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最便宜的机票

最便宜的机票  时间:2021-01-22  阅读:()

1、携起手来走向新世纪本刊编辑部本刊把今年第一期的出版时间提前了半个月,是为了能赶在春节期期间,把刊物送到大家手里,作为向大家拜年的一份小小礼物,向大家致以最美好的节日祝贺.

每逢佳节倍思亲.
听到北京大钟寺永乐大钟的新年钟声时,我们就会想起远在各地的校友.
你们以各种方式支持和帮助本刊.
没有你们的关爱和资助,本刊就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面貌.

去年,本刊在策划和创意方面,得到了广大校友与各界朋友的热心支持与悉心指导.

在悼念邓小平同志逝世一周年、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一百周年,以及在悼念项南同志的日子里,你们给我们寄来了亲历、亲见、亲闻的文章,成为本刊的专稿,表达了广大集美师生、集美校友对伟人、哲人的缅怀与追思.
在纪念陈嘉庚先生诞辰124周年暨创办集美中学、师范80周年的系列活动中,你们送来了许多纪念文章和介绍校友中佼佼者的文稿.
更难得的是,你们及时地提供了《海峡两岸第一船》、《走向南极的年轻船长》、《大平洋上跳海救人》、《一等功臣陈煌》、《二级英雄林松嵘》,以及全省十佳大学生蓝莉芸、王冰等模范人物的事迹.
这些文章显示了集美校友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精神风貌,也使本刊在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中有了一席之地.
对榘美大学的跟踪报导,对集美轻工业学校的集中介绍,对陈嘉庚先生资助过的同安二中的宣传,也都倾注了你们的心血.
你们为了资助出刊经费,慷慨解囊,几十元、几百元、几千元、最多的三万元.
数目不等,爱心一样.
去年校友的捐赠达7万2千多元,为本刊解决了全年费用的一半.

今年,将是人类走向21世纪的重要一年,也是我国人民实现跨世纪宏伟目标进程中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
从全国来讲,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0周年,是澳门回归祖国之年.
从本地区来讲,今年是厦门解放50周年,陈嘉庚先生回国参政50周年,集美大学建立5周年.
对这些喜事、盛事,你们一定会有许多深刻的感受,希望你们能多给本刊寄来大作.
今年,全国人民将更高地举起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抓住机遇,知难而进,团结一致,艰苦奋斗,"为世界的更加美好而共同努力".
今年,又是《高等教育法》颁布实行、集美大学实质性合并后加大改革步伐、厦门市高中教育实施重大改革之年.
在这个波澜壮阔的历史大舞台上,你们一定会勇挑重担,大显身手,为祖国争光,为母校争光.
作为你我心中的一片圣洁园地,本刊将尽力反映你们的事迹,患实地记载你们谱写的新篇章.
我们深信,有你们的支持与帮助,今年本刊在坚持办刊宗旨,发挥刊物优势,增强可读性等方面,将会做得更好一些.
让我们携起手来,把应运成长的本刊带进新世纪.

金虎留威,玉兔呈祥.
最后祝各位校友、各界朋友今年好运,成绩辉煌!
(题头摄影:林忠阳)2、省委省府调整配备集美大学校、院两级干部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集美大学实行实质性合并的若干意见》,集美大学实行校、院(系)两级管理.
学校为正厅级,院(系)为正处级.
学院不作为一级行政机构,主要负责组织和协调学院所属各系的教学、科研和学生工作.

1月6日,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陈俊杰在集美大学选不了经省委、省政府和省委宣传部研究决定的集美大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和所属学院的党政主要负责人名单.

集美大学党委书记张向中,副书记辜建德、曾讲来、陈志良;集美大学纪委书记林耀坤;集美大学校长辜建德,副校长商振泰、邱元拔、苏文金;集美大学巡视员陈泰灿,助理巡视员林敏基、李连亭、俞建洪.
集美大学航海学院党委书记赖强谋、院长郑为民;集美大学水产学院党委书记蔡金萱、院长张雅芝;集美大学体院学院党委书记李金水、院长郑旭旭;集美大学财经学院党委书记黄德棋;集美大学师范学院党委书记潘世平、院长施若谷.
(吉讯)3、集美原五院校建制全部撤销去年7月6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同交通部、农业部签订了集美航海学院、集美大学水产学院划转福建省管理的协议后,教育部即于8月31日,以教发(1998)6号文件批复:同意自1998年7月6日起集美大学水产学院、集美大学航海学院划转福建省管理,同时撤销集美航海学院的建制.

原厦门水产学院和福建体育学院、集美高等财经专科学校、集美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等四院校的建制,于1994年10月8日国家教委教计(1994)205号文件《关于同意将集美学村五所高等学校合并组建为集美大学的通知》中,已宣布撤销.
(吉讯)4、辜建德校长拜访在厦校董集美大学校董会秘书长辜建德校长和副秘书长任静波,鱼日前到厦工集团有限公司、厦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国际航空港集团有限公司拜访了校董王昆东董事长、校董林小雄董事长、校董王倜傥总经理.

辜建德校长分别向三位校董介绍了学校的近况和走产研学结合道路的设想.
三位校董也向学校介绍了各自企业的生产规模与发展高新技术的走向.
双方还探讨了校、企将来可以进一步研究的合作、互补项目.

与辜校长一起前往拜访的,还有校部和有关学院教务、科研部门的负责同志.
(吉讯)5、集美大学实行统一财务根据省委、省政府的决定,集美大学从1999年1月1日起,各学院的预算内、外收支,基本建设计划,已全部划归集美大学统一管理、统一核算、统筹安排.

这是集美大学实现实质性合并的关键突破.
(吉讯)6、李尚大校友慰问本刊编辑部前不久,李尚大校友伉俪和其女儿李雪蕾应本刊主编任静波的邀请,专程从厦门来集美在集美校委会会议室与本刊编辑部的全体人员座谈.
陪同李尚大校友前来的还有连襟吴朝明先生伉俪.
集美校委会副主任陈永水、原副主任黄德全,本刊原主编张咏青、编辑陈水扬,一直关心本刊的教育界老前辈林鹤龄先生应邀到会.

李尚大校友说:"《集美校友》办得很好,越办越好.
把《集美校办》办好很有意义,它可以联系校友,增强校友同母校的感情,一起把校主陈嘉庚先生创办的集美学村建设好.
你们利用本职工作以外的时间,在许多困难的情况下,坚持办刊物,年年有进步,所以我很尊敬你们.
今天特意来向大家表示慰问.
"接着,林鹤龄、张咏青、陈水扬等都以自己的亲历和体会,谈了《集美校友》在联络海内外校友中所起的作用.
他们还详细介绍了陈村牧先生生前重视《集美校友》刊物和身体力行的生动事例.
李尚大先生最后勉励大家要同心协力,更上一层楼,把《集美校友》办成一流的刊物,为弘扬嘉庚精神而努力.

会后,李尚大校友伉俪还在联谊酒家设宴招待与会全体人员.
席间,大家继续交谈.

(吉讯)7、集大聘请格瑞芬为顾问集美大学聘请美国戴尔计算机有限公司中国客户服务营运中心副总裁巴迪·格瑞芬为学校顾问.

戴尔计算机有限公司是美国最大的计算机公司之一.
巴迪·格瑞芬先生接受了集美大学的聘请后,即到学校为师生做了一次计算机问题的学术报告.
戴尔计算机有限公司亚太区总裁约翰·雷格瑞先生、省教委副主任鞠维强、集大辜建德校长、曾讲来副书记等听取了学术报告.
(吉讯)8、集美航天城被定为科普教育基地集美航天城座落于集美龙舟池畔,毗邻嘉庚公园.
航天城规模仅次于北京航天博物院,内设知识模型厅、卫星测控厅、卫星发射演示厅及放像厅等.
展馆以详实的图片资料和丰富的实物模型,和高科技手段反映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史和当前的科技成就,显示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成果和对未来前景的展望.
卫星模拟发射以及附设的展演项目把知识性、参与性和娱乐性融为一体.
展馆是一处引人入胜的科普知识园地和旅游胜景.

自1998年5月底开放至今,航天城已接待大学生及游客万余人.
航天城先后被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厦门市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厦门市科普教育基地".
(天)9、校友总会简讯应马来西亚福建霹雳公会和泰国福建会馆的邀请,以集美校委会副主任、集美校友总会副理事长陈永水为团长的5人代表团,于1998年11月15日至24日到马、泰进行为期10天的友好访问.
访问期间,代表团拜会了福建霹雳公会、泰国福建会馆等民间社团,参观无所中、小学,看望集美校友和了解华校的发展情况,拜访当地校友和乡亲,加深了解,增进友谊.

1998年12月11日,集美校友总会在集美校委会办公楼5楼会议室召开常务理事会.
会议就集美校友总会理事会换届有关事宜进行酝酿;报告陈村牧基金的筹措情况,讨论首次颁奖对象、办法、名额、奖金等有关事项.
会议还听取1998年集美校友总会账务报告.

1998年12月18日,集美校友总会在集美中学召开集美校友总会全体理事会98年会,也就是本届理事会最后一次年会.
会议由副理事长陈永水主持,王毅林理事长对第四届理事会五年来工作作了回顾.
他强调五年来最主要的成绩就是继续宣传、弘扬陈嘉庚精神,发动海内外集美校友支持母校办学、为母校办实事办好事.
《集美校友》主编任静波汇报《集美校友》五年来的工作情况,他说《集美校友》杂志能有今天这样的面貌,是和海内外集美校友的大力支持分不开的.
他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地继续支持《集美校友》,使其越办越好.

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中国共产党党员、湖北省政协原副主席、原华中农学院副院长、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院长、国际著名柑桔专家、华中农业大学一级教授章文才校友因病医治无效,于1998年12月8日10时30分再武汉逝世,享年95岁.
章文才校友早年毕业于集美高级农林学校,为我国农业,特别是我过的柑桔改良和发展,作出卓越贡献.
他生前一直关注集美母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阿卢)10、集大体院简讯1998年11月24日,集大体院在排球馆举行全体师生员工大会,隆重表彰参加第十一届省运会优秀运动员及教练.
集美大学党委副书记曾讲来、体院副院长李金水、吴雨水、老领导单裴以及各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了会议.
李金水副院长对今后体院竞技体育等工作提出要求.
吴雨水副院长宣读了表彰决定,张方青等53位运动员、廖冠群等16位教练员、李俊法等6位获得个人体育道德风尚奖的运动员受到表扬、奖励.

1998年度全国体育院校后勤管理研究协作会议于去年11月29日至12月4日再体院召开.
来自北京体院、上海体院、武汉体院、西安体院、成都院、北京体院师范、吉林体院、沈阳体院、河北体院、哈尔滨体院、南京体院、山东体院、解放军体院、广州体院、天津体院以及集大体院共37位代表参加会议.
协作会第三届理事会作出了《工作报告》,各学院分管后勤副院长及后勤管理部门负责人深入研讨,并进行学术论文交流、去年12月12日下午,国际足联高级技术顾问克雷默先生应邀到体院为足球教练员、运动员、足球爱好者进行一场学术讲座.
他主要谈了:足球战术应用"阵型"的原则与注意事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训练手段与方式;对我国足球职业化周年的评价.
克雷默先生系前德国国家级教练,是国际足球球星贝肯鲍尔、福格茨的恩师,常在亚洲地区从事足球技术指导工作.
(体院办)11、泉州集美校友会活动剪影1998年12月27日上午,风和日丽,里程悦来酒家,热闹非凡.
泉州市区集美校友再次举行联欢会.
一年一度的校友聚会把大家联系在一起.

出席这次校友联欢会的有800余人,年龄最大的90岁以上高龄校友3人,年纪最轻的是刚从学校毕业,朝气蓬勃的校友.
三代校友同堂,不分男女老少,不论贫富和职位高低,同是校友,情同手足.
大家相互问候,格外亲切.
真是:海枯石烂,不忘同窗情.

到会的老校友,有的阔别数十载,刚从海外回来,一见面,互相凝视,自报家门,通了姓名,激动得热泪盈眶,相互拥抱.
岁月无情人有情.
说不尽的岁月沧桑,道不尽的同窗情谊.

主席代表校友会作1998年校友会工作总结,宣布新一届校友理事会人选和监事名单.
许多校友上台,张西年老校友用英语演唱"HappyNewYeartoyou",联欢会上博得阵阵掌声.
接着,曾国杰校友讲话,祝贺大家新年快乐,健康长寿!
最后,大家激情高昂地齐唱《集美学校校歌》"闽海之滨有我集美乡,山明兮水秀,胜地冠南疆……"歌声响彻会堂.
会后,在酒家聚餐,济济一堂.
大家频频举杯,互相祝贺,气氛激烈.

我们老一辈校友,大都是在烽火连天、硝烟弥漫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年代就读于集美各类学校,在安溪、南安、大田等地学习.
毕业后星散海内外,阔别半个多世纪.
尽管个人情况不同,处境不一,但校友们都铭记自己是陈校主创办的集美学校培养出来的.
没有校主办学,就没有自己的今天.
校友们弘扬陈校主"热爱祖国、热爱教育"的精神,牢记"诚毅"二字校训,在不同岗位,忠心耿耿,兢兢业业,做出贡献.

泉州集美校友会为校友和母校做了大量有益工作.
校友会创办集友实业社、集友城市信用社(现并入泉州城市银行),解决校友子女就业问题,发展当地经济,积累资金,为陈村牧基金、《集美校友》捐资;提供校友会活动基金.
校友会每年组织校友参观旅游、回母校参加校友活动、发放校友子女奖学金、慰问病困校友及高龄校友等.
1994年出版了《泉州集美校友会通讯录》.

在泉州,泉州集美校友会,人数最多,活动多样,是最大的校友会组织,有口皆碑,受人敬重.
(黄水看)12、海院退联获表彰集大航海学院退休职工联谊会,努力做好工作,开展多种多样活动,取得可喜成绩.
厦门市离退休职工联合会于1998年10月26日举行表彰大会,授予该会"先进退休职工之家"称号,授予该会副主任李子平为"退管服务先进工作者".
(海院退联)13、永春集美校友会活动制度化永春集美校友会自八十年代初成立以来,每年金秋十月,在母校校庆之时,都举行一次全县集美校友大会.
借此机会,新老远近校友欢聚一堂,其乐融融.
有时还邀请母校校友总会、各校校友会、兄弟县市校友会的贵宾参加,大家重倡诚毅校训,弘扬嘉庚精神,这对正在工作的青年校友,和老年校友都大有裨益.

14、《爱国华侨黄丹季》将出版《爱国华侨黄丹季》一书日内将由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出版.
该书由旅居印尼的集美校友李尚大先生策划并捐资出版.
李先生还为该书作序,他对黄丹季先生"保护陈嘉庚的安全于其生前,维护陈嘉庚的名誉于其身后"的崇高精神十分钦佩.
该书的出版完成了他多年来的一个心愿.
91高龄的著名教育家、书法家、集美校友梁披云先生为该书题写书名.

黄丹季先生是陈嘉庚先生的好大学生.
他一生热心教育,热心公益.
特别是在抗战时期,他和其他集美、厦大校友冒死保护陈嘉庚先生达3年2个月之久.
他的大忠大勇尽人称颂.
何香凝女士曾盛赞他为"爱国华侨黄丹季".

该书包括陈嘉庚先生关于黄丹季的叙述、致黄丹季的书信(有些是首次公开发表),黄丹季的遗作及友人有关黄丹季的文章和悼念诗文.
书中还收入照片数十帧.

