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非你莫属学历造假

非你莫属学历造假  时间:2021-05-04  阅读:()

教育新闻42013中国民办教育发展分析报告会在西安外事学院召开4政协委员建言职业教育:本科应设专业学士学位5杨玉良:中国一流大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担当6高校改革侧重技能培养江苏六所高校转型8台湾高校仓促升格遇尴尬:学用落差日渐增大9教育部: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计划安排698万人112014生源下降趋势反弹高校生存深层危机浮现11报告称中国高考生源下降趋势将延续至2020年12八成学生及家长不赞成自主招生13调查称超半数人认为高校自主招生助长不公平14教育部开展自主招生重点督查规范自主选拔录取改革16评论:名校更应为教育公平做出表率17教育评论:不当的加分只会制造"伪善"18高校扎堆增设"时髦"专业就业前景尚待检验192014年大学生就业蓝皮书发布红黄绿牌专业名单出炉20教育部:应届毕业生招聘禁设户籍"门槛"21今年高校毕业生人数高达727万为历年最多压力增大22普通本科生就业尴尬成名校与职校"夹心层"22高校毕业生频现职场恐惧症:女生欲做全职太太262014年就业报告:近3届毕业生就业率稳定27调查称2013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就业率超九成27本科就业率管理学最高达93.
5%理学最低28中国大学生突围"更难就业季"合伙创业意向增多29高校专业就业对口率:财会类最高生物工程垫底3110大专业"钱"景报告发布入职5年成薪资分水岭32大学生就业:建筑学金融学毕业生月薪最高33文科工科生多数毕业后直接就业理科生爱深造34高校毕业生求职进入冲刺期全国727万毕业生抢饭碗35就业歧视横在毕业生面前的一道"玻璃墙"36七成大学毕业生认为实习实践不够43大学生毕业论文沦为形式缺少调研和数据支撑43博客视线45推进教育改革,才能还教育一片净土45大学新生入学强制检测艾滋太简单粗暴46大学生"枪手"是怎样炼成的47如何化解高校生源危机与社会高考焦虑48大学如何帮"夺刀少年"圆梦大学50发挥法律对就业公平的保障作用51茅于轼:教育的目的从"人才"到"人生"52冯骥才:中国教育的失败源于欺骗53丁学良:中国的大学最差的是软环境55特别推荐59李培根:中国教育的改变,是一个系统工程59唐元鹏:那些不撒谎的历史老师72理论研讨80大学新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核心概念与基本问题80基于战略地图的民办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探析89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施行探析92全程产学合作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思考——基于高校教学运行的视角95从冲突到和谐:高校师生课堂互动关系的重构——基于米德符号互动论的视角98本科财务管理课程案例教学之反思106高校公修教育学之学科特性整合108国家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及其构建111论高校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117MOOC教师教学特点及地方性大学的发展策略120浅析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构建123独立学院金融学类专业本科教师教学改革创新研究127大学的文化选择131教育心理学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135新书推介138《民办学校集团化、专业化发展研究—以福建西山教育集团为例(学校特色发展与教育品牌建设丛书)》138《教育资讯汇编》阅读方式说明1392013中国民办教育发展分析报告会在西安外事学院召开5月30日,全国民办教育专家学者齐聚西安外事学院,共话民办教育发展.
大会就《2013年中国民办教育发展年度分析报告》进行了专家咨询会,多名专家建言献策并参加了专家专题报告会,畅述民办教育发展.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秘书长王文源,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民办教育研究所所长董圣足,西安外事学院董事长、七方教育研究所所长黄藤作为大会的主办方和承办方代表到会参加,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育体制改革研究室主任王烽、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教育室原主任卢干奇、中国民办教育协会高专委常务副理事长李维民、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蒋国华、中国民办教育研究院秘书长方建锋、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文东茅、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民办教育研究所所长王磊、辽宁教育科学研究院民办教育研究所所长黄元维、辽宁对外经贸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巩丽霞、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范国睿、上海市教育决策咨询委员会秘书长佘国平、上海思博职业学院副校长沈小平、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民办教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潘奇、浙江大学民办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吴华、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民办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张铁明、陕西省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梁克荫、西安思源学院董事长周延波、西京学院执行院长任芳、西安外事学院民办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冠、西安外事学院党政办主任王云峰等莅临大会.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秘书长王文源主持了专家咨询会.

西安外事学院黄藤董事长热情欢迎专家学者能够齐聚外事学院,并阐述了学校为民办教育的研究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西安外事学院十分重视民办教育研究工作,早在1996年9月,就已经成立了"民办教育研究所",这就是民办教育研究中心的前身.
2001年4月研究所改名为"七方教育研究所".
时任研究所所长的黄藤教授提出了"汇南北之气,凝东西之髓,顺乾坤之理,立民校之魂"的开放性办所宗旨,进一步增强了研究所为中国民办教育"立魂"的历史责任,同时,在办所理念、运行机制、队伍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开创性的突破.
2008年8月,根据陕西省教育厅《关于确立第二批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立项建设的通知》(陕教研[2008]10号),研究所获批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立项建设,正式命名为"西安外事学院民办教育研究中心",从此开启了民办教育研究中心建设发展的新阶段.
多年来,西安外事学院民办教育研究中心在学校董事会的直接领导下,依托教育学学科,取得了一系列成绩:2007年9月被国家人事部、教育部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同年还被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确定为"全国民办教育科学研究基地";2005年和2008年分别被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授予第一、第二届"全国高校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机构"荣誉称号;2012年,被陕西省高等教育学会确定为"陕西省民办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基地"和"高水平民办大学建设研究工作站".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应邀作了题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宏观形势和政策要点》的专题报告.
报告围绕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基本方向和政策要点、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关键问题及对策等两大板块作了深入解读和分析,报告高屋建瓴、准确生动,赢得在座嘉宾的一致认可和热烈讨论.
为了深入领会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相关政策,张力主任还从四个宏观层面,带领与会人员深刻领会了十八届三中全会文件第十二部分第42条的精神实质.
张力主任说:"第一层面,以立德树人为导向,全面创新育人模式;第二层面,以促进公平为重点,多方位缩小教育差距;第三层面,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龙头,优化教育体系和成才通道;第四层面,以管办评分离为重点,改革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
深入浅出的讲解和准确形象的图表,科学的说明了教育改革思路和发展方向,具有高度的导向性和典范性.

会上,专家学者还就《2013年中国民办教育发展年度分析报告》进行了专家咨询会,周延波、李维民、沈小平、张铁明、任芳、王磊、佘国平、范国睿等先后发言,针对报告存在的问题和完善方向提出了观点和思路.

据悉,本次大会为期两天,专家学者一行将于5月31日结束讨论,并形成有效意见.
(摘自《凤凰网教育》6月5日)政协委员建言职业教育:本科应设专业学士学位职业教育社会认同度不高,先天不足,成为学生考不上高中和本科的备胎.
政协委员建议:普通学校和职业学校学生可试行学籍流动、互修学分并颁发双文凭;鼓励企业通过"委托培养"等与院校合作,深化校企互动的"现代学徒制";行业组织应预测行业发展的人力资源需求,制定行业职教准入标准和发展规划.

——编者"一边是大学生就业难,一边是企业招工难,人才供需不协调,一定是职业教育出现了问题.
"6月3日,全国政协在京举行专题协商会,主题是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全国政协委员孙太利说.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有1300多所,在校生人数超过1000万人,已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职业学校有着骄人的就业率:2013年高职、高专院校初次就业率达到78%,这个数字高于211、985重点大学的75.
5%和普通本科院校的75.
4%.
数字亮丽尽显职业教育的就业优势,却难掩其发展困境.

打通职教"断头路"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同度不高,是许多委员都提到的问题.
刘敬民委员说:"技术技能性人才'上升通道'狭窄,职教被称为'断头路'.
大学本科文凭在许多场合是不可缺少的资格合格证和社会生活的通行证,职业教育毕业生缺乏可期待的上升前途.
"社会评价机制和社会观念的偏差,让职业教育先天不足,成为学生考不上高中和本科的备胎选择.
徐辉常委认为,根本在于我国学校教育制度安排的问题:普通学校为升学做准备,基本上不学职业技能;职业学校为就业做准备,很少学普通知识.

现代教育倡导人人都应该具备普通知识与职业素养的教育理念,在这种学校制度安排下根本行不通.
"职业教育被看做是一个层次,而不是一种类型.
中考、高考招生都分先后,且高职院校生均拨款和收费标准都明显低于普通本科.
"走出闭门造车窘境推动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搭建起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的"立交桥",成为共识.
为此,委员们提出一系列建议措施:在高等教育本科阶段增设"专业学士学位",设立职业教育学院;提高中职升入高职的比例;允许普通学校和职业学校学生可试行学籍流动、互修学分并颁发双文凭.

"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如果不以需求为导向,人才供给必然出现问题.
"孙太利呼吁,应以政策安排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让职业教育走出"剃头挑子一头热""闭门造车"的发展窘境.

"从世界经验看,无论是德国的'双元制',还是加拿大、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模式,其成功的核心都是行业主导、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刘春平委员说.
李卫东委员建议,应"鼓励企业通过'委托培养''定向培养'与院校合作;鼓励学校教师以投资或技术入股的形式进入生产第一线,鼓励企业经营生产人员以'技能导师'的身份进入学校教学第一线.
以此,深化院校与企业双向互动的'现代学徒制'.
"朱永新常委则强调行业组织的作用:"职业教育要有生命,必须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中介、协调、组织和服务作用.
"在朱永新的设想中,行业组织应预测行业发展的人力资源需求,制定行业职教准入标准和发展规划,充分发挥源自行业的优势,真正代表行业的长远利益实施或参与职业教育.
(摘自《人民日报》6月4日作者/刘维涛)杨玉良:中国一流大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担当5月4日,习近平同志在考察北京大学时强调,"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
没有特色,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依样画葫芦,是不可能办成功的.
这里可以套用一句话,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剑桥,但会有第一个北大、清华、浙大、复旦、南大等中国著名学府.
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
这个论断指明了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基本路径,对我们的办学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不少人认为,在发展问题上,发展中国家会具有某种"后发优势",其实并不尽然.
美国经济学家奥尔森就有"后发劣势"的提法,即后发的发展中国家在很多方面有大量空间可以模仿发达国家,短期内可能取得快速发展.
但如果这些国家只是拘泥于模仿发达国家的某些技术和管理模式,而不按自己的国情民意进行改革,则其长期发展将隐患四伏,甚至将面临失败.

中国的教育现代化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我们当前的教育体系延续的是近代以来的"新学"传统,实质是模仿西方大学制度建立起来的一种后发外生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如果只进行技术、方法或一般架构和制度层面的模仿,而不作出理念和环境上的根本性改变,就很容易导致"后发劣势".
倘若中国的大学建设仅仅停留在模仿、追随西方大学的水平上,就不可能真正跻身于世界知识体系的中心和前沿,就不可能吸引和培养世界一流人才、产出世界一流科研成果,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只能沦为空谈.
更何况,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还要努力适应中国正在形成的世界性大国的地位、责任和影响,还要体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求.
所以,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如何突破"后发劣势",探索符合中国大学实际的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道路.

那么,怎样来界定"中国大学"呢涂又光先生曾提出过这样的问题:中国所办的大学应该办成"在"中国的大学(auniversityinChina),还是中国"底"大学(auniversityofChina)这个问题背后的潜台词就是,"中国的"大学应该是在文化、思想和学术上独立自主的大学,应该是坚守并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特征的大学.
有学者认为,今天谈论大学改革和发展的人,"缺的不是'国际视野',而是对'传统中国'以及'现代中国'的理解与尊重".
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对中国的一流大学建设来说,文化的自觉是取得成功必不可少的前提.

"文化自觉"是费孝通先生晚年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即明白它的来历、特色和发展趋向.
费孝通认为,"文化自觉"是中国文化对全球化潮流的回应,是在全球范围内倡导"和而不同"文化观的一种具体体现,它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单纯地"复古",也绝不是主张"全盘西化".
他还指出:"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只有在认识了自己的文化、理解所接触到的多种文化的基础上,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中的多元文化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各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联手发展的共处守则.
"可见,自知之明绝不是自我封闭、沾沾自喜,而是在充分了解多元文化的基础上,提升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以适应新环境、新时代的发展要求.

早在现代教育与学术在中国兴起之初,就有不少有见识的教育家、学问家对"文化自觉"有所意识,呼吁光大中国本来的教育传统.
蔡元培曾十分期盼把中国的传统教育精神结合到现代的教育道路上去,因而把废除书院制度视作引入新制度所带来的最大遗憾.
陈寅恪曾言:"其真能于思想上自成系统,有所创获者,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民族之地位.
"中国著名教育家、复旦大学创始人马相伯认为,引进外来文化、教育不能不注意中国的学术传统和国情民性.
他的办学理念是"崇尚科学,注重文艺,不谈教理",其中,"崇尚科学"主要指学习西方的科学知识,"注重文艺"则是指注重广义的东西方人文知识的学习.
1905年的《复旦公学章程》中曾特别注明:凡投考者若有意唾弃国学,即使录取之后,也将随时开除.
这是用制度对中国文化精神的捍卫.

大学,对自身民族文化的过往、现实和发展趋向有着明确的体悟和感知,对适应新环境、新时代的新型文化的培育、重构具有浓烈的自主意识和行动使命.
世界各国的一流大学无不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质和性格.
曾担任美国哈佛大学校长40年之久的艾略特说过,"在任何社会中,高等教育机构都往往是一面鲜明反映该国历史与民族性格的镜子""一所名副其实的大学,必须是发源于本土的种子,而不能在枝繁叶茂、发育成熟之际,从英格兰或德国移植而来……美国的大学在成立之初就决不是外国体制的翻版".
纵观世界各国,凡拥有世界一流大学者,无不是在秉承共同理念的基础上拥有自己独特的大学模式的.
美国如此,早期的英国、法国、德国也是如此,后来的日本亦然.
各国大学植根于各自不同的民族文化和环境,孕育着一个民族最为丰厚的文化积淀,在民族文化的传承、转化和创新过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因此,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应当自觉地从自身的文化传统切入寻找制度创新的生长点,进而发展出不同于西方大学的新制度、新模式.
中国的大学应当成为充分体现中国文化自觉的场所,自觉承载起自己的文化使命、体现出自己的文化担当.
随着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与作用愈来愈重要,建立一个全球视野下宏大的中国文化发展和传播战略,成为中国大学在新的时代面临的关键任务.
如果说一流大学有什么文化担当的话,这就是一个只有一流大学才能承担起来的文化担当.
这种文化担当,体现为对民族文化传统的坚守和传承,体现为对社会精神和文化的守护和引领,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发展的大背景下,也必然体现为对多元文化的整合和创新.
现在中国在海外建了很多孔子学院,汉语成为国际性语言,但中国的理念与文化还远未被推广和传播出去.
在物质条件上,中国大学正迅速赶上世界一流高校的平均水平,有些大学甚至可能还超过了世界一流高校.
但是,我们在理念、体制机制上的优势还不够明显;我们在国际社会和学术界提出问题、发出声音的力度还有待加强;我们的观点被他人理解、采纳、信服的程度还有待提高.

季羡林有所谓"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的说法.
他认为,"二十一世纪,三十年河西的西方文化就将逐步让位于三十年河东的东方文化,人类文化的发展将进入一个新时期".
在他看来,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是一种悟性的文化,悟性文化适合于研究非常复杂的问题,这样的问题需要综合判断才能理出条理.
当今世界很多事情已不是割裂、孤立的问题,不能以简单的形式逻辑推演加以解决.
所以季羡林认为,在21世纪,以中华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应该成为全世界的主流文化.
笔者做一个小小的补充,中国悟性文化吸收了古希腊传统的理性精神及逻辑思维以后所产生的混合文化,应当是21世纪的主流文化.
这是真正符合"文化自觉"本义的.
世界上的文化从来不是轮流坐庄的,而是某个国家的文化吸收外来文化以后组合成新文化,才能主导世界范围内未来文化的发展方向.

中国有着悠久而又坚实的教育传统和学术传统.
当今时代,我们亟须将这些宝贵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发扬.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再局限于后发外生模式,实现从理念、范式到制度、环境的根本性创新,并探索出一流大学建设的中国模式.
我们期盼,中国的一流大学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为中国的发展、为中国和世界更加美好的未来担当起神圣的文化使命.

(摘自《光明日报》)高校改革侧重技能培养江苏六所高校转型针对中国一直存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与国内企业大量存在的"用工荒"矛盾,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近日在一次论坛上公开表示,高校转型改革方向已明确,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的人是技术技能型,明确指出国家普通高等院校1200所学校中将有600所左右转向职业教育.
记者从江苏省教育厅高教处公布2014年高等学校软件服务外包类专业嵌入式人才培养项目的通知了解到,江苏省教育厅高教处正式批复江苏省内共有六所高校的八个专业与达内集团进行软件服务外包类专业的嵌入式人才培养合作,在推进教学改革、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训实习、加强老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

教育改革剑指就业最近连续几年来,大学生毕业人数屡创新高,2014年更是突破700万人,被戏称为史上更难就业季,另一方面,国内大量企业面临招工难,很多技术技能型岗位招不到人.
出现很多大学生毕业之后,到职业技术学校再学习的现象.
造成原因很大部分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有关,高校毕业生走入社会,学术知识陈旧,缺乏相应的实践能力,与企业需求相悖.
中国解决就业结构型矛盾的核心是教育改革.
应该说,教育部高校转型改革方向是非常明确的,也是非常正确的,对高校、大学生和整个社会都有很大的好处.

达内从2005年开始与大学进行教育改革与转型尝试,合作大学数量超过500所,在助力大学向技术型发展、学生向职业化培养都有非常丰富的经验.
此次与江苏6所高校的合作,包括淮海工学院、淮阴工学院、江苏师范大学、无锡太湖学院、扬州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在内的6所高校,除江苏师范大学之前与达内有专业共建合作之外,其余5所院校均是今年首次与达内展开专业共建方面的合作.

高校转型面临挑战教育转型和改革对高校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最主要的困难有三个方面:首先,从根本来讲,大学运作规律与企业运作差异很大,大学环境无论从体制建设、课程设置和老师编制上都需要全方面改革,这是一项巨大的工程;第二个方面,大学内在教学力量、师资力量和研发力量严重不足,有些大学老师在企业的经验非常少,实际项目能力需要提高,第三个方面,大学对接企业真实需求需要付出巨大努力.
比如在IT行上,按著名的摩尔定律,技术更新,应用迭代,每半年就有一次技术升级,与此对应,企业人才需求就会发生变化,教学课程也需要进行调整,如果要做到像达内课程一样,半年调整一次,一年升级一次,需要有非常强大的快速应对机制.

从实际情况来看,如果仅仅依靠高校自身进行转型改革,是非常困难与漫长的事情.
因此,大学需要更多像达内这样的校企合作伙伴,有成熟的方案,有实际的经验,有丰富的师资,有紧密合作的企业,还有多元化的就业渠道等.
达内多年的耕耘建立了一大批院校稳定合作的关系,获得了在高校界良好的口碑美誉度,仅以江苏为例,就有超过1000名学生通过达内实训成功走向工作岗位,在学生群体中形成了很好的口碑,并得到很好地延续.
大量的IT企业也对经过达内培训的学生有很高的认可度,在社会上形成明显的经济效益和品牌口碑.

达内校企合作三方共赢达内与高校合建的专业课程体系,建立在企业所要求的知识结构基础上,确保学生得到足够的校内外实训、实习时间,强化实践能力、工程能力、实用外语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利用达内的先进课程模块,嵌入专业课程体系,实现优势互补.
在实训实习上,建设实训实习基地,为学生实训和顶岗实习提供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按照企业规范进行工程化培训和项目训练,使学生在熟练掌握软件工程化开发的同时,以最短的时间融入到企业的开发项目团队中去.
此外,达内还积极组织讲师参与高校人才培养计划制定、实训指导、专业课程教学等,让高校老师定期得到企业实践和项目内容培训.

对高校来说,达内的校企合作可以引进国际一流企业,进行产学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改革与探索,不但优化了学校现有的课程体系,丰富的实战案例与项目充实与课程内容,而且增强高等院校计算机相关学科教学实力,弥补缺乏应用性、实战性及更新的不足.
达内以自己拥有的国际国内技术专家、工程师作为实战师资的补充,可以大幅度提高传统高校教师实践教学的实际操作经验.
经过达内培训后,高校可以提高学生专业对口就业率,提升学生的就业层次及薪资水平,获得满意的学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从而提高学院的品牌影响力与综合影响力.

对学生的益处也是相当明显:学生可以通过达内平台,学习国际顶尖IT技术,全面提高自身软件开发技术方面动手能力,增加技术应用能力与工程能力,而且能够获得与企业实战工程师进行项目短训的难得机会,获得国际国内的权威认证证书,学生毕业不再是失业,而是成功实现从校园到企业的无缝高薪就业,走出踏入社会的坚实脚步.

达内的校企合作鼓励在校生参加实训课程,从而提高学生就业的品质和质量,如果学生从大三开始进入实训课程,到大四毕业就可以顺利签约了.
随着大学教育改革推进,达内和大学共建专业,共建课程方向,共享师资,联合培养人才成为高校改革的一种潮流.
校企合作是对高校教育改革有效的尝试,经过达内多年的探索,已经成为一条快速让学生掌握技能、适应社会需求、零距离对接企业岗位的便捷通道,实现了高校、学生和企业三方受益,多方共赢的显著效益.

(摘自《江苏热线》6月13日)台湾高校仓促升格遇尴尬:学用落差日渐增大20年前,台湾开始教育改革,措施之一是"广设大学",让更多学生有机会上大学,对台湾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但也衍生不少问题和后遗症,有私立大学把学生当"摇钱树"、学用严重脱节、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日益下降.
为应对高等教育危机,台"教育部"近期推出高校"退场机制",有的向下改制,但升格容易降格难,变得骑虎难下.

仓促升格—大学从23所增至120所据统计,台湾的大专院校从1994年的130所,增加到目前的162所.
其中大学从1994年的23所,增加至如今的120所.
大学的录取率,从过去的不到30%,陡增至如今的90%以上.
1999年台湾高校毕业生人数突破10万人,2005年飙升至20万人,近几年每年约为23万人.

广设大学一阵风下,很多教育机构不具升格条件,就仓促从大专变成学院,从学院变成大学.
其中,1999年至2000年,台湾60所左右的专科学校,全部升格成为学院.
教改甚至沦落为政治人物骗取选票的工具.
如陈水扁在2000年参选时,开出"一县一大学"的支票,他当选后,为了兑现支票,宜兰技术学院、联合技术学院、台东师范学院、台南师范学院纷纷改制为宜兰大学、联合大学、台东大学及台南大学.
大学数量浮滥,造成生源质量高低不一,以至于2008年,创下有学生7.
69分考上大学的"神话".

"广设大学"衍生的问题,一是大学高中化,研究生大学化,人才素质渐趋低落.
二是学用落差日渐增大,用人机构严重缺人,大学生毕业却找不到工作.
大学之间质量的落差也很大.
多年来台湾出生率低,招不到学生的高校,开始出现倒闭危机,有的拖欠工资,勉强支撑,高等教育危机日益浮现.

退场机制—计划整并近10所高校经过谨慎评估,当局终于祭出大学"退场机制".
台"教育部长"蒋伟宁表示,目前全台共有162所大专院校,整并退场后,预计保留153所.
今年1月,台"教育部"宣布,未来私立大专院校辅导将分为"限期辅导改善"、"学校停办"、"土地处理"、"学校法人转型(合并、改办或解散)"4阶段,一旦启动机制,若持续无法改善,经营不善的私校可能在7个月至1年内"退场".

台"教育部"技职司长李彦仪解释说,私立大专院校如果学生数未达3000人、连续2年注册率未达60%;技专校务评鉴4等、大学校务评鉴2/3以上项目未通过,或系所评鉴2/3以上系所未通过;积欠教职员工薪资累计3个月以上;违反教育法规,将由"教育部"项目辅导,视情况给予1至3个月的改善时间.

今年3月,屏东县的高凤数字内容学院因负债逾3亿元新台币,校方宣布停办,教育当局协助其师生转往其他院校,成为去年推出私立大学退场机制后,首所停办的"实用性科技大学".
接着,同处屏东县的永达技术学院,亦因为面临财务困难及拖欠教职员薪金,被台"教育部"勒令今年全面停止招生,如果明年改善未如理想,将予以停办.

而在公立学校方面,将采取大小合并的措施,首批合并6所学校:成功大学与台南艺术大学、新竹清华大学与新竹教育大学、屏东教育大学与屏东商业技术学院合并.
目前,屏东教大与屏商的整并进度最快,计划8月正式整并,并以"屏东大学"新名字招生.

向下改制—情况复杂面临多方反弹上场容易下场难.
台湾要整并高校数量,提升质量,不是没有阻力的.
"立委"蒋乃辛认为,那些大学不会愿意主动申请降格改制,招不到学生,往往就改系名专业名重新招生.
他要求台"教育部"纳入强制规定,办学不佳者,令其改回原制.
有教育界人士直言,当局没有权力强迫学校降格,应保持弹性,让学校自行评估怎么办最好.
有学者提醒,"教育部"须同时祭出胡萝卜和棍子,有奖励也给压力,科大转型才有效率.
由于私立高校办学多是捐资兴学,当局不可能在私校解散、清算后,让创办人或董事拿回剩余校产,这个因素增加了改革的难度.

关于高校向下改制,私立科大协进会理事长葛自祥就表示不合理不可行,4年制的科大是学校的招牌,一旦降格为专科,"招牌都砸了,怎么可能招得到学生"台大教授王立升认为,须让营运不善的科大有诱因降格,比如转成专科有好处、有补助,让校方觉得过去的投资不白费才行.

台高教工会批评当局的"辅导改善、转型活化"机制只是口号,实际上一再放任校方侵害师生权益,包庇董事会坐享巨额利益.
高教工会秘书长陈政亮指出,改制学校一旦开始停招,没有学费收入,奖补助款又变少,势必先砍老师薪水,最后导致学生学习遭殃.

对退场私校师生的权益,教育当局目前尚无详细的规划,将邀集学校讨论,最后仍须交给校方董事会处理.
看来,向下改制,接下来还相当麻烦.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摘自《人民网》6月3日)教育部: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计划安排698万人教育部官方微博发布:经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协商一致,建议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计划安排698万人,其中本科363万人,高职(专科)335万人.
该安排已经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批准.
目前,各地正按照教育部和发改委部署,安排落实分校分专业招生计划.

据教育部发布数据统计,2014年高考报名人数939万人,较2013年增加27万,增幅3%.
在高考报名人数中,应届高中生、中职毕业生、农村户籍学生分别增加26万、11万、17万,复读生减少10万.
28个省份开始解决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高考问题,5.
6万名学生将在居住地参考.
按照此次微博发布内容,高校整体录取率为74.
3%.

(摘自《人民网-教育频道》6月7日作者/熊旭)2014生源下降趋势反弹高校生存深层危机浮现[摘要]2014高考报名人数在连续下降5年后首次反弹,增长27万人,达到939万人,生源下降带来的高校生存危机似乎得到缓解,但这一危机并未因为报考生源的增长而得到缓解,更深层次的危机已经出现.

生源下降反弹但危机仍存中国教育在线发布调查报告显示多省市未能完成招生计划2014年高考报名人数在连续下降5年后第一次出现反弹,增长27万人,达到939万人,生源下降带来的高校生存危机似乎得到缓解.
但根据中国教育在线4日发布的报告,这一危机并未因为报考生源的增长而得到缓解,更深层次的危机已经出现.

根据中国教育在线的统计,在生源下降,招生人数却不断增长的背景下,全国计划录取比例不断攀升,2013年达到76%,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
即便是考生大省河南,在5年间从42%迅速提升至78.
2%.
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012年已经超过30%但一些专家认为,实际毛入学率应该已经快速逼近40%.
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快速到来,一些未曾预料的挑战也随之而来.

根据该报告,2008年前后,上海如果不及时调减招生计划,将不可避免地面临0分上大学的尴尬.
2014年上海高考报名人数仅5.
2万,较2006年11.
38万人,报名人数规模缩减超过50%,2006年招生人数就超过9万人.

这一现象已经不是个案.
在全国各地,专科学校或者实行注册制,或是录取分数低至150分,最高也只有180分.
更为严峻的是,从2012年开始,很多省市出现了招生计划无法完成的现象.
在考生大省河南,2012年计划录取69.
3万人,实际录取55.
18万人,超过14万的招生计划没有完成,其中专科录取只完成了招生计划的75.
4%;2013年河南高招计划录取60.
6万人,实际录取考生53.
6万人,其中专科层次录取24.
5万人,只完成原定计划的75%.
山东省则连续3年未能完成招生计划,2013年有6.
3万个招生计划没有完成,占整个计划的12%.
不仅面临严峻的招生困境,录取后不报道的现象也越来越严峻.
据业内人士介绍,很多高职高专的不报到率已经超过30%,在一些地方,一些地方本科不报到率也超过10%.
"我们很多地方院校收入结构上很像日本的一些私立学校,学生学费收入占到30-40%,因此学校的生存对生源依赖很强,换句话说,对学生学费依赖性比较强,一旦招不到足够学生,或者学生不报到,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基本收入,从而对学校的稳定运行带来挑战,危及学校生存.
"北美学者刘继安博士介绍说.

虽然生源暂时得到缓解,但生存危机愈发严峻.
"这实际是一件好事情.
"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认为,当学生与家长掌握了主动权,有了选择权,高校靠"卖文凭"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在巨大的生存压力面前,高校不得不思考并迅速调整自己的定位,特色,只有办出质量,办出特色,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挣得一席之地.
"这比行政部门多少文件与要求都更有效!
"(摘自《中国教育在线》6月4日)报告称中国高考生源下降趋势将延续至2020年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明天,2014年高考就要正式拉开大幕了.
根据教育部统计,今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939万,是连续5年下降后的首次回升,当然,幅度很小,只比去年增长了27万,小涨3%.

2008年我国高考报名人数达到历史峰值的1050万,从此之后,人数迅速下滑.
根据中国教育在线刚刚发布的《2014年高招教育报告》,高考生源的下降,主要是适龄学生人口的持续下降,而这个趋势将一直延续到2020年.

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整个生源的变化其实是和各地本身的人口出生率相关的,落户政策的影响是相对小的.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2000年的时候全国的出生率大概只出生了一千两百万人左右.
在各地也有这种节奏,只是最低谷出现的时间不一样.

这种减少,反映在各地是这样的:北京今年比去年减少2000人,连续第八年下降;上海更明显,2006年还11万人,今年只有5万2,缩减一半;高考大省河南,今年甩掉考生第一大省帽子,72.
4万人,连续第五年下降.

报的人少了,招的人也在减少,于是各地都开始调减招生计划.
陈志文说,这几年,最严重的问题是—就算减了也招不满.
陈志文:这个在以前是没有的.
我们以前,各地为了多招两个学生,实际上或多或少是超额完成招生计划了.
现在就变成完不成招生计划了.
等于有条件上大学的这些学生都放弃上,这才是真正的危机.
因为学生和家长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

这种"招不满"的生源危机,反映到不同的学校,呈现不同的化学效果.
影响小的,面临的只是一场生源危机,严重的恐怕要演变成生存危机了.
这种危机正在倒逼高校,尤其是二本、三本院校的改革.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说:储朝晖:整体的,各个高校都要进行观念的转变.
就是要从过去的高高在上,等着学生来上门,转为真正的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需要作为办学的依据.
然后根据这个依据来进行实际教学.
对学校的管理,进行管理体制改革.
把学校办成真正为学生成长发展服务,为学生实现自己的人生使命服务.
只有实现了这一点,大学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生存下来.

教育部也在积极引导一批高校向应用技术型转型.
目前,全国已经有150多所地方院校报名参加教育部的转型改革,淡化学科、强化专业,按照企业的需要,按照岗位对接.
不过,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也担心,这种改革会因社会和家长的顾虑而缺乏动力.

陈志文:这些学校都是缺乏特色和不接地气.
我觉得这个政策是高等教育领域出台的最好的一个政策.
但是一些高校有没有动力因为一但是被定为实际应用类,就会觉得他是本科的职业学校.
就会有看法,也会导致很多学校不想,不敢走这条路.

根据预测,2020年,我国18岁适龄人口将达到最低谷.
这意味着,曾经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壮烈场景将不复存在.
面对成为大趋势的生源危机,未来6年,不知有多少高校能化"危机"为"转机"当然也让人很想知道,6年后的高考,会变成什么样子.
未来还充满不确定性.

(摘自《中国广播网》6月6日)八成学生及家长不赞成自主招生微调查利用职务便利在学校特殊类型招生中收受巨额贿赂,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就业处原处长蔡荣生日前被正式逮捕.
伴随自主招生11年的探索,围绕公平产生的质疑和忧虑也一路相随.
虽然教育界和考生、家长普遍认同扩大高校自主权、多元选拔的方向,但自主招生也集聚了社会各界对于招生公平的焦虑.

近日,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与搜狐网教育频道针对自主招生话题展开调查.
调查针对参与2014年高校自主招生考试的考生及家长,共4180位应届高三考生和家长参与了投票.
调查显示,当前,参与高校自主招生的学生及家长更趋于理性,扎堆考名校、赶考多场的情况正逐年减少.
同时,超九成的考生及家长希望改革自主招生制度.
考生不再扎堆赶考调查显示,"赶场式"参与自主招生现象有明显改善.
2014年,近50%的考生只参加了一场自主招生考试,与2012年比较,这一比例增加了三成.
选择参加四场考试的考生比例不足6%,反映考生参加自主招生的目标更明确.

同时,考生的选择上也更趋理性,不再"扎堆".
相比2012年,2014年考生选择清华大学等"华约联盟"的比例降幅近三成,选择同济大学等"卓越联盟"的比例也减少了约13%,参与北京大学等"北约联盟"和北京交通大学等"京都联盟"的比例则没有显著变化.

超四成认为"不公平"调查中,80%的应届考生和家长表示,"很不赞成"或"不太赞成"高校扩大自主招生在招生计划中的比例,超九成的被调查者希望改革自主招生制度.
不少考生及家长对自主招生的公平性提出质疑.
45%的被调查者认为"很不公平,令人不信任";认为"不太公平,公信力明显缺乏"的超过38%.
近55%的考生和家长认为,"自主招生机会主要为城市学生获得,助长不公平".
此外,自主招生还存在"影响正常的高考复习"、"主要是名牌大学提前掐尖"等问题.
考生和家长对自主招生的监督制度持有较高关注度.
分别有超过72%、14%的被调查者表示,"很希望"和"比较希望"家长和学生参与高校自主招生的监督.
互联网成信息主渠道目前,高校自主招生仍缺少完善的信息公开体制.
超过45%的调查者表示,信息公布量不足或不真实;认为信息公布不及时、查找信息不方便的超过15%.
在通过公共渠道寻找获取自主招生信息时,超过20%的调查者表示"寻找但没有收获",选择"寻找但少量获取"的超过41%,"寻找并成功获取"的仅占17%.
互联网成为自主招生信息来源主渠道,占比最大的是教育主管部门网站,其次是高校运营的网站及微博、微信,两项占比超过60%.
(摘自《羊城晚报》6月4日)调查称超半数人认为高校自主招生助长不公平日前,一项调查显示,超过九成的应届考生和家长希望改革高校自主招生制度,超半数认为"自主招生机会主要为城市学生获得,助长不公平"——高校自主招生该何去何从本报北京6月4日电(记者靳晓燕)日前,针对近期进行的高校自主招生考试,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与网络媒体联合进行了2014年高校自主招生考试考生及家长调查.
结果显示,超过九成应届考生和家长希望改革自主招生制度.
超半数被调查者认为自主招生"助长不公平"4180位应届高三考生和应届高三考生家长填写了问卷,其中应届高三考生占12.
7%,应届高三考生家长占87.
3%.
在清华大学等"华约联盟"、北京大学等"北约联盟"、同济大学等"卓越联盟"、北京交通大学等"京都联盟"的多选题中,参加联盟考试的2014届高考生最青睐的是"华约联盟"(55.
88%);整体来看,考生参加高校自主招生联盟考试更趋于理性,不再过于"扎堆".

与2012年调查数据相比,2014年参加1场考试的考生比例(48.
95%)增加三成,反映出考生锁定自主招生学校的目标更趋于明确,赶场式的自主招生考试有了明显的改善.
在评价目前自主招生存在的多元问题时,54.
88%的应届考生和家长认为是"自主招生机会主要为城市学生获得,助长不公平".
与2012年调查数据相比较,应届考生和家长的聚焦点已由"主要是名牌大学提前掐尖"让位于"自主招生机会主要为城市学生获得,助长不公平",2014年"自主招生机会主要为城市学生获得,助长不公平"的选项比例(54.
88%)增加了四成;而另一个明显的变化是,2014年"考试命题、内容不是很科学"的选项比例较2012年增加了两成.

超九成被调查者希望改革自主招生制度超过九成被调查的应届考生和家长希望改革自主招生制度,这一比例较2012年高校自主招生考试考生及家长调查的同类数据多出了两成.
39.
50%的应届考生和家长主张"在统一高考之后,各高校进行自主面试",37.
18%的应届考生和家长主张"在统一高考之前举行高水平大学联考",主张"维持现状"的比例不足10%.
与2012年相比,"在统一高考之后,各高校进行自主面试"的支持率不再明显少于"在统一高考之前举行高水平大学联考".

与被调查者对改革自主招生制度的支持态度相符合,50.
1%、31.
67%的应届考生和家长很不赞成、不太赞成高校扩大自主招生在招生计划中的比例,主张很赞成、比较赞成的群体比例仅为7.
27%、10.
96%.

面对高校自主招生的公平性问题评价,43.
18%的应届考生和家长认为"很不公平,令人不信任",38.
04%的应届考生和家长认为"不太公平,公信力明显缺乏".
观点相反的"很公平,令人信任"和"比较公平,公信力有所欠缺"的群体比例分别占2.
92%、15.
86%.

被调查者评价目前高校自主招生信息公开主要存在的问题,按照选向人数从高到低依次是:信息公布量不足(25.
07%)、信息公布不真实(20.
24%)、查找/了解信息不方便(16.
39%)、公共渠道没有想了解的信息(15.
89%)、信息公布不及时(15.
07%)等.
在考生资格信息公开内容中,支持公布学生的城乡背景的比例(58.
83%)多于反对公布学生的城乡背景的比例(41.
17%).

专家观点熊丙奇(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自主招生要打破单一"分数论"此次发布的自主招生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和家长都对自主招生表现出了强烈的改革热情.
缘何如此我认为有以下两点原因.
一是由于目前的自主招生没有打破单一的"分数论",甚至演变成了高校抢夺生源的手段,实则沦为"伪自主招生".
二是由于有着加分等优惠,学校虽有自主权,但由于没有很好的约束机制,导致"加分腐败"土壤的滋生.

真正意义的自主招生,是学生和学校双向选择.
学生可以同时申请多所学校,同时获得多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然后自主确认.
这就意味着学校拥有完整的招生自主权,依靠学生考分高低依次投档、依次录取的集中录取制度被瓦解.

我认为,我国高考改革的核心是打破集中录取.
自主招生改革的重点在于录取形式改革,当学校可以充分自主录取,各种考试对大学来说,就变成了提供考试服务,大学既可以选择目前的统一高考作为自主招生的笔试成绩,也可认可某一社会机构组织的考试为笔试成绩.
这样的自主招生,就实现了教招考的真正分离——中学自主教育、考试社会组织、大学自主招生.
随着自主招生公信力的确立,一年可考多次,学生可以以最好的成绩去申请,这就实现了政府宏观管理、社会机构组织考试、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考试的格局.

在我看来,学生与家长的意愿与高考改革的思路和走向是相吻合的.
但是,大众的呼吁能否与改革现实契合,还很难说,也需要时间的检验.
目前大家对自主招生中的不公平质疑,根源在于自主招生的制度设计存在问题,以及高校对自主招生的理解出现偏差,如果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招生,不但不会制造不公,反而可以把自主招生作为公平的调节器,促进考试公平和教育公平.
(本报记者晋浩天整理)(摘自《凤凰网教育》6月5日作者/靳晓燕)教育部开展自主招生重点督查规范自主选拔录取改革明晰定位强化监督有关高校进一步规范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为进一步加强对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的规范管理,2013年底教育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13〕10号),要求有关试点高校加强组织领导和队伍建设,进一步明晰试点工作定位,加强笔试和面试考务管理,加强录取过程管理,强化信息公开和监督检查,确保2014年高校招生录取公平公正.

在2014年自主选拔录取过程中,各有关试点高校认真落实教育部要求,针对工作中的关键环节,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一步完善制度、规范操作、强化公开、加强监督,务求使改革试点工作更加规范有序、阳光透明.
一是强调集体决策.
试点高校普遍成立了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集体议事、集体决策"机制,自主选拔录取招生简章及初审合格名单、入围名单、录取名单等重要事项,都须经过招生领导小组的集体研究后审核确定.
二是明晰工作定位.
在2014年自主选拔录取简章中,试点高校都明确主要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人才.
三是完善综合评价体系.
试点高校因校制宜,在统一高考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相衔接的综合评价体系.
如北京师范大学研发学术发展潜质专项测量量表;北京邮电大学对申报物理及数学特长的学生组织实验和面试;清华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厦门大学等学校在自主选拔录取中增加了体质测试.
四是严格过程管理.
有关试点高校在试卷命制、评阅及面试教师名单管理、考评等方面,参照国家教育考试保密规定等要求执行.
五是加强监督约束.
试点高校普遍加强信息公开,提前发布自主选拔录取简章,全面公开报名条件、申请办法、考核流程及录取办法等信息;在本校网站和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公示入围学生名单及其测试成绩、享受的录取优惠分值、录取结果等,做到政策公开、程序公开、结果公开.
同时,安排纪检监察部门全程参与选拔录取,对关键环节进行重点监督.

目前教育部正在开展对自主选拔录取工作的重点督查,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将督促有关高校及时整改,确保今年高校招生录取公平公正.
(摘自《新华网》6月11日)评论:名校更应为教育公平做出表率中央部属院校,特别是那些令人仰慕的名校,不仅仅承担着培养人才的责任,在弘扬并践行权利平等、机会公平等理念方面,同样也应做出表率.
进入高考填报志愿阶段,各高校的招生计划备受关注.
按照目前公布的数据,我省三个中央部属院校均减少了本地招生人数,其中,中国海洋大学(微博)和中国石油大学(微博)(华东)招收属地生源的比例已经低于30%.

与地方院校不同,中央部委所属院校的建设可以说是集全国之力,招生时理应对不同省份的考生一视同仁.
而且,机会公平、权利平等的观念日益成为一种共识,因为生源地的不同,就把考生划分成三六九等,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尤其在当前,中央部属院校的分布在全国各省份呈现不均衡状态,北京、上海等名校集中区域的考生,与山东、河南等人口大省的考生相比,就有明显的优势.
全国政协委员俞敏洪就曾直言,"人们更关注也最感不满的,是京、沪、广、津优越的名校入学机会.
"除了有伤教育公平,部属院校招生"本地化"也不利于院校自身发展,而且还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
大学本身应当具有开放性、包容性,本地生源过多容易形成单一的文化氛围.
如果连"近亲繁殖"都无法避免,遑论建成世界一流大学.
而且,不少社会问题也与部属院校招生指标分配的不均衡密切相关,如异地高考在多地遭遇高门槛,不仅阻碍人力资源的流动,还影响到随迁子女接受初等、中等教育的平等权利;而高考移民等现象成为社会顽疾,与此相关的非法落户、一人多户籍等,也给腐败的滋生提供了空间.

在部属高校招生问题上,教育部已明确"去本地化"的改革方向,可惜总给人"小步慢跑"的感觉.
2008年起,教育部要求中央部委所属"985"、"211"高校在属地招生比例原则上不高于30%.
但在现实中,像中国政法大学那样"一步到位"、按照人口比例下达分省招生指标的实属凤毛麟角,更多的全国知名院校,则是像挤牙膏一样逐年缩减很小的比例,有的还通过自主招生或保送等途径,抵消了改革的成果.

"去本地化"的难度,一定程度上源于部属高校与地方之间的利益联系,高校在资金、用地等方面对地方的依赖是客观存在的.
葛剑雄教授对此就有过这样一番话,"主管部门给复旦大学拿6个亿,上海也拿出6个亿,这样就要提高本地招收的比例,否则钱为什么给你.
"相比之下,那些用学生素质差异来给招生"本地化"做辩护的观点,不但经不起推敲,更是偏离了问题的实质.

既得利益的存在,使中央部属院校招生的"去本地化"更显任重道远,但现实的困难不能成为消极应对的理由.
中央部属院校,特别是那些令人仰慕的名校,不仅仅承担着培养人才的责任,在弘扬并践行权利平等、机会公平等理念方面,同样也应做出表率.

(摘自《齐鲁晚报》6月13日)教育评论:不当的加分只会制造"伪善"正在举国上下翘首以待全国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方案出来的时候,各省对高考招生的加分政策进行了一些调整.
总体上,加分的项目减少了,加分的分值降低了,显示出人们对加分的认识更加理性.
一方面,人们对各种竞赛、体育类加分项目接连缩水拍手称快;另一方面却对北京、浙江、四川等13个省份新提出的思想品德及见义勇为加分感到愕然,而且一些地方一加就是20分更令人惊诧.

在类似高考这样决定人的命运的选拔性考试中给品德加分的做法差不多已有两千年的历史了,古代的举孝廉、九品中正就是.
然而为何最终举不下去了就是由于缺乏客观、公认、公正的标准,最终沦为权贵门阀阻挡他人晋升的工具.
于是才有了科举制度产生.

当下中国社会成员的品德问题确实很大.
以专业的眼光看,寄希望通过在高考中给思想品德加分的方式来改善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无异与虎谋皮.
因为品德本身不具有可量化性,在考试选拔中给品德加分实质上是给品德赋予功利的筹码.
就如同原本是个人兴趣爱好的奥数,一旦与升学挂钩就被异化成为学生沉重负担那样,思想品德一旦被加分而与升学挂钩,也会被异化,最终成为毁坏一代人思想品德的恶政.

由于给思想品德和见义勇为之类的事项加分缺乏专业、客观、公正的标准,通过行政批准的方式操作,很难分清动机和结果之间的关系,不同个体之间也缺乏可比性,加分在实际操作中无法评定.
一个穷孩子捐出一元钱可能是比一个富孩子捐出一万元更真诚的爱心.
若把加分加给这位穷孩子,则其他捐款更多的孩子不认可;若把加分给捐款最多的孩子,则又变成了赎买品德,其本身就是玷污品德.
一旦功利性见义勇为行为出现,那些真正朴实的人就会被伤害,被赋予分值鉴定的见义勇为也是对该品行的异化.

把上面的例子推而广之,在高考招生中对一个同学们不认可的学生加分,就是对这一代学生的品德的误导,会在他们心中生成品德就是个坏东西,我要避而远之的心理.
而在现实操作中,在相对差距不大的学生群体里,谁又能选到一位众人皆认可的学生进行品的加分呢因为一个或少数加分丢掉一批甚至一大片学生对品德放弃,利害相权,这样的政策还有什么价值在一些人想法设法在体育、民族加分上作假上难以消除的时候,谁又能保证用加分奖励学生见义勇为就不会出现一批为了加分而去故意见义勇为的人.
由于相对于奥数,这项加分更没有客观、准确以及公认的行为标准,无法评定一个人的品德行为是否合格甚至更高尚,该项目的设定事实上为一些权钱人士留下暗箱操作的机会,最终形成有权有钱就有道德的恶性循环,同样是遗患无穷.

一旦这种环境形成,就会逼迫不少学生为了获得品德加分而失德的机会,掌握品德加分权的人们因受贿而失德,滋生全民弄虚作假走后门的歪风,品德底线因此而更难以守住了.
高考招生制度归根结底是与人才培养相关的一项基本制度,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各种方式都需要积极去探索,不利于人才成长发展的各种制度和政策都应坚决消除.
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将考试招生制度和各项政策定位为专业工作,不能主观臆想,不能少数人拍脑袋,不当的考评和加分都只会制造"伪善".

(摘自《北京青年报》6月6日作者/储朝晖)高校扎堆增设"时髦"专业就业前景尚待检验今日,全国900余万考生走进高考考场.
与往年高招不同的是,今年各地高校扎堆增设新兴产业相关专业,以吸引考生报考,但这些专业的就业前景尚待市场检验.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13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或审批结果,今年全国高校新增备案专业1804个,新增审批专业70个,共计新增1874个,较去年2670个有所下降,而撤销的专业只有26个.
其中最热门的新增专业为"物联网工程",共有85所高校新增该专业.
加上85所新增高校,目前全国开办物联网工程专业的高校高达351所,分布在各个省份,其中相当数量为科研能力相对较弱的二本、三本院校.

同样热门的还有新能源类专业,今年共有46所高校新增新能源类专业.
另有58所高校新增纳米材料与技术、微电子材料与器材等新材料专业,33所高校新增中医制药和生物制药专业,26所高校新增空间、海洋油气类等专业.
这些新设置涉及新兴战略性产业的专业的高校,相当数量亦为地处二三线城市的二本、三本院校.

在北京市石景山区的一处考点,不少考生家长和送考老师坦言,虽然看见了招考目录里的新兴专业,但仍然摸不清楚"学的是什么".
"报考前我们想去咨询这些专业是学什么的,但也很难找到相关的从业人员.
"一名在央企从事物联网研究的归国研究人员告诉记者,物联网作为一个新兴"概念",理论体系尚不健全,仍处于研究阶段,虽然一些公司在个别项目上已经应用了部分物联网技术,但并未表示物联网的产业化已经全面铺开.
这一行业目前需要的是高水平的研究型人才,而不是一般的应用型人才.
并且,相应的研究机构也集中在一线城市,而非二三线城市.

这名研究人员坦言,目前其所在团队,成员大多是国内顶尖高校或海外归国的硕士,人数少而精,专业背景则五花八门.
"有学数学的,有学通信的,学计算机的,甚至还有学汽车的.
因为物联网是一个交叉学科,所以涉及相当多的其它专业.
比如研究车联网时,那么团队里就需要学汽车专业的,泛泛学物联网,在研究团队里反而难有作为,甚至作为本科生,都进不了研究团队.
"事实上,目前国内许多高校,仍然缺乏开设相关新兴战略性产业专业的足够师资和设备.
以物联网专业为例,其研究生的核心部件RFID设备,价格昂贵,国内仅有少数几所高校具备,师资、教材配备、课程设置也尚处于开创摸索阶段.

"选择专业要考虑自己生源地,即报考时户籍所在地以及毕业院校所在地的劳动力市场构成,以免在找工作时发现自己的专业在当地人力市场上'供需不符'.
"有教育界人士如是建议.
(摘自《中国新闻网》6月8日作者/赵昂)2014年大学生就业蓝皮书发布红黄绿牌专业名单出炉2014年大学生就业蓝皮书今天发布.
在大学生就业难愈演愈烈的形势下,由第三方教育咨询机构麦可思研究院组织调查并撰写的这一蓝皮书,披露了去年毕业的各专业大学生的就业率、就业满意度、毕业生后月收入等指标的排名情况,并列出了最不被看好的红牌专业、需要预警的黄牌专业和最被看好的绿牌专业.

