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数学与统计学院

内存数据库  时间:2021-01-16  阅读:()

1学术学位招生目录4070100数学4071400统计学4专业学位招生目录5025200应用统计5物理学院6学术学位招生目录8070201理论物理8070202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8070203原子与分子物理8070204等离子体物理8070205凝聚态物理8070207光学9070208无线电物理90702Z1精密测量物理90702Z2固体地球物理9080501材料物理与化学9化学与化工学院10学术学位招生目录13070301无机化学13070302分析化学13070303有机化学13070304物理化学13070305高分子化学与物理130703Z1化学生物学13081701化学工程14081702化学工艺14081704应用化学14081705工业催化14专业学位招生目录15085216化学工程15085235制药工程15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16学术学位招生目录19080200机械工程19080400仪器科学与技术19130500设计学20专业学位招生目录21085201机械工程21085203仪器仪表工程21085234车辆工程21085236工业工程21085239项目管理21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2学术学位招生目录25080502材料学25080503材料加工工程250805Z1纳米科学与技术250805Z2数字化材料成形250805Z3电子封装25专业学位招生目录27085204材料工程27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28学术学位招生目录30080701工程热物理30080702热能工程30080703动力机械及工程30080704流体机械及工程30080705制冷及低温工程31080706化工过程机械310807Z2新能源科学与工程31专业学位招生目录32085206动力工程32中欧清洁与可再生能源学院33学术学位专业目录360807Z2新能源科学与工程36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37学术学位招生目录41080800电气工程41专业学位招生目录42085207电气工程42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43学术学位招生目录46082401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46082402轮机工程46专业学位招生目录47085223船舶与海洋工程47力学系48学术学位招生目录50080101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50080102固体力学50080103流体力学50080104工程力学50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51学术学位招生目录54071001植物学54071005微生物学54071007遗传学5407101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54071011生物物理学55071300生态学55081703生物化工55083100生物医学工程550831Z1生物制药工程560831Z2生物医学光子学560831Z3生物信息技术560831Z4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57专业学位招生目录58085230生物医学工程58085235制药工程58085238生物工程58电子信息与通信学院59学术学位招生目录61080902电路与系统61080904电磁场与微波技术61081000信息与通信工程61专业学位招生目录62085208电子与通信工程62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63学术学位专业目录67080300光学工程670803Z1光电信息工程67080901物理电子学67080903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670809Z1电子信息材料与元器件680809Z2半导体芯片系统设计与工艺68专业学位专业目录69085202光学工程69085208电子与通信工程69085209集成电路工程69085212软件工程69自动化学院70学术学位招生目录72071102系统分析与集成72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720812Z1信息安全72专业学位招生目录73085210控制工程73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74学术学位专业目录76080300光学工程76080900电子科学与技术76081201计算机系统结构76083100生物医学工程770831Z2生物医学光子学77专业学位招生目录78085202光学工程78085208电子与通信工程78085211计算机技术78085230生物医学工程78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79学术学位招生目录82081201计算机系统结构8208120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82081203计算机应用技术820812Z1信息安全82专业学位招生目录83085211计算机技术83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84学术学位专业目录86083300城乡规划学86130500设计学86专业学位招生目录87085100建筑学87085300城市规划87095300风景园林87135108艺术设计87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88学术学位招生目录91081401岩土工程91081402结构工程91081405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91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91082301道路与铁道工程91082302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92082303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92087100管理科学与工程920871Z1工程管理92专业学位招生目录93085213建筑与土木工程93085222交通运输工程93085239项目管理93125600工程管理93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94学术学位招生目录96071300生态学96081403市政工程96081404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96083001环境科学96083002环境工程970830Z1环境规划与管理97专业学位招生目录98085213建筑与土木工程98085229环境工程98水电与数字化工程学院99学术学位专业目录102071102系统分析与集成102081500水利工程102专业学位招生目录103085214水利工程103管理学院104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工商管理硕士(MBA)招生简章107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MPAcc)招生简章115学术学位招生目录120030107经济法学120120100管理科学与工程120120201会计学120120202企业管理120120204技术经济及管理1201202Z1知识产权管理121专业学位招生目录122025300税务122025600资产评估122025700审计122085236工业工程122085240物流工程122125100工商管理122125300会计(非定向)122125300会计(定向)122经济学院124学术学位招生目录126020104西方经济学126020105世界经济126020106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126020202区域经济学126020204金融学(含:保险学)126020205产业经济学127020206国际贸易学127020209数量经济学127专业学位招生目录128025100金融128025400国际商务128中国语言文学系129学术学位招生目录132050101文艺学13205010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132050103汉语言文字学132050105中国古代文学132050106中国现当代文学132050108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133专业学位招生目录134045300汉语国际教育134法学院135学术学位招生目录137030101法学理论137030102法律史137030103宪法学与行政法学137030104刑法学137030105民商法学137030107经济法学138030108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1380301Z1科技法与知识产权法138专业学位招生目录139035101法律(非法学)139035102法律(法学)139社会学系140科学学位招生目录142030301社会学142030302人口学142030303人类学1420303Z1社会工作142120404社会保障142专业学位招生目录143035200社会工作143哲学系144学术学位招生目录149010101马克思主义哲学149010102中国哲学149010103外国哲学149010105伦理学149010107宗教学149010108科学技术哲学150公共管理学院151学术学位招生目录154120401行政管理154120405土地资源管理1541204Z2非传统安全1541204Z3电子政务154专业学位招生目录155125200公共管理155马克思主义学院156学术学位招生目录1580305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5803050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158030505思想政治教育158040202发展与教育心理学158历史研究所159学术学位招生目录161060200中国史161外国语学院162学术学位招生目录165050201英语语言文学165050204德语语言文学165050205日语语言文学165050211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165专业学位招生目录166055101英语笔译166055102英语口译166教育科学研究院167学术学位招生目录170040101教育学原理170040102课程与教学论170040106高等教育学170040202发展与教育心理学170120403教育经济与管理170专业学位招生目录171045101教育管理171045114现代教育技术171体育部172学术学位招生目录173040301体育人文社会学173040303体育教育训练学173软件学院174专业学位招生目录177085212软件工程177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178专业学位招生目录181055200新闻与传播181055300出版181基础医学院182学术学位招生目录184071003生理学184071006神经生物学184071007遗传学184071009细胞生物学18407101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184100101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184100102免疫学185100103病原生物学185100104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185100601中西医结合基础1851006Z1中西医结合药理185100706药理学186公共卫生学院187学术学位招生目录189077103应用心理学189100401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189100402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189100403营养与食品卫生学189100404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190100405卫生毒理学1901004Z1卫生检验与检疫1901004Z2食品安全与管理190107401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190专业学位招生目录191105300公共卫生191药学院192学术学位招生目录194100701药物化学194100702药剂学194100703生药学194100704药物分析学194100706药理学194100800中药学194120402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194专业学位招生目录195105600中药学195法医学系196学术学位招生目录198100105法医学198医药卫生管理学院199学术学位招生目录201120402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2011204Z1医院管理201120502情报学2011205Z1卫生信息管理201专业学位招生目录202125500图书情报202护理学系203学术学位招生目录205101100护理学205计划生育研究所207学术学位招生目录209100211妇产科学209附属协和医院210学术学位招生目录21407101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214083100生物医学工程214100102免疫学214100104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214100201内科学215100202儿科学216100203老年医学216100204神经病学216100206皮肤病与性病学217100207影像医学与核医学217100208临床检验诊断学217100210外科学218100211妇产科学219100212眼科学219100213耳鼻咽喉科学220100214肿瘤学220100215康复医学与理疗学220100217麻醉学220100218急诊医学2201002Z1感染病学2201002Z2重症医学2211002Z4听力与言语病理学221100302口腔临床医学221100602中西医结合临床221100702药剂学221101100护理学221专业学位招生目录223105101内科学223105102儿科学223105103老年医学223105104神经病学223105106皮肤病与性病学223105107影像医学与核医学223105109外科学224105110妇产科学224105111眼科学224105112耳鼻咽喉科学224105113肿瘤学224105114康复医学与理疗学224105116麻醉学225105117急诊医学225105127全科医学225105200口腔医学225105400护理225附属同济医院226学术学位招生目录22907101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229100102免疫学229100103病原生物学229100104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229100201内科学229100202儿科学231100203老年医学231100204神经病学231100205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231100206皮肤病与性病学231100207影像医学与核医学232100208临床检验诊断学232100210外科学232100211妇产科学234100212眼科学235100213耳鼻咽喉科学235100214肿瘤学235100215康复医学与理疗学235100216运动医学235100217麻醉学236100218急诊医学2361002Z1感染病学2361002Z2重症医学236100302口腔临床医学236100601中西医结合基础236100602中西医结合临床2371006Z1中西医结合药理237100702药剂学237100704药物分析学237100800中药学237101100护理学237专业学位招生目录238105101内科学238105102儿科学238105104神经病学238105106皮肤病与性病学238105107影像医学与核医学238105109外科学238105110妇产科学239105111眼科学239105112耳鼻咽喉科学239105113肿瘤学239105114康复医学与理疗学239105116麻醉学239105117急诊医学239105127全科医学239105200口腔医学240105400护理240附属梨园医院241学术学位招生目录243100201内科学243100203老年医学243100204神经病学243100207影像医学与核医学244100208临床检验诊断学244100210外科学244100217麻醉学244100218急诊医学244100602中西医结合临床244100800中药学245101100护理学245专业学位招生目录246105101内科学246105103老年医学246105104神经病学246105107影像医学与核医学246105109外科学246数学与统计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始建于1953年,经历了由数学教研室、数学系到数学与统计学院的发展历程.
上世纪50年代初,著名数理统计学家林少宫先生从美国Illinois大学归来与熊庆来先生的弟子戴良谟等数学界老前辈一起主持了本学科的初创工作.
上世纪70年代末,徐利治教授亲任系主任主持了数学系的创建工作,并于1981年获得应用数学硕士点,随后形成了应用数学、计算数学与运筹学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在全国率先举办了数理逻辑、模糊数学等专题讨论班,创建了《数学评论与研究》和《模糊数学》学术期刊,并培养了国际著名数理经济学家田国强、艾春荣,美国Purdue大学教授蔡智强等一批杰出学者.
八十年代中期,陈庆益教授加盟我校进一步推动和加速了本学科的发展,其主持创建了《应用数学》杂志,并培养了长江特聘教授方复全等一大批数学人才.
九十年代初,黄志远教授调来我校创建了随机分析研究中心,其与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特聘教授任佳刚一起推动了我校在概率统计领域的研究,并使我校获得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博士点.
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目前数学与统计学院拥有数学博士后流动站、数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数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统计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以及应用统计专业硕士点.
在学位授权点建设的同时,数学与统计学院也先后建立了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三个本科专业.
学院现有在校学生682人,其中本科生425人、硕士生181人、博士生67人、留学博士生11人.

数学与统计学院现有教职工109人,在编教师96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5人,教授23人,副教授38人,教师中有博士学位者占70%,有"千人计划"入选者2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名、教育部"(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5名、"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1名、"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名、"湖北省楚天学者"1名以及"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4名.
近五年来,数学与统计学院的学术团队共获科研经费2086余万元,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5项,联合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2项;发表SCI收录论文450余篇;出版各类专著、教材35余本.

数学学科的建设一直有着明确的思路和鲜明的特色,坚持以挖掘内部潜力与大力引进人才并举、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研究为方略.
在基础研究方面,我们着重发展了分形几何、动力系统、泛函分析、随机分析、调和分析与偏微分方程等研究方向,目前这些方向凝聚了大批中青年学术骨干,并与美国加州大学、法国南巴黎大学、英国牛津大学等国内外一些研究机构保持着长期的合作关系.
在应用研究方面,多年来,本学科计算数学、应用数学及金融数学等研究梯队一直与校内外工程、经济、金融学科等紧密结合,先后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随机微分方程高性能数值算法理论与应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项目"二氧化碳减排、储存和资源化利用的基础研究"、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重点项目"机械系统动力学CAE平台"等的研究.
目前,数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数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在基础数学、计算数学、应用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和运筹学与控制论五个二级学科上均可招收研究生.

统计学科伴随着数学学科的不断发展壮大,现已形成了数理统计、金融统计,统计计算和应用统计等数支稳定的学术梯队.
在统计学基础理论研究方面,我们着重发展了数理统计、应用统计、统计计算等研究方向,目前这些方向凝聚了一批中青年学术骨干,出版了一批国内外卓有影响的统计理论成果,在统计学的主要方向如近代回归分析、多元统计分析、非参数统计等方面都有较强的研究力量.
在应用研究方面,倚重我校多学科的优势,多年来应用统计和统计计算等研究团队一直与经济、医学、生物学及诸工程学科开展交叉科学研究,在金融统计、医学统计、生物统计及工程统计等领域的数学建模与数字仿真方面做出了系列应用性成果.

应用统计硕士专业学位的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的统计学背景,系统掌握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和开发的知识与技能,具备熟练应用计算机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能够在国家机关、党群团体、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及科研教学部门从事统计调查咨询、数据分析、决策支持和信息管理的高层次、应用型应用统计专门人才.
主要研究方向有:统计建模与统计软件;数据挖掘与统计学习;信息统计;经济与金融统计分析;生物与医学统计分析;社会统计与管理统计.

学制:数学和统计学两个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生的培养年限为3年,应用统计专业硕士的培养年限为2年.

对硕士生在校期间的资助:奖学金:①国家奖学金:对学习成绩优异、科研能力显著、发展潜力突出的硕士生,经学院评定一次性奖励20000元;②学业奖学金:在资助年限内的硕士生,每人每年可获得4000~10000元的资助,资助率80%;③其他各类奖学金,如知行奖学金等.

助学金:硕士生由学校每月发放助学金500元.
三助岗位:我院为硕士生提供"三助岗位":一年级和二年级硕士生可以申请助教(管)岗位,每个助教(管)岗位每月发放500元生活补贴,覆盖率达到70%以上;高年级硕士生可以申请助研岗位,岗位设置和补贴额度由学院和导师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贷款资助办法按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2016年我院数学、统计学学术型硕士均按一级学科招生,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只填写一级学科代码(数学一级学科代码是070100,统计学一级学科代码是071400).
待考生被我院录取后,采取导师~学生双向选择方式确定二级学科专业、研究方向及导师.

2016年本学院硕士研究生分专业指标比例分配如下表: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各专业下每类考生比例专业总比例公开招考推免生硕士0701数学45%55%70%0714统计学45%55%10%0252应用统计50%50%20%合计100%100%100%学术学位招生目录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研究方向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011数学与统计学院80070100数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01数学分析④801高等代数分形几何与动力系统丢潘图逼近拓扑学微分几何调和分析偏微分方程应用泛函分析动力系统及其应用随机分析随机过程应用概率统计随机动力系统高性能计算常微分方程数值解法及其应用偏微分方程数值解法及其应用数值逼近最优化理论与方法非线性控制系统数理经济与金融数学071400统计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01数学分析④801高等代数数理统计统计计算应用统计金融统计生物统计机器学习与模式识别专业学位招生目录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研究方向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011数学与统计学院20025200应用统计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3数学三④432统计学统计建模与数据挖掘信息统计03经济与金融统计分析04生物与医学统计分析05社会统计与管理统计06统计计算与应用软件物理学院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是由1983年原华中工学院从单一的工科院校向综合性大学转变时创办的物理系逐渐发展而来的,已具有多个特色鲜明、成果突出的科研方向.
学院秉承"探物穷理创新,自信自强争先"的精神,主动发展,务实工作,近年来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国际影响力正在迅速提升.
在2012年教育部的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中,我校物理学科从全国第19名跃升至第12名,而且2012到2015年学科建设的各项指标继续显著提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1项,到校科研经费超过1.
3亿元,发表SCI论文380余篇,高水平研究论文不断涌现,呈现出快速崛起的态势.
目前在读本科生近600人,博士和硕士研究生400余人,并接收了来自世界多个国家的留学研究生.

物理学院拥有一支学术思想活跃、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和素质优秀的党政管理、实验技术及教学辅助人员.
现有在职教职员工133人,其中专任教师116人,教授47人,副教授47人;中科院院士3人(含双聘院士2人),2人次被聘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3人获"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获"长江学者讲座教授",5人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为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6人为"青年千人计划"学者,1人获"中科院百人计划",3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层次计划",11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4人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人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称号,1人获"楚天讲座教授",5人获"楚天特聘教授",1人获"楚天学子",1人获"国家教学名师"称号,博士生导师近50名,硕士生导师70余名.
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湖北省/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二等奖十余项.

物理学院拥有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及硕士学位授予权,是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
招收硕士生和博士生的二级学科有:理论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光学、原子分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凝聚态物理、无线电物理等七个物理学二级学科;在物理学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了精密测量物理和固体地球物理学两个二级学科;与材料学院和化学与化工学院共建材料物理与化学二级学科(工科).
学院拥有基本物理量测量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力导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科技部引力与固体潮国家重点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及引力与量子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现有以引力实验与理论研究团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超快光学研究团队(教育部"创新团队")为代表的,包括引力物理、精密重力测量、原子分子光物理、超快光学、量子光学、生物物理、凝聚态物理、材料物理、天体物理、粒子物理与宇宙学等多个高水平科研团队.

学院以打造"培养科学家的摇篮"为目标,致力于培养适合在物理学及光电子、激光、材料、信息、生物、电气等相关学科领域从事创造性工作的高素质研究型高端人才,并与美、德、英、法、日及港澳台等境内外知名高校和中科院建立了密切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国际学术界交往频繁,每年都有多人次出国进修、合作研究、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讲学并多次邀请国外学者来学院访问与讲学,为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开阔学术视野和参与国际合作的机会.

华中科技大学是全国唯一同时拥有三个国家重大科学研究平台的高校,物理学院负责承担其中的"精密重力测量"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设施(项目建议书于2015年5月5日获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的建设与管理,并且是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的建设和科研工作的主力军之一.
三大国家级科研平台同时为物理学院的师生提供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科研条件,为立志投身物理学研究的莘莘学子提供了发挥特长、提升能力的广阔舞台.

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奖学金评定和助学金、贷款资助等办法按学校有关规定实行.
2016年在招生计划总数下,拟接收校内外硕士推免生约占40%.

2016年本学院硕士研究生分专业指标比例分配如下表: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各专业下每类考生比例专业总比例公开招考推免生硕士0702理论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原子与分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无线电物理精密测量物理固体地球物理52%38%90%080501材料物理与化学8%2%10%合计60%40%学术学位招生目录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研究方向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012物理学院89070201理论物理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02数学(含高等数学、线性代数)④870量子力学872电动力学(870、872选一)01相对论与天体物理02引力实验03宇宙学04生物物理05听觉感知与神经信息070202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02数学(含高等数学、线性代数)④870量子力学872电动力学(870、872选一)01粒子物理与场论070203原子与分子物理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02数学(含高等数学、线性代数)④870量子力学872电动力学(870、872选一)01强场与原子分子的相互作用02原子分子与光物理03冷原子与精密测量04离子囚禁与精密测量05量子成像070204等离子体物理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02数学(含高等数学、线性代数)④870量子力学872电动力学(870、872选一)01等离子体物理、技术与应用02聚变工程与应用070205凝聚态物理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02数学(含高等数学、线性代数)④870量子力学872电动力学(870、872选一)01量子固体与低维凝聚态物理02新型光电子功能材料制备与机理03低维凝聚态物理04自旋电子学材料与器件设计05纳米复合功能材料制备与机理070207光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02数学(含高等数学、线性代数)④870量子力学872电动力学(870、872选一)01量子光学与原子光学02非线性光学03介观光学04光和物质的相互作用05超快光学070208无线电物理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02数学(含高等数学、线性代数)④824信号与线性系统870量子力学872电动力学(824、870、872选一)01磁共振波谱学实验技术与仪器02强磁场物理与测量03弱信号传感与检测04电波传播与无线电通信0702Z1精密测量物理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02数学(含高等数学、线性代数)④870量子力学872电动力学(870、872选一)01基本物理常数测量02基本物理规律检验03原子分子与光学精密测量04精密科学仪器0702Z2固体地球物理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02数学(含高等数学、线性代数)④870量子力学872电动力学(870、872选一)01地震学02重力学03地壳动力学04大地测量080501材料物理与化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70量子力学872电动力学(870、872选一)01信息载体材料与调控02磁电子材料与自旋电子学03功能材料研制及其机理04磁性材料及磁性物理化学与化工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拥有化学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理学)及材料物理与化学(工学)博士点,并在材料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专业招收博士生.
拥有化学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理学)及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工学).
无机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学科为湖北省重点学科.
学院建有一个教育型实验室:大型电池关键材料与系统,两个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生物无机化学与药物重点实验室和材料化学与服役失效重点实验室;共建了两个国家工程中心:国家纳米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防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立了6个校企联合实验室和研究中心.
我院现有双聘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青年千人6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8人,楚天学者特聘教授3人、楚天学子2人,省杰青3人.
教授35名(其中博导31名),副教授31名.
近年来,承担国家重大项目70多项,年科研经费约2000万元.

化学与化工学院具有优良的学习及科研环境,欢迎有志于化学与化工及相关专业的考生报考.

无机化学及生物化工学科简介无机与化学生物学研究所为"生物无机与药物"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无机化学学科为湖北省重点学科,拥有无机化学博士点,无机化学和生物化工两个硕士点.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微量元素的生物化学与应用、细胞生物无机化学、无机固体化学、纳米材料安全性研究、功能过渡金属配合物研究、生物制药与纳米制剂、天然产物提取及应用等,研究内容与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本学科现有硕士生导师11人,其中博士生导师5人.
近五年来承担了973子课题,86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其他省部级和横向课题十余项,发表SCI收录论文100余篇.

分析化学学科简介分析化学硕士点依托学院环境化学与工程研究所、分析科学研究所.
本学科研究方向涵盖现代分析测试技术、环境分析化学、生物分析化学、大气、水及土壤污染分析与控制化学等.
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学生运用各种现代分析测试手段解决化学及相关学科中物质量、结构及形态方面的理论与实际.
近年来,本学位点研究生在科学研究上屡创佳绩,在环境分析化学和污染控制化学等方向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

本学科现有硕士生导师8人,其中博士生导师4人.
近五年来,本学位点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项,973子课题和863子课题各1项、及其他省部级和横向课题10余项,发表SCI收录论文100余篇.

有机化学学科简介有机化学硕士点自1995年开始招生,累计毕业生已超过70人.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有机合成.
具有潜在生物活性分子的设计合成,杯芳烃的合成及分子组装;有机小分子催化剂的研制及催化性能评价;生物可降解医用有机高分子材料的研制与性能评价等.
2)元素及金属有机化学.
含氟超酸的研制及其稀土金属盐的催化性能评价;含氟超酸锂盐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评价;含氟阴离子离子液体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有机配体-金属配合物的研制及其性能研究等.
3)生物有机化学酶催化的不对称有机反应以及仿生催化反应;化学小分子对生物大分子功能的影响评价等.
4)物理有机化学.
化学计算与有机化学反应过渡态的稳定性评价等.

本学科现有硕士生导师10人,其中博士生导师5人.
已承担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项目等以及与企业联合研究课题的研究工作,在国外知名期刊上发表了100余篇研究论文.

物理化学及工业催化学科简介物理化学及工业催化硕士点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催化化学,电化学,化学动力学,表面化学,均相催化,多相催化及绿色化学等.
特别是在电化学及催化化学领域已有多年的积累,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与开发,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申请了多项发明专利.
在应用电化学及催化化学等领域在国内外具有较大的影响.
本学科现有硕士生导师11人,其中博士生导师5人.
近年来承担了多项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发改委重点工业性试验项目,国防军工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及多项重大横向合作项目.
近年已在国内外权威的学术期刊发表了200多篇重要学术论文.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化学工程及化学工艺学科简介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学科为湖北省重点学科,于199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于2003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
在2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功能高分子(智能聚合物凝胶、超分子聚合物、药物传递载体、无机聚合物与光电子材料等)、多相多组分聚合物体系(高分子共混物、复合材料界面设计和分散相结构调控以及液晶诱导纳米分散相有序复合)、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与模拟(三维注塑成形仿真系统,高分子材料快速成型技术)、分离工程(膜分离、反应精馏耦合、液液萃取以及其他化工工艺过程的开发)为主的专业方向和特色.
并于2005年获得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

本学科现有硕士生导师18人,其中博士生导师9人.
承担了国家973、863、自然科学基金等重大项目.
累计发表论文300多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100多篇,最高影响因子为17.
获多项国家及省部级奖.

应用化学学科简介应用化学学科自1981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已形成鲜明的学科特色和传统优势.
环境材料与材料的环境失效是本学科的主要研究领域.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应用电化学、水化学与资源再生、环境材料化学.
在缓蚀剂原理与应用、腐蚀电化学与监测技术、电化学保护技术、材料与环境电化学、水环境处理与资源再生技术、材料表面修饰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上述学科方向是我校材料学国家二级重点学科的主要方向之一,也是材料化学与服役失效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学科现有硕士生导师12人,其中博士生导师5人.
近年来承担了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科研、省部级重点攻关课题20余项,大型企业合作研究项目多项.
近年已在国内外权威的学术期刊发表了200多篇重要学术论文.

我院硕士招收推免生30%,公开招考70%.
化学专业招收65%,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招收35%.
学术学位招生目录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研究方向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013化学与化工学院84070301无机化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23物理化学④873无机化学及分析化学874有机化学(873、874选一)01生物无机化学02无机固体化学03配位化学070302分析化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23物理化学④873无机化学及分析化学874有机化学(873、874选一)01环境分析化学02现代分析测试技术03生物分析化学04大气、水污染分析及控制技术070303有机化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23物理化学④874有机化学01有机合成02元素及金属有机化学03生物有机化学070304物理化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23物理化学④873无机化学及分析化学874有机化学(873、874选一)01催化化学02电化学03催化材料070305高分子化学与物理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23物理化学④907高分子化学874有机化学(907、874选一)01高性能高分子02功能高分子03生物医用高分子04超分子化学与材料0703Z1化学生物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23物理化学④873无机化学及分析化学874有机化学(873、874选一)01生物无机化学02生物分析化学03生物有机化学081701化学工程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75化工原理876物理化学(二)(875、876选一)01传质与分离工程02化学反应工程03化工过程模拟与优化081702化学工艺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75化工原理876物理化学(二)(875、876选一)01高分子材料制备与加工02精细有机化工081704应用化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75化工原理876物理化学(二)(875、876选一)01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02应用电化学03环境材料化学04新型光电能源功能材料与器件05应用环境微生物学081705工业催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75化工原理876物理化学(二)(875、876选一)01催化反应工程02多相催化03均相催化专业学位招生目录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研究方向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013化学与化工学院2085216化学工程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804物理化学(三)085235制药工程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804物理化学(三)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创建于1953年,伴随着共和国机械工业的成长,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走过了风风雨雨半个多世纪的光辉历程,现已成为华中科技大学规模最大,实力最雄厚的学院之一.

早期研究工作主要针对大批量生产自动线和各类专用机床.
70年代,在我国首次自行研制出立式和卧式加工中心.
80年代,开始将信息技术引入传统的制造业并成为国内最重要的研究力量.
在CAD/CAM、柔性自动化、精密加工以及数控方面开始艰苦的创业.
90年代,本学科在制造业信息化、激光加工自动化、大型医疗装备方面的研究富有成效,尤其是在数控技术和制造业信息化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今天已形成相当规模的产业,总产值已超过10亿元,在数控和CAD/CAM/CAPP方面当属中国高校之最.
进入21世纪后,本学科在数字制造、电子制造、微纳制造、工业工程等交叉学科领域开展了诸多具有创新性的研究工作,并成为国内在相关研究领域的排头兵.

目前,本学科已经形成了具有活力的学科方向及实力强且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建立了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基础平台,形成了学、研、产协调发展的态势,主要研究方向如下:1.
数控技术与系统此方向的研究与开发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研究成果已转化成有相当规模的产业,年产值超过10亿元.
现正在开发研究新一代的智能的、网络化的数控系统.

2.
先进制造装备及其技术结合国家支柱产业、国防、医疗等行业对关键装备的需求,研制实用高水平装备;参与企业重大关键装备或重型机床的数控化改造;研制数值化基础零部件、先进功能部件及新型数字化装备.

3.
制造业信息化技术此方向的研究与开发在国内处于前列,在CAD/CAM/CAPP方面的研究工作已形成较大规模的产业,其中CAD和CAPP所占国内市场超过70%.
在数字化样机、虚拟设计、多学科优化设计等方面的研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4.
数字化制造面向能源、运载、国防等领域的重大需求,在数字制造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国内领先并具有较大的国际影响,承担了以我校为首席的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研究工作具有国内领先水平.

5.
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以设计为主线,以机械、汽车等为载体,在机电系统动力学、动态、热态设计理论与方法、智能设计、优化设计、振动噪声及其控制、系统动力学与性能仿真、NVH分析与控制、测试与主动控制技术方面的研究具有特色.

6.
液压气动技术紧密结合国防需求,开展海、淡水液压系统及其元件的研发及电液比例、伺服系统与控制技术的研究;以FESTO气动中心为基地,开展气动伺服技术的基础理论、新型气动元件、电液/电-气伺服技术的研究.
作为非国防口院校,此方向持续得到军方重大项目及基地建设的支持.

7.
测试技术与无损检测开展测量原理、实用仪器和自动检测装备以及评定理论与方法的研究;组建了教育部制造技术国际标准研究中心,开展GPS标准计量基础理论与技术的研究;针对输油、储油及大型工程中安检的需求,开展数字化无损检测的理论研究和实用装备开发,实现了学、研、产良性循环发展.

本学科较之国内同类学科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学术队伍:六位院士领衔,一批中青年骨干,包括"千人计划"和"青年千人计划"学者4人,长江学者11人,杰出青年基金6人,"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及"青年973计划"负责人4人,总装备部先进制造领域专家组顾问1人,国家863先进制造领域专家组成员3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

·学科基地:数字制造与装备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制造装备数字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数控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企业信息化应用支撑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部制造技术国际标准研究中心·学术地位:机械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民口军口973项目牵头单位·学术成就:国家级奖励(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8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三篇获得了国际SME大学领先奖·学科产业:研究开发促进规模产业的形成(华中数控、天喻信息、天喻软件、开目软件)学院在强化自身建设的同时,还先后与美、英、德、日、韩、俄、澳大利亚、新加坡、香港等多所大学、研发机构和著名企业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办学和合作研究关系,为引进和培养一流的国际型人才,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奠定了基础.
近十年来,学院承担并完成国家和企业的科研项目近千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0多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0余项.
1999年以机械学院为核心的华中科技大学CIMS中心,荣获了国际制造工程师(SME)颁发的大学领先奖.
今天的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形成了自己的学科优势和办学特色.
它是国内高校同行中最具有竞争力的学院之一.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含推免生和统考生,其中推免生约70%.
奖学金评定和助学金、贷款资助等办法按学校有关规定实行.

登陆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网站:http://mse.
hust.
edu.
cn/index.
php/index/show/tid/20.
html或扫描二维码查询机械学院导师信息.

欢迎广大考生报考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
学术学位招生目录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研究方向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100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01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02机械电子工程03机械设计及理论04车辆工程243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806机械设计基础824信号与线性系统829自动控制原理(含经典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831电子技术基础(408、806、824、829、831选一)05工业工程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806机械设计基础824信号与线性系统829自动控制原理(含经典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831电子技术基础868生产运作与管理(408、806、824、829、831、868选一)080400仪器科学与技术01精密仪器及机械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806机械设计基础807互换性与技术测量824信号与线性系统829自动控制原理(含经典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831电子技术基础838物理光学(408、806、807、824、829、831、838选一)02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130500设计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26工业设计史论(工业设计史、工业设计概论)④505工业设计综合(含人机工程学、工业设计方法学、命题设计)806机械设计基础(505、806选一)01产品可用性研究02环境景观艺术设计03现代工业产品设计04现代展示设计05信息艺术设计专业学位招生目录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研究方向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100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180085201机械工程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805机械设计基础二085203仪器仪表工程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805机械设计基础二808互换性与技术测量二879电子技术基础二(805、808、879选一)085234车辆工程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805机械设计基础二085236工业工程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805机械设计基础二815生产运作与管理二(805、815选一)085239项目管理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805机械设计基础二815生产运作与管理二(805、815选一)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创建于1953年,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现已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学科优势和办学风格.
良好的软硬件环境和浓郁的学术氛围,使其成为华中科技大学规模较大、实力雄厚的学院之一.

学院现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材料学和材料加工工程两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
1998年获得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数字化材料成形"、"纳米科学与技术"和"电子封装"均为自主招生的研究生专业.

学院拥有材料成形与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大型电池关键材料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科技部快速成形制造技术生产力促进中心等国家级研究平台、湖北省材料化学与服役失效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先进成形技术及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英先进材料及成形技术联合实验室等研究基地、Flex-HUST研发中心、2个教育部创新团队、4个湖北省创新团队,设有国家级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并参与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的建设.

学院现有教职工154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中组部千人计划入选者9名(含青年千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名,长江学者讲座教授2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名,中国青年科技奖1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9名,湖北省百人计划2人、楚天学者3人,教授61名(其中博士生导师50名).
新引进的青年教师中,来自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国际名校的越来越多.
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比例的93.
22%以上,已形成以具有博士学位的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近5年来,学院承担了各类科研项目700多项,包括国家973项目8项,国家重大专项10项,国家863项目3项,国家支撑计划2项,国家ITER计划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88项,国防973、基础、预研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等,累计科研经费超2亿元.
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20余项,其中国家级科技奖励7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00余篇(SCI收录600余篇,EI收录80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20余部;获国家发明专利147项.

学院注重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改革和完善教学体系,两次荣获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历年来培养博士400余人,其中2人的博士论文获国家提名奖、11人的博士论文获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教材建设成果突出,10余本入选国家"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
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成效显著,创立四个学生科技创新基地,2006年以来多次获得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奖励(其中金奖1项).

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本学科已形成了三十多个具有特色和实力的研究方向.

1、材料加工工程专业主要研究方向:现代模具技术精密塑性成形技术材料加工装备及其自动化液态及半固态金属精密成形技术新材料制备与成形技术先进连接技术2、数字化材料成形专业主要研究方向:数字化模具技术材料成形的计算机辅助技术材料成形过程数值模拟快速原型技术与快速制模材料成形过程检测与控制技术材料虚拟成形系统3、材料学专业主要研究方向:表面科学与工程新型块体非晶材料及纳米材料新型金属和陶瓷材料新型功能材料与器件光电材料与电子封装技术新型能源材料及器件核材料以及生物材料4、纳米科学与技术专业主要研究方向:非平衡态与纳米材料纳米生物材料纳米陶瓷材料高分子基纳米复合材料纳米光电材料封装技术与器件5、电子封装专业主要研究方向:先进电子制造电子工艺与功能材料电子制造装备与自动化微纳制造技术新型器件与封装封装模拟与可靠性围绕上述主要研究方向,本学科注重学、研、产相结合,科研成果转化率较高,对国家和区域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这也促进了我们培养的博士生、硕士生的质量.

更为重要的是多年来所形成的优良学习环境、活跃的学术气氛和严谨的学风,为我们培养高水平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我院毕业的研究生已经分别走向了国内外著名的大学与研究机构从事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在国际著名公司担任总裁、有众多毕业生自主创业成为各行业的佼佼者,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成为我们引以为荣的骄傲.

热烈欢迎有志于材料科学的青年学子来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习深造,让我们共同为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发展做出贡献!

材料学院2016年学术学位拟接收推荐免试生约占招生总计划的55%,公开招考的硕士生约占招生总计划的45%;专业学位拟接收推荐免试生约占招生总计划的5%,公开招考的硕士生约占招生总计划的95%.

奖学金评定和助学金、贷款资助等办法按学校有关规定实行.
材料学专业、材料加工工程专业、纳米科学与技术专业、数字化材料成形专业和电子封装专业不予接收同等学力考生.

