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中国站长统计

中国站长统计  时间:2021-04-20  阅读:()
2012年中国网民社交网站应用研究报告(2012年12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2年中国网民社交网站应用研究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1目录报告摘要5调查介绍71研究背景72调查数据来源73报告术语定义8第一章社交网站用户结构9一、社交网站用户属性.
9(一)性别结构.
9(二)年龄结构.
9(三)学历结构.
10(四)收入结构.
10(五)城乡结构.
11二、移动社交网站用户属性.
12(一)性别结构.
12(二)年龄结构.
12(三)学历结构.
13(四)收入结构.
13(五)城乡结构.
14第二章社交网站用户行为分析.
15一、活跃度.
15(一)访问活跃度.
15(二)内容发布活跃度.
16二、社交网站与网络营销.
17(一)品牌关注、分享与购买.
171.
社交网站上的品牌关注、分享与购买行为.
172.
各类人群品牌关注、传播与购买行为.
17(二)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
191.
社交网站上的口碑传播和口碑影响情况.
192.
各类人群的口碑传播和口碑影响情况.
20第三章移动社交网站使用行为.
23一、移动社交网站的用户活跃度.
23二、移动社交网站的用户使用行为232012年中国网民社交网站应用研究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一)移动社交网站用户使用功能.
23(二)不同性别移动社交网站用户使用的功能比较.
24(三)不同年龄移动社交网站用户使用的功能比较.
25三、移动社交网站客户端安装.
25(一)移动社交网站的客户端安装情况.
25(二)移动社交网站用户客户端获取途径.
26(三)客户端获取情况与用户活跃度.
27第四章社交网站与信息安全28一、用户对社交网站信息安全的信任度28二、用户对个人信息使用的态度.
28(一)个人信息与精准广告.
28(二)移动社交网站的通讯录使用.
29第五章社交网站发展问题31一、社交网站与微博.
31(一)社交网站用户对微博的使用.
31(二)微博使用功能与重合用户偏好.
32二、社交网站用户流失情况.
33(一)社交网站流失用户原因.
33(二)社交网站流失用户去向.
34(三)不同原因流失用户去向比较.
35版权声明.
36免责声明.
362012年中国网民社交网站应用研究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3图目录图1社交网站用户性别结构9图2社交网站用户年龄结构10图3社交网站用户学历结构10图4社交网站用户个人月收入结构.
11图5社交网站用户城乡结构11图6移动社交网站用户性别结构.
12图7移动社交网站用户年龄结构.
12图8移动社交网站用户学历结构.
13图9移动社交网站用户个人月收入结构.
14图10移动社交网站用户城乡结构.
14图11社交网站用户访问频率.
15图12社交网站用户内容生成与互动活跃度.
16图13社交网站上的品牌关注、传播与购买行为.
17图14不同性别社交网站用户的品牌关注、传播与购买行为.
18图15不同年龄社交网站用户的品牌关注、传播与购买行为.
18图16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品牌关注、传播与购买行为.
19图17社交网站上的口碑传播和口碑影响.
20图18不同性别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
20图19不同年龄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
21图20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
22图21移动社交网站用户访问活跃度.
23图22移动社交网站用户使用的功能.
24图23不同性别移动社交网站用户使用的功能比较.
24图24移动社交网站用户的客户端安装情况.
26图25移动社交网站用户客户端获取途径.
26图26移动社交网站用户客户端获取情况与使用频率27图27用户对社交网站信息安全的信任度.
28图28社交网站用户对个人信息被用户精准广告的态度.
29图29移动社交网站用户对通讯录被用户好友推荐的态度.
30图30社交网站用户中使用微博的比例31图31社交网站与微博重合用户偏好情况.
322012年中国网民社交网站应用研究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4图32微博用户使用功能与重合用户偏好.
32图33微博媒体性和社交性与重合用户的偏好.
33图34社交网站流失用户流失的原因.
34图35社交网站流失用户流失后使用的网站.
34表目录表1不同年龄移动社交网站用户使用的功能比较.
25表2移动社交网站用户客户端获取情况与使用功能.
27表3不同原因流失用户流失后使用的网站比较.
352012年中国网民社交网站应用研究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5报告摘要用户活跃情况约六成用户每天都要访问社交网站,属于粘度较高的用户,其中38.
2%每天访问多次,20.
3%每天至少访问一次.
在内容原创方面,用户活跃度普遍较低:7.
9%的用户每天都会更新状态或签名,而接近一半用户没有这一行为;只有一成五的用户平均至少每周发表一次日志或日记;有过上传照片的用户比例为57.
0%,其中37.
5%是平均每月不到一次的偶然行为.
移动社交网站用户行为移动终端的特性,决定用户只能实现一些相对简单的操作,约九成用户使用移动社交应用来浏览好友的新鲜事或动态,74.
2%发布个人状态.
而最具移动终端特色的地理位置功能,目前尝试者比例较低.
移动社交网站客户端用户中,约四成(36.
4%)是通过手机自带的方式获取的,显示出在手机中置入APP这一方式对网站推广的重要性.
但是由于此类方式偏向于被动推广,因而其用户活跃度相对较低、使用的功能较少.
社交网站与信息安全对于社交网站对个人资料的商业使用,有超过一半(51.
5%)的用户表示只要没有对外泄露个人资料,就能够接受这一行为,22.
6%表示无所谓.
针对手机社交应用通过读取手机通讯录来推荐好友的做法,约三分之一的手机社交网站用户表示自己无法接受这一行为,两成用户表示无所谓,更多的用户则表示需要在网站承诺保护个人隐私的前提下才能接受.
社交网站与网络营销44.
8%的社交网站用户会关注品牌货商家的主页;42.
8%的用户会看见有意思的广告图片或视频,分享到社交网站上;27.
4%的用户参加社交网站上组织的团购或优惠活动.
