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重庆400年老树穿楼生长

重庆400年老树穿楼生长  时间:2021-04-26  阅读:()
文旅副刊部:63907236理论评论部:63907228(传真)视觉影像部:63907227要闻编辑部、本地新闻编辑部:63907179(传真)/63907186融媒体编辑部:63907117全媒体营销中心:6390770763907714巴山风物渝水乡愁副刊SUPPLEMENT两江潮两江潮CHONGQINGDAILY42020年12月20日星期日策划吴国红主编李健美编丁龙周勇走出四川大学,背起《隗瀛涛文集》,踏上回渝归途,心中有一种莫名的波澜.
在沉寂20多年后,"成渝"又成热词,这全拜"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所赐.
重庆日报发起的"成渝走笔看双城"征文活动,更引得风生水起.
重庆直辖23年了,这是一代人成长的时间,年轻的学人没有四川人的经历,所以新鲜.
而对于我,有一种非常享受的感觉.
这毕竟是两座城市间的一段历史,更是我们这些人的一段经历、一条心路.
在我的心中,"成渝"从来没有冷过.
新中国成立以来,成渝两地史学界的交流与交融,从师承的视角看,可以追溯到我老师的老师、史学泰斗徐中舒.
1979年,我考入四川大学历史系,师承徐中舒——隗瀛涛、胡昭曦一脉.
徐中舒先生是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清华大学国学院第一批研究生,师从王国维、梁启超先生,以《耒耜考》而名动学界.
新中国成立之初,西南局、西南军政委员会决定在重庆设立西南博物院(今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前身),把建馆重任交给了四川大学一级教授徐中舒.
1951年7月初,徐中舒等人从成都抵达重庆,与在渝先行入院工作的4名干部一起,以筹委会秘书处名义正式办公.
徐中舒主持建立了西南博物院并任第一任院长,在文物征集、科研调查、资料收集、人才建设、机构设置等方面奠定了四川及重庆文博事业的基础.
我入四川大学4年,徐中舒均任历史系系主任.
从入学第一课到毕业赠言,都是徐先生讲的.
他的话很少,安徽话很难懂,但管用.
40年过去了,我始终忘不了那句"你不把基本的材料弄清楚了,就急着要论微言大义,所得的结论还是不可靠的",奉为提笔为文、教诲学生的圭臬.
这就叫传承.
我的业师是隗瀛涛先生.
隗先生是开县人,1953年考入四川大学历史系,由徐先生授业,1957年毕业后一直工作生活在成都,以《四川保路运动史》而载入史册.
他是继徐中舒之后四川史学界的带头人、中国地方史研究的重要开拓者之一.
他既是四川人,也是重庆人.
我的第一本学术专著《重庆开埠史》,就是读本科期间在隗先生的指导和鼓励下完成的.
毕业后,我回到重庆.
组织上安排我到基层锻炼,从而错失到隗先生门下攻读硕士、博士的机会.
但我仍自觉地继续在隗先生指导下研究历史.
1986年春夏之交的一天,隗瀛涛先生从北京给我打来电话,说,国家社科基金规划办正在做"七五"规划,提出要研究中国近代城市史,准备把上海、天津、武汉和重庆列为第一批研究对象.
那时,我还是个初出茅庐的小兵,在重庆市委党校工作.
我当然力主由隗先生挂帅攻关.
当时的重庆刚刚从四川经济计划单列出来,但重庆学界尚无专门研究城市历史的专家,更无担纲国家重大项目的领军人物.
而四川大学有这个力量,但它又不属重庆.
因此,由四川大学来承担研究重庆历史项目,又有诸多不便.
于是,我马上将此事报告了当时正主持重庆文史工作的父亲,由他请示时任市委书记廖伯康和市委原书记孟广涵.
经反复磋商,市委决定,这一项目由四川大学和重庆市地方史研究会的专家学者合作进行,课题组负责人为四川大学的隗瀛涛、胡昭曦和重庆市政协的周永林,隗瀛涛主持全书的编写工作,周永林负责重庆方面的总协调,川大的谢放和重庆的周勇分任课题组学术秘书.