《爱国华侨黄丹季》一书由任静波、陈经华编.
该书的出版得到集美校友总会和再印尼的许多校友、朋友的关心和支持.
李尚大先生表示:该书出版后或发售或赠送,如果有经济收入,将全部赠送给黄丹季先生的印尼太太马克蕾娜女士.
(陈励雄)15、王友钊校友来闽集美大学财经学院老校友、台湾财团法人农村发展基金会董事长王友钊偕夫人,与该会执行者涂勋及夫人,以及芦柑专家吕明雄教授、香蕉专家陈志宏教授,于去年12月1日来闽考察永春、福清、武夷山、琅岐等地农业生产技术.
他们途经厦门时,收到市有关领导、部门和李尚大校友委托的有关校友的热情接待.
(吉讯)16、59届校友联谊活动在筹备中集美水产学校59届毕业生达450人,遍布全国30个省市,是学校有史以来毕业生人数最多,分布最广的一届.
为了弘扬陈嘉庚的爱国精神和"诚毅"校训,联络感情,增进友谊,决定组织59届同学于1999年2月19日至22日返校举行纪念毕业40周年活动.
这次活动,恰值世纪之交,也是本届校友已经退休或即将退休之时,显得特别有意义.

这次活动的筹备组早于1998年6月6日成立,由陈志良担任组长,李振雄、何国华、黄天福.
林丙德任副组长.
(爱文)17、举行校园文化艺术节集美水产学校于1998年11月间举办第八届校园文化艺术节,主题是"爱国、读书、奋进、成才".
艺术节期间,举办诗歌散文讲座、象棋、围棋、足球、英语讲故事、手抄报设计、"诚毅校训"征文和"抗洪精神暖我心"演讲等各种比赛,还举办书画、集邮、手工制作以及木工模型模具展览.
内容丰富多彩,对大学生大有裨益.

18、师院纪念陈嘉庚创办师范教育80周年1998年12月18日,集美大学师范学院隆重举行陈嘉庚先生创办师范教育80周年纪念大会,并代表市政府向一些捐资兴学的义举单位和个人,办法牌匾和奖章.

这批向师范学院捐资的单位和个人是:华美卷烟厂捐资100万,元洪集团洪培峰总裁个人捐资20万元,设立奖教基金;路桥建设投资总公司捐资55万元,海外华侨陈铁逵捐资30万港元用于学院的基础建设.
会上捐资单位向获奖老师颁发了奖金和证书.

省教委巡视员马长冰、市教委原主任黄守忠、李中坚副主任参加了会议.
商振泰院长主持会议,党委书记潘世平同志代表学院讲话.

12月18日至22日,为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二十周年,师院美术系在新区艺术楼举办书画作品展,展出作品90多幅,其中不乏有相当搞艺术品位的佳作.
(师通)19、海院英语俱乐部办出特色海院英语俱乐部有良好的传统,并再多年的实践过程中渐趋完善,形成自己的特色.
学院的领导重视对大学生外语实践能力的培养,大力鼓励并支持大学生英语的第二课堂活动.
英语教研室把英语俱乐部的活动作为英语学习不可缺少的一环,长期抓紧抓实,纸牌教师专门负责,进行指导.

海院英语俱乐部具体组织学院英语第二课堂活动.
本着"营造英语学习氛围,活跃学村校园文化"的宗旨.
俱乐部制定出相应的规章制度,包括组织原则,入会规定,会员的权利和义务.
规范化的制度和管理吸引了海院和兄弟院校众多的英语爱好者.
至今会员的总数已达150人.
在广大会员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俱乐部开展了一些列的活动.
如每周一次面向集大师生的英语角活动.
每周一次的英文经典影片欣赏,择期组织的英语郊游活动,英文卡拉OK赛、英文演讲赛,以及英语晚会和舞会.
英语教研室的四位外籍教师对俱乐部大力支持,他们是俱乐部活动积极的参与者和指导者.
他们的参与使俱乐部的活动更具吸引力和生命力.
(蔡朝阳)20、省外国语文学会'98年会在集大举行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98年会于1998年11月18日至20日再集大举行.
出席会议的有我省从事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与教学的教授、专家、学者等近百人.
会议特邀在外语教学中作出重大贡献的专家张思中老师就提高我国得英语教学水平问题作了发言.

集大王水九英语活动基金为大会提供赞助.
大会为集大专设一分组讨论会场.
集大15位教师分别在大会和分组会上宣读了论文,其中三人分获论文一、二、三等奖.
(英协通)21、集大、厦大联合举办迎新年英语晚会1998年12月15日,集美大学、厦门大学'99新年英语联欢晚会在集大水产学院小礼堂举行.
晚会由集美大学英语协作组和厦门大学外文系联合发起并联合主办.
出席晚会的有集美大学党委副书记曾讲来、海院副院长李连亭教授、厦门大学外文系系主任连淑能教授等领导以及省外语学会会长杨仁敬教授等专家、学者.

集美大学王水九英语活动基金的捐赠人王汉章先生及夫人专程从新加坡赶来参加晚会.

李连亭教授代表集美大学辜建德校长用英语致开幕词.
王汉章先生和连淑能教授也分别用英语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他们的讲话博得全场热烈的掌声.

曾讲来副书记代表厦门市人民政府向王汉章先生颁授捐资助教的奖匾、奖牌和证书.

晚会上,两校的大学生表演了丰富多彩的节目.
短剧、歌舞、朗诵、器乐演奏、武术表演异彩纷呈,使人赏心悦目.
全场座无虚席,连过道都挤满了人.
观众自始至终都被精彩的表演吸引了,时时报以热烈的掌声.
用英语表演的节目反映了同学的英语水平,对热心于英语学习的同学更具特殊的魅力.

本次晚会由集大、厦大联办.
集美有线电视台及《厦门晚报》作了报导.

这次晚会由集美大学王水九英语活动基金资助,集大水院承办.
(英协)22、工商院经济学社成立1998年12月19日上午,由集大工商院大学生组成的经济学社正式成立.
该院学生会学习部本着弘扬校园文化,创建学习乐园的宗旨,创建了经济学社,主要组织同学进行经济理论的学习,讨论社会经济热点、学习撰写经济论文.
今后还将以自由论坛、出版刊物、对外交流等多种形式开展活动.
这将促进同学们学以致用,提高理论水平和写作能力、培养同学们具有现代经济意识的思维和敏捷的反应能力.
张是勉、蔡继明、范家仁、庄鸿棉四位教授被聘为顾问.

在成立大会上,工商院副院长、南开大学经济系博士生导师蔡继明教授为经济学社作题为《四次思想解放与社会主义再认识》的学术报告.
财经学院经济学习社理事会成员到会祝贺.
(吴江秋)23、诚毅文学社成立经过两个月的策划和筹备,以弘扬"诚毅志、嘉庚情"为宗旨的第三个全校性社团组织——集美大学诚毅文学社于1998年12月25日成立.

校党委副书记曾讲来、各学院团委书记、有关方面的人士和一百多名爱好文学的大学生出席会议.
曾讲来勉励文学爱好者要弘扬嘉庚精神,多奉献一些富有时代气息的作品.
(闻风马玉祥)24、轻校简讯1998年8月底,省轻工厅党组决定,调整集美轻工业学校领导班子:王佑喆任校长,汪存龙任党委书记,洪秀辇任副书记,沈立心、庄铭星任副校长.

1998年12月21日,台湾民雄教育基金会代表莅临轻校参观,何明宗先生再次向该校捐赠四台奔腾电脑,一台打印机,二万元人民币,支持该校发展.

近日,首幢学生公寓楼动工兴建,该楼建筑面积3910㎡,建成后可供960名大学生住宿.

轻校通过各种形式,鼓励大学生向高学历进取,目前有60多名大学生向高学历进取,目前有60多名大学生参加大专函授班学习,40%左右的学生参加成人高教自学考试,并输送200多名大学生到天津轻工学院和福州大学深造.

在省轻工厅和劳动厅的指导下,轻校技能鉴定站开展了计算机、分析、陶瓷、初级电工等系列的技能训练.
1998年有983人次通过了技能鉴定.
(肖)25、老教授新年联欢去年12月30日上午,厦门市老教授协会集美活动中心在集美区老年活动中心,举行"迎新年庆成立三周年"联欢会,参加者有一百多人.

厦门市老教授协会集美活动中心成立于1995年12月30日,现有会员159人.
活动中心在正、副主任领导下,设有办事组、咨询组、培训组、科技开发组、外语服务组等办事机构.
三年来,活动中心在开展社会调查、咨询服务,以及组织学术研讨、关心下一代,维护老教授合法权益等方面,都做了许多工作,深受老教授和社会的欢迎.

联欢会上集美幼儿园、集美老同志艺术团舞蹈队、集美老教授活动中心、集美区老龄委、集美老同志艺术团合唱队、同安文艺队等单位表演了《大中国》、《夕阳红满天》、《可爱的侨乡》等精彩节目.
(吉讯)26、集美中学告别"住房难"被列为厦门市和集美区1998年为民办实事项目的集美中学教工宿舍楼和大学生膳宿楼近日按预定时间提前封顶.

集美中学第三期教工宿舍楼共有36套房,它是1998年经市政府批准兴建的100套教工宿舍楼最后的工程.
大学生膳宿楼共有6层,可容纳1000多名大学生食宿.
这座大楼竣工后,集美中学的教工和寄宿生的住房问题可基本解决.
(李文钦)27、极地科考船"雪龙"号船长袁绍宏校友谈极地考察林斯丰中国第十五次南极考察已于1998年11月拉开序幕,"雪龙"号载着科考人员和长城站、中山站的补给抵达南极,科考队员们正向南极冰盖进军.
中央电视台近来几乎天天都有关于南极的报道,"南极考察"可谓家户欲晓,"雪龙"号名扬四海.
而"雪龙"号现任船长是集大航海学院的毕业生袁绍宏.

1998年10月4日,"雪龙"号首航厦门,为中国第十五次南极考察作准备.
我们到海天海天码头参加欢迎仪式,并上"雪龙"号参观座谈.
10月5日晚我们几个和袁绍宏同届的同学,包括四次赴南极考察的"雪龙"号电机员、86届的校友徐宁,又欢聚一堂,畅谈各自的经历,共同回忆大学生时代的难忘时光.
10月6日下午,袁绍宏回母校作报告.
袁绍宏是我国唯一的一艘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雪龙"号的船长.
他四赴南极、一赴北极.
这样的经历在我国的船长中恐怕是绝无仅有的.
1986年,袁绍宏分配到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在调查船上工作.
1990年加入劳务外派的行列,并当上了大副.
1993年,李鹏总理亲自批示,从总理基金中拿出1700美元,向俄罗斯购买了动力为18000马力、能破1米厚度冰加20厘米雪、续航能力达到18000海里的破冰考察船——"雪龙"号.
船买进后,我国又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进行改装,配备了当今世界科学考察船最先进的、最完善的科考设备.
国家海洋局为了给"雪龙"号配备船员,做了大量工作,从全海洋局范围内严格挑选了一套表现好、业务精、身体强健的船员.
袁绍宏有幸成为其中一员,并担任重要角色——大副,与"雪龙"号一起开始了他向往已久的南极之行.
我国第十二次赴南极考察,他是"雪龙"号的大副,第十三次时他担任见习船长和第二船长,第十四次起就担任一船之长.

说起南极之行,袁绍宏有掩饰不住的幸福.
在回校给同学们作报告时,他全面介绍了南极考察的有关情况以及自己的感受和经验.
南极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未被瓜分,没有土著居民的大陆,面积1400多万平公里,相当于中国和印度国土面积之和.
南极的生存条件极其恶劣,但是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对南极价值的了解越来越深刻.
估计南极的煤炭可供全球用100年,铁矿可供全球用200年,南极附近还有大量的天然气.
因此,有许多国家对南极提出领土要求.
1959年签订的南极条约,冻结了领土要求,南极仅作为科学考察的地方.
我国是该条约的缔约国,但当时没有表决权.
直到1984年"长城站"建立,中国在南极军务中才拥有自己的一票权利.
1989年,我国在南极圈内建立了第二个常年考察站——中山站.
这标志着我国南极考察事业迈上了新的台阶.
1984年,邓小平给南极考察队题词:"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作出贡献".
袁绍宏说,我们搞南极考察,是尽大国的义务,也是准备在将来南极开发和利用方面,能为人类造福尽力,南极考察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袁绍宏告诉我们,"雪龙"号的主要使命是对两个站进行正常物料的维持并进行南大洋考察.
"雪龙"号的主要使命是对两个站进行正常物料的维持并进行南大洋考察.
"雪龙"号还是一个友好的使者,船上经常举行各种学术会议,接受参观访问等.

冰区航行和南极考察非常艰苦,风险也很大.
在南极地区航行,没有外援,只能靠自己,这是其一.
其二,在南极航行,海图、水深资料极少,情况非常复杂.
另外一点,南极的天气变化非常迅速,难以预报.
有一次"雪龙"号在澳大利亚的戴维斯站附近停泊,澳大利亚和外国在船的气象专家都预报没有大的气流,但在30分钟之内,整个极地高压压过来,风速一下子达到360米/秒,超过台风的风压,搞得人们措手不及.
南极的大陆架与沿海不同,水深一般在150米到200米左右,而且底下没有泥巴,全是石头,找不到锚地抛锚,船舶只能保持机动状态,并要随时躲避冰山来袭.
因此大船与战区之间的运输,要靠小船来完成.
小的运输船要克服浮冰把货运到站上,同时又要确保自身的安全.
装卸货经常得把握时机,争分夺秒.
为了赶时间,在大洋考察的科学家、在站上工作的科学家,新闻记者也都自觉地担当了税收、机工、搬运工的角色.
我们国家在南极考察中创立了"南极精神",这包括个人英雄主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集体主义以及爱国主义等等.
南极考察队员来自全国各个地方,有船员、专家和领导,组成一个整体.
在船上,专家、教授、新闻记者都统一服从船长的指挥;在站上统一服从站长的指挥.
每一个考察队员或船员都代表中国人的形象,在南极必须严格自律.
烟头要放在口袋里,垃圾要打包运回,要保护野生动物.
凡事要严格按规章处理,连从南极搬回一块石头,都要事先经过国家海洋局极地办的同意,并报国际南极考察委员会审批.
袁绍宏说:"整个南极考察队有这样高度组织纪律性和牺牲精神,主要是出于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到了南极,看不到电视,听不到广播,整天太阳挂在天上.
是什么动力驱使他们这样夜以继日地工作呢也许你们会说,考察队员有优厚的待遇.
这可就错了.
从船员到队员都按照国家爱机关的标准拿普通工资.
他们能这样拼命地工作,完全是出于对祖国的忠诚.
"1998年7月,袁绍宏十分荣幸地参加我国北极考察团,和国家海洋局极地办的领导以及两名科学家一起,乘俄罗斯的破冰船赴北极考察,为下一步(1999年或2000年)我国对北极进行考察作准备.
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研究人员、科考船将到那里行驶我国的权利而袁绍宏作为第一批到达北极的中国考察团成员,在今后的北极考察活动中将发挥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回到阔别十二载的母校,袁绍宏有许多感慨.
他说:"母校给我们的最重要的是靠这把钥匙在工作中锻炼自己,磨炼自己.
我们学校有优良的传统,有陈嘉庚先生制定的诚毅校训,这对我们都有深远的影响.
有时我们集美的大学生聚到一块,哼起校歌,心中就有一种冲动感.
我们的校友,同学将来要发扬这样的精神.
到了工作岗位,关键的并不是看你有一个什么样的文凭或者别的东西,而是要在工作中把自己的才能表现出来,在工作中发现自己的不足,通过学习把自己的知识丰富起来.
我们就是这样过来的.
"袁绍宏毕业时,英语水平,特别是口语水平,是比较差的.
到了上海后,他坚持三年参加上海的广播外语讲座的学习.
外派期间,又想方设法多讲多练.
现在他已经可以用相当流利的英语与国外同行交谈.
袁绍宏有一台手提式电脑,里面贮存着100多万字的资料和极地航行的心得体会,这对于他甚至对于我国的南极考察事业都是非常宝贵的.
这台电脑1998年9月曾在上海被盗.
上海市公安局费了许多周折才使其"完璧归赵".
袁绍宏还参加极地气象及其对全球影响的研究,并已去的阶段性的成果.
他希望广大同学珍惜在校学习的机会,希望大家为母校这个温暖的大家庭增添光彩.

