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ashdotDigg是什么
slashdot 时间:2021-01-09 阅读:(
)
Reddit为什么这么火?它的特点和优势是什么?
reddit相比旧版digg的优势主要在于更明确以及可以订制的分区(subreddit),劣势则在于界面不讨喜、默认首页可能会让初来者生畏等等。
不过这些其实都不重要,——reddit在digg没落之后除了规模本身之外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也就是说它的很多优势和特点一直都在,但还是比digg要小众得多,这并不是单纯可以用哪个站好哪个站坏来决定的,大概更像生物学上的一种比拼,digg把“用户内容链接站”(懒得好好翻了,就是user-driven link aggregate)这个生态位(niche)给占了,可以一家独大,于是谁也冲不上来。
谁也想不到digg会在v4前后如此自毁长城:长期不能正常访问,然后彻底改变了原先让自己如此受欢迎的根本因素——用户,改为只有所谓的“新闻源”可以发布内容。
这一下造成的结果就是大批digg难民逐渐迁徙到reddit,带头大哥的位置让reddit占了去,这样一来接下来的不断壮大也就顺理成章了。
——这当中还是有许许多多的因缘际会,比如说imgur的诞生,这个简便快捷的图床把“链接分享”的优势大大提高,可以说对网站本身的益处仅仅次于funnyjunk、9gag这样自备图床的网站,当然这也意味着盗图、repo愈演愈烈,不过相对后两者来说还是要好一点。
而digg也就从此一蹶不振,虽然一改再改却再也没能恢复元气。
当然如果分到细节上还有更多的因素,比如说允许的讨论串长度让reddit对相对正经的内容更有吸引力等等。
投票本身是个优劣筛选机制,减少了用户自己挑选信息的时间,并且避免了传统论坛仅按照最后回帖顺序来排序的机制,让受欢迎的内容可以自动排在醒目位置。
等等等等。
其实归根结底就是这是一个属于用户的年代,从老牌新闻链接站FARK到Slashdot到各式各样的问答社区都是如此。
国内最大的网站不也就是几个论坛和百度贴吧么?而说到投票机制,看看网易等新闻门户的评论就可以知道一二了。
说是找归属感认同感也好,说是满足虚荣也好,总之,它就是这么有吸引力。
记得采纳啊文本vim是什么
vim是一个文本编辑器,主要用在Linux下,现在windows下也有,功能强大,不过初学者不太习惯slashdot是什么?详细!
Slashdot已经成为数百万技术人员必读的“出版物”,尤其是在开发人员社区和开放源代码爱好者,这是一个令人狂热和迷恋的在线出版物Digg是什么
Digg和Slashdot实际上是两个科技类新闻社区,它们代表两种不同的新闻提交机制。
slashdot采用的是管理员驱动(moderator driven)的机制:用户提交新闻,管理员审阅后决定这些提交的新闻是否出现在slashdot的主页上;而digg采取的是用户驱动(user driven)的机制,它设置了一个新闻源的缓冲,用户提交的新闻首先进入这个缓冲,如果认同这一新闻的读者足够(digg通过一种类似民主投票的方式来表示对新闻的支持和认可,这一过程叫做digg),就会从缓冲中脱颖而出,出现在digg页面上,否则就逐渐被挤出新闻源缓冲。
直观的说,slashdot由管理员控制,而digg则将权力下放给用户。
这两种不同的新闻提交机制,衍生出不同的社区文化。
由于用户的高度自主性,以及和blog、website的有效集成,digg对最新的网络资讯反应非常迅速,例如,某个新出现的网络服务开始发放邀请了,某个网络服务有了重要的更新,某种新产品登场了等等。
任何人都可以将任何有趣的资讯提交到digg(资讯的输入),任何人都可以对这些资讯进行评论或投票(资讯的处理),任何人都可以将这些资讯通过digg发布到自己的blog或者website(资讯的输出)。
由于大量用户通过digg的服务进行新闻资讯的输入、处理和输出,在短短几个月内,digg的用户和网页流量呈爆炸式增长,并逐渐压倒slashdot。
而随着digg的壮大,挑战slashdot的声音逐渐响起。
与digg不同,任何提交到slashdot的新闻都必须通过技术人员的审核,因此slashdot对新事物的反应比较滞后,而由于审核人员的观点和普通读者的观点可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一些有趣的新闻可能会被过滤或忽略。
两下一比较,看起来似乎digg更“进步”一些,但digg在带来用户自主性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难以解决的问题,比如经常会有一些无聊的文章,或者重复的文章得到“认可”并出现在主页上,某些评论错误百出,甚至不少是技术方面的常识性错误,而这都是因为digg的门槛太低,以及用户群的知识层次有限所致。
而slashdot就很少出现类似的情况,原因在于其读者群整体素质非常高,其中大量充斥着geek和hacker,以及一些专门在大学或其它学术单位做研究的教授及专业人士。