2012年中国网民社交网站应用研究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6男性更愿意在SNS上分享有意思的广告图片或视频,而女性则更愿意直接展开购买活动.
43.
1%的用户会在社交网站上看到好友推荐的产品,产生购买想法;38.
3%的用户会参考社交网站上好友的评论,帮助自己进行消费和购物决策;37.
2%的用户会在社交网站上和好友分享好的品牌、产品和商家;25.
7%的用户遇见不好的消费经历,在社交网站上评论和投诉.
男性更愿意在社交网站上发表负面评论,女性则相对愿意分享正面的评论.
与此同时,女性更容易被社交网站上的口碑评论影响.
社交网站发展问题社交网站用户对微博的使用比例高于整体网民,达到56.
4%,显示出两种应用的用户群体具有较高的重合度.
而在两者的重合用户中,约四成用户表示自己使用微博的时间更长,反映出微博已经抢走了相当一部分SNS用户的使用时间.
另外,社交网站流失用户中,近四成在停止使用某些社交网站后转向使用微博.
流失用户停止使用某些SNS的原因,最为常见的是认为网站浪费时间、耽误了学习和工作,占比为45.
8%,这一群体中在停止使用某些SNS后,不再使用类似网站.
相比之下,因为网站好友不怎么更新而流失的用户,较大比例的用户转向微博.
2012年中国网民社交网站应用研究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7调查介绍1研究背景当前传统的实名制社交网站已经走过了高速成长期,即时通信产品功能进一步丰富,以及微博高速发展,都挤压了此类网站的发展空间,社交网站不再是中国网民线下社交关系在线上延伸不可或缺的渠道,因此很难出现新一轮的用户快速增长,未来社交网站需要寻求新的增长空间,比如对现有产品的持续创新,以维持用户的使用黏性.
近期网络社区类产品形态不断更新,其中一些产品在短时间内取得良好的成绩,如图片分享类社交应用、基于兴趣的内容分享应用等,这些产品也很快被社交网站整合到自身平台中,然而这种在现有网站上不断叠加功能的做法能够发挥的作用依然有限.
值得注意的是各大社交网站向移动端发展的动作频繁,进入移动互联网的蓝海,发布移动社交应用抢占用户,当前主要社交网站厂商都已重点转向该领域,移动类社交产品不断涌现,未来社交网站用户的增长将主要来源于移动用户.
CNNIC于2012年开展的社交网站用户应用情况调查,延续历年调查的基本内容,持续反映SNS用户结构和习惯的变化情况.
同时针对以上的行业发展新动向,重点关注了用户在移动社交应用、社会化电子商务和信息安全方面的行为和态度,分析用户在社交网络时代面临的一系列机遇和问题.
2调查数据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2年社交网站专项调查a)调查样本分布电话调查的目标总体是中国大陆(除港、澳、台三地)网民.
CNNIC随机抽取华北、东北、华东、华南、华中、西北、西南7大区域内的一级城市3个、二级7个、三级城市7个.
所有调查样本根据城市所有电话局号,通过随机生成电话号码的方式,抽取住宅电话、小灵通和宿舍电话进行访问.
访问对象是在2012年访问过社交网站的网民.
调查最终获得样本2345个,其中,住宅固定电话用户1170个、手机用户1175个.
2012年中国网民社交网站应用研究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8b)调查时间2012年9月20日到2012年10月10日c)调查方式通过计算机辅助电话访问系统(CATI)进行调查.
注:报告中如没有说明,数据均来自于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2年社交网站专项调查.
3报告术语定义社交网站:本次报告中所定义的"社交网站"与历年报告有所区别.
根据CNNIC往年报告的定义,社交网站是指狭义的社交网站,即与Facebook形态和功能类似的、基于用户真实社交关系从而为用户提供一个沟通、交流平台的社交网站,这些网站一般鼓励用户尽可能提供真实信息.
在中国这类网站主要包括朋友网、人人网、开心网、搜狐白社会等.
然而,当前社交化成为一种"基因",逐渐融入到许多网络应用中,一些空间类产品、兴趣群组网站逐渐转型为社交网站,因此本次报告中扩大了社交网站的定义范围,将用户达到相当规模的QQ空间、豆瓣网等网站纳入到研究对象中.
社交网站用户:指最近半年内访问过上述社交网站的网民.
移动社交网站:指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访问上述社交网站,访问手段即包括通过网页访问,也包括通过上述网站专门为移动终端推出的客户端.
移动社交网站用户:指最近半年内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访问过上述社交网站的网民.
社交网页游戏:社交网页游戏(SNS游戏)是一种运行在社交网站内,通过趣味性游戏方式增强人与人之间交互的游戏产品,比如开心农场、抢车位等.
社交网站流失用户:是指在半年前使用任意一个或几个社交网站,在最近半年内不再使用上述网站、但是仍然可能转向其他社交网站的用户.
2012年中国网民社交网站应用研究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9第第一一章章社社交交网网站站11用用户户结结构构一、社交网站用户属性(一)性别结构社交网站用户中,男女性别比约为54:46,男性社交网站用户占比高出女性约8个百分点;社交网站用户的性别属性与网民总体的相近.
图1社交网站用户性别结构(二)年龄结构社交网站用户中20-29岁用户占比最高,达到34.
1%,其次为10-19岁用户.
这两个年龄段人群在社交网站用户中的占比明显高于整体网民,显示出10-30岁网民对社交网站的使用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网民.
1本次报告中所定义的"社交网站"与历年报告有所区别.
根据CNNIC往年报告的定义,社交网站是指狭义的社交网站,而在本次报告中扩大了社交网站的定义范围,将用户达到相当规模的空间类网站、兴趣群组等网站纳入到研究对象中.
详见"报告术语定义"部分.
55.
0%45.
0%53.
7%46.
