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顽固木马专杀

顽固木马专杀  时间:2021-04-13  阅读:()
黑农厅函〔2021〕67号关于下发《2021年黑龙江省农作物栽培技术模式汇编》的通知各市(地)、县(市、区)农业农村局,北大荒农垦集团、龙江森工集团、省监狱管理局: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抓好农业生产的安排部署,科学指导全省农业标准化生产,推动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深度融合,确保2021年农业生产提质增产、再夺丰收,稳固当好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省农业农村厅组织专家编制了《2021年黑龙江省农作物栽培技术模式汇编》,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科学组织指导生产.
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2021年1月26日黑龙江省农作物栽培技术模式汇编二〇二一年一月1目录一、大豆第二、三积温区主推品种及配套技术.
1二、大豆第四积温区主推品种及配套技术.
6三、大豆第五、六积温区主推品种及配套技术.
11四、大豆大垄密植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模式.
16五、高油大豆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模式.
20六、高蛋白大豆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模式.
25七、玉米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模式.
30八、水稻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模式.
36九、强筋小麦高产优质高效配套栽培技术模式.
43十、谷子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模式.
46十一、高粱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模式.
49十二、绿豆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模式.
53十三、芸豆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模式.
57十四、日光温室番茄秋冬茬栽培技术模式.
61十五、设施黄瓜肥药双减绿色生产技术模式.
63十六、大棚番茄长季栽培技术模式.
65十七、设施番茄肥药双减绿色生产技术模式.
67十八、大棚茄子秋延后高效栽培技术.
69十九、大棚菇娘"二比一空"栽培技术模式.
73二十、设施油豆角肥药双减绿色栽培技术模式.
75二十一、棚室彩椒高效栽培技术模式.
78二十二、棚室辣椒肥药双减绿色高效栽培技术.
81二十三、棚室韭菜多层覆盖冬季栽培技术模式.
83二十四、露地秋白菜优质栽培技术模式.
85二十五、露地辣椒单株密植栽培技术模式.
87二十六、露地油豆角立体通透栽培技术模式.
892二十七、露地圆葱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
92二十八、露地松花菜优质栽培技术模式.
96二十九、毛葱复种秋白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
99三十、大棚甜瓜五层覆盖高效栽培技术.
101三十一、晚西瓜嫁接栽培技术模式.
106三十二、马铃薯商品薯宽垄高台密植栽培技术模式.
110三十三、鲜食玉米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模式.
113三十四、猴头菇优质栽培技术模式.
116三十五、大球盖菇菌粮间作高效立体栽培技术模式.
120三十六、香菇越夏栽培技术模式.
123三十七、黑木耳棚室立体吊袋栽培技术模式.
126三十八、杏鲍菇工厂化栽培技术模式.
130三十九、双孢菇隧道发酵料高效栽培技术模式.
133四十、棚室草莓大垄双行栽培技术模式.
135四十一、棚室蓝莓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模式.
138四十二、棚室葡萄高密度栽培技术模式.
141四十三、苹果省力化栽培技术模式.
145四十四、蓝靛果优质栽培技术模式.
148四十五、树莓优质化栽培技术模式.
151四十六、露地矮丛蓝莓栽培技术模式.
154四十七、花生覆膜早熟优质栽培技术模式.
159四十八、食用向日葵综合栽培技术模式.
162四十九、籽用南瓜高效栽培技术模式.
166五十、纤维用亚麻密植高产栽培技术模式.
170五十一、纤维用工业大麻高效栽培技术模式.
172五十二、球根切花温室反季栽培技术模式.
179五十三、玫瑰大棚越冬多茬栽培技术模式.
182五十四、加工用万寿菊大苗定植栽培技术模式.
189五十五、黄芪加密优质栽培技术模式.
1923五十六、小麦套种柴胡栽培技术模式.
195五十七、板蓝根大垄双行高效栽培技术模式.
198五十八、防风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模式.
200五十九、桔梗加密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模式.
202六十、平贝母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模式.
204六十一、赤芍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模式.
207六十二、刺五加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模式.
211六十三、人参绿色优质栽培技术模式.
213六十四、西洋参绿色优质栽培技术模式.
218六十五、火麻仁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模式.
225六十六、五味子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模式.
2281一、大豆第二、三积温区主推品种及配套技术一、合理选茬选择耕层深厚、土壤肥沃、地势平坦的地块,前茬以玉米、马铃薯为主,根据近年使用长残留性除草剂情况,合理调茬,不重茬.
二、科学整地以米豆轮作为基础,前茬为玉米茬,秋季玉米收获后,全量秸秆粉碎长度在5-8cm,均匀抛撒田间,用大型拖拉机带翻转犁进行秸秆翻埋,耙后起垄,春季垄上精量播种大豆.
翻深在25—30厘米,深埋作业的地块要耙地两遍,重型耙耙深16-20cm,中型耙耙深12-15cm,不重耙、不漏耙、不拖堆,要配带轻型耢子,耙耢结合复式作业.
在前茬玉米秸秆全量还田基础上,后两年免耕原垄卡种大豆、玉米.
前茬为马铃薯茬,收获后直接耙地起垄.
三、种子及其处理1、精选优良品种选择适应当地生态条件且经审定推广的优质高蛋白或双高大豆品种,并进行专品种生产.
二积温带:黑农84、合农76、绥农52、合农75、绥农42等品种;三积温带:东农63、绥农44、东生7、合农69、东生1等品种.
2、种子精选播种前进行机械精选或人工粒选,剔除病斑粒、虫蚀粒、破瓣粒和杂质,使种子净度达到98%,纯度达到98%,发芽率达到95%,质量达到种子分级标准二级以上.
3、种子处理(1)拌种播种前选用3%-5%钼酸铵溶液拌种.
2(2)种子包衣选用2.
5%咯菌腈种衣剂包衣.
(3)根瘤菌接种在临近播种时用大豆根瘤菌拌种,拌后立即播种.
四、精准施肥农肥与化肥相结合,氮磷钾与中微量元素相结合,底肥、种肥、追肥相结合精准施肥.
1、底肥利用畜禽粪便、作物秸秆等原料堆制充分发酵腐熟、无害化的农家肥亩施1.
5-2吨,结合整地一次施入.
2、化肥根据土壤供肥能力和土壤养分的平衡状况,测土配方施肥.
中南部:14-24-11(N-P2O5-K2O)含量49%或相近配方,推荐用量17-20公斤/亩;东部三江平原:13-27-10(N-P2O5-K2O)含量50%或相近配方,推荐用量15-18公斤/亩.
3、追肥大豆盛花期用尿素0.
3-0.
5公斤+磷酸二氢钾0.
2公斤+硼肥0.
02公斤叶面喷施,没有用钼酸铵拌种的可加入0.
025公斤钼酸铵.
五、精量播种1、播期当地温稳定通过7-8℃时适时早播.
一般4月28日至5月10日,播种要选用气吸式播种机,精量播种、下种均匀、播深一致、覆土严,严把质量关.
2、种植方式二积温带常规65-70厘米垄种植2行,双行间小行距10-12厘米;三3积温带具备机械条件的可以种植110厘米大垄种植3-4行.
三行,平均行距22.
5厘米;种植四行,小行距12厘米,宽行距21厘米.
3、种植密度根据品种特性、地力条件、施肥水平及种植方式合理确定种植密度.
二积温带常规65-70厘米垄种植,公顷保苗23-25万株;三积温带110厘米大垄种植,公顷保苗30-33万株.
六、精细管理1、深松当大豆拱土时,进行铲前深松或趟一犁,疏松土壤、增温散寒、蓄水保墒,促进大豆苗生长.
2、铲趟及时铲趟,大豆生育期间做到两铲三趟,铲趟伤苗率小于3%.
3、喷灌花荚期、鼓粒期遇旱应及时灌水,使土壤水分保持在25—30%左右,保花保荚,提高产量和品质.
七、病虫草害综合防控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并做到对症适时适量用药和科学轮换用药,提高农药利用率.
1、除草机械、人工和化学除草相结合.
化学除草应根据田间草相、土壤类型和有机质含量、土壤墒情、杂草和作物叶龄、种植品种等情况,选择安全、高效、环境友好的除草方式、除草剂配方,适时适量用药.
(1)苗前化学除草土壤墒情好、整地精细的地区可选用苗前化学除草.
选用药剂有异丙4草胺、异丙甲草胺、精异丙甲草胺、丙炔氟草胺、异噁草松、噻吩磺隆等,以上药剂在施药时可加喷液量0.
5%~1%的植物油型助剂.
喷杆喷雾机作业时,喷液压力3个大气压、喷头高度距垄台50厘米、喷液量10.
78升/亩,均匀喷雾于土壤表面.
(2)苗后化学除草禾本科杂草3-5叶期,阔叶杂草2-4叶期施药.
选用药剂有精喹禾灵、高效氟吡甲禾灵、精吡氟禾草灵、烯禾啶与氟磺胺草醚、灭草松等,以上药剂在施药时可加喷液量0.
5%~1%的植物油型助剂.
喷杆喷雾机作业时,喷液压力4-5个大气压、喷头高度距杂草50厘米左右、喷液量160升/公顷为宜,均匀喷到杂草上.
2、防治病虫害加强病虫害监测,达到防治指标,采用农业、物理、生物等综合措施及时防控.
(1)蚜虫防治使用吡虫啉、啶虫脒、吡蚜酮、抗蚜威等药剂田间喷雾.
(2)红蜘蛛防治选用毒死蜱、甲维盐等药剂田间喷雾.
(3)大豆食心虫防治虫卵选用赤眼蜂在卵期分两次释放防治;成虫期采取性诱剂诱杀;成虫盛期田间封垄较好时,用敌敌畏制成毒棍田间熏蒸或用菊酯类农药常规喷雾.
(4)草地螟防治可用杀虫灯或性诱剂诱杀成虫;田间卵盛期,结合中耕除草,将铲除田间已落卵的杂草,带出田外销毁;当大部分幼虫3龄期时,选用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溴氰菊酯等药剂及时喷雾防治.
5(5)大豆菌核病防治发现中心病株,及时拔除,带出田外销毁.
药剂防治可选用咪鲜胺、菌核净等药剂田间喷雾.
(6)农药喷洒器具可采用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植保机械,并严格按照《农药安全使用规范》用药,保证农药施用效果和使用安全,植保机械使用前必需进行测试,保证各项参数指标,确保使用安全.
八、收获1、收获时期大豆叶片全部脱落,籽粒含水量降为18%以下,联合收获机收获.
2、收获质量收割前必需对收割及运输机具清扫干净,割茬高度以不留底荚为准,不丢枝、不炸荚,无泥沙,割后晒5天~7天,做到单收割、单拉运、单脱粒、单品种存放.
6二、大豆第四积温区主推品种及配套技术一、合理选茬选择耕层深厚、土壤肥沃、地势平坦的地块,前茬以玉米、小麦为主,根据近年使用长残留除草剂情况,合理调茬,不重茬.
二、科学整地在米豆薯轮作的基础上,以"深松"为主体,翻、耙、旋、起、压相结合整地.
玉米茬秋季机械收获秸秆粉碎均匀还田于地表——根茬秸秆粉碎还田机作业使秸秆与土壤混合(或重耙耙碎根茬和秸秆)---秋深松---秋起垄;也可以秋季玉米收获后,全量秸秆粉碎长度5-8cm,均匀抛撒田间,用大型拖拉机带翻转犁进行秸秆翻埋,耙后起垄,春季垄上精量播种大豆.
麦茬机械收获秸秆粉碎均匀还田于地表——伏深翻---耙后起垄.
三、种子及其处理1、精选优良品种选择适应当地生态条件且经审定推广的优质高蛋白(专用)或(适宜普通食用的大豆品种),并进行专品种生产.
四积温带:黑河43、克山1、合农95、金源55、黑河52等品种.
2、种子精选播种前进行机械精选或人工粒选,剔除病斑粒、虫蚀粒、破瓣粒和杂质,使种子净度达到98%,纯度达到98%,发芽率达到90%,质量达到种子分级标准二级以上.
3、种子处理(1)种子包衣播种前选用2.
5%咯菌腈种衣剂包衣.
(2)根瘤菌接种有条件的地块,可在临近播种时用大豆根瘤菌拌种,拌后立即播种.
7四、精准施肥通过有机、无机肥相结合、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适当增施生物菌肥、改进施肥方式等,精准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适量减少化肥用量.
1、底肥利用畜禽粪便、作物秸秆等原料堆制充分发酵腐熟、无害化的农家肥亩施1-1.
5吨,结合整地一次施入.
2、种肥根据土壤供肥能力和土壤养分的平衡状况,平衡施肥,一般12-26-10(N-P2O5-K2O)含量48%或相近配方,推荐用量15-17公斤/亩.
3、追肥在大豆花期至结荚期叶面追肥1-2次,补施中微量肥料,减少落花落荚,提高产量,增加品质.
一次,可在大豆盛花期用亩用尿素0.
3-0.
5公斤+磷酸二氢钾0.
2公斤+25克钼酸铵叶面喷施;二次追肥,可分别在始花期和初荚期叶面喷施.
五、精量播种1、播种时间当地温稳定通过7-8℃时适时早播,一般5月8日至5月15日.
播种要选用气吸式播种机,精量播种、下种均匀、播深一致、覆土严,严把质量关.
2、种植方式采用110厘米大垄种植3-4行.
三行,平均行距22.
5厘米;种植四行,小行距12厘米,宽行距21厘米.
3、种植密度根据品种特性、地力条件、施肥水平及种植方式合理确定种植密度.
110厘米大垄种植,一般公顷保苗36-38万株.
六、精细管理81、深松当大豆拱土时,进行铲前深松或趟一犁,疏松土壤、增温散寒、蓄水保墒,促进大豆苗生长.
2、铲趟及时铲趟,大豆生育期间做到两铲三趟,铲趟伤苗率小于3%.
3、喷灌花荚期、鼓粒期遇旱应及时灌水,使土壤水分保持在25—30%左右,保花保荚,提高产量和品质.
七、病虫草害综合防控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并做到对症适时适量用药和科学轮换用药,提高农药利用率.
1、除草机械、人工和化学除草相结合.
化学除草应根据田间草相、土壤类型和有机质含量、土壤墒情、杂草和作物叶龄、种植品种等情况,选择安全、高效、环境友好的除草方式、除草剂配方,适时适量用药.
(1)苗前化学除草土壤墒情好、整地精细的地区可选用苗前化学除草.
选用药剂有异丙草胺、异丙甲草胺、精异丙甲草胺、丙炔氟草胺、异噁草松、噻吩磺隆等,以上药剂在施药时可加喷液量0.
5%~1%的植物油型助剂.
喷杆喷雾机作业时,喷液压力3个大气压、喷头高度距垄台50厘米、喷液量10.
78升/亩,均匀喷雾于土壤表面.
(2)苗后化学除草禾本科杂草3-5叶期,阔叶杂草2-4叶期施药.
选用药剂有精喹禾灵、高效氟吡甲禾灵、精吡氟禾草灵、烯禾啶与氟磺胺草醚、灭草松等,以上9药剂在施药时可加喷液量0.
5%~1%的植物油型助剂.
喷杆喷雾机作业时,喷液压力4-5个大气压、喷头高度距杂草50厘米左右、喷液量160升/公顷为宜,均匀喷到杂草上.
2、防治病虫害加强病虫害监测,达到防治指标,采用农业、物理、生物等综合措施及时防控.
(1)蚜虫防治使用吡虫啉、啶虫脒、吡蚜酮、抗蚜威等药剂田间喷雾.
(2)红蜘蛛防治选用毒死蜱、甲维盐等药剂田间喷雾.
(3)大豆食心虫防治虫卵选用赤眼蜂在卵期分两次释放防治;成虫期采取性诱剂诱杀;成虫盛期田间封垄较好时,用敌敌畏制成毒棍田间熏蒸或用菊酯类农药常规喷雾.
(4)草地螟防治可用杀虫灯或性诱剂诱杀成虫;田间卵盛期,结合中耕除草,将铲除田间已落卵的杂草,带出田外销毁;当大部分幼虫3龄期时,选用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溴氰菊酯等药剂及时喷雾防治.
(5)大豆菌核病防治发现中心病株,及时拔除,带出田外销毁.
药剂防治可选用咪鲜胺、菌核净等药剂田间喷雾.
(6)农药喷洒器具可采用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植保机械,并严格按照《农药安全使用规范》用药,保证农药施用效果和使用安全,植保机械使用前必需进行测试,保证各项参数指标,确保使用安全.
10八、收获1、收获时期大豆叶片全部脱落,籽粒含水量降为18%以下,联合收获机收获.
2、收获质量收割前必需对收割及运输机具清扫干净,割茬高度以不留底荚为准,不丢枝、不炸荚,无泥沙,割后晒5天~7天,做到单收割、单拉运、单脱粒、单品种存放.
11三、大豆第五、六积温区主推品种及配套技术一、合理选茬选择耕层深厚、土壤肥沃、地势平坦的地块,前茬以小麦、马铃薯为主,根据近年使用长残留除草剂情况,合理调茬,不重茬.
二、科学整地前茬为小麦,麦茬机械收获秸秆粉碎均匀还田于地表——伏深翻---耙后起垄;马铃薯耙茬起垄.
三、种子及其处理1、精选优良品种选择适应当地生态条件且经审定推广的优质品种.
第五积温带:黑河45、北疆九1、昊疆2、嫩奥5、北豆16;第六积温带主推品种:华疆2、黑河35、北豆26、黑河44、嫩奥4.
2、种子精选播种前进行机械精选或人工粒选,剔除病斑粒、虫蚀粒、破瓣粒和杂质,使种子净度达到98%,纯度达到98%,发芽率达到90%,质量达到种子分级标准二级以上.
3、种子处理(1)种子包衣播种前选用2.
5%咯菌腈种衣剂包衣.
(2)根瘤菌接种有条件的地块,可在临近播种时用大豆根瘤菌拌种,拌后立即播种.
四、精准施肥通过有机、无机肥相结合、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适当增施生物菌肥、改进施肥方式等,精准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适量减少化肥用量.
1、底肥12利用畜禽粪便、作物秸秆等原料堆制充分发酵腐熟、无害化的农家肥亩施1-1.
5吨,结合整地一次施入.
2、种肥根据土壤供肥能力和土壤养分的平衡状况,平衡施肥,一般12-26-10(N-P2O5-K2O)含量48%或相近配方,推荐用量14-16公斤/亩.
3、追肥在大豆花期至结荚期叶面追肥1-2次,补施中微量肥料,减少落花落荚,提高产量,增加品质.
一次,可在大豆盛花期用亩用尿素0.
3-0.
5公斤+磷酸二氢钾0.
2公斤+25克钼酸铵叶面喷施;二次追肥,可分别在始花期和初荚期叶面喷施.
五、精量播种1、播种时间当地温稳定通过7-8℃时适时早播,一般5月12日至5月25日.
播种要选用气吸式播种机,精量播种、下种均匀、播深一致、覆土严,严把质量关.
2、种植方式土壤平整、耕层深厚的地块110厘米大垄种植3-4行.
三行,平均行距22.
5厘米;种植四行,小行距12厘米,宽行距21厘米.
山区坡耕地可采用45厘米双条密植栽培技术,垄距45厘米,垄上种植两行,双行间小行距10-12厘米.
3、种植密度根据品种特性、地力条件、施肥水平及种植方式合理确定种植密度.
110厘米大垄种植,五积温带公顷保苗38-40万株;六积温带公顷保苗40-42万株.
45厘米双条密植栽培技术,五积温带公顷保苗36-38万株;六积温带公顷保苗38-40万株.
六、精细管理131、深松当大豆拱土时,进行铲前深松或趟一犁,疏松土壤、增温散寒、蓄水保墒,促进大豆苗生长.
2、铲趟及时铲趟,大豆生育期间做到两铲三趟,铲趟伤苗率小于3%.
3、喷灌花荚期、鼓粒期遇旱应及时灌水,使土壤水分保持在25—30%左右,保花保荚,提高产量和品质.
七、病虫草害综合防控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并做到对症适时适量用药和科学轮换用药,提高农药利用率.
1、除草机械、人工和化学除草相结合.
化学除草应根据田间草相、土壤类型和有机质含量、土壤墒情、杂草和作物叶龄、种植品种等情况,选择安全、高效、环境友好的除草方式、除草剂配方,适时适量用药.
(1)苗前化学除草土壤墒情好、整地精细的地区可选用苗前化学除草.
选用药剂有异丙草胺、异丙甲草胺、精异丙甲草胺、丙炔氟草胺、异噁草松、噻吩磺隆等,以上药剂在施药时可加喷液量0.
5%~1%的植物油型助剂.
喷杆喷雾机作业时,喷液压力3个大气压、喷头高度距垄台50厘米、喷液量10.
78升/亩,均匀喷雾于土壤表面.
(2)苗后化学除草禾本科杂草3-5叶期,阔叶杂草2-4叶期施药.
选用药剂有精喹禾灵、高效氟吡甲禾灵、精吡氟禾草灵、烯禾啶与氟磺胺草醚、灭草松等,以上14药剂在施药时可加喷液量0.
5%~1%的植物油型助剂.
喷杆喷雾机作业时,喷液压力4-5个大气压、喷头高度距杂草50厘米左右、喷液量160升/公顷为宜,均匀喷到杂草上.
2、防治病虫害加强病虫害监测,达到防治指标,采用农业、物理、生物等综合措施及时防控.
(1)蚜虫防治使用吡虫啉、啶虫脒、吡蚜酮、抗蚜威等药剂田间喷雾.
(2)红蜘蛛防治选用毒死蜱、甲维盐等药剂田间喷雾.
(3)大豆食心虫防治虫卵选用赤眼蜂在卵期分两次释放防治;成虫期采取性诱剂诱杀;成虫盛期田间封垄较好时,用敌敌畏制成毒棍田间熏蒸或用菊酯类农药常规喷雾.
(4)草地螟防治可用杀虫灯或性诱剂诱杀成虫;田间卵盛期,结合中耕除草,将铲除田间已落卵的杂草,带出田外销毁;当大部分幼虫3龄期时,选用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溴氰菊酯等药剂及时喷雾防治.
(5)大豆菌核病防治发现中心病株,及时拔除,带出田外销毁.
药剂防治可选用咪鲜胺、菌核净等药剂田间喷雾.
(6)农药喷洒器具可采用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植保机械,并严格按照《农药安全使用规范》用药,保证农药施用效果和使用安全,植保机械使用前必需进行测试,保证各项参数指标,确保使用安全.
15八、收获1、收获时期大豆叶片全部脱落,籽粒含水量降为18%以下,联合收获机收获.
2、收获质量收割前必需对收割及运输机具清扫干净,割茬高度以不留底荚为准,不丢枝、不炸荚,无泥沙,割后晒5天~7天,做到单收割、单拉运、单脱粒、单品种存放.
16四、大豆大垄密植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模式大豆大垄密植采用110厘米或130厘米大垄,在110厘米垄上种植2或3行,130厘米垄上种植3或4行.
以大型机械秋整地、秋起大垄为基础,选择高产优质品种,配套测土配方分层施肥、精密播种、科学施药等技术集成组装,促进大豆高产优质高效标准化生产.
(一)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1.
品种选择.
根据生态区和市场需求,选择通过审定、熟期适宜的秆强耐密、高产、优质、抗病的品种,严格杜绝越区种植.
东部.
高产品种:合农76、黑农84、垦豆43、垦丰16、东生7号、东生1号、合农69、绥农38、绥农44、北豆40;高蛋白品种:黑农48、高油品种:黑农87、合丰55、垦豆38等.
北部.
高产品种:合农95、黑河52、北豆42、华疆4号、北豆36、北兴1号、黑河35;高蛋白品种:黑河43、金源55、昊疆2号、黑河45、圣豆43、北豆43、昊疆1号、黑科56、华疆2号;高油品种:克山1号等.
2.
种子精选.
剔除病粒、虫食粒、杂质,种子纯度、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85%,含水率不高于12%,达到良种标准.
3.
种子处理.
精选后的种子播前须对种子进行药剂处理.
每100公斤种子可用2.
5%咯菌腈400毫升+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50~80毫升拌种,或用35%多·克·福大豆种衣剂1.
5升进行种子包衣.
(二)轮作与耕整地1.
合理轮作.
实行"米→豆→米"、"米→豆→杂"、"米→豆→麦"等合理轮作方式.
2.
科学整地.
实施秋整地,秋深松、深翻.
无深松深翻基础地块,要秋深松深翻秋起垄,耕翻深度30厘米以上,深度以打破犁底层为准;有深翻基础的地块要做到灭茬、镇压连续作业.
(三)科学施肥实行测土配方施肥,做到有机与无机相结合,氮磷钾科学配比,定量补充微肥.
171.
有机肥.
每亩施有机肥(有机质含量30%以上,水分小于30%)1~1.
5立方米,结合秋整地做底肥一次施入.
2.
化肥施用.
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做到氮磷钾和微量元素合理搭配.
参考施肥量:亩施尿素3.
3公斤,磷酸二铵9~11公斤,硫酸钾4~5公斤,微生物菌剂颗粒1~2公斤为宜.
氮磷钾比例:1:1.
3~1.
4:0.
6~0.
8,定量补充中微量元素.
3.
施肥方法.
采取分层施肥,化肥总量的60%~70%施于种下10~15厘米;30%~40%施于种子下面5厘米处为宜.
叶面追肥.
大豆前期长势较弱时,喷施合格叶面营养剂.
(四)精量播种1.
播期.
当5~10厘米土壤温度稳定通过7℃~8℃时,适时播种.
一般第一、二积温带4月28日~5月5日播种,第三、四积温带5月5日~10日播种,第五、六积温带5月10日~15日播种.
2.
播法.
110厘米大垄垄上双行小行距40~50厘米,垄上3行小行距20~25厘米,中间行密度较边行减少10%~15%;130厘米大垄垄上3行小行距25~30厘米,垄上4行边行小行距18~20厘米,中间小行距25~30厘米.
3.
密度.
根据品种及土壤肥力状况,110厘米种植密度2.
3~2.
7万株/亩;130厘米种植密度2~2.
4万株/亩.
4.
播种量.
根据种植密度、百粒重、发芽率、清洁率和田间损失率等确定播种量.
计算公式如下:亩保苗数*百粒重亩播量(公斤/亩)1+田间损失率(%)]净度(%)*发芽率(%)*1000005.
播种质量.
播种深浅一致,覆土均匀、无断条,播种深度镇压后控制在3~5厘米.
(五)田间管理1.
垄沟深松.
苗期适时进行垄沟深松,放寒增温.
2.
中耕扶垄.
大豆封垄前,在两个大垄中间进行中耕扶垄,同时130厘米4行、110厘米2行种植的实施苗带中间浅松.
183.
化学除草.
根据上一年草相、土壤类型、地块肥力、有机质含量、打药机车特点及当地常年气象条件等,有针对性选择除草时期、除草剂配方及用量,因地、因草施药,确保用药安全,做到减量增效.
一般采用苗前、苗后两次除草控制全生育期杂草发生.
(1)苗前封闭除草.
每亩用900克/升乙草胺140毫升,或960克/升异丙甲草胺130毫升,加75%噻吩磺隆2克,或70%嗪草酮35~40毫升,或480克/升异恶草松80~100毫升,对水15~20升喷雾.
(2)苗后茎叶除草.
杂草2~4叶期,防除禾本科杂草,每亩用5%精喹禾灵100~130毫升,或15%精吡氟禾草灵80~100毫升,或108克/升高效氟吡甲禾灵60~80毫升,或12.
5%烯禾定100~130毫升,或240克/升烯草酮50~60毫升等;防除阔叶杂草,亩用480克/升灭草松200毫升,或480克/升异恶草松80~100毫升,或250克/升氟磺胺草醚150~200毫升等.
以上除草剂可因地块杂草谱不同而单用或混用.
(3)难防杂草防治方法.
大蓟、小蓟、苣荬菜、鸭跖草等杂草防治,每亩可用480克/升异恶草松50~70毫升加480克/升灭草松130毫升.
应注意防治时期,大豆真叶期到1片复叶期为最佳防治时期,鸭跖草防治要在3叶期前施药,大蓟、小蓟、苣荬菜防治要在6叶以前施药.
在防治杂草时按喷液量1%加入植物油助剂.
4.
防治病虫害.
依据预测预报,当病虫害达到防治指标时,适时采取科学防控措施,避免盲目用药.
(1)叶部病害.
优先使用多抗霉素、井冈霉素A、枯草芽孢秆菌等生物药剂.
霜霉病:田间病株率超过30%,及时用药防治.
每亩用72.
2%霜霉威水剂60~80克,或用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100~120克,对水15~20千克,茎叶喷雾.
灰斑病:7月下旬阴雨季节当大豆小叶片有30%以上出现病班时,用50%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及时防治;大豆花荚期用40%多菌灵胶悬剂100克,对水30~40升进行喷雾.
菌核病:亩用25%咪鲜胺100毫升或40%菌核净70克于发病初期喷19一次,隔7~10天再喷一次.
(2)虫害.
优先使用阿维菌素、BT等生物药剂.
大豆蚜:当蚜虫点片发生,并有5~10%的植株卷叶,或百株蚜量达1500~3000头时应进行防治.
可使用生物药剂苦参碱,或每亩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40克、20%啶虫脒可湿性粉剂10克,或用1.
8%阿维菌素制剂或混剂10毫升,对水20升喷雾.
红蜘蛛:亩用1.
8%阿维菌素制剂或混剂20毫升,对水20升喷雾.
大豆食心虫:由北至南,从7月下旬至8月上旬开展防治,防治药剂可以用80%敌敌畏乳油制成毒棍,每4垄1行,每5米插一根熏蒸进行防治,或用氯虫苯甲酰胺、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等喷雾防治.
有条件地方可以采取释放赤眼蜂或使用生物药剂BT,设置性诱捕器诱杀成虫.
5.
灌溉.
大豆开花、鼓粒期发生干旱时,适时进行浇灌.
(六)收获1.
收获时期.
在大豆叶片全部脱落,茎秆黄枯,籽粒归圆,呈本品种色泽,含水量低于18%时(俗称摇铃期)收获.
2.
收储方式.
用带有挠性割台的大豆联合收割机进行机械直收.
实行分品种收获,单运,单储.
(七)效益分析大垄密植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模式大豆平均单产200公斤/亩,3.
4元/公斤,亩产值680元;农机成本95元/亩,生产资料成本80元/亩,人工费40元/亩,亩生产成本215元,亩效益465元.
20五、高油大豆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模式(一)合理选茬选择耕层深厚、土壤肥沃、地势平坦的地块,前茬以玉米、马铃薯、小麦为主,根据近年使用长残留性除草剂情况,合理调茬,实行三年以上(含三年)合理轮作,不重茬,不迎茬.
(二)科学整地在合理轮作的基础上,以深松为主体,翻、耙、旋、起、压相结合整地.
玉米茬,秋季机械收获秸秆粉碎均匀还田于地表—液压翻转犁翻入30~35厘米以上耕层—重耙、轻耙结合耙碎耢平—秋起垄;麦茬,机械收获秸秆粉碎均匀还田于地表—伏翻—耙后起垄;马铃薯茬,收获后直接耙地起垄.
(三)种子及其处理1.
精选优良品种选择适应当地生态条件且经审定推广的优质高油大豆品种,并进行专品种生产.
第二积温带:绥农36、合农75、合丰55、合丰50、合农85等品种;第三积温带:绥农38、北豆40、东生7、合农69、合丰51等品种;第四积温带:克山1号等品种;第五积温带:华疆4号、东农49、北豆53等品种.
2.
种子精选播种前进行机械精选或人工粒选,剔除病斑粒、虫蚀粒、破瓣粒和杂质,种子质量达到种子分级标准二级以上,净度达到98%,纯度达到98%,发芽率达到95%.
3.
种子处理大豆种子采用药剂包衣处理技术.
未包衣的种子每100公斤种子采用35%多克福种衣剂1500毫升或2.
5%咯菌腈(适乐时)种衣剂150~200毫升采用种衣剂拌种.
虫害严重的地块要选用既含杀菌剂又含杀虫剂的包衣种子,以防治地下害虫,拌种剂可添加钼酸铵,以提高大豆出苗率和固氮能力.
(四)精准施肥农肥与化肥相结合,氮磷钾与中微量元素相结合,底肥种肥追肥相结21合精准施肥.
1.
底肥利用畜禽粪便和作物秸秆等原料堆制充分腐熟发酵、无害化的农家肥亩施1.
5~2吨,结合整地一次施入.
三年一次.
2.
种肥根据土壤供肥能力和土壤养分平衡状况,测土配方施肥.
一般中南部、西部(1~3积温带):亩施尿素3.
5公斤,磷酸二铵8~10公斤,硫酸钾4~5公斤;东部三江平原(2~4积温带):亩施尿素3公斤,磷酸二铵8~10公斤,硫酸钾3.
3~5公斤;北部(4~6积温带):亩施尿素2.
5公斤,磷酸二铵7~9公斤,硫酸钾3.
3~4.
0公斤.
或等有效含量的复合肥.
3.
叶面追肥大豆初花期每亩用尿素0.
3~0.
5公斤加磷酸二氢钾0.
2公斤叶面喷施.
(五)精量播种1.
播期当地温稳定通过7~8℃时适时早播.
一、二积温带4月28日至5月5日,三、四积温带5月3日至5月8日,五、六积温带5月10日~5月20日.
播种要选用气吸式播种机,精量播种、下种均匀、播深一致、覆土严,严把播种质量关.
2.
种植方式一、二积温带,标准垄65~70厘米,垄上双行种植,双行间距10~12厘米.
三、四、五、六积温带110厘米大垄种植,垄上3~4行.
三行,平均行距22.
5厘米;种植四行,小行距12厘米,宽行距21厘米.
3.
种植密度根据品种特性、地力条件、施肥水平及种植方式合理确定种植密度.
第一积温带常规65~70厘米垄作种植,亩保苗1.
5~1.
7万株;第二积温带常规65~70厘米垄作种植,亩保苗1.
7~1.
9万株;第三积温带110厘米大垄种植,亩保苗2.
2~2.
4万株;第四积温带110厘米大垄种植,亩保苗2.
4~2.
5万株;第五积温带、第六积温带110厘米大垄种植,亩保苗2.
5~2.
8万株.
22(六)田间管理1.
深松当大豆拱土时,进行铲前深松或趟一犁,疏松土壤、增温散寒、蓄水保墒,促进大豆苗生长.
2.
铲趟及时铲趟,大豆生育期间做到两铲三趟,铲趟伤苗率小于3%.
3.
排灌根据气候与土壤墒情,播前抗涝、抗旱应结合整地进行,确保播种和出苗质量.
生育期间干旱无雨,应及时灌溉;雨水较多、田间积水,应及时排水防涝;开花结荚、鼓粒期,适时适量灌溉,协调大豆水分需求,提高大豆品质和产量.
提倡采用低压喷灌、微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
(七)病虫草害综合防控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并做到对症适时适量用药和科学轮换用药,提高农药利用率.
1.
除草机械、人工和化学除草相结合.
化学除草应根据田间草相、土壤类型和有机质含量、土壤墒情、杂草和作物叶龄、种植品种等情况,选择安全、高效、环境友好的除草方式、除草剂配方,适时适量用药.
(1)苗前化学除草土壤墒情好、整地精细的地区可选用苗前化学除草.
选用药剂有异丙草胺、异丙甲草胺、精异丙甲草胺、丙炔氟草胺、异噁草松、噻吩磺隆等.
喷杆喷雾机作业时,行走速度6~8公里/小时,喷液压力2~3个大气压、喷头高度距垄台50厘米,喷液量亩用15公斤,均匀喷雾于土壤表面.
(2)苗后化学除草禾本科杂草3~5叶期,阔叶杂草2~4叶期施药.
选用药剂有精喹禾灵、高效氟吡甲禾灵、精吡氟禾草灵、烯禾啶与氟磺胺草醚、灭草松等,以上药剂在施药时可加喷液0.
5%~1%植物油型或多功能型助剂.
喷杆喷雾机作业时,行走速度6~8公里/小时,喷液压力4~5个大气压、喷头高23度距杂草50厘米左右、喷液量亩用10公斤,均匀喷雾.
2.
防治病虫害加强病虫害监测,达到防治指标,采用农业、物理、生物等综合措施及时防控.
(1)蚜虫防治当有蚜株率超过50%,百株蚜量达1500-3000头以上,植株卷叶5%-10%,而天敌数量很少时应进行防治.
可选用高含量啶虫脒、吡虫啉或毒死蜱等药剂,喷雾防治.
在同时发生红蜘蛛的地区,以上药剂可与阿维菌素混用兼防红蜘蛛.
(2)红蜘蛛防治田间点片发生需要防治,每亩用48%毒死蜱50~100毫升,或1.
8%阿维菌素30~40毫升,对水30公斤喷雾.
(3)大豆食心虫防治当大豆食心虫成虫田间出现打团,并且每团蛾量较大,出现成倍增长的现象,表明成虫已进入发生盛期,1~2天内应开始防治成虫.
大豆封垄好的地块,可用高粱或玉米秆吸足敌敌畏药液插入田间熏蒸,要注意敌敌畏对高粱有害,距高粱20米以内的豆田内不能使用.
封垄不好的地块,可使用高含量的高效氯氟氰菊酯或溴氰菊酯等药剂,喷雾防治.
(4)草地螟防治在幼虫三龄之前,每亩用2.
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40毫升,对水30公斤喷雾.
(5)大豆根腐病在播种前种子处理技术预防为主,可用适乐时悬浮种衣剂或35%多克福种衣剂处理,用量为种子量2.
5%.
发病初期喷施50%根腐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4%嘧啶核苷类抗菌素(农抗120)水剂200倍液或53.
8%可杀得(氢氧化铜)2000干悬浮剂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隔10天左右喷施1次,连续防治2~3次.
(6)大豆菌核病防治组织农户做好田间调查,重点地块认真巡查,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带24出田外深埋处理.
在发病面积较大时,要对中心病株喷药保护或全田施药,防止病情扩散.
应采用机动式弥雾机,喷口向下作业,确保中下部植株叶片着药或使用自走式高杆喷雾机喷洒药剂.
防治药剂可使用高含量的腐霉利、菌核净、咪鲜胺,对水喷雾,隔7天用药一次,优先使用水剂、水乳剂、水分散粒剂等环保剂型.
(7)农药喷洒器具可采用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植保机械,并严格按照《农药安全使用规范》用药,保证农药施用效果和使用安全,植保机械使用前必需进行测试,保证各项参数指标,确保使用安全.
(八)收获1.
收获时期大豆叶片全部脱落,籽粒含水量降为18%以下,联合收获机收获.
2.
收获质量收割前必需对收割及运输机具清扫干净,割茬高度以不留底荚为准,不丢枝、不炸荚,无泥沙,割后晒5~7天,做到单收割、单拉运、单脱粒、单品种存放.
(九)效益分析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模式高油大豆平均单产170公斤/亩,3.
4元/公斤,亩产值578元;农机成本95元/亩,生产资料成本80元/亩,人工费40元/亩,亩生产成本215元,亩效益363元.
25六、高蛋白大豆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模式(一)合理选茬选择耕层深厚、土壤肥沃、地势平坦的地块,前茬以玉米、马铃薯、小麦为主,根据近年使用长残留性除草剂情况,合理调茬,实行三年以上(含三年)合理轮作,不重茬,不迎茬.
(二)科学整地在合理轮作的基础上,以"深松"为主体,翻、耙、旋、起、压相结合整地.
玉米茬,秋季机械收获秸秆粉碎均匀还田于地表—液压翻转犁翻入30-35厘米以上耕层—重耙、轻耙结合耙碎耢平—秋起垄;麦茬,机械收获秸秆粉碎均匀还田于地表—伏翻—耙后起垄;马铃薯茬,收获后直接耙地起垄.
(三)种子及其处理1.
精选优良品种选择适应当地生态条件且经审定推广的优质高蛋白大豆品种,并进行专品种生产.
第一积温带:东农55、润豆1号、东农251(豆浆豆)、东农252(豆浆豆)等品种;第二积温带:黑农48、东农48、合农76、垦农30、龙豆1号等品种;第三积温带:东农60等品种;第四积温带:金源55、黑河52等品种;第五积温带:圣豆43、昊疆2号、黑河45等品种;第六积温带:圣豆44、昊疆1号等品种.
2.
种子精选播种前进行机械精选或人工粒选,剔除病斑粒、虫蚀粒、破瓣粒和杂质,质量达到种子分级标准二级以上,种子净度达到98%,纯度达到98%,发芽率达到95%.
3.
种子处理大豆种子采用药剂包衣处理技术.
未包衣的种子每100公斤种子采用35%多克福种衣剂1500毫升或2.
5%咯菌腈(适乐时)种衣剂150~200毫升采用种衣剂拌种.
虫害严重的地块要选用既含杀菌剂又含杀虫剂的包衣种子,以防治地下害虫,拌种剂可添加钼酸铵,以提高大豆出苗率和固氮能力.
264.
精准施肥有机肥与化肥相结合,氮磷钾与中微量元素相结合,底肥、种肥、追肥相结合,进行精准施肥.
(1)有机肥作底肥利用畜禽粪便和作物秸秆等原料堆制发酵充分腐熟、无害化的农家肥亩施1.
5~2吨,结合整地一次施入.
(2)化肥作种肥根据土壤供肥能力和土壤养分的平衡状况,测土配方施肥.
一般中南部、西部(1~3积温带):亩施用尿素4公斤,磷酸二铵8~10公斤,硫酸钾4~5公斤;东部三江平原(2~4积温带):亩施用尿素3.
5公斤,磷酸二铵8~10公斤,硫酸钾3.
3~5公斤;北部(4~6积温带):亩施尿素3公斤,磷酸二铵7~10公斤,硫酸钾3.
3~4公斤.
(3)追肥大豆盛花期亩用尿素0.
3~0.
5公斤加磷酸二氢钾0.
2公斤加硼肥0.
02公斤叶面喷施.
(五)精量播种1.
播期当地温稳定通过7~8℃时适时早播.
一、二积温带4月28日至5月5日,三、四积温带5月5日至5月10日,五、六积温带5月10日~5月15日.
播种要选用气吸式播种机,精量播种、下种均匀、播深一致、覆土严.
2.
种植方式一、二积温带,标准65~70厘米垄作,垄上双行种植,双行间距10~12厘米;三、四、五、六积温带110厘米大垄种植3~4行.
三行,平均行距22.
5厘米;种植四行,小行距12厘米,宽行距21厘米.
3.
种植密度根据品种特性、地力条件、施肥水平及种植方式合理确定种植密度.
第一积温带常规65~70厘米垄作种植,亩保苗1.
5~1.
7万株;第二积温带常规65~70厘米垄作种植,亩保苗1.
7~1.
9万株;第三积温带110厘米大27垄种植,亩保苗2.
2~2.
4万株;第四积温带110厘米大垄种植,亩保苗2.
4~2.
5万株;第五、六积温带110厘米大垄种植,亩保苗2.
5~2.
8万株.
(六)精细管理1.
深松当大豆拱土时,进行铲前深松或趟一犁,疏松土壤、增温散寒、蓄水保墒,促进大豆苗生长.
2.
铲趟及时铲趟,大豆生育期间做到两铲三趟,铲趟伤苗率小于3%.
3.
喷灌有条件的地区大豆花荚期、鼓粒期遇旱应及时灌水,使土壤水分保持在25%~30%左右,保花保荚,提高产量和品质.
(七)病虫草害综合防控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并做到对症适时适量用药和科学轮换用药,提高农药利用率.
1.
除草机械、人工和化学除草相结合.
化学除草应根据田间草相、土壤类型和有机质含量、土壤墒情、杂草和作物叶龄、种植品种等情况,选择安全、高效、环境友好的除草方式、除草剂配方,适时适量用药.
(1)苗前化学除草土壤墒情好、整地精细的地区可选用苗前化学除草.
选用药剂有异丙草胺、异丙甲草胺、精异丙甲草胺、丙炔氟草胺、异噁草松、噻吩磺隆等,喷杆喷雾机作业时,行走速度6-8公里/小时,喷液压力2-3个大气压,喷液量亩用15公斤,均匀喷雾于土壤表面.
(2)苗后化学除草禾本科杂草3~5叶期,阔叶杂草2~4叶期施药.
选用药剂有精喹禾灵、高效氟吡甲禾灵、精吡氟禾草灵、烯禾啶与氟磺胺草醚、灭草松等,以上药剂在施药时可加喷液0.
5~1%的植物油型或其它多功能型助剂.
