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女版奥巴马退选

女版奥巴马退选  时间:2021-04-28  阅读:()

教育新闻4温儒敏:大学不能当"职业培训所"来办4大学生将学"创业基础"必修课5提高就业质量是全社会的大课题6职场调查显示:今年大学生求职期望薪酬大幅提高790后入职场尽显鲜明多元个性期待"要钱更要闲"8调查称海归求职普遍已无优势默认低调就业9陕西:高校30个就业率低的专业被撤销12高职学生发展遇瓶颈13逾三成高职录取生弃读15录取通知书附婚纱摄影优惠券新生匪夷所思16高职院校招生外患重重完成招生计划困难17野鸡大学美国最多中国留学生成最大输出群体19民办教师频辞职只想要事业编制和同等待遇21大学生军训需要重视创新22北京11所高校食堂存在严重问题被令彻底整改23高校"潮课"屡获曝光引热议课程开设以何为准24教育公平首先要教育均衡扩总量提高质量是基础26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教育因素28大学生艺术素养调查:大学公共艺术教育向何处去29徐贲:社会需要自由、理性的文科32焦点关注34"苹果三件套"新生"标配"34心理专家:大学新生须过三道"心理关"34新生军训开始大学军训必要性引社会争议35清华新生报到现场要求"家长止步"38大学开学学生家长也患上"焦虑症"39博客视线41国内读中学国外读大学,完美41没有"苹果三件套"丢谁的脸42提高报到率的"怪招"与"正解"43就业率不高的专业一撤了之44创业教育的症结在哪里45大学迎新,不能乱喊"独立性"口号47"疯狂"邹教授引出的大学危机应对问题47"文科无用"的真问题是什么49怎样才能让大学校长真正操心教学50大学不在其名,而在其神51郑永年:中国的教育哲学问题53阚凯力:中国大学的体制性腐败56两岸学生大不同59特别推荐61章开沅:谁在"折腾"中国的大学61高全喜:通识教育的理想与现实63沈宁:大学学风在于文史教育68理论研讨72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多维特色:中国模式探索72独立学院学生就业问题分析与解决办法77高等教育概念:昨天的认识与今天的发展82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几个重要问题87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构建的研究92大学生就业难解决之路94对中国大学教学改革逻辑的思考96新形势下提高本科教育质量之探索100新形势下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及思考103"数控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与实践108独立学院以职业化教育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探索110论理工科院校文科的办学定位114基于产业集群的高校专业集群建设探析——以沈阳装备制造专业集群为例119新书推介124《我的阅读观》124温儒敏:大学不能当"职业培训所"来办进入今天这个话题,先请大家思考一下,大学到底有什么用提这个问题似乎很"傻",因为谁都有现成答案.
比如,大学就是培养人才,就个人而言,上大学就是为了今后能找个好的工作,等等.
这些回答都没有错,或者说可以理解,但起码是不完全的.
大学肯定要培养各方面人才,但如果办学的目标就限定于此,这可能是短视的,工具性的.
钱学森先生临终提问:为何我们的教育培养不了杰出的人才看来的确需要反思.
很可能是定位出了问题,用工具性思维来办大学,定位太功利,太实际,只想出人才,反而难于出人才.

回顾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大学的办学指导思想,可以说都是以政治性、工具性的思维为主导.
上个世纪50年代院校调整,中国的大学普遍被改造为采用苏联模式,学校着重做两件事,一是意识形态培训,二是职业技能培训,目的是为各行业输送又红又专的专业人才.
和解放前相比,那一段时间中国高校数量、规模有很大的发展,也确实为新中国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
但那时大学的功能被限制,成了完全按照国家的方针计划生产实用人才的机构,而不再是科学文化中心,更说不上思想库,大学在整个社会结构中的位置下降了.
大学的文化使命被简化为政治思想的灌输,大学的学业就是培养听话的"螺丝钉".

记得当时,每年新学年开学,清华大学挂出一条大标语就是"欢迎你——未来的工程师!
"这所大学当时的定位很明确,就是培养实用的建设人才.
到"文革"时期,极"左"思潮全盘控制思想文化领域,人才的培养受到严重干扰,像北大、清华等大学出现"梁效"这样的御用写作班子,大学失去了灵魂,被绑到政治斗争的战车上,"文革"结束后,大学恢复招生,上个世纪80年代前期,思想极为活跃,学风相对自由,有些大学在社会思想解放运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大学特有的文化辐射功能有所恢复.
这是我国大学教育很难得的一个黄金时段.

最近20年,高校纷纷合并扩张,招生规模急速膨胀,部分专业学院转向综合化,科研得到重视,素质教育提上日程,但市场化的入侵,使工具性的办学思维变本加厉,只是由原先服务于政治变成服务于市场.
加上在一些人眼中,大学是敏感地带,意识形态的弦一直绷紧,大学的改革落后于任何其他部门或领域,其畸形发展有日益严重的态势.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大学办学强调政治挂帅,实用为先,这是可以理解的.
在那个百废待兴的时期,务实的甚至带有政治功利性的办学思路,有其历史的必然性.
那时国家有更紧迫的事情要做,办大学要纳入举国体制,人们也难于超越地看待大学的功能,所以几十年来,办大学都是很政治化、功利化的,缺乏长远的眼光.
我们不必责怪历史.

问题是现在时代发生了变化,社会转型,国力强大,空前开放,和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相比,办学的条件好多了.
在新的形势下,本来我们办学有条件也应当摆脱过去那种工具性思维,有更长远的眼光与胸襟,国家也有这种战略的需求.
为什么提出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知名的高水平的大学潜台词就是要按照世界的通例与成功的经验来办大学.
本来这是个进步,观念发生了变化.
可是我们的大学这些年来进步不大,水平不见提升,反而变得更加功利.
在工具性思维指导下,所培养的人才也是视野偏狭、缺少创新能力的.
中国经济这二三十年有飞速的发展,可是我们的大学所培养的在科技方面顶尖的人才,是极少的,人文社科方面那就更惨,在国际上没有什么话语权.
现在不是提倡文化战略吗,国家希望文化的软实力增强,可是大学的这般状态,并不适合当文化建设的推手.
我们对"钱学森之问",还是没有交出认真的答案.

所以我们应当反思几十年来的高等教育之弊,要寻找和重新确定大学的定位,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摆脱工具性的思维.
大学当然要服务社会,要培养人才,这是题中应有之义,是大学的任务.
但办大学不能只是想着培训人才.
大学的定位要高一点,要充分考虑大学的功能.
如果定位就在服务当前社会,那大学的功能就被缩小了.
办大学主要为的是什么是给社会提供一个精神的高地、文化的源泉,在这前提下,形成大学特有的文化氛围,然后培养人才、从事科学研究,等等,才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事实证明,办大学只想着意识形态灌输和技术传授,这种狭隘的思维模式既培养不了杰出的人才,也不可能和世界一流的大学竞争.

大学是现代社会的产物,西方很多有名的大学,也是经过多年的历练,才最后成为科学文化的中心,成为精神的高地.
所有著名的大学对于社会都有文化导向作用,这种导向是因为既关注社会,又能适当超越,和社会现实生活保持一些距离,有相对的独立性.
大学不能和社会混同,应当有理想,有批判精神,有自由的空气,创新的氛围.
大学应当比社会"纯净"一些,是社会的特区,是文化建设的实验场.
大学集中了一批知识精英,作为社会良知和理性的代表,超越利益集团,是制约利益冲突,促进社会稳定进步的力量.
大学文化的使命是培育公民的自我意识、独立意志、公平竞争、社会责任、公共道德等理性素养,而不只是专业技术.
大学的精神不是靠习俗或道德来维持,而是由学者和大学生源源不息的追求来支撑.
自由的思想探索、批判的意识、学术的切磋、独到的发现、大胆的创新、个性的充分发展,都是大学所追求的精神境界.
大学文化向社会辐射,能成为社会文化秩序的建设力量.
成熟的大学对社会有超前性、批判性、创造性,不应当满足于服务当前,迎合时尚,不应重物质轻精神,重经济轻文化,重科技轻人文,重操作轻思想.
在大学特有的文化氛围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发掘他们的潜力,这和我们通常讲的专业训练是有差别的.

爱因斯坦说,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
香港中文大学原校长金耀基说,学生在大学里,实际上是学4种东西:一是学怎样读书;二是学怎样做事;三是学怎样与人相处;最后是学怎样做人.
都是讲"人",我理解是大写的"人",而不是一般说的"人才"或者"专家",这和我们通常对于大学功能的认识是很不同的.
(摘自《中国青年报》)大学生将学"创业基础"必修课今后高校将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学生单独开设"创业基础"必修课,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
教育部于近日颁布了"创业基础"教学大纲.
高校通过创业教育教学,使学生掌握开展创业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社会创业的理论、方法,把创业教育有机融入专业教育,加强相关专业课程建设,把创业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有机衔接.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授创业知识、锻炼创业能力、培养创业精神等三个方面,在课堂教学中倡导模块化、项目化和参与式教学,强化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头脑风暴等环节,实现从以知识传授为主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的转变、从以教师为主向以学生为主的转变、从以讲授灌输为主向以体验参与为主的转变.

高校将整合校内教育资源,组织开展创业讲座、创业训练、创业模拟、创业大赛等活动,支持学生创办并参加创业协会、创业俱乐部等社团活动.
此外,高校还将利用校内外资源,依托校企联盟、科技园区、创业园区、创业项目孵化器、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和创业基地等,开展学习参观、市场调查、项目设计、成果转化、企业创办等创业实践活动.

按照学生人数以及实际教学任务,高校核定专任教师编制,配备足够数量和较高质量的专任教师,并鼓励支持各专业课教师在专业教育中有机融入创业教育内容.
高校要积极聘请企业家、创业人士和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师,承担一定的创业教育教学任务.

高校还要结合学校实际,把创业教育教学效果作为学校本科教学评估的重要内容,作为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加强自我评估和检查,并体现在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中,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去年中国大学生创业比例仅为0.
9%,教育部希望通过创业教育教学,使学生掌握创业的基础知识,熟悉创业的基本流程和方法,了解创业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促进学生创业就业.

(摘自《北京考试报》8月15日)提高就业质量是全社会的大课题近年来,基层岗位缺人、大城市学非所用者扎堆的情况很普遍.
提高就业质量是全社会的大课题,需要从制度政策、文化导向等方面着力,多管齐下来破解.
陈宝泉最近有专家称,中国在读的医学生有60万人左右,最后只有1/6能成为医生,造成人才浪费.
另一方面,农村全科医生需求量大,目前只有7.
8万人,缺口高达52万人.
如果再把城市社区医疗点算进来,缺人更多.
医学生若能毕业去基层,成为医生的机会大增,但是很多人宁可不干本专业在城里"漂着",也不愿去农村基层.
依此类推,学铸造的不去企业,学种植的不去农村,基层岗位缺人,大城市学非所用者扎堆的情况很普遍.

近年来,我国高校把就业率作为办学的重要指标,相对于以前关门办学不管就业的情况是很大的进步.
但是就业质量问题日渐凸显,对口就业率低是其中之一.
虽然高校强调"宽口径办学",扩大毕业生的适应面,但是再宽也要有专业方向.
学理工农医的毕业生去做生意、进行政机关,几年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习实践多数作废,无论对个人的青春年华还是国家的高教资源都是巨大浪费.
这里面有教育、学校的原因,但是就业绝不是教育一家的事.
制度、政策漏洞大,社会文化导向偏差都是问题,需要多管齐下来破解.

就医学院校的办学而言,我国医学教育的各级学制都有压缩临床实习的通病,扩招后更显实习医院、合格的医生"师傅"严重不足.
医学生无法学到临床能力,毕业后难以顺利上岗.
笔者还曾发现,许多没基础的工程类高校一窝蜂地上环境专业,既无合格师资,又不去企业实践.
毕业生连管路、阀门都理不清.
这就造成一方面学环境的毕业生没人要,另一方面环保企业又缺人.

制度、政策的调整缓慢,基层待遇低的问题也不可小觑.
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和政府提倡专业人员支援边疆建设,"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彼时艰苦行业、偏远地区的收入也高.
计划体制打破后,收入多元化,越是发达地区、垄断行业收入越高,与基层和农村形成强烈反差.
这些年,媒体经常报道"最美乡村教师"、"最美乡村医生"的感人事迹,反衬他们圣洁心灵的是艰苦的工作、生存环境和长期低微的收入.
人们在感动、流泪之余,更不愿让年轻人步他们的后尘,加入"苦行僧"的行列.
此外,教育、医疗、农技推广等都是公办为主,基层"缺编"也是挡住年轻人的关口.
有些地区越是缺人才越是"缺编",新老员工、编制内外同工不同酬,编外新人绩优酬低.
这种情况当然不能吸引年轻人.

造成毕业生不愿回乡、下基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社会文化.
这些年来我们的社会功利、浮躁之风甚烈.
片面强调"知识改变命运",很少讲业绩改变人生,奉献提升社会.
五六十年前,像陈云、老舍这样的高层领导、文化名人,都要求子女读师范,去基层当教师,为教育事业奉献终生.
现在这种范例连"凤毛麟角"都谈不上.
许多青少年的追求就是赢得竞争、"杀入"名校,以高学历换取高收入的体面职业,去大城市扎根.
有调查表明,农村考生填报志愿都避开农牧专业,热衷报考管理或金融.
众多娱乐媒体喋喋不休地鼓吹争名夺利、纵欲享乐、低俗浅薄,对青少年产生严重负面导向,不利于他们选择社会需要的专业,立志创业或通过奋斗获得成功.
其实这已不仅仅是提升就业质量,它还涉及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涉及青少年成长、民族振兴与国家崛起等重大话题.

(摘自《中国教育报》8月22日)职场调查显示:今年大学生求职期望薪酬大幅提高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中华英才网近日发布的2012年中国最佳雇主调查报告显示,今年大学生求职更偏好的行业为政府公共事业类,而且期望薪酬较往年大幅提高.
这份报告显示,在2012年大学生求职偏好行业的调查中,政府公共事业取代金融业,成为大学生求职中最愿意选择的行业,而教育及文化业持续走热,列在第二位,其他大学生求职偏好的行业包括金融业、医疗和保健、电气及能源、计算机等.

中华英才网人力资源顾问刘兴阳表示,因为行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决定了初次求职者长期待遇水平和职业风险大小,所以一些具有政策红利、市场先机的优势行业,因其风险小、收益高而受到大学生偏好.
在期望薪酬方面,报告显示,薪酬期望相对较低的大学生越来越少,比例从2009年的21%下降到今年的3%,而期望高薪的大学生比例从2008年的9%提高到今年的20%.
根据统计,今年28%的大学生的期望薪酬为3000元至3999元,19%的大学生的期望薪酬为4000元至4999元,还有6%的大学生期望获得6000元以上的高薪.

(摘自《新华网》8月26日)90后入职场尽显鲜明多元个性期待"要钱更要闲"工作,喜欢比待遇更重要眼下,刚刚大学毕业的"90后"新人正陆续进入职场.
面对"90后"新人展现出的鲜明、多元的职场个性,用人单位有喜有忧.
对此,人力资源专家呼吁,对于"90后"职场新人,社会和企业不妨多些宽容和理解,并帮助他们尽快成长.

期待"要钱更要闲"一些"90后"初入职场,就让公司管理层"领教"到了他们的鲜明个性.
宋先生的公司招了7名大学生,其中6名是"90后",结果3个月培训期还没结束就走了4个,公司整个招人计划被打乱.
"90后"给出的"闪辞"理由让人匪夷:"伙食不好,不想呆了"、"上班路上地铁太挤"、"公司装修太土,瞧着压抑"……"在'90后'眼里,对工作的欢喜程度比待遇更重要.
"一家公司的人力资源经理许琳认为,在工作中,"90后"往往会更多地考虑自己的情感需要.
他们很看重工作内容与自己兴趣是否匹配,以及公司氛围、工作自由度等.
面试时,多数"90后"不谈"薪水","增长见识"、"增加经历"倒常被他们挂在嘴边.
因此,一旦他们不喜欢这份工作了,也绝对不会"熬着".

许琳还注意到,比起"70后"、"80后","90后"更注重"假期"概念,期待"要钱更要闲",带有加班、夜班、无固定双休日等字样的岗位很少受他们青睐.
思维开放,少有上下级概念"90后"的鲜明个性,也受到了一些公司的认可与欣赏.
"'90后'说话很直接,面试时这样,正式上班后还是这样.
"一家日用品公司的高管说,他与"90后"员工对话,对方很少有上下级概念,"这在以前的年轻员工身上是不太多见的".
在一次公司高管与新员工见面会上,一名"90后"还当面对公司各项制度进行"挑刺",指出软肋并建言献策,受到老板青睐.

不少用人单位对"90后"表现出的开放思维也颇为中意.
小石放弃了电信公司"铁饭碗",一门心思往喜欢的广告公司"钻".
他利用自己的动漫设计特长将策划方案做得妙趣横生,虽是新人,但已在职场中崭露头角.
传媒公司人力资源部的史女士认为,"90后"员工有活力、有激情,在工作中往往是表达意见建议最积极的群体.
与"70后"、"80后"相比,他们领悟力更强,思维更开放,在建筑等相关艺术类领域中,"90后"的作品更生动、鲜活.

宽容心态,多些理解和帮助"与其盯着'90后'的一些负面'标签'不放,不如充分用足他们的竞争优势.
"人力资源专家认为,"90后"的价值取向更加多元化,他们在职场中表现出的个性,代表了一个新趋势.
希望社会和企业能对"90后"抱以更加宽容的心态,多些理解和帮助.
同时,企业管理层也需掌握更多管理心理学,以更好地帮助"90后"员工成长.

记者了解到,随着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加盟,携程已提出要把公司打造成"最适合年轻人工作的地方".
公司注意到,生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这批年轻人,正是中国现代旅游业起步腾飞的亲历者,他们的创意会让旅行体验更"酷".
因此,公司在员工中征募"80、90旅游智囊团",从年轻人需求、体验等角度,对产品研发设计提出意见建议,使产品更贴近市场潮流趋势.
不仅如此,公司还成立了一个多元化的艺术团体,并设有足球、篮球、游泳、拉丁舞、瑜伽、街舞等20多个员工俱乐部,组织员工参与环保、助学等公益活动.
充满活力的企业文化令"90后"如鱼得水.

(摘自《解放日报》8月16日作者/王海燕)调查称海归求职普遍已无优势默认低调就业海归求职普遍已无优势今年6月,经过几个月的奔波,拥有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硕士文凭的张玲终于进入北京一家国企从事咨询工作,成为公司里为数不多的海归之一,但她在公司里表现得非常低调.
"像我这样从国外回来的应届毕业生与国内读大学的求职者相比,其实并没有太大优势,因此我也没有太高的要求.
但很多人还是习惯性地给我们贴标签,认为我们眼光高.
"而智联招聘近日发布的《海归就业报告》显示,超过七成的企业HR或管理人士表示不会优先录用海归.
不少知名企业的HR表示他们在招聘时会采用统一标准,根据岗位需求挑选合适的人.
有HR甚至说,即使两个求职者条件差不多,也不会因为其中一人有留学经历而优先考虑.

另据启德教育集团国际教育研究院发布的《2011海归就业力调查报告》显示,海归的起薪一般在3000元左右,薪金在3000-10000元的占受访人群71%,他们之中,有58%的受访者的工作职位是普通员工;月薪上万的人只有15%,这部分海归一般在企业或机构中担任主管、经理级别的职务;而真正的高薪人群更是少之又少,仅有6%左右的受访者是企业主、合伙人或公司CEO等高管.

同时,只有47.
69%的海归有明确的职场规划,而超过一半的人(55.
15%)认为"高不成,低不就"的模糊定位是海归就业的最大障碍.
职场专家指出,海归就业最重要的是调整心态.
智联招聘人力资源总监高煜东说,从调查来看很多海归都倾向于找外企和知名大公司,最关注薪酬福利和发展空间,但他们中的很多人能力和工作经验很有限的,并不能满足所期望层次的要求.
"大海归"仍是职场精英"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过半数的海归有在海外1-3年的工作经验,或是在出国前曾有3-5年的工作经历,这部分被称为'大海归',他们往往在国外生活了较长时间;另有近一半海归没有相关工作经验,学成即归国,甚至在国内也未工作过,这部分被划分为'小海归'.
"启德教育国际教育研究院人力资源专家解释,"'大海归'是就业市场上极具竞争力的人群,他们占据了职场金字塔的顶端,不仅是国内急需的人才,也是国内外企业争夺的对象.
月薪在10000-30000元甚至在30000元以上的那部分受访人群,确实是实至名归的'大海归'.
而'小海归'虽然在语言及跨文化背景的知识结构上有一定优势,但由于缺乏工作经验,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仅与国内应届毕业生类似.
"但科锐国际高科技行业资深顾问黄隽也指出,即使是偏中高端的海归人才,现在的就业优势相比前几年也弱了一些.
因为目前国内的人才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国际化人才资源也越来越丰富.
而且这部分海归人才总体来讲期望值偏高,职业定位偏差较大,因此找工作的挑战性也比较大.

-海归看自己小海归一再自降求职标准赵婷婷,大学本科在国内读英语专业,后赴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学习人力资源管理,硕士毕业后在天津某知名民企工作在读大学本科的时候,我就一直想出国读商科,开阔一下视野,但很多商科专业都需要专业背景,最后,我申请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这个课程最好的地方是,与实习结合多,课余我们都会去一家慈善组织完成与人力资源相关的项目,通过实习也锻炼了我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这段实习经历丰富了我的简历,也是面试时各公司最感兴趣的地方.

回国前,我周围的人都说海归在国内挺好找工作的,硕士的待遇也挺高.
但回国后,我才发现并不容易.
很多公司提供的是咨询类岗位,比如留学咨询等,而我不想放弃人力资源专业,此外海归硕士与国内硕士在薪酬方面差不多,也就每月四五千元,好的七八千元.
了解了实际情况后,加之我没有工作经验,也就降低了自己的期望值.

最后我只坚持两个原则,一是工作要与人力资源相关,二是月薪不能低于4000元.
但即使这样在北京还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不得已最终来到了天津.
我的经历表明,没有工作经验的海归还是不容易找到满意的工作的.

大海归对国内就业期望值低王先生,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本科专业毕业后在国内工作,1990年赴美范德堡大学和得克萨斯理工大学分别攻读社会心理学和MBA,此后在美工作十几年,2010年回国先后在IBM、戴尔担任高层管理职位.

我是因为要照顾父母而回国的,回国前我已经知道国内公司提供的薪酬肯定不能和美国相比,所以很多公司还是靠职位来吸引人,但海归人才的视野往往开阔,有远见,有时候反而会引来别人的嫉妒,而且以IT行业来讲,美国的技术可能比国内超前五到十年.
我本身从事的是IT咨询工作,但我的技能在国内还不是很需要.
所以我对在国内找工作的期望值本来就很低.

此外,我想很多在国外工作多年的海归回国工作总会有些不适应,即使国内的IBM、戴尔这样的外企,与美国公司的发展大方向是一样的,但具体做事还是很中国化,比如它们的等级观念非常强,在国外上级和下级只是一个职业问题,大家在一起依旧可以互相开玩笑.
在生活上更需要一个适应期.
我认为如果这样的海归能在一个公司熬过三个月,他应该就能继续做下去.

海归语录我觉得作为一个海归,我与在国内读书的人比,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我的思考方式和对待事物的态度.
我对待事情的态度更乐观,这就使我有了快速向上发展的潜力.
冯哲,新加坡海归像我这样从国外回来的应届毕业生与国内读大学的求职者相比,其实并没有太大优势,因此我也没有太高的要求.
张玲,美国海归业内认为,即使是偏中高端的海归人才,现在的就业优势相比前几年也弱了一些.
而这部分海归人才总体期望值偏高,职业定位偏差较大,因此找工作挑战性也较大.
中级海归继续"修炼"冯哲,高中毕业后在国内麦当劳打工两年,后在新加坡排名前五的大学攻读工商管理专业,2005年回国进入房地产行业,现在北京某房地产咨询公司工作.
高中毕业后我一直在麦当劳餐厅打工,出国前已经靠自己的实力升为餐厅的值班经理.
值班经理每天都要做日结和盘存,这就涉及到西方会计学的知识.
后来为了学习知识,也为了拿文凭,我就自费去新加坡读工商管理专业.
与一般学生不同的是,我之前的工作经验让我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会更加深刻,也告诉我什么才是我想要的.

但是留学回国后,我的第一份工作却是卖房子.
当时我的父母很生气:早知道回来是干销售,何必出去留学呢但我不这么认为,做销售需要很多沟通技巧,这也是我留学课程中所学的.
对于我留学后的第一份工作,我不问薪酬,只看有没有让我发展的空间,能不能看到我发展的潜力.

我觉得作为一个海归,我与在国内读书的人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我的思考方式和对待事物的态度.
由于接受的教育不同和所处环境不同,我对待事情的态度更乐观,这就使我有了快速向上发展的潜力.
所以,我很快就跳槽到了房地产咨询行业,职位也得到了上升.

-HR看海归海归改变团队思维角度黄文,安永大中华区人力资源主管合伙人从国外留学回来的人,他们的语言能力可能会强一些,观察、分析问题的角度可能会与国内的学生不一样,所以我们招海归是为了让团队多元化一些,能够多些人从不同的角度来解决问题.
目前的一个现实是,很多海归认为自己在国外读几年书的花销比较大,想在国内尽早把读书的投资收回来.
但从国内市场来看,刚回国的海归未必就能达到预期.
我觉得海归既然决定回国,就要接受与本土大学毕业生一样的起步,要看得长远一些,起步可能低,但中长期会有好的回报.

企业排斥混文凭的海归王奇珍,浙江轩昊服饰有限公司人力行政总监服装行业的设计岗位,是很希望招留学生的,尤其是从法国和意大利留学归来的,最好是有几年在国外的工作经验,国外市场竞争要充分得多,他们也能比较快地适应国内的职场.
所以有三到五年国外工作经验的海归很抢手.

对于那些没有工作经验的海归,有一些是家庭条件比较好,到欠发达国家混个学历,他们往往吃不了苦.
而在欧美发达国家留学归来的人,由于没有工作经历,很多人眼高手低,不踏实,企业很排斥这样的海归.

-就业指导结合国内外差距寻找落脚点詹晶明,启德教育国际教育研究院的人力资源专家我们调查显示,有59%的海归留学时选择的专业是经济、管理类,这一类专业一直是中国学子趋之若鹜的热门专业,而且去欧美等发达国家读MBA、学金融是很多人眼中争取高薪的必经之路.
但有些专业容易受经济形势影响,选择时不要盲从.
比如国内曾经掀起过学金融热,但现在这类海归人才很多,局部地区出现了僧多粥少的情况.

目前海归们回国后所从事的行业趋向多元化,据调查,所从事的行业主要分布在金融业(21%)、文化体育教育娱乐业(18%)、商业服务如咨询、法律(15%)、电信及电子信息服务业(9%)、制造业(5%)等.
行业选择出现的多元化趋势,说明留学生已经开始变得理性和实际,能结合自身的特点做好职业规划,并能结合国外先进产业与国内的差距来寻找职场落脚点.

同时,不少留学生选择了一些在国内看来较新的专业,但由于国内行业与国外专业教育间存在暂时的脱节现象,他们回国后可能一度会找不到对口的工作.
(摘自《新华网》8月20日)陕西:高校30个就业率低的专业被撤销新华网西安8月16日电(记者许祖华)记者从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16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陕西作为高等教育大省,在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中,建成16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30个就业率低的专业被撤销.

据陕西省教育厅介绍,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以来,陕西高校建成了16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8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70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4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56个国家级教学团队,累计31人获国家级教学名师奖.
同时,陕西省政府设立"陕西省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专项资金,为质量工程的实施提供经费支持,建设了326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922门省级精品课程、14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75个省级教学团队、139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为进一步适应陕西省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基于陕西高等教育学科专业、教育层次和教育资源合理配置的基础上优化专业结构.
根据陕西经济社会发展、学科专业结构布局,经高校专业设置专家组评议,陕西省教育厅共确定设置195个本、专科专业,同时撤销30个就业率低的本、专科专业.

(摘自《新华网》8月16日)高职学生发展遇瓶颈学风差、师资差是否是职业学校的通病职校毕业是否就真的起点低不好找工作一封职校学生的来信,使得职业教育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核心.
本报记者探访发现,职校学生就业并不难,难的是未来的发展和晋升.

事件缘起学生发帖称职校为"收留所"近日,一则对中国职业教育反思的帖子在网络上被广泛转发.
家乡在苏皖交界处的高淳县学生朱振辉发帖称,由于成绩不好,自己进入了职业高中.
在课堂上,"只要闹得不过分,老师绝不会管你;男同学很多在睡觉;女同学在聊天,嗑瓜子;有的同学则直接翘课.
下课后,男生找人去收保护费或者看哪个人不爽去揍他;女生边化妆边讨论哪个男生长得帅气,有没有女朋友;还有一些人继续在睡觉,好像所有事都跟他无关.
在这里,如果有同学想跟老师说哪个同学欺负他,老师会告诉他随波逐流就好了".

同时,由于是职校学生,他认为受到了歧视.
后来他进入南方的一家职业技术学院,然而发现,学的都是"陈芝麻烂谷子",每次实验课都安排得极差,人太多仪器太少.
他说,毕业时,工作也非常难找,各种招聘会上大专生的简历塞满了垃圾桶.
在他看来,职业学校最大的作用只是收留农村人的下一代,让他们不至于过早进入社会而沉沦的"收留所"而已.
现状调查服务业岗位需求量大在北京,高职生的就业情况如何记者从多家高职院校了解到,大部分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
由于北京产业门类较多,特别是服务类行业,需要大量的大专毕业生,因此,很多毕业生毕业时会有约两个岗位可供选择.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李俊琦表示,在北京地区,职业院校的学生就业形势比较理想.
今年,学生上岗就业已超过98%,接近99%.
她介绍,就北京地区而言,仅在2008年和2009年间,因金融危机出现了岗位需求下降,毕业生就业困难的情况,随后好转.
今年,就业岗位非常多,每个学生可以得到三个或更多的岗位推荐.
据悉,今年,北京有毕业生19万人,专科生4万多人,用人单位的需求量很大.
学生的去向主要是服务类行业,如金融、会计、营销、酒店管理等.

这些高职生,有的会成为银行柜员、大堂引导、证券销售,还有的会从事收银出纳等工作,据介绍,目前北京的单位从资金安全的角度考虑,更愿意雇用有本市户口的会计人员,因此,高职生的这一专业相对有优势.
此外,酒店类的工作需求量很旺盛.
李俊琦说,目前,物流类的工作需求量非常大,但是岗位工资低,很难留住人,特别是很多工作地点在五环外,一些北京孩子不太愿意选择.

毕业生以订单式就业为主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赵永良说,高职类院校一向重视就业,学校各个部门都会协调,为学生提供尽量多的就业信息,也有完善的内部检查机制.
目前,为了保证就业,各个职业院校都以订单班为主,通过校企合作带动就业.
他说,以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为例,学校与汽车公司合作,成立了"戴姆勒中国汽车学院",专门为奔驰汽车的生产和售后服务输送员工.
同时,很多单位也通过高职院校定向培养人才,如学校每年通过订单班的方式为邮政系统培养150多名员工.
此外,非常火爆的专业还有为北京地铁运营公司定向培养的"地铁班",地铁公司今年通过学校定向招收225名新生.
同时,他们与北京联通等通讯类企业也保持着合作.

据悉,很多高职学校都通过此种方式来带动就业,培养企业需要的岗位学生.
有的企业直接来学校做岗位培训,学生实习一段时间后便可以与用人单位确定是否正式录用.
四大困境生源总数正逐年减少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柏根才介绍,目前,高职类院校面临很大的问题就是招生困难.
为了弥补这一问题,北京公办类的高职院校都纷纷增加京外招生的计划.
然而,令高职院校忧心的是,京外学生的报到率并不理想,大约为七到八成.

柏根才说,根据估算,今年的高中毕业生为6.
8万人,明年为6.
5万,到2015年,毕业生为5万人.
2016至2017年,均仅有4万人,呈连续下降趋势,预计到2018年才会回升,达到15万人.

柏根才分析,毕竟是专科学校,对很多学生来说还是缺乏吸引力.
很多家长更愿意让孩子复读考本科,他们认为花3年时间读大专并无法达到目标.
同时,北京的消费水平较高,学费也并不便宜,很多外地家庭感觉承受不了,因此也不愿选择.

就业容易优质岗位少在采访中,虽然很多学校都表示高职学生就业不难,但是,他们也坦言,稳定、待遇较好的优质就业岗位较少.
由于用人单位需求量大,学生对就业的期望值也水涨船高.
学生们在择业时,考虑最多的是工资待遇、稳定性、发展空间等.
高职毕业生的选择去向普遍是首选事业单位,然后是市属企业、银行、国企等.
不过,这些理想的岗位毕竟较少.

此外,由于北京的职业院校有相当部分学生是去往服务类企业,学校表示,目前,企业对学生的外在形象要求非常高,对男生也有同样的要求.
希望女生苗条、美丽,气质优雅,男生也需要有良好的外在形象.
但是,由于现在孩子的营养都很好,所以苗条的孩子并不太多,很多特体的学生更是需要学校额外想办法,为他们寻找合适的岗位.

月薪不高学生不自信在农二代发的帖子中提道,由于是大专生,找工作不容易,也容易有自卑的心理.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李俊琦说,今年上半年,学校完成了对去年就业学生的跟踪回访,工作半年后的平均月薪为2800元左右,比本科生低.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赵永良表示,截止到7月份,本届毕业生的起薪大约在1500元到1700元之间.
通讯类的岗位,如果从事营销类的工作,加上提成可达到3000元左右.
目前比较热门的航空航天类的岗位,起薪也可以达到2000元左右.

多所学校表示,专科生待遇低于本科生主要与学历有关,但在销售类的岗位上,差距并不明显.
李俊琦说,虽然用人单位反馈还不错,但有些专科生和本科生或者研究生一起工作,总感觉很有压力,不够自信.

进修深造空间受局限记者了解到,很多优秀的专科生毕业后都渴望继续深造.
赵永良说,目前政府对公办类的高职院校投入已经接近本科院校的拨款标准,职业类院校也花费大量财力和物力强化实训环节,培养质量明显提高,大多数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不大.
同时,目前困扰很多学生的问题是上了职校后继续发展的问题.
很多成绩优秀的专科生关心能不能读本科或者考研.
不过目前上级有关部门规定,可以推荐15%的学生专升本,但最后录取仅为5%左右,这使得很多学生担忧未来的发展问题,感觉继续学习的路不畅通.

此外,在"重学历、轻能力"传统观念的影响下,许多专科毕业生在单位的发展空间非常小,很多岗位不对专科学生开放.
可是,很多专科生都渴望进一步学习,希望增加进修空间.
专家解读个人努力才能改变命运21世纪研究院院长杨东平认为,相当多的职业教育,在其专业性和市场适应性上并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往往只是提供学历,而无法在素质教育上进行完善.
杨东平表示,目前,社会上还是存在文凭崇拜的问题.
高考缺乏吸引力,高职成为失败者的无奈选择.
对于能否改变命运,杨东平建议,学生不要把改变命运与否与教育联系起来.
在学校,提供的是知识、价值观等内容,如果想改变命运,更多靠个人的努力,不要把不成功与是高职院校毕业生联系起来.
目前,社会上有很多深造进修的机会,可以依靠网络,还有很多社会学校,以及哈佛公开课等享用.
今天的教育环境其实取决于个人.

(摘自《京华时报》8月28日)逾三成高职录取生弃读秋季开学来临,高校已陆续发出录取通知书.
然而,被录取的新生们会如期到大学报到吗国内知名的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和评估机构麦可思公司最新一期调查显示,2012级录取生愿意报到的比例,国内一流名校为97%,其他"一本"院校、"二本"和"三本"院校、高职高专院校分别为90%、77%和69%.

麦可思公司调查发现,每类高校都有部分录取生明确表示不愿报到.
即便是名校,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也有1%的录取生不愿报到.
其他院校录取生不报到的比例,以高职高专院校最高,超过三成.
此外,还有部分录取生仍然纠结在"来"与"不来"的边缘.

调查还发现,不愿报到的2012级录取生中,打算复读的占51%,成为首选;也有部分录取生打算放弃国内高等教育,其中准备去国外或港澳台留学的占不愿报到录取生的7%,准备直接工作的占6%.

记者昨日采访武汉部分高校招办负责人.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招办主任曾希说,地大近年报到率都超过了99%.
没有来的学生多是对专业不满意,选择了复读.
由于贫困生资助体系比较健全,因家庭经济困难没有来的基本没有.
武昌工学院招生与就业指导处处长许拓说,该校弃读率近年在10%左右,弃读去向是复读和打工.
长江职业学院招办负责人说,该校往年弃读率超过10%.
湖北警官职业学院招办负责人说,该校往年弃读率在20%左右,在湖北高职高专院校中处于中档.
弃读类型除复读、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去打工外,还有被各类社会机构吸引走了的.
每年新生报到结束后,校方会整理没报到的学生名单,挨个打电话,但一般收效甚微,因为这部分学生已经做出决定、有了去向.

(摘自《长江日报》8月30日)录取通知书附婚纱摄影优惠券新生匪夷所思"我的通知书里竟然有婚纱摄影宣传册.
"日前,武昌理工学院一位新生在网上发帖晒出了自己收到的录取通知书,里面除了有录取通知书、入学须知、银行卡等常规"配置"外,信封背面还贴有一张某婚纱摄影机构的优惠券和贵宾卡.
众多网友对此惊叹不已,短短数日,跟帖达到数百条.

昨日,记者联系上发帖的考生,考生表示自己当初接到录取通知书时,发现信封背面用双面胶粘贴的婚纱照优惠券和贵宾卡,也觉得匪夷所思,遂将之晒在网上.
录取通知书附有婚纱卡这位网名为"氮腚"的新生,在帖子中表示,自己是随州考生,收到录取通知书时发现还有一份婚纱摄影的优惠券.
优惠券上还特地注明"恭贺金榜题名","显然是专门针对我们这些刚刚考上大学的,但我们要这个有什么用啊""氮腚"受访时说.

"氮腚"将自己收到的录取通知书和婚纱照优惠券,晒在了网上,引来众多网友关注.
不少网友表示,这样做广告推销有点过分,对此很无语.
也有部分新生跟帖爆料,自己收到的录取通知书里也携带了各种推销广告,身为考生只能被动接受.

谁做的手脚一时难判断武昌理工学院招办有关负责人介绍,该校所有新生录取通知书,均由邮政快递到学生手中.
为防止广告商在信封中夹带传单等,学校今年将所有考生的录取通知书、报道须知、银行卡等物品封装好后,由邮政速递公司上门收取已经封口、打印好投递信息的信封,向各地送达,"学校绝对不可能做夹带广告这样的事情".

看到网上的帖子后,校方及时与负责投递的邮政速递公司联系,该公司也明确表示,不曾在录取通知书中夹带任何广告.
记者根据"氮腚"提供的婚纱优惠券上的摄影机构名称检索发现,该机构是随州一家本土企业.
"氮腚"也表示,村里今年考上大学的多名学生,虽然考上的是不同大学,但录取通知书上,都附有该机构的婚纱优惠券.

记者电话与该婚纱机构联系,该机构接电话工作人员以负责人不在为由,称不清楚此事,拒绝接受采访.
武昌理工学院决定将此事向省邮政局投诉,要求查明原因,向考生、考生家长和校方道歉,挽回由此给学校造成的负面影响.
夹带问题困扰高校多年录取通知书夹带问题,近年来一直是困扰高校的一个老大难问题.
2002年起,本地10所一本院校与邮政部门开展合作,但前几年,出现一些学校的新生录取通知书遭遇不同程度的私拆,被放入了未经学校许可的广告资料,2010年,有数所高校就此拒付快递费.
一不愿具名的高校招办主任表示,尽管每年高校再三明确要求,录取通知书不准私拆、不准夹带、不准泄露学生信息,但仍然会出现类似情况.
据了解,目前已有一些省份招生委员会下发通知,要求各高校规范新生录取通知书的寄送工作,高校录取通知书不得夹带商业广告,以维护已录考生的权益.
(摘自《新华网》8月17日作者/徐啸寒)高职院校招生外患重重完成招生计划困难10多年前,高职专科院校曾让不少学生艳羡.
今天,敞开大门、没了分数线的高职,却成了学生们迫不得已的选择.
1.
不划分数线,依然难完成招生计划"高职征报志愿时,我们看到网上的报名数字就那么一个一个不紧不慢地往上蹦,到9700多就停止了,1万都没突破.
"8月初采访我省几所高职院校招办主任或招生就业处处长,大家不约而同回忆起去年录取期间的这一幕.
去年,我省高职有3万余名招生计划没有完成.

记者在运城某高职院校采访时,对于"2011年录取最低分是多少"的提问,该院校相关负责人苦笑着说:"去年录到100多分,基本上是只要愿意就可以来上,就这样计划也完成不了,还得主动出击找学生.
""往年招生高职要分批次,还要划定每个批次的最低分数线,但近两年,为帮助高职院校完成招生计划,不划分数线和批次了.
"山西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杨郁说:"主要原因是生源出现了问题,不只是那些原来生源就不好的院校,几乎所有院校都出现问题,只不过有的是从吃得好变成吃得饱,有的从吃得饱变成吃不饱.
原来是学校选学生,现在成了学生选学校.
"今年的高职招生大战在三四月份甚至更早便打响了.
我省今年扩大了高职自主招生规模——前两年只有三五所国家骨干示范高职院校试行,今年扩大到了22所,自主招生工作3月开始.
戏剧性的一幕是,在一些国家骨干示范高职院校设定各种考试、面试规定,准备选拔优秀人才时,部分院校却根本没有举行考试,只要报名就收,个别院校还采取各种手段招揽学生.
即使如此,相当部分院校还是没有完成招生计划,最初确定的9000余名招生计划,最后只完成不到8000名.

招生计划都难以完成,生源质量更难以顾及了.
"我们也考虑能否不降分录取,但是没办法,计划完成不了.
"山西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办公室主任蒋鸣说.
与该校一样,山西财专、山西工程职院、山西建筑职院等这些我省高职领域的好学校,在去年也不得不降至200分左右招生.

2.
高职招生外患重重"招生难有社会大环境的问题,也有高职院校自身的问题.
"杨郁表示.
从社会大环境来说,高考报名人数逐年下降和招生人数逐年增长,是最主要原因.
杨郁列举了部分数据:全国高考报名人数在2008年达到巅峰——1050万,当年招生人数599万,录取率57%;今年报名人数915万,招生人数685万,录取率75%.
从我省来说,2008年录取率不到45%,2012年录取率已经接近70%,但报名人数比2008年还低.
这一增一减必然会造成院校之间生源竞争激烈.
这不是个例,而是全国共性问题.

同时,"近几年北京、河南等省市高职院校迅速发展,我们的本科院校也不一定比人家的办学条件和设施好,高职院校更是发展缓慢,难以比肩.
"蒋鸣分析说,"人家与我们抢生源,优势非常明显.
而且受传统观念影响,我省多数学生都愿意到外地上学,只要分数够,首先考虑的肯定是北京、上海等地的学校.
""近年来,三本(注:现改为2C)院校大量扩招,已占到本科招生计划的一半,这也大大挤占了高职院校的生存空间.
去年我省2C院校理科最低分330分,今年第一次划线才350分,高职录取跌到100多分也就是意料中的事了.
"杨郁说.
高职教育的投入也是不少院校反映的一大问题.
"近年来投入确实加大了,但多数投给了学生,学校依然是'吃饭'经费——只能保证人员经费和仅够维持正常运转的办学经费.
"采访时大家纷纷表示.

3.
高职有的甚至不如以前的好中专"有些学校虽然现在改成高职,但实际还不如以前的中专,帽子戴上了,仍然是个'瘦小人'.
大概有1/3的院校存在这样的问题.
"《山西职教》杂志主编柴天禄希望高职院校多寻找自身的问题:"有的院校从中专升格到高职十几年了,学校几乎没有变化,部分学校办学条件差,甚至不如一些县级职业中学,根本达不到国家有关高职院校办学条件要求,而且相当部分院校存在教学质量低下、管理手段落后等问题.
"我省有47所高职院校,其中多数曾是行业院校,具有鲜明的行业特点和优势.
但在10多年发展过程中,"重复建设问题严重,特别是专业建设盲目重复,什么专业热就开设什么专业,师资缺乏怎能保证教学质量"柴天禄说.

杨郁对此也感触颇深:"计算机热就都开设计算机专业,财会热就都开设财会专业.
前几年政府大量投入导致建设领域兴盛,建筑类专业迅速热起来,有条件的院校都在增设相关专业,去年某个并不是太好的学校,光建筑专业就招了8个班.
"高职教育定位不明确,特色不鲜明,教学质量低下,学生不愿意上,上了也学不到真本事、就不了业等情况,在高职院校普遍存在.
"农村有些家长更愿意把上学需要花费的三五万元拿出来,给孩子盖房子娶媳妇,或者让孩子出去打工,反正上了高职出来还是打工,这种新的'读书无用论'现象需要警惕.
"采访时,几所院校招生负责人提出同样的担忧.

4.
单纯迎合市场不利于长远发展"高职院校要更好地发展,必须合理确定招生规模,尤其是专业布局.
各高职院校应研究和预测规律,要有预见性,不要盲目跟风.
"柴天禄举例说,山西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前身是太原冶金工业学校,早些年由于招生遇冷,全国不少冶金学校放弃了冶金相关专业,但该校一直坚持了下来,现在相关专业毕业生成了"抢手货",就业率连年达100%.

山西药科职业技术学院今年5月刚刚更名.
"原来叫山西生物应用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应用'这个词范围太大.
我们的特色在药科,这次改名就是要突出特色,明确定位.
"该校招生就业处处长王宝平说,"经过市场调查,学校目前设有18个专业,基本涵盖了医药行业和相关企业需要的各个方面.
我们想通过加强内涵建设来扩大社会声誉,以应对目前生源下滑的趋势.
"杨郁表示:"对高职院校来讲,还是要加强自身的内涵建设和专业建设,很多院校追求规模效益,结果教学质量跟不上、就业就不了,只会自己砸了自己的牌子.
所以,最根本的是要转变观念,把质量效益放在第一位,不一定要有多大规模,最起码要让学生真正学到一技之长.
""继续提高录取比例,让更多人接受高等教育,这是大趋势,况且目前我国的高校录取率还不像发达国家那么高.
"柴天禄说,有媒体表示"高职院校新一轮的洗牌开始了",许多高职院校也意识到了危机,但促进高职教育发展,除了加大投入、加强监督检查外,更重要的是思考如何扎扎实实办好职业教育——对于学校来说,这不只是对社会、对学生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

(摘自《山西新闻网》8月20日)野鸡大学美国最多中国留学生成最大输出群体被国际教育界嗤之以鼻的"野鸡大学"再次受到全球媒体瞩目.
根据美国教育部最新公布的全球"野鸡大学"名单显示,美国的"野鸡大学"文凭居全球榜首.
而根据大量数据显示,"野鸡大学"虽然在海外不被认可,却意外满足了中国社会对"洋文凭"的需求而大放光彩,中国留学(微博)生已成美国"野鸡大学"的"富矿".

"文凭工厂"美国最多日前,美国教育部、美国高等教育认证委员会(CHEA)、俄勒冈州和缅因州教育厅共同公布了最新的全球"野鸡大学"黑名单.
此次曝光的未被认证的大学和教育机构共691所,其中仅美国就有342所,几乎占了一半.
与两年前名单相同的是,美国大学数量仍是全球最多的.

"野鸡大学"是一个贬义词,指一些大学或学院随便向学生发出证书、文凭等,而这些证书或文凭并不被部分雇主或一般大学所承认.
此类院校又被称为"文凭工厂"(DiplomaMill).
通常,这类学校颁发假文凭、假学历有两种方式:一是向留学生收取昂贵学费,然后装模作样上点课后就颁发各种学位;二是直接卖学位,留学生连课都不用上,就可以获得想要的学位.
此次曝光院校所涉区域遍布全球46个国家和地区,比两年前多了10个,这说明一些地区对"野鸡大学"的市场需求增多,导致"野鸡大学"在全球的"侵蚀"范围扩张.
在院校种类上,则比原来的综合大学、专业学院和远程教育三种少了一种,即远程教育学校.

美国一些"野鸡大学"前几年进军中国.
据调查,"野鸡大学"的MBA(微博)学位最吃香,成为"重灾区".
2010年7月1日,"打假卫士"方舟子在微博上对"打工皇帝"唐骏的学历提出疑问.
唐骏的母校美国西太平洋大学,也迅速成为国内网络搜索热词.
英国内政部2011年6月13日公布,自2010年5月以来,因非法办学等,英国已经取消了33家教育机构的资质,另有32家机构的招生资质被暂停.

中国学生"贡献"最大据一位曾在美国就读研(微博)究生课程的中国留学生透露,他每年为美国经济贡献近3万美元,一个中国留学生几乎可以养活一个美国人.
实际上,中国留学生的贡献远不止于此.
根据美国商务部的统计,2010-2011年,外国留学生向美国大学支付的学费就达143亿美元.
再加上生活上的各种花费,留学生对美国经济的贡献高达202亿美元.
15.
7万名中国留学生已占到了全部在美留学生总数的近22%,中国留学生为美国经济做出的贡献,估算在44亿美元以上.

十几年前,只有国家公派的留学生才有资格享受出国留学,让很多中国学子无比向往,导致中国在最近几年出现壮观的"留学潮".
一些学生无法达到海外高校正常的入学要求,违规渠道就成了不少家长(微博)、学生的选择.
据了解,国内留学生上"野鸡大学"有"主动型"和"被动型"两种,新东方前途出国市场部总监李浚表示,"野鸡大学"总会有中国学生"自愿上钩",这类学生主要集中在一些不愿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提高学习成绩,也不能够认真准备语言考试;家庭条件相对优越,能够支付国外高额的学费和生活费用;抱着在国外混个"洋文凭"的不良心态而不太在意学历是否被认可;并侥幸认为回国后可以在国内蒙混过关,以"海归"身份获取好工作和日后晋升的机会.

而"被动型"上"野鸡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则主要受害于本土的某些黑心出国留学机构.
随着近几年留学市场的不断壮大,在这一过程中,各种各样的留学中介都应运而生,服务和宣传参差不齐,甚至还有个别公司会为了眼前利益向客户盲目许诺,提供一些虚假的留学信息,从而影响家长和学生的留学决策.

始作俑者多为"黑心"中介《纽约时报》曾披露,近年来美国大学屡屡发现中国学生的申请资料广泛作假,包括论文找人捉刀、找枪手代考英文能力测验等.
由于对中国市场不熟悉,美国学校很难分辨真正优秀和有问题的申请人.
而帮助这些留学生造假的正是国内的某些黑心留学中介.

根据记者走访市内多家留学机构发现,大型的留学中介集团基本上已经杜绝了"野鸡大学"项目.
据启德教育北京分公司的美国留学(微博)顾问高玮透露,公司会严格审核海外合作院校的资质.
反而是一些小型的留学中介,仍然表示可以提供"无须语言考试"就能出国留学的课程.
海华伦国际留学中介的留学业务经理苏永西在向记者推荐美国研究生留学课程时表示,虽然"野鸡大学"已经被国家名令禁止,但留学中介仍然有令学生不用上课就能拿到学分的课程项目;此时,一名没有语言成绩就要出国的留学生正在等待他美国大使馆面试前的最后指导.

在李浚看来,出国留学是个良心工程,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幸福,为学生从合适度、匹配度、兴趣爱好、家庭能力等方面做出规划,为孩子设计今后的职业发展.
"我们向学生推荐的学校肯定是以中国教育部涉外监管信息网上公布留学清单为准的,名单之外的学校我们是肯定不会向学生推荐的,只要是这个清单上的学校,就都是受到中国教育部认可的,肯定不是'野鸡大学'.
对于不适合出国留学的学生,我们也会劝说他寻找更适合的人生发展路径.
"李浚谈道,"在选择留学中介时,广大学生和家长要独立判断,理性分析,一定要选择那些信誉好、知名度高、专业意识强的公司".

(摘自《北京商报》8月21日)民办教师频辞职只想要事业编制和同等待遇近日,记者在山东、云南、上海等地采访发现,暑假里一些民办学校的教师非常忙碌.
他们或投简历找新单位,或办理调动手续,希望能在下个学年进入公办学校,得到期盼已久的事业编制.
尽管法律规定民办学校教师与公办学校教师具有同等地位,但现实中民办学校教师在退休待遇、职称评定、社会保障、评优评先等方面与公办学校教师仍存在较大差距.
有些地方正探索为民办学校教师配备事业编制,引起社会争议.

民办学校教师为何频频跳槽"学校走了五六个专任教师,到现在也没招到合适的新人,下学期恐怕连课都开不齐.
"近日,山东淄博一位民办学校校长不停向教育局求援,指望能借来几个公办教师度过难关.
不只在淄博,全国的民办学校校长们都为教师流失伤透了脑筋.
据调查,民办学校教师跳槽频繁,民办幼儿园、小学、中学与高校聘期三年以上的专任教师分别只相当于公办学校的29%、29%、38.
2%与39%,这严重制约了民办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

"民办学校教师与公办学校教师拿着同样的教师资格证,承担一样的育人工作,但退休后的养老金还不及相同资历公办学校教师的一半,如此巨大的落差,民办学校怎么能留得住人.
"复旦大学视觉学院党委书记邵敏华说.

除了编制,民办学校教师在资格认定、职称评审、进修培训、课题申请、评先选优、国际交流等方面与公办学校教师的差距也十分巨大.
"当年进入公办学校的同学,现在早已几个课题加身,有了这些资本,评职称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而我根本没有培训和申报课题的机会,评职称遥遥无期.
"云南某民办学校的李老师,提起这些事就伤心不已.
《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民办学校教师"与公办学校教师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
但在现实中,这一"同等"迟迟得不到落实.

事业编制难道是唯一解药民办学校教师队伍不稳定现象已引起国家重视.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金进入教育领域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民办学校教师在资格认定、职称评审、进修培训、课题申请、评先选优、国际交流等方面与公办学校教师享受同等待遇.

在一些人看来,让民办学校教师拥有事业编制,就是使其享有同等待遇的最好办法.
现实中,也有地方正是这样做的.
第一类,实施民办学校中公办教师身份不变制度,解决部分教师的编制问题.
在湖南邵阳和宁夏的一些地方,公办教师在民办学校工作期间,身份不变,工龄、教龄连续计算不变.
同时,被聘教师在民办学校任教期间符合国家政策规定退休的,由原公办学校办理退休手续,恢复财政供给.

