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地理位置查询

地理位置查询  时间:2021-05-05  阅读:()
1基本情况表1项目名称丰都县G351线石柱界至高家镇段路面改造工程建设单位丰都县公路养护服务中心法人代表向坤国联系人谭川联系电话18996868888邮政编码408200通讯地址丰都县平都大道东段267号建设地点丰都县高家镇立项审批部门重庆市丰都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文号2019-500230-48-01-094156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G54道路运输业总投资6884.
3932万元环保投资125万元投资比例1.
82%占地面积18.
84hm房屋建筑面积/评价经费万元年能耗情况煤/万吨,煤平均含硫量/%电/万度油/吨天然气/万m3用水情况(万吨)分类年用水量年新鲜用水量年重复用水量生产用水///生活用水///合计///1.
1项目由来丰都县G351线石柱界至高家镇段公路主要位于丰都县高家镇,是连接石柱与丰都的重要道路,担负着区县间繁重的物资运输(砂砾、砂、煤炭)及人流运输任务.
路线总长21.
365km,设计时速40km/h,标准路幅宽度8.
5m,公路等级为二级公路.
目前部分道路路面已出现龟裂、坑槽、防护栏损毁等情况,致使车辆通行困难,存在安全隐患.
为了加快项目沿线乡镇的快速建设,改善道路运输条件,提高区域公路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丰都县公路养护服务中心拟实施"丰都县G351线石柱界至高家镇段路面改造工程"(以下简称"改建项目").
重庆市丰都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丰都发改委发[2019]373号文件《丰都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审批丰都县G351线石柱界至高家镇段路面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确定本项目属于交通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目标任务项目——丰都县G351线石柱界至高家镇段路面改造工程.
2续表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改建项目应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157.
等级公路环评类别"的有关规定,本项目为二级公路道路改扩建,改建项目于K2192+500~K2193+000段及K2193+100~K2193+600段有1000m(12t,N3注:M1,M2,M3,N1,N2,N3和GB1495划定方法相一致.
摩托车、拖拉机等应另外归类.
根据《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各类型车在离行车线7.
5m处参考点的单车能量平均辐射噪声级按下式计算.
小型车:Los=12.
6+34.
73lgVS中型车:LoM=8.
8+40.
48lgVM大型车:Lol=22.
0+36.
32lgVL式中:S、M、L分别表示小、中、大型车;Vi该车型车辆的平均行驶速度,km/h.
项目设计车速40km/h,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及混凝土路面,小、中、大型车辆单车行驶辐射噪声级,预测结果见表6-6.
表6-6营运期各车型单车行驶平均辐射噪声级单位:dB(A)道路名称小型车中型车大型车改建项目(7.
5m处)68.
2473.
6580.
18(3)废水项目营运期不产生废水,评价主要考虑降雨产生的运营期路面径流.
公路路面径流污染物主要是悬浮物、油及有机物,污染物浓度多受限于多种因素,如车流量、车辆类型、降雨强度、灰尘沉降量和前期干旱时间等,因此具有一32续表6定程度的不确定性.
根据目前国内对南方地区公路路面径流浓度的测试结果,降雨初期到形成路面径流的30分钟内,水中的悬浮物和石油类浓度较高;半个小时后,其浓度随着降雨历时延长而较快下降,降雨历时40~60分钟后,路面基本被冲洗干净,路面径流污染物浓度基本稳定在较低水平.
改建项目路段未设置收费站和生活服务设施,不存在收费站生活废水.
在营运期,水污染源主要为路面雨水,将流入公路两侧建成的雨水沟,对水体造成轻微影响.
(4)固体废物改建工程建成后,沿线不设置收费站和公交站,无固体废物产生.
33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表7内容类型时段排放源污染物名称处理前处理后浓度产生量浓度产生量大气污染物施工期施工作业机械车辆TSPCO、NOX、沥青烟/少量/少量营运期汽车尾气NO2////水污染物施工期施工废水SS/少量/全部回用生活污水SSCODNH3-N//依托周边居民已建设施固体废物施工期土石方开挖等弃方9845m3合理设置弃渣场涵管清淤污泥1155m3合理设置弃渣场施工人员生活垃圾6t环卫部门噪声施工期各类施工机械噪声:82~100dB《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2011)营运期交通噪声声环境质量标准4a类:昼间≤70dB、夜间≤55dB主要生态影响、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不够时可增加篇幅)7.
1景观影响分析7.
1.
1施工期景观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的路基开挖、设施摆放、材料堆放等均严重破坏征地范围内的原有地貌,形成与施工场地周围环境反差极大、不相容的裸地景观,从而对人群的视觉产生极大冲击.
由于工程区土壤的扰动,在雨季,松散裸露的坡面易形成水土流失,导致区域土壤侵蚀模数增大,对周围植被产生影响,从而对区域景观环境质量造成不利影响;在旱季,松散的地表在有风天气和车辆行驶时易产生扬尘,扬尘覆盖在附近植被表面,使周围景观的美感大大降低.
待道路主体工程和附属配套设施及绿化美化完成,将逐步恢复施工期间所造成的景观破坏.
施工期,工程在海拔200-1000m范围内修建,公路沿线施工围栏和施工车辆等将会造成景观视觉的下降,由于评价区域地貌多为"V型"河谷,工程建设对评价区景观视觉的影响程度多数地段属中34续表7度和弱度,无强度影响地段.
7.
1.
2营运期景观环境影响分析改建项目的技术指标不变,仍为二级公路,设计速度40km/h,公路的平、纵、横指标维持旧路技术标准不变,公路改造过程中充分利用旧路,不改变原有道路的线形、纵坡及路面宽度,只对路基、路面及排水进行整治.
工程营运期间期,评价区景观多样性指数将略有提高,斑块密度、景观形状指数、周长-面积分形维数等景观指数将有所增大,最大斑块指数保持不变.
由于本项目建设不涉及新增占地,因此评价区内的建筑景观、水域景观、公路景观、植被景观等的景观指数保持不变.
项目不会对周边植被或耕地造成破坏,从项目所在地整个区域看,公路建设对区域景观生态格局造成的影响较小.
项目营运初期,原有公路的路面改造,增大通行者的视角,可能带来一定的景观视觉冲击;项目运行后期景观视觉冲击将逐渐减弱.
本项目建设沿既有道路改造,不涉及路面、路基的拓宽,项目弃渣、弃土等都运送至生态红线以外的区域,公路边坡和临时用地采取绿化处理,最大程度恢复原始生态景观,不会对自然保护区产生影响.
从景观生态学方面分析,总体来说,项目对现有景观功能与稳定性、景观质量影响以及景观冲突度造成的影响较小,建设项目整体上不会对评价区内的景观产生显著的不良影响.
7.
1.
3景观生态体系的保护措施项目主要采取的保护措施如下:①加强用地范围内的土地资源与临时占地的管理与保护,精心设计,合理规划布局,严禁计划外占地,严禁不合理堆放.
②合理安排工期,尽可能避开暴雨季节进行大规模路基开挖,避免雨水对地表土壤的冲刷和破坏.
③施工人员进场后,立即进行生态保护教育,严格施工纪律,不准踩踏、损毁施工作业带之外的农作物和草木,要求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文明施工,自觉树立保护生态和保护植被的意识.
④严格执行各项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对路基路面工程区、绿化工程区进行生态保护,防治水土流失.
施工的同时,边进行土地整治、覆土植被,避免35续表7形成新的水土流失.
⑤临时占地结束后,应尽早进行土地平整和植被等的恢复工作.
7.
2土地利用影响分析项目为改扩建道路项目,不增加占地范围.
项目占用地类型为公路用地,建设用地均处于原有道路红线范围内,不会对地区生态环境产生明显影响.
7.
3对沿线动、植物影响分析7.