喷杆喷雾机作业时,行走速度6~8公里/小时,喷液压力4~5个大气压、喷28头高度距杂草50厘米左右、喷液量亩用10公斤,均匀喷雾.
2.
防治病虫害加强病虫害监测,达到防治指标,采用农业、物理、生物等综合措施及时防控.
(1)蚜虫防治当有蚜株率超过50%,百株蚜量达1500-3000头以上,植株卷叶5~10%,而天敌数量很少时应进行防治.
可选用高含量啶虫脒、吡虫啉或毒死蜱等药剂,喷雾防治.
在同时发生红蜘蛛的地区,以上药剂可与阿维菌素混用兼防红蜘蛛.
(2)红蜘蛛防治田间点片发生需要防治,每亩用48%毒死蜱50~100毫升,或1.
8%阿维菌素30~40毫升,对水30公斤喷雾.
(3)大豆食心虫防治当大豆食心虫成虫田间出现打团,并且每团蛾量较大,出现成倍增长的现象,表明成虫已进入发生盛期,1~2天内应开始防治成虫.
大豆封垄好的地块,可用高粱或玉米秆吸足敌敌畏药液插入田间熏蒸,要注意敌敌畏对高粱有害,距高粱20米以内的豆田内不能使用.
封垄不好的地块,可使用高含量的高效氯氟氰菊酯或溴氰菊酯等药剂,喷雾防治.
(4)草地螟防治在幼虫三龄之前,每亩用2.
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40毫升,对水30公斤喷雾.
(5)大豆根腐病在播种前用适乐时悬浮种衣剂或35%多克福种衣剂处理,用量为种子量2.
5%.
发病初期喷施50%根腐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4%嘧啶核苷类抗菌素(农抗120)水剂200倍液或53.
8%可杀得(氢氧化铜)2000干悬浮剂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隔10天左右喷施1次,连续防治2~3次.
(6)大豆菌核病防治组织农户做好田间调查,重点地块认真巡查,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带29出田外深埋处理.
在发病面积较大时,要对中心病株喷药保护或全田施药,防止病情扩散.
应采用机动式弥雾机,喷口向下作业,确保中下部植株叶片着药或使用自走式高杆喷雾机喷洒药剂.
防治药剂可使用高含量的腐霉利、菌核净、咪鲜胺,对水喷雾,隔7天用药一次,优先使用水剂、水乳剂、水分散粒剂等环保剂型.
(7)农药喷洒器具可采用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植保机械,并严格按照《农药安全使用规范》用药,保证农药施用效果和使用安全,植保机械使用前必需进行测试,保证各项参数指标,确保使用安全.
(八)收获1.
收获时期大豆叶片全部脱落,籽粒含水量降为18%以下,联合收获机收获.
2.
收获质量收割前必须对收割及运输机具清扫干净,割茬高度以不留底荚为准,不丢枝、不炸荚,无泥沙,割后晒5~7天,做到单收割、单拉运、单脱粒、单品种存放.
(九)效益分析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模式高蛋白大豆平均单产170公斤/亩,3.
4元/公斤,亩产值578元;农机成本95元/亩,生产资料成本80元/亩,人工费40元/亩,亩生产成本215元,亩效益363元.
30七、玉米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模式(一)主要栽培技术模式1.
65~70厘米标准垄栽培技术模式选用熟期适宜耐密抗逆良种、大型机械深松(浅翻、耙茬)少免耕结合轮耕整地、65~70厘米标准垄精量等距合理密植播种、配方精准施肥、绿色防控病虫草鼠害、精细田间管理、适期机械化收获.
2.
110厘米大垄密植栽培技术模式选用熟期适宜耐密抗逆良种、大型机械深松(浅翻、耙茬)少免耕结合轮耕整地、110厘米大垄双行栽培、垄上行距40厘米、垄间行距70厘米精量等株行距密植播种、配方精准施肥、绿色防控病虫草鼠害、精细田间管理、适期机械化收获.
3.
通透密植栽培技术模式(1)130或140厘米大垄通透密植栽培模式选用熟期适宜耐密抗逆良种、大型机械深松(浅翻、耙茬)少免耕结合轮耕整地、130或140厘米大垄双行栽培(把原65厘米或70厘米的两条标准垄合成一条大垄)、垄上行距40厘米、垄间行距90或100厘米精量等株行距通透密植播种、配方精准施肥、绿色防控病虫草鼠害、精细田间管理、适期机械化收获.
(2)二比空通透密植栽培模式选用熟期适宜耐密抗逆良种、大型机械深松(浅翻、耙茬)少免耕结合轮耕整地、标准垄上种两垄玉米空一垄精量等株距通透密植播种、配方精准施肥、绿色防控病虫草鼠害、精细田间管理、适期机械化收获.
(二)配套技术1.
品种选择及种子要求(1)品种选择依据市场需求、区域产业发展特点等,在品种合理布局的基础上,选用通过国家或黑龙江省审定,适应当地生态条件、出苗到成熟所需活动积温比当地常年活动积温少200℃的优质、高产、多抗品种,严格杜绝越区31种植.
第一积温带主推品种:和育187,天农9,敦玉213,嫩单19,龙单96第二积温带主推品种:东农254,龙单83,福尔116,龙单86,德美亚3第三积温带主推品种:龙育11,合玉25,克玉19,合玉27,益农玉12第四积温带主推品种:德美亚1,益农玉14,东农257,绥玉29,利合228(2)种子要求应执行GB4404.
1标准.
粮食作物种子玉米单交种标准纯度不低于96.
0%,净度不低于99.
0%,发芽率不低于85%,另精量播种发芽率应不低于95.
0%.
未进行包衣处理的玉米种子用35%多克福种衣剂,按药种比1:70进行种子包衣或12.
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戊唑醇按种子量0.
3%~0.
4%拌种.
2.
选地、选茬与耕整地(1)选地、选茬选择地势平坦,耕层深厚,肥力较高,保水保肥性能好,排灌良好的地块.
提倡三年以上合理轮作.
优先选择前茬未使用长残留农药的大豆、小麦、马铃薯等肥沃茬口.
(2)耕整地实施以大马力拖拉机配套多功能联合整地机械为载体,以深松为基础,松、翻、耙、压相结合的少(免)耕土壤耕作制.
有深松或深翻基础的地块,秋整地可采取耙茬或浅翻、深松整地技术.
深松以打破犁底层为原则,深松深度一般30~35厘米,耙茬或浅翻、深松、夹肥、起垄连续作业,起32垄后及时镇压.
无深松和深翻地块,三年伏翻或秋翻一次,耕翻深度25~28厘米,翻后耙耢,做到无漏耕、无立垡、无坷垃,及时起垄或夹肥起垄镇压.
春整地地块,可采取灭茬旋耕整地,灭茬7~8厘米,旋耕10~15厘米,灭茬旋耕、夹肥起垄、镇压连续作业,达到播种状态.
免耕:轮耕周期内,对前作为大豆等软茬作物,或前作采取深翻或浅翻深松的玉米茬,采用免耕播种机免耕卡种直接播种;有条件的,也可采取连续免耕技术.
3.
播种(1)播期应在5厘米~10厘米耕层地温稳定通过7~8℃,土壤含水量25%~30%时抢墒播种.
一般第一积温带4月22日~5月1日播种;第二、三积温带4月25日~5月5日播种;第四积温带5月1日~5月10日播种,各地可根据当年地温、土壤墒情、终霜期等因素的变化适当调整播期.
(2)种植方式标准垄种植:垄距65厘米、70厘米标准垄上单行种植,或种2行空1行通透密植(2比空种植)种植.
大垄密植栽培种植:一是110厘米大垄密植种植.
在110厘米大垄上双行密植栽培种植,垄上行距(窄行行距)40厘米,垄与垄之间玉米大行距(宽行行距)70厘米;二是130厘米或140厘米大垄通透密植栽培.
在130厘米或140厘米的大垄上,按垄上行距(窄行行距)40厘米,垄与垄之间玉米的大行距(宽行行距)90厘米或100厘米,双行密植通透栽培种植.
(3)播种方法按种植方式,采取机械化精量播种.
播种做到深浅一致,覆土均匀.
直播的地块,播种后及时镇压;坐水种的地块,播后隔天镇压.
镇压做到不漏压,不拖堆.
镇压后覆土深度3~4厘米.
(4)种植密度标准垄种植:一般亩保苗4000株左右;大垄密植栽培种植和标准垄2比空通透密植:一般亩保苗4500株左右.
个别因品种特性、栽培水平、气候条件等因素,种植密度适当增减.
4.
施肥33(1)有机肥每亩施用含有机质15%以上的农肥2~2.
5吨,结合整地撒施或条施夹肥或使用等效的其它有机肥.
有条件的应增施生物菌肥.
(2)化肥一般每亩施用磷酸二铵10~15公斤、硫酸钾4~6公斤结合整地做底肥或种肥施入(高淀粉生产硫酸钾施用应选上限);每亩施尿素16~25公斤,其中5~6公斤做底肥或种肥,另12~19公斤做追肥施入.
底肥深度15~20厘米,种肥施在距种子5~6厘米的侧下方、深度8~10厘米.
5.
田间管理(1)查田补种、补栽出苗前及时检查发芽情况,要准备好预备苗;如遇不良条件出现粉种、烂芽等缺苗情况,要及时催芽补种或利用预备苗、田间多余苗坐水补栽.
(2)适时中耕出苗后进行铲前深松或铲前趟一犁,深松深度为25~30厘米.
(3)灌溉有条件的地方,在玉米对水分需求敏感时期,如拔节期、小喇叭口期、大喇叭口期及灌浆期,应根据旱情、土壤含水量、作物长势等情况进行灌溉.
(4)追肥玉米7~9叶期,每亩施尿素12~19公斤,追肥部位离植株8~12厘米,深度10~15厘米.
6.
病虫草害防治(1)除草田间除草采用机械中耕除草、人工与化学除草相结合的方法.
苗前化学除草:选用爱玉优、乙草胺、异丙草胺、噻吩磺隆等药剂.
喷杆喷雾机作业时,行走速度6-8公里/小时,喷液压力2-3个大气压、喷头高度距垄台50厘米,亩喷液量15公斤,均匀喷雾于土壤表面.
苗后化学除草:一般在玉米苗后3~5叶期,禾本科杂草3叶前,阔叶杂草2~4叶期施药.
选用烟嘧磺隆、硝磺草酮、莠去津等药剂,以上药剂34在施药时可加喷液量0.
5%~1%的植物油或多功能喷雾助剂.
喷杆喷雾机作业时,行走速度6-8公里/小时,喷液压力4~5个大气压、喷头高度距杂草50厘米左右、喷液量亩用10公斤,均匀喷雾.
(2)防治病虫加强病虫害监测,采取生态、农业控制和化学防治相结合进行综合防控技术.
①粘虫防治在成虫产卵期间,田间连续诱卵或摘除卵块;人工捕杀及中耕除草消灭幼虫.
幼虫发生期,可利用中耕除草将杂草及幼虫翻于土下,杀死幼虫,同时降低田间湿度,增加幼虫死亡率.
6月中下旬,防治指标:平均100株玉米有50头粘虫,在幼虫三龄之前用BT可湿性粉剂(50000单位/毫克)2克/亩防治,或用杀虫灯防治成虫.
②玉米螟防治越冬虫源地设置杀虫灯,诱杀越冬代成虫.
开灯时期一般为6月下旬至7月下旬.
每盏灯控制3万平米.
信息素诱杀玉米螟成虫.
在玉米螟成虫羽化初期,按高于作物30厘米,每亩挂放一个信息素诱捕器,诱杀雄成虫.
释放赤眼蜂寄生玉米螟卵.
根据虫情监测结果,在玉米螟娥高峰期开始释放松毛虫赤眼蜂等寄生蜂.
放蜂3次,在玉米螟化蛹率达到20%时,后推10天为第一次放蜂日,间隔5天后第二次放蜂,间隔10天后第三次放蜂.
每亩地总放蜂量为15000头,每次每亩放5000头,每亩每次放两个点,每点放1块蜂卡.
放蜂方法:自上风口开始,从边垄第9垄为第一放蜂垄,此后每隔18垄为一条放蜂垄.
在放蜂垄上从地头向里走14米为第一放蜂点,此后每隔28米为一个放蜂点.
在放蜂点上,选一株生长健壮的玉米中上部叶片,沿主脉撕成两半,取无主脉的一半叶片,将蜂卡放在叶片背面,卵粒朝下,叶片向下轻轻卷成筒状,然后用线订牢即可.
自走式高秆作物喷杆式喷雾机或飞机航化喷洒药剂防治玉米螟幼虫.
在当灯诱成虫达到高峰期,且田间卵孵化率达到30%时(一般在玉米心叶末期5%抽雄)时施药防治.
生物药剂可用50000微克/毫克苏云金杆菌(Bt)35粉剂30~40克/亩.
如果虫害较重发生(百杆活虫200头以上),穗期加喷一次.
化学药剂采用200克/升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3~5克/亩或10%四氯虫酰胺悬浮剂20~40克/亩或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0~12克/亩.
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模式百杆活虫参考指标绿色防治措施备注40头以下不防治——40-80头杀虫灯诱杀成虫或信息素诱杀玉米螟成虫技术或杀虫灯结合信息素诱杀成虫技术或释放赤眼蜂寄生玉米螟卵.
——80-120头杀虫灯结合信息素诱杀成虫技术或自走式高秆作物喷杆式喷雾机喷洒药剂防治幼虫——120-200头自走式高秆作物喷杆式喷雾机喷洒药剂防治幼虫低虫量采取一次防治;高虫量采取两次防治200头以上杀虫灯诱杀成虫技术或信息素诱杀成虫或杀虫灯结合信息素诱杀成虫或释放赤眼蜂寄生玉米螟卵+自走式高秆作物喷杆式喷雾机喷洒药剂防治幼虫特高虫量时,加喷Bt③玉米大斑病防治采取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等方法进行预防.
病害高发年份,在心叶末期到抽雄期或发病初期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杆喷雾机喷雾,隔10天防一次,连续防治2~3次.
7.
收获完熟期后进行机械收获,秸秆粉碎均匀抛撒,按照轮耕整地技术要求整地.
收获后的玉米要进行晾晒、烘干.
8.
效益分析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模式玉米平均单产550公斤/亩,1.
7元/公斤,亩产值935元;农机成本150元/亩,生产资料成本200元/亩,人工费40元/亩,亩生产成本390元,亩效益545元.
36八、水稻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模式水稻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模式主要针对各积温带主栽的优质品种组装配套相应的栽培技术,实现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确保优质高产高效.
(一)旱育壮秧1.
选种要选用熟期适宜、审定推广的优质高产抗逆适应性强的水稻品种.
第一积温带可选用五优稻4号、松粳22、龙稻18、哈粳稻2号、龙洋16、松粳16号等;第二积温带可选用绥粳18、绥粳22、齐粳10、绥育117463、三江6号、苗稻2号、龙粳21、东农428等;第三积温带可选用绥粳15、绥粳27、龙庆稻3号、龙粳31、龙粳57等;第四积温带可选用龙庆稻5号、绥稻4号、龙粳47、龙盾106等.
2.
建育秧大棚大棚南北走向,高2.
4~2.
6米、宽6~8米、长度根据所需秧田面积确定.
本田育秧要建高出地面30厘米以上的高台集中秧田,确保旱育,本田地距离近,可在庭院建棚育秧.
3.
种子处理(1)晒种.
播种前选晴好天气晒种2~3天,把种子平铺到苫布或塑料布上,不能直接摊放水泥地面,厚度5厘米左右,并勤翻动,避免戳破种皮,晚上收堆盖好,防止霜冻.
(2)盐水选种.
在播种前10天左右进行.
盐水比重1.
13,具体做法:3750公斤水,加入12.
5公斤大粒盐,可用比重计或鲜鸡蛋法进行测试,以鲜鸡蛋露出5分硬币大小为宜.
配置好盐水后,边加种子边搅拌,捞出下沉种子并用清水洗净盐水.
每次选种后都要重新进行测定盐水比重,确保选种质量.
(3)浸种消毒.
盐水选种后浸种消毒.
药剂可选用25%氰烯菌脂,药液浓度为3000倍,种子与药液比例1:1.
2.
水温保持12℃左右,浸种7天左右,需积温80~100℃.
具体做法是:浸种前一天在浸种箱旁边的一个空箱内按比例配制消毒液,消毒液的量可根据浸种量的120%~150%左右配制.
配制好的消毒液过夜,第二天使用.
浸种当天浸种箱底部设置好5厘米高左右支架.
种子装入编织袋的2/3左右,不能装满,以利于浸种、通气均匀,袋装种子码花垛放入浸种箱后,通入氰烯菌脂消毒液,消毒液水层以高出浸种袋10厘米为宜.
浸种时每天要用泵使消毒液定时回水搅拌,以保证充分浸透.
(4)催芽.
浸好的种子以高温(30~32℃)破胸,当有80%左右的种子破胸时将温度降到25℃催芽.
当芽长到1~2毫米时温度降到15~20℃晾芽、待播.
4.
整地做床提倡秋备床土、秋施农肥,秋整地做床;春做床的早春土壤化冻后浅耕10~15厘米,清除根茬,打碎坷垃,床面必须整平压实.
床土厚度10厘米左右,苗床可酌情施用壮秧剂或适量肥料.
提倡应用专用基质育苗.
5.
播种播种前15天左右扣棚,一般从3月15日由南向北依次开始,增温解冻.
为提高保温效果,还可加盖草帘、棉被,也可采用三层膜覆盖.
第一38积温带4月5日前后播种,第二积温带4月10日前后播种,第三积温带4月15日前后播种,第四积温带4月20前后播种.
播种前要全面进行种子处理,催芽播种.
钵体盘育苗每穴播芽种3~5粒,机插秧每盘播芽种100~125克,普通育苗平方米播芽种250~300克.
6.
秧田管理(1)温度管理.
播种到出苗以密封保温为主,齐苗后撤下地膜.
秧苗一叶一心期温度控制在25℃左右,不超28℃;二叶一心期温度控制在22~25℃,不超25℃;三叶一心期温度控制在20℃;四叶一心以后温度控制在20℃,酌情昼夜通风,防治秧苗徒长.
棚内温度夜间要保证7℃以上,如有低温,在大棚上盖草帘,小棚上覆棉被、麻袋片等,必要时在大棚内采取烧稻壳、炭火盆等措施,保温防冻.
(2)水分管理.
播种到齐苗一般不浇水,2叶期前,不干不旱不浇水,控制苗床湿度,床土过湿或积水时,要酌情揭膜甚至开棚通风散湿.
2叶期以后应遵循"三看"为指标,缺水补水,一次浇透,确保旱育.
秧苗一叶一心期开始酌情通风炼苗.
(3)苗床追肥.
2.
5叶期前后根据秧苗长势,缺肥时可用1%硫酸铵水溶液叶面喷施,喷后及时用清水洗苗.
也可每100平方米苗床追施硫酸铵2~3公斤,施肥后也要用清水洗苗.
(4)苗床灭草.
可在播种摆盘后,用丁扑合剂封闭灭草,或当稗草1.
5~2叶期,可用10%千金乳油,每100平方米用5毫升,对水400倍液喷雾.
(5)预防立枯病.
发病初期,可选用恶霉灵、瑞苗清、噁甲水剂等喷雾防治,如用97%恶霉灵1~1.
5克/立方米,对水3公斤喷雾.
39(6)插秧前"三带".
起秧前1~2天,一是带药:每平方米苗床用10%吡虫啉1000倍液均匀叶喷;二是带肥:每平方米苗床施用磷酸二铵150克;三是带生物菌剂(按产品说明使用).
(二)本田整地、施肥1.
整地与施基肥提倡秋翻、春耕,用旱耙或旋耕,然后灌水进行水耙,达到寸水不露泥的平整状态,稍沉实,花达水插秧.
翻地前隔年施农家肥第一、二积温带每亩1.
5~2吨、第三、四积温带每亩1.
2~1.
6吨.
化肥:第一、二积温带一般为每亩磷酸二铵8~10公斤,氯化钾7~9公斤,尿素13~15公斤,4~6公斤硅肥(有效硅);第三、四积温带一般为每亩磷酸二铵7~9公斤,氯化钾6~8公斤,尿素10~14公斤,3~5公斤硅肥(有效硅).
氮肥40%、全部磷、硅肥、50%钾肥作底肥,在耙地前施入,其余氮肥的30%作蘖肥、25%~30%作穗肥施入,其余的50%钾肥作穗肥施入,粒肥酌情施用.
2.
追肥(1)蘖肥分蘖肥分两次施入.
第一次分蘖肥在插秧后5~7天,即水稻返青后立即施用蘖肥总量的50%,促进分蘖早生快发,争取低位分蘖;第二次蘖肥当水稻第一、二积温带第七叶末到第八叶露尖时(插秧后4周左右)、第三、四积温带第六叶末到第七叶露尖时(插秧后3周后)施用,用其余蘖肥作调节肥施用.
(2)穗肥在水稻拔节期施用穗肥,当倒2叶露尖到长出一半时,也即当扒开水稻主茎能看到节,并且水稻主茎上幼穗长度为1厘米左右时施用穗肥,施40氮肥总量的30%和剩余的50%钾肥.
(3)粒肥在水稻抽穗后的7天内可根据长势长相和病害发生情况等酌情施用,第一、二积温带可用氮肥5%做粒肥施用,第三、四积温带可采取喷施磷酸二氢钾做粒肥.
为改善品质,抗逆增产促熟,可在水稻抽穗前后叶面喷施适量的富硒叶面肥、镁肥、锌肥等,喷施浓度一般1%左右,间隔7-10天,喷施两次.
(三)合理稀植当气温稳定通过13℃时、秧苗3.
5叶期时即可插秧.
一般可在5月13~25日水稻高产插秧期内完毕,确保不插六月秧.
插秧密度:第一积温区20穴/平方米左右,每穴插一个钵体苗,或3~5株基本苗;第二、三积温区25穴/平方米左右,每穴插一个钵体苗,或4~6株基本苗,第四积温区30穴/平方米左右,每穴插一个钵体苗,或5~7株基本苗.
(四)节水灌溉采取浅、湿、干节水灌溉技术,井灌区要设晒水池,并适当延长渠道,尽可能提高水温.
插秧时田内保持花达水,插后水层要保持苗高的三分之二(以不淹没秧心为准),扶苗返青.
返青后,水层保持3~5厘米,增温促蘖.
10叶期后,采用干干湿湿的湿润灌溉方式,增加土壤的供氧量,促进根系下扎.
当田间茎数达到计划茎数的80%时,要对长势过旺、较早出现郁闭、叶黑、叶下披、未出现拔节黄的地块,撤水晒田7~10天.
晒田程度为田面发白、地面龟裂、裂缝内见白根、叶色褪淡挺直,控上促下,促进壮杆.
41盐碱土稻区不能撤水晒田,如果长势旺可采取酌情灌深水来控制无效分蘖.
水稻减数分裂期当预报有17℃以下低温时,灌18℃以上的17~20厘米深水层,护胎,低温过后恢复正常水层管理.
除此之外,要采取干干湿湿以湿为主的间歇灌溉,养根保叶,活杆成熟.
每次灌水3~5厘米,自然落干后再灌水.
黄熟期停水.
(五)除草防病1.
除草.
采用化学除草技术.
防治稗草可选用禾大壮、莎稗磷、苯噻酰草胺等;大龄稗草可选用五氟磺草胺、氰氟草酯、嘧啶肟草醚等;防治泽泻、慈姑等多年生杂草可选用嗪吡嘧磺隆、丙嗪嘧磺隆、五氟磺草胺、嘧啶肟草醚等;防治阔叶杂草宜选用吡嘧磺隆、苄嘧磺隆等;防治莎草科杂草宜选用灭草松、二甲四氯等药剂.
2.
防病.
水稻本田主要病害有稻瘟病、纹枯病、叶鞘腐败病等.
(1)加强田间病情调查.
在做好致病生理小种调查的基础上,尽可能选择抗病品种种植.
田间做好稻瘟病的监测预报,做到未发病或未达到防治指标的不打药.
达到防治指标的,早发现早打药.
(2)重点做好稻瘟病的防治.
采取飞机航化作业,防治两次,第一次为7月10~15日,第二次为7月20~25日,如出现连续阴雨天气,可在水稻抽穗后再喷施一次预防用药.
防治药剂可选用枯草芽孢杆菌、寡聚糖、肟菌戊唑醇、烯肟菌胺戊唑醇、嘧菌酯、咪鲜胺等,并可兼防纹枯病等真菌性病害.
3.
防虫(1)潜叶蝇和负泥虫.
本田如发生潜叶蝇,可在插秧后浅灌增温,以缩短秧苗返青时间.
潜叶蝇危害严重地块,排水晒田1~2天.
或采用诱杀42的方法,于5月下旬在潜叶蝇成虫田外集中期采用诱杀成虫进行防控.
即在池梗上每隔30延长米左右设置一个诱杀桶,内置500毫升含5000倍氯虫苯甲酰胺+酒糟+糖的混合液.
也可采取化学防治,即在水稻插后开始返青时,选用吡虫啉、啶虫脒、短稳杆菌等药剂叶面喷雾防治.
本田如发生负泥虫,可在发生盛期采取迅速深灌方法,只露苗尖,然后在清晨有露水时,用扫帚将幼虫扫落于水中,扫后迅速排水,将幼虫排出田外.
(2)二化螟.
要控制成虫,可采用投射式杀虫灯及性诱剂围垛诱杀成虫,性诱剂和杀虫灯可单独使用也可组合使用.
即投射式杀虫灯(太阳能杀虫灯,每台可控范围为半径50米区间),诱杀越冬代水稻二化螟成虫,减少虫源基数.
设置方法是在稻草垛周围每隔60米设置一台,将稻草垛围在中间.
如在水稻本田设灯诱杀,可3~4公顷设置一台,开灯时间从6月10日至8月20日,每日19:00时开灯,早上6:00关灯;性诱剂诱杀,以相邻村屯为中心设双层保护圈,方法为紧邻村屯的两排池子每个池子插10根性诱剂杆,杆上设有诱杀盒,盒内置诱芯.
性诱剂杆于6月10日开始设置,一直设置到8月底为止.
或采取化学防治,可在卵孵化至低龄幼虫高峰期,用苏云金杆菌(BT)、三唑磷、杀虫单等药剂喷雾防治.
(六)收获黄化完熟率达95%以上为指标,适时收割,精收细打,减少割拉打损失,损失率不超过2%.
43九、强筋小麦高产优质高效配套栽培技术模式黑龙江省春小麦在我国小麦区划上被确定为优质强筋"硬红春"小麦优势产业带.
小麦品质优良,商品性能稳定,对进口强筋小麦替代性强.
(一)品种选择及搞好种子处理根据市场要求,选择适应当地生态条件,经审定推广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强、抗病性强的强筋品种.
北部地区强筋麦品种:龙麦33、龙麦35、克春1号、龙春2、龙麦37等品种;东部地区强筋麦品种:龙麦26等品种.
播前进行种子清选,质量达到种子分级标准二级以上.
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85%,种子含水量不高于13%.
每100公斤小麦种子用40%唑酮·福美140~200克或6%戊唑·福美100~125克拌种,防治根腐病和散黑穗病.
鼠害发生严重地块加拌鼠药,防止老鼠过多盗食种子,影响保苗株数,要混拌均匀,拌种后闷种5~7天再播种.
(二)茬口选择及轮作在合理轮作的基础上,选用大豆茬、马铃薯茬、小麦茬、玉米茬,且无氟磺胺草醚、异噁草松等长残留性除草剂的地块,避免甜菜茬.
(三)整地伏、秋整地.
要求整平耙细,达到待播状态.
前茬全部深松25~30厘米后耙茬作业(采用160马力以上的大型机械),耙深12~15厘米.
采取对角线法,不漏耙,不拖耙,耙后地表平整,高低差不大于3厘米.
耕整地作业后,要达到上虚下实,地块平整,地表无大土块,耕层无暗坷垃,每平方米2~3厘米直径的土块不得超过1~2块.
三年深翻一次,秸秆粉碎还田.
(四)施肥施肥原则:测土平衡施肥,最好是秋施深施.
增施有机肥,稳氮磷、增钾肥、因地施用中微量元素肥料.
有机肥施用量:每亩施1.
5吨腐熟的农家肥(有机质含量大于15%)或等效商品有机肥.
44化肥施用纯量要求:根据土壤基础肥力,氮磷钾比例为1~1.
2:1:0.
4.
土壤有机质含量3%~5%的地区,每亩施底肥纯氮4.
5~5.
5公斤,磷4.
0~5.
0公斤,钾2.
5~3.
5公斤.
土壤有机质含量5%以上的地区,每亩施底肥纯氮3.
5~4公斤,磷4.
0~4.
5公斤,钾2~3公斤.
商品化肥参考施用量:尿素6.
7~8公斤/亩,二铵8.
7~10公斤/亩,硫酸钾5.
3~6.
7公斤/亩.
施肥时期:秋深施肥.
一般在气温降到10度以下(10月1日以后)时进行,施肥深度8~10厘米,占总肥量的2/3~3/4.
种肥:种肥占总肥量的1/3~1/4.
若土壤中缺少某种微量元素,则可做为种肥适当施入微量元素,以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追肥:4叶期至拔节前,每亩喷施0.
5公斤尿素;抽穗期和扬花前,每亩用磷酸二氢钾0.
2公斤,加尿素0.
3公斤,对水喷施.
若生产富硒面粉,每亩可用硒肥0.
1公斤,对水7公斤喷施.
可施用缓释氮肥代替部分速效氮肥,使氮素肥效后移.
(五)播种早春耢地,耢平后播种.
土壤化冻达到5~6厘米深时,及时播种.
采用10厘米、15厘米单条播或30厘米双条播.
要边播种边镇压.
镇压后的播深为3~4厘米,误差不大于1厘米.
播种密度要根据品种特性、土壤肥力和施肥水平等确定,亩保苗以37~43万株为宜.
春季施种肥时,切勿种肥混播,避免烧苗.
可采取分次施肥播种,最好采取复合作业方式,施肥、播种、镇压一次完成,减少湿土裸露时间,减少土壤散墒.
干土层厚或干旱时,增加镇压次数.
播种时土壤水分较多,镇压后会出现板结,应暂缓镇压,至表土稍干再镇压.
(六)搞好病虫草害防治防治病虫草害要选用低毒、低残效农药.
正常年份应在小麦3~4叶期进行化学除草.
除草剂一般采用二甲四氯、2,4-D异辛酯、麦草畏、精恶唑禾草灵(除野燕麦)等,具体配方依据草情而定.
45防除阔叶杂草:在分蘖末期到拔节初期,用2,4-D异辛酯或2,4-D异辛酯混麦草畏,选晴天、无风、无露水时均匀喷施.
防除单子叶杂草:野燕麦、稗草可用精恶唑禾草灵、野燕枯对水喷施.
选晴天、无风、无露水时均匀喷施.
防治赤霉病:每亩用40%多菌灵胶悬剂100毫升或80%多菌灵颗粒剂66毫升或25%咪鲜胺乳油53~66毫升于小麦扬花期对水喷施.
赤霉病近几年为主要病害,必须加强防治,并以预防为主,否则不但影响产量,对品质及食品安全威胁更大.
防治粘虫:每平方米有粘虫30头时,在幼虫3龄前,喷施4.
5%菊酯乳油每亩30毫升对水喷施.
防治蚜虫可在每百穗有800头蚜虫时,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每亩20克,对水2~3公斤喷雾处理.
(七)田间管理小麦3叶期压青苗,根据土壤墒情和苗情用镇压器镇压1~2次,采用顺播行压法.
机车行进速度:每小时10~15公里,禁止高速作业.
如遇干旱,适时灌水,一般在拔节至抽穗进行2~3次灌水.
随中后期灌水每亩灌施氮肥0.
5公斤,效果更好.
(八)适时收获人工收获和机械分段收获在蜡熟后期进行,联合收割机收获在完熟初期进行.
蜡熟中期:籽粒呈黄色,柔软有弹性,用手指甲容易掐断;茎秆顶部全部变黄,颖壳基部仍为绿色;有芒的开始炸芒,麦秆仍有弹性.
蜡熟末期:植株全部呈黄色,茎秆仍保持一定的弹性;用手指甲掐籽粒已不易出痕迹.
完熟期:茎秆全部干枯,籽粒呈干硬状,籽粒颜色呈品种色.
(九)效益分析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模式强筋小麦平均单产250公斤/亩,1.
8元/公斤,亩产值450元;农机成本65元/亩,生产资料成本120元/亩,人工费15元/亩,亩生产成本200元,亩效益250元.
46十、谷子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模式(一)选地选茬1.
选地谷子耐旱怕涝,选择耕层深厚,肥力高,保水保肥及排水良好的微碱性砂质壤土地块或黑钙土地块.
2.
选茬选择未使用长残留除草剂的大豆茬及耕作条件好的玉米、高梁茬,避免重迎茬.
(二)整地玉米茬秋季耙茬或旋耕起垄镇压达到待播状态;大豆茬,可春季直接原垄种植谷子;小麦茬,伏秋翻后及时起垄,封冻前镇压保墒,春天化冻后再镇压一次.
(三)种子及其处理1.
选种选用米质优良、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产量高、抗逆性强的品种,第一积温带可选用:龙谷31、龙谷33、龙谷34、龙谷36等品种;第二积温带可选用:胜谷1号、龙谷25、嫩选17号、龙谷35等品种;第三积温带可选用:嫩选15.
2.
种子处理(1)晒种播种前一周,选晴朗天气将种子摊放2~3厘米厚,翻晒2~3天,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
(2)盐水选种播种前3~5天,将种子放到浓度10%~15%的盐水中,搅拌均匀,捞出上面漂浮的谷秕子、草籽和杂质,再将沉在下面的种子涝出,用清水洗2~3遍后,晾干即可播种.
(3)拌种可选用多菌灵、福美双拌种.
(四)科学施肥471.
底肥谷子对氮、磷、钾要求比例适中,比一般作物需磷、钾较高,所以需大量有机肥,尤以腐熟农家肥最好.
一般亩施优质农家肥(腐熟、无污染,有机质含量15%以上)每亩结合整地时施入2吨.
2.
种肥种肥以化肥为主.
根据土壤供肥能力和土壤养分的平衡状况,进行测土配方施肥,做到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合理搭配.
一般亩施二铵10~12.
5公斤,硫酸钾3~5公斤;或用45%含量的氮磷钾复合肥15公斤,硫酸钾3公斤.
3.
追肥在孕穗期亩追施尿素7公斤.
也可根据作物长势情况喷施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促进谷子开花和灌浆速度.
(五)适时播种当耕层10厘米处地温稳定通过8~10℃时,及时播种.
垄上双行精量播种,每亩保苗为4~5万株,播深3~4厘米,播种后及时镇压.
(六)田间管理1.
出苗后镇压谷子出苗后三叶期前可用人工踩或用橡胶车轮镇压,增加土壤紧密度,可有利于地下水上升,防止死苗.
2.
间苗定苗若播种量过大,可在3~5叶期及时间苗、定苗.
间苗时拔掉病、小、弱苗,拨开死撮,做到等距定苗,33厘米(1尺)间苗定6~8株.
3.
中耕除草谷子中耕除草要做到三铲三趟,头遍结合间苗进行,二遍在谷子拔节期进行,第三遍在谷子抽穗前进行.
(七)化学除草机械、人工和化学除草相结合.
化学除草应根据田间草相、土壤类型和有机质含量、土壤墒情、杂草和作物叶龄、种植品种等情况,选择安全、高效、环境友好的除草方式、除草剂配方,适时适量用药.
481.
苗前化学除草播种后可选用扑灭净等药剂防治.
2.
苗后化学除草谷子3~4叶期可选用噻吩磺隆、唑嘧磺草胺、麦草畏防治.
(八)病虫害防治1.
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捡净谷茬烧掉、及时拔除中心病株和枯心苗,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掉;做好田间和地埂杂草防除;适期晚播可以躲过危害盛期,减轻受害.
2.
物理防治用杀虫灯诱杀趋光性害虫.
3.
化学防治谷子锈病采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治;白发病采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防治;粘虫可在幼虫三龄之前用BT可湿性粉剂(50000单位/毫克)2克/亩防治,或用杀虫灯防治成虫.
(九)适时收获当谷子籽粒变硬、谷穗挂灰(谷子成熟的标准是谷子中下部籽粒外壳呈灰白色,俗称"谷穗挂灰")、秸杆变黄时及时收割,防止风橹.
边割边捆,捆小捆,码上垛,及时拉运与脱粒.
单品种单收、单运、单放、单脱粒、单贮藏.
(十)效益分析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模式谷子平均单产240公斤/亩,4元/公斤,亩产值960元;农机成本125元/亩,生产资料成本100元/亩,人工费285元/亩,亩生产成本510元,亩效益240元.
49十一、高粱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模式(一)品种选择选择耐密型中矮秆杂交种,第一积温带可选用庆杂77、南北杂1号等品种、吉梁1号、哈杂1号;第二积温带可选用龙杂13、龙杂10、林杂1号、龙米粱1号、田杂3号等品种;第三积温带可选用龙杂16、龙杂12、庆杂88等品种;第四积温带可选用龙杂17号、绥杂7号、龙杂18、绥杂8号等品种.
(二)整地、施肥1.
选茬、整地高粱不宜重迎茬,重茬和迎茬地块,病虫害严重,特别是根腐病、黑穗病等发生较多.
另外,重茬还不利于合理利用土壤养分.
可以实行高粱→玉米→蔬菜三年轮作制和高粱→谷子→蔬菜→玉米四年轮作制.
注意前茬使用含有烟嘧磺隆除草剂的地块不能种高粱.
秋整地秋起垄达到待播状态,也可以进行秋翻春耙早春顶浆起垄,耕翻深度20~22厘米.
2.
施肥(1)基肥结合秋翻地亩施优质农家肥1.
5~3.
0吨.
(2)种肥一般亩施磷酸二铵10~15公斤,硫酸钾10公斤,种肥切忌与种子接触,实行种、肥分离,侧或深施肥技术.
(三)种子处理1.
发芽试验为了保证播种后出齐苗,播前必须做发芽试验,种子发芽率保证在98%以上.
2.
晒种与炕种播前要对种子进行晾晒3~4天或将种子摊在炕上,炕面温度35~45℃,炕5~6天即可.
3.
种子包衣50包衣应在播种前2周进行,让药膜充分固化成膜后再播种.
可选用40%萎锈灵、10%福美双、25%粉锈宁按种子量0.
3%~0.
5%拌入,防止丝黑穗病、散黑穗病.
4.
浸种催芽如果种子没有包衣,要进行浸种催芽.
在播种前一天下午,把种子放在40℃温水中浸种2~3小时,随后,装入麻袋等湿袋,用塑料包好,放在炕上,闷10~12小时,当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四)播种1.
播种期5厘米土层温度稳定通过12℃时,开始播种较适宜.
一般在4月25~5月5日.
2.
播种方式开沟坐水机播,覆土3厘米,播后及时镇压.
耕作模式为65厘米小垄种植.
3.
播种量高粱播种量一般每亩1~1.
5公斤.
(五)田间管理1.
早期查苗如发现缺苗应催芽补种,或利用阴雨天,幼苗4~6叶期坐水移栽.
2.
间苗定苗幼苗2~3叶期间苗,4~5叶期定苗,做到等距留苗,留壮苗,不留双株苗,亩留苗7000~8000株.
按土壤肥力确定高粱种植密度,原则是,肥地宜密,薄地宜稀.
并结合间苗、定苗进行中耕除草.
3.
铲趟铲、趟要结合进行,随铲随趟,以提高铲趟效果,一般可进行3~4次,高粱铲趟宜早不宜晚,争取在雨季来到之前,除净杂草,趟起大垄.
4.
追肥12~14片叶时追拔节肥,亩施尿素12.
5~15公斤,条施或穴施在离根部5厘米左右,深埋3寸,然后立即趟地,覆土盖严.
一般在7月初追完.
515.
灌水遇旱及时灌水.
(六)病虫防治1.
黑穗病黑穗病是危害高粱生产上的严重病害,此病主要危害穗部,直接影响高粱的产量.
防病技术主要有种植抗病品种、品种合理布局、科学耕作栽培和种子消毒等.
由于黑穗病是种传和土传病害,在生产上可以选择拔除田间病株,集中深埋的方法.
或选用78%卫福种衣剂、40%拌种双、25%粉锈宁、2%立克秀等药剂按种子量0.
2%~0.
3%拌种防治.
2.
金针虫、蛴螬金针虫、蛴螬是危害高粱的主要苗期地下害虫.
可选用每克含80亿白僵菌高孢粉与草炭土按1:5比例混拌,在垄上均匀沟播防治;每亩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100毫升,拌潮湿细土20公斤,在高粱播种时随之撒施.
3.
高粱蚜虫农业措施:采用高粱与大豆6:2间种栽培法,可明显减少高梁蚜虫发生及危害.
药剂防治:当田间有蚜株率达30%~40%,出现"起油珠",或100株虫量超2万头时,即需防治.
可选用高含量啶虫脒、吡虫啉或毒死蜱等药剂,喷雾防治.
在同时发生红蜘蛛的地区,以上药剂可与阿维菌素混用兼防红蜘蛛.
(七)收获1.
收获时期做主食的白高粱应该在蜡熟期及时收获,其他红高粱应该在腊熟末期收获.
2.
及时晾晒脱粒对含水量较高的高粱穗应及时摊开晾晒,不可堆放,以防捂垛.
晾干后及时脱粒.
(八)效益分析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模式高粱平均单产400公斤/亩,1.
9元/公斤,52亩产值760元;农机成本95元/亩,生产资料成本145元/亩,人工费275元/亩,亩生产成本515元,亩效益245元.
53十二、绿豆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模式(一)选地、选茬及施肥1.
选择地块选择中低等肥力的沙壤土岗地,与其他非豆科作物进行3年以上轮作,做到不重茬、不迎茬.
可采取绿豆→玉米→玉米或绿豆→杂粮→玉米.
2.
整地采取旋耕灭茬后进行三犁整地.
要做到随整地、随起垄、随镇压,达到待播状态.
3.
施足底肥结合整地起垄要施足底肥,一般每亩施农家肥1.
5立方米,每亩施入豆类专用肥15公斤.
(二)品种选择及处理1.
品种选择选用绿丰2号、绿丰5号、白绿11号等优质、高产绿豆品种.
2.
种子质量种子纯度≥98%,净度≥98%,发芽率≥95%,水分≤13%.
3.
种子处理经过精选加工的种子晒种后,使用精甲·咯菌腈、咯菌腈、多·克·福等种衣剂进行种子处理.
(三)播种1.
播种时间适宜播期为5月15~6月10日.
2.
播种方式根据播种机类型可采取垄上双条播、单条播或点播的方式播种,覆土深度一般为4~5厘米,根据土壤墒情适度镇压保墒.
3.
精量播种,控制密度每亩适宜播种量为1~1.
5公斤.
早熟品种、地力差的适当密些;中晚熟品种、地力好的适当稀些.
4.
施足种肥54播种的同时,每亩施入豆类专用肥10公斤.
(四)田间管理1.
及时中耕除草(1)苗后封闭除草在播种后第2~4天,出苗之前可根据地块杂草情况,选用喷施噻吩磺隆加异丙甲草胺等除草剂封闭除草.
(2)第一次中耕除草第二复叶完全展开之后,进行第一次中耕除草,中耕深度15~20厘米.
根据杂草情况酌情喷施烯禾啶、氟磺胺草醚等除草剂.
(3)第二次中耕除草在开花前期进行第二次中耕除草,中耕深度20~25厘米,根据杂草情况酌情喷施精喹禾灵、氟磺胺草醚等除草剂,可结合叶面肥、杀菌剂和杀虫剂喷施进行作业.
2.
喷施叶面肥与化学调控在初花期,结合封垄一起进行.
可喷施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以及作物生长调节剂、EM菌剂等制剂,一般喷施2~3次.
在始花期,结合第二次中耕进行机械追肥,施肥量为每公顷尿素30~60公斤,硫酸钾40~80公斤.
3.
及时灌溉在始花期,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60%,应及时灌水.
(五)病虫防治1.
病害防治(1)立枯病在播种前用40%拌种双或50%福美双拌种,用量为种子量的0.
3%.
在发病初期喷施30%噁霉灵水剂或30%甲霜·噁霉灵水剂500倍液,连续防治2~3次.
(2)根腐病在播种前用62.
