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发短信到手机

发短信到手机  时间:2021-04-10  阅读:()
目录科协要闻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开幕共议科技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1)学会动态中国气象学会第二十七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第三次会议在京召开(3)中国气象学会开展纪念全国青少年气象夏令营三十周年活动(5)中国气象学会授予雅安"中国生态气候城市"称号(6)中国气象学会第二十七届理事会所属学科(工作)委员会组建工作全部完成(7)学术交流2011年海峡两岸气象科学技术研讨会举行(17)"城市气象观测与模拟国际研讨会"在京举行(18)2011生态文明贵阳会议隆重举行(19)区域气候变化监测与检测研讨会在哈市召开(20)科学普及防灾减灾从我做起共同提高防范意识(22)气象科普进农村豫南农家乐陶陶(23)2011年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志愿者中国行活动举行(24)第三十届全国青少年气象夏令营圆满结束(26)气象科普枣庄行(28)气象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解析"极端天气"(28)2011年全国科普日启动(29)期刊编辑第二十七届《气象学报》编审委员会成立(30)表彰奖励第十四届(2010-2011年度)涂长望青年气象技奖评审结果通报(31)我与气象学会任职学会秘书处(33)简讯简讯3则(48)第4期2007年12月总第83期主办:中国气象学会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46号邮编:100081电话:(010)68406821,68409840传真:(010)68406821网址:Http://www.
cms1924.
org会员信箱:member@cms1924.
org第4期2011年9月总第98期主办:中国气象学会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46号邮编:100081电话:(010)68406821,68409840传真:(010)68406821网址:http://www.
cms1924.
org会员信箱:member@cms1924.
org中国气象学会会讯第4期/2011年9月-1-科协要闻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开幕共议科技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双城双港,实现创新,响遏行云;海河两岸,驱动发展,如潮似涌.
2011年9月21日,七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百余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2400余名科研、生产、教学第一线的科技工作者,有关方面的负责同志,以及港澳台和海外的专家学者,新闻界朋友齐聚天津梅江会展中心,共商"科技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大计,迎接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这一科技界的年度盛典.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出席年会开幕式并作重要讲话,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致开幕词.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天津市委书记张高丽,中共天津市委副书记、天津市市长黄兴国,以及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委领导同志,解放军有关领导同志出席大会开幕式.
乔治司穆特、道格拉斯D奥谢罗夫(夫人)、艾伦J黑格(夫人)、哈特穆特米歇尔、卡尔巴里夏普莱斯、卡尔鲁比亚、杨振宁七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以及美国科学促进会、英国工程技术学会、俄罗斯科学工程协会联合会、日本科技振兴机构的代表也应邀出席开幕式.
开幕式由中国科协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陈希主持.
刘延东指出,党中央把科技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各领域科技迅猛发展,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成果,培养了一批优秀科技人才和科学家.
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支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力量,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大幅提升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刘延东强调,科技工作者是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宝贵财富,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以及中央关于科技工作的一系列部署要求,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把事业抱负、科技专长同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紧密地联系起来,激发创造活力,勇攀科技高峰,做出无愧于祖国和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出席年会开幕式并作重要讲讲话2011年9月/第4期中国气象学会会讯-2-民的新贡献.
要围绕服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加强基础前沿科学研究,突破核心关键瓶颈技术,积极建言献策;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己任,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强化协同创新,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多作贡献;主动开展科学普及,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努力成为科学知识的传播者、科学方法的实践者、科学思想的倡导者、科学精神的弘扬者;大力弘扬创新文化,继承我国科技界的光荣传统,加强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遵循学术诚信,为全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示范作用;积极培养举荐更多创新人才,推动完善科技人才培养和评价机制;全力支持和推动科技体制改革,促进解决制约科技发展的体制机制方面的突出问题,在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实现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宏伟事业中再立新功.
刘延东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关心和支持科协工作,为科技工作者发挥聪明才智提供服务和保障.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天津市委书记张高丽代表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和全市人民对年会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中国科协和科技界朋友给予天津发展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他说,中国科协年会是我国科技领域高层次、高水平、大规模的科技盛会,在普及科学知识、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届年会上,中外嘉宾将围绕我国"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涉及的重大科技问题,深入交流探讨,共商科技发展大计,对于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努力实现更长时间、更高水平、更好质量的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张高丽说,当今时代,世界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科技知识创新、传播、应用的规模和速度前所未有,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产业升级一体化发展态势更加明显.
增强综合实力,最重要的是增强科技实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根本的是要依靠科技的力量.
天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工作,始终把科技创新摆在战略位置,把科技进步贯穿于结构调整的全过程,实施了一批自主创新产业化重大项目,开发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建成了一批重要创新平台,聚集了一批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全社会创新创造的活力不断增强,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我们要以年会召开为契机,广纳真知灼见,广聚科技资源,广交科技英才,加快建设科技强市,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持久动力,使经济尽快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在致辞中强调,科技工作者所从事的事业,是开拓创新、永葆青春的事业,是开启民智、强国富民的事业.
全社会应尊重科技人才,完善科技奖励机制,完善学术评价制度,更加注意爱护和扶植青年科技工作者.
科技工作者应当在自身精神境界的拓展上,不断超越,追求至善,不仅自己立身要正,要恪守职业道德、保持高尚的学术操守,更要做社会的良心,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不惧流俗.
开幕式上颁发了第四届周光召基金会"杰出青年基础科学奖",香港求是科学基金会求是杰出科学家奖和杰出科学成就集体奖,第十四届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实用工程奖和成果转换奖.
开幕式后,举行大会特邀报告会.
天津市市长黄兴国围绕"十一五"天津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的成就,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白春礼围绕新科技革命的拂晓,美国耶鲁中国气象学会会讯第4期/2011年9月-3-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马佐平围绕集成电路(IC)科技简介及在中国的发展,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所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围绕中国水资源问题及其科学应对,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中心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范维澄围绕公共安全科技的思考作了大会报告.
本届年会会期3天,学术交流活动共设22个分会场,其中国际分会场9个,用英文进行交流.
分会场邀请相关领域的一线科技工作者和中外专家出席,围绕学科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前沿、热点、交叉问题进行交流和研讨.
年会期间,举办了天津科普嘉年华暨年会科普活动启动仪式、"大爱无疆关注健康"卫生安全健康科普行动、"都市渔业让生活更美好"水产科普知识展览和院士专家津沽行等4个科普系列活动,举办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论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论坛、航空航天产业发展论坛、城市交通发展战略论坛等10个专题论坛活动,举办了科学道德建设论坛、当代中国科学家学术谱系研究论坛、女科学家高层论坛、技术创新·企业发展论坛、天津光谷产业发展高峰论坛、生物医药博士论坛等14个专项活动.
年会期间还举办了天津市党政领导与院士专家座谈会,为加快天津市科技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献计献策.
学会动态中国气象学会第二十七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第三次会议在京召开时间:2011年9月6日下午地点:中国气象局科技会议中心多功能厅出席:秦大河李福林(蒋关银代)谈哲敏张人禾王会军费建芳胡永云王江山王迎春丑纪范吕世华孙健李柏杨军宋连春张敏陈洪滨林龙福罗云峰赵立成赵柏林钟中梁建茵路成科管兆勇翟盘茂魏文寿王春乙(杨馥桢代)杨修群(张熠代)周建华(张洪泰代)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致开幕词2011年9月/第4期中国气象学会会讯-4-钟晓平(李跃清代)黄建平(王式功代)崔讲学(汪金福代)端义宏(谌芸代)请假:李廉水刘志浩汤绪沈晓农张强周定文赵殿军郭俊红列席:冯雪竹崔先星曾文华黄锡成高兴龙吴建忠张洪萍张伟民伊兰张静主持:秦大河记录:黄锡成议题:(一)学会秘书处报告2011年年度工作计划执行情况;(二)通报中国科协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及本会相关工作;(三)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筹备工作进展情况;(四)国际气象学会论坛第二次全体会议(IFMSGM2)筹备工作进展情况;(五)审定2010-2011年度涂长望青年气象科技奖获奖者名单;(六)通过《中国气象学会关于"先进气象学会"和"先进气象学会秘书处"评选办法》;(七)决定常务理事会第四次会议召开时间与地点.
纪要:会议听取了翟盘茂秘书长及学会秘书处有关人员对上述议题所做的报告和说明,经讨论,形成如下决议:一、对2011年年度工作计划的执行情况表示满意.
学会秘书处要再接再厉,抓紧做好即将召开的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国际气象学会论坛第二次全体会议和"第六届中国国际气象科技和水文装备展"及"第八届中国国际防雷技术与产品展"等重点项目的筹备工作,精心组织,统筹安排,确保全年活动计划顺利完成.
二、要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科协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和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坚持把创新驱动作为学会工作的战略选择,进一步加强学会自身建设,不断提升学会服务经济社会和气象事业发展大局的意识、能力和水平,切实履行好"三服务一加强"的工作职能.
三、同意"气象科技奖励与人才举荐工作委员会"关于2010-2011年度涂长望青年气象科技奖的评选结果.
获奖名单待公示结束后公布.
颁奖仪式在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期间中国气象学会会讯第4期/2011年9月-5-举办.
四、审议并通过中国气象学会《"先进气象学会"和"先进气象学会秘书处"评选办法》,决定自即日起施行.
五、决定第二十七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第四次会议于2011年12月29日在北京召开.
中国气象学会开展纪念全国青少年气象夏令营三十周年活动自1982年起,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开始联合举办全国青少年气象夏令营.
30年来,气象夏令营的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约6万多名营员在气象夏令营接受了气象科普知识的熏陶.
为纪念全国青少年气象夏令营三十周年,扩大气象夏令营活动的社会影响,中国气象学会组织开展了纪念全国青少年气象夏令营三十周年系列活动.
中国气象学会秘书处联合中国气象局办公室、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华风集团、中国气象报社、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开展了"气象夏令营——我的难忘之旅"夏令营征文活动,编辑制作了"我爱气象夏令营"专题片.
同时,学会秘书处收集历年夏令营照片,举办了纪念"全国青少年气象夏令营三十年图片展".
2011年9月8日下午,中国气象局许小峰副局长参观了"全国青少年气象夏令营三十年图片展".
中国气象局办公室、科技司、公共服务中心以及中国气象报社、气象出版社、中国气象学会秘书处及北京华风气象影视信息集团等单位相关负责人随同参观.
展览分为十二个专题,生动地展示了气象夏令营三十年的历程.
许小峰副局长在参观时表示,青少年气象夏令营是气象科普宣传的重要品牌,今后还将面向农村,让更多的青少年参与到活动中.
许小峰副局长(右四)和在场领导饶有兴趣地听唱气象夏令营之歌2011年9月/第4期中国气象学会会讯-6-中国气象学会秘书处冯雪竹副秘书长和科普部人员向许小峰副局长及在场领导介绍了气象夏令营30年的情况.
许小峰副局长说,青少年气象夏令营坚持了30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是气象科普宣传的重要品牌之一,要好好总结气象夏令营的经验,今后还要继续办下去.
许小峰表示,孩子们参加气象夏令营,离开父母,在野外过集体生活,意志和素质都得到了锻炼,通过亲身体验和老师的讲授,培养了气象防灾减灾的能力.
当了解到现阶段气象夏令营更多的是面向城市学生,而农村孩子参与较少时,许小峰副局长说,我国气象服务面向农村,气象科普也应该面向农村.
中国气象局将给予农村孩子支持和帮助,以人为本,把科普知识和青少年气象夏令营活动面向农村孩子推广.
如今,全国青少年气象夏令营已成为影响较大的气象科普品牌活动,受到营员、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赞誉,对于气象事业的发展发挥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一批当年的营员已活跃在气象战线上,更多的营员成长为各行各业的栋梁之材.
中国气象学会授予雅安"中国生态气候城市"称号2011年8月16日,受四川省雅安市人民政府委托,中国气象学会在北京邀请地理、生态、环境、旅游、气象等领域的9位专家,对"中国生态气候城市雅安论证报告"进行了评审,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秦大河主持了论证.
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宇如聪出席了会议.
雅安市委书记徐孟加就雅安基本情况和"雅安中国生态气候城市"论证的背景向会议进行汇报.
四川省气象局副局长、四川省气象学会副理事长钟晓平代表"雅安中国生态气候城市课题组"就雅安基本概况、生态状况、气候状况、生态气候优势、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和对四川省气象局副局长钟晓平代表课题组进行阐述中国气象学会会讯第4期/2011年9月-7-策以及结论等六个方面向会议作了阐述,专家组审查了有关技术材料,经过质询和讨论形成如下意见:一、课题组根据雅安市近50年气候资料和近年来生态环境资料,从多方面对雅安市生态气候条件进行了综合分析,资料翔实,数据可靠.
二、雅安市是著名的雨城,年平均降水量1201.
4毫米,其中雨城区达1693.
4毫米,且70%以上发生在夜间.
这种独特的降水特征具有自然温湿调节作用,使其成为滋润之都.
三、雅安市生态气候环境独特,林地面积占幅员面积的78%,生物多样性丰富,是大熊猫的自然栖息地,拥有我国面积最大的珍稀植物——珙桐林,以及万亩野生桂花林等植物奇观,自然环境良好.
四、雅安市具有多样的生态景观、地质景观、地貌景观、水墨景观和人文景观,旅游舒适期长,具有优越的生态旅游资源.
综上所述,专家组一致认为,雅安市可称为"中国生态气候城市",并决定将雅安定为"雅安中国生态气候城市".
8月21日,在由中国气象学会、联合国森林论坛、欧洲城市联盟、雅安市人民政府、《新旅行》杂志社、北京自然之道文化交流中心主办,中国环境保护部宣教中心、根与芽珍古道尔(北京)环境文化交流中心、保加利亚绿色浪潮电影节、中国电影基金会、亚洲动物基金、世界自然基金会、荷兰保护鲨鱼基金组织协办的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国际倡议大会上,中国气象学会秘书长、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翟盘茂代表中国气象学会向雅安市颁发了"雅安中国生态气候城市"证牌,雅安成为国内唯一一个获得"中国生态气候城市"称号的城市.
中国气象学会第二十七届理事会所属学科(工作)委员会组建工作全部完成中国气象学会第二十七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气象学会学科(工作)委员会管理办法和第二十七届理事会学科(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聘任名单,各学科(工作)委员会的组建工作随即展开.
翟盘茂秘书长(左)向雅安市颁发"雅安中国生态气候城市"证牌2011年9月/第4期中国气象学会会讯-8-2011年4月19日,中国气象学会秘书处组织召开了第二十七届理事会第一次学科(工作)委员会会议,布置有关学科委员会的组建工作.
至2011年9月6日第二十七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第三次会议召开前,学科委员会组建工作已全部完成,其中统计气象学委员会是最先完成组建工作的委员会,城市气象学委员会是第一个召开委员会成立大会的委员会,其它如数值预报委员会、气候变化与低碳发展委员会、军事气象学委员会、动力气象学委员会、气象教育与培训委员会等委员会也相继组建完成并举办了成立大会暨学术活动.
组建完成的学科(工作)委员会总人数达2120人(次),其中人数最少的是大气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16人,人数最多的委员会是气候变化与低碳发展委员会147人.
以下是部分学科(工作)委员会组建活动的相关报道:新一届气象通信与信息技术委员会成立5月5日,2011年中国气象学会气象通信与信息技术委员会年会在京召开.
来自中国气象局预报与网络司、中国气象局大院主要业务单位、全国31个省、市气象局、总参气象水文空间天气总站、水利部水文局、民航气象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空军装备研究院航空气象防化研究所、中国华云信息技术工程公司等近60位中国气象学会气象通信与信息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委员及相关单位的技术人员共同参加了会议.
本届气象通信与信息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主任赵立成主持会议并致辞.
他强调,新一届委员会将继续解放思想、开拓思路,更大发挥其对气象信息事业的促进作用.
会上,赵立成主任委员宣布了委员会组成名单.
本着新一届委员会所倡导的开拓思路、扩大影响与知名度的指导原则,此次年会特邀了3位国内著名专家做大会报告,内容皆涉足目前行业研究热点:清华大学郑纬民教授的"云计算及在清华大学的研究与实践"、香港科技大学及清华大学刘云浩教授的"物联网发展及应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孙星明教授的"气象信息传输新模式与安全".
