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瘾虚拟性成瘾

虚拟性成瘾  时间:2021-02-27  阅读:()

课题名称: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研究课题批准号:DBB030248课题类别:教育部重点课题学科分类:教育心理课题鉴定时间:2008年10月课题负责人:顾海根上海师范大学主要成员:周家骥、李正云、江楠楠、周林、王立君、王维宇序言人类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创造发明莫过于计算机与网络,它们将人类带进了信息化、数字化时代,极大地推动了整个世界科学技术、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发展,使得人类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与生活方式发生了革命化的改变.
我国计算机与网络的发展与普及速度之快,远远超过人们的想象.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7年7月18日发布的《第2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7年6月底,我国网民数达到1.
62亿人,宽带网民数达1.
22亿人,而网民中18-24岁的年轻人最多,所占比例为33.
5%,远远高于其他年龄的网民而占绝对优势.
属于这一年龄段的大学生,由于获得网络空间的便利性,时间的充裕性,精力充沛,有能力上网,以及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的发展性问题等原因,更成了网民中的主力.

科学技术从来是一把双刃剑,计算机与网络自然也不例外,它们在给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种危险—因特网成瘾障碍.
因特网成瘾障碍是伴随现代社会信息技术高度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对网络过度依赖的行为,是一种新的心理疾病.
正如赌博、酗酒、吸毒一样,因特网成瘾已逐渐成为困扰人们工作和生活的一个重要社会问题.
因特网成瘾障碍(InternetAddictionDisorder,简称IAD)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的高尔德伯格(Goldberg)于1986年提出,但第一个对IAD进行系统实证研究的学者是美国匹兹堡大学心理学家凯姆伯利·扬格(KimberlyS.
Young).
扬格于1996年对396名严重上网成瘾者进行了调查,并与用于分析赌博成瘾(pathologicalgambling)的标准进行了对比.
此后有关因特网成瘾障碍的研究开始受到学术界的重视而广泛开展起来.
中国大陆对因特网成瘾障碍的最早介绍是余志平1998年发表在《中国保健营养》上的名为"如痴如狂的因特网成瘾障碍症"一文.
2001年,北京大学心理学系钱铭怡教授对北京12所高校的近500名本科生的测查以及林绚晖、阎巩固对福州大学293名大学生的调查拉开了中国大陆对因特网成瘾障碍研究的序幕.
以后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因特网成瘾问题也日益严重,这一问题受到国家和研究者的高度重视,有关因特网成瘾障碍的研究也逐步增多.
国内外对因特网成瘾障碍的研究较多地集中于大学生,原因是这一群体上网的比率最高,因而出现的问题也最多.

2002年,我的硕士研究生江楠楠以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研究为其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从此我也开始关注这一问题.
2003年我以"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研究"为题申请到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项目,这样,我的研究重点开始转向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研究.
我们课题组四年来主要进行了如下八项研究:①对国内外有关因特网成瘾障碍研究的文献研究②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量表的编制③上海市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调查④大学生网络行为偏好研究⑤大学生上网行为与自我认同及微系统的关系研究⑥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的成因分析⑦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的预防⑧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的治疗.

摘要因特网成瘾障碍是伴随现代社会信息技术高度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对网络过度依赖的行为,这是一种新型心理疾病.
本研究在对国内外文献研究基础上,首先编制了"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量表"作为研究工具,然后对全市8所高校近4千名大学生进行因特网成瘾发生率及相关因素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上海市大学生因特网成瘾发生率为12.
9%,其中轻度为9.
02%,中度为3.
65%,重度为0.
23%.
通过编制大学生网络行为偏好问卷,研究不同网络行为偏好个体的自我同一性、应对方式、人际疏离感等社会化状况,探究个体的网络使用情况、社会化状况、网络行为偏好等变量对因特网成瘾障碍的预测性.
对大学生的上网行为和自我认同及其微系统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显示:学习主导上网类型和交易主导上网类型的个体拥有较高的自我认同水平且不易成瘾.
交际主导上网类型和娱乐主导上网类型的个体自我认同发展水平较低且易成瘾.
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的成因研究显示某些不良的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大学生自身的不良性格都是导致大学生因特网成瘾的原因.
针对大学生因特网成瘾的成因,提出预防大学生因特网成瘾的的若干措施,对已患因特网成瘾的大学生,也提出了许多有效的治疗方法.

内容结构图正文研究问题自从1969年网络在美国诞生,网络便以惊人的速度在全球扩张,这种扩张不仅仅是指网络规模的扩大,更重要的是网络已经完全占领了当代人类社会的生活的各个领域,人们在网上交谈会友、看书读报、看电影,炒股票,定购可口可乐,政府银行都在网上办公,就连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战舰都要通过网络系统下达的指令来控制.

日渐普及的网络,已经把整个人类社会载上了一条通往虚拟社会的信息高速公路.
人类和网络的关系是如此的紧密,它不仅深刻地影响社会的变革,而且广泛而深刻地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方式,甚至是人们的心理、个性、观念.
而对于广大的青少年群体来说,网络给他们的冲击更大.
缤纷多彩的网络世界对于渴求知识,追求新异刺激的青少年犹如有着万有引力,使他们趋之若骛,并使他们成为网民的主力军.

科学技术从来是一把双刃剑,互联网络自然也不例外,它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种种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这在青少年中表现的尤为突出.
由于青少年自身特殊的生理、心理特点,网络的传播对青少年的一些负面影响日益明显,因特网成瘾障碍问题就是一个青少年网民面临的、全社会普遍关注的新问题.

因特网成瘾障碍是伴随现代社会信息技术高度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对网络过度依赖的行为.
正如赌博、酗酒、吸毒一样,上网成瘾已逐渐成为困扰人们工作和生活的一个重要社会问题.
大量研究证明,因特网成瘾障碍对人的身心健康、社交、工作、学习和家庭生活等各方面造成严重影响,它是一种危害性大、发生率高的新型心理疾病,对这一心理疾病的症状、机制、成因、预防与治疗等方面尚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
本研究从多个方面开展研究,获得了丰富的资料,进一步加深了对因特网成瘾障碍的认识,完善或补充了相关理论,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本研究对以往因特网成瘾障碍的研究有所突破,目前关于因特网成瘾障碍的研究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在取样方法上,大多数研究者采用了网上取样的方法(Morahan-Martin,Schumacher;2000),这必定存在方法学上的缺陷,受到取样技术的限制.
这些样本是通过在网上征求那些自我描述是"因特网成瘾"的人,通常是现场征求上网成瘾者或其他上瘾者(Brenner,1997;Egger,1996;Thompson,1996;Young,1996,1997;Young&Rodgers,1998)获得的,这种方法存在有利于某些群体参与的偏见,样本缺乏代表性,研究结果也不能真实地反映问题,往往夸大了IAD的发生率.
如有两项网上研究报告了74%和80%的参与者符合因特网成瘾的标准(Thompson,1996;Young,1996).
本研究将突破网上取样的局限,采用现场问卷调查法,对上海市8所高校的在读大学生进行研究,力求样本具有良好的代表性.
在测量工具上,缺乏大家公认有效的测量工具,目前使用的测量工具还需进一步完善.
以使用最广泛的Young的8题诊断问卷为例,虽然这一问卷简便易行,但结构过于简单,Young(1999)自己也指出,这一问卷的结构效度和临床应用还需进一步研究.
另外,由于测量工具不同,所诊断的因特网成瘾比率也存在一定的差别.
Chou(2000)对910名大学生的研究表明,符合8题问卷诊断标准的成瘾者有13.
74%,符合C-IRABI-Ⅱ诊断标准的成瘾者有9.
78%,而同时符合两个问卷诊断标准的成瘾者只有5.
93%.
本研究采用目前大家公认的以美国精神病协会制定的物质成瘾标准为参照形成的因特网成瘾障碍标准,从七个维度编制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量表.
这不仅将为我国在此领域的研究提供测量工具,也将为全球范围内对此领域的研究在工具上提供参考.

因为文化背景不同,我们不能简单照搬国外的研究成果.
所以本研究最大的意义在于,这是在我国的文化背景下对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的一次系统研究,这将填补对上海市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研究的空白,同时也将丰富我国对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状况的研究,对其他此类研究具有借鉴价值.

本研究还具有突出的实践意义.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本研究编制的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量表可为其他研究者提供研究工具.
本研究揭示的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的成因可为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
本研究提出了可供直接使用的大学生与青少年因特网成瘾障碍的预防方法与治疗方法.
我们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八个方面:(一)对国内外有关因特网成瘾障碍研究的文献研究(二)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量表的编制(三)上海市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调查(四)大学生网络行为偏好研究(五)大学生上网行为与自我认同及微系统的关系研究(六)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的成因分析(七)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的预防(八)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的治疗.
下面我们从八个方面分别报告.
二、对国内外有关因特网成瘾障碍研究的文献研究任何科学研究都是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的,因此,了解国内外因特网成瘾障碍研究领域的历史与现状是十分必要的.
我们对国内外有关因特网成瘾障碍研究的文献进行系统分析,为我们自己的研究提供依据与参考.
因特网成瘾障碍研究是一个较新的研究领域.
国外对该问题的研究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
Goldberg(1996)是使用"因特网成瘾障碍(InternetAddictionDisorder,IAD)"这一术语来描述因特网成瘾障碍行为的第一人.
KimberlyYoung博士于1996年在第104届美国心理学会(AmericanPsychologicalAssociation,APA)上发表了第一篇被美国心理学会认可的以因特网成瘾障碍为主题的文章:InternetAddiction:theemergenceofanewclinicaldisorder.
1997年,美国心理学会正式承认"因特网成瘾障碍"的学术研究价值(Schuman,1997).
从此,有关因特网成瘾障碍的研究迅速得到了广泛的重视,研究的内容逐渐扩大和深入,所涉猎的领域主要包括因特网成瘾的定义、分类、诊断标准、特征及症状表现、形成原因、理论模型、测量工具、预防与治疗方法等等.
在对大学生网络成瘾者的研究中,研究者们主要对IAD的发生率;IAD与家庭病史、上网时间、个人专业的关系;IAD上网的原因;IAD的人格特征;IAD的性别差异、年级差异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就其中几个方面(如上网时间、上网原因)对成瘾者和非成瘾者进行了比较研究.

中国台湾地区对因特网成瘾障碍的研究是从二十世纪末开始的,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因特网成瘾障碍的界定及因特网成瘾障碍的鉴别标准;二是因特网成瘾障碍的影响因素.
中国大陆地区对因特网成瘾障碍研究则是从二十一世纪才开始的,整个研究历史还不到十年,但近几年已成为心理学、社会学、医学的一个研究热点,每年发表的研究报告和论文数量很多,但是多数论文都停留在对因特网成瘾障碍的概念、危害等浅层分析,真正深入进行的研究不很多,但最近国内对因特网成瘾障碍的原因分析的研究越来越深入.

大陆学者前期绝大多数研究属于对国外相关研究的介绍,在中国期刊网上搜索到的最早介绍因特网成瘾障碍的文章是余志平1998年发表在《中国保健营养》上的"如痴如狂的因特网成瘾障碍症",文章简要介绍了因特网成瘾障碍症的表现和诊断标准,说明因特网成瘾障碍这种现象很早就引起我国学者的注意.
随后的实证研究集中在引进国外的相关诊断标准,稍加修订,对我国目前网络用户中因特网成瘾障碍的现状进行揭示.
不过近几年随着网络的普及,对因特网成瘾障碍的研究逐渐深入,许多实证研究开始探讨因特网成瘾障碍与网络行为、个体人格之间的关系,以及因特网成瘾障碍与个体心理健康的关系,针对目前因特网成瘾障碍的危害性许多学者提出了建议.

1.
因特网成瘾障碍定义的探讨林绚辉与阎巩固(2001)把互联网成瘾定义为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这与Larose等人的观点有重合的地方.
欧居湖(2003)对因特网成瘾障碍下的定义是:"因特网成瘾障碍是只以网络为中介,以网络中储存的交互式经验、信息等虚拟物质、信息为成瘾物所引起的个体在网络使用中,沉醉于虚拟的交互性经验、信息中不能自主,长期和现实社会脱离,从而引发生理机能和社会、心理功能受损的行为.
"他把以前属于因特网成瘾障碍子类的、致瘾物是实体性物质而不是虚拟的经验或信息的成瘾与因特网成瘾障碍区分了开来,如网络赌博根据他的定义就不再是一种因特网成瘾障碍.
他从这个定义出发,提出以下四个诊断标准:一是这种成瘾行为以网络为中介;二是致瘾物是虚拟的;三是对这种虚拟物的追求必须是长期的;四是让个体的社会、心理功能受损.

2.
因特网成瘾障碍发生率的研究根据北京大学心理学系钱铭怡教授对北京12所高校的近500名本科生的测查结果,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的发生率为6.
4%.
林绚晖和阎巩固(2001)对福州大学293名大学生调查表明,因特网成瘾障碍者占9.
6%,而王立皓(2003)对江西某大学329名大学生的调查则出现了较低的比例,因特网成瘾障碍者仅占3.
6%.
提示可能与地区差异或院校间的差异有关,也可能是由于样本选取或量表的选用不同所致.
欧居湖(2003)利用自编"青少年学生网络心理调查问卷"对成渝两地2550名大、中学生进行了调查,并据自建的地区常模将成瘾者划分为三种不同类型,再进行深入分析.
结果表明不同程度因特网成瘾障碍的学生达40.
3%.
其中轻度成瘾者达30.
2%,中度成瘾者达8.
9%,重度成瘾者达1.
1%.
上海师范大学心理系顾海根教授于2004年采用自编的"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量表"对上海市8所高校4千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的发生率为12.
9%,其中轻度因特网成瘾障碍者占9.
12%,中度因特网成瘾障碍者占3.
6%,重度因特网成瘾障碍者占0.
18%.

3.
因特网成瘾障碍成因的分析雷雳和李宏利(2003)推论人际关系的冷漠可能也是导致病理学互联网使用(PIU)出现的一个原因.
邹琼(2004)从本能动机和社会动机角度出发探讨因特网成瘾障碍的成因,并建议从加强自我管理和学校管理两个方面来关注大学生的心理需求.

蒋玉莲,屈柳玲等(2005)对广西5所高校2169名学生进行调查发现,60.
4%的学生认为因特网成瘾障碍的主要外部原因是社会环境,49.
4%认为是人际关系,42.
7%认为是时代特征,23.
1%认为是家庭生活,选择学校教育和其它分别占17.
1%和17.
5%.
另外,当问及"你认为因特网成瘾障碍的主要内部原因"时,选兴趣驱使的被试占57.
8%,选性格内向的被试占40.
9%,选接纳需要的被试占26.
5%,选挫折经历被试占23.
9%.
4.
相关研究汤明(2000)发现网络依赖性与在线孤独感和离线社会支持之间是呈显著负相关,但与离线孤独感和在线社会支持之间是呈显著正相关,这可能表明了网络依赖性或者互联网带给用户的消极影响的主要原因是用户缺少离线生活中的自我调节能力造成的.
林绚晖和阎巩固(2001)的研究证实,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者比非成瘾者表现出高支配性和推理能力.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的崔丽娟和刘琳(2003)利用网络使用的基本情况、因特网成瘾障碍诊断问卷、社会性发展量表随机抽取上海市本科学生136人,进行传统问卷调查.
经统计结果表明,大学生每周上网时间与对网络的依赖呈显著正相关,每周上网时间与网络聊天的时间呈显著正相关;对网络的依赖显著影响了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与社会疏离感.
周涛(2003)通过调查发现社交焦虑越高的大学生其因特网成瘾障碍的倾向性越高.
王立皓和童辉杰(2003)研究发现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与其社会支持、交往焦虑和自我和谐程度密切相关.
杨文娇和周治金(2003)对396名大学生在网络游戏、网络信息下载与网络人际关系三个网络使用功能上的使用情况及其感觉寻求、人际信任、孤独感三个方面的测评结果表明,大学生中存在不同类型的因特网成瘾障碍者,并且不同类型的成瘾者在一些人格特征上存在着显著性差异.
李涛和张兰君(2004)对陕西4所高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因特网成瘾障碍倾向者与非因特网成瘾障碍倾向者父母教养方式存在明显差异,因特网成瘾障碍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显现出更少的情感温暖、理解,更多的过分干涉、惩罚严厉和拒绝否定,这可能是导致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倾向的重要原因.
李秀敏(2004)经过对280名本科大学生的因特网成瘾障碍情况和他们的个性特征及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测评得出的结果是:因特网成瘾障碍呈现出类型和性别上的差异;因特网成瘾障碍者与非因特网成瘾障碍者在人格特质、心理健康水平上存在明显差异.
江楠楠和顾海根(2005)对上海6所高校370名学生调查发现,上网成瘾的大学生在上网的行为和态度上明显不同于非成瘾的大学生,他们表现出高开放性、社交性、胜任能力和匿名性,并且更认可网络交流的便利性.
同时上网成瘾的大学生比非成瘾的大学生明显表现出孤独、抑郁和焦虑的人格特质.
席震芳和张晓阳(2005)研究发现具备上网条件的家庭、单亲家庭和消极的家庭教养方式易使初中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
李望舒(2005)通过对西安市大学生进行因特网成瘾障碍与人格特质的关系研究发现,不良人格特质的学生容易因特网成瘾障碍,因特网成瘾障碍者的心理健康因子明显低于非成瘾者.
首先,在基本人格特质上,有成瘾倾向的学生性格较缄默、孤独,聪慧性低,稳定性较差,没有恒心,不能严于律己,畏却退缩,缺乏自信心;但在另一个方面表现出了好强固执(恃强性),多怀疑,不信任别人,忧虑抑郁,沮丧悲观,紧张困扰等人格特质.
第二,在次级人格因素上,高分组的学生通常易于激动、焦虑,对自己的环境常常感到不满意;另一方面表现出果断、刚毅,有进取精神.
这些特点易使他们在网络中寻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第三,高分组学生的心理健康因子明显低于低分组,且其个性明显不利于促进其成就,在新环境中的成长能力差,这与钱铭怡的推测相一致,即因特网成瘾障碍从某一角度反映了个体本身心理健康上存在的问题.
国外的很多研究表明,长期上网和上网过度会导致人格异常.
网络环境具有虚拟性、想象性、多样性和随意性等特点,上网成瘾者多会利用网络表达现实社会中受压抑的人格.
男生利用网络,多是为了释放被压抑的能量,实现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权力欲,满足自尊;女生利用网络,更多是为了建立一种亲密的人际关系,在其中得到认同感,归属感.
这与Young的调查结果一致.
同时发现,理科类院校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的倾向显著高于其他文科类和艺术体育学校,这可能跟理科生学习压力较大、功课负担过重、竞争激烈,再加上理科生普遍缺少生活艺术,不善交际,因而容易借助网络来寻找人际交流的渠道和社会隶属感,缓解压力,获得权力,满足自尊,寻找自我实现的感觉,最终容易导致因特网成瘾障碍.

但是也有国内研究表明因特网成瘾障碍和人格特质无关,苏娟娟和连榕(2004)研究指出,学生中上网人群更多是出于个体的心理健康问题,而非人格问题.
5.
因特网成瘾障碍的干预研究大陆对因特网成瘾障碍的干预研究一般采用传统的心理疗法.
曾经治愈过3百名因特网成瘾障碍少年,被团中央授予"青少年网络爱心大使"的华中师范大学客座教授陶宏开,积极倡导整体素质教育,提出加强家庭、社会、学校和自我教育.
其中学生自我教育最为重要.

杨彦平和崔丽娟(2004)提出用团体心理辅导的方法对因特网成瘾障碍的青少年进行干预.
在团体心理辅导之前所选择的因特网成瘾障碍者不是被强迫的,而是出于自愿来到一起的.
团体辅导中的各小组咨询都包括了因特网成瘾障碍问题的若干方面,可能在活动中会有主题、具体内容和成员表现等方面的差异,但同一主题都是以"认知—行为"模式设计了类似的咨询过程,依次是:"现状了解—问题分析—尝试训练—反馈调整".
通过对22位因特网成瘾障碍者的3个月近20次的(每次1小时,每周1-2次)团体辅导,他们在生活无序感、心理防御机制和人际关系方面得到了显著改进,而这三方面在实施团体心理辅导前与因特网成瘾障碍都有显著性相关,说明团体心理辅导对干预成瘾者对网络的依恋有着显著性成效.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重庆市一中联合重庆大学、重庆师范学院、西南医院、重庆市科委等单位,于2002年成立了全国首家"青少年因特网成瘾障碍症预防与矫正中心",对患者进行专门的心理治疗.
三、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量表的编制(一)编制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量表的目的在对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的研究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测量工具缺乏.
尽管国外已编制一些测量因特网成瘾障碍的量表,但是由于文化差异,这些量表不能拿来直接应用,需要修订或自己编制.
我们决定自己编制适合中国文化特点的"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量表".

(二)量表编制的过程量表的编制按照以下五个步骤进行:(1)确定量表结构.
(2)编制量表题目.
(3)进行量表各项目的通俗度和区分度分析.
(4)合成测验.
(5)量表的质量分析.
1.
确定量表结构量表的结构直接关系到量表的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因此这一步十分重要.
我们以目前国际上普遍认可的因特网成瘾障碍的七条诊断标准(详见第一章)为依据,并查阅了其它大量资料,在此基础上确定了量表的结构.
量表结构的9个因素,依次为:耐受性Ⅰ、耐受性Ⅱ、脱瘾综合症、急于脱瘾性、计划性、控制性、行为特征、危害性、主观认识和行为.

