋白可使异常肿瘤血管正常化作者:何屹来源:科技日报发布时间:2011-1-12比利时科学家成功解密了一种新的防癌机制.
研究人员发现,利用HRG(富含组氨酸糖蛋白)可使异常的肿瘤血管正常化,进而防止肿瘤细胞转移,提高化疗效果.

在人体中,所有组织的生长都需要通过血管来提供氧气和营养,但肿瘤生长的速度远远超过正常组织,并有较高的营养需要,因此,肿瘤细胞开始产生生长因子,刺激新血管的生长,由此造成血管形态异常.
异常的血管形态导致血流不畅,氧气供应减少.
而氧气供给不足会使癌细胞发生转移,最终形成恶性肿瘤.
此外,血管形态异常也使抗癌药物无法到达病灶,使治疗效果大大降低.
传统的治疗癌症方法为抗血管生成疗法,主要致力于消除生长因子,结果却加剧了肿瘤的转移.
正因为如此,近年来在抗血管生成疗法中,肿瘤血管正常化更加受到关注.
此外,通过抑制生长因子(PlGF)的抗生长因子疗法也正作为治疗癌症的新手段进行测试.

维萨里研究中心的夏洛特·罗尼及其同事与来自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及瑞典的研究人员合作,深入研究了HRG抗肿瘤活性及其机理.
实验结果表明,HRG这种分布在肿瘤间质的蛋白质可防止肿瘤生长和扩散,刺激肿瘤血管正常化.
其基础是较大肿瘤有较高的氧气需求.

然而,肿瘤血管的形状异常,导致血流不畅和氧气供给不足,缺氧刺激癌细胞转移.
HRG在控制肿瘤生长和扩散的同时,还可以抑制血管生长因子(PlGF),进而可以使异常的肿瘤血管恢复正常.
HRG抗癌新机制为癌症治疗开辟了新的视野,不仅能够提高了化疗疗效,还支持抗生长因子疗法,为治疗癌症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手段.
日本发明"体温镜"照镜子就知道是否发烧来源:中国新闻网发布时间:2011-1-13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1月12日报道,日本目前正是流感肆虐的季节,当地一家科技公司11日宣布,发明了一种镜子般的体温计,人们只要对着镜子一照,就能确定自己有没有发烧.
据报道,日本NEC亚飞梭红外线技术有限公司说,它所发明的"体温镜",就像是一面科技信息参考2011年第1期34小镜子;它可在不需要接触的情况下,测量出照镜人皮肤的温度.
报道称,镜面上会显示镜中人体温的度数.
如果照镜子的人发烧了,镜子就会发出声音提醒.
这种新奇的体温计有两种,价格不同,一种定价9万8000日元(约合人民币7791元),另一种定价12万日元(约合人民币9540元),是机场使用的热成像摄像机价格的不到一成.
后者普遍用来检查乘客是否染上传染病.
该公司发布的声明说:"我们预期,公司举行招待会、学校、医院和公共设施都适合使用这种产品.
"该公司希望,一年能卖出5000个体温镜.
"重启"大脑或可治疗耳鸣作者:孙扬来源:新华网发布时间:2011-1-16美国研究人员实验发现,利用电流刺激迷走神经,能够"重启"大脑,从而治疗耳鸣.

源于大脑在嘈杂噪音下,内耳听觉细胞就会受损,向大脑传递错误听觉信号,从而引发耳鸣.
耳鸣患者常常感觉耳朵不断听到一些特殊声音,例如嗡嗡声、嘶嘶声或尖锐哨声.