第二类,实施民办教师单独核编制度,给全部教师"身份证".
在浙江德清县,政府为民办学校单独核编,民办学校教师的养老、失业、医疗等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均由民办学校参照公办教职工标准办理.
即使教师合同到期,被校方解聘,教育局也会对教师负责,并予以安置.

但有人对此提出了质疑:民办学校教师一面拿高薪,一面享受事业编制,这并不公平.
"这些拥有大量公办教师的假民办学校,具有先天优势,让我们这些纯民办学校无法生存.
"一位民办学校校长说.

教师最盼望退休后待遇不降在上海市民办高校工作委员会书记杨月民看来,民办教师的身份问题,说到底是要改变同工不同社会保障的格局,大力提升民办教师退休后的待遇,"在国家推行事业单位改革的大环境下,为民办学校教师争取事业编制,并不切合实际".

杨月民的观点得到了上海建桥学院董事长周星增的支持.
他认为,解决教师退休后的待遇并非只有争取事业编制这一条路.
他说:"用人自主是民办学校的优势,也是根本,如果教师编制被教育局统管,那么民办学校的用人权也就难以落实.
"上海为此鼓励民办学校参照企业年金制度为专职教师缴纳年金.
这笔钱的缴纳方式与公积金相同,按照工资的5%至12%缴纳,由单位及个人共同承担.
教师退休后,这笔钱将全额返还给个人.
这样既能保留民办学校的机制特点,又能保障教师退休后的待遇.
此外,上海还在原先基本养老保险基础上,让民办学校教师享有"补充养老保险",填平了民办教师与公办教师待遇差距,解除了其后顾之忧.

"原来,总有人认为没有事业编制的民办教师矮人一等,但我并不这么看.
民办学校发展好了,教师的待遇也是有保障的,甚至会更好.
对教师个人来说,在适合的环境里实现人生的最大价值,比守着事业编制更重要.
"上海市模范教师、杉达学院教师游昀之说.

(摘自《新华网》8月17日作者/张婷)大学生军训需要重视创新暑假行将结束,转眼又到新生开学.
毫无疑问,高校新生入学的第一课必然是军训.
今年2月,教育部、中宣部、财政部等7部门联合发文《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育部网站2月5日公布),明确要求各高校要把军事训练作为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军事技能训练时间为2~3周,实际训练时间不得少于14天.

军训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大学生接受国防教育的"必修课",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承担的角色和作用正被越来越多的高校认识和重视.
然而,近几年来,军训过程中暴露出来的许多问题也经常见诸媒体.
2010年9月8日,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新生军训第二天,女生张溯珣在回宿舍休息途中出现呕吐等症状,随后被医院宣布"脑死亡".
时隔两天,9月10日,湖北经济学院大一男生徐迅也在军训第一天猝死.

"三天死了两个大学生",此话听起来虽然可怕,但军训"猝死"无疑是个案,是极小概率事件.
然而,如果我们一味地避开科学组织军训的责任,简单地将此事归结于如今的孩子体质差,不能吃苦,难免显得有失偏颇.

说起军训,我们会很容易联想到"站军姿、踢正步、练队列、军体拳",几十年一成不变,年复一年,非常单调枯燥,与《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中载明的"单兵战术"、"轻武器射击"、"野战行军生存"、"国防战备"、"国际战略环境"等内容要求大相径庭.
而且,由于军训为国家法律所规定,具有一定的严肃性、强制性,并被赋予考验韧性、磨炼意志等神圣的光环.
所以,长期以来人们很少去质疑军训的内容和形式.

近两年,随着90后体质较弱学生在军训中晕厥人数的不断增加,一种"取消大学军训"的声音开始蔓延,其主要原因恐怕并不在于大学必修军训本身的合理性,而在于现实中高校军训的具体内容和方式不够合理完善.
眼下,各地高校正在紧锣密鼓地制订军训计划,新生军训工作如何创新应该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和值得探讨的话题.

从军训的初衷和功能来看,军训可以教学生怎样做人、怎样吃苦耐劳、怎样迎接挑战、怎样处理自由与纪律的关系.
军训可以煅炼体质、磨砺意志、培养毅力,增强国防意识与集体主义观念,可以培养团结互助的作风,增强集体凝聚力与战斗力,可以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培养思想上的自立和独立,还能帮助我们养成严格自律的良好习惯.
这些无疑都不可避免地需要太阳底下的暴晒、水泥地上的"烤验",需要"掉皮掉肉不掉队,流血流汗不流泪"的坚韧.

然而,就教育的本质来看,我们不必要将军训搞成惩罚性,甚至摧残性的训练,而应该与时俱进地更加重视军训内容的设计和形式的创新,不仅要将基本的军事技能训练纳入军训,更要将"野外求生、素质拓展、灾难应急、常规救护、安全防护"之类的实用技能内容纳入其中,而学校则要在师资、教材、器材等方面给予充分保证.
在训练的形式上,不仅要有必要的队列训练、军姿强化、军纪灌输,更要穿插参观军营、观摩内务、开展国防知识竞赛、军歌竞唱、观看兵器(实物、模型、图片)展览、国防讲座等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军训之于人生,是一次难得的特殊体验,军训的不可缺失和终身难忘往往会从学生的军训日记中得到印证,从学生与军官们的依依惜别中充分感受,训练中的汗水、疲惫、痛苦,常常会成为学生们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经历.
为了让这段回忆更加美好,为了让军训能够实现初衷,我们迫切需要重视军训工作的改革和创新.
(作者系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高教研究所副所长)(摘自《中国青年报》8月20日)北京11所高校食堂存在严重问题被令彻底整改为抑制菜价过快上涨,62所高校建食堂"价格平抑基金",占全市总校数2/3昨天来自市教委的消息,6月份对全市89所高校食堂检查发现,11所高校食堂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将督促学校完成彻底整改.
食堂长效机制未真正建立去年,北京市教委下发了"2012年市教委所属预算单位部门预算的通知",要求各高校根据在校生数,按照一定比例安排资金,设立学生食堂饭菜价格平抑基金,根据价格上涨情况,适时对学生食堂基本大伙(包括社会企业经营的食堂)进行补贴.

为抑制饭菜价格过快上涨,今年北京启动了高校食堂价格平抑基金.
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各高校虽然有的建立了"平抑基金",有的对食堂进行了补贴,但食堂长效机制普遍尚未真正建立.
1/3学校食堂监督力度不够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6月市教委检查了全市89所高校的食堂工作,结果显示,89所高校中,62所高校建立了食堂平抑基金或对食堂进行了补贴,约占总校数的三分之二,多数学校能不同程度地将食堂优惠政策落实到位.

另外,全市70%的高校有社会力量承办的学生食堂或档口.
多数学校能够做到依据合同条款对其实施监管,三分之一的学校在食堂监督和准入方面执行力度不够.
6所民办校食堂不达标被令整改检查人员在检查中也发现高校存在的一些问题,一是成本上涨导致食堂运行压力增大;二是食堂员工工资待遇有待提高;三是部分职业院校和民办院校食堂管理薄弱.
在此次检查中,11所高校(部属1所、市属4所,民办6所)被检查出问题较为严重,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9-10月开学后,将再组织一次重点复查,督促学校完成彻底整改.
(摘自《新华网》8月18日作者/杜丁)高校"潮课"屡获曝光引热议课程开设以何为准最近,中山大学宣布开设"哈利·波特与遗传学"选修课,大连海事大学开设"船舶保安"课程.
随着多所高校"潮课"被曝光,一时间引起舆论对高校课程设置的关注.
提升课堂吸引力"潮课"不断推陈出新厦门大学体育课教学生爬树,中山大学计划开设"哈利·波特与遗传学"课程……近几年,一些曾流行于小说、电影或网络的"明星"甚至游戏,与一些学科知识融合后,相继进入大学课堂,成为不少80后、90后大学生竞相追捧的选修课.

"近年来,为了提升大学课堂吸引力,各种追赶时代潮流的新课程不断进入大学课堂.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雷万鹏认为,现在,部分大学课堂出现一些符合学生口味的新课程,是一种好现象,它反映出越来越多的教师正在根据学生的时代特点,不断引入新的元素,革新课堂教学,试图通过改变传统的课堂呈现方式,提高课堂吸引力.
这种创新做法值得推广,但要避免功利化倾向.

与中山大学将大学生耳熟能详的哈利·波特引入遗传学课程相似,去年9月,广东河源职业技术学校将风靡网络的"三国杀"游戏引入课堂,并面向该校学生开设了选修课"三国杀攻略教程",颇受学生欢迎.
每学期,学校开放选课系统不到10分钟,选课名额就已爆满.

其实,学科知识与学生喜闻乐见形式两张"脸"越贴越近的,不只是网络游戏"三国杀".
此前,大连海事大学航海学院也开设了"船舶保安"的必修课程,该课程被外界传为"海盗研究"课程.
其中,有部分内容是向学生传授遇到海盗的应急措施以及相关工具的使用.
亚丁湾事件后,该学院曾开设了"海盗防护"系列讲座,从海军护航编队如何保证商船安全的角度讲授抗击海盗的方法.

大学既植根于市场又要高于市场学科知识与学生接受意愿之间相互"推搡"导致课堂沉默,一直是大学课堂的一种"通病".
"现在的大学,就像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一头是课堂吸引力不足,师生相互'置气';另一头是用人单位不断抱怨大学培养的人不好用,要求学校在课程设置和教学过程中,要有市场意识、商业意识.
"雷万鹏认为,大学本应有大学坚守的价值,要与市场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自身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专业和课程设置不能完全唯市场是瞻,不能以赶时髦的方式来追求学生就业、专业对口等短期效应,而应尊重高等教育的本质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以不变应对市场的万变.

对于"潮课"引发的争议,一位"潮课"的任课教师说,过去,给学生讲学科知识,他们根本不愿听,有的是埋头看英语单词,有的看小说.
现在,把学生们熟悉的游戏搬进课堂后,不仅学科知识顺利教给了学生,而且更重要的是课堂根据市场需求,加入了大量对学生就业有用的技巧.

中山大学前校长黄达人认为,毕业即工作,实际上是职业教育的追求.
虽然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但这并不意味着普通本科院校就要主动去靠近市场需求,被市场所"绑架",而应根据办学和人才培养的不同目标,有相对独立于短期就业市场之外的价值追求.

"大学要根植于市场又要有高于市场的意识,不能完全跟着市场走.
当前,国内高等教育有种不好的现象是,忽视职业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之间的差异.
如果普通本科院校课程设置过于紧扣市场需求,一方面可能使普通本科教育演变成职业教育,另一方面可能使高校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其课程、专业体系始终处在不断的变动之中,这并不符合高等教育的自身发展规律和高层次人才培养规律.
"黄达人说.

"潮课"反映学科发展和学生需求的变化"当前'潮课'层出不穷的背后,其实正说明了学科的发展、社会分工的变革以及教育对象需求的变化,要求高校专业及课程设置急需重新审视和调整.
"雷万鹏认为,要打破这个困局,当务之急是,课程设置在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下,要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强调教师设置课程的自主性.
比如,市面上虽然早就找不到黑白电视机了,但前两年有所大学居然还给大学生们开设了一门"黑白电视机维修"的课程,"像这样的事情,在某些大学还存在".

对高校而言,什么样的"潮课"能开,什么样的老课程、老专业可以关停,究竟当以什么为参照"任何一门课程不能随便开,也不能单纯以学生喜好为标准,而应同时考虑学科发展、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以及是否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湖北某高校教务处长说,高校目前的专业和课程设置都是依据学校学科特点、社会各行各业不同时期发展特征等设计出来的,开设每门课都要事先经过学校反复研究、严格审核.

但事实上,也不乏有高校开设的"潮课"披上了国际通识教育的"盖头".
"其实,中国与美国的高等教育,在专业、课程设置上是不同的.
这是由国情和教学体系不同所致,并无优劣之分.
比如,在美国,本科教育阶段强调的是通识教育,专业学习实际上是在研究生阶段完成的.
但在我国,高等教育需在本科阶段既要设置通识课程,还要开设专业课程.
两者间的比例、分寸如何拿捏,这是当前确实需要研究和迫切解决的问题.
"黄达人说,"课程如何开设,相信每个学校都能对照各自办学目标,自主决策.
"(摘自《中国教育报》8月29日作者/柯进)教育公平首先要教育均衡扩总量提高质量是基础【对话背景】教育改革牵动人心.
在这一重要领域的改革中,公平无疑是一个基础性话题.
理念上的教育公平如何对接实践中的教育均衡普遍性的教育公平如何在具体的经济社会环境中落到实处教育公平的实现中政府和社会如何形成合力我们请到刚刚卸任的云南省教育厅厅长罗崇敏,共话教育均衡问题.

"教育公平具有现实针对性,这包括了起始性公平、过程性公平、结果性公平.
""在发展理念上要'有教无类',民办公办一视同仁,促进二者平等竞争、共同发展.
"扩大总量提高质量是基础本报评论部:我们国家在学人口超过2亿,可以说是在办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
教育公平,一直是教育改革的一个中心议题.
但有人认为,教育公平只是一个理念,难以落到实处.
自2008年起,您担任云南省教育的"当家人"4年多时间,您如何看待这样的说法罗崇敏:现代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教育公平,以人为本.
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教育公平,我们基层的履职者也在全力推进教育公平.
我认为教育公平具有现实针对性,这包括了起始性公平、过程性公平、结果性公平.

以云南为例,我们今后10年教育发展改革的目标,即"三个共同目标":使云南教育与全国教育共同发展,使云南的孩子与全国孩子共同成长,使云南各族人民与全国各族人民共同享受教育改革发展成果.
这里面最核心的就是教育公平.

要推进教育公平,首先要扩大总量、调整结构,这样能让更多孩子有公平的基本教育机会.
其次是要加强学校现代管理,提高教育资源质量,缓解因为质量不均衡而产生的择校等问题.
本报评论部:中国国情复杂,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教育方面的政策,也不太一样.
云南地处西南边陲,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与利用方面,有什么难处,又有什么经验罗崇敏: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去年我们在教育上的投入是624亿元.
这数字不小,相当于我们5块钱中就有1块多投在教育领域.
中央对云南的教育也很支持.
不过,云南经济发展还相对落后,要说难,就难在即便中央和省里对云南教育的支持很大,但钱还是不够.

另外一个难点,是我们"点多、面广、战线长",现在还有几千个市以下的办学点,做到"公平"的难度很大.
有什么破解之道呢我们的一个办法是进行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通过科学分析、合理规划来收缩校点.
这几年撤销了324所中小学,另外撤了8000多个市以下的点.
先建后拆,拆了以后还要加强管理.
我们努力建设寄宿制学校,西方发达国家在寄宿制学校学习的学生是"贵族",在云南却是贫困地区、落后地区、农村的孩子上寄宿制学校.
另外就是,加强教育信息化的建设,我们要用信息化的手段整合利用优质教育资源,包括国际国内的优质教育资源.

不能把民办学校工具化本报评论部:如果说教育公平是一种价值目标,那么,要在现实中尽可能地接近公平,您认为最重要的是什么罗崇敏:实现教育公平,前提要实现教育均衡发展.
现在,我们的教育均衡还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等等.
要推动教育均衡发展,还得从根本上努力.
从云南的实践来看,我觉得有几点比较重要.

首先是要把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作为重中之重,这是教育均衡的基础和关键.
云南省和教育部签订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要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把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作为重点任务落实下去.

其次是调整教育投资结构.
要把教育投资重点放在农村、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增加这些地区的教育资源总量.
同时,在有条件的城市地区,还要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民间教育,包括民办幼儿、小学、中学和大学教育.
通过调整民办和公办的教育资源结构,调整教育资源的投资结构.

第三是进一步健全资助教育.
包括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的资助体系、生活补助资助体系,还有困难补助体系建设.
去年云南投资了157亿元,使700多万学生得到了资助.
本报评论部:您刚刚提到要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民间教育,在实现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上,民办教育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罗崇敏:如果仅把民办教育作为增加教育资源的一种补充的话,是把民办教育的发展工具化了.
这样就容易带来恶性循环:把民办教育工具化,民办教育也把教育工具化.
怎么理解呢如果把民办教育当做工具,就只是用它来吸引投资,而投资机构也自然会把教育作为赚钱工具.
这样就达不到我们发展民办教育的根本目的.

我认为,大力发展民办教育是变革办学体制、注入教育活力、提高教育竞争力、提升国家教育素质的一种战略选择.
不管是私立学校、公立学校,都是我们民族的学校;不管是民办教育、公办教育,都是我们中国的教育.

在发展理念上要"有教无类",民办公办一视同仁,促进二者平等竞争、共同发展.
在准入体制上要"有教无类",让更多有志于教育的社会人士将自己的实业资本转入教育资产兴办教育.
在教师待遇上要"有教无类",建立统一保障体系,打通民办教育和公办教育教师的"立交桥",使人才能在两类学校之间自由流动.
对学生同样要"有教无类",社会要以公平的眼光看待两类学校的学生.

特别是,教育管理方面也要"有教无类",不能对公办教育是一套管理,对民办教育是另一套模式.
我刚到云南教育厅时,相关机构还叫"民办教育管理处",我把"管理"两个字取消,叫"民办教育处",它体现的就是公平.
当然,民办学校、公办学校都要统一依法进行管理.

压力产生的动力是改革的源泉本报评论部:教育改革事关千家万户.
您任职期间,推行了"三生教育"(生命、生存、生活教育)和中考、高考等多项改革.
在进行这些创新和改革时,是否有压力呢您如何对待这些压力罗崇敏:的确会有压力,但压力会使我产生更多的动力,这才是我们推进各个方面改革和发展的源泉.
我们处在改革开放的年代,改革的潮流势不可当、也不可逆转.
改革必然要承担风险,要面对种种挑战,特别是要面对这些压力.

我和我的同事们所走过的改革之路,整个过程都是要承担一种责任.
改革的出发点、动机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实现好、发展好、保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所以改革不是个人行为,而是一种责任.
认识到这一点,才能产生一种动力,更好地履行职责.
在改革的过程中,来自于方方面面对我的不理解你都要理解,但是改革的价值取向、改革的最终目的一定要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个人的私利,更不是作秀.

正如我在卸任讲话中谈到的,我非常幸运,遇到了一个充满变革而富有活力的时代,这个时代给我和我所从事的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多的机遇和挑战.
在履职过程中,我总是在思想上和实践中力求表达人类的信仰、国家的意志、民众的立场和个人的情怀.

(摘自《人民日报》8月30日)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教育因素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形成有很多因素,教育因素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究竟有没有影响其影响作用究竟有多大王鹏目前,有关大学生价值观的理论探讨和调查研究已成为热点问题之一.
不过,人们研究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因素,似乎很偏爱"象牙塔"外的因素,如互联网、影视作品、选秀类节目、低俗文化和西方文化等;还有的研究者将视角投向了大学生的背景因素对价值观的作用,如贫富差距、性别差异等.
而教育本身因素——高校所提供的教育资源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作用,关注和研究的不多.
教育因素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究竟有没有影响其影响作用究竟有多大本文基于2011年清华大学全国大学生学情调查,分析代表性样本43621人,讨论学生的背景因素和教育因素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影响.

我们以大学生背景因素(性别、城乡、是否在生源地就读、社会经济地位)和教育因素(课程的教育认知目标、课程要求的严格程度、课程学习行为、课程外拓展性学习、向学与厌学)为自变量,分析结果表明,教育因素远大于背景因素.

向学与厌学对价值观的影响最大,课程学习行为紧随其后,其他教育因素按影响大小依次为课程的教育认知目标、课程外拓展性学习、课程要求的严格程度.
背景因素中,是否在生源地就读、性别、社会经济地位三者对价值观的影响也比较明显,但背景因素的影响大小居于所有影响因素的后三位.

我们分别考察大学生背景因素和教育因素对价值观形成的四个方面(客观认识自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明确自己未来的规划、理解不同群体的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
结果发现,向学与厌学、课程学习行为、课外拓展性学习和课程的教育认知目标均列前四位影响因素.
课程要求的严格程度对个人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以及理解不同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处于第五位.
大学生背景因素对价值观四个方面的影响大小,均处于所有因素的第五位及以后.
相对于教育因素,学生背景因素的影响非常微弱,而教育因素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影响作用非常突出.
这一结论给我们带来很多启示.

高校教师结合课堂教学、课程外拓展性学习等,渗透正确的价值观导向,会有效促进大学生正向价值观的形成.
高校应积极创设丰富的教学、实践活动,激发大学生向学的热情.
高校能否要求教育者以睿智的状态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决定着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增加多少"沉浸体验"的程度;高校能否要求教育者以开放、活泼、注重时效的方式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决定着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增添多少成长的快乐程度;高校能否要求教育者将教育教学活动与社会现实密切结合,决定着大学生能否明确学习对于未来的意义.

高校应把工作的重心放在不断明确课程的教育认知目标、不断优化课程设置、不断提升课内外教学活动质量和不断提高课程要求的严格程度等教育过程诸方面上.
各种级别的"教育教学大讨论"、"教学会议"、"集体备课"是高校的常规活动,但在相当多的高校,这些活动已逐渐流于形式.
实践结果表明,高校教师能否厘清记忆、分析、综合、判断和应用等教学目标,能否宏观把握所在院系课程设置的整体情况,微观把握所授课程中学生学习行为的主动性、合作性、反思水平和质疑精神,能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程外的拓展性学习,能否严格落实有效教学任务、严格要求学生完成有益学习任务、以严肃严谨的态度利用考试和考核手段,这些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

大学生处在人生定向的关键阶段,形成健康积极的价值观有助于大学生作出正向的学业、职业乃至人生决策.
促进大学生正向价值观形成,应摈弃抽象化、空洞化的说教,回归课堂、回到高等教育本身.
高校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学术氛围等教育因素是高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优化组合的教育因素是高校文化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有效途径.
因此,高等院校将工作的重心转移到教育过程上来,必将促进大学生正向价值观形成,为纷繁网络信息冲击、选秀节目诱惑、低俗文化混淆视听、西方文化霸权渗透等影响中的我国大学生垒砌扎根于教育本身的"防火墙",以使大学生这一重要社会人力资本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摘自《中国教育报》8月24日)大学生艺术素养调查:大学公共艺术教育向何处去江苏省内12所高校大学生艺术素养的调查喜爱不同艺术门类的大学生人数及占被测总人数比例分布图编者按大学生的艺术素养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民的艺术素养水平,而且也影响着今后他们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所以了解当代中国大学生的艺术素养状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基于此,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易晓明带领调查团队自主设计调查问卷,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江苏省境内的南京大学、苏州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12所高校中,抽取了1440名非艺术专业大三学生,向他们发放问卷,调查当代大学生艺术素养现状,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6.
1%.
今天开始,本刊推出大学公共艺术教育专题,敬请关注.

调查结果艺术欣赏水平高于艺术知识的掌握该调查主要从学生的艺术兴趣、艺术知识、艺术欣赏和艺术表现能力四个方面了解学生的艺术素养水平.
每个学生艺术素养总分由这四个维度得分相加而成.
问卷设定大学生艺术素养最低分为29分,满分145分.
调查显示大学生艺术素养分数集中分布于70分—90分之间.
大学生艺术素养总均分明显低于问卷设定的平均水平,说明大学生艺术素养的总体水平处于中等偏下.
其中,大学生的艺术兴趣和艺术欣赏水平略好,而艺术知识的掌握和艺术表现能力明显低于中等水平.

艺术素养水平存在显著的群体差异文科大学生艺术素养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三类专业(工科、理科、社科)的大学生;生源地为城市的大学生艺术素养明显高于来自农村、乡镇和县城的大学生.
来自农村的大学生艺术素养明显低于来自县城和城市的大学生,但和来自乡镇的大学生比起来,没有差别;接受五年以上艺术教育的大学生艺术素养分数明显高于接受五年以下艺术教育的大学生,接受校内和校外艺术教育的大学生艺术素养分数明显高于只接受校内艺术教育的大学生.
除此之外,大学生艺术素养分数在其父母受教育水平、父母艺术兴趣、家庭收入、消费水平维度均具有显著性差异,三个维度水平越高,大学生的艺术素养分数越高.
大学生艺术素养分数在性别、学业水平维度没有差异性.

艺术素养处于低等水平的大学生人群主要集中于男生、理工科学生、父母受教育程度低、家庭收入与消费水平低、接受艺术教育时间较短且接受的艺术教育形式较为单一的学生人群.
大学生艺术素养高分组集中在女生、文科专业、生源地为城市、父母受教育程度较高、家庭收入和消费水平较高、接受艺术教育时间较长且形式多样的人群.

母亲的艺术兴趣是重要影响因素面对问题"我认为影响我艺术素养的主要因素是",有超过一半的大学生都认为艺术素养水平的影响因素在于自身的兴趣.
学校艺术教育的作用排第三位,处于家庭的艺术氛围影响之后,表明大学生并不把学校艺术教育看做是提升他们艺术素养水平的最重要因素,更多的将影响自身艺术素养的因素归因到自身兴趣和家庭艺术氛围.

在社会文化氛围、高校艺术教育、母亲的艺术兴趣和父亲的艺术兴趣四个主要相关因素中,与大学生艺术素养水平相关性最高的首先是母亲的艺术兴趣,其次为大学生所在城市的文化氛围,再其次为高校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的时间与类型都和学生艺术素养水平具有相关性.
两者相比,与接受艺术教育的类型相关度更高,这说明校内外多途径的艺术教育有利于学生艺术素养的提高.

具有比较积极的审美观与艺术观71.
0%的大学生认为判断美丑的价值标准是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只有12.
4%和6.
3%的大学生认为判断美丑的标准在于社会倡导的主流和流行时尚.
大学生认为最能体现"美"的前三项为和谐、善良和天然.
85.
3%的大学生认为艺术的本质是情感的表达,只有6.
8%的大学生表示不清楚艺术的本质是什么,说明大部分大学生已经形成了自己对于美、艺术本质的认识.
91.
7%的大学生认为艺术对人的主要作用为陶冶情感、愉悦身心,78.
5%的大学生认为艺术对人的主要价值为丰富想象、发展创造,64.
9%的大学生认为艺术对人的主要价值为增长知识、拓宽视野,可见大学生已经充分肯定了艺术对个体发展的价值.

具有明显的艺术偏好中西方艺术相比,大学生更喜欢中国艺术;古典艺术与现当代艺术相比,大学生更喜欢古典艺术.
在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四个艺术门类中,音乐是大学生最为喜欢也最为擅长的艺术门类,喜欢和擅长舞蹈、戏剧的大学生人数很少.

教育对策江苏省院校众多,教育水平较高,所以根据本调查所呈现的结果,对当前高校艺术素养教育提出如下对策:强化对理工科学生的艺术素养教育艺术素养不仅体现为积极的审美态度、丰富的情感体验,而且促进人的创新思维的发展.
许多科学家、经济学家、政治家等卓越人士都认为艺术素养对他们各自事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如今,世界许多著名高校,比如哈佛大学、牛津大学等,都已经将艺术素养教育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并且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艺术教育课程体系.
我国高校亦应加强大学生艺术素养教育,将其作为人文教育的核心部分,从管理制度、课程等方面切实保障其有效实施.
艺术素养教育不仅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且更应重视理工科、社科类学生艺术素养的提高,理工科专业且来自农村、家庭经济水平差、父母受教育程度低的男生是高校艺术教育需要特别关注的群体.

重视艺术史学习和艺术实践从此次调查看,学生艺术素养的各维度都有待提高,尤其是艺术知识和艺术表达能力.
因此,高校应开设相应的艺术理论课程,如开设艺术史,一方面,在于将艺术作为一种文化而非技能来讲授,让学生在艺术与人类生活、社会政治、经济、科学等的联系中,更好地理解艺术对于人和社会发展的价值;另一方面,学生可以更系统地欣赏人类各时代、各民族地区的优秀艺术作品,积累基本的艺术知识,提高艺术鉴赏力.

同时,高校也应该增添艺术创作实践的内容和课程.
尽管高校艺术素养教育不强调专业艺术技能的训练,但多让学生参与艺术的创作和表达,不仅能够促进他们更好地感受艺术,而且有助于发展他们基本的艺术表达能力,学会在生活中运用艺术抒发情感、美化生活.
超过一半的大学生表示最迫切需要提高自己的艺术创作或表演能力.
所以,今后高校要多创设针对全校学生的艺术实践活动.

建立艺术素养教育与生活的联系当今世界艺术的发展已经冲破了古典、高雅艺术的框架,各种不同风格、不同创作材料的当代艺术层出不穷,艺术越来越走向多元与综合.
同时,精致艺术与大众艺术、艺术与人们日常生活之间的界限也不断打破和融合.
笔者认为,今后高校艺术素养教育在内容上应该反映当前世界艺术的发展趋势,一方面,扩大学生的艺术接触面,让他们能够了解和感受更多的艺术形式;另一方面,体现出时代性和生活性,积极吸纳学生生活中的大众审美、艺术形式,引导他们去感受身边的美,发现艺术与生活的完美结合,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关注许多新出现的大众审美文化现象,比如当今的各种选秀活动,等等,积极回应学生所遇到的审美困惑,从而帮助他们确立一种积极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

创建浓郁的校园文化艺术氛围从对影响大学生艺术素养的因素分析可以看出,艺术氛围对学生艺术素养的形成和提高有重要的作用.
所以,今后高校应该通过各种学生、教师艺术社团的建设,定期艺术活动或艺术节的举办,调动全校师生的积极性,创设良好的校园艺术氛围.
比如哈佛大学全校性的"艺术优先(ARTFIRST)"艺术节就非常有特色.
这个艺术节从1993年起,如今已经成功举办了19届.
这是校园中规模最大、历时最长、参与人数最多的艺术节.
每届艺术节都包括200多个艺术节目,有各种各样、规模不等的艺术创造性活动,整个校园充满着浓郁的艺术气氛.
(作者易晓明,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杜丽姣,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摘自《新华网》8月21日)徐贲:社会需要自由、理性的文科"没有一点哲学,一个人终身都会是偏见的囚徒"最近出现了文科是否"贻害社会"的争论.
有人认为,以哲学为代表的思考在现时代成为多余,"哲学专业的招生难和就业难其实已经诠释了这是个不再需要哲学的时代".
在我们这个科技迅猛发展,看起来可以无限满足人们日益膨胀的物欲的时代,有这样的想法实在不足为奇.

然而,科学能够在物质方面增进人类的福祉,但科学的价值远不止于此.
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时期,科学曾经代表着人类自由和理性的革命性转变,满足的远不只是人的物质需求.
科学是人类对智慧的一种追求,而这种智慧必须联系和借助另外两种智慧,那就是哲学和信仰.

我认识一位96岁的物理学家,他晚年成为文科知识热忱的学习者和思考者.
老先生送了我一本他写的《理性与信仰初识》,在这本现身说法的书里,他借用康德的概念分析指出,科学解决的是"我们能够认识什么"的问题,哲学解决的是"我们应该做什么"的问题,而宗教解决的是"我们能够希望什么"的问题.
老先生关心的不是当下学院哲学教授们讨论的哲学小专题,而是哲学理性与宗教信仰的关系.
在我们这个有欲望、缺理性、无信仰的时代,这位物理学家的人文思考成为当前一望无际的价值荒原上的空谷足音.

当前中国大学里的理工科课程,为学生提供的只是一些起码的实用性知识和技能训练.
在大学人文教育普遍缺失的状态下,这样的知识和训练既无人生目标,也无价值追求;既与"我们应该做什么"无关,更不涉及"我们能够希望什么".
这样的教育,它的主要作用不过是为劳动市场提供浑浑噩噩、追名逐利的人力机器.
而那些作为劳动力的个体,他们一辈子都囚禁在自己永远没法满足的物质和肉体欲望之中.

在最好的情况下,科学解决"我们能够认识什么"的问题,但它无法回答,人的认识与存在到底有着怎样的关系.
这一层思考需要人类理性有进一步的拓展.
这一拓展是以人的自由意识,以及人的思考和价值选择的自由为核心的.
哲学不仅为人们提供正确的思维方式,而且更有助于人们形成对个人和公共生活必不可少的价值观——什么是幸福,什么是好的生活,什么是好的公共生活.

这种价值观不是自上而下灌输的意识形态,而是人文教育和人文思考的结果,它是说服的结果,借助的是人的理性.
这样的教育以"求智慧"来克服偏见的束缚,是人的自我解放的惟一方式.
人们习惯地将这种求智慧称为"哲学",其实它也贯穿于所有自由、理性的人文学科之中.
哲学家罗素说"没有一点哲学,一个人终身都会是偏见的囚徒",指的就是这种哲学和人文学科.

文科并不自动具有自由、理性的精神,事实上,文科完全可能被强权操纵和利用,成为束缚人类自由、理性的体制工具.
这样的文科确实会"贻害社会".
"文革"中的"批林批孔"、"儒法斗争史"、"两条路线斗争"便是这种文科的典型代表.
当时的文科"研究成果"也相当可观,例如,从1974年开始,"批林批孔"运动中的评法批儒图书和文章就大量涌现.
据统计,这期间,相关书籍出版了10403种,省级以上报刊发表的文章达5000篇以上,各处传播的各种内部资料更是不计其数.

无论是理工还是文科,都是人的知识,也都必须是与人有关的,能使人更好地认识自己,因此成为更好的人的知识.
它是一种目的,而不只是一种手段.
这种以人为本的教育不受学科边界的限制,被称为"人文教育"(liberaleducation),它的原意便是人的"自由教育".
人文教育的使命不是只传授某种专门知识,而是让一些与人类之善有关的价值(如自由、平等、尊严)深入人心,成为一种信仰,也成为一种社会的集体力量.

(摘自《南方周末》)"苹果三件套"新生"标配"近日,大学新生陆续开始报到.
据报载,不少新生忙着添置各种数码产品,有的要求家长购买"苹果三件套",让不少普通市民家长直呼"伤不起".
这种不体恤父母,盲目攀比"外包装"的行为,应该引发父母反思:是不是在孩子升学的各个阶段一味地满足其物质装备,让过多的溺爱阻挡了感恩之心的养成大一新生站在新的人生起点上,如何适应全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如何管理好独立生活的时间和金钱,如何确定清晰的学习目的,父母的教育和引导不能缺位.
与其给孩子配上华丽的电子装备,不如引导孩子把注意力从外在华美转移到内在修养上.
这样,未来的路才能走得更远更踏实.

(摘自《中国教育报》8月16日)心理专家:大学新生须过三道"心理关"眼下,2012级大学新生正相继迈进大学校门.
记者在哈尔滨市的多家心理咨询机构了解到,每年此时,来进行心理咨询的大学新生都不在少数,有的家长更是在暑期就带孩子来心理诊所打"预防针".
专家建议,新生需要及时调整存在于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中的"心理偏差".

"很多'90后'独立生活能力较差,陌生的环境会让他们感到无所适从,尤其是来自外地的新生,对环境的变化会更为敏感.
"哈尔滨一家心理咨询机构的咨询师史力说,"文化差异较大、生活习惯不同、理财能力欠缺等都会使他们感到紧张、烦躁甚至焦虑.
"专家表示,学会主动适应环境,培养独立人格,是新生的第一堂"必修课".
独立生活方式的培养需要从做好每一件小事开始,从中找到自信,不能操之过急.
"我们每年都会见到一些同学,他们对大学学习感到非常困惑,觉得怎么做都是徒劳无功.
"史力说,"归根结底,还是他们对学习方式的变化不适应,许多习惯了老师和家长约束的新生不懂得合理安排时间和自主学习.
"史力建议新生不要把"对课程不感兴趣""老师讲得不好"当成逃课的借口.
"要想学得好,就一定要明确自己四年的学习目标,并把目标细化.
"史力说,"除了专业书籍,多看些提升个人修养的书对今后的发展也大有裨益.
"除生活和学习外,人际交往也成为许多大学新生很难迈过的一道坎.
史力表示,新生不能因为"小我"而影响同学之间的友谊,相互体谅、相互尊重最为关键.
"多融入集体,多与外界沟通是消除'小我'这种狭隘心理的良策,遇到想不明白的问题及时找人倾诉也很关键,哪怕跑到无人的操场上大喊几声,若能让消极情绪释放,那也是可取的.
"史力说.

(摘自《新华网》8月21日)新生军训开始大学军训必要性引社会争议排成整齐队列,齐步走,正步走,喊着嘹亮的口号.
昨天起,3000多名清华大学2012级新生正式开始为期18天的军训.
此前不久,北京大学2011级学生已经开始在怀柔军训基地的训练.
暑期是高校大学生军训的旺季,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已有近500所高等院校开展了学生军训.

不可否认,军训对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以及坚强的意志品质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近年来也有一些高校出现了家长陪训的现象.
有人提出军训"内容过于单一,训练效果差",甚至直言应予取消,以强制"兵役"替代.

一辩:学生军训是否该谢绝家长正方:家长陪训可以做"现场协调"张女士(清华大学学生家长):又到了军训的时候,我想起了去年自己孩子在紫荆学生公寓前操场挥汗如雨.
不出意外,今年也同样会有家长去看望自己正在军训的孩子,甚至会有家长陪孩子一起军训.
我觉得家长陪同孩子军训是可以理解的,许多孩子是第一次离家住校,父母难免放心不下.
另外父母在场,也能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军训.
现在的90后比较有个性,谁的话也不听,可能会顶撞教官,家长可以严厉批评自己孩子,让他服从教官,完成训练.

反方:家长陪训无助孩子独立刘老师(高校辅导员):这几年军训的时候,经常能看到不少家长在操场边看着自己的孩子训练,有的家长是从外地专门赶过来的,看见自己的孩子流汗,心疼地流眼泪.
教官稍微批评严厉点,家长甚至要冲进场跟教官拼命.
这些行为已经严重干扰了军训的正常进行.

我们认为军训是学生适应大学生活,走向独立和成熟的重要一步,出操流汗、做内务卫生都是对自己的历练,怎可由父母代劳家长在旁,孩子永远都会觉得有恃无恐,遇到困难都有依赖思想,而不是尝试自己解决问题.

二辩:军训是否该去部队封闭进行正方:部队训练效果会更好王金国(北京军区某部士官,曾多年参与高校军训):我认为大学生军训要尽量避免在学校进行,要么是在军训基地,最好就是在部队.
在部队军训,环境更加真实,我们会按照部队的纪律严格要求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同时也能避免家长在旁边的干扰.
此外往年军训时,每年都有许多学生提出一些军事武器装备的问题,在部队我们就可以拿装备来现场讲述,但在学校,受条件所限,只能"画饼充饥",效果肯定会打折扣.

反方:在校易于入学教育和后勤保障王晶辉(化名清华大学学生处老师):近年来清华大学一直在学校开展新生军训,军训时间比其他学校长,效果也非常好.
我认为在校军训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把单纯的军事训练与入学教育相结合,效果更好,我们会告诉学生清华的光辉历史,学生选课、考试以及在校生活的一些注意事项等,便于学生在军训结束后立即投入后面的课程学习.
另外在校军训,学校的后勤保证也更加充分,如一些回族学生的就餐等就会方便许多.

三辩:大学生军训是否有必要正方:用强制"兵役"代替军训更有实际意义罗永贤(文化出版公司经理):从1955年高校开始试点军训,到现在已经快60年了.
军训几乎年年搞,但内容却没怎么变:踢正步,向左转向右转.
这样的训练能培养学生什么样的军事素质呢.
作为国家和国民,忘战必危,我认为年轻人必须要接受完全正规化的军事训练,强制"兵役"就是一个替代军训的有效措施,让大学生都去部队接受一至两年的严格训练,会射击也会野外生存,国家荣誉感也会大大增强,服役在大学入学前或者毕业后都行,比短短的军训要有意义得多.

反方:大学生学习才是主业侯正方(教育学博士):现在的大学生军训确实该调整一些内容了,国外一些中学的军训都比我们认真得多,目前的军训对于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效果甚微.
我建议现在的大学生军训可以根据当前实际,增加一些消防演习、地震等自然灾害的逃生训练等科目,至少要保证每个学生都会用灭火器,这些都比单纯走正步更有意义.

大学生毕竟主业是学习,他和战士有明确的职业分工,不应混淆,如果大学生用一两年时间军训,谁来承担这段时间的人才断档专家观点军训形式该调整高校应有自主权熊丙奇(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军训现在是高等教育的必修课,从落实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的角度看,我认为政府应该尽量减少规定这种必修课的设置,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让高校自己来决定是否需要在新生中进行军训.

从军训的价值和意义来说,它应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纪律意识、爱国意识.
但现在由于一些现实的问题导致军训已经变异了,比如吃苦耐劳,学生军训本应艰苦,但现在很多学校通过在本校军训、调整军训时间至凉爽季节等已经将军训强度大大降低;纪律意识方面,很多学生经历过军训,却依然在平时大学学习里考试作弊,上课迟到逃课,说明这种纪律意识不是能够短暂培养起来的.
至于爱国意识更不是短短十几天军训就能够培养树立的.

所以,从办学自主权、学校教育教学和军训本身的价值意义上来看,目前的军训制度确实已经到该调整的时候了,否则在目前情况下,高校因为教育部规定必须搞军训,但在执行过程中又流于形式,影响了军训本应有的效果.

众说纷纭军训重在学精神磨炼才能成大器ZaMy_zzz:不就是上个大学吗何必把军训弄成这样,人心惶惶,有必要吗难道军训完了我们就像金刚似的能变成超人能打过奥特曼军训教给我们的应该是军人那样的精神,而不是走正步站军姿,把人累得半死.

丑陋的美朵:现在明白为什么小学初中大学都让我们去军训,那时看似毫无意义的事,现在觉得是有必要的,不经历苦难哪会珍惜现在,不经历磨炼哪能成大器.
是的,所以,慢慢磨炼吧.
陌路_徘徊:知道为什么每年的大学新生要进行军训吗因为中国现在面临的困境仍是很严峻的,战争并没有走远,所以我们为了能够在短时间内组织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必须对当今的青年人进行必要的军事训练.
以达到必要时迅速武装起军事力量的目的.

白杨亦萧萧:大学军事教育,既是一种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教育,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精神思想和人格教育,确实必要.
时下大学军训的具体内容和方式不够合理,学生普遍对"稍息立正"、"队列训练"不感兴趣,绝大多数学生都期望通过军训了解更多军事理论知识.
教育部门最迫切要做的是改进大学军训的项目.

(摘自《新华网》8月22日)清华新生报到现场要求"家长止步""请您在馆外等候.
"上午10时,清华大学综合体育馆挂上了欢迎新生报到的横幅,门口拉起了一道警戒线,只留出一条通道,由两位保安把守.
一位手撑花伞、举着小型摄像机的女士被拦住.
"我是来送孩子报到的,就是她!
"女士解释着继续往里冲.
一位手持录取通知书的女孩儿扭过头来,冲着她皱了皱眉头,劝道:"没有家长跟进去,您就在外边等着我吧.
"说完头也不回地往体育馆里走.

男保安指了指馆外的树荫,继续安抚家长:"今年有规定,学生独立完成报到注册,家长一律不能进.
您就在外边稍候吧.
"树荫下,已经有不少家长.
他们有的扎堆儿攀谈,有的干脆整理起随身携带的行李箱.
记者观察了大约30分钟,每一位进入的学生都需要出示录取通知书等,大约有15位家长被"拒之门外".
虽然这些家长会抱怨几句,但都很配合地离开.
"学校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做家长的应该配合.
"一位家长表示很理解.

进入馆内报到现场,以往"一拖N"的报到大军销声匿迹,新生们有序地办理各种手续.
来自大连的张慧子将家长留在了旅馆里,独自来报到.
进入体育馆后,她先找了个相对僻静的地方擦了擦汗.
在她手里,还拿着一张清华大学的平面图.
"清华太大了,我走着走着就迷路了.
"这位大一新生不好意思地抿嘴一乐,"但有地图,也可以问路人,我顺利地找到了报到的地方.
我想独立的校园生活就是从现在开始的.
"在报到的学生中,还有不少名人.
他们也没有破例,独自完成了报到.
2011级的学生、伦敦奥运会首枚金牌得主易思玲就是其中一位.
去年,她被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录取后,为了备战奥运,并未到校就读.
学校为她保留1年学籍.
"今天易思玲来得特别早,报到完就走了,非常低调.
"该校招办负责人介绍,这位奥运冠军将就读工商管理系.

根据清华大学发布的信息,该校今年共录取新生3369人.
其中县级及以下高中的学生占到了三分之一,创近年来新高.
图为前来报到的学生在清华大学体育馆里排队等候照相.
本报记者贾同军摄特殊新生除了一开学就培养学生的自立能力,清华今年还通过"自强计划"招收了一批出身寒门的学生和残疾学生.
那他们的入学感受是什么呢贫寒学子张华峰:"我希望把家乡的土路修成水泥路"人头攒动的报到现场,一串略显生硬的铃声响起,身着格子衬衫的张华峰面色坦然地从裤兜里掏出一个黑色旧手机.
身边几位同学小声议论,"连和弦都不是,这手机有年头了.
"他挂上电话,记者借来了这部"古董"手机——黑色的本漆有多处被划,牌子难辨,方向按键的图标都磨没了.
"这是我爸的手机,也算我的大学礼物.
"张华峰小心翼翼地擦拭了一下显示屏,将手机又装回裤兜里.
张华峰告诉记者:"我没接触过太多的高科技,惟一上过一次网,是为了查查清华大学的信息.
"据清华大学招办工作人员介绍,张华峰来自重庆市万州三中,生活在龚湾村,母亲久病缠身,一家生活只依靠父亲种地和打工负担.
一间用竹子搭起来、靠一块塑料布遮风挡雨的阁楼,半截坐得发亮的树桩,加上一个作为书桌的木箱子,就是张华峰和弟弟的书房.
"'困难不会成为我学习的阻力,因为我有立志上清华的梦想',这位农村少年靠着自己的倔劲儿,赢得了学校专家组的认可,获得'自强计划'加分.
"这名工作人员说.

"这季节正赶上收谷子,我爸帮我把行李提来就回家了.
"谈起未来的学习生活,张华峰说:"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早点把家乡的土路修成水泥路,让爸爸和乡亲们出行更方便.
"据介绍,清华大学今年招生重点向中西部倾斜,对甘肃、山西等12个西部省份扩大招生计划投放,总数达486人,比去年增加了37%.
该校将针对不同区域设定不同专业招生计划,促进教育公平发展.

轮椅新生矣晓沅:"学编程,为了养活自己""真的没想到,我摇着轮椅也能进清华读书.
"昨天的报到现场,来自云南的彝族少年矣晓沅仍然显得很兴奋,主动跟每一位采访他的人说一遍自己的感受.
穿着黑衣黑裤,窝坐在电动轮椅上,矣晓沅显得格外瘦小.
"我6岁被查出患类风湿性关节炎,小学五年级时开始不能自如行走,慢慢地连穿衣服都不能自理.
但每当我坐下来读书的时候,就不觉得和别人有什么不同了.
我能写字,能思考.
"与其他新生相比,矣晓沅很健谈.
他说:"为了不给大家添麻烦,我选择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编程坐着可以完成,也能养活我自己.
"一位现场引导的大三学生蹲下来,主动询问他在校园生活中是否还有什么不便时,矣晓沅毫不犹豫地摇了摇头,"大家特别照顾我.
最初我怕住宿舍不方便,都计划好在学校附近租房子了,但学校主动把我的宿舍调到了1层.
我已经试过了,从宿舍到教学楼大概需要10分钟,一路都挺顺畅,几乎不用帮忙.
"据了解,矣晓沅是近5年来清华大学招收的首位轮椅学子.
清华大学相关负责人透露:"以后,这样的学生还会越来越多,我们会改善设施、通道,尽快实现校园无障碍.
"(摘自《北京日报》8月16日)大学开学学生家长也患上"焦虑症"随着高校陆续开学,暑假也接近尾声.
每年这个时段总会有学生出现各种焦虑现象,而今年除了学生的"老问题",一些大学生家长也患上了"焦虑症".
"我的孩子很优秀啊!
她考上了北大啊!
她是我们家族的骄傲,是我们地区的荣誉啊!
"昨天,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咨询中心接到一位江西家长打来的长途电话.
这位妈妈在充分称赞了自己的女儿之后,开始详细询问北京的消费水平、北大周边房租、生活设施以及北大对非校内人员入校的管理.
"我不放心女儿自己来北京,我要跟单位请四年假来陪读.
"咨询人员了解到,这位母亲不是自由职业者,而是一名公务员,她甚至没有考虑请假是否会影响工作.
"我女儿从小什么家务都没做过的,我只要她学习,不要她做别的事情.
"因为怕孩子生活不能自理,妈妈执意要进京陪读.

"今年来咨询类似问题的家长特别多.
"咨询中心主任温方介绍,"这几天已经有三十多位北京家长咨询孩子上大学是否该住校,这在以往根本不会成为问题.
"家长们一致的担心是怕大学宿舍条件不好,孩子住着不习惯.
一些家长还因为不给孩子准备住校的东西,跟孩子闹翻了.
个别家长阻止学生住校的原因竟然是,怕孩子在学校利用业余时间参加社团活动影响学习.

专家分析,以往通常会说孩子们"断奶难",但是从今年的咨询情况看,在"上大学是否要住宿"的问题上反映出,一些家长自身存在"断奶难"的问题.
大学生已经是有行为能力的成年人了,如果家长还不舍得放手,肯定不利于孩子的成才,甚至可能连"成人"的标准都难达到.

专家奉劝家长,给孩子留出成长的空间,让孩子自己去磨练.
管得太多,孩子不会觉得家长是为自己好,只会觉得家长是在监督他,日久必然会产生隔阂.
另外,如果家长过分呵护孩子,也会让学生自己感觉生活能力不如别人,很没面子.
专家同时提醒家长,在大学参加社团活动是锻炼自己的好机会,可以帮助学生增强交流能力、认识社会,家长不应该阻拦.

(摘自《新华网》8月24日作者/李莉)国内读中学国外读大学,完美"中国基础教育是世界一流的,美国的基础教育其实很不行,他们强的是高等教育,如果能把中国基础教育和美国高等教育组合起来,就是完美的教育组合.
"近两年来,我多次在各种场合听到我国的教育官员和中学名校校长谈到这种看法.

"中国基础教育是世界一流的,美国的基础教育其实很不行,他们强的是高等教育,如果能把中国基础教育和美国高等教育组合起来,就是完美的教育组合.
"近两年来,我多次在各种场合听到我国的教育官员和中学名校校长谈到这种看法.

他们有这种看法,主要理由是,我国学生首次参加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测试,就获得全球第一的佳绩,而美国在近年来的测试中,均表现不佳,名次在所有参赛国家和地区中排在20开外,包括奥巴马总统,也公开表示,美国的基础教育面临严重的危机.
再就是,我国现在成为多个发达国家的最大留学基地,这表明,中国学生的素质得到发达国家大学的广泛认可.

他们这种看法,是想说明,中国教育的问题不在基础教育,主要在于高等教育,基础教育不需要改.
中国高等教育确实有问题,但这不意味着基础教育就没有问题.
如果基础教育界,固执地认为已经办得不错,那么,很多围绕基础教育的改革,就会遭遇不执行.
——我们已经办成世界一流了,还要怎么改呢如果简单地把育人等同于加工产品,确实是可以把最佳环节组合起来,得到最佳工序的.
可问题是,育人不是加工产品.
我国教育官员和中学负责人,有这种看法,恰恰表明,我们的教育是把学生作为产品来加工,而不是作为人才来培养的.

我国基础教育"加工"的学生,确实可以在世界级的对抗中,获得好的表现,除了PISA,在世界奥林匹克数学、物理、化学的竞赛中,我国中学生拿金杯也拿到手软.
但这并不能代表基础教育的成功.
首先,这只是知识教育的较量,反映不出学他们有这种看法,主要理由是,我国学生首次参加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测试,就获得全球第一的佳绩,而美国在近年来的测试中,均表现不佳,名次在所有参赛国家和地区中排在到中国将很快赶上、超越美国的结论,因为与美国中小学课堂学生无组织、无纪律,教师上课效率不高相比,我国学生上课时全部把手背在身后,无不认真听讲,这种"工况",不出精品可能吗可是,在严密的课堂纪律下,我国学生习得的只有顺从、服从,长时间的接受灌输教育,让他们没有了自己的想法、个性和兴趣.
这样的学生,在卷面测试中,当然可以获得高分,但离开试卷,他们连基本的生存都难,常识严重匮乏.
我们的学校教育中,没有生存教育、生命教育和生活教育,而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也把所有事务包揽,只给孩子一个任务:努力学习.

是到该反省的时候了,我国的整体教育,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都有严重问题.
如果在明显的问题面前,还在为基础教育唱赞歌,或者基础教育工作者和高教工作者互相推卸责任,这样的教育管理者和教育者,是不负责任,甚至不合格的.

20开外,包括奥巴马总统,也公开表示,美国的基础教育面临严重的危机.
再就是,我国现在成为多个发达国家的最大留学基地,这表明,中国学生的素质得到发达国家大学的广泛认可.
他们这种看法,是想说明,中国教育的问题不在基础教育,主要在于高等教育,基础教育不需要改.
中国高等教育确实有问题,但这不意味着基础教育就没有问题.
如果基础教育界,固执地认为已经办得不错,那么,很多围绕基础教育的改革,就会遭遇不执行.
——我们已经办成世界一流了,还要怎么改呢"中国基础教育是世界一流的,美国的基础教育其实很不行,他们强的是高等教育,如果能把中国基础教育和美国高等教育组合起来,就是完美的教育组合.
"近两年来,我多次在各种场合听到我国的教育官员和中学名校校长谈到这种看法.

他们有这种看法,主要理由是,我国学生首次参加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测试,就获得全球第一的佳绩,而美国在近年来的测试中,均表现不佳,名次在所有参赛国家和地区中排在20开外,包括奥巴马总统,也公开表示,美国的基础教育面临严重的危机.
再就是,我国现在成为多个发达国家的最大留学基地,这表明,中国学生的素质得到发达国家大学的广泛认可.

他们这种看法,是想说明,中国教育的问题不在基础教育,主要在于高等教育,基础教育不需要改.
中国高等教育确实有问题,但这不意味着基础教育就没有问题.
如果基础教育界,固执地认为已经办得不错,那么,很多围绕基础教育的改革,就会遭遇不执行.
——我们已经办成世界一流了,还要怎么改呢如果简单地把育人等同于加工产品,确实是可以把最佳环节组合起来,得到最佳工序的.
可问题是,育人不是加工产品.
我国教育官员和中学负责人,有这种看法,恰恰表明,我们的教育是把学生作为产品来加工,而不是作为人才来培养的.

我国基础教育"加工"的学生,确实可以在世界级的对抗中,获得好的表现,除了PISA,在世界奥林匹克数学、物理、化学的竞赛中,我国中学生拿金杯也拿到手软.
但这并不能代表基础教育的成功.
首先,这只是知识教育的较量,反映不出学如果简单地把育人等同于加工产品,确实是可以把最佳环节组合起来,得到最佳工序的.
可问题是,育人不是加工产品.
我国教育官员和中学负责人,有这种看法,恰恰表明,我们的教育是把学生作为产品来加工,而不是作为人才来培养的.