5克/升精甲·咯菌腈悬浮种衣剂(亮盾)、或25克/升咯菌腈悬浮种衣剂(适乐时)、或35%多·克·福悬浮种衣剂进行种子处理,用量为种子55量2.
5%.
发病初期喷施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隔7~10天喷施1次,连续防治2~3次.
(3)叶斑病发病初期喷施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600倍液、或250克/升嘧菌酯悬浮剂6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隔7~10天喷施1次,连续防治2~3次.
(4)细菌性晕疫病病症初现时,喷施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或新植霉素4000倍液、2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或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隔7~10天喷施1次,防治1~2次.
2.
虫害防治在初花期至结荚期要注意防治蚜虫、红蜘蛛等虫害.
可采用喷施啶虫咪、吡虫啉、阿维菌素乳油等低毒、低残留农药防治,如发生草地螟可喷施高效氯氰菊酯防治.
(六)及时收获1.
捡拾收割作业在80%以上豆荚成熟时,早晨趁潮湿,用割刀及时将成熟的植株割倒,放在田间晾晒5~7天.
待绿豆秧完全干透后,进行捡拾脱粒作业,脱粒后,及时晾晒、清选,入库保存,防止豆象危害.
2.
联合收割作业在100%豆荚成熟后,采用联合收割机进行一次性联合收割作业,完成收割作业之后,及时进行晾晒、清选、入库保存,防止豆象危害.
(七)效益分析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模式绿豆平均单产80公斤/亩,8元/公斤,亩产值640元;农机成本100元/亩,生产资料成本20元/亩,人工费10元/亩,亩生产成本190元,亩效益450元.
56十三、芸豆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模式(一)品种选择及处理1.
品种选择选择熟期适宜,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芸豆品种.
第二积温带可选用龙芸豆11等品种;第三积温带可选用品芸2号、龙芸豆10、龙芸豆5号等品种;第四积温带可选用龙芸豆13、龙芸豆14等品种,种子要做到2~3年更新一次.
2.
种子精选种子精选可机械选种或人工粒选.
选择籽粒饱满、有光泽的种子,剔除病斑粒、破碎粒、杂粒,种子纯度≥98%、净度≥97%、发芽率≥95%、含水量≤13%.
(二)选地及整地芸豆不宜连作或重茬,连作或重茬都会造成减产.
应选择有机质含量高、土质疏松的平川或平岗地,忌选低洼易涝地.
土壤PH值以6.
3~7.
9为宜.
前茬以小麦、马铃薯、亚麻等茬口为宜.
为避免前茬除草剂危害,前茬用烟嘧磺隆有效量每亩4克的土壤,需间隔18个月以上,再种植芸豆;用莠去津有效量大于每亩133克,需间隔24个月以上,再种植芸豆.
伏秋整地.
有深翻、深松基础的地块,可进行秋耙茬(需捡净茬子),耙深12~15厘米,耙平耙细,然后起垄镇压,达到待播状态;没有深翻、深松基础的要先进行深翻或深松,深翻深度15~18厘米,深松深度25~30厘米,然后整地至待播状态.
(三)合理施肥基肥:每亩施腐熟好的优质农家肥1~2吨,结合整地一次性施入.
种肥:播种时亩施二铵7~8公斤,钾肥3~4公斤.
化肥总量三分之二侧深施于种下8~9厘米,三分之一侧深施于种下2~3厘米.
追肥:在芸豆结荚期,每亩用磷酸二氢钾0.
1公斤,对水13公斤进行叶喷,隔7~10天再喷一次.
(四)播种1.
播期57当土壤5厘米处地温稳定通过10℃时可以进行播种,一般比大豆晚播10~15天.
如必须种植早熟品种可以适当晚播,晚熟品种应适当早播.
2.
播量播量要按不同品种的密度要求,在做好发芽试验的基础上,根据保苗株数,百粒重来确定.
一般百粒重小于30克的种子,播量为每亩4~5公斤;百粒重大于50克的种子,播量约为每亩7~8公斤.
3.
播种方式播种方法采用机械条播或穴播,垄上单行种植.
条播一般采用垄距65-70厘米精量点播,株距3~4厘米,播深以3~5厘米.
垄上穴播株距15~20厘米,每穴播4~5粒种子,穴保苗3~4株.
播后及时镇压.
播深应看当地土质和土壤墒情来定,土壤墒情好,整地质量好的应当浅播,反之应当深播.
(五)田间管理1.
中耕除草整个生育期间要进行2~3次中耕除草.
幼苗期进行中耕除草,封垄前铲趟第二遍,中耕除草一定要在开花前完成.
生育后期应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拔掉地里的杂草.
2.
化学除草以苗后茎叶处理为主,土壤处理为辅(遇低温多雨易发生药害).
苗前土壤处理可使用除草剂有氟乐灵、异丙甲草胺等.
苗后可使用烯禾啶、烯草酮、高效氟吡甲禾灵、精喹禾灵与氟磺胺草醚混用或选用氟磺·烯草酮、精喹·氟磺胺等混剂.
3.
灌溉与排水天气干旱,土壤绝对含水量低于10%时,有条件的地方适当浇一次小水,浇水后及时中耕.
开花结荚期当土壤含水量低于13%时应及时灌水,以防止落花、落荚.
雨水过多易造成田间积水,应及时开沟排水.
(六)病虫防治1.
病害(1)普通花叶病毒病58发病初期,2%宁南霉素水剂300~400克/亩,或20%吗胍·乙酸铜可湿性粉剂200~250克/亩均匀喷雾;同时防治传毒蚜虫,可在蚜虫点片发生期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40克/亩,连续喷2~3次.
(2)芸豆根腐病在播种前用62.
5克/升精甲·咯菌腈悬浮种衣剂(亮盾)或25克/升咯菌腈悬浮种衣剂(适乐时)或35%多·克·福悬浮种衣剂进行种子处理,用量为种子量2.
5%.
发病初期喷施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隔7~10天喷施1次,连续防治2~3次.
(3)芸豆炭疽病在发病初期用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或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
(4)芸豆白粉病在发病初期用25%三唑酮乳油或250克/升丙环唑乳油1000~2000倍液喷施,7天一次,需喷2~3次.
2.
主要虫害(1)地下害虫可选用50%的辛硫磷0.
5公斤兑水20公斤配成药液,喷施在200公斤种子上,边喷边搅拌,闷种4小时,阴干后播种.
对于地下害虫发生严重的地块还可使用3%辛硫磷颗粒剂每亩4公斤,播种时沟施.
(2)蚜虫可选用高含量啶虫脒、吡虫啉或抗蚜威等药剂,喷雾防治.
(3)红蜘蛛可选用1.
8%阿维菌素乳油或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2000~3000倍液防治.
(七)收获收获分两段进行收获,第一阶段为割拔(机械割根),第二阶段为脱粒.
割拔期确定标准为:植株2/3荚果变黄,籽粒变为固有形状和颜色;叶子变黄,有2/3左右脱落,即可进行机械割根.
脱粒期确定标准为:割拔后要在田间晾晒3~4天,使植株上部籽粒充59分后熟,待籽粒达到安全水分16%左右,即可脱粒.
(八)效益分析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模式芸豆平均单产100公斤/亩,4元/公斤,亩产值400元;农机成本65元/亩,生产资料成本85元/亩,人工费45元/亩,亩生产成本195元,亩效益205元.
60十四、日光温室番茄秋冬茬栽培技术模式(一)主要栽培技术模式利用保温性能优越的日光温室进行秋冬茬番茄生产是近年来北方地区温室效益比较好的栽培模式,生产以秋季抢座果冬季抓采收为关键技术,延长番茄供应时间,生产时间从8月下旬至弈年2月.
(二)配套技术要点1.
品种选择选择以口感突出中型果为主的草莓番茄品种,如光辉101、高糖100、领秀.
2.
育苗秋冬茬番茄育苗正遇上高温多雨天气,苗床必须具备降温、防雨、通风、防蚜等功能,可采取张挂黄蓝板、扣防虫网棚、苗床上方覆盖遮阴网等措施.
7月中旬播种,苗龄期35天,种子采用磷酸三钠浸种处理主要预防番茄的病毒病,先把番茄种子浸入凉水中大概4-5小时,捞出后再把种子放入10%的磷酸三钠溶液中,大概浸泡20-30分钟的时间,捞出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出苗后重点预防蚜虫、白粉虱、蓟马等.
3.
主要栽培技术(1)施肥整地.
温室采用高温闷棚消毒结合土壤药剂处理,均匀撒入白灰10公斤.
亩施腐熟农家肥4000~5000公斤,再沟施30公斤腐熟豆饼和30公斤优质硫酸钾型复合肥,旋耕机多次松土打碎作业,做高畦,铺设滴灌设备.
(2)定植.
定植前采用滴灌造墒,避免幼苗吊干.
株行距35厘米*40厘米,缓苗后覆盖黑色地膜.
(3)定植后的管理.
控制温、光,促进缓苗,加强通风避免徒长.
屋面要采用保温被卷放降温,不能超过28℃.
在高温下,番茄易发生病毒病.
如发现病株要及时拔除,用肥皂水洗手后补栽.
定植7天后采用枯草芽孢杆菌灌根.
单干整枝,适时搭架、绑蔓,每株留4-6穗果.
(4)肥水管理.
根据生长状态进行肥水管理,前期以平衡肥料为主,后期以高钾肥为主.
果实膨大前期给水少浇勤浇,膨大后期严格控水,叶61面喷施氨基酸或红糖水.
(5)蘸花.
用30毫克/千克浓度的番茄灵或防落素喷花或蘸花.
(6)病害防治.
前期喷施波尔多液进行病害防治.
晚疫病: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叶霉病:47%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40%氟硅唑乳油800倍液、30%宁南·戊唑醇悬浮剂1500倍液喷雾.
灰霉病: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50%嘧菌环胺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40%嘧霉胺悬浮剂1200倍液喷雾防治,7天喷一次,连喷2~3次,注意轮换用药.
白粉病:醚菌酯或者乙嘧酚或者乙嘧酚磺酸酯或者肟菌酯,交替使用,喷雾要打遍打透.
病毒病:如丙硫唑吗啉胍或者氨基寡糖素或者香菇多糖或者毒氟磷或者几丁聚糖等等+芸苔素内酯或者细胞分裂素+氨基酸.
(7)补光补温.
加防寒物、加二层幕或挂反光幕、搭设建议火炉等.
4关键技术秋冬茬番茄栽培,初期高温、多雨,昼夜温差小,对秧苗生长不利,强光容易引起病毒病;后期光照减弱,温度下降,对果实膨大和着色均有影响;中期温光条件有利于生长发育,但时间相对短.
所以,秋冬茬番茄栽培技术的关键是创造适宜的育苗条件,选择抗病品种,培育壮苗,定植后前期防止强光高温,避免发生病毒病,抓住温、光条件最适宜的时期,完成坐果(3穗果),并促进其膨大,打下高产基础,后期加强保温,避免发生低温冷害.
5.
效益分析进行秋冬茬生产,昼夜温差大,果实口感浓郁,加之日光温室保温条件好采收期可延迟到新年以后,补充了淡季的生产供应.
草莓番茄平均亩产1200公斤,产值36000元,(农资投入3000元,临时补温6000元).
62十五、设施黄瓜肥药双减绿色生产技术模式(一)主要栽培技术模式推广应用有机肥、生物肥料、空气消毒片化学防治病害方法,重点推广使用黄豆发酵的有机肥料、应用BEB野生灵芝素、空气消毒片防治病害方法,从而减少黄瓜生长化肥的用量,有效调控农药残留,提早下瓜7天,产量提高5%,农药施用量减少15%,减少投入和用工成本15%,保障黄瓜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
(二)配套技术要点1.
品种选择选用适合本地栽培的优良、抗病品种,如黑油亮、全胜等黄瓜品种.
2.
生产关键技术要点(1)培育壮苗.
床土选用土壤富含营养,通性良好,无病虫害,土壤中性.
播种床:40%田园土、40%腐熟粪肥或草碳,20%细沙或细炉渣;移植床:40%田园土,50%腐熟粪肥或草碳,10%细少或细炉渣.
每立方米加入1kg酸酸二铵.
田园土从葱蒜类土壤中选取,播种时浇透底水,覆土1.
5cm,覆盖地膜.
出苗前保持高温以利出苗,白天25-28℃.
出苗50%撤膜降温防止徒长.
白天20-25℃,夜16-18℃,第二片真叶雌雄开始分化.
白天25℃,上半夜16℃,下半夜12℃,发现缺水晴天上午浇水,定植前5-7天通风炼苗,苗龄30天.
顶花带刺,及时收获.
(2)黄瓜生物肥料,黄瓜定植后应用BEB野生灵芝素既能增产,又可有效提高作物品质.
(3)定植及收获,亩施用3000kg农家肥,定植后5-7天内,白天25-28℃,夜间18-20℃以利缓苗,缓苗后白天20-25℃,夜晚13-15℃.
缓苗后浇一次缓苗水,然后进行蹲苗,待根瓜3-4寸时结束蹲苗,浇水,施肥,亩用100kg发酵好的黄豆肥料.
定植后及时搭架和绑蔓,及时打叉,以蔓长至25片叶摘心.
然后喷0.
2%尿素和0.
1%-0.
3%磷酸二氢钾促进回头瓜的形成.
3、主要病虫害防治63(1)沃亿佳控菌一号空气消毒片每亩30片挂空气消毒片,成本低,省工省时又无污染和残留,是防治黄瓜霜霉病的重要方法.
(2)杀菌、高温闷棚.
在7月份收获后用石硫合剂喷在土壤上,然后闷棚,能有效杀死病菌.
64十六、大棚番茄长季栽培技术模式(一)主要栽培技术模式大棚番茄长季栽培相对于其他种植方式而言,产量高,产期长,生产成本较常规生产低,经济效益水平高.
该模式既能满足早春当地及出口市场,又可兼顾夏秋南销和出口.
(二)配套技术要点1.
品种选择主要选用优质、丰产、抗病性强、耐低温弱光、符合目标市场需求的大棚促成栽培无限生长型品种,如迪利奥、百利、改良百利、欧盾等.
2.
生产关键技术要点(1)培育壮苗.
大棚番茄长季节栽培一般4月7日播种,日历苗龄30~35天,生理苗龄4片叶为宜.
种子采取温汤浸种消毒和催芽后,采取营养钵或泥炭营养块直播,集约化管理.
播种后加盖地膜保湿保温,苗床的温度在20~30℃之间,70%出苗后将覆盖物去掉,播种后4~6天可以出齐.
一叶一心时分苗,装入营养钵内,白天温度控制在22~28℃,夜间温度控制在12~18℃之间.
定植前适当降低床苗温度锻炼秧苗.
(2)定植时期.
单层棚定植时间在4月末~5月初左右,采取多层覆盖及辅助加温措施可提前到3月末或4月初定植,在10月中下旬采收结束.
(3)采用"宽畦双行"定植方式.
每亩施充分腐熟有机肥5000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秋深翻20~30厘米.
定植前20天或3月上中旬扣棚烤地,地化冻后,进行整地做畦,结合整地施入50~60公斤三元复合肥,畦宽1.
4米,畦上定植双行.
畦面覆盖黑色地膜,在定植处用打眼器打孔,株距40厘米,定植后浇透水,亩保苗1800~2000株.
(4)采取"前控后促"管理措施.
定植后3~4天浇一次缓苗水,然后进行蹲苗.
棚温白天保持25~30℃,温度控制在不高于32℃,以免影响花芽分化.
夜间10~15℃,当外界夜温不低于15℃时,可昼夜通风.
尽量不浇水或少浇水,在棚温过高或表土过干时,可在棚内喷水,防止烤苗,蹲苗期限15~20天,之后要及时搭架,番茄第一穗座果以后进行追肥,第一穗果果实直径达到1~2厘米每亩每次追施"欣施利"或磷酸二氢钾5公斤,65每一穗果追一次肥.
进入盛果期后,对肥水需求很大,要增加肥水的次数,促进果实生长.
一般根据情况6~7天灌一次水,随水滴灌水溶性全肥及微量元素,同时进行大放风.
(5)喷花和保果.
番茄进入花期每穗开花3~4朵时,采用26毫克/升番茄灵喷花,温度超过30℃不喷花.
每穗留果4~5个.
(6)吊蔓整枝.
采用单干整枝,留6穗果,在花上留2~3片叶掐尖,及时吊蔓,以免植株倒伏.
(7)病害防治.
早疫病:58%精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9%烯酰吗啉~锰锌可湿粉500~600倍液喷雾.
叶霉病:47%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40%氟硅唑乳油800倍液、30%宁南·戊唑醇悬浮剂1500倍液喷雾.
生物农药:用哈赤木霉菌加兰迪多邦加红糖防治叶霉病.
青枯、溃疡等细菌性病害:用20%噻菌铜悬浮剂500~700倍液喷雾液、1%中生菌素水剂、1.
8%辛菌胺醋酸盐水剂1000~1200倍药液喷雾.
灰霉病: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50%嘧菌环胺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40%嘧霉胺悬浮剂1200倍液喷雾防治,7天喷一次,连喷2~3次,注意轮换用药.
生物农药:2.
1%丁子·香芹酚水剂,稀释300倍液、千亿枯草芽孢杆菌每亩施用15~30克或寡雄腐霉7500~10000倍液喷雾.
病毒病:每亩用8%宁南霉素水剂45~60克喷雾或5%海岛素水剂300~500倍液苗期及定植后初期喷雾处理.
(8)适时采收.
采收始期6月末7月初,采收末期10月中旬.
3.
效益分析大棚番茄长季栽培亩产量可达到9000~10000公斤,售价每公斤2.
3元,亩产值20700~23000元,亩成本约6300元(种子费1600元,肥药2500元,折旧1500元,水电400元,其他300元),亩效益14400~16700元,比常规栽培番茄平均亩增效5000元左右.
66十七、设施番茄肥药双减绿色生产技术模式(一)主要栽培技术模式通过推广应用生物菌肥、测土配方施肥、伴生栽培及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技术,番茄提早成熟3-5天,产量提高10%以上,化学肥料施用量减少30%,提高番茄绿色生产水平,保障农业生态环境安全,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二)配套技术要点1.
品种选择选用适合本地区栽培的优质、高产、抗病品种,如新世纪、大黄柿子等番茄品种.
2.
生产关键技术要点(1)培育壮苗.
采用8*8或9*9营养钵或穴盘育苗,营养土选用大田土或葱蒜土40%、腐熟陈马粪50%、大粪面10%混合而成,土质要求疏松通透,土壤酸碱度中性,不能含有对秧苗有害的物质,不能含有病原菌和害虫.
苗期土温保持在20-25℃,出苗后白天气温保持在20-25℃,夜间保持在17-18℃,定植前的一周开始低温炼苗,大通风,白天气温保持在12-18℃,夜间7-8℃,增强幼苗的抗寒性.
(2)EM地生菌应用.
在整地时EM地生菌肥与农家肥混拌,能充分腐熟发酵农家肥;在苗期至开花前,EM地生菌1号+根必壮随滴灌冲施,可改善土壤结构,促进作物根系发育;开花期至座果期,EM地生菌2号+根必壮随滴灌冲施,可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促进果实发育,提高作物品质.
(3)分蘖洋葱伴生番茄栽培技术模式应用.
该技术模式主要防控设施蔬菜连作障碍、缓解设施蔬菜轮作难的问题.
设施番茄定植时至定植30天内,在垄(畦)靠近过道一侧距番茄植株5cm左右处播种分蘖洋葱鳞茎(单瓣的)3-5粒(或在2株番茄之间播种分蘖洋葱也可),整个生长期依据番茄生产要求正常栽培管理,伴生分蘖洋葱的番茄可减少P肥施用量30%,提高产量5%-10%,提高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修复连作障碍土壤,改善土壤生态环境,保持土壤健康.
67(4)加强田间管理.
及时进行吊蔓、整枝、打杈、摘心等操作,确保植株长势良好.
3.
番茄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措施(1)防虫板、杀虫灯诱杀害虫.
利用害虫对不同波长、颜色的趋性,在设施内放置黄板、蓝板、杀虫灯,对害虫进行诱杀.
(2)高温闷棚.
晴朗天气早晨浇透水,封闭大棚,温度达到48-50℃后保持设施密闭2小时,能有效防止番茄各种病虫害.
(3)防治番茄根腐病、枯萎病等土传病害.
移栽时用100亿枯草芽孢杆菌粉剂500克+2%宁南霉素500毫升,稀释500-800倍液灌根.
(4)防治番茄病毒病、灰霉病、脐腐病及蚜虫等虫害.
移栽后15-20天左右,根部:每亩用100亿枯草芽孢杆菌500克滴灌或灌根;叶部:每亩2%宁南霉素300倍液+宁南霉素+嘧菌脂1200倍液+100亿枯草芽孢杆菌粉剂(杀细菌)600倍液+腐殖酸叶面肥800倍液+吡唑醚菌脂.
虫害:每亩40%吡蚜酮+异丙威500毫升+5%鱼藤酮微乳剂30毫升.
(5)防治番茄炭疽病、疫病及蚜虫、小菜蛾等虫害.
在开花期至座果期,根部:撒施追肥10亿枯草菌肥颗粒剂10千克,可混配复合肥一起追施.
叶部:8%宁南霉素600倍液+宁南霉素+戊唑醇1000倍液+100亿枯草芽孢杆菌粉剂300倍液+腐殖酸叶面肥800倍液.
虫害:每亩40%吡蚜酮+异丙威500毫升+5%鱼藤酮微乳剂30毫升.
68十八、大棚茄子秋延后高效栽培技术(一)主要栽培技术模式推广应用嫁接技术、覆盖黑膜、物理与化学防治结合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法,延长采收8-10天,产量提高8%以上,农药施用量减少30-50%,减少投入和用工成本30%,有效调控茄子生长过程土壤连作障碍、农药残留,提高茄子绿色生产水平,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
(二)配套技术要点1.
品种选择选择适合本地区栽培的耐热、耐湿、耐寒、高产、品质好、抗逆性强,适合市场销售的优良品种,如长野黑美等.
2.
科学育苗(1)播种期的确定:茄子育苗期较长,约50-60d,应根据当地适宜定植时间按育苗期往前推算,确定播种期.
(2)种子处理:先用清水浸种10min,漂出瘪籽.
然后用55℃温水浸种10-15min,不断搅拌,水温下降到20-30℃时浸种10-12h,搓去种子表面的粘性物质.
然后在25-30℃条件下催芽,经5-6d,60-70%种子出芽时便可播种.
(3)苗床播种:茄子播种应配制疏松肥沃的床土,应采用至少3年未种植过茄果类蔬菜的园田土60%、充分腐熟的粪肥30%和10%细沙.
为了预防茄子苗期猝倒病和立枯病,可实行药土播种(土壤消毒),即每平方米用等量混合的五氯硝基苯和代森锌混合药剂7-8g与15kg干细土混匀制成药土,于播种前撒2/3,播种后撒1/3.
将催好芽的种子,均匀地撒播在浇足底水的苗床中,覆上lcm湿润细土.
(4)播种后的管理:出苗期间白天控制在25-30℃,夜间18-20℃,播后5-6d子叶陆续出土,齐苗后适当降低室温.
由于大棚秋延后茄子育苗期气温较高,很容易造成土壤水分蒸发,高温下幼苗生长快,易徒长,所以要适当控制浇水,做到不干旱不浇水,待发现穴盘干旱缺水时及时洒水,这样不仅补水还能起到降温的作用.
69(5)分苗当茄子幼苗长到2-3片真叶时就可以对幼苗进行分苗.
营养钵营养土的配制与育苗床土的配制方法一样.
分苗前1d下午给苗床浇透水,使其湿度适合分苗.
分苗时注意轻拔幼苗不要伤根,尽量多带土坨.
每个营养钵栽1株茄苗.
移栽时注意不要伤根,要使根系在土中尽量伸展,从而提高移栽的成活率.
全部移栽完后再次洒水,使水分充足.
(6)分苗后管理分苗后秧苗需要5-7d的缓苗时间.
缓苗期间中午夏季气温较高,需用遮阳网适当遮荫,到傍晚再揭开遮阳网.
恢复生长后幼苗进入花芽分化阶段,为了促使雌花增多和促使开花节位低,要求适当降低温度,促进花芽分化,白天温度维持在25-27℃,夜间温度维持在18-20℃.
播种和分苗时浇足水,幼苗生长期浇水要慎重,浇水过多易导致苗期病害发生或引起幼苗徒长.
以满足秧苗对水分的需要为原则,当表土已干、中午秧苗有轻度萎蔫时,说明缺水,选晴天上午适当浇水.
在秧苗正常生长的情况下以保持畦面见干见湿为原则.
(7)茄子嫁接育苗技术嫁接砧木:品种选择托鲁巴姆、CRP等.
嫁接时期:当砧木具6-8片真叶,接穗具5-7片真叶,茎于半木质化,茎粗0.
3-0.
5厘米时进行嫁接.
嫁接场所和工具:嫁接应在棚内进行,嫁接时室内温度要保持在20-25℃,湿度在80%以上,遮阴条件下进行.
贴接法:砧木保留2片真叶,用刀片在第2片真叶上方的节间向上斜削,去掉顶端,形成角度为30°的斜面,斜面径长1-1.
5厘米,再将接穗拔出,保留2-3片真叶,去掉下端,用刀片削成一个与砧木同样大小的斜面,然后将接穗和砧木的两个斜面贴合在一起,用夹子固定好.
嫁接苗管理:嫁接前给砧木浇足水,嫁接后立即移入塑料小拱棚,棚内密封,前3天保温、保湿、全遮光培育,棚内温度控制在白天25-30℃,夜间17-20℃,空气相对湿度95%以上.
3天后,早晚要逐淅増加光照时间、逐渐通风、逐渐降低温度,温度70高时一般可采用遮光和换气相结合的办法调节,白天23-26℃,夜间17-20℃,相对湿度70-80%.
6天后可逐渐揭开薄膜和遮阳物,逐渐增加通风量和通风时间.
8天后去掉小拱棚,转入正常管理.
以后要及时干净彻底摘除砧木萌芽,可根据实际情况补充一定养分.
定植时嫁接苗接口处要高出地面3厘米,以防接穗再生根扎到土壤中受到病菌侵染致病.
3.
整地施肥茄子适宜于有机质丰富,土层深厚,保肥保水力强,排水良好的地块.
对轮作要求严格,需与非茄科蔬菜实行5年以上的轮作,采用茄子嫁接技术可以减轻黄萎病和枯萎病对茄子栽培的影响.
亩施优质腐熟农家肥4-5吨,磷酸二铵20-25kg和硫酸钾10-15kg.
施后机械旋耕两遍后起垄.
4.
定植与密度适宜的定植密度应依品种,土壤肥力,气候条件等灵活掌握.
秧苗应分级分区定植,一般株距为35-40厘米,行距75-90厘米,亩保苗2800株左右.
5.
棚内管理(1)温度管理缓苗期应注意土壤墒情,及时中耕散墒,避免因气温过高,造成植株蒸腾过强引起萎蔫.
茄子秋延栽培前期要降温、后期要增温,在霜降前10天,根据气温及时覆盖棚室.
后期低温条件下,棚面适时覆盖草帘,保证白天温度在25-28℃,夜间在12-15℃,并做到早揭迟盖,延长光照.
(2)肥水管理茄子定植时应浇足定植水,一般只有定植水浇的少,或土壤保水力差出现缺水现象时,才需在缓苗期补水.
缓苗后如土壤干旱,可以浇一次缓苗水,但是水量不宜过大,缓苗水后控水蹲苗.
蹲苗期不宜过长,门茄瞪眼期结束蹲苗.
瞪眼期标志植株进入旺盛生长期,应保持土壤田间最大持水量80%为好.
对茄和四面斗茄子迅速膨大时,对肥水的需求达到高峰,应每隔5-6d灌1次水,要加强通风排湿,减少棚内结露.
雨季注意排水防涝,增加土壤透气性,防止沤根和烂果.
71一般在门茄瞪眼时开始追肥,以后每隔20d左右追一次,以氮肥为主,若底肥中磷钾肥不足,可适当配合追施磷钾复合肥.
一般每亩每次施用尿素10-15kg.
在果实膨大期间可叶面喷洒尿素和磷酸二氢钾各0.
3%-0.
5%的混合液肥2-3次,促进果实膨大.
(3)植株调整茄子生长势强,生长期长,适当进行植株调整,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个体与群体结构,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光合效率.
由于茄子植株的枝条生长及开花结果习性相当规则,其调整方式相对较简单.
目前多采用双干整枝(V型整枝),即在对茄形成后,剪去两个向外的侧枝,只留两个向上的双干,打掉其他所有的侧枝.
在整枝的同时,可摘除一部分下部老叶,病叶.
适度摘叶可以减少落花,减少果实腐烂,促进果实着色.
但不能盲目或过度摘叶,因为茄子的果实产量与叶面积的大小有密切的关系.
一般只是摘除一部分衰老的枯黄叶和病虫害严重的叶片,摘除的方法是:当对茄直径长到3-4cm时,摘除门茄下部的老叶;当四面斗茄直径长到3-4cm时,又摘除对茄下部老叶,以后一般不再摘叶.
6.
主要病虫害防治1.
防虫板诱杀害虫:利用害虫对颜色的趋性,在棚内放置黄、蓝板,诱杀害虫.
2.
防治茄子黄萎病:利用嫁接技术防治茄子黄萎病.
3.
防治茄子灰霉病:40%嘧菌环胺1000倍液喷雾.
7.
适时采收门茄适当早收,以免影响植抹生长和后期结果,对茄及后期果实达到商品成熟即可收获.
72十九、大棚菇娘"二比一空"栽培技术模式(一)主要栽培技术模式大棚菇娘栽培比露地栽培模式,上市早,采收期长,产量高,品质优,效益好.
(二)配套技术要点1.
茬口安排3月初温室或大棚多层覆盖育苗,4月中旬大棚定植,地膜覆盖,栽二垄空一垄,7月初采收,9月末结束.
2.
品种选择选择当地适应性强,口感好,耐贮存的大黄菇娘、小黄菇娘.
3.
培育壮苗3月初播种,采用干籽直播或浸种催芽.
(1)备制育苗土.
2份园田土和1份腐熟农家肥配制育苗土,过筛除掉粗杂质,再掺入10%~15%细沙,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消毒,搅拌均匀后用塑料布封严,闷48小时后即可使用.
(2)培育壮苗.
苗床铺10厘米厚的育苗土,浇透底水.
每亩用种量5~6克,播种前将种子用55℃热水浸泡,并不断搅拌,待水温降到30℃左右停止搅拌,涝出再用30℃温水浸泡8~10小时.
捞出放在纱布上晾晒后播种,撒播种子3克/平方米,覆盖2毫米厚的细沙,然后覆盖地膜.
秧苗出齐时撤掉地膜,播种15天左右时,一叶一心时移栽到营养钵.
及时放风降低温湿度,温度控制在15~30℃,不能高于32℃;根据实际灌水,7~10天喷水1次.
定植前一周要停止浇水,进行低温炼苗.
4.
栽培技术要点(1)整地施肥.
深翻土壤,深度25~30厘米,垄距60厘米,每亩施腐熟优质农家肥2000~3000公斤.
(2)适时定植.
大棚地温要在12℃以上,定植前7天在垄上开沟,沟深15~20厘米.
施磷酸二铵5~l0千克、硫酸钾20~25公斤、过磷酸钙50~70公斤,覆黑色地膜.
用扎眼器打孔定植,株距75厘米,种两垄空一垄,亩保苗1400株.
73(3)田间管理.
定植后至采收前温度为l5~30℃;进入采收期温度为18~25℃,防止出现32℃以上的高温,昼夜温差控制在10℃以内,有利于坐果.
采取膜下滴灌,不能大水漫灌.
进入采收期后,严格控温和控水,每次的灌水量要小.
连续阴天4~5天后突然遇到晴天时,要及时放风降温降湿.
根据长势和土壤肥力情况,可结合灌水用含钾、钙、硼等元素的冲肥料施肥2~3次,植株长势过旺时,疏除主干上的8片叶控制长势.
(4)防治病虫害.
霜霉病:72%霜脲氰·锰锌可湿性粉剂、58%精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72.
2%霜霉威水剂500~600倍液喷雾.
生物农药:千亿枯草芽孢杆菌每亩施用20克~50克、2%苦参碱水剂300~400倍液.
白粉病:宁南·氟菌唑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000~300g倍液、40%氟硅唑乳油4000倍液、40%硫悬浮剂600倍液喷雾.
生物农药:1%蛇床子素水乳剂400倍液喷雾.
灰霉病: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50%嘧菌环胺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40%嘧霉胺悬浮剂1200倍液喷雾防治,7天喷一次,连喷2~3次,注意轮换用药.
生物农药:2.
1%丁子·香芹酚水剂、稀释300倍液、千亿枯草芽孢杆菌15~30克/亩或寡雄腐霉7500~10000倍液喷雾.
病毒病:用8%宁南霉素水剂45~60克/亩喷雾或5%海岛素水剂300~500倍液苗期及定植后初期喷雾处理.
白粉虱: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每亩20~40克,或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5000~10000倍液、240克/升螺虫乙酯4000~5000倍液喷雾.
红蜘蛛:34%螺螨酯悬浮剂4000~5000倍,20%哒螨灵可湿性粉剂2500~3000倍液、2.
5%联苯菊酯微乳剂2000倍液喷雾防治.
生物农药:0.
5%藜芦碱可溶液剂300倍液喷雾.
蝼蛄、蛴螬:蝼蛄为害数量较大时,用敌百虫加炒香的豆饼和玉米面充分搅拌做毒饵,诱杀防治;蛴螬等地下害虫为害较多时,可用40%辛硫磷乳油灌根防治.
5.
效益分析每亩产1000公斤,平均销售价格每公斤15元,收入15000元.
亩投入:种苗1200元,水电300元,肥药1100元,棚室折旧1000元,人工2200元,合计5800元.
亩效益9200元.
74二十、设施油豆角肥药双减绿色栽培技术模式(一)主要栽培技术模式利用设施栽培,推广施用充分腐熟有机肥+农家肥,配合固氮菌肥+复合微生物肥料,病虫防治采用物理防治如黄板、防虫网、黑光灯诱杀蚜虫,应用生物农药防治菜青虫,采用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农药,保证农药施用效果和使用安全,化肥施用量减少50%-80%,农药施用量减少30%-50%,提升油豆角品质,保证质量安全.
(二)配套技术要点1.
品种选择选择适合本地条件的高产、质佳的油豆角,春茬菜豆应选择早熟、抗逆性强、品质好、产量高的非转基因品种.
早熟品种:五月先、早油豆.
棚室春茬蔓生菜豆可采用紫花油豆、将军一点红、西育16号等.
2.
主要栽培技术(1)棚室早春栽培①培育壮苗.
播种时选择粒大、饱满、无病斑的种子.
菜豆种子播前应进行晾晒.
用55℃的热水烫种,烫种时间持续15分钟,不断搅拌,使水温降至30℃继续浸种4~5小时,捞出待播.
大棚春茬菜豆在3月中下旬播种;在日光温室进行春茬栽培可以在1月下旬~2月上旬播种.
早春栽培采用温室内架床营养钵育苗或土壤电热线育苗方式.
每个育苗钵内播2~3粒种子.
用60%的园田土,30%腐熟有机肥,10%的经充分腐熟的大粪面,混拌均匀后装入8厘米*8厘米的营养钵三分之二处,摆放到立体床架上或土壤电热加温线上备用.
②苗期管理.
播种后白天20~25℃,夜间15℃,土温20℃,2~3天左右可出苗,7天之后子叶开始展开,降低温度,防止徒长;出苗后白天18~20℃,夜间12~15℃.
第一片复叶展开至定植前10天,白天20~25℃,夜间15℃,土温15~18℃,定植前7天,白天15~20℃,夜间10℃.
苗期要严格地控制水分,一般在30天苗龄期内浇1次~2次水即可,在第一片复叶展开时,使用符合有机农业要求的肥料追肥,定植前7天炼苗,不再浇水.
75③定植前准备.
棚、室早熟栽培,应秋季扣膜,整地以秋翻为主,结合翻地亩施10~15吨经无害化处理的农家肥,定植前10天起垄,温室垄宽80~100厘米,大棚垄宽50~60厘米,垄高10~15厘米.
④定植安全期.
日光节能温室在1月末~2月上旬,大棚多层覆盖在4月中下旬左右,棚、室内土温稳定在10℃以上,夜温不低于8℃.
选晴天上午定植.
⑤保温与栽培密度.
大棚定植时采取多层覆盖等保护措施,必要时在棚室内点暖风炉提温,行距50~60厘米,穴距25~28厘米.
温室采取大垅双行膜下滴灌技术.
每穴保苗2株,可间作、套作油菜、甘蓝等.
⑥开花结荚前管理.
定植缓苗后,即应中耕培土,从定植后到开花前每隔1周左右中耕,中耕要深,并向苗基部培土.
温室地膜覆盖不必中耕培土.
棚室温度管理,白天保持20~25℃,夜间15℃,进入开花期白天20~28℃左右,夜间15~16℃.
开花前一般不进行灌水施肥,开始开花时,根据气温要加大通风量.
蔓生种在蔓茎抽出30厘米长时,应进行搭架,双行种植时可将两行并拢成人字架,单行种植应搭成立架或人字架.
1.
7结荚期的管理.
矮生油豆呈现花蕾时,蔓生油豆抽蔓后开始追肥灌水.
使用符合有机农业要求的肥料,结合灌水、每亩追施2次~3次经无害化处理的充分腐熟的大粪稀每次2吨.
早春栽培定植后一周内不进行通风换气,当温度超过30℃时,中午短时间内通风,从缓苗到花期25℃左右,开花结荚期保持20℃左右,加大通风次数和时间,湿度保持75%,外温稳定13℃以上时,昼夜通风.
(2)棚室秋季延后栽培①大棚秋季延后栽培.
7月上、中旬直播,每穴2株,7月~8月放底风,不干不浇水,防止徒长,真叶展开后培土一次;9月中旬后加强保温.
停止追肥浇水,其他管理同早春栽培.
②温室秋冬茬栽培.
7月整地,施腐熟有机肥,8月上、中旬直播、大垅双行膜下滴灌;10月下旬注意保温,白天不超过30℃不放风,夜间盖被保温、减少灌水;CO2气体施肥在晴天上午,连续一个月以上,浓度1000~1500毫克/公斤,并张挂聚酯反光膜增光.
763.
固氮菌肥的应用固氮菌可直接利用空气中的氮作为氮素营养;应用固氮菌对油豆角进行种子处理、淋根或叶面喷施可提高幼苗素质、促进早熟、提高坐荚率.
使用方法:在播种前对种子处理,幼苗期淋根或叶面喷施二遍每次间隔7-10天,增产率达5%.
4.
富田佳利复合微生物肥的应用本品主要成分微量元素、黄腐酸、益生菌群、植物源,植物源是中草药提取物,有杀虫作用通过内吸传导对菜青虫进行触杀.
使用方法:在初花期喷施二遍,每次间隔7-10天,增产率达8%,防虫率达90%以上.
5.
主要病虫害防治(1)物理防虫.
黄板、防虫网、黑光灯对害虫进行诱杀.
(2)防治油豆角根腐病.
主要侵染根部或茎基部,一般早期症状不明显,直到开花结荚时植株矮小,病株下部叶片从叶缘开始变黄,一般不脱落,病株容易拔出.
茎的地下部和主根变成红褐色,病部稍凹陷,有的开裂深达皮层,侧根脱落腐烂,甚至主根全部腐烂.
防治方法:用根腐宁、枯萎灵或敌克松灌根每7-10天一次,连续2-3次.
(3)防治油豆角锈病.
病叶表面产生锈状隆起病斑,密集时叶表面破坏,加速叶片失水而枯黄、皱缩;叶脉发病时,叶片变畸形;病荚尾端变小、弯曲;严重时亦为害叶柄、茎和豆荚.
防治方法:用50%萎锈灵或65%代森锌连续防治2-3次,每次间隔7-10天.
(4)防治油豆角炭疽病.
主要为害茎基部,发病初期基部褪绿,皮层组织腐烂,茎基部生出褐色至灰褐色不规则形病斑,后期病茎部产生黑色小点.
病部变成暗褐色,全株枯死,豆荚干瘪.
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连续防治2-3次,每次间隔7-10天.
(5)防治油豆角细菌性疫病.
幼苗发病,子叶呈红褐色溃疡状,在着生小叶的节上及第2片叶柄基部产生水渍状斑,成株期叶片发病,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初呈绿色油渍状小斑点,后扩大为不规则形,病部干枯变褐,半透明,周围有黄色晕圈.
先除去病叶后用72%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素或波尔多液连续防治2-3次,每次间隔7-10天.
77二十一、棚室彩椒高效栽培技术模式(一)主要栽培技术模式棚室彩椒生产适应性强、丰产潜力大、商品性好,适宜进行长季节丰产栽培.
即可作为高档礼品菜供应市场,又可满足境外需求,经济效益显著.
(二)配套技术要点1.
品种选择选择适应性和抗性强、高产、质优、耐储运且符合外销或出口市场需求的无限生长型促成栽培品种,如荷兰瑞克斯旺公司生产的卡罗纳、特立尔、红/黄太极.
2.
种植方式温室栽培:12月末播种育苗,2月末定植,5月中旬采收,11月上旬生产结束.
大棚栽培:单层覆盖,2月末播种,5月初定植,7月中旬采收,9月末生产结束.
3.
生产技术要点(1)种子消毒处理.
种子晾晒8~12小时后,用55℃水浸种30分钟后,捞出再用10%磷酸三钠浸泡20~30分钟钝化病毒,用50℃温水边搅拌边投入种子,水温降至30℃停止搅拌,浸种12~24小时,用纱布包好放入25℃条件下催芽,待70%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2)配制优质育苗营养土.
育苗营养土采用无污染、无病虫源的非重茬田园土50%、充分腐熟的有机粪肥40%、炉灰渣或砂子10%,加入枯草芽孢杆菌拌匀后,晴天覆膜高温消毒7~10天备用.
(3)集约化育苗.
温室内采用8厘米*8厘米营养钵、72孔穴盘或5厘米*2.
5厘米营养块方式进行集约化育苗.
每穴播1粒种子,播后盖土厚0.
5厘米,苗床温度保持25~30℃,出苗后,白天保持20~30℃,夜间15~18℃,移栽前7~10天,进行低温炼苗,白天20℃左右,夜间13~15℃.
育苗期营养土应该见干见湿,2~4叶期时,结合浇水可追复合肥2~3次,同时要创造充分的光照条件.
78(4)精细整地与施肥.
结合整地,亩施经无害化处理且添加适量微量元素的优质农家肥4~5吨、磷酸二铵15~20公斤、硫酸钾10公斤,通过旋耕深翻整平耙细土地,按大行距70厘米,小行距50厘米做小高畦,株距35~40厘米.
(5)合理稀植、查苗补苗.
彩椒苗龄一般60天左右,可根据天气、秧苗长势进行移栽.
亩保苗1500株左右,发现死苗要及时补栽.
(6)定植后管理技术.
肥水管理.
定植时浇足水,保证成活.
以后根据土质干湿程度5~10天浇一次水.
开花结果期保持土壤湿润.
初见第一果时,浇水追肥.
苗期,亩施氮磷钾复合肥10公斤;初果期追坐果肥,亩施氮磷钾复合肥20公斤,每隔20天左右追一次氮磷钾复合肥15~20公斤兑水浇施.
采果中后期用0.
2%的磷酸二氢钾加0.
1%~0.
2%的硫酸锌每7~10天喷一次叶面肥.
温度管理:生长适宜的温度,白天20~25℃,夜间15~20℃,棚内温度低于10℃,高于35℃时难以授粉,容易引起落花落果.
(7)适时进行植株调整.
每株选留两条健壮的主枝,从第4~5节开始留果,以主枝结果为主,及时抹掉侧芽,中部侧枝可在留1个果后摘心,要求每株始终保持有两个枝条向上生长.
每个主枝用塑料绳进行吊蔓固定.
生长期间要及时疏花疏果,门椒不留,交叉留果,每杈留一个果,保证每株同时结果数不超过6个.
(8)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病毒病:用8%宁南霉素水剂45~60克/亩喷雾或5%海岛素水剂300~500倍液苗期及定植后初期喷雾处理白粉病:用宁南·氟菌唑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000~3000倍液、40%氟硅唑乳油4000倍液、40%硫悬浮剂600倍液喷雾.
生物农药:1%蛇床子素水乳剂400倍液喷雾.
疫病:72%霜脲氰·锰锌可湿性粉剂、58%精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72.