由于经常置身于爆炸隆隆、机器轰鸣的环境中,不少退役士兵患上耳鸣.
一些老年人也会出现耳鸣症状.
科学家目前尚未研究出根治耳鸣的方法,但是他们普遍认为,耳鸣病根源于大脑,并非耳朵.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研究人员实验发现,在一段时间内,刺激老鼠的迷走神经,同时为它们播放高频率噪音,能够消除耳鸣现象.
研究报告由最新一期《自然》杂志发表.
刺激神经经训练,健康的受试老鼠会在噪音停止时产生惊恐情绪.
如果噪音停止后,受试老鼠并未惊恐,研究人员则判定它们出现耳鸣症状,因为它们脑部充满嗡鸣声,并未注意到外部噪音停止.
研究人员将受试老鼠分为两组,在20天实验期内,播放300次高频率噪音.
同时,他们在一组受试老鼠体内植入电极,用电流刺激它们的迷走神经.
迷走神经为第10对脑神经,是脑神经中行程最长、分布范围最广的神经,经颈部伸向胸腔和腹腔,受刺激后可释放出"重调"大脑神经的化学物质.
实验结果显示,接受迷走神经刺激的老鼠,在噪音停止后惊恐地跳起,说明它们的耳鸣现象消失;未接受神经刺激的老鼠则没有表露出惊恐情绪.
英国《每日邮报》1月12日援引研究带头人迈克尔·克尔加尔德的话报道:"当我们把播放噪音和刺激迷走神经相结合,受试老鼠耳鸣的生理症状和行为症状消除.

""重启"大脑研究人员介绍说,这种治疗方法帮助受损的大脑听觉神经恢复正常,大脑中嗡鸣声消除,如同按下大脑"重启键".
科技信息参考2011年第1期35克尔加尔德说:"这种治疗方法并非像以往那样,隐藏或忽略耳鸣症状.
我们使得大脑恢复常态,脱离产生耳鸣症状的状态,从而消除耳鸣的根源.
"研究人员准备开展临床试验并有望在今年底得出结论.
经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迷走神经刺激已经应用于治疗癫痫症和抑郁症.
研究人员希望这一治疗方法能够早日应用于治疗耳鸣.
艾奥瓦大学听力学家理查德·泰勒说,难以判定受试老鼠是否的确患有耳鸣.
但是他相信,研究正沿着正确轨道发展.
"我觉得研究仍处于早期阶段,"她说,"目前并没有根治耳鸣的方法,所以这项研究具有前景.
"http://www.
dailymail.
co.
uk/health/article-1346532/Tinnitus-cure-How-high-pitched-music-ring-changes.
html美研究显示睡眠不足增加身体能耗作者:高原来源:新华网发布时间:2011-1-23美国研究人员最近发现,睡眠不足会使身体消耗额外多的能量.
熬上一个通宵,即使什么事也不做,单单保持清醒本身就要消耗相当于一杯牛奶或两片面包的能量.

不过研究人员警告说,不要试图以不睡觉来消耗能量进而达到减肥的目的,因为实验还显示,在缺少睡眠补觉时,身体反而会通过减少能耗来"找补".
而此前也曾有研究表明,睡眠不足会导致认知功能障碍及肥胖.
科罗拉多大学睡眠与生物钟实验室主任肯尼思·赖特及其研究团队以7名年轻志愿者为研究对象,让他们居住在密闭的房间里,全程躺在床上休息,吃同样的饮食.
第一天,受试者们睡足8小时,第二天与第三天连续40个小时不睡觉,然后再睡8小时.
研究人员通过监测受试者的脑波、测定他们吸进氧气和呼出二氧化碳的数量,来计算其身体能耗.
结果显示,如果24小时不睡觉,试验者比正常睡觉度过一天时多消耗7%的能量.
而随后补觉时,身体消耗的能量比正常睡觉要少.
这项实验表明,正常睡眠周期与身体对能量的利用有关.
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生理学杂志》(TheJournalofPhysiology)上.
研究人员提醒说,虽然缺少睡眠额外消耗的能量看上去不多,但人的身体可能利用睡眠时节约的能量来支持其他一些重要生理过程,比如巩固学习及记忆能力、加强免疫功能、生成和释放激素等.
睡眠不足导致的能量损失,可能会使这些生理过程能量供应不足,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http://www.
colorado.
edu/news/r/2af72377692f7f5f4a0954cd3bed254e.
html科技信息参考2011年第1期36睡眠有助将短暂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来源:新华网发布时间:2011-1-25德国科学家一项最新研究发现,睡眠有助将短暂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
先前研究显示,短暂记忆存储于大脑名为海马体的部位,长期记忆存放于名为新皮层的部位,类似电脑内存和硬盘的功能.
短时间内回想刚记住的内容对把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具有重要作用.
清醒时,重复记忆内容的过程容易受干扰,难以形成长期记忆.
法新社1月24日报道,德国吕贝克大学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自然—神经学》(NatureNeuroscience)发表的研究报告显示,人在睡眠中"回想"记忆内容时不易受干扰.