记者注意到,建筑学无疑是2013届大学生最幸福的专业,无论是就业满意度、就业率还是毕业生月收入均排名第一,它也当之无愧地成为了今年大学生就业的"第一绿牌"专业.
此外,随着近年来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以及公众对环境保护的越发重视,城市规划、给排水工程等专业的就业满意度、就业率均名列前茅,而环保类职业的毕业生收入增幅最大.

看就业率本科学建筑最好找工作调查显示,就业率较高的前50个专业,就业率均超过了全国本科平均91.
8%的就业水平.
建筑学以98.
3%的就业率高居榜首.
而排名前五位的建筑学、安全工程、地质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护理学专业,都是理科专业.

就业率较低的前10个本科专业就业率均低于90%,这些专业以基础学科居多.
物理学专业以85.
3%的就业率排名最低.
值得注意的是,前些年被炒得火热的法学、动画学以及艺术类的音乐表演专业,此次都入围了就业率最低的10大本科专业.

就业率最高的前5个高职专业,有三个和轨道交通有关,其中第一名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毕业半年后就业率高达97.
6%,而排在第三名、第四名的电气化铁道技术和铁道工程技术,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也都超过了96%.
就业率最低的十大高职专业中,法律事务上榜.

看月收入学建筑和软件挣钱最多2013届平均月收入最高的50个主要本科专业中,建筑学以毕业后半年平均月收入4757元高居榜首.
其次是金融学、软件工程、城市规划等专业,它们都超过了4000元.
全国本科生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为3560元.
而收入最低的10大专业中,学前教育以2673元排名最末.

毕业三年后,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平均月收入可达8275元,排名第一.
排名前十的专业有8个是理科背景,只有第七名和第八名的金融学和日语会招文科生.
排名最低的10大专业中,体育教育以4413元平均月收入排名最低,这个收入远低于5962元的全国平均水平.

在薪资涨幅方面,从毕业后半年到毕业后三年,薪资涨幅最大的是土木建筑类专业学生,从2988元的平均月收入上涨到7038元,涨幅比例高达136%.
同样,涨幅最快的10个本科专业中,有9个是理科背景.

看离职和转行外语专业学生最爱"转行"调查显示,动画学专业以40%的半年内离职率成为最容易离职的本科专业.
而从毕业三年内转换职业的职业转换率来看,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的学生最爱"转行",职业转换率高达45%.
职业晋升方面,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毕业三年内职位晋升的比例最高,70%的学生都得到了晋升.
排名前10的专业中,管理类专业就占到了6个,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工商管理等专业纷纷上榜.
工作与所学专业相关度排名前50的专业大部分都是理工科专业,前五名甚至全部为理工科专业.
建筑学以99%的相关度排名第一.
而在职业期待吻合度方面,建筑学以70%的吻合度排名第一,城市规划以61%的职业期待吻合度排名第二.

看职业从事环保职业涨薪最快金融学成为高薪职业最不可或缺的专业.
在排名前10的高薪职业中,出纳员、金融服务销售商、新账户办事员、信贷面谈员和办事员等四个专业都有金融学专业的需求.
大学生毕业三年以后,薪资最高的前10大职业以计算机、金融、销售等职业为主.
互联网开发师这一职业以高达9446元的平均月收入高居榜首.
或许受到了今年来公众对环保的极大关注,调查显示,环境保护类职业的2013届毕业生比大他们一届的师兄师姐,平均月收入从2931元增加到3361元,多了14.
7%,涨幅最大.
职业门槛最高的前三个职业都出现在医护领域,注册护士和有从业许可证的执业护士,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为100%,内科医生的相关度为98%.
而社会及社区服务经理,工作和专业相关度只有20%.
就业满意度最高的前五大职业类别中,公检法职业以60%的满意度排名第一.
看自主创业大学生创业最爱搞教育调查显示,2013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内自主创业最集中的10大行业,排名第一的是中小学教育机构,所占比例达7.
8%.
毕业后三年自主创业的行业中,比例最高的依然是中小学教育机构,比例仍有4.
6%.

(摘自《凤凰教育》6月10日)教育部:应届毕业生招聘禁设户籍"门槛"根据教育部网站昨天发布的一项文件,省会及以下城市用人单位招聘应届毕业生不得将户籍作为限制性条件.
用人单位招聘不得设置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歧视性条件,不得将院校作为限制性条件.

文件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消除高校毕业生在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单位之间流动就业的制度性障碍.
省会及以下城市要放开对吸收高校毕业生落户的限制,简化有关手续,应届毕业生凭《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证书》、《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报到证》、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就业协议书》或劳动(聘用)合同办理落户手续;非应届毕业生凭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聘用)合同和《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证书》办理落户手续.

根据文件要求,国有企业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除涉密等特殊岗位外,要实行公开招聘,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信息要在政府网站公开发布,报名时间不少于7天;对拟聘人员应进行公示.
(摘自《新华社》6月12日)今年高校毕业生人数高达727万为历年最多压力增大2014年4月3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
会议指出,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
今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将高达727万,为历年来最多,就业压力也会进一步扩大.
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今年就业工作的突出位置,发挥市场作用、着力改革创新,优化就业创业环境,力争使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比例双提高.

据了解,由央视新闻中心主办、教育部就业指导中心和智联招聘联合协办的"就业有位来"2014大学生就业公益行动已于近期圆满落幕.
这场公益活动历时将近2个月、报名企业数量达到13391家,为大学生提供职位50472个,岗位数量总计376401个,整站投递共计113万人.
其中,从企业提供职位的城市情况来看,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占到了37%,二三线城市占63%.
对于初出校门的天之骄子们来说,"就业有位来"2014大学生就业公益行动不仅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拉进了人才与企业之间的距离.
也兑现了"圆梦"大学生就业的承诺,让更多的年轻人"梦想成真".

智联认为,"就业有位来"不仅促进更多年轻人实现就业梦想,同时也帮助大学生树立了正确的择业观.
在现阶段的人才市场中,供需结构严重失衡.
而大学生又往往对择业具有不切实际的要求,好高骛远成为目前年轻人择业的普遍心态.
殊不知,这样对年轻人未来发展危害更大.
通过"就业有位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明白,机遇和发展往往存在于不断的挫折和磨砺中,保持健康的身心状态,坚持梦想,低起点更能获得巨大的成功.

不仅如此,越来越多积极参与的企业也让"就业有位来"的平台变成了一个"梦想集散地".
面对727万毕业大军,企业的力量虽未能改变就业难题,但通过"就业有位来"这个平台,"滴水融冰"的帮助毕业生解决一个个眼前的困难.
如CEO郭盛所言:智联要做一个拥有"社会梦想"的公司,帮助企业和个人,让需者得其所盼,求者得其所钟.
而更多的企业通过"就业有位来"达成了梦想,为缓解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焦点问题做出了实际行动,使"就业有位来"成为打造企业与个人实现"梦想"双赢的舞台.
"就业有位来"公益行动发起人白岩松认为,"就业有位来"这个平台,不仅是拉进企业与大学生距离的纽带,使高校学子与企业共同受益,成为改变人们就业观念的新平台;还将在未来成为影响并改变就业政策的大平台.

(摘自《光明网》6月3日)普通本科生就业尴尬成名校与职校"夹心层"盯着屏幕前的ERP系统(新一代集成化管理信息系统,笔者注),陈红丽沉默了.
这个西南某普通本科会计学专业的"三好学生"今年毕业,投过不少简历后,她好不容易获得一次实习机会.
来了没几天,这个四川女孩却惊讶地发现,使用ERP系统做账才是现下企业的主流做账模式.

"没戏了".
课上课下,勤奋的陈红丽用了整整4年学习手工做账.
学校虽然也开了有关ERP系统的课,"但只开了一学期,老师敷衍我们,也没有认真讲".
曾经的陈红丽一点也不怕一些企业赤裸裸的"只要211、985"的招聘歧视,走出学校以前她一直相信,"凭自己4年的努力肯定能找到一份好工作",但找工作的几个月下来,她头一回觉得,"就业,好难,好难.
"学校教的和用人单位的需求脱节离开那家实习单位后,陈红丽颇感失落.
再想想这几个月的遭遇,这个性格倔强的女孩开始了自我反思.
思来想去,陈红丽突然记起来"一件小事":大二时,一节学分值很高的专业课后,陈红丽习惯性地奋笔疾书,赶在下节课前抄完所有板书的内容.
讲台上的老师看着底下埋头抄板书的学生,半天冒出一句话:"你们现在学的这些,在以后的工作中都用不上.
"习惯坐前三排的陈红丽身上一震,但很快又回过神来,好学的她把这当成老师的一句玩笑话.
但两年后,这句话成了现实.
"现在想想,真是讽刺.
"陈红丽摇摇头,"老师既然知道知识已经和用人单位所需脱节了,为什么不更换内容"陈红丽的经历并非个案.
在当下的一般本科院校里,学用脱节甚至成了普遍现象.
华中某普通本科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赵铮,同样在学习ERP系统.
顺利的话,他和90名信息管理专业同学中的大多数,在今年都应该成为ERP工程师.
但现实却是,直到就业时,赵铮和他的同学才发现"ERP系统这么重要".
这批要成为ERP工程师的大学生甚至搞不清楚ERP证,更别提"只上了一两个学期的ERP类的专业课".
那他们在学什么《西方经济学》的书是老版的,《信息导论》更是2003年出版的,"没赶上时代,新加的概念太少了.
"不仅如此,"上课都是照本宣科,老师对着书念他的,我们埋头睡我们的,整个教室都死气沉沉的.
""为什么不更新换代"说起这个问题,赵铮笑了,"估计因为要重新做PPT,那些人太懒不想做吧.
"选择考研的赵铮看着身边的同学纷纷经历"更难就业季",对曾经的老师如此调侃道.
赵铮的不满是针对学校的.
赵铮所在的学校以机械类专业见长,赵铮学的信息管理专业是前些年才开起来的.
这么些年下来,学的内容一成不变,"其实很多内容都过时了,开的课也都莫名其妙,什么都学,太杂太乱,就是学不深.
"去实习时,赵铮的不满变成了愤怒.
"很多工作都需要现学现用,我这4年到底学了啥啊"他语气激动起来:"建什么综合类大学我们一个理工科院校还开了法律专业,这不是坑人吗!
"这些还都只是冰山一角.
东部某省份一所普通理工类本科院校应届毕业生龚鑫学习土木工程专业,在学校时,老师曾反复强调某种型号钢筋的重要性,果不其然,考试时,这种钢筋频繁出现在龚鑫的考卷上.
可等到龚鑫去工地毕业实习时,有意识去寻找这种钢筋的他却好几天都"一无所获".
没辙了,龚鑫跑去问工地的包工头.
对方盯着他,半响笑出声来:"这种钢筋我们十几年前就不用了.
""荒唐,太荒唐了.
"龚鑫至今记得当时自己的心情:"我到底学的是什么玩意儿啊是为了应付考试吗"陈红丽的专业实习,则是全专业的人被拉到学校附近的一家工厂"转了一圈而已",工业会计最难,可实习的十几天,每天老师只"稍稍讲几句",自己则"根本没有上手的机会".
"虽然我预想可能有点'水',但我实在忍不住想吐槽,这真的太'水'了.
"陈红丽苦笑.
就业指导也多是草草收场.
赵铮所在的学校有开设专门的就业指导课,并且配有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专门授课.
但是,所讲的内容多为"要保持好心态"、"学长学姐都有好去向",赵铮关心的"怎么规划方向"等等问题,压根一个字没提.

就连到了就业季,学校能提供的帮助也微乎其微.
整整半年的招聘期,来到赵铮学校招聘的对口企业"用两只手都数得过来",而陈红丽为了找工作,需要每天坐一个多小时的地铁和公交去当地的重点大学参加宣讲会,再排上一两个小时的队.
而这一切,只为投一份"很有可能没有回音"的简历.

职业吻合度低,频繁换工作、为名校考研成了常态这样的趋势下,对口就业,成了大多数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的一种奢望.
这在今年4月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出具的《新建本科毕业生就业与培养质量报告》(下称《报告》)中可以找到佐证.
据统计,2012届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中,与自己职业期待较吻合的毕业生人数仅占48%.

赵铮对此感触很深.
整个专业一共90多人,一大半都选择了就业,但最终只有1人当上ERP工程师.
他的同班同学,班里的学习委员曾签约一家互联网企业,从事与本专业较为相近的程序员工作.
但工作没多久,这位班里的"尖子生"感受到巨大的差距:"这个行业实践性强还需要专业知识,要想当程序员,还得再学.
"迫不得已,这个男生报名学习北大青鸟java的相关课程,半年的学费就是1万元,"快抵上我们两年的学费了".
一个更严峻的现实是,即便找到合适的工作,不少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也很难适应.
《报告》指出,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对就业现状的满意程度在近两年来一直维持在47%~57%的区间.
毕业于中部某省份一所一般本科院校的梁琴,在一家国有企业已经工作快一年了.
上大学时,梁琴并不知道电路这门课有多重要,她对这门课的印象只停留在"老师自顾自地讲,前三排全空着,底下的人玩手机、睡觉,干什么的都有".
要考试了,就"突击背一背",甚至,她还能拿到不错的分数.

直到正式入职,梁琴慌了:几乎每项经手的工作都离不开这门专业课.
放假了,和在一所重点大学读相同专业的弟弟聊天时,梁琴的慌张变成了心凉:同样的电路课,弟弟的学校却比自己的母校多安排了整整好几十个学时,不仅如此,考试严格、老师也负责、学习气氛还浓,"简直越问越心惊".

"还能有什么原因老师根本不够,学时只能被压榨.
学校和老师敷衍,我们也敷衍.
"梁琴很郁闷.
如今,在白天忙碌的工作之后,留给她的,是硬着头皮的"自学".
梁琴是幸运的,至少找到了合适的工作和努力的方向.
她的不少同学,如今甚至还在"迷惘".
她的一个同学在毕业的头一年频繁换工作.
助理工程师、销售、保险,甚至是电子厂的技术工人,工作换了一大把,却"根本找不到对口的".
一年后的同学聚会,这个昔日里拿奖学金的"钉子户"在酒桌上喃喃自语:"大学4年真是白上了.
"类似的现象频繁地发生在自己的身边,华北某普通本科院校的理工类毕业生林鹏害怕了.
他把这一切归结为学校的差距.
为此,他给自己定了个目标:"一定要考上985、211高校的研究生.
"林鹏和他的同伴一起,起早贪黑,为了"名校梦"持续努力超过大半年.

今年春天,报考武汉大学的林鹏和他的不少同学卡在了复试或是初试的分数线上.
江南的一所普通本科院校招生办曾向超过国家线好几十分的林鹏抛来橄榄枝,但他"想都没想就拒绝了".
再战!
林鹏和他的一帮同学决定继续考研.
有的人为了减少竞争,甚至临时调换了考研的专业.
根据《报告》显示,2012届考研选择换专业的学生比例高达29%.
甚至,在当下的普通本科院校,出现了一群"为躲避就业选择考研的毕业生".
陈红丽得好友牛萌被一系列的招聘歧视"吓"得缩回了学校,"她就是害怕找工作才去考研,可这样的心态,那肯定考不上啊.
"叹口气,陈红丽说.

"高不成,低不就",一般本科院校亟待转型"就业难,归根结底就是高等院校培养的人才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不相适应.
"北京大学中国职业研究所所长、中国就业促进会副会长陈宇一针见血地指出.
陈宇认为,过多的本科院校都以培养研究型、学术型人才为主,但劳动力市场最紧缺的是技术型人才.
一个显而易见的现象就是,一个白领的岗位常常是成百上千的人竞争,而一个技术型的工作却鲜有人问津.

这其中,普通本科院校尤其尴尬,在学者眼中,普遍将其视为"夹心层".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孙诚在《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报告》中提到,在我国现行高等教育体系中,研究型大学和高职(专科)院校的定位相对明确,而地方普通高校作为夹心层,定位常有"高不成,低不就"的困惑.

孙诚表示,推动这类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将极大地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优化,推动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而近日教育部宣布的将推动600本科院校转为职业院校则被陈宇视作"让这个结构性的失衡得到调整"的举措.
院校转型,也成为了当下不少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的心声.
陈红丽发现,自己身边有不少本科院校毕业生工作后还要去职业院校回炉再造,"这虽然是讽刺,但也实实在在说明现在的这个模式必须要改".
(摘自《中国青年报》6月9日)高校毕业生频现职场恐惧症:女生欲做全职太太又是一年毕业季,内地高校毕业生面临着离别和就业等各种问题.
这对已经毕业一年仍宅在家的兰州"90后"李娜而言可谓"压力山大",出于对社会职场的种种恐惧,她不敢前往人才市场求职面试,而一年来通过网络发出去的数个求职简历纷纷石沉大海.

一年来,大学时曾担任过学院学生会主席的李娜出人意料的开始惧怕社会,长期宅在家里,不敢找工作.
这几天,李娜正忙着四处相亲,她想嫁一个条件不错的男士做"全职太太",从而尽快摆脱其所承受的职场恐惧和被旁人视为"啃老"的双重压力.

"虽然现在还靠父母养着心里特别难受,但实在不敢出去找工作,怕遭冷眼,怕被他们拒绝……"李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反复强调她绝非"啃老一族".
她说,去年毕业时,她也跟着同学去过几次招聘会现场,相中的几个还算中意的工作都被当场回绝了,后来一想起这茬就再不敢去招聘现场了.

据中国教育部统计,2014年高校毕业生规模为727万人,比2013年多出28万人,毕业生总量压力进一步增大;同时,用人需求结构性矛盾突出,毕业生就业观念仍需进一步转变.
中新网记者了解到,类似李娜这种患有职场恐惧症的应届或往届毕业生不在少数,此前更有媒报道称"有大学生毕业四年赖在家里不敢找工作".
"我很懊恼,看到别人都工作,我也着急.
每天晚上睡不好,总是做梦,很紧张很焦虑.
"西安"90后"小辉毕业两年来大多宅在家里.
她说,她很害怕外面的人际关系,勾心斗角什么的想想就害怕,现在跟陌生人说话都很紧张.

小辉说,两年来,就怕听到别人问"你还呆着呢".
"大学刚毕业时,我也有出去找过工作,只是很失败.
后来决定锻炼一下自己,在一个超市当收银员,只干了一天回到家里就大哭,说什么第二天也不去了.
"她说,面试有的也会成功,可是接到通知,说什么都不敢去,都推辞了.

网友"黛尽青丝"对职场的恐惧无疑更为严重.
她说,一听到父母说工作招聘的事情就紧张的不行,连饭都吃不下.
"有时候逼着自己上网查招聘的信息,去招聘会,如果没有合适的工作,反而会很放松".

甘肃省心理咨询师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莫兴邦9日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分析称,出现职场恐惧症究其原因是等待观望、盲目攀比、内心自卑、过于依赖等不良心理作祟.
有些毕业生不能客观全面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往往是底气不足,过于自卑,缺乏自信,导致不敢外出找工作,更不敢与用人单位面谈.

莫兴邦建议,毕业生要确定恰当的求职目标,这对求职找工作来说至关重要.
同时要敢于面对挫折,对求职过程可能遇到的失败要有所准备,学会体验愈挫愈勇地情绪感受.
此外尽量克服过度依赖家庭的习惯,通过找工作作为成长锻炼的过程.
(记者冯志军)(摘自《中国新闻网》6月10日作者/冯志军)2014年就业报告:近3届毕业生就业率稳定麦可思研究院今日发布的2014年"就业报告蓝皮书"显示,2013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为91.
4%,近3届毕业生就业率呈稳定态势,但不足一半毕业生认为目前的工作同自己的职业期待吻合.
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连续两届上升.

报告显示,2013届就业的毕业生中56%对就业现状满意,与2012届基本持平.
高职毕业生就业满意度明显上升,比2012届高3个百分点.
在2013届本科中,毕业生就业满意度最高的是经济学,为63%;就业满意度最低的是理学,为55%.
高职高专中,就业满意度最高的是文化教育类,为57%;最低的是制造类、生化与药品类、轻纺食品类,均为50%.

报告还显示,2013届大学毕业生中,只有43%认为目前的工作与自己的职业期待吻合.
其中,本科院校毕业生认为工作与职业期待吻合的为46%,比2012届略有下降;高职高专院校2013届毕业生认为工作与职业期待吻合的为40%,与2012届持平.

报告显示,2013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为2.
3%,比2012届高0.
3个百分点,比2011届高0.
7个百分点.
2013届高职高专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高于本科毕业生.
从近3届的趋势可以看出,本科毕业生创业略有提升,高职高专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呈现明显上升趋势.
报告分析,就业困难不是创业的最重要原因.
2013届本科毕业生自主创业集中的前两位行业类是教育类、零售类.
2013届高职高专毕业生自主创业集中的前两位行业类是零售类和建筑类.
创业理想是2013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最重要的动力(本科为46%,高职高专为48%),大学毕业生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才创业的比例(本科为8%,高职高专为7%)较小.
(摘自《人民日报》6月10日作者/赵婀娜、杨可)调查称2013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就业率超九成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机构麦可思研究院今日在北京发布《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蓝皮书.
报告指出,2013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1.
4%,比2012届的90.
9%略有上升.
本科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学科门类是管理学,为93.
5%,最低的是理学,为88.
1%.
高职高专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专业大类是材料与能源大类,占92.
1%,最低的是艺术设计传媒大类与旅游大类,均为88.
3%.

2013届大学毕业生月收入3250元人民币,比2012届毕业生增加202元.
其中本科生月收入3560元,高职高专毕业生月收入2940元.
本科学科门类中,月收入最高的是经济学,为3775元,最低的是教育学,为3151元.
高职高专专业大类中,月收入最高的是交通运输大类,为3167元,最低的是医药卫生大类,为2519元.
麦可思研究院副院长周凌波表示,虽然大学毕业生起薪涨幅低于城市居民收入同期增长速度,但工作后的三年薪资与起薪相比上涨114%,大大超过城市居民同期平均薪资23.
2%的涨幅,因此大学毕业生的教育回报是明显的.
2010届本科生毕业三年后有13.
1%的人月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高职高专生毕业三年后有5.
3%的人月收入在1万元以上.

此外,2013届大学毕业生中自主创业的比例为2.
3%,比2012届高0.
3个百分点.
本科生自主创业集中的前两大行业是教育类和零售类,分别占15%和13.
3%.
高职高专学生自主创业集中的前两大行业是零售类和建筑类,分别占13.
6%和9.
7%.

报告认为,就业困难不是创业的最重要原因,创业理想是毕业生自主创业最重要的动力,本科为46%,高职高专为48%.
值得一提的是,2013届大学毕业生有34%毕业半年内发生过离职,其中本科生毕业半年内离职率为24%,高职高专学生毕业半年内离职率为43%.
主动离职占离职人员的98%,离职的主要原因是"个人发展空间不够"和"薪资福利偏低".

(摘自《中国新闻网》6月10日作者/马海燕)本科就业率管理学最高达93.
5%理学最低"2013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学科门类是管理学(93.
5%),最低的是理学(88.
1%);生物科学与工程、法学、美术学、艺术设计、体育教育等成为2014年本科红牌专业.
"6月9日,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与评估机构麦可思研究院在北京公布了《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这是自2009年起,麦可思研究院所发布的第六份年度"就业蓝皮书".

据蓝皮书分析,从三届就业率变化趋势可见,本科学科门类中管理学、法学半年后就业率持续上升,高职高专专业大类中财经大类、医药卫生大类、文化教育大类、艺术设计传媒大类半年后就业率持续上升.
与此同时,2013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91.
4%)较2012届(90.
9%)略有上升,比2011届(90.
2%)上升1.
2个百分点.

2014年本科红牌专业有:生物科学与工程、法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动画、美术学、艺术设计、体育教育.
高职高专红牌专业有:法律事务、语文教育、电子商务、会计电算化、生物技术及应用、工商企业管理、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
所谓红牌专业,即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较低,月收入较低且就业满意度较低的专业,为高失业风险型专业.

除红牌专业外,2014年在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较低,月收入较低且就业满意度较低的本科黄牌专业方面,数学与应用数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公共事业管理、汉语言文学、英语、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赫然在列.
高职高专黄牌专业有:人力资源管理、国际金融、商务英语、计算机网络技术、物流管理.

与之相对应,2014年月收入、就业率持续走高,失业量较低且就业满意度较高的专业,即需求增长型的本科绿牌专业有:建筑学、地质工程、矿物加工工程、采矿工程、油气储运工程、车辆工程、城市规划、船舶与海洋工程、审计学.
高职高专绿牌专业有:电气化铁道技术、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铁道工程技术、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石油化工生产技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

(摘自《新华网-文汇报》6月10日)中国大学生突围"更难就业季"合伙创业意向增多距离2014年大学生正式毕业离校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727万名应届生就业之路已经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经济参考报》记者多地调研发现,在传说中的"更难就业季"中,应届生就业形势整体保持稳定,就业压力甚至低于往届.
此外,在优惠政策等因素刺激下,创业正成为应届生"新宠".

形势整体向好压力降低"今年还可以吧,我们班20多个找工作的,除了几个考公务员的还没定,现在就剩两三个人还没签约,而且他们不是找不到,是眼界太高.
"已经和一家外企签约的南京大学2014年应届毕业生缪彤(化名)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

这仅是今年应届生就业形势的一个缩影.
从咨询机构的调研结果看,从近三届的趋势可以看出,在目前经济继续增长与新增劳动力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劳动力市场可以消化大学毕业生人数的持续增长,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整体稳定,且在毕业半年后还会略有上升.

麦可思研究院近日发布的《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3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1.
4%,比2012届略有上升.
其中,本科院校2013届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1.
8%,与2012届(91.
5%)基本持平;高职高专院校2013届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0.
9%,比2012届(90.
4%)略有上升.

这一数据与官方统计相差无几.
据新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统计,自治区在11所本科院校中,2013届本科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到87.
36%,其中石河子大学达到92.
68%、塔里木大学达到91.
33%.

2014年应届毕业生数量逾700万,在实体经济面临诸多困难情况下,相对于2013年的"最难就业季",这一年被称为"更难就业季",公众普遍对毕业生就业前景感到担忧.
不过,从目前的就业情况看,整体向好趋势明显.

"大家不必过度渲染其'困难'程度.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表示:"事实上,在我国三个主要就业群体'40、50再就业'、'农民工'以及'毕业大学生'中,大学生是最强势的.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胡瑞文也认为,大学生就业总体还是乐观的"首先,适龄人口已从原来的2300万、2400万下降到1600万,而且从2005年开始,每年退出劳动力市场的是大于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其次,进入大学深造的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具有就业优势的;目前的就业质量还是不错的.
"胡瑞文说.

分化不同院校薪酬差距仍大尽管就业形势稳定,但不同学校和专业之间,在就业方向和薪酬等方面仍有很大差距.
对于毕业于"211"院校的缪彤来说,薪酬基本上能满足期望值.
"签约的月薪是6000元,不包括奖金,其实对我来说,我更看重在这家企业的锻炼机会,有了真本事,月薪以后肯定会有提升.
"他透露说,6000元在自己同学中基本上属于"起步价","除非是去考公务员,去企业的话至少得这个数才会签.
"而对于另外一些大学生来说,"能找到工作就行"是最符合实际的想法.
南京一所二本院校毕业生刘鑫鑫告诉记者,他和南京一家文创企业签了约,"刚进去每个月2000多块钱,实在找不到更好的,说实话和我的心理预期有差距,但只能先干着再说了,马上毕业了,总不能毕业了还全靠家里.
"南京某高校学生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其实每年都差不多,好学校的学生不愁找不到工作,差一点的学校就比较难了"这是常态,但现在很多孩子眼高手低,定位不准,就容易找不到工作或者找不到满意的工作.
"不过,对所有应届生而言,未来薪酬上涨都是可期待的.
《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大学生毕业半年后月收入连续增长,2010届毕业生毕业三年后收入翻番.
虽然大学毕业生起薪涨幅低于城市居民收入同期涨幅,但大学毕业生工作3年后的薪资与起薪相比上涨114%.

适应人才管理模式渐变而对于企业而言,近几年"90后"毕业生呈现出的新特点也倒逼他们在人力资源培养和管理模式上作出改变.
《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应届生的求职方式和手段正日趋多元化.
目前的应届生求职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招聘网站、校园宣讲会、招聘会"三大件",微博招聘、社交网站招聘和手机招聘等逐渐兴起.

比如,中智"外企进名校"毕业生校园招聘会上,除了在现场向求职者介绍岗位、接受简历,不少企业和机构还在微博全程同步展开招聘,校园招聘的线上线下结合趋势明显,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社交网络因素.

不过,整体来看,对于"90后"自由、独立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企业仍欠缺了解,未能及时调整管理策略,仍然沿用对于"70后"、"80后"传统的集体管理模式,忽视个性化管理.
一位企业人士表示,"80后"的父母大多为60年代出生人群,这部分父母集体主义强,对社会缺乏安全感,艰苦奋斗.
被他们教育出来的"80后"人才,大多继承通过自己奋斗提高生活品质的精神.
而作为"90后"父母的70年代生人,享受过经济改革的各种红利,生活水平得到跨越式提高.
"90后"毕业生往往没有生活压力,不为金钱工作,更看重工作的趣味性和个人喜好.
企业传统的"高薪留人"、"高压管理"思路遭到新生代职场人反感和抵抗,出现频繁的跳槽和裸辞的现象,也让企业大为头疼.

趋势创业意向增多值得注意的是,与往届执著于追求"铁饭碗"不同,"90后"大学毕业生择业观发生较大转变,创业正成为他们的就业新选择.
毕业于浙江某高校计算机专业的"90后"迪力如今自己当上了餐饮店的个体户老板.
"因为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就干脆自己做点什么.
"虽然目前餐饮店生意还不错,但迪力还想再开一家售卖干果的淘宝店,"一方面是自己学计算机,也算学以致用.
另外还是想尝试多一点的可能性.
"兰州大学的口腔医学专业大四学生乌斯满江正准备与几位同学合伙,借助新疆鼓励大学生创业的优惠举措,成立一家小型牙模制作公司,解决家乡喀什地区制作牙模需从内地定制的问题.
"以前,人们总是喜欢从劳动强度、工作性质、体面程度、稳定性来评判什么是'好'的职业.
但事实上,每种职业都有自己的价值,只要'90后'能把工作干好,在劳动中可以实现自己的价值,又有什么不可以呢"他说.

对此,很多应届生都有着十分直观的感受.
"就业观念方面,可能最大的变化就是有创业念头的人变多了.
"刘鑫鑫说"工作不好找,我有些同学都动了创业的念头,毕竟政府也出了很多政策扶持,如果项目可以的话,应该比在小公司强多了,而且比较有成就感.
"这一趋势在数据上也得到了证实.
《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3届大学生毕业自主创业比例为2.
3%,比2012届高0.
3个百分点.
近3年的趋势显示,本科毕业生创业略有提升,高职高专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明显上升.
其中八成创业大学生资金靠自筹.

"我们的调查显示,就业困难并不是创业的最重要原因.
"麦可思总裁王伯庆表示,"创业理想是这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最重要的动力.
"对于应届生的创业需求,各地政府也纷纷推出了鼓励刺激政策,推进创业带动就业.
江苏省今年高校毕业生达54.
1万人,创历史新高,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
江苏省政府办公厅6月下发《关于做好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明确江苏将开展新一轮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从2014年至2017年,在全省引领不少于5万名大学生实现创业,其中今年不少于1万人.
此外,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可在创业地按规定的额度申请期限不超过2年的小额担保贷款.
对合伙经营和组织起来就业的,可根据实际需要适当提高贷款额度.
对申请小额担保贷款从事微利项目的,由财政据实全额贴息;对从事非微利项目的,给予50%的贴息.
在电子商务网络平台开办"网店"的高校毕业生,可按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政策规定享受小额担保贷款和贴息补助.

近年来,湖北省多次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留鄂创业.
从2013年起,武汉陆续打造"青桐计划"、"青桐汇"等大学生创业平台,市人社局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大学生创业项目.
去年武汉新增大学生创业企业(团队)467个,参与创业大学生近万人.

(摘自《中国新闻网》6月11日)高校专业就业对口率:财会类最高生物工程垫底大学所学专业是否能"学以致用"智联招聘昨天发布的高校专业就业对口率报告显示,财务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对口率最高,该专业64.
17%的毕业生从事的首份工作与财务、审计、税务有关;生物工程和电子信息工程两个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对口率最低,首份工作与专业有关的毕业生都不足9%.

上海财经大学的一位教师告诉记者,财务会计专业的就业对口率之所以这么高,主要原因不是学生对专业的"忠诚度"高,而是相应的工作岗位都有较高的专业性要求,因此招聘时只聚焦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的毕业生.
类似财务会计这样"学以致用"的专业还有金融(就业对口率36%)、机械工程及自动化(30.
43%)、艺术(29.
87%)等.

相比之下,生物工程专业对口的工作比较有限,该专业大多数相关工作岗位对求职者的专业能力要求较高,一般本科及以下学历求职者无法满足岗位需求,大多数该专业毕业生只好选择销售、行政、后勤、文秘等和专业基本没有关联的工作.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对口岗位比较分散,没有形成集中的岗位聚集,使得30.
88%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生反而将销售作为首份正式工作,从事电子电气或计算机软件工作的该专业毕业生分别只占总数的8.
93%和6%.

和生物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这两个专业相似的,还有计算机和市场营销专业.
前者由于各高校普遍开设该专业,培养了大量人才,但真正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高质量计算机专业人才有限.
同时,虽然各行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量较大,但其中很多职位属于低端职位,工作强度大而薪酬有限,并不能有效地吸引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所以就业对口率只有13.
56%;市场营销专业就业对口率低,也与专业人才培养过剩、高质量岗位人才要求高、中低档岗位劳动强度大待遇低等因素有关.

虽然高校培养的专业人才不一定能赶上市场需求的变化,容易出现专业难以匹配岗位的情况,但智联招聘的专家表示,"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
毕业生不必拘泥于与自身专业对口的工作,要放开眼界,大胆申请非本专业的工作,相应的专业知识漏洞完全可以在踏上社会后及时去弥补.

(摘自《解放日报》6月11日)10大专业"钱"景报告发布入职5年成薪资分水岭毕业季到来,到底自己所学专业的学长工作情况怎么样,薪酬前景如何6月10日,智联招聘发布了《2014年高校10大专业就业"钱"景报告》,数据显示,财务会计专业就业对口率最高,达到64.
17%,而市场营销专业就业对口率最低.
但各专业就业岗位入职薪酬差异不大,工作5年是岗位薪酬拉开差距的拐点.

每到毕业季,都会有不少职场新人抱怨自己的工作不对口.
问题究竟出在自己身上还是整体形势如此呢智联招聘对财会、计算机、金融、电子信息工程、环境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人力资源、生物工程、市场营销、艺术设计这十大高校热门专业的调查显示,财务会计专业的毕业生从事财务、审计、税务工作的比例达到64.
17%,对口率是十大专业里最高的.
同时,艺术设计专业背景的职场人士也基本选择与专业相关的岗位.

市场营销专业的职场人士大部分都去做了销售,达到55.
15%,这个比例是所有专业中最高的.
而从事对口的市场、营销工作岗位的比例仅为5.
92%.
从智联招聘数据看来,职场新手的起点薪酬没有太大差异,大多集中在2500至3500元,金融/证券/期货/投资平均薪酬略高,约为4500元.
但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各岗位的平均薪酬也呈上涨趋势.
大部分岗位的平均月薪在工作年限达到5年后开始有比较明显的提升,并且逐步拉开差距.
以工程机械岗位的平均月薪为例,当工作年限积累至5年时,月薪达5423元,市场/营销岗位平均月薪会提升至6321元.

5年以下工作经验时,薪酬较低,按照一般公司正常的提薪幅度(10%左右)进行提薪,看不到明显的增加.
相关三季度广州招聘市场呈积极态势服务业招聘需求最强毕业季来临,将有大量应届毕业生涌向市场.
万宝盛华集团6月10日发布的第三季度雇佣前景指数显示,中国大陆地区雇主的招募活动呈相对稳定的态势,16%的雇主预计增加员工数量,仅3%的雇主预计减少员工数量.

万宝盛华集团对中国大陆地区4271家企业开展了雇佣前景调查,以此来了解中国大陆地区的企业在2014年7月到9月间增加或减少员工的意向.
从行业来看,参与调查的6大行业的雇主在三季度呈现不同的预期.
其中,服务业雇主的招募意向最为强劲,批发及零售业和制造业的招募步伐也积极活跃,运输及公用事业的招募预期也较为乐观,金融、保险及房地产行业和矿业及建筑业的雇佣预期审慎乐观.

(摘自《中国新闻网》6月11日作者/于冬雪)大学生就业:建筑学金融学毕业生月薪最高阅读提示|报志愿选专业是挑热门还是冷门,是让不少考生和家长纠结的问题之一,近年来,不少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前,都会关注一下"红黄绿牌"专业.
昨日,第三方数据机构麦可思发布了《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统计了去年毕业的各专业大学生的就业率、就业满意度、毕业生月收入等指标的排名情况,并列出了最不被看好的红牌专业、需要预警的黄牌专业和最被看好的绿牌专业.

学建筑最幸福统计显示,建筑学是2013届大学生最幸福的专业,无论是就业满意度、就业率还是毕业生月收入均排名第一,成为今年大学生就业的"第一绿牌"专业.
就业率较高的前50个专业中,建筑学以98.
3%的就业率高居榜首.
而后依次为安全工程、地质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护理学专业等,都是理科专业.
就业率较低的前10个本科专业就业率均低于90%,专业以基础学科居多.
如,物理学专业以85.
3%的就业率排名最低.
值得注意的是,前些年被炒得火热的法学、动画学以及艺术类的音乐表演专业,此次都入围了就业率最低的10大本科专业.

冷热无常莫"跟风"而2013届平均月收入最高的50个主要本科专业中,建筑学以毕业后半年平均月收入4757元高居榜首.
其次是金融学、软件工程、城市规划等专业,都超过了4000元.
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如何面对"冷"和"热"的纠结呢"其实专业'冷'和'热'并不绝对.
"我省某高校招生负责人表示,冷门专业也出炙手可热的学生,热门专业也不一定就好就业,考生在选择专业时并不需要刻意扎堆或回避.
冷和热是相对的,院校也有冷热,专业也有冷热.
以前热的专业现在未必热,以前冷的专业现在特别火,一定要放长远看专业冷热,不要用静止的观点看专业.
该负责人表示,像以往国贸、计算机都是热门专业,但如今却成了就业率低的专业.
"学生应该预估四到六年,甚至六到八年以后的人才需求趋势,结合自己的发展、性格特点、职业倾向,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
""适合自己的就是好专业.
"他建议学生在报志愿时,要遵循自己的兴趣.
了解清楚自己为什么学,喜欢什么,今后如何应用等.
(摘自《大河报》6月12日作者/王灿)文科工科生多数毕业后直接就业理科生爱深造人民网北京6月13日电(欧兴荣)高考已经结束,如何选专业填志愿又成为摆在家长和考生面前一个头疼的现实问题,人民网5月份曾根据教育部75所直属高校发布的2013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整理相关数据,编发多个就业榜,受到社会的关注.
榜单排名已尘埃落定,借高考季填志愿之机,人民网把所有的榜单一一汇总综述,希望能给今年参加高考的广大考生提供参考.

北师大就业率最高中国政法去机关最多尽管社会上流传着各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毕业即失业的说法,但考上教育部直属院校,就业基本无忧了.
从本科就业率排行榜看,最高的北京师范大学高达99.
81%,意味着在2132名本科毕业生中,只有大约4名处于待就业状态.
75所高校就业率高于95%的有46所,高于90%的有73所,两所不到90%的是兰州大学和中国政法大学,就业率分别为87.
81%和87.
58%.
中国政法大学就业率虽然垫底,但毕业生就业去往党政机关比例高达44.
59%,遥遥领先排第二的北京林业大学16.
15%,在当前千斤万马争考"公"的就业背景下,笑傲群雄.

清华升学率最高艺术院校升学率低哪所高校本科生偏爱考研升学答案是清华大学,其国内升学率高达54.
40%,排第二、第三名的分别是北京科技大学(53.
66%)和电子科技大学(50.
42%),比例都在50%以上,看来"理工科学子爱深造"说法不虚.
哪类高校的毕业生不爱升学,答案是艺术院校,中央美术学院升学率9.
70%,中央戏剧学院13.
01%,都处于几乎垫底的位置,中央音乐学院略好,升学率23.
68%,中下游水准.

复旦力压清华北大占据出国率榜首前几年社会有个说法,清华北大的毕业生大都出国了,但从去年出国率排行榜看,北大28.
89%、清华27.
30%分别只能屈居第二和第四,复旦以29.
45%的比例抢到榜首位置,第三的是对外经贸大学28.
40%.
出国率最低的四所高校是西北农林科大、西南大学、东北师大和长安大学,分别是1.
89%、1.
60%、1.
48%和1.
47%,这也是仅有的四所不到2%的高校.
高于20%的高校有12所,低于10%的有30所,此外还有12所未公布相关数据.

工科文科生偏向毕业直接就业理科生深造公布学科就业去向情况的高校并不多,难以制作出一份像样的榜单.
但总体来看,每所高校的优势专业和学科,就业情况要略好非优势专业和学科;文科和工科生更趋向于毕业后直接就业,理科毕业生则更多选择继续深造,以清华大学为例,工科和文科生的就业比例为47.
7%和67.
9%,而理科生深造比例为61.
1%,这一规律也和升学率最高的四所院校(清华、北科大、电子科大、西安交大)均为理工类院校不谋而合.

本科生创业率普遍偏低浙大一枝独秀近些年来,国家和高校鼓励和倡导大学生创业,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毕业生创业的优惠政策和举措,但75所高校里只有15所公布了创业相关的数据,从数据来看,本科生创业率普遍不高,排第一的浙江大学约为4.
16%,共有212人,而第二名北外的创业率只有1.
38%,约16人,其他高校均不到1%,这与发达国家比如美国20%以上的大学毕业生创业率相比,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摘自《人民网-教育频道》6月13日作者/欧兴荣)高校毕业生求职进入冲刺期全国727万毕业生抢饭碗中新社南昌6月14日电(王姣)"这个暑假我一定要就业.
"14日,2014年应届高校毕业生李佳(化名)早早来到江西南昌"应届生夏季招聘会"现场找工作,她告诉中新社记者,尽管想要挑更好的工作,但还是希望能尽快就业.

6月初,距离2014届中国各大高校毕业生正式毕业还不到一个月时间,各地已纷纷拉开"高校大学生夏季招聘会专场"序幕.
今年初夏,中国727万名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之路开始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14日,尽管天气炎热,由南昌纳杰人才市场举办的"2014年应届生夏季专场招聘会"现场依旧人山人海,吸引了不少还未就业的应届生.
据主办方介绍,各地的"夏季应届生专场招聘会"将集中在6月至8月,此后举办的招聘会将更多地面向2015届毕业生.
此次招聘企业达到215家,提供岗位4200余个.
为更好地促进学生就业,学生可在现场投递电子简历,同时向多家企业申请面试.

祖籍江西、就读于安徽淮北师范大学的2014届毕业生李佳说,毕业前夕,她自己一直没有去找工作,而是选择了考研,对读研志在必得,但进入复试阶段后却以一分之差落榜.
"6月以来,我一直在找工作,但还是没有从学生的状态适应过来,我本以为找工作是我研究生毕业后所要面对的事……"李佳告诉记者,经过连续十几天的求职经历,自己决定先就业再择业,"也许只有尝试了才能知道什么才是适合我的岗位,这个暑假我一定要就业.
"江西九江学院应届生徐慧一身正装,认真在现场查看各类就业信息,时不时看表提醒自己面试时间.
为了尽快摆脱无业状态,徐慧告诉记者,她自己早上8点就已达到招聘会现场,现在已经找到了一家公司,马上进行面试.

徐慧向记者坦承,之前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因感觉进入职场的过程比较艰辛而辞职.
"我现在感觉蛮后悔的,我们班大部分同学都已就业,我还要重新找工作,希望自己尽快找到满意的工作吧,不在乎薪资高低,只要求公司对我的发展能够提供好的帮助.
"尽管2014年中国应届高校毕业生人数首次突破700万,就业难度相对加大,但据中国权威人力资源研究机构最新发布的《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3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为91.
4%,近3届毕业生就业率呈稳定态势.

江西一人力资源市场负责人周华安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认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需要高校、大学生本身及企业方共同努力,"高校要加强学生接轨社会就业的能力,学生需放下好高骛远的心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就业,企业首先要拓宽应聘渠道,再者提供好的就业环境和待遇留住人才.
"(摘自《中国新闻网》6月15日作者/王姣)就业歧视横在毕业生面前的一道"玻璃墙"进入六月,距离2014年大学生毕业季日已经越来越近了,大学生们的就业之路也进入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
然后这段路程仍然充满挑战,除了有727万数量庞大的竞争者,面对用人单位的"招聘条件",一些大学生还是望而却步.
虽然"消除就业歧视"的呼声从未间断,但在大学生求职中就业歧视的现象仍然存在.

院校歧视最普遍——院校歧视是打"娘胎带来的"日前,由中央电视台、智联招聘、搜狐网针对5000名大学生发起的联合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70%的大学生在求职时遭遇过不同程度的就业歧视.
其中,遭遇学历限制,只招收名校高学历毕业生的求职者最多,占52%;遭遇户籍限制,即只招收本地生源的求职者占21%;遭遇性别歧视的占12%;遭遇其他歧视的占15%.

现象"就因为本科读的不是211高校,找工作屡屡碰壁.
"2013年3月份,武汉大学BBS论坛上一名博士生的"吐槽帖"引来热议.
据了解,不少单位在招聘博士和硕士毕业生时,都会采取这种"查三代"的做法,若本科就读非211大学,则很可能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
2013年4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严禁发布含有限定985高校、211高校等字样的招聘信息.
然而,第一学历歧视现象依然成为一些高校毕业生在求职路上的"拦路虎".
记者在某招聘信息网站发布的招聘信息中发现,有银行、信托公司和高校仍然明确将第一学历为211或985院校作为应聘要求.
案例李慧慧2011年从南京一所非211院校毕业,通过考研进入北京某985重点大学.
"筛简历时都会看第一学历,本科学校不够好的在简历关就被直接刷掉了.
"李慧慧目前投了二十几份简历,大多石沉大海.
她认为,本科就读非211院校是一大不利因素,因此她在求职简历中"教育背景"一栏,特意将研究生就读的985高校放在第一排,并且相较非211的本科学校,加大了字号,加粗了字体.

"这对于本科非211的学生来说太不公平了.
"李慧慧说,"我们能通过自身努力考上名牌大学的研究生,哪里就比别人差了呢"某知名国企负责校园招聘的人力资源部门人士向记者坦言,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都有"名校情结".
"虽不能说第一学历不好的人就差人一等,但还是高考成绩最靠得住,毕竟现在研究生的含金量降低了.
"该人士说.

热评2014年5月21日,人社部副部长信长星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有一些岗位一定要"985"、"211"毕业生,是人为抬高招聘的门槛,之所以产生这个现象,有它的客观原因,因为劳动力供大于求,部分企业就人为抬高门槛,这也反映出一部分用人单位的法律意识还比较淡薄,因为我们有明确规定,不得设立"院校歧视".

当前泛滥的院校歧视是从"娘胎"带来的.
这个"娘胎",就是多年来,我国人为将高校划分为三六九等.
显然,杜绝用人单位招聘时搞院校歧视,必先从"娘胎"开始纠偏——从长远看,须先追求院校平等权,即取消院校行政级别外,在政策扶持、招生录取等方面实现均等对待,不搞三六九等.
从近期看,可以逐渐淡化"高校等级制",而逐渐代之以科学、公正、动态的制度,进而促成全国所有高校在某种意义上的"机会均等",在大致公平的制度安排和资源分配下,开始良性、公平的竞争.

禁止招聘搞院校歧视,需要相关部门抓紧制定反就业"院校歧视"法律条款,维护各类高校毕业生就业权利";需要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其他机构在招聘时,带头不设置院校门槛,在机会上保证大学生就业公平;更需要国家及早进行高校改革,在"去行政化"的同时,让各类院校实现身份平等、机会平等.
否则,即便教育、人社主管部门三令五申,严禁用人单位搞院校歧视,但对消除就业歧视又有何裨益呢性别歧视最气愤——"宁用武大郎,不选穆桂英"今年中国高校应届毕业生达727万人,就业形势愈加严峻,不少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遭遇"宁用武大郎,不选穆桂英"的性别歧视,而单独二孩政策的实施也"意外"让性别门槛再次悄然抬高.
屡禁不止的性别歧视让女大学生的就业率明显低于男生.

现象在或显性或隐性的性别歧视下,相对于男性来说,女大学生就业更加困难,就业率也不如男生.
近期发布的2014年教育蓝皮书指出,据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2013年6月对21个省份30所高校的问卷调查,男性初次就业率显著高于女性,男性初次就业率(77.
3%)高出女性(65.
9%)11.
4个百分点.

案例"参加招聘会时很多单位只要男生.
"来自安徽大学的毕业生张露对中新网记者表示,面对这样赤裸裸的性别歧视,虽然觉得很不公平,但也无可奈何.
同样无奈的还有来自中国政法大学的法学研究生刘梅,她在求职过程中也遭遇了性别歧视.
她对记者说:"在某家保险公司总部工作的一个朋友曾帮我内部投递过简历,但人力资源经理直接告诉她'不要女生,要男生'.
""我和男朋友一起找工作,但是从简历投递及回复情况来看,我的回复确实少很多.
而且周围好多女生都没有找到工作,到毕业季才知道女生找工作竟然这么难.
"刘梅说.
上述两位大学生的遭遇并非个例.
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会明确提出"只限男生"或"男生优先",而一些用人单位虽然不会如此明目张胆,但也会暗地里刻意提高女生录用标准,"宁用武大郎,不选穆桂英"成为很多单位招人用人的潜规则.

在某投资评估公司工作的王女士向中新网记者透露,她曾看到过自己所在公司的笔试评分标准,其中一条赫然写着"男生可酌情加分".
值得注意的是,新近出台的"单独二孩"政策也"意外"让女大学生面临的性别门槛悄然抬高.
长沙市民夏芳(化名)之前在一家外贸企业上班4年,结婚怀孕之后,立刻被公司辞退了;现在孩子已经10个月了,夏芳决定再入职场,但每次面试都会被问到"你是独生子女吗""你会生两孩吗"虽然夏芳根本没有生两孩的打算,"但很多公司了解到我一胎生的是女儿后,似乎认为'生二胎'可能性很大.
"夏芳说,"我算是工作经验比较丰富的了,为什么公司宁愿用刚毕业的男孩而不用我""单独两孩"政策在各地大多尚未落地,但由其引发的女性就业歧视已经出现苗头.
热评"性别歧视是导致女性就业劣势的根本原因,而性别歧视屡禁不止,是与用人单位对女性孕产假期劳动力成本不能通过社会政策补偿息息相关的.
"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女性研究中心专家张敬婕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

张敬婕表示,要避免就业歧视,一方面需要求职者增强维权意识,不对存在就业歧视的企业沉默,不对存在就业歧视的文化妥协;另一方面,则需要招工单位消除男女性别隔离以及男强女弱的性别歧视观念,设立更加公平公正的招聘条件,确保招聘过程和招聘结果的性别平等.