我国基础教育"加工"的学生,确实可以在世界级的对抗中,获得好的表现,除了到中国将很快赶上、超越美国的结论,因为与美国中小学课堂学生无组织、无纪律,教师上课效率不高相比,我国学生上课时全部把手背在身后,无不认真听讲,这种"工况",不出精品可能吗可是,在严密的课堂纪律下,我国学生习得的只有顺从、服从,长时间的接受灌输教育,让他们没有了自己的想法、个性和兴趣.
这样的学生,在卷面测试中,当然可以获得高分,但离开试卷,他们连基本的生存都难,常识严重匮乏.
我们的学校教育中,没有生存教育、生命教育和生活教育,而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也把所有事务包揽,只给孩子一个任务:努力学习.

是到该反省的时候了,我国的整体教育,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都有严重问题.
如果在明显的问题面前,还在为基础教育唱赞歌,或者基础教育工作者和高教工作者互相推卸责任,这样的教育管理者和教育者,是不负责任,甚至不合格的.

PISA,在世界奥林匹克数学、物理、化学的竞赛中,我国中学生拿金杯也拿到手软.
但这并不能代表基础教育的成功.
首先,这只是知识教育的较量,反映不出学生的人格素养、公民意识.
知识教育在教育中是不可缺少的,但教育更重要的价值,在于培养人格完善,有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的合格公民.

其次,我国的基础教育把所有精力都用在知识教育上,甚至不惜牺牲学生的身心健康,在美国,中小学生在校上学时间为一年170~180到中国将很快赶上、超越美国的结论,因为与美国中小学课堂学生无组织、无纪律,教师上课效率不高相比,我国学生上课时全部把手背在身后,无不认真听讲,这种"工况",不出精品可能吗可是,在严密的课堂纪律下,我国学生习得的只有顺从、服从,长时间的接受灌输教育,让他们没有了自己的想法、个性和兴趣.
这样的学生,在卷面测试中,当然可以获得高分,但离开试卷,他们连基本的生存都难,常识严重匮乏.
我们的学校教育中,没有生存教育、生命教育和生活教育,而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也把所有事务包揽,只给孩子一个任务:努力学习.

是到该反省的时候了,我国的整体教育,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都有严重问题.
如果在明显的问题面前,还在为基础教育唱赞歌,或者基础教育工作者和高教工作者互相推卸责任,这样的教育管理者和教育者,是不负责任,甚至不合格的.

天,可我国中小学生花在学习上的时间,一年365天,平均每天"中国基础教育是世界一流的,美国的基础教育其实很不行,他们强的是高等教育,如果能把中国基础教育和美国高等教育组合起来,就是完美的教育组合.
"近两年来,我多次在各种场合听到我国的教育官员和中学名校校长谈到这种看法.

他们有这种看法,主要理由是,我国学生首次参加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测试,就获得全球第一的佳绩,而美国在近年来的测试中,均表现不佳,名次在所有参赛国家和地区中排在20开外,包括奥巴马总统,也公开表示,美国的基础教育面临严重的危机.
再就是,我国现在成为多个发达国家的最大留学基地,这表明,中国学生的素质得到发达国家大学的广泛认可.

他们这种看法,是想说明,中国教育的问题不在基础教育,主要在于高等教育,基础教育不需要改.
中国高等教育确实有问题,但这不意味着基础教育就没有问题.
如果基础教育界,固执地认为已经办得不错,那么,很多围绕基础教育的改革,就会遭遇不执行.
——我们已经办成世界一流了,还要怎么改呢如果简单地把育人等同于加工产品,确实是可以把最佳环节组合起来,得到最佳工序的.
可问题是,育人不是加工产品.
我国教育官员和中学负责人,有这种看法,恰恰表明,我们的教育是把学生作为产品来加工,而不是作为人才来培养的.

我国基础教育"加工"的学生,确实可以在世界级的对抗中,获得好的表现,除了PISA,在世界奥林匹克数学、物理、化学的竞赛中,我国中学生拿金杯也拿到手软.
但这并不能代表基础教育的成功.
首先,这只是知识教育的较量,反映不出学10个小时甚至更长,这样的知识教育,不领先全球,其结果恐怕是中国学生智商有问题.

基础教育扮演着向高等教育输送人才的重任.
我国高中毕业生能直接到国外的是少数,更多的则进入中国高等教育体系.
从国外名校对我国留学生的评价看,掌握的知识是比较过硬的,学习态度也积极,可是,却普遍存在自信心不足、好奇心不强、不愿问问题,以及不知道怎样进行人生规划的问题.
这些正是让一个人成为杰出、拔尖人才最重要的素质.
而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在于基础教育.

从这样的基础教育走出的学生,就是到一流的高等教育环境,也最多成为相对于国内学生而言的合格人才——在国外高等教育体系中,他们会逐渐形成独立的人格,有自己的思想——但却难有更大的作为,一个事实上,建国60多年来,改革开放生的人格素养、公民意识.
知识教育在教育中是不可缺少的,但教育更重要的价值,在于培养人格完善,有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的合格公民.

其次,我国的基础教育把所有精力都用在知识教育上,甚至不惜牺牲学生的身心健康,在美国,中小学生在校上学时间为一年170~180天,可我国中小学生花在学习上的时间,一年365天,平均每天10个小时甚至更长,这样的知识教育,不领先全球,其结果恐怕是中国学生智商有问题.

基础教育扮演着向高等教育输送人才的重任.
我国高中毕业生能直接到国外的是少数,更多的则进入中国高等教育体系.
从国外名校对我国留学生的评价看,掌握的知识是比较过硬的,学习态度也积极,可是,却普遍存在自信心不足、好奇心不强、不愿问问题,以及不知道怎样进行人生规划的问题.
这些正是让一个人成为杰出、拔尖人才最重要的素质.
而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在于基础教育.

从这样的基础教育走出的学生,就是到一流的高等教育环境,也最多成为相对于国内学生而言的合格人才——在国外高等教育体系中,他们会逐渐形成独立的人格,有自己的思想——但却难有更大的作为,一个事实上,建国60多年来,改革开放30多年,从我国基础教育走出去出国留学的学生不少,他们得到的是一流的中国基础教育和一流的美国高等教育,按理,他们会成为诺奖最有力的竞争者,可华人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只有一个曾在1950年与新中国的基础教育发生过半年的关系.

其实,早在30年前的1980年代初期,我国基础教育界就曾对比中美基础教育,得30多年,从我国基础教育走出去出国留学的学生不少,他们得到的是一流的中国基础教育和一流的美国高等教育,按理,他们会成为诺奖最有力的竞争者,可华人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只有一个曾在1950到中国将很快赶上、超越美国的结论,因为与美国中小学课堂学生无组织、无纪律,教师上课效率不高相比,我国学生上课时全部把手背在身后,无不认真听讲,这种"工况",不出精品可能吗可是,在严密的课堂纪律下,我国学生习得的只有顺从、服从,长时间的接受灌输教育,让他们没有了自己的想法、个性和兴趣.
这样的学生,在卷面测试中,当然可以获得高分,但离开试卷,他们连基本的生存都难,常识严重匮乏.
我们的学校教育中,没有生存教育、生命教育和生活教育,而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也把所有事务包揽,只给孩子一个任务:努力学习.

是到该反省的时候了,我国的整体教育,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都有严重问题.
如果在明显的问题面前,还在为基础教育唱赞歌,或者基础教育工作者和高教工作者互相推卸责任,这样的教育管理者和教育者,是不负责任,甚至不合格的.

年与新中国的基础教育发生过半年的关系.
"中国基础教育是世界一流的,美国的基础教育其实很不行,他们强的是高等教育,如果能把中国基础教育和美国高等教育组合起来,就是完美的教育组合.
"近两年来,我多次在各种场合听到我国的教育官员和中学名校校长谈到这种看法.

他们有这种看法,主要理由是,我国学生首次参加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测试,就获得全球第一的佳绩,而美国在近年来的测试中,均表现不佳,名次在所有参赛国家和地区中排在20开外,包括奥巴马总统,也公开表示,美国的基础教育面临严重的危机.
再就是,我国现在成为多个发达国家的最大留学基地,这表明,中国学生的素质得到发达国家大学的广泛认可.

他们这种看法,是想说明,中国教育的问题不在基础教育,主要在于高等教育,基础教育不需要改.
中国高等教育确实有问题,但这不意味着基础教育就没有问题.
如果基础教育界,固执地认为已经办得不错,那么,很多围绕基础教育的改革,就会遭遇不执行.
——我们已经办成世界一流了,还要怎么改呢如果简单地把育人等同于加工产品,确实是可以把最佳环节组合起来,得到最佳工序的.
可问题是,育人不是加工产品.
我国教育官员和中学负责人,有这种看法,恰恰表明,我们的教育是把学生作为产品来加工,而不是作为人才来培养的.

我国基础教育"加工"的学生,确实可以在世界级的对抗中,获得好的表现,除了PISA,在世界奥林匹克数学、物理、化学的竞赛中,我国中学生拿金杯也拿到手软.
但这并不能代表基础教育的成功.
首先,这只是知识教育的较量,反映不出学其实,早在30年前的1980年代初期,我国基础教育界就曾对比中美基础教育,得到中国将很快赶上、超越美国的结论,因为与美国中小学课堂学生无组织、无纪律,教师上课效率不高相比,我国学生上课时全部把手背在身后,无不认真听讲,这种"工况",不出精品可能吗可是,在严密的课堂纪律下,我国学生习得的只有顺从、服从,长时间的接受灌输教育,让他们没有了自己的想法、个性和兴趣.
这样的学生,在卷面测试中,当然可以获得高分,但离开试卷,他们连基本的生存都难,常识严重匮乏.
我们的学校教育中,没有生存教育、生命教育和生活教育,而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也把所有事务包揽,只给孩子一个任务:努力学习.

到中国将很快赶上、超越美国的结论,因为与美国中小学课堂学生无组织、无纪律,教师上课效率不高相比,我国学生上课时全部把手背在身后,无不认真听讲,这种"工况",不出精品可能吗可是,在严密的课堂纪律下,我国学生习得的只有顺从、服从,长时间的接受灌输教育,让他们没有了自己的想法、个性和兴趣.
这样的学生,在卷面测试中,当然可以获得高分,但离开试卷,他们连基本的生存都难,常识严重匮乏.
我们的学校教育中,没有生存教育、生命教育和生活教育,而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也把所有事务包揽,只给孩子一个任务:努力学习.

是到该反省的时候了,我国的整体教育,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都有严重问题.
如果在明显的问题面前,还在为基础教育唱赞歌,或者基础教育工作者和高教工作者互相推卸责任,这样的教育管理者和教育者,是不负责任,甚至不合格的.

是到该反省的时候了,我国的整体教育,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都有严重问题.
如果在明显的问题面前,还在为基础教育唱赞歌,或者基础教育工作者和高教工作者互相推卸责任,这样的教育管理者和教育者,是不负责任,甚至不合格的.

(摘自熊丙奇博客)没有"苹果三件套"丢谁的脸新大学生入学在即,在北京中关村某电子卖场,一名女孩看上了"苹果三件套",面对超过2万的花费,母亲刚表示吃不消,这名女孩就扔下一句:"不给我买,就让我在大学丢脸去吧.
"说完扬长而去,气得母亲掩面而哭.

这事儿引起了很多人关注,有人指责这名女生"脑残",不知感恩;还有人认为,为人父母者应该首先反思,是自己平时的纵容,导致孩子要这要拿,一不如意就翻脸不认人.
但我更关注的是她要"苹果三件套"的理由,是没有这就可能"丢脸".

新大学生入学在即,在北京中关村某电子卖场,一名女孩看上了"苹果三件套",面对超过2万的花费,母亲刚表示吃不消,这名女孩就扔下一句:"不给我买,就让我在大学丢脸去吧.
"说完扬长而去,气得母亲掩面而哭.

这事儿引起了很多人关注,有人指责这名女生"脑残",不知感恩;还有人认为,为人父母者应该首先反思,是自己平时的纵容,导致孩子要这要拿,一不如意就翻脸不认人.
但我更关注的是她要"苹果三件套"的理由,是没有这就可能"丢脸".

在讨论这起事件时,大家翻出了有的学生为买"苹果"不惜卖肾的旧事,与"卖肾"的疯狂行为相比,这名女生要"温和"许多.
但不管"疯狂"还是"温和",之所以他们对"苹果"如此痴迷,除了是"果粉"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恐怕就是"面子"思想——觉得有了这,就体面过人,而没有这,就觉得很丢面子,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

把面子和物质享受联系在一起,表明我们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对于青少年的价值观教育,出现了严重的偏差.
在美国、加拿大的中学,对学生的财富观、人生观的教育,基点是"上帝帮助自助的人","通过自己努力奋斗,获得财富,才是值得尊重的",因此,很少有学生炫耀自己的美貌,因为那是先天遗传,与后天的努力无关;很少有学生比拼父母、家产,因为这在讨论这起事件时,大家翻出了有的学生为买"苹果"不惜卖肾的旧事,与"卖肾"的疯狂行为相比,这名女生要"温和"许多.
但不管"疯狂"还是"温和",之所以他们对"苹果"如此痴迷,除了是"果粉"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恐怕就是"面子"思想——觉得有了这,就体面过人,而没有这,就觉得很丢面子,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

把面子和物质享受联系在一起,表明我们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对于青少年的价值观教育,出现了严重的偏差.
在美国、加拿大的中学,对学生的财富观、人生观的教育,基点是"上帝帮助自助的人","通过自己努力奋斗,获得财富,才是值得尊重的",因此,很少有学生炫耀自己的美貌,因为那是先天遗传,与后天的努力无关;很少有学生比拼父母、家产,因为这也不属于自己,那是父母奋斗的结果.
甚至如果有学生有意无意显摆自己家庭有钱,还将被嘲笑.

新大学生入学在即,在北京中关村某电子卖场,一名女孩看上了"苹果三件套",面对超过2万的花费,母亲刚表示吃不消,这名女孩就扔下一句:"不给我买,就让我在大学丢脸去吧.
"说完扬长而去,气得母亲掩面而哭.

这事儿引起了很多人关注,有人指责这名女生"脑残",不知感恩;还有人认为,为人父母者应该首先反思,是自己平时的纵容,导致孩子要这要拿,一不如意就翻脸不认人.
但我更关注的是她要"苹果三件套"的理由,是没有这就可能"丢脸".

在讨论这起事件时,大家翻出了有的学生为买"苹果"不惜卖肾的旧事,与"卖肾"的疯狂行为相比,这名女生要"温和"许多.
但不管"疯狂"还是"温和",之所以他们对"苹果"如此痴迷,除了是"果粉"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恐怕就是"面子"思想——觉得有了这,就体面过人,而没有这,就觉得很丢面子,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

把面子和物质享受联系在一起,表明我们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对于青少年的价值观教育,出现了严重的偏差.
在美国、加拿大的中学,对学生的财富观、人生观的教育,基点是"上帝帮助自助的人","通过自己努力奋斗,获得财富,才是值得尊重的",因此,很少有学生炫耀自己的美貌,因为那是先天遗传,与后天的努力无关;很少有学生比拼父母、家产,因为这在加拿大,很少看到有年轻人开豪车,开豪车的都是40、50岁以上的人,因为不管父母有多富裕,车得自己花钱买.
还有的年轻人,哪怕家庭有豪华别墅,也自己在外租房过.
他们觉得这才是很酷的事.
根本不像我国,有的年轻大学驾豪车到学校,十分拉风,生担心同学没有注意到.
由于有这样的财富观、价值观,因此,一些富翁的子女,也在8、生会很快沉迷网络,荒废学业,并很快被退学.
表面上看,这是因为这些学生没有自控力,深层次的原因是他们缺乏责任心.

对孩子进行责任教育,就必须调整传统的与物质享受相联系的财富观、价值观.
改变传统的亲子关系——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不是父母把孩子作为"私人财产",也不是孩子把父母作为"提款机",而是成年公民与未成年公民的关系,父母只是对未成年公民具有监护责任,引导他们成长为独立、自立的社会公民.
我国当前的"官二代"、"富二代"问题,以及普通家庭的子女教育问题,都与没有这样的财富观、价值观有关,官富家庭以简单地物质给予,代替亲情交流;普通家庭也把亲子关系变为功利的分数关系.

9岁时就去打零工挣零花钱;有不少学生一满新大学生入学在即,在北京中关村某电子卖场,一名女孩看上了"苹果三件套",面对超过2万的花费,母亲刚表示吃不消,这名女孩就扔下一句:"不给我买,就让我在大学丢脸去吧.
"说完扬长而去,气得母亲掩面而哭.

这事儿引起了很多人关注,有人指责这名女生"脑残",不知感恩;还有人认为,为人父母者应该首先反思,是自己平时的纵容,导致孩子要这要拿,一不如意就翻脸不认人.
但我更关注的是她要"苹果三件套"的理由,是没有这就可能"丢脸".

在讨论这起事件时,大家翻出了有的学生为买"苹果"不惜卖肾的旧事,与"卖肾"的疯狂行为相比,这名女生要"温和"许多.
但不管"疯狂"还是"温和",之所以他们对"苹果"如此痴迷,除了是"果粉"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恐怕就是"面子"思想——觉得有了这,就体面过人,而没有这,就觉得很丢面子,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

把面子和物质享受联系在一起,表明我们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对于青少年的价值观教育,出现了严重的偏差.
在美国、加拿大的中学,对学生的财富观、人生观的教育,基点是"上帝帮助自助的人","通过自己努力奋斗,获得财富,才是值得尊重的",因此,很少有学生炫耀自己的美貌,因为那是先天遗传,与后天的努力无关;很少有学生比拼父母、家产,因为这18岁,就宣布独立,不再拿父母的钱,包括上大学,也是自己去打工挣学费.

财富观、价值观的错位,会导致人生的错位.
直接的表现,就是对自己不负责.
我国有不少学生,没有任何责任感,就连读书,也认为不是为自己读,而是为父母读,因此,他们对为自己付出的父母没有任何感激之情,高考考出不错的分数,进了不错的大学,就认为足够对得起父母了.
因此,伸手向父母要奖赏也就十分正常.
这些学生进了大学之后,由于没有责任心,很容易出现学习的惰性,陷入迷茫.
近年来,包括清华在内的高校,就明确发布禁令,禁止一年级学生带电脑进宿舍,颁布这样的禁令,在信息时代显得很荒谬,可却是无奈之举,因为很多大学新生,进校之后,完全放纵自己,如果没有禁令,不少学生会很快沉迷网络,荒废学业,并很快被退学.
表面上看,这是因为这些学生没有自控力,深层次的原因是他们缺乏责任心.

新大学生入学在即,在北京中关村某电子卖场,一名女孩看上了"苹果三件套",面对超过2万的花费,母亲刚表示吃不消,这名女孩就扔下一句:"不给我买,就让我在大学丢脸去吧.
"说完扬长而去,气得母亲掩面而哭.

这事儿引起了很多人关注,有人指责这名女生"脑残",不知感恩;还有人认为,为人父母者应该首先反思,是自己平时的纵容,导致孩子要这要拿,一不如意就翻脸不认人.
但我更关注的是她要"苹果三件套"的理由,是没有这就可能"丢脸".

在讨论这起事件时,大家翻出了有的学生为买"苹果"不惜卖肾的旧事,与"卖肾"的疯狂行为相比,这名女生要"温和"许多.
但不管"疯狂"还是"温和",之所以他们对"苹果"如此痴迷,除了是"果粉"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恐怕就是"面子"思想——觉得有了这,就体面过人,而没有这,就觉得很丢面子,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

把面子和物质享受联系在一起,表明我们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对于青少年的价值观教育,出现了严重的偏差.
在美国、加拿大的中学,对学生的财富观、人生观的教育,基点是"上帝帮助自助的人","通过自己努力奋斗,获得财富,才是值得尊重的",因此,很少有学生炫耀自己的美貌,因为那是先天遗传,与后天的努力无关;很少有学生比拼父母、家产,因为这对孩子进行责任教育,就必须调整传统的与物质享受相联系的财富观、价值观.
改变传统的亲子关系——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不是父母把孩子作为"私人财产",也不是孩子把父母作为"提款机",而是成年公民与未成年公民的关系,父母只是对未成年公民具有监护责任,引导他们成长为独立、自立的社会公民.
我国当前的"官二代"、"富二代"问题,以及普通家庭的子女教育问题,都与没有这样的财富观、价值观有关,官富家庭以简单地物质给予,代替亲情交流;普通家庭也把亲子关系变为功利的分数关系.

(摘自熊丙奇博客)提高报到率的"怪招"与"正解"最近有媒体报道,今年被山西省忻州师范学院录取的考生却遇到了一件怪事,学校在通知书中要求他们在八月十号之前把学费交上,最近有媒体报道,今年被山西省忻州师范学院录取的考生却遇到了一件怪事,学校在通知书中要求他们在八月十号之前把学费交上,否则将取消考生的录取资格,通知书也将作废.
记者调查发现,该校采取这种办法,有"不得已"的苦衷,想因此确认有多少新生来报到,并提高报到率.
(广东卫视8月14日)国外一些大学在发出录取通知书,要学生进行确认时,也会收取一定的费用,被称为"留位费",忻州师范学院要学生提前交学费,"创意"可能来自于此.
可是,这所学校忽视了一个根本问题,国外大学的招生,实行自主招生,学生是可以拿到多张大学录取通知书再去确认的,而我国大学的招生,是集中录取,考生只能拿到一张大学录取通知书,如果只能拿到一张录取通知书的学生放弃录取,只能表明,这所学校对其完全没有吸引力.
学校希望采取提前缴费的方式,提高报到率,其实对提高报到率无益,反而可坚定有放弃打算者的决定——本来考生还在犹豫是否去报到,现在学校居然要求提前缴费,对学校的印象也就更坏.
据报道,有学生就怀疑这张录取通知书是假的.

考生被录取却不报到的现象,在我国高考录取中越来越多.
早在2005年,就有调查显示,我国每年录取却不报到的学生达到50万,具体原因包括,对录取学校的层次不满意,比如想上一本,却录取到了二本院校;对录取专业不满意,被调剂到自己根本不感兴趣的专业;有了新的选择,比如出国留学;等等.
考生录取却不报到,这对高校来说,就意味着资源闲置,而对于那些只有学生学费收入作为唯一经费来源的学校来说,这更关系到学校的基本生存.
因为按照我国的高考录取制度,除了实行春考的少数地区的少数学校,几乎所有高校一年只能按招生计划进行一次集中录取,这次集中录取的学生不报到,学校就只有接受招生不满额的结局.

录取不报到这一现象,多年前,就引起了教育考试部门的注意,可是,对于这一现象的治理,却采取了错误的方法.
2007年,甘肃省教育部门出台规定,将把录取不否则将取消考生的录取资格,通知书也将作废.
记者调查发现,该校采取这种办法,有"不得已"的苦衷,想因此确认有多少新生来报到,并提高报到率.
(广东卫视8月14最近有媒体报道,今年被山西省忻州师范学院录取的考生却遇到了一件怪事,学校在通知书中要求他们在八月十号之前把学费交上,否则将取消考生的录取资格,通知书也将作废.
记者调查发现,该校采取这种办法,有"不得已"的苦衷,想因此确认有多少新生来报到,并提高报到率.
(广东卫视8月14日)国外一些大学在发出录取通知书,要学生进行确认时,也会收取一定的费用,被称为"留位费",忻州师范学院要学生提前交学费,"创意"可能来自于此.
可是,这所学校忽视了一个根本问题,国外大学的招生,实行自主招生,学生是可以拿到多张大学录取通知书再去确认的,而我国大学的招生,是集中录取,考生只能拿到一张大学录取通知书,如果只能拿到一张录取通知书的学生放弃录取,只能表明,这所学校对其完全没有吸引力.
学校希望采取提前缴费的方式,提高报到率,其实对提高报到率无益,反而可坚定有放弃打算者的决定——本来考生还在犹豫是否去报到,现在学校居然要求提前缴费,对学校的印象也就更坏.
据报道,有学生就怀疑这张录取通知书是假的.

考生被录取却不报到的现象,在我国高考录取中越来越多.
早在2005年,就有调查显示,我国每年录取却不报到的学生达到50万,具体原因包括,对录取学校的层次不满意,比如想上一本,却录取到了二本院校;对录取专业不满意,被调剂到自己根本不感兴趣的专业;有了新的选择,比如出国留学;等等.
考生录取却不报到,这对高校来说,就意味着资源闲置,而对于那些只有学生学费收入作为唯一经费来源的学校来说,这更关系到学校的基本生存.
因为按照我国的高考录取制度,除了实行春考的少数地区的少数学校,几乎所有高校一年只能按招生计划进行一次集中录取,这次集中录取的学生不报到,学校就只有接受招生不满额的结局.

录取不报到这一现象,多年前,就引起了教育考试部门的注意,可是,对于这一现象的治理,却采取了错误的方法.
2007年,甘肃省教育部门出台规定,将把录取不日)国外一些大学在发出录取通知书,要学生进行确认时,也会收取一定的费用,被称为"留位费",忻州师范学院要学生提前交学费,"创意"可能来自于此.
可是,这所学校忽视了一个根本问题,国外大学的招生,实行自主招生,学生是可以拿到多张大学录取通知书再去确认的,而我国大学的招生,是集中录取,考生只能拿到一张大学录取通知书,如果只能拿到一张录取通知书的学生放弃录取,只能表明,这所学校对其完全没有吸引力.
学校希望采取提前缴费的方式,提高报到率,其实对提高报到率无益,反而可坚定有放弃打算者的决定——本来考生还在犹豫是否去报到,现在学校居然要求提前缴费,对学校的印象也就更坏.
据报道,有学生就怀疑这张录取通知书是假的.

考生被录取却不报到的现象,在我国高考录取中越来越多.
早在报到的学生,视为诚信有问题,记入诚信档案,此后,多个省区出台了类似的规定,在每年高考志愿填报和录取期间,这些地区的教育部门负责人还出来谴责"录取不报到"的学生,指责他们破坏游戏规则.
这种处理方式,混淆了学生的选择权和诚信.
录取不报到对学生来说,是施行正当的选择权,与诚信无关.
以诚信为名限制考生的选择权,某种程度说,是高考录取制度的倒退.
而令教育考试部门和学校"痛苦"的是,就是指责考生有"诚信问题",可考生根本不买账,该放弃的还是照样放弃.

合理的治理办法,则应该是正视学生的选择权,给高校自主确定招生规模的权力,并创造多次录取的机会.
具体操作方式有二,一是允许高校按每年报到率情况,自主确定招生规模,比如,一所学校的报到率为70%,计划招满1000名学生,学校可发出1400张录取通知书;二是一年实行多次录取,而不只是一次集中录取,高校可根据考生报到的情况,再进行招生.
事实上,在国外,就像耶鲁大学这样的学校,新生报到率,也只有不到70%,这些大学比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就是采取多次录取的方式.

实行这两种方式,按照我国《教育规划纲要》所确定的高考改革精神,根本不存在问题,只需把招生自主权交给高校.
可是,在现实中,却存在严重的既得利益阻力,尤其是来自政府部门的阻力.
其中,采取第一种方式,要求政府部门放弃对高校招生计划的审批权——高校都不按额定的招生计划发通知书,还要政府部门的审批何用而招生计划审批权,是当前教育主管部门最核心的权力,教育部门管理高校的基本手段,就是减少高校的招生计划;采取第二种方式,则将打破集中录取制度,影响到一次高考的权威地位.

所以,对于录取报到率不高的问题,高校不应该把精力用到构思"怪招"上,而应该要求政府部门推行高考制度改革,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正解".
如果高考制度不改革,录取不报到的现象,难以得到有效治理.
需要注意的是,不少考生对录取的学校、专业不满意,主要原因2005年,就有调查显示,我国每年录取却不报到的学生达到50万,具体原因包括,对录取学校的层次不满意,比如想上一本,却录取到了二本院校;对录取专业不满意,被调剂到自己根本不感兴趣的专业;有了新的选择,比如出国留学;等等.
考生录取却不报到,这对高校来说,就意味着资源闲置,而对于那些只有学生学费收入作为唯一经费来源的学校来说,这更关系到学校的基本生存.
因为按照我国的高考录取制度,除了实行春考的少数地区的少数学校,几乎所有高校一年只能按招生计划进行一次集中录取,这次集中录取的学生不报到,学校就只有接受招生不满额的结局.

录取不报到这一现象,多年前,就引起了教育考试部门的注意,可是,对于这一现象的治理,却采取了错误的方法.
2007年,甘肃省教育部门出台规定,将把录取不报到的学生,视为诚信有问题,记入诚信档案,此后,多个省区出台了类似的规定,在每年高考志愿填报和录取期间,这些地区的教育部门负责人还出来谴责"录取不报到"的学生,指责他们破坏游戏规则.
这种处理方式,混淆了学生的选择权和诚信.
录取不报到对学生来说,是施行正当的选择权,与诚信无关.
以诚信为名限制考生的选择权,某种程度说,是高考录取制度的倒退.
而令教育考试部门和学校"痛苦"的是,就是指责考生有"诚信问题",可考生根本不买账,该放弃的还是照样放弃.

合理的治理办法,则应该是正视学生的选择权,给高校自主确定招生规模的权力,并创造多次录取的机会.
具体操作方式有二,一是允许高校按每年报到率情况,自主确定招生规模,比如,一所学校的报到率为70%,计划招满最近有媒体报道,今年被山西省忻州师范学院录取的考生却遇到了一件怪事,学校在通知书中要求他们在八月十号之前把学费交上,否则将取消考生的录取资格,通知书也将作废.
记者调查发现,该校采取这种办法,有"不得已"的苦衷,想因此确认有多少新生来报到,并提高报到率.
(广东卫视8月14日)国外一些大学在发出录取通知书,要学生进行确认时,也会收取一定的费用,被称为"留位费",忻州师范学院要学生提前交学费,"创意"可能来自于此.
可是,这所学校忽视了一个根本问题,国外大学的招生,实行自主招生,学生是可以拿到多张大学录取通知书再去确认的,而我国大学的招生,是集中录取,考生只能拿到一张大学录取通知书,如果只能拿到一张录取通知书的学生放弃录取,只能表明,这所学校对其完全没有吸引力.
学校希望采取提前缴费的方式,提高报到率,其实对提高报到率无益,反而可坚定有放弃打算者的决定——本来考生还在犹豫是否去报到,现在学校居然要求提前缴费,对学校的印象也就更坏.
据报道,有学生就怀疑这张录取通知书是假的.

考生被录取却不报到的现象,在我国高考录取中越来越多.
早在2005年,就有调查显示,我国每年录取却不报到的学生达到50万,具体原因包括,对录取学校的层次不满意,比如想上一本,却录取到了二本院校;对录取专业不满意,被调剂到自己根本不感兴趣的专业;有了新的选择,比如出国留学;等等.
考生录取却不报到,这对高校来说,就意味着资源闲置,而对于那些只有学生学费收入作为唯一经费来源的学校来说,这更关系到学校的基本生存.
因为按照我国的高考录取制度,除了实行春考的少数地区的少数学校,几乎所有高校一年只能按招生计划进行一次集中录取,这次集中录取的学生不报到,学校就只有接受招生不满额的结局.

录取不报到这一现象,多年前,就引起了教育考试部门的注意,可是,对于这一现象的治理,却采取了错误的方法.
2007年,甘肃省教育部门出台规定,将把录取不1000名学生,学校可发出1400最近有媒体报道,今年被山西省忻州师范学院录取的考生却遇到了一件怪事,学校在通知书中要求他们在八月十号之前把学费交上,否则将取消考生的录取资格,通知书也将作废.
记者调查发现,该校采取这种办法,有"不得已"的苦衷,想因此确认有多少新生来报到,并提高报到率.
(广东卫视8月14日)国外一些大学在发出录取通知书,要学生进行确认时,也会收取一定的费用,被称为"留位费",忻州师范学院要学生提前交学费,"创意"可能来自于此.
可是,这所学校忽视了一个根本问题,国外大学的招生,实行自主招生,学生是可以拿到多张大学录取通知书再去确认的,而我国大学的招生,是集中录取,考生只能拿到一张大学录取通知书,如果只能拿到一张录取通知书的学生放弃录取,只能表明,这所学校对其完全没有吸引力.
学校希望采取提前缴费的方式,提高报到率,其实对提高报到率无益,反而可坚定有放弃打算者的决定——本来考生还在犹豫是否去报到,现在学校居然要求提前缴费,对学校的印象也就更坏.
据报道,有学生就怀疑这张录取通知书是假的.

考生被录取却不报到的现象,在我国高考录取中越来越多.
早在2005年,就有调查显示,我国每年录取却不报到的学生达到50万,具体原因包括,对录取学校的层次不满意,比如想上一本,却录取到了二本院校;对录取专业不满意,被调剂到自己根本不感兴趣的专业;有了新的选择,比如出国留学;等等.
考生录取却不报到,这对高校来说,就意味着资源闲置,而对于那些只有学生学费收入作为唯一经费来源的学校来说,这更关系到学校的基本生存.
因为按照我国的高考录取制度,除了实行春考的少数地区的少数学校,几乎所有高校一年只能按招生计划进行一次集中录取,这次集中录取的学生不报到,学校就只有接受招生不满额的结局.

录取不报到这一现象,多年前,就引起了教育考试部门的注意,可是,对于这一现象的治理,却采取了错误的方法.
2007年,甘肃省教育部门出台规定,将把录取不张录取通知书;二是一年实行多次录取,而不只是一次集中录取,高校可根据考生报到的情况,再进行招生.
事实上,在国外,就像耶鲁大学这样的学校,新生报到率,也只有不到70%,这些大学比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就是采取多次录取的方式.

实行这两种方式,按照我国《教育规划纲要》所确定的高考改革精神,根本不存在问题,只需把招生自主权交给高校.
可是,在现实中,却存在严重的既得利益阻力,尤其是来自政府部门的阻力.
其中,采取第一种方式,要求政府部门放弃对高校招生计划的审批权——高校都不按额定的招生计划发通知书,还要政府部门的审批何用而招生计划审批权,是当前教育主管部门最核心的权力,教育部门管理高校的基本手段,就是减少高校的招生计划;采取第二种方式,则将打破集中录取制度,影响到一次高考的权威地位.

报到的学生,视为诚信有问题,记入诚信档案,此后,多个省区出台了类似的规定,在每年高考志愿填报和录取期间,这些地区的教育部门负责人还出来谴责"录取不报到"的学生,指责他们破坏游戏规则.
这种处理方式,混淆了学生的选择权和诚信.
录取不报到对学生来说,是施行正当的选择权,与诚信无关.
以诚信为名限制考生的选择权,某种程度说,是高考录取制度的倒退.
而令教育考试部门和学校"痛苦"的是,就是指责考生有"诚信问题",可考生根本不买账,该放弃的还是照样放弃.

合理的治理办法,则应该是正视学生的选择权,给高校自主确定招生规模的权力,并创造多次录取的机会.
具体操作方式有二,一是允许高校按每年报到率情况,自主确定招生规模,比如,一所学校的报到率为70%,计划招满1000名学生,学校可发出1400张录取通知书;二是一年实行多次录取,而不只是一次集中录取,高校可根据考生报到的情况,再进行招生.
事实上,在国外,就像耶鲁大学这样的学校,新生报到率,也只有不到70%,这些大学比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就是采取多次录取的方式.

实行这两种方式,按照我国《教育规划纲要》所确定的高考改革精神,根本不存在问题,只需把招生自主权交给高校.
可是,在现实中,却存在严重的既得利益阻力,尤其是来自政府部门的阻力.
其中,采取第一种方式,要求政府部门放弃对高校招生计划的审批权——高校都不按额定的招生计划发通知书,还要政府部门的审批何用而招生计划审批权,是当前教育主管部门最核心的权力,教育部门管理高校的基本手段,就是减少高校的招生计划;采取第二种方式,则将打破集中录取制度,影响到一次高考的权威地位.

所以,对于录取报到率不高的问题,高校不应该把精力用到构思"怪招"上,而应该要求政府部门推行高考制度改革,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正解".
如果高考制度不改革,录取不报到的现象,难以得到有效治理.
需要注意的是,不少考生对录取的学校、专业不满意,主要原因所以,对于录取报到率不高的问题,高校不应该把精力用到构思"怪招"上,而应该要求政府部门推行高考制度改革,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正解".
如果高考制度不改革,录取不报到的现象,难以得到有效治理.
需要注意的是,不少考生对录取的学校、专业不满意,主要原因也是我国的高考录取制度,由于高考是按考生分数、结合志愿进行录取,学生被录取到自己不满意的学校、专业的可能性极大,只有给考生充分的选择权,再拿到录取通知书之后,再根据录取学校、专业、奖学金、助学金等进行选择,这才能提高学生对录取学校和专业的满意度.

不把精力用在推进政府改革,而在考生身上做文章,高校的考虑可能是,改变制度太难,而眼下必须解决报到率不高的问题,再就是担心把问题归为考试制度,要求政府放权,会得罪政府部门.
这其实是当前教育改革过程中,高校普遍存在的想法,这种想法,只会让高校的处境越来越难,也导致要求政府放权的改革迟迟难以启动——政府感受不到来自教育系统内部的压力.
这种局面延续下去,我国包括高考制度改革在内的教育改革,就只有靠大批高校的破产来"倒逼"了,当越来越多学生放弃内地高校,很多二本、三本、高职高专招不满学生面临关门的危机,就不得不得改革了.
可以说,改革是迟早的事,改革越迟,我国教育付出的代价越大.
这就要看教育部门、学校,是否有这种意识了.

(摘自熊丙奇博客)就业率不高的专业一撤了之记者从"科学发展成就辉煌"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在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中,陕西建成16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30个就业率低的专业被撤销.
(西安晚报8月17日)以就业率低为名撤销高校的专业,这不是陕西的首创,而是我国各地近年来普遍的做法,也是在执行国家教育部门的相关文件.
事实上,早在2004年教育部就表示,对连续两年就业率不足50%的专业,要严格控制招生规模,就业率连续三年不足30%的专业,要减少招生甚至停止招生.
而去年底,教育部再次提出,记者从"科学发展成就辉煌"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在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中,陕西建成16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30个就业率低的专业被撤销.
(西安晚报8月17日)以就业率低为名撤销高校的专业,这不是陕西的首创,而是我国各地近年来普遍的做法,也是在执行国家教育部门的相关文件.
事实上,早在2004年教育部就表示,对连续两年就业率不足50%的专业,要严格控制招生规模,就业率连续三年不足30%的专业,要减少招生甚至停止招生.
而去年底,教育部再次提出,对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60%的专业,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

以就业率定专业的生死,貌似是重视教育质量,引导高校科学合理设置专业,可是,这忽视了一个基本问题,即每所大学的办学定位不同,不能都用简单的就业率作为评价所有大学和专业教育的标准.
我国现在有2600多所高校,按照高等教育的定位,其中有部分院校,应实施通识教育,这类院校主要为"985"高校和"211"院校,他们应该以能力为导向培养学生,而不仅仅关注就业率.
如果只关注就业率,就会导致这些院校成为与培养应用技术人才、职业人才的院校一样的学校,而且,也会导致一些就业率不高,但对国家、社会有十分重要作用的基础学科、专业受到冲击.
对于就业率不高但十分重要的基础学科,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政府不但不会叫停对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60%的专业,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

记者从"科学发展成就辉煌"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在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中,陕西建成16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30个就业率低的专业被撤销.
(西安晚报8月17日)以就业率低为名撤销高校的专业,这不是陕西的首创,而是我国各地近年来普遍的做法,也是在执行国家教育部门的相关文件.
事实上,早在2004年教育部就表示,对连续两年就业率不足50%的专业,要严格控制招生规模,就业率连续三年不足30%的专业,要减少招生甚至停止招生.
而去年底,教育部再次提出,对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60%的专业,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

以就业率定专业的生死,貌似是重视教育质量,引导高校科学合理设置专业,可是,这忽视了一个基本问题,即每所大学的办学定位不同,不能都用简单的就业率作为评价所有大学和专业教育的标准.
我国现在有2600多所高校,按照高等教育的定位,其中有部分院校,应实施通识教育,这类院校主要为"985"高校和"211"院校,他们应该以能力为导向培养学生,而不仅仅关注就业率.
如果只关注就业率,就会导致这些院校成为与培养应用技术人才、职业人才的院校一样的学校,而且,也会导致一些就业率不高,但对国家、社会有十分重要作用的基础学科、专业受到冲击.
对于就业率不高但十分重要的基础学科,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政府不但不会叫停以就业率定专业的生死,貌似是重视教育质量,引导高校科学合理设置专业,可是,这忽视了一个基本问题,即每所大学的办学定位不同,不能都用简单的就业率作为评价所有大学和专业教育的标准.

这些专业,而会给予适当的扶持,比如,设立奖学金,鼓励学生选择这些专业,设立发展基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等等.
由于多年来,教育部门和社会舆论一直关注高校的就业率,这已经使我国几乎所有高校都变为"职业培训所",一些高校甚至把精力用到提高就业率的歪门邪道上,不但没有提高教育质量,反而败坏大学精神.
比如,有的高校为提高就业率,把整个大学四年级都变为"就业年",不安排教育教学,即便安排,也对外出实习、找工作的学生开绿灯,大学教育严重"缩水";还有的高校则"要求学生就业"和让学生"被就业"——"要求学生就业"是规定学生必须在某个期限前,提交就业协议书,否则就拿不到毕业证书;"被就业"则是在学生不知情的情况下,已经"就业了",原因是就业部门伪造假的就业协议书.

随着高等教育扩招,我国一些高校存在盲目设置专业,以及教育质量不高的问题,这是事实,但治理这些问题,不是用就业率这样的行政化指标,而应该对准问题的根源.
总体看来,我国高校的专业设置和教育质量问题,根源在于大学缺乏办学自主权.
舆论批评高校设置专业盲目,可是,缺乏办学自主权的学校,能有自身明确的办学定位,进而根据这一定位设置特色专业吗另外,在我国现行高等教育管理制度中,学校是没有专业设置自主权的,大学设置专业,都必须报上级部门审批或者备案(只有少数几所大学有这一权力我国现在有2600多所高校,按照高等教育的定位,其中有部分院校,应实施通识教育,这类院校主要为"985"高校和"211"院校,他们应该以能力为导向培养学生,而不仅仅关注就业率.
如果只关注就业率,就会导致这些院校成为与培养应用技术人才、职业人才的院校一样的学校,而且,也会导致一些就业率不高,但对国家、社会有十分重要作用的基础学科、专业受到冲击.
对于就业率不高但十分重要的基础学科,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政府不但不会叫停这些专业,而会给予适当的扶持,比如,设立奖学金,鼓励学生选择这些专业,设立发展基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等等.

这些专业,而会给予适当的扶持,比如,设立奖学金,鼓励学生选择这些专业,设立发展基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等等.
由于多年来,教育部门和社会舆论一直关注高校的就业率,这已经使我国几乎所有高校都变为"职业培训所",一些高校甚至把精力用到提高就业率的歪门邪道上,不但没有提高教育质量,反而败坏大学精神.
比如,有的高校为提高就业率,把整个大学四年级都变为"就业年",不安排教育教学,即便安排,也对外出实习、找工作的学生开绿灯,大学教育严重"缩水";还有的高校则"要求学生就业"和让学生"被就业"——"要求学生就业"是规定学生必须在某个期限前,提交就业协议书,否则就拿不到毕业证书;"被就业"则是在学生不知情的情况下,已经"就业了",原因是就业部门伪造假的就业协议书.

随着高等教育扩招,我国一些高校存在盲目设置专业,以及教育质量不高的问题,这是事实,但治理这些问题,不是用就业率这样的行政化指标,而应该对准问题的根源.
总体看来,我国高校的专业设置和教育质量问题,根源在于大学缺乏办学自主权.
舆论批评高校设置专业盲目,可是,缺乏办学自主权的学校,能有自身明确的办学定位,进而根据这一定位设置特色专业吗另外,在我国现行高等教育管理制度中,学校是没有专业设置自主权的,大学设置专业,都必须报上级部门审批或者备案(只有少数几所大学有这一权力由于多年来,教育部门和社会舆论一直关注高校的就业率,这已经使我国几乎所有高校都变为"职业培训所",一些高校甚至把精力用到提高就业率的歪门邪道上,不但没有提高教育质量,反而败坏大学精神.
比如,有的高校为提高就业率,把整个大学四年级都变为"就业年",不安排教育教学,即便安排,也对外出实习、找工作的学生开绿灯,大学教育严重"缩水";还有的高校则"要求学生就业"和让学生"被就业"——"要求学生就业"是规定学生必须在某个期限前,提交就业协议书,否则就拿不到毕业证书;"被就业"则是在学生不知情的情况下,已经"就业了",原因是就业部门伪造假的就业协议书.

随着高等教育扩招,我国一些高校存在盲目设置专业,以及教育质量不高的问题,这是事实,但治理这些问题,不是用就业率这样的行政化指标,而应该对准问题的根源.
).
清华大学前校长顾秉林曾举了个例子:当初要求清华大学成立软件学院时,清华当年的招生指标已经满了,但学校突然接到有关方面的通知,要求两天内开始软件学院的招生,并且要招满500个学生,此后连续3年都要招500个学生.
学校向有关方面提出要求,才把招生名额改为了60人.
这十分生动说明了高校开设专业、招生的现状.
由于大学没有自主权,所以千校一面,会在单一的行政标准下,一哄而上,盲目跟风.

所以,要让高校办出特色,提高教育质量,关键在于落实和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这才能让高校有自身明确的定位,也才能让高校结合自身的定位、条件,开设适合自己的专业.
政府在高校设置专业过程中,最主要的责任,则是提供信息服务,而不是直接参与办学.
总体看来,我国高校的专业设置和教育质量问题,根源在于大学缺乏办学自主权.
舆论批评高校设置专业盲目,可是,缺乏办学自主权的学校,能有自身明确的办学定位,进而根据这一定位设置特色专业吗另外,在我国现行高等教育管理制度中,学校是没有专业设置自主权的,大学设置专业,都必须报上级部门审批或者备案(只有少数几所大学有这一权力).
清华大学前校长顾秉林曾举了个例子:当初要求清华大学成立软件学院时,清华当年的招生指标已经满了,但学校突然接到有关方面的通知,要求两天内开始软件学院的招生,并且要招满500个学生,此后连续3年都要招500个学生.
学校向有关方面提出要求,才把招生名额改为了60人.
这十分生动说明了高校开设专业、招生的现状.
由于大学没有自主权,所以千校一面,会在单一的行政标准下,一哄而上,盲目跟风.

所以,要让高校办出特色,提高教育质量,关键在于落实和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这才能让高校有自身明确的定位,也才能让高校结合自身的定位、条件,开设适合自己的专业.
政府在高校设置专业过程中,最主要的责任,则是提供信息服务,而不是直接参与办学.

(摘自熊丙奇博客)创业教育的症结在哪里据教育部网站消息,日前,教育部印发了《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要求各高校应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学生单独开设"创业基础"必修课,对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的教学目标、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作出明确规定,旨在深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推动高校创业教育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切实加强高校创业教育工作.
(新华网8月主权.
在教育行政部门的统一要求下,高校普遍存在必修课过多,选修课太少的问题.
学生学习的自主空间十分狭窄.
这是导致我国大学生创业比例极低的重要因素——一名学生,在大学里都无法学习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觉得大学课程枯燥乏味却不得不学,这样的学习状态,能培养怎样的能力和素质,去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这不是靠增设一门创业教育课就能解决的问题.
因此,要提高大学人才培养质量,就必须落实和扩大学校的自主权.
2010年7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政府及其部门要树立服务意识,改进管理方式,完善监管机制,减少和规范对学校的行政审批事项,依法保障学校充分行使办学自主权和承担相应责任.
高等学校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宏观政策,自主开展教学活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自主制定学校规划并组织实施,自主设置教学、科研、行政管理机构,自主确定内部收入分配,自主管理和使用人才,自主管理和使用学校财产和经费.
"根据纲要精神,教育行政部门不应该再直接参与学校的课程设置,而应该把自主权交给学校.
具体到创业教育,政府部门不能以创业教育十分重要,就发文要求高校设置必修课,这是传统的管理学校的思维——此前,很多课程被列为高校必修课,名义都是"十分重要",这只会让高校的必修课体系越来越庞大,而无法设置选修课.
而应该尽量减少必修课程,腾出空间让学校设置课程,实行完全学分制,给学生自主选择课程、选择师资的自主权.
与此同时,政府部门该积极履行服务责任,比如,给高校开设这一课程提供信息服务,出台优惠政策鼓励企业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实习基18日)教育部要求高校重视创业教育,出发点当然不错,想通过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以改变我国大学毕业生选择创业的比例极低,以及创业成功率极低的"两低"处境.
调查显示,我国选择创业的大学毕业生不到据教育部网站消息,日前,教育部印发了《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要求各高校应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学生单独开设"创业基础"必修课,对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的教学目标、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作出明确规定,旨在深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推动高校创业教育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切实加强高校创业教育工作.
(新华网8月18日)教育部要求高校重视创业教育,出发点当然不错,想通过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以改变我国大学毕业生选择创业的比例极低,以及创业成功率极低的"两低"处境.
调查显示,我国选择创业的大学毕业生不到1%,而创业成功率也不到1%.
这确实比只在大学毕业期间,鼓励大学生选择创业强了许多,但是,把创业教育纳入高校必修课体系,真能起到提高学生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功效吗在笔者看来,很难.
我不反对在大学里开设创业教育课,一些学校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将创业课程作为学生的必修课,但我反对由教育部门出面要求学校开设创业必修课.
这是十分明显的用行政权干涉学校的课程设置.
一所学校开设什么样的课程,应该由学校自主设置,行政干预的结果是,所有学校设置的课程大同小异,学校不愿意开设,却不得不开设,而学生不愿意学习,却被迫为学分而学习.
再就是,学校开设创业教育课,师资来自何处,如果没有合格的师资,只是让根本就没有创业经历的年轻老师给学生讲创业,这是这样设置的创业必修课,完全可能被学校和学生共同应付.
众所周知,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校缺乏办学自主权,包括学科设置、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的自1%,而创业成功率也不到1%.
这确实比只在大学毕业期间,鼓励大学生选择创业强了许多,但是,把创业教育纳入高校必修课体系,真能起到提高学生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功效吗在笔者看来,很难.

主权.
在教育行政部门的统一要求下,高校普遍存在必修课过多,选修课太少的问题.
学生学习的自主空间十分狭窄.
这是导致我国大学生创业比例极低的重要因素——一名学生,在大学里都无法学习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觉得大学课程枯燥乏味却不得不学,这样的学习状态,能培养怎样的能力和素质,去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这不是靠增设一门创业教育课就能解决的问题.
因此,要提高大学人才培养质量,就必须落实和扩大学校的自主权.
2010年7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政府及其部门要树立服务意识,改进管理方式,完善监管机制,减少和规范对学校的行政审批事项,依法保障学校充分行使办学自主权和承担相应责任.
高等学校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宏观政策,自主开展教学活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自主制定学校规划并组织实施,自主设置教学、科研、行政管理机构,自主确定内部收入分配,自主管理和使用人才,自主管理和使用学校财产和经费.
"根据纲要精神,教育行政部门不应该再直接参与学校的课程设置,而应该把自主权交给学校.
具体到创业教育,政府部门不能以创业教育十分重要,就发文要求高校设置必修课,这是传统的管理学校的思维——此前,很多课程被列为高校必修课,名义都是"十分重要",这只会让高校的必修课体系越来越庞大,而无法设置选修课.
而应该尽量减少必修课程,腾出空间让学校设置课程,实行完全学分制,给学生自主选择课程、选择师资的自主权.
与此同时,政府部门该积极履行服务责任,比如,给高校开设这一课程提供信息服务,出台优惠政策鼓励企业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实习基我不反对在大学里开设创业教育课,一些学校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将创业课程作为学生的必修课,但我反对由教育部门出面要求学校开设创业必修课.
这是十分明显的用行政权干涉学校的课程设置.
一所学校开设什么样的课程,应该由学校自主设置,行政干预的结果是,所有学校设置的课程大同小异,学校不愿意开设,却不得不开设,而学生不愿意学习,却被迫为学分而学习.
再就是,学校开设创业教育课,师资来自何处,如果没有合格的师资,只是让根本就没有创业经历的年轻老师给学生讲创业,这是这样设置的创业必修课,完全可能被学校和学生共同应付.

地等.
在国外一流大学,公共必修课,只占到学生总学分的40%不到,而可供学生选修的课程多达上千门.
当学生能结合自己的个性、兴趣、未来职业发展规划,选择大学的课程时,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将被激发,而发展学生的兴趣、个性,正是创业教育的基石.
——如果大学生有创业的意愿,他们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规划,在校内选择相关的课程,这需要两个前提,一是他们有选择的权利,二是有相关课程供他们选择.
离开了这,大学开设的创业教育课,与其他必修课一样,必定会采取灌输方式,无非是告诉学生创业的概念、创业的流程.
按照教育部文件的说法是,"使学生掌握创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熟悉创业的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了解创业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但恐怕难以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促进学生创业就业和全面发展.
众所周知,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校缺乏办学自主权,包括学科设置、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的自主权.
在教育行政部门的统一要求下,高校普遍存在必修课过多,选修课太少的问题.
学生学习的自主空间十分狭窄.
这是导致我国大学生创业比例极低的重要因素——一名学生,在大学里都无法学习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觉得大学课程枯燥乏味却不得不学,这样的学习状态,能培养怎样的能力和素质,去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这不是靠增设一门创业教育课就能解决的问题.

地等.
在国外一流大学,公共必修课,只占到学生总学分的40%不到,而可供学生选修的课程多达上千门.
当学生能结合自己的个性、兴趣、未来职业发展规划,选择大学的课程时,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将被激发,而发展学生的兴趣、个性,正是创业教育的基石.
——如果大学生有创业的意愿,他们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规划,在校内选择相关的课程,这需要两个前提,一是他们有选择的权利,二是有相关课程供他们选择.
离开了这,大学开设的创业教育课,与其他必修课一样,必定会采取灌输方式,无非是告诉学生创业的概念、创业的流程.
按照教育部文件的说法是,"使学生掌握创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熟悉创业的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了解创业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但恐怕难以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促进学生创业就业和全面发展.
因此,要提高大学人才培养质量,就必须落实和扩大学校的自主权.
2010年7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政府及其部门要树立服务意识,改进管理方式,完善监管机制,减少和规范对学校的行政审批事项,依法保障学校充分行使办学自主权和承担相应责任.
高等学校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宏观政策,自主开展教学活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自主制定学校规划并组织实施,自主设置教学、科研、行政管理机构,自主确定内部收入分配,自主管理和使用人才,自主管理和使用学校财产和经费.
"根据纲要精神,教育行政部门不应该再直接参与学校的课程设置,而应该把自主权交给学校.