2.
编制量表题目根据9个因素的比重初步编制了60道题目.
题目编制好以后,对上海师大大三年级的50名学生进行了预测,然后进行项目分析,对通俗性和区分度不理想的项目进行删除和修改.
3.
进行量表各项目的通俗度和区分度分析以上海市5所高校的130名学生为对象,对修订后的量表进行了第二次测量,得到项目通俗度平均数=0.
546,标准差SD=0.
128.
可见量表项目的通俗性是良好的.
量表中各项目的区分度都在0.
3以上,且86.
5%以上的项目区分度大于0.
4.
所以量表各项目具有良好的区分度.
4.
合成测验测验试题通过预测,删除通俗性和区分度不好的6题,最后保留了52题,对这52题经过复测,各题通俗性和区分度都符合测量学要求,最终合成正式测验.
5.
量表的质量分析测验质量分析包括信度分析和效度分析.
信度(reability),亦称可靠性,指测试结果的稳定性(stability)或一致性(consistency)程度.
一个具有良好信度的测验,在不同的主试者、评分者、时间、情境等状态下,其所得的分数应该是基本相同或一致的.
信度一般分为重测信度、复本信度、同质信度和评分者信度.
由于本量表没有编制复本,所有试题都是客观题(选择题),因此不必检验复本信度和评分者信度,只分析重测信度和同质信度.

效度(validity)是反映测验是否准确、真实地测量到所要测量的目标的程度,它综合衡量对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控制程度,是反映测量准确性程度的指标.
测验效度可分为效标效度、内容效度和构想效度.

除重测信度外,本量表质量分析的数据都来自采用分层随机取样的方法获得的上海市6所高校370名本科生样本.
(1)测验信度分析①重测信度重测信度是检查同一测验对同一组被试在相隔一段时间的两次测验分数的一致性.
我们对上海交大的大二和大三年级共48名被试进行初测,间隔6周后进行重测,计算前后两次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r=0.
809(PMd=4.
50);而N-IAD者则认为,上网只对他们的身体(生理)状况造成了不良影响.
3.
大学生上网行为特征(1)上网时间和使用的网络工具与因特网成瘾障碍的关系对所有被试每周上网的时间、从第一次上网到现在的时间、主要使用网络工具的数目与IAD量表总分作相关分析,结果发现:被试每周上网的时间、主要使用网络工具的数目分别与IAD量表总分存在显著正相关(P0.
05),控制了亲子关系到易成瘾性上网行为的路径以及易成瘾性上网行为到自我认同的路径之后,亲子关系到自我认同的直接效应仅从0.
17上升到0.
18,总效应也仍旧为0.
28,变化不显著.
所以,易成瘾性上网行为I可能不对亲子关系和自我认同起中介作用.

朋友关系可以预测自我认同和不易成瘾性上网行为,同时,本研究中还可以看到,不易成瘾性上网行为水平越高,个体的自我认同发展水平也越高,所以,易成瘾性上网行为可能在两者之间起到中介作用.
为了评估这种中介作用,将朋友关系到易成瘾性上网行为的路径设定为0,将易成瘾性上网行为到自我认同的路径设定为0,结果发现,各项拟合指数为df=92,X2=238.
44,X2/df=2.
59,RMSEA=0.
048,GFI=0.
96,AGFI=0.
94,NNFI=0.
93,可见,模型拟合依旧良好,而朋友关系到自我认同的直接效应从0.
14上升到0.
20,而总效应从0.
26下降到0.
22,这证明易成瘾性上网行为可能是朋友关系和自我认同的中介,但朋友关系对自我认同的总效应仍有0.
20,这表明,易成瘾性上网行为可能在两者之间起到部分中介的作用.
朋友关系与易成瘾性上网行为之间并没有显著关系(P>0.
05),控制了朋友关系到易成瘾性上网行为的路径以及易成瘾性上网行为到自我认同的路径之后,朋友关系到自我认同的直接效应依然为0.
14,总效应也仅从0.
26下降到0.
25,总体而言变化不显著.
所以,易成瘾性上网行为可能不对朋友关系和自我认同起中介作用.

学校适应关系可以预测自我认同、易成瘾性上网行为和不易成瘾性上网行为.
本研究还发现,易成瘾性上网行为和不易成瘾性上网行为对自我认同都有预测作用.
首先不易成瘾性上网行为水平越高,个体的自我认同发展水平也越高,所以,不易成瘾性上网行为可能在学校适应关系和自我认同之间起到中介作用.
为了评估这种中介作用,将学校适应关系到不易成瘾性上网行为的路径设定为0,将不易成瘾性上网行为到自我认同的路径设定为0,结果发现,各项拟合指数为df=92,X2=238.
44,X2/df=2.
59,RMSEA=0.
048,GFI=0.
96,AGFI=0.
94,NNFI=0.
93,可见,模型拟合依旧良好,而学校适应关系到自我认同的直接效应从0.
21上升到0.
25,而总效应从0.
35下降到0.
33,这证明不易成瘾性上网行为可能是学校适应关系和自我认同的中介,但学校适应关系对自我认同的总效应仍有0.
33,这表明,易成瘾性上网行为可能在两者之间起到部分中介的作用.
其次,易成瘾性上网行为水平越高,个体的自我认同发展水平就越低.
所以,易成瘾性上网行为可能在学校适应关系和自我认同之间起到中介作用.
为了评估这种中介作用,将学校适应关系到易成瘾性上网行为的路径设定为0,将易成瘾性上网行为到自我认同的路径设定为0,结果发现,各项拟合指数为df=92,X2=235.
71,X2/df=2.
59,RMSEA=0.
049,GFI=0.
96,AGFI=0.
93,NNFI=0.
94,可见,模型拟合依旧良好,而学校适应关系到自我认同的直接效应从0.
21上升到0.
26,而总效应从0.
35下降到0.
34,这证明易成瘾性上网行为可能是学校适应关系和自我认同的中介,但学校适应关系对自我认同的总效应仍有0.
34,这表明,易成瘾性上网行为可能在两者之间起到部分中介的作用.

5.
讨论(略)6.
结论(1)大学生上网行为与自我认同发展水平显著相关.
现在投入、过去危机和将来投入均与学习上网、交易上网有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均与交际上网、娱乐上网有非常显著的负相关.
学习型和交易型个体的自我认同发展水平较高,交际型和娱乐型个体的自我认同发展水平较低.

(2)上网行为与自我认同微系统的各个因素均有密切联系.
在亲子关系方面,学习上网、交易上网与家庭亲密性、适应性有非常显著的正相关;交易上网、娱乐上网与家庭亲密度、家庭适应性有非常显著的负相关.
在亲密性和适应性这两个维度上,学习型和交易型得分较高,交际型和娱乐型得分较低.

在朋友关系方面,学习上网和交易上网与之有显著正相关;交际上网和娱乐上网与之有显著负相关.
交易型和学习型朋友关系比较好,娱乐型与交际型朋友关系比较差.
在学校适应方面,在学业适应这个维度上,学习上网和交易上网均与之有非常显著正相关,娱乐上网与之有显著负相关;在集体适应维度上,学习上网和交易上网与之有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娱乐上网和交际上网与之有非常显著的负相关;在师生关系适应维度上,学习上网和交易上网与之有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娱乐上网与之有显著的负相关;在同学关系适应上,学习上网和交易上网与之有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娱乐上网与之有非常显著的负相关.
在学业适应和同学关系这两个维度上,不同上网主导类型的学生得分有显著差异.
学习型和交易型的个体在学业适应和同学关系适应上均显著好于交际型个体和娱乐型个体.

(3)亲子关系对自我认同和由学习上网、交易上网合并成的不易成瘾性上网行为有较高预测水平,不易成瘾性上网行为是亲子关系和自我认同之间的部分中介;朋友关系对自我认同和不易成瘾性上网行为有较高预测水平,不易成瘾性上网行为是朋友关系和自我认同之间的部分中介;学校适应关系对自我认同、不易成瘾性上网行为和由交际上网、娱乐上网合并成的易成瘾性上网行为有较高预测水平,易成瘾性上网行为和不易成瘾性上网行为均是学校适应关系和自我认同之间的部分中介.

(七)研究的不足与展望本研究构建了微系统中主要人际互动关系、上网行为和自我认同之间的总模型.
在日后的研究中,应当进一步考察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学校类别的学生是否有显著差别,若有显著差别,则应当分别建立模型.

了解了上网行为的中介作用之后,我们不但可以通过调节微系统的各个因素来使个体更好地发展自我认同,更可以通过调节个体的上网行为来使他们更深入地进行自我探索,更好地认识自我.
这一点可以在日后的心理咨询与辅导中加以实践和检验.

生态学理论的微系统中除了亲子关系、朋友关系和学校适应关系以外还有其他因素,比如家庭教养方式、学校教育方式等等.
在日后的研究中还可以进一步考察上网行为与它们之间的关系,构建更为全面的模型.

八、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的成因研究(一)研究问题造成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归纳起来讲就是外因与内因.
外因就是外部环境因素,主要有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与网络的特点等.
内因就是内部原因,主要是青少年自身的需要、兴趣、信念、理想、价值观、气质、性格等个性因素.
本研究试图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从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个性因素三个方面探索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的成因,为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

(二)研究目的因特网成瘾障碍现象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和心理现象,受社会、心理和生理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并可显示社会、心理和生理等各种效应.
社会因素可分为社会小环境和社会大环境,社会小环境包括家庭、学校、社区环境等.
社会大环境包括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影响整个社会发展的宏观环境.
社会大环境制约社会小环境,而社会小环境则直接作用于个体.
本研究讨论社会环境是指社会小环境,主要分析家庭、学校等因素的影响.
以众多实验和理论研究成果为基础提出的"社会-心理-生理"整合模型也许能更好地解释这一现象.
对因特网成瘾障碍来说,在心理上涉及从需要、动机、自我认知、自我效能、人格类型及病态人格;在社会因素中涉及的主要有伙伴压力、功能不全的家庭及松散的家庭联结、不同社会关系、广告、社会控制及公共政策,没有哪一种因素可以单独解释因特网成瘾障碍现象,所以只有整合社会、心理和生理的各种因素才能解释因特网成瘾障碍现象.
本研究拟在这一理论指导下,从社会环境与个体心理因素二个方面来研究大学生的因特网成瘾障碍的形成原因.

关于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的成因,已有很多的研究,也已有很多的结论.
但是,对于这些似乎是导致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的原因,比如抑郁、焦虑以及网络的特点等等,我们对此只能做一些后期的干预治疗工作.
正是基于此状况,本研究希望能够寻找出一些能够提前采取措施加以控制的导致因特网成瘾障碍的原因,以便能够做到防患于未然.

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生活的主要环境是家庭和学校,而且在这两个环境里的很多因素都比较容易控制,因此,对于社会环境因素,我们将重点研究家庭和学校的各种因素.
(三)研究意义本研究在国内外因特网成瘾障碍研究的基础上,遵循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原则,对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的成因进行研究,为预防和矫治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提供理论依据和策略指导.
根据本研究的结果,可以有针对性的在大学里采取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尽可能把大学生的因特网成瘾障碍率降低.
(四)研究假设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分析和我们前期的研究,我们假设:1.
家庭环境因素是造成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的重要因素之一,家庭因素包括父母的教养方式、父母具有不好嗜好的情况、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的满意度以及家庭的功能等.
2.
有无社会支持是造成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的重要因素主一.
3.
学校环境是造成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者的重要因素主一,学校环境包括师生关系的满意度、同学关系的满意度、学习成绩、学习压力、学习动力、班级地位以及学校里的课余娱乐活动等.
4.
大学生自身的心理特点是造成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的重要因素之一,大学生心理特点包括自我评价、兴趣爱好和人格特征等.
(五)研究方法1.
被试为了避免样本的取样误差,本调查研究不采用国外研究通常采用的网上随机填写问卷的方式,而是在普通大学生中进行随机抽样调查.
本研究从上海师范大学数理信息学院、人文学院、教育科学学院中随机抽取了386名学生,专业具体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应用、计算机教育、通信工程、数学教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教育技术、数学与应用数学、人力资源管理、广告学、小教与卫生保健.
回收有效问卷315份,其中男生有127人,女生有187人,年龄在18到25岁之间.

2.
研究工具本研究采用的是问卷调查法,具体选用的量表如下:(1)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量表(自编)(2)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Moss等于1981年编制,费立鹏等人修订)(3)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肖水源1990年修订)(4)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Zimet等编制)(5)Y-G性格测验(日本京都大学教授矢田部达郎于1957年根据美国吉尔福特个性量表修订而成的,在我国由华东师范大学于1983年进行了修订,制成了中文版.
)(6)网络使用情况调查表(自编)(7)网络体验与收获调查表(自编)(8)因特网成瘾障碍的成因调查问卷(自编)3.
调查方法由施测人员向被试集体发放问卷,不计姓名,不限时间,采取当场回收的方式.
采用规范化程序和运用规范化指导语,不加任何诱导,并严禁任课老师和其他与调查无关的人员在场,以保证学生确信调查的保密性,从而提高问卷数据的真实性.
4.
研究程序(1)在广泛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确定研究目的、研究假设和研究对象.
(2)编制初测问卷.
(3)选取被试进行初测.
(4)对初测结果数据进行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对初测问卷进行修改.
(5)使用修改后的问卷进行施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6)选取大量被试进行正式测.
采用以班为单位的团体测试方法,统一主试和指导语.
测试前由主试介绍测试目的,打消被试顾虑,鼓励真实作答.
然后宣布指导语,开始作答,时间控制在一小时内.
(7)问卷施测完毕后,编码,输入计算机,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
5.
统计工具统计工具主要使用社会学统计分析软件SPSS11.
5(StatisticalPackageforSocialScience).
(六)研究结果与分析1.
家庭环境对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的影响将家庭环境中文量表评价的10个家庭特征对成瘾总分进行回归分析,回归分析采用向后剔除法(Backword).
回归模型的方差分析结果:F=7.
369,P=0.
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
001,故认为成瘾总分和控制性、成功性、组织性有线性回归关系.
模型的回归方程为y=119.
890+2.
264x1-4.
8492x2+1.
941x3其中x1为成功性,x2为组织性,x3为控制性.
从回归系数值看到,组织性对成瘾总分的影响最大.
2.
家庭支持、老师支持与朋友支持对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的影响用t检验得到:因特网成瘾障碍者和未成瘾者的家庭支持之间t=1.
675,p=0.
095,大于显著性水平0.
05,故没有显著差异.
但是老师支持、朋友支持、家庭外支持的成瘾者和未成瘾者之间的p分别为0.
003、0.
032、0.
001,均小于显著性水平0.
05,故均有显著差异3.
父亲的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的影响表8父亲的教养方式的人数及比例统计冷漠型娇宠型民主型专制型未成瘾者155.
8%4115.
8%18069.
2%249.
2%成瘾者816.
7%918.
8%2756.
3%48.
3%总体237.
5%5016.
2%20767.
2%289.
1%经卡方检验,得到PearsonChi-Square值为7.
713,df=3,p=0.
052,接近显著性水平0.
05.
从表8中可以看到,大学生的父亲教养方式多数(67.
2%)是民主型的,在成瘾者群体里,民主型的比例小于总体比例,而冷漠型和娇宠型的比例却大于总体比例;在未成瘾者群体里,民主型的比例略大于总体比例,而冷漠型和娇宠型的比例却小于总体比例.
就是说,可能因特网成瘾障碍和父亲教养方式有一定的关联.

4.
母亲的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的影响表9母亲的教养方式的人数及比例统计冷漠型娇宠型民主型专制型未成瘾者41.
5%5420.
8%17768.
1%259.
6%成瘾者36.
4%1634.
0%2042.
6%817.
0%总体72.
3%7022.
8%19764.
2%3310.
7%经卡方检验,得到PearsonChi-Square值为13.
245,df=3,p=0.
004,小于显著性水平0.
01,故可以认为因特网成瘾障碍和母亲教养方式是有关联的.
从表9中可以看到,大学生的母亲教养方式总体多数(64.
2%)是民主型的,在成瘾者群体里,民主型的比例(42.
6%)大大小于总体比例,而冷漠型、娇宠型和专制型的比例却远大于总体比例;在未成瘾者群体里,民主型的比例略大于总体比例,而冷漠型、娇宠型和专制型的比例却小于总体比例.
就是说,母亲的教养方式对因特网成瘾障碍有很大的影响.

综上结果分析,母亲的教养方式比父亲的教养方式对因特网成瘾障碍有更大的影响作用.
5.
父亲具有不良嗜好对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的影响表10父亲具有不良嗜好的情况的人数及比例统计没有较少一般较多非常多未成瘾者8934.
4%8030.
9%6424.
7%207.
7%62.
3%成瘾者1225.
0%1225.
0%1429.
2%1020.
8%0.
0%总体10132.
9%9230.
0%7825.
4%309.
8%62.
0%经卡方检验,得到PearsonChi-Square值为10.
100,df=4,p=0.
039,小于显著性水平0.
05,故可以认为因特网成瘾障碍和父亲有不良嗜好是有关联的.
从表10中可以看到,大学生家庭中父亲有不良嗜好的情况还是比较好的,多数没有或有较少的嗜好.
但是,成瘾者的父亲具有不良嗜好的比例远远大于总体比例,而未成瘾者的父亲具有不良嗜好的比例却小于总体比例.

6.
母亲具有不良嗜好对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的影响表11母亲具有不良嗜好的情况的人数及比例统计没有较少一般较多非常多未成瘾者16061.
8%5621.
6%3814.
7%51.
9%0.
0%成瘾者2451.
1%1531.
9%714.
9%0.
0%12.
1%总体18460.
1%7123.
2%4514.
7%51.
6%1.
3%从表8中可以看到,大学生家庭中母亲有不良嗜好的情况还是比较好的,多数没有或较少有不良嗜好.
经卡方检验,得到PearsonChi-Square值为8.
995,df=4,p=0.
061,略大于显著性水平0.
05,故因特网成瘾障碍和母亲有不良嗜好之间是否有关联尚需进一步研究.
7.
大学生对家庭关系满意度对其因特网成瘾障碍的影响表12家庭关系满意度的人数及比例统计非常不满意较不满意一般较满意非常满意未成瘾者62.
3%135.
0%3714.
2%10440.
0%10038.
5%成瘾者36.
3%918.
8%1429.
2%1225.
0%1020.
8%总体92.
9%227.
1%5116.
6%11637.
7%11035.
7%经卡方检验,得到PearsonChi-Square值为24.
285,df=4,p=0.
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
001,故可以认为因特网成瘾障碍和对家庭关系的满意度是有显著关联的.
从表12中可以看出,多数的大学生对家庭关系感到满意.
但是,在成瘾者群体里,对家庭关系感到不满意的比例却远远大于总体比例;而在未成瘾者群体里,对家庭关系感到不满意的比例却要小于总体比例.

8.
师生关系满意度对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的影响表13对师生关系满意度的人数及比例统计非常不满意较不满意一般较满意非常满意未成瘾者103.
8%2610.
0%14856.
9%6625.
4%103.
8%成瘾者48.
3%1225.
0%2450.
0%612.
5%24.
2%总体144.
5%3812.
3%17255.
8%7223.
4%123.
9%经卡方检验,得到PearsonChi-Square值为12.
420,df=4,p=0.
014,小于显著性水平0.
05,故可以认为因特网成瘾障碍和对师生关系的满意度是有关联的.
从表13中可以看出,对师生关系感到满意的大学生不太多.
在成瘾者群体里,对师生关系感到不满意的比例却远远大于总体比例,满意的比例却要小于总体比例;而在未成瘾者群体里,对师生关系感到不满意的比例却要小于总体比例.

9.
对同学关系满意度对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的影响表14对同学关系满意度的人数及比例统计非常不满意较不满意一般较满意非常满意未成瘾者31.
2%124.
6%7930.
4%13351.
2%3312.
7%成瘾者36.
3%612.
5%1735.
4%1735.
4%510.
4%总体61.
9%185.
8%9631.
2%15048.
7%3812.
3%经卡方检验,得到PearsonChi-Square值为12.
272,df=4,p=0.
015,小于显著性水平0.
05,故可以认为因特网成瘾障碍和同学关系的满意度是有关联的.
从表14中可以看出,总体来说,只有少数的学生对同学关系感到不满意.
在成瘾者群体里,对同学关系感到不满意的比例要高于总体水平,而在未成瘾者群体里,对同学关系感到不满意的比例要低于总体水平.

10.
对自己的满意度对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的影响表15对自己的满意度的人数及比例统计非常差较差一般较好非常好未成瘾者1.
4%93.
5%13652.
5%9436.
3%197.
3%成瘾者24.
2%36.
3%3368.
8%816.
7%24.
2%总体31.
0%123.
9%16955.
0%10233.
2%216.
8%经卡方检验,得到PearsonChi-Square值为13.
951,df=4,p=0.
007,小于显著性水平0.
01,故可以认为因特网成瘾障碍和对自己的满意度是有关联的.
从表15中可以看到,从总体来说,只有少数的学生对自己的学生角色不满意.
在成瘾者群体里,认为自己差的学生的比例要高于未成瘾者群体的比例.
就是说,因特网成瘾障碍者更多的会认为自己是一个较差的学生.

11.
因特网成瘾障碍者与未成瘾者对学习成绩的卡方检验表16学习成绩的人数及比例统计非常差较差一般较好非常好未成瘾者41.
5%228.
5%17366.
5%5420.
8%72.
7%成瘾者48.
3%36.
3%3981.
3%24.
2%0.
0%总体82.
6%258.
1%21268.
8%5618.
2%72.
3%经卡方检验,得到PearsonChi-Square值为16.
156,df=4,p=0.
003,小于显著性水平0.
01,故可以认为因特网成瘾障碍和学习成绩是有关联的.
从表16中可以看到,认为自己学习成绩好的成瘾者的比例(4.
2%)要远远小于未成瘾者的比例(20.
8%),并且没有一个成瘾者认为自己的学习成绩好.
而认为自己的学习成绩非常差的成瘾者却要远远大于未成瘾者的比例.