此外,本次年会还组织挑选出省级研究成果17篇,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研究成果8篇按两个分会场进行报告和交流,内容涵盖数据传输、网络系统建设及网络安全管理、高性能应用技术、数据分析处理、面向应用的数据服务等多个方面.
赵立成主任、中国气象局预报与网络司周林副司长全程参中国气象学会会讯第4期/2011年9月-9-加了第一分会场的技术报告并与报告人互动交流.
中国气象局大院内广大技术人员此次踊跃参会旁听,并积极参与各分会场报告交流.
据不完全统计,上午各方与会人员逾150人次,下午两个分会场各方与会人员合计逾100人次,取得良好交流效果.
新一届气象影视与传媒委员会成立2011年5月18日,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5个计划单列市的118位代表参加了在郑州召开的中国气象学会气象影视与传媒委员会成立大会.
河南省气象局局长王建国到会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
上一届气象影视委员会主任委员秦祥士做了工作报告,对委员会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和不足进行了总结,希望新一届委员会在促进各委员单位之间密切合作,发挥人才和技术优势,着力打造以中国气象频道为核心的多媒体服务品牌和平台方面尽责尽力.
中国气象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冯雪竹代表中国气象学会向石永怡颁发了气象影视与传媒委员会主任聘书,并提出委员会今后要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和气象科普工作,为中国气象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新一届气象影视与传媒委员会主任委员石永怡向副主任委员颁发了聘书.
会议审议通过了气象影视委员与传媒委员会章程和四年工作计划,明确了主任委员和副主任委员的职责和分工.
气象影视与传媒委员会接受主管单位中国气象学会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办事机构设在华风集团.
目前,委员会共有全国和华风集团的气象影视团体单位37个.
新一届委员会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气象影视传媒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加强行业协作、加强科普宣传,促进气象科技人才培养,为实现气象影视传媒工作的繁荣和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大会还举办了以"多媒体环境下气象影视事业发展"为主题的学术报告会,18位与会代表做了大会发言.
主任委员石永怡做了《顺应大局把握机遇实现气象影视向气象传媒的战略转型》的专题报告.
报告会充分展示了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气象影视科技工作者对节目创新、内容创新、技术创新和全媒体气象影视服务发展的思考与实践.
主任委员石永怡(中)向副主任委员颁发聘书2011年9月/第4期中国气象学会会讯-10-新一届动力气象学委员会成立2011年5月18-23日,中国气象学会动力气象学委员会在广西北海召开了"气候动力学若干问题研讨暨全体委员大会",黄荣辉院士、李崇银院士、徐祥德院士应邀到会指导,来自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气象局、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兰州大学、中山大学、云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浙江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解放军理工学院、解放军空装研究院气象所等单位的30余名委员和专家参加了会议.
开幕式上,新一届动力气象学委员会主任委员陈文研究员感谢各位委员和专家在百忙之中参加本次会议,并向大家简要介绍了本届委员会的组建情况.
顾问委员黄荣辉院士在发言中指出,动力气象学委员会是中国气象学会最早成立的专业委员会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光荣的传统,新一届委员会应紧紧把握学科发展的方向,团结和引领国内有关单位,在推动我国从气象大国向气象强国的发展中贡献力量.
中国气象学会副理事长胡永云教授代表中国气象学会对新一届动力气象委员会的成立表示祝贺,他希望动力气象学委员会不仅要发扬传统,继续推动我国大气动力学和气候动力学的学科发展,更要在加强学科交流尤其是推进我国大气海洋学科的交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学术研讨会上,黄荣辉院士、李崇银院士、徐祥德院士分别做了题为"从大气环流动力学到气候系统动力学","不同时间尺度上海气相互作用的几个问题"和"高原热源影响与水份循环特征探讨"的特邀报告,其他与会委员分别就热带东太平洋变暖的物理成因、华南春旱与热带海温和中高纬度系统的关系、印度洋增暖对我国南方夏季高温的影响机理、我国对流层高度的变化特征、系外锁相行星的大气环流模拟、北大西洋涛动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与低频流型的转换、平流层极涡崩溃早晚的环流特征和气候影响、大气行星波动力学研究的最新进展等主题进行了汇报,各位与会专家针对报告中所涉及的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中国气象学会会讯第4期/2011年9月-11-在本次委员会全体成员大会上,陈文研究员就上一届委员会2007-2010年的工作做了总结,与会专家就新一届委员会学科分组和未来四年的工作计划进行了自由和充分的讨论,确定了学科分组名单,并制定了委员会未来四年的工作和学术活动计划.
新一届冰冻圈与极地气象委员会组建并召开第一次工作会议新一届中国气象学会冰冻圈与极地气象委员会于2011年6月11日在京正式组建并召开第一次工作会议.
主任委员、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卞林根研究员主持会议,来自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青藏高原研究所、遥感应用研究所、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和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国家海洋局、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中国科技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气象局所属研究、业务部门和有关省气象局等单位的近30名委员和专家参加了会议.
中国气象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院长张人禾、中国气象学会冯雪竹副秘书长及高兴龙处长应邀出席会议.
卞林根主任委员宣布会议开始后,感谢和欢迎各位领导、学科委员会委员、同行专家在百忙之中参加本次会议,并简要介绍了本届委员会的宗旨和组建情况.
张人禾院长在致辞中表示,非常高兴参加新一届中国气象学会冰冻圈与极地气象委员会的组建和工作会议,对本届委员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
他说,冰冻圈与极地气象是全球气候系统变化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公众关注,气候变化对人类生存产生着重大的影响.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一贯重视和致力于气候变化的研究,并积极推进这一研究领域的发展.
冰冻圈与极地气象委员会的组建为本学科的发展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学术交流平台,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将一如既往支持和参与本学科委员会的工作,并希望新一届委员会在主任委员的组织领导下,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尤其是在我国冰冻圈与气候变化的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气象学会冯雪竹副秘书长宣读了理事会的聘任决定,向卞林根主任委员颁发了聘书.
冯雪竹副秘书长在讲话中指出,冰冻圈与极地气象委员会通过换届调整,增添了新的科学家,年龄呈现年轻化.
中国气象学会秘书处将积极配合学科委员会的工作,竭诚为学科委员会的中国气象学会冰冻圈与极地气象委员会第一次工作会议全体代表合影2011年9月/第4期中国气象学会会讯-12-发展做好服务工作,同时也希望在未来的四年中,各位委员与学会保持密切联系,在做好研究工作的同时,发挥学科委员会的作用,加强学术交流,做好科普工作.
卞林根主任委员向副主任委员和全体委员颁发了聘书.
会议讨论通过了本届委员会未来四年工作计划、确定了学科分组名单,并对举办2011年中国气象学会冰冻圈与极地气象分会场的工作进行了宣传.
在学术研讨活动中,卞林根主任委员作了"极地大气与冰冻圈研究"的工作进展报告,从"三极"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特有生态环境、气候和自然环境变化、阐述了地球"三极"在全球及区域气候变化中重要作用.
极地大气科学考察研究是极地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深远的政治意义,在气象学、冰川学、海洋学、地质学、地理学、生物学及环境科学等研究领域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对我国国家安全保障、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也会发生影响,具有潜在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报告还介绍了近年来我国极地大气和冰冻圈科学考察和研究的进展情况,强调了在卫星遥感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极地地区的气候监测和科学调查资料仍是不可取代的.
从提高科学认识的角度,我国连续开展极地地区的全球变化调查与评估,是我国极地科学发展的基础,并能带动相关科学技术的进步.
在讨论中,赵进平副主任委员,施建成、邹捍、杨国兴、高众勇、何清等委员先后发言,介绍了各自专业领域的工作情况,并对报告所涉及的专业问题和学科委员会的工作计划展开了热烈讨论,提出了许多如何开展学术交流活动的建议.
热带与海洋气象学委员会成立暨学术报告会在昆明召开2011年5月27-28日,中国气象学会热带与海洋气象学委员会成立暨学术报告会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新一届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所长万齐林宣布本届委员会成立,中国气象学会综合协调部黄锡成处长到会致贺.
会上,万齐林主任委员向各位委员介绍了本届委员会的组建情况,宣读了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名单,并与各位委员就本届委员会四年期间的工作计划进行了讨论.
委员们就怎样充分利用委员会这个平台更好地开展热带海洋专业领域内的科学研究以及进行学术交流,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未来四年中,新一届委员会将以中国气象学会年会以及在本学科领域内开展专题中国气象学会会讯第4期/2011年9月-13-学术研讨会为主要核心内容开展各项工作.
会上,委员会还召开了气氛热烈的学术报告会.
热带与海洋气象学委员会办事机构设在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数值预报委员会组建大会暨第一次会议在京举行2011年7月17-18日,中国气象学会数值预报委员会组建大会暨第一次会议在京举行,来自全国气象业务、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数值预报方面专家代表共60余人出席了会议.
中国气象局数值预报中心沈学顺研究员向与会代表介绍了本届数值预报委员会组建情况,并宣布本届委员会正式成立.
中国气象学会副秘书长冯雪竹到会向本届委员会主任委员沈学顺研究员颁发聘书并致贺词,冯秘书长代表中国气象学会向新一届委员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并指出数值预报委员会历届都是气象学会优秀学科委员会,希望本届委员会能延续优良传统、再接再厉、积极工作、不断创新,为推动中国数值预报技术发展乃至中国气象事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会上,委员们认真讨论、修改、表决通过了数值预报委员会章程.
经过认真讨论,通过了数值预报委员会学科分组方案,并确定了小组召集人.
与会委员对本届委员会重点工作计划进行了热烈讨论,并对相关事务工作进行了商讨.
中国气象学会数值预报委员办事机构设在国家气象中心(中国气象局数值预报中心),未来四年,新一届数值预报委员会将在中国气象学会指导下,以推动本学科发展为主要核心内容开展各项工作.
气候变化与低碳发展委员会成立2011年8月18日,中国气象学会第二十七届理事会气候变化与低碳发展委员会成立暨第一次工作会议在哈尔滨召开.
气候变化与低碳发展委员会办事机构设在国家气候中心,由国家气候中心罗勇研究员任主任委员.
中国气象学会秘书长翟盘茂研究员宣布了学科委员会主任委员的任命,理事长秦大河院士为主任委员颁发了聘书.
委员会顾问秦大河院士、国家气候中心丁一汇院士、国家卫星气象中心许健民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林而达研究员到会致辞.
2011年9月/第4期中国气象学会会讯-14-主任委员罗勇宣布了委员会顾问、副主任委员和委员组成人员名单,并向与会委员颁发了聘书.
与会委员畅所欲言,针对委员会的工作方式和具体工作计划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通过讨论,会议确定了本届学科委员会的工作宗旨和关注的主要领域,明确了委员会未来四年的工作计划以及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分会场的筹备组织工作.
主任委员罗勇希望全体委员能积极支持和参加学科委员会的各项活动,为推动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科学研究与低碳发展战略研究的学术交流和科学普及做出更大贡献.
气象期刊工作委员会成立为适应科技期刊的数字化、集团化和国际化态势,促进气象期刊的科学发展,推动气象科技创新研究,根据中国气象学会第二十七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决定,组建中国气象学会气象期刊工作委员会,办事机构挂靠中国气象学会秘书处,由国家气候中心丁一汇院士任主任委员.
2011年9月5日,气象期刊工作委员会在京召开成立暨第一次工作会议.
中国气象学会秘书处领导及气象期刊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委员等5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副主任委员王会军研究员主持.
中国气象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冯雪竹代表中国气象学会讲话,宣读了理事会的聘任决定并向丁一汇院士颁发聘书.
她向新成立的气象期刊工作委员会表示祝贺,并希望通过这个工作委员会为气象期刊工作者搭建一个平台,将气象行业期刊同仁组织起来,共同商讨气象期刊的发展,提高气象期刊的整体办刊水平.
丁一汇主任委员宣读了气象期刊工作委员会6位副主任委员和65位委员的名单,并向副主任委员颁发了聘书.
本届委员会囊括了全国38家气象刊物,其中核心刊物14家.
委员会成员合计74人,由审稿专家和专职编辑两部分组成,均具有高级及以上职称.
会上,丁一汇主任委员做了工作报告.
介绍了期刊工作委员会组建的背景和契机、委员会的工作宗旨、工作领域、工作方向、工作思路和2011-2014年的工作计划.
气象期刊工作委员会将遵从我国现行科技期刊出版的法律法规,以加强气象类科技期刊理事长秦大河院士(左)为主任委员罗勇研究员颁发聘书中国气象学会会讯第4期/2011年9月-15-的沟通和交流、引领和促进气象刊物的发展为宗旨,围绕各气象期刊提高综合实力的需求,通过搭建交流平台、整合信息资源、推动协同行动,探讨气象期刊集团化和国际化发展的战略选择、气象刊物数字网络化建设的趋势与对策,了解和把握未来国内和国际期刊的改革与发展方向,提升我国气象期刊的总体发展水平,提高气象科技期刊编辑的业务能力和知识水平,为推动和服务气象科技创新研究做出贡献.
今后四年,委员会将围绕以下六个领域开展工作:1.
气象科技期刊论文学术评价准则;2.
气象期刊编校质量评价;3.
气象期刊审稿和编校流程的优化和规范;4.
气象期刊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建设;5.
气象期刊网上期刊联盟和刊物资源共享;6.
气象期刊的国际化发展.
通过制定各类行业标准和促进业内的团结协作,委员会将从本行业的意识形态层面引领气象刊物共同发展.
气象期刊委员会将树立服务意识,从以下三方面为气象期刊工作人员和编辑部提供服务:1.
为提高气象期刊综合实力服务;2.
为编辑工作者的职业发展提供服务;3.
帮助编辑部提高为作者、读者和审稿专家服务的能力.
委员会将实行多元、立体化发展的工作思路,稳步推进组织建设和联络机制,促进经验交流和工作研讨,开展气象期刊国际交流,加强信息交流与宣传报导.
各位委员就丁一汇院士的工作报告进行了讨论,从不同角度畅谈了成立期刊工作委员会的必要性,对委员会未来四年的工作也提出了以下一些建议、希望和要求.
1.
希望通过期刊委员会的努力,构建审稿专家共享库,收录大批在科研一线工作的青年科学家进入审稿专家队伍,实现各期刊对专家库的共享,提高各期刊的学术水准.
2.
希望委员会能够办成气象期刊工作者之家,为气象期刊办刊人共同学习、共同提高提供活动平台,使气象期刊在全国科技期刊的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3.
帮助气象期刊工作者解决一些共同的问题.
4.
希望以期刊工作委员会的名义,与国外相关期刊进行联络,促进气象期刊的国际交流与发展.
会议在愉快的氛围中结束,会后全体与会人员合影留念.
新一届干旱气象学委员会成立2011年9月7日,中国气象学会干旱气象学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学术报告会在兰州召开.
2011年9月/第4期中国气象学会会讯-16-大会宣布新一届干旱气象学委员会成立,委员会主任委员由甘肃省气象局局长、研究员张书余担任;会议产生了6位副主任委员.
大会表决通过了《中国气象学会第二十七届理事会干旱气象学委员会章程》和《中国气象学会第二十七届理事会干旱气象学委员会四年任期工作计划》.
未来四年,干旱气象学委员会将开展八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召开干旱气象学委员会全体会议,明确委员会的工作任务、方向、职责、目标等事宜,为委员会开展工作奠定基础;二是每年举办以干旱气象研究为主题的全国性学术研讨会,就干旱监测预警技术与业务应用研究、重大干旱事件的监测预警和决策服务研究、干旱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预测技术研究、干旱气候变化对农业和水资源的影响评估及对策研究、干旱陆面过程研究、干旱气象灾害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研究、干旱气象灾害的影响评估与对策研究、干旱致灾机理研究、干旱衍生灾害的发生机理及其监测预警预报技术研究等内容进行研讨;三是举办大型国际学术会议;四是每年发布干旱气象科学研究开放基金项目,引导干旱气象研究方向.
五是加强干旱气象人才队伍建设;六是努力办好《干旱气象》学术期刊和"干旱气象网站",有力地宣传干旱气象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七是构建干旱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八是积极开展科普宣传.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泽椿,原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研究员王守荣,以及来自全国的30余名干旱气象专家、代表出席了会议.
新一届气象软科学委员会成立2011年9月18-19日,中国气象学会第二十七届理事会气象软科学委员会成立大会暨2011年气象软科学学术年会在京召开.