具体到创业教育,政府部门不能以创业教育十分重要,就发文要求高校设置必修课,这是传统的管理学校的思维——此前,很多课程被列为高校必修课,名义都是"十分重要",这只会让高校的必修课体系越来越庞大,而无法设置选修课.
而应该尽量减少必修课程,腾出空间让学校设置课程,实行完全学分制,给学生自主选择课程、选择师资的自主权.
与此同时,政府部门该积极履行服务责任,比如,给高校开设这一课程提供信息服务,出台优惠政策鼓励企业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实习基地等.

在国外一流大学,公共必修课,只占到学生总学分的40%不到,而可供学生选修的课程多达上千门.
当学生能结合自己的个性、兴趣、未来职业发展规划,选择大学的课程时,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将被激发,而发展学生的兴趣、个性,正是创业教育的基石.
——如果大学生有创业的意愿,他们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规划,在校内选择相关的课程,这需要两个前提,一是他们有选择的权利,二是有相关课程供他们选择.
离开了这,大学开设的创业教育课,与其他必修课一样,必定会采取灌输方式,无非是告诉学生创业的概念、创业的流程.
按照教育部文件的说法是,"使学生掌握创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熟悉创业的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了解创业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但恐怕难以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促进学生创业就业和全面发展.

(摘自熊丙奇博客)大学迎新,不能乱喊"独立性"口号"今天上海大学6000名新生抵沪报到,然上大却取消在车站迎新的校车……今天室外39(摄氏)度高温,一个孩子初来乍到……在他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你却要他自立"上海大学博士生导师石川的一条微博引发了网友的热议.

(东方早报8月21日)赋予极为重要的改革价值和教育意义,比如,在谈到某项教育举措时,都要套上培养创新人才,推进素质教育的帽子,如果真要追究,会发现找不到任何创新和可以促进素质提高的地方.
再就是,会围绕一所学校得到好评的做法,盲目跟风,比如根叔的演讲红了,其他校长跟风;一所大学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另一所学校也随之推出"感恩工程".
今年的迎新主题,似乎"独立性"成了口号,所以各所大学都在独立上做文章,往上面套、靠.
不恰当地把某些措施和某一教育意义联系起来,只会让这些措施遭遇质疑,也给学校工作带来被动.
今年大学新生报到,各高校都亮出了"独立"的旗帜,希望从报到起,迈出独立的第一步.
比如,清华大学在学校的报到点,甚至了家长警戒区,要求家长不得进入这个区域,而是让新生独立完成报到的程序.
上海大学此次取消校车,据称,出发点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性.

解释,就是说培养学生的独立性.
这招来质疑,也就在情理之中.
在迎新时提供校车服务,与独立性其实没有多大关系,这就是便于第一次到上海,行李多的新生报到而已.
如果按照提供校车服务就不不利于培养独立性的逻辑,那么,是不是骑自行车或者步行去报到,就最独立呢再就是上大还在地铁站配校车,不是也不利于培养独立性与之对比,清华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报到,说是为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就没有这些质疑.

根据上大的最新解释,取消火车站的迎新校车,已经没有再和培养独立性这一教育意义联系起来了.
而是说把这些车辆放在地铁站点,是更好的为学生提供服务,既服务外地学生,又服务本地学生.
相对于此前只在火车站配校车的工作点,现在的服务工作量反而更大.
这是对这一措施"本质"的回归,也是学校在说真话和实话.

这也告诉大学,不要动辄给某一措施赋予崇高的意义,制造噱头,搞炒作,是什么就是什么.
在教育常识逐渐回归的背景下,制造噱头、搞炒作,已经没有多大市场.
我国教育部门和学校,近年来十分乐于把一些常规的工作调整,也大学培养学生独立性的用意,当然不错,这也回应了社会对大学新生独立性不强的关切.
可是,对独立性要理性的分析,要知道该怎么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能力.
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给学生提供便民服务,不能混淆,如果以培养独立性为名,却把本应该给学生提供的一些便民服务措施取消了,或者把本没有培养独立性意义或效果的措施,硬说培养学生独立性,并起到很好的效果,就有些牵强附会,不妥当.

上海大学最初对取消迎新校车的解释,就是说培养学生的独立性.
这招来质疑,也就在情理之中.
在迎新时提供校车服务,与独立性其实没有多大关系,这就是便于第一次到上海,行李多的新生报到而已.
如果按照提供校车服务就不不利于培养独立性的逻辑,那么,是不是骑自行车或者步行去报到,就最独立呢再就是上大还在地铁站配校车,不是也不利于培养独立性与之对比,清华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报到,说是为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就没有这些质疑.

解释,就是说培养学生的独立性.
这招来质疑,也就在情理之中.
在迎新时提供校车服务,与独立性其实没有多大关系,这就是便于第一次到上海,行李多的新生报到而已.
如果按照提供校车服务就不不利于培养独立性的逻辑,那么,是不是骑自行车或者步行去报到,就最独立呢再就是上大还在地铁站配校车,不是也不利于培养独立性与之对比,清华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报到,说是为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就没有这些质疑.

根据上大的最新解释,取消火车站的迎新校车,已经没有再和培养独立性这一教育意义联系起来了.
而是说把这些车辆放在地铁站点,是更好的为学生提供服务,既服务外地学生,又服务本地学生.
相对于此前只在火车站配校车的工作点,现在的服务工作量反而更大.
这是对这一措施"本质"的回归,也是学校在说真话和实话.

这也告诉大学,不要动辄给某一措施赋予崇高的意义,制造噱头,搞炒作,是什么就是什么.
在教育常识逐渐回归的背景下,制造噱头、搞炒作,已经没有多大市场.
我国教育部门和学校,近年来十分乐于把一些常规的工作调整,也根据上大的最新解释,取消火车站的迎新校车,已经没有再和培养独立性这一教育意义联系起来了.
而是说把这些车辆放在地铁站点,是更好的为学生提供服务,既服务外地学生,又服务本地学生.
相对于此前只在火车站配校车的工作点,现在的服务工作量反而更大.
这是对这一措施"本质"的回归,也是学校在说真话和实话.

这也告诉大学,不要动辄给某一措施赋予崇高的意义,制造噱头,搞炒作,是什么就是什么.
在教育常识逐渐回归的背景下,制造噱头、搞炒作,已经没有多大市场.
我国教育部门和学校,近年来十分乐于把一些常规的工作调整,也赋予极为重要的改革价值和教育意义,比如,在谈到某项教育举措时,都要套上培养创新人才,推进素质教育的帽子,如果真要追究,会发现找不到任何创新和可以促进素质提高的地方.
解释,就是说培养学生的独立性.
这招来质疑,也就在情理之中.
在迎新时提供校车服务,与独立性其实没有多大关系,这就是便于第一次到上海,行李多的新生报到而已.
如果按照提供校车服务就不不利于培养独立性的逻辑,那么,是不是骑自行车或者步行去报到,就最独立呢再就是上大还在地铁站配校车,不是也不利于培养独立性与之对比,清华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报到,说是为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就没有这些质疑.

根据上大的最新解释,取消火车站的迎新校车,已经没有再和培养独立性这一教育意义联系起来了.
而是说把这些车辆放在地铁站点,是更好的为学生提供服务,既服务外地学生,又服务本地学生.
相对于此前只在火车站配校车的工作点,现在的服务工作量反而更大.
这是对这一措施"本质"的回归,也是学校在说真话和实话.

这也告诉大学,不要动辄给某一措施赋予崇高的意义,制造噱头,搞炒作,是什么就是什么.
在教育常识逐渐回归的背景下,制造噱头、搞炒作,已经没有多大市场.
我国教育部门和学校,近年来十分乐于把一些常规的工作调整,也再就是,会围绕一所学校得到好评的做法,盲目跟风,比如根叔的演讲红了,其他校长跟风;一所大学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另一所学校也随之推出"感恩工程".
今年的迎新主题,似乎"独立性"成了口号,所以各所大学都在独立上做文章,往上面套、靠.
不恰当地把某些措施和某一教育意义联系起来,只会让这些措施遭遇质疑,也给学校工作带来被动.

(摘自熊丙奇博客)"疯狂"邹教授引出的大学危机应对问题21日,前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邹恒甫在实名微博上爆料,称关心的不该是他有何动机,而是他举报的事实是否存在.
现在,邹教授欢迎学校打官司,那么,北大如果真有"绝无此事"的底气,就应该走法律程序,把此事的调查,交给司法机关.
如果调查结果是子虚乌有,那么应追究邹教授追诽谤学校的责任;而如果调查结果显示,北大校内确实存在教授道德败坏、权色交易的问题,学校则必须严肃对待问题,铲除毒瘤,否则,对这种情况纵容下去,北大将滑入堕落的深渊.
危机应对,是我国大学在办学过程中,必须面对的.
一个成熟的、珍惜名誉的大学,会有严密的程序,从尊重事实出发,按照法律原则、学术规则,来应对危机,属于法律的问题走法律程序,属于学术范畴的问题,按学术原则进行解决.
只有以求真、求实的态度,对待社会对大学的质疑,将学校的治理纳入依法治校的轨道,大学才能赢得社会的信任.
我国大学今日的困境,正是没有这样的治理机制所致,如果面对困境,还是采取以前的方式应对,只会加剧困境.
北大院长、教授和系主任奸淫餐厅服务员,北大内酒店服务生走后门上北大学位班.
北京大学新闻发言人蒋朗朗回应称"绝无此事",并表示学校将保留追究邹恒甫诋毁或诽谤的权利.
(北京晨报8月22日)21日,前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邹恒甫在实名微博上爆料,称北大院长、教授和系主任奸淫餐厅服务员,北大内酒店服务生走后门上北大学位班.
北京大学新闻发言人蒋朗朗回应称"绝无此事",并表示学校将保留追究邹恒甫诋毁或诽谤的权利.
(北京晨报8月22日)北大的回应是迅速的,但是,对于北大的回应,爆料者邹恒甫并不买账,他在微博中写到,"北大蒋朗朗发言人,你最好在北大有钱的学院好好调查一个月再说话.
我对北大淫乱之事了解太多了.
你要打官司,我太高兴了.
我等待你对梦桃源直隶会馆大膳鲂等等吃喝玩乐淫荡的报告.
如果没有北大院长主任教师跟所有服务员没有诱奸钱色交易淫荡的事件,你把报告给国人公布.
你急于否认,是你对北大不负责.
"客观而言,北大的回应,并不谨慎,并没有还北大清白,甚至有可能落入了邹教授设计的"陷阱".
——北大在回应中称"绝无此事",那么,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北大是否就此事进行了调查.
如果没有进行调查,怎么能说"绝无此事"呢北大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启动调查.
对此,就需要讨论一个问题,北大是否有必要对这类没有明确事实依据的"炮轰"启动调查由此看来,这起事件进一步反映我国高校在危机应对时,还没有建立明确的规范.
在高校办学过程中,遭遇类似的"炮轰",是不鲜见的,对此,高校应该明确处理的流程,而不是慌乱应对.
对于没有明确事实依据的炮轰,学校的应对方式,大致可以有三种.
其一,不回应.
邹教授的"炮轰",无疑极为偏执,没有提供明确的证据,而是一竿子打了北大、院长、系主任以及餐厅服务员,给人的感觉就是在"乱咬".
对于这样的"乱咬",有人说根本就不要理睬,有本事就拿出真凭实据,北大也不必回应、启动调查.
其二,回应,但希望炮轰者提供明确的事实依据.
从目前的情况看,北大选择了回应,可却出现了急于脱责的问题.
合理的回应,有必要请炮北大的回应是迅速的,但是,对于北大的回应,爆料者邹恒甫并不买账,他在微博中写到,"北大蒋朗朗发言人,你最好在北大有钱的学院好好调查一个月再说话.
我对北大淫乱之事了解太多了.
你要打官司,我太高兴了.
我等待你对梦桃源直隶会馆大膳鲂等等吃喝玩乐淫荡的报告.
如果没有北大院长主任教师跟所有服务员没有诱奸钱色交易淫荡的事件,你把报告给国人公布.
你急于否认,是你对北大不负责.
"客观而言,北大的回应,并不谨慎,并没有还北大清白,甚至有可能落入了邹教授设计的"陷阱".
——北大在回应中称"绝无此事",那么,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北大是否就此事进行了调查.
如果没有进行调查,怎么能说"绝无此事"呢北大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启动调查.
对此,就需要讨论一个问题,北大是否有必要对这类没有明确事实依据的"炮轰"启动调查由此看来,这起事件进一步反映我国高校在危机应对时,还没有建立明确的规范.
在高校办学过程中,遭遇类似的"炮轰",是不鲜见的,对此,高校应该明确处理的流程,而不是慌乱应对.

对于没有明确事实依据的炮轰,学校的应对方式,大致可以有三种.
其一,不回应.
邹教授的"炮轰",无疑极为偏执,没有提供明确的证据,而是一竿子打了北大、院长、系主任以及餐厅服务员,给人的感觉就是在"乱咬".
对于这样的"乱咬",有人说根本就不要理睬,有本事就拿出真凭实据,北大也不必回应、启动调查.

其二,回应,但希望炮轰者提供明确的事实依据.
从目前的情况看,北大选择了回应,可却出现了急于脱责的问题.
合理的回应,有必要请炮轰北大的邹教授,提供事实依据,说明是哪位院长、哪个系主任,与那位服务员,有钱色交易,这才能体现检举者的负责人态度,而不能"道听途说"、编故事.
邹不能一边炮轰,一边要学校有问题自己查去.

其三,通过法律程序处理这一问题.
邹教授的微博,从实际产生的效果看,已然对北大和北大教授群体的声誉造成严重影响.
对此,北大最合适的办法是,是和涉事的餐厅一起报案,起诉邹教授诽谤学校.
这是启动调查的有效途径.

轰北大的邹教授,提供事实依据,说明是哪位院长、哪个系主任,与那位服务员,有钱色交易,这才能体现检举者的负责人态度,而不能"道听途说"、编故事.
邹不能一边炮轰,一边要学校有问题自己查去.
其三,通过法律程序处理这一问题.
邹教授的微博,从实际产生的效果看,已然对北大和北大教授群体的声誉造成严重影响.
对此,北大最合适的办法是,是和涉事的餐厅一起报案,起诉邹教授诽谤学校.
这是启动调查的有效途径.
一方面,对于此事,北大并不适合进行调查,鉴于北大是当事的一方,由其进行的调查,结果会被质疑缺乏独立性和公正性,因此,此事的调查,最好由第三方机构组织.
另一方面,只有调查,才能还北大一个清白.
道理很简单,一方坚持自己说的是事实,一方坚决否认没有这回事,公说公的,婆说婆的,就不会有定论,在这样的你来我往中,邹教授的爆料,就成为一桩悬案,而北大也就在这一事件上一直背负被嫌疑的身份.
需要注意的是,对邹教授的微博爆料,还是有不少网友是相信有其事的.
这当然有对当前大学办学不满的因素在.
加之此前北大曾曝出一名教授以帮忙上大学为名欺骗高中女学生的丑闻,在这种情况下,北大更不能草率应对,或者觉得这是对北大的"妖魔化","不屑一顾".
对于其他没有明确事实依据的"炮轰",也该有类似的态度.
如果大学有危机应对的规范,有维护学校声誉的自觉,那么,就会以有理有据的方式,化解风波,由此树立学校的形象.
据媒体报道,北大发言人蒋朗朗还说,对于完全没有事实依据的事情,邹恒甫能说出这样的话,不知道其居心何在,"也许对几年前北大没有继续聘任他而有所想法",这和近年来高校面对教育腐败、学术不端指控采取的手法完全一样,将他人的指责、质疑,归为利益纠纷和阴谋,而回避对事实真相的求证.
不管邹教授是否与北大有利益纠纷,也不论其有何居心,他都可以质疑、检举,学校一方面,对于此事,北大并不适合进行调查,鉴于北大是当事的一方,由其进行的调查,结果会被质疑缺乏独立性和公正性,因此,此事的调查,最好由第三方机构组织.
另一方面,只有调查,才能还北大一个清白.
道理很简单,一方坚持自己说的是事实,一方坚决否认没有这回事,公说公的,婆说婆的,就不会有定论,在这样的你来我往中,邹教授的爆料,就成为一桩悬案,而北大也就在这一事件上一直背负被嫌疑的身份.

需要注意的是,对邹教授的微博爆料,还是有不少网友是相信有其事的.
这当然有对当前大学办学不满的因素在.
加之此前北大曾曝出一名教授以帮忙上大学为名欺骗高中女学生的丑闻,在这种情况下,北大更不能草率应对,或者觉得这是对北大的"妖魔化","不屑一顾".
对于其他没有明确事实依据的"炮轰",也该有类似的态度.

如果大学有危机应对的规范,有维护学校声誉的自觉,那么,就会以有理有据的方式,化解风波,由此树立学校的形象.
据媒体报道,北大发言人蒋朗朗还说,对于完全没有事实依据的事情,邹恒甫能说出这样的话,不知道其居心何在,"也许对几年前北大没有继续聘任他而有所想法",这和近年来高校面对教育腐败、学术不端指控采取的手法完全一样,将他人的指责、质疑,归为利益纠纷和阴谋,而回避对事实真相的求证.
不管邹教授是否与北大有利益纠纷,也不论其有何居心,他都可以质疑、检举,学校关心的不该是他有何动机,而是他举报的事实是否存在.
现在,邹教授欢迎学校打官司,那么,北大如果真有"绝无此事"的底气,就应该走法律程序,把此事的调查,交给司法机关.
如果调查结果是子虚乌有,那么应追究邹教授追诽谤学校的责任;而如果调查结果显示,北大校内确实存在教授道德败坏、权色交易的问题,学校则必须严肃对待问题,铲除毒瘤,否则,对这种情况纵容下去,北大将滑入堕落的深渊.

危机应对,是我国大学在办学过程中,必须面对的.
一个成熟的、珍惜名誉的大学,会有严密的程序,从尊重事实出发,按照法律原则、学术规则,来应对危机,属于法律的问题走法律程序,属于学术范畴的问题,按学术原则进行解决.
只有以求真、求实的态度,对待社会对大学的质疑,将学校的治理纳入依法治校的轨道,大学才能赢得社会的信任.
我国大学今日的困境,正是没有这样的治理机制所致,如果面对困境,还是采取以前的方式应对,只会加剧困境.

(摘自熊丙奇博客)"文科无用"的真问题是什么前段时间,哈尔滨工业大学一教授的一条微博引发社会关注.
他批朋友的女儿高考选报北大历史系的举动为:"一个文科傻妞就此诞生.
"并发出哲人般的感叹:"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大学教授如此对文科的"炮轰",不引起社会的关注都难.
而随后一些机构公布的报告,似乎也进一步印证了"文科无用"的事实,据《广州日报》报道,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1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专业是工学,最低的是法学,文科类专业普遍在就业率排名中垫后.

在笔者看来,在我国当前的教育体系中,"文科无用"是有广泛市场的,概而言之,有三方面原因.
其一,基础教育围绕高考指挥棒采取"升学教育模式".
在升学教育模式中,学生无论学习文科,还是学理科,目标都只有一个,即考出好的分数,进入好的大学.
因此,学文科的学生,没有人文精神,学理科的学生,也没有科学素养.
所谓"升学有用,读书无用".
在我国中学,大部分学生选择文理科,都是根据的高考竞争实力,而非兴趣、爱好——事实上,很多学生在长期的灌输教育中,已经根本不知道自己有何兴趣和爱好了.

其二,高等教育在就业导向下普遍变为"职业训所".
我国现在有2600多所高校,本来按照高等教育的定位,其中有一部分高校应该实施通识教育,关注学生的基本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在这些学校,淡化专业界限,给学生很大的选课空间,可是,由于政府部门强调就业率,所以,几乎所有高校都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哪些学科、专业好就业,就是有用的专业,反之则是无用的专业.
进而,哪些课程能给学生就业技能,就是有用的课程,而不能直接提高就业技能的课程,则成为无用的课程.

其三,学校缺乏办学自主权,灌输教育让人文学科吸引力严重不足.
我国高校没有办学自主权,无法自主设置学科、专业,开设课程,在这种办学环境中,要开展好人文学科的教育教学,面临诸多困难,而相对而言,自然科学的教学,由于无需涉及现实社会问题、文化问题、经济问题,情况要稍好一些.
有关调查显示,大学生不满意的大学课程,更多集中在人文社会学科领域.

如果以上三方面的问题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文科无用"还会继续流行.
而假如受教育者受到这种观念的影响,完全按照功利的想法,选择学科,那么,这只会让我国的功利教育更功利.
为此,我国在发展教育中,引导学生按个性和兴趣选择学科专业,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应在基础教育阶段,推进多元评价体系,并带动中学开展学分制教学,我国高中教学现在存在是否文理分科的争议,如果不改革高考制度,文理分科还是不分科,并没有多大价值,只有改革评价体系,实行多元评价,推进学分制教学,才能引导学生自主地按自己的个性、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喜欢文科的多选文科课程,喜欢理科的也可多选理科课程,而不会受到高考升学的局限.

其次,要赋予高校办学自主权,让高校形成自身明确的办学定位,自主地开展教育教学.
由于缺乏办学自主权,我国高校"千校一面"的问题十分严重,学校办学没有个性和特色.
要让文科和其他学科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让学生觉得"学有所值",给学校自主办学空间,是必然的选择.

总之,在功利的教育环境中,受教育者和社会以功利的视角选择和评价教育,是很自然的,但这种教育与受教育者的相互作用,只会进一步加剧教育的功利.
打破这种恶性循环,一方面需要教育改革,让教育摆脱功利色彩;另一方面,也需要受教育者和社会,除了用功利的思维来选择教育外,还要关注教育的非功利的价值,事实上,教育的非功利价值,更值得追求.

(摘自熊丙奇博客)怎样才能让大学校长真正操心教学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日前在武汉召开的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上表示:"一个不把主要精力投入教学的教师不是合格的教师,不为教学操心的校长不是好校长.
"杜副部长直言,"有少数高校领导社会兼职多、出差出国多,主要精力、心思和智慧不用在学校管理上,更用不到人才培养上.
""有的高校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一年中从来没有专题研究过本科教学工作,有的高校领导班子成员一年一次课也没有听过.
"有的高校个别院系甚至在开设的课程中教授授课比例不足20%.
(中国青年报8月27日)大学是教育机构,校长应该操心教学,这是基本的常识,而早在1998年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教学工作会议上,时任教育部长陈至立,就指出我国大学本科教学工作存在四个不足,其中就包括部分领导精力投入不足和部分教师精力投入不足.
如今时隔,学生们也无可奈何.

综合起来,在当前的校领导任命、考核机制和大学招生、管理模式下,大学领导不重视教学,是十分"理性"的选择——谁会把精力花在见效慢,而且就是不投入,也无所谓的事情上呢反之,投入科研,很快见效、出成果,自己还可得实惠、好处,何乐不为因此,要让大学校长为教学操心,必须改革我国大学校长的选拔、任命机制和大学招生、管理制度.
大学校长的任命、考核,不应该由上级主管部门单方面实施,而应该公开遴选,在遴选过程中,广泛听取师生的意见,这可借鉴发达国家大学遴选校长的方式——在大学理事会的领导下,成立专门的校长遴选委员会,按照本校的办学定位和特色,公开遴选适合本校的校长,如此遴选产生的校长,必定从对上级主管部门负责,转变为对师生负责,也就必须重视教育教学.
同样,在大学招生和学籍管理制度方面,我国也应该立足扩大学生的选择权,设计自主招生制度和自由转学制度,只有把选择学校、选择教育的权利交给学生,大学才会"紧张"学生,也才会切实关注教育质量,改善教育服务.
在这种制度下,大学校长敢不操心教学吗14年多,教育部领导谈到大学本科教学问题,仍旧指出"首先是领导的精力保障问题"以及"相当一部分教师存在重科研轻教学、重兼职轻本职、只教书不育人的倾向.
",学生们也无可奈何.
综合起来,在当前的校领导任命、考核机制和大学招生、管理模式下,大学领导不重视教学,是十分"理性"的选择——谁会把精力花在见效慢,而且就是不投入,也无所谓的事情上呢反之,投入科研,很快见效、出成果,自己还可得实惠、好处,何乐不为因此,要让大学校长为教学操心,必须改革我国大学校长的选拔、任命机制和大学招生、管理制度.
大学校长的任命、考核,不应该由上级主管部门单方面实施,而应该公开遴选,在遴选过程中,广泛听取师生的意见,这可借鉴发达国家大学遴选校长的方式——在大学理事会的领导下,成立专门的校长遴选委员会,按照本校的办学定位和特色,公开遴选适合本校的校长,如此遴选产生的校长,必定从对上级主管部门负责,转变为对师生负责,也就必须重视教育教学.
同样,在大学招生和学籍管理制度方面,我国也应该立足扩大学生的选择权,设计自主招生制度和自由转学制度,只有把选择学校、选择教育的权利交给学生,大学才会"紧张"学生,也才会切实关注教育质量,改善教育服务.
在这种制度下,大学校长敢不操心教学吗在过去的10年多时间中,针对本科教学,教育部没有少下发文件,开展了本科教学质量评估,也推出了声势浩大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一再要求高校要把教授给本科生上课建设为一项基本制度,可为什么.
也于是,他们对教授的考核指标,也主要集中在科研指标,对教学的考核,只是工作量.

为引导高校领导重视教育教学投入,主管部门想方设法设置了有关教学的硬指标,比如毕业生就业率,还推出了国家精品课程工程,以及高等院校国家教学名师评选,但这些并没带来高校教育教学的改观,反而在各种行政、利益因素影响下出现进一步败坏教学风气的现象:为把就业率弄得好看,大学正常的教学为学生找工作让路,还有的学校弄虚作假编造就业数据,甚至扣押学生毕业证让学生拿就业协议书来交换;为打造国家精品课程,学校集中资源投向少数课程,结果是出了精品课程,可其他课程的质量却下降,另外,获得精品课程荣誉后,并没有按主管部门的要求加以推广;鉴于精品课程和国家教学名师,既是集体的荣誉又是个体的荣光,校领导们于是"亲自"挂帅参与申报、运作,运作的结果是,平常很少上课的校领导,居然成了精品课程的负责人,成了国家教学名师.
——当校长都成了教学名师了,还能说其不操心教学吗其二,无论是在升学阶段还是在求学过程中,我国学生都无法根据学校的教学质量进行选择.
在我国现行高考制度中,一名学生只能拿到一张大学录取通知书,而不能像国外学生那样,可以同时获得多张大学录取通知书再来选择大学,因此,我国高校在招生中"抢生源",不是用教育质量和教育服务,而是用录取手段和政策优惠,比如给予学生20~60分的录取分数优惠,同时要求学生必须承诺报考本校,而这种"抢生源",主要意图是制造招生业绩,几乎所有高校领导,都一边批评当下的应试教育制度,一边用本校的录取分数作为当年招生的重要业绩,而招来学生后,并不重视对他们的培养.

我国大学的学籍管理制度,给了大学不重视教学,照样过得很好的"底气",在美国,如果一名学生对学校教育质量不满意,他可以申请转学到另外一所大学,而在我国,学籍管理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考虑到高考招生的录取分数差异、学校的录取批次差异,一名学生就是对就读的学校、专业十分不满,也很难申请转学、转专业,除非他选择退学,再参加高考.
在这种情况下,大学就是不重视教学高校领导对本科教学不重视的问题,教授不给本科生上课的问题,却依旧没得到解决呢这与两方面因素有关.
其一,我国大学校领导的任命、考核、评价,是由上级主管部门实施的,因此,校领导办学,必然对任命、考核其的主管部门负责.
虽然主管部门十分强调大学教学,可是,在考核、评价校领导时,这是极为次要的因素.
一方面,相对于科研指标(包括国家课题、经费、论文、专利、国家科技奖励等)来说,教学的指标"偏软";另一方面,抓科研很容易见成果,可培养人才本就是"百年育人"的事,本届校领导重视教育教学,见成效有可能要到,学生们也无可奈何.

综合起来,在当前的校领导任命、考核机制和大学招生、管理模式下,大学领导不重视教学,是十分"理性"的选择——谁会把精力花在见效慢,而且就是不投入,也无所谓的事情上呢反之,投入科研,很快见效、出成果,自己还可得实惠、好处,何乐不为因此,要让大学校长为教学操心,必须改革我国大学校长的选拔、任命机制和大学招生、管理制度.
大学校长的任命、考核,不应该由上级主管部门单方面实施,而应该公开遴选,在遴选过程中,广泛听取师生的意见,这可借鉴发达国家大学遴选校长的方式——在大学理事会的领导下,成立专门的校长遴选委员会,按照本校的办学定位和特色,公开遴选适合本校的校长,如此遴选产生的校长,必定从对上级主管部门负责,转变为对师生负责,也就必须重视教育教学.
同样,在大学招生和学籍管理制度方面,我国也应该立足扩大学生的选择权,设计自主招生制度和自由转学制度,只有把选择学校、选择教育的权利交给学生,大学才会"紧张"学生,也才会切实关注教育质量,改善教育服务.
在这种制度下,大学校长敢不操心教学吗10年、20年甚至更长时间之后了.
近年来,一些高校校领导纷纷宣称最近10年是本校发展最快的,学生们也无可奈何.

综合起来,在当前的校领导任命、考核机制和大学招生、管理模式下,大学领导不重视教学,是十分"理性"的选择——谁会把精力花在见效慢,而且就是不投入,也无所谓的事情上呢反之,投入科研,很快见效、出成果,自己还可得实惠、好处,何乐不为因此,要让大学校长为教学操心,必须改革我国大学校长的选拔、任命机制和大学招生、管理制度.
大学校长的任命、考核,不应该由上级主管部门单方面实施,而应该公开遴选,在遴选过程中,广泛听取师生的意见,这可借鉴发达国家大学遴选校长的方式——在大学理事会的领导下,成立专门的校长遴选委员会,按照本校的办学定位和特色,公开遴选适合本校的校长,如此遴选产生的校长,必定从对上级主管部门负责,转变为对师生负责,也就必须重视教育教学.
同样,在大学招生和学籍管理制度方面,我国也应该立足扩大学生的选择权,设计自主招生制度和自由转学制度,只有把选择学校、选择教育的权利交给学生,大学才会"紧张"学生,也才会切实关注教育质量,改善教育服务.
在这种制度下,大学校长敢不操心教学吗10年,他们采用的数据,几乎就是科研数据,有关教学的数据,只有学生规模的变化.
也于是,他们对教授的考核指标,也主要集中在科研指标,对教学的考核,只是工作量.

.
也于是,他们对教授的考核指标,也主要集中在科研指标,对教学的考核,只是工作量.
为引导高校领导重视教育教学投入,主管部门想方设法设置了有关教学的硬指标,比如毕业生就业率,还推出了国家精品课程工程,以及高等院校国家教学名师评选,但这些并没带来高校教育教学的改观,反而在各种行政、利益因素影响下出现进一步败坏教学风气的现象:为把就业率弄得好看,大学正常的教学为学生找工作让路,还有的学校弄虚作假编造就业数据,甚至扣押学生毕业证让学生拿就业协议书来交换;为打造国家精品课程,学校集中资源投向少数课程,结果是出了精品课程,可其他课程的质量却下降,另外,获得精品课程荣誉后,并没有按主管部门的要求加以推广;鉴于精品课程和国家教学名师,既是集体的荣誉又是个体的荣光,校领导们于是"亲自"挂帅参与申报、运作,运作的结果是,平常很少上课的校领导,居然成了精品课程的负责人,成了国家教学名师.
——当校长都成了教学名师了,还能说其不操心教学吗其二,无论是在升学阶段还是在求学过程中,我国学生都无法根据学校的教学质量进行选择.
在我国现行高考制度中,一名学生只能拿到一张大学录取通知书,而不能像国外学生那样,可以同时获得多张大学录取通知书再来选择大学,因此,我国高校在招生中"抢生源",不是用教育质量和教育服务,而是用录取手段和政策优惠,比如给予学生20~60分的录取分数优惠,同时要求学生必须承诺报考本校,而这种"抢生源",主要意图是制造招生业绩,几乎所有高校领导,都一边批评当下的应试教育制度,一边用本校的录取分数作为当年招生的重要业绩,而招来学生后,并不重视对他们的培养.

我国大学的学籍管理制度,给了大学不重视教学,照样过得很好的"底气",在美国,如果一名学生对学校教育质量不满意,他可以申请转学到另外一所大学,而在我国,学籍管理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考虑到高考招生的录取分数差异、学校的录取批次差异,一名学生就是对就读的学校、专业十分不满,也很难申请转学、转专业,除非他选择退学,再参加高考.
在这种情况下,大学就是不重视教学为引导高校领导重视教育教学投入,主管部门想方设法设置了有关教学的硬指标,比如毕业生就业率,还推出了国家精品课程工程,以及高等院校国家教学名师评选,但这些并没带来高校教育教学的改观,反而在各种行政、利益因素影响下出现进一步败坏教学风气的现象:为把就业率弄得好看,大学正常的教学为学生找工作让路,还有的学校弄虚作假编造就业数据,甚至扣押学生毕业证让学生拿就业协议书来交换;为打造国家精品课程,学校集中资源投向少数课程,结果是出了精品课程,可其他课程的质量却下降,另外,获得精品课程荣誉后,并没有按主管部门的要求加以推广;鉴于精品课程和国家教学名师,既是集体的荣誉又是个体的荣光,校领导们于是"亲自"挂帅参与申报、运作,运作的结果是,平常很少上课的校领导,居然成了精品课程的负责人,成了国家教学名师.
——当校长都成了教学名师了,还能说其不操心教学吗其二,无论是在升学阶段还是在求学过程中,我国学生都无法根据学校的教学质量进行选择.
在我国现行高考制度中,一名学生只能拿到一张大学录取通知书,而不能像国外学生那样,可以同时获得多张大学录取通知书再来选择大学,因此,我国高校在招生中"抢生源",不是用教育质量和教育服务,而是用录取手段和政策优惠,比如给予学生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日前在武汉召开的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上表示:"一个不把主要精力投入教学的教师不是合格的教师,不为教学操心的校长不是好校长.
"杜副部长直言,"有少数高校领导社会兼职多、出差出国多,主要精力、心思和智慧不用在学校管理上,更用不到人才培养上.
""有的高校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一年中从来没有专题研究过本科教学工作,有的高校领导班子成员一年一次课也没有听过.
"有的高校个别院系甚至在开设的课程中教授授课比例不足20%.
(中国青年报8月27日)大学是教育机构,校长应该操心教学,这是基本的常识,而早在1998年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教学工作会议上,时任教育部长陈至立,就指出我国大学本科教学工作存在四个不足,其中就包括部分领导精力投入不足和部分教师精力投入不足.
如今时隔14年多,教育部领导谈到大学本科教学问题,仍旧指出"首先是领导的精力保障问题"以及"相当一部分教师存在重科研轻教学、重兼职轻本职、只教书不育人的倾向.
"在过去的10年多时间中,针对本科教学,教育部没有少下发文件,开展了本科教学质量评估,也推出了声势浩大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一再要求高校要把教授给本科生上课建设为一项基本制度,可为什么高校领导对本科教学不重视的问题,教授不给本科生上课的问题,却依旧没得到解决呢这与两方面因素有关.
其一,我国大学校领导的任命、考核、评价,是由上级主管部门实施的,因此,校领导办学,必然对任命、考核其的主管部门负责.
虽然主管部门十分强调大学教学,可是,在考核、评价校领导时,这是极为次要的因素.
一方面,相对于科研指标(包括国家课题、经费、论文、专利、国家科技奖励等)来说,教学的指标"偏软";另一方面,抓科研很容易见成果,可培养人才本就是"百年育人"的事,本届校领导重视教育教学,见成效有可能要到10年、20年甚至更长时间之后了.
近年来,一些高校校领导纷纷宣称最近10年是本校发展最快的10年,他们采用的数据,几乎就是科研数据,有关教学的数据,只有学生规模的变化20~60分的录取分数优惠,同时要求学生必须承诺报考本校,而这种"抢生源",主要意图是制造招生业绩,几乎所有高校领导,都一边批评当下的应试教育制度,一边用本校的录取分数作为当年招生的重要业绩,而招来学生后,并不重视对他们的培养.

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日前在武汉召开的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上表示:"一个不把主要精力投入教学的教师不是合格的教师,不为教学操心的校长不是好校长.
"杜副部长直言,"有少数高校领导社会兼职多、出差出国多,主要精力、心思和智慧不用在学校管理上,更用不到人才培养上.
""有的高校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一年中从来没有专题研究过本科教学工作,有的高校领导班子成员一年一次课也没有听过.
"有的高校个别院系甚至在开设的课程中教授授课比例不足20%.
(中国青年报8月27日)大学是教育机构,校长应该操心教学,这是基本的常识,而早在1998年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教学工作会议上,时任教育部长陈至立,就指出我国大学本科教学工作存在四个不足,其中就包括部分领导精力投入不足和部分教师精力投入不足.
如今时隔14年多,教育部领导谈到大学本科教学问题,仍旧指出"首先是领导的精力保障问题"以及"相当一部分教师存在重科研轻教学、重兼职轻本职、只教书不育人的倾向.
"在过去的10年多时间中,针对本科教学,教育部没有少下发文件,开展了本科教学质量评估,也推出了声势浩大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一再要求高校要把教授给本科生上课建设为一项基本制度,可为什么高校领导对本科教学不重视的问题,教授不给本科生上课的问题,却依旧没得到解决呢这与两方面因素有关.
其一,我国大学校领导的任命、考核、评价,是由上级主管部门实施的,因此,校领导办学,必然对任命、考核其的主管部门负责.
虽然主管部门十分强调大学教学,可是,在考核、评价校领导时,这是极为次要的因素.
一方面,相对于科研指标(包括国家课题、经费、论文、专利、国家科技奖励等)来说,教学的指标"偏软";另一方面,抓科研很容易见成果,可培养人才本就是"百年育人"的事,本届校领导重视教育教学,见成效有可能要到10年、20年甚至更长时间之后了.
近年来,一些高校校领导纷纷宣称最近10年是本校发展最快的10年,他们采用的数据,几乎就是科研数据,有关教学的数据,只有学生规模的变化我国大学的学籍管理制度,给了大学不重视教学,照样过得很好的"底气",在美国,如果一名学生对学校教育质量不满意,他可以申请转学到另外一所大学,而在我国,学籍管理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考虑到高考招生的录取分数差异、学校的录取批次差异,一名学生就是对就读的学校、专业十分不满,也很难申请转学、转专业,除非他选择退学,再参加高考.
在这种情况下,大学就是不重视教学,学生们也无可奈何.

综合起来,在当前的校领导任命、考核机制和大学招生、管理模式下,大学领导不重视教学,是十分"理性"的选择——谁会把精力花在见效慢,而且就是不投入,也无所谓的事情上呢反之,投入科研,很快见效、出成果,自己还可得实惠、好处,何乐不为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日前在武汉召开的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上表示:"一个不把主要精力投入教学的教师不是合格的教师,不为教学操心的校长不是好校长.
"杜副部长直言,"有少数高校领导社会兼职多、出差出国多,主要精力、心思和智慧不用在学校管理上,更用不到人才培养上.
""有的高校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一年中从来没有专题研究过本科教学工作,有的高校领导班子成员一年一次课也没有听过.
"有的高校个别院系甚至在开设的课程中教授授课比例不足20%.
(中国青年报8月27日)大学是教育机构,校长应该操心教学,这是基本的常识,而早在1998年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教学工作会议上,时任教育部长陈至立,就指出我国大学本科教学工作存在四个不足,其中就包括部分领导精力投入不足和部分教师精力投入不足.
如今时隔14年多,教育部领导谈到大学本科教学问题,仍旧指出"首先是领导的精力保障问题"以及"相当一部分教师存在重科研轻教学、重兼职轻本职、只教书不育人的倾向.
"在过去的10年多时间中,针对本科教学,教育部没有少下发文件,开展了本科教学质量评估,也推出了声势浩大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一再要求高校要把教授给本科生上课建设为一项基本制度,可为什么高校领导对本科教学不重视的问题,教授不给本科生上课的问题,却依旧没得到解决呢这与两方面因素有关.
其一,我国大学校领导的任命、考核、评价,是由上级主管部门实施的,因此,校领导办学,必然对任命、考核其的主管部门负责.
虽然主管部门十分强调大学教学,可是,在考核、评价校领导时,这是极为次要的因素.
一方面,相对于科研指标(包括国家课题、经费、论文、专利、国家科技奖励等)来说,教学的指标"偏软";另一方面,抓科研很容易见成果,可培养人才本就是"百年育人"的事,本届校领导重视教育教学,见成效有可能要到10年、20年甚至更长时间之后了.
近年来,一些高校校领导纷纷宣称最近10年是本校发展最快的10年,他们采用的数据,几乎就是科研数据,有关教学的数据,只有学生规模的变化因此,要让大学校长为教学操心,必须改革我国大学校长的选拔、任命机制和大学招生、管理制度.
大学校长的任命、考核,不应该由上级主管部门单方面实施,而应该公开遴选,在遴选过程中,广泛听取师生的意见,这可借鉴发达国家大学遴选校长的方式——在大学理事会的领导下,成立专门的校长遴选委员会,按照本校的办学定位和特色,公开遴选适合本校的校长,如此遴选产生的校长,必定从对上级主管部门负责,转变为对师生负责,也就必须重视教育教学.
同样,在大学招生和学籍管理制度方面,我国也应该立足扩大学生的选择权,设计自主招生制度和自由转学制度,只有把选择学校、选择教育的权利交给学生,大学才会"紧张"学生,也才会切实关注教育质量,改善教育服务.
在这种制度下,大学校长敢不操心教学吗(摘自熊丙奇博客)大学不在其名,而在其神上海市教委日前发布《关于2012年下半年上海市高等教育工作的补充意见》,支持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上海体育学院、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上海电力学院更名为大学.
(新闻晨报8月上海市教委日前发布《关于2012年下半年上海市高等教育工作的补充意见》,支持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上海体育学院、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上海电力学院更名为大学.
(新闻晨报8月28日)近来,我国高校更名又进入一个"小高潮",前不久,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就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
按照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定,"大学或者独立设置的学院还应当具有较强的教学、科学研究力量,较高的教学、科学研究水平和相应规模,能够实施本科及本科以上教育.
大学还必须设有三个以上国家规定的学科门类为主要学科.
设立高等学校的具体标准由国务院制定.
"上述这些高校从举办的学科门类看,确实已具备称为"大学"的条件.
但是,如果认为学院更名为"大学",就体现了学校办学水平更上一层楼,并把更名作为学院办学追求的目标,则会误导大学的发展.
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起,我国大学先后出现合并潮、更名潮.
大学更名的原因不一而足,有的因学校合并更名;有的因专升本更名,从学校更名为学院;有的因认为原有校名(行业属性较强)局限了学校的发展更名;更多的则是把学院更名为大学.
总体看来,在更名大潮中,高校都有一个认识,叫学院比叫学校更牛,叫大学比叫学院更带劲.
因此,不少学校校领导把在自己任期内,让学校升格、更名,作为一项重要任务.
围绕更名的任务办学,让大学更名,是容易的,一方面,只需对照大学命名的条件,去发展相应的学科;另一方面,努力公关主管部门,得到其批准即大功告成.
但是,在追求大学更名的过程中,高校可能出现两方面问题,一是背离学校办学的定位,为符合大学命名要求,不顾办学条件,一味追求举办新学科,学校的学科确实增加了,却没有办出特色,也分散学校的办学精力,比如语言类学校,要命名为大学,就举办经济学、管理学学科;而体育累学校,28日)近来,我国高校更名又进入一个"小高潮",前不久,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就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
按照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定,"大学或者独立设置的学院还应当具有较强的教学、科学研究力量,较高的教学、科学研究水平和相应规模,能够实施本科及本科以上教育.
大学还必须设有三个以上国家规定的学科门类为主要学科.
设立高等学校的具体标准由国务院制定.
"上述这些高校从举办的学科门类看,确实已具备称为"大学"的条件.
但是,如果认为学院更名为"大学",就体现了学校办学水平更上一层楼,并把更名作为学院办学追求的目标,则会误导大学的发展.

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起,我国大学先后出现合并潮、更名潮.
大学更名的原因不一而足,有的因学校合并更名;有的因专升本更名,从学校更名为学院;有的因认为原有校名(行业属性较强)局限了学校的发展更名;更多的则是把学院更名为大学.
总体看来,在更名大潮中,高校都有一个认识,叫学院比叫学校更牛,叫大学比叫学院更带劲.
因此,不少学校校领导把在自己任期内,让学校升格、更名,作为一项重要任务.

围绕更名的任务办学,让大学更名,是容易的,一方面,只需对照大学命名的条件,去发展相应的学科;另一方面,努力公关主管部门,得到其批准即大功告成.
但是,在追求大学更名的过程中,高校可能出现两方面问题,一是背离学校办学的定位,为符合大学命名要求,不顾办学条件,一味追求举办新学科,学校的学科确实增加了,却没有办出特色,也分散学校的办学精力,比如语言类学校,要命名为大学,就举办经济学、管理学学科;而体育累学校,则开设文学和管理学.

二是丧失原有校名的品牌,有的高校在上世纪末更名,可直到10多年后的今天,还必须在新校名后加括号注明旧校名,这足以显示旧校名的深入人心以及新校名的糟糕,还有的高校在更名为大学名后,遭到校友的集体反对.

就为令人神往的名字.
比如,美国的加州理工学院,英文名为CaliforniaInstituteofTechnology,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其英文名为MassachusettsInstituteofTechnology,这两所世界一流大学,培养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总计超过100位,可至今没有叫university,麻省理工学院的中国学生,还将其翻译为"麻省技工学校".
要是换在我国,麻省理工学院,怎么也改名为麻省科学与技术大学了.
而笔者在国内一所刚升本的高校中参观,就看到该校把校名翻译为university.
在我国高等教育历史上,迄今为止可以称得上一流大学的学府是抗战期间组建的西南联合大学,这个校名按照今天的"校名观",就是一所民办大学的校名.
假如当事的办学者,反复在校名这类事情上做文章,也就没有西南联大的辉煌办学成就了.

大学不在其名,而在其精神.
如果只追逐表面的校名,大学将在争名逐利中失去自我,失去大学精神,再有好听的校名,又能如何呢因此,一直以来,社会舆论都反对大学热衷更名,希望大学坚持自己的办学定位、办学特色,可如今看来,大学对更名的热情不减.
据统计,仅2009年一年,就有40多所学校更名.

出现这两方面问题,与我国高校办学的追求和大学办学的决策有关.
在当前功利的办学环境中,不少高校都追逐学校的外在发展,具体包括发展学校的规模,增设学校的学科,等等,以尽快体现自己的办学政绩,在这种办学思想指导下,把学校升格为学院、学院升格为大学,显然是十分显著的政绩.
这种办学思想,不但对我国整体高等教育发展不利,也影响学校自身的发展,这导致我国高等教育形成从大学、学院到学校的等级结构,让高等院校间存在身份差别.
大学办办学精力用到追求身份高低上,而忽视了内涵的建设,同时在追求外在发展目标时,出现"千校一面",而不是在各个层次、各个类型都办出一流的有特色的学校.

上海市教委日前发布《关于2012年下半年上海市高等教育工作的补充意见》,支持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上海体育学院、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上海电力学院更名为大学.
(新闻晨报8月28日)近来,我国高校更名又进入一个"小高潮",前不久,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就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
按照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定,"大学或者独立设置的学院还应当具有较强的教学、科学研究力量,较高的教学、科学研究水平和相应规模,能够实施本科及本科以上教育.
大学还必须设有三个以上国家规定的学科门类为主要学科.
设立高等学校的具体标准由国务院制定.
"上述这些高校从举办的学科门类看,确实已具备称为"大学"的条件.
但是,如果认为学院更名为"大学",就体现了学校办学水平更上一层楼,并把更名作为学院办学追求的目标,则会误导大学的发展.
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起,我国大学先后出现合并潮、更名潮.
大学更名的原因不一而足,有的因学校合并更名;有的因专升本更名,从学校更名为学院;有的因认为原有校名(行业属性较强)局限了学校的发展更名;更多的则是把学院更名为大学.
总体看来,在更名大潮中,高校都有一个认识,叫学院比叫学校更牛,叫大学比叫学院更带劲.
因此,不少学校校领导把在自己任期内,让学校升格、更名,作为一项重要任务.
围绕更名的任务办学,让大学更名,是容易的,一方面,只需对照大学命名的条件,去发展相应的学科;另一方面,努力公关主管部门,得到其批准即大功告成.
但是,在追求大学更名的过程中,高校可能出现两方面问题,一是背离学校办学的定位,为符合大学命名要求,不顾办学条件,一味追求举办新学科,学校的学科确实增加了,却没有办出特色,也分散学校的办学精力,比如语言类学校,要命名为大学,就举办经济学、管理学学科;而体育累学校,而目前大学的办学决策机制,也给了办学者方便之门.
在发达国家,大学更名是学校的大事,需要得到教授会、学生会的同意,还要通过大学理事会的审批.
而在我国,往往学校行政领导拍板,就可决定更名方案,再把方案提交主管部门审批,这样的更名体现的只是行政的意图,而并不能反映师生的想法.
所以,不少高校的更名既没有为学校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也没有带来新的品牌效应.
大学的名字或许好听了,但定位和精神却迷失了.

其实,一所高校的办学空间、办学质量与办学声誉,与校名是什么,并没有多大的关系,反而,就是一个极其普通的校名,由于学校办学有特色,却成就为令人神往的名字.
比如,美国的加州理工学院,英文名为就为令人神往的名字.
比如,美国的加州理工学院,英文名为CaliforniaInstituteofTechnology,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其英文名为MassachusettsInstituteofTechnology,这两所世界一流大学,培养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总计超过100位,可至今没有叫university,麻省理工学院的中国学生,还将其翻译为"麻省技工学校".
要是换在我国,麻省理工学院,怎么也改名为麻省科学与技术大学了.
而笔者在国内一所刚升本的高校中参观,就看到该校把校名翻译为university.
在我国高等教育历史上,迄今为止可以称得上一流大学的学府是抗战期间组建的西南联合大学,这个校名按照今天的"校名观",就是一所民办大学的校名.
假如当事的办学者,反复在校名这类事情上做文章,也就没有西南联大的辉煌办学成就了.

大学不在其名,而在其精神.
如果只追逐表面的校名,大学将在争名逐利中失去自我,失去大学精神,再有好听的校名,又能如何呢CaliforniaInstituteofTechnology,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其英文名为Massachusetts上海市教委日前发布《关于2012年下半年上海市高等教育工作的补充意见》,支持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上海体育学院、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上海电力学院更名为大学.
(新闻晨报8月28日)近来,我国高校更名又进入一个"小高潮",前不久,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就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
按照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定,"大学或者独立设置的学院还应当具有较强的教学、科学研究力量,较高的教学、科学研究水平和相应规模,能够实施本科及本科以上教育.
大学还必须设有三个以上国家规定的学科门类为主要学科.
设立高等学校的具体标准由国务院制定.
"上述这些高校从举办的学科门类看,确实已具备称为"大学"的条件.
但是,如果认为学院更名为"大学",就体现了学校办学水平更上一层楼,并把更名作为学院办学追求的目标,则会误导大学的发展.
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起,我国大学先后出现合并潮、更名潮.
大学更名的原因不一而足,有的因学校合并更名;有的因专升本更名,从学校更名为学院;有的因认为原有校名(行业属性较强)局限了学校的发展更名;更多的则是把学院更名为大学.
总体看来,在更名大潮中,高校都有一个认识,叫学院比叫学校更牛,叫大学比叫学院更带劲.
因此,不少学校校领导把在自己任期内,让学校升格、更名,作为一项重要任务.
围绕更名的任务办学,让大学更名,是容易的,一方面,只需对照大学命名的条件,去发展相应的学科;另一方面,努力公关主管部门,得到其批准即大功告成.
但是,在追求大学更名的过程中,高校可能出现两方面问题,一是背离学校办学的定位,为符合大学命名要求,不顾办学条件,一味追求举办新学科,学校的学科确实增加了,却没有办出特色,也分散学校的办学精力,比如语言类学校,要命名为大学,就举办经济学、管理学学科;而体育累学校,InstituteofTechnology,这两所世界一流大学,则开设文学和管理学.
二是丧失原有校名的品牌,有的高校在上世纪末更名,可直到10多年后的今天,还必须在新校名后加括号注明旧校名,这足以显示旧校名的深入人心以及新校名的糟糕,还有的高校在更名为大学名后,遭到校友的集体反对.
因此,一直以来,社会舆论都反对大学热衷更名,希望大学坚持自己的办学定位、办学特色,可如今看来,大学对更名的热情不减.
据统计,仅2009年一年,就有40多所学校更名.
出现这两方面问题,与我国高校办学的追求和大学办学的决策有关.
在当前功利的办学环境中,不少高校都追逐学校的外在发展,具体包括发展学校的规模,增设学校的学科,等等,以尽快体现自己的办学政绩,在这种办学思想指导下,把学校升格为学院、学院升格为大学,显然是十分显著的政绩.
这种办学思想,不但对我国整体高等教育发展不利,也影响学校自身的发展,这导致我国高等教育形成从大学、学院到学校的等级结构,让高等院校间存在身份差别.
大学办办学精力用到追求身份高低上,而忽视了内涵的建设,同时在追求外在发展目标时,出现"千校一面",而不是在各个层次、各个类型都办出一流的有特色的学校.
而目前大学的办学决策机制,也给了办学者方便之门.
在发达国家,大学更名是学校的大事,需要得到教授会、学生会的同意,还要通过大学理事会的审批.
而在我国,往往学校行政领导拍板,就可决定更名方案,再把方案提交主管部门审批,这样的更名体现的只是行政的意图,而并不能反映师生的想法.
所以,不少高校的更名既没有为学校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也没有带来新的品牌效应.
大学的名字或许好听了,但定位和精神却迷失了.
其实,一所高校的办学空间、办学质量与办学声誉,与校名是什么,并没有多大的关系,反而,就是一个极其普通的校名,由于学校办学有特色,却成培养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总计超过100位,可至今没有叫university,麻省理工学院的中国学生,还将其翻译为"麻省技工学校".
要是换在我国,麻省理工学院,怎么也改名为麻省科学与技术大学了.
而笔者在国内一所刚升本的高校中参观,就看到该校把校名翻译为university.

在我国高等教育历史上,迄今为止可以称得上一流大学的学府是抗战期间组建的西南联合大学,这个校名按照今天的"校名观",就是一所民办大学的校名.
假如当事的办学者,反复在校名这类事情上做文章,也就没有西南联大的辉煌办学成就了.