12.
学习压力对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的影响表17学习压力的人数及比例统计非常大较大一般较轻没有未成瘾者103.
8%8633.
1%13050.
0%249.
2%103.
8%成瘾者24.
2%1020.
8%2552.
1%714.
6%48.
3%总体123.
9%9631.
2%15550.
3%3110.
1%144.
5%经卡方检验,得到PearsonChi-Square值为4.
943,df=4,p=0.
293,大于显著性水平0.
05,故可以认为因特网成瘾障碍和学习压力是没有关联的.
13.
在学校里体验到乐趣对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的影响表18在学校里体验到乐趣的人数及比例统计从来没有偶尔经常未成瘾者135.
0%15057.
9%9637.
1%成瘾者510.
4%2756.
3%1633.
3%总体185.
9%17757.
7%11236.
5%经卡方检验,得到PearsonChi-Square值为2.
186,df=2,p=0.
335,大于显著性水平0.
05,故可以认为因特网成瘾障碍和在学校里能否体验到乐趣是没有关联的.
14.
学习动力对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的影响表19学习动力的人数及比例统计非常强较强一般较弱非常弱未成瘾者103.
8%5822.
3%14455.
4%3814.
6%103.
8%成瘾者0.
0%510.
4%2654.
2%1020.
8%714.
6%总体103.
2%6320.
5%17055.
2%4815.
6%175.
5%经卡方检验,得到PearsonChi-Square值为14.
127,df=4,p=0.
007,小于显著性水平0.
01,故可以认为因特网成瘾障碍和学习动力是有关联的.
从表19中可以看出,成瘾者的学习动力要明显低于未成瘾者的学习动力,在被试中甚至没有一个成瘾者具有较强的学习动力.
15.
课余娱乐活动对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的影响表20学校或班级组织的课余娱乐活动的人数及比例统计没有偶尔很多未成瘾者218.
1%16663.
8%7328.
1%成瘾者1020.
8%2960.
4%918.
8%总体3110.
1%19563.
3%8226.
6%经卡方检验,得到PearsonChi-Square值为7.
950,df=2,p=0.
019,小于显著性水平0.
05,故可以认为因特网成瘾障碍和学校或班级组织的课余娱乐活动的多少是有关联的.
从表20中可以看出,成瘾者所在的学校或班级组织的课余娱乐活动相对来说比较少.
也可能是因为因特网成瘾障碍者不参与,所以就会感觉活动比较少.
16.
课余娱乐活动对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的影响表21参加学校、班级或寝室组织的课余娱乐活动的的人数及比例统计从不偶尔经常总是未成瘾者124.
6%12648.
6%10139.
0%207.
7%成瘾者612.
5%2552.
1%1327.
1%48.
3%总体185.
9%15149.
2%11437.
1%247.
8%经卡方检验,得到PearsonChi-Square值为5.
938,df=3,p=0.
115,大于显著性水平0.
05,故可以认为因特网成瘾障碍和参加学校或班级寝室组织的课余娱乐活动的多少是没有关联的.
虽然卡方检验表明因特网成瘾障碍和参加学校或班级寝室组织的课余娱乐活动的多少是没有关联的,但是表21中的数据显示,从不参加学校或班级寝室组织的课余娱乐活动的成瘾者的比例(12.
5%)要远远大于未成瘾者中的比例(4.
6%).

17.
其它的业余兴趣爱好对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的影响表22其它的业余兴趣爱好的人数及比例统计没有较少一般较多非常多未成瘾者1.
4%103.
9%8231.
7%11845.
6%4818.
5%成瘾者12.
1%510.
4%2143.
8%1531.
3%612.
5%总体2.
7%154.
9%10333.
6%13343.
3%5417.
6%经卡方检验,得到PearsonChi-Square值为9.
869,df=4,p=0.
043,小于显著性水平0.
05,故可以认为因特网成瘾障碍和业余兴趣爱好的数量是有关联的.
从表22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因特网成瘾障碍者除了上网之外的兴趣爱好要少于未成瘾者的.
18.
对朋友关系满意度与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的关系表23对朋友关系满意度的人数及比例统计非常不满意较不满意一般较满意非常满意未成瘾者0.
0%83.
1%6926.
7%13753.
1%4417.
1%成瘾者12.
1%12.
1%1633.
3%2245.
8%816.
7%总体1.
3%92.
9%8527.
8%15952.
0%5217.
0%经卡方检验,得到PearsonChi-Square值为6.
565,df=4,p=0.
161,大于显著性水平0.
05,故可以认为因特网成瘾障碍和对朋友关系的满意度是没有关联的.
虽然卡方检验表明因特网成瘾障碍和对朋友关系的满意度没有关联,但是从表23中看到的数据显示,成瘾者对朋友关系感到满意的比例要略低于未成瘾者.
19.
朋友间聚会的数量与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的关系表24参加朋友间聚会的人数及比例统计从不偶尔经常总是未成瘾者1.
4%10239.
2%12146.
5%3613.
8%成瘾者12.
1%2245.
8%2041.
7%510.
4%总体2.
6%12440.
3%14145.
8%4113.
3%经卡方检验,得到PearsonChi-Square值为2.
807,df=3,p=0.
422,大于显著性水平0.
05,故可以认为因特网成瘾障碍和朋友间聚会的多少是没有关联的.
20.
班级地位对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的影响表25关于班级地位的人数及比例统计非常低较低一般较高非常高未成瘾者41.
5%93.
5%21281.
9%3413.
1%0.
0%成瘾者24.
2%48.
3%3675.
0%510.
4%12.
1%总体62.
0%134.
2%24880.
8%3912.
7%1.
3%经卡方检验,得到PearsonChi-Square值为9.
548,df=4,p=0.
049,小于显著性水平0.
05,故可以认为因特网成瘾障碍和班级地位是有关联的.
从表25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因特网成瘾障碍者在班级里地位低的比例要高于未成瘾者.
21.
因特网成瘾障碍者和未成瘾者主要动机的卡方检验表26排在第一位的各动机中因特网成瘾障碍者和未成瘾者所占比例Percent%未成瘾者成瘾者获取各种信息43.
519.
0休闲娱乐18.
926.
2扮演不同于现实生活的角色(玩游戏等)3.
316.
7寻求刺激0.
42.
4闲逛1.
27.
1从表26中可以看出,因特网成瘾障碍者之中第一位的动机是休闲娱乐和扮演不同于现实生活的角色(玩游戏等)的比例远远大于未成瘾者,就是说,未成瘾者中多数的主要动机是获取各种信息,而成瘾者中却有很多人主要是休闲娱乐和扮演不同于现实生活的角色(玩游戏等).

对排在第一位的动机经卡方检验,得到PearsonChi-Square值为28.
202,df=8,p=0.
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
001,故可以认为因特网成瘾障碍和上网的主要动机是有关联的.
22.
网络体验与收获分析在13项网络收获与体验中,有8项因特网成瘾障碍者与非成瘾障碍者之间是有显著差异的.
因特网成瘾障碍者在上网时,比非成瘾障碍者更体会到比在现实生活中更加自信的感觉,在网络游戏中能体会到一种比在现实生活中更大的成就感,上网的时候感觉自己的头脑特别灵活,思维特别活跃,在网上能够找到刺激性的东西,在网络中能够得到更多他人的认同,在网络中比在现实生活中更能够畅所欲言.
因特网成瘾障碍者感到上网时可以有效缓解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焦虑,可以使他们忘记现实生活中的种种不快.

23.
生理特征满意度对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的影响表27生理特征满意度的人数及比例统计非常不满意较不满意一般较满意非常满意未成瘾者31.
2%218.
1%12748.
8%9235.
4%176.
5%成瘾者36.
3%816.
7%2552.
1%816.
7%48.
3%总体661.
9%299.
4%15249.
4%10032.
5%216.
8%经卡方检验,得到PearsonChi-Square值为13.
227,df=4,p=0.
010,小于显著性水平0.
05,故可以认为因特网成瘾障碍者和未成瘾者的生理特征满意度之间的差别是有统计意义的.
从表27中可以看到,大学生中多数是对自己的生理特征感到一般或满意的,但是对于因特网成瘾障碍者群体来说,对自己的生理特征感到不满意的比例却大于总体的比例,而未成瘾者对自己的生理特征感到不满意的比例却略小于总体比例.

24.
身体健康状况与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的关系表28身体健康状况的人数及比例统计体弱多病不太健康一般良好非常健康未成瘾者51.
9%166.
2%7528.
8%12347.
3%4115.
8%成瘾者0.
0%36.
3%2041.
7%1633.
3%918.
8%总体51.
6%196.
2%9530.
8%13945.
1%5016.
2%经卡方检验,得到PearsonChi-Square值为5.
058,df=4,p=0.
281,大于显著性水平0.
05,故可以认为因特网成瘾障碍和健康状况之间是没有关联的.
25.
人格特征对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的影响对各维度分数和成瘾总分做相关分析.
表29各维度分数和成瘾总分的相关分析总分抑郁性DPearsonCorrelationSig.
(2-tailed)N.
243**.
000255循环性CPearsonCorrelationSig.
(2-tailed)N.
285**.
000257自卑感IPearsonCorrelationSig.
(2-tailed)N.
262**.
000254神经质NPearsonCorrelationSig.
(2-tailed)N.
250**.
000255主观性OPearsonCorrelationSig.
(2-tailed)N.
317**.
000256非合作性COPearsonCorrelationSig.
(2-tailed)N.
336**.
000256攻击性AGPearsonCorrelationSig.
(2-tailed)N.
280**.
000257一般活动性GPearsonCorrelationSig.
(2-tailed)N-.
137*.
030251乐天性RPearsonCorrelationSig.
(2-tailed)N.
117.
059258思维外向性TPearsonCorrelationSig.
(2-tailed)N-.
179**.
004257支配性APearsonCorrelationSig.
(2-tailed)N-.
128*.
042254社会外向性SPearsonCorrelationSig.
(2-tailed)N-.
099.
114257从表29中可以看到,只有乐天性和社会外向性和成瘾总分不相关,其它各特质都和成瘾总分有显著相关,这说明因特网成瘾障碍和人格特质有一定的相关关系.
这和国内外的有些研究结果相一致(Young,1998;林绚晖&阎巩固,2001).

(六).
讨论(略)(七)结论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
因特网成瘾障碍和上网的主要动机是有关联的.
因特网成瘾障碍者上网的主要的动机是休闲娱乐和扮演不同于现实生活的角色(玩游戏等),而未成瘾者的主要动机是获取各种信息.
2.
因特网成瘾障碍者和未成瘾者在网络中获得的体验和收获是不同的.
3.
因特网成瘾障碍和人格特质有一定的相关关系.
4.
朋友支持对因特网成瘾障碍有影响.
5.
家庭环境因素和因特网成瘾障碍有关系,其中包括家庭的控制性、成功性和组织性以及父母教养方式、对家庭关系的满意度.
6.
学校环境和因特网成瘾障碍有关系,其中包括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学习动力、学习成绩、班级地位、老师支持以及学校里组织的课余娱乐活动.
7.
因特网成瘾障碍者对自我评价比较低.
8.
因特网成瘾障碍者比未成瘾者的兴趣爱好要少.
(八)本研究的局限性及未来可以拓展的方向因特网成瘾障碍的成因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也许对于每一种因特网成瘾障碍都具有独特的成因,因而在以后的研究中应对五类因特网成瘾障碍(计算机成瘾、网络关系成瘾、网络色情成瘾、网络强迫行为、信息超载)进行分类研究,以便确定每种因特网成瘾障碍的形成原因.

由于本研究的取样范围还不够大,有些研究结论尚需以后扩大研究样本后加以验证.
大学生生活的社会环境是一个非常广泛,非常复杂的环境,我只是研究了其中最主要的两个生活环境,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把社会大环境(比如媒体、社区、公共政策等等)整体加以考虑.
八、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的预防(一)家长如何预防子女因特网成瘾障碍家长如何对子女的因特网成瘾行为进行正确的疏导呢应该重视家庭教育的指导功能,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改变不利的家庭关系模式,为子女提供强有力的心理支持.
家长应该了解自己对于家庭和子女的重要影响,致力于如何提高子女的自信心,如何促进子女的自我约束能力,如何改变不利于子女心理健康的家庭关系模式,如何重建和谐融洽的家庭氛围,最终达到使子女恰当使用网络的目的.
这些方面是家长通过努力都可以做到的.

1.
改变不良的教养方式,调正对子女过高的期望.
家长的不当教养方式,往往为子女犯错误埋下了种子.
相关研究证明,家庭环境对因特网成瘾障碍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父母对子女的态度和教养方式方面.
父母专制型、溺爱型或放任型等不良教养方式容易造成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
调查中发现,在因特网成瘾障碍的大学生中,其家庭中父母教养方式有如下缺陷:显现出缺少情感温暖和理解;家长对子女的行为过度干涉;子女有过错时严厉惩罚;看不到子女的优点和长处,一味地拒绝否定子女的优点、打击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子女从不关心,对子女的行为不闻不问,放任自流;对子女太溺爱,子女要什么就给什么,也从不对子女提出要求.
我们也不能否认中国传统教育观念上的问题,父母很少把子女视为独立的个体,更多的是作为他们的私有物或附属品,从而对子女进行明显的操纵、控制和惩罚.
中国父母更倾向于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培养子女,更注重严厉的管教以培养子女的顺从、孝敬等良好的品德.
在这种父母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子女,由于在现实中得不到深层次的心理安慰和爱护,就容易转向虚拟的世界寻找进一步的自我满足.
而且研究发现:处于从依赖性走向独立性阶段的大学生,都希望家长,特别是母亲,能给予其更多的理解和赞赏,拥有平等互助的家庭氛围,从而在家庭现实环境中,体会到尊重和成长的快乐,减弱去虚拟网络寻求心理满足的欲望.
家庭中母亲的角色,显得十分重要.
母亲们应该格外注意在预防因特网成瘾障碍中发挥独特的作用,保护子女远离网络伤害,使其的成长得到良好的环境!
所以,家长首先要接受这个事实:因特网成瘾障碍或因特网成瘾障碍倾向的出现,家长是应该负一定责任的.

为了避免子女因特网成瘾障碍的发生,在日常生活中,作为监护人的父母首先要检查对子女的教养方式,研究与实践都证明民主型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
民主型教养方式就是要求父母平等地对待子女,要尊重他们的人格,赋予他们一定的权利.
要关心他们的成长,多与他们进行情感交流,让子女体验到父母的爱心,家庭的温馨.
一旦发现子女犯了错误,也不要急于指责,应首先与子女一起冷静地分析造成错误的原因、错误带来的后果,如果不改正错误,继续发展可能导致的严重危害.
当子女对错误有比较深刻认识的基础上,让子女制订改正错误的具体措施.
当子女有一定进步,就应及时表扬鼓励.
概括地讲,民主型教养方式要求父母做到"爱而不溺,严而不厉,放而不纵,管而不死.
"就是说父母对子女要有爱心,让子女时时体验到父母对他们的爱.
但这种爱不是无原则的溺爱.
父母对子女要有严格要求,但这种严格要求是通过讲道理,子女自愿接受的方式实现的,而不是用粗暴严厉的打骂方式.
父母在许多事情上应该放手让子女自己去做,自己去闯,但这不等于撒手不管,放纵子女干一些不该做的事,父母应该时刻关注子女,当子女的行为有偏差时,应及时指导.
父母有责任对子女进行管教,父母管子女的目的是让他们健康成长,最终能实现自我管理.
因此,从这种意义上讲管就是为了不管.
因此,父母在管教子女过程中应该考虑如何培养子女自我管理能力,最终让子女具有独立自主的能力.

还有一份研究显示,因特网成瘾障碍与父母的文化程度也有关联:父母的文化程度越高,子女因特网成瘾障碍的发生率越高;父母文化程度水平在小学以下的,子女的阳性率(指有因特网成瘾障碍或因特网成瘾障碍倾向的比例)仅为2.
7%;父母文化程度水平在大专以上的,子女的阳性率却高达5.
8%.
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学历高的父母往往对子女的要求很高:一定要考上重点高中、一定要考上好大学.
这种对子女过高的期望往往给子女增加了太多的压力,当这种压力子女无法承受时,子女就有可能为了逃避学习的压力和过多的要求,到网络世界去寻找生活的乐趣,并且沉溺其中.
因此父母对子女的期望要恰当,父母的期望值要根据子女实际的能力和兴趣.
不要强迫子女什么都要争一流,也不要强迫子女干他不喜欢的事.

对于一些特殊家庭来讲,家长更要引起注意.
有一份有关初中生因特网成瘾障碍倾向与家庭的关系的研究显示,因特网成瘾障碍和非因特网成瘾障碍初中生在家庭结构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经过进一步分析显示,在单亲和随母亲重组家庭中,子女更容易患上上网成瘾症.
这是什么原因呢单亲家庭可能因家庭结构不完整,家庭教育力量薄弱所致.
在随母亲重组家庭中,因父亲不是亲生父亲,感情上不易接受,而母亲在一个家庭中,往往扮演着温柔、慈善的角色,有时很容易纵容子女.
而小子女缺乏管教的直接后果就是任意而为.
由此,这些单亲家庭一定要格外注意,特别是应该引起母亲的重视,对子女的上网行为和日常生活细节应该多加观察和教导,不能过分放松.

2.
家长要掌握一定的网络知识,注意对子女上网的指导与监控.
家长应该加强学习网络知识,尽可能多的了解因特网,懂得电脑的基本操作,例如如何实现上网、如何查找资料、如何操作聊天工具,如何利用网络进行学习与提高,而且懂得的电脑知识最好要比子女丰富扎实,以便确实能达到指导子女的目的.

家长自己能严把网址与网站这一关,辩证地看待子女上网,甚至与自己的子女共同上网,尽量与他们拥有共同话题.
因为在此基础上,家长才能真诚平等地与子女来沟通和交流,掌握他们的思想和心理需求,而不是对上网活动统统封杀.
父母应该允许子女上网学习,但是之前,应该与子女老师进行沟通,知道该引导子女接触哪方面的网站和资料,并鼓励子女通过网络这一现代化工具达到更高的学习效率.
而对于那些子女的确不该去或者不能去的网页或不适合的网站要有所提防,有所防备.
提高抵御网上不良信息的能力,对网上色情和暴力等不健康的内容要加强防范.
能够经常打开电脑排除一些腐蚀子女灵魂的"病毒",并在适当的时间,尽量多多与他们探讨网络热点问题与看法,聊聊子女通过网络的使用有了哪些成果与收获,并进行适当的鼓励,以增强子女对正确使用网络的兴趣与决心.
因为子女本身的自制力比较差,父母更要主动掌握子女玩游戏的持续时间以及聊天的内容倾向,避免其走歪路、误入歧途,努力把因特网成瘾障碍或者说因特网成瘾障碍倾向扼杀在襁褓之中.

尽管,网络已逐步演变成为教学的辅助工具,然而,调查表明:68%被调查的教师、图书馆管理员和电脑管理员都认为,计算机网络的使用对提高学生的成绩并没有起太大的作用.
因为,他们认为网上信息过于杂乱,而且与学校课程不太相干,无助于学生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相反,网络的过度使用却侵占了学生大部分的学习时间,削弱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与浓度,也不易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降低了学习效率,从而又直接影响了学习成绩.
当然,网络信息更新周期相对比较短,开放程度相对比较高,的确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现代观念,但是对尚缺乏自控能力、有强烈好奇心的大学生来说,还是应该极力控制大学生的上网时间.
所以,家长应该要求子女合理地使用计算机,科学地安排上网时间,有意识地控制每天上网时间和频率,每次上网最好不超过2小时,最好每小时洗脸一次,这是控制子女沉溺于网络中的一个好办法.

让子女在安全的范围内上网.
家长应引导子女,让子女远离不健康的上网地点.
有条件的家庭,可以自己购置电脑,让子女在家上网,以便进行更好地控制.
国外这方面的专家根据多年的工作建议,应该将家用电脑放在起居室内,以此避免子女处于父母监管死角而过于放纵,沉迷上网,无法自拔,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与成长,这也是诸多有效控制大学生上网成瘾的有效方法之一.
千万不要让子女到条件差、管理不规范的网吧去,如果非去不可,就干脆就陪子女去,以控制子女的上网行为与内容.

3.
若发现子女有因特网成瘾障碍症状或因特网成瘾障碍倾向,应该尽早采取措施.
国外诸多学者,从大量实践调查结果中发现,大多数因特网成瘾障碍患者起初并不愿意承认自己患有这种病症或根本不能正视问题的存在,待病情十分严重时才不得不去找医生或从别的途径解决问题,渴望从专业医生那里得到立竿见影的帮助与治疗.
但事实上这样的渴望是很难满足的,因为因特网成瘾障碍或因特网成瘾障碍倾向并不是在短时间内形成的,所以它的解决也不能一蹴而就.
所以,家长平时一定要注意观察、了解,分析子女的情绪变化、性格变化以及学习情况,定期与教师保持联系,并针对性地找出原因,以便对症下药.
一旦发现子女有因特网成瘾障碍的各种倾向或者症状出现,家长就要以坚定的决心和温柔的态度限定子女的上网时间,此时与子女多进行深入的沟通也显得十分必要,最关键的还是要及时到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接受咨询或治疗.
在咨询或治疗过程中,家长要耐心地帮助和鼓励子女,做子女的后盾,不要以责怪的口吻批评他们,给他们压力.
同时家长应该认识到:进行心理辅导与治疗,最终目的是助人自助,帮助学生学会独立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而不是替其解决问题.
预防的关键还在于提高学生的自我调适能力,加强自身修养.

(二)学校如何预防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预防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学校也肩负着重大的责任.
因为大学生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学校渡过的,所以学校责无旁贷.
学校应该在提供网络教青、密切师生关系、形成良好集体、实施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负担和丰富课余生活等方面做好工作,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铲除造成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的土壤.

1.
开展网络教育现在许多学校,为建设现代化教育,都纷纷建立起计算机中心,给学生提供了一定网络教育与实践的机会,这本身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但是,学校在为学生提供网络便利的同时,应该为学生开展网络教育.
网络教育,不光是计算机网络知识的学习和教育,还应包括网络道德教育、责任意识教育和自我保护意识教育等全方面的教育.