为确保课题的顺利实施,重庆市专门成立了项目顾问组,由廖伯康、孟广涵亲自担任顾问组长,8位市级领导、老同志担任顾问.
这开创了市校合作研究重大课题的先河,在当年是一件盛事,今天仍是一项纪录.
在此之前,中国没有城市史研究这个专门学科,理论、资料的准备均嫌不足,其多学科相交叉的特点更增加了研究的艰巨性.
连隗瀛涛先生都称,"我们凭着一点探索热忱,边干边学,在工作中随时有重任在肩又力不从心之感".
我等青年更是热情有余,而能力不足.
得先生厚爱,他命我一个人承担全书的核心——商贸、金融、交通、工业共4章的撰写.
城市经济是城市史区别于传统通史最显著的特征,是当时绝大多数学者所不熟悉的.
尽管我写过重庆开埠史,也啃过《资本论》,但对重庆城市经济史也是捉襟见肘,只能拼命补课,一切从头开始.
大约做了两年的准备,我从1988年秋天开写,到1989年冬天完成,论述了重庆城市商业、工业、金融、交通中心的形成和发展.
这"重庆经济四章"是我大学毕业后写得最艰苦的,但也打好了我后来研究重庆城市经济史的基础.
先生对我的4章还是基本上满意的.
隗瀛涛先生总是给我们以鼓励,称王笛、谢放、何一民、胡道修和我是"恭州五少雄".
记得有一次在会仙楼开会,他告诫我们要奋力向前,"只要写出这本书,大家都能当教授".
对于还是助教的我,认为那是先生的激将法.
果然,1992年我就破格晋升副教授(提前一年)、1993年破格晋升教授(提前4年).
到了1994年,由于隗瀛涛先生率领四川大学在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经教育部批准,在四川大学设立了以中国近代城市为主要研究方向的国内唯一的中国地方史(现改名为专门史)博士授权点.
研究进行了5年.
1991年《近代重庆城市史》正式出版,这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我国新兴城市的近代化过程及其结构和功能的演变进行周密研究,并在城市学理论上有所创新的一部力著.
这部著作以近代化和城市化为主线,对重庆城市地域结构、城市经济、城市社会、城市政治、城市文化,以及重庆城市近代化的过程、重庆城市兴起的原因、重庆城市的特点等进行了深入剖析,探讨了重庆城市从一个封建城市变为半殖民城市的同时,又逐渐从一个中世纪城市走向近代城市的进程.
同时,对于近代中国城市史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研究近代中国城市的目的意义、近代中国城市史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城市的分类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尤其是提出了以研究城市的结构功能演变及其近代化为主要内容、基本线索的研究模式,在学术界产生了重大影响,被称为这一领域的"结构一功能学派""在研究城市近代化的理论上有重大突破".
如今,它与上海、天津、武汉课题成果一道,成为中国城市史研究的第一座里程碑.
此书1992年获得四川省第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这也是成渝两地史学界携手合作,培育出的一朵最璀璨的史学新花.
于我而言,这十年攻坚,奔走成渝,得隗先生耳提面命、精心雕琢,相当于攻下一个博士学位,为我后来担任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打下了一个基础.
成渝走笔看双城,双城未来看青年.
成渝师承写重庆曾宪国重庆冬天的冷,尤其是跟北方,滋味是截然不同的.
北方的冷,是干冷,一种老实的冷.
漫天的风,直接就像尖利、锋快的刀子,叫你无处躲藏,吹在脸上,有皮破血流的感觉,仿佛血还未畅快地流出来,又被干冷封冻,连脸上的一丝笑意也会一同凝固起来.
重庆的冷,是一种狡猾的冷,看似不冷,却阴冷.
寒风吹来,既不像刀子割,也不会封冻脸上的任何表情,只是让你像掉进了冰河,周身水湿淋淋的,无论你穿多厚,冷气依然能钻进每个毛孔,直抵心脏,让你心尖尖都要打颤.
