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美国驻武汉总领馆已恢复运营

美国驻武汉总领馆已恢复运营  时间:2021-04-22  阅读:()

二:2010年三季度市政府主要工作任务进展情况表制表单位:市政府督查室制表时间:2010年10月18日总体要求年度目标责任单位进展情况1.
加强政策宣讲辅导,完善管理办法和操作指引,切实发挥好科技东莞、创业东莞、转型升级、支持融资等多个专项资金的作用.
融资贴息、社保金缓交等政策延期一年,扩大政策普惠面.
按照有关管理办法和操作指引,进一步发挥好科技东莞、创业东莞、转型升级、支持融资等多个专项资金的作用.
财政局完成《东莞市支持产业发展财政政策汇编》和《东莞市支持产业发展财政政策简介及操作手册》的编印,举行发布会,派发文件,宣传政策.
到目前为止,今年科技东莞等专项资金累计支出达到17亿元.
进一步发挥"科技东莞"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协调作用,提高"科技东莞"工程专项资金使用效率;进一步完善"科技东莞"工程政策体系,在发展科技服务业的政策措施上取得突破.
科技局组织召开了实施"科技东莞"工程领导小组2010年第一次工作会议,对今年科技发展专项资金预算及有关科技项目等进行了研究安排,并对整合相关扶持政策进行了部署;开展了对"科技东莞"工程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绩效评价,并形成专题评价报告;着手合并企业工程中心和技术中心的认定扶持政策;形成了"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初稿,召开了座谈会进行研讨;组织召开了省市科技计划工作会议,联合市外经贸局和相关协会举办了科技政策系列宣讲会,并组织召开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专项申报培训会议;组织开展了一期科技服务业相关政策培训班;组织召开了东莞市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工作会议暨市科技中介同业公会成立大会,出台了《东莞市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实施办法》,制定了《东莞市科技服务机构认定管理办法》.

深入实施"创业东莞"工程,每月按时完成各类就业补助(贴)申请资料的审核、上报;全年计划完成户籍劳动力资助技能培训1.
25万人次;确保对登记失业人员就业服务率达100%.
人力资源局截至8月底,审核落实各项就业补助金额1.
68亿元;完成户籍劳动力资助性技能培训9411人次;通过"就业服务日"集中服务和日常就业服务,对登记失业人员的就业服务率达到100%.
完善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和操作指引.
继续完善和落实市政府与香港驻粤办、香港四大商会、日本贸易振兴公社及韩国贸易馆的联席会议制度及外商联络小组会议.
充分发挥港台商会资源优势,探索更多互动合作机制,共同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外经贸局印发了《关于东莞市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补充通知》,扩大了资助范围,1—8月审核各类资助资金5000万元,惠及340家企业;共受理581家来料加工企业申请转为三资企业或民营企业,同比增长59%.
加强与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台湾生产力中心等15家产业服务机构合作,加大政策的宣传力度,联合镇街外经办,举办了两场专场辅导平台推介会,1—8月共为86家港资企业与生产力促进局进行辅导对接,其中完成评估或辅导的有32家.
已与香港驻粤办、香港贸发局、香港生产力促进局、香港四大商会等达成共识,整合在莞港资企业升级转型联席会议和在莞港资企业创建品牌开拓市场联席会议,建立起高层联席会议制度和定期工作会议制度.
与日本驻广州总领事馆、日本贸易振兴公社共同举办了第六次在莞日资企业政企联络会议,共有62家日资企业100多名代表参加;与韩国驻广州总领事馆、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广州贸易馆共同举办了第一次在莞韩资企业政企联络会议,约有100家韩资企业代表参加,协调解决企业在生产运营中的实际问题和困难.
联合东莞日报社成功举办5场"冲破传统—东莞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先锋论坛",共有1200多家企业1500多名代表参加.

进一步改善融资支持计划操作流程,确保扩大政策受惠面的相关措施落到实处.
力争每季度全市重点中小工业企业和加工贸易企业(含重点商贸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贷款累放额均超100亿元,新增贷款额均超30亿元.

经信局金融工作局融资支持计划各参与主体累计为1388家重点企业发放贷款464.
32亿元,并推动其中855家企业获得合计134.
70亿元的新增贷款支持.
完成了10亿元融资支持计划直接贷款风险补偿金2009年度年终结算材料的审核工作.
至今已公布4批重点商贸企业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共276家,其中商贸企业257家,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19家.

2.
加快补办土地使用证和房屋产权证,帮助企业盘活资产.
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动员和鼓励符合补办条件的已建项目业主,尽快申请开展补办产权手续相关工作.
补办办目前,市已建房屋补办产权手续工作办公室共受理323宗申报项目,其中,申请补办土地权利证书的23宗项目(地块)中,审批通过的项目共14宗(地块);申请补办房地产权证的300宗项目(已建房屋)中,审批通过的项目共169宗(已建房屋).
目前,各镇街待审项目明显增多,补办工作有序开展.

3.
积极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
积极组织各银行,认真贯彻执行跨境人民币结算的相关政策,想方设法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全力以赴做好东莞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力争全年完成6亿元.
人民银行加强组织协调与督导考核,定期组织银行召开试点工作会议,实行按月通报、季度督导和年度考核制度,全力推进试点工作.
同时,积极协助银行对重点企业上门营销,引导企业开展人民币结算业务.
各商业银行采取境内外银行网络联动方式,进行业务宣传培训与创新,推动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开展.
目前业务范围不断拓展,从单纯的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拓展到服务贸易和资本项目.

5月中旬成功办理了全国首笔境外人民币境内直接投资业务,8月份又全国首获总局批准外商投资企业使用人民币偿还外债.
至2010年9月10日,东莞市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业务量累计38.
79亿元.

4.
加强劳务协作,完善用工平台,帮助企业解决招工难题.
积极与云浮、韶关等粤东西北地区劳动就业服务部门及技工学校沟通,实地了解当地劳动力情况,有组织地为企业输送粤东西北富余劳动力及技校毕业生.
人力资源局结合"南粤春暖"就业服务月活动,市、镇两级就业服务部门共组织500多家企业,赴省内云浮、韶关、湛江、茂名等市及陕西、山西、河南、湖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举办劳务对接招聘会;在市内组织举办75场现场招聘会,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问题.
成功举办2010东莞校企合作洽谈会,共有258家粤东西北地区和省外的技校、职校以及821家莞企参加,建立定向式(订单式)培训1561宗;企业与学校间签订长期合作协议1168份;参会学校计划年内向洽谈企业输送毕业生43443人.

5.
全面加快重点基础设施和优质产业项目建设,将政府投资5000万元、社会投资2亿元以上的项目列为重点项目,给予纳入审批绿色通道、减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支持.
提出市年度重点项目建议名单,编制重点项目年度计划;制订东莞市重点项目绿色通道卡,提高重点项目审批效率;对重点项目建设进度进行跟踪、协调、督查.
发改局召开了"重点项目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议暨未开工重点建设项目剖析会",对各重点建设项目存在问题进行了具体研究;着手研究制定《重点项目服务保障若干规定》和《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并联审批实施方案》;着手征集2010年市重点项目计划名单.

对重点基础设施、优质产业项目和重点项目,加快规划技术审查,对符合规划的项目,同意纳入"绿色通道".
规划局不断完善"绿色通道"、技术审查、规划评估等审批制度,提高工作效率.
全力配合省、市、镇重点工程和优质项目建设,努力确保投资增长.
破解用地瓶颈、解决用地难题,全力做好国家、省、市重点基础设施和优质产业项目用地服务.
国土局保障重点,重点保障87项市重点项目用地,优先保障市级园区、优质项目和民生工程用地;用好指标,积极争取省的理解支持,申请追加用地指标.
今年省下达我市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为9645亩,其中有2595亩属松山湖台湾工业园的专项指标,我市其他项目可使用的用地指标为7050亩,基本用于解决87项市重点工程以及58项重点预备项目用地;转变观念,引导基层政府转变用地观、发展观,着力于存量建设用地挖潜,依靠"三旧"改造等方式拓展用地空间;做好服务,按照轻重缓急分类做好用地报批,重点项目用地推行台账管理和跟踪服务;加强督导,成立4个督导组,由4名党组成员担任组长跟踪项目.
今年前三季度已向省国土资源厅上报城镇建设用地报批27个批次,共6056.
9亩.
共为116宗市属重点工程办理了《东莞市建设工程施工前期审批手续办理意见表》,其中第三季度已办理45宗,正在办理12宗.

将全力加快纳入"绿色通道"项目的审批速度,积极配合办理相关手续.
住建局对纳入"绿色通道"办理手续的项目,落实工作人员跟踪服务,简化审批流程,并联办理相关事项,全力加快事项办理速度.
争取重点基础设施和优质产业项目建设100%纳入环保审批绿色通道,且100%完成环评审批.
环保局对符合条件的市、镇重点项目和优质项目纳入环保审批"绿色通道",今年以来,共完成东莞市第一人民法院审判综合楼、东部快速路(企石—桥头段)改造工程等47个重点项目的环保审批.
6.
结合产业导向和引资目录,制定优质产业项目认定标准,做到用地指标优先安排、审批事项优先办理.
积极解决优质产业项目用地难题,做好用地服务.
国土局做好项目的规划落实,保障项目用地供给;积极向省争取土地利用计划指标,对市、镇重点项目,优先安排土地年度利用指标,对一般性项目,从严把关;引导投资强度高、优质的项目积极向省申请单独选址,缓解市内指标压力;成立用地报批小组,全力跟踪用地报批业务.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系沟通,协助做好我市优质产业项目认定标准的工作.
发改局配合市经信局等部门做好重点扶持30个战略性项目、30个先进制造业项目、30个现代服务业项目、30个优势传统项目(简称"四个30")的有关工作)工作,目前,我市已遴选确定"四个30"项目.

出台《东莞市优质工业项目认定管理办法》;向镇街征集、筛选一批重点工业项目,给予用地指标、项目审批优先办理,促使项目早日完工,投产达效.
经信局根据市政府工作会议纪要(〔2010〕41号)的要求,对"重点项目"、"财政投资建设项目"、"重大及关键项目"、"重点工业企业项目"、"优质工业项目"等名称及认定标准进行统一规范,形成新的《东莞市重点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不再制定《东莞市优质工业项目认定管理办法》.

配合制定我市优质产业项目认定标准,进一步提高引进优质外资项目的审批效能.
外经贸局已配合市经信局制定我市优质产业项目认定标准.
7.
完善和落实领导挂钩督导等制度,定期协调解决实际问题,加大投资拉动力度.
拟定《2010年市四套班子领导挂钩督导重点项目工作安排表》,并做好项目跟踪、协调,编印月报、季报、年报,及时向市领导和市重点项目领导小组反馈重点项目进展情况.
发改局收集、整理形成了《2010年未开工重点建设项目存在问题及处理意见、承诺开工时间一览表》和《2010年在建市重点建设项目存在问题及处理意见表》,以市委办文件《关于充分发挥市督导组作用,以'会战'姿态加快推进市重点建设项目问题解决的通知》(东委办〔2010〕65号)分发各重点项目督导工作组具体跟进、落实,要求各部门、各镇街(园区)为重点项目建设提供"程序最简、时间最短、效率最高、服务最优"的服务保障.

8.
落实激励政策,帮助企业抢抓订单、稳定出口,积极开拓东盟等新兴海外市场,优化外贸出口结构.
集中资源扶持大企业,落实支持出口300强企业扩大出口"高速通道"措施,支持我市重点工业企业加快发展;鼓励民营企业开拓东盟市场新兴市场.
全市外贸出口增长5%.
外经贸局扶持出口300强企业扩大出口,1—8月全市出口300强企业出口总额259亿美元,同比增长35.
9%,增幅高于全市6个百分点;制定和完善关于加强民营企业进出口服务工作的意见,1—8月全市民营企业出口78亿美元,同比增长32.
2%;鼓励和帮助企业"走出去",1—8月共组织76家民营企业"走出去"参加国际展会和境外考察;加大对重点企业的帮扶力度,鼓励其整合生产布局,将更多资源、更多订单安排在东莞生产;制定了2010年综合资助方案,并获通过;调整了东莞市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项目和标准,1—8月共为1403家企业落实国际市场开拓资金6026万元,鼓励和扶持企业开拓东盟等新兴市场,1—8月全市出口东盟18.
3亿美元,同比增长67.
1%.

9.
加力资助企业拓展内销,推广内销"集中申报"模式.
选取1000家重点企业推动其扩大内销、创建品牌.
争取海关支持,在第一批"集中申报"试点企业基础上,增加100家企业纳入"集中申报"受理范围.
全力配合东莞保税物流中心(B型)封关运作,鼓励更多企业应用虎门港保税物流中心业务,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竞争力.

外经贸局制定推动企业扩大内销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并将1000家有内销潜力的目标企业任务进行分解,明确责任,落实措施,1—8月推动1193家企业拓展内销市场;联合海关研究扩大"内销集中申报"模式试点,实行"内销集中申报"试点企业保证金的银行反担保.
1—8月全市外资企业内销总额1310.
5亿元,同比增长34.
9%,占内外销金额的30.
5%,比去年底提高1.
1个百分点;加工贸易保税料件转内销批准金额46.
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1.
4%.
全力配合东莞保税物流中心(B型)封关运作,1—8月全市"两仓"进出口货值61.
2亿美元,同比增长46.
7%,保税物流中心进出货值1700多万美元.

10.
资助企业参加各类大型展会.
我市企业参加中博会,可按展位费和特装布展费给予50%的补助,最高10万元;参加2010年第二届外博会及首届台湾名品博览会,对企业的特装费、产品宣传资料给予50%补助,最高10万元;外资企业为开拓国内市场而参加的国内展览会、国内市场推介等项目,按展位费、特装布展费等给予50%的补助,最高10万元;出口型企业参加境外展会或由市外经贸局组织的国内大型展会,均可从东莞市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中按企业参展摊位数给予定额资助.

财政局截至目前,今年市财政累计拨付5700万元,支持举办第十二届东莞电博会、第二届外博会、首届台湾名品博览会、第二届动漫展,支持企业参加第十四届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第六届APEC中小企业技术交流暨展览会、第六届中国新疆喀什中亚南亚商品交易会.

11.
加快保税物流和口岸大通关建设.
加快保税物流中心封关运作,积极推进虎门港保税港区申报工作.
虎门港管委会保税物流中心:已于2010年5月11日顺利完成封关运作.
截至9月29日,进出东莞保税物流中心的总业务量达到517票,货值总额达2230万美金.
使用东莞保税物流中心的企业超过150家,其中包括东莞德永佳纺织制衣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
到目前为止,东莞保税物流中心的IT系统已实现基本稳定,通关速度达到了最快20分钟/票,进出货物总值已突破单日超百万美元的目标.
同时,进入保税物流中心运作的货物,缴纳的税金已达200多万.
保税港区申报:2009年11月16日,市政府已将关于申报设立东莞市虎门港保税港区的请示上报省政府;省政府现已完成征询各相关职能部门意见的程序.
因虎门港保税港区调整规划范围及用地面积,需向省政府上报补充请示,待确认后将上报.

加快推进沙田进出境货运车辆检查场的规划建设进度,完成规划设计以及报批报建等前期有关手续,并动工建设.
口岸局该工程于6月8日上网进行设计招标阶段,因土地规划方案未确定而暂停至今.
目前,地形测量工作已完成,正进行填土设计工作.
完成虎门港东洲国际石化码头、深赤湾码头对外开放验收.
口岸局东洲国际石化码头:一方面积极督促东洲国际石化码头加快建设进度,尽快进入申请对外开放的程序;另一方面积极争取驻莞各查验单位对码头建设的支持.
深赤湾码头:8月13日,东莞深赤湾港务有限公司散杂货公用码头顺利通过省验收组的口岸开放验收,9月13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对外开放.
加快推进虎门港(太平)客运口岸码头搬迁进度,完成规划设计以及报批报建等前期有关手续,并动工建设.
口岸局由于威远岛控规变动造成选址平移约400米,已委托中交四航院根据最新选址重新修订工程可行性报告,并向市财政局申请了补充经费.
现已完成有关勘探测量工程和地质勘探报告,预计10月初能完成工程可行性报告的初稿.
环境评估、海域使用论证、防洪排涝等相关报告正进行网上招标.

12.
积极举办形式多样的莞货展销活动.
举办二场东莞名特优产品展销活动,以帮助企业开拓国内市场,扩大我市具有国际竞争优势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打造"东莞制造"区域品牌,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其中,第一场拟在西安举办,以五金饰品、机械模具产品为主;第二场拟在成都举办,以玩具饰品产品为主.

经信局第二场东莞名特优产品展销活动——"第九届中国国际玩具、模型及婴儿用品展览会之东莞品牌玩具展销活动"总体工作方案已经市委市政府同意.
目前,活动共组织参展企业61家,落实标准展位204个,预计合作金额80—100亿元.

13.
认真筹办省第二届外博会.
积极组织筹备好省第二届外博会,全力打造展会品牌,借助省平台帮助出口型企业开拓国内市场.
外经贸局制定参展企业的质量把关方案,发动产品质量安全、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参展.
赴北京、武汉等城市举办了10场推介会,提升外博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成功承办第二届"外博会",组织我市406家企业参展,占参展企业总数的38%,展位数997个,占展位总数的42%.
邀请了8400多家采购商进行采购对接,签约项目和成交总额分别比首届增长10.
04%和5.
95%.
举办了内销政策宣讲和业务辅导、一站式服务和内销高峰论坛,提高企业开展内销的能力和积极性.

14.
组建东莞工厂直销中心,推动生产企业与大型商家、电子商务平台对接.
建成2—3家东莞工厂直销中心,并正式开业营运.
经信局组织举办"中国玩具产业发展高峰论坛",邀请玩具、动漫行业的专家及企业代表作主题演讲,分别就动漫创作、玩具生产、销售渠道等方面,多角度地与300家参会玩具企业分享心得和经验,共同探讨玩具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之路.
目前,新华南MALL共有签约面积16000平方米、大朗毛织贸易中心13000平方米、京九玩具城20000平方米、长安众源城6000平方米,其中新华南MALL和京九玩具城已开始试营业.

15.
积极举办各类商贸促销活动,加大家电和汽车下乡、以旧换新等政策的宣传力度,发展和完善消费信贷,有效刺激和扩大居民消费.
统筹各镇街、商家资源,举办一系列商贸促销和节庆消费活动;举办"家电下乡欢乐行"、"家电以旧换新欢乐行"活动,扩大相关政策宣传推广面.
经信局与市财政局、东莞报业集团和市民政局联合举行"情系东莞拥军优属——时尚电器百台家电赠烈属"活动启动仪式,向我市享受定期定量抚恤补助的烈属和市光荣院赠送100台总价值20万元的新家电,并负责安装及保养服务.

16.
完善松山湖各项功能配套,推进台湾高科技园和IT研发园建设,加速集聚高端产业和人才.
加快台湾高科技园建设,年内完成"七通一平"、基本完善区内各项配套设施,为签约企业进园建厂提供基本条件.
加强台湾高科技园招商和企业服务,积极做好与宋涛顾问的对接工作,争取在面板产业、芯片产业和新能源产业方面再引进几个有影响力的台湾高科技企业;做好已签约和已入园企业的后续跟踪服务及协调工作;抓好初步达成意向项目的跟踪落实,促使其正式签约;做好IT产品研发园已引进项目的跟踪服务,促进项目尽快动工、建设及投产.

松山湖管委会台湾高科技园:启动大型专业化厂房建设工作;中盟光电项目投产;胜华科技项目进行土地招拍挂,11月初动工;东莞松山湖硅知识产权暨集成电路服务中心(IPCC)开始运作,引进亿浪、芯研、矽科等IC企业.

IT研发园:目前共引进28个项目,今年前三季度引进华立、虎彩、步步高教育电子、中国电子集团.
17.
同步加强东莞生态园的基建与招商工作,完成主要路网设施建设,力争在项目引进上有所突破.
基本完成园区主要路网建设和治水项目,园区中心区和东坑片区建设初具规模,招商引资取得实质性突破.
生态园管委会全力贯彻"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招商"的要求,工程建设方面:启动生态园大道、中央水系工程、绿道网等道路、治水、绿化工程项目30多项,总投资规模43.
76亿元,截至8月底,完成16.
24亿多元,完成约37.
1%.
今年启动的其他工程正在施工设计,新行政办公楼施工即将招标.
招商引资方面:产业启动区东坑片区市政基础设施及三通一平建设快速推进;完成产业发展规划专家评审,目标发展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和新兴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休闲旅游业五大产业.
生态园旅游专项规划通过评审,剑指国家5A级旅游区.
提出十二五重点项目计划,积极协调市发改部门,争取将园区项目向省政府申请列入省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
协调市经信局将生态园重点招商项目——现代物流园列入正在编制的《东莞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2010—2020)》、生态园新兴高新技术产业区列入东莞市薄膜太阳能光伏产业布局规划、生态产业园光伏屋顶发电项目列入东莞市薄膜太阳能光伏产业示范工程,使项目实施取得建设依据和重要的政策支持;正在编制《东莞生态产业园循环经济实施方案及清洁生产计划》,准备申报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调研制订《生态产业园区开发建设规定(试行)》(草稿)、《生态产业园区引进项目优惠暂行办法》(草稿)、《生态产业园引进用地项目评估指引》(草稿);与媒体、中介渠道构建了动态宣传机制,与市外经贸和经贸系统构建了信息互动机制,开辟了招商宣传渠道;跟进来访考察客户30批次,包括新科电子、一汽大众、上海大众、比亚迪等项目;东莞生态园绿博园项目公开招标成功,签定投资总额达1.
45亿元;和两家投资商签定了意向书,意向投资总额合计超过8.
7亿元.