(1)加强网络道德教育网络道德教育是针对网络匿名性的特点,教育大学生在无人监控情景中,如何做到自律,不说粗话脏话,不无故攻击他人,不看反动的、色情的网站.
网络作为高科技的产物,彻底改变人类的生活.
教师应该提醒学生,网络是一把两刃剑,它在给我们工作、学习、生活提供各种方便的同时,还会带来因特网成瘾障碍这种新型心理疾病.
让学生意识到因特网成瘾障碍的危害性,认识到"迷恋"网络的可怕性.
老师也应该让学生明白:当今是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计算机网络上的信息是海量的,所以有的信息可能很有价值,有的信息可能是无用的,甚至是有害的.
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运用网络获取有用信息,增加知识,提高能力.
教师也要指导学生避免网络不良信息的侵害,防止过度使用网络而影响学习和正常生活.
老师也应该引导学生认识到上网时要有一定的安全观念,心理要设防,学会自我保护,不论网上游戏也好,聊天也好,购物也好,心里都要有所警惕和防备.

网络道德教育之所以引起学校和社会的关注,是因为大学生网络行为问题严重.
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有37.
4%的大学生学生认为"偶尔在网上说说粗话没什么大不了的";31.
4%的大学生学生并不认为"网上聊天时撒谎是不道德的";24.
9%的大学生学生认为"在网上做什么都可以毫无顾忌";34.
6%的大学生网民公开承认自己曾经浏览过色情网站.
触目惊心的数字让我们对大学生学生的健康成长十分担忧!
由于缺少成人在场的实际指导,并受快乐原则支配的个人欲望膨胀,大学生会出现许多错误行为和模糊认识.
例如,在对待"网络黑客"问题上,7.
6%的大学生学生认为黑客是"侠客",22%的大学生学生认为黑客是"能人",39.
7%的大学生学生对这个问题认识模糊……目前的网络世界,色情、赌博、迷信、反动、暴力站点不计其数,面对五彩斑斓、充满诱惑的网络大千虚拟世界,面对汹涌澎湃、真假难辨的信息浪潮,广大大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才能提高对各种信息的鉴别力,做到自觉地抵制不良信息的诱惑.
所以,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势在必行,这应该成为学校教育中一项不可缺少的新内容和新任务.

(2)重视责任意识教育责任意识教育要让大学生明确自己对祖国、对家庭的责任,同时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不要为所欲为,随时准备为自己网上行为负责.
我们培养大学生责任意识与预防因特网成瘾障碍到底有怎样的关系呢其实关系是很密切的,因为一个真正有责任意识的学生,会时刻记住自己对家庭、对社会、对祖国肩负的责任,他们会将学习放在首位,不会因上网而影响学业.
我们不能否认,21世纪是一个充满竞争与挑战的世纪,我们现在提倡实施素质教育,归根到底是为了培养新时代所需要的"新人才".
这一代大学生学生,大多从小就生长在幸福的家庭中,得到了太多来自于家长和社会的关爱和照顾.
所以,一些大学生学生平时以自我为中心:只考虑自己,不关心别人;只喜欢享受权利,不愿意履行义务;总希望别人尊重自己善待自己,自己却不懂得尊重别人善待别人;对社会只知道索取,不懂得感恩,服务和奉献精神不足;只注重个人奋斗与个人发展,而忽视集体利益和协作观念;在社会各种活动中,只愿当主角,不愿当配角;不愿做重复性、输出性的工作;总担心自己被埋没、被大材小用、把个人得失看得过于重要等等.
曾有学者做过抽样调查,调查显示18.
5%的学生赞同"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又有11.
4%的学生认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是天经地义的".
看到这样的事实,我们不由得担心起来,社会发展需要所有人的共同努力,如果少了奉献精神和集体主义,结果将是怎样呢!

实践证明,一个从小受到良好责任教育且拥有责任意识的人,比没有责任意识的人的成长要快速一些,而且长大后在其人生道路上也比较容易有所作为.
因此,加强道德修养,必须从"责任"二字做起.
对自己应尽的责任认识得越早,越能健康快速地成长;而一个真正成熟的人,也会在履行责任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加强学生的责任意识.
让每一个学生明白,整个社会实际上已经为你们提供了很好的生活和学习的条件,为你们发展创造了很多机会,大学生要有一颗感恩的心,要懂得自己有责任去回报社会的.
而大学生时期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黄金时期,抓紧一切学习时间和机会,不仅有利于自身的成长,也是将来回报祖国的培养的最佳途径.
也要让大学生明白,家庭也为大学生学生的成长注入了无穷的心血,大学生学生对整个家庭也是有责任的,是应该报答家长们的辛苦栽培的.
学校通过教育,要把大学生学生引导到"努力学习,立志成才"这一目标上来,明确各自的努力方向,树立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从而使学生远离网络困扰与伤害.

责任意识的培养应遵循以下四条原则:发展性原则: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对每一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提出符合其年龄特点的责任教育目标.
系统性原则:责任意识教育应该是一个系统工程,从教育目标的制订、教育形式与方法的选择和教育效果的评价等各方面都要有系统的规划,周密的安排.
不能心血来潮,随意而为.
渗透性原则:即对学生的责任感的培养,不能停留于口头的说教,而应渗透于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中,渗透到学校管理中,渗透到平时的思想品德教育和课堂教学中去,渗透到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中去.
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也应该注意自己的实际行为,因为学生们总是喜欢模仿的,如果看到学校领导和老师的不当做法,会影响教育效果.

激励性原则:即对学生责任感的培养,要对学生多引导,多鼓励表扬,使学生乐于接受教育.
适当树立一些榜样人物,使其成为大学生模仿的目标.
而且榜样不能与学生距离太远,最好是学生们所熟悉的人物,容易让学生形成"别人做得到,我也做得到"的想法,以激起模仿的热情.

(3)帮助学生提升自我保护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教育要让大学生在上网时头脑中要有一根"弦",不要轻信他人的谎言,防止上当受骗.
计算机网络作为一种交流工具,用于思想交流,可以使人们更好地互相沟通.
只要你进入网络,就有机会与陌生人相识,和志趣相同的人交流.
在无限的网络空间里,一切都比现实世界自由,畅通,更容易使人放松自己的警惕性.
但是,网络中具有各种陷阱,网络交流的随意性、隐匿性使大学生很容易成为被侵害的主要对象.
网络上种种恶性事件层出不穷,应该引起大学生的警惕.
曾经在各大知名网站的论坛里不断流传着一则关于"如何做一个具有自我保护意识的文明网民"的帖子,引起了大家的热烈反响.
大致内容如下:不断加强网络安全与道德意识,培养良好的网络道德素质,提高网上的自我约束能力、自控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自觉抵制网上的不良行为和信息,做一个网络信息时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网民.

现在不少学校的设施不论从软件,还是从硬件来评价,都可以说是一流水平.
所以,有条件的学校应该在校园内建立网吧或计算机中心(信息中心)的同时,配备一定数量的计算机知识丰富、专业技术能力强、品行好的专职教师和技术人员来对学生的上网行为进行有意义的指导.
也可以让高年级与低年级学生一对一的结对子,互帮互助,从而引导学生正确上网,以及提升自我保护意识,纠正出现的偏差和问题,有效地防止和控制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的现象.

2.
密切师生关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在预防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中将起主导作用.
教师如何才能真正起到主导作用下面我们从三方面进行分析.
(1)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预防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的基石师生关系是学校中主要的人际关系之一,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有效性的前提.
对于那些学习有困难、迷恋于网络的学生,教师不能对他们放弃,而应该积极帮助他们、给他们温暖.
这里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教育工作取得成效的基础.
从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的原因分析中我们发现,不少学生是由于在现实生活中没有朋友,比较孤独,当有什么困难时也无人倾诉,所以寻求虚拟世界中的情感寄托.
如果教师平时对学生多一点关注,注重师生间思想感情的交流,让学生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都能体会到教师对他们的关心,从而预防因特网成瘾障碍的发生.
老师不仅应该注重学生们知识的增长,更应该重视他们心灵的成长,让教育产生一种巨大的亲和力.
老师应该定期与经常上网、旷课、贪睡、成绩下降的学生沟通,使学生们在现实生活中获得情感支持和满足感,这将有效预防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

学校中的班集体,是学生共同学习生活的大家庭,也是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学生在班级中的地位和同学关系都是影响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的因素之一.
良好的班级氛围,团结互助的同学关系,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学风,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和人际关系,也能使学生的问题在萌芽阶段就能在集体与同学的帮助下得到及时解决.
比如,当一个学生学习有困难时,其他同学就会主动帮助.
当一个学生出现情绪问题时,其他同学就会给予关心、安慰.
这种同学间的帮助和情感支持,对学生走出困境,避免因特网成瘾障碍会起重要作用.
因此,良好班集体的建设是教师工作的重要任务.

班集体的建设首先是班干部的选拔与培养.
有些学校实行班干部轮换制,这就更需要加强班干部的培训与教育.
班干部教育首先要强调服务意识,要做到全心全意为全班同学服务.
其次要强调办事公正.
第三要培养为班级服务的各种能力.
有了坚强的班干部队伍,教师就可以依靠班干部进行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也是增强班级凝聚力,锻炼学生能力的好方法.
通过开展活动,创造人际交流的机会,鼓励学生扩大人际交往范围,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让学生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地成长和提高,充分展现自我,实现自我价值,充实课外生活,并在活动中找到友谊和自信心.

(3)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具体困难有些学生因为学习生活中碰到困难无法解决,就逃避到网络中去,最终因特网成瘾障碍.
因此,老师要准确地鉴别有可能引发因特网成瘾障碍的个体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帮助.
如果学生因学习困难而上网,教师一方面应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改善学习方法,锻炼学习意志力和自控能力.
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适当降低学业难度和对学生的期望值,使他们能够尝到学习成功的乐趣和成就感,从而重新树立学习的信心,将自己主要精力投入学习之中.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老师要对学生充满爱,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真心实意地在帮助他,这样学生才容易配合.
帮助也应该讲究方法的,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都有自己的人格特点,一个好教师应该能够了解自己的学生,善于寻找最适合的教育方法.

有些学生因现实生活中在人际关系上有问题,缺乏友谊,非常孤独,因而通过上网弥补现实生活中的不足.
对这些学生,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寻找造成人际关系不良的原因,同时应该给予人际交往技巧方面的指导,促进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的改善和提高.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有益身心健康的学校或社会活动,多与人交往,多结交一些生活中的朋友,在交往过程中体会人与人的温暖.
老师也要鼓励学生多与家人进行沟通,及时了解父母对自己的想法,也让父母了解自己的内心想法,通过互动增强亲情.

3.
实施素质教育,丰富课余生活防治因特网成瘾障碍专家陶宏开教授提出,实施素质教育是预防因特网成瘾障碍最有效的措施.
当前学校教育中问题不少,尽管有关素质教育的中央文件已经颁布若干年,但是,素质教育的实施情况很不理想.
特别在中学教育中"应试教育"特征明显.
教学形式单一,学习枯燥乏味,题海战术使学生不堪重负.
家长、教师对学生过高的期望,使学生压力过重,…这些都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还导致一些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
因此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实施素质教育是个系统工程,从教育主管部门讲,应该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条件,例如改革高考,使高考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从学校角度讲,首先学校领导和教师要真正树立素质教育的理念,不能阳奉阴违,不能做表面文章,即所谓表面上素质教育搞得"轰轰烈烈",实际上应试教育搞得扎扎实实.
其次,要切实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注重创新精神与实际能力的培养,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三,抓好学生课余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中培养兴趣爱好,发挥特长,增长才干.
课余活动可以是科技兴趣小组活动,文娱活动和体育活动等.
下面我们仅对开展计算机与网络有益活动谈一点想法.

对于中学生来说,可以举办一些比较有特色的校内或校际活动,比如:打字比赛、小程序编写比赛、网络知识竞赛等等.
这一可以激起大学生学生努力学好、用好计算机的动机,二是可以把他们对计算机网络的注意力引导至练习技能、查询资料、拓宽知识面等有益活动上去,防止他们沉迷于电子游戏和聊天等容易形成因特网成瘾障碍的活动.
学校还可以定期地推荐一些有益的学习网站,经常给学生上网提出一些具体的目标要求,并定期检查.
学校还可以成立计算机协会和兴趣小组等,使学生们能够合理利用网络资源.

对于大学生,由于大学生更具有自主性与创新要求,而且已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作为支持,所以大学生可以举行一些更具专业性的活动.
从学校的角度来讲,一是可以大力扶持学校中各个优秀社团建立自己的网站,活跃网上社团文化,通过这些优秀的网站吸引、凝聚同学,比如开展网上"论坛"、"咖啡厅"、"电子信箱"、"科技馆"等栏目;二是可以在网上开展各种科技活动,如组织学生参加团中央、全国学联等多家主办的"和讯杯"中国大学生电脑网络大赛,创办网上电子读物、电子阅览室、网页设计大赛、FLASH动画设计大赛、网上征文活动等等,把学生吸引到有意义的活动中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技开发能力,尤其是对于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讲获益匪浅;三是可以建立专业信息资源网,在校园网上增设一些权威性的专业学术站点的镜像,设立专业学术页面,开展网上教学答疑等等.
通过网络,大学也可以建立或连接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开展网上心理咨询,利用网络快捷、保密性好、传播面广的优势,使网络成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联系学生的新桥梁与向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新渠道.
学校心理咨询站还可以对学生定期进行心理测试,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对可能出现因特网成瘾障碍症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使问题尚未严重时就及时得到解决.

总之,学校应该努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积极在网上建立主流文化阵地.
通过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吸引学生广泛参加,引导广大大学生将课余时间投入到现实生活中的有意义活动中去,多接触现实世界,多与人沟通和交流,这将有效地避免大学生学生的寂寞感、空虚感和孤独感,有助于预防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

另外,学校应该倡导建立学校、社区、家庭齐抓共管的因特网成瘾障碍预防网,使三方面力量形成一股合力,这样才能更有效地预防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
(三)大学生自身如何预防因特网成瘾障碍前面我们分别讨论了家长和学校如何预防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但是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的预防关键还在大学生自身,因为外因只是促使事情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保证事情变化的关键.
在讨论大学生自身如何预防因特网成瘾障碍之前,我们简单分析一下造成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的深层原因.

正如人们描述的那样,计算机网络是一个人们生活、学习、生产、娱乐的大平台,对大学生的成长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作为与现实世界平行的网络世界,是个完全不同的领域.
网络世界的特征是无中心和无等级的,每个人都是中心又都不是中心,人与人之间是完全平等的,是自由主义的乌托邦.
因此,在网络中人们是自由的,无拘无束的.
网络的隐匿性使在因特网中人们的身份、地位等现实社会中个人的特征都褪去了,任何有现实性、历史性的东西在因特网的世界里都将被剥离了,网络屏蔽了所有识别标志,保证了注意力严格集中在行为本身.
所以,我们说因特网是年轻人的天堂,它本质上是反权威的.
在网络上,大学生受道德约束也降到最低点,这正是大学生所向往的自由天堂,符合了大学生心理的渴望,虽然这一切都是虚幻的.
,这些特点对在现实舞台中表演失败或者不够成功的大学生来说,尤其意义太重大,有着难以抗拒的吸引力.
可以想象,在现实环境中他们的意见时不时会被贬低和打压,而在网络世界则完全不会这样,他们能够自由创造自己扮演的形象,能够比在任何地方都更自由地表现,他们不需要太多改变,仅仅凭借一台电脑和几句花言巧语,就能在网络这个舞台上演绎他们自己所想演绎的角色.

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要求与渴望,大学生的这种愿望可能更强烈,一旦现实世界这种愿望无法实现时,他们极有可能转向虚拟世界,而在虚拟世界中,他们可以轻而易举地实现这些愿望,因而网络对他们有一种无法抗拒的诱惑力.

经过以上的分析,我们知道了为什么网络对于大学生有如此巨大的吸引力,接下去我们讨论大学生应该如何来预防因特网成瘾障碍.
1.
认识成瘾危害,对照自身行为充分认识因特网成瘾障碍的危害,对预防因特网成瘾障碍是有好处的.
学生时代是充满活力和激情的时代,大学生们感性、浪漫,对生活和未来充满幻想.
而现实生活中的烦恼和无奈,总是让人不如人意,这种理想情感丰富多彩和现实生活贫乏无奈之间的矛盾,使不少学生通过上网去寻求解脱,他们往往沉浸在一时的快乐中,而无视网络隐藏的危害.
大学生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当你自由徜徉在信息高速公路上游戏或获取信息时,网络垃圾也许正在对你的思想、心理和行为产生误导作用.
因特网成瘾障碍虽然不像海洛因、摇头丸等毒品那样会直接危及生命.
但是,它也同样让你上瘾,影响你的身体健康,使你视力下降、肩背肌肉劳损、睡眠质量下降以及免疫功能变弱.
它也会慢慢吞噬你的心理健康,严重地扰乱你的学习和生活秩序,给你的学习和生活甚至家庭带来灾难.
只有充分认识因特网成瘾障碍的危害,才能促使大学生自觉抵制诱惑,加强自我约束,从而规范上网的言行,预防因特网成瘾障碍.

大学生要对自己的网络行为进行分析,对照因特网成瘾障碍的诊断标准,及早发现问题.
对已经因特网成瘾障碍或有因特网成瘾障碍倾向的大学生,最好写下自从迷恋网络后,你所忽略的每一项活动或习惯,比如:睡眠、学习、和同学接触、与家人及朋友联系、体育锻炼等;然后回想一下你以前的生活,评价一下你所失去的活动或习惯的代价,仔细地考虑一下,为了网络上的那些虚无飘渺的东西,而失去现实生活中的宝贵东西是否值得.

大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就能抽丝剥茧地认识自己的行为,提高对网络的正确认识,增强抵御网络负面影响的能力.
2.
形成良好习惯,提高自身修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正常学习和生活的保证,也是预防因特网成瘾障碍的有力武器.
行为习惯很多,例如严格的作息习惯,按时睡觉,准时起床,什么时间干什么事都很有规律,这样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和学习效率,也能有效预防因特网成瘾障碍,因为一个生活很有规律的人不可能长时间地沉迷于网络.
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很重要,例如课前预习习惯,课后先复习后做作业的习惯,去学校图书馆阅读图书杂志的习惯等等.
有些大学生从不进图书馆,他们说在网上可以找到想要的任何东西而且节省时间.
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尽管网络能给我们很大帮助,但图书馆具有更强的组织性,它能引导你更有效地找到所需的资料,更为重要的是图书馆的信息是经过筛选的,不会对大学生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图书馆是一个十分安静的地方,非常适于学习.

一个人的行为往往与一个人的修养有密切关系.
一个具有良好修养的人就会表现出举止文明大方,即使在无人监督的条件下也能遵纪守法,自控自律.
网络行为是一种隐匿性强、无人监督的行为,完全依靠自己选择与控制,这时个人的修养高低会直接影响网络行为.
大学生只有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这样才能自觉抵制色情网站、反动网站,不会无节制地玩网络游戏及网上聊天等不良网络行为,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预防因特网成瘾障碍.

3.
注重亲情友情,加强情感交流造成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的一个原因是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缺乏朋友,比较孤独,缺乏情感交流的渠道与技能.
这些学生把上网作为逃避现实生活问题或者打发消极情绪的工具,上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摆脱孤独、宣泄消极情感、缓解学习压力、满足成就感、追求时尚等,殊不知"借网消愁,愁更愁".
这样的上网,不但不能达到以上目的,反而形成网络依赖,其上网行为在潜移默化中强化,最后形成"宣泄消极情感——上网——注意力从现实中转移——身份虚幻——忘记现实烦恼——回归现实——孤独、烦恼"的恶性循环.
长此以往,就会形成消极的条件反射,最后就变成了"何以解忧惟有上网".
这样就更不愿意与外界接触——越是不想与别人接触,就越是远离现实生活,就越沉溺到网络中去.
因此,大学生应该注重亲情和友情,要珍惜父母和老师的爱,要理解父母的想法,经常与父母沟通情感,有事主动与父母老师商量,自觉接受父母和老师的教育.
大学生是渴望友谊的时期,每个大学生都希望有几个能谈知心话的朋友,但友谊需要主动寻找,需要真心付出.
大学生还应该积极参与班级与学校的活动,通过这样的活动,结交更多的朋友.
平时多与同学进行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交流,增进同学之间的情感.
人际交往最重要的是积极主动,不能把自己封闭起来.
有关专家给出了建议:每天至少应该抽出2-3小时与外界进行交流,这对于预防因特网成瘾障碍有重大的意义.

4.
培养兴趣爱好,丰富业余生活大学生应该积极培养兴趣、爱好,丰富课余生活,参加各种活动,提升自身价值.
把自己的注意力从专注于网上内容转移到现实生活中来.
每当"网瘾"出现的时候,可以采取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找到一个替代的刺激,激活新的兴奋点,使上网的想法逐渐消失.
培养兴趣爱好就可以起到转移注意,摆脱网络依赖的作用.

所以,大学生应该多参加学校、社会组织的各种活动,比如参加学校的各种社团活动、文体活动、兴趣小组活动、旅游活动等等.
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而且还能培养他们多种能力,有利于他们素质全面发展.
总之,大学生现实生活中快乐的事越多,就越不会逃避到网络上去追求虚幻的东西,也不会陷入因特网成瘾障碍的泥潭而不能自拔.

5.
制订上网计划,控制上网时间大学生在上网之前先制定一个计划,有意识的给自己限定时间.
在上网之前,"三思而后行",每次花上几分钟时间仔细想一想"我要上网干什么","我准备上网多久"等问题,估计一下大概需要多长时间,也可以把具体要完成的任务,所需时间等等列在一张小纸片上,可以让你进入网络后更有目的性,更有效地控制你的上网时间,不断培养你的自制能力,抵制网络上的各种诱惑.
一旦你明确了每次上网的内容,就减少了上网的盲目性.

上网本身不是坏事,学生可以从网上汲取知识,但是最好根据学习要求和生活规律规定自己的上网时间,在上网时间和频率上进行自我约束.
对大学生来说,最好把上网频率控制在每周一次或两次,特别是在夜晚,上网时间不可过长.
心理学家建议:大学生一天总的上网时间不宜超过4小时,一周不宜超过15小时.
要限时关机,如果自己无法控制,可以向家长或老师请求帮助,也可以在电脑上安装控时软件,一旦上网超过规定时间,计算机就会自动关机.
还可以制作警示卡,具体列出网瘾所引发的主要问题和摆脱因特网成瘾障碍障碍将会带来的好处,从而增强约束自己行为的动力.