3%0%20%40%60%男女社交网站用户性别结构网民社交网站2012年中国网民社交网站应用研究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10图2社交网站用户年龄结构(三)学历结构社交网站用户中初中学历人群比例最高,达到37.
4%,其次为高中学历人群.
由于许多网站逐渐转型为社交网站,丰富了这一类型应用的种类,使得其用户群体范围扩大,导致社交网站用户学历结构与整体网民相当.
图3社交网站用户学历结构(四)收入结构社交网站用户中,个人月收入在3001-5000元、5001-8000元的群体占比明显高于整体网民,显示出中高收入网民对社交网站的使用比例高出其他收入群体.
1.
2%25.
4%30.
2%25.
5%12.
0%4.
3%1.
4%0.
2%28.
8%34.
1%22.
7%10.
5%3.
0%0.
7%0%10%20%30%40%10岁以下10-19岁20-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60岁及以上社交网站用户年龄结构网民社交网站9.
2%37.
5%31.
7%10.
1%11.
5%7.
2%37.
4%31.
7%11.
0%12.
6%0%10%20%30%40%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中专/技校大专大学本科及以上社交网站用户学历结构网民社交网站2012年中国网民社交网站应用研究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11图4社交网站用户个人月收入结构(五)城乡结构社交网站用户中,城镇用户占比75.
4%,农村用户占比24.
6%.
与全国网民总体相比,社交网站用户中的农村用户占比略低于全国水平.
图5社交网站用户城乡结构7.
9%17.
5%12.
5%10.
1%11.
9%17.
9%13.
5%5.
0%3.
8%6.
0%16.
7%11.
5%7.
3%8.
1%17.
8%20.
0%8.
1%4.
6%0%5%10%15%20%25%无收入500元以下501-1000元1001-1500元1501-2000元2001-3000元3001-5000元5001-8000元8000元以上社交网站用户收入结构社交网站网民72.
9%27.
1%75.
4%24.
6%0%20%40%60%80%城镇农村社交网站用户城乡结构网民社交网站2012年中国网民社交网站应用研究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12二、移动社交网站用户属性(一)性别结构移动社交网站用户中男性占比为54.
6%,女性占比为45.
4%,男性社交网站用户使用移动应用的比例略高于女性.
图6移动社交网站用户性别结构(二)年龄结构移动社交网站用户中20-29岁占比超过四成,达到43.
1%,明显高于整体社交网站用户中该群体的比例,显示出20-29岁社交网站用户对移动应用的使用比例远高于其他年龄段用户.
图7移动社交网站用户年龄结构53.
7%46.
3%54.
6%45.
4%0%20%40%60%男女移动社交网站用户性别结构社交网站移动社交网站0.
2%28.
8%34.
1%22.
7%10.
5%3.
0%0.
7%0.
1%28.
9%43.
1%19.
8%6.
1%1.
9%0.
0%0%10%20%30%40%50%10岁以下10-19岁20-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60岁及以上移动社交网站用户年龄结构社交网站移动社交网站2012年中国网民社交网站应用研究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13(三)学历结构移动社交网站用户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人群的占比接近两成,为18.
7%,明显高于整体社交网站中该人群比例,其次为大专学历.
当前阶段高学历人群对智能移动设备的使用较为普遍,因此其对移动社交网站的使用比例也高于其他学历群体.
图8移动社交网站用户学历结构(四)收入结构同样由于高收入群体对智能移动设备的使用情况较为普遍,因此移动社交网站用户中的中高收入群体占比略高于整体社交网站用户.
此外501-1000元收入群体占比也相对较高,其原因在于学生多属于这一收入人群.
7.
2%37.
4%31.
7%11.
0%12.
6%3.
2%30.
8%32.
5%14.
9%18.
7%0%10%20%30%40%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中专/技校大专大学本科及以上移动社交网站用户学历结构社交网站移动社交网站2012年中国网民社交网站应用研究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14图9移动社交网站用户个人月收入结构(五)城乡结构目前移动社交网站用户中超过八成是城镇居民,只有17.
5%的用户是农村居民,比整体社交网站用户中农村居民占比还要低出约7个百分点.
图10移动社交网站用户城乡结构6.
0%16.
7%11.
5%7.
3%8.
1%17.
8%20.
0%8.
1%4.
6%4.
6%13.
6%12.
6%7.
4%6.
3%18.
3%22.
4%9.
1%5.
8%0%5%10%15%20%25%无收入500元以下501-1000元1001-1500元1501-2000元2001-3000元3001-5000元5001-8000元8000元以上移动社交网站用户收入结构移动社交网站社交网站75.
4%24.
6%82.
5%17.
5%0%20%40%60%80%100%城镇农村移动社交网站用户城乡结构社交网站移动社交网站2012年中国网民社交网站应用研究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15第第二二章章社社交交网网站站用用户户行行为为分分析析一、活跃度虽然中国社交网站用户的规模相对庞大,但是决定网站价值的是具有一定活跃度的用户.
同时,与其他许多类型的网站相区别,社交网站主要依靠用户生成内容,用户的内容发布行为和互动行为是判断社交网站发展情况是否健康的重要指标.
本次调查整体反映出,虽然中国社交网站用户访问频率较高,但是在内容上还是以转发为主,原创内容的积极性并不高.
(一)访问活跃度约六成用户每天都要访问社交网站,属于粘度较高的用户,其中38.
2%每天访问多次,20.
3%每天至少访问一次.
其次,约三成用户(28.
5%)每周都会访问社交网站,属于中等粘度用户.
剩余的13.
1%的用户每月访问几次甚至不到一次.
图11社交网站用户访问频率每天多次,38.
2%每天一次,20.
3%每周3-6次,15.
4%每周1-2次,13.
1%隔几周有一次,7.
0%平均每月不到一次,6.