18.
着力打造以虎门港为依托的物流经济带,积极寻求战略合作,加速码头泊位建设运营,研究出台港口物流优惠政策,提升港口集散能力,推动早日繁荣.
完成沙田港区7号8号泊位建设并投产运营,继续推进沙田港区5号6号泊位航线开辟,投入试运营企业项目3个.
加快研究制定虎门港企业投资优惠政策,提高港口企业综合竞争力.
全力推进市政工程建设,不断完善基础设施配套,进一步提升港口集散能力.

虎门港管委会沙田港区7号8号泊位:累计完成产值5.
08亿元,占合同标段比例89%,已完成桥吊、门机、轮胎吊等主要设备的采购招标工作.
沙田港区5号6号泊位:首条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红海RS3航线延长至南非、西非,首条对台集装箱班轮直航航线于3月31日开通.
研究制定优惠政策:市政府同意虎门港国际集装箱码头扶持政策和口岸基础设施建设专用资金返还政策,均从2009年9月开始执行,截至2010年8月(航线政策截至7月的资料,口岸费政策截至7月的资料,),分别返还了327万元和24.
128万元(实际返还数).
港口物流优惠政策方面:经深入调研,并综合参考了国内其他地区、港口、开发区的优惠政策,已形成港口物流优惠政策初稿,正作进一步修改完善.

企业项目建设:海湾一期项目基建工程进入收尾阶段;启盈快件中心项目完成90%基建工程,包括一个主体办公楼,一个海关办公楼,三个仓库,一个动力中心等;孚宝联兴项目正积极开展动工前期准备,其他企业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市政工程建设:西大坦首期市政配套工程完成工程量的93%;西大坦二期市政配套工程完成产值约7631.
5万元,占合同总价32332万元的23.
6%;立沙岛疏港路工程已完成验收及除路灯以外的工程移交;立沙岛二期市政配套工程完成产值约4000万元,占合同总价42846万元的9.
34%.

19.
加强西大坦物流园和立沙岛石化园的招商,积极引进精细化工和装备制造等产业.
争取完成招商总额达30亿元,立沙岛引进2—3家生产型企业.
虎门港管委会香港造纸化学品项目已报市政府,等待批复.
邮轮码头项目,市政府已批复同意.
远东造船项目已签订合作协议.
西大坦物流园已与东莞市钢材流通行业相关会长单位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拟与这些公司合作开发钢材交易物流中心项目.
海南中通、东伟油库两家企业已确定进驻立沙岛石化园区;法国液化空气集团、日本东都化成公司电子级环氧树脂项目等已有意向进驻立沙岛.
立沙岛石化园已与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为立沙岛的招商、产业规划等给予协助;中国化工经济技术发展中心华南精细化工研究所于7月22日正式挂牌.

20.
着力打造以主城区为核心的商贸经济带,推进中央商务区、商贸区和休闲区的规划建设,强化主城区的辐射带动功能.
主城区四个街道颁布实施当地《商业网点规划》.
经信局目前莞城、东城、南城、万江街道均已完成并颁布实施商业网点规划.
21.
完善专项资金使用办法,优化一站式服务,重点跟进资金技术密集型来料加工企业,推动其不停产转三资或民营企业,在拓展内销、技术改造、设立研发机构和地区总部等方面取得实效.
完善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和操作指引.
争取国家完善来料加工企业转三资企业的有关政策.
选取1000家重点来料加工企业推动其转为三资企业,选取1000家重点企业推动其扩大内销、创建品牌;选取1000家重点企业推动其自主创新、设立研发机构,外资企业在拓展内销、设立研发机构、地区总部等方面有新突破.

外经贸局印发了《关于东莞市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补充通知》,扩大了资助范围,并根据补充通知重新拟定和公布了申报指南,1—8月审核各类资金5000万元,惠及340家企业;已以市府办名义印发《2010年外经贸五个"1000"专项工作实施方案》(东府办〔2010〕41号),将推动重点来料加工企业转型和推动重点企业扩大内销、创建品牌、自主创新、设立研发机构等任务进行分解,明确责任,落实措施.
1—8月全市共受理581家来料加工企业申请转为三资企业或民营企业,同比增长59%;1—8月外资企业内销总额1310.
5亿元,同比增长34.
9%,占内外销金额的30.
5%,比去年底提高1.
1个百分点;加工贸易保税料件转内销批准金额46.
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1.
4%;1—8月全市外资企业共设立研发机构105家,同比增加82家.

22.
加强与港台专业机构合作,帮助企业提升技术和管理水平.
充分发挥港台商会、专业机构的资源优势,探索更多互动合作机制,共同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外经贸局加强与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台湾生产力中心等15家产业服务机构合作,目前共为86家港资企业与生产力促进局进行辅导对接,已有32家企业完成评估或辅导;与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共同制定了完善在莞港资企业转型升级辅导平台的有关措施,联合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分别在塘厦、石排举办"升级转型辅导计划推介会",发动更多企业参加;与香港职训局、市劳动局沟通,探讨引进香港职训局为我市外资企业提供员工在职培训,提高企业员工的技能和管理水平.

23.
以信息化和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五金模具、服装、毛织、家具等产业集群优化升级.
两化融合方面:推动完善"两化"融合相关政策制订、宏观布局工作;重点发展"两化"融合新兴产业,提升信息技术产业占工业比重;加快发展我市现代信息服务业,为"两化"融合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重点推进两化融合示范企业工程、电子商务应用服务工程、企业信息化培训工程等项目.
产业集群方面:以我市7个省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和15个市重点扶持发展产业集群为重点,督促、指导各有关镇街落实市重点扶持发展产业集群建设工作方案,推进省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和市重点扶持发展产业集群优化升级.

经信局"两化"融合方面:开展了"2010年广东省'两化融合'4个100示范项目"评选;举办了"东莞市'两化融合'系列推广活动"和"广东省'两化融合'巡回培训东莞站"活动;出台了《关于印发〈东莞市中小企业(内贸)电子商务应用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试行)〉的通知》(东府办〔2010〕105号),并已着手开展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的招标工作;成功申报并获得"广东省(东莞)物联网产业基地",成为第一批省市共建的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产业集群方面:制定了《东莞市重点扶持发展产业集群工作方案》,召开全市重点扶持发展产业集群工作座谈会;完成《实施技术标准战略提高产业竞争力》调研报告,召开东莞市推进产业集群内技术标准战略工作会议;组织第五批广东省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工作申报工作,发动中堂纸品、道滘食品、石碣电子、塘厦高尔夫等产业集群申报,完成了市级电气机械及仪器仪表产业集群申报材料的准备,并经市政府同意后上报;完成了对虎门服装产业的调研报告,完成我市石龙电子信息、大朗毛织等7个省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2010年度考核工作;完成市重点扶持发展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情况的调研;编制《东莞市年产值超千亿元产业集群规划编制方案》,已完成前期调研活动,正撰写初稿;印发《东莞市重点扶持发展产业集群评价指标体系》.

24.
加强已有产业分析和投资动向研究,落实重大及关键项目引资奖励措施.
完善和出台我市外资产业招商工作意见,完善《东莞市重点引进项目目录》,落实好重大及关键项目引资奖励措施.
外经贸局完善《东莞市重点引进项目目录》,明确招商选资的方向,明确以世界500强企业及日韩台等地区的先进制造业为重点招引对象,细化1000家目标引进企业和1000家邀请考察企业名单.
加大对《东莞市引进重大及关键投资项目奖励办法》宣传力度,已将奖励办法翻译成英日韩文等语言,并编入投资宣传资料.

开展调查研究,瞄准央企、军工企业、知名民营企业,组织、指导镇街、园区加强目标招商;分别在北京、重庆(或上海)举办投资推介会,并协同镇街、园区举办产业招商推介会;落实《东莞市引进重大及关键投资项目奖励办法》,开展广泛宣传,充分发挥政策效应.

经信局在西安举行的第十届中国西部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上举办专场推介会;成功举办北京投资推介会,共有签约合作项目47宗,投资金额437.
86亿元,其中7个项目现场签约,金额213.
7亿元;强化全市内资招商队伍建设,邀请权威专家为全市招商人员进行新兴产业、区域经济等知识的培训;组织园区和重点镇街前往招商先进地区取经,进一步提高招商队伍的综合素质.

25.
加大城市营销力度,充分利用现有企业资源,对重点企业开展登门招商,对日韩台等地区实行驻点招商,积极引进国内外大型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引进新兴战略性产业、先进制造业及其配套缺失项目.

学习借鉴国内外城市先进经验,提升"东莞投资网"知名度.
有针对性地进行小分队招商,重点赴日本、韩国及台湾地区密集地开展登门拜访招商活动,并建立企业高层定期联络机制,加快引进重大项目及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
积极物色台湾、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地区)的投资促进机构,探索设立招商联络处,进一步拓展招商渠道.
全年实际吸收外资增长5%,第三产业吸收外资有新增长.

外经贸局新版"东莞投资网"已成功申请域名,进入资料收集及洽谈准备阶段;联合松山湖管委会组成小分队赴台推介东莞和招商选资,先后拜访了胜华科技、友讯科技、中盟光电、晶奇光电等企业以及台湾电电公会等机构,其中有3宗项目有投资意向,意向投资金额近7000万美元;赴日韩进行招商推介,拜访企业高层,推动企业增资扩产和带动上下游企业到我市投资考察;明确了日本、台湾地区的招商机构,已进入签约阶段,有关驻点招商工作已启动和实施,并正重新物色韩国方面的招商机构;赴台湾参加"台湾·广东周活动",共拜访了台达、光宝、金宝、华新丽华、宝成、胜华科技、联电、台升等近50家企业,完成引资增资项目20个,金额达4.
6亿美元,并与18家企业达成了投资及增资意向,涉及金额3.
53亿美元;与香港贸发局等部门建立交流合作机制,加大服务业项目招商力度.
1—8月全市新签第三产业项目80宗,合同吸收外资2.
61亿美元,占全市的14.
93%,新增服务外包企业6家;全市实际吸收外资20.
12亿美元,同比增长7.
30%.

26.
着力扶优扶强,落实24项倾斜措施,突出扶持市选定的521家重点工业企业.
集中资源扶持大企业,落实支持521家重点工业企业和出口300强企业倾斜措施,支持重点工业企业加快发展.
外经贸局进一步落实300强企业出口"高速通道"工作措施,扶持出口300强企业扩大出口.
1—8月全市出口300强企业出口总额259.
0亿美元,同比增长35.
9%,增幅高于全市6个百分点.
按照市政府的分工,落实相关政策.
经信局三季度,确定了117家市保用电企业,保用电负荷共47.
6971万千瓦.
为符合条件的企业减免口岸建设基础设施资金约6000万元.
口岸局截至第三季度,为符合条件的企业减免口岸建设基础设施资金约3290万元.
协助做好企业人才入户工作,按时限为企业人才办理相关入户手续;完善重点工业企业相关人员的出入境办理程序,适当缩短办理时限.
公安局积极协调市人力资源部门,严格按照户口受理时限,及时为企业人才办理有关入户手续.
截至9月15日,共831名企业人才办理了入户手续.
已实行在莞的重点工业企业在出入境接待大厅专门窗口获得优先受理,以及适当缩短办证工作时限等服务措施.
全市521家重点工业企业的名单拷贝到前台供民警查阅.
第三季度共为重点工业企业提供急办特办出入境服务187人次.

简化税收优惠办理流程,对于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重点工业企业,按15%的优惠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不断加快出口退税审核审批进度,对被认定为出口退(免)税A类管理类别的重点工业企业,优先办理退税.

国税局在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征管方面,对2009年度企业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的情况展开了调查,重点调查了解高新技术企业未办理实际享受税收优惠的具体情况,分析原因,为下一步采取针对性措施进一步加大高新技术企业优惠落实力度做好资料准备.
在采取措施加快出口退税进度方面,从今年6月份起,将当月申报当月退税的企业范围从全市出口300强企业扩大到出口500强企业,其中134户属于全市重点工业企业(包括被认定为出口退(免)税A类管理类别的重点工业企业),6—9月为出口500强企业优先办理退税15.
85亿元;1—9月共为全市出口企业办理出口退税87.
06亿元.
修订《东莞市新莞人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暂行办法》,优先安排重点工业企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子女入读公办学校.
教育局严格按照《东莞市鼓励总部经济发展若干政策实施细则》规定,每年向符合条件的总部企业员工提供2个优质学位.
经审核,今年共有5家总部企业符合条件,共安排了9名员工子女入学.
开展"百家重点扶持企业计划",为企业提供技术"诊断"与全面辅导;组织企业申报国家和省重大科技专项,争取国家立项2项、省立项5项,实施市重大科技专项,拟立项5项;组织企业参与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招标工作及粤港招标东莞专项,争取省立项5项和东莞专项立项20项;组织申报省部产学研合作重点企业5—10家.

科技局实施重点企业技术提升行动,依托市产业支援联盟,从全市521家重点工业企业中选取100家科技企业开展"百家重点扶持企业计划",与市台商协会、台湾电电公会等机构联合举办了各种创新能力提升的论坛,开展对台企升级转型方面的辅导专项,推动了联盟成员单位与企业进行科技合作,共辅导企业合作项目475项,其中凝炼200多项申报各类科技计划项目.
建立了重点科技企业跟踪指导服务制度,从246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53家上市后备科技企业中遴选出110家重点企业,实行局领导分片挂钩联系,不定期进行跟踪服务;积极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发动组织了14家企业申报2010年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已有3项通过现场答辩阶段并进入合同签定阶段,,组织完成了2009年市重大科技专项形式审查、书面答辩、专家论证评审、现场考察等工作,经市政府审定,立项LED、云计算、太阳能光伏、换芯工程等4个项目,资助4800万元.
另外,完成了2010年市重大科技专项指南论证工作,现征求各部门意见.
我市有7个项目进入省粤港招标现场考察与答辩阶段;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招标东莞专项已发布公告并召开了招标说明会;配合省科技厅起草省部(省院)产学研重大项目申报指南,并组织发动相关企事业单位申报了200项省部(省院)产学研项目,其中重大重点项目61项.

按照521家重点工业企业实际缴纳的2009年度城镇土地使用税的金额,向其拨付研发经费.
财政局根据《东莞市重点工业企业扶持暂行办法》,已按照我市重点工业企业实际缴纳的2009年度城镇土地使用税金额向有关企业拨付了研发经费,受资助企业共有297家,市财政资助金额合计4024.
35万元.

开辟绿色通道受理市选定的521家重点工业企业的登记业务,进一步缩短办事时限,实行预约服务和专人跟踪服务,全力扶持企业发展.
工商局已在全市34个登记注册大厅开通绿色窗口,受理全市521家重点工业企业的登记业务,进一步缩短办事时限,实行预约服务及专人跟踪服务,全力扶持企业发展.
落实用地扶持政策,做好重点工业企业用地服务.
国土局全力以赴做好重点工业企业用地服务.
逐宗建立台账,全面清查市重点项目用地情况,落实专人跟踪办理;实行分类处置,凡不涉及征地的、报市农地转用的项目,尽快组织材料由市优先审批;全年实行市重点工程绿色通道服务,落实专人跟踪办理.
今年前三季度已向省国土资源厅上报城镇建设用地报批27个批次,共6056.
9亩.

27.
力争用3年时间形成一批年主营业务收入超十亿、百亿元的大企业.
制定具体的扶持政策,争取2010年培育200家年主营业务收入超10亿的企业.
经信局起草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大企业(集团)的实施方案》,并根据反馈意见,进行了修改完善,已上报市政府审定.
28.
从今年起连续5年,市财政每年安排3000万元,采用竞争性招标方式资助信息服务业项目.
通过加强财政引导,扶持鼓励一批现代信息服务业项目,做大做强我市现代信息服务业.
2010年专项资金主要用现代信息服务业重点发展领域项目、现代信息服务业产业共性技术、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项目、现代信息服务业企业培育项目、现代信息服务业扶持配套项目、现代信息服务业企业认证项目、现代信息服务业国内外市场开拓项目以及创意产业园区扶持建设项目等.

经信局加快推动资金申报指南出台,通过企业调研和专家研究论证等方式,研究确立我市2010年现代信息服务业专项重点领域;加快推动竞争性资金管理代理机构的确立,与市财政局采购办、市政府采购中心等沟通,着手开展代理机构的政府采购相关工作;积极挖掘我市潜在项目资源,在保证政策信息畅通的基础上,通过电子科大东研院、广东电子工业研究院、华中科技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及我市部分信息产业重点企业,初步掌握一批我市现代信息服务业优质储备项目;发动各镇街、园区、企业和协会组织企业申报2010年省现代信息服务业专项资金项目.

29.
出台建设珠三角新兴物流城市的实施意见,认定十大连锁企业、十大物流项目、十大专业市场和十大展会,从政策和资金上重点扶持.
颁布实施《关于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建设珠三角新兴物流城市的实施意见》和《东莞市2010—2020年物流业发展专项规划》;认定东莞市十大连锁企业、十大物流项目、十大专业市场和十大展会,从政策和资金上重点扶持;制定十大展会的认定标准,通过调研考察、量化指标、公开选评等方式评估我市各大展会的经济效益和发展潜力,评选认定出我市重点扶持的十大展会.

经信局草拟《关于建设珠三角新兴物流城市的实施意见》,已上报市政府审定;编制《东莞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2010—2020)》,已上报市政府审定通过;制定了《东莞市商贸流通重点企业(项目)认定办法》,组织认定东莞市十大连锁企业、十大物流项目、十大专业市场和十大会展项目,正在进行项目的评审工作.

具体认定办法由市经信局负责,资金扶持政策待市政府出台后落实.
财政局目前,市政府已印发了《东莞市商贸流通重点企业(项目)认定办法》,市经信局正组织企业和项目申报认定.
另外,市经信局、市财政局联合下发了《2010年市商贸流通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工作方案》.

30.
加强对同类型专业市场及展会的规划整合.
颁布实施《东莞市2010—2020年专业批发市场发展专项规划》;开展调研摸底,了解同类型、同性质的展会的办展情况和经济效益,制定相关的整合方案,引导展览类型、内容大致相同的展会进行整合,以形成规模,扩大影响力.

经信局批发市场发展规划方面:编制了《东莞市专业批发市场发展规划(2010—2020)》,已上报市政府审定通过;筹备成立东莞市批发行业协会,目前已办理名称核准,正在办理协会的筹建工作.
促进发展会议展览业方面:对《东莞市会展业发展研究报告》中的建议深入调研论证,形成工作方案初稿.

31.
大力发展工业设计、金融、旅游、中介等产业,稳步发展总部经济.
组织举办2010年"东莞杯"工业设计大赛;资助3—5家工业设计机构发展壮大;培育发展一批科技服务机构,做大做强市科技中介同业公会.
科技局与经信局重新拟订了2010"东莞杯"国际工业设计大赛方案并报市政府审定;受理3项工业设计机构资助项目,其中2项通过专家评审和现场考察环节;推荐有关服务机构申请广东省科技服务业专项计划项目26项,有13个项目获得立项;并组织市内21家科技服务业骨干企业申报认定省科技厅科技服务业百强企业,东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获得首批认定,还推荐松山湖产业园区申报广东省科技服务业发展示范基地,受理30家服务机构申报认定市级科技服务机构;发布了《关于受理东莞市科技服务机构认定申请的通知》,并受理30家服务机构的认定申请,经形式审查和现场考察,有19家符合市科技服务机构认定条件,其中10家达到骨干科技服务认定条件,目前将拟立项认定的机构进行社会公示.
另外,发布了《关于受理2010年东莞市科技服务业发展专项计划申报的通知》,并已受理36个项目申报.
制定出台《东莞市科技中介同业工会行业自律公约(试行)》,吸纳了80家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加入.

大力引进各类金融机构来莞发展,发挥国有资本对民间资本的带动作用,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投资金融领域.
金融工作局丰富融资主体工作取得新进展.
今年以来,我市相继新增长安村镇银行、华夏银行东莞分行、台湾玉山银行东莞代表处等银行机构,完成了外商信用担保公司、新世纪诚信小额贷款公司的设立工作;推进了松山湖小额贷款公司设立资格获省审核通过.
引进光大证券元美路营业部、第一创业证券、湘财证券、国信证券在东莞开业.

完成《东莞国际旅游营销规划(2010—2014)》编制工作;增加5家A级旅游景区(点);打造东莞旅游文化节品牌活动;拓展旅游宣传途径,加大对华人华侨旅游市场的推介工作以及海内外旅游市场的促销力度;参与2010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暨泛珠三角旅游推介大会的各项重点活动;做好上海世博会票务推广工作;完成3—5家旅行社设立审批;完成3家三星级酒店的评定,推荐评定2家四、五星级酒店;完成满五年期的星级酒店的评定性复核工作;加强旅游网站软硬件建设;开展旅游市场检查、加强旅游安全生产监管.