而这一切,就像玩儿似的让你生不起气来,嘴上说着怎么这样冷啊,还陪着天气干笑.
但凡冬天来过重庆的北方人,差不多都会说,我宁愿过北方的整个寒冬,不愿过重庆冬季的一天.
在重庆,与这说法异曲同工的,是那些没出过远门的老人说北方的冬天,说北方的冬天是冰天雪地,坚硬的老北风嗖嗖地能吹掉鼻子.
小时候,一到冬天,家里的大人,就烧好烘笼取暖.
现时的年轻人,大多不知道烘笼为何物.
那是用竹篾编织的一个像提篮似的东西,里面有盛炭火的土陶钵.
即使是在外玩耍,烘笼也不离手.
天气越是寒冷,我们这些小孩就越喜欢.
我们从家里偷出红苕、土豆埋在烘笼炭火里烤.
烘笼到了哪里,香气就飘到哪里.
烘笼是准提进教室的,但上课时不准烤火,提去的烘笼一顺风地摆在教室的后边.
一下课,大家一窝蜂地去提自己的烘笼,混乱中,少不了有的烘笼被踢翻,惹得一阵争吵.
有次上课,老师正讲"玩火自焚"一词,有同学的红苕在烘笼里烤糊了,着火似的糊烟骤起.
老师说:"这样的火,最好不要玩到课堂上来.
"引来同学们一阵大笑.
重庆的气象,还有个叫人难以释怀的特点:夏天里天天高挂的红火太阳,一到冬天,像也冷得缩在窝里不敢出来了.
所以,只要哪天出太阳,人们比过节还兴奋,邀邀约约去晒太阳,晒了正面又晒背面,晒得一张脸绯红.
人们形容这是晒霉气.
说到这,我又不得不说一下重庆市民生活中的一大景观——喝坝坝茶.
只要冬天的重庆一有太阳,卖坝坝茶的地方,一定是顾客盈门.
人们用满腔的热情,张开双臂去迎接头顶的太阳,让温暖的阳光驱散周身的寒气.
由此说,坝坝茶,仿佛专门是为重庆冬天的太阳创造的.
这也是重庆人生活的智慧.
火锅也是重庆冬天的标配.
而正宗的重庆火锅只有在本地才能吃到,你出了这片土地,哪怕在邻近的地区,吃到的都是变了味的.
外地的亲友来渝,请他们吃饭,无不是将火锅作为首选.
而我往往带他们去江边,或者某条背街小巷,吃我认为重庆本土最正宗的火锅.
这种火锅馆一般不讲究装璜,注重麻辣,食材新鲜,更重要的是分量足,一律用大土碗冒尖尖地端上来.
每次见亲友们大快朵颐,他们一边吃一边说:"哎呀,麻得嘴唇变厚了,辣得好安逸哟!
"这就让我特别自豪.
火锅的确是重庆的专属.
即使在三伏天,重庆人哪怕热得打赤膊,也都好这一口.
一入冬,火锅馆几乎都打拥堂,人们吃得头冒热气、热汗直流才过瘾.
今年入冬要比往年来得晚一些,翻历书,说冬至要到12月21日.
但几场秋雨一落,天气就明显阴冷下来.
据传,今年是冷冬,将是近60年来最冷的.
对这些传言,我一般都不信.
其实,重庆哪年的冬天不冷在上世纪80年代,我去过重庆最寒冷的地区——酉阳、巫溪、城口的高山村镇.
还是深秋季节,这些地区就如遇寒潮,还会飘飘洒洒地飞起雪花.
这时地里的活路已经忙完,人们就窝在家里,围着火塘,吃着汤锅,开始了越冬.
我看见当地的孩子,有的还穿得单薄、手足长着冻疮,背着书包在雪地里疾走.
这些地区的村民很贫穷,但他们的顽强,总是给予我新闻写作以巨大的精神鼓舞.
而今,在我们小区,一个写着"衣旧情深,温暖人心"的铁柜子,放置在人们经过的地方.