新一届气象软科学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气象局副局长于新文在成立大会上代表本届委员会发言.
他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充分认识气象软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气象部门各级领导、各位委员,务必要站在国家安全、人民群众福祉安康、气象事业兴衰成败的高度,更加重视、关注和支持软科学的发展,更加自觉、主动和积极地投身软科学研究,合力推进气象事业实现更大发展.
二是充分发挥气象软科学委员会委员的骨干作用和各级气象部门的积极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要抽调一批具有战略眼光、研究能力强的同志组成发展战略研究小组,开展发展战略研究工作,重点研究解决事关发展的突出问题;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战略研究小组要积极参与中国气象局政策法规司或中国气象局发展研究中心组织的课题研究,政策法规司和发展研究中心根据课题任务的性质、研究的成效对有关研究予以资助;软科学委员会的委员要组织做好本级气象发展战略与软科学研究工作,并发挥核心作用;发展研究中心要进一步完善"小实体、大网络"的运行方式,在软科学研究中发挥主力军的作用.
三是大力提升气象软科学研究能力.
要以需求为导向,紧紧围绕气象事业改革和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关键问题和重点问题进行集中研究;兼以学术性和政策性为导向开展研究,通过《气象软科学》杂志及时反映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推动研究成果走进管理和决策;以开放合作的胸襟开展研究,充分发挥专家的研究专长,进一步加强部门间、部门和地方、部门和企业、科研机构与高校间的合作,充分挖掘全行业资源,组织重大软科学课中国气象学会会讯第4期/2011年9月-17-题研究.
四是围绕中心工作推进气象软科学开放式研究.
一方面要从气象行业的角度谋划好气象事业的更大发展;另一方面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围绕提高"四个能力"的战略任务,不断开阔研究视野,拓展研究空间,为气象事业真正融入经济社会做出应有贡献.
今年的气象软科学学术年会主题报告围绕公共气象服务面临的机遇与选择,强化政府气象职能、创新社会气象管理,WMO和NOAA战略规划与启示,以及适应气候变化的方法与案例等内容展开,气象软科学委员会部分委员、中国气象局第五期司局级领导干部提高"四个能力"学习与研讨班全体学员参加了发展研究论坛.
在19日的气象软科学研讨会上,气象软科学委员会有关人员和中国气象局发展研究中心的全体人员就本届委员会主要开展的学术研讨活动、2012年软科学学术年会的主题、"十二五"气象事业发展研究能力建设,以及如何办好在《中国气象报》的"气象发展论坛"专栏等有关问题展开讨论.
气象软科学委员会自1986年由第二十一届中国气象学会理事会组织成立以来,极大地促进了全国气象行业软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在促进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和提高管理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气象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学术交流2011年海峡两岸气象科学技术研讨会举行2011年8月29-30日,"2011年海峡两岸气象科学技术研讨会"在乌鲁木齐召开.
来自海峡两岸的40多位气象同行就灾害性天气的分析和预报、气候变化等议题进行了研讨和交流.
中国气象局国际合作司司长喻纪新主持开幕式,中国气象学会副理事长胡永云、台湾地区气象学会理事长周仲岛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局局长张杰先后致辞.
台湾地区气象学会高级顾问辛在勤出席会议.
会议共提交论文32篇,31位海峡两岸气象学界专家在为期两天的研讨会上作了学术报告.
台湾地区气象学会理事长周仲岛先生在研讨会上发言2011年9月/第4期中国气象学会会讯-18-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海峡两岸气象界都承担着对灾害性天气的预报预警任务,准确预测阴晴冷暖、为海峡两岸民众造福,是大家共同愿望和奋斗目标.
海峡两岸气象界交往由来已久,中国气象学会每年组织一个代表团组赴台湾参加海峡两岸灾害性天气分析与预报研讨会,同时,每年邀请台湾地区气象学会组团来大陆参加两岸气象科学技术研讨会.
该活动已纳入国台办2011年重点交流项目规划,旨在通过交流和互访,促进两岸气象同行的了解和气象业务的发展.
"城市气象观测与模拟国际研讨会"在京举行2011年7月12-15日,"城市气象观测与模拟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会议由中国气象学会城市气象学委员会与美国气象学会城市环境委员会共同主办、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和北京气象学会共同承办.
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法国、德国、日本、西班牙、波兰、意大利、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10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为期四天的研讨会.
开幕式由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梁旭东所长主持,中国气象学会副理事长张人禾研究员、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李慧副司长、美国气象学会城市环境委员会主席FeiChen博士、城市气象学委员会主任委员王迎春研究员到会致辞,中国气象局沈晓农副局长会见了与会专家,美国气象学会主席JonathanMalay、LouisUccellini和KeithSeitter为会议发来贺词.
会议主要从城市陆面与边界层过程、城市化对天气气候影响、城市气象观测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和研讨.
此次会议共征集交流论文100余篇,经国际专家委员会审阅,录用30篇论文作为口头报告、30篇论文作为墙报参与了交流.
会议同时邀请了来自美国、英国、西班牙、法国、日本、加拿大和中国的15位城市气象领域知名学者做了大会特邀报告.
会议报告受到国内外城市气象研究人员的高度关注,会场内座无虚席,会场气氛异常活跃.
会议专门安排两次主题讨论,与会人员发言踊跃、讨论热烈,从城市气象观测选址、多种仪器协同观测、城市基础数据集建设、城市气象模式的评估与参数优化、城市精细化预报模式、城市天气预报、城市气象在城市规划、节能减排、空气质量、人体健康等领域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交流.
城市气象学委员会主任委员王迎春研究员到会致辞中国气象学会会讯第4期/2011年9月-19-这次会议是中国气象学会在城市气象领域组织的第一次国际性研讨会,也是城市气象学委员会2002年成立后首次与国外学术团体联合组织的国际交流活动.
会议汇集了国际城市气象领域领先的科研动态,为我国城市气象科技人员与国际知名专家直接交流创造了条件,将为推动我国城市气象学的发展、促进我国城市气象学理论和方法的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对提高气象行业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提供科技理论支撑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此次会议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资助.
2011生态文明贵阳会议隆重举行7月15日,2011生态文明贵阳会议——科学与技术论坛在贵阳国际生态会议中心隆重举行.
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地学部主任、中国科学院冰冻圈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秦大河主持会议并做了《气候变化科学新进展》专题演讲.
他在演讲中提出,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及社会生态系统的影响表现为正负两个方面,影响是多方面的,而负面影响更为严重.
水资源短缺将变得日益严峻,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生物多样性会受损,而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将引发更多更重的自然灾害,生态文明建设面临气候变化的极大挑战.
本次科学论坛的主题是"科学应对生态问题".
演讲的题目分别是:气候变化科学新进展、依靠科技创新,支持可持续发展、变化中的海洋、关注山地生态,支撑未来发展、气候变化与灾害、近年中国物候变化的基本特征及未来情景.
科学家们的演讲立意深远,资料数据翔实,讲述内容新颖,形式活泼,并采取互动形式与现场听众、学者和网友进行交流.
出席本次论坛的嘉宾和代表有:科技部社会发展司司长马燕合,华盛顿大学环境学院院长LisaJ.
Graumlich(丽莎.
格罗里希),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工程研究所所长邓伟,中国气象学会秘书长、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翟盘茂,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旅游研究与规划设计中心主任葛全胜,贵阳市气2011年9月/第4期中国气象学会会讯-20-象局党组书记、局长金建德等领导专家共225人.
2011年生态文明贵阳会议是2009年和2010年生态文明贵阳会议的延续和深化.
2009年会议的主题为"发展绿色经济——我们共同的责任",2010年会议的主题为"绿色发展——我们在行动".
今年的主题为"通向生态文明的绿色变革—机遇与挑战".
此次会议的成功召开,旨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引领绿色发展,致力于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会议由官、产、学、媒、民等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对低碳经济、绿色发展、生态文明等共同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以及绿色就业、绿色产业、绿色消费、绿色运输、绿色贸易等具有前瞻性、趋势性的问题进行积极探讨,交流、共享生态文明建设的最新成果和先进技术.
参会人员与演讲嘉宾进行了问答互动,论坛现场气氛热烈,200余名参会人员与嘉宾展开互动讨论.
同时,中国气象学会和人民网合作,为本次论坛开通了短信平台实时互动,场内听众和在线网友可以同时将问题发送到手机短信平台,现场大屏幕实时显示短信提问,并由嘉宾解答.
2011生态文明贵阳会议由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科学技术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北京大学和贵州省政府主办,国家发改委全力支持,贵阳市委、贵阳市政府承办,中国工程院、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中国气象学会、中国市长协会、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处协办.
区域气候变化监测与检测研讨会在哈市召开2011年8月17-20日,由中国气象学会气候变化与低碳发展委员会、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和黑龙江省气象局联合举办的"区域气候变化监测与检测学术研讨会"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隆重召开.
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等高校和科研院所,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华风气象影视集团、黑龙江省气象局、北京市气象局、沈阳区域气候中心、河北省气候中心、江西省气候中心、山西省气候中心、内蒙古区气候中心、广西区气候中心、新疆区气候中心等20多个单位的120多位代表参加了学术交流.
中国气象学会会讯第4期/2011年9月-21-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秦大河院士,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李继纯先生,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副司长巢清尘女士,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罗勇研究员在开幕式上致辞;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许健民院士,国家气候中心丁一汇院士,黑龙江省气象局局长杨卫东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林而达研究员,中国气象学会秘书长、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翟盘茂研究员,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副校长管兆勇教授,国家气候中心任国玉研究员和赵宗慈研究员等专家学者出席了开幕式和特邀主题学术报告会.
著名气象节目主持人宋英杰先生和国家气候中心任国玉研究员主持开幕式和特邀主题学术报告会.
区域气候变化监测与检测是当今气候变化科学的关键研究领域之一,对于理解全球和区域气候变化的成因、评价气候变化的影响和脆弱性、预估未来气候变化趋势及其可能影响,均具有重要理论和实际意义.
近现代全球和区域气候变暖及其气候系统其它若干分量的变化,已经在学术界获得共识.
但是,不论在全球还是区域尺度上,某些气候系统分量还没有展示出明确的趋势性变化,一些人们关注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率、强度也没有表现出预期的趋势变化.
对于已经观测到的气候系统分量的长期趋势变化,由于资料质量和分析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学术上尚未达成完全共识.
应该说,目前对于包括中国大陆在内的许多区域气候变化规律及其原因的认识,还处于初始阶段.
本次学术研讨会旨在为各路学者搭建一个平台,交流思想,交流成果,交流经验,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共同推进区域气候变化监测与检测研究.
会议特别邀请秦大河院士、丁一汇院士、许健民院士、林而达研究员、翟盘茂研究员、罗勇研究员、赵宗慈研究员分别做了有关IPCCWG1最新进展、全球水循环的变化及其区域影响、国际议会间气候变化科学问题讨论、区域气候变化影响的检测、极端气候指数定义若干问题、我国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若干问题和极端气候事件模拟预估等主题演讲.
这些主题演讲围绕本次研讨会的议题,从宏观层面系统地介绍和讨论全球、区域气候变化监测和检测的热点科学问题,与会者普遍反映受益匪浅.
在18日下午的大会报告中,姜彤研究员、周凌晞研究员、任福民研究员、李栋梁教授、张华研究员和闫俊岳研究员还分别就降水-径流的稳态的检验和归因、温室气体浓度观测与碳源汇反演、区域性极端事件客观识别方法、华西秋雨演变特征及其对大气环流的响应、中国地区太阳辐射变化对地表温度的影响以及南海西沙海区冬夏季风过程海-气通量交换及热量收支变化等相关科学问题进行了学术交流,引起与会者浓厚兴趣和讨论.
参加本次研讨会交流的40多篇论文,主要围绕观测资料的非均一性检验和订正方法、城市化对地面观测记录的影响识别和订正方法、区域气候变化监测与检测技术和方法、过去不同时间尺度区域气候变化特征和规律、现代与历史时期极端气候事件频率和强度变化、全球和区域气候年代、趋势变化的影响因子等会议议题开展分析和讨论.
研讨会内容丰富,交流形式多样,会场气氛活泼、热烈,交流效果良好,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
2011年9月/第4期中国气象学会会讯-22-科学普及防灾减灾从我做起共同提高防范意识2011年5月8日,北京元大都遗址公园一清早就热闹起来,各界群众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由中国科协主办的"2011年防灾减灾日主题科普活动".
中国科协党组成员徐延豪、科普部部长杨文志等出席了活动的启动仪式.
在启动仪式上,中国气象学会与其他学会一起向北京8个街道社区和学校的代表赠送了一批防灾减灾书籍与影视作品,以促进街道社区和学校在防灾减灾宣传周中开展"四个一"活动.
启动仪式后,中国科协等一行领导和众多参观者在专家的指导下学习急救、火灾逃生等技能.
通过消防演习区、地震体验仪、模拟灭火演练系统等,观众可以全方位感受地震、火灾来临时的情景.
在主会场中央,中国气象学会提供参展的气象应急车吸引了众人的目光,中国华云技术开发公司的工作人员向领导和观众详细讲解气象应急车的用途.
中国科协科普部杨文志部长在中国气象学会展位前仔细地观看了"如何应对气象灾害"的科普展板和科普宣传品,表扬中国气象学会的科普工作一向搞得不错!
中国气象学会为参观者准备了丰富的科普宣传资料,同时为参加防灾减灾科普知识竞答的人准备了小奖品.
活动一开始,学会的展位就被参观者重重包围,社区的大爷大妈发自内心地对我们说:你们的科普资料真好,我们回去要和孩子们一起好好看看.
一位专程赶来参加活动的张大妈答题时向专家详细咨询,她说奖品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掌握这些防灾知识.
周边兄弟学会的同仁赞赏地说:每年你们准备的东西都不少,每年都是你们气象展位最火爆!
自2009年起,我国将每年5月12日的汶川特大地震纪念日确定为"防灾减灾日",今年的主题是"防灾减灾从我做起".
中国气象学会已连续三年参加全国防灾减灾日活动.
近年来随着各种灾害的频发,人们防范灾害的意识从最初的极为淡薄到越来越重视,很多人认识到灾难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每一个人都应提高防范灾害的意识.
通中国气象学会会讯第4期/2011年9月-23-过防灾减灾日的实际参与活动,旨在让广大公众从中学习并掌握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带来的各种损失.
气象科普进农村豫南农家乐陶陶2011年5月17日,正值全国科技活动周期间,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主办的"2011年气象科普进农村活动"在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赵河镇中心小学举行.
中国气象局办公室主任余勇、河南省气象局局长王建国、南阳市副市长姚龙其等出席启动仪式并讲话,中国气象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冯雪竹主持启动仪式.
赵河镇泥岗村农民、学生、村镇领导等近500人参加了启动仪式,这是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继安徽凤阳县小岗村、贵州长顺县白云镇、陕西渭南澄城县王庄镇以来,第四次举办的气象科技下乡活动.
在启动仪式上,领导和专家向赵河镇泥岗村农民代表赠送了由中国气象学会等单位提供的《农村生产气象灾害应急避险常识》、《农村四季天气与疾病防治》、《气象与农事》、《气候与农事》等科普书籍、科普挂图以及《气象知识》杂志.
一位姓张的村民代表在发言中说:我们都是靠天吃饭的农民,天气预报对我们太重要了!
过去通过电视和广播只能提前一天知道第二天的天气咋样,现在有了农村信息员和大喇叭,随时能知道天气变化的情况,对我们御防气象灾害和安排农时太管用了!
启动仪式后,活动现场组织了气象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展览;农业气象专家应邀为村民讲解如何利用气候资源促进农业生产、农业气象灾害防御常识等问题;人工增雨防雹作业车进行现场演示,震耳的炮声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在学校广场,工作人员还向村民和中小学生发放了《如何应对气象灾害》、《人工影响天气》、《天气预报知识》挂图折页与《气象知识》杂志等宣传资料约5千余份,受到村民和学生的热烈欢迎.
方城县赵河乡泥岗村村民陈留喜高兴地说:听了气象专家的现场指导,我知道我家玉米出啥问题了,现在都提倡科学种田,这次活动和发放的科普书籍对我们农民帮助太大了,我回去还要组织大家好好学习.
五月的豫南麦浪飘香.