为了表达对母校的深情,袁绍宏和徐宁共同向母校赠送了几年品:"雪龙"号的照片一帧、徐宁从俄罗斯青年站附近采集的中50多斤的南极石一块、千年才长一公分的南极地衣一片、袁绍宏访问澳大利亚戴维斯站时,该站站长送给他的、由站长夫人在40年前手工制作的极为珍贵的纪念牌一块、《南极海水图集及资料》和《南极条约体系》一套、南北极拍摄的幻灯片三十多张和一些发自南极长城站、中山站的首日封等.
学院聘请袁绍宏为学院的顾问教授.

袁绍宏在母校的报告,在师生中引起强烈的震动,一个多小时的报告,多次被雷鸣般的掌声所打断.
当报告结束袁绍宏等走出福南堂时,同学们蜂涌而上,——纷纷请他签名.
袁绍宏无疑是一个学习的楷模.

28、迎接挑战,再创佳绩集美水产学院校长陈明达历史悠悠,翻开集美水产学校79年的历史画卷,一万余名校友遍布海内外,不少校友已是各条战线上的管理和技术骨干.
近年来,学校在老校长洪天来的带领下,全校师生共同努力,先后通过了1991年全国中专学校的合格评估和1993年全国普通中专学校水平评估.
1993年经省教委核定为省部级重点中专学校.
同时,农业部将学校定为远洋渔业培训网点.
79年的历程,集美水产学校已从蹒跚学步走向成熟,从计划经济时代卷入了市场经济的大潮.

随着经济体制的改变,社会的变革,学校过去经费全额包干的计划经济已不复存在,学校面临着各种新的挑战.
如何争取、创造、保证、节约经费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关键.
几年来,上级下拨给学校的经费还不够教职工的工资总额,学校经费缺口逐年增大.
因此,参与市场竞争,扩大办学规模成为学校解决经费问题的根本途径.

扩大办学规模必须首先增加校舍建筑面积.
学校实验大楼在到位资金仅60万元的情况下破土动工,一边施工一边筹集资金.
虽然学校多方筹措但资金仍然不够.
浴室学校大胆地树立举债办学的新观念,向企业借款,终于使建筑面积6400㎡、投资700万元的实验大楼如期交付使用.
以后,又顺利地改造旧办公楼为女生宿舍楼,基本解决了1998年新生的教室和住宿问题.
1998年共招新生545人,在校生总数达到1400人.
学校提高了办学效益,很快便偿还了借款.
学校第一次打破了过去"靠、等"上级拨款的老观念,变被动为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999年学校计划再招新生700人,在校生总数将达到1800人.
学校再次举债兴建学生公寓(建筑面积4050㎡,工程总投资350万元)、诚毅楼(建筑面积4700㎡,工程总投资500万元,一层食堂,二层图书馆,三层礼堂)各一栋.
学生公寓目前已动工,1999年8月31日完工,迎接新生入学.
诚毅楼正在办理建设审批手续,预计在1999年3月动工,2000年3月完工,迎接80周年校庆.
一栋集教学、科研、展览、收藏为一体的世界贝类博物馆也正在办理建设审批手续,它将给学校带来较好的社会效益.
此外,学校向上级争取专项经费,重新修建了400米跑道的标准田径运动场,先后建立、更新了计算机房(配备有50台586电脑)、无线电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等.
1999年计划建立多媒体语言教室及制冷空调设备实验室.
今后将每年完善二至三个设备较先进的实验室,使实验条件逐步改善.

学校的基础建设、硬件设施只是扩大办学规模的前提和条件,大学生"统招统配"制度被打破后,只有在竞争中争取更多的生源才能真实实现规模效益.
要吸引更多的大学生,首先,专业的设置要符合人才市场的需要.
因此,现有专业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如保留驾驶、轮机、养殖等具有行业特色的老专业.
开辟适应新形势的新专业,如海洋环保、汽车维修、电子技术、食品工艺、制冷空调、经济贸易等专业.
另一方面,毕业生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毕业分配,而这又是影响招生的重要因素.
因此,加强管理和提高教学质量是扩大办学规模的保障.
学校分别制定了学生手册和教师手册,采取评分制,用分数反映大学生和教师的行为表现及学习、工作情况.
学校全面实行教考分离,既让学生端正了学习态度,产生紧迫感和压力感,同时也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起到监督检查对比的作用.

学校充分发挥其办学优势,走多元化办学之路.
经省劳动厅批准.
学校建立了全国职业技能鉴定站及职业技能培训中心.
省水产厅将我校列为省水产厅系统教学教育培训基地,市教委将我校确定为自学考试考点及自学考试考点.
此外,上海水产大学也在我校设立函授站.

学校既要多渠道筹措资金,更要合理安排、使用资金,注意节约资金.
学校经费支出的大头是人头经费.
减员是增效的重要途径.
学校走精兵之路,全面实行全员聘任制,严格定岗定员;提倡教师一专多能,鼓励教师多上课,按课时发给补贴,多劳多得,充分调动老师积极性.
对一时较缺的课程老师,宜交不宜聘,宜聘不宜调.
1995年全校20个班,在校生总数800人,教职工总数159人.
1998年全校31个班,在校生总数1400人,教职工总数仍为159人.
学校一方面控制教职工人数,一方面扩大招生,提高了规模效益.
对教职工的聘任实行动态管理,教师可低职高聘,也可高职低聘.
个别不称职的可待岗.
这样,岗位靠竞争,收入靠贡献变落到实处.

79岁的老人已是日近黄昏,然而79年的老校还青春焕发,充满活力.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学校要主动造势、迎接挑战,以规模求效益,以质量求生存,以改革求发展,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充分发挥学校优势,增加办学活力.
时不我待,只有抓住机遇,勇往直前.

29、众人划桨开大船——水校"校友养校"有感杨日照走进集美水产学校校门,迎面立着一尊陈嘉庚先生的铜像.
陈老先生拄着手杖,高瞻远瞩,展望未来.
铜像的立意表现了水校领导者的胸怀和抱负.
铜像后面是一座八层的实验大楼,壮观、气派,富于现代气色.
加上其他建筑,衬着绿树艳花,整个校园沉浸在一种圣洁、静谧、温馨的氛围之中.

校领导告诉我们:学校要生产,要发展,就要有良好的学习环境.
实验楼的兴建,出来小部分的政府拨款,大部分靠举债、靠校友、企业捐助.
他们还以同样的方式盖了学生公寓,还将盖一座诚毅楼.
这一切,不仅让我们看到水校领导的气魄、雄才大略,也让我们看到水校校友关爱母校的精神.

我们注意到实验大楼下立着一块石碑,上面清楚地刻着集体和校友为这幢大楼捐赠的款项:养殖791班捐赠11000元;轮771班捐赠5000元,轮781班捐赠5000元;轮891班捐赠7000元,陈和金捐赠10000港元;郑光义捐赠5000元;林孙鸿捐赠10000港元……不知怎的,我想起了抗战时期,广大集美校友开展的"校友养校"的活动.
他们说:"我们应该共同负起养校的责任来".
他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物出物.
校友养校活动受到不小的成效.
校友以自己的赤诚之心和实际行动,帮助母校度过了难关.

今天,这种精神在水校发扬光大.
上面的事迹不就是一例吗还有,原集美水专、水校校友会理事长,原省水产厅厅长王克风积极倡导,于1990年成立"集美水产学校教育基金会".
1000多名校友慷慨解囊,累计捐款20多万元.
他们当中,有的收入不过二、三百元,有的人还下了岗.
历年来,学校利用这些基金,奖励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学生.
我想,那些拿到基金会奖励的人,能不感受到校友赤子之心的滚烫吗1985年校友成立后,每年春节,暑假或校庆,广大校友返回母校,以班级开展活动,为母校做些好事,表达一份心意.
校园里的喷水池、凉亭等都是校友捐建的.
渔航891、轮机891毕业刚5年,就返校聚会.
虽然他们大多数人收入微薄,但他们拿出积蓄,甚至当月工资,筹集数千元,购置空调等赠送母校.

要说的例子还很多,校友对母校是一种血浓于水的感情.
我想,学校要发展,领导要有开拓进取的精神,但也要广大校友的热忱支持.
远处正传来《众人划桨开大船》的歌声,在这歌声中,我放佛看到多少有识之士正奋然上路.

30、杨振宁和香港[香港]李远荣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是当代世界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
杨振宁出生于安徽省安庆,童年在北京度过.
1938年至1944年在昆明西南联大过着艰苦的学习生活,这是他日后去的成就的奠基石.
以后去了美国,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并再普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所搞研究工作,进而取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这项终身荣誉.

杨振宁博士和香港有缘分.
这要追溯到1964年,当时中美关系还很紧张,远居美国的杨振宁博士思亲情切,他很想见见分别二十多年的父母和弟妹.
香港中文大学李卓敏校长是位有心人,特安排他们一家人在香港见面.

1982年冬,杨博士把年老的母亲接到香港中文大学小住,当时他正在中大访问,老太太很喜欢香港温暖的天气,比上海没有暖气的寒冬好过的多.
自此,老太太常来常往,香港中文大学十一苑教职员工宿舍成了杨家的"会亲招待所".

85年,杨博士"一不做,二不休",索性把老母亲从上海搬到香港来,免得老人家经常舟车劳顿,从此,杨博士在香港有了家.
也因为如此,杨博士和中文大学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1986年,在校董会主席利国伟先生和马临校长的倡议下,中文大学聘请杨振宁博士为大学的"博文讲座教授".
从此,杨博士每年大约有三个月时间到中文大学讲学,其余时间继续兼任纽约石溪的"爱因斯坦讲座教授".

87年,杨老太不幸患上癌症,杨博士每天到沙田威尔斯医院陪伴照料,直到母亲病逝.

在那几年间,杨博士逐渐熟悉了香港的环境和道路,懂得驾车载母亲渡海游太平山顶,懂得往沙田的超级市场购物.
沙田一家商场的照相馆,还把他们母子两人的合照放大挂在橱窗内作招徕.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杨博士最少接到了三份请帖,中国香港特区政府和港英政府交接仪式筹备处的,特首董建华个人名义的…….
.
那天,他和所有港人一样,从凌晨零时开始到第二天的下午、傍晚,十多小时都沉浸在回归的喜悦之中…….

香港回归后,杨博士和香港特区的关系更为密切.
多少年,杨博士不愿意在中国的土地上对英国殖民总督俯首行礼,所以一直不接受中文大学颁赠给他的荣誉学位,但是,97年这一届,他高兴地答应了,而且准备在12月11日举行的颁授礼上以中文致词.
后来因身体不适,未能赴会,但仍寄来书面发言.

我1980年到香港中文大学听杨博士的讲座,会后和他进行亲切交谈,他还送我一本近作《读书教学四十年》,并签名题字.
这本书是描述他4年来如何艰苦学习和工作的过程,十分生动,对时下年轻人是一种激励.
读了他这本书,激发我好好利用业余时间搞创作,做一点对社会有益的事.

1998年9月24日,我应友人沈平先生邀请,到香港大会堂七楼展览馆参加《造化·心源——沈平画展》开幕酒会,又和杨振宁博士见面了.
沈平是杨振宁博士的外甥,他特来主持剪彩仪式,为外甥打气.

在展会上,杨振宁博士不但和我亲切交谈,并为我题词:"很高兴在沈平的个展上看见李远荣先生.
谨祝事业顺利.
"越是有学问的人,越是谦虚、谨慎,这是中国人的美德.
1998年9月28日31、勤字当头硕果累累——记嘉庚奖突出贡献奖获得者黄衍电老师·季采·集美大学财经学院的黄衍电老师,连续三年来平均每个月发表一篇论文;多篇论文获奖;每年编写(主编、参编)一部教材;连年获得学校及多方面的表彰嘉奖.
他是全国税收教学研究会理事、福建省税务学会理事、福建省国际税收研究会理事、集美大学财经学院财税系主任.

黄衍电老师是财经学院一名卓有建树的中年骨干教师.
他执教二十年来,"勤"字当头,硕果累累.

一、勤学.
黄衍电老师1977年留校任教.
当时,他只有中专学历,要搞好教学,并适应不断发展的要求,可以想象有多么不容易.
学校选送他到湖北财院、江西财院、中南财大等院进修学校.
进修期间,他孜孜不倦地学习《资本论》、《西方经济学》、《政革税收学》等有关财政、金融、税收方面的专著,还涉猎了许多管理学、教育学、行政管理学等方面课程.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于1991年取得了硕士学位.

二、勤劳.
黄衍电老师是一个不辞辛劳的人,他处处以身作则,工作不分分内分外.
如筹建系资料室,购买书籍资料等,他都一手操办.
他重视财税实验室的建设,与有关部门联系,并取得资金支持,使财税实验室初具规模.
该实验室现有电脑10台(其中2台为多媒体)、打印机2台、复印机1台、空调2台,并引进开发《税务信息管理系统软件》.
他采取有效措施调动师生们的积极性,作出了开拓性工作,举办周末"英语角"等等.
他重视财政干部培训工作,承担5期省财政厅农税干部业务知识培训班,培训干部近千人,做到理论联系实践,使教学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同时也为学院创收近80万元,弥补学院经费不足.
作为系主任,系里教师有困难需要帮忙,他总是尽力而为.
他那勤快、稳健、周到的工作、服务作风,深受院领导的好评和师生的交口称赞.
他病了,按医生建议要休息治疗,但他仍放心不下工作,他都全身心地投入,夜以继日地忘我工作.

三、勤钻.
他在搞教学工作的同时,集中业余时间搞科研.
三年来,在《财政研究》、《税务研究》、《当代财经》、《福建财会》等全国、全省有影响的杂志上发表论文27篇.
主编或参编并已正式出版的有《现代商业银行会计》、《农村税收》、《中国税收概论》等.
这些编著凝聚了他的心血,留下他辛勤的墨迹(他本人撰写38万字).
财政部统编教材公开招标,他以其独到的研究,合理周密的规划,继获得《国际税收概论》的主编权之后,又获得《中国税制》的主编权.
此外,还承担了省财政科研所《山区与沿海经济协调发展的财税对策》、集美大学《直接税的理论分析与制度设计》等科研课题,及省财政厅、省地方税务局下达的《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地方税务学》等著作的编写工作.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黄老师的勤学、勤劳、勤钻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他的论文《税收政策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思考》获得中国经济杠杆研究会评选的"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学优秀文章"二等奖;主编的《国际税收概论》和参编的《中国税制》被选为全国乡镇财政干部培训教材.
他曾于1994年、1995年连续两年荣获财税系统院校优秀教师;1996年被评为院优秀党务工作者、获科研成果一等奖;1997年获厦门市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1994年经委财政厅评审,被确定为学科带头人.
1997年被评为陈嘉庚奖教金突出贡献奖获得者.

3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郑春霖我于1990年1月初患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经历了三次的病危险关,濒临丧命.
两年后,由于采用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控制的措施,从而逃过了鬼门关,康复而今将近9年.

我之所以能破例活下来,也是十分侥幸的.
记得,1992年元旦前夕,我由于化疗刚结束患了感冒,顿时体中血小板突降至不及健康人的十分之一,发生了严重的皮下大出血,如硬币大皮下红血块迅速从小腿部扩展到胸膛.
情况及其险恶.
当时如果没有协和医院血液病房那位高度负责的黄淑华主任医师及时从福州总院调来一瓶500客的血小板输入抢救,避免出血面扩展到脑部,那么我早过了7周年的忌日了.

1990年6月19日,我有幸获得缓解,从福州协和医院出院.
出院后,我遵照院方的附嘱,按期入院接受巩固化疗.
原以为可以避免复发,谁知时过一年后,1991年12月6日,化疗结束才13天,就出现复发,不得不再度入院接受治疗.
所幸第二次闯关,又获缓解,并于1992年1月30日出院.

活生生的现实再次给我深刻的教训,这次再度缓解出院后,我就毅然放弃继续接受巩固化疗的措施,果敢地采用上海老中医孙起元在他的论文中锁概括的"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治疗白血病的八字方针,开始试服福州市鼓东路开元寺林提润法师所开的中药处方(当时一贴才1.
67元),到1992年6月份,初见成效,未见复发,身体日益健康,从而大大地增强了我的信心.
从6月底起,我又大胆采用福清市病友李海所介绍的单方草药——鬼针草.
这是一种同时具备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四方面功能的路边野草,正与上海孙大夫(今年86岁)所阐述的八字方针相吻合.
这种野草,采集非常方便.
八闽大地的沟边路旁就成了我的天然药库.