大学不在其名,而在其精神.
如果只追逐表面的校名,大学将在争名逐利中失去自我,失去大学精神,再有好听的校名,又能如何呢(摘自熊丙奇博客)郑永年:中国的教育哲学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把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放到优先的位置.
邓小平强调"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教育的重要性是可想而知的.
从政府的政策话语来说,全世界很少有像中国政府那样把教育提高到那么高的高度.

不过,中国政府对教育重视的程度不应当令人们惊讶,因为作为孔孟之乡的中国,数千年传统历来就强调教育.
两千多年之前,孔子就已经把人口、财富和教育作为立国的三个最重要要素,强调在发展生产、创造财富之后,惟一的大事情就是"教之",也就是发展教育事业.

无论是政府的政策还是传统都给予了教育高度的重视,但多年来中国教育的现实情况则非常令人担忧.
这些年来,中国教育方面的改革也不少,但教育系统的情况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好转,反而在很多方面,似乎越改越糟糕.
老实说,尽管中国改革的各个领域都存在着非常多的问题,但人们最为担忧的还是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
对很多人来说,这个领域简直是毫无希望.

教育领域方方面面的发展不仅没有实现人们对教育的高度期待,反而与这种期待刚好相反.
在一些方面,中国的教育不仅没有为国家提高劳动生产力做出应当有的贡献,反而在阻碍劳动生产力的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教育有了大发展,但中国的技术创新能力仍然非常低下.
不难发现,在教育费用大幅度提高的同时,教育所能给学生带来的价值却在迅速减少;在大量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同时,企业却越来越找不到所需要的技术工人.

中国产业升级异常缓慢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了,中国的产业升级异常缓慢.
东亚其它经济体包括早期的日本和后来的"四小龙"(台湾、香港、新加坡和韩国)在其经济发展过程的早期,每隔十来年就会有一次产业升级.
中国尽管仍然处于工业化的早期,但在过去的三十来年还没有明显的产业升级.

更为重要的是,中国仍然缺失自己的知识体系.
无论在哪个知识领域,知识体系的缺失是显然的.
科学和工程方面,知识具有普世性,中国尚可借助于"输入"的方式来填补.
但也应当指出,这个普世的领域,中国并没有做出很多的贡献,中国在尽量输入西方的知识,就是说,应用西方的技术.
中国能否继续这样下去这取决于西方是否愿意继续向中国输出知识.
西方对中国的知识输出,无论是研究还是技术产品,正在施加越来越多的限制.
在这个普世领域,中国也有一些创造,但其所创造出来的知识与中国社会所给予的大量的财力和人力的投入不成比例.

更为严重的问题在社会科学领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形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社会科学研究群体,每年都在生产着不计其数的著作和文章,有效推动着中国出版业的发展.
统计显示,就出版作品的数量来说,中国出版业早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出版业.
同时,也因为中国知识界毫不迟疑地接受了西方的研究"八股"(技术层面)方法,越来越多的学者能够在西方杂志期刊上发表论说.

不过人们要问,这个庞大的社会科学群体在解释中国吗大多数人所做的仅仅是寻找中国证据来论证西方理论.
不难发现,大多论文都被冠以类似"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这样的副标题.
多少年来,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互相竞争的都是来自于西方的各种思想、意识和观念.
来自本土的思想、意识和观念到今天为止还是空白.
实际上,就连对中国传统思想的论述例如儒学也已经严重西方化了,所谓的对中国的研究仅仅是用西方"八股"所做的再解释罢了.
缺失自己的知识体系对中国的文化和文明发展的负面影响正在日益展现出来.
很显然,知识体系是任何一个文明的主体和核心.
在缺失这样一个核心的情况下,何以有中国文明的复兴呢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中国文明正在复兴.
相反,文明衰落的症状则到处可见.

社会对教育界不满尤其明显到底是什么因素使得中国教育和知识界处于这样一个难堪的困境很多年来,我们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我们力图从政府的各种教育改革政策、学界的行为入手来理解中国教育和知识界的局面,但很难找到一个令我们信服的理由.
就教育部门来说,每出台一个政策,都能找到很大的合理性,洋洋洒洒,都是为了推进中国的教育和知识事业.
但是,每一政策的实施则和政策的愿意有很大的距离,很多场合甚至是背道而驰.
教育者和学者也一样.
他们都是莫名其妙地被各种外在的力量(无论是政治上、经济上的还是社会上的)牵着鼻子走,在一些场合是被动地,在一些场合是主动地,但结果又是怎样呢很多方面的目标都达到了,唯独他们的职业对他们的要求没有达到.
而社会呢社会没有参与教育部门决策的讨论,对很多政策,社会只能被动接受.
一旦政策对自己产生负面效果的时候,社会也就只会愤怒.
社会对教育界不满尤其明显,花了那么多钱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学校,但学校培养出来的是什么样的人才教育政策部门、教育者和社会三者现在处于一个恶性互动过程之中.

为什么教育改革越改越糟以至于社会对教育部门和教育者失去了信心这里的因素当然非常多.
我们想从教育哲学的角度来透视中国的教育问题,因为我们相信教育哲学是其中一个最重要的甚至是关键性因素.
我们在考察西方世界或者其他国家近代教育制度兴起的背景时发现教育哲学的重要性.

在很大程度上说,整个近现代教育制度的确立实际上源自一种新的思想,也就是教育哲学.
相比较而言,中国目前所处的困境也是一种思想的结果.
这就意味着,要改变教育体制,首先就要改变教育哲学.
如果不能改变这种教育哲学,那么任何有意义的体制变革都将是不可能的.
改变教育哲学也就是思想解放的问题.
实际上,这不难理解,中国其他方面改革的成功或者进步都是思想解放的结果.
教育领域没有思想解放,也因此没有什么进步.
当然,也必须强调的是,思想解放不仅是对执政党及其政府决策者而言,而更是对知识界而言.

讨论教育哲学要从教育界的认同和边界开始.
中国传统上有没有教育哲学当然有.
我们初步翻阅了一下,发现这方面的论著数量还不少,论文尤其多.
但是,使我们困惑的是,尽管大家都在研究和谈论历史上一些人物的教育哲学或者思想,但大家都不能很清楚地回答"这是谁的教育哲学"这一关键问题.
我们在谈论的是教育家的教育哲学,还是政治家的教育哲学,还是商人的教育哲学或许有人会说,这一问题很简单.
不过,对这一问题的重要性不是人人都明白的.
我们觉得这既是一个认同问题,也是一个边界问题.

认同和边界对知识界尤其重要认同问题很重要.
认同问题要回答的是"我是谁"的问题.
当我们谈论教育的时候,我们是作为一位教育者和学者,还是一位政治人物或者商人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就有不同的答案,因为这些是不同的社会群体,其背后的利益是不同的.
例如,知识分子的利益是更多的知识,政治人物的利益是更多的权力,而商人的利益是更多的经济利益.
每一社会群体从自我利益出发,对教育哲学就会有不同的理解.
因此,如果没有这一认同,那么就会产生角色混乱的现象.
边界的问题也同样重要.
既然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利益,那么边界的重要性应当不难理解.
政治权力有其边界,知识领域有其边界,商人有其边界.
尽管权力、知识和经济都是同一社会的不同方面,但它们之间必须具有边界.
如果边界混乱不清,那么就会产生它们之间的关系的高度紧张,例如权力和知识之间,商人和权力之间,商业和知识之间等等.

这里更应当强调的是,认同和边界对知识界尤其重要.
知识界或者知识分子最重要的特质就是专业,最重要的品德就是专业主义.
专业和专业主义不仅仅局限于知识领域,例如政治和商业也都可以视为是专业.
德国社会学家韦伯(MaxWeber)就把政治定义为职业,强调职业政治家的重要性.
不过,无论中西方,当人们说"专业"的时候,更多的是指和教育训练有关的领域.
知识界是一个特殊的领域,很多人都可以去从事政治或者商业,但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从事知识创造.
在知识领域,专业主义是通过长期的训练和培养才可形成.

实际上,"专业"这个概念的起源指的就是基于教育之上的职业,为社会的其他领域例如政治和商业提供专业性服务.
既然知识界也是社会的有机部分,那么向其他领域提供服务成为必需.
但要指出的是,提供服务并不意味着这个领域要依赖于其他领域.
在西方,古典意义上,历史最悠久的专业是神学、医学和法律.
这些领域的专业人员当然是教育的结果.
十九世纪以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职业的分化,专业也越来越多.
但不管什么样的专业,都是教育的产物.

也正因为和教育有关,"专业"往往具有以下一些独特的特征.
第一、规制性.
专业由法规来规制,法律规定专业团体所要履行的责任.
对专业团体来说,这是一种外在边界的划定,就是和其他社会群体的关系.
第二、自治性.
专业团体享有高度的自治权,来管理其内部事务.
知识领域既然是一个特殊的领域,那么其必须发展出符合其自身特殊性的自治方式.
第三、声望,专业团体成员因为其所拥有的知识一般享有崇高的社会声望.
这个特点也表明,知识领域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因为社会对知识群体的信任,这个团体较之其他群体更有能力对社会造成影响.
第四、和声望相关的是专业的权力相关性.
权力包括两方面,一是内部的,即专业团体对其成员进行管理的权力;二是外部的,即专业人员对其他社会领域的人们的行为施加影响.
(在人类历史上,知识既为人类带来福利,也为人类带来灾难.
知识的权利和责任的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当另文论述.
)所有这些特征是从知识的认同和边界衍生而来的.
正如政治人物追求权力,商人追求利润,教育界或者知识界追求的是知识的创造和传授.
尽管这些社会领域也是互相关联的,但每一领域都有其独有的产品,通过其产品和其他领域发生"交易",即关联.
很显然,每一领域总有一种自然的倾向性去影响其他领域,追求影响力.

中国无法回答钱学森之问专业主义很显然是"专业"的产物.
专业主义的唯一目标就是把教育者和知识者每一个人的专业水平发挥到极致.
如果从专业主义的角度,我们不难发现中国教育哲学的核心弊端在哪里.
今天的中国,中国教育界和知识界,除了专业主义,什么都不缺.
中国的大学以权力为本,以培养了多少政治人物为荣.
看看中国的大学,有太多的领导职位为退休下来的政治人物和官员所担任.
中国的大学以利益为本,以培养了多少亿万富翁为荣.
唯独缺少的就是规定大学本质的专业主义.
所以,中国无法回答钱学森之问,即"中国为什么出现不了大师".
道理很简单,中国的大学的目标不是培养大师.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发生了一场有关"社会主义异化"的讨论.
这场讨论对中国的改革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因为讨论使人们明白了什么是社会主义,至少促使中国脱离了毛泽东式的贫穷社会主义.
今天,把"异化"这一概念应用到教育和知识界最也合适不过了.
如果要进行任何有意义的教育改革,那么首先必须回答教育界和知识界一些最基本的哲学问题,例如"什么是大学"、"大学的目的是什么"和"什么是大学应当做的,什么是不应当做的"等等.
在大学的本质是"异化"的条件下,不管什么样的改革都会无济于事.

今天,最令人悲观的是,因为有权力和利益的支撑,大学里面甚至教育界里面的很多个体(无论是官员还是教员)感觉到自己都在发展和上升.
但是他们并没有意识到,他们所处的整体教育制度正在快速地衰退,并且这种衰退的速度和大学(教育结构)所获得的权力和利益是成正比的.
就是说,大学(教育机构)所获得的权力和利益越多,它们被"异化"的程度就越高,离专业主义就越远.
如果今天人们还可以讨论"中国为什么培养不出大师"的问题,总有一天,人们就会失去资格来提出这个问题.
(本文是作者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研讨会"(北京,2012年4月21日)上发言的第一部分)(摘自《中国改革网》)阚凯力:中国大学的体制性腐败问:我们知道您有在国内外最好大学的教育经历,首先想请您来谈一下您个人的教育经历,以及这些经历对您个人的影响.
阚凯力:确实可以说,我一直都在中国最好的学校读书,不只是后来念了清华,又去了美国的斯坦福大学.
从小学开始,我念的是北京实验二小,中学六年是北京四中,1964年考上的清华大学无线电系,后来由于文革开始,只念了一年半就中断了.

我们那时候的学校,尤其是小学和中学,确实培养了学生追求真理的渴望,我觉得这一点是素质教育最核心的价值.
现在的学校教育太功利了,上小学是为什么为了考一个比较好的中学,上中学又是为什么为了考上一个好的大学,上大学为了什么为了将来考研,然后出去能找到一个挣钱多的工作,或者是铁饭碗的工作.
这种学习目标,本身就极端地害人,是把学习变成了一种追求功利的手段.
课业负担也把学生搞得疲惫不堪,天然的求知欲和学习的乐趣从根本上被摧毁了,教育的核心就坏掉了.

小孩子天生有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只要善于引导,学习本身就不会是一个负担,而是一种乐趣.
每天学到了新东西,以前不懂的弄懂了,这本身就是很大的成就感.
甚至有时候,上课学的东西不解渴,自然而然还会到图书馆去,或者到网上去寻求进一步的答案.
我们那时候,经常要在家里做一些小实验,比如上生物课,在自己家里养几只蚕,或者观察院子里的蚂蚁;上物理课,学凸透镜的原理,就拿一个放大镜,在太阳底下聚焦,把纸点着了;学习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也要自己去独立思考,为什么唯心主义是不对的要通过读书、辩论和独立思考,自己最后想透了才能得出结论.
我觉得这些才是最有价值的教育经历.

后来我上了清华,当时是六年制,1966年我大二还没念完,就文化大革命了.
1978年恢复招考研究生,我考了北京邮电大学.
因为成绩比较好,又加试了英语,结果我成了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公派留学生.
1979年中美建交以后,我就去斯坦福读了通信技术.

30多年过去了,斯坦福教给我的课程也忘得差不多了,但是留下了电信技术的基础.
后来我做电信政策研究,至少在技术上谁也蒙不了我.
但是更重要的,还是斯坦福的精神文化.
近年来,我在学校里给学生讲,斯坦福大学给我留下了什么课堂里的东西都忘得差不多了,但是有一些东西,却融化到了血液里面.
我在斯坦福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之一,就是"经济效益是检验技术的唯一标准".

众所周知,斯坦福大学被称为是硅谷的母校.
有资料显示,硅谷大大小小公司的高管,尤其是创始人和CEO,百分之七八十都是斯坦福毕业的.
甚至像Google和雅虎这些公司,创始人在斯坦福都没毕业就出去创业了,把技术变成了现实生产力和社会经济效益.

我当时由于是公派留学生,所以从出国的第一天起,就想着回到中国要干什么.
那时候,因为我们是第一批公派留学生,所以教育部对外面的世界也是一点都不了解,也就没有限制我们出去学什么,想学什么都可以.
我想,中国这么大一个国家,当时全国才几百万部电话,有的地方一个单位都不见得有一部电话,更不要说个人家里有电话了.
而在国外电话的那种普及程度,让我觉得中国在这方面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所以我就选择了学习电信.
所以,我觉得学习是为社会需求服务的.
后来,我在电信领域转向了管理,又转向了电信政策和电信体制改革研究,都是服务于这种社会需求.
说的大一点,这样的学习是一种社会责任感,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现在我在学校里教书,所以比较了解现在的学生怎么想.
现在的学生主要考虑的不是社会需求,而是哪个行业挣钱多或者是有铁饭碗.
这是从个人功利的角度出发去学习,而不是真正地理解和满足社会的需求,这也导致他们学东西特别死,知识面特别窄,根本没办法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

问:今天中国学生的共性问题也一定就是教育系统的问题,您觉得中国的教育有什么系统性问题我在2000年从电信研究院调到北京邮电大学,成为经济管理学院的第一任院长.
上任之后,我们就发生了非常大的争论,在学校到底谁为谁服务是老师为学生服务,还是学生为老师服务以现在中国大学里的普遍情况来看,不仅是学生为老师服务,即使念到了研究生,学生也还是在为老师打工!

教授搞到了项目,挣到钱就进自己腰包了,然后把任务分配出去,让学生给自己做项目.
有的教授自己开公司,研究生到教授的公司去上班,甚至还要打卡.
有的教授自己没拿到项目,也没办公司,那怎么办让学生去公司兼职,把学生给"出租"了.
公司一个月给教授四五千,而学生只拿到四五百,变成包身工了.

很明显,这些老师就是在赚学生的钱,难怪很多研究生都在背后把自己的教授称为"老板".
这些现象在中国1949年以前的大学,甚至80年代以前的大学都是闻所未闻的.
这个社会的腐败、学术的腐败和大学的腐败,简直是一塌糊涂、岂有此理!

不是说学生不能在学习之余工作赚钱,而是说学生赚了钱归教授,这在西方绝对是非法的,不可理喻的.
但是在我国已经成了普遍现象,甚至教育部都出了规定,每个教授带研究生,要给学校交钱.
理由是什么呢因为学生帮教授赚钱了,所以教授从学生身上赚到的钱,要分一部分交给学校——这就是教育部的规定,带一个研究生一年要交几千块.

这种教育部的规定,不就是和珅规定的"养廉银"吗贪官污吏在地方上搜刮百姓,朝廷不但管不了,而且要交给朝廷一部分.
这就是说,你如果不去当贪官污吏,连这个给朝廷的养廉银都交不起,实在是浑蛋逻辑.

1949年以前,我们的老清华、老北大,或者西南联大,教授和学生的关系真是情同父子.
老师就是盼着学生成才,遇到特别贫困的学生,教授会拿出自己的薪水来贴补学生.
那可真是精心培育,现在却是赤裸裸的金钱利益关系.
或者说,学生在教授这里打工几年,给教授赚够了钱,才给你毕业,这就是一种官方合法的卖学历.

当然,还有很多非法的卖学历.
全中国有多少"在职博士"很多是国企老总、高管.
私企老板要不要学历无所谓,但是体制内的人不行,升官要看你的学历.
有几个高官不是博士,但是你看他们又有几个人来上过课他们的博士怎么来的无非是拿钱买的,而且是拿国家的钱买的.
他们以国企或政府部门的名义,给教授一个几十万、上百万的项目,做不做得出来无所谓,这是辛苦费嘛!
钱归教授,找点儿发票凑一凑就报销出来了.
这样,教授就让其他的学生替这些人上课、考试、写论文,或者干脆"外包"出去.
现在已经有了一个专门的产业链,就是论文代写.
价格也不贵,几千块钱一份,还有信誉保证,不通过不收钱.
美国一年才出三万多博士,中国现在一年就出五六万博士,世界第一.
这不是活见鬼嘛十个有九个是假的!

合法的腐败和灰色的腐败,做的全都是卖文凭的生意,这就是中国.
整个大学教育,乃至研究生的硕士、博士教育就是这个样子.
问:那么您个人在学校里这么多年,有没有对中国的教育改革,有过一些什么样的期待阚凯力:难呀!
大学是什么"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
""大学者,非大楼也,大师也.
"我2000年到北邮经管院作院长,当时也是满腔雄心壮志.
在我们院的成立大会上,我讲话的题目就是"为建立中国的斯坦福大学而奋斗".
我说,清华号称是中国的麻省理工,北大号称是中国的哈佛,我们北邮要为成为中国的斯坦福而奋斗.
结果没过两个月,我就不敢再提这事儿了.

我当时做院长,开始还在院里讨论"到底是学生为老师服务,还是老师为学生服务",后来也讨论不下去了.
这就像我们从80年代就开始讨论官员是不是要公布个人财产.
道理是明摆着的,但是现在二十多年过去了,也没有什么结果.
现行体制下,那些既得利益集团是很难触动的,它已经形成了一个很坚固的体制结构了.

南方科大的校长朱清时说过,中国大学要改革,第一就是要去行政化,第二就是要实现大学自治,教授治校.
现在的体制不行,校长都是上面指派下来的.
转业来个什么政工干部,没地方安置了,就在学校里面添个副校长,然后他就等着混到退休了.

按照我国的《高教法》,大学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这是什么意思我的评论就是:领导的不负责,负责的不领导.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个校长是负得了这个责,还是负不了这个责我同意朱清时的看法,去行政化,教授治校.
邓小平搞农村体制改革,包产到户,说穿了就是一句话:"相信农民会种地.
"一样的道理,政府要相信教授会教书,而不是靠教育部的官员、中央的官员来指挥.
因此,我们的大学教育改革必须沿着去行政化、大学自治和教授治校这条路走下去,才有希望.

现在我们的大学既然主要是公立大学,那么政府就有出钱的义务.
为什么因为办大学是为社会培养人才,这是政府的责任.
但是,政府无权干预学校内部从行政到学术的各种事务,连北洋军阀时代都如此.
改革开放以来,有人喊出了教育产业化的口号.
但是,全世界有靠教育赚钱的吗教育本身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为目标.
西方的名牌大学,即使很多私立学校,也绝对没有给股东分红的事.
私立大学的董事会,都是聘请的社会名流,能够代表公共利益,由他们来决定我们的办学方针是什么,怎么样才能够最好地服务社会.

现在中国大学变成了一个赚钱的系统,学校领导都是官,分什么副部级的、局级的.
这样下来,中国的大学就是两个字的目标:一个是权、一个是钱.
钱学森的"世纪之问"是:"为什么中国的大学里培养不出大师"靠这样的大学培养什么大师,简直是扯淡.
我们的大学已经变成了养猪场,养猪卖钱,完全失去了大学的精神.

问:那么最后一个问题,您觉得中国学生的出路在什么地方在现行体制下,你会给中国的学生和家长什么建议呢阚凯力:这个建议还真不太好说,恐怕还是能出去就出去.
以前我主张,在国内读完小学、中学和大学,应该先在中国工作几年,对社会状况有所了解,然后再出国去读研究生.
这样可以带着中国的问题到国外去学习,学完回来能够有用武之地.
当时,对我们这一代可以说是这样.
但是,今天中国社会环境之恶劣,学校里的腐败的程度,已经远远超过了80年代.
所以,我现在主张在国内上完初中就把孩子送出去.
这时候,他对中国的文化和基础知识已经接触的差不多了,又不需要接受高考的折磨,浪费青春.

更大的问题是,在我国,现在已经很难培养子女的基本道德了.
我有一位若干年前的毕业生,她的孩子三四岁了,送去全托的幼儿园.
这还是一家比较好的幼儿园,花了他们不少钱,星期一早上送去,星期五下午接回家.
但是,每个星期一早上,这个孩子都是哭着闹着不肯去.
有一次,孩子又在幼儿园的门口抱着妈妈的腿,哭闹着不肯进去.
这时,幼儿园阿姨出来了.
孩子一看老师出来了,一下子从地上爬起来,把眼泪擦干,对阿姨说:"老师,我来了,可想你了!
"可想而知,家长在旁边看着所受到的心灵震撼:我们的孩子,这么小的年纪,都已经学会说假话、拍马屁了!
他怎么变成了这个样子这就是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在环境里生存.

我还有一个早年的"海归"朋友,在国内办了十几年的公司,而且很成功.
但是,他终于还是带着全家离开了中国.
我问他为什么,他的答复是:为了孩子.
他说,我们不是为了让孩子将来成名成家,即使做一个清洁工都可以.
但是,要让他做一个好人,做一个快乐的人.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发现,这在国内的环境里已经很难了,甚至教给孩子讲真话都不行.
小孩子在这样的环境里成长,很容易成为两面派.
不要说快乐了,有一个正常的心理状态都难.
怎么办呢没有办法,只有离开.

(摘自《FT中文网》)两岸学生大不同在台湾,大学是一个学术自由的殿堂,大学殿堂裡的学生自治包含学生会、系学会、社团活动、营队活动等等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更是培养学生全方位能力以及与社会接轨的重大媒介.
随着两岸关係和缓,各大学纷纷将交换学生的触角,延伸到海峡对岸.
现在,台湾从北到南,从国立大学到私立大学和科技大学,都开始出现操着各省口音的大陆交换学生身影.
许多大陆学生即听闻台湾的自由风气慕名而来参与交换学生的活动,从而开启了两岸学术文化、民俗风情与价值观的交流.
透过近距离的接触交往,我们台湾学生得以瞭解不同制度培育下,对岸同侪的思维模式.
也能够让我们台湾的大学生亲眼见识陆生对课业的态度与拚劲,这对两岸学生交流是最正面的影响.
虽说交流是拓展视野与国际观的好方法,但在交流的过程中一定会出现一些不可避免的冲突或是有趣的事情,尤其是生长在政治关係如此尴尬的两个地方,民族意识与思维模式的差异更是我们面临的大问题.

于是,透过自己亲身相处的经验、大众传播媒体面对面的访问报导、网路资料的搜寻、报章杂志的阅读,发现两岸学生大不同,以下列几个面向着手观察:一、生活动线大不同陆生的校园生活是「三点一线」,在「宿舍」、「食堂」、「教室」三个点跑来跑去,没有其他活动,为了修完学分,课经常从上午八点排到晚上九点半,不仅无暇打工,连社团活动都鲜少参与,陆生笑说佩服台湾学生「打工」、「夜唱」、「出去玩」的生活,大陆大学生没有台湾大学生这麽会玩,甚至许多人还自备充电式檯灯与笔记型电脑,以便晚上十一点宿舍断电后继续奋力苦读,或者搬张椅子到走廊借光阅读.
再不然就是去学校二十四小时不打烊的K书中心,享受与大伙一起挑灯夜读的快感.
二、学校课程学分制度大不同课程与学分数是两岸大学学习制度中最大的差异.
大陆每一所大学的毕业学分数都多达一百六、七十甚至更多,一天上十二堂课、每週排课四十节见怪不怪,图书馆去晚了就没有位子坐;台湾则只要大概一百二十八个学分即可毕业,在学习压力上明显轻鬆许多,图书馆不仅都有空位,不上课的教室裡还没人自习,进去念书甚至有人赶你走.
不过也因为如此,台湾学生有更多机会和时间去接触更多方面的社团与团体自治活动,拓展人际关係网络与视野.

三、两岸上课大不同前往大陆当交换生的同学表示,「相较于大陆刻板严肃的上课方式,台湾师生共同讨论、互动热络,让学习显得更生动有趣.
」台湾的教授较有实务经验,教学方式活泼,且经常请业界人士到校授课.
他们认为,台湾的上课方式对学生具有启发作用,不像大陆倾向于被动的接收,而课堂报告也令人印象深刻,因为大陆并无此型式,少有小组团体讨论的学习方式,多以考试来检验学习成果.
相较之下,课堂报告可让学生交流彼此的想法,较考试效果佳.
另外,许多陆生皆认为,大陆大学的修课自由度较小,有些学校甚至没有开放跨年级选课与加退选,小班上课的机会也不多,所以非常羡慕台湾的大学在修课上「很自由」.
四、课外活动大不同许多陆生表示台湾的大学有「热舞社」、「吉他社」、「调酒社」、「戏剧社」等等,各式各样「真正有意思」的社团,不像大陆大学以学术类社团居多,参加社团的用意也是为了培养学术能力.
相比于大陆学校社团的「草根性」和「强撑门面」,台湾大学校园内社团裡的社员参与活动认真而真诚,绝不只是例行公事、虚应故事而已.
台湾学生爱疯社团、比较不在意成绩高低,较为重视从书本之外学到的实务经验,课堂上师生互动较课堂外少.

在学术交流开放后的今日,越来越多大陆交换生进入台湾的大学校园内,陆生的表现与努力的态度当然也是我们大家有目共睹与倍受肯定的.
不过在此同时也有很多校方和学者表示忧心台湾学生竞争力将不如陆生,担心台湾学生未来无法与陆生共同在社会上角逐而沦为劳动人口,进而反对过度开放学术交流,我却不以为然,我想:要有交流才能互相学习,要有竞争才会成长,真正有能力的人并不怕有人竞争、抢工作,最怕的是狭隘的视野阻碍了自己未来的路.
再者,很多家长害怕自己的儿女因为玩社团、搞自治而耽误学业其实也是过度操心,学术专业固然重要,实务经验更是难能可贵,因此我认为台湾大学生的社团自治活动是非常好的社会化训练过程,不应该施予压力阻挠或制止,陆生应多多接触与学习.
(摘自《纵横中国》作者/蔡蕙如)章开沅:谁在"折腾"中国的大学21世纪以来,中国高等教育"跨越"发展之声不绝于耳,且见诸声势浩大的行动.
成绩似乎令主事者陶醉,经常挂在口上的主流话语是:"2007年,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总规模超过2700万人,居世界第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成为名副其实的高等教育大国.
"但这些耀眼数字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所谓"跨越"发展带给教育的是祸是福人们的认识并不一致,甚至存在深刻分歧.

高教何以在错误道路上走得这么久、这么远2009年初,政府发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并公开征求意见,随即引发一场全国范围的讨论,网络上的各种争议更为火热.
3月2日武汉大学前校长刘道玉提出《彻底整顿高等教育十意见书》,建议:一、废除自学考试制度;二、取消不合格的在职研究生学位;三、砍掉一半大学的博士授予资格;四、大学必须与所谓"独立学院"脱离关系;五、让成人教育回归职业教育;六、停止大学办分校;七、整顿大学的科技开发园和研究院;八、实行教授定编制;九、砍掉2/3的大学出版社和学报;十、整顿"大少爷作风",严查大学财务支出.
据《长江商报》"高教十症"调查结果(3月12日公布),近两千网友投票,除第一、九两条外,其余8条意见均获"7成以上的网友力挺".

当然,高教之病并非仅限这10条,而这10条也不一定都是最为严重之症,但这毕竟是一位资深大学校长率先响应政府号召,全面系统地坦陈自己的批评与建议,理应给予应有的尊重与理解.
我与刘道玉教授相识已久,而且都是在1980年代出任武汉地区中央直属高校的校长.
他虽然比我年轻,但在高校行政管理方面却比我出道早得多,而且还曾在教育部主持过重要工作.
我非常敬重他对教育事业的革新精神与执著追求,对他此次提出的批评建议更深有同感.
应该说,刘道玉是1980年代那批大学校长的杰出代表之一,他的意见包含着众多师生积压已久的共同心声.
但我不想重复列举或补述当今高等教育的各种弊端,而宁可探索我国高教何以在错误的道路上走得这么久、这么远,危害又这么深!

记忆所及,1980年代的高教基本上是正常发展的,尽管体制、教学、科研等方面的革新步履艰难.
1990年代以后,"教育产业化"作为决策开始推行,主要驱动力来自比教育部更为强势的国家计划委员会.
我至今还记得若干权威人士在报刊和电视上发表的那些梦呓或狂想,仿佛高教一经形成规模宏大的支柱产业,就可以财源滚滚,带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没有经过任何民主咨询,决策究竟有多少科学性也不得而知.
--1999年就从上而下仓猝地敞开"扩招"的大门,加上此前也是从上而下促成的高校大合并,一味追求扩展办学规模的狂热浪潮开始形成了.

中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诚然需要加速高等教育的发展,国民素质的普遍提升,也需要高等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但无论从哪方面说,都不能牺牲整体质量,否则教育即令转化成庞大的产业,也只能视之为高成本、低效益而虚有其表的泡沫经济.
很不幸,有关部委一意孤行,并且以"跨越"一语要求高等教育勉力推行21世纪新一轮"大跃进",大学遂成为重灾区.

紧接着又是在"跨越"号召下,出现弥漫全国的"升级"狂热.
中专升为大专,大专升为学院,学院升为大学,其实好多学校根本不具备升级条件.
许多正规大学也不安于现有定位,甚至连"教学型与研究型"这样的双重身份都不满足,一定要往"研究型综合大学"蹿升,而已经具有"研究型综合大学"特殊身份的所谓"985"大学,又纷纷向"世界一流"狂奔--真可以说得上如痴如醉,举国癫狂.

大学内部的各系也不安于现有定位,纷纷争先把握这个千载难逢的"升级"良机,于是好多系、所上升为学院,个别系还分身为几个学院.
有些研究所也不甘落后,自行提升为牌号甚大的研究院.
某些"特大"大学由于下属学院太多,校领导管不过来,又在校、院之间设立"学部",俨然泱泱大国气派.
相形之下,原有许多系、所的地位则江河日下,往往自嘲为无非"教研室".
与过往相比,现在的大学管理机构名目繁多,层次重叠,越来越像庞大而又复杂的官僚机构,与原先标榜的"精简、效率、效益"革新目标背道而驰.

大学现在确实很忙,因为学校越办越大,学生越来越多,教师的教学负担也越来越重.
特别是年轻教师,为了从助教升为讲师,讲师升为副教授,每年还要达到发表若干论著的所谓"刚性指标".
校、院、所各级领导更忙,因为"扩招"也好"升级"也好,并无足够的财政拨款,还得"自筹"财源弥补经费不足,于是便想方设法"创收",乃至变相推销形形色色的"学历",当然更少不了"跑部前进",争招生数额,争项目经费,争科研课题,争学位授予点等等.
而教育部及其下属各司局又巧立名目,精心设计繁琐的申报、评审、验收等手续,其中仅本科教学评估一项,就把全国高校折腾得人仰马翻……试问,在这样劳民伤财的纷纷扰扰之中,大学领导又有多少余闲精力用于改善管理以期实实在在地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呢高校素质的整体下降已成为有目共睹的事实,而更为严重的是急功近利、弄虚作假造成的诚信流失.
我们现在还有大学精神吗今后大学精神的重建恐怕不是一两代人的真诚努力所能完成.
高教的积弊不仅年深日久而且盘根错节,彻底整顿谈何容易.

从深层根源来剖析,主要问题仍在于主管教育者对教育本身缺乏正确的认知.
教育的对象是人而不是物,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需要良性的互动,而不是单向的"灌输"、"塑造".
教育的起点与归宿都是爱,都是人性的完善与提升.
所谓"以生为本",就是以人性为本.
现今教育当局主事者把各项重大措施都名之为"工程",实际上是忘记了人性不同于物性,学校不是工厂,教育更不同于制造业的生产流程.
说到底,教育是细致的教化而不是简单的制作.

校长没有自我完善的胆识大学没有自我完善的空间把教师比喻为"灵魂工程师"未必完全确切,但教育的根本毕竟是人格的养成,这已经是人所共知的常识.
积60年高教工作的亲身体验,我总觉得教育应该是慢工细活,教师更像精心培育花木的园丁,必须按照植物的生长规律与季节的环境变化,循序渐进地从事本职工作,而最忌急于求成和揠苗助长.
与其主观武断地通过行政命令推行一个紧接一个折腾大学师生的所谓"创新"或"跨越",倒不如让大学保持相对安宁的校园,也许顺乎自然的"萧规曹随"比什么"开辟新纪元"之类豪言壮举更有利于高教的发展.
从历史上看,无论古今中外,成功的教育改革往往表现为渐进式积累及作为其结果的"水到渠成".

"文革"以前,多次急风骤雨式的群众运动,不仅未能实现"教育革命"的预期目标,反而严重损害教育本身,特别是挫伤了众多师生员工的积极性.
这个教训极为沉痛,但似乎早已为现今教育当局所忘却,并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新的形式重蹈覆辙.
现在虽然不再有人公开侈言政治挂帅的群众运动,但是动辄以政府行为推行全国一盘棋的举措,依然忽视教育的连续性与相对稳定性.
朝令夕改,而且政出多门,让许多大学无所适从.
以前"教育革命"主要靠政治威权,现在却主要是靠"利益驱动",以形形色色的各类"工程"与相应的"课题"、"项目"经费促成"跨越"导向.
同时,又拟订各种繁琐而脱离实际的指标体系与评审程序,迫使大学顺从就范.
如果说过去的大学是屈从于政治压力,现今的大学则是倾倒于金钱的魔力.
政界"跑官",大学"跑点",而且都一同"跑步(部)前(钱)进",这已经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潜规则".

大学的堕落已经令人难以容忍,但教育当局仍然沉醉于少数追随者的歌功颂德,至今未能深切反省,因此在错误道路上愈走愈远.
最近,为浙江大学所谓院士课题组"抄袭舞弊"事件,教育部也曾严辞痛陈要下"猛药",但"猛药"似乎只是针对大学,学术道德教育主要针对学生,真是匪夷所思!
我认为,追根求源,如果现行教育体制依然原封不动,中国教育改革也只能停留于修修补补,根本难以革除错综复杂的各种积弊,因为大学根本没有自我完善的空间--而恕我直言,许多大学校长也没有自我完善的胆识,甚至没有自我完善的内在醒悟.
因为其中有些人已经习惯于唯命是从,随波逐流,把学校作为个人晋升之阶,千方百计在"跨越"与"创一流"的虚热中显耀自己的政绩.
种种事实表明,在目前教育部这样强势集权的管理体制下,大学很难在教育改革中有根本的转变.

教育改革,千头万绪.
我认为,当务之急是两个回归:一是回归大学主体,一是回归教育本性.
而关键首先是体制改革,让大学独立自主地按照教育自身规律来办好教育.
我深信,大学应该把握自己的命运,大学必须自我完善,大学也能够自我完善,大学的希望在于大学自身!
(作者章开沅系历史学家、教育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史学科评议组原召集人,华中师范大学原校长、教授)(摘自《铁血社区》)高全喜:通识教育的理想与现实[编者按]通识教育在理念上可以追溯至西方古典的"自由教育",在近现代的工业化时期遭遇专业教育的结构性挑战和挤压,但其传统连绵不绝.
二战之后,针对现代社会教育领域中的诸多问题,西方对通识教育的理念和实践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反思与探索.
对通识教育的探索,西方高校起步较早,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暴露出了某些值得重视的教训,并形成了可资借鉴的不同模式.
近年来,中国高校也普遍意识到当前高等教育单纯强调专业教育的不足,并结合自己的特点对通识教育展开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初步形成了以复旦大学、中山大学等为代表的多种模式.
但既有模式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某些弊端和问题,尚无任何一种模式成为国内通识教育的主导或成熟模式.
因此,作为中国高教改革的重要维度,通识教育改革的探索空间依然巨大.

在国内高校探索通识教育的改革潮流中,由高全喜教授主导和设计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通识教育改革颇具特色.
2010年,在校方的大力支持下,北航成立了以高全喜为院长的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创办了"知行文科试验班",组建了一支通识教育的教学与研究团队,对通识教育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课程体系与教育模式的探索,至今已有两年,初见成效.
他们的实践,建基于对国外通识教育理念、原理和操作模式的相对完整的理解及对国内众多大学通识教育改革的调研与比较.
为此,本刊特对高全喜教授进行了采访.

当前高教改革的一个方向《文化纵横》:在您看来,中国的通识教育改革主要是为了针对什么问题高全喜: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劳动分工的繁密和职业的高度分化,这在教育上表现为学科的高度技术化和专门化,在人格上则体现为专家化和工具化.
教育中的专业训练已经完全被社会需求所驯化,被社会机器的工具理性所驯化,已无力担当塑造自由人格的重任.
单纯专业教育只能输出大批量的专家和技术工人,但难以培养合格的现代公民和社会领导者,对整个社会的创新能力、人格取向和公共伦理都产生了消极影响.
西方对此早就有了深刻感受,从20世纪初就开启了现代通识教育,而且每过几十年就要检讨一番,出台个报告,搞一轮改革.
中国的现代化与工业化历史已经有一百多年,传统经典教育体系已经瓦解,而现代教育体系则受到新中国以来更加严格的专业教育和技术教育的塑造,其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中国社会转型与大国崛起的时代要求,因此,开展通识教育改革更加迫切.

关于专业教育,我给你举个例子.
我本人在法学院长期任教,法学院的核心课程共18门,除了法理学和中国法制史外,都是具体的部门法,如民法总论、物权法、债法、宪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等等,四年下来,全是这种法学类的课程.
三年的研究生,再到三年的博士生,也同样如此.
其他的各种选修课,包括全校公选课,根本就是混学分的,任课老师和学生都不会认真对待.
这样的教育体系导致学生从大一开始就只在专业中越陷越深,越来越单一,越来越细致,专业之外的东西,没有任何有效的课程设置和训练,也没有任何结构性学习的机会.
这与中国社会30年来的多元化发展现实及其人才需求日益不相适应.

此外,大学现在办得越来越市场化,一些课程的设置完全跟着市场走,市场哪方面热了,就设置一门相关的课程.
例如,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上传统文化复兴,就有资本家、大款到大学里上儒学班.
这纯粹是为了创收,对于知识的传授、德性的培育价值不大.
普通本科生也有这个问题,与直接就业或工作职位有关的实用课程往往受到追捧,而真正经世致用的大学问反而受到冷落,这与国内高教体系缺乏通识教育、学生心智与价值观发展不够健全有关.
我是倡导自由教育的,但这不等于放任和纯粹市场化.
我也反对大学里一切由学生说了算,好像学生欢迎的就一定是正确的与合理的,教育本身必然带有一定程度的强制性.
本科教育还包含着深刻的人格塑造与理念养成的内在使命,教育者的引导性必须得到合理的体现与支撑.

我要强调,通识教育是塑造一个自由人格的过程,是培养德性的过程.
当前大学里也有这样的课程,但是并入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这样一些课程里,实际上已经起不到这个作用.
说白了,是把它变成了某种意识形态的教条灌输,脱离实际,老师和学生都不当真.
大学里简单延续中小学的政治教育模式是肯定不行的,通识教育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要对传统政治教育不再起作用的地方进行有效填补.

正是针对工具化、市场化与教条化的这些弊端,本着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使命感,最近这些年,通识教育成为大学改革的焦点.
《文化纵横》:对当前通识教育改革中涌现出来的几种模式,您如何评价高全喜:通识教育目前虽然在中国已有近10年的探讨,但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比较成熟的模式.
无论是对通识教育理念的理解,还是具体落实到实践中,比如课程设置、师资配备等等,各大学的情况差别很大,目前还都在探索与调整之中,而且不能排除有整体失败的危险,但失败者同样为改革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但也确实有几种值得重视的改革类型在这几年中浮现了出来.
第一种类型以复旦大学为代表.
总的来说,就是把通识教育转变为一个多元的通才教育模式.
他们认为通识教育的基本理念就是大学生要有一个所谓的知识的多元视野与多元结构,学校要尽可能为学生开设丰富的课程,甚至广泛到音乐、诗歌、绘画等鉴赏课,然后,按照不同的专业打包,归成几大类.

第二种类型是以中山大学为代表的.
他们对哪些课程能够成为通识课程,有一个标准.
在这一点上,我比较赞成他们的做法,即那些现代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政治学、社会学等等学科分化出来之前的,作为后来所有学科共同基础的知识才是通识教育的内容.
这样一个标准立下来,像鉴赏类、交叉学科类的课程就可以排除掉了.
因为我们认为,通识教育是为了打下能够跳高、跳远之前的基本素质,和直接就去开发这种素质是两回事.
它打造一个人最初步的,但又是最根本性的那些知识的基础.
而且这些知识又与人格培养相关,需要通过一些经典著作的学习来逐渐涵育.
以此标准,就和一下子开了多少门课的通识教育模式有所区别了.

还应该提一下,像人民大学国学院这类的,把国学作为一个主要的单科教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是通识教育,虽然它的确和现在大学一般的专业性教育不一样,但我认为它是另外一种专业性教育关于中国古典知识的专业性教育.

《文化纵横》:似乎您心中已经有了一种通识教育的理想样态高全喜:对于通识教育,我们也在探索中,但有几点是可以肯定的:第一,在中国办通识教育,必须是个逐步展开的过程,从办实验班开始,积累经验后在部分学科内搞"局部通识",成功后再在全校范围内推广.
北航的通识教育从办文科实验班开始,经过两年的实践,接下来会在大文科内部推行,再经过两三年实践,会在全校范围内推行.
第二,通识教育必须以阅读中西经典为核心,特别是我前面提到的现代学科分化前的那些经典著作,千万不能将通识教育课开成各学科的导论课,通识教育总体上有点精英教育的倾向,注重德性培养,而这些都建基于对经典著作的解读和学习中.
第三,通识教育要进行小班化教学,即便不能完全做到小班教学,那么对于大班的讲授课,也要配备足够多的助教,课后小班讨论.
小班化教学除了课堂上的讨论外,最重要的是学生必须写作业,老师必须批改作业,这是北航一直坚持的,也是我们最成功的地方.

《文化纵横》:要想实现您所说的这种通识教育,需要哪些条件来配合高全喜:首先是学校必须要有很好的顶层设计,通识教育的开展,必然要挤压专业教育的课时和师资,实际上涉及学校整个培养模式的变革,因此需要强有力的推动,没有一个很好的顶层设计是办不到的.
其次,当前通识教育的最大瓶颈是师资问题,我们现在的老师基本上都是专业教育出身的,也就是说我们上学时就没有接受过通识教育,现在我们搞通识教育,首先是个师资再造的过程,没有任何学校有足够的人文学科的老师,可以为全校学生开设小班化的通识教育,因此必须从培育通识教育师资开始,北航推行助理教授制度,让青年讲师跟着知名教授上课,做助教,辅导学生读书写作,这样两三年下来,他们自身就成长起来了,能够独立承担通识教育课程.
最后,通识教育需要大量人财物的投入,任何学校决定推行教学之前,都要考虑一下能否负担起这个成本,没有足够的投入,只能是将原有的一些课程改头换面,应付了事,如果是这样,还不如不办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文化纵横》:晚清以来,如何对待中国传统就不断被争议,这同样成为当前通识教育改革的一大难点,你对此有何看法高全喜:中国的通识教育虽然是多元化探讨,但还是要有一个基本认识,我们不能够完全克隆西方模式,西方通识教育主要是以西方文明为主.
中国传统文明,目前的实践中确实也把它纳入进来了,但是怎么取舍还没有一个标准,如果只是纳入到原先的哲学、史学、文学,甚至经史子集这种分法里是肯定不行的.
当前通识教育的实践中,大家各显神通,国学院就按照传统的方式来做,有的就按照哲学系、历史系这些系的学科来分,这并不符合通识教育的要求.
如何把中国传统文明消化到通识教育中,就像西方把其文明消化到他们的通识教育中一样,确实是现在面临的重要问题.

《文化纵横》:您是说通识教育和文明承载有直接联系说到底,通识教育是为了培养什么样的人高全喜:通识教育虽然有价值承担、文明承载的倾向性,但更主要的还是为了将学生培养成为负责任的人和公民,而不仅仅是获得某种职业所需的能力.
通识教育要传授给学生自由的技艺(liberalarts),将他们培养成为能够思索和追求美好人生的人,对于自我及其在社会和宇宙中的位置都有着全面理解的完整的人真正的"自由人".
通识教育不是传授信息,不是用各种事实塞满人的头脑,而是要在年轻人的头脑中培育某些才能和态度.
它主要是为了培养以下这些能力:有效的思考能力,交流思想的能力,做出恰当判断的能力,以及辨别价值的能力.
所以不能把仁义礼智信、把西方的古典思想直接告诉学生,让他们无条件地体认、信奉,我觉得通识教育不能这样搞.
毕竟现在是一个多元的社会,价值多元、选择多元,如果是一个书院,作为业余的教育可以这样,但是作为大学,一种公共资源集合体,显然不可以.
现在我们批评强硬灌输的东西不好,但是换一个儒家或者其他什么价值体系,一样是强制啊.
这一点我和秋风、甘阳他们的理解不同.
在将来的信仰选择中学生会选择出一个自认为好的信仰,那种所谓的文明之道,假如是个好的信仰,自然会被自由的人、健康的人选择.
我们要培养的就是学生的这样一种自由选择信仰的分辨与维持能力.

《文化纵横》:通识教育的目的一定程度上体现在其课程设置中,在您看来,什么样的课程才能承担得起通识教育的任务高全喜:通识教育,不是多元教育、分科教育、兴趣教育、氛围教育、鉴赏教育,更不是专业教育.
它是刚才我说的基础性的,作为一般知识的元知识的教育.
按照这个标准,实际上并没有多少课,整个大学阶段三五十门就差不多了.
开设三五百门课,甚至上千门课,当然里头可能包含了我们所说的通识课程.
但放在一千门课里面,也就没什么意义了.
导致的结果是好的专业老师,不愿意再上通识课,因为专业不强.
同时对学生,也失去了吸引力.
经过一两年这样的培养,学生获得了一堆皮毛知识,不扎实,甚至有人说专业没学到多少,倒是学了一堆导论、通论.
这是高校里教师和学生可能产生的基本反应.

我还是强调,通识教育无论采取哪种方式,至少要把核心课程和一般课程区分开.
不能泛泛到只要是新课程,大家觉得有兴趣的课程,都叫通识课程.
所以我觉得在这一点上光是把课程分成几大类是不解决问题的,还必须在每一类里也要区分出,哪些课程是必修的,哪些是选修的.
这个标准应该是难点,因为不但关涉到如何理解通识教育,更主要的是一个现实利益分配的问题.
因为通识教育转型,假如完全按照新的标准,意味着很多原先各个院系的课程,变成边缘课了,而且量又要缩减,先前教这些课的老师就会无所适从.

需要说明的是,分选修、必修的等级出来,并不在于该课程的好坏,以及讲解水平的高下,而应当完全围绕着通识课程的目的来确定.
比如,戏曲鉴赏课,放在戏曲学院绝对是核心通识课程,但是放在综合性大学就肯定不算.
因为教育培养的目标不一样.
这在一定程度上就更加增大了改革的难度.

但是既然是通识教育,就必须有一套课程的标准体系,并且不能把这种标准体系完全放手由学生自由选择,学生没成熟,怎么知道自己选的课一定符合他的知识结构.
当然,这里面的确存在以不自由的教育培养自由的人的问题,这反映了教育内在的合理强制性,否则就变成自选市场了,教育的实体内涵就被一种肤浅的自由市场观挖空了.
教育领域毕竟是一个有着自身特点与规律的领域,哪个国家都不敢把它完全市场化.

探索改革,慎重改革《文化纵横》:与其他学校相比,北航自身的改革有无独特之处高全喜:北航文科的通识教育自始就坚持"以文史哲为起点,以政经法为出路",也就是说我们的通识教育始终是和专业教育结合在一起的,我们在设计通识教育课程的同时,也设计好了专业教育课程,特别注重两者之间的衔接和配合.
北航的通识教育强调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我们虽然也注重古典教育,但仅以此为基础和出发点,不是完全的古典学教育.

北航和中山大学的模式比较接近,但也有很大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课程设置和价值取向上.
中山大学偏重于古典尤其是西方古代的经典著作,集中在古希腊、古罗马和中国的春秋战国这些时期.
我们认为经典著作不单纯是古典著作,我特别强调的是近代经典著作.
重点放在15~19世纪以来的、现代学科发育前形成的经典著作.
这是早期现代,是现代形成的奠基时期.
从课时分配来说,和古希腊、古罗马及中国古典课程对半分.
我们不认为古典和近代是对立的,甚至觉得近代比古典更重要.
当然选择近代以来的这些经典著作作为讲授中心,也与学生的专业选择有关系.
中山大学讲古典学,学生后来到文学院、哲学院等学院去了,拿的可能是哲学、文学、史学的学位.
北航的学生在完成两年文史哲通识教育之后,要分别进入政经法学院,拿的是这三个学科的学位.
这种学科体制的不同,也影响到了我们之间价值取向与教育方案的差别.

北航与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也不一样.
我们的课程并不分模块,也不是让学生在不同模块中选择适当的学分.
我们的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都强调少而精,有通识教育的核心课和专业教育的核心课,这些核心课是学生必修的,而且会要求非常严格.
而且我们的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是融合在一起的,两者之间有很好的衔接和过渡,更重要的是,我们的通识教育课程贯穿学生四年本科,不是学生在第一年上了几门通识课就行了,他们四年都要上通识教育课程,这样长时间的训练才能有效果.

《文化纵横》:北航的通识教育改革碰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高全喜:虽然从理论上、实践上、课程设置上取得了一些经验,但是实际操作中还没有确定的自信.
归根结底还是文史哲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问题,如何能够做到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不是两张皮,而是一个整体,是最大的考验.
而且,通识教育毕竟挤占了专业教育的时间,如何能够使学生四年下来,既不缺乏专业知识,甚至具有更好的专业知识,同时又具备独立思考的广阔视野,在德性培养上也有显著提高,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和检验.

再则,通识教育特别强调老师和学生进行交流的作用,使经典变成一个活的东西.
知识传授可能仅是一方面,伦理共同体的建设、德行的培养是另一方面.
如何将如此丰富的内容融入到学生学习的过程之中,好的老师十分关键,虽然推行助理教授制度,并且大量聘请清华、北大、人大的老师,但师资问题仍是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

《文化纵横》:这让我想起地方大学的通识教育,他们也会受到包括师资在内的各种资源限制,您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高全喜:通识教育的一个前提是要有自己的较为稳固的师资队伍.
理想状态是有一半的课程自己的老师能讲,另一半借助外聘.
当然,我们也不可能要求一个地方性大学,做到像北大那么好,这个不现实.
但是,至少要先确定通识教育的理念,筛选出哪些课才是通识教育课,这很重要.
这样合适的老师才有可能有针对性地找到.
不同层次与资源约束下的大学要做到纲举目张,有的放矢,渐进努力,探索适合自身条件的通识教育模式.
北航模式的成熟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但同样有着通识教育的共性,对国内理工科院校乃至于某些综合性大学的通识教育改革会有一定的借鉴与推广价值.
当然,我们在改革中同样借鉴吸收了国内其他高校的某些早期改革经验.

《文化纵横》:如果反过来,以一种挑剔的眼光来审视通识教育改革的话,您会说什么高全喜:通识教育目前不宜这么快地普及,要适可而止,量力而行.
因为通识教育相对来说是一个昂贵的教育,它需要具备一系列条件.
倒不是高楼大厦,而是要有好的老师,好的教材,尤其是小班教育这样一个探索机制.
北航目前还没有条件完全施行覆盖全部本科生的小班教学.
要是真是三十来人一个班,一届本科生几千人,要办多少班此外,假如拟定很有限的几十门课作为通识课程,要同时满足一届学生上课,就会有很多老师开设相同的课程,实际上重叠率就很高,一是我们没那么多老师,二是更多以前开其他课的老师,如果不适合开设通识教育课,那他们怎么办很多学校只好让他们把先前的课程题目改一改,就又当成通识教育课程来开.
换汤不换药.
最后的结果,只能是通识教育还没发展起来,就又败坏下去,社会评价也会随之下降,觉得你还不如过去的专业教育.
专业教育虽然有那么多缺陷,好歹有一技之长.
所以我觉得这样大面积、跃进式铺开的风险还是非常高的,令人担忧.

《文化纵横》:最后,您能否总结一下,教育在现代国家当中应该承担什么功能高全喜:在传统社会,教育从属于文明之道,教化之道,而且又和科举制度相联系,即所谓的"政教"合一,学而优则仕,所以很重要.
到了现代,教育和政治日渐脱离,其社会功能主要变成了两种知识的提供者和生产者:一种是公民教育,一种是专业教育.
目前虽然我们的教育体系中也讲思想道德教育,鼓励学生立大志,要将来为国家、为民族作贡献,但这些都是空话,没有一套具体的机制和方法来支撑,只能流于形式.
大学只剩下纯粹的专业教育.
注重专业教育并没有错,不能把大学变成过去载道的书院,只教会些诗书礼乐,否则现代社会大部分专业的工作谁来承担呢现在的弊病在于将专业教育绝对化了,把大学教育应该具备的另外的功能遗失了,使得我们很难培养出超越专业人才的更一流的人才.
而且,我们正经历政治社会的大转型与大国崛起的体系化压力,对国民的教育显然不能仅限于专家和技术工人的层次,民族的政治成熟和思想成熟需要以合乎文明标准的通识教育为基础和前提,舍此无他.