2%霜霉威水剂500~600倍液喷雾或苗期灌根.
青枯病:用20%噻菌铜悬浮剂500~700倍液喷雾液、1%中生菌素水剂、1.
8%辛菌胺醋酸盐水剂1000~1200倍药液喷雾或灌根.
蚜虫、白粉虱、蓟马:每亩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40克、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5000~10000倍液喷雾.
蓟马可用:60克/升乙基多杀菌素1500倍液喷雾.
物理防治可采用添加性诱剂的黄色和蓝色粘虫板,苗期及定植79期均可使用,亩悬挂25*30厘米黄板30~40块和蓝板20~25块,粘虫板下端高于作物顶部20厘米为宜,随着植株生长粘虫板逐步升高.
同时可在棚室入口及通风口处张挂40~60目防虫网,防止白粉虱、蚜虫等害虫进入棚室.
红蜘蛛:34%螺螨酯悬浮剂4000~5000倍,哒螨灵20%可湿性粉剂2500~3000倍液、2.
5%联苯菊酯微乳剂2000倍液喷雾防治.
生物农药:0.
5%藜芦碱可溶液剂300倍液喷雾.
4.
效益分析温室彩椒亩产量3500公斤左右,亩产值17500元,亩成本10500元(种子费2000元、滴灌系统1500元、肥药2000元、折旧4500元、水电300元、物化产品投入200元),亩效益7000元左右;大棚彩椒亩产量3200公斤左右,亩产值约12000元,亩成本7000元(种子费2000元、滴灌系统1500元、肥药1500元、折旧1500元、水电200元、物化产品投入300元),亩效益5000元.
80二十二、棚室辣椒肥药双减绿色高效栽培技术(一)主要栽培技术模式通过推广应用辣椒与菜豆间作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结合物理+喷施低毒农药等绿色生产、防控技术,从而有效调控辣椒生长过程土壤连作障碍、农药残留,土壤盐分积累下降25%,辣椒增产20—25%,单位面积产量提高45.
5-60.
9%,农药施用量减少20%-30%,氮肥施用量减少10-15%,保障辣椒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
(二)配套技术要点1.
品种选择选用适合本地区栽培的优良、抗病品种,如绿星、盛龙518、绿剑、长剑、垦丰101等辣椒品种.
2.
主要栽培技术(1)培育壮苗.
采用营养钵或穴盘育苗,营养土要求疏松通透,营养齐全,土壤酸碱度中性到微酸性,不能含有对秧苗有害的物质(如除草剂等),不能含有病原菌和害虫.
建议使用工厂化生产的配方营养土.
苗期温度控制在白天20--25℃,夜间15--18℃;定植前幼苗低温锻炼,大通风,气温保持在10-18℃.
(2)与菜豆间作种植种类:自然生长为矮秧的辣椒或甜椒(主作物),高秧菜豆(副作物).
种植密度:辣椒常规种植亩保苗2500株--2800株;种植主作物与副作物埯数(穴数)比例为4:1-6:1.
种植方法:棚室内常规定植辣椒或甜椒结束后的0-5天,进行菜豆的直播.
即在辣椒垄上每隔4-6株辣椒,在相邻两株辣椒之间直播菜豆(每埯2粒,对于分枝能力强的每埯保苗1株);或者每间隔2-4个常规种植的辣椒垄后,在接下来的2个间作共生垄上进行菜豆直播,使辣椒穴或甜椒穴的穴数与所述菜豆穴的穴数的比例为(4-6):1.
(3)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
建立一套滴管系统,选择适宜肥料种类,按照辣椒需肥规律,均匀定量施肥.
81(4)清洁田园.
及时中耕除草,保持田园清洁.
3.
主要病虫害防治(1)防虫板诱杀害虫.
利用害虫对不同波长、颜色的趋性,在设施内放置黄板、蓝板,对蚜虫等害虫进行诱杀.
防治病毒病发生.
(2)高温闷棚.
土壤填充物秸秆+粪+尿素+速熟剂+100%土壤含水量闷棚.
封闭大棚,温度达到48-50℃后保持设施密闭10—15天.
提高地温;增加棚室内二氧化碳浓度;秸秆还田改良土壤;能有效防治线虫及土传病害等.
(3)防治辣椒青枯病.
发病初期用72%农用链霉素4000倍液,或氧氯化铜400--500倍液灌根,7--10d一次,连续2--3次.
(4)防治辣椒炭疽病.
采用25%嘧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进行定植10天后进行灌根;或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施,间隔10天一次.
(5)防治辣椒疫病.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等喷雾,并且在冰柱周五2--3米内撒些生石灰.
82二十三、棚室韭菜多层覆盖冬季栽培技术模式(一)主要栽培技术模式韭菜采取多层覆盖,应用一面坡式保温型大棚,在冬季不加温情况下生产,生产成本低,供应元旦和春节市场,并实现部分外销,效益显著.
(二)配套技术要点1.
品种选择选择抗寒性强、叶片肥厚而宽大、分蘖力强、生长势强、优质丰产、抗倒伏、品质好、纤维少、抗病性强的品种,如新农1号、新农2号.
2.
技术要点(1)苗床选择.
苗床选择前茬无除草剂药害的富含有机质的肥沃土壤.
(2)整地施肥.
每亩施经无害化处理优质有机肥5000公斤,扬施后深耕细耙,做成宽平畦后播种.
亩播种量3~5公斤.
(3)苗期管理.
4~5月份大地播种,在播种后苗前和苗后每亩用33%施田补乳油150毫升或48%仲丁灵乳油200~250毫升,加水50公斤喷雾封闭土壤处理,第二次出苗后,禾本科杂草3~5叶期时对准杂草茎叶喷雾除草.
采用畦栽,施羊粪,缺肥时撒施专用肥,播后浇足水,覆盖地膜保湿,干旱时补水.
待30%以上种子出苗后撤除地膜.
幼苗出土后,7~8天浇1次水,使地表经常保持湿润状态.
当幼苗高18厘米左右时,适当控水蹲苗,防止徒长.
秋天韭菜长成细毛子.
(4)第二年管理.
春季搂净韭菜毛子,及时灌水促进缓苗,新叶长出后浇缓苗水,促其发根长叶,及时中耕保墒,保持土壤见干见湿.
根据长势、天气、土壤干湿度的情况施肥,采取轻施、勤施的原则.
结合浇水亩施腐熟有机肥500~800公斤.
后期人工除草.
秋季割一刀,10月末11月初养根.
(5)第三年扣棚后管理.
根据上市期,提前40~50天扣棚,扣棚前,搂去残枝,搂净韭菜毛子,头刀韭菜生长期间,不需追肥浇水,防止地温降低和湿度增加.
韭菜收割后7~10天,即韭菜长到3~4厘米浇水,结合浇水亩施生物有机肥50公斤.
韭菜长至10~15厘米时再浇1次.
生长适温5~20℃,最低温度~3℃.
翌年4月初揭开棚膜,开始养根.
在4月份83杂草长出来后,每亩用33%施田补乳油150毫升兑水喷雾封闭,开始养根,后期再出苗可人工拔除.
(6)棚室多层覆盖栽培.
棚室为一面坡式保温型大棚,结构独特,介于大棚与温室之间的棚型结构,钢骨架无立柱,一面坡式,外保温采用棉被加草帘子,后墙通常为1层塑料布+1层草帘子(盖到后坡位置)+1层塑料布(大棚膜)+2层塑料布裹一层棉被一层草帘子,前沿围一层草帘子裙.
山墙通常为1层塑料膜+一层草帘子+一层塑料膜(大棚膜)+围草帘裙.
冬春生产采取多层覆盖,扣棚时间根据收割上市期确定,提前40~60天扣棚膜.
扣棚前,每亩撒施细碎有机肥1000~2000公斤.
3.
病虫害生物防治韭菜地蛆防治可亩用300毫升短稳杆菌或白僵菌600~800倍液灌根进行防治.
灰霉病每亩可采用千亿枯草芽孢杆菌15~30克喷雾或寡雄腐霉7500~10000倍浓度液喷雾防治.
4.
效益分析韭菜一般割两刀,采用间隔收割,亩产量1650~2300公斤,元旦韭菜价格每公斤8~10元,春节每公斤4~6元,清明每公斤1.
6~2元,平均亩产值28000元;秋天收一次韭菜花,亩产值约2900元.
合计总产值30900元.
亩成本约7400元(种子、农药、化肥共1300元、滴灌设备1600元、设施设备折旧4000元、水电200元、其他投入300元),亩效益23500元.
84二十四、露地秋白菜优质栽培技术模式(一)主要栽培技术模式白菜是北方春冬季主要食用的蔬菜之一,在黑龙江省栽培面积较大.
大蒜复种秋白菜,地膜早熟马铃薯复种秋白菜、豌豆复种秋白菜等技术,有利于提高土地的复种指数,经济效益显著.
(二)配套技术要点1.
品种选择根据当地的生产条件、市场和消费习惯等因素,因地制宜选择优质、丰产、抗病、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好的品种.
2.
选茬轮作白菜忌重迎茬,要与十字花科蔬菜进行3年以上的轮作.
晒茬地前茬以豆科和禾本科作物为宜,复种地前茬要避开十字花科作物.
3.
整地晒茬地要求进行翻耙两遍以上,整平耙细,耕深20厘米以上,秋翻地春打垄,春翻地春耙春起垄,播种前半个月结合深松起垄,进行破垄夹肥,镇压好,达到播种状态.
复种地于秋白菜播种前7天~10天倒完茬,及时清理田间杂物,整地、施肥、起垄、镇压连续作业,保证适时播种.
4.
播种根据气象条件和品种特性选择适宜的播期.
晚熟品种需要早播,早熟品种晚播,地膜覆盖可延后5天~7天,一般早熟品种的适宜播期为7月下旬,晚熟品种的适宜播期为7月10日左右.
5.
田间管理(1)间苗定苗.
白菜"拉十字"时进行第一次间苗,每埯留2株,6片~8片真叶时定苗,每埯留1株壮苗.
如缺苗应及时补栽.
(2)中耕除草.
结合间苗定苗进行中耕除草,封垄前进行最后一次中耕.
中耕应前浅后深,避免伤根.
(3)合理灌水.
播种时干旱应座水种.
拉十字时,若天气干旱应浇一次水,当田间有少数植株开始团棵时,应结合施发棵肥浇一次水.
以后在莲座期内浇水以"见干见湿"为原则.
莲座生长后期应及时控水"蹲苗",抑85制外叶徒长、促进叶球分化,结球期应加强肥水管理,保证水分供应.
收获前一周停水.
6.
科学施肥根据白菜需肥规律、土壤养分状况和肥料效应,通过土壤测试,确定相应的施肥量的施肥方法,按照有机与无机相结合,基肥与追肥相结合的原则.
(1)基肥:每亩施腐熟好的农家肥4000~5000千克,磷酸二铵15千克,硫酸钾15千克.
(2)追肥:以速效氮肥为主,应根据土壤肥力和生长状况在幼苗期、莲座期、结球初期和结球中期分期施用,幼苗期和莲座期每亩每次追施氮肥5~8千克.
为保证白菜优质,在结球初期重点追施氮肥,并配合追施速效磷钾肥,每亩追施氮肥5~8千克,钾肥8~10千克.
收获前20天内不应使用速效氮肥.
合理采用根外施肥措施,通过叶面喷施快速补充营养.
7.
病虫害防治软腐病: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或新植霉素4000~5000倍液喷雾或1%中生菌素水剂1000~1200倍液.
霜霉病:可选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750倍液,或69%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00~75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喷雾.
黑斑病: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等喷雾.
病毒病:1.
5%植病灵乳油1000~1500倍液,或2%菌克毒克水剂200倍液喷雾防治.
菜青虫、小菜蛾、甜菜夜蛾:选用虫酰肼、氟啶脲、苦参碱等喷雾进行防治,根据使用说明正确使用.
8.
效益分析白菜亩产量7500千克,按千克平均0.
6元,亩产值4500元,亩成本850元(种子200元,肥料300元,农药50元,人工300元),亩效益3650元.
86二十五、露地辣椒单株密植栽培技术模式(一)主要栽培技术模式单株密植技术较常规一埯双株栽培技术具有用苗量少,总产略高,果实整齐、商品性好、病虫害轻的特点.
(二)配套技术要点1.
品种尖椒:龙椒15号、金塔、景尖椒3号;麻椒:鑫岳麻椒;青椒:龙椒1号2.
育苗3月中旬催芽播种,采用集约化育苗技术.
3.
辣椒栽培技术(1)合理施肥.
以农肥为主,补施复合性化学肥料.
每公顷需施45%硫基复合肥400公斤加微生物菌肥适量做底肥;辣椒的整个生育期,需追施二次追肥.
一次门椒开花期,二次在7月中下旬辣椒结果盛期,亩追施氮、磷钾复合肥10~15公斤.
(2)整地覆膜.
65厘米的垄,覆膜前灌透底水,待不粘脚后用33%施田补乳油兑水50公斤,喷洒于垄面,立即覆膜,保湿保温.
覆膜前把垄面搂平,覆膜时要拉紧压严,应在移栽前7~10天进行覆膜.
(3)适时定植.
定植时间:终霜过后在5月20日至5月25日期间定植.
定植密度:按土壤肥力和施肥水平不同,株距25~27厘米,亩保苗3800~4000株左右.
定植方法:用6~8厘米直径的打眼器或木杆扎眼,深度一般8~10厘米,投苗,浇透水后,用土封埯.
定植灌水:浇透缓苗水,栽完一定面积必须浇一次透水,双垄覆膜的要做到膜下灌水.
方法是:在膜下垄沟的一头,把地膜掀开,用8号铁线或细软树枝撑起灌水,灌完后压严进水口.
(4)田间管理.
科学灌水:辣椒怕涝、又怕旱,小水勤灌,切不可以造成田间积水.
七~八月份雨季,应注意防涝,及时排水.
叶面喷施钙肥预防辣椒脐腐病等果实生理病害;或选用速溶硫酸钾150倍液,或磷酸二氢钾按0.
2%浓度促进果实生长.
使用芸苔素内酯有效的促进根系和植株生87长,缓解除草剂药害.
打杈掐尖:定植缓苗后,门椒以下的侧枝要及时打掉,做到枝芽不过寸.
8月10日开始,从辣椒枝顶端花蕾部分打顶,促进下部果实成熟.
插杆栏架:生长旺盛地块,为防止后期椒苗倒伏,每隔5~8米在垄上插一根粗木棍,在辣椒两侧用两根较细尼龙绳连接在木棍上拉紧,把辣椒秧夹在两绳中间,小面积椒田可用木棍、树枝支撑.
(5)病虫草害的防治.
病害防治:结果初期高温干旱易发生脐腐病,应灌水降温,喷施叶面钙肥,发病前可喷施70%甲基托布津,72%霜脲锰锌800倍液预防二次感染,7~8月份高温、高湿季节,易发生炭疽病,发病初期可喷洒55%苯甲福美双700倍液,或宁南·嘧菌酯600倍液;疫病可用72%霜脲锰锌800倍液或烯酰吗啉600倍;成果期如遇连续阴雨或急雨骤晴,易发生疮痂病,应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喷施DT杀菌剂500倍液、可杀得、噻菌铜1500倍等进行防治;立秋前后,昼夜温差大,叶面结露,易发生细菌性叶斑病,防治方法同疮痂病.
辣椒病毒病,8%宁南霉素水剂或5%海岛素水剂800倍液泼浇椒苗,间隔10~15天再泼浇1次,用盐酸吗啉胍或三氮唑类杀毒剂500倍液喷雾,连续施药3~4次.
虫害防治:兼防治蚜虫和红蜘蛛,2.
5%联苯菊酯微乳剂2000倍液,240克/升螺虫乙酯4000~5000倍液喷雾.
4.
效益分析尖椒亩产量4500公斤,平均价格每公斤2.
1元,亩收入9450元.
青椒亩产量6000公斤,平均价格1.
8元/公斤,亩收入10800元.
麻椒亩产量5000公斤,平均价格每公斤2.
5元,亩收入12500元.
亩投入5130元,其中肥料400元,农药660元,人工1500元,机械(拉水、整地、短途运输)1200元,种苗870元,土地流转530元,其它500元.
亩效益:尖椒4320元;青椒5670元;麻椒7370元.
88二十六、露地油豆角立体通透栽培技术模式(一)主要栽培技术模式依据品种特性、播期和栽培方式不同,播期从5月初到6月上旬,每7天一个播期,不同品种错期播种,矮生和蔓生搭配种植,使露地油豆角大面积生产时达到立体通透栽培,病害轻,产量高,市场供应期从7月中下旬开始到9月中下旬结束.
(二)配套技术要点1.
品种选择地膜覆盖栽培在5月初播种时,选择早熟蔓生优质油豆新品种哈菜豆16号、哈菜豆17号;露地延后5月下旬6月上旬播种时,选择优质蔓生中晚熟品种哈菜豆11号(太空将军);中间几个播期可选择哈菜豆10号、将军油豆等品种.
在生产过程中,我们可选择优质矮生油豆角新品种哈菜豆15号与蔓生品种间作,提高菜豆生产田的光与风的通透性,提高产量,同时便于机械化作业.
间作比例为蔓生油豆与矮生油豆种植比为(6~8):2.
2.
播种育苗精选光泽、籽粒饱满、无病虫害、无破损、无霉变、符合品种种子特征的种子,播前晒种1~2天,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
(1)种子处理.
1%福尔马林浸种20分钟,再用清水洗净,防止种子带菌.
(2)播种方法.
春播在10厘米地温稳定在10℃以上时播种.
露地覆膜栽培:采用菜豆复合播种机播种,实现油豆角的播种、施肥、封闭除草和覆膜的"四位一体"作业.
大垄双行栽培,垄距120厘米,每垄播双行,垄上行距40厘米,株距40厘米,每穴播种3粒,保苗2株,直播架菜豆每亩用种4公斤.
露地直播栽培:采用菜豆盘式播种机.
单垄栽培,垄距为70厘米,株距40厘米,每穴播种3粒,保苗2株.
每亩用种量4公斤,复合肥35公斤.
3.
栽培技术(1)施肥整地.
播种前施足基肥,实行平衡施肥,有机肥应充分腐熟89达到无害化后方可使用,一般每亩施用腐熟有机肥3000~4000公斤,配合施用氮、磷、钾复合肥35~50公斤,将肥料撒匀、深翻30厘米.
露地栽培要采用秋施有机肥、秋翻、秋整地、氮磷钾复合肥混均埯施,注意化肥与埯土充分混和,防止烧苗.
(2)田间管理.
直播菜豆播种到出苗保持畦面湿润、不板结,幼苗长到2~3片真叶时定苗.
苗期应及时中耕除草,长到3~4片真叶时,可结合浇水每平方施尿素15公斤,促进茎叶生长.
同时,对于蔓生菜豆,应及时搭架.
此后适当控水.
开花结英期管理,接近开花时应控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结嫩荚后开始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当嫩荚坐住后,结合浇攻荚水,每亩冲施尿素10~15公斤.
此后每采收2次,追1次速效肥,每亩追磷酸二铵或氮、磷、钾复合肥20公斤,每次追肥后随即浇水.
结荚后期,植株进入衰老时期要及时摘除病、老、枯、残叶片,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并加强肥水管理.
整个田间管理过程中,畦内不可积水,遇涝要及时排涝.
(3)病虫害防治.
碳疽病:实行2年以上轮作,用种子量0.
4%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发病初期喷洒80%的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80%的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药剂防治.
根腐病:实行2年以上轮作;对种子和土壤进行消毒,预防高温高湿;发病初期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防治.
枯萎病:实行3年以上轮作,用种子量0.
4%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发病初期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防治.
锈病、炭疽病:用宁南·氟菌唑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000~300g倍液、40%氟硅唑乳油4000倍液、25%丙环唑乳油2000倍液喷雾.
细菌性病害:用20%噻菌铜悬浮剂500~700倍液喷雾液、1%中生菌素水剂1000~1200倍药液、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
生物农药:百亿枯草芽孢杆菌每亩施用50克~150克.
虫害:菜豆虫害主要有蚜虫、潜叶蝇等,用21%的灭杀毙6000倍液防治蚜虫,用48%的乐斯本乳油800~1000倍液防治潜叶蝇.
4.
采收与采后处理(1)采收.
油豆角播种后60~70天即可采收,持续采收1~3个月;90一般从开花到采收需15天左右,在结荚盛期,每4~5天可采收1次.
采收前适当控水,采收在下午进行,采收后防止日晒和雨淋.
严格掌握采收农药安全间隔期,最后一次喷药到作物收获的时间应比标签上规定的安全间隔期长,安全间隔期内不能采收.
(2)采后处理.
采收后预冷:通过人工手段迅速降低采收后的田间热和呼吸热,减少水分的损失和微生物的侵袭,延长贮存期.
采收和分级处理后的产品不可用有污染的纸箱或袋、施肥筐等物品装菜,在运输过程中要轻装快运.
产品销售前,要对产品进行田间抽样检测,农残、重金属等相关指标超标禁止进入市场.
5.
效益分析一点红类:亩产量2000公斤,平均价格每公斤2.
5元,收入5000元.
黄金勾类:亩产量1000公斤,平均价格每公斤3.
5元,收入3500元.
套种矮生油豆亩产150公斤,平均价格每公斤2.
5元,收入375元.
亩投入1800元,其中肥料农药450元,人工,架条1200元,种苗150元.
亩效益:一点红类3575元,黄金勾类2075元.
平均亩效益2600元.
91二十七、露地圆葱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一)品种选择选择适合于本地条件的优质、高产、抗病性强、商品性好的长日型圆葱品种,如优越、卡木依和空知黄等.
(二)培育壮苗1.
壮苗标准日历苗龄50~60天左右,径粗0.
6~0.
9厘米,株高18~20厘米左右,3~4片真叶为最适宜.
2.
育苗方式目前生产中广泛采用大棚、小棚育苗.
3.
播种时期及方法于2月下旬至3月上旬在温室播种育苗.
苗床采用高畦方式,畦高10~15厘米.
播前10~15天先整畦做床,畦高10~15厘米,畦宽1~1.
2米.
每平方米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5公斤.
深翻20厘米,使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合,再用平耙将畦面整平.
播种时采用干籽压印条播,沟距8~10厘米,深2.
5厘米,每亩用种量为200克~250克.
需苗床面积30~35平方米.
播后覆土1厘米.
覆盖土应用筛子过筛.
播完后喷透温水,喷施绿亨1号或普力克加大生M-45进行消毒防病.
最后盖塑料薄膜保湿,10天左右可出苗,出苗60%~80%左右揭膜.
也可视温度变化情况早揭晚盖.
4.
苗期管理①水分管理.
播种时浇足底水,出苗后保持土壤湿润,小水勤灌.
定植前7~10天炼苗,停止给水.
②温度管理.
幼苗出土前棚内白天25~30℃,夜间10~16℃;幼苗出齐后白天20℃,夜间10℃,防苗徒长;后期白天15~16℃,夜间5~6℃.
③追肥管理.
长出2片真叶后可根据长势和土壤肥力情况追1~2次氮肥,每次每亩用15公斤尿素,撒施后及时给水.
或用尿素加磷酸二氢钾各10克兑水10公斤,或用氨基酸25毫升兑水15公斤进行叶面喷施.
④苗期病虫害防治.
幼苗大量出土后,为防猝倒病可用多菌灵1000倍液,每隔7~10天喷一次.
苗期在高温高湿及草荒严重的情况下易发生白92斑叶枯病,发病时可用百菌清、甲基托布津等药剂防治.
苗期主要发生的虫害为蝼蛄危害,可用毒饵诱杀.
将饵料(豆饼、麦麸)5公斤炒香,然后用90%敌百虫200克,适量加水,拌潮为止,成堆施与苗床畦面上即可.
⑤炼苗、起苗.
移栽前10天左右,应炼苗.
加大通风量,控制水分,使小苗适应外界环境.
起苗前浇透水,用杈子起苗,不允许拔苗.
起苗后分大、中、小三级,捆成小捆,将须根剪至1.
5~2厘米.
(三)选地选茬选择地势高燥、平坦、地下水位低、排灌方便、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为好.
一般粘性土壤和砂性土壤也可栽培.
圆葱忌重茬,也不要与其他葱蒜类蔬菜连作,前茬可以是茄果类、瓜类及秋菜.
此外,应严禁在施用过豆磺隆、广灭灵、莠去津等长残留除草剂的地块种植圆葱.
(四)整地施肥因为圆葱根系浅而小,所以整地应整平耙细,亩施优质农肥4000~5000公斤,撒施后用旋耕机将底肥施入18厘米土层内.
定植前要及时做畦,要求畦面平整疏松、细致.
(五)定植1.
安全定植期当地温达到8℃以上即可定植.
一般在5月1日至5月15日.
2.
定植方式及密度作宽120厘米的畦子,畦面90厘米,畦梗30厘米.
定植前两天给透水,压印定植,株行距10厘米*15厘米.
定植深度以2~3厘米(生长点留在外面)为宜.
亩保苗2.
5~2.
6万株.
(六)定植后的管理1.
水分管理从定植到缓苗期间,应小水勤灌,防止浇大水使地温降低,不利缓苗.
进入发叶盛期加强灌水,始终保持土壤湿润.
当鳞茎开始膨大时,浇水宜勤,一般每7~10天浇一次,经常保持土壤湿润,灌水以晴天上午为好.
鳞茎接近成熟时应逐渐减少浇水,直到田间个别植株假茎开始倒伏时要停93止浇水.
2.
中耕除草中耕除草以行间浅松为原则.
生育中期的雨季适当进行行间深松,以利排水防内涝,减少葱头腐烂.
前期结合松土进行除草,后期应注意保持田间无杂草,封垄后停止中耕,但应及时拔草.
由于圆葱密植,人工除草较困难,可用化学除草,每公顷用50%扑草净3斤在定植缓苗后采用定向喷雾,压低喷头高度在行间喷雾,不要使药液喷到圆葱苗上.
或在圆葱定植后6~10天(3叶期后)每公顷用24%果尔1.
0~1.
5升喷雾.
禾本科杂草发生严重地块,果尔可与施田补混用,每公顷用24%果尔1.
0~1.
5升加33%施田补1.
2~1.
5升.
如果发现早期抽薹的植株应及时从中部摘除花薹,促使腋芽萌动长新株,尚可形成鳞茎,如采薹过晚,将造成严重减产.
3.
追肥①缓苗肥.
定植后15~20天追缓苗肥,亩用尿素5~6公斤.
撒施后浇水,以利于吸收利用.
②发棵肥.
定植后30天,此时营养生长加强应追施发棵肥,亩用尿素5~6公斤,硫酸钾5公斤.
③催头肥.
植株生有8~10枚管状叶后,鳞茎开始肥大,应追一次催头肥,尿素5~7公斤/亩,硫酸钾8公斤/亩.
4.
病虫害防治(1)紫斑病:可在苗期或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64%杀毒矾500倍液,隔7~10天喷1次,连续防治3~4次.
(2)灰霉病:在发病初期用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速克灵2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3~4次防治.
(3)软腐病:可在发病初期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或新植霉素4000~5000倍液,隔7~10天灌根或对植株基部喷施.
(4)葱潜叶蝇(葱斑潜蝇)和葱蝇:可用1.
8%阿维菌素类(虫螨克、94爱福丁、齐螨素等)乳油2000~2500倍喷雾防治.
(5)葱蓟马:可用2.
5%敌杀死(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隔3~5天喷一次,连喷2~3次;或者用10%吡虫啉类可湿性粉剂每公顷300~375克兑水喷雾;或用21%灭杀毙乳油60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防治2~3次.
(七)适时收获一般在8月上旬,当田间有80%的植株倒伏时,人工将未倒伏的植株压倒,以便于同时起葱头晾晒.
当有50%植株干枯时可起出葱头在田间晾晒.
全部干枯后剪叶,剪叶时顶部剪口应余3厘米以上,以防从剪口处感染腐烂.
剪枯叶后及时分级装袋,堆放时应注意通风,避免雨淋,并根据市场行情及时出售.
未销售的进入11月应入窖或放入空房间防冻,贮藏温度不能低于0℃,以0~4℃为宜.
(八)成本效益分析圆葱平均亩产5000公斤,亩产值6000元,亩投入3000元左右,亩纯收入3000元.
(九)预期目标效果圆葱具有产量高,耐储运,供应期长等特点,对调剂市场需求,解决淡季市场供应具有重要作用.
圆葱是我省重要出口创汇蔬菜,出口到俄罗斯和东南亚等地.
圆葱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95二十八、露地松花菜优质栽培技术模式(一)关键技术要点1.
品种选择选用抗病性好、抗逆性强,品质优良,口感好的优良品种.
例如:津松52.
青梗雪松、高抗青梗等.
2.
整地施肥春深松整地,深松25厘米,整地深松起垄一次成型,130-140厘米大垄.
起垄后机械铺设滴管覆地膜.
结合整地施入腐熟农家肥每亩2000公斤,复合肥60公斤,追肥以叶面喷施腐殖酸类和微肥为主,每15天喷施一次.
遇到干旱天气要进行灌溉.
3.
培育壮苗(1)播种时间:露地栽培在3月中旬播种.
保护地栽培根据定植时间相应提前播种期,单层大棚4月10日左右定植,2月中旬播种育苗,双层覆盖大棚4月初定植,2月初播种育苗.
秋季栽培育苗期30天即可,在6月中旬即可播种育苗.
(2)育苗方法:种子处理采取温汤浸种等物理方法.
在温室里通过集约化育苗方式,采用穴盘育苗方法,培育健壮秧苗.
首先将种子播种在育苗盘中育子苗,在2叶期再用育苗盘进行分苗.
也可以使用穴盘播种流水线播种,直接播种在穴盘里,一次成苗.
育苗期合理控制温湿度,培育健壮秧苗.
定植前7—10天降低管理温度,对秧苗进行大通风炼苗,使其尽量适应定植后的环境.
秋季育苗要采取避雨措施.
4.
栽培管理(1)定植.
春季栽培在5月上旬,选择"冷风头,暖风尾"晴好天气定植.
秋季栽培在7月中旬定植.
定植密度根据品种要求合理密植,一般行距为70厘米,株距为50厘米,亩保苗2000株.
(2)水肥管理.
根据降雨和土壤状况进行合理灌溉灌溉,不干旱不用浇水.
可结合灌溉冲施水溶性肥料.
(3)植株管理.
当花球长到拳头大小的时候要进行折叶盖花,避免花球暴晒黄化,降低品质和商品性.
965.
病虫害防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
(1)虫害防治.
保护地栽培:①设置黄板诱杀蚜虫、白粉虱用100厘米*20厘米的黄板,按照30块/亩~40块/亩的密度,挂在行间或株间,高出植株顶部,诱杀蚜虫.
②使用放虫网阻隔害虫进入棚室.
露地栽培:①利用杀虫灯和性诱剂诱杀害虫.
在田间安装杀虫灯和性诱剂以诱杀地下害虫、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等成虫.
②用糖醋液诱杀地下害虫、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等成虫.
③用苦参碱、或苏云金杆菌、或多杀菌素、或苦皮藤素喷雾防治蚜虫、红蜘蛛.
④菜青虫、小菜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等.
防治方法:采取喷施苏云金杆菌8000μ/mg500-100g,或多杀菌素0.
8-1.
67克(有效成分)/亩,或苦皮藤素500-1000倍液的方法.
化学防治:地下害虫使用辛硫磷防治;蚜虫、白粉虱使用吡虫啉、啶虫咪、甲维盐防治;菜青虫,小菜蛾使用氰戊菊酯防治;最多使用一次.
最后一次施药距收获的天数辛硫磷为3天、吡虫啉7天、啶虫咪4天、甲维盐3天、氰戊菊酯12天.
(2)病害防治.
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区分真菌细菌病害类型,实施轮作,及时排水.
猝倒病放风降湿,70%幼苗出土后,加强放风,降低空气湿度等措施进行预防.
物理防治:播种前采用温汤浸种方法处理种子,杀灭种子表面带有的致病菌,预防种传病害.
棚室栽培病害用杀菌灯防治,每天早晨开灯10-15分钟杀灭棚内病菌,预防病害发生.
生物防治:根腐病用多抗霉素、或枯草芽孢杆菌喷雾防治.
霜霉病用多抗霉素、或地衣芽孢杆菌喷雾防治.
软腐病用30%矿物油·石硫微乳剂、或土霉素、或新植霉素、或农用链霉素、或中生菌素药液喷雾防治.
化学物防治:霜霉病在发病初期用甲霜灵、嘧菌酯、霜霉威喷雾防治,最多使用一次.
注意施药的安全期,甲霜灵7天、嘧菌酯5天、霜霉威3天.
6、采后处理根据市场需求和产品成熟度合理确定采收时机.
产品采后放到通风阴凉处有效降低田间热和呼气热,并进行分级分类包装上市,远距离运输要97进行田头预冷和冷链运输.
(二)成本效益分析以露地栽培为例计算.
1.
亩投入共计4020元,包括土地500元,种苗600元,肥料,200元,地膜60元,滴管300元,人工2100元,机械260元.
2.
亩产值亩产量2000公斤,按平均批发价3.
00元计算,亩产值6000元.
3.
亩纯收入亩纯收入为1980元.
98二十九、毛葱复种秋白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一)种植模式露地蔬菜复种:春茬大蒜、毛葱,秋茬秋白菜.
(二)优选品种为保证蔬菜作物抗病、产品质优,应选择高产、抗病的脱毒种子.
大蒜可根据市场需求选择紫皮蒜或白皮蒜品种,毛葱品种是当地的二毛葱(农民从当地小毛葱中选育),秋白菜宜选择适宜冬储的冬储十八斤、北新三号、146等品种.
(三)平衡施肥结合整地亩施充分腐熟的优质有机肥2000kg、磷酸二铵15kg、硫酸钾10kg做底肥施入,保证作物生长需求.
(四)适时播种春茬葱蒜播种期在4月上旬,采用大垄双行,垄距65㎝、株距10㎝,亩保苗2.
3万株左右.
秋白菜播种期在7月中下旬,垄距65㎝、株距45㎝,亩保苗2300株左右.
(五)科学管理1.
水肥管理毛葱根系分布于土壤表层中,吸收肥水能力较弱,喜湿怕旱.
毛葱播种后,如果出苗前土壤墒情好,则不必灌水,以提高地温,促进生根;如果干旱严重,应根据墒情适时灌水,但灌水量不宜过大.
出苗后到鳞茎膨大期应根据土壤墒情和自然降雨情况适时灌水2~3次.
鳞茎成熟后期,应减少灌水次数,收获前7~8d,当田间植株开始出现自然倒伏时应停止灌水,以减少鳞茎水分含量,提高鳞茎的耐贮性.
毛葱生育期间可根据底肥使用量和毛葱植株长势酌情适量追肥2~3次,使植株生长茂盛,形成肥大的鳞茎.
追肥采用硫酸铵和硫酸钾,每亩每次追施硫酸铵15~20kg、硫酸钾5~10kg.
秋白菜一般自然降水充足可不用灌水,过旱时可酌情灌水1~3次.
秋白菜在团棵期和壮心期追肥,追肥采用尿素和硫酸钾,每亩每次尿素10~15kg,、硫酸钾5~10kg.
992.
病虫害防治毛葱的主要病害有霜霉病、灰霉病、紫斑病,害虫有葱蓟马等.
秋白菜病虫害主要有霜霉病、软腐病、根蛆.
防治应以预防为主,采用生物类农药提前预防.
(六)适时收获春茬作物应在7月上中旬收获完毕,以免影响下茬种植.
秋白菜收获期在10月上旬初霜来临前,收获后进行晾晒、清理,封冻前入冬储窖贮藏.
(七)效益分析1.
亩投入情况地租800元、毛葱种子1000元、白菜种子50元、肥料300元、整地(人工、机械)费1200元、药剂200元,合计3550元.
2.
产出情况毛葱亩产量2300kg、秋白菜产量6650kg.
3.
效益情况效益情况受市场影响较大,近三年毛葱销售价平均在2.
20元/kg左右,秋白菜销售价平均在0.
50元/kg左右.
毛葱亩产值5060元,秋白菜3325元.
亩收入合计8385元.
亩纯效益4835元.
100三十、大棚甜瓜五层覆盖高效栽培技术(一)主要栽培技术模式通过推广应用甜瓜五层覆盖高畦育苗,嫁接(靠接)技术,结合物理+喷施低毒农药等绿色生产、防控技术,甜瓜提早下瓜6-8天,产量提高6%以上,农药施用量减少30-50%,减少投入和用工成本30%,提高甜瓜绿色生产水平,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
(二)配套技术要点1.
品种选择选择适合本地区栽培的早熟、高产、品质好、抗逆性强,适合市场销售的优良品种,如明鑫12、明鑫18等.
2.
培育壮苗(1)五层覆盖高畦育苗针对地区气候特点,采取塑料大棚五层覆盖高畦育苗模式,在塑料大棚中搭建中棚,大棚外覆棉被,中棚覆毡子,苗床覆盖地膜.
育苗床应用高畦育苗技术,畦高40cm,整平后铺泡沫板、水稻壳待用.
(2)营养土配制用5年内未种过瓜类作物的、无除草剂污染的园田土和腐熟粪肥按5∶1混合均匀,淋施1000倍的甲基硫菌灵进行消毒,装入9*9厘米的营养钵.
(3)种子处理浸种催芽前晒种1-2d,晒种后用55℃水烫种,并按一个方向搅拌,待水温降到25℃左右时,浸种4-6h,捞出后在昼温28-30℃,夜温20-25℃条件下催芽,当有70%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一般18-24小时可出芽.
而砧木种子发芽较慢,不整齐,需经2-3d天即可发芽.
(4)播种播前先浇透营养钵,将催芽的种子芽朝下放入营养钵中,盖土1厘米,播后覆地膜,以利于保温保湿,种子拱土即撤膜.
采用靠接法,甜瓜播种6-7d后,再播种砧木,就可使两种苗子茎粗相近,易于嫁接.
101(5)苗期管理温度管理:应保持较高的温度育砧木和接种穗,昼温28-35℃,夜温不低于12℃.
幼苗出土后要降低温度,防止徒长,昼温保持在22-25℃,夜温在16-18℃.
水份管理:第1片真叶展平以前可不用浇水,后期根据实际情况,以见干见湿为原则,在晴天下午浇水,不宜过湿,以防发生猝倒病.
砧木嫁接前2d,禁止浇水,以免嫁接时胚轴劈裂,降低成苗率.
3.
嫁接嫁接苗可抵抗瓜类的枯萎病、蔓枯病和根结线虫等顽固性土传病害,在连作的塑料棚室里尤为必要;嫁接苗能在低温等不良条件下生长发育良好,提高瓜苗耐低温、耐弱光的性能;嫁接苗的根系强大,吸水吸肥力增强,生长旺盛,更耐旱、耐瘠、耐盐碱;嫁接苗可节省肥料1/3以上.
(1)嫁接前准备嫁接砧木:品种选择黑籽南瓜、雪松等.
嫁接场所:应选择在没有直射阳光、温暖、背风和湿度较大的场所为宜,早春嫁接一般在塑料大棚内进行,若晴天必须遮光,防止阳光直射造成幼苗失水萎蔫,影响嫁接苗成活率,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5-28℃,空气湿度在90%以上,以保证嫁接苗伤口快速愈合.
嫁接工具:刀片、嫁接夹、地膜、酒精等.
嫁接适期:砧木小嫁接时易裂,大则胚轴髓腔扩大接后不易愈合,最适时期是砧木真叶始现时,接穗子叶开始由黄转青(即砧木出现第一片真叶,接穗两片子叶开展).
(2)嫁接方法先用刀片去掉砧木生长点,再在砧木一侧子叶下方0.
5-0.
6厘米处用刀片自上向下斜切一刀,接口斜面长0.
5-0.
8厘米,深度达茎粗1/3.
接穗在相同位置由下向上斜切一刀,切口斜面长同砧木,深度达茎粗1/2-1/3.
将砧木和接穗切口嵌合在一起,用嫁接荚固定.
(3)嫁接后管理:嫁接后10天内是嫁接口的愈合期,因此,加强对嫁接苗的温度、湿102度、光照管理具有决定性作用.
温度:嫁接苗伤口愈合前,3d内不揭膜放风.
接后3d内,白天温度控制在28-32℃,夜间温度控制在20-22℃;3d后,白天温度可降至26-28℃,夜间降至18-20℃,并可在白天打开顶部风口进行放风,放风口由小到大,7-10d接穗成活后按一般苗床温度管理.
定植前7-10d进行低温炼苗,白天温度控制在19-20℃,夜间在12-13℃.
湿度:嫁接后应立即向营养钵中浇少许水,保证水份供应.
嫁接苗伤口愈合前,保持棚内相对湿度95%以上,7-10d接穗成活后,开始通风降湿,相对湿度在90%左右.
遮光:嫁接苗最初3d,应在苗床上覆盖草帘遮光,以免高温和直射光引起接穗凋萎,3d后可在早上、傍晚除去覆盖物接受散射光,逐渐增加可见光时间,7d后只需在中午前后遮光,10d后恢复一般苗床管理.
遮光时间过长会影响嫁接苗的生育,对生长不利.
除萌:砧木在嫁接时虽切去生长点,但子叶节仍可萌发不定芽,这些不定芽生长迅速,常与接穗争夺养分,影响接穗的成活,要随时切除这些不定芽,以保证接穗正常生长.
除萌操作时注意不损伤子叶和松动接穗.
4.
适期定植(1)选地选茬要选择土层深厚的沙质壤土最为适宜.
具体要选排水良好、背风向阳、地势高燥、有灌溉条件的地块.
轮作年限最好要在5年以上,前茬以玉米、谷子为宜.
(2)整地施肥早春塑料大棚栽培应在定植前20-30天提前扣棚膜,以便缓地增温.
定植前每亩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4-5吨,磷酸二铵30-40kg,混合均匀后撒施于地表,然后深翻起垄,垄宽60cm,株距50cm.
(3)定植定植前3-5d进行覆膜作业,覆盖黑膜,增温保湿,当棚室内气温稳定在10℃以上,地温达15℃以上即可定植.
5.
田间管理103(1)温度管理甜瓜开花结果期最适温度为25℃,夜温18-20℃,果实发育最适温度为白天30-35℃,夜间15-18℃.
果实膨大期,保持棚温白天28-32℃,夜间15-16℃.
昼夜温差控制在15℃以上,利于果实的发育和糖分的积累.
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步加大通风口,延长通风时间.
高温天气当棚温达25℃时开始通风,但不能在高温时骤然通风,以防"闪苗".
当外界最低气温稳定在15℃以上,大棚可昼夜通风.
(2)水肥管理根据甜瓜生长特点和需水规律,选择滴灌的方式来满足各个生育期甜瓜对水分的需求.
定植水要浇足,全生长期浇水6-7次,定植后根据土壤墒情浇缓苗水1次,开花至果实膨大期共浇水4-5次,每隔5-7天浇水1次,每次浇量以畦面湿润为准,结合浇水进行追施叶面肥.
采收前7天停止灌水,以提升商品瓜品质和外观光洁度,防止果实中水分过多导致果味变淡,避免裂瓜发生和运销期腐烂损失.
(3)植株调整:三蔓整枝当主蔓4片真叶时打顶,留3条强壮的子蔓,子蔓12叶时打顶,留第3、4孙蔓结果,幼瓜前留2片叶摘心,及时疏掉子蔓上的幼瓜和第1、2个孙蔓.
(4)人工辅助授粉在雌花开放当日上午10点之前摘取雄花花朵,剥去花瓣,将雄蕊轻轻在雌花柱头上抹一(几)下即可.
此法较麻烦、费工、瓜膨大速度较慢,但生产出的瓜均匀、味甜,畸形瓜少.
6.
主要病虫害防治(1)防虫板诱杀害虫:利用害虫对颜色的趋性,在棚内放置黄、蓝板,诱杀害虫.
(2)防治甜瓜细菌性果腐病:喷施农用链霉素800-1000倍液.
(3)防治甜瓜白粉病:发病初期用25%粉锈宁1000-1500倍液喷雾,连喷2-3次.
1047.
适时采收根据销售情况达到商品成熟时适时采收.
采收时将"T"字形瓜柄与瓜一起采下.
摘瓜时轻拿轻放,摘下的瓜在阴凉通风处晾干表面,再装入包装,即可外运销售.
105三十一、晚西瓜嫁接栽培技术模式(一)主要栽培技术模式露地晚西瓜应用嫁接栽培技术种植,可以减轻病害,减少用药量,提高商品品质,增加产量及效益.
