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库里再次接受手术

库里再次接受手术  时间:2021-04-26  阅读:()

第六章修辞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修辞,使学生注意选词炼句,恰当运用修辞手法,掌握综合运用语言的原则、方法和规律,不断提高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逐步达到准确、鲜明、生动、精炼、连贯、得体的要求.
教学重点与难点在同义形式中选取最佳表达方式并产生修辞效果.
区分修辞现象和非修辞现象,同义句的比较及修辞格的应用.
教学时间安排12课时教学方法及手段1.
加强理论知识和实际联系.
教学中联系学生运用语言的实际、社会上运用语言的实际.
2.
对相似辞格进行比较分析.
3.
就短文进行修辞加工.
4.
就成段、成篇文章进行综合分析.
就精品文章进行风格比较.
教学过程第一讲修辞概说一、修辞和修辞的原则(一)"修辞"的含义"修辞"有三个含义:第一个含义是指修辞行为,即人们在交际活动中对语言进行的修饰、调整、选择、创新等修辞活动;第二个含义是指修辞规律,即人们适应交际需要、运用语言形式、增强交际效果的规律;第三个含义是指修辞理论,即人们对修辞规律进行研究和探寻的理论成果.
这第三个含义就是修辞学,修辞学是研究修辞规律的科学,它一般表现为研究和揭示修辞规律的论文、著作和教科书等.

前两个含义的"修辞"和第三个含义的"修辞学"有联系又有区别.
修辞学是在修辞的基础上产生的,首先有修辞,然后才有修辞学.
先是有了修辞行为,产生了修辞现象,才存在着种种修辞规律;客观上存在着修辞规律,人们才去作研究和探寻,产生修辞理论,建立修辞学.

修辞规律具有客观性,修辞学具有主观性.
修辞规律是人们的修辞行为所遵循的客观规律,修辞理论是人们主观上对客观的修辞规律的认识.
客观的修辞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人们的修辞理论却带有主观性,所以修辞学有不同的体系.
我们学习和研究修辞,就是要使我们的修辞行为尽可能遵循客观的修辞规律,使我们的修辞理论尽可能反映客观的修辞规律,不断实践、探寻,尽可能地使主观的修辞理论与客观的修辞规律相一致.

(二)修辞的原则1.
辩证原则辩证原则是修辞的最基本的原则.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运用了唯物辩证法来指导修辞研究.
今天,我们学习和研究修辞,毫无疑问也要充分掌握辩证原则.
修辞是充满辩证的.
积极修辞和消极修辞,用词的追求准确和讲究模糊;炼句追求整句的整齐有力和讲究散句的活泼多变;运用辞格,可以从正面发问,自问自答,也可以从反面发问,问而不答;就语言风格来说,一方面追求绚丽,另一方面又讲究平实等等.
交际效果的好坏是相对的,绝对的最佳效果是没有的.

2.
得体原则修辞是综合运用语言各因素形成恰当的语言形式,以求得理想的交际效果.
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才能获得理想的交际效果,这取决于运用的语言形式是否得体.
语言形式是否能反映交际的内容是否适应交际的语境是否切合语体语言的规范和变异是否适度所含的信息是否真实、适量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得遵循一个原则——得体.
一句话有几种说法,哪种说法最合适,要看你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对谁说话,上一句是怎么说的,下一句打算怎么说.
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要求,有时候典雅点儿较好,有时候大白话最为相宜.
修辞好比穿衣服.
人体有高矮肥瘦,衣服要合身;季节有春夏秋冬,衣服要当令;男女老少,衣服的材料花色不尽相同.
总之是各有所宜.
修辞就是讲究这个各有所宜.

3.
功能原则功能原则也可以叫做"有效"原则.
修辞是为了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追求和达到了理想的交际效果,才算是实现了修辞的功能.
我们运用种种修辞手法,不是为的个人自我欣赏,而是为的提高语言的表现力、感染力、说服力,使听众读者能对所表达的意思有正确的理解,受强烈的感染,起一定的反应,这样才能收到理想的交际效果,体现修辞的功能.
无论怎样巧妙的修辞手法,如果不能收到应有的交际效果,那都不能算是成功的修辞.
如果运用的是一般的说法,或者打破语言常规,看似不合语法、逻辑,但却收到了异乎寻常的交际效果,那就是成功的修辞.
因此,功能原则是修辞的最高原则.

二、修辞与题旨、语境(一)修辞与题旨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提出"修辞以适应题旨情境为第一义",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
什么是题旨题旨就是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大致包括主题思想和写说目的两个方面.
修辞运用恰当的语言形式,总是为了表达特定的内容,因此,修辞与题旨的关系,就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唯物辩证法认为,形式与内容是辩证地统一在一起的.
内容必须用形式表现出来,形式也必然有其表现的内容.
在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上,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
修辞所要表达的内容决定了人们采用与之相适应的修辞形式,适合内容的修辞形式可以更好地来表达内容.
如:①精警的譬喻真是美妙!
它一出现,往往使人精神为之一振.
它具有一种奇特的力量,可以使事物突然清晰起来,复杂的道理突然简洁明了起来,而且形象生动,耐人寻味.
美妙的譬喻简直像是一朵朵色彩瑰丽的花,照耀着文学.
它又像是童话中的魔棒,碰到哪儿,哪儿就产生奇特的变化.
它也像是一种什么化学药剂,把它投进浊水里面,顷刻之间,一切杂质都沉淀了,水也澄清了.

这是著名作家秦牧在《艺海拾贝》中讲譬喻(即比喻)作用的一段话.
作家先说明了比喻的"美妙"和"奇特的力量",然后又接连用三个比喻来作形象的描述.
在这里,表达的内容很明确,修辞形式也很生动,内容和形式相辅相成,和谐统一.
讲比喻者善用比喻,现身说法,说服力很强,表达效果很好.

我们要处理好表达内容与修辞形式的关系,不能片面地偏向一端.
修辞学不以内容为研究对象,但是这不等于片面追求形式.
我们要辩证地处理好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努力做到正确的表达内容与完美的修辞形式的统一.

(二)修辞与语境语境就是语言环境.
狭义的语境指语言交际时的上下文或前言后语.
我们说一句话,常有上下文.
这里的上下文,既包括紧贴在它前后的语句,也包括出现在它前后的其他语句.
广义的语境是就语言外部环境而言的,既包括交际者的身份、职业、水平、修养、处境、心情等主观因素,又包括语言交际的时间、地点、场合、对象、背景等客观因素.
总之,语境是影响语言交际的相关因素的总和.

修辞与语境的关系非常密切.
人们的语言交际总是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的,语境对人们采用的修辞形式和达到的修辞效果具有制约作用.
先看语境对修辞形式的制约.
人们在语言交际中要采用什么样的修辞形式,包括选用什么样的词语,运用什么样的句子,采用什么辞格等等,总是离不开语境的制约.
人们总是努力做到修辞形式能适应语境.
如:②原句:瞧,那一棵棵枝叶茂盛的果树上,累累的果实把树枝都压弯了,有的树枝竟然被苹果压断了,而大多数树枝不得不用木杆撑住.
(峻青《秋色赋》)改句:瞧,那一棵棵枝叶茂盛的果树上果实累累,树枝都被压弯了,有的树枝竟然被压断了,大多数树枝不得不用木杆撑住.
原句第一分句是主动句、"把"字句,第二分句、第三分句是被动句.
改句把"把"字句改成了"被"字句,从而形成了三个被动句.
原来的每一句都是"通"的,为什么要修改孤立地看某一个句子,很难说是用主动句好还是用被动句好,但如果结合上下文,就不难看出改句较好.
修改以后,三个被动句连用,叙述方向一致,语气连贯,不仅"通",而且做到了"顺".

再看语境对修辞效果的制约.
语境是检验修辞效果的重要依据,只有把修辞形式放到特定的语境中来考察,才能看出其修辞效果.
修辞效果的好或是不好,往往取决于修辞形式是不是适应语境,而不在于修辞形式本身.
如果不能适应语境,哪怕是再华丽的词句,再花俏的方式,也不能收到好的修辞效果.
反之,有时一些看似平常的词句,一般的方式,在特定的语境中往往能收到异乎寻常的修辞效果.
如:③冬至的祭祖时节,她做得更出力,看四婶装好祭品,和阿牛将桌子抬到堂屋中央,她便坦然的去拿酒杯和筷子.
你放着罢,祥林嫂!
"四婶慌忙大声说.
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的站着.
直到四叔上香的时候,教她走开,她才走开.
这一回她的变化非常大,第二天,不但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
(鲁迅《祝福》)"你放着罢,祥林嫂"是一句很平常的话,只有结合语境来分析,我们才能充分理解这句话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修辞效果.
原来,在旧中国,祥林嫂屡遭不幸,不但在物质上倍受剥削,而且在精神上也受到沉重的压迫.
为了摆脱精神压迫,祥林嫂用血汗钱在土地庙捐了门槛.
她满以为这样就可以摆脱了,可以同常人一样了.
谁知在祭祀时刚一动手,就听到了这句话:"你放着罢,祥林嫂!
"这句话不啻是封建礼教对祥林嫂宣判了死刑,给了她致命的打击,使得她走投无路,死生无门.
正是在这样的语境之中,一句看似平常的话,才产生了强烈的修辞效果第二节词语的锤炼词语的锤炼,古人叫"炼字".
锤炼的目的,在于寻求恰当的词语,既生动贴切又新鲜活泼地表现人或事.
锤炼词语,一般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着手,二者紧密联系,相辅相成.
一、意义的锤炼锤炼意义是选好词语的核心问题,同义词语之间表意基本相同,可总有或多或少的差别.
(一)意义的锤炼应注意的问题:1.
提高观察、认识事物的能力2.
力求准确、妥帖不仅要求用词能毫不含糊地反映客观事物,妥帖地表达思想感情,而且要求所用词语能切合内容、语境的需要.
例如:(1)"赞同"和"苟同"都包含了同意的意思,但二者所体现的说话主体的态度有所区别.
"赞同"所体现的赞同者的态度是积极的,而"苟同"则体现了赞同者的消极态度,其中蕴涵了对动作实施者的贬义评价.