旅游局《东莞国际旅游营销规划(2010—2014)》已编制完成并已印刷成册;深莞惠三地旅游局在深圳召开了旅游合作联席会议;完成对2010年第一批申报A级旅游区(点)质量等级评定工作的3家景点的市级现场检查工作;完成对鸦片战争博物馆、松山湖景区、广东省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和冠和博物馆4家A级景点的复核工作;拓展旅游宣传途径方面,积极参加了广州国际旅游展、西班牙马德里旅游展、俄罗斯莫斯科国际旅游展、美国迈阿密世界邮轮博览会,已组团参加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和第24届香港国际旅游展览会,推介东莞商务旅游和休闲旅游资源;与市外事侨务局联合举办了"2010华人华侨畅游东莞活动";与东莞市旅游饭店协会联合举办了"2010东莞市饭店业服务技能大赛"活动;举办了"2010东莞旅游文化节"开幕式及其系列活动,组织对口帮扶城市参加2010东莞旅游文化节与东莞旅游共精彩展示会;组织海内外嘉宾参加了"2010世界旅游日全球主会场庆典暨中国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开幕式活动;协调统筹了第二届广东"外博会"的接待工作;上海世博会票务推广工作方面,已按省旅游局的有关要求做好了票务推广商的推荐工作;已完成2家旅游社的设立审批;桥头三正半山酒店已评为五星级酒店,悦莱花园酒店已通过国家星评委五星级酒店的终评检查;对旅游网站的系统进行了一次全面升级;开展了旅行社服务质量抽查工作.

进一步完善实施细则,落实总部企业的各项扶持政策,开展总部经济先行城市的调研,学习先进发展经验和做法,认定第二批总部企业.
经信局工业设计方面:按照市政府要求,联合市科技局完成《2010年东莞杯国际工业设计大赛筹办方案》的制定,目前已完成作品征集和市工业设计示范基地(企业)申报工作,正组织有关专业机构开展评审;组织开展省工业设计示范基地(企业)申报、参加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和参评省长杯优良工业设计奖,其中富宝沙发制造有限公司被评定为第三批省级工业设计示范企业;9件工业设计作品进入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中评阶段.
总部经济方面:在赴北京、上海、天津开展总部经济考察,撰写了《务实的规划引领有力的政策护航京津沪加大力度推动总部经济发展》调研报告并上报市政府;组织第一批总部企业申报2010年总部经济奖励扶持专项资金;启动2010年总部企业认定工作.
32.
把文化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来扶持,制订发展规划和配套政策.
贯彻落实国务院《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按照市委把文化产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的要求,着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文广新局联合市委宣传部、市委政策研究室、市财政局等部门,深入开展了文化名城建设调研工作,形成了《关于实施文化名城战略的调研报告》.
在此基础上,参与起草了《东莞市建设文化名城规划纲要(2011—2020)(讨论稿)》、《东莞市建设文化名城的若干政策(试行)(讨论稿)》等文件,为全市文化工作会议的召开做好前期筹备工作.
8月30日,全市领导干部会议专题研究了文化建设工作,明确提出要建设文化产业强的全国现代文化产业名城,并将之作为我市当前和将来一个时间文化产业建设的主要任务,为我市文化产业的发展明确了方向.

33.
认真筹办第二届动漫博览会,引进培育文化创意产业基地,推动现代传媒、演艺娱乐、印刷等文化产业集群发展.
实行龙头带动策略,通过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基地,扶持主导行业发展,培育骨干文化企业,搭建产业发展平台,提升文化产业的实力和竞争力.
文广新局已促成动漫博览会永久落户东莞.
第二届动漫博览会正在紧张有序筹备,招商及宣传工作已初建成效.
同时,积极组织东莞市艺展工艺品中心有限公司、东莞市欢笑天地游乐管理有限公司、东莞市金斗影视投资有限公司等申报第四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目前材料申报工作已完成.

34.
强化污染企业监管,严把产业项目准入关,加快7个环保专业基地建设.
加快推进7个环保专业基地获得审批并动工建设,2010年完成基地整合区和新区一期工程建设,以基地为依托,加快重污染企业整合,推动产业布局合理调整.
环保局审批方面:7个环保专业基地已全部通过省、市环保部门环评审批,在环保方面已具备开工建设条件.
建设方面:麻涌基地已累计完成投资超过1亿元,园区道路、市政管线、标准厂房、电镀污水处理厂、给排水主管道全面开工建设,通往狮子洋总长10.
3公里的排污专管已建成;中堂基地已完成园区内造纸企业的整治,排污专管进行了初步设计,正在开展分片集中供热布点研究;沙田基地正在开展基地污水处理厂用地的征地拆迁工作.
其它基地的建设工作没有实质性的进展.
同时,正在开展全市电镀、漂染、洗水、印花等重污染企业情况排查、入园审查、制定配套政策,为下一步推动企业入园做好准备.

35.
务实发展低碳经济,落实重点耗能企业节能计划,扶持发展节能服务机构,鼓励企业开展清洁生产.
建立完整有效的重点企业能耗监管制度,进一步完善重点耗能企业节能考核制度,依法对违法用能行为进行查处.
扶持发展节能服务机构,对节能产品(技术和项目)进行备案管理,建立我市节能产品(技术和项目)的信息共享平台.
鼓励企业开展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展验收工作,清洁生产企业数量逐年增加.

经信局召开全市节能减排工作会议,印发《2010年东莞市节能预警调控方案》、《关于启动全市节能预警调控三级应急响应的通知》、《2010年东莞市高效照明产品推广实施方案》等文件,在全市范围内启动我市节能预警调控三级应急响应,推广高效照明产品,今年计划推广58万只;开展第二批节能监察工作,共监察企业12家,并发出相应的节能监察建议书;完成"十二五"节能规划的前期准备工作,拟于近期公开招标.

36.
推广清洁能源、节能建筑、绿色照明,实施LED路灯应用示范工程,深化机动车尾气和加油站油气污染治理.
严格落实责任,确保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
机动车污染治理:完成每年城考6000辆机动车的排气污染抽检;实施环保标志分类限行制度;推进机动车排气污染监督管理网络信息系统(二期)建设.
油气污染治理:完成全市加油站、油库、油罐车油气回收治理工作.
污染减排: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控制在10万吨以内,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9万吨以内,确保完成"十一五"总量减排目标任务.

环保局机动车污染治理:完成检测机动车抽检3963辆,遥感检测5566辆,顺利完成每年城考6000辆机动车的排气污染抽检任务.
从9月15日起,全天24小时禁止未持有绿色环保标志的汽车在市区鸿福路、体育路、石竹路、东莞大道、胜和路五路段通行.
基本完成机动车排气污染监管网络信息系统(二期)建设,并实现与省环保厅联网.
油气回收治理:全市加油站292家,已完成油气回收综合治理282家(其余5家正在治理、5家因政府征地等原因申请延期治理);8家油库除1家搬迁外均已完成改造;114辆油车全部完成改造.
减排工作:国家环保部污染减排核查小组对我市2010年上半年减排工作进行了全面核查,减排工作进展顺利.

实施LED路灯应用示范工程,新装和改装LED路灯1万盏.
科技局制定出台了《东莞市LED示范工程应用产品补贴暂行办法》,召开了2010年市推进LED产业发展与应用示范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工作会议;联合市质检局、城管局启动了东莞市半导体照明应用工程产品检测与评估工作,共有18家企业的45项产品送检,拟将通过审核的企业LED照明产品列入政府采购和示范工程范围;起草制定了《东莞市LED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5年)(征求意见稿)》和《东莞市促进LED产业发展及应用示范的若干政策(征求意见稿)》,下发了《关于下达2010年东莞市LED示范工程计划的通知》;与省科技厅签定了"共建广东省绿色照明示范城市框架协议";基本完成市质检中心LED产品检测基地的建设工作.

推广应用清洁环保水煤浆,尽快启动第二批试点工作.
推广应用天然气,加快天然气汽车加气站建设,稳步推进天然气汽车加气项目各项工作.
加大力度推广高效照明产品.
推广应用太阳能,开展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试点工作.

经信局召开水煤浆推广现场会,已有4家企业开展水煤浆锅炉改造工作.
加气站建设方面,我市共有10座加气站投入运营,2座正在动工,还有7座在筹建当中,使用天然气的公交及出租车4800多辆.
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试点项目建设单位已与东莞理工学院、会议大厦等单位沟通,目前正在制定项目建设方案.

37.
落实专项扶持资金,鼓励企业加大技改投入,设立研发机构,承接参与国家和省市重大科技专项,争取新建一批省级以上工程技术中心,推动一批企业成为省级工业设计示范基地.
调整企业研发投入资助计划和科技贷款贴息资助计划资助导向,支持符合《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的重点企业;申报组建国家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8家,认定市级工程中心10家;认定市重点实验室14家,资助获中国合格评定委员会认可的实验室6家;组建省重点实验室或省企业重点实验室1—2家.

科技局受理308家企业申报研发投入资助计划以及126项科技贷款贴息项目,有293家企业申报企业研发投入资助计划和82个科技贷款贴息项目通过形式审查,经过专家评审,共有82家企业研发投入资助计划和82个进入现场考察环节,目前已完成现场考察;组织6家企业组建省级企业工程中心,并获得省科技厅立项;发动27家企业组建认定市级工程中心,并组织进行中介审计,17家通过审计;受理市重点实验室资助计划项目28项,经形式审查、现场考察、专家论证、社会公示和财政复核,认定了12家实验室为市重点实验室,并对6家符合中国合格评定认可委员会认可实验室进行了资助;生益科技、勤上光电和中镓半导体3家企业申报省企业重点实验室,通过专家答辩,拟进入现场论证环节.

推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8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4家;继续实施好技术改造与技术创新财政资金滚动计划,突出以企业为主体,以项目为抓手,充分用好各类产业技术进步专项资金;实施一批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并给与财政资助,鼓励企业加大技改投入.

经信局完善企业技术中心平台建设,组织、推荐正业科技有限公司等17家省级技术中心承担单位申报省级技术中心专项,并协助其中4家例入专项计划;推荐东莞玖龙纸业有限公司等15家条件成熟的企业申请认定第12批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夯实基层企业技术中心基础,认定东莞虎彩印刷有限公司等14家单位为第三批市级企业技术在中心,全市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44家;按有关政策规定给予其中10家企业技术中心每家100万元合共1000的奖励资金.
推荐申报2010年广东省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技术改造技术创新滚动计划项目45项,推荐上报重点项目,7个项目被列为省经信委的重大项目、15个项目入选为省现代产业500强项目.

38.
做好首届市政府质量奖评审工作,鼓励企业参与各级各类标准的制定和修订.
评选出2家市政府质量奖获奖企业,9月左右予以表彰;开展4期标准化人才培训班,发动企业参与各级各类的制修订工作.
质监局召开评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发布4份质量奖规范性文件;培训20名质量奖企业自评师;对350多家企业进行质量奖卓著绩效模式的宣传,点对点发动和指导企业申报;制作政府质量奖宣传手册;公开征集政府质量奖标志和奖杯;组建30名质量奖专家库;完成政府质量奖的材料评审和现场评审工作,确定2家为拟获奖企业,完成公示并报市政府批准.
开展4期标准化基础人才培训班,参加人员共425人;发动市农业科技企业参与各级各类标准制修订工作,指导东莞市莞香园艺科技有限公司制定并发布4项广东省东莞市农业地方标准,指导东莞企事业单位承担14项地方标准研制任务;发布东莞市啤酒制造业取水定额联盟标准;召开我市首批两项主导制定IEC国际标准颁布新闻发布会;组织企业申报14项国家标准立项,组织企业申报11项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节能减排地方标准立项.

实施标准化战略,资助一批参与制定标准的企业及机构.
科技局已完成2010年技术标准研制项目的资助申报工作,共受理申报26项,现正联合质检等部门对项目进行审核.
39.
深入实施名牌带动战略,支持企业争创名牌名标,加强知识产权和品牌保护.
新增省名牌产品10个以上,确保排在全省前五名;积极接受国内外企业的投诉举报,严厉查处生产伪造产品产地,伪造或冒用他人厂名、厂址的违法行为.
质监局推荐我市10种产品纳入省名牌目录,占全省新增名牌目录的20%,指导60家企业做好名牌申报准备工作,共推荐47家企业的49个产品申报省名牌,其中新增产品30个.
1—9月份,立案查处各类违法案件591宗,其中制售假冒伪劣物品案件21宗,移送公安机关案件2宗;刑事判决案件2宗,判刑人数6人;销毁假冒伪劣物品货值达168.
6万元.

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双转型的大局,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集中力量培育、保护、扶持和发展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打响"东莞品牌",打造"品牌东莞",引导外资企业、服务业企业更多地加入创名牌行列;出台《关于促进东莞"老字号"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认定一批"老字号"企业;抓好重点培育,深入开展企业创名牌辅导工作;抓好基础建设,推动将企业拥有自有商标作为申请财政资助和参与行业评比的必要条件,引导企业主动注册商标;推广成功典型,鼓励外资企业尤其是加工贸易企业抓住转内销机遇在我市注册商标,创建国内品牌.

经信局对《东莞市培育发展名牌指导目录》进行调整,现正征求意见.
加大宣传力度,选择在车流量、人流量较大的东莞大道、环城路、八一路等市主要干道进行户外广告宣传,主要宣传我市获得国家级名牌称号的企业以及品牌战略的政策导向,宣传面积近2千平方米.
首次组织有关镇街、八大支柱产业协会、企业代表赴浙江省杭州、宁波、绍兴三市考察名牌创建工作.
举办东莞市品质创新论坛暨2010年度市优秀质量管理小组总结表彰大会.
对34个荣获2010年度市优秀质量管理小组、2个市质量管理小组优秀企业、3个市优秀质量信得过班组和15个市质量管理小组优秀推进者进行颁奖,并开展品质创新专题讲座以及QC活动经验交流.

全面实施商标(品牌)战略,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商标意识,提高企业商标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的能力,推动我市品牌经济发展.
工商局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商标(品牌)战略的工作意见》;对2009年度驰名著名商标企业进行了表彰;以"自有品牌,引领升级"为主题,制作公益广告宣传片连续数月在电视台、电台、广电站进行滚动播放;连续10多日在东莞电视台和东莞日报对31家驰名著名商标企业进行专题报道,开展"集商标、赏品牌"读者互动活动,设置7500多平方米户外公益广告,编辑10000册《驰名著名商标企业风采录》,全方位宣传驰名著名商标;4.
26期间,举办现场商标宣传活动,派发《商标法》等资料;健全重点企业数据库,对76家重点企业进行面对面指导、培育;召开了2010年度著名商标培育会,对申报著名商标的43家企业进行了重点培训,辅导企业做好申报材料.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出台《东莞市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方案》;启动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出台《东莞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创建市工作方案》;继续加大知识产权培训力度;举办企业专利工作者培训班3期,培养专利人才200人;组织知识产权讲座和研讨会10场;组织举办1期知识产权高级研修班;建立重点企业专利数据库,及时掌握重点企业的创新和发展态势;推动知识产权维权服务中心加快发展;加大扶持企业专利制度应用力度,认定专利培育企业100家、试点企业50家;评选市专利金奖5项,专利优秀奖20项;开展2—3个重点技术领域专利预警分析;规范专利中介市场,鼓励中介机构做大做强.

科技局(知识产权局)牵头制定出台了《东莞市知识产权战略纲要(2010—2015年)》,制定了《东莞市展会知识产权管理指引》、《东莞市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指引》和《专利资产评估及交易资助暂行办法》等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和推行知识产权运用的有关政策;组织举办了清华大学法学院企业知识产权高级研修班、专利信息运用实践培训班等培训活动;举办了两期专利工作者培训班,培养了专利人才226人;191项专利项目通过专家评审,对109家专利培育试点企业、54家专利试点企业和28项专利奖项目进行了现场考察;加强专利保护,配合省知识产权局调处专利纠纷案件8宗,结案6宗,并先后在第23届厚街(名)家具展、2010东莞(春季)国际鞋及机械业展和第二届广东外商投资企业产品(内销)博览会驻点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制定实施了《东莞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创建市工作方案》,经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我市于3月份正式成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创建市.

40.
推进国家设计中心试点工作,推动散裂中子源项目动工,加快中山大学研究院、国家消费品重点实验室等公共平台建设,新建鞋业、模具等行业技术平台,组建太阳能、智能玩具等省部产学研创新联盟,引导镇街以"民办公助"方式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平台.

建成东莞中山大学研究院;组建鞋业、模具等市行业性科技创新平台;推动省部产学研创新联盟制定行业技术路线图;新认定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家,资助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
科技局东莞中山大学研究院办公场所已由原来租用改为购买,目前正在进行内部装修以及采购科研设备,启动首批科研项目5项,可行性已通过专家论证;指导RFID、卫星导航等省部产学研创新联盟起草了行业技术发展路线图;加强了与长安镇沟通,确定由模具协会和华中科技大学合作共建模具行业科技创新平台,并初步形成了组建方案;加强了与厚街镇的协调,鞋业科技创新平台将由厚街推荐,初决放在鞋业总部基地,目前正起草组建方案;太阳能、智能玩具等省部产学研创新联盟的组建方案已提交省科技厅,目前正在评审当中;指导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受理了常平和莞城两个镇街申报认定科技企业孵化器.

散裂中子源项目完善项目用地手续,完成一期工程用地的场地平整工作,推动项目早日开工建设.
发改局项目已通过国土资源部土地预审,正在办理《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报批手续.
项目1002.
02亩用地征地已经全部完成,一期土地平整工程正在施工.
项目专用道路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及红线图已经完成,目前正在办理用地及用地规划修编等手续,并准备预先开展征地工作.

41.
加强分类指导和管理,促进现有科技平台提高运营水平和效益.
加快公共科技创新平台管理,推动加快发展,引导公共平台合作孵化的首家科技企业——东莞科汇公司的发展,为平台成果转化探索新途径.
科技局开展了对已建公共创新平台的绩效评价,并召开了3次公共平台和行业平台工作会议,积极协调解决平台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完成了对广东华南工业设计院的验收;东莞华中科技大学制造工程研究院和东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大楼落成,并完成搬迁进驻;公共创新平台利用自身技术优势,通过资本运作,已孵化14家科技企业和参股1家上市后备企业.

42办好科技合作周等活动,推动高等院校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积极谋求关键领域和关键技术突破,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应用.
进一步促进我市对外科技合作,以国际科技合作周活动带动科技招商,促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促成一批合作项目签约,建立一批合作渠道,形成一批科技合作关系;引导企业开展产学研活动,推动军民结合工作,筹备举办2010'中国广东·军民两用科技成果展示洽谈会,推动产学研和军民结合重大科技成果在莞产业化.

科技局深化我市与中国科技交流中心的合作,拟订了《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东莞市人民政府战略合作协议》;组织召开了2010年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发布会和广东—独联体国际科技合作政策与专项推介会;组织了13家企业及单位参加"白俄罗斯广东科技节";推荐了16项对外合作项目申报省对外科技合作项目,向科技部推荐了2项独联体科技合作项目;分别组织2家和6家企业(单位)申报国家国际合作示范基地和广东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引进了2名日本花甲专家到莞工作;与人力资源局共同组织广东省第二届"百名海外高级专家南粤行"东莞专场活动,邀请10名海外华人专家和26名独联体国家专家来东莞与企业进行项目对接;着手筹备2010东莞国际科技合作周,召开了"科技东莞"工程成果展筹备会议.
先后组织4批企业赴北京、陕西、湖南、东北等地的高校及中科院系统相关研究所开展产学研考察和对接,签订产学研意向合作项目84个.

43.
完善和落实人才政策,争取在科技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的引进培育方面有所突破.
出台《东莞市引进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暂行办法》、《东莞市培养科技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实施办法》,争取年内面向海内外引进5—10名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团队3—5个、科技领军人才15—20人、科技领军后备人才50人.

人力资源局会同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经信局、松山湖管委会等部门对引进的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的申报材料进行初审;初步制定《东莞市引进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评审暂行办法》、《东莞市培养科技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评审暂行办法》等配套实施办法,并委托第三方科技评估机构开展评审工作.
目前已进入专家评审程序.

44.
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落实扶持民营经济发展22条措施,突出帮扶省百强民营企业和市50强民营企业.
督促有关部门对照"22条"出台相关实施细则,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利用"111培训平台"或"民营企业排忧解难协调会"就实施细则进行详细解读.
经信局市经信局、教育局、工商局、食品药监局等部门已出台相关实施细则;为落实"22条"中的第二条财政奖励政策,市经信局、财政局、国税局于8月联合发文组织企业开展申报工作.
45.
实行核发筹建执照等办法,推动规模较大的民营企业加快落户.
实施《核发筹建营业执照实施细则》,开辟绿色通道,为符合申请条件的一批重点企业核发筹建营业执照,支持重大项目建设,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工商局按照《核发筹建营业执照实施细则》要求,为符合申请条件的重点企业开辟绿色通道,核发筹建营业执照.
截至到目前,已核发5家符合申请条件的民营企业申办筹建营业执照.
46.
制定相关激励政策,引导民间资本更多地进入先进制造业领域.
加强调研,掌握我市民间投资的情况、阻碍民间投资的问题.
切实落实好"22条",用足用活已有政策鼓励民间投资.
经信局已出台《东莞市鼓励民间投资产业导向目录(2010年本)》.
47.
对民营企业的大额技改投资贷款给予贴息,对技术开发和转让的相关税费给予减免,完善扶持民营企业的政府采购政策.
落实10亿元融资支持计划相关工作,将更多符合认定条件的技术改造企业纳入数据库,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鼓励企业技术进步.
及时跟踪贴息款项的落实到位,切实发挥财政资金的效应;配合市财政局完善扶持民营企业的政府采购政策.