另外,大学生在上网时也应该注意一些细节.
上网过程中应该保持平静的心态,不宜过分投入;应该听从学校和家长的教导,自觉回避不健康的网上内容,如果老师已经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很好的学习网站,那么我们就应该去这样的网站学习,有效地利用网络的积极影响;结交网上的朋友要慎重,不要留下自己的电话和地址给对方,更不要贸然见面,许多犯罪分子就是利用大学生容易相信别人的弱点,多次作案成功,给许多大学生造成了伤害.

另外,经常上网的大学生还应注意合理的饮食,保证所需各种营养的补充.
有关研究表明,电脑操作者在饮食上应注意多吃些胡萝卜、豆芽、瘦肉、动物肝脏等富含维生素A和蛋白质的食物,而且应该经常喝些绿茶,这些都有益于身体健康,特别对保护眼睛有好处.

其实,因特网成瘾障碍并不是那么可怕的,只要我们有战胜它的决心!
而且计算机网络对我们来说,并不是一无是处.
网络的丰富性可以拓宽大学生的求知途径;网络的超时空性为大学生扩大了交往面;网络的平等性为大学生创造出自我实现的新空间;网络的互助性可以培养出更多的友谊;网络的全球化促使大学生现代意识和全球意识的萌发;网络传播信息的高效性为大学生学生快速获取大量的知识和信息提供了一个平台;网络的自由性和时尚性满足了大学生学生追求个性、追赶潮流和惟恐落伍的心理等等.
所以,不是所有上网行为都要受到打击,我们应该正确认识网络,利用网络的积极因素,把它作为自身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只要我们能够恰当地利用,就不会造成因特网成瘾障碍,就不会给我们的身心带来伤害!

九、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的治疗方法前面已经讨论了因特网成瘾障碍的预防,那么对于已经患有因特网成瘾障碍的大学生该如何治疗呢网瘾能戒断吗下面我们介绍因特网成瘾障碍的治疗方法.
对因特网成瘾障碍的治疗可以采用认知治疗、行为疗法等多种心理治疗方法,有时也可采用药物治疗.
但对于接受因特网成瘾障碍心理治疗的大学生,需要主动配合,也就是说,自己主观上想进行这方面的矫正,这样有利于治疗的顺利进行,最终达到稳固的效果.
这就需要我们在通过学校和家庭对他们进行教育的前提下,使他们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因特网成瘾障碍的情况与危害,进而自觉配合矫治.
另外,心理咨询师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咨患关系对于咨询的顺利进行十分重要,要帮助他解除"被迫进行思想和行为改造"的疑虑.
如果心理咨询师对网络很熟悉,对患者的网络行为很了解,这将拉近与患者的距离,更容易建立良好的咨患关系.

下面介绍几种对因特网成瘾障碍进行治疗的办法,包括行为治疗、认知治疗、团体辅导、家庭治疗等.
这些方法可能适用于不同的因特网成瘾障碍者,有时也可以综合使用于治疗的不同阶段.
(一)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的行为疗法行为疗法是以行为学习理论为基础,通过强化或模仿学习等手段,矫正不适应性行为,获得或增强适应性行为的心理治疗方法.
行为学习理论发展经历三个阶段,即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
行为治疗起始于20世纪20年代,是以经典条件反射为主要手段.
20世50年代出现了操作性条件反射,强化开始成为行为治疗的主要手段.
20世纪60年代又提出社会学习理论,该理论强调榜样的作用,认为治疗的关键在于避免接触对患者不利的模仿对象,提供对患者有利的模仿对象.

在对行为进行矫正之前,我们需要对因特网成瘾障碍的情况做一个评估.
第一步是评估因特网成瘾障碍者对于网络的使用模式.
如喜欢什么时间上网,在哪里上网,每次上网所花的时间,上网时主要做些什么等.
评估过程可以帮助我们发现一些与上网行为有关的关键信号,即上网行为的引发条件和维持条件.

具体来讲,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1.
自我控制方法自我控制法的主要原则是,做自己的主人,通过自我观察、自己把握自己的心理和行为,转变不合适的看法、观念、形成有效的自我控制和应对问题的方法,达到及时消除心理问题的目的.
这里介绍网络行为自我控制的基本方法.

网络行为自我矫正的基本原理是基于行为主义.
行为主义是心理学的主要理论之一,有多种派别.
这里仅仅介绍ABC理论.
这里讲的ABC理论不同于艾利斯的认知疗法ABC理论.
行为疗法的ABC理论中,A代表诱因Antecedents,B代表行为Behavior,C代表结果Consequence.

该理论认为,一个不良的行为,是由一个前提性的诱因A导致的,这产生了行为B,而B又带来了结果C.
诱因是导致行为的任何事物,可以是时间、地点环境等任何因素,也可以是别人的言行、自己的挫折等.
例如,一次偶然地浏览网站,发现一个内容丰富,下载方便的关于你感兴趣的话题的网站,那么你以后更可能多光顾这个网站.
诱因是偶然地打开了某个网站,行为是进行你感兴趣的网上行为,结果是以后你不断地重复这一行为.

在行为形成的问题上行为主义认为,ABC构成了行为的链条,行为纠正就要从这个过程的某个环节入手.
强化是行为形成的手段.
强化是多种多样的,有积极的强化、消极的强化、有间隔的强化、持续的强化等等.
几乎任何东西都可以作为强化物.
例如,网上游戏结束后,如果你赢了,电脑会播放一段音乐,这就是强化物.
对人来讲,言语是很好的强化物,尤其是语言的自我指导,是有效的自我强化方式.
如当自己想上网游戏之前,对自己说"玩物丧志不玩啦"就可能帮助你消除自己的过渡网络活动.
所以行为矫正要充分利用语言来进行.
模仿和想象是人行为形成的重要方式之一,可以通过观察别人,模仿别人来形成相应的行为.
你可以模仿他人是如何适度使用网络的,认真学习,建立赶上并超过他的信心.
想象一下自己如果摆脱因特网成瘾障碍问题会是什么样的行为表现.

因特网成瘾障碍的形成是逐步的,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形成的,因而行为矫正也是一个逐步的过程.
(1)自我控制法具体实施过程中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①要想摆脱网络带来的困扰,刚开始前三周特别重要.
因为好习惯的养成,至少需要三周的时间.
②给自己订个学习计划,找个短期的具体的学习目标,把时间安排好,使自己充实,当人充实的时候就不会想到去网吧了.
③学习时从易到难,想想看自己有哪一部分知识薄弱,先从最简单的知识开始补起,必要时找个家庭教师.
④找人来(老师、父母、妹妹、同学……)监督自己的行为,定期主动向他们汇报自己的行为表现,同时总结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根据自己的表现来决定给予奖励还是惩罚.
如果表现好了,允许自己周末的时候上几个小时的网络,不过要有别人在场.

(2)自我控制的步骤①明确自己的问题行为:它是行为矫正的目标.
例如,过渡使用网络,不上网就烦躁不安,这样,就可把克服不上网带来的不安作为控制的目标.
②对目标行为进行观察.
观察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诱因和结果,发现其中的规律性.
例如,在上面的例子中,对引起不安的原因进行详细的观察和分析.
制定计划,利用各种行为控制技术消除不良的行为.
在制定计划时,应注意制定自我控制的总目标.
例如,两个月内把上网时间控制在2小时,这是总的目标.
为达到这一目标,3个星期内把上网时间控制在3个小时,这就是次级目标.

③目标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太高,难于实现,太低又难以达到行为矫正的目的.
若行为目标要通过较大的努力才能实现,则比较合适.
④实施和调整计划,使计划更可行、有效.
计划制定以后,切实的行动起来,并在行为矫正的过程中对不好的方法及时调整.
(3)打破行为链条的方法①A行为控制技术就是从导致行为的前提或诱因入手,进行行为控制.
常用的A行为控制技术是:打破行为链条,矫正行为.
行为常常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要改变它们,从打破行为链条入手是一个好办法.
例如,假如你有每天过度上网冲浪的习惯.
你的行为过程是:回到家或宿舍,打开电脑,打开网络浏览器不停漫游.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你就要下定决心,一回到宿舍后,不开电脑,而是直接去沐浴,上床休息.
进行该类行为控制时,可以借助以下两种方法:其一,消除消极的自我指导,用积极的自我指导替代.
我们常常以自我指导的方式行事.
这些指导有时是消极的.
例如,一个因特网成瘾障碍的人,常常这样想:"我离不开电脑.
"面对这种情况,如果用积极的自我指导来替代,就会大大改变自己的不良行为.
例如,这样对自己说:"不,电脑只是生活的工具,我应理性的使用它.
"这种方法有两个步骤:一是自我命令,"停止这样想".
二是用相反的、积极的想法替代原来的不良想法.
例如,一个学生,在迟到的时候总是这样想:"我总是迟到,别人要小瞧自己了.
"这使他焦虑.
通过心理学家指导以后,再迟到时他对自己说:"不要这样想,没有人总是注视自己.
下一次要早些.
你可以改变的.
"这样他大大改变了窘迫的心情.
其二你也可以通过与朋友家人等订立协议,帮助自己矫正不良行为.

②B行为控制技术就是从不良行为本身入手,进行行为控制.
从根本上讲,行为控制就是用新的行为代替控制不良的行为的过程.
按照ABC理论,行为是根本.
B行为控制技术也有许多方法,这里主要介绍模仿法.
按照社会学习理论,无论儿童还是成人,模仿都是其行为形成的重要方式.
在新的行为培养中,也是如此.
模仿就是观察别人,尤其是有经验的人在处理事件时的做法,然后比照着做.
所以,在网络行为控制时,也可以通过模仿理想的/适度使用网络的对象来改变不良的行为.
模仿也可以通过想象模仿对象理想的、适度使用网络的行为来改变自己不良的行为.

想象模仿类似想象演练.
不同的是,想象演练不一定是按照某一个对象进行,而想象模仿是以模仿对象为中心的.
为做好想象模仿,要选择与你年龄相近和性别相同的被模仿者.
(ALANKAZDIN,1984)被模仿者遇到的问题与你的问题是一样的,是需要克服问题的情境而不是已经克服的问题.
要想象你的被模仿者已经取得了成功.
想象被模仿者在行为过程中的自我命令,这些命令对你也是有用的.

③C行为控制技术就是从行为后果的角度,进行行为控制.
它主要是应用强化技术来进行.
在行为主义学说里,行为的习得离不开强化.
所谓强化,指在行为产生后对行为本身产生影响的刺激.
对动物来讲,这些刺激是诸如食物/惩罚等.
对人来讲,强化刺激几乎可以是任何东西,如关注的微笑、金钱、物质奖励、抚摸、提升职位等.
如何运用强化原则进行行为控制呢在希望保持的行为发生后,立即给予强化,其效果要远远高于事情结束以后一段时间再给予强化.
例如,孩子做到饭前洗手,马上表扬,比孩子吃完饭后,玩了好一会再进行表扬的效果要好.
否则孩子可能已经忘了为什么受表扬,也可能有更吸引他的事情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在自我行为控制中,也是同样道理.
所以,行为矫正中强化的第一原则是即时强化.
例如,做到了适度使用网络,就自我表扬,或给自己一个小小的奖品等.
自我言语强化是最常用的强化方式.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语言强化是非常有效的手段.
言语强化的重要方式是表扬,表扬的效果远远高于惩罚.
有研究证实,心情压抑的人常常这样对自己说:"我怎么这样蠢,又没有做好这件事情""我真是没用",而愉快的人却常常这样对自己说:"这件事情没有办法,但我尽了力,尽管没有成功,但总比仅仅想想,没有实际去做强些,不错!
"根据这样的原理,当你不能控制自己的网络行为时,可以对自己说:"要自我控制,不要做网络的奴隶"当你在控制网络方面有进步时,自己对自己说"你表现不错,应该奖励.
"在平常的网络行为中,恰当地用自我表扬进行强化.
多种强化随机运用.
单一的强化往往带来单调、乏味的感觉,也使强化的作用降低.
因而在强化运用时,要多一些随机性.
例如,称赞、物质奖励、放松等方法交替使用.

(4)上网时间控制法通过控制上网的时间,可以使自己处于合理的使用网络状态,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感.
具体做法是:①上网之前先限定目标.
每次花两分钟时间想一想你要上网干什么,把具体要完成的任务列在纸上.
不要认为这个两分钟是多余的,它可以为你省10分钟,甚至几个小时.
②上网之前先限定时间.
看一看你列在纸上的任务,用一分钟估计一下大概需要多长时间.
假如你估计要用40分钟,那么把小闹钟定到20分钟,到时候看看你进展到哪里了.
如果嫌用闹钟麻烦,你可以在电脑中安装一个定时提醒的小软件,在上网的同时打开,这样就能有效控制你的上网时间了.

③打乱个体惯常的网络使用时间表,采用一种新的时间模式,从而打破其上网的习惯.
比如原来晚上网,现在改为白天上网.
或者将原来每天要连续上网的几个小时打乱,分几次来完成.
④警示卡.
在很多情况下,因特网成瘾障碍者由于具有错误的思维方式,往往会夸大面临的困难,并缩小克服困难的可能性.
为了帮助成瘾者将精力贯注在减轻和摆脱成瘾行为的目标上,可以让因特网成瘾障碍者分别用两种卡片列出因特网成瘾障碍导致的几个主要问题和摆脱网络沉溺将会带来的几个方面的好处.
然后,让沉溺者随身携带这两张卡片,时时处处约束自己的行为.
当出现上网冲动时就大声念5遍.

⑤形成良好的网络使用习惯,不要把上网作为逃避现实生活问题或者消极情绪的工具.
借网消愁愁更愁.
因为当你N个小时后下网的时候,问题仍然在哪儿,"逃过初一,逃不过十五".
而且你的上网行为在你不知不觉中已经得到了强化.
你看:上网时注意力从现实转移忘记生活烦恼,不需要几次你就记住上网能带来忘忧.
以后你连想都不会想就直接打开电脑.
因此心情不好时不要总是向网络要安慰,最好能出去走走,运动运动,找个人说说心理话,排解心中的烦恼.

2.
系统脱敏法也叫交互抑制法,这种方法是诱导患者缓慢地暴露于导致神经症焦虑的情境,并通过心理的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焦虑习惯的目的.
作为因特网成瘾障碍的大学生,有大部分的人并非不知道因特网成瘾障碍的危害,只是他们对自己的行为失去控制,正如有些因特网成瘾障碍的大学生所说:"我每天都要摸一下键盘,每天都要到网上去溜达一圈,一旦上网,想下来就难.
我也知道这样做不对,可是控制不住,从网上下来后,仔细想想,也觉得很没意思,所以感到焦虑.
"对此,我们可以依据沃尔普的理论进行脱敏治疗.
他认为人的肌肉放松与焦虑是两个对抗过程,两者不能相容,一种状态出现,必然会对另一种状态产生抑制作用,即交互抑制.
因此,要让患者学会肌肉放松技术,并鼓励患者在放松状态下逐渐地从事他所焦虑的行为,进而有效地克服焦虑.
例如,刚开始时,让当事人减少1个小时上网的时间,如出现焦虑不安的状况,就让其进行肌肉放松,直至焦虑消除;然后逐渐增加减少上网时间,出现焦虑不安时再进行肌肉放松,直至焦虑不安情绪消除为止.
以此让当事人慢慢减少上网时间而不产生消极情绪.
在进行行为治疗的过程中,可以辅之以代币法等奖惩方法加以巩固.

3.
厌恶疗法也叫做厌恶性条件法,是一种较常用的行为治疗技术.
其做法是将要戒除的目标行为(或症状)与某种不愉快的或惩罚性的刺激结合起来,通过厌恶性条件作用,达到使患者最终因感到厌恶而戒除或减少目标行为的目的.
作为厌恶性刺激,可以是药物产生的恶心、呕吐等不适、电击的痛苦、弹拉橡皮圈造成的疼痛等.

⑴药物厌恶法具体方法就是利用一些催吐药物造成难以忍受的恶心、呕吐、发颤等症状,与需要接触的目标行为结合,从而矫正不良行为.
先把电脑、网络看作是条件刺激,把见到电脑就要上网及从事与网络有关的行为看作习得性的条件反应,也就是需要矫正的目标行为;用催吐药物(如阿朴吗或吐根碱)作为无条件刺激,以引起个体的痛苦反应,即恶心、呕吐等无条件反应;最后,结合成瘾者的上网习惯,在他控制不住、非常想要上网的时刻,先让其服用催吐药物,在即将出现恶心、呕吐时,再让他上网,接着由于药物的作用,便会发生强烈的恶心、呕吐等厌恶反应.
这样,每天一次,直到他对网络产生厌烦为止,并自动地戒除"网瘾".

⑵想象厌恶法.
有治疗者口述某些厌恶情境,与成瘾者想象中的"因特网成瘾障碍"的情境联系起来.
如假设某大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治疗者可以指导他,每当他出现这方面的欲望或行为时,要他立即闭上眼睛,想象眼前站着一位使他感到害怕的人或动物,如他的威严的父亲或老师等;也可以想象出现使他感到恐怖的电影情节等.
不断的加以刺激——强化——反馈,最终使网络(条件刺激)与恐怖情景(无条件刺激)之间建立固定联系,以此来戒除成瘾行为.
或想象因为过度上网而导致情绪低落、眼花、双手颤抖、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不良症状,还有父母和老师的责怪、成绩下降甚至失学等情景,使其强烈地感受到痛苦.
物理刺激厌恶法比如绷橡皮筋.
把橡皮筋绑在手腕上,当又想开电脑时,就拉扯橡皮筋来绷弹自己的手腕导致疼痛,直至上网的念头减弱或消除为止.
这样将疼痛与上网相联系,由此约束上网行为.
厌恶疗法对其它成瘾现象,比如酗酒、吸烟、贪食等,有一定的疗效,但对于因特网成瘾障碍要慎用,因为我们不是要根除他的上网行为,而只是控制上网时间而已.
4.
其他方法⑴代币法代币法是行为治疗方法中的一种,它通过使用诸如筹码、积分、卡片等为强化物,以发挥正负强化作用而实施的行为改变方案.
当事人有好的行为出现,可以得到筹码,积累够一定数量的筹码可以换取他喜欢的东西.
实际上就是正性强化,确认什么是对来访者具有鼓励力量的东西,一旦来访者达到了一个目标,即对其进行奖励.
因为每一个行为都会有一个后果,任何一种行为的后果都是影响那种行为是否会再次发生的原因.
后果会加强那种行为,即增加它再次发生的可能性.
比如一位学生喜欢下象棋,现实中没有人和他下棋,他就上网去找人下,逐渐上网成瘾.
在辅导中,当他每次实现小目标后,就请同学或辅导者与他下棋三盘,这对他就是最好的鼓励力量.
一般学生都有一定的认知能力,他不是不知道上网成瘾后有害,正是因为他认识到了才来咨询的,问题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
所以,鼓励的力量必须是有针对性的.

⑵惩罚把不需要的行为通过惩罚消除,如果没有照计划做,就取消原来的奖励,并施以惩罚.
用什么惩罚,也以来访者最不愿意做的事情为参考,比如,有的学生不爱打扫宿舍卫生、教室卫生,那么让他做这些事对他就可以构成惩罚.

⑶行为塑造在消除来访者的因特网成瘾障碍行为时,还可以与他讨论寻找合适的模仿对象,树立一个榜样,通过示范、模仿,向榜样靠拢.
⑷放松训练当来访者非常想去上网,而又不能去时,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焦虑感,进行一些放松训练,有助于缓解焦虑.
具体方法有肌肉放松、深呼吸放松和音乐放松等.
这里介绍一种呼吸放松的方法,要求闭目静神,一拍吸气,二拍屏气,四拍呼气,这样重复做5分钟.

(二)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的认知疗法认知疗法是根据认知过程影响情绪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来改变病人不良认知的一类心理治疗方法的总称.
认知治疗的基本观点是:认知过程是行为和情感的中介,适应不良的行为和情感与适应不良的认知有关.

认知治疗在因特网成瘾障碍问题中的应用,我认为有两个方面:一是针对因特网成瘾障碍问题本身,心理咨询师或当事人的父母在与当事人进行沟通谈话,探讨网络给当事人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网络本身的作用,如何正确、合理的使用因特网.
二是针对隐藏在网瘾背后的问题,比如说学业不良问题,自卑问题,人际交往问题等.
只有了解到这些网瘾的真正原因,才能与当事人共同面对和探讨解决方案.
这时,常用的认知治疗技术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关于第一方面:即针对因特网成瘾障碍本身,家长关键要做的就是避免说教,要学会倾听子女的心声,家长本身要对网络有所了解,说教很难改变认知偏差.
如果说教是一种有效的改变认知偏差的手段,那么教育就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
那些喜欢唠唠叨叨的父母都可以成为教育专家了.
但是,实际情况远非如此,喜欢唠叨的父母其教育方法往往更容易出现偏差.

家长在教育子女明确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身心健康是大学生学业、事业成功的保障时,可以讨论式理出网瘾对大学生的4大危害:①荒废学业;②疲劳并损伤身心健康;③上网要钱,而钱不够便会养成说谎、偷盗的习惯,使品德下降,不利大学生成长;④大学生的安全感、幸福感来源于父母和同学的友谊,上网时间过多会疏远亲情与友谊,不利于心理发展.
与此同时,双方都认真调查网瘾大学生的说谎、偷盗行为和身体健康水平下降的实例,从反面教育大学生.