从1992年6月起,我就单纯靠采集这种野草服用排毒控制,并以追求书法艺术为精神支柱,乐观地生活这,而今康复已近9周年,不但为国家节约了大量医疗费用,而且,由于一心向往草书法,书艺也获得一定程度的提高.

最近几年,我的书法作品及所撰写的有关白血病的文稿,先后在海峡两岸的书、报、杂志发表15次,书法作品多次上电视台与观众见面,其中一幅王昌龄的唐诗《出塞》被用于拍摄《蜡烛,刚刚点燃》电视剧.
三明电视台采访并播出我的录像.
当然从严格要求来说,我的行草书法作品,距离成功之门尚属遥远,但由于我的特殊经历,深得国内外许多热心人士的支持,书作已先后飞抵日、美、英、加、新、德、马、比、捷等过和港台地区.
也许是对我这血癌患者的特别照顾,我的作品入选《中日破体书法国际展》、刊入《20世纪世界书法作品鉴赏》巨册;获《庆祝中国工会成立70周年全国书画大展》特等奖.
我得到美国医学博士、英国白血病专家和台北国民党原来陈立夫先生的鼓励和赞扬,我还有幸被吸收为福建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今天我之所以借此机会说出了这些似乎是"天方夜谭"的话,目的是想以此告慰世界上许多陌生的病友们,白血病并不可怕,只要治疗途径选择正确,精神支柱不垮,先用西药化疗,后用中草药解毒控制,不但可以获得彻底康复,还能继续做出你想做的许多的事情来.

中国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在他所撰写的《水调歌头》一首佳词中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我是个视死如归的人,对自己即将告别人世的悲痛,从不哭泣,但是看到病友的悲惨遭遇,不止一次地落下同情的眼泪.
我在病床上,胡思乱想,何以我能获得彻底康复;有朝一日我的书法作品能实现我的价值,定将余生的一切奉献给拯救我的病友.
为了实践我的愿望,近几年我不但一书信同省内外许多病友交流心得体会,还先后会出数千元支持病友以及助学,救灾.

我之所以有这种思想和感情,都是母校校训"诚毅"二字对我的指引和陈校主那种崇高人格的熏陶.

疾病对于世人来说,是很难比避免的,谁都无法躲避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
问题是我们对它应采取什么样的态度.
患了病不必消极悲观,而要顽强地和疾病做斗争,要千方百计地去制服它,不能让它过早地夺去我们的宝贵年华.
愿我五洲四海的陌生白血病病友们,振作精神,乐观对待,奋力抗争.
让我们大家都能早日彻底康复,共享人间的天伦之乐,满怀信心地去共赏21世纪那千百轮皎洁的明月.

1998年9月27日附:鬼针草的服法:1.
用全草(干鲜即可)0.
1公斤煎清水1.
5公斤20分钟,一天服用;药渣可重煎一次(水1公斤),当茶喝.
只要能喝得下,多喝也无妨.
多喝多小便,可以排毒.
连服三年.

2.
后期可逐步减少,隔天服一次,后隔2天服一次,到每周1-2次.
3.
病患者忌食鲤鱼、鸡、羊、鸽子、芒果、杨梅、荔枝、柚子、韭菜等毒性大、热性强的东西.
可多食水鸭母、瘦肉汤、苹果、西红柿、胡萝卜(生吃更好)、梨子等.

4.
初期应少食牛肉、桂元等.
食物应清煮、勿炒烤.
33、治疗低血压病的体会朱一天七十年代,我的血压偏低,一度只有50/80左右;有眩晕感、疲倦感.
当时我在地委宣传部通联站当"土记者".
后来调到地委对台宣传工作,也是"土记者".
我中专文化程度,写作水平低.
为了搞好工作,我学习前人的"勤能补拙"的做法,经常熬夜练习写作,连续十年养成迟睡、早起、中午少休息习惯.
积劳成疾,造成血压过低.
我吃西药,但血压还是不能恢复正常.

后来,一位亲戚向我推荐一民间偏方:老鸭炖熟地,夜里空腹服用(一次吃不完,第二天再吃)每周一只.
他说,此方能滋阴补肾.
连服12周,注意劳逸结合,不要熬夜,血压则可恢复正常.
我遵照他的话,一季度服用12只老母鸭炖熟地,血压真的恢复了正常.
康复后,当听到有低血压患者,我就将我的实践介绍给他们.
果然,许多患者都获得成功.
(朱一天,原集美商校校友)34、金爱心——一位老华侨的爱乡情怀陈少斌数月前,集美信用社增加一个新储户,名叫"金爱心".
它是集美社旅居马来西亚80高龄陈武营先生爱乡情怀的见证.

陈武营先生出生集美,自7岁至13岁念过小学,后进入集美师范,因家境清寒而辍学.
18岁,出洋谋生,当过店员、开过小商店,后来在巴株巴辖经营枋廊.

八十年代初,集美籍旅马诸多华侨络绎不绝回里探亲.
我因为参加集美社公业基金会的接待工作,有缘结识包括陈武营先生在内的返里诸族亲.
陈武营先生是一位热爱家乡的人,在当地华侨中颇有名气.
自此以后,他经常联络、组织当地集美籍华侨,应邀回来参加集美学校校庆,陈嘉庚先生诞辰、元宵节等活动.
每次都携带子女、孙儿女等多位亲人,回乡寻根谒祖.
他的侨生子女名字都承集美排序,可谓饮水思源,不忘故土.

陈武营先生对爱国侨领、乡贤陈嘉庚先生情有独钟,经常把当地有关陈嘉庚先生的剪报寄给我.
每次出洋都带去我赠给的有关陈嘉庚先生和集美学村的资料,在当地宣传.
1992年,陈嘉庚国际学会发动捐款,在美国柏克莱加州大学建造陈嘉庚化学大楼,当地侨团也组织筹募,陈武营先生响应号召,慷慨捐出马币2万元.
此外,他还多次捐资资助集美社南乐社、陈嘉庚研究会.
去年初,他在家乡得知集美社公业基金会管理的陈嘉庚遗款50万元,存行取息已不够开支,当即表示:"若派人到南洋募捐,弟愿抛砖引玉,先捐二万元,支持公业基金会.
"今年春,陈武营先生千里迢迢偕儿、媳、孙儿、女一行返里,在故乡为次孙男举行婚事.
他到我家,那时集美镇关工委正在研究如何帮助集美学村10多个家庭贫困的中小学学生问题.
我将情景向他介绍,他感同身受,深表同情.
东南亚金融危机,陈先生的事业受严重影响,力不从心,但他主张婚宴简办,节约开支,把省下来的钱捐献给贫困生.

陈武营先生在为孙男举办的婚宴上,当众宣布捐献5000元,我代表公业基金会接受捐款.

第二天早上,我将此款存入信用社.
为感念陈武营先生的一片竭诚爱心,我暂把储户取名"金爱心",并把写有"金爱心"的存款发票亲手交给陈武营先生.

35、处处有亲人郑锦村母校集美中学创办80周年校庆前夕,我被推选为永春300多名校友的代表到母校参加筹备会.

汽车在集美区停靠站暂停,同车的一对中年夫妇知道我是来开筹备会的,即招呼一辆摩托,交代把我载到集美校友总会.
我道谢后,就上车往校友总会.
初到集美,就遇到这样热心的人.
虽不是"他乡遇故知",却胜似故知.

海风习习,红霞满天.
我在校友会下车.
不巧校友总会下班了,门已上锁.
虽见游人如织,我四顾茫然.
去问谁呢正在踌躇之时,一位短外衣短外裤的老者从远处而来,我急趋询问之.
当他知道我是从闽中山区永春迢迢二百里来集美母校开筹备会时,即挂电话向有关部门联系,并特地通知集美中学侨光宾馆安排膳宿.
他见我两鬓如霜,爬楼不便,嘱咐宾馆服务员李东波要把我安排在二楼.
趁天未晚,我们顺便参观了李林烈士的陵园.
他说明天开会在餐厅二楼.
楼下就是食堂,膳宿十分方便.
他又说开筹备会人数不多,膳宿由校友会负责.

晚餐时,姓李的总务主任怕晚餐老人吃干饭不方便,特地交代厨房,煮了一碗面条汤.
校友会无微不至地关心校友,真使我们这些老校友有"客至如归"之感,内心深深感到总会工作做得十分周到.
我问服务员刚才带我、为我安排住宿的人是谁他回答说他是中学校友会的负责人黄德全同志.
萍水相逢,如此关怀一个从山区赶来开会的校友,实在令人感慨系之.

陈校主一生,以"陈毅"精神培养了万千学子.
只要是集美校友,不论何时,不论何地,一见都倍感亲切.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林锦火校友.
他特地给我划了一副路线图,并告诉我早上厦门6时30分开车,7时20分到集美停靠站;7时要去候车,才不至于误点.
一误点就没有直达车了.
前后三天二夜在集美母校,备受母校校友的关切照料,点点滴滴无不铭刻心中.
(郑锦村:中学校友、《作家报》记者)36、访马五日随笔卢俊钦1998年11月15日,阴应马来西亚霹雳福建公会及陈根本会长的邀请,我们一行五人乘厦门—吉隆坡的班级离厦,开始对马来西亚进行为期5天的友好访问.
班机在吉隆坡雪邦新国际机场降落.
走出机场门口,我们就看见"集美陈永水"的条幅.
陈根本先生的长女陈美璇女士和女婿黄任镇先生早就到机场门口迎接我们.
我们一上车,黄先生的手机响了,原来是陈根本先生来电询问旅途是否顺利.
他对我们关心倍至,令人感动.
凌晨2点30分我们抵达距吉隆坡250余公里的怡保乐林俱乐部.

98年11月16日,阴有小雨上午8点,根本先生、夫人谭玉详女士及其长女婿驱车前来接我们倒中国餐馆吃早茶.
我和陈根本先生已多次见面,他返集美时总是到集美校友总会看望我们或为《集美校友》捐款.
陈根本先生是集美人,今年已有71岁,但身体康健,精力充沛.
只是近几年脚骨质增生,走路有些不便.
陈先生小时曾再集美小学读书,到马来西亚后曾任陈嘉庚公司怡保分行的厂经理.
他学习嘉庚精神,热心公益、热心教育,怡保培南独立中学与集美侨校结成姐妹学校就是他牵线搭桥促成的.
目前他除了担任陈根本父子有限公司主席、集南成有限公司董事主席等职外,还担任十多个社团的领导职务.
陈夫人67岁,精神饱满、待人热情而又风趣,我们初次见面就不感到陌生.
餐馆里的雇客均为马籍中国人,用各自的方言互相问候、交谈,气氛十分和谐.
饭后根本夫妇和女婿带我们畅游霹雳州的三大仙洞——三宝洞、极乐洞、霹雳洞.
每到主殿菩萨前,陈夫人总是虔诚祈拜并捐钱添"油香".
她告诉我,她是个虔诚的佛教徒,每周都要安排半天到庙宇做义工,为众生求福,亦为自己"铺路".

11点30分我们访问霹雳州福建公会.
该会的主要领导已在公会等候.
彼此相互介绍后,举行了简单的欢迎仪式.
陈根本会长在致辞中说:来自陈嘉庚先生故乡的集美校委会、集美校友总会代表团首次对霹雳福建公会进行访问,他和同仁们感到由衷高兴,并希望通过这次访问增强彼此间的联系.
他引用孔子名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表达对访问团欢迎之情.
陈永水团长讲话表示感谢,他说,"他乡遇故知",我们一踏上马来西亚国土,就受到诸位的热情接待,我们感到像在家一样温暖.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厦门经济特区取得很大的成就,集美学村的教育有很大的发展.
希望公会的同仁能经常回家乡观光游览…….
双方互相交换了礼品.
公会在新利福口酒店宴请访问团.
在那里我结识了集美师范的老校友、80余岁的张应川先生.
下午我们参观根本先生的集南成有限公司的橡胶厂,并与其五个儿女见面认识.
根本先生见我们登山湿透上衣,便赠我们每人一件公司的短袖衬衣,让我们马上沐浴更衣,对我们真是体贴入微.

8点30分我们返回乐林俱乐部.
9点左右霹雳福建公会理事瞿述慈先生来访.
瞿先生是福清人,已经有几代人在此衍繁.
他觉得改革开放后,中国更强大了,华人的处境有很大的改善;马来西亚政府对本国多元的种族关系处理比较得当.
瞿先生是一位非常健谈的人,对着知己他尽露自己的真情.

1998年11月17日晴上午6点45分,根本先生的二女美蓉小姐驱车陪同我们前往云顶和吉隆坡游览.
云顶是马籍华人巨贾林梧桐先生开辟的著名旅游风景区.
驱车从怡保市到云顶约需3个小时.
高速公路的两旁是一望无际的橡胶树林、椰树林、棕榈林,远近尽是绿色一片,我真妒嫉上帝赋予马来西亚太多的绿.
车子开出高速公路,沿山路爬行.
山下阳光灿烂,山顶云雾环绕,雾雨蒙蒙,见不着十米开外的东西.
气温比山下至少低10度.
我只穿短袖衬衣,感觉寒气袭人.
从云顶驱车到吉隆坡约需一小时.
吉隆坡是座充满生气的城市,各种建筑竖立在街道两旁.
我们首先参观吉隆坡电视塔,从塔顶俯瞰整个吉隆坡城,眼前一片郁郁葱葱,各种各样的建筑从绿色海洋中冒出来.
在所有建筑物中,双塔大楼格外引人注目,其高度为世界第一.
美蓉小姐告诉我们,到吉隆坡一定要去看看天妃宫,这是纯中国式的庙宇.
美蓉小姐原来还打算带我们参观绿野山庄,但出席亚太高峰会议的首脑住宿在该山庄,戒备森严,我们只好作罢.

1998年11月18日,晴上午8点,根本先生夫妇、林应川先生夫妇驱车接我们前往培南独立中学参加毕业生典礼.
厦门大学校友黄清益、集美乡亲陈郁菲曾长期担任过该校校长,对该校的教育发展贡献良多.
仪式自始至终由学生主持,包括乐队演奏和指挥.
毕业生代表的发言充满感情,当他说到"……再见吧,培南母校!
再见吧,辛勤教诲我们的老师!
再见吧,朝夕相处的同学们!
"与会者深受感动.
仪式完毕后,我们参观学校的语音室、实验室、图书馆、电脑室等.
在图书馆我发现陈列的中文杂志中有我们的《集美校友》.
还有大陆近期出版的书,如《鲁迅全集》、《邓小平传》等.
培南独立中学是一所纯民办学校,"培南"取意"培植南洋人才".
在学校用过自助餐后,我们在根本先生夫妇和应川先生夫妇的陪同下,走访集美水产学校早期校友、85岁高龄的陈章彬先生.
1991年9月,陈章彬先生曾专程返回母校参加庆贺陈村牧先生执教集美学校60周年活动,并向水产学校捐赠1万港币作为奖励教育基金.
此行访马,我早就想去拜访他,恰巧应川先生是他的挚友,所以倍加亲切.
章彬老校友还深情地回忆起当年返校的情景,可见母校在他心中历久不忘.
他老人家思维敏捷,对集美校友总会主办的《集美校友》刊物十分欣赏.
他说,他每期都非常仔细地阅读,从中了解母校和厦门的一些信息,比如集美大学的建立,集美台商投资区的创立等等,都是从《集美校友》知道的.
他当场捐赠两千马币给《集美校友》,以表对母校的一点心意.

下午3点,我们到由霹雳福建公会资助的培南国民型中学和小学参观.
陈根本先生是国民型中学董事会董事、国民型小学董事会董事长.
我们重点参观小学.
许校长在他的办公室接待我们.
办公室内摆着数十个奖杯,一见便知该校成绩斐然.
最使我们感动的是在校长室外贴着一张为长江洪涝灾害捐款的海报,室内有一个赈灾捐赠箱.
长江的洪涝灾害也牵动这里师生的心.
龙的传人,虽远在万里之遥,也无时不关注龙的故乡.

