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西门子万人裁员

西门子万人裁员  时间:2021-04-17  阅读:()

2017年青岛市政府系统创新工作案例汇编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8年1月目录创新实施"四个一"工作法创建成为"全国文明城市"(胶州市政府).
.
1创新实施"期货+保险"农产品销售模式深入推进服务农业供给侧改革(平度市政府)4李沧区高标准打造青岛国际院士港(李沧区政府)9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扎实提升城市生长力(市北区政府)15创新推进多功能集成公厕建设着力打造"净善境美"城市管理服务品牌(市南区政府)19匠心打造"静脉产业园"构建垃圾分类处置新体系(城阳区政府).
.
24挂图作战强效问责全力推进新区项目建设落地落实(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28组建全区旅游发展委员会助推全域旅游发展(崂山区政府)32加快医共体建设打造分级诊疗"即墨模式"(即墨区政府)35创新服务机制项目审批实现大提速(莱西市政府)40高新区创新"事业部"体制构建"全产业链"招商大格局(青岛高新区管委)45新动能新制造新经济突出中德合作打造智能制造示范园区(中德生态园管委)50创新城市轨道交通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系列标准工作(市地铁工程建设指挥部)55率先示范深度融合青岛军民融合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市发展改革委).
.
61运用大数据手段开创青岛公共投资审计新模式(市审计局)65青岛公积金开启"刷脸"认证时代(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
.
.
69创新"新经济"统计助力新旧动能转换(市统计局)71推行"你发现,我奖励,身边隐患随手拍"有奖举报系统(市安全监管局)76寻找"传统医学达人"继承中华瑰宝传承医学精华(市卫生计生委).
.
81推动高校引进建设为新旧动能转换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市教育局).
.
86抢抓机遇创新发展着力解决宗教房产历史遗留难点问题(市民族宗教局)92助推新旧动能转换进一步做好就业创业工作(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96完善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助力精准救助(市民政局)102推进"互联网+"智慧交通发展为行业转型升级提供新动能(市交通运输委)108青岛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引用宽限水量的探索(市水利局)114我市加快外贸发展新旧动能转换探索建立现代国际贸易运行体系取得积极成效(市商务局)122创新实行街长制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市城市管理局)127实施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改革企业注册进入"G2B"新时代(市工商局)130搭建数字桥梁全面实现地理信息服务网络化支撑(市国土资源房管局).
.
136四项改造持续改善居住条件实现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的跨越(市城乡建设委)141立足"双创"双动力加速产业创新转型(市经济信息化委)147创新服务强化协同精准施策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取得新突破(市科技局)153高点站位借势发力全市道路交通秩序大整治成效显著(市公安局).
.
157创新实施"四个一"工作法创建成为"全国文明城市"胶州市政府2015年以来,胶州市确立"创文明城市建美丽胶州"的创城主题,创新实施"四个一"工作法,城市面貌、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
2017年11月17日,胶州市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文明城市测评成绩在入选的50个县级市(县)中位居第一.

(一)明确一个方向,即分段部署、统筹推进.
一是坚持全力攻坚.
2015年,开展环境卫生、交通秩序等6项整治行动;2016年,将创城纳入"十三五"规划,开展服务环境、文明行为等6项提升行动;2017年,深入开展道路配套设施修补、"五小行业"整治、城市精细化管理,有效提升城市"颜值".
二是坚持全面创建.
统筹推进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创建,创建成镇级"文明家庭"6.
7万余户,创建比例达到33%;创建市级以上文明校园59个.
建立文明单位动态管理机制,对370个市级以上文明单位实行动态管理.
三是坚持全域推进.
坚持文明城市和美丽乡村建设同步推进,加强城乡联动,全市70%的村庄达到县级文明村标准.
从2015年开始,连续三年参加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并于2016年作为全国4个县级市代表之一作典型发言.

(二)制定一个标准,即边查边改、立行立改.
一是问题导向定内容.
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每年开展"双十"问政活动(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和最急需解决的10件事),通过创城热线、服务型党建平台等形式,对群众反映的问题第一时间核实、整改,把创城转化为办好民生实事的过程.
二是清单建账明责任.
对每个单位建立1个台账和3张清单,1个台账即每类测评点位的台账明细;3张清单即每个单位所负责的测评点位测评标准清单,各单位对照测评标准和清单内容自觉找位子、定格子、明责任.
三是督导倒逼促整改.
对42类测评点位常态化开展实地督导,特别是针对部门职能交叉的难点问题,现场督办,并将督导问题以督办单的形式"点对点"反馈责任单位,明确整改时限,每周汇总督导情况通报办结率.
先后下发督办单197份,督办问题5000多项,办结率达93%.

(三)明确一个主体,即全民共建、全民共享.
一是以机关党员干部为先锋队,以上率下、模范引领.
建立实践活动点,82个部门单位与58条主次干道分段包干,与55个社区结对,发动党员干部积极开展两个"1"志愿服务活动(每天早上利用1个小时开展文明交通志愿服务活动,每周在结对小区开展1次志愿服务活动),带头参与创建.
二是以志愿者为生力军,延伸触角、引领风尚.
创建志愿服务组织164支,注册志愿者13.
6万人,先后组建185人的文明引导志愿者队伍、300人的文明劝导志愿者队伍和120人的文明交通志愿者队伍,带动更多市民参与志愿服务和文明城市创建.
三是以全体市民为责任人,推树典型、传播文明.
常态化开展"我发现、我推荐最美胶州人"活动,深入挖掘群众身边的凡人善举,成为推动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力量.
截至目前,"最美胶州人"典型库已达790余人,先后有14人入选"中国好人榜",33人入选"山东好人榜".

(四)建立一项机制,即常态长效、常抓常管.
一是强化组织保障,确保千斤重担大家挑.
市级层面健全领导机构,成立胶州市"创文明城市·建美丽胶州"工作领导小组,市委书记、市长同时出任组长,全市77个职能部门单位和镇办按照分工承担任务,并成立专项机构,明确专人负责.
此外,将文明城市创建纳入考核,设立正负50分考核分数,设立3000万元激励资金,全力支持创建.
二是强化舆论宣传,唱响文明和谐主旋律.
在常态化做好新闻宣传的基础上,注重公益广告设置,以105位市级道德模范为原型,采用剪纸的形式设计公益广告,设置广告牌、高炮99处、围挡3.
5万余平米、道旗5200余根,营造浓厚社会氛围.
三是强化制度建设,确保整改问题不反弹.
围绕环境卫生、市政设施、经营秩序、文明出行、户外广告等城市建设管理的难点和重点,建立长效治理机制.
特别是针对城市管理和市民素质提升,建立网格化巡查指挥反馈和文明行为提升长效机制,"5+2"长效工作机制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常态长效.

创新实施"期货+保险"农产品销售模式深入推进服务农业供给侧改革平度市政府2017年11月,平度市开展的国内首单政策性农产品(鸡蛋)"保险+期货"综合创新项目荣获青岛市金融机构最高奖项——青岛市金融创新一等奖,为青岛市金融领域最高奖.
12月12日,人民日报经济版以《保险+期货农户尝甜头》为题,刊发平度市国内首单由地方财政补贴保费的政策性农产品(鸡蛋)"保险+期货"项目开展经验及取得成效,并从全国层面提出了稳步扩大"保险+期货"试点工作的建议及对策,为下步该项工作在全国推广提供了可值借鉴的模式.

一、案例背景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探索农产品"保险+期货"试点,深入推进服务"三农"模式改革.
平度市作为农业大市,农产品种类多、产量大,但近年来部分农产品价格不稳定,经常呈现"过山车"式大幅波动特点,极易导致农户收入减少,甚至出现亏损问题.
国家提出农产品"保险+期货"试点后,平度市借国家中小城市改革试点市之有利"东风",在服务农业供给侧改革方面积极创新思路,大胆先行先试,将农产品"保险+期货"试点作为农村金融聚集区改革的具体工作之一,探索利用期货市场的价格保值功能,把期货价格作为保险产品的目标价格和理赔依据,利用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功能,为投保的农产品分散价格下跌的风险,对寻求农户产品价格保障与保险公司降低风险间的平衡具有积极意义.

二、主要做法(一)完善制度基础,建立政策保障.
2016年,农业部发布了《关于开展鲜活农产品调控目录制度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积极创新鲜活农产品调控政策,不断丰富政策"工具箱",灵活运用信息引导、生产补贴、农业保险、期货期权等措施,为平度的"保险+期货"试点提供了政策指引.
同年,平度市以获批国家中小城市改革试点市为契机,积极争取青岛市金融办、青岛市农委、"一行三局"六部门支持,印发了《平度市涉农金融聚集区总体方案》,明确指出:加强各类金融机构间的协调合作,探索推进农产品"保险+期货"等创新试点业务,为后来继续推进政策性"保险+期货"业务,促进平度农业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科学调研测算,明确试点对象.
一是确定试点产品品种.
平度市农产品种类多、产量大,是全国唯一的粮油肉果总产均跨入百强的县市,仅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就有19个,但"保险+期货"试点对象不能盲目确定,不能"信手拈来",要立足资源优势,要结合产品实际,更要切合服务"三农"的根本目的.
经调研,近年来平度市蛋鸡养殖农户较多,产量较高,规模较大,鸡蛋产量占到全青岛市三分之一以上,月均产值在7亿元以上,但近年来鸡蛋价格极不稳定,受阶段性供需变化、饲料成本变化、禽流感疫情等因素影响,鸡蛋价格波动较大,极易出现"蛋贱伤农"现象,蛋鸡养殖户需要予以政策支持.
二是确定试点区域.
平度市地域面积大,蛋鸡养殖范围广,涉及养殖农户多,如全市面上铺开,不但试点成本高、组织困难,而且一旦失败,可能会出现前期难以预料的负面舆情.
为此,经过精心调研,认真研究,我市依托青岛蛋鸡业协会,以平度陈氏兄弟养殖基地为首组成蛋鸡合作社,确定在养殖户相对较多、较为集中的蓼兰镇、崔家集镇进行试点.

(三)广泛宣传发动,营造良好氛围.
蛋鸡养殖户多为农民,对期货、保险等经济知识了解较少,参与积极性不强,如不进行广泛前期宣传,将相关知识讲解到位,营造出良好氛围,后期试点工作势必困难重重.
为此,我市于试点开展前期,召集了平度市金融办、保险公司等各金融单位及蓼兰镇、崔家集镇的120家重点蛋鸡养殖企业召开了农产品"期货+保险"业务培训会议,详细介绍了"保险+期货"业务普惠性及创新性,并邀请大连商品交易所、银河期货有限公司青岛营业部、青岛蛋鸡业协会、芝华商业数据分析公司相关专家对期货、保险等相关知识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给养殖户吃下了"定心丸",产生了积极性.

(四)服务"穿针引线",资金"抛砖引玉".
确定试点对象后,我市与期货公司、人保公司、青岛蛋鸡协会、银河证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保险公司为养殖户提供保险上门服务,银河期货负责期货业务运作,我市有关部门负责宣传发动,蛋鸡协会负责组织养殖户参与,形成四方共推的良好局面.
为进一步引导农户利用金融工具规避风险,提高对期货、保险的认可度,平度市政府先期给参与投保的农户补贴保费的60%,农户仅承担保费的40%,极大的减少了农户的投入和顾虑,切实提高了农户的参与积极性.
以平度市陈氏兄弟养殖基地为例,2016年12月30日,该社开展了全国首单价格保险承保鸡蛋300吨,保期为28天,投保当天鸡蛋约定价格为3.
41元/斤,在保险责任期间内,鸡蛋期货合约各交易日平均结算价为3.
40126元/斤,低于保险约定价格,保险公司给予了该养殖基地5244元的赔付,虽然金额不大,但让养殖农户真正看到了"期货+保险"的"保底"功能.

三、领先性与主要成效(一)填补国内政策性农产品"保险+期货"空白.
平度市开展的"保险+期货(鸡蛋)"业务,是国内首单政策性农产品期货价格保险,完全以期货价格作为计价基础.
自项目开展以来,以青岛蛋鸡业协会为依托,项目迅速铺开,众多养殖户积极参与,截至目前,我市已通过政策性"期货+保险"模式为养殖农户投保鸡蛋2000余吨,填补了国内在政策性"保险+期货"上的空白,后期政府将逐渐降低对农户保费补助标准,确保按项目按计划成长为常态化农业保险项目,为我市蛋鸡养殖户稳定收入,为我市农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二)联通农业金融通道,助力服务农业供给侧改革.
政府、保险公司、期货公司形成的良性互动,大大提高了政策性农险效率,创新推动了农业结构化调整,打通了农业和金融之间的阻隔,满足了农业现代化对于资金和风控的需求,对于进一步加快农业健康发展、现代化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同时,结合政策面支持,下步可探索将该项目拓展升级,复制到生猪、肉牛等其他品种,为"保险+期货"进一步推广提供了可值借鉴的模式.

(三)树立金融创新典范,壮大改革试点成果.
我市组织开展的"国内首单政策性农产品(鸡蛋)'保险+期货'项目"是作为国家中小城市改革试点市农村金融聚集区改革的具体工作之一,该项目从全青岛200多个申报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得了青岛市金融创新奖的第一名,为青岛市金融领域最高奖.
并且,在10月份举办的大连商品交易所服务三农大会上,本项目作为交易所树立的创新典型,受到了高度赞扬,平度陈氏兄弟养殖基地作为北方养殖行业的唯一代表,参会并进行了发言,极大的增强了我市在金融服务三农领域的话语权,进一步扩大了青岛市在财富管理领域内的影响力.
目前,该项目已作为期货服务三农的经典案例,由中国期货业协会汇编入册,年内出版发行.

李沧区高标准打造青岛国际院士港李沧区政府按:今年以来,李沧区坚决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系列决策部署,大力发扬"直面问题、排除万难、无中生有、始终顶尖"的精神,在创造创新中推动青岛国际院士港成功上升为省市战略.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中央级媒体及众多省市级媒体给予报导.
省委书记刘家义批示:"加快推进.
",省委副书记、省长龚正批示:"很有意义,省直相关部门应予大力支持.
请李群、书坚、爱荣同志阅示.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群,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杨东奇,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张江汀等省市领导同志也多次批示肯定.
省委省政府《关于做好人才支撑新旧动能转换工作的意见(鲁发〔2017〕26号)》专写一段支持院士港建设;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出台支持院士港建设19条(鲁人组发〔2017〕24号);市委第22次常委会议专题研究支持院士港发展.

一、案例背景李沧区作为青岛曾经的重工业基地,是青岛"去产能"的重点区域,产业面临短暂的真空期,经济发展处于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
为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提升区域发展核心竞争力,2016年6月,李沧区提出高标准打造青岛国际院士港,通过引进世界级水平的院士及其团队,充分发挥院士技术、品牌和资源优势,构建以高端人才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和区域创新体系,打造国内首家以院士创业为服务内容的高端园区.

二、具体做法(一)精准定位园区功能,找对人才发展的路子一是将闲置楼宇打造成院士港.
院士港位于2014青岛世园会景区南侧,紧邻中国海洋大学、海军青岛潜艇学院,由26栋独体多层小楼和3栋高层组成,建筑面积达19.
6万平方米.
几年前,这里曾是李家上流社区建设的计划用作总部经济的商务楼宇,由于与青岛南部沿海核心区相比缺少吸引企业的优势,造成大部分楼宇闲置.
李沧区转变思路、重新定位,凭借良好的环境、配套和学术氛围,提出将其打造成为国际一流的院士园区.
整体布局包括院士港一期、二期、院士产业核心区、院士产业基金、院士技术论坛、院士特色风情居、院士顶尖荟和院士综合服务网,致力于打造院士经济生态系统.

二是创新工作推进模式.
采取"政府引导、企业经营、市场运作、专注创业"的运作模式.
政府做好政策制定、土地要素保障、院士引进等工作;设立院士港管委会,负责院士港日常运营服务;成立了院士港集团有限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开发建设、运营管理服务保障、金融支持和技术交易和产业转换.
做到既有政策支撑,又符合市场运作规律,探索出一条适合区情的建设运作模式.

三是高标准引进人才.
将引才标准定位在人才的"塔尖"——院士,规定"非院士不得入驻",且以每年常驻3个月以上的全职院士为主.
所邀请的院士在国际上一般排名在百名以内甚至前十名,且年龄是在40岁-65岁的中坚力量,同时其研究方向要突出市场性,带来的项目必须能够推向市场.
院士港计划用三到五年时间,集聚10名世界级顶尖人才及团队,引进100名国内外知名院士,带动1000名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和"千人计划"专家及博士、博士后集聚李沧.

四是培育高端产业链.
重点引进各国世界级水平的院士及团队,重点打造网络信息、设计研发、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领域,争取实现"引进一个院士、带来一个团队、落地一个项目、带动产业优化",用三到五年时间,打造10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10个科研院所或工程、技术中心,培育形成百亿级甚至是千亿级产业链.
国际性、顶尖性、中坚性和市场性,这构成了青岛国际院士港的优良基因,也为李沧的创新发展打造了一个起跳高点.

(二)全力推介对接规划,加速院士引进及成果转化一是主动靠上,拓展合作共赢空间.
项目管委会实行"双组长制",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多次赴北京、上海、重庆等地参加"CCF大数据与计算智能大赛"等各种节会,承接全国材料大会,登门拜访院士.
积极与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开展合作,将各国世界级水平的院士充实到院士项目库中,安排专人开展对接工作.

二是多种渠道,搭建引智合作平台.
2016年11月28日,全国首个海外院士工作站——"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海外院士工作站"落户院士港,为有志于来华创业的海外人才提供便捷高效的平台.
目前已与中英科技文化协会、美国华裔科学家协会、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乌克兰科学院等19个海外相关机构建立了稳定联系,后期将依托各大海外引智工作站,借助海洽会、蓝洽会、世界院士大会等海外人才聚集平台,推动海外引智工作.

三是高点规划,推动院士成果转化.
聘请世界级顶尖规划设计机构及大师主导设计,按照产城融合、产城一体的思路,规划打造占地面积约3053亩的"院士产业核心区",承载院士科研项目产业化.
袁隆平院士在院士港成立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设立了40亩的海水稻研发实验基地,从事耐盐碱高产水稻、超级杂交稻和高光效应用三个方向科技成果的转化.
目前,在盐度0.
6%的条件下,首茬试种的海水稻(耐盐碱水稻)材料测产,理论亩产达到620.
95公斤.
习近平主席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专门提到"海水稻进行测产".
Seeram(西拉姆)院士项目致力于提供静电纺丝纳米纤维新材料的整体工业解决方案及纳米纤维新材料在生活民用、功能性纺织品、化工与环境、能源、电子、生物医药等领域的产业化开发,一期产品防雾霾纱窗生产线已试生产,预计市场体量为100—200亿元.

(三)完善相关配套机制,提升政策支持及服务质量一是出台优惠扶持政策.
制定《青岛国际院士港资助服务暂行办法》《青岛国际院士港项目评审评估暂行办法》等政策文件,对院士港入驻对象及条件、入驻程序、项目评估机制、扶持政策和服务管理、项目评审评估等方面作出规定.
要求引进的全职院士每年在港时间不少于3个月,可免费使用办公场地及人才公寓5年,提供项目资助资金最高1亿元;注册院士在院士港创办或参与创办企业,合作期限不低于5年,可免费使用办公场地及人才公寓5年,提供项目资助资金最高5000万元.

二是实行"一事一议、一人一策".
通过与院士面对面沟通,准确把握其需求和目标,给予精准政策扶持和配套服务.
比如为打消某院士担心合作公司产生目标分歧的顾虑,院士港做出"如果项目出现波折,我们全力帮你重新配套团队"的承诺,从而促成项目的落地.
在与某院士的洽谈中,发现对方最大难题是缺乏资金,最大顾虑是不愿被资方困住手脚,为此专门引进了风险投资基金,对项目进行股权投资.

三是提供"妈妈式+互联网"服务.
院士港坚持"妈妈式+互联网"服务理念,聘请国内一流的专业机构参与园区运营服务工作,组建专业的智慧园区建设团队、法务团队、评估团队、物业团队、运营服务团队,打造"全过程、全天候、全方位"的服务体系.
同时,根据院士及团队要求,对其入驻的院士楼进行单独装修改造,规划了餐饮、娱乐、健身等相关公共配套设施.
整合全市优质资源,优先保障院士及核心团队成员配偶就业、子女入学、高端人才公寓等实际需求,规划建设顶尖"院士居"和一批高端人才公寓,配套建设知名国际学校和幼儿园及高端医疗服务机构,让院士住得好、留得下,打造院士港优质的服务名片.

三、取得实效和领先性截至目前,青岛国际院士港已累计签约引进75名院士,外籍院士占比超过70%,12个院士项目率先落地.
李沧区打造青岛国际院士港,已作为人才引进及新旧动能转换的范例,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中央级媒体及众多省市级媒体多次给予报道.
尤其是与欧美同学会紧密对接,促成"第十届海外高层次人才座谈会暨海外院士青岛行"活动,22个国家和地区108名院士齐聚青岛,集中签约院士33名,在国内外引发热烈反响,院士港获得参会院士一致好评,在全国建立起院士合作优势.
院士港吸引了德国曼海姆市、深圳市等多地前来观摩学习人才引进服务工作.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扎实提升城市生长力市北区政府案例背景市北区总面积65.
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7万人,作为青岛的中心城区,产业基础良好,商贸物流发达,文化底蕴深厚,曾孕育了青岛港、青啤、海尔等知名企业.
同时,市北作为老城区,人口密度高、困难群体多,老企业搬迁、棚户区改造任务繁重,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承载力赤字较大,在城市治理上还存在手段不先进、体制不健全、职责不清晰、信息不统筹等突出问题.
实现城区产业结构、环境面貌、民生品质的全面升级,让老城区焕发活力、重新崛起,是我们积极探索城市治理新模式的强大动力.

案例基本情况2016年下半年,我区提出了"城市生长力"城市治理品牌,大力实施"经济实力、产业活力、城区魅力、社会合力、治理能力"提升工程,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和大数据运用,建设区、街、社区三级信息系统和全区统一的信息数据中心,组建覆盖全域的网格员队伍,打造问题发现上报、立案派遣、处置反馈、核查结案的闭环管理模式,实现了数据的互通共享和综合应用,并逐步引导群众参与治理,着力提升群众满意度,取得了良好成效.
被国家民政部批准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试验区,荣获全国创新社会治理最佳案例奖;2016年初,北京大学(青岛)城市治理研究院落户市北,2016年底,主办2016中国城市治理(青岛)创新年会;2017年8月、11月,《经济日报》、《光明日报》先后刊发专家解析市北创新文章,11月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城市的温度与厚度——青岛市市北区城市治理现代化的实践与创新》.

创新性思路、做法与方式(一)区域管理网格化将全区划分为135个责任网格、1064个单元网格,将124个区域相对集中、面积较大的厂区、园区、校区等划分为拓展网格.
每个社区网格设立1名网格长和若干名网格巡治员,街道安排1名分管领导、1名科级干部和1名综合执法队员下沉到社区网格,属地公安派出所和交警中队各安排1名干警沉到社区网格中,共同组成社区网格员队伍,按工作分工承担相应网格管理责任.
同时,积极吸收和发动社区老党员、老干部、热心人员和社会组织共同参与到网格员队伍中来.

(二)全区统筹信息化市北区与青岛市勘测院、联通、移动等运营商合作,搭建网格化信息平台,配发手持信息终端,开发了"市北城市治理"微信公众号和"在市北"APP.
通过"主动发现"和"被动发现"双途径采集信息,实现了各类信息的全面收集.
对全区人口、企业、棚户区、建筑物、危险源、城市部件、九小场所、应急资源及监控探头等各类资源收集、核准、整合,摸清家底,创建区级信息数据中心,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动态管理,推进城市智慧管理.

(三)公共服务精准化依托区级信息数据中心,综合运用移动GIS、三维地理信息、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加强对城区人口、企业、建筑、网络民意等各类信息数据的分析利用,变数据为资源,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通过"在市北"APP和城市治理微信公众号,得以更加及时、全面、精准地了解群众所想、所盼、所需,合理调整管理政策、资源配置和服务方向,精准发力、综合施策,提高了公共服务的质效.

