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视频监控设备
视频监控设备 时间:2021-05-07 阅读:(
)
ICS03.
080.
01CCSA20DB33浙江省地方标准DB33/T2158—XXXX代替DB33/T2158-2018、DB33/T2159-2018避灾安置场所建设与管理规范Useofregulationsforplanningandmanagementofsheltersandresettlementplaces(报批稿)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33/T2158—XXXXI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选址要求25建设要求26物资储备要求57管理要求6附录A(规范性)视频监控设备要求.
9附录B(规范性)应急生活包物品.
10附录C(规范性)浙江省避灾安置场所LOGO及浙江省避灾安置场所标识牌示意图12附录D(规范性)避灾安置场所指示牌示意图.
14DB33/T2158—XXXXII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
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DB33/T2158-2018《避灾安置场所内救灾物资储备和管理规范》、DB33/T2158-2019《避灾安置场所建设与管理规范》,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将DB33/T2158-2018《避灾安置场所内救灾物资储备和管理规范》中救灾物资储备相关内容整理并入《避灾安置场所建设与管理规范》中(见第6章);——修改了避灾安置场所建设和管理主管部门(见第7章,2018年版的第6章);——增加了避灾安置场所建筑安全检查和评估的要求(见5.
1.
7);——增加了测定避灾安置场所建设规模的参考依据(见5.
2.
2);——修改了场所内各类设施配置的要求(见5.
4.
2,2018年版的5.
4.
3);——修改了救灾物资储备的要求(见6.
3.
1,DB33/T2158-2018的5.
2.
1);——增加了避灾安置场所命名规定(见7.
3.
3);——增加了对功能分区牌、宣传牌等摆设的要求(见7.
3.
4).
——增加了对视频监控设备的要求(见附录A)——修改了对应急生活包物品的要求(见附录B,DB33/T2158-2018的附录A、附录B)本标准由浙江省应急管理厅提出.
本标准由浙江省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应急管理数字与技术中心、浙江省应急管理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晓和、邵琦、石永国、方恒、毛树怀、徐骋、陈星、王鹏飞、罗壮、王俊.
本标准所代替的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DB33/T2158-2018、DB33/T2159-2018;——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DB33/T2158—XXXX1避灾安置场所建设与管理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避灾安置场所的选址要求、建设要求、物资储备要求和管理要求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含新造、新挂牌)、改建(含改造、扩建)的避灾安置场所及运行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种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标准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T10001.
1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1部分:通用符号GB18306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T24439救灾物资储备库管理规范GB500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223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DB33/1066村镇避灾场所建设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
1避灾安置场所sheltersandresettlementplaces由政府确认或组织建设,为受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影响、需要转移安置的当地群众及外来人员,无偿提供临时性避护和基本生活保障的场所.
3.
2避灾安置人员shelterandresettlepeople因受到自然灾害风险威胁或自然灾害袭击以及突发事件影响,由危险区域转移到安全区域,需要临时安置的避灾人员.
3.
3自然灾害naturaldisasters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包括洪涝、干旱灾害,台风、冰雹、雪、沙尘暴等气象灾害,火山、地震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害,森林草原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
DB33/T2158—XXXX24选址要求4.
1避灾安置场所选址时应考虑覆盖区域内需要转移安置的人员数量、空间分布和公共设施状况,合理布局,确保选址安全.
4.
2避灾安置场所的选址应符合当地建设规划,且交通便利、转移便捷,避开下列地段、建筑物和线路:——地震断裂带、不稳定斜坡或滑坡、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易发地段;——江堤、海塘或溪滩边、旧有河道或山口、谷口;——工矿排污污染源、病源、大气污染源、水污染源等的下风、下游或下坡;——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工厂、仓库;——高压输电、输油或输气线路.
4.
3避灾安置场所应避开自然灾害高发地带,选址要求如下:——台风多发地区的避灾安置场所不应选择建造在风口地带的建筑,所选建筑宜与周围房屋集中成片;——避灾安置场所选择室内公共场所的场、馆,应达到当地抗震设防要求;——蓄滞洪区以及洪水威胁的地段,避灾安置场所选址时应考虑最高洪水位的影响,选择地势高的平坦区域,且应避开蓄滞洪期间漂浮物易于集结的地区及进洪或退洪主流区.