6点30分陈根本一家人和怡保霹雳公会的诸君在新利口福饭店举行欢送酒会.
根本先生还特地邀请几位海外集美乡亲赴宴.
酒会气氛热烈而又融洽.
敬文先生对我们说:"爸爸(根本先生)这几天特别高兴.
这几年来,他很少参加酒会,许多应酬都由儿女替代.
你们这次莅临,每次活动他都亲自陪同,我们都喜在心里.
"1998年11月19日,晴上午约8点15分,82岁高龄的张应川先生亲自驱车接我们到一家中国餐馆吃早茶.
张应川先生是早期集美师范校友,现为霹雳福建公会外务(相当对外联络主任),拥有两家有限公司.
张先生精神饱满,看上去只有60岁左右.
我问他保养的秘诀,他告诉我:锻炼身体,做气功,持之以恒;胸襟豁达,热心公益.
根本先生听说怡保到槟城的高速公路一段被洪水所淹,车子不能通行,急忙买一份报纸.
当他得知洪水已退,车可以行驶时,才放心用早茶.
他们很抱歉不能为我们送行,因为他们必须去参加培南国民小学毕业典礼.
根本先生是该校的董事长.
10点许,根本先生安排的一位名叫"三米"的印度司机开一辆面包车送我们前往槟城.
车子在告诉公路奔驰,橡胶林、椰子林、棕榈林飞速而过.
中午约1点,车过槟洲大桥(世界第二长的跨海大桥)便抵达槟城.
集南成有限公司驻槟城办事处的孙亚成先生来接我们,随即带我们参观槟城有名的极乐寺和放生池.
几天前,当地报纸曾报道该寺的放生池数百只龟被偷,但池里的鬼仍重重叠叠.
孙先生安排我们寄宿在槟城橡胶公会招待所.
陈根本先生是该公会主席.
看管接待所的是一位退休的老人,名叫陈博秀,祖籍厦门杏林灌口,异国遇老乡,大家用闽南语聊起家常,感到格外亲切.

1998年11月20日,晴清晨6点30分,孙亚成先生驱车前来接我们去槟城机场.
槟城的公路上车如流水,井然有序.
槟城机场服务人员很热情,使人感到异国的温馨.

8点40分班机准点起飞.
我从机窗往外眺望,槟城渐渐变远变淡.
我内心有一种说不出得冲动,自语道:"再见吧,马来西亚的集美校友!
再见吧,马来西亚的集美乡亲!
再见吧,美丽、绿色的马来西亚……"37、马泰考察小记·林忠阳·1998年11月15日—24日,以集美学校委员会副主任陈永水为团长的考察团一行5人,对马来西亚和泰国进行考察.
虽时间短促,但印象深刻.

《集美校友》,连心纽带在马来西亚考察期间,张应川先生亲自开车,把我们带到一处风景秀丽的别墅山庄,拜会集美校友、80多岁高龄的陈章彬先生.
一见面.
陈先生便说:近年来身体不好,很少出去,机会与世隔绝.
好在《集美校友》这本刊物,让我知道了外界的许多事,特别是集美和厦门特区的变化.
否则,我哪能知道我们已创办了集美大学!

一同拜访的集美族亲陈根本先生接着说,我在公司很忙,但每次收到《集美校友》这本刊物,再忙也要看.
每次都了解许多情况.
《校友》介绍了很多华侨和校友不断涌现的业绩,为我们沟通了信息.
这刊物确实办得很有校友的特色.

谈论中,老校友陈章彬激动地说,你们看我还能为《集美校友》做点什么事呢说罢,便取出一张支票在上面签写马币2000元(这合人民币4600元),并要我们代转交《集美校友》社以表达老校友的一片心意.

我们飞抵泰国曼谷下榻白兰大酒店.
定居泰国(原就职集美侨联)的谢钦锡先生一见面便说:忠阳你好!
我在《集美校友》的封面上看到你画的牡丹.
一见面,我马上就想起你.
那时候我们侨联办公处设在体育馆楼上,你全家住在楼下…….
他说的是刊登在《集美校友》创刊封面住院富贵长春的国画.
小小一幅画竟引起在异国他乡的老朋友老校友如此深情的追思和回忆.
《集美校友》跨过崇山,飞越沧海,传递信息,联络有情.
难得,难得!

集美子孙,根在中国我们结束对马来西亚的考察活动,从槟城飞抵泰国首都曼谷.
迎接我们的是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八旬高龄的集美族亲陈天赐先生.
他原是泰国警察上校.
在他的精心安排和诸位华侨、乡贤及校友的热忱接待下,我们在泰国的考察活动进行得很顺利.
他年迈多病,药不离身,但仍陪我们走街串巷,参观考察.
每到一处,老人便滔滔不绝地给我们讲解.
老人见多识广,阅历丰富,博览群书,精通古今.
我们在他家中做客时,他指着珍藏的一大堆书籍,欣慰地说:"这是我一生的财富".
他关心泰国人民的命运,关心陈嘉庚先生创办的集友银行,关心华侨事业,更关心祖国的前途.
他说,毛泽东为中国打天下,邓小平、江泽民为中国搞改革开放,使中国富强起来.
他激动地说:"我一生之所以关心集美,关心中国,始终敬慕陈嘉庚精神,因为我是集美的子孙,我的根在中国.
"陈天赐先生计划在集美东海区开辟一个规模较大的鳄鱼养殖场,并配上几头大象,吸引游客,促进集美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同窗校友,情深意切考察期间,我们访问最多的是集美校友,谈得最多的是校友情谊.
泰国许多校友热情接待我们.
其中有洪景辉夫妇.
他是团长陈永水的同学.
同学相聚,触景生情,回想连翩,畅谈今昔.
洪先生还携全家陪同我们.

聚会中许多校友都表示,他们今天事业有成,一个重要原因是母校的培养教育,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在泰国的集美校友中,泰国是拉差龙虎园董事长张祥盛的开拓敬业精神,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我们进入了那神奇般的龙虎园时,他胸有成组,如数家珍,绘声绘色地为我们介绍了建园的理念和所付出的艰辛,介绍了园中各种动物的管理和生活习性.
他幽默、风趣地说,驯养、感化、教育动物的工作不亚于教育人本身.
张祥盛校友,50出头,中等身材,给人以精明强干的印象.
他思路敏捷,善于演讲.
他的讲解,让你感到他是一位很了不起的动物专家.

看到园中五颜六色的三角梅,我们不禁发出连声赞叹.
张先生说:三角梅是厦门市的市花.
在他园中培植的就有几十种.
他准备在厦门择地开发一个品种繁多、富有观赏价值的"三角梅公园".
我们当即称道他的谋略,预祝他来厦投资成功.

回国才几天,我们便受到张祥盛校友从泰国寄来的几组照片.
照片清晰度高、色彩逼真、构图完美.
可以推断张先生还是一位技艺高超的摄影家.

38、旅欧随笔陈延杭这是我第三次给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研制出国展品.
第一次到温哥华展出,第二次到威尼斯,这次是'98里斯本世界博览会.
经办的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馆长邀我参加后期的技术服务工作.
以前我有过多次的出国机会,但一次也没去成.
这回,我抱着再试试看的态度,欣然同意.
没想到事情进展顺利,护照办好了,旅费也解决了.
馆长用心良苦,办事的实效更使人钦敬.

独自一人一天赶到里斯本经过对多家旅游公司反复咨询,最后选定海外旅游公司一位校友为我制定的路线:从厦门去上海,经法国巴黎再转机到葡萄牙里斯本,两次中转一天赶到,机票也最便宜.
出发前几天,我心里就有些嘀咕:转机只有两小时,上海机场好办,巴黎的戴高乐机场听说很大,自己语言又不通,怎么办我找了英语老师,想请他速成几句,我死记硬背以便对付.
老师劝说大可不必,到时拿着机票先问,问题不大.

实际上,旅途比我想象的要简单得多,一切都很顺当.
换登机牌时小姐不但替我办理了巴黎转里斯本的登机牌,还问我要选哪个机位.
当然我要靠窗的.
她又给我一张图,告诉我这架飞机到巴黎机场的A区,出来候机厅要下楼梯,乘公车去F区,再上楼梯进入往里斯本的候机厅.
上了飞机,一看有许多中国乘客,我邻座是一位多次往返巴黎在外资企业公职人员.
和他一谈就打消了紧张感.
前座有位带小孩的男士,他说要去西班牙马德里.
我和他同路,就更放心了.
跟着走就是了.
据说现在欧洲有很多浙江的移民,在那边主要开餐馆,也有开制衣厂、制鞋厂的.

这样,我一天飞行了12500公里.
早上7点20分从厦门起飞,如夸父追日,西行至晚上19点50分(包括时差7小时)抵达里斯本.
这是我一生渡过的最长的白天:19.
5小时.

一星期参观130多个展馆这次'98里斯本世界博览会的主题是"海洋·未来的财富",中国馆是四个大面积的展馆之一,内容有:海洋开发与利用;海上丝绸之路;火箭发射卫星模拟表演;环幕电影:江山如此多娇.
在各展馆中,参观人数最多.

我来的最晚,再一星期,博览会就要闭馆.
馆长给我的任务是看各国的展览.
有30多个综合馆和144个国家馆.
展览临近结束,观众特别多,参观各馆都要排长队.
我领了博览会的工作证,就奔跑参观,重要的还要照相作记录.
这样每天疲于奔跑,最终也只看了近80%的展馆.
我每天跑几十公里,虽然早有准备,穿了旅游鞋,但双脚都起了血泡.
想想这也值得.
这是各国进行科技竞争、显示国力的博览会,看看大开眼界,收益不小.

一个曾经辉煌过的航海探险民族9月30日博览会闭幕,举行了一次游园联欢活动,整个馆区挤得水泄不通.
最后两个星期是拆除展品.
我的任务是把有关文物和展品装箱,协助清扫展馆,比较轻松.
此外抓紧时间到里斯本市内参观名胜和博物馆,去了一趟辛特拉、欧洲之角,游览了葡萄牙南部海滨城市,参观了15世纪亨利王子进行航海活动的基地——萨格列斯.

在15~16世纪的150年间,葡萄牙人口仅有150万.
葡萄牙人依靠西、南面大西洋的天然优势和长期与海洋搏斗的素质,拿着罗马教皇的训谕:想象中得子午线以东所发现的徒弟均属葡萄牙,开始了海上冒险活动——探险、立注标、封地、抢劫、贩卖奴隶.

一时间,里斯本成为欧洲航运的中心.
亨利王子,专心致志进行咳咳信息收集,航海人员训练、地图绘制、航船改造和组织派遣探险活动.
虽然他本人一次航行活动都没参加过,但却成了世界的航海家.
从他开始的一个半世纪,葡萄牙的领土扩张了1000倍.
不过亨利时代并没有绕过好望角.
而这个时候中国的郑和船队已七次到过非洲东岸.
当65年之后达·加马重蹈这一中国人早已开辟的航路时,对郑和船队这支东方的仁义之师,可能仍有耳闻,因为在一些描写达·加马"发现新航路"的影视中,都有遇见龙的恐惧场面.
如果当时郑和船队和亨利的船只相遇,这些海盗船必遭歼灭无疑,因为郑和船队是不能容忍在这些航路上有海盗出没的.

达·加马是幸运的,在里斯本的特茹河岸边,在他上船往印度的地方,建造了一座伯利恒塔,又建了一座教堂和修道院,作为对达·加马远航胜利的感恩献礼.
这些建筑现在都成为世界遗产加以保护,参观友人络绎不绝.

三天游巴黎印象不深也不好回程途径法国巴黎,安排了三天旅游,由旅游公司承包.
导游是个在巴黎有四年之久的上海人.
活动安排得非常紧凑,还不是塞进一些购物活动,令人厌烦.
凯旋门、香榭丽舍大街、协和广场、埃及塔……车内介绍,下车照相,乘车看景,大家都想多看一看,相当紧张.
登上埃菲尔铁塔最高层,雨中乘船游塞纳河,参观凡尔赛宫、罗浮宫,但都只能跑到主要文物前面,速速照张相留念.
巴黎圣母院、巴斯底广场、人权广场、拿破仑铜柱、亚历山大桥……真看得眼花缭乱.
有些还只能驱车而过,望景兴叹:如周总理到法国勤工俭学的驻地和塞纳河边售书亭、戴安娜王妃最后晚餐的丽池饭店和出事地点阿尔玛桥边的火炬……由于阴雨天气,有时连照相都很困难.
三天奔跑,总算是曾经到此一游.
对巴黎印象不深、也不好.
这不单是连天阴雨,更重要的是我碰到一些令人不快的事.
我来时从上海乘坐法航飞机经巴黎转里斯本,到里斯本将托运的行李取出一看,锁被撬掉,新衣服被取走.
几件衣服不值几个钱,但令人极不愉快.
当这次短期旅游快结束时,导游夸夸其谈地说:德国人曾嘲笑法国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枪声一响,巴黎人逃得精光.
法国人却理直气壮地说:要是反抗就不能保存如今这么多的世界级文物精品.
对此高论我大不以为然.
这使我想起许多往事.
1884年法国舰队开进福建马江,突然对清朝水师开火,击沉舰船30余艘,并炮击了沿江的炮台和船厂、学校;还有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以英法为首的侵略军,奸淫、抢掠、烧杀,洗劫圆明园.
如今在巴黎枫丹白露的中国宫里,无论屋顶的巨幅三世佛像画,还是展厅中的大量文物,都是法国侵略者从圆明园抢来的.
巴黎陈列着从我们那里抢来的文物;他们却用怯弱的方式"保护"这些文物!
我感到啼笑皆非.

39、从乡贤陈嘉庚先生纪念邮票证实集邮三益[台湾]康大同集邮三益——怡情、益智、储财.
集邮的好处,从整理与搜集邮票的过程中,可养成整洁,有耐心、不生气、及储蓄的良好习惯.
更可以透过与别人交换邮票,而通讯、聚会,进而结交许多新朋友,及加强老朋友的情谊.
这方寸之物,其乐深远无穷.

从邮票中获得广博知识,诸如:各地民俗、风光、宗教、军事、经济、文化、野生动植物,以及古今名人,趣事……都可透过邮票上的图案,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有许多邮票,介绍美丽的艺术品,各种体育活动,卫生保健,除可供欣赏自娱外,无形中还可获取一些基本常识.

在台湾集邮界,盛传这么一则故事:唐荣钢铁公司一位吴先生,在1955年的时候,花了新台币2万2千多元,买了一批邮票,细心整理、欣赏、存放.
1970年,他感觉年事已高,留着无用,毅然把这些邮票捐给沪江中学.
经校方邀请多位邮商来校评估比价,结果由一邮商以90多万元新台币买去.
结果,25年间价格暴涨30倍.

奇青壮年时期,因忙于张罗一家衣食,既无闲又无钱从事集邮.
延至1985年冬退休后,才慢慢步入集邮一途,藉以打发退休闲暇,并将区区部分退休金,按期向住区邮局购买新发行邮票,每期二三十套不等,作仅有的小遗产,预留给后辈纪念.

1990年端午节前后,偕老伴回大陆探亲21天.
在南京某日,由外甥陪入一家邮票公司参观.
发现展示玻璃框里,陈列着"陈嘉庚诞生110周年"纪念邮票两全版,每版60枚(5*12),一版是嘉庚先生遗像,一版是集美学村风景.
远在南京,无意间看见乡贤遗像,及母校近来风光,倍感亲切.
随即烦店员取出端详,并索阅其邮册记载:1.
发行日期:1984年10月21日.
2.
发行数量:陈嘉庚遗像11,892,600枚集美学村6,372,600枚3.
每枚面值:陈嘉庚遗像每枚人民币8分.
集美学村每枚人民币80分.
4.
尺寸规格:40*25mm.
齿孔度数:12.
5.
5.
彩色影写版印刷.
设计者:黄里.
当以面值3倍价格,每套(两枚)人民币2.
64元,买下60套(全版)共计人民币158.
4元.