(四)社会治理精细化创新设立区城市综合治理指挥中心,实现城市管理、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综合执法、公安110指挥中心、政务热线等多部门联合办公、联合值班、联合处置.
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整合城管、文化、价格、服务业、房管等部门执法力量,成立综合行政执法局,在街道设立综合执法办,建立了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行政执法体制.
建设区、街道(部门)和社区三级管理平台,社区做好前端防控,街道加强综合管理,区级平台注重指导监管.
配套出台了《网格化管理办法》、《系统平台操作处置规范》等指导性文件,对涉及12大领域、99项具体工作规定责任单位、处置标准和完成时限.

实际效果和领先性通过打造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制保障的新模式,构建了"互联互通互动、协调协作协同、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新格局.
一口受理.
将城管、安监、环保、司法等十多个部门各自设立的14个政务热线平台、6个网络平台,统筹整合为1个综合业务平台,做到对外一个声音、一个口径受理服务管理,实现了政府管理资源的聚合与共享.

数据共享.
依托"互联网+",引进"云模式",完成了区内十多个民生部门业务系统的对接和数据共享,建成1套地理信息数据库、3个城市治理基础数据库和9个城市治理专题数据库.
快速反应.
整合了全区6694个视频探头,可随时通过网格化平台进行特定探头的实时影像和历史录像的监控调取,为处置城市治理有关事件提供第一手资料,全面提升了城市治理效率和水平.
高效督办.
充分发挥街道属地管理作用,街道能处理的由街道平台负责处置,超出职责范围或需其他部门协助处理的,推送至区平台确责派遣、加强调度、亮灯督办,权责分工更加清晰,形成了问题发现及时、协调有序、处置有力、监督有效、责任落实的常态化治理机制.

创新推进多功能集成公厕建设着力打造"净善境美"城市管理服务品牌市南区政府一、案例背景:城市公共厕所作为城市公共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挥着重要作用.
公共厕所设施匮乏是城市的通病,市南区作为青岛市政治、经济、旅游、文化中心,近年来旅游业高速发展,原有的公共厕所布局、硬件设施、管理服务逐渐无法满足市民和游客的服务需求,亟待政府进一步有所作为、改善现状,以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二、项目基本情况近年来,市南区加快实施"公厕革命",以满足居民、游客"人性化、洁净化、便利化、实用化"如厕服务需求为基点,创新"一厕一策划、一厕一文化、一厕一景观、一厕多功能"建设理念,在做优做美有限公共空间的同时,因需拓展公厕服务功能,有效提升公众如厕体验和城市公共服务品质,努力补齐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短板.
目前,辖区公厕数量达120座,在全市率先达到每平方公里4座公厕的标准,公厕建设数量、管理标准以及服务功能均走在国内前列.

三、创新思路及做法(一)创新理念有效解开"邻避效应"难题.
人人都需要公厕,但是人人都不希望将公厕建在自家周边.
推进公厕建设,必须首先化解"邻避效应".
一是广泛调研,找准症结.
在公厕建设之初,广泛听取民意,畅通诉求表达机制,"邻避效应"的解决之道在于优化设计,提高建设和管理标准消除群众顾虑.
二是迎难而上,标准示范.
街心花园广场是居民娱乐、休闲、纳凉的好去处,但由于规划选址难、附近居民反对等种种原因,广场公厕建设举步维艰.
对此,市南区选择最具争议,建设困难最大的香港花园紫荆广场进行建设试点,多次实地调研,广泛征求社会各方面包括街道、居家委会、物业及居民的意见、建议,结实际情况对公厕进行设计建设.
公厕外观融入城市美学,与周边建筑、景观既相互协调,又独具特色.
结合公厕建设对周边街心游园同步进行绿化美化提升,栽种精品花草树种,形成立体式景观.
建设省内首个第三卫生间,提供免费WiFi、卫生纸、洗手液等服务功能,公厕美观度、清洁度和实用性得到全面提升,得到周边居民广泛称赞,由"邻利效应"带来的"示范效应"得到充分展现,"邻避效应"迎刃而解.

(二)创新设计有效打开"空间不足"限制.
市南区为建成区,公共资源短缺,并且传统单一公厕已无法满足居民、游客个性化、多样化的服务需求.
市南区以人本需求牵引建设导向,在公厕设计下功夫、做文章.
一是创新设计,拓展建设空间.
在对既有公厕进行升级改造的基础上,统筹辖区公共建设资源,对全区公厕建设进行统一规划设计.
针对景区、广场等人流量相对密集区域空间较小现象,通过新建和改建,逐步扩大公厕建设空间.
二是创新布局,拓展功能空间.
秉持"公厕服务+N"管理服务理念,推行"一厕一景观、一厕多功能"建设理念,男女蹲位比例达到1:2,增设第三卫生间.
因需设置免费WiFi、直饮净化水、"码上导游"、自助售货机、"手机加油站"、"城市美容师驿站"、"城管景区服务工作站"、益生菌植物除臭杀菌系统、LED智能显示屏、行李架、儿童蹲位、换衣台、擦鞋机、图书室等设施,综合服务空间大幅提升.

(三)创新模式有效化解"数量不足"制约.
在公厕建管领域,市南区不断突破固有思路,创新投资模式,形成共赢局面,有效提升服务能力.
青岛市市南区延安三路公厕是全市首家采用"B-T"建设模式的公厕,"BT"是英文Build(建设)和Transfer(移交)缩写形式,意即"建设--移交".
2016年,该公厕由中石化延安三路加油站依托自有场地投资建成,然后移交政府下属专业队伍进行管理服务,由区财政保障管护经费.
这既减少了政府建设资金支出,又减轻了企业维护负担,也为全区居民增加了方便;市南区老年活动中心一处附属公厕,于今年8月份纳入行业统一监管,由政府下属专业队伍进行管理服务,此举不仅破解周边广场、社区如厕难问题,同时提升了公厕日常管护及服务质量.
同月,借鉴延安三路加油站公厕的建设模式,市南区城管局在太平湾雕塑园内建设一处公厕,落成后交由雕塑园管理方市机关事务管理局进行日常管理,有效解决了现有空间选址不足的难题.

(四)创新标准有效补齐"服务弱势"短板.
公厕建设、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要建设好,更需管理好.
为规范提升管理水平,一是提升管理标准.
今年,市南区在执行国家省、市有关行业导则规范的基础上,修订《市南区公共厕所管理服务标准及考核细则》,对具体作业流程、保洁标准等细节进行了细化完善,如:对厕内蚊蝇数量、洗手液高度等细节均做了具体标准.
推行公共厕所保洁服务日志制度,用更高更细的制度标准不断规范提升行业作业水平,确保厕内始终保持清洁无异味;二是建立激励表彰机制.
开展"创优达标"活动,依托环卫作业网格化管理平台,依据考核奖励标准,采取各环卫工作站日常考核和局行业办集中考核相结合的办法,根据综合考核成绩排名,分等级给予物质奖励,有效激发争先创优氛围.
三是建立定期培训制度.
针对从业人员文化水平、职业素养普遍较低特点,每年组织辖区公厕管理和服务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对公厕管理办法、考核细则和服务标准、文明礼仪等内容进行集中培训,不断提升从业人员服务意识和服务标准,有效提升公厕管理规范化、专业化水平.

(五)创新品牌打造城市管理亮点.
市南区认真总结公厕建设经验做法,总结提炼出"洁净市南、净善境美"管理服务品牌:"净"即洁净,"善"即更好,"境"即环境,"美"即时尚.
通过深化打造管理服务品牌,正确引领公厕建设方向,不断激发公厕管理内在动力,在去"短板"的同时,"长板"效应逐步显现.
国家住建部、国家旅游局及省、市等有关领导先后视察市南区公厕建设情况,湖南省及海南省三亚市等省内外40多个区市先后前来参观学习,给予充分肯定.
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级社会媒体也给予广泛关注,《新闻联播》、《中国建设报》等国家、省级媒体大篇幅报道市南区公厕建设成果,昔日城市管理"短板"成为城市管理亮点.

今后,市南区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不懈推进厕所革命,努力补齐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短板"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全国旅游厕所建设管理新三年行动计划要求,全面提升旅游厕所,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提高建设标准、完善服务功能、创新管理方式,实现"数量充足、分布合理,管理有效、服务到位,环保卫生、如厕文明"的新三年目标.

匠心打造"静脉产业园"构建垃圾分类处置新体系城阳区政府一、案例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垃圾产生量也迅速增长,垃圾围城、垃圾围村矛盾日益凸显.
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置,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
而我国垃圾处理多采用填埋方式,过多占用土地资源,严重污染环境,因此进行垃圾精准分类和科学处置已成为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基本情况城阳区夏庄街道以践行绿色可持续发展为宗旨,打造以王家曹村社区为试点的"静脉产业园",大力推进城乡垃圾有效分类处置工作.
静脉产业,顾名思义即将废弃物转换为再生资源,如同将含有较多二氧化碳的血液送回心脏的静脉,循环利用,变废为宝.
该产业园主要分为餐厨垃圾分类处理中心、智能压缩垃圾转运站、秸秆垃圾处理中心,垃圾有效分类储存中心及科普教育基地五个项目.

三、主要做法(一)精细识别,三端处理,建立餐厨垃圾处理中心.
该项目投资80余万元,现已建成使用.
该有机垃圾微生物处理设备方便"小巧",放置在50余平方米的板房中.
设备分为前中后三部分,前端为粉碎区,大棒骨、玻璃碴、塑料袋、海螺壳、海蛎子壳皆可实现一次性粉碎;中端为油脂分离区,可对分离出的油脂、臭气进行无害化处理;后端为厌氧发酵区,可将有机质转化为纯度达99.
8%的优质氮肥.

(二)机动灵活,清洁高效,建立智能移动式垃圾压缩转运站.
该项目投资60余万元,占地面积约20平方米,现已建成使用.
该转运站可选装多种形式的上料装置,袋装收集、标准垃圾桶收集、人力车收集、小型电动车收集等皆适用.
压缩站箱体容积为9立方米,一次压缩装运量为6-8吨.
中转站通过先进的接收、压缩装置,将散装垃圾压缩装箱,实现清洁高效运转,改善垃圾露天堆放、散装转运等严重污染环境的情况,有效避免了垃圾存储过程中的散落、滴漏.
中转站中还设有必要的防护措施,对粉尘、臭气、污水等进行处理,减小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三)高效处理,循环利用,建立农业秸秆垃圾处理中心.
该项目投资400余万元,通过设备就地生物处理技术将废弃物转化为有机燃料,重点解决街道部分区域有机废弃物产量大,产生源分散,不易于集中处理以及处理设施不完善等问题,真正实现有机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建成后每天可处理秸秆垃圾、园林垃圾等物料约6吨,每年可产出颗粒燃料约360吨,不仅有效改善相关区域农业生态环境,节约处置费用,还可带来每年约10万元的经济收益.

(四)精准分类,合理存储,建立垃圾有效分类存储中心.
该项目正在筹备建设中,旨在有效解决城阳区夏庄街道部分区域混合垃圾产量大、处理难的问题.
建成投入使用后将设置标志鲜明、样式合理的专用分类存储箱,对玻璃、纸箱、塑料、砖瓦石块等混合垃圾进行有效分类,精准存储,为下一步分类处理、循环再利用的高效处置运转奠定基础.

(五)加深认识,全民参与,建立科普教育基地.
该项目为产业园的配套项目,现正在筹备建设中.
该项目定位为面向全社会的开放式教育平台,主要对广大干部、群众、工人、学生等群体开展垃圾有效分类和循环再利用等相关知识的科普宣传教育活动.
从"什么是垃圾"、"垃圾的分类"、"垃圾的来源和去路"、"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城市垃圾的处理"及"垃圾的回收和利用"等方面加深广大群众对垃圾分类的认识,提高其垃圾分类自觉性.

四、实际效果(一)全面宣传,群众知晓度大幅提高.
试点社区组织社区全体工作人员通过给社区居民的一封信、社区广播、宣传栏、电子屏、走访入户等多种形式向社区居民宣传垃圾分类处理意义、具体措施及奖惩办法,现试点社区已能达到居民对垃圾分类项目的制度措施一口清.

(二)合理奖惩,参与主动性显著提升.
城阳区夏庄街道投资8万元制作专用的餐厨垃圾桶,并建立奖惩结合的垃圾分类收集制度.
规定社区的餐厨垃圾实施每晚8点定点投放,居民每依规投放一次可得到5元奖励,如若发现投放的餐厨垃圾中含有不可粉碎的物质则每次从奖励中扣除50元,经测算每年每户可得奖励资金1000多元,该制度极大调动居民主动分类热情,试点社区垃圾减量化明显.

(三)以奖代补,再造有机肥循环利用.
采取以奖代补方式鼓励周边农户主动将秸秆、树枝等农业垃圾运送到产业园内的秸秆垃圾处理中心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将产生的有机物质进行循环再利用.
同时餐厨垃圾处理中心每天能够处理约1吨的餐厨垃圾,产出约100斤可直接用于果蔬种植的有机肥料,为农户减少约三分之一的有机肥费用支出.

(四)示范带动,建构垃圾处理新体系.
"静脉产业园"项目推动城阳区夏庄街道真正构建起"垃圾前端分类-垃圾处置-垃圾有效分类-产生再生资源-群众环保意识增强"垃圾分类处置新体系.
目前投入使用的项目已为街道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同时已有多个其他省、市区域的考察团对该项目进行专门考察.
"静脉产业园"项目的建立和良性运转,不仅推动夏庄街道驶入节能低碳减排发展快车道,更可为全省乃至全国的垃圾有效分类处置工作起示范带动作用.

挂图作战强效问责全力推进新区项目建设落地落实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一、案例背景项目建设是发展的生命线.
作为全市重点项目聚集地的西海岸新区,紧紧围绕全市重大投资项目、重要民生工程,深入开展"项目落实年"活动,以年内洽谈引进200个优质项目、开工建设200个重点项目、竣工投产200个重点项目为目标,实施了项目洽谈引进、开工建设、竣工投产"三大战役"挂图作战.

二、基本情况为确保实现"三大战役"总体目标,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理清关键节点,实行挂图作战,对所有项目定人、定责、定时限,对所有任务细化、量化、军令化,明确路线图、时间表,强化督查落实,促进了"三大战役"重点项目按计划进度有序推进.
截至12月底,"三大战役"确定的任务目标全面完成,共完成洽谈引进项目348个,占比174%;开工在建项目实现开工208个,占比104%;竣工投产项目实现竣工222个,占比111%.

三、主要做法(一)组建作战指挥部.
召开了"三大战役"挂图作战动员会议,落实好三大战役的总指挥、作战指挥长和各个作战部队,明确责任主体、任务分工,依据重点项目作战进度图、作战部署图和作战保障图,按图研究、按图指挥、按图推进、按图督战、按图问责,确保活动取得成效.

(二)绘出三张作战图.
一是作战进度图.
主要包括项目基本情况、责任领导、责任单位、月度计划和完成情况等内容.
总指挥部办公室每月对各作战部月度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认定、汇总和通报,并在作战进度图上体现.
作战进度图同时以展板形式,在东区和西区办公中心一楼大厅摆放展示.
二是作战部署图.
主要包括各作战部全年洽谈引进、开工建设和竣工投产项目的数量、任务、责任人,以及每月作战部署、作战要求、存在问题及所涉及部门、责任人、解决措施、时限等内容.
各作战部将上述内容明确后在部署图上体现,并于每月月底前将下月作战部署图报总指挥部办公室备案.
部署图一经备案即视为军令状,作为对各作战部及各相关职能部门考核、追责的重要依据.
作战部署图同时以展板形式,在责任单位驻地醒目位置摆放展示.
三是作战保障图.
主要包括各项目审批、服务、保障单位和项目落地功能区、镇街服务保障的任务、数量及完成情况等内容.
服务保障单位一旦保障不力,影响项目建设进度,与项目主责单位一同追责.

(三)实行节点精准督查.
将项目建设从立项审批到竣工验收细分为52个关键节点,逐一落实到每个重点项目、对应到具体责任单位.
充实督查力量,强化责任落实,卡紧各项任务时间节点,到现场一线调度推进,扎扎实实推动项目落地.
紧紧围绕引进、开工、竣工重点项目,对照月度推进目标,实行一月一调度,一月一通报,对未达目标进度的单位给予"黄牌"警告,对严重滞后的给予"红牌"警告.
截至11月底,累计对191个未达标项目以展板形式进行了通报,对项目主责单位和涉及配合单位的负责人进行了约谈.

(四)严格落实考核奖惩.
制定了《青岛西海岸新区"项目落实年"项目引进、开工、投产"三大战役"挂图作战奖惩办法》,以各参战单位、服务保障单位"三大战役"挂图作战年终考核成绩为依据,确定考核等次、对应奖惩类别.
既对工作突出、成绩优良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相应的奖励,也对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或保障不力、庸政懒政的后进单位和个人给予相应的处罚.

四、实际效果实施"三大战役"挂图作战,在推进项目建设上做到了"一个明确",实现了"三个转变".
"一个明确",即明确了责任主体.
实行挂图作战,细分关键节点,对所有项目逐一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包括包抓项目的管委分管领导、单位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和中层负责人,并根据需要延伸到具体工作人员,将办结时限明确到日;对涉及需多个单位联合办理的事项,由包抓项目的区领导负责、一个单位牵头到底.

"三个转变":一是作战督导由面上督查向靶向攻坚转变.
将项目建设从立项审批到竣工验收细分为52个关键节点,逐一落实到每个重点项目、对应到具体责任单位.
充实督查力量,强化责任落实,卡紧各项任务时间节点,到现场一线调度推进,扎扎实实推动项目落地.
对照月度推进目标,实行一月一调度,一月一通报,对未达目标进度的单位给予"黄牌"警告,对严重滞后的给予"红牌"警告.
截至11月底,累计对191个未达标项目以展板形式进行了通报,对项目主责单位和涉及配合单位的负责人进行了约谈.

二是项目推进由各自为政向上下联动转变.
管委办公室主动作为,按计划对纳入挂图作战项目分批次开展实地督查工作,同时,制定并实施项目推进、政务落实考核办法,全过程控制项目推进52项关键节点,充分利用展板、督查、通报、问责等方法,督促项目推进又快又好.

三是破解难题由坐店开方向上门问诊转变.
各指挥长、各部门单位结合开展"三联三帮""千企招商大走访"和"进双百千现场"等活动,积极深入企业、项目现场,现场答疑解惑、破解难题,促进项目快速推进.
12月20日,西海岸新区聘请第三方社会机构开展了项目方满意度电话调查,共随机访问180名重点项目负责人、项目经理等,满意率达到98.
9%.

组建全区旅游发展委员会助推全域旅游发展崂山区政府一、实施背景为了满足广大群众消费需求变化,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2015年8月,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全国旅游工作研讨会上,正式从国家旅游局层面首次明确提出全面推动全域旅游发展的战略部署.
随之,国家旅游局下发《关于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的通知》(旅发〔2015〕182号);2016年2月,国家旅游局正式发布首批262家"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崂山区成为全市唯一入选区市.
二、基本情况崂山区全区陆域面积395.
8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700平方公里,辖5个街道办事处,共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个,国家5A级景区1个,国家级4A级景区3个,国家级3A级景区10个,以国家级节会青岛国际啤酒节为代表的特色节会7个,鲁商凯悦、麒麟皇冠、索菲亚、蓝海、远洋等三星级以上酒店9家,旅游资源优势明显,其中崂山风景区面积471平方公里,核心游览区面积216平方公里,共有景点220多处,是全市唯一5A级景区.
但这种优势还没有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旅游产品体系不健全,"小、低、散"问题仍是发展的短板,距离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仍有差距.

三、创新做法为加快旅游业全区域、全要素、全产业链发展,针对崂山旅游业存在的问题,2017年6月,崂山区在全市率先成立区级旅游发展委员会,实现了三个整合:一是整合旅游相关职能部门单位,将崂山风景区管理局、崂山区旅游局、青岛市啤酒节办公室、青岛石老人国家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进行整合,实现由"多头化管理"到"一体化运作"的升级转变.

二是整合旅游发展服务平台和运作平台,将各相关部门单位的景区管理、旅游发展和节庆会展等职能和平台全部整合,开拓创新旅游产业业态和营销模式,实现"综合产业综合抓".
三是整合力量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建立全区旅游秩序整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组建由旅游、公安、交警、交通等部门组成的"旅游联合执法办公室",形成齐抓共管的旅游执法体系和治理格局.
四、取得成果和领先性(一)旅游发展活力更加强劲.
编制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及专项规划,旅游资源配置更加优化,旅游大项目和业态布局更合理.
沙港湾、大河东文旅小镇、VR展示体验中心等一批旅游大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二)区域影响力明显增强.
整合全区旅游资源,实现整体捆绑营销,主流舆论不断壮大.
扩大自媒体传播影响力,崂山风景区官博入选"全国5A景区官博影响力Top10".
成功举办青岛国际啤酒节、第二届"崂山100"国际山地越野赛和"崂山之巅"半程马拉松赛.
制作推出纪录片《崂山》,入选2017年优秀国产纪录片.

(三)旅游市场环境全面优化.
完善旅游公共服务功能,建设8处旅游信息咨询中心,形成区、街、村三级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体系.
深化"厕所革命",建成38座标准化生态厕所,荣获全国厕所革命管理模式互联网+创新奖.
组建旅游投诉快速处置办公室,打造全区统一旅游热线96616,设立投诉准备金,建立快速处理先行赔付等制度,游客满意度持续提升.

(四)乡村旅游不断壮大.
挖掘乡村绿水青山、田园风光、衣食住行、乡土文化等旅游资源,大力推进农旅结合,全区乡村旅游规模优势和品牌效应不断扩大.
"山海人家""山里人家""茶香人家"乡村旅游品牌和"仙居崂山""微澜山居""乐活美宿"等高端民宿品牌初具规模,晓望社区入选农业部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王山口社区、竹溪山居观光园、山泉湾樱桃采摘园等分别获评山东省旅游特色村、农业旅游示范点和精品采摘园.
"北宅樱桃节""沙子口鲅鱼节""崂山茶文化节""枯桃花会"等节庆活动品质显著提升,2017年接待游客11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
3亿元.

加快医共体建设打造分级诊疗"即墨模式"即墨区政府随着医改工作向纵深推进,2017年,国务院指出要全面启动多种形式的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推动医疗资源下沉,病人双向转诊,逐步缓解看病难问题.
即墨区大胆实践、积极创新,建设区域医疗共同体(以下简称"医共体"),探索出一条具有即墨特色的分级诊疗新路子.

一、基本情况及创新性做法(一)创新一套组建模式近年来,即墨区通过引进和整合医疗资源,组建了3个医疗共同体,进一步优化了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实现了群众少跑腿、少花钱、看好病的目标.
1.
"三级医院+一级医院+中心卫生室"模式:争取青岛中心医疗集团与温泉卫生院、辖区20家中心卫生室建立医共体——青岛蓝谷医院,致力于打造国内康养结合、分级诊疗的创新性医共体模式,促进我区康复养老事业发展.

2.
"二级医院+一级医院+中心卫生室"模式:区人民医院分别与17家卫生院、50家中心卫生室,区中医医院分别与8家卫生院、30家中心卫生室建立了两个纵向联合的紧密型医共体,人财物由医共体内部统一管理.

(二)建立一系列配套制度1.
统一规划发展.
三家牵头单位(青岛蓝谷医院、区人民医院、区中医医院)对医共体内的医疗、科研、公共卫生等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并负责医共体的发展规划、业务培训、评价考核和绩效管理等.
2.
统一内部管理.
医共体内部人员身份编制不变,牵头单位根据发展需求对人员统一调剂使用,基层院长由医共体统一推荐,医疗服务收入由医共体内部统筹分配使用.
3.
推行支付方式改革.
实施了"区域医疗包干、超支分担、结余奖励"的医保按人头预付费制度,医共体内基层医疗机构的包干额度,以居民医保当年所筹集资金提留10%的风险金后确定;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包干额度,按上一年度总费用上浮5%确定.
4.
健全财政补偿机制.
区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承担牵头单位下派专家薪酬的80%,同时每年安排500万元,改善基层工作环境;对各级医疗机构下沉服务人员从职称评聘、绩效工资、补助补贴等方面给予倾斜.

(三)搭建三个支撑平台1.
卫生信息化平台.
整合了全区医院管理、居民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等10余个区域卫生信息系统,建成了覆盖区、镇、村三级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
推广应用了区域内"一卡通",实现全区公立医疗机构之间一卡通用.