专家还表示,虽然目前《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就业促进法》等法律法规都将反对性别歧视的内容纳入其中,但反对就业歧视的政策在现实层面的执行和监督情况均不理想.
鉴于此,受访专家建议,应尽快制定《就业促进法实施细则》或专门的《反就业歧视法》,设立反就业歧视的专门机构,进一步健全促进平等就业的监督机制,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的监管,以保障就业公平,破解就业歧视困局.

户籍歧视最无奈——为保稳定,户口至上"户籍歧视"主要是指一些大城市针对外地求职和就业人员所采取的一些不公平政策和待遇.
"户籍歧视"最经常发生的情况主要有三种:一是某些行业和工作岗位限制聘用外地人.
二是同工不同酬.
三是某些企事业单位不对外地员工提供社保和其他福利.

现象有国内知名反歧视公益机构通过对国内大中小三类城市中近百家事业单位在2013年1月至5月的各类招聘启事或招聘广告跟踪调查发现,有户籍要求或明确提出应聘者需"有本地户口"的单位占比达99%,事业单位招聘成为户籍歧视的"重灾区".

此外,一些银行和高校也要求应聘者为本地生源.
毕业生陈建告诉记者,今年他在应聘北京某银行时,该银行要求发简历邮件需在主题注明"生源地".
"这样一来,光看邮件标题就能直接把非本地生源的求职者排除在外了.
"陈建说.

案例张强是南阳人,2012年从郑州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至今尚未找到合适的工作,半年前他获悉桐柏县事业单位招聘,便跃跃欲试,准备报名.
可打开招聘公告一看,张强很失望.
这份于去年11月14日,在桐柏县政府网站上公布的"2013年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告"中,招聘范围和对象明确要求,像张强这样的高校应往届毕业生,需满足"桐柏籍".
张强不是桐柏县户籍,但是南阳市区户籍,他随即拨打报名咨询电话询问,被告知"必须是桐柏籍,南阳市区的也不行".
听到这个结果,张强有些不满,他说:"和很多同学都去大城市工作不同,我毕业后就想着回到南阳,找份安稳的工作,可没想到机会并不多,事业单位招人还要设定户籍限制.
""只有消除户籍就业歧视,才能消除人们对只招本地人的暗箱操作的怀疑,实现平等就业.
"张强说.
热评户籍就业歧视由来已久,或者可称为户籍制度的附庸.
很大程度上,户籍歧视是公权力为户籍人口的群体"谋福利".
有人调侃:户籍歧视是事业单位招聘的"大萝卜".
相对而言,"小萝卜"容易拔掉,只要曝光事业单位违规违法招聘,相关部门很快进行纠正处理;"大萝卜"很难拔除,它扎根在"权力深层",是一种异化的"权为民所用",并且被大家普遍接受.
这一方面源于中国法律并没有明确禁止户籍歧视,"法无禁止皆可为";另一方面,庇护一定群体利益,不仅会被他们"待见",且不是"以权谋私".

户籍就业歧视给人才"画地为牢".
在人才流动的时代里,地方保护主义是一种"保护",更是一种"禁锢".
有些社会不公我们已有清晰清醒的认识,比如,官员世袭、阶层固化是公平社会的"天敌",蚕食着公平竞争的市场就业体系.
但是,对类似于户籍就业歧视的危害性认识不够,要知道,人才的地域禁锢同样很危险.
人才流动是生产社会化、科学技术整体化的客观要求,是社会按照人才的价值规律和社会要求所进行的空间动态调节.

就业歧视抽了户籍改革一鞭子.
解铃还需系铃人,启动新型户籍制度改革是"唯一"切身可行之策,"唯一"药到病除之举.
鉴于此,这项改革不仅要"一马当先",而且要"快马加鞭",朝着公平正义的方向加速.
与此同时,各种招聘尤其是事业单位招聘也应该率先"突围",主动摒弃户籍就业歧视的恶习,冲破"户籍篱笆",这也是给户籍制度改革"松绑",让户籍改革能够"轻装上阵".

形象歧视最伤人——丑人当后勤也得往后排现在求职都需要经过面试,面试环节的出现让容貌问题成为了争论的焦点.
"容貌不是问题,我们需要的是真才实学",尽管用人单位对容貌并没有特别的要求,但几乎所有的应聘者都清楚,容貌已经成为了考核的一个指标,容貌好坏毫无疑问会影响到求职人的前途.

现象"人才储备干部岗位要求:应届毕业生,身高,男170厘米以上,女160厘米以上;会计助理要求:男性;营销人员要求:本地户口……"近日,记者在杭州和金华举办的一些招聘会上发现,部分用人单位在户籍、年龄、身高、性别等方面对应聘者作出不同程度的条件限制.
这些条件看似简单,但却成为不少求职者找到工作的绊脚石.

案例某名牌大学金融学硕士刘某,身高1.
60米,虽然他品学兼优,但身高成了他求职时无法迈过的门槛.
他的求职意向是要去银行,在递完简历后,对方都对他表现出很大的兴趣.
可等到约见时,对方一看他的身高就高兴不起来了.
往往是双方谈几分钟之后,对方就直言:单位有要求,男性的身高不能低于1.
70米,否则单位不会接收.

学历史的郭小姐自去年大学毕业至今一直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
原因是很多的用人单位觉得她肤色黑,相貌不符合用人标准.
"有个公司本来想雇用我当秘书,可是面试后就没信儿了.
事后,别的同学告诉我,这个老总竟然当着好多人的面笑话我眼睛大、鼻子扁,长得像'京巴'".

对相貌有一定要求的某休闲服装特许经营公司人事部负责人说:我们服务行业需要面对顾客,因此员工的相貌不要求特别漂亮,至少看着要顺眼.
对于面貌上有明显缺陷的应聘者,我们基本上会在其投递简历时便将其淘汰.
我们不是歧视他们,只因为他们不符合公司的要求.
如果招聘库管员、司机、后勤等还可以考虑,但前提是同来的应聘者中没有比他们更优秀的.

热评金华市人才交流中心市场部部长许炼表示,就业歧视的现象虽然不是很合理,但毕竟用人单位在招人时考虑最多的是企业自身的稳定和发展,所以为了招聘最适合的人才,势必要对应聘者作出一些条件限制.
而且由于行业性质不同,尤其是对一些特殊行业来说,也的确需要具备特殊条件的应聘者,比如前台接待员就会对形象、身高、性别等有要求,话务员则对声音有要求等.
但如果用人单位在一些大众化的岗位上也非得加上条件限制,那很可能会把那些有能力、有热情的人才拒之门外.
所以他建议用人单位可有针对性地放宽条件限制,给更多求职者一个表现的机会,而求职者遇到这种情况,也不要一味抱怨,或是丧失求职信心,而要坚信只要自己有能力、有资本,总会找到中意的工作.

浙师大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王永珍指出,求职者要想避免被歧视,应该提高自己的素质水平,如果用人单位发现你确实能力突出,能胜任他们的岗位,也会考虑录用你.
此外,求职者还要学会一些求职技巧,比如发现用人单位的应聘条件和自己不符时,也不要急着走开,先在一旁听一下其他应聘者的交流情况,对该单位的情况和岗位需求有个明确了解,再趁人少的时候向用人单位推荐自己,展现自己的能力,以增加被录用的机会.

年龄歧视最严格——"新姜"与"老姜"都不可或缺近年来,在中国劳动力就业市场上的就业年龄限制已比比皆是,用人单位在年龄上的歧视已司空见惯:从国家的公务员考试的年龄限制,到私人企业招聘启事中的年龄苛求;从国家干部提拔的年龄杠杠,到企业女性退休年龄比男性提前,仿佛没有一项工作不需要年轻人来做.
毫无道理的年龄歧视使人们习惯地接受了35岁以上将无法再就业,50岁之后将会被社会抛弃的畸形思维.

现象在一些招聘广告中,经常可以看到有关年龄的限制性条件,比如招收文秘人员,一般要求女性,年龄在22岁~28岁.
同时,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就业结构出现年轻化的趋势,有的用人单位在招聘时规定了几近苛刻的年龄界限,将一大批年龄较大的求职者排斥在外,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招聘员工时,将用人的年龄限定在35岁以下.
有的单位采用强迫的方法使达到一定年龄的受雇者自动离职或者退休,或者当受雇者达到一定年龄,其升迁就受到影响.

案例2003年4月初的一天,在招收机电工的一家企业展位前,外表看上去不超过30岁的何强小心翼翼地回答着招工人员的问题,对方的脸上也带着笑容,看得出来,他们对何强的条件比较满意.
问了一会,工作人员让何强填一张登记表.
何强满心认为工作有希望,掏出笔就在桌子上填了起来.
可填了没一会,工作人员就指着年龄那一项问:"你是1966年出生的吗"何强点点头.
工作人员小声嘀咕了一句"不像啊",然后马上板起了面孔,指着墙上贴着的招聘通告说:"你没看见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吗年龄限35岁以下,你干嘛不仔细看了再来呢像你这样年龄的人,我们根本不予考虑.
"何强的笑容僵在脸上,又不能反驳,只得尴尬地陪笑着走开了.
"其实我已看见通告上写的年龄要求了,我只是抱着一种侥幸的心理去的,经历了太多次这样的年龄方面的审问,现在我最怕的就是用人单位问我的年龄,偏偏这个东西就是造假也造不来的.
要是能造假,我早就找到工作了,也不用现在还在混悠.
"何强对记者说.

热评对于用年龄来限制求职,社会各界有着不同的看法.
还在大学就读人力资源专业的张小姐分析:目前劳动力市场依然是一边倒的买方市场.
在这样一个毫不设防的劳动力市场中,雇主不受任何限制就获得了所有话语权,当然可以随心所欲地制定游戏规则,要男要女,年龄大小,学历高低,都是雇主说了算.
不少合资企业甚至外资企业当然也不甘示弱,你攀我比,愈演愈烈,致使雇佣年龄区间越来越狭窄,年龄上限也趋于下降.

可中国有句老话叫:"姜还是老的辣.
"一位在劳动人事部门工作的黄先生就认为:用"年龄"作为用人标准,会使招聘单位错失一批经验丰富、年富力强的中年骨干.
他们丰富的工作经验,不但可以使企业节省培训费用和培训时间,还会把其他单位的经验、人际关系等资源带入新的单位.
况且,中年人大部分已成家,特别是女性,务实肯干,对于待遇要求不会太高,也不会轻易跳槽.
这对于降低用人单位人才成本,形成稳定的人才梯队,很有好处.

首都经贸大学的安老师说:根据劳动部门相关法规,对一些特殊行业进行限制,比如高空作业是应该的,但对于一般的岗位来说,对年龄进行限制,严格地说是一种歧视.
一位李教授也认为:重用年轻人,是人才市场供需状态的体现,但这不表明人才市场只需要年轻人.
对于一个企业或一家单位来讲,人才结构多元化才是最稳健的.
据统计,诺贝尔奖获得者平均年龄是38岁;按"35岁以下"的条件,就连诺贝尔奖金获得者都不能入选,这岂不是把人才往外推对于在招聘时限定年龄,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曾湘全教授也认为不妥: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来看,不对某个职位做出具体的分析就限定年龄是一种统计歧视,"按照统计的一般情况来讲,35岁以下的人可能在某些方面会有优势,但具体的职位还要具体分析.
限定年龄者,应该在职位说明书中分析出年龄和职位是什么关系,给出一个合理的理由.
"健康歧视最窝火——乙肝患者难就业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就业权问题由来已久.
全国有14亿人口,大部分的民众都受过肝炎病毒的感染.
约有1.
2亿人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尽管权威的医学专家已经明确认为:除了少数特殊行业外,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可照常参加工作,但是许多单位在录用过程中,通过设置一定的体检标准来限制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录用.

现象尽管中国2010年颁布了法律禁止单位招人和学校招生时查乙肝,但61%的国营企业继续在聘用前的筛选过程中使用这项检测.
企业和医院串通在招聘过程中悄悄对求职者进行检测,员工若在每年一次的体检中呈阳性就会被解聘.
结果就是受害者难以获取证据和得到法律保护.
近年来,保障乙肝病毒携带者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没少推出,但歧视乙肝病毒携带者的现象并未杜绝,只不过从地面转到了地下.
中航工业成都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在新员工入职体检时,违反规定,检查员工的乙肝五项.
其中8名被查出为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应届大学生,被企业要求回家看病,拒绝录用.

案例2012年6月,26岁的李军刚刚从南昌航空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毕业.
7月2日,他到中航工业成都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入职,这家企业在去年10月就与他签订了三方就业协议.
然而,就在李军到公司后的第九天,公司人力资源部的一位干事突然找他,私下通知说,因为被查出是乙肝大三阳,公司不能录用他,只有等到大三阳转成小三阳,才能重返公司上班.
在该公司新入职的300多名员工中,与李军有同样遭遇的还有7位.

"多位医生告诉我,我只是一名乙肝病毒携带者,肝功能正常,并不影响上班工作.
"李军告诉记者,他先后到新都区人民医院、华西医院和成都军区总医院做肝功能和乙肝五项的检查,医生均表示在肝功能正常的情况下,不需要吃药治疗,目前世界上也没有治疗乙肝大三阳的方法.

"公司提出的以大三阳转成小三阳为上班条件,实际上很难实现.
就是以此为借口赶走我们.
"另一名被要求回家看病的新员工赵刚(化名)气愤地说.
热评我国"就业歧视"现象在实际生活十分普遍并表现得五花八门,健康歧视是其中的一方面.
由于法制相对不健全,遭受就业歧视的维权之路异常困难.
对广大用人单位来说,更为重要的警示意义在于,招聘新员工时应以员工的工作能力作为是否招用员工的主要依据,择优录取,而不应当跟乙肝病毒携带、身高、性别等与工作能力不相关的因素挂钩.
公平就业始终是就业立法关注的焦点,就业歧视侵犯了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使个人尊严遭到了亵渎,也使众多求职者与工作失之交臂,造成了人才的极大浪费,而且对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也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本文综合人民日报、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新华网、光明网、东方网等报道)(摘自《人民网》6月13日)七成大学毕业生认为实习实践不够金杯银杯,不如众人的口碑.
一所高校的品质,须由学生说了算.
2013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的抽样调查显示,17%的2013届毕业生对母校的教学工作不满意.
对教学工作不满意的2013届毕业生,认为"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本科:71%,高职高专:65%)是母校在教学中最应该改进的地方.
其次为"无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本科:64%,高职高专:62%)和"课程内容不实用或陈旧"(本科:63%,高职高专:57%).

对学生工作不满意的2013届毕业生,认为"与辅导员或班主任接触时间太少"(本科:59%,高职高专:55%)是母校学生工作最需要改进的地方.
其次为"解决学生问题不及时"(本科:54%,高职高专:51%)和"学生社团活动组织不够好"(本科:45%,高职高专:48%).
师生交流缺乏一直是存在于高校之中的顽疾,高校辅导员、班主任应该是校内与学生接触最多的教职员工,他们与学生的亲疏关系可能会对学生的评价产生重要影响.
改进学生工作,或许能从此着手.
调查显示,对教学不满意的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本科:58%,高职高专:43%)和推荐度(本科:37%,高职高专:28%),均明显低于对学生工作不满意的毕业生.
可见教学工作好坏对校友评价的影响更大.

(摘自《北京日报》6月11日)大学生毕业论文沦为形式缺少调研和数据支撑毕业论文,一向被看作是大学学术的最后一道关卡,其质量也体现着毕业生的专业水平与学术能力.
但很遗憾的是,由于缺少必要和详实的数据支撑,许多大学生的毕业论文渐渐沦为一种应对毕业的形式.
对此,一直在高校从事教学工作的郑老师无奈对记者说,其实大多数学生的毕业论文并不缺少逻辑和亮点,但由于缺少对论据进行必要的调研,致使论文倍显空洞,甚至有些学生为了支撑论据,抄袭或编造数据.
再加上各高校对学生论文质量管控既缺少必要的平台支持,同时也缺少确实可行的引导手段.
在这样背景下,要让大学生论文出彩更是难上加难.

事实上,论文,是在掌握了一定量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对某一领域某一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此前,因缺乏必要的调研及费用支撑,大学生论文常常因言之无物而倍受社会各界诟病.
但近年来,随着免费在线调研工具的兴起,大学生论文因缺少调研和数据的状况将会得到有效改善.
据了解,上海财经大学王雅静老师指导参与该校第九届本科生科研创新资助计划的《基于改善人体呼吸功能的医疗保健旅游探究》学生论文,更是直接使用在线调研工具来获取论文一系列关键性数据.
"以调研立论,可以有效避免论文的抄袭、拼凑之感,同时又能让研究更加接地气.
"问卷网市场部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随着6月毕业季的临近,为了助力大学生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问卷网在开年后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毕业论文大作战"活动,不仅走进校园面对面辅导学生如何使用免费的专业调研工具,同时还向全国近300所高校的5000多名大学生发放了非常实用的"调查券".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赠送的调查券足够学生朋友在爱调研社区上收集到足够的样本.
在谈及网站的调研功能时,张小可同学则坦言,相较而言,问卷网拥有大量的问卷模板,支持社交分享和移动答题,并能够自动生成统计报表,能够极大的提高问卷调研的整体效率.

此外,问卷网还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赵国栋教授合作开发了三个网络调查的基本知识及实战公开课视频--《市场调研公开课》,目前已上传至网上以供有需求的高校师生随时浏览学习.
据悉,大多数理工科的学生在上通识课、马哲、毛概、英语课时都会有相应的社会调查作业,而高校常见的创业比赛、寒暑假社会实践调查等也会用到调查问卷.
因此,权威、全面的实战视频的录播,无疑给高校师生们提供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网络调研指引.
另有数据显示,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统计学院、社会学院、心理学系、新闻传播学院、环境学院、政府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使用问卷网的频次要远远高其他院系.

四年大学是人生一段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路程,对于很多学生来说,也正像摸着石头过一条大河.
躲过那么多次点到,飘过那么多次及格,深深浅浅一路过来,谁也不希望将要上岸的时候再来一个趔趄.
别再让学生惴惴不安地复制粘贴,也不再让大四找工作一族在实习过程中为论文调研数据忧心忡忡,更别再让论文成为一种互相欺骗的摆设,成为学术造假的一片沃土.
改变本科生论文现状,则需要社会各界的勇跃参与,让我们一起携手"为拯救毕业论文"而战吧!
或许,这就是问卷网向中国高校大学生大规模派发调研券的真实目的所在.

(摘自《中华网》6月5日)推进教育改革,才能还教育一片净土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消息,教育部党组成员、驻部纪检组长王立英日前强调,当前,教育领域绝非一片净土,教育部门也非清水衙门,贪污挪用科研经费案件近年明显增加,基建工程领域违纪违法行为易发多发,权钱交易违规招生影响恶劣.
(中新网6月2日)王立英的讲话是有明确指向的,就在5月,多起教育系统反腐案件被曝光,涉案院校负责人或正在接受调查,或已被纪检部门移交司法.
而5月底,引起全国关注的中国人大招生就业处处长蔡荣生涉嫌贪腐案,也有了新进展——南京市人民检察院向公众宣布:以涉嫌受贿罪决定对予以逮捕.
经查,2006年至2013年期间,蔡荣生利用职务便利,在学校特殊类型招生过程中为考生提供帮助,收受贿赂1000余万元.

对于教育系统的贪腐,必须出重拳治理,形成高压态势,而与此同时,必须深入推进教育改革,建立遏制权力的基本管理制度.
确如王组长所说,"教育领域绝非一片净土,教育部门也非清水衙门",在任何地方,只要权力不受制约,都可能制造出贪腐的土壤.
治理高校贪腐,必须从制约权力角度求解,只有达成放权、分权改革的共识,并落实这一共识,才能遏制教育系统的贪腐高发.

我国教育系统之所以贪腐案频发,根源在于严重行政化——在外部,政府部门可以直接干预学校办学,人事权、财政权掌握在行政部门,为此,行政权有很大的寻租空间,在学校领导任命、财政拨款、基建招标、招生上,有着"灰色地带",2010年,原吉林省政府教育督导团总督受贿千万被判无期,他就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在学生择校、考试录取、调整专业等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在内部,行政主导校内几乎一切资源的配置,就像招生这么专业的事务,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也可轻易"打招呼","进行运作",决定最后结果.
人大曝出的招生贪腐案,暴露出当前特殊类型招生存在的制度漏洞.

对于教育系统出现的贪腐,纪检部门一直要求要严把好学校的决策关、财务关、基建关、招生关——这是贪腐高发的领域——并要求高校领导签订廉洁承诺书,但客观而言,收效并不是特别大,并没有遏制贪腐高发的态势.
原因在于,靠拥有权力者的自觉来遏制贪腐,从逻辑上就行不通,最根本的办法,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不少人把教育系统的贪腐归结为受社会风气影响,但却没有思考过社会风气为何会影响到学校.
如果学校实行现代学校制度,进行民主管理,校长是由公开选拔产生,行政权和学术权、教育权分离,校长无权决定教育事务和学术事务,教师和学生(对于中小学来说,还包括家长)可参与学校管理、监督、评价,所有办学信息完全公开,社会风气会影响到大学和中小学吗按照我国教育的管理制度,根本没有理由把教育视为一片净土,因为没有有效的制度建设,让学校办学保持独立性、自主性,而学校的独立性、自主性,是教育的根本价值所在,就是社会再乱,但学校的灵魂没有丢,还能保持相对的清醒,从而对推动社会变革起到重要作用.
值得反思的是,我国教育非但不能扮演推动社会变革的角色,反而成为了社会变革中的问题之一.
学校独立性、自主性的丧失,行政化与功利化的加剧,让整个社会公平的基石之一——教育公平坍塌,而教育理想也不在,教育在某些人眼里,只是实现权力、谋取利益的手段或者工具.

要还教育一片净土,从根本治理在招生、基建、财务、决策中的腐败问题,必须铲除制造贪腐的土壤.
这需要从根本上改革教育治理机制,调整教育权力和利益格局.
在这方面,我国教育规划纲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都提到要改革教育管理制度,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提高学校现代治理能力,眼下的问题是,如何排除既得利益启动、坚定推进这一改革.

(摘自熊丙奇博客)大学新生入学强制检测艾滋太简单粗暴近期,河南省教育厅发布了《关于加强学校艾滋病防治知识教育工作的通知》.
其中要求:各学校要安排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必修课,并将艾滋病检测纳入大中专院校新生入学体检范围,开展全员健康体检.

消息一出,就有网友说,"大中专院校普及性预防艾滋病的基本知识这是必要的,但将艾滋病检测纳入大中专院校新生入学体检必须抵制,简直是在无视国家明文规定的艾滋病自愿检测原则".
也有网友发问,如果检测出为感染者,如何保证学生隐私是不能保证顺利入学呢(中广网6月1日)我赞成网友的意见.
河南省教育厅将艾滋病检测纳入新生入学体检,是违法侵犯学生隐私权、平等受教育权之举,这一规定必须取消,并追究教育行政部门的违法责任.
河南教育部门打着关爱学生,让学生早发现、早治疗的旗号,在新生入学体检中检测艾滋病,按照这种逻辑,接下来就会在全体初高中学生中推行艾滋病检测了,这不更是"早发现、早治疗"吗不管教育部门有多么良好的初衷,这都是与我国国家政策背离的——国务院2006年颁布的《艾滋病防治条例》明确规定,国家实行艾滋病自愿咨询和自愿检测制度.

有关部门负责人在回应艾滋病检测纳入大学新生入学体检时,举例道"在美国还有一个叫做艾滋病检测日,这一天像美国总统包括总统夫人都参与这个活动,告诉人家要定期检测.
"这完全是混淆问题的实质,加强防艾宣传,让公民有定期参与艾滋病检测的意识,形成一种自觉,这和强制进行艾滋病检测是另一回事.
问题不是艾滋病检测,而是强制艾滋病检测.
——自愿咨询、自愿检测这要宣传、支持,而强制检测必须反对.

在新生入学体检中检测艾滋病,就是一种强制检测.
对于检测结果,河南省卫生厅艾防办的工作人员回应称,"所有的感染者个人隐私只是掌握在跟这个工作相关的人手中,其他的人员是不知道的.
不会被侵犯的.
而且这个信息是保密的,其他包括他的无关的亲属都不会知道.
"需要进一步追问的是,"跟这个工作相关的人"有哪些是否只是医务工作人员和当事学生本人检测结果会不会让学生所在学校、老师、同学知道高校会否以各种名义让检测出艾滋病病毒携带者的学生休学、退学如果进行了强制检测,按照当前的教育管理体系,和整个社会对艾滋病的态度,被检测出艾滋病病毒携带者的学生,很可能接下来的求学、以及未来的就业会受到严重影响,隐私也受到严重伤害.
卫生部门的人士称,国家规定不得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检测结果不影响其求学、就业,可问题是,强制检测已经违背国家规定在先,接下来其他机构根据违规强制检测的结果,再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进行歧视性对待,有谁来保障这些学生的权利其实,将艾滋病纳入强制体检范畴,这就是强化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歧视,这把我国政府多年对防艾的教育、宣传成果付之东流,在我国国家领导人都主动与艾滋病患者握手,告诉大家,艾滋病是不可能在日常生活中传播,只会通过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不必谈艾色变、过度恐慌之后,再把艾滋病纳入强制检测范畴,是加剧社会对此的恐惧和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

这和防艾部门的职责是背道而驰的.
针对艾滋病防治的严峻形势——这次河南省教育厅发布的《通知》显示,"河南省艾滋病防治形势依然严峻,现存活艾滋病感染者病人4万余人,每年新报告感染人数4000例左右,特别是近年来疫情监测分析显示,青少年学生感染艾滋病报告增多"——防艾部门应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切实纳入教育体系,做深入细致的工作,而不是采取简单除暴的强制方式,简单粗暴的方式,只会走到防艾的方面,由于缺乏正确的防艾知识,加之担心检测出结果之后被歧视,还有的确实被歧视,失去升学、就业机会,失去生活的信心,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导致艾滋病防治日益困难.

尊重公民的权利,这是政府出台政策的前提,在任何可能侵犯公民基本受教育权的政策出台之前,必须审视其是否违背上位法,甚至可以说,这类政策都不适宜听取采取公众意见,民主决策的方式,因为涉及公民基本权利的议题,不属于可以采取所谓"民主方式"决策的范畴,就如以同学投票方式决定让某学生退学一样.
网上也有不少意见赞成将艾滋病纳入强制检测,这种意见并不足取,持这些意见者,本就有对艾滋病的严重歧视,同时也并不清楚如何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这也是我国需要整理治理的问题.

(摘自熊丙奇博客)大学生"枪手"是怎样炼成的据山东广播电视台生活频道《生活帮》报道,高考是否输赢,这关系考生们一生的命运,有些考生奋发图强备战高考,有些人就耍起了小伎俩,想通过非法的途径,花点钱就能考上理想大学.
在高考前夕,有这么一帮人就开始活动了,从各个高校内招募枪手,秘密转移到外地替考,没料到,刚准备动身就被警方给抓获了.
——在山东历城,民警侦破一起组织"枪手"替考案,18名准备帮助别人作弊的在校大学生被警方控制.

在校大学生参与高考作弊,已不是新闻,舆论将这归为大学生的法制意识淡漠和受金钱利益的驱使,这当然是一方面原因,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这些大学生进大学之后,失去理想,陷入迷茫,无所事事,于是很容易受外界诱惑而误入歧途——他们当年也是经过激烈的高考竞争进大学的,进大学之后却以这种方式"退出"大学,令人嘘唏不已.

这其实是我国教育病态的一种表现.
无论是每个家庭,还是社会,都高度关注每个学生高中毕业之前这段时间的学习,有意无意间,高考在很多人心目中,成为人生最重要的考试,甚至是成功的分水岭,然而却忽视了一个最基本的常识,高考不过是一扇门,经过这扇门,学生们将开启新的学业生涯,如果不努力奋斗,没有明确的目标,就是进了名校,也一事无成.

有关调查显示,大学新生进校之后,对大学生活不适应者比例极高,而我国大学,对人才培养的不重视,很快就让进校不久的大学新生,梦想破灭,不论是985高校、211院校学生,还是二本、三本院校学生,都有相当数量对前途感到迷茫,这些学生中,有大约20%沾染上网瘾,整天打网络游戏,学习学到高中毕业就结束,可谓这些学生的真实写照,如果送子上大学的父母看到他们的子女是这样一幅求学的模样,非要气死不可.

这些学生中的一部分,为"挣钱"而充当枪手,从逻辑上是自洽的,这也是为什么有一些不法机构会到高校招募"枪手".
这不过是大学生浑浑噩噩过日子中的一个"插曲"而已.
很显然,这样的大学生活,摧毁的不仅仅某个学生个体,而是我国整个人才培养体系.
但似乎整个社会还没有对此高度重视,大家都把目光投向高考,在对高考的畸形关注中迷失.
这是教育严重功利化的后果,当升学就是求学的目的,读书就会变得没有价值.
每年高考之前,都会传高考生出撕书、烧书的新闻,这是负面情绪的发泄,也是读书价值观被扭曲之后的现实表现.

很多舆论关注这些"枪手"会得到怎样的处罚,但我们更应该反思他们成为"枪手"的原因,说到底,如今的高考,就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每年上千万的高考生,在这个"产业"中只是工具,他们也许连自己究竟想要什么都不知道,只知道高考很重要,而高考之后的人生呢又有多少学生认真规划过是到了该整体反思我国的人才培养体系的时候了,再延续目前的高考制度,和办学体制,培养创新拔尖人才只是奢望.

(摘自熊丙奇博客)如何化解高校生源危机与社会高考焦虑为何高考焦虑有增无减2014年高考上个双休日开考,据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14年高招调查报告》显示:今年高考报名人数在连续下降5年后首次出现反弹,达到939万人,生源下降带来的高校生存危机似乎得到缓解,但更深层次的危机已经显现,高校必须未雨绸缪——一些高校不仅面临严峻的招生困境,录取后不报到现象也越来越频繁.
很多高职高专的不报到率超过30%,一些地方本科不报到率超过10%.
生源危机持续发酵已为高校生存带来严峻挑战.

与此同时,在今年高考期间,又出现各种"奇葩事"——对重庆某小区一栋居民楼里的96户居民来说,这个高考对他们并不轻松.
这栋15层高楼里住着一名高考生,为了能让他休息好以迎接高考,小区物业应家长要求,在高考期间分时段停止楼内唯一一部电梯的运行.
不少媒体还把目光投向位于安徽六安大别山脚下的一所学校——毛坦厂中学——刚刚播出的《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有该校学生父母为学生送饭的场景,令人印象深刻.
这所学校有着一连串神奇的数据:2013年高考考生11222人,一本达线2503人,占22.
3%;9312人过本科线,达线率82.
3%,并且连续4年都保持如此水准,有网友称其为"亚洲最大的高考机器",而这所中学所在地,则被称为"高考镇",一切围绕高考进行,没有任何娱乐活动.

对于上述种种现象,很多人感到不解,高考资源已经逐步丰富,为何高考焦虑有增无减看似"矛盾"的现象背后,正折射出我国高考制度和高等教育资源的问题,即高考还没有打破一考定终身——从当年的"上大学独木桥",变为"名校独木桥",高等教育资源的增加并没有带来高考压力的缓解.
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推进深层次的教育改革,深化高考改革,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给每所高校平等的发展空间.

要推进考试招生相对分离的改革对于打破一考定终身,2010年颁布的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到要推进考试招生相对分离的改革.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对此进行了进一步强调.
以此观之,国家层面已经认识到目前招考制度的核心问题在集中录取制度中,教招考一体化,基础教育就围着高考指挥棒转.
而在推进高考制度改革过程中,真正做到招考分离,面临阻力,不少省份的高考改革,还停留在科目改革上,即便自主招生改革,也是和集中录取制度相嫁接,因此,高考还是对学生进行一元分数评价.

要打破集中录取制度,需要建立起基于统一测试的高校自主招生体系,最方便的操作是,把统一高考的功能从目前的选拔转变为评价,高考成绩公布后,每所大学自主提出申请者的成绩要求,达到成绩要求的考生同时可以申请若干所高校,高校独立进行录取,在录取时可结合考生的统一测试成绩、中学学业成绩、大学面试考察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价,每个考生可以获得多张大学录取通知书再确认,如此,扩大了学生选择权,也落实学校的招生自主权,真正建立起多元评价体系.

有人担心今年高考人数的增加,会影响到高考录取率,从全局看,这种担心是多余的.
近年来,每年都有上百万的考生在考后放弃填报志愿(达到二本线的想上一本,或者达到三本线的想上二本),以及被录取后放弃报到.
因此,增加的27万,相对于这放弃的上百万,并不算什么,而那些往年学生报考不踊跃(甚至在一些地方招生中遭遇零投档)、报到率不高的学校,也不可能看到高考报名人数增多而高兴起来——对生源的吸引力不高,报考人数再怎么增加,也跟他们没有太大的关系.

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总体看来,有两方面原因:一是虽然我国高等教育资源日益丰富,但高等教育资源却被分为三六九等,加之当前的人才评级体系采取简单的学历标准,导致整个基础教育都把一本升学率尤其是上985高校、211院校作为办学目标,在一些中西部地区甚至出现了不上一本就不算上大学的观念.
我国高考升学率已经超过75%,但一本录取率在全国范围内只有9%左右,当大家都把一本作为升学追求时,可以想象,这样的高考竞争甚至比10年前还要激烈——在高校扩招之前,虽然整体录取率不高,可上大专也被认为很不错了.

二是高校缺乏办学自主权,无法办出个性、特色和高质量,有的高校甚至从一办学起,就在做贩卖文凭的生意,这在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不高的情况下,还会有一定生存空间,而随着大学生人数增加,大学生就业难,再这样"空心化"办学就没有出路.

要给学校平等竞争的空间当前,不少舆论在呼吁高校要面对生源危机积极进行转型,但问题是,高校能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自主设置专业、开设课程,采取适合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吗我国大学缺乏办学自主权,目前还是行政办学,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到要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落实和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但放权改革的进程十分缓慢.

生源的危机的出现,会对推进教育改革起到一定的"倒逼"作用——如果再不把办学自主权交给高校,让高校能针对社会需求,调整专业、课程,办出特色,将会出现一批学校因生源危机而破产,这是教育部门必须正视的问题.

另外,要让每一所大学办出特色,还需要给学校平等竞争的空间,这也是扩大学生选择权,从单一成才模式走向多元成才模式的必然要求.
要做到这一点,相关政府部门应该退出对高等学校的行政评审、评价,取消各种行政性质的教育工程、计划,取消一系列教育歧视性政策,打破分批次按计划集中录取,不再把高校分为什么一本、二本、三本.
政府部门要做的是,依法监管每所学校依法办学、平等竞争,只有在竞争的环境中,各类学校才会办出水平和特色,并成为受教育者值得考虑的选择.

(摘自熊丙奇博客)大学如何帮"夺刀少年"圆梦大学江西宜春"夺刀少年"的见义勇为行为,引来各方点赞.
目前教育部表示,待柳艳兵和另一位受伤考生易政勇康复后将为其组织单独考试,与此同时,据媒体报道,已有清华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南昌大学等多所高校向两位少年伸出橄榄枝,愿助其圆大学梦.

从目前的消息看,只有清华大学对"单独考试分数达一本即可自主招生录取"这一"传闻"进行了否认,清华招办主任于涵回应称清华大学及招生组从未给出"达到一本录取分数线"的门槛,也并非媒体报道的"通过自主招生考试"的形式进行录取.
但这也给"传闻"留下想象的空间,是不是门槛比一本录取分数线还要低在笔者看来,清华大学其实不必含糊其辞,而应该明确告诉社会本校自主招生考察学生的指标、每个指标的权重,把如何招收"夺刀少年"的理由说得清清楚楚,那么,这无疑是增加招生透明度,完善自主招生,提升自主招生公信力的契机,而网友们也在关注"夺刀少年"圆梦大学中,参与推进高校自主招生公开透明的进程.

对于怎样为"夺刀少年"圆梦,网友的意见并不一致,不少网友赞成直接免试破格录取,不必再组织单独考试——网友认为,这样的见义勇为行为太值得肯定了,何况,我国大学也有免试破格录取的先例,在汶川大地震之后,就有多名抗震救灾小英雄被免试破格录取,也有网友反对搞特殊,担心这会破坏招生公平,甚至会引来负面效应,会不会鼓励一些未成年学生为获得免试破格机会而不顾危险去见义勇为在免试破格录取和组织单独考试再参加高校录取这两种补救方式上,笔者更赞成后一种方式,虽然免试破格录取,更能体现教育部门、学校对这两名"夺刀少年"的褒奖,但高校录取,毕竟还要依照教育标准和学术标准,同时,也要尊重这两名学生的意愿——免试破格录取除高校原意录取之外,还需要当事考生原意接受,并得到教育部批准——在这名考生身体适合考试的情况下,参加单独组织的考试,再以这一成绩作为接下来录取的依据(参照各高校的录取分数进行集中录取,或高校以此成绩作为自主招生依据录取),是一个既能弘扬正气,同时也保障高校招生公平的做法.

这一做法的正面价值是,教育部门不惜为两名学生单独组织一次考试,体现对见义勇为的高度关注;考生参加单独考试,而不是直接免试录取,消除免试录取可能带来的"负面激励"——高校的录取,是有基本的教育门槛和学术门槛的.
更重要的是,这会对这两名同学未来的人生,产生长远的影响,如果参加单独考试,以不错的考试成绩,在获得适当优惠录取的情况进入大学,会避免一些并不赞成他们破格录取的人的冷嘲热讽.

也有一些网友,认为就是单独考试达到一本线被清华自主招生,也是不公平的,这就涉及公平观念了.
目前高考录取实行分数公平,但这是极为脆弱的公平.
在高校自主招生中,对学生的评价是多元的,分数只是学校评价学生的一方面指标,在美国名校录取学生中,统一测试成绩只占到25%左右的权重,各校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和学生的情况,有不同的个性化的评价.
像"夺刀少年",高校提出基本的分数要求,除此再考察他中学学业表现和见义勇为的英雄行动,完全可以自主录取——一名因见义勇为受伤的学生能考出这一成绩,大学的招生完全经得起质疑.

我国高校包括自主招生在内的特殊类型考生招生一直遭遇质疑,就因招生标准并不清晰且不公开所致.
在笔者看来,高校有必要借这次招收"夺刀少年"完善自主招生标准,并向社会公开,这解决的不仅是这一起见义勇为带来的高考录取问题,而是一种制度性建设.

(摘自熊丙奇博客)发挥法律对就业公平的保障作用根据教育部网站近日发布的一项文件,省会及以下城市用人单位招聘应届毕业生不得将户籍作为限制性条件.
用人单位招聘不得设置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歧视性条件,不得将院校作为限制性条件.
(新华社6月12日)教育部要求各用人单位不得有户籍、民族等限制性歧视,是为了给大学毕业生就业创造平等的就业环境,扫除限制性条件给大学毕业生就业带来的障碍,而问题在于,这一规定只是对我国《就业促进法》有关条文的重申,如果《就业促进法》都没有得到执行,教育部的这一规定能得到有效执行吗——不要说对教育系统的机构,教育部门都可能问责不严,更不用说对非教育系统的机构,教育部门更难问责了.

在笔者看来,要消除就业歧视,促进教育公平,不要反复重申已经写入法律的条文,而应该严格执法,追究用人单位的歧视性招聘用人行为.
去年5月,国内知名反歧视公益机构"郑州亿人平"通过对国内大中小三类城市中近百家事业单位的各类招聘启事或招聘广告、从当年1月至5月底近五个月的跟踪调查中发现,提出应聘者需"有本地户口"的单位占比达99%,事业单位招聘成为户籍歧视的重灾区.

依照《就业促进法》,这些用人单位的歧视性招聘行为,应该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该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创造公平就业的环境,消除就业歧视,制定政策并采取措施对就业困难人员给予扶持和援助.
""用人单位招用人员、职业中介机构从事职业中介活动,应当向劳动者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和公平的就业条件,不得实施就业歧视.
"很显然,就业中的户籍歧视,是违反《就业促进法》的,应该追究责任,但遗憾的是,对于用人单位的歧视行为,往往不了了之.

追究用人单位的责任,通常有两种途径,一是行政问责,即上级部门或者同级政府部门的劳动人事部门追究相关用人单位的违法责任,但这种上级问责下级的做法,就是老子问责儿子,就是舆论曝光了用人单位的歧视行为,但上级部门的基本回应是,查无此事;二是司法问责,依据《就业促进法》——该法规定,"违反本法规定,实施就业歧视的,劳动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有的劳动者对用人单位的歧视行为提起诉讼,但被受理的并不多,而针对劳动者的维权,有的用人单位的歧视搞得更隐蔽,在招聘广告中并不提出户籍、性别、年龄等限制条件,可却在实际操作中,却执行歧视性政策.

维护劳动者的公平就业权利,必须激活法律,发挥法律对平等就业权的保障作用.
以笔者之见,教育部不必只针对应届大学生毕业生就业提出不能提出户籍限制条件的要求,而应该对所有劳动者都提出不能设置户籍限制条件的要求,并协同劳动人事部门,对各用人单位的歧视性措施进行全面的清理.
司法机关则应积极受理涉及就业歧视的诉讼,用法律武器,救济平等就业权.
另外,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应该带头推动公平就业,而不能在招聘用人中有学历歧视、户籍歧视,如果国家机关都带头进行歧视,这如何能对其他用人单位进行监管、督促耐人寻味的是,此次教育部的文件,提出省会及以下城市的用人单位,这似乎把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排除在之外,如果如此,这一规定的前景难以看好.

(摘自熊丙奇博客)茅于轼:教育的目的从"人才"到"人生"我国教育的目的比较普遍的认识是培养人才.
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为国家培养人才,把自己培养成有用之才.
总之教育的目的是人才.
至于这个人才为谁所用,用于做什么事,好像不在教育目的的思考之内.
只要培养出人才,教育的目的就达到了.
这恰好是我国教育出问题的根源所在.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受教育者本人,不是为了别人.
"人才论"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别人的工具,而不是为了他自己的人生.
是的,人才论也不错.
人必须有一定的能力,能够解决问题,能够靠自己的才能养活自己.
但这并不是最后的目的,这只能是实现良好人生的手段.
而我们现在的教育,把手段当成了目的.
应试教育就是从此而来的.
教学生会考试,会解题,将来能在社会上立足,谋生.
这就是现在教育的终点.
这里缺的是人生意义的追求,生活的美满.
活一辈子,是别人的工具,或者是自己的工具,而目的是不明的.

教育要对谁负责不是对国家负责,也不是对社会负责,而是对受教育者本人负责.
所以不是为国而教,是为人而教.
教什么,固然要教怎样谋生,有一技之长.
但是更重要的是让每个人都有美满人生.
自己享受人生并帮助别人享受人生,使全社会快乐总量极大化.
这才是教育的根本之道.

教育是最个性化的事.
教育的对象一定是一个人,就是受教育的那个人.
所以教育是为了受教育者本人.
一个人一辈子最重要的是什么是一辈子过得愉快、丰满、有意义,不白活.
这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他不但要有才,能够自谋生路,而且更要有美好的家庭,亲密的朋友,有创造性的活动,能够不断对好奇心有追求,懂得对美好事物的欣赏.
特别是能够判别真善美.
不至于把假的当成真的,把恶当成善,把丑当成美.
这些都超出了人才的范围.
我们现在的教育正好在这方面太过薄弱.
学生整天忙着解题,背诵,但不善于判断最基本的是和非.
文化革命固然有伟大领袖的发动和亲自的领导,但是的确有千百万群众的响应,才会搞出这样的人类浩劫.
我相信在别的国家里即使有领导人的号召,也未必能够发动这样一场自相残杀的阶级斗争.
原因就是百姓都被培养成了工具,对真善美和假恶丑没有判断力.
这一状况至今并没有从根本上改过来.
因为教育还停留在"人才论"上面,人还是一个工具.
如果全社会没有对真善美的判断力,说不定那一天社会再次沦为假恶丑的肆虐之所.

追求自我的人生目标,绝不是忽视别人的人生目标.
因为一个人能不能获得美满人生,不仅仅取决于他自己,更需要周围环境的配合,需要他人也有帮助别人的良好习惯.
每个人都要"成人之美",不要妨碍他人最求美好人生.
所以人生的目的是"自己享受人生,也帮助别人享受人生".
同时这也是教育的目的.
此时教育目的从"人才"上升到了"人生".

"人才论"并不错,但是过于功利主义.
适当的功利主义也不错.
人应该有才,能够谋生.
所以应试教育有其合理性.
问题在把功利看成目的,看成最终目标,那就错了.
比较中国的教育和发达国家的教育,其主要区别也在此.
在中国从小学开始就以教读、写、算为目的,为的是将来上一个好中学;上好中学的目的是上好大学;上好大学的目的是找好工作;找好工作的目的是赚大钱.
最后围绕一个"钱"字.
外国的小学不以读、写、算为目的,而是教学生怎样处理人际关系,要与人为善,要有礼貌,要遵守公共秩序,对知识有好奇心.
到中学逐渐强调读、写、算.
到大学强调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活动.
在这种环境下培养出来的人不是别人的工具,也不是自己的工具,对事物常常问为什么.
因此比较不容易上当受骗,有对真善美有鉴别力.
这样的社会比较个性化,比较稳定,不会起哄,不会盲动,也容易治理.
比如群众性的踩踏死伤事件就不容易发生.
这类事件多半由于瞎起哄造成.

反观我国近来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似乎越来越朝功利化的方向走.
在系科设置上越来越朝技术,操作方向倾斜.
系科分得很细,越来越专门,讲一般理论的比重越来越少.
大学毕业生会操作不懂道理.
专业分工太细,人生的道路很狭窄.
不大明事理,不懂得怎样做人,做一个对人受欢迎,对己活得愉快的人.
课堂上不讲真善美,不鼓励好奇心,许多大学生从来不给老师提问题.
学习的目的只要能找好工作就是好样的.
学校之间的竞争也以就业做指标,甚至以就业的工资待遇做指标.
把"人才论"推向了极端.
这样的大学生进入社会,全社会都以GDP为目标.
其他一切都屈从于GDP.
国家在财富增长方面全世界第一,但是钱主宰了一切,也腐蚀了一切,社会的道德也屈服于财富创造.
官位可以买卖,连踢足球的胜负也可以成为赚钱的门路.
当然,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很多,但是教育的迷失方向无疑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人们常说,教育是国家的未来,这是不错的.
把学生领向何处,国家就会走上什么道路.
教育目的的"人才论"显然是有问题的.

(摘自《搜狐财经》)冯骥才:中国教育的失败源于欺骗中国教育的失败源于欺骗!
在普世文明国家中,教育是中立的,不给任何党派作广告.
我们的大中小学反其而行,恰恰成了党派的广告牌,还在牌下公然打出政治课的招牌,把欺骗灌给学生洗脑.
我上学时就是这套骗人的玩艺儿,现在仍是!

旧大学里,教授治校、学生自治的治校理念根深蒂固.
随着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对自身价值和现实使命的自觉,西方教育成功的重要一点是"教育独立",此观念一经引入,便深入人心,博得共识,成为近代中国教育进步最主要的推动力.

清末,章太炎在《代议然否论》中已提出设想:"学校者,使人知识精明,道行坚厉,不当隶政府,惟小学与海陆军学校属之,其他学校皆独立.
"其旨在摆脱政府对中等以上学校的干预,保证学术、教育的自由发展.
民国后,这一理念得以伸张.

1915年6月15日,蔡元培发表《不肯再任北大校长的宣言》时即声称:"我绝不能再做政府任命的校长,半官僚的性质,便生出许多官僚的关系,天天有一大堆无聊的照例公文,常常派一些一知半解的官员来视察,我绝对不能再做不自由的校长,思想自由是世界大学的通例.
"1930年,蔡元培为《教育大辞书》编写"大学教育"词条称:"近代思想自由之公例,既被公认,能完全实现之者,却惟大学.
大学教员所发表之思想,不但不受任何宗教或政党之拘束,亦不受任何著名学者之牵制.
苟其确有所见,而言之成理,则虽在一校中,两相反对之学说,不妨同时并行,而一任学生之比较选择,此大学之所以为大也.
"1932年7月,胡适对国民党当局向大学及教育机构安插党羽,酿成风潮,表示了强烈的不满,他在《论学潮》一文中道:"用大学校长的地位作扩张一党或一派势力的方法,结果必至于使学校的风纪扫地,使政府的威信扫地.
"为了这一理念能成为现实,教育界人士曾作过不懈的努力.
1928年,北伐胜利,南北统一,罗家伦出任清华大学校长.
1930年1月,阎锡山与中央政府决裂,5月,中原大战开始,国民党力量也自北平退出,华北属阎锡山掌辖,由国民政府任命的清华校长罗家伦遭到阎势力的驱逐.
一个月后,阎锡山派乔万选接管清华大学.
乔本为清华毕业,后留学美国,获博士学位,资历无大碍.
因清华师生对于地方军阀接管学校一事反感,恨屋及乌,乔万选上任之日即被学生拒之门外,连校园也未踏去.
当晚,校务会议致电阎锡山,反对其干预清华大学.
乔被阻后,学校在校务会议主持下,各项工作正常运行.

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长期拒绝加入国民党,国民党党部干预校务的企图也多次受阻.
1928年,刘文典出任安徽大学校长后,也拒绝国民党党部干预校务,拒绝开设政治课.
在上海光华大学做教授的张东荪,对每次校务会议开会时,恭读总理遗嘱颇为反感,忍不住道:"下次再读遗嘱,我就不来了.
"遂夺门而去.

1920年,陈炯明致电陈独秀,请他来广州办教育.
陈独秀向陈炯明提出任教育委员长的三个条件,第一条便是:"教育独立,不受行政干涉.
"陈炯明一口答应,陈独秀遂放下党务赴粤,学校中绝口不谈主义.
北伐胜利后,国民党党化教育思潮兴起.
1928年颁布《小学暂行条例》,在公民科外,增设三民主义科,后合并,改名"党义".
1929年8月颁布的《中学校课程标准》已无公民科地位,取而代之以"党义科".
因遭到教育界的普遍抵触,以及"九一八"事变后的民族危机,此课三年后即取消.