经信局按要求做好企业认定入库、信息修正、资料收集和2010年第一季度贴息发放工作,及时做好企业的解释和引导工作.
资金扶持政策待市政府出台后落实.
财政局印发了《关于通过政府采购加大对本土企业支持力度有关事宜的通知》(东财〔2010〕96号),对本土民营企业参与政府采购竞争给予适当的政策优惠.
编制采购文件时,在满足基本技术条件的前提下,对于投标前三个年度中获得市50强民营企业称号的,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给予不高于评标总分值3%的加分;对于投标前一年度在当地缴纳税收不低于30万的民营企业,根据项目具体情况给予不高于评标总分值2%的加分;对于以上两类企业提供自主创新产品,询价和竞争性谈判时,在满足基本技术条件的前提下对其投标价格给予不高于5%的价格扣除;在政府采购合同条款的设置上给予一定的优惠,对于获得市50强民营企业称号的中标供应商,从签订合同起,可向其支付30%预付款.

48.
充分发挥商会行会作用,加强对民营企业家的培训,鼓励企业实行强强联合、并购重组,实现规模化发展.
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民营企业家"111"工程,着力推进民营企业家素质.
经信局共举办了7场项目经理培训班,培训企业中层管理人员达1400多人次;圆满完成了"东莞民营企业家最新成功企业经典营销案例深度分析研修班"8个模块课程学习的组织工作;举办了4场民营企业家面对面活动,参加活动的企业高管达1200多人次;动员了3家优秀民营企业的4名高管参加省中小企业局举办的"第一期广东省民营骨干企业高级管理人才培训班".

制定和完善有关进出口民营企业开展加工贸易业务的工作意见,规范和引导民营企业开展加工贸易业务.
指导镇街根据自身产业集群状况,支持行业协会组建行业技术创新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为传统产业和企业的技术提升提供支撑.

外经贸局制定和完善关于加强民营企业进出口服务工作的意见.
充分利用外商协会、台商协会等协会平台,借助各个协会的网络和资源,为企业搭建信息交流平台,组织我市企业参加各种展会和"走出去".
1—8月全市民营企业出口78.
0亿美元,同比增长32.
2%.

加强对行业协会、商会秘书长培训,逐步实行持证上岗制度.
民政局已组织98名行业协会、商会秘书长进行培训.
49.
全面落实金融业发展规划,加快市金融商务区和松山湖金融改革创新服务区建设,积极组建外商和台商信用担保公司,推动设立村镇银行,稳步发展融资、租赁机构.
加快落实市金融商务区的选址和规划工作.
规划局已纳入中央商务区规划建设工作进行统筹考虑,目前中央商务区规划设计工作正按计划展开,国际竞赛已进入中期汇报阶段,预计10月底进行国际竞赛成果的专家评审,选定优胜方案,并于2011年1月底完成最终成果深化工作.

协助有关部门,加快东莞金融商务区和松山湖金融改革创新服务区建设,完成外商担保公司、台商担保公司和长安村镇银行的设立工作.
金融工作局会同有关部门,共同推进金融商务区的选址、立项和规划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到杭州、昆山、佛山南海学习考察有关城市发展金融服务外包产业的经验做法,为我市推进相关工作拓展思路.
外商信用担保公司及由东莞银行作为主发起人的长安村镇银行、广西灵山村镇银行相继顺利开业;由东莞农村商业银行作为主发起人的惠州仲恺东盈村镇银行正有条不紊地稳步推进.

拟定《东莞市鼓励扶持机械设备租赁行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研究出台扶持设备融资租赁扶持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吸引融资租赁机构或分支机构落户我市,取得突破,为我市中小企业开展机械设备融资租赁业务.

经信局为推动我市机械设备租赁行业发展,于2009年与暨南大学课题组联合开展了专题调研,并在此基础上草拟了《东莞市鼓励扶持机械设备租赁行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正在修改完善.
以松山湖创意生活城为依托,力争到年末,通过"政府主导、金融服务机构参与"的运作模式,有效整合国内外金融机构和金融中介服务机构优秀资源,科技金融产品创新取得一定成效,投融资一体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为东莞企业发展和升级转型提供快捷、高效、低成本的投融资服务支撑.

松山湖管委会加快推进松山湖金融改革服务区发展,积极引进金融机构,工商银行松山湖支行、广东莞泰律师事务所都已顺利开业,松山湖小额贷款公司已获批,盛富松山湖股权投资基金已完成工商注册;推动金融品种创新,与光大银行、工商银行洽谈合作推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协调市职能部门出台相关扶持政策,配合市政府相关部门开展专利权质押贷款的各项工作;开展银企对接服务,召开了两次银企座谈会,建立了企业与银行沟通的较好渠道;促进基金公司与科技企业对接;协调做好市金融工作局与金融机构到园区企业进行的融资调研.

50.
做好后备企业改制上市培育工作,力争新增上市企业2—3家.
进一步充实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力争今年新增上市企业2—3家.
金融工作局5月20日,劲胜股份成功在深交所创业板挂牌上市;已于6月11日召开第三批上市后备企业评审会,认定第三批上市后备企业共11家,至此东莞市上市后备企业达到36家.
51.
积极开展省首批科技金融试点市工作,制定市联动科技贷款风险准备金使用办法,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发挥创业投资和风险投资作用,引导更多资金投向科技创新领域.
推动科技金融试点工作取得创新性突破与发展,多渠道探索解决科技型企业融资难问题.
金融工作局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东莞市科技金融结合试点市科技贷款风险准备金管理暂行办法》和《东莞市专利权质押贷款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了《东莞市专利权质押贷款操作指引》;组织推进我市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的发行工作;为多家创投和风投公司引荐拟上市企业,促进科技企业和创投资金的对接.

初步建立科技金融试点的政策、项目与工作机制;出台《东莞市专利权质押融资管理办法》和《东莞市专利质押融资扶持实施办法》,积极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争取2家以上科技企业向中国证券会提交申请材料.

科技局颁布《东莞市科技金融结合试点市科技贷款风险准备金管理暂行办法》、《东莞市专利权质押贷款管理办法》和《东莞市专利资产评估及交易资助暂行办法》,为科技贷款风险准备金的使用及专利质押贷款的试点推行提供了政策依据,明确了具体程序;组织召开全市科技金融结合工作会议,宣讲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策与程序,并与东莞银行、建设银行东莞分行、工商银行东莞分行等银行签订知识产权质押合作协议;组织召开2009年度科技企业上市总结会与2010年科技企业上市工作会议以及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动员培训会,依托市科创投资研究院评审认定了第四批12家重点培育上市后备科技企业,现已累计认定市科技局重点培育上市后备科技企业53家,其中有1家(众生药业)成功上市,有3家(银禧科技、星河生物和明家科技)已经向国家证监会申报材料,现正等待过会;市科技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选定了7个项目进行投资,涉及云计算、动漫创意、信息数据采集、新药制造、新能源等领域.

52.
全年市财政安排49.
4亿元扶持镇村发展.
完成2010年49.
4亿元扶持镇村发展的目标,稳定镇村发展基础.
财政局2010年扶持镇村发展的各项资金预算已经于1月下旬批复至各主管部门.
53.
落实好财政超收分成、公共管理支出补助、生态补偿、结对帮扶等政策措施.
完善出台相关政策措施.
财政局进一步完善财政超收分成体制,2009年全市镇街参与分成的工商税收收入146.
08亿元,超收5.
5亿元,超收增加分成8216万元;及时拨付市对村级公共管理支出和生态补偿(农林地保护)的财政补助;2010年继续对285个村的公共管理支出实施财政补助,全年预计共需资金2.
41亿元.
目前已下拨前三季度资金共1.
78亿元.

54.
继续按一定比例分担联网公路、水利工程等基础建设费用,村际联网路补贴政策期限延长一年.
完善出台相关政策措施.
财政局镇村联网路方面,截至目前,市财政按规定累计审核拨付镇际联网路补偿款项53438.
28万元(其中2010年至今拨付21880.
71万元);累计审核拨付村际联网路补偿款项77367.
94万元(其中2010年至今拨付26834.
7万元);累计审核拨付市际联网路补偿款项2852万元.
镇街水利工程方面,我市自从2006年至今,全市共安排水利防灾减灾工程三批376宗(根据市水务局整合调整的数据统计),总投资35.
66亿元,其中市财政安排20.
49亿元,镇街自筹15.
17亿元.
市财政每年安排约5个亿进行上述工程建设.
市财政已累计拨付资金约12亿元,其中2010年前三季度拨付约1.
8亿元.

55.
对镇村集体已建项目补办手续给予费用优惠.
按照有关政策实施.
财政局根据相关政策规定优惠税费由镇街申请返还,截至目前,尚未收到申请.
56.
突出帮扶欠发达镇村加快发展,继续实施扶贫贷款贴息政策,适当放宽贷款使用范围.
引导欠发达村用好市免息借款,不断增强造血功能.
积极扶持集体增收项目.
根据东委发〔2008〕15号文,在欠发达镇村扶贫贷款额度范围内,充分调动镇村积极性,引导镇村用好、用足贷款资金,培植可持续发展项目,增强镇村经济造血功能,减少债务风险.
加强贷款资金的监督检查,确保落到实处.
加强项目评估和配套政策的使用,充分发挥杠杆效应.

财政局现谢岗、麻涌、东坑、茶山、沙田等5个镇经批复同意可使用扶贫贷款资金用于扶贫工业基地以外的建设项目,所涉资金7.
42亿元,现已支付3.
27亿元.
截至目前,我市欠发达镇共使用扶贫贷款资金累计48.
58亿元(剩余9.
42亿元),实际支付市财政贴息资金共6.
5亿元.
办理拨付欠发达村扶贫借款资金3.
93亿元(剩余1.
59亿元),其中2010年拨付3800万元,均为新增欠发达村借款.

引导支持欠发达镇扩大剩余额度扶贫贷款使用范围,重点发展优质高效的二、三产业和土地统筹项目,提高扶贫贷款的效益性和安全性.
争取到年末,欠发达镇剩余额度扶贫贷款使用率达到50%,新增欠发达村扶贫贷款使用率达到60%.

农业局今年第三季度,为欠发达镇发放扶贫贷款7816万元,市财政支付利息1008万元,帮助镇街统筹土地和建设基础设施.
为5个欠发达村提供扶持借款1900万元,帮助发展经营性项目4个,增加收入200万元.

57.
强化镇级统筹发展的主导作用,鼓励各镇街以租赁、入股、征收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土地的统筹利用,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招商,不断完善镇村"统筹开发、利益共享"的发展模式.
积极推进土地资源统筹利用,提升土地资源利用效益.
国土局认真落实《支持镇街土地统筹借款及管理办法》,做好镇街统筹土地资金和统筹土地的管理和服务工作.
目前,市土地储备中心配合市财政局已取得约40亿元的银行授信额度,以专项用于支持镇街统筹土地;按《管理办法》的职责,落实内部分工,做好镇街土地统筹的前期准备工作;跟进镇街土地统筹具体项目,安排专人分别到中堂镇、望牛墩镇、洪梅镇实地调查,考察土地统筹借款项目,并提出具体意见.
将库存的部分零星土地向相关镇街移交,重点跟进塘厦凤凰岗地块和塘厦清湖头地块.
做好轨道沿线站点土地的统筹和规划,组织调研小组分赴16个镇街,就轨道沿线站点土地统筹问题进行调研.
积极配合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利用专项普查工作,目前按轨道办分工对我市纳入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初步摸底.

58.
探索建立相关激励机制,对镇街涉及土地统筹的贷款给予贴息,重大项目的税收给予所在村一定比例的返还.
研究出台有关政策措施.
财政局拟定支持镇街土地统筹借款实施细则,下发了《关于印发《东莞市支持镇街土地统筹借款申请及管理办法》的通知》(东府办〔2010〕5号),明确了我市支持镇街土地统筹借款工作的具体办法.
2010年上半年已成功得到农业银行和广发行合共40亿的贷款额度,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额度仍在洽谈中;同时审核石排、洪梅、望牛墩三个镇街的土地统筹方案并报市政府审定.
对重大项目返还村的政策,草拟了《关于建立激励村级转型升级财政政策体系的请示》,并报市政府审定.

59.
制定村组年度收支计划,合理控制资产负债率.
加强农村集体经济预决算管理,村组资产负债率控制在24%以内.
农业局每月开展集体经济运行情况统计分析.
至8月底,全市村组两级集体总资产1211亿元,比去年底增加3.
2%;资产负债率22.
5%,下降1.
7个百分点.
1-8月,全市村组两级总收入87.
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
5%;纯收入43.
4亿元,增长7.
3%.

60.
逐步减轻村组社会管理负担.
继续对285个村(社区)补助公共管理经费.
财政局按照文件规定继续对285个村(社区)补助公共管理经费,目前已下拨前两季度资金合1.
78亿元.
61.
严格落实重大事项审查、土地款管理、合同管理等制度,加强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和责任追究.
完善惩防并举的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机制,促进管理制度的落实.
农业局督促镇街全面落实了重大事项审查、土地款管理、合同管理和责任追究制度执行情况检查提出的整改措施;完成5个村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情况审计调查,开展第四届农村干部任期经济责任现场审计;对63个村组的财务公开情况进行了明查暗访.
至9月中旬,全市共呈审重大事项9958宗,通过9738宗,涉及金额134亿元;有519个村开展了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完成现场审计的有386个,分别占应审村数的91%和67%;累计追究处理违规事项96宗,涉及农村干部246人.

62.
规范农村干部薪酬管理.
制定《东莞市农村干部薪酬管理办法》,发挥薪酬的激励和导向作用.
农业局印发《东莞市农村干部薪酬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征求镇街农村集体资产管理部门意见,正在进行审核.
63.
继续严控一般性支出,严控贱卖集体资产,严控超支福利分红.
规范农村干部经济行为,提高农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
农业局在中堂一村开展固定资产管理试点,探索规范固定资产管理.
加大重大资产处置审查和违规开支追究力度,至8月底,共审查重大资产处置45宗,涉及金额1.
14亿元.
64.
按照"强化规划、突出产业、标准适度"的原则,逐步把全市符合条件的农业用地纳入园区范围,推动农业产业园建设速度加快、效益提高.
清溪、大朗、中堂、寮步、东坑、桥头和市现代农业科技园等7个园区全面建成并投入运营.
麻涌、道滘2个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有较大进展,石排园区争取上半年动工,第三批园区完成规划和报批工作.
农业局督促加快推进在建项目.
今年前三季度新建成园区主干道路8公里、桥梁0.
11公里、标准农田700亩、标准鱼塘650亩、温室大棚6000平方米、农田林网16公里,安装自动化灌溉设施390亩.
石排农业园区8月正式启动施工建设.
做好第三批园区规划,完成谢岗、东城(温塘)、横沥、清溪(二期)等园区的专家论证和部门会审.
制定《农业产业园"去公园化"工作方案》,协调有关镇街进一步调整园区功能布局和项目设置,突出农业生产功能.
加强招商引资,今年新引进农业生产经营合作项目6个,其中有4个已启动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加强莞台农业合作,赴台参加"台湾·广东周"活动,向台湾农业企业宣传介绍农业园区规划建设情况,推介合作项目,并与苗栗县农会签署农业合作意向书.
接待台湾苗栗县农会来莞考察,深入洽谈农业合作交流意向.

65.
推进标准化基本农田建设,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承接优质高产的农业项目.
力争全年在12个镇街新建现代标准农田7000亩,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
农业局截至9月中旬,全市12个镇街20个现代标准农田建设点中,3个镇街4个建设点已进入施工阶段;5个镇街10个建设点已完成招投标,拟于10月上旬动工建设;3个镇街5个建设点已完成财政审核,进入招投标阶段;1个镇街1个建设点正进一步修改完善设计.

66.
积极培育农业产业化组织,推动专业合作社发展.
新增农业龙头企业2家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3家以上.
农业局指导星河生物有限公司完成省级农业龙头企业申报材料并上报省农业厅.
对申报市龙头企业的富盈农产品有限公司等3家监测企业进行实地考核.
指导成立万江庆生蔬菜、望牛墩望东蔬菜、中堂九龙花木培植等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28家.

67.
推广现代农业机械和技术.
落实各级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力争推广各种农机具300台套,扶持建设设施农业面积2000亩以上.
农业局实地核实申请补贴对象资料,确定补贴对象68户,落实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04.
52万元,涉及农机具430台套、设施农业面积2610亩;完成设施农业状况和效益调研,建立953个设施农业大户档案,召开全市设施农业发展现场会,交流发展设施农业的先进经验,推进现代设施农业发展.

68.
探索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有效方式.
完善土地流转财政奖励政策,力争全年新增土地流转规模经营2万亩.
农业局出台《东莞市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试点奖励办法(试行)》,完善奖励资金申报和审核程序.
前三季度推动新增土地规模经营面积1.
6万亩,土地规模经营率达29.
6%.
配合推进农业产业园建设,全力做好用地服务.
国土局对市确定的市级农业产业园,配合做好项目前期论证、可行性研究,并对项目用地选址提出意见;严格履行征地预公告、听证、征地公告、征地安置补偿公告等法定程序,深入了解实情,防止弄虚作假;严格落实留用地安置、社会保障等各项安置措施,严厉查处克扣、拖欠征地补偿款的行为,切实维护被征地农民利益,从源头解决分配问题,化解征地矛盾.

69.
配合推进穗莞深、穗莞惠城际轨道交通工程,全面启动市轨道交通R2线建设,推进石龙火车新站工程.
城际轨道交通:配合省有关部门推进建设工作.
市轨道交通R2线:协调市轨道公司按工期计划推动建设工作.
石龙火车站新站工程:协调广铁、石龙等单位推进有关工作.
轨道办城际轨道项目:相关技术标准与组织架构正在调整中,工程自8月初至今已基本停工.
复工时间在跟进中.
市轨道交通R2线:用地预审已于9月5日获得国家国土资源部批复;上海隧道院已将工可咨询报告上报国家发改委;市安监站、市质监站正式介入监督;监理2207标合同正在公司会签及办理履约保函;车辆段±0.
00以下2314标已制定招标控制价;土建2302、2305、2307招标文件已送审;召开榴花公园站、旗峰公园站、新城中心站、厚街展览中心站交通疏解方案审查会;石龙过轨段2301标回填土完成;温南路站导墙完成310米,连续墙完成施工27幅;完成温南路站东侧燃气、电力管线保护和电力管线迁改主体工程,高压线下地切换,以及排水管迁改工作;完成东城路站疏解道施工围蔽,东城路站办公生活区绿化迁移,场地硬化及板房搭设.

70.
加快完善"一环六纵六横三连"的高快速路网,建成虎岗高速虎门港支线一期、广深高速石鼓连接线,推进广深沿江高速、从莞高速、博深高速、深圳外环高速东莞段以及东莞大道延长线、环莞快速路二期、松山湖大道至常平连接线、高埗连接市区梨川大桥等建设.

广深沿江高速东莞段全年完成投资307223万元,其中建安投资207014万元;虎门镇威远互通以北路段实现全通车.
交通局截至2010年8月底,广深沿江高速东莞段累计完成投资71.
7亿元,占总投资78.
4%.
征地拆迁方面,麻涌、洪梅、道滘、沙田、长安等5镇已完成征地拆迁工作,虎门镇也于2010年7月26日与广沿江高速公路公司达成共识,双方的争议圆满解决,正在签订剩余征地拆迁协议.

博深高速东莞全年完成建安工作量38620万元.
交通局截至2010年9月底,博深高速东莞段累计完成投资4.
1亿元,占总投资18.
9%.
征地拆迁方面,清溪镇已完成征地拆迁工作,截至9月29日,谢岗涉及征地面积467.
6亩已全部移交,占总征地量100%.
凤岗镇共移交了约1113.
3亩用地,占总征地面积94.
7%.

虎岗高速虎门港支线一期,在2月底解决全部征地拆迁遗留问题,年度计划完成新联互通所有路基、桥梁施工,新联段广州方向南、北线的互通.
路桥总累计完成工作量94382万元,占概算148000万元的63.
8%;4、5、6标合同内工程已完成,其余各标段主线工程已全部完成,并于2010年9月17日进行交工验收;9月28日主线K1+623.
8~K11+115.
6及新联互通北行上广州方向匝道建成通车;新联互通因珠江花园、白博派出所的拆迁、虎门镇规划的滨海大道及人民北路下穿广深高速公路的影响工程进展缓慢,原北行加油站内D、C匝道、B2匝道桥工程基本完成.

从莞高速,8月份观音山隧道等先导段工程动工,下半年全线动工,全年累计完成投资约20亿元.
路桥总与沿线各镇签订《征地拆迁工作协议》,并办理补偿预付款25800万元;完成石排段补偿;完成企石(建筑物)、横沥(水边村)、常平(走马岗隧道入口)、樟木头(观音山2个隧道口)、清溪主线(长山头、罗马村)、清溪支线(铁场、铁松、林场、重河、浮岗村)、塘厦(桥陇、凤凰岗村)、凤岗段补偿清丈.
完成了工可规模调整和初步设计审查、地质勘察专项验收、走马岗隧道标施工图评审、控制性工程(观音山隧道、走马岗隧道)施工图修编,以及工程量清单、清单预算、招标文件等工作.
9月8日上网招标,9月底开标.
施工1标完成桩基29根,完成工程量约1861万元,占合同总额29.
13%;工程质量监督已获市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站书面受理.