(2)朱**教授通读了全部的手稿,并提出了一些宝贵意见.
自己写了一本书,初稿请别人看,不应该说成"手稿"给别人看.
"书稿"和"手稿"着眼点是不一样的(3)原文:听到这里,周总理笑着说:我们的地质部长很乐观.
我很拥护你.
毛主席也笑了.
他用柔和的眼光看着他说,我们拥护你.
.
改文:听到这里,周总理笑着说:我们的地质部长很乐观.
我很支持你.
毛主席也笑了.
他用柔和的眼光看着他说,我们支持你.
改文把原文的"拥护"改为"支持",表面上是更符合原文之间"上级对下级"的关系,但忽视了在地质科学的问题上,作为我国地质学泰斗的"地质部长"李四光,比国家任何领导都更有权威,"拥护"正可以反映对这种学术地位的尊重,而"支持"简单地将之混同于普通的上下级讨论.

3.
力求配合得当,前后呼应,整体和谐词语的配合、照应以及表达上的整体和谐,并非仅靠句子内部相关词语所能体现的,锤炼词语还应掌握本句以外的上下文语境因素对词语制约的请求.
例如:严班长很欣赏这么三句话: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
"严肃""严格""严密"分别同"态度""要求""组织"各得其所地搭配起来,用词自然、恰当.
4.
力求色彩鲜明色彩主要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语体风格色彩、形象色彩.
(1)词语的感情色彩要鲜明感情色彩有褒义、贬义、中性三类,褒义和贬义相互对立,他们又各自与中性色彩对立.
褒义表示人们对人或事物的肯定、赞扬、喜爱等感情;贬义表示人们对人或事物的否定、贬斥、憎恶等感情.
所谓中性色彩,即无褒、贬色彩,但从聚合体系的角度看,它与褒、贬色彩相对而获得修辞价值.

恰当选用褒义词和贬义词,可以表达对所说事物的感情态度,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
中性词在一定语境中也可以获得褒贬色彩.
如:鼓励——煽动称赞——奉承教导——教唆在特定的语境中,中性词可以发生语义偏移,即褒义词可以贬用,收到幽默诙谐或讽刺的表达效果;当然,褒义词也可以贬用.
如:"儿子成了打人英雄,老子教导有方.
"(2)词语的形象色彩要鲜明词语的形象性在修辞交际中具有重要价值.
它可以缩减语言的抽象性,使人们通过联想、想象更接近现实或所期望的状态.
汉语许多词语具有形象性,尤其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叹词、语气词等.
例如表示眼泪的词语"眼泪""泪水""泪珠"一个比一个形象,"工作"和"饭碗"都表示赖以谋生的手段,但前者抽象,后者具体、形象.
再如: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文中使用形象词语"曲曲折折""田田""亭亭""袅娜""羞涩""明珠""星星"使荷塘的景色跃然眼前,栩栩如生.
(3)词语的语体色彩要鲜明诗人艾青有《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与"保姆"意思相同的还有"奶妈""奶娘""乳母",他们指称的是同一客体,但风格色彩有差异.
""奶娘"奶妈"一般用于口语语体,风格特点是通俗,"乳母"多用于书面语语体,风格特征更文雅,"保姆"的语体特征不明显,风格特征居中.

1999年焦波在北京大学办了一个关于他父母的摄影展,展览名为《俺爹俺娘》,名称不但亲切,而且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如果换成了"我的爸爸妈妈"或"我的父亲母亲"不仅与作品中的人物"农民"不相适应,也不符合作者的风格追求.

(二)锤炼意义的方法:1.
化静态为动态例如:红杏枝头春意闹"闹"使静中显动,鸟语花香跃然纸上.
2.
化繁为简例如:《孔乙己》中"排"字的概括了——来之不易、斯文郑重、拘谨、认真等意思.
3.
化抽象为具体例如:原稿:车当然是头等……拉开窗帘望出去,就看见可爱的山林,可爱的田野,在那里飞,飞,飞,转……(叶胜陶《古代英雄的石像》)改稿:改为"清秀的山林,碧绿的田野"——具体了4.
词类活用临时改变某一些词的词性,赋予词语新的生命力.
例如:"粪土当年万户侯""春风又绿江南岸"二、声音的锤炼《尚书·虞书·瞬典》"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的论述.
词语是是声音和意义的结合体,说话写文章应该声情并茂,词语的声音配合得好,念起来顺口,听起来顺耳,又便于记忆,词语韵律能给人以美感.

1.
音节匀称整齐注意音节的配合可以创造出语音的节奏.
汉语的两个音节可以形成一个音步,四个音节可以形成一个节奏单元.
单音节词语造成的节奏干脆而易显单薄,双音节词语造成的节奏较为平实而又不失明快,三音节词语造成的节奏较为活泼而不够不够稳定,四音节词语由于既有内部自身的节奏,又有外部组合的节奏,富于装饰性的富丽,但又显板滞.
因而,文风平实往往用双音节,而节奏富于个性的往往在一串四音节词语后变为奇数音节,在使用三音节词语时成双作对,在运用单音节词语时复叠加强,如:(1)六月里,后花园更热闹起来了,蝴蝶飞,蜻蜓飞,螳螂跳,蚂蚱跳.
大红的外国柿子都红了,茄子青的青,紫的紫,溜明湛亮,又肥又胖,每一棵茄秧上都结着三四个、四五个.
(2)一杯愁绪,几年离索.
错!
错!
错!
2.
注意声调平仄相间平仄相间能使语句声音高低起伏,抑扬顿挫.
例如:(1)您的光辉将永远照耀着雄伟的天安门广场,照耀着我们伟大祖国的河山,照耀着五洲四海,照耀着我们的万里征途.
(2)他坚强不屈地斗争,铮铮铁骨,凛凛情操,真正表现了松树的风格.
例(1)"广场(仄仄)"和"河山(平平)"、"四海(仄仄)"和"征途(平平)",平仄相间,声音错落有致.
例(2)"铮铮铁骨"(平平仄仄)和"凛凛情操"(仄仄平平)音节整齐匀称,平仄相间,有节奏感.

3.
力求韵脚和谐押韵指的是在不同的语句中的同一个位置上,运用韵母中韵腹相同或韵腹、韵尾相同的字,通常压韵押在句尾,所以又叫"韵脚".
押韵可以成声音上的回环往复,给人以和谐悦耳的美感,帮助增强情感,集中意义.
例如:山,快马加鞭未下鞍.
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
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毛泽东《十六字令》)4.
讲求叠音自然叠音又叫"重言","复言",能突出词语的意义;加强对事物的形象描绘,增强音乐美感.
例如:(1)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2)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丁丁冬冬泉高高下下树(路亭联)5.
讲求双声叠韵配合一个双音节词语的声母相同称为双声,韵母相同是叠韵.
讲求双声叠韵配合可以形成声音上一种回环美.
例如:(1)流连队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独步寻花》)(2)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毛泽东《和柳亚子先生》)(3)无路从容陪语笑,有时颠倒着衣裳(杜甫《至日遣兴》)第三节句式的选择汉语的表达手段是丰富多彩的.
不仅有成千上万的词语可供选用,组成各式各样的句子,而且有表义丰富的不同句式,为我们传情达意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对句子进行认真的推敲、选择、加工调整,可以提高句子的表达效果.
句式的选择主要表现为同义句式的选择.