5建设要求5.
1基本要求5.
1.
1避灾安置场所的抗震设防应符合GB18306、GB50011和GB50223的相关要求.
5.
1.
2避灾安置场所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应符合GB50016相关要求.
5.
1.
3避灾安置场所主体建筑宜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屋)盖.
台风多发地区的避灾安置场所,屋盖应采取措施与相邻构件可靠连接,屋顶不应设置天窗.
5.
1.
4避灾安置场所分为县(市、区)、乡镇(街道)和村(社区)三级,可以新建确认、改造、修缮等方式建设,可利用以下公共资源:——县(市、区)级避灾安置中心可利用人防疏散基地、体育馆、影剧院、会场、学校和社会福利院等公共建筑物和公园、广场、绿地等公共场所进行建设;——乡镇(街道)级避灾安置中心可利用乡镇敬老院、文化中心、学校等符合避灾要求的公共设施进行建设;——村(社区)级避灾安置点可利用社区服务中心、老年活动中心、居家养老照料中心、文化礼堂、党群服务中心及中小学校等公共设施进行建设.
5.
1.
5选择已有公共建筑物设立为避灾安置场所时,使用单位应做好场所房屋质量安全鉴定工作,必要时应进行加固.
乡镇(街道)、村级避灾安置点建设应符合DB33/1066的要求.
5.
1.
6避灾安置场所应定期做好安全评估工作:——每年汛前应对避灾安置场所进行安全检查,每隔2年―3年应委托有资质的专业机构对避灾安置场所的安全性进行评估和鉴定.
——避灾安置场所若使用教育用房、医疗卫生用房、文化场馆、体育场馆、养老服务用房、交通站场、商场等公共建筑,应在其实际使用年限达到设计使用年限三分之二的当年委托房屋安全鉴定;DB33/T2158—XXXX3——若避灾安置场所使用建筑未通过安全鉴定,应协调该建筑的使用单位和产权单位进行房屋修缮,或更换使用建筑.
5.
2建设规模5.
2.
1避灾安置场所其建设规模由容纳受灾群众所需的建筑面积确定.
5.
2.
2避灾安置场所建设规模见表1.
测定避灾安置场所建设规模(规划安置人口数、建筑面积等)可参考以下标准:以服务责任区范围内的常住人口为基准核定,规划安置人口数不宜低于常住人口数的10%,人均有效避灾面积不宜低于3m2.
表1避灾安置场所规模分类表规模分类规划安置人口数(人)总建筑面积(㎡)县(市、区)级≥200≥600乡镇(街道)级≥100≥300村(社区)级≥50≥1505.
3功能设置5.
3.
1避灾安置场所应兼顾平时使用和灾时避灾、救灾、临时指挥的功能.
5.
3.
2避灾安置场所宜分设男女休息室、特殊人员休息室、管理人员办公室、救灾物资储备室、厨房间和卫生间(必要时也可采用移动式简易厕所替代),宜设置医疗室.
男、女休息室在灾时可根据实际情况以家庭或性别进行区分安置.
卫生间不应独立于主体建筑外.
各类功能分区构成按表2.
表2避灾安置场所各类功能分区构成详表项目级别县(区)级乡镇(街道)级村(社区)级救灾物资储备室√√√管理用房男休息室√√√女休息室√√√特殊人员休息室√√办公室√√√监控(保安)室√DB33/T2158—XXXX4表2避灾安置场所各类功能分区构成详表(续)项目级别县(区)级乡镇(街道)级村(社区)级附属用房厨房√√食堂卫生间√√√注:"√"表示应具备该用房;""表示可具备该用房.
5.
4设施配置5.
4.