3.
1施工期对动物的影响分析(1)对爬行动物影响分析评价区内受影响的爬行类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后,有可能捕杀工程区及附近的爬行类动物.
在施工过程中,工程施工机械、施工人员进入工地,原材料的堆放等均可直接伤害到项目用地范围内的动物.
施工过程虽然会使项目占地区及施工影响区内的动物受到影响,导致其种类和数量的减少,但造成的影响并非无法恢复.
项目建设完成后,随着其生境的恢复,整个项目区内的动物的种群数量将很快得以恢复.
(3)对鸟类的影响分析施工期间,施工机械噪声可能会对保护区的某些鸟类会造成干扰和惊吓.
但鸟类能凭借自身的飞翔能力离开施工影响区域,寻找适宜的栖息地.
只要施工过程没有影响到鸟类集中的栖息或繁殖地,就不会影响公路沿线鸟类种群及其长期生存繁衍的环境.
现场调查表明,本公路改造工程不涉及改变线性、路面及路基宽度,该道路已经运行超过20年,道路沿线没有鸟类集中的栖息或繁殖地,更没有保护鸟种的固定繁殖地.
(4)对兽类的影响预测分析能对评价区内兽类正常活动造成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人为活动、施工开挖、机械碾压、施工噪声和施工损伤、灯光、震动等.
其中人为活动包括产生噪声和猎捕行为;施工噪声、灯光、震动等将使工程附近的动物远离工程区;施工挖掘、弃渣倾倒等可能将小型哺乳动物等活动范围相对较窄、营洞穴生活的小型兽类造成损伤.
项目施工完成后,造成影响的人为活动逐渐减少,植被数量及质量都会慢慢得36续表7以恢复,随着生态环境的好转,评价区内大部分外迁的兽类会陆续回到原来的栖息地.
(5)对水生生态的影响分析本工程建设过程中无涉水工程,项目全线不涉及桥梁建设与施工,其对水生生态的主要影响表现在:如因施工管理不当,施工人员将施工废水排入沿线地表水体,将导致水环境质量下降,从而改变原有的适合鱼类生存的水体条件,鱼类将栖迁到别处,导致评价区鱼类密度明显降低.
另据调查,评价区内无有记录的产卵场、索饵场和越冬场分布,故不影响鱼类物种资源的保护.
工程建设完成后,原有的鱼类资源及其生息环境将逐渐得以恢复,整个流域内鱼类的种类及其数量均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
7.
3.
2施工期对植物的影响分析(1)工程新增占地直接导致的植被生物量及生产力损失根据工程设计和现场调查,本项目建设不存在新增占地,因此因新增占地直接导致的植被生物量及生产力损失为零.
(2)对生态系统结构完整性和连续性造成的影响从系统对干扰反应的意义进行定义,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阻抗和恢复两种特征阻抗用以表示系统在面对环境变化或潜在千扰时进行反抗或阻止变化的能力,为偏离值的倒数;而恢复用以表示系统被改变后返回原来状态的能力.
因此,可以通过对恢复稳定性和阻抗稳定性的度量来衡量自然系统的稳定状况.
1)恢复稳定性分析恢复稳定性与高亚稳定元素的数量和生产能力较为密切.
工程改造完成成后,建设范围内各种土地类型未发生变化,评价区生态系统生物量未发生变化.
因此,项目建设引起的干扰可以承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不会发生改变,但仍然需要对该占地进行生态补偿.
2)阻抗稳定性分析阻抗稳定性是由自然系统中生物组分异质性的高低决定的.
改造公路沿线植被主要为草地、灌丛和农业用地.
对于林地和草地植被而言,公路不会造成植物散布的阻隔,通过花粉传播植物仍能进行基因交流,种子生产和种子库更新等过程也不37续表7会被打断.
因此,现有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不会因此发生改变,加之群落结构较为简单,由不同植物群落组成的生态系统结构也不会发生改变,生态系统的功能和其中的生态关系仍能延续.
项目建设不征用新土地,对生态系统影响较小,对评价区域的生态效能影响不大.
综上所述,本区域内绝大部分的植被面积和植被类型没有发生变化,即对本区域生态环境起控制作用的组分没有变动,生态环境的异质性没有发生大的改变.
因此,项目建设不会改变现有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功能的连续性.
7.
3.
3施工期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措施(1)植被影响的防护与恢复项目应对弃渣场等临时占地进行全面复绿,种植区域常见易活树种,与周边景观相符,减少工程区内的施工痕迹,改善临时占地的生态环境,然后让其自然恢复.
(2)对动物的保护措施在施工中严格控制线外扰动,尽量减少施工对动物生境的破坏以及施工后及时进行植被恢复.
施工中防止燃油泄漏;施工过程中应对工程固废、废水进行快速、有效处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为动物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施工期间应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宣传,加强野生动物保护的宣传.
7.
3.
4运营期对动物多样性影响分析公路改造完成投入营运后,破损路面的修复,会一定程度上减轻交通噪声对沿线野生动物正常的栖息和繁殖产生的负面影响.
公路交通产生很多干扰因子(噪声污染、视觉污染、污染物的排放),其中噪声污染影响显著,动物选择生境和建立巢区时通常会回避和远离本项目公路.
由于本项目是公路改造项目,完全利用原有的路线和路基,原有公路存在超过20年,周围的野生动物早已适应了这样的生存环境.
所以.
交通致死导致的野生动物数量的减少,占评价范围内野生动物数量减少总量的比例较小,公路交通运输不会对评价区内野生动物的生存构成重大威胁.
(1)对动物阻隔影响分析改造后公路仍为二级公路,但破损路面的修复,会一定程度上减轻对动物的阻隔,也可作为项目区动物穿行的通道,因此本项目不会阻碍项目区动物各种群之间38续表7的交流.
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对项目区动物阻隔产生的影响很小.
(2)环境污染对动物的影响公路营运中来往车辆产生的噪声、排放的尾气以及产生的径流污水等将对路侧动物的生存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交通噪声、车辆灯光等则会影响到动物的栖息与繁殖,会对动物选择生境和建立巢区的行为产生影响,它们会尽量选择回避路侧区域,导致评价范围内动物种类和数量的减少,公路工程的影响区域一般在200m范围内.
由于动物具有迁移能力,能够迅速迁徙出受影响的区域,且原有公路已经存在超过20年,受项目影响的区域内的野生动物也基本迁出本区域,所以本项目的营运对野生动物的影响较小.
7.
3.
5运营期对沿线植被及植物资源的影响公路投入运营后,可能导致林地边缘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沿林缘至林内的梯度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从植被分布情况来看,以灌草丛为主,另外还有部分针叶林等.
而公路两侧10~50m范围内多为阳生的灌丛和草丛.
项目营运期汽车尾气及外来人员、路人的不文明行为可能对保护区植物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项目区空气质量良好,环境容量大,汽车尾气中的有害气体扩散后对植物的影响十分微小;在保护区路段采取设置保护野生动植物警示标志;同时相关部门应加大对保护植物的保护,加强监管力度,一旦发现采摘和破坏保护植物的人员,依照相关法律法规严惩不贷.
通过以上措施可降低公路运营期对野生植物的影响.
公路投入运营后,将采取工程和植物措施对施工基地进行植被恢复,不存在对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施工期路基开挖及施工机械的进出,为入侵植物的入侵创造了条件.
运营期若不加强管理和控制,入侵植物会泛滥,破坏植物物种多样性.
公路建成后,项目的运营不会对周围地区植被组成、结构与多样性产生不利影响.
公路两侧及边坡通过植草种树等绿化措施,并辅以定期的维护,可以改善公路沿线的生态环境质量.
通过以上措施可降低公路运营期对野生植物的影响.
7.
3.