一、同义句式所谓"同义句式",是指表示相同或者相近的意义而在风格色彩、修辞功能、表达效果等方面存在细微差别的一些句式.
二、句式的选择(一)句式选择的依据调整和选择句式的总的原则是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和表达的目的,选择那种具有最佳表达效果的句式,尽可能做到准确、鲜明、生动、简练;尽可能连贯、得体.
第一,根据不同句式本身表意的鲜明程度和修辞效果.
第二,根据不同语境,特别是上下文的需要.
第三,根据上下文句子主语的异同(主动句或被动句).
(二)同义句式的选择1.
长句和短句(1)长句长句是指所含词语多、结构复杂、形体较长的句子.
从结构形式来看,主要包含以下几种情况:一是修饰语较多,二是联合成分较多;三是某一成分结构复杂,四是分句中结构层次较多,分句间的结构关系比较复杂.
例如: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宾语"民族英雄"之前有复杂的修饰语"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空前".
长句的修辞效果:具体精确、严密周详、委婉细腻、语意畅达、风格稳重.
多用于政论、科技语体.
(2)短句短句是指词语少、结构简单、形体较短的句子(包括复句中的分句).
短句的修辞效果:修辞效果简洁、明快、活泼、有力.
短句适用于以下几种情形:一是表达紧张激动的情绪和坚决肯定的口气;二是如实地记录生活中的口语,尤其是人物对话;三是简单明了地记述事件.
如: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
是好样的站出来!
你出来讲,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杀死了人又不敢承认,还要诬蔑人,说什么"桃色事件",说什么"共产党杀共产党".
无耻啊!
无耻啊!
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

(闻一多《最后的演讲》)这段演讲辞,采用短句,既表达了演讲者激昂的情绪,又便于听众接受.
句子的长短是相对而言的,没有一个绝对的界限.
长句和短句各有特点,往往交错使用,合理调配,可以取得好的效果.
2.
整句和散句整句和散句是从结构形式上对句子的一种分类.
(1)整句整句是指结构大致相同,形式比较整齐的一组句子.
特点:形式整齐,声音和谐,气势贯通,意义鲜明.
常用于散文、诗歌、唱词中,适合于表达丰富的感情,能给人以深刻、鲜明的印象.
整句是就语言的物质材料所进行的一种整齐化的艺术性组合.
对偶、排比等辞格的使用容易造成整句的效果.
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自嘲》)延安的歌声,是革命的歌声,战斗的歌声,劳动的歌声,极为广泛的群众的歌声.
(吴伯萧《歌声》)(2)散句散句是结构不整齐、形式参差,各式各样的句子交错运用的一组句子.
特点:结构不同,句式多样,富于变化,自然灵活,容易避免单调,呆板.
因散句较自由,故在口语和书面语中的使用频率相当高.
如:月光这时正穿过雪白的纱幕,房内一切白色的东西,桌椅,屏风,水瓶,水杯等等都给镀上一层银色,浮在空濛的月光里.
地板上几条长长的木香影儿,似乘着微风,悠悠的筛来荡去.
这分明一切都象浸在水中,这般浮动却又这般幽静.

(凌叔华《异国》)整句和散句更多的时候是配合使用的.
3.
主动句和被动句句子的主语从语义上说有的是动作的施事,有的是动作的受事,主动句和被动句就是根据句子主语的情况来加以区分的.
(1)主动句主动句是由施事做主语的句子.
一般说来,主动句比被动句直截了当,明确有力.
当强调动作行为的发出者时,往往采用主动句.
(2)被动句以受事做主语的句子叫做被动句.
被动句一般有遭受义,表示不太情愿的意思,所以使用相对来说比主动句要少.
经常使用被动句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强调受事,而施事不需要说出,或不愿说出,或无从说出.
第二,在特定的上下文里,为了使前后分句的主语保持一致,为了使叙述的重点突出,语意连贯,语气流畅.
如:他也躲在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但终于被他父亲带走了.
(鲁迅《故乡》)该复句中前两个分句是主动式,后一分句则采用了被动式.
总之,使用主动句、被动句主要看陈述对象,表达的侧重点和语气.
4.
肯定句和否定句肯定句和否定句是从句子表达的语气说的.
肯定句采用肯定的语气,从正面表达语义;否定句使用否定的语气,从反面表达语义.
一般地,句子里带有"不、没、没有、非"等否定词语的句子是否定句.

同一个意思往往可以用肯定句,也可以用否定句.
但二者的修辞效果不同.
肯定句比较直率、明确,否定句比较委婉、平和.
例如:"他比较骄傲.
""他不够谦虚.
"前者为肯定句,后者为否定句.