我将家里多余的衣物,随同我的一番心意放了进去.
过不久,来了几位胸前佩戴着工作证的人打开了铁柜子,我看见他们将我捐的那些衣物和别的一起,一件件登记,装进了纸箱.
想到这些冬衣将运往穷困地区,穿在那些手足长冻疮的大人孩子身上,我心里就暖融融的.
重庆的冬天蓝锡麟在重庆主城两江四岸登高望远、观奇揽胜,最佳选点在哪里不少人以为当在南岸一棵树观景台.
然而,人们也遗憾地发现,夜间在那里看到的江景,少有江势,更像湖景.
其原因在于,一棵树的海拔高度仅两百多米,望不甚远.
最佳的选点是它上面那座山体,海拔高度超过它一百余米,叫铁桅峰.
南岸那一带山岭,史称为江州涂山,得名于大禹治水路过江州,娶涂山氏女且遗腹生子的古远传说.
山岭最高峰,历来被视为涂山绝顶,明人曹学佺《登涂山绝顶》诗一开头便颂扬:"百折来山顶,三巴此地尊.
"曾任四川巡按的吴礼嘉《登涂山》诗亦谓"青云邀我入涂山,积翠空中想玉颜",足见其高,势出云表.
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时任四川总兵的刘綎率军参与平定杨应龙叛乱,回师重庆后不仅在佛图关镌诗于石壁上,还在涂山绝顶立一铁桅纪功,于是,涂山绝顶遂有铁桅峰之名.
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时任户部郎中王士禛(别号渔洋山人)出典四川乡试,事毕由成都经重庆下三峡,作有《蜀道驿程记》传世.
其中写到:"遵西麓而上,登铁桅峰,即涂山绝顶.
下视群山,累累如蚁垤.
三江合流,曲折正如巴字.
渝城孤峙江中,宛如龟之曳尾.
"重庆城山水之胜,尽历历如画入其眼帘.
他还留下《涂山绝顶眺望》一诗:"飞瀑落长虹,登临见禹功.
山围巴字国,苔没夏王宫.
峒俗乌蛮近,畲耕白帝同.
渝州天堑地,感慨大江东.
"感受之深远,超过曹学佺.
文与诗相生,揭示出名叫铁桅峰的涂山绝顶,乃是整个重庆主城不可替代的登高揽胜处.
在涂山绝顶,至迟始于清初,已曾建有澄鉴亭专供游人登临观景、志感兴慨.
据乾隆年间王尔鉴主撰的《巴县志》记载:"澄鉴亭,在涂山绝顶真武山之左.
王渔洋《登涂山记》所云铁桅峰是也.
峰峻亭豁,凭栏一览,三江抱城如孤屿,又如浮叶.
"年先于他的乡贤龙为霖,曾以《同人订于二月十三日登涂山澄鉴亭观渝城夜景,为寒风所阻,怅然有作》为题赋诗:"渝城之景本奇观,向夜何当更远看.
灯火万象悬一叶,秀色重重真可餐.
涂山绝顶凌天汉,孤城遥对好凭栏.
"其另一首《月下登澄鉴亭观渝城夜景》诗中,也对于"渝州形胜本崚嶒,向夜清幽觉倍增""一亭明月双江影,半槛疎光万户灯"一唱三叹,赞不绝口.
还有一首《登涂山绝顶》,抒发的是"凌霄意气堪今古,不负浮生半日闲"的旷远情怀.
至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湖南湘潭人张九镒任川东道,将澄鉴亭改名为揽胜亭.
他以《揽胜亭》为题写过一首七古,"凭高御虚几千仞,仰天长啸惊鸿蒙",将涂山绝顶和他家乡的衡岳相提并论,认为"登兹危亭景仿佛,烟雨妙态摹难工".
又有七律《九日偕书太守登涂山即景二首》,直抒"揽胜亭高石磴盘,天风吹上碧云端"的体悟.
再至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浙江金华人王梦庚署重庆知府,也有《揽胜亭》一诗暗用杜甫《望岳》意境,"来登绝顶峰,江城正如画.