1避灾安置场所设施配置应符合如下要求:——避灾安置场所应有与场所规模相匹配的物资仓储设施,供存放救灾物资;——避灾安置场所应有完善的给水、照明、通讯设施,宜设置应急灯和净水器;——避灾安置场所应在保护转移安置人员个人隐私的基础上配置至少1个视频监控设备,首选安装在公共活动区域,场所主要出入口通道、登记处,场所物资储备室,场所外全景等区域;视频监控相关要求和设备参数按附录A;——淋浴设施设置宜区分男女,可设置于场所卫生间等区域;淋浴设施使用时段应在场所管理制度中明确;——乡镇级以上避灾安置中心宜配置指挥通信、发电、医疗急救等设备.
5.
4.
2各类设施配置按表3.
表3避灾安置场所内各类设施配置项目级别县(区)级乡镇(街道)级村(社区)级物资储备设施√√√供水设施√√√照明设施√√√通讯设施√√温度调节设施√√√消防设施√√√环卫设施√√√广播(指挥)系统√DB33/T2158—XXXX5表3避灾安置场所内各类设施配置(续)项目级别县(区)级乡镇(街道)级村(社区)级临时供电设施√医疗急救设施√淋浴设施√√√视频监控√√√无线网络注:"√"表示应具备该设施;""表示可具备该设施.
6物资储备要求6.
1基本要求6.
1.
1避灾安置场所内救灾物资储备应合理确定储备种类和数量,建立和完善救灾物资储备体系,满足灾害救助和应急指挥所需物资的储备和管理需要.
6.
1.
2避灾安置场所内救灾物资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应参照《浙江省救灾物资储备管理办法》要求.
6.
1.
3应建立救灾物资储备管理制度,包括物资台账和管理经费会计账等内容.
救灾物资入库、保管、使用应有完备的凭证手续.
6.
2储备要求6.
2.
1救灾物资分为生活类和食品类二类.
救灾物资的种类与数量应根据沿海、山区和其他地区的不同情况储备,实施差异化管理.
6.
2.
2避灾安置场所内救灾物资应实行封闭式管理,设立专门房间存放,专人负责.
存放场所应避光、通风良好,有防火、防盗、防潮、防鼠、防污染等措施.
6.
2.
3储备物资应分类存放,码放整齐,留有通道,严禁接触酸、碱、油脂、氧化剂和有机溶剂等.
6.
2.
4应保障储备物资质量合格,食品类物资在保质期内、无损坏变质.
6.
2.
5应保障储备物资账物相符,定期盘库,及时补充.
6.
2.
6储备物资的维护应按照GB/T24439中的规定执行.
6.
3品种要求6.
3.
1生活类救灾物资生活类救灾物资储备种类包括洗漱用品、餐具、床铺和其他必要用品.
各类避灾安置场所生活类救灾物资储备配置见表4,救灾物资质量要求、报废期限参照应急管理部、省应急管理厅相关文件执行.
应急生活包内容按附录B,应急生活包外包装应标注产品名称、生产日期等信息.
DB33/T2158—XXXX6表4生活类救灾物资储备配置物资品种场所类别沿海易灾地区交通不便易灾山区其他地区床铺(行军床、折叠床等)√√√餐具√√√应急灯(手电)√√√帐篷净水器棉被√防潮垫√√√应急生活包√√√注:"√"表示应具备该物资;""表示可具备该物资.
6.
3.
2食品类救灾物资食品类救灾物资应储备饼干、方便面等方便食品和饮用水,宜增加储备大米、食用油等.
避灾安置场所内有厨房等配套设施或有协议储备,保证在2小时内供应食品类救灾物资,可不储备方便食品.
6.
4数量要求6.
4.
1避灾安置场所内救灾物资储备的数量应根据规划设计可安置人数确定.
6.
4.
2避灾安置场所内生活类救灾物资储备的数量应符合以下要求:——沿海易灾地区的避灾安置场所,应按照规划安置人数的50%储备;——交通运输不便、易灾的山区避灾安置场所,应按照规划安置人数的40%储备;——其他避灾安置场所,应按照规划安置人数的20%储备.
6.
4.
3食品类救灾物资储备量按每人每日所需数量计算.