值得注意的是,否定句中有一种双重否定句,即将两个否定词连用,常见的格式有:"不(无)……不(无)……"、"没有……不……"等.
一般来说,双重否定句的语气比肯定句更强烈.
例如: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但有时语气却比单纯肯定要委婉一些.
如:此间观察家认为,中东局势在一个紧张高峰之后.
又出现一个缓冲,并不是不可能的.
除了双重否定句,还有多重否定句存在.
如果采用多重否定表示肯定,一定要弄清其层次,注意不能把话说反.
此外,肯定、否定句式可联合使用,互相衬托,强化并丰富要表达的内容.
如:这三千里江山已不再是孤零零的丰岛,而是保卫人类和平的前哨.
5.
口语句式和书面语句式(1)口语句式口语句式是专门用于口语的句子.
大都由通俗的口语词组成.
句式结构比较简单,松散;修饰成分短少,常用短句,很少使用关联词语;多流水句和跳脱、岔断,隐含和省略多;语意简单,口气随便.
修辞作用:简洁、活泼、自然.
(2)书面语句式书面语句式是专门用于书面语的句子.
往往含有书面语词和文言词语,讲究语言规范,注意句子的加工.
因此繁丰谨严,结构完整,句形长、层次多,常用关联词语;语意复杂、口气庄重.
修辞作用:严谨、周密、文雅.
与这两句式相并列的是通用句.
即既可以用于口语,又常出现于书面语的句式第四节辞格(一)辞格也称辞式、修辞格,是为了增强语言表达效果而运用的一些修饰描摹的特殊方法.
修辞格在修辞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1、修辞格是修饰描摹的特殊格式和方法,这种方法是长期以来在言语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2、修辞格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语言中准确、鲜明、生动的表达和表现形式的积累和总结.
3、修辞格具有广泛的社会性,是社会大众喜闻乐见的表达和表现形式,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4、修辞格是语言最佳表达形式的概括和总结,对丰富和发展民族语言的表达方式、提高语言的交际功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5、修辞格是语言艺术的精华,是语言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修辞学研究的重点.
一、比喻比喻是用相似的事物打比方的修辞方法.
被比方的事物叫"本体",用来打比方的事物叫"喻体",联系二者的词语叫"喻词".
例如:她一头的褐色卷发,盖着一张小圆脸,眼极活泼,口也很灵动,配着一身极鲜艳的衣裳--漆鞋,绿丝长袜,银红绸的上衣,紫酱的丝绒围裙--亭亭的立着,像一棵临风的郁金香.
(徐志摩《曼殊斐儿》)更多比喻例子:1、远远望去,一座细长的泥桥像一条发白的绷带,在把这条裂痕马马虎虎地包扎起来.
(张一弓《春妞儿和她的小戛斯》)2、此刻天阴,工事土墙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暗红色,真像运动员鼓起的大块胸肌.
(朱苏进《凝眸》)3、这世道就像一杆秤,不会总摆不平.
(冯骥才《神鞭》)4、她看到教导员面颊有些苍白,但白得不过分,就像一块细腻的玉石.
(张波《白纸船》)5、我一直认为疼痛是一种力量,是使一个人早熟的催化剂.
(迟子建《原始风景》)6、王仁讲:"我那天输得脸上都没图像了.
"(许辉《幸福的王仁》)7、怀宝那刻虽然望着双耿,目光却早已像沙一样的四散开了.
(周大新《向上的台阶》)8、新鲜芬芳的木屑如细细的瀑布落进莲妮的"手碗",又从指间漏下来,有一些就飘坠到她的胸脯上和脚背上.
(金曾豪《野种》)9、这东明路就像一条飘带,飘扬在郑州城的外围.
也像一条腰带,系在郑州城外边,我就像挂在这腰带上的一只跳蚤那样渺小.
(张宇《垃圾问题》)10、生命就像一只旧钩子,悬挂着我们的躯体.
(毕淑敏《预约死亡》)2、比喻的类型①明喻:明喻就是本体、喻体和比喻词都出现的比喻.
例如:这初秋之夜如一袭藕花色的纱衫,飘起淡淡的哀愁.
(何其芳《秋海棠》)②暗喻:暗喻又叫隐喻,只出现本体和喻体,不用比喻词语,或用"是、变成、成为、等于"等喻词.
例如:美感的记忆,是人生最可珍的产业,认识美的本能是上帝给我们进天堂的一把秘钥.
(徐志摩《曼殊斐儿》)③借喻:借喻是只出现用来代替本体的喻体,而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
例如:我这辈子只是在生活的道上盲目的前冲,一时踹入一个泥潭,一时踏折一枝草花,只是这无目的的奔驰.
.
.
.
.
.
(徐志摩《再剖》)④强喻:本体和喻体有共同的特征,为了突出本体的这一特征,特别强调喻体的程度不如或超过本体.
例如:我看见蝗虫遮天蔽日向农民争夺粮食而地主比蝗虫更凶甚至掠夺去妻女(邹荻帆《乡音》)⑤反喻从反面设喻,以反托正,从被否定的喻体事物的反面去领会本体事物的特征,喻词常用"不是"或"不像".
例如:人非木石,岂能一味谈理,碍于情面而偏过去了,在这里正有着人气息.
(鲁迅《送灶日漫笔》)⑥博喻博喻就是用不只一个喻体去说明和描述本体.
例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的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朱自清《荷塘月色》)3、比喻的作用①比喻说理浅显易懂,使人容易接受.
②比喻叙事能化抽象为具体,使事物更加清楚明白.
③比喻状物能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深刻的印象.
4、运用比喻应注意的问题①比喻的本体和喻体是两个具有相似点的不同类别的事物,而且喻体必须是常见、易懂,能使人清楚地了解本体和喻体之间的比喻和被比喻的关系.
②比喻要贴切,紧紧抓住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点.
③比喻要有感情色彩,应当表现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④比喻运用不恰当常常表现为本体和喻体之间没有相似点,或者喻体表达的思想感情不恰当,在运用时应当特别注意避免.
二、比拟1、什么是比拟把物当作人写或把人当作物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就叫比拟.
例如:树倒下了,发出一声快乐的叫喊,一种牺牲自己的快乐,如梦想的孩子离开家,奔向不可知的运命时嘴里所喊出的.
(何其芳《伐木》)更多比拟例子:1、黑暗在不住地退却,又像捉迷藏似的,从飞驰而去的汽车两旁包抄上来.
(张一弓《春妞儿和她的小戛斯》)2、踏上岛便感到四周充满威胁,每道石缝都在咬牙切齿,晶亮的口涎滴嗒着.
(朱苏进《凝眸》)3、我无法再继续写下去,所有的英文字母全在我脑子里跳疯狂的舞蹈.
(陈丹燕《玻璃做的夏天》)4、九月的热浪隔着门帘和厚厚的墙壁顽强地挤了进来.
(方方《祖父在父亲心中》)5、那笔落地时很伤心,但还是无可奈何地破碎了,洒出一串黑血.
(何继青《哭歌》)6、假如是孤行者,就可以听到草棵、树叶被风吹折的声音,听到各类小虫的绵绵情话.
(庞天舒《蓝旗兵巴图鲁》)7、窗外的远山衬着万里晴空,不远处有一条小河在低声轻唱.
(陈冲《把回乡留给未来》)8、一支单簧管,在几把提琴的陪伴下,悠然叙说着一个平静却深情的故事.
(赵丽宏《无言的回旋》)9、海睡熟了.
大小的岛屿拥抱着,偎依着,也静静地朦胧地进入了睡乡.
(鲁彦《听潮的故事》)10、渠们是结恋了.
渠们是在痛快地享乐那阳春.
(徐尉南《快阁的紫藤花》)2、比拟的类型①拟人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让无生命的事物好像有生命一样能活动,让有生命的动物好像人一样有思维和情感.
例如:下面溪水大概是涸了,看着有无数用为筑桥剩下的大而笨的白色石块,懒懒散散睡了一溪沟.
(沈从文《遥夜》)"睡"是有生命的人或者动物的行为.
假如是孤行者,就可以听到草棵、树叶被风吹折的声音,听到各类小虫的绵绵情话.
(庞天舒《蓝旗兵巴图鲁》)这里是赋予小虫人的思想情感,把它们的叫声比作人的"情话".
②拟物拟物把人当作物来写,或者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写.
例如:所以诗人在冬夜,只合围炉话旧,这就有点近于"蛰伏"了.
(茅盾《冬天》)"蛰伏"是动物的行为,这是把人当作动物来写.
三月的微风像一只小猫一样舔舐着我的脸颊,弄得我浑身痒酥酥的.
"舔舐"是动物的行为,这是把风当作动物来写.
3、运用比拟应注意的问题①运用比拟必须符合人物的思想感情,符合所描写的环境氛围.
②用以比拟的人和物必须具有相似点,使比拟生动自然,收到良好的效果.
③比拟不当常常表现为用以比拟的人和物之间没有相似点,或者不符合人的思想感情和描绘的环境氛围.
4、比拟和比喻的异同比拟和比喻都是两事物相比,但是有区别.
比喻的重点在"喻",即以乙事物(喻体)来说明甲事物(本体),甲乙两事物有主有从;比拟的重点在"拟",即干脆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写,甲乙两事物不分主从,浑然一体.
三、借代1、什么是借代借代是用与人或事物有关的东西来代替人或事物,被代替的事物叫"本体",用来代替的事物叫"借体".
例如:你要是爱细腰粉腿,就有跳舞场.
(茅盾《现代化的话》)"细腰粉腿"就是借代修辞格,指舞女.
如果首长一句话不讲,扔下"有线",全用"无线"去了,那我们才受不了呐.
(徐怀中《西线轶事》)"有线""无线"分别借代"有线班的战士"、"无线班的战士".
更多借代例子:1、我还不能声张,"营业部主任"知道了,又会幸灾乐祸地嘲笑我.
(张贤亮《绿化树》)2、你们捧铁饭碗的,命也比俺值钱,就是停车一百天,关上门进行啥"安全教育",也少不了你们一分钱的工资.
(张一弓《春妞儿和她的小戛斯》)3、春妞儿和她的小戛斯正以八十公里的时速向前疾驶.
(张一弓《春妞儿和她的小戛斯》)4、十年前玻璃花还是一个无名的土棍,小名三梆子.
(冯骥才《神鞭》)5、有一天,学生们决定批斗"牛鬼蛇神".
(赵长天《师道》)6、钱这个东西,不可说,不可说.
一说起阿堵物,就显着俗.
(梁实秋《钱》)7、但他可能当过教授,曾经桃李满天下.
(丁玲《曼哈顿街头夜景》)8、黄浦江汽笛声声,霓虹灯夜夜闪烁,西装革履与黄袍马褂摩肩接踵,四方土语与欧语交相斑驳,你来我往,此胜彼败,以最迅捷的频率日夜更替.
(余秋雨《上海人》)9、后来一段时间没有"红双喜"了,只有"牡丹牌"香烟,我也觉得很不错,就一直抽这种烟,就仅仅是一个习惯问题.
(罗洛《闲话吸烟》)10、我是一个右派,你一个县长来向我请教,让你的上级知道了,不怕摘走你的乌纱帽(周大新《向上的台阶》2、借代的类型①特征、标志代本体:用本体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的名称.
例如:"你先猜猜,你们的英雄战士'北京',也就是薛凯华烈士.
.
.
.
.
.
"高干事非常神秘地望着我,"你猜他的爸爸是谁"(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这里是用薛凯华的籍贯"北京"代指薛凯华.
Next②专名代泛称: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代替本体的名称.
例如:方鸿渐从此死心不敢妄想,开始读叔本华.
.
.
.
.
.
(钱钟书《围城》)这里是用叔本华代指他的作品.
③具体代抽象:用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代替抽象的事物.
例如:人民浴血奋战赢得的胜利,又将为血泊所淹没.
中国往何处去(刘白羽《红太阳颂》)具体的"血泊"代指抽象的战争.
Next④部分代整体: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替本体事物.
例如:春天,树木开花了,是晴明暖和的天气,早晨大路上还充满了褴褛的衣服和光赤的脚.
(巴金《能言树》)"褴褛的衣服和光赤的脚"代指穷人.
⑤结果代原因:用事情所产生的结果代替本体事物.
例如:林先生早已汗透棉袍.
虽然累得那么着,林先生心里却很愉快.
(茅盾《林家铺子》)"汗透棉袍"是累的结果.
3、运用借代应注意的问题①借体和本体关系密切,借体必须能突出地代表本体,有时需要在上下文中对借体有所交代,使读者明白本体是什么.
②借体往往带有褒贬色彩,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
如"诸葛亮"等作借体,常用来指代正面人物,而"三只手"等作借体,常用来指代反面人物.
③借代不当常表现为本体和借体之间关系不明确.
4、借代和借喻的异同借代和借喻有相似处,但是不同.
借代侧重相关性,强调借体和本体有关系;借代是代而不喻,不能改为比喻;借喻侧重相似性,强调喻体和本体之间有相似点.
借喻是喻中有代,可以改为明喻或暗喻.
四、夸张1、什么是夸张2、夸张的类型3、运用夸张应注意的问题4、比喻、比拟和夸张1、什么是夸张故意言过其实,对事物加以超越事实的描述,这叫夸张.
例如:来了阵雨,雨点一开始就有烂梅子那么大,砸得人疼.
(金曾豪《野种》)经过了几百年漫长的等待之后,手术室的门打开了,她看见了那张下面带轮子的床,老周还在那上面躺着,他的脸上蒙了一块白布.
(述平《某》)更多例子:1、啊,今天,我已成了自由人,我要用我干裂的、没有血色的嘴唇一千遍地吻这片土地!
(张贤亮《绿化树》)2、掩体内的土壤被敲打得结结实实,几乎敲出一层油来.
(朱苏进《凝眸》)3、几只小虫在灯光中翩翩飞动,屋子里静得几乎能听到女兵们每一次把竹针穿进毛线的声音.
(张波《白纸船》)4、眼泪滚滚,连我自己也被吓住.
它们扑扑有声地打在我的碎花衬衣上,衬衣很快就湿了,很凉.
(陈丹燕《玻璃做的夏天》)5、母亲已经哭得再哭不出声,几天间老了几十年.