即使在抗战之非常期间,教育界仍与战时体制发生着抵触.
1937年抗战之初,胡适参加庐山谈话会,议及教育,仍申明"教育独立"意见:"其涵义有三:一、现任官吏不得做公、私立大学校长、董事长;更不得滥用政治势力以国家公款津贴所长的学校.
二、政治的势力(党派的势力)不得侵入学校.
中小学校长的选择与中小学教员的聘任,皆不得受党派势力的影响.
三、中央应禁止无知疆吏用他的偏见干涉教育,如提倡小学读经之类.
"西南联大时,国民党当局要求负有一定行政职务的教授都入党,当时任法商学院院长的陈序经听罢脱口说道:"扯淡,我就不入.
"1941年,接替罗家伦担任中央大学校长的顾孟余,上任伊始便宣明:"学术思想自由,一切党派退出学校.
"1946年,北大一旦复校,校长胡适便又重申:"希望学校完全没有党派.
"他在《今日教会教育的难关》一文中直言:"学校是发展人才的地方,不是为一宗一派收徒弟的地方.
在今日民族主义和理性主义的潮流之中,以传教为目的的学校更不容易站得住.
"对于校务的干涉程度,有文化的政客,较之文盲的军阀为甚.
曹锟任直隶督军期间,于1921年9月创办了河北大学.
他钻进教授休息室,见到教授即点头哈腰.
教授薪水很高,发薪时,曹锟还要来到学校,将薪水以红纸包裹,承在托盘上,敬呈教授.
当他看到有教授聚精会神于显微镜前做试验时,竟歉疚:"你们这样用脑子,每月那点儿钱,抵不上你们的血汗啊!
"张作霖,出身绿林,大字不识几个,但却特别重视教育,他曾下令将政府经费的40%投入教育,世界罕有.
1923年4月创办东北大学后,每逢春节,他都要身穿长袍马褂给老师拜年,打躬作揖后坦言:"本人是大老粗,什么都不懂,教育下一代,全仰仗各位老师,特地致谢.
"因为不懂行,所以将学校交由教授,自己则绝少干预校务,学校反办出了样子.

韩复榘主鲁七年,教育放手让何思源来做,且未在教育界安插过一个亲信,山东教育此间有了很大进步.
1938年,蒋介石为铲除异己,曾召见何思源,开口便问:"韩复榘欠你多少教育经费他又是怎样卖鸦片的"何思源则直言相告:"韩复榘从未欠过教育经费,也并没有出卖过鸦片.
"而何思源正是蒋介石安排出任山东省教育厅厅长的,为蒋系人马.
何思源曾对友人道:"韩复榘虽然好明杀人、暗杀人,但他不是阴险的人.
"1949年后,党领导一切,包揽一切,民间社会、士绅阶层遂消亡.
党夺取了天下,也夺取了整个社会.
一个三人门市部,须有一名党员,十人门市部,须有一个党小组,再大一点就须有党支部了.
而在学校,党组织层层设立,政治课年年开讲.
在校中学生,虽说尚未步入社会,世界观尚未形成,竟有加入党组织者.
而政治课的开设,其目的在于灌输爱党爱国理念,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其效果到底如何邓小平的一句话可概括之:"我们最大的失败是教育.
"此"教育",当指德育.

失败原因何在冯骥才认为:"教育的失败源于欺骗!
"他还直言:"在普世文明国家中,教育是中立的,不给任何党派作广告.
我们的大中小学反其道而行,恰恰成了党派的广告牌还在牌下公然打出政治课的招牌,把欺骗灌给学生洗脑.
我上学时就是这套骗人的玩艺儿,现在仍是!
学生们特反感还得学,计入学分.
"章诒和也看到了这一点:"我常常觉得,什么都不要信,越是宣传的东西你越不要信,孩子们,我们不能太单纯,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谎言的世界.
"言词虽有些激烈,但道理不错,皆真话.
资中筠早年毕业于清华大学,2011年清华百年校庆,她收到请帖后拒绝出席,原因是已不认同当下的清华.
"清华就像一个大官,非常势利,向权力和财力聚集.
而中国名牌大学招天下英才而毁之,伤天害理.
我本来想写一篇《哀清华》,但是一想人家在那过生日,就没有这样写,但是真的是这种心情.
"清华已六十年未给国家贡献大师了,资中筠看到的不仅是结果,还有原因.

政治家以谋取现世幸福为目的,教育家则以人类的终极关怀为追求,二者之别可谓大矣.
若以政治干预教育,以广东人的一句口头禅可表其谬:"你有没有搞错耶!
"自认为教育经费由政府拨付,所以政治家干预起学校事务来,理直气壮,振振有词,仍以广东人的一句口头禅指其谬:"你有没有搞错耶!
"经费乃纳税人的钱,岂是不力田不做工、高高在上的党派所能提供.

1932年张元济在写给胡适的信道:"近人将以党、国并称,弟窃恐二字不能并存,且恐并亡.
"党与国,两码事.
1945年9月27日的《新华日报》曾发表周恩来畅谈军队国家化的文章:"军队应该不是站在人民之上,而是人民的子弟兵,因为人民以其血汗所得来养兵,为的是保护自己.
军队能够这样做,才真正是国家、人民的军队.
如果没有军队的国家化.
那就会就成为一种反人民的武装集团,一种披着国家外衣的政治土匪.
"这里只需将"军队"一词换做"教育",也恰当.

(摘自《奋壹出品》)丁学良:中国的大学最差的是软环境我认为进一步改革,要吸收中国的经济改革走过的道路.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明确,企业如果成为行政部门的附属品,是搞不好的.
大学也是这样,如果大学也是行政部门的附属品,不管投入多少钱,这个大学也不可能成为教学或研究创新的机构.

正如丁学良在他的个人介绍里都会带上出生于"皖南农村",谈话间也时常提到自己来自农村,小时家里很穷,他说直到复旦大学读研究生时才吃饱饭.
之后幸得恩师推荐,于1984年获匹茨堡大学"校长奖学金"赴美国求学.
1985年获"哈佛大学奖学金"和福特基金会"个人研究奖金",1992年获博士学位,真正是读书改变命运.
丁学良说因此对教育特别关注,他到过美国、欧洲、澳洲的许多大学访问或者任教,对国外好大学的政策、制度、教学等有较为全面的考察.
他将自己界定为"在中国土地上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传教士".

目前丁学良身任美国最古老的智库"卡内基基金会"的高级研究员,协调国际关系方面的研究项目.
但他告诉记者,"卡内基"分三大块,其中有一块是高等教育,他说他最想做的还是这块.
建设一流大学:软环境更重要大学周刊:您已就"世界一流大学"这个话题发表了许多言论,产生广泛影响.
您能否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这个话题最核心的思想丁学良:我只能这么说,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这个目标提的是对的.
这些年来,我的很多言论,就是告诉国内的人们,只有明白了这个距离在哪里,然后才能够设计出前进的目标.
如果不明白这些距离在什么地方的话,即使再投入更多的物质的财力的资源也不能够达到.
要想从实质上缩短中国的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之间的距离,就要明白这个差距在那里.
当然这个差距有很多,有硬件的、软件的,有体制的,还有大环境的、小环境的,等等.

大学周刊:据您近距离观察,您认为国内大学已经取得哪些重要进展不足之处是什么丁学良:自从1998年到现在,将近八年的时间,若干著名大学的有限投入,这些有限的投入按中国标准看来,都是很巨大的增长.
主要变化有几方面,首先,房子盖的更多了;其次,校园变得更大了,校园里面的草地更漂亮了,从教师到学生的工作或生活环境有显著的改善,这些对于办好学校都是有直接关系的.
但是,另外一些更重要的方面,我还没有看到显著的变化,例如对教师的招聘、职称评定的改革不那么显著,不那么全面,换句话说,在大幅度地改善学校里研究的软环境方面,改变不大.
大学周刊:您能否具体谈谈丁学良:举一个很小的例子,国内大学要开一个国际研讨会,超过多少人,就要拿到相关部门报批,结果那个会计划的日期已经过了,批文还没有下来.
我听了以后觉得很纳闷,这和我20多年前出国时的情况差不多.
我的意思就是说,学校开一个纯学术性的会议,为什么要向那么多机构报批在国外,哪怕是三流大学,只要有钱,找到了合适的人,就可以开.
他们的困难在开会的效果,如能不能在会议的学术主题上,有一个很好的学术研究成果,最后以什么样的形式发表出来,出论文集,还是在哪一个学刊上发表有一个专刊,那倒是有一个很大的差别.
好的研讨会,不仅有最近的研究成果,而且使得参加会议的人有很尖锐的面对面的碰撞,如果没有这种碰撞,也不可能产生促进这个科学研究、学术研究的效果.

大学周刊:就大学的外部环境而言,您认为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国家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还要在哪些方面进一步改革丁学良:我认为进一步改革,要吸收中国的经济改革走过的道路.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明确,企业如果成为行政部门的附属品,是搞不好的.
大学也是这样,如果大学也是行政部门的附属品,不管投入多少钱,这个大学也不可能成为教学或研究创新的机构.

大学的管理,应该是宏观的管理,而不是微观管理.
微观管理,也就是管理多和细,慢慢地越来越机械,越来越数字化.
我认为这是最核心的问题,这些问题解决不了,就不能产生希望那种长足进步.
教育的产品就是学生大学周刊:国内这些年,就高等教育产业化有很多争论,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丁学良:我在一个多月以前,在两个场合就这个问题讲了我的看法.
产业化是从英文industry翻译过来的,医疗是一个industry,这个industry的意思是一个行业,这个行业是要计算它的投入或效果,它能给社会产生效益,能够改善社会.
国外讲"产品",也不等于物质产品,服务也是,比如国外的银行,他们会讲最新的products是什么,实际讲的是服务,更好的、更新的、更多样化的服务项目.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高等教育本来就是一个产业,不是一个什么很奇怪的概念.

我认为高等教育,包括任何教育都是产业,因为教育是需要资源投入的,同样是要讲究效益的,例如,训练更多的学生,训练高素质的学生,对社会、国家的改进有更多的推动.
但是,需要清楚的是,这并不等于说,教育的每个方面、每个层次都要以盈利为目标,这是两回事儿.
大学周刊:对于不同的大学,不同的学科,如何来衡量它的产出呢丁学良:这是最关键的问题.
美国将"教、科、工"三个环节结合在一起,做得最早也是走最快的,"教"是"教育","科"是"科研","工"是"工业"的意思.
这三个环节凝结所产生的效果,今天不仅对美国生活,对全世界绝大部分的人的生活,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社会科学的一些门类,比较容易体现"教、科、工"这三个环节的关系,如工商管理、经济管理可以把成果直接推广到一些公司的管理里,甚至于比较宏观的经济调控管理里面.
难理解的是基础研究,自然科学的基础研究.
对于很基础的研究,国外也是有争论,有七八十年了,焦点是国家应该花多少钱在应用领域研究,花多少钱在基础研究领域.
在中国争论基本有两方面,一种观点说所有的应用研究都是从基础研究衍生过来的,如果没有基础研究的源头,那么后面中下游的研究都出不来;另一种观点则说做基础研究,还不如买人家的基础研究的成果,在香港持这种观点的人很多.
全球做基础研究的国家很多,美国、英国、德国等,为什么花钱去做技术研究,等人家做出来以后,买下不就可以了吗后一种观点在中国大陆不会有太多人认同,前一种很有市场,因为我们是讲究功利和实用的一个国家.
因此对于做基础研究的人来讲,要把三分之二的精力用在论证基础研究是源头,以后能产生中下游很重要的应用产品,再把三分之一的精力花在用科学史的实际材料来告诉人们,包括告诉资源配置的官员们,基础研究很重要的一点,是满足人类对不可知现象的好奇,就是这种好奇,才是推动科研.

我想表达的是,做基础研究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有个什么中流或下流的应用的这个预先有这个目标,其最基本一点就是好奇,如果没有什么好奇的话,世界上就没有科学.
回顾历史,最重大的突破,不是预先有那个目标,而是来自好奇研究所导致的突破性的发展.

再说一些纯粹文科,比如研究宗教,或者研究哲学、伦理、文学、考古、历史等,这些学科怎样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我只能说这些都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民族传承文明的最基本的东西,最重要的效果是造就合适的社会公民、合格的新人.

所以,教育不仅仅是要解决"用"的问题,首先解决的是"人"的问题.
大学周刊:现在有些学校的毕业生就业不好,招生名额被削减,甚至有的学科也取消,您怎么看丁学良:这是一个很实际的问题,但也需要分几方面来讲.
确实是有文明传承的价值的专业,不能没有,不能断,但人不要多.
例如哲学,在任何国家,都不会有很多人学习、研究哲学,哲学是贵族学的,哲学系招不到人很正常.
历史与哲学不一样,历史是一个国家在公民教育中的很核心的部分,就招生规模而言,至少应该是哲学系的10倍.
而对于有些分得很细的学科,同时又与文明传承无关,招生情况不好,就没必要勉强留下.
大学周刊:国内招生制度在短期内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即高考,去年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实行自主招生,但只是小范围,也有人指责其花的人力成本太大.
招生改革的焦点在哪里丁学良:假如国内报刊对复旦大学、上海交大实行自主招生的这个报道是比较实事求是的话,我是很认同的.
世界上最好的大学,在招生上都有自己的一套,除了通用的标准考试外,还要看考生的文章,谈人生观、理想,谈对他影响最大的人、书以及事情,这样最能考核人的综合能力.
现在国内考试就是考学生积累的知识,而知识的积累是没有穷尽的,当知识积累得越深、越细,以后怎么考大学周刊:许多人认为高考是目前国内最公平的考试.
丁学良:中国的大学的招生,就只能这样吗以前我也认为这是目前唯一可行的,想考好大学的人太多了,好大学的名额太少了,因此不用这个办法不行.
后来我再想,全世界的学生想上世界那几所顶尖大学的人就更多了,比较而言,中国国内的供求比例还小了.
如果那些大学也采取中国的考试方法,那要考全世界最好的10所大学,恐怕要背百科全书,但他们还是用衡量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方法招生.

所以我认为,国内应该增加这种实验,不合理的可以改,用不同的考试方法招生,从几所高校,慢慢地扩展到更多高校.
但有一点,必须要开放、透明.
(摘自《现代大学周刊》)李培根:中国教育的改变,是一个系统工程——共识网独家专访访谈嘉宾:李培根(根叔),生于1948年,湖北武汉人.
1981年在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后,于1983年赴美留学,1987年在美国威斯康辛·麦迪逊大学(UniversityofWisconsin-Madison)获得博士学位后回母校工作.
2003年12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5年3月至2014年3月担任华中科技大学校长.
在华中科技大学2010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李培根的演讲《记忆》打动了无数学子的心.
2014年3月31日,李培根发表离任演说《遗憾》,在互联网上流传甚广,引发了热烈讨论.
访谈时间:2014年4月20日访谈地点:中国工程院去年八月份,《中国青年报》发表了《奔向世界一流的大学缺少了文明》一文,让我眼前一亮.
文章写道,中国重点大学固然缺少享誉世界的学术大师、世界领先的科技成果等,但这还不是制约中国大学奔向世界一流的最关键因素,而最关键的因素其实是大学自身的文明程度.
作者继而连发几个质问,其中之一是:"教育应该让学生自由发展,应该让学生更好地'成为人',这才是人的意义上而非工具意义上的教育.
我们一向重视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但实际上大学中存在严重的道德教育困境;我们重视了意识形态的教育,却忽视了必要的公民意识教育.
如果不少学生缺失公民意识、责任感,教育能说是很文明的吗"在"世上已无蔡元培"的今日,有这等见识的校长让我佩服不已.
看完文章,我记住了这位作者:李培根,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
李培根非常强调从国家层面上调整我们的教育方针,把"人的自由发展"放到首位.
在去年的人大会上,他专门为此写过一份提案.
他也希望大家注意到教育的宗旨和方针.
为什么呢在邮件中,他给我引述了一段话——卡尔·雅斯贝斯谈教育的意义说到:教师们在缺乏任何统一的教育思想的情况下强化着自身的努力;论教育的新书层出不穷;教学技巧持续扩充.
今天,单个的教师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是一个自我牺牲的人,但是,由于缺乏一个整体的支撑,他实际上仍是软弱无力的.
而且,我们的善所独具的特征似乎是,具有实质内容的教育正在瓦解而变成无休止的教学法实验,这个教育的解体所形成的是种种无关宗旨的可能性.
人们为自身努力争得的自由正在消散而成空洞无效的自由.
一种尝试迅速地为另一种尝试所取代.
教育的内容、目标和方法不时地被改变.
(《时代的精神状况》,P67,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译文出版社)我当然赞同这段话.
但是,又有了新的疑问:国家层面的教育方针真的那么重要吗美国的教育那么发达,但我从来没听过他们有什么国家层面的教育方针.
李培根的回答是:"如果在欧美,的确不重要,因为他们把大学自治、自由看成天经地义的东西.
什么方针让学校自己定就行了.
然而我们习惯了大一统,要改变大一统的教育,就得从国家教育方针开始.
"可是,即便我们国家真把"人的自由发展"放到了教育方针的首位,我们的教育就会有改变吗我担心它难以落地.
李培根说:"的确改变不会立竿见影.
但真正松动之后,总会有效果,例如意识形态教育可能不会强调那么厉害了,能够到这一步就算很大的进展.
"在谈及中国高等教育体制的问题时,复旦大学的校长杨玉良曾说,"说到底还是办学自主权不够".
但是,现实的问题是我们的校长没有空间,还是他们缺乏担当而没有去改变作为一位在华中科技大学当了9年校长的人,李培根的现身说法,也许很值得我们参考:"两者兼而有之.
现在的体制决定了大学校长不可能完全按照他的意图办学,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大学课程中过多的意识形态东西,校长有权力减一些吗即使书记与校长的主张完全一致,也做不到.
至于还有很多两个一把手不一致的事情,校长能够说了算吗当然的确有校长缺乏担当的情况,尤其是那些把位子看得特重要的校长.
"我还算是一个说真话的校长蒋保信:我主要想请您谈三部分,第一部分谈您个人的教育理念,第二部分谈谈基础教育和大学教育的问题,第三部分谈一下中国教育的现代化问题.
李培根:第三部分和第一部分有关系.
我们讲教育现代化,首先理念要正确.
蒋保信:您去年在中青报发表了两篇文章,一篇是《思想引领未来》,一篇是《让大学生有真正的记忆》,这两个文章发表之后,影响还是挺大的.
几天之后,《南方周末》就发表了一篇读者来信,题目叫做《当校长要如李培根》.
那位读者说,他希望中国高校的领导们先不要说学德国的洪堡、民国时期的蔡元培,先超越李培根再说.

李培根:对我来说,那是过奖.
蒋保信:我想这说明了,您作为一个教育家,除了受到华科学生的认可之外,也得到了一般读者的认可.
李培根:称我是教育家,我不敢当,但我还算是一个说真话的校长.
当然,在校长这个位置上,我在教育方面的确有比较多的思考.
至于水平怎么样,我不敢说,但我还是愿意思考的.
如果我不做校长,或许就不会去思考那么多问题,既然做了校长,就得有这份责任.
这些年,我在报刊杂志上发了近四十篇谈论教育的文章,也算是自己的一些思考.

建议把"人的自由发展",放到教育方针的首位李培根:说到教育理念,我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从根基上认识教育》.
我认为,我们国家没有从深层次、从本质上去思考教育的意义.
从根基上认识教育,最重要的是什么说得简单一点,一个字就够了--"人".
就是说,我们的教育要讲人的意义.
我们真的要很深入地去认识教育的话,应该从生命活动的性质、对生命的敬畏、对生存价值的尊重等方面去考虑.
然而,我们做得很不够.
人首先要生存,然后是超越生存这个范畴而自由自觉地活动,这个非常重要.
其实马克思有一句话,好像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这篇文章里讲的,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
但是,长期以来,我们一直都没有从这个层次上去认识教育.

下面就自然而然地引申出一个问题,教育的宗旨到底是什么我们到底应该有什么样的教育方针这是我们需要去思考的.
我总感觉到,我们长期以来是从工具意义上来认识教育的,而不是从人的意义上来认识教育,这是很遗憾的.

蒋保信:表现在哪些方面呢李培根:首先讲我们在教育方针上的问题.
从我小时候念书开始,中国的教育方针就是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这几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从而成为有觉悟、有文化的社会主义劳动者,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
当然,后来有所变化,但基本上没有大的改变,我们还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工具.
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希望学生将来能够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这是没错的,也需要这样.
但是,如果教育的方针,或者说教育宗旨,仅仅停留在这一点上,就是有问题的,这是不够的.
要真正地从人的意义上去理解教育,就应该从更高的层面制定国家的教育方针.

去年在人大会上,我提过一个关于修改教育方针的提案,我建议把"人的自由发展"这一条,加到我们的教育方针里,而且放在首要位置.
说具体一点,就是让学生自由发展.
其实,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里就有一句话,"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可见,马克思不仅是强调人的自由发展,而且还强调个人的自由发展,这是最基本的.
但遗憾的是,我们很多共产党人把《共产党宣言》奉为经典,却忽略了这句话.
长期以来,"自由"这个词,很容易让人联想起自由化、自由主义之类的东西,我们甚至时不时把"自由"当成了资产阶级的东西.
现在,我们有时候也谈"自由",但是不那么理直气壮,不那么名正言顺.
其实,马克思不是这样教导我们的.
西方有一些学者非常强调人的意义,包括研究马克思的学者,像弗洛姆,我看过一些资料介绍,他也非常强调人的意义.
但是,我们很多人却把这些东西都扔掉了,这是很可惜的.

我觉得,如果仅希望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工具,用这样的理念去培养学生,他们反而不能够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在我们教育的宗旨里,首要的就是让学生自由发展.
只有不把学生当成一个工具,真正地让学生自由发展,让他们把自己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他们能够更好地成人,那样才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这正是我们的教育方针所欠缺的.

也许有人讲,是不是中国的传统思想也不利于我们讲自由发展当然有这一面的影响.
但是,真正要追溯到很远的话,应该说我们把孔子好的思想也给扔掉了.
孔子讲"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他的这个"为己之学",我认为是有人性光辉的,也包含了自由发展这一层意思.
如果学习是"为人"--为了别人,是为了实现别人的目的和预期,那不好.
学习的目的应该是为了更好地成为自己.
说得通俗一点,让学生更好地成为他自己,这就是孔子的"为己之学".
可是,后人(包括今天的我们)却把孔子的光辉思想给扔掉了.
中国历来不大强调自由,就像严复说过的那样,"夫自由一言,真中国历古圣贤之所深畏,而从未尝立以为教者也".
所以我们从来没有把它作为教育的意义.

对于中国的教育,我认为需要从两方面思考,一方面是它怎么符合马克思主义,另外一方面怎么真正回归到我们的传统文化.
实际上,强调让学生自由发展,无论从传统还是马克思主义而言,应该都是符合的.

这是教育的宏大问题,在现实中国,不是一个学校能够解决的.
我还要为教育部说一句公道话,这甚至也不是教育部能够解决的.
我们需要在国家层面上去思考,到底我们培养人的方针、宗旨应该做一些什么样的调整要从国家层面对教育宗旨做出调整,避免失去灵魂的改革李培根:在我的印象中,多少年来,中国的教育改革从来没有间断过.
在大学里,也不断地进行着教育改革.
但是我们所谓的教育改革,可以说只是课程体系或内容的调整而已——增加或删掉一些课,或者在一门课里增加或去掉什么内容.
这种改革当然是需要的,但如果我们的教育改革只是停留在这一点上,我觉得这是失去灵魂的改革.

我专门写过一篇文章,提出要避免失去灵魂的改革.
如果我们不触及教育的一些根本问题,只是谈一些枝节问题,比如课程内容的增删,也不可能有明显效果.
中国当前的教育有太多的问题了,比如"钱学森之问",这是令国人困惑好多年的问题.
我们从浅的层面很难回答这些问题,需要在深层次上去反思教育问题的根子到底在什么地方.
我认为,还是教育的指导思想有欠缺.
我一直在提倡,需要从根基上认识教育,我们的教育工作者需要有这方面的观念和意识,这是很重要的.

我一直不提倡学生"听话",我希望学生有质疑、批判精神蒋保信:现在也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这个问题了,今年两会期间,内蒙古有一个中学校长提出了要把公民课纳入教学体系.
我后来采访葛剑雄的时候也问到了这个问题,他的回答是如果不改变把学生当做社会主义接班人这个教育方针的话,就算把公民课纳入课堂也是没用的.

李培根:我讲的要调整教育方针,不是说不要让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接班人,不要这样去误解.
让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接班人,这只是一个基本要求,我们还应该有更高的要求,这个更高的要求就是让学生自由发展.

长期以来,我们总是不自觉地要求学生听话,学生从小就被培养成很听话的人.
中国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学校,它有一个传统就是讲学生要"听话".
我在学校里一直不提倡学生"听话",我一直希望学生有质疑、批判精神.
我认为我们要培养学生具备公开地运用自己的理性去思考的能力.
我记得康德讲过,"这一启蒙运动除了自由而外并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
而且还确乎是一切可以称之为自由的东西之中最无害的东西,那就是在一切事情上都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
"如果只要求学生"听话",让他们成为工具,学生何来创新精神、创造精神从长远来讲,这是影响我们发展的.
对于"钱学森之问",如果挖根刨底的话,是不是跟这些东西都是有关系的我觉得有关系.
要彻底改变这个状况,首先还是需要从国家层面对教育方针做一个宣示.

在国家层面如何办高等教育,我们还缺乏清晰的认识李培根:前些年,教育部前副部长周远清先生主持过一个关于教育强国的重大研究课题,我跟我们学校一位教授一起负责其中一个子课题,这个子课题就是关于大学理念的.
当时我谈到一个观点:很多人谈高等教育理念,就把它局限于大学的办学理念.
--当然,对于各个大学,这很重要,大学到底怎么发展,每个大学情况的不一样,所以要有自己的办学理念.
但是,对于国家来讲,这个事情不重要.
为什么因为我们拿不出一个"放之所有大学而皆准"的办学理念,每个大学的办学理念都是因它自身定位而异的,所以我们只要放手让各个大学去探索就行了,每个大学自然就能找到适合于自己的办学理念.
然而恰恰是在国家层面如何办高等教育,似乎还缺乏清晰的认识.
这个问题不只是高等教育独有的,我们整个教育体系,包括初等教育也存在这样的问题,所以需要我们从国家层面去调整教育理念和方针.
这就是为什么我去年专门为此而写了个提案.

蒋保信:上面有批吗李培根:人大会转给教育部,教育部也跟我谈了.
但是我心里很清楚,这个事情教育部很难回答.
如果我是教育部长的话,我也很难回答,所以我理解他们,不能怪他们.
不要用意识形态遮蔽人格教育蒋保信:您认为学生不自由的具体表现有哪些李培根:说大一点的,先从国家层面说起.
我今年在人大会上有一个发言,说到不要用意识形态遮蔽人格教育,当时有中央领导同志也在场.
我们的教育里有过多的意识形态色彩.
当然,也不是说我们完全不需要意识形态教育,是可以有一些的.
但如果太多的话,人格教育不到位,这对学生基本人格、现代人格的养成都是不利的,也不利于国家的现代化进程.
而且过多的意识形态教育也不会有好的实际效果,基层的教育工作者都能看到这一点,也许领导得到的信息不对称.

要把"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李培根:具体到教育方式上来讲,我们也有很多让学生不自由的地方.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而不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
我在华中科技大学就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2011年学校就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写到党代会的决议里.
在大学里,基本上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这真是太简单不过了.
不去启发学生主动思考,没能激发学生的潜能,这是教育很大的一个缺憾.
在这一点上,国外的教育和我们比较起来,的确要好得多.
在国外的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明显比我们要好得多,我在国外念过几年书,听过课,深有感触.
严复很早就认识到这一点了,他在《论世变之亟》中说,"其于为学也,中国夸多识,而西人尊新知.
"中国人认为知道得越多越好,西方人崇尚的是发现新的东西.
在学生受教育的时期,我们应该要培养他们主动思考的能力、质疑的精神、批判性的思维.
从教育方式来讲,这是我们很欠缺的一面.

这些年,我们在学校里也在试图做出一些改变.
在华中科技大学,我们讲未来要有三大战略转变,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的转变.
推行"责任教授"制,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优秀教师蒋保信:您以前接受杨澜采访时说到,大学里教授喜欢跑课题,他们与学生的联系比较少.
如果要以学生为中心的话,就需要教授们做出一些调整.
李培根:对于你说到的这个问题,我们学校现在也正在做一点改革.
这些年我注意到一个现象,教师和学生的距离被拉开了.
蒋保信:我上大学那会,就一直感觉老师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李培根:尤其是优秀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拉开了.
在研究型大学里,优秀的老师一般研究能力比较强,大牌教授就更不用说,研究任务比较重,都是比较忙的.
我们现在讲一流大学,都不自觉地把研究成果作为衡量这个学校水平最重要的指标,学校看教师水平也是这样.
所以你会发现有能力的教授,尤其大牌教授很少走上讲台,那么他们和学生的距离就拉得很开了.

我跟我们的干部教师说过,我们就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假设自己的孩子在一个学校里上学,好的老师他都难接触到,你心里怎么想我们没有哪位家长希望这样.
从幼儿园开始,你就巴不得小孩子跟好的老师在一起.
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都一样.
不得不承认,有时候名师和普通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差别是蛮大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学校目前采取了一个措施,就是设置"责任教授".
在以前,一些大牌教授因为研究活动比较多,比如要承担一些重大课题,有时候比较忙,即使有课也不能不去应付重要课题的事,那怎么办按照我们的教学纪律,课是不能随便缺的,所以就干脆不让这些研究很忙的老师上课了.
为了避免这种矛盾,我们现在采取了"责任教授"制:大牌教授对某一门课负责任,这个负责任,首先就表现在要尽量上讲台.
但上讲台不等于所有的学时都要去上,因为有时候这些教授的确要外出进行某些重要科研活动时,那么责任教授下面的助教就要顶上去.
但是,这门课的内容、体系以及整个教学效果的好坏,是由责任教授也就是大牌教授负责的.
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就可以使得优秀教师和学生的距离会缩小一些,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优秀教师.

从今年开始,华中科技大学已经正式推行"责任教授"制了,而且学校还专门拿出一千万来做这个事情.
不管怎样,学校在努力推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
但这应该是一个很长时间的过程,因为要改变人们的观念,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蒋保信:我前几天跟在华科读博士后的朋友聊天,他说您的这个"责任教授"制在学生当中很受欢迎,但是有些老师对此很不满.
据您的观察,这个制度实行之后,效果如何会不会因为有些什么阻力而不能长久做下去李培根:我想总会有不满意的人,但绝大多数不至于.
是不是有少数纯教学的教师担心责任教授挤占了他们的教学学时而影响其收入(因收入与学时挂钩),我不得而知.
当然也不排除个别科研任务极重的人也有意见.
总的说,有些老师不满,那不是主流意见,只要学校坚持,完全可以长久做下去.

我不主张研究和教学分离王梦瑶:我觉得这有一个现实的矛盾,可能有些老师在教学方面确实不如他在研究方面能力强,如果说要求他同样承担一些教学方面的工作,他不一定能胜任.
有没有一种可能,将教育方面的功能和研究方面的功能分开李培根:我是不主张分开的.
我不敢把话说得太绝对,不说个别情况.
我想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研究做得好,对于教学是有好处的.
一个研究做得好的人,我相信他讲的课一定会更生动.
研究做得好,视野一定会更开阔,而且他还会有一些新的东西.
就算他不去详细地讲这些新东西,只是随便点拨一下,也能引发学生思考,对学生也是有很大好处的,这就是研究对教学的好处.
所以,我不主张研究和教学分离.
怎样才能让研究做得好的教师(其中很多是优秀教师),尽可能多地走上讲台,多和学生接触,这才是我们应该思考和行动的.

对于中国教育,大的问题还有一些,比如大学的某些责任被我们忽略了.
我曾写过相关文章,提到大学要承担对过去记忆的责任,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但我们做的不够.
大学要承载对过去的记忆蒋保信:这个也算是意识形态教育遮蔽人格教育的一个方面吧,有意模糊对过去的记忆.
李培根:大学要承载对过去的记忆,关键在什么地方呢举个例子,对于文化大革命,我们虽然在课本里提了一提,但是现在年轻的学生对文化大革命的概念很少.
对文化大革命中的痛苦、丑陋,我们没有深刻的反思.

蒋保信:这是一个政治问题.
李培根:如果不让学生去记住过去的历史,这本身就是历史虚无主义.
我们现在批判历史虚无主义,只说不能否定党的历史上某些领袖的功绩.
但是,对于历史上的丑陋、痛苦,如果我们不记忆的话,也是一种历史虚无主义.
习总书记说过一句话,大意是一个没有历史记忆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
为什么我们对过去的历史要选择性地记忆这个不好.

蒋保信:这个真的是政治问题,不仅仅是教育,现在图书出版,有很多文革题材都是不能碰的.
李培根:我觉得无论如何,教育要多少突破这个框框.
在这一方面,德国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我看过一个资料,德国哥廷根大学历史上有一个七君子事件,当时有几个教授反对汉诺威王朝,后来大概也是当局施压,学校把这几个人给除名了.
结果哥廷根大学就世世代代让她的学生记住这个事情,觉得这是学校的一个耻辱,应该永远记住.
记住的目的是什么不是要追究谁的责任,而是不要让它再发生了.

你看看我们的大学,稍微历史长一点的,哪个大学没有一些名教授或者领导人在文化大革命当中受到冲击、受到羞辱的事件可是,我们对这些都没有保留记忆,尤其是年轻人.
蒋保信:这也是整个社会的问题,大学解决不了.
李培根:至少在国家层面,像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历史,不能只是几句话就抽象地概括了,轻描淡写地承认那个时代是有错误的,这是不行的.
我们还是要让学生真正地了解文革,多了解一些历史事实,包括了解一些具体事例,这样才能了解那个时代的荒唐.
我们都是过来人,知道那个时代最可怕的一面,是对人的蔑视.
我们的大学应该有记住这些历史的责任,但我们却忽视了,这对我们的未来没有好处.

大学对未来要有引领作用李培根:第二个问题是,大学对未来也是有责任的,但我们在这方面也很欠缺.
好像未来不必你思考,不必学生思考,好像也不必教授思考,我们只需要听话就行了--这怎么能行呢我觉得哈佛校长福斯特有一句话说得很好,她说大学应该对过去和未来负有独一无二的责任,而不能够只是仅仅对当下负责.
她这个话,我觉得真的就是像在说咱们似的.
我们真的就是只对当下负责,听话就行了.
这是不行的,对于国家的进步、社会的进步,大学是要起到引领作用的.

蒋保信:现在大家对大学的期待都是这样的.
李培根:如果讲功能的话,中国大学很欠缺的一点就是引领.
当然,我们现在的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在科学研究、技术进步方面已有不少成就,的确如此.
但是,对中国社会的进步和社会方方面面的发展,我们大学所起的引领作用还是很少的.
这跟我们前面讲的问题有关,因为教育的指导思想上有问题,我们的大学被这个指导思想和教育宗旨制约了.

我们现在培养的学生缺乏现代人格王梦瑶:中国有很多大学生精英,有些毕业之后就出国了,然后也不回来了;还有一些毕业之后没有做自己专业方面的工作,只是去当个公务员什么的.
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李培根:我感到很遗憾的是,即使从我们意识形态教育的角度去看问题,现实的情况跟我们所期望的也相差太远.
从意识形态上看,我们希望这些人听党的话,有个崇高、远大的理想,将来为社会主义服务等等.
但现实情况是,在相当一部分青年学生中间,充斥着冷漠、麻木、自私.

蒋保信:就是钱理群说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李培根:对.
当然,他可能讲得比较激烈.
但是不容否认,我们确实有不少缺乏理想的学生.
有些学生只想着出国、考研、或者找一个满意的工作,对国家、对社会的很多事漠不关心,变得很功利;还有些学生对于未来不知所措,沉迷于虚拟的世界中,沉浸于网络、游戏等等.
现实的情况与主流意识形态所希望的差别颇大.

我们还得讲另外一个话题,国家现代化的关键之一是人的现代化.
我们如果在人的现代化方面准备不足的话,即使我们在一段时间内发展得很快,最终可能还是有问题.
我们现在培养的学生缺乏现代意识,缺乏公民意识,缺乏民主法治精神,如果中国未来的公民都是这样的话,我们这个国家能够很好地现代化吗国家的现代化一定是需要现代的人,所以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要培养学生的现代人格.
但我们现在做得很不够,我前面讲了,我们只是灌输意识形态,这个意识形态是不能够代替现代人格的.
这可能也是我们的教育今后要去面对和关注的.

"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其实是一个伪命题蒋保信:接下来想请您谈一下中国的基础教育.
大学教育的问题,比如中国大学生创造力不足,是不是跟我们的基础教育也有关系李培根:当然有关系了.
蒋保信:您觉得我们的基础教育有什么问题李培根:我们先从中等教育讲起.
很明显,我们现在搞的是应试教育,大家都已认识到这一点了.
曾经有人提出取消高考,但是在当前中国社会诚信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取消高考将是另外一场灾难.
如果现在取消高考,不知道会对教育公平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后果可能很可怕,因为我们的社会诚信还是太差了,所以不能这样.
当然改革高考的内容和形式是有必要的.

我没有系统地研究基础教育,只是模糊地感觉到,我们老百姓中间不正确的教育观正在逐步形成一个强大的教育文化.
大家经常说的一句话是"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其实是一个伪命题.
我们的一些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上有误区.
基础教育的问题,绝不仅仅是学校的问题,其中还包括老百姓头脑当中所存在的误区.
老百姓的误区体现在很多方面,一个是前面严复讲的,中国人夸多识,要孩子尽可能多学些知识.
中国父母花很多钱去为孩子报这个培训班,报那个培训,在小孩子对那些东西还不是太有兴趣的时候,这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另一个是尽可能地让孩子上好学校,不然的话,就以为孩子会输在起跑线上.
其实,上好学校还真没那么重要.

我们忽视了对孩子的玩耍教育和情感教育李培根:在我们的基础教育中,有两个被忽视了,一个是玩耍教育.
从我自己的经历来说,我们小时候连幼儿园都没上过,那时候在农村里上的小学,极其不正规,即使用当时城市的标准来衡量,都不能算是正规小学,更别说用现在的标准来衡量了.
但我们那时候有各种各样的玩耍,跟现在的玩耍相比,那当然是层次很低的,比如打珠子、捉迷藏等等.
我为什么强调玩耍教育呢因为玩耍其实也能培养人的智力,只不过智力表现的形式不一样.
比如说捉迷藏,其实是能锻炼智力的.
今天多认了几个字,这当然是智力的一种表现,但捉迷藏所锻炼的智力并不一定比多认几个字差.
再说了,早期没有认得的字,后来只要一努力,一下子就补回来了.

再一个,玩耍教育还能培养人的情商.
小孩能在玩耍的过程中,建立起和同伴相处的情商.
现在的小孩子,除了上学之外,很少有其它时间和同伴玩耍.
在家里,只能跟大人在一起.
但是,小孩跟大人在一起,与小孩跟同伴在一起,是很不一样的,我觉得这个问题被我们很多人忽视了.
如果说外面的培训班还有些作用的话,主要也是小孩子之间的玩耍.
那么为什么不可以不花钱让小孩子一起比较自由地玩耍呢另一个问题是,我们忽视了情感教育.
我们要从孩子小的时候就培养他们健康的情感.
健康的情感包含的内容也很多,不仅是对亲人的情感、对普通人的情感,还包括对生命、对大自然的情感等.
当家长过分关注孩子的知识与技能的培训时,肯定影响孩子健康情感的养成.
此外,健康的情感可能跟玩耍也有关系.

王梦瑶:您觉得这个问题,有没有可能是因为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家庭,而以前的家庭里有很多兄弟姐妹李培根:我跟我们学校一些年轻老师说,你们其实可以邀约孩子在业余的时间,或者周末,大家一起玩.
今天到我家里玩,明天到你家里玩,大家经常在一起玩不是挺好吗多给他们这样一些时间,对小孩子一定是有好处的.

关键问题是,现在这种状态一旦形成文化、风气之后,要改变就很难了.
有些人觉得别人都这样,我能怎么办蒋保信:对,我之前和朋友聊天,说到现在小孩报这个,报那个班,问题很大.
但我朋友说,等你有了小孩之后,你也得这样.
不这样,你的小孩就进不了好学校.
拼命想进好学校,也是一个很大的误区李培根:刚才讲的,拼命想进尽可能好的学校,这也是一个很大的误区.
蒋保信:这也跟我们的教育资源的倾斜有关系.
李培根:所谓的教育资源倾斜,没有那么重要.
好学校有那么重要吗没有那么重要.
我们有很多优秀的人,全部是好学校培养出来的吗那些优秀的人,在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这几个阶段,一直都是精英学校培养出来的吗还真不是这样的.
你看,伟人和优秀的人不一定都是好学校培养出来的吧有些家长一味地要自己的孩子考尽可能好的大学,我建议家长们不要有这种心理.
我们当然要承认,北大、清华是中国最好的学校,总体来讲,那里的平台比其他学校好.
但是,如果一个孩子勉强考取了北大、清华,他在那里不能处于一种比较自由、愉悦的学习状态,这也不一定是好事.

我这是有观察的.
如果把学生的高考成绩分成上、中、下三等的话,北大、清华学生的下等平均成绩,要略高于我们学校(华中科技大学)上等平均成绩.
但是等毕业之后,我们学校好的一批人,比北大、清华后面的那一批人,在社会上的表现不止好一点,而是好很多.
类似的情况也会出现在我们学校和比我们录取分数低很多的学校之间,一样的道理.
这说明什么说明对某些学生而言,上最好的学校未必是好的选择.
这个道理我们很多家长并不懂,学生自己也不明白,就一味地去追求好学校.
所以,不要为了考名校而牺牲自己的自由发展,还是回归到自由发展,这是最重要的.

蒋保信:《南方周末》以前有位评论员叫笑蜀,他写过一篇文章,把中国的教育比作精神病院,说中国学生,尤其是一些尖子生,有点像中国的运动员,以牺牲身心健康的代价来换取优质的成绩,从而进入一个好大学.

李培根:当你把自己弄成一个考试机器的时候,对自己的发展绝对是没有好处的.
如果在一个比较轻松、相对自由的状态下学习,能够考入清华、北大,这当然非常好.
但是,如果用那种死读书的方式,用牺牲自己自由的方式,那就不值得了.
如果我现在是个中学生,我就愿意在比较自由的状态下学习,哪怕考上次一点的学校也没关系.

王梦瑶:家长可能有一个考虑,好学校的毕业生,找份好工作会更容易.
李培根:是的,你说的是有一定的道理.
你一开始找工作,在人家还没有完全了解你,你也还没有表现出能力的时候,用人单位是要看学校的,不可能不看.
可是,从长远来看,你要是有能力,虽然一开始并没有找到自己理想的岗位,但以后一样可以有表现自己的机会.
单位跟学校也是一样的,不是说最好的单位才能够出人才,很多人不懂这个.

蒋保信:我觉得,如果中国的考试制度不改变的话,我们的学生要想像您说的这样享受玩耍教育、自由学习,还是不可能的.
西方欧美国家的基础教育是这样的,小孩子先是长身体,尽情玩,大一点的还会打打工,确立自己的兴趣,到大学以后,他们真正开始探索知识,享受思维的乐趣.
而我们这边恰好相反,经过竞争激烈的应试教育,到了大学以后,就不想学了.

教师的薪酬制度,也是一个问题李培根:谈到教育上的问题,仔细想呢,是比较复杂的.
我认为有一个问题,可能是很多人没意识到的.
如果深层剖析的话,我们其实还存在着一个关于教师收入的问题.
大学教师的收入跟某种绩效挂钩,我估计中学教师也一样.

蒋保信:对,考多少重本、二本都是有指标的.
李培根:现在大学里的老师,拼命地搞很多课题,其实是有很多问题的.
我记得中科院上海一个研究所的所长告诉我说,他不希望所里的研究人员申请很多课题,这和一般学校的情况恰恰相反.
很多大学和研究所,都希望申请更多的课题,拿到国家的经费越多越好.
这位所长不希望这样.
他说,科学家要有社会良心.
如果做一个研究,钱够了,就不应该要更多的钱.
他说得非常好,但是现实的、普遍的情况是什么呢因为教师的收入和研究绩效挂钩,很多人对于是不是浪费了国家的钱是不管的,怎样能让自己口袋里的钱多起来,他就要怎样做.
这就造成了浪费,更严重的是极少数人还存在腐败行为.

中学里,因为教师的绩效表现是另外一方面的,可能是学生考什么名校,也有一套自己的考核机制.
现在的老师巴不得学生都考上清华、北大,越多越好,因为这可以作为他的绩效.
所以,如果把老师的薪酬制度改一改,就可以从一定程度上遏制这种情况.
首先从老师这方面来讲,他们就不会拼命驱使自己的学生考什么名校.
老师们不这样,整个氛围也多少会有改变.

所以,中国的教育问题,不是简单地改变考试制度就可以解决的.
我刚才只是举个例子,薪酬制度也有关系.
中国教育的改变,是一个系统工程.
要尽可能寻求大学自治的空间蒋保信:接下来,我们谈谈中国教育的现代化.
有一种说法是,如果按欧美的标准来看,中国的清华、北大可能也还算不上真正的现代大学.
前几年有一个数据,世界大学50强里面,没有一个大学是中国大陆的,香港的大学也没有能进入50强的.
对于这个现象,有人分析说,最核心的问题就是我们的大学没有自主权,不能自己办自己的学校,中国只有一所大学,那就是教育部大学.

李培根:这是大学治理的问题.
大学治理分为两方面,一是从国家的层面,我们怎么去管理大学再一个是,大学内部如何自治我觉得现在最大的问题,主要不在于大学内部.
要相信在大学里,从大学校长、大学领导到大学里的教授,他们都是很有思想的,如果他们真的发挥能力的话,都可以找到适合于自己学校治理的一套办法.
最关键的问题还是国家到底怎么治理大学.

我今年在人大会上发言,讲到一个话题:中国大学该有何种程度的自治我们在谈大学自治的时候,有两种倾向.
第一,一提到大学自治,就好像是说不要共产党的领导.
我觉得在中国的情况之下,要避免有这种观点,不要共产党领导是不可能的.
第二,一讲共产党领导,好像就不能谈大学自治,我觉得这个也不对.
我认为,中国现在就是要在保证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尽可能寻求大学自治的空间.
对于党的领导,我的观点就是,我们党找到她信任的人管理这个学校就行了,之后就不要有这样那样的不放心.
如果后来发现这个人在实际中不按照党的方针办学,到时候再换一个就行了.
中国大学还是要讲自治的,不能因为党的领导而排除大学自治,我认为这是不对的.

大学不能自治,主要症结在于"被行政化"李培根:谈到大学自治,大家自然会讲到行政化问题.
我一直讲,大学里有没有行政化这个问题有,但行政化的主要问题是"被行政化".
蒋保信:不是大学自身的行政化李培根:当然,大学自身的行政化问题也不是完全没有,但是它的主要症结在于"被行政化".
"被行政化"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大学的主要领导常常是被安排,也就是说大学自身在书记校长的遴选问题上话语权太小,这几年尤甚;二是政府部门对大学事务的干预过多.
关于第二个问题,我注意到教育部现在也在调整.
我听说袁部长前不久讲到过,有一些东西要进一步放开.
应该说,教育部现正在朝着这个方向一点点努力,这是一个好的迹象.
但是,恐怕还很难一下子到位,因为这个问题的根本解决,不是教育部所能够独自完成的,这是一个蛮大的问题.

大学要尽可能有它独立的思想和行动蒋保信:在中国现在的情况下,您认为该怎样去争取大学自治的这点空间呢李培根:我们要从国家层面不断去改善这个问题,要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这是一个方面.
因为有些问题,如果不从国家层面去解决,包括教育部都很难有所作为.
但是,这也不能成为大学不作为的借口.
即使是在现有的约束条件下,我觉得大学也要尽可能有它独立的思想和独立的行动.

在华中科技大学,如果希望这所大学有什么精神的话,我的希望是六个字:"独立、自由、责任".
独立,我们的大学要保持一份独立思想、独立精神;自由,要让学生能够自由发展,提倡学术自由;责任,我们的大学应该承载很多对社会责任,培养有社会责任感的大学生,做科学研究、为社会服务,记忆过去、引领未来等等,这些都是我们的责任.

在中国现实的条件下,在这个体制内,大学要想完全独立,这是不现实的.
大学要尽可能地保持一份独立,比如对于政府说的有些事情,或者主张搞的什么大项目,要有自己的判断,不一定要事事跟得那么紧.
总而言之,我的观点是,一方面,大学离不开政府,要和它有紧密联系;但另一方面,大学也要和政府保持距离.
我只能是这样抽象地来说一说.

蒋保信:您在华中科大的校长任期内,曾因为二级院校的事情闹了一点不愉快.
中国很多大学都有二级院校,在您看来,这些学校有什么问题,该如何解决李培根:事情起因是因为独立学院的学位证一度和本校的学位证没有区分,只是在毕业证上有区分.
我一度有些官僚,以为所有的独立院校都是那种情况.
中国的绝大多数独立院校也一直在努力提高办学质量且改善办学条件,但它们面临一个很大的困境,那就是独立院校的质量似乎不可能很高,这已经在社会上形成整体印象.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不可能出现一流的私立大学蒋保信:美国有很多独立的院校,是私有的,他们吸收了社会资本来办学,这样就使得教育多样化了,教育的质量等各方面也都很高.
中国可不可以以后有越来越多的私有办学呢李培根:中国现在已经有不少独立院校了,好像有几百所.
蒋保信:但是还是无法和公立学校相比.
李培根:那是,我估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真正的一流大学都不可能是私立的,这很难.
蒋保信:难在什么方面李培根:因为我们现在对大学的控制还是很多.
越是重点大学控制也越厉害,因为怕出点什么事情影响大.
而在私立学校,政府的控制肯定弱一些.
水平不高的私立院校,失去一点控制的话,似乎影响不大.
可以设想,假如一所独立院校办到中国一流大学的水平,如果政府加强控制,投资人愿意吗蒋保信:现在我们对大学有一个误区,就是非得要把它控制住.
可是,像美国、英国这样的西方国家,它们对大学的控制是很弱的,但是它们的大学也并没有惹事.
李培根:是的.
其实我们不应该把大学当成一个不稳定的根源,总觉得弄得不好会出事情的,这是很多人的思想误区.
有些人即使没说这个话,内心也是这么想的.
但是,大学充其量只会成为不稳定的晴雨表,但它绝对不是不稳定的根源.

蒋保信:我们还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李培根:对.
二元指挥体系,不利于大学的治理蒋保信:您在华中科技大学当了九年校长,留下那么多遗憾,大部分事情是因为自己没去做,还是不能做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不为也,还是不能也李培根:我的遗憾中,有些是我自己的工作没做好.
有一类是社会问题,比如有些老年教师希望在学校里建老年公寓,至今我都是不赞成的,我不认为大学应该做这个事情.
但是话讲回来,有些老人,尤其空巢老人,的确在生活上陷入困境,我们对他们的关怀还是少了一些.
但是,这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国家去研究怎么解决.

还有一类,是现实的约束,使我没法做.
再有一类,是因为大学本身的治理结构上有问题,使得我们在做事业的时候,会受到掣肘.
在中国大学的治理结构里,我们有一个现象恐怕不得不承认,就是存在事实上的两元指挥体系.
蒋保信:校长和党委书记.
李培根:对,倒不是说书记和校长肯定是对立的,与我搭档过的书记都是很优秀的领导.
但是这种结构就注定了它容易形成一个两元体系.
我赞成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但不应该僵化于目前这样的形式下.

蒋保信:有哪些不好之处李培根:不好的地方在于,我们的干部在两元指挥的格局下,容易感到迷茫.
我们设想一下,如果一个家族企业由夫妻两人同时去指挥,两人的权一样大,他们因为是夫妻,就没有不一致的地方吗未见得.
在这个两元指挥体系里,下面的人就会觉得这里好像有缝隙.
有些干部看到上面领导的不一致,工作起来有顾虑.
少数人还会在这个缝隙里作祟,去谋求他自己的利益,然后各种微妙的东西就会出现.