1%社交网站用户访问频率2012年中国网民社交网站应用研究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16(二)内容发布活跃度虽然用户访问活跃度较高,但是在内容发布和交流互动上,活跃度却比较低:分享和转发内容是最用户最常见的内容生成方式,10.
3%的社交网站用户每天分享、转发内容,20.
3%的用户每周至少有一次这样的行为.
而在内容原创方面,更新状态和签名是最为简单的内容发布方式,7.
9%的用户每天都会更新状态或签名,19.
0%的用户每周会更新状态或签名,接近一半用户没有这一行为;其他形式的内容原创行为比例则更少,只有一成五的用户平均至少每周发表一次日志或日记.
而有过上传照片的用户比例为57.
0%,其中37.
5%是平均每月不到一次的偶然行为,有过上传视频行为的用户仅为10.
2%.
在与好友的互动方面,用户活跃度也比较低,13.
3%的用户每天都会给好友评论或者留言,25.
1%的用户至少每周有一次.
作为以社交为功能出发点的网站,有大量用户与好友的互动行为频率不高,是中国社交网站发展的重要缺陷.
图12社交网站用户内容生成与互动活跃度13.
310.
32.
47.
910.
39.
10.
62.
85.
18.
914.
811.
20.
93.
57.
510.
118.
517.
11.
913.
114.
013.
214.
617.
66.
937.
524.
211.
028.
534.
789.
843.
046.
848.
90%20%40%60%80%100%给好友评论或留言分享或转发内容上传视频上传照片发表日志或日记更新状态或签名社交网站用户内容生成与互动活跃度每天都有每周3-6次每周1-2次隔几周有一次平均每月不到一次从来没有2012年中国网民社交网站应用研究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17二、社交网站与网络营销(一)品牌关注、分享与购买1.
社交网站上的品牌关注、分享与购买行为目前已有许多企业在社交网站上开设品牌账户或主页,进行营销、推广、公关等活动,宣传品牌形象,推出广告或促销活动,通过各种奖励手段来刺激这些信息的传播,或直接公布促销信息刺激用户的直接购买行为.
本次调查中,44.
8%的社交网站用户会关注品牌货商家的主页;42.
8%的用户会看见有意思的广告图片或视频,分享到社交网站上;27.
4%的用户参加社交网站上组织的团购或优惠活动.
图13社交网站上的品牌关注、传播与购买行为2.
各类人群品牌关注、传播与购买行为性别不同性别的社交网站用户在品牌关注和购买行为上表现出不同特征.
男性更愿意在SNS上分享有意思的广告图片或视频,占比为47.
1%,比女性高出近10个百分点;而女性则更愿意直接展开购买活动,32.
1%的女性用户参加过社交网站上组织的团购或优惠活动,比男性高出约9个百分点.
27.
4%42.
8%44.
8%0.
0%10.
0%20.
0%30.
0%40.
0%50.
0%参加社交网站上组织的团购或优惠活动看到有意思的广告图片或视频,分享到社交网站上关注品牌或商家的主页社交网站上的品牌关注、传播与购买行为2012年中国网民社交网站应用研究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18图14不同性别社交网站用户的品牌关注、传播与购买行为年龄和学历当前阶段社会化媒体上的品牌传播、消费刺激对于年轻群体和高学历人群更为有效.
调查结果显示,20-29岁在社交网站上发生此类行为的比例最高;同时学历越高,出现此类行为的比例也越高.
因此厂商开展SNS上的品牌传播需要留意到这一群体的特征,同时年轻族群对社会化营销的关注,也反映出未来社会化营销将成为更加主流的营销方式.
图15不同年龄社交网站用户的品牌关注、传播与购买行为42.
5%23.
4%47.
1%47.
4%32.
1%37.
8%0.
0%10.
0%20.
0%30.
0%40.
0%50.
0%关注品牌或商家的主页参加社交网站上组织的团购或优惠活动看到有意思的广告图片或视频,分享到社交网站上不同性别社交网站用户的品牌关注、传播与购买行为女男32.
5%22.
5%28.
9%50.
8%29.
0%40.
5%49.
9%34.
3%49.
7%39.
9%22.
0%48.
5%0.
0%20.
0%40.
0%60.
0%关注品牌或商家的主页参加社交网站上组织的团购或优惠活动看到有意思的广告图片或视频,分享到社交网站上不同年龄社交网站用户的品牌关注、传播与购买行为19岁及以下20-29岁30-39岁40岁及以上2012年中国网民社交网站应用研究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19图16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品牌关注、传播与购买行为(二)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1.
社交网站上的口碑传播和口碑影响情况社交网站商业化的一个核心基础是用户之间的信任关系,这种信任关系会产生"被信任的信息".
好友分享、商品评论等"被信任的信息"会对其社交好友的购买心理和行为产生多重影响,体现为口碑传播强大但复杂的作用.
调查显示,43.
1%的用户会在社交网站上看到好友推荐的产品,产生购买想法;38.
3%的用户会参考社交网站上好友的评论,帮助自己进行消费和购物决策;37.
2%的用户会在社交网站上和好友分享好的品牌、产品和商家;25.
7%的用户遇见不好的消费经历,在社交网站上评论和投诉.
这些结果显示出,社交网站可以产生或拉动用户需求,影响用户的消费决策.
而用户对社交网站上商业信息的高度关注,成为了图片分享、电商导购类的社交网站快速成长的内在动力之一.
26.
4%17.
8%38.
6%41.
1%19.
2%38.
5%46.
7%28.
3%44.
9%57.
2%39.
6%49.
7%53.
3%46.
6%51.
0%0.
0%20.
0%40.
0%60.
0%80.
0%关注品牌或商家的主页参加社交网站上组织的团购或优惠活动看到有意思的广告图片或视频,分享到社交网站上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品牌关注、传播与购买行为大学本科及以上大专高中/中专/技校初中小学及以下2012年中国网民社交网站应用研究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图17社交网站上的口碑传播和口碑影响2.