(何继青《哭歌》)6、大概有四十里路罢,那时年轻,我好像一口气就赶到了兴国县汽车站.
(徐中玉《乡村客店的一晚》)7、空间尖塔真的成了太空里的一颗针,美的令人心醉.
(叶辛《西雅图之思》)8、从他被绑回县城到关到公安局,中间不过几个小时,他却觉得仿佛过了几个世纪.
(周大新《向上的台阶》2、夸张的类型①扩大夸张故意把一般事物往大(多、快、高、长、强.
.
.
.
.
.
)处说.
例如:母亲已经哭得再哭不出声,几天间老了几十年.
(何继青《哭歌》)②缩小夸张故意把一般事物往小(少、慢、矮、短、弱.
.
.
.
.
.
)处说.
例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毛泽东《七律·长征》)③超前夸张在两件事之间,故意把后出现的事说成是先出现的,或是同时出现的.
例如:瑞雪兆丰年.
看着这漫天飘舞的雪花,大家已经看到了来年的好收成.
3、运用夸张应注意的问题①夸张要以客观实际为基础,合乎情理、合乎分寸,给人以真实感.
②夸张要明确、显豁,突出夸张的特点,不能在事实与夸张之间模棱两可.
③要注意夸张的具体表现.
夸张往往借助于比喻、比拟等辞格来表现.
④要注意夸张运用的场合,在科学性文章中不适合运用夸张.
⑤如果夸张脱离了现实基础,或与思想感情不协调等,易造成夸张不当.
4、比喻、比拟和夸张因为夸张往往借助于比喻、比拟等辞格来表现,所以,二者的区别主要看有没有夸张的成分.
如果有夸张的成分,尽管使用了比喻或者比拟的修辞格,也应当归于夸张第五节辞格(二)一、双关1、什么是双关双关是借助语音或语义的联系,使语句同时关涉两种事物,表达两种意思,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修辞格式.
例如:父亲现在躺在殡仪馆的冰库里,那地方很冷.
(何继青《哭歌》)"那地方很冷"的"冷"是双关辞格,既指冰库里温度低,又指那里让人心寒.
更多双关例子:(1)那房子再好再大,妈妈一死公家就收回了.
住不长久的.
我觉得很寒冷.
又想,也许这就是个寒冷的季节.
(何继青《哭歌》)(2)父亲现在躺在殡仪馆的冰库里,那地方很冷.
(何继青《哭歌》)(3)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鲁迅《风筝》)(4)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吧.
(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5)这次他是摇着一条小小的乌篷船来的,那条黑色的破船看上去阴险异常.
(金曾豪《野种》)(6)姚志兰嗤地笑了:"他那人,还闲得住叫他劈盘子好啦.
"吴天宝说:"我又不是盐店掌柜的,谁当咸人"(杨朔《三千里江山》next(7)"雅"要地位,也要钱,古今并不两样的.
但古代的买雅,自然比现在便宜;办法也并不两样,书摇摆在书架上,或者抛几本在地板上,酒杯要摆在桌子上,但算盘却要收在抽屉里,或者最好是在肚子里.
(鲁迅《病后杂谈》)(8)那手上起了血泡的战士,拉了一下他的同伴说:回去挖吧,伙计!
这个买卖合算,手上多几门泡没关系,咱们就这么跟他"磨".
(魏巍《挤垮它》)(9)小俞已经意识到事情的不妙,她和道静两个同哭了.
也是这样黑暗、阴沉,似乎要起暴风雨.
多么难挨的漫长夜啊!
(杨沫《青春之歌》)(10)"我以为他们已经护送你出城了呢,没想到你现在还站在这十字街口!
"(姚雪垠《李自成》)2、双关的类型①谐音双关利用音同或音近的条件使词语或句子语义双关.
例如: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青飏直上重霄九.
(毛泽东《答李淑一》)"杨""柳"是双关辞格,明指杨花、柳絮,暗指杨开慧、柳直荀两位烈士.
②语义双关利用词语或句子的多义性在特定语境中形成双关.
例如:"雅"要地位,也要钱,古今并不两样的.
但古代的买雅,自然比现在便宜;办法也并不两样,书要摆在书架上,或者抛几本在地板上,酒杯要摆在桌子上,但算盘却要收在抽屉里,或者最好是在肚子里.
(鲁迅《病后杂谈》)"收在抽屉里"的"算盘"是计算工具,"肚子里"的"算盘"是个人的想法和打算.
3、运用双关应注意的问题①双关的意思要明确,不能有歧义.
双关言在此而意在彼,既要含而不露,又要让读者清楚地明白要表达的含义.
②运用双关要注意内容的思想性,尤其是在构成歇后语时,不要单纯追求风趣含蓄而忽略了思想健康.
4、语义双关和借喻借喻是借用喻体说明本体事物,使抽象深奥的事物表达得具体、生动、简洁.
语义双关是借一个词语或句子关顾两个事物,同时包含两种意思,表面一层意思,隐含另外一层意思,使表达含蓄委婉、幽默风趣.
二、仿词1、什么是仿词根据表达的需要,更换现成词语的某个语素或词,临时造出新的词语,这种修辞手法叫仿词.
例如:满心"婆理"而满口"公理"的绅士们的名言暂且置之不论不议之列,即使真心人所大叫的公理,在现今的中国,也还不能救助好人,甚至于反而保护坏人.
(鲁迅《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从熟语"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仿造出的"婆理",临时与"公理"构成相反相对的关系.
接露出所谓的绅士们的新口不一.
更多仿词例子:1、第二天早晨,她们的头发上都结了霜.
男同志们笑她们说:"嘿,你们演'白毛女'都不用化妆了!
"她们也笑男同志,"还说哩!
你看,你们不是'白毛男'吗"(魏巍《年轻人,让你的青春更美丽吧!
》)2、一个阔人说要读经,嗡的一阵一群狭人也说要读经.
岂但"读"而已哉,据说还可以"救国"哩.
(鲁迅《这个与那个》)3、那几年,我不就改造成家庭妇男了吗不信,你们问文婷,我什么不干什么不会(谌容《人到中年》)4、经验使我知道,我在受着武力征伐的时候,是同时要得到文力征伐的.
(鲁迅《准风月谈·后记》)5、虽然未庄只有钱赵两姓是大屋,此外十之九是浅闺,但闺中究竟是闺中,所以也算得一件神异.
.
.
.
.
.
.
后来这终于从浅闺里传进深闺里去了.
(鲁迅《阿Q正传》)6、龙二井又有油和水的矛盾,这是它的特殊性.
周队长说,要促使矛盾转化,就要捞水,把水捞干.
我们想一不做,二不休,搞它个水落油出.
(《创业》)7、过去,不识字叫做文盲.
搞四个现代化,不懂科学技术,就要成为"科盲",就不能担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新时期的新任务.
(《神州九亿争飞跃》)8、我不知道上了多少石级,一级又一级,是乐趣也是苦趣,好像从我有生命以来就在登山似的,迈前脚,拖后脚,才不过走完慢十八盘.
(李健吾《雨中登泰山》2、仿词的类型①音仿使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词素仿造新词语.
例如:11月,广州还是秋高气爽,北国名城哈尔滨早已草木皆冰了.
这就是利用同音词"兵"和"冰"仿造词语.
②义仿换用意义相反或相近的词素仿造新词语.
例如:有些天天喊大众化的人,连三句老百姓的话都讲不出来,可见他就没有下过决心跟老百姓学,实在他的意思仍是小众化.
(毛泽东《反对党八股》)"小众化"就是换"大众化"中的"大"为"小"而造的词语.
3、运用仿词应注意的问题仿词都是临时创造的,在形式上和被仿的词有近似的特点,内容上又富有新意.
仿词和被仿的词往往同时出现,如果被仿的词不出现,单用仿词要加引号.
仿词运用应该自然合理,否则就会成为生造词.
三、反语1、什么是反语反语是指故意使用与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子去表达本意,也叫"反话".
例如:中国军人屠杀妇人的伟绩,八国联军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煞了.
(鲁迅《纪念刘和珍君》)"伟绩"和"武功"都是褒义词,这里作为反语使用,表达了对"中国军人"和"八国联军"强烈的讽刺和憎恨.
更多反语例子:(1)参加八国联军打败中国,迫出庚子赔款,又用之于"教育中国学生",从事精神侵略,也算一项"友谊"的表示.
(毛泽东《"友谊",还是侵略》)(2)我早已想写一点文字,来纪念几个青年的作家.
这并非为了别的,只因为两年以来,悲愤总时时来袭击我的心,至今没有停止,我很想借此算是竦身一摇,将悲哀摆脱,给自己轻松一下,照直说,就是我倒要将他们忘却了.
(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3)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总之,活人代替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显出一点进步了.
(鲁迅《拿来主义》)(4)几个女人很失望,也有些伤心,各人在心里骂着自己的狠心贼.
(孙犁《荷花淀》)(5)老旦进场,玩笑旦出场,大观园的人才着实不少.
(瞿秋白《人才易得》)(6)原来在将军弯腰上肩的时候,小李趁机偷偷把绳子往后移了半尺多.
这个"舞弊"的做法被将军发觉了,他扭回身抓住绳子往前移过来,不满地说:"这,这不行.
"(王愿坚《普通劳动者》)(7)我们的反人民的英雄们根据这种分裂方针所准备采取的步骤,有把他们自己推到绝路上去的危险.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8)善于治国平天下的人物,真能随处看出治国平天下的方法来,四川正有人以为长衣消耗布匹,派队剪除;上海又有名公要来整顿茶馆了,据说整顿之处,大略有三:一是注意卫生,而是制定时间,三是施行教育.
(鲁迅《偶成》)(9)安装电话,除了斗智斗勇以外,完全是遵守规则的一种耐力和韧性的考验.
(张宇《垃圾问题》)(10)国民党当局对作家格外"优待",几乎每个作家都有个特务"保护"着.
一来二去,作家就被"护送"到监狱或集中营去"享受"毒刑与杀戮.
(老舍《十年百花荣》)2、反语的类型①以正当反用正面的语句去表达反面的意思.
例如:但衣角会被踹住,可见穿的是长衫,即使不是"高等华人",总该是属于上等的.
(鲁迅《推》)"高等华人"的人格实际上是非常低劣的,在这里表达了对穿长衫者的讽刺.
②以反当正用反面的语句去表达正面的意思.
例如:小陶气愤地说:"这些死人!
只管看着干什么,还不把你们的雨衣扔过来.
"(徐怀中《西线轶事》)"死人"是气话,实际上表达的是一种见到战友时的亲切感.
3、运用反语应注意的问题①运用反语要认清不同的对象,区别对待.
②运用反语应当鲜明、显豁,使反语的意思明确、易懂.
四、婉曲有意不直接说明某事物,而是借用一些与某事物相应的同义语句婉转曲折地表达出来,这种辞格叫婉曲.
例如:我向他打听卖灶糖的老汉,他告诉我,卖灶糖的老汉老去了.
(张洁《拣麦穗》)"老去了"是去世的委婉说法.
更多婉曲例子:照部队规定,当战士的是不准谈"个人问题"的.
(徐怀中《西线轶事》)"个人问题"是恋爱婚姻的委婉说法.
婉曲重在意思含蓄委婉,但其真正含义一定要让人理解,不能过于晦涩而产生歧义,使人误解.
1、这两位朋友是在十年前的这个季节长眠于南部边地的.
十年前南部边地曾经有过战事,两位朋友是在战事中间离开我的.
(何继青《哭歌》)2、红喜自不必说,白喜多指八旬以上的老人故去.
(何继青《哭歌》)3、小弟去了.
小弟去的地方是千古哲人揣摸不透的地方,是各种宗教企图描绘的地方,也是每个人都会去,而且不能回来的地方.
(冯钟越《哭小弟》)4、子祥早年倾心革命,投笔北伐,挂了彩,至今身上弹痕犹在.
(梁实秋《何子祥这个人》)5、他摸着我的头顶说:"不等你长大,我可该进土啦.
"(张洁《拣麦穗》)6、我向他打听卖灶糖的老汉,他告诉我,卖灶糖的老汉老去了.
(张洁《拣麦穗》)7、古副司令与我们一同背着风办事.
军人有这本事,停车就能放出水来,不停也能再轻松坚持几小时.
(张卫明《英雄圈》)8、天塌下来砸个儿大的,县里个儿大的是书记县长,常务副县长是具体干事的,何况自己也快到站了.
(何申《穷县》)9、"黑子,回来以后怎么样,都干什么啦"苏五一漫不经心地问他.
"回来",指的是"劳教"、"劳改"之类,这我听出来了.
(陈建功《前科》)第六节辞格(三)一、对偶1、什么是对偶将字数相等、意义上密切相关、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用词互相对应的两个短语或句子,放在一起,这种辞格叫对偶.
严格的对偶要求字数相等、结构相同、互相对应的词词性一致、平仄协调、实虚相对.
现代诗文中对偶运用相当宽松,只要字数相等、结构相同、声韵大体协调就可以.
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这是严格的对偶,字数相等,结构相同,互相对应的词性一致,平仄协调.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端起饭碗想起了妈,拿起筷子想起了家;辛苦我一个,幸福千万家.
这些都是宽对,字数相等,结构相同,声韵大体协调.
更多对偶例子:1、四面江山来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李锐《怀念田家英》)2、有名闲富贵,无事小神仙.
(张欣《爱又如何》)3、眉扬大漠狂沙净;唇吐珠玑天簌鸣.
4、望前程虹腾七彩,展未来鹏击九天.
5、长城内外钢焰油海汇成千层浪,大江南北麦浪稻波卷起万里潮.
6、愿天下有情人,都成为眷属;是前生注定事,莫错过姻缘.
7、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
(范文澜)8、虎行白雪梅花五,鹤立青田竹叶三.
2、对偶的类型①正对从两个角度、两个侧面说明同一事理,表示相似、相关的关系.
例如: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②反对对偶的两部分,表示一般的相反关系或矛盾对立关系.