吾同乡贤陈嘉庚先生,以一介平民能晋身至国家政协副主席高位,全赖他一生对社会国家贡献,自不待言.
惟最值得国人赞颂者,莫过于他老人家顷捐巨资创设集美学村.
至于集美学村之宏伟范围,正如校歌所唱:"……全国士聚一堂,师(师范学校)中(完全中学)实(商业、农林、水产三所高级职业学校)小(小学)共提倡,春风吹和煦,桃李尽成行,树人需百年,美哉教泽长……".
纪念邮票设计人黄里先生,画笔下显出乡贤成功重点之图案,其超越才华,令人感佩.

1992年元月18日(农历辛未年十二月十四日),乃集美商校学长许炽颖令堂百岁寿诞,当晚在台北市信义路二段,与永康街交叉口的葡苑餐厅,设寿宴10桌庆贺.
其中集美商校校友坐满两桌,奇将随身携带之校主纪念邮票,赠送每位学长一套.
不料勾起大家回忆青少年时期求学之甜蜜,都乐意回去向家人介绍,宣扬老校主及母校之伟大事迹.
物轻意重,皆大欢喜.
本会当年常务理事蒋诚育乡长,理事叶敬贤乡长,理事吴文鸿乡长,均参其盛.

台北市福建省同安县同乡会,每年春节期间举行相亲团拜联谊,并有摸彩余兴,由当任理事长赐颂万元家电制品大奖,诸位理监事与会员乡亲,亦都提供价值不等奖品.
惟自1991起,大多提供乡贤嘉庚先生纪念邮票一套,陪同其他大陆邮票11套,权充一小奖.
摸中之乡亲莫不喜形于色,对吾同人、事之图案,能登入全国性邮票发行,值得骄傲与保存,赞叹之余,有向奇道谢者.

1990年,奇在南京所购"陈嘉庚诞生110周年"纪念邮票60套,历经8年来赠送及交换,今(1998)年春节过后,检查只剩5套,等待补充.
目前到台北市牯岭街邮市,直问到第四家才有,每套开价新台币52元,太贵了不敢买.
嗣经函托住阳翟外甥去厦门打听,回信:"……存票不多,每套索价人民币8元,为面值9倍……",看样子还是会不断地缓慢升值,长红在望.

40、二访蔡松生校友王珍琛第一次拜访蔡松生校友,是在98年6月间,两个月后再访蔡松生先生.
两次访问,都是与集美大学曾讲来副书记及厦门著名老集邮家翁如泉先生同行.
蔡松生校友已经82岁高龄,近来行动不便,在他坐的藤椅前面放了一个助行架.
我们这趟来的目的,一是归还上次借用的相片,二是继续上次的谈话,回忆往事,特别是在高级水产航海部学习及以后的工作情况,当然有关集邮的内容也是我们很感兴趣的.
因为他作为厦门地区最早期的集邮者之一,掌握着许多厦门早期集邮史料.

蔡松生校友是福建晋江人,7岁时随父亲来集美小学读书.
其父蔡斗恒先生是叶渊的好友,由叶介绍到集美学校教书,后来担任学校董事,在叶渊离开集美时,负责董事会工作.
因为蔡校董与海内外有广泛的联系,经常有信件往来,信封上花花绿绿的各国邮票开始引起少年蔡松生的兴趣.
他从此开始了收集信销票的历史.

蔡松生从集美小学毕业后就进入集美中学,初中毕业后又就读于集美学校的高级水产航海部.
这段时间正是日本帝国主义开始侵略中国东三省,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
学校里的爱国学生经常举行抵制日货的活动.
蔡松生除积极参加当时的爱国活动以外,在学校里的课余爱好仍然是收集邮票.
当他看到《江声报》刊登的"中华邮票会"①和"新光邮票研究会"②的广告后,立即给这两个集邮组织取信.
先是参加"中华邮票会",成为454号会员,以后又参加"新光邮票研究会",成为第1330号会员.
这样,中国早期三大邮会③,蔡松生参加了其中两个.
当时参加集邮组织主要目的是购买邮票,增长邮识.
集邮组织只是定期给外地会员寄送会刊,会员要求购买邮票时,就给集邮组织去信求寄邮票目录,按目录标价购买.
由于集邮组织没开展任何活动,所以初期本地区会员之间并没有太多联系.
一直到1946年,曾在厦门读过书的泉州人陈天成回到厦门淘化大同公司任高级职员,他在淘化大同公司召集新光邮票研究会会员聚会,蔡松生才认识了当时厦门的几位邮友.
那天出席会议的厦门会员四人,其中港务局两人,华航和鼓浪屿各一人.

对于早期集美学校的生活,蔡松生先生回忆说:"在学校里功课很紧张,有些课程,如《微积分》教得非常快,所以晚上都要做大量的作业.
学校里每天早上要出早操,晚上9点熄灯,熄灯后学生只好点蜡烛在宿舍里做作业,10时就寝.
当时只有穷苦人家的孩子才读航海,因为有陈嘉庚先生的资助,航海学生不要交学费和伙食费,每月还可发少许津贴,其待遇是'三稀贴8元,二稀一干贴3元④'".
这个标准并不比师范生差.

1936年7月,蔡松生毕业于高二组渔航专业.
毕业前去上海实习,先住在四川北路校友会(后迁到十六铺),校友会免费提供食宿.
当时我们有不少校友在招商局工作,同学之间互相提携,不但在经济上资助刚到上海的同学,而且很快介绍上船工作.
而新参加工作的同学在领到薪金后也主动给校友会捐钱帮助后来的同学.
由于集美的校友专业知识学得较扎实,动手能力强,还有校友提携,因此在船上晋升比较快,比当时上海吴淞水产专科学校的毕业生优越得多.
蔡松生在招商局最先上的是800吨的"国大号"以后有任"海赣号"、"海滇号"轮船的高级船员,一直到抗日战争爆发.
蔡松生在上海招商局工作时间虽然不大,但他对集美校友之间的情谊记忆很深.
他说:"校友之间的经验都互相传授,例如原来画海图要查表,后来有校友发明了口诀,不查表能画图,大家互教,提高了画图速度.
宣伟校友担任引港员,把别人不敢驾驶的船引进了港口,引起很大轰动.
他还是英国商船学会的会员".

芦沟桥事变后,蔡松生回到鼓浪屿协助堂叔蔡本油开设"庆和"侨批局,直到日军侵占鼓浪屿才回故乡教书.
这段时间是蔡松生邮品收藏较丰富的阶段.
大量的信封上贴的邮票都被剪下收藏.
现在看来,这或许是个大损失,如果这些信封能保留至今,一定比剪下的这些信销票珍贵得多.

抗日战争胜利后,蔡松生先生又回到厦门,仍然在招商局任高级船员.
这段时间虽然受到通货膨胀的影响,但是高级船员的收入还是比较可观的.
蔡松生回忆说:"高级船员月薪约400元白银,而当时的大学教授还只有200元月薪,一般的小职员就仅有几元月薪而已.
"由于害怕通货膨胀,钞票贬值,当时薪后除了将纸币换成硬通货外,其他的就购物、买邮票,而且都要尽快花光,所以经常出现买了单脚鞋、羊毛绒一扎一个颜色的有趣情况.
解放后,蔡松生与校友叶金泰同在港务监督室工作,直至退休.

作为一名老集邮家,蔡松生有良好的收藏习惯.
我们在他的影集中看到许多珍贵的照片,除了一些小学、中学、高级水产航海部毕业照外,还有一些赴外地实习的照片,60多年前的这些相片,虽然已经有点泛黄,但却是我们历次向校友收集时从未见过的.

蔡松生近来虽然行动不便,但精神还不错,记忆十分清晰,对我们提出得有关当时学校的情况、集邮界的问题,他都介绍得很清楚.
他说,他与周今觉曾经通过信,但可惜未曾见面;陈复祥的邮品鉴定是权威的.

两个多小时很快就过去了.
我们与蔡松生校友握别,感谢他提供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并希望他多保重.
据了解,现在原新光邮票研究会会员健在的已经不多了,福建省现存四人,福州、厦门各二人,厦门除了蔡松生先生外,还有廖锦文,他原是邮商.

拜访蔡松生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我们收获很大.
首先,他是集美学校的早期校友,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集美航海学院校史资料和珍贵相片;其次,他是集邮界的老前辈,在邮识方面给了我们诸多启迪.
我们无以为报,只有祝愿老校友健康长寿.

注:①中华邮票会:1925年7月成立于上海,设有拍卖部、交换部、出版部、会计部、藏书部和审察部等.
周今觉为会长,陈复祥等著名集邮家先后任各部门负责人.
中华邮票会经常举办邮票观摩、专题讲座、邮学讨论等活动.
还先后出版《邮乘》、《邮学月刊》、《邮典》、《邮讯》等集邮刊物.
该会会员人数多达580人.
1932年后活动逐渐减少.

②新光邮票研究会:1925年冬成立于杭州,设有出版部、交换部、拍卖部、委托部、图书部、总务部、国外部、审查部等.
张包子俊、郑汝纯、李弗如发起成立,柴冠群和张包子俊先后担任会长,张赓伯、周今觉等曾担任理事.
该会先后发行《邮票新声》、《新光月刊》、《新光邮票钱币杂志》、《新光邮票杂志副刊》、《中国邮戳纪略》等书刊,举办过多次邮票展览、邮学座读会和义卖.
会员超过5000人,1948年会务停顿.

③中国早期三大邮会:除了中华邮票会、新光邮票研究会外,还有1934年5月成立于河南郑州的甲戌邮票会.

④即伙食是三餐稀饭时,每月津贴8元.
伙食为两餐稀饭一餐干饭时,每月津贴3元.
(王珍琛:集大海院)41、在实践中形成的陈嘉庚师范教育思想·马荣·1918年3月,陈嘉庚创办了集美师范学校.
80年来,学校从最初的初师、中师一直发展到今天的师范学院,为教育事业的发展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师校为教育基本"①办教育、兴学校,根本在于师资.
1913年1月,陈嘉庚创办集美小学时,需聘校长、教员7人,而当时的同安县全县师资连简易科毕业生仅有4人,应聘者只有两人,根本无法满足办学的需要.
他从省外四处求聘,仍不能解决问题.
这种状况,使刚刚走上教育立国道路的陈嘉庚深感师资的重要性.
他深有体会地说:"独是师资一项,最为无上第一要切.
因教育之母,将来概由产生.
"②办学实践使陈嘉庚认识到办好教育的根本是先办好师范教育.
1940年11月5日,他在漳州对集美、厦大校友的演讲词中,回顾了自己办学30年的历程,总结了创办师范教育的动因.
他说:"在星洲有道南学校,余董其事,每感于聘请教师之难;民元旋返梓、翌年创集美小学,更深感教师之不易,于上述两经验,余感于省内师范之缺乏,因决创办集美师范讲习班.
"③这段话很清楚地说明陈嘉庚先生创办师范的动机和目的.

陈嘉庚创办师范,门类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规格越来越高.
1920年,陈嘉庚创办厦门大学时,首先考虑的是为中学培养师资.
他说:"厦门大学之起源为鉴于闽省中等师资缺乏.
"④1919年7月13日,陈嘉庚在厦门陈氏宗祠发表演说,倡办厦门大学附设高等师范学校.
经过艰难的筹备,于1921年4月6日创办了厦门大学师范部,为中学培养师资.

"没有好的教师,就没有好的学校".
禁止办师范,就是摧残教育.
陈嘉庚在教育立国中经历了种种的艰难险阻,但他对师范教育的认识十分深刻.
1936年,当时的省政府禁止办师范学校,陈嘉庚无比愤慨,他电告南京教育部长,力争办师范.
陈嘉庚十分有远见地提出:"师校为教育基本",指责政府禁止办师范学校乃是摧残教育.
为了说服教育部续办师范学校,陈嘉庚以自己创办师范教育十多年的成就,说明了师范对教育发展的重要作用.
他说:"余创办集美师范及中等男女诸校,继以厦门大学,造就师资以供给省内及南洋等需要.
由是十余年来,受集美、厦大影响,全省教育进步略又客观.
"⑤实践、认识、再时间、再认识.
陈嘉庚从办教育的实践中认识到师范教育的必要性,又根据这一认识勇于实践,创办师范.
这是陈嘉庚师范教育思想的形成过程.

适应教育需要创办各类师范1916年10月,陈嘉庚派胞弟陈敬贤回集美筹建师范学校.
1918年3月10日,集美师范学校正式开学,同年12月,报教育部立案,定校名为"集美师范学校".
从此,陈嘉庚开始创办师范教育的艰难历程,陈嘉庚师范教育思想开始形成.

1921年2月,陈嘉庚为了让女子能同男人一样平等上学而创办了女子师范.

1921年4月,陈嘉庚创办了厦门大学高等师范部,分文理两科,为中等教育培养师资.

1925年8月,师范部开办了高级师范选科班,分文、理、史、地、艺术、体育等五个专业,升学者以师范部五年制毕业生为主.
毕业生分布于省内外,对教育事业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这为今后创办高等师范院校作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宝贵的办学经验.

1927年9月,陈嘉庚创办幼稚师范,以培养幼儿园教师和小学低年级教师为目标.
办学规模虽不大,但教师教学水平高,以其优秀的教学质量取信于社会,吸引了国内外的许多学生.

1931年9月,为了培养乡村儿童及农民的师资,创办了"试验乡村师范学校",为乡村培养了一批实学致用、能坚持乡村教育事业的优秀教师.

1933年陈嘉庚在集美幼稚师范增设了艺术专修科,分设音乐系、美术系和体育舞蹈系,培养了一批高质量的艺术专业师资.
为解决南洋的师资问题,陈嘉庚要求重庆教育部在闽粤两省各办一所华侨师范.
虽然遭到重庆教育部的反对和阻挠,洋党人及报馆的破坏,但陈嘉庚坚定不移,经过艰苦的斗争和不懈的努力,终于在1941年10月10日创办了南洋师范.

1958年以集美师范学校为基础,创办了厦门师范专科学校.
从此,陈嘉庚创办的师范教育进入了高师发展的新时期,实现了由中专到大专的升格.
1960年,厦门师范专科学校改名为厦门师范学院.

1961年,陈嘉庚不幸病逝,但他开创的师范教育并没有停止,1975年,复办了厦门师范大专班,1979年4月经中央和省、市的批准,重新成立了"厦门师范专科",1980年7月,改称"集美师范专科学校".
1995年,经国务院批准,集美师专并入集美大学,定为师范学院.
1997年秋季,师范学院开始招收本科生,这标志着陈嘉庚创办的师范教育又跃上了一个新台阶,进入更高更新的发展时期.

陈嘉庚创办师范,不仅数量多,质量高,而且门类多,体质全,层次高.
可见陈嘉庚对师范教育的认识,有相当的深度.

从1918年到1927年的9年间,陈嘉庚先后开办了12类的师范.
从门类上看,有普通师范、幼儿师范、乡村师范、女子师范、男子师范、艺术师范、华侨师范、高等师范等;从学制上看,有讲习科、预科、简易师范、二年制、三年制、四年制和五年制师范等;从师资的分布看,既有幼儿教师、小学教师、乡村教师,又有中学教师,高等教师等.
基本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师范教育体系.

依据教育的需要培养师资,这是师范教育的出发点,也是师范教育的最终目的.
陈嘉庚创办的各类师范,适应骄傲与发展的需要,体现了陈嘉庚的办学思想.

力思改革旧制早就新型师资陈嘉庚创办师范教育,重视办学的数量,更为可贵的是十分重视办学的质量.
为使师范生毕业后能敬业乐教,献身教育事业,他对招生办法,师范生待遇,教育实践等方面进行改革.