凭高一览中,浑欲小天下.
"澄鉴亭或揽胜亭是何时毁弃的,我没见过相关记载.
但历经兵火战乱、风雨剥蚀,铁桅峰依然耸峙如昔,向后来人宣示了涂山绝顶的伟岸奇崛.
抗日战争期间,峰顶一直是高射炮阵地,任随日寇飞机长达6年多狂轰滥炸,坚守阵地的中国军人始终不屈不挠,顽强保卫战时首都.
新中国成立后,那里仍是高射炮警戒重地,直到1980年代方才撤除.
我清楚记得,1968年夏天一个午后,曾偕两位朋友同登铁桅峰,亲眼得见6门高射炮置于峰顶的平地上,高昂的炮管戟指长天.
当时还见得到刘綎所立的铁桅,桅柱虽然铁锈斑驳,镌刻的纪功文字仍旧依稀可辨.
那一次登临涂山绝顶,披襟临风,极目望远,给我留下了从未有过的、历50余年仍不可磨灭的奇绝印象.
那是一个响晴天,四望能见度极高,长江就像在眼底自西向东一泻无余.
朝左溯流望上去,视野直指南岸区的铜元局一带,隔江远眺到九龙坡区的谢家湾.
顺流移目,正面俯瞰,整个市中区逶迤如画,自鹅岭经枇杷山而延伸至朝天门沙嘴,活像一头延颈吸水的超级巨鲸.
越过鲸背朝前望,绿树掩映的成片楼群错落有致,渐远渐淡,融入云际,那已是江北区了.
朝右顺流望下去,一直望过溉澜溪,黑石山的白塔迅即奔入眼帘.
那种心旷神怡,文字何可胜述长思量,总未忘.
一棵树观景台建成后,我不止一次登上去,观夜景、观日景,始终觉得与铁桅峰差距甚大.
所以,我总喜欢对人鼓吹,最好是在铁桅峰上另建一座登高揽胜楼.
我的设想为,借鉴武汉在龟山上重建黄鹤楼的成功经验,在涂山绝顶仿古兴建澄鉴楼,其命名就从清初澄鉴亭沿袭而来.
一旦实现了,与长江中游古已有之的岳阳楼和黄鹤楼、长江下游南京新建的阅江楼联袂而成长江之滨四大名楼,并且是其中名副其实的万里长江第一楼.
试想一下吧,铁桅峰海拔高达380余米,再加上澄鉴楼高预设为30余米,自然形胜与人文创造相结合的登临标高便将超过400米,全世界有几处登高佳处足以与之相提并论更何况,铁桅峰并不是孤立的存在,它左临老君洞,右携真武庙,几分钟至一刻钟的车程以内还有黄葛古镇、黄山抗战博物馆和南山植物园等诸多景区,合起来游览一个整天,也未必能尽兴.
如果以澄鉴楼为龙头,以登临涂山绝顶为旅游切入口,可由之开启旅游新热点.
特别是外地人和外国人,或仅为登澄鉴楼观重庆夜景,也会选择在重庆多住一天吧.
涂山绝顶唤登临【地理重庆】【希望的田野上】李玮"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橘红柚黄时.
"初冬时节,故乡梁平的山山岭岭以及十里八村的房前屋后,都会挂满金黄.
一个个黄澄澄、香喷喷的柚子,总会像小精灵一样调皮地探出头来,对过往的行人点头微笑.
梁平柚与广西容县沙田柚、福建仙游文旦柚并称为中国三大名柚.
在梁平,每每提及柚子,一定会联想到千里之外的福建.
因为福建,成就了两个国家知名农产品因缘际会、和合而生的佳话.
清朝乾隆末期,梁平人刁思卓曾任福建邵武县知县.
初食文旦柚,刁知县就被这独特的美味所吸引.
任职结束还乡时,刁思卓特意把文旦柚幼苗带回梁平,与本土的千年夔柚进行杂交孕育.