避灾安置场所内方便食品和饮用水储备的数量应符合以下要求:——沿海易灾地区的避灾安置场所,应按照规划安置人数每日所需数量的50%储备;——交通运输不便、易灾的山区避灾安置场所,应按照规划安置人数每日所需数量的40%储备;——其他避灾安置场所,应按照规划安置人数每日所需数量的20%储备.
7管理要求7.
1基本要求7.
1.
1避灾安置场所实行属地管理,场所的建设与管理应参照《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避灾安置场所规范化建设的意见》《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应急管理厅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等有关规定要求,产权单位协助配合日常维护管理.
7.
1.
2避灾安置场所权属单位应做好避灾安置场所管理工作,签订避灾安置场所管理使用协议,指定专人配合做好避灾安置场所的日常管理工作,确保救灾物资和避灾设施安全.
7.
1.
3避灾安置场所使用单位应做好各类救灾物资管理,定期检查,及时更新、补充.
7.
1.
4避灾安置场所的主体建筑、电线电路、消防设施等要定期检查维护,并予以记录.
DB33/T2158—XXXX77.
1.
5避灾安置场所内应张贴悬挂有关图片资料、运行管理制度,或以展架、易拉宝等形式设置,宣传防灾减灾救灾科普知识.
宣传资料、场所运行制度等标牌平时可统一存放于救灾物资储备室,灾时应及时取出设置于相应区域.
7.
1.
6避灾安置场所应严格进行卫生、防疫和食品安全管理,及时医治或转送受伤、患病人员,防止疾病传播,保障群众身体健康.
7.
2启用管理7.
2.
1启用条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及时启用避灾安置场所:——当地人民政府发布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时;——当地人民政府视情发布紧急转移指令时;——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面临威胁时;——其他条件需要启用时.
7.
2.
2启用方式避灾安置场所的启用应参照《浙江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避灾安置场所规范化建设的意见》等有关规定要求,及时启用,认真做好接收转移安置群众的各项准备工作.
7.
2.
3服务保障7.
2.
3.
1避灾安置场所启用后,避灾安置场所管理单位应实施对避灾安置人员的管理和服务,对避灾安置人员进行登记,做好食物等基本生活保障物资的发放、登记,安排好群众的基本生活,安抚受灾群众情绪,掌握避灾群众的动态,维护好避灾安置场所秩序.
7.
2.
3.
2避灾安置场所启用后,向转移安置群众提供的第一餐可为方便食品,之后避灾安置场所应自行选择方法制作热食,购买热食并提供.
7.
2.
4响应终止7.
2.
4.
1当地人民政府或有关部门发布撤离回迁指令后,管理服务人员应组织避灾人员有序撤离.
7.
2.
4.
2避灾人员撤离后,管理服务人员应及时对避灾安置场所物品、设施进行整理和补充.
7.
3标志管理7.
3.
1避灾安置场所建筑外墙应明显设置全省统一的"避灾安置场所"、"避灾安置中心"、"避灾安置点"标识牌(按附录C),便于引导群众转移安置.
7.
3.
2通往避灾场所主要路口的醒目位置应设置全省统一的"县(市、区)、乡镇(街道)避灾安置中心、村(社区)避灾安置点"指示牌(按附录D).
若该避灾安置场所为多个村(社区)提供服务保障,应在其建筑外墙、多个路口或路边建筑上设置引导路标,其标识牌、指示牌应表述为"XX村(社区)、XX村(社区)避灾安置点".
7.
3.
3县(市、区)、乡(街道)级避灾安置场所名称统一为"相应级别辖区名称+避灾安置中心",村(社区)级避灾安置场所名称统一为"XX村(社区)避灾安置点".
辖区有2所以上避灾安置场所的,可以采用"辖区名+第一(第二、第三……)+避灾安置中心(点)",或"辖区名+所在地点具体名称+避灾安置中心(点)"的方式命名.
DB33/T2158—XXXX87.
3.
4避灾安置场所各功能分区和人员疏导的标牌、安全警示标志齐备明晰,符合GB/T10001.
1的要求,在启用时及时将标识牌设置在相应位置.
功能分区和人员疏导的标牌平时可统一存放于救灾物资储备室,灾时应及时取出设置于相应位置.