学术学位招生目录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研究方向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110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149080502材料学01表面科学与工程02新型块体非晶材料及纳米材料03新型金属和陶瓷材料04新型功能材料与器件05光电材料与电子封装技术06新型能源材料及器件07核材料以及生物材料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03材料物理化学809材料科学基础(803、809选一)080503材料加工工程01材料加工装备及其自动化02光电材料与电子封装技术03精密塑性成型技术04先进连接与电子封装技术05现代模具技术06新材料制备与成形技术07液态及半固态金属精密成形技术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10材料成形原理811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810、811选一)0805Z1纳米科学与技术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03材料物理化学809材料科学基础(803、809选一)01非平衡态及纳米材料02高分子基纳米复合材料03纳米光电材料04纳米生物材料05纳米陶瓷材料06封装技术与器件0805Z2数字化材料成形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10材料成形原理811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810、811选一)01材料成形的计算机辅助技术02材料成型过程检测与控制技术03材料成型过程数值模拟04材料成型虚拟系统05快速原型技术与快速制模06数字化模具技术0805Z3电子封装01先进电子制造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09材料科学基础811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908电子制造技术基础(809、811、908选一)02电子工艺与功能材料03电子制造装备与自动化04微纳制造技术05新型器件与封装06封装模拟与可靠性专业学位招生目录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研究方向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110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57085204材料工程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817工程材料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简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所属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原动力工程系)是华中科技大学(原华中工学院)1953年建校时创办的四个系之一.
上世纪60年代开始培养研究生,70年代逐渐建立了齐全的学科体系,80年代开始在若干重要研究方向上形成了鲜明特色.
21世纪以来,经过"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已经形成了以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热能工程学科平台、热科学与流体科学研究中心、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清洁煤技术联盟、中欧清洁与可再生能源学院、国家能源煤炭洁净低碳发电技术研发(试验)中心等为支撑的创新性学科平台.
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已经成为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煤燃烧和能源低碳利用研究基地之一.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是全国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现有7个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学科(二级学科).
建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全国首批优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007年,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其中热能工程、工程热物理学科为国家二级重点学科.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140余人,其中,博士生导师36人,教授37人,副教授45人.
近年来,有14人分别获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和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2人次受聘为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3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3人受聘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2人选及"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各2人,2人获得"高校青年教师奖",10人入选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一个学术团队荣获教育部首批"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2007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并于2010年获滚动支持,是国家"111"首批人才引智基地之一.

本学科在煤燃烧过程中的SOx、NOx、有机污染物、痕量重金属生成机理与防治,CO2减排与资源化利用,煤粉燃烧颗粒物排放机理及其治理,燃烧过程数值模拟,先进煤粉燃烧技术,大型炉膛燃烧可视化监控技术,固体废弃物燃烧与控制技术,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煤与生物质气化资源化多联产,火电机组状态监测、能损分析、智能诊断与状态检修,动力机械与设备的安全性及寿命评价,大型水电机组性能检测和在线监测,卫星热控,先进强化传热技术,新型换热器,生物传热,太阳能热气流发电,高效风力发电技术,先进工业节能与建筑节能,舰船与汽车动力系统,高功率密度发动机,内燃机替代燃料,新型斜流风机,热声制冷,超低温工程与装置,高效制冷系统与设备,民爆炸药生产线关键设备安全性监测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得到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和认可.

"十五"以来,本学科完成了国家、地方和企业委托的科研课题600多项,获科研经费近4亿元,其中,主持2项国家"973"项目和8项"973"课题;获国家"863"项目8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1项、重点项目5项、国际合作重大项目4项、面上项目100余项;国防预研项目5项,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和教学成果奖20多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一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5项,二等奖8项;国家授权的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50余项;出版专著、译著和教材3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近3000篇,被国际三大索引收录的论文1000余篇.
"长期以来,本学科将研究生作为教学、科研和实验室建设的主体力量进行培养,注重学科交叉,已形成一整套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和优良学风.
2001年,研究生培养成果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本学科将重点完善本科、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充分发挥研究生的创造性,形成一套符合学科发展规律、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本学科确定了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将分阶段建设具有系统性、先进性和前瞻性的一级学科研究生课程体系.
4门课程教材已入选"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门课程教材入选全国动力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核心教材.
将进一步理顺本科生和硕士、博士研究生课程体系之间的关系,完善梯次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大幅度提升本学科研究生课程教学水平.

硕士研究生分为学术学位(学制3年)和专业学位(学制2年)两种.
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培养规格各有侧重,在培养目标上有明显差异.
学术学位按学科设立,其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而专业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授予学位的标准反映该专业领域的特点和对高层次人才在专门技术工作能力和学术能力上的要求.

学业奖学金和学业助学金严格按学校规定执行.
2016年硕士研究生的招生比例一般为:推免生70%、统考生为30%.
本学科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学术学位招生目录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研究方向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121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140080701工程热物理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12传热学813工程流体力学(812、813选一)01电子器件散热及卫星热控技术02多孔介质传热传质理论与应用技术03汽液两相流动传热理论及应用技术04强化传热理论与应用技术05燃烧热利用设备及系统性能分析与优化06新能源经济与管理07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080702热能工程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12传热学813工程流体力学(812、813选一)01火电厂及热力系统仿真、优化运行及自动化02流化床燃烧与污染控制03汽轮机及热力系统的节能预测与性能分析04燃烧过程数值模拟05燃烧理论与技术06燃烧污染与治理07热力设备与系统安全性分析及故障诊断、状态维修与设备管理08生物质利用技术09能源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分析与战略研究10飞行器一体化设计及控制080703动力机械及工程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12传热学813工程流体力学(812、813选一)01动力机械减振降噪技术02动力机械智能控制与故障诊断03发动机CAD/CFD/CAM04发动机排放控制与新能源利用05内燃机燃烧及其数值模拟06内燃机增压技术080704流体机械及工程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12传热学813工程流体力学(812、813选一)01CFD/CAD耦合系统02气动声学与流体噪声控制03流体机械节能与风能利用04流体机械内部流动数值模拟及优化设计05流体机械中计算机应用集成06水电厂及泵站设备故障诊断及状态检修080705制冷及低温工程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12传热学813工程流体力学(812、813选一)01空调系统CAD及优化02热声热机及无污染制冷技术03微型低温技术04新型制冷及低温装置特性研究05制冷及低温系统计算机辅助技术06制冷系统及节能07自然工质的应用研究080706化工过程机械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12传热学813工程流体力学(812、813选一)01过滤分离理论与技术02流程工业装备的高效化、智能化0807Z2新能源科学与工程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12传热学813工程流体力学(812、813选一)01生物质利用技术02新能源的系统分析与评价03太阳能利用技术04风能利用技术专业学位招生目录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研究方向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121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56085206动力工程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1数学一④826热工基础中欧清洁与可再生能源学院中欧清洁与可再生能源学院(简称中欧能源学院),英文全称China-EUInstituteforCleanAndRenewableEnergy(简称ICARE)是由中国政府和欧盟委员会共同发起建立的第一所中外合作办学的清洁与可再生能源学院.
学院由中欧6个国家9所重点大学共同参与支持运作,包括华中科技大学、法国巴黎高科,希腊雅典国家技术大学、西班牙萨拉哥萨大学、英国诺森比亚大学、意大利罗马大学、法国佩皮尼昂大学、东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
学院于2012年3月获得中国教育部批准,正式启动双硕士研究生全球招生计划.

中欧能源学院是中欧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启动后续计划的中欧高等教育合作平台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中国政府和欧盟委员会在工程教育合作领域第一个重要合作项目.
在世界关注气候变化、能源、环境、食品和可持续发展的今天,这项合作对中欧乃至世界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为全国专一开设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中欧能源学院提供多元文化及语言交流背景下的高质量硕士双学位教育、职业培训、研究和项目咨询(含博士研究生交流培养)活动,旨在培养有国际视野的能源领域研究人员、咨询人员、工程师、管理者、以及领导者等高素质人才,为中国建设可持续能源行业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

一、办学优势依托华中科技大学、法国巴黎高科等国内外重点大学的优势教学与研究资源,学院掌握世界领先的清洁与可再生能源学科教学师资力量与科学技术知识,这些都将极有力地支持和推动学院在能源领域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活动的开展.

二、中欧双硕士项目学院依托合作大学的相关学科体系,培养中欧双学位硕士.
在学分互认的基础上,吸收欧洲"授课型"硕士生培养特点与中国"研究型"硕士生培养特点,形成了研究实践以中国教授为主导、课程学习以欧洲教授为主导的双导师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

在硕士研究生三年培养期间,制定了1年的课程学习和不少于1.
5年的研究实习(含欧方学位要求的6个月实习)的培养计划.
其中前2年与欧洲工学硕士培养并轨,符合学分要求并通过英文学位论文答辩者,授予法国巴黎高科清洁与可再生能源专业硕士学位.
后续一年,通过中文学位论文答辩后,再授予华中科技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学位.

三、研究方向学院围绕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能源效率五个技术领域开展人才培养,并可根据未来能源发展和能源领域人才需求设立新的人才培养领域.

四、课程体系学院按照五个研究方向建立了课程模块、教学计划、课程安排、教学大纲和相应师资,实现中英双语教学,在课程学习之余着力提升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和国际化视野.

基础理论课程是针对可再生能源领域开设的综合性基础课程,旨在介绍中欧清洁与可再生能源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趋势.
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程是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能源效率模块课程,学生将按模块范围选择必修课和限选课,也可以跨模块选修其他课程.
通过从基本技能到专业技术的训练,培养学生具备寻求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

五、教学师资中欧能源学院实行中欧双导师制,具有灵活的导师选聘机制,师资队伍融汇了来自中国与欧洲6个国家9所重点大学的优秀教师及研究学者.
学院根据专业培养的要求和清洁与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发展聘请中外教授参与教学、研究生指导和研究合作.
目前学院导师现有200多人,其中欧方导师约60人.
学院已开设中方课程7门、欧方课程17门,实行全程英语教学.
学院每年招收约10%的国际学生,实行同堂授课.
同时,教授可以通过学院平台招收优秀学生加以培养,目前研究生指导工作主要由中方导师负责.

六、学费和经济资助目前,中欧能源学院的研究生学费收取标准按照华中科技大学的现行规定执行.

中欧能源学院实行全面的研究生资助制度.
研究生资助体系包含学业奖学金、学业助学金、单项奖学金、困难补助和国家助学贷款.

每年学院还将资助部分学生前往欧洲大学、实验室、机构或国际企业参加不少于4个月的学习和实习,进行1学年以上的博士生交换培养.

七、学术交流及国际合作学院面向中欧大学能源领域专家,以加强在清洁与可再生能源领域内的科技合作与创新交流为宗旨,通过组织和申请国际科研合作项目;提供学校、企业及政府部门合作研究及咨询;举办高级别国际会议和论坛,向学生和其它目标群体提供与国内外清洁可再生能源行业的著名专家沟通的机会,提供欧洲大学与中国大学博士研究生之间的交流互访机会.

学院已邀请国家能源局、法国环境与能源管理署、法国科学院、阿尔斯通集团、兴业银行、巴黎矿业大学、法国原子能委员会、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等机构的教授及学者来校讲学,分享世界前沿的科学知识和经验.
学院还与政府和企业广泛开展合作,搭建产学研合作交流平台.
国家科技部、欧盟、意大利、比利时、法国驻华使团官员、希腊理工大学、巴黎综合理工大学、法国科学研究中心、阿特拉斯科普柯集团、等国内外政府、企业及高校代表来我院进行了参访及学术交流.
学院还与巴黎高科能源与过程研究中心,法国科学研究中心过程、材料及太阳能实验室,巴黎高科界面和薄膜物理试验室,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南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等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

八、学生情况学院在读中国研究生人数约160人,国际研究生10人.
学院每年计划资助约30%学生赴欧洲大学进行4个月至1年的实习或学习工作,其中部分学生获得在欧洲大学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机会.
学院已有约40名分别来自牛津大学、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巴黎高科等多所著名大学的国际学生来学院开展实习.
未来几年,学院将同更多的欧洲名校建立合作关系,国际学生校友会联系层次不断提高.

九、就业情况学院自成立以来,已有三届共159名中国学生和4名国际学生在学院修读课程并顺利毕业,其中157人获得了中欧双方学位.
中国毕业学生中有142人顺利就业,17人继续深造(10人出国读博,7人国内读博).
学生的国际视野、中欧教育背景、工程和语言能力在就业或升学时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所有毕业同学将拥有华中科技大学和巴黎高科极为丰富的校友资源.

十、拟招生计划2016年在教育部批准之后计划招收双硕士项目全日制非定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100人(包含统考生和推荐免试生),联合培养专业硕士50人(包含统考生和推荐免试生).
推荐免试生比例为20%.
学术型推荐免试生30名(以实际招生人数为准).
与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联合培养动力工程专业硕士推荐免试生8-10名(以实际招生人数为准),与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联合培养建筑学专业硕士推免免试生5-7人(以实际招生人数为准).
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以学生自愿申请并通过中欧能源学院公开选拔方式择优录取.

学院欢迎跨专业校外推荐免试生和各类学生报考.
登陆华中科技大学中欧能源学院网站:www.
ceicare.
edu.
cn或加入咨询群148070136.
考生报名前请与导师联系,导师信息可入学院主页查询或致电咨询(027-87559713).

学术学位专业目录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研究方向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122中欧清洁与可再生能源学院1000807Z2新能源科学与工程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77新能源基础招收能源动力、机械、材料、电气、电子、光电、水电、控制、环境、生命科学等专业拟在清洁与可再生能源领域深造的本科生.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一、学科及研究方向简介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的一级学科"电气工程"是国内首批博士学位授权点、博士后流动站和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
在教育部一级学科评估中名列第2.
拥有3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2007年成为首批国家一级重点学科.
本世纪初,在国家制订的建设世界一流和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方针指引下,本学科积极跟踪国际电气工程学科的发展趋势,在保持并立足传统优势学科方向的同时,逐步发展了超导电力、脉冲功率、强磁场、磁约束聚变、等离子体、加速器等新兴的学科方向并取得重要研究进展,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现代电气工程学科体系.

在学术队伍方面:现有教授58人,其中包括两院院士3人、中组部千人计划全职回国4人、青年千人6人、长江学者6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14人,楚天学者3人,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已形成一支学术研究方向明确、各方向研究力量均衡的高水平学术队伍.

在研究基地方面:2014年建成并通过国家验收的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是教育部高校承建的首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拥有国内四套之一、高校唯一的托卡马克磁约束聚变实验装置J-TEXT,并成为国内磁约束聚变人才培养与基础研究的重要基地;建有电力安全、新型电机、脉冲功率、舰船电力等方面的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并于2011年获准建设强电磁工程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电气工程学科下设8个主要学科研究方向,包括:电机与控制、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脉冲功率与等离子体、电气信息检测技术、应用电磁工程等.
各方向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学科前沿发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研究内容.

1.
电机与控制我校电机学科是我国电机与电器专业最早的两个国家重点学科之一.
该学科的传统特色研究方向有电机绕组理论、电磁分析与设计、电机设计与运行控制、微特电机和变压器等.
瞄准学科发展前沿,形成新的研究方向,如新型电机与特种电磁装置、高品质电气驱动与数字化伺服控制系统、电力电子与电气传动、电能质量控制与新能源开发利用新技术等,促进了该学科的发展与进步.

2.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该学科的传统特色研究方向主要有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电力系统分析与规划、超导电力科学技术、舰船发供电系统等.
瞄准电力科学技术发展前沿,开展了学科交叉创新研究,重视研究基地建设,形成了鲜明的学科特色和新的研究方向,如电力系统信息及自动化、电力电子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电能存储与电力安全、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发电与微网、智能电网等.

3.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该学科在保持传统高压学科优势的前提下,紧密围绕国家特高压输电系统建设和国防发展的需要,积极开展高电压新技术的研究,形成了一批有较强特色、在国内居于前沿地位的研究方向,包括:强流脉冲功率技术、气体放电理论与应用、高频高压测试、过电压防护与电磁兼容、电力系统防雷、高电压新技术等.
该学科拥有国内高校中容量最大的合成试验系统,先后承担了多项重大科学研究工作.
在高储能密度电容器、强流脉冲功率开关、脉冲功率能源组件等方面的研究水平处于国内前沿,提出了输电线路雷击及过电压分析的新方法.

4.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该学科的传统特色研究方向有电力电子器件及其应用技术,电力电子装置、系统及应用,电力传动及其自动控制系统,电力电子电路的电磁兼容性研究等.
瞄准学科发展前沿,注重学科交叉创新,已形成了一些新的研究方向,如电力电子集成技术,电力电子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舰船全电力推进系统及其现代控制技术,综合电力系统集成化技术,机车牵引技术,新能源发电及其应用技术,智能电网技术等.
电力电子变换器的拓扑结构、控制技术、模块化并联技术、电磁兼容性基础理论的研究居国内先进地位,多项军用及民用电力电子装置的研究填补了国内空白.

5.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该学科的传统特色研究方向主要有电磁场理论及其应用、非线性电路理论及其应用、小波理论及其应用、神经网络及其应用、电能质量分析和电工教学仪器研发等,近年来,围绕国家战略需求,致力于学科交叉和创新,拓展了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在国防、科学实验、环境、生命等领域的研究和应用,研究方向涉及新能源、多相体放电、生物电磁、超导应用技术、极端电磁条件、脉冲功率技术、低温等离子体应用技术、电磁波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等领域.

6.
脉冲功率与等离子体该学科主针对电气工程和其它学科的交叉开展研究,目前主要包括强电磁工程和等离子体两大领域,凝练形成了4个特色鲜明的优势学科方向:脉冲功率技术、脉冲强磁场技术及应用、聚变科学与技术和等离子体应用.
已建设完成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脉冲强磁场国家科学中心",成为世界四大脉冲强磁场技术研究和应用中心之一.
拥有全国高校唯一可开展实验研究的中型托卡马克装置――J-TEXT,依托于该装置成立了聚变与电磁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中美联合聚变实验室,是磁约束核聚变教育部研究中心挂靠单位,也是强电磁工程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三大实验基地之一.

7.
电气信息检测技术该学科主要从事电气测量和控制、智能仪器和信息处理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致力于电磁测量和仪器、大电流测量、电子式互感器和电能质量分析理论及应用的研究.
本方向拥有全国唯一320kA匝高精度的直流大电流检测装置,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新型光学电压、电流互感器的研究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已研制出10kV、35kV、110kV、220kV、500kV等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系列共10种以上的OVT及OCT产品样机.

8.
应用电磁工程该方向致力于以电磁场理论、带电粒子加速器技术为核心的多方面的基础理论与工程应用研究.
电磁理论是电气工程学科从事深入科学研究的基础;粒子加速器在新材料、医疗、环保、能源、国防等多个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目前在研的医用低能回旋加速器、质子治疗用中能超导回旋加速器、工业辐照用电子加速器、自由电子激光THz波源、大功率负离子源等涵盖了多个应用领域.
研究内容包括:电磁场理论与数值分析、带电粒子动力学、加速器理论与工程、电源技术、磁铁技术、离子源技术、等离子体技术等;涉及电气、控制、微波、超导、材料、机械等多个学科的交叉.

二、招生与培养方式简介学院下辖电机及控制工程系、电力工程系、高电压工程系、应用电子工程系、电工理论与电磁新技术系、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研究所、强磁场中心及应用电磁工程研究所8个二级单位(以下简称各系),各系均在多个学科研究方向上招生.
研究生招生由学院研究生科统一管理.

学院按照"电气工程"一级学科进行研究生(含各种类型的博士生和硕士生)招生和培养,研究生毕业时不区分系所或研究方向的不同,统一授予"电气工程"博士或硕士学位.

硕士研究生招生与培养全日制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类型包括学术学位型(工学)和专业学位型(工程),两者处于同一层次,培养各有侧重.
工学硕士侧重于基础理论学习和学术研究,学制3年.
工程硕士侧重于工程素质培养和工程实践能力训练,学制2年.

硕士研究生实施按系组织招生、按研究方向培养的模式.
各系在多个方向上招生,详见表1,其中,除强磁场中心外,每个系的第一个研究方向为该系的传统研究方向.
考生在报名时,除填报拟报考的研究方向外,务必在备注栏中注明拟报考的系的名称,否则自动视为报考对应该研究方向的传统系,例如:报考电机与控制方向但没有填写拟报考的系,则自动视为报考电机及控制工程系.

各系对报考该系的考生统一进行初选和复试,按综合成绩从高到低进行预录取,录满为止;预录取完成后,在各系统一组织下,由被录学生和导师进行双向选择,各系将双向选择的结果报学院审核批准后,确定最终的录取名单.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含推免生和统考生,其中计划招收的学术学位型(工学)推免生比例为53%,公开招考的比例为47%.
专业学位型(工程)推免生比例为43%,公开招考的比例为57%.

研究生奖学金评定和助学金、贷款资助等办法按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请登陆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网站:http://ceee.
hust.
edu.
cn/graduate.
aspxtype=teacher,了解招生导师相关信息.
欢迎广大考生报考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研究生!

表1:各系的主要研究方向系(中心)招生专业主要研究方向电机及控制工程系电气工程电机与控制,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电力工程系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高电压工程系高电压与绝缘技术,脉冲功率与等离子体应用电子工程系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工理论与电磁新技术系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超导电力技术,脉冲功率技术、低温等离子体应用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气信息检测技术,电机与控制,高电压与绝缘技术聚变与等离子体研究所脉冲功率与等离子体,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机与控制,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电气信息检测技术强磁场中心电机与控制,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气信息检测技术,脉冲功率与等离子体,高电压与绝缘技术应用电磁工程研究所应用电磁工程,电机与控制,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高电压与绝缘技术,涡流无损检测技术说明:所有考生(包括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学位硕士)在网上报名时,除填报拟报考的专业研究方向外,务必在备注栏中注明拟报考的系(中心)的名称,否则自动视为报考对应该研究方向的传统系,例如:报考电机与控制方向但没有填写拟报考的系,则自动视为报考电机及控制工程系.

学术学位招生目录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研究方向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131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227080800电气工程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14电路理论825电磁场(814、825中选一门)01电机与控制02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03高电压与绝缘技术04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05电工理论与新技术06脉冲功率与等离子体限报考06和08方向才可选825.
07电气信息检测技术08应用电磁工程专业学位招生目录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研究方向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131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30085207电气工程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827电路理论二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的前身造船系1959年由华中科技大学前身华中工学院朱九思院长受海军委托而创建.
学科点分别于1981年、1984年获得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授予权,是全国第一批有学位授予权的学科点,1995年建立船舶与海洋工程博士后流动站,1998年被批准为湖北省重点学科,2013年被批准为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2000年获得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建有船舶与海洋工程湖北省水动力重点实验室(筹),湖北省示范实习实训基地.
2014年作为主要单位之一参加国家2011协同创新计划"高新船舶与深海开发装备协同创新中心"建设.

在50多年的办学过程中,本学科面向国防及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在学科建设、基地建设、人才培养、基础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获得了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及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内的众多突出的科研成果.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化以及海洋资源开发的长远需求,本世纪将成为海洋的世纪,大力发展船舶海洋学科是国家战略发展的需要.
为进一步优化学科建设,落实"创新、服务、责任"办学思路,华中科技大学于2008年4月新成立了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积极适应船舶与海洋工程高速发展挑战,在更高起点上谋划船舶的研发、海洋的开发,并于近几年从美国、挪威、葡萄牙等国引进了一批中青年人才充实教师队伍.

本学科点目前已形成以下有特色的、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研究方向:1.
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物水动力与流噪声性能分析、控制和多学科设计优化理论与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船舶与海洋工程计算流体力学、船舶阻力、推进、耐波性、操纵性、流噪声和舰船多学科设计优化理论与方法等.
主要特色是将计算流体力学研究与船型设计相结合,改进与开发新船型;将船舶运动响应与控制相结合,提高船舶的操纵和耐波性能.
建设了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动力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完成大量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的船型优化研究,有力地支持了新船型的工程应用;开发了舰船运动物理仿真系统,解决了舰船操纵系统的陆上联调试验的关键技术,为舰船操纵系统的开发提供了逼真的物理环境;开发了舰船多学科设计优化程序系统,为舰船多特性平衡设计提供了良好的支撑平台.
本方向研究工作已获得国防预研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完成的科研项目获得了部级一、二等奖.

2.
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物力学性能与声性能分析、控制与优化: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船舶与海洋结构物的流固耦合分析,水下爆炸,导弹发射等动载荷作用下的结构响应分析,结构振动的主动、半主动控制,声辐射预测和控制,焊接变形分析与控制以及智能型优化设计方法,新型船用复合夹层结构等.
该研究方向获得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防预先研究项目.
研究人员提出了多种新型抗冲击结构,为新一代舰船的发展构造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新型结构形式;深入开展舰船各种特殊部位的结构振动和声辐射机理和工程应用研究,为总体设计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进行大型舰船总纵极限承载能力和损伤条件下的结构特性研究,为现代舰船设计奠定理论基础;提出高精度船舶焊接变形预测方法,为优化建造工艺提供了技术支撑;研究开发能普遍应用的智能型优化设计方法,开发了基于计算机复杂三维曲面上消声瓦模拟敷设设计软件;将结构分析与优化设计理论应用于大型船舶下水安全性分析,成功解决了大型汽车运输船在中型船台上下水的技术难题.
完成的"7103深潜救生艇"等项目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及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

3.
水下作业综合技术与舰船机电控制技术: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水下运载器及水下作业工具技术;水下智能作业控制技术;舰船机电装备的自动监测、控制与安全保障技术;舰船核心机电装备的半实物仿真技术;舰船用新型液压、气压驱动元件开发与控制技术.
该研究方向获得了多项863、973子题及重点攻关计划和型号资助.
主要特色是面向海洋开发和舰船机电装备,研究水下运载器及水下作业工具水动力学建模及伺服控制技术;将信息融合与综合理解技术、规划技术与控制技术相结合,实现水下智能作业;将气动技术、液压技术及计算机控制技术相结合,开发新型气动及液压伺服系统,实现舰船机电设备控制.
完成的"**智能水下机器人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防科学技术一等奖及二等奖,获专利十余项.

近几年,本学科硕士研究生一次就业率达100%,主要到科研院所、中外船级社、大型国有企业等单位从事科研、设计、检验及管理工作.

科学型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为2年.
在拟录取的科学型硕士研究生中,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专业推荐免试研究生比例≤60%,公开招考研究生比例≥40%;轮机工程专业推荐免试研究生比例≤85%,公开招考研究生比例≥15%.
在拟录取的工程型硕士研究生中,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推荐免试研究生比例≤0%,公开招考研究生比例≥100%.

欢迎具备船舶与海洋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工程力学、土木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轮机工程、自动化、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等专业背景的本科生报考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专业硕士研究生.

欢迎具备轮机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专业、光电信息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等专业背景的本科生报考轮机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

欢迎具备报考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专业、轮机工程专业背景的考生,报考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专业、轮机工程专业、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2016年本学院硕士研究生分专业指标比例分配如下表: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各专业下每类考生比例专业总比例公开招考推免生硕士082401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40%≤60%082402轮机工程≥15%≤85%085223船舶与海洋工程≥100%≤0%学术学位招生目录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研究方向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140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44082401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02俄语203日语③301数学一④806机械设计基础818船舶力学基础(含材料力学、流体力学)819控制理论基础(201、202、203选一)(806、818、819选一)01船舶与海洋结构物总体设计、多学科设计优化理论与方法02船舶与海洋结构物水动力性能分析、控制与优化03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节能减排技术04船舶与海洋结构物结构力学与声性能分析、控制与优化05船舶与海洋结构物先进制造技术与信息管理082402轮机工程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06机械设计基础818船舶力学基础(含材料力学、流体力学)819控制理论基础(806、818、819选一)01动力装置与系统的智能化技术02舰船机电控制技术03水下机器人技术专业学位招生目录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研究方向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140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22085223船舶与海洋工程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832船舶力学基础二(含材料力学、流体力学)833控制理论基础二(832、833选一)力学系2016年招收硕士研究生简章力学系始建于1960年,后因专业调整停办,1978年恢复建制并开始招收本科生和研究生.
1990年获得固体力学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1994年获准设立力学学科博士后流动站,2000年获得力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可以授予"固体力学"、"流体力学"、"工程力学"和"一般力学"等学科方向的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同时也接受博士后研究人员进流动站工作.
是全国较早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和获准设立博士后流动站的单位之一,也是湖北省最早获得力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
固体力学学科在1998年被评为湖北省重点学科,力学学科在2008年被评为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力学实验室在2007年被评为湖北省力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力学系现有教职员工54名,其中教授15名,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名,国家教学名师1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教育部高等学校力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1人,中国力学学会各专业委员会或工作委员会的委员7人,湖北省力学学会理事长、副理事长和秘书长3人,《固体力学学报》和《ActaMechanicaSolidaSinica》副主编2人、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编委或客座编辑7人.
近年来,通过211工程、985工程和世界银行贷款等重点项目的实施,力学系先后建成了"工程结构分析与安全评定湖北省重点实验室"、"计算与仿真实验室"、"微系统力学实验室"、"结构安全研究所"、"动力学实验室"、"力学实验教学中心"及"流体力学与水力学实验室"等,装备了一大批国外内一流水平的科学研究和实验教学设备,为科研和本科生教学、研究生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力学系具有一贯的科学研究传统和良好的学术氛围.
近年来先后完成了国家863计划子项目1项、国防973计划子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近50项、国防预研及其它专项研究项目10余项,同时还承担了大量横向课题.
相关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省部级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三等奖2项.
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近100余篇/年,其中年平均发表SCI收录论文近40篇.
力学系先后与境外20多所大学中的对口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不仅与同行进行科研合作和学术交流,而且有频繁的师资层面和学生层面的人员往来.
从1980年代开始,受中国力学学会的委托力学系承办了学术期刊《固体力学学报》(中、英文版).
《固体力学学报》是中国最具权威性的力学学术期刊之一,英文版是SCI检索源期刊.
作为湖北省暨武汉市力学学会理事长单位、湖北省振动工程学会理事长单位和中国力学学会的团体会员单位,力学系还经常定期或不定期地主办、承办一系列重要的学术会议和其它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

在研究生培养、本科生教学、教学改革及课程建设等方面力学系也具有非常明显的特色.
近几年,有1人获得国家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7人获得湖北省优秀博士论文奖;出版国家级教材5本,完成国家级教改项目2项、湖北省重点教改项目5项,获湖北省教学研究成果一等奖2项.
"工程力学"专业在2007年被评为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工程力学"教学团队入选国家级教学团队;《工程力学》和《疲劳与断裂》先后入选为国家精品课程和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材料力学》、《理论力学》、《流体力学》和《工程力学实验》被评选为湖北省精品课程.
华中科技大学力学系也是国内同时拥有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和两门国家精品课程的少数几个单位之一.

力学系的历届本科毕业生有一半以上去国内外知名大学继续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研究生;硕士、博士学位毕业生主要在大学、研究院、设计院、大型企业和国家事业单位就职.
力学系的毕业生在社会上具有良好的声誉,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许多系友在所从事的领域取得了杰出成就,1人当选中科院院士,1人当选十六、十七届和十八届中央候补委员,3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8人为长江学者或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入选美AIAA-Fellow,4人担任国内高等学校校长或副校长.

约90%的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可以享受全额学业奖学金,并且所有硕士研究生都可以获得由学校提供的每月最低500元和进入课题研究后由导师提供的不少于每月300元的生活资助.
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硕士研究生除了要求选修必要的课程和参加各类学术活动以外,还必须参加到指导教师科研项目的研究之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科学研究实践.
力学系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材料强度学、流固耦合动力学、压电器件与智能结构、非均匀材料力学、微/纳米力学与跨尺度关联、无损检测与数值信号处理、环境流体力学、计算流体力学、生物材料力学、结构振动与噪声控制、结构优化设计、工程建模与数值仿真等.

欢迎工程力学、土木工程、机械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材料工程、航空与航天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数学、物理等专业具有较好数学、力学基础的毕业生的本科毕业生报考力学系研究生.
不接收同等学力考生.
研究生的录取根据入学考试成绩(推荐生根据在读表现)、思想政治表现和业务素质等综合因素进行择优.
有关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和考试大纲的详情可以在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查阅;有关研究生入学考试报名的具体时间和办法可以向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咨询.

力学系办公电话:027-87543238,联系人:程建国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含推免生和统考生,其中推免生占14%,统考生占86%.

学术学位招生目录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研究方向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151力学系30080101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20力学基础01非线性动力学02流体诱发结构的振动与利用03微尺度结构动力学04多场耦合与智能结构动力学05结构振动环境仿真080102固体力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20力学基础01材料强度学02流固耦合动力学03压电器件与智能结构04复合材料力学05微/纳米力学与跨尺度关联06非均匀材料力学07飞行器结构力学08生物材料力学09材料成型数值模拟10大型工程结构力学分析11工程应力检测与计算评估12微/纳米力学测试与仪器080103流体力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20力学基础01现代流动测试技术02工程湍流数值模拟04冶金流体力学05微流控芯片中的电动现象06超精密轴承润滑力学07风工程08热流体力学080104工程力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20力学基础01工程系统耦合动力学02结构优化设计03结构振动与噪声控制04工程系统风险分析与控制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始建于1980年,经历了由最初的生物工程系到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发展历程.
现有生物医学工程系、生物技术系、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系、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生物物理与分子生理学系、纳米医药与生物制药系、生物信息与系统生物学系、实验教学中心8个教学单位.

学院学科建设凸显理工医交叉特色,拥有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国家重点学科,生物物理学二级国家重点学科和生物学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
生物学和生物化学学科(Biology&Biochemistry)已进入ESI前1%国际排名,同时生命学院支持了我校多个学科的ESI国际排名.

学院建成一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包括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生物医学光子学部,国家纳米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科技部基因工程国际合作基地;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生物医学光子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分子生物物理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图像信息处理与智能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共建)和湖北省生物信息与分子成像重点实验室).
同时,已建成多个国际合作平台,包括中德马普生物物理与生物化学合作实验室、中英作物基因工程和基因组学联合实验室、中美人类基因组合作研究中心、中法联合药物筛选及开发中心、中韩生物材料联合研究中心等国际化联合实验室(中心).
此外,建成了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科研共享平台.

学院建成了生物医学工程和生物学两个一级学科从本科、硕士、博士到博士后较为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包括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医学光子学、生物信息技术、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生物制药工程、遗传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学、生态学、植物学等11个博士点;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医学光子学、生物信息技术、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生物制药工程、植物学、生物化工、遗传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学、生态学等12个硕士点;生物医学工程、生物技术、生物信息技术、生物科学、生物制药5个本科专业.
拥有"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生物科学"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建成启明学院基础学科生物科学与技术实验班、生物医学工程卓越工程师实验班、华大基因联合培养生物信息人才实验班等拔尖人才培养实验班.
初步形成了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的体制机制.
现有在读学生2164人,其中本科生1227人,硕士研究生392人,博士研究生466人,国际留学生(研究生)79人.

学院拥有一支以优秀留学回国人员为学术带头人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33人,其中教授42人,副教授47人.
其中,有博士学位的占96%,45岁以下的占64.
6%,具有国外博士学位或有国外研究经历的教师占56%.
学院拥有3名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1名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9名长江学者,6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和1名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2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5名教育部跨(新)世纪优秀人才,8名湖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6名湖北省楚天学者,6名湖北省楚天学子,2名湖北省教学名师,师资力量雄厚,学院还聘请了一批国内外著名学者担任兼职教授.

学院科研实力强,"十一五"期间,实到科研经费近1.
3亿元,且增长迅猛.
承担了一批重要的国家级科研项目,其中:牵头主持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1项(3000万元),主持973计划课题8项,主持863计划重大项目1项(2357万元)、课题13项;主持国家重大仪器专项项目2项(5920万元、2033万元);承担国家支撑计划21项;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13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65项(其中: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1项、国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3项、国基金重点项目7项、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项2项,连续十年保持全校前列.
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7项.
发表SCI收录论文980余篇,其中:Nature1篇、Cell1篇、Science2篇、NatureGenetics2篇、NatureMaterial1篇、NatureCommunications3篇,影响因子大于10的论文10余篇.
获授权发明专利71项.
学院一贯重视国际合作与交流,与美国、瑞典、德国、英国、俄罗斯和澳大利亚等国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了广泛而实质性的科研合作与人才培养,每年定期举办硕士生论坛、博士生学术年会、博士生交叉学科创新论坛和各种沙龙活动,主办或承办国内外高水平学术会议,邀请国内外专家进行学术交流等.

学院拥有建筑面积达20000多平方米,集实验教学、科研和办公为一体的现代化大楼,固定资产超过7000万元,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
学院全体师生员工将秉承"明德、厚学、求实、创新"的校风,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努力拼搏,为争创世界一流的生命学科而努力奋斗.