深外环东莞段完成项目立项,完成施工图设计,完成监理招标,完成建设项目公司组建,力争完成施工招标,力争年底开工建设.
路桥总深外环高速公路东莞段初步设计已完成评审,省交通运输厅已出具评审意见,初步设计概算的修编工作也已完成,目前正进行施工图设计,预计10月份进行评审工作.
另外,环评、水保、地灾、地震的专项评估已完成批复,收费立项已完成.

东莞大道延长线完成建安产值4亿元,主要包括桥梁桩基925根、全部的墩柱盖梁、现浇箱梁29联及预制梁500片、东莞水道特大桥的0~5号块,完成全部软土地基的塑料排水板190万米、搅拌桩17万米、素混凝土桩6万米及堆载预压土28万方,完成箱涵七座.

路桥总第三季度完成产值5140万元,占总产值的6.
73%,累计完成产值21151占总产值的27.
4%.
挖方6万方,完成45.
1%;填土29.
4万方,完成43.
6%;塑料排水板122万米,完成55.
8%;搅拌桩25.
2万米,完成56%;素砼桩14.
1万米,完成53.
7%.
桩基882根,完成65%;承台(系梁)244个,完成53.
7%;立柱311根,完成50.
2%;盖梁66个,完成38.
8%;空心板216片,完成41.
7%;现浇箱梁1292米,完成15.
5%.
涵洞工程:6座,完成60%.
完成征地拆迁9580万元,约占征地拆迁总量的50%.

梨川大桥完成设计及施工招标,力争10月开工建设,确保项目重点部位动工.
路桥总目前项目处于施工图设计阶段,已完成第一、三合同段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征地拆迁工作正在进行.
广深高速石鼓连接线全部完工,环莞快速路二期全线动工建设.
城建局广深高速石鼓连接线已完成工程总量的97%;环莞快速路二期一、三标已于9月21日上网招标,计划10月中旬投标.
71.
加快中麻公路、石大公路、省道S120石排至桥头段、S256南城至虎门段、S357谢岗段、S358长安至虎门段等改造工程.
S256南城至虎门段、S358长安至虎门段全年计划完成工程量4.
23亿元,占总投资规模(16.
4亿元)的25.
7%;累计完成工程量4.
74亿元,占总投资规模的28.
9%.
公路局已实施标段:施工第一标段已完工;第二、三、六、八段目前进展顺利;第十一标段及人行天桥第一标段今年8月底动工建设,计划春节前完成主体工程.
截至9月10日,累计完成工作量2.
75亿元.
准备实施标段:第四标段和第九标段:施工图咨询(审图)招标已完成,待完成施工图咨询及修改后,组织专家进行施工图评审;第五标段虎门龙眼至怀德高架桥取消后的替代方案已得到市政府批复,目前正在进行施工图设计;第七标段(白濠高架桥),目前正在积极与市轨道办沟通协调,待白濠路段穗莞深路线线位确定后,即可进行施工图设计;滨海大道下穿隧道工程,目前正在与虎门镇沟通协调施工图的衔接问题.

中麻公路大修工程完成工作量26279万元,累计完成45856万元,占合同总额的85%.
路桥总2010年1—9月份计划完成工作量22346.
6万元,实际完成18687万元,占计划的83.
6%;截止9月底累计完成工作量38361.
3万元,占合同总额的71%.
路基工程已完成95%,路面工程已完成50%,桥涵工程已完成85%,交通工程已完成10%,照明设施及绿化待招投标.

石大公路完成施工图设计,启动全线各个标段动工建设,年底完成工程量的15%.
路桥总项目前期工作已完成工可立项、环境影响评价、水土保持、地质灾害评估、规划选址的批复;初步设计已获市交通局批复;施工图设计已完成;工程招标工作已展开,监理招标已正式开标;征地拆迁方面,设计单位已完成征地拆迁红线图,已基本完成了放线和清点工作.

S120石排至桥头段完成土建一至五合同段工程量的65%,约2.
64亿元;完成路面工程的35%,约1.
26亿元;完成绿化、交通工程及照明工程的15%,约0.
126亿元.
路桥总1—9月完成投资2.
74亿元,累计完成投资3.
29亿元,占总投资的25.
02%.
截至目前,已计量2.
44亿元,占土建合同的27.
3%;路基工程已完成37.
3%,路面工程已完成6.
3%,桥涵工程已完成59.
5%,隧道工程已完成18.
3%.

72.
加快水、电、气网建设,完成东江与水库联网一期工程,建成水利防灾减灾工程126宗,改造供水管网1300公里.
东江与水库联网一期工程力争土建完成总工程量的85%,设备安装完成总工程量的95%,工程基本完工.
城建局一期工程分10个土建标、8个设备安装标、1个高压输电标、一个铁路标,截至目前累计完成产值9.
6亿元(土建标5.
2亿元,材料设备安装标3.
8亿元,其他0.
6亿元),占建安总投资的55%.
其中A1标已于8月25日全线挖通,正在做二衬;A2标已完工,正在收尾;A3、A4、A5、A7、A8、A9、A10标正在紧张施工;A6标因汛期不能施工;B1(DN3000PCCP管)已基本完成生产;B3标水泵已供货并完成开箱验收;B4标变频器已供货并完成开箱验收;B6标阀门、流量计已供货并完成开箱验收;B2(电机)、B5(DN3200PCCP管)标正在紧张生产;B7标已完成招标;B8标正在公示;高压输电已完成工程量的5%;铁路标由铁路部门组织招标,正在编制招标文件.

全面完成126宗防灾减灾工程建设任务.
水务局根据有关镇街的防洪排涝整体规划和申请,并经市水务局、市防灾减灾办认真核查,已正式发文取消实施9宗工程,目前实际实施117宗.
已完成施工图设计112宗,财审105宗,招投标97宗,开工89宗,完工27宗,分别占计划数的96%、90%、83%、76%、23%.

实施镇街中心区、农村老化残旧管网的优化及改造工作,年内完成不少于1300公里供水管网;各镇街按辖区管网资产总额的5%进行供水管网更新改造.
水务局今年第三季度,全市共投入资金4593.
8万元,改造老化供水管821.
2公里.
其中:全市欠发达村老化水管改造完成老化水管改造为650公里,累计完成1211公里,占总量的95.
5%;市区完成了16个社区的剩余部分工程,菊香苑、稻花村片区全面开工,已完成樟村、新基片区改造规划设计;其它各镇街分共完成管网改造169.
5公里.

73.
建成110千伏及以上输变电工程15项.
计划建成投产110千伏及以上输变电工程共16项,其中500千伏输变电工程1项,220千伏输变电工程6项,110千伏9项.
东莞供电局截至目前,共投产110千伏及以上输变电工程共12项,分别是500千伏水乡输变电工程、500千伏沙角电厂至紫荆送电线路工程、220千伏立新站增容扩建工程、水乡配套220千伏线路工程、220千伏莞城至北栅线路工程、220千伏白玉站4号主变扩建工程、110千伏同沙输变电工程、110千伏银丰站3号扩建工程、110千伏进万线改造工程、110千伏卢溪输变电工程、110千伏西湖站增容扩建工程、110千伏泰安输变电工程.

74.
新建天然气管网131公里.
建设天然气管网131公里.
城管局2010年第一至第三季度计划建设85公里天然气管道.
至9月底,共完成92公里,其中第一、二、三季度分别完成28、29、35公里.
75.
加快打造"无线城市",推进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三网融合.
鼓励有条件的运营商搭建无线城市应用平台,率先推出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平台,提升政府办公、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效率.
构建面向东莞广大企业的服务性信息平台,以"无线城市"推进东莞信息化的发展,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力争使东莞成为广东省第一个初步实现基于综合信息化应用平台体系的无线城市信息门户建设的城市.

经信局召开"东莞市'无线城市'建设会议",对我市无线城市建设作阶段性总结及部署,并正式启用我市无线城市宣传标识(LOGO)和口号.
市无线城市项目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三大运营商、各镇街及相关行业协会、企业共230多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加强了对各镇街无线城市建设工作的指导,并重点推介了"无线樟城"和"数字石龙"建设的经验.

76.
加快大市区建设,抓紧完成广电中心、篮球中心、市中医院新院、市民艺术中心、工人文化宫、市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等项目建设,增强城市功能和辐射带动作用.
广电中心年底完工;篮球中心完成土建总工程量的75%,内装、智能化等工程进场施工;中医院新院完成土建总包;市民艺术文化中心和工人文化宫待方案确定后再安排具体建设计划;市区廉租房完成一期工程,二期工程开工.

城建局广电中心:土建总承包完成总工程量的98%;幕墙完成总工程量的59%;安装完成总工程量的15%;完成室外景观工程的招标;内装工程完成限价的编制.
篮球中心:施工总包已完成土建工程的65%,正在进行钢结构施工.
中医院新院:施工总包已完成工程量的70%,其中主楼住院楼已于9月16日封顶;安装工程8月下旬完成招标,正在签订合同;智能化、户外环境正在编制招标文件;内装、医疗专业项目正在编制项目预算.
市民艺术中心和工人文化宫:因土地问题未解决,影响施工图设计.
市区廉租房:一期一标土建,总包约完成了总工程量的96%;内装完成总工程量的约96%;二标土建总包约完成了总工程量的95%;内装完成工程量的80%;市政道路工程已基本完工;燃气工程完成65%的工程量;智能化完成60%的工程量.
二期正在编制招标文件.
77.
加快各镇中心区建设,按照中小城市的标准完善公共设施,着力打造若干个各具特色的标志性片区.
推动各镇街开展中心区和近期建设重点地区的城市设计工作,进一步推广重点地块出让前的地块包装工作.
规划局各镇街各镇街已上报中心区城市设计编制计划,市规划局已委托华南理工大学编制《镇街中心区城市设计工作技术指引》,目前已形成初步成果.
78.
加快成熟社区建设,制定量化标准,完善公交、商业、休闲等功能配套,力争年内每个镇打造出2—3个成熟社区,市区四个街道成熟社区覆盖率达到40%.
大力推动各镇街成熟社区建设工作.
规划局各镇街委托中山大学规划设计院专家开展了专题研究,通过借鉴温哥华等城市的经验,结合我国园林城市、卫生城市、文明城市、宜居城乡等建设指标,制定了我市《成熟社区建设指导指标》;召开了成熟社区的现场办公会,召开了全市成熟社区建设工作座谈会,完善工作计划,细化分解具体工作,要求各镇街必须尽快上报具体的成熟社区名称和建设内容;制定了《东莞市2010年建设"成熟社区"工作验收方案》和《2010年度东莞市"成熟社区"建设标准及评分细则表》.

79.
把"三旧"改造作为优化城市布局、改善城乡面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强力推进.
设立市财政连续五年、每年10亿元的专项资金,落实减免市属税费、简化供地方式、优先用地指标、加快项目审批、返还出让收益等优惠政策.

健全"三旧"改造制度,开通并完善三旧"改造"项目审批渠道,形成规范审批流程.
全面排查摸底,准确掌握全市各镇街拟开展"三旧"改造项目基本情况,争取各镇街年内完成"三旧"改造专项规划编制上报工作.
指导镇街打造示范样板点,争取年内启动试点项目建设;落实改造政策,督促和鼓励镇街按市统一部署加快开展改造工作.
会同财政等部门研究专项资金使用管理等有关制度.

三旧办专项规划及年度实施计划,成果通过省住建厅组织的专家评审会的技术审查.
标图建库,最终成果通过省国土资源厅的审核.
工作督导,分片区召开第二轮"三旧"改造分片督导座谈会,又先后到厚街、南城、大朗、寮步、东坑、黄江等镇街督导.
审批流程,《关于印发〈东莞市"三旧"改造单元规划审批流程〉和〈东莞市"三旧"改造方案审批流程〉的通知》正式下发至镇街.
完善配套政策,出台了《关于"三旧"改造项目确定容积率和实施"拆三留一"等问题的意见》和《东莞市"三旧"改造拆迁补偿安置工作指导意见》,《东莞市"三旧"改造拆迁工程与拟拆迁土地使用权捆绑入市招拍挂的流程(草稿)》和《东莞市"三旧"改造先拆迁、后出让拆迁土地使用权招拍挂的流程(草稿)》已完成意见征集;市财政局、地税局、"三旧"办和南城就"三旧"改造中涉及的土地增值税优惠政策进行了初步商讨.

80.
抓好分类典型示范,通过开发商业区和商住楼、改建现代化工业厂房、联建农民公寓、保护历史村落、建设主题公园等多种模式推进改造.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选择各镇街各类不同的改造项目开展业务指导和贴身服务工作,逐步形成不同种类项目不同特点的操作模式和个别化工作流程,梳理成典型示范案例,用作示范工作.
三旧办9月9日至10日,省住建厅在我市召开全省城中村改造工作座谈会,广州、深圳、东莞、佛山、汕头、惠州、湛江等城市的"三旧"办、规划、建设、国土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会议,重点针对"三旧"改造中的城中村改造做了工作进展和经验交流.

81.
各镇街年内完成改造专项规划,至少启动一个成片改造和若干个单宗改造项目.
32个镇街年内全部完成"三旧"改造专项规划编制工作;至少启动一个成片改造和若干个单宗改造项目.
三旧办专项规划成果已通过省住建厅组织的专家评审会的技术审查,得到一致肯定.
9月份,南城、厚街、沙田报送了3份改造方案,其中厚街标志片区改造方案正根据技术审查意见修改,南城、沙田的方案正在审查.

82.
落实生态绿线规划,严格保护农田山林绿地.
落实生态控制线规划,严格按照《东莞市生态控制线管理规定》,开展总规、控规和报建项目审批工作.
规划局严格按照《东莞市生态控制线管理规定》,落实生态控制线规划,开展总规、控规和报建项目审批工作.
83.
按照"一年基本建成、两年全部到位、三年成熟完善"的要求,扎实推进珠三角绿道网建设.
基本搭建起市内区域绿道的主体框架、建设示范段.
规划局目前,全市绿道游径建设已完成79.
1%.
市绿道办成立4个工作小组,每周不定期到有关镇街督导检查.
84.
加快黄旗山城市公园的建设改造,完善市植物园和银瓶山、大岭山、大屏嶂森林公园的设施配套.
完成银瓶山森林公园谢岗片区、清溪片区的市财政投资项目,并计划于5月1日建成开放清溪片区;争取年底完成大岭山、大屏嶂森林公园二期配套设施主要项目.
林业局银瓶山森林公园:完成谢岗片区二期工程总工程量的100%,清溪片区完成总工程量95%,主要完成园区道路14.
3公里,登山步道5.
9公里,建成"爆石顶、一线天"景区、黄茅田景区、观瀑亭景区、彩练桥等景点以及厕所、消防水池等配套设施.
大岭山森林公园二期:已完工的项目有10个,目前在建项目主要有1个,环湖自行车道完成工程量的90%,其他二期项目正进行设计、报建工作.
大屏嶂森林公园二期:已完工的项目有5个,正在开工的2个项目:观景亭、观景阁、观景平台等配套服务设施工程已完成工程量的93%;林场片区竹径和游憩茶室工程已完成工程量的35%.
其他二期项目正进行设计、报建工作.

黄旗山城市公园动工建设;市植物园完成招标.
城建局黄旗山城市公园:群峰山休闲区市政标完成5%的工程量,绿化标正在招标;旗峰公园正在编制招标文件;社会学公园方案设计已完成,因拆迁问题,无法进行下一步设计工作;极限运动公园已完成施工图设计,正在编制项目预算.
市植物园:正在进行施工图设计.

完成黄旗山城市公园林相改造工程第一期工程(面积为549.
7亩)林相改造.
林业局黄旗山城市公园林相改造工程(第一期)主体工程已全面完成.
85.
鼓励各镇村因地制宜建设乡村公园.
坚持广泛植树、见缝插绿,按照新区不低于30%、旧城改造区不低于25%的面积标准配套绿地.
督促各镇街按已批准的绿地系统规划落实辖区公园建设,按既定绿地指标进行规划、工程项目审批.
城管局下发《关于上报2010年绿地系统规划实施计划的通知》,督促各镇街上报绿地系统规划实施计划;组织调研组,赴清溪镇进行调研,了解绿地规划实施情况.
指导石碣、寮步、沙田等镇开展"广东省园林城镇"创建工作.

86.
加大运河综合整治力度,推进内河涌和水库污染治理.
做好寒溪水神山桥—坑美段堤路结合达标工程的前期设计工作,尽快完成东引运河、寒溪水流域应急工程.
运河整治办水务局神山桥—坑美段堤路结合达标工程水利堤防部分已完成方案设计,财政部门已完成投资审核工作,并报市政府审批.
建成运河峡口至新基段堤路及景观整治工程;动工建设南城石鼓—厚街港口大道段堤路及景观整治工程.
运河整治办城建局水利工程部分于6月上旬开工,已完成了工程总量的35%;市政部分于8月初开工,已完成13%的工程量.
南城石鼓至厚街港口大道段堤路及景观整治工程属运河综合整治工程A段的余下段落,目前市规划局仍在进行方案设计.

加快职教城内河涌清淤疏浚及防洪排涝工程的实施.
水务局横沥镇已落实好淤泥堆放场地,取土问题由国土及农业部门协商解决,设计方案评审工作由市筹建办及规划局跟进;环评问题基本解决好;职教城段清淤疏浚工程已得到市政府批复,完成施工图设计及专家审查,正开展工程招投标工作.

全面启动联网水库水源保护工作,完成东线联网水库的水源保护区划工作;完善水库截污、人工湿地工程可研报告,推进相关工程的实施.
加快启动开展二期工程四座水库的水源保护规划报告编制、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划以及可研工作.

水务局一期联网五座水库:松木山水库水源保护区划已经完成并得到市政府的核定同意,其它四座水库水源保护区划成果已经通过专家评审;联网水库(东线)人工湿地、截污工程可研报告已修改完成;;莲花山水库清淤工作已经市政府研究批复,工程施工图设计已经通过专家评审.

二期联网四座水库:《同沙水库水源保护规划》已得到市府同意,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区划有关成果已上报;其他三座水库水源保护规划编制完成,正在完善水源保护区区划成果.
87.
全面建成34项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加强运营管理.
全面建成34家污水处理厂及35项配套截污主干管工程,规范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
水务局截至目前,已建成的32项污水处理厂已有30项投入运行,已投入运行的污水厂整体运行负荷率达99%,企石、南畲朗2项目因规划调整,规模扩大,开工时间较晚,目前正在加紧施工;35项截污主干管网工程累计完成管线长度约739.
1公里,超过管线总里程的85.
41%.

88.
新建4座垃圾处理厂.
完成四座新建垃圾处理厂项目招标工作,确定各厂项目BOT中标人;启动四座新建垃圾处理厂工程建设.
城管局厚街固体废物余热电厂二期工程基础建设及设备安装已完成,现正进行设备调试;横沥二期已通过环评并获省发改委核准,工程设备和工程采购已完成全部工程量的75%,土建工程完成总合同量的71%,设备安装工程完成总安装合同量的40%.

提出了四座垃圾处理厂选址环评初步意见,虎门、麻涌、清溪厂分别组织召开了垃圾处理厂筹建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现已委托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展开虎门、麻涌、清溪垃圾处理厂的环境评估工作.
其中虎门厂现正办理政府采购手续,确定地质勘察和预可研编制的单位;麻涌厂已确定地质勘察和预可研编制的单位并签订合同,勘察及编制工作正在进行中;清溪厂地质勘察单位完成现场考察,正制定工作方案,预可研编制单位已确定并签订合同,编制工作正在进行中.

89.
加大城管综合执法力度,深入整治城市"六乱".
环境秩序进一步规范,市容市貌进一步改观,营造整洁有序、文明优美的城市环境;完善疏堵结合措施,落实标本兼治长效机制建设;继续推进"三进"(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市民法制意识.

综合执法局深入开展城市"六乱"整治工作,巩固整治成果,在元旦、春节期间开展了城市"六乱"集中统一整治行动,营造整洁、有序的市容环境;为切实做好亚运期间东莞赛区的环境安全保障工作,重点查处了比赛场馆、接待酒店周边"六乱"行为.
三季度共查处"六乱"各类案件10.
22万宗.
同时抓好宣传教育,开展了"亚运齐参与,文明伴我行"的专题活动,并推进综合执法宣传及法制宣传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

90.
争取成功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争取在2010年上半年通过国家环保部创模验收.
创模办通过了省环保厅的整改落实情况现场核查,并同意推荐我市申请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验收.
国家环保部表示,争取今年内安排对我市创模工作进行考核验收.
91.
保持高压态势,继续严打各类恶性犯罪和多发性犯罪,突出打击入室抢盗、公交扒窃、拐卖儿童等.
加强对入室盗抢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争取全年我市打掉一批入室盗窃团伙,破获一批重特大案件,实现破案数上升的目标;继续深入推进全市的反拐工作,确保发一宗破一宗,对于未破积案,继续加大深挖力度,争取再侦破一批拐卖儿童积案,再解救一批被拐儿童.
深入开展打击公交扒窃行动,继续创建"平安公交"工作.