各类人群的口碑传播和口碑影响情况性别男性更愿意在社交网站上发表负面评论,30.
1%的男性用户曾经因为遇到不好的消费经历而在社交网站上评论和投诉,比女性用户高出近10个百分点.
相比之下,女性则相对愿意分享正面的评论,39.
8%的用户在社交网站上和好友分享了好的品牌、产品和商家.
图18不同性别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与此同时,女性更容易被社交网站上的口碑评论影响,无论是因为看到SNS上好友推25.
7%37.
2%38.
3%43.
1%0.
0%10.
0%20.
0%30.
0%40.
0%50.
0%遇到不好的消费经历,在社交网站上评论和投诉在社交网站上和好友分享好的品牌、产品和商家参考社交网站上好友的评论,帮助自己进行消费和购物决策在社交网站上看到好友推荐的产品,产生购买的想法社交网站上的口碑传播和口碑影响36.
6%40.
4%35.
0%30.
1%40.
2%46.
3%39.
8%20.
7%0.
0%10.
0%20.
0%30.
0%40.
0%50.
0%参考社交网站上好友的评论,帮助自己进行消费和购物决策在社交网站上看到好友推荐的产品,产生购买的想法在社交网站上和好友分享好的品牌、产品和商家遇到不好的消费经历,在社交网站上评论和投诉不同性别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女男2012年中国网民社交网站应用研究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1荐的产品而产生购买想法,还是参考SNS上的评论帮助自己进行消费决策,女性的比例都高于男性.
年龄和学历年龄方面,口碑传播对于20-29岁和30-39岁人群所发挥的效力基本相同,这些消费主力人群对SNS上口碑的重视,提醒品牌必须留意到社交网站上的评论和分享情况.
在负面评论方面,20-29岁用户群体更容易在网站上发表负面言论或进行投诉.
不同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图19不同年龄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高学历人群无论是在口碑分享还是被口碑影响等方面,都高于其他用户群体.
高学历人群对各种传统广告具有较高的认知度和识别度,因此他们更喜欢通过社交网站上的口碑来进行决策,同时也更喜欢在SNS上发表负面言论.
31.
0%35.
4%26.
5%18.
0%42.
3%49.
8%43.
3%26.
6%42.
9%47.
9%41.
6%33.
0%35.
9%38.
5%36.
8%23.
2%0.
0%20.
0%40.
0%60.
0%参考社交网站上好友的评论,帮助自己进行消费和购物决策在社交网站上看到好友推荐的产品,产生购买的想法在社交网站上和好友分享好的品牌、产品和商家遇到不好的消费经历,在社交网站上评论和投诉不同年龄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19岁及以下20-29岁30-39岁40岁及以上2012年中国网民社交网站应用研究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2图20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26.
5%25.
1%25.
8%14.
2%31.
6%39.
9%34.
1%19.
7%41.
6%46.
6%37.
7%29.
9%44.
8%51.
4%47.
2%33.
0%54.
3%51.
1%46.
2%36.
4%0.
0%20.
0%40.
0%60.
0%参考社交网站上好友的评论,帮助自己进行消费和购物决策在社交网站上看到好友推荐的产品,产生购买的想法在社交网站上和好友分享好的品牌、产品和商家遇到不好的消费经历,在社交网站上评论和投诉不同学历社交网站用户的口碑传播与口碑影响情况大学本科及以上大专高中/中专/技校初中小学及以下2012年中国网民社交网站应用研究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3第第三三章章移移动动社社交交网网站站使使用用行行为为一、移动社交网站的用户活跃度移动社交网站用户的访问活跃度情况与整体社交网站用户十分接近,58.
1%的用户属于高黏性用户,每天都使用,27.
6%的用户每周都会访问.
图21移动社交网站用户访问活跃度二、移动社交网站的用户使用行为(一)移动社交网站用户使用功能移动终端的特性,决定用户只能实现一些相对简单的操作,约九成用户使用移动社交应用来浏览好友的新鲜事或动态,74.
2%发布个人状态.
拍照并上传照片在移动终端上更为便捷,52.
7%的移动社交网站用户使用过该功能.
结合移动互联网使用特征以及智能终端的特性,移动社交应用能够提供PC上社交网站无法实现的功能,其最具代表性的是地理位置类的功能,目前尝试这一功能的用户比例均5.
4%8.
9%14.
4%13.
2%18.
5%39.
6%6.
1%7.
0%13.
1%15.
4%20.
3%38.
2%平均每月不到一次隔几周有一次每周1-2次每周3-6次每天一次每天多次0.
0%10.
0%20.
0%30.
0%40.
0%50.
0%移动社交网站用户访问活跃度整体社交网站移动社交网站2012年中国网民社交网站应用研究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4较低,约三分之一移动社交网站用户会发布个人所在位置,不到三成用户通过手机定位进行陌生人交友,23.
1%寻找周边的优惠和团购信息.
图22移动社交网站用户使用的功能(二)不同性别移动社交网站用户使用的功能比较图23不同性别移动社交网站用户使用的功能比较23.
1%28.
7%33.
4%52.
7%54.
8%57.
6%74.
4%77.
2%89.
6%寻找周边的优惠和团购信息通过手机定位和附近的陌生人交友发布个人所在位置手机拍照片并上传玩游戏发布日志或者日记发布个人状态使用聊天功能和好友聊天浏览好友的新鲜事或动态0%10%20%30%40%50%60%70%80%90%100%移动社交网站用户使用的功能22.
6%35.
0%37.
3%53.
5%55.
7%59.
5%73.
9%76.
6%88.
4%23.
8%31.
5%18.
4%51.
7%53.
8%55.
3%75.
1%77.
9%91.