学院在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医学光子学、生物信息技术、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生物制药工程、遗传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学、生态学、植物学等11个博士点招收学术学位博士生;在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医学光子学、生物信息技术、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生物制药工程、植物学、生物化工、遗传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学、生态学等12个硕士点招收学术学位硕士生;在生物医学工程、制药工程和生物工程3个专业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硕士研究生奖学金评定和助学金、贷款资助等办法按学校有关规定实行.
攻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两年,可参加校研究生单项奖学金和优秀研究生的评选,可申请助学贷款.

学院结合科研特色,在现代生物医药、现代生物技术和现代生物农业等方面找到契合点,选派多个优秀科研团队入驻光谷生物城,强化"产学研"链的建设.
同时,学院与武汉光谷生物城有关企业、国内实力较强的多个企业签订了合作办学、就业实习等共同培养人才的协议,为学生综合培养开辟新的途径,实现了我院学生培养与企业需求的平稳对接.

本院欢迎以下专业同学报考:生物医学工程、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物理电子学、自控、机械、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药学等.
我院不接收同等学力考生.

本院2016年拟接收学术型硕士生的比例为:推免生50%,统考生50%;专业硕士型研究生的比例为:推免生30%,统考生70%.

考生报名前可与导师联系,导师信息可入学院主页查询:http://life.
hust.
edu.
cn:8181/.

学术学位招生目录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研究方向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170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112071001植物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28细胞生物学④821生化与分子生物学01植物次生代谢调控02植物分子生物学03植物遗传工程04植物遗传学05植物基因定位与基因克隆071005微生物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28细胞生物学④821生化与分子生物学01环境污染处理与修复02生物降解与转化03生物能源04微生物分子生物学05微生物生态学06微生物制药07资源微生物学08地质微生物学071007遗传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28细胞生物学④821生化与分子生物学01分子遗传学02医学遗传学03遗传与发育生物学04微生物遗传学07101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28细胞生物学④821生化与分子生物学01蛋白质工程02蛋白质相互作用与基因调控网络03蛋白质组学分析技术04分子免疫学05分子生物物理学06分子生物学与生物材料07分子遗传学08基因工程与功能基因组学09基因工程与基因组学10神经生物化学11神经网络动力学12生化与分子生物学13生物技术与基因工程制药14生物制药工程15植物次生代谢调控与代谢工程16肿瘤细胞生物学17医用生物化学多肽药物学18RNA结构与功能19生物催化与转化20肿瘤细胞信号转导21基因组学与基因表达调控071011生物物理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28细胞生物学④821生化与分子生物学01分子生物物理学02胚胎早期发育03神经生物物理学04细胞、亚细胞结构和功能05细胞生物物理学06细胞学07细胞生物力学08干细胞生物学09生物再生医学071300生态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28细胞生物学④821生化与分子生物学01水生生物学02生态能源03生态毒理学04地质生态学05微生物降解与转化081703生物化工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22生物化工基础875化工原理876物理化学(二)(822、875、876选一)01代谢工程与生物炼制02发酵工程与酶工程03纳米制剂技术04生物能源05生物能源及其高值化利用技术06生物制药07天然产物研究08生物催化与转化083100生物医学工程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90普通物理831电子技术基础838物理光学839激光原理(890、831、838、839选一)01蛋白质相互作用与基因调控网络02微流控生物芯片03模拟与可视化数字化生命04纳米生物医学检测05生物系统的建模与仿真06生物医学材料数字制造07生物医学测量与控制08生物医学信号检测与处理09医学成像技术与应用10医学图象处理与分析11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12生物医学传感与检测0831Z1生物制药工程01纳米药物制剂02纳米生物医用材料03纳米诊断与检测技术04基因工程药物05天然药物与中药生物技术06微生物制药07药物筛选技术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90普通物理876物理化学(二)836药剂学821生化与分子生物学874有机化学(890,876,836,821,874选一)0831Z2生物医学光子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90普通物理831电子技术基础838物理光学839激光原理(890,831,838,839选一)01纳米生物光子学与生物传感技术02认知光学成像与学习科学03生物分子光子学与光学分子成像技术04生物医学测量05显微成像06微流控生物芯片07组织光学与医学光子技术0831Z3生物信息技术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90普通物理01蛋白质组学分析技术02蛋白质组与糖组学03定理生理组学04基因功能与药物靶点发现的生物信息学05基因结构与功能的生物信息学06微阵列生物芯片07微流控生物芯片与生物传感08系统生物学分析技术09组学分析的生物信息学10比较基因组学11复杂疾病的生物信息学12生物信息的整合、模拟与可视化0831Z4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90普通物理874有机化学809材料科学基础822生物化工原理875化工原理(890,874,809,822,875选一)01分子与纳米生物医用材料02基因转染材料03生物制造04先进再生医学材料05新型生物医学块体金属材料06组织器官工程专业学位招生目录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研究方向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170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10085230生物医学工程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834大学物理二01生物信息技术085235制药工程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835有机化学二836药剂学(835、836选一)01纳米药物02生物技术制药03天然药物085238生物工程01生物制药02生物能源03生物制造04生物技术应用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8生物化学④837生物工程原理电子信息与通信学院电子信息与通信学院(原名电子与信息工程系)始建于1960年,创立之初为华中工学院无线电工程系,后改名为华中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系,2000年5月合校后为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系.
电信学院教学科研实力雄厚,拥有二个一级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及相同名称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全国首批获得博士点,拥有对应的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
"通信与信息系统"二级学科现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和"电子科学与技术"均为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

师资力量雄厚.
电信学院现有教职工158人,其中专任教师122人,含教授23人,副教授64人.
有"青年千人计划"学者1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6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1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特等奖获得者1人.
还先后聘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朱中梁、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山、赵梓森、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张可昭教授等一批国内外知名学者为电信学院兼职教授或顾问教授.

人才培养硕果累累.
电信学院迄今已培养本科、硕士和博士15000余人,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朱中梁院士,中国工程院罗锡文院士,千人计划入选者、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院长黄晓庆,2010年和2014年胡润百富榜上榜者、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立,金地集团董事长凌克,UT斯达康公司董事长卢鹰,"微信之父"、Foxmail创始人、腾讯公司高级副总裁张小龙,创办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及电商导购平台"米折网"的张良伦(入选2013年福布斯"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名单)、柯尊尧和军队中多位将军等一大批国内外各领域的精英和骨干.

国际联合办学和留学生培养在我校独树一帜.
在2012年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学生国际交流"指标评估为全国第一.
同时,电信学院是学校第一个成建制招收全英语教学外国留学生班并完成本科培养的院系,包括本科、硕士、博士三个阶段,目前在校的本科及以上的留学生160多人.

科研实力雄厚.
在宽带无线通信网络技术、信息安全与防伪技术、图像图形与多媒体处理技术、空间导航与探测技术、辐射特性与电磁目标探测、互联网技术与工程等研究方向上具有鲜明特色.
1996年,由电信学院和电子部54所共同研制的EIM—601大容量局用数字程控交换机获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特等奖.
2008年以来,获省部级奖励10余项,包括省部级自然科学一等奖、技术发明一等奖和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在国外期刊及国际会议上发表大量高水平论文,其中被SCI收录200余篇、EI收录400余篇,在2012年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代表性学术论文质量"指标评估为全国第一;获专利授权208项,同时参加了多项国家标准的规划与制定工作;科研经费2.
29亿元,国家纵向项目经费占总经费比重超过70%.

平台建设成效显著.
电信学院现拥有国家防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子)、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数据中心、湖北省智能互联网技术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国际合作基地——绿色宽带无线通信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同时参与建设了下一代网络接入系统国家工程实验室、多谱信息处理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等多个国家级、省部级研究基地和教学实验中心.
此外,与国内外一些著名企业合作建立了TI联合实验室、Xilinx联合实验室等基地与平台.
还与美国、新加坡、澳大利亚、德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多所大学有稳定的合作关系.

目前,电信学院正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学科为龙头、基地是依托,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加强基础研究,扶持创新团队的方针,突出特色,整合资源,深入开展综合改革和科技创新,加强国内外交流与合作,全面持续推进电信学科跨越式发展.

二、招生计划和学制全院2016年拟招收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大约占硕士研究生招生总数的55%(包括外校推免生).
上述比例据实际情况可有所调整.

我院所有专业的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年限为3年.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年限为2年.

三、研究生资助奖学金评定和助学金、贷款资助等办法按学校有关规定实行.
欢迎各位有志于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的学生报考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信息与通信学院.

学术学位招生目录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研究方向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181电子信息与通信学院137080902电路与系统01现代电子设备与系统设计02嵌入式系统开发与应用03视音频信号处理与传输04微弱信号检测与处理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24信号与线性系统831电子技术基础(824、831选一)080904电磁场与微波技术01电磁理论与应用02微波、毫米波、太赫兹波技术与应用03微波遥感与成像04无线通信、移动通信与光通信05被动探测理论、技术与系统06软件无线电、电子对抗与雷达07电磁环境与电磁兼容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24信号与线性系统825电磁场909微波技术(824、825、909选一)081000信息与通信工程01绿色通信和协作通信02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智能信息系统03卫星导航与空间通信04下一代无线通信技术与系统05网络大数据分析与方法06信号与信息处理07多媒体信息处理与通信08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09视觉/听觉识别与理解10信息安全、网络信息处理与应用11生物医学健康信息技术12智能科学与技术、机器人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24信号与线性系统专业学位招生目录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研究方向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181电子信息与通信学院69085208电子与通信工程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889信号与线性系统二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一、历史沿革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是由原光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和原电子科学与技术系强强联合新建而成.
新学院依托于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的学科优势,实现学科一体化建设,拥有光学工程、光电信息工程、物理电子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子信息材料与元器件、半导体芯片系统设计与工艺、材料物理与化学、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8个工学研究生专业和光学工程、集成电路工程、软件工程和电子与通信工程4个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
一级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1986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是全国最早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1991年设立博士后流动站,下设的二级学科"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2007年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为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和湖北省一级特色学科.
一级学科"光学工程"是国家重点学科,并设立"光学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本学院已形成包括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及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

二、教学与研究基地光学工程和电子科学与技术两大学科共同拥有"武汉国家光电实验室(筹)"和"激光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激光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下一代互联网接入系统国家工程实验室"四大国家级科研平台;"生物医学光子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光电测试服务中心","湖北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三大省部级科研教学平台.
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还拥有教育部敏感陶瓷工程研究中心、电子信息功能材料教育部国防重点实验室(B类)、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北京生物芯片国家工程中心(与清华大学等共建)、教育部财政部"面向群体人才创新互动式培养实验区"国家人才培养实验区,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现代微电子学、固体电子学与系统集成及其应用技术研究基地之一.

三、学科特色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建立以来,紧密联系学科前沿研究热点,以及国内外相关技术的发展趋势,始终坚持"理工结合"、"产学研结合""多学科交叉结合",逐步形成了以信息材料为基础,器件和大规模集成电路为核心,系统应用为方向,以国防和军工强势特色带动工程应用研究的高度融合、协调发展的学科优势.
光学工程学科目前已形成了面向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面向高新技术、面向产业化的"四个面向、顶天立地"的学研产良性发展的科研特色.
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基础研究为源泉,以技术创新为龙头,带动了武汉地区光电子激光产业的蓬勃发展,为学校周边光电子激光高新技术产业群的形成起到了技术发动机的作用.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区域经济腾飞,扩大自主知识产权,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在近50年的学科发展历程中,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项目等,直接服务国家、国防和区域经济建设,取得了一系列高水平的成果.

在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建设规划等决策咨询方面,本学科在推进武汉中国·光谷微电子及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进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直接影响和作用.
在光通信、光电器件、光电信息存储、激光等领域,参加湖北省、武汉市的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的制定.
已与OLYMPUS、唯冠集团等11个企业联合建立了技术研发中心,成立了湖北省暨武汉·中国光谷激光医疗器械产业创新战略联盟、中国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激光医疗器械子联盟、湖北省激光装备制造产业技术联盟、湖北省数字家庭产业联盟、3U超高速光传输产业联盟等行业技术联盟,作为理事长单位成立了湖北省暨武汉激光学会、武汉·中国光谷激光行业协会等行业学会、协会,作为支持单位和协办单位参与深圳、武汉光电博览会与论坛,引领行业技术发展及成果转化.

在产学研及成果转化方面,成功孵化了华工激光工程有限公司、武汉迪源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武汉锐科光纤激光器技术有限公司等一批高新企业;为支撑"武汉·中国光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成功研发了系列半导体热敏陶瓷材料制备与测试技术,在国内20余家企业实现了产业化近20亿元,新增效益近10亿元;扶持了湖北台基、江粉磁材、华工科技等上市公司.
扶持"高理电气公司"是全球最大陶瓷热敏元件生产商之一,系列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6项.
积极引进Intersil、O2Micro、世纪民生等IC设计公司近30家.
在信息存储材料及器件研究领域,与武汉新芯、山东浪潮等企业结成产学研用联盟,开发出国内首批相变存储器功能芯片,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和习近平等的亲临视察并高度评价.

在高技术国家安全及武器装备预研方面,结合国防科技急需,重点关注微波通讯技术、隐身与反隐身技术、脉冲功率器件等研究;设计制造系列高性能信息功能材料及元器件,为航天、航空及兵器等提供系列滤波器及微波天线等多项技术,已应用于军工型号产品,创造产值数十亿元.
特别是在60周年阅兵式,研制微波通讯核心组件装备于空警-2000上,领航天安门上空,备受关注,为国防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四、招生专业及师资队伍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现有光学工程、光电信息工程、物理电子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子信息材料与元器件、半导体芯片系统设计与工艺、材料物理与化学、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8个工学研究生专业和光学工程、集成电路工程、软件工程和电子与通信工程四个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

学院现有教授48人,副教授和高级工程师69人.
其中院士4人(兼职),中组部"千人计划"入选者14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中科院"百人计划"1人、973首席科学家1人;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7人、湖北省楚天学者7人.
具有博士生导师资格的50人,已形成一支学术水平高、结构合理、有国际化研究视野的中青年人才队伍.

五、学术交流坚持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有效地开阔科学研究的视野,推动人才队伍的建设和科学研究水平的提升.
每年选派10名左右中青年教师赴国际著名大学和企业进行合作研究,互动学习,造就一支国内外有影响的学术队伍.

六、科学研究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紧密围绕电子信息领域学术前沿、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的需求,长期致力于信息材料与器件、系统集成的研究,发展出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
为适应国家发展三大战略需求,一直关注学科发展前沿,国家领导人多次来考察和指导工作.
凝练科学研究方向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与嵌入式系统;电子功能陶瓷材料、元器件及无源集成;高速、高密度信息存储材料与器件;微波材料与微波器件、微波组件技术;磁性材料和智能吸波结构设计与制备;新型微纳MOS器件与功率半导体器件.

光学工程学科研究方向主要包括:高功率激光及应用,包括高功率(高能量)CO2激光器、关键单元技术与系统集成、激光工业和国防应用等;光通信与光网络,包括光纤通信与网络技术,宽带光通讯光互联和光纤放大器等内容;光电器件与集成,包括全光信号处理器件与集成、微纳光电子器件与集成、发光与显示器件等内容;激光生物医学,包括激光与生物组织的相互作用,光子生物成像技术等内容;激光物理与非线性光学,包括新型激光机理研究,新型激光器件与技术机理研究,孤子驱动的新型光电子器件机理研究等内容;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包括激光微制造、激光刻蚀与毛化、基于激光熔覆的快速制造以及激光表面强化中的机理、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等内容;光电检测与光信息处理,包括光电信息控制与测试技术,激光信息感知技术,微光电机系统与光电成像技术,微光学成像和光电成像技术等内容.
已经形成了基础理论研究、应用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的多层次的创新体系,学科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居全国同类学科前列.

七、毕业生就业学院研究生素以知识面宽,动手能力强著称,无论是出国留学和读博深造,还是进入研究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都受到普遍好评.
本学科已为我国相关企业、高校、研究院所输送了大量人才.
培养了包括海外大学教授(汪立宏、仲冬平、潘应天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骆清铭、曾绍群、张新亮等)、长江学者(陆培祥、周治平、刘文等)、973首席科学家及大型光电企业董事长、总经理(郑宝用、马新强、孙文)等一批优秀人才.

八、拟招生计划计划招收50%免试推荐生,接收本校本科生推免人数约为30%,外校约为20%.
九、资助标准奖贷资助等办法按学校有关规定实行.
学术学位专业目录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研究方向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182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160080300光学工程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43德语③301数学一④830固体物理831电子技术基础838物理光学839激光原理(201、243选一)(830、831、838、839选一)01光电测控技术02光电信息存储03光通信技术04基础光子学05激光科学与工程06光电子器件与集成07纳米光电子学08生物医学光子学09能源光子学10太赫兹技术0803Z1光电信息工程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43德语③301数学一④830固体物理831电子技术基础838物理光学839激光原理(201、243选一)(830、831、838、839选一)01光电测控技术02光电信息存储03光通信与光网络05激光科学与技术06光电子器件与集成07纳米光电子学080901物理电子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43德语③301数学一④830固体物理831电子技术基础838物理光学839激光原理(201、243选一)(830、831、838、839选一)01光电测控技术与光辐射探测03光通信技术05激光科学与工程06光电子器件与集成07纳米光电子学10太赫兹技术080903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30固体物理831电子技术基础901半导体物理(830、831、901选一)01电子信息陶瓷、元件与无源集成02微波材料与微波器件03集成电路设计04微电子材料与器件05光电子器件与光电集成06传感器技术与嵌入式智能系统0809Z1电子信息材料与元器件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30固体物理831电子技术基础901半导体物理(830、831、901选一)01微波介质滤波器、微带天线与LTCC无源集成02隐身材料与电磁兼容技术03信息存储材料与器件04热释电陶瓷及红外焦平面与集成传感器05磁性材料与自旋电子器件06智能材料与智能系统07太阳能电池和超级电容材料与器件0809Z2半导体芯片系统设计与工艺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30固体物理831电子技术基础901半导体物理(830、831、901选一)01集成电路系统结构02嵌入式系统与系统芯片设计03微传感器与微执行器04小尺寸半导体器件05半导体芯片封装与测试06集成电路工艺专业学位专业目录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研究方向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182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126085202光学工程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879电子技术基础二900激光原理(二)(879、900选一)085208电子与通信工程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879电子技术基础二889信号与线性系统二(879、889选一)085209集成电路工程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879电子技术基础二01集成电路设计与测试02嵌入式系统分析与应用03集成传感器与智能系统04集成电路制造技术05信息材料设计与微纳器件06大面积微电子技术及其显示、太阳能和传感器阵列应用085212软件工程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879电子技术基础二01集成电路设计与嵌入式系统02电子结构计算与信息材料设计03信息存贮器件技术及其应用04数字信号处理和智能信息处理05半导体微加工、封装与测试技术06物联网与智能系统技术自动化学院华中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是由原控制科学与工程系和原图像识别与人工智能研究所于2013年合并组建的学院.
原控制科学与工程系前身是成立于1973年的华中工学院自动控制系,1999年更名为华中理工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系;原图像识别与人工智能研究所是1978年由教育部和航天部共同批准成立从事图像识别和人工智能研究的研究机构.

伴随着华中科技大学的成长,今天的自动化学院在国内控制学科、系统工程学科和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学科都享有较高声誉,在国内航天航空的智能信息处理领域具有明显的研究特色和优势.
科学研究工作主要涉及复杂系统控制理论、决策分析与决策支持、电力电子与运动控制、智能控制与机器人、计算机集成控制与网络技术、信息检测与识别、飞行器控制与状态监测、生物信息处理、神经接口与康复技术、物流系统、国民经济动员与公共安全、多谱图像探测与制导技术、多谱信息的实时处理与系统集成技术、人工智能与思维科学、信息安全等方向.

学院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与引进并重,形成强有力的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136人,教授44人(博士生导师37人),副教授47人,依托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师资,其中中组部"千人计划"入选者3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9人.

近十年来,学院承担并完成的国家和企业科研项目1300余项,科研经费不断攀高;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等国家级奖励10余项,省部级自然科学奖、科学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30余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数百项.
2007年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在教育部2012年学科评估中名列全国第七.
学院拥有"多谱信息处理技术"国防重点实验室和"图像信息处理与智能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两个科研平台.

学院现拥有3个本科专业(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物流管理(系统工程方向)),并开设自动化理工交叉创新实验班.
6个工学硕士点、博士点(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导航、制导与控制和信息安全),1个理学硕士点、博士点(系统分析与集成),设有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已形成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在校就读本科生1300余人、全日制硕士、博士研究生1000余人.

我院研究生培养始终围绕国家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要,积极探索适应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在培养规模稳定的同时,重视提高培养质量.
1人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1人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近20人获得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学院致力于营造完善的成才机制和浓厚的学术氛围,学院每年举办近40期学术报告会,多方筹措经费鼓励学术积极参加国际学术交流,聘请国内外知名教授来我院讲授研究生课程,扩大了研究生的国际化视野,增强了研究生的创新研究能力.

在未来的日子里,自动化学院将坚持华中科技大学"明德厚学,求是创新"的优良校风,秉承原控制科学与工程系和原图像识别与人工智能研究所的优良传统,以学科建设为主线,大力培养具有扎实基础的宽口径复合型人才,为国家和社会服务贡献自己的力量.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含推免生和统考生,其中推免生占57%.
学术学位招生目录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研究方向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184自动化学院183071102系统分析与集成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28运筹学829自动控制原理(含经典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828、829选一)01复杂系统渐近理论方法及应用02系统建模、仿真与优化03社会经济系统的行为分析与决策04忆阻系统的智能控制与信息处理05生物信息与智能计算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28运筹学829自动控制原理(含经典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824信号与线性系统831电子技术基础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828、829、824、831、408选一)01智能控制与机器人技术02复杂系统理论与网络化系统03运动控制与过程控制04信息安全与系统安全05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06系统工程与决策07生物信息、控制与计算08公共安全与应急决策系统09物流系统集成与优化10图像识别与智能系统11飞行器导航制导与控制12多谱成像与处理0812Z1信息安全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01混沌密码理论与技术02光混沌保密通信03网络攻击检测与主动防御04无线移动网络安全技术05混沌动力学理论与技术专业学位招生目录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研究方向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184自动化学院90085210控制工程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829自动控制原理(含经典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828运筹学824信号与线性系统831电子技术基础(829、828、824、831选一)01控制理论及应用02智能机器人及应用技术03智能控制04运动控制与功率电子变换技术05计算机系统集成、控制、管理与网络化技术06自动化技术与集成系统设计07复杂系统理论建模、仿真与优化08非线性系统分析的数值方法09网络与信息系统10生物信息、控制与计算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是国家科技部2003年11月批准筹建的首批国家实验室,由教育部、湖北省和武汉市共建.
实验室依托于华中科技大学,联合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七研究所共同组建.
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武汉·中国光谷"的创新研究基地.
实验室定位于国家创新体系下的科研基地,光电科学与技术的学科创新基地,光电领域高层次、复合型、创新性人才培养基地,光电领域国际交流与合作基地,为推动民族光电产业进一步发展以及提升我国光电产业国际竞争力提供强有力的科学和技术支撑,并积极参与、深度融入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为区域经济发展做贡献.

实验室现拥有60亩实验园区和4.
9万平米"光电实验大楼".
目前在光电子器件与集成、激光与太赫兹技术、能源光子学、生物医学光子学、信息存储与光显示、光电探测与辐射等六大领域建立了六个功能实验室,并投入近6亿多元建立了17个科学研究平台以及1个光电公共测试平台,开展立足光电前沿的基础研究和满足国家战略需求的高技术研究.

截止2015年5月,实验室总人数1140名,其中固定编制人员344人,(研究人员248人、工程系列86人、行政职员10人),流动人员796名.
其中包含兼职/双聘两院院士4名,海外院士1名,"973"首席科学家7人次,中组部"千人计划"入选者11名,中组部万人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4名,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2名,教育部"长江学者"17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0.
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1个,国家万人计划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
目前,在实验室从事科研工作的硕士、博士研究生达1000余名.

实验室承担了以973计划、国家重大专项为代表的国家重大科研任务.
至2015年5月,共发表包括Science、Nature系列子刊在内的SCI论文2871篇(IF>10的51篇,Science3篇,Nature系列刊物6篇);在光电领域一流期刊发表论文居国际光电机构前列.
授权发明专利547项.
共获得各类科技奖励145项,其中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励12项,省部级一等奖28项,其他奖励105项.
实验室在光电信息、能源、材料、生物医学、激光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原创性成果,例如,利用全脑神经连接的显微光学切片成像技术获得世界最精细的鼠脑神经连接图谱,被评为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在低成本钙钛矿光电转换器件等方面引领国际学术前沿,为下一代太阳能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核心技术支撑;在通讯关键光电集成器件、传输方法与系统方面取得突破,为我国下一代光通信储备了技术;在光电信息存储方面,为我国存储产业提供了核心关键技术,提高了我国存储产业的竞争力;激光3D打印、高功率激光加工及微纳制造技术、光子辐射与探测等已应用于航空、航天、造船及其它重要领域.
以实验室为技术创新源头催生了"武汉中国光谷"光电产业群,促进了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向武汉东湖开发区倾斜,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2012年教育部组织的学科评估中,实验室支撑的光学工程学科列全国并列第一,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并列第三.

2012年7月,由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华中科技大学共建成立了武汉光电工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光电工研院).
光电工研院是集多功能于一体的协同创新平台,围绕实验室大量科研成果,提供产业化必需的工程技术研发、成果对接、投资运作和企业孵化,实现从"创新"到"创造"的转化.

实验室现与11个企业联合建立了技术研发中心,数十项成果与技术成功转化和应用到通信、能源以及工业制造领域,创造直接经济效益数十亿元人民币.

另外,实验室已成为我国光电领域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
目前,实验室与全球40多个重要科研机构、高校及企业展开多种形式的合作与交流,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
2007年被教育部、国家外国专家局批准为"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2008年获批中央组织部"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并被科技部、国家外国专家局授予"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实验室发起的"国际光子与光电子学会议(POEM)"已成功举办多届,成为国际光电领域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学术会议之一.
同时打造了"武汉光电论坛"等高水平学术交流品牌,至今已有近百名海内外大师大家来论坛讲学.

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学科交叉特色显著,涉及的学科几乎涵盖所有工科学科和部分理科学科:光学工程、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数学等.

实验室将按学校有关规定为研究生提供学业奖学金、学业助学金及科研补贴.
实验室十分重视研究生的国内外学术交流,每年有近百名研究生获得出国开展学术交流的全额资助.

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2016年拟接收硕士考生的比例为:推荐免试生约60%,统考生约40%.
导师信息可入实验室主页查询:http://www.
wnlo.
cn/Teachers.
php,咨询电话87793536,87793537.

学术学位专业目录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研究方向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187武汉国家光电实验室190080300光学工程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43德语③301数学一④809材料科学基础810材料成形原理830固体物理831电子技术基础838物理光学839激光原理876物理化学(二)905综合化学906半导体光电器件(201、243选一)(809、810、830、831、838、839、876、905、906选一)01集成光子与光电子器件02光通信与光网络03光电医学工程04太赫兹技术及应用05激光科学与工程06能源光电子学07有机光电子学08激光材料加工技术080900电子科学与技术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43德语③301数学一④809材料科学基础810材料成形原理830固体物理831电子技术基础838物理光学839激光原理876物理化学(二)905综合化学906半导体光电器件(201、243选一)(809、810、830、831、838、839、876、905、906选一)01半导体光电子器件02微波光电子学03生物医学电子学04太赫兹光电子学05印刷光电子学06半导体材料与器件07激光材料加工技术08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09激光科学与工程081201计算机系统结构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01海量存储系统与云存储服务02高性能计算与云计算技术03多媒体计算与网络04多核与虚拟化技术05新型存储技术与器件06嵌入式系统与SoC设计083100生物医学工程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31电子技术基础838物理光学839激光原理890普通物理(831、838、839、890选一)01生物信息技术02医学成像技术与应用03模拟与可视化数字化生命04生物医学测量与控制05生物医学信号检测与处理06生物医学图象处理与分析0831Z2生物医学光子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31电子技术基础838物理光学839激光原理890普通物理(831、838、839、890选一)01纳米生物光子学与生物传感02神经光学成像03生物分子光子学与光学分子成像04显微光学成像05组织光学与医学光子学专业学位招生目录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研究方向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187武汉国家光电实验室19085202光学工程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879电子技术基础二900激光原理(二)(879、900选一)085208电子与通信工程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879电子技术基础二889信号与线性系统二(879、889选一)085211计算机技术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085230生物医学工程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834大学物理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具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信息安全四个二级学科均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和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同时一级学科也是湖北省重点学科,其中,计算机系统结构为国家重点学科、湖北省高校特色学科.
该学科是中国计算机学会常务理事单位、湖北省计算机学会理事长单位、"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
2012年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的一级学科评估中排名全国第十.

本学科现有教师156人,其中教授34人,副教授73人.
拥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名,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名,千人计划创新人才1名,千人计划创业人才1名,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1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者2名,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名,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2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8名,有两个学术团队被评为教育部创新团队.

本学科拥有信息存储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服务计算技术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数据存储系统与技术教育部工程中心、网络存储技术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集群与网格计算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省数据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下一代互联网接入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拥有华中科技大学IBM技术中心、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武汉).
另外,本学科是中国教育科研计算机网华中中心结点单位,是中国教育科研网格主结点、中国国家网格(武汉)结点单位,是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的重要组成单位之一.

近3年来,承担各类科研项目400余项,其中包括"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单位)、863计划重大项目、国家支撑计划、国家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重大研究计划及国防预先重点技术项目等国家级重大项目,是863计划重大项目总体专家组组长单位.
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5项,国家授权专利15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800余篇,其中700余篇被SCI、EI、ISTP三大索引收录.

本学科现在校博士生259名、硕士生633名.
毕业博士研究生769名,获得2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篇中国计算机协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3篇中国计算机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19篇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毕业硕士研究生4450名,获得27篇湖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本学科在信息存储技术与系统、并行分布式计算、现代数据库理论与技术、数字媒体、网络系统、信息安全和NP难度问题求解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具有突出的综合实力.

信息存储技术与系统方向近年来在超大规模存储系统、新型存储器件与系统、存储服务与安全、网络存储系统、云存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批创新性成果.
其研究团队是教育部创新团队,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单位,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

并行与分布式计算方向主要研究云计算与分布式处理、多核体系结构与系统虚拟化、集群计算与网格计算、对等计算与流媒体服务及内存计算等.
其研究团队是教育部创新团队,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单位和教育部211工程重大专项的牵头单位,其研究整体上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嵌入与普适计算方向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嵌入式系统,物联网/泛在网,普适和移动计算与网络,并行分布式计算,人机交互原理、智能空间、情境感知计算以及普适计算系统软件等.

现代数据库理论与技术方向,在国内最早推出国产数据库管理系统产品,在实时数据库、主动数据库、内存数据库、移动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时空数据库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近年来,致力于在智能多结构数据管理及大数据处理展开深入研究;数据挖掘方向近年来在数据流处理、基于传感网络的数据管理等方面展开了研究,有些研究处于明显的优势地位.

软件理论方向长期致力于计算机科学中的核心问题—NP难度问题的现实求解算法研究,在智能计算与应用研究领域将重点研究资源受限条件下复杂的组合优化问题求解的理论、核心技术和工程应用.

数字媒体研究方向,在基于视频的内容检索、情感分析、图像测量、人机交互、数字水印等方面,以及在自然图像解析、医学图像特征提取、医学成像设备开发等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形成了明显的研究特色.

网络方向主要研究网络体系结构,大规模复杂网络和P2P网络的管理模型及相关理论与技术,互联网流量分析及控制,新一代互连网安全脆弱性评估和安全监测等方面,相关研究成果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信息安全方向主要研究密码理论与技术,访问控制,软件漏洞测试、控制与利用,虚拟化安全和云安全,网络安全,媒体安全及可信计算等方面的理论与技术,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信息安全理论与技术的研究体系,取得了一批理论与实际成果.

软件工程领域主要研究软件服务的理论、方法、技术和应用,面向领域的软件工程方法与技术、面向服务的计算以及具有示范性作用的应用系统.

此外,在嵌入式系统与信息安全、手机支撑软件研发、云计算平台及支撑服务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与高科技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大型应用软件开发、片载操作系统、智能卡应用、信息安全软件等方面形成良好的研究和应用基础,能够跟踪智能卡应用领域的国际前沿研究.

学科注重国内外学术交流,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讲学,鼓励博士生在国际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资助博士生出国(境)参加国际会议.

为录取的研究生提供各种奖学金、良好的硬件研究条件和宽松的学术环境,致力于培养具有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深入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研工作能力,并做出一流研究成果的博士生和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在某一领域具有较深入研究,初步具有从事研究工作能力的硕士生.

近年来,计算机研究生就业形势良好,就业质量高,研究生就业率达到100%,平均起始年薪酬在15万元以上.
研究生就业的主要去向为北京、上海、深圳等地,主要行业包括IT、互联网、国家机关以及各个大、中型企、事业单位,部分研究生还进入了微软、IBM等世界顶尖企业.

招生总人数中,其中通过保送研究生录取约65%,通过公开招考录取约35%.
热烈欢迎广大有志青年报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咨询电话027-87556058,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计算机学院网站(http://cs.
hust.
edu.
cn/)将会及时、准确地提供考研信息,请上网查询.
有关招生信息也可到我校研究生院网页查询,网址:http://gszs.
hust.
edu.
cn/.

学术学位招生目录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研究方向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21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121081201计算机系统结构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01海量存储系统与技术02并行分布式计算03计算机网络04多核与虚拟化技术05新型存储技术与器件08120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01现代数据库理论与技术02中间件理论与技术03软件工程方法与技术04计算优化理论与技术05移动实时计算06系统软件081203计算机应用技术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01多媒体信息处理02人工智能03知识发现与数据挖掘04嵌入式系统05普适计算0812Z1信息安全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01鉴别与授权管理02密码理论与技术03网络安全04信息隐藏05数字取证专业学位招生目录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研究方向招生总人数考试科目备注21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113085211计算机技术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00年由原华中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与原建设部武汉城市建设学院规划建筑系等相关专业合并组建.
目前学院开设有四个本科专业:建筑学、城市规划、景观学、环境设计;八个硕士学位培养点:①建筑学(学术)、②建筑学硕士(专业学位)、③城乡规划学(学术)、④城市规划学硕士(专业学位)、⑤风景园林学(学术)、⑥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⑦设计学(学术)、⑧艺术学硕士(专业学位);具有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建筑学、城乡规划学,以及两个二级学科博士点: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和室内设计及其理论;设有建筑学和城乡规划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目前学院共有教授23人,副教授48人,讲师35人,助教2人.
学院下设建筑学系、城市规划系、景观学系和设计学系四个教学单位.
并下辖建筑设计研究院(甲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甲级),(含风景园林设计(甲级)(建筑遗产保护(乙级))二个设计机构.
学院有《新建筑》杂志社、院图书分馆、建筑与环境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筑模型室、GIS实验室、CAAD中心等多个教学和科研单位.
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1330余人,计划内硕士研究生400余人,博士生60余人.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自1982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4年起招收博士研究生,30余年已毕业研究生800余人.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是目前中国中部地区最重要的建筑、规划、景观和艺术人才培养基地和全国重要的建筑、规划学科硕士、博士培养基地.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涵盖四个一级学科: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设计学,近年来硕士、博士研究生一次就业率达到100%,毕业生主要到科研院所、国内一流建筑、规划设计机构,城乡建设管理部门以及大型国有企业等单位从事科研、规划、设计、管理工作.

奖学金评定、助学金、贷款资助等办法按学校有关规定实行.
本院不接受同等学力考生.
1.
建筑学科研究方向(1)建筑设计及其理论(2)建筑历史与理论(3)建筑技术科学(4)城市设计及理论(5)建筑系统工程2.
城乡规划学科研究方向(1)区域发展与规划(2)城市规划与设计(3)小城镇与乡村规划(4)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5)城市历史与文化保护(6)住房与社区规划(7)城市规划管理与政策3.
风景园林学科研究方向(1)园林与景观设计(2)大地景观规划与生态修复(3)风景园林历史理论与遗产保护(4)工程景观研究4.
设计学学科研究方向(1)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与理论研究(2)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与理论研究(3)传统建筑装饰艺术设计与理论(4)信息艺术设计理论与应用研究(5)新媒体艺术设计理论与应用研究(6)视觉艺术设计与理论研究学院所有硕士点学制均为3年,2016年学院硕士研究生中所推免生所占考生比例为50%左右,公开招考所占考生比例为50%左右.