2.
资源共享平台.
整合优化资源,建立了消毒供应、临床检验、影像诊断、胸痛和卒中五个区级中心.
医共体内信息互联互通、检查结果互认、远程会诊协作,为落实和推进分级诊疗提供了强大的信息支撑.

3.
基层工作平台.
建立以"慢病防治+家庭医生"为核心的健康管理平台.
全区组建了223个基层家庭医生服务团队、61个二级医院医生团队,规划建设面积2万平方米的高端健康管理中心,开展无偿服务、有偿服务和高端服务,满足了群众多层次的健康管理需求.
创新建立了"社区分类管理-120转运-中心救治-社区康复"无缝衔接慢病管理环.
以高血压人群管理为例,首先进行筛选分类,对高危群体信息录入网络平台,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日常监护;出现危急情况时,由120及时报送120调度指挥中心和区卫计局应急指挥中心,值班医师指导处理、会诊、组织人员进行救治;病人康复后转回社区,由家庭医生进一步康复治疗或作为重点人群跟踪关注管理,极大提升了群众的健康保障水平.

二、取得成效(一)"以健康为中心"的理念得到深入落实.
"医共体+按人头付费"改革,改变了区域内各级医疗机构各自为政、无序竞争的局面,让医共体内部单位成为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发展共同体.
逐步引导医疗机构从"以疾病为中心"到"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工作重心主动下移,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和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想方设法让疾病早发现、早治疗,让居民少生病,少生大病.

(二)分级诊疗制度得到深入实施.
"医共体+按人头付费"让医疗机构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医疗机构的发展有了活力,医务人员有了动力.
青岛中心医疗集团下派7名专家,对蓝谷医院的科室规划布局进行重新设置,打造区域内康复养老、临终关怀等龙头学科;区人民医院、区中医院派出115名业务骨干到基层工作,各镇(街)卫生院选派280名业务骨干到中心卫生室工作,促进了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使更多优质资源下沉到基层,小病、常见病和康复患者全部选择在当地治疗,进一步规范了"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

(三)医疗费用得到有效控制.
"医共体+按人头付费"的推进,把医保基金从"医院收入"变成"医院成本",倒逼医共体内各医疗机构把"要我控费"变成"我要控费",主动控制不合理的检查和医疗费用,主动降低外转患者,尽最大努力减少居民患病,减少医疗费用,实现各方受益.

(四)基层医疗机构发展得到较大提升.
随着"医共体+按人头付费"的深入推进,医共体内部在人才、技术、管理方面更加注重协同发展,在设备、设施等方面更加注重统筹利用,牵头医院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支持和扶持更加积极主动,通过坐诊带教、业务指导、进修培训、参与管理等方式,促使医共体内各医疗机构在规章制度、技术规范、人员培训、绩效考核等方面执行统一的业务标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管理水平、医疗技术水平和患者信任度都有了很大提升.

创新服务机制项目审批实现大提速莱西市政府一、案例背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
转变政府职能已然成为当下政府工作的重点,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则是政府职能转变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我省出台了《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政务环境的意见》(鲁办发〔2017〕32号),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决策部署,提出走在全国前列的目标,打造"审批事项少、办事效率高、服务质量优"的政务环境,为实现创新发展、持续发展、领先发展提供保障.
这将是我省进一步优化政务环境的努力方向,也是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改革任务.

二、基本情况今年以来,为进一步提高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审批效率,莱西市结合实际情况,依法依规对项目审批流程进行了优化改造.
出台了《莱西市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审批手续全程代办实施办法》《莱西市招商引资重点项目预审查实施办法》及《实施细则》,大力实施项目审批"代办制""预审制"和"清单制"的保姆式服务,项目审批实现全面提速,形成了县域项目审批改革的"莱西经验".

三、具体做法(一)推行"代办制",企业不跑腿,全程协调办.
在市行政服务中心设立项目审批代办窗口,设专职代办员,以市行政服务大厅为龙头,由市、镇两级对项目审批手续进行代办,建立上下贯通、左右联动的项目审批代办服务网络,解决企业落户过程中来回奔波的问题,实现"企业办事、政府跑腿".

一是横向全程代办.
市行政服务中心在收到项目代办申请后,安排专人包联,按照"代办委托、定员服务、互动推进、办结送达"的程序,协调发改、环保、城建、人防、水利等单位审批窗口,全程办理项目审批手续.
对涉及多个部门的审批事项,召开联审会议进行联合审批,发改、城建、国土、环保等窗口密切配合,合力推动项目审批提速增效.

二是纵向服务下沉.
瞄准网格化服务建设,将审批服务的"触角"延伸至基层一线,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审批服务"代办"网络.
为方便乡镇企业办事,莱西市在每个镇街专门设立2-3名镇街代办员,直接与企业面对面提供服务、点对点解决难题,实现审批事项镇内受理.

三是服务网络升级.
为彻底解决企业落户来回奔波、项目业主对申报材料、办事程序不了解、申报材料不齐等问题,莱西市依托互联网和手机自媒体平台建立上下贯通、左右联动的代办服务网络,加强了项目建设与审批之间的有效对接.
针对以往基金企业注册周期长的问题,莱西市创新实施"一股东一表格,分散签字、微信传输、邮寄汇总"的办法,承诺3个工作日内完成基金公司注册.

(二)推行"预审制",串联变并联,手续同步办.
按照企业自愿原则,在企业做出承诺的前提下,对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实行预审,在土地报批和出让期间,先行审批事项"预审查",发放土地证后,审批部门充分利用预审查结果,快速出具正式审批文件,将预审查模式转化为正式审批模式,打通项目审批"最后一公里",实现项目审批大幅提速.

一是审批部门提前介入.
土地组卷上报之后,立即组织环保、城建、人防、审图中心等窗口召开"预审查"联席会议,项目方委托中介机构开始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书)》、设计规划方案、编制施工图等.

二是利用时间差预先审查.
充分利用办理土地报批和出让手续的时间段,对项目进行"预审查",大幅缩短项目正式审批时限,在规划方案和施工图编制完成后,城建(规划)、人防、施工图审查机构等部门窗口对规划方案和施工图进行联合预审,城建(规划)窗口出具建设工程符合规划的书面预审意见,施工图审查机构出具施工图预审查合格意见.

三是正式审批全面提速.
发放土地证后,各审批部门充分利用预审查结果,立即出具《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图审查合格意见书》等正式审批文件,发放《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
(三)推行"清单制",个性化定制,责任倒推办.
根据项目的不同特点,莱西市按照"系统设计、集成审批、个性定制"的原则建立项目审批档案.
每个项目做到"三个一",即:一个流程图、一份倒排工期表、一套材料清单.

一是优化审批程序,画好"流程图".
莱西市抓住流程再造这个"牛鼻子",着力在审批流程优化上下功夫,促进审批流程规范化建设.
着力画好"流程图",实现了承办部门、审批程序清晰、公开,审批服务代办员按照"流程图"按图索骥推进各项手续办理.

二是严格审批时限,做实"倒排工期表".
紧盯时间节点,倒排项目审批工期,明确每一个审批环节时限,实现了审批过程精准、高效.
随时组织发改、国土、林业、规划等部门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行政审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了工期按时推进、如期进行.
同时,根据倒排工期表,加大督查考核力度,对不作为、慢作为者进行严肃问责,切实打通"肠梗阻".

三是规范材料报备,量身定做"材料清单".
根据不同项目的自身情况,莱西市通过为项目量身定做"材料清单",明确审批所需各种材料,一次性告知企业所需准备材料,在材料准备上压缩时间,切实解决材料准备不规范、不及时等耗时费力问题.
"清单制"明确了企业和审批部门的责任,充分调动了各审批窗口工作积极性.

四、取得的实际效果及领先性通过"代办制""预审制""清单制"的实施,实现了审批串联变并联、前置变后置,大力压缩了审批时限.
项目从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到发放施工许可证的审批和中介服务时限最短可达到40天;从发放土地证到发放施工许可证的审批和中介服务时限最短可以达到8天.
青岛市政府有关领导批示肯定了我市做法,《经济日报》《大众日报》《青岛日报》均头版头条对我市做法进行了宣传报道.

高新区创新"事业部"体制构建"全产业链"招商大格局青岛高新区管委一、案例背景今年以来,青岛高新区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引领,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创新+3个更加"目标要求和"一三三五"工作举措,坚持将招商引资和推动项目快速建设作为"1号工程",创新"事业部"管理体制,构建"全产业链"招商大格局.
全年新引进重点产业项目518个,总投资971亿元,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凸显.

二、基本情况按照软件信息、医疗医药、互联网等六大产业育成和高新区创新驱动的内在体系,调整成立众创服务、信息技术、生物制药、金融、科研院所综合服务等10个产业事业部,建立扁平化决策、开放式运行、专业化招商的工作机制.
各事业部作为管委一级财政预算单位,由管委直接领导,负责落实工委、管委关于产业发展的总体部署,全面负责产业领域内的发展规划、产业组织、招商引资、项目推进等工作.
在运行机制上,管委充分授权,事业部按照企业化模式运行,自主制定实施推进方案,自主整合配置产业资源,自主创新驱动发展,独立考核.
同时,聚焦产业招商和项目推进,将管委部门分为前方和后方两个战队序列,配备精干的工作人员和充足的工作经费,建立闭环决策、开放运行、无缝衔接、高效运转的体制机制.
其中,事业部为前方战队序列,是"一线部队",专门负责招商引资和已引进项目的推进;整合调整经济发展局、投资促进局等部门,新组建经济发展促进局、行政审批局、综合行政执法局、人才服务和教育体育发展局,会同其他部门组成"后方保障战队",全力做好保障服务,同时也承担一部分发展指标.
成立专门的招商项目评审委员会,负责对项目的甄别评级.

三、创新性做法(一)"精兵"在一线聚集.
按照"专人、专门、专业、专注"的"四专"原则,配齐配强人员队伍.
一是打破机构设置部门固有格局和体制内人员的身份限制,实行全出竞进、双向选择,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中选配骨干力量;二是优先将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和专业背景的优秀人才充实到各事业部;三是面向社会招聘专业化人才,实行企业化管理,补充加强力量.
目前,全区四分之一的干部在事业部工作.

(二)问题在一线解决.
一是全面推行一线工作法,根据产业项目责任清单,强调领导干部亲力亲为,深入项目现场,掌握最新情况,一杆子插到底解决问题,主要负责人每周不少于1次、委领导每两周不少于1次;二是实施全程留痕工作法,普推微信群管理模式,全程记录项目接洽时间、地点、事件、推进措施、下步工作,确保以实际行动推动项目进展;三是建立"企业开放日"制度,集中收集意见建议,现场解决困难问题.
成功举办首届"企业开放日"活动,共收集意见建议80余条,现场解决问题60余个,有效搭建政府与企业相互沟通的桥梁与平台;四是建立调度问责机制,建立健全周工作单制度、工管委双周专题会制度、分管领导双周推进会制度、月通报制度以及责任人员民主评议制度,强化工期倒逼,制定作战路线图,及时通报工作进展,加大协调推进力度.

(三)效果在一线体现.
一是政府从"签字盖章"变"专业服务",事业部主动提供贴身服务,牵头组织从项目评估、部门联审、上会立项到建设投产的"全过程、保姆式、一站式"服务,减少了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二是全面推行"互联网+行政审批"模式,提前介入、压茬推进、并联审批,构建"环节最少、路径最短、审批最快、服务最好"的行政审批运行体系,企业设立时间压缩至3天以内,全区130余项行政审批事项91%实现"只跑一次腿"或"零跑腿";三是建立实施重要事项直通车工作办法,建立绿色通道,推行项目经理制、首问责任制,全程代办建设审批手续,确保项目"引得进、落得下、产得快".

(四)干部在一线发现.
一是把招商引资第一线作为考察识别干部的主战场,切实把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优秀干部精心培养起来、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
二是新调整提拔21名事业部负责人,旗帜鲜明地树立在一线选拔任用干部的导向,引导党员干部尚实干、勇作为、敢担当,把心思和精力汇聚到招商引资上来,激励大家到招商引资战场上大显身手.

四、实际效果(一)引进的项目更多了.
今年以来,新引进总投资200亿元的联东生命健康产业国际小镇、总投资70亿元的腾讯双创小镇、总投资45亿元的新时代财富金融中心、总投资33亿元的锐嘉科移动智地、总投资30亿元的软控总部、总投资22亿元的中国数据港总部基地,以及华为青岛基地、百度(青岛)智创基地、中兴网信青岛科技产业园、美空网总部等龙头项目,总投资762亿元的136个项目分两次集中签约落户,集聚效应进一步凸显.

(二)项目的质量更优了.
除引进中兴、华为、百度、腾讯等优秀企业外,围绕科研院所系、高校系、企业系、海外系四大创新平台建设,中科院声学所青岛分所投入使用,中科青岛时空信息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海洋大学生物创新园落户建设,青岛钱学森创新研究院、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青岛分院揭牌成立.
实施"三个一百"行动计划,引进中国能建、中建二局等央企,三年内建设产业载体1000万平米.
目前,国家级孵化器、众创空间达到16家,高新技术企业163家,创新创业项目突破1700家,"千帆计划"企业累计达到378家,成功获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

(三)干部的能力、作风更强了.
坚持"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各事业部倒逼工期、挂图作战,"5+2"、"白加黑","比学赶超、达标提优",干部作风更优了.
努力提高"五种能力",即捕捉信息能力、综合提升能力、迅速出击能力、一以贯之能力和总结反思能力,涌现出一批攻坚克难的行家里手,锤炼了一支敢打会拼、敢于胜利的干部队伍,成为建设一流高新区的中流砥柱和重要保证.

新动能新制造新经济突出中德合作打造智能制造示范园区中德生态园管委2017年,中德生态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围绕全省建设"四园三区"、全市"建好中德生态园"和新区把中德生态园建成"五大理念践行区"的统一部署,以创建国际一流园区为目标,积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在青山绿水间培育产业新动能.

中德两国最高级别标准化合作机制--中德标准化合作委员会会议、中德两国首个智能制造合作机制--中德智能制造联盟理事会会议,相继在园区召开.
园区列入省级重点项目占全市1/3.
青岛2017年世界工业互联网大会,园区签约项目数量占全市2/5,三个揭牌项目全部落户园区.
园区先后荣获中德智能制造合作试点示范园区,全国仅三家.
一、案例背景2014年李克强总理访德期间,中德双方发表《中德合作行动纲要》,提出加强中德两国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合作;2017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把发展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智能制造被列入中德合作的重要产业领域.

二、基本情况中德生态园积极落实《中德合作行动纲要》精神,深入推进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
0对接,围绕引项目、树人才、促合作,总投资80亿元的"家电工业4.
0示范基地"部分投产,全球首个磁悬浮中央空调智能互联工厂建成,全球最大滚筒洗衣机智能互联工厂开工,三年内预计产值可实现每年翻番.
加快全国首个中德双元工程大学、中德双元职业教育中心建设,成立全国智能制造培训中心.
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广泛参与海尔、中车四方、双星等全市重点项目的智能化设计,带动了全市产业升级改造.

三、创新做法(一)打造智能制造创新基地.
引进西门子(青岛)创新中心,是西门子在德国本土外的唯一工业4.
0研发中心.
海尔工业智能研究院正式投入运营,被工信部评为智能制造示范单位.
由西门子与澳柯玛集团合作成立澳西机器人项目,12月5日发布首个新型机器人,将联合开展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无人驾驶等技术和智能系统的研发应用.
为全市多个重点项目提供智能制造支持,为海尔工业4.
0示范基地进行控制系统设计;澳柯玛智慧冷链装备项目采用西门子智能化生产线及互联互通技术,力神动力电池项目与西门子合作建设100亿WH的数字化工厂及生产线,创新研究成果不断转化新动能.

(二)打造智能制造示范基地.
建设海尔工业4.
0中央空调智能工厂,是全球第一个磁悬浮中央空调智能互联工厂,建成大型装备在线定制典型示范项目,智能平台集合300多家中外机构联合创新,生产效率比二代自动化工厂至少提高30%以上.
总投资13亿元的滚筒洗衣机智能工厂全面开工,实现了智能工厂个性化定制与规模化生产,年产能力达300万台,年产值90亿元,3项技术行业首创,17项技术行业引领.
发布全球首个中国创造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海尔COSMOPlat,入选2017年《金砖国家产业合作案例》.

(三)打造对德合作示范基地.
参与智能制造国际合作,发挥工信部中德智能制造联盟副理事长单位作用.
4月份,工信部中德智能制造驻德办事处在中德生态园法兰克福办事处成立,被联盟授权承担对德工业4.
0推广合作职能,成为中德智能制造合作的国外平台.
2017年9月,承办了工信部"中德智能制造联盟第二次理事会会议",工信部、德国经济部等150余家代表与会,奠定了青岛作为中德创新合作的枢纽城市的重要地位.

(四)打造智能制造人才培育基地.
与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建立智能制造国际培训中心.
开工建设总投资25亿元的中德双元工程学院,引入德国帕德博恩大学等优质教育资源,办学规模达12000人.
与德国赛德尔基金会合作,总投资11亿元的智能制造双元职业学校开工建设,招生达8000人.
同时,引进莱茵科斯特智能制造等教育培训机构,建设从中级职工到专业设计专家的全系人才队伍.

四、工作成效(一)引进龙头项目,形成集聚效应.
积极引进西门子、海尔等国内外智能制造龙头企业,西门子首个德国本土之外的智能制造研究院落户园区,借助其工业软件先进技术和装备,联合打造智能制造创新公共服务平台.
加快推动工业4.
0示范基地建设,总投资80亿元的家电智能工厂一期投产、二期建成.
引进中国智能制造定标单位——明匠制造、希恩和智能机器人、澳柯玛智慧冷链等一批智能制造项目落户,初步形成了产业集聚效应.
2017年世界互联网工业大会签约的五个项目中,中德先进制造项目中心、中德制造业创新中心两个项目落户中德生态园,三个揭牌项目全部来自中德生态园.

(二)多渠道加快人才培育,助力产业发展.
对标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与德国知名学院、赛德尔基金会等合作,建立智能制造专业人才教育中心,加快推动智能制造各层级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推动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和德国弗朗霍夫研究所人才培训资源,成立中德智能制造人才培训中心,打造综合型人才培育网络,为中国智造培育世界级的"中国工匠".

(三)推动强强合作,引导社会经济效益双提高.
依托西门子青岛创新中心、海尔工业智能研究院等研究机构,推动与海尔空调、海尔滚筒洗衣机、澳柯玛等企业合作,加强本地企业转型升级,推出一批智能制造整体方案和标准化解决思路.
先后为双星集团定制了智能化生产方案,该项目获工信部"智能制造示范项目";为青岛中车四方股份公司提供"数字化生产车间"规划,积极推动西门子参与地铁控制信息系统建设等,逐步实现从概念设计、系统方案解决、生产线制造、智能机器人配套在内的智能制造全产业链,推动青岛创建全国智能制造领军城市.

中德生态园海尔工业智能研究院的COSMOPlat入选"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果展",是工信部确定的首批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之一.
2017年,园区获工信部中德智能制造合作试点示范园区称号,中国北方唯一获评单位.

创新城市轨道交通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系列标准工作市地铁工程建设指挥部一、案例背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青岛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按照住建部《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青岛市十三五综合交通发展规划》《青岛市十三五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积极推进BIM技术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及运营,实现了BIM技术应用统一系统、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的三个统一.
目前全国各地地铁的BIM应用主要以数据链断裂式散点、局部应用为主,缺乏系统性应用,难以充分发挥BIM的本质功能,为保障BIM技术应用过程及成果符合项目需求及行业规范,青岛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制定了城市轨道交通BIM技术应用系列标准,该系列标准涵盖内容的深度及范围已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多项BIM标准在国内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属于首次发布.

二、基本情况BIM技术是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技术的简称,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基础,管理三维建筑模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
BIM是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等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维模型信息集成技术,是对建筑工程物理特征和功能特性信息的数字化承载和可视化表达.

青岛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为保障BIM技术应用过程及成果符合项目需求及行业规范,制定了建模标准、模型交付管理办法、管理流程等BIM技术应用系列标准,统一了全寿命周期建模颗粒度标准、构件库标准、设施设备编码标准.

三、具体工作(一)调研BIM应用现状,提出BIM技术推广应用规划、导则目标及任务.
以青岛地铁建设和运营维护需要出发点,以提高青岛地铁全生命周期价值工程为目标,坚持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相结合,在青岛地铁普及和深化BIM应用,通过建设虚拟的数字化轨道交通系统与实体相对应,提高工程项目全生命期各参与方的工作质量和效率,保障工程建设和运营维护优质、安全、环保、节能.

(二)推动BIM技术应用,建立PW协同管理平台,统一管理.
在青岛地铁建设过程中,在结构施工和机电安装阶段应用BIM技术的基础上,创新将BIM技术延伸到装修设计及施工阶段,通过在协同管理平台托管工作环境,整合结构、机电、装修专业模型,综合方案演示和全过程进行碰撞检测,在进场施工前提早解决冲突,完善各专业施工方案,确保各专业有效衔接,实现地铁建设中多专业的协同工作,施工全过程可视化演示,极大缩减了项目建设周期,降低项目建设成本的目的.

(三)编制城市轨道交通BIM技术应用系列标准并通过专家评审.
青岛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为各阶段、各层次的BIM技术应用不断完善标准文件,在行业内部不断创新领先,实现全集团BIM技术应用有标准可依、有规范可循的目标.
在集团应用方面:1.
颁布BIM实施规划和推进方案,为集团各线路梳理BIM技术应用要点,明确BIM技术应用目的;2.
编写BIM技术应用各项标准,由浅及深、由广及细的规范BIM各层次的应用,使得青岛地铁BIM技术应用从基础的建立模型到信息录入再到最终成果交付实现全过程的规范和统一;3.
根据现阶段项目建设各参与方BIM应用水平发布操作手册,充分调动参建方BIM技术应用的参与度,推动BIM技术向更深层次应用.
在各线路方面:1.
根据项目全生命周期BIM技术应用的需求,发布项目建设全周期系列标准,并为线路各阶段编写BIM作业指导文件,在轨道交通行业处于领先地位;2.
编写各线考核管理办法,明确奖惩标准,发挥参建方的主动性,切实保证BIM技术应用成果质量.
2017年6月,青岛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组织召开城市轨道交通BIM技术应用系列标准专家评审会,会议邀请了来自北京、上海等地区相关领域专家组成专家组.
专家组听取了关于BIM技术应用系列标准的汇报,经现场质询、讨论答疑等方式,经综合评审,最终一致认为BIM技术应用系列标准符合集团当前BIM应用需求,结构合理,编写规则、规范性技术要素符合规范,同意通过评审.
BIM技术应用系列标准的评审通过,将有助于提升青岛城市轨道交通BIM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同时也确定了青岛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在全国轨道交通行业内应用BIM技术的先进地位.

四、项目评价(一)项目的创新性、领先性.
青岛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推进BIM技术应用的策略方针,率先编制城市轨道交通BIM技术应用系列标准,涵盖内容的深度及范围已经达到国内行业先进水平,多项BIM标准在国内轨道交通领域属于首次发布,为青岛市乃至省内轨道交通BIM技术标准提供参考,对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的智能化具有表率和借鉴意义.

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设计、施工、运营和咨询单位开展BIM技术应用提供技术支撑和标准保障,实现BIM应用的统一性和可检验性,为BIM应用方案制定、项目招标、合同签订、项目管理等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二)项目的实施意义.
1.
为青岛地铁建设及运营维护提供标准保障,对建筑信息模型的创建和交付行为提供了可具操作性的、兼容性强的统一基准.
2.
为设计、施工、运维过程实现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数据的建立、传递、和解读,特别是各专业之间的协同,工程各参与方的协作,以及质量管理体系中的管控等提供了技术支撑和标准保障.
3.
为建筑信息模型提供统一的数据端口,以促使青岛地铁各参建单位(团队)在同一数据体系之下工作与交流,并实施广泛的数据交换和共享.
4.
为地铁从建设阶段向运营阶段数字化移交提供技术支撑和标准保障,真正实现BIM全生命周期的运维模式.
5.
为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的大数据建设及运营管理提供技术基础保障.
(三)取得的实际成果.
1.
地铁2号线、13号线BIM应用成果通过BIM应用,加强了设计协同、减少变更、缩短工期,提高了工作效率,强化了工厂化预制安装,施工管理成本明显降低,极大提高工程建设项目信息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2.
形成BIM技术应用系列标准体系目前,经青岛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标准化室审核、标委会批准,已新编13项城市轨道交通BIM技术应用系列标准,为各阶段、各层次的BIM技术应用提供重要的技术及管理依据,形成了有青岛特色的轨道交通BIM技术应用标准体系.