尽管技术人员的审核有些缓慢,但却保证了新闻的质量,经过多年的沉淀,slashdot逐渐积累了一大批高品位的读者,这些是digg这个短期暴发户所不能具备的。
Linus Torvalds在评论slashdotter时说到:他们不管懂还是不懂,总能发表一些所谓的精辟言论。
为了免遭slashdotter的敲打,他补充到,其实他自己也一直是slashdot的读者。
尽管这些不过是Linus的一些戏言,但却从另外一个角度反应了slashdot为什么吸引人。
事实上,留言一直是slashdot的最大特点。
slashdotter们围绕着最新的互联网科技、开源社区、unix/linux的发展、版权的纷争等话题热烈讨论,其容纳的资讯远远超过了新闻主题本身,里面除了会出现一些和主题相关的重要补充和精彩发挥外,还不时地会出现一些给人启发的想法,让人获益匪浅。
相比较而言,digg显得比较浅薄,除了一些可有可无的口水外,你实在很难从中找出有意义的言论,而且,由于digg的读者绝大部分都是windows用户,因此对unix/linux非常排斥,甚至一度出现过逐出linux新闻的言论,而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对digg产生不利的影响。
因此,尽管有不少狂热分子在吵着如何挑战slashdot,但事实上digg很难在实质意义上撼动slashdot的地位,更确切一点说,digg今后的发展路线很难和slashdot产生交集,slashdot依旧走它自己的geek路线,而digg则会吸收越来越多的追求最新资讯的网民,并形成自己所特有的平民文化。
附《商业周刊》8月14日报道
一个孩子18个月挣6000万美元
的创建人凯文·罗斯正在引领着一批乳臭未干的年轻企业家。
两年前,罗斯突发奇想,他要改变获取新闻的方式,让大众“挖掘”出网络上最有趣的故事,然后让他们通过投票的方式把这个网页推到Digg的首页上。
罗斯为此投入了他的所有:时间、钱,甚至女朋友。
如今,29岁的罗斯成为了一个身价6000万美元的富翁。
Digg如今已经成为美国访问率排名第24位的网站,虎视眈眈地盯着纽约时报网站(第19位)。
Digg每天的访问人数超过100万,注册用户和访问量的增加为Digg带来了潜在的巨大的广告收入,如今他们已经能够盈利。
这也是Web2.0时代网站的惯例——先聚集人气,随之招来广告商和投资。
Digg超过一半的注册用户年龄在二三十岁左右,年薪至少75000美元,从事IT行业。
对广告商来言,这是极具价值的目标人群,而且他的注册用户每三个月都要翻一番。
melbicom从2015年就开始运作了,在国内也是有一定的粉丝群,站长最早是从2017年开始介绍melbicom。上一次测评melbicom是在2018年,由于期间有不少人持续关注这个品牌,而且站长貌似也听说过路由什么的有变动的迹象。为此,今天重新对莫斯科数据中心的VPS进行一次简单测评,数据仅供参考。官方网站: https://melbicom.net比特币、信用卡、PayPal、支付宝、银联...
Moack怎么样?Moack(蘑菇主机)是一家成立于2016年的商家,据说是国人和韩国合资开办的主机商家,目前主要销售独立服务器,机房位于韩国MOACK机房,网络接入了kt/lg/kinx三条线路,目前到中国大陆的速度非常好,国内Ping值平均在45MS左右,而且商家的套餐比较便宜,针对国人有很多活动。不过目前如果购买机器如需现场处理,由于COVID-19越来越严重,MOACK办公楼里的人也被感染...
spinservers美国圣何塞机房的独立服务器补货120台,默认接入10Gbps带宽,给你超高配置,这价格目前来看好像真的是无敌手,而且可以做到下单后30分钟内交货,都是预先部署好了的。每一台机器用户都可以在后台自行安装、重装、重启、关机操作,无需人工参与! 官方网站:https://www.spinservers.com 比特币、信用卡、PayPal、支付宝、webmoney、Payssi...
slashdot为你推荐
天玑1000plus和骁龙865哪个好麒麟985处理器和天玑1000处理器哪个更好?免费阅读小说app哪个好有什么好用的看小说的app江门旅游景点哪个好玩的地方江门有哪些旅游景点,江门哪里好玩浏览器哪个好用浏览器哪个好宝来和朗逸哪个好宝来和朗逸哪个好炒股软件哪个好用股票交易软件哪个好?网络机顶盒哪个好机顶盒哪个好用51空间登录手机怎么登陆51空间啊360云盘登录360网盘怎么登陆360云盘网页版360云盘网页版在哪里登录呀?
vps主机 免费网站域名注册 绍兴服务器租用 动态ip的vps 代理域名备案 网易域名邮箱 vmsnap3 美国便宜货网站 回程路由 长沙服务器 本网站服务器在美国 双拼域名 刀片服务器是什么 网络空间租赁 如何建立邮箱 湖南idc 百度云空间 谷歌台湾 atom处理器 lamp的音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