学术学位专业目录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研究方向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220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44083300城乡规划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31城市规划原理④503规划设计(6小时快题)01区域发展与规划02城市规划与设计03小城镇与乡村规划04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05城市历史与文化保护06住房与社区规划07城市规划管理与政策130500设计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29艺术设计史论④501专业设计(一)(6小时快题)设计学硕士点欢迎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传播学等相关设计专业学生报考.

01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与理论研究02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与理论研究03传统建筑装饰艺术设计与理论04信息艺术设计理论与应用研究05新媒体艺术设计理论与应用研究06会展空间与展示设计理论研究专业学位招生目录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研究方向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220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82085100建筑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55建筑学基础④502建筑设计(6小时快题)085300城市规划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56城市规划基础④503规划设计(6小时快题)095300风景园林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44风景园林基础④506景观规划设计(6小时快题)135108艺术设计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3日语204英语二③633艺术创作基础④507专业设计创作(6小时快题)(203、204选一)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硕士点欢迎相关专业考生报考.
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共有教职工180余人,专任教师中教授42人,副教授59人.
其中:中国科学院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共2人(双聘),美国工程院院士1人(华中鸟巢学者),国家千人计划学者1名,国家教学名师1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名(A、B类各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名,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名,千人计划青年学者3名,湖北省教学名师1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获得者5名,楚天学子3名.
学院下设力学系、建筑工程系、道路与桥梁工程系、工程管理系以及交通工程系等5个系.
拥有"控制结构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结构分析与安全评定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建设部批准的"建筑工程隔震减震产品检测研究中心"、湖北省建设厅批准的"土木工程质量检测中心"(一级资质),以及建设部批准的"全国监理工程师培训中心".
承办了《固体力学学报》中英文版,其中《固体力学学报》英文版是我国最早受SCI检索的学报之一;承办了《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该学报于2005年被国家新闻出版署评为我国权威期刊.
拥有1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国家特色专业,2门国家精品课程,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品牌专业,6门湖北省精品课程.

学院跨越力学、土木工程、交通工程及管理科学与工程4个一级学科.
力学和土木工程为湖北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桥梁与隧道工程为建设部重点学科.
设有"力学"和"土木工程"两个博士后流动站.
拥有"力学"和"土木工程"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以及工程管理、道路与交通工程两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交通工程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同时,还培养建筑与土木工程,项目管理、和交通运输工程3个领域的工程硕士.
目前,在读全日制硕、博士研究生达500名.

在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方面,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主要研究方向有:工程结构隔震、消能减振及主动控制;微尺度力学与跨尺度关联;智能材料与结构;流固耦合动力学;工程计算与仿真计算;数字建造技术及其应用;工程结构的损伤智能检测与寿命评估;地基处理技术;基础应力波检测技术;大跨度桥梁结构理论与实践;土木工程中的数值计算方法与虚拟仿真技术等.
在"建筑物隔震成套技术"、"轨道交通集成关键技术"、"工程结构损伤检测集成系统"、"拱桥结构分析与设计"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2001年以来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省部级科技奖20余项、省部级教学奖4项.
年平均发表三大索引收录论文200余篇,其中每年被SCI收录的论文有60余篇.
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点基金、省基金、国际合作项目等纵向课题项目30余项,同时还承担沪蓉高速公路、武汉地铁等大型工程科研项目多项,年科研经费近5000万.

力学系拥有力学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是全国较早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和获准设立博士后流动站的单位之一,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材料强度学、复合材料力学、生物材料力学、无损检测与数字信息处理、高温材料力学行为与热防护、流固耦合动力学、压电器件与智能结构、微/纳米力学与跨尺度关联、非均匀多孔材料力学、飞行器结构力学、微纳制造及可靠性中的力学问题、湍流控制与减阻、现代流动测试技术、工程系统耦合动力学、结构振动与噪声控制、舰船中的力学问题、结构优化设计、工程建模与数值仿真等.

建筑工程系具有结构工程、防灾减灾与防护工程两个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权.
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梯队合理,有1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长江学者和一批年富力强的知名学者和学术带头人.
本学科的科学研究紧跟国际学术前沿,工程研究立足国家重大项目,科研成果直接服务实践,人才培养顺应社会需求.
该学科在"工程结构隔震减震"和"工程结构的损伤集成检测"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总体学术水平跻身于国内前列.

道路与桥梁工程系具有桥梁与隧道工程、岩土工程博士学位授予权,还可以授予道路与铁道工程硕士学位.
该系拥有一支工程经验丰富、学术水平高的师资队伍,1人入选国家青年千人计划,1人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计划.
我院桥梁学科在国内设置较早,该系毕业的研究生绝大多数已成为所在单位的技术骨干,部分毕业生已走上了领导岗位.
近年来,该系参与完成了一批有重要影响的科研项目,获得了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多项.
岩土工程学科近年来发展迅速,在国内已具一定的影响力;桥梁学科理论联系实际,参与了一批大中型桥梁的设计和施工监测;道路工程学科紧密结合工程实际,在路网规划和管理方面具有特色.
该系培养的人才具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毕业生深受社会欢迎.

交通运输工程系具有道路与交通工程博士学位授予权和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硕士学位授予权,是全国最早开设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的单位之一.
近年来,该系面向国家需求,立足重大工程,注重学科基础,培养和引进了一批学术骨干,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在城市交通管理、城市连续交通等重点领域主持或参与了一批国家及省部级研究项目,取得了一批有重要影响的科研成果.
该系十分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同德国PTV公司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为研究生的科研提供了良好的实际操作平台.

工程管理系具有"工程管理"博士学位授予权,以及"管理科学与工程"和"工程管理"硕士学位授予权.
工程管理系学科覆盖面广,顺应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才市场的需求,紧密跟踪最新研究前沿,积极主持和参加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和重大工程建设项目.
近年来,在"轨道交通集成关键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批有重要影响的科研成果,不仅推动了学科的理论发展,而且直接为生产实践服务.
该系以大型工程项目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为依托,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工程管理能力.
毕业生以其扎实的理论水平和良好的综合素质赢得了社会的赞誉.

一直以来,学院十分注重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为研究生成才创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学院先后与美国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密西根大学、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日本的东京大学、京都大学、名古屋大学、九州大学及德国、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著名大学建立了教师和学生交流关系;与美国土木工程协会、德国、日本等国的大公司建立了国际科研合作关系.
多次主办/承办国内外高水平学术会议,每年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和企业家来我院讲学超过30人次.

2015年我院各学科共计招收科学硕士研究生108人,工程硕士62人,工程管理硕士5人.
接收推荐免试科学硕士41人,工程硕士12人.
2016年学院不接收以同等学历身份报考考生,专业学位085239项目管理,125600工程管理硕士均不招收推免生,其余各专业接收推免生人数约占总招生人数60%.

学业奖学金、助学金按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学术学位招生目录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研究方向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240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59081401岩土工程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41工程力学01岩土本构关系及理论研究02地基处理与基础工程03岩土与地下结构相互作用04桩基工程设计理论与检测方法05土动力学与地下结构抗震06岩土工程数值分析与可靠度研究081402结构工程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41工程力学01大跨度结构与高层结构02地震与风荷载下结构的隔震减振与控制03工程施工与安全04混凝土结构与组合结构理论与应用06计算机仿真技术及其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08新型材料与高性能混凝土081405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41工程力学01工程结构健康诊断与补强修复技术02结构防雷电信息化监控及防护技术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41工程力学01大跨桥梁仿真分析02桥梁监控与计算机仿真03桥梁减震与控制04桥梁结构诊断与加固05隧道监测控制与隧道分析设计理论06预应力大跨桥梁的仿真分析082301道路与铁道工程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96交通工程学(一)897道路规划与设计(一)(896、897选一)01道路工程管理与经济02道路规划与几何设计理论03道路环境工程04路基工程05路面工程06数字道路082302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96交通工程学(一)897道路规划与设计(一)(896、897选一)01智能交通系统理论与技术02车联网技术03交通控制理论与应用技术04交通运输信息技术05运输自动化及控制06交通设计理论与应用技术082303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96交通工程学(一)897道路规划与设计(一)(896、897选一)01道路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02交通规划理论及应用技术03交通运输发展战略与策略研究04交通运输经济与交通政策05物流理论与交通运输管理06交通环境与交通安全087100管理科学与工程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43工程经济及项目管理01城市建设管理02工程策划与评价03工程投融资与成本管理04旧城改造与城市可持续发展05土地资源及房地产管理06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0871Z1工程管理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43工程经济及项目管理01工程管理理论及应用02工程管理信息化03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04可持续建筑与绿色建造技术05建筑公司治理06风险与安全管理专业学位招生目录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研究方向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240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86085213建筑与土木工程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841工程力学843工程经济及项目管理(限工程管理方向)(841、843选一)01土木工程02工程管理085222交通运输工程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896交通工程学(一)897道路规划与设计(一)(896、897选一)085239项目管理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893项目管理125600工程管理①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②204英语二只招定向(非专项计划)生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是在原华中理工大学环境工程系、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原武汉城市建设学院环境工程系和原同济医科大学环境医学研究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学院拥有环境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三个二级学科本科专业;具有生态学、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市政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和环境规划与管理六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和博士点;;具有环境科学与工程和土木工程二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环境科学与工程为湖北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
学院设有环境科学研究所、环境卫生与机械研究所、环境治理与评价研究所和中心实验室等教学科研机构;给排水实验室为原建设部重点实验室.
学院教学科研用房面积近6000平方米,设备总资产1300余万元.
目前学院共有博士生导师12人,教授16人,副教授18人,讲师13人;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1000余人,在读硕士生、博士生400余人.

学院专业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己任.
学科涉及生态、生命、化学、材料、机械、工程和医学等领域;在水环境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研究、环境生物/生态技术、水质工程技术与装备、固废资源化和绿色能源等方面具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学院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37项、国家支撑计划子项目12项、国家"863"、"973"等项目10项;年科研经费1000余万元;先后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主编国家、行业标准十余项;获批专利三十余项;发表论文被三大索引收录500余篇,出版专著十余本.

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学制为3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学制为2年.
1.
生态学生态学主要研究方向有:生态毒理、生态治理与修复、生态环境评价、分子生态学、生态能源技术和环境规划与管理等.
本学科涉及化学、生物、材料、经济、管理、计算机技术、工程等众多领域,研究生态环境规划、管理、评价、保护和治理过程中的法律、经济、政策和技术等,培养了大批高层次、适应性强、就业面广的管理、规划人才.

2.
环境科学环境科学主要研究方向有:环境分析化学、污染控制化学、环境污染化学、环境生物学、环境毒理学和环境材料学等.
本学科在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分析、控制、治理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在化工、医药等难降解有机工业废水处理和污染土壤修复新技术及工程应用方面有学科优势.
在环境及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及仪器的研究开发方面居国内领先地位.

3.
环境工程环境工程主要研究方向有:水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大气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噪声污染原理与控制技术、固体废物资源化理论与技术、生物质能源利用、环境等离子体技术、环境生物/生态技术、环境规划评价和人地系统工程与仿真和环境功能材料与温室气体控制等.
本学科在环境生物/生态技术和固废资源化研究及生物质能源利用方面有明显的学科优势;在城市垃圾处理政策制定、规划及工程技术方面居国内领先地位;与国内外一流高校和研究机构有较密切的科研合作.

4.
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规划与管理主要研究方向有:环境规划、人地系统工程与仿真、战略环境评价、区域清洁生产与资源再生利用、环境管理制度与法律法规建设、生态系统价值补偿机制等.
本学科反映环境-经济-社会的主流与核心问题,具备很强的理论性,交叉性,也具有很强的应用性与实践性,涉及基础学科与现代高新技术,具有鲜明的应用特点.

5.
市政工程市政工程主要研究方向有:水质工程新理论和新技术、水健康循环理论与方法、供水排水网络分析理论与技术、污泥处理与安全处置技术与设备、水环境数字化理论与应用等.
本学科在水质工程技术与装备研究方面具有明显学科优势;在水处理新技术开发、引进、消化吸收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果;在坚持"工程与科学结合",组织解决工程应用中难题方面,实力处于国内前沿.
学术学位培养特色在于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工程实践中寻找基础研究的着眼点.
专业学位型培养特色在于注重与业界合作,共同培养;注重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培养工程实践综合能力.

6.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主要研究方向有:建筑物热湿过程、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室内环境污染控制与洁净技术、智能建筑设备控制理论与技术、暖通空调模拟与仿真、燃气输配系统与优化、燃气燃烧应用技术等.
本学科在绿色能源、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智能建筑设备控制、燃气燃烧应用等方向的理论研究、技术开发和工程实践,具有明显的学科特色.

2016年硕士招生专业有生态学、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环境规划与管理、市政工程及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含推免生和统考生,其中推免生约40%.

学术学位招生目录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研究方向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261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44071300生态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622生态学④844水污染控制工程845微生物学(302、622选一)(844、845选一)01分子生态学02环境规划与管理03生态治理与修复04毒理生态081403市政工程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44水污染控制工程01给水排水网络分析理论与技术02水环境转化过程与修复03水健康循环理论与方法04饮水安全保障理论与技术05污水处理理论与技术06污泥处理与安全处置技术与设备081404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12传热学813工程流体力学(812、813选一)01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02暖通空调模拟与仿真03燃气燃烧应用技术04燃气输配系统与优化05室内环境污染控制与洁净技术06智能建筑设备控制理论与技术083001环境科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45微生物学867分析化学(845、867选一)01环境材料02环境化学03环境监测技术04环境生物技术05环境生物学06环境污染控制化学07环境污染控制技术08清洁生产技术09环境规划与管理083002环境工程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06机械设计基础809材料科学基础813工程流体力学814电路理论828运筹学844水污染控制工程845微生物学(806、809、813、814、828、844、845选一)01大气污染控制02固体废弃物处理与清洁生产03环境材料04等离子体技术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05环境规划评价与人地系统建模06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07环境生物工程08可再生能源09水污染控制工程10噪声控制与环保设备开发11环境流体数值模拟技术0830Z1环境规划与管理01环境规划02人地系统工程与仿真03战略环境评价04区域清洁生产与资源再生利用05环境管理制度与法律法规建设06生态系统价值补偿机制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06机械设计基础809材料科学基础813工程流体力学814电路理论828运筹学844水污染控制工程845微生物学(806、809、813、814、828、844、845选一)专业学位招生目录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研究方向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261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46085213建筑与土木工程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880水污染控制工程二881传热学二(880、881选一)085229环境工程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880水污染控制工程二水电与数字化工程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水电与数字化工程学院,其前身是华中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及自动化工程系.
其主干学科——"水利水电工程"是我校建校时前苏联援建设立的新中国第一批重点学科,属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博士学位授权点和首批博士后流动站,现为国家重点学科.
学院涵盖的专业领域宽广,在进一步发展国家重点学科——水利水电工程的同时,学科交叉与融合特征明显,边缘学科与新兴学科学术研究活跃.
目前,学院拥有"水利工程"一级学科(下设二级学科:水利水电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水工结构工程、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和"系统分析与集成(理科)"博士与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水利工程"和"电气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学院以张勇传教授等院士和一批中青年知名学者为学科带头人,在水电能源优化调度、水电站安全高效运行与优化控制等领域居国内领先地位,率先建立了"数字流域"学科理论和技术实现体系,发展了新的学科研究方向,形成了新的学科增长点,在加强学科间的渗透和交叉的同时,进一步优化学科研究方向,尤其是通过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学科项目与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形成了符合学科发展趋势、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优势的学科领域,具有优越的科学研究和研究生培养环境与条件.

学院设有水电能源科学与工程和水资源与水信息学科学系、以及在水电能源优化调度、水电生产自动化及计算机仿真等方面居国内领先地位的"水电能源研究所"、"系统科学研究所",拥有信息化手段和科学研究条件居全国一流的"水电能源仿真中心"、"数字化工程与仿真中心"、"空间信息科学与技术(卫星遥感)中心"和"数字流域科学与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主办国家一级权威刊物、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会刊《水电能源科学》.
同时,长期与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外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在科研和人才培养方面开展广泛合作.

学院目前拥有院士4人(其中双聘院士3人)、教授16人、副教授11人,形成了一支精英荟萃、实力雄厚、学科交叉的师资队伍.

学院科研实力雄厚,面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承担了一系列包括国家"973"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和面上项目)、国家"六五"至"十一五"重大科技攻关计划.
研究领域涉及水电能源工程及其系统的规划、设计、运行、控制、管理与防灾减灾中的关键技术与重大科学问题,一批成果在三峡等重大工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取得一批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内的、并在学术界有重要影响的研究成果,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与巨大的社会效益.

学院近年承担了千万(元)级科研项目2项、百万(元)级科研项目15项.
在水电能源综合开发利用与流域环境经济可持续发展,水电能源复杂系统控制、维护与管理,发电厂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防洪减灾决策及生态环境分析评价、水文及水信息学等研究领域已形成鲜明学术特色.
同时,以3S(GIS、RS、GPS)技术为基础、以流域资源环境的科学规划与合理利用为目标、以工程对象的计算机仿真分析为手段、以科学可视化与虚拟现实为表现形式,开展了一系列以"数字流域"和"信息化水电"为核心的科学研究与工程应用工作,并将相关科研成果和技术开发工作拓展到"智能水网"、"数字电力"等领域及国防科技项目研究.
学院在流域梯级水电联合优化调度理论、发电生产过程控制、数字流域工程、并行协同计算及其计算机仿真、基于RS和GIS的三维可视化信息系统、虚拟现实技术等研究领域实力雄厚.

自2000年以来,学院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湖北省科技进步特等奖2项,省部级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9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6项;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首届"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入选图书1项,获湖北出版政府奖图书奖1项;获"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内学术论文"奖1项.

近年学院在大力发展本科教育的同时,积极稳妥地发展研究生教育,研究生培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坚持在学术研究和科研开发中培养研究生,基本实现了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办学的战略布局.
研究生就业率达100%,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赞誉.
培养的学生,近年有1人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人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2人获"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12人次获得湖北省优秀博士、硕士论文.
毕业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已经成为社会中坚和企事业单位的业务骨干.

近三年,本院硕士研究生就业率达100%,主要到电网公司、发电企业、水电与电力设计院,以及IT行业等单位从事科研、设计、生产运行及管理等工作.

科学型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为2年.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与全日制科学硕士研究生学位处于同一层次,但类型不同,各有侧重.
科学硕士是侧重于基础理论学习和学术研究,专业硕士教育侧重于工程素质培养和工程实践能力训练.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招生与培养办法详见学校相关规定.

学院以优越的条件,吸引着水利工程、电气工程、能源动力工程、控制科学、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系统科学、应用数学、环境科学、机械工程等学科优秀学子深造和发展.

研究生奖学金评定和助学金、贷款资助等办法按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学院及学科(专业)、导师介绍、接收校外本科生推荐免试研究生的说明详见学院网站(华中科技大学主页www.
hust.
edu.
cn(学校概况(院系设置(水电与数字化工程学院).
2016年本学院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分专业指标比例分配如下表: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各专业下每类考生比例专业总比例公开招考推免生硕士071102系统分析与集成70%30%20%081500水利工程70%30%80%合计70%30%100%2016年本学院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分专业指标比例分配如下表: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各专业下每类考生比例专业总比例公开招考推免生硕士085214水利工程70%30%100%合计70%30%100%注:学院不接受同等学力考生.
学术学位专业目录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研究方向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271水电与数字化工程学院39071102系统分析与集成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03日语③301数学一④848计算机原理及应用(含计算机体系结构80%、C语言基础20%)849软件基础(含C语言30%、数据库40%、数据结构30%)(201、203选一)(848、849选一)01复杂系统分析的先进理论与方法02面向"数字流域"的资源环境分析与评价03电力市场环境下水电能源运行与风险管理043S技术应用专题及系统集成05高性能网络与信息系统06水系统非线性动力学081500水利工程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03日语③301数学一④846工程水文学847自动控制理论869流体力学与水力学(201、203选一)(846、847、869选一)01水电能源系统优化调度与决策支持02电力生产过程控制、仿真与故障诊断03跨流域调水工程规划与运行04水工结构安全分析及破坏机理05水利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与生态修复06基于3S的流域致灾机理及其演化分析07水循环与生态系统08水安全评估与风险分析09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10生态水利调度11城市水资源与环境评价及决策12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专业学位招生目录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研究方向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271水电与数字化工程学院36085214水利工程01水电能源系统优化调度与决策支持02水电生产过程控制与故障诊断03水文与水资源04信息化水电技术与信息系统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884计算机应用基础847自动控制理论846工程水文学(884、847、846选一)管理学院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创建于1979年,经历了由最初的工程经济系、管理工程系、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到管理学院的发展历程.

学院现有在读学生4000余人,其中本科生1200余人,硕士研究生(含MBA、EMBA)2200余人,博士研究生600余人.
学院拥有一支深谙世界先进管理理念、熟悉中国企业发展经验的优秀师资队伍.
现有专任教师114人,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92%.
教师结构为教授40人,副教授50人.
学院还聘请了一批国内外知名学者和企业家为兼职教授.

学院现有生产运作与物流管理系、管理科学与信息管理系、工商管理系、财务金融系、会计系、财政金融管理系、科技管理与知识产权系7个系;拥有行政办公室、教学管理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校友办公室、MBA教育中心、EMBA教育中心、MPAcc教育中心、高级管理人员培训中心、信息中心、图书馆等15个管理服务部门;有现代信息管理研究中心(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电子商务中心(校级)、知识产权战略研究院(校级)、南亚经济与管理研究所(校级)等24个研究单位.
建有教育部战略研究培育基地"知识产权与知识创新研究中心"和总装备部"国防知识产权教育培训基地"等基地.
学院承办的《管理学报》学术期刊,创刊仅3年,2007年就被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认定为期刊源.

学院现有"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并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其中"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为湖北省重点学科;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企业管理"、"会计学"、"技术经济及管理"、"知识产权管理"和"经济法"学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工商管理硕士(MBA/EMBA)"、"工程硕士"、"会计硕士"、"审计硕士"、"资产评估硕士"、"税务硕士"和"工程管理硕士"7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有"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财务管理"、"财政学"、"会计学"、"物流管理""等7个本科专业和1个"工商管理"双学位专业.
2002年被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为首批EMBA试点单位.
2000年,我校MBA在由国务院学位办和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举办的前两批试点院校MBA合格评估中排名第七;2001年,在由全国学位和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首次开展的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我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评估排名第九.
2006年,国内有关专家通过网络搜索科研论文,确定国内30所大学的管理学院科研实力,学院名列第四.

作为实力雄厚的科学研究和管理咨询机构,学院先后承担国家、省(部)级和企业合作的研究课题800多项;近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近百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7项:移动电子商务的基础理论与技术方法研究、基于时间竞争的运作管理新技术与新方法研究、知识产权协调管理与保护、促进我国自主创新的知识产权管理研究、紧致化仓储系统优化管理与控制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投标项目2项: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研究、中国低碳经济的多维评估体系及可视化平台;出版专著、教材和译著等二百余部,发表论文4000余篇.
由于在863/CIMS的研究中成果突出,1999年作为学校的参加单位之一,获得CASA/SME颁发的"大学领先奖".

学院积极开展为社会服务的管理咨询与培训项目,其领域涉及国家、地区和行业的发展规划、企业战略、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投资决策、质量管理、知识产权战略等等,已经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学院的雄厚实力和发展前景同样为优秀企业所关注,百威啤酒武汉分公司、香港渝振集团、华为科技、金蝶国际、汉光高速、用友软件、珠海宏桥等知名企业纷纷与学院建立合作基地,或捐款支持学院发展.
学院与国家开发银行湖北省分行、广发证券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众环海华会计师事务所等7家单位联合共建会计人才培养与实践基地.
学院的一批教授被一些大型、知名企业聘为顾问或独立董事,或者担任国家知识产权局战略专家.

学院一直积极开展广泛、深入的国际及境外交流与合作,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努力向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商学院迈进.
学院的国际合作伙伴遍及美国、加拿大、法国、香港和台湾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如学院与法国波尔多商学院(现更名为KEDGE)联合举办会计硕士双学位项目;与ACCA(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CIMA(特许管理会计师公会)、CPAAustralia(澳洲会计师公会)等国际会计师组织合作,使我校MPAcc学生享受国际会计师执业资格全球统考部分课程免试政策;与英、美、澳等知名高校开展MPAcc项目合作等.

学院拥有可以与国外商学院媲美的教学办公设施.
2007年一幢总面积达3万平方米的现代化教学管理大楼投入使用,多功能报告厅、多媒体教室、多功能语音室、多功能计算机教学室、案例讨论室等均装备触摸屏式电脑控制台、数码投影仪等先进的智能化教学设施.
每位教师均拥有个人工作间,连接宽带和有线网络.
学院与美国Anheuser-Busch公司共建的"安海斯-布希图书馆"是目前国内最有特色的管理图书馆.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正在努力开创具有国际水平的管理教育事业,培养具有全球战略眼光、有胆略、思路宽、善经营、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管理人才,取得高水平、高质量的研究成果,致力于创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管理学院.

我院2016年招收推免生比例为50%.
对全日制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硕士的资助制度按学校规定执行.

欢迎广大考生报考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2016年本学院硕士研究生分专业指标比例分配如下表: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各专业下每类考生比例专业总比例公开招考推免生硕士025300税务50.
00%50.
00%025600资产评估40.
00%60.
00%085236工业工程50.
00%50.
00%085240物流工程50.
00%50.
00%120100管理科学与工程40.
00%60.
00%120201会计学60.
00%40.
00%120202企业管理40.
00%60.
00%120204技术经济及管理60.
00%40.
00%030107经济法学60.
00%40.
00%1202Z1知识产权管理100.
00%0.
00%合计%%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工商管理硕士(MBA)招生简章华中科技大学是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和国家"985工程"建设重点高校之一.
其管理学院组建于1979年,经历了由最初的工程经济系、管理工程系、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到管理学院的发展历程.
1993年,学院获国家批准开展MBA教育.
依托学校强大的学科优势和地域优势,管理学院MBA项目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华中科技大学MBA以规范化和制度化为基础,以提炼特色和打造品牌为抓手,紧定不移地走高质量办学的发展路线.
2000年,在国务院学位办和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组织的唯一一次中国高校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教学合格评估中,华中科技大学MBA教育的总分排名全国第七,其中办学特色排名全国第二,师资队伍排名全国第三,教学管理排名全国第四.
2012年华中科技大学MBA教育通过了AMBA认证,社会美誉度与国际知名度进一步提高.

项目使命培养能推动社会进步与引领企业变革发展的具有全球战略眼光、创新精神和职业品德的商界精英和职业管理人才.

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全球化视野,使其具有把握全球经济发展趋势以及机会与挑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创业精神,开发其经济洞察力,进行管理创新和创业的潜力.

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素养,使其具备运用系统的管理知识进行专业决策的职业技能.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职业品德,引导学生用企业精英的标准要求自己并运营企业.

项目特色学科优势.
华中科技大学MBA教育依托学校深厚的理工科优势,学科特色明显.
管理学院科学研究实力雄厚,先后承担国家、省(部)级和企业合作的研究课题1200多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9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3项.
学科特色涉及生产运作与物流管理、电子商务与信息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科技创新与科技评价、金融工程、知识产权等方面.
华中科技大学MBA在制造业和供应链管理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是全国MBA"生产运作管理"教师培训负责单位.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在全国同类专业中排名第二.
近年来,战略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财务金融、会计、公共财政与税收筹划、创业管理、知识产权与科技资源管理等学科实力雄厚,理论联系实际,在国内外有很好的口碑.

强大的师资团队.
学院拥有一批在各个学科有代表性的、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享有崇高声望的著名学者、教授,84%的MBA任课教师具有博士学位.
师资队伍有丰富的企业管理咨询和实操经验,在全国"百篇优秀案例"开发获奖方面,国内领先.
学院还聘请了多位海外访问教授和业界知名人士担任讲座教授.
学院每年选派优秀MBA任课教师参加哈佛商学院的案例教学培训、美国百森商学院的创业教育培训,年轻教师进行国际短期进修,并经常开展国内师资培训和院内经验交流,拥有一流的师资队伍.

系统、创新的课程设置.
MBA课程设置包括核心课程、选修课和学位论文三个环节.
其中,核心课覆盖了MBA学生必须掌握的功能性、分析性和软技能性的课程,特别强化领导力与组织变革、创业创新教育、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咨询等领域,更加注重突出整合性和实战性技能的培养和提升.
选修课由8个模块组成,涵盖面向企业经营实践挑战的集成知识,学生可以在掌握综合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前提下,结合自己的职业规划和行业背景进行选择.
学院还针对行业班开设定制化的课程.
课程设置并非一成不变,学院还会根据社会发展和需求变化,及时调整课程设置.

灵活的教学方式.
教师以研究促教学、以"讲授+案例分析与讨论+实践项目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灵活教学方式,不断推陈出新,培养学员将国外先进管理理论与中国管理实践相结合的独特视角.
学院通过组织"MBA企业行"等活动引导学员到企业开展社会实践、参与暑期实习项目,鼓励学员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和企业咨询实践项目.
同时,学院组织学生参加国际国内案例大赛、创业大赛等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检验学习成果的机会,还通过组织各种大型论坛、联谊活动、文体竞技活动等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

5、丰富的校友资源.
至2014年底,学院培养了MBA学员4800多人,MBA校友遍布各大中型企业、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各级管理岗位,正在为中国的经济发展贡献着力量.
校友中心整合学院丰富的校友资源,为MBA校友与学院之间建立起紧密的、有效的联系.

一、招生方式我校MBA招生通过初试(全国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管理类联考,以下简称"全国联考")加复试进行.

为了选拔更加具有管理专长或管理潜能、符合我校MBA培养目标的考生,我校2016年MBA招生计划将分为两部分:"聚英计划"和"跃升计划",其中"聚英计划"占招生计划的80%,"跃升计划"占招生计划的20%;各计划实际录取人数,将根据生源情况作适当调整.
(一)"聚英计划"考生在报名参加全国联考之前,先申请参加MBA"聚英计划",并通过严格的考核与选拔程序,获得"聚英计划通行证",该通行证的有效期为2年.

获得"聚英计划通行证"的考生,只要其全国联考成绩达到"聚英计划"复试线,且复试成绩合格即可被正式拟录取.

其大致步骤为:个人申请——"聚英计划"选拔——获得"聚英计划通行证"——报名并参加全国联考——复试(英语和政治理论)——录取.

(二)跃升计划"跃升计划"为传统招生方式.
考生在报名参加全国联考之前,未申请"聚英计划"或虽然申请了"聚英计划"但未获得"聚英计划通证",即为"跃升计划"考生.

"跃升计划"考生要求全国联考成绩达到"跃升计划"复试线(不低于国家A线),在完成复试后,学校将按"初试成绩+复试成绩"依序择优拟录取.

其大致步骤为:报名并参加全国联考——复试(综合面试、英语和政治理论)——录取.

说明:1、"聚英计划"和"跃升计划"只是招生政策的不同,在教学培养环节没有任何差异.

2、无论是"聚英计划"考生,还是"跃升计划"考生,都必须参加教育部规定的网上报名、现场确认(网上)及全国管理类联考.

二、报考条件(一)基本条件无论是"聚英计划"考生或"跃升计划"考生,均须满足以下3项基本条件:1、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品行端正.

2、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教育部等部门共同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相关标准.

3、考生学历及工作年限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后,到入学时有3年或3年以上全职工作经历(最迟于2013年9月1日前获得本科毕业证书).

已获硕士、博士学位,到入学时有2年或2年以上全职工作经历.
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学历后,到入学时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历(最迟于2011年9月1日前获得大专毕业证书).

(二)特殊条件申请"聚英计划"的考生,在满足基本条件的同时,还须满足以下3项特殊条件之一:最后学历为本科学历者,其本科学历为统招统分211及以上水平的院校,或海外正规本科院校;如不满足,则须到入学时有4年或4年以上全职工作经历(最迟于2012年9月1日前获得本科毕业证书).

已获硕士、博士学位,到入学时有2年或2年以上全职工作经历.
最后学历为大专学历者,要求有2年或2年以上管理岗位工作经历(或创业经历),且工作业绩突出.

另外,本校校友及往年坚持报考我校MBA的考生,在申请"聚英计划"时可优先考虑.

三、报考类别2016年华中科技大学MBA报考类别为:定向,均为周末在职学习.
毕业时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证及毕业证.

四、学制学制为2.
5年.
最长可延至4年内毕业.
五、具体实施步骤(一)"聚英计划"申请及考试录取步骤1、个人申请"聚英计划"个人申请时间:2015年7月10日至10月4日,请登录华中科技大学MBA中心网站的"报考服务系统"进行网上申请,网址为:http://cm.
hust.
edu.
cn/hustmba/该"报考服务系统"支持申请者"渐进式申请"——申请者在正式提交申请之前,可在系统中不断添加和完善相关申请材料.

2、材料提交1)提交时间:截止日期为2015年10月4日24时.
2)材料提交方式:申请者可将书面申请材料的电子扫描件和电子文档通过报考系统的在线材料提交功能提交以上书面材料.

3)材料清单(以"报考服务系统"的通知要求为准):申请人近期免冠登记照(请找专业摄影机构拍摄);申请人学历学位证书;申请人身份证扫描件;教育部学历电子注册备案表或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如报告未出,可先提供该报告的申请表扫描件).
查询方法见学信网(教育部学信中心网http://www.
chsi.
cn/);特别提醒:此次认证的学历必须和10月中国研招网网上报名时填写的学历一致,否则会因学历不一致影响考生的最终录取.

所在单位组织结构图(标示自己所处位置).
推荐信(按照系统里提供的格式及要求填写提交).
其它能够证明工作经历和成绩的材料.
例如:①考生若创业,需提供公司营业执照、验资报告或股份协议、最近一年的年审报表;②若有海外经历,需提供护照原件及其它证明材料(学习证明或单位证明);③若获地市级以上奖励、职业资格证书及职称等,需提供奖状或证书等等.

备注:以上材料的纸质原件请考生自行留存,以备核查.
3、网上评估与综合测试对申请"聚英计划"的考生,管理学院MBA教育中心将对申请者进行资格审查与网上评估,并对条件条件的申请请依据评估情况进行打分.

通过资格审查与网上评估的考生,MBA教育中心将分批组织"综合测试".
通过无领导小组讨论、测试专家面对面等环节,结合网上评估的情况,选拨出符合我校MBA项目要求的优秀考生,给予"聚英计划通行证".

"聚英计划"对考生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教育背景与学习能力评估、职业经历与管理潜能评估、职业素养与综合能力评估、职业道德与社会责任评估等方面.

选拨时间:2015年8—10月(具体时间及安排将根据考生申请的情况灵活安排,具体以官网及申请系统或短信通知为准).

选拨结果公布:考生可于2015年10月30日前到华中科技大学MBA教育中心网站查看获得"聚英计划通行证"的考生名单(中心将根据面试批次分批公布具体名单,详见官网相关公告),该名单公示不少于10个工作日,公示期间接受考生申诉,申诉成功的考生可以获得第二次参加综合测试的机会(最后一批除外);未获得"聚英计划通行证"的考生,可转入"跃升计划".

4、参加全国管理类联考申请"聚英计划"的考生必须参加全国管理类联考.
其进行全国联考网上报名、现场确认及管理类联考的要求及流程与"跃升计划"一致,详情请参见"跃升计划申请及考试录取步骤(含全国联考报名指南)"部分.

5、复试分数线我校将根据"聚英计划"的联考成绩划定"聚英计划"复试分数线.
"聚英计划"复试分数线原则上不高于国家A线(参照往年国家A线).

6、复试获得"聚英计划通行证"的考生,复试将于2016年3月中下旬举行.
复试内容为:英语和政治理论.
详细细则见学校网站公布的复试细则.

7、录取获得"聚英计划通行证"的考生且复试"合格",如果全国联考成绩达到"聚英计划"复试线,即可"拟录取".
拟录取名单公示不少于10个工作日,公示期间接受考生申诉.
公示期结束后将公布正式拟录取名单,届时请直接登录网站查看.