3.
国内同行纷纷来青进行技术交流2017年,先后有福州地铁、郑州地铁、洛阳地铁、包头地铁、乌鲁木齐地铁等国内同行单位来青进行关于BIM技术应用系列标准的考察和交流.
4.
受邀参加大数据创新应用交流大会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7年12月在青岛主办的"新型智慧城市(城市治理)暨建筑业大数据创新应用交流大会"上,集团受邀做了《BIM引领青岛地铁建设信息化潮流》的交流发言.
5.
成果获得多个奖项在2017年山东省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大赛中,"青岛地铁6号线工程勘察BIM技术应用"、"BIM技术在青岛地铁高架车站中的应用"及"BIM技术在青岛地铁13号线灵山卫停车场中德应用与创新"获得三项一等奖,占全省一等奖总数的三分之一.

率先示范深度融合青岛军民融合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市发展改革委一、背景情况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军民融合发展工作并上升为国家战略,特别是2017年以来,中央军民融合委员会成立并先后召开两次会议研究部署工作,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强化统一领导、顶层设计、改革创新和重大项目落实,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的新要求.

青岛在全国最早提出创建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
目前,全国多个省、市上报了设立示范区的请示和方案,竞争十分激烈.
青岛市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是全国唯一按照《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总体建设方案》要求,经过国务院签批,报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待批的示范区,青岛军民融合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二、进展情况2017年以来,我市以创建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为抓手,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率先示范建机制、出规划、抓宣传,积极主动谋融合、促融合、抓融合,实践探索逐步深入,融合成效不断显现.
在全国率先建立市级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和工作机构,加快推进"一核引领、多区联动、陆海统筹"的全市军民融合总体布局建设;在全省率先出台"十三五"军民融合发展规划和实施意见,初步建立了"军地共商、产业共融、科技共兴、设施共建、后勤共保"的军民融合"青岛模式",青岛军民融合经验做法2017年度两次获得张高丽副总理批示;宣传工作更上台阶,中央一台、人民日报、新华社、解放军报、中国改革报等中央媒体多次报道我市做法,《青岛市聚焦海洋海军海防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经验做法被中央军民融合办第10期简报采用.
积极开展先行先试,在全市首次开展军民融合产业产值统计,积极探索军民融合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研究制订推进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参与设立军民融合专项基金等一批创新事项.

三、创新做法及取得成效一是提前对接、主动作为,进一步理顺全市军民融合发展体制.
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后,我市提前对接国家军民融合体制,率先在全国建立了市级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并下设办公室作为日常工作机构.
同时,青岛西海岸新区成立了由新区工委主要负责同志和驻古镇口军港部队首长任主任的区级军民融合领导机构,构建统一领导、双向一体、上下联动的组织管理体系.

二是积极引领,创新示范,在全省率先出台"十三五"军民融合发展规划和实施意见.
组织实施青岛市《关于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和《青岛市"十三五"军民深度融合发展规划》,从制度创新、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化保障等领域统领全市军民融合发展,加快推进"一核引领、多区联动、陆海统筹"的全市军民融合总体布局建设.

三是突出重点,赢得肯定,青岛军民融合经验做法获得中央领导批示.
聚焦制度创新、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化保障等五大领域,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完善"军地共商、产业共融、科技共兴、设施共建、后勤共保"的"青岛模式".
《青岛市打造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探索涉海特色军民融合发展路径》经中央办公厅秘书局分别上报中央领导,5月19日获得张高丽副总理批示;《青岛推进军地基础设施共建共融共享》被人民日报内参采用上报中央领导,12月2日再次获得张高丽副总理批示.

四是加强宣传,再上台阶,青岛军民融合经验做法被中央主流媒体多次报道.
2017年以来,中央一台、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国改革报等中央媒体多次报道青岛军民融合经验做法.
1月26日,人民日报报道《青岛军民融合"短板"变亮点》;2月11日,解放军报报道《国家级新区"双肩挑"怎样挑》;2月19日,人民日报报道《古镇口:军地同心融合发展》;6月14日,中国国防报报道《青岛实践:打造"海洋蓝""国防绿"融合共同体》;6月23日,解放军报报道《航母侧畔崛起"海军城"》;9月26日,解放军报报道《军民融合,释放强国强军新动能》《神州大地涌动融合潮》;10月3日,中央一台在大型纪录片《强军》第八集《伟力》中播出青岛军民融合做法;10月12日,中国改革报《青岛实践:打造"海洋蓝""国防绿"融合共同体》.

五是凸显特色,提升影响,我市成为全国首个军民融合经验做法被中央军民融合办单独采用上报的城市.
9月11日,《青岛市聚焦海洋海军海防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被中央军民融合办第10期简报采用,并上报中央领导,青岛成为全国首个军民融合经验做法被单独采用上报的城市.

六是积极探索,加强调研,在基础设施贯彻国防要求、军民融合企业认定、配套扶持政策、专项基金设立方面开展先行先试.
组织开展全市军民融合产业产值情况摸底调查,进一步梳理全市军民融合产业情况.
研究制订《青岛市重大基础设施贯彻国防要求保障办法》《青岛市军民融合企业认定管理办法》《青岛市推进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扶持政策》等配套扶持政策,筹备设立军民两用技术交易中心,研究设立总规模300亿元的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基金和总规模200亿元的基础设施建设基金.
《青岛西海岸新区条例》获得山东省人大常委会通过,将军民融合发展专设一章纳入法规条文,在全国尚属首例.

运用大数据手段开创青岛公共投资审计新模式市审计局当前,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公益事业等公共投资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和管理信息化程度的普遍提高,公共投资审计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对此,市审计局大胆创新,积极创建公共投资大数据审计平台,整合相关数据资源,研发分析模型,率先创建"全面覆盖、动态监管、总体分析、发现疑点、分散核实、系统研究"的公共投资审计新模式.

一、基本情况公共投资大数据审计平台包括审计项目管理、大数据分析、地理信息和外部资源对接等4个子系统,将全市496个公共投资项目纳入审计对象库,搭建128个大数据分析模型,总数据量达到40TB,具备海量数据智能分析、审计疑点自动生成、政府投资趋势研判、建设领域指标监测等强大功能,全面形成"数据库+模型库+地理信息+图像视频"的智能型一体化大数据分析体系.
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流程再造,将大数据手段贯穿始终,工作效率提高数十倍以上,突破性地实现公共投资重点项目和关键环节审计全覆盖.

二、创新性(一)破解数据难题,全面形成公共投资审计大数据格局.
一是整合数据资源.
全面抽取我市建筑市场交易、投资项目监管等政务系统中的相关信息,形成公共投资审计数据库,并保持实时更新,实现动态管理.
二是开展联动协作.
建立联动协作机制,对暂无法直接获取数据的公共投资项目采取定期报送或现场采集等方式,将相关信息导入数据库.
三是丰富价格指标.
与工程造价管理部门、造价管理软件开发商开展合作,广泛收集典型工程造价指标和建筑材料价格纳入数据库.
实现从小到大,由点至面,化分散为集中,在全市层面形成彼此对照、相互印证的网状数据格局.

(二)破解方法难题,成功构建公共投资审计模型体系.
全新研发构建128个大数据审计模型,分五大类:一是计划选项模型,用于对审计对象的审计频次、投资规模、审计整改等情况进行全面分析;二是问题分析模型,实现多层次跨行业关联分析,自动预警,发现疑点;三是成果开发模型,通过对已审项目进行广泛深入挖掘,查找普遍性问题进行宏观分析;四是风险防控模型,对结算审计结果进行抽查复算,防止舞弊行为;五是立体验证模型,借助地理信息、视频监控等手段,对拆迁、隐蔽工程等事项进行核查验证.
借助该体系,实现从人工复算、手动翻阅向智能分析、精准定位的新跨越,推动传统投资审计向现代投资审计的快速转型.

(三)破解流程桎梏,开创公共投资审计新模式.
利用大数据平台,积极开展流程再造.
审计计划阶段,对审计对象进行综合分析研判,科学制定审计计划,合理调配审计资源.
审计实施阶段,利用问题分析模型对项目进行自动分析,锁定问题疑点,确定审计重点.
审计报告阶段,利用成果开发模型实施总体分析和系统研究,分析宏观性、普遍性和政策性问题,提出更有针对性的审计建议.
公共投资审计新模式的创建,为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提供了强有力的全新引擎.

三、领先性(一)成果填补国内空白.
运用大数据手段,实现公共投资重点项目和关键环节的审计监督"双覆盖".
审计署将青岛确定为全国公共投资审计大数据运用试点城市.
审计署投资司对2017年度试点成果给予高度评价,称"对于开展建筑市场审计监督具有很强的推广借鉴价值".

(二)经验做法向全国推广.
在全国投资审计工作会议等全国性会议上连续三次做典型发言,介绍青岛经验;审计署将相关成果纳入《公共投资审计大数据运用专题研究》课题,在《审计工作通讯》全文转发,向全国推广;并作为"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投资审计典型案例"列入全国审计干部培训班标准课程.

四、实效性(一)产生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
2017年度,运用该模式对20多个重点项目开展审计,查出违规和管理不规范问题金额18.
3亿元,节约政府投资7.
2亿元,向司法、纪检等有关部门移送处理事项10项,大大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并通过动态监督、实时预警和大规模跨行业关联分析比对等手段,对工程建设领域违法违规行为起到了强有力的震慑和预防作用.

(二)服务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充分借助大数据平台,在促进依法行政,完善体制机制等方面精准发力.
全年共有11篇专题报告和综合报告获市主要领导批示,促进相关部门出台9项制度,覆盖民生保障、资源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资源交易等多个领域,为宜居幸福创新型国际城市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为青岛城市形象增光添彩.
在全国投资审计工作会议上作为唯一的市级单位代表做典型发言,获审计署胡泽君审计长高度肯定.
实现公共投资大数据审计,体现我市消除"信息孤岛"工作卓有成效,反映了我市电子政务工作的新成就.
《中国审计报》开辟专版以《插上信息化的翅膀—青岛市审计局运用大数据手段开展公共投资审计工作纪实》为题对相关经验成果进行了深入报道.
《中国审计报》《中国审计》《青岛日报》等报刊也给予了持续关注和连续报道.

青岛公积金开启"刷脸"认证时代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为方便职工快速查询个人住房公积金账户信息,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与蚂蚁金服合作,依托支付宝成熟的实名账号体系和风险控制措施,叠加先进的人脸和眼纹生物识别技术,于2017年6月推出住房公积金"刷脸"认证功能,这是全国继深圳之后、青岛公积金在山东省率先开启"刷脸"认证时代.
功能上线首日即有12万人次体验了公积金"刷脸"查询服务.

"刷脸"认证开通后,缴存职工进入支付宝,在城市服务模块选择"公积金查询"服务,无需再输入住房公积金账户用户名和密码,只需通过人脸活体身份认证即可安全登录,避免了职工因忘记个人用户名和密码造成的不便,减少了操作程序,提高了公积金信息查询的便捷性和安全性.
通过"刷脸"认证,职工既可以查询到本人住房公积金账户余额、公积金贷款情况、缴存基数和比例等基本信息,也可通过月供计算器进行公积金贷款、组合贷款的还款试算.
同时,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还进一步优化登录体验,将"刷脸"认证引入公积金个人普通版网上营业厅,职工无需知晓网厅初始登录密码,输入本人身份证号,利用支付宝扫描二维码,即可实现安全登录,网上办事更畅快.

截至2017年底,已有33万缴存职工使用"刷脸"认证查询公积金信息,深受职工关注和好评.
此项服务还于2017年9月荣获"第二届全国政务服务论坛暨政务服务国际博览会"中国政务服务行政审批改革创新奖.

创新"新经济"统计助力新旧动能转换市统计局一、创新背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步伐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动力转换的新时期,国家省市在不同层面均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为深化改革、服务决策、量化反映全市动能转换、"新经济"、"双百千"和"一业一策"等战略部署和重大工程,切实担当起监测、监督、预警和量化反映的职能,市统计完善统计标准、制度、指标,弥补监测空白和短板,创新开展"新经济"统计监测,切实发挥统计的测量仪、指示器、风向标的辅政作用,满足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需求.

二、主要做法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是中央及各地在新时期发展的重要任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是必须坚定不移贯彻的新发展理念,"新经济"监测对上述定性原则给出了定量数据,吻合了"精准施策"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求.

1.
确定了统计标准.
首次给出"新经济"及相关的"一业一策"系列标准,解决了统计入口问题.
2.
建立了统计监测制度.
主要包括"1+1+4+22""新经济"统计监测体系,即1张增加值核算表、1个新动能指数、4新(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和22个重点领域(战略性新兴、高技术、新服务、科技企业孵化器、四众平台等).

3.
确定了方法.
包括数据来源和增加值、派生产业、动能指数等的测算方法、频率、范围,解决了统计路径问题.
4.
确定了服务导向.
全方位服务市委、市政府宏观调控和战略调整需要,细化到"新经济"、"一业一策"的每一领域、每一产业、每一载体,在体现新的同时,也注重体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回答了统计方向的问题.

三、创新思路统计制度设计与全市社会经济发展实践率先高度契合,统计产品和服务第一时间运用于全市发展战略规划、决策,统计的理念、标准、方法走在15个副省级城市前列,处于先进水平.
1.
思维理念上的突破.
市统计局以高度的职业敏感和职责担当,积极履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计要为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依据和李克强总理关于加强新兴产业统计的要求,把宏观共性的"新经济"和中观特性的"一业一策"紧密结合,集全市部门优势和专业智慧,在同类城市中率先行动,有效化解了规划、政策所需数据进不来、抓不住、分不开、算不出的问题.

2.
制度设计上的突破.
打破国民经济原有行业排序,依"新经济"特点和"一业一策"反映需要,对473个中类和1381个小类重新组合甄别,建立的统计监测制度从22个重点领域和区域、98个产业、45张汇总表、200多个指标构建起点线面体多维度和注册-投入-产出-贡献全流程的测算跟踪体系.

3.
产业领域整合上的突破.
配套新建了战略性新兴、高技术、旅游、科技、健康等系列派生产业制度,弥补了国家只有标准没有制度、产业表现不完整、发布指标不一致的短板和空白,如改变了战略性新兴、高技术等产业在工业用增加值、在服务业用营业收入的不同度量的尴尬,实现统一指标的全口径有效整合.

4.
"量"、"质"并重反映上的突破.
既注重并率先开展"新经济"增加值等总量监测,也注重互联网、新服务、高技术、先进制造、现代农业等质量监测,还注重单一指标与指数指标结合对新理念的综合反映,化解了缺指标、无量化、不全面、碎片式的难题.

5.
服务方式上的突破.
依托"数据青岛"综合数据信息服务平台,建立了"采管发查用"五位一体的数据专享机制以及主要领导微信重点适时点报机制,实现了数据规范化、系统化、模块化管理和特需统计服务的提供.

四、工作难度"新经济"统计监测涉及面广、参与部门多、政策受众多样、行业标准不同、调查对象复杂、调查任务繁重、参照经验较少.
市统计局坚持"问题导向",有针对性的补短板、填漏洞、求突破,实现"五个转变":1.
化解"四新"归类难,对业态、模式、技术等概念进行了区分,实现了监测内容从"无序"向"有序"的转变.
2.
化解增加值测算难,克服基础资料少、国家标准重叠、参数复杂等困难,实现了"新经济"及派生产业解读从"碎片式"向"完整化"的转变.
3.
化解青岛特色难,新增了总量、产业、市场主体、投资等近30项内容,实现了对"新经济"、"一业一策"发展监控从"产出端"向"全流程"的转变.
4.
化解沟通协调难,"新经济"、"一业一策"统计监测涉及国民经济19个门类、84个大类、325个中类和696个小类的海量数据和20多个市直部门,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和主动积极沟通协调,实现了从单打独斗、数据滞后、产品不多、服务不准向多部门联动、产品多样、服务精细的转变.

5.
化解多年来统计对经济社会现实反映迟、漫、散的问题,既注重经济统计,也注重文化、社会、生态反映,实现从滞后、局部统计向适时、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全方位统计的转变.
五、实际效果青岛"新经济"统计监测制度,及时反映了全市的"新经济"发展与新旧动能转换变化情况,具有重大经济社会效益.
主要体现在:1.
成为全市规划发展的重要依据.
新发展理念的强化和供给侧改革的深入,我市相继出台新旧动能转换、战略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双百千"、"一业一策"等到2021年的跨越"十三五"的规划目标,相关统计测算成为主要量化依据.

2.
成为监测发展进程的重要依据.
为回应党委政府供给测结构性改革成效,把质量、效益体现出来,依托"新经济"统计,每月对10多万笔的原始数据进行深加工处理,形成的专报多篇次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批示及领导讲话引用,成为市委市政府宏观决策、判断经济、精准施策的重要依据.

3.
成为考核的重要依据.
一系列"新经济"指标被列入全市科学发展观考核,成为评价全市及各区市动能转换、发展成效的量化参考.
4.
成为科研高校研究的重要依据.
我局与高校联合的多项课题研究运用到了本监测数据.
中国统计出版社《2017年新动能新产业发展报告》一次性收录了我市的3篇专报,是省内唯一、15个副省级城市收录篇数最多的城市.

5.
成为宣传发展、提高青岛知晓度的重要内容.
我局先进经验做法在全省统计工作会议上交流发言,国家局有关领导给予肯定性批示,并被《中国信息报》、《大众日报》、《青岛日报》及《今日头条》媒体等刊发.

推行"你发现,我奖励,身边隐患随手拍"有奖举报系统市安全监管局为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鼓励广大市民积极举报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及非法违法行为,青岛市安全监管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改革创新的决策部署,结合我市实际,研究开发了"你发现,我奖励,身边隐患随手拍"有奖举报系统,在创新安全生产举报工作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一、创新背景随着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安全的需求和渴望也日趋强烈.
2010年1月1日,青岛市率先在全国开通了12350安全生产举报热线.
但是随着新媒体使用范围的不断扩大,群众参与安全生产积极性的不断提高,传统举报形式已无法满足群众对安全生产举报的更高需求:一是举报形式单一.
对于身边的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群众只能通过12350举报电话,走访,信函等传统形式举报,举报效率较低,不利于隐患的及时消除;二是准确性不强.
通过电话等形式对隐患进行描述,执法人员往往无法立即对隐患点或非法违法行为进行准确定位.
为进一步畅通举报渠道,充分发挥网络、微信等新媒体的作用,青岛市安全监管局于2017年6月份推出了"你发现,我奖励,身边隐患随手拍"有奖举报系统,使安全生产举报方式更为丰富,真正成为依靠群众、面向社会、强化监管、打非治违的有力武器.

二、基本情况"你发现,我奖励,身边隐患随手拍"有奖举报系统(以下简称"随手拍"系统)作为安全生产举报的一种新形式,它打破了传统举报形式的局限性,鼓励群众使用新媒体"微信"进行举报,并与12350安全生产举报系统进行无缝对接,使举报途径更为通畅、举报方式更为便捷、举报内容更为详尽.

"随手拍"系统操作简单、使用便捷,当群众发现身边存在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及非法违法行为时,可以立即用手机拍照,登录"青岛安监"微信公众号中的"我要举报"平台进行信息录入,最后上传照片完成举报.
对于核查属实且符合奖励标准的实名举报人,青岛市安全监管局将根据举报事项的价值、确凿程度和举报人协助执法人员调查情况,给予现金奖励,最高可达20万元.

三、创新亮点"随手拍"系统具有安全性高、稳定性强、操作便捷等特点,是我市"互联网+安全生产"的一种创新模式:一是思维创新.
据统计,2017年9月,微信日均登录用户已达到7.
68亿,这其中,手机用户更占到了绝对多数.
根据这一特点,青岛市安全监管局以微信平台为依托,以方便群众为基本出发点,创新推出了"随手拍"系统,拓宽了安全生产举报路径;二是系统创新.
群众举报后,"随手拍"系统将举报信息直接传输至政府电子政务网"12350安全生产举报系统",实现了双系统的无缝对接,减少中间环节,保障举报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三是操作及内容创新.
"随手拍"系统增添了上传照片功能,当群众发现隐患,可以直接用手机拍照通过微信上传进行举报,操作简单、方便,举报内容详细、直观,利于执法人员快速锁定现场消除隐患;四是安全创新.
通过"随手拍"系统受理的举报件,从分转到办结,所有环节均通过系统流转,对内容进行严格加密.
同时,青岛市安全监管局还建立了泄露举报信息可追溯机制,通过这种方式对举报人的信息和合法权益提供了有效保护;五是宣传创新.
"随手拍"系统自启用以来,青岛市安全监管局开展了一系列活动进行宣传,内容更丰富、形式更新颖、覆盖面更广泛.
如利用"安全生产月"活动在全市范围内推广,12个区市开展了各具特色的宣传活动,深入人心、群众参与热情很高;通过新闻广播电台"热线青岛"节目进行专题宣传;开展"随手拍进社区"活动、"随手拍进工业园区、进企业、进一线"活动、"随手拍进校园"活动等.
通过宣传使群众切实了解"随手拍"系统的使用方法和奖励标准等内容,积极参与"随手拍"活动;六是奖励创新.
根据青岛市安委会《关于做好安全生产举报管理工作的意见》(青安〔2016〕22号)的相关规定,对于经查属实符合举报奖励标准的"随手拍"实名举报人,青岛市安全监管局将根据举报事项的价值、确凿程度和举报人协助调查情况给予100元至20万元不等的举报奖励,使绝大部分的有效举报都能让群众得到经济上的奖励.

四、取得成效自"随手拍"系统启用以来,由于操作简便等优点,市民使用"随手拍"这种互联网新形式举报安全隐患积极性较高,青岛市安全监管局受理"随手拍"安全生产隐患举报已经占到了全市12350举报受理数量的近五分之一,其中有效举报量更是占到三分之一.
通过对"随手拍"举报效果分析后发现:首先,通过"随手拍"举报的属实率和准确率相比于传统电话举报有了大幅提升.
根据数据统计,电话举报属实率一直徘徊在40%左右的较低水平,而"随手拍"举报属实率达到了80%左右,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一线执法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减少了行政成本的浪费;其次,通过"随手拍"举报的内容,更为贴近群众生活,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
"随手拍"举报的内容多集中于消防安全、用电安全、燃气安全、道路安全、公共安全等方面,都是群众看得见、摸得着、遇得到的问题.
通过消除此类隐患,更有助于保障广大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第三,我市开发使用的"随手拍"有奖举报系统在全国具有领先性.
根据调研情况,我市不但是全省首个开发使用微信平台进行安全生产隐患和非法违法行为举报的城市,目前在全国安监系统也处于领先地位.
2017年下半年以来,深圳、盐城、张家港等多地安全监管局到我市进行交流学习时,都将我市安全监管局开发推广的"随手拍"系统作为一项重点考察学习内容.

2017年,青岛市安全监管局共受理有效举报件1483件,全市发放举报奖励8万余元,消除各类事故隐患近2000项,"随手拍"系统正在为"平安岛城"建设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监管方式",青岛市安全监管局将紧紧围绕这一主线,用创新推动发展,用实际行动守护平安,全力建设人民满意的创新型政府、服务型政府,为构建"平安岛城"凝心聚力、砥砺奋进.

寻找"传统医学达人"继承中华瑰宝传承医学精华市卫生计生委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医药学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并明确提出要"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
2016年初,青岛市卫生计生委积极贯彻落实习总书记指示精神,紧密围绕市委、市政府创新工作要求,与市中医药管理局、市总工会、市妇联等部门联合开展了"寻找传统医学达人"活动,即在全市范围内挖掘民间独特的传统疗法,推广广大医务人员和民间医学从业者在长期临床实践活动中传承、提炼和积累的良医妙方,让宝贵的传统医学精华可以更好地得到运用和传承,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本次活动得到了全市中医药从业人员的热烈响应,并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国家中医药学会有关专家建议:应当将这一活动经验推广到全国,把更多的中医药绝技挖掘出来,造福全国人民!