6运营期生态保护措施(1)野生植物保护措施运营期加强边坡及临时占地植被恢复区的绿化养护工作,聘专人负责绿化的浇39续表7水、修剪、除草、打药、补苗等工作,确保树木无死树、枯枝,草坪无裸露地面、无成片枯黄.
本项目建设不涉及新增永久占地,不存在因工程建设导致野生动物栖息地减少的情况.
(2)野生动物保护措施运营期工程对野生动物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加强了道路对两侧野生动物的阻隔作用随着车流量和人为活动的增加而增强,同时人流量增大也带来了更多的垃圾和污染.
因此,运行期要做好以下保护措施:①所有宣传标牌在运营期保留,主要提示"禁止车辆鸣号"、"限制车辆速度"、"人员请勿停留"等内容.
②通过宣传标牌提示车辆坚决禁止超速行驶.
建设方应保证每个车辆驾驶人员都知道该道路的车速限制,通过限速来避免车辆撞、压伤害动物.
如果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发现野生动物停留在公路上,驾驶员应停车等待,待野生动物离开后再继续前行,严禁鸣笛对其造成惊吓;如果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发生碾压野生动物时,驾驶员应在安全区域停车,下车查看受压动物情况,与动物保护部门取得联系,积极参与救治.
③组织人员及时维修、维护动物通行区域和宣传标牌等动物保护设施,保证保④制定运输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意外事故的应急预案;⑤进行长期的生态监测,掌握区域野生动植物变化情况.
7.
4环境风险预测分析7.
4.
1生态危害对评价区生态系统带来威胁的主要因素:外来物种入侵保护区后产生的生态危害.
对生态系统造成的直接影响:通过与保护区内现有物种竞争食物、占据保护区物种生态位、抑制其它物种生长、直接拖杀现有物种等途径,导致其种类和数量减少,甚至面临颜危或灭绝的危险.
生态系统造成的间接影响:在外来入侵物种直接减少保护区物种的种类和数量的基础上,形成单优群落,间接导致依赖这些物种而得以生存的其它物种的种类和数量的减少,进而导致生态系统的单一化,甚至退化,40续表7使保护区的自然景观发生改变甚至被破坏.
另外,外来入侵物种还将对生态系统的遗传多样性进行污染,造成一些植被的近亲繁殖及遗传漂变.
7.
4.
2造成危害的概率外来物种入侵的概率受两个方面的影响:第一,工程建设过程中外来人员带进外来物种和植被恢复选用外来植物进行绿化的机率.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由施工人员无意带入外来物种对建设项目所在地造成生态危害的事件在我国尚未有先例,而通过从外地引种植物引起生态危害的事件占有一定的比例,但通过引种造成外来物种入侵的现象完全可以通过禁止引种外地物种而被杜绝.
第二,外来物种的生存机率和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危害的机率.
根据现有研究资料,大约10%的外来物种可在新的生态系统中自行繁衍,其中又有约10%可能带来危害,亦即大概有1%的外来物种存在危险.
由此看来,根据概率乘法原理,在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下,工程建设引起外来物种入侵的机率是比较低的.
7.
5项目对高家镇生态红线的影响分析改建项目于K2192+500~K2193+000段及K2193+100~K2193+600段,有长约1000m的改造路段位于丰都县高家镇生物多样性及水土保持生态红线内,属于一般区域,工程永久占地8500m2,本次改造是在原有道路的基础上进行路面的改造等工作,不涉及道路的拓宽、道路的改线等内容,整个施工过程中不涉及新增建设用地.
目前道路穿越生态红线段全线均采取隧道穿越方式,为无害化穿越方式(方斗山隧道).
因此,其对丰都县高家镇生物多样性生态红线整体的结构和功能影响甚微.
41环境影响分析表88.
1施工期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简要分析改建项目为交通道路建设工程项目,污染影响主要为施工机械废气和噪声、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扬尘等影响.
8.
1.
1施工期废气影响及防治措施⑴环境影响项目施工期大气污染物主要为扬尘、施工机械尾气及沥青烟.
由于施工期间所需沥青均外购,不设置沥青熬制、搅拌等设施,仅在道路铺摊时有少量沥青烟产生.
施工人员生活依托周边餐饮业,因此不产生施工人员生活废气.
因此,施工期间主要大气污染物为施工扬尘和施工机械尾气.
①施工中,路基开挖、水稳层摊铺和材料运输堆放以及其他施工活动过程中产生扬尘.
根据同类型施工资料,在不采取措施情况下,施工扬尘其影响范围主要在高空10m,水平100m内.
为减少起尘量,有效地降低其对周边居民正常生活产生的不利影响,在有敏感点分布的地区施工应加强定期洒水降尘措施.
研究表明,通过洒水可有效地减少70%的起尘量.
同时对施工区材料堆场的采取防尘网遮盖措施.
应加强运输车辆管理,采取加盖蓬布遮挡,对进场施工场地的运输车辆轮胎进行冲洗,避免将泥土带入沿线集中居民区,同时对积尘较大的施工区和施工场地外200m的运输道路进行洒水(平时2~3次,7~9月4~5次),可使空气中的扬尘量减少70%以上,有效减少扬尘对附近环境空气及敏感点的影响.
②各种燃油动力机械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燃油废气和运输车辆排放的汽车尾气,其污染物主要是碳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燃油机械为间断工作方式,且施工现场开阔利于废气扩散,产生的CO、NO2对周围敏感目标影响较轻.
⑵减缓及防治措施为减少公路建设施工过程中路基开挖、物料运输以及施工机具产生的粉尘、废气对环境空气的不利影响,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已采取如下具体的污染防治措施:①施工单位建立制度、落实专人、安排资金,严格执行控制扬尘七项强制性规定,包括设编制控尘方案、置施工围挡、施工场地硬化、渣土密闭运输、设置42续表8冲洗设施、落实湿法作业、建筑材料覆盖强制规定,还要求落实预警应急措施等内容.
②严防运渣车辆冒装撒漏.
密闭运输土石方、建筑垃圾或其他物料.
对驶出场地的车辆进行冲洗,土石方运输车辆按照制定的路线,运往本项目低洼边坡,同时在土石方倾倒点采取湿法作业,加强洒水次数,加高防尘围挡.
③采取湿式作业,施工场地配套洒水防尘设备,加强洒水防尘.
施工场地合理布置运输车辆进出口,出施工场地的车辆在出口处冲洗轮胎泥土,冲洗废水设沉淀池处理.
④露天堆放水泥、灰浆、灰膏等易扬撒的物料,应当设置不低于堆放物高度的密闭围栏并予以覆盖;散装物料(水泥、河沙等)运输应密闭(加盖或者遮挡)运输.
⑤施工场地配套洒水车,在干燥天气对施工场地进行洒水作业.
⑥施工现场不设置混凝土拌合站,外购商品沥青混凝土.
定期对施工机械设备进行维护,使其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减小施工机具尾气的产生和污染物排放.
⑦施工营地燃料采用液化气作为燃料,禁止燃煤.
改建项目施工过程产生废气有限,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后,可有效削减废气和粉尘的排放量,使扬尘影响局限在施工作业区50m范围内,将不利影响降至最低.
项目所在区域为农村环境,污染物便于扩散,污染过程是短暂的,随着施工期的结束,污染随之结束.
8.
1.
2噪声影响及防治措施(1)噪声源施工期噪声主要来源于施工机械,如振捣碾、切割机、空压机等其噪声源强在80~90dB左右.
施工噪声将会对周围声学环境产生严重影响,极易引起人们的反感,所以必须重视对施工期噪声的控制.
材料和弃渣等运输车辆产生的噪声虽然也比较大,但其属于移动源,并且持续时间短,对环境影响不大.