参加启动仪式的领导和专家走进赵河镇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一座自动气象站醒目地矗立在麦田中央,新近启用的太阳能浇灌工程令人眼前一亮,一望无际中国气象学会冯雪竹副秘书长主持启动仪式2011年9月/第4期中国气象学会会讯-24-的小麦优质品种豫农202号丰收在望.
南阳市气象局和赵河镇领导向大家详细介绍了气象为农服务和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建设情况,在场领导和专家频频赞许.
河南是农业大省,也是气象灾害较严重的省份之一,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形势依然严峻.
此次科技下乡活动启动仪式在河南举办,旨在推动各级气象部门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互动性强、公众易于接受的科普活动,引导当地群众"防灾减灾从我做起",真正实现利用气象信息趋利避害,合理安排生产生活,切实发挥气象科普知识在农业生产和防灾减灾中的重要作用,使气象服务、气象知识为促进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做出贡献.
本次活动得到河南省南阳市委、市政府、方城县委、县政府和河南省气象局、气象学会以及南阳市气象局的大力支持,得到中国气象局办公室、减灾司、科技发展司、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中国气象报、气象出版社以及华风集团等单位大力协助,整个活动精心设计、组织得力,由国家级、省级、地市级与县级气象局四级联动、层层落实,活动取得了预期效果,得到当地政府和农民的普遍好评.
这次活动受到媒体的高度关注.
5月17-18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搜狐网、新浪网、新民网等20多家社会媒体和中国气象网、中国天气网、中国气象报、中国气象频道均做了相关报道.
中国气象频道通过《国家气象播报》把活动宣传信息送进了中南海.
2011年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志愿者中国行活动举行2011年7月10日,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猫儿石村锣鼓喧天,中国气象局、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气象学会共同主办、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等单位承办的"2011年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志愿者中国行"活动在这里正式启动.
今年活动的主题是:"共同应对气象灾害,提高防灾避险能力".
这次活动得到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山大学、兰州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等高校的积极响应,11所高校2000余名师生组成200个分队,奔赴全国各地特别是气象灾害高发区和地震受灾地区开展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宣传.
赵河镇泥岗村村民和镇中心小学生等近500人参加启动仪式中国气象学会会讯第4期/2011年9月-25-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气象灾害占71%.
今年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大力呼吁依法防御气象灾害,做好气象灾害防御的科普宣传,提高全社会防御气象灾害的意识.
7月6日,中国气象局副局长许小峰在北京参观防灾减灾志愿者中国行活动展览时要求,各地气象部门要积极与各参与单位做好衔接配合,认真组织策划,充分调动参与人员的积极性,让活动产生实际效果.
中国气象学会秘书处和各省区市气象学会为配合这次活动做了大量组织协调和印发气象科普宣传品等工作,为保障活动的顺利进行积极发挥各自的作用.
在活动启动仪式上,中国气象局、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气象学会、四川省气象局、共青团四川省委、四川省科协、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及协办高校领导向各省志愿者代表授旗,并向北川县各乡镇、村代表赠送了科普手册.
启动仪式结束后,绵阳小分队的志愿者们立即投入活动,他们一边和与会领导一起为现场群众发放科普读物,开展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咨询,一边在村委会门口搭起了农民气象科普讲堂,在"如何应对气象灾害科普挂图"前,志愿者向村民们详细解说气象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孩子们和村民不一会儿就记住了志愿者自编的防雷儿歌:"打雷下雨不要急,大树下面不避雨,电线下面不能去,注意观察别滑倒,雷声近时中蹲在地,及时回家勿忘记".
朗朗的童声回荡在四周的青山.
贵州籍的志愿者黄驰告诉我们:每到夏季,他的家乡经常发生雷电灾害,可是乡亲们不仅缺乏雷电防御知识,而且对于雷电有着许多迷信的看法,他感到很有必要向农民好好宣传雷电方面的科普知识,为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他和同学们一起编了这首儿歌.
专程参加活动的中国科协科普部副部长殷皓一行对这次活动表示充分的认可,殷皓副部长说:这是中国科协科普部第三次派员参加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志愿者中国行启动仪式,气象灾害愈来愈严重,气象科普工作也显得越来越重要,这项活动对于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意义重大,中国科协将大力支持.
据统计,在为期一个月的活动中,200多支大学生志愿者小分队深入800余个基层乡镇、17000余家农户和400余所中小学校、夏令营、少年军校,为近20万人普及了气象防灾减灾知识.
大学生志愿者根据当地自然灾害特点,针对重点人群和重点区域组织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气象科普活动,根据学校、工厂、社区、农村、港口、列车等不同区域不同需求群体,设计开展互动游戏、科教片播放、科普讲座、专家咨询、图片展览等不同形式的科普活动,组织发放当地常见自然灾害的科普知识材料,宣传暴雨、寒潮、大风、沙尘暴、高温、干旱、2011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志愿者中国行启动仪式2011年9月/第4期中国气象学会会讯-26-雷电、冰雹、大雾等各种气象灾害及泥石流、山洪等次生灾害的预警和防御知识;调查农村群众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意识及对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并向当地气象信息员、大学生村官了解各种极端气候事件对农业生产生活的影响;对中小学校的气象防灾减灾应急预案制定情况等进行调查,充分掌握中小学生的气象知识普及情况;深入厂矿企业,通过气象灾害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典型案例对企业负责人和工人进行气象防灾减灾宣传;进入当地行政、事业单位,向各级领导宣传《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
部分志愿者小分队结合当地资源,创新开展了一些特色活动:赴浙江志愿者小分队参与了浙江省科协与浙江日报社联合举办的"科学行走计划第七站-与台风正面接触"活动,宣讲台风防御知识;赴西藏志愿者小分队到拉萨德吉孤儿院为孤儿宣讲防灾减灾知识,并开展了募捐活动.
活动期间,中国气象报、中国气象网、中国天气网、气象频道等部门媒体对活动全程进行了跟踪报道.
同时中国气象局办公室组织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科学时报等中央主流新闻媒体及部门媒体记者,赴四川现场报道活动启动仪式及志愿者小分队进农村、进学校、进工厂等活动.
各地社会媒体也对志愿者小分队在当地的活动情况进行了及时详尽的报道.
据统计,社会主流新闻媒体报道或转载相关新闻200余篇(次),并首次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有效扩大了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此项活动起源于2007年重庆开县事件之后的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防雷减灾活动,2009年起发展为全国范围的大型活动,并命名为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志愿者中国行活动.
几年来,在中国气象局、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气象学会的组织下,共有6000余名在校大学生参与了该项活动,为各地群众及时送去了气象防灾减灾知识,有效推动了政府社会协同防灾机制的形成.
第三十届全国青少年气象夏令营圆满结束2011年7月29日,由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主办的第三十届全国青少年气象夏令营在美丽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落下帷幕.
来自21个省市的169名营员和辅导员参加了本届主题为"气候·自然·和谐"的气象夏令营,这是历届以来行程最远、时间最长、参加省市最多的一届夏令营.
夏令营期间,营员对于新疆这一遥远而陌生的地域有了全新的认识,同时学习到气象、自然、人文等方面的知识,在意志、耐力、体能等多方面得到了磨炼,综合素质有了明显提高.
在闭营式之前举办的演讲比赛中,各分营参赛选手的演讲精彩不断.
首次参加气象夏令营的西藏营选手充满感情地说:"新疆很美,美在它宽广的心胸;新疆很美,美在它丰富的物产;新疆很美,美在它一尘不染的天空.
新疆的美壮阔而苍桑,她是属于中国的".
营员们发自内心地说:这次夏令营,我们收获了坚强、收获了友情、更收获了成长.
有句话说,不到新疆,不知道中国有多大;不到新疆,不知道中国有多美.
参观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中国气象学会会讯第4期/2011年9月-27-更加激发了我们对伟大祖国的感情,也更加认识到新疆的一切和今天的一切都是那样来之不易!
最终,来自河北分营的郑允凡和西藏分营的李媛媛获得本届夏令营演讲比赛一等奖.
本届夏令营十一天的时间和八千里路的行程,大家共同度过了一段艰苦而难忘的时光.
赴布尔津途中遇到的狂风骤雨、喀纳斯山上的寒冷、魔鬼城的酷热、吐鲁番的高温、新疆的干躁与早晚较大的温差,让营员领略了新疆"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以及光热丰富、干旱少雨等独特的气候特点;而神奇美丽的大自然,更是令营员们震撼而陶醉.
忘不了清澈动人的喀纳斯湖,在那里营员看到了最深的高山湖泊;忘不了美丽的那拉提大草原,在那里营员骑马、嬉闹、打滚、发呆,身心得到极大的舒展;忘不了魔鬼城和五彩滩,营员第一次见识到奇异的雅丹地貌;还有那沿途忽而气吞山河、忽而壮美秀丽、忽而苍凉辽阔、忽而婉约旖旎的自然风光,更是令营员们目瞪口呆.
从独特的自然景观到百里油田、十里风车、火焰山的酷热、葡萄沟的瓜果,营员们深切体会到新疆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气候矿产资源.
十多天漫长的旅途中,营员们品尝的是维吾尔的烤馕、看到的是象珍珠般撒落在草原的哈萨克毡房,听到的是导游介绍新疆的风土人情.
通过参观和考察,营员们认识到新疆是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他们饶有兴趣地了解了维吾尔、哈萨克、图瓦人等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充分感受到人与气候、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对本届夏令营的主题有了更深的理解.
本届气象夏令营由新疆气象局、新疆气象学会承办.
在新疆气象局、新疆气象学会的精心组织下,整个夏令营活动设计合理、考虑全面、安排周到、落实有效,得到全体营员和辅导员的高度评价.
此外本届夏令营还得到中国气象局华风影视集团的大力支持,中国气象频道派出编导与摄像全程拍摄、报道,并将制作一部夏令营专题片.
气象夏令营的时光是短暂的,但新疆的美丽与辽阔、各民族人民的和睦相处、营员之间的友爱与合作,将会长久地留在所有营员和辅导员的脑海中,并成为营员们人生道路上的一笔宝贵财富.
时光荏苒,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主办的气象夏令营已走过30个春秋.
30年来,上万名青少年在气象夏令营这一熔炉中历经磨练,在人生的旅途中留下不可磨灭的记忆.
值得一提的是,在三十届夏令营中,新疆分别在1993年、2000年和2011年承办了第12届、第19届和第30届气象夏令营,是唯一承办三次气象夏令营的省份.
营员在伊犁气象局观测场学习气象知识2011年9月/第4期中国气象学会会讯-28-气象科普枣庄行应山东省气象学会和枣庄市气象局的邀请,2011年8月12-13日,中国气象学会秘书处与中国气象局办公室、科技发展与气候变化司、公共气象服务中心负责科普工作的有关人员以及中国科技馆、中国北极阁气象博物馆的资深专家前往山东枣庄参加台儿庄气象博物馆的建设论证,并对枣庄的气象科普工作进行了调研.
枣庄历史文化悠久灿烂,名胜古迹众多.
这里有震惊世界的台儿庄大战,有名扬四海的铁道游击队,还拥有2700年的运河文化.
当年的台儿庄古城成为中国唯一的二战纪念城市,被世人誉为"中华民族扬威不屈之地".
如今当地政府立志要打造这座独一无二的古城,并计划在古城建设百家博物馆,气象博物馆位列其中.
围绕古城文化和博物馆的定位,专家们认为,座落在风景如画的古运河畔的台儿庄古城,具有极大的旅游潜力,面对大量的中外游客,建设一座台儿庄气象博物馆很有必要,在枣庄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气象局的积极参与下,台儿庄气象博物馆完全有理由在百家博物馆中成为特色鲜明、独树一帜的博物馆.
经实地考察和调研,大家对枣庄的气象科普工作给予很高的评价,并祝愿枣庄气象人结合独特的人文氛围与历史文化,走出一条顺应当地社会发展、广受百姓欢迎的气象科普之路.
气象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解析"极端天气"2011年8月29日在中国科技会堂,中国气象学会联合中国气象局办公室,借助中国科协主办的"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的平台,以解析"极端天气"为主题,组织气象科学家与主流媒体面对面地聚焦"极端天气".
本次活动邀请到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天气分析与预报专家杨贵名,国家气候中心首席专家徐影两位专家,天气预报主持人冯殊和新华社新闻研究所研究员卓培荣共同主持.
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气象报等20多家媒体参加了活动.
在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现场,徐影研究员用详实的数据和生动的图表,向媒体记者展示了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
她说气候变化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要加强气候知识的宣传普及、提高全社会应对气候变化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倡导节约能源、保护环中国气象学会会讯第4期/2011年9月-29-境的社会公德和健康文明的消费观念.
对于极端天气的认识,杨贵名介绍说,所谓极端天气事件的极端,就是超过正常状态下的最高或最低,达到一定时间和区域内的最强,像夏天非常强的暴雨、冬天非常强的雪,从概率上讲,它是一个小概率事件.
他说,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多与全球变暖密切相关,这些极端天气背后有它的道理,我们要抓住这些科学道理,了解极端天气背后的原理,同时以科普的方式告诉公众,其实极端天气并不可怕.
在场记者向两位专家提问了一些公众所关心的问题,专家以通俗的语言给予详实的回答.
本次活动专家表现出色,与媒体记者互动顺畅,会场氛围积极主动,受到主办方中国科协的好评.
此项活动由中国科协科普部、调宣部主办,中国气象学会、中国气象局办公室和中国科普研究所、中国科技新闻学会承办,中国互联网协会网络科普联盟、中国科协网、中国数字科技馆、国家气象中心、国家气候中心、华风影视集团协办.
中国科协网进行了全程图文直播.
2011年全国科普日启动秋风送爽中,以"节约保护水资源"为主题的全国科普日北京主场活动于9月17日在中国科技馆启动.
18日上午,习近平等中央领导同志来到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广场,参加首届"北京科学嘉年华"活动,习近平等领导同志饶有兴趣观看了"雨水收集与利用"、"脚踏节能环保阀门装置"等百姓身边的节能节水创意产品,参观了"植树与涵养水源"、"再生纸制造与利用"等科普项目,并同孩子们一道参加了"水的净化旅程"等科普实验演示活动.
之后,习近平一行又来到朝阳区来广营地区的茉藜园社区,在绿树成荫的社区中心广场,习近平等中央领导与青少年一起参与了"模拟降雨小实验"、"把水留住"等科学体验活动,并观看了科普专家和志愿者中国气象学会为全国科普日主会场提供了"模拟降雨小实2011年9月/第4期中国气象学会会讯-30-演示的"纱窗托水"等科普实验.
在"模拟降雨小实验"的展台前,习近平等中央领导先后与孩子们共同参与到实验中,他们和孩子一起向水槽上面的钢板添加冰块,共同观看水滴形成小雨并降落的有趣过程.
自9月17日开始的一周内,全国各地上演了一道道精彩纷呈的科普大餐.
在今年的全国科普日,北京共有3个活动区域: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的首届北京科学嘉年华、中国科技馆、朝阳区来广营地区的茉藜园社区.
中国气象学会秘书处向科普日主办方提供的科学利用水资源的"模拟降雨小实验",在各单位上报的近50个科学小实验中脱颖而出,最终被选入中央领导与孩子们共同参与的5个小实验中,该实验操作简单、直观有趣,形象地揭示了水汽上升、遇冷凝结、水滴降落的雨水形成过程.
全国科普日活动是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一项大型科普活动,从2005年起每年9月的第3个公休日被确定为全国科普日.
中国气象学会自2005年起,每年都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全国科普日的活动.
期刊编辑第二十七届《气象学报》编审委员会成立第二十七届《气象学报》编审委员会于2011年9月5日下午在京召开会议,宣布成立.
来自全国气象行业的60余位专家、学者,包括丁一汇、丑纪范、吕达仁、许健民、陈联寿、吴国雄、徐祥德7位院士出席了会议.
成立会由吴国雄院士主持.
中国气象学会翟盘茂秘书长到会祝贺,并向丁一汇主编颁发了聘书.
会上,丁一汇主编总结了第二十六届《气象学报》编委会的工作,介绍了第二十七届编委会的产生背景,宣读了第二十七届《气象学报》编审委员会的组成名单,并亲自向副主编颁发了聘书.
第二十七届编委会合计101人,较第二十六届编委会增加25人.
主要是吸纳了一批年富力强的优秀青年科学家进入编委队伍.
与上届编委会相比,变动最大的是海外编委,海外编委更换9人,人数增加2人,现为15人(含海外副主编1人).