经过两百多个春秋的选培,有着文旦柚基因的梁平柚,逐步优化成全国柚类中浓烈蜜香、纯甜嫩脆、外香型最重的品种,成为北纬30°的"味觉奇迹",梁平也荣登"中国名柚之乡".
在中华·梁平柚海的刁家大院里,至今还挂有"月下老人"刁思卓的画像,并刻有其携文旦柚苗回梁平的故事.
"柚"缘千里来相会,"柚"缘还在继续.
2009年8月,家住福建仙游的客商陈金财父子,沿着文旦柚进川路线,也来到梁平.
父子俩在这里建起了两千多亩的柚子种植园,建立了以柚子糖、柚子茶等为主打产品的加工企业,打造他们的食品王国.
陈金财父子依托电商平台和传统物流,把柚产品销往世界各地,其产品成为"中国驰名商标",演绎着梁平柚新的传奇.
"采之风味照座,劈之香雾嚷人.
"在秋令水果中,梁平柚可是典型的"高富帅"——个头基本在一公斤以上,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丰富,尤其是鲜柚肉中含有类似胰岛素成分,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果品;外形浑圆,集香味、美味于一体,具有一定的观赏性,加之与"友""佑""有"谐音,不少市民把它作为厅堂摆饰,有"帅柚"之美誉.
同许多乡亲一样,老家小院旁也种了不少柚树.
曾记得,柴屋旁的一株老柚"腰围"赛过脸盆,是奶奶出嫁时从娘家带过来的.
每年大年三十吃完团年饭,我们就会给柚树砍出一些口子,喂上一些饭菜.
哪一年觉得酸味偏重或甜味不够,我们还会偷偷拿出压岁钱买来糖精,埋在树根下.
沐浴三月的春风春露,柚树便会吐露新绿.
谷雨时节,柚花那沁人的芳香定会氤氲整个乡村.
此时,父亲会爬到树上选择一些刚刚绽放的柚花回来,与采摘回来的茶叶一同晾晒,吸收乡村四月的阳光离子,这种"柚花茶"会香酽到次年清明.
在眼巴巴的期待中,柚子一天天长大长圆长英俊.
每年暑期,我们会在柚树的浓荫里下棋看书写作业打个小盹,把竹棍凉席搬到柚树下歇凉喝茶摆龙门阵,无忧无虑的童年就在布谷声声和柚叶暗香扑鼻的时光里度过.
老家地处蟠龙槽里南华山下,凡红白喜事都会蒸"八大碗"、炖"烂杂烩".
方圆几里的乡亲,总会到我们家这株老柚树上采柚叶,洗净后或与猪心肺、猪大肠等一起烹饪,或垫于"八大碗"碗底,皆因清香的陈年柚叶具有去腥调味之功效.
虽然柚树颇受伤,不过它年年仍可结出金灿灿的柚果,还拉近了与邻里的关系,家里人因此甚为"长脸".
一个浓霜后的清晨,无意中发现柚树下散落有新鲜柚叶,老树上二十多个柚子竟然少了四五个.
"案情"很快就水落石出——不出所料,是小我一岁的红娃所为.
红娃从小就特顽劣,可以像猴子一样在林子间的树丫上"过河",可以把自行车在冬日的田坎上骑得如"飞鸽",当然也敢在南华山下那所乡村小学里公开做起"柚子生意".
次年春,借口把旁边的稻田荫住了,父亲砍掉了老柚的斜枝,仅留下一根主枝.
没想到,柚树从此开始"歇树",再后来就像一个耄耋之年的老者,叶落枝枯.
我曾求助在林场当技术员的姐夫、在中学教植物课的姨父,采取多项措施都没救活.
父亲说,这棵柚树甜蜜了几代人的童年,丰富了乡亲们几十年的味觉,也该歇歇了.
老树仙逝数年后,成长起来的"柚小辈"们开始传承老柚树的风范,年年要奉献无数黄灿灿的果实.
每年初冬时节,我会把来自故土的芳香和一份特别的思念,快递给远方的亲友和曾经的良师,柚子成了联络亲情与友情的"黄金大使".