我曾经跟一位党的高级干部聊天,我就说学校的二元指挥体系不利于党的领导,一元的指挥体系会更有利.
他就跟我讲,照你说的这样,那不就失去监督了这是一个极大的误区.
比如说我们两个人同时管理一个学校,你指挥,我也指挥,你监督我,我也监督你,这是错的.
如果行使监督权,就不要指挥权;如果指挥,就不能监督.
我们完全可以设计一套很好的大学治理体系,不管是监督体系,还是行政指挥体系,分别都是党领导的.
即使书记校长一个人兼,实际上也还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在重大问题上是由这个委员会集体决策的.
另外,纪律委员会行使监督权,但不属同级党委领导.

大学深层次的变革,不是校长能决定的蒋保信:现在社会上有很多这样的声音,第一,觉得中国大学校长里没有教育家;第二,就算有教育家,在这套制度下面也难以作为.
李培根:很多年前我就看过一篇文章,印象中是北大一个教授写的,题目是《世上已无蔡元培》,意思就是现在这样一个体制下不可能出蔡元培.
蒋保信:您怎么看呢李培根:他的话有一定的道理,我们现在这个体制不适合于蔡元培这类人的成长和发挥作用,的的确确如此.
但是应该承认,中国这么大,有这么多大学,怎么可能没有一个校长是很有思想的呢我认识的很多大学校长真的是很有思想的,比我更有思想.

蒋保信:但是也确实难有作为吧李培根:说到校长的作为,要看从什么意义上来讲了.
即便在现在的条件下,很多大学都是有很大进步的,这一点要承认,不能否认我们在教育上的成绩.
中国大学的研究水准,这些年上升得很快.
我们在研究领域里的进步,还受到了世界高等教育界的关注.
举个例子,以前在国际上《自然》、《科学》以及其它一些顶尖杂志上,发表文章的中国作者很少,但现在中国作者逐渐多起来了,我们学校现在每年都有.
所以,在这一方面,中国的大学有很大进步,可以说我们有一些大学校长也都是很努力的,并且是有所作为的.

但是,从大学深层次的制度变革来说,这就很难了,有时候也不是校长们所能够决定的.
有些东西的变化,其实是需要其它层面同时改变的.
对于这类问题,大学校长的作用当然就很小了.
蒋保信:照您这么说,大学校长和教育部都无法对大学做出深层次的改革,要想中国教育有个根本性的改变,还得回到您上面所说的,要从国家层面来改变.
但是,谁能主导这个国家层面的改变呢又怎样从国家层面来改变中国的教育呢李培根:我们也不能急,要有耐性.
有些东西的改革,欲速则不达.
从国家层面的、深层次的教育改革显然还得靠共产党主导.
希望并相信未来深化的改革会逐渐触及到教育领域的深层次问题.
特别感谢华中科技大学王炯华教授对本采访所提供的帮助.
如果没有王教授的引荐,很可能就不会有这个采访.

(摘自《共识网》)唐元鹏:那些不撒谎的历史老师历史老师和历史课是中国人了解历史最重要途径之一.
如果历史老师把握不住,这个民族就不可能有正确的历史认知与史观.
"什么是历史"这是扬州中学历史特级教师王雄在高一第一堂历史课上写下的问题.
王雄给学生们提出的问题,也许正是所有历史老师应该给学生们解释清楚的问题.
但对于很多历史老师来说,他们更关心的,不是什么是历史,而是学生们的成绩,特别是高考,历史作为文科综合科里一小块残留着.

这是很重要的存在,有了它,历史课才能存在,历史教师才能存在.
在我们的网络微调查中,许多人热情地回忆着他们的历史老师,以及历史课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但他们或许没有料到,在更广阔的层面,历史老师和历史课是中国人了解历史最重要途径之一.
如果历史老师把握不住,这个民族就不可能有正确的历史认知与史观.

在中国的中小学校里,历史大部分时候不受人待见,就如袁腾飞所言:"历史是副科,在学校是姥姥不疼舅舅不爱.
""历史学科是平时没人搭理,高考跟你要分.
"某种程度上高考是历史课存在的基础,因为要高考,所以历史课才有存在的价值.
有的地方因为中考不考历史,初中就不开历史课,理由是没经费没师资.
打开号称全国文章总量、访问量最大的历史教学网站"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直接冲入眼帘的不是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如何吸引学生喜欢历史课的文章,而是各地高考模拟试卷.
在这样一个专业网站上,高考依然是最强悍的理由.

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中有这样的文字:"通过历史教学,使学生能初步运用唯物史观对社会历史进行观察与思考……;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教育……具有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和改革开放、振兴中华的使命感……"这个目标具有明确的意识形态指向,"唯物史观"、"社会主义"、"国际竞争意识",这说明历史教育仍作为意识形态的一部分存在,而且犹在培养公民意识和人文素养之上.
而翻开近百年前的民国历史课本——高等小学"共和国教科书新历史",它的编辑要旨是这样说的:"在使儿童知国家文化之悠久,民族之繁夥.
以养成尊重国粹,亲和各族之观念,植中华民国国民之基.
"2006年呼喊多时的历史教材改革,在上海打开了一个小口子.
这套高中历史教材出现了瞩目的变化,淡化毛泽东、抗日、起义、革命等内容,更多谈及中华文明、中国文化.
一年后,这版教材被紧急叫停,李文海、沙健孙、张海鹏等7位北京历史学家对这本教材提出批评意见,结论认为:"编撰者思想混乱,使该教科书既脱离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也脱离中国史学发展的实际,'淡化意识形态'、'非意识形态化'的表现比比皆是.
"樊树志:我一生都无法追上的历史老师1957年考入复旦大学历史系的樊树志,列出的老师清单羡煞旁人——周谷城、陈守实、周予同、谭其骧.
若是一个个请出来坐坐,就是一幅"民国范儿".
忆起学生时代的历史老师,明史大家樊树志如数家珍:"我很幸运,能成为大师们的弟子,现在的学生没有这样的福气了.
"在他的职业生涯中,周谷城、陈守实、周予同、谭其骧等史学大家立在前面,成为他一生追寻的目标.

周谷城——仪表永远庄重让樊树志印象最深的老师当属名气最大的周谷城:"他一个人完成《世界通史》与《中国通史》,在中国历史学界既能写世界通史,又能写中国通史的人,就他一个.
"身为民主党派的领导人,周谷城与毛泽东关系密切,两人曾于湖南农民运动讲习所共事,随即建立了私交.
在樊树志的印象中,这位当年名声盛隆的周教授上课从不讲究技巧,在那个没有教材没有课本的年代,他仅靠着一纸讲稿挥洒自如.
"一堂课45分钟,他先念35分钟的讲稿,我们跟着做笔记,剩下10分钟他就开始聊自己经历中有意思的事情.
"那些与毛泽东之间的交往故事.

如今同样身为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的樊树志,在课堂上常年保持注重仪表的习惯,"能穿西装就穿西装,天气热的时候就短袖衬衫,但一定要配领带",如此严谨的态度正是师承自周谷城.
上世纪50年代全国人民生活水平普遍偏低,一身布料中山装几乎可算最高配置,但周谷城始终不改西装革履的习惯,对他而言,庄重的仪表意味着对课堂和人生的毫不含糊.

周予同——能抄一面漂亮的黑板书在没有教材的课堂上,另一位老师周予同选择了比念讲稿更吃力的方式——写板书,一列列的竖写繁体字漂亮而整洁.
书香在充满韵味的书写中悠然而至,同学们一边陶醉地欣赏,一边忙不迭地抄写,甚至暗自庆幸老师有写板书的习惯,因为他那带温州口音的普通话,常让人误把"班固"听成"苞谷"……多年后当樊树志也开始在黑板上书写时,"才知道写板书有多累".
老一辈教授的魅力如老酒般徐徐散发,看似书呆子的周老师不仅有趣,还深知调节气氛的法门,总是在学生们奋力抄写板书的空隙,看似随意地聊聊文坛逸事,轻易撩起小年轻的热情.
"解放前,周老师在著名的开明书店担任编辑,叶圣陶、郑振铎这些文化名人都是他的同事.
"陈守实——讽刺同辈学者毫不留情要说直接影响到樊树志人生走向的,莫过于清华国学研究院出身的陈守实老师.
师承自梁启超与陈寅恪的陈守实,深受梁启超的史观影响,研史过程中始终坚持要有自己的见解,总在课堂上拿出许多和学术界流行观点截然不同的新史观.

"当时流行说中国古代农村土地是国有的,但他坚决反对这种说法,认为自秦汉以来中国农村土地都是私有的.
"陈老师肚子里有货,惯持一股子知识分子式的高傲,当着学生的面讽刺同辈学者简直就是不可或缺的常事.

也是这样一位老师,在看过樊树志论述明清漕运的本科论文后,晚上突然出现在男生宿舍:"哪一位是樊树志你的论文写得很好嘛!
"这对樊树志产生的激励作用无可言喻,不久这篇论文发表在上海的学术期刊上,这对本科生而言是莫大的荣誉.
"后来我留校任教,专职从事明清史的研究,一步一步,都离不开陈老师的影响.
"一群遵持传统文化态度与习惯的老师早已离世,樊树志对师生差距有着难以弥合的羞愧:"留洋回来的精通外文,留在本土的精通国学.
"也是一种对同辈人成长于艰难环境的怜惜:"我1957年进复旦,遇上反右运动,大跃进,知识青年上山下乡;1964年以后搞四清运动,又把老师学生弄到农村去,直到文化大革命,完全停课.
80年代我们就使劲儿补,但终究还是赶不上.
这一代的佼佼者几乎都是拼命拼出来的.
"樊树志想起自己那位少年成名的谭其骧老师,能穷毕生心血著就《中国历史地图集》,完全因为这是毛主席布置的任务,中央高度重视,所以能保证研究过程不受政治运动的干扰,但"其他人没有这个条件,说不定哪天就被下放到农村去了".

樊树志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明清史专家,代表作:《晚明史》、《大明王朝的最后十七年》.
傅国涌:教育不应只追求成功"不追求成功,而追求成全人"的教育,是傅国涌心中的理想教育,他希望"教与学都充满开放性、不确定性、愉悦性,学生、老师相互成全,各自找到人生自我实现的方式".
对于傅国涌来说,"历史"早已是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日常简单的慢生活中,他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读史料,思考中国百年来的命运沉浮,"我就活在历史当中,也以历史为业".

不太为公众所知的是,这位当下中国颇具影响力的民间历史学者,在早年亦曾有过短暂的乡村中学教师的经历.
1987年9月到1989年1月,20岁出头的傅国涌在浙江温州任教,担任语文和历史老师.
这段经历让傅国涌有机会深切感受到20年来中学历史教育的"变"与"不变"——形式上变化很大,课本华丽了,教学更花里胡哨了,但本质上,仍然是按照政治标准而不是教育本身来进行的.

彼时,在傅国涌的历史课堂上,虽然仍是按照教材的脉络,但并没有照本宣科.
注重史料的他,以讲史实为主,将大篇幅的讲述放在了时代背景、社会环境上,以更宽的人文视野引导学生去探寻历史的真相.
多年以后,当傅国涌再次与当年的学生聚首时,对于当年的授课,不少学生都直言"受益匪浅".

在傅国涌的印象中,那时的学生还很淳朴,不急功近利,有着对知识纯粹的渴望.
到了今天,整个时代已经变得非常功利,许多人读书精于算计,义无反顾地奔着实用的东西去,有着明显的功利性,人成了考试的机器,而历史并不能带来直接的利益.
"在重应用、重技术的时代潮流中,历史是一门边缘化的学科,包括历史在内的整个人文学科都不被关注和重视,这是教育制度设计和整个社会环境导致的.
"近年来,傅国涌不时会到一些中学讲学交流,在与各地学生的接触中,他发现,一方面,有些学生对历史的了解比他想象的要深入很多;另一方面,有的学生所提的问题会让他啼笑皆非,"他们问的只是后面的部分,却并不知道前提是什么".

"总体而言,现在仍然是人文匮乏的时代,在我们这个有着很深的历史传统的国家中,现在的人们不了解历史,大部分资讯来自零碎的片段的大众媒体,比如讲求娱乐化的电视,它是要好玩的有趣的,这就与准确、客观、完整相背离.
大部分人还没有形成建立在历史事实上的健全价值观.
"在傅国涌看来,在随波逐流中,只有极少数人能跳出来,远离封闭的精神状态.

在中国,成功成了一种毒药,它被功利地定义成了"做大官发大财",而教育有它本身的逻辑和规律,只有回到教育自身,从它自身出发,而不是从它以外的"成功"出发,教育才真正实现了"教化育人"的作用.

说到"读书过程中无意的副产品",傅国涌自己就经历过不少.
在长期读史料的过程中,傅国涌无意中接触了很多人对过去中小学的回忆,他由此汇编了后来引起教育界和新闻界关注的《过去的中学》、《过去的小学》.
这两本反映晚清到民国50年间中小学教育的著作,通过整理大量回忆录,借由几十位过去的校长、老师、学生之口,其中不乏胡适、赵元任、钱穆等名家大师,打捞过去鲜活的中小学记忆,进一步体认那个时代的中小学教育.

"那个时代的教育也有它的问题和缺点,但它最大的特点是始终围绕着人的教育,而不是工具的教育,它是以人的健全为目标的.
它是成全人的教育,而不是成功的教育.
这种人的教育,是那个时代的教育呈现出来的最有生命力的一个侧面.
"这种"不追求成功,而追求成全人"的教育,是傅国涌心中的理想教育,他希望"教与学都充满开放性、不确定性、愉悦性,学生、老师相互成全,各自找到人生自我实现的方式".

傅国涌历史学者,曾任中学历史教师,代表作:《金庸传》、《1949:中国知识分子的私人记录》.
袁腾飞:如何让学生对历史感兴趣他做到了"中学历史教材最大的不足,在于它的语言成人化,只讲概念不讲故事,味同嚼蜡.
"成名后的袁腾飞从来坚决否认自己是公共知识分子,他给自己定位为一名普通的中学历史老师.
对于"史上最牛中学历史教师"的称号,他总表示"愧不敢当","北京2500个中学历史教师,很多很优秀".

在他眼里:"优秀的历史老师必定能够启发学习兴趣,通过他的历史课会让学生对这门课产生浓厚的兴趣,下课之后愿意去翻翻教材以外的历史书籍,并对历史现象有自己的思考.
""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历史课袁腾飞生于1972年,在中学连个组长都没当过.
大学毕业时,他特别犹豫要不要当历史老师,"当时教师的待遇很低,家有隔夜粮,不当孩子王".
同时他又烦考据,不想加入传统的史学圈.
于是,他在据说是重点学校的首都师范大学附中教了15年,后调入北京海淀进修学校.

袁腾飞碰上了读书无用论最猖獗的时候,那时人们认为会外语、会电脑、会开车,这就属于人才.
"何况历史是副科,在学校是姥姥不疼舅舅不爱.
"如果他按部就班地讲课,一定会乱堂,最终,那些冷落他的学生给了他启迪.
一次,课堂上他讲到林则徐虎门销烟,他说在海边挖池子,海水引进来,投进石灰和鸦片搅拌,起化学反应后,残渣排进大海,学生们在下边大喊:"老师,林则徐不环保.
"此后"林则徐不环保"也成了他的包袱.

从此,他开始了这种嬉笑怒骂的风格,学生们也确实喜欢.
上历史课前昏昏欲睡的学生会精神奕奕,聆听这位八字腿、黑眼镜老师的课,一些理科生和老师也经常旁听.
袁腾飞成了首都师范大学附中最受欢迎的教师之一,不仅是海淀区历史学科的带头人,也为高考命题,编写教材.
首都师范大学附中的校长石彦伦曾撰文研究袁腾飞的教学方法,"讲得生动、丰富、灵活,效果理想".

有一部分人认为袁腾飞哗众取宠.
不过支持他的人也不少,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鸣曾表示:"说他思想混乱根本就是不存在的问题,教育不可能给学生建立一个'花园',必须告诉学生,这里有花有草,还有刺.
"作为一名中学历史老师,如何让学生对历史感兴趣是很重要的,而袁腾飞做到了这一点.

"你站在什么阶级的立场上说话呢"20岁的时候,袁腾飞曾经问过一位大学老师:"马克思主义五种社会形态,太平天国属于哪种"老师说:"属于封建政权.
"袁腾飞说:"太平天国是封建政权,清朝也是封建政权,俩封建政权,为什么太平天国就是正义的,清朝就是落后的"老师斜斜瞥了袁腾飞一眼,问:"你站在什么阶级的立场上说话呢"他后来幸运地遇到了首都师范大学教授于友西.
于友西在袁腾飞彷徨失落时,一直鼓励他发挥个人特长并支持他创新.
袁腾飞告诉《新周刊》记者:"没有这位恩师的点拨,就没有我的今天.
"2007年起,袁腾飞被调入北京海淀教师进修学校任历史学科研究员.
他观察发现,近二十年来中学历史老师的地位没有丝毫提高.
他说:"不但无法跟数理化外语相比,甚至就连音体美也比不了.
音体美没有考试压力还能指导学生竞赛获奖,为学校赢得各种荣誉.
这一点历史学科根本无法做到.
历史学科是平时没人搭理,高考跟你要分.
""正史很好看,很有趣,很逗,但教科书不好看.
中学历史教材最大的不足在于它语言的成人化,只讲概念不讲故事,味同嚼蜡.
"曾断言"历史教科书可以烧了"的袁腾飞已经好些年没登上学校的历史教坛了.
前几年他在《百家讲坛》讲得兴致勃勃,近日则忙着录制《腾飞五千年》.
非正式的教学舞台上,他不用再关心应试技巧,而是纯粹按自己的兴趣讲故事.

袁腾飞北京海淀教师进修学校高级教师,海淀区历史学科带头人,以幽默犀利的语言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被网友奉为"史上最牛中学历史老师".
李远江:让历史变得有温度、可触碰他开始尝试更多的历史教学和传播方式;因为相信"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历史的书写者",他发动更多的人一起来打捞民间历史记忆,从精英史观跳脱到公民史观.
从中学历史老师到历史杂志的编辑记者,再到民间历史公益记录的推动者,李远江的人生轨迹一直与"历史"同行.
他说自己所做的事情很简单,就是尽可能地还原历史;他也坦言这样的工作任重道远,"停不下来,需要更多人的参与".
在"对未来一代人的争夺"中,他开始尝试更多的历史教学和传播方式;因为相信"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历史的书写者",他发动更多的人一起来打捞民间历史记忆,从精英史观跳脱到公民史观.

一切只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也应该成为自己历史的主人.
对未来一代人的争夺李远江笑言自己在学校里是"属于校长不太喜欢的那一类老师".
他敢于多说话,总是试图让学生触摸历史真相.
本来,在整个人文学科中,以实证为基础的历史学科最具科学逻辑和科学方法,但表达国家意志的教科书仅仅只是一家之言.
作为一位历史老师,李远江说自己所要做的,就是"换一个角度,从普通人的立场,给学生更多不一样的东西".

这时,李远江担心的问题随之而来——当把非教材需求的观念教给学生时,他们会不会产生一些困扰,会不会引起更多的困惑和反弹这样的疑惑最终被来自扬州中学的历史老师王雄解答了.
在王雄的课堂上,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对于同一历史事件,既有基于马克思唯物史观的一套表述,也会看到被精选出来的其他立场的历史论述,这时矛盾和冲突就会出现,而学生反而更感兴趣了,他们会想知道为什么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件事会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观点.

提供更多的历史细节,让学生进入到具体的历史情境中,进而产生脑力的激荡和价值观的碰撞,最终使学生的人格趋于健全和理智.
在这一套教学思路之下,不少学生都愿意主动参与到这种思维的挑战中来.

曾有四个其他老师眼中的"差学生"的历史读书笔记让李远江印象深刻,"并没有强迫,这些孩子在历史领域找到了自我实现的机会".
李远江对这种注重学术性和多元性的教学方式很是推崇,他发现,大多数学生最终既不糊涂,也不是某些人想象中的那种"反动",而是变得更冷静了,他们清醒地知道,历史教材是基于某一政党的利益或视角来看问题,这只是它自己的一种表达.
这种冷静所带来的直接结果是,在高考时,学生已经知道将要回答的是什么,"就像面试一样,他们不会再困扰纠结了".

即便如此,仍有一些"唯成绩至上"的学生,在功利考量和学习压力之下,并不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去了解多元的东西,觉得把"高考需要的"学到就行了.
"你喂我一口饭就行了,为什么要给我吃一桌菜呢"李远江清醒地意识到,在教育观念碰撞最厉害的中学阶段,让刚刚开始形成历史观的青年有机会碰触真实的历史,让他们成为未来的公民,而不是被另一种力量塑造成"螺丝钉",这样的任务相当艰巨,他说,这是未来的主战场,"我称之为'对未来一代人的争夺'".

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历史的书写者当很多人还纠结于教材问题时,李远江已经意识到,如果按照王雄老师的这一套教学方式,教材本身就会退位,它只是一种参考,不再统辖一切,老师可以把更多元的视角引进来,"所以人是核心的,如果老师没有变的话,换什么样的教材也没用".

根据李远江的多年观察,在中国只有不到两成的历史老师把历史教学当成事业,"他们有一定的教育理想,希望给孩子们提供一种受益终生的教育模式".
有鉴于此,近两年来,李远江的一大工作重心就是——把这部分有理想但又对现实不满的老师找出来,让他们先动起来,做好领头兵.

为此,李远江和他所服务的北京彩虹公益基金会,开始面向全国的中学历史教师做拓展性的公益培训,让他们跟历史学界最领先的一些学者面对面地交流学习,接触学术前沿.
去年夏天,共有来自北京、广东、广西、贵州、江西、浙江、山西等全国各地的近300名历史老师在北京参加了这样的培训.
"当他们的视野被打开的时候,就能把这些新观念新方法带到课堂中去,进而影响学生,最怕的是老师本身视野很狭小,还认为自己做的是正确的事情.
"李远江和他的团队计划,在未来5年内培训一万名中学历史老师.

更早之前,李远江就已经开始了这种以切身行动介入社会开展历史教育的实践.
2011年,李远江发起组织了"全国中学生历史写作大赛",号召和鼓励普通中学生书写身边的历史.
与以往见到的精英史观不同,在这场"中学生写史"运动中,人们看到的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王侯将相、精英人物的宏大叙事,而是在历史长河中快要被淹没、被牺牲、被遗忘的芸芸众生的鲜活记忆.

这场上万人参与进来的"中学生写史"运动,延续至今,涌现了一大批优秀作品.
山东师大附中雷宗兴同学通过调查发现外高祖父并非"汉奸",而是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农学家,卸下了整个家族背负了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包袱,"文革"后星散的家族重新走向融合.

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左馨兰同学追寻外婆在战争年代的漂泊史,用细节还原了抗战全面爆发后十二年的民间历史.
厦门二中郭悯娜引导我们聚焦一个乡村五保户的悲惨命运,引发了社会对农村社保的思考与关注……"这让历史的记忆变得有温度、可触碰,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历史的书写者.
"李远江的努力得到了认可,2013年年初,在由《社会创业家》杂志主办的"首届社创之星评选活动"中,他被推荐为2012年度候选人之一.
评委的推荐语是:"李远江的全国中学生历史写作大赛能够引导学生从自我认知的需要出发,按照历史研究的方法去调查研究身边的历史……这正是现代公民社会构建的伦理基础.
"在喝彩声之外,也出现了批评的声音:"这样做会不会制造很多上街的愤青"李远江的回答坚定而直接——不会.
他相信,一个真正懂得历史,学好了历史的人,一定可以多角度换位思考问题,在面对突发状况时,会尽可能去稳定局面,而不是诉诸暴力,这就是历史认知对人的行为方式某种可以预见的改变.
(文/郭小为)历史老师和历史课是中国人了解历史最重要途径之一.
如果历史老师把握不住,这个民族就不可能有正确的历史认知与史观.

"什么是历史"这是扬州中学历史特级教师王雄在高一第一堂历史课上写下的问题.
王雄给学生们提出的问题,也许正是所有历史老师应该给学生们解释清楚的问题.
但对于很多历史老师来说,他们更关心的,不是什么是历史,而是学生们的成绩,特别是高考,历史作为文科综合科里一小块残留着.

这是很重要的存在,有了它,历史课才能存在,历史教师才能存在.
在我们的网络微调查中,许多人热情地回忆着他们的历史老师,以及历史课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但他们或许没有料到,在更广阔的层面,历史老师和历史课是中国人了解历史最重要途径之一.
如果历史老师把握不住,这个民族就不可能有正确的历史认知与史观.

在中国的中小学校里,历史大部分时候不受人待见,就如袁腾飞所言:"历史是副科,在学校是姥姥不疼舅舅不爱.
""历史学科是平时没人搭理,高考跟你要分.
"某种程度上高考是历史课存在的基础,因为要高考,所以历史课才有存在的价值.
有的地方因为中考不考历史,初中就不开历史课,理由是没经费没师资.
打开号称全国文章总量、访问量最大的历史教学网站"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直接冲入眼帘的不是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如何吸引学生喜欢历史课的文章,而是各地高考模拟试卷.
在这样一个专业网站上,高考依然是最强悍的理由.

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中有这样的文字:"通过历史教学,使学生能初步运用唯物史观对社会历史进行观察与思考……;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教育……具有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和改革开放、振兴中华的使命感……"这个目标具有明确的意识形态指向,"唯物史观"、"社会主义"、"国际竞争意识",这说明历史教育仍作为意识形态的一部分存在,而且犹在培养公民意识和人文素养之上.
而翻开近百年前的民国历史课本——高等小学"共和国教科书新历史",它的编辑要旨是这样说的:"在使儿童知国家文化之悠久,民族之繁夥.
以养成尊重国粹,亲和各族之观念,植中华民国国民之基.
"2006年呼喊多时的历史教材改革,在上海打开了一个小口子.
这套高中历史教材出现了瞩目的变化,淡化毛泽东、抗日、起义、革命等内容,更多谈及中华文明、中国文化.
一年后,这版教材被紧急叫停,李文海、沙健孙、张海鹏等7位北京历史学家对这本教材提出批评意见,结论认为:"编撰者思想混乱,使该教科书既脱离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也脱离中国史学发展的实际,'淡化意识形态'、'非意识形态化'的表现比比皆是.
"李远江《东方历史评论》高级编辑,全国中学生历史写作大赛总策划,曾任两年中学历史教师.
(摘自《新周刊》第417期)大学新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核心概念与基本问题摘要: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新增大量高学历、年轻化的新教师成为高校教师队伍发展的一个基本特征.
新教师阶段是认知教师职业内涵、发展教学专业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发展得如何,对其今后职业持久性、教学有效性和工作满意度产生长远影响.
以自我反思实践为基础,以学科教学知识为核心内容,以校本培训为主线,分阶段系统设计培训活动,是促进新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师职业观念、养成良好教学习惯、初步发展教学能力、迅速胜任教学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众化,大学新教师,教学能力,学科教学知识,专业发展新教师初到岗位,一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现实冲击"(realityshock),如角色冲突、人际关系、工作任务、现实落差等困境;另一方面新教师阶段的专业发展会深刻影响其后期发展品质[1].
因此,世界各国特别是高等教育发达的国家非常重视新教师的入职培训.
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新教师群体规模巨大,而已有新教师入职教育模式又不能完全适应当前高教发展之需.
因此,如何深入研究和开展更为积极有效的新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模式,使新教师具备先进的教学理念而科学施教,就成为当前我国高校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任务.

一、问题提出:研究新教师的教学能力发展之重要性(一)作为主力军的高学历化、年轻化的新教师群体急需快速提升教学能力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每年高校都新增大量专任教师.
1997-2006年间,我国高校教师队伍呈现以下特征[2]:①普通高校教师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化,35岁以下青年教师已成为当前我国高校教师队伍的主力军.
十年间35岁(含)以下的教师年均占比48.
78%,最高达52.
71%;②研究生学历层次的教师数量稳步增长,整体提升了教师队伍的学科专业素质.
十年间我国专科及以下和本科这个两个学历层次的专任教师年均占比持续降低,分别从5.
39%、66.
37%降到2.
73%、57.
64%,而研究生学历层次的专任教师稳步增长,数量由114206人增加到426428人,占比从28.
24%升至39.
63%,增长11.
39%,其中博士学历专任教师数量由15500人增加到108605人,占比从3.
83%升至10.
09%,增长6.
26%;③教师队伍仍处于持续年轻化和高学历化的过程当中.
自1999年我国加快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以来,1999-2006年间,年度新增教师数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平均为13.
84%.
又据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07-2012年间我国普通高校年均新进专任教师6.
07万,其中除了少数新兴或紧缺学科专业外,大部分新进专任教师有研究生学历.
高学历新任教师的加入,一方面大大改善了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提高了队伍的整体学科专业素质,但另一方面,由于新任教师大都欠缺教学经验,他们进入高校必然要面对如何胜任教学的问题.
因此,如何迅速提高新任教师的教学能力就成为我国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内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二)从教前几年是大学教师教学专业及教学能力发展的关键期教师职业生涯及专业发展理论认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阶段性、动态发展过程,其职业生涯头几年是决定其一生专业素质发展的关键期,对职业持久性、教学有效性和工作满意度产生长期的启迪和影响.
因此,尽管不同学者对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划分不尽相同,但都将教师刚踏上教学岗位的这段时期单独划分出来,以显示其重要性和特殊性.
国外如富勒(F.
Fuller,1969)将这一阶段称为"早期生存关注阶段"(earlyconcernsaboutsurvival),凯兹(Katz,1972)和伯顿(Burden,1979)称之为"求生存阶段"(survival),费斯勒(Fessler,1984)称为"引导阶段"(induction),伯林纳(Berliner,1988)称为"新教师阶段"(novice),司德菲(Steffy,1989)称为"预备生涯阶段"(anticipatorycareerstage)等;国内如刘捷(2006)称为"上岗适应"阶段,罗晓杰(2006)称为"适应、探索阶段",罗琴和廖诗艳(2002)、傅树京(2003)、钟祖荣(2012)称为"适应期"等.
其主要原因在于:其一,这是影响他们认知教师职业内涵、形成教师职业理想的关键时期,决定着他们是否会在教学领域内继续工作下去、是否会终身从教;其二,这也是决定他们如何从教、养成或形成什么样的教学习惯、成为什么样的教师的关键时期,教师职业独特的教学专长往往就是在此阶段奠定基础的.
同时,新教师阶段也是高校教师逐渐完成学术职业社会化并熟悉学术工作,逐步转换社会角色并确立工作发展方向,渐次融入院校团队并建立稳定心理契约的关键期.
长期从事美国大学师资培训的博伊斯(Boice)认为,大学教师职业生涯的最初几年奠定了其后续职业发展的基调,再往后,成功或失败的长期模式便以极快的速度形成[3].
密西根大学教授麦凯奇(W.
J.
McKeachie)也认为"教学最开始的几个月和几年是相当重要的.
在这一时期积累的经验可能会使一位有前途的教师的教育生涯从此夭折,也可能为其在教学上继续成长和发展铺平道路"[4].
据不完全统计,在英国大约有30%-50%的教师会在从教5年内离开教师队伍,新教师的流失率为老教师的5倍之多[5].
在美国,约有30%的初任教师在1-2年内离开了教学岗位,10%-20%的人在5年后离开教学岗位;综合起来,大约50%的初任教师在7年之内离开了教学岗位[6].

(三)当前培养培训做法尚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大学新教师教学专业发展的需要历史地考察来看,国内促进大学新教师教学专业成长与发展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从个人层面看,主要是建基于教研室制度上的新教师助教制度和教学研讨制度.
然而,为应对规模扩张所造成的师资不足,多数高校的新教师入校即上岗,助教职位逐渐由学生替代;在科研导向的评价体制下,教研室制度由学科部或研究所制度取代,博士新教师入校即认定为讲师,两年后凭科研成果立升副教授[7].
由此,以往助教制度中的老教师对年轻教师的"传帮带"过程和教研室负责组织的以课程为基础的教学研讨制度逐渐被弱化或取消.
二是从组织层面看,目前针对大学新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主要包括由省部级师资培训中心组织的岗前培训和由各高校自己组织的针对新教师的入职培训.
岗前培训是建立在获取教师资格和专业技术职务晋升的"先培训,后上岗"就业制度的基础之上,主要开设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规和职业道德4门课程,目的是使广大新教师初步掌握高校教育教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树立高校教师职业意识和依法从教的自觉性,缩短新教师职业角色认知和适应进程,但其也存在明显不足,如作为主体的高校和教师对培训的认识不到位,主动性不足,培训内容偏窄,培训过程重理论轻实践,考核方式不全且重结果轻过程,培训时间过短等[1].
新任教师入职培训主要是由高校人事处组织进行.
人事处针对所有新进人员开展以校史校情、教学科研人事等相关校规校纪、优秀教师教学科研示范等专题培训,这有利于新教师迅速熟悉具体工作环境和文化氛围.
但学校组织的这类培训表现出"培训内容偏颇,培训机制不完善,少有职业化的培训教师,结合高校性质和自身特点而开发的个性化培训很少"[2],以及广大教师参与动力不足等特征.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一)新教师新教师(newteacher)也称初任教师(beginningteacher).
根据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新教师是指教师入职后的最初几年,但对于具体是"最初几年"这个问题,不同研究与实践有不同说法.
美国高校对新教师的界定较为普遍的有三种:一是获得学术职位任命后工作时间在7年以内的教师;二是具有终身教职系列的院校内没有获得终身教职的年轻教师;三是刚获得博士学位,进入高校从事学术工作不久的教师.
其中接受第一种定义的较为广泛[8].
学者伯林纳在其"教师教学专长发展阶段理论(developmentalstageofteachingexpertise)"中划定的新教师阶段包括新手教师阶段、熟练新手教师阶段和胜任型教师阶段,他认为,所有教师都是从新手起步的,随着知识和经验的积累,经过约2-3年的时间,新手教师逐渐发展成为熟练新教师,其中大部分熟练新教师经过3-4年的教学实践和继续教育才能成为胜任型教师[9].

在国内,对于新教师的时间划分也有3年之说、5年之说,如刘庆志等[10]认为"转入新教师"(从社会其他行业、职业转入高校)前3年为新教师阶段,"就业新教师"(高校毕业选择到高校从教)前5年为新教师阶段.
根据当前国内高校实际情况,近年来高校新进教师绝大部分是"就业新教师",他们一般都有博士学位,博士入职后即认定为讲师,通常2-3年即可评上副教授;"985工程"高校、"211工程"高校的新进教师一般也能在5年左右的时间内晋升为副教授.

综合以上研究与国内实践情况,笔者将本研究中的大学新教师界定为入职高校后5年左右的教师,但不同教师个体之间的时限会有所区别.
此阶段的教师,由于刚踏入一个完全陌生的新环境,不管是转入新教师还是就业新教师,他们通常是既无实际教学经验,也无专门的师范训练,对于教学活动及环境大都仅局限于学生时代或社会感知的模糊认识与记忆,对所面对的各种事务都处于适应过程当中.
他们一方面积极、热情,另一方面也因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而失落.
因而这一阶段作为教师成长的最初阶段,通常也被称为适应、引导或转变阶段.

(二)教学能力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和专家教师特征研究表明,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特点,但各阶段主要特点均集中于教师教学能力(teachingability)上,这一点在基础教育阶段通常没异议.
但在大学教育领域,教师专业化发展主要形成了"多余论"和"替代论"两种观点[11]:"多余论"认为大学教师根本就不存在专业化问题,因为大学教师通常都是某一学科专业领域的专家和学者,经过严格、规范的学科专业训练,有较高学术造诣,再强调大学教师的专业化问题纯属多余;"替代论"虽然赞同大学教师也有专业化问题,但主张用大学教师的学科专业能力代替教育专业能力,认为大学教师的专业化主要在于提高其学科专业领域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学科专业学术水平与科研能力提高了,其教学能力自然也就提高了.
但这种认识自博耶1990年提出"教学学术"概念、并在美国发展成为一场声势浩大的重建本科教学的学术运动,进而在世界高教领域推广并逐渐走上制度上的道路之后而得以慢慢改变[12].
大学教师的学术研究不仅包括学科专业领域的学术研究,也包括教学领域的学术研究,在观念上认可教学学术并在实践上切实加强研究与实施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如曼吉斯(Menges,1996)指出,"教学和学习的进步与改进取决于教学学术的发展"[13].
换言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是建立在教学学术发展的基础及程度之上,教学能力的提升是大学教师专业化之核心,教学专业的发展是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

那么什么是教学学术其结构如何博耶认为,教学学术是指一种通过教学来传播知识的学术,主要包括:教师有效地呈现学科知识,并根据一定目的把不同领域的知识有条理地组织起来,使学科对学生来说更易接受,更有意义地掌握等[14].
之后,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第八任主席舒尔曼(LeeShulman)对教学学术做了进一步阐述.
他认为,教学学术具体指对教和学的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它拥有"公开、能面对评论和评价、采用一种能够让他人进行建构的形式,并且能够对结果进行反思"[15]等所有学术形式具备的突出特点.
现在一般认为:教学学术就是教师从教和学的实践中提取中心问题(problem),通过使用合适的学科认识论的方法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并将结果应用于实践,对结果进行交流、反思及同行评价[16].
首先,教学学术并不仅仅是"每名教师都有的责任"——追求优秀的教学,而且也是一种情境,在这种情境中教师提出并对如何提高教与学的质量之相关问题进行"系统的探究";其次,教学学术也是一种"过程",这一过程中教师架构并系统地研究与学生学习有关的问题——它发生在什么情况下,看起来如何,如何对它进行深入挖掘等;再次,教学学术还是一种机制,通过它教师的教学专业知识和能力可以得到提高,通过它教学就不仅仅是坐在凳子上的工作(aseat-of-the-pantsoperation)[16].
可见,教学问题的识别和提取是所有教学学术活动及过程的起点,而解决教学问题的过程也就成为大学教师开展或参与教学学术研究的过程.
正如时伟所言,"大学教学具有问题性","在连续生成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了研究者的学术问题谱系",所以,大学教学的问题性"是教学学术活动的起点,是大学教学持续改进的动力所在"[17].
同时,教学学术的内涵还随着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理论、特别是对"教师知识"的深入研究而得到进一步明确和深化.
这将在后文阐述.

综上所述,如果从知识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传播过程来考察,教学学术是指基于教学问题的识别、提取、研究和解决而产生的如何有效地选择、组织、呈现和传递知识的学术.
教学能力是教师认知、理解、掌握和运用教学学术开展教学实践和研究的能力,即识别、提取和解决如何有效开展课程知识的选择与组织(课程与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的呈现与传递(课程与教学实施或课堂教学)、教学效果评价(课程与教学评价)以及对整个知识传递过程的反思、监控和改进等方面的教学问题而形成的实践与研究两方面的综合能力.
基于问题的实践性与研究性是表征教学能力水平的两大指标.

(三)大学新教师的专业发展大学新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是其教学专业的发展,正如英国教育社会学家莱西(C.
Lacey)所说,教师专业发展"是指个人成为教学专业的成员并且在教学中具有越来越成熟的作用这样一个转变过程"[18].
而这样的一个由新手而至专家的转变过程具有鲜明的阶段性特征.
处于不同专业发展阶段的教师,其所具有的教学能力结构及水平不同;反之亦然.
换句话说,教龄相同的教师,可能处于不同的教学专业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教学能力发展水平;不同专业发展阶段的教师群体和个体,需要的外部支持和帮助也不相同.
所以,高校在设计或组织实施教师培养培训活动时,必须依据教师现有教学能力水平确定其所处教学专业发展阶段,然后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设计和提供不同的培训内容和方式,从而构建起以阶段目标的达成推进教学能力可持续发展与提高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使教师教学能力培训效益最大化.
另外,认知心理学理论认为,"教师的教学活动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认知活动,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特定的关于教学的观念和规则"[19],即对教学的"自我认知图式".
这种具有个性特征的教学"自我认知图式"一旦建立,在很大程度上便左右着教师的课堂行为及其自我调节模式,并对后续教学活动的认知过程产生重要影响,进而阻碍或者助推教师教学能力的持续提升.

对于刚毕业、拥有博士学位、无任何职前经验的大学新教师而言,其学科专业能力一般都能达到大学教学的需要与水平,但他们所具有的教育学、心理学、一般教学法和学科教学法等教学学术知识、理论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教学能力,在某种程度上讲几乎还是一片空白.
虽然他们在学生阶段已形成了对"什么是大学教师"和"什么是大学教学"的"自我认知图式",但它还未全面、稳固地建立,尚处于感性认识阶段.
因此,大学是可以引导新教师对这种感性认识进行不断修正和发展的.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大学新教师的专业发展主要甚至全部在于其教学专业的发展,高校要通过发展学校的"教学学术",并依据新教师的教学"自我认知图式"尚未定型这一特征来设计培训内容与方式,帮助新教师自觉树立"教学学术"观念,以促进教学能力的发展与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新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基本问题:目标、内容、特征与途径(一)大学新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基本目标是胜任教学从教师的职业发展特点看,大学新教师共同面临的课题首先就是教学,需要尽快完成从学习者到教育者、从学生到教师这些角色的转换.
在此过程中,其关注的焦点大多集中在教学胜任上,简而言之就是如何解决好"教什么"、"如何教"以及"教的效果如何"等问题,这也是教师作为一个职业应该具有的且区别于其他职业的胜任特征.
"从教师专业化的角度审视,高校教师应该既具有解决'教什么'这一问题的学科专业知识,又具有解决'如何教'这一问题的教育专业知识.
只有把'教什么'和'如何教'的问题都解决的高校教师,才是一个真正合格的教师.
"[20]而根据国内外教师职业生涯发展阶段和教学专长发展阶段理论,入职5年左右所处的新教师阶段恰恰也是教师个体集中关注自身是否胜任教学、由新手教师发展到胜任型教师的阶段.
因此,新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或新教师培养培训的首要任务和基本目标就是胜任教学.
这一观点也得到了国内质性案例研究的证明:高校初任教师首要关注的是"能否胜任教学"上,如课堂组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学生学习效果,以及教学评价等[21].
同时,新教师由新手教师转变为胜任型教师的这样一个成长过程,也是"教师学会教学、不断习得与教师有关的角色期望和规范的社会化过程"[22].
但在这里需强调的是,这虽然只是一个基本目标,却是大学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二)大学新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基本内容是学科教学知识及其应用能力的形成与提升认知心理学中有关"教师知识"的研究表明,做好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以下知识[23]:①学科知识(subjectmatterknowledge);②一般教学法知识,指超越于各学科之上的关于课堂管理和组织的广义的原则和策略;③学科教学知识(PCK),即专门针对具体要教的内容施教的知识;④学生及其发展特点的知识;⑤教育背景知识,包括小组或班级活动状况、社区与地域文化特点等知识;⑥有关教育宗旨、目的、价值与其哲学、历史背景的知识.
其中,①是通常所说的"教什么"的知识,②-⑥是"如何教"的知识,"学科教学知识"是教师知识的核心.
概括说,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是关于教师如何将自己所掌握的学科知识以学生易于理解的形式加工、转化、表达与教授给学生的知识[24].
从静态角度看,它主要包括四部分[25]:①教师关于一门学科教学目的的统领性观念,包括关于学科性质的知识和学生学习哪些重要内容的知识或观念;②关于学生对某一课题理解和误解的知识;③关于课程和教材的知识,它主要指关于教材和其他可用于特定主题教学的各种教学媒体和材料的知识,还包括学科内特定主题如何在横向和纵向上组织和结构的知识;④特定主题教学策略和表征的知识.
从动态角度看,学科教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又是一个不断整合学科知识、教学知识、学生知识、情境知识这四种知识,并逐渐由小到大的动态过程[26].

大学教师要科学有效地开展教学,一方面必须掌握自己所授课程的基础性学科教学知识,并将其运用到教学活动全过程中去;另一方面,还必须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增加和优化自己的学科教学知识.
可见,大学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是一种体现教师专业特性的知识,更是区别教师与学科专家、教学专家的一种独特的教师知识类型,也是构成教学学术和教学能力的知识基础.
正如赫钦斯和舒尔曼所说:"学科教学知识为我们提供了表征教学学术的符号、语言、观念、概念、理论、隐喻、类比,以及一种探究的模式,它们构成了有效教与学的知识基础.
"[27]大学教师创造、构建、展示、推进学科教学知识的过程,就是教师教学学术的生成与发展过程,同时也就成为大学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过程.
所以,笔者认为,学科教学知识及其应用能力的形成与提升就成为大学新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基本内容.

(三)大学新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基本特征是基于自我反思实践的分阶段自我教育博耶在1990年发表的《学术的反思》报告中明确指出,教学学术包含两种不同但却彼此交织、相辅相成的活动——教学实践活动(学术性的教学)与理论生成活动(教学的学术化).
这种关系有三个方面内涵:首先,现代教学实践的开展应建立在已有教学学术成果的基础之上,即开展学术性教学.
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往往仅凭个人实践智慧,并通过大量教学试误缓慢形成个体教学专家知识(teachingexpertise),而现代意义上的教学(学术性教学)是在有意识地学习、借鉴和应用已有教学学术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反思、观察、交流、分析、选择等教学研究过程,有目的地设计、实施、评价和改进教学,从而使得教学学术成为教学活动得以科学有效实施的内在基础,教学活动本身也就成为教师施展教学学术的主阵地;其次,教学学术理论的生成是建立在教学实践活动的基础之上,即开展教学的学术化研究.
"教学理论的生成是建立在对教学实践活动的反思、提升与抽象基础上的,是通过与实践的对话不断发展的.
"[28]它是基于对教学实践问题的识别、提取及解决全过程经验的反思、总结、提炼、抽象而形成的原初性研究成果,并在持续实践、反思、总结、提炼与抽象的螺旋式过程中或在与已有教学学术理论成果持续互动过程中不断整合与修正而逐步系统化、文本化,最后通过同行评议与发表,进入、扩充和完善教学学术知识.
最后,由于与实践情境的紧密对接,使得经由反思与对话而生成的新的教学理论又成为指导新一轮教学实践的知识基础.
在这样的一个不断学习、借鉴、实践、交流、反思、研究的螺旋式循环往复中,教师将学科知识、教学知识、学生知识、情境知识不断整合,由小到大地生成不断完善的学科教学知识,从而不断提高驾驭教学的能力.
可见,借鉴、实践、交流、反思和研究是教学能力形成和持续提升的基本特征.
可见,大学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主要是依靠教师个体的自我反思实践而形成和发展的,因而更多的是属于一种自我教育模式,基于教学实践活动的问题性、基于个体经验反思的实践性构成了这种模式的两个内在特征.

对于大学新教师的教学能力形成与发展来说,这种基于教学实践问题和自我反思实践的特征也体现在新教师由新手教师达至胜任型教师这一过程当中.
研究表明,这一过程通常需要经过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①关注自身阶段.
从学生身份转变成为教师身份,大学教师首先关注的是自己的教学状态与课堂控制,以及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很少考虑还要学习、借鉴和应用本门课程教学已有教学学术理论成果来开展教学.
且由学生而至教师最大的变化就是对教师职业角色的感知迅速由"学生视野中教师"向"教师视野中教师"的转变,两者之间的差别与差距常常会导致大学新教师对"教师"角色的不适应、不自信、不果断,甚至在教学过程中一旦遇到困难就易生挫败感.
因此,帮助大学新教师正确认识教师职业角色特点及职业发展路径,让新教师掌握各种存活技能,顺利度过第一年就非常重要.
②关注教学内容阶段.
这一阶段往往开始于大学新教师的第二或第三轮的教学时间.
他们关注的是课程与教学内容是否全面、科学而丰富,因而往往会花大量时间备课,以便在课堂上顺利呈现教学内容.
他们大都在课堂中能够放松,也开始尝试在课堂教学中纳入一些开放的内容,视野变得相对开阔,但如何从众多相关课程、内容和领域中选择适合学生特点的课堂教学知识则仍然缺乏策略,特别是针对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哪些是学生最易出问题的方面往往还把握不准.
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还尚未认识到将学科知识转换成学生易于理解与接受的学习内容也是一门学问,需要综合学科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等多种知识而开展专门研究,进而形成与不断发展自己关于本门课程教学的学科教学知识,增长自己有关课程与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过程掌控等方面的教学能力.
因此,在这一阶段,如何帮助大学新教师正确认识教学学术特点,并帮助其学习和内化诸如课程设计、教学设计等教学学术知识及其应用能力是他们获得成功的关键.
③关注学生阶段.
这一阶段通常要到新教师的第四或第五轮以上的教学时间才开始.
他们开始在关注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探索通过课上提问与课下师生交流来了解学生对自己课堂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及学习方法,开始关注如何调动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但他们往往苦于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来了解和掌握自己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即不知如何开展科学的学习效果评价.
这同样需要学习借鉴、实践、反思与研究本课程已有的相关教学学术成果.
因此,如何帮助大学新教师获得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师生互动等教学策略,以及如何开展学生学习成绩的形成性评价就成为他们获得成功的重要基础.
这一阶段也是一名大学教师开始形成自己教学风格和教学魅力的开始.
从教师个体成长的实践考察来看,大多数大学新教师都会经历这三个阶段,他们会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学习、反思、实践,再学习、再反思、再实践,由此循环往复而获得经验和逐渐认识并有意识学习借鉴已有教学学术成果.

(四)大学新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基本途径是基于个体自我反思实践的校本培养与培训综合以上研究表明,构成大学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学术发展基础的学科教学知识具有学科知识的相关性、基于经验反思的实践性、个体性和情境性四个特征[24].
这四个特征为我们思考大学教师教学能力形成的内在过程特征奠定了基础,也为有效设计与实施大学教师的教学能力培养培训提供了科学依据.
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加速大学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的生成并获得教学学术上的发展,仅通过与实践分离的学科内容培训和教育学、心理学等一般教学法的培训是不够的,而"通过教学实践并对教学实践进行反思与编码才是更为重要的路径"[28].
为此,克劳斯与斯代德曼(Cross&Steadman)更直接地将这一过程表述为"对教与学的研究行动——既包含传统的教育研究,但更包含情境性的课堂教学研究(contextualclassroomresearch)"[29].
由此,我们可以认为,一方面学科教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构成了教学能力形成与发展的核心内容和基础,同时其持续发展又是建立在大学教师对各自所属的具体学科专业课程教学活动的自我反思实践基础之上;另一方面,大学教师教学专业化和教学能力的发展和提高,不仅要从学科专业化的角度开展学科知识的培训(典型如学历提高培训),也要从传统的教师教学专业发展的角度开展教育学知识培训(典型如我国以获取教师资格证书为基础的岗前培训),但更应把这两种知识基础有机地结合起来,认真研究、设计和组织开展基于学科教学知识形成与发展方面的教学能力培训活动,也即开展基于大学教师学科专业课程教学实践活动的学科课程与教育学科课程有机融合的培训.