(2)噪声计算及结果分析鉴于施工场地的开放性质及施工机械自身特点,不易进行噪声防治,只能从声源上控制和靠距离、绿化等自然衰减,尽量降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按《环境影响43续表8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
4-2009如下模式计算出主要施工机械噪声声级随距离衰减情况.
Lp2=Lp1-20lg(r2/r1)式中:Lp1——受声点P1处的声级;Lp2——受声点P2处的声级;r2——声源至P1的距离(m);r1——声源至P2的距离(m).
根据计算公式,结合我市对建筑工地的噪声污染监测的实际情况,不考虑障碍物如场界围墙、树木等造成的衰减.
计算出噪声随距离变化情况见表8-1.
表8-1施工噪声影响预测结果单位:dB(A)距离(m)5102030405080100110130150200峰值878175716967636160595755一般情况787266626058545251504845由表8-1可知,一般情况下,按环境噪声2类标准衡量,施工噪声昼间、夜间分别在110m、350m外可达标.
考虑到施工场地噪声分布的不均匀性(施工场地噪声峰值的出现),按环境噪声2类标准衡量,其可能影响的范围昼间达110m,夜间达350m.
显然,施工噪声将会给局地声环境产生一定影响,特别是夜间影响更为明显.
②敏感点影响预测改建项目沿途200m范围内主要敏感点为高家镇居民、下场坝居民、余家坡居民及道路沿线居民,评价对临近敏感点进行分析.
表8-2主要敏感点处噪声预测结果敏感点名称距施工场地最近距离(m)最大影响值(dB)超标值(dB)昼间夜间高家镇居民区等5871732余家坡居民点10811126根据表8-2,项目施工机械噪声对距离较近的敏感点影响较大.
(2)减缓及防治措施项目施工过程中采取如下措施:①建设单位与施工方签订施工承包合同时,已将建筑施工噪声防治纳入合同中,明确施工单位的尘污染防治责任,在未取得施工许可证的前提下不得施工.
44续表8②施工单位已选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施工机具,使用低噪声机具和施工工艺,降低噪声源强.
施工单位在使用推土机、挖掘机等施工机具的时候,昼、夜间场界噪声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要求.
同时加强施工机械的维护保养,保证机械始终处于良好运行,避免由于设备性能差而使机械噪声增大的现象发生.
③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施工时序,减少施工期噪声对环境敏感点的影响.
④禁止夜间(22:00~次日凌晨6:00)施工作业,避开车流高峰时段运输;加强驾驶员环保意识宣传工作,行经居民小区、学校等路段时禁鸣、减速.
⑤在施工道路红线边界采用不低于1.
8m的可移动式施工硬质围挡阻隔噪声.
⑥控制施工机械在道路红线范围内作业,不得越界施工,并采取全程禁鸣措施.
⑦施工单位已在施工期间在施工场所公示项目名称、项目建设内容和时间、项目业主联系方式、施工单位名称、工地负责人及联系方式、可能产生的噪声污染和采取的防治措施.
8.
1.
3振动影响及防治措施振动影响,主要是汽车、空压机等作业时所造成,其中汽车、空压机作业时产生的振动振级在75~83dB左右.
采取减缓措施:①限制在集中居住区等敏感点处的重型车辆和过大震动作业.
②加强管理,合理安排车辆运输作业时间,注意对设备的检修和保养.
③优选低振动设备,对高噪声设备采取设置减振、消声等方式降低振动影响.
采取上述措施后,振动影响能得到较好的控制,对环境的影响将会大大减小.
8.
1.
4固废影响及防治措施(1)环境影响改建项目固废主要有生活垃圾、施工弃渣及涵管清淤污泥.
施工期产生的生活垃圾经统一收集后送城镇垃圾转运点处理,更换的防护栏、钢筋砼护栏以及标识标牌外卖至物资回收单位,对环境的影响不大.
施工弃渣及涵管清淤污泥送至弃渣场消纳,对环境影响不大.
(2)减缓措施施工中产生的弃渣及时送至弃渣场消纳处置,临时堆放的弃渣等采取篷布遮盖45续表8措施,禁止随意倾倒,并做好了渣场的生态保护、恢复和水土流失控制措施.
项目弃渣场、施工场地需建设排挡、排水措施,施工后期加强弃渣场、施工场地的生态保护及恢复.
8.
1.
5废水影响及防治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废水主要包括施工机械废水、施工废水及施工人员生活污水.
施工机械废水包括跑、冒、滴、漏的油污及露天机械被雨水冲刷产生的含油废水,施工废水包括施工场地废水,砂石骨料加工系统产生的清洗废水,其主要污染物为SS和石油类.
防治措施:项目项目不新建施工生活营地,施工人员生活利用租赁民房,生活污水利用旱厕处理后用作农肥,浇灌农户已有果园、菜地、耕地,不外排.
不会对地表水环境造成污染.
8.
2营运期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简要分析改建项目为道路工程,其项目营运期主要环境影响为交通噪声、汽车尾气的影响.
8.
2.
1环境空气影响分析及措施营运期本项目沿线无服务区、车站等集中式排放源,项目营运期加强绿化带的建设,同时,随着CNG等清洁能源汽车的大力推广,项目对沿线环境空气的影响较小.
8.
2.
2废水改建项目竣工通车后,对水环境主要为路面径流影响,在正常运行情况下,主要污染问题为路面含油废物、车载污染物落尘等被雨水冲刷进入雨水沟,进入地表水体.
其主要影响因素为SS和石油类,由于路面雨水径流的污染物浓度较低,加之河流的稀释、自净作用,径流污染物汇入河流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其污染物的浓度已大大被稀释而降低到非常低的程度,对河流水质产生污染影响小.
减缓及保护措施:根据上述分析,地表径流所含污染物来源主要是路面的污染物,所以路面的控制可以很好的减轻地表径流的污染,可以采用以下措施,可以很好的减轻地表径流的污染物数量和浓度,减轻其对水环境的影响:46续表8①完善道路排水设施;加强排水系统维护,定期检查,确保降水畅通排泄.
②加强道路营运管理,减少发生事故而造成路面污染;同时应禁止没有足够防护设施的运输车辆上路.
采取上述措施后,其地表径流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小.
8.
2.
3交通噪声营运期改建项目全线于2003年进行公路改造,已运行17年,改建项目的技术指标不变,仍为二级公路,设计速度40km/h,公路的平、纵、横指标维持旧路技术标准不变,公路改造过程中充分利用旧路,不改变原有道路的线形、纵坡及路面宽度,只对路基、路面及排水进行整治.
后续车流量增加不大,本次评价根据现状监测数据进行分析,项目建成后,近期改建道路沿线临路一侧夜间噪声超标11dB,通过监测,现状声环境敏感点不存在超标.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
4-2009)和《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营运期交通噪声预测模式如下:a)第i类车等效声级的预测模式.
.
.
.
.
.
(1)式中:Leq(h)i—第i类车的小时等效声级,dB(A);—第i类车速度为Vi,km/h;水平距离为7.
5米处的能量平均A声级,dB(A);Ni—昼间,夜间通过某个预测点的第i类车平均小时车流量,辆/h;r—从车道中心线到预测点的距离,m;(A12)适用于r>7.
5m预测点的噪声预测;Vi—第i类车的平均车速,km/h;T—计算等效声级的时间,1h;Ψ1、Ψ2——预测点到有限长路段两端的张角,弧度,见图8-1所示;47续表8图8-1有限路段的修正函数,A—B为路段,P为预测点L—由其他因素引起的修正量,dB(A),可按下式计算:——由其他因素引起的修正量,dB(A),可按下式计算:(2)(3)(4)式中:ΔL1—线路因素引起的修正量,dB(A);ΔL坡度—公路纵坡修正量,dB(A);ΔL路面—公路路面材料引起的修正量,dB(A);ΔL2—声波传播途径中引起的衰减量,dB(A);ΔL3—由反射等引起的修正量,dB(A).
b)昼间或夜间预测点接到的交通噪声值应按式(5)计算:(2)模式中参数的确定①交通量工程昼间、夜间交通量,车型比、昼夜比详见表1-4、1-5、1-6.