一、立足行业特点,聚焦服务职能,在顶层设计中体现创新意识积极创新工作方式,拓宽服务渠道,努力打造"健康青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这是青岛市卫生计生委的中心工作之一.
如何更好地带动广大医务职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创新中促进自我发展和行业发展,在创新中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也已经成为青岛市医务工会几年来始终坚守的重点工作目标之一.
在广泛开展"青岛市健康杯技能大赛"、"青岛市健康杯职工创新成果擂台赛"等职工岗位技能竞赛活动的同时,青岛市医务工会经过广泛调研,决定以挖掘和弘扬传统中医药宝贵精华作为开展创新工作新局面的切入点,这一思路迅速得到了市卫生计生委、市中医药管理局、市总工会、市妇联等部门领导的大力支持,并一致确定,评审产生的优秀选手,除将获得"青岛市首届传统医学达人"称号及一定的物质奖励外,符合条件的,还将同时授予"青岛市工人先锋"及"青岛市三八红旗手"称号.

二、确定评审方案,完善评价体系,确保项目科学高效运行由于本项目系国内首创,如何合理制定评价方案,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让真正身怀绝技的民间杏林高手和千金难寻的医病良方能够脱颖而出,就成了各项筹备工作的"重中之重".
经过专家会商、综合研讨等多个环节的反复推敲,青岛市医务工会最终确定,项目运行共分为发动推荐、审核遴选、宣传推广三个环节,并采用专业团队跟踪随访、国家级专业化评审等措施,以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2016年3月,活动正式启动并随即进入发动推荐阶段,全市共有60多个项目报名参赛.
其中,既有来自全市各级卫生医疗机构的医务工作者,又有农村、乡镇、个体医疗机构的中医药从业人员,申报项目也涉及到传统医学方药、手法、器具等多个方面.
青岛市医务工会组织专家对所有申报项目进行了初审,筛除了部分缺乏可操作性、效果无法准确认证及不符合评审标准的项目,并最终确定了33个初选入围项目进入随后的跟踪采访环节.

2016年7月,青岛市医务工会在全系统范围内下发通知,组建了由21位中医药相关专业专家组成的"寻找传统医学达人随访团队",并按照所在地域、单位、专业成立了5个随访组,经过集中培训后,以拍摄视频的方式,分别对各个项目及申报人进行跟踪随访,在诊疗过程及疗效评估等方面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

2016年12月,青岛市医务工会组织市级有关专家,通过资料审核、视频考察等方式进行了复评.
2017年3月,活动进入终评环节,青岛市医务工会邀请来自中华医药学会、中国中医药报社、山东中医药大学等单位专家组成评审团,从技术安全性、技术独特性、临床疗效及社会影响力等四个方面对入围项目进行了综合评审,并最终确定"三字经流派小儿推拿"、"陈氏手法正骨技术治疗儿童四肢骨折"等16个项目的申报人为"青岛市首届传统医学达人".
在获奖者中,有中药内服外敷治疗糖尿病足、痛风等疾病的中医专家;有专治褥疮、膝关节滑膜炎等中药验方的拥有者;有穴位减肥、浮针治疗疼痛,以及身负无痛治疗痔疮、肛瘘,一针治疗腱鞘炎、网球肘,整脊手法治疗颈、肩痛,火针治疗带状疱疹和湿疹等绝活的各方高手.
毫无疑问,这些"传统医学达人"的涌现,将为青岛市民寻医问药、解除病痛带来新的福音.

三、加强推介宣传,凸显活动价值,提高项目社会效益在评审过程中,专家提出青岛市开展的这项活动很有新意,一些优秀项目特色鲜明、方法独到、疗效显著,充分体现了祖国传统医学"简、便、廉、验"的优势和特色,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评审工作结束后,青岛市医务工会迅速将项目工作重心转移到推广上来,通过媒体进行广泛宣传,《中国中医药报》、《青岛早报》、《齐鲁晚报》、中国科技网、中国青年网、大众网、搜狐网、青岛新闻网等多家媒体都对"青岛市寻找传统医学达人"活动进行了报道.
同时,市卫生计生委还在相关医疗机构对本次活动进行了大力宣传推广,让更多的市民可以了解到这些信息,得到更多的帮助.

2017年5月19日,市卫生计生委联合《青岛早报》举办"青岛养生节暨传统医学达人进社区活动",16位"达人"当场展露绝活,免费为市民提供诊治服务,赢得市民交口赞誉,并被聘为"早报名医顾问",长期为广大市民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通过多种途径的宣传推介活动,获奖项目的社会知晓度和临床使用规模不断提升,"寻找传统医学达人"活动所带来的社会效益正在逐渐凸显.
今后,市卫生计生委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新要求及市委、市政府工作方针,继续秉承创新理念,全面推进健康青岛建设,为人民群众获得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医疗卫生服务做出新的贡献!

推动高校引进建设为新旧动能转换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市教育局一、案例背景高校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文化传承的高地,是一座城市的"名片".
对城市的发展来说,高校拥有大量的创新人才和科技资源,是"人才强市"的桥头堡,是打造城市创新体系的主力军,更是推动青岛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强大引擎.

青岛市共有各类高校25所,在校生38.
33万人,总体规模与一些副省级城市尤其是省会城市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与青岛市在国内城市中的地位不相符.
例如,杭州人口901万,面积701.
8平方公里,共有高校39所,在校学生43万人;南京人口823万,面积923.
8平方公里,共有高校53所,在校学生70万人;成都人口1572万,面积1006平方公里,共有高校56所,在校学生75.
58万人.

面对新的发展要求和历史机遇,市委、市政府高屋建瓴,果断决策,实施了国内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引进工程,积极引进国内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进一步提升我市高等教育水平和规模,融合集聚科技资源、教育资源、人才资源,不断厚植发展优势,激发城市的创新活力.

二、基本情况近几年来,市教育局(市委高校工委)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以"引进一流大学、汇聚一流人才、助力创新发展"为宗旨,创新工作思路,探索方式方法,攻坚克难,持续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积极推进已引进高等教育机构的建设和落地运行,并切实做好已落地机构的服务保障工作.
截至目前,已签约引进了国内外高水平大学30所,已正式运行的高等教育机构16个,在人才培养、成果转化、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三、创新性思路及做法(一)明确发展定位,科学规划布局1.
明确引进范围.
引进的高等教育机构明确为国内外知名高校,境内大学原则上应为国家"双一流"建设大学或国内学科专业排名前5名的高校,境外大学原则上应为世界一流大学或拥有一流学科.
结合青岛市高校现有学科布局、实力,以及产业发展趋势和对人才、科技的需求,重点引进海洋开发、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航空航天、轨道交通、船舶海工、财富金融等领域的学科专业.

2.
科学规划布局.
在空间布局上,依托西海岸经济新区、蓝谷核心区、红岛经济区三大区域,分别构建古镇口大学城、国际海洋科教中心和国际高新技术人才培养基地三大板块的高等教育新格局.
同时针对各区市的不同区域文化特色和产业优势,分别布局高等教育机构.
在学科布局上,重点引进符合我市"一业一策"重点产业发展的高校,形成重点突出、区域协调、分工合理的高层次学科专业发展格局.

3.
完善办学层次.
坚持研究生教育、本科生教育、高职教育协调发展.
重点面向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研究生培养机构.
(二)创新工作模式,积极内引外联1.
创新引进模式.
按照校区、研究生院、研究院、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四种模式引进高校.
重点探索"研究院+研究生院+成果转化+国际合作"四位一体的新型高等教育机构引进模式.
2.
拓展工作路径.
采用多种方式,多方挖掘资源.
通过发挥一流大学青岛校友会、在青高校、青岛友好城市和留学归国人士以及企业作用,积极对接国内外优质高校,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定向联系.
3.
形成工作合力.
充分发挥各相关区市政府和功能区管委,以及各级教育机构的作用,引导各区市围绕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积极对接相关高校,建立工作责任制,工作统筹推动,形成工作合力.
(三)创新工作机制,完善政策支持一是强化组织领导.
建立由市政府分管领导担任总召集人,市教育、发展改革、科技、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国土资源房管、规划、外办、编委办等部门和各区(市)政府负责同志组成的青岛市高等教育资源引进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解决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引进、建设中的重大问题.

二是建立绩效评价机制.
建立对高等教育机构在青办学机构的跟踪管理和第三方评估机制,定期对引进的高校进行绩效评价,并作为资金支持、政策扶持的重要依据.
三是推进机构管理体制创新.
在管理体制上,鼓励高校实施"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并设立事业法人主体和企业法人主体,更加灵活的适应政策形势变化,实现政产学研资一体化、研究开发生产一体化的创新机制.

四是探索地方政府对引进高校的服务机制.
在机构设置上,对符合条件的,由市编办批复设立事业法人单位,给予相应的编制支持;在管理服务上,根据业务职能,分别由相应的职能单位提供服务,在资金支持、人才引进、科技创新、教育教学、生活服务等方面做好保障.
下发《关于做好直属高等教育机构管理服务工作的通知》,组织召开高校工委直属高等教育机构管理服务工作推进会,建立联系对接机制.

五是充分利用现有的政策,实现政策叠加.
落实《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意见》的规定,对引进并正式运行的国内外优质高等教育机构给予补助资金.
用足用透市政府相关部门在科研院所引进、人才引进、研发平台建设等方面的政策,实现资源政策叠加,进一步提升青岛对高等教育的吸引力.
同时,对引进的在科技进步、产业发展、经济社会建设等方面对我市具有特别重大意义的高等教育机构,实行"一事一议",予以特别支持.

四、实际效果和领先性(一)高校引进取得新进展2017年以来,先后签约引进了中国社科院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剑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清华大学等知名国内外高校.
目前,共有30所高校与青岛签约落户.
已与北京服装学院、东北财经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达成合作意向.
《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日报》均在头版报道了青岛的高校引进工作.

(二)高校落户建设工作稳步推进一是推进五所高校校区建设.
中国科学院青岛科教园、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校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科教新城、中国海洋大学黄岛校区、山东大学青岛校区二期等校区建设稳步推进,正在进行规划设计、建筑招标或者基础施工.

二是启动各研究院和研究生院落地及招生工作.
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对外经贸大学等高校研究院正在装修改造,逐步入驻相关科研和教学团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已完成2017年研究生招生入学工作.
随着新生陆续入学和研究院落地运行,我市高端人才培养规模进一步扩大.

(三)已落户高等教育机构成效初显一是集聚一批高层次创新人才.
以高校为平台,吸引大批高水平学术带头人和专家团队来青开展教学、科研.
二是集聚一批高水平科技资源,通过科技研发、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等为青岛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创造新旧动能转换新的增长点.
三是创新了高等教育校地共建的新模式,为青岛市乃至全国的高等教育创新发展和校地共建提供了借鉴和经验.
四是服务社会能力不断提升,形成了互惠互利、校地共赢的发展格局.
五是城市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国内各大媒体纷纷以"南深圳、北青岛"、"高等教育新势力崛起"等为题,报道青岛的高校引进工作.

抢抓机遇创新发展着力解决宗教房产历史遗留难点问题市民族宗教局一、案例背景浙江路28号房产建筑面积9247.
19平方米,是天主教会德籍神父白明德于1906年购地修建.
1960年起由省科学院海仪所租赁使用.
1991年房管部门将该处房产产权归还市天主教爱国会.
1993年海仪所与爱国会签订租赁合同,随后单方面中止合同.
2002年和2003年,双方再次签订协议,明确海仪所对房屋拥有永久使用权,每年缴纳16万元租金.
2003年爱国会取得房地产权证.
2005年海仪所取得省科学院崂山区办公场所1.
5万平方米房产使用权,2015年搬往崂山区.
搬迁后海仪所依然拒绝归还浙江路28号房产使用权,并继续对外转租牟利.

为维护天主教合法权益,从1993年起爱国会采取多种途径寻求解决办法.
爱国会班子成员多次到海仪所协商,市宗教界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多次提出建议和提案,天主教青岛教区主教李明述分别向市委领导、中国天主教界上层人士反映.
1994年、1995年、2001年,爱国会先后3次向法院提请诉讼,先后因未取得产权证明、所有权证和落实政策宗教房产不属于法院受审范围,法院中止诉讼.
省市领导高度重视该房产问题,从1995年开始,历任省市领导都曾作出批示,召开协调会,但一直未能解决.

二、案例基本情况2017年年初,爱国会再次向海仪所和省科学院提出诉求,部分信徒多次到省政府上访.
3月份中央领导和省委主要领导先后作出批示.
市宗教局第一时间向省市汇报教会诉求,市政府专门召开协调会.
省政府两次召开专题会议,协调解决遗留问题.
在中央、省市各级领导关心和各级统战、宗教工作部门努力下,6月16日,海仪所与爱国会签订协议,3年内将房产全部移交爱国会,长达57年之久的房产纠纷得到圆满解决.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同志对青岛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三、创新性思路、做法、方式这一历史性难题得到彻底解决、和谐解决,是全省乃至全国的成功案例.
(一)思维方式创新.
2016年全国宗教会议召开,习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宗教工作迎来大好时机.
市宗教局深刻理解习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创新理论,乘势而为,顺势而上,抓机遇、攻难点,将该问题列入年度重点工作,全局上下态度坚决、全力以赴.
这一难题的破解,既是创造性运用习总书记创新理论指导工作的成功实践,也是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和省市宗教工作会议精神的必然结果.

(二)工作思路创新.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讲政治、顾大局.
既主动推进问题解决,又从全局出发,全力平复信徒情绪,防止矛盾激化,保证社会稳定;既坚决维护宗教界利益,又尊重历史、尊重事实,加强协商沟通,照顾各方利益;既引导信教群众合理合法反映诉求,又主动协调各级领导和各界人士,寻求理解和支持.

(三)方式方法创新.
积极运用法治思维和政策依据,从"四个争取"入手,多措并举,妥善解决.
加强协商、争取工作主动.
年初爱国会班子成员到省科学院、海仪所当面转达信徒诉求,协商解决办法.
依法办事、争取法律支持.
2月份爱国会再次向市南区法院提起诉讼,同时引导信教群众依法反映问题,防止过激言行.
建言献策、争取领导关注.
市宗教局及时向省市报告教会诉求,提出解决办法.
中央领导和省委主要领导先后作出批示,山东省副省长王书坚两次召开专题协调会,研究确定解决方案,并形成《专题会议纪要》.
落实指示、争取全面合解.
市宗教局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指导爱国会与海仪所反复协商,主动撤销诉讼,达成合解协议,圆满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

四、实际效果和领先性实现了"四方共赢":一是教会受益.
爱国会收回57年未收回的房产,增加了收入,提高了自养能力,维护了教会利益.
二是海仪所受益.
市政府在即墨蓝色硅谷划拨200亩土地,省政府出资1个亿,海仪所赢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是新齐鲁工业大学受益.
2017年下半年,省科学院与齐鲁工业大学合并组建新齐鲁工业大学.
新齐鲁工业大学拟筹建职业技术学院,200亩土地一并解决了学院用地问题.
四是青岛市受益.
海仪所和职务技术学院进驻蓝色硅谷并不断发展,对于青岛市构建海洋高端新兴产业体系,加快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核心区和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海洋经济强市将起到直接推动作用.

该问题圆满解决具有重要意义:一是为疑难问题解决积累了经验.
问题不仅彻底解决,不留后遗症,而且和谐解决,实现多方共赢,破解了57年的难题.
既是解决信访案件的典型案例,也是圆满化解宗教历史遗留问题的经典范例,为全国解决此类问题提供了鲜活的解决方案和案例示范.
二是营造了稳定和谐社会氛围.
由于问题一直未能解决,矛盾双方怨气逐年积累,上访等问题突出,矛盾随时可能激化,直接影响社会稳定,甚至造成国际影响.
问题的解决平复了矛盾双方的不满情绪,化解了社会矛盾.
三是形成了相互促进良好局面.
赢得了青岛市宗教界一致拥护,在全国天主教界和其他领域也引起强烈反响,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
目前,道教荒草庵等一批宗教历史遗留问题已经纳入解决范围.
四是推动了青岛经济社会发展.
职业技术学院入驻青岛,海仪所得到发展壮大的空间,都将直接提升青岛蓝色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为建设宜居幸福创新型国际城市作出贡献.

助推新旧动能转换进一步做好就业创业工作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党的十九大提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强调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对就业创业工作作出的战略部署,聚焦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的就业创业工作,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助推新旧动能转换进一步做好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青政发〔2017〕27号),以解决就业主要矛盾、创业突出问题为导向,出台26条政策措施,将对保持就业局势持续稳定、扩大创业实体规模,为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新旧动能转换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确保我市就业创业工作继续走在全国、全省前列具有重要意义.

一、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助推新旧动能转换扩大就业(一)将新兴业态纳入政策扶持范围.
支持平台经济、众包经济、分享经济等新兴业态发展,支持劳动者通过新兴业态实现多元化就业.
符合条件的新兴业态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的,按规定给予就业创业补贴.
新兴业态其他从业者可按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养老、医疗保险,属于就业困难人员、离校1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可按规定享受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政策.
未与新兴业态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从业者,可按灵活就业人员身份缴纳住房公积金.

(二)强化就业与经济协同.
把稳定和扩大就业作为动能转换和区间调控的下限,确保就业稳定.
加强经济社会政策与促进就业政策衔接,在制定财税、金融、产业、贸易、投资等重大经济政策和人口、教育、社会保障、住房、健康等重大社会政策时,要综合评价对就业影响.
深化重点建设项目与就业联动机制,实现招商引资、项目立项、土地征收、项目实施与就业联动.

(三)实施人力资源服务提升行动计划.
推进建设统一规范、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促进劳动力在地区、行业、企业之间自由流动.
建立与新旧动能转换需求相适应的人力资源供求调查预测和信息发布制度,促进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和合理配置.
推进人力资源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营造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
加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培育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龙头企业和行业领军人才.

(四)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素质.
建立政府补贴职业培训职业(工种)目录发布制度、培训补贴标准与培训成本相挂钩的动态调整机制,对新旧动能转换重点产业紧缺急需职业(工种),适当提高政府补贴标准;对认定为青岛市特色品牌专业建设项目的,市财政给予最高100万元奖补.
实施"金蓝领"培训和"技能大师"培养资助项目,给予最高5000元培训补贴.
支持参保职工提升职业技能,符合条件的可申领最高2000元补贴.
健全技能人才多元化评价机制,用人单位聘用的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可比照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享受同等待遇.
加大技能人才交流引进,对紧缺急需的高技能人才,在落户、住房、子女入学等方面享受优秀高层次人才待遇.

二、实施大众创业工程,促进创业带动就业(一)扩大创业补贴范围.
对创办各类市场主体(含社会团体、事务所等)且持有有效注册登记证明的,可按规定享受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等扶持政策.
从事个体经营且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的创业者,符合条件可享受一次性创业补贴.
对高层次高技能人才、返乡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毕业不超过5年的高校毕业生租用经营场地创业的,可给予创业场所租赁补贴.

(二)扶持壮大创业载体.
对认定为市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园区)的,按规定给予最高500万元奖补;对按级次又被认定为省级、国家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园区)的,按照差额阶梯奖补的原则,再给予100万元、200万元一次性奖补;对认定为区市、街道(镇)、社区级创业孵化基地(园区)的,由各区市、功能区给予一定奖补,认定和奖补标准由区市、功能区制定.
对各级创业孵化基地(园区),给予入驻创业实体3年内租金减免优惠政策.

(三)拓宽投融资渠道.
符合条件的创业人员可申请最高45万元创业担保贷款,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对按期还本付息的根据创业实体带动就业情况给予最高全额贴息.
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可申请最高3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2年,对按期还本付息的按照同期限贷款基准利率的50%给予贷款贴息.

(四)实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启动支持计划.
将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纳入我市就业创业政策扶持范围,鼓励留学人员以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入股方式创办企业.
举办中国青岛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大赛,对获奖创业项目给予资金奖励、园区入驻、风投对接等扶持.
强化留学人员服务,提高留学人员学历认证、来青落户等手续办理的服务效率和质量.

(五)营造创业氛围.
开展优秀创业项目遴选活动,在全市评选一批符合新旧动能转换方向的优秀创业项目、创业团队,给予最高10万元奖励.
积极培育创业典型,对市级评选的"青岛市十佳创业明星""青岛市十佳大学生创业之星",分别给予5万元奖励.

三、统筹重点群体就业,稳定就业"基本盘"(一)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鼓励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对2016年以后新招募且服务满6个月以上的"三支一扶"人员,发放2000元一次性安家费补贴.
鼓励大学生取得职业资格(水平)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给予最高2000元补贴.
围绕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设立一批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
对有扶贫任务的区市基层事业单位招录高校毕业生,可适当放宽职位岗位专业限制、单独划定笔试分数线、降低学历要求或开考比例.

(二)做好新旧动能转换企业职工分流安置.
开展失业保险稳岗补贴护航行动,鼓励新旧动能转换企业特别是去产能企业充分挖掘内部安置潜力,落实稳岗补贴政策,鼓励企业不裁员或少裁员.
促进分流职工转岗就业创业,对单位新增岗位吸纳去产能分流人员的,按规定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

(三)完善就业援助长效机制.
合理确定就业困难人员范围,强化分类帮扶和实名制动态管理,确保零就业家庭、低保家庭中符合条件的至少一人稳定就业.
提高灵活就业补贴标准,对符合条件的灵活就业人员,按其实际缴费的2/3给予养老、医疗社会保险补贴,每人每月最高不超过500元.

(四)做好贫困人口就业帮扶.
加大扶贫资金统筹使用力度,全面落实扶贫公益岗位、扶贫就业项目、扶贫技能培训等扶持政策,确保有就业、创业和培训需求的贫困人口100%帮扶就业、100%帮扶创业、100%参加免费培训.

四、围绕改善服务,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一)实施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计划.
到2020年,实现基本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符合条件的非本市户籍人员与本市户籍人员享有同等政策扶持.
深化"互联网+就业"服务模式,实现网上预约、网上申请、网上受理、网上审核、网上反馈的全程在线公共就业服务.

(二)实施新一轮家庭服务业政策.
推进家庭服务业集聚发展,培育一批竞争力强、影响力大、吸纳就业效果显著的家庭服务业品牌机构,市、区市给予一定奖补.
加快推进家庭服务业诚信体系建设,对获评的诚信机构给予一定奖补.
提高家庭服务业吸纳就业稳定性,延长家庭服务业稳定就业岗位补贴期限.
支持搭建家庭服务业智能云平台,创建一批家庭服务业职业培训基地,市、区市给予一定奖补.

(三)加强统计分析研判.
利用大数据技术开展就业失业监测,加强部门与研究机构、市场分析机构协作,建立完善就业数据与宏观经济、行业经营等数据以及社会机构相关数据交叉比对机制,提高就业形势监测和分析能力.
完善企业用工定点监测制度,每年分2次对3000户企业的经营状况、用工变化、急需紧缺工种等情况进行监测,为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完善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助力精准救助市民政局一、案例背景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
我国社会保障改革成就卓著,社会保障制度更加完善.
但在落实社会保障中,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查一直是社会救助工作的难点.
以入户调查、邻里访问为主的传统核查手段已不能满足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隐瞒财产、投机骗保等情况的出现,直接影响了社会救助的实施效果,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

青岛市政府积极致力于推动大数据和电子政务建设,我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的建立正来源于大数据思维,切实响应"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政府工作号召.
通过共享相关单位信息,对社会救助申请家庭的收入、财产等情况进行核查,综合评估其家庭经济状况,为政府决策提供支持,真正实现"让数据说话".

二、案例基本情况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开展以来,市民政局按照建立一个机制、出台一个办法、成立一个机构、搭建一个平台的总体思路,有力推动了我市核对机制的快速建设.
(一)机构建设稳步推进青岛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于2014年10月经市编办正式批复成立,为正处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核定编制12人.
主要职责是承担全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平台的建设、运营及维护;承担居民家庭经济状况相关数据的查询、核对、统计及分析等工作.
在成立市级核对中心的基础上,指导各区市积极协调,争取主要领导支持,明确相应机构.
截至目前,全市七区三市均已明确相应机构,成立比例达到了100%.