拟录取考生在通过档案审查环节后,即可获得正式录取资格.
所有录取工作将于2016年4月30日之前全部完成.
特别说明: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MBA项目只录取定向培养学生,录取时须与定向培养单位及学校签订三方录取协议.

(二)"跃升计划"申请及考试录取步骤(含全国联考报名指南)1、全国联考报名全国联考报名共包含三个环节:网上报名、现场确认(网上)、考试.
具体如下:(1)网上报名.
全国管理类联考网上报名时间为2015年10月10月10至31日(报名具体时间和步骤以教育部和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院通知为准).

报名网址: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登陆《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网上报名系统》进行网上报名,网址为:http://yz.
chsi.
cn(教育网)或http://yz.
chsi.
com.
cn(公网).

特别提醒:湖北省内报考我校工商管理硕士(MBA)的考生,必须选择华中科技大学考点.

湖北省外报考我校工商管理硕士(MBA)的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

(2)现场确认:我校采用网上确认的方式.
选择华中科技大学为报考点的考生将于2015年11月4日—11日每天9:00-22:00登录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gszs.
hust.
edu.
cn)"网上确认",确认报名信息、填写学历(学籍)认证报告编号或学历电子注册备案表在线验证码、上传一张本人近期免冠登记照和身份证卡片(有姓名和照片的一面)的彩照,并在网上缴费等.

说明:不经网上确认的报名信息无效.
网上确认期间不再补报名,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请大家在网上报名时务必仔细核对姓名、身份证号码、毕业证书编号(一定要按照学历电子注册备案表或学历认证报告上显示的学历证书编号填写)、报考专业等关键信息不要有误.

(3)参加全国管理类联考.
考试科目为管理类综合能力和英语(二).
考试的内容和具体要求请参考由教育部指定的考试大纲.
考试时间为2015年12月26日(具体时间以教育部通知为准).
具体考试地点以准考证上安排为准.

2、复试分数线我校将根据报名考生的联考成绩确定"跃升计划"复试分数线.
该复试分数线原则上不低于国家A线(参照往年分数线).

3、复试跃升计划考生复试将于2016年3月中下旬举行.
复试内容为:综合面试、英语及政治理论.
详细细则见学校网站公布的复试细则.

4、录取"跃升计划"考生在完成复试后,如果全国联考成绩达到"跃升计划"复试分数线,学校将按"初试成绩+复试成绩"依序择优拟录取.
拟录取名单公示不少于10个工作日,公示期间接受考生申诉.
公示期结束后将公布正式拟录取名单,届时请直接登录网站查看.

拟录取考生在通过档案审查环节后,即可获得正式录取资格.
未被华中科技大学录取,但联考成绩在国家线以上的考生,可以申请调剂到其他院校.

所有录取工作将于2016年4月30日之前全部完成.
特别说明: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MBA项目只录取定向培养学生,录取时须与定向培养单位及学校签订三方录取协议.

六、收费标准学习形式学制收费标准(万元/人)教学地点周末学习2.
5年9武汉集中学习2.
5年11深圳集中学习2.
5年11苏州集中学习2.
5年9济南集中学习2.
5年11上海说明:学费按年度收取,即第一年、第二年分别缴纳40%,第三年缴纳20%.
复试费:100元/人.
七、信息查询与咨询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MBA教育中心联系电话:027-87541915,027-87556480,027—87556436电子邮件:MBA@hust.
edu.
cn通信地址:湖北省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228室邮政编码:430074官方网址:http://cm.
hust.
edu.
cn/mba考生咨询/备考QQ群:310125727微信公众号:华中科大MBA,或HUST_MBA特别说明:对在报考时填写虚假信息及考试中有违纪行为的考生,一经发现查实,我校将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视具体情况给予处理.
对弄虚作假、考试舞弊者,不论何时,一经发现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录取资格或学籍.

衷心感谢社会各界和广大考生对我们招生工作的关注、理解和支持!
热忱欢迎广大有志青年踊跃申请和报考!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2015年9月2016年本学院MBA专业指标比例分配如下表: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各专业下每类考生比例专业总比例公开招考推免生硕士125100工商管理(聚英计划)80%0%125100工商管理(跃升计划)20%0%%%合计%%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MPAcc)招生简章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asterofProfessionalAccounting,简称MPAcc),是面向会计职业,培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法纪观念,系统掌握现代会计学、审计学、财务管理以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对会计实务有充分的了解,具有很强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高素质、应用型的会计专门人才的教育项目.
与会计学学术型学位相比,MPAcc教育突出职业要求,更注重学术性与职业性的紧密结合,注重实践.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于1994年开办会计学专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拥有会计学硕士学位、会计硕士专业学位和会计学博士学位授予权,形成了综合运用数理分析与实证分析研究中国财务、会计与审计问题的会计学术特色,并在国内会计学科领域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MPAcc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

培养目标华中科技大学MPAcc项目以培养国际化会计精英为宗旨,广泛整合国内外资源,严格教学管理,注重教学创新,通过优化的教学体系、强大完备的师资和务实的教学实践,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需要,具有从事会计职业所需的高尚职业品质和牢固专业知识与技能,具有开拓创新能力和国际交流能力,能适应企业、政府事业等决策部门需要的应用型高级会计专门人才,为学员提供职业发展的动力源泉,搭建提升自我价值的广阔平台.

培养特色优化的教学体系学院MPAcc教育建立了优化的教学体系,强调理论与实务并重,以拓宽基础、强化专业、注重能力、突出应用为原则,完善了核心课、方向课、选修课有机结合的课程体系;采用课堂教学与研讨、模拟训练与案例分析、社会调查与实践的教学方式,结合企业实例,进行情境式教学,激发学生探索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热情.

"双师型"师资队伍学院拥有一支深谙MPAcc教育理论、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优秀师资队伍,同时聘请了一批会计、财务、审计实务界专家、学者及具有资质的企业财务总监、高级会计师等担任校外导师,联合培养MPAcc学生.

丰富的第二课堂学院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境内外大中型企业、会计师事务所及政府审计部门高层管理专家为MPAcc学生授课、讲座;目前学院已与国家开发银行湖北省分行、广发证券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众环海华会计师事务所等多家大型企业、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联合建立了会计人才培养与实习基地,其中一家实习基地获评湖北省研究生工作站,为MPAcc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实践条件.

广泛的国际交流学院MPAcc教育国际化特色鲜明,与法国波尔多商学院(现更名为KEDGE)联合举办会计硕士双学位项目,通过澳洲会计师公会(CPAAustralia)课程认证,获得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ACCA)9门课程免试政策,与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商学院合作交换生项目,与英、美国际知名高校在会计人才培养方面都有密切合作.
同时,我院会计硕士可申请皇家特许管理会计师(CIMA)面试快速通道、11门课程免试(全国仅22所),可申请国际会计师(AIA)专业资格考试12门课程免试,可享有香港会计师公会(HKICPA)报考相关优惠政策.

2016年,华中科技大学面向全国招收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欢迎广大考生踊跃报考.

一、报考条件(一)报考会计硕士(非定向)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2.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3.
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4.
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
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

(二)报考会计硕士(定向)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
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4.
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
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专毕业学历后,经两年或两年以上(从高职高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的9月1日),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力的人员(必须有国家考试机构或高校教务部门出具的所报考专业8门以上本科主干课程成绩证明,含一外语成绩,理工科还必须含数学成绩).
同等学力人员不能跨专业报考.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同等学力考生不允许跨专业报考.

(5)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三)拟报考我校的推免生须在院系规定时间内登录"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网址:http://yz.
chsi.
com.
cn/tm)填报志愿并参加复试.
已被我校相关院系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全国统考.
推免生接收办法及招生简章见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四)在境外获得学历学位证书的考生在11月14日前必须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提供的学历学位认证书编号及复印件.
所有考生需在信息确认(11月4日-11月14日)前准备学籍学历权威认证机构进行认证报告并记录好认证编号.

考生报名前,请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按照对应的报考条件准确填报拟报考专业、类别.
我校报考资格审查工作将放在复试阶段进行,凡不符合报考条件者,不予复试、录取,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二、报考说明1.
报考单位及代码:华中科技大学(代码:10487)2.
报考专业及代码:会计硕士(非定向)(代码:125300)会计硕士(定向)(代码:125300)3.
报考类别:会计硕士(非定向)、会计硕士(定向)4.
考试方式:管理类联考5.
初试科目:①204英语(二)②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6.
请考生仔细核对报名信息,报名信息为录取信息,一旦提交不能修改.
请考生务必确认报考专业、报考类别、考试科目、姓名、身份证号、报考点、招生单位、专业等信息.
考生自行承担以上失误造成的后果.

7.
考生在考试科目栏中须严格、准确地注明考试科目代号.
8.
我校实行导师负责制下的导师——学生双向选择.
考生在报名时不填报导师,只填报院系和专业,入学后再选定导师.

三、报考流程及初试考生按照国家教育部研究生入学的报名程序参加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
网上报名、现场确认及初试时间及要求按照"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规定执行.

四、复试1.
复试需带材料包括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学历证书、学生证以及其他报名材料原件.
学校在复试前将对考生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对不符合规定者,不予复试.
同时在参加复试时考生必须提交学历(学籍)认证报告.

2.
复试一般在2016年3月中下旬进行.
3.
复试内容:复试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论文形式)、专业课笔试、综合能力面试、英语听力及口语测试四个部分,具体内容详见2016年复试细则.

复试细则将于初试结束后,在学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管理学院MPAcc网站同时发布.

五、学制与培养方式学制:2.
5年培养方式:会计硕士(非定向)研究生采用非定向方式培养,全脱产学习;会计硕士(定向)研究生采用定向培养方式培养,在职学习.

会计硕士(非定向、定向)研究生修满规定学分,完成学位论文,答辩合格并通过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者,由华中科技大学授予会计硕士学位,并颁发硕士研究生学历证书.

六、录取录取工作由我校自行组织,录取分数线由我校根据全国研究生招生录取统一划线确定,录取人数由学校按照国家下达的2016年招生计划确定.

学校根据考生入学考试(含初试和复试)成绩、思想政治表现和业务素质等综合因素择优录取.
考生入学时须进行健康复查,未达到高校招生体检标准者,取消入学资格.

会计硕士(非定向)研究生录取后与学校签订录取协议,会计硕士(定向)研究生录取后与学校、定向培养单位签订三方录取协议.

七、招生信息咨询招生报考、成绩发布、复试方案、录取等信息可查询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gszs.
hust.
edu.
cn/GradAdmission/,以及我校管理学院MPAcc教育中心主页http://cm.
hust.
edu.
cn/mpacc/.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MPAcc教育中心联系方式如下: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管理学院232室电话:027-87541911传真:027-87541911邮编:430074E-mail:kcxglxy@mail.
hust.
edu.
cn2016年本学院MPAcc专业指标比例分配如下表: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各专业下每类考生比例专业总比例公开招考推免生硕士025700审计100%%100%125300会计(非定向)75%25%100%125300会计(定向)100%0%100%合计%%学术学位招生目录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研究方向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300管理学院72030107经济法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03日语243德语③632法学综合④850经济法(201、203、243选一)02知识产权法120100管理科学与工程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3数学三④851运筹学(二)852管理经济学(851、852选一)01工程管理02管理系统模拟03金融工程04商务智能与电子商务05生产运作管理06网络优化决策07物流与供应链管理08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09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120201会计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3数学三④898会计学01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02审计学03现代管理会计120202企业管理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3数学三④851运筹学(二)852管理经济学(851、852选一)01财税金融管理02财务与金融03公司治理04企业战略管理05人力资源管理06市场营销管理07企业会计与税收筹划120204技术经济及管理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3数学三④851运筹学(二)852管理经济学(851、852选一)01技术创新管理02技术经济评价理论与方法03创业管理与风险投资04企业技术进步与投资决策05科技战略与政策1202Z1知识产权管理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43德语③303数学三④899知识产权(201、243选一)01企业知识产权管理02知识产权战略03知识产权公共政策04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专业学位招生目录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研究方向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300管理学院476025300税务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3数学三④433税务专业基础025600资产评估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3数学三④436资产评估专业基础025700审计①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②204英语二085236工业工程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885运筹学(一)899知识产权(885、899选一)085240物流工程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3数学三④885运筹学(一)125100工商管理①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②204英语二125300会计(非定向)125300会计(定向)①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②204英语二①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②204英语二会计硕士对非定向、定向生分开报名、分开划线、分开录取.
会计硕士(非定向)只接收应届生报考;会计硕士(定向)接收应、往届生报考,复试时需提交委培单位出具的委托培养函.

经济学院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是国内外知名的经济学院之一,在已故老一辈著名经济学家张培刚、林少宫等带领下,发展迅速,具有完整的学科体系、较强的师资队伍、较高的学术水平、浓厚的学术氛围、和谐的工作环境和一流的硬件设施,是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的理想园地.

学院现设有经济学系、金融学系、国际经济与贸易系三个教学科研机构,拥有一批高水平研究平台,包括两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现代经济学研究中心、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两个研究院(张培刚发展研究院、国开行—华科大发展研究院),以及十多个研究中心和研究所.
目前拥有完整的经济学学科体系.
设有经济学(经济学-数学实验班)、金融学、金融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商务、经济统计学6个本科专业,拥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统计学3个一级学科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包含所有二级学科)以及金融和国际商务2个专业硕士点.
其中,西方经济学为国家重点二级学科,理论经济学为湖北省重点一级学科,数量经济学为湖北省重点二级学科.
还设有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

学院拥有一支知识结构合理、富有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
现有专任教师57人,其中教授19人,副教授22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2人,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学者"5人[其中3名领军岗教授(王少平、徐长生、张建华),2名晨星岗学者(杨继生、孔东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
绝大多数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和出国访问进修的经历.
最近几年,近10位国际一流大学毕业的优秀博士加盟学院.
此外,学院还聘请了包括詹姆斯·赫克曼(JamsJ.
Heckman)、丹尼尔·麦克法登(DanielL.
McFaddan)、罗伯特·恩格尔(RobertF.
Engle)、里奥尼德·赫维茨(LeonidHurwicz)、詹姆斯·莫里斯(JamesMirrlees))等5位诺奖得主在内的一批国内外著名经济学家为兼职教授,田国强、徐滇庆、艾春荣、谭国富、石寿永、宋敏、谢伏瞻、巴曙松、张燕生、李佐军等国内外知名学者担任兼职博士生导师.

学院以西方经济学和数量经济学为主攻方向,高起点开展经济学教育和科研,在发展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领域形成了鲜明的学科特色,为国家和区域发展提供了大量具有重要的学术生命力和社会影响力的科研成果.
学院教师在国内顶尖和国际重要期刊上发表了一批重要论文.
近几年全院教师承担和完成了一大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含三项重大招标课题)、国家部委等科研课题和项目.

学院具有良好的办学环境.
拥有现代化办公大楼,实验教学中心和资料信息中心设施齐全、功能完备.
此外,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基金会和林少宫-麦克法登奖学金的建立,也为学院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优学优秀成果奖和中国经济发展论坛已成为我国社会科学界的重要学术品牌.
学院历来重视教师和学生的国内外交流与合作,与国内外许多著名大学及研究机构建立了实质性、有成效的合作关系.

学院坚持育人为本,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现有在校学生近两千人,其中研究生500余人,包括博士生100余名,学术型硕士生和专业学位硕士生400余名,国际留学生60余人.
学院重视经济学基础理论和方法的训练,注重学术型、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的分类培养.
历届毕业生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在学界、政界、商界成绩突出,涌现出一大批的杰出人才.
其中活跃在国际国内的一批知名经济学家,被誉为"华中科技大学的经济学家群现象".
近年来以两篇全国百优博士论文为代表的学术型人才辈出.

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实行"宽口径、重基础、国际化"的培养模式,按照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2个一级学科统一招生、分类培养,重视基础理论和数量方法的训练,各专业核心课程打通教学,专业基础课程使用英文原版教材讲授,专题研讨课主要阅读经典和前沿文献;同时注重科研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在研究生招收和培养环节,严把质量关.
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阶段要系统地接受经济学理论和方法训练,包括高级微观经济学、高级宏观经济学、中级计量经济学以及多门专业课程.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突出特点是学术性与职业性紧密结合.
所有研究生的论文阶段要经过严格的选题报告、中期筛选、匿名评审和答辩等多个环节,确保论文的高质量和高水平.

经济学院学术学位研究生学制为3年,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制为2年.
经济学院为硕士生提供奖助金,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通过研究生助研制、助教制、助管制获得奖助金.

为了吸引优秀的本科生报考硕士研究生,经济学院每年举办暑期学术夏令营活动,拟招收营员50名.
欢迎全国重点高校经济或相关专业的优秀大学生前来报名.

经济学院接收校内外推免硕士生,将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招生,2016年学术型硕士拟接收推免生名额占总招收硕士生人数的比例不超过50%,专业学位不接收免推生.

经济学院不接收同等学力考生.
经济学院二维码学术学位招生目录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研究方向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310经济学院86020104西方经济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3数学三④853经济学综合01发展经济学02微观经济学03宏观经济学(含微观、宏观、计量经济学,各占1/3)04金融经济学05新制度经济学020105世界经济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3数学三④853经济学综合01国际经济学02国际投资03发展中国家经济(含微观、宏观、计量经济学,各占1/3)020106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3数学三④853经济学综合01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含微观、宏观、计量经济学,各占1/3)020202区域经济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3数学三④853经济学综合01区域经济发展02城市经济(含微观、宏观、计量经济学,各占1/3)020204金融学(含:保险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3数学三④853经济学综合01货币银行学02金融工程03证券投资(含微观、宏观、计量经济学,各占1/3)04公司财务05国际金融06行为金融学07互联网金融08开发性金融020205产业经济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3数学三④853经济学综合01产业组织理论02产业发展与政策(含微观、宏观、计量经济学,各占1/3)020206国际贸易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3数学三④853经济学综合01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02跨国公司03国际商务04电子商务(含微观、宏观、计量经济学,各占1/3)020209数量经济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3数学三④853经济学综合01计量经济学02数理经济学与金融学03金融计量分析(含微观、宏观、计量经济学,各占1/3)专业学位招生目录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研究方向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310经济学院60025100金融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3数学三④431金融学综合025400国际商务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3数学三④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中国语言文学系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院系:中文系联系电话:87557713联系人:陈燕玉中国语言文学系简称中文系,其前身是1980年成立的中国语言研究所(首任所长为著名语言学家严学宭先生),1985年正式建系.

中文系现设有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两个本科专业,具有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含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等8个博士点)、"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和湖北省"中国语言文学"重点学科,并建有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点.
现有教师33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14人,余为讲师与助教;教师中有博士学位者32人.
教师里有1人次担任全国中文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次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次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次为湖北省跨世纪学术带头人,12人次先后分别担任了全国、省级相关学会的副会长、会长、常务理事、理事、秘书长、副秘书长等学术职务.

三十多年来,在学校的大力支持和全体教师的团结奋斗下,在学术研究和教书育人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培养造就了一支具有相当高的学术声望、教学效果好、奉献精神强的师资队伍,形成了踏实与创新相结合的优良传统.
现有在职教师中,蒋济永教授的文学阅读与批评研究、程邦雄教授的文字学研究、何洪峰教授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黄仁瑄教授的音韵学、岳珍教授的词学研究、王乾坤教授的鲁迅研究、何锡章教授的现代文学思潮与鲁迅研究、李俊国教授的都市文学研究、王毅教授的新诗研究、刘久明教授的郁达夫与外国作家关系研究,在学术界皆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学术地位.

自1987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90年获得第一个硕士点以来,已培养出各类学生千余人,其中本科生1500余人,硕士生700余人,博士生60余人.
毕业生大都在党政机关、各级新闻媒体和各类学校等单位工作,有数十人分别考取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以及本校等单位的硕士、博士.
现在在校本科生400余人,硕士生160余人,博士生30余人.

近年来,中文系教师先后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一般项目10余项,教育部重点项目与规划项目10余项,其它省级科研课题10余项,8项成果获省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出版学术著作40多部,在国家级等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00余篇.

自建系以来,中文系就十分注重与海外学校、学术机关的学术交流,近五年来,先后由10余人次到美国、日本、德国、韩国、俄罗斯、新加坡等国以及港、台等地讲学、进行学术交流,并与美国伟恩州立大学、韩国庆尚大学、安东大学、国立新加坡大学等建立了稳定的系际交流与合作关系.

中文系现主办有在海内外影响甚大的学术季刊《语言研究》.
系资料室藏书较丰富,有图书9万余册并订有大量国内外主要学术期刊.

热烈欢迎海内外同仁到中文系工作,讲学;衷心欢迎学生报考中文系的本科、硕士与博士.

中文系学术学位硕士生接受免推生的比例如下:文学类专业50%收免推生,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30%收免推生.
免推生比例名额未用完则用于公开招考,但不超比例接收免推生.

中文系学术学位硕士生的各项资助与奖学金严格执行国家和学校的政策.

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院系:中文系联系电话:87557713联系人:陈燕玉中国语言文学系简称中文系,其前身是1980年成立的中国语言研究所(首任所长为著名语言学家严学宭先生),1985年正式建系.

中文系现设有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两个本科专业,具有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含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等8个博士点)、"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和湖北省"中国语言文学"重点学科,并建有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点.
现有教师33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14人,余为讲师与助教;教师中有博士学位者32人.
教师里有1人次担任全国中文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次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次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次为湖北省跨世纪学术带头人,12人次先后分别担任了全国、省级相关学会的副会长、会长、常务理事、理事、秘书长、副秘书长等学术职务.

三十多年来,在学校的大力支持和全体教师的团结奋斗下,在学术研究和教书育人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培养造就了一支具有相当高的学术声望、教学效果好、奉献精神强的师资队伍,形成了踏实与创新相结合的优良传统.
现有在职教师中,蒋济永教授的文学阅读与批评研究、程邦雄教授的文字学研究、何洪峰教授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黄仁瑄教授的音韵学、岳珍教授的词学研究、王乾坤教授的鲁迅研究、何锡章教授的现代文学思潮与鲁迅研究、李俊国教授的都市文学研究、王毅教授的新诗研究、刘久明教授的郁达夫与外国作家关系研究,在学术界皆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学术地位.

自1987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90年获得第一个硕士点以来,已培养出各类学生千余人,其中本科生1500余人,硕士生700余人,博士生60余人.
毕业生大都在党政机关、各级新闻媒体和各类学校等单位工作,有数十人分别考取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以及本校等单位的硕士、博士.
现在在校本科生400余人,硕士生160余人,博士生30余人.

近年来,中文系教师先后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一般项目10余项,教育部重点项目与规划项目10余项,其它省级科研课题10余项,8项成果获省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出版学术著作40多部,在国家级等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00余篇.

自建系以来,中文系就十分注重与海外学校、学术机关的学术交流,近五年来,先后由10余人次到美国、日本、德国、韩国、俄罗斯、新加坡等国以及港、台等地讲学、进行学术交流,并与美国伟恩州立大学、韩国庆尚大学、安东大学、国立新加坡大学等建立了稳定的系际交流与合作关系.

中文系现主办有在海内外影响甚大的学术季刊《语言研究》.
系资料室藏书较丰富,有图书9万余册并订有大量国内外主要学术期刊.

热烈欢迎海内外同仁到中文系工作,讲学;衷心欢迎学生报考中文系的本科、硕士与博士.

中文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硕士生招生指标拟用30%接收免推生.
各项资助与奖学金标准严格执行国家和学校相关政策.

2016年本学院硕士研究生分专业指标比例分配如下表: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各专业下每类考生比例专业总比例公开招考推免生硕士050101050105050106050108大文学类40%60%050102050103语言、文字类40%60%专业硕士045300汉语国际教育40%60%合计40%60%学术学位招生目录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研究方向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401中国语言文学系42050101文艺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02俄语203日语243德语③610汉语言文学基础④855文学理论(201、202、203、243选一)01文学理论基本原理02西方诗学与批评03性别与文学批评04文学阐释学05佛教与中国文学06影视艺术与赛博文化05010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02俄语203日语243德语③610汉语言文学基础④854普通语言学(201、202、203、243选一)01比较语言学02对外汉语03计算语言学04应用语言学050103汉语言文字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02俄语203日语243德语③610汉语言文学基础④854普通语言学(201、202、203、243选一)01汉语史02文字学03现代汉语050105中国古代文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02俄语203日语243德语③610汉语言文学基础④855文学理论(201、202、203、243选一)01唐宋文学02元明清文学03先唐文学研究04中国古典文献学05海外汉学研究06中国近代文学与文化050106中国现当代文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02俄语203日语243德语③610汉语言文学基础④855文学理论(201、202、203、243选一)01中国现当代文学语言研究02中国现当代文学价值研究03中国现当代文学与都市审美04中国现当代文学文本类型与叙事研究05中国现当代诗歌研究06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学批评07中国现当代乡村小说研究050108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02俄语203日语243德语③610汉语言文学基础④855文学理论(201、202、203、243选一)01欧美文学研究02中外文学比较研究专业学位招生目录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研究方向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401中国语言文学系36045300汉语国际教育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02俄语203日语③354汉语基础④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201、202、203选一)01汉语国际教育的理论与方法研究02汉语本体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03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04汉文化传播与跨文化交际研究法学院一、学院简介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成立于2001年元月,是国内快速发展,追求卓越的新兴法学院.
在"入主流、争一流、创特色、倡交叉"办学思想指引下,经过近年来的不懈努力,初步建成了结构合理、学科齐全、特色突出、优势鲜明的办学体系.
法学院以"法治为魂,天下为任,职业为本,素质立身"为自身教育理念,构筑起较为完备的人才培育体系.
现拥有法律社会学专业博士点;法学一级学科硕士点,设置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经济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科技法与知识产权法等8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同时拥有法律硕士专业学位(J.
M)授权点.

法学院现有50余位专任教师.
其中,教授17人(院聘教授3人),博士生导师13人,副教授19人,博士学位获得者占教师总数81%.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J.
M)的培养实行双导师制,聘请法律实务界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授课,并与校内导师合作共同指导学生.

法学院根据法律专业职业教育的规律和特点,完善学生培养目标与方案体系.
重点培育学生的时代使命感、专业自信心、国际化意识、创新性思维、实践能力、领导能力和协同能力.
法学院与联合国知识产权组织(WIPO)、国际水伙伴组织(GWP)、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及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诸多国际组织与学术机构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并在积极探索与海外联合办学的教育创新之路.

二、硕士研究生教育(一)法学硕士法学理论、法律史学、宪法与行政法学专业在国内具有较大的影响.
设有近代法研究所、法律史研究中心、法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等学科发展平台,在中国法律史、法理学、法律社会学、比较法学、法政治学、宪法学、行政法学、行政诉讼法学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民商法学专业、科技法与知识产权法专业具有明显的优势和特点.
民商法学专业在物权法、合同法、侵权责任法、公司法研究方面具有优秀的研究成果和较强的学术影响力.
科技法与知识产权法具备鲜明的学科交叉特色,形成全国领先的专业优势.
该专业设有科技法、知识产权法、医事法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法律等方向.
拥有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理论研究基地、国家知识产权局全国专利保护重点联系基地、中国(武汉)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等重要学科平台.

经济法学、刑法学等专业具有较强的研究实力.
经过10多年的积淀,经济法学科已形成以竞争法学和金融法学研究为核心,以财税法、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经济法基础理论为基础的学科体系.
刑法学科在中国刑法学、外国刑法学、预防职务犯罪理论与实践等方面成果显著.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国际法学专业是学院大力发展的学科.
依托学校环境工程、能源、公共卫生和发展经济学等学科基础,本学科正在展开学科交叉方面的研究.
目前,在污染防治法、自然资源法等方面研究成果较为突出,水权及水资源法律保护领域取研究成果得到学术界和实务部门的认可,形成了一定的学科特色.

上述各专业和研究方向均面向港奥台地区招生,具体报名办法参见http://www.
hustzs.
cn/Mentor/HMTBrochure.
aspx2016年法学硕士计划招收推荐免试生不超过招生总人数的30%.
法学硕士的学业奖学金分为全奖和半奖,用于资助研究生学费,覆盖率100%.
助学金为每人每年6000元,并设置研究生教学助理、科研助理和管理助理,岗位助学金用于资助研究生生活费.
奖助金资助不含委培生、定向生.

(二)法律硕士(J.
M.
)法律硕士(J.
M.
)是学院开展法律职业教育和精英教育的重点项目.
根据法律职业的特点,学院法律硕士教育从学术学位转向应用型,从法律通识教育转向专业化教育,从普通教育转向职业精英教育.

法律硕士(非法学)招收非法学本科毕业生.
法律硕士(非法学)设置知识产权法、财税与金融法、法律实务三个法律硕士专业方向,以应市场和社会的需求,培养懂法律、懂技术、通管理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法律专门人才.

法律硕士(法学)面向本科为法学专业的考生,结合学生本科法学教育背景,侧重法律实务能力的培养,在进一步强化法律理论知识素养的同时,更注重实践能力的提升,为司法机关、政府部门、管理部门以及大型企、事业单位培养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兼具的高级法律专门人才.

2016年法律硕士(非法学)计划招收推荐免试生和法律硕士(法学)计划招收推荐免试生人数不超过招收总数的10%.

法学院设立法律硕士专业优秀学业奖学金,用于对综合素质和学业特别突出的法律硕士的奖励.
法律硕士助学金每人每年6000元,并设置研究生教学助理、科研助理和管理助理,岗位助学金用于资助研究生生活费.
奖助金资助不含委培生和定向生.

学术学位招生目录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研究方向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403法学院39030101法学理论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03日语243德语③611公法④856私法(201、203、243选一)01法理学(西方法理学)02法律社会学03法律经济学030102法律史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03日语243德语③611公法④856私法(201、203、243选一)01中国法律史02外国法律史03比较法律传统030103宪法学与行政法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03日语243德语③611公法④856私法(201、203、243选一)01宪政理论02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03立法学030104刑法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03日语243德语③611公法④856私法(201、203、243选一)01中国刑法学02外国刑法学03犯罪学04刑事诉讼法学05检察方向(定向)030105民商法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03日语243德语③611公法④856私法(201、203、243选一)01民法学02商法学03私法一般理论030107经济法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03日语243德语③611公法④856私法(201、203、243选一)01经济法基础理论02竞争法03财税金融法04劳动与社会保障法05房地产法030108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03日语243德语③611公法④856私法(201、203、243选一)01环境法基础理论02中国环境法03国际环境法0301Z1科技法与知识产权法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03日语243德语③611公法④856私法(201、203、243选一)01科技法02知识产权法03医事法04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法律专业学位招生目录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研究方向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403法学院150035101法律(非法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03日语243德语③398法硕联考专业基础(非法学)④498法硕联考综合(非法学)(201、203、243选一)035102法律(法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03日语243德语③397法硕联考专业基础(法学)④497法硕联考综合(法学)(201、203、243选一)社会学系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是我国高校中最早恢复、重建社会学教学和研究的院系之一.
自上世纪80年代招收本科生、硕士研究生以来,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教学、科研、管理以及其他方面的人才.
目前,社会学系设有社会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社会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点,社会保障二级学科博士点,社会保障二级学科硕士点,应用心理学二级学科硕士点;设有社会学、社会工作两个本科专业.
社会学学科为湖北省重点学科,并设有博士后工作站.
2013年公布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举行的学科评估,社会学一级学科排名第十位.

社会学系设有社会调查研究中心、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社会保障研究所、人口研究所和城乡文化建设研究中心5个研究机构和"民政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
出版学术年刊《社会学评论》,办有"社会学研究网".
与各方合作建有18个不同类型的实习基地.
建有社会调查研究实验室、社会工作实验室,面积350平米,软硬件设备150余万元.
系资料室有中外文图书近3万册,期刊百余种.

社会学系有较强的教师队伍,现有教授9人,副教授10人,讲师11人,60岁以下教师全部具有博士学位,教授、副教授大多有国(境)外访学、研修经历.
教师历年来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教育部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和一般项目、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及各级政府委托项目等100余项.
科学研究成果享有很好的学术声誉和很高的知名度,曾先后获得过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三等奖,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三等奖,武汉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等20余项.

有特色的研究领域有:农村社会学与政治社会学方向:关注当代中国基层公共权力的运作及秩序建构、乡村治理及乡村社会变迁的区域差异,注重"三农"政策的研究与绩效评估、政策服务和社会实验.

人口与社会问题方向:关注社会问题的基本理论,关注我国的人口政策,及出生人口性别比、人口与教育、工程移民等现实社会问题.

社会保障和福利社会学方向:关注世界各国社会保障政策的特征及社会基础,注重我国转型期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的理论与政策实践.

社会文化与社区建设方向:关注社会转型期存在的社会文化问题研究,关注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变迁、碰撞与融合问题,关注我国城乡社区建设问题研究.

经济社会学方向:关注社会群体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关注影响经济发展的各种社会因素及发生作用的社会条件,研究支配人们经济行为的主要因素等.

社会工作方向:关注社会转型期不同类型人群的现实生活需求,及社会工作领域理念、理论的本土化研究和创新.

招生的专业:1.
科学学位:法学硕士学位:社会学、社会工作、人类学、人口学管理学硕士学位:社会保障2.
专业学位:社会工作专业硕士(MSW)相关说明:1.
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中,都拟接收免推生.
免推生约占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30~40%,其中本校本科生约为10%~15%,外校生约为25%~30%.

2.
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同等学力考生可报考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

3.
奖学金评定和助学金、贷款资助等办法按学校有关规定实行.
欢迎有志者报考.
2016年本学院硕士研究生各专业指标比例分配如下表: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各专业下每类考生比例专业总比例公开招考推免生硕士030301社会学70%--60%30%--40%68%120404社会保障70%--60%30%--40%28%0303Z1社会工作(科学学位)70%--60%30%--40%4%035200社会工作(专业学位)70%--60%30%--40%100%合计%%科学学位招生目录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研究方向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404社会学系30030301社会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12社会学综合(含社会学概论、人口学概论、文化人类学概论)④857社会调查研究方法01城乡社会学02家庭社会学03经济社会学04人口社会学05社会学理论与方法06社会政策与评估07政治社会学030302人口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12社会学综合(含社会学概论、人口学概论、文化人类学概论)④857社会调查研究方法01人口学030303人类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12社会学综合(含社会学概论、人口学概论、文化人类学概论)④857社会调查研究方法01文化人类学02政治人类学0303Z1社会工作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37社会工作理论④911社会工作实务研究01社会工作研究02社会服务与社会管理120404社会保障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25社会保障概论④871宏观经济学与公共管理学01社会保障经济学02社会保障理论03社会保障政策04社会救助05社会保障法律政策比较分析专业学位招生目录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研究方向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404社会学系56035200社会工作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1社会工作理论④437社会工作实务01社会福利与社会工作02社会工作实务与方法03社会政策与社会管理哲学系一、基本概况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是国内一支年青而充满活力的专业哲学系.
1970年原华中工学院在全国理工科大学率先创办文科,哲学学科亦在其中;1980年成立哲学研究所,1996年成立哲学系,实行系、所合并的建制,2000年高校合并后新成立的华中科技大学经教育部批准设置哲学本科专业,2001年正式开始招收哲学本科生.

自成立专业哲学系以将近二十年的时间,学科建设取得了跨跃式发展.
目前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是湖北省马克思主义哲学重点基地,除了设有一个哲学本科专业外,已获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哲学博士学位、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分别设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伦理学、宗教学、科学技术哲学六个二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以及哲学博士后流动站.

哲学系现有专职教师24人,其中教授12人,博士生导师12人,副教授4人,讲师8人,既有欧阳康教授、邓晓芒教授等领军性的学术大师,又有一批学术水平高的知名中青年学者.
本系教师中有国家人事部"百万人才工程"1人,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委1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哲学学科组成员、教育部哲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1人,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者3人,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
在哲学系现有25位教师中拥有博士学位的22人,占教师比例的90%以上.