(摘自《文化纵横》2012年第三期)沈宁:大学学风在于文史教育一个大学的学风,以文学及史学两系为枢纽.
这句话不是我说的,是朱家骅先生说的.
朱家骅先生是中国学术和教育界的泰斗级人物,中国近代地质学的奠基人,中国现代化的先驱,曾任中央研究院院长、国民政府教育部长等职.
朱家骅先生青年时期留学德国,一九一七年回国,经国学大师沈尹默介绍,被蔡元培校长聘为北京大学教授.
那时候,北京大学总共二十八位教授,朱家骅先生年仅二十四岁,成为北大最年轻的教授.
一九三年兼任教育部长的蒋介石,聘朱家骅先生做南京中央大学第二任校长.

一九三一年我的外祖父陶希圣先生,在中央大学法学院做教授,忽然接到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周炳琳先生发来聘书,请他到北京大学法学院去任教.
于是外祖父写信给中大校长朱家骅先生,提出辞职.
朱校长接信,当晚冒雨,赶至外祖父住所,极力挽留.
朱校长说:一个大学的学风,以文学及史学两系为枢纽.
他的计划是一步一步充实中央大学的文史两系,已经聘了顾颉刚先生到中大史学系.
朱校长希望外祖父继续留在中大,共同努力.
外祖父再三解释,对于母校北大的聘约,他没有抵抗力.
自己学问还差得很远,愿意回到母校,力求上进.
外祖父赞成朱校长的计划,但很惭愧,不能协助,以观其成.

这次会面,这段对话,外祖父曾有逐字逐句的记录.
朱家骅先生曾留学西洋,见多识广,又任教多年,经验丰富,亦曾主持学政,过关斩将,说出这句话,当经深思熟虑,绝非儿戏.
细想想,确也如此.
一说清华,就是理工,乃一九五二年盲目模仿前苏联教育体制,分离文理大学所致.
这个错误,遗害至今.
虽然改革开放之后,清华重新恢复文史学科,但终于无力扭转清华作为单一理工大学的偏见.

其实清华大学一百年前成立,自文科而始,那时中国尚无理工学科的概念.
一九一四年梁启超到校发表演讲,以君子为题,引述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两句,之后清华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定为校训,现在台湾清华大学,还保持着厚德书院和载物书院的名称.
一九二五年清华从留美预备学校独立为大学,学术空前发展,而当时该校最享盛名的四教授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皆文史大师.
一九二八年清华创四年制本科教育,设文、法、理三学院.
清华增设工学院,是一九三二年的事,比文史学科晚了多年.

我不了解英国大学教育,不知牛津剑桥是怎样的学科设置,有熟悉者,敬请补充.
我在美国生活了近三十年,约略所知美国各大学的专业学科设置,多少应着朱家骅先生的那句话.
现仅以美国最著名之哈佛、耶鲁、史坦福三所大学为例,算作注解.

本文所议,只是四年本科大学的学科设置,不涉及本科之后的研究院教育.
在美国,医科法科,都是研究院课程.
大学本科不设医科和法科,只有预科如PreMed或PreLaw.
大学本科读了医法预科,并无行医或务法的资格,只是进入医学院和法学院的踏板.
美国本科大学可以读商科,获工商管理学士学位,那资格不值什么,还是必须到商学院的研究院,读出工商管理硕士,才能走江湖.
所以本文有关大学专业学科设置,不包括医学院、法学院、商学院.

哈佛大学非常之大,本科加研究院有十五个学院之多,这里只举其最大的本科哈佛学院为例.
该学院文理科系的设置,按照英文字母排列:非洲及非洲美国人研究,人类学,天文学,塞尔迪克语文,化学和生化,古典文学,比较文学,地球及行星科学,东亚语言和文明,经济学,英文,德文,政府学,历史,艺术和建筑史,科学史,人类进化生物,语言学,数学,分子和细胞生物学,音乐,近东语言和文明,有机体与进化生物学,哲学,物理,心理,罗曼语文,斯拉夫语文,社会,南亚研究,统计,干细胞与再生生物学,视觉及环境研究,化学和物理生物,环境科学及公众政策,民间传说和神话,历史和文学,文学,神经生物学,宗教研究,社会研究,妇女研究,共四十二个系.
其中可列为数理化的系,包括环境科学和心理学在内,有十五个.
其它二十七个系,都是文史哲专业,超过数理化专业近一倍.

跟哈佛一样,耶鲁大学也非常之大,共分十八个学院,其中除去文理研究院、法学院、医学院等研究院外,有从事本科教育的耶鲁学院,职业学院,建筑学院,艺术学院,宗教学院,机械及应用科学学院,森林及环境研究学院,管理学院,音乐学院,戏剧学院,护士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宗教音乐学院,以及暑期班.
仅从学院分布而言,已可看出,文化艺术类居多.

又以耶鲁学院的专业设置为例,按照英文字母排列:非洲美国人研究,非洲研究,农学,人类学,应用数学,应用物理,考古学,建筑学,艺术,天文学,生物,生态学和进化生物学,分子生物,物理及生物化学,生物统计学,英国研究,细胞生物学,细胞及分子生理学,化学工程,化学,儿童研究,古典文学,认知科学,比较文学,计算生物及生物信息学,计算机,计算机及数学,计算机及心理学,宗教研究,戏剧,东亚语文,东亚研究,生态学和进化生物学,经济史,经济学,经济及数学,电机,电机及计算机,工程,英文,环境,环境工程,环境研究,伦理政治及经济,民族种族及迁移,欧洲研究,电影研究,森林及环境,法文,地质学和地球物理学,德文,古希腊研究,历史,艺术史,科学史,医学史,人文科学,国际经济发展,国际关系,国际研究,伊斯兰研究,意大利语文,拉丁美洲语文,同性恋研究,语言学,文学,数学,数学及哲学,数学及物理,中世纪研究,微生物学,分子生物物理及生物化学,分子细胞和发育生物学,音乐,近东语文,哲学,物理,物理哲学,政治学,葡萄牙语文,心理学,宗教研究,文艺复兴研究,宗教音乐,斯拉夫语文,社会政策研究,社会学,南亚研究,西班牙语文,统计学,城市研究,教育学,戏剧研究,妇女研究.
总共九十四个专业,其中三十二个专业属于数理化,包括农学和环境学.
其余六十二个专业,则都属文史哲学科,比数理化专业多出几乎两倍.

再举史坦福大学为例,除去研究院不算,本科学院有地球科学、教育、工程、人文等几个学院.
其中地球科学学院科系有能源工程,环境系统,地理和环境科学,地缘物理学等专业.
工程学院则有航空,生物工程,化学工程,环境工程,计算机,电机,管理科学及工程,材料工程,土木工程等专业.
人文学院科系计有人类学,应用物理,艺术史,生物,化学,古典文学,传媒,比较文学,戏剧,东亚语文,经济,英文,法文,意大利文,德文,历史,拉美文化,语言学,数学,音乐,哲学,物理,政治学,心理学,宗教研究,斯拉夫语文,社会学,统计学.
上述地球科学和工程两学院的专业,都属工科.
而人文学院内,总共二十八个科系,其中六个属于数理化,再加地球科学学院和工程学院的十三个工程专业,共为十九个理工专业,仍不及文史哲专业二十二个之多.

行文至此,仍嫌不足,乃补美国麻省理工大学(MIT)一所.
顾名思义,该校似为单一理工大学,可比国人心目中的清华.
那么来看看麻省理工大学的专业设置,按照英文字母排列:航空工程,航空工程及信息技术,非洲研究,美国研究,古代及中世纪研究,人类学,应用国际研究,考古和材料学,建筑学,艺术文化和技术,天文学,生物工程,生物学,大脑及认知科学,化学工程,化学,中文,土木工程,比较传媒研究,计算机科学及工程,计算机科学及分子生物,地球大气及行星科学,东亚研究,经济学,电机及计算机科学,能源研究,工程系统,环境工程,外国语文,法文,德文,历史,建筑史,人文及工程,日文,拉美研究,语言及哲学,文学,管理,材料及工程,数学,数学及计算机科学,机械工程,中东研究,音乐,原子科学及工程,物理,政治学,心理学,公共政策,俄文,科技与社会,城市研究和计划,西班牙文,戏剧,毒理学及环境健康,妇女研究,写作.
总共五十八个专业中,二十四个属数理化,其余三十四个属文史哲,理工大学,竟然仍旧是文史哲专业居多.

这些统计,都是从各校网站收集,如有不准确之处,敬请指正.
综上所述,概括而言,可知至少美国各大名校的专业设置,多以文史哲为重,没有单偏理工的.
很难想象,如果完全没有文史哲专业,史坦福大学还能算个大学么也难想象,如果耶鲁大学砍掉文史哲课程,还有什么资格自称常青藤名校更难想象,如果哈佛的文史哲专业都排末流,哈佛还能在美国大学圈里独占鳌头.
就算麻省理工大学,如果离开种类繁多的文史哲课程,恐怕也造就不出许多科技人材来了.

根据一份叫做大学学习评估(CLA)的报告,美国大学期望学生之所学,归纳为三:第一,批判性思维,第二,复杂推理能力,第三,书面写作表达.
这三种美国大学学生作为学习总目标而必须具备的基本学业能力,虽然也可通过数理化课程获得某些训练,但很显然,离开完整严格的文史哲课程学习,则绝对不可能成功.
所以在美国的大学里,文史哲课程设置,受到特别的重视.

一般而言,美国大学制度,一二年级称作基础教育时段,全部学生必须修满数理化文史哲各科,成绩合格,到三年级才可以进入专业.
还有很多特别着重学业教育的美国大学要求,学生必须读出一个主专业加一个副专业,才允许毕业,而且明文规定,主专业与副专业不得有学术上的关联,如生物学与动物学就有学业关联.
也就是说,以数理化为主专业的学生,最好拿文史哲做副专业,以此迫使学生避免单一学科的偏差.
缺少足够的文史哲教育基础,人便与机器无异,纵会使些雕虫小技,胸无造福世界的人文理想,终难成就科学创造.
看看诺贝尔科学类奖项获奖者哪国居多,便分出理工教育制度和实践的成败,并知其中道理.

现今美国这种大学教育制度和课程设置,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朱家骅先生八十年前讲过的那句话:一个大学的学风,以文学及史学两系为枢纽.
那么今日中国的大学,包括校长教授学生们在内,若想提升教育质量,培养出个把名副其实的科学家,跻身世界名校之列,是否应该好好反思,彻底抛弃单走数理化独木桥的错误观念,开始重视起文史哲的教育呢(摘自《随笔》2012年第4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多维特色:中国模式探索摘要:在"中国模式"研究成为热点的大背景下,中国高等教育越来越凸显其自身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
这种发展模式的基本特征是,基于跨越式发展以便追赶先发国家的目标,按照冲击—反应式发展逻辑,因应目标多元而高远但资源紧张且供给机制尚待优化的实际国情,坚持重点原则,举全国之力,以试点方式,强有力地推动高等教育系统中重点区域、重点项目、重点单位的快速发展.
高等教育发展的中国模式,独具特色,但任重道远.

关键词:高等教育,发展模式,中国特色自雷默提出"北京共识"以来,"中国模式"的研究就成为国内外很多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
就国内目前的研究而言,不仅有国家立场,还有全球视野;不仅有对历史的回顾,还有对未来的展望;不仅有对成功经验的总结,还有对现实问题的聚焦.
[1]虽然对"中国模式"的内涵和本质特征等还存在不同看法,但主流的观点认为,"中国模式"概念所彰显出的共识确实意味着一种对中国发展经验日趋成熟的判断及对这一模式的肯认.
[2]目前这种研究和讨论已经从关注经济发展延伸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领域.
高等教育是"中国模式"所包含的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中国模式"的主要特征,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伴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中国高等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若干所内地高校在世界主要的大学排行榜的名次不断攀升,甚至进入了前50名.
这些证据都从一个侧面表明,高等教育发展的"中国模式"初露端倪.
在目前有关经济、政治、社会发展之"中国模式"的研究与思考日益盛行的背景下,基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丰富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理论等目的,尝试解析高等教育发展的中国模式,颇具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目标模式:追赶—跨越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形成,与世界学术中心的转移以及政治—经济大国的崛起存在历史的一致性.
以史为证,研究职能的体制化使德国高等教育模式在19世纪初逐渐形成,直接服务社会职能的体制化则使美国高等教育模式自19世纪下半叶起逐渐形成;与此相伴随,近代以来,世界学术中心从法国转移到德国,再转移到了美国,且在此过程中,德国、美国先后成长为世界强国.
[3]在全球交往日益频繁的背景下,以先发国家为核心的世界学术中心及其高等教育发展模式,成了后发者追随、赶超的参照.
鸦片战争之后的中国,在外力的推动下被迫开始了追赶型发展历程.
中华民族延绵百余年的追赶传统,已具体化为如何达成以先发国家为标准的发展指标,其中最富时代象征意义的总体性指标就是"现代化".
1954年,周恩来第一次提出"现代化"口号时,其追赶目标是发达国家;邓小平从中国实际出发,坚持确立"中国式的现代化"标准,探索了33个春秋,最终在"三步走"战略中把"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确定为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标杆.
就教育而言,现代化的关键指标之一是"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做出如是界定:"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本世纪末达到4%.
"但是,2000年时这项指标实际上仅为2.
87%,2008年仅为3.
48%,而此时世界平均水平已经达到4.
5%.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注定成为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巨大挑战.
[4]2010年颁布的《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2012年达到4%".

在高等教育领域,最能体现追赶型发展特征的标志有两个:一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二是推进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中国目前对于世界一流大学、世界高水平大学的内涵和标准仍然存在争议,但这并未妨碍把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高水平大学作为工作重心.
20世纪90年代的高校合并、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等工作,或多或少地围绕着这个工作重心运转.
以高等教育大众化为核心的高校扩招,牵涉面广、持续时间长,更具代表性.
李岚清认为,中国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根据有四:经济发展的需求,社会公众的渴望,缓解基础教育激烈考试竞争,缓解就业、拉动内需.
[5]从1999年的扩招实际来看,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决策非常注重回应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国内经济疲软、内需不足的问题.
防止因经济发展放缓、GDP增速降低而影响追赶西方的进程,是推动中国高等教育大发展的重要动力.

追赶型发展模式,能够借鉴先发者的经验和教训、规避先发者所遭遇的部分问题与困难,在发展的数量指标方面实现加速增长.
就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而言,在校生从1998年的643万人骤增到2009年的2979万人,增加了363%,年均增长率超过2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998年的9.
8%,发展到2002年的15%,2005年突破20%,到2009年超过了24%,十年间翻了近2.
5番.
中国高等教育的10年发展,跨越了西方国家至少30年的进化历程.
中国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在经济领域迅速跨越了欧美国家耗费了二三百年才跨过的鸿沟,但中国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文化教育的发展和转型,很难通过时间浓缩而实现过程跨越,必须借助长时间的酝酿和锤炼才能逐渐生成.
中国高等教育曾经凭借巨大的勇气和决心实施追赶型发展,但更大的挑战却在于,如何借助智慧,坚持"全球性借鉴、本土化行动"原则,处理好发展进程中速度与稳定的关系,既强化稳定能力又增强发展活力,既能提高有效度又能保持高等教育系统应对发展风险的缓冲能力.
[6]这一点,正是中国高等教育从整体上有效规避"迟发展劣势"、妥善应对"迟发展效应"的关键.

二、变革方式:冲击—反应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原本就是基于"外患"的冲击、为了救亡图存而逐渐建构起来的.
这种"冲击—反应"型发展模式,给中国高等教育在不同阶段的发展带来了两个极端的影响.
其一,当遭遇冷落或受到压制时,高等教育的发展则处于曲折缓慢、相对滞后状态.
比如,在"文革"期间,高校停止正常招生、留学生停止选派都长达6年,研究生停止招生12年;1965年高校在校生67.
4万,1970年却不足4.
8万,比1949年还少59%.
受此影响,1978年恢复高考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仅1.
56%,1989年也才3.
68%,1998年为9.
76%,但1998年全世界适龄青年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18.
18%,其中发达国家平均为40.
12%,发展中国家平均为14.
11%.
其二,当被赋予重大使命、受到重视时,高等教育则会超常规地加速发展.
比如,随着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变和调整,一直遭遇压抑的高等教育需求作为强大的冲击力,从政治、经济、文化心理以及高等教育系统等多领域不断释放出来.

在高等教育发展领域,首先爆发的是政治冲击力.
比如,1977年邓小平复出担任国务院副总理之后,力主恢复高考,开启了"科学的春天";1999年6月上旬,朱镕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总理办公会议,决定大幅度扩大高校招生规模,随后教育部在距离当年高考仅十多天的时间,紧急召开全国扩大招生计划工作会议,决定按增加50万人的规模重新部署招生计划.
[7]其次,是经济冲击力.
自1978年以来的三十多年,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最为迅速的一段时期.
在政治冲击力的启动下,经济冲击力开始发挥作用;当经济领域的人才需求与高等教育系统的人才培养之间尚未建立起恰当的沟通中介时,经济冲击力就通过一些非常独特的方式发挥影响.
比如,当中国经济因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等多重因素影响而内需疲软时,发展高等教育被当成了拉动内需的捷径之一.
当时汤敏等人向中央建议,在三年内使中国高校的招生量扩大一倍,新增学生实行全额自费,则可通过让老百姓把钱从银行里拿出来花而大力拉动中国的内需.
[8]再次,是文化冲击力.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深厚的崇学传统.
当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时,这种崇学传统就会被极大地释放出来,并作为一种贯穿各个阶层的力量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
另外,是源自高等教育系统自身的冲击力.
高等教育是一种事业,必须恪守、彰显诸多价值基准,但高等教育系统是一种社会组织,有其自身相对独立的价值追求、利益偏好以及发展旨趣.
在各种扩招声音日渐强烈的背景下,高等院校受《高等教育法》所规定的办学自主权的激励,积极投身于扩招潮流之中,并在21世纪初成了急剧扩招的重要推动力.
受上述各种冲击力的复合性影响,中国高等教育不可阻挡地开始了扩招.
这种快速扩招,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弥补此前受到压抑的高等教育需求,并形成了补偿性增长方式.
[9]其补偿目标有两个:一是补偿国内此前被压抑的社会需求,二是补偿中国与世界的历史差距.

在补偿性增长方式中,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形成了一个重要特点,即行动先于政策.
这个特点的形成,与改革的探索性及政策的稳定性密切相关.
就改革的探索性而言,中国的改革史无前例、尚在摸索.
为了凸显务实精神,防止政策语言掩盖思想、政策文本消解行动,并回避各种带有保守倾向的无谓争论,地方的行动先于中央的政策、高校的探索先于政府的决策就有其必要了.
这也正是邓小平同志"猫论"的精髓:不扣帽子、不争论,坚持宏观指导,坚持目标管理.
就政策的稳定性而言,高校和社会尽管是"春江水暖鸭先知",但这种知觉要想转化为行为反应,特别是要获得行动的合法性,必须得到政府认可;而中央和政府尽管出于变革的需要,会以默认的方式支持地方和高校一些尚未获得政策认可、法律支持的改革实践,但"稳定压倒一切"的政策立场使得中央和政府在高等教育政策领域保持谨慎.
一方面为了鼓励实践领域的改革和创新,另一方面为了保证政策的严谨和稳定,中国的高等教育政策,特别是在其执行过程中,有意预留一些弹性空间,允许地方政府、高等院校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开创性探索.
这种政策执行方式有其合理之处,是稳健型政策变革中"必要的滞后".
不过,"必要的滞后",往往是有风险的,甚至会诱致发展的双重困境.
困境之一是,相对滞后的政策因地方和高校在实践领域的快速突破而面临信誉风险.
以扩招过程中的政策变化为例.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到2010年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2002年初制定的《全国教育事业"十五"计划和2015年发展规划》将这一目标的实现时间提前5年,即提出在2005年达到15%.
而发展的确切事实却是,2002年秋天全国高校在校生总规模就达到了160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了15%,在《全国教育事业"十五"计划和2015年发展规划》出台不足半年时间后就完成了原拟三年达成的目标.
当政策计划远远赶不上实践的变化时,政策和规划的权威肯定会受到挑战.
困境之二是,相对滞后的政策对于高等教育实践领域中某些重大滞后的调控表现乏力.
在计划体制下、在精英高等教育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已然形成了稳定且具有巨大惯性的培养规格和培养模式,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高校面对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并没有将主要精力及时转移到培养规格和培养模式的调整上来,仍然按照传统方式培养新时代的大学生.
对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时空异位,对于人才培养规格及培养模式改革的相对滞后,政策调控表现乏力.

美国学者马丁·特罗基于欧美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提出了"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理论".
该理论指出,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15%、50%为界,可依次划分出"精英高等教育——大众高等教育——普及高等教育"等不同阶段.
值得重视的是,马丁·特罗一再强调,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理论的核心旨趣,不在于指导后发国家和地区按照15%、50%的定量指标去追求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而在于对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向大众阶段和普及阶段过渡时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与问题提出预警.
其中值得注意的预警性问题包括:教育机会要从特权转变为权利,教育功能从培养统治精英、官僚与高级专门人才转变为培养社会中坚阶层、高级专门人才,教育目的从以人格培养为中心转变为以职业教育为中心,教育课程从结构化、必修制、学年制转变为半结构化、选修制、学分制,教育方法从少人数、小型研讨班、寄宿制转变为多人数、大班授课、走读制,与社会的关系从明确、隔绝转变为不明确、相互渗透,教育机构从均质性、统一体制转变为异质性以致统一体制丧失.
[10]马丁·特罗为了规避风险而提出的诸种转型要求,在中国高等教育未能做出适应性变革的情况下,依借于就业难、经费紧张、教育质量面临社会质疑等现实问题发出警示.
中国高等教育如何循着这些警示,及时做出反应以规避风险、降低代价途径可能很多,但不可回避的途径却是,转变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式.
目前,中国高等教育的补偿性增长方式主要是基于外在压力而做出的被动反应,它以外延式数量扩张为主.
按照梅茨格的理论,应谨慎对待基于外部冲击而形成的"反应性增长"(reactivegrowth),重点促进基于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的课程、师生关系等因素变化而形成的"本质性增长"(substantive-growth).
[11]西方的经验表明,追求高等教育的"本质性增长",有助于防止和解决大发展进程中高等教育的诸种难题,实现内涵式发展.

三、实践策略:重点—试点就中国近代发展史而言,相对落后于西方是它的基本态势,发展的使命巨大、职能多元、目标高远而资源紧张且资源供给机制尚待优化是它的一贯国情.
针对追赶与跨越的宏大目标,建国之后逐渐确定了新的发展模式——计划模式.
在实践领域,计划模式最重要的特点就是"不要四面出击",坚持重点论,推行重点战略,自上而下地集中优势资源,实行攻坚战.
计划模式不仅影响到建国之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且已在一定时期内成为中国基本的、总体性发展方式.
尽管计划模式自改革开放之后首先在经济领域得到突破,但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和发展方式,计划模式的影响力并未立即地、全部地消失.
比如在高等教育领域,计划模式借助重点论发展方式,继续存在并发挥作用.

首先,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度关注重点区域.
既是基于战略的需要,也由于历史的惯性,北京、上海、武汉等政治、文化中心的高等教育实力非同小可,这些地区在全国统一高考的时代,一直享有非常明显的优惠政策.
在推进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的近十年间,国家越来越关注许多新的战略重点区域的发展.
仅在2009年,国务院就连续批复11个区域发展文件,分别加快建设珠三角(特别是横琴岛)、福建海峡西岸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江苏沿海地区、辽宁沿海经济带、中部地区、中国图们江区域、黄河三角洲、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甘肃循环经济示范区及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开发与建设.
2011年,《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发布,正式提出了在全国构建城市化地区、农业地区和生态地区"三大格局",并针对不同地区确立了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等四类开发模式.
目前,中国已经形成了中央政府宏观指导、省级地方政府全面统筹的办学体制,中国绝大多数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日益密切.
区域重点发展、分类开发的战略思想,肯定会或直接或间接地对相关地区的高等教育发展产生政策影响,进而决定其资源分配.

其次,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度关注重点项目.
教学和科研是高等院校的两大核心职能.
近年来,在中国高校教学领域,影响面最广、影响力最强的重点项目当数2001年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
该工程包括六大建设内容:专业结构调整与专业认证,课程、教材建设与资源共享,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教学团队和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教学评估与教学状态基本数据公布,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等.
为了促进学科建设、提升科研水平并整合高校教学与科研职能,1991-1998年,国家教委在高校中建立了"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和"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等.
20世纪末,教育部相继建立了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以及软件人才基地、集成电路人才基地、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等新兴技术学科基地.
基地建设遵循"重点投入、重点建设、重点突破"原则,采用"经费配套投入"、"定期评检"和"滚动淘汰"等运行机制,彰显了中国高等教育资源分配方式的重点论原则.

第三,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度关注重点单位.
最富特色的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逐渐形成并不断强化的重点大学制度.
早在1950年,中央政府就把中国人民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确定为重点建设的示范学校,其中中国人民大学当时获得了教育部全部预算的1/5.
1954年,经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批准,《高等教育部关于重点高等院校和专家工作范围的决议》确定了6所全国重点大学;1959年,下发《中共中央关于在高等学校中指定一批重点学校的决定》,确立了16所全国重点大学;1960年,增加44所重点大学;到20世纪70年代末,重点大学总数达到96所.
20世纪90年代以来,形成了"211工程"、"985工程"支撑下的重点大学制度.
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启动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这项计划被誉为中国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的"211工程".
"中国重点大学诞生于特定的社会背景:资源约束下的政府重点建设策略……'资源瓶颈'成为中国重点大学制度建设过程中的最大约束条件.
对资源的需求强化了重点大学对政府的依赖,也使重点大学顺应了政府的制度建设和路径选择.
经过长期的'反复使用'和'试误',重点大学建设政策已经成为政府自上而下生成的一项基本制度.
"[12]针对重点区域,立足于重点项目和重点院校,坚持重点论发展原则,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有助于突破关键指标,寻求快速追赶.
不过,重点论发展原则的长期坚持,可能会强化高等院校及地方政府的路径依赖,固化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路径选择,甚至还可能诱致一些新的发展问题.
为了推进本无前例可循的改革,为了防止产生新的发展问题,按照重点论原则优先发展的区域、项目及单位,除了担负着突破关键问题、提升关键性发展指标等使命之外,还承担着试点以探索改革路径、总结发展经验的使命.
因此,中国高等教育的重点论发展方式,一直与改革试点政策配套使用.
在大改革、大转型、大发展的近十年间,中国教育系统逐渐构建了三大层次的改革试点体系:专项改革试点、重点领域综合改革试点、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
[13]改革试点有其正面价值,但也有其值得警惕的问题.
具体而言,仅在小范围内实施的改革试点,可能会异化为部分地区和单位的政策特权,造成发展进程中对弱小者、落后者、非试点者的漠视和不公平,可能会通过对试点审批权的掌控而强化行政控制、弱化地方和院校的创新性.
此外,试点也可能流于形式,变成走过场.
这些问题,都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试点进程中必须应对的新课题.

四、结语综上所述,在百余年特别是近三十年的发展进程中,高等教育发展的中国模式初露端倪.
这种发展模式的总体特征是:基于追赶—跨越的需要,按照冲击—反应式发展逻辑,在目标多元且高远而资源紧张且供给机制尚待优化的条件下,坚持重点论原则,举全国之力,以试点方式重点办好某些地区的某些大学,推进高等教育领域某些项目的改革和发展.
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目标定位是"追赶—跨越",变革方式是"冲击—反应",实践策略是"重点—试点".

与欧美国家相比较,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仍处于探索阶段,尚需要不断完善.
综观各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英国、法国属典型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全面先发内生型,德国属典型的经济、政治后发但高等教育先发且内生型,美国高等教育则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上升历程:19世纪前半叶的后发外生型——19世纪后半叶的后发内生型——20世纪的先发内生型.
由于发展时间的客观落后,中国只能而且应该如同美国那样,以百年积淀为基础,逐步实现从后发外生向后发内生再向先发内生型发展模式的转型和提升.
但德国、美国的经验给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留下了两大挑战,即中国能否如同德国、美国那样,促使高等院校承担新的、更具发展价值的职能,进而使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式从外生型转换为内生型,使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实现根本性跨越这种跨越,在提升中国学术的世界影响、促进中国作为大国崛起的过程中,能够做出多大的贡献上述挑战的客观存在,决定了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成型、成熟,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1]杜艳华.
学界关于"中国模式"讨论观点述要[J].
高校理论战线,201l,(1).
[2]吴波.
近年来国内外中国模式研究述评[J].
山东社会科学,2011,(5).
[3]JosephBen-David.
CentersofLearning:Britain,France,Germany,UnitedStates[M].
McGraw-HillBookCompany,1977.
5.
[4]马志远.
中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4%的可行性分析[J].
教育研究,2011,(3).
[5]李岚清教育访谈录[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119.
[6]赵庆年.
大众化进程中的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诉求[J].
教育研究,2010,(11).
[7]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课题组.
教育大国的崛起:1978—2008[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191-192.
[8]汤敏.
教育启动消费呼之欲出[N].
经济学消息报,1999-2-19.
[9]房剑森.
论我国高等教育的补偿性增长[J].
高等教育研究,1996,(4).
[10]天野郁夫.
高等教育的日本模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120.
[11]WalterP.
Metzger.
TheAcademicProfessionintheUnitedStates,inBurtonR.
Clark(ed.
).
TheAcademicProfession:National,Disciplinary,andInstitutionalSettings[M].
Berkley,LosAngeles,London: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1984.
123—208.
[12]陈超.
中国重点大学制度建设中的政府干预研究[M].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9.
[13]教育部公布重点领域综合改革等试点地区[EB/OL].
http://www.
edu.
cn/zong_he_news_465/20101227/20101227_558552.
shtml.
2010-12-27.
(摘自《教育研究》2012年第07期作者/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郑文陈伟)独立学院学生就业问题分析与解决办法摘要:独立学院学生的就业问题不仅影响到学生发展,更影响到独立学院的生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
独立学院学生的就业存在哪些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哪些,有何有效的办法来解决,本文尝试通过对以上问题的研究,寻找一些有效促进适合独立学院学生就业的办法.

关键词:独立学院,就业,普通本科独立学院是由普通本科高校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的进行本科层次教育的高等教育机构,是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而逐渐发展壮大起来的.
从1999年国内第一批独立学院成立为算起,截止2011年,全国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独立学院已达300余所,其在校生人数突破了230万,并且每年仍在不断创下新高.
独立学院发展取得骄人成绩的同时,独立学院学生的就业问题也随之产生.
其中有些问题是和其他普通高校一样普遍存在的,更有一些问题是由独立学院特有的办学模式产生的.

一、独立学院学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就业观念的陈旧1.
"精英阶层"的错误就业观念近些年,我国的高等教育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大学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教育".
过去万里挑一的"天之骄子",现在已不再是社会的"宠儿".
近几年全国每年毕业的大学生人数均超过600万.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大学生和用人单位是"双向选择"的关系,双方本着"互利自愿"的原则确定劳动雇佣关系.
但与之相悖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陈旧观念,依然在不少学生乃至家长的思想中占据着统治地位.
2.
"一步到位"的幼稚就业观念随着大学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多,市场的供需关系已经从原来的"供小于求"转变为供求基本平衡,甚至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现象.
而不少大学生希望通过自己的精挑细选能够找到一个"一步到位"的工作.
毕业生可能是因为薪酬低于自己预期,或是工作地点不符合自己要求等某一方面原因,就放弃了很好的就业机会.
如果独立学院的学生不能够"放下架子",贴近社会需要,其结果只能是在现实的求职过程中遭受一次次无情的打击.

3.
"守株待兔"被动的就业观念不少大学生在就业择业的过程中感到十分迷茫,他们不清楚自身有哪些特点和优势,更不清楚适合做什么工作,以至于在简历中的"个人特长"一栏中,不少学生会填"无".
更有学生甚至是在进入求职阶段以后,连一份个人简历都没有准备,不关心招聘信息,也不参加招聘会.
这部分学生寄希望于一份好工作能够幸运地"撞到"自己身上,或是将自己的工作寄希望于家长或者亲属的"帮忙",产生了严重的"观望、依赖"的观念,错过了求职的"黄金阶段".

(二)就业能力的欠缺1.
专业知识不扎实大学生的专业知识是其综合能力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他们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对于专业的选择十分重视,但他们对专业的认识仅是通过名称的理解,大多数学生不清楚自己所选的专业学习哪些课程,将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
等到进入大学之后,一些学生开始对自己当初的选择后悔,对专业的重视程度也不断淡化,造成了"重专业名称轻专业学习"的现状.
很多学生在毕业之后对自己学过哪些专业课程都不甚清楚,更不用说专业知识是否扎实了.
另外,专业知识学习过程中的枯燥感,也是导致学生专业学习被动,专业知识薄弱的重要原因.
"专业不专"成为大学生的"通病",是其求职道路上最大的一块"绊脚石".

2.
实践能力不过硬当今的社会是以实用型、创新型人才为需求的社会.
用人单位对于"人才"的定义早已不是"一张文凭+一张成绩单+一叠奖状"的阶段了,他们需要的人才是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的人.
这就要求大学生的学习不能只停留在书本上,不能只满足于每门功课考高分,而是必须要积极地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转化成为实践能.
而目前实践能力又往往是大学生的一个软肋.
由于没有多少机会接触社会,走进企业,使得毕业大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和实际严重脱节,因此也很难做到"融会贯通".
不少大学毕业生更是处于"一毕业就失业"的尴尬境地.

3.
职业规划不清晰大学生职业规划是学生以自身特长为出发点,将所学的专业知识与个人的性格、兴趣等品质相结合,从社会实际需要出发,为自己设计和规划的职业发展道路.
可以看出,一个系统、科学、有效的职业规划,不仅可以帮助大学生清楚地了解自己,学好专业知识,更能够帮助他们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并且在以后更长的时间内不断地完成职业提升.
而目前大学生对自己本人,对所学专业都没有一个客观、清晰、完整的认识.
对于自己以后想做什么工作,擅长做什么工作就更是无从知晓.
这一点也说明独立学院需要针对学生进行有效职业规划的迫切性.

4.
人格素质不完善在大学里不单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大学深造成为一个具有完整、高尚人格素质的人,企业往往更加看重大学生具有的意志品质和人格气质.
在现实工作中,完成一项工作除了靠知识和能力之外,有时更需要团队合作精神.
此外员工在企业里要想获得长远发展,还要具有诚信拼搏精神.
在长期高强度的工作环境下,要能够保持旺盛的工作状态,学会调节自己的身心,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
但是诸如此类的人格素质,在当今大学生身上还是欠缺的.

(三)就业指导的落后近些年随着就业市场环境的变化,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也随之增加,各个独立学院也越来越重视就业指导工作.
但是多数独立学院的就业指导工作较为单一,主要是针对毕业学生采取的阶段性服务,例如发布就业信息,宣传就业政策以及办理就业手续等,部分学校还会将企业引入到学校,开展校园专场招聘会.
就业指导课程也只是针对毕业班级开设,其内容多是就业政策的讲解、求职过程常见问题的解答,就业风险的防范,或者是面试技巧的培训.
就业指导工作已经不能满足毕业学生的需要,就业指导服务的效果大打折扣.

二、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提升的有效途径探索(一)政府主管部门的政策扶持和体制保障有待进一步建立和健全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都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工作,但针对独立学院学生就业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或者办法却很少.
独立学院的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被歧视性地设置了很多人为障碍.
令人可喜的是,近几年国家和部分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一些公平对待独立学院学生政策,逐步建立了独立学院学生的保障体制,户口政策,公务员招考,入伍参军,研究生录取,"西部计划","村官计划"和"三支一扶"等方面都给予了独立学院学生同等的政策待遇,有的甚至适度的向独立学院的学生倾斜.
但总体上,政府主管部门还需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的力度,并进一步健全保障机制.

(二)独立学院自身的建设发展和调整改革有待进一步提高和深化1.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市场环境需要目前多数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计划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系统和科学的定位.
他们大多数是母体学校培养模式的"翻版",并未针对独立学院的生源特点进行有效地调整,其结果就是独立学院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在社会中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地位.
谈理论、比基础他们赶不上母体学校的学生;论操作,拼实践他们又不如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
独立学院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结合市场需要,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其重点就是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第一,加大动手实践环节在相应课程中的比重,对学生的考核要求不能只停留在"会做题,能考试"的层面.
第二,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能局限在校园内,应该鼓励学生勇敢地走出校园,走进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尤其是与企业多接触.
企业的实际需要就是独立学院培养学生的目标所在,只有了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才能"生产"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合格的大学生.
第三,学校也可以将企业里具有一定专业资质的专家请进课堂,将企业的需求带进教室,让学生学到最新最有用的知识和技能.
只有解决了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独立学院学生就业难的困局.

2.
调整专业课程设置,符合学生实际情况专业课程设置与现实情况脱节是独立学院课程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独立学院依托母体学校办学,在享受母体学校优质专业和教师资源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水土不服"的弊端.
首先是在专业建设方面,如果独立学院没有自己独特而优势的专业,只是完全照搬母体学校的优势专业,那么在学生就业的时候就与有相同专业但文凭"含金量"更高的母体学校的学生发生激烈竞争,势必削弱独立学院学生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优势.
其次是在课程设置方面,独立学院的课程设置也脱胎于母体学校.
在课程设置的种类科目、难易程度等方面也与独立学院的生源不是非常吻合.
再次在独立学院进行授课的任课教师,如果不能够做到"因材施教",完全按照母体学校学生的要求和能力来进行授课,那么再优秀的教师也没有办法培养出"合格"的学生.

3.
提高就业指导效果,积极服务就业工作独立学院要充分发挥就业指导工作的积极作用,建立一套系统而实用的就业指导机制,可以考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实现就业指导课程全程化.
将就业指导课程与职业规划课程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校学习四年时间里有一个完整且系统的规划.
随着学习的深入,再根据实际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
第二,实现就业指导队伍专业化.
就业工作的具体落实,需要依靠处在就业工作一线的就业指导办公室和毕业班辅导员.
目前独立学院对就业指导办公室都有足够的重视,设立了独立的部门,安排专职的人员来从事相关工作.
但对班辅导员的重视程度各个学院差异很大.
从实际情况来看,辅导员队伍就业工作的专业化水平,直接影响到就业指导工作的效果.
所以让辅导员接受专业的理论知识培训,掌握足够的指导技能,取得就业指导的资质,是就业指导队伍专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就业指导平台的拓宽.
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动态的,需要不断更新的服务性工作.
独立学院的就业指导部门应该发挥自身办学的优势,灵活、积极、主动地与政府、企业相接触,及时掌握最新的政策法规,了解社会用人需求,建立与地方企业紧密合作的平台.
条件允许的前提下也可以效仿高职院校,建立自己的实训基地和就业基地,与用人单位对口招生、联合培养,定向输送.

4.
实施就业心理咨询,提高就业心理素质心理咨询服务现已被众多高校所采用,主要用于针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疏导和治疗.
除此之外,心理咨询还可以有效地和就业指导结合起来,对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所遇到的迷茫、焦虑、自卑等问题,因人而异地开展个体辅导,引导学生逐一破解求职时面临的种种心理障碍,消除他们找工作时过于紧张,过度焦躁的心态,以积极、自信的精神面貌应对应聘面试和工作环境.

(三)独立学院学生的竞争能力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和加强1.
转变就业观念独立学院的学生首先要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
市场经济就是通过市场的调节作用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而人力资源更是如此.
大学生刚刚毕业,经验、技能都不丰富,只能降低待遇上的要求,先找到一份可以接受的工作,从基础开始做起,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待职业的发展.
要树立"大众劳动者"的观念,摆脱"要稳定、求待遇、怕吃苦"的错误思想.
大学生在社会上的定位已经由"精英阶层"转变为"具有一定知识的劳动者",因此应该顺应社会发展和现实的需要,致力于基础性的工作,立足于服务性的工作,只要最能够发挥自身本领,实现自身价值的工作岗位都是可以尝试的.

2.
提升竞争能力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根本原因在于竞争力不够强.
竞争力除了专业能力之外,还包括适应能力、交往能力和学习能力等方面.
适应能力表现为走上工作岗位之后能不能尽快地转换角色,适应新的工作环境.
在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能不能及时调整状态,以便更好地完成工作等等.
交往能力则体现为在团队中通过团结协作的方式完成任务的能力,在和同事产生分歧的时候能不能建立良好的沟通等等.
学习能力要求在职场中必须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
现在的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即使长期从事某项工作,也需要掌握新的概念和方法.
只有学习能力足够强的人,才能够在职场中取得长足的进步,获得不断的提升.

3.
积极就业创业在学生进入求职阶段以后,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求职竞争中去也是很重要的.
要让学生明白,即使在求职过程中遇到了挫折和失败也不要退缩,因为应聘的过程也是不断提高就业能力的过程,在获得教训的同时我们也获得了宝贵的经验.
除了积极就业之外,创业也是值得鼓励的有效的就业措施.
自主创业不断可以解决自身的就业问题,而且通过创业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缓解社会就业压力.

独立学院学生的就业问题需要政府、社会、高校和学生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政府需要通过立法、行政等手段在政策上给予独立学院更多的支持.
而独立学院需要从实际存在的问题出发,结合自身办学优势,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调整专业设置,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学生自身需要努力转变就业观念,提高竞争能力,勇敢自主创业.
只有多方面、多层次、多举措同时着手,齐心协力,才能有效地解决独立学院学生的就业困境,使独立学院取得更高层次的发展,独立学院的学生获得更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1]张惠丽.
关于大学生核心就业能力构成的研究[J].
湖北社会科学,2009,(10):177-180.
[2]萨如拉,杨子仪,杨鲤源.
试论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方法与途径[J].
民族教育研究:社会科学版,2011,22,(4):59-62.
[3]邓永超.
浅谈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J].
教育探索,2010,(12):145-146.
[4]熊晟钰.
独立学院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不足及其解决途径[J].
职教论坛,2011,(17):102-104.
[5]朱新秤.
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J].
高教探索,2009,(4):124-127.
[6]任江林.
关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几点思考[J].
教育与职业,2005,(6):47-48.
(摘自《学理论·下》2012年第7期作者/郑浩)高等教育概念:昨天的认识与今天的发展摘要:"高等教育是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已经被广泛接受.
然而,这个概念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有时代局限性.
随着社会和高等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机构及其目标、任务和教育工作不断变化,"专业教育"已经不再是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高等教育概念应随着高等教育实践和认识的发展而不断地被重新审视.
当下的高等教育是由大学、专门学院、研究生院、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机构提供的所有类型的教育.

关键词:高等教育,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对事物的定义,反映了特定时期人们的实践水平和认识水平.
人们按照自己的认识展开实践,所以,对事物的定义不仅是认识的,而且是规范的;不仅是理论性的,而且是实践性的.
随着实践的发展和认识水平的提高,不断重新审视事物的概念,不仅有理论意义,而且有实践意义.

一、高等教育作为专业教育20世纪50年代中期,潘懋元教授在厦门大学向学校干部和教师开设教育学讲座,感到普通教育学主要是针对中小学教育的,不符合大学教育的实际.
为满足讲座的需要,1957年厦门大学组织编写一本《高等学校教育学讲义》(以下简称《讲义》).
[1]编者在"前言"中提出,相比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有两个特点.
一是高等学校教育,就其性质而言,是专业的,内容复杂,与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直接联系;就其系统而言,是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高等教育.
二是大学生是十八九岁以上的年轻人,已经达到成人阶段,他们的身心发展特征与社会经验不同于中小学生.
《讲义》提出,鉴于高等教育相比普通教育的独特性,"专门研究高等学校的教育与教学理论,是有必要的","必须像'学前教育学'那样,逐步建立一门称为'高等专业教育学'或'高等学校教育学'的教育科学".
[2]《讲义》是国内最早的一本高等教育学著作,第一次提出建立高等教育学学科的倡议.
建立高等教育学的理由基于对高等教育独特性的认识,而高等教育相对于基础教育的独特性,在于它是专业教育.

1978年,潘懋元教授撰写文章,重新提出建立高等教育学问题.
[3]在随后两年间,他应邀在各地作关于高等教育理论问题的报告,这些报告的主要内容以"高等教育学讲座"为题出版(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1985年、1993年).
这是我国第一本以"高等教育学"命名并正式出版的著作.
《高等教育学讲座》(以下简称《讲座》)沿用了1957年《讲义》中对高等教育特点的总结:"高等教育是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之上的高等专业教育"[4].
1984年,潘懋元教授主编的《高等教育学》出版,这本书被认为是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的奠基之作,"高等教育特点论"是全书的理论基础之一.
[5]对"高等教育特点"的表述,仍然延续1957年《讲义》和1983年《讲座》中的说法.
"一、性质、任务的特点:高等教育是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以培养专门人才为目标.
二、教育对象的特点:一般全日制大学本科学生的年龄特点是二十岁左右的青年,他们的身心发展已趋于成熟.
"[6]1992年,潘懋元教授重申了高等教育的两个特点并指出,"第一个特点可以视为高等教育的定义,即'高等教育是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7].

潘懋元教授对高等教育特点的总结被高等教育工作者广泛接受,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基础.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1985年版):"高等教育,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础之上的各种专业教育.
"《辞海》(1999年版):"高等教育,中等教育阶段以上的专业教育.
"郑启明、薛天祥主编《高等教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高等教育是学制体系中的第三阶段,即最高阶段,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各种形式的专业教育.
"中央教育行政学院编《高等教育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高等教育泛指全部高级中学后的专门教育.
"杨德广主编《高等教育学概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高等教育是在受完中等教育的基础上,在国家认可的高等教育机关接受一年以上的专业教育的教育,一般入学年龄在18岁以上.
"我国高等教育学工作者之所以将"专业教育"当做高等教育的主要特点,在很大程度上是当时我国高等教育实践的反映,而我国当时的高等教育实践,又受到苏联和东欧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影响.
潘懋元教授的早期高等教育研究受到捷克斯洛伐克教育家昂德烈伊·帕符利克的影响,后者在一次教育科学会议上,批评"教育科学理论研究只停留在普通学校教育工作上的问题,很少注意到专业学校的教育工作问题,这与社会主义工业和农业生产的发展所要求的教育发展情况不适应"[8].
这个观点给潘懋元教授"很大震动",与他自己的一些想法"不谋而合".
[9]其实,潘懋元教授的想法也与苏联教育家的想法"不谋而合",1980年出版的《苏联百科辞典》(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出版中文版)中"高等教育"的定义是:"继中学教育后在高等学校里所获得的专门教育,是国民经济、科学和文化各部门中具有高等技能的专家所必备的教育.
"20世纪50年代之前,我国高校是没有专业的,当时只有不同的系科.
我国高校中设置专业,始自1952年院系调整,是从苏联学习来的.
对于为什么要设置"专业",当时的教育部副部长曾昭抡曾解释,"按照苏联的教育制度,'专业'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目标;高等学校的教学设施以专业为基础,系不过是学校里面的行政单位.
政府培养人才的办法,是按照为国家建设需要,确定专业的设置,并以专业为基础作有计划招生……教育要有计划性,惟一的方法,是吸收苏联经验,彻底改革不合理的旧制度,建立新的制度;而在此种改革当中,确定'专业'的设置,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10].
1952年开始的院系调整,就是按照高等教育国有体制、集权管理和高度分工的专业教育三个原则,将当时我国的高等教育系统改造为"苏联模式".
在调整中,加强专业学院和专业教育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地位,将"专业"作为高等学校教育工作的基本组织单位,目的是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中各行业专门人才短缺问题.

"专业教育"思想与计划经济思想密切相关.
按照计划经济思想,各种社会事业和各个生产部门,要有计划、按比例协调发展,教育培养的人,也应该在品质和数量上与各种社会事业和各个生产部门的需求相一致.
"高等学校在院系之下,分设专业,是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优越性,体现了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是计划经济的产物,适应社会分工与科技发展的历史发展规律.
"[11]依据社会生产生活的不同领域,设置高等学校的专业;依据社会生产生活不同领域需要的专门人才的专业技能,制定每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设置课程,是当时我国举办高等教育的基本思想.

二、实践与认识的新进展20世纪末21世纪初,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无论实践还是认识,都有长足进展,为我们重新审视高等教育概念提供了基础,也提出了要求.
(一)高等教育的目标强调高等教育的专业教育性质,是我国高等教育在特定时期、特定社会背景中做出的选择.
这个选择尽管在当时有合理性,不过缺陷也是明显的.
过分强调专业划分,把学生的学习限制在一个狭窄知识领域,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创新能力培养;以细分的专业教育把人培养成生产线中的一个环节,甚至很不人道(就像马克思和恩格斯批评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一样).
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不仅是我国各级各类教育的法定目标,也是人的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
20世纪90年代,我国高等教育工作者开始提出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12]的人才.

现在看来,当时过分强调高等教育的专业教育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对高等教育目标的全面关注.
认真对待教育目标至关重要.
高等教育的目标,总结起来可以表述为:培养社会优秀公民,为各行各业培养高级专门人才.
相应的,高等教育应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并为学生提供适当的职业知识和训练.

社会优秀公民,在不同时代、不同社会背景中有不同标准,但在一个时代有大致相同的标准,而各行业专门人才所需的知识和能力却各不相同.
全面实现高等教育目标,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都不可缺少.
为学生职业做准备不仅是高校服务于经济社会的直接途径,也是学生和家长对高校的要求,而通识教育对于社会健康和谐发展至关重要.
我们很认同"知识就是力量",很重视学生的知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认为这些方面的品质可以为他们服务的机构带来效率,可以为社会带来财富;但道德也同样是力量,谁能说员工的责任感、献身和合作精神对提高机构的效率不重要,对社会财富的增长不重要.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公民的爱国主义、团结合作、诚实守信、进取和敬业、关爱和社会责任感是国家实力和竞争力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二)本科教育的任务不是说每个层次、每种类型、每个高等教育机构都要平均承担两个任务,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机构承担不同的任务.
在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教育一般会受到特别重视,研究生教育也主要是专业教育,本科教育的任务比较多样,并不断变化.

20世纪50年代,我们之所以强调本科教育的专业教育性质,除了受苏联教育思想和实践的影响外,另一个事实也不能忽视:当时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比较小,只有少量本科毕业生继续攻读高一级学位,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本科是他们接受教育的最后阶段,毕业以后他们要走上工作岗位.
在这种情况下,本科教育必须为学生职业生活做准备,专业教育显得比较重要.
然而,20世纪末以来,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为学生攻读高一级学位做准备成为本科教育的任务之一.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研究型大学开始探索新的本科教育模式(比如北京大学的"元培计划"等),新模式不再将为学生职业做准备作为本科教育的重要任务,而是将本科教育作为基础教育,主要开设文理课程,为学生攻读高一级学位做准备.

这些探索在很大程度上参考了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做法.
美国研究型大学多设有大学部,这些机构提供本科教育.
斯坦福大学的"学位说明"中说:"如同所有主要大学一样,斯坦福提供其大学部同学获得博雅教育的途径;这种教育,在人类各个重要知识领域中增广学生的知识及觉察,特别对其中的一两个领域进行深入的理解,并让他(或她)得以持续终生学习而且把知识应用在事业及个人生活中.
"[13]哈佛大学的哈佛学院、耶鲁大学的耶鲁学院等,都是主要提供文理基础教育和通识教育.
独立设置的文理学院(在美国大约有二百多所)教育目标与这些研究型大学的大学部类似.
本科生的文理教育和通识教育在美国大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美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尤其是在研究型大学,一般教育和专业教育划分比较清楚:本科阶段主要进行文理教育和通识教育,为学生攻读高一级专业学位打基础;专业教育主要由研究生阶段的专业学院承担,这些学院招收文理学院的毕业生.
而在欧洲,基础教育和通识教育主要由中等教育完成,只有少数大学生将本科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绝大多数学生接受的本科教育更关注为职业做准备.
[14]不过,欧洲一些教育家很认同美国大学的做法.
对英国高等教育政策发挥了重要影响的罗宾士爵士认为,大学课程的敌人是专业化,他说:"专业化应该在研究院"[15].

(三)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我们经常将美国高校的"主修"与我国高校的"专业"相提并论.
在顾明远教授主编的《教育大辞典》中,专业是指"中国、苏联等国高等教育培养学生的各个专门领域.
大体相当于《国际教育标准分类》的课程计划(program)或美国高等学校的主修"(major).
其实两者有显著不同.
我国高校中的专业是与一定的社会职业相对应的,而美国高校的主修可能与职业无关,主要目的是进行文理基础教育.
学生在中学接受了较为广泛的基础教育,大学的文理基础教育除了知识内容更加高深之外,还可以通过在某一知识领域的集中学习来实现.
在一个知识领域集中学习,可以使学生对这一知识领域有比较深入的了解,掌握基本思维方法,培养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知识和能力对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和从事社会职业都很有帮助.

这启发我们思考我国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关系.
这种关系包括两个方面:专业教育具有通识教育的作用,通识教育也是专业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
不可将两者割裂.
我们在强调专业教育在训练学生从事特定职业能力方面的作用的同时,经常忽视专业教育对学生一般发展的意义.
专业教育在一个知识领域或一个社会职业领域,为学生提供深入学习和训练,在获取知识、思维方式、解决问题训练方面,可以发挥比一般通识教育课程更大的作用,正如美国本科教育中的主修所发挥的作用一样.
当然,这需要改善教学方法,使教学从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变为更加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16]另一方面,一些一般品质和素质,比如,敬业和合作精神、有效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等,对于从事各种职业都很重要,专业教育应对学生的这些品质和素质充分重视.
美国精英商学院联盟(AACSB)规定,在商科学生总学分中,应有40%的课程是关于通识教育的,而实际上这一比例高达50%之多.
为了回应用人单位对商科学生缺乏良好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道德敏感度低、人际交往和领导能力差、分析和批评能力不强、不具备全球意识的指责,AACSB2003年颁布的一份新行业标准要求,商学院注重学生沟通能力、分析能力、多元文化意识以及道德敏感性的培养.
这个要求与其说与商学院的专业教育有关,不如说与自由教育直接挂钩.
[17]哈佛大学前校长德雷克·博克说:"大学很难解释为什么让学生在专业课上花二分之一以上的时间,因为专业课的教育目标原本可用更少的课程来实现.
"[18]这显然与美国大学本科教育的理念和定位有关.
相反,由于我们太过强调专业教育,强调专业知识和技能,所以,在我国高校的课程计划中,专业课程的比例通常达到60%以上,总学分超过100.
真的需要这么多专业课程么应该对这些课程的实际效果选行评估.
适当减少专业课程在课程计划中的比例,应该是基本趋势.