(二)核对规范化建设不断增强一是出台了核对工作相关政策文件.
2014年9月,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青岛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办法》,对核对工作的内容、核对程序和各委办单位职责进行了明确;2015年4月,联合金融办、人民银行、银监局出台了《关于做好社会救助申请家庭金融资产状况核查比对工作的通知》,明确了金融资产核查的基本原则、查询的内容和方式;同年6月,出台了《青岛市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实施细则》,对核对对象范围、核对内容及认定方法、核对的程序、核对报告的使用等做了详细规定;10月,出台了《青岛市社会救助家庭金融资产信息核查操作规程》;16年11月出台了《青岛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管理规范》,对核对的流程时限及相关审批流程进行了明确.
二是建立了核对工作相关制度.
先后规范了《中心职责、组织架构》、《核对工作流程》《相关委办单位职责》《保密守则》《档案管理规定》《网络安全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
三是健全完善保密制度.
与各委办单位签署了《信息共享数据保密协议书》,与核对中心人员,软件开发工程师,区市、镇街从事核对工作人员签订了保密协议书.
从制度和机制上做好数据保密工作,确保信息安全.

(三)信息共享单位不断拓展截至目前,核对系统已与民政、公安、人社、税务、工商、国土、公积金、残联等15个部门,25个数据项以及多家银行实现了信息共享.
其中,与国土、公积金部门及银行建立了比对专线;与民政、公安、人社、国税、工商、卫计委、交通委等7个部门实现了联网核查;与水利、残联、海洋与渔业等3个部门实现了数据库全量轮询;与地税局通过文件加密、数据导入导出的形式实现信息共享;与市财政局、市编办建立了保障对象存量数据的定期查询机制.

(四)核对系统不断优化完善核对系统于2013年12月基本完成功能模块的开发工作,2014年1月开发完成,8月份在市南区进行试点,2015年3月,市核对中心组织了全市核对经办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标志着核对系统正式在全市全面运行.
期间,对核对信息系统进行了17次修改和完善,核对系统优化完善的过程中,对全市的社会救助业务平台进行同步改造,两个系统实现了有机、无缝衔接.

三、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的创新性意义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是一项新业务,具有"机构新、人员新、业务新"的特点.
(一)为社会保障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更为科学的依据在核对过程中,通过各方面的信息综合核对能准确反映居民家庭的收入和财产状况,实施精准救助,使需要社会保障的人能够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同时为政府制定社会保障政策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二)有效减少了救助对象认定过程中的争议传统的居民经济状况核对结果受技术手段制约,精准度不高,导致在救助对象的认定过程中易存在争议.
进行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的建设,通过对核对方式的科学有效改革,实现与网络信息技术的有效结合,在核对过程中从相关部门获取与收入、财产认定相关的客观数据,提高了政府工作的效率和救助对象认定的准确性,为社会救助的精准实施奠定了基础.

(三)提高了社会救助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传统情况下,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对申请低保的家庭经济情况进行详细调查,整个过程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而新的居民家庭情况核对机制主要通过网络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加强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建立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平台,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实现自动核对,可以避免工作人员进行繁琐的核查工作,快速掌握申请人的家庭经济情况,既提升了工作效率,又保障了救助质量,进一步提高了政府的公信力.

四、取得的成效及领先性(一)社会效益初步显现通过开展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一是提高了救助对象家庭经济状况认定的精准度和权威性,解决了传统手段核查内容不全面、隐性收入核查难的问题,确保了社会救助政策公平公正实施;二是通过信息化手段大大提高了审核审批的工作效率,解决了传统手段核查周期长、结果反馈慢的问题,大大降低了政府的运行成本;三是保证了救助资金的有效使用,把有限的资金用到真正贫困群体身上,提高了政府的公信力;四是增强了广大居民的诚信意识,有效减少了隐瞒收入财产、开具不实证明等现象发生,对整个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

(二)经济效益较为明显根据核对系统统计,2017年核对系统共完成核对22.
1万人次,累计出具核对报告12.
26万份,通过核查,共有3.
2万社会救助申请人被挡在救助门槛之外,未通过率约为14.
5%,其中申请城市低保4149人,申请农村低保15703人,申请边缘、中低收11878人,按照2017年城市低保月人均补差518元,农村低保月人均补差356元,及医疗临时救助的年人均救助额2911元测算,每年可减少社会救助资金支出4千多万元.

(三)核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青岛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与山东省内其他城市相比建立较早,核对工作开展以来,核对机制一直不断完善,数据资源不断拓展,核对系统不断优化完善.
发展的过程中,及时跟进业务处室的政策调整,目前开展的业务有城乡低保、特困供养家庭认定、复核;低保边缘家庭认定;中低收入家庭认定;临时救助资格认定;医疗救助认定;困难老人入住公益性养老机构身份认定等.
实现了申请社会救助家庭的"逢进必核".
同时,在数据分析方面,随着核对业务的开展,逐步完善了核对平台的统计分析功能,初步实现了各数据源贡献统计、核对量变化等多种统计分析功能,走在了全省的前列.

推进"互联网+"智慧交通发展为行业转型升级提供新动能市交通运输委一、主要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交通运输行业已进入全新发展阶段,信息技术加快应用,"互联网+"倒逼治理创新,固有行业格局深度洗牌,城市拥堵与公众便捷舒适出行的需求之间矛盾突出.
"十二五"及"十三五"时期,青岛市交通运输委员会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对标建设国际城市的战略要求,加快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在我市交通领域推广应用,加快"互联网+"便捷交通发展,引领行业转型升级,力争在行业治理、公众服务、协同创新、标准规范、政策保障等领域实现新的突破,持续提升公共交通竞争力,努力实现交通运输行业治理标准化、规范化、智能化,服务于建设宜居幸福创新型国际城市和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大局.

二、基本情况市交通运输委以"打造全国一流交通公共服务平台"为目标,按照"统筹规划、建管并重,业务驱动、平台支撑,数据开放、互联互通,民生为本、服务先行"的工作方针,成立专门机构,建设数据中心、监测中心、呼叫中心、行业地理信息中心等基础平台搭建,先后接入全市公路、船舶、港口、铁路、航空、城市客运、轨道交通等20余类动静态数据,正在深入实施数据资源工程,以及综合交通信息服务、交通运输监测预警与协调联动、交通运输安全监督与应急处置、交通运输行业监管与辅助决策应用平台建设.
通过"集成创新"手段,青岛市交通委不断整合各种交通运输数据资源,积极寻求"大交通"管理体制破冰之路,在促进综合交通信息互联互通、强化协同管理、提升行政效能和公共信息服务水平等方面发挥了实质性作用,已成为市交通运输委密切与群众联系沟通的惠民工程、交通行业对外形象展示的重要窗口和我市承担国家级"公交都市"、"绿色交通城市"等试点示范工程的重要支撑力量.

三、主要做法(一)狠抓资源整合匹配.
一是数据资源逐步整合.
构建并完善交通运输专用网络,以信息化手段统筹各种交通运输方式,联结行业"信息孤岛",完善"大交通"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对全市综合交通信息资源的集中统一管理.
目前,中心日均数据接收量超过4GB,并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对接入资源进行监测和分析.
通过数据交换共享,有效发挥平台的基础支撑作用,依托中心平台支撑,已为路网监测、近海船舶监测、港口危险货物监管等我委一批信息化项目前期工作开展提供了支持;青岛市"多位一体"平行交通运用示范项目已被国家发展和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列入"互联网+"便捷交通重点示范项目.

二是业务资源有效整合.
全面梳理行业信息服务渠道,由市交通运输公共服务中心统一管理交通运输行业监督服务电话、政府网站、微博、微信、APP等对外信息服务窗口,实现后台打通、人员交融、知识库统筹建设,形成交通运输一站式对外服务模式.

三是管理规划资源深度整合.
加强交通运输信息化统筹规划管理,已基于编制的《青岛市交通信息化"十三五"发展规划》和《青岛市"互联网+"便捷交通实施方案》开展相关工作,相继发布《青岛市交通运输信息化工作管理办法》及《青岛市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项目管理细则》、《青岛市交通运输信息化数据资源管理细则》等工作方案.
通过强化顶层设计,进科学管理,确立了"十三五"期间交通运输信息化发展的整体思路、关键领域、重点任务、阶段目标、管理办法等内容.

(二)突出"四个面向"创新服务.
一是面向公众出行,充分协调交通运输媒体资源,推送道路交通、城市公交等多个领域的出行信息.
实现与广播电台、电视台建立交通运行数据播报机制,在五一、国庆、春节等节假日期间实时动态播报多种出行方式的交通运行状态,为公众出行提供最新最权威的资讯.
通过APP、网站、电视、广播、热线、微博等并行服务,为公众打造具有青岛特色的一体化、多层次出行信息服务产品,提升公众出行信息服务体验.

二是面向企业运营,提供丰富的交通运输地理信息云服务.
制订数据资源共享管理办法,搭建行业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平台,实现交通运输行业内外的数据共享交换.
三是面向行业监管,发布并实施《青岛市交通运输数据共享技术与管理规范》等5项地方标准,有效推进我市交通运输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有效规范了行业网络建设运营、数据交换共享、综合信息服务等相关工作.
建设了地面公交运行、轨道交通运行、出租车运行、综合交通关联分析等监测与预警系统,整合运输企业安全生产、社会服务等方面信息资源,加强客流、货流、车流、船流、运输量与运输强度、成本与价格、服务质量、安全水平等重点运行指标的动态监测分析,强化大数据分析在行业预测预警、监控指挥等方面的应用.

四是面向政府决策,建设了综合交通运行监测、工程项目综合管理等11项业务系统.
深度融合综合交通静态数据和行业运行动态数据,运用云计算及大数据分析技术提高政府部门对综合交通运行状况的宏观掌控能力,在交通运输规划、建设、投资、运行、管理及客货流移动等方面开展监测、预报和预警,发布全市综合交通运行指数和服务指数、运行监测报告及综合交通发展年度报告等,为相关交通政策的制定实施提供决策依据.

(三)强化"三个深耕"转型升级.
一是深耕公众实际出行需求,构建惠及公众的综合交通出行信息服务体系.
通过夯实数据基础,推动数据深度融合,形成持续深化"青岛交通"APP建设的动力.
实现"首页定制人性化、高速信息全掌握、公交查询更准确、出行规划避拥堵、地铁站点一键查、航班动态全知晓、ETC网上能充值"等实际需求的应用服务,围绕综合交通换乘接驳等方面逐步打造具备高附加值的综合交通出行信息服务产品.
同时,实现与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单位的信息合作,规范播报青岛市的综合交通运行状况,努力提升公众一体化出行信息服务水平,让服务产品更多惠及周边区市及弱势群体.

二是深耕行业管理痛点,推进信息技术与行业管理和服务的深度融合.
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发改和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互联网+"便捷交通促进智能发展的实施方案》,持续推进信息技术与行业应用的深度融合,进一步助力于综合交通管理与服务能力提升.

三是深耕产学研联盟优势,促进行业转型升级及交通信息化产业规模化发展.
充分发挥青岛市智慧交通发展联盟作用,持续吸收行业优秀单位加入联盟共谋行业发展,定期组织智慧交通创新研讨会、青岛市智慧交通大讲堂、以及国内、国际性业务交流、学习活动.
积极筹备综合交通管理与服务大数据开放实验室建设工作,为科研创新创业团队提供数据服务环境,激发应用创新内在潜力,为交通信息产业发展提供内生力量四、主要效果突破了"四大难点".
一是多方协调,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综合交通管理体制分割、行业壁垒严重的传统困难.
二是全力推动项目建设,克服了时间紧任务重、项目审批程序复杂、机构编制从紧、复合型人才奇缺等客观困难.
三是克服了建设内容高度复杂、标准规范不一、网络信息安全风险大等技术性困难.
四是克服了交通运输信息服务同质化、实用性低的缺陷,基于交换数据平台的支撑为公众提供了个性化、人本化、便捷实用的信息服务.

实现了"四个转变".
一是实现了我市交通运输行业监测管理由分散运行到集中统一管理的转变.
二是实现了我市"智慧交通"建设由"小散弱"的自发状态到"高精尖"和"大兵团作战"的转变.
三是支撑了交通行业治理和业务管理由传统模式向全流程、可追溯的转变.
四是实现了信息化工作管理和服务由"自定义""粗放式"向"标准化"、"精细化"的转变.

青岛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引用宽限水量的探索市水利局一、案例背景2016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意见》,2016年9月,山东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印发山东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为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加快推进我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2017年2月我市出台了《青岛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我市在即墨区移风店镇开展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探索应用宽限水量确定农业初始水权、推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二、案例基本情况根据国家、省、青岛市的相关文件要求,实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目的就是要利用工程手段对用水量进行计量、制定政策制度对农业用水量进行控制,采用经济杠杆促进农业节水.
对水量控制方面,主要体现以下三点:一是根据作物种类不同,分类制定用水定额,对作物用水量进行精确控制;二是实行分类水价,粮食作物用水价格应达到运行维护成本水平,一般经济作物用水价格应达到完全成本水平,高附加值经济作物、设施农业和养殖业等用水价格应达到一定盈利水平;三是制定超定额用水累进加价制度,以分类用水定额为基准,划分不少于2级的用水量级,并分别确定加价幅度.

青岛市水资源严重缺水,多年来,除水源较为丰沛的地区农民灌溉较为频繁,大部分地区为低山丘陵,农业多靠天吃饭.
针对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中实行严格的农业用水控制,提出宽限水量概念,以让农民易于接受改革理念,全面推行改革,实现改革目标.
宽限水量概念包括以下三个含义:一是根据不同作物种类的用水定额,探索实行统一用水定额,模糊作物种类界限;二是结合农民灌溉成本投入现状,探索制定农民易于接受的统一水价;三是探索制定划分较为宽松的超定额用水累进加价制度,宽松的加价量级和加价幅度.

创新性思路、做法、方式(一)试点区基本情况2016年,青岛市确定即墨市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试点市,率先在即墨市移风店镇大院、黄戈庄、官庄、沙埠、李家庄5个村开展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探索.
试点区位于即墨市移风店镇西部,地处大沽河沿岸,农业生产基础条件良好,共有耕地9425亩,有效灌溉面积8795.
6亩;农业种植以蔬菜、粮食作物为主,当地农民具有良好的灌溉习惯,均采用地下水灌溉,现有机井227眼,井深8-10m.
经实地调研,试点区实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还存在以下限制因素:一是农业用水水权不明确.
长期以来,农业用水都没有得到有效的管理,更无水权概念.
二是农业用水计量及水价形成机制不完善.
试点区现状227眼机井,均未配套安装测水量水设备,难以实现灌溉用水计量,不利于水权分配的落实,也不利于水费的征收.
目前试点区未实行水费征收制度,灌溉用水是按照用电量收取费用,收费标准为1.
1元/度,折合单方水费用为0.
17元/m3.
没有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收取的电费未能真实反映供水成本,收费较低,造成水资源浪费.
三是基层水利服务管理能力不足,尚未成立农村基层专业化服务组织.

(二)对宽限水量的实践探索1.
采用统一用水定额(1)农作物灌溉用水现状分析通过对试点区农作物现状亩均灌溉水量的统计计算,试点区亩均地下水资源可利用量为300m3/亩,试点区现状实际亩均综合灌溉水量为252m3/亩,《山东省主要农作物灌溉定额》(以下简称省定额)规定下农作物亩均综合灌溉定额(非节水灌溉方式,P=50%)为258m3/亩,省定额规定下农作物亩均综合灌溉定额(节水灌溉方式)为212m3/亩,50%降水频率下作物实际灌溉需水量为365m3/亩.
图1试点区农作物亩均综合灌溉水量对比图单位:m3/亩试点区50%降水频率下作物实际灌溉需水量最大,现状亩均综合灌溉用水量与省定额规定下农作物的灌溉定额基本相当,但远大于青岛市、即墨市的现状亩均灌溉用水量.
项目区现状实际亩均综合灌溉水量较大是因为项目区水源较为丰沛,农田灌溉较为频繁,且现状灌溉多是沟灌、畦灌,灌溉水利用效率较低;青岛市、即墨市的现状亩均灌溉用水量较低是因为青岛市和即墨市均为水资源严重短缺区域,农业灌溉本就较少,且有三分之一区域属于低山丘陵,由于丘陵地带水源匮乏,农民多靠天吃饭或灌溉水量极少,拉低了整体的平均值.

(2)确定农业初始水权定额由于试点区现状亩均综合灌溉水量与省定额规定下的农田亩均综合灌溉定额相差不大,且试点区灌溉基础设施较为完备,农民灌溉意识较好,易于大面积推行农田高效节水,从而科学合理高效的进行作物灌溉,因此选定《山东省主要农作物灌溉定额》中节水灌溉方式下的灌溉定额作为试点区农业初始水权分配的依据.
即粮食作物110m3/亩、蔬菜299m3/亩、果树178m3/亩,综合灌溉定额212m3/亩.
(3)采用统一定额核算灌溉用水量根据国家、省、市实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要求,针对不同作物种类,应实行分类定额核算项目区灌溉用水量.
分类定额充分考虑了不同作物灌溉需水量不同的实际,用水户种植作物分得的水权基本与作物实际需水量相适应,有利于促进用水户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节水灌溉,以减少其水费投入;但各用水户的初始水权将随着其地块种植作物的变化而变化,农村基层用水组织分配各用水户、各机井水权需根据每次作物播种情况及时核定,工作量较大,不易于操作.

统一定额更易于核算各用水户初始水权,易于操作;但每户种植的粮食、蔬菜、果树面积的比例均不相同,采用统一定额易导致种植粮食作物面积比例高的农户分得水权比实际需求偏多,而种植蔬菜作物面积比例高的农户分得水权比实际需求偏少,造成水权分配不够精准.

考虑到试点区为全青岛市初次进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农民尚无水商品意识,本着易于推行、便于实施、鼓励农民种粮积极性、不增加农民水费负担的原则,试点区采用统一定额,将省定额节水灌溉规定下农作物综合灌溉定额作为农业初始水权分配的依据,即试点区农业初始水权为212m3/亩.
2.
制定宽松的统一水价根据《即墨市2016年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通过对试点区的供水成本进行计算,测算试点区运行维护成本单价为0.
23元/m3,全成本单价为0.
54元/m3.
均高于现行用水成本0.
17元/m3.
本着积极响应国家、省要求,易于推行、便于实施、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权益,促进农民增收,总体上不增加农民负担的基本原则,制定试点区水价政策为执行运行维护成本水价0.
23元/m3.
向农民收取0.
17元/m3,差额部分由财政补贴,每年由财政补贴职工经费和运行管理费约14万元.
原因如下:若执行全成本水价0.
54元/m3,优点是收取水费较多,不仅能够满足试点区工程运行维修费、动力费、运行管理费的支出,而且能将固定资产折旧费逐步回收.
缺点是全成本水价较试点区现行水价高2倍,造成农民灌溉水费负担较重,不利于改革推行实施.

执行运行维护成本水价0.
23元/m3,符合《山东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中"粮食作物用水价格应达到运行维护成本水平,一般经济作物用水价格应达到完全成本水平"的要求.
同时向农民收取0.
17元/m3,与现行水价持平,不增加农民负担,易于改革的推行实施.
3.
划分宽松的用水量级及加价幅度试点区种植作物以粮食和蔬菜为主,本次试点区农业用水定额采用的是《山东省主要农作物灌溉定额》中节水灌溉方式下粮食作物灌溉110m3/亩、蔬菜299m3/亩、果树178m3/亩,综合灌溉定额212m3/亩.
由于粮食作物亩均灌溉用水量少,亩均收益低;蔬菜作物亩均灌溉用水量多,亩均收益高.
在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促进农业灌溉节水,遏制浪费,激发用水户节水内生动力,鼓励农民种粮积极性,按照"多用水多付费"的原则,确定用水量级和加价幅度,推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
结合试点区实际情况,以省定额节水灌溉规定下粮食作物灌溉定额110m3/亩为基准分三个等级并确定相应加价幅度:(1)亩均用水量在110m3以内,按基本水价0.
17元/m3向农民收取水费;(2)亩均用水量在110m3-200m3部分,按1.
2倍价格,即0.
20元/m3向农民收取水费,仍低于执行水价0.
23元/m3.
(3)亩均用水量大于200m3的部分,按基本水价的1.
5倍价格,即0.
25元/m3向农民收取水费.
四、实际效果和领先性在即墨市移风店镇5个村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建设中,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引用了宽限水量概念,采用了统一用水定额核算农业灌溉用水量;实际征收水价0.
17元/m3低于运行维护成本单价;在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中,在超过灌溉用水定额基准值110m3/亩不足200m3/亩部分,征收水价0.
2元/m3仍低于运行维护成本单价.
充分体现了宽限水量概念,在首次推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水资源短缺地区,农民易于接受,利于改革的推行实施.
目前,试点区农业水价综合项目已完工投入试运行,综合来看,在宽限水量制度下,农民接受度较高,试点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运行良好,实现了既定的目标,取得了良好的效益,为全青岛市全面推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积累了宝贵经验.

2018年我市改革任务94万亩,推进难度更大,任务更重.
我市将在2018年改革任务区积极推进农业水权制度改革、实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不断充实完善宽限水量制度,逐步形成可复制、可操作的成功经验做法,推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稳步快速开展.

我市加快外贸发展新旧动能转换探索建立现代国际贸易运行体系取得积极成效市商务局一、案例背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长期实行以外贸出口创汇、引进利用外资为主的外经贸发展模式取得显著成效.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在货物进出口贸易快速发展和"引进来"利用外资取得积极成效的基础上,近年来服务贸易实现高速发展、"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一大批有实力的企业对外投资发展跨国经营成效显著.
面对开放型经济新的发展格局,长期以来由计划经济体制演变形成的传统外经贸统计模式,已不能真实反映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实际成效.
为有效解决传统对外贸易统计体系无法全面客观反映国内企业国际贸易实绩的问题,我市自2012年起启动实施了《青岛市国际贸易中心城市建设纲要(2013-2020年)》,全面推进电子商务引领发展、国际货物贸易提升发展、国际转口贸易突破发展、国际服务贸易跨越发展、国内外贸易融合发展"五大行动计划",推动传统对外贸易加快向现代国际贸易转变,加快外贸发展新旧动能转换,在商务部和省商务厅的支持下,探索建立现代国际贸易运行体系.

2016年,面对我市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发展实践,市商务部门委托北京大学国际经营管理研究所开展了青岛市国民生产总值GNP(GNI)的测算研究,发布了《青岛市国际化发展报告——基于GNP(GNI)测算的研究》,为我市构建现代国际贸易运行体系提供了理论基础.
在实践中,探索建立现代国际贸易运行体系,在货物进出口贸易统计体系的基础上统筹纳入服务进出口贸易和境外投资贸易营销额两项指标,可以有效解决传统的统计办法不能全面真实客观反映企业国际贸易实绩的问题,有利于加快外经贸发展新动能转换,推动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融合发展、双向投资贸易协调联动,集聚催生新的外贸发展动能.

二、案例基本情况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13号),根据商务部等七部委《关于加强国际合作提高我国产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指导意见》(商政发〔2016〕433号),我市按照外贸发展新旧动能转换的总体思路,积极推进传统对外贸易加快向现代国际贸易转变,启动了建立现代国际贸易运行体系研究推进工作.
2016年6月份,青岛市商务局向商务部呈报了《关于恳请支持在青岛市试点调研建立现代国际贸易指标体系的报告》,商务部钱克明副部长在该报告上批示:"支持青岛开展建立现代国际贸易指标体系工作";7月份,商务部以商政研〔2016〕第182号函复"支持青岛市调研建立现代国际贸易指标体系";8月份,商务部政研室在我市组织召开了现代国际贸易指标体系专题研讨会,来自中科院、北京大学、对外经贸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商务部研究院、山东省商务厅等机构的专家学者,围绕青岛建立现代国际贸易指标体系的可行性、必要性、主要内容和工作思路进行了深入探讨.
今年2月,经青岛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市政府正式印发实施《关于建立现代国际贸易运行体系的意见》(青政办字〔2017〕2号),正式建立涵盖货物进出口额、服务进出口额和境外投资贸易营销额"三位一体"的现代国际贸易运行体系.

三、创新性思路、做法、方式青岛市现代国际贸易运行体系的指标构成主要包括3项内容:一是货物贸易进出口额.
数据主要以对外贸易海关数据分析系统为依据,按照省商务厅发布的数据进行统计.
二是服务贸易进出口额.
数据主要以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印发的《国际服务贸易统计监测制度》为依据,参照外汇管理部门国际收支数据,结合市商务、旅游等主管部门相关数据进行统计.
三是境外投资贸易营销额.
数据主要以青岛企业在境外设立的公司经依法审计通过的财务报表中申报实现的境外销售收入为依据进行汇总统计.