0%寻找周边的优惠和团购信息发布个人所在位置通过手机定位和附近的陌生人交友手机拍照片并上传玩游戏发布日志或者日记发布个人状态使用聊天功能和好友聊天浏览好友的新鲜事或动态0%20%40%60%80%100%不同性别移动社交网站用户使用的功能比较女男2012年中国网民社交网站应用研究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5总体上看,男性和女性移动社交网站用户使用的功能差别不大,约四成男性用户通过手机定位和附近的陌生人交友,这一比例是女性用户的两倍,显示出陌生人交友的功能更受男性欢迎.
(三)不同年龄移动社交网站用户使用的功能比较年轻的移动社交网站用户发布内容的意愿相对较高:年龄越小,在手机上发布个人状态或发表日志或者日记的比例越高,19岁及以下用户和20-29岁用户中超过八成利用手机发布个人状态,约六成发布日志或者日记;年轻用户也更愿意用手机拍照并上传.
值得注意的是在位置类服务方面,年龄越大的移动社交网站用户使用意愿越高,包括发布个人所在位置、寻找周边的优惠和团购信息.
而在陌生人交友方面,除19岁以下的低龄群体,其他年龄群体使用比例接近,其中以30-39岁为最高.
表1不同年龄移动社交网站用户使用的功能比较19岁及以下20-29岁30-39岁40岁及以上浏览好友的新鲜事或动态91.
0%91.
2%86.
9%93.
2%发布个人状态83.
0%80.
2%62.
4%49.
1%使用聊天功能和好友聊天82.
5%73.
7%77.
7%76.
5%玩游戏65.
6%47.
8%60.
9%48.
4%发布日志或者日记61.
1%58.
7%54.
5%50.
0%手机拍照片并上传53.
3%56.
7%51.
4%33.
1%发布个人所在位置31.
5%36.
3%39.
6%40.
1%通过手机定位和附近的陌生人交友21.
0%31.
6%35.
6%32.
2%寻找周边的优惠和团购信息16.
4%23.
1%27.
7%30.
2%三、移动社交网站客户端安装(一)移动社交网站的客户端安装情况超过六成移动社交网站用户在移动设备上安装了相应的客户端,另外37.
4%的用户则通过网页、其他类型客户端等途径来访问社交网站.
2012年中国网民社交网站应用研究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6图24移动社交网站用户的客户端安装情况(二)移动社交网站用户客户端获取途径鉴于客户端是用户通过移动终端访问社交网站最主流的途径,因此强化手机客户端的推广力度,将成积累用户的重要手段.
本次调查显示,移动社交网站客户端用户中,约四成(36.
4%)是通过手机自带的方式获取的,显示出在手机中置入APP这一方式对网站推广的重要性.
此外,超过31.
9%的移动社交网站用户从专门的手机软件下载网站中获取APP,显示出在这类网站中进行推广的重要性.
图25移动社交网站用户客户端获取途径是,62.
6%否,37.
4%您的移动设备上是否安装了社交网站的客户端手机买来时,就自带了这些客户端,36.
4%社交网站推荐下载,29.
8%从手机软件下载网站上获得,31.
9%其他,1.
9%您从哪里获得了移动社交网站的客户端软件2012年中国网民社交网站应用研究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7(三)客户端获取情况与用户活跃度虽然移动终端自带APP是用户获取社交网站客户端最常见的途径,但是由于此类方式偏向于被动推广,因而其用户活跃度相对较低.
从手机软件下载网站上获取客户端的用户活跃度最高,此类用户相对更加主动.
同样,在使用功能上,移动终端自带APP的用户对各种功能的使用比例都少于通过其他方式获取客户端的用户.
这一结果显示出,终端自带虽然能够较为有效的扩大用户规模,但是用户使用活跃度和用户使用深度的提升还是需要靠产品自身的吸引力.
图26移动社交网站用户客户端获取情况与使用频率表2移动社交网站用户客户端获取情况与使用功能手机自带从社交网站下载从移动应用下载网站上获得浏览好友的新鲜事或动态90.
0%94.
3%94.
6%使用聊天功能和好友聊天86.
3%78.
9%72.
0%发布个人状态77.
3%79.
9%81.
5%玩游戏63.
9%55.
0%59.
0%发布日志或者日记60.
7%64.
1%63.
2%手机拍照片并上传55.
0%62.
2%60.
8%发布个人所在位置31.
0%44.
3%41.
9%通过手机定位和附近的陌生人交友21.
0%44.
7%31.
7%寻找周边的优惠和团购信息25.
8%27.
1%28.
6%40.
5%45.
0%52.
2%18.
0%21.
9%14.
1%12.
5%14.
4%7.
9%12.
5%13.
1%14.
2%9.
7%4.
4%7.
0%0%20%40%60%80%100%手机自带从社交网站下载从其他提供手机软件下载的网站上获得每天多次每天一次每周3-6次每周1-2次隔几周有一次平均每月不到一次2012年中国网民社交网站应用研究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8第第四四章章社社交交网网站站与与信信息息安安全全一、用户对社交网站信息安全的信任度即使在2011年底发生了用户信息大规模泄漏事件,高达62.
0%的用户仍然表示信任社交网站对个人信息安全的保障.
这一结果很难说反映出国内社交网站在用户隐私保护上表现得很好,从另一角度看这其实体现了中国网民对相关问题的关注度较低.
图27用户对社交网站信息安全的信任度二、用户对个人信息使用的态度(一)个人信息与精准广告社交网站的发展潜力之一,是通过对用户背景信息、个人行为数据的挖掘进而产生丰厚的利益.
然而另一个问题则被忽视,社交网站可以利用用户信息获取商业利益,那么自然需要考虑对用户的贡献给予相对平等的回报.
并不是所有用户反感网站对个人隐私的使用.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社交网站对个人资料的商业使用,有超过一半(51.