正是基于以上的研究与实践成果,基于大学教师自身反思实践、且将具体学科课程与教育学科课程相融合的教学能力培训模式已越来越为教育理论界与实践领域重视的一种促进大学教师教学专业发展的教师培养理论,且被认为是能够取得实际教学效果并使大学教师的教学参与更为主动、专业发展更为积极的一种手段和工具.
顾名思义,自我反思实践必须与大学教师的教学活动相结合才能开展,而校本培训正是基于这种结合点而开发出的培训模式.
具体说,校本培训是建立在教师工作岗位上的一种案例分析式的培训,是由专家、同行们作为培训主体,共同对教学过程进行观摩、分析、改进的研究性学习过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可行性和针对性.
它更加关注教师教学实践所在的具体学校、具体学科、具体课程和课堂,更加关注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发展,更加关注教师的个性和特殊性,使教师培训更具活力和效益[30].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提出,要"引导高等学校建立适合本校特色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积极开展教师培训、教学改革、研究交流、质量评估、咨询服务等各项工作,提高本校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满足教师个性化专业化发展和人才培养特色的需要".

四、结束语引导全国高校普遍建立适合本校特色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对广大新教师和青年教师开展基于教师个体自我反思实践的校本培训,满足高校教师个性化、专业化发展和人才培养特色的需要是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倾向.
2012年10月31日,教育部批准了厦门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等30个"十二五"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31].
同时,在中央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推动下,至2013年底,各高校逐步建立起了自己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各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建立,其目的一是解决以往教师教学培训分散于高校各部门之间的问题,二是探索基于校本化和教师个体实践反思的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培训与发展模式.
综合分析,第一个问题在组织构架的形式上解决了;在第二个问题上,已有部分先行大学做了有益探索,如上海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首都经贸大学等高校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开展了对包括新教师在内的广大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训项目的设计与实践探索.
但仔细考察,不管是从中心的机构建设上还是在具体的新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培训的活动组织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就前者看,一方面存在着组织机构的形式化或虚化现象,如有些高校只是将原来分散于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进行简单的集装,挂牌挂靠形式上统一,实质上依然实行多部门流动作业的管理方式,这就很容易造成无人负责的局面,从而造成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机构虚置或"空转";另一方面机构的建设缺乏顶层设计,"很多高校对于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组织性质定位模糊,而且没有通过调查教师教学的实际需求就设定工作重心、确定专家数量、配置专家队伍"[32],从而易使中心的组织功能乏化而在运行中偏离教师的实际需求.
就后者看,一是已有大学新教师培训模式通常将入职第一年的教师视为新教师,因而仅将第一年、且多是第一学期设定为对新教师开展教学能力的培养培训时间,不利于新教师教学能力的持续而系统的发展;二是已有的培训活动,也多采用报告、讲座等形式,而少有从新教师所属的学科、课程自身的教学实践活动出发,少有基于学科课程教学法方面的教研活动;三是少有建立在深入的大学教学学术研究成果基础上的新教师教学能力培训项目,这也是最核心的问题.
基于以上理论上的探讨和实践上的问题,笔者建议:一是要将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组织建设落到实处,将研究与促进大学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作为其核心定位与服务主业;二是营造浓郁的大学教学学术氛围和激励机制,使大学新教师从一开始就树立起成为教学实践的行动研究者的观念;三是以新手到胜任型教师三个不同发展阶段的大学新教师教学专长发展理论为指导,分阶段系统设计大学新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培养培训活动.

(摘自《中国高教研究》2014年第03期作者/北京工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教务处副处长、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李庆丰)基于战略地图的民办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探析摘要:近年来,随着民办高校的不断发展,需要一支具有愿意持续为民办高校服务的高承诺度、高责任心、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而民办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在规划、招募、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与福利、员工关系等方面存在若干问题.
基于战略地图的视角,制定民办高校的战略地图,有利于解决当前民办高校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所面临的困境.
在此基础上,本文就民办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引入战略地图的意义及途径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民办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应用战略地图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战略地图,民办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一、战略地图的内涵战略地图(StrategyMap)是平衡计分卡的创始人罗伯特·卡普兰和戴维·诺顿在《战略地图——化无形资产为有形成果》一书中首次提出的.
实际上,战略地图是一种图形工具,应用在组织战略实现过程的分解环节之中.
它形象地展示了为确保组织战略得以成功实现而必须完成的各种关键活动及其相互之间的驱动关系.
因此,战略地图亦可被形象地比喻成"蓝图",这幅"蓝图"有助于组织中的各个部门及全体员工了解组织的战略实现过程,同时了解自己的绩效是如何为组织总体战略目标的达成作出贡献的,从而更加清楚地了解自己应当怎样做,才能更有助于组织战略的实现.

战略地图与平衡计分卡之间的关系.
战略地图是平衡计分卡在应用中的产物,是其发展和升华,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王华成教授称战略地图为平衡计分卡的持续之旅.
平衡计分卡用于衡量战略,战略地图用于描述战略,两者结合形成了"描述战略、衡量战略和管理战略"完整且严密的体系.
因此,战略地图是组织战略的形象化、可视化的表达方式,其重要性并不亚于平衡计分卡本身.

二、民办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引入战略地图的意义1、民办高校的发展与取得的成果.
民办高校已经不再是创办之初举步维艰的境况,近年来,民办高校越来越注重自身办学特色,重视其基础设施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并取得了一定成果.
例如,2012年北京城市学院等5所民办高校获得研究生招生资格,是民办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

2、民办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所面临的困境.
其困境主要集中在教师规划、招募、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与福利、员工关系等若干方面.
(1)教师规划困境.
教师规划是指根据民办高校未来的教师需求和供给分析,找出教师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差距或矛盾,从而制定民办高校在未来平衡教师供求关系的各种相关计划.
而当前民办高校由于发展历史较短,可供借鉴的经验和相关数据缺乏,教师的供给与需求情况波动较大,难以预测.
(2)招募困境.
招募困境并非是招不到教师,而是招不到资源优秀的教师.
从学历角度来看,民办高校专职教师的学历普遍都是硕士,而具有博士学历的教师寥寥无几,即民办高校在招聘市场中的竞争力弱于公办院校.
招募困境是与民办高校的社会名声、编制、福利等密切相关的.
(3)培训与开发困境.
民办院校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或培训等方面与公办高校相比机会相对较少,教师培训与开发投入低于公办高校.
一方面,民办高校教师的资源比公办高校教师资源薄弱,更需要接受培训与开发;另一方面,民办高校由于资金限制等原因,能给予教师培训与开发的机会更少,因此形成民办高校教师培训与开发的双重困境.
(4)绩效管理困境.
公办院校普遍有悠久的办学经验,社会知名度和认可程度高,在教师绩效管理方面经验丰富,而民办高校大都是在近年来成立和发展起来的,所积累的经验有限,教师绩效管理也处于不断摸索中,一些民办高校在绩效管理方面过于模仿企业绩效管理模式,并不利于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5)薪酬与福利困境.
民办高校教师的薪酬水平与同层次公办高校相类似,但是福利方面与公办高校存在一定差距,而这也正是很多民办高校在人力资源市场中竞争力低于公办高校的重要原因之一.
(6)员工关系困境.
与公办高校相比,公办高校的教师资源老中青三代分布均匀,而民办高校的教师资源集中分布在青年,缺乏教师关系中的互相传承.
在高校中,工会是组织教师活动,交流教师感情的一个重要部门,而民办高校工会相对成立历史较短,在这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尚有待提高.

3、民办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引入战略地图的意义.
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是组织中最具重要性的资源,民办高校作为教育机构,教师资源的培养更是关系重大.
根据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民办高校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实现横向整合和纵向整合,一方面,民办高校的总体战略需要与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相结合实现纵向整合;另一方面,民办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各个环节需要实现横向整合.
战略地图是描述人力资源战略实现过程之间因果联系的重要工具.

三、民办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引入战略地图的途径1、明确民办高校总体战略和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民办高校的总体战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社会责任,培养大学生,为社会输送人才,其次是盈利目的,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相比,政府的财政支持力度较小,更大程度上依靠自身的盈利维持其日常的运营.
民办高校人力资源战略包括人力资源规划战略、招募战略、培训与开发战略、绩效管理战略、薪酬与福利战略以及员工关系战略.
(1)人力资源规划战略.
民办高校应结合学校发展战略及院系专业发展方向,通过对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进行分析,制定出体现民办高校特色的人力资源工作方案.
(2)招募战略.
民办高校招募战略主要包括高薪战略、培训战略、广泛搜寻战略三种,这三种战略可单独应用,也可以相互结合应用.
(3)培训与开发战略.
民办高校教师培训机会相对较少,且学历层次普遍比公办高校教师要低,因此制定民办高校教师培训与开发战略应首先为教师提供更多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或培训的途径和机会,然后鼓励教师接受在职学历教育并提供政策性支持.
(4)绩效管理战略.
民办高校应建立完整的绩效管理循环、绩效计划、绩效辅导、绩效评价和绩效反馈机制,这四个方面不可偏废,合理选择绩效评价的主体,例如对于教学质量的绩效评价主体应该是学生,而对于教师行政工作的绩效评价主体应该是学院的领导.
(5)薪酬与福利战略.
民办高校应制定绩效奖励计划,即教师的薪酬应在教师本人的职称、工作量、科研的基础上,随着个人、专业、院系绩效的衡量指标发生的变化而变化,福利方面在法定社会保险的基础上,重视为员工服务,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咨询服务、教育援助,包括聘请知名专家学者来学校开讲座以及政策性鼓励员工参加在职学历教育,提供教师儿童看护帮助、饮食服务等.
(6)员工关系战略.
民办高校员工关系战略的重点是民办高校如何通过一系列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和管理实践与自己的教师达成一种对双方都有利的组织内部关系,实现双方之间的经济契约与心理契约的有机结合.
这六大方面的战略并非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2、制定民办高校战略地图民办高校的战略地图包括三个层次:最高层次为民办高校欲实现的总战略目标;中间层次是为实现总目标,民办高校在日常运营中所要达到的目标;第三层次是为达成这些运营结果所需的教师态度和行为(见图1).

图1民办高校的战略地图的战略地图四、民办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引入战略地图的注意事项值得提出的是,战略地图与平衡计分卡结合应用才能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
战略地图是描述人力资源战略实现过程之间因果联系的重要工具,单独使用战略地图可能出现只能界定难以衡量的问题,平衡计分卡是衡量人力资源战略实施效果的工具,单独应用平衡计分卡可能出现衡量对象偏差的问题,因此,战略地图与平衡计分卡结合应用方能实现其效用最大化.

参考文献:[1]罗伯特·卡普兰、戴维·诺顿著,刘俊勇、孙薇译:战略地图——化无形资产为有形成果[M].
广东:经济出版社,2004.
[2]刘昕:人力资源管理[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3]张灵:民办高校首获研究生招生资格[N].
京华时报,2011-10-17.
(摘自《当代经济》2014年第05期作者/同济大学浙江学院丁智萍)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施行探析摘要: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已有多年,但尚未提升到制度层面来建设.
为了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在高校中深入施行本科生导师制,从职责划分、职能选择、指导方式以及实施细则等方面进行了归纳分析,提出了建议,希冀能促进本科生导师制的发展.

关键词:本科生导师制,人才培养,施行导师制是指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以个别指导的方式进行教育的一种制度.
[1]本科生导师制(以下简称"本导制")是源于牛津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20世纪30年代被牛津留学者带入中国,由浙江大学率先开始施行,其后随着战争及政治因素,本导制暂时被迫中断,高校普遍推行辅导员制度.
20世纪90年代,本科教育开始施行学分制与选课制,需要教师参与指导选题、选修工作,本导制重新得以运行.
虽然高校在人才培养上推行本导制已有多年,但尚未提升到制度层面来建设,带有一定的随意性,[2]面临着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讨论,本文研究希冀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一、本导制的职责划分高校本导制是在借鉴国外经验,结合高校实情的基础上施行的,各个高校本导制的职责特点、职能定位以及具体实践方案等方面都有不同,归纳起来总体可以分为两种实践类型:一种是以学术引导为主,典型代表是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以通识教育理念为指引,侧重专业指导、学术引导;另一种是以学业辅导为主,属于辅助性的学生管理体系,在辅导员之外,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许多高校都采取此类型.
而英美大学的导师职责划分则更为细致,主要有咨询导师、教学导师和研究导师三类.
咨询导师主要是依托于住宿学院,为学生提供学业、生活等全方位的指导;教学导师侧重于进行小班化、互动性、启发性的指导,促进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专业能力的发展;研究导师通常以师生双方的兴趣为基础,将学生纳入到科研活动中,在导师的指导下充分利用一流大学优越的研究资源.
[3]参照国外的细化职责,将本科教育按本科生的生长周期来进行培养,从实践对象及周期的角度,本科导师可以细化为四类导师职责:全程本导、低年级本导、高年级本导、英才本导.
[3]全程本导制的导师指导贯穿大学四年,本科生从入学起就接受导师从思想、学业、生活各方面给予的全面指导;低年级本导制主要是为推进和完善学分制而施行的,主要工作是帮助低年级学生选课和选专业;高年级本导制从高年级开始,结合学生的兴趣和导师的研究方向,支持鼓励学生参与课题研究、讲座和研讨会,为专业素质培养打下基础;英才本导制是按照一定的选拔标准,在优秀学生中施行的导师制,并非所有学生都享有导师指导,英才本导制主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及优势进行重点培养,有必要时指导其进行跨专业、跨学科的学习,为以后专业发展进行指导规划.

二、本导制的职能选择现阶段高校并存着两种育人制度,即20世纪90年代重新开始的本导制和已有的辅导员制.
这两种育人制度的并轨,使高校的本导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突现了许多问题,主要是本导制的职能定位不明确,导致与已有的辅导员制度职责相互重叠.
高校辅导员制度(部分学院也设立班主任)的职责主要是为学生的教育管理服务,侧重于事务性工作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具体包括:学生班集体、团支部建设;学生党员发展、教育、考核;评定先进学生、发放各类奖助学金;就业指导教育;学生突发事件处理;学生基本状态控制等等(军队院校由学员队队长、教导员来承担此职能).
学生的学习主要交由授课教师来承担,基本上学生管理和教学工作是两条平行线.
部分高校引入本导制,更大程度上是想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以弥补学生管理和教学工作这两条线之间的脱节.
事实上,学生管理与教学本身就是两种性质不同的工作,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应该依靠本导制在明确的职能指导下教育方式和指导频率的突破.

目前,严格参照导师职责类型施行导师制的高校不多,大部分高校对导师职责没有进行明确的规定,导师也没有具体的操作模式可以现套,很多导师不知道导什么、从哪里导,往往学习、生活、思想一把抓,指导面过于宽泛,导师的专业性、学术性优势没有体现,导师制施行效果不明显.
尤其是施行以学业辅导为主的高校导师制,很多职责偏向了教学辅助性工作,与辅导员的职能出现了重叠或勾连,导致本科生导师和辅导员的合力作用在高校人才培养中未能很好的形成,未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人才培养优势.
因此,本导制在施行过程中要考虑到可操作性,学生并不需要导师为他们提供生活或教学事务上的指导,他们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专业上.
比如:全程本导制施行时,与生活、思想相关的指导可以交给辅导员管理,全程型导师重点突出学业与专业上的指导,避免两种制度职能重叠;低年级本导制涉及新生环境的适应,学生选课和选专业的问题,开展的都是基础教育,低年级导师应该凸现教学职能,以辅导学生打牢基础知识为主;高年级本导制应以专业教育为主,学生的专业指导和专业发展才是导师指导的重点,学生专业课程相关的报告、成绩要交到导师那里,以便导师监督学生的学习进展,吸纳学生参与到专业相关的科学研究工作中,为专业发展奠定基础;英才本导制目前只在设想阶段,这需要咨询导师、教学导师、研究导师的多重配合,涉及到多重专业领域导师的参与,执行难度较大,大部分高校未施行.

三、本导制的指导方式知名大学人才培养的共同特征是周到的导师指导和紧密的师生联系,比如牛津大学通常是一个导师教1~2名学生,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与工程科学专业的规模高于人文学科,但所有学科导师课学生的人数不会超过6人,最普遍的情况是2人.
我国高等教育在几年的大学扩招之后,学生人数成倍增长,许多高校的师生比已经突破1:15,甚至有的高校已达到1:20以上,[4]教师经常要为几十甚至上百名学生上课.
实施本导制的高校要求导师具备过硬的专业研究能力以及很强的沟通引导能力,使得具备导师资格的教师更少了,这种情况下施行一个导师面对面地辅导几个学生不太现实.

大学是大众教育,现阶段师生力量对比失衡已成事实,若高校面对每个学生广泛采取本导制,可能会使本导制流于形式.
目前的本导制只能先进行精英教育,在部分优秀学生中开展,走"先海选再精选"的路子.
刚入学的低年级大学新生不会马上接触专业,起初接触的都是基础课程,导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大类学科中各专业领域特色和课程设置体系,突出主干学科和专业主要课程,提前告知学生所学专业中要涉及到的专业课门类,把各大类学科所要包含的主要专业课程提前介绍给学生,并告诉学生每门专业课开设的目的以及专业课之间存在的联系,提高学生对自己想学专业的认知程度,为二年级选择专业打下基础.
到了二年级,经过一年的基础教育,导师与学生已经建立了初步的了解和沟通关系,导师对学生可以再进行一次选拔,挑选优秀的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个人指导,这样可以确保导师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
导师指导可以采取小型研讨会、座谈会、个别辅导、导师科研等形式开展,指导交流次数与时间可根据学生需求及导师的精力灵活确定.

四、本导制的施行细则大部分高校本导制细则规定了导师的责任和义务,但赋权较少.
为保障本导制的实施,高校应加大导师的权力,在学生专业学习、科学研究的时间调配上,应赋予导师一定的权力;在学生学习态度、成绩考核、专业评价方面应赋予导师绝对的权力.
同时,本导制对学生义务方面的规定太少,使得本导制从制度本身方面有所缺失.
[5]本导制的实施主体是导师和学生,制度缺乏对另一方主体——学生的相关规定,导致学生一味的享受权利却不承担责任、义务.
主体双方的不对等,导致制度执行起来就会失衡,相互反馈和相互监督不能有效履行,本导制的施行效果将会大打折扣.
因此,本导制不能单方面只对导师提出要求,学生也要有执行负担,要求学生在执行意识方面加强自觉性和主动性,只有导师、学生积极互动地双向配合,本导制才能更好的执行发展.

总体来看,现阶段本导制施行的客观环境还不完善,存在着经费不足、导师经验不足、考核机制不健全、激励措施缺乏等问题,这些都有待于本导制在高校人才培养的实践和探索中进一步研究解决.
基金项目:本文系海军工程大学教育科研项目(项目编号:NUE2013229)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1]李凤梅,白皓然.
我国高校本科生导师制指导模式与研究生导师制比较初探[J].
高等农业教育,2009,(7):74-76.
[2]严燕,耿华萍.
论本导制制度的建立[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0(6):144-146.
[3]金津.
精英大学本科生导师制:国际经验与中国个案研究[D].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1:14-29.
[4]楚增勇,欧璇.
从牛津大学的本导制看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2,9(35):33-35.
[5]杨微.
本科生导师制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D].
长春:吉林大学,2012:29-31.
[6]德措毛,李宗仁,赵静,等.
青海大学实施本导制试点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
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6(29):92-98.
[7]TedTapper,DavidPa1freyman.
OxfordandtheDec1ineoftheCol1egiateTradition[M].
London:WoburnPress,2000.
作者简介:何芳(1981-),女,湖北荆门人,海军工程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讲师;嵇斗(1975-),男,江苏连云港人,海军工程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
(湖北武汉430033)(摘自《中国电力教育》2014年第02期作者/海军工程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何芳嵇斗吕井勇)全程产学合作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思考——基于高校教学运行的视角摘要:产学合作培养人才契合力的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运行的设计.
本研究分析了基于全程产学合作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组织形式以及教学质量保证等方面的特殊内涵,并探讨了针对上述内涵的教学运行管理改革.

关键词:全程产学合作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教学运行产学合作研究主要包括产学研合作和产学合作培养人才两个领域:前者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技术需求方(企业)和技术供给方(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相结合、协调发展的过程或者活动;后者的研究对象则主要集中于企业与高校之间合作培养人才的活动.
产学研合作无论在内涵上还是在外延方面都比产学合作人才培养要深要广[1].
目前,我国学者从不同角度出发对产学合作培养人才进行理论研究,总的来说相关研究较多集中在产学合作培养人才的"历史考察"、"重要性"、"问题、障碍及对策"、"组织模式"和"个案的经验介绍"等几方面.

现有文献对产学合作培养人才的理论和实践都已有了比较深入的认识和研究,并从多角度进行了阐述和分析,但是基于高校内部教学运行视角的、可操作的中观探讨相对有限,而且也不够系统.
本文拟选择高校内部教学运行这一中观的、可操作的视角,探讨设计一套相对系统同时又具备适切性、有效性、实效性和适配性的全程产学合作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教学运行机制,努力提高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一、全程产学合作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制度设计全程产学合作培养人才的制度设计是实现产学有效契合、合作培养人才的基本前提.
全程产学合作培养人才的核心是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包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培养方案和计划的制订、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等方面),使参与学生的学习空间得到扩展,理论学习与实践经历有机结合,从而有效地实现参与学生的学习目标.
笔者认为,全程产学合作培养人才的制度设计必须考虑高校人才培养过程各关键环节并与之相对应,至少需要包括培养目标的适切性、课程体系的适应性、教学组织形式的有效性、教学质量保证的实效性以及师资建设与管理机制的适配性等内容.

1.
培养目标的适切性.
高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是理论与有计划、有指导、有检验的实践相结合,也是学校与企业相结合的活动.
它更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岗位适应性,强调所培养的人具备适应社会多种岗位的知识、能力、素养和就业竞争力,也就是生活和生存能力[2].
高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要对接现实,特别是要紧跟地方产业发展,以满足产业转型升级的人才需求和社会需求为导向,要定位在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人力资源的培养上.
而且,应该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因为"特殊技能将很快失去效用;思考、推理和分析能力的作用则会较为持久"[3].

2.
课程体系的适配性.
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课程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培养人才的质量.
课程及其内容的选择要根据学校和专业的培养目标从整体上精心谋划,在人才培养的学科需求、社会需求和学生发展的具体要求上有所侧重.
全程产学合作培养人才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包括高校与企业,两者在人才培养的共通性、对知识的共同追求、对技术创新的共同目的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功能的重叠.
因此,高校在围绕着培养目标进行课程结构设计时,要注意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匹配,注意课程结构以及课程和内容的选择与要求.
全程产学合作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应该瞄准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特点,积极整合共享校企双方的优质教育资源,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对培养过程进行整体设计,对原有的人才培养计划和方案进行优化,制定出符合社会需求与企业需求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特别要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方面要突出技术运用的先进性,构建多元化整合型的课程体系.

3.
教学组织形式的有效性.
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是实现高校教学目标、人才专业知识的关键.
"基于教育学的研究和环境学习的实践证明,工程教育若能在工程实践环境中进行,将更有效;一个恰当的工程教育环境就是工程实践环境.
也就是要将对学生的教育置于一个产品、流程、系统生命周期的开发和使用的环境中"(EdwardF.
Crawley等,2008).
全程产学合作培养人才利用经有效整合的学校和行业、企业优质的教育资源和环境,这是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提供的一个恰当的工程实践平台与环境.
在这一环境内,参与学生的知识、综合素质与能力可以得到最切合市场需求的有效培养,使其拥有更熟练的技能与足够的心智去适应未来的工作.
工程实践环境中的有效教学组织形式主要包括校内模拟仿真训练、企业实践和社会环境培养.
这三种形式可以理解为全程产学合作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有效功能途径[4].

4.
质量保证体系的实效性.
全程产学合作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需特别注意培养过程中质量保证体系的实效性.
为保证实效性,必须明确产学培养人才质量标准,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完善监控工作流程,整理保存质量证据,设计闭合式、螺旋上升式的质量保证体系.
教学质量生成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质量保证体系各部分环环相扣、相互制约、相互依存:有标准才能检测,有反馈才能改进,有完整的质量证据才可运用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只有闭合才能持续改进,只有循环才能螺旋式上升.
为实现既定质量标准,高校应将保证体系各环节的质量管理活动组织起来,将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控制起来,形成明确任务、职责、权限和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质量管理的有机整体,开展有计划有系统实效性强的教学质量保障活动.

二、全程产学合作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教学运行产学有效契合,本质上是学校(教学资源)与环境之间(企业、产业的优质资源)共同建立起来的稳定态或平衡;而平衡是一种动态的统一体,它随学校在环境变化条件下谋求生存的方式而变化[5].
而全程产学合作培养人才的契合力的发挥很大程度又取决于制度设计.
因此,全程产学合作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必须紧扣其制度设计内涵,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运行机制.

1.
产学协同制定适切性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标准.
作为关于教育发展的一种理想性、精神性、持续性和相对稳定性的价值追求,培养什么样的人(即人才培养目标)是教育理念最基本的核心内容.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试行)》提供了应用型教育本科层次人才培养的通用标准,同时规定应用型本科教育专业必须具有明确、可衡量的培养目标.
全程产学合作培养人才要求校企协同制定适切性的专业人才培养培养目标和标准.
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高校一般侧重考虑专业人才服务面向、人才培养定位、办学特色、师资队伍和实践教学条件等因素;而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的主要参与方,合作企业一般侧重从社会对应用型本科人才需求的角度考虑.
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标准时,高校主要依据学校相关专业的教育教学资源和生源状况,侧重考虑本科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完整性、系统性,知识结构、能力水平、素质要求和培养标准实现的可行性等;在参与制定培养标准时,合作企业则侧重从用人单位的角度,相对具体地提出应用型本科人才必须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等.
具体做法是,应用型本科院校要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与产业部门需要,定期召开市场需求论证会议,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调整专业设置,不断更新拓展专业方向,确定招生规模;积极聘请企业和行业主管部门共同参与制订人才培养目标.

2.
产学协同构建适配性的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
课程体系设置主要是指围绕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整体科学地编制教育内容,通过组织对多种学习体验与学习序列的选择,从而引导学生最终获得丰富而有意义的知识积累.
课程体系设置是人才培养过程中一项基本建设活动.
课程体系同时又是一个多元、开放、动态的体系,既应当保持相对稳定,又必须在与社会、区域及产业等保持不断的交流、沟通过程中,实现持续地更新与完善.
构建全程产学合作培养人才的课程体系设置机制的目的在于实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与产业需求有效的衔接.
一方面,合作高校在构建课程体系、确定教学内容时,应当充分吸收来自合作企业具有广阔视野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的意见与建议,更新和完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使其更加适应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需求;用顶层设计的方法来统筹安排和精心选择课程,在有限的课时条件下构建具有一定弹性、结构合理的课程体系.
另一方面,校企共同设置课程体系时,要特别关注"以实践对象为核心的课程体系"的设计及其教学内容的梳理与整合,大力开发综合性的跨学科课程和创新型实践项目,实现产学合作培养人才的教学目标;要以能力渐进提升培养为目标,以实验、实训为主线,注重基本技能、综合设计、企业应用、实践创新等四个层次的培养,重点突出对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培养.
高校的课程建设要与企业、行业相结合,要调查、分析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人才需求,形成能力需求体系,并把这种能力需求体系转化为培养目标体系和课程体系.
课程开发必须有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参与.

3.
产学协同选择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
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关系到人才专业知识的基本架构.
美国耶鲁大学校长莱文就认为:"制约学生创新发展的主要因素应该是教学方法问题,不同的教学方法取得的效果大不一样.
"工程教育、工程实践和工程社会三种环境是工程人才培养所必备的,其中工程实践环境是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的决定性条件.
实践性是工程和工程教育的根本属性,是对学生工程操作技能、工程创造能力、工程师的经济文化意识和职业道德观念的全面培养与检验.
因此,工程创新人才仅仅通过学校课堂教学是培养不出来的,必须优化培养途径,通过产学合作,实行教学、科研、生产实践三结合,造就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本科人才.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学方法的选择,无论是具体到何种方法,都应该具备和体现应用性、能力性、学生主体性、多样性和灵活性特征.
具体到全程产学合作培养人才这一模式,要求高校教师与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密切合作,发挥自身特长,精心选择和编制研究性问题、案例和项目;针对问题、案例和项目的不同,双方共同探讨、决定采用何种教学组织方式和教学方法.
例如,一般而言,专业理论性较强的工程学习内容由高校导师主导,基于问题、案例和项目等工程实践性较强的学习内容则由企业高级技术人员主导,而在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课堂交流、课外指导等过程中则由校企双方导师共同负责[6].

4.
产学协同实施实效的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
全程产学合作培养人才作为一个复杂系统,涉及到企业、高校、教师和学生等诸多方面,其质量是多层面多因素共同参与作用的结果.
全程产学合作培养人才质量保证要素包括标准、评估、责任和文化四个部分.
质量标准是质量保证体系的起点,建立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是质量评估实践的必然需要.
质量标准是一个完整的、庞大的体系,制定全程产学合作培养人才的质量标准时,必须明确培养人才质量的内涵、评价标准和影响因素,而且该质量标准必须符合校情.
质量评估是质量保证体系的有力执行工具,是检验人才培养效果、促进学校教学活动不断向预期目标发展的一种手段.
责任是质量保证体系的有效保证.
责任是维持全程产学合作培养人才质量保证体系的纽带,也是这一体系得以可能存在的前提.
从利益相关方出发,全程产学合作培养人才质量保证体系的责任系统是网状结构的.
高校(或行业企业)对教师(或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和学生、教师(或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对学生的责任监护,属专业问责;社会对高校、行业企业对高校的责任监督,属消费者问责.
作为全程产学合作教育的利益相关者,高校和企业需要依据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共同对培养质量进行评价.
例如,以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学校标准为评价标准,以全程产学合作培养质量是否达到学校标准的要求为判断依据,从不同的视野和角度全面审视和评价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质量.
具体地讲:一是基本教学环节的效果和质量的评价,包括教学计划、课程结构、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实践教学、毕业设计等涉及到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教学活动安排、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内容.
二是对参与全程产学合作教育的大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养进行总体评价.

综上所述,一套灵活开放的教学运行机制是全程产学合作培养人才进一步发展的载体.
而作为全程产学合作培养人才的重要主体之一,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关系到双方能否达到深层的紧密合作以及合作的预期效果.
因此,高校仍应进行专业调整、资源整合、教学运行等制度改革,以实现全程产学合作培养人才的有效运行.

参考文献:[1]李振祥.
中外产学合作教育概念的比较研究[J].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9):50-51.
[2]潘懋元.
略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J].
高等教育研究,2009,(5):35-38.
[3][美]唐纳德·肯尼迪.
学术责任[M].
阎风桥,等译.
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325-326.
[4]周旺.
产学全程结合动因分析及其有效契合的教改政策[J].
职业技术教育,2006,(22):36-39.
[5][美]E·马克·汉森.
教育管理与组织行为[M].
冯大鸣,译.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168.
[6]杨文斌,何汉武,地方工科院校校企联合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探索——基于教学体系及运行的视角[J].
江苏高教,2013,(2).
(摘自《江苏高教》2014年第02期作者/广东工业大学教务处杨文斌)从冲突到和谐:高校师生课堂互动关系的重构——基于米德符号互动论的视角摘要:从米德符号互动论的视角看,高校师生课堂互动既是师生以教学符号为媒介的主体间交往过程,又是师生对教学情境意义进行双向建构的生成过程,还是师生重建自我与整合冲突的协商过程.
当前高校师生课堂互动正面临陷入冲突的现实困境,偏狭性的互动目标、单向度的互动主体、凝固化的互动内容、形式化的互动方式等,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高校师生和谐课堂互动关系的生成.
重构和谐的高校师生课堂互动关系要求实现互动目标从知识占有走向全面提升;互动主体从单向控制走向自主建构;互动内容从封闭预设走向开放生成;互动方式从机械灌输走向心灵对话.

关键词:符号互动论,师生,互动,冲突,和谐所谓高校师生课堂互动是指高校师生在课堂情境中,以教学符号为媒介,进行各种形式、性质和各种程度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社会交往过程.
高校师生课堂互动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互动目标、互动主体、互动内容、互动方式等方面,其中,互动目标是互动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属;互动主体是互动活动的内在动力,互动内容是互动活动的主要媒介,互动方式是互动活动最灵活的链条.
高校师生课堂互动的状况,不仅关系到教学价值的实现,而且还关系到教师和学生生命意义和生活价值的实现.
因此,高校师生课堂互动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研究者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
但大多的研究者往往就事论事,对师生互动的研究缺乏深度的理论支撑.
本文从米德符号互动论的视角,对高校师生课堂互动冲突,以及师生和谐互动关系构建进行系统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课堂互动:高校师生教学符号意义的生成与协商米德(GeorgeHerbertMead)认为,心灵、自我和社会是个体通过表意的符号,在主我与客我、自我与他人、有机体与环境的内在与外在等两类符号互动的社会过程中产生的.
为了说明这一复杂的互动关系,米德提出了"符号"、"意义"、"符号互动"、"自我"、"自我互动"、"情境定义"等核心概念.
所谓"符号"即"表意的姿态"[1]11,这种姿态包括演讲语言、手势语言和面部表情等.
"意义"即一个个体的姿态能够引起另一个个体的顺应反应,这种顺应反应就是该姿态的意义[1]64.
"符号互动"是指人们彼此理解"姿态"的意义,并采取相应的行动.
"自我"包括主我和客我两个部分,"'主我'是有机体对他人态度的反应;'客我'是有机体自己采取的一组有组织的他人态度"[1]137.
主我代表自我的创造性,客我则代表自我的社会性[2].
"自我互动"就是主我对客我进行反思、产生完整自我的过程.
"情境定义"是指个体对彼此的互动行为进行解释或定义,并按照这种解释或定义做出反应.
从米德符号互动论的视角看,高校师生课堂互动既是师生以教学符号为媒介的主体间交往过程,又是师生对教学情境意义进行双向建构的生成过程,还是师生重建自我与整合冲突的协商过程.

首先,课堂互动是师生以教学符号为媒介的主体间交往过程.
符号是社会互动的媒介.
个体的自我是通过与其他个体自我的符号互动产生的.
自我不仅受到客我社会性的制约,而且还具有对互动情境反应的主体性和能动性.
课堂是由表达一定社会意义的各种符号所组成的符号环境.
"教学过程实质上是各种教学符号互动的过程"[3].
从教学的基本要素来分,课堂互动符号可以划分为教师符号、学生符号以及文本符号;从教学手段来分,课堂互动符号可以划分为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
从教学内容来分,课堂互动符号又可分为认知符号和情感符号.
"课堂生活的过程实际上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以教学符号为媒介的社会互动过程"[4].
高校师生课堂互动就是师生主体在课堂情境定义中的互动发展过程.
师生双方不仅在知识信息上,而且在情感与智慧,生命与精神的主体间的互动过程中,提升自身的生命意义和生活价值.
师生双方凭借互动发展自身的主体性,从而使教学成为师生社会性、主体性的建构过程.

其次,课堂互动是师生对教学情境意义进行双向建构的生成过程.
个体对符号的理解不是一个被动的"刺激—反应"过程,而是在其中插入一个情境定义与自我建构的过程[1]93.
"仅当有机体能够向他人和自己指出各种意义时心理性才出现.
心灵就是在这里突现的"[1]104.
课堂教学的意义存在于师生对教学情境意义的双向建构过程之中.
在互动过程中,教师的语言符号、学生的语言符号以及教材的语言符号共同构成一种不可重复的教学情境.
一方面,师生通过双向符号互动,力图获得对教学情境意义的共识[5].
另一方面,师生又根据各自的经验和背景,对教学情境意义进行能动性解释,并生成新的教学意义.
这种新意义的生成主要包括:一是师生对教材理解中产生的新意义;二是师生在言语交流中发现的新问题;三是师生由于言语使用情境发生变化而产生的新意义.

再次,课堂互动是师生重建自我与整合冲突的协商过程.
心灵作为反思的工具,通过重建自我和互动情境来消除个体之间的互动冲突.
个体之间的互动冲突是各自自我或个性之间的冲突[1]239.
只有带有潜在敌对态度的个体,将他的自我与其他个体的自我进行协商整合时,冲突才能得到消除[1]238.
课堂互动是师生双方对自我及其活动进行协商,整合冲突的过程.
在课堂互动情境中,教师与学生在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以及所要达到的目标上各不相同.
而教师通常比学生拥有更多的权力,他们试图把自己的情境定义强加给学生.
若没有良好的互动与协商,冲突是很容易发生的.
因此,为了整合师生之间的互动冲突,师生双方必须根据互动情境进行协商,并修正自我,以寻求共同的教学情境定义.
"课堂中的互动过程,主要就是在师生之间重新界定情境定义、修改策略、进行磋商的过程中周而复始的"[6].

二、互动冲突:高校师生课堂互动的困境与原因米德将个体之间的互动冲突归因于个体之间各自的个性或态度的冲突,以及由此所引起的社会互动情境的冲突.
只有个体对其个性或态度以及互动的情境进行重建和改变,个体之间的互动冲突才能得到整合.
"个体之间的冲突不只是他们各自的原始冲动之间的冲突,而是他们各自的自我或个性之间的冲突,……由许多不同的社会态度构成"[1]239.
要解决个体之间的互动冲突,"就要在它们在一般人类社会生活过程中产生和出现的地方重建特殊的社会情境,改变特定的社会联系结构.
……这些重建和改变要由个体的心灵来进行,这些冲突发生在他们的经验之中和他们的自我之间"[1]239.
从米德符号互动论的视角看,当前高校师生课堂互动正面临陷入冲突的现实困境,偏狭性的互动目标、单向度的互动主体、凝固化的互动内容、形式化的互动方式等,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高校师生和谐课堂互动关系的生成.

(一)偏狭性的互动目标抑制课堂师生互动心灵作为建设性的、反思的思维,是自我作为一个精神整体,对互动情境意义进行双向建构的过程中生成的.
课堂互动应是高校师生凭借教学符号实现知识生成、思想碰撞、情感升华、智慧提高和人格完善等多层次目标的精神交往过程.
但在当前高校师生课堂互动中,一些教师过分强调知识传授的互动目标,而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作为促进认知的辅助目标.
他们往往过度重视知识灌输,而轻视情感熏陶;重视知识获取,而轻视价值关怀;重视机械训练,而轻视自主建构.
对东北、西南等五所高校关于教师运用教学方法目的的调研数据显示:"36.
9%的学生认为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46.
9%的学生认为是'完成教学任务',只有2.
9%的学生认为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互动的情感精神层面上,30.
6%的学生认为教师教学的艺术性"不太好或者很不好",51%的学生认为教师的教学艺术性为"一般"[7].
在这种强调知识灌输的课堂里,教师大多缺乏激情,情感态度冷漠,且对学生的课堂行为漠不关心,进而导致课堂充斥着单调、枯燥和乏味.

(二)单向度的互动主体限制课堂师生互动课堂教学互动应是师生以教学符号为媒介的主体间交往过程.
但在当前高校课堂教学中,主体间交往的课堂互动却蜕变成为教师单向度主体的控制.
首先,教师无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强制性灌输为主要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基本上是教师的"一言堂",成了教师的"独角戏".
一项对60所高校关于大学生对教师教学方式的调研数据表明:35.
2%的教师通常采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34.
8%教师采用启发式,11.
1%的教师采用研究式,12.
3%和6.
6%的教师采用讨论式或其他的方式[8].

其次,教师把持了课堂互动的主动权和话语权.
"教师发问、学生被动回答"仍然是高校课堂互动的主要类型.
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或主动对教师和同学的观点提出异议的则很少.
再次,教师因担心课堂失控、或担心教学任务不能按时完成,而不敢或不愿与学生开展深入的互动.
对湖南省五所高校学生的调查数据表明:46.
7%的教师"很少"和"较少"让学生参与教学,只有0.
7%的教师"总是"让学生参与教学[9]38.
这种单向度的互动主体导致课堂互动的结果是:课堂成了演出"教案剧"的舞台,教师是"主角",大多数学生只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很多情况下只是"观众"与"听众"[10].

(三)凝固化的互动内容制约课堂师生互动课堂互动的内容应是在教学文本与师生自我经验的互动之中生成的.
但在当前高校师生课堂互动上,一些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是"凝固化"的,他们过度强调教学内容的预设价值,忽视了大学教学内容的情境性和生成性.
这种对教学内容的"预设主义倾向"[11],首先表现为,一些教师将教材内容视为金科玉律,对教材缺乏个性化解读和创造性理解.
一方面,教师备课唯教材至上.
有关调查发现:22.
7%的大学生认为教师总是(5.
9%)或多次(16.
8%)"过分依赖教材,将备课停留在抄写教材上",41.
1%的学生认为教师"偶尔"会有这种行为,36.
2%的学生认为教师没有这种行为;另一方面,教师没有及时更新教案和补充学科前沿知识.
8.
6%和20.
0%的大学生认为教师"总是"和"多次"没有及时补充学科前沿知识[12].
其次表现为,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忽视学生的需要和兴趣.
有关调查结果表明:"43.
3%的大学生希望教师'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和兴趣选取教学内容',但只有12.
4%的大学生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做到了这一点.
"[9]37再次表现为,教师更趋向于照本宣科,按照预先设定的教案和程序进行教学.
有关调查显示:"41.
2%的大学生认为教师'很少'和'较少'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调整教学进程"[9]38.
这种只关注预设的知识和假定的意义,而忽视动态过程中生成的价值,将导致教育没有了鲜活的经验流动,没有了思想和情感的碰撞,没有了创新,剩下的只能是凌乱的过往知识的人为堆积[13].

(四)形式化的互动方式阻隔课堂师生互动个体对符号的理解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刺激—反应"过程,而是一个理解与反思的自我建构过程.
课堂互动的方式应有利于启发学生思考和促进学生智慧的生成.
所谓形式化的互动方式是指徒具教学互动的形式,却不能启发学生思考的互动方式.
在当前高校师生课堂互动中,这种形式化的互动方式一方面表现为教师教学方式单一、机械.
关于某大学教学方式的调研数据表明:大学教师的教学方式以"讲授"及"讲授+一般性提问"为主,两者比例之和达到92.
7%,课堂中有启发性提问的较少,仅10%的专业课采用"讲授+启发性提问"方式;70%以上的公共课"照本宣科"[14].
另一方面表现为教师的提问流于形式.
教师为提问而问,虽然课堂气氛热烈,却不能启发学生思考.
这种形式化的提问主要表现为:事实描述型的提问多,开放创新型的提问少;简单性的提问多,挑战性的提问少;封闭性的提问多,衍生性的提问少.
形式化的互动方式阻隔了师生和谐互动,导致了形式提问的泛滥、有效追问的缺失、意义生成的虚无.

三、互动和谐:高校师生课堂互动的目标追求"'和'即和衷共济之意,'谐'有协调顺畅之义.
和谐就是相互矛盾的各方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内和外顺、协调发展"[15].
和谐的高校师生课堂互动是指师生双方在课堂互动中能够协调课堂互动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师生彼此的行为及其相互关系,实现知识建构与个性生成、自我理解与相互沟通、体验生活与感悟生命等课堂互动目标的过程.
和谐的高校师生课堂互动肩负着厚重的教育意义,不仅能促进师生对知识意义的自主建构,还能激发师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师生的个性得到健康发展.
因此,互动和谐是高校师生课堂互动关系发展的目标追求.
从米德符号互动论的视角看,和谐的高校师生课堂互动具有以下基本特征:第一,师生互动的建构性.
人的个性只有在社会互动的双向建构中才能生成.
师生互动是师生通过自主活动和交往对话进行知识建构和意义生成的过程.
这种互动以师生的共同成长和发展为目标.
师生双方总是带着各自的目标进入教学过程,并通过教学符号互动实现自我发展目标,即"完成自我的知识建构、成就建构和个性建构"[16].
因此,和谐的师生课堂互动既是教师教学风格和成就形成的过程,也是学生认知结构完善和完满个性生成的活动过程.

第二,师生互动的理解性.
自我是个体通过主我与客我、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的双向理解,并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
师生互动也是一个意义理解的过程.
意义的理解主要表现在:首先,在学生与教学内容的关系上,意义的理解意味着教学过程是学生的"现实视界"与文本的"历史视界"实现"视界融合"[17]的互动过程;其次,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上,意义的理解意味着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达成相互理解和相互沟通的互动过程.
再次,在学生与自我的关系上,意义的理解意味着教学过程是学生实现自我认识和自我理解的过程.
因此,和谐的师生课堂互动是师生双方赋予自我理解的意义,并实现视界融合的活动过程.

第三,师生互动的体验性.
米德强调个体的自我是在玩耍、游戏等体验活动中,通过扮演各种有组织的角色而获得的.
师生互动还是一个真实的生活体验过程.
教师要重视个体真实的生活体验,将教学过程从机械的知识灌输过程转变为一个知、情、意、行全生命的鲜活的社会互动过程.
通过个体真实的生活体验,可以实现个体经验与社会经验的交汇,理性与情感的交融,赋予知识生命化和个性化意义,而使之真正成为个体的精神食粮.
因此,和谐的师生课堂互动是师生双方体验生活,感悟生命的真实体验过程.

四、从冲突到和谐:高校师生课堂互动关系重构的路径探讨高校师生课堂互动冲突既是高校师生课堂互动和谐发展的对立面,也是课堂互动和谐发展的必经阶段.
实现高校师生课堂互动关系从冲突到和谐的转变,需要对互动目标、互动主体、互动内容和互动方式等课堂互动的基本要素进行全面的重构.

(一)互动目标:从知识占有走向全面提升"教育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过程中的一部分"[18].
和谐的高校师生互动是师生通过自主活动和交往对话进行知识建构和个性生成的过程.
"教学过程的核心目的是唤醒人的生命意识、建构人的精神世界、提升人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19].
高校师生课堂互动的目标不仅仅在于促进学生的知识意义建构,更在于促进学生的主体精神建构,进而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生命意义和生活价值.
实现从知识占有到全面提升的课堂互动目标转变,大学教师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首先,要关注大学生的生命价值,创设主动探索、自主学习的教学情境.
"只有在探索中,人才能得以超越现实、超越自我、创造未来,人的生命价值才能得到更高的提升"[20].
教师要精心设计各种探究活动,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主动激活状态,使学习成为他们的自主活动.
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假设,而不是把事先准备好的假设强加给学生;鼓励学生自行选择或设计方案,而不是限定学生严格执行教师提供的方案;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和发现问题,而不是急于把正确的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循着教师的思路得出教师想要的答案.

其次,要关注大学生的生活经验,打通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之间的界限.
"生活是教育的动力源"[21].
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充分发掘生活中的教学素材,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将生活中的鲜活案例引入课堂,使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相互贯通,赋予教学互动以生活意义.

再次,要关注大学生的情感体验,创设唤醒大学生学习欲望的教学话语情境.
"课堂不仅是一个知识课堂,也是一个情感课堂"[22].
"影响知识情感认同的基本途径是教师采用富有知识亲和力的话语形态"[23].
大学教师要将教材中的文本语言内化为学生容易接受的、符合学生身心特征的、富予情感色彩的、能够联系生活实际的有效教学话语,使教学语言具有真实的情感性和生活性.
教师要用饱含激情的教学语言,唤醒学生的学习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互动主体:从单向控制走向自主建构个体的自我是在主我与客我、自我与他人等主体间的符号互动中自主建构的.
和谐的课堂师生互动应是教师和学生对课堂教学情境意义进行自主建构,并获得自我的主体间的互动过程.
在主体间性的课堂互动中,教学将不再意味着教师以独白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单向控制,也不意味着学生被动地接受、存储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两者都以主体的身份共同步入教学领域,在经验共享中创生着教学的意义.
重构高校主体间性的师生课堂互动,教师需要及时转变自身的角色.
教师要从课堂互动的单向控制者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
要实现这种角色的转变,大学教师需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要摒弃注入式的传统教学观念,鼓励大学生承担更多的学习责任.
教师要改变想把一切都告诉学生的嗜好,少讲或不讲学生通过自学就能够掌握的学习内容,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他们所需知道的课程的一切;"教师必须停止总是代替学生完成各种各样的学习任务:组织学习内容、举出例子、提出问题、回答问题、总结讨论、解决难题和制作图表等等"[24],并学会逐渐地少替学生完成这些学习任务;教师要设计和实施各种活动来创造和维持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性和责任心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接受学习责任.

二要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展示自我思想和互相学习的机会,将课堂互动的主动权和话语权还给学生.
"学生的课堂主体行为是课堂互动的前提和保证"[25].
教师要设置特定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思想,对学生的观点和方法进行讨论和评价,并引导学生对其他同学的观点进行评析,这样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挖掘学生潜能;教师要让学生在互相评价中提高自我评价的能力,并帮助他们获得自信.

三是要做更多吸引学生参与的教学设计工作.
教师要重点设计能吸引学生参与的学习任务和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真实体验活动.
设计的学习任务和活动要能够展现教学内容内在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开始行动并受到激励;能够使学生做学科中真实的、合理的练习,而不是虚假的、模拟的或其他做作的为活动而活动的练习;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技能的获得和意识的提升.

(三)互动内容:从封闭预设走向开放生成心灵与自我是社会互动的产物,是个体对互动符号进行情境定义和主观解释的过程中生成的.
符号并没有固定的意义,"意义的客观基础存在于社会行动中"[1]63.
"对意义的认识通过对互动过程的反思获得"[26].
符号的意义随互动主体的解释而形成和变化,原有的意义可能被肯定或被改变,或者生成新的意义[27].
课堂互动内容存在于师生自我经验与教学文本的互动过程之中.
它不只是预设好的静态知识,还包括师生不断扩展和生成的经验.
为实现互动内容从封闭预设走向开放生成,高校教师需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首先,要实施弹性化的教学设计.
"弹性化教学设计主要是指在教学设计时要为师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为课堂的动态生成及生成性资源的利用等留有广阔的空间和充足的时间的教学设计"[28].
所谓广阔的空间,是指课堂提问的空间、课堂活动机动的余地、教学内容重组的可能等.
所谓"充足的时间"是指为即时性的课堂互动、生成性教学资源利用留有充足的时间.
"教师的教学设计必须从单纯预设式的教学设计走向动态生成式的教学设计"[29].
只有实施弹性化的动态生成式教学设计,才能充分调动师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其次,要以主体的姿态与教材对话.
"教师与教材的对话是整个教学的基础"[30].
教师要以怀疑的态度和研究的意识与教材对话,根据教学实际和自己的研究成果对教材进行自主改造,并及时引入学科前沿知识.
教师要从适应学生需要的角度出发,从三个方面深入挖掘教材的内在价值.
一是挖掘教材内容的趣味性价值,引发学生的无意注意并使之向有意注意转化;二是挖掘教材内容的意义建构性价值,使学生感受到教学内容对自身发展的价值.
三是挖掘教材内容的情感陶冶价值,促进学习中的知情交融.

再次,要善于激活和捕捉生成性的教学资源.
"动态是常态,生成是关键"[31].
教师"要树立起学生是教学资源的观点"[32],凭借教学机智和对教学互动情境的敏感性,善于激活和捕捉教学过程中生成的教学内容.
教师要突破预设的教案进行动态性教学,根据课堂互动情境,灵活调整教学计划,即时重组教学内容,促进教学意义的有效生成.