研究人员给24名志愿者一些卡片,内容是动物和日常用品图案.
志愿者记忆卡片内容同时,研究人员施放少许难闻的气味.
四十分钟后,研究人员要求12名志愿者开始记忆另一些图案稍微不同的卡片.
记忆开始前,他们再次施放先前那种气味,帮助志愿者回忆第一批卡片内容.
另一半志愿者开始记忆第二批卡片前睡了一会儿.
其间,研究人员施放同一种难闻气味.
实验发现,一直保持清醒的志愿者平均能回忆起60%第一批卡片内容,小睡一会儿的志愿者记住的内容平均为85%.
研究报告首席作者苏珊·戴克尔曼说:"根据脑成像数据,我们认为,睡眠最初数分钟内,记忆内容就开始从海马体转移至新皮层.
它产生了这种出人意料的结果.

麻花云-香港CN2云服务器,安徽BGP线路,安徽移动大带宽!全系6折!

一、麻花云官网点击直达麻花云官方网站二、活动方案优惠码:专属优惠码:F1B07B 享受85折优惠。点击访问活动链接最新活动 :五一狂欢 惠战到底 香港云主机 1.9折起香港特价体验云主机CN2 云服务器最新上线KVM架构,,默认40G SSD,+10G自带一个IPv4,免费10Gbps防御,CPU内存带宽价格购买1核1G1M19元首月链接2核2G 2M92元/3个月链接2核4G3M112元/3个月...

vdsina:俄罗斯VPS(datapro),6卢布/天,1G内存/1核(AMD EPYC 7742)/5gNVMe/10T流量

今天获得消息,vdsina上了AMD EPYC系列的VDS,性价比比较高,站长弄了一个,盲猜CPU是AMD EPYC 7B12(经过咨询,详细CPU型号是“EPYC 7742”)。vdsina,俄罗斯公司,2014年开始运作至今,在售卖多类型VPS和独立服务器,可供选择的有俄罗斯莫斯科datapro和荷兰Serverius数据中心。付款比较麻烦:信用卡、webmoney、比特币,不支持PayPal...

月神科技 国内上新成都高防 全场八折促销续费同价!

月神科技是由江西月神科技有限公司运营的一家自营云产品的IDC服务商,提供香港安畅、香港沙田、美国CERA、成都电信等机房资源,月神科技有自己的用户群和拥有创宇认证,并且也有电商企业将业务架设在月神科技的平台上。本次带来的是全场八折促销,续费同价。并且上新了国内成都高防服务器,单机100G集群1.2T真实防御,上层屏蔽UDP,可定制CC策略。非常适合网站用户。官方网站:https://www.ysi...

电脑内存为你推荐
域名价格域名费用大概是多少?独立ip空间怎么知道自己的空间是不是独立IP呢?域名主机域名和主机名之间的区别是什么com域名注册com域名是永久注册的吗重庆虚拟空间现在重庆那家主机空间最好?国外网站空间怎么查看一个网站的空间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啊?独立ip虚拟主机独立ip的虚拟主机和vps的区别和优势??论坛虚拟主机我要做个论坛,是用虚拟主机呢?还是用空间?除论坛外还有好及个单页,还带数据库。安徽虚拟主机有没有免费使用的主机,网站刚做完,本地测试没有问题,想在线测试一下页面会不会跑版。有谁知道有没有免费的虚拟主机试用,两三天即可。域名交易域名如何买卖??
php空间租用 金万维动态域名 directspace 韩国俄罗斯 linkcloud debian6 好看的桌面背景图 华为网络硬盘 dd444 电子邮件服务器 宁波服务器 1g内存 空间技术网 鲁诺 江苏双线服务器 空间登陆首页 ebay注册 秒杀品 德隆中文网 中国电信测速网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