首先,谈话要放弃直接说教的错误方法.
其次,采用发现教育法.
心理学家发现,发现学习是人类重要的学习方法.
所谓发现教育法就是采用启发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己独立地去发现网瘾的危害,从而改变他们对网瘾的认知偏差.
具体的方法是适时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

第三,错误推导法.
所谓错误推导法就是指沿着子女的认知偏差推导出荒唐的结果,从而帮助他们认识问题的一种方法.
例如,子女上网成瘾时,家长可以说,如果我们一家都成了网瘾,谁来养活我们如果社会上的人都成了网瘾,谁来种粮食谁来造房子……第四、拓宽思路法.
所谓拓宽思路法就是采用拓宽思路的方法启发子女纠正认知偏差.
例如,可以这样对子女说,是不是还有其他的选择是不是可以这样……关于第二个方面,我们应该看到很多因特网成瘾障碍行为的背后隐藏着更深层次的问题.
在很多情况下,当事人之所以沉溺于网络,是因为逃避生活中面临的问题或压力,比如:考试失败或感到学习有困难,对学习提不起兴趣;失恋、孤独等情感上的挫折;被周围人排挤或孤立,没有知心朋友等人际交往问题;父母离婚、失业等家庭变故等等.
有一位因特网成瘾障碍者这么说:"其实,现在回想起来,网络游戏并没有给自己带来快乐.
自己沉迷于网吧的真正目的是在逃避现实.
那时候只要一回家,爸爸妈妈就开始唠叨:'你看我们院的***学习多好,你什么时候能成人家那样啊'.
他们从来不管我今天有没有遇到烦心的事情,从来也不和我进行交流.
而在网络上,就非常自由.
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没有人管你成绩好不好,没有人要求你去向谁学习.
这种自由让人感到无比轻松,最终达到迷恋和无法自拔的程度.
"只有让当事人真正面对自己的问题,并在咨询师的帮助下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消除成瘾行为的引发条件.
此时,可以与当事人一起探索:究竟是什么使自己从日常生活中逃离出来自己的生活中近期是否遇到了什么麻烦和压力是什么压力应该怎样去解决它生活中有谁可能会支持帮助自己解决这些问题,网络中是什么吸引了自己,让自己每天沉溺其中而不能自拔等问题.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通过与当事人讨论自己的问题,改变认知,从而改善行为.

下面介绍两个经典的认知治疗方法,贝克(Beck)认知治疗(Cognitivetherapy)和艾丽斯的理性情绪疗法.
1.
贝克认知治疗贝克指出,心理障碍的产生并不是激发事件或不良刺激的直接后果,而是通过了认知加工,在歪曲或错误的思维影响下促成的.
歪曲和错误的思维包括主观臆测,在缺乏事实或根据时的推断:夸大,过分夸大某一事情(事件)和意义.
牵连个人,倾向将与己无关事件联系到自己身上.
走极端,认为凡事只有好和坏,不好即坏,不白即黑.
他还指出,错误思想常以"自动思维"的形式出现,即这些错误思想常是不知不觉地、习惯地进行,因而不易被认识到,不同的心理障碍有不同内容的认知歪曲,例如:因特网成瘾障碍的大学生认为自己虽然不想再沉溺于网络,但自己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自己无论学习或人际关系等哪方面都不如人,产生"自己实在糟糕透了"的想法.
因此认知治疗重点在于矫正患者的思维歪曲"糟透了".
其基本技术有:⑴认识自动思维在激发事件与消极情感反应之间存在着一些思想活动(自动思维),可以是消极的自我陈述或是心理想象.
例如,当自己心情不好,想通过上网来逃避和忘记时,出现在激发事件和上网行为之间的自动思维可能是"我没办法应对","只有上网才能让我感觉轻松"等.
此时可以记录下当时自己的歪曲思维,这样有助于我们对这些歪曲的思维进行矫正,然后采取适当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而不是用过度的、不适当的上网行为来解决.
因为那样只会形成恶性循环,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那些消极的自动思维通常是属于过分夸大,全盘否定或非此即彼等错误认知.

⑵改变极端的信念用现实的或理性的信念替代极端或错误的信念.
例如,某一极端的信念是:我应该打到游戏的最高分数,这是我能力的体现,我必须达到.
相应的更现实的自我陈述是:尽管游戏得高分让我很高兴,也是一种能力的体现,但是它远没有那么重要,只是一种娱乐而已,我可以适可而止.
另一极端的信念是:我什么都不行,但只要我在网络游戏上超过别的同学,他们就会崇拜我.
更现实的信念可以是:打游戏厉害是一件让某些人羡慕的事,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学业上的成就更能给我带来荣誉.

⑶检验假设认识并矫正认识歪曲、错误思想的一个方法是检验支持和不支持某种错误假设的证据.
例如,某当事人在受到挫折后,认为自己"一事无成","别人都看不起我",非常抑郁.
实际上,他成功地做过很多事,曾经是学习尖子和班干部.
检验假设这一过程不仅帮助患者认识事实,还能发现自己对事物的认识歪曲和消极偏面的态度.
可以开放式的提问:"真的是这样吗真的象你说的那样你什么都不行吗你能告诉我一些相反的例子吗""你能告诉我你在因特网成瘾障碍之前你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吗"等等.

⑷积极的自我对话此技术实施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要患者坚持每天回顾并发现自己的优点或长处并记录;另一种方法是要患者针对自己的消极思想,提出积极的想法.
如下面例子所示:我很愚蠢:我会聪明些的;我从不知道如何讲话:我能够思考一些问题,并表述清楚;我没希望了:只要努力,我会改变的;我太软弱了,我会坚强起来的.
2.
艾利斯(Alice)的理性情绪疗法艾利斯认为,人的情绪并不是由某一诱发事件本身所引起的,而是由经历了该事件的个体对这一事件的认知、解释和评价所引起.
这一理论又被称为ABC理论.
A是指外来的激发性生活事件(Activating);B是指个体在诱发事件之后相应的信念系统(Belief),即他对这一事件的想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由B引起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Consequence).
艾利斯认为,人们往往认为情绪和行为的结果是直接由激发事件A引起的,但实际上,激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与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信念B才是引起人的情绪与行为反应的直接原因.
对应于因特网成瘾障碍问题,人们往往把大学生的"成瘾"原因归结为电脑或网络,而实际上真正引起"成瘾"的原因是人们包括大学生基于电脑或网络所产生的精神活动,电脑或网络为人们构织了一个虚拟的世界,人们在这个世界里找寻自己的精神寄托.
所以,我们应该对当事人进行领悟指导,使他意识到真正产生网瘾的原因并不是电脑或网络本身,而是个体对于电脑或网络的主观认识活动.
然后进行讨论或辩论,以此方法来动摇他们对网络的依赖信念,使他们认识到沉溺于网络的危害以及网络空间的虚拟性等等,这一阶段非常关键,一定要与大学生共同讨论,不能只做单方面的说服教育,配合做家庭作业,或进行放松训练以加强治疗的效果.
实际上,如果从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产生的内外因的角度来谈的话,个体的心理矫治,只是内因的体现,也并不是所有的内因的体现,其它诸如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等也属于个体内部的认识,同样需要进行教育引导.

在对因特网成瘾障碍的治疗中,美国因特网成瘾障碍专家Young创立了一套比较成型的认知行为治疗方法:⑴反向实践:打破习惯采用新的方式上网,比如以前总是晚上上网,那么现在把时间调整位白天.
⑵外部阻止物:用其他必须做的事减少他上网的时间.
当上网时就想哪些是必须要做但还没有做的事情,把它们先完成.
⑶制定目标:帮助制订合理的上网时间计划,减少总体上网时间,可适当增加次数.
⑷节制:不让患者使用让他成瘾的网络服务,但可使用其他网络服务.
可以卸载相关软件,或者家长监督陪伴,不使用该网络服务.
⑸提醒卡:让患者各写5条沉迷于网络的危害和不沉迷于网路的优点,并制成卡片,随时提醒.
⑹个人目录:让患者列出因上网而失去的活动,并按重要性排序,以提高其对现实生活的向往.
⑺支持小组:针对哪些患者在现实生活中情感缺失,让他们参与到不同的社会团体中去.
⑻家庭治疗:家庭成员协助对患者的治疗,给患者提供认知和情感上的帮助.
(三)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的团体心理辅导1.
团体心理辅导的理念说到团体心理辅导,自然会想到德国心理学家勒温,他认为人就是一个场,人的心理现象具有空间的属性,即人的行为是由场所决定的.
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中,勒温的心理场理论仍在起着作用,如人山人海的疯狂英语,风靡全球的成功培训等,都是在具有共同内驱力的群体中产生巨大的力量.
在因特网成瘾障碍者中,他们对网络有着共同的心理体验和认知,也对存在的问题容易产生共鸣,这样,在心理辅导时就容易产生向心力和心理场.
在团体辅导初期的关键任务是营造良好的心理与环境氛围,组建好团体.
而辅导者的能力、信念和亲和力在此时显得十分重要.
在团体心理辅导中采取认知+行为的模式,使小组成员先了解团体心理辅导的意义.

然后从认知的角度鼓励团体成员就网络依赖的问题进行主题交流和讨论,使他们了解自己的成瘾状况,看到自己的问题并希望解决它.
从认知的层面与成员共同寻找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而根据自己的现有依赖程度确定矫治目标,拟订评估策略,制订行动计划.
另外根据因特网成瘾障碍形成、发展和变化的原因给予具体的实施指导,并由团体内部发展监督评价机制,对每个成员的行为变化给予反馈、指正以及适当的奖惩.

认知可以帮助成员澄清问题,明确自身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且将外部的支持、激励内化为自我指导、自我约束、自我激励的基础和动力,行为训练则是将认知领悟转化为外在表现的积极措施.
从认知到行为需要一个过程,认知上的认同不一定反映到实际的行为中,而且认知是建立在相对稳定和静止的条件基础上,行为则是具体情景中的即时反应.
认知不等于行为方式,认知的完善并不能保证行为的有效,而良好行为习惯的最后固定成型并能自觉地发展,必须有认知作保证.
要使因特网成瘾障碍者真正达到矫治目标,做到生活完全适应,必须将认知与行为结合起来,使团体成员能够用认知来规范行为,通过行为反馈进一步矫正、强化和完善认知,二者相辅相成,达到完整统一的生活适应.

团体辅导中,各咨询小组可能在活动中会有主题、具体内容和成员表现等方面的差异,但是其咨询模式基本相同.
都是以认知+行为的模式设计了类似的咨询过程.
它们依次是现状了解——问题分析——尝试训练——反馈调整.
现状了解——将小组的活动集中在某一具体的生活、学习适应问题上,让成员诚实地表述自己由于网络依赖而导致的困惑和适应困难.
问题分析——调动每一个成员共同分析某一适应问题和网络使用的不良影响,找原因,想办法改变现状的方式,让成员去主动思考"我是怎样做的","我该做什么","我能做什么"等问题,并在这样的讨论中找到自己与他人在认知和行为上的具体差异,增强行为训练的方向性、目的性和模仿性,增强自信心.
尝试训练——就共同找到的问题解决方法,给予时间进行自我尝试,记录变化和感受,在接下来的活动中讨论,看具体方法对具体成员的可行性、有效性和适应性如何.
每种方法要考虑到成员的网络依赖现状和年龄特点.
要让他们保持对活动的兴趣,要给予他们成功的体验.
反馈调整——根据上一阶段成员完成的尝试作业评价优劣、调整策略,及时鼓励指正,适当奖惩.

2.
因特网成瘾障碍学生团体辅导⑴被试选择-要在自愿和有时间保障的前提下,对有共同问题行为的个体集中起来进行团体辅导,训练场地、素材主题内容要事先准备好.
⑵确立咨询目标通过团体咨询使因特网成瘾障碍学生能正确认识网络,客观理性地评价自己的心理与行为,掌握自我改善的方法,矫正不良行为,完善人格.
⑶干预处理对严重的因特网成瘾障碍学生要缓解其症状,使之暂时脱敏,这在团体咨询中是必要和关键的一步.
⑷团体咨询的方式团体咨询的方式有师生咨询、成员互询、讲座、小组讨论、行为示范、游戏和角色扮演等.
也可穿插一些军训、体育活动、文娱活动.
⑸辅导的主要内容辅导的内容可以根据不同的团体和治疗师本身的治疗特色有所不同,但基本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缓解学生的心理紧张和焦虑情绪,利用成员的相互介绍和成员共同参与度高的游戏活动,转移他们对问题的过度关注,放松心情.
二是在指导老师关于不良人格形成的讲座的基础上,让成员讲述各自的成长经历,并做自我评价,各成员共同体验别人的感受,产生情感与心灵的共鸣.
三是认识情绪,学习情绪宣泄法,强化信心和目标行为,讨论网络对自己的影响,引导他们正确评价网上信息,列出生活计划.
四是进行角色模拟,心理暗示("我能行")与自信心训练.
五是设定基本的人际交往的情境,指导者做交往行为示范,学生模仿练习.
团体心理辅导是将这些因特网成瘾障碍的大学生集中进行行为干预和辅导,要靠团体场的力量与因特网成瘾障碍者自己的积极努力而达到矫治成瘾的目的.
其中人际交往起了重要作用.
有一个因特网成瘾障碍者是这样说的:"那时候我吃住都在网吧,累了就躺在网吧的沙发上睡一觉,饿了随便吃点东西就行.
只要能够上网,其他一切都不重要,家长、老师、朋友在我眼里都已经不重要了,没有什么能阻止我在网上游戏.
现在想一想,那时候痴迷的程度真是很恐怖".
在谈到戒除网瘾的问题时,该当事人说自己能够从虚拟的网络世界中清醒过来完全是一场意外.
"因为非典的时候,学校封门了,我无处上网,那时候才开始和同宿舍的同学交流.
没想到,一年前入校时方方面面都不如我的同学已经完全超越了我,无论是成绩还是其他方面.
这个事情给了我极大的刺激.
我开始反思并调整自己的状态".
尽管如此,网络的诱惑力还是时不时地影响到他的学业.
为了抗拒诱惑,他在上课的同时,还选修尽可能多的课程,其它的闲暇时间,用于和同学的交流、体育活动等.
紧凑的安排和忙碌的生活,使自己更加充实起来,对网络的依恋程度有了极大的下降.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人际交往对抵制因特网成瘾障碍的重要作用.
因此人际方面的训练也成为了因特网成瘾障碍团体辅导的重要内容之一.

六是小组讨论上网行为的自我管理,彼此订立互相监督上网的契约,这种契约是各自对上网的态度与行为的承诺,由于这一承诺是在群体中做出的,那么遵守它的动机与压力就强多了.
因特网成瘾障碍学生团体辅导的过程包括小组成员相互介绍,建立心理援助小组,支持与回执,通过打电话、提醒卡等互相监督,树立目标,找回自我,战胜因特网成瘾障碍.

因特网成瘾障碍学生团体辅导过程是指导者与团体成员会面,将团体辅导的计划与内容付诸实施,进行团体咨询操作的过程,每次会面都有开始、中间和结束三个阶段.
会面开始时的语言和热身活动,中间指导者的角色变换,气氛调控和随机应变,会面结束时的总结与咨询作业的布置,都需要精心雕琢和灵活把握.

七是小组座谈,布置后续训练任务以及巩固效果.
为了使训练的效果不至于弱化,在结束训练后辅导者应该给予各团体成员为期一个月的活动建议或计划,包括热线支持、信心座右铭、作息时间安排、适度的宣泄途径和小组支持等,这样辅导的效果会得到进一步延续和巩固.

⑹注意事项首先要注重学生的参与、领悟与反思,其次是当训练目标没有按时达到时,要适当改变目标,如学生对互联网的认知还不明确,几次辅导后依然没有多大变化时,一方面要有训练的耐心,同时要分析是否目标太高.
另外每次团体辅导的主题既要明确又要机动灵活,辅导后要注意跟踪与强化,做到课程训练与课后跟踪的动态结合.
另外要注意每次辅导时团体氛围的营造与小组成员的互助,这是团体辅导的关键.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团体训练中应该遵循保密、平等、自愿、互信和激励的原则.

⑺团体辅导的优缺点传统的个别心理治疗对当事人的人际关系的改善、人格的发展、健康自我意识的持久性、适应能力的长久增强和功效不太高,而且有的很容易退回到成瘾状态中,然后反复前来咨询.
这是由于缺乏一个团体环境.
因特网成瘾障碍学生的认识、态度与行为可作社会比较的参照群体不全,人际行为的指导缺少团体中的练习和使用以至被咨询者不得要领,这是个别咨询效果有限的重要原因,而团体心理辅导则能很好地弥补这些不足.

此外要看到因特网成瘾障碍者所受到的环境变量较多,如网吧、家庭教育方式、班级风气以及与同学的关系等.
这些环境因素也会对辅导的效果产生弱化作用.
如果因特网成瘾障碍者的团体心理辅导配以家庭辅导、班级辅导等,其效果会更佳.
对因特网成瘾障碍者的辅导要通过学校、班级和家庭共同协调,团体心理辅导作为矫治因特网成瘾障碍一种重要的手段在学校、社区、班级等环境中是适宜推广和借鉴的,尤其是像学校这样一些学生上网成瘾比较集中的地方,可以增加辅导的成效,其缺点是对辅导者要求较高,时间比较集中持久,也容易受环境变量的干扰.

⑻建议随着因特网成瘾障碍问题的突出化和各种团体辅导形式的出现,其中不乏有真正专业的效果明显的团体辅导课程或训练,但也难免会出现了一些假冒者,利用家长急切求助的心情,骗取钱财,因此提醒家长和大学生不论在做个别咨询还是团体辅导时都要到正规的治疗机构或单位去.

(四)因特网成瘾障碍的家庭治疗1.
什么是因特网成瘾障碍的家庭治疗家庭治疗是心理治疗的一个种类,是把整个家庭作为治疗对象.
家庭治疗的出发点是将家庭看成一个系统.
这个系统成员所表现出的行为,既影响其他成员,同时也受其他成员的影响.
具体地说,因特网成瘾障碍的形成与因特网成瘾障碍患者所受的家庭教育模式、成员之间的相处态度分不开.
换句话说,因特网成瘾障碍症可能是家庭功能失调的表现.
因此,家庭治疗所要处理的问题就是修正、调整家庭成员之间的不和谐关系,通过家庭成员的共同努力,改变导致因特网成瘾障碍症产生的不良家庭动力机制,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为因特网成瘾障碍的根治提供条件.

2.
因特网成瘾障碍家庭治疗原则⑴针对整个家庭成员,进行集体治疗,纠正共同的心理问题;⑵明确因特网成瘾障碍患者的症状只是外在表现,而其家庭病态情感结构才是真正问题根源;⑶让每个家庭成员了解家庭的病态情感结构,以改善和整合家庭功能.
3.
因特网成瘾障碍家庭治疗措施⑴制定家庭公约.
公约要建立在尊重、真诚、平等、信任的基础上,要求家庭成员营造轻松、和谐的家庭氛围.
公约应要求家长强化鼓励子女的长处,必要时可暗示不足之处;让子女独立承担家务劳动,并长期坚持;经常与子女共同完成其力所能及的工作;遇事征求子女的意见,并采纳合理的建议;关心子女的身心健康,及时协助子女调整负性的心理状态.

⑵倡导正确的家庭教育.
中国的家庭教育体系存在很多弊端,有很多不完善之处.
许多父母教育方式过于简单,要么一味溺爱、放纵,要么过于严厉.
对子女太溺爱放纵最终导致子女性格不成熟,独立处理问题能力差,使子女不能合理应对外界事物;对子女管教太严厉,动不动就打骂,子女体验不到亲情的温暖,有事也不会找父母商量.
这些对子女的错误教育方式,都是导致因特网成瘾障碍的重要因素.
事实上,对子女施行正确的家庭教育,是改变因特网成瘾障碍问题的关键.
家长应该对"网瘾"有正确科学的了解,不要对子女正常的上网活动横加阻挠,其次还要把握与子女沟通的技巧,因为粗暴的教育方式不仅不能正确引导子女,还会影响子女的心理健康成长,特别是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自我意识正在增强,无端的指责会造成他们的逆反情绪.

⑶家长要了解和学会使用网络.
家长不懂网络,就不能与子女就网络问题进行交流,更无法进行指导.
家长可以与子女一同上网,甚至可以拜子女为师,将网络作为家庭教育规划的一个部分,作为家庭文化建设的一个内容.

⑷家长要掌握一定的心理治疗知识.
很多家长面对子女因特网成瘾障碍,往往是苦口婆心地劝说、哭诉,最终又束手无策.
因此,家长应该掌握一些心理治疗知识,这有利于家长正确面对问题,选择适当的教育方法.
在矫治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过程中,家长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总的教育原则:切忌乱给子女贴标签,说子女这不好,那不好;对子女永远不要放弃,恰当的表扬永远比批评更能达到你想要的效果;家长不要用自己的意志去塑造子女,让他们有一定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教育方法要得当,做子女的朋友和引导者,不要做独裁者.
营造一个良好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子女有话能主动与父母讲,有困难和问题能及时寻求父母的帮助.

在当今的社会情境下,大学生面临经济、学业、就业等诸多压力,在这种状态下,他们需要减压,通过家长与他们的交流和沟通,并采取一定方式进行疏导或宣泄.
当然,因特网成瘾障碍的治疗光有家庭教育还不够,它还需要社会、学校等各个环节共同努力.
(五)因特网成瘾障碍的其它治疗方法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比较复杂,因此治疗上要采取综合的策略.
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于不同因特网成瘾障碍类型、不同的成瘾原因,不同的治疗阶段,在治疗上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治疗方法.
二是从影响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的三大环境(即学校、社会和家庭)入手,多方位地进行综合预防与治疗.

下面介绍一下药物疗法和催眠疗法.
1.
药物疗法目前用于治疗因特网成瘾障碍的药物主要有抗抑郁药(antidepressants)和心境稳定药(moodstabilizers).
研究结果表明,这些药物对因特网成瘾障碍的治疗收到了比较明显的效果.
在Shapira(2000)的研究中,14名使用抗抑郁药单一疗法的上网成瘾患者有5人(35.
7%)报告明显或非常明显地减少了上网行为;而在24名使用单一或多种心境稳定剂的成瘾者中,有14人(58.
3%)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由此可见,药物对因特网成瘾障碍的治疗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是,对因特网成瘾障碍进行药物治疗仍处在尝试阶段,我们可以将其与心理治疗结合起来进行.