(二)配套技术要点1.
品种选择选择抗病、优质、高产、耐贮运、商品性好亲和力强,嫁接成活率高的晨露182、庆抗19、龙盛喜悦等,晚熟珍品小西瓜可采用"小凤及小玉"系列优良西瓜品种.
砧木选择高抗枯萎病、根系发达,生长旺盛的野生西瓜、甜葫芦、小南瓜、瓠瓜等.
2.
培育壮苗(1)育苗前准备.
营养土配置,可以用河沙育接穗苗,也可以用草碳掺细炉灰渣(6:4)做接穗育苗土,平铺到规格为50*30*15厘米育苗盘内.
砧木育苗土用三年内未使用过长效除草剂、葱蒜茬或无病虫源的园田土40%、陈草炭土60%或腐熟有机肥混拌均匀,每立方米加1公斤磷酸二铵.
床土太阳能消毒:将配制好的床土平铺15~20厘米后,用透明薄膜覆盖好,晴天薄膜下土壤温度升至50~55℃,密闭10~15天消毒杀菌.
(2)种子处理.
包衣的种子可直播.
未包衣砧木和接穗种子播种前采取阳光暴晒2~3天、有条件的可采用紫外线照射等方法进行消毒,然后用55℃温汤浸种15~20分钟,不断搅拌,待水温降到室温,搓洗投净.
在25~28℃清水中浸种5~6小时,反复搓洗干净后捞出,将种子用湿布包好,放在28℃~30℃条件下进行催芽.
用穴盘育西瓜苗,用营养钵育砧木.
(3)砧木播种.
采用8*8厘米或10*10厘米的营养钵装好营养土,墩实摆入苗床,用温水浇透,种子催芽后直接点播于钵中,覆土1.
5厘米.
(4)接穗播种.
在砧木播种7天后进行接穗播种,催芽后60%种子露白时放在6~8℃低温条件下锻炼一周后,即可播种在沙盘中.
播种前沙盘用沸水浇透水,当土温降至25~30℃时开始播撒种子.
覆沙l.
5厘米后覆盖地膜,40%出苗后撒膜,子叶展平时,即可嫁接.
3.
嫁接106集约化育苗,可采用嫁接机嫁接.
非集约化育苗用插接法嫁接.
嫁接工具:刮脸刀片、20厘米长粗细与接穗茎粗相仿的竹签.
竹签的一头削成刀片状,另一头为尖头.
嫁接工具在200倍液福尔马林溶液中浸泡8小时消毒.
嫁接时用浸有75%的酒精棉,擦拭刀片、竹签和操作人员的手.
(1)嫁接步骤.
当砧木苗第2片真叶已展开,西瓜苗一叶一心时为嫁接适期.
第一步,将西瓜接穗苗从育苗盘中拔出,在子叶以下2.
0厘米处削成楔形;第二步,将砧木苗用竹签的刀片头挖掉真叶和生长点,保留两片子叶;第三步,用竹签尖头由砧木实芯部插入,竹签与砧木苗径成45度角的斜孔,不要插入砧木茎的空心处;第四步,拔出竹签,将接穗插入孔内,使接穗与砧木子叶呈十字型.
(2)嫁接后管理.
将嫁接苗整齐摆在塑料小拱棚内,盖严薄膜,并用草帘或报纸遮光三天左右保温、保湿,三天后逐渐揭盖见光.
摆苗前苗床也要浇透底水保墒.
西瓜嫁接苗苗期温度管理项目嫁接后(℃)愈合期(℃)缓苗期(℃)缓苗后(℃)定植前7~10天(℃)白天温度30~3228~3026~2822~2818~23夜间温度20~2218~2016~1915~177~10嫁接苗缓苗后,苗床保持湿润,表土见干时喷水,湿度60~70%,阴天不浇水,晴天上午10点前浇水.
嫁接苗日历苗龄35天左右;生理苗龄,真叶展开4片~5片.
茎粗壮、节间短,子叶肥厚.
4.
定植前茬作物采收结束后,迅速清理田园,翻地晒土、施肥,起垄,垄距60厘米或70厘米,空一垄,种一垄.
结合整地每亩施腐熟优质农家肥3400~4000公斤,亩施磷酸二铵15~20公斤、钾肥10~15公斤.
(1)定植时间.
根据品种不同,晚西瓜在6月初~6月20日定植.
(2)定植密度.
垄作株距35~40厘米,行距120~140厘米.
大型西107瓜亩保苗600~800株.
珍品中小西瓜株距30~35厘米,行距65~70厘米,亩保苗1200~1800株.
5.
田间管理(1)肥水管理.
缓苗期后,晴天土壤稍干、苗缺水时浇水,晴天上午灌水,阴天不灌水,前期控灌,中后期适当灌.
珍品小西瓜根瓜收获后进行第一次根外追肥,每亩可以用0.
1~0.
2%磷酸二氢钾,结合灌水施有机肥复合肥50~80公斤.
采收前10天停止灌水.
(2)整枝吊蔓.
采用1主1侧双蔓整枝法,当主蔓长30~50厘米时,从中选留一健壮侧蔓,其余全部去掉.
当主、侧蔓座住瓜后再长出的侧蔓要摘除.
中小型西瓜也可采用三蔓式整枝形式,即主蔓以外,在主蔓第5~7节处,再选留2条健壮的子蔓,所有侧蔓及时摘除.
(3)人工辅助授粉.
可以采用蜂箱蜜蜂授粉,每亩地用蜂箱3~4箱.
但是坐果期如遇连续阴雨必须进行人工授粉.
授粉应于开花后雄花花药出现花粉后进行(一般在早上7点~10点雄花开放后出现花粉).
授粉时遇雨要授粉后将雌花套袋,提高授粉效果.
(4)留瓜.
大型西瓜每株留1个瓜,当西瓜长到一市斤以上时,要用草圈垫瓜.
珍品小西瓜每株留3~4个瓜,中型品种每株留1~2个瓜.
6.
病虫害防治(1)农业防治与物理防治.
农业防治:选择与非瓜类作物实行2~3年以上轮作种植.
育苗棚采用每年夏季7~8月份换茬时,采取密闭高温闷棚6~7天,使棚内温度最高达到65℃以上杀虫、杀菌.
物理防治:采用振频式杀虫灯、或采用黄粘板、蓝粘板诱杀害虫.
(2)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
西瓜疫病:防病在坐瓜后用72%克露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银法利800~1200倍液喷叶.
生物农药:千亿枯草芽孢杆菌每亩喷洒20~60克.
西瓜炭疽病:可在发病初期喷2%武夷菌素水剂150~2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25%咪鲜胺乳油1000倍液,或25%嘧菌酯800倍液喷叶.
生物农药:千亿枯草芽孢杆菌每亩20~60克喷雾.
西瓜细菌性病害:采用20%噻菌铜悬浮剂500~700倍液喷雾液喷雾,也可用50%琥胶肥酸108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
生物农药:百亿枯草芽孢杆菌每亩50~150克.
西瓜病毒病:用20%毒克星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1.
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8%宁南霉素水剂每亩751~1000毫升喷雾,5%氨基寡聚糖800~1000倍液喷雾.
蚜虫、白粉虱:用70%吡虫啉2000~3000倍液,或25%噻虫嗪水分散颗粒剂4000~5000倍液防治.
生物农药:苏云杆菌t菌株每亩50~100克,或1000~2000倍液2%苦参碱喷雾防治.
红蜘蛛:用34%螺螨酯悬浮剂4000~5000倍、哒螨灵20%可湿性粉剂2500~3000倍液、2.
5%联苯菊酯微乳剂2000倍液喷雾防治.
生物农药:0.
5%藜芦碱可溶液剂300倍液喷雾,10%浏阳霉素每亩35~45克喷雾防治.
7.
适时采收达到商品西瓜标准时及时采收.
采收最好在下午进行,然后放到阴凉处预冷后运输上市,不容易裂瓜.
8.
效益分析露地晚西瓜大型果亩产量一般在5000公斤左右,售价在每公斤0.
8~1.
2元,亩成本800~1000元(种苗200元,农药200元,水肥400元),亩效益3000~5000元.
小型西瓜亩产量一般在3000公斤左右,亩成本1000~1200元(其中种苗500元),亩效益4000~5500元.
109三十二、马铃薯商品薯宽垄高台密植栽培技术模式(一)主要栽培技术模式该技术改变传统的60~65厘米小垄栽培模式,采用大垄、高台、密植的栽培模式,具有疏松土壤结构、供肥能力强、利于根系发育,实现多层结薯;通风透光、保墒提墒、抗旱防涝,减轻早、晚疫病发生等优点,有利于提高抗逆性和丰产性.
(二)配套技术要点1.
选地、选茬与整地(1)选地.
选择土层深厚,土质肥沃,团粒结构及排水、保水性能好,有深松基础的偏酸性地块.
(2)选茬.
以小麦、玉米、谷子、杂粮茬为好,其次是大豆、高粱、麻类、地瓜茬,忌选用甜菜、向日葵、茄子、辣椒、番茄、白菜、甘蓝等与马铃薯有共同病害的地块.
严禁选用前茬施用过绿磺隆、豆磺隆、普施特等长残效除草剂地块.
(3)整地.
前茬秋季收获后及时整地.
实行翻、耙、耢、起垄、镇压连续作业.
深松35~40厘米,浅翻15~20厘米.
机械起垄.
单行栽培,垄底宽90厘米,垄台宽40厘米,垄体高25厘米;双行栽培,垄底宽110厘米,垄台宽80厘米,垄体高25厘米.
2.
品种(1)品种选择.
根据生态特点、用途和市场需求,选用高产、抗病、质佳的马铃薯专用品种.
鲜食薯:克新13、尤金、克新18、克新19、早大白、黄麻子、中薯5号等.
原料薯:大西洋、克新1号、克新17号、克新18号、克新26号、克新27号、东农307、黄麻子等.
(2)种子处理.
困种催芽:选用二代以内合格脱毒种薯,于播前15~20天出窖,置于温度13~15℃,黑暗处平铺2~3层,逐渐暴露在散射光下,每隔2~3天翻动一次,使种薯充分见光,催紫芽,当芽长至0.
5~1厘米左右时,即可切块,准备播种.
催芽时避免阳光直射、雨淋和霜冻等,同时淘汰病烂薯.
种薯切块:切刀用70%酒精或5%来苏儿水消毒,竖切种薯,每块栽子确保1~2个健壮芽眼.
机械播种,块重40~50克为宜.
110拌种:按照种薯、百菌清、滑石粉100:0.
1:1比例拌种,放置通风处1~2天,待创伤愈合即可播种.
3.
播种(1)播期.
当10厘米土层温度连续3天稳定通过5~7℃时,即可播种.
(2)播量.
机械播种每亩用种120~150公斤.
(3)密度.
根据品种和土壤肥力状况,合理密植,早熟品种或肥力低的地块,适当密植;晚熟品种或肥力高的地块适当稀植.
90厘米垄单行栽培,株距15~20厘米;110厘米垄双行栽培,株距20~25厘米.
4.
主要栽培技术(1)施肥.
底肥:有条件地区,在亩施1立方米有机肥的基础上,施用速效肥料,尿素、磷酸二铵、硫酸钾的比例是3.
4:1:3,施用量分别为10公斤、3公斤、9公斤.
同时,根据各地土壤钙、镁元素情况,对严重缺乏地块,科学增施钙肥、镁肥,亩施石灰30~50公斤、硫酸镁0.
5~0.
75公斤.
追肥:根际追肥,按照尿素、磷酸二铵、硫酸钾比例1.
5:1:3.
5,施于垄体两侧,并及时覆土,施用量分别为15公斤、10公斤、30公斤.
喷施叶面肥:在块茎形成期和膨大期,叶面喷施浓度0.
5%尿素和0.
3%磷酸二氢钾3~4次,间隔5~7天.
可适当添加微量元素.
(2)水分管理.
有灌溉条件的地块,播种后如遇天气干旱,应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确保出苗.
马铃薯发棵期、盛花期水分要充足.
结薯初期要适当控水,少浇水或不浇水.
结薯期,即当块茎长至2~3厘米时,要适天气和土壤墒情及时灌溉.
结薯后期和收获前,要控制水分,避免浇水,防止病害发生和烂薯.
(3)中耕管理.
出苗前耢一遍,提高地温兼有灭草作用;幼芽顶土时进行一次深耕、浅培土;苗出齐后及时铲蹚,提高地温;发棵期进行第三遍铲蹚,高培土,利于块茎膨大和多层结薯.
(4)病虫草害防治.
地下害虫:主要是金针虫、蛴螬等地下害虫.
在播前每亩可施用辛硫磷颗粒4~5公斤.
蚜虫: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每亩20~40克,或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5000~10000倍液喷雾.
40%啶虫111脒水分散粒剂3000~4000倍液喷雾.
240克/升螺虫乙酯4000~5000倍液喷雾.
瓢虫:用50%敌敌畏乳油稀释1000倍液喷雾.
马铃薯晚疫病:结合测报,于始花期前,用25%嘧菌酯500~800倍液喷雾;72%霜脲氰·锰锌可湿性粉剂、58%精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雾,每隔7~10天喷一次,连喷5~6次,制种田可适当增加喷药次数.
马铃薯疮痂病:发病初期,用65%的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用20%噻菌铜悬浮剂500~700倍液进行2~3次喷雾防治,间隔期7~10天.
苗前化学除草:72%异丙草胺亩用量100~200毫升+70%嗪草酮20~40克;90%乙草胺亩用量66~133毫升+70%嗪草酮20~40克;96%精异丙甲草胺60~110毫升+70%嗪草酮20~40克封闭灭草.
苗后除草:草龄在3~5叶期,可用精喹禾灵、精吡氟禾草灵、烯禾定等药剂茎叶喷雾烯禾啶.
5.
收获与贮藏(1)收获时间.
达到生理成熟时收获,早熟品种8月下旬,中晚熟品种9月上中旬收获.
(2)收获方法.
收获前将马铃薯秧割掉或化学灭秧,并将茎叶清理出收获地块,起收时挖掘深度要合理,防止丢薯和破皮伤薯.
(3)储运保管.
注意装运时应轻拿轻放,运输和贮藏时防止日晒、雨淋和冻害.
6.
效益分析亩产值2000元(按市场平均价格0.
8元/公斤,平均亩产2500公斤计算);亩成本800~1000元左右(不含地租),其中:种薯260~300元、肥料225元、农药100元、人工65元、机械费用190元、运输35~40元/吨;亩效益1000元左右.
112三十三、鲜食玉米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模式(一)主要栽培技术模式该项技术选用优良品种,采用隔离种植,适时分期播种,机械精量播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绿色防控病虫害,提高鲜食玉米品质,增加农民收入.
(二)配套技术要点1.
品种选择选择通过国家或黑龙江省审定,适应当地生态条件的优质、高产、适应性强及抗病虫性强的优良品种.
糯玉米品种如垦粘1号、金糯262、万糯2000、京科糯2000、小黄粘等;甜玉米品种如脆王、奥弗兰和米哥等.
2.
选地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中等肥力以上地块.
前茬未使用长残留农药的豆茬、小麦、马铃薯等肥沃的茬口,不易在低洼、盐碱地块种植.
3.
设置隔离区为防止串粉,保证鲜食玉米品种固有的品质,必须设置隔离区,可进行空间隔离或时间隔离.
一般空间隔离方圆300米内不能种植其它玉米品种.
障碍物隔离种植150米以上,时间隔离20天以上.
4.
适时播种(1)精选种子播种前要精选种子.
选粒大、饱满、纯度高、籽粒大小均匀一致、无病粒的种子,净度在98%以上的种子.
(2)种子处理播种前15天,选择明朗微风天气,将种子摊在干燥向阳的地面或席上,晾晒2~3天.
然后做发芽试验,芽率90%以上.
(3)播种时期当5~10厘米地温稳定在10~12℃时适时播种.
为早上市可采用覆膜和移栽的方法,覆膜播种可比直播提前一周进行.
出苗或移栽后,最好是以错开当地的终霜为原则.
根据当地积温的高低及选择的品种可错期播种,113每隔7~10天播种一批,最后一批不晚于6月中旬.
(4)播种机械及播深垄上机械精量播种.
糯玉米播深3~5厘米;甜玉米播深3厘米,最好别超过4厘米.
保持播深一致,防治出现大小苗,造成熟期不一致.
(5)种植方式65~70厘米垄上单行种植或130~140厘米大垄双行,垄上小行距40厘米.
还可与耐阴矮秆作物的合理间作,与黄豆、红小豆、芸豆等矮秆作物的间作.
最好是6:6或6:12等方式,间作比根据玉米播种和中耕机械方便而定.
这种高矮秆作物间作方式,既能提高玉米的光能利用率,又能通风透光,防止玉米的倒伏,大大提高了玉米的成穗率.
5.
科学施肥为了满足玉米生长发育的需要,同时防止土壤肥力下降,应遵循有机与无机结合的原则.
(1)基肥有机肥可作基肥,每亩施有机肥1500千克.
(2)种肥每亩施磷酸二铵10~15千克,硫酸钾5~7千克.
(3)追肥玉米追尿素每亩20千克,最好在拔节前和大喇叭口前分两次进行,也可在7~9叶期追一次,要根据土质肥沃程度、基肥、种肥量多少灵活掌握.
玉米追肥要看天气,看墒情,看苗情.
6.
播种密度糯玉米的密度一般为每亩3000~3300株.
甜玉米密度一般为每亩3200~3500株.
7.
田间管理(1)定苗及去杂株玉米出苗后及时定苗,以利培养壮苗,可在3~5叶定苗.
(2)中耕一般是二铲三趟.
玉米定苗后要及时进行第一次深松,深15~20厘米,114不宜太浅.
第二次中耕在拔节初期结合第一次追肥进行,中耕要培土有垄形,以不压苗为原则.
第三次中耕在小喇叭口期结合第二次追肥进行,多培土,有利于提高地温和防涝.
覆膜玉米在8~10叶期要深松一次,以不损坏地膜为原则,在小喇叭口期把地膜去掉,结合追肥上土封垄.
移栽玉米成活后要及时中耕,比直播要多中耕1~2遍,以提高地温,促进幼苗发育.
(3)化学除草根据田间的草相选择安全高效除草剂配方.
播后苗前封闭处理,每亩96%精异丙甲草胺60~80毫升+40%阿特拉津200~300毫升.
苗后茎叶处理可用30%苞卫.
(4)病虫害防治玉米丝黑穗病:发病较重的地块,用戊唑醇拌种.
玉米螟的防治:以物理防治及生物防治为主.
加强预测预报,释放松毛虫赤眼蜂寄生玉米螟卵,在玉米螟产卵初期开始放蜂,共放蜂3次,每亩放蜂总量1.
5万头;BT乳剂,每亩用100~150毫克拌5千克细沙心叶点施.
8.
适时采收,及时加工糯玉米适宜收获期为50%植株吐丝期后22~28天,玉米浆液近似粘糊状,手指一掐,浆液往脸上溅为略早,出水或不出浆都已过了最佳采收期.
玉米下棒后应尽量避免在阳光下暴晒,以免脱水影响口感.
甜玉米适宜收获期为50%植株吐丝期后16~22天,最好的办法就是品尝一下,吃到嘴里脆甜,皮薄无渣,即为正好,否则为不适宜.
9.
经济效益鲜食玉米平均亩产3300棒,每棒平均按0.
5元计算,亩产值1650元.
亩成本500元,亩效益1150元.
115三十四、猴头菇优质栽培技术模式(一)主要栽培技术模式目前猴头菇人工栽培在我省很多地区已有一定的生产规模,但突出的问题是一等品比例不高,这不仅降低了商品价值,也影响生产者的经济效益.
该项技术模式很好解决了猴头菇优质问题.
(二)配套技术要点1.
栽培季节2~3月份接三级种,5月初进棚,6月1日~20日采收第一茬,6月20日~7月15日收第二茬,9月初~9月末收第三茬.
2.
菌种选择猴头选择黑威9910、俊峰1号、2号.
3.
养菌管理(1)原料.
精选原料,合理配制培养基.
栽培原料要求选用硬杂木锯末,陈的锯末比新鲜的好.
麦麸和稻糠要求新鲜无霉烂变质,不含有毒害菌丝的物质.
选用的材料要新鲜、无霉变、无虫蛀,拌料要均匀.
培养料中要加入少量的磷、钾、镁等矿物质,效果更好.
培养料的湿度一般调至65%~70%,酸碱度5.
5左右为宜,PH值低于4或高于7都不利于菌丝或子实体的生长.
(2)培养基配方.
配方一:锯末77%~78%,麦麸20%,石膏1%~1.
2%,白糖1%.
配方二:锯末71%~71.
5%,稻糠25%,石膏1%,玉米面2.
5%~3%.
配方三:锯末50%,木耳栽培废料20%,麦麸10%,稻糠15%,豆饼粉1%,玉米面2%~3%,石膏粉1.
2%.
(3)装袋.
用17*36*0.
05的聚丙烯专用袋,用装袋机装袋,装料要紧.
每袋干料0.
5~0.
6斤左右.
装袋后重量要在1.
2~1.
4公斤,装料高度20厘米.
料装完后,料中心扎直径1.
5~2厘米的接菌穴(扎到底部)然后套上套环,最后用棉花封口要塞紧.
装料时要迅速,尽量在最短时间内进入灭菌处理阶段.
(4)灭菌.
装锅后,锅内要尽快达到灭菌温度,常压锅100~108℃,火力要攻头保尾,控中间.
菌袋进锅后,在2~3小时内上升到100℃,然116后保持100℃温度保压4小时,最后停焖6小时.
(5)接种.
将室内杂物清理干净.
培养室的墙要求光滑平整,用石灰粉刷一遍室内墙壁,室内温度升至25℃以上,保温48小时,用过氧乙酸溶液把室内的墙壁和菌架喷施一遍,同时喷施有效成分为4%高效氟氯氰菊酯和0.
3%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菇净防治虫害.
开门排潮快速把室内的墙壁和菌架全部烘干,之后地面撒一层生石灰防潮、防杂菌.
接种前重新关闭门窗,用3%来苏尔溶液进行一次全面喷雾消毒.
采用接种箱接种.
先用一小块二级原种菌种接入袋穴部,然后再用一块菌块固定在接种穴上部孔口,以便上下同时发菌,一般每瓶原种接种35~40袋为宜.
(6)菌丝体的培养.
接种后1~10天内,培养室温度要达到20~28℃.
随着菌丝发育,袋内温度上升至比室温高2℃,此时室温应调至25℃左右.
16天后菌丝逐步进入新陈代谢旺盛期,应控制在20~23℃.
冬季培养自然气温较低,可采取加温发菌.
发菌期要求室内干燥培养,空气相对湿度要求70%以下,不能超过75%以上.
保持22~25℃左右,不能超过28℃.
超过25℃要通风,每天早、晚各通风一次.
一般经30~40天左右菌丝就能长满全袋,同时注意避光.
4.
出菇管理猴头菇通常出现菌丝尚未长满袋,就开始出现原基,分化成子实体,及时把菌袋搬到野外荫棚内摆放.
棚内一般分三层架,地上放一层架上放两层,地面离第一层架60厘米.
(1)子实体管理.
开口:去掉颈圈内的棉塞或揭去接种穴上的胶布,袋上用塑料薄膜覆盖,每2~3天将薄膜掀动一次,促使菇蕾形成.
当菇蕾直径2~3厘米时,揭去薄膜.
调节温度:菌袋进棚后,温度保持16~20℃条件下进行催蕾.
从小蕾到发育成菇,一般10~18天即可采收.
出菇阶段要特别注意控制温度,若温度过高,可采取以下四条措施降温:①空间增喷雾化水;②畦沟灌水增湿;③荫棚遮盖物加厚;④错开通风时间,实行晚开门通风,中午打开大棚两头,使气流通顺,促进幼蕾正常长大.
控制湿度:子实体生长发育期要科学管理水分,根据菇体大小、表现色泽、气117候晴朗等不同条件,进行不同用量喷水.
菇小雾喷,穴口向左右摆袋或地面摆袋的,一般不喷水.
栽培场地空气相对湿度保持85%~90%.
幼菇空间湿度低于70%时,已形成的子实体会停止生长;增湿恢复生长,菇体仍留永久斑痕.
若高于95%,加之通风不良,易引起杂菌污染.
保持适宜湿度可采取下列措施:①畦沟灌水,增加地湿.
②喷头朝天,空间喷雾.
③盖紧大棚塑料薄膜保湿.
加强通风:子实体长大时,可每天早晚通风.
但不要风向直吹菇体,以免萎缩.
如通风不良,二氧化碳沉积过多,刺激菌柄不断分枝,抑制中心部位发育,会出现珊瑚状畸形菇.
适度光照:长菇期要有散射光,一般300~600勒克斯光照度.
掌握"三分阳七分阴,花花阳光照得进",以满足子实体生长需要.
(2)病害防治.
脉孢霉: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易发生.
前期呈白色块状,附在瓶口棉球上.
顶出封口棉球,之后由白色转为红色,后期则产生大量的红色粉末状分生孢子,孢子随风飞扬,到处传播,蔓延极快.
防治:发现脉孢霉,应用纸或布包住瓶口一并拿出,埋入室外土中(应远离栽培室).
因孢子易飞扬,所经过地方要用喷雾器直接向菌落喷雾.
畸形菇:培养料不恰当,二氧化碳浓度过高,会产生珊瑚型猴头尖菌.
水分湿度管理不善,部分会产生光秃无刺型猴头.
温、湿度过低会使猴头菌子实体发红.
防治:配制培养料时,注意不要混入松、柏、香樟等树种的木屑及其他的有毒物质.
菌丝体培养阶段在注意温、湿度的同时,还要注意通风换气.
如已形成珊瑚丛集状子实体,可在幼小时,连同培养基一起铲除,重新获得正常子实体.
子实体培养期间,保证适宜的温、湿度,光照度控制在1000勒克司以下.
5.
适期采收(1)采收.
保鲜菇或盐渍猴头菇,在菌刺尚未延伸,或已形成但长度不超0.
5厘米,尚未大量释放孢子时采收.
药用猴头菇,以脱水烘干为商品,其子实体成熟度可以延长些,以菌刺1厘米左右采收.
采收时,用弯形利刀从柄基部割下即可.
菌脚不宜留得过长,也不要损伤菌料,一般留菌脚1厘米左右为宜.
可采收3批,以1~2批产量高,品位高,占总产量的80%.
118(2)二茬菇培育方法.
在第一批菇采收后,停止喷水3天,并通风48小时,让采收后菇根表面收缩,防止发霉.
然后把温度调整到23℃~25℃,使菌丝体积累养分.
8~15天左右原基出现,10天左右幼蕾形成,此时把温度降到16℃~20℃,空气湿度提高到80%左右.
整个生产周期正常气温条件下80~100天结束,生物转化率一般80%~100%.
6.
加工技术子实体采收后,如不立即食用,则应剖开,晒干或泡于浓盐中送往罐头厂加工.
采收的猴头菌可以鲜销,也可以晒干、烘干或盐渍贮存.
(1)晒干.
将采收的鲜猴头菌,切去菌蒂部分,排放于竹帘上,置烈日下曝晒,先将切面朝上晒一天后,再翻转过来晾晒至干.
(2)烘干.
将采收的鲜猴头菌,风干1~2天后,按大小分别烘烤.
烘烤温度从40℃提高到60℃,直至烘干.
干品含水量为10%~13%,并要求保持菌刺完整,冷却后及时分装于塑料袋中,密封保存.
(3)盐渍.
将采收的新鲜猴头菌,切去菌柄,用清水漂洗,除去灰尘,放入沸水中煮沸10分钟,捞出后再放入清水中冷却.
淋水后加入25%(按猴头重量)的盐,层层加盐,储于池中或包装桶中.
7天时倒池或倒桶一次,并加足饱和盐水(即每50公斤水加2.
5公斤盐,熬开后冷却为饱和盐水),用1~2厘米厚的盐粒封口.
7.
效益分析每亩摆放2.
5万袋,每袋产干品0.
05公斤,亩产0.
125万公斤.
按每公斤平均售价68元计算,每袋产值3.
4元,亩产值8.
5万元.
每袋菌种1元,人工0.
55元,设备折旧0.
15元,水电土地等费用0.
07元,每袋成本合计1.
77元,亩成本4.
425万元;每袋纯效益1.
63元,亩效益达4.
075万元.
119三十五、大球盖菇菌粮间作高效立体栽培技术模式(一)主要栽培技术模式大球盖菇粮菌间作高效立体栽培模式将大球盖菇的生长发育特性与高纬寒地玉米种植生产特性相结合,4垄玉米2垄菌菇间作,使4垄玉米利用边际等效应产出6垄产值,减地不减粮.
利用玉米秸秆生产大球盖菇,既获得健康食品又解决了秸秆还田培肥地力的问题.
(二)配套技术要点1.
适时播种玉米选用株高、耐密植、抗倒伏的良种.
将玉米按照当地的播期进行常规播种,适度增加播种密度,每亩增加株数500~800株.
在播种时按4垄玉米间隔2垄(其中两垄预留种菇)的方式进行播种.
施肥要用控释肥,后期病虫害防治要采用生物防治.
在玉米生长到4~5片叶时进行种菇.
2.
菌菇培养料的备用菌菇的营养基料在播种玉米前15~20天准备.
大球盖菇可直接采用生料或发酵料栽培.
每亩用原材料(玉米秸、大豆秸、玉米芯、稻草、稻壳)约5000~6000公斤,以混合配料为佳,秸秆要经过粉碎,大小为2~3厘米.
培养料配方:(1)玉米秸秆40%、玉米芯30%、稻壳18%、木屑10%、石灰2%;(2)玉米芯40%、稻壳30%、牛粪10%、木屑10%、土8%、石灰2%;(3)玉米秸(或稻草、黄豆秸)40%、玉米芯30%、稻壳20%、木屑8%、石灰2%;(4)稻壳或稻草(切段)70%,出过菇耳的滑子蘑、平菇、香菇、木耳等废料菌糠及污染料(经发酵处理后加入,和主料混拌后再发酵使用)28%,石灰2%.
将混合料预湿发酵,建堆后在料温达到60℃以上时(大约5~7天)进行翻堆并调节培养料的水分.
再经过9~10天基料基本发酵好.
发酵好的基料,颜色棕红色,有淡的菌香味,有大量的白色放线菌产生.
3.
建床播菇120将预留的2垄进行建床,以70厘米左右的畦床最佳,将整理出畦床的土放在畦床的两边,用于覆土.
畦床不易宽,易于日常管理和采菇,低洼地不易建畦床.
每平方米投料量为10~15公斤(干料),厚度为20~30厘米.
每平方米用种量约为2~2.
5袋.
播种时第一层料铺完整理规整后,将菌种掰成核桃大小的小块状顺床摆放三行,菌种块间距也是3~5厘米,成品字型摆放,点播完第一层菌种后,进行第二次再铺料,厚度达到7~8厘米,整理料垄呈龟背形.
4.
覆土覆土厚度约为2~3厘米.
在播完菌种后在料垄覆薄薄的一层土壤以刚盖严培养料,厚度2~3厘米左右,过厚的土不利于料垄透氧,易造成高温厌氧危害球盖菌丝正常发育.
然后覆盖稻草,进行遮阳保湿处理.
可在两床之间(60~80厘米)的作业道上取土.
5.
加盖稻草稻草覆盖约为3~5厘米.
以看不见所覆的土为准,每亩稻草用量约为150捆左右.
覆土后就要进行覆盖稻草,覆盖稻草时要厚度均匀,不能露出覆土.
初期采用横向覆盖利于防雨,出菇期再将稻草顺床覆盖,利于浇水时料垄表层受水充分.
不覆盖草的菌床菌丝不易上土,出菇稀疏,产量偏低.
6.
出菇管理菌床经过40~50天培养后出菇,采收以不开伞为佳.
经过发菌期的科学管理,覆土层长满菌丝后并向覆盖稻草上生长蔓延,移动覆盖稻草,让爬生稻草上的菌丝倒伏,迫使从营养阶段向生殖转化.
菌丝束分枝上有小米粒大小白状物即形成菇蕾,菇蕾发生初期呈白色黄豆大小,子实体幼菇常有乳头状的小突起,丛生或群生,少量单生.
随着菇体逐渐逐渐长大,菌盖逐渐变成红褐色或酒红色.
7.
采收加工大球盖菇子实体开伞且菌褶变黑后便失去商品价值,菇体应在6~7成熟时为最佳采收时期.
出菇期间应注意畦面稻草拱起处,将该处稻草拨开,检查该处子实体的成熟程度,做到适时采收.
采收时用拇指、食指、中指捏住菇柄基部轻轻旋转摘下,同时注意不要伤及周边幼菇.
采收后整平畦面覆土并铺好畦面稻草.
采下的菇应削去菇蒂上的泥沙,及时新鲜销售或121杀青盐渍处理.
经水煮杀青或盐渍处理后,每公斤鲜菇一般可得熟菇0.
6~0.
7公斤.
8.
效益分析大球盖菇菌粮间作,亩产玉米、菌菇分别为500公斤和840公斤,亩产值分别为1100元和5000元,亩产值共计6100元.
玉米亩投入700元、菌菇亩投入2400元,亩投入共计3100元.
亩效益为3000元.
122三十六、香菇越夏栽培技术模式(一)主要栽培技术模式该项技术利用夏季北方气候凉爽,南方香菇主产地高温,找准时间差反南方季节出菇,获得可观效益.
(二)配套技术要点1.
生产季节12月制作栽培种,4月份进棚转色,在4月下旬出菇管理.
2.
菌种选择选择生育期不超过90天中早熟菌肉致密、菌盖颜色浅菌种,如:0912、向庆20、808、168.
3.
配料、装袋(1)培养料选择与配制.
在多种主料中,以柞树木屑为最佳,木屑粗细以米粒大小为适宜,要求无杂质、无霉变、干燥.
常用配方是:木屑78公斤,麦麸20公斤,料水比1:1.
3.
拌料用搅拌机,一定要拌匀.
(2)装袋与灭菌.
每袋装干料1.
5公斤.
搅拌均匀的培养料要立即装袋,配制好后放置时间过长会发酵变酸,影响菌丝生长.
要求从开始配料到装袋结束尽量在4小时内完成.
袋装的松紧要适当,以手指压稍有顶手感为适.
装好后用线扎口,再折转扎1次,防止漏气.
装袋过程要细心,不要刺破料袋.
装好的袋湿重约1.
8~2公斤.
袋装完后要立即装入常压灭菌灶灭菌.
袋在灶内堆放要平稳,上下对直叠放,灶中间和四周要留一定的通气道.
当灶内温度达100℃时维持20~24小时.
注意严防烧干锅,要勤加水;防料灭不透夹生,要消灭灶内死角;防料变酸,要大火攻头,升到100℃后不能下降.
灭菌完毕,当温度降至60~70℃时趁热出锅,将灭过菌的袋子移入接种室冷却.
4.
接种、养菌(1)无菌条件下接种.
菌丝60~80天可长满袋.
只要外界条件适宜,当菌丝长满袋,出现瘤状物后,10~15天可完成转色.
(2)菌袋的堆放方式.
菌袋的堆放方式有顺码式和"井"字形两种.
当室温低于20℃时,可堆成顺码式;室温达25℃以上时摆成"井"字形.
123(3)菌丝生长期环境条件的控制.
保持发菌室干燥,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0%以下;调节室温在24±2℃,料温不超过28℃;注意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有充足的氧气;室内黑暗,不要光线为最佳.
(4)及时翻堆.
保持暗光,2天后打开门窗进行通气半小时.
7~10天翻堆1次,使菌袋上下、内外互调位置,以使发菌一致,并检查处理污染菌袋.
以后每隔10天要进行1次翻堆.
(5)适时刺孔增氧.
接种后15~20天,接种穴菌丝伸长8~12厘米,把枝条种摇动或抽去以增氧.
25天左右当菌丝圈相连时,在菌丝生长前沿1厘米内用牙签刺孔10数个,以增加袋内氧气,利于气体交换.
35~40天当菌丝逐渐长满袋时,可再刺孔10数个(用毛衣针刺).
注意刺孔要结合翻堆进行,刺孔后菌丝在袋内呼吸加速,生长加快,会使袋内温度升高,要勤检查,严防"烧堆".
有时袋温比室温高5~8℃,要采取措施,通风、散堆降温.
(6)排去袋内积水.
50天以后菌丝发满全袋后出现一些瘤状物,此时再刺孔1次.
60天左右,大部分瘤状物突起,从菌丝中会分泌出黄水,此时要把袋内黄水及时排除,或用干净纱布吸干,否则,黄水滞留的地方会引起培养料腐烂.
5.
出菇管理(1)催蕾、割孔、护蕾、疏蕾.
进入4月份以后,菌棒开始摆放到大棚内,面积为1亩的大棚可以摆放菌棒3万棒.
温度白天控制在15~20℃,晚上8~10℃,造成有10℃左右的温差,空气相对湿度80%~90%,此时不脱袋的小环境可达到.
先在地上铺一层沙,再把浸过水的菌袋竖立在上面,经3~7天即可现蕾.
低温季节多在地面催蕾.
菇蕾出来后,尚未触及薄膜时,应及时用小刀沿菇蕾外围将薄膜割开,以通气增氧.
幼蕾对外界条件适应性差,要在适宜的环境中才能正常生长,即温度12~20℃,小环境空气相对湿度80%~90%,适当通风,散射光照.
幼蕾1次出的太密太多时要进行疏蕾,每袋上留下8~10个为适.
当幼蕾长至2厘米大小后,开始进行香菇管理.
(2)出菇间歇期养菌.
香菇可以收5茬左右,出菌期达到半年以上.
124采完一茬菇后,要让菌丝恢复一段时间,使其生长积累营养,以利下茬出菇.
此时可保持24~27℃的温度,让菌丝迅速生长,菌袋养菌一般需7~10天,长者可达半月.
在第一茬采完后,如菌袋失水过多,当含水量低于40%时,要进行补水.
每茬菇采后,均要进行养菌和补水,并进行下一茬的催蕾及其它管理工作,数天后又可收一茬.
6.
效益分析每亩地摆放2.
5万袋,平均每袋产菇0.
75公斤,亩产量1.
875万公斤;按每公斤平均售价8.
4元计算,每袋产值6.
3元,亩产值15.
75万元;每袋菌种成本1.
74元,人工成本0.
86元,设备折旧0.
85元,水电土地等费用0.
08元,每袋成本合计3.
53元,亩成本8.
825万元;每袋效益2.
77元,亩效益达6.
925万元.
125三十七、黑木耳棚室立体吊袋栽培技术模式(一)主要栽培技术模式该项技术是一项代表着黑木耳发展方向的栽培技术.
能够有效抵御自然灾害,创造黑木耳最适宜生长环境,保证优质高产.
比地栽春耳能提前一个月采收,比地栽秋耳采摘期能延后一个月,延长了供应期.
(二)配套技术要点1.
栽培季节春季栽培:菌袋接种期一般在1~2月份,或前一年11~12月,培养期30~40天,后熟15~25天,2月下旬~3月上旬扣大棚塑料薄膜增温,3月中下旬菌袋进棚划口催芽,4月上旬开始挂袋出耳管理,4月下旬~5月初开始采摘,6月下旬~7月上旬采收结束.
秋季栽培:栽培菌袋接种期在3~4月份,菌袋培养期及后熟期在5~6月份,7月下旬~8月上旬进棚划口催芽和出耳管理,10月下旬~11月上旬采收结束.
2.
菌种选择棚室立体吊袋栽培黑木耳的菌种一般选择中早熟品种,早生快发、出耳齐,品质优,黑、厚、单片、耐水抗逆性强.
如:牡耳1号、黑威15、新世纪4号、牡2008~4等.
3.
菌袋生产(1)原料配方.
常用小孔栽培培养基配方(三级菌),配方一:木屑86.
5%,麦麸8%,豆粉2%,玉米粉2%,石膏1%,石灰0.
5%,水分60~65%.
配方二:木屑84.
5%,稻糠12%,豆粉2%,玉米粉2%,石膏1%,石灰0.
5%,水分60~65%;(2)装袋.
装袋时,在菌袋中间打孔,将料面上部的菌袋窝入中间的孔中,然后将菌棒插入中间的孔中.
(3)灭菌接菌.
采用常压灭菌,时间必须保持在10小时以上,再闷锅3小时.
出锅时要趁热将菌筐搬到接菌室或培养室,待菌袋稍凉变硬后从菌筐中拣出.
接菌在无菌条件下,将菌种接到培养基上,并用固体菌种或无菌棉塞封闭袋口.
126(4)菌袋培养.
菌袋培养过程一定要控制好温度,坚持低温育菌.
室温初期控制在25~28℃,菌丝封盖或透袋后,降低袋温至24℃,近似恒温培养.
每天通风1~2次,保持培养室空气清新.
3.
栽培前准备(1)场地选择.
栽培场地选择在通风良好、向阳、水源洁净、充足、周围污染源少、不存水、不下沉、地面平整的地块.
立体吊袋大棚可用钢架结构(又分镀锌钢管和钢筋材料)或木结构搭建.
大棚跨度8~12米,长度依据栽培场地和栽培数量而定,一般要求为南北走向,大棚两头开门,门宽2米以上,利于通风和降低棚内的湿度,南北走向的大棚,菌袋受光较好.
(2)棚架结构.
大棚顶高2.
8~3.
5米,肩高1.
8~2.
0米左右.
钢架结构大棚又分为棚架一体式与棚架分体式,棚架一体式是吊绳就栓在大棚主体框架上.
棚架分体式是大棚与栓绳的框架分开,棚是棚,架是架.
从稳固性的角度,目前比较提倡采用棚架分体式的大棚进行吊袋生产.
棚式立体吊袋钢筋一体式结构框架,每万袋需投资1~1.
5万元.
镀锌钢管分体式结构框架,每万袋需投资2~2.
5万元.
每平方米的大棚可挂70~80袋.
早春栽培应在大棚的顶部及四周全部覆盖一层塑料膜,塑料膜上再盖上一层遮阳网(遮阳度85~95%),用于保温、保湿、遮阴和防止降雨过量.
(3)棚内设施及消毒.
根据大棚的宽度,棚内框架上放置若干横杆,用于栓绑吊绳.
每两个横杆为一组,组内横杆间距25~30厘米,每组横杆之间留出"过道"的距离一般60~70厘米.
每组横杆长度依大棚的长度而定.
在"过道"上、下各铺喷水管线一条,上部微喷管每隔120厘米处按"品"字形扎眼安上雾化喷头,下部放微喷水带.
待立体吊袋大棚框架搭建完毕后,在地面上撒一层生石灰,防止杂菌发生.
可在地面上垫一层草帘、遮荫网,防止浇水时泥沙溅到子实体上影响产品质量.
处理完地面后,将大棚密闭,用菇宝熏蒸消毒.
4.
出耳管理(1)开口封口管理.
将培养好的菌袋运进棚后,用开口机开口,一般开"1"、"Y"或"O"形小口,开口直径0.
3~0.
4厘米,开口数量180~220个.
127开"1"形口,单片率高、出耳齐.
开口后将菌袋码跺放在大棚内,一般4~5层菌袋高为好,避免堆温过高.
大棚覆盖遮荫网遮荫,要求散光照射,加大棚内空气相对湿度,达到80%左右,持续5~7天,使菌袋菌丝封住出耳口,形成耳线,可挂袋进行出耳管理.
(2)挂袋.
在棚内框架横杆上,每隔20~25厘米处,按品字形系紧两根(或三根)尼龙绳,并底部打结.
然后把已割口的菌袋袋口朝下夹在尼龙绳上,然后在两根尼龙绳上扣上两头带钩的细铁钩(长度以5厘米为宜),即可吊完一袋,第二袋按同样步骤将菌袋托在细铁钩上,以此类推一直吊完为止.
一般每组尼龙绳可立体吊8袋.
吊袋时每行之间应按"品"字形进行,袋与袋之间距离不宜少于20厘米,行与行之间距离不能少于25厘米.
菌袋离地面30~50厘米左右,利于通风,防止产生畸形木耳,提高产量.
吊绳底部用绳链接在一起,这样风再大,菌袋可以随风共同摆动,不相互碰撞.
(3)催芽管理.
菌袋开始挂袋2~3天内,不可以浇水,温度要靠遮荫网和塑料薄膜调节,使温度控制在20~25℃.
往地面上浇水,使棚内空气相对湿度始终保持在80%左右,待2~3天菌袋菌丝恢复后可以往菌袋上浇水,每天进行间歇喷水,使湿度达到90%,这阶段切忌浇重水,以保湿为主,每天通风2次,持续7~10天,耳芽成绿豆大小.