社会职业的发展变化对高校评估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提出了现实要求.
社会生产发展日新月异,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不断被应用于生产过程,旧工作岗位不断消失,新工作岗位不断出现.
高等教育中专业的变化,根本无法跟上社会职业的变化.
过去大学毕业生就业中的"专业对口"已经不再是学校和学生的目标了,"专业不对口"成为常态.
高等教育的专业化做得越好,学生就越难适应变换了的工作.
面对这种情况,高等教育不仅需要增加对学生进行一般训练的课程,而且需要重新评估专业教育课程的作用,使它们发挥一般训练的功能.
密歇根大学前校长詹姆斯·杜德斯达甚至提出,研究生教育也不应过分专业化,"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把哲学博士重新定义为研究生通识教育……要为一个人终身的学习做准备"[19].

实践与认识的新进展至少包括以下三点:第一,除了专业教育,通识教育也是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第二,本科教育不仅要直接为社会输送劳动者,还要为一些学生接受研究生教育打下基础;第三,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专业教育应同时承担促进学生一般发展的任务.
基于此,应重新审视高等教育概念.

三、重新审视高等教育概念一般来说,学生要取得高等教育证书,都要在某个领域(集中学习的领域)完成规定的课程或学分.
划分学习领域有不同的依据,可以以学科(知识领域)划分(数学、物理、历史、哲学等),也可以依据社会职业要求组织课程(可能涉及不同的学科,如各工程领域都需要数学),甚至可以以学生发展为依据组织课程.
高等教育中的学习是分成不同领域的,不像基础教育,学生要同时学习所有重要知识,每个学生学习的内容基本相同.
但集中学习的领域并非高等教育的所有重要部分;集中学习的领域并非必然与社会职业有关;在一个领域集中学习,除了让学生对一个领域有深入了解,或者帮助学生为从事一定职业做准备之外,还要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
所以,与社会职业密切联系的"专业教育"至少不是高等教育的全部本质,用"专业教育"定义高等教育是有疑问的.

其实,尽管被广泛接受,"专业教育"也并非高等教育的唯一定义.
例如,顾明远教授主编《教育大词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高等教育,中等教育以上程度的各种专业教育及少量高等教育机构设置的一般教育课程计划所提供的教育.
"这个定义注意到,多数高等教育机构提供专业教育,也有少量高等教育机构提供一般教育.
而1998年版《教育大词典》(增订合编本)将"高等教育"定义为:"中等教育以上程度的各级各类教育的总称.
"2009年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对"高等教育"基本采用了《教育大词典》(1998年)的定义:"建立在中等基础教育之上的各级各类教育的总称",并引用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62年对"高等教育"下的定义:"高等教育是由大学、文理学院、理工学院、师范学院等机构实施的所有各种类型(学术性、专业性、技术性、艺术性、师范性的等)的教育.
"一般认为,事物的概念应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
然而,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62年的"高等教育"定义,到《教育大词典》(1998年)、《中国大百科全书》(2009年)的"高等教育"定义,都在很大程度上放弃了概括高等教育本质属性的努力,转而采用描述的方式定义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的多样性是促使人们改变定义方式的原因.

20世纪之前,所谓高等教育,是指学术性的大学和学院,两者都是为年轻的精英提供高深的、学术性的教育项目.
高等教育同质化程度很高,类型和层次单一.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入学人数快速增加,高等教育规模急剧扩大,高等教育同质化程度急剧降低,类型和层次变得多样,其中有层次很高的、很学术化的项目(如Ph.
D),有为更高级别的学习打基础的项目(如本科文理学院的教育),也有层次较低的、仅在一技一能上对受教育者进行培训的项目(如职业技术教育).
概念外延扩大意味着内涵减少,由于高等教育包含了很不相同的教育机构和教育项目,适合所有高等教育机构和项目的共同特征就很少了.

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础上,是所有类型高等教育的共同特征,所以,有时将"高等教育"等同于"中学后教育".
但是,《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7年8月第29届大会批准)中,有一个级别(4)是"非高等的中学后教育".
在这个级别学习的学生,已经完成了高中教育,但其学习内容还没有达到高等教育课程的深度,大学预科、高中起点的中等专业教育都属于这个级别.
所以,按照《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中学后教育"并不完全等同于"高等教育".

如果"中学后教育"不完全等同于高等教育,定义高等教育,需要在"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础上"这个主要标准外寻找补充标准.
《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的基本分类单位是program(课程计划).
Program表现为"有一定排列顺序的教育活动",按照教育活动内容的复杂程度,将教育分成不同的"级别".
"教育'级别'这个概念在很大程度上是指有关program的内容要求学员应具有的学历及能力程度".
《分类法》中的第五、第六级是高等教育,其中第五级是专科和本科教育,第六级为研究生教育.
《分类法》将"第三级教育"和"高等教育"两个概念等同.

《分类法》以两个标准界定第五级教育的基本条件:第一,入学的条件是完成高级中学教育或"非高等的中学后教育";第二,从进入第五级教育开始,完成此级别教育至少需要相当于两年全日制学习的时间.

可以看出,《分类法》以入学条件和学习内容界定高等教育,这是合适的.
高等教育在中等教育的基础上实施,且学生学习的内容较中等教育更为复杂.
还可以再增加一个补充标准,完成高等教育program,可获得相应证书(毕业证书、结业证书或学位证书),作为就业或接受更高级别教育的证明.

总结起来,可以对高等教育进行如下表述:由大学、专门学院、研究生院、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机构提供的所有类型的教育,这种教育一是基本入学条件是完成中等教育,二是学生学习的内容比中等教育更为高深,三是完成其课程可获得相应的证书.

参考文献:[1][9]肖海涛,殷小平.
潘懋元教育口述史[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22-129、123.
[2]潘懋元.
《高等学校教育学讲义》前言[A].
黄宇智.
潘懋元高等教育学文集[C]舢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7.
17.
[3][11]潘懋元.
必须开展高等教育的理论研究——建立高等教育学科刍议[A].
黄宇智.
潘懋元高等教育学文集[C].
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7.
19-34、27.
[4]潘懋元.
高等教育学讲座[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11.
[5]李均.
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史[M].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54.
[6]潘懋元.
高等教育学(上册)[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4.
3.
[7]潘懋元.
关于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在全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研讨会上的报告[A].
黄宇智.
潘懋元高等教育学文集[C].
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7.
118.
[8]潘懋元.
高等专业教育问题在教育学上的重要地位[A].
黄宇智.
潘懋元高等教育学文集[C].
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7.
1.
[10]曾昭抡.
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问题[J].
人民教育,1952,(9).
[12]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研究课题组.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要点[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34-247.
(摘自《教育研究》2012年第07期作者/汕头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马凤岐)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几个重要问题摘要:高等教育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并肩负重要的社会职责,联合体式的产学研合作是履行其职责的重要路径.
在产学研合作中,技术创新是合作的基础,内外结合是合作的动力,多元参与是合作有效的管理体制,项目适切是合作的重要途径,正和博弈是合作的核心思想.

关键词:高校,联合体,产学研合作产学研合作教育是高校履行社会职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诸多途径中影响最深远、效果最明显的一条路径,也是高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必然要走的一条根本道路.
[1]结合国际比较,我们试图探讨产学研合作发展的基础、动力机制、管理体制、重要途径、核心思想等方面的问题,以促进高校的产学研合作.

一、技术创新:产学研合作的基础联合体式的产学研合作是指高校在政府主导的框架下,与行业企业开展的共赢性质的深度合作.
这是高校依靠社会办大学,办好大学服务社会的有效形式,是"投入共建、责任共担、过程共管、成果共享"的合作.

协同创新是我国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的政策要点,《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同时指出,"高等教育要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增强社会服务能力,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

以创新战略联盟为载体,促进高校与科研机构、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是高校内涵发展的新要求.
产学研合作模式主要指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进行合作创新的一项制度安排.
有效的合作模式能减少合作创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与风险,提高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效果.
[2]基于对产学研合作模式影响因素的分析,产学研合作形式主要有技术转让型、委托研究型、联合开发型和共建实体型四类.
高校与企业合作走过了"企业配合"到"校企联合",再到"校企一体"的交互性深层次"网状"合作,联合体式合作更是重要环节.

产学研合作的历史和现实表明,这四类基本模式反映了产学研各方合作关系紧密程度的递进,从技术转让型到委托研究型再到联合开发型最后是共建实体型,合作的主体关系是螺旋式上升的.
但是无论哪一种合作模式,其基础和实现的关键都主要体现在技术创新之中.

在经济全球化、市场竞争更为激烈的今天,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也是企业在市场中生存立足的根本.
激烈的竞争环境使企业依赖自身资源与能力进行技术创新活动变得越来越困难,合作创新成为技术创新的必然选择.

企业需要高校、科研机构的技术成果实现技术创新获取竞争优势,而高校和科研机构也需要为其所拥有的技术成果找到市场化出路,所以企业与学、研之间存在着资源与能力的相互依赖性,这也是产学研合作的重要原因.
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在生物技术领域的领先优势主要是通过技术转让,使科技与教育资源成为培育该产业发展壮大的重要动力,具体表现如下.
(1)专利和转让专利许可.
据统计,MIT每年获准生物技术专利30-40项,向企业转让生物技术专利达一百多项.
这些企业以此吸引各类发展资本达6.
3亿美元.
(2)不断地培养和训练高素质人才.
MIT世界领先的生物技术研究,吸引了来自美国和世界各地的优秀人才.
学校每年培养生物博士生20-25人,博士后研究人员150人左右,为该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高素质的人才支持.
(3)据不完全统计,在美国通过MIT转让专利许可而兴办的生物技术企业至少有45个,年收入为30亿美元,约占全美该产业年收入的1/4.
[3]因为基础研究的成果往往并不直接转化为生产力,只有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开发并使其成为具体的技术成果运用于社会生产中,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科技成果的转化需要适当的环节,在科技成果的输出者和接受者之间有适当的渠道和方式,这种转化方式才有可能实现.

在合作初期,由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技成果供给较足,而企业研发能力弱又急需发展,技术转让和委托研究就成为产学研合作的主导模式.
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和企业对技术需求层次的提高,以及承担研发风险能力的增强,企业愿意在开发阶段就介入,通过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全程合作,加速科研成果转化,走共同发展和互惠互利的道路.
因而,联合开发和共建实体逐渐取代技术转让和委托研究,成为产学研合作的主导模式.

如剑桥大学为实现其自身科技成果商品化,始终与产业界在教学和科研领域保持广泛的联系,同跨国公司或集团合作,联合建立研究所、实验室等科研机构.
如与美国微软公司合作建立"微软研究实验室",与日本日立公司合作建立"日立剑桥实验室",与英国石油公司合作建立"BP研究所",与AT&T合作建立"AT&T剑桥实验室",等等.
著名的医学慈善机构威尔康基金会也在剑桥建立了研究中心,进行生物医学药品的研究与开发.
与剑桥大学建立长期合作与交流关系的公司、集团还有很多,包括惠普、东芝、数码科技、飞利浦、诺基亚等.
可见,无论是初期的技术转让或者后期的共建实体,其能够合作成功的关键都是技术创新,这是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基础.

二、内外结合:产学研合作的动力机制成功的产学研合作,离不开合作各方的内生性需求,这是动力机制问题.
从微观经济学的利益最大化的基本假设出发,产学研合作的动因是为了获取利益,是利益博弈.
这里的利益不仅指经济利益,还包括名誉、声望等无法用货币度量的无形利益.
一般来说,高校和科研机构向社会提供两种产品:科学知识与技术知识.
科学知识带有公共物品属性,在使用上具有非竞争、非排他的特性;技术知识则属于私有物品的范畴.
所以,学、研是同时提供私有物品和公共物品的部门,但并不是纯粹的非营利性组织,其营利行为是为非营利性目标服务的.

高校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有追求横向合作经费、为学生创设实训场所等经济方面的诉求,但更注重的是社会效益.
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迅速变化使技术创新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最为重要的手段.
企业的性质决定了它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的目的是通过技术创新使获取的利润最大化,虽然也有储备员工的直接目的.
从这个角度看,联合体式的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动力机制可分成由内部利益驱动的自发型合作、由外力推动下的政府计划型合作以及自发与政府干预相结合的混合型合作三种模式.

实际上,内部驱动和外力推动两者并不是相互对立的,在很多情况下,两者是同时起作用并且是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
政府的主导地位有利于产学研合作的进行.
有时,是在政府推动下,产学研合作各方才有了合作的可能;有时,政府的支持是以产学研合作各方的实际成效为前提而给予扶植的;有时,由于能得到政府的支持,先前的产学研各方的合作才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英美产学研合作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建立了高校、政府、企业之间的合作体系.
三者的合作为产学研合作的资金支持、科研攻关和成果转化提供了条件.
比如美国在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领域的竞争优势,就主要归功于高校、政府、企业之间建立的合作伙伴关系,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是生物技术基础性研究经费的主要投入者.
据MIT统计,学校每年用于生物技术研究的经费有88%来自联邦政府机构,如国家卫生总署、国家科学基金会、国防部和能源部.
(2)围绕生物技术发展的关键问题,学校组织力量开展科技攻关,培养和训练工程人员和管理人员,促进生物技术产业化,培育国家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3)企业与学校合作,共同进行科技开发和人员培训.
如生物技术工艺工程中心,吸引了全美60个生物技术企业参加;美国著名生物技术企业AMGEN公司投资3000万美元,与MIT建立长达十年的基础性研究合作项目.
可见,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必须有效地贯彻利益原则,产生经济刺激,才能为产学研的成功提供不竭动力.

高职院校是中国高校近十年来兴起的重要力量,大多数是从中等专业学校发展而来的,科研能力较弱,但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密切,国家采取扶持的方式鼓励产学研合作.
如浙江发达地区的宁波市政府率先出台行业企业支持校企合作的法规;浙江后发达地区的丽水市政府开展"校校企"合作的模式,即以地方城市高校为主,联合另一所大学或科研单位,与企业联合开展科研攻关等产学研合作.

另外,联合体式的产学研合作还应重视技术发明人的经济利益,从而有力地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如1982年,美国联邦政府为了鼓励高校更好地为地方经济服务,颁布了著名的"贝都法案"(Bayh-DoleAct).
根据此法案,高校使用联邦政府科研经费所研制的技术成果,其专利属于高校,不再归联邦政府所有.
高校也有权将新技术转让给公司、企业,所得收入由高校支配,不再上缴联邦政府.
此项法案有力地调动了高校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推动了高校新技术的研制与开发.
哥伦比亚大学推选了若干名院、系主任,组建了学校科研开发领导小组,重新修订了有关科研开发条例,充分考虑了技术发明人的切身利益,使其受惠更多.
该大学规定:凡技术转让所得收入在10万美元以下的,技术发明人可从中获得50%的收入,大学获得25%,剩余的25%由院、系对半分配;如技术转让所得收入逾10万美元,校方在分配其中10万美元时,技术发明人仍获得50%的收入,超额部分由大学、院、系和发明人各按25%比例分成.
[4]由于校方较好地处理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科研人员积极性得以充分发挥,从而为产学研合作奠定了技术基础.

三、多元参与:产学研合作的管理体制产学研合作的有效进行,有赖于最优的管理体制.
联合体式的产学研合作的管理体制从整体上分析不外乎单一管理型和多元参与管理型两种.
前者又可细分为政府管理型(如由日本政府科技厅计划局负责的"筑波科学城"管理体制)和大学管理型(如由美国斯坦福大学管理的"斯坦福科学工业园");而后者则又可细分为董事会管理型(如由政府、企业、高校等代表组成董事会的英国伯明翰技术有限公司所具体经营的艾斯顿科学园)和基金会管理型(如德国STEINBEIS经济促进基金会的管理体制).
这几种管理体制固然各有优势,如政府管理型能使产学研合作在资金和政策上有保障,高校管理型则有利于加强产学研合作中的智力优势,但比较起来,这两种单一管理体制不像多元参与管理型体制那样,能使产学研三方更协调,使责权利三方更统一.

如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建立的"创新企业",始于1994年,其前身"科技发展办公室"是全美高校中从事技术转让较早组建的机构之一.
当时,该机构主要负责技术转让,或与企业签订科研合作项目.
后来该机构进行了重建,改名为"创新企业".
"创新企业"除继续履行原有职责外,还负责学校知识产权的评估、申请与保护;协助技术发明人寻找风险投资公司和管理人才,创办高技术公司;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发布新技术发明成果,吸引风险投资公司、大企业前来合作开发.
"创新企业"专职人员,由三部分人员组成,即科学家、工商管理人员和律师,他们绝大多数已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或专业博士学位.
他们中有不少人曾在大公司、企业从事过商品营销、专利保护等工作,有些人还拥有自己的技术专利,具有丰富的实际经验,这一切都为"创新企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5]剑桥大学通过创办、衍生产业公司来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成立了"剑桥大学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该公司具有独立法人地位,以此促进产学研合作的成功.
"十一五"期间,我国国家科技奖三大奖中,高校获得一半奖项.
2011年的国家三大奖中,全国高校获得214项,占总数的72.
5%.
[6]因此,联合体式的产学研取得成功,是高校、政府、行业企业的多方参与、共同管理的结果.
国家与地区的管理体系要为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提供政策支持和宽松的环境.
四、项目适切:产学研合作的重要途径可供选择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是多种多样的,而模式的选择是否适切主要考虑是否便于完成既定的任务.
选择适切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是保证完成既定任务的前提.
"适切"的最高标准是合作各方都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潜力,合作成果应既体现学术价值又要创造经济效益.
在这个意义上,联合体式的产学研合作可分为优势依托合作型和优势互补合作型.
不管是采用哪种类型的合作,认真选择合作项目才是成功的重要途径,而学术界和企业界的相互理解达成共识,特别是选好合作伙伴则是合作成功的有力保证.

我们以企业孵化器为例.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戴维·艾伦教授在谈到企业孵化器的成功经验时总结出如下几点:(1)每个企业孵化器都应具有自己的特点;(2)每项合作活动都应适应企业孵化器所在地区和社会的需要;(3)坚持培育客户公司这一根本目的,而不要仅仅扮演房东的角色;(4)选择一个好的经理,这个经理既能对自己的孵化器实现全面的管理和控制,又能受到客户公司的尊重,希望得到他的帮助;(5)选好作为合作伙伴的客户公司;(6)主动给客户公司提供帮助,尤其要向客户公司提供能得到社会资源的途径;(7)企业孵化器从开办之日起就应以赢利为方向,不要过分依赖政府;(8)企业孵化器要以各种方式开发企业科技网络,以加强提供服务的工作.
[7]从以上经验总结中可以看出,学术界和企业界是两类性质不同的社会机构,拥有各自的价值取向和特点,但是它们可以取长补短,达成共识.
就项目选择而言,不一定非要由企业来决定,因为企业的选择受市场驱动,容易产生短期行为,所以要充分利用学术界的智慧,共同协商从而选择最有前途的合作项目进行开发.
由此可见,所谓相互理解,就是要了解对方的需求和优势,寻找合作的切入点.

五、正和博弈:产学研合作的核心思想联合体式产学研合作的形成,既有高校和科研机构发起的,也有企业推动的,还有政府出面组织协调的.
但不管是哪种模式,最终都要落实到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中去.
但对高校来说,人才培养是核心诉求.
企业与高校的利益有时是不一致的,如何找到节点,我们借用经济学的术语,要在正和博弈核心思想指导下开展产学研合作.

正和博弈是指参与博弈的各方利益都有所增加,或者至少没有受到损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双赢或多赢.
产学研合作的最重要主体是高校和企业,两者在此思想主导下开展的合作才是可持续的合作.
推进产学研合作创新,关键要充分发挥法律的规范功能和政府的主导作用.
[8]如何将企业家精神熔铸于产学研合作之中,更是产学研合作的一个关键因素.
在英文里企业家是"Entrepreneur",由此衍生出"企业家精神"(Entrepreneurship)一词.
企业家开创了从前没有的事业,新想法、新产品、新工艺、新人马、新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甚至弃旧从新.
他们喜欢标新立异,甘冒风险,敢为天下先,始终以追求卓越为理想.
企业家敢于冒险与追求卓越,是互为补充的.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利益最大化"的目的,才能真正实现技术创新.
因此,倡导企业家精神,形成浓厚的创业文化,对于产学研合作模式的有效运行,变"知本"为"资本"是不可或缺的.

联合体式的产学研合作,高校是最大的受益者,要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锻炼教师的角度看待合作在推动高校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高校要坚持选择性作为,特别是合作项目的选择.
有行业背景的高校,要放大与行业企业已有的密切联系的比较优势,形成更大的资源合力.
合作成功的关键是找准利益博弈的结合点,找好共赢点,用正和博弈的思想去建设利益共同体,调动合作各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政府主导是合作成功的关键,要在法律、政策的框架下,发挥联合体成员的主人翁精神.

参考文献:[1]王德广,余红梅.
对我国高校近年来产学研合作教育实践的反思——以15所高校为例[J].
大学教育科学,2009,(4).
[2]高宏伟.
产学研合作模式选择的博弈分析[J].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3]驻纽约总领事馆教育组.
研究型大学是国家经济创新的主要力量[J].
世界教育信息,2000,(4).
[4]朱梅骄.
美国高校加速高技术成果转让[N].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8-20.
[5]岑建君.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技术转让的成功做法[J].
世界教育信息,2000,(1).
[6]唐景莉.
国家科学技术奖高校再创佳绩[J].
中国教育报,2012-2-15.
[7]肖元真.
全球科技创新发展大趋势[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67.
[8]马德秀.
产学研用合作:创新的"母机"[J].
光明日报,2011-1-17.
(摘自《教育研究》2012年第07期作者/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访问学者刘克勤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力)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构建的研究摘要:进入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步入大众化教育阶段,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迅速增加,大学生就业形势变得异常严峻,人才市场竞争日趋加剧,就业指导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作用越发重要.
通过介绍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提出了构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的必要性.
在复杂多变的世界经济背景下,高等教育中必须蕴含着就业教育,努力研究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目标体系构建一、研究构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目标体系的目的20世纪90年代开始,各级别就业指导机构相继成立,意在加强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提高毕业生就业意识和就业能力.
但我们就业指导工作起步较晚,无论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都有待进一步拓展和深化.
如果高效提升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如果构建完善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是摆在高等学校教育工作者面前迫在眉睫的任务.

二、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起步较晚,大学生就业指导仍处于摸索时期.
大学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毕业生等各方面的协同配合.
就业指导教育与社会经济的、人才市场的建立、经济的全球化、信息的化及学生自身要求仍有一定的差距.
纵观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就业指导工作队伍非专业.
我国高等院校中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大多的是辅导员,他们在从事学生工作的同时兼做毕业生就业工作,没有一支专职的就业指导队伍,而且就业指导工作往往是他们较有弹性的工作,其他事务性工作则更具钢性.
他们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深入研究及调查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很难从专业角度指导.

(二)就业指导工作形式单一.
绝大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以讲座和就业指导课等形式开展工作.
就业指导讲座一般在毕业生求职前的一段时间来进行,但场数不多,内容乏味、指导意义不大、影响力不强.
而就业指导课程的开设,有纯课程化的倾向,缺少互动性,很难理论联系实际,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

(三)就业指导工作内容简单.
当前许多高等院校的就业指导内容多为就业信息服务、就业方法指导及求职技巧培训等,这些内容只是处于一般理论状态、表面状态.
而对于大学生就业心理教育,如何转变就业观念、调整就业期望值等则或为隔靴搔痒,或为缺乏,甚至没有进行教育.

三、构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的必要性(一)构建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是顺应社会高速发展的需要.
伴随着高等院校的不断扩招,毕业生人数也随之增加.
劳动社会保障部对全国114个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调查显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仅占新增岗位总量的22%,需要就业的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
国家正在调整经济结构,国有产生了大量的下岗再就业的职工.
富余劳动力正在向城市不断流动.
而这些劳动力的低工资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成为许多企业青睐他们的重要原因.
从而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就业不能一个模式,就业需要多元化,构建就业指导工作体系非常必要.

(二)构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是用人单位的需要.
应届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造成这种状况的其中一条重要原因就是毕业生的就业观念不能适应社会的迅速发展变化.
大部分毕业生留恋大城市,追求铁饭碗,找不到心仪的单位也不肯降低就业目标.
许多用人单位则认为当代的大学毕业生要求工作条件舒适,只要出现条件更好的单位就立刻跳槽,缺少责任感,使单位受到损失,导致不敢录用应届毕业生.
所以学校进一步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积极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就业观是非常必要的.

(三)构建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是大学毕业生自身的需要.
许多大学毕业生不能客观的、科学的评价和认识自己.
没有较强的职业规划能力,不明确自己的素质、能力、兴趣和爱好,没有很强的工作环境适应能力.
甚至有些大学生有较差的就业挫折承受能力、进取精神、团队精神.
如果较大部分的毕业生不能实现高质量就业,不仅是对国家人力资源的浪费,更是打击了社会和家庭的人力资本热情,从而降低了人们参加国家与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一)建立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是根据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的目标、任务,具体落实到高校人才培养过程而形成的相对独立、稳定的系列课程.
它始终贯穿于高校各专业教育教学活动之中,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核心内容,也是学校"育人"功能的直接体现.

(二)建立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就是在学校的制度和机制等诸多方面,保障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实施和时效,是学校就业指导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主要具体体现在,建立评价体系,把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考核的范畴;以学生为本,关注每位大学生的成长,开展多样化的就业指导服务;建立网上职业测评系统,为广大学生提供职业兴趣、能力等测评服务;把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与就业指导相结合,及时提供心理辅导和咨询服务.

(三)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队伍建设.
建立一支稳定的专业性的高素质就业指导队伍,是高校提高就业指导水平和保证就业工作质量的根本保障,这也是当前我国高校就业工作普遍存在的最薄弱环节.
因此,要突出把就业指导队伍纳入学校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范畴;要加大对大学生就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培训,努力提高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专业水平.

(四)建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
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大学生对就业政策的了解有限,在走向社会之际,极易出现诸如心理失衡、定位失当、期望值不切实际等情况.
这就要求高校就业指导机构必须给予充分关注,及时进行有计划、分层次和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
就业指导模式的改革要坚持就业导向.
要采取灵活多样、富有吸引力的指导形式,小组指导和个别指导非常重要.
特别是改革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模式,加强在校期间社会实践的力度,抓住通过就业心理辅导培养大学生健康心态这一关键,重视就业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要充分发挥专业教师和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过程中的不同作用,把专业教育、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指导有机地结合起来,从不同侧面共同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

(摘自《商情》2012年第21期作者/陈靓)大学生就业难解决之路提要:大学毕业生就业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也是政府促进就业的工作重心.
大学生毕业即失业,不仅会造成培养大学生所需社会资本的浪费,而且也不符合个人、国家和社会的利益.
因此,亟须研究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并探讨如何调动一切积极的社会因素,创设多方协助、立体宽松的就业氛围,为大学生顺利步入职业生涯开辟更为广阔的路径.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就业,教育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是牵涉到千家万户,牵涉到整个社会稳定发展的大事件.
这一问题的有效解决有助于民心稳定、民生安康,有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洞悉现实、适时变革、多方支持,方可实现大学生知识教育、能力培养与职业规划的协调统一.
那么,如何推助大学毕业生顺利步入职业人生呢一、推进市场经济改革、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需求问题解决的重要途径在经济改革中,伴随着知识密集型产业、高端产业、现代制造业的高速发展,高端岗位会不断增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也会日益增加,这将成为吸纳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重要途径.
中国经济要快速发展,调整产业结构是必然,这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帮助企业进行产业链的高效整合,整合本身可以实现从产品制造、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到终端零售等各个环节对人才的吸纳,为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在经济改革中还要努力提高新兴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这将会大大提高对高素质大学生的吸纳能力.
与此同时,还要加快中小企业发展.
通观国内外,凡是中小企业多的国家和地区,就业压力都比较小.
当然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我们在经济改革中落实鼓励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扶持政策,加强融资和担保服务,建立健全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为企业发展提供政策、信息、技术咨询等专项服务,着力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突出问题,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岗位,以保证中小企业发挥出吸纳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积极作用.

二、改变就业走向和就业基本定式是逐步摆脱大学毕业生就业困境的必须之举近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流向:考取公务员进入党政机关的占1%;考入事业单位的占10%;进国有企业的占7%;考研和出国留学的占10%;自主创业的则不到1%;70%左右的毕业生就业出路主要是各类中小型企业、民营企业、城乡基层公共服务性岗位和灵活就业.
这就是我国高校毕业生多年形成的就业走向和基本定式.

要想改变这一现状,自主创业就是一项重要的应对之策.
对于与改革一起诞生的大学毕业生来说,他们有着强烈的创业渴望,却常常苦于没有必要的创业扶持和引导.
因此,政府部门应该对我国大学毕业生创业的相关制度进行改革与创新,并积极鼓励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
对那些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坚持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方针,切实降低创业门槛、创业成本和创业风险,不断优化创业服务;落实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税收优惠、资金补贴、场地安排等扶持政策及提高大学生创业的小额贷款额度;建立大学生就业创业基金,服务于中国大学生群体,竭尽全力促进大学毕业生提高创业数量和质量,为大学生创业营造良好环境,让大学毕业生的创业精神能够得到弘扬和落实.

三、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建立多元化共享服务平台是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有效途径扫除大专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行政工作痕迹,使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对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增强择业能力和求职技巧颇具意义.
就业指导工作应该树立起以塑造德能双全的新型大学生为目的,以提高其就业能力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将"就业指导"进一步转变为"职业指导",从过去仅仅把大学毕业生送出校门上升到帮助大学毕业生选择职业生涯发展的方向,科学地设计自己的职业规划,树立以"职业指导"为宗旨,以促进职业生涯发展为核心的前瞻理念.

就业指导还要一改"坐等来求"的工作作风,要把为毕业生提供优质的就业服务当作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
这一点正是大学生所渴求的.
优质服务不是仅仅依靠一个政府部门、一所学校或是一个服务机构所能够做到的,它需要由涉及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各方共同协调合作,建设起一个多元化共享服务平台.
这就需要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为主,通过与各省地市人事部门、用人单位人事部门、学校毕业生管理部门共同合作,实现电脑联网,建立起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只要一点击"登陆",就能够实现全国就业信息共享的局面.
当然,仅仅有了资源共享的服务平台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建立和完善国家大学生就业供求信息发布制度和网上联合招聘制度,以便加强对各类招聘活动的监管,规范招聘行为,实现法制化管理.
这样一来,一个能够提供就业政策、就业需求、就业攻略、就业途径以及其他与就业相关知识的多元化共享服务平台将会为大学毕业生开辟出一条解决就业问题便捷之径.

除了建立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之外,我们还应该充分利用各高校自己独特的资源,进行"职业指导".
可以在校园网上建立相关网页介绍校友中各界成功人士的就业之路,供大学生点击选择;也可以把他们请到学校和同学面对面交流;还可以成立职业发展协会,通过协会采用各种途径接触优秀校友、联络各大企业,把国内一些名企引进校园举办宣讲会、举办职业交流洽谈会;邀请人力资源专家或企业招聘负责人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及简历设计进行指导和培训等.
学校开展这些多种形式的职业指导无疑对学生就业观产生深远的影响并会带来巨大的实效性.

四、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是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根本高等教育改革必须扭转整个社会盲目追求高学历的不正常现象,应该通过分层次教育,培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各个层次的人才,以满足我国人力资源市场的需要.
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
很多高校对专业设置缺乏前瞻性和科学性,对眼前"热门"专业采取增设和扩招的办法以赢得生源,结果学生毕业时成为就业困难群体,而对一些"冷门"专业却采取减设和缩招的办法以减少办学成本,结果学生毕业时成为用人单位抢手的"香饽饽",供不应求.
因此,专业设置的不合理造成"人才过剩"与"人才短缺"的矛盾同时并存.
所以,改变专业设置不合理的问题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
教育主管部门应提前做好专业整体预测和设置规划,对专业设置实行总体控制,使高等教育主动对接国家产业发展规划,实现科学设置专业,有效调整不同专业方向的招生规模.
同时,采取有效方法制止高校盲目追求短期效益而过量设置所谓热门专业的错误行为,以求得大学毕业生供需平衡.

大学课程设置也是制约文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整个大学教育中,知识教育占有非常大的比重,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却极为薄弱,这导致大学毕业生虽然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但是实际工作能力十分缺乏,这是用人单位最不愿意看到的.
因此,改革课程体系和调整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的课程结构,着力改变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教学观念,势在必行.
在课程体系改革中应加大安排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的选修课,把大学生毕业后的创业和就业培训也要纳入到公共选修课之中.
压缩那些完全可以通过在实践中自学完成的专业知识课程,加大实践课的教学力度,通过调整教学计划,保障学生实习见习活动时间.
建立新型大学生就业系列课程体系,设置有关世界观、就业观、自我评价、就业心理、职业流动观等思想教育课程;开设一些诸如"择业求职技巧"、"当代职业概况"等职业教育课程,让学生从一进大学门直到大学毕业自始至终受到职业教育的熏陶,帮助大学生顺利开启职业之门.

参考文献:[1]刘俊英.
劳动力流动与就业增长的路径研究[J].
经济导刊,2008.
1.
[2]郭文臣等.
可就业能力研究:价值与趋势[J].
管理学报,2010.
5.
[3]黄海艳,陈松.
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的就业能力[J].
华东经济管理,2010.
1.
(摘自《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年第07期(下)作者/辽宁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吴霞)对中国大学教学改革逻辑的思考摘要:中国的大学教学改革是一个非常独特的研究领域,社会的转型、1978年以来的大学教学改革历程使当今的中国大学教学改革的逻辑变得更为多元和系统化.
关键词:转型,大学教学改革,逻辑大学教学是大学人才培养职能实施的核心活动,在中国的政策环境下,大学教学改革是大学教学发展的最主要的途径.
从1978年以来,中国大学教学改革的逻辑呈现出多元和系统化的特点.
一、中国大学教学改革所谓大学教学改革,乃是指从事高校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主体,按照一定的教育教学改革目标和要求,通过各种政策、策略和措施,有目的有计划地转变陈旧的、不合理的教育教学思想、观念、体制、内容、方法和手段等,使其获得预期的进步和发展的一种实践活动[1].
这一定义包括以下要点;首先,大学教学改革具有明确的价值指向性.
它必须转变高校教育教学中陈旧的、不合理的内容,使高校教育教学获得预期的进步和发展.
这种进步和发展,表现在高校教育教学的各个层面.
其次,大学教学改革内容具有选择性,改革对象是高校教育教学中一切陈旧的、不合理的方面.
从理论上看,包括教育教学思想、观念的更新,从实践看,包括教育教学体制、教育教学内容、教育教学方法、教育教学手段的改进等.

最后,大学教学改革是有目的、有计划进行的.
其需要科学的分析、设计、规划和论证,这表明了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复杂性和严密性.
二、1978年以来我国大学教学改革的回顾根据高校教学改革重点和主体的变化,可以将1978年以来中国高校教学改革过程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88):政府主导.
这一阶段是政府主导构建高校教学体系阶段.
首先从调整专业设置和专业目录开始.
1978年8月,教育部、国家计委联合发出了《关于进行高等学校专业调查和调整工作的通知》,指出专业陈旧落后、专业面宽窄不恰当以及有的专业设置重复浪费等问题,造成培养目标不明确,基础理论薄弱,因此必须进行专业调整.
其后,分别于1987年、1993年、1998年三次修订本科专业目录,都是基于我国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高校本科教学改革带有基础性、全局性的战略抉择.
其次,探索建立相对自主、灵活的教学制度.
如高校自主修订教学计划、增加选修课、注重"文理渗透";试行学分制、主辅修制、双学位制、转专业制;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等.
第三,以政策鼓励高校自主进行教学改革.
1985年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决定》,明确高校"有权调整专业的服务方向,制订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编写和选用教材";"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制度,提高教学质量,是一项十分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要针对现存的弊端,积极进行教学改革的各种试验,例如改变专业过于狭窄的状况,精简和更新教学内容,增加实践环节,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实行学分制和双学位制,增加自学时间和课外学习活动".
这些规定成为我国各类高校开展教学改革的指导方针.

第二阶段(1989~1998):引导+激励阶段.
这一阶段一方面仍采用国家政策的方式引导和推进大学教学改革,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各级学校教育要"要按照现代科学技术文化发展的新成果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要,更新教学内容,调整课程结构".
1994年原国家教委制定的"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付诸实施.
该计划按照人文科学、经济、法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等六大学科门类分别组织实施,内容涉及未来社会的人才素质和培养模式、各专业或专业群的培养目标及人才规格、主要专业或专业群的课程体系结构、基础课程、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及教材、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创新.
另一方面,国家鼓励高校在教学方面的改革和探索,于1994年国务院颁布了《教学成果奖励条例》,奖励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产生明显效果的教育教学改革方案,教学成果奖励制度极大地推动了高校教学改革.

这一时期大学教学改革的另一特点是市场化特征逐渐显现.
1993年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暂行规定》明确指出,高校有自主进行专业设置的审定权.
高校在专业设置与调整上取得一定自主权的同时,也打破了它与市场相分割的封闭式、孤立式的发展.
这一时期的高校专业设置增添越来越多的市场化内容,体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市场经济特征.

第三阶段(1999~至今):政府指导+市场引导+大学自主深化阶段.
在专业设置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三十条明确规定:高等学校依法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
这为专业设置与调整的权力下放提供了法律依据.
教育部对专业设置审批权限有关条款做了调整:目录内本科专业一般由高校自主审定,跨学科门类的由学校主管部门审批,目录外专业由教育部控制.
1999年修订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在总则中强调了要"推进高等学校依法自主办学进程",要求专业设置权最终应放到学校,规定"高等学校原则上按其分类属性设置专业,以形成优势和特色,根据需要与可能也可适量设置学校分类属性以外的专业";同时取消了一般高校与重点高校在设置、调整专业上权限上的差别.

2000年1月教育部专门下发通知,决定实施"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
该"工程"对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进行整体性、综合化的改革与实践,是我国新世纪高校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的主要标志.
2001年印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2001年4号文件),就高校扩招之后教学质量问题提出了12条针对性措施;2004年12月召开了第二次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并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意见》(2005年1号文件),强调在规模持续发展的同时,把提高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2].
在前文两文件的指导下,各高校开始自主探索教学管理、教学投入、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2003年教育部宣布全面实施五年一轮的评估制度,从2003年到2008年,对全国589所高等学校进行了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通过评估的准备、评估过程以及最后专家评估结果的反馈,其积极作用在于使评估院校对自身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有一个更为系统、客观的诊断过程和结论,由此可以在国家政策指导下自主、主动地规划和开展基于大学特色建设的教学改革.

教育部门还通过项目建设的方式,更为深入系统地引导高校自主地开展教学改革.
例如"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简称"质量工程"),共投入建设经费25亿元人民币,包括加强教学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基础设施建设、专业结构调整、教师队伍建设等六大类,基本涵盖了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

三、中国大学教学改革的逻辑基于对中国大学教学改革轨迹的梳理,其逻辑可以按照主体、动力、途径、内容四个方面来理解.
1.
教学改革主体——由政府转向高校自身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教学改革决策的主体由政府逐渐向高校自身转变,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教学改革的基本特征之一.
事实上,我们现在仍处于政府决策与高校决策并存的阶段,政府仍然在很大程度上掌控着教学改革进程和教学改革的项目与资源,高校作为教学改革主体的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实践中,如果能给予高校更多的教学自由,使教学改革决策的主体能真正从政府转向高校自身,教学改革的效率就会进一步提高.

2.
教学改革的动力——由政府推动逐渐转向高校之间的竞争高校之间的竞争推动了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教学改革的自主化进程.
尽管政府也许会不时地运用行政手段来控制高校,但利益驱动机制促使高校率先进行教学改革的探索,或采用与政府讨价还价的方式获取某些教学资源.
尽管高校教学改革的表面性、功利性行为经常受到批评,但我们在讨论高校教学改革成就的时候,决不能忽视高校之间竞争机制对推动教学改革的重要作用.
当然,如何从高校之间的竞争转向学科专业之间的竞争,让教学资源配置的决策由学科专家作出,是今后教学管理改革探讨的重要课题.

3.
教学改革的途径——政府对高校教学活动由计划控制转向宏观调控市场机制是通过政府的宏观规制而逐步引入的,这是我国高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政府部门逐渐减少直接插手高校具体教学活动管理的行为,而是通过资金投入、政策、评估、信息等手段引导并规范高校教学改革.
宏观规制保证了高校教学活动从计划管理到市场调节的平稳过渡,避免了高等教育大发展时期出现严重失序以及质量滑坡现象,从而保证了高校发展与教学改革并行不悖.
当前,特色发展、质量发展已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基本趋势,而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如何进一步科学规范高校教学活动,达到政府规制与市场调节机制的平衡,仍然是今后改革的重点.

4.
教学改革的内容——由局部调整转向系统改革1978年以来,中国大学的教学改革首先是以专业设置和教学管理制度上的调整改革为标志的.
但是随着政府、市场、高校、学生成为大学教学改革的"利益相关人",大学的教学改革也就必然要求多元和系统.

大学的类型发展或选择是大学教学改革首先面临的问题.
从目前已有的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的大学分类中,地方大学毫无疑问绝大多数属于教学型.
但这是否意味着地方大学在确定教学改革所依据的学校类型发展和选择方面的路径只能立足于"教学型"抑或"应用型"如果追溯美国大学发展的历史,隶属关系与发展类型是否没有完全必然的对应关系但是回顾中国地方大学发展历史与现状,似乎又存在一个严格的事实规则.

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大学教学改革的起点.
传统(研究型)大学与地方(应用型)大学二者的使命和定位是不一样的,前者以满足国家高精尖人才需要为使命,后者直接面对地方经济社会需求,人才特征和培养模式是适应地方(区域)经济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地方大学毕业生的主要去向是基层,规格是宽口径、应用型.
在专业设置上,强调拓宽口径以增强适应性;在培养模式上,突显灵活性,根据市场的需要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等.
但是通过怎样的机制才能使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实施真正满足政府、社会、学生以及大学自身学术的需要却是个从理论到实践都需要探索的问题.

教学与科研对于现代大学的重要性和作用不言而喻,关键是两者之间是一种"此消彼长"的矛盾关系.
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第七任主席欧内斯特·L·博耶(Boyer)和第八任主席舒尔曼(Schulman)先后提出和完善了"教学学术"理念:突出对学生学习的关注,把"教学学术"发展为"教与学的学术",认为教学之所以能称之为学术,首先从过程上说,实施教学学术的过程是和科研一样的,它都要经过问题的选择、查找与问题相关的资源、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实施解决方案,并对得到的结果进行分析和反思.
其次,教学学术的成果也同科研一样,具有将成果公开、交流、评价和建构的特点.
"教学学术"的提出是对教学价值的突破性认识,但同样也表明了一个无奈的现实,那就是在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将是大学教学改革内容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长期性问题.

教学制度也由计划性向选择性转变.
由于构成计划性教学制度的基础正在逐渐丧失,向选择性的转变就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一方面,选择性(即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等)反映了高等教育理念由片面强调促进社会发展向促进社会发展与促进个人发展相结合的转变;另一方面,已经进行的一些高等教育改革也为选择性制度的实施提出了一定的客观要求.
例如高校实施成本分担政策后,学生分担的成本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具有相应的选择的权利.
这种选择学习的权利不仅体现在进入大学之前,而且也应体现在进入大学之后.
此外,面向市场、自主择业的毕业生就业制度也要求高校学生为适应社会就业市场的变化而对自己在高校的学习内容与发展方面做出一定程度的自我设计,这种自我设计当然是建立在选择性制度之基础上的.
这种高校教学制度由计划性向选择性的转变并不能一蹴而就,它还面临着诸多困难.
现行的高校教学制度,无论在理念上、内容上,还是在管理上、形式上,都还不具备用选择性完全替代计划性的条件.
而若真正实现了高校教学制度由计划性向选择性的转变,那对我国高等教育制度及其发展的影响将是具有历史意义的.

参考文献:[1]肖念,孙崇正.
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史静寰.
中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的基础及走向[J].
现代大学教育,2008(1).
(摘自《中国大学教学》2012年第07期作者/北京工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研究员肖念)新形势下提高本科教育质量之探索摘要:提高本科教育质量既是促进国家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现实需要,也是学校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结合当前高等教育的发展形势及学校的办学实际,提出了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的一系列举措,并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新形势,本科教育,质量,探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
"对于高校而言,如何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既是促进国家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现实需要,也是学校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作为一所石油行业特色鲜明的国家重点高校,结合当前高等教育的发展形势及学校的办学实际,提出了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一系列举措,并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一、高等教育发展形势分析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多个方面,在这里我们关注的主要是关于人才培养方面的问题.
经过调研,将当前高等教育的发展形势主要概括为五个方面.

1.
高等教育更加注重内涵式发展当前,高等教育的发展已经由注重规模和数量扩张的外延式发展转变为更加注重提升质量的内涵发展阶段.
近年来,教育部实施"质量工程","十二五"期间又要实施"本科教学工程",各高校也相继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举措,其目标就是要把提升质量和彰显特色作为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重点,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推进内涵建设和发展,从而实现本科教学工作的持续发展.

2.
高等教育更加重视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已经成为国家和社会对高校提出的突出要求,也是高校在新时期必须承担的时代责任.
近年来,尽管高校一直强调创新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也采取一定的举措,但是离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在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不够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单一、教师自身创新能力不足、教学方法比较落后等突出问题.
所以,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创新教育仍是高校的主要任务,尤其对于高水平大学来说,需要坚持更高的人才培养标准,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3.
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成为热点中国已经成为高等工程教育的大国,建设工程教育强国已由观念认识转变为各层面的具体实践.
国家积极寻求高等工程教育进入《华盛顿协议》,大力推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工程界对高校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需求,突出工程实践、重视学科交叉、强化基础知识成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
可以说,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优秀工程师不仅关系到中国能否实现新型工业化和建成创新型国家,而且关系到人类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
对于高校来说,未来要培养优秀的工程师,必须要在推进产学研合作、加强实践教学建设以及提高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等关键要素上下足功夫.

4.
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的推动下,在国际教育贸易市场开放的前提下,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
因此,为了适应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高校不仅要扩大教育的对外开放,而且要在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教育内容的选择以及教育手段和方法的采用等方面适应国际间产业分工、贸易互补等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新形势,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国际型人才.

5.
高等教育的多元化趋势更加明显未来高等教育的发展更加强调多元化,这种多元化不仅体现在办学主体、办学形式等宏观层面,更主要体现在办学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教学模式等促进学校自身发展的微观层面.
随着人才培养竞争的日益加剧,高校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凸显办学特色,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设计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多元化的学科专业体系等.

二、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的探索与实践对照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分析中国石油大学当前本科教育工作,发现一些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一是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还不完善,人才培养的模式还比较单一,这与国家对创新型人才的多元化需求以及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不符;二是对于实践教学体系的系统规划和建设还不到位,这与国家工程教育改革的方向以及强化实践教学办学特色的要求不符;三是本科教学激励机制不够完善,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主动性不强、深入性不足,这与国家深化教学改革的趋势不符,等等.
近年来,为有效解决这些突出问题,学校重点采取了以下举措:1.
以优化本科培养方案为基础,构建科学合理的能力素质结构本科培养方案代表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是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的首要环节.
为进一步突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今年开始,学校按照"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融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融合,共性培养与个性发展有机融合"的"四融合"育人理念对培养方案进行了全面的修订,主要体现了四个基本原则:一是通专结合,协调发展.
新方案将实施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前期构筑宽厚基础,推进通识教育,后期优化专业课程,灵活设置专业方向.
二是分类培养,发展个性.
学校将根据不同类型学生在基础能力、兴趣特长、发展方向等方面的差异,实行分层次、分类型培养.
三是强化实践,注重创新.
一方面优化实践教学体系,着重提高学生解决工程问题的综合能力;另一方面探索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将创新能力培养贯穿融入到人才培养全过程.
四是面向国际,开放办学.
学校将大力开展国际联合培养工作,同时将鼓励优势专业引进国外的课程体系与教育资源,推动教学内容的国际化.

2.
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多样化需求.
对于中国石油大学这类行业特色型高校来说,不仅要培养工程型的创新人才还要培养学术型的创新人才,不仅要满足行业的发展需要还要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乃至全球化发展的需要.

(1)以实施"卓越计划"为契机,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2010年,中国石油大学成为教育部首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61所高校之一.
学校以此契机,大力推进工程教育改革工作:不断优化本科培养方案,完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要求各试点专业实践学时必须达到45周以上;积极推动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工作,创建和企业联合培养的新机制,切实保障学生在企业的实习实践教育;大力加强工程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制订与高水平工程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相符合的政策,加强对教师的工程能力培养等.
总而言之,学校将本着"积极探索、重点扶持、典型引路、逐步扩大"的工作方针,逐步建立起规模适度、特色鲜明、有一定辐射面的工程教育培养体系.

(2)开辟拔尖创新人才培育特区,打造创新人才培养平台.
拔尖创新人才培育特区的目标是着力培养一批基础厚、专业精、科研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可持续发展潜力的拔尖创新人才.
对于特区班的学生,学校制订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和科研训练计划,实施"创新教育不断线"的培养方式;配备最优秀的教师授课,积极推进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改革;配备知名教授担任导师,通过进入导师实验室、参与导师科研课题等方式使学生获得科研能力的培养以及研究氛围的熏陶.
目前,有4个优势专业开辟了创新人才培育特区.

(3)实施小语种强化试点,积极推进对外合作培养与交流.
为积极适应当前我国石油工业实施海外战略的需求,同时促进与小语种国家高校的合作与交流,学校探索开展了小语种的强化试点班.
其做法主要是在原专业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增加相关小语种的课程,利用前2~3年的时间强化小语种教学.
该试点班从2009级开始实施,目前已开办了俄语、阿拉伯语2个试点班,下一步还将根据需要适时开办其他小语种的强化试点班.

此外,学校大力推进与国外高校的联合培养工作,通过学生互换、学分互认、校际交流等多种形式,与美、英、俄等14个国家建立了合作关系,探索了"2+1+1"、"2+2"等多样化的培养模式,积极营造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外部环境,不断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3.
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为重点,强化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强化实践教学是中国石油大学优良的办学传统,也是当前推进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的有力支撑.
"十二五"期间,学校在保持原有优势的基础上继续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加强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逐步构建和完善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1)积极推进实验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设.
学校2009年开始着手实验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工作,目标是创建资源配置合理、功能结构完善、管理运行高效的实验室管理体制,实现对优质实验教学资源的共享.
平台建设坚持学校引导、学院为主的基本原则,遵循"有利于系统的学科专业建设、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办学质量和效益提高"的指导思想,以实验教学体系建设、实验教学资源整合、实验技术队伍建设为着力点.
目前,中国石油大学大多数学院已初步构建了实验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今后,学校将进一步理顺实验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断拓展实验教学的内涵与外延,不断提高实验室建设的投资效益和教学效益.

(2)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实习基地建设工作一直是中国石油大学办学的特色和亮点,但是近几年也遇到了企业出于安全效益方面的原因不愿接受学生实习,企业生产集成化程度的加大使一些实习流于形式等多方面困难和挑战.
面对这一形势,学校以产学研结合为依托,按照"深入挖掘校内资源、广泛拓展校外空间"的工作思路,积极对实习基地建设工作进行统筹规划:根据两校区发展的实际,在东营校区建立以胜华炼厂、胜华化工为第一圈层,以胜利油田为第二圈层的圈层式实习基地建设;在青岛校区构建由校内实习基地群、校外理工类实习基地群和校外经管、文科类实习基地群组成的集团式综合实习基地,从而实现"校内基地工业化、校外基地教学化"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格局.

(3)积极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
学校是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高校之一,又建成了2个国家级、7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为充分利用这些实验教学的优势资源,全面推动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学校一方面建立了院、校、国家三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培养体系,引导大学生主动参与科技实践;另一方面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依托,遴选和建设了一批既能开设创新性实验项目,又能服务于学科竞赛、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和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科技创新实验室,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搭建平台.

(4)深入推进毕业设计模式改革工作.
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关键环节,而目前存在着与工程实际结合不够紧密,实施过程中学生实验与实训较少等问题.
为进一步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学校鼓励学院探索开展本科毕业设计模式改革试点工作,理学院实施了"一体式、分层次、多元化"本科毕业设计教学新模式,经管学院进行了"深入企业调研,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模式改革试点工作,两个试点已经取得初步成效,经验将在全校进行推广.
同时,学校依托在油田生产单位和科研院所建立的毕业设计网点开展校企培养一体化试点工作,使学生能在双方导师共同指导下真刀真枪开展毕业设计,实现了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的无缝对接.

4.
以强化本科教学激励机制为动力,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工作教师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最核心要素,只有将全体教师融入到本科教学建设和改革的行动中,才能最终实现全面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目标.
为有效调动教师从事本科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学校以强化本科教学激励机制为动力,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工作.

(1)制订与完善激励政策,强化本科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
"十二五"期初,学校组织制订并出台了《关于完善本科教学激励机制的实施办法》,遵循"以政策引导教学,以奖励促进教学"的指导思想,采取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过程性激励和结果性奖励相结合的形式,对积极从事教育教学改革、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投入大量精力、作出较大奉献、取得突出成果的教师进行相应奖励和工作量计算;并明确规定对教学效果优秀、贡献突出的教师,在职称评定和岗位聘任中,实行一票通过制.
《实施办法》的出台进一步强化了本科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广大教师从事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
今后,学校将继续探索和完善本科教学激励政策,尤其是要加大本科教学在职称评审、岗位聘任与津贴发放、评奖评优中的权重,力求改变当前"重科研、轻教学"的考核标准,建立"教学优先"的激励约束机制.

(2)加强对教改项目的规划和培育工作,促进高水平教学成果的形成.
"十二五"期间,学校按照"鼓励创新、培育特色、加强整合、注重实践"的思路大力开展教学研究与改革工作.
紧密围绕高等教育的热点、难点问题,结合中国石油大学人才培养的优势和特色,做好每两年一度的教学改革规划;采用"项目驱动"的形式,专门设立一批关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方法研究、创新性实验或实践等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教学改革项目,在经费和政策上激励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创新人才培养的改革研究和教学实践工作;同时,加大对教学成果的培育力度,集合优质资源,有重点、有强度地扶持一批优势项目,加强宏观指导,强化过程管理,加快促进高水平教学成果的形成.