②各型车辆的平均辐射声级噪声预测参数中各型车辆行驶的平均辐射声级Lw按下列各式确定:小型车Lw小=12.
6+34.
73lgVS+ΔL路面中型车Lw中=8.
8+40.
48lgVM+ΔL坡度大型车Lw大=22.
0+36.
32lgVL+ΔL坡度式中:右下角注S、M、L——分别表示小、中、大型车;Vi——该车型车辆的平均行驶速度,km/h.
③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及混凝土路面,小、中、大型车辆单车行驶辐射噪声级,在不考虑纵坡修正的情况下,预测结果见表6-6.
④噪声传播途中遇建筑物、地形、地物、路堤路堑等障碍物将引起附加衰减.
树林衰减:树林高度为4.
5m以上时,当树林深度为30m时,衰减量为5dB(A);当树林深度为60m时,衰减量为10dB(A);最大衰减量为10dB(A).
48续表8农村房屋的障碍衰减:一般农村民房比较分散,对噪声测得附加衰减量估算按表8-3取值.
表8-3农村房屋衰减量建筑物占地面积*噪声衰减量第一排建筑40-60%3dB(A)70-90%5dB(A)每增加一样增加1.
5dB(A),最多为10dB(A).
注:"*"表示建筑物占预测点与路中心线间面积的百分比.
⑤路堤和路堑对噪声直射传播产生阻碍,形成绕射衰减,衰减量可根据声程差由菲涅尔曲线查出.
声程差&可按下式计算.
&=(a+b)-L(m)对于路堤:(m)式中:a——声源到路堤顶点的距离,m;b——预测点到路堤顶点的距离,m;L——声源到预测点的直线距离,m;h1——车辆噪声源的等效高度,取1m;h2——预测点高度,m;X——预测点到路堤顶点的水平距离,m;B——路堤顶点到声源的水平距离,取路基宽度的一半,m.
对于路堑,(m)(m)(m)式中,D——预测点到声源的水平距离;其它符号含义同上,单位均为m.
⑥城市道路交叉路口噪声(影响)修正量交叉口的噪声修正值(附加值)见表8-4.
表8-4交叉路口的噪声附加量受噪声影响点至最近快车道中轴线交叉点的距离(m)交叉口(dB)≤40349续表8401000(3)预测源强的确定参照《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根据车流量,按照设计时速40km/h,在不考虑纵坡修正的情况下,计算出不同车型的辐射噪声级于表6-6.
(4)交通噪声影响预测结果以道路两侧地形开阔、无建筑物阻隔来预测道路(道路中心线)两侧水平距离10m、20m、30m、40m、50m、70m、100m、150m、200m处等接收到的交通噪声值,拟建项目预测结果见表8-5.
表8-5拟建项目交通噪声影响预测结果单位:dB(A)道路名称预测年预测时段与道路中心线距离(m)102030405070100150200丰都县G351线石柱界至高家镇段路面改造工程2027昼间67.
764.
662.
761.
460.
458.
857.
155.
053.
4夜间62.
859.
757.
956.
655.
553.
952.
250.
148.
62035昼间68.
164.
963.
161.
860.
759.
257.
455.
453.
8夜间63.
260.
058.
256.
955.
954.
352.
650.
548.
9改建项目道路两侧应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4a类标准.
拟建道路达标距离见表8-6.
表8-6拟建道路两侧交通噪声达标距离道路名称预测时段距离道路中心线距离(4a类)昼间夜间丰都县G351线石柱界至高家镇段路面改造工程2027年/<60m2035年/<65m根据预测结果可知:针对《声环境质量标准》4a类标准,拟建项目沿线在无遮挡、只考虑距离衰减及周边区域与道路持平的情况下,远期夜间在路沿65m以外才能满足标准.
上述预测结果是在项目无遮挡、只考虑距离衰减与周边区域与道路持平情况下的结果,项目环境保护目标为道路两侧住户,且与本项目之间有一定的高差,本项目对其交通噪声在距离衰减的情况下,临近本项目侧受本项目交通噪声影响较小.
(5)各环境敏感点交通噪声预测结果50续表8工程交通噪声对各环境敏感点影响预测详见表8-9.
表8-9交通噪声对主要环境敏感点的影响预测结果单位:dB(A)敏感点名称标准距路沿/中心线最近距离(m)高差(m)预测年限预测时段背景值贡献值预测值超标值高家镇居民区等沿线居民点4a类5/1002027昼间5367.
767.
8/夜间4962.
863.
08.
02035昼间5368.
168.
2/夜间4963.
263.
48.
4余家坡等沿线居民点4a类10/1502027昼间5366.
066.
2/夜间4961.
161.
46.
42035昼间5366.
466.
6/夜间4961.
561.
76.
7隧道口等沿线居民点4a类15/2002027昼间5364.
664.
9/夜间4959.
760.
15.
12035昼间5364.
965.
2/夜间4960.
060.
35.
3金家坪居民点4a类50/5502027昼间5359.
960.
7/夜间4954.
955.
90.
92035昼间5360.
160.
9/夜间4955.
356.
21.
2隧道口等沿线居民点4a类20/2502027昼间5363.
563.
9/夜间4958.
859.
24.
22035昼间5364.
064.
3/夜间4959.
159.
54.
5厚池坝居民点4a类80/85252027昼间5357.
858.
7/夜间4952.
954.
1/2035昼间5358.
259.
0/夜间4953.
354.
4/代家沟居民点4a类150/155-122027昼间5354.
856.
9/夜间4949.
952.
4/51续表82035昼间5355.
257.
1/夜间4950.
352.
6/根据预测可知,项目建成后,高家镇居民区及沿线居民点远期夜间噪声最大超标8.
4dB.
上述结果是在不考虑声波传播途径中的任何衰减情况下预测得出,为减少改建项目对沿线敏感点的噪声影响,评价认为建设方应采取如下措施:a.
加强道路环境敏感点附近道路两侧绿化建设,减轻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b.
设置限速标志,严格控制车速,协调管理部门,加强车辆行驶管理.
c.
预留环保资金,实施跟踪监测和治理,如发现敏感点处临路一侧室内噪声超标,设置隔声门窗,严格执行《建筑隔声门窗工程技术规程》(DBJ50/T-138-2012)标准.
采取以上措施并严格落实《地面交通噪声防治技术政策》相关措施后,改建项目营运期间对周边敏感点的声环境影响可接受.
8.
2.
4营运期固体废物影响分析改建项目不涉及管理用房和服务区,营运期无固废产生,不会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但对过往行人随意抛洒产生的固废,应加强对路面的清扫,同时可沿路设置垃圾箱,分类收集并及时处理,保持路面清洁,避免垃圾产生.
8.
2.
5营运期环境风险分析8.
2.
5.
1环境风险因子识别本项目营运期可能产生的环境风险:公路运输风险分析对于公路而言,需高度重视的是环境敏感点位和区段发生的交通事故所产生的环境污染风险.
主要有下列两种:①运输高毒、剧毒化学物质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
其有毒物质大量泄露并流入地表水中,其污染后果将十分严重.
②运输剧毒、易燃、易爆化学物质通过公路的环境敏感区,如居民集中区等地发生交通事故.
大量有毒物质、有害气体泄露外溢,或引起火灾和爆炸.
其环境风险影响也是极为严重的.
8.
2.
5.
2环境风险影响分析52续表8随着我国近年对交通安全管理力度的加大,上述环境风险产生的几率越来越小,另外,公路建设并不是产生这种突发性风险的直接原因,而且公路质量与路况愈好,发生风险的可能性愈小.