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自嘲》)③串对对偶的两部分,在意义上有的相关联(承接,连贯,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叫"串对",也叫"流水对".
例如: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毛泽东《到韶山》二、排比1、什么是排比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密切关联的句子或句子成分排列起来,表达强烈的语气或感情,这叫排比.
例如:我爱动,爱看动的事物,爱活泼的人,爱水,爱空中的飞鸟,爱车窗外掣过的田野山水.
(徐志摩《自剖》)白天,我被求生的本能所驱使,我谄媚,我讨好,我妒嫉,我耍各式各样的小聪明.
(张贤亮《绿化树》例子:1、她需要防范,需要警觉,需要佯装不知地刺探,需要不动声色地窥视.
(张一弓《春妞儿和她的小戛斯》)2、她留恋这个世界.
她爱太阳,爱土地,爱劳动,爱清朗朗的大马河,爱大马河畔的青草和野花.
.
.
.
.
.
(路遥《人生》)3、老人家常常跟我讲他的这一段学子生涯,讲那家小饭馆的饭菜,讲当时自己的衣着打扮.
(阿成《父亲》)4、看到好的风景,欣赏好的电影,听到美妙的音乐,吃到美味的菜肴--遇到一切美好的东西,你就情不自禁地想起他,希望与他分享.
(张守仁《心祭》)5、在去汤河口的路上,荆条到处能看到,一丛丛、一片片长在山岭上的;一捆捆、一担担放在收购站门口的;一堆堆积在几个长途汽车站上的.
(袁鹰《荆条蜜》)6、我一步一步艰难地走着,不怕三头怪兽,不怕黑色魔鬼,不怕蛇发女怪,不怕赤热沙地.
.
.
.
.
.
(巴金《十年一梦》)7、我梦着楼前的白杨重新长出了浓密的绿叶;我梦着池塘里的荷花重新冒出了淡绿的大叶子;我梦着春天又回到了大地上.
(季羡林《八十述怀》)8、在这里,他比不上一盏街灯;比不上橱窗里的一个仿古花瓶;比不上挂在壁上的一幅乱涂的油画;比不上掠身而过的一身紫色的衣裙;比不上眼上的蓝圈、血似的红唇;更比不上牵在女士们手中的那条小狗.
(丁玲《曼哈顿街头夜景》)9、他们不会高声朗笑,不会拼死搏击,不会孤身野旅,不会背水一战.
(余秋雨《上海人》)10、戴镇长喜欢发表演讲,怀宝就暗示镇上的中学校长多请戴镇长去给学生们讲话;戴镇长喜欢读史书,怀宝就去镇上早先的几个富户家搜罗古书;戴镇长喜欢让自己的讲话家喻户晓,怀宝就常用粉笔把自己记录下的镇长讲话抄在镇政府门前的黑板上.
(周大新《向上的台阶》)2、排比与对偶的区别排比与对偶是不同的:①排比是三个或三个以上句子的平行排列,对偶只限于两个句子.
排比的形式不如对偶严格.
排比的各个句子字数可以不完全相等.
②排比往往运用相同的词语;对偶的两个句子字数必须相等,而且忌用相同的词语.
三、层递1、层递的定义与类型根据事物的逻辑关系,连用结构相似、内容上递升或递降的语句,表达层层递进的事理,叫层递.
在北国,除泰山、华山这些早已名闻中外,还有许多等待人们去发现、去观赏、去利用的风景区.
(王朝闻《北武当游》)层递分为递升和递降两类.
例如:递升:事情就是这样,他来进攻,我们把他消灭了,他就舒服了,消灭一点,舒服一点;消灭得多,舒服得多;彻底消灭,彻底舒服.
(毛泽东《关于重庆谈判》)递降:产品都要有质量标准,首先是国际标准,其次是国家标准,此外还有部颁标准、行业标准、最不济也应当有个企业标准,现在有些不法商贩,专搞伪劣假冒,什么标准规范都不讲,不严格治理怎么得了.
(报刊选摘)更多层递例子:(1)但我没有想到,小弟不但生活在这里,战斗在这里,而且把性命交付在这里了.
(冯钟越《哭小弟》)(2)不是被什么声音吵醒,而是因为静,寂静,绝寂静.
(邵燕祥《大峡谷去来》)(3)啊!
雄关!
这固若金汤的雄关!
这"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关!
(峻青《雄关赋》)(4)中央公园带着枯枝的老柏,对着几只含蕊欲放的花,显出他那生的悲哀,孤独的悲哀,衰老的悲哀.
(李大钊《自然与人生》)(5)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郁达夫《故都的秋》)(6)它应该是爱,是火,是希望,是一切积极的东西吧.
(巴金《〈小街〉》(7)要接受并欣赏一种艺术,需要相当长的一个过程,那就是需要逐渐地去适应,去熟悉,去习惯,去理解,这样,才能培养起对它的兴趣,引发起对它的爱好.
(王元化《京剧札记》)(8)我关注的是人的素质,是境界,是智慧.
(张卫明《英雄圈》)(9)平心而论,我们不得不承认,小煤窑显得更有生气,更有活力,更有战斗力.
(刘庆邦《家道》)2、层递和排比的区别①层递在结构上不强调相同或相似,往往不用相同的词语;排比的结构往往相同或相似,常用相同的词语.
②层递在内容上是递升或递降的,事物之间是步步推进的逻辑关系;排比的内容是并列的,是一个问题的几个方面,或几个相关的问题.
四、反复1、什么是反复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些词语或句子,叫做反复.
反复具有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分清层次,加强节奏感等多方面的修辞作用.
例如:南方的甘蔗林哪,南方的甘蔗林!
你为什么这样香甜,又为什么那样严峻北方的青纱帐啊,北方的青纱帐!
你为什么那样遥远,又为什么这样亲近(郭小川《甘蔗林--青纱帐》)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的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
.
.
.
.
.
(艾青《礁石》)更多反复例子:1、余晖开始变得黄晕晕的,把走廊的红漆木栏斜拉得长长,长长.
(方方《祖父在父亲心中》)2、我扔掉香,伸出双臂,高声喊道:父亲你回来吧,回来吧!
(何继青《哭歌》)3、这游戏刺激了鹰,它腾起,俯冲,俯冲,腾起,亢奋得绿眼开始变红.
(庞天舒《蓝旗兵巴图鲁》)4、看一看自己的身体,平平常常,同过去一样.
看一看周围的环境,平平常常,同过去一样.
金色的朝阳从窗子里流了进来,平平常常,同过去一样.
(季羡林《八十述怀》)5、西雅图,哦西雅图,尽管只是短暂的逗留,我觉得我还是没有白来.
(叶辛《西雅图之思》)6、他连声说:"了不起!
了不起!
言之有理!
有理!
"(曹靖华《忆当年,穿着细事且莫等闲看》)7、你说,中国是我们的母亲.
不错.
这虽是别人画的五线谱,但我喜欢你拉的提琴.
中国是我们的母亲,母亲母亲母亲母亲,调子传到外面有变奏.
(王鼎钧《你不能只用一个比喻》)8、可是,周围一静下来,他又振笔疾书了,只听得东窗下钢笔尖在稿纸上沙沙地响,沙沙地响.
(吴岩《觉园》)9、唉,竟到了这种地步,眼睁睁看着儿子饿肚.
作孽呀!
作孽呀!
(周大新《向上的台阶》)10、副司令说,怎么能这么说、怎么能这么说呀.
(张卫明《英雄圈》)11、这么说他还是个好人.
这么说他还是个好人.
潘秀英喃喃自语.
(肖克反《没戏的日子》)12、回家了,回家了!
羽娴心中,涨满了踏实的归属感.
(程乃珊《归》)2、反复的类型①连续反复连续反复是连续重复相同的词语或句子,中间没有其他词语.
例如:人们常常谈论的黄色的风哪里去了从青丝摇曳的垂柳那边,轻轻吹来了淡绿色的风.
我故乡的风是绿色的.
我故乡的风是绿色的.
(巴·布林贝赫《故乡的风》)②间隔反复间隔反复是有其他词语或句子把反复出现的词语或句子隔开.
例如:小篷船,装粪来,惊飞水鸟一大片.
摇碎满河星,摇出满囱烟.
小篷船,装粪来,橹摇歌响悠悠然.
穿过柳树云,融进桃花山.
(浙江民歌)3、反复与重复、排比的区别①反复与重复反复和重复不同.
重复是一种语病,使人感到内容空虚,语言累赘;反复则是一种常用的积极表达手段.
运用反复,是为了突出要表达的中心意思,强调感情,如果没有充实的内容,强烈的感情,而一味地采用反复的形式,那只能造成重复累赘,应该避免.
②反复和排比反复与排比有相似处,尤其是间隔反复,往往与排比合用.
二者的区别是:反复着眼于词语或句子字面的重复,其修辞作用在于强调突出;排比着眼于结构形式相同或相似,其修辞作用在于加强气势.
运用反复的句子不一定形成排比,排比句也不一定使用反复的词语.
五、顶真顶真也叫蝉联、联珠,是把上一句末尾的词作为下一句的开头,使首尾相重合,形式上成为一种链式的结构,表达上前后意思紧相扣,气势连贯而下.
例1:什么树开什么花什么花结什么果.
例2:指挥员的正确部署来源于正确的决心,正确的决心来源于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判断来源于周到和必要的侦察,和对于各种侦察材料的连贯起来的思索.
例3:茵茵牧草绿山坡,山坡畜群似云朵,云朵游动笛声起,笛声悠扬卷浪波.
(古月《草原春早》)更多顶真例子:1、世间只要有权门,就一定有恶势力,有恶势力,就一定有二花脸,而且有二花脸艺术.
(鲁迅《二丑艺术》)2、两人隔窗看到,汽车队过去之后,是马队;马队过去之后是步兵;步兵过去之后是伤病担架队,队伍松松垮垮吵吵嚷嚷却又走得十分急迫.
(周大新《向上的台阶》)3、有翼的床头仿佛靠着一个谷仓,仓前边有几口缸,缸上有几口箱,箱上有几只筐,其余的东西便看不见了.
(赵树理《三里湾》)4、一见面是寒暄,寒暄之后说我"胖了",说我"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
(鲁迅《祝福》)5、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砍了,还有深埋在地下的竹根.
(袁鹰《井冈翠竹》)6、望三门,三门开;黄河东去不回来.
(贺敬之《三门峡-梳妆台》)7、胸中正膨胀着渴望,渴望着得到,又渴望着给予.
(铁凝《麦秸垛》)8、葛定国同志也是人嘛,是人就有可能犯错误,犯错误就允许批评.
(项小米《葛定国同志的夕阳红》)9、小妹妹,你在家,我跟妈妈去摘花.
去摘花,干什么摘回棉花弹和轧.
弹和轧,又怎么弹罢轧罢纺成纱.
纺成纱,又怎么制成好布顶呱呱.
六、回环1、什么是回环回环也叫回文,这种修辞格的前后两句话中后一句话是前句话的倒叙排列形式.
例如:例1: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例2:科学需要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更需要科学.
(郭沫若《科学的春天》)例3:月光恋爱着海洋,海洋恋爱着月光.
(刘半农《叫我如何不想她》更多回环例子:1、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
(柯灵《戏外看戏》)2、客满堂,满堂客.
3、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
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
(苏轼)4、静思伊久阻归期,久阻归期忆别离.
忆别离时闻漏转,时闻漏转静思伊.
(秦少游)5、采莲人在绿杨津,在绿杨津一阕新.
一阕新歌声漱玉,歌声漱玉采莲人.
(苏小妹)6、长相知,才能不相疑;不相疑,才能长相知.
7、在调整中前进,在前进中调整.
8、他爬起来跌倒,跌倒了爬起来.
2、顶真与回环的区别顶真和回环在头尾顶接这一点上相似,但又有根本上的不同.
顶真是反映事物间的顺接或联结关系的,它从一个事物到另一个事物,顺连而下,不是递升或递降的关系(这又与层递不同).
回环是在词语相同的情况下,巧妙地调遣它们,利用它们不同结构关系的不同含义形成回环往复的语言形式,从甲事物到乙事物,又从乙事物到甲事物.
有的反映事物之间相互依存或密切关联的关系.
第七节辞格(四)一、对比1.
定义: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辞格,又叫对照.
2.
结构特点与分类:3.
两体对比:把两种根本对立的事物放在一起进行对立.
(1)一体两面对比:把同一事物中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来说,能把事物说得透彻、更全面.
4.
修辞作用5.
辞格辨异:对偶和对照同似点:都是两部分语言形式相对待而成的辞格,对照的内容有时也用对偶的形式来表达,两种辞格融合运用.
对偶里的"反对"就意义说是对比,形式上说是对偶(兼格)相异点:(1)对比的基本特点是内容上"对立",对偶的基本特点是形式上"对称";(2)对比是从意义上说的,它要求相反或相对,而不管结构形式,对偶主要是从结构形式上说的,它要求结构相称、字数相等.
(3)作用不同:对偶是利用均衡的语言形式,和谐的节奏增强艺术感染力,对照是为了加强语言的鲜明性.
**注意:对比不一定都是对偶,对偶也不一定都是对比.
二、映衬1.
定义: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者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做陪衬的辞格,又叫"衬托".
2.
结构特点与分类:正衬:利用同主体事物相类似的事物做陪衬.
反衬:从反面衬托,利用同主体事物相反或相异的事物作陪衬.
3.
修辞作用:突出正面或反面事物,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使文章的中心思想深化.
4.
辞格辨异:对比和衬托三、反复1.
定义: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特意重复某个词语或者句子,叫做反复.
2.
结构特点与分类:连续反复:接连重复相同的词语或者句子,中间没有其他词语出现.
间隔反复:是相同词语或者句子的间隔出现,即有别的词语或句子隔开.
(可以隔词语、句子,有时可以隔着段落、或整个的诗节)3.
修辞效果:突出思想可以运用于各种文体.
有的文章这些效果综合体现,有的文章则有所侧重.
说理文、记叙文中,能起到加强论点,分清条理的作用;文艺作品如诗歌能表现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起到强调主题思想,增强旋律美的作用.