(4)耳片生长期管理.
子实体边缘分化出耳片,并逐渐向外伸展.
这阶段应逐渐加大浇水量,加大通风,喷水尽量喷雾状水,原则上棚内温度超过25℃不浇水,早春一般在午后3点至次日9点之前这段时间进行间歇喷水,5月份后一般在午后5点至次日7点之前这段时间浇水,使空气相对湿度始终保持在90~95%.
采取间歇式浇水,浇水30~40分钟,停水15~20分钟,重复3~4次.
根据气温情况,一般浇水时放下棚膜,不浇水时将棚膜及遮阳网卷到棚顶进行通风和晒袋.
正常情况下,喷水后通风,每天通风3~4次,天热时早晚通风,气温低时在中午通风.
温度高湿度大时还可通过盖遮荫网、掀开棚四周塑料膜进行通风调节,严防高温高湿.
5.
采收及转潮管理128当黑木耳耳片长到3~5厘米,耳边下垂时就可以采收(5~6分熟),大棚内吊袋栽培黑木耳一般在4月下旬即可采收第一潮黑木耳,5月上旬采收第二潮黑木耳,比全光地摆栽培提前25~30天.
采收木耳后,将大棚的塑料薄膜和遮阳网卷至棚顶,晒袋5天左右,然后再浇水管理,即干干湿湿水分管理.
晒袋管理是避免耳片发黄的关键措施.
不见光、温度高、耳片生长速度过快是耳片黄、薄的主要原因.
一般第一潮黑木耳每袋可采干耳20~25克,耳片圆整、正反面明显、耳片厚、子实体经济性状好.
第二潮耳管理方法同第一潮耳大致相同,大湿度大通风是关键技术.
一般可采收3潮耳,每袋产干耳40~60克.
6.
菌袋落地采顶耳待采完2~3潮耳后,如果菌袋仍然比较硬实、洁白,菌袋内的营养物质还没有完全转化完,这时可以将吊绳上的菌袋落地,在顶端用刀片开"+"或"#"形口,然后在棚内密集摆放,早晚浇水4~5次,每次浇水1小时,停30分钟.
这样额外可以采干耳10~15克/袋.
7.
效益分析每亩地挂4万袋,平均每袋产干品0.
045公斤,亩产0.
18万公斤;按每公斤平均售价70元计算,每袋产值3.
15元,亩产值12.
6万元;每袋菌种成本1.
1元,人工成本0.
575元,设备折旧0.
18元,水电土地等费用0.
066元,每袋成本合计1.
921元,亩成本7.
684万元;每袋效益1.
229元,亩效益达4.
916万元.
129三十八、杏鲍菇工厂化栽培技术模式(一)主要栽培技术模式杏鲍菇工厂化栽培技术以生产鲜菇销售为目的,采用工业化技术手段,在可控环境条件下,实现杏鲍菇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周年化生产.
(二)配套技术要点1.
栽培季节2月初~3月中旬制作菌袋,出菇选择在6月份~10月份,出菇成本低.
工厂化生产大多周年生产.
2.
菌种选择选择抗逆性强、抗杂菌力强、菌丝生长健壮、子实体生长快、优质高产的菌种.
如:杏鲍菇5号(上海)、杏鲍菇3号(江苏高邮).
3.
栽培袋制作(1)培养基配方.
配方一:玉米芯48%、木屑20%、麦麸25%、玉米粉5%、石膏1%、白灰1%.
配方二:杂木屑20%、玉米芯30%、豆秸20%、麦麸25%、玉米粉3%、石膏1%、白灰1%.
(2)备料.
木屑:将杂木粉碎,长时间(3个月~5个月)堆放,以便去除树脂和单宁等有害物质;细木屑和粗木屑宜混用.
玉米芯:选择当年新鲜、无杂物的玉米芯,放在通风干燥处,防止雨淋受潮,使用前粉碎成麦粒大小颗粒,阳光下暴晒2~3天.
麦麸、玉米粉、石膏、石灰等辅料准备齐全,妥善保管,防止霉变和损失.
(3)拌料.
按照配方比例要求称取合格材料,主料搅拌同时加水预湿,装袋前半小时加入麦麸和石膏,要求混拌均匀,含水量为63%~65%,用石灰调整酸碱度至pH7.
5.
(4)装料.
一般采用17厘米*33厘米、厚度不低于0.
04厘米高压聚丙烯塑料袋,料高为18厘米,应密实适中,上紧下松,整平料面,压实,料中间打直径2厘米的孔,深度为料高的三分之二.
套上套环,塞上棉花或盖上无棉盖.
(5)灭菌接种.
将装好的菌袋放入周转筐中,采用高压蒸汽灭菌.
高压蒸汽灭菌在125℃(0.
12兆帕压力)持续2小时,待温度降至60℃以下130时出锅.
将灭菌后的菌袋直接搬进预先消毒的冷却室中,冷却至28℃以下待接种.
接种室在生产前1天采用紫外灯或气雾消毒剂全封闭灭菌,接种工具、器具、工作服、拖鞋和帽子等事先放入室内一起消毒.
接种人员更换无菌工作服及鞋帽,用消毒液喷雾降尘,用75%酒精棉球擦手、接种工具及菌种瓶外壁,在无菌环境下接种.
(6)菌丝培养.
接种后,将菌袋移至已消毒处理的养菌室内进行避光养菌.
培养室温度保持在20℃~22℃,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70%以下;每天通风一次至二次.
接种后7天检查栽培袋污染情况,发现杂菌污染的菌袋及时清理.
以后,每隔10天检查一次.
培养30~35天菌丝长满菌袋,移至出菇室进行出菇管理.
4.
出菇管理(1)栽培方式.
采用层架式栽培:栽培袋直立或侧卧排放在出菇房的栽培架上底部栽培出菇.
每立方米100个菌袋左右.
(2)催蕾.
菌丝长满袋移入栽培室进行出菇管理.
采用专用开口工具在菌袋底部开半圆形口,宽度2厘米,深度1厘米.
温度控制在10℃~18℃,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0%~90%,光照强度500勒克斯.
(3)菇蕾期管理.
温度控制在12℃~18℃;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0%~90%,光照强度800勒克斯,每天通风一次至二次,每次20~30分钟.
当原基达到2厘米时,将多余的小菇蕾切去,每袋保留1~2个菇蕾.
(4)成菇期管理.
温度控制在12℃~16℃.
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5%~95%.
每天通风二次至三次,每次20~30分钟.
光线强度控制在500~1000勒克斯,以散射光为主.
5.
采收及贮藏(1)采收标准.
菌盖即将平展、边缘微内卷、孢子尚未弹射时,手握菇柄轻轻旋转,待菇柄基部脱离料面后取出.
(2)分级.
去掉菌柄基部的碎屑、杂质,拣出伤、残、病菇,分拣后分类包装、称重.
鲜菇要及时放在3℃~5℃的冷库贮藏,不得与有害物质混放.
注意防霉、防虫.
1316.
效益分析按日生产3500袋,成品率3400袋计算,平均每袋产菇近0.
3公斤,日产量1020公斤;年每公斤平均售价8元,每袋产值2.
4元,日产值8160元;日生产资料成本2156元,人工成本1390元,水电煤等费用1350元,包装成本200元,日成本合计5096元,日效益达3064元.
132三十九、双孢菇隧道发酵料高效栽培技术模式(一)主要栽培技术模式通过一、二次隧道发酵生产双孢菇,在培养料制作上获得突破性进展.
可生产美味双孢菇,使大量废弃秸杆得以循环再利用.
(二)配套技术要点1.
栽培季节3月培养料发酵,4月初养料进棚播种,4月中下旬覆土出菇.
2.
菌种选择选用优良菌种As~2796、F56,菌盖圆整,厚实,柄中粗,产量高,质量好.
3.
发酵料的制作(1)培养料构成.
1000平方米培养料:玉米、高粱秸秆20吨,石膏1.
5吨,石灰400公斤,过磷酸钙600公斤,尿素20公斤,鸡粪23吨.
(2)隧道发酵.
三月份气温回暖可生产培养料,把秸杆粉碎,在泡料池中浸泡5~7天,充分预湿.
用铲车铲出沥水,再加入牛粪、过碳酸钙、石膏、石灰等附料,用翻堆机搅拌,搅拌均匀,用抛料机抛入一次发酵隧道,增溫发酵灭菌,每条隧道放置3~5天,用铲车经过三次倒库,增加透气性,提高草料配比均匀度.
充分灭菌.
进入二次隧道,二次发酵经过两个阶段:一是巴氏消毒阶段.
料温升到60~63℃,保持12~24小时,通风换气.
二是保温发酵阶段.
料温降到52℃.
保持4~5天.
培养放线菌杀死有害菌,充分灭菌.
发酵21天左右,培养料含水量60%,PH值7.
2~7.
5.
(3)养料进棚.
4月初发酵好的培养料进入大棚,铺料厚度25厘米上下,铺成中间厚,边缘薄,一吨料铺15~20平方米.
4.
菌丝体培养(1)播种.
待料温降至28℃以下时方可播种,播种量为每平方1.
5~2瓶,将菌科掰成小块,均匀撒在料面,用手将菌块翻入料内3~5厘米深,料面再撒入少量菌种,轻轻拍平料面.
(2)发菌管理.
播种后菇房温度控制在28℃以下,菌丝体生长最适133温度22~25℃.
PH值范围7~8,空气相对湿度60%~70%,经半月左右菌丝长满菌床.
5.
覆土4月中下旬,草炭土用石灰调节PH值8~8.
5,用甲醛与阿维菌素混合搅拌,密封48小时,厚度3厘米左右,用木板刮平,但不能拍实.
6.
子实体生长管理生长适合温度14~18℃,相对湿度85%~95%,过湿过干对菌丝体生长都不利.
双孢菇的子实体不需要光,不能强光照射,在阴暗环境下长得洁白,肥大,光线强,表面硬化,畸形菇多,商品价值差.
7.
采收5月份子实体长到2~4厘米开始采收,用食指和中指轻轻捏住菇盖,提起采下,切根装箱.
共采3潮菇,历时70~80天.
8.
效益分析每平方米产菇15公斤左右,亩产量4500公斤,平均售价10元/公斤,每平方米产值150元,亩产值4.
5万元.
每平方米培养料35元、菌种7元,草炭土5元,人工、水电、药品等23元,成本合计70元,亩铺料300平方米,亩成本2.
1万元.
每平方米效益70~80元,亩效益2万元左右.
134四十、棚室草莓大垄双行栽培技术模式(一)主要栽培技术模式温室8月初定植草莓苗,12月份开始加温,第二年2月初草莓上市.
大棚7月下旬定植草莓苗,第二年5月下旬上市.
(二)配套技术要点1.
品种选择目前栽培品种主要以幸香、章姬、红颜为主.
2、育苗草莓生产中主要选用匍匐茎形成的秧苗,来进行苗木培育.
4月下旬育苗,株距50厘米.
母株管理要去母株花序,积累营养,提高苗木繁殖率.
母株抽生匍匐茎时,及时引压匍匐茎,并向有生长位置的床面引导抽生的匍匐茎,当匍匐茎抽生幼叶时,前端用少量细土压向地面,外露生长点,促进发根.
匍匐茎子苗布满床面时,要采取摘心及时去掉多余匍匐茎,控制生长数量.
每一母株保留5~6个匍匐茎苗,多余的匍匐茎在未着地前去掉.
3.
栽苗(1)整地.
栽前一周整地,每亩施优质农家肥4000~5000公斤,深翻30厘米、整平、耙细,根据栽培密度起垄做床,床高20~25厘米,垄床面宽70~80厘米,垄床向与温室朝向一致.
(2)定植时间.
温室8月初栽植,大棚于7月中下旬栽植.
(3)栽植密度.
大垄双行,行距25厘米,株距15厘米,亩用苗8000~10000株.
(4)栽植方法.
首先顺垄床覆地膜压严四周,再在垄床上按栽植密度将地膜打眼,刨穴,栽苗时要将苗的弓背一侧向外,使花序着生在床的两侧.
再将苗木舒展根系,培细土,栽植秧苗,秧苗新茎基部要与床面平齐.
做到深不埋心,浅不露根.
4.
主要栽培技术(1)土肥水管理.
根据草莓生长情况及时补充磷钾肥及多元微量元素,整个生长过程中要有充足的水分,开花期土壤水分可稍干些,在草莓生长135旺盛期和浆果膨大期需水较多,施肥可结合灌水进行.
开春后随着气温回升,生产速度加快,为增加草莓果实风味,每亩施0.
3%硫酸钾5公斤.
在开花前、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喷施"壮果蒂灵",每15公斤液体中加入本胶囊1粒+0.
3%磷酸二氢钾液.
(2)植株管理.
一是除匍匐茎.
及时摘除植株抽生的匍匐茎,做到随见随除,集中清出室外销毁.
二是除枯叶、弱芽.
草莓成活后叶片不断老化,光合作用减弱,同时还有病叶产生,生长季节要不断除掉老黄叶、病叶和植株上生长弱的侧芽,以节省营养,集中营养提供结果.
三是疏除花蕾.
在开花前疏除多余的花蕾,大型果的品种保留1、2级序花蕾;中、小型果品种保留1、2、3级序的花蕾.
(3)温度调控.
温室大棚升温初期最高温度不要超过25℃,温度再高时要开通风口降温.
夜间温度降低,最低温度保持在5℃以上为宜.
草莓生长温室棚内温度控制指标为:夜温度在5℃以上,白天温度在30℃以下,开花期间夜间温度在7℃以上,白天温度在20~26℃.
(4)花期辅助授粉.
温室内草莓辅助授粉可以采取两种方式:一是温室内放熊蜂授粉,具有节省人工和授粉均匀的特点.
一般每亩温室放蜂1箱即可.
二是用毛笔进行人工点授.
(5)病虫害防治技术.
白粉病防治措施:定期用硫磺灯熏蒸;控制施用氮肥;喷1000倍70%甲基托布津或800倍退菌特防治.
灰霉病防治措施:增施有机肥,适施氮、磷、钾,控制氮肥施用量防止徒长;不要栽植过密,将密度控制在每亩8000株以内,以利通风透光,进行地膜覆盖以防止果实与土壤接触;加强清园,及时摘除老枝叶果与感病花序、病果;喷药防治,抓好早期预防.
从现蕾开始,每隔7~10天喷药1次,连喷3次,用50%速灭灵800倍液或65%代森锌500倍液喷雾.
生物农药:2.
1%丁子·香芹酚水剂,稀释300倍液、千亿枯草芽孢杆菌每亩施15~30克或寡雄腐霉7500~10000倍液喷雾.
红蜘蛛防治措施:摘除老叶和黄叶,将有虫病残叶带出地外烧掉,以减少虫源;草莓种植花开前用2.
5%联苯菊酯微乳剂2000倍液喷雾防治,0.
5%藜芦碱可溶液剂300倍液喷雾.
两次(间隔一周);收获后喷0.
2度波美石灰硫磺合剂.
1365.
采收储藏(1)采收.
草莓花后30天左右,果实颜色变为红色时,浆果成熟.
采摘时手把果柄用力摘断,每1~2天采摘一次,每次采收都要将成熟适宜的果实采净.
采收时要轻摘轻放,随时剔除畸形果.
(2)储存.
临时储存的存放库要通风、凉爽、整洁.
在3~4℃的条件下可存放2~3天,包装盒装1~2公斤为宜.
6.
效益分析温室草莓2月份上市,销售期可达三个半月,平均亩产2000公斤,产值60000元以上,成本取暖费5000元、种苗8000元、肥药2000元、棚膜1000元、人工费6000元、折旧费7000元,亩效益可达30000元以上.
大棚草莓5月下旬上市,平均亩产2000公斤,亩产值30000元,成本种苗8000元、肥药2000元、棚膜2000元、人工费4000元、折旧费2000元,亩效益可达12000元.
137四十一、棚室蓝莓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模式(一)主要栽培技术模式应用温室、大棚内外遮阳系统、自动化卷膜、外覆盖、微滴灌、进口熊蜂授粉等先进设备和技术措施,实现了设施蓝莓冬季无土覆盖安全越冬,温室蓝莓4月下旬果实即可成熟,效益显著.
(二)配套技术要点1.
茬口安排加温温室1月份开始取暖加温,蓝莓3月份开花,4月下旬上市.
日光温室2月上旬开始揭棉被升温,4月上中旬开花,6月初上市.
大棚栽培4月初撤覆盖物升温,5月中旬开花,7月初上市.
2.
品种选择早熟品种:都克、瑞卡;晚熟品种:蓝丰、北陆、奇伯瓦.
3.
育苗购买1~2年生苗移栽到苗圃地里,集中抚育培养成大苗,再栽植建园.
1年生幼苗最少需要集中抚育2~3年以上,集中抚育可提高土地利用率,提早进入丰产期.
温室定植时间在3月初,大棚定植时间4月初.
引进4年上以上大苗带土移栽见效较快.
4、主要栽培技术(1)土壤改良.
蓝莓生长要求强酸性土壤条件,pH4.
5~5.
5为土壤适宜范围.
如果土壤PH值较高,需要施硫磺粉调节.
方法是深翻15厘米混匀.
将暗棕色森林土壤PH值由5.
9降至5.
0以下,需施硫磺粉每公顷1300公斤,其效果可以维持3年以上.
按此计算,在暗棕色森林土壤上,每平方米15厘米厚土层降低1个pH,需施硫磺粉130克.
土壤调酸提倡头一年进行,填土要踩实,防止土下陷.
也可以只对栽植穴调酸,穴直径40厘米,用硫磺粉60克.
(2)栽植方法.
采用株行距1*1.
5~2米,按行挖定植沟,深50厘米、宽50厘米,将表土和心土分别放置,亩加草炭50立方米,施优质有机肥5000公斤.
将表土填于底层,再将心土草炭肥料拌均填入沟内,立即浇水,沉实后栽培,栽后少量浇水覆土.
138(3)整形修剪.
幼树修剪:幼树定植后第一、二年修剪以去花芽为主.
定植后的第二、三年春季,疏除弱小、病虫枝,留壮枝.
第四年仍以扩大树冠为主,但可适量结果,以壮枝为主要结果枝,一般三年株产控制在1公斤以下.
成龄树修剪:对生长势较开张的树去弱枝留强枝,直立品种去中心干、开天窗、留中庸枝.
结果枝最佳的结果年龄为5~6年,超过时要回缩更新;弱小枝可疏花芽或短截,使其转壮;回缩或疏除下垂枝.
成龄树花芽量大,可通过修剪去掉一部分花芽,壮枝剪留2~3个花芽.
(4)温度调控.
温室大棚升温初期最高温度不要超过28℃,温度再高时要开通风口降温.
夜间温度降低,最低温度保持在7℃以上为宜,继续降温时,应采取塑料薄膜上加盖棉被或草帘等保温措施.
蓝莓生长棚内温度控制指标为:夜间温度在7℃以上,白天温度在30℃以下,开花期间夜间温度在10℃以上,白天温度在20~26℃.
(5)肥水管理.
每年9月初增施优质腐熟有机肥每亩5000公斤,扣棚前浇足第一遍水,冬季防寒浇好封冻水、果实膨大期浇水以利于坐果.
(6)花果管理.
采用熊蜂授粉,每亩地放一箱蜂,授粉时要求棚室湿度达到40%左右,通风口覆上防虫网.
每个结果枝组定果30个,每株留果1200个.
(7)病虫害防治.
灰霉病:控制温、湿度防控灰霉病的发生.
可喷50%速克灵1500倍液或40%施加乐800倍液防治.
松毛虫:可用喷烟喷雾法,在5月中旬至6月上旬可以利用生物农药,如5%高氯甲维盐、Bt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烟参碱500倍液喷雾的方法控制虫口密度,降低种群数量,减轻为害程度.
在7月上旬到中旬期间可以利用黑光灯、频振灯进行诱杀成虫.
鸟害防治技术:在保护鸟类的前提下,最大限度防止和驱赶鸟类是保证蓝莓高产的最根本措施.
主要方法有架设防鸟网;在田间立稻草人或鸟鹰风筝;使用驱鸟器等.
(8)越冬防寒.
冬季在温室塑料薄膜加盖一层棉被进行全遮光防寒.
大棚越冬防寒采用塑料薄膜外加盖一层黑膜,灌好封冻水,不用埋土防寒,可安全越冬.
5.
采收储藏139果实采收季节温度较高,应在上午或下午采摘,采收后用塑料盒装运,立即进行低温预冷储藏,使果实保持完整新鲜.
6.
效益分析温室亩产800公斤左右,产值达到50000元以上,成本棚膜1000元、取暖费8000元、折旧费8000元、肥药1000元、人工费4000元,亩效益可达28000元左右.
大棚亩产1000公斤左右,产值达到30000元以上,成本棚膜2000元、折旧费3000元、肥药1000元、人工费3000元,亩效益可达21000元.
140四十二、棚室葡萄高密度栽培技术模式(一)主要栽培技术模式棚室葡萄高密度栽培达到早期丰产,温室栽培葡萄7月下旬上市,大棚栽培一般8月下旬上市.
(二)配套技术要点1.
主栽品种早熟品种:碧香无核、寒香蜜、紫珍香;晚熟品种:无核白鸡心、夏黑、红提.
2.
育苗用贝达做砧木的嫁接葡萄苗,要求根系完整有5条以上,直径在2~3毫米的侧根.
苗粗度在5毫米以上完全成熟木质化,其上有3个以上的饱满芽,3月初育大苗,4月下旬定植到温室或大棚里.
3.
主要栽培技术(1)园地选择.
葡萄建园地点尽可能选在交通方便的地方,便于产品外运.
地势应平坦.
园地要有水源,可灌溉,土层较厚,土质肥沃疏松,透水性和保水力良好.
(2)架式、株行距.
架式:生产中用得最多的是单壁篱架,它具有管理方便,通风透光条件好,适合密植早期丰产等优点.
株行距的设置:行距一般1.
5米,株距为0.
6~0.
8米.
(3)栽植技术.
挖定植沟:一般深、宽均为0.
8米为宜,先按行距定线,再按沟的宽度挖沟,将表土放到一面,心土放另一面,然后进行回填土.
回填土时,先在沟底填一层20厘米的腐熟农家肥.
若地下水位较高,可填20厘米炉渣或垃圾,以作滤水层.
再往上填一层表土、一层粪肥,或粪肥和表土混合填入.
每亩需要600公斤优质腐熟粪肥,另外加入16.
7公斤磷肥.
栽苗时期:春季4月下旬.
定植苗木当年管理技术:定植苗木抹芽、定枝、摘心非常重要,当芽眼萌发时,嫁接苗要及时抹除嫁接口以下部位的萌发芽.
待苗高20厘米时,根据栽植密度进行定枝、疏枝,若株距较大一般留2枝,反之,则可留1枝.
抹除多余的枝、留壮枝不留弱枝.
当苗木1米高时,要进行主梢摘心和副梢处理,首先要抹除距地面30厘米以下的141副梢,其上副梢一般留1~2片叶反复摘心,较粗壮的副梢可留4~5片叶反复摘心控制.
当主梢长度达1.
5米时再次摘心.
通过多次反复摘心,可以促进苗木加粗,枝条木质化和花芽分化.
冬剪时在充分成熟直径在1厘米以上主蔓上剪截,一般主蔓留长度在1~1.
2米.
主梢上抽发的副梢粗度在0.
5厘米时,可留1~2芽短截,作为下年的结果母枝.
(4)肥水管理.
基肥宜在果实采收后至新梢充分成熟的9月底10月初进行.
追肥一般在花前十余天追施速效性氮肥.
7月初追施以钾肥为主,每株开沟施入硫酸钾肥500克,施后及时浇水盖好土,施肥在距植株约1米处挖环状沟施入.
花前、幼果期和浆果成熟期喷1%~3%的过磷酸钙溶液;花前喷0.
05%~0.
1%的硼酸溶液;座果期与果实生长期喷钾盐溶液,或3%草木灰浸出液.
根据葡萄各物侯期,灌水和控水.
分萌芽灌水期、开花控水期、浆果膨大期灌水、浆果着色期控水、秋季灌封冻水.
(5)温度调控.
温室大棚升温初期白天保持15~20℃,夜温10℃左右,就可促进萌芽.
夜间温度降低,最低温度保持在7℃以上为宜,继续降温时,应采取加盖棉被或草帘等保温措施.
葡萄生长棚内温度控制指标为:夜间温度在7℃以上,白天温度在30℃以下,开花期间夜间温度在15℃以上,白天温度在20~30℃.
(6)花果管理.
采用疏花序、掐副花序、疏花蕾、疏幼果等方法疏除过多的果粒可提高果实品质.
疏花序在花前半月左右完成.
掐去花序末端五分之一到三分之一,把分化不良的副花序疏去.
疏花蕾在开花前5~10天进行,用手轻轻撸花序,使部分花蕾脱落.
疏幼果在生理落果后进行,对大果粒品种每穗只留50粒左右果粒即可.
(7)整形修剪.
冬季修剪:一般在秋季落叶后一月左右到翌年萌发前20天左右进行.
葡萄冬季修剪原则是:强蔓长留,弱蔓短留;上部长留,下部短留.
大体可分为长蔓修剪、短蔓修剪、中蔓修剪三种方法.
同时剪除密集枝、细弱枝和病虫害枝.
生长期间植株的管理:(1)抹芽.
将过多不必要的嫩梢尽早抹除.
(2)绑梢和去卷须.
当新梢长至25~30厘米时,应及时绑梢,并将卷须摘除.
(3)新梢摘心和副梢处理.
果穗以下的副梢可以从基部除去,果穗以上的副梢留2叶摘心,主梢顶端的副梢留几片叶142子,结果枝可在开花前一周,在果穗以上留6~8片叶摘心.
(4)花序、果穗的修整.
一个结果枝上以留一个发育良好的花序为宜.
对果穗疏散的品种应在开花前剪去副穗和掐穗尖;座果率高的品种应在花后疏粒.
(8)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葡萄黑痘病:及时剪除病枝、病叶、病果深埋,冬季修剪时剪除病枝烧毁或深埋,减少病源;萌芽前芽膨大时喷5度石硫合剂;生长期间(开花前和开花后各一次)喷波尔多液,按硫酸铜0.
5公斤、生石灰0.
25公斤、水80~100公斤比例配成.
葡萄霜霉病:从7月份起喷200倍波尔多液2~3次.
葡萄炭疽病:及时剪除病枝,消灭病源;6月中旬以后每隔半月喷一次600~800倍退菌特液.
葡萄白粉病:加强管理,保持架面通风透光;烧毁剪下的病枝和病叶;萌芽前喷5度石硫合剂,5月中旬喷一次0.
2~0.
3度石硫合剂.
葡萄二星叶蝉: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
葡萄红蜘蛛:冬季剥去枝干上老皮烧毁;萌芽前喷3度,生长季节喷0.
2~0.
3度石硫合剂.
坚介壳虫:喷50%敌敌畏1000倍液防治.
葡萄透翅蛾:7月检查嫩枝,剪除被害枝;对不宜剪掉的枝条可用铁丝刺死枝内幼虫,或用快刀顺枝开槽取出幼虫,也可直接在虫口注入敌敌畏乳油500倍液,然后用湿泥封口.
波尔多液,石硫合剂是葡萄防治病虫害常用药物,两者不能混用,喷石硫合剂后须隔15天再喷波尔多液,喷波尔多液后须隔30天再喷石硫合剂.
4.
采收储藏(1)采收.
葡萄果实要充分成熟后才能采收,这样含糖量高,韧性大,着色好,比较耐贮藏.
葡萄采前1周停止浇水,选晴天早晚气温低时采收,将果穗轻轻剪下,横放在垫纸的果箱内,预冷后进行贮藏.
(2)贮藏方法.
葡萄适宜在低温0~1℃,相对湿度80%左右贮藏.
贮藏期间定期检查,防止葡萄腐烂.
5.
效益分析温室葡萄平均亩产1500公斤,亩产值36000元,成本人工费5000元、棚膜款1000元、温室折旧7000元、肥料农药1000元,共计14000元,亩效益可达22000元.
大棚葡萄平均亩产1500公斤,亩产值18000元,成本棚膜款1000元、成本人工费4000元、肥料农药1000元,大棚折旧2000143元,亩效益可达10000元.
144四十三、苹果省力化栽培技术模式(一)主要栽培技术模式苹果露地采用矮化密植栽培,纺锤形整形,第三年初果,第四年进入丰产期.
(二)配套技术要点1.
主栽品种选择适合寒地栽培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果树品种,以龙丰、金红、K9等中型苹果为主.
2.
建园技术(1)园地选择.
园地选择不受工矿废气、废水、环境等污染,土壤肥沃、交通方便地块.
首选阳光充足,有灌溉条件的中性或微酸性土壤,地下水位2米以上的平地建园;山地建园选择坡度为5~10度为宜,坡度大时要修筑水土保持设施,坡向选择背风向阳的东坡、东南坡或南坡.
(2)定植时期、密度.
栽植苹果在4月中、下旬顶浆栽树,定植密度采用2*3米或2*4米密植株行距.
(3)壮苗选择、栽植.
选择鲜活健壮,山定子做砧木嫁接的一级苗,苗高120厘米左右,嫁接口上10厘米处粗度0.
8厘米以上,有健壮主根,其上分布6条以上侧根,整形带6~8个饱满芽.
栽植时,挖深60厘米,宽或直径80厘米栽植沟或定植穴.
栽苗前每亩施入充分腐熟无害化农家肥3000~4000公斤,配合施用氮、磷、钾复合肥80~100公斤.
3.
主要栽培技术(1)轻简化修剪.
采取苹果矮化密植自由纺锤形树形整形技术.
栽苗后留苗高80厘米定干,当年可萌发3~4个健壮侧生枝.
第二年开始到整形完成前,中心干每年剪留50厘米左右.
每年选留3~4个主枝要相互错开,冬剪时适当短截饱满芽处,并在萌芽后和木质化前人工拉大角度.
定植3~4年后,达到全树培养12~15个主枝,向四周错落生长,间距约15~20厘米,主枝基角80~90度,各主枝上均匀分布中、小型结果枝组,当主枝数量达到预定数量时,中心干要落头开心,完成纺锤形树形整形.
整形完成前,注重夏季修剪.
采取刻芽、环割、摘心、绿枝重截、扭145梢、疏枝、拉枝、拿枝等夏剪措施,提高萌芽率,增加枝量,促进短枝和花芽形成,实现幼树提早结果.
苹果达到盛果期后,应逐渐加大冬季修剪量.
结果初期保持中心干的生长优势,继续培养主、侧枝,不断扩大树冠.
盛果期树花芽量多的树应适当重剪,可剪去一部分花枝;花芽量少的树,应多疏枝且轻剪,尽量多留花芽.
衰老期树要注意枝组的更新复壮,对骨干枝可有计划地进行回缩更新,促发壮枝,增强生长势,对于结果枝组,要选择一、二年生枝饱满芽处进行短截,促生分枝,更新老弱枝组.
(2)施肥、灌水.
果园主要进行秋施有机肥,用量达到每生产1公斤果实施1公斤优质有机肥的标准,即斤果斤肥的原则.
灌水根据果树需肥期及时供水或者控水,发芽期、开花前、坐果期、果实膨大期应及时供水,果实成熟前应适当控水.
灌水方式推广节水灌溉,提倡滴灌或渗灌.
(3)果实管理.
果树盛果期需要疏花疏果,控制结果量.
保留完全花、中心花或保留健壮枝上的花序单果,保留大果、下垂果、果型正的高桩果等.
龙丰、金红、K9等中型果亩产控制在1500~2000公斤,优质果的单果重为80克计算,由此可以计算出不同密度下的株留果数:2米*3米果园,盛果期株产15公斤,留果实200个左右;2米*4米园,盛果期株产20公斤,留果250个左右.
留果要根据气候特点及树势确定疏花序、花蕾、定果的程度,如果易发生霜冻地区,留花序、花蕾稍多,在定果时再严格执行标准;弱树,疏花序、花蕾要严格,尽量节省营养;树势旺时,要少疏花,多疏果,以消耗营养,缓和树势.
(4)病虫害防治.
冬季清除果园的残枝落叶,剪除病虫枝梢,深翻树盘,刮老翘皮集中销毁,可杀死各种病虫.
利用苹果卷叶蛾、金龟甲等多种害虫具有强烈的趋光或趋味性特点用黑光灯诱杀.
苹果腐烂病:萌芽前或秋季落叶后全树喷施3~5度石硫合剂或腐烂清洗剂.
早春和秋季经常检查病斑,发现后及时彻底刮除,并涂抹药剂消毒,常用消毒剂有843康复剂、治腐灵、农抗120,药剂原液或稀释5~10倍用毛刷对病部进行涂抹半月后再涂抹1次.
结合防治腐烂病,加入氨基酸钙涂抹树干,有利于钙146吸收.
早期落叶病:发病初期6月中下旬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丙森锌800倍液喷雾;发病期用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喷雾.
食心虫:6月中下旬是地面防治的关键时期,可选用50%辛硫磷乳油300倍液或48%乐斯本乳油500倍液地面喷雾,喷药后混土.
7月上中旬观察卵果率达1%时,树上喷雾防治.
可选用25%灭幼脲3号1500倍液喷雾2~3次.
红蜘蛛、蚜虫:萌芽前刮除树干老翘皮并全树喷施3~5度石硫合剂,发现虫子后用34%螺螨酯悬浮剂4000~5000倍,2.
5%联苯菊酯微乳剂2000倍液喷雾防治.
天幕毛虫、金纹细蛾、卷叶蛾等:萌芽前喷48%乐斯本乳油500倍液,危害期用5%高氯甲维盐乳油2000倍液+25%灭幼脲3号1500倍液;也可用30%蛾螨灵1000倍液喷雾防治.
4.
采收与采后处理(1)分期采收.
根据成熟时间分2~3次采收为好,每次间隔1周左右.
立即上市鲜销的果实应在果实充分成熟,已表现出果实特有的风味和色泽时进行采收为宜;长途运输或长期贮藏的应比正常采收期提前3~5天采收.
采收果实时要尽量减少磕、碰、刺、压、磨等机械伤害,以免在运输、销售、贮藏中伤口会褐变、腐烂,影响果实外观品质和贮藏性.
(2)采后处理.
采收后预冷:通过人工手段迅速降低采收后的田间热和呼吸热,减少水分的损失和微生物的侵袭,延长贮存期.
分级处理:采后按照果品大小规格进行分级,用干净的纸箱包装,运输过程中要轻装快运.
果品采后检验:产品销售前,要对果品进行田间抽样检测,禁止农残、重金属等指标超标果品进入市场.
5.
效益分析盛果期苹果平均亩产2000公斤,售价按照每公斤3元计算,亩产值6000元,亩投入成本包括人工费900元、种苗费100元、肥料费300元、药品费200元,共1500元左右,亩效益4500元.
147四十四、蓝靛果优质栽培技术模式(一)主要栽培技术模式蓝靛果露地栽培不用埋土防寒可安全越冬,栽后第三年初果,第四年进入丰产期.
(二)配套技术要点1.
品种选择选择适合寒地栽培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蓝靛果品种,以蓓蕾品种为主,L4、伊利亚特、中科蓝果2号等为辅.
建园时选择1个主栽品种,搭配2~3个授粉品种.
2.
建园技术(1)园地选择.
蓝靛果耐寒、喜冷凉、空气潮湿和雨水充沛的环境条件,要求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有机质丰富、含水量较高的土壤.
对地势、坡向和光照条件要求不严.
山地、坡地和平地均适宜栽培,但以山区、浅山区等林缘空地最为适宜建园.
(2)育苗技术.
蓝靛果生产上主要以绿枝扦插繁育苗木.
每年初夏,植株达半木质化时选择健壮枝条,剪留1~2节间带绿叶扦插.
扦插基质用干净河沙兑三分之一草炭,平铺20厘米厚度,扦插后扣棚并用遮阳网遮阴20~30天,每天做好保温、喷雾保湿和棚内消毒.
待枝段生根后,揭开棚膜,正常管理越冬.
第二年选择优质壮苗定植,弱苗在田间继续培养一年.
(3)栽植方法.
定植时间:蓝靛果大面积栽培以秋栽为主,10月中旬开始至10月末结束.
选择2~3年生壮苗定植.
壮苗标准:苗高25厘米以上,根茎粗0.
5厘米以上,健壮须根6条以上.
定植方式:定植株行距平地和缓坡地行距2米,株(穴)距1.
2~1.
5米.
陡坡地行距2米,株(穴)距1米.
为了早期进入丰产,可每穴栽2株.
定植前应挖好定植穴,苗到立即定植,以减少栽植过程中苗木在田间暴露的时间.
定植穴呈圆柱状,深和直径各40~50厘米.
栽前先回填定植穴,填土厚度20厘米左右时踩实,接着每穴放入壮苗,如果每穴栽2株,应相距20厘米,在继续回填到八分满时,向上提苗让根系充分舒展,然后踩实.
栽后一次性浇透水,水渗后用细土封穴.
1483.
主要栽培技术(1)施肥.
在土壤肥厚的园地定植后1~2年可不施肥,肥力较差的园地应及时施肥.
随着树龄和株丛的增大,蓝靛果对土壤肥料的需求量也逐年增加,进入丰产期后应加大施肥量.
每年4月中下旬,结合松土,每亩施入腐熟农家肥3000公斤,加施尿素200公斤、磷酸二铵100公斤.
(2)灌水.
栽后翌春萌芽前灌水促进萌芽保证成活.
当土壤干旱时及时灌水,灌水次数视下雨情况而定,一般年份灌水2~3次.
(3)除草.
定植穴内及定植穴之间要人工除草2~3次,行间可机械除草,用黑色地膜或秸秆、稻草、松针等覆盖有利于根系生长.
(4)株丛管理.
控制株丛直径在1~1.
5米,同行相邻株丛可略有搭接.
株丛应由不同枝龄的结果枝和少量的基生枝组成,对衰老的结果枝和细弱基生枝要疏除,用强壮的基生枝补充更新株丛,株丛自身不能过密,各类枝要维持疏散状态.
修剪主要采用疏枝法,其次是回缩修剪法.
修剪时期分春季修剪和夏季修剪.
春季在3月末4月初蓝靛果萌芽前进行,主要疏除衰老的多年生枝.
夏季修剪在5~6月份进行,主要疏除细弱的和过密的基生枝.
(5)病虫害防治.
蓝靛果的病害少,在阴雨连绵时田间偶尔出现叶锈病病株,此病发生时可对病株和周围临株喷施25%宁南·嘧菌酯悬浮剂、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颗粒剂、42.
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1500倍液.
虫害主要有蚜虫类和松毛虫,防治蚜虫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每亩20~40克,或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5000~10000倍液喷雾.
40%啶虫脒水分散粒剂3000~4000倍液喷雾.
240克/升螺虫乙酯4000~5000倍液喷雾.
松毛虫,可用喷烟喷雾法,在5月中旬至6月上旬可以利用生物农药,如5%高氯甲维盐、Bt等1500倍液,烟参碱500倍液喷雾的方法控制虫口密度,降低种群数量,减轻为害程度.
在7月上旬到中旬期间可以利用黑光灯、频振灯进行诱杀成虫.
(6)越冬管理.
在越冬前如果土壤干旱,应浇一遍封冻水,在土壤墒情好的情况下,可免浇封冻水.
冬季根茎部位培土更利于安全越冬.
4.
果实采收及采后处理1496月中旬至7月中旬当浆果充分长大,变成蓝黑色,有明显的白色果粉,变软多汁,酸味下降,含糖量增高时表明果实成熟,应及时采收.
采收时注意轻拿轻放,快速预冷,做成小包装尽快销售;也可及时冷藏、冷冻储藏或加工销售.
5.
效益分析盛果期蓝靛果平均亩产500~600公斤,售价每公斤20元,亩产值近10000多元,亩总成本2000元左右,亩效益可达8000元.
150四十五、树莓优质化栽培技术模式(一)主要栽培技术模式露地栽培夏季结果型红树莓或秋季结果型红树莓,栽后第二年初果,第三年开始进入丰产期.
(二)配套技术要点1.
品种选择选择适合寒地栽培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树莓品种.
单季树莓以费尔杜德、米克、波尼为主;双季树莓以秋福、秋萍、哈瑞泰兹为主.
2.
建园技术(1)园地选择.
建树莓园栽植应选择不受工矿废气、废水、环境污染,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土壤湿润不积水的地块.
(2)壮苗选择.
壮苗标准:苗高50厘米以上,茎粗0.
8厘米以上,根数6条以上,根长10厘米以上,饱满芽6~8个.
(3)定植时间、方法.
树莓栽苗时间4月25日~5月5日,以带状栽植为主,行距2~2.
5米,株距0.
3~0.
5米,每亩533~1100株.
栽前挖宽50厘米,深60厘米定植沟,每亩施腐熟农家肥5000公斤、二铵15公斤均匀混拌后添入栽植沟内,边埋土边踩实,浇足水后封埯.
栽后地上部枝条剪留15~20厘米定干.
(4)搭架.
在栽植行稍偏一侧每间隔3~5米埋一根立柱,离地面每间隔50厘米拉1~2道铁线或横木杆.
当枝条长到60厘米以上时,把枝条均匀缚引在铁线或木杆上.
3.
主要栽培技术(1)夏果型红树莓栽培管理①越冬防寒和撤除防寒夏果型红树莓每年封冻之前需埋土防寒.
10月末开始,将修剪好的株丛枝条顺势压倒、捆绑,灌透封冻水,其上覆盖彩条布或塑料布,然后全埋土越冬,培土厚度20厘米以上.
第二年4月初开始,观察略见芽萌动时分两次去除防寒物,注意不要碰伤枝芽.
将防寒土还原后同时修整树盘并将田间的枯枝烂叶清理干净.
151②上架树莓撤除防寒物后,先平铺地面一段时间,等晚霜过后,把枝条均匀绑缚于铁丝架面上,尽量避免伤枝和碰掉芽.
③土壤管理夏果型红树莓多进行春施腐熟有机肥,加少量N、P、K比例为5:10:10复合肥.
水分管理根据土壤墒情,在旱季每7天浇一次水;遇到雨季要及时排涝.
浇水原则是不干不浇,浇必浇透.
树莓园行间采用人工锄草并结合松土,保持地面疏松无杂草.
④基生枝养护夏果红树莓主要靠基生枝第二年结果,养护好基生枝非常关键.
在40~50厘米的生长带里,每株丛选留健壮基生枝10~12个.
1.
5修剪技术夏果红树莓二年生枝结果,结果后枝条干枯死亡,应及时剪除.
入秋以后,应及时疏除过长、短、细的基生枝节省营养消耗.
(2)秋果型红树莓栽培管理①适当间作秋果红树莓前期生长量小,结果时间晚,可适当考虑间作.
推荐栽种叶菜类或绿肥作物,7月中旬左右清除.
②土壤管理秋果树莓每年在生长期内进行4~6次中耕除草,除掉多余根蘖,疏松土壤.
每年进行秋施基肥,在定植沟一侧挖30厘米施肥沟,每亩撒施在沟内肥料3000公斤.
每年早春结合松土,每亩追施氮磷钾复合肥50公斤.
灌水要掌握关键需水期,在萌芽前、开花前、浆果膨大期,据土壤湿度进行灌水,土壤结冻前浇透一次封冻水.
推荐采用滴灌或渗灌等节水灌溉方式.
1.
3整形修剪秋果型红树莓一年生结果枝长到50厘米以上时,要及时并均匀牵引绑缚到1条或两条铁线上,结果枝间保持10~15厘米间距.
9月份果实采收后,将一年生结果枝齐地面剪除,同时将地面枯枝烂叶清理干净.
152(3)病虫害防治.
树莓主要病害有树莓锈病、叶斑病.
采用预防为主的方法,秋冬和早春季节清扫果园,烧毁残枝、落叶、落果,喷150~200倍波尔多液,每间隔10~15天一次,每年3~4次.
发病期用25%宁南·嘧菌酯悬浮剂、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颗粒剂、30%宁南·戊唑醇悬浮剂1500倍液喷雾.
生物农药:千亿枯草芽孢杆菌20克~50克/亩喷雾.
(树莓主要虫害为蛀甲虫和树莓芽蛾.
要及时剪除受害枝、果烧毁,危害期喷35%赛丹乳油1000倍液等高效低毒杀虫剂进行喷雾防治.
4.
采收与采后处理树莓成熟期不一致,储期短,应进行分批采收.