上述情况所产生环境风险的影响范围与危害程度取决于危险品的毒性、化学性质、燃烧性与爆炸性、泄露量及事故地点的环境敏感度、扩散性等多种因素,难以一概而论和较准确预测.
8.
2.
5.
2环境风险防范措施①定期检查护栏质量.
交警部门的资料表明,当护栏的高度大于汽车轮胎直径的1/3时,可完全杜绝汽车翻入护栏外,有效防止事故污染对重庆长江湿地市级自然保护区的影响.
②改建道路临河、转弯路段醒目位置设置限速、禁止超车等警示标志,提醒过路驾驶员和乘客加强保护环境意识.
应禁止漏油、敞篷运输细颗粒的货车和超载车上路,以防止公路上车辆泄漏和货物洒落造成沿线地面水体污染和安全事故隐患.
事故应急采取如下措施:A、工程措施环评要求建设单位积极配合交管部门建立应急措施及应急预案,针对公路运输过程中实际制定风险事故应急管理计划,计划包括指挥机构职责和任务;应急技术和处理步骤的选择;设备、器材以及人员的配置等.
B、应急措施建设单位应编制详尽的应急计划,统一应急行动,明确应急责任人和有关部门的职责,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将事故控制,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应急反应计划制定大概包括以下有关方面:(1)建立突发性事故反应体系为对突发性事故做出快速反应,应建立起相应的组织机构,包括指挥协调中心、咨询中心、监测中心和善后工作小组.
指挥中心:由公路建设单位牵头,包括各环保部门、水利水务局、清污公司等有关单位.
配备完善的通讯设备,有条件时,启动社会联动110报警系统,提高反应效率.
其任务是建立应急体系,协调应急反应多边关系,指挥消除污染事故的行动.
咨询中心:由科研部门承担,主要任务是根据历史资料、自然资源资料和科研53续表8成果作出评价,提出配备防污设备、器材的种类、数量及贮存地点的建议,并根据事故可能类型,如碰撞、爆炸等,迅速而科学地作出处理突发性事故决定的指南,以供指挥协调中心决策,同时对事件进行跟踪,对自身工作做出评价,以便改进工作程序或调整研究方向.
监测中心:目前主要由环保或环境监测部门承担,建立化验室,配备相应的分析检测仪器,如气相色谱仪等.
其主要任务是对水体环境或或重庆长江湿地市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总体状况作污染分析,并提交分析报告.
善后工作小组:由环保专业人员组成(必要时聘请法律顾问),主要负担清除费用和对污染损害的索赔工作进行法律研究和谈判.
(2)建立监视和报告制度一个应急反应体系,最主要的是制定操作性较强、适应性较好的作业计划,该计划对处理突发性事故的作用关系甚大.
主要包括通知、评价、处理决定、调动和善后处理等,日常监视及接收信息的工作主要由建设单位负责,一旦发生事故(第一个信息来源可能来自包括公众在内的许多来源中的一个)收到信息后立即按报告程序通知指挥中心等相关单位,启动反应体系.
(3)培训和演习制定了突发性事故应急计划后,应急队伍(包括水利、环保等部门)要根据计划的要求,在假设的情况下进行定期演练和理论学习,以检验计划的可操作性、适应性和严密性,并组织人力编写《突发性应事故应急手册》,人手一册,便于查阅.
(4)处置措施①相关部门接到报案后,应立即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并根据泄漏影响的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措施,如进行应急监测等.
②根据受污染的情况和程度,划定受污染的区域,对受污染的土壤、水体进行相应的处理或清除,以确保污染不会扩大,得到治理,不对环境产生影响.
评价要求:改建道路全线无桥梁工程,暴雨灾害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灾害,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涵洞发生堵塞或排水不畅,需采取如下措施:①加强涵洞的日常维护;②制定暴雨灾害应急预案.
本项目存在潜在的交通事故引起的环境风险,如果安全措施水平高,则事故的概率必然会降低,但不会为零.
一旦发生事故,需要采取应急措施,控制和减少事54续表8故危害.
通过本报告提出的风险防范措施后,可将风险事故造成的危害降至最低,从环境风险角度分析,本项目实施可行.
55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表9内容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防治措施治理投资(万元)预期治理效果大气污染物施工期施工场地扬尘、施工废气强化管理;采用先进施工机械并加强维护;洒水抑尘;易撒露物质密闭运输,控制车速;施工车辆上路前先清理干净.
3对外环境影响较小营运期行驶车辆NOX等加强道路两侧绿化带的建设、维护及补种.
纳入工程费用对外环境影响较小水污染物施工期施工废水SS、石油类隔油+沉淀处理后回用10对外环境影响较小生活污水COD、SS、氨氮依托周边现有环保处理设施/对外环境影响较小营运期道路沿线地表径流进入雨水收集管网纳入工程费用对环境基本无影响固体废物施工期施工人员生活垃圾交由市政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处理.
2对环境影响较小土石方、污泥弃方、污泥运至项目指定渣场.
5营运期行人车辆垃圾加强对路面的清扫.
3噪声施工期施工机具、动力设备、运输车辆等施工噪声实行围挡封闭施工,围挡高度不低于1.
8m并予以美化;合理安排施工时间,车辆行经声环境敏感点段时必须限速、禁鸣;尽可能选择噪声低、振动小,能耗小的先进设备;夜间施工必须完善申报手续并张贴告示等.
2减轻影响营运期行驶车辆交通噪声加强管理;全路段限速禁鸣;加强绿化带维护和补种;确保声环境质量满足使用功能要求.
10道路两侧满足相应声功能区预留环保资金,实施跟踪监测和治理40生态环境路基开挖、施工占地等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工程沿线清淤排水管网等设施,采取临时挡拦、临时覆盖;配合山区景观建设,及时绿化.
50满足水保要求合计环保投资125万元,占总投资1.
82%12556污染物总量控制表10控制项目产生量处理量排放量允许排放量处理前浓度预测排放浓度允许排放浓度改建项目为公路建设项目,无总量控制要求.
凡涉及到十二种量控制的污染物和特征污染物必须填写.
单位:废气量:万标米3/年:废水、固废物:万吨/年;水中汞、隔、铅、砷、六价格、氰人物:千克/年;其它项目:吨/年;废水浓度:毫克/升;废气浓度:毫克/标m3.
57续表1010.
1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改建项目属于公路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3年2月16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可知,本项目属第一类(鼓励类)项目的第二十四条"公路及公路运输(含城市客运)"第12款"农村公路建设"内容,不属于国家禁止、限制或淘汰类.
同时重庆市丰都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丰都发改委发[2019]373号文件《丰都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审批丰都县G351线石柱界至高家镇段路面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确定本项目属于交通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目标任务项目——丰都县G351线石柱界至高家镇段路面改造工程,项目编码:2019-500230-48-01-094156.
因此,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10.
2规划合理性、线路走向合理性分析(1)规划、线路合理性分析丰都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丰都发改委发[2019]373号文件"文批准项目立项.
改建项目属于交通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目标任务项目,主要为了方便沿线群众出行,帮助沿线群众脱贫致富,改建项目的技术指标不变,仍为二级公路,设计速度40km/h,公路的平、纵、横指标维持旧路技术标准不变,公路改造过程中充分利用旧路,不改变原有道路的线形、纵坡及路面宽度,只对路基、路面及排水进行整治,改建项目选址符合要求.
(2)与《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渝府发[2016]6号)符合性分析《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渝府发[2016]6号),第十一章第一节建设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研究论证一批高等级公路项目.
大力实施路网改造工程,新(改)建一级、三级公路6000公里,形成既全面覆盖重要乡镇、产业园区、交通枢纽节点、旅游景区,又紧密衔接高速公路和周边省市的"蛛网状"国省道网络.