4.
辞格辨异:反复与排比联系:反复与排比综合运用,可以同时发挥两种辞格的作用:一方面使表达的意思更加突出,一方面使气势更加磅礴.
区别:结构特点方面反复着眼于词语或者句子字面的重复,排比着眼于结构相同或者相似,意义相近,语气一致;修辞作用方面反复是强调突出,排比是增强气势"壮气势,广文义".
结构格式方面排比项必须接连出现;反复有间隔反复.
强调重点不同排比强调的是结构相同或者相近,反复是强调词语,句子相同.
反复与重复反复是一种常用的修辞表达手段,效果突出,可以突出语意,增强感性;重复是一种语病,使人感到内容空虚,语言累赘.
四、设问和反问1.
定义:设问,无疑而问,自问自答,以引导读者注意和思考问题;反问,无疑而问,明知故问,又叫"激问",只问不答,把要表达的确定意思包含在问句里.
2.
比较同:都是以反诘问句的形式出现的,即都不同于一般的疑问句,都是无疑而问,为了增强言语表达效果所采取的一种修辞手段.
区别:从形式上看,设问是自问自答,反问是问而不答,答在问中.
从表义上看,设问本身不表示肯定或者否定,反问明确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内容.
在文章中,所处的位置不同.
反问一般用在篇、段、句群或者语段的后面;设问一般用在篇段句群或者语段的前面.
修辞效果不同,反问是为了加强语气,用确定的语气表明作者的思想;设问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五、通感1.
定义: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五官感知外界事物时,在一般情况下,彼此不能交错,但在特殊情况下,五官功能却都出现相互转化彼此沟通的现象,叫"移觉".
是通过词语的转义移用,将不同感官获得的感觉相互打通的一种辞格,是钱钟书提出"通感"之后,由张寿康先生从修辞角度命名的.
钱钟书六十年代发表《通感》说"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五官往往可以打通"通感经常用于文艺语体中,是建立在感觉移借和丰富想象的生理和心理基础之上的.
**通感往往借助于比喻、比拟、夸张等修辞手法来表达,以引起联想,获得生动具体的形象.
七、警策1.
定义:使某些语句语简言奇,含义深刻并富有哲理性的辞格,又叫"精警"或者警句.
2.
结构特点与分类:主宾重复判断;表义相反相成;看似无关,实则紧密相连.
四、小结、练习:找出朗读材料中各语句的主语、谓语、宾语.
第八节辞格的综合运用一、什么是辞格的综合运用有时在一句或者一段话里,同时使用几种辞格,这就是多种辞格的综合运用,分为连用、兼用和套用.
二、辞格的连用辞格的连用:是指同类辞格或者异类辞格在一段文字中的接连使用,表现为各修辞方式的平行并列关系.
分析:比喻拟人拟物异类连用例如:秋水如神玉为骨,词源如海笔如椽比喻连用.
三、辞格的兼用辞格的兼用:指一种表达形式兼有多种辞格,也叫"兼格".
产生原因:命名的角度不一致,分析的角度不一致,最主要的原因是辞格运用时相互借助.
四、辞格的套用辞格的套用:指一种辞格里又包含着其他辞格,形成大套小的包含关系,排比、对偶、对比、比拟、设问等的套用较为常见,而被套用的辞格广及比喻、反复、比拟、夸张、排比、引用、反语、呼告、对比等.