7.
4物资管理7.
4.
1物资购置7.
4.
1.
1避灾安置场所内救灾物资应通过县级救灾物资储备库调运、各级人民政府采购等方式进行购置.
7.
4.
1.
2避灾安置场所内救灾物资购置经费保障应参照《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避灾安置场所规范化建设的意见》《浙江省救灾物资储备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要求.
7.
4.
2物资发放7.
4.
2.
1发放使用救灾物资时,应做到账目清楚,手续完备.
台账内容要求具备使用时间、使用种类、使用数量等内容.
避灾安置场所内救灾物资使用台账需与避灾安置场所启用记录相对应.
7.
4.
2.
2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救灾物资的发放和使用,应做到用旧存新、用零存整,减少损耗和浪费.
7.
4.
2.
3避灾安置场所管理单位应对救灾物资使用者进行技术指导.
7.
4.
2.
4爱护救灾物资,使用者不应出售、出租和抛弃救灾物资.
7.
4.
3物资补充7.
4.
3.
1救灾物资每次使用后,需及时进行补充.
7.
4.
3.
2汛期(每年4月~10月)使用后,应在2周内通过仓库调运、紧急采购等方式按储备要求补充到位.
7.
4.
3.
3其余时间应在3个月内补充到位.
7.
4.
4报废处置7.
4.
4.
1严重损坏或超过储备年限无法使用的救灾物资,避灾安置场所管理单位应及时向所属应急管理部门报告,经应急管理部门、财政部门、粮食物资部门审核批准后方可进行报废.
对报废物资的处置(包括可利用部分的再利用等),可参照《浙江省救灾物资储备管理办法》执行.
7.
4.
4.
2避灾安置场所内储备救灾物资报废处置的残值收入,按照国库集中收缴制度,全部上缴当地财政.
镇(街)、村(社区)自行出资购买的避灾物资残值收入,由乡镇介入指导,并按照相应制度进行处理.
DB33/T2158—XXXX9AA附录A(规范性)视频监控设备要求A.
1视频采集设备须满足的要求A.
1.
1监控摄像机必须能够全天候工作,白天和夜间都可以拍摄清晰的视频.
A.
1.
2所配云台解码器应具有开放的兼容的控制协议以及标准控制接口.
A.
2摄像机的技术参数应满足的要求A.
2.
1筒型网络摄像机:——支持H.
264、H.
265、MJPEG视频编码格式;——分辨率应不小于1920x1080@25fps;——内置白光补光灯,最远可达30米,白天或夜晚均可输出彩色视频图像;——最低照度彩色:0.
0004lx;——同一静止场景相同图像质量下,在H.
265编码方式时,开启智能编码功能和不开启智能编码相比,码率节约85%;——防护等级IP67.
A.
2.
2半球型网络摄像机:——支持H.
264、H.
265、MJPEG视频编码格式;——分辨率应不小于1920x1080@25fps;——内置白光补光灯,最远可达30米,白天或夜晚均可输出彩色视频图像;——最低照度彩色:0.
0005lx;——同一静止场景相同图像质量下,在H.
265编码方式时,开启智能编码功能和不开启智能编码相比,码率节约85%;——防护等级IP67.
A.
2.
3球型网络摄像机:——支持H.
264、H.
265、MJPEG视频编码格式;——分辨率应不小于1920x1080@25fps;——内置白光补光灯,最远可达30米,白天或夜晚均可输出彩色视频图像;——最低照度彩色:0.
0003lx;——应不小于23倍光学变倍,16倍数字变倍;——水平旋转范围为360°连续旋转,垂直旋转范围为-20°~90°;——防护等级IP67.
A.
2.
4硬盘录像机:——应不少于4路H.
265、H.
264混合接入解码;——带宽:40M接入/40M转发;——支持4*1080P解码;——1个千兆网口,4G通信(全网通);——应不少于1个盘位.
DB33/T2158—XXXX10附录B(规范性)应急生活包物品B.
1应急生活包物品清单应急生活包所包含的物品清单见表B.