"本项目是农村公路改建工程,公路等级为二级,符合《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渝府发[2016]6号)的相关要求.
改建项目的技术指标不变,仍为二级公路,设计速度40km/h,公路的平、纵、横指标维持旧路技术标准不变,公路改造过程中充分利用旧路,不改变原有道路的58续表10线形、纵坡及路面宽度,只对路基、路面及排水进行整治.
(3)与生态红线符合性分析《生态环境部关于生态环境领域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环规财[2018]86号),二、加快审批制度改革,激发发展活力与动力中第(五)条进一步提高环评审批效率,服务实体经济.
"对审批中发现涉及生态保护红线和相关法定保护区的输气管线、铁路等线性项目,指导督促项目优化调整选线、主动避让;确实无法避让的,要求建设单位采取无害化穿(跨)越方式,或依法依规向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履行穿越法定保护区的行政许可手续、强化减缓和补偿措施.
"改建项目于K2192+500~K2193+000段及K2193+100~K2193+600段有1000m位于丰都县高家镇生物多样性及水土保持生态红线内,属于一般区域,工程永久占地8500m2,项目穿越生态红线段全线均采取隧道穿越方式,为无害化穿越方式(方斗山隧道),改建项目的技术指标不变,仍为二级公路,设计速度40km/h,公路的平、纵、横指标维持旧路技术标准不变,公路改造过程中充分利用旧路,不改变原有道路的线形、纵坡及路面宽度,只对路基、路面及排水进行整治.
改建项目不会改变现有土地利用现状,充分利用现有道路,不会对植被造成破坏.
改建项目符合《生态环境部关于生态环境领域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环规财[2018]86号)的相关要求.
(4)弃渣场选址合理性分析1.
弃渣场布设法则根据相关环保法律、法规的要求,本工程弃渣场按以下原则进行布设:(1)弃渣场选择应避开泥石流冲沟、滑坡体、崩塌等不良地质地段.
(2)弃渣场地形应完全满足弃渣堆放要求.
(3)弃渣应及时清理并运至弃渣场集中堆放.
(4)弃渣场选址应与周围建筑、河流等设置有一定安全距离.
改建项目路基挖方9845m3,项目无填方,产生弃方9845m3.
根据现场踏勘,改建项目设置1个弃渣场,弃渣场位于改建道路K2196+760道路左侧,远离村庄和河流,与最近居民住房最近距离约为90m.
根据现场调查,项目所有弃渣场土地59续表10利用现状全部为荒地,为洼地结构,耕作性及可利用性不高,比周边建筑地势低.
项目修建弃渣场排水沟80m,修建拦渣坝25m,通过修建弃渣场排挡、排水措施,加强弃渣场的生态保护及恢复后,对环境影响较小,弃渣场选址合理.
60环境管理、环境监测及竣工验收表1111.
1环境管理11.
1.
1施工期环境管理建设方落实1名专人负责施工期环境管理.
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制定了施工期环境保护及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实施计划,结合工程特点将环保计划落实到各个阶段,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排放量、水土流失量和生态破坏情况.
同时,将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措施落实到施工与环境监理合同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11.
1.
2营运期环境管理负责做好此段道路竣工环保验收及环保设施、措施的整改、移交工作,建立环保设施的正常运行、维护与管理档案,以指导服务期的环境保护工作.
配合环保局和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完善限速、禁鸣等标志标牌的设置.
改建项目的环境管理计划见表11-1.
表11-1环境管理计划阶段环境问题措施营运期汽车尾气和噪声污染全路段限速、禁鸣,加强绿化带建设,加强交通管理.
11.
2环境监测11.
2.
1监测目的环境监测的目的是便于及时了解项目在施工与营运期的各种工程行为对环境保护目标所产生的影响范围、程度,以使产生环境影响的工程行为采取相应的减缓措施,同时也是对所采取的环保措施所起的防治效果的一种验证.
11.
2.
2监测计划通过环境监测计划的实施,全面及时地掌握工程环境状况,为污染控制和生态保护提供依据.
营运期主要影响为噪声,按照管理要求进行监测.
11.
3环保竣工验收及要求11.
3.
1环保竣工验收调查范围、因子和验收标准11.
3.
1.
1调查范围61表11(1)生态环境调查范围: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为主要调查范围;以道路中心线两侧200m范围为主要调查范围.
调查内容包括绿化及排水沟等区域.
(2)声环境调查范围:道路中心线两侧200m范围内主要声环境敏感点(调查其地理位置、规模、与工程的相对位置关系、所处环境功能区及保护内容等,并注明实际环境敏感目标与环评文件的变化情况及变化原因),重点调查临道路一侧第一排建筑物.
(3)环境空气调查范围:道路中心线两侧200m范围内主要环境敏感点.
11.
3.
1.
2调查内容及调查因子(1)生态环境:通过对生态恢复情况及已采取措施的实施效果调查等,分析水土流失影响.
(2)声环境:昼间等效连续A声级、夜间等效连续A声级.
(3)环境空气:NO2.
11.
3.
1.
3验收标准原则上采用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标准,对已修订新颁布的标准则采用替代后的新标准进行修正.
11.
3.
1.
4调查重点调查重点是工程建设造成的生态环境影响、声环境影响及环境空气影响,环境影响报告表、设计中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落实情况及其有效性,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环境保护补救措施、费用落实和整改完成时限.
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即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11.
3.
1.
5监测机构建设单位应委托相应的环境监测机构按照已制定的环境监测计划进行监测.
监测费用应由建设单位支付.
11.
4环保竣工验收内容及要求11.
4.
1验收必备条件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公路》(HJ552-2010)及《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国环规环评[2017]4号),项目建设完成后,建62表11设单位需编制该项目的环境保护竣工调查报告,并组织专家进行现场验收.
具体验收内容见表11-2.
表11-2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内容一览表序号环境要素生态环境保护控制措施验收标准1生态环境①工程占地情况.
②路基边坡防护工程、截排水工程、植被措施的实施情况及水土流失影响;沿线植被恢复完成,无明显的新增水土流失.
2声环境①道路两侧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4a类标准(即昼间70dB(A)、夜间55dB(A)).
②道路中心线200m范围内声环境敏感点,重点调查临道路一侧第一排建筑物受影响情况;沿线声环境质量达到相应标准;③调查项目减缓措施的实施情况及实施效果、工程质量等:工程设置限速和禁鸣标志到位.
④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公路》,合理布设声环境验收监测点,可参照环境现状监测点,监测昼间等效声级、夜间等效声级,监测时间2天.
3环境空气/4地表水环境①沿线排水管网的走向,排水去向;5固体废物/6环境管理及监测①营运期各项相关管理制度的建立与执行情况.
7环保档案①环保档案记录完整;②无环保投诉或环保投诉得到妥善解决;③环保投资单独台帐.
8竣工验收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表.
63结论及建议表1212.
1结论12.
1.
1项目概况改建项目为丰都县G351线石柱界至高家镇段路面改造工程,改建项目的技术指标不变,仍为双车道二级公路,设计速度40km/h,公路的平、纵、横指标维持旧路技术标准不变,公路改造过程中充分利用旧路,不改变原有道路的线形、纵坡及路面宽度,只对路基、路面及排水进行整治.
公路全长21.
365km,标准路幅宽度8.
5m,设计行车速度40km/h.
改建项目总投资6884.
3932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25万元,约占总投资的1.
8%.
12.
1.
2环境质量现状(1)环境空气现状改建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除PM2.
5超标外,其余指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
(2)水环境质量现状长江水质可以满足Ⅲ类水域标准.