果实成熟期每隔1~2天采收一次,采后快速冷凉处理并及时加工或上市出售.
5.
经济效益夏果型、秋果型红树莓盛果期平均亩产1200公斤,平均售价按8元/公斤计算,亩产值近10000元.
亩成本费种苗100元,肥料300元,药品100元,人工费秋果型红树莓1000元、夏果型红树莓1500元,夏果型红树莓亩成本2000元、秋果型红树莓1500元.
夏果红树莓亩效益8000元左右、秋果型红树莓8500元左右.
153四十六、露地矮丛蓝莓栽培技术模式(一)关键技术要点1.
园地选址园地距离公路50m以外,周围3km以内没有工矿企业的直接污染源("三废"的排放)和间接污染源(上风口或上游的污染).
地形开阔的平原或坡度10度以下,坐北朝南,东南或西南方向的缓坡山地;丘陵岗地应选择窝风向阳的坡地;平地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地下水位2m以下.
土壤肥沃,透气性排水性好,湿润不积水,土壤pH值4.
0-5.
5,土壤有机质含量大于5﹪.
无普施特、豆磺隆等长残效除草剂,避开风口、霜穴、雹带等自然灾害频发地块.
(二)建园1.
土壤改良.
栽植前一年清除园内杂物,深翻旋耕,深度30cm,深翻熟化后平整土地.
土壤pH值高于5.
5,需施200-300目硫磺粉降低pH值.
施硫磺粉要在定植前1年或至少半年.
掺入酸性草炭,覆盖锯末、松树皮、松针,施用酸性肥料、粗鞣酸等也可降低土壤pH值.
土壤pH值低于4.
0,需用石灰进行调节.
施用应在定植一年前进行.
每公顷施用石灰8t,可使pH值由3.
3增至4.
0以上.
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于5%时,需添加有机物料改善结构.
可用锯末、发酵的草炭、烂树皮、腐苔藓、腐松针、农作物碎秸秆、菌糠等,定植时掺入土壤.
有机物料、农家肥(腐熟的猪粪)、原土按1:1:1比例混匀,与硫磺粉施用量的一半均匀撒入全园,使用小型旋耕机耕翻混匀.
旋耕一次后将剩下的一半硫磺粉均匀施入,再全园旋耕一次.
2.
品种选择.
选择适合本地气候条件,抗寒力强、产量高、品质好的美登为主栽品种,北村为搭配品种.
3.
适时栽植.
选用3-4年生大苗,裸根苗在4月末-5月初或10月中旬栽植.
容器苗在保持土壤湿润的条件下,全年生长季节均可栽植.
株行距(0.
5-0.
7)m*(1.
8-2)m.
南北向作畦.
畦高不低于20cm,畦宽1m.
定154植穴30cm*30cm*30cm.
4.
授粉树配置.
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以(4-5):1比例栽植.
可用蜜蜂授粉,提高坐果率,每1.
5亩放1箱蜜蜂.
(三)土肥水管理1.
土壤管理⑴耕翻整畦.
春季萌芽前,撤除防寒物,及时全园耕翻松土.
耕翻深度15-20cm,树体基部附近略浅,向外逐渐加深.
休整畦面和畦沟,平整土地,为覆盖做准备.
不覆盖的,及时铺设灌溉管网.
秋季结合秋施基肥,全园耕翻.
幼龄园在埋土防寒前一个半月完成.
成龄园在采果后结合施有机肥进行耕翻,深度以15-20cm为宜,靠近树体基部宜浅.
耕翻后修整畦面和畦沟.
⑵杂草控制.
覆盖防除法:成龄园适用全园覆盖法.
春季结合施肥耕翻做好畦面,畦肩略缓,宽窄一致,整平耙细,园艺地布和遮阳网(两层)的幅宽根据行距确定选购.
闪开苗带(植株两侧各15cm),园艺地布或遮阳网沿行间均匀平铺,紧贴地面拉紧绷直,用园艺地钉固定.
幼龄园适用畦面覆盖法.
在栽植行两侧的畦面上呈带状铺设园艺地布或遮阳网,方法同全园覆盖.
畦沟内杂草利用小型旋耕机控制.
清耕法:从早春到8月,一个生长季节进行5-8次中耕除草,深度5-8cm,行间深,植株附近浅.
⑶有机物覆盖.
有机物料可就地取材,如玉米秸秆、大豆秸秆、稻壳、松针、树叶、树皮、菌糠等.
玉米、大豆秸秆粉碎后长度不超过10cm.
将有机物料覆盖在畦面上,距树干30cm范围内留出空隙,保持15cm厚,厚薄均匀,覆盖物上点压少许土,防风刮起.
⑷酸碱度调节.
栽植3年以上的蓝莓园,每3年取土样检测土壤pH值.
定植行内取土,对表层土壤(0-20cm)和下层土壤(20-40cm)分别取样,pH值高于5.
5时,再次调整土壤酸度,恢复到蓝莓适宜生长的土壤pH值.
在休眠期内进行调整.
2.
施肥.
常用肥料有草炭、农家肥和化学肥料.
农家肥可选用猪粪、155饼肥.
化学肥料以氮、磷、钾肥为主,单独使用,也可配比使用,还可直接使用复合肥.
不可使用硝态氮肥和含氯肥料.
⑴底肥.
栽植前结合整地,每亩施腐熟的草炭1000kg或腐熟猪粪2000kg.
⑵根际追肥.
幼龄树:栽植当年不追肥.
第2年6月上中旬株施50g硫酸铵或20g尿素,立秋后株施硫酸钾型复合肥35g、草炭1kg或有机肥2kg.
第3年是前一年的1-2倍.
成龄树:每年开花至幼果形成期,氮磷钾比例1:1:1,株施硫酸钾型复合肥30-50g.
果实采收后期,株施腐熟草炭2-3kg或腐熟农家肥4-5kg加硫酸钾型复合肥50-100g.
农家肥采用环状沟施和放射状沟施.
⑶叶面追肥.
针对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结合对枝叶及生长势的观察,随时调整追肥种类及浓度,治疗蓝莓缺素症.
结合植物生长调节剂混喷,效果更好.
蓝莓采收后叶面喷施0.
3%磷酸二氢钾促进枝条木质化.
3.
水分管理⑴灌溉.
适宜土壤含水量为60-80%,采用微喷带喷灌和滴灌.
幼龄园:应尽可能保证灌水数量,萌芽展叶期灌足催芽水,树体迅速生长期充足灌水,可隔10-15天灌一次透水,秋后冬前保证浇封冻水.
蓝莓栽植当年灌溉尤为重要,特别是少雨干旱季节,要增加灌水次数.
成龄园:春季萌芽展叶期灌足1次催芽水,花期前后10天各灌1次透水,果实迅速膨大期若天晴无雨,隔7-10天灌水1次,果实采收期视土壤墒情尽可能不浇水,果实采收后充分灌水,秋后冬前灌封冻水.
⑵排水.
雨季保持园内不见明水,雨后及时排出积水,及时松土增进土壤通透性.
(四)整形修剪分为休眠期修剪和生长期修剪.
1.
幼龄树.
栽植当年,疏除花芽及相对细弱的枝条及小枝组条.
成活后第一个生长季,少剪或不剪.
三年内的幼树主要以疏除下部细弱枝、下垂枝、水平枝和树冠内的交叉枝、过密枝、重叠枝为主.
2.
成龄树.
5-6月适度疏花果.
每年秋季把老、弱、病、枯枝条剪掉,156保留基生枝,第2年春季再疏除过密枝条,留20个结果主枝.
进入丰产期后产量下降时平茬修剪.
早春萌芽前,将植株地上部全部平茬,锯下的枝条粉碎后留在园区内.
平茬可采取划区轮换或隔行轮回.
每5-6年1次.
(五)病、虫、鸟、鼠害防治1.
农业防治.
9月下旬结合秋季修剪,剪除病枝、虫枝,清除杂草;10月份结合防寒,将土壤深翻20cm,消灭土壤中越冬的病菌和虫卵.
2.
物理防治.
使用频振式杀虫灯、糖醋罐(瓶)、粘虫板等诱杀害虫;成熟期,用防鸟网或稻草人、电驱鸟器等方式驱赶鸟类;冬季埋土后放置捕鼠器等.
3.
生物防治.
保护和利用主要的有益生物;合理使用生物农药制剂进行防治.
4.
化学防治.
预防病害使用50%多菌灵400-600倍液、80%代森锌800倍液或用甲基托布津70%粉剂800倍及百菌清75%可湿性粉剂喷施,每次间隔10-15天.
发生虫害时用2.
5%溴氰菊酯或高效氯氰菊酯1000-1200倍液.
不同农药应交替使用;果熟期前20天至采果结束不能进行化学防治.
(六)采收蓝莓果实成熟期不一致,要分批采收.
当果表面变成蓝紫色到紫黑色时即成熟.
供鲜食、运输距离短且保藏条件好的九成以上成熟采收;供加工饮料、果浆、果酒、果冻待充分成熟采收;供制作果实罐头,远距离运输八成熟采收.
(七)越冬管理1.
防寒时间.
最低气温下降到-3--5℃时做好防寒准备,一般10月中旬开始,土壤封冻前完成防寒作业.
2.
防寒准备.
进入秋季,每隔7-10天叶面喷施一次磷酸二氢钾(复合型)500倍液,喷2-3次,在花芽出现、生长封顶后及时控水,促进枝条营养回流,提高树体的木质化程度.
防寒前7-10天,种植畦沟全面耕翻,整平耙细,浇灌封冻水,保证水分渗透到蓝莓根系生长的土层以下,大约25cm以上深度.
如土壤湿度大,157可不浇封冻水.
3.
防寒方法.
幼龄期蓝莓,将株丛向南侧压倒,取行间细碎的土壤将株丛埋严压实,埋土厚度超过枝条15cm,以枝条不外露、不透风为准.
成年期蓝莓,防寒前将树体用撕裂膜绑缚,在其基部弯曲处垫好枕头土,上盖严土,厚度15cm.
埋土时要尽量使蓝莓枝条和土壤充分接触,避免出现空隙.
封冻前要检查埋土情况,裸露处应补防寒土.
4.
防寒土撤除.
第二年4月下旬-5月初土壤完全解冻后即可撤除防寒物,撤到培土以前地面.
将撤下的防寒土回填到作业道里摊平.
适时浇透返青水.
(八)成本效益分析4年生苗木建园,当年挂果,第3年收回前期全部投入,见效益.
栽植第1年,亩投入苗木费、土地租金、灌溉设备、硫黄粉、有机物料等和当年投入生产资料田间管理费用(埋撤土、采摘、除草、施肥等人工)合计15000元.
第2-3年,亩投入水电费、生产资料费、田间管理费用合计11100元.
3年累计亩投入26100元.
第1年亩产美登鲜果292.
5kg,第2年450.
5kg,第3年694.
9kg,亩产3年合计1437.
9kg,蓝莓鲜果按市场平均价格20元/kg,总产值28758元.
3年累计纯收益2658元.
第4年进入丰产期,管理得当丰产期可持续15-20年,亩投入6000元,产700kg蓝莓鲜果,按市场平均价格20元/kg,总产值14000元.
年纯收益8000元.
158四十七、花生覆膜早熟优质栽培技术模式(一)主要栽培技术模式该项栽培技术主要是通过选用良种、覆膜栽培、适时早播等技术措施,实现花生早熟上市,达到增产增收.
(二)配套技术要点1.
选地、选茬与整地(1)选地.
选择地势平坦、疏松、肥沃的沙壤质耕地.
忌在低洼易涝及粘重土壤上种植.
(2)选茬.
前茬以选择禾本科作物为宜,避免重、迎茬及与烟草、马铃薯、甜菜、豆科作物换茬.
与禾本科作物实行四年以上轮作.
(3)整地.
前茬收获后早秋深耕,加厚活土层,耕深20~25厘米,上虚下实无坷垃,深浅一致,地平土碎,以提高田间持水量,改善通气透水性.
结合深耕增施农家肥料,补充耕层土壤有机质.
2.
品种(1)品种选择.
四粒红、四平中粒、扶花2号、鹰嘴红、扶余四粒红等;双城韩店等积温高的地区可选择花育20、花育22等品种栽培.
(2)种子处理.
分级选种:选留无病虫害、果大仁满、整齐荚果,剥壳后选用饱满大粒种子作种子田用种,中上等粒、二级以上种子作为生产用种.
带皮晒种:剥壳前选晴天上午10:00左右,把花生果摊在通风向阳处晾晒2~3天.
剥壳:为保持花生种子的生命力,出苗整齐一致,剥壳时间离播种期愈近愈好.
剥壳后为防霉捂变质,将子仁和果壳混装在透气的麻袋中.
浸种:将精选后的子仁放在30℃的温水中浸泡5~6小时.
拌种:用花生专用种衣剂包衣.
催芽:采用室内塑料薄膜催芽法,在室内用土坯垒高一米左右的长方形槽,槽底和周围放上半尺左右的麦秸浇湿,然后把浸好的种子捞到筐里放到槽内,槽面用塑料薄膜密封保温,经20~24小时即可出芽.
3.
播种(1)播期.
当地温稳定通过12℃时即可播种,在5月10~20日为花生适宜播种期.
地膜覆盖田比直播田提前一周播种.
159(2)播法.
采用人工穴播或机械播种.
人工播种,达到深浅一致,株距一致,不漏播,播后压实,防止跑墒.
机械播种,匀速作业,撒种均匀,深浅一致,做到不漏播、不重播,播后覆土压实.
地膜覆盖,机械播种必须先播种后覆膜,人工播种播前或播后覆膜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3)播量.
亩用种量7.
5~9公斤.
行株距65厘米*(10~17)厘米.
4.
主要栽培技术(1)施肥.
以有机农家肥为主,化肥或复合肥为辅,农家肥与化肥结合施用,施足底肥,适当追肥.
基肥:以草木灰及猪、鸡、羊粪等为好,亩施2~3立方米,配合施用磷酸二铵10~15公斤、钾肥5公斤或复合肥20公斤.
种肥:亩施复合肥10公斤.
追肥:在苗期或开花期缺肥时,亩追施尿素1~2公斤.
结荚期喷施多元素腐殖酸类叶面肥促熟增产.
(2)田间管理.
查苗补种:齐苗后查田,采取移苗补栽或补种方法确保全苗.
清棵蹲苗:齐苗后,用小扒锄围绕苗眼半寸远锄一圈,再用手轻轻地把两片子叶扒露出地面.
铲趟管理:苗拱土后铲地,铲后3天趟头遍,然后进行"清棵".
清棵后15~20天铲趟第2遍,做到培土不伤苗.
盛花之前结束3遍铲趟,铲3遍时用扒锄铲苗眼,大锄铲两旁.
后期薅两次大草.
适期灌水:需水特点是两头少、中间多,在开花结果期是需水高峰期,占全生育期需水量的50%~60%,出现干旱时应及时灌水,严重干旱地块,从开花时灌水,每10天灌1次.
适时化控防徒长:为防花生中后期发生倒伏,当花生主茎40厘米高且有徒长趋势时,喷施50~100毫克/升的多效唑,控制徒长,使养分向果实转移.
(3)病虫害防治.
叶斑病: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进行喷施,间隔15天喷1次.
地下害虫:一是药剂拌种,用70%吡虫啉湿拌种剂30克兑水250毫升拌花生种25~30斤;二是在播前每亩可施用辛硫磷颗粒4~5公斤;三是利用灯光和人工捕杀成虫,降低虫口密度.
5.
收获与贮藏(1)适时收获.
当顶部停止生长,下部叶子变黄,基部和中部叶子脱落,多数荚果已经成熟,子仁饱满,种皮发红,已近成熟,一般160在9月中上旬可以采收.
收获后及时晾晒,将含水量降到安全水以下,保管期间防止潮湿变质.
(2)妥善贮藏.
收获后的种子及时晾晒,晾晒期间勤翻动,防雨淋、雪盖、捂堆和霉烂,产品没有降到安全水时要防止冻害,当产品降到安全水以后及时入库贮藏,入库后控制好库内温湿度,以免造成细菌繁殖和籽粒变质,同时要防止鼠害和虫害,避免造成损失.
6、经济效益种植花生亩产值650元左右(按平均价格4.
35元/千克,原茎亩平均产量150千克);亩均成本280元左右(不含地租),其中包括:种子90元、肥料70元、农药、除草剂20元、机械和人工费用100元;亩纯效益370元左右.
161四十八、食用向日葵综合栽培技术模式(一)品种选择根据本地区生态特点和市场需求,选用经国家或省审定登记推广的高产、优质、抗病的优良品种,目前推广的主要有龙食杂1号、SH363、丰葵杂1号等品种.
(二)种子处理1.
选种选用籽粒饱满,剔除残粒、杂粒,净度达到99%,纯度达到96%,发芽率不低于90%的新种子.
2.
晒种播前晒种2~3天,以增强种子活力,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
3.
浸种播前用25~30℃温水浸种3~4小时,或用冷水浸种6小时,捞出晾干,在15~20℃的地方堆放一昼夜,有部分种皮开口露芽即可播种.
4.
药剂拌种采用35%多菌灵拌种,种子重量的5~6%拌种.
施用硼肥拌种,每公顷用硼肥7.
5公斤.
(三)选地、选茬1.
选地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有机质丰富的地块.
要求土层深厚,排灌水良好的黑钙土或者轻碱地,有机质含量在2%以上,土壤PH值在7%左右.
葵花适应性强,较抗盐碱,贫瘠地块也能种植.
2.
选茬前茬为玉米、小麦、亚麻、马铃薯茬,禁止与大豆、油菜和有相同病害的作物轮作,切忌重迎、茬种植,要求轮作4年以上,严禁选用施用长残效农药地块种植.
(四)整地实行秋翻地,耕翻20~25厘米,深松30~40厘米,并及时耙耢,黑钙土、粘土、盐碱土易板结的土壤应适当深翻;沙壤土、沙质土和土层薄的162土壤不宜深翻.
没来得及伏秋整地的地块,在春季化冻15厘米时顶浆打垄,及时镇压,防止跑墒.
向日葵地块均要进行旋耕灭茬、重耙耙地,深松起垄连续作业.
(五)施肥提倡采用平衡施肥和营养诊断配方施肥,有机肥、化肥、微生物肥料相结合,不应使用未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登记的商品肥料产品.
1.
基肥结合秋整地每公顷施用腐熟优质农肥30~45立方米,也可将适量化肥作为基肥结合整地一同施入.
2.
种肥公顷施用纯氮肥50~60公斤,纯磷40~45公斤,纯钾110~120公斤,施肥时避免与种子接触,以免烧伤种子和幼根.
(六)播种1.
适时播种当土层6厘米深的温度连续4~5天稳定在8~10℃时即可播种,在正常气候年份里,5月中下旬播种.
2.
播种方法人工播种:用犁开沟或人工刨埯后点播,每埯2~3粒,干旱地块应刨埯座水点播.
机械播种:调整好播量,每埯1粒,播种滤水一次完成.
3.
播种深度干旱时适当深播、墒情好时适当浅播.
正常墒情下,一般播深6~7厘米,做到深浅一致,覆土均匀,镇压后种子深度达到4~5厘米.
4.
播种量公顷播种量食用品种为15~20公斤.
5.
播种密度向日葵因品种不同,密度要求差异较大,食用用品种植株高大应稀植,一般采用垄宽70厘米、株距70厘米,公顷保苗2万株.
(七)田间管理1631.
适时间苗长出1对真叶时疏苗,2~3对真叶时定苗,每埯留1棵壮苗,定苗前后注意防止地老虎等地下害虫,同时要做好补苗工作.
2.
中耕除苗向日葵要做到三铲三趟,第一次中耕宜早,在2对真叶期进行,第二次在定苗一周进行,第三次在现蕾前进行.
3.
追肥对缺肥地块,在向日葵现蕾期及时追施氮肥,在距向日葵根茎10~15厘米处,深度8~10厘米,公顷追施量150公斤.
4.
根外追肥向日葵中后期易缺素,选择晴朗无风天气,傍晚时进行,进行叶面喷肥,用0.
1%尿素溶液或0.
005%的锌、铜、锰、硼、钼进行叶面喷药两次,间隔10天.
5.
灌溉向日葵抗旱能力较强,幼苗至开花前吸水较少,只占全生育期的20~25%,开花至种子灌浆期要保证水分供应.
要根据作物长势适时适量灌溉,盐碱地苗期灌水要灌透,起到洗盐作用.
6.
打杈葵花叶腋处长出的长杈和花盘旁边的无效小花盘应及时摘除,在授粉后适当打掉不起作用的老杈.
7.
人工授粉采用两种授粉法,⑴软扑授粉法:授粉时,用软扑轻轻摩擦花盘,使花粉粘在软扑上,然后连续摩擦其他花盘.
⑵花盘接触法:即在开花期间将两个相近的花盘互相摩擦授粉.
整个花盘从开花至结束需8天,一块地由初花到终花需18天左右.
授粉每隔1~2天进行一次,共进行2~3次,每次授粉在早晨露水干后至11点效果最好,依次轻轻碰拍.
(八)病虫草害防治1.
防治措施病虫草害防治的基本原则是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措施,坚持以防为主,164人机药综合防治为辅的防治技术.
使用高效、低毒并对人、畜及后作安全的农药.
优先采用农业措施,提高选用抗病抗虫品种,加强栽培管理,轮作等措施起到防治病虫草害的作用.
2.
防治菌核病①选用抗病品种.
②及时清除田间病株.
③深翻和及时中耕除草.
④用50%的灰霉绝杀800~1000倍液喷雾.
⑤用五氯硝基苯或菌核净药剂拌种.
3.
防治向日葵螟生物防治:向日葵螟产卵初盛期开始每公顷释放赤眼蜂22.
5万头,分两次施放控制葵螟危害.
药剂防治:在向日葵盛花期,幼虫未注入子实前,喷洒晶体敌百虫药液两次.
4.
防治草害草害主要是向日葵列当.
①实行种子检疫.
不用生长过列当的地块做种子,并禁止繁殖和调出.
②合理轮作.
在列当生长过的地块,10年内禁种向日葵.
③人工除草.
在向日葵开花时,正是列当大量出土期,应人工除草1~2次,除去列当幼苗.
(九)收获脱粒在成熟率达90%以上时开始进行葵花籽收割.
收割后进行人工脱粒、晾晒.
晾晒时要保证葵花籽不与有病、有害物质接触,确保产品卫生.
(十)包装储存在保证水分达到8%以下,可进行麻袋包装,储放在通风、干燥、卫生良好的仓房里,进行风垛摆放,防止发霉影响质量.
(十一)经济效益分析种植向日葵亩产值1200元左右(按平均价格8元/千克,原茎亩平均产量160千克);亩均成本400元左右(不含地租),其中包括:种子90元、肥料150元、机械和人工费用160元;亩纯效益800元左右.
165四十九、籽用南瓜高效栽培技术模式(一)主要栽培技术模式采取隔垄种植,即播种二垄空二垄的栽培模式,有利于通风透光,雨后及时降低田间湿度,防止疫病发生,又便于田间管理.
(二)配套技术要点1.
选地、选茬、整地与施肥(1)选地.
南瓜耐旱、怕涝,喜欢中性肥沃土壤.
应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土质疏松透气性好的沙壤土或轻粘土的地块,偏坡漫岗地为宜,忌选择涝洼地、重粘土、盐碱地块.
(2)选茬.
以禾本科作物最好,大豆、马铃薯茬次之,避免甜菜、向日葵、白菜茬,忌和瓜类作物连作.
实行三年以上的轮作,不能选施用过长残效除草剂的地块.
(3)整地.
宜秋季整地,耕翻、起垄连续作业.
早春整地宜早,顶浆起垄镇压,防止跑墒.
(4)施肥.
基肥:每亩施有机肥2000公斤~3000公斤,或每亩施64%磷酸二铵5公斤、46%尿素8公斤、50%硫酸钾12公斤.
2.
品种选择及种子质量(1)品种选择.
选择优质、高产、抗病虫、抗逆性强、登记的非转基因品种.
白板类型品种:梅亚雪城二号、银辉三号、先丰102等.
光板类型品种有金辉4号、籽用角杂002、金贝1号等.
(2)种子质量.
选用籽粒饱满、剔除残粒、杂粒、纯度≥95%,净度≥99%,发芽率≥90%,水分≤10%.
3.
播种(1)播种期.
当土层5厘米深度,土壤温度稳定通过10℃以上即可播种,黑龙江省南部地区适宜播期为5月10日-5月20日,北部地区在5月下旬开始播种.
(2)种子处理.
播种前,种子应在阳光下晒种2~3天,以提高种子的活性;播种时采用多菌灵加辛硫磷拌种,以防鸟、鼠、虫的危害,用量不应超过其登记限值,也可以用种衣剂包衣处理.
166(3)播种量.
短蔓品种公顷播种量为10~15公斤,长蔓品种公顷播种量15~20公斤.
(4)种植密度.
短蔓品种:垄垄种植,垄宽70厘米、株距50厘米,公顷保苗2.
8万~3.
0万株.
长蔓品种:种二垄空二垄,垄宽70厘米,株距40厘米~50厘米,公顷保苗1.
4万~1.
6万株.
(5)播法.
长蔓品种采取播种二垄空二垄的栽培方式.
种植株距由原来的70~80厘米缩短到40~45厘米.
当瓜苗甩蔓期前,再将空的两垄破开,形成两条大垄中间夹一条小垄,大垄有苗小垄为空.
4.
主要栽培技术(1)田间管理.
间苗与定苗:当瓜苗长出1~2片真叶时间苗,每穴留1~2株壮苗;瓜苗长出3~4片叶时进行定苗,每穴留1株壮苗.
中耕除草:在播种后1~3天内施用苗前除草剂.
每公顷用96%异丙甲草胺(500ml)4瓶,75%噻吩磺隆25克,上述2种药剂加500公斤水,混匀后均匀喷施在土壤表面.
生育期间及时进行人工除草,田间大草要随发现随铲除.
追肥:果实膨大期应追施含磷、钾高的复合肥,每公顷追施磷、钾肥100公斤~150公斤,坐果期进行叶面追肥2~3次.
整枝、压蔓:单蔓整枝,侧蔓去掉;蔓长70厘米时,应将瓜蔓向垄垂直方向及顺风或旁风方向引蔓培土,在结瓜前后节处压蔓,各株间引蔓方向须一致,以免相互交叉影响生长.
长蔓品种摘除距根部50厘米以内的根瓜.
授粉:6月下旬开始,每公顷放蜂2~3箱即可.
(2)病虫害防治.
根据天气、测报和田间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时喷药预防,开展统防统治,减轻病虫害造成的损失.
土壤消毒:根腐、枯萎、疫病都是土传病害,一旦发生极难治疗,主要以预防为主.
上年病害发生地块要进行土壤处理,每亩用敌克松一号0.
35公斤,按1:400比例兑水,在播种前两天进行土壤消毒处理,覆膜地块要在覆膜前3~5天进行.
白粉病:在8月中旬以后会陆续发生白粉病,发病初期可选用12.
5%腈菌唑乳油2500倍,或醚菌酯(50%水分散剂)4000倍进行叶面喷雾,每7~10167天喷1次,连续喷2-3次.
疫病:合理轮作,凡种过南瓜的地块,3~5年内不得种植,同时避免与同科属作物重迎茬种植.
当进入7月末,8月初为防治疫病关键期,如果此时遇连雨天,或早晨田间有雾出现就应防治.
可选药剂有72.
2%霜霉威水剂800倍液植株喷淋结合灌根,或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植株喷淋结合灌根,或25%嘧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植株喷淋结合灌根,每株灌药0.
25升,隔7~10天1次,药剂应交替使用,以防产生抗药性.
一旦发现中心病株,及时彻底剪除,并在发病中心周围喷洒或撒施上述药剂.
秋收后,彻底清除茎蔓、烂瓜,运出田外,高温积肥、隔年施用,或烧毁、深埋.
病毒病:病毒病在整个生育期都有可能发生,发病初期喷施10%宁南霉素可溶性粉剂1000倍、或2%氨基寡糖水剂300~450倍、或3%三氮唑核苷900~1200倍、或0.
5%菇类蛋白多糖水剂300-500倍,每7~10天喷1次,连续喷2~3次.
蚜虫: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4000~6000倍液喷施,叶子正、反面都要喷上药.
要注意药剂的轮换交替使用,以延缓害虫产生抗药性.
5.
采收贮藏(1)收获期.
收获时间一般在9月下旬为宜.
当白瓜表面出现一层蜡状物质,有许多小瘤状凸起,手指掐不进瓜皮,标志着完全成熟,即可采收.
(2)收获方法.
用瓜籽分离机进行打瓜.
病瓜、烂瓜要单独堆放,立即打瓜,不要困瓜,以防病害的发展和扩散.
将分离的瓜籽用清水漂洗后,放置纱网上晾晒,每平方米晒1.
5公斤,2小时翻动一次,晒到飞软皮为止.
需要烘干的,应在纱网上控水5~6个小时后,经1~2天日晒后,再平铺在烘干盘内烘干,烘干时要控制好温度,一般在38~40℃.
(3)筛选分级.
瓜籽晾干、烘干后,要按照收购标准进行人工或机械分级筛选,分级销售,减少统货销售,提高瓜籽的商用价值.
(4)保管.
分级好的瓜籽,水分小于9%,无脏板、无冻板、无瘪粒,杂质小于0.
4%.
用干净的包装物装好后,放在通风干燥无灰尘无污染源的仓库贮藏,待出售.
1686、效益分析:种植籽用南瓜亩产值850元左右(按平均价格12元/千克,原茎亩平均产量70千克);亩均成本300元左右(不含地租),其中包括:种子50元、肥料80元、农药、除草剂20元、机械和人工费用150元;亩纯效益550元左右.
169五十、纤维用亚麻密植高产栽培技术模式(一)主要栽培技术模式该技术通过提高播种质量,增加保苗株数,创造良好的群体结构,促进亚麻原茎产量、麻率和纤维品质的提升.
(二)配套技术要点1.
选地、选茬与整地(1)选地.
选择土层深厚,结构疏松,保水保肥能力强的平地或平岗地.
土壤PH值6.
5~7.
0,有机质含量2.
7%~5.
3%为宜.
禁止选择3年内使用过咪唑啉酮类、2年内使用过磺酰脲类、上年使用过异恶草松等长残效除草剂的地块.
(2)选茬.
实行4~5年的合理轮作,前茬以玉米、大豆为宜,小麦茬次之,忌重茬或迎茬种植.
(3)整地.
无深翻、深松基础的地块,进行伏秋翻、耙作业.
有深翻、深松基础的地块,进行秋耙茬,达到待播状态.
翻耕深度16~20厘米,耙深14~16厘米,耙后应及时镇压,防止跑墒.
整地作业应达到上虚下实、地块平整.
2.
品种(1)品种选择.
选择适应我省生态条件,经审定(登记)推广的高产、抗倒伏、抗病性强,生育期所需活动积温比栽培地区常年活动积温少100℃以上的优良品种.
国产品种:双亚系列、黑亚系列;国外品种:阿里亚娜(Ariane)、范妮(Fany)、戴安娜(Diane)、阿卡塔(Agatha)等.
(2)种子处理.
播前用种子重量0.
3%的炭疽福美或多菌灵拌种,并闷种7天以上,防治苗期病害.
3.
播种(1)播期.
耕层土壤温度稳定通过7~8℃,进入播种适期.
(2)播法.
采用48行播种机重复播或播种行距为7.
5厘米条播,播深2~3厘米.
土壤含水量较少时可深播,但播深不应超过4厘米,并及时镇压.
土壤水分充足或土壤粘重的地块,可在播后2天内镇压.
(3)播量.
一般亩用种量8~9公斤.
亩保苗100~110万株.
1704.
主要栽培技术(1)施肥.
实行平衡施肥,有机肥、无机肥和微量元素肥料相结合.
有机肥,每亩施用腐熟无害优质有机肥2000千克以上,结合整地耙入10~15厘米土中;无机肥,按产出100千克原茎,需氮470克、磷70克、钾420克,并根据土壤肥力测试结果确定相应的施肥量,施肥深度8~10厘米.
(2)田间管理.
化学除草:苗后20~25天,苗高10~15厘米,杂草4片真叶前喷药防治.
亩用烯禾啶加二甲四氯喷雾.
喷药时间在晴朗无风的傍晚,防止药剂飘移产生药害.
适期灌溉:进入丛形末期和快速生长期,土壤含水量低于20%时,灌水1次~2次.
(3)虫害防治.
黏虫、草地螟:可用氯氰菊酯、敌敌畏乳油等喷雾防治.
防治时期为幼虫2~3龄.
5.
收获与保管(1)适时收获.
黄熟初期(工艺成熟期)收获,即麻田有三分之一蒴果变黄褐色,茎秆三分之一变黄色,麻茎下部三分之一叶片脱落时.
露水消净后1~2天内拔完,防止雨季倒青.
机械收获采用拔麻机进行收获,要求做到放铺不乱,厚度一致.
人工收获应高矮麻拔净,杂草挑净,根部泥土摔净,平铺晾晒,及时捆好.
捆麻,麻把直径8~10厘米,在靠近麻根下部7厘米处扎紧.
(2)注意保管.
拔麻后可在田间晾晒,雨来之前码成小圆垛.
每小圆垛80~100把麻,上层麻茎稍部要搭在下一层麻茎分枝处,达到防雨、透气效果.
麻茎脱水60%~70%时垛成南北长方形大垛保管,麻桃干透后及时脱粒.
6.
效益分析种植亚麻亩产值850元左右(按原茎价格2.
6元/千克,原茎亩平均产量330千克);亩均成本300元左右(不含地租),其中包括:种子70元、肥料60元、农药、除草剂20元、机械和人工费用150元;亩纯效益550元左右.
171五十一、纤维用工业大麻高效栽培技术模式(一)主要栽培技术模式该技术通过提高整地、播种质量;密植,增加保苗株数,创造良好的群体结构,有利于提高抗逆性和丰产性,促进工业大麻原茎产量、麻率和纤维品质提升.
(二)配套技术要点1.
选地与选茬(1)选地选择土层深厚,结构疏松,肥沃,保水保肥能力强、土壤pH值6.
5~7.
5的土地.
(2)选茬宜选择玉米、大豆、马铃薯和小麦茬口,不宜选择甜菜、向日葵、谷糜茬口,忌使用长残效除草剂地块,重、迎茬种植工业大麻.
注:长效除草剂主要是莠去津、咪草烟类(普施特)、磺酰尿类(噻吩磺隆、苯磺隆)、异恶草松(广灭灵)、唑咪磺草胺(阔草清)、赛克(甲草嗪、嗪草酮).
2.
种子处理(1)品种选择选择适宜我省生态条件,经认定推广的高产、抗倒伏、抗病性强的优良品种.
推荐应用"火麻1号""庆大麻1号""龙大麻3号".
(2)种子质量良种:纯度≥98%,净度≥96%,发芽率≥85%.
(3)种子处理药剂拌种:播前用种子量0.
1%的10%甲霜灵+48%代森锰锌+75%克百威复配剂(或15%多菌灵+75%克百威+10%福美双)拌种,防治病虫害.
晒种消毒:播前晒种4~5天,促进种子萌发,消灭病菌.
3.
耕整地(1)耕整地方法提倡秋翻、深翻、深松、秋耙达到待播状态.
①翻地:耕深为25厘米以上,耕深一致,耕幅直,百米直线度误差不大于15厘米.
地头横耕要整齐.
172②耙地:耙深12~15厘米,耙后地表平整,垄沟与垄台无明显差别,垂直方向在4米宽的地面上,高低差不大于3厘米.
耙后及时镇压,以防跑墒.
(2)整地质量耕整地作业后,达到平、碎、细、净、透水好、均匀,上虚下实,地块平整,墒情一致.
4.
施肥(1)施肥原则根据工业大麻生长需肥规律、土壤养分状况和肥料效应,通过测土确定配方施肥.
(2)合理施肥土壤化冻深达10厘米时,将地块耢平,用二十四行播种机进行施肥作业,施肥深度10~12厘米,作业时不应出现漏、重施现象.
一般亩施N:P:K=3:1:2复合肥15~25千克.
5.
播种(1)播期土壤温度稳定通过7~8℃,即进入播种适期.
栽培面积较大时,分期播种,每期间隔5天,减轻收获时压力.
我省南部地区4月中下旬,北部地区4月下旬~5月上旬.
(2)播种方法采用通用谷物播种机播种,行距为7.
5~10厘米条播,播深3~4厘米.
土壤含水量少时可深播,但播深不应超过4厘米,并及时镇压.
土壤水分充足或土壤粘重的地块可浅播2.
5厘米,可在播后1天~2天内镇压.
(3)播量芽率85%以上、饱满度好的种子每公顷播种450-500万粒,保苗数300万株~320万株.
(4)播种质量匀速作业,播种、覆土、镇压复式作业或连续作业.
做到不重播,不漏播,深浅一致,覆土严密,地头整齐,种满种严.
1736.
田间管理技术(1)及时田间检查工业大麻出苗后要及时进行田间普查,出苗后20天内要有专人调查病害、草害、虫害以及前作危害情况.
发现前作除草剂危害要及时喷施叶面肥和细胞分裂素进行调节.
(2)灭草封闭除草:播后苗前每亩用96%异丙甲草胺90~100毫升或72%异丙甲草胺150毫升兑水30~50千克地面均匀喷雾,进行封闭除草.
苗后除草:6月初在麻苗高10厘米前,禾本科杂草3片~5片叶时进行.
每公顷用12.
5%的拿扑净乳油1.
2千克~1.
5千克兑水400千克~500千克均匀喷雾.
喷药时间应在晴朗无风的傍晚,防止药剂飘移对相邻地块禾本科农作物产生药害.
(3)病虫害防治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治理原则.
病害:灰霉病、霜霉病等病害,用种子重量0.
1%的10%甲霜灵+48%代森锰锌+75%克百威复配剂(或15%多菌灵+75%克百威+10%福美双)拌种.
其他工业大麻病害防治应根据病情和气候情况,在病害发生初期,及时进行喷药,抑制病害的发生流行.
虫害:除药剂拌种外,跳甲和象鼻虫等苗期害虫,可用辛硫磷防治.
粘虫、草地螟等害虫,可用菊脂类农药喷雾防治.
防治时期为幼虫2龄~3龄.
7.
收获(1)适期收获工业大麻在工艺成熟期适时收获.
工艺成熟期的标志:麻田内的雌株的花粉散尽,植株变为浅黄色、叶片变黄尚未完全脱落;雌株花絮基部的种子部分成熟期,并且植株基部叶片变为褐色开始脱落.
(2)收获方法机械收获:采用工业大麻专用割晒机收获,要求做到放铺不乱,厚度174一致.
人工收获:要将杂草挑净,均匀平铺于麻田中.
8.
效益分析:种植工业大麻亩产值1000元左右(按原茎价格1.
85元/千克,原茎亩平均产量580千克);亩均成本330元左右(不含地租),其中包括:种子90元、肥料70元、农药、除草剂20元、机械和人工费用150元;亩纯效益700元左175工业用大麻品种简介序号品种名称应用类型认定(登记)编号四氢大麻酚THC(%)纤维强度(N)/粗蛋白、粗脂肪含量(%)株高(cm)选育单位适宜种植地区1尤纱—31纤用型黑登记20060050.
06257.
5170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黑龙江省第一、二、三积温带2龙大麻1号纤用型黑登记20110030.
08269175.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黑龙江省哈尔滨、绥化、北安、牡丹江、齐齐哈尔、大庆大麻产区3龙大麻2号纤用型黑登记20130090.
108258177.
7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黑龙江省哈尔滨、绥化、齐齐哈尔、牡丹江、黑河地区4火麻一号纤用型黑登记20150050.
125278200黑龙江省科学院大庆分院、大连汉邦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哈尔滨、牡丹江、大庆、齐齐哈尔、黑河5庆大麻1号纤用型黑登记20160120.
0828310170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庆分院黑龙江省各地6龙大麻3号纤用型黑登记20160130.
2927259180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哈尔滨、绥化、齐齐哈尔、牡丹江、黑河等地7汉麻三号籽纤兼用型黑认定20170010.
0043393200黑龙江省科学院大庆分院黑龙江省牡丹江、大庆、齐齐哈尔、黑河等地176序号品种名称应用类型认定(登记)编号四氢大麻酚THC(%)纤维强度(N)/粗蛋白、粗脂肪含量(%)株高(cm)选育单位适宜种植地区8龙麻一号籽用型黑认定20170020.
021—140黑龙江省科学院大庆分院、亿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哈尔滨、大庆、绥化、齐齐哈尔、黑河等地9汉麻二号纤用型黑认定20170030.
1297438230黑龙江省科学院大庆分院黑龙江省哈尔滨、大庆、绥化、齐齐哈尔、牡丹江、黑河等地10汉麻一号纤维型黑认定20170040.
0017299200黑龙江省科学院大庆分院黑龙江省牡丹江、大庆、齐齐哈尔、黑河等地11龙麻二号纤用型黑认定20170050.
0026460191黑龙江省科学院大庆分院黑龙江省牡丹江、大庆、齐齐哈尔、黑河等地12格列西亚纤用型黑认定20170060.
025463189.
7黑龙江省科学院大庆分院黑龙江省哈尔滨、牡丹江、大庆、齐齐哈尔、黑河等地13汉麻5号纤用型黑认定20180010.
229507230黑龙江省科学院大庆分院、大庆市天木工业大麻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大庆、黑河14汉麻4号籽纤兼用型黑认定20180020.
0115341200黑龙江省科学院大庆分院哈尔滨、牡丹江、大庆、齐齐哈尔、黑河15牡麻1号纤用型黑认定20180030.
182660198.
5牡丹江市杰明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哈尔滨、绥化、齐齐哈尔、牡丹江、黑河等地区177序号品种名称应用类型认定(登记)编号四氢大麻酚THC(%)纤维强度(N)/粗蛋白、粗脂肪含量(%)株高(cm)选育单位适宜种植地区16庆大麻2号纤用型黑认定20180040.
167448.
07195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庆分院、大庆天之草生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适应黑龙江省各地栽培17线麻1号纤用型黑认定20180050.
212769191.
8牡丹江市杰明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哈尔滨、绥化、齐齐哈尔、牡丹江、黑河等地区18龙大麻4号纤用型黑认定20190010.
088470241.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黑龙江省哈尔滨、大庆、绥化、齐齐哈尔、牡丹江种植19庆大麻3号纤用型黑认定20190020.
168351.
57210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庆分院、大庆天之草生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各地20庆大麻4号纤用型黑认定20190030.
155485.
1200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庆分院、大庆天之草生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各地21汉麻6号纤用型黑认定20190040.
025320210黑龙江省科学院大庆分院黑龙江省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大庆、绥化、黑河种植22汉麻7号(药用)药用型黑认定20190050.
091—236黑龙江省科学院大庆分院黑龙江省哈尔滨、齐齐哈尔、大庆、绥化、七台河23龙大麻5号(药用)药用型黑认定20190060.
092—200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黑龙江省哈尔滨、绥化、齐齐哈尔、黑河种植178序号品种名称应用类型认定(登记)编号四氢大麻酚THC(%)纤维强度(N)/粗蛋白、粗脂肪含量(%)株高(cm)选育单位适宜种植地区24庆大麻5号纤用型黑认定20200010.
0389473190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庆分院黑龙江省各地25华夏汉麻1号纤用型黑认定20200020.
0421%~0.
0700382260黑龙江省科学院大庆分院、华夏汉麻产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大庆、绥化、黑河等区域种植.
26新麻1号纤用型黑认定2020003223.
6876233.
6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北京天益新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黑龙江震业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哈尔滨、绥化、大庆、齐齐哈尔、牡丹江等区域种植.
27龙大麻6号籽用型黑认定20200040.
018粗蛋白含27.
9;粗脂含量35.
86221.
2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黑龙江省哈尔滨、绥化、大庆、齐齐哈尔、黑河区域种植.
28龙大麻9号籽用型黑认定20200050.
016粗蛋白含量28.
10;粗脂肪含量35.
28163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黑龙江北美工业大麻科技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哈尔滨、绥化、大庆、齐齐哈尔、黑河等区域种植.
179序号品种名称应用类型认定(登记)编号四氢大麻酚THC(%)纤维强度(N)/粗蛋白、粗脂肪含量(%)株高(cm)选育单位适宜种植地区29龙大麻10号籽用型黑认定20200060.
015粗蛋白含量28.
66,粗脂肪含量35.
14183.
4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黑龙江省哈尔滨、绥化、大庆、齐齐哈尔、黑河等区域种植.