(四)互动方式:从机械灌输走向心灵对话个体对符号的理解并不是一个机械的"刺激—反应"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理解与自我反思的建构过程.
和谐的课堂师生互动不是教师对学生机械灌输的过程,而是教师启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智慧生成和实现师生心灵对话的过程.
从某种意义上说,思维活动是和谐课堂教学互动的核心活动.
教学互动的重点是教师通过有效提问引发学生的思考.
有效提问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取正确答案,而是为了深入挖掘问题的实质"[3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为实现互动方式从机械灌输到心灵对话的转变,大学教师需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首先要变单向灌输为双向互动.
双向互动的核心是互动主体间的平等、真诚、尊重和理解,它强调的是主体间的话语交流、心灵沟通和视界融合.
教师要创造民主自由的互动氛围,让学生在对话交流中得到尊重和激励,使他们学会质疑,学会批判,学会自己提出问题;教师要摒弃单一机械的教学方法,采用辩论法、讨论法等多样性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其次,要精心设置互动问题.
"教师在问题的设计上,要关注到问题的不同水平,以便引发学生真正的思维"[34].
一是结合教学重点和难点设置互动问题,让问题切中要害,使提问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二是根据大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置互动问题,充分考虑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生活经验,使问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趣味性;三是围绕社会热点话题设置互动问题,使问题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和开放性.
四是立足学科发展前沿设置互动问题,将学科领域的新观点、新方法及时纳入课堂互动,引导学生追踪学科前沿探索问题.

再次,要善于进行有效追问.
"动态性是思维结构的精髓"[35].
教师关注的不只是学生对问题所给出的答案,还要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
教师要将学生所给出的答案作为进一步追问的基础,要求学生阐述支撑自己观点的理由,反思自己的初始答案,使学生将注意力从指向问题本身转向于自己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促进学生的思维向纵深方向发展.

基金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社会转型期大学师生文化冲突及其应对策略研究",课题编号:12YBB103.
参考文献:[1]米德,G.
心灵、自我与社会[M].
赵月瑟,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2]丁东红.
从社会哲学视角看米德符号互动论[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1):36-37.
[3]李文跃.
符号、教学符号与教学符号互动的探析——基于符号互动论的视角[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10):54.
[4]鲁洁.
教育社会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627-628.
[5]陈蕾.
基于"符号互动理论"的教师教学提问思维方式的变革[J].
现代教育科学,2012(5):49.
[6]马和民.
新编教育社会学[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43.
[7]任平.
高校教师教学方法运用现状调查[D].
重庆:西南大学教育学部硕士学位论文,2010(5):20-21.
[8]洪巧红.
高等学校教师教学方法创新研究[D].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硕士学位论文,2008(6):20.
[9]姚利民,成黎明.
期望与现实:大学教师教学现状调查分析[J].
中国大学教学,2007(3).
[10]叶澜.
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J].
教育研究,1997(9):4.
[11]夏莉.
由预设到生成:当代大学教学变革的重要取向[J].
现代大学教育,2009(3):106.
[12]王红红.
大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失范问题研究[D].
重庆:西南大学教育学部硕士学位论文,2008(4):10.
[13]郭元祥.
知识的教育学立场[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5):4.
[14]陈时见.
大学教学改革研究[M].
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3.
[15]董泽芳,张国强.
科学发展观与高等教育和谐发展[J].
高等教育研究,2006(1):2.
[16]李保强.
师生互动的本质特点与外部表征[J].
教育评论,2001(2):27.
[17]熊川武.
论师生的理解性[J].
教育发展研究,2005(4):61.
[18]雅斯贝尔斯,K.
什么是教育[M].
邹进,译.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30.
[19]王攀峰.
走向生活世界的课堂教学[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205.
[20]辛继湘.
探究教学的精神内涵[J].
教育科学研究,2004(10):37.
[21]郭元祥,胡修银.
论教育的生活意义和生活的教育意义[J].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6):26.
[22]李文跃.
教学符号互动:课堂情感机制生成的重要路径[J].
现代大学教育,2013(6):10.
[23]闻人行,庞继贤.
知识亲和力的教学话语建构[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6):190.
[24]韦默,M.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给教学实践带来的五项关键变化[M].
洪岗,译.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56.
[25]鲁武霞,等.
主体间性视阈下课堂师生互动研究[J].
中国成人教育,2010(4):101.
[26]赵万里,李路彬.
情境知识与社会互动——符号互动论的知识社会学思想评析[J].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09(5):90.
[27]夏永庚.
透视课程生成:符号互动论的视角[J].
当代教育科学,2009(7):25.
[28]罗祖兵.
从"预设"到"生成"——境遇性教学导论[D].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7(6):207.
[29]钟启泉.
"课堂互动"研究:意蕴与课题[J].
教育研究,2010(10):77.
[30]于世华.
论教师与教材对话[J].
中国教育学刊,2007(4):76.
[31]郑金洲.
课堂教学变革的十个要点[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6):30.
[32]弓青峰.
走向真实交往的课堂教学[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8):53.
[33]吕星宇.
生成性教学的实践策略[J].
教育科学,2008(3):38.
[34]郑金洲.
重构课堂[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3):60.
[35]林崇德,胡卫平.
思维型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33.
作者简介:张俭民(1974-),男,湖南永州人,教育学硕士,湖南科技学院教育心理学副教授,湖南科技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长,从事教育原理与方法、高等教育社会学研究;永州,425199.
董泽芳(1945-),男,湖北红安人,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从事高等教育学、教育社会学研究;武汉,430079.

(摘自《现代大学教育》2014年第01期作者/湖南科技学院教育心理学副教授、湖南科技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张俭民华中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董泽芳)本科财务管理课程案例教学之反思摘要:在高校本科财务管理课程中开展案例教学已成为任课教师的普遍共识.
然而,当前在高校本科财务管理课程中开展案例教学还面临着诸多现实障碍,高校应通过建立并不断完善案例库、合理组合案例、优化案例教学的组织以及多渠道提升教师的案例教学能力等,提升本科财务管理课程案例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本科财务管理课程,案例教学,案例库财务管理是一门以企业资金运动为研究对象、以企业财务活动组织和财务关系处理为基本内容的课程.
在财务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做好理论知识的课堂讲解,也需要借助相应的教学手段使学生能切身体会企业财务管理的真实环境,身临其境地分析和解决企业财务管理的实际问题,不断培养学生的实践工作能力,这也正是案例教学的优势所在.
因此,在财务管理课程中开展案例教学十分必要.

一、本科财务管理课程开展案例教学的现实障碍1.
案例资源少当前,在普通高校本科财务管理课程中开展案例教学普遍面临着案例资源少、选择面窄的困境.
一方面,虽然有公开出版的财务管理案例教材可供选择,但教材本身的稀少使得其所能提供的案例数量非常有限,其中的部分案例还存在相对陈旧或直接取材于国外企业,与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相脱节等问题;另一方面,任课教师大都承担着较为繁重的教学任务,同时还面临着职称晋升压力,因而受时间、精力和信息渠道等方面的限制,他们不能或不愿自己开发课程教学所需要的案例.

2.
教师的案例教学能力不足当前,普通高校本科财务管理课程的任课教师大都拥有博士或硕士学位,也接受过会计学、管理学或相关学科的系统教育,具有良好的理论知识结构,因而完全能满足该课程进行理论知识课堂讲解的需要.
但由于多数任课教师都是在取得相应学位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既没有企业实际财务管理工作的经验,也未接受过关于案例教学方法的系统培训,只能通过诸如案例的整理与选择、教学计划的拟订、课堂讨论的组织与总结等环节进行案例教学,因此教师的案例教学能力明显不足.

3.
课程课时数有限普通高校本科财务管理课程的内容可以分为三类,即基础理论、通用理论以及特殊业务理论,基础理论部分的系统讲解需要22~24个学时,通用理论部分的系统讲解需要26~30个学时,特殊业务理论部分的系统讲解需要8~10个学时.
当前,普通高校本科财务管理课程的计划学时通常被安排为48或56个学时,因而即使将特殊业务理论部分作为自学内容由学生课下学习,现行的课时仍稍显紧张.

4.
合班制上课存在弊端在本科扩招政策的影响下,普通高校的本科生规模均大幅增加,在任课教师和其他教学资源相对紧张的条件下,出于节约成本和提高资源利用率的考虑,合班制上课已成为普通高校本科教学的常态.
因此,开展案例教学的教师面临两难选择:如果合理控制各小组内的学生人数,则小组数量就会过多,不仅直接增加了课堂讨论环节组织的难度,而且也会使这一环节耗时过长,甚至不得不仓促收场;如果增加各小组内的学生人数以减少小组的数量,就会大大增加小组沟通与组织的难度,从而不仅影响小组内的合作成效,也会引发较多学生的"搭便车"现象.

二、提升本科财务管理课程案例教学效果的建议1.
建立并完善案例库选择合适的案例是实现案例教学目标的基础,因此,任课教师应该建立并逐步完善案例库.
案例库的建立可借助以下两种途径.
一是直接通过公开渠道获取现成案例,如公开出版的案例教材、相关的专业性网站以及开放性的案例库等;二是教师通过调查、整理和加工来编写案例.
相对而言,后者往往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尤其是在案例基础资料的调查和收集阶段.
根据案例编写目标和计划的不同,任课教师可通过以下几种渠道收集基础资料.
浏览企业的网站、查阅其发布的公告和年报,并关注各类媒体的相关报道;在征得企业同意的前提下,对其进行实地调研;利用对企业进行横向调研的机会,在完成科研任务的同时收集相关资料.
同时,为了进一步扩大案例选择的空间,还可鼓励教师逐步建立校内共享和校际共享的教学案例库.

教师在引入现成案例和编写案例时必须牢牢把握以下原则.
第一,每个案例都要服务于一定的教学目标,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并不断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即案例应具有明确的目标导向;第二,每个案例都应该蕴含一定的问题,从而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启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深入分析相关问题的思维;第三,案例应取材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实践,反映社会经济活动的客观现实,其核心信息必须和客观实际相符.
除此之外,案例的生动性、本土化也是教师在选择和编写案例时应该遵循的重要原则.

2.
多渠道提升任课教师的案例教学能力案例教学的开展依赖于教师的设计与组织,因而其组织秩序及最终成效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具备相应的案例教学能力.
当前,高校可综合利用以下几种渠道提升任课教师的案例教学能力.
出台相关制度或措施,支持任课教师到国内外案例教学开展较好的高校观摩学习,通过接受系统培训或与同行间的深入交流,深化理解并系统掌握案例教学方法;鼓励任课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和假期到企业兼职或集中安排一段时间到企业挂职,通过直接从事或接触企业实际财务管理工作,在积累实践经验的同时提升其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财务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建立学校和企业间较为稳定的科研试验基地,为教师创造开展财务管理实践与业务交流、咨询服务与调研的机会与平台,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

3.
合理安排案例首先,任课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在财务管理课程中开展案例教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进而在制订授课计划时依据主次适当压缩课堂理论讲授时间,增加开展案例教学的课时分配;其次,任课教师应合理组合案例,在阶段性理论讲授结束后,安排对应的专题性案例,使学生通过案例学习加深对相应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体会相应方法和工具的运用;最后,课程全部理论讲授结束后安排具备一定深度和广度的综合性案例,以促进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融会贯通,有利于其形成较为完整的课程知识体系.
这种案例教学思路不仅突破了计划课时相对紧张的现实制约,也符合本科生财务管理实践经验普遍缺乏的特征,使其能通过循序渐进的案例学习逐步提升分析和解决财务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4.
优化案例教学的组织案例教学一般包括案例资料发放、学生分组讨论、课堂集中讨论、教师总结、撰写案例分析报告等环节,其中学生分组讨论和课堂集中讨论两个环节直接关系案例教学的组织效率.
当前,优化案例教学的组织工作是破解合班制上课困局的必然路径,而优化的关键就在于引入小组间的预讨论环节.
实践表明,在学生分组讨论之后引入小组间的预讨论环节,不仅可以通过多元化的观点碰撞加深学生对案例的理解,还可以将局部共识的取得环节前置,从而大幅减少课堂讨论环节的时间.
每个预讨论小组群包含的小组数量可根据所划分的小组总量确定,以2~3个小组为宜,小组群的组合可以由各小组自由选择,也可以由任课教师指定.
在此基础上,任课教师还应该加强对课堂讨论环节控制的力度,不仅要求以小组群为单位进行陈述,还应在鼓励不同观点和补充性发言的同时严格控制后续小组群的重复性发言.

参考文献:〔1〕任爱莲.
财务管理教学模式探讨〔J〕.
财会月刊(下旬刊),2010,(4):106-107.
〔2〕杨淑娥,张强.
关于财务管理课堂教学方法的思考〔J〕.
会计之友(下旬刊),2010,(2):103-104.
(摘自《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年第06期作者/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会计系晁坤)高校公修教育学之学科特性整合摘要:高校公修教育学的学科特性直接关系到教师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品质.
教育应从不同角度定位教育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并立足于教育规范与发展实践,在教育理念和实践过程中积极作为,努力整合教育学的学科特性,不断提升教育活动的价值.

关键词:高校公修教育学,学科特性,整合作为探讨教育基本现象、解析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教育基本规律的一门公修课,教育学的学科定位直接关系到指向性明确的一线教学实践活动,也直接影响着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纵观教育学的运行现状,结合其发展趋势,以科学性指向为根基,以艺术性导向为目标,有机整合并发挥教育学之学科特性,将极大地提升其教学品质和课程资源的影响.

一、"有律可循"到"有道可悟":定位教育学之学科特性从基本概念着眼,教育现象是教育实践的产物,并广泛存在于人类社会的教育活动中.
人们通过进一步感知教育现象,进行议论、评说,就成为教育问题.
而针对问题揭示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一般性、本质性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便成为教育规律的范畴.
教育学主要以纷繁多样的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探求教育领域的特殊矛盾为任务,通过理解、揭示教育规律来指导教育活动.
同时,着眼于历史发展的角度,教育学之科学性的学科基础自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奠基以来,教育主体之间交流科学知识、教育研究之中运用科学方法以面对教育领域,已成为关注教育学学科的应有之义.
因此,"有律可循"可以作为教育学科学属性的最大体现.

从学科实践来看,教育本质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以促进人的全面与个性发展为最大主旨.
对教育的关注必然要求对主体人的价值关注,延伸到人的情感、悟性、品德等层面的特性,也在教育学的研究视域之内,使得教育、教育学拥有固有的人文性.
同时,面向具体问题、指向具体个人的教育实践具有很强的情境性,其解决之道又往往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结果,很难具有可复制性.
务实的教育实践活动也会综合运用多种理念、方法来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
在教育学的学科领域,关注"人的受教育、人的教育他人、人的自我教育"三大命题,既要"以人为本",更要以"发展为纲",通过知识理念的交流,追求人价值的彰显、个性的养成、发展的完善.
在这一过程中,"有道可悟"的主动、鲜活、现实性色彩,构成了教育学艺术属性的集中体现.

二、"两极"到"中介":分析教育学之学科特性1.
科学特性彰显广度与深度在学科理论方面,教育学主要探讨教育本质、教育要素、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教育与个体成长的制约关系、教育目的理解、课程与教学原理等教育基本理论问题,这些是学科构成的基石与支柱;在学科实践方面,教育学要探索并指导教育领域的实践性规范,如教育者的确立与实施条件、教育手段的维护与建设、教育的诸多功能传播与创新、教育目的的不同取向、教学方法的具体实施、教师素养与完善要求等,这些是教育学学科学习的重要目的.
以上领域的投入和方法直接决定了教学者的效能和学习者的效果,在教育问题的广度认知与深度解析方面的收获程度应该是检验教育学科学特性及教学品质的核心指标.
常规的教学过程性评价(课堂学习)、总结性考核(期末考试)、鉴定性资质(教师资格备考)涉及的内容基本上均属于以上范畴.

2.
艺术特性彰显品质与境界在概念、方法、范式等教育属性的规范背后,教育学应有的生命力不能淹没在教育学科学化的单纯追求或强化中去,进而关注教育的工具性乃至功利性价值.
对于教育在情感养成、人格陶冶、理想信念等方面的关注一旦有所欠缺,教育实践中的终极关怀意义、感性与理性的和谐结合则也容易缺失.
因此,如何"立足教育、走出教育、面向人生与社会"是教育学学科特性的重要拓展价值.
探求教育问题背后所涉及的教育理念的确立与反思、教育改革的适应性与发展性、教育者角色的完善与升华等,直接决定了学科学习的品质与境界.

3.
在教育规范与发展实践中寻求中介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也是一部教育发展史.
先人从事教育活动的历史源远流长,教育活动的开展、教育事务的处理都需要有一定的规则与规范,同时丰富的教育实践积累和个体发展经验积累,又为如何办教育和如何发展教育等问题不断丰富提供营养.
科学性提供思路,艺术性扩展思维,二者的中介一旦有机形成并发挥作用,将极大地提升教育学的学科影响力和实践指导意义.

"因材施教"是古今教育学家科学论证并大力提倡的教育规律.
"因材施教"即"根据受教育者的自身资质与条件,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影响活动".
在现今高等教育背景下,有眼界、有理性的学生与其被动地等待教育者"因材施教",不如学会打破常规,从"因材施教"走向"展才得教",殊途同归,从而在教育中主动追求生活质量与人生发展的境界与完善.
这样可以合情合理地将教育问题(如高校扩招、师生关系、教育原则)与人生、社会问题(如个人发展期望、现实制约、适应环境、抉择机会等)有机结合,提升教育的高度,水到渠成地实现教育问题从"科学"走向"艺术"、从"规范"走向"拓展"、从"常规"走向"创造",对于教育学学科的其他领域同样具有借鉴价值.

三、"理念"到"实践":整合教育学之学科特性1.
教育理念上,教育者和学习者对教育活动要有新的再认识第一,教育活动是一个求真的活动.
在传授真正的知识、技能培训和技术,进行科学方法研究和运用的过程中,应该提倡足够的科学理性精神.
第二,教育活动是为了达到和谐的活动.
通过教育者的言语和行为以及人格魅力为学习者指导适当的人生之路,树立合理的道德和价值取向,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第三,教育活动是丰富的审美体验活动,将表达的思想和生活的意义联系起来,会促成、激发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和教育规范的积极组合、和谐发展.
同时,针对目标定位,在当前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社会发展现实面前,必须强化塑造健全人格的教育,将教育的完整性、适应性、终身发展性有机结合.

2.
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和学习者应在实践层面积极探索第一,教育主体的强烈的教育热情是基础.
真正的教育热情必然包括教育工作者对自身专业知识的科学养成与积淀意识,还包括教育工作者持续内在的爱好、热情至善的教学工作和教育事业的不懈追求.
第二,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是关键.
理性和个性的教育者会尊重学习者的个性,激发学习者的潜能,敦促学习者寻求知识创新,体现教育的民主化精神.
和谐的师生关系也必然会对教育时间和空间的拓展提出挑战.
课堂内师生的教育经验交往和教学机智发挥、结合具体情境的教学创造、特殊平台的课外对话与指导等,其中所蕴涵的教育品质以内在、持久的影响力发挥价值导向和动机激励功能.

第三,立足规范,开发多样化、人本化的教学资源是核心.
教学时间和空间是课程实施最基础的条件性资源,教学材料的丰富程度和利用水平也是重要的素材性资源,无论是在突出教学的科学性方面,还是在增强教学的艺术性方面,都是不可或缺的.
丰富的文本、多元的实物、快捷的技术,可以有效地弥补传统教学资源的不足,而且其本身就是一座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教学资源库.

综上所述,科学性体现规范,艺术性彰显价值,厘清并整合教育学科的科学与艺术特性,结合教育主体之间的言行、智慧、魅力,在实现知识传递的同时澄清认知和精神困惑,触及的是教育事业和人生发展的终极关怀.
以培养人为终极意义的教育,经由广大从业者的努力,有理由肩负尊重与责任,指导并践行一种更有意义和价值的教育追求.

*本文系河南省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地方院校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012-QN-0430)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1〕何小忠.
教育学的学科形象及其根源〔J〕.
当代教育科学,2005,(7).
〔2〕张忠华.
教育学学科科学性研究探索〔J〕.
现代大学教育,2007,(2).
(摘自《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年第06期作者/许昌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王鸿政)国家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及其构建建立和完善国家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是各国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然抉择,已经成为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体现了一个国家高等教育管理的整体水平和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要求与重要标志,反映了一个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应该成为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走向高等教育强国的一项关键基础性工作.

一、高等教育质量国家标准的内涵与功能教育质量标准是针对教育活动的水平和效果所作的统一规定,是衡量教育质量的准则和依据.
在一个国家的各种教育质量标准中起主导和关键作用的是国家标准,教育质量国家标准是一个国家对本国教育质量设置的基本底线,是该国所有教育机构在教育质量上不能突破的最低要求.
高等教育质量国家标准是国家从宏观层面规定的高等教育阶段所有层次、类型和形式,各种学科和专业类别人才培养质量必须达到的基本标准,是各级各类高等学校教育质量必须达到的最低要求.
高等教育质量国家标准体现了国家的意志和要求,是高等教育质量的国家保证.

1.
高等教育质量国家标准的建立和完善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和重要标志只有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准和社会进步达到一定程度,才有条件和需要提出建立与完善高等教育质量国家标准.
从条件上看,高等教育质量国家标准首先必须以各级政府基本的高等教育投入为前提,因此,只有当各级政府的投入达到足以向全国各类高等学校的教育质量提出要求时,高等教育质量国家标准的建立和完善才是合乎时宜的,也标志着这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达到相当的水平.
从需要上看,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将对人才质量、公民素质和科研水平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这些会集中表现在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上,从而督促政府制定高等教育质量国家标准,这就体现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

包括高等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在内的各种高等教育质量标准既要体现高等教育质量内在的品质与固有的特性,又要反映出特定时期国家和社会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基本要求,还要反映出国家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高低.
首先,以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要求是高等教育质量的本质特性.
如果高等教育不能满足学生这个接受教育的主体未来的生存和发展的需求,就无所谓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的高低.
其次,高等教育质量标准要适应国家和社会在特定时期对学生的基本要求.
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大致包括综合基本素质、职业发展素质、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素质四个方面.
因此,满足学生的主体需求以及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不仅应该作为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基本内涵,而且理应成为高等教育存在的价值和发展的动力.
第三,高等教育质量标准水平要反映出国家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高低.
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必须是国家(区域)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对高等教育质量要求的综合反映,也就是说,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对高等教育质量水平有着不同的要求,因此,不同时期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水平必须客观地体现出该时期国家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对高等教育的要求.

2.
高等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具有基础性和统一性的性质基础性表现在高等教育质量国家标准是制定本国各级各类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依据和基础,任何其他高等教育质量标准水平必须以其为不可逾越的底线.
统一性表现在高等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对国内任何区域(不论其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进步程度)的任何高等教育机构(不论其办学层次和类型),在相同层次和类型人才培养质量要求上的一致性.

高等教育质量国家标准的内涵和性质决定着其具有两个基本功能:一是引导和规范政府行为.
高等教育质量国家标准的建立和完善,一方面将有利于中央与省级政府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类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对高等教育的规模和结构实施宏观调控;另一方面将促使高等学校的举办方,中央政府、省级政府、地级政府和其他办学主体,给予所属高等学校相应的教育资源和政策措施,以达到国家教育质量标准规定的要求;同时也将进一步规范各级高等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管理行为.
二是衡量高等学校办学行为的标准.
作为国家层面衡量高等学校教育活动的目标、内容、水平和效果的统一要求,高等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将为监测、评估、评价和管理各级各类高等学校教育活动提供基本的准则,对于规范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行为、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开展教育教学质量保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将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国家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的构成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有多种层次和不同类型.
在标准层次上,有学科门类高等教育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学科门类国家标准")、专业类(研究生教育中称为"一级学科")高等教育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专业类国家标准")、专业(研究生教育中称为"二级学科")高等教育质量行业标准(以下简称"专业行业标准")以及专业高等教育质量学校标准(以下简称"专业学校标准").
在学历层次上,有专科层次、本科层次、硕士层次和博士层次教育质量标准.
在教育类型上,有科学教育质量标准、专业教育质量标准和职业教育质量标准.

从明确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制定的责任主体,以利于建立和完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的角度考虑,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可以由学科专业类国家标准(包括学科门类国家标准和专业类国家标准)、专业行业标准和专业学校标准三部分组成.
如果按照层级划分,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则是由学科门类国家标准、专业类国家标准、专业行业标准和专业学校标准四个层级的标准构成.

按照质量标准对质量要求规定的粗细程度,可以将学科专业类国家标准、专业行业标准和专业学校标准分别看作国家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中的宏观标准、中观标准和微观标准.
在宏观标准中,学科门类国家标准是国家对各个学科门类人才培养在宏观上提出的基本质量要求;专业类国家标准是以学科门类国家标准为依据和基础制定的国家对各个专业类人才培养在宏观上必须达到的基本质量要求.
在中观标准中,专业行业标准是以专业类国家标准为依据和基础制定的所在专业类中主体专业人才培养必须达到的基本质量要求.
在微观标准中,专业学校标准是以与本校专业对应的专业行业标准为依据和基础制定的本校这些专业人才培养必须达到的基本质量要求.

由于专业学校标准是以专业行业标准为基础,专业行业标准是以专业类国家标准为依据,专业类国家标准又以学科门类国家标准为基础,因此,专业学校标准必须高于专业行业标准,专业行业标准必须高于专业类国家标准,专业类国家标准必须高于学科门类国家标准.

由以上分析可知,学科专业类国家标准的制定和完善将促进专业行业标准的制定和出台,后者是前者在行业层面的落实、补充和具体化;专业行业标准的制定和完善进而将推动专业学校标准的制定和出台,而后者是前者在学校层面的落实、细化和个性化,因此,这三者有机地构成了国家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

以生为本是制定各种层次和类型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时必须遵循的总体原则.
以生为本原则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专业能力、创新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社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重视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结合,把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水平的根本标准.

稳定性和发展性相结合是制定和完善每一种高等教育质量标准时需要遵循的原则.
稳定性指的是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在一定时期内要保持稳定不变,这样才能保证高等教育质量建设的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从而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稳步提升.
但稳定性是相对而言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不能恒久不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接受高等教育服务的主体和经济社会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诉求在不断变化,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也必须随之丰富和发展,也就是说,从长远的视角看,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应该是动态发展的,这就是其发展性.
因此,在制定尤其是完善某种高等教育质量标准时,要稳定性和发展性相结合,使该标准既不会变动不居,也不会一成不变.

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是处理相邻不同层级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关系时必须遵循的原则.
统一性是指某一层级高等教育质量标准是其下层级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共同的、一致的、基本的质量要求.
多样性是指某一层级高等教育质量标准是在其上层级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本层级高等教育的不同性质和特点而进行的拓展与具体化.
换句话说,对于某一层级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而言,其对下具有统一性的特点,而对上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统一性为同一类型和层次的高等教育之间的比较提供依据.
多样性反映出高等教育层次和类型的多样化以及学科和专业的差异化.

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应该以结果为导向,或称基于产出的.
研究表明,国际社会对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基本共识是:以结果为导向,以可衡量为原则,以提高质量为宗旨.
以结果为导向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注重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注重所培养的人的质量是否具备适应社会和满足个人全面发展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是否符合国家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因此,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构成要素主要由学生毕业时应具有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组成.

三、学科门类高等教育质量国家标准我国目前本科院校的学科门类分为13个: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本科层次不含)、管理学和艺术学,均可授予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
由此可见,本科、硕士和博士层次学科门类高等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即学科门类国家标准分别为12、13和13个.
制定这三个层次共38个学科门类国家标准的主要目的有二:作为授予学位的基本标准.
由于我国学位是按照学科门类授予,因此这些学科门类国家标准应该分别作为本科、硕士和博士层次毕业生授予相应学科门类的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的基本要求;作为制定、完善本科专业类国家标准以及硕士与博士一级学科教育质量国家标准的依据和基础.

我国目前高职高专院校的专业大类分为农林牧渔、交通运输、生化与药品、资源开发与测绘、材料与能源、土建、水利、制造、电子信息等19个.
作为国家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在专科层次的体现,高职高专学科门类国家标准应为19个.
制定这19个学科门类国家标准的主要目的是为制定和完善高职高专专业类国家标准提供依据与基本准则.

学科门类国家标准的制定和完善要遵循统一性和均衡性原则:统一性原则.
突出的是高等教育内在的共同的本质,强调在高职高专、本科、硕士或博士层次的一个学科门类中,所有高等教育教学活动都必须共同遵循的基本质量标准.
这个共同遵守的基本质量标准就是一个国家对本国该学科门类中某一学历层次的所有高等教育质量的统一的基本要求,与举办高等教育的形式和类型无关.
因此,在制定学科门类国家标准时需要认真研究,某学科门类的某学历层次高等教育质量要求中哪些是应该统一规范的,哪些是应该由专业类国家标准去要求的.

均衡性原则.
是基于一个国家同一学历层次的高等教育质量要求应该相当这样一个理念,以体现高等教育质量的公平性.
由此,均衡性原则指的是在同一学历层次的所有学科门类国家标准之间应该具有基本一致的要求.
例如,从授予学位的角度看,虽然工学和医学各为不同学科门类,各自学士学位标准的具体内涵存在较大差异,但应该用相同的尺度去衡量,使得国家标准对获得工学学士学位和法学学士学位的总体要求基本相当.

制定上述高职高专、本科、硕士和博士层次各学科门类国家标准的专家应该主要由在各学科门类的教书育人中取得优异成绩的高等学校教师组成,包括在各学科门类下教育部相应层次各个专业类或一级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的首席专家们.

四、专业类高等教育质量国家标准专业类高等教育质量国家标准,简称专业类国家标准,在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中起着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对上,它是学科门类国家标准在大类专业(研究生教育中为"一级学科")上的具体化,要将学科门类国家标准准确地落实到专业类层面;对下,它为专业类中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出总体要求,要从专业类的高度凝练出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必须达到的共同追求.
因此,专业类国家标准的制定和完善是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建设中一项关键性的任务.

按照科学教育模式,我国目前本科教育在12个学科门类中共设置了92个专业类;硕士和博士教育在13个学科门类中均设置了110个一级学科.
按照专业教育模式,我国目前本科教育只在工学门类中设置建筑学1个专业类;硕士教育在除了哲学和理学门类外的其他11个学科门类中共设置了30个一级学科;博士教育仅在教育学、工学、农学和医学等4个学科门类中设置了5个一级学科.
按照职业教育模式,我国目前高职高专在19个专业大类中共设置了78个专业类.

在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中,专业类国家标准应该由上述本科和高职高专专业类国家标准以及博士、硕士和专业学位一级学科国家标准构成.
作为宏观层面的标准,每个专业类国家标准是国家层面对该专业类所有专业的教育质量提出的最低的基本要求,相对于专业行业标准和专业学校标准,它具有统一性的特征.
因此,专业类国家标准的作用有二:作为相关行业制定本行业同类专业与相关学校制定本校同类专业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基础;作为国家对专业类或一级学科的教育质量进行合格评估的依据.

专业类国家标准的制定和完善要遵循一致性和基础性原则:1.
一致性原则强调的是专业类国家标准的规格要求必须与专业类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和市场定位保持一致性.
不同的教育模式所培养的人才在人才培养目标和市场定位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此,他们在知识结构和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上也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采取科学教育模式的专业类专业授予的是学术学位,主要是为了满足人的发展的普遍需要和学科专业发展的需要,以学术研究为导向,侧重基础理论学习与研究,目的在学术创新,市场定位在高校教师和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
学术学位获得者的知识结构和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应该重点在相应的学科专业领域中的基础理论深度、专门知识宽度、科学研究能力、原始创新能力以及包括科学素养在内的综合素质等.

采取专业教育模式的专业类专业授予的是专业学位,主要面向经济社会产业部门专业需求,以专业实践为导向,侧重专业技术掌握和应用,目的在解决实际问题,市场定位在各行各业特定职业的专业人才.
专业学位获得者的知识结构和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应该重点在相应的学科专业领域中的基础理论深度、专业知识宽度、专业实践能力、应用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包括专业素养、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在内的综合素质等.

采取职业教育模式的专业类专业,主要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岗位的需要,以就业为导向,侧重岗位技能掌握和应用,目的在于解决生产一线问题,市场定位在各行各业一线岗位的技能型人才.
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和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应该重点在相关行业领域一线岗位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宽度、基本岗位技能、实践动手能力、岗位适应能力以及包括职业素养、爱岗敬业和服务意识在内的综合素质等.

2.
基础性原则强调专业类国家标准提出的质量要求是制定专业类中所有专业的教育质量标准的基础,换句话说,专业行业标准和专业学校标准不仅在内容上至少要包含专业类国家标准的各个方面,而且在水准上至少不能低于专业类国家标准的水平.
也就是说,专业行业标准和专业学校标准的内容和水平只能在专业类国家标准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和提升.
因此,专业类标准应该包含该类专业在高等教育质量上必须具备的最基础、最本质的要求,这就要求制定专业类国家标准的专家们,从学生主体发展和社会需要的角度,从整个专业类的范畴,认真研究和分析本专业类中同一层次或相同类型人才培养应该达到的统一的基本要求.

制定专业类国家标准的专家组应该主要是教育部相应层次各个专业类或一级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
五、专业高等教育质量行业标准各行各业均有着各自的行业特点和专业要求,它们对人才的质量要求和对教育的期待存在着本质的差异与类型的不同,仅靠专业类国家标准不可能具体地包含行业之间对高等教育质量要求的专业性和差异性.
因此,需要在国家统一的教育质量标准的宏观框架范围下,由各行各业分别制定反映本行业对专业人才专门要求的行业教育质量标准.

作为中观层面的标准,专业高等教育质量行业标准,简称专业行业标准,是以专业类国家标准为依据和基础,从行业的角度制定的行业内某个主体专业人才培养必须达到的基本质量要求,它不仅是专业类国家标准在行业内该专业领域的具体化,还应体现行业要求和专业特点,从而形成对所有为本行业培养和提供人才的教育组织的指导.
相对于专业类国家标准,专业行业标准的水平要高,内容更为具体,具有多样性的特征.
专业行业标准的作用有二:作为制定专业学校标准的基础;作为行业组织对高等学校相关专业的教育质量进行合格评估的依据.

专业行业标准的制定和完善要遵循行业性和专业性原则:行业性原则.
强调在一个专业的高等教育质量行业标准中要充分体现行业对该专业人才质量的专门要求,这正是人才培养满足经济社会需求的具体体现.
事实上,行业的要求就是用人单位的要求,专业行业标准的制定就必须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和从行业发展的角度出发,对行业需要的某专业的人才质量提出既符合人才培养规律、又体现行业特点、同时满足本行业未来人才需求的规格和要求.

专业性原则.
强调在一个专业的高等教育质量行业标准中既要反映该专业的性质和特征,又要满足该专业人才职业发展的需要.
不同专业的性质和特征决定着其对人才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上的要求存在着本质的差别,这正是在专业类国家标准中不可能表达的内容,需要在专业行业标准中予以具体的规定.
人才的职业发展是吸引、稳定和激励人才的关键,它与所在行业的发展密切相关,只有行业领域的专家从行业的角度,才能对行业内某专业人才职业发展所必须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提出准确的要求.

必须指出的是,将人才培养的专业行业标准与行业的专业人才执业资格要求相衔接是采取专业教育模式的专业适应社会需求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
例如,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制定的各类注册工程师的执业资格应该成为相关行业制定专业行业标准的蓝本.

制定专业行业标准的专家应该由两部分人组成,一部分来自行业组织,如行业部门、行业协会等,另一部分来自高等学校,前者侧重行业要求和专业特点,后者侧重人才培养规律.
六、专业高等教育质量学校标准各级各类高等学校有着各自不同的服务面向、人才培养定位、办学优势和特色,代表着经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
因此,每一所高等学校在为各行各业培养各类人才时,需要在国家统一的教育质量标准的宏观要求下、在相关行业制定的行业教育质量标准的中观框架范围内,制定出满足本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优势特色的学校教育质量标准.

作为微观层面的标准,专业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也称专业学校标准,是在专业类国家标准的指导下,以专业行业标准为基础,从各级各类高等学校自身的角度制定的本校某个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它不仅是专业行业标准在学校层面的具体化,还要体现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优势特色.
相对于专业行业标准,专业学校标准水平要高,内容更加具体,具有多样化的特征.

专业学校标准的作用有二:作为校内外评估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准则,从而避免各级各类学校采用统一的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标准,这对于实现高等教育的分类管理具有积极的意义;作为学生选择接受高等教育服务的依据,为学生提供高等学校之间的具体比较,以帮助他们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发展目标和职业规划等选择接受高等教育服务的学科门类、专业类型、学历层次和高等学校.

专业学校标准的制定和完善要遵循特色性和实现性原则:特色性原则.
要求高等学校在制定本校某一专业的教育质量标准时要注重突出本校与众不同的人才培养优势和特色.
事实上,一个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的具体内涵可以分为共性和个性两个方面,共性方面的质量是基本的,已由专业行业标准所规定;个性方面的质量是每一所高等学校所独有的,要在专业学校标准中具体规定.
特色性原则的重要性不仅在制定专业学校标准本身,以避免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同质化,而且在强调高等学校要通过独具特色的竞争优势赢得高等教育的市场竞争,以满足经济社会需求的多样化.

实现性原则.
要求专业学校标准的内容要能够在本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得到具体实现.
这项原则包括三方面内涵:在满足专业行业标准要求的基础上,专业学校标准的内容要求要有一定的高度,即可望可及;专业学校标准的内容要求要符合学校的具体实际,即切实可行,换句话说,标准的内容要求可以被分解、细化并落实到每一门课程及其他教学环节的目标要求上,并通过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得以实现;专业学校标准的内容是可以检查和评估的,否则,就无法最终确定专业学校标准要求是否得到准确的实现.

制定专业学校标准的专家除了本校在教书育人方面做出突出成绩的教师外,还应根据人才培养层次、类型和目标,聘请相关行业企业等用人单位中经验丰富的专家和管理者担任,以充分满足人才市场的要求.

(摘自《中国高等教育》2014年第06期作者/清华大学工程教育研究中心林健)论高校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摘要:高校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教学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应从五个"层次—维度"模式来系统建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分析框架的前提、基础、组织结构、技术手段与核心思想,应遵循周期性与时效性、全面与重点、外部与内部以及规范性与自主性"四结合"的实践运行原则.

关键词: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教学质量管理自1999年始,我国高等教育实施扩大招生规模政策,对高校的经费投入、办学层次、专业设置、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教学管理与改革等诸要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特别是高校的教学质量问题愈加显性化.
2012年3月,《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把本科教学作为高校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领导精力、师资力量、资源配置、经费安排和工作评价都要体现以教学为中心.
"因此,教学质量作为高校的灵魂与生命线,直接关系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而健全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建立教学质量长效机制的前提条件.

一、高校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及分析框架根据教育层次的不同类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可分为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专科教育三个层次.
按照教学质量监控的范围和程度,又可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教学质量监控.
宏观教学质量监控主要指国家教育行政部门通过法律法规政策、综合性制度与机构管理、专项性政策等措施实施的质量监控;中观教学质量监控主要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规定和区域内高等院校实际情况实施的政策性质量监控;微观教学质量监控是指各级各类高等院校自我实施的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具体包括校、院、系三个层面.
因此,要从高校本科内部教学质量监控层次出发,多学科、多层次、系统地构建其理论分析框架.

(一)教育学向度:层次—因素模式高校的教学质量是一个复杂的模糊结构系统概念[1].
影响本科教学质量的因素涉及教学的诸多方面,既有硬件要素,又有软件要素;既有客观方面,又有主观方面.
按照教学质量监控影响因子的性质关系,可归纳为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
外部因素主要包括生源质量、教师队伍、教学环境、教学设施条件、教学管理制度体系等;内部因素主要包括人才培养目标与方案、课程教学内容与组织、教学过程实施与环节、教学方法与手段、教改研究与应用、教学评价方式与标准等.
高校本科教学质量监控有效性影响因子的确定与分类,可以说是对整个教学系统活动的精细化与分割性考察,但实际上,教学系统诸因素与外界环境之间是共同作用于整个教学过程的有机统一体,不可单独剥离出来,因而层次—因素模式是建构高校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分析前提.

(二)管理学向度:层次—目标模式层次—目标模式是目标管理在高校本科教学质量管理中的运用,通过建立一整套目标评估结构体系,把判断、调整教学活动现状与预期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监控效能的标准,就是"根据预先制定的一系列教学质量标准和工作流程,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对教学过程中的各种要素和环节进行监控,……最终实现学校办学总目标的过程"[2].
目标系统可描述为:办学目标—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课程与教学目标……,按照总目标与分目标之间的统一性、整体性关系,对总目标层层分解,形成纵横交叉、上下联接、关系协调、可操作性强的本科教学质量监控目标体系,尽量减少不确定性的"真空"地带,不断逼近理想预设目标,实现教学质量"零缺陷"的愿景.
但是由于教学目标具有阶段性、理想性、预设性等特殊性,以及难以制定完全具有可信性与可量化的质量标准目标的缺陷,因而,层次—目标模式可作为建构高校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基础条件.

(三)组织行为学向度:层次—系统组织模式"一个组织能否顺利达到目标,能否促进个人在实现目标过程中作出贡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织机构的完善程度.
"[3]系统组织的基本思想认为,系统组织是由若干要素按照一定结构形式组织起来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它强调组织系统、要素、环境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一个自我开放的系统,可以把整个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划分为"输入——过程——输出"三个组成部分,对应着"入学——培养——毕业"三个阶段,每个阶段涵盖若干教学质量监控子系统及其质量关键点,其中培养过程阶段是核心阶段.
从组织管理的视角来看,按照部门结构、职位结构、职责结构、职权结构和信息结构等五个组织设计的基本方面,把整个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划分为教学质量指挥与决策系统、教学质量运行监控系统、教学质量信息管理系统、教学质量辅助与反馈系统、教学质量评估系统、教学质量激励机制系统等六个组织系统.
通过把教学质量监控的管理主体与六个组织系统管理职能相结合,可以布设一个点、线、面纵横交错、职能清晰、职责明确的监控网络,即高等学校—职能部门—二级学院—教学系—教师群体—学生群体,但与此同时也埋下了其层级程序纷繁复杂和代理成本增加的隐患,需要借助有力的教育技术手段予以简化应对.
因此,层次—系统组织模式是建构高校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组织结构,通过不断地动态管理、控制以及调整系统、要素与环境的关系,可以使教学质量监控从无序步入制度管理轨道,最终实现自主管理和系统的良性循环.

(四)教育技术学向度:层次—技术手段模式随着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重大战略抉择的提出,通过加强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以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理念和管理创新的呼声越来越高,教育技术手段被视为穿越教学质量监控复杂沼泽的一柄"利器".
网络化的教学质量监控管理系统的基本思路在于:以校园网络为依托,链接学校所有教学管理部门、教学单位、教辅机构等,建立教师、学生、课程教学、教学辅助等四个数据库,以及健全教学质量观测点采集系统(教学资源数据采集、教学过程数据采集、学习过程数据采集、教学管理过程数据采集、毕业生质量状态数据采集等子系统)、教学质量评估与诊断系统(教学过程评估与诊断、学习过程评估与诊断、教学管理过程评估与诊断等子系统)、教学质量数据分析与反馈系统(教学质量数据统计、教学质量动态反馈、毕业生跟踪调查与信息反馈、教学质量整改等子系统)四个系统库.
层次—技术手段模式要求对教学过程实行全程、全员和全面的实时在线质量监控,以实现教学质量监控的"无纸化"进程为目标,可以说是建构高校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技术保障.

(五)文化学向度:层次—质量文化模式教学质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形成与发展在于力图打破目前教与学两方面的质量行为徘徊于"必须做什么、禁止做什么"等条条框框的规约与限制.
高校在继承和发扬自身办学传统的基础上,要不断更新监控理念,创新监控方法和手段,制定人性化制度,从而营造教学质量监控的文化环境.

层次—质量文化模式教学质量监控主要包括质量监控物质文化、质量监控制度文化和质量监控精神文化三部分.
具体而言,教学质量监控物质文化作为表层文化,主要指对学校育人环境、师资力量、生源质量、教学设施、实践环节等一系列实物和辅助资源质量监控的总称;教学质量监控制度文化是中层文化,主要是指高校为实现一定质量目标制定与实施的相关教学制度文件、监控意见与规则、监控标准与办法等规范性制度集合,具体包含综合管理类制度、职责职能类制度、方案指标类制度三个方面;教学质量监控精神文化主要是指通过实施教学质量文化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质量监控理念、监控目标、监控工作作风、监控道德观、监控价值观、监控发展观等科学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氛围,总体上决定着教学质量监控文化的性质与方向,对教学质量监控物质和制度文化起着统领作用.
层次—质量文化模式是建构高校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核心思想.
只有通过全体师生自觉的民主参与,才能达到自我监控、自我管理的预期效果,实现"以文治质、以文化人"的教学目标.

二、建构高校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基本原则根据上述五个向度"层次—维度"模式分析框架,针对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具有影响因素多、监控环节多、监控层次多的特点,结合高校本科教学系统的客观实际,则可以充分发挥质量监控体系的最大效能.
高校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周期性监控与时效性监控相统筹从时间的角度来看,一方面,教学质量监控实际成效具有滞后性和人才培养效果具有迟滞性;另一方面,质量监控目标的时代性和发展性,以及监控过程的动态性,都使得教学质量不断改进、持续发展.
高校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立显然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运行过程中要持续进行调整、改进和完善,才能实现教学质量监控的常态化、制度化.
换言之,高校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一定要做到周期性监控,形成期初、期中、期末、学期、年度五个阶段的常态教学监控报告制度,同时根据经济社会以及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健全教学督导实时监控制度,以发展性评价观为指导,不断优化质量监控目标、制度、价值观与系统组织体系,使人才培养目标最大限度地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二)全面监控与重点监控相兼顾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构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处理好监控体系中系统、要素、组织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一矛盾统一体的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的关系.
全面监控就是要进行全程、全员和全局的教学质量监控.
其中,全程性要求从系统观点上严格抓好人才培养的"入口"、培养过程、毕业"出口"质量关,做到预防为主、防检结合、重在提高;全员性要求涉及既是监控主体又是监控对象的教师、学生、管理人员等,在不同的监控环节、要素中,做到角色互动与角色转换,形成双向监控、互相监督;全局性要求对影响教学质量的各个因素进行全方位、立体式、实时性的监控,并把分散到组织各单位的质量职能职责发挥出来,使组织的各种质量监控活动组成一个有机统一体.
同时,根据教育类型、教育层次以及学科专业的不同,高校可以通过检查自身教学质量问题出现频率的高低,或监控要素重要性的阶梯程度,既有重心又有导向地设置教学质量监控关键点,其既可来自学校层面,也可来自各院系层面.

(三)外部监控与内部监控相结合《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办学水平、教育质量,接受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督和由其组织的评估.
"所以,对教学质量监控并不仅仅是高校自身的"私事",国家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社会第三方中介组织机构等应该通过合法、合理的程序和渠道参与高校本科教学质量监控.
根据实施监控的不同主体,教学质量监控可分为外部监控和内部监控两种类型,外部监控主要是外界对高校进行办学思路与领导作用、教师队伍、教学条件与利用、专业与课程建设、质量管理、学风建设与学生指导、教学质量等方面的监控和评估;内部监控主要是高校根据预设的质量目标,对自身涉及教学质量的各个方面进行监控和评估.
通过建立内部外部、宏观微观层次相结合的监控制度,能够使高等教育"利益关系者"共同参与教学质量监控,逐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

(四)规范性监控与自主性监控相统一规范性监控作为静态监控,是刚性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建立以约束为主的系列化、配套化的质量监控制度体系,严格执行量化的质量规定,以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活动的标准化、规范化.
自主性监控作为动态监控,是柔性化管理的具体体现,本质上就是一种人本管理,认为教学质量监控不仅是针对教学人员的监控,也是对教学质量行为的监控.
表格化与定量化的监控评价缺乏对课堂教学事实真切"影像"的描述,而教学质量监控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从制度约束步人人性的自觉,从定量监控为主走向定性与定量监控的融合,把质量行为规范体系与激励竞争机制结合起来,以质量文化的内在驱动力和自我约束力作为建构高校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能量源泉,始终将重视人的作用、人的价值、人的要求和人的发展镌刻在高校人才培养的精神支柱上,切实践行以教学为中心,保证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高校本科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可以说是一种质量文化管理过程,是在分析教学质量因子的基础上,根据预设质量目标体系,通过一定的系统组织结构和监控程序,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对影响教学质量系统的各个要素和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实施监督、评价、控制和反馈系列活动,并最终形成一种以群体质量观为核心、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

*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青年项目《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广东地方本科院校服务区域社会发展机制及其战略研究》(项目编号:GD11YJY07)和韶关学院第十二批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论地方本科院校课程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SYJY12114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1〕潘晓卉,郑家茂.
构建科学高效的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J〕.
中国大学教学,2005,(1):42-44.
〔2〕谢维和等.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A〕.
重新定义第三级教育〔C〕.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103.
〔3〕石兴国,安文.
组织行为学〔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202.
作者简介:1.
孙家明(1984-),男,安徽天长人,韶关学院院长办公室科员、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2.
赵三银(1970-),男,江西玉山人,韶关学院教务处处长、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无机非金属材料、清洁生产关键技术与资源综合利用及高等教育研究.

(摘自《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年第06期作者/韶关学院院长办公室孙家明韶关学院教务处赵三银)MOOC教师教学特点及地方性大学的发展策略摘要:信息技术使得MOOC教学模式迅速发展,从而使得顶级名校能够更加轻松地吸引更多更优秀的学生,进而给地方类大学造成冲击,因而地方性大学必须积极思考,明确比较优势和劣势,建立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够在MOOC教学模式的冲击下得到生存与发展.
对MOOC的教学特点进行总结,并对地方财经类大学进行SWOT分析,从而为地方财经类类大学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MOOC模式,地方财经类大学,教学模式,教学特点基金项目:安徽财经大学教研重点项目"MOOC冲击下地方财经类大学的功能演化与对策"(ACJYZD201410)引言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线教育技术也迅速从单一的网上视频教学升级到MOOC(MassiveOpenOnlineCourse,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模式.
MOOC教学模式完全迥异于传统大学的教学模式,因而会对传统教学产生冲击.
尤其是以美国常春藤盟校代表的全球性名校依托自身的优质教学资源和巨大的名气,能够在全球范围内通过互联网展开教学,甚至能够给通过课程学习的学生颁发学习证书,从而扩大自身影响力.

可以说,信息技术引发了教学模式的变革,催生了MOOC这一现代化的教学模式,从而使得以美国常春藤盟校为代表的全球顶级名校可以借助MOOC教学模式,搭建MOOC教学平台,结合自身的优质教学资源和名气,在全球范围内吸引更广泛更优质的学生资源,从而给地方类大学造成巨大的冲击(刘杨钺,2013).
甚至能够造成传统的地方类大学因无法找到足够的生源而关门(麦克尔,2012).