1913年,陈嘉庚到福州考察了当时福建省唯一的师范学校——闽桓师范学校.
发现闽桓师范学校所招学生都是官僚及城内富人豪绅子弟.
这些学生既无执教鞭志愿,又非考选合格而录取,因而对学业不努力,只求毕业文凭到手,毕业后更不愿意担任教师.
陈嘉庚十分感慨说:"小学教师一职,唯有贫寒子弟选考后经过相当训练,方能达到效果.
"为办好师范,陈嘉庚首先对师范的招生制度进行改革,广招贫寒子弟入学,把招生名额分配到各县,严格录取.

陈嘉庚优待师范生,使许多贫寒子弟有机会到师范求学,成为闽南及广东地区的优秀教师,振兴了教育事业.

正因为陈嘉庚对师范教育的优惠措施,使许多贫寒子弟能够上学.
其中一些有志青年在师范学习的过程中,接受革命教育,走上革命道路.
1921年,广东省大埔农村的一批贫穷青年步行到集美师范读书.
其中的罗明、罗阳才、李觉民等一批青年成为厦门地区最早的共产党员,集美师范也成为闽南地区革命的摇篮.

教育实践是师范教育的一种专业训练,是培养师范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的重要环节.
为了加强师范生的教育实习工作,1935年2月女子小学改为"师范一附小",男子小学改为"师范二附小",为师范生的教育实习提供了固定的活动场所和实践基地,也使师范教育进入了规范化的办学过程.
为了锻炼师范生的实际能力,集美幼稚师范的预科加强基本训练,从语言、音乐、美工、科学、社会等方面对学生进行严格训练,还致力于教师的习惯与态度的养成.
在集美实验乡村师范学校采用"教、学、做合一"的新式教学方法,使学校与社会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创办师范教育是陈嘉庚教育立国之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此,他付出艰辛的努力和毕生的心血,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他的师范教育思想,其核心就是他提出的"师校为教育基本".
围绕这一核心,形成了办学体制、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德教育等系列的思想体系.

注释:1.
陈嘉庚:《南侨回忆录》第49页2.
《集美学校八十年校史》第10页3.
朱立文:《陈嘉庚爱国主义思想研究》第117页4.
陈嘉庚:《畏惧失败才是可耻》5.
陈嘉庚:《南侨回忆录》第362页(马荣:集大师院)42、呕心沥血兴学育人丰碑永存——陈嘉庚先生创办师范教育有感霍金根我是师范教育战线上的一员老兵,从教34年,教龄不可谓不长,底子成千,庆年贺节慰问信、片终年难断,不时,常有学生前来造访,平时与人谈此颇有几分得意.
虽然早年对陈嘉庚先生兴办教育事迹亦有所闻,但是知之甚寡,理亦肤浅.
前年趁调厦门集美大学师范学院尚未正式分配工作有闲之机,利用整整两天虔诚仔细地瞻仰参观了陈嘉庚先生故居、集美鳌园公园等地的全部极富教育意义的展览物品、楼堂馆址,具有精美石雕题刻的博物馆和嘉庚墓以及毛主席亲题的集美解放纪念碑,认真研阅了所有中外图文说明.
在这一切之后我才极其汗颜地承认自己的浅薄及夜郎模样.
近两年来我又寻得不少有关陈嘉庚先生的兴学育人,爱国抗日,潜心参政,为民办事的图书资料,并耳闻目染不少陈老的丰功伟绩,着实令我备受教育,感动涕零.

纵观陈嘉庚先生的经历和业绩,毫不夸张地说,他真可谓是中华英杰,华侨领袖,鞠躬尽瘁、卓有成效的教育家;极富远见颇获成功的改革家;明辨是非、忧国忧民的政治家.

这一定论我们可从我过各时期的领导人和社会活动家等对他的题词和赞扬得到证实:"华侨旗帜,民族光辉"(毛主席).
"华侨旗帜民族光辉陈嘉庚"(邓小平).
"陈嘉庚先生爱国主义精神是我们的国粹";"陈嘉庚报销祖国赤子之心令人钦佩、敬仰,全国人民、福建人民、厦门人民都应该怀念他、学习他"(江泽民).
"学习陈嘉庚先生发展祖国教育事业奋斗的精神"(李先念).
"陈嘉庚是我国近代史现代史上的一位民族英雄"(胡耀邦).
"为民族解放尽最大努力,为团结抗战受无限辛苦.
诽言不能伤,威武不能屈.
庆安全健在,再为民请命"(周恩来、王若飞).
"中国出了个陈嘉庚足以自豪,他热爱祖国、胸怀世界真是华侨旗帜"(邓颖超).
"言人之所不敢言,为人知所不敢为"(邵力子).
"华侨爱国爱乡热心教育事业的楷模"(何香凝)……诚然,我们还可以从国际小行星委员会特批准天上一颗明亮之星为"陈嘉庚星"这一殊荣中得到证实.
这也说明这位伟人的影响遍及世界,其精神财富超越时空、国界.
它不仅属于中华民族,也属于全人类.
代表其精神的陈嘉庚星将与宇宙共存、日月同辉.

我们还可从他老人家走后,周恩来总理任治丧委员会主任,侨委主任廖承志致悼词,周恩来、朱德、陈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为其执绋起灵,灵枢盖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这一史实中得到证实.

陈嘉庚先生以"诚以救国无术,亦只有兴学之一方","国家之富强,全在于国民;国民之发展,全在于教育","教育是立国之本""兴学乃国民天职"为其办学思想;许下"立志一生所获财利,概办教育,为社会服务,虽屡经困难,未尝一日忘怀"之诺言;抱着"金钱如肥料,撒播才有用","钱取之社会,亦当用于社会"的宗旨;坚持"财由我辛苦得来,当由我慷慨捐出;不遗财产给子孙","尽其所入归公,不留私有"的原则,从1913年起至1961年长达近50年的时间内创办了集美小学、中学、师范、职业学校、厦门大学等一系列从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社会教育到高等教育的网络和完整的教育体系,耗去的资产几乎等于他的全部家财,按1980年黄金价格折算在一亿美元以上.
货真价实地倾资办学!
一个人要捐些钱办学比较容易,要倾其全部家产办学比较容易,要倾其全部家产办学世上怕难有几人!
倾资办学不仅表现于此,还表现在一代伟人、华侨领袖却过着十分俭朴的平民生活.
兴学时间之长(近50年),办学范围之广(从小学到大学,从专业到业余),捐资数目之大(近9亿人民币),毅力之强,育人用心之良苦真是前无古人.
与之相比,我辈能不感动而涕下难能可贵的是陈嘉庚早再40多年前,就一针见血地指出,师范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师范是教育的基本".
他于1918年创办师范之后,紧接着办了女子师范、高级师范、高中师范科、简易师范、幼稚师范、晓庄式试验师范,1940年还向国民政府教育部建议在闽粤二省创办侨民师范,1942年国民政府在长汀创办国立第一侨民师范(现厦门师范前身),在广州设立国立第二侨民师范.
1941年10月他又在新加坡正式宣布成立南侨师范.
他一贯主张办好师范教育,培养良好师资.
这与我们当前教育界强调师范教育的重要性是何等相似.
办好师范教育才是普及和提高我过教育和科学水平的根基,没有好的师资,谈何教育陈嘉庚先生办教育还有许多高人之处.
比如我们当今对师范生优待,提前录取以及师范生不得转业改行等政策与当年陈嘉庚先生招收有志从事农村教育的贫寒子弟,从各方面给予优待,不但伙食费全免,连所需被席蚊帐都统一配给,这两者不是同工同曲吗又比如陈老提出得"教育有智育而无德育,如人身之有肉体而无灵魂",与我们当前所说的,智育不合格是次品,体育不及格是废品,德育不合格是危险品,真可谓是不谋而合.

一篇短文难以容下对陈嘉庚先生倾资兴学的种种敬仰感慨之情,更难兼论其他,更不能不言及如何向陈先生学习.
我是个"穷"教师,不可能有其财力,"捐"则谈不上,更不敢言"倾",可是我无财,多少也有点才和力吧,我就以先生精神为榜样和支柱,余生将倾力、尽才为师范教育添砖加瓦.
愿师范教育只大厦,越修越大,越完善!
愿我国整个教育事业在21世纪腾飞,再腾飞.

(霍金根:集大师院)43、重读长篇传记小说《陈嘉庚》陈金山苏效明历史必然选择厦门:封建王朝危如累卵,民族胁逼在列强肘腋下,农村经济危机四伏,工业文明自西向东推进,生死变迁都在这陆与海的交接处冲杀碰撞,由此升腾起时代的强音.

傅子玖先生的长篇传记小说《陈嘉庚》,(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最近纳入丛书再版),就是在这一特定的历史情境中展开的,其背景恢宏壮阔,自戊戌变法、袁世凯称帝、辛亥革命、北伐战争、抗日战争,直至开国庆典.
作品采用了顺叙和插叙交叠的框式结构,生动地再现了"华侨旗帜、民族光辉"陈嘉庚先生历经磨难,在南洋垦殖开发,矢志倾资办学以开启民智、救国救民的坎坷历程,同时也抒写了海外游子屈辱与奋斗,支持革命与爱国爱乡的血缘情缘.
可以说,这是一部海内外炎黄子孙的血泪史,开发奋斗史和奉献史,展现出灿烂的道德光辉和人格力量.

真是可靠和艺术想象历来被当作传记文学在美学因素上的一大矛盾.
作为"传记"和"小说"的特殊文体,作家既淋漓尽致地发挥了小说的时空包容和艺术表现力,把历史变迁中纷纭发杂的文化景观和丰富多彩的人的情感世界披露出来,又以严谨、执著的治史、治学的态度体现出"定案的权威性".
前者,或可以"燥热之秋、湿漉漉的岛"和"彩色兰花"等章节为代表,在情感和思想方面尽量逼近传主的现实生活和内心世界,以当代意识构成了血肉丰满的艺术"真实",借文学的笔完成了一个个让人爱、让人恨的故事.
后者,如"风雨晦明话商战"、"北国万里行"等章节,则凭借着厚实、翔实、真实的考据,吸引读者进入内容广阔、意蕴深涵的社会学、民俗学、民族学、历史学的总体思考.

傅子玖现实在散文、散文诗、政论、小说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诣,从小说中可以看出他底气十足地把传记诗化、散文化、政论化,体现出他对艺术的大胆追求和独特的悟性.

小说情节曲折,人物塑造有血有肉;艰苦耐劳、刚毅纯真、俭朴谦逊、富有创识,以及对人民的大爱,对平凡事物的尊敬,对桑梓国家的情怀,对苍生万物的期待,对民族公敌的仇恨,亦不乏丰富细腻的人伦之爱,一切一切,使得一代伟人的身上洋溢着强烈的乡土芬芳和平民气质,由此,大海的儿子陈嘉庚的形象更加可亲可敬、可视可感.
传记作品中名人的"神化"与艺术的"真我"这一组最难摆平的"结",在傅子玖先生的生花妙笔下迎刃而解了.

44、竹坝华侨农场掠影蔡鹤影在通往竹坝华侨农场的公路上,汽车奔驰着.
眼前不时掠过影视城、钓鱼台、村庄、炊烟……竹坝快都到了,一排简朴的楼房嵌在一片青黛大山里,若隐若现.

竹坝,位于同安城区西北八公里外三秀山南麓,那里原是荒山秃岭、荆棘丛生、虫豸出没的地方,经过拓荒者几十年的开垦,如今不仅有古朴的遗风,更富有现代的节奏.

站在场部办公楼前,放眼四周,浓荫如泼的青翠岭,碧绿如茵的水稻田,香飘万里的果树园,憨厚率直的归侨们,竹坝,可是岚光绿韵编织的如诗如梦的世界,可是山神树灵装点的如火如荼的热土在接待室里,竹坝经济开发主任蔡良山同志热情地接待了我们.
我们尝鲜了当地生产的从台湾引进的番石榴.
番石榴个儿比拳头还大,表皮洋溢着釉彩的绿光,发出诱人清香,令人眼馋.
我取了一个,咬了一口,轻轻咀嚼,又香又脆.
蔡主任看我们吃得津津有味,脸带微笑地说:"几十年来,我们的归侨开垦并耕种了2700亩农田,种下了1100亩果树,有龙眼、芒果、番石榴、荔枝等,人称'稻香果甜,香飘四季'.
"听了蔡主任的一席话,我们心里涨满着几欲探究竹坝山山水水的欲望.

我们踏着竹坝红泥小径,准备领略一番竹坝迷人风光.
"咦,田里哪来串串白灯笼"不知谁喊了一声.
循声望去,只见从云层中悄然探出头来的阳光,照耀着一片低矮的丛林,枝梢上垂挂这一个个白色塑料网袋,就像夜空中闪烁着的星星.
原来我们已经来到番石榴园,这是靠山脚的一片平坦而开阔的坡地.
初看丛林,不甚起眼;细品之,矮树林却另有一番情致,质朴而高傲,苍老而不低头,独寓一方天地,不争艳、不斗妍,微风过处,互相招手致意,默默捧出一份香气,给远方的客人一份惊喜.
这,就是台湾番石榴的美丽.
看着这些青翠欲滴的番石榴,不禁口里生津,回味无穷.
一方穷山恶水能养出如此果实,实乃因了土壤倾心倾力,因了水质的清冽纯洁.
大山养育出来的精灵哟,能不令人心醉!

不仅番石榴园让人流连忘返,漫步竹坝,弥望的是一片绿意葱茏的生机,山梁坡上,土坳沟边,到处是随风摇曳的果树,飘溢着迷人的风采.

来到龙眼林,如坠云雾之中.
生长在闽南的,哪一个没有见过龙眼树又有谁没有吃过龙眼果不巧的是,收获季节已过,但我们仍然感到一种满足.
置身龙眼林中,到处是绿意盎然,仿佛春天里爆出的希望,如云如烟,包围着你;绿韵无际,深浅相间,浓淡相宜,带给你无限的遐思,令你赏到一种与众不同的韵味.

谁能想到,创业者竟是人们印象中西装革履的归侨呢当年,这里满目荒凉,一片连着一片红土地,裸露着贫瘠的胸膛,眨巴着祈求的目光,企盼着春风甘霖.
是一群群一脸疲惫而又坚毅不屈的华侨,是一茬茬漂泊异国他乡的炎黄子孙,硬是靠吃苦耐劳的品格擎起竹坝这片天空,染绿了竹坝这方土地.
龙眼,是绿色的丰碑,是摹刻着海外赤子眷恋故土的史诗啊!

一会儿坐着汽车在山间颠簸着,一会儿跳下车来行走,终于走进色彩艳丽的春梦,看到弥漫着的累累硕果的秋园.
拭目看去,绿如泼墨的芒果树漫山遍野,高高低低,大大小小间隔着延伸到山的那边去,闪耀着生命颜色的内涵;如锦如缎,好像正编织着一副绚烂如火的图画.

几间瓦房散落在山坳里,显得幽静淡雅.
这是场员的住房,也是作业区.
走进一户人家,主人盛情接待,端出一簸箕的芒果.
这桔黄桔黄的芒果在城里的水果店里,用网袋裹着,贴着标签,说是"洋芒果",宝贵着哩.
我有时带小孙子上街,偶尔买了一二颗,总舍不得吃一口.
如今,来到培育芒果的场员家里,主人一边削芒果,一边用不太熟练的方言与我们交谈.
这对夫妇是印尼归侨,若不是谈吐的强调,只凭穿着,我们会把他们当作当地的山民.
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痛痛痛快快地吃上芒果,一路走来,火辣辣的,可吃了芒果,沁了五脏六腑似的,凉滋滋的,煞是一种享受.

其实竹坝给人的享受何止这些,竹坝的米酒,竹坝的异域风味小吃,哪一样不令你感到醇厚绵长,回味无穷呢!
就连竹坝人的人生、信念也如醇酒一样荡漾在我的心头,几许酒意,几许真情,便交织出荡气回肠的交响诗.