二、学科特色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哲学系现有六个二级学科形成了鲜明的特色.
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的特色在于:以欧阳康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科研团队在社会认识论、社会信息论和人文社会科学哲学领域,研究成果丰硕,极大地推进了当代中国社会认识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形成与国际哲学界同一研究方向的对话与互动,在国内外学术界具有重大影响;以王晓升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科研团队长期致力于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社会批判理论的研究,并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在国内学界具有重要影响.
外国哲学学科的特色在于:以邓晓芒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科研团队在德国古典哲学领域,尤其是康德和黑格尔哲学,在国内外学术界具有重大影响,其研究成果曾获得教育部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以何卫平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科研团队,在解释学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学界具有很大影响;以张廷国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科研团队长期致力于现象学的研究,尤其是在应用现象学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国内哲学界具有重要影响.
中国哲学学科的特色在于:以李耀南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科研团队在道家哲学,尤其是庄学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获得了学界的肯定,并应邀赴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讲学;取得本学科方向在易学领域出版了多部著作,受到了国内哲学界的高度赞誉.
伦理学学科的特色在于:以韩东屏教授和程新宇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科研团队多年来一直从事伦理学和价值哲学研究,本学科在生命伦理学研究领域已取得多项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学界有一定影响.
宗教学学科的特色在于:以董尚文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科研团队在基督教哲学方面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在哲学界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科学技术哲学学科的特色在于:以万小龙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科研团队具有鲜明的优势和特色,主要研究方向为物理学哲学,并取得了系列的重要研究成果;以陈刚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科研团队多年以来一直致力于心灵哲学的研究,在国内哲学界有一定影响,在非还原物理主义方面主张形式实在论和知觉二重论,形成鲜明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特色,在哲学界产生一定影响.

三、学术与组织机构哲学系目前设有六个学术研究中心:生存哲学研究所,所长:欧阳康教授.
社会信息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欧阳康教授.
生命伦理学研究中心,主任:韩东屏教授.
过程哲学研究中心,主任:陈刚教授.
应用现象学研究中心,主任:张廷国教授.
德国哲学研究中心,主任:邓晓芒教授.
哲学系除设置行政办公室、资料室外,另设五个教研室: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研室,主任:张建华博士.
中国哲学教研室,主任:唐琳副教授外国哲学与宗教学教研室,主任:闻骏博士.
伦理学教研室,主任:韩东屏教授.
科学技术哲学与逻辑学教研室,主任:万小龙教授.
哲学系现任领导情况:主任:雷瑞鹏副教授.
副主任:张建华博士;廖晓炜博士.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整体科研实力较强,现以倡主流、创交叉、重国际合作、走小而精的发展道路为特色.
既欢迎海内外同仁来我系工作、访学,也欢迎海内外学子来我系攻读硕士学位.

哲学系本年度拟接收硕士推免生人数比例为总人数的30%.
硕士研究生奖学金评定和助学金、贷款资助等办法按学校有关规定实行.

四、博士生导师简介邓晓芒:男,1948年4月生,湖南长沙人,现为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外国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哲学史学会名誉会长,《德国哲学》主编.
长期从事德国古典哲学的翻译和研究,并积极介入中西比较和文化批判.
主要研究方向是德国古典哲学.

欧阳康:男,1953年6月生,四川资阳人,二级教授,华中学者领军岗教授,博士生导师,198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委员,哲学研究所所长,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编,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主任,民族精神研究院副院长,兼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马克思主义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委,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学风建设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人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共湖北省委决策支持顾问,湖北省政协委员,湖北省欧美同学会副会长,湖北省哲学学会副会长等,1992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6年被评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9年入选国家人事部"百万人才工程"和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
主持10余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十多项成果获奖,十数次出国出境参加国际会议、开展国际合作和讲学.
主讲教育部大学视频公开课"哲学导论"和精品资源课"人文社会科学哲学".
主要研究方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发展、社会认识论与人文社会科学哲学.

韩东屏:男,1954年8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
湖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第6、7、8届委员会委员、湖北省伦理学会名誉会长、中国伦理学会理事,中国价值哲学研究会理事、湖北省哲学学会常务理事、湖北孔子研究会常务理事、湖北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湖北荆楚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
1982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哲学研究所.
1982年-2001年在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从事学术研究工作,2001年调入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
主要研究方向是伦理学、价值哲学、人生哲学、文化哲学、制度哲学.

何卫平:男,1958年生,湖北武汉人,哲学博士.
2001年7月-2002年7月受费曼项目资助在美国伊利诺依大学(UIUC)作访问学者,2008年10月-2009年10月受国家留学基金委选派到德国海德堡大学作访问学者.
曾任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外国哲学教研室主任,现为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德国哲学》编委,《中国诠释学》编委、《哲学评论》编委,研究方向为德国现代哲学,尤专于哲学解释学,涵盖现象学、存在哲学.

王晓升:男,1962年6月生,江苏省大丰县人,1981-1988厦门大学哲学系本科生,研究生,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1988年-1991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获博士学位,1996-1997年英国利滋大学哲学系访问学者,2002年赴德国慕尼黑大学访问学者.
中华全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全国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会常务理事.
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李耀南:男,1962年10月生,湖北蕲春人,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哲学博士,安徽师范大学文学硕士.
主要研究领域为老庄哲学、魏晋玄学以及中国美学.

张廷国:男,1962年11月生,河南开封人,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4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学士学位;1994年毕业于河南大学政治系,获哲学硕士学位;1999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
2006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现任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哲学系系主任,"应用现象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理事,中国现象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湖北省哲学史学会副会长,湖北省哲学学会副会长,《德国哲学》编委等.
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西方哲学、当代德国哲学和中西哲学比较.

陈刚:男,1964年4月生,湖北鄂州人,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8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哲学系,获哲学硕士学位;1991年毕业于剑桥大学科学史科学哲学系,获M.
Phil.
学位;1991-1995年西安大略大学哲学系博士生课程学习,2006年牛津大学哲学系进修,2008-9作为JohnTempletonFellow在美国CalvinCollege做研究.
目前担任中国分析哲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华中科技大学当代哲学研究基地执行主任,武汉过程哲学中心执行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科学史、科学哲学、心灵哲学、形而上学.

万小龙:男,1964年4月生,哲学博士,理学学士.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逻辑与科技哲学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家马克思主义工程"科学技术哲学"首席专家.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平台"科技发展与人文精神"主任助理.
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逻辑与科学哲学系访问学者.
巴黎综合理工学院暨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的应用认识论中心博士后.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信息与科学基础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山西大学教育部科学哲学重点基地研究员.
主要研究方向是量子力学的历史与哲学、科学哲学与逻辑分析哲学、科技与人文.

董尚文:男,1965年4月生,湖北潜江人,1984年考入武汉大学哲学系攻读爱智之学,曾先后于该校获得哲学学士、法学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哲学系副主任,湖北省宗教研究会理事,湖北省哲学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哲学史学会理事;主要从事宗教学和西方哲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研究方向为宗教哲学、基督宗教研究和宗教现象学.

吴畏:男,1967年10月生,湖南湘潭人.
1989年毕业于湘潭大学化工系,获工学学士学位;199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获哲学硕士学位;1999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
2001年8月至2002年8月在英国华威大学(UniversityofWarwick)社会学系从事访问博士后研究.
2011年1月至2011年8月在美国迈阿密大学(UniversityofMiami)哲学系做访问学者.
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理事,湖南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湖南省情与对策研究会常务理事.
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认识论、社会科学哲学和国外马克思主义.

程新宇:女,1968年12月生,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7年考入华中师范大学政治系学习,获得法学学士学位;1993年考入武汉大学哲学系学习,先后获得西方哲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2010年在西班牙康普顿斯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
担任湖北省伦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生命伦理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伦理学会青年委员会理事,主要从事伦理学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研究方向为生命伦理学、基督教伦理学、西方伦理思想史.

2016年本学院硕士研究生推免生比例约为30%.
学术学位招生目录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研究方向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406哲学系34010101马克思主义哲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43德语244法语③61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④858西方哲学史(201、243、244选一)01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02社会认识论与人文社会科学哲学03马克思与西方实践哲学传统04社会信息学010102中国哲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03日语243德语③61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④858西方哲学史(201、203、243选一)01先秦哲学02秦汉哲学03魏晋玄学04宋明理学010103外国哲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03日语243德语③61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④858西方哲学史(201、203、243选一)01德国古典哲学02美学03古希腊哲学04近代西方哲学05中世纪哲学06现代西方哲学010105伦理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03日语243德语③61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④858西方哲学史(201、203、243选一)01价值哲学与伦理学02伦理学思想史03应用伦理学010107宗教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43德语244法语③61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④858西方哲学史(201、243、244选一)01基督宗教02基督教思想史010108科学技术哲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43德语244法语③61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④858西方哲学史(201、243、244选一)01科学方法与科技政策02科学哲学和科学史03物理学哲学04心灵哲学05医学哲学06分析哲学公共管理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是我国最早创办公共管理学科相关专业的高校之一,拥有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可在行政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医院管理、非传统安全、电子政务等8个二级学科招收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和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研究生.
2008年和2013年,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两次被评为湖北省重点一级学科.
2009年,公共管理一级学科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非传统安全研究中心"被批准为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2010年,"非传统安全研究"被列为国家985工程(2010-2020)重点建设项目.
在国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2012年度组织的学科评估中,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位居全国第五.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以培养和造就未来的领导者为宗旨,以成为领导者的摇篮和政府的思想库为目标,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教学、科研、培训、咨询并重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公共管理学院.
为此,学院采用国际化、信息化、工程化的培养模式,突出信息技术在公共管理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强化基础理论教育和能力素质教育,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上参照国际知名大学的标准和经验,努力培养和塑造具有分析、处理和驾驭国际国内公共政策和公共事务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2009年,"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获评"湖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0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被列入湖北省品牌专业建设点,并被国家教育部、财政部批准为特色专业建设点.
《中国大学评价》发布的成果显示,我校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2007~2010年连续4年排名全国第二,2011~2015年连续5年排名全国第一.

学院已与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爱丁堡大学、利物浦大学,美国哈佛大学、宾夕法里亚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雪城大学、宾夕法里亚州立大学、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德国吉森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斯大学、墨尔本大学,比利时鲁汶大学,以色列巴伊兰大学以及斯里兰卡国家行政学院开展广泛的合作与交流.

近几年,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一次就业率达96%,主要到政府、事业单位、国有大型企业、金融机构、三资企业等单位从事相关管理工作.

2016年,公共管理学院将在行政管理、土地资源管理、非传统安全、电子政务等4个二级学科招收学术型学位硕士研究生和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研究生,其中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拟接收推免生比例50%左右.

2016年本学院硕士研究生分专业指标比例分配如下表: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各专业下每类考生比例专业总比例公开招考推免生硕士120401行政管理37.
5%37.
5%75%1204Z2非传统安全1204Z3电子政务120405土地资源管理12.
5%12.
5%25%合计50%50%100%学术型学位硕士研究生所有专业均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学术型学位非定向硕士研究生,享受数额不等的奖学金,每人每年还能获得不少于7200元的学业助学金.

公共管理专业学位(MPA),只招收定向生.
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均为2年.
硕士学位授权点负责人介绍:行政管理硕士点负责人——徐顽强,男,汉族,1964年生,管理学博士,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系主任,华中科技大学自主创新与科技奖励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近年来,在《求是》、《光明日报》(理论版)、《人民日报》(理论版)、《中国行政管理》、《中国软科学》等权威报刊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其中有5篇论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
在人民出版社、科学出版社等出版著作18部,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重点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获得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和湖北发展研究奖一等奖.

土地资源管理硕士点负责人——谭术魁,男,土家族,1965年生,管理学博士.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土地管理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曾以专家身份出席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大会,曾接受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资助,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B)从事一年的访问研究,是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
已主编教材6部(含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出版专著2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65篇,已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课题多项,获奖多次.

非传统安全硕士点负责人——徐晓林,男,汉族,1956年生,管理学博士.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1年至今连续三届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人事部聘为全国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公共管理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湖北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武汉市人民政府参事,武汉市人大常委会立法顾问.
已出版专著5部,主编的《行政学原理》被国务院学位办、教育部评为研究生推荐教材.
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7项.
兼任中国文化管理学会副会长、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常务理事.
目前,正在主持1项国家社科重大项目.
在《管理世界》、《政治学研究》等期刊上发表电子政务和数字城市管理论文多篇,其中5篇论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

电子政务博士点负责人——张毅,男,1973年生,管理学博士,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城市管理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公派美国雪城大学麦克思维尔学院从事一年的访问研究.
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湖北省"荆楚社科英才".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商务部重点课题和多项省部级研究项目,出版专著3部,获得4项国际及省部级科研奖励.

学术学位招生目录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研究方向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407公共管理学院63120401行政管理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14管理学④859西方经济学01公共安全管理政策02公共经济与公共政策03科技政策与科技管理04人力资源管理05政府管理与创新06预防职务犯罪07廉政建设08可持续发展120405土地资源管理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19土地管理概论④802土地经济学01不动产评估02房地产管理03土地金融04土地利用与规划05土地制度与土地政策06现代地籍管理与土地信息技术1204Z2非传统安全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14管理学④859西方经济学01非传统安全基本理论02网络舆情安全03粮食与食品安全04水资源安全05能源、资源与环境安全06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安全07公共安全预警管理08应急管理1204Z3电子政务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14管理学④859西方经济学01电子政务安全管理02电子政务绩效评估03数字城市政府管理(智慧城市)04政府信息资源管理05决策支持与决策分析06系统仿真与决策支持专业学位招生目录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研究方向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407公共管理学院94125200公共管理①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②204英语二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于2007年9月,其前身为华中科技大学政治教育系.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50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26人,承担着全校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三个层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和本学院博士生、硕士生的培养任务.
近3年来,学院在教学、科研等方面发展迅速,先后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等各类课题50多项,在CSSCI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
2013年9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被评为湖北省重点学科.
2015年2月,设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院现有1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二级学科博士点,1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和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二级学科硕士点,涵盖了法学和教育学两大学科门类.
目前,在读全日制研究生90余人,其中硕士生70余人,博士生10余人.
主要培养具有较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专业基础扎实的科研、教学、宣传及党政工作的专门人才.
2016年,我院将在以下4个专业招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本学科共有导师9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6人,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理论、马克思主义文化与价值理论、马克思主义思维方法、国外马克思主义思潮与流派、马克思主义与现代管理.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本学科共有导师17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9人,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当代中国政治文明与政治发展、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当代中国经济建设与民生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本学科共有导师6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大学德育研究、高校学生事务管理.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本学科由教育科学研究院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合办,共有导师7人,其中,马克思主义学院3人,教育科学院4人,教授3人,副教授4人,主要从事大学生心理发展与心理辅导方面的研究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学生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辅导、大学生认知发展与创造、大学生心理发展与生涯辅导、大学生学习辅导、管理心理与组织行为.
学生在经过3年的课程学习、课题研究和专业实践训练之后,能够胜任各级各类学校、科研机构和教育及心理辅导机构的心理学教学与科研工作,能够从事专业的心理辅导以及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和员工支持等相关工作.

我院学术学位硕士生学制全部为3年,强调"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的培养模式,全面实行研究生助研、助教、助管制度,注重科研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在学习成绩、科研成果、社会活动等方面表现突出的硕士生,还可申请单项奖学金和国家奖学金.
奖学金评定、助学金和贷款资助按学校相关要求执行.

2016年我院公开招考占招生计划的72%,推免生占招生计划的28%,热忱欢迎全国相关专业的优秀本科生报考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术学位招生目录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研究方向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408马克思主义学院360305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03日语③615中国近现代史④860马克思主义理论综合(201、203选一)01马克思主义经典研究02马克思主义思维方法03马克思主义与现代管理04国外马克思主义思潮与流派05马克思主义文化与价值理论06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理论03050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03日语③615中国近现代史④860马克思主义理论综合(201、203选一)0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02当代中国政治文明与政治发展03当代中国文化建设04当代中国经济建设与民生发展0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030505思想政治教育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03日语③615中国近现代史④860马克思主义理论综合(201、203选一)01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02大学德育研究03高校学生事务管理040202发展与教育心理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312全国统考01人格发展与生涯规划02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03管理心理与组织行为历史研究所华中科技大学历史学科创建于2001年初,经过数年发展,已形成结构合理、实力雄厚的学术群体.
历史学科现有专任教职工13人,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3名,讲师6名,教辅人员1人,11人具有博士学位,博士生指导教师1人,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12人.
另本学科拥有兼职教授3人,外籍客座教授1人.
在职教师中,1人为教育部历史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为湖北省历史学会副秘书长,2人为湖北省历史学会常务理事.
博士生指导教师罗家祥教授曾获选2005~2006年度中美富布莱特学者,并应邀赴哈佛大学东亚语言文明系进行学术交流.
刘金华和朱冶博士曾应邀赴香港浸会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进行合作研究.
陈丹博士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学一年.

历史研究所现拥有国学学科博士点和中国史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根据学校长远发展战略,历史学科发挥所有指导教师的专业特长,招收宋史、国学、中国社会文化史、魏晋南北朝史、史学理论与史学史、中国政治文化史等方向学术学位的硕士研究生.
罗家祥教授同时招收中国古代史专业宋史方向的博士研究生.

宋史、国学、中国古代史方向学术带头人罗家祥教授,现为我校国学研究院院长、教育部历史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除担任本校博士生导师外,还兼任武汉大学历史学院中国古代史专业博士生导师、华南师范大学兼职教授.
198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获历史学博士学位,长期致力于两宋政治史和学术文化史研究,先后独立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王氏新学与宋代社会》、《从新学到理论—11世纪后半至13世纪初年宋学主流的嬗递》、《两宋学术嬗递与政治变迁》等研究课题,曾获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基金资助的研究课题1项,并参与多项重大攻关课题,其《北宋党争研究》、《宋代政治与学术论稿》等研究成果获得学术界的好评.

中国社会文化史方向学术带头人雷家宏教授,现为我校国学研究院副院长、人文学院副院长兼历史所所长.
1987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获历史学硕士学位,曾参与承担重大攻关课题、省部级社科研究课题多项,在宋史、中国古代社会史、湖北地方史等方面有较深的研究,所著《宋代社会与文化管窥》、《中国古代乡里生活》、《湖北通史·宋元卷》(合著)等均获得学术界的较高评价,获湖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和武汉市社科成果优秀奖各一项,湖北地方文化史相关成果曾被武汉市有关部门采纳,对地方经济发展产生了较重要的作用.

魏晋南北朝史、史学理论与史学史方向学术带头人李传印教授,现为我校国学研究院副院长,2003年获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曾参与承担国务院特批项目《中华大典·历史典·史学分典》魏晋南北朝部分、《中国古代史学与政治关系及其现代启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马克主义的史学成就》等重要社科课题的研究,所著《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与政治的关系》、《魏晋南北朝史学与学术初探》、《南北朝时期史学与政治》、《北朝谱学与北朝政治》等论著有一定学术影响.

中国近现代史学术带头人张超副教授毕业于武汉大学并获博士学位,在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政治文化史、中外关系史等领域具有较深厚的学术底蕴和理论素养.

历史学科近年引进的人才分别来自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名校,年富力强,具有较大的学术成就,并富有学术创新精神,为本学科的科研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潜力与活力.
本学科教师先后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项,省部级人文社科项目8项,参与承担教育部重大攻关课题2项.
共出版学术专著18部,合作撰写"十五"国家规划教材和历史学专业教材2部,发表学术论文130多篇.
为建立我校历史学科的学术地位,扩大我校历史学科的影响,历史学科积极以各种方式进行学术交流,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在国外学术界,历史研究所与国外从事中国历史与文化研究的学术机构和专家学者建立了密切的学术联系.
如与美国哈佛大学东亚语言文明系、与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历史系、与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历史系等院校的一些著名专家学者建立了学术交流渠道,为我校历史学科走上国际学术舞台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历史学中国史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和系统专业知识,能够独立从事科研教学及相关工作,富有宽广学识、严谨学风和创新精神,以历史学的智慧为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理论与应用专门人才.
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好的听、说、读、写能力.
毕业研究生就业去向:教育科研单位从事历史学科研教学及相关工作;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从事行政管理及相关工作;传媒文博单位从事文化事业工作;攻读博士学位进一步深造.

2016年接收推免生,历史研究所接收硕士推免生人数比例为总人数的43%,欢迎全国有志青年学子报考本专业,报考条件、注意事项和资助标准参照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院有关规定执行.

学术学位招生目录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研究方向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409历史研究所7060200中国史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02俄语203日语③636中国古代史(201、202、203选一)01宋史02国学03中国社会文化史04魏晋南北朝史05史学理论与史学史06中国政治文化史外国语学院院系:外国语学院联系电话:87543339联系人:张欣学院简介外国语学院成立于2005年,其前身为外语系,成立于1980年.
学院设有英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翻译和法语语言文学等五个本科专业以及负责全校外语教学的大学外语教学中心.
学院设有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和德语语言文学等四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设有"中外语言文化比较研究"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外国语言文学"为湖北省重点学科.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64人,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69人、博士生导师9人、硕士生导师30人,"湖北省名师"1人,校"教学名师"2人;有二位教授在教育部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和英语专业指导委员会任职.
三位教授分别任中国辞书协会双语词典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全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理事、湖北省外国文学学会常任理事等.

学院设有外语教育研究中心、语言学研究中心、翻译研究中心、比较文化(文学)研究中心、国别(区域)研究中心、日本文化研究中心和德国文化研究中心等七个研究中心.
近五年来,外国语学院教师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9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4项,其它省级科研课题20余项;出版学术著作及教材40多部,在SSCI、A&HCI期刊上发表论文17篇,CSSCI和中文类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

学院聘请了5位翻译界资深专家担任校外兼职教师,与翻译机构和杂志社等教育培训中心签订协议,先后建立5个翻译硕士实习基地.
学院建有同声传译实验室、计算机辅助翻译实验室、口译实训平台、Televic语言教学实验室以及湖北省语言学习示范中心.

近五年来,学院从国内外邀请学者来院讲学达183次,先后有109人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学院与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美国韦恩州立大学、德国哥廷根大学、德国罗斯托克大学、日本名古屋大学、日本九州大学、日本大分大学等建立了稳定的交流与合作关系,有58人次研究生出国参加学术交流或者孔子学院教学活动.

学院资料室藏书丰富,现有国内外报刊50多种,藏书2万余册.
学院主办的学术年刊《外语教育》于2007年底正式被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全文收录.

(学术学位)硕士点培养目标具有坚实的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和德语语言文学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严谨、求实的学风和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外语运用能力,能胜任外语口笔译、商务交流、高校教学等工作;熟练运用计算机和互联网络进行科研工作;第二外国语应具有一定的口、笔头表达能力及阅读本专业文献的能力.

(学术学位)硕士点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1)第二语言习得2)英语教育3)英语语言学4)专门用途英语5)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1)英国文学2)美国文学3)翻译研究4)跨文化交际研究日语语言文学专业1)日本语教育2)日语语言学3)日本文化德语语言文学专业1)德语文学研究2)中德文学比较3)翻译研究与实践4)德国国情研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目标外国语学院翻译专业硕士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英、汉双语基本功和较强的翻译实践能力,了解翻译学、跨文化交际、国际经济、贸易、法律、传媒、医学、科技等相关专业知识,能胜任国际组织、跨国公司、大型厂矿企业、政府外事机构等部门的翻译工作,培养国家经济、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业化的口笔译人才.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主要研究方向1.
英语笔译2.
英语口译学费和资助办法1.
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奖学金评定和助学金、贷款资助等办法按学校有关规定实行.

2.
在学期内可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可参与学校设立的研究生单项奖学金评定.

3.
本院将通过设立助教和助管岗位给予研究生一定的资助.
2016年本学院硕士研究生分专业指标比例分配如下表: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各专业下每类考生比例专业总比例公开招考推免生硕士050201英语语言文学20%19%39%050211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050204德语语言文学3%3%6%050205日语语言文学7%6%13%055101英语笔译20%22%42%055102英语口译合计50%50%50%欢迎报考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
学术学位招生目录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研究方向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411外国语学院32050201英语语言文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41日语242俄语243德语244法语③616基础英语④861英语专业综合(英美文学,语言学)(241、242、243、244选一)01英国文学02美国文学03翻译研究04跨文化交际研究050204德语语言文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45英语③617基础德语④862德语专业综合01德语文学研究02中德文学比较03翻译研究与实践04德国国情研究050205日语语言文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45英语③618基础日语④863日语专业综合01日本语教育02日语语言学03日语翻译与实践050211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41日语242俄语243德语244法语③616基础英语④861英语专业综合(英美文学,语言学)(241、242、243、244选一)01第二语言习得02英语教育03英语语言学04专门用途英语05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及语言测试专业学位招生目录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研究方向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411外国语学院29055101英语笔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11翻译硕士英语③357英语翻译基础④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055102英语口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11翻译硕士英语③357英语翻译基础④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教育科学研究院一、学院介绍教育科学研究院成立于2000年12月,是华中科技大学所属的教学和科研机构,前身为1980年10月创立的高等教育研究室.
1985年6月13日高等教育研究室扩充改建为高等教育研究所,2000年12月16日组建教育科学研究院.

本院下设高等教育研究所、院校发展研究所、教育经济研究所、教育学研究所、心理学研究所.
院校发展研究中心、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是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学院还设有《高等教育研究》编辑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编辑部.

学院现有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2011年),在高等教育学(1996)、教育经济与管理(2003)、教育学原理(2011)、教育博士(2009)等四个博士点招收博士研究生.
有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在高等教育学(1986)、教育经济与管理(2000)、教育学原理(2003)、课程与教学论(2003)、发展与教育心理学(2003)、教育技术学(2003)、教育硕士(2007)、现代教育技术(科普教育硕士)(2013)等8个硕士点招收硕士研究生.
高等教育学是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历届湖北省重点学科、湖北省特色优秀学科,教育经济与管理是湖北省重点学科(2008年).

本院的主要任务是:研究高等教育理论、高等教育政策与高等教育管理、国际与比较教育、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基础教育理论与改革,研究大学生心理学、高等学校管理心理学等.
培养高等教育、基础教育的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培训高层次大学管理人员.
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学和教育学学科建设,建设有特色的教育理论研究基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
经过近30多年的建设,已形成了"严要求、高起点、厚基础、重实践"的办学传统.

本院同国内外有关院校与机构建立了较为广泛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关系.
自2007年起每年公费派遣博士研究生或硕士研究生到国外知名大学进行联合培养,派遣多名博士研究生参加国外学术会议或短期访问;从1986年开始,同湖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每两年举办一届全国大学教育思想研讨会.
本院经常性派遣教师到国外或境外进修、讲学、开展合作科研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学院聘请了阿特巴赫、有本章、大塚丰、黄福涛等学者为兼职教授,应邀到本学院讲学.
学院承担多项国际合作课题,招收留学生.

院长介绍:张应强教授,男,1964年生,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4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5年入选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2014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兼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秘书长、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期刊工作分会理事长,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高等教育学科组成员,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兼职研究员,湖北省教育学研究会副理事长,湖北省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协会副理事长.
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原理、高等教育政策与管理.
出版专著(含主编)5部,合著6部,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
承担了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研究.
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二等奖1次、三等奖1次;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次;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次,二等奖1次,三等奖1次;第四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1次、第二届全国教育科学优秀图书奖一等奖1次.

二、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一)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和导师1.
高等教育学专业本专业下设高等教育原理、高等教育政策与管理、高等学校发展战略与规划、比较高等教育、学生事务管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区域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等8个研究方向.

2016年招生导师见学院网站.
2.
教育学原理和课程与教学论专业教育学原理专业下设教育基本理论、德育原理与学生事务、教育社会学等研究方向.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下设教学原理与学科教学、课程社会学、课程与教育论基本理论等研究方向.

2016年招生导师见学院网站.
3.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本专业下设人格与心理健康、学习与发展心理、职业规划与人力资源管理等研究方向.
我校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由教育科学研究院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合办,考生按导师所属学院录取.

2016年招生导师见学院网站.
4.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本专业下设教育管理原理、教育经济与财政、院校研究、高等教育政策等研究方向.

2016年招生导师见学院网站.
(二)报考注意事项1.
本院接收免试推荐硕士研究生及统招人数情况序号专业代码专业名称计划招生数推免生人数统招人数1040101教育学原理6152040102课程与教学论6063040106高等教育学18994040202发展与教育心理学8535120403教育经济与管理1183合计4923262.
不接收同等学历考生.
(三)学术学位研究生资助体系研究生资助体系包含学业奖学金、学业助学金、单项奖学金、困难补助和国家助学贷款.
奖学金评定和助学金、贷款资助等办法按学校有关规定实行.

(四)学制我院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年限为3年.
三、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一)招生方向和主要导师1.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在教育管理方向和现代教育技术(科普教育)两个方向招生2.
2016年招生导师名单见教育科学研究院网站.
(二)学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年限为2年.
(三)专业学位研究生学费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费标准及资助体系参照学校相关文件规定执行.

(四)报考注意事项1.
教育管理方向考生必须是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2.
现代教育技术方向(科普教育)考生一般应具有理工科教育背景.
3.
不接收同等学历考生.
4.
本院接收免试推荐硕士研究生及统招人数情况序号专业代码专业名称计划招生数推免生人数统招人数1045101教育管理150152045114现代教育技术15015合计30030备注:1.
我院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招收教育管理和现代教育技术(科普教育)两个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两个专业的入学考试科目都必考"教育综合",但两个专业的考试内容和考题不一样,报考教育管理考生根据考试大纲第一部分进行复习和备考,报考现代教育技术(科普教育)专业的考生根据考试大纲第二部分进行复习和备考.
两个专业的试卷将使用同一份试卷,但试卷会给报考不同专业的考生提供不同的试题,考生可根据自己报考的专业选择答题.

2.
教育综合(科普教育方向考生考试内容主要含科学教育论)、科技发展概论两门课考试由我校自行命题,考试时间与全国统考时间相同.

学术学位招生目录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研究方向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420教育科学研究院49040101教育学原理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01教育基本理论02德育原理与学生事务03教育社会学040102课程与教学论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01教学原理与学科教学02课程社会学03课程与教学论基本理论040106高等教育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01高等教育原理02高等教育政策与管理03高等学校发展战略与规划04高等学校德育05比较高等教育06学生事务管理07学位与研究生教育08高等工程教育研究09区域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040202发展与教育心理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01人格与心理健康02学习与发展心理03职业规划与人力资源管理120403教育经济与管理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14管理学634教育管理学④859西方经济学864教育经济学(614、634选一)(859、864选一)864仅限教育经济与财政方向考生选考01教育管理原理02教育经济与财政03院校研究04高等教育政策专业学位招生目录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研究方向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420教育科学研究院30333教育综合科目涉及多个专业考试.
详细情况请参见院系简介中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备注部分.

045101教育管理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894教育管理045114现代教育技术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904科学技术概论01科普教育体育部一、体育部介绍体育部是华中科技大学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全民健身计划》的基层单位.
体育部现有教师80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46人、讲师27人.
教师队伍中2人具有博士学位,37人具有硕士学位.
承担着学校本科生体育教学任务、体育部研究生的培养任务以及学校高水平运动队的训练与竞赛任务.
同时担负着全校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和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工作.

体育部现拥有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正式开始招生.
现有导师8名,其中教授5名,副教授3名,其中具有硕士学位5名,博士学位1名.
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为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政府部门、中外企业等培养高层体育人才.
每年面向全国招收学术学位研究生近十名,接收免试推荐研究生约占50%.
目前在校研究生13名.
自招生以来,体育部研究生就业率为100%,其中有三人先后分别考上了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

通过多年的建设,体育部形成了年龄、职称、学历结构合理,科研能力较强的学术骨干队伍,取得了较高水平的教学和科研成果.
近五年先后完成了国家、地方和企业委托的科研课题30多项,获科研经费80多万元,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湖北省社科基金、湖北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项目、湖北省级教学研究项目等.
开发《网球比赛管理抽签软件》国家专利一项;出版专著、教材近十部,在中国体育科技、高等教育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武汉体育学院学报等期刊上发表论文百余篇.

硕士研究生导师介绍详见华中科技大学体育部网站.
二、报考注意事项体育部接受硕士推免生指标数不大于50%.
三、学术学位研究生资助体系研究生资助体系包含学业奖学金、学业助学金、单项奖学金、困难补助和国家助学贷款.
奖学金评定和助学金、贷款资助等办法按学校有关规定实行.

四、学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年限为3年.
学术学位招生目录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研究方向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431体育部7040301体育人文社会学01体质健康评价与建模02体育政策分析03休闲体育管理04运动心理学理论与实践05体育产业经济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24体育学基础综合040303体育教育训练学01体育课程与教学理论及实践02体育信息收集与处理03学校体育理论与实践04体育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05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田径、篮球、网球、武术等)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24体育学基础综合软件学院一、学院概况华中科技大学软件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教高[2001]6号文)的首批35所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之一.
华中科技大学软件学院坚持以需求为目标,面向产业、面向领域;坚持国际合作、校企共建;坚持质量第一,素质与技术并重、基础与实践统一;坚持办学模式、管理体制、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秉承"厚基础、强能力、重实践、求创新"的工程化办学理念;做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无缝接轨,使其成为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国际化、工程型软件精英人才基地.

软件学院具有软件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
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一级学科下设"软件服务与应用"和"数字媒体技术"两个学科方向,均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软件学院具有"软件工程"与"数字媒体技术"两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和"软件工程领域"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特色工程领域,是全国为数不多同时获得本科教育"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和研究生教育"特色工程领域"的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

软件学院设有"软件科学与技术"和"数字艺术"两个系;建有数字艺术研究所、软件工程研究所、嵌入式系统研究所、信息安全研究所、信息工程研究所共5个研究单位.
软件学院和国际一流IT企业合作,共建有5个联合实验室,即日本三菱控制软件联合实验室、新加坡横河-蓝筹联合实验室、SIEMENS移动实时计算联合实验室、INTEL嵌入式系统联合实验室、微软创新与实训基地.

学院现有在编专职教师25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7人.
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超过了90%,一半以上的教师具有多年从事软件工程工作的经验;聘请国外教师28人,其中聘期一年以上的教师9人,他们主要是专业课程和语言外教;聘请IT公司的兼职教师30人,他们都具有长期从事大型软件项目开发和项目管理的实际经验.

软件学院近几年来,承担各类科研项目60余项,其中包括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教育部金教工程项目、国家重大专项项目、教育部教学改革项目、国家外国专家局专项等国家级项目,以及大型横向开发项目.
软件学院是武汉市软件行业协会会长和武汉市三网融合与数字家庭协会秘书长单位.
获得省部级奖6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300余篇,其中200余篇被SCI、EI、ISTP三大索引收录.

软件学院特别重视学生创新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和参与工程实践,学院每年拿出相当数量的经费支持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学生在国际国内各项大赛中获奖60多人次,学生创办的公司有三家获得客观风险资金的投入,取得了突出成绩.

软件学院办学十年来成绩显著,办学模式和教学方式的改革特色鲜明,教师资源全球化,学生出口国际化,软件学院的学生现已成为我国IT行业特别是软件行业的一支生力军,得到了社会广泛认同和高度评价.

二、培养目标要求达到以下培养目标:1.
政治素质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等.
2.
业务技能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宽广的专业知识、很强的动手能力;具备运用先进的方法、技术和工具从事软件设计、开发、维护工作能力;具有工程项目的组织与管理能力,以及团队协作和市场开拓的能力.

3.
外语水平具备良好阅读、理解、撰写外文资料和进行国际交流的能力.
三、培养方向软件工程硕士具有多个培养方向,主要有以下九个:1.
软件工程理论与方法;2.
IT项目管理;3.
软件测试与质量工程;4.
嵌入式系统与应用;5.
数据库系统与应用;6.
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7.
数字化技术与领域工程;8.
图形图像处理;9.
数字媒体技术.
培养方向主要根据人才市场和工程实践基地需求以及导师科研情况动态设置;学生可根据自身的专业背景、个人兴趣爱好,在导师指导下,侧重某一方向或多方向选修课程和进行研发工作.

四、培养特色与学习年限软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采用系统的课程学习和工程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软件工程实践要求学生直接参与软件企业或软件工程项目的实际开发过程,完成必要的技术方案设计、软件研发、项目管理等工作,并在所取得的工程实践成果的基础上完成硕士学位论文的工作.

学院聘请国内外具有丰富实践和教学指导经验的企业资深技术或管理人员参与课程教学,并对学生的软件工程实践进行联合指导.
加强双语教学的力度,包括直接采用英文原版教材,培养学生国际竞争的能力.