虽然在教学的实验实践环节,MOOC教学模式由于无法提供教师对学生"手把手"的指导而具有一定的劣势,但是这一优势也仅仅存在于理工科院校.
传统的理工科院校在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进行科学研究、教学等方面的实验时,各种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千差万别,无法用语言进行一一列举,因而客观上需要指导教师在现场进行随机应变式的教学,有时候更需要对每个学生的实验动作进行规范性指导,从而形成双向交互式的现场教学.
这是MOOC所无法提供的.
但是财经类院校的实验实践多在软件上进行模拟操作,因而更加适用于MOOC教学.
所以说,优质教学资源稀缺而且缺乏名气和影响力的地方性大学遭受MOOC的冲击将会更大.
因而有必要在MOOC教学模式已经大行其道、蓬勃发展的时候,早作准备,深入分析自身的比较优势和劣势,探析发展的空间和途径,以便能够在MOOC时代顺利生产和发展.

本文从地方性大学教学的角度出发,深入研究MOOC教学模式的特点,分析地方性大学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并探究其在MOOC时代的发展对策,以期为地方性大学提供借鉴.
一、MOOC教学模式的特点1.
在线学习.
MOOC教学模式依托互联网技术,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通过互联网在线完成,体现了很高的信息技术特点,从而使得其教学可以足不出户就能够完成,极其方便.
2.
教学规模大.
因为是在线学习,所以只要能够接入互联网就能够参与学习,所以MOOC教学模式的另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教学规模大,同一门课程的在线学习人数可以高达数十万乃至百万.
3.
学习的开放性.
在MOOC教学平台上参加课程的学习无需通过入学考试等资格性的验证,任何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课程.
4.
学习的自组织性.
学生的学习完全依靠自己,必须自己制订学习计划,参与考核等.
MOOC教学平台没有教师指导学生进行选课等组织工作,因而体现出较强的自组织性.
学习的自组织性还体现为学生学习的氛围更加轻松,没有课堂纪律的约束.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上课的时间、地点.
甚至可以躺在床上边吃食物边听课,享有更多的自由,不必受到传统课堂上类似于"考勤"等众多校规的约束.

5.
学习成本低廉.
在MOOC教学平台上进行选课、学习、考核等环节的工作无需缴纳高昂的学费,只需支付互联网接入的服务费用即可.
因而MOOC模式下学习成本极其低廉.
6.
教学资源优异.
MOOC平台上的教学资源称得上又多又好.
一方面,由于互联网技术的支持,MOOC模式下课程的开设成本极低,因而众多的学校甚至是经费不太充足的小学校也可以在平台上开设课程,所以MOOC平台上可以选择的课程包含众多领域.
另一方面,在MOOC平台上开设课程的学校一般都是顶级名校.
如哈佛、斯坦福等学校.
即使是在MOOC平台上开课的小学校也都在各自领域内占有一定的地位,拥有很大的影响力.

二、地方性大学的SWOT分析MOOC模式所表现出的巨大的影响力使得地方性大学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剧烈变化.
而地方性大学更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一方面,地方性大学在教学资源、科学研究等方面远逊于顶级名校;另一方面,又因为"缺乏现场交互式的教学环节"而不具有理工科院校抵御MOOC在线教学模式的独特教学特色.
所以地方性大学必须对自身教学特点进行深入分析,明确比较优势和劣势,挖掘发展的机会,应对MOOC所带来的巨大威胁,才能在可以预见的教学模式的巨大变革中顺利生存和发展.
SWOT是进行战略分析时常用的方法,本文利用其对地方性大学进行战略分析.

1.
优势(Strength).
与顶级名校和地方性理工科院校相比,地方性大学也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具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跟顶级名校相比,地方性大学与地方政府关系更加密切.
这使得地方性大学在招生宣传、招聘优秀师资人才(如解决所招聘人才的户口等)、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乃至治安管理等方面能够顺利得到所在地地方政府的支持.
(2)与顶级名校相比,地方性大学在科学研究、教学和学生就业等方面具有强烈的地域色彩.
这使得地方性大学能够更容易地与所在地的企业、单位等展开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合作,而且在教学方面也能够方便带领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展开社会调查,与企业联合办学等.
从而在教学和科研等方面能够更加方便地利用当地的资源.

2.
劣势(Weakness).
地方性大学的比较劣势也非常明显,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1)跟顶级名校相比,地方性大学名气较小,从而无法招收更多的优质生源.
总体而言,地方性大学由于缺乏顶级名校的影响力,其招生都会集中于特定的某个地区,无法招收更多的优质生源,甚至会使得其毕业生在个人素质和能力方面低于顶级名校的毕业生,从而在就业时处于劣势.
(2)与顶级名校相比,地方性大学难以招聘优秀的师资人才.
优秀的科学研究和教学方面的人才通常更愿意去顶级名校(能够提供更高的平台和起点),从而使得地方性大学在师资力量方面逊于顶级名校,这显然会进一步地在科学研究、教学质量、招生和就业等方面对地方性大学形成显著的负面影响.
(3)同顶级名校相比,地方性大学科学研究水平较低,无法传授最前沿的知识.
由于上述愿意,地方性大学难以招聘到最顶尖的科研人才,从而使得其科学研究水平低下.
所以在教学方面只能传授已经成熟的知识,因而在教学方面也居于劣势.

3.
机会(Opportunity).
MOOC的迅速崛起造成了教学模式的巨大变革,从而蕴含了大量的机会.
对地方性大学而言,潜在的机会体现为下面几点:(1)更接近学生,因而有机会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更有机会做到因材施教.
地方性大学在开展线下的传统型教学时,虽然可能在授课质量和知识更新方面逊于MOOC模式下的名校教学,但是可以抓住"距离学生更近"的机会,授课前详细了解每一位学生的需求与特点,从而可以更灵活地安排授课内容,使得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做到因材施教,因需施教.
(2)利用MOOC教学平台上的教学资源,节省一定的教学师资力量.
地方性大学可以在MOOC平台上选择适合学生的课程资源,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将学分认证、文凭认证等环节与MOOC平台进行对接,从而节省自身的教学力量.
(3)MOOC平台给了地方性大学"传播其优势教学资源"的好机会.
地方性大学虽然在教学资源方面跟顶级名校相比处于劣势,但是很有可能在某一特定课程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而传统教学模式下,地方性大学受制于各种名声、招生规模等各种因素,难以扩大其优势教学课程的影响力.
而在MOOC时代,地方性大学完全可以在MOOC平台上开设自己的课程,吸引更多的学生,扩大影响力.

4.
威胁(Threat).
MOOC教学模式优势明显,从很多方面对地方性大学构成了威胁.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对求知者的吸引上.
利用免费、上课氛围轻松、教学资源优秀等众多优势,吸引求知者"用脚投票",抛弃传统的课堂教育模式.
从而使得地方性大学的招生规模锐减,甚至在严重时无法找到足够的学生以支撑庞大的教师、食堂、宿舍等构成的教学系统.

三、地方性大学发展的建议与对策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地方性大学进行转型发展的时间非常紧迫.
为了适应MOOC冲击并求得发展,地方性大学从如下几方面进行考虑:1.
详细了解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做到细致化教学,因材施教.
并了解地方经济发展的特点,掌握社会需求和学生需求,因需施教,提高就业率和社会服务水平.
2.
充分利用MOOC平台上的教学资源,对部分MOOC已有的课程,可以考虑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一方面组织学生在MOOC平台上进行学习,一方面通过传统课堂进行讨论,进行对MOOC教学模式的补充.

3.
寻找挖掘本校的优质教学资源,利用MOOC平台扩大其影响力.
结合地域色彩强烈的优势,传承发展地方文化,形成自身优势.
然后在MOOC平台上开设相关课程,以扩大学校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1]杨九俊.
学校特色建设:"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J].
教育研究,2013,(10):29-36.
[2]黄超.
MOOC如何吸引学习者持续参与[J].
中国教育网络,2013,(9):26-27.
[3]王文礼.
MOOC的发展及其对高等教育的影响[J].
江苏高教,2013,(2):53-57.
[4]刘献君.
论"以学生为中心"[J].
高等教育研究,2012,(8):1-6.
[5]樊文强.
基于关联主义的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及其学习支持[J].
远程教育杂志,2012,(3):31-36.
(摘自《经济研究导刊》2014年第07期作者/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邢小军孙利娟)浅析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构建摘要: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但在现实情况下,高校辅导员多为"保姆型",难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职业水平和能力.
高校根据实际构建一支学习型辅导员队伍,能够综合提高其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其工作能力和自身素质迅速提升.
建设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是时代发展的趋势,是创建学习型社会的需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是辅导员自身发展和完善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学习型,队伍建设高校承担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在建设学习型社会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的骨干力量,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
面对国内外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加强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的建设显得极为迫切和必要.
在新的背景下,我们需要创新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路径,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大学生人才培养的需求.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的建设有以下四点:第一,建立共同愿景,增强队伍的凝聚力;第二,营造全员学习、终身学习、全方位学习的良好氛围;第三,提升思想,正确认识自我;第四,完善和超越自我,增强学习创新能力.

一、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的内涵探析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的内涵,首先要对其两项基本概念进行界定,即组织进行学习和组织促进学习.
从个人层次上看,学习型辅导员是辅导员队伍与辅导员自身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辅导员可以阶段性地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超越自我;组织促进学习体现在组织层次与社会层次上.
"从组织层次上看,学习型辅导员的学习目的是将工作和学习结合起来,共享学习成果,创造性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社会层次上看,学习型辅导员能够认识和理解自身从事工作对整个社会的意义和价值,有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较高.
"学习型辅导员队伍,是指一支拥有较好的学习能力和较强的创新能力的队伍.
队伍里的每个成员都以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为奋斗目标,他们能够不断增强自己学习能力,通过将学习和工作融合在一起,逐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在不断学习、实践的过程中探索和总结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规律,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全面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

二、建设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的必要性1.
建设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当今世界科技创新不断,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知识成为了社会发展的先决力量,掌握最新知识就掌握了制胜权.
这样的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迫切需要高校培养适合社会需求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辅导员作为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指导者,其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的高低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起重要作用.
辅导员必须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新的知识和技能,增强自身的创新意识,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中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形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新事物、新问题、新矛盾不断涌现,这些都对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意识、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产生巨大的影响,给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带来严峻的挑战.
高校要完成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必须建立一支学习型辅导员队伍,提升辅导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使辅导员能主动适应时代的变化,应对各种新情况和新问题,从而游刃有余地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
建设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是创建学习型社会的要求学习型社会是经济全球化、思想多元化、需求多样化、信息网络化的产物,其本质特点是善于不断学习,包括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全过程学习和团体学习等.
创建学习型社会,必须发挥高校的人力资源优势和示范效应,培养学习型人才,引导全社会形成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氛围,而高校要发挥好这一作用,必须培养和造就一支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因为学习型辅导员同学习型学生的塑造、学习型高校的创建以及学习型社会的形成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
学习型辅导员对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起着核心的导向作用.
良好的校风和学风又是培养学习型学生的摇篮,学习型学生走向社会必然极大地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

3.
建设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一方面,"90后"大学生正处于思想活跃时期,思想行为具有复杂化、多样化的特点,但思想不够成熟,认识事物不够全面,容易冲动;另一方面,大学生大多成长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受西方的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影响,有较强的主体意识和更加开放的思想观念.
与此同时,网络时代的到来,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诸多挑战.
大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样化和复杂化,一些腐朽的、反动的思想对大学生产生恶劣的影响,这就需要辅导员不断学习相关理论,加强自身的思想修养,帮助学生走出误区,纠正观念,树立正确的思想.

4.
建设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是辅导员自身发展的要求培养人才是高校最根本的任务,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成为高校首要的、核心的问题.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在中央16号文件中对高校提出的育人要求,同时指出要不断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把大学生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实践表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不仅与教育的内容、方法、途径、载体有关,更与教育的"人"有关.
前教育部长周济指出,能否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否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决定的因素之一是能否创建一支高水平的高校辅导员队伍.
然而目前高校辅导员自身也存在许多问题,如高校辅导员队伍趋于年轻化,辅导员专业不对口,辅导员队伍工作压力大、晋升空间小、工资待遇低等,这些都制约着辅导员队伍自身的发展,影响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
因此,高校迫切需要创建学习型辅导员队伍.

三、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的建设路径1.
建立共同愿景,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共同愿景是组织中全体成员个人愿景的整合,体现组织的共同目标和价值观.
学习型辅导员队伍的共同愿景是全体辅导员对未来所持有的共同愿望和奋斗目标,是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存在和发展的核心力量,对辅导员个人和队伍的发展起着巨大的导向作用.
"一个组织的共同愿景,应该由每位成员的个人愿景汇聚而成,通过汇聚个人愿景,共同愿景才能获得能量.
"所以,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必须激励每个辅导员明确自己的职业理想和发展目标,鼓励每位辅导员根据自身的特长、知识水平、能力等情况,给自己制定出有针对性的职业规划和个人愿景.
在此基础上,辅导员队伍要定期组织辅导员进行学习交流,促进辅导员之间相互学习借鉴,不断调整并完善自己的发展规划,不断融合每个辅导员的个人愿景,逐渐融合成整个队伍的共同愿景.
学习型辅导员队伍既要善于在汇聚个人愿景的基础上形成共同愿景,又要能够将队伍的共同愿景转化为每个辅导员的奋斗目标.
学习型辅导员队伍的共同愿景转化成每个辅导员都认可、并愿意为之奋斗的个人愿景时,该队伍内部就会形成强大的凝聚力,辅导员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也会增强,辅导员的工作目标和个人价值也会不断明确,整个队伍充满生机活力.

2.
营造全员学习、终身学习、全方位学习的良好氛围全员学习,主要体现在学习主体的全面性上.
学习型辅导员队伍中每个人都是学习的主体,同时又是受教育的客体,大家相互交流、相互借鉴、共同进步.
终身学习的理念,适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在学习型社会的生存之道.
全方位学习,就是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渠道,全方位地获取知识和信息,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辅导员要将学习看作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真诚地与别人分享经验,从而更有效地获得知识和技能.
处理好学习和工作的关系,实现学习工作化和工作学习化.
所以,创建学习型辅导员队伍,要求改革辅导员队伍的学习观念,使他们形成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理念,培养他们在学习中创新、在创新中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
辅导员队伍之间也要加强团队学习,"团队是学习的最佳单位,团队成员的合作学习具有令人吃惊的能量,集体可以比个人更具有洞察力,团队的智商远远大于个人的智商.
"在团体中每个成员相互交流自己的经验和经历,相互学习、取长补短、集思广益,使辅导员队伍整体绩效大幅度提升,每个成员得到更快地发展,从而更好地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
提升思想,正确认识自我首先,学会系统思考.
当前,高校辅导员面临着处理学生各种心理、学习、生活等问题.
要想顺利地处理这些问题,准确掌握问题背后的根本原因及其相互联系,就要求辅导员具备全局综合和长远考虑问题的能力.
所谓系统思考,就是要求树立全局的观念,运用系统的思维看待问题,即用全面的、发展的、联系的眼光看待问题.
学习型辅导员队伍通过不断地学习,逐渐改革辅导员的思维模式,学会系统思考,以促进辅导员更好地解决工作问题,提高学生工作的质量和自身的工作能力.

其次,改善心智模式.
"'心智模式'是根深蒂固于心中,影响我们如何了解这个世界,以及如何采取行动的许多假设、成见,甚至图像、印象.
"由于惯性思维,许多好的建议在辅导员与学生和同事相处的过程中没有被采纳.
所以,改善心智模式就是把镜子转向辅导员自己,不断反省自己,客观地审视自己,逐渐发掘真实的自己,并尝试换位思考,了解别人的思考过程和具体想法,虚心地学习、借鉴别人的心智模式.
高校辅导员要客观公正地看待每一个人,以开放、包容的心灵容纳别人的想法,注重与领导、同事、学生之间的交流,善于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地改善自己的心智模式,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

4.
完善和超越自我,增强创新能力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是一个鼓励高校辅导员不断自我超越的组织.
自我超越的实现是学习型组织的最后一个修炼,它的实现以前四项修炼为基础.
自我超越需要团体成员通过学习理清并加深个人的真正愿望,通过团队学习,相互学习交流,在个人愿景的基础上形成共同愿景,并不断地进行系统思考和改善自己的心智模式,集中精力,客观地看待现实,并在这过程中要不断创新.

高校构建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必须把学习贯穿于整个队伍和工作之中,转变辅导员学习观念和学习方法,促使其积极参加团队学习,在团队学习中不断自我开拓,进行系统思考,将工作和学习融为一体,将事业和家庭融为一体,为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愿望进行自我超越,逐渐凸显个人价值,不断满足个人幸福感和职业成就感.

参考文献:[1]陈清华.
构建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的策略探讨[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4).
[2]钟健雄.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路径探析——基于学习型组织理论[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
[3]宁曼荣,旷勇.
论学习型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2).
[4]胡绍君,马立敏.
关于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思考[J].
硅谷,2009,(11).
[5]高世杰.
学习型团队——加强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思考[J].
科技信息,2008,(2).
[6]刘永琴.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探讨[J].
池州学院学报,2008,(5).
[7]陈旭华,黄章文.
高校建设学习型辅导员队伍的思考[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
[8]郑华丽.
关于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J].
大众文艺,2010,(9).
[9]丁兆明,焦阳,王玮.
学习型辅导员成长路径研究[J].
高校辅导员,2011,(2).
[10]张雪梅.
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意义与特征[J].
高校辅导员学刊,2011,(1).
[11]葛振.
关于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思考[D].
天津: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5.
[12]林成华.
走向善治——基于治理理论的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39-52.
[13]陈建波.
创建高职学习型辅导员队伍的设想[J].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2010,(5).
(摘自《经济研究导刊》2014年第07期作者/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黄忠瑶)独立学院金融学类专业本科教师教学改革创新研究摘要:针对"三本"独立学院的金融类专业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从培养学生的"动脑、动口、动手和动笔"的学习习惯的角度,注重培养学生的金融思维,突出专业性和应用性强的优势,提高学生的竞争能力.

关键词:独立学院,金融学类专业,教学思想,改革创新一、文献回顾1994年,教育部实施了"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等九所高校共同承担了该计划中金融学专业的教改项目.
黄达(2001)发表"金融、金融学及其学科建设"的主题演讲,指出金融专业的建设,应处理好学生培养与组织教师队伍、本科教学与研究生教学、一般要求与发挥特长办出特色等诸多方面之间的关系.
陈长民(2012)指出各高校的金融学科建设要契合自己的办学目标定位,形成各自特有的学科优势;金融学科建设应与社会需求相适应.
邵宇(2006)从重点大学金融专业教学改革和教学实践的角度,提出明确深化重点院校金融专业教学改革的定位问题和主要方向,探讨了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方面的一些新的思路.

李月梅等(2013)针对北京林业大金融学专业建设与学科发展的研究,提出金融学专业建设与学科发展的思路.
郭卫平(2005)就湖南农业大学金融学专业改革的建议,主要研究了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方向.
张青龙等(2013)的论文"金融学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对上海理工大学的金融学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思路及改革的内容进行研究和探索.

纵观中国高等院校金融学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中国高校金融类专业教改呈现如下特点:第一,走在教改前列的主要如承担教育部学科建设的北京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厦门大学、复旦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等国家重点大学,项目以建设重点大学一流金融学科为重点,着重研究金融学课程体系设置和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
"紧盯国际一流,以重点大学一流学科为龙头,示范带动学科整体".
第二,占有学科优势的财经类院校如西安财经大学的金融学院借助优秀的师资和国际学术会议形式,立足当前金融学科发展的若干前沿问题提出了金融学科发展方向和金融教育国际化的模式.
第三,金融类专业成立时间较短的一些农业类、林业类以及工科类院校在总结自己专业发展历程中存在的教育教学问题进行的教改研究.
最后,建校时间较短的独立院校的金融类专业的教改研究相当滞后.

二、独立学院金融学类专业的教学思想应该是注重培养学生的金融思维,注重培养学生的"动脑、动口、动手和动笔"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竞争能力2013年中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看,其中17%的毕业生选择继续学习深造,5.
2%的人选择出国留学,4.
2%的人选择自主创业,其余74%的毕业生则是通过各种招聘形式进行就业.
当前,整个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竞争是十分激烈的.
我们"三本"的学生如何在和"一本"和"二本"院校学生的残酷竞争中杀出重围,提升我们"三本"培养的金融专业学生的竞争力是我们金融专业发展面临的紧迫性问题.

21世纪的中国金融学专业教学不仅着眼于完备的学科知识,而且还应着眼于学生的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交流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我们教师如何做到因材施教,培养出具有就业竞争能力的人才呢教学改革是核心、教育思想和观念改革是先导.
钱颖一教授(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2002)认为金融学是应用经济学的一部分,指出当前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要增加基础知识和分析能力的培养.
Jacquelin(美国玛瑞塔大学,2002)教授认为,教师的关键任务在于告诉学生如何运用知识,利用最新出版的报刊、杂志、组合股票去分析现实中得到的数据等.

对于独立院校金融专业本科阶段学生的培养,我们的教师要能统一教学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金融专业思维,从而在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方面体现专业特色;注重培养学生的"动脑、动口、动手和动笔"的学习习惯,从而在基础知识运用方面满足强操作性的专业要求.

三、独立学院金融学类专业的教学应该明确"三本"金融专业学生的竞争优势,教学应做到有的放矢,突出专业性和应用性强的优势金融类本科阶段教学的目的在于能使学生建立起一个全面的金融知识大架构,为未来发展打下一个比较宽厚的基础.
构筑全面的金融知识大架构是完成本科四年的专业学习和修完学分后最终真正属于学生最重要的知识,也是形成学生金融思维的基础.
在主干课程基础上,在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方面,突出专业性、应用性强的优势.
如何在主干课程基础上,在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突出专业性、应用性强的优势(一)重视分析观察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方法的金融思维培养纵观西方国家金融学本科教育,如美国的亚利桑那大学(TheUniversityofArizona)金融系在其介绍中就认为,金融学主要是一个研究如何将储蓄(主要在家庭层面)转化到生产用途(主要是公司层面)的专业,其研究领域主要可以分为公司金融(CorporateFinance)、投资学和机构金融三大块,而这三个领域的研究都与一个时期内的管理决策密切相关.
因此,亚利桑那大学金融学专业课程的设置基本围绕上述三大内容展开.
加拿大、澳大利亚和中国香港地区的部分大学专门成立经济学和金融学系,所讲授的内容则较侧重于经济学和金融学的理论,其依据在于看到了金融学和经济学密不可分的一面.

从金融学科的发展趋势看,现代金融理论更加关注微观层面的金融问题,以金融市场为中心,以金融资源的配置为研究对象,侧重于对微观经济主体金融活动的成本、风险、收益进行定量分析(张新,2002).
钱颖一教授(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2002)认为在中国多指宏观金融,而在美国专指微观金融,因此,当前改革的重点,是增加微观金融方面的课程.
金融学与经济学和管理学之间的交叉综合的特性,重视微观定量分析的发展趋势是我们不容忽视的.
在主干课程中强化基础理论的研究和教学,强化微观、定量的分析和教学,以适应金融学科发展的需要,更是培养出符合市场经济需要的金融专业人才的紧迫任务.

(二)利用有限的实验室资源,通过有效的实验设计和重视实验报告形成过程,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信息技术革命使金融专业教学内容丰富化、教学手段信息化成为可能.
这都要求金融教育既要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也要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培养.
在整个金融专业发展中,注重加强金融实践教学,积极开展实习实训和社会实践活动,拓宽实践教学在所有院校的金融教学中已经达成共识.

突出实验和实践课程以能力培养为主的教学模式在"三本"的金融专业课程中也正在被广泛的应用.
但是,如何突破我们的劣势,培养出与"一本"及"二本"院校的金融专业的学生同等级别的实验室操作能力是对我们的重要教学要求.

以"证券投资学"为例,在实验室上机的课时安排的比例达到了40%,一般来说,教授该门课程的教师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实验设计,课后学生根据上机实验也要形成符合标准化要求的实验报告.
从程序上来说和其他"一本"及"二本"院校没有多大差异,但是,从实验室条件等硬环境我们金融系显然是十分落后的.
然而,通过精心设计实验项目和重在落实实验报告对于弥补设备落后的不足.

(三)引导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现暑期实践活动收益的最大化独立学院十分重视学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分派指导教师帮助学生形成调查报告.
最后对评出的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在全系召开大会进行表彰.
但是,作为亲自参与指导暑期调查报告的教师,如何实现暑期实践活动收益的最大化,实现升华学生的实践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纵观学生的暑期调查报告,调查内容涉及本专业领域题材比较匮乏;在调查内容的分析方法没有注重的运用经济学和金融学的思路;大多数同学实际上没有进行真正的实际调查,从网络上抄袭的现象十分严重,比如辅助问卷调查表,从笔者的经历看,设计出专业的问卷调查表仅仅依靠个人的力量是十分困难的课题;对于本科阶段来说,从本专业的角度出发,做好了一份暑期社会调查报告,基本上等于做好了一篇优秀的毕业论文,更是毕业履历表上最为耀眼的部分.

(四)课外竞赛形式多样化,通过举办金融专业"小论文赛",提升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每学期都要求学生在期末的时候交一份课程论文作为平时作业来考核,其初衷是希望学生熟悉论文过程,学会查资料,养成阅读专业期刊文献习惯,掌握专业论文的基本格式.
最后结果都是学生交一份匆匆完成的东拼西凑的文章上来.

总结分析来看,之所以学生不够重视该部分的考核原因是多方面的.
应该来说,在整个本科学习阶段,写作专业"小论文赛"是运用知识的最高要求.
专业"小论文赛"是要求学生对一般的社会(经济的、金融的)现象,运用专业基础知识和分析方法进行解释.
强调重视通过发现问题—分析分析—解决问题实践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

四、独立学院金融类专业教学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办法首先,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突破金融类专业教师自身专业限制,在教学过程中能立足学科全局,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
目前独立院校的从事金融类专业教学的教师队伍构成看,其中占较大比重的中青年教师(包括硕士和博士)多数都是非金融专业的非科班出身.
因此,统一教学思想,还需要专业教师立足教学工作,完善自己的金融专业知识,做到吃透所教授课程的所涉及的基础理论和专业分析方法.
重视传道、授业和解惑的基本职能是围绕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进行的.

其次,做好心理准备,着眼长远利益,建构学生的金融知识框架;培养学生从金融专业角度,分析观察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是一个长期工程.
当前整个社会环境,大家都比较急躁和浮躁,急功近利,包括学习,希望立竿见影.
建构学生的金融知识框架和培养分析观察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是一个长期工程.
首先,通过开设十多门主干课程的,甚至出现交叉重复出现金融基础知识的局面,需要耗时四年的时光去学习;其次,需要个专业教师付出极大的耐心和教学热情,通过反复课堂教学的讲授去强化,在指导课内、外实践项目时,要反复修改学生提交的书面作业,并且需要多次面对面沟通,严格要求去培养他们的专业应用能力.

最后,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金融实验和实践,建立由相关项目指导教师推荐优秀的实践成果,借鉴答辩程序的专业评比,积极辅助学生的优秀成果真正走出去"投稿""见诸报刊",以及以"传、帮、带"的形式去影响学弟学妹.

在我校金融类专业学生的暑期调查报告的课外实践,实现了由指导教师推荐优秀,然后通过几名专业教师组成的评委会,最后评出金融系的优秀调查报告.
在一定程度上来讲,还是很合理的.
但是,不利于优秀的实践成果推广.
如果借鉴毕业论文答辩程序,邀请权威的专业评委,容许相关教师和学生参与,在调查报告的作者汇报其调查思路的形成和调查内容的设计等后,容许所有参与者提问,按照如此的程序走下来评选出来的优秀,不仅有助于作者本人继续完善其成果,对于参与旁听的学生也是一种学习.

参考文献:[1]张亦春,蒋峰.
21世纪对中国金融学教学的挑战[J].
中国大学教学,2002,(6).
[2]曾康霖.
试论当代金融学科发展及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从建国以来中国金融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谈起[J].
金融研究,2005,(10).
[3]黄达.
金融、金融学及其学科建设[J].
当代经济科学,2001,(7).
[4]陈长民.
对金融学科建设问题的几点认识[J].
金融教学与研究,2012,(3).
[5]殷孟波.
金融学课程建设国际研讨会综述[J].
经济学动态,2002,(7).
[6]郭卫平.
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方向研究——对湖南农业大学金融学专业改革的建议[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2).
[7]李月梅,秦涛,潘焕学,肖慧娟.
北京林业大学金融学专业建设与学科发展研究[J].
中国林业教育,2013,(1).
[8]张青龙,孔刘柳,高广阔,方华.
金融学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J].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
[9]邵宇.
以课题体系优化为核心深化高校金融学专业教学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06,(5).
[10]封思贤.
从金融理论变迁看金融本科教学改革[J].
金融教学与研,2005,(2).
[11]刘新华,朱琳.
金融专业教学应注重培育学生的"幸福观"[J].
金融教学与研究,2012,(2).
(摘自《经济研究导刊》2014年第07期作者/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赵大利)大学的文化选择摘要:价值判断是大学文化选择的基本内涵.
正确、自主的文化选择是实现大学文化自觉的重要前提.
当代中国大学的文化选择必须始终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和规制大学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从而推动大学和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建设.

关键词:大学文化,文化选择,文化自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大学的文化选择大学的文化选择是指作为文化主体的大学师生在多元文化的矛盾运动中进行价值判断,择其优、择其善,并且赋予其个性化含义的过程.
这一过程具备三个基本特征:1.
大学的文化选择是在矛盾中进行的当今世界处在多元文化的矛盾与竞争之中,不仅有马克思主义与自由主义之争,更有西方"普世文化"与发展中国家民族文化的话语权之争,置身于这样的文化"乱象"之中,大学文化选择的矛盾与"纠结"在所难免.
不仅如此,单就大学文化自身的特征来说,选择过程中的各种矛盾与冲突也是错综复杂的.
首先,大学文化内涵的丰富性难免让人"顾此失彼".
大学文化是学校全体人员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学校特色的群体意识以及体现、承载这种群体意识的行为方式和物质形态.
从结构层次上看,大学文化包括精神、制度、行为、环境等各个层面.
因此,从广义上说,大学文化实际上就是大学生活和存在方式的总和.
大学文化内涵的丰富性使去劣从优、去伪存真的文化选择变得更加困难.
其次,大学文化的自由与包容性又让人难免"患得患失".
作为展示大学精神、崇尚学术自由的大学文化理应拒绝一切落后思想观念和教条的束缚,始终强调独立人格、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独立选择,并要求文化主体在自由的氛围中进行理性的思考和学术研究.
同时,作为开放包容的文化,大学文化应以开放包容精神使大学不断获得新的发展动力.
这就要求大学在保持民族和自身特色、坚持"和而不同"的前提下,将优秀民族文化、西方现代大学精神的精髓以及当代社会主义大学的历史使命、时代精神、大学自身的历史文化传统有机融合、兼容并包.
这种自由与兼容要求大学在进行文化选择时必须目标明确、尺度合理、宽严适度.
否则,很可能舍本逐末,甚至背离大学精神.
再次,大学文化的超前性与导向性难免让人"战战兢兢".
作为超前意识的文化,大学主体人群文化层次高、思想敏锐、信息来源广,正因如此,大学文化才能对社会文化产生辐射和引导作用,而大学文化本身也能够在合理的支点上,保持对社会文化的超前态势.
正是这种超前,使大学文化承载着大学之外的社会使命,对社会产生深刻影响,也使大学的文化系统不仅作为社会文化大系统的子系统存在,而且成为社会文化系统的"风向标".

2.
大学文化选择的基本内涵是进行价值判断对于大学文化而言,价值判断是大学理念即大学文化的"灵魂",是维护大学长期生存和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文化调节和适应机制.
大学文化建设的实质是人的塑造问题.
"大学之道,在明德崇学,在亲民新民,在多元卓越,在止于至善.
"[1]当代中国的大学文化必须既能够弘扬博大精深的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又能够在科学精神下剔除封建文化的糟粕,体现探求真理的科学态度;既能够吸纳西方近代以来优秀文化和大学精神的精髓,又能够抵御西方意识形态对社会主义的渗透和侵袭;既能够体现文化的丰富性、多样性,又能够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大学中的主导地位,成为社会主义价值观培育的主阵地.
用这样的先进文化去影响、熏陶学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推动和引领社会文化不断前进,才是正确的大学文化选择.

3.
大学文化选择的过程性体现的是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扬弃、改造、批判、吸收是文化发展的必经阶段.
大学文化的生成需要主要步骤:第一步是继承与借鉴,包括文化的整理、保存、鉴别,这是基础和前提.
第二步是文化的更新与创造,这是大学文化选择的中心环节.
选择不仅是对已经形成的文化因子的取舍,更有文化的再造与创新.
知识分子的学术研究、知识传播、著书立说、社会服务、产品技术开发都与文化创造有关.
大学本身是新思想、新知识、新理论的摇篮,必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创新,才能保持大学文化的活力和先进性.
第三步是文化的传授和传播,这是大学文化选择的价值呈现.
大学精神要在大学的教学、科研、社会实践过程中不断发扬光大,内化到广大师生的内心深处,影响他们作为个体的价值选择、判断,规制他们的行为.

二、文化选择与大学的文化自觉所谓文化自觉,按照费孝通先生的观点,"它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
大学的文化自觉体现为大学重视文化的作用,并能够在对外在环境与自身文化特征清醒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明确、自主的选择、传播与创新.
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进行的文化选择与实现大学的文化自觉是统一的.

1.
对自身文化的历史传统、传承脉络、本质精髓、表现手法等有"自知之明"是大学文化选择的基本前提"自知之明"要求大学明白"我是谁","我与别人(校)有何不同",也就是明白自身文化的来历、形成过程以及它所具有的特色和发展趋向.
做到这些是为了加强大学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适应新环境下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
总之,"自知之明"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掌握文化选择的主动权.
从大环境来讲,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文化全球化趋势也在加剧,"普世价值"说甚嚣尘上,其间一直演绎着文化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普世性与民族性的矛盾.
在这对矛盾展开的过程中,不同国家不可避免地衍生出两种现实的文化战略:一是文化主权战略,二是文化霸权战略,二者的相互斗争构成了全球化时代国际文化关系的轴线.
全球化背景下在中华民族自身文化的发展中,呈现出"全盘西化"与"文化孤立主义"(或称"部落主义")两种极端的倾向.
两种错误的根本都在于对自身文化缺乏正确的评判,要么隔断历史,完全否定自我,陷入民族虚无主义;要么盲目自大,走向极端民族主义.
在批判这两种极端的错误时,必须首先高举捍卫文化主权、反对文化霸权的旗帜,在激烈的文化竞争中自觉维护国家自主文化选择权、发展权和对外文化交往权.
同时,在推进大学国际化的进程中,应当努力坚持全球化与本土化的统一,树立全球化时代正确的文化心态,做到既开拓国际视野、增强国际交流能力,又能坚守国家立场和民族意识、扩大民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这既是文化自觉的应有之义,也是大学文化选择的基础条件.

2.
自我"觉醒"与"反省"是大学进行文化选择的动力机制"觉醒"与"反省"是对文化的自我批判与反思,可以加强文化选择的设计性、主动性与自觉性、积极性,提高自身文化的生存、繁衍能力.
只有在"觉醒"与"反省"中,大学文化主体才能树立起文化存在的辩证法意识,在反对片面的"西方文化优越论"或"东方文化优越论"的同时,也反对"文化虚无主义".
有了这样的能力和勇气,才能把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作为对象来研究,并结合时代的要求与各国的具体国情,作出客观的评价、合理的选择.
同时,只有"觉醒"与"反省",文化的主体才能把握文化发展的必然规律,自觉投入文化交流与对话之中,才能自觉推进文化的内源拓展,形成大学文化的独特气派与风格.
在文化选择过程中,要保持自主的价值观与文化观,根据大学所拥有的文化资源、文化环境、文化需求、文化特性、思维结构及实践方式,选择适合自己的文化发展道路,这是建设独具特色的大学文化的根本.
所以,大学应该注重开发自身的文化潜力和文化资源,促进文化资源的增长,增强自身的创新发展能力.

3.
"自我创建"是大学文化选择的最终归宿创新文化和文化创新的关系好比灵魂与肉体,相互依存,缺一则二者皆无.
物质与精神、科学与人文、主体与客体、个性与共性的分离是目前中国大学文化发展中的通病,导致学校教育功能发展的不和谐甚至错位.
究其原因还在于文化构建中忽视了精神文化的作用,忽视了人的主体意识与个性的发展,这既是创新文化发育不良的原因,也给文化创新带来了巨大的障碍.
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将大学文化的发展最终着眼于"自我创建".
"自我创建"的文化应具备如下特质:一要树立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大学理念,彻底改变"过弱的文化陶冶、过窄的专业教育、过重的功利导向、过强的共性制约"[2]的状态.
作为大学文化精髓的大学理念,应克服科学主义、工具理性的片面性,摆脱功利主义的干扰,融入科学理性和人文精神相统一的哲学思想,贯穿以人为本、明德至善的人本精神.
从柏拉图时代提出"博雅的认知兴趣",关注的不是教育的"实利性"而是"人的德性",帮助人们得到"幸福和灵魂的自由",到近代德国洪堡和席勒提出大学的首要目的在于形塑性格,造就伦理,培养能够感受到真、善、美的人,大学在各个发展时期都把人的培养放在首位.
即使是各种教育功能侧重不同,也都被理解为培养人的手段不同.
大学文化通过明章建制或潜移默化教育人、熏陶人、培养人,造就大学特有的精神与气质,始终是大学的基本功能.
二要树立为民爱国、引导社会前进的民族精神与国家意识.
任何大学都是立足本国,致力于人民的幸福、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长时抱定的目标就是"苟切实从教育着手,未尝不可使吾国转危为安"[3].
他把大学的所有追求归于"对于社会国家和人类作最有价值的贡献"这一终极目标上.
在文化的力量越来越深地熔铸在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的情况下,大学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服务,并引领社会的功能更深刻地体现出来.
三是确立开放包容、面向世界的文化心态.
具有全球意识,树立包容心态,适应国际化要求,把大学建成国际多元文化沟通的桥梁驿站和融合中心,是当代大学神圣的文化使命,也是大学生存与发展的必须.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大学文化选择1.
马克思主义为大学文化选择指明了方向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日趋频繁,文化多元化、意识形态多样化、渗透与反渗透斗争尖锐复杂.
大学是知识汇集、价值冲突、思想火花集中绽放、各种社会思潮集中登场的地方,是意识形态的"高地".
在这样的较量和冲突中,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规定我国大学的社会主义性质,才能明确大学的价值取向和大学文化的价值追求,进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文化建设明确方向,为党的教育方针在大学的贯彻执行中奠定思想根基.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也为大学文化的发展与创新提供了路径.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历久不衰,在世界的沧桑巨变中永远保持着青春与活力,其根本原因在于它彻底的科学性.
这种科学性在于它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科学理论.
因此,这种科学性是与理论性与时俱进地联系在一起的.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与时俱进正是这一理论科学性的必然要求.
大学是科学的殿堂,是青年人云集的地方,科学的求真求实精神与青年人的求新创造必然使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在大学文化的形成以及文化精神的构成中发挥核心导向作用.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大学文化选择的主题这一主题要求大学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和制度的自信.
大学教育应努力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影响力.
在大学文化的构建中,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和信念主导大学文化的各个方面,无论是精神文化还是其他形式的文化,都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主导,体现社会主义文化的属性和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传承.
不仅如此,就生活在大学中的每一个个体而言,只有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统领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才能使他们健康成长.
面对当今各种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面对社会主义运动的低潮以及人们对社会主义未来的种种怀疑,只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才能战胜各种困难,找到解决中国问题的真正出路.

3.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大学文化选择的重要资源作为大学文化的精髓,大学精神无处、无时不在,而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更是大学精神的灵魂,它贯穿于大学文化发展的始终,体现在大学文化的各个层面.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也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大学精神的灵魂,是大学文化能够形成的基点.
无论是知识教育、文化熏陶还是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都是为了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富强.
大学一旦失去了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牵引,失去了时代精神的感召与规制,就会失去其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成为自由主义的"乐园",成为追求个人利益的寓所,失去其社会批判以及引导未来的大学功能.
因此,大学文化应当紧紧围绕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培育来丰富和发展自身的精神内涵,培养和教育青年人强化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把个人的成长与进步融入到推动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时代洪流中,把爱国热情转化为立足岗位、刻苦学习、努力工作的实际行动.

4.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道德根基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它不仅为大学道德文化规定了社会主义的性质,而且为大学提供了进行善恶美丑的道德评判的尺度.
社会主义荣辱观不仅规定了大学文化道德基础的性质,更规定了道德教育的真善美的基本内容.
就大学文化的具体构成而言,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建设良好校风、教风和学风的基础,是优秀师德建设的基础,是大学生良好品德养成的基础.
在当下社会诚信缺失、学术功利主义倾向盛行、学术腐败屡禁不绝的情况下,培育大学师生高尚的学术道德和职业操守,形成大学师生高于社会一般水准的职业道德尤为重要.

大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阵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支撑着大学文化建设,大学文化选择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最终结果.
参考文献:〔1〕王冀生.
大学之道〔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86.
〔2〕文辅相.
文化素质教育应确立全人教育理念〔J〕.
高等教育研究,2002,(1):27-30.
〔3〕赖谦廷.
社会主义文化与大学文化建设〔M〕.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0.
70.
作者简介:王新华(1966-),女,河北秦皇岛人,燕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文化自觉研究;刘永志(1978-),男,内蒙古乌兰浩特人,燕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摘自《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年第09期作者/燕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新华刘永志)教育心理学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摘要: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应用科学,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高校辅导员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应积极主动地学习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充分运用相关心理学效应和心理咨询方法,创新性地开展工作,做到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相结合,从而促进大学生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高校辅导员,心理学效应,心理咨询方法,大学生教育心理学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是指高校辅导员将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和方法运用于教育教学过程中,从而加强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预见性和针对性,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与教的心理环境,促进教学质量和学生工作效果的提高.

一、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1.
动机理论学习动机是指给予大学生机会,用以制定计划目标和监控自己实现目标的进程.
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涉及大学生为何会产生特定的行为以及其行为被激发、指导和持续的程度.
高校辅导员的支持、关心和管理风格在大学生学习动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促进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合适的学习方法具有重要的作用.
培养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社会动机的培养,即大学生通过社会经验而习得的需求和愿望;二是成就动机的培养,即大学生为达到某一目标而作出的努力.
教育心理学通过很多案例研究证明,动机的强弱与学习密切联系,动机水平适中的大学生能够更加专注地投入学习,并且更具创新性和方法性.

2.
迁移理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让大学生将所学知识合理地应用到实践中,这个过程即迁移.
高校辅导员如果能够尽可能地为大学生提供现实世界问题解决的方法指导及思维挑战的机会,将会对大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结合教育实际,高校辅导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开展工作:一是模拟各类工作和生活情境,让大学生发挥最大的想象力自编、自导、自演,设计多种类型的参与解决方式,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培养大学生的应对能力;二是举办经验交流座谈会,邀请各行各业人士与大学生座谈,或将现实世界引入主题班会,让大学生能够近距离地与社会接触,培养大学生的思维能力;三是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为大学生提供实习的机会,从而在实际工作中培养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语言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相关心理学效应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心理效应实质上是一种心理现象或心理规律,指大多数人在相同或相似的情景和刺激源下,产生相同或相似的心理反应,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
1.
贝尔纳效应的应用英国科学家贝尔纳天赋极高,学识渊博,在结晶学、分子生物学领域均有重大的贡献.
但最为突出的是,他提出一个个开拓性的课题,帮助其他科学家攀登科学高峰,此举被称为"贝尔纳效应".
同大学生相比,高校辅导员生活阅历、读书经历都要更加丰富和深刻,心理优势也比较明显,因此,高校辅导员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帮助大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激发大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促使大学生更快地进步.

2.
从众效应的应用从众效应是指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而怀疑、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等,以期和他人保持一致.
对于大学生来说,其价值观处于形成期向稳定期的过渡阶段,从众行为表现得更为突出.
高校辅导员对从众心理应该有理性和充分的认识,能够区分理性和非理性的从众行为和思想,正确利用理性从众来引导大学生进步,避免消极从众对大学生产生的不良影响,同时也可以根据从众心理的特点,培养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积极健康的生活习惯.

3.
拍球效应的应用拍球效应是指个体或者群体在工作和学习的过程中,负担的压力越大,人的潜能将会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反之,负担的压力越小,人的潜能的发挥程度就越小.
高校辅导员如果能合理地利用拍球效应,大学生的潜能将会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学习能力、工作能力也将会得到更快的提高,并取得更大的成绩.
反之,如果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听之任之、放任自流,不对其进行适当的压力训练,大学生可能会降低对自己的要求,也难以形成积极的价值观.

三、心理咨询方法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1.
充分尊重尊重是教育心理学实践运用的首要因素,即高校辅导员要把大学生看作是有思想、有情感、有追求、有独特性和自主性的个体.
首先,尊重有着丰富的涵义.
一是要把大学生看作独一无二的个体;二是要相信大学生本性善良,有强大的内在动力;三是要做大学生的指导者、促进者、协助者,不仅要向大学生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大学生完美的人格.
其次,要学会角色变换,体察大学生的心理.
高校辅导员要具备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并借助大学生的言行,深入体验大学生的情感和思维,运用技巧把自己的感情传达给大学生,让大学生感受到关爱和理解.
高校辅导员应给予大学生一个民主的生活空间,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认可他们的进步,尊重他们的选择,在和谐、宽松的环境中进行交流探讨,从而更好地取得师生间的信任和默契.

2.
学会倾听倾听是一种常用的心理咨询方法,对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工作具有启示意义,使他们更有效地理解大学生表达的内容.
当高校辅导员担当起心理咨询师的角色时,要尊重大学生,认真倾听;深入思考,少做评价;陪伴大学生,鼓励倾诉.
同时,要根据大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疏导,激发出大学生的内在动力.
大学生有思想且感情丰富,遇到挫折时,经常会找高校辅导员倾诉.
高校辅导员只要耐心地倾听,往往就能化解大学生一多半的痛苦,然后再给予合理的引导,问题常常也就能迎刃而解.

3.
心理暗示心理暗示一般指群体或环境以不明显的方式向个体发出某种信息,个体在无意中受到这些信息的影响,作出相应反应的心理现象.
对不同气质、不同能力、不同性格的大学生,暗示的作用都是积极有效的.
高校辅导员可以用技巧性的语言或表情给予学生有效的诱导和暗示,从而使大学生逐渐改变原有的自卑感和不良情绪,达到鼓励大学生的目的.
这一方法对性格比较内向的大学生作用更加明显.

4.
善于同理同理是指体验对方的内心世界的能力,即通过对方的言行,借助知识与经验,运用技巧去体验对方的情感和思维,进而影响对方并收到反馈.
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要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走进大学生的内心世界,体会大学生的感受,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让大学生得到尊重、理解、关注;鼓励大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长处,培养起自信.
大学生作为领悟能力很高的群体,只要给予他们足够的理解和支持,就会发现他们有着无尽的潜力.

高校辅导员要主动学习教育心理学,创新性地开展工作,做到理论学习与实际经验相结合,同时要教学相长,加强自身的心理教育能力.
高校辅导员要充分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握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调动大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国家培养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1〕李爽.
心理效应在高校思想教育管理中的研究与应用〔J〕.
知识经济,2010,(12).
〔2〕赵玉宝,张倩,冯晓华.
从众理论对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启示〔J〕.
东北师大学报,2011,(4)〔3〕王鹏.
论教育心理学在大学生教育中的作用〔J〕.
科学时代,2011,(6).
作者简介:1.
江源源(1980-),女,河南信阳人,山西财经大学应用数学学院分团委书记,主要从事应用心理学研究;2.
张巍(1980-),女,河北保定人,江阴职业技术学院团委副书记、讲师,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应用心理学研究.

(摘自《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年第09期作者/山西财经大学应用数学学院江源源江阴职业技术学院张巍)《民办学校集团化、专业化发展研究—以福建西山教育集团为例(学校特色发展与教育品牌建设丛书)》作者:张文彬张绍文定价:40.
00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年5月简介:本书华东师范大学《学校特色发展与品牌建设丛书》中的一本.
民办学校如何发展和生存特色学校如何构建如何将特色理论见之于学校实践在特色构建的过程中如何解决面临的实践问题本书以福建西山学校集团化、专业化办学模式研究为主题,通过深入剖析学校办学及领导理念、教学实践及管理创新,探索学校特色品牌构建的有效路径,为民办学校特色发展与品牌建构提供可供参考的现实理论与实践借鉴.
本书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并配以鲜活的案例,旨在通过分析一所民办学校发展壮大的现实路径,形成一种具有借鉴意义的"西山模式"理论关照.

华为云(69元)828促销活动 2G1M云服务器

华为云818上云活动活动截止到8月31日。1、秒杀限时区优惠仅限一单!云服务器秒杀价低至0.59折,每日9点开抢秒杀抢购活动仅限早上9点开始,有限量库存的。2G1M云服务器低至首年69元。2、新用户折扣区优惠仅限一单!购云服务器享3折起加购主机安全及数据库。企业和个人的优惠力度和方案是不同的。比如还有.CN域名首年8元。华为云服务器CPU资源正常没有扣量。3、抽奖活动在8.4-8.31日期间注册并...

TTcloud(月$70)E3-1270V3 8GB内存 10Mbps带宽 ,日本独立服务器

关于TTCLOUD服务商在今年初的时候有介绍过一次,而且对于他们家的美国圣何塞服务器有过简单的测评,这个服务商主要是提供独立服务器业务的。目前托管硬件已经达到5000台服务器或节点,主要经营圣何塞,洛杉矶以及日本东京三个地区的数据中心业务。这次看到商家有推出了新上架的日本独立服务器促销活动,价格 $70/月起,季付送10Mbps带宽。也可以跟进客户的需求进行各种DIY定制。内存CPU硬盘流量带宽价...

LetBox:美国洛杉矶/新泽西AMD大硬盘VPS,10TB流量,充值返余额,最低3.3美元两个月

LetBox此次促销依然是AMD Ryzen处理器+NVME硬盘+HDD大硬盘,以前是5TB月流量,现在免费升级到10TB月流量。另外还有返余额的活动,如果月付,月付多少返多少;如果季付或者半年付,返25%;如果年付,返10%。依然全部KVM虚拟化,可自定义ISO系统。需要大硬盘vps、大流量vps、便宜AMD VPS的朋友不要错过了。不过LetBox对帐号审核严格,最好注册邮箱和paypal帐号...

非你莫属学历造假为你推荐
芜湖三七互娱网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http500网站打开显示500内部服务器错误,是什么原因?怎么解决?mediawikimediawiki的乱码问题prohibitedleaning on the door prohibited什么用法(语法),不甚感激苹果appstore宕机苹果手机为什么显示无法连接到appstoregooglepr谷歌 PR值是什么意思163yeahyeah邮箱和163邮箱的区别在哪里 那个好用flashfxp下载怎样用FlashFXP从服务器下载到电脑上?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09)浦民三(知)初字第206号300051三五互联请问300051三五互联还会继续盘升吗?
成都虚拟空间 vps是什么 最新代理服务器地址 香港ufo 香港主机 dropbox网盘 牛人与腾讯客服对话 e蜗 电子邮件服务器 1g空间 电信虚拟主机 天翼云盘 爱奇艺vip免费领取 绍兴电信 优酷黄金会员账号共享 彩虹云 空间登录首页 备案空间 智能dns解析 网站加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