结合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主要在企业、经济功能区和政府三个层面推进现代国际贸易运行体系建设.
一是在企业层面,选择海尔集团、海信集团、新华锦集团、即发集团、青建集团、山东电建三公司等一批国际化经营企业,作为我市现代国际贸易运行体系的直报试点企业,动态掌握指标体系运行状况,每年定期研究发布《青岛市国际化经营企业发展年度案例报告》.
二是在经济功能区层面,围绕扩大对外开放、转换外经贸发展新动能为主题,积极对接山东省"泛济青烟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争取设立"青岛西海岸现代国际贸易示范区",将国务院批准设立的青岛西海岸新区作为现代国际贸易运行体系试点区域,并以此为平台开展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试点探索.
支持我市建设"青岛西海岸现代国际贸易示范区"工作,已列入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意见》(鲁发〔2017〕25号).
三是在政府层面,将各区市发展现代国际贸易情况纳入综合考核.
在此基础上,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相关指标,增强可操作性,努力做到既有数量又有质量,既有规模又有结构,力求全面客观反映我市现代国际贸易发展水平.

四、实际效果和领先性据初步统计,全市2017年实现国际贸易总额1150亿美元、增长14.
3%.
其中,货物进出口、出口、进口分别完成5007亿元、3009亿元、1998亿元,分别增长15%、7%、30%;服务进出口完成140亿美元、增长16%;境外投资贸易新增营销额完成246亿美元、增长13%.

我市已将建立现代国际贸易指标体系列入"十三五"发展规划和商务专项规划,预计到2020年全市国际贸易总额将达到1300亿美元.
从去年9月份起,我市已把现代国际贸易总额纳入每月的商务运行通报.
今年"两会"期间,市政府工作报告已按照现代国际贸易运行体系研究部署外经贸工作.
当前,青岛正在加快建设国际城市,需要与之配套的现代国际贸易运行机制和评估体系.
现代国际贸易指标体系的探索运行,可以为青岛建设国际城市提供量化目标,有利于科学指导和评价国际城市战略的推进实施进程.

今年6月份,商务部以《青岛探索新的国际贸易统计方法值得借鉴》为题,通过《调研与参考》第20期刊发推广了我市探索建立现代国际贸易运行体系有关做法,并上报党和国家领导人、分送国家有关部委和各省市.
国务院办公厅向我市约稿,要求提供青岛探索建立现代国际贸易指标体系情况.

今年9月份,商务部综合司李继刚副司长率队来我市进行了现代国际贸易运行体系专题调研.
他指出,青岛历来高度重视商务创新发展工作,对外开放走在了全国前列,尤其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现代国际贸易运行体系是商务统计领域非常有意义的探索和创新,也为下一步在国家层面研究探索现代国际贸易统计体系奠定了基础.
希望我市结合实际操作,进一步完善现代国际贸易运行体系的指标研究工作,争取取得更大成效.
在下一步商务部与国家统计局准备开展的"贸易增加值"统计指标试点将积极选择青岛先行先试.

创新实行街长制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市城市管理局案例背景2017年8月25日市政协协商议政专报(〔2017〕第11期)刊登了《探索建立"街长制"把城市精细化管理责任落实到"最后一人""最后一米"》,建议借鉴"河长制"、"湾长制"的责任管理模式,建立"街长制"制度机制,实施全方位、全天候、全系统的城市管理.
市主要领导给予高度肯定并批示我局办理.
我局高度重视,迅速成立专门班子,在学习借鉴各地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要求,起草了"街长制"实施方案.
经多次专题研讨,广泛征求各区市和部门意见后,形成了具有青岛特色的"街长制"实施方案.

案例基本情况9月22日,青岛市城市管理委员会正式印发《关于全面实行"街长制"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青城管委〔2017〕28号),各区市认真贯彻通知要求,及时制定了本区市的"街长制"实施方案和道路街长名单.
至10月27日,全市负责2637条道路的941名街长已经确定,并分两批在各大报纸进行公布公示.
为了强化街长岗位责任意识,方便群众联系监督,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制定统一制式的"街长公示牌",安装在每名街长负责的道路上,至此,全市街长已正式上岗.
截止目前,全市街长发现各类问题41654件,督促解决了34928件,牵头解决热点难点问题190余件.

三、案例特点(一)管理制度的创新性正如"河长制"是水污染治理制度创新,"街长制"也是城市管理制度的一大创新.
其本质就是将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导向精细化,通过跟精细化管理结合,明确责任片区,把精细化管理责任落实到"最后一米"、"最后一人",将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头上,进而提升管理触角灵敏度,实现管理长效化.
进一步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落小、落细、落实、落地.

(二)适用范围的领先性在区域范围上全国领先,目前国内不少地方也在开展"街长制"工作,但大多在某个区或某个街道范围组织开展,而青岛是在全市范围开展实施.
在管理架构上全国领先,国内其他地方街长大多安排行业从业人员或社会志愿者,而青岛的街长都是各区或街道主要领导,建立了区市主要领导任总街长,区级和街道领导任街长,责任路段作业养护人员明确的管理架构,规格高、责任实.
在管理范围上全国领先,国内其他地方街长主要负责责任路段市容市貌,而青岛的街长不仅负责道路市容秩序、卫生、道路、设施、绿化、立面、违建及人员在岗等九项城市管理事项,还负责道路两侧楼院市容市貌.
在运行体系上全国领先.
不仅建立了定期巡查制度,还建立了"一本帐"制度,不仅及时解决随时发生的问题,还能解决长期存在的问题.

(三)解决问题的实效性首先,避免了推诿扯皮.
以往,城市管理涉及的部门众多,职能常有交叉,"多龙治水"之下,免不了有推诿扯皮,现在,由街长兜底,责任明确,避免了问题久拖不决.
街长制实施以来,每个街长都牵头全面摸排梳理责任道路及其两侧小区楼院存在的突出问题,摸清底数,建立基础数据"一本账",设立问题清单,逐一实施销号管理,逐个解决广大市民反映突出、社会影响大的重点问题.
其次,及时发现解决存在的问题.
由于是区级和街道领导担任街长,各类作业养护人员动力更足,工作更加尽心尽力,而街长通过定期巡查不仅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还能分析深层次原因,协调各作业养护部门建立更好地协同关系,提高工作效率.
再次,树立了亲民利民形象.
街长走进社区楼院、贴近市民群众,采取多种方式认真听取意见建议,广泛宣传动员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参与城市管理,邀请关心城市管理的热心市民群众一起查找问题,共同携手打造美丽街区,通过街长制公示牌,市民不仅知道街长职务姓名,还能与街长沟通,密切了领导与市民之间的联系,通过沿路、逐楼巡查,拉近了领导与市民之间的距离,长此坚持,必将激发了全民参与热情,有效推动了城市管理水平持续提升.

实施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改革企业注册进入"G2B"新时代市工商局推行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改革,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的决策部署,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重要改革举措;是回应市场主体创业需求、提升企业开办便利度水平的需要.
商事制度改革以来,青岛先后实施注册资本认缴制、前置改后置、"住所申报承诺制"、多证合一等一系列改革举措,有效激发了创新创业活力,市场主体数量快速增长,截至目前,实有数量已突破120万户,工商登记业务量激增,对传统登记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改革的背景和主要过程2014年2月18日,国务院《关于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指出,推行电子营业执照和全程电子化登记管理,大力推进以电子营业执照为支撑的网上申请、网上受理、网上审核、网上公示、网上发照等全程电子化登记管理方式,提高市场主体登记管理的信息化、便利化、规范化水平.

2017年4月11日,工商总局《关于推行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工作的意见》及《关于全面推进企业电子营业执照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推行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加快建立全国统一标准规范的电子营业执照模式、电子营业执照管理系统和电子营业执照管理机制,逐步实现电子营业执照跨区域、跨部门、跨领域的互通互认互用.

2017年4月16日,孟凡利市长在青岛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我市要实施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改革.
市工商局于2017年5月启动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改革工作.
其间,多次赴北京、浙江、深圳等地学习调研.
按照"统一流程、统一标准、统一运行、统一管理"的思路,对现有企业登记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利用合规技术手段,规范企业电子登记档案的采集、加工、存储和管理全过程,保障了全程电子化登记安全可信、稳定可靠和电子档案的真实、完整、有效.
抽调业务骨干组成专题组,逐项梳理125种企业类别、2125种业务类型,清理规范企业名称40余万条,制作登记电子模板866份,按照全程电子化登记要求,重新优化设计了企业登记工作流程.
经前期压力测试,工商全程电子化登记平台于10月30日开始上线试运行.
截至目前,全市工商全程电子化登记平台已办理企业名称核准登记32326户,企业设立登记申请38118户,企业变更登记申请18478户.
目前,系统运行稳定.

二、改革的主要内容我市"全程电子化"登记改革覆盖全市所有登记机关、所有企业类型和所有登记业务,各类型企业的设立、变更、备案、注销等各个业务环节均可通过互联网办理,突破了地域、空间和时间的限制,由传统的"面对面"政务服务,转变为"键对键"服务,真正实现"零见面、无纸化、无介质",使青岛商事登记制度跨入"G2B"时代(GovernmenttoBusiness,是指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电子政务).
全程电子化改革后,企业由传统办照需要3至5天缩短至最快30分钟就可以完成企业注册登记.
(一)办事全程"零见面".
按照"申请人外网申请—工作人员内网审核—审核结果外网反馈"的模式,申请人所有的工商登记业务均可通过互联网办理.
申请人登录工商局网站,进行用户注册、实名认证后,网上填报登记信息,使用手机APP进行电子签名.
登记机关通过网上核准、发照、归档并予以公示企业相关信息,无需申请人到登记窗口提交纸质申请材料.
登记办理完毕后,可根据企业要求邮政快递送达,并同步签发电子营业执照.
电子营业执照与纸质营业执照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二)改革红利"全覆盖".
此次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改革是在青岛全区域、全登记业务领域同时启动.
全市七区三市所有登记机关均同一时间实施全程电子化改革,包含投资开业、变更转让、增资扩股等所有业务,适用国有集体、民营、外商投资、个体工商户等所有企业类型,实现了各类型企业设立、变更、备案、注销等所有业务环节全覆盖.

(三)档案实现"无纸化".
采用全程电子化登记的申请人无需提交纸质申报材料,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企业档案由系统自动生成、交接、归档,省去纸质档案的登记台账交接、纸质档案运输、扫描上传系统、入库保存等诸多环节,实现企业登记注册"无纸化",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成本.

(四)电子签名"防篡改".
按照"真实身份、真实意愿、原文未改、签名未改"的要求,加强电子签名管理.
在整个网上登记过程中,实行各类电子材料均不对外传递,全过程闭环运行.
通过痕迹保存和证据保存等配套建设,确保电子签名服务可信、可靠,电子签名文件防篡改、防抵赖.

(五)身份认证"更精准".
依托全国公民身份证系统联网核查基础数据,接入公安部人脸比对接口,引进人脸识别、活体检测等先进技术,通过身份信息、人脸识别等即时完成与公安部人口信息库的自动比对,自动确认,有效解决企业主要人员身份不实等问题,进一步强化了企业信用记录.

三、改革的意义(一)是提高行政效率、优化政务服务的重要举措.
商事制度改革自2014年实施以来,有效提升了政府行政服务效率,降低了市场主体创设门槛,尤其是企业"多证合一"、"先照后证"、企业住所申报承诺制度、企业名称自主申报制度等改革,减少了市场主体创设成本,优化了我市的营商环境.
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是以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为主题,持续推进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最大程度利企便民,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方便、更快捷、更高效,激发企业创新创业活力的有力抓手,是响应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的实际行动.
开展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改革,利用信息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大数据技术将互联网和工商登记融合起来,是政府部门适应"互联网+"时代要求的主动选择,是对传统公共服务的全新升级,体现了协调推进放管服改革的内在要求.
在我市新设企业数量大幅增长的情况下,全面推行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打通了服务"最后一公里".

(二)是降低企业成本,激发市场活力的重要举措.
全程电子化推动了政府服务模式的根本改变,"全程电子化"改革后,企业通过"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形式,实现全程网上申请、网上受理、网上审核,整个登记流程"无纸化",申请人与受理审核人员"零见面",申请人足不出户、身在异地皆可办理登记业务,真正做到"零跑腿".
全程电子化办照至少为企业减少了3次出行,纸张的使用降到最低,创业变得更加轻松.
民营小微企业快速通道最短30分钟可以拿到营业执照,为企业节省大量的时间和创设成本.
"全程电子化"改革将与我们推出的企业名称自主申报、企业住所申报承诺制度、"多证合一"、"三个一次"便民助企服务举措等商事制度改革形成叠加效应,进一步优化营商服务,为企业松绑解困,让更多的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成长起来,轻装前进,推动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

(三)这是加强风险控制、保障市场秩序的重要举措.
身份认证是全程电子化登记注册材料可追溯性的前提,也是全程电子化登记申请的关键.
青岛市全程电子化登记基于全国公民身份证系统联网核查基础,接入公安部的NCIIC人脸比对接口,引进国际先进的人脸识别、活体校验技术,有效解决企业主要人员身份不实的问题,进一步丰富了企业信用记录.
后续改革推进中,还将探索支持对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平台实名认证用户的识别认证.
这一系列高端技术的应用,相比于现在窗口登记收取身份证纸质复印件的身份认证方式,是跨时代的转变.
在"移动互联"及"大数据"背景下,对这些海量信用数据的分析运用将增强事中事后监管的前瞻性、精确性、高效性.

搭建数字桥梁全面实现地理信息服务网络化支撑市国土资源房管局一、案例背景地理信息是国家重要战略信息资源,在政府管理决策、新兴产业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着政府管理决策科学化、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信息化以及和谐社会建设的不断推进,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对权威、可靠的地理信息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迫切要求实现多尺度、多类型地理信息资源的综合利用与在线服务.
2005年,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提出了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工作并启动了"数字区域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示范"基础测绘项目.
数字青岛地理信息公共平台作为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数字城市"试点项目于2013年通过验收并保持更新,为全市提供基础地理信息服务.
为助推全市智慧城市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数字青岛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正在加快升级为时空信息云平台,为我市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基础支撑.

以市级平台为引领,通过技术服务、实地指导,加快了促进全市区市平台建设,城阳区、黄岛区、即墨区、崂山区、莱西市、平度市、胶州市等区市于2017年7月份先后完成了数字城市区县级节点建设,实现了和数字青岛地理信息公共平台的互联互通,面向全市提供基础地理信息服务.
截至目前基于平台开发的应用系统近百个,在青岛市信息化建设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2017年,数字青岛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被青岛市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评选为青岛市十佳智慧城市建设案例,被中国智慧城市协会评选为青岛市智慧城市十佳案例.
二、案例基本情况青岛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包括区县平台)以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为基础,以满足政府管理决策需求和为公众提供综合信息服务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整合多比例尺地形图、多分辨率影像图、三维数据等成果,建立了覆盖青岛市全市域、多尺度、多类型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实现了地理信息数据的统一管理、集中展示和应用分析.
既节约了财政资金,避免了重复投资,又极大促进了地理信息成果的共享利用.
为满足不同需求和保密需要,平台开发了两个版本,其中政务版专为政府部门提供应用服务,公众版(天地图·青岛)既可为政府部门服务以发布公开信息,亦为社会公众提供地理信息服务,公众版同时实现了与国家级、省级节点的联通.

三、创新性(一)改变地理信息服务模式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全市域范围内的建设运行,促进了地理信息资源服务模式的彻底转变,从仅有市级平台提供在线服务,扩大到全市各区市地理信息由"离线拷贝"的落后模式,上升为在线服务,使测绘从传统纸质地图、数据提供服务提升为在线地理信息服务,从以往的相对静态服务逐步发展为实时综合服务,有效转变地理信息的分发和应用服务模式,解决数据安全管理、数据更新困难、版本不一致等方面的问题,提高地理信息资源共享的高效性、安全性、时效性.
同时,自上而下的带动方式,促进了全市各区市地理信息服务模式的根本转变.

(二)实现全市共享本项目以地理信息为载体和核心,提供在线服务,促进数据共享,减少和杜绝重复投资,不但提高管理决策效率,更为提升管理决策水平提供可靠基础支撑.
平台按照"谁产生、谁管理,谁提供、谁更新"的原则进行设计,有效提升专题数据的权威性和现势性,打破了各部门间的藩篱,真正实现了数据的共建共享.

(三)数据共享效率更高平台针对不同需求,提供多种层面的测绘地理信息共享服务.
首先,平台通过应用展示系统,提供了丰富的地理信息资源,可供用户直接查看和使用;其次,专业软件可通过插件方式直接调用平台数据资源,有效满足规划、建设等部门的专业GIS和制图软件的数据调用需求;第三,面向开发人员提供基于平台的二次开发接口,用以开发各类业务应用系统,可有效节约系统建设成本、提高建设效率;第四,平台为各类业务专题数据提供了发布和交互平台,各单位、各部门可依自身职能,借助平台实现权威数据的集中发布,也可以在平台体系下实现数据的有序交换和共建共享.

通过以上几种方式,大大缩短了系统建设周期,简化了地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成本,降低了系统建设难度.
四、实际效果和领先性平台建成以来,多个部门利用平台的二次开发接口,调用平台的数据服务开发了各自的应用系统,或利用平台成果面向全市提供更深层次的地理信息共享服务.
根据青岛市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的智慧青岛建设工作计划显示,多数领域涉及地理信息方面的需求,本平台作为全市统一的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必将起到坚强的基础支撑作用,目前已经为多个专业应用系统提供了基础地理信息服务.
初步统计,全市已经有51个部门或单位基于市级平台建设完成各类专业应用系统75个.
如青岛市地税局的地理信息税收管理系统、青岛市国土资源房管局的住房保障管理与展示系统、青岛市卫计委的全员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GIS系统、青岛市质监局的组织机构代码地理信息系统等等.
另外,还有青岛市民族宗教局的少数民族管理GIS系统等多个专业应用系统正在建设过程中,这些应用系统的建设充分体现了青岛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的共享性,充分发挥了测绘地理信息在各类信息共享方面的基础性支撑作用.

全市域地理信息公共平台的建设和运行,使地理信息数据最大程度开放式应用,为政府、社会以及各企事业单位提供了权威精准的地理信息数据服务.
在数据信息公开方面,走在了全市政府部门的前列,极大地方便了政府、社会及企事业单位.
以平台发布的测绘地理信息为基础,叠加本部门专题数据进行日常管理,工作展示更加直观,管理内容更加精细,工作决策更加科学.
同时,各部门基于平台发布的测绘地理信息对社会提供专业信息开放服务,也为广大居民获取政府和企事业的公共信息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另外,利用平台发布的不同时期测绘地理信息,可以进行生态环境的监测,并促进其保护和改善工作.

四项改造持续改善居住条件实现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的跨越市城乡建设委一、背景起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2013年,国务院下发文件要求加快棚户区改造工作,按照区分轻重缓急,结合需要与可能,按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实施.
2015年省政府11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推进全省老旧住宅小区整治改造和物业管理的意见》,要求切实提高老旧住宅小区居民生活质量.
2017年国务院三部委下发了《关于加强和完善建档立卡贫困户等重点对象农村危房改造若干问题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力度.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改善居民居住环境,把棚改、老旧小区整治、节能保暖工程、农村危房改造四项民生工程列为市办实事,以改善居民居住环境作为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和居住幸福感的重要抓手,实现城乡居民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整体提升,抓重点、补短板,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和居民幸福感.

二、基本情况安居才能乐业,房子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
2017年为落实十九大报告中住房回归居住属性的定位,改善城乡居民的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市城乡建设委创新性的统筹推进棚改、老旧小区整治、节能保暖改造、农村危房改造四项工程,分类施策,统筹解决.
重点把筒子楼、破旧平房、倒危房及陋旧村等列入棚户区改造范围,这些房屋大多都是基本生活设施不配套、居住条件恶劣且房屋破旧和存在安全隐患房屋,亟需得到改造.
另外一些还具备居住条件的小区通过进行节能保暖改造,统筹开展老旧小区整治,加强危房改造,四项改造累计争取上级补助资金29亿元,惠及群众20余万户,推动全市城乡居民住房从"有所居"向"有宜居"大步迈进.

一是棚户区改造走在全国前列.
在国内副省级城市中率先启动政府购买服务,有效缓解老城区人口拥挤现状,2017年共启动棚户区改造50677套(户),已累计完成18.
4万户.
棚户区改造工作获得住建部高度肯定.
二是农村危房改造向精准扶贫发力.
完成改造农村危房1050户,17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纳入改造范围并提前完成改造.
创新农村危房改造中"五统一"做法,多次得到了国家住建部、省住建厅肯定,在全省进行推广.
三是老旧小区整治让老楼换新颜.
2017年完成老旧住宅小区改造285个,改造面积882万平方米,惠及居民12.
3万户.
改造中坚持以人为本,注意同步考虑老楼加装电梯,在全省率先出台老楼加装电梯奖补资金管理办法,目前7个项目进入实质操作阶段,积极融入海绵城市理念,通过标本兼治切实改善群众居住环境.
四是完成节能保暖改造339万平方米、惠及居民4.
3万户,创新性的建立了"先干后奖"的节能保暖改造工程市场运作机制,引导供热单位、节能服务公司等企业组织居民共同出资实施改造,平均每户室内温度提升3-5度,切实做到暖房工程暖了人心.

三、主要做法(一)坚持改造和保护相结合,打造留得住乡愁的城市.
在棚户区改造中,坚持改造和保护并重,坚持改善环境和历史文化并行,坚持提升品质和与自然风貌共融.
对于风貌保护区坚持"以历史文化价值为重要标准,可留可不留的,要留,可拆可不拆的,不拆.
"深入发掘地域传统文化,详细了解城市历史、规划建制、特色民俗和一些颇有历史意义的老建筑的概况.
在打造美好的生活居住环境的同时,更致力于留住城市的"根",留一片"精神净土",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充分挖掘、保护和彰显青岛独特的自然风貌魅力、历史文化魅力、人文精神魅力,通过棚改努力打造"记得住乡愁""来了就不想走"的东方魅力之城.
(二)结合海绵城市试点,打造绿色社区.
在整治过程中,根据区域试点,采取"基础+节能"模式,在完善基础设施的前提下,对符合条件的老旧小区,积极进行节水节能和环保改造.
一是部分绿地改造为下沉式绿地,增加储水设施收集屋面雨水,在雨水汇集处设置渗透渠等措施,增强了小区雨天防涝能力,做到"小雨不湿鞋,大雨不积水".
二是节能.
结合外墙"挂板"、阳台封闭、单元门安装、窗体调换等方法,使老旧小区外墙保温节能改造达到了国家、省、市既有居住建筑改造验收规范标准,冬暖夏凉的舒适感有效提升.
三是补绿.
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绿、提升品质、经济实用的原则,进行老旧小区裸露土地绿化和整治工作,加强裸土绿色种植,不断完善院落绿化,使小区空气质量更加净化,人居环境明显优化.

(三)保留内涵特色,打造魅力社区.
辖区内常住居民除了土生土长的青岛人,还有很多来自全国各地、五湖四海的新市民,大家在这里组建家庭,生活工作,代代传承.
为了让老旧小区能够跟紧发展时代,与时俱进,让小区面貌既大气又雅致,通过"时尚+"模式,充分挖掘、保护、彰显小区独具特色,把时尚元素注入到整治过程中,给老旧小区带来更多新活力,新气象.
结合居民需求和意见,坚持"改造所需、发扬特色",加强生态文化和特色小区风貌保护,因地制宜,铺设了"儒学"休闲广场、安装"孝道"庭院景灯,悬挂了"道德风尚"文明标牌,打造了文化历史长廊,并利用粉刷的挡墙和立面,制作了核心价值观、四德建设等精神文明主题墙.
通过整治,恢复了"文化印象",点亮了"人文景观",使过去脏乱差的老旧小区"跃升"为颇具"独具魅力"的特色小区.