公安局以"网上作战"为手段,以打团伙、打系列、打流窜为目标,大力打击入室盗窃、抢劫犯罪活动.
截至9月13日,我市共立入室盗窃、抢劫案件7190起,破入室盗窃、抢劫3119起,同比上升53.
9%;共立拐卖卖儿童案件4宗,破7宗,解救儿童5名,通过快速反应机制找回儿童481名;严厉打击各类公交违法犯罪活动,加强联合查处力度,加强专案侦查,力争尽快侦破,第三季度共打掉公交违法犯罪团伙11个,抓获公交违法犯罪嫌疑人99名.

92.
深入开展打黑除恶禁毒扫黄等专项行动,大力整治治安重点区域和行业.
加大打黑除恶力度,打掉一批黑社会团伙和恶势力团伙.
公安局加大对黑恶犯罪的摸排力度,积极核查各种线索,严打、严防境外黑社会组织渗透活动,第三季度全市共打掉恶势力团伙4个.
严厉打击涉毒犯罪,大幅提高破案率.
公安局深入开展禁毒工作,截至9月15日,全市共侦破毒品案件440起,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839人,缴获毒品海洛因5.
8千克、冰毒20.
1千克、麻古52.
5千克、氯胺酮275千克、制毒原料羟亚胺1025千克;收缴各类枪支22支、子弹443发;追缴毒资人民币1200余万元.

严厉打击涉黄犯罪,净化社会风气.
公安局今年以来我市各级公安机关真抓实干,用超常的力度和措施,全面查禁整治涉黄违法犯罪活动,有效扭转涉黄活动的滋生蔓延势头.
截至9月13日,共查处涉黄案件839起(其中刑事案件98起,行政案件741起),处理涉黄违法人员2274人(其中刑事拘留150人,行政拘留1479人,行政处罚244人,收容教育179人).

93.
实行有奖举报,严格责任追究,坚决清除"老虎机"和地下"六合彩"赌博行为.
开展专项行动,侦办一批涉赌大要案,打掉一批涉赌违法犯罪团伙,防止赌博活动在我市滋生蔓延.
公安局认真组织全市公安机关开展重点整治涉赌问题专项行动,切实加大打击赌博违法犯罪活动力度,有效维护社会秩序.
截至9月13日,共查处涉赌案件6930起(其中刑事案件88起,行政案件6842起),处理涉赌违法人员13611人(其中刑事拘留343人,行政拘留3879人,行政处罚8479人,劳动教养55人).

94.
加大路面巡逻力度,加快视频监控网络建设,加强出租屋管理,推动社区群防群治,力争全市80%的社区(村)成为平安社区.
全面推进我市巡警勤务改革进程,落实市局关于"大巡警"发展战略.
公安局多次组织有关人员到先进省市学习考察,完善《东莞市公安局完善巡逻防控体系建设工作指导意见》,拟定4个试点,深入推进社区(村)治安联防队伍整合试点工作.
按需求在全市部分社会治安黑点增加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点.
公安局向市政府提交了《关于完善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建设的请示》,并与市财政局、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分公司对租金问题进行研讨.
出租屋视频监控系统调研报告已提交市委市政府,待市委市政府批复后确定年度目标;加强出租屋综合治理;"安全文明出租屋"创建率达30%.
新莞人服务管理局根据市委市政府对出租屋视频监控系统调研报告的批复,进一步加强调研,组织财政、公安等部门召开出租屋视频监控推广工作研讨会;加强出租屋日常巡查,对存在问题隐患的出租屋进行登记造册,将问题隐患通报相关职能部门处理,并组织对已整改的出租屋进行跟踪回访;创建及复查"安全文明出租屋"53794栋(套),创建率为18%.

95.
推进公安信息化、执法规范化和队伍正规化建设.
进一步深化信息化应用,提升公安工作信息化的广度和深度,使公安信息化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公安局已完成边界平台公安驻地外单位的接入建设,600多个警务室已经通过边界接入平台连入公安信息网;并完成东莞警察网及网吧上网人员数据链路接入建设工作.
目前,综合资源库试运行正常,现已完成初验,并配合"大情报"系统进行测试.

全面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全面提升公安机关整体执法质量和执法水平,确保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
公安局积极稳妥地开展了评选"全省县级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和"全省基层所队执法示范单位"的各项工作.
开展2010年度第二次行政案件考评,举办了执法规范化建设讲座.
96.
夯实基层基础,创新监管机制,突出抓好危险化学品、特种设备、"三小"场所、人员密集场所、建筑安全等专项整治,对存在重大隐患、未能限时整改到位的场所,坚决实施关停,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

确保全年安全生产四项指标不突破广东省下达的控制目标;确保各类事故宗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四项指标与上年相比实现"负增长".
根据安全生产工作实际情况的变化,积极开展以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建筑工地、人员密集场所等为重点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

安监局7、8月份,全市共发生事故853.
5宗,同比减少33.
5宗,下降3.
78%;死亡98人,同比增加11人,增加12.
64%;经济损失268.
51万元,同比增加94.
33%.
其中,工矿企业事故8起,死亡9人,同比上升14.
29%和28.
57%;火灾事故1起,死亡2人,同比上升100%和200%;道路交通事故844起,死亡86人,同比下降4.
09%和上升7.
5%;水上交通事故0.
5起,死亡1人,同比上升50%和100%;在全市安全监管系统执法监察方面,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19989人次,检查企业6663家,发现隐患3521处,已完成整改3120处,发出各类执法文书2342份,行政处罚123次,责令停产停业整顿的企业59家,经济罚款130.
7万元.

全面实施"工地标准化",加大监督检查力度,避免事故发生,人员伤亡率在指标范围内.
住建局《东莞市建设工程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图集》已经印制完成.
97.
加强食品药品和农产品安全监管,创建62个食品安全样板市场,确保百姓用药安全、饮食放心.
强化日常监管和专项整治,建立健全食品药品长效监管、快速反应和预警防范机制,全力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食品药监局较好完成问题乳及乳制品清查任务,大力开展"地沟油"、不合格一次性筷子以及节假日食品安全等专项整治;深入组织《食品安全法》宣传;牵头开展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出台我市贯彻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具体实施意见,制定并落实保障亚运药品安全工作方案.
启动应急响应机制,有效处置了"胰愈降糖胶囊"、"强肾糖胰康"等非法药品.
共组织出动4160多人次,检查了全市药械、保健食品和化妆品生产经营单位4900多家,抽检药械、保健食品、化妆品1700批,处理投诉、举报案件368宗,做出行政处罚546宗,没收违法药械830多箱(件),标值47.
14万元.
未发生一起重大(较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
继续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确保蔬菜农药残留、生猪"瘦肉精"检测合格率稳定在96%和98%以上,不合格农产品100%得到及时有效处理,主要食用农产品附加标识工作有效推进.
农业局扎实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制定保障广州亚运会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方案,组织市镇两级抓好例行监测、日常检测和重大节日专项抽检行动,实现蔬菜、生猪等主要农产品天天检、批批检,1—9月市镇两级分别检测蔬菜45万份、生猪样本19.
7万份,合格率分别为98.
4%、99.
9%,及时销毁不合格蔬菜40吨、生猪328头.
实施食用农产品标识管理.
完成7家农产品生产企业、批发市场和超市的标识管理试点工作,认真总结试点经验,并在全市全面铺开食用农产品标识管理.

98.
强化宣教培训,营造全社会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良好氛围.
继续加强全社会的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安全生产月"等活动载体,不断开拓宣传教育渠道,创新宣传教育形式,进一步营造"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浓厚氛围.
继续加强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基础培训,在提高安全责任意识的同时,加强自我管理、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安监局针对国庆及亚运安全保障,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投放宣传公益广告,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关注安全生产的氛围.
在安全生产培训方面,7、8月份,共培训7963人次,其中特种作业人员4811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2112人,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1040人.

99.
深入推进镇、村和企业综治信访维稳机构建设,强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推行领导接访包案和干部下访制度.
全市镇(街道)100%建成综治信访维稳中心,辖区社区(村居)100%、规模企业(工业园区)单位90%建成综治信访维稳中心下属的综治信访维稳工作站(室),在维护社会稳定、整治社会治安、落实群防群治、强化社会管理中发挥积极作用.

综治办召开了全市平安社区创建暨综治信访维稳工作站(室)建设现场会.
目前,我市32个镇街和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均建成了综治信访维稳中心;597个社区(村)综治信访维稳工作站和132个企业(工业园区)工作(室)已建成投入使用,运作良好,成效明显.

市、镇(街道)、社区(村委会、居委会)分别每季度、每半个月、每周全面排查一次矛盾纠纷;市领导、镇(街道)负责同志每人全年包案分别不少于2宗、3宗;全年至少组织一次干部下访.
信访局深入推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市、镇街、社区(村委会、居委会)分别做到每季度、每半个月、每周排查一次矛盾纠纷.
集中开展了中秋、国庆及亚运会期间可能越级上访苗头的排查活动,对排查出来的问题逐一落实有关领导包案调处.
9月15日—12月20日,在全市组织开展"基层接访、上门探访、带案下访和基层巡访"活动,其中9月下旬全市统一开展领导干部大接访,提前为做好亚运会期间信访工作奠定基础.

100.
加强劳动监察执法,提高劳动仲裁处理效率,进一步健全欠薪逃匿防范机制.
加大对严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行为的惩处整治力度,从严、从重打击非法使用童工、恶意拖欠工资等重大违法行为,从源头上防范劳资矛盾.
配合我市行政机构大部制改革和"扩权强镇"改革,将工作重心放在社区(村)一级劳动争议调解处理,突出加强对社区(村)劳动调解员的培训.

人力资源局联合社保、公安、工商等部门,多次开展工资支付专项检查及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专项行动,查处"黑职介"210家,取缔非法职业介绍活动52件,没收虚假招聘广告2.
1万多份;督促企业为1.
56万名劳动者补签劳动合同;深入检查了全市471家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劳务派遣机构;现正开展"三法一例"执行情况专项检查.
分五期举办了全市社区(村)劳动调解员轮训班,对我市社区(村)1470名劳动调解员完成了《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实施细则》、《广东省工资支付条例》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理》等业务技能的培训.
目前,已完成该项工作今年的任务.

101.
加快打造市综合应急平台,强化信息研判、指挥调度、辅助决策等功能,推进应急避险中心和镇街值班室建设,完善应急预案管理体系,不断提高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实现与省应急平台数据互联互通,推动市内应急平台试点单位建设工作,初步实现指挥调度、信息研判等功能.
应急办系统各项前期筹建工作开展进度良好.
市委市政府总值班室业务系统已先行启动开发工作,并将于近期正式上线.
102.
以社区为基本单元,完善警务区建设,落实辖区治安队、安全生产监管人员等工作职责,加强城乡社区网格化、全覆盖的管理.
完善基层治保组织各项管理制度,推动基层治保组织管理制度化;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基层治保组织经费保障;提升治保主任和治安员的业务素质.
公安局编印了9500套《东莞市治安员培训教材》及《治安联防组织建设规范汇编(试行)》发放至全市各公安分局、村(社区)治保会,推动基层治保组织管理制度化;组织对全市近600名村(社区)治保主任进行业务培训,对全市40211名治安员和10142名保安员进行业务培训;正开展治安员整合试点筹备工作,计划在黄江镇开展,以寻求解决基层治保组织经费问题及规范治安员管理方法.

103.
指导各居住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推进物业管理进社区.
宣传成立业主委员会相关法规,让各镇(街)、社区掌握成立业委会的程序,监督和协调业委会的工作及小区的物业管理事项,全面推进物业管理进社区.
房管局9月上旬再次举办了物业管理培训班,各镇街房管所所长和负责物业管理工作的办事人员共100多人参加了培训;编写了6期物业管理工作简报,通过简报介绍、推广了物业管理进社区的工作经验及做法;指导和协助有关镇街居住小区成立了6个业委会.

104.
年内规范完善215个城市社区的服务设施和机构队伍,逐步建立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机制,积极健全社区服务体系.
从服务设施、服务机构、服务队伍、服务活动等方面加强建设,在全市215个城市社区建立统一的社区服务体系,推动全市社区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民政局组织开展了全市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和社区居民服务需求有关调研工作,并已统计好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相关数据;全市215个社区已制定并上报了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方案;继续指导全市215个城市社区开展社区服务体系建设.

105.
深入创建省"六好"平安和谐社区,力争80%以上的城市社区达标;积极创建全国和谐社区示范单位.
在过去开展创建活动的基础上,对剩下的36个社区进行创建,确保全市80%以上的社区达到省"六好"标准.
民政局已上报我市41个城市社区参评2009年度省"六好"平安和谐社区,继续指导各镇街对剩下的社区开展创建工作.
106.
加强就业服务,设立实名制劳动力资源库,推广"村民车间"模式,帮助户籍劳动力特别是"零就业"家庭和大学毕业生就业.
通过开展"再就业援助月"、"就业服务日"集中服务、"村民车间(班组)"安置就业等活动,对登记失业人员的就业服务率达到100%;全面落实就业困难人员工资差额补贴及大中专毕业生企业岗位津贴.
实现东莞生源普通高校毕业生当年就业率90%以上,困难家庭和"零就业"家庭毕业生当年就业率100%.

人力资源局大力开展各项就业服务,帮助城乡失业人员实现就业.
对登记失业人员的就业服务率达到100%.
截至8月底,为285368人次的就业困难人员发放了工资差额补助1.
08亿元.
组建422个"村民车间",安置15768名村民就业.
为5788名在工厂企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发放了企业岗位津贴2189.
57万元.
强化毕业生就业指导培训,举办东莞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培训班40期,培训8571人,举办创业培训班17期,培训1729人,举办东莞生源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经验交流会2场;大力开展毕业生就业见习训练活动,全市共建立毕业生就业创业见习基地368家;办好供需见面会,举办2010年东莞生源应届毕业生供需见面会7场,提供就业岗位22396个,入场人数14942人次;开展"东莞市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举办公益性2010年东莞生源应届毕业生供需见面会36场,提供就业岗位12857个,举办主题为"就业光荣服务社会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宣传日"活动32场,发放毕业生宣传资料11325份;完善毕业生就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完成系统的二期建设.
目前,我市生源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86.
22%.

107.
实施全民技能提升储备计划,不断提高劳动力就业素质.
加大宣传力度和检查力度,完成新莞人技能提升培训5万人次,户籍劳动力资助性技能培训1.
25万人次.
人力资源局大力宣传,通过更新内容,加印20万份新莞人培训宣传小册子并向各镇街派发;积极开发推广新工种.
今年,新莞人培训项目增加了汽车综合检测与诊断、面包烘焙、纺织材料染色打样、纺织面料成分检测、原纸裁切、塑料注塑、涂料调色、灯具安装共8个工种;加紧完善出台《新莞人自选参训实施办法》;加大检查力度,采取分局日常巡查和市局定期抽查方式,确保培训质量.
截至目前,全市共完成新莞人技能提升培训77985人,鉴定合格人数36586人;完成户籍劳动力资助性技能培训9411人次.

108.
全面深化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建设,市镇村三级分期投入43.
4亿元,其中今年14.
5亿元,逐步提高59万名原农居民参保人员的保障水平.
按国家和省的有关政策提高农居民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做好第一期补实个人账户资金的筹集工作,使资金及时足额到位,确保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顺利实施.
社保局完成了基本养老金调升工作,从1月起,13.
84万名农居民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人均增加54.
18元/月,增幅16.
35%,调整后的人均基本养老金达385.
49元/月.
顺利开展城乡一体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中补实个人账户资金的筹集工作,已将经财政局审核的镇街每年应缴补实个人账户资金数据发至各镇街.

推动农居民与职工养老保险统筹发展,建立统一制度、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基金调剂使用的城乡一体的全市社会养老保险体系,让我市59万名原农保参保的农(居)民逐步提高保障水平,享受职保养老待遇.

财政局2010年,全市投入14.
52亿元,确保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顺利实施.
其中市财政预算安排8.
50亿元,用于推动农居民与职工养老保险全面统筹.
截至目前,已完成补缴工作,共7.
06万人办理了补缴手续,市财政共拨付了5.
87亿元.
原农保参保13万农居民退休基本养老金从人均230元/月提高到人均385元/月.
正在参保的46万名原农保人员也和企业职工一起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实现了更公平、更均等的社会养老保险保障.

109.
加快组建市社会福利中心,新建4间敬老院,向全市80岁以上老人发放政府津贴,争取一、二档镇街居家养老服务覆盖面达到20%.
完成市社会福利中心的组建.
完成4所敬老院建设,进一步提高我市敬老院服务层次和水平.
从2010年1月起发放全市80岁以上高龄老人生活津贴.
出台《东莞市居家养老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扩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试点范围.
争取在全市1/3镇街建立居家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和老年人日间照料服务机构,一、二档镇街居家养老服务覆盖面达到20%.

民政局积极筹备东莞市社会福利中心人员配置等各项工作;召开全市老龄工作暨全市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动员大会;对全市拟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镇街及老人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市政府追加2010年全市居家养老服务政府补助经费;截至目前,全市共有17个镇街51个村(社区)开展居家养老工作.
莞城、清溪、大岭山镇3所敬老院新建、扩建工程已投入施工,预计年底前完成主体工程.
出台了《东莞市80岁以上高龄老人生活津贴发放方案》,1至9月份津贴已全部发放到位.

110.
对低保对象实施分类保障和基本医疗救助,对特殊困难对象增发保障金.
落实低保分类施保和基本医疗救助制度,及时发放休渔期困难群众补助金和临时救济款.
民政局《东莞市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分类施保暂行办法》、《东莞市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基本医疗救助暂行办法》已实施;2010年共审批三批困难市民临时救济申请,对489人发放临时救济款78.
99万元;已完成第三季度低保金的审批工作,共发放低保金1669.
16万元,其中分类施保救助金303.
52万元;第三季度市、镇两级共审批了229名低保对象医疗救助金,核定救助金额84.
25万元;已完成发放第一批低保、低保边缘大学生助学金审批工作,对符合条件的1003名的困难大学生发放助学金703.
19万元.
111.
积极推进社会工作,力争专职社工达到500名.
继续扩大社会工作试点范围,计划到2010年底,全市专职社会工作者人数达到500名.
民政局根据《东莞市社会工作试点实施方案》要求和市社会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部署,市直司法、卫生、新莞人服务管理、禁毒等4个领域列入2010年新增社会工作试点范围,共设置75个社工服务岗位;将7个镇街纳入第二批试点镇(街道)范围;目前我市政府购买的专职社工已达360名,加上我市"体制内"(主要指机关事业单位和社区干部职工)通过全国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评价获得专业证书的300多人,全市社工人才总数已达600多名.

112.
逐步提高困难残疾人补助标准,加强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
修订《东莞市扶助残疾人办法》;为100户特别困难残疾人家庭提供无障碍改造服务,提高残疾人居家生活质量;完成市残疾人康复实验学校工程立项、设计和预算编制等前期工作,加快工程建设进度.
残联《东莞市扶助残疾人办法》(修订稿)现已完成初稿,正在起草修订说明;东莞市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工程改造工作现已完成入户调查培训和宣传,现正进行入户调查;市残疾人康复实验学校和残疾人体育训练中心一期项目已完成项目规划方案、单体报建和电子报批手续,其中规划方案已经市规划局审核通过,单体报建正待审批;项目环境影响评估也已完成.
目前,地质勘察单位已进场施工.

113.
推进住房公积金事业发展和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建设,解决2404户困难家庭住房问题.
2010年度我市住房公积金新开户缴存人数15万人.
公积金管理中心第三季度我市住房公积金新增开户缴存人数134204人,完成第三季度住房公积金新增开户缴存人数要达到11.
5万人的目标.
投入4000万元,解决2400户城乡低收入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
住建局截至目前,完成廉租住房保障对象审核2404户,已实施保障974户,其余的正抓紧落实保障.
力争市区廉租房一期工程完工、二期工程开工,提供846廉租房和1792套经济适用房.
城建局一期一标土建:总包约完成了总工程量的96%;内装完成总工程量的约96%;二标土建总包约完成了总工程量的95%;内装完成工程量的80%;市政道路工程已基本完工;燃气工程完成65%的工程量;智能化完成60%的工程量.
二期因超概算重新分标,正在编制招标文件.
114.
深入开展关爱新莞人系列活动.
配合"推居办"做好居住证推广工作;组织开展"关爱暖民心·服务筑和谐"新春关爱系列活动.
新莞人服务管理局全力配合"推居办"开展"推居"宣传和信息采集工作,采集录入工厂、企业、出租屋内新莞人的详细信息,为居住证办理提供基础数据;督促各镇街对已录入系统的新莞人信息逐条检查核对,重点核查并筛选出内容不完整、内容不符实际、更新不及时、填写不规范的新莞人和出租屋信息;组织全市信息采集录入督导检查工作,落实定期检查和抽查;开展了信息采集会战工作督导检查工作.

115.
坚持教育优先战略,推进各级各类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规范学前教育办学行为,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专项督查,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市内学校对口帮扶工作,推进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规范化建设,加强中职学校校风建设.
教育局规范学前教育办学行为:组织幼教专题咨询和专家讲座;核查整改个别幼儿园存在的兴趣班违规收费、超班额等问题;进一步修订幼儿园规范办园文件并广泛征求意见,争取近期发文.
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专项督查:进一步加强对我市民办中小学的督导检查评估.
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市内学校对口帮扶工作:确定结对帮扶对象,确定各校具体的帮扶内容.
推进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规范化建设:将规范化建设工作检查与全市开学督查、不定时突击检查相结合;联合多部门重点核查整顿民办学校招生和收费两大环节.
加强中职学校校风建设:进入集中整改阶段,各中职学校都根据本校实际制定了校风整改方案,取得初步成效.