5%)的用户表完全信任,8.
6%比较信任,53.
4%不太信任,28.
9%完全不信任,8.
2%不好说,1.
0%您信任社交网站对于您个人信息安全的保护吗2012年中国网民社交网站应用研究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9示只要没有对外泄露个人资料,就能够接受这一行为,22.
6%表示无所谓.
实际上,目前存在的问题,更多的是信息不对称导致网站对个人信息过度的收集,并且与网站对个人提供的服务不对等.
隐私问题目前看来并没有严重影响到社交网站发展,其原因在于社交网站的商业模式中,还没有形成对用户资料有效的利用.
在所谓的大数据时代,对用户数据的挖掘未来必定成为互联网新商业模式的关键组成部分,到那时这些将成为互联网行业必须考虑的重要议题.
图28社交网站用户对个人信息被用户精准广告的态度(二)移动社交网站的通讯录使用手机通讯录可以说是用户强关系最集中的体现,其中聚集了亲人、朋友、同事等多个圈子的联系人,用户在通讯录基础上进行的交流互动相对封闭.
目前许多类kik类的手机社交应用都对手机通讯录进行了读取,以掌握用户最密切的社交关系,然而有国外的社交类应用因未经用户允许私自上传用户通讯录遭致非议.
本次调查中,针对手机社交应用通过读取手机通讯录来推荐好友的做法,约三分之一的手机社交网站用户表示自己无法接受这一行为,两成用户表示无所谓,更多的用户则表示需要在网站承诺保护个人隐私的前提下才能接受,显示出相当一部分用户并不完全抗拒读取手机通讯录的做法.
无所谓,22.
6%只要没有对外泄露个人资料,就能接受,51.
5%完全不能接受,24.
9%不知道,1.
0%社交网站会根据您向网站提交的个人资料,判断您的个人特征,然后向您展示相应的广告,对此您的态度如何2012年中国网民社交网站应用研究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30图29移动社交网站用户对通讯录被用户好友推荐的态度无所谓,可以接受,20.
5%在网站承诺保护个人隐私的前提下,才会接受,46.
3%就算网站承诺保护个人隐私,也不会接受,33.
1%您在手机上使用社交网站时,如果社交网站软件读取您的手机通讯录,并根据手机通信录向您推荐好友,您对此的态度是2012年中国网民社交网站应用研究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31第第五五章章社社交交网网站站发发展展问问题题社交网站正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首先是自身功能创新的不足,导致用户使用兴趣下降,同时微博的崛起,抢夺了社交网站用户的使用时间,造成用户使用黏性的下降和用户的流失.
下面从微博竞争和用户流失两方面,来考察社交网站当前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一、社交网站与微博(一)社交网站用户对微博的使用微博目前在短时间内已经发展成为超过一半中国网民使用的主流互联网应用,社交网站用户对微博的使用比例高于整体网民,达到56.
4%,显示出两种应用的用户群体具有较高的重合度.
图30社交网站用户中使用微博的比例而在两者的重合用户中,约四成用户表示自己使用微博的时间更长,另有7.
4%不一定,反映出微博已经抢走了相当一部分SNS用户的使用时间.
是,56.
4%否,43.
6%社交网站用户使用微博情况2012年中国网民社交网站应用研究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32图31社交网站与微博重合用户偏好情况(二)微博使用功能与重合用户偏好微博作为社会化媒体,同时兼具社交功能,用户使用微博的目的也不尽相同.
通过比较使用微博目的不同的各类重合用户对SNS和微博的偏好情况,能够了解微博的哪些特性造成了其对社交网站的挑战.
调查显示,使用微博和自己的粉丝交流、或者和真实生活中好友交流的重合用户,更加偏好使用微博,其比例分别为45.
1%和41.
4%.
相比之下,通过微博获取内容、关注名人明星、打发时间的用户,偏好微博的比例则相对较低.
图32微博用户使用功能与重合用户偏好微博,36.
3%社交网站,56.
2%不一定,7.
4%您访问微博的时间更长还是社交网站的时间更长36.
3%36.
4%36.
4%38.
6%39.
5%41.
4%45.
1%55.
7%57.
1%55.
6%54.
0%54.
9%52.
9%50.
0%8.
1%6.
5%8.
0%7.
4%5.
6%5.
7%4.
9%0%20%40%60%80%100%玩游戏或其他有趣的应用看看有意思的微博、图片或视频等内容打发时间获取新闻信息或其他有用的信息关注名人和明星和真实生活中的好友交流和自己的粉丝交流使用微博时间更长使用社交网站时间更长不一定2012年中国网民社交网站应用研究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33把"和自己的粉丝交流"、"和真实生活中的好友交流"作为微博的社交功能,把"获取新闻信息或其他有用的信息""看看有意思的微博、图片或视频等内容"作为微博的信息获取功能,继续对使用微博目的不同的重合用户群体进行细分,可以发现,将微博作为社交工具而不是信息获取工具的重合用户中,有接近一半用户使用微博的时间更长,而将微博作为信息获取工具而不是社交工具的重合用户中,仅三分之一使用微博时间更长.
这一结果显示出,微博的社交性是其取代社交网站的关键因素,而且社交性往往能够形成更强的黏性.
图33微博媒体性和社交性与重合用户的偏好二、社交网站用户流失情况2(一)社交网站流失用户原因部分社交网站的用户流失情况比较严重,已经制约了网站的发展.
调查显示,这些流失用户停止使用某些SNS的原因,最为常见的是认为网站浪费时间、耽误了学习和工作,占比为45.
8%,另外有39.
9%表示是因为网站的用处不大,从这一点看网站的功效还是维持用户使用兴趣最为重要的因素,因而一些在发展初期走娱乐路线的社交网站目前已经进入到瓶颈期.
另外网站的创新型不足也是用户流失的关键因素,40.