修辞效果:几个辞格互相配合,使大辞格有所借助,小辞格有所依托,大中有变,变化层出,从而加强了表达效果.
第九节语体风格语言,由于交际任务的不同,很早就形成了不同的语体类型.
汉语的语体也是源远流长的,早在文字产生之前就出现了口头的文学创作,如《弹歌》等,说明文艺语体早就出现了.
文字出现以后,有了书面语.
古代人民在社会生活中,陆续创造了事务语体,政论语体和科技语体.

随着人们交际范围、目的、对象的不同,人们使用的语言材料在功能上出现了分化.
不同的语体运用不同功能的语言材料.
这些材料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具有不同的功能特点,以适应不同语体的表达需要.
如"亭亭玉立、汗珠、泪雨"等经常出现在文艺语体中,而较少出现在科技语体和事务语体中.
"为……而"句式,则经常出现在政论语体中,而很少出现在文艺或者科技语体中.

尽管各种语体都使用全民共有的语言材料,但是表达方式各不相同,这就似的各种不同的语体有了明确的分工.
一、语体1.
语体:为了适应不同的交际需要而形成的语文体式,它是修辞规律的间接体现者.
2.
语体的形成:如概说3.
语体的特点:(1)各个语体本身所特有的表达方式是长期形成的,它本身特有的运用语言的规律是比较稳定的.
(2)随着社会和语言的发展,各种语体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
(3)人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时,不仅要遵守语音、词汇、语法上的一般规律,而且要善于使用各种相应的语体,否则就与语言环境不协调,就要影响表达效果.
4.
分类:大的方面分为:口头语体和书面语体口头语体:包括谈话语体和演说语体书面语体:公文(事务)语体、科技语体、政论语体和文艺语体.
二、各类语体(一)公文语体公文语体是使用范围:政治事务,如批复、公告;外交事务,如照会、国书、公告;军事事务,如命令;经济事务,如合同、协议书;机关团体日常事务,如通知、证明、介绍信函;人与人之间的事务往来,如领条、请假条等.

RAKsmart新年钜惠:E3服务器秒杀$30/月起,新上韩国服务器,香港/日本/美国站群服务器,VPS月付$1.99起,GPU服务器,高防服务器_vps香港

RAKsmart发布了新年钜惠活动,即日起到2月28日,商家每天推出限量服务器秒杀,美国服务器每月30美元起,新上了韩国服务器、GPU服务器、香港/日本/美国常规+站群服务器、1-10Gbps不限流量大带宽服务器等大量库存;VPS主机全场提供7折优惠码,同时针对部分特惠套餐无码直购每月仅1.99美元,支持使用PayPal或者支付宝等方式付款,有中英文网页及客服支持。爆款秒杀10台/天可选精品网/大...

PhotonVPS:美国Linux VPS半价促销2.5美元/月起,可选美国洛杉矶/达拉斯/芝加哥/阿什本等四机房

photonvps怎么样?photonvps现在针对旗下美国vps推出半价促销优惠活动,2.5美元/月起,免费10Gbps DDoS防御,Linux系统,机房可选美国洛杉矶、达拉斯、芝加哥、阿什本。以前觉得老牌商家PhotonVPS贵的朋友可以先入手一个月PhotonVPS美国Linux VPS试试了。PhotonVPS允许合法大人内容,支持支付宝、paypal和信用卡,30天退款保证。Photo...

香港云服务器 1核 1G 29元/月 快云科技

快云科技: 12.12特惠推出全场VPS 7折购 续费同价 年付仅不到五折公司介绍:快云科技是成立于2020年的新进主机商,持有IDC/ICP等证件资质齐全主营产品有:香港弹性云服务器,美国vps和日本vps,香港物理机,国内高防物理机以及美国日本高防物理机产品特色:全配置均20M带宽,架构采用KVM虚拟化技术,全盘SSD硬盘,RAID10阵列, 国内回程三网CN2 GIA,平均延迟50ms以下。...

库里再次接受手术为你推荐
wordpress模板wordpress模板与主题的区别iproute两个独立局域网 互相访问。怎么做。重庆电信断网这几天为什么重庆电信的网络总是这么不稳定sns网站有哪些有趣的SNS网站有哪些信息cuteftp徐州商标求江苏徐州地区的商标代理机构!tumblr上不去百度为什么经常打不开35邮箱邮箱地址怎么写网站制作套餐做一个网站要多少钱引擎收录搜索引擎收录和反向链接什么意思?
老域名失效请用户记下 最便宜虚拟主机 godaddy域名解析 tightvnc 申请个人网站 双十一秒杀 免费吧 umax120 美国凤凰城 可外链的相册 服务器硬件配置 服务器防御 七十九刀 贵州电信 香港ip SmartAXMT800 德国代理ip studentmain 卡巴斯基官方下载 最年轻博士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