116.
推进技师学院、高技能公共实训中心和理工学校、卫校新校区等建设,加快打造职教城.
职教城2010年底前全面动工.
职教城筹建办土方平整工程目前已完成回填土方约218.
6万立方米,占合同总回填量的59.
1%;建设场地勘察已完成总工程量的39%;职教城规划设计已完成首期修建性详细规划图纸设计,正在开展初步设计;东引运河职教城段清淤疏浚工程已完成最高限价预算,已报财审;市已原则同意《职教城防洪排涝规划》,已报进行方案优化和财审工作;职教城高压线迁改线路方案已基本明确,迁移改线实施方案和费用分担方案正准备报市审批;市人力资源局已启动高技能实训基地使用失业基金购置设备工作程序,已制定完成设备购置项目方案,已上报省审批;职教城市政道路工程项目正在进行设计招投标工作;职教城市政园林景观项目正在进行设计任务书编制工作.

117.
探索公办中职学校学生逐步实现学费全免.
会同教育局,对我市公办中职学校进行调研,以了解中职学校的收支情况和学生结构,为先免除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杂费作准备.
财政局根据省财政厅、省发改委、省教育厅、省人保厅联合印发的《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学费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从2009年秋季学期起,对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三年级在校生中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除学费,并对2009年秋季学期已缴学费的涉农专业学生,将学费一次性退还学生.

118.
支持办好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新校和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推进与香港理工大学联合办学,加强民办教育的扶持、引导和监管.
加快推进与香港理工大学合作办学进程.
策划小组市政府与香港理工大学合作办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经编制完成,用地红线已经基本确定,核心问题已经市委、市政府研究.
一期土建主体工程完成80%.
理工学院已完成校园总体规划与单体方案设计;小坑村、井巷村征地工作;正在办理农地修规和建设用地指标调整;进行地块包装;单体结构设计;编写项目可研报告和环评报告.
颁布实施《东莞市民办学校扶持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试行)》,开展全市民办学校办学规模核查,整顿民办学校超规模办学行为.
教育局《东莞市民办学校扶持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试行)》已于2010年5月24日由市政府颁布实施;各镇街开始对民办学校办学规模进行核查.
2010年8月前完成一期校舍建设约12万平方米及教学仪器设备安装,9月投入使用,迎接2500名新生入学.
同步开展校区后续建设.
麻涌镇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土方回填已完成,首期桩基础已完成,共完成2200根管桩施工,目前正在组织验桩,并准备开始主体工程建设;同时,学校仪器设备、园林绿化、规划设计以及招标工作正在进行.
119.
推进市镇医院和重点特色医疗专科建设,继续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加强甲型H1N1流感防控,为群众提供优质安全、价廉便利的医疗保健服务.
力争在年内授予5个重点专科,10个特色专科.
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基本公共卫生试点项目工作.
进一步加强全市应对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工作机制,落实各项应对甲型H1N1流感防控措施,继续做好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和重症病例的医疗救治工作,及时处置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止疫情扩散和蔓延.
完成东莞市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状况调查.

卫生局全市共有36所医院计划申报创建重点专科和特色专科,涉及167个专科项目,目前已完成7个专业的53个专科项目的现场评审工作.
累计对478750人进行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接种完成率99.
6%,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开展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状况调查,完成第一次、第二次横断面调查及第三次横断面调查.
全市新增社区卫生服务站26个;继续完善"六位一体"功能,选取石碣和寮步为试点将免疫规划工作从镇街医院移交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好实施岗位绩效管理前期工作,会同财政局、人力资源局向市政府提交《关于我市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有关问题的请示》;信息化建设的健康档案模块已开发完毕,正在试运行阶段.

120.
完善镇村(社区)交通分流系统,加强交通疏导和执法管理,深入推进"治摩"工作,改造3条主干公路12个交通堵塞点,整治事故多发和市镇中心区拥堵路段,努力做到安全顺畅有序.
开展交通安全设施专项整治行动,不断优化红绿灯配时、增设交通信号灯、道路中央隔离护栏、渠化路口等,逐步完善道路各类交通安全设施,使我市各项交通管理措施更趋合理化、人性化,使我市城市道路交通设施标准化、科学化、规范化,为市民的出行提供安全畅通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
本年度工作重点主要在于缓解市区东城路、东纵路、体育路等路段的交通拥堵现象.

交警支队已完成莞长路新源路口至八一路口中央护栏、东纵路罗沙路口至东城西路口段中央隔离护栏及行人过街信号系统的安装;已向市政府提交《关于改造东莞大道部分路口的请示》.
进一步巩固"治摩"工作成果,全市各社区、村达到无摩托车搭客营运、无摩托车冲禁区、无电动自行车上路行驶的"三无"目标.
治摩办持续开展了中心市区"禁摩"集中整治行动,进一步巩固中心市区"禁摩"工作成果;组织市区各街道"治摩办"对整治效果进行交叉考核;印发了《东莞市推进"治摩"工作"三无三巩固"专项实施方案》,从4月1日起,组织各镇街开展"三无三巩固"专项整治行动,同时针对当前假牌假证摩托车、三轮车搭客等摩托车违法行为多发的实际情况,市"治摩办"开展了"治摩"、"三无三巩固"第四轮集中整治行动.

争取3条主干公路12个交通堵塞点全面动工.
交通局目前设计单位已完成施工图设计,举行了专家评审,现正根据专家意见,修改完善施工图.
121.
设立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
待省政府出台具体操作办法后实施.
交警支队已起草《东莞市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实施细则》(草稿)并提交给市人大法工委.
122.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加大运力投放,优化线路设置.
全年完成新投放公交运力100辆,推进市内跨镇公交线路的优化重组和公交化改造.
交通局新增小巴运力100辆,新增小巴线路11条、城巴线路1条;新增莞深市际公交化班线2条,投入运力8辆;优化调整1条小巴线路、5条城巴线路及1条旅游专线,完善了莞城新河北路、南城凯旋国际、南城步行街首末站、寮步香市动物园和百业五金城、道滘粤晖园、松山湖创意生活城等地区的公交配套,增加了6条市区公交线路的停靠站点;完成32条跨镇公交线路的优化调整,进一步扩大跨镇公交的覆盖面;对1条跨镇公交线路完成了公交化运营的改造,按照规定的线路、站点、班次和服务时间运营;完成了公交运营体制改革的专题调研,并形成请示呈报市政府.

123.
更新出租车1200辆,完善公交枢纽站、首末站、候车亭、出租车停靠点和交通标识、自行车道等设施,增建人行天桥和地下通道,使群众出行更加便利.
全年完成更新出租车运力1200辆.
交通局已对需要更新的车辆资料进行备案,制定车辆更新方案;制定2010年车辆更新后的旧车过户监管办法.
完成10座公交首末站建设工作,要求镇街进一步协调场地问题,推进公交首末站建设工作;根据市民及实际需要,增加站点及建设站亭站牌;组织实施学院路和莞长路人行天桥.
城管局计划2010年建设的10座公交首末站施工图纸,已移交属地负责实施.
目前,7座首末站已完工.
根据市交通局2010年规划新增站点,完成站亭站牌建设的现场勘察工作,正开展站亭站牌定点工作.
学院路和莞长路人行天桥工程完成了工程施工及监理采购工作;完成了环境影响评价、工程质监安监提前介入的申报工作;目前工程已进入全面施工阶段,并已完成工程全部38根桩中32根的桩基工程.

完成市区运河路9.
2公里自行车专用道示范工程.
规划局已于4月25日向城建局移交了该项目的工程设计图纸和有关文件材料.
124.
着力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鼓励发展志愿服务,引导市民践行道德规范,形成良好文明风尚.
推动文明创建常态化,全力以赴迎接2010年全国公共文明指数测评,确保保持全国地级市第六名成绩并力争取得更优异成绩.
深入开展"讲文明、树新风、迎亚运、当好东道主"主题活动,紧紧抓住在礼仪践行、交通出行、公共秩序、社会服务、城乡环境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下大力气进行整治,力争在亚运会前有显著提升.
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东莞市委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发展志愿服务事业的意见》(东委发〔2009〕16号),加快东莞志愿服务事业发展.

文明办召开了"迎接全国公共文明指数测评工作会议",部署迎检工作,国家测评组来莞开展了2010年全国公共文明指数测评.
深入开展了"讲文明、树新风、迎亚运、当好东道主"主题活动,9月20日(全国公民道德宣传日)开展了东莞文明委公益宣传合作伙伴签约暨东莞市文明迎亚运"四上"活动启动仪式,25家企业签订《协议书》成为东莞文明委公益宣传合作伙伴,全面启动了礼仪知识上电视、公益宣传上电影、公共礼仪上窗口、文明出行上大巴等"四上"活动.
在32个镇街开展了道德模范宣讲活动.
深入推进"东莞市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行动",尤其是中秋节前开展慰问关爱活动.
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组织好中秋系列主题活动.
组织各镇街开展了"公共文明指数测评学习观摩活动".
深入推进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查处"黑网吧"和网吧接纳未成年人行为、净化荧屏声频、整治非法出版物以及校园周边环境等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

125.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社区文化和企业文化建设,鼓励文艺精品创作,加强社会科学研究,传承文化遗产,弘扬东莞特色文化,积极创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出台《东莞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明确未来一个时期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指标体系.
修改完善基层文化建设考评方案,加大社区文化和企业文化建设力度.
加快建设市民艺术中心、少年儿童图书馆,统筹全市重大节庆活动,举办2010第六届东莞读书节,开展"东莞市文化暖流行动".
承办文化部第十五届群星奖舞蹈音乐作品复赛,举办东莞市第七届少儿花会、群众歌曲创作大赛.

文广新局完成了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情况调研,正在研究编写《东莞市公共文化名城实施方案》,跟进2010第六届东莞读书节;成功举办了第十五届群星奖音乐作品决赛,我市共有音乐、舞蹈、曲艺三个作品获得群星奖,实现了我市近年在国家级大奖中零的突破;市第七届少儿艺术花会已圆满完成;首届东莞合唱节按照文件的规定,后期的画册、DVD碟等资料在通过多次对稿之后,目前已经全部制作完毕.
市民艺术中心:已明确业主单位为东莞市物业管理中心,已完成项目选择,土地预审、立项等手续正在跟进.

精心组织主题创作活动,提升文艺创作水平,力争在国家和省的文艺评奖活动中取得佳绩,不断提升东莞文化影响力、竞争力.
文广新局成功承办了"九艺节",组织音乐剧《蝶》参评"九艺节"获文华大奖特别奖,市政府表彰奖励80万元;组织创编音乐剧《莞香》的创作;组织创编东莞市纪念鸦片战争170周年大型音乐盛典《和平颂》;创作推出东莞宏远篮球之歌;组织作家艺术家赴映秀采风,出版了CD唱片,组织编辑《东莞援建映秀纪实文学作品集》;组织形成了《"东八区"东莞塘厦音乐创意园区的工作方案》.

积极履行部门职能,按照标准要求,认真做好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前期工作,为成功创建打下坚实基础.
文广新局联合市委政研室撰写了《关于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调研报告》(征求意见稿);成立了由市城市管理局牵头,市城乡规划局、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社科联参与的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调研小组,赴中山、肇庆、惠州三地进行了调研学习,为进一步完善了调研报告.
目前,正组织拟定《东莞市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实施意见》.

建立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后续工作,完善和补充1000多条非遗线索,选派队伍参加各种比赛和展演活动,重点抢救木鱼歌、客家山歌、白话歌等一批东莞民间歌曲,编辑出版《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东莞市民间文学集成》.

文广新局进行东莞市国家级、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补贴经费发放;完成《东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一书的资料收集及文字写作工作,进行《大众出版社》书号的申请及进行排版较对工作;完成镇街非遗专干培训两期并组队参观深圳第六届文化博览会;组织完成29篇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上报省非遗处,对我市非遗保护工作进行一次理论性的总结;完成东莞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千角灯、龙舟制作技艺"十二五"时期中央补助资金及地方保护资金需求汇总工作并上报省文化厅非遗处.

126.
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增加健身场所和完善设施,广泛开展群众体育运动,积极承办第十六届亚运会举重赛事.
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开展至少4次以上全市大型体育活动;对全市体育场地设施进行摸底调查,为布局配置体育场所设施提供数据参考;把第十六届亚运会东莞分赛区举重比赛举办得安全、文明、精彩;积极组队参加省运会,争取精神文明比赛成绩双丰收.

体育局组织参加广东省第十三届运动会,获得团体总分第四,奖牌第五的好成绩.
组织亚运会举重测试赛;规划亚运会东莞火炬传递路线、确定东莞亚运会火炬手选拔方案,并开展选拔;开展2010年全民健身活动月活动;开展全市国民体质监测工作;举行全市篮球联赛.

127.
科学编制"十二五"规划.
完成"十二五"规划纲要及重点专项规划(送审稿)编制.
发改局完成全市"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征求意见稿),目前正根据调研中收集到建议意见,拟写规划纲要初稿,相关编制工作正按计划有序推进.
128.
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完成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入户登记工作,为以后人口统计、人口状况分析收集完整、准确的原始资料.
统计局国家统计局东莞调查队前三季度,东莞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顺利、有序开展.
全市市、镇、村三级普查机构筹建完毕,经费、人员、办公场所等落实情况良好;全力配合省人普办圆满完成省人口普查综合试点工作;配合公安部门圆满完成人口普查户口整顿工作;完成人口普查村级资料收集、上报工作;渐进开展人口普查宣传工作;完成全市近4万名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的选调、招聘工作,培训工作基本完成;完成普查区域及边界确定、标绘工作;完成省人普办布置的其它任务.

129.
加强人口计生服务管理.
实现户籍人口政策生育率达96%以上;无政策外多孩出生镇(街道)达80%以上,无政策外出生村(社区)达60%以上;成功申报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示范市.
计生局截至目前,全市户籍人口出生16657人,政策生育率为97.
78%;共有无政策外多孩出生镇(街道)30个,占镇街比例93.
75%;无政策外出生村(社区)411个,占村(社区)比例69.
43%.
组织开展纪念《公开信》发表30周年"五个一"宣传活动;加强与相关省市区开展"一盘棋"区域工作,进一步提高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水平;编制东莞市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市政府召开全市人口计生综合改革工作会议,制定《东莞市创建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示范市的指导意见》,明确各镇街综合改革项目试点.

130.
继续做好国防人防、双拥共建、科普法普、外事侨务、工青妇幼、民族宗教、统计审计、档案方志、打私、气象等工作.
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各界支持、全民共同参与的社会化拥军体系,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
双拥办召开了"东莞市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暨非公组织与部队军民共建动员大会",统一了思想,明确了目标任务,制定了具体措施,对市委《关于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工作任务分解安排的通知》(东委办〔2010〕29号)逐条落实.
各镇街与部队签订了《军民共建公约》,开展形式多样的双拥共建活动.
目前,组成三个工作组,对全市各镇街的创建工作开展专项检查工作.

实施普法教育,增强公民学法、知法、用法、守法的意识,使法律普及率达到80%.
司法局接受全省"五五"普法检查验收;编印派发了《东莞普法》报45万份;出版法制宣传挂图4版一期,主要内容为:人口普查;设计和更换全市112个大型法制宣传栏,主要内容为:信访维稳、打击拐卖人口及传销;开展"市民空间·法制大讲坛"二期:《侵权责任法》、《劳动合同法》;开展各类法制讲座96次.

着力促进城市民族关系和谐,发展城市少数民族文化,提升宗教执法工作水平,解决影响稳定突出问题,引导宗教发挥积极作用.
在莞新疆少数民族群众服务管理实现新突破;回、维、藏、彝等少数民族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实现新突破;参加第四届广东省少数民族运动会成绩实现新突破;帮助外来少数民族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实现新突破;推动城市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实现新突破;成立市伊斯兰教协会实现团体建设新突破;创新基层民族宗教干部队伍培训实现新突破;加快宗教活动场所建设实现新突破;依法治理基督教私设聚会点实现新突破;发挥宗教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实现新突破.

民宗局做好服务上海世博、广州亚运的涉民族宗教有关工作;组织、备战、参赛2010年9月14—20日在韶关举行的广东省第三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东莞代表团参加龙舟等4个项目的比赛;在全市深入开展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社区活动;开展贯彻落实《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监督管理办法(试行)》专项工作;成功协调解决14名少数民族代表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组织召开第三季度全市少数民族代表人士座谈会;引导穆斯林稳定和谐欢度开斋节;进一步加快宗教活动场所建设步伐,7月15日、9月26日分别举行基督教石龙堂、莞城堂易址重建奠基庆典.

通过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加大对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和经济犯罪案件的查处力度,进一步加强对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等政策落实情况的跟踪审计,有效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有效推进科学发展、改善民生、深化改革开放、民主法治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在更高层面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

审计局完成37个审计和审计调查项目,查出违规金额6895万元,促进上交财政5845万元.
全面完成2009年度市级预算执行情况审计,并向市人大作审计工作报告;完成东莞对口支援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和玉树地震救灾款物的阶段性跟踪审计;开展经济责任审计11项,其中完成和基本完成8项;开展国家政策落实和资金使用情况专项审计20项,其中完成和基本完成14项.

力争完成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市的任务.
建设全市档案目录中心.
编制东莞市档案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档案局全面完成市直单位包括涉及机构改革单位的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修订工作,完成《东莞市村(社区)文书保管期限表》修订.
指导九艺节和亚运会档案工作,九艺节档案已完成并移交进馆.
指导各镇街规划、社保、环保、农技等单位的档案工作.
举办4期民营企业档案培训班;已完善目录中心的统计功能.
已建立网上档案业务监督指导系统,目前正补充数据.
完成政府信息公开查阅中心第三期建设;编制东莞市档案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初稿已经完成,已征求意见并召开局(馆)会议进行专门研究讨论.

完成《东莞市志》(1979—2000)总纂、评稿、初审并报复审;完成《东莞年鉴》(2010)编纂出版工作.
方志办《东莞市志(1979—2000)》已完成初稿,并于6月18日召开志稿评议会,听取外省市专家对志稿的意见,完成送审稿;《东莞年鉴》2010年卷于9月出版发行.
建立重点专业市场反走私监管制度,降低专业市场走私行为发生率;建设第二批反走私电子监控系统,对重点地区走私活动实行动态监控;初步建立进出口企业反走私诚信体系;建设海防码头,提高海边防管控能力.

打私办在大朗、黄江、樟木头、常平4个专业市场建立的反走私管理制度,通过不定期调研和落实检查情况来看,贯彻执行和运作比较正常.
海防码头建设,已进入工程建设阶段.
131.
全面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后续工作,加快制定实施部门"三定"方案,理顺职责关系,完善运行机制,切实强化统筹管理职能.
上半年全面完成机构改革工作.
机编办已全部完成政府工作部门"三定"方案的审定工作.
132.
建立机构编制实名管理制度.
(拟不公开)2010年底按省编办要求实现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
(实名制管理中"对社会公示"等问题,各地各单位反对声音较多,省还未有关问题提出具体指导.
考虑社会影响面较大,容易引起新闻炒作,不利于亚运期维稳工作的开展,建议有关情况暂不对外公开.
)机编办制定了实施计划,并进一步完善了我市机构编制管理系统.
133.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落实居住证制度,进一步放宽入户门槛.
建设全市统一联网、信息共享、动态管理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信息平台,逐步将流动人口居住管理、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纳入居住登记和居住证制度,力争2010年内全市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登记率达到95%以上,应发证流动人口的有效居住证持证率达到90%以上.

推居办市、镇两级迅速成立领导机构,在全市全面铺开推居工作,召开全市推居工作会议,将任务具体分解到各镇街,并通过分片督导、信息通报等多种方式强力督导各镇街加快工作进度.
同时,积极联系省厅,争取省厅在制证设备、签注设备、色带等方面的支持,加快制发证工作进度,及时受理居住证签注业务.
截至目前,全市新莞人居住登记数达到328.
2万,居住证受理数达到296.
5万,制发居住证250.
4万张.

探讨对现有政策的放宽渠道(尤其是在职业技能方面).
人力资源局已由市政府牵头,各相关职能部门组成起草小组,根据《广东省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条例》和《关于开展农民工积分制入户城镇工作的指导意见》,起草了《东莞市积分制入户暂行办法》和《东莞市积分制入户管理实施细则》,9月26日市政府以东府〔2010〕84号文形式印发.

134.
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根据省、市的统一部署,争取年内完成全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和首次人员聘用工作.
人力资源局目前,全市1074个事业单位已全部完成岗位设置方案.
正组织和指导各事业单位按照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制订岗位设置实施方案,编制岗位说明书,对岗位名称、类别、等级、设置数量、岗位职责、工作标准和岗位条件作出明确规定,为下一步人员聘用工作做好准备.

135.
开展第四轮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完善推广集中审批、并联审批、网上审批.
力争在2010年5月之前完成第四轮行政审批项目清理工作.
加快推进网上行政审批系统建设工作.
审改办完成全市第四轮行政审批事项清理、调整工作,7月29日,市政府发布第119号令,向社会公布《东莞市人民政府第四轮行政审批事项调整目录》.
根据《目录》,我市决定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共489项,其中,行政许可事项348项,非行政许可事项141项;决定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38项;决定转移管理的行政审批事项2项.