4%的流失用户是因为对社交网站玩腻了、失去了兴趣.
2是指在半年前使用任意一个或几个社交网站,但是在最近半年内不再使用上述网站、但有可能转向其他社交网站的用户.
48.
6%39.
8%33.
4%50.
0%53.
7%58.
9%1.
4%6.
5%7.
7%0%20%40%60%80%100%主要使用微博的社交功能同时使用微博的社交功能和信息获取功能主要使用微博的信息获取功能使用微博时间更长使用社交网站时间更长不一定2012年中国网民社交网站应用研究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34图34社交网站流失用户流失的原因(二)社交网站流失用户去向近四成流失用户,在停止使用某些社交网站的用户后转向使用微博,再次证明了微博对社交网站造成的竞争.
另外三成用户则没有再使用类似的网站.
图35社交网站流失用户流失后使用的网站19.
0%22.
6%29.
5%32.
7%39.
9%40.
4%45.
8%0.
0%10.
0%20.
0%30.
0%40.
0%50.
0%其他原因网站的好友都不怎么更新了垃圾信息太多转移到其他网站了这些网站用处不大玩腻了,失去了兴趣浪费时间,耽误学习或工作社交网站流失用户原因10.
6%18.
7%19.
2%31.
7%38.
3%0.
0%10.
0%20.
0%30.
0%40.
0%50.
0%博客论坛和BBS其他的社交网站没有再使用类似的网站微博社交网站流失用户流失后使用的网站2012年中国网民社交网站应用研究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35(三)不同原因流失用户去向比较因为不同原因从某些社交网站流失的用户,最终去向也有所区别.
因为网站好友不怎么更新而流失的用户,较大比例的用户转向微博,这一结果则反映出社交类应用的黏性来自于用户的社会网络,同时其用户流失的风向也同样来自这一因素:好友的持续使用会造成用户的持续使用,而好友的离开则会迅速造成用户的大规模离开,成为一个互相作用的过程,一旦出现用户黏性下降,用户的离开将是全面的.
而因为浪费时间、耽误学习或工作的群体,更多的选择了不再使用类似网站,显示出这一群体用户对社交类应用失去了兴趣.
表3不同原因流失用户流失后使用的网站比较其他的社交网站微博博客论坛和BBS没有再使用类似的网站网站的好友都不怎么更新了22.
6%51.
2%17.
6%24.
0%23.
2%这些网站用处不大20.
9%47.
2%12.
6%19.
3%24.
8%垃圾信息太多22.
9%45.
4%15.
7%24.
1%25.
9%浪费时间,耽误学习或工作15.
2%32.
9%8.
4%18.
4%42.
9%玩腻了,失去了兴趣22.
2%39.
8%11.
1%20.
0%26.
8%转移到其他网站了30.
8%55.
2%19.
9%26.
0%9.
6%2012年中国网民社交网站应用研究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36版权声明本报告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制作,报告中所有的文字、图片、表格均受到中国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保护,转载请注明出处.
免责声明本报告中的调研数据均采用样本调研方法获得,其数据结果受到样本的影响,本中心不承担因使用本报告而产生的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hinaInternetNetworkInformationCenter(CNNIC)2012年12月

RackNerd 黑色星期五5款年付套餐

RackNerd 商家从2019年上线以来争议也是比较大的,一直低价促销很多网友都认为坚持时间不长可能会跑路。不过,目前看到RackNerd还是在坚持且这次黑五活动也有发布,且活动促销也是比较多的,不过对于我们用户来说选择这些低价服务商尽量的不要将长远项目放在上面,低价年付套餐服务商一般都是用来临时业务的。RackNerd商家这次发布黑五促销活动,一共有五款年付套餐,涉及到多个机房。最低年付的套餐...

IntoVPS:按小时计费KVM月费5美元起($0.0075/小时),6个机房可选

IntoVPS是成立于2004年的Hosterion SRL旗下于2009年推出的无管理型VPS主机品牌,商家提供基于OpenStack构建的VPS产品,支持小时计费是他的一大特色,VPS可选数据中心包括美国弗里蒙特、达拉斯、英国伦敦、荷兰和罗马尼亚等6个地区机房。商家VPS主机基于KVM架构,最低每小时0.0075美元起($5/月)。下面列出几款VPS主机配置信息。CPU:1core内存:2GB...

Tudcloud(月付7.2美元),香港VPS,可选大带宽或不限流量

Tudcloud是一家新开的主机商,提供VPS和独立服务器租用,数据中心在中国香港(VPS和独立服务器)和美国洛杉矶(独立服务器),商家VPS基于KVM架构,开设在香港机房,可以选择限制流量大带宽或者限制带宽不限流量套餐。目前提供8折优惠码,优惠后最低每月7.2美元起。虽然主机商网站为英文界面,但是支付方式仅支付宝和Stripe,可能是国人商家。下面列出部分VPS主机套餐配置信息。CPU:1cor...

中国站长统计为你推荐
企业cms企业站cms哪个好苹果appstore宕机苹果appstore打不开怎么办internetexplorer无法打开电脑的Internet Explorer打不开?缤纷网缤纷的意思是什么curl扩展如何增加mysqli扩展瑞东集团道恩集团的集团简介oa办公软件价格一套专业版的oa办公系统多少钱?申请400电话申请400电话需要什么条件广告后台朋友圈广告投放!在哪设置白名单安与骑士关于安与骑兵的三年三天,想知道所唱的故事有没有出处,或者是曲子的。
虚拟主机系统 如何查询ip地址 新秒杀 高防dns 国外主机 圣迭戈 国内永久免费云服务器 监控宝 dropbox网盘 魔兽世界台湾服务器 英文站群 129邮箱 cn3 华为云服务登录 葫芦机 脚本大全 最新优惠 asp介绍 ftp是什么东西 美国达拉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