"美在柚香挂满树,千树万树让人心神醉;美在柚农采柚忙,千担万担好似黄金堆……"这是故乡流行的一首歌曲.
前年春,在福建石狮"淘金"的红娃,携资金返乡入股柚子合作社.
从"跳烂坛"到进厂打工当"丘二",再到自己开公司,发际线明显上移的红娃精明中多了一份朴实.
在红娃新开的"柚家乐"里,浑身是宝的梁平柚如今已衍生出上百种吃法,柚子茶、柚子糖、柚子酒、全柚宴等等,总有几款不限季节,唤醒客人的味蕾.
"新柚农"红娃还以全国农民水果采收运动会、国际柚博会为媒,产品搭上中欧班列(渝新欧)快车,"柚"惑海外、"柚"行天下,带领村民从此走上了脱贫致富路.
"树树笼烟疑带水,山山照日似悬金.
"从红娃的"柚家乐"望出去,黄澄澄的柚子好像一个个金元宝挂在柚枝上,甜蜜着父老乡亲红红火火的日子.
柚乡·柚香

wordpress专业外贸建站主题 WordPress专业外贸企业网站搭建模版

WordPress专业外贸企业网站搭建模版,特色专业外贸企业风格 + 自适应网站开发设计 通用流行的外贸企业网站模块 + 更好的SEO搜索优化和收录 自定义多模块的产品展示功能 + 高效实用的后台自定义模块设置!采用标准的HTML5+CSS3语言开发,兼容当下的各种主流浏览器: IE 6+(以及类似360、遨游等基于IE内核的)、Firefox、Google Chrome、Safari、Opera...

老薛主机VPS年付345元,活动进行时。

老薛主机,虽然是第一次分享这个商家的信息,但是这个商家实际上也有存在有一些年头。看到商家有在进行夏季促销,比如我们很多网友可能有需要的香港VPS主机季度及以上可以半价优惠,如果有在选择不同主机商的香港机房的可以看看老薛主机商家的香港VPS。如果没有记错的话,早年这个商家是主营个人网站虚拟主机业务的,还算不错在异常激烈的市场中生存到现在,应该算是在众多商家中早期积累到一定的用户群的,主打小众个人网站...

企鹅小屋:垃圾服务商有跑路风险,站长注意转移备份数据!

企鹅小屋:垃圾服务商有跑路风险!企鹅不允许你二次工单的,二次提交工单直接关服务器,再严重就封号,意思是你提交工单要小心,别因为提交工单被干了账号!前段时间,就有站长说企鹅小屋要跑路了,站长不太相信,本站平台已经为企鹅小屋推荐了几千元的业绩,CPS返利达182.67CNY。然后,站长通过企鹅小屋后台申请提现,提现申请至今已经有20几天,企鹅小屋也没有转账。然后,搞笑的一幕出现了:平台账号登录不上提示...

重庆400年老树穿楼生长为你推荐
建企业网站建一个企业网站需要多少钱?大概要多久做好?"AcerMéxico.Listadeprecios-VigenteapartIrdel1deabrilde2011"cisco2960思科2960如何划分vlan?美要求解锁iPhone苹果美版有锁和无锁的区别internetexplorer无法打开Internet Explorer 无法打开?zhuo爱作文:温暖的( )电子商务世界美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经历几个阶段骑士人才系统骑士人才系统程序怎么那么难用,刚开始用盗版的不好用,买了正版的还是不好用,不是程序不兼容,就是功能地址栏图标电脑地址栏上的所有图标怎么找?引擎收录搜索引擎收录和反向链接什么意思?
网址域名注册 租服务器价格 看国外视频直播vps 免费域名解析 sharktech sub-process tightvnc 租空间 e蜗牛 秒杀预告 200g硬盘 百度云1t 昆明蜗牛家 100mbps 能外链的相册 789电视剧 怎么建立邮箱 web服务器是什么 空间登陆首页 ebay注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