人才培养具有以下特色:1.
夯实专业基础.
学生须掌握软件工程领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在软件工程等多个专业领域具有长期、深入发展潜质和竞争能力;2.
强化能力素质.
学生应具备运用先进的工程化方法、技术和工具,从事软件研发、维护等工作的能力,以及工程项目的组织与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3.
注重工程应用.
采取国际合作、校企共建和层次化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使学生掌握软件产业最新的开发流程和规范,具有快速参与国际化企业开发和解决大型软件工程项目的能力;4.
培养创新思维.
采用系统的理论课程学习、层次化的工程实践体系训练和创新项目驱动等多种培养模式,打造具有深入发展潜质和强竞争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国际化、工程型软件精英人才.

学制为2.
5年,其中从事软件工程实践的时间一般不得少于1年.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分为推免生和统考生,推免生比例占30%.
五、资助体系为了吸引优秀应届本科生到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学习深造,鼓励在读研究生刻苦学习,勇于创新,软件学院专门针对我院软件工程硕士研究生制定了如下资助体系:1.
学业奖学金:适用于免推本院的应届本科生,享受学业奖学金资助;2.
国家助学金:全部在读且符合资助条件的研究生,可获得国家助学金资助;3.
奖励奖学金:学院设立奖励奖学金,分别设立社会公益奖、课程学习优秀奖、科技成果奖、实践优秀奖、优秀论文奖、优秀研究生干部奖,研二期间评选;4.
学院为贫困学生提供三助岗位;5.
对于生病、家庭出现变故等特别困难的学生,学院提供特别困难补助,以帮助学生渡过难关,完成学业.

热烈欢迎广大有志青年报考软件学院.
咨询请拨打软件学院教务办电话027-87792252或研工办公室027-87792280,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软件学院网站将会及时、准确地提供考研信息,欢迎上网查询.

专业学位招生目录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研究方向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440软件学院085212软件工程01软件工程理论与方法02IT项目管理03软件测试与质量工程04嵌入式系统与应用05数据库系统与应用06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07数字化技术与领域工程08图形图像处理09数字媒体技术160①101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886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887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886、887选一)2016年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硕士招生简章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的新闻学学科点始建于1983年.
当时,华中工学院创办了全国工科院校中的第一个新闻系,以"应用为主,交叉见长"为特色,开始探索新闻学教育改革和新闻学研究创新的新路子,受到新闻学界、业界的关注与好评.
90年代中期以后,学院将学科建设理念进一步凝练为"走新闻传播科技与新闻传播文化相结合的道路,实行人文学科、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的大跨度交叉",继续致力于新闻学教育改革和新闻学研究创新.

本学科点于1996年获新闻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于2003年获新闻学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于2005年获新闻与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于2007年获得新闻传播学博士后流动站授予权.
在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06中国大学研究生院评价》中被列为新闻学二级学科的全国第三,而传播学二级学科名列全国第七;在2012年教育部公布的学科评估结果中,一级学科新闻传播学与清华大学、四川大学并列排名全国第五.
2013年,国内首个二级学科公关博士点采用跨院系跨学科共建的方式正式落户.

本学科点有四个二级硕士点,分别是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与数字媒体、广告与媒体经济.
主要研究方向有:新闻传播史方向,新闻传播理论方向,新闻业务方向,政治传播方向,新媒体与网络传播方向,广播电视与数字媒体方向,媒介经营管理方向,广告、公关、品牌传播方向.

在国内同类学科中,本学科点的优势是:学术队伍:有一支以吴玉章奖获得者和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为代表的老中青相结合的教学科研团队;近年来,中青年学术骨干成长迅速.

学科基地:依托华中科技大学的强大理工科学术优势,建设了湖北省重点文科研究基地——"媒介科技与传播发展研究中心".

学术地位:承担系列纵向课题,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到各类省部级课题,在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06中国大学研究生院评价》中新闻学二级学科被列为全国第三,二级学科传播学居全国第七;在2012年教育部公布的学科评估结果中,一级学科新闻传播学并列全国第五.

学术成就:获吴玉章奖一项,省部级社会科学成果奖(政府奖)多项,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二项.

学术特色:从上世纪80年代的"应用为主,交叉见长",发展到90年代的"走新闻传播科技与新闻传播文化相结合的道路,实行人文学科、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的大跨度交叉",一直具有鲜明的特色,在新闻教育界、学界独树一帜.
此外,我院还注重跨学科、跨学院的交叉教学,培养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

学术交流:学院先后与国内一些知名大学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实现资源共享;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香港、澳门以及台湾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交流与科研协作关系.

根据本学科点的研究方向,经过整合后我院2016年拟同时招收学术学位硕士和专业硕士.

学术学位硕士新闻学硕士:研究方向为新闻理论、新闻史、新闻业务.
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的基本原理;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素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具有较强的新闻发现、新闻报道、新闻评论和相应的组织、策划、管理能力;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一定的自然科学素养,能参与国际对话和交流;具有较强的社会观察和研究能力,为进一步深造奠定较为广泛和扎实的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理论基础.

传播学硕士:研究方向为传播理论与方法、网络与新媒体、媒介效果研究、跨文化传播、媒介管理、编辑与出版.
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的基本原理;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系统掌握传播学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传播学产生发展的历史、现状及趋势;有丰富的人文学科知识和一定的自然科学及计算机技术知识;接受严格的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研究方法训练,能理论联系实际,有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具有较强的传播业务技能、善于处理传播实践中提出的理论与实务问题;熟悉一门外国语,能阅读、翻译本专业的学术文献,撰写论文摘要.
对所从事的研究方向有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熟悉其历史和发展趋势;对相关的新学科、边缘学科有较深的了解,可胜任传播学研究、教学和相关实务工作.

广播电视与数字媒体硕士:研究方向为广播电视史论、广播电视实务、广播电视文化、广播电视艺术及广播电视新媒体.
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的基本原理;培养了解世界广电产业动态、熟悉广电节目编导和采制等各个环节运作、具有较强的理论研究能力的理论研究人才.

广告与媒介经济硕士:研究方向为广告与品牌传播、与策划、公共关系、媒介经营与管理.
以市场营销、媒体研究为基础,以广告策划创意为核心;以品牌传播、公共关系为特色,培养既具有广告学、市场学、传播学、消费心理学等X型知识结构,又掌握现代传播技能的研究型人才和策略性传播领域的领导角色.

专业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培养德才兼备,具有现代传播理念与国际化视野,了解中国基本国情,熟练掌握新闻传播技能与方法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政策水平,能够把握现代新闻传播职业理念,恪守新闻传播职业道德.
熟练掌握新闻传播的基本原理,具备从事新闻传播实践所需要的专业素养、技能与方法;能够胜任新技术变革对新闻传播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出版专业硕士:培养德才兼备,掌握出版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宽的知识面,能够综合运用多学科专业知识解决出版业实际问题,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出版业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
热爱出版事业,具有奉献精神和开拓意识.
掌握系统的出版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从事出版工作的能力,达到国家出版管理部门规定的任职要求.

2016年我院学术型硕士只接收推免生,专业型硕士只接收统考生.
硕士研究生生奖学金评定和助学金、贷款资助等办法按学校有关规定实行.

专业学位招生目录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研究方向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450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39055200新闻与传播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④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055300出版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5出版综合素质与能力④441出版专业基础基础医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基础医学院最早可以追溯到1907年德国医师埃里希·宝隆博士于上海建立的德文医学堂,从德文医学堂建立之初即有解剖学馆等8个基础医学相关学馆和生物科等5个公共基础科.
1955年成立基础医学部,1993年5月25日基础医学部更名为基础医学院,到目前为止,拥有生理学系、神经生物学系、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医学遗传学系、人体解剖学系、免疫学系、病原生物学系、病理学系、病理生理学系、药理学系共10个系和1个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
涵盖在了基础医学、生物学、中西医结合、药学4个一级学科.
1981年,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为第一批博士学位授权点,所有二级学科被批准为首批硕士学位授权点,随后其他学科也相继成为博士学位授权点.
目前,基础医学、生物学和中西医结合均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药理学为二级博士学位授权点.

学院现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1个省优势学科、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卫生部重点实验室、4个研究所、1个研究中心,先后获得了"985"工程和"211"工程三期项目建设支持.

学院现有教职工240人,其中千人计划入选者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讲座教授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1人,教育部跨/新世纪优秀人才11人,楚天学者2人,国家教学名师2名.
获教育部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4人次.
正副教授90人,其中二级教授9人、三级教授12人;博士学位二级学科授权点12个,博士生导师41人,硕士学位二级学科授权点13个,硕士生导师72人.
全院共有学生二千多人,其中,博士生249余人、硕士生353人、本科生1600余人.
建院以来共培养了数万名医药卫生领域优秀人才.

1978年以来以来,学院已通过鉴定的科研成果达116项,其中国际领先2项,国际先进44项,国内领先31项,国内先进33项,获各级科技进步奖、自然科学奖、发明奖共209项其中国家级奖励13项,部委级奖励60项,省级奖励67项,市级奖励26项,厅级奖励43项.
仅2000年以来学院主编的全国规划教材、面向21世纪教材、教育部国家"十五"、"十一五"规划教材30余部,其中4部获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
承担省部级以上教学研究项目25项,1项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4项成果获省级教学成果奖.
目前我院有4人担任全国学术团体副理事长以上职务,7人担任湖北省学术学会理事长职务,主编并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2种.

改革开放以来,学院先后与美国、德国、荷兰、日本、澳大利亚、英国等多个国家和香港、台湾等地区院校、研究所、公司建立了友好关系,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的合作与交流.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院形成了"团结、严谨、求实、奋进"的院风和"同舟共济、自强不息"的同济精神,逐步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和优势.

基础医学院硕士生计划招收推免生比例约为5%.
奖学金评定和助学金、贷款资助等办法按学校有关规定实行.

学术学位招生目录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研究方向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510基础医学院80071003生理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43德语③750生物综合④952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201、243选一)01心血管生理02干细胞研究03神经生理071006神经生物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50生物综合④950生理学01分子和细胞神经生物学02疼痛的细胞与分子神经生物学071007遗传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50生物综合④952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01细胞与分子遗传02肿瘤表现遗传学03神经精神疾病的遗传与表观遗传学04组织工程膀胱071009细胞生物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50生物综合④952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01细胞分子生物学07101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50生物综合④950生理学01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分子机制02分子免疫学与分子肿瘤学03基因工程疫苗04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05疾病相关基因与蛋白质06细胞信号转导与疾病07不孕及胚胎着床、子宫内膜容受性分子机制研究100101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43德语③306西医综合(201、243选一)01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02神经退行性病的细胞与分子生物学03糖尿病与心血管的关系04细胞分化与肿瘤05细胞神经生物学06干细胞生物学100102免疫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43德语③306西医综合(201、243选一)01分子免疫学02免疫病理学03免疫遗传学04移植免疫学05肿瘤免疫学100103病原生物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43德语③306西医综合(201、243选一)01病原感染的免疫学02分子病毒学03分子寄生虫学04分子微生物学05粘膜病原菌感染生物学100104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6西医综合01肝脏病理02呼吸病理03呼吸及循环病理与病理生理学04老年性痴呆发病机制与诊治05神经病理与病理生理06心血管病理07炎症与肿瘤病理与病理生理08常见精神疾病的发病机制及防治研究09分子肿瘤100601中西医结合基础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43德语③306西医综合307中医综合(201、243选一)(306、307选一)01经络实质研究02针刺对疼痛调整的机制研究03针刺治病的神经生物学机制04中医治疗神经系统重大疾病机制1006Z1中西医结合药理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43德语③306西医综合307中医综合(201、243选一)(306、307选一)01中药药理100706药理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43德语③306西医综合755药学综合(201、243选一)(306、755选一)01临床药理02神经与分子药理03心脑血管药理04心血管药理05新药开发与评价06中药药理07肿瘤药理08肿瘤细胞-肿瘤干细胞的代谢网络公共卫生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始建于1953年,是全国最早建立的六个卫生系之一.
其前身是上海德文医学堂于1913年开设的卫生学馆,1951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随医学院由上海内迁至武汉.
1953年正式招收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暨建立卫生系.
1986年更名为同济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000年5月高校合并组建华中科技大学,更名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公共卫生学院机构设置:现设有6个系1个所及1个实验教学中心: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系(含职业医学研究所)、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系、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卫生毒理学系、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系(含社会医学研究所)、环境医学研究所、预防医学教学实验中心.

公共卫生学院学科授予和专业设置:1981年获首批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现有医学、管理学、理学3个学科门类,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卫生毒理学、卫生检验与检疫、食品药品安全与管理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应用心理学,8个博士学位授权点: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卫生毒理学、卫生检验与检疫、食品安全与管理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
1995年建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1998年获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2年获得全国首批公共卫生硕士(MPH)专业学位的授予权单位.

师资力量:拥有一支以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校兼职教授、新世纪优秀人才为中坚的师资队伍.
共有教师86人,其中:千人计划1人、青年千人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973首席科学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3人、教授32人、副教授31人;有博士生导师37人、硕士生导师70人.

培养质量:我院十分重视研究生的质量培养,学生的毕业论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
获得一篇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六篇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十六篇湖北省优秀博士论文奖.

2012年在教育部第三次学科评估中我院获得学科排名第一.
公共卫生学院现有国家重点学科一个: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学科一个: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四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湖北省环境卫生学重点实验室、环境与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环境保护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武汉)、营养与食品与安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三个国家资质评价中心:农药毒理研究中心(国家A级资质)、保健食品功能学检测中心、环境影响评价中心以及二个研究中心:同济心理卫生研究中心、伤害预防与控制研究中心.
拥有一座8000平米的现代化重点实验室大楼,十万元以上的大型仪器设备50余台(套),整体水平居全国同行前列.

公共卫生学院学科建设始终瞄准国际前沿,追随重点研究领域,积极开展科学研究.
近5年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31项,其中包括"973"项目2项,课题7项、"863"专项课题6项、国家支撑计划课题1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0余项(重大项目课题1项,重点项目4项,杰青1项,优青1项),获纵向科研经费1.
6亿元;承担横向课题300余项,获经费7769余万元.

公共卫生学院与国内外同行的学术交流广泛,先后与德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荷兰、瑞典、日本、香港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研究所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开展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近五年承担国际合作项目20余项,争取到国外科研经费1800余万元.
有20多位海内外知名学者被聘为学院名誉教授、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派出各类出国留学青年教师百余人次.
在国际学术会议做特邀报告4~5人次/年,有多名教师在国际学术组织担任要职或在国际期刊杂志任编委、审稿人.

公共卫生学院雄厚的教学能力和科研实力可为有志于我国预防医学事业的考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每年可选派3-5名优秀学生到国外一流大学、一流专业、一流导师进行联合培养和攻读学位.
欢迎全国高校推荐免试生报考我院,招收免试生比例为70%.
也欢迎全国各高校毕业生和其他人员报考.
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硕士研究生分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两种:1、学术学位学制为3年;2、专业学位学制为2年.

学术学位招生目录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研究方向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513公共卫生学院79077103应用心理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68医学心理学(含精神病学内容)④950生理学962心理测量学(950、962选一)01健康心理学02药物滥用心理干预100401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6西医综合353卫生综合757数学综合(306、353、757选一)01传染病与慢性病的流行病学02分子流行病学03社会因素与健康04生物统计学方法及应用05医疗保险06肿瘤流行病学07重大疾病预测预警研究08健康教育100402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6西医综合353卫生综合(306、353选一)01分子流行病学02环境毒理学03环境毒理与生物标志04环境基因组与蛋白质05环境生物修复技术06环境微生物学07环境相关性疾病08环境医学监测技术09环境与职业流行病学10职业卫生与健康11劳动生理与工效学12热生物与分子毒理13水污染与健康14微量元素与健康16饮用水净化技术100403营养与食品卫生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53卫生综合01分子营养学02妇幼营养学03营养、膳食与慢性病100404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6西医综合353卫生综合(306、353选一)01艾滋病预防02儿童少年体质与健康03儿童少年心理发展与心理卫生04妇女肿瘤的分子流行病学05妇幼保健06妇幼保健与健康促进07伤害预防与控制研究08遗传与优生09卫生统计方法在妇幼卫生领域应用100405卫生毒理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6西医综合353卫生综合(306、353选一)01环境毒理学02神经毒理学03卫生毒理学1004Z1卫生检验与检疫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6西医综合353卫生综合(306、353选一)01国境卫生检疫02环境医学03生物医学监测新技术04微生物分析与应用1004Z2食品安全与管理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53卫生综合01食品安全与管理107401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53卫生综合01社会因素与健康02卫生服务研究03循证决策专业学位招生目录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研究方向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513公共卫生学院40105300公共卫生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6西医综合353卫生综合(306、353选一)药学院药学院创建于1971年,经历了同济医科大学药学系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药学院的发展历程.
现设有药物化学系、药剂学系、药物分析学系、中药与天然药物化学系、生物药学系、医药商业贸易学系6个系,1个实验教学中心和1个测试中心,7个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平台.

学院拥有药学博士后流动站,药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药学所属6个二级学科药物化学、药剂学、生药学、药物分析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药理学均可招收博士研究生,中药学一级学科和药学二级学科及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本—硕连读,分段培养.
现有教职工75人,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26人,博士生导师21人,硕士生导师33人.
目前在校硕士、博士研究生近260人.

学院作为华中科技大学药学学科的主体,学校给予了重点建设.
在"985"和"211"工程建设中,药学院在人才和整体科研实力方面均有显著提高.
引进双聘院士1名,入选"外专千人计划"1名、"青年千人计划"1名,"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名,"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名,湖北省"楚天学者"讲座教授1名,"楚天学子"6名,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学者"5名,"学术新人"2名,4位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取得了"国家重点学科"、"国家精品课程"、"国家重大创制新药综合性大平台、单元平台、关键技术和侯选药物"、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973"和"863"课题、"国家自然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等国家级重大项目/成果.
近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都在10项以上,教师年人均科研到账经费近50万元.
药学院支持了我校药理学与毒理学(PHARMACOLOGY&TOXICOLOGY)、化学(CHEMISTRY)、生物学与生物化学(BIOLOGY&BIOCHEMISTRY)、材料学(MATERIALSSCIENCE)进入ESI国际排名前1%.
学院建成一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包括武汉综合性新药研究开发技术大平台、国家纳米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然药物化学与资源评价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省中药新药关键技术创新基地、现代给药系统湖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市天然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学院结合科研特色,深度融入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光谷生物城),选派多个优秀科研团队入驻光谷生物城,强化"产学研"结合,并与多个实力较强的企事业单位签订了联合办学、就业实习等人才培养协议,拓宽了人才培养新途径.
学院仪器设备先进,拥有可供教学和科研使用的高效液相色谱—核磁共振、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高分辨质谱仪等现代高档仪器设备;学校图书馆和医科图书馆藏书丰富、国内外重要期刊齐全,建有覆盖面广的数字图书馆,通过数据库师生不出实验室就可很便捷地查阅到国内外的科技信息和原始文献.

学院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先后与国内一些知名大学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实现资源共享;与美国、德国、英国、意大利、日本、韩国、香港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校际交流与科研协作关系,70%以上的教师具有一年以上出国留学经历,并且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优秀学生到国外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一流导师进行联合培养和攻读学位.
同时,学院每年还接收国际留学生(本科生、硕士、博士研究生)近50人.

学院秉承"明德厚学、求是创新"的校训和"明德求真、弘药济世"的院训精神,努力创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药学院,为有志于我国医药事业的考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本院各专业接受跨学科、跨专业报考,对"985"或"211"高校毕业的考生和推荐免试生同等条件下可优先录取.
对于参加药学院"暑期学术夏令营"的优秀营员报考我院,并达到学校公布的相应复试分数线,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来自高水平大学学习成绩在本专业排名前10%的学生还可获得研究生优秀新生奖学金.
欢迎全国各高校毕业生和其他人员报考.

药学院科学型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制为2年.
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和学业助学金的评定、贷款资助等办法按学校有关规定实行.
学业助学金标准:硕士研究生为700-900元/月;博士研究生为2200-2500元/月.

我院接收校内外推免硕士研究生,2016年拟接收硕士生的比例为:推免生约53%,统考生约47%.
导师信息可入学院网页查询http://yxy.
tjmu.
edu.
cn/yxy/htmly/xuekeyushizi/.

学术学位招生目录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研究方向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514药学院42100701药物化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03日语③755药学综合(201、203选一)01药物合成新工艺02药物设计、制备与构效关系03天然产物全合成04天然药物活性成分及作用机理100702药剂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43德语③755药学综合(201、243选一)01临床药学02药物制剂及其生物效应03药物新剂型100703生药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55药学综合756中药学综合(755、756选一)01生药新资源与品质评价02常用易混中药的分子鉴定03中药及天然药物的活性物质基础与创新药物发现100704药物分析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55药学综合01体内药物分析02药物质量控制03药物残留分析/药物代谢分析100706药理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6西医综合755药学综合(306、755选一)01抗炎免疫药理02新药药理研究03生物药学04基于蛋白质结构的药物发现100800中药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56中药学综合01中药资源及品质评价02中药生物活性成分03中药药理04中药制剂新技术120402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54管理学基础④963卫生统计学01医药经济02药事管理专业学位招生目录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研究方向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514药学院10105600中药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50中药专业基础综合01中药检验与分析02医院调剂与制剂03药事管理04制药工程与技术2016年法医学系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一、法医学系简介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法医学系,为我国首批获准设置法医学系的6所部属医学院校之一.
1985年开始招收我国第一届法医学专业本科生、硕士研究生.
1998年获得法医学博士学位授予权.
2002年经湖北省司法厅批准成立"湖北同济法医学司法鉴定中心",2009年10月被司法部授予"全国司法鉴定先进集体",2010年1月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证认可监督评审,是国内著名的法医学司法鉴定机构.

我校《法医学》学科是湖北省重点学科,被誉为培养"白衣法官"的"朝阳专业",拥有《省级精品课程》3门,建有19个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兼职教师50余人,培养的人才遍及全国,培养各层次法医学专业人员2000余人.
为湖北省、武汉市医疗纠纷指定鉴定单位;武汉市公安交管局交通事故伤残程度评定指定鉴定单位;每年受理各类鉴定约4000例.

目前,我校法医学系在职教师15人,具有博士学位14人,博士后经历5人,教授5人,副教授6人.
其中担任国家级学会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2人;省级学会副会长2人、专业委员会主任4人、副主任5人;市级学会会长、副会长、专业委员会主任各1人.
为国家规划教材《法医毒理学》的主编单位.

二、专业方向法医学硕士设有:法医病理学、法医毒理学、法医分子遗传学、法医毒物分析学、法医临床学、法医司法精神病6个专业方向.

主要从事死亡时间推断、心血管疾病猝死以及颅脑损伤等研究.
自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死亡时间研究、冠心病猝死的病理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颅脑损伤后神经再生及修复的研究等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对有毒动植物进行长期的实验病理学系列研究,包括粗制棉籽油、雷公藤、苍耳子、黄药子、斑蟊、鱼胆等.
多项研究结果填补国内外空白,其研究成果除应用于法医学领域外,也被广泛用于中医学、药学、毒理学、职业病学等研究领域.
开展了DNA遗传标记的群体遗传学及其在法医学个体识别与亲权鉴定中的应用研究,包括DNA微卫星多态性、单核苷酸多态性及线粒体DNA序列多态性等研究.
应用诱发电位仪在损伤性视觉、听觉、性功能障碍做了相关的基础研究,在男子性功能障碍的诊断方法、视觉诱发电位测定客观视力(VEP视力)、脑损伤后智力变化等方面的研究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三、报考说明1.
法医学硕士研究生不招收同等学力及定向培养考生.
2.
法医学硕士研究生学位为学术学位.
3.
法医学硕士研究生学制为三年.
4.
身体条件:除按华中科技大学招生体检标准及细则执行外,考生还应具备下列条件(委培生除外):(1)男生身高不低于1.
70米,体重不轻于50公斤;女生身高不低于1.
60米,体重不低于45公斤,身材匀称.

(2)单侧矫正视力不低于5.
0,无色弱.
5、本科阶段为211、985学校毕业的考生,优先录取.
四、录取根据考生入学考试(含初试、复试)的成绩,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2016年总招生人数中拟接收推免生50%,对外公开招考50%.
奖学金评定和助学金、贷款资助等办法按学校有关规定实行.
学术学位招生目录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研究方向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515法医学系10100105法医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6西医综合法医学所有专业方向均不招收同等学力及定向培养考生.
01法医病理学02法医毒理学03法医毒物分析学04法医临床学05法医司法精神病学06法医遗传学医药卫生管理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药卫生管理学院创建于1981年,经历了由最初的原卫生部卫生管理干部培训中心、医学图情系、卫生管理系到医药卫生管理学院的发展历程.
医药卫生管理学院是国家"985"、"211"高校中第一所医药卫生管理学院.

学院现有卫生管理系、医药信息管理系2个系及卫生管理干部培训中心,设有中国基本医疗保障、农村卫生发展、医院管理与发展、药物政策与管理、健康信息资源、高等医学教育等6个研究中心,建有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农村健康服务研究中心,是国家卫生与计生委卫生管理专业规划教材评审委员会主任单位.
学院承办的《医学与社会》学术期刊,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学院拥有一支国内一流的导师队伍.
现有专、兼职及跨学科导师49人,其中:专职博士生导师7人,兼职博士生导师11人,跨学科博士生导师2人;专职硕士生导师30人,兼职硕士生导师9人.
研究生导师多数是国内外卫生管理及信息管理领域高级专家,多位教授在全国及省级学会任职.

学院是国内卫生管理领域重要的研究机构,是国家卫生信息化标准研究基地之一.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农村卫生政策与管理、基本医疗保障、医院及护理管理、社区卫生服务、健康信息资源管理多个领域.
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0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1项、教育部、卫生部等各部委及省市科技计划课题310项,国际合作项目21项.
2004年以来获省(市)科技进步奖26项,中华医学奖4项,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2155篇,其中SCI(SSCI)收录论文73篇;出版专著26部,主编(副主编)各类教材58部.
学院在卫生管理领域的众多科研成果为各级政府决策所采纳,为国家医疗卫生改革提供了依据,形成了较强的社会影响力.

学院现有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博士点,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及医院管理2个硕士点,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情报学及卫生信息管理2个硕士点,及1个图书情报专业学位硕士点.
有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博士后流动站.
近三年年,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名列前茅.

华中科技大学医药卫生管理学院正按照"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要求,以"特色、质量"立院,创新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机制,践行"进德修业、自强不息"文化,建立学院发展核心价值观,追求科学、快速及高质量的发展.
以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三足鼎立的发展路径,使医药卫生管理学院成为中国处于领先地位的卫生改革与发展重要研究机构、中国及区域的卫生管理及信息管理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镇.

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卫生领域对管理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近年来,我院毕业研究生一次性就业率达100%,主要到国家机关、各级卫生管理部门、高校、三级甲等医院等单位从事教研及管理工作.

硕士研究生分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两种,学术学位学制为3年,专业学位学制为2年.
对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设立"种子项目基金",支持硕士研究生开展高水平研究计划.
研究生的学业奖学金、助学金、贷款资助等办法按学校有关规定实行.

硕士招生计划中,推免生的招生比例为60%,公开招考的招生比例为40%.
本院各硕士研究生专业均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欢迎国内外有志青年踊跃报考.
学术学位招生目录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研究方向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516医药卫生管理学院34120402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54管理学基础④963卫生统计学01卫生政策与管理02卫生经济与政策03卫生资源管理04药物政策与管理05卫生法与管理06心理健康与管理07高等医学教育与管理1204Z1医院管理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54管理学基础④963卫生统计学01医院治理与改革02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03医院资源管理04医院评价120502情报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53信息管理概论④963卫生统计学01卫生管理信息系统02医学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03卫生信息资源管理1205Z1卫生信息管理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53信息管理概论④963卫生统计学01卫生信息系统与卫生决策信息管理02数字化医院与信息化管理03医学数据挖掘与知识管理专业学位招生目录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研究方向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516医药卫生管理学院5125500图书情报①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②204英语二护理学系研究生招生简章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护理学系的前身为上世纪30年代建立的上海国立同济大学护理高级职业学校.
2001年正式建系,首批开始招收全英语护理专业(五年制)本科生,2003年获批为科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010年获批为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011年获批为湖北省唯一的护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

护理学系经过不断建设与发展,现已建立了科学、完整的护理学学科体系,形成了以本科教学为主体,涵盖博士、硕士、本科、专科和远程教育的多层次护理高级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已形成临床护理、社区护理、护理教育、护理管理和老年护理等6个专业方向、10个教研室、3个护理实训中心,拥有附属协和医院、同济医院、梨园医院三个国内一流的三甲医院作为教学实践基地,有专科护理、临床护理2个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2所国家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老年护理实习基地,是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骨干师资培训基地、全国养老服务职业技能培训实训基地、湖北省临床专科护士教育基地、湖北省护理学会理事长单位、湖北省护理质量控制中心挂牌单位、湖北省护理技能培训中心等.

目前,我校护理学系共有专兼职教师173人(博士学位9人),教授9人,副教授35人,客座教授8人,兼职教授1人,由护理学系、附属协和医院、附属同济医院的教师共同承担研究生的教学和培养工作;拥有一批学科梯队层次合理、高学历、高素质的导师队伍,其中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28名,其中护理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毛靖教授曾荣获首届研究生知心导师"育人伯乐"、"职引人生导师"称号和优秀导师师德风范奖.
承担《社区护理》(双语)教材编写任务,《护理学基础》分获学校优质课程、精品课程称号.
拥有一批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管理和教学经验的优秀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近五年导师发表SCI论文19篇,国内核心期刊论文323篇,主持各项科研经费共1442万元,导师近5年获奖励22项,其中国家级12项,省部级4项.
共申请专利10项,授权专利9项.

我校护理学系人才培养特色鲜明.
开设国际化课程,邀请国际上知名护理专家前来授课,与美国密西根大学、密苏里大学、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西悉尼大学、日本金泽医科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台湾义首大学等国家和地区著名高校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
研究生在校期间均有机会出国(境)访问或学术交流.
至今为止,已招收硕士58名,博士5名,研究生论文获湖北省优秀硕士生论文、"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奖,已有影响因子为4.
78的A类SCI论文1篇.
其中,专业学位硕士发表论文62篇;学生就业率为100%.

研究方向:1.
护理教育2.
护理管理3.
护理研究4.
社区护理5.
老年护理6.
高级临床护理学制:三年.
报考说明:1.
招收学术学位研究生、专业学位研究生,其中专业学位需具有护士执业资格证.

2.
硕士研究生奖学金评定和助学金、贷款资助等办法按学校有关规定实行.

3.
2016年总招生人数中拟接收推免生2/3,对外公开招考1/3.
学术学位招生目录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研究方向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517护理学系6101100护理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8护理综合01护理教育02社区护理03护理管理04护理研究05老年护理06高级临床护理计划生育研究所一、院系简介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计划生育研究所的前身是1964年成立的武汉医学院第一研究室.
1979年3月17日,由卫生部批准成立武汉医学院计划生育研究所.

研究所也是原卫生部批准的我国第一家生殖医学中心,是妇产科学国家重点学科成员单位;设有教育部生殖健康教学平台,卫生部批准的湖北省人类精子库,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生殖健康与不孕症"药物临床研究机构;有湖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与华中科技大学共建的湖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科研所;是药理学湖北省重点学科成员单位;有湖北省科技厅批准的湖北省男性不育临床研究中心,湖北省发改委批准的湖北省避孕节育工程实验室,武汉市科技局批准的武汉市避孕节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14年还获批"国家妇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成员单位.

研究所是我国第一批计划生育医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现还有妇产科学博士后流动站.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形成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生殖调控研究(生育调节药物和药具的研究与开发),生殖生物学研究(精子发生、发育与成熟机制研究;卵子成熟与衰老的机制研究),生殖疾病研究(男女性不孕不育的病因、发生机制及无创性诊断研究),生殖免疫学研究(子痫前期、复发性流产、反复着床失败的免疫学病因和机制研究),生殖健康研究(老龄化人群生殖健康研究,环境污染与出生缺陷研究),干细胞研究(体外诱导成体干细胞为生殖细胞的研究).

研究所现设有4个研究室(生殖药理室、生殖生物室、生殖免疫室和生殖流行病室)和1所具备正式运行全部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资质(夫精、供精人工授精、常规IVF、ICSI)的生殖医学中心.
2005年建立的生殖医学中心集教学、科研、临床于一体,以研究所的专业技术人员为医院各科室的技术骨干和中坚力量,是研究所硕士、博士研究生的临床培养基地,承担同济医学院生殖医学专业后期转化本科生的教学实习任务,为"生殖健康与不孕症"国家药物临床研究项目提供医疗保障和研究平台,为计划生育、生殖医学科研提供实践窗口,为湖北省计划生育基层技术骨干培训提供临床见习基地.

研究所拥有一支治学严谨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有双聘院士1名、教授4名、副教授6名、博士生导师5名、硕士生导师12名.
中国科学院刘以训院士担任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英国斯坦福大学GregBarsh教授、沈士亮博士、美国康奈尔大学SusanS.
Suarez教授和美国罗瑟琳达-富兰克林医科大学JoannneKwak-Kim教授为客座教授.
先后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百余名,在读研究生40余名.
研究生就业去向主要为医院生殖中心、妇产科、泌外科以及科研机构等.

研究所科研力量雄厚,自2000年以来承担省部级以上项目共60余项,获经费近3000万元,其中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课题2项;"十一五"支撑计划课题3项;"十二五"支撑计划课题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2项.
研究所主编参编专著教材10部,获得各级科研成果奖励30余项,申请发明专利9项,发表科研论文数百篇,其中被SCI收录百余篇.
研究所一直十分重视与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曾是我国第一批世界卫生组织-人类生殖研究特别规划署的核心资助单位,为生育调节研究的全球多中心合作点之一.
先后与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比利时、瑞士、意大利、韩国等国家的知名大学或研究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关系,派出交流访问学者20余人.
目前在编教师中85%有1年及以上出国研修经历;在国际学术性学会任职3人.
此外,研究所还十分重视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自2009年始,每年有2名优秀研究生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到国外一流大学继续深造;共有12名硕士生被派往美国(美国国立健康研究院1人、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1人),德国(海德堡大学3人、波恩大学2人、美因茨大学1人),比利时(根特大学2人),瑞士(巴塞尔大学2人)攻读博士学位;也培养了国际学生2名并获博士学位.
近几年来,研究所每年定期邀请海外高层专家来访讲学;师生们也积极参加重要的国际学术会议,并进行大会发言或海报交流40余次.

研究所秉承华中科技大学"明德厚学,求是创新"的校训,坚持"创新是灵魂,科学研究主导是核心,导师负责制是基础"的研究生教育指导思想,热忱欢迎所有立志于生殖医学研究的莘莘学子报考.

二、报考说明1.
计划生育研究所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均为学术学位.
2.
计划生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3.
计划生育研究所招收推免生比例约为10%.
4.
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奖学金评定和助学金、贷款资助等办法按学校有关规定实行.

学术学位招生目录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研究方向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519计划生育研究所11100211妇产科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43德语③306西医综合(201、243选一)01生殖医学02生殖遗传03节育技术的研究04男科学05生殖疾病06生殖免疫07生殖显微外科08胚胎着床机制09生殖内分泌附属协和医院一、医院简介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创建于1866年,系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直属的大型综合性医院,内设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亚洲紧急救援中心、湖北省急救中心、湖北省远程医学中心.
医院先后被评为国家首批三级甲等医院、全国百佳医院、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文明单位.

协和医院学科设置齐全,专科实力强大.
编制床位数5800张,现有43个临床科室、14个医技科室、7个研究所、15个治疗中心、103个实验室.
经过多年建设与发展,医院逐步形成了一大批优势的学科群.
其中,国家重点学科7个:心血管内科、血液内科、泌尿外科、麻醉科、普外科、妇产科、呼吸内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中西医结合科、感染性疾病科;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25个:麻醉科、检验科、消化内科、妇科、产科、骨科、临床护理、耳鼻咽喉科、心内科、心外科、血液科、内分泌科、胸外科、中医科、皮肤科、普外科、神经内科、呼吸内科、急诊医学科、临床药学、感染性疾病科、整形外科、老年病科、医学影像科、肿瘤科.