(3)声环境质量现状项目所在区域2#、3#、4#点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1#点噪声出现超标现象,不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类标准,由于改建道路夜间大型车车流量较大,沿线布置一个大型采石场,工程车车辆较多,改建项目实施后,道路路面得到修复,项目所在地声环境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12.
1.
3环境影响⑴施工期废气:改建项目施工过程废气主要为施工粉尘、道路扬尘、沥青烟及施工机械尾气.
施工期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加强施工管理、封闭施工、洒水抑尘、绿化等措施.
加强施工机械的维护保养.
采取以上措施后,施工期废气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随着施工的结束,对周边环境影响也随之消失.
废水:主要为施工废水,污染物主要为SS,沉淀处理后回用,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利用周边已有设施.
噪声:施工机械在施工过程中会产生施工噪声,容易产生超标的情况,对距离项目较近的区域产生不利的影响,优选性能好的设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高噪声设备在夜间和休息时间运行,加上施工一般都在白天进行,且施工期短,影响64续表12固废:施工期产生的生活垃圾经统一收集后送城镇垃圾转运点处理,施工弃渣送至弃渣场消纳,更换的防护栏、钢筋砼护栏以及标识标牌外卖至物资回收单位,对环境影响不大.
生态环境:对于长时间裸露的开挖面,可根据实际情况应用塑料布覆盖,减轻降雨的冲刷;设专人负责管理.
监督施工过程中的挖方临时堆放问题;施工完成后应尽快进行道路硬化和绿化工作,把水土流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对施工人员应加强环境保护教育,严禁随意抛弃施工废弃物.
⑵营运期汽车尾气:运营期大气污染物主要为行驶汽车排放的尾气,将对周围环境空气带来一定影响,主要污染物为NOX.
本项目沿线无服务区、车站等集中式排放源,项目营运期加强绿化带的建设,同时随着汽车技术的进步以及CNG等清洁能源的大力推广,项目对沿线环境空气的影响较小.
交通噪声:根据现场踏堪,项目周边现状敏感点为居民点.
为减小交通噪声对周边影响,本评价提出如下减缓措施:加强道路两侧行道树绿化带建设,绿化带选择枝叶繁茂、生长迅速的常绿植物,乔、灌、草合理搭配密植.
全路段设置限速禁鸣标志,加强禁鸣宣传,严格控制车速.
加强道路交通管理,保持区域内车辆有序、畅通形势,避免引起交通堵塞.
废水:项目竣工通车后,对水环境主要为路面径流影响,在正常运行情况下,主要污染问题为路面含油废物、车载污染物落尘等被雨水冲刷进入雨水管网,进入地表水体.
其主要影响因素为SS和石油类,由于路面雨水径流的污染物浓度较低,加之河流的稀释、自净作用,径流污染物汇入河流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其污染物的浓度已大大被稀释而降低到非常低的程度,对河流水质产生污染影响非常有限.
采取加强道路清洁、严格管理等措施后影响小.
固体废物:改建道路营运期自身无固废产生,通过加强对路面的清扫后,对环境影响小.
生态环境:改建项目占用地类型不涉及基本农田、饮用水源保护地、风景名胜区等敏感生态用地,对道路两侧、交叉口周围全部进行绿化、硬化,绿化树种与周边景观结合,尽量体现地方特色,加强道路两侧绿化建设.
12.
1.
4产业政策符合性65续表12改建项目属于山区公路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3年2月16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年)》可知,本项目属第一类(鼓励类)项目的第二十四条"公路及公路运输(含城市客运)"第12款"农村公路建设"内容,不属于国家禁止、限制或淘汰类.
同时重庆市丰都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丰都发改委发[2019]373号文件《丰都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审批丰都县G351线石柱界至高家镇段路面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确定本项目属于交通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目标任务项目——丰都县G351线石柱界至高家镇段路面改造工程,项目编码:2019-500230-48-01-094156.
因此,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12.
1.
5规划合理性、线路走向合理性分析丰都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丰都发改委发[2019]373号文件"文批准项目立项.
改建项目属于交通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目标任务项目,主要为了方便沿线群众出行,帮助沿线群众脱贫致富,改建项目的技术指标不变,仍为二级公路,设计速度40km/h,公路的平、纵、横指标维持旧路技术标准不变,公路改造过程中充分利用旧路,不改变原有道路的线形、纵坡及路面宽度,只对路基、路面及排水进行整治,改建项目选址符合要求.
项目建设符合《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渝府发[2016]6号).
12.
1.
6综合结论丰都县G351线石柱界至高家镇段路面改造工程是丰都县的基础设施工程,其建设符合国家现行产业政策.
道路的改建有助于完善片区路网,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项目施工期和营运期将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落实环保措施以及"三同时"制度,工程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可得到有效控制.
从环境保护角度,改建道路线路合理,建设方案可行.
12.
2建议⑴运营期加强交通管理执法力度,加强对行驶车辆的日常管理力度,严禁飚车,加强对驾驶人员的法制宣传.
大力推广CNG汽车使用,严格执行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等相关规定,减轻汽车尾气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加强沿线的规划管理,严格控制防护和绿化用地,严禁侵占和非法使用.

提速啦(24元/月)河南BGP云服务器活动 买一年送一年4核 4G 5M

提速啦的来历提速啦是 网站 本着“良心 便宜 稳定”的初衷 为小白用户避免被坑 由赣州王成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赣州提速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运营 投资1000万人民币 在美国Cera 香港CTG 香港Cera 国内 杭州 宿迁 浙江 赣州 南昌 大连 辽宁 扬州 等地区建立数据中心 正规持有IDC ISP CDN 云牌照 公司。公司购买产品支持3天内退款 超过3天步退款政策。提速啦的市场定位提速啦主...

HostKvm:夏季优惠,香港云地/韩国vps终身7折,线路好/机器稳/适合做站

hostkvm怎么样?hostkvm是一家国内老牌主机商家,商家主要销售KVM架构的VPS,目前有美国、日本、韩国、中国香港等地的服务,站长目前还持有他家香港CN2线路的套餐,已经用了一年多了,除了前段时间香港被整段攻击以外,一直非常稳定,是做站的不二选择,目前商家针对香港云地和韩国机房的套餐进行7折优惠,其他套餐为8折,商家支持paypal和支付宝付款。点击进入:hostkvm官方网站地址hos...

NameSilo域名优惠码活动

NameSilo是通过之前的感恩节优惠活动中认识到这家注册商的,于是今天早上花了点时间专门了解了NameSilo优惠码和商家的详细信息。该商家只销售域名,他们家的域名销售价格还是中规中矩的,没有像godaddy域名标价和使用优惠之后的价格悬殊很大,而且其特色就是该域名平台提供免费的域名停放、免费隐私保护等功能。namesilo新注册域名价格列表,NameSilo官方网站:www.namesilo....

地理位置查询为你推荐
http404未找到HTTP 404 - 未找到文件,怎么解决啊163yeahyeah邮箱和163邮箱的区别在哪里 那个好用支付宝调整还款日月底30号用花呗到时候下个月什么时候还款?申请支付宝账户支付宝账户怎么申请?netshwinsockreset游戏出现battlEye Launcher 怎么办购物车在超市、商场中为什么需要使用购物车呢?刚刚网女友刚开始用震动棒很舒服身上抽搐时,她说疼不让用了,是真的疼还是太刺激她受不了?zhuo爱大涿爱— 金鱼花火 、 歌词给我翻译过来。!oa办公软件价格一套OA办公系统多少钱联系我们代码如何查询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韩国俄罗斯 bash漏洞 外国空间 evssl证书 dropbox网盘 php免费空间 北京主机 vip购优汇 cloudlink 腾讯总部在哪 512mb 空间登入 免费asp空间 汤博乐 葫芦机 碳云 web服务器有哪些 主机配置 qq空间打开慢 网络存储服务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