(摘自《中国电力教育》2012年第22期作者/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务处张庆荣马建山王文华杨慧)新形势下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及思考摘要:采用文献综述法、问卷调查法对1260名上海高校大学毕业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大部分大学生对于当前的就业形势有清醒的认识,对于工资岗位的要求也更加理性.
指出高校、社会、家庭应有机的结合,共同应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关键词:新形势,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就业乃民生之本".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始终困扰着高校、社会以及大学生本人.
2009年由美国引起的次贷危机演变成了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实体经济产生了比较严重的影响.
而由此造成的严重后果是中小企业相继倒闭破产;跨国公司及外资企业减少甚至不招收大学应届毕业生.
这无疑对本已十分严峻的国内就业形势产生了更加不利的影响.
时至毕业生就业高峰期,为了缓解就业难问题,各级政府及高校采取了多种多样的手段和措施力保大学生能充分就业.
因此,解决好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前途与命运,更对我国的和谐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就业观的发展变化从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我国的大学招生处于一个稳步上升的阶段.
虽然国家已经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但是整个社会的大环境仍然是计划经济的状态,国家对于大学生毕业的分配采用统分统包的政策.
这样以来,考上大学便意味着有了一份工作,一份保障.
铁碗饭的概念根深蒂固.
在当时的年代高学历是诱人的,它往往意味着高收入、高福利、高消费.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国家取消了统包统分的就业制度,终生职业的观念被彻底打破.
大学生就业开始进入市场,实行双向选择.
在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发展的前提下,外资企业在中国蓬勃发展,民营、私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
走向市场的大学毕业生要找一份工作相对还是容易的.
就业去向开始多元化,许多大学生放弃了当公务员等相对稳定的工作,开始了自由化、个性化的就业之路.

1999年,中国开始实行扩招,使得中国的高等教育由精英阶段开始向大众化转变,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从进入新世纪以来就变得越来越突出.
高中升入大学的比率大大增加,研究生的比例也大幅度的提高.
而相对而言市场所能提供的岗位却没有相应的增加,这便加大了大学生在就业阶段的困难.
然而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我国所特有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城市的发展远远好于农村.
其次,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以四个直辖市为中心的区域经济发展较好,而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再次,扩招带来的负面效果开始呈现.
具体表现为:大学培养的人才质量不断下滑,研究生是放养式的培养,一个导师带几个甚至几十个学生,本科生则仍侧重于课堂教学,重理论轻实践.
造成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差.
最后,"80后"、"90后"的大学毕业生从出生、成长等各个方面与60年代、70年代的大学毕业生有着很大的不同,就业观点的差异也就不言而喻.
工作稳定、收入高、福利好一度成为众多大学生的择业首选,而金融危机的到来使得新世纪大学生的就业观点变得更加理性.

二、大学毕业生就业总体情况分析1.
大学生就业意向分析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毕业生最想去的是电力、石化等行业,这些行业的待遇相对较高,且工作较为稳定,属于国家重点发展的行业,其次的则是金融、证券等行业,这些行业周期性较强,易受到国际大环境的影响,因此行业的不确定性是很强的,但是从长远看,这些行业还是大有可为的.
近几年由于公务员待遇提高及工作性质比较稳定,出现了考公热的现象.
有些热门职位甚至达到了几千比一,这不得不引起社会及高校的高度重视,考公热的背后,暴露出大学生片面的看待了公务员的性质,认为一旦考上便可以一劳永逸,这种不正确的观点导致许多大学生盲目的投入到公考大军中.
综上所述,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意向呈多元化的趋势,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大学生在现阶段对于行业的选择方面还是做了一定的准备,能够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进行有机结合,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高校就业主管部门应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相应的行业,进行合理的引导.

2.
大学生对于专业对口的态度调查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不再过分的强调专业对口,在金融危机下先就业在择业的观念深入人心,大学毕业生普遍倾向于工作一段时间,积累一定的经验在另做选择.
3.
大学生就业途径的调查从表3中我们可以看出,参加学校及社会上的招聘会,是眼下大学生求职的首要途径.
其次则是从网站、报纸、电视上搜集就业信息.
学生们反馈来的消息认为:就社会跟学校招聘会相比,校内招聘会的求职成功率较高.
原因很简单,一般来校进行招聘的企业,都是由校就业办沟通过的,确有用人需求,真实性容易得到保证,就算用人单位出现单方面悔约的事情,还会有学校出面进行协调.
学生的利益容易得到保证.
而社会上的招聘单位则鱼龙混杂,管理部门不可能对每次来招聘的用人单位进行资质审查,从而导致有损学生利益的事情时有发生.

4.
工作地及期望薪资调查金融危机使得原本就不乐观的就业形势变得更加严峻,在本次调查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出,一些学生对于工作的地点、收入等要求仍然偏高.
狭隘的就业观点仍然存在.
从表4中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仍将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作为工作的首选.
在调查的1000多人中,仅有6%的学生愿意去中西部地区就业.
据《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社开展的"2004年大学生就业首选企业调查"表明:"愿意去西部就业的仅为3%,乐于接受去小城镇及乡镇单位就业的仅为22%.
"[1]雷树彬2005年对农村大学生就业心理进行探析后发现,农村大学生能够准确把握自己的就业方向,把握自己的定位,不好高骛远,愿意从基层干起.
[2]这固然有一定的客观原因,但同时也反映出大学生对于工作起点的要求较高.
同样是工作,若是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发展与前途肯定好于去经济中等和不发达地区.
而在20世纪70年代,无数的大学生及有志青年响应了到农村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为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然而现在,就连从中西部地区考出来的大学生毕业后仍不会将回到老家作为择业的首选.
在问及上海生源学生是否愿意去外地工作时,几乎没有人愿意去.
"宁愿上海一千元,不要外地五千块"的概念在上海籍学生当中非常普遍.
近些年尽管社会、高校做了大量的工作,鼓励大学生从基层做起,但是基本上外地生源学生响应较多,而本地生源却非常的少.

5.
大学生就业遇到的主要问题及对创业态度的调查在调查中我们得出一个普遍结论:学生们对于专业对口这个概念已经淡化了,不会只找本专业内的工作,但是也有学生坦言:好的专业找工作确实要相对容易得多.
当初报考选专业的时候,大部分都是家长包办的.
一些冷门的专业无人问津,家长并没有考虑到孩子自身的兴趣、爱好及能力,当初报考时非常热门的专业在四年后并不一定有好的就业形势.
而在学校方面,部分大学为了扩大学校的招生规模,专业设置与实际相脱节,盲目的设置专业进行招生,配套的师资力量、教育内容的选择及培养方式方法方面并没跟上,对专业的发展前景也没有做出理性的判断.
造成培养的大学毕业生缺乏个性,在人才市场中没有竞争力.
为此大学在设置新专业进行招生时应充分考虑日后的就业情况,避免由此带来的就业难问题.

此外,大部分学生认为家里有关系的学生基本都能较快的找到工作.
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如:家里托关系、向用人单位的主管部门"通路子"等.
这些行为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公平正义,造成了不公平的竞争,在我们的调查当中,"学习成绩在好,也比不上家里有一个好爸爸"的思想在大部分学生中存生.
学生们普遍反应:周围同学家里有关系的,找起工作来要容易很多.
同时像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户籍因素仍然困扰着用人单位及大学生,用人单位弄不到户口指标如果接收了非本地生源的毕业生,无法为其办理社保等一系列的福利,这对大学生来说是一个损失.

金融危机的到来使得处于萌芽阶段的创业一再被提上日程,大学生创业不仅有利于个人能力的提高,同时也能带动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其重要作用不言而喻.
当然创业是需要成本的,在调查中发现大学生们普遍认为自己的能力不足,距离创业有一定的差距,无法承担创业失败所带来的种种后果.
先就业,再创业的观点被大学生们普遍接受.
近日国家及上海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并引导大学生创业.
高校也邀请了部分专家前来学校进行政策的宣讲.
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再次被带动,但是真正能将创业进行到底的还是少数.

三、分析与讨论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就业难现象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首先,高校的持续扩招在一定程度上稀释了教育资源,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应该与社会需求之间达到一个动态的平衡,避免可能会出现的学位证书"膨胀"、学历"贬值"以及大学生失业等社会问题.
扩招后,进入大学的门槛相对降低,高校相应的教学、师资等配套设施未能及时跟上,以至于进入大学后,部分大学生就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兴趣,降低了对自己的要求.
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应该与经济发展的速度相协调.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已经较大,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也较明显,近几年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应放慢,使供需矛盾有缓冲的机会.
[3]大学四年的学习过程当中,很多学生都有这样一种感觉:大学生活相对轻松,自己对自己要求不高的话,上完课就没什么特别的事情.
甚至有些自制力差的同学沉迷于网络游戏从而导致学业荒废.
在大学中衡量学生成绩好坏的标准仍以考试为主,大学生对于考试往往也是"临阵磨枪",考前教师划划重点,自己背一下,基本就可以通过考试了.
这样对待学习跟考试,就更不用提有着明确的就业目标了.
据中国社会调查所进行的一项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表明:"75%的大学生认为压力主要来源于就业.
50%的大学生对于自己毕业后的发展前途感到迷茫,没有目标".
[4]其次,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就业人数居高不下,与中西部地区毕业生少人问津产生了鲜明的对比.
众所周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较为发达,吸引了大量的优秀毕业生,优秀人才的到来反过来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中西部地区则是产生了恶性循环,这些地区原来属于劳动剩余型经济,但缺乏发展的条件使其无法吸引足够的劳动力.
实际上,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并非供过于求,中西部地区的发展需要大量具备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只要大学生对工作不挑不拣,找到一份工作并不是十分困难的.

四、结束语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提供求职技能与技巧方面的辅导,及时公布就业信息及就业市场的变化,近几年多数大学都设立了就业指导中心.
但是能真正发挥就业指导作用、传授学生求职技能的却非常少.
相当一部分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重点成了仅仅办理第三方见证协议书、对外联系用人单位的事务.
相对于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传授学生求职及面试技能等方面的工作还不够到位.
此外,高校及学生本人都将就业仅仅视为毕业班学生的事情,殊不知就业指导应贯穿大学生活的全过程.
因此搞好就业工作就必须从低年级抓起.
此外,对于在找工作中遇到的种种困难与挫折,学校还应提供心理帮助,让学生在心理上有所依靠.
避免因就业难而出现的一些极端事件,真正的做到以人为本.

参考文献:[1]中国大学生就业编辑部.
2004年大学生就业首选企业调查——社会环境影响下的个人择业观[J].
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7):6.
[2]雷树彬.
农村大学生就业心理初探[J].
企业家天地,2005,(3):87-88.
[3]王郊仿,等.
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战略性对策研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10):54-57.
[4]谢洋.
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N].
中国青年报,2006-03-31.
(摘自《中国电力教育》2012年第22期作者/上海电力学院数理学院李玲丽)"数控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与实践摘要:在本科"数控技术"的教学过程中,应用启发式教学法,融合科研成果,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应用多媒体与网络技术等教学手段,构建了新型交互式教学模式;综合应用软件、半实物仿真与实际操作,建立了完善的实验教学环节.
实践表明,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数控技术,教学改革"数控技术"是现代制造技术的基础,它的广泛应用引起了制造业领域的重大变革.
数控技术的水准和普及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
随着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数控机床的普及率将会逐步提高,同时也拉动了对数控人才的需求.
作为培养高层次、高素质人才的大学本科教学,为社会培养所急需的数控人才义不容辞.
本科教学不同于高职高专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学术型和工程型人才为目标,既要奠定坚实的理论与学术基础,又要具备一定的应用实践能力.
这就要求授课教师能够熟练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为此,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数控技术"教学组对该课程进行了以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相结合的教学改革.

一、应用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所谓启发式教学法,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和学生的认知结构,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和掌握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教学目标上,注重知识,但更强调培养思维能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1].
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思想,教学原则和教学观.
教师要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灵活运用各种教学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更好地发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

1.
了解学生特点和知识结构大学生朝气蓬勃,求知欲望强,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强,学习积极性高,但也个性十足.
如果不能激发其对课程的兴趣,对该课程的热情会很快衰退.
"数控技术"是传统的机械制造技术与微电子、计算机、信息处理、现代控制理论、检测技术及光电磁等多学科技术的融合,需要多学科的预备知识.
因此,在开展教学活动前,必须要对学生前期的知识结构进行分析研究.
我校机械专业学生的教学计划几经修订后,以前的先修课程,如"自动控制原理"、"机电控制系统"等已经不能在"数控技术"课程讲授前修完.
针对学生知识储备不足的现状,我们修改了教学大纲和计划,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了补充.
例如,在引入伺服控制系统之前,先将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进行了介绍.
了解学生的特点和知识结构,并对教学大纲做相应的调整,为成功地应用启发式教学法提供了前提条件.

2.
课程内容与科研成果相结合,实施启发式教学大学授课不能是简单、枯燥的知识传授,应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进行所学知识的融合,这也正是启发式教学的主旨.
但启发式教学绝不是课堂提问那么简单,重在培养学生通过思考获取知识,而思考的问题必须与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相结合.
在"数控技术"的授课中,我们将授课内容与教师的科研成果相结合,实施启发式教学.
例如,当前微电子、计算机等技术发展神速,促进了数控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我们将我校正在研究的开放数控、STEP-NC(面向对象的新型数控编程数据接口国际标准)等成果介绍给大家,启发学生对数控技术发展方向和国内外数控技术差距的思考.
又如,学生普遍对机器人技术比较感兴趣,我们将我校在机器人方面的科研成果引入课堂,启发学生思考机器人这种能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与课程所讲授的数控机床的区别,两者能不能进行融合.
再如,在伺服系统一章,讲授了交流伺服相对于直流伺服的优越性,反过来启发学生思考当前直流伺服的发展方向和应用领域.

科研成果的引入,启发性问题的提出,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思考.
但思考的结果如何来体现我们采用的是大作业的形式,将问题布置给学生.
通过几届学生的教学实践表明,以大作业的形式来实施启发性教学,既培养了学生调研、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便于教师考核.

二、构建新型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2].
为了提高多媒体教学的有效性,在"数控技术"多媒体授课的过程中我们遵循了以下几个原则:1.
在应用多媒体课件授课时,避免板书内容的直接转移和教学内容的简单堆砌,重点放在传统教学模式无法形象化的知识点上.
例如数控机床的自动换刀、自动装夹、对刀操作及光栅尺、编码器的工作原理等内容,应用影像或flash动画替代干巴巴的文字描述,可以使学生很容易理解相关知识点,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
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上,力求重点突出,文字精练.
包含章节的全部知识细节和大量文字的课件,容易引起学生的视觉疲劳也容易造成教师授课时照本宣科.
课件的制作要小巧、方便、简捷,便于教师控制教学节奏,发挥教学艺术.

3.
综合应用多种多媒体软件,设计制作交互式课件.
交互式课件的应用,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实现人机交互,从而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
随着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已进入网络时代.
"数控技术"授课必须要顺应潮流、与时俱进,利用网络技术实现课堂外的交互式教学.
我们利用网络实现教学的主要载体是教学网站.
利用网站实现了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的公开,教学资源和资料的展示,教师与学生的在线或离线交互.
在网站上,我们提供和链接了许多对课程教学有益的教学资源,并针对学生学习时遇到的共性问题建立了专题.
鼓励学生登录国外网站,利用世界范围的教学资源.
采用BBS和留言板,了解和解答学生的疑问和困惑.
另外,在课程授课过程中,我们还建立了"数控技术"QQ群,方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三、综合应用软件、半实物仿真与实际操作,提高实验教学水平数控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非常紧密的课程,数控技术的本科教学不但要求学生掌握丰厚的数控理论知识,还要求其学会基本的数控操作和编程技能.
在讲授数控编程中坐标系、对刀、半径补偿、长度补偿等内容时,只有让学生实际操作一下数控机床,学生才会真正掌握和理解所学习的内容.
但由于学校条件所限,数控设备少、学生多的矛盾突出.
最初我们采用数控仿真教学来弥补实验设备不足的缺陷.
数控仿真软件通过计算机的编程和建模,在计算机上实现了编程输入与数控加工的二维、三维仿真功能.
其优点表现为用较低的成本熟悉数控机床的操作与编程过程,学生具有参与感和成就感,安全性和节约性较好[3].
但编程仿真软件无法让学生真正体会数控机床编程时的感受,无法对转速、进给量、刀具的形状等建立准确的感性认识.
为了弥补纯数控仿真的不足,我校教师自主研发了数控编程半实物仿真系统,利用该系统学生可以实现在真正数控面板和界面的操作与编程,该系统于2005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无论是数控仿真软件还是半实物仿真系统都无法完全替代数控机床的实际操作和编程,利用有限的资金,我们立足高起点于2008年引进了一台全部采用直线电机的五轴高档数控机床,并自主开发了三轴、五轴开放式数控铣床各一台,用于实验教学.
通过数控仿真软件、半实物仿真系统和高档数控机床相结合,大大提高了我校的数控实验教学水平.

通过上述的教学改革和实践,我校"数控技术"授课教师较为成功地完成了知识的传授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引导,"教"与"学"在互动中实现了有机结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出勤率,且增进了师生交流,融洽了师生关系,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
课程得到了学生的广泛认可和好评,教学质量明显提高,且被评为黑龙江省精品课程.
但"数控技术"教学任重道远,授课教师要与时俱进,探寻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解决新时期面临的新问题,为培养新型创新人才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1]罗必新,付冬梅.
对现代启发式教学的思考与展望[J].
科学教育,2008,14(6):1-3.
[2]缪丽萍.
高校多媒体有效性问题探讨[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6):165,166.
[3]陈为国.
虚拟仿真技术在数控加工编程教学中应用研究[J].
制造业自动化,2009,31(6):106-109.
(摘自《中国大学教学》2012年第07期作者/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专业教学实验中心韩振宇富宏亚付云忠王永章)独立学院以职业化教育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探索摘要:独立学院是新形势下的一种高等教育办学模式.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发展,独立学院的招生规模在不断扩大,为我国扩大本科教育规模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独立学院大学生因社会原因及其自身原因在就业中承受着高于普通高校大学生的压力.
毕业学生是否接受过"职业化"教育已经是很多企业作为甄选人才的重要标准.
因此,如何大力开展职业化教育以提高独立学院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现已成为独立学院思考的热点问题.
通过调查分析独立学院开展职业化教育存在的不足及职业化教育现状,提出了促进独立学院职业化教育的对策及建议,以促进独立学院持续、健康、协调发展,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独立学院,职业化教育,就业竞争力独立学院作为普通本科高校依据教育部门的规定创办的本科层次的新机制,是新形势下的一种高等教育办学模式,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发展,独立学院的招生规模在不断扩大的同时也为我国扩大本科教育规模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独立学院大学生因社会原因及其自身原因在就业中承受着高于普通大学大学生的压力.
如何以就业为导向开展全方位的职业化教育,如何提高独立学院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现已成为独立学院思考的热点问题.

本文认为独立学院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除了优化专业结构,提高教学质量,拓展学生综合素质之外,还应对学生实行就业前的职业化教育,让他们在进入企业前完成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变.
透过职业化教育调整他们的就业心态,提升他们的就业技能.
因此,在独立学院开展全方位的职业化教育意义重大.

一、独立学院开展职业化教育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意义大学生职业化教育是指大学生由社会人转变为职业人的提前社会化阶段.
透过在职业方面的内化、角色学习,传承职业文化,获得统一职业价值标准的过程.
职业化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市场缺少什么样的人才,职业化教育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同时职业化教育更多的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养,更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一进入社会,就可以利用所学的知识一展身手,更受企业青睐,提高了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1.
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职业自我的形成与发展,追求自我实现职业自我是大学生谋求职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个人谋求职业发展的动机程度与实现愿望完全取决于个人对职业自我的分析及期望程度,因为在我们分析目前的职业时对其产生不满,从而形成职业期望,即职业理想,而职业理想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对职业自我的期望水平,是个人追求自我实现、自我自由的体现.
在独立学院开展职业化教育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职业自我的形成与发展,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2.
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掌握职业技能,建立职业生活方式,培养职业角色职业化教育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养,学生在动手能力实践操作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
掌握相应的职业技能后就具备了从事相应职业的资格.
职业生活方式是职业角色的综合体现.
职业生活方式的建立与适应是在行为上与职业保持着一致.
在独立学院开展职业化教育就是要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让其建立良好的职业生活方式,确定自我的职业角色定位,从而提升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3.
内化职业道德,传递职业文化为什么许多成绩优秀的应届大学生,专业好、技术硬的求职者却屡屡碰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把"职业化"作为人才甄选的条件之一,企业对员工的职业化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越来越多的强调求职者的内在职业道德.
职业规范是以外在的强制来约束个人行为的,而职业道德则是以内在的控制来约束个人的行为.
职业文化是职业观念、技能、心态等的综合体现,是延续职业的必要保证.
大学生职业化就是要内化职业道德,能够达到自我约束、自我控制;最大化融入目标职业、企业文化,争取在理念上与职业、企业共同发展.

二、独立学院职业化教育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第一,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只注重理论教学和研究,忽视学生自身的实际特点,如基础薄、能力强等,职业化教育没有系统开展甚至空白,导致学生职业道德缺失.
第二,为迎合市场需要,过度强调专业调整,职业化教育没有深入开展.
第三,学生对在教学管理中加入职业化教育的重要性认可度高,但对相关知识和方法认知度低.
说明当前独立学院在职业化教育方面思想上重视,但相关知识不足,没有全面开展规划教育.
第四,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实习环节脱节,职业化教育推进缓慢.
第五,对职业化教育投入不足,职业化教育方面的配套设施、人员存在着很大缺陷,阻碍职业化教育发展.
三、促进独立学院职业化教育的对策探索1.
发挥职业化教育和传统教育之长,使两者有机结合,进一步促进独立学院职业化教育的进程对学生进行单一的传统的高等学历教育,学生将较难适应高速发展的经济和不断变化的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而职业化教育尽管倾向于培养与市场需要相吻合的人才,毕业生的就业率虽然很高,但就业质量和就业稳定性相对较弱.
如何能够发挥两者之长,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最佳的方式就是使职业化教育与高等教育相互融合有机的结合起来.
既注重学历培训又注重技能培训,既可以使学生在传统高等教育中学到综合的知识并获得相应的学历,又可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加入职业化教育,培养出真正的高水平人才,将进一步推动社会的发展.
对于独立学院,更应该正视当前教育体系的弊端,积极面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更好地发挥职业化教育和传统教育之长,大胆做出尝试与改革.
如:开设符合社会需求的选修课、实践能力评估纳入学分考核、多引进有企业经验的讲师等等.

2.
发挥辅导员潜力,使职业化教育的分解落实得到全过程指导,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辅导员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具有与学生接触多,了解学生等优势.
由辅导员去进一步开展职业化教育,将更深入及全面.
笔者认为辅导员的职业化教育工作可从以下几点开展.
(1)从新生入学开始,辅导员就要让学生认识到职业化教育对个人的重要性.
比如通过往届的优秀就业个案介绍、一些职业技能大赛宣传等渗透到无意识学习当中.
同时,应引导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充分了解自己的所学专业及与专业相关的职业.
辅导员甚至可以承担新生班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更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更深入地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职业化素养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在大学二、三年级开展职业技能培养.
经过大一的学习,学生对职业有了一定的认识,到了大二、大三的教育首先应培养学生对职业资格证书的了解.
根据本专业特点,让学生了解自己到底需要考取从业还是执业资格证书、报考条件和等级等等.
其次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和创新能力,未来的社会是高速发展的社会,每一个人都应会学习、会工作、会生活.
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做一个创新型的人,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3)临毕业的最后一个学年应进行职业化行为规范教育.
大学最后一个学年的课程较少,学生逐步要与社会接轨,个别学生更通过实习对职业有了切身的体会.
因此,该阶段对学生进行职业化语言、职业诚信、行业基本素养等培养是必要的.
让学生尽快成为优秀的技能型工作者,在社会上少走弯路.

3.
系统培训教师的职业化意识,使职业化教育深入渗透到各门课程教学当中教师拥有良好的职业化教育意识及理解是营造学校良好的职业化教育氛围的基础.
职业化教育的目标不应只是简单的传授给学生职业技能技巧等知识,而应是帮助学生树立职业化的意识.
意识的培养可通过多途径的渗透,例如:教师在给学生上课的过程中,自然地向学生传导职业素养、职业规划等理念.
这样,学生每天接受的言传身教的效果将是一两门职业化课程所无法达到的.

4.
搭建有效实践体验平台,有利于职业化教育在独立学院的全面开展促进学校与企业间的合作,为在校学生搭建有效实践体验平台.
不仅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而且有利于改善学生的就业观念、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笔者认为独立学院可采取校企合作办学的方式在师资技术上资源互补.
教学中更多地引入企业相关课题,采取培养研究生所实行的导师制,在导师指导下供学生学习和实践.
这将更有利于职业化教育在独立学院的全面开展.

5.
组建专业辅导团队,使学生便于获得专家式的服务,让职业化教育多渠道的有效推进加强大学生职业化教育,需要建立一支专家化的队伍.
笔者认为独立学院应设置专门机构、专门场地为学生提供更便捷的职业咨询服务.
如:学生在学校的专门机构中可以获得职业素养培训、能力测试、如何有效获取就业信息、模拟面试、就业与创业指导等服务.
这支专业辅导团队还可以定期开设职业素养教育讲座、编制职业技能技巧等宣传材料.
同时还可以指导学生就业兴趣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职业教育主题活动.
可以预见,有了这样一支职业化的专家团队后,将更有利于独立学院职业化教育整体工作水平的提高.
职业化教育将会更全方位地深入到学生当中.

四、小结总的来说,高校的竞争,关键在于培养人才的竞争.
培养人才的竞争,关键在于培养的人才能否受到企业的欢迎,是否能为国家的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在独立学院中开展职业化教育是对现有传统教育的重要补充,它使学生在学到综合知识、获得相应学历的同时更要注重技能的培训,使学生得到职业素养及技能培训.
这样的优秀技能型工作者更能迎合社会发展和企业需要.
因此,独立院校开展全方位的职业化教育是解决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1]陶新南.
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对策分析[J].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
[2]李红岩,陈鹏.
论高等教育职业化的发展[J].
高教高职研究,2009,(9):230.
[3]施永进,施永强.
普通高等学校职业化教育研究[J].
中国产业,2011,(11),75-77.
[4]蔡秀花.
高等教育与职业化教育的游离与对策理[J].
中国成人教育,2010,(9),15-16.
[5]陈玲.
高职院校辅导员加强学生职业化教育的研究[J].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1,(1).
[6]张建国.
独立学院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
中国青年研究,2010,(4).
[7]江春然.
浅谈开展开展职业化教育促进钙质院校大学生就业[J].
出国与就业,2011,(7).
(摘自《中国电力教育》2012年第22期作者/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黎俏彦)论理工科院校文科的办学定位摘要:我国理工科院校文科专业异军突起,成为一支繁荣发展人文社会科学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但在固有思维定势占居主导的新环境中,这些人文社会科学面临着发展中的诸多问题与困惑.
革新办学观念,依托理工优势,谋求特色发展,应成为其未来发展的基本策略选择.

关键词:人文社会科学,理工科院校,发展定位,办学特色当前,众多理工科院校纷纷掀起了一股建设文科的热潮,但人文社会科学在固有思维定势占据主导的新环境中,却面临着发展中的诸多问题与困惑.
如何在科学合理地确定自己的办学目标和办学方针,找准自己在院校综合化进程中的基本地位和基本定位,是值得高等教育界认真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现状:文科专业异军突起,已占1/4天下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理工科院校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内往往被认为是不需要文科,多数院校在学科结构上往往是单一的工学体系,至多是综合性的工学体系.
随着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综合化的发展,这种工学体系的弊端越来越明显,综合化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也成为各高校自觉谋求的基本发展方向.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凸现了文科在理工科院校转型中的特殊地位,他们纷纷掀起了建设文科的高潮(见表1).

到2011年,在作者所统计的5所理工科高校中,文科专业总专业数平均已达27.
06%,且有不断上升的趋势(见表2),理工科大学的文科已成为繁荣发展人文社会科学方面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在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出的2007~2009全国人文社会科学类一级学科权威排名中,一些理工科院校的应用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教育学、新闻传播学、艺术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等诸多学科均位列前十②.
一些知名的传统理工院校,如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已经拥有了一批国内一流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成为新型的综合性大学.

二、问题:思维定势难以打破,在强势学科夹缝中生存当前理工科院校大都通过发展文科等方式,确立了以工为主,工、理、经、管、法、文等多学科综合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结构布局.
而长期以来强调基础和思辩的人文社会科学,在刚性和理性占据优势的环境里却面临着发展过程中诸多的问题与困惑.
从办学实践来看,除少数学校办得有一定的特色外,总的来说不是很理想.
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
强大的工科优势极易屏蔽弱小文科的发展多数理工科院校在学科建设和学科布局上的传统做法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在主干学科上"有所为",在其他学科上"有所不为",将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
这种思想对于理工科院校突出发展特色、集中精力建好优势学科、有效提升学校发展水平,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这种管理上的思维惯性,却使刚刚发展起来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一开始就缺失了自己独立的学术或学科地位.
在部分高校中,它们被当作办学成本低、不需要大量资金添置实验设备的边缘学科,特别是在涉及人、财、物等重要问题上,即使人文社会科学在同等条件下比较优秀,也会丧失与工程学科公平竞争的机会.
在很多情况下,即便是已成共识的红头文件,在操作过程中仍然抹不掉"重工轻文"的色彩或某种无意的"偏向".

在校园文化方面,我国理工科院校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大都形成了重实际、重功效,强调严谨、严格的特点,如"穷学理,振科工,重实验,薄雕虫","不从纸上呈空谈,要实地把中华改造"③,这种精神对学校形成刻苦、勤奋、严谨、踏实的优良学风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但当这样一种特点被强化和固化之后,则很容易遮掩社会科学应有的灵性和大气.
诚如一些学者所言,办文科要讲人文关怀,要有一些超越性,特别要讲学者情怀.
要在政治与学术、实践与学理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④.

2.
学科结构相对散乱,缺乏科学合理的发展定位理工科院校办:艾科和综合性大学办文科有所不同.
综合性大学一般都具有较深厚的人文社会科学文化基础,其办文科相对讲求学科体系的完整性,而理工科院校办文科则是在"以工为主"的前提下进行的,文科的发展应对理工科专业的发展给予关照.
作为管理者、决策者,应处理好传统工科专业、理科专业、人文社会科学专业之间的发展关系,科学定位人文社会科学在理工科院校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即要在文科与工科、文科与理科之间,在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之间,形成一个合理的"学科有机生态群落",让文科与其他理工科专业互融互补、相生相利.

目前,理工科院校的领导班子大都是自己培养出来的理工科出身的人员.
作为专家,他们的专业水平很高,但也不乏领导对文科的特有发展规律了解不多.
在"办什么样的文科"问题上,一些管理者未能将文科发展的内在规律与基本现实结合起来,更关注的是哪些专业容易招生、立竿见影,而不管这些文科专业特有的学科规范和学术传统.
不少高校匆忙办了一批文科专业,但学科结构散乱,尚未形成一种具有层次性和互动性的品牌学科体系,与原来的理工科专业完全两张皮,没有交叉和融合,且雷同度较高(如从表1中可以看出,不少高校在走向综合化的进程中,大都设置了国际贸易、会计学、工商管理、市场营销、法学、广告学等雷同度较高的文科专业).

3.
习惯于用工科的思维来要求和规范文科理工科院校办文科其实质是走向综合化,这意味着理工科院校传统的体制和制度都应有所创新.
文科有文科的特点和生长发展的规律.
只有当外部条件与文科的特点和规律相适应时,文科才能获得健康的发展.
但是长期以来已经创办了文科的一些理工科院校,并没有因文科的存在而改变和创新管理体制,却常常习惯于用工科的标准和方法来要求文科、管理文科,如不少院校都将获批科研经费的数额以及创造的经济价值等工科科研评价标准套用在文科科研评价上.

不可否认,理工科的管理制度和评价体系在许多方面对文科的发展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如系统的工程观念,实证、定量分析等),但是过分引用理工科的管理套路来规范文科,则有悖于文科管理的内在规律.
文科与工科思考问题的方式有很大的不同,文科侧重学术性、理论性,讲究思想的高度和观点的新颖,并以此来衡量和评价别人的成果;工科则注重实用性,往往以"有没有用"来衡量事物.
文科所产生的是显性的社会效应和潜在的经济效应.
如果用获得科研项目、取得重大成果、争取科研经费、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重要问题等工科标准来衡量文科,则势必难以理解文科的学科价值.

三、出路:革新办学观念,谋求特色发展在理工科院校这个特殊的环境里,人文社会科学要想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决不能走综合性大学的发展之路,而应该是根据自身的条件和实际,善于扬长避短、化弊为利.
在充分借鉴加州理工学院、清华大学等著名理工科院校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作者认为,理工科院校的文科发展必须革新办学观念,依托理工优势,将特色发展和内涵发展作为自己的努力方向.

1.
强化和内涵发展,而不应是全面发展应该看到,一般理工科大学大规模发展文科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
从教育资源的有效使用讲,普通理工院校的未来发展应安心工科,立足工科.
文科的规模过大,无疑要同其他学科争资源,最终丧失自己的工科特色和优势;同时规模也不宜过小,也要形成一定综合性的学科结构体系.
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这样传统意义上的重点工科高校在发展文科时,也不是全面发展,一般理工科大学更不可能全面发展文科.

1925年,加州理工学院在美国乃至全世界都已经小有名气,但全校仍然只有物理、化学和工程三个系.
针对是否增设新的科系,校董事会做出这样一个决定,除非新引进的专家、教授能开展和现有的物理和化学学科那样高水平的研究工作,否则不轻易增设新的科系.
这一年,学院开始聘请著名的哈佛大学历史、政治和经济系的系主任威廉加盟教授队伍,主要为本科生讲授经济.
历史、文学等核心课程,以后逐渐发展成为该校唯一从事文科教育和研究的人文社会科学系.
到现在,学校一直保持着"重质不重量"的优良传统,目前学校仅有学生2000多人,而人文社会科学系只可授予学士学位和一个以研究社会公共政策为主的横跨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和法学的博士学位.
但其文科却以独具的特色享誉全美,在经济学领域已经培养出了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⑤.

2.
依托理工优势,谋求特色发展在以理工科为主的学校中发展文科,自然会受到重理工轻人文的困惑.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对于这一发展劣势,只要我们正确对待,在体制上不断创新,也完全可以化弊为利,甚至于取得"借鸡下蛋"的优势.
目前,清华大学的文科学生,尤其是中文系的学生,毕业时非常抢手,除了因为其学校本身的高知名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也在于他们充分利用了自己的科技优势,让学生自发地倾向于与科技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而国家对于这方面的人才是非常缺乏的.
正如教育部社政司副司长袁振国所指出:"如报导'神五'、'神六'的发射,'神五'、'神六'的作用,光说它很了不得,有作用,很民族自信心,很现代化,是不行的,要把'神五'、'神六'的内在的东西,用人们所理解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让人们能充分意识到它的科技含量,清华大学在这方面有很大的优势.
写合同谁不会可是写一份技术的合同.
一个工程合同,就不容易了.
"⑥理工科院校具有一般综合性大学和以文科为主的大学所不具有的自然科学背景,有丰富的自然科学的方法和现代化的研究手段,对于深化研究内容,拓展研究领域,找到交叉研究的突破口和生长点十分有利.
如加州理工学院的基础文科的教学与研究也涉及文学、历史、哲学、语言等多个领域,但其所有的研究课题大都是在与工程、历史、哲学、政治、经济相联系的多学科环境下进行的.
以哲学为例,学校关注的是人类知识与判断本质的最基本的问题,尤其侧重于自然与社会科学哲学、道德与政治哲学、心理学哲学的研究.
在应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方面,学校则主要涉及经济学、法学、政治科学和计量史学,尤其强调用精密的科学方法进行经济、政治和公共政策之间的关系的研究.
开展这样的研究,正是这些理工科院校的优势所在.

所以,与综合性大学相比,理工科大学办文科的最大特点在于"理工背景",忽视这个背景,就很难与别人竞争,凸现"理工背景",就可能出奇制胜,关键是能否扬长避短,科学规划.
正如麻省理工学院的经验,所谓学校"文科的发展不能是漫无边际的,而要培植与工程、科学及数学直接相关的文科"⑦.

3.
转变办学观念,营造人文环境每个学科都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文化氛围,这种文化氛围对学科中的人员发展起着定向和规范作用.
文科与工科有着本质的不同.
工程学科的研究和探索是一种确定性、实证性的过程,它以实验为基础,与社会生产联系较密切,其研究结果往往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可感知性,社会效益较为明显;而文科的研究和探索则较为注重逻辑性、理论性,其成果往往比较抽象,社会效益不够明显,但其影响程度比较深.
文科的本质是一种批判精神,它的发展不依赖于"英雄所见略同",而特别讲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文科的这些基本属性决定了其对环境的基本要求是民主、自由、宽容和学术的独立特性.
如果一个学校没有这样一种氛围,没有那种"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精神,文科的生长和发展就会缺乏内在和持久的基本动力,或者说会出现"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的情况.

理工科学校办文科艰难,难的表现之一,体现在领导和管理人员的思想认识上,他们往往忽视文科的发展规律,自觉不自觉地按照工科的标准来要求和管理文科.
学校内不乏文科专业数量与文科专业布局,但缺乏厚实的人文气候与宽松的土壤环境.
现在,既然大多数理工科院校都已经确立了"以工科为主体,理、工、经、管、文、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的办学格局,那么我们管理干部的思想意识也应该渐渐由"工科脑袋"转变为"综台性脑袋"⑧,逐步建立适应文科特点、有利于文科发展的一整套管理体系和文化氛围.
否则,文科就难以办出水平、办出特色.

注释:①表格中的数据参考《我国高等院校趋同现象剖析——以单科性院校发展为例》(俞俏燕,邬大光著,发表于《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年1月),部分数据来源于相关学校网站2011年招生信息.
②教育部学位中心.
2007-2009全国学科排名[EB/OL].
http://yz.
chsi.
com.
cn/z/yz2010xkpm/.
③天津大学校歌[EB/OL].
http://www.
tju.
edu.
cn/xxgk/xydy/xhxqxg/.
④薄洁萍.
理工科大学如何办文科[N].
光明日报,2004-3-4.
⑤张弘,李冲.
MIT与CIT文科建设的比较研究[J].
理工高教研究,2005,(4).
⑥袁振国.
两课教学和文科建设[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⑦许放,杨珺.
工科大学文科发展路径探析[J].
中国高等教育,2006,(9).
⑧刘献君.
华中科技大学文科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思考[J].
高等教育研究,2001,(5).
(摘自《现代教育科学》2012年第04期作者/山东交通学院社会科学教学部张宝运山东轻工业学院外国语学院宋礼慧)基于产业集群的高校专业集群建设探析——以沈阳装备制造专业集群为例摘要:地方产业集群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等方面作用日益凸显,但也面临着高素质人才缺乏、素质结构不合理等制约因素.
建设与产业集群相适应的高校专业和学科集群不仅是高校学科建设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科交叉发展的必然趋势.
文章以建设适应产业集群发展的高校专业集群框架体系为目标,对沈阳装备制造专业集群进行了案例分析,并提出若干专业集群建设措施.

关键词:产业集群,专业集群,学科建设[基金项目:辽宁省2009年教育科学规划项目(JG09EB001).
]国内外的许多地区都已经通过发展产业集群迅速拉动了区域经济,产业集群已成为以提高区域竞争力乃至国家竞争力为目的的一项重要的产业政策内容.
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依赖于技术与管理人才的支撑,人力资源是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核心资源.
如美国的硅谷之所以能成为世界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中心就在于其拥有强大的人才资源,该地区拥有近1/4诺贝尔奖金获得者,7000多名博士,20多万名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工程师.
与之相比,人才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因素,最突出表现在高水平人才不足和素质能力与集群企业要求的不匹配等方面.
产业的集群化发展客观上要求高校的学科、专业实现集群化,培养出高水平复合型人才.
只有高校各专业以专业集群的形式出现,并参与到集群企业的技术创新中,才能解决当前产业技术创新中所面临的各种复杂性问题,提高产学研一体化水平,推动知识流动和技术创新,从而有效地提升高校为产业集群及地方经济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一、专业集群的内涵对于专业集群,目前尚没有统一的界定,但国外已经出现了诸如"学科集群"、"学科合作"、"课程集群"等概念和观点.
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学者提出"学科集群"的概念,认为专业背景、招生就业、学科建设等相关或相近的专业可以组成一个学科集群,例如该大学的生物医学学科集群包括肿瘤生物学、免疫学、微生物学、分子代谢和营养学,以及病理学系的分子发病机理和分子医学5个专业.
Lee(2008)等指出"学科合作"有利于课程的设计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的质量,促进学生的个人职业发展.
詹姆斯麦迪逊大学则主张采用多个课程组成"课程集群"来培养学生,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选择课程集群中的不同"套餐组合".
从国内来看,也出现了相关或相近的提法,如汪馥郁等(2008)认为学科集群代表了学科交叉发展、与地方经济互动发展的新趋势.
徐世浩(2010)在进行专业建设与区域发展的研究中提出"专业群"的概念,认为专业群是由一个或若干个办学实力强、就业率高的重点专业为核心专业,若干个工程对象、技术领域相近或专业学科基础相近的相关专业组成的一个集合体.
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教育发展规划提出,要围绕首都积极发展高端、高效、高辐射力产业的战略部署,重点建设首都经济、现代制造、信息技术、新材料、新医药、都市农业等十个"学科群".

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本文将专业集群界定为将产业集群的内涵由经济领域延伸到教育领域,具体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的教育机构间形成的具有相同或紧密相关专业技术基础的多个专业和学科的集合.
这种集合是以专业集群的核心专业为主,相关专业为辅,通过高校问、校企间在人才培养、专业设置、课程设计等方面不断的交流合作,培养出复合型的适应产业集群发展需要的实用型人才.

二、专业集群建设的框架体系建设与产业集群相适应的高校专业集群,需要从宏观外部环境、中观专业集群和微观专业建设三个层次进行系统分析:首先,综合分析政府、中介机构、产业集群等高校利益相关者在专业集群建设中的影响,根据相关产业集群的人才需求确定重点建设的专业集群类别.
地方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是高校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能够取得成效的重要保证;行业协会、信息中介公司等中介机构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高校间以及高校与企业间交流合作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为相关产业集群提供高素质人才保障是专业集群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
产业链是产业集群的核心,与之相对应也有"专业链",具体是指在专业背景、课程设置、就业情况等方面联系密切的一组专业,专业链条是专业集群的核心内容.
因此,建设专业集群,需要对产业链进行分析进而确定相关的专业链和专业集群,使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模式与区域产业结构、产业集群人才需求特点相匹配.

其次,采取学科建设等相关措施重点建设专业集群,最大化发挥专业间的协同作用.
一方面,对照专业链,完善相关专业集群,增删相关专业;另一方面,加强专业集群内部的集群建设,包括专业间的相关性分析,特别是核心专业和一般专业确定,集群的核心能力和一般能力确定,和适应专业集群教学需要的"双师"队伍建设等问题.

再次,微观专业建设方面,要对专业集群内部的具体专业设置现状、招生就业等信息进行分析,制定该专业的发展规划和发展目标,进行具体的专业建设,涉及到课程集群设置、培养方案制定、以专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实践教学与实训基地建设等问题.

三、与沈阳装备制造集群相适应的专业集群建设案例分析沈阳的大型机床、矿山设备、石化设备、输配电设备等装备制造业均位居全国前列,集群现象突出.
但是,同东南沿海部发达省份相比,制约产业集群发展的问题同样很突出,主要表现在复合型人才不足、人才资源分布不平衡、自主创新能力低等方面.
据统计,沈阳装备制造集群中相关专业技术人员68%在事业单位,其中正高职称人才98%在事业单位;研究生以上学历人才57%在机关和事业单位,43%在企业(顾英伟、杨威,2005).
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不足和分布不平衡已经严重地制约了沈阳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
作为中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沈阳装备制造产业集群面临的问题代表性强,因此,研究如何通过高校专业集群建设培养出适合沈阳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发展需要的高水平复合型人才,对其他产业集群也具有借鉴意义.

1.
分析产业链,确定专业集群.
对装备制造产业而言,从获取市场信息到最终满足市场需求,一般的产业链条为市场信息→产品设计(方案设计和图案设计)→生产准备(人、生产资料、设备和作业计划书)→毛坯生产(型材下料、铸造、冲压、焊接)→切削加工(传统加工和现代加工)→零件生产→零件组装→成品→销售→用户.
沈阳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主要涉及普通机械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文化机器制造等五大领域.
因此,与沈阳装备制造产业生产过程相关的专业主要集中分布在机械类、电子信息类,电气信息类,交通运输类、材料类等类别.
因为牵涉到的专业众多,无法一一列举,现以相关类别中20个主要专业为考察对象,利用UCINET6.
0网络分析软件分析各专业之间的联系.
序号1~20分别表示20个专业,两个专业之间的连线表示两者在专业背景、学术合作、资源共享和毕业生就业等方面存在密切关系,应归属相关专业链条的同一专业集群,两者之间无连线则表示两个专业在上述方面联系不大,本文采用专家访谈法绘出图1.

根据图1所示分解出5条相关的专业链,分别为:第一条,1.
2.
3.
4.
5.
13.
17.
18.
20;第二条2.
1.
3.
5.
14.
17.
18.
20;第三条3.
1.
2.
4.
9.
17.
18;第四条4.
1.
3.
7.
17.
19;第五条5.
1.
2.
10.
14.
16.
5条专业链条分别代表了机械类、机电类、控制类、模具类和电器类五大专业集群,这五大专业集群分别以机械设计及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控制理论与精制工程、模具设计与制造、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为核心专业.
如表1所示.

注:1.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
2.
机电一体化.
3.
控制理论与精制工程.
4.
模具设计与制造.
5.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
6材料成型与控制.
7.
工业设计.
8.
车辆工程.
9.
测控技术与仪器.
10.
能源动力.
11金属材料工程.
12.
材料科学与工程.
13.
焊接技术与工程.
14电气技术.
15.
铁道车辆.
16计算机控制技术.
17计算机辅助与制造.
18.
精密仪器.
19.
特种加工技术.
20.
设备运行与维护.
(该图采用UCINET6.
0软件生成)图1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相关的专业关系网络图表1与装备制造相关的专业集群体系构成表专业集群名称核心专业名称包含专业名称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控制理论与精制工程模具设计与制造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焊接技术与工程计算机辅助与制造精密仪器设备运行与维护机电类机电一体化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控制理论与精制工程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电气技术计算机辅助与制造精密仪器设备运行与维护控制类控制理论与精制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控制理论与精制工程模具设计与制造测控技术与仪器计算机辅助与制造精密仪器模具类模具设计与制造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控制理论与精制工程模具设计与制造工业设计计算机辅助与制造特种加工技术电气类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电气工程及自动化能源动力电气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2.
对照专业链条,构建专业集群.
确定专业集群后,需要对照专业链,结合相关高校的专业设置现状,不断完善专业集群,具体包括:第一,对照专业链,增删相关专业.
如上所述,与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相关的专业集群有5条主要的专业链,涵盖20个相关专业,通过对辽宁省高校现有专业设置与装备制造技术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可知,专业链中尚有个别专业在辽宁省高校未设置,如新能源汽车制造、高端装备制造.
因此,需要尽快申请设置相应空缺专业,构建完整的专业链.

第二,确定专业集群内部的核心专业和辅助专业及其对应高校.
专业集群内部由多个专业构成,有核心专业和辅助专业之分.
例如,在机械类专业集群中,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是核心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焊接技术与工程等是辅助专业.
相应地,在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中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及博士后流动站、国家重点学科的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就是该专业集群建设的核心院校,沈阳理工大学、沈阳工业大学等高校则为辅助院校.

第三,明确专业集群内部各专业的定位.
集群发展不仅要注重专业间的协同作用,也要注重各专业的特色发展问题.
例如同样是机械类院校,沈阳工业大学机械设计学院侧重数控和模具,主要研究方向为复杂表面加工测量理论与技术、数控技术与装备、特种加工工艺与装备、模具设计理论与制造技术、振动与噪声控制、现代机械传动等方面;辽宁装备制造职业学院则侧重培养实用性的技术人才,以就业为导向,重点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为机械类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专门的技术人才.

3.
基准集群和企业需求,发展专业集群.
第一,相关高校间形成装备制造类专业集群的高校联盟或"学术共同市场",加强学术交流和资源共享.
专业集群的内部的各专业可仿效"美国南部高校学术共同市场"进行交流合作(许悦,2008).
美国南部高校学术市场,由16个州158所公立高等院校组成"美国南部教育委员会",为各高校在校生提供了一个可以跨校、跨州相对自由选择专业和课程的学术联盟.
现阶段,我国仅在少数重点高校中设有一些校际间的课程互选,远没有达到其应有的效果.
开设有装备制造专业的沈阳高校通过此类联盟的建设,可以使各高校之间的教学与科研资源达到共享和优势互补,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复合型专业能力,还有利于高校教师进行合作科研,对重大科研项目进行联合攻关,从而对于提高产业集群竞争力,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发挥积极作用.

第二,吸收集群内企业的意见,设置新专业、课程体系和内容.
沈阳相关高校应针对为沈阳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培养人才,促进集群发展的目标,成立有集群核心企业高层管理或技术人员参与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在新增专业或专业方向设置、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吸收企业的意见,切实制定符合集群和企业需求的专业与课程设计方案,并且能够根据集群与企业的新需求对设计方案进行动态调整.

第三,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与集群企业合作建设"实训工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装备制造类专业是实用性很强的专业,培养的是集群中的企业急需的技能应用型人才.
毕业生走出校门就能直接就业上岗,实现学业与就业的零距离接轨,是建设与产业集群相适应的专业集群的重点.
教育部在2010年6月提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教高函[2010]7号),其目的就是培养一批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强的工程技术人才.
设有装备制造相关专业的高校需在该计划的指导下,密切与集群企业的合作,在企业内或校内建设实训平台,确保学生有较好的实训条件,加大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的比重,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第四,构建企业家与高校学科带头人之间的社会网络.
在专业集群构建中,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家与高校中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须形成社会关系网络,通过行业协会与学术团体开展的活动,以及建设俱乐部和论坛的形式加强信息沟通和技术交流.
而在专业集群内部,对不同学校之间,同一学校的同一学科和不同学科之间,各学科带头人之间也需要加强交流合作.
因为在各自为战的情形下无法实现优势互补,难以在产业融合的背景下进行学科交叉研究,因而要强化校际学科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逐渐形成既能具有自身专业化优势和特色,又能共同合作而具有协同优势的学科结构.

作者简介:孟韬,东北财经大学跨境教育研究中心副教授,经济学博士,主要从事产业组织、教育经济研究;孔令柱,东北财经大学企业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产业组织研究.
参考文献:1.
Lee,C.
.
InterdisciplinarycollaborationinEnglishlanguageteaching:Someobservationsfromsubjectteachers'reflections[M].
ReflectionsonEnglishLanguageTeaching,2008(2):35-382.
顾英伟,杨威.
装备制造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物流科技,2005(10):87-893.
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批准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的通知(教高函[2010]7号).
[EB/OL],2010.
6.
23.
4.
孙婧.
硅谷的成功对青岛高新区发展的启示[J].
经济前沿,2005(1):315.
汪馥郁,李敬德,文晓灵,等.
产学研结合的新模式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J].
创新科技,2008(2):14-156.
徐世浩.
经济转型背景下高校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衔接策略研究[J].
教育探索,2010(3):103-1057.
许悦.
"专业共享":美国南部高校"学术共同市场"的发展及启示[J].
辽宁教育研究,2008(3):110-112(摘自《经济师》2112年第4期作者/孟韬孔令柱)《我的阅读观》作者:朱永新定价:39.
00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简介:本书作者是近年来推广阅读的"第一人".
他提出了"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才会是一个美丽的城市"、"共读共写共同生活"、"改变,从阅读开始"等观点,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作者多年来笔耕不辍,写书读书,不但出版教育文集、坚持写教育随笔,与读者分享教育理念,同时为其他学者和一线老师出版的著作撰写了大量序言.
本书选择作者关于阅读的观点与部分精彩的序言,汇编成册,让读者走进他的阅读世界.

香港云服务器 1核 1G 29元/月 快云科技

快云科技: 12.12特惠推出全场VPS 7折购 续费同价 年付仅不到五折公司介绍:快云科技是成立于2020年的新进主机商,持有IDC/ICP等证件资质齐全主营产品有:香港弹性云服务器,美国vps和日本vps,香港物理机,国内高防物理机以及美国日本高防物理机产品特色:全配置均20M带宽,架构采用KVM虚拟化技术,全盘SSD硬盘,RAID10阵列, 国内回程三网CN2 GIA,平均延迟50ms以下。...

青果云(590元/年),美国vps洛杉矶CN2 GIA主机测评 1核1G 10M

青果网络QG.NET定位为高效多云管理服务商,已拥有工信部颁发的全网云计算/CDN/IDC/ISP/IP-VPN等多项资质,是CNNIC/APNIC联盟的成员之一,2019年荣获国家高薪技术企业、福建省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双项荣誉。那么青果网络作为国内主流的IDC厂商之一,那么其旗下美国洛杉矶CN2 GIA线路云服务器到底怎么样?官方网站:https://www.qg.net/CPU内存系统盘流量宽带...

酷番云-618云上秒杀,香港1核2M 29/月,高防服务器20M 147/月 50M 450/月,续费同价!

官方网站:点击访问酷番云官网活动方案:优惠方案一(限时秒杀专场)有需要海外的可以看看,比较划算29月,建议年付划算,月付续费不同价,这个专区。国内节点可以看看,性能高IO为主, 比较少见。平常一般就100IO 左右。优惠方案二(高防专场)高防专区主要以高防为主,节点有宿迁,绍兴,成都,宁波等,节点挺多,都支持防火墙自助控制。续费同价以下专场。 优惠方案三(精选物理机)西南地区节点比较划算,赠送5...

女版奥巴马退选为你推荐
申请snsprohibited禁止(过去式)英语怎么说?苹果appstore宕机苹果appstore打不开怎么办重庆电信断网这几天为什么重庆电信的网络总是这么不稳定cisco2960思科的2950和2960;3560和3750的区别在哪?outlookexpress如何开启OUTLOOK EXPRESS功能?美要求解锁iPhone如何看美版苹果是有锁无锁支付宝账户是什么什么是企业支付宝账户internetexplorer无法打开Internet Explorer 打不开了文档下载请问手机版wps如何把云文档下载到手机上的本地文档?
高防服务器租用选锐一 国外永久服务器 踢楼 狗爹 rackspace 浙江独立 华为4核 如何用qq邮箱发邮件 中国网通测速 服务器防火墙 腾讯网盘 hdsky 锐速 聚惠网 512内存 windowsserver2012r2 windowsserver2008 restart 删除域名 防盗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