(四)加强聚点扩面,打造美丽社区.
根据整治小区"布局零散"的特点,调整完善整治空间布局,积极满足群众的多元改造诉求,制定了"聚点扩面、组团提升"的总体思路.
在具体制定方案环节,坚持精心设计,以往年精品景观工程等亮点区位为中心点,向四周辐射展开,对周边老旧楼院实施整体综合整治,不断完善基础配套设施,促使老旧小区整治"景+居"的交相呼应,实现片区宜居环境的整体跃升.
比如,市北区对商城支路进行了超期服役道路整治,对商城支路广场实施了园林景观的改造提升后,又对其周边的7个老旧楼院实施综合改造,实现了多类别整治效果叠加的"最大值",确保了楼院整治区域的功能性、宜居度和画面感全面升级,带动辖区环境卫生面貌实现整体跃升.

(五)注重后续管理,打造安全社区.
按照"以人民为中心"的要求,在老旧小区整治中实施选聘物业、网格化控制、居民参与监督等创新管理方式.
一是选聘物业主动管理.
各街道均设置了物业管理部门,配齐了工作人员,完善了属地化监管机制.
充分发挥居委会、业委会自治作用,通过业主大会规范征求业主意见,指导业主大会依法、按程序选聘品牌物业企业,较好的发挥了业主参与物业管理的能动性.
二是实施"网格化"控制管理.
以每个街道办事处的每个社区为单位,按照就近原则,以楼座为单位,每300户左右设置一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1名保洁员,每3个网格配备1名垃圾收运工,明确了工作标准和具体责任分工,确保了卫生区域的责任落实.
三是志愿者参与监督管理.
街道充分利用城市治理网格化平台,发动党员志愿者和楼组长参与网格化工作,督促网格员每天有重点地对改造楼院进行不间断巡查,确保问题一经发现立即采集,督促相关科室和物业公司及时整改,有效的促进了整治后老旧小区的管理.

(六)农村危房"五统一改造"标准全省推广.
我市在农村危房改造中探索制定了"五统一"改造标准:在确保房屋主体安全的前提下,统一设置危房改造后的门牌编号;统一更换铝合金或塑钢门窗;统一铺装室内瓷砖或水泥地面;统一装吊天棚;统一内外墙粉刷,内墙白色腻子,外墙粉刷统一颜色.
"五统一"从制度上避免了施工过程中降低建设标准及偷工减料,确保了改造的质量.
"五统一"的做法得到了省建设领导的充分肯定,将在全省进行推广.

四、实际效果和领先性四项改造突出解决了城市建设中的"短板",通过基础设施再完善,设施功能再提升,让居民切实感受到整治使环境变得更加优美,生活更加便利,让居民最关心、最急切的改造诉求得到有效解决,使所居民心中更敞亮,居住更舒心,有效推动居民从"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转变.
在四项改造中坚持改革创新、总结经验,推出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做法,住建部在我市召开了全国棚户区改造现场会,推广"青岛模式";2017年11月19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了青岛市棚改腾空后土地见缝插绿口袋公园;省级媒体《大众日报》以《3200栋老楼穿上保暖衣岛城11万居民从中受益》进行专题报道,四项改造工作走出了青岛模式,获得上级肯定.

立足"双创"双动力加速产业创新转型窗体顶端市经济信息化委一、案例背景创新是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
近几年,在国家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背景下,市经济信息化委围绕创建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全面落实工信部《制造业"双创"平台培育三年行动计划》,走出一条政府促进资源整合,发挥各类企业创新主体优势,以协同创新、模式创新、生态创新、共享创新为突破口的产业创新之路,推动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

二、基本情况我市现有工业大企业85户、中小企业约8.
3万户(个体5.
1万户),其中规模以上4348户.
大企业有强大的创新能力和资源、国家级先进的创新中心和一流人才,是我市创新的主导力量.
小微企业在创业创新初期缺少资金、技术、产品订单、资源等情况下,大企业对小微企业在产业链、供应链、创业创新资源方面有巨大带动作用,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能有效提高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的成功率.
同时我市已有近万户中小企业成为"专精特新"培育对象,是中小企业"双创"的生力军;在建已建57个小企业产业园、82个创业创新基地,成为中小企业"双创"的主要载体;门类齐全的161个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专注技术难题的120多名技术服务志愿专家、专于整合产业—投资的创业创新路演中心、开放式的"市长杯"(创客中国)创业创新大赛,构成小微企业"双创"良好生态环境.

三、创新工作成效(一)放大大企业的创新资源吸纳转化能力,着力推动和激发大企业"双创"品牌群体效应大企业既是产业发展的火车头,更是引领创新的重要平台.
近年来,我市坚持"全国布局找坐标、双创基地求夺标、三个协同为目标",积极引导大企业"双创".
一是全力支持大企业进入全国创新布局.
围绕核心技术创新,加快推进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家电智能制造、虚拟现实、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等4家首批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并指导牵头单位争创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
二是积极推动大企业创办"双创"基地.
立足生态链式创新,推荐海尔、海信入选工信部《大企业"双创"典型案例集》.
海尔跻身国家首批"双创"示范基地;"海创汇"创业创新基地成为工信部认定的第二批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聚集了3600多家创业孵化器资源、1300多家风投机构、100多家孵化器空间、4000多家产业资源、120多亿的创投基金,为社会提供了160多万个创业机会,平台上的孵化公司有16个小微估值过亿,47个小微已经引入了风投,投资的创业企业天使轮到A轮的成功率是48%.
三是构筑更加开放的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体系.
立足三个协同,支持海尔、海信、中车四方机车、澳柯玛、明月海藻等5个平台建设,通过开放品牌、渠道和供应链资源,搭建开放的创业孵化平台、协同创新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数字化、智能化、全球化、全产业链协同解决方案,促进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协同制造、协同共进,每个大企业可集聚社会资源和带动中小企业上百家.
海尔"人单合一"开放创新平台入围2017年国家制造业"双创"平台试点示范项目.

(二)培育引导中小企业走细分式、垂直化的产业创新路径,充分释放中小企业"双创"群体新活力按照"老树开新花、新芽长大树"的思路,我们一是指导中小企业深耕行业细分市场,打造工业中小企业"专精特新"隐形冠军.
目前,全市共认定"专精特新"产品(技术)1215个,其中新兴产业产品(技术)占比高达65%,实现了"数量过千、新兴过半";"隐形冠军"企业40家,均是国内行业翘楚.
二是大力发展四新经济.
突出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与区市联动打造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集聚区,汇聚经济增长新优势;大力培育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众包设计、采购贸易等企业,涌现出"柠檬豆""设计院网""第一化学网"等一批依托我市产业基础、具有明显跨界融合发展新业态、新模式的企业.
如"柠檬豆"是我市首个垂直于电器制造业的新型产业互联网平台,首先为采购方企业提供一套信息化的采购管理工具(MD-S),凭借平台优势整合资源,为企业提供大宗物料集中采购、生产性物料外包等一系列增值服务,首创"家电产业+互联网+集中采购"模式,平台共入住供应商5000余家,与107家家电企业签约,每年采购规模达到150亿元,发布寻盘采购额累计超过50亿元.
目前我市共培育9家产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初步建立起产业互联网平台发展生态圈.

(三)着眼于提高产业创新根植力,构建特色鲜明、生态良好、产权保障的创新载体为提高产业创新根植力,在创新载体建设过程中,突出产业特色、产业升级和服务升级,从传统的工业园、创业基地(1.
0模式),向创新型(科技平台支撑)产业园、创业基地(2.
0模式)以及国家倡导的双创智慧产业园、创业基地(3.
0模式)发展.
一是制定青岛市小企业产业园和创业创新基地发展规划,实施小企业产业园和创业创新基地培育认定计划,每年培育认定一批小企业创业基地(产业园),重点引导实现产业园、创业创新基地关键骨干大企业支撑,产业配套企业、科研机构、中早期投资等综合服务机构集聚合作,形成集聚创新协作新模式;推进智慧化创业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集聚区内企业提供市场、技术、场地、融资、信息和人才等创业创新服务,逐步形成以电子信息、海洋产业、轨道交通、时尚创意为产业特色的创业创新集聚载体.
截至目前,全市在建拟建的小企业产业园57个,认定市级小企业产业园34个;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82个,其中国家级6个,市级52个.
二是努力为中小微企业解决创业创新场地难、用地难、融资难等问题,引导中小微企业入园发展,会同市国土资源管理局、市城乡建委、市公安消防局共同印发《关于优化小企业产业园工业标准厂房分割转让办理流程的通知》,全力推进工业标准厂房分割转让工作.
青岛市城投集团开发建设的平度南村家电小企业产业园已经取得小企业产业园工业标准厂房分割出让房地产权证全省第一证,实现政策落地推进.
以单层单证为起点,多层单证、分层单证的政策落地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四)立足精准化、生态化、共享化的服务理念,大力整合创新资源,提升"双创"服务水平从"双创"服务的供给侧持续发力,着力打造要素汇集、能力开放和模式创新的"双创"服务平台,支撑能力显著增强.
一是不断提高"双创"公共服务水平.
做专做实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完善呼叫中心、数据中心、在线服务中心和运营中心四大中心,持续为中小微企业"双创"提供政务、融资、技术、培训与创业等14项服务.
二是不断创新专业化特色化服务.
联合20多个涉企部门、5家专业机构、120多名技术专家,开展中小企业创新能力义诊,帮助企业提高创新创造能力;开展中小企业技术志愿者服务,"一对一"解决企业技术需求;搭建"青企微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政策、融资、技术等10多项服务,开展中小企业"一周一策"在线政策解读服务活动,每期有5000余人参与互动.
三是着力打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综合生态.
市经济信息化委与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蓝海股权交易中心等合作成立了中小企业创新创业路演中心,吸引国际四大之一的德勤中国落户我市,成立中小企业双创服务中心等,以此为依托集聚投融资机构、新经济模式专家、"四新"模式企业以及政府有关部门组成的优质精准服务资源,打造服务中小企业"四新"经济生态圈.
举办第三届"市长杯"小微企业创新大赛,作为工信部2017年"创客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青岛区域赛,参赛项目达387个,为我市小微企业搭建了在全国大赛上展现创新能力和实力的舞台.
其中,19个项目入围2017"创客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全国200强;4个项目在"创客中国"3个专题赛上分获一、二、三等奖;1个项目获得"创客中国"总决赛优胜奖.
工信部领导对我市大赛组织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市长杯"不但成为我市小微双创工作的重要抓手和双创服务新品牌,受到广大中小微企业的欢迎,并且成为"创客中国"全国区域赛的成功典范,为青岛赢得了荣誉.

创新服务强化协同精准施策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取得新突破市科技局日前,科技部先后复函我市2017年度第一批和第二批通过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名单,我市共有1039家企业通过认定,同比增长83%.
截至目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净增691家,同比增长81%,总数达到2039家,同比增长51%,超过对标城市宁波上升到副省级城市第8位.

一、案例背景扶持和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是国家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创造新技术、新业态和提供新供给,促进经济升级发展的重要举措,高新技术企业的数量已经成为城市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指标.
2017年,市科技局按照市委市政府新旧动能转换和"双百千"工程重大部署,坚持科技成果转化这条主线,围绕高技术产业发展,进一步聚焦企业,集中力量加大科技型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力度,努力为全市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注入强大内生动力.

二、案例基本情况2016年底,全市共有高新技术企业1348家,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9,与深圳、广州、杭州等先进城市差距明显.
同时,作为高新技术企业的生力军,我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与国内先进城市差距也非常明显,15万家中小企业中科技型企业仅占6%,而天津15%,南京10%.

面对差距,我们补短板、强弱项、优服务、加快赶超.
一是持续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
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千帆计划"改"漫灌"为"滴灌",在科技金融、孵化服务、研发服务、加计扣除等方面精准施策,加快推进"小升规""企成高".
累计入库"千帆"企业2461家,全市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突破1万家,是2015年初的两倍多.
二是创新优化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和认定工作.
今年全市共组织发动1342家企业申报,同比增长88%,报国家公示备案1085家,同比增长92%.
三是强化工作协同协作和上下联动.
全面加强与税务、财政、一行三局、海关等部门的协同协作,加强与区市的上下联动,形成政策宣讲、税收优惠落实、金融扶持、简政放权等方面的政策"组合拳",集中各类资源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发展.

三、主要做法与特点一是创新工作流程、提升服务水平.
我们和税务、财政部门密切配合,加大培训力度,优化认定程序.
广泛宣传发动,全年组织高企培训25场,参训企业近3000家.
增加认定批次,首次由一年一批改为两批,第一批申报未通过的,可根据专家意见整改后继续参加第二批申报.
创新增设异议申辩环节,已通过专家评审但现场核查有异议的企业,可参加专家答辩会,力争符合条件的企业"一个也不能少",今年共有27家企业通过答辩报国家备案.

二是狠抓政策落实、强化引导激励.
一方面是高企税收减免政策的引导.
今年达到纳税标准的739户高新技术企业中,共有486户享受高企所得税减免近2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5%和16%,另有170户享受小微、软件等其他类所得税减免,高企优惠政策应享尽享率达89%.
另一方面是认定奖励政策的激励.
每认定一家高企,市财政奖励30万元.
目前,已经全部兑现了2015年度338家高企的认定奖励,部分兑现了2016年度565家高企的认定奖励,剩余部分2018年将全部兑现.

三是优化孵化服务、促进主体培育.
创业孵化连续3年列入市办实事,累计认定各级孵化器、众创空间、星创天地334家,国家级创业孵化载体总量突破129家,居副省级城市首位.
孵化器累计入驻企业1.
3万余家,毕业783家,培育高企230家,上市(挂牌)116家,带动就业7.
7万人.
2017年度各类孵化载体服务创业企业1万余家次,创客10万人次.
打造千帆创新创业品牌,开展天使投资对话、创业大赛、项目路演、千帆成长营、技术转移大会等系列活动,助推百姓实现创业梦想.

四是强化金融助力、解决融资难题.
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与"一行三局"紧密合作,积极推进"银企对接""投保贷""政银保"等工作,不断创新股权、债权、担保、保险各种融资模式和产品.
推动股权融资,新组建基金6支,孵化、天使等各类基金总数达30支,累计为227个项目投资8.
88亿元.
强化债权融资,通过担保、保险等手段的增信作用,为114家次中小企业提供3.
84亿元贷款,累计为462家次中小企业提供15.
2亿元贷款.
其中广受欢迎的专利权质押保证保险贷款政策范围扩大至全市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累计为78家企业提供2.
71亿元信贷支持.

五是完善综合服务、降低创新成本.
在落实优惠政策方面,893家企业享受研发费加计扣除,加计扣除额近3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90%和50%.
启动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落实国家研发费加计扣除由50%提高到75%的优惠政策.
积极推动引进科研院所享受进口科研设备免税政策.
在促进共享服务方面,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入网设备3227台套,提供服务6500家次,联合海关率先在国内搭建进口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平台.
科技文献共享平台收录文献5.
7亿条,全部免费向社会开放,免费为180家企业建立文献服务站,提供文献服务9.
8万次.
科技大数据、科技服务进园区、知识产权公益培训等线上线下服务成为企业创新、创客创业的"贴心小棉袄".

高点站位借势发力全市道路交通秩序大整治成效显著市公安局一、案例背景以"城市保畅通、农村保安全"为主线,坚持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切实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维护全市城乡交通安全,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安全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
二、案例基本情况2017年8月11日,市政府召开会议,对全市道路交通秩序大整治行动进行动员部署.
8月14日,市委、市政府印发《全市道路交通秩序大整治行动实施方案》,明确各级各部门工作职责和目标任务,在道路交通秩序大整治工作中,部署开展交通秩序执法整治行动、优化城市交通行动、文明交通宣教行动、农村地区和高速公路压事故行动和道路交通秩序大整治保障行动.
4个多月来,在市整治办的协调部署和市公安局的主导推动下,"全市动、全民动"工作格局初步形成,严查交通违法行为实现常态长效,一批交通"乱点堵点"得到综合治理,全市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全社会文明交通、安全交通氛围日益浓厚,全市道路交通环境持续提升.

三、创新性思路、做法、方式一是政府积极作为,部门协调联动.
对市南区八大峡、隆德路、天山社区,市北区西吴路、台东一路、营口路、海泊河及李村商圈书院路等区域,结合市场综合整治和退路进室等重点工作,交警、街道办事处、城管、市场管理等部门密切配合,通过合理规划并增设交通设施,实行临街单位"门前清",使长期存在的城市管理"顽疾"得到有效整治.
同时交警部门严查影响道路交通秩序的乱停乱放、闯红灯等交通违法行为.

二是引导行业参与,实现社会协同.
积极发动交运集团、公交集团、利群商厦、地铁建设单位和"曹操专车"等企业,以加强行业自律,强化内部管理为指引,通过开展"礼让斑马线从我做起"、"文明交通、共建秩序,交通人在行动"等活动,发出行动倡议、做出行动表率,有效调动全社会参与大整治行动积极性.
期间,地铁2号线建设单位针对建设期间对台东一路交通造成的影响,主动出资40余万元设置车行道隔离护栏.
中铁14局出资对燕儿岛路江西路以南路段加装人行隔离护栏,有效改善周边区域交通秩序.
滴滴公司发起"同行公益,共建酒驾治理体系"大型公益活动,同时将酒后代驾热力图引入酒驾整治行动,实现对酒驾行为精准打击.

三是坚持设施先行,确保常态长效.
各街道办事处和公安部门逐条道路进行摸排,分析拥堵原因,有针对性的制定实施整治措施,确立"设施建设先行"思路,集中力量制定完善道路交通组织优化图360余张,施划禁停标线2560平方米、禁停网状线180余处,调整新增标志牌428面.
目前已制定"一路一图"方案121个,其中制作路口渠化方案94个,使整治工作更加精准高效.
其间制定小区微循环方案21个,在明月峡路观音峡路、富源路、宝鸡路与宝清路片区、台东五路片区、嘉善路片区16处区域落地实施,有效畅通城市道路交通"毛细血管".

四是注重宣传引领,积极营造声势.
通过户外屏展播、随警采访、嘉宾访谈、现场直播等形式宣传大整治、报道大整治,累计发稿4212条,其中中央级84条,省级190条.
协调各类媒体,先后将29批次、849人的酒驾交通违法,12批次、494人的渣土车严重交通违法的违法人姓名、车辆牌号以及360余起行人随意横穿道路行为进行曝光,营造强大宣传攻势.
目前镇江路等3个街道办事处,天山小区等7个社区,台东利群等3个商圈及中铁隧道局作为典型被媒体予以宣传,为执法管理创造良好环境,并带动辐射其他行业、企业等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市民群众自觉尊法守法的良好氛围逐步形成.

五是强化监管措施,全力压降事故.
强力推进落实道路交通安全监管重点工作,并对工作开展情况"坚持十天一通报,一月一排名",先后召开15次道路交通安全专题调度会,向部分市直部门、区(市)政府和大型企事业单位下达7份重大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由市整治办以任务交办单形式将排查出的4785处道路交通安全隐患交由相关区(市)政府和交通部门承担治理任务,落实整改责任,当前已全部整改完毕,实现了隐患整改率100%.

六是突出深度应用,智能疏导交通.
更加注重城市智能交通管理与服务系统深度应用,广泛使用实时交通流监测、历史路况分析、图像二次分析、卡口过车分析等多种自动化分析手段,实现路面警情主动发现、分析决策和指挥应对全部集成.
全面推行与智能交通系统相适应的"情指勤一体化"实战警务机制,实行"突发事件、警区处置,常态管理、中队负责,高峰事故、专岗辅助"勤务模式,出警速度由原来近半小时缩短至8分钟.

四、实际效果和领先性一是城市道路交通畅通有序.
青岛作为著名旅游城市,在旅游旺季日均6万辆外地机动车涌入、道路交通压力急剧增大的情况下,城市道路交通保持畅通有序,据"高德地图"联合公安部交管局对我国主要城市交通拥堵指数的测评中,青岛市排名为40位,较2016年下降21个位次.

二是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实现常态长效治理.
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902万余起,执法总量稳居全省第一,其中酒后驾驶机动车违法行为2.
4万余起(同比上升87.
15%),醉酒驾驶违法行为3638起(同比上升116.
43%).
其中2017年8月份以来,全市查处违法停车115万余起,闯红灯22.
5万余起,道路交通环境明显改善.

三是首创"共享停车"模式全市推广.
在全国率先实现"共享停车"模式,中央电视台等媒体予以报道并持续关注,当前"共享停车"已固化为先进管理经验在全市予以推广,全市已有1.
2万余个车位实现社会化共享,商圈、医院等重点区域周边停车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四是全市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总体平稳.
开展道路交通秩序大整治以来,交通事故起数同比下降8.
97%,死亡人数同比下降9.
13%,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总体平稳.
五是一批交通堵点乱点得到有效治理.
各辖区党委、政府部门、街道办及企业、商户支持配合,八大峡周边、台东一路、西吴路、海泊河早市、营口路市场、李沧商圈等老旧区域及道路交通环境综合治理成效明显,周边群众及社会舆论反映良好.

六是"全市动"格局初步形成.
市南区先后出资380余万元,重点针对沿街商铺及老旧小区周边交通环境进行综合治理.
市北区出资700余万元用于背街小巷、退市还路的整治改造及交通设施建设工作.
李沧区出资650余万元,推进居民小区交通"微循环"改造及辖区商圈周边交通秩序整治.
崂山区专门划拨30余万元用于推行"共享停车"模式,经验做法在全市推广.
城市管理、公安交警、物价等部门联合市政空间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使用"慧停车"平台对停车进行智能化管理,进一步加强停车需求引导和停车泊位周转.
城市管理、公安交警部门联合各街道办对城区6500余起占路经营、私设地锁等情况进行清理,进一步优化静态停车环境.
公安交警部门主导开展"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违法行为专项治理,"礼让斑马线"已成为广大驾驶员自觉行动,打造文明行路、文明行车的道路交通环境,城市文明素质和形象显著提高.

香港ceranetworks(69元/月) 2核2G 50G硬盘 20M 50M 100M 不限流量

香港ceranetworks提速啦是成立于2012年的十分老牌的一个商家这次给大家评测的是 香港ceranetworks 8核16G 100M 这款产品 提速啦老板真的是豪气每次都给高配我测试 不像别的商家每次就给1核1G,废话不多说开始跑脚本。香港ceranetworks 2核2G 50G硬盘20M 69元/月30M 99元/月50M 219元/月100M 519元/月香港ceranetwork...

iON Cloud:新加坡cn2 gia vps/1核/2G内存/25G SSD/250G流量/10M带宽,$35/月

iON Cloud怎么样?iON Cloud升级了新加坡CN2 VPS的带宽和流量最低配的原先带宽5M现在升级为10M,流量也从原先的150G升级为250G。注意,流量也仅计算出站方向。iON Cloud是Krypt旗下的云服务器品牌,成立于2019年,是美国老牌机房(1998~)krypt旗下的VPS云服务器品牌,主打国外VPS云服务器业务,均采用KVM架构,整体性能配置较高,云服务器产品质量靠...

FlashFXP FTP工具无法连接主机常见原因及解决办法

目前,我们都在用哪个FTP软件?喜欢用的是WinSCP,是一款免费的FTP/SFTP软件。今天在帮助一个网友远程解决问题的时候看到他用的是FlashFXP FTP工具,这个工具以前我也用过,不过正版是需要付费的,但是网上有很多的绿色版本和破解版本。考虑到安全的问题,个人不建议选择破解版。但是这款软件还是比较好用的。今天主要是遇到他的虚拟主机无法通过FTP连接主机,这里我就帮忙看看到底是什么问题。一...

西门子万人裁员为你推荐
360防火墙在哪里电脑或电脑360有联网防火墙吗,在哪里设置filezilla_server如何用FileZilla Server新增FTP帐号课程cuteftp资费标准联通所有套餐介绍银花珠树晓来看用黄皮比喻心酸的诗句zhuo爱timi什么意思网站制作套餐制作一个公司网站究竟需要多少费用呢??申请400电话申请400电话需要什么条件独立访客访客数(UV)是什么意思邮件管理系统什么邮箱管理软件好用?
com域名空间 欧洲免费vps 域名主机基地 中国万网虚拟主机 日本软银 免费静态空间 好看的桌面背景图 网通服务器ip 台湾谷歌地址 坐公交投2700元 e蜗 域名评估 免费吧 如何用qq邮箱发邮件 酷番云 绍兴电信 国外视频网站有哪些 web服务器搭建 东莞idc 台湾google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