2.
催眠疗法催眠疗法应用范围较广,经常与其他心理治疗方法配合使用.
与行为疗法配合治疗因特网成瘾障碍效果较好.
催眠疗法是心理医生运用不断重复的、单调的言语、声、光刺激等,向患者的感官进行刺激,诱使其意识范围渐渐变得极度狭窄.
施行催眠术后,患者表现茫然,呈现一种缩小了的意识分离状态,只与心理医生保持密切的感应关系,顺从地接受心理医生的指令和暗示.
这时,心理医生对患者运用心理分析、解释、疏导或采取模拟、想象、年龄倒退等方法进行心理治疗.

在进行催眠治疗时,应选择安静昏暗的环境,给患者选择舒适的体位(坐卧均可),调整呼吸,放松全身肌肉.
常用的具体实施方法有凝视法、节拍法.
不论何法都要加言语暗示.
心理医生用单调柔和的声音、坚定有力的语气反复对患者进行诱导暗示:"你的头脑开始模糊了,你的眼皮开始疲倦了,发沉了……睁不开了,你已经睁不开眼了……你的四肢都感到沉重……头脑越来越模糊了,你要瞌睡了,睡吧!
熟睡吧!
"随着催眠的诱导,患者渐觉困倦、思睡.
暗示性好的,只要很短的时间就可进入催眠状态.

使用催眠来治疗因特网成瘾障碍的大致情形如下:在潜意识状态下,通过向潜意识提问"我为什么要玩网络游戏"来更好地了解其内心世界,洞察他的心理活动.
使之与催眠师保持密切的联系并能较好地执行催眠师的指令,从潜意识层面改变他的错误认知.
在催眠状态下使其被压抑的情绪得到宣泄,使其认识到上网花费了很多的时间、精力、金钱而仅仅得到了情绪上的暂时满足,之后带来的更多的是对自己的损伤,而非得到了知识.
这种在网络世界中的满足和快乐是短暂的,虚幻的.
另一方面自己的厌学等行为,对家人的抵触和对网络的过分沉迷已经逐渐使性格发生扭曲,严重影响了自己的前途,使自己不能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影响了自己的发展和成功.
最后在催眠状态下建立起良好的行为模式.
通过年龄倒退的方法使之回到行为表现较好的阶段,充分体验和感受曾经努力奋斗取得成功的乐趣.

参考文献中文1.
特克.
虚拟化身:网络时代的身份认同.
台北:远流文化事业出版公司,1998:2542.
周倩.
我国学生电脑网路沉迷现象之整合研究-子计划二:网路沉迷现象之教育传播观点研究.
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专题研究计划书,1999.
3.
汤明.
大学生网络使用者的抑郁感和孤独感及其与社会支持、网络依赖的关系.
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1999.
4.
张卫东.
应对量表(COPE)测评维度结构研究.
心理学报,2001,Vol(33),No.
1,55-625.
刘建银.
互联网成瘾症研究的新进展.
社会心理研究,2001;2:49-53.
6.
林绚晖,阎巩固,大学生上网行为及网络成瘾探讨,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年第04期7.
阳志平.
网络亲密关系的特征与相关的理论解释.
社会心理研究,2001:4:42-48.
8.
梁朝云.
网路成瘾对学校教育的潜在影响.
台湾教育,2001,606:10~16.
9.
桑标.
网络依赖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一项以大学生为对象的调查研究.
当代青年研究,2001,第3期10.
王一凡,网络成瘾与疏导,百科知识2001年第04期11.
阳志平.
网络亲密关系的特征与相关的理论解释.
社会心理研究,2001,4:42-48.
12.
林询辉、阎巩固.
大学生上网行为及网络成瘾探讨.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4(15):281-283.
13.
蓝燕.
研究表明:6.
4%大学生有网络成瘾倾向.
中国青年报,2001;10,17.
14.
PatriciaWallace.
互联网心理学.
谢影,苟建新译.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15.
林绚晖.
网络成瘾现象研究概述.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2,10(1):74~80.
16.
程乐华.
网络心理行为公开报告.
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2年4月17.
李望舒.
大学生网络使用、成瘾状况与人格特质的关系研究.
硕士论文,2002.
18.
鲍宗豪.
网络与当代社会文化.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19.
两岸三地网络与心理学学术研讨会学术文稿专辑.
2002,820.
许锋.
社会心理学.
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年21.
梁宝勇.
应对研究成果、问题与解决办法.
心理学报,2002,2:643-64822.
戴必赋,青少年网络成瘾之分析,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2年第02期23.
曾国屏.
李正风等.
赛博空间的哲学探索.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24.
张怡.
虚拟认识论.
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年2月25.
朱克京,吴汉荣,田书桐,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成因及干预,国外医学.
社会医学分册2003年第01期26.
江楠楠、郭培芳.
国外对因特网成瘾障碍的研究.
心理科学.
2003,1:178-17927.
王立皓,童辉杰,大学生网络成瘾与社会支持、交往焦虑、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年第02期28.
魏宁,网络成瘾:虚拟空间对青少年的挑战及对策,北京教育2003年第2期29.
刘树娟.
张智君.
网络成瘾的社会-心理-生理模型及研究展望.
应用心理学,2003,第10卷第2期:48-5430.
雷雳.
张雷.
青少年心理发展.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31.
周涛.
大学生社交焦虑与网络成瘾的相关研究.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3,第2卷第3期32.
陈侠.
黄希庭.
白纲.
关于网络成瘾的心理学研究.
心理科学进展,2003,11(3):355-35933.
王立皓.
大学生网络成瘾与社会支持、交往焦虑、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
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第11卷第2期.
34.
雷雳,李宏利.
病理性使用互联网的界定与测量.
心理科学进展,2003,11(1):73~77.
35.
刘梅,卢捷.
学生上网成瘾现象及行为的探讨.
2003,15(2):97~100.
36.
周涛,大学生社交焦虑与网络成瘾的相关研究,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3年第03期37.
张春燕,网络成瘾的成因及心理治疗,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第03期38.
陈侠,黄希庭,白纲,关于网络成瘾的心理学研究,心理科学进展2003年第03期39.
张锋.
徐梅.
沈模卫.
互联网成瘾问题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应用心理学,2003,第9卷第3期:46-5140.
刘树娟.
张智君.
网络成瘾的社会-心理-生理模型及研究展望.
应用心理学,2003,第10卷第2期:48-5441.
鲁超,占贞贞,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成因及预防,医学与社会2003年第02期42.
张进辅.
杨东.
青少年学生疏离感及其发展的研究.
心理科学,2003,第26卷第3期43.
张锋.
徐梅.
沈模卫.
互联网成瘾问题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应用心理学,2003,第9卷第3期:46-5144.
雷雳.
李宏利.
病理性使用互联网的界定与测量.
心理科学进展,2003,11(1):73-7745.
崔丽娟,刘琳.
互联网对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心理科学,2003,26(1):64~66.
46.
欧居湖.
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研究.
西南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3.
47.
张兰君,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多因素研究,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年第04期48.
张彩霞,高职学生网络成瘾行为及调适,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第04期49.
张明志.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成因及对策.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90~92.
50.
鲁超,占贞贞.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成因及预防.
医学与社会,2003,16(2):33~35.
51.
张宏宇,魏文风,王岳森,崔亮.
大学生网络依赖的心理分析及应对.
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11(5):323~327.
52.
程亮.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及其矫治.
当代教育科学,2003,23:42~44.
53.
冯小茹.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心理学分析.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6(4):5~8.
54.
彭阳.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形成原因及预防对策.
零陵学院学报,2003,24(1):132~135.
55.
徐波,卢敏.
网络成瘾的网络成瘾的心理分析及矫治心理分析及矫治.
解放军健康,2003,3:14~15.
56.
朱克京,吴汉荣,田书桐.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成因及干预.
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2003,20(1):15~19.
57.
王立皓,童辉杰.
大学生网络成瘾和社会支持、交往焦虑、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
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11(2):94~96.
58.
张春燕.
网络成瘾的成因及心理治疗.
集美大学学报,2003,4(3):70~72.
59.
陈侠,黄希庭,白纲.
关于网络成瘾的心理学研究.
心理科学进展,2003,11(3):355~359.
60.
薛云珍,卢莉.
网络成瘾的形成、表现及机制的探讨.
医学心理学,2003,24(8):60~62.
61.
黄涛,杨林胜,赵淑英,病理性网络使用研究概述,实用预防医学2003年第05期62.
邓文才,大学生网络成瘾性与体育成瘾性行为的比较,体育学刊2003年第06期63.
杨玲,赵国军,网络成瘾对青少年自我发展的影响,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第11期64.
李秀敏.
阴国恩.
大学生上网行为与人格特质相关性研究.
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年,第1期65.
范萌,白培深.
病理性网络使用的病因学研究进展.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4,35(1):83~85.
66.
刘树娟,张智君.
网络成瘾的社会-心理-生理模型及研究展望.
应用心理学,2004,10(2):48~54.
67.
杨文娇.
大学生网络成瘾类型及其人格特征的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3月68.
刘树娟,张智君,网络成瘾的社会-心理-生理模型及研究展望,应用心理学2004年第02期69.
李宏利,雷雳.
青少年时间透视、应对方式与互联网使用的关系.
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2:29~33.
70.
王志新,浅析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成因与防治,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02期71.
李涛,张兰君.
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研究.
心理科学,2004,27(3):662~663.
72.
吴明霞,罗琴,李红梅,齐晓栋,欧居湖.
大一新生网络心理问题调查研究.
心理科学,2004,27(4):901-90473.
陶国富.
王祥兴.
大学生网络心理.
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年5月74.
黄希庭等.
个性品质的形成理论与探索.
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7月75.
刘加艳.
徐海玲.
郑全全.
大学生使用因特网心理因素分析.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第18卷第7期76.
侯杰泰.
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应用.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7月77.
冯国双,郭继志,周春莲,尹文强,王春平,国内大学生网络成瘾研究进展,中国医学伦理学2004年第03期78.
杨文娇,周治金,大学生网络成瘾类型及其人格特征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03期79.
刘加艳.
大学生孤独感与网络使用特点关系的研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12(3):286~287.
80.
李秀敏.
互联网内容偏好与大学生人格特质关系的研究.
心理科学,2004,27(3):559~562.
81.
崔丽娟,赵鑫,用安戈夫(Angoff)方法对网络成瘾的标准设定,心理科学2004年第3期82.
李涛,张兰君,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研究,心理科学2004年第3期83.
吴娟,张文,王凯,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矫正措施,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03期84.
谢静波,汪玲,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4年第04期85.
余文武,徐建军,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研究,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4年第05期86.
杨容,郑涌,阮昆良,网络成瘾(IAD)实证研究进展,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05期87.
何煦,"网络成瘾"与信息"节食",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05期88.
邵智,杨容,罗康玲,郑涌,心理治疗中学生网络成瘾症的临床研究,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4年第06期89.
叶新东,网络成瘾研究概述,心理科学2004年第06期90.
张信华,李卫星,谈大学生的"网络成瘾"问题,高教论坛2004年第06期91.
刘桂芬,黄小流,蒋玉莲,屈柳玲,梁旭明,大学生网络成瘾及对策研究,改革与战略2004年第09期92.
朱克京,吴汉荣,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社会因素,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年第11期93.
吴汉荣,朱克京,影响大学生网络成瘾相关因素的路径分析,中国公共卫生2004年第11期94.
马芳,网络成瘾诊断标准述评,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01期95.
单松,浅论青少年网络成瘾,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01期96.
刘琳,谢世荣,万晓晨,李丹杰,张春芳,侯立婧,大连大学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发生率调查,中国健康教育2005年第02期97.
席震芳,张晓阳,初中生网络成瘾倾向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中国学校卫生2005年第02期98.
毕玉,苏文亮,孙雅峰,曹慧,王建平,大学生网络成瘾者心理行为特点的在线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年第02期99.
郑显亮,大学生网络成瘾及其康复策略,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02期100.
李煜光,中学生网络成瘾和学校教育——上海市中学生网络成瘾现象分析,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04期101.
旷勇,李建军,大学生网络成瘾心理探析及应对措施,云梦学刊2005年第04期102.
龚银清,杨容,张斌,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治疗方法与技术,中国学校卫生2005年第05期103.
白羽,樊富珉,大学生网络依赖及其团体干预方法.
青年研究,2005年第5期,43-49104.
杨文娇,周治金,网络成瘾大学生的感觉寻求人格特征研究,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第06期105.
张静,李强,大学生网络成瘾者SCL-90及艾森克人格特征分析,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年第07期106.
昝玉林,青少年网络成瘾研究综述,中国青年研究2005年第07期107.
李林英,李贵兰,网络成瘾症的理论模型、测量工具及其心理干预,中国临床康复2005年第20期108.
白羽,樊富珉,大学生网络依赖及其团体干预方法,青年研究,2005年第5期,42-49109.
宋亚飞,张志浩,论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危害成因及对策[J].
文教资料,2006,36.
110.
宋术学,樊富珉,网络主体性教育———网络时代大学生德育的新课题[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5)111.
李本成,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的理性思考[J].
湖湘论坛2006,(1)112.
蔡炎斌,刘铁芳,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及对策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1)113.
贝静红,大学生网络素养实证研究[J].
中国青年研究,2006,(2)114.
方奕,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青少年网络道德问题研究述评[J].
中国青年研究,2006,(3)115.
高文斌,陈祉妍.
网络成瘾病理心理机制及综合心理干预研究[J].
心理科学进展,2006,14(4):596-603.
116.
陶龙泽.
青少年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学研究[J].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4):91-93.
117.
崔丽娟,赵鑫,吴明证,等.
网络成瘾对青少年的社会性发展影响研究.
心理科学,2006,29(1):206.
118.
昝玉林.
国外应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对策及启示[J].
中国青年研究,2007,(2)119.
董雪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自我调适.
法制与社会,2007年第2期,599120.
贺志军,培养大学生自身预防网络成瘾意识的思考.
思想教育研究,2007年04月第04期,32-34121.
胡顺,青少年学生网络成瘾症的心理成因透析及综合干预.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7卷第5期,120-121122.
刘丽平,西方国家经验对我国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借鉴.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年第8期(总第160期)44-46123.
刘丽平,西方国家经验对我国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借鉴,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年第8期总第160期,44-46124.
钟慧琼.
高职学生上网成瘾心理分析与教育对策研究[J].
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1(7):94-96.
125.
徐长宁.
精神分析视野下的大学生网络成瘾及对高校辅导员的启示[J].
科技信息,2007,25(24):470.
英文1.
ShortJ.
,WilliamsE.
&ChristieB.
Thesocialpsychologyoftelecommunications.
London:Wiley.
19762.
Fuman,W,Buhumester,D.
Ageandsexdifferencesinperceptionsofnetworksofpersonalrelationships,ChildDevelopment,1992,63:103-1153.
MarciaJEetalEgo-identity:theHandbookofPsychosocialResearch.
NewYork:OpenUniversitypress,1993.
1-214.
LazarusRS.
Copingtheoryandresearch:Past,Present,andFuture.
Psychosomaticmedicine,1993,55:234-2475.
PitkowJEKehoeCM.
Emergingtrendsinthewwwuserpopulation.
CommunicationoftheACM,1996,39:106-1086.
Kraut,R.
,Scherlis,W.
,Mukhopadhyay,T.
,Manning,J.
,&Kiesler,S.
TheHomeNetfiledtrailofresidentialInternetServices.
CommunicationsoftheACM,1996;39:55-637.
Young,K.
S.
InternetAddiction:TheEmergenceofaNewClinicalDisorder.
CyberPsychologyandBehavior,1996;1:237-2448.
Young,K.
S.
WhatMakesInternetAddictive:PotentialExplanationsforPathologicalInternetUse.
Paperpresentedat105thannualconferenceoftheAmericanPsychologicalAssociation,August15,1997,Chicago,IL.
Availableathttp://www.
netaddction.
com/articles/habitforming.
htm9.
Brenner,V.
Psychologyofcomputeruse:.
Parametersofinternetuse,abuseandaddiction:Thefirst90daysoftheInternetusagesurvey.
PsychologicalReports,1997,80:879~88210.
Griffiths,M.
Exerciseaddiction:Acasestudy.
AddictionResearch,1997,8(2):161~16811.
AdamsGR.
Objectivemeasureofegoidentitystatus:Areferencemanual.
1998.
2-612.
KandellJJ.
Internetaddictionsoncampus:Thevulnerabilityofcollegestudents.
CyberPsychologyandBehavior,1998;1:11-1713.
Griffiths,M.
Internetaddiction:doesitreallyexist.
InJ.
Gackenbach,PsychologyandtheInternet:intrapersonal,interpersonalandtranspersonalimplications.
NewYork:AcademicPress,199814.
MathesonKTheimpactofcomputer-mediatedcommunicationonelf-awareness.
ComputerinHumanBehavior,1998(4).
221-23315.
Young,K.
Internetaddiction:theemergenceofanewClinicaldisorder.
Cyberpsychology&Behavior,1998,1(3):237-244.
16.
Kraut,R.
,Patterson,M.
,Landmark,V.
,Kiesler,S.
,Mukopadhyay,T.
,&Scherlis,W.
InternetParadox:AsocialTechnologythatReducesSocialandInvolvementandPsychologicalWell-beingAmericanPsychologist,1998,9:1017-103117.
Joshua,K.
,Stephen,E.
,David,K.
Overlappingaddictionandself-esteemamongcollegemenandwomen.
AddictionBehavior,1999,4(24):565~57118.
Bandura,A.
SocialCognitiveTheoryofPersonality.
In:Lawrene,A.
Oliver,P.
(editor,5th),HandbookofPersonality-TheoryandResearch.
NewYork:TheGuilfordPress.
199919.
Young,K.
S.
InternetAddiction:Symptoms,Evaluation,andTreatment.
InnovationsinClinicalPractice:ASourceBook.
Sarasota,Fl:PergamanPress.
1999;17:19-3120.
Young,K.
S.
Cyber-Disorder:TheMentalHealthConcernfortheNewMillennium.
Paperpresentedat107thAPAconvention.
1999,8,20.
Availableathttp://www.
netaddction.
com/articles/cyberdisorders.
htm21.
JohnSuler.
Togetwhatyouneed:HealthyandpathologicalInternetuseCyberpsychologyandBehavior,1999,2(3):385-39422.
Grohol,M.
Toomuchtimeonline:Internetaddictionorhealthysocialinteractions.
CyberPsychology&Behavior,1999,5(2):395-40123.
Suler,R.
Togetwhatyouneed:healthyandpathologicalinternetuse.
CyberPsychology&Behavior,1999,5(2):385~39324.
Chou.
Internetaddict,usage,gratificationandpleasureexperience;TheTaiwanCollegeStudent'scase.
Computer&Education.
2000,35:65~8025.
Morahan-Martin,J.
,Schumacher,P.
Incidenceandcorrelatesofpathologicalinternetuseamongcollegestudent.
ComputerinHumanBehavior,2000,16:13~2926.
MitchellP.
Internetaddiction:genuinediagnosisornotTheLancet.
Feb19,2000;63227.
Anderson,k.
J.
Internetuseamongcollegestudents:Anexploratorystudy.
Availableathttp://www.
rpi.
edu/`anderk4/research.
html28.
InternetAddictionSupportGroup.
InternetAddictionDisorder(IAD)–DiagnosticCriteriaAvailableathttp://www.
rider.
edu/user/psycyber/psycyber.
html29.
Shapira,N.
A.
,Goldsmith,T.
D.
,Keck,P.
E.
,Khosla,U.
M.
,McElroy,S.
L.
,Preliminarycommunication:Psychiatricfeaturesofindividualswithproblematicinternetuse.
JournalofAffectiveDisorders,2000;57:267-27230.
C.
Chou,M.
-C.
Hsiao.
Internetaddiction,Usage,gratification,andpleasureexperience:theTaiwancollegestudents'case.
Computer&Education2000;35:65-8031.
MeKennaKYA.
BarghJA,Plan9fromcyberspace:theimplicationoftheInternetfor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
PersonalandSocialPsychologyreview,2000,4:57-7532.
Shapira,N.
A.
,Goldsmith,T.
D.
,Keck,P.
E.
,Khosla,U.
M.
,McElroy,S.
L.
,Preliminarycommunication:Psychiatricfeaturesofindividualswithproblematicinternetuse.
JournalofAffectiveDisorders,2000,57:267-27233.
Walter,B.
&Reid,D.
UnderstandingtheAllureoftheInternet.
TheChronicofHigherEducation,2000,4:4-534.
Jang,K.
L.
,Vernon,P.
A,Livesley,W.
J.
Personalitydisordertraits,familyenvironmentandalcoholmisuse:Amultivariatebehavioralgeneticanalysis.
Addiction,2000,95(6):873~88835.
David,R.
A.
TreatmentofInternetAddiction.
Availableathttp://www.
internetaddiction.
ca/treatment.
htm36.
KrautRetalInternetparadox:AsocialtechnologythatreducessocialinvolvementandpsychologicalwellbeingAmericanpsychologicalwellbeingAmericanpsychologistsep;vol53(9):1017-103137.
Armstrong,L.
,Philips,J.
G.
,Sailing,L.
L.
Potentialdeterminantsofheavierinternetusage.
ComputerinHumanBehavior,2000,53(4):537~55038.
Beard,W.
,Wolf,M.
ModificationintheproposedDiagnosticCriteriaforInternetaddiction.
CyberPsychologyBehaviour,2001,3(4):377~38339.
AmstrongL.
Howtobeataddictiontocyberspace.
http://netaddiction.
com/,200140.
Davis,R.
A.
Acongnitive-behaviormodelofpathologicalInternetuse.
ComputerinHumanBehavior,2001;17:187-19541.
KarenMetalIdentifiabilityandself-presentation:computer-mediatedcommunicationandintergroupinteractionBritishjournalofsocialpsychology(2001),40,399-41642.
Bandura,A.
SocialcognitiveTheory:AnAgenticPerspective.
Annual,Review.
Psychology,2001,52:1-2643.
Eastin,M.
TheRoleofCognitiveModelinginPredictingInternetUse.
2001.
FromtheWorldWideWeb:http://wwwlib.
global.
umi.
com/dissertations44.
Larose,R.
,Mastro,D&Eastin,S.
UnderstandingInternetUse:ASocial-CognitiveApproachtoUseandGratifications.
SocialScienceComputersReview,2001,19(4):395-41345.
Kraut,R.
&Kisler,S.
M.
,Boneva,B.
,Cummings,J.
,Helgeson,V.
,&Crawford,A.
InternetParadoxRevisited.
JournalofSocialIssues,2002,58(1):49-7446.
MaczewskiMExploringIdentityThroughtheInternet:YouthExperiencesOnlineChildandYouthCareForum,200231(2):111-12747.
Sharpe,L.
A.
Reformulatedcognitive-behavioralmodelofproblemgambling:Abiopsychosocialperspective.
ClinicalPsychologyReview,2002,22(1):1~25socialIssues,2002,58:33-4848.
Morahan-MartinJ,SchunmacherP,LonelinessandsocialuseoftheInternetComputersinHumanBehavior,2003,19(6):656-67149.
Morahan-Martin,J.
,Schumacher,P.
Lonelinessandsocialuseoftheinternet.
ComputersinHumanBehavior,2003,19(6):656~67150.
Hambyrger,Y.
A.
,Ben-Artzi,E.
LonelinessandInternetuse.
ComputersinHumanBehavior,2003,19(1):71~8051.
ShapiraNA,LessigMC,GoldsmithTD.
Problematicinternetuse:Proposedclassificationanddiagnosticcriteria.
DepressionandAnxiety,2003,17(4):207-21652.
BeardKW.
Internetaddiction:areviewofcurrentassessmenttechniquesandpotentialassessmentquestions.
Cyeberpsychology&Behavior,2005,8(1):7-1453.
YangCK,ChoeB.
M,BaityM,etal.
SCL-90-Rand16PFprofilesofseniorhighschoolstudentswithexcessiveinternetuse.
CanJPsychiatry,2005,50(7):407-414.
54.
HaJh,YooHJ,ChoIH,etal.
PsychiatriccomorbidityassessedinKoreanchildrenandadolescentswhoscreenpositiveforInternetaddiction.
JClinPsychiatry,2006,67(5):821-826.
55.
CaplanSE.
Relationsamongloneliness,socialanxiety,andproblematicInternetuse.
CyberpsycholBehav,2007,10(2):234-242.
56.
CaoF,SuL,LiuT,etal.
TherelationshipbetweenimpulsivityandInternetaddictioninasampleofChineseadolescents.
EurPsychiatry,2007,22(7):466-471.
致谢本课题成果是课题组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
参与本研究的主要成员有江楠楠、周林、王维宇、王立君、徐欣颖、邓颖琦、王金吉、杨静、蔡晓领、常薇,另外,上海交通大学李艳平、华东理工大学储琰、上海财经大学李美俊、上海师范大学胡凛、华东政法大学马超、上海金融学院刘纯娇、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卫志红和上海青年干部管理学院祝春兰等老师为本研究的调查工作提供了帮助,王立君为调查与数据处理付出了辛劳.