考虑到现在交通和通讯日益发达,常务编委中破例吸收了6位外地编委.
成立会后,丁一汇主编主持召开了第二十七届《气象学报》编委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会上,中国气象学会秘书处文献期刊部负责人伊兰博士汇报了《气象学报》中、英文版的目前中国气象学会会讯第4期/2011年9月-31-状况,介绍了两本刊物在第二十六届编委会领导下取得的成绩、实施的改革措施以及存在的问题.
丁一汇主编作了关于本届编委会职责和工作计划及《气象学报》的改革发展报告.
报告明确了第二十七届编委会的总职责和各级委员的职责及权利,并对各级编委的职责进行了量化,提出了具体的希望值.
丁主编提出,本届编委会的工作宗旨是保持优势、弥补不足、完善机制、改革创新;工作目标是加强组稿策划,吸引优秀稿件;完善审稿标准,严把学术质量;缩短出版周期,提高创新含量;汇聚海外优势,推进国际化发展;各位编委的主要任务是组稿、撰稿、审稿和定稿,及对学报的发展和运作提出批评和建议.
丁主编介绍了本届编委会任期(2011-2014年)内的工作计划,指出工作计划的重点是逐步缩短中文版文章刊期.
他要求编委会和编辑部协同作战,严把质量,控制刊期,高效运作,把刊物做精做强.
会上,编委们对《气象学报》的未来改革发展进行了集体讨论,提出许多具体建议和意见.
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方面:1.
《气象学报》应加速推行责任学术编委制,可以采取先请责任编委负责,然后常委编委会把关的方式,尽快过渡到完全实施责任学术编委制.
2.
希望在本届编委会任期内,《气象学报》能逐步增加刊载容量,按照竺可桢先生在1950年日记里的意愿变为月刊,更多地登载气象行业的优秀科研成果.
3.
借鉴AtmosphericChemistryandPhysics的发展经验,取长补短.
4.
希望《气象学报》能实现学术争鸣,刊载有不同意见、有学术争议的文章,刊登更多有新意的文章,使《气象学报》的包容性更强.
5.
希望编委严把稿件质量关,并希望编辑部采取有效的措施努力缩短稿件的审理周期和刊发周期.
6.
继续完善《气象学报》的网络化和国际化建设,配备先进的技术支撑,尽快实现采编系统的升级和更新,与国际刊物的审稿和出版模式接轨.
最后,新一届编委会的常务编委对21篇稿件进行了认真的终审讨论和定稿,其中12篇稿件通过终审,6篇稿件需要修改后再审,3篇稿件被退稿.
表彰奖励第十四届(2010-2011年度)涂长望青年气象科技奖评审结果通报为激励青年气象科技人才的成长,中国气象学会涂长望青年气象科技奖评选委员会于2011年9月6日在北京组织了第十三届(2010—2011年度)涂长望青年气象科技奖评审,经2011年9月/第4期中国气象学会会讯-32-中国气象学会第二十七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会批准,现将评选结果正式公布如下:一等奖:(空缺)二等奖(按姓氏笔划为序):王爱慧(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刘睿卉(总参气象水文空间天气总站高级工程师)杨虎(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副研究员)苗世光(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研究员)附:第十四届(2010-2011年度)涂长望青年气象科技奖获奖者简介王爱慧女1977年3月出生,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副研究员.
主要从事陆面模式发展和改进的研究,包括:改进了CLM地表粗糙度和零平面位移的参数化,提高了模式对近地面通量的模拟(ZengandWang,2007,JHM,已被NCARCLM4吸收);基于VIC模式,发展一个陆表水文过程的方案,并将其用于通用陆面模式CLM中,有效改进了模式模拟的水文变量(Wangetal.
2007,JGR);提出了积雪垂直覆盖度概念和计算方案,使融雪过程的模拟更趋于合理(WangandZeng,2009,AAS,已被NCARCLM4吸收).
此外,在开展了陆面模式的应用工作,包括应用多模式集合的方法,重现了美国和中国大陆过去半个多世纪主要的农业性干旱事件,该方法可用于未来干旱的预测研究(Wangetal.
2009;2011,J.
Climate);利用CLM的模拟,研究了我国大陆陆-气交换强度的空间分布(WangandZeng2011,JGR).
刘睿卉女,1977年9月出生,总参气象水文空间天气总站,大学本科,高级工程师.
参加了"神舟"载人航天工程等数十次重大军事行动、重要国防科研试验任务的气象水文保障工作.
同时,结合预报保障的实际需要,开展科研开发和理论研究工作.
作为《载人航天工程发射场和主着陆场天气分析研究》项目的主要完成人,重点完成了主着陆场的天气分析研究,解决了该领域的空白,为顺利实施载人航天工程飞船回收气象保障奠定了重要的技术基础.
研究撰写的《复杂电磁环境下应急作战气象保障初探》,为解决复杂电磁环境下军事气象水文保障的信息收集、资料传输和预报方法问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技术途径,获《全军复杂电磁环境下作战气象水文保障理论研究成果》三等奖.
作为《军事气象水文空间天气手册》主要完成人,编撰分析了气象水文和空间天气相关知识及其军事应用,有效普及上述专业知识,提高军事斗争准备质量和效益.
杨虎男,1976年1月出生,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博士研究生,副研究员.
完成风云三号卫星地面应用系统产品分系统工程建设,目前业务运行;开发建立风云卫星微波成像仪地面和在轨辐射定标模型和软件,经在轨验证使微波定标精度达到国外同类仪器先进水平;开发完成风云三号陆表温度产品业务算法,目前业务运行;在美国NESDIS访问期间为其开发完成红外高光谱一维变分同化反演系统;领导完成我国未来星载降水雷达卫星星地一体化仿真研究和我国首次双频降水雷达航空校飞试验,为未来星载仪器的研制奠定重要基础工作.
发表文章16篇,第一作者论文8篇,其中国外学术刊物4篇(SCI检索),国内学术刊物4篇(核中国气象学会会讯第4期/2011年9月-33-心刊物).
苗世光男,1976年11月出生,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博士研究生,研究员.
主要从事城市规划大气环境影响多尺度数值模拟系统的建立与应用研究,包括城市小区尺度气象与污染扩散模式的建立、城市边界层模式的改进及检验方法研究、城市规划大气环境影响多尺度评估技术体系的建立、典型城市规划因子与气象环境因子的定量关系研究.
在城市化形成的边界层扰动及其对降水的影响研究上也做了很多工作,包括城市化形成的边界层扰动研究、城市化对降水的影响研究、城市化月平均影响的模拟研究、城市冠层模式应用于业务系统的对比测试.
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SCIE)论文12篇,核心期刊论文20多篇.
我与气象学会任职学会秘书处从1985年7月开始在气象学会秘书处任职,到1998年10月卸任秘书长职务,我在学会的岗位上服务了13年又4个月,并成为我气象生涯的最后归宿.
值得庆幸的是,我赶上了一个好的时代,遇到一批志同道合的好同事,经历了许多艰辛的磨炼,抓住了一些难得的机遇.
回首往事可以说一句:没有虚度年华!
履新1985年6月26日,国家气象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中国气象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章基嘉找我谈话,征询意见说:党组打算调你到中国气象学会任专职副秘书长,你有什么意见此前,我已有耳闻,因为此项提议已经在学会的领导层征询了意见,所以消息外传已不为奇.
学会秘书长这个岗位向来不为人们看重.
学会是挂靠在气象局的一个群众性社会团体,本身没有权力部门规定的明确业务,没有任何职能部门的授权,因此无权、无钱,当然也无势.
从一定程度上说,如果挂靠单位的主要领导重视学会的存在,愿意发挥它的作用;学会又能主动配合挂靠单位的工作,把一些它想做但不方便做的事做好,才有可能使学会站住脚,工作才可能做出成绩.
就以学会秘书处来说,虽有人员编制,但中央编制办公室从未批准这个机构,虽然局党组一再强调学会的重要作用,多次决定保留学会秘书处这个司局级单位,但也难以扭转人们视它为"黑户口"、"冷板凳"的看法.
要不要接受这项任命,我觉得是对自己勇气和能力的考验.
单位无权无势,可以远离权利的漩涡,避免许多麻烦和干扰,能够更放手的工作;单位的工作基础薄弱,没有刚性的业务范围,也有利于工作开拓和做出成绩.
只要拿出"能把冷板凳坐热"的勇气,就可以到这个部门工作.
况且自己已在气象部门工作了三十多年,特别是在气象局和中科院合办的"联合天气分析预报中心"工作过较长时间,与在2011年9月/第4期中国气象学会会讯-34-学会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的一些著名学者有着"师生之谊";此前,在气象科技情报研究所工作了八年,对大气科学发展的状况比较了解,同本学科领域各单位的许多科学家、科技人员比较熟悉,所以到学会这样的学术单位工作是我的有利条件.
于是,我没有提任何要求,接受了这项工作安排.
7月初,我到学会秘书处报到.
这里的办公用房、设备条件都比较差;内部机构长期没有确定,没有正式任命处一级领导;由于机构的性质,这里的有些干部存在着比别人矮一头的情绪;至于三十个省级气象学会的秘书处,其状况更是五花八门.
以往,我对学会工作了解得很少,甚至还有些偏见,似乎是有它不多,无它不少.
可是现在要在这里主持工作,必须对它要有深入地了解.
经过了一段时间考察,我觉得秘书处的定位问题最重要.
学会是学术性的民间社会团体,由于它是在中国的特殊历史条件下建立发展起来的,定位为"党和政府联系科技人员的桥梁和纽带"(我以为这是一种含糊的说法,远不是法律语言);而学会秘书处则是为完成党和政府规定的此项任务而设立的工作机构,因此它应定位为行政或事业机构,而不是社团机构.
事实上中央编办虽未批准学会秘书处这个机构,却批准了学会秘书处使用24个事业编制,这就足以证明这一点.
明确了学会秘书处这样的定位,就可以理直气壮的向国家气象局要求同其他事业单位相同的地位和条件,为开展工作创造有利的环境.
要有效地开展工作,就要加强全国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秘书处的建设.
为此,直接找到党组书记、局长邹竞蒙提出要求,为中国气象学会秘书处争取到三个处级单位建制和五个处级干部职数,并任命了相应的领导.
在充分说明学会这一组织的特殊性质的前提下,为学会秘书处争取到直接向局党组、主管局领导请示报告的权利,以取得局领导对学会工作的直接领导,防止中间环节的梗阻和各种偏见的阻挠,大大有利学会工作的拓展.
针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学会秘书处没有正式建制,专职秘书长级别相差很大的状况(从副科级到正处级干部都有),而在大多数地方他们的级别偏低,因此不能参加局里的重要会议,不能向省气象局领导反映学会的工作情况,自然也不利于学会工作的开展.
为了迅速改变这种状况,我们请求国家气象局党组讨论决定并正式发文,明确规定:省级气象学会秘书处为处级事业单位,省气象局主管学会工作的副局长宜出任省学会的秘书长(由学会选举产生),专职副秘书长的行政级别为副处级,还对编制人数、经费开支做了相应规定.
这对加强省级气象学会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件,不啻为学会秘书处的"基本法",也被中国科协誉为全国性学会挂靠单位支持省级学会建设的楷模.
但令我始料不及的是,在我们看来对各地有利的这样一个文件,为了落实它竟先后跑了26个省、市、自治区,同当地气象局协商,前后耗时达一年半的时间.
与此同时,还建立了每年一次的全国气象学会秘书长例会制度,加强了分支学科委员会的功能,这样就健全了学会的全国网络,达到了信息通畅,行动协调的目标.
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使人们承认学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必须加强学会与行业内各单位间的联系,多向这些单位汇报学会的工作,了解这些单位对学会的需求并为之服务.
特别要以主要精力做好重点地区(如北京、南京),重点单位(如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中国气象学会会讯第4期/2011年9月-35-研究所、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南京大学大气系、空军气象学院等)的工作,争取他们对学会工作的真诚支持.
要依靠学科带头人、大师们的能量,通过他们的力量来争取单位的支持,来团结科技人员开展活动.
也要依据各单位对学会工作的支持力度,在享受学会的权利和利益方面做到平衡,例如在各机构中占有的名额、外访人员的数额分配等方面给与考虑.
尽管学会工作是求人家的事多,但学界人士也看重学会在科技界的影响力和学会提供的学术活动的机会,因此更要做到公平、公正.
学会既然是"桥梁"、"纽带",就要加强行业内各单位科技人员、学科范畴内不同学术观点学者间的团结,增进感情,使他们都能以学会为"家",坐在一起,交流磋商.
努力做到通过行政渠道难以沟通的意见,能在学会的场合进行交流,单位之间难以合作的事,在学会的层面上进行试探、探索.
也为了增进各单位气象科技工作者之间的接触和友谊,我们还假"北京科学会堂"之地,举办"气象学家活动日"等文体娱乐活动.
学会从1924年建会以来,已有数十年的历史,为中老年科技工作者所熟悉、所看重、而积极参与;比较而言,对于青年人来说,学会是陌生的、高不可及的,因而缺乏参与的意识,或者是想参与而不得其门.
尽管当时已看到人才青黄不接、外流严重的严峻局面,学会已意识到开展青年工作的急需,设立了青年科技奖,每两年向10名以内的有优秀论文的青年学者颁奖.
但其奖励对象的面较窄,其影响也受限.
再者,就学会的发展而言,没有青年人的积极参与,学会的发展就缺乏潜力,就难有灿烂的未来.
因此,无论是从科技人才成长的需要,还是从学会事业的发展,都必须加大青年工作的力度.
响亮地提出学会要为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铺路搭桥,为青年人建功立业创造有利环境,为提高优秀青年人才的知名度创造适宜的氛围.
采取的具体措施是:每四年召开一次"全国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学术交流会",会上表彰从全国各地、全行业各部门选拔的一百名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出版《中青年气象科技精英名录》;要求各学科委员会吸收年轻人出任委员.
这些措施在日后的工作中都得到落实.
除精英名录出版一次外,其他两项都坚持不辍.
1986年6月6至9日在南京空军气象学院举行了声势浩大的"首届全国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学术交流会".
事前我去南京造访空军气象学院院长宋金祥少将,希望大会在该院举行,请他给予支持.
宋院长以极大的诚意欢迎大会在该院召开,并表示这将对在校的青年学子以鼓舞,允诺给予一切必要的支持.
学院也确实给予大会最有力的支持,大会的开幕、闭幕及主要报告的场次,全校一千多名学员全部到场,大大增强了会议的声势,扩大了会议的影响;学院免费提供大小会场和所需设备,更令人感动的是会议期间将办公室内使用的电风扇集中到招待所供会议代表使用.
学会和国家气象局的领导也特别重视这次会议,三位副理事长在会上并作报告,国家气象局局长、党组书记在会上作书面发言,多名著名学者到会作专题报告,一些杰出的中青年科技工作者报告他们的成长过程.
这次会议对于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的成长起到了极大的推动和鼓舞作用,对于业内重视扶持青年人的发展发挥了引导作用.
因此,四年一次的这项大会得以坚持并倍受重视.
记得1994年"第三届全国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学术交流会"在青海西宁多巴训练基地召开时,省委书记接见了与会全体代表,大家甚感兴奋.
那一年也对以往受表彰者的成长情况做了追踪调查,许多人已是各单位的业务骨干、取得高级职称,有的已走上领导岗2011年9月/第4期中国气象学会会讯-36-位.
这一系列会议在青年中产生了深远影响,就是在我退休了多年以后,有时碰到一些有成就的中年学者,他们会对我说:您记不得我了,我可记得您,我在第*届青年会上受到表彰.
每每听到这样的讲话我也很受感动,觉得一个人在工作岗位上,就应当为别人多做点好事.
事情做对了,人们是不会忘记你的.
对于秘书处来说,不断争取业务主管部门的授权,多担负一些业务部门的职能,对于扩大学会的影响,提高学会的地位,加强秘书处与省级气象部门的关系都是有利的.
比如,在贯彻国家"科普法"的过程中,我们倚仗学会多年来开展气象科普工作取得的经验,学会气象科普在社会中的久远影响(竺可桢老先生就亲自去做),以及团结在学会周围宏大的科普队伍,使我们有实力提出把中国气象局科普工作办公室设在学会秘书处之内,与科普部合署办公.
从而主导召开了两次全国气象科普工作会议,把全国的气象科普工作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也使学会的科普事业获得更大的发展.