完成"东莞市网上办事服务平台"一、二期建设,确立全市"一站式"网上办事服务的基础框架,逐步完善平台的公共服务功能.
136.
抓好石龙、塘厦扩权强镇试点,在总结经验基础上全面铺开.
2010年内完成.
机编办召开全市会议,部署在11个中心镇和3个园区推开简政强镇改革的有关事项.
以东委办名义印发《东莞市推开简政强镇事权改革实施方案》,确定了扩大中心镇(园区)权限的第一批事项.
137.
在镇街尝试设立政府法制机构,提高镇一级依法行政水平.
以扩权强镇试点工作为契机,推动镇街设立政府法制机构.
法制局已组织两个试点镇赴浙江温岭学习考察镇街法制机构建设的情况,指导两镇建立工作制度.
已为塘夏镇发放一批执法证,石龙镇的执法证已上报省审批.
138.
探索推进黄江、厚街村级体制改革试点工作.
试点镇完成村级体制改革.
民政局经市主要领导同意,正着手成立"市村级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
黄江、厚街两试点镇已制定村级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厚街镇已召开动员大会,拟于10月份开始组织实施村级体制改革.

139.
推进市政管理改革,制定精细化管理的标准和考核办法,探索实行市区数字化城管,全面推广市政设施和环卫绿化"市场化+监理制"模式.
市区数字化城管系统建设已完成可行性分析报告.
待市政府审批通过后再进一步在市区推进数字城管的试点工作.
进一步细化养护监督和考核制度,不断完善考核标准和办法,制定养护和保洁技术规范,明晰监理工程与养护的分类,制定养护、保洁监理收费标准,完善养护保洁监理工作指引,并向各镇街推广.
环卫保洁市场化、监理制覆盖面达到68%以上.

城管局《东莞市数字城管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已完成并通过专家评审;已会同市信息办向市政府报送了《关于建设我市政务空间地理信息基础平台和数字城管应用系统的请示》;对有关镇街绿化"市场化、监理制"模式进行调研.
制定了《东莞市城市综合管理局直管道路绿化养护考核细则》,目前正在征求有关单位意见.
努力推动环卫保洁市场化、监理制覆盖面.

140.
推进水务一体化管理改革,提高供水质量.
建设水质检测实验室,提高我市水质监测能力,开展水质监测工作,逐步建立我市供水水质监测体系.
水务局截至9月底,完成2822次水质抽样监测,占全年监测工作任务的72%.
完成了对全市29个镇级水厂出厂水106项、9个水库及3个东江取水点109项的检测工作,初步完成了检测数据整理、分析.

市水质监测中心实验室建设方案已上报市政府待批.
141.
坚持公益方向,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开展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颁布实施《东莞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召开全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动员大会.
医改办出台《东莞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0年)》,并召开了全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动员大会.
142.
深化民政改革发展,履行部省协议,全面推进8大方面60项试点工作.
进一步推进社会组织改革与发展;争取到2010年底建立"一站式"优抚医疗结算制度;建立我市特殊群体殡葬救助机制;推进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建立福利彩票销售新形式和销售管理新机制.
民政局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发展和规范我市社会组织的意见》;进一步完善优抚对象医疗费用结算系统功能,并了解各医院单位拟装配系统的计算机情况;主动联系社保、卫生、财政等部门就优抚对象住院后医疗费用的医院减免与社保补偿先后问题进行协商.
从3月30日开始我市对五保户、低保户、重度残疾人、优抚对象、特殊困难新莞人殡葬基本服务收费实施减免政策;制定了我市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标准,茶山、桥头、望牛墩、洪梅等4个镇已全面完成了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已报省民政厅审核.
积极创新销售模式,自行研发了具有东莞地方特色的"虎门销烟"即开票,并举行了首卖仪式;"刮刮乐"、"一站一枪"销售模式推广实施工作基本完成.

143.
深化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支持民办公益性文化机构发展.
力争到年底,市属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改企工作全部完成.
文广新局与财政局多次沟通,在达成初步共识的基础上,协同市文改办、市国资委、市财政局等单位召开协调会,对改革实施方案进行进一步修改;将协调会的主要精神向各单位进行了通报,并与部分干部职工进行谈话,积极做好干部职工的思想工作,凝聚改革共识;根据市国资委回复的书面意见,对方案进行再次修改,并再次征求涉改单位的意见,形成新的改革实施方案,并已报市文改办.

充分利用好粤剧发展专项资金,加大对市内粤剧私伙局等社会办团的扶持和资助.
文广新局市政府同意每年增加200万粤剧发展扶持资金,同时组建东莞粤剧团.
目前,已形成了《关于组建东莞粤剧团的工作方案》;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东莞市粤剧发展专项资金使用办法》;进一步加强对"私伙局"运作情况的调研摸底.

144.
完成林权改革试点.
5月前完成谢岗镇南面村、樟木头镇百果洞社区、凤岗镇黄洞村三个试点村的林改任务.
林业局全面完成三个试点村的林改任务,共依法新签、完善各种形式承包经营合同书81份,核发集体林地所有权林权证58本,涉及林地面积3.
96万亩;核发集体林地使用权林权证61本,涉及林地面积3.
1万亩;核发《广东省集体山林股份权益证书》1215本,涉及林地面积3.
1万亩.
通过林改,南面、百果洞、黄洞等村(社区)落实了农民对林地、林木的权益,每个股民每年可以分到340元、76元、63元.
试点林改形成了林改的四种方式:政府统一管理方式;以南面村为代表的统一经营方式;以百果洞社区为代表的集体承包方式;以黄洞村为代表的股份合作方式.

145.
深入推进深莞惠一体化发展,做好规划编制衔接,积极推动道路连接、跨界公交、收费站年票互认等工作,加强治安、治污、劳动保障、市场监管等方面的对接.
启动《深莞惠基础设施一体化战略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力争年内通过专家评审,形成送审稿.
规划局惠州市规划局根据各部门意见正在进一步完善《深莞惠基础设施一体化项目建议书》.
开展《深莞惠交通运输一体化规划》;争取年内建成龙凤大道东莞段、泗黎路,协调加快沙河大桥,省道S120石排至桥头段建设,启动东宝河大桥有关工作;完成莞深2条跨市公交化班线投放.
交通局《深莞惠交通运输一体化规划》:三市正在研究落实项目研究经费;龙凤大道东莞段:完成合同总工程量的90%;S120石排至桥头段:累计完成投资3.
3亿元,占总投资的25%;沙河大桥:已完成总工程量的35%%;东宝河大桥:正由深圳方面牵头组织开展设计招标工作;石龙至博罗园洲公路:东莞段已竣工,博罗段尚未启动.

牵头组织深莞惠三市警务联动协作,初步实现治安卡口、重点人员管控等方面的协作.
公安局已完成省厅统一推广应用的治安卡口布控系统的安装和部署,并将已建成的全市17个卡口点所采集的车辆通行信息和设备运行状态信息实时发送到该系统中,已完成与省厅治安卡口布控平台的联动应用调试,待深圳与惠州接入省厅平台后即可实现三地联动.
已完成重点人员管控系统的安装和部署,并投入实战,目前已实现部、省、市三级联动应用,按省厅统一部署与包括深圳、惠州在内的所有地市逐步开展全省联动应用.

推进界河及跨界河流域水污染治理,对还未列入治理的界河、跨界河,争取尽快列入三市综合整治计划,实现所有界河、跨界河的全面整治.
做好亚运会空气质量保障工作,推动东莞与周边城市大气污染联合防治.

环保局界河治理方面:多次协调做好了省人大和省政府有关领导调研石马河污染治理情况的有关工作,东莞石马河治理成效得到了省领导的肯定.
亚运保障方面:协助召开了亚运保障协调会议,全面明确了市各相关部门工作职责;成立了东莞市保障亚运会环境质量工作指挥部;结合环境安全月活动等环保行动,部署了全市环境执法大检查行动,全力推进亚运会空气质量保障工作;印发实施了《东莞市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全面推进全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健全深莞惠三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联席会议制度、信息通报制度、工作协商机制等紧密合作工作机制,加快实现工作对接.
人力资源局就企业人才入户、最低工资标准调整等问题到深圳、惠州与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进行沟通联系.
加强深莞惠三地工商部门在经济户口信息和案件信息方面的共享交流,实现市场主体发展和案件查处的互联互动,健全完善三地维权合作机制,有力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服务市场主体的一体化发展.

工商局联合深、惠两市消委会在深圳召开"联合发布消费指南新闻发布会",三市消费维权第三、四次合作会议,以及空调节能情况比较试验工作,达成多项工作共识.
146.
深化与港台地区的经贸合作.
继续完善和落实市政府与香港驻粤办、香港四大商会、日本贸易振兴公社及韩国贸易馆的联席会议制度及外商联络小组会议.
推动100家重点企业的转型升级辅导工作.
推动企业建立自主品牌,开展品牌营销.
加强港台现代服务业引进,争取在管理咨询、会展、金融、工业设计、现代物流领域的合作取得新的突破.

外经贸局已与香港驻粤办、香港贸发局、香港生产力促进局、香港四大商会等达成共识,整合在莞港资企业升级转型联席会议和在莞港资企业创建品牌开拓市场联席会议,建立起高层联席会议制度和定期工作会议制度,每半年召开一次高层联席会议,每两个月召开一次工作会议.
加强与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台湾生产力中心等15家产业服务机构合作,加大政策的宣传力度,联合镇街外经办,举办了两场专场辅导平台推介会,1—8月共为86家港资企业与生产力促进局进行辅导对接,其中完成评估或辅导的有32家.
1—8月全市新签第三产业项目80宗,合同吸收外资2.
61亿美元,占全市的14.
93%,新增服务外包企业6家;全市外资企业共设立研发机构105家,同比增加82家.

147.
落实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战略,积极推进莞韶、莞惠产业转移园开发建设.
共建园区软硬环境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招商引资工作迈上新台阶.
其中:2010年东莞(韶关)产业转移工业园计划引进项目10个,东莞(惠州)产业转移工业园计划引进项目5个.
产业合作办省对我市产业转移工业园的考评为98分,获省前三名;组织广东唯美集团等十五家大型企业参加东莞(韶关、惠州)产业转移投资环境推介会,组织市工商联30多家会员企业到韶关参加投资环境推介会并参观园区内优秀莞籍企业;举办了东莞(惠州)产业园开发建设工作联席会议,研究资金使用、招商引资及应对省2010年度考核等工作.
今年1至3季度,莞韶产业园共签约项目125个,其中超亿元项目8个,投资总额30.
35亿元.
在建的68个项目全部投产后年产值达54.
1亿元,实现税收4.
4亿元.
莞惠产业园共签投资项目8个,投资总额13亿元,其中3个项目已进场施工建设.

全面完成省下达的劳动力转移各项工作任务.
人力资源局截至9月底,积极落实劳动力转移战略,共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7429人,本市新增转移就业13412人,接收东西北地区输入劳动力38091人.
所有省级以上重点中职学校都能与我省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市县的职业学校开展联合办学.
教育局威远职业高级中学、厚街专业技术学校、长安职业高级中学等学校与梅州、茂名、河源等职业技术学校开展联合办学,共招收学生1200名.
148.
加快映秀镇对口援建,确保5月12日前基本完成整体援建任务.
力争5.
12前基本完成援建任务.
城建局2009年8月初"交钥匙"工程陆续开工建设,目前市政工程已完成工程总量的93%,其中市政道路19条已全部动工,已完成工程量的85%;3座桥梁已完成工程量的100%;受"8.
14"特大泥石流灾害损毁的道路正在进行管道清淤;中滩堡供水厂受灾严重,正进行重建论证工作;遗址公园完成工程量的92%;党员综合服务中心正在进行外墙砖施工.
房建工程已完成工程总量的95%,安居房已全部封顶,已完成工程量的95%,正在进行室外市政挡墙绿化施工;卫生院已完成工程量的99%;农贸市场已完成;地震纪念地已完成工程量的90%,主体工程已完工,外墙进入装饰施工阶段,室外绿化完成80%,室外安装80%,停车场50%.
水利工程已基本完工.

加快援建项目实施进度,确保5月12日前基本完成整体援建任务,争取将映秀建成"全国灾后恢复重建样板",打造成国家AAAAA级景区.
发改局援建办由于8月14日,映秀镇发生特大泥石流,我市援建项目严重受损,经初步估算,经济损失达12554万元,其中"交钥匙"项目损失6722万元,包括中滩堡供水厂、枫香树安居房、岷江右岸河堤和部分市政道路;"资金补助"项目损失5832万元,包括4村1社区示范性住房、部分农房、供水设施和农村基础设施等.
目前抢险救灾和善后工作已基本完成,我市正抓紧推进灾后恢复建设工作,督促施工企业尽快组织人力和设备,加快未受灾项目的建设进度.
同时做好受灾项目维修加固建设方案,组织好人员、材料和设备等,按要求能及时组织项目恢复建设.
截至9月初,已有2500名施工人员进场施工,其中"交钥匙"项目施工人员约500人,施工人员正对受灾项目进行清理工作和部分修复加固工作,而未受灾项目正加快施工进度,大部分项目已基本完工或接近完工.

149.
继续帮扶河池等地区,推进与云浮、韶关两市"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扶贫开发.
完成省下达的对口帮扶广西河池市,韶关市新丰县、乳源县的资金援助任务,落实省援疆援藏办、省水库移民局要求的援助西藏林芝县、重庆巫山县的项目资金,改善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
安排援助专项资金3000万元,使韶关、云浮市共7个县120个贫困村、24814户贫困户实现人均纯收入增长率超过所在村农民收入增长水平,同时解决贫困户危房改造、最低生活保障、农村医疗合作、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就业、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困难,并帮助贫困村进行安全饮水、道路交通、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医疗、公共卫生和旅游设施的完善.

经协办对口帮扶河池等地区方面:赴广西河池和韶关新丰、乳源开展春节慰问;完成划拨2010年对口帮扶广西河池市670万元,韶关市新丰、乳源县各703万元资金援助任务.
已下达对口援建广西河池市15所希望学校,每所30万元资金任务.

"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方面:组织车队赴郁南、乳源赠送扶贫物资,市领导黄双福、邓志广、成洪波分别率队到新丰、新兴、罗定慰问贫困户,指导开展工作;召开市镇主要领导参加的全市"双到"工作现场会;落实了工作问责、定期汇报制度;建立了市领导挂钩联系贫困县贫困村制度;组织向市领导挂钩联系的5个县(市)10条贫困村开展送温暖活动,向贫困户赠送物资价值238万多元.
分组赴云浮四个县(市)了解推动我市"双到"挂扶村在"凡亚比"台风后的救灾复产工作.

150.
深入实施改进机关作风六项制度,切实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
通过一系列措施,进一步增强机关工作人员尤其是窗口办事人员的服务意识,提升办事效率和服务质素,促进全市机关作风有进一步好转.
监察局继续办好"阳光热线"工作,目前接听现场电话190个,受理群众来信6894件,处理回复了6058件,办结率达100%.
深入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全市共召开各种行风评议动员会议和学习活动80多场(次),7700多人参加,共编印政风行风建设简报120多期.
加强作风教育,联合市委党校开展机关作风现场教学活动5次.
印发了《关于在"三旧"改造中加强预防腐败和职务犯罪工作的实施意见》(东纪发〔2010〕24号),制订了《东莞市"三旧"改造"一岗一预防"活动操作指南》.
做好市机关作风明查暗访前期工作,草拟《东莞市2010年机关作风明查暗访工作实施方案》,将生态园收地和拆迁、农民公寓建设、截污管网建设三项事项增补为2010年市委市政府问责事项.
加强机关效能投诉处理和督办工作.
目前,共接受群众投诉并处理回复60件.

151.
弘扬艰苦奋斗,厉行勤俭节约,继续严控一般性行政经费支出,强化财政资金绩效评价,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010年各单位一般性的项目支出预算原则上按"零增长"控制.
晚会、展览、庆典、活动、公款出国(境)、车辆购置及运行费用、公务接待费、用电、用油、用水等上级要求严格控制和压缩的支出,2010年预算不得超过2009年压减后的规模.

财政局除市委、市政府重点支出和政策性支出外,2010年各单位一般性的项目支出预算原则上按"零增长"控制.
晚会、展览、庆典、活动、公款出国(境)、车辆购置及运行费用、公务接待费、用电、用油、用水等上级要求严格控制和压缩支出,2010年预算不得超过2009年压减后的规模.
同时对2010年度53个纳入财政预算项目进行绩效预算评审,把评审结果作为申报预算的重要依据,提高了预算编制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绩效项目评价方面,对2009年度322个项目,共206.
43亿元财政资金开展自评工作,促使单位强化经济意识,效率意识和效果意识;已完成对120急救系统项目,企业技术中心和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广州白云机场东莞货站和深圳机场东莞货站补贴项目和挂影洲中心涌流域综合整治项目等重点绩效评价项目,正在开展对"科技东莞"工程专项资金项目,东莞市银瓶山自然保护区和黄唇鱼自然保护区示范项目和11个欠发达镇扶贫开发贷款财政贴息专项资金项目等多个关乎重大民生的项目进行重点评价工作.

152.
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和廉政建设,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和政务公开制度,主动接受市人大、市政协及社会各界监督.
做好第三届政府法律顾问工作;制定《东莞市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与评估办法》;完善行政执法评议考核方案,开展行政执法考评;强化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知识培训工作;协助做好扩权强镇实施方案和行政执法委托协议的审查工作.

法制局已于2月3日举行了第三届政府法律顾问聘用仪式;已制定并完善法律顾问意见采纳、信息反馈制度,组织法律顾问直接参与我市涉法事务;市政府已将东莞市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与评估办法和行政执法评议考核方案颁布实施;简政强镇第二批下放事项的实施方案、委托协议已审查完毕,并协助试点镇完成执法人员综合法律知识培训工作.

抓好载体建设,做好重大投资项目、财政预算、财政决算、应急管理等内容的公开;推进信息公开,进一步完善市政府信息公开门户网站建设,完善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系统,制定办理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创新工作方法,在市政府信息公开门户网站设立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栏目.

行政服务办做好《东莞日报》政务公布版和《东莞市人民政府公报》编发工作,第三季度刊登了35期《东莞日报》政务公布版,3期政府公报.
继续做好市政府信息公开门户网站信息录入工作,至9月20日,共录入市政府信息3026条;进一步深化网站公开内容,开设了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栏目,主动公开我市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指南、便民服务等内容.
对全市32个镇街、45个单位进行政务信息公开电子监察,对各测评单位进行排名,测评结果每季度公布一次.
做好政务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至9月20日,我市共收到网上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申请15宗,并全部转发至有关单位给予回复.

justhost:“第4次VPS测评”,8.3元/月,200M带宽,不限流量,KVM虚拟,4个俄罗斯机房应有适合你的

justhost.ru官方来消息说已经对网络进行了比较全面的优化,针对中国电信、联通、移动来说,4个机房总有一个适合中国用户,让站长进行一下测试,这不就有了这篇有关justhost的VPS的第四次测评。本帖主要关注的是网络,对于其他的参数一概不管! 官方网站:https://justhost.ru 最低配VPS:8.3元/月,KVM,512M内存,5G硬盘,200M带宽,不限流量 购买链接:...

Hostinger 限时外贸美国主机活动 低至月12元且赠送1个COM域名

Hostinger 商家我们可能一些新用户不是太熟悉,因为我们很多新人用户都可能较多的直接从云服务器、独立服务器起步的。而Hostinger商家已经有将近十年的历史的商家,曾经主做低价虚拟主机,也是比较有知名度的,那时候也有接触过,不过一直没有过多的使用。这不这么多年过去,Hostinger商家一直比较稳妥的在运营,最近看到这个商家在改版UI后且产品上也在活动策划比较多。目前Hostinger在进...

艾云年付125元圣何塞GTT,洛杉矶vps年付85元

艾云怎么样?艾云是一家去年年底成立的国人主机商家,商家主要销售基于KVM虚拟架构的VPS服务,机房目前有美国洛杉矶、圣何塞和英国伦敦,目前商家推出了一些年付特价套餐,性价比非常高,洛杉矶套餐低至85元每年,给500M带宽,可解奈飞,另外圣何塞也有特价机器;1核/1G/20G SSD/3T/2.5Gbps,有需要的朋友以入手。点击进入:艾云官方网站艾云vps促销套餐:KVM虚拟架构,自带20G的防御...

美国驻武汉总领馆已恢复运营为你推荐
网站定制开发需求重庆电信断网为什么电信宽带突然断网了360邮箱邮箱地址指的是什么?my.qq.commy.qq.com我是CF会员吗资费标准中国移动4g18元套餐介绍qq头像上传失败QQ头像上传失败是怎么回事kingcmsKingCMS 开始该则呢么设置呢?powerbydedecms如何去掉织梦者头部版本信息zencart模板zen cart套用模板后,外观控制显示红色打不开,为什么?开源网店系统国内有哪些好的java开源电子商城系统
哈尔滨服务器租用 三级域名网站 host1plus godaddy优惠码 512av 中国特价网 hkg 国外代理服务器地址 免费全能主机 搜索引擎提交入口 创建邮箱 免费个人网页 中国联通宽带测试 密钥索引 新网dns 美国主机 免费网站加速 symantec ftp是什么东西 大硬盘分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