回到场部接待室,我们与几位归侨座谈,其中有个头发几乎全白,面孔黝黑的"老头"引起了我的兴趣.
我直纳闷,这个穿着整套运动装,虽白发苍苍却炯炯有神的老头是什么角色蔡主任似乎猜到了我们的心思,向我们介绍说:"这是温文彬老师,我们竹坝中学排球队教练,'全国农村优秀体育教师'获得者……"貌不惊人的温老师十七岁就离别印尼西亚加哩曼丹的蕉风椰雨,回到心驰神往的祖国,几经辗转,落脚在竹坝农场,在僻静的农场里悄悄地编织着鲜为人知的传奇:名不见经传的竹坝中学女子排球队以2:0击败市中学排坛劲旅厦门三中队,又以凌厉的攻势,使厦门一中败下阵来,登上冠军的宝座;身材矮小的学生足球队,奔跑在同安首届足球联赛的赛场上……目睹温老师,我心里默默呼唤着:山窝窝里要飞出金凤凰,要吃多少苦、洒多少汗!
不是吗乡间的风风雨雨,竟漂白了你的头发,你额上的皱纹刻下了多少归侨辛劳的岁月!
在这淳朴的大山里,有无数的温老师在躬耕.
山的胸怀给他们博大的爱心;山得伟岸,给他们坚强的性格.

蔡主任说:"老一代的创业者大都象温老师一样白发苍苍了.
这里的每条红泥小径都留着归侨拓荒者的足迹,这里的每寸土地墒壤都洒落着赤子创业的汗水.
"是的,梭巡在竹坝的沟沟坎坎,满眼尽是大山的魂魄,竹坝人的精神.
我们分明感受到这方热土骚动的力量,那是谁也阻挡不了的火热生活呵!

蔡主任放佛也受到感染似的,动情地说:"我们已经成立了经济开发区,这方土地已经热闹起来了,旅游业将是竹坝今后发展的支柱产业.
影视城有了,钓鱼台有了,可吃呢住呢我们拟建一个民俗文化村,因为这里的优势是富有异域特色的风情.
印尼、越南、柬埔寨、泰国、缅甸、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归侨那么多,各国的风土人情定能吸引大批的游客.
此外,还准备在竹坝水库建一个水上游乐项目……竹坝的未来能让人玩得开心、吃得放心、睡的安心".
蔡主任描绘着竹坝明天的蓝图,如数家珍,情溢辞表.
他睿智的目光和坚毅的神态,不能不令人相信:竹坝的未来,将是热火朝天的世界.

啊,竹坝,美妙的地方,读不尽的玫瑰梦幻;竹坝,神奇的热土,阅不完的绿色希望!

45、陈校主,请接受我深深的鞠躬叶钦南走在南熏楼下,龙舟池波光粼粼,归来园绿意浓浓,教室里书声琅琅.
在这天上人间,诗情画意里,我油然想起了您.
你现在好吗我知道,您生前为救国、兴学而呕心沥血,奔走呼号.
您离开人间后,万恶得"四人帮"兴风作浪,"十年浩劫"使您九泉之下难以瞑目然而,如今我们的学村可大大变了样——学村内高楼林立,景色优美.
集美大学的崭新姿态令人瞩目.
集美,成为名符其实的"集中美之美".
这一切,您是否看到了呢陈校主,您所大力倡导的"教育为立国之本,兴学乃国民天职"的思想在今天得到真正体现了.
二十年来,政府把教育摆到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并狠抓落实,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1994年您所创办的集美高等院校终于合并成集美大学.
江泽民总书记题写了校名;李鹏总理题了词:"弘扬嘉庚精神,办好集美大学";李岚清副总理作了一系列加快集美大学合并工作的重要指示;……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各级领导的正确领导,是我们学校不断发展的关键.

您创立集美学村85周年来,您培育的武术英才已遍布世界各地.
天涯路远,故里情深.
在您"爱国爱乡,倾资兴学"精神的感召下,他们记挂着母校,依恋着母校.
他们乘着改革开放的强劲东风在为母校的发展作出自己的奉献.
他们和您当年一样,做了——"财自我辛苦得来,当由我慷慨捐出"的义举.
他们的一言一行都深深地感动着学村的师生们.
李尚大校友在深受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财产损失很大的情形下,还一再表示他为咱们学校捐建的"村牧楼"的资金一定按时到位,他说:"我是集美学生,是校主陈嘉庚培养出来的,我就是在最困难的时候,还是会关心集美大学的.
"黄克立校友也说:"我一直在考虑要怎样帮助集美大学,要为集美大学做一些事,即使自己做不到,也一定要下一代做到.
"此外,庄绍绥、李引桐、张恭泰、王汉章、庄汉水、潘金龙、李成义、邱季端等许许多多旅外校友和乡亲为咱们学校的进步和发展付出了宝贵的心血.
现在,咱们学校建筑不断扩大,绿化有很大改观.
学校还建成了计算中心、电教中心、语言中心、电子文献中心和计算机网络管理中心等五个中心,在全校开通了计算机校园网.
陈校主,我们学校有这么多校友竭心尽力的无私奉献,您还有什么可忧心的呢陈校主,我们学校日新月异的发展,最主要得是靠校领导、老师和同学的共同努力.
我们一向坚持弘扬嘉庚精神,铭记诚毅校训,大胆探索,顽强拼搏,不断进取.
全校日益形成"尊师爱生,教学相长"的良好风气.
目前,我们学校已经通过国务院学位办对我们学校硕士研究生授予单位整体条件的初审.
最近,学校又获得了39项联合国、交通部、农业部、省自然学科基金及省科委、省教委资助的科研项目,完成了一批企、事业单位委托的科技开发项目.
陈校主,您的教导和愿望已经深深地印在集大人的心上,我们正在全心全意地实践着您的教导和愿望.

陈校主,我们有理由相信,不久的将来,集美大学会成为一所面向特区、面向海洋、面向海内外的多科性综合名牌大学;集美会是一颗更为美丽的东海明珠!

陈校主,请接收我,一名守您恩泽的极为普通的学生,深深的鞠躬,……(叶钦南:集大师范中文系96级1班学生)46、拜牛为师(外一章)·蓝天·我国两位文化巨人,鲁翁曾以牛自喻,高歌:"俯首甘为孺子牛";郭老在抗战期间热情洋溢地写了《水牛赞》.
而两位国画大师,齐白石自号"耕研牛";李可染一生酷爱画牛,并以"师牛堂"作为自家画室的题名.
人们崇尚、歌颂牛的多给予、少索取的献身精神.
古往今来,个人对社会给予与索取的状况如何,总是衡量人的价值最公正而又最准确的尺度.
那种以给予少少为乐、而索取多多为荣的观点,是对人生价值的歪曲.

而牛的难能可贵之处,还表现在社会的道德范畴方面,它不媚权势、不投机钻营,却乐于与农家结为忠实的朋友,辛勤耕作,众生劳瘁而不居功.

我的一生与牛结下不解之缘,特别心仪可爱可敬的牛,并以"爱牛、学牛、做牛"作为自勉自律的座右铭.
近年来曾用心藏牛的各种造型工艺品,意在为牛树碑立传.

47、拜石为师在爱石、赏石、觅石与藏石的活动中,感悟到石族的五大优秀品格,足以为师.

一、高洁无邪,不骄不躁;二、坚贞顽强,威武不屈;三、饱经风霜,耐得寂寞;四、远离名利,拒绝腐败;五、美在其中,奥妙无穷;同时,也体会到参与收藏活动的好处在于:既可增长知识和智慧,更好地走进自然与认识世界,从中悟出做人的道理,又能陶冶情操,得到返朴归真的艺术享受,对身心健康大有裨益.

(蓝天:水院离休干部)48、生活之舟余继行生活是茫茫之海我是一叶小舟海总没有平静的时候我也总有欢乐,也有忧愁纵使忧愁如苦涩的黄连纵使欢乐如香醇的茅台把他们注入海中都太淡了太淡了如过眼烟云不能常驻心头惟有追求与我永伴无论风平浪静抑或浪尖风口49、拥抱明天——写在集美大学实质性合并之际·喻文·奔聚溶合,磅礴浩大,如江河汇成汪洋;酝酿气势,连贯五洲.
拔节凌霄,摘星揽月,如山峰直上九天,放纵目光,透视天下.
这是精简、创新;这是充实、扩展.
世纪之交,竞争、挑战,风起云涌.
跻身世界行列,需要实力、壮大和提升.
这是改革的年代,串连着一个个沸腾的日子,规划者一个个远大的目标.
这是崭新的起点,联系着过去的跋涉与期盼,追逐着未来的绚丽和辉煌.
这是时代的潮流,凝聚着人们得辛苦与智慧,开创出学府的丰饶和新颖.
这是飞跃的象征,蕴含着漫长的繁衍与孕育,诞现出世纪的傲骨和雄风.
这是开拓与尝试!
墨守几十年的观念和形态,已无力承载新时代的重担.
一片风帆,如何在茫茫大海上,滚滚波涛中寻觅彼岸.
让我们借取改革的焊枪,用生存的链索把命运之舟紧紧系连,从而以稳健的步伐并肩迈向新世纪.

50、集美的绿趣赵宁先我的故乡是六朝古都——南京的郊区.
每到冬天,霜白草枯,枝干叶黄,大地赤裸着古铜色的胸膛,具有雄浑,粗犷的大丈夫气概.
而集美的冬天,仍然是满目苍翠,到处蓊蓊郁郁,芊芊莽莽,丛林摇翠,芳草萋迷,一副少女娟秀、妩媚的姿态.

集美的绿,绿得醇正,像陈年老酒,令人陶醉;这里的绿,绿得有趣,它会撩拨你的心灵,使你如痴如醉;它会逼你的眼,使你兴趣盎然,顿感天地的辽阔,前景的璀璨,生活的温馨…….

近来,集美的绿更葱茏.
龙舟池畔的绿显得幽雅娴静,道旁墨绿的苍翠松柏,旁逸出虬龙似的枝干,翠绿的草地,鲜艳的花朵点缀其间;那碧绿的池水,破光潋滟;那淡绿色的凉亭上的琉璃瓦,褶褶发光.
树连着树,草拥着树,绿色互相渗透,互相映衬,结成一解不开的绿色情结,形成一道蔚然壮观的绿色屏障,展现出一条绿色的风景线.
这里草丛中跳出的蛤蟆也是绿色的,鼓起绿色的眼睛瞅着你,呱呱叫了两声,静中有动,有声有色,那绿趣就更浓了.

航海学院校园里的绿显得幽静精致,办公楼两排芒果林,郁郁葱葱,每座楼前都有一块精致的小园地,灌木剪修整齐美观,有的成球形,有的半圆形,有的蘑菇形,高低参差,错落有致,身临其间,心旷神怡.

一日闲暇,我小憩房中,忽听小鸟鸣啭,抬头一看,一树枝斜逸窗外,一只翠绿中略带黄色的小鸟,停立枝头,身体玲珑饱满,不肥不瘦,农纤适中,尾巴一翘一翘地在枝头来回地弹跳,红喙绿眼,像一位娇小玲珑的姑娘,十分可爱.

这小鸟卖弄它的歌喉,叫声绿脆,婉转,时而悠扬,时而低沉,时而凄厉,时而欢悦,听之令人荡气回肠,扣人心弦,不觉想起了两句名诗:"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这小鸟也被这绿色撩得乐不可支,歌之不足,继之舞,跳跃腾挪,徐急有致.
它那绿色的小腿,弹跳有力,上上下下,合节合拍.
这时小鸟大概发现了什么新奇,不时向窗内眺望,突然飞向窗棂,转动着绿色的小腿,东瞅西瞧,并鸣叫两声,好像对我说:"你好!
"于是这位不速之客,临驾我的书桌,啄食洒在桌上的面包屑,啄食完毕,便大摇大摆地在桌上踱着步,其悠闲自得的神态令人羡慕.
它看见桌上花杆的圆珠笔,先是一惊,疑为是蛇,瞅了半天,见其不动,便放肆地啄着笔尖,发出轻微的"笃、笃"声.
大概用力过猛,笔一端翘起,鸟儿受惊,穿过窗棂,向绿色的林子里飞去,在我眼前闪过一条绿色的弧线.
我哄然大笑,充分享受绿色的情趣.

大自然对于人来说是客观的,我们对于自然发生情趣,便加上主观的色彩.
古人说:"开之于心,窝之于酒".
对事物的情趣,正寄托着人的内心感受.
对绿得情趣,正表现着人们对生命的讴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绿是生命的本色,它代表这热烈,兴旺.
绿趣是高尚的情趣,代表着充沛,进取,振作,与消极,萎靡无缘.

爱绿吧!
培养你对绿得情趣.
51、江海难阻求真知[菲律宾]旋风1998年4月自菲专程返厦寻窗友顺口溜之一四十秋冬赋别离,重逢新欢无不喜.
今朝馀年有几何,更须珍爱同窗谊.
匆匆晤面又别离,窗友同感不惬意.
虽隔重洋千里余,江海难阻求真知.
集美中学78组乙班师生重逢志喜顺口溜之二四十余年近半纪,盛情磐石坚不移.
幼往老来增厚谊,国内国外信不离.
走遍天涯海角地,师情窗谊两不渝.
看我窗友人中杰,深情多义我望及.
(旋风:校友刘忠华笔名.
刘校友旅菲四十多年,爱国爱乡,尊师爱幼.
常在菲《世界日报》副刊发表作品.
)52、诗四首厦大海滨东区群楼落成,规制宏伟,可容纳七百户,堪称国内高等院校少见之最大教工宿舍;且面对大海,风光浩荡,诚属一家弦户诵之胜区.
特赋两律,聊表献颂之忱.

Digital-VM:服务器,$80/月;挪威/丹麦英国/Digital-VM:日本/新加坡/digital-vm:日本VPS仅$2.4/月

digital-vm怎么样?digital-vm在今年1月份就新增了日本、新加坡独立服务器业务,但是不知为何,期间终止了销售日本服务器和新加坡服务器,今天无意中在webhostingtalk论坛看到Digital-VM在发日本和新加坡独立服务器销售信息。服务器硬件是 Supermicro、采用最新一代 Intel CPU、DDR4 RAM 和 Enterprise Samsung SSD内存,默认...

knownhost西雅图/亚特兰大/阿姆斯特丹$5/月,2个IP1G内存/1核/20gSSD/1T流量

美国知名管理型主机公司,2006年运作至今,虚拟主机、VPS、云服务器、独立服务器等业务全部采用“managed”,也就是人工参与度高,很多事情都可以人工帮你处理,不过一直以来价格也贵。也不知道knownhost什么时候开始运作无管理型业务的,估计是为了扩展市场吧,反正是出来较长时间了。闲来无事,那就给大家介绍下“unmanaged VPS”,也就是无管理型VPS,低至5美元/月,基于KVM虚拟,...

天上云:香港大带宽物理机服务器572元;20Mbps带宽!三网CN2线路

天上云服务器怎么样?天上云是国人商家,成都天上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香港、美国海外云服务器的产品,有多年的运维维护经验。世界这么大 靠谱最重,我们7*24H为您提供服务,贴心售后服务,安心、省事儿、稳定、靠谱。目前,天上云香港大带宽物理机服务器572元;20Mbps带宽!三网CN2线路,香港沙田数据中心!点击进入:天上云官方网站地址香港沙田数据中心!线路说明 :去程中国电信CN2 +中国联通+...

最便宜的机票为你推荐
杀毒软件哪个好最好的杀毒软件?杀毒软件哪个好杀毒软件哪个好用小说软件哪个好用免费现在看小说用什么软件好?手动挡和自动挡哪个好自动挡手动挡哪个好?电视直播软件哪个好电视直播软件哪个好ps软件哪个好什么PS软件好手机炒股软件哪个好手机炒股哪个软件好 要免费的清理手机垃圾软件哪个好手机垃圾清理软件哪个好腾讯空间登录腾讯qq空间进入登陆个人QQ空间牡丹江教育云空间登录云端学习如何登录?
台湾服务器 安云加速器 seovip 线路工具 福建天翼加速 大容量存储器 91vps 能外链的相册 华为云服务登录 免费个人主页 金主 徐州电信 supercache 新疆服务器 贵州电信 godaddyssl qq空间打开很慢 服务器是什么意思 nic 冰盾ddos防火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