本课题最终成果的出版获得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情感教育心理学"的资助,也得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副社长于文良高级工程师的大力支持.
借此,我向所有曾为本课题作出努力或提供帮助的人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课题成果公报(6000-8000字,可另附页)公报格式:课题名称:课题批准号:课题级别:学科分类:课题负责人:(姓名、专业技术职务、工作单位)主要成员:正文:一、内容与方法二、结论与对策三、成果与影响四、改进与完善二课题成果公报课题名称: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研究批准号:DBB030248课题类别:教育部重点项目学科分类:教育心理学课题负责人:顾海根教授上海师范大学主要成员:周家骥李正云江楠楠周林王立君王维宇杨静自从1969年网络在美国诞生,网络便以惊人的速度在全球扩张,这种扩张不仅仅是指网络规模的扩大,更重要的是网络已经完全占领了当代人类社会的生活的各个领域,人们在网上交谈会友、看书读报、看电影,炒股票,定购可口可乐,政府银行都在网上办公,就连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战舰都要通过网络系统下达的指令来控制.

日渐普及的网络,已经把整个人类社会载上了一条通往虚拟社会的信息高速公路.
人类和网络的关系是如此的紧密,它不仅深刻地影响社会的变革,而且广泛而深刻地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方式,甚至是人们的心理、个性、观念.
而对于广大的青少年群体来说,网络给他们的冲击更大.
缤纷多彩的网络世界对于渴求知识,追求新异刺激的青少年犹如有着万有引力,使他们趋之若骛,并使他们成为网民的主力军.

科学技术从来是一把双刃剑,互联网络自然也不例外,它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种种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这在青少年中表现的尤为突出.
由于青少年自身特殊的生理、心理特点,网络的传播对青少年的一些负面影响日益明显,因特网成瘾障碍问题就是一个青少年网民面临的、全社会普遍关注的新问题.

因特网成瘾障碍是伴随现代社会信息技术高度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对网络过度依赖的行为.
正如赌博、酗酒、吸毒一样,上网成瘾已逐渐成为困扰人们工作和生活的一个重要社会问题.
大量研究证明,因特网成瘾障碍对人的身心健康、社交、工作、学习和家庭生活等各方面造成严重影响,它是一种危害性大、发生率高的新型心理疾病,对这一心理疾病的症状、机制、成因、预防与治疗等方面尚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
本研究从多个方面开展研究,获得了丰富的资料,进一步加深了对因特网成瘾障碍的认识,完善或补充了相关理论,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本研究对以往因特网成瘾障碍的研究有所突破,目前关于因特网成瘾障碍的研究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在取样方法上,大多数研究者采用了网上取样的方法(Morahan-Martin,Schumacher;2000),这必定存在方法学上的缺陷,受到取样技术的限制.
这些样本是通过在网上征求那些自我描述是"因特网成瘾"的人,通常是现场征求上网成瘾者或其他上瘾者(Brenner,1997;Egger,1996;Thompson,1996;Young,1996,1997;Young&Rodgers,1998)获得的,这种方法存在有利于某些群体参与的偏见,样本缺乏代表性,研究结果也不能真实地反映问题,往往夸大了IAD的发生率.
如有两项网上研究报告了74%和80%的参与者符合因特网成瘾的标准(Thompson,1996;Young,1996).
本研究将突破网上取样的局限,采用现场问卷调查法,对上海市8所高校的在读大学生进行研究,力求样本具有良好的代表性.
在测量工具上,缺乏大家公认有效的测量工具,目前使用的测量工具还需进一步完善.
以使用最广泛的Young的8题诊断问卷为例,虽然这一问卷简便易行,但结构过于简单,Young(1999)自己也指出,这一问卷的结构效度和临床应用还需进一步研究.
另外,由于测量工具不同,所诊断的因特网成瘾比率也存在一定的差别.
Chou(2000)对910名大学生的研究表明,符合8题问卷诊断标准的成瘾者有13.
74%,符合C-IRABI-Ⅱ诊断标准的成瘾者有9.
78%,而同时符合两个问卷诊断标准的成瘾者只有5.
93%.
本研究采用目前大家公认的以美国精神病协会制定的物质成瘾标准为参照形成的因特网成瘾障碍标准,从七个维度编制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量表.
这不仅将为我国在此领域的研究提供测量工具,也将为全球范围内对此领域的研究在工具上提供参考.

因为文化背景不同,我们不能简单照搬国外的研究成果.
所以本研究最大的意义在于,这是在我国的文化背景下对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的一次系统研究,这将填补对上海市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研究的空白,同时也将丰富我国对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状况的研究,对其他此类研究具有借鉴价值.

本研究还具有突出的实践意义.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本研究编制的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量表可为其他研究者提供研究工具.
本研究揭示的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的成因可为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
本研究提出了可供直接使用的大学生与青少年因特网成瘾障碍的预防方法与治疗方法.
本研究从以下八个方面对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进行探索:1.
对国内外有关因特网成瘾障碍研究的文献研究任何科学研究都是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的,因此,了解国内外因特网成瘾障碍研究领域的历史与现状是十分必要的.
我们对国内外有关因特网成瘾障碍研究的文献进行系统分析,为我们自己的研究提供依据与参考.
因特网成瘾障碍研究是一个较新的研究领域.
国外对该问题的研究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
Goldberg(1996)是使用"因特网成瘾障碍(InternetAddictionDisorder,IAD)"这一术语来描述因特网成瘾障碍行为的第一人.
KimberlyYoung博士于1996年在第104届美国心理学会(AmericanPsychologicalAssociation,APA)上发表了第一篇被美国心理学会认可的以因特网成瘾障碍为主题的文章:InternetAddiction:theemergenceofanewclinicaldisorder.
1997年,美国心理学会正式承认"因特网成瘾障碍"的学术研究价值(Schuman,1997).
从此,有关因特网成瘾障碍的研究迅速得到了广泛的重视,研究的内容逐渐扩大和深入,所涉猎的领域主要包括因特网成瘾的定义、分类、诊断标准、特征及症状表现、形成原因、理论模型、测量工具、预防与治疗方法等等.
在对大学生网络成瘾者的研究中,研究者们主要对IAD的发生率;IAD与家庭病史、上网时间、个人专业的关系;IAD上网的原因;IAD的人格特征;IAD的性别差异、年级差异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就其中几个方面(如上网时间、上网原因)对成瘾者和非成瘾者进行了比较研究.

中国台湾地区对因特网成瘾障碍的研究是从二十世纪末开始的,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因特网成瘾障碍的界定及因特网成瘾障碍的鉴别标准;二是因特网成瘾障碍的影响因素.
中国大陆地区对因特网成瘾障碍研究则是从二十一世纪才开始的,整个研究历史还不到十年,但近几年已成为心理学、社会学、医学的一个研究热点,每年发表的研究报告和论文数量很多,但是多数论文都停留在对因特网成瘾障碍的概念、危害等浅层分析,真正深入进行的研究不很多,但最近国内对因特网成瘾障碍的原因分析的研究越来越深入.

2.
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量表的编制国内在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研究中缺乏适合中国文化背景的测量工具,而测量工具是因特网成瘾障碍研究不可缺少的.
因此,本课题的第一项任务就是编制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量表.
量表的编制严格按照心理测量学要求,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1)确定量表结构;(2)编制量表题目;(3)进行量表各项目的通俗性和区分度分析;(4)合成测验;(5)测验标准化和质量分析.
本量表的测量维度是根据国际上普遍认可的因特网成瘾障碍的七条诊断标准,但测验题目完全根据中国的文化特点编制的.
该量表经过质量分析,证明信度与效度都很高.
在量表效度分析中采用了先进的验证性因素分析技术,提高了效度分析的科学性.
在以后实际使用中证明该量表是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诊断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的很好测量工具.

进行上海市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调查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研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了解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的现状.
上海市在我们研究以前尚未有相关调查,因此对上海市大学生进行因特网成瘾障碍调查是十分必要的.
我们通过对大学生实施9个问卷探讨以下5个问题:(1)IAD的发生率(2)IAD与性别、文理科专业的关系(3)网络对IAD者的影响(4)IAD者的行为特征IAD者与N-IAD者在主要使用的网络工具、上网时间(每周上网时间、初次上网到现在的时间)、上网行为和态度上的特点和差异.
(5)IAD者的人格特征IAD者的上网动机和满足感水平特点;IAD者与N-IAD者在孤独量表、抑郁量表、焦虑量表、16PF问卷上的特点和差异.
本调查抽取上海市8所高校3970名大学本科生为调查对象,不仅面广量大,而且采用直接以班级为单位的问卷调查,不象国外许多相关研究采用在线调查方式,保证了样本代表性.
调查得到如下结果:⑴上海市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发生率为12.
9%,其中轻度占9.
02%,中度占3.
65%,重度占0.
23%.
⑵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发生率存在非常显著的性别差异,但不存在文理科差异.
⑶因特网对大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和日常生活规律造成了不良影响,但有助于密切与朋友、同学的关系.
⑷IAD者的上网动机数量、使用网络工具的数量、每周上网的时间和从第一次上网到现在的时间均多于N-IAD者,但两组在上网的满足感水平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其中上网动机的数量、使用网络工具的数量、每周上网的时间和大学生陷入网络的程度呈正相关.

⑸在上网的行为和态度上,IAD者在网上比N-IAD者表现得更开放、更具有社交性、胜任能力和隐匿性,也更认可网络交流的便利性.
而在参与性和交流方式因素上,两组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6)与N-IAD者相比,IAD者在人格上具有孤独、抑郁、焦虑的特点,表现出神经性-情感症状和躯体性障碍,兴奋性低,怀疑性、忧虑性和紧张性高,并且有内向、感情用事、怯懦的倾向.
在"心理健康"和"专业成就"分数上,IAD者也显著低于N-IAD者.

⑺逐步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交流便利"、"上网动机的数量"、"每周的上网时间"、"开放性"、"上网对身体状况的影响"、"主要使用网络工具的数量"、"焦虑量表分数"和"BBS"对大学生陷入网络的程度有极其显著的预测作用.

4.
大学生网络行为偏好研究本研究首先在前人研究成果以及大量调查的基础上提出网络行为偏好的理论构想.
即以大学生对网络功能的偏好为基础,以在网络空间使用某项功能时间长短为依据,分为网络交往偏好、网络游戏偏好、网络信息获得偏好三种类型.
以此为基础自编《大学生网络行为偏好问卷》.
并用该问卷施测五所大学的部分大学生,收回问卷628份,有效问卷565份,回收率90%.
根据测试结果探讨社会人口学变量与不同网络行为偏好的关系,并进一步研究不同网络行为偏好个体的自我同一性、应对方式、人际疏离感等社会化状况.
最后探究个体的网络使用情况、社会化状况、网络行为偏好等变量对因特网成瘾障碍的预测性.
研究结果如下:(1)网络行为偏好的三种类型在网龄上有非常显著的差异,信息获得型的个体平均网龄最长,游戏型个体的平均网龄最短.
(2)不同网络行为偏好个体的自我同一性发展状况,最成熟的是信息获得型,其次是交往型,最不成熟的是游戏型.
(3)自我同一性发展水平与信息获得偏好有非常显著的正相关,与游戏偏好有非常显著的负相关.
(4)游戏偏好、交往偏好、半熟识型、网名含义的内隐型、解决问题、自责、合理化、伙伴疏离、社会孤立、过去危机对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有显著的预测性.
5.
大学生上网行为与自我认同微系统的关系研究本研究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定性定量结合的方法,对大学生的上网行为和自我认同及其微系统各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索.
本研究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相关问卷的编制.
本研究共编制了两套问卷.
第一,《大学生互联网使用问卷》,经过分析,目前大学生的上网类型可以分为学习类型,交易类型,交际类型和娱乐类型.
第二,《学校生活适应量表》,经过分析把学校生活适应分为学业适应、师生关系适应、同学关系适应和集体适应四类.
各问卷的信度效度均比较理想.

第二部分是大学生上网行为与自我认同及其微系统之间关系的研究.
结果表明学习主导上网类型和交易主导上网类型的个体拥有较高的自我认同水平.
学习上网、交易上网的水平与个体的家庭亲子关系、朋友关系、学校适应关系呈正相关.
交际主导上网类型和娱乐主导上网类型的个体自我认同发展水平较低.
交际上网、娱乐上网的水平与个体的家庭亲子关系、朋友关系、学校适应关系呈负相关.

第三部分是构建上网类型、微系统、自我认同的模型.
结果发现由学习上网、交易上网组成的不易成瘾性上网行为是亲子关系和自我认同,朋友关系和自我认同以及学校适应关系和自我认同的部分中介;由交际上网、娱乐上网组成的易成瘾性上网行为是学校适应关系和自我认同的部分中介.

6.
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的成因分析因特网成瘾障碍现象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和心理现象,受社会、心理和生理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并可显示社会、心理和生理等各种效应.
本研究在"社会-心理-生理"整合模型指导下,从社会环境(主要研究家庭和学校环境)与个体心理因素二个方面来研究大学生的因特网成瘾障碍的形成原因.
研究结果显示:⑴家庭的控制性、成功性和组织性以及父母教养方式、对家庭关系的满意度等家庭环境因素对因特网成瘾障碍有直接的影响.
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学习动力、学习成绩、班级地位、老师支持以及课余娱乐活动等学校环境因素与因特网成瘾障碍有直接关系.
因特网成瘾障碍者对自我评价比较低.
因特网成瘾障碍和多项人格特质有一定的相关.
7.
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的预防措施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是长期困扰家长、学校、政府的大问题.
因特网成瘾障碍重在预防,但是要想防止或减少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必须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与措施.
我们就家庭、学校和大学生本人三方面介绍预防因特网成瘾障碍的方法.

从家长角度如何预防子女因特网成瘾障碍,我们将从改变不良的教养方式,调正对孩子过高的期望,家长要掌握一定的网络知识,注意对孩子上网的指导与监控,若发现子女有因特网成瘾障碍症状或因特网成瘾障碍倾向,应该尽早采取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

学校如何预防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我们从开展网络教育,加强网络道德教育,重视责任意识教育,帮助学生提升自我保护意识,密切师生关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建立团结互助的同学关系,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具体困难等方面进行讨论.

大学生自身如何预防因特网成瘾障碍,我们将从认识因特网成瘾障碍的危害,对照自身行为,形成良好习惯,提高自身修养,注重亲情友情,加强情感交流,培养兴趣爱好,丰富业余生活,制订上网计划,控制上网时间等方面进行论证.

8.
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的治疗方法通过我们对因特网成瘾障碍的大学生的咨询治疗实践,我们总结了几种对因特网成瘾障碍有较好疗效的方法,包括行为疗法、认知疗法、团体辅导、家庭治疗等.
这些方法可能适用于不同的因特网成瘾障碍者,有时也可以综合使用于治疗的不同阶段.

行为疗法是以行为学习理论为基础,通过强化或模仿学习等手段,矫正不适应性行为,获得或增强适应性行为的心理治疗方法.
认知疗法是根据认知过程影响情绪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来改变病人不良认知的一类心理治疗方法的总称.
认知治疗的基本观点是:认知过程是行为和情感的中介,适应不良的行为和情感与适应不良的认知有关.

团体心理辅导是将这些因特网成瘾障碍的大学生集中进行行为干预和辅导,要靠团体场的力量与因特网成瘾障碍者自己的积极努力而达到矫治成瘾的目的.
其中人际交往起了重要作用.
家庭治疗是心理治疗的一个种类,是把整个家庭作为治疗对象.
家庭治疗的出发点是将家庭看成一个系统.
这个系统成员所表现出的行为,既影响其他成员,同时也受其他成员的影响.
具体地说,因特网成瘾障碍的形成与因特网成瘾障碍患者所受的家庭教育模式、成员之间的相处态度分不开.
换句话说,因特网成瘾障碍症可能是家庭功能失调的表现.
因此,家庭治疗所要处理的问题就是修正、调整家庭成员之间的不和谐关系,通过家庭成员的共同努力,改变导致因特网成瘾障碍症产生的不良家庭动力机制,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为因特网成瘾障碍的根治提供条件.

ProfitServer折优惠西班牙vps,荷兰vps,德国vps,5折优惠,不限制流量

profitserver正在对德国vps(法兰克福)、西班牙vps(马德里)、荷兰vps(杜廷赫姆)这3处数据中心内的VPS进行5折优惠促销。所有VPS基于KVM虚拟,纯SSD阵列,自带一个IPv4,不限制流量,在后台支持自定义ISO文件,方便大家折腾!此外还有以下数据中心:俄罗斯(多机房)、捷克、保加利亚、立陶宛、新加坡、美国(洛杉矶、锡考克斯、迈阿密)、瑞士、波兰、乌克兰,VPS和前面的一样性...

Hostodo独立日提供四款特价年付VPS套餐 最低年付$13.99

前天,还有在"Hostodo商家提供两款大流量美国VPS主机 可选拉斯维加斯和迈阿密"文章中提到有提供两款流量较大的套餐,这里今天看到有发布四款庆祝独立日的七月份的活动,最低年付VPS主机13.99美元,如果有需要年付便宜VPS主机的可以选择商家。目前,Hostodo机房可选拉斯维加斯和迈阿密两个数据中心,且都是基于KVM虚拟+NVMe整列,年付送DirectAdmin授权,需要发工单申请。(如何...

Virtono:圣何塞VPS七五折月付2.2欧元起,免费双倍内存

Virtono是一家成立于2014年的国外VPS主机商,提供VPS和服务器租用等产品,商家支持PayPal、信用卡、支付宝等国内外付款方式,可选数据中心共7个:罗马尼亚2个,美国3个(圣何塞、达拉斯、迈阿密),英国和德国各1个。目前,商家针对美国圣何塞机房VPS提供75折优惠码,同时,下单后在LET回复订单号还能获得双倍内存的升级。下面以圣何塞为例,分享几款VPS主机配置信息。Cloud VPSC...

虚拟性成瘾为你推荐
ptrPTR指的是什么?根目录什么叫固件?什么叫根目录?推广方法现在最常用的推广方式有哪几种在线漏洞检测网站检测工具,谁有?怎么样免费装扮qq空间要怎么免费装扮QQ空间!微信如何建群微信怎么建群?网站运营刚创业的网站运营怎么做?怎么升级ios6苹果iPhone6怎么升级系统2012年正月十五2012年正月十五上午9点27分出生的女孩儿五行缺什么,命怎么样如何快速收录如何让百度快速收录
便宜的虚拟主机 hostmaster evssl 浙江独立 湖南服务器托管 免费个人空间 web服务器安全 免费网页空间 流媒体加速 789电视剧 安徽双线服务器 下载速度测试 阿里云邮箱登陆地址 后门 cdn服务 网络速度 512内存 服务器机柜 瓦工招聘 电脑主机启动不了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