又如,气象科技扶贫工作,学会秘书处将两年一度的"气象科技扶贫奖"的评选工作,争取由学会来负责.
担负了这项工作,尽管学会本身没有扶贫经费,也不掌握科技扶贫技术,却因为要准确、公正评奖,就要深入到扶贫的第一线,就能面对面的激励参加科技扶贫工作的气象科技人员,促进扶贫成果的取得.
再如,为了开拓海峡两岸气象科技交流,学会秘书处担负了日常组织工作,使学会在这个领域内有了巨大的施展空间(后面将专门谈及此事).
还有一件事,事情本身并不大,但觉得要把它做成,就得有决心.
这就是确定中国气象学会的会徽和英文用名一事.
远的不说,只从"文革"结束以后,就提出这个问题,三五年过去了,没有结果,七八年过去了依旧没有结果.
我觉得如果仍旧延续以往的办法,可能再过若干年仍然不会有结果.
1985年在接待美国气象学会秘书长时,他送我一枚镀金的美国气象学会的会徽.
看了他们的会徽对我有所启发.
中美两个学会诞生在同一时代(中国在1924年,美国在1920年),风格上可大体相同,中国气象学会的会徽应包含这样一些要素:中、英文名字,诞生年代,体现中国特点,反映气象标致,采用较常用的圆形.
根据这个要求我请人进行设计.
几易其稿,再送章基嘉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审视,他觉得基本可以,只是在天空上加了一个气象卫星的图案,认为可以提交常务理事会审议.
在常务理事会会议上原则通过,再提交全国代表大会审议批准.
1986年12月在北京举行的全国会员代表会议,审议批准了常务理事会提交的会徽方案.
尽管不是所有的代表都满意这个会徽图案,却表示可以接受.
由于会徽上有中国气象学会的英文名字,即CHINESEMETEOROLOGICALSOCIETY,因此确定会徽和英文名字两个问题就一并解决了.
选举理事长每四年一次的学会全国代表大会的组织筹备工作,是秘书处当年工作的重中之重.
大会要总结本届任期内的工作,修改章程,改选领导机构等等,自然有许多重要问题要处理.
而所有问题之中,最最重要的是组织好理事长的选举,因为这对其后四年的工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我的任期内,先后筹备组织了四届理事长的选举,而每次选举都以如履薄冰的心中国气象学会会讯第4期/2011年9月-37-情来面对这项工作.
我到学会不久,就面临着筹备将于1986年内举行的全国会员代表会议和第二十一届理事会的选举.
熟悉情况的同事告诉我,1982年改选时,时任理事长的叶笃正先生提出,他已担任过第十八届代理理事长和第十九届理事长,不再参加第二十届理事长的选举了.
因此,他的所在单位也不再推选他做第二十届理事长候选人.
但到了选举理事长时出现了问题,由于事前缺乏沟通,原准备推选的理事长人选,遭到许多代表的反对,不得已由国家气象局党组出面协调,临时决定再次请叶笃正先生连任理事长,才算解决了这场理事长选举"危机".
这些情况对我都有重要的警示作用和借鉴价值.
为此,在代表大会筹备组下专门成立了组织组.
前期,精力集中于理事会的整体选举;后期,则集中精力于理事长候选人的推选.
当时有两个问题有待解决:一是如何根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三次代表大会的精神,实现学会领导成员的年轻化;一是如何使理事长候选人提名得以集中,保证理事长以高票当选.
解决第一个问题的关键,是确定理事长的适当年龄上限,并取得有可能成为候选人而年龄刚刚过限的人的谅解.
解决第二个问题的办法,只有通过与各理事单位通气协调,广泛交换意见取得共识.
通过向兄弟学会调查咨询,较为普遍的把年龄上限订在70岁.
秘书处建议气象学会也采用这个标准.
如果决定采用这个标准,将直接影响学术地位甚高而年龄刚过70岁的谢义炳院士成为理事长候选人.
为此,我在常务理事会讨论此事以前登门拜访谢老,向他汇报情况,征询意见.
对此,谢老表现了高风亮节,支持秘书处的建议,并对我说,他不会对以后学会的人事安排施加影响,以免干扰学会的工作.
由于得到谢老的支持和谢老发挥的表率作用,常务理事会顺利做出决定:70岁成为理事会成员当选的年龄上限.
而推选理事长人选的问题就较为复杂,1986年的整个夏季我都为此到全国各地的理事单位征询意见.
谢老不参加理事长人选提名后,大家的眼光较为普遍的落在了时任副理事长的陶诗言院士身上.
他德高望重,国内外知名度高,对我国气象事业的发展贡献卓著,深受广大气象科技工作者的爱戴,因而得到广泛的提名.
再有被提名的是时任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气象局副局长章基嘉教授.
认为他出任学会现职后,大力推动学会工作,对学会的组织建设和事业发展贡献很大.
而特别引起我注意的是,一位兼职副秘书长传递给我的信息.
他说:章对下届理事长人选很关注,表达了他对出任理事长有兴趣.
其后,章也向我表达了同样的意愿.
章有这种想法也很自然.
当时的五位副理事长中,其中四位都是老一辈科学家,在强调年轻化的情况下,他这样想是可以理解的.
也还有理事单位提名曾庆存院士为理事长候选人,因为他是当时大气科学界最年轻的院士.
经过同几十个理事单位的沟通协调后,我向国家气象局党组报告了理事长候选人提名情况,请党组就下届理事长人选向学会常务理事会提出建议.
由于提名中有党组副书记章基嘉,党组开会审议提名时章也在场,为慎重起见,会前我还向党组的一些成员做了单独汇报.
党组会议开得很顺利.
当听完我的情况汇报后,章基嘉首先发言,他建议提名陶诗言院士为理事长唯一候选人,表现了很高的风格.
在场的其他成员也发表了赞同的意见,最后党组书记邹竞蒙总结说,陶先生是我们气象界最受尊敬的老一辈科学家之一,他是学会理事长最适当的人选,他出任理事长能够团结广大气象工作者2011年9月/第4期中国气象学会会讯-38-发展气象事业,党组将正式向学会常务理事会推荐陶诗言先生为下届理事长人选.
基嘉同志下次再考虑.
学会常务理事会接受了国家气象局党组的建议.
在1986年12月全国会员代表会议产生的中国气象学会第二十一届理事会的第一次会议上,陶诗言先生以高票当选理事长,章基嘉、黄士松、曾庆存、周秀骥及王锡友当选副理事长,章基嘉当选秘书长(兼任).
理事会决定聘请叶笃正先生、谢义炳先生为第二十一届理事会名誉理事长.
叶先生、谢先生均获得了学会的最高荣誉.
至此,我首次参与的学会换届改选工作顺利结束.
我被继续聘任为专职副秘书长.
时间过得很快,到了1989年,又该考虑学会的换届改选了.
这年5月,我陪美国气象学会代表团从重庆乘"岜蝓号"旅游船赴武汉.
船上有较多的时间与邹局长交谈,其中就谈到学会的改选换届.
我说,这一次改选与以往不同,最有名望的老一辈学者因年龄都超过了70岁,不再能担任理事长职务,下一届理事长将在较年轻的著名学者中产生,人选较多,不容易摆平;在上届改选时您说过基嘉同志下次考虑,基嘉同志对您这句话是认真的.
如果局党组推荐基嘉同志做下一届理事长候选人,也将改变学会理事长历来都出自中国科学院的传统,现在还难于预料会出现什么问题.
邹问我,听说有些老专家对基嘉同志有意见,你知道不知道是些什么意见我说了我所听到的一些意见.
我又问,您说的下次考虑怎么理解邹说,我只是说考虑嘛!
还是要广泛征求各单位的意见.
其后,又如上届改选那样,四处奔波,听取各理事单位有关理事长人选的意见.
单位跑了许多,但提名较为集中,一为章基嘉教授,一为曾庆存院士,提名单位多少也不相上下,甚至有的单位表示两个人都可以,而不具体表示赞成那一位.
在国家气象局党组会上,我如实作了汇报.
党组会经过讨论,也觉得很难决定向学会常务理事会推荐其中之一为理事长唯一候选人.
在这种情况下,书记邹竞蒙提出:是否两届理事长人选一起考虑,二十二届提名章基嘉,二十三届提名曾庆存,这件事由他出面与科学院的领导协商;如果科学院同意这个意见,就向学会常务理事会提出建议;如果科学院不同意,就向学会常务理事会推荐他们二位为二十二届理事长候选人,由理事会采取差额选举的办法选举理事长.
会后,邹与中国科学院主管地学的副院长孙鸿烈通了电话,孙认为这种事在科学院系统很多,他也难以出面协调.
这样一来,局党组建议的第一方案即不复存在,决定推荐章、曾二人为学会二十二届理事长候选人,以差额选举办法选举理事长.
在进行筹备改选换届过程中,气象局领导还考虑过我的工作变动.
在征求我的意见时,我觉得我对学会工作已经比较熟悉,日常接触的多是全行业的专家学者,讨论的也多为学术问题,很符合我个人兴趣,我表示愿意继续留在学会工作.
据后来得知,陶诗言先生也曾向邹局长谈过,希望我留在学会工作,这就决定了我直止退休的工作生涯.
局党组决定,推荐我为学会第二十二届理事会秘书长人选,如果当选,行政职级由局党组确定.
这个决定也改变了以往学会秘书长由气象局副局长或局党组成员兼任的惯例.
1990年10月中国气象学会第二十二届全国会员代表会议在青岛国家气象局度假村举行.
因为理事长选举第一次采取差额选举办法,大家做事都很谨慎.
会前,就设想了选举可能出中国气象学会会讯第4期/2011年9月-39-现的各种情况而印制了多种选票.
大会主席团又就理事长的选举规则做出规定,如在差额选举中候选人均未获得实际投票数半数以上选票,则由得票多者作为唯一候选人进行第二轮选举等等.
大会主席团主席陶诗言先生因事在选举前离开青岛,主席团还特别推选黄士松先生为代理主席.
10月25日下午,举行新诞生的第二十二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选举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和常务理事.
当选的100名理事中到会的为73名,符合法定人数.
选完常务理事后即选理事长.
投了票,大家有点焦虑不安的等待结果.
点票完毕,总监票人宣布两位候选人所得票数.
结果是两人均未达到当选票数,章基嘉较曾庆存多得一票.
当时我坐在主席台上面对大家,更能感到会场中对这一结果有着异样的反应.
我对此结果也感惊讶,假如出现了一张废票,两人得票数相等,就不知该如何处理了.
接着进行以章基嘉为唯一候选人的第二轮选举.
结果章所得票数较第一轮增加十多票而当选.
其他各项选举,均依主席团推荐的人选当选.
章基嘉任理事长,曾庆存、周秀骥、王锡友、刘式达、陆渝蓉任副理事长,彭光宜任秘书长.
我作为大会秘书长,在选举完成之后,真有如释重负之感.
至此也完成了学会领导层实现年轻化的进程.
其他两次选举,虽也有其特点,由于程序已较完善,操作已较规范,这里则不再赘述.
构建两岸气象科技交流的桥梁1988年初,时任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的陶诗言先生致函香港天文台台长岑柏先生,建议在香港举办以海峡两岸气象学者为主体的气象学术研讨会.
以此为起点,学会承担起构建两岸气象科技交流桥梁的角色.
在国家气象局党组的支持下,在众多学者专家的推动参与下,学会逐步实现着这项有利于祖国统一大业的崇高目标,从两岸气象界在国际会议中的一般学术交流,发展到定期交换科技文献资料;从两岸学者只能在第三地会面,发展到双方人员经常互访;从相互的科技考察,到两岸科技团队大规模的科技合作,一步步的踏实工作,实现了两岸科技的顺畅交流.
1988年7月,中国、美国、澳大利亚三国气象学会举办"澳大利亚国际热带气象会议",台湾"中央气象局"科技中心主任王时鼎、台湾大学教授李清胜应邀参加.
这是台湾学者第一次参加由中国气象学会在国外参与主办的会议.
会间,我向王先生介绍了中国气象学会的状况与活动,王先生也表示了相互交往的意愿.
王先生还告诉我,他们此行是经其"外交部"批准,是对参与大陆组织的会议活动的一个试探.
在最近王先生写的回忆录中就写到:"大陆气象学会的秘书长彭光宜先生,即在本次会议上认识,以后成了很好的朋友,在台湾和大陆有多次见面".
1989年7月,由理事长陶诗言提议的"东亚及西太平洋气象与气候国际会议"在香港举行.
会议筹备过程中,得到了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的有力指导.
而会议前,刚刚发生了春夏之交的"政治风波",在严峻的形势下,经历了会议延期不延期、我们参加不参加的反复斟酌后,学会派出了以陶诗言理事长为团长、有21位成员的代表团与会.
这是"六四"以后,我国派往境外的第一个大型代表团,更是海峡两岸气象界分隔四十年后,举办的第一次以两2011年9月/第4期中国气象学会会讯-40-岸学者为主体、以汉语为主要语言的大规模学术交流.
双方学者都十分珍视这样一次机会,本着切磋学术,结交朋友的精神,坦诚交谈,增进了解.
会议在当时极为恶劣的政治环境下,取得了圆满成功.
会议也为两岸学会领导人提供了一个直接接触的机会.
会后,代表团经国家气象局向国务院港澳办、台办、外交部提交了书面汇报.
据国台办有关领导称:王兆国主任看了会议终结,称赞会议开的好,为专业部门的对台工作取得了经验.
1989年9月,台湾航空气象专家刘昭民先生来访,学会航空气象委员会主任唐万年接待了他,为其后与台湾地区民用航空气象协会建立联系进行了接触.
刘先生参观了国家气象中心、北京气象台等单位,应北京气象学会之邀,介绍了台湾地区民航气象业务及服务工作情况,成为第一位向大陆同行介绍台湾民航气象工作的学者.
1991年4月,学会接待了王时鼎先生的来访,理事长章基嘉会见了他.
王先生参观访问了各主要业务、科研单位,并应邀在国家气象中心做了《台湾中央山脉对台风的影响及其问题》、《台湾地区中尺度实验及其科学成就》的学术报告.
王先生以自己是第一位在国家气象中心做学术报告的台湾学者而自豪.
王先生还向国家气象中心赠送了台湾地区中尺度实验的资料图册,这也是我方第一次接受台湾方面赠送的气象资料.
1991年7月,在香港参加"第二届东亚及西太平洋气象与气候国际会议"组委会会议时得知,当年8月台湾中央大学将有一个教授团访问大陆,其中有6位大气科学系的教授.
我当即向与会的中央大学大气系主任洪秀雄教授发出邀请,邀请他们到达北京时顺访中国气象学会.
他们是第一个应邀访问我会的教授团.
来访时,理事长章基嘉会见并宴请了他们.
他们在参观了国家气象中心、卫星气象中心和气象科学研究院后,还到气象出版社购买了80余种气象专业图书.
这是大陆气象书籍第一次大批量进入台湾.
教授团在参观国家气象中心时与邹局长邂逅,并一一握手表示欢迎.
事后邹局长得知他们购买了许多书时,兴奋之余说我们小气,为什么不把书送给客人1992年两岸气象科技交流的大事,是成功的在香港举办了"第二届东亚及西太平洋气象与气候国际会议",在与会的80余名学者中,大陆29人,由理事长章基嘉带队;台湾24人,由台湾地区学会理事长牵头,两岸不仅派出了重量级学者与会,且气象业务主管部门的负责人邹竞蒙、蔡清彦也自始至终参加了会议.
会议间隙,还举行了一次只有两岸学者参加的座谈会,由我和陈泰然共同主持.
大家满意已建立的两岸交流渠道,并建议今后就大气科学名词的对照和统一、气象情报资料的直接交换进行探讨.
会外,邹、蔡二位也有接触,双方都有借当时较为宽松的两岸大环境,加快气象科技交流步伐的意愿.
首先希望尽快实现两岸人员交流,并初步约定由中国气象学会邀请台湾地区气象学会理事长陈泰然教授于当年年底或来年年初访问大陆;两岸科技文献出版物的交换以两岸气象学会为窗口,由秘书长具体负责安排.
会间,邹局长接受了台湾"中央日报"记者的采访,通过该报向台湾社会阐述了加强气象交流,造福两岸百姓的重要意义.
会后,即迎来了两岸气象科技交流的热潮.