1.
表B.
1应急生活包物品序号项目数量备注1空调被1条2枕芯1个3冰丝席1条4全棉缎档毛巾1条需绣直径45mm的彩色Logo图案5T恤1件胸口印制彩色直径45mm的Logo图案6塑料拖鞋1双7牙刷1个8保温杯1个印制直径25mm的Logo图案及文字9餐巾纸1包10硅胶折叠脸盆1个印制直径5cm的Logo图案11一次性内裤2条12成人长款加厚雨衣(非一次性)1件胸口印制直径80mm的Logo图案13洗漱袋1只14包装袋1个材质:防水牛津布;规格:45*35*10cm工艺:安装拉链DB33/T2158—XXXX11B.
2LOGO图样LOGO图样见图B.
1.
图B.
1LOGO图样DB33/T2158—XXXX12附录C(规范性)浙江省避灾安置场所LOGO及浙江省避灾安置场所标识牌示意图避灾安置场所LOGO见图C.
1,避灾安置场所标识牌见图C.
2.
图C.
1浙江省避灾安置场所LOGODB33/T2158—XXXX13图C.
2浙江省避灾安置场所标识牌DB33/T2158—XXXX14附录D(规范性)避灾安置场所指示牌示意图县(市、区)、乡镇(街道)避灾安置中心指示牌见图D.
1,村(社区)避灾安置场点指示牌见图D.
2.
图D.
1"XX县(市、区)、XX乡镇(街道)避灾安置中心"指示牌DB33/T2158—XXXX15图D.
2"XX村(社区)避灾安置点"指示牌
最近很多网站都遭受到了伪墙/假墙攻击,导致网站流量大跌,间歇性打不开网站。这是一种新型的攻击方式,攻击者利用GWF规则漏洞,使用国内服务器绑定host的方式来触发GWF的自动过滤机制,造成GWF暂时性屏蔽你的网站和服务器IP(大概15分钟左右),使你的网站在国内无法打开,如果攻击请求不断,那么你的网站就会是一个一直无法正常访问的状态。常规解决办法:1,快速备案后使用国内服务器,2,使用国内免备案服...
提速啦的来历提速啦是 网站 本着“良心 便宜 稳定”的初衷 为小白用户避免被坑 由赣州王成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赣州提速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运营 投资1000万人民币 在美国Cera 香港CTG 香港Cera 国内 杭州 宿迁 浙江 赣州 南昌 大连 辽宁 扬州 等地区建立数据中心 正规持有IDC ISP CDN 云牌照 公司。公司购买产品支持3天内退款 超过3天步退款政策。提速啦的市场定位提速啦主...
WHloud Official Notice(鲸云官方通知)(鲸落 梦之终章)]WHloud RouMu Cloud Hosting若木产品线云主机-香港节点上新预售本次线路均为电信CN2 GIA+移动联通BGP,此机型为正常常规机,建站推荐。本次预售定为国庆后开通,据销售状况决定,照以往经验或有咕咕的可能性,但是大多等待时间不长。均赠送2个快照 2个备份,1个默认ipv4官方网站:https:/...
视频监控设备为你推荐
操作http建企业网站怎么建企业网站googlepr值怎样提高谷歌PR值asp.net网页制作开发ASP.NET的网站,步骤是怎样?有经验的可以说说自己的经验厦门三五互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厦门三五互联怎么样?网站后台密码破解我找到了网站的后台地址,怎么才可以破解密码最土团购程序团购网真实吗,流程是什么?骑士人才系统公司要采购一套人才系统源码,看了一下骑士和嘉缘的,谁家的比较好一点呢?托就不要回答了。dezender如何将shopex和phpwind两个伪静态规则写在一起discuzx2DISCUZ X2是PHP还是ASP的?
长沙虚拟主机 安徽双线服务器租用 北京域名空间 国外vps 罗马假日广场 t牌 vultr美国与日本 linkcloud 南通服务器 超级服务器 海外空间 qq金券 lamp架构 稳定空间 买空间网 密钥索引 石家庄服务器 winserver2008r2 apache启动失败 webmin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