协和医院医学专家荟萃,人才优势明显.
医院现有职工7000余名,其中高级职称人员548名,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95名,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名,双聘院士2名,教育部"长江学者"3名,国家百千万人才2名,青年计划和青年千人计划2名,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8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1名,担任国家级学会副主任委员以上的专家30余名,担任省市级专业学会主任委员的专家60余名.

协和医院医院技术力量雄厚,年展新技术100项,多项在国内和中南地区居先进地位,单日手术量达300台次.
其中心脏机械瓣膜移植存活33年,为世界第一例,并且再次换生物瓣成功;成人裸露心脏回纳手术为世界首例;连体姐妹坐骨分离为国内首例;结肠代阴道微创手术为国内首创;心肺联合移植病人刷新国内存活记录,全国第四例.
心肺联合移植、骨髓移植、巨结肠切除、乳腺甲状腺疾病诊疗、胰腺疾病治疗、"一站式"冠心病杂交手术等为国内领先水平;骨髓移植、肾脏移植、肝脏移植、冠状动脉搭桥术、双介入治疗门静脉高压、急性重症胰腺炎救治、显微外科手术、同种异体鼓膜移植等技术在国内具有广泛的影响.
医院年门急诊人次405万,出院人数17.
5万,手术量8.
4万,位居全国前列.

协和医院医疗设备精良,紧跟国际医学潮流.
在省内首批购置了达芬奇机器人,获得了省内唯一的射波刀配置许可.
配置最新型PET/CT、ECT、DSA(3台),拥有国内首台3.
0大孔径核磁共振、国际最先进的640层动态容积CT和专用于杂交手术室的机器臂血管造影机,还拥有双源CT、高压氧仓、单光子适形加速器、双光子加速器、伽马刀治疗仪等大型现代化设备,为技术创新保驾护航.

协和医院拥有各类实验室103个,包括教育部生物靶向重点实验室、国家"十二五"重大创新生物药临床研究平台、湖北省重点实验室2个、中南地区同类领先的实验动物中心1个,其中中心实验室为开放式的具有现代化管理模式的公共实验平台.
良好的科研氛围,先进的仪器设备,多层次的国内外交流,为进行科学研究的研究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研究的平台.
历年来,协和医院获各级科研成果奖388项,其中7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牵头6项,合作1项),30项成果获得省部级一等奖.

协和医院主编或参编全国统编和面向21世纪教材20余部;出版各类专著300余部,由医院主办或主编的《中华超声影像杂志》、《亚洲核医学杂志》、《临床血液病杂志》、《临床心血管病杂志》、《临床耳鼻咽喉杂志》、《临床泌尿外科杂志》、《临床消化病杂志》等10本学术期刊,有广泛的影响.
并与德、英、美、日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着广泛的技术协作、学术交流和友好往来.

协和医院现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二级学科博士授权点23个,硕士授权点27个,5个博士后流动站,是国家级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基地.
拥有8个系和16个教研室,拥有博士生导师189名,硕士生导师524名,为保证研究生在我院学习与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师资、学术及医疗技术平台.
先后为国家培养了博士生、硕士生、八年制、七年制、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才28000多名,其中留学生500多名.

传承百年优良传统,被誉为优秀医学人才成长摇篮的协和医院,协和学子遍及世界各地.
印度、巴基斯坦、黎巴嫩、坦桑尼亚、乍得、尼泊尔、也门、毛里求斯等不少国家的优秀学子慕名而来我院攻读硕士、博士.
许多学子成长为著名医学专家,有的还当选为两院院士.
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创业精神是协和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内涵,培养具备深厚的人文底韵、扎实的专业知识、强烈的创新意识、宽广的国际视野的杰出人才是协和医院的一贯宗旨.

协和医院正在向国际一流医院的目标稳步迈进!
协和医院临床医学各学科均可招收医学专业学位和学术型研究生,医院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2016年我院拟招收硕士推免生比例约为50%,优秀本科毕业生可直接纳入我院硕博贯通培养计划中.
2016年我院博士研究生硕博连读/临床转博和统考生人数比例约为1:1.

我们热忱欢迎全国医科院校的本科毕业生报考我院.
二、研究生学制我院各学科招生硕士研究生培养年限均为3年.
未能按期完成学业者,可申请延长,最长不超过4年.

三、研究生资助体系1.
硕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学业奖学金用于资助研究生的学费,由研究生向导师申请,导师向学校申请,一年评定一次,资助面达100%.
参评研究生必须是全日制普通研究生,委托培养研究生、联合培养研究生不在此列.
一等奖学金为10000元/年,二等奖学金为8000元/年,三等奖学金为4000元/年.

2.
硕士研究生学业助学金我院设立助教、助研和助管"三助"岗位.
凡我院全日制普通硕士研究生可通过兼任"三助"工作方式获得医院学业助学金.
委托培养研究生、定向研究生、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研究生,破格研究生、考试成绩不合格或违反院纪院规的研究生不在此列.

硕士研究生:1500元/月(学术型硕士第一学期执行学校标准;每年按12个月计发).
3.
对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提供"国家助学贷款"申请.
医院、科室、导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发放一定慰问费或劳务费等.

四、其它奖学金体系1.
研究生国奖奖学金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由国家教育部、财政部设立,每年评奖一次,获奖硕士生可以获得2万元奖励.

2.
裘法祖奖学金为了激励全体医学生以裘法祖院士为榜样,学习他"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的为人处事治学精神,促进医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健康做出卓越贡献,裘法祖基金会专门针对我校同济医学院医科学生设立了"裘法祖奖学金".
每年评定一次,奖学金金额为人民币10000元.

3.
单项奖学金单项奖学金用于奖励在科技成果、学术论文、学习成绩、社会活动等方面获得突出成绩的研究生.
单项奖学金分为2000元和1000元两种:获得校三好研究生标兵称号的研究生享受2000元单项奖学金;获得校科技十佳称号的研究生享受2000元单项奖学金,获得校科技十佳优胜奖称号的研究生享受1000元单项奖学金;获得校才艺十佳称号的研究生享受1000元单项奖学金;获得课程学习优秀奖,享受1000元单项奖学金;获得科技成果奖,享受1000元单项奖学金;获得优秀论文奖,享受1000元单项奖学金;获得社会公益奖,享受1000元单项奖学金.

4.
宏力奖学金河南宏力医院积极支持医学教育事业发展,为激励我校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刻苦学习,勇于实践,大胆创新,全面发展,促进品学兼优的人才脱颖而出,设立了"宏力优秀研究生奖学金".
每年在内科、外科、妇产科分别设优秀博士研究生奖2名,优秀硕士生一等奖、二等奖各1名,优秀硕士生三等奖2名.
奖学金额度分别为:12000元/人,8000元/人,6000元/人,5000元/人.

5.
爱尔奖学金为了支持和发展眼科学领域教育事业,激励更多品学兼优的专业人才脱颖而出,爱尔眼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我校设立"爱尔优秀研究生奖学金".
眼科专业全日制在读优秀博士、硕士研究生(不含一年级研究生)均可以申报.
爱尔奖学金每学年设优秀博士研究生奖、优秀硕士一等奖、优秀硕士二等奖各1名,优秀硕士三等奖2名,奖学金额度分别为:8000元/年、5000元/年、3000元/年、2000元/年.

五、联系我们地址:湖北省武汉市解放大道1277号协和医院7栋1楼协和医院研究生管理办公室网址:http://www.
whuh.
com/,点击医学教育-研究生教育电话:027-85726337邮编:430022E-mail:xhyjsk@126.
com交通:地铁2号线到协和医院中山公园站下,或轻轨(1号线)到友谊路站下,或公共汽车到中山公园站下协和医院招收推荐免试研究生的人数约为招生总人数的45%.
学术学位招生目录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研究方向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530附属协和医院19007101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43德语③750生物综合④953医学免疫学954细胞生物学(二)(201、243选一)(953、954选一)01脂质代谢的分子调控02心血管表观遗传学03肿瘤分子生物学04分子病毒学083100生物医学工程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61计算机组成原理01生物医学信息检测与处理02医疗工效学03听觉与平衡系统生物医学工程04计算机辅助医学影像处理05智能医疗设备07再生医学08组织工程09转化医学10生物工程与技术11化学与生物材料12临床医学工程与医疗器械13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在脑认知中的应用14医学影像技术100102免疫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43德语③306西医综合(201、243选一)01感染免疫学02肿瘤免疫学100104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43德语③306西医综合(201、243选一)01肿瘤病理02消化病理03淋巴造血病理04乳腺病理05女性生殖系统病理100201内科学10020101内科学(心血管病)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43德语③306西医综合(201、243选一)01心血管免疫学02细胞移植和介入心脏病学03心脏和细胞电生理04分子心血管病学41代谢与心血管病10020102内科学(血液病)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43德语③306西医综合(201、243选一)05血栓与止血06血液病免疫学(骨髓移植)07造血干细胞(含肿瘤干细胞和细胞治疗)08红细胞疾病09细胞形态学诊断10造血干细胞(造血调控)11恶性血液病(含血管新生)12白血病发病机制研究13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14造血干细胞研究15神经干细胞(含细胞治疗)10020103内科学(呼吸系病)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43德语③306西医综合(201、243选一)16肺癌的发病机理及临床应用研究17哮喘的发病机制及治疗18COPD的发病机制及治疗19肺损伤与修复的分子机制20胸膜疾病21肺间质疾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10020104内科学(消化系病)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6西医综合22胃肠疾病23食管疾病24胆胰疾病25肝脏疾病10020105内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病)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43德语③306西医综合(201、243选一)26糖尿病27脂代谢异常28甲状腺疾病29代谢性骨病30肥胖症10020106内科学(肾病)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6西医综合31慢性肾脏疾病进展机制与防治32糖尿病肾病33足细胞损伤机制与蛋白尿发病机理42肾脏病理及相关临床研究10020107内科学(风湿病)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43德语③306西医综合(201、243选一)34风湿病基础与临床35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基础与临床10020108内科学(传染病)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43德语③306西医综合(201、243选一)36病毒性肝炎37细菌感染性疾病38抗生素应用及耐药研究39其他病毒性或新发传染病40寄生虫病100202儿科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6西医综合01儿科血液病、遗传病、内分泌02儿科心血管疾病03儿科神经系统疾病04新生儿疾病05儿童营养保健100203老年医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6西医综合01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02缺血心肌保护03心血管免疫学100204神经病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6西医综合01脑血管疾病02帕金森病03癫痫04重症肌无力05神经康复06老年痴呆07肌病100206皮肤病与性病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43德语③306西医综合(201、243选一)01过敏性疾病02皮肤性病免疫学03皮肤医学美容04皮肤粘膜真菌病05皮肤病理06皮肤肿瘤07性传播疾病08红斑鳞屑性疾病100207影像医学与核医学10020701影像医学与核医学(放射)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43德语③306西医综合(201、243选一)01骨肌影像诊断02腹部影像诊断03头颈影像诊断04心胸影像诊断05医学影像技术06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07肿瘤介入治疗20血管疾病介入治疗10020702影像医学与核医学(B超)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6西医综合08腹部超声诊断09心血管超声诊断10020703影像医学与核医学(核医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6西医综合15心血管核医学16分子核医学17肿瘤核医学18分子影像学19神经核医学100208临床检验诊断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6西医综合01临床免疫学与检验02肿瘤的分子诊断与个性化治疗03实验传染病学04临床生物化学与分子诊断05分子病毒学06临床输血与免疫07肿瘤基因诊断08肿瘤免疫09细胞生物学10分子生物学100210外科学10021001外科学(普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43德语③306西医综合(201、243选一)01胰腺外科02血管外科03甲状腺、乳腺外科04肝胆、门脉高压及器官移植05胃肠及腔镜06小儿外科10021002外科学(骨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43德语③306西医综合(201、243选一)07骨与关节疾病08人工关节应用研究09脊柱脊髓损伤与疾病10骨肿瘤与骨病11骨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12小儿骨科41足踝疾病42创伤修复与重建43股骨头坏死44脊柱畸形矫正10021003外科学(泌尿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6西医综合13泌尿生殖系肿瘤14泌尿系结石15女性与尿控16男科学与不育17肾脏移植18小儿泌尿外科45泌尿系损伤与修复10021004外科学(胸心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43德语③306西医综合(201、243选一)19肺移植20肺癌基因治疗21肺移植基础研究22肺部肿瘤外科治疗23瓣膜病的发病机制及瓣膜替代物研发24冠心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25体外循环、心肌保护26心脏及心肺移植免疫27主动脉疾病发病机制与临床研究28复杂先心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46心血管疾病重症监护10021005外科学(神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43德语③306西医综合(201、243选一)29显微神经外科30立体定向放射神经外科10021006外科学(整形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6西医综合31组织移植32乳房整形33颅颌面整形10021007外科学(手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43德语③306西医综合(201、243选一)34周围神经损伤与再生35腕关节损伤47干细胞与组织再生10021008外科学(器官移植)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43德语③306西医综合(201、243选一)37心脏移植38肺移植39肾移植40肝移植100211妇产科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6西医综合01妇科与妇科肿瘤02围产医学03生殖医学04妇科内分泌05妇产科超声06围产与优生07高危妊娠08胎儿医学100212眼科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6西医综合01角膜病02青光眼03眼眶病04白内障05玻璃体视网膜病06眼底病07眼外伤08眼表疾病100213耳鼻咽喉科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6西医综合01内耳分子生物学及内耳生理02听力学及神经耳科学03耳鼻喉头颈肿瘤基础与临床研究04鼻科疾病基础与临床研究05鼾症临床与基础研究06小儿耳鼻喉基础与临床100214肿瘤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6西医综合01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与治疗02分子影像技术与放射诊疗技术03抗肿瘤血管生成的基础与临床04干细胞与肿瘤干细胞05肿瘤放射生物学06肿瘤免疫与免疫靶向治疗100215康复医学与理疗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6西医综合01神经与骨科疾病康复100217麻醉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6西医综合01疼痛治疗机制研究02麻醉与重症监测治疗03心脏离子通道的分子调控04围手术期重要脏器保护05麻醉药物作用分子机制100218急诊医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6西医综合01中毒学02复苏学03外科急危症04创伤外科05胃肠及腔镜06肝脏再灌注损伤07肺损伤和修复机制08正压通气与急危重症救治1002Z1感染病学01病毒性肝炎02细菌感染性疾病03抗生素应用及耐药研究04其他病毒性或新发传染病05寄生虫病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6西医综合1002Z2重症医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6西医综合07重症监护与治疗1002Z4听力与言语病理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6西医综合01言语病理学02听力学及神经耳科学100302口腔临床医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52口腔综合01口腔颌面部疾病02口腔颌面部肿瘤03口腔正畸学04口腔种植与生物材料05牙体牙髓、口腔粘膜病100602中西医结合临床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43德语③306西医综合307中医综合(201、243选一)(306、307选一)01肾脏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02消化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03肿瘤学04风湿骨病05糖尿病与肥胖100702药剂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55药学综合01天然药物及制剂与活性成分研究02生物药物的研究03药物缓释制剂与靶向制剂研究04新药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05药物制剂研究06中药临床药理研究101100护理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8护理综合01护理管理及教育02护理科研03外科护理04内科护理05五官科护理06危急重症护理07医院感染控制08儿科护理09妇产科护理10肿瘤护理11手术室专科护理12老年护理13心理护理与人文关怀专业学位招生目录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研究方向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530附属协和医院100105101内科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43德语③306西医综合(201、243选一)01心血管病02血液病03呼吸系病04消化系病05内分泌与代谢病06肾病07风湿病08传染病105102儿科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43德语③306西医综合(201、243选一)105103老年医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43德语③306西医综合(201、243选一)105104神经病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43德语③306西医综合(201、243选一)105106皮肤病与性病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43德语③306西医综合(201、243选一)105107影像医学与核医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43德语③306西医综合(201、243选一)01放射02B超03核医学105109外科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43德语③306西医综合(201、243选一)01普外02骨外03泌尿外04胸心外05神外06整形外07手外08儿外09器官移植105110妇产科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43德语③306西医综合(201、243选一)105111眼科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43德语③306西医综合(201、243选一)105112耳鼻咽喉科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43德语③306西医综合(201、243选一)105113肿瘤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43德语③306西医综合(201、243选一)105114康复医学与理疗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43德语③306西医综合(201、243选一)105116麻醉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43德语③306西医综合(201、243选一)105117急诊医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43德语③306西医综合(201、243选一)105127全科医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43德语③306西医综合(201、243选一)105200口腔医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43德语③352口腔综合(201、243选一)105400护理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8护理综合附属同济医院一、医院简介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1900年由德国医师埃里希·宝隆创建于上海,1955年由上海迁至武汉.
经过11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如今同济医院已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培干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综合性教学医院.
我院近年来,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单位"、"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十佳单位"、"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工人先锋号"、连续四届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同济医院作为卫生部直属的三级甲等医院,医疗服务立足武汉,面向全国、辐射东南亚,2014年门诊量达到428万人次,出院人数17.
6万人次,年住院手术量7.
1万人次,其主要医疗指标居中南地区之首,在全国也位处前列,已经成为我国中部地区手术治疗基地和疑难急危重症救治基地.

同济医院学科实力雄踞全国前列,目前开放床位数4000多张;临床、医技科室62个;研究所(中心)10个;国家级重点学科8个,分别是心血管内科、血液内科、呼吸内科、外科学(普通外科、器官移植)、泌尿外科、妇产科学、麻醉科、病理及病理生理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分别是内科学(传染病)、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中西医结合基础;卫生部重点实验室3个,分别是器官移植实验室(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肿瘤侵袭转移实验室、呼吸内科实验室;WHO培训中心1个,康复培训与研究合作中心;成功申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30项,分别是妇科、麻醉科、病理科、专科护理、心血管内科、血液内科、神经外科、胸外科、中医妇科、呼吸内科、神经内科、普通外科、泌尿外科、急诊医学科、消化内科、重症医学科、新生儿科、小儿消化科、肿瘤科、感染病学、临床药学、器官移植科、老年病科、骨科、医学影像科、小儿外科、康复医学、变态反应科、重点实验室、检验科;感染科成功申报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项目;2014年获批妇产疾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一)科研实力同济医院的科研业绩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硕果累累,成就斐然,被医学界誉称为"同济现象".
医院申获的国家级科研项目连续多年在全国医疗机构中名列前茅,2014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数123项,在全国综合性医疗机构中位列第二,是全国少有的连续3年获100项以上资助项目的医疗机构.
2013年同院医院发表SCI论文382篇,其中"表现不俗"论文167篇,占SCI论文总数的43.
72%,在全国医疗机构中位列第6名;2013年度国际论文(主要为SCI论文)被引用篇数2309篇,总篇数在全国综合性医疗机构中位列第2名;近十年(2004-2013年)SCI论文2309篇被引用次数21394次,引用次数在全国医疗机构中位列第2名.

(二)导师队伍春华秋实,桃李芬芳.
同济医院治学严谨在国内独树一帜,这里孕育了9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培育了3位共和国卫生部部长和副部长;哺育了无数中国医学界栋梁之才.
当代医圣裘法祖院士是他们当中的杰出代表,其"裘氏风范"被称誉为医学史上不朽的丰碑.

百年同济,名医、名师荟萃.
我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职称结构合理、人员配置充足、经验丰富、临床技能过硬的教师队伍.
5700多名职工中,博士研究生导师202名,硕士研究生导师606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者92名,"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名,教育部长江学者3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8名、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0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1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4名,楚天学者13名,特聘21名院士为同济医院教授,有一大批专家、教授享誉海内外.

(三)培训基地我院具有较完善的临床技能培训的场地和设施:1995年,我院确立为"卫生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008年,确立为"卫生部专科医师培训基地";2010年,确立为"湖北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011年,我院是中部五省第一家获得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医学院与香港外科医学院联合认证的"同济医院普通外科、泌尿外科专科医师培训中心";2014年,经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批准,确立为全国首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四)研究生学术活动及国内外交流营造学术氛围,繁荣校园文化,构建和谐校园.
积极组织研究生申报国家留学基金委"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通过博士联合培养和硕士出国攻博士两种形式,赴国际一流大学进行交流和学习.
同时,积极组织研究生申报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国际学术交流基金,资助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使研究生更好地了解学科国际前沿动态.

二、研究生培养情况医院设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生物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生物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中药学、护理学);二级学科博士授权点31个.
近五年,医院共招收全日制研究生2054人,其中博士研究生647人,硕士研究生1407人.
目前在读研究生1342人,其中博士研究生400人,硕士研究生942人.

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突出科研思维的训练与科研技能的培训.
在学期间,前期以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为主,以研究生高水平国际化课程为依托,着眼于研究生科研思维的训练,使其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后期以实验室的科研操作训练为主体,使其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机结合,使研究生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能力,能独立处理本学科领域内的常见病,能对下级医师进行业务指导,达到高年资住院医师的临床工作水平.

三、资助标准2015年全日制研究生资助标准将根据"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参照《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奖学金管理办法》和《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学业助学金管理办法》执行.

一所百年老院,沉淀着物茂风华;一个新的世纪,激荡着意气风发.
沐浴着新世纪的曙光,百年同济绽放出无尽的光彩.
我们热忱欢迎全国一类医科院校医学德才兼备的本科毕业生报考我院硕士研究生.

到同济医院从事临床技能训练,进行科学研究,攻读学位将是您最佳的选择!

同济医院招收推荐免试研究生的人数不高于招生总人数的50%.
学术学位招生目录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研究方向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540附属同济医院19907101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01分子病毒学02分子肝脏病学03分子心脏病学04分子肿瘤学05肿瘤生物学06分子生物学07分子生殖内分泌学08分子遗传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43德语③750生物综合④953医学免疫学954细胞生物学(二)(201、243选一)(953、954选一)100102免疫学01感染免疫学02免疫学技术03移植免疫学04自身免疫学05临床免疫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43德语③306西医综合(201、243选一)100103病原生物学01病原微生物致病机制02病原微生物感染与免疫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43德语③306西医综合(201、243选一)100104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01呼吸病理02心血管病理03神经病理04肿瘤病理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6西医综合100201内科学10020101内科学(心血管)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43德语③306西医综合(201、243选一)01高血压的基础与临床02冠心病的防治,介入心脏病03分子心脏病学04心电生理05转化医学(分子诊断)06电子计算机在心血管领域应用07心血管分子生物学10020102内科学(血液病)08造血干细胞移植及免疫09血液肿瘤的分子诊断和治疗新策略10骨髓造血衰竭性疾病11出、凝血性疾病12骨髓增殖性肿瘤13血液分子病理诊断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43德语③306西医综合(201、243选一)10020103内科学(呼吸系病)14感染性肺疾病15肺癌16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7睡眠呼吸障碍相关疾病基础与临床18支气管哮喘19肺血管疾病20气道炎症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43德语③306西医综合(201、243选一)10020104内科学(消化系病)21肝脏疾病22胆胰疾病23炎症性肠病24胃肠肿瘤25消化道动力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43德语③306西医综合(201、243选一)10020105内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病)26甲亢或肥胖症27甲状腺疾病28骨代谢病29糖尿病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43德语③306西医综合(201、243选一)10020106内科学(肾病)30肾脏纤维化31肾脏免疫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43德语③306西医综合(201、243选一)10020107内科学(风湿病)32风湿免疫病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43德语③306西医综合(201、243选一)10020108内科学(过敏性疾病)33过敏性疾病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43德语244法语③306西医综合(201、243、244选一)100202儿科学01免疫风湿、心血管疾病02肾脏疾病与免疫03消化、肝病与感染性疾病04新生儿疾病05血液、肿瘤06遗传代谢内分泌疾病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43德语③306西医综合(201、243选一)100203老年医学01老年神经疾病的防治与研究02老年心血管病防治的研究03老年肿瘤疾病的治疗和预防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6西医综合100204神经病学01老年痴呆02癫痫03缺血性脑血管病04帕金森氏病05重症肌无力06胶质细胞与脑缺血基础研究07神经免疫性疾病08出血性脑血管疾病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43德语③306西医综合(201、243选一)100205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01心身医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43德语③306西医综合(201、243选一)100206皮肤病与性病学01分子皮肤病与性病学02皮肤病理与性病学03皮肤免疫病理与性病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43德语③306西医综合(201、243选一)100207影像医学与核医学10020701影像医学与核医学(放射)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43德语③306西医综合(201、243选一)01腹部影像学02肌骨影像学与介入放射学03中枢神经系统影像学(含头颈五官)04介入放射学05功能分子影像学06心脏大血管影像学07胸部影像学08腹部影像诊断和介入治疗09脑网络连接组学10020702影像医学与核医学(B超)10腹部超声诊断11心血管超声诊断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6西医综合10020703影像医学与核医学(核医学)12肿瘤核医学13核医学分子影像14核素靶向治疗15神经系统核医学16心血管系统核医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43德语③306西医综合(201、243选一)100208临床检验诊断学01输血相关免疫调节02感染性疾病实验室诊断与控制03肿瘤的早期诊断及机制研究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6西医综合100210外科学10021001外科学(普外、器官移植)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43德语③306西医综合(201、243选一)01肝、胆外科及门静脉高压症和器官移植02肝癌靶向治疗03肝癌器官特异性转移的分子机制04结肠癌肝转移的分子机制05胆胰外科06微创外科07肿瘤分子生物学08肝胆外科09甲状腺疾病10乳腺疾病肝脏外科肝脏外科肝脏外科肝脏外科胆胰外科胆胰外科胆胰外科甲乳外科甲乳外科甲乳外科11乳腺肿瘤12胃肠肿瘤13胃肠外科14肿瘤学15分子医学16腹部器官移植17心肺移植18移植免疫甲乳外科胃肠外科胃肠外科胃肠外科胃肠外科器官移植器官移植器官移植10021002外科学(骨外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43德语③306西医综合(201、243选一)19脊柱、脊髓损伤修复20骨肿瘤、骨组织工程21人工关节、脊柱22四肢损伤修复重建、周围神经损伤与再生10021003外科学(泌尿外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43德语③306西医综合(201、243选一)23泌尿系肿瘤24男科学25尿动力学26尿石症27腔内泌尿外科28尿路重建及组织工程10021004外科学(胸外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43德语③306西医综合(201、243选一)29胸部肿瘤的临床与基础研究30肺移植的基础与临床研究31微创胸外科治疗理论与实践32胸外科手术技巧改进研究33胸部肿瘤的综合治疗34严重肺气肿的外科治疗35肺癌、食管癌的基础及临床诊疗改进研究36胸部损伤组织修复与干细胞37胸部肿瘤靶向治疗的临床和基础研究38肿瘤免疫10021005外科学(心脏大血管外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43德语③306西医综合(201、243选一)39冠心病的外科治疗40心肺移植、体外循环与心肌保护41胸部肿瘤的临床及基础研究42重症肌无力外科治疗43肺移植的慢性排斥反应研究44血管损伤与修复45心脏外科疾病相关免疫学研究10021006(神外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43德语③306西医综合(201、243选一)46分子神经外科、显微神经外科47胶质瘤48立体定向功能神经外科49癫痫外科50脑膜瘤51脑血病介入治疗52脑血管病53颅脑损伤与重症监护10021007外科学(整形外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43德语③306西医综合(201、243选一)54整形美容55乳房肿瘤整形和器官重建56干细胞技术在美容外科中的应研究10021008外科学(创伤外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43德语③306西医综合(201、243选一)57创伤危重症58创伤与修复59创伤感染与免疫10021009外科学(儿外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43德语③306西医综合(201、243选一)60小儿外科(骨病与生物力学)61小儿外科(消化道畸形)62小儿肿瘤63微创技术在小儿泌外、普外运用64小儿泌尿系统疾病100211妇产科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43德语③306西医综合(201、243选一)01妇科肿瘤02妇科肿瘤、妇科疾病03妇科疾病04生殖医学05围产医学、高危妊娠06围产医学、优生07胚胎干细胞及子宫内膜发育及分化08女性生殖内分泌学100212眼科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43德语③306西医综合(201、243选一)01角膜病02白内障03青光眼04屈光不正治疗及准分子激光手术05斜视06眼底病07弱视08眼整形09眼眶疾病10泪道疾病11眼外伤12玻璃体视网膜疾病13小儿眼科14早产儿视网膜病变15眼遗传病16视神经疾病100213耳鼻咽喉科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43德语③306西医综合(201、243选一)01鼻、鼻窦外科02听觉生理与内耳病理03听力学研究04头颈肿瘤05鼻、鼻窦疾病基础与临床06呼吸睡眠暂停低通气综合症07扁桃体免疫学100214肿瘤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43德语③306西医综合(201、243选一)01肿瘤放射生物学02肿瘤学基础03肿瘤治疗学基础100215康复医学与理疗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43德语③306西医综合(201、243选一)01肌电图与临床神经生理学02骨骼肌肉系统伤病康复03神经系统伤病康复04康复工程05神经系统可塑性与干细胞06疼痛康复100216运动医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43德语③306西医综合(201、243选一)01运动损伤康复100217麻醉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43德语③306西医综合(201、243选一)01麻醉机制02疼痛机制03麻醉与免疫04麻醉与器官保护05麻醉相关的离子通道问题100218急诊医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43德语③306西医综合(201、243选一)01心血管急症02创伤急救与复苏03危重病医学04复苏学05中毒学1002Z1感染病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43德语③306西医综合(201、243选一)01肝病02病毒感染性疾病03细菌感染性疾病1002Z2重症医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43德语③306西医综合(201、243选一)01重症感染02脑损伤与脑保护03心肌保护04器官功能支持05重症监测技术100302口腔临床医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43德语③352口腔综合(201、243选一)01口腔颌面外科学02口腔修复学03口腔技能训练与研究04口腔内科学05口腔正畸06口腔种植学07口腔种植修复学08口腔生物矿化学09口腔再生医学10牙体牙髓病学113D打印与口腔器官重建100601中西医结合基础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43德语③306西医综合01针刺镇痛原理及经络现象02中药药理学307中医综合(201、243选一)(306、307选一)100602中西医结合临床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43德语③306西医综合307中医综合(201、243选一)(306、307选一)01风湿病02妇产科疾病03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04肿瘤疾病1006Z1中西医结合药理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7中医综合01中药临床药理研究100702药剂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55药学综合01临床药学研究02免疫药理研究03药物新制剂研究100704药物分析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55药学综合756中药学综合(755、756选一)01药物质量控制100800中药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55药学综合756中药学综合(755、756选一)01现代中药制剂与分析研究02中药药效的物质基础与标准化研究03中药药效的作用机理研究101100护理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8护理综合01临床护理02护理教育03护理管理专业学位招生目录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研究方向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540附属同济医院100105101内科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43德语③306西医综合(201、243选一)105102儿科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43德语③306西医综合(201、243选一)105104神经病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43德语③306西医综合(201、243选一)105106皮肤病与性病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43德语③306西医综合(201、243选一)105107影像医学与核医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43德语③306西医综合(201、243选一)按01~03方向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01放射02B超03核医学105109外科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43德语③306西医综合(201、243选一)按01~07方向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01外科02神经外科方向03胸心外科方向04泌尿外科方向05整形外科方向06骨科07儿外科105110妇产科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43德语③306西医综合(201、243选一)105111眼科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43德语③306西医综合(201、243选一)105112耳鼻咽喉科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43德语③306西医综合(201、243选一)105113肿瘤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43德语③306西医综合(201、243选一)按放射肿瘤科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105114康复医学与理疗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43德语③306西医综合(201、243选一)105116麻醉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43德语③306西医综合(201、243选一)105117急诊医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43德语③306西医综合(201、243选一)105127全科医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43德语③306西医综合(201、243选一)105200口腔医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43德语③352口腔综合(201、243选一)105400护理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8护理综合附属梨园医院梨园医院是华中科技大学第三所附属医院和第三临床学院、卫计委直管综合医院、国家三级甲等医院,亦是湖北省卫计委唯一命名的"湖北省老年病医院".
医院地处东湖之滨,占地总面积约14.
7公顷,院内绿化率达70%,常年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堪称湖北省独有的花园式医院.
医院学科门类齐全,专科特色鲜明,以发展老年医学和康复保健事业为重点,以老年病诊治、康复为特色,是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教学医院.

医院现有在职职工700余名,开放床位800张(核批1200张),拥有正、副高级职称专家教授百余名,博士生导师5人,其中1名导师为外聘院士,有硕士生导师40余人.
多名导师获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湖北省突出中青年专家等国家和省级荣誉称号.
医院从1998年至今获国家、部省级及市级科研资助项目400余项.
湖北省老年医药学研究所设在院内,该研究所自1985年建所以来,踊现出一些在国内外有影响的老年医学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科技骨干,科研成果显著,其影响和地位位居国内先进行列.
该研究所作为我院研究生培养基地,为研究生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科学研究环境.
医院有临床医学博士点、硕士点,拥有省级重点学科和卫计委临床重点专科项目,拥有湖北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医院十分注重研究生个人能力的锻炼和素质培养,在研究生管理方面,严格按照有关规章制度进行规范化管理.
研究生导师能按学校有关规定认真履行导师职责,多名导师被授予"华中科技大学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称号,老年医学教研室被授予"研究生指导先进集体".
1998年至今,我院培养的毕业研究生就业情况好,并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医院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均为各学科的优秀人员,承担着各级科研课题,有明确的科研研究方向.
随着社会对人才层次需求的重心上移及我院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我院的研究生招生和培养规模亦将进一步增大.
欢迎有志于献身医学卫生事业的青年学子报考我院!

2016年研究生招生工作的有关情况说明如下:(一)招生计划2016年招生人数以下达的计划为准,招生政策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50%名额为公开招考,50%名额为推免生.

(二)学制我院各招生专业学制均为3年.
硕博连读生5-6年,最少不得低于5年.
(三)研究生资助体系我院按华中科技大学有关规定,全面实施研究生资助制度.
研究生资助体系包含学业奖学金、学业助学金、单项奖学金、困难补助和国家助学贷款.

奖学金评定、助学金和贷款资助等办法按学校有关规定实行.
(四)报考条件符合《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章》的相关要求.

简单测评melbicom俄罗斯莫斯科数据中心的VPS,三网CN2回国,电信双程cn2

melbicom从2015年就开始运作了,在国内也是有一定的粉丝群,站长最早是从2017年开始介绍melbicom。上一次测评melbicom是在2018年,由于期间有不少人持续关注这个品牌,而且站长貌似也听说过路由什么的有变动的迹象。为此,今天重新对莫斯科数据中心的VPS进行一次简单测评,数据仅供参考。官方网站: https://melbicom.net比特币、信用卡、PayPal、支付宝、银联...

NameCheap黑色星期五和网络礼拜一

如果我们较早关注NameCheap商家的朋友应该记得前几年商家黑色星期五和网络星期一的时候大促采用的闪购活动,每一个小时轮番变化一次促销活动而且限量的。那时候会导致拥挤官网打不开迟缓的问题。从去年开始,包括今年,NameCheap商家比较直接的告诉你黑色星期五和网络星期一为期6天的活动。没有给你限量的活动,只有限时六天,这个是到11月29日。如果我们有需要新注册、转入域名的可以参加,优惠力度还是比...

virmach:AMD平台小鸡,赌一把,单车变摩托?$7.2/年-512M内存/1核/10gSSD/1T流量,多机房可选

virmach送来了夏季促销,价格低到爆炸,而且在低价的基础上还搞首年8折,也就是说VPS低至7.2美元/年。不过,这里有一点要说明:你所购买的当前的VPS将会在09/30/2021 ~ 04/30/2022进行服务器转移,而且IP还会改变,当前的Intel平台会换成AMD平台,机房也会变动(目前来看以后会从colocrossing切换到INAP和Psychz),采取的是就近原则,原来的水牛城可能...

内存数据库为你推荐
服务器租用服务器租用需要多少钱电信主机租用主机代管有什么特点?免费云主机有永久免费的云主机吗?info域名注册INFO域名有没有注册价值?免费虚拟主机申请谁有1年免费的虚拟主机申请地址吖?域名服务域名服务器是什么?有什么作用虚拟主机申请个人虚拟主机怎么申请?空间域名空间和域名是什么?免费域名空间免费空间和免费域名网站域名空间网站域名和空间
济南域名注册 韩国vps俄罗斯美女 工信部域名备案系统 webhostingpad omnis 工作站服务器 nerds 卡巴斯基试用版 域名和空间 paypal注册教程 中国电信宽带测速器 联通网站 yundun 台湾google 中国电信网络测速 主机管理系统 广东主机托管 wordpress空间 学生机 hosting24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