1993年新年伊始,应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章基嘉的邀请,台湾地区气象学会理事长、台湾大学教授陈泰然偕夫人来大陆,进行了长达两周的访问,由我全程陪同.
先后到达北京、南京、苏州、上海、福州、漳州(陈教授的故乡)等地,参观访问了各地的气象业务、科研、中国气象学会会讯第4期/2011年9月-41-教育单位,举行了多场学术报告,与各单位的学者、领导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此行还特别安排了考察南京空军气象学院,这是该院第一次接待台湾学者.
邹局长、章理事长分别设宴款待陈教授,并就其后两岸气象科技交流以至合作交换了意见.
叶笃正、陶诗言等多位院士也会见了陈教授.
陈教授返回台湾后,撰写了长达一万七千字的《中国大陆地区之气象研究教学与作业考察报告》,刊登在台湾地区气象学会会刊上,这是该会首次全面介绍大陆气象事业发展的现状.
1993年9月,台湾地区民用航空气象协会理事刘昭民先生来访,带来了该协会理事长谢美惠女士("立法委员"、曾任国民党妇女委员会负责人)写给彭光宜秘书长的信,要求两会建立全面的交流关系,并希望得到访问大陆的邀请.
经批准,我会给予了积极的响应.
鉴于谢女士的政治身份,确定由中国科协副主席刘恕女士向她发出邀请.
1994年是中国气象学会成立七十周年之年,藉纪念七十华诞之机,两岸气象学会把气象科技交流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3月,中国气象学会应邀派出了以陶诗言先生为团长的13人代表团(对方邀请我方15人前往,叶笃正先生因病、章基嘉先生访美未归而未能前往)访问台湾,参加"海峡两岸天气与气候学术研讨会",从此实现了两岸气象科技人员的双向交流.
这是两岸学者在两岸隔绝45年后,首次在自己的国土上聚会,大家十分兴奋.
科技交流之后纷纷发表感言,期待今后有更多的交往.
我也应邀在会上就中国气象学会在大陆的现状做了简要的介绍.
会间,我和副秘书长丁一汇与蔡清彦教授就南海季风实验的组织工作进行了讨论,并取得共识.
会余,代表团访问了台湾大学大气系、中央大学大气系、桃园机场气象台、气象局的各业务中心.
期间,民用航空气象协会理事长谢美惠女士偕多名理事,在希尔顿饭店与我代表团举行早餐会,再次表达了对加强两会联系的意愿.
我也向她转交了刘副主席的邀请信.
同年10月,台湾气象界应邀派出29人(含4位夫人和4位民用航空气象协会成员)的大型代表团来北京参加为庆祝中国气象学会成立七十周年而举办的"大气科学发展暨海峡两岸天气与气候学术研讨会",会议盛况空前.
由于两岸中断来往四十多年,很多台湾学者希望来访问考察,有的人还希望借这个机会来探亲(台湾在职的公职人员不能专门来大陆探亲),因此按对等的原则邀请15人来访,名额实在不够分配,一再要求增加.
考虑到两岸交流就是为了相互增加了解,让更多的台湾同行看看祖国大陆的建设成就,了解大陆气象事业的发展,对于两岸交流是好事,因此我们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
他们参加会议以后,有的直接返台,有的要去外地参观游览.
比如,有几位台湾原空军的气象学者,希望能参观南京空军气象学院(该院为对外开放单位).
后由中国气象学会副理事长、南京空军气象学院院长王锡友少将亲自向空军司令员请示,批准了该院接待台湾学者的安排.
台湾代表团在山东、上海、江苏、安徽、福建访问时,都得到了极为热情和周到的接待,让客人久久不能忘怀.
回台后纷纷发表文章予以称赞,赞扬"这是一次有科学收获、有参访收获的成功之旅".
台湾地区气象学会理事长陈泰然写道:"会议进行不论是口头报告部分或讨论部分,双方人员均积极投入力求表现,彼此客气有礼且气氛融洽热烈,故常使时间不敷使用,因而休息时间亦被善加利用,继续交流研讨.
双方人员均对此次历史性的研讨会,视为未来两岸交流2011年9月/第4期中国气象学会会讯-42-与合作研究的里程碑,我所得到与会人员对研讨会之种种安排及会议经过之评语,均系赞佩有加,并希望今后有更多类似机会及管道,以进行学术交流活动".
原台湾"气象局"局长吴宗尧先生写道:"三月大陆气象学会受邀来台参加学术研讨会,这次我们又受邀组团到北京出席研讨会,在两岸气象交流上总算跨出重要的一步,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是两岸气象学会的章、陈两位理事长及彭、纪两位秘书长努力斡旋的结果,此种进展,令人振奋.
""这次我代表团在大陆上活动,是一次相当成功的交流访问,同时对主办单位的妥善安排与协助,以及热情而温馨的接待,这种珍贵的友情与情意,令人印象深刻难忘,对促进今后两岸气象交流与合作已奠定良好基础.
""交通部航政司"的林铭作先生写道:"在十月四日深夜平平安安地将我带到这个祖先做梦也不曾梦见过之皇城——北京城.
""晚秋的北京夜空是繁星熠熠,随带点凉的秋意,但马上被大陆同行热烈的情谊所融蚀,我的内心原本有点紧张和疑惧,这么一来就抛掷九霄云外,确实令人有宾至如归的安舒感".
中国文化大学大气系主任、原空军气象联队长刘广英写道:"空军气象学院"教学大楼设备精实,是培育军事气象人才理想所在.
""气象是全球性科学工作,海峡两岸应在这上面充分合作,共同为炎黄子孙造福,并在大气科学上争得一片天.
"还写道"这一路我们一面参观一面访景,真是江山万里情中过",对祖国的大好河山充满亲情.
进入1995年,在我就任新一届学会秘书长以后,虽然仍以较多的精力来处理海峡两岸交流的有关事务,却意想不到的涉足到两岸民用航空直航的事务之中.
在1994年出任台湾"民航局"局长的原"气象局"局长蔡清彦,有意借"海协"、"海基"两会达成"九二共识"的有利时机,推动两岸直航事宜,委托曾为两岸气象科技交流做出重要贡献的张智北教授,希望他通过邹竞蒙的关系,晋见大陆高层领导,陈述台湾"交通部"的有关意见,了解大陆关于直航的具体政策.
历来以促进祖国统一大业为己任的邹竞蒙,对此也持积极态度,经请示有关部门同意接待张教授来访后,邹向张发出了邀请.
1995年1月3日张教授由美国来到北京,邹当天就会见了他.
张明确表示:"台湾'交通部'民航局长蔡清彦在其部长刘召玄的授意下"委托他来大陆,希望就两岸通航、港台航空协议等问题交换意见,期望能够见到大陆负责此事的高层领导,可能的话希望见到邹家华副总理.
张向邹简述了他准备向我有关方面交谈的内容以后说:他的委托人是赞成统一的力量,希望在他们的任内为两岸通航多做努力,但这是冒风险的,希望能为他们保密.
邹表示欢迎他为通航的事来北京访问,将安排他与有关方面的领导见面.
也请他放心,我们会做好保密工作,保护他的委托人的安全.
并对他说:"有关此事今后可与彭先生直接联系.
"张走后,邹对我说:"此事只限你知道,局党组方面由我通气.
"第二天,邹亲自与有关方面的领导联系,确定由负责两岸通航的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副主任、中央通航领导小组成员孙晓郁和中国民用航空总局李钊副局长分别会见张.
邹还对我说:"家华见他的时机还不成熟.
"这天下午,邹局长的秘书沈晓农告诉我,1月5日上午孙副主任将会见张,具体安排是:邹局长先从局里出发去会见地点;11时由我陪张从他住的宾馆出发去会见地点.
沈秘书将一个写有会见地点地址的纸条交给了我.
中国气象学会会讯第4期/2011年9月-43-11时整,我陪张先生由奥林匹克饭店出发,驱车前往西城区,车子拐进一个小胡同,驶进一座四合院.
下车以后,由孙副主任的秘书引领,去见等待在那里的孙、邹.
落座后略事寒暄,因已近中午,孙即请大家到另一个房间吃饭,以便边吃边谈.
同桌吃饭的还有国台办综合局张局长(后出任海协会秘书长)和张副处长.
间,张先生说话多而吃饭少,详细说明他来访的原因,以及台湾一些航空公司的政治态度.
孙副主任表示欢迎张先生的来访,感谢他为两岸直航尽力,也介绍了大陆有关直航问题的原则意见.
张先生大概是担心参加交谈的人较多,始终没有明讲他是受谁的委托而来,所以孙副主任希望张先生再来时最好带来他的委托人的委托书,也欢迎台湾民航主管部门直接来人商谈.
这次会见虽然没有产生什么具体成果,但为其后的沟通开了一个好头.
下午,按照预定计划由中国民用航空总局李钊副局长会见张先生.
仍由我陪同张前往民航总局.
到达会见地点时,李副局长、邹局长已在座,此外还有民航总局港澳台办公室马主任、沈副主任.
大家就座后,李副局长首先表示欢迎之意,张也就立即说明了他的来意,讲话的内容与上午所谈大体相同,但会见的气氛比较轻松,谈及的问题也比较具体.
李对张提出的一些问题也做了说明.
双方都希望今后保持联系.
会谈后,李在一家粤餐馆请张吃蛇宴.
张先生第二天即离京飞往台北.
其后他致电邹局长称:"这次赴京,承您百忙中安排,得以完成任务,非常感谢.
两次会谈都得到对我朋友有意义的信息,而且澄清了若干其他管道传来的混淆信息.
虽然一些牵涉较大的方面有待未来,此行已有具体有用的效果.
"根据邹局长的批示,我将张先生来访的情况向党组写了汇报,送党组各个成员传阅.
1月中旬,借邹局长在日内瓦开会的机会,张先生通过第三地将其在台湾的委托人与邹局长的电话接通,使邹局长与张的委托人直接通话,却不会在台北留下其委托人与邹直接通话的记录.
这次通话主要是该委托人向邹表示确认他对张的委托,邹则说明给张出具委托书的必要.
1月18日晚,张打电话给正在美国达拉斯参加会议的我,再次说明他的委托人不能写委托书的理由,并希望二月里再次来北京,期望得到邹的邀请.
我回国后向邹局长做了报告.
邹要我与国台办、民航总局联系,征询其领导的意见,看是否同意张再次来访.
1月28日民航总局李副局长约见我.
在我介绍了张一月份来访后的情况后,李副局长表示:欢迎张再来北京,保持这条渠道很有必要.
过去民航总局也苦于与台湾民航主管方面没有任何联系渠道,有了这条渠道可以互通信息,也可对其有关方面施加影响.
张上次来谈的一些情况对我们还是重要的.
有些情况对外交部的领导同志谈过,也认为很重要.
李副局长还说:张所谈的情况是真实的,如对一些航空公司政治背景的介绍、有关港台航线的一些问题,就值得我们考虑.
李表示,张再来还要见他.
经再次与国台办联系,其综合局张局长表示,对民航总局的意见没有异议.
于是,邹局长1月29日邀请张先生再次访问北京.
由于张的原因,他的这次访问推迟到3月初.
3月5日张先生再次来到北京.
这次访问主要是同民航总局谈一些比较具体的问题.
3月6日我陪同张去民航总局与李副局长会见,一起会见的还有国际司张司长、港澳台办马主任.
国台办综合局张局长以中国航空公司顾问的身份也参加了会见.
就日后的联络渠道、直航的技术准备、港台航线等问题交换了意见.
会后,应张先生的要求,民航总局提供了许多书面2011年9月/第4期中国气象学会会讯-44-资料.
张对他的接待表示感谢.
在张先生离开北京前,邹局长也会见了他.
除了谈及有关民航方面的事以外,邹还向张介绍了两岸气象交流的情况,并对以后的发展做了展望.
随后,由于李登辉访美进行分裂祖国的活动,第二次汪辜会谈的准备工作也随之停止,两岸直航的呼声降低.
而此时台湾—澳门航线协议的谈判则在紧张进行,通过张先生的两岸民航当局交流渠道依然畅通,这为最终达成台湾经澳门到大陆的航线只换航班号、不换飞机的协议做出了贡献.
据张先生讲:为了这项协议,他的委托人——刘兆玄、蔡清彦,冒了很大风险去见李登辉,得到认可才签了这个协议,并被允许与大陆民航主管方面人员会面.
这年9月,为了安排李钊副局长与蔡清彦先生在香港或澳门会面,张先生多次与我或直接与李副局长联系,约定了时间,但由于两岸政治形势的骤变,国台办王兆国主任没有批准李钊前往澳门.
1996这一年,因为李登辉分裂国家的阴谋活动,使两岸关系异常紧张.
但在这一年里,由气象学会组织和接待的两岸代表团却很频繁.
大陆共有3批53人赴台;台湾更有9批77人到大陆来,其中除气象学会理事长互访外,并实现了两岸气象局领导人员的互访,落实了南海季风和海峡两岸邻近地区暴雨科学实验的各项安排,是两岸气象界人士来往最多、层次最高的一年,也成为两岸交流成果最为显著的一年.
早在前一年的6月,太平洋科学协会18届大会在北京举办期间,由我和张智北教授、陈仲良教授(香港气象学会主席)、王作台教授(台湾中央大学)商定,1996年5月在台湾中坜中央大学举办"第三届东亚及西太平洋气象与气候国际会议".
这是前两次在香港举办的以海峡两岸气象学者为主体的学术研讨会的继续.
为了避免台湾地区气象学会称谓带来的麻烦,因此这次会议由台湾的中央大学作为东道主.
而这次会议除了进行学术交流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目标是实现中国气象局的领导同志赴台访问,以便与台湾的业务主管部门领导人就两岸开展气象科技以及业务合作进行商谈.
因此,对于这个会议,中国气象局十分重视,前期的筹备工作进行得也很顺利.
到了1996年3月,也就是"第三届东亚及西太平洋气象与气候国际会议"快要召开的时候,为了警告李登辉分裂势力,在台湾进行地区领导人选举期间,大陆军方在台湾周边进行了导弹射击演习,海峡形势空前紧张.
也就在3月底4月初,台湾有一个气象考察团到华东访问,局领导派我专程前往上海予以接待.
我出发前不久,因应当时的形势,局对台工作领导小组开会,根据中央对台政策研究了气象部门的对台工作,确定了继续扩大两岸交流,争取有所突破的工作安排.
这使我在接待时有了依据.
我临走前,邹局长指示:"最近情况特殊,注意反应,返京后报局.
"还要求我向所到省、市气象局的领导介绍我局对台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的精神,并听取他们的意见.
为了做好接待的准备工作,我提前两天到达上海.
台湾考察团3月30日到达上海.
其成员包括台湾原"气象局"局长,气象学会两岸工作小组召集人、秘书长,几位大学教授.
他们除了要进行预定的考察项目外,更重要的是要来大陆实地评估今后两岸交流的动向,"第三届东亚及西太平洋气象与气候国际会议"能否按时在台湾举行.
中国气象学会会讯第4期/2011年9月-45-考察团到达当天时间已经很晚,他们显得有点焦虑,其两岸工作小组召集人和秘书长约我当晚就谈谈.
我与他们都是老朋友,他们同我讲话也比较直率.
他们说:这次来大陆,在台湾受到很大的政治压力.
出发前有朋友打电话说,人家把飞弹打到你家门口,你们还去访问,不是精神病吗!
台湾民众普遍认为真要打仗了,都在抢购黄金、抢兑美元,我们也是.
在国外的亲戚还要我们快离开台湾.
考察团的一位成员原本计划夫妻同来,可是家中的老人反对,害怕打起仗来他们回不去,孩子没人管,因此不让他太太来.
台湾大学大气系的"台独"势力已迫使该系通过一项决议:"中断与大陆的一切气象科技交流",撤回了他们参加"第三届东亚及西太平洋气象与气候国际会议"的论文,并妄图迫使这个会议流产.
在台湾地区气象学会内部争论也非常激烈.
3月21日该会举行年会以前,"台独"势力积极活动,企图在大会上通过一项中止两岸气象学会的交往、取消"第三届东亚及西太平洋气象与气候国际会议"的决议.
当天会场内"要求立即停止两岸气象交流"与"两岸气象交流不应受影响',两种持不同观点的会员争论不休.
所幸学会的领导层态度明朗,反对"台独"势力的主张.
会前"气象局"局长、学会理事长就对会议的主持人说,不能通过中断交流、取消"第三届东亚及西太平洋气象与气候国际会议"的决议.
中央大学校长刘兆汉教授更为坚决地对主持人说,如果通过取消"第三届东亚及西太平洋气象与气候国际会议"的决议,他就退出气象学会.
经过长时间的争论,连午餐的时间都推迟了.
由于会议主持人的态度明确,最终"台独"势力未能得逞,大会没有通过有碍于两岸交流的决议.
因此,考察团的朋友特别关注中国气象学会和大陆气象界对今后两岸气象科技交流的态度.
我根据局对台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的精神,十分肯定地表示:大陆气象界、气象学会将一如既往积极推动气象科技交流,增加人员往来,争取在科技合作方面有所突破.
"五月会议"我们将如期按约派人参加,并由中国气象局马鹤年副局长带队(气象局第一位局领导访台).
他们能够理解,我的表态不是个人意见,也就放心了.
特别是他们通过在上海以及其他一些地方的走访,确实感到大陆没有打仗的迹象,也就完全没了恐慌感.
所到的省、市气象局的接待工作也特别尽心、热情,使他们的考察按计划顺利完成.
我方周到细致地接待,产生了积极效果,为他们坚持进行两岸交流的立场撑了腰,更坚定了他们继续推动两岸气象科技交流的信心.
他们在路上已开始研究如何接待参加"第三届东亚及西太平洋气象与气候国际会议"的大陆代表团,并筹划力争实现年内邹局长访问台湾.
其后不久,以马鹤年副局长为团长的大陆气象界代表团一行28人如期于5月15日抵达台湾,参加"第三届东亚及西太平洋气象与气候国际会议"和参观访问.
16日会议开幕式极为热烈,到会人数超出预定人数的一倍以上,原来一些曾在要求中止两岸气象交流声明上签字的人,也来到了会上,其"交通部"部长还到会致词表示祝贺.
整个会议气氛融洽,讨论热烈.
会间,两地气象学会的负责人共同主持开放式的座谈会,商讨加强两岸气象科技交流与合作,涉及十多个领域.
马副局长和我还同当地"气象局"局长进行了小范围的会谈,讨论两岸气象业务方面交流与合作的可能性.
马副局长还应邀到"气象局"介绍了大陆"八五"计划期间气象现代化建设成就和"九五"计划的发展目标,会议由其局长主持.
由于这次访台代表团规模大、层次高,虽在一个特殊敏感时期,但各项活动都取得圆满成功.
5月20日2011年9月/第4期中国气象学会会讯-46-是李登辉宣誓就职的日子,代表团为避免不必要的干扰,于当天乘第一班飞机离开台北飞赴香港.
在这一年的11、12月里,两岸气象界共有三项重要访问:台湾地气象学会理事长、"气象局"局长谢信良率领一个涵盖台湾气象界主要人士的参访团来大陆考察;台湾原"气象局"局长、太平洋科学协会大气科学委员会主席、国际南海季风实验组委会成员、"国科会"副主任委员蔡清彦来大陆参加国际南海季风实验组委会会议;邹竞蒙率海峡两岸及邻近地区暴雨实验组委会大陆成员赴台参加组委会全体会议.
由于中国气象局非常重视谢先生的这次来访,这是第一位台湾在职的"气象局局长"来大陆访问,且谢先生率领的参访团人多面广,除"气象局"各职能部门的主管、业务中心的主管,还包括三所大学的大气系主任、三个电视台的气象主播、四个基金会的董事长.
因此在接待安排上做得很细致,完全是开放式的,先后在北京、福建、广东、南京考察访问了气象业务、科研和教育部门,特别是在业务考察方面收获很大.
接下来就是集中精力安排邹去台湾之行.
由于前期已惊动了钱其琛副总理和国台办陈云林主任,因此办手续一路绿灯.
此前,所有的大陆前往台湾的代表团都是在台北开几天会就返回.
这次我在做预案时提出,台湾方面己多次来大陆对各级业务单位进行了考察,而我们还没有考察过他们的台站,因此建议会后留下部分有关人员,对其台站做全面考察.
这项建议被接受,台方也做了妥善安排.
12月8日中午邹一行抵达台北,周仲岛、纪水上("气象局"主任秘书)、林民生(学会秘书长)接机.
下午,游览市容,参观中山纪念堂,晚饭后又去一个夜市转了一圈.
从第二天上午开始正式开会,一切按预定的议程进行,有时举行组委会全体会议,有时举行专家会议.
邹则有许多会外活动.
这天中午,时任"国科会政务副主委"的蔡清彦先生来看邹,然后请邹、马副局长和我吃饭.
下午,蔡先生邀我们去他的办公室喝茶.
在那里看了些台湾科技发展的录像片,蔡还介绍了他与"国科会主委"刘召玄提出的加强两岸科技交流的七点意见,希望借此进一步推动两岸的科技交往.
晚上,"气象局"举办文艺晚会,由该局职工演出.
节目之间受邀,邹局长和我一起唱了一首《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助兴.
第三天的下午,是这次访问最具政治性的活动,邹与海基会秘书长焦仁和会见.
整个会见双方都很严肃,讲话也很谨慎,双方坚持自己的立场,始终充满舌枪唇剑的气氛.
原定会见后,焦宴请我们参加会见的五个人,但到宴会厅一看,他们把访问团的全体成员都请来了,我想这也是扩大影响的一种方法吧.
我被安排坐在焦的左首,因此我们两人也有了交谈的机会.
焦对我说,他给蒋经国当过四年小秘书,给李登辉当过六年大秘书,言谈中流露出傲气;他说:海基会是在夹缝里求生存,你看几年里换了多少任秘书长,我是做得最长的一任.
明显地透出一股年轻气盛的劲头.
席间和大家谈得更多的是喝酒的事,也谈了一些与唐树备会谈时喝酒的情况.
此人正如他的名字那样,注意做"人和"的工作,我们回到北京后不久,在我过生日的时候,收到了他亲笔签名的贺寿卡.
第二年又按时寄来了贺卡.
大概是因为我都没给他回音,第三年也就不再寄了.
第四天上午,邹竞蒙与谢信良举行小范围的会谈.
这是一年内两岸气象局高层非公开的中国气象学会会讯第4期/2011年9月-47-第三次会谈.
由于以往谈的内容大体都在执行,这次主要是谈两岸直接传递实时气象资料的问题.
其实,就我所知,谈这个问题对邹、谢两人来说都是有压力的.
但邹是秉承实现"三通未通气先通"的强烈意念来做这件事的.
而这次会谈主要就是这个议题.
谈得也很有成效,并就直接交换资料的通讯方式取得了共识.
台湾"气象局"就此提出的方案,也在1999年台湾"行政院"予以原则通过.
后来,由于台湾当局政党更替,此事即不了了之.
晚上,"交通部"次长毛治国先生宴请代表团.
第五天上午,开了两个小时的总结会以后,开始了业务参访.
先是台湾大学,后是中央大学.
两校校长均宴请代表团.
从12月13日开始,邹及部分成员到台北以外的地区进行考察及观光.
全程陪同我们活动的有陈泰然教授夫妇、原"气象局"副局长汤捷喜夫妇、"气象局"主任秘书纪水上、局长机要秘书林雨我.
上午乘飞机去花莲.
花莲气象站的陈主任来接,直接从机场前往太鲁阁国家公园游览.
午餐后,到鲤鱼潭考察中尺度站网的四要素自动气象站,再去气象站考察地面观测、探空观测和天气雷达观测.
晚饭后,赶往机场,返回台北.
14日我们开始向南方旅行.
第一站是台中港的梧栖气象站.
这个站的观测场竟在四条公路围成的井字形之间,如果要讨论这个站的代表性,它绝对具有"公路小气候"的特征.
而该站向外提供的气象观测数据,则由楼顶安装的一套仪器测得.
随后,我们参观了颇具规模的台中港.
这个港是在荒滩上建成的,建港时所造的土地,足以收回投资,而最担心的港口淤塞,由于设计合理也没出现.
下午,继续驱车南下,到达嘉义气象站.
这个站有农业气象业务,但站址周围都是建筑物,真不是一个理想的农业气象环境.
然后我们去参观北回归线纪念塔.
晚上住宿嘉义皇爵饭店.
15日早餐后,出发前往阿里山气象站.
途中路过吴凤庙.
吴凤是清朝派驻台湾的一位官员,为了保护当地原住民而牺牲了自己的生命,老百姓建庙以纪念他.
汽车一路爬坡,很快就到达了阿里山气象站.
这座高山站设备齐全,自动化程度高,房屋宽敞,还有一个小小的招待所.
由于房屋经常处于云雾之中,整座二层小楼都是使用又宽又厚的大木板建造,这有利于防潮.
站上的观测员多是大学本科毕业生.
他们日常工作不忙,有较多的时间学习,几年后就去考研究生,也就离开了这个高山站.
中午,我们在山上原住民开的华馨园餐厅吃饭.
饭食没有什么特别,而调料里有一种新鲜的芥末,味道特浓,只敢小试.
饭后,驱车前往玉山公园,在门口照了个像,算是"到此一游".
由于路况不好,一路急急忙忙赶往晚上的住宿地——溪头台湾大学森林实验园.
第二天我起了个大早,看了实验园的一角,发现邹局长也在欣赏院中的奇花异木.
早餐后驱车去日月潭气象站.
该站居高临下,面对日月潭,景色优美,站区内遍植鲜花,像个花园.
这里如果能建上几问房子,真是个难得的休养地.
当晚赶回台北,谢信良先生在新光三越大厦的44层云彩餐厅为我们一行饯行送别.
张智北教授也出席作陪.
12月17日早餐后赴桃园机场,登机前又参观了机场气象中心.
到此,圆满结束了在台湾2011年9月/第4期中国气象学会会讯-48-的访问,登机飞往香港.
第二天回到了北京.
这次访问台湾,也成为我的境外公务告别之旅.
这里所记载的事件和过程,只是我所亲身经历的两岸气象界、气象学会交往的部分.
这是我特别要说明的一点.
(注:本文作者彭光宜为原中国气象学会秘书长)简讯中国气象学会秘书处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反腐倡廉建设征文活动中获优秀奖按照中纪委和中央国家机关纪工委的要求,中国气象局直属机关纪委于2011年3-5月组织开展了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反腐倡廉建设征文活动.
中国气象学会秘书处党支部对这次活动高度重视,组织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征文活动,提交了"提高反腐倡廉的科学水平"一文.
文章密切结合气象部门和学会工作实际,重点突出、论述充分、深入探讨了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对于不断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经专家评审,此论文获优秀奖.
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是一个长期的、重要的任务.
在今后的实践中,中国气象学会秘书处全体党员干部将继续加强研究、深入思考、努力创新,不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为气象事业科学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提供有力的保障.
中国气象学会秘书处专题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2011年7月7日上午,中国气象学会秘书处组织召开全体会议,专题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翟盘茂秘书长传达了2011年中国气象局党组中心组专题学习会议精神和中国气象局党组下发的关于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的通知精神,带领大家回顾了党的90年奋斗历程,并结合自身学习体会,对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进行了细致的解读.
翟秘书长深入浅出的讲解,使得与会人员进一步加深了对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实质的理解,提高了思想认识.
中国气象学会会讯第4期/2011年9月-49-翟秘书长说,回顾和总结我党90年的历程,更重要的是要开创更加光辉和美好的未来.
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地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指明了方向.
胡锦涛总书记告诫我们,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我们一定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警钟长鸣.
中国气象学会是一个学术性的社会团体,在当今社会形势下,同样会遇到诸多问题和困难,我们要牢记胡锦涛总书记指示精神,坚定信心、砥砺勇气,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气象学会工作的各个环节,努力把气象学会工作推向前进.
翟秘书长强调,要把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立足岗位,做好本职工作,切实推动学会的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同时,他强调,学会秘书处同样应抓好青年同志的思想教育工作,年轻同志要认真学习党史,抵御社会不良思潮侵袭,少些抱怨、多些行动,进一步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增强为气象科技事业发展贡献力量的决心.
翟秘书长提出,学会秘书处党支部要按照党中央、中国气象局党组的要求,结合学会工作实际,对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提出具体工作方案并落到实处.
今后,学会秘书处还将组织系列学习活动.
中国气象学会2010年统计工作获中国科协表彰2011年9月26日,中国科协计划财务部组织召开"2011年全国学会重点工作统计工作会",总结了"十一五"期间中国科协统计工作,对2010年全国学会统计工作完成情况进行了通报和表彰,中国气象学会统计工作在中国科协所属197个全国学会中排名第八,荣获一等奖.
据悉,中国科协为进一步健全统计工作管理制度,提高统计工作管理水平,特制定了《中国科协统计工作考评标准(全国学会)》,并以此为依据对2010年全国学会统计工作进行了评审.
评审内容包括统计工作的组织与管理、统计报表完成情况、统计信息服务及工作加分(参加中国科协组织的统计业务研讨,为统计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积极承担会议及其他专项任务,与本单位和有关部门密切合作开展或参与其课题研究)等四方面内容.
多年来,中国气象学会十分重视统计工作,积极承担统计工作专项任务,参与中国科协组织的业务研讨,为统计工作建言献策,在经费保障、统计工作人员稳定等方面予以充分支持,认真、准确、及时完成了中国科协重点工作统计和综合统计年报等报表的上报、总结工作,历年被中国科协评为统计工作优秀单位.
中国气象学会的统计工作得到了所属各学科(工作)委员会的大力支持,他们的支持是确保统计工作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在此,中国气象学会感谢各委员会工作人员的辛勤劳动,希望再接再厉,再创佳绩.
2011年9月/第4期中国气象学会会讯-50-中国气象学会会讯第4期/2011年9月-51-

ZJI:520元/月香港服务器-2*E5-2630L/32GB/480G SSD/30M带宽/2IP

ZJI发布了一款7月份特别促销独立服务器:香港邦联四型,提供65折优惠码,限量30台(每用户限购1台),优惠后每月520元起。ZJI是原来Wordpress圈知名主机商家:维翔主机,成立于2011年,2018年9月启用新域名ZJI,提供中国香港、台湾、日本、美国独立服务器(自营/数据中心直营)租用及VDS、虚拟主机空间、域名注册等业务。下面列出这款服务器的配置信息。香港邦联四型CPU:2*E5-2...

GeorgeDatacenter:洛杉矶/达拉斯/芝加哥/纽约vps云服务器;2核/8GB/250GB/2TB流量/1Gbps端口,$84/年

georgedatacenter怎么样?GeorgeDatacenter是一家2017年成立的美国商家,正规注册公司(REG: 10327625611),其实是oneman。现在有优惠,有几款特价VPS,基于Vmware。支持Paypal付款。GeorgeDatacenter目前推出的一款美国vps,2核/8GB内存/250GB NVMe空间/2TB流量/1Gbps端口/Vmware/洛杉矶/达拉...

青云互联-洛杉矶CN2弹性云限时五折,9.5元/月起,三网CN2gia回程,可选Windows,可自定义配置

官方网站:点击访问青云互联官网优惠码:五折优惠码:5LHbEhaS (一次性五折,可月付、季付、半年付、年付)活动方案:的套餐分为大带宽限流和小带宽不限流两种套餐,全部为KVM虚拟架构,而且配置都可以弹性设置1、洛杉矶cera机房三网回程cn2gia 洛杉矶cera机房                ...

发短信到手机为你推荐
newworldNew World Group是什么组织杨紫别祝我生日快乐祝我生日快乐的歌词地图应用哪个手机定位软件最好用?lunwenjiance我写的论文,检测相似度是21.63%,删掉参考文献后就只有6.3%,这是为什么?陈嘉垣大家觉得陈嘉桓漂亮还是钟嘉欣漂亮?长尾关键词挖掘工具怎么挖掘长尾关键词,可以批量操作的那种mole.61.com摩尔庄园RK的秘密是什么?789se.comwuwu8.com这个站长是谁?www.zhiboba.com上什么网看哪个电视台直播NBAwww.1diaocha.com手机网赚是真的吗
域名注册查询 备案域名查询 韩国服务器租用 免费试用vps tier 免费网站申请 中国电信测速112 bgp双线 赞助 100m独享 美国堪萨斯 100mbps t云 免费邮件服务器 湖南idc 西安主机 华为云建站 中国域名 域名转入 97rb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