30赛麻一号籽用型黑认定20200070.
0216~0.
1400粗蛋白含26.
29;粗脂肪含34.
92170黑龙江省科学院大庆分院、黑龙江赛必得汉麻科技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哈尔滨、齐齐哈尔、大庆、绥化、黑河、七台河区域种植31汉麻9号籽用型黑认定20200080.
0216%~0.
0463粗蛋白含28.
21,粗脂肪含量31.
35145黑龙江省科学院大庆分院黑龙江省哈尔滨、大庆、绥化、齐齐哈尔、牡丹江、黑河等区域种植.
32牡麻2号籽用型黑认定20200090.
0798粗蛋白含25.
09;粗脂肪含量32.
37181.
2牡丹江市杰明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哈尔滨、绥化、齐齐哈尔、黑河区域种植.
33牡麻3号籽用型黑认定20200100.
0351粗蛋白量25.
29;粗脂肪含量34.
1772牡丹江市杰明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哈尔滨、绥化、齐齐哈尔、黑河区域种植.
180序号品种名称应用类型认定(登记)编号四氢大麻酚THC(%)纤维强度(N)/粗蛋白、粗脂肪含量(%)株高(cm)选育单位适宜种植地区34国麻1号籽用型黑认定20200110.
0165~0.
125粗蛋白含量28.
60;粗脂肪含量32.
94185黑龙江省国宇生物集团科技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哈尔滨、齐齐哈尔、大庆、绥化、黑河、七台河区域种植.
35京麻1号籽用型黑认定20200120.
011粗蛋白量27.
95;粗脂肪含量34.
25186黑龙江京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哈尔滨、绥化、大庆、齐齐哈尔、黑河等区域种植.
36中信1号籽用型黑认定20200130.
182粗脂肪含量42.
84;粗蛋白含量33.
39哈尔滨中超信诺科技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哈尔滨、大庆、黑河、齐齐哈尔、绥化区域种植.
181五十二、球根切花温室反季栽培技术模式(一)主要栽培技术模式我省温室球根切花主要生产品种有百合、唐菖蒲、郁金香.
温室生产主要采取反季栽培,错开夏季高温期,高温期切花质量不好,销售也是淡季.
淡季可以生产一茬蔬菜,即可以增加效益,还可以调茬养地.
(二)配套技术要点1.
百合生产技术关键点棚室生产百合切花主要在10月至次年的4~5月份生产,主要供应圣诞节、元旦、春节、情人节、母亲节、"520"等节日市场,经济效益较好.
(1)品种选择.
选择亚洲百合和铁炮百合中的耐弱光耐低温品种,推荐品种:金百合、布鲁内罗、底特律、多伦多、白天堂.
(2)定植前准备.
土层深翻至40厘米,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每平方米4~5公斤,做成低畦.
定植前3天浇一次透水.
定植前根据百合球大小进行分级.
(3)定植.
百合发根的最适温度12~13℃.
百合反季生产要排开播种,定植期为8月底至次年3月底,一般一栋温室可种植三茬.
定植初期采取大通风、遮荫、冷水浇地、低畦栽植、地面铺稻壳或者稻草隔热材料等方法降低土壤温度.
保证土壤温度不超过15℃.
定植密度因品种、鳞茎大小、季节等因素的差异而不同.
同等大小的球,植株体量大的品种应植稀一些,体量紧凑的可植密一些.
16~18厘米(周长)的鳞茎,亚洲杂种可按每平方米40~50个球定植,东方杂种可按每平方米25~35球定植,麝香百合杂种可按每平方米35~45球定植.
在日照充足的夏、秋季,可适当密植,阳光较弱的冬季,应稀植.
栽植的深度也因季节不同略有变化.
夏末定植,鳞茎顶部以上土层深度8~10厘米,秋、冬季减少到6厘米左右.
(4)定植后管理要点.
土壤保持湿润,用手抓一把土,用力捏,有水渗出指缝但不往下滴的程度.
不要过量浇水,水多了容易烂根,浇就要浇透,不能只浇半截水.
每月要用多菌灵1000倍溶液浇两次,空气湿度达到60~80%,湿度保持稳定,如果湿度差别太大的话,容易得叶烧病,尤其182在刚有花苞到开花期间.
百合的生长过程所需养分主要来源于种球自身的营养,基本不用追肥.
百合秋季要求遮荫比较多,一般要遮光60%,阳光不强烈时,可以不遮荫,冬季适当补光,植株更健壮、花朵大而艳丽.
开完花后的百合可以留15厘米剪断,因为开花已经耗费了球很多的养分,这时如果想继续留着种球,就要继续施肥,补充球的养分,一个月后,可以把球挖出来,剪断须根,放冷库冷藏一段时间,打破休眠,以后再种,但花的品质会下降,不如第一茬花好.
(5)产量和效益分析亩产量9200枝,地头零售价6.
6元/枝,亩产值60720元,亩效益29120元,亩成本31600元,其中租地600元、种球26000元、肥料290元、农药200元、人工2620元、水电费120元、设施设备折旧1280元、其他490元.
2.
唐菖蒲生产技术关键点唐菖蒲反季生产,花期在10月到第二年的5月,这一时期市场切花紧缺,唐菖蒲价格高.
下面是不同时期的关键点:(1)10~12月产花的栽培关键点.
定植期在7~9月份.
7~9月气温较高,球茎易感病,需采取大通风、安装遮荫网、冷水浇地、低畦栽植、地面铺稻壳或者稻草隔热材料等方法降低土壤温度.
9月中旬可除去遮荫网,进入正常管理.
(2)12月到第二年3月产花的栽培关键点.
首先选择耐低温和低光照的品种,如白友谊、粉友谊、红美人、小丑;其次,选择饱满的大球;第三,栽植密度要比夏季小、每平方米不多于40个球;第四要采取高畦滴灌.
这一时期开花的球,应在10~12月份定植.
其中,10月份定植采用人工打破休眠的新球茎.
将2℃~3℃下冷藏至少一周的球茎放入密封容器,按每升容积4毫升的量,向容器里加入40%的乙烯利,容器在室温下放置3~4天,然后取出球茎定植.
也可将球茎在3%乙烯利浸泡3~4分钟,然后用密闭容器在室温下封存24小时,取出后立即定植;11月份以后定植,可采用低温打破休眠的球茎.
7~8月份挖出的球茎,然后再经过3个月的自然低温解除休眠,才能栽种.
病虫防治主要抓好种球和土壤消毒.
183(3)产量和效益分析亩产量13300枝,地头零售价0.
6元/枝,亩产值7980元,亩效益3380元,亩成本4600元,其中租地600元、种球720元、肥料280元、农药160元、人工1360元、水电费120元、设施设备折旧1280元、其他80元.
3.
郁金香生产技术关键点郁金香反季生产,花期在10月到第二年的5月,这一时期市场切花紧缺,价格高.
(1)种球选择与处理.
郁金香栽培主要选择切花品种,其次要直接打破休眠的种球.
选择周径10~16厘米,无病虫害的种球,用500倍的多菌灵或者百菌清浸泡20~30分钟消毒,再用清水冲洗干净.
(2)定植前准备.
郁金香生长需疏松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壤土,忌粘重而不透水的土壤.
土层深翻至30厘米,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每平方米2公斤,做成低畦.
定植前3天浇一次透水.
(3)定植.
郁金香定植密度为每平方米畦面80~100球,鳞茎顶部覆土3~5厘米即可,覆土不能过厚.
覆土后立即浇水.
(4)定植后管理要点.
郁金香在生长过程中,前期对水分要求不多,保持盆内见干见湿即可.
植株开始拔节抽葶时水量要加大,以不使植株出现萎蔫为原则.
郁金香花的生长过程所需养分主要来源于种球自身的营养,基本不用追肥.
郁金香对光照强度要求不是很高,冬季生产不用补光.
郁金香生根温度为5℃~9℃,生长温度为8℃~25℃,最适温度为15℃~18℃.
郁金香拔节的迟早和长短,对同一品种而言,温度对它的影响比较明显,特别是昼夜温差小的,生长拔节明显要比温差大的早而快.
相对湿度控制在60%左右.
病虫防治主要抓好土壤消毒和郁金香叶片病害防治.
(5)产量和效益分析亩产量14500枝,地头零售价0.
9元/枝,亩产值13050元,亩效益6270元,亩成本6780元,其中租地600元、种球2720元、肥料280元、农药190元、人工1520元、水电费120元、设施设备折旧1280元、其他70元.
184五十三、玫瑰大棚越冬多茬栽培技术模式(一)主要栽培技术模式玫瑰采用大棚越冬生产时,采用扦插苗栽植,一次定植可采收4~5年,嫁接苗可采收6~7年,一年栽植,多茬生产.
(二)配套技术要点1.
品种选择玫瑰消费以纯色为主,主色系为红色,其次是粉色和白色,再次复色.
种植比例为红色:白色和粉色:复色3:1:1.
品种选择红色系卡罗拉、黑魔术、法国红、卡马拉、金焰;粉色系戴安娜;白色系雪山、坦尼克、蜜桃雪山;复色系金辉、红袖、诱惑.
2.
定植(1)整地.
土壤选择疏松透气的黑钙土、草甸土和沙壤土.
首先深翻25~30厘米,每亩沟施有机肥4~5立方米,然后做畦,畦高25~30厘米,畦面宽70厘米,畦面间距60厘米.
在畦上中间铺滴灌管.
(2)定植.
定植采用畦内双行拐子苗,行间距40厘米,株距15~20厘米.
一般亩保苗量为4500株左右.
可根据土壤肥力、种植品种特性、株型大小、施肥量和管理水平适当增减亩保苗株数.
定植时间选在5~6月份,经3~4个月的养护,在9~10月份产花.
3.
栽培管理(1)温度管理.
玫瑰生长发育最适宜的温度范围为白天18~26℃,夜间10~16℃.
夏季7~8月高温季节采取遮阳网遮阴降低棚内温度;春、秋天采取多层覆盖提高温度.
进入休眠期后,采用棚内张挂二层膜加上种植畦上铁线搭设小拱棚并在地面扣地膜四层覆盖.
特殊极寒天气年份(零下32℃以下),采取大棚周围围草帘、大棚内熏烟等防寒措施.
(2)水分管理.
玫瑰生产采用滴灌.
玫瑰较耐旱而不耐湿,浇水时应掌握"见干见湿,浇则浇透"的原则,浇水的时间在早晨为好,如果早晨发现玫瑰叶缘边沿没有露水,是土壤缺水,应立即灌水.
(3)肥料管理.
除了每年春天一次有机肥以外,结合滴灌浇水时施化肥补充.
施肥氮、磷、钾元素比例生长期3:1:2,开花期3:1:3.
土壤主要指185标控制:pH6.
5~7.
5;含盐量不超过12‰,氮200毫克/升;磷60毫克/升;钾663毫克/升;镁413毫克/升;铁800毫克/升;锰80毫克/升;硼0.
36毫克/升.
施肥应根据指标灵活调整.
(4)光照管理.
在充足的阳光下才能生产出良好的切花.
当夏季最强光达到129000勒克司时,应遮阳降低光强的一半,秋季棚内光强低于54000勒克司时,去除遮阳网并清除棚膜灰尘.
(5)通风和湿度管理.
早春和秋季采用棚顶放风和腰风;如果清晨棚内有雾则需要适当提前通风,即使出现连续低温的天气也要适当通风.
玫瑰萌芽和枝叶生长期、开花期需要的相对湿度分别为70%~80%和40%~60%,白天、夜间湿度控制在40%和60%为宜.
根据棚内安装的湿度计数据通过通风和浇水来调节湿度(6)越冬管理.
我省在11月中旬大棚玫瑰就不能生产切花了,要增加大棚内通风量,降低棚内温度,促使玫瑰进入休眠期.
大约在11月20日左右土壤封地前3~5天平茬,扣地膜、安装小拱棚准备越冬.
如果在准备越冬期间遇回暖天气,可适当通风,降低棚内温度,防止玫瑰发芽.
尽量少浇封冻大水,保证含水量19%~22%,土色深,发暗,手捏成团,抛之破碎,手上留有湿印即可.
(7)修剪和花期控制.
折枝管理:小苗定植后,待新萌发的枝条长至25厘米以上时,及时摘除花蕾外,在枝条基部5厘米左右处将其弯折,但不折断韧皮部,并使这些枝条沿水平方向伸展.
当植株基部开始抽出竖直向上的粗壮枝条时,即可留作开花母枝,其粗度应大于0.
6厘米.
高桩修剪技术:高桩修剪就是不采取折枝措施,在切花采收或平茬时根据不同品种和不同时期保留一定高度的桩,使得植株的切枝高度逐步提升或阶段提升的一种高产栽培措施.
由于玫瑰大棚种植冬季必须平茬越冬,第二年开始每年开始髙桩修剪.
髙桩修剪要选择枝条粗壮、饱满的留高桩,细枝必须低留桩,剪除弱枝和病枝.
髙桩修剪结合抹芽、抹侧蕾等技术来生产高质量的切花.
花期控制:通过温度、光照、水分、肥料、修剪平茬、激素等措施来调节花期,让玫瑰花在母亲节、七夕节、国庆节、教师节等节假日开放,从而提高效益.
186(8)主要病虫害管理.
白粉病:白粉病是玫瑰最重要的病害之一,采用硫磺熏蒸的方法.
每亩地悬挂80~100个熏蒸罐.
作为预防性熏蒸时,可5~7天熏蒸一次,每次熏蒸(指熏蒸器工作时间,下同)1~1.
5小时.
作为治疗性熏蒸时,在病害发生初期,可每隔3~5天连续熏蒸两次,每次熏蒸2~3小时;感病较重时,应每天熏蒸2~3小时;感病严重时,熏蒸时间可延长到每天8小时,连续熏蒸不超过3天,然后恢复到2~3小时熏蒸时间,同时要根据植株长势、感病状态、温湿度、自然条件等不同情况,加强管理、合理控制熏蒸时间,并配合使用杀菌剂.
同时硫磺熏蒸的方法还能预防红蜘蛛.
灰霉病:灰霉病是玫瑰切花生产中最常见具有毁灭性的病害,严重影响切花品质.
后期用药防治也很难控制其蔓延,因此应早期预防.
空气湿度接近饱和状态或闷热天气,发病最为严重,此外,植株种植过密或通风不良,也是诱发本病的主要原因.
因此主要采取栽培管理方法降湿和药物预防相结合.
要注意交替使用药剂,以防产生抗药性.
40%嘧霉胺1500倍液加氟吡菌酰胺防治灰霉病有特效.
棚内湿度大的时候采用10%速克灵烟剂每亩用200~250克,或用45%百菌清烟剂,每亩250克,熏3~4小时.
霜霉病:霜霉病属真菌侵染性病害,发病速度快、危害广,是玫瑰切花生产中危害最迅速、最彻底的一种病害.
空气湿度达到100%,叶片上有水滴存在3小时的条件.
早春、秋季夜间大棚内湿度过大易发生此病,光照不足、植株生长密集、通风不良、昼夜温差大、湿度高、氮肥过多时霜霉病易于发生.
主要防治方法是从环境管理上下功夫,如避免低温、高湿、通风不良等,选择抗病品种、合理密植、合理施肥培育健壮植株,棚内保持通风、透光.
药物防治喷施代森锰锌、百菌清、甲霜灵、霜霉威、嘧菌酯等药剂,72.
2%霜霉威800倍液和40%烯酰吗啉1000倍液防治霜霉病有特效.
4.
采收和保鲜玫瑰最佳采收成熟度为花萼松散,花瓣伸出萼片.
花瓣多的品种以及早春和秋冬季气温低时适当晚采;夏季高温时适当早采.
玫瑰鲜切花采收时间为清晨或傍晚.
在基部向上3~6片叶上剪取.
注意保护花蕾,避免枝杆上的刺互相划伤和磕碰等机械伤.
剪切后必须5分钟内插入盛有保鲜液187的桶中;保鲜液深度15~20厘米,其中保鲜液为玫瑰专用,PH值4.
3±0.
1,保鲜液使用前要完全溶解和充分搅拌,以确保浓度准确.
冷库预冷至少6小时,温度5~8℃、相对湿度85%,然后尽早销售.
不能当天销售的要冷库保存并且每天要更换保鲜液.
5、产量和效益分析亩产量20000枝,地头零售价0.
8元/枝,亩产值16000元,亩效益8200元,亩成本7800元,其中租地600元、种苗2800元、肥料320元、农药200元、人工3020元、水电费120元、设施设备折旧680元、其他60元.
玫瑰品种简介:1、红色系品种(1)卡罗拉(Carola)花红色,花朵大而饱满,花形高杯状,花瓣25~45枚,切枝长60~80厘米,年产量8~10枝/株.
花朵直径在8~10厘米,盛开后颜色鲜艳,可谓玫瑰中的上品,"卡罗拉"是国内目前种植规模最大的红色系品种.
"卡罗拉"俗称超玫,抗寒性表现较好,无论是寒地棚室生产,还是品种对比试验区,越冬表现安全性最好.
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从2009—2015年47个玫瑰品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越冬成活率最高的玫瑰品种是卡罗拉.
2013年1月黑龙江省平均气温为-17.
5℃,比常年低0.
4℃,为1961年以来历史第10低位,是四十年一遇的极端干冷天气,尤其黑龙江省肇源县最低气温-38.
6℃,玫瑰切花品种"卡罗拉"大棚越冬表现非常安全,发芽较早,一般在2月下旬发芽.
其他品种如:"黑魔术""艳粉""戴安娜"等越冬后死亡率均较高,个别品种几乎全部被冻死.
在保温措施配套情况下,"卡罗拉"在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以南地区种植可以安全越冬.
(2)黑魔术(MagiaNera)1966年法国培育、杂交茶香玫瑰,暗红色,株高70~80厘米,重复开花,大花型,花瓣30~40枚,耐寒和抗病性中等.
单株年产量12~14枝,瓶插期10~11天.
"黑魔术"是目前市场上最常见的黑玫瑰,其花型规则美观,厚厚的花瓣上黑色中透着红色,红色中又透着黑色,花瓣有种厚厚的绒感,给人以华贵神秘之感.
"黑魔术"和"卡罗拉"很相像,唯一的不同是188颜色,"黑魔术"颜色是深红,略显偏黑.
寒地栽培昼夜温差不大的时候,花型好过"卡罗拉".
"黑魔术"在寒地种植表现产量高、花刺少等优点,很受黑龙江和俄罗斯远东地区消费者喜爱,北京和江浙一带需求量大,市场前景好(见附录图2-15).
缺点是抗寒性差,越冬时如遇严寒天气,安全性差,成活率低,发芽较晚.
2016年1月23日,黑龙江省肇源县出现-32.
7℃极端天气,部分保温措施差的大棚"黑魔术"发生冻害,大棚两侧边垄玫瑰大部分被冻死.
"黑魔术"在吉林省长春市以南地区种植越冬安全.
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可采用边垄种植"卡罗拉",中间种植"黑魔术".
如果不遇到极寒天气,"黑魔术"即使地上部受冻害干枯,也会从地下根部发出新芽.
(3)法国红(MEIfani)"法国红"花色暗红色,高芯卷边大花型,花瓣43~47枚,切枝长度50~70厘米,年产量14枝/株,瓶插期10~11天,叶大,革质较亮,强烈的香味,刺中等,抗病性中等.
"法国红"是一个经典的大花茶香型品种,地栽分枝能力强,长势强劲,盛开是红色,后期外面花瓣会变成紫红色,花瓣多,杯状完美,是红色系中难得的经典品种之一,华北、华中地区将此品种用于庭院种植,景观表现优良.
2013—2015年在黑龙江省种植测试,"法国红"是红色系品种中表现较好的一个,抗寒性强,发芽早,丰产性优,品质好,寒地-35℃寒冷天气越冬非常安全,可以在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以南地区种植.
是寒地玫瑰替代"卡罗拉"的最有潜力品种.
(4)卡马拉由荷兰迪瑞特(云南)玫瑰育种公司培育.
"卡马拉"是音译名称,切枝长60~85厘米,花瓣数量在50~75枚,颜色为火红色,花瓣圆形,厚且有质感,少刺,瓶插期长,一般在10~14天;产量高,单株年产量在14枝左右.
花苞不用戴网,减少带网人工等费用.
2015年在黑龙江省种植测试,表现为产量高、品质好、花苞大、颜色深红色,深受黑龙江和俄罗斯消费者喜爱.
该品种对水肥要求高,寒地表现枝条略短.
在冬季-32.
7℃寒冷天气越冬表现非常安全,发芽较"卡罗拉"晚3~5天,可以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以南地区种植.
(5)金焰189"金焰"是云南省云秀花卉有限公司培育的玫瑰切花品种,属单头切花品种.
花色为珍珠红色,颜色艳丽.
花型呈杯状,为大花型花.
"金焰"花瓣45~50枚,枝条长度为50~80厘米.
叶片为深绿色,叶片圆形较大,边缘锯齿状,植株皮刺为斜直刺,黄绿色,在茎上分布较多.
花苞不用戴网套.
2、粉色系品种(1)戴安娜(Diana)杂交茶香玫瑰品种,杏色或杏色混合杏米色,大花型,高芯,绽放形式.
"戴安娜"年产量12枝/株,直立性很强的粉色玫瑰品种,花瓣数量多,花苞大,颜色稳定,外瓣短,内瓣逐渐加长,高芯卷边.
以辽宁省和内蒙古地区种植面积为最多,吉林省次之,黑龙江省种植面积较小.
寒地种植表现枝条矮略细,花色浅,-32.
7℃寒冷天气越冬非常安全,可以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以南地区种植.
3、白色系品种(1)雪山(Avalanche)"雪山"花白色,高芯卷边特大花型,花瓣65~70枚,切枝长度60~80厘米,年产量11枝/株,瓶插期8~10天,叶大,革质,光亮,刺中等偏少,抗病性弱.
寒地种植表现枝条细、略短.
冬季-32.
7℃寒冷天气越冬安全,可以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以南地区种植.
(2)坦尼克(Tineke)坦尼克是1989年荷兰培育的杂交茶香玫瑰,白色,淡香型,株高70~150厘米,勤花,高抗病性,花瓣50~55枚,花径平均10厘米,耐晒,花梗、枝条硬挺.
年产量15~16枝/株.
寒地种植表现枝条矮,冬季-38.
6℃寒冷天气越冬安全,发芽早,可以在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以南地区种植.
(3)蜜桃雪山(PeachAvalanche)"蜜桃雪山"是2004年荷兰公司培育的一个品种,是玫瑰雪山系列的一个品种;类别:灌木玫瑰;白色、杏黄色;淡淡的玫瑰香;切花可用高度50~80厘米,年产量12~14枝/株.
寒地种植表现枝条矮,花色略浅,冬季-32.
7℃寒冷天气越冬安全,可以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以南地区种植.
1904、复色品种(1)金辉由云南省云秀花卉有限公司培育的玫瑰单头切花品种.
花色黄底粉边;花瓣圆形,边缘波状,花瓣数多;花茎10~13厘米;叶卵圆形,深绿色(嫩叶褐红、嫩枝绿色),叶缘复锯齿,顶端小叶,叶尖骤尖形,革质,叶较大,叶脉清晰;植株皮刺为斜直刺,黄绿色,在茎上分布较多,有刺毛.
通过2014—2015两年在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试种,该品种抗寒性表现好,年产量14枝/株,花色鲜艳,市场需求量大,市场销售价格高出普通品种2~3倍,对水肥要求偏高,枝条略短.
该品种在生产田花苞不用套网,可节约大量人工和网套.
冬季-32.
7℃寒冷天气越冬表现非常安全,发芽较"卡罗拉"晚一周左右.
可以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以南地区种植.
(2)红袖由荷兰迪瑞特(云南)公司培育,属单头切花品种.
花色属白混合色系,花瓣内侧主要颜色为白色带粉色边,外侧边缘颜色更鲜艳.
花型重瓣,花瓣数多;花形状为不规则圆形,花香为无或极弱;茎秆高度为中等,嫩枝花青素着色为中,主枝皮刺数量为少,颜色为微绿色.
2015年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种植测试中观察,"红袖"花与图片颜色不同,黄色浅呈白色,粉边颜色淡.
冬季-32.
7℃寒冷天气越冬安全,发芽略晚.
可以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以南地区种植.
(3)诱惑由荷兰引进的新品种,枝长70~90厘米,花瓣颜色为白色粉边,花朵直径6~8厘米,花瓣70枚.
瓶插期13~15天,品种抗病性强.
2015年黑龙江省肇源县种植测试中发现"诱惑"花与云南种植颜色差距大,颜色很浅,花苞大,花瓣多.
冬季-32.
7℃寒冷天气越冬安全,发芽略晚.
可以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以南地区种植.
191五十四、加工用万寿菊大苗定植栽培技术模式(一)主要栽培技术模式加工用万寿菊主要以鲜花加工天然色素为目的,一般4月上旬棚室育苗,5月20日左右大苗定植,7月上旬开始陆续采收到秋末.
大苗定植能够提前开始采收,从而增加效益.
(二)配套技术要点1.
育苗准备(1)育苗场地的选择.
宜选地势较高、排水良好、交通方便、背风向阳、土质肥沃的砂壤土,或房前小园内.
不能在上一年种过烤烟、瓜菜、万寿菊和其它用过除草剂的地块种植.
(2)苗棚的制作.
为操作管理方便,以联户建立大棚育苗、小棚假植为佳.
大棚可参照蔬菜大棚的规格,1公顷移栽田需要大棚母床22.
5平方米,假植床150平方米.
在3月15日前将大棚扣好,最迟要在3月20日前扣完,以便缓地增温;小棚面积一般2米*10米,拱高60厘米左右,4月5日前扣完,以便提温.
薄膜最好选用提温、保温性能好的无滴膜.
(3)床土配制.
以腐熟猪粪或优质腐殖土为宜,配制比例为:1、腐熟猪粪50%+腐质土30%+河砂20%;2、腐熟猪粪50%+园土25%+河砂25%.
每亩营养土中加入0.
5~1公斤磷酸二铵,将二铵用水溶解后,均匀拌在营养土中.
(4)苗床制作.
把原棚土整平,先铺设防寒物(稻草、麦壳等)3~5厘米,上面再覆盖厚度10~12厘米配置好的床土做成高畦.
一般在播种前7~8天完成作床.
(5)床土消毒.
用800倍液敌克松溶液浇透床土,亦可按每平方米苗床用50%多菌灵4克,兑水100倍液,均匀喷洒在苗床上,盖膜密封2~3天,然后揭膜通风.
(6)苗床防虫.
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洒苗床,防治地下害虫.
2.
播种育苗(1)种子用量及种子处理.
一般为芽率95%,净度在98%以上的种192子,每亩育苗播种量为20~25克,将种子用白纱布包裹置于恒温为55℃的热水中消毒15分钟,然后在30℃的温水中浸种4~6小时,催种时将种子用湿纱布包裹后置于25~30℃处理,每天早、晚各用25~30℃清水投洗一次,万寿菊2天左右可出芽,出芽达到20%时即可播种.
拌10~15倍的细砂土准备播种.
(2)播种.
播种时间在4月5日左右,先将苗床浇透水,待水渗下后将处理好的种子均匀撒在床面上,再用细草棍将不均匀的地方轻轻摆弄均匀,然后再撒上过筛的细砂土,厚度0.
8~1厘米为宜.
浇透水,最后用600倍75%百菌清对苗床表面及周围环境进行消毒.
3.
苗床管理(1)温度管理.
播种到出苗棚内温度25~30℃为宜,苗高4~6厘米时,棚内温度不得超过25℃,超过上述温度时,必须及时通风降温,防止烧苗.
移栽前5~7天进行炼苗,逐步过渡到与外界环境温度相同,同时根据昼夜温差大的情况,要做好防寒准备,备好防寒物(草帘或废棚膜等)夜间覆盖防寒.
(2)水份管理.
下种时要一次性浇透水,播后苗前如果没有缺水现象,不用浇水.
要严格控制给水,当秧苗出现打蔫时,要适当补水,移栽前7~10天不要浇水,以防秧苗得病、徒长.
(3)假植移栽.
当秧苗长到2~3厘米时,要及时假植移栽,用营养钵假植.
假植密度4.
4厘米*5厘米为宜,以避免过密出现弱病苗.
(4)追壮苗肥.
当秧苗长出2~3对真叶后进行追肥,10平方米苗床用二铵30~50克,兑水15~20公斤浇灌,浇后用清水冲洗一遍;也可用0.
5%磷酸二氢钾溶液叶面喷施,切忌追施尿素等氮肥.
(5)病害防治.
苗高4~6厘米时,每隔10天喷一次杀菌剂,用50%多菌灵或50%代森锌1000倍液喷洒.
4.
大田定植(1)地块选择.
选择地力中等以上、地势相对较高,排水良好的向阳地块,切忌不要在用过除草剂的地块、砂土地和靠近高树带的地块.
(2)整地施肥.
结合整地每亩施有机肥2000公斤、磷酸二铵15公斤、193钾肥2.
5公斤,做到一次性施足底肥.
(3)定植时间.
5月20日左右定植为宜,苗高12~18厘米,茎粗0.
5厘米,叶片3~4对.
(4)定植方法.
采取刨大坑,座足水,顶水栽,等距移栽或垄上豁沟滤水等距移栽的方法,根据地力确定株距.
90厘米大垄双行地膜覆盖,株距30~40厘米,亩保苗2500~3000株;单行株距45厘米,亩保苗3300株.
要求壮弱苗分行栽植.
5、田间管理(1)查田补苗.
移栽后及时进行田间检查,及时补苗,确保全苗.
(2)中耕除草培土.
移栽缓苗后,及时进行铲趟、松土、防止土壤板结,在株高20~25厘米时,进行起垄培土,高度以不埋第一分枝为宜.
(3)防治病虫害.
防治病虫害.
蝼蛄、蛴螬:每亩用3%呋喃丹颗粒剂0.
75~1公斤,结合整地施肥施入垄底进行防治.
红蜘蛛:可用1.
8%虫螨克进行防治.
褐斑病、枯萎病、根腐病可用可杀得、甲基硫菌灵、多菌灵、杀毒矾等药剂在摘花前喷2~3次防治.
立枯病可用稻草灰撒施床面进行防治.
(4)叶面追肥.
在花前每周追施0.
1%的磷酸二氢钾叶面肥2~3次,开花尤佳.
每采一次花要喷施一次磷酸二氢钾来补充养分,防止早衰.
6.
摘集收获当万寿菊花瓣全展开,达到八、九成熟时采摘,时间大约在7月20日左右.
每隔5~7天摘一次,做到雨后不带雨水摘,清晨不带露水摘,不成熟的花朵不摘,花柄长不超过1厘米.
万寿菊花不怕挤、不怕压.
但要防水泡,防发烧、霉烂.
要随采摘、随交送.
7.
产量和效益分析亩产量1791公斤,地头零售价1.
5元/公斤,亩产值2698元,亩效益620元,亩成本2078元,其中租地450元、种苗480元、肥料90元、农药30元、机器及人工1028元.
194五十五、黄芪加密优质栽培技术模式(一)主要栽培技术模式黄芪适应性强,好种易管,可规模化栽培,平原、山坡、林地皆可,忌低洼易涝地,忌连作,不宜与马铃薯、胡麻及豆科作物轮作.
直播当年只生长茎叶少开花或不开花,第二年开花结实产籽.
绵黄芪在黑龙江和内蒙地区生长2年采收,其它地区1或2年都可,产量为300~400千克/亩;铁芪在全国各地生长1年即可采收,产量300千克/亩.
(二)配套技术要点1.
种子处理把种子放到40~50℃温水中浸泡6~12小时涝出,催芽2~5天后播种;种子发芽率超过70%即可直播.
2.
选地整地选择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为宜,整地深翻30~40厘米,耕细打垄或做畦,垄打成60~70厘米宽,畦做成1.
0~1.
2米宽,垄或畦高25~30厘米.
施农家肥2000~3000千克/亩,磷酸二铵20千克/亩作底肥.
3.
播期及种植方法黄芪可在春、夏、秋三季播种,春播在清明节前后进行,15天左右出苗;夏播6-7月份进行,7~8天出苗;秋播黑龙江省宜在冻前进行,翌春出苗.
播种分直播与育苗移栽两种方式,生产上常采用直播方式,直播一般采用穴播或条播,也可撒播:穴播是在做好的畦上按行株距33厘米*27厘米挖浅穴,每穴播种4~5粒,覆土2厘米,用种量1~1.
5千克/亩;条播的在垄上开双行,行距15厘米深2~3厘米浅沟,均匀播种,覆土1~2厘米,稍加镇压,用种量2千克/亩左右.
4.
间苗、定苗苗高6~9厘米结合除草进行间苗,条播按株距5~7厘米间苗.
苗高10~12厘米,定苗,穴播每穴3~4株,条播株距10~12厘米,黄芪保苗1.
8万~2万株/亩为宜.
5.
追肥在生长第一、二年,每年结合中耕除草追肥.
苗高25~30厘米进行第195一次追肥,以施硫酸铵等速效肥为宜,用量15~25千克/亩,当苗高50厘米时第二次追肥,以过磷酸钙或尿素为好,同时封垄.
2年以上黄芪在入冬苗枯后用厩肥2000千克/亩加过磷酸钙50千克/亩、饼肥150千克/亩混合拌匀施入田间,施后培土防冻.
6.
打顶、摘蕾摘蕾一般于6月中旬出现花蕾时,将其摘除,每年摘蕾3~4次.
打顶即打破主茎顶端生长优势,打顶要适时,一般7月底以前刚长花序时进行,摘除花序,是黄芪丰产的重要措施.
7.
病虫害的防治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和荚果,根腐病主要使根部腐烂,二者可用波美石硫合剂或恶霉灵喷雾防治.
虫害主要有蚜虫,豆荚螟等,可用40%辛硫磷800~1000倍液或速灭丁1000~1500倍防治,亦可采用1∶20∶400比例配制的洗衣粉、尿素、水混合液喷施.
8.
越冬管理多年生黄芪,入冬前从根头越冬芽形成到第2年返青前需要180~190天,生产上要做好越冬管理工作,包括清理田园和施肥培土、灌水等:即冬前地上部枯萎后,及时清除枯枝落叶,并集中烧毁或堆沤,消灭越冬病虫源,减少翌年病虫害的发生;枯苗后,用腐熟厩肥2000千克/亩、过磷酸钙50千克/亩、饼肥150千克/亩混合拌匀后平铺在根头上,再深挖理通沟道,将沟泥覆盖于肥料上,以防止根部受冻;在立冬前灌透水一次.
9.
采收加工采收一般在秋季植株枯萎时进行,也可在翌年春季尚未萌发前进行,采收时割去地上部分,深挖,不要伤根,将地下根刨出,切去芦头晒干,去除须毛,扎成小把,晒干即可.
一年生鲜品产量为1200~1500千克/亩,二年生鲜品产量为1500~2500千克/亩.
黄芪药材以身干,条粗长,菊花心鲜明,空洞小,质坚而绵,粉性足为佳品.
规格一般按粗细长短分为3个等级.
10.
产量与效益分析近年,黄芪价格稳定,且保持稳中有升的趋势.
以1年周期铁芪为例,196当前价格15元/千克,按每公顷产干货4500千克,每公顷收益67500元;2~3年绵芪市场价25元/千克,公顷产干货4500~6750千克,每公顷效益112500~168750元.
公顷投入:地租7500元,播种前整地施底肥1500元,种子用量30千克2100元,播种前施肥(农肥30000~37500千克,磷肥375~450千克)3900元,二次施肥(复合肥525千克,尿素375千克)1200元,三次施肥(2~3年生绵芪施农家肥30000千克,过磷酸钙750千克)3000元,农药、除草剂1800元,人工除草2次2400元,起收1200元,合计24600元(1年铁芪21600元).
纯利:铁芪67500元-21600元=45900元;2~3年绵芪112500(~168750元)-24600元=87900元(~144150元).
可见,黄芪种植效益可保证每年每公顷纯收入43500元以上.
197五十六、小麦套种柴胡栽培技术模式(一)主要栽培技术模式在冻融期播种小麦,小麦三叶期结合镇压播种柴胡,小麦收割后,柴胡继续生长,柴胡三年后起挖销售,第一年种植小麦,可增加农民种植药材的收入.
(二)配套技术要点1.
品种北柴胡,又名竹叶柴胡,铁苗柴胡、蚂蚱腿、山根菜、黑柴胡、山柴胡.
为伞形科植物,多年生草本,高45~70厘米,花期8~9月,果期9~10月.
生于干燥的荒山坡、田野、路旁.
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湖北、四川、山西、陕西、甘肃、西藏等地.
舂秋挖取北柴胡的根部,去净茎叶、泥土,晒干.
根呈圆锥形,主根顺直或稍弯曲,下部有侧生根,根头膨大,呈疙瘩状,长6~20厘米,直径0.
6~1.
5厘米,外皮灰褐色或灰棕色,有纵皱纹及支根痕,顶部有细毛或坚硬的残茎.
质较坚韧,不易折断,断面木质纤维性,黄白色,气微香,味微苦辛.
以根条粗长、皮细、支根少者为佳.
功效与作用:疏散退热,舒肝,升阳.
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官脱垂,脱肛.
2.
栽培技术(1)选地整地.
柴胡原野生,近几年来由于采挖造成药源不足,故将野生家种.
选择沙壤土或腐殖质土的山坡地栽培,不宜选择黏土和易积水的地段种植.
播前施足基肥,每公顷施腐熟农家肥22500千克左右,过磷酸钙75千克,均匀撒入翻耕25~30厘米,而后仔细耙平,作畔宽100-130厘米的平畦或30厘米宽的高垄备播种.
(2)播种:春季播种5月上旬进行,播前应浇透水,待水渗下,坡地稍平时按行距17-20厘米条播.
沟深1.
8厘米,均匀撒入种手,覆土0.
7~1厘米,每公顷用种子22.
5千克左右,经常保持土壤湿润.
(3)田间管理.
柴胡幼苗期怕强光直射,出苗前保持土壤湿润,出苗后要经常锄草松土.
在苗高3厘米时拔除过密的苗.
苗高7厘米时结合松198土除草,按7~10厘米株距定苗.
苗长到17厘米高时,每公顷追施过磷酸钙225千克,尿素75千克.
在松土除草或追肥时,注意勿碰伤茎秆,以免影响产量.
第一年新播的柴胡茎秆比较细弱,在雨季到来之前应中耕培土,以防止倒伏.
无论直播或育苗定植的幼苗,生长第一年只生长基生叶,很少抽薹开花.
第二年田间管理时,7~9月花期除留种外,植株及时打蕾.
目前,野生的柴胡不易收到种子.
在人工栽培的场地最好留有采种圃,注意繁殖收获种子,以利扩大种植面积.
(4)病虫害防治锈病是真菌引起的,危害叶片,病叶背略呈隆起,后期破裂散出橙黄色的孢子.
防治方法:采收后清园烧毁,发病初期喷宁南·氟菌唑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000倍液,10天打1次,交替使用,连续2~3次.
根腐病主要危害柴胡的根部,腐烂枯萎死亡.
防治方法:打扫田间卫生,燃烧病株,高畦种植,注意排水.
土壤消毒,拔除病株.
斑枯病雨季发生,用1:1:100波尔多液喷雾防治.
黄凤蝶属鳞翅目凤蝶科,在6~9月份发生危害.
幼虫危害叶、花蕾,吃成缺刻或仅剩花梗.
防治方法:人工捕杀或用90%敌百虫800倍液,每隔5~7天喷1次,连续2~3次.
3.
采收加工播种后生长3年即可采挖.
秋季植株开始枯萎时,春季新梢未长出前采收.
采挖后除去残茎,抖去泥土,晒干或切断后再晒干,每公顷产1800~2700千克.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4.
产量与效益柴胡苗株长到第二年每亩可采籽25千克,到第三年增加到30千克,每千克市场售价为160元,可收入9000元,在第三年亩刨根系(干货)100千克,每千克市场售价为85元,可收入8500元,种植小麦收入300元,以上三项每亩总收入为17800元.
三年中每亩地的各项成本费用为土地流转900元,柴胡籽种(每亩2.
5千克,每千克160元)400元,除草剂100199元,人工与其他1950元,总费用为3350元,亩均纯收入14450元,年均纯利润约为5000元.
200五十七、板蓝根大垄双行高效栽培技术模式(一)主要栽培技术模式板蓝根具有清热解毒功效,是我省种植面积较大,经济效益较高的中药材之一.
(二)配套技术要点1.
模式安排5月初播种,10月上旬采收.
2.
选地施肥板蓝根系深根植物,选择土层深厚,疏松的土地,亩施腐熟农家肥3000公斤.
3.
品种大蓝根:根平直粗壮、坚实.
马蓝根:条长、粗细均匀.
4.
栽培技术(1)播种.
采用80厘米大垄双行条播,播种前先将种子放在10%的盐水中,捞去浮在上面的菌核和瘪粒,然后捞出置于25℃的温水中浸泡24小时,进行闷种摧芽,待种子露白后播种,播后覆土压实,每亩播种2.
5公斤.
播后盖上一薄层稻草,防止日晒,每天早晚各喷水一次,保持苗床湿润,6~7天后即可出苗.
(2)出苗后管理.
出苗后应立即除去覆盖物.
苗高1.
5~2厘米时进行间苗,去弱留强.
苗高3~5厘米时,按3~4厘米见方留一株壮苗,并追施一次0.
2%尿素.
幼苗出土后浅锄,防止伤幼苗,经常保持土疏松无杂草.
苗高7~8厘米时按株距6~10厘米定苗,去弱留壮缺苗补齐.
(3)病虫害防治.
霜霉病:采取农业综合防治,夏防涝,通风透光,烧毁病株.
发病初期用25%宁南·嘧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或72.
2%霜霉威水剂500~600倍液喷雾喷施,控制其蔓延.
立枯病:需喷洒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菌核病:用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治.
菜青虫、蚜虫:2.
5%联苯菊酯微乳剂2000倍液喷雾防治.
5.
采收储藏201在10月地上部枯萎后刨根,采挖时先在畦旁开挖60厘米深的沟,然后顺序向前刨挖,去净泥土,晒至7~8成干时,扎成小捆再晒至干透,即为药用"板蓝根",以根长、直、粗壮、坚实、粉性足者为佳.
板蓝根和大青叶一般贮藏在干燥通风处,适宜温度在28℃以下,相对湿度65%~75%,商品安全水分为11%~13%.
及时销售,实现经济效益.
7.
产量和效益分析亩产量250公斤,售价15元/公斤,亩产值3750元,亩效益2250元,亩成本1500元,其中租地400元、种子100元、投入品及人工1000元.
202五十八、防风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模式(一)主要栽培技术模式防风具有祛风解表,除湿止痛,疏肝解痉,杀虫止痒的功效.
一般5月初播种,第二年9月末收获,生长年限2年.
(二)配套技术要点1.
品种"小蒿子"防风:抗病、丰产.
2.
主要栽培技术(1)选地、整地.
应选地势高、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地块种植.
在黏土地种植的防风,根极短、分叉多、质量差.
整地时需施足基肥,每亩用腐熟农家肥3000~4000公斤,过磷酸钙15~20公斤,深耕细耙,做成1.
3~1.
7米宽的平畦.
(2)播种.
5月初播种,每亩用种量2公斤.
防风种子容易萌发,在15~25℃均可萌发,新鲜种子发芽率在75%~80%,贮藏1年以上的种子发芽率显著降低,故生产上以新鲜种子做种为好,防风发芽的适宜温度为15℃.
(3)田间管理.
间苗、定苗、补苗:当苗高5~6厘米、植株出现第一片真叶时,按株距6~7厘米间苗.
待苗高10~12厘米时,按13~16厘米的株距定苗.
间苗时,若发现缺苗,应及时补苗.
中耕除草:6月份要进行多次除草.
间苗时要除草1次.
定苗时进行1次中耕,翌年中耕2~3次.
当植株高30厘米左右时,先摘除老叶,后培土,以防其倒伏.
入冬时结合清理田间杂草、老叶,再次培土.
追肥:一般施肥2次.
第一次于定苗后,每亩施尿素10~15公斤.
第二次于8月份,每亩施过磷酸钙25公斤.
排灌:在播种或栽种后到出苗前,应保持土壤湿润.
防风抗旱能力强,不需浇灌.
雨季要及时排水,以防积水烂根.
(4)病虫害防治.
白粉病:该病多发生于夏、秋季,主要危害叶片.
防治方法是:注意通风透光,增施磷、钾肥.
发病时用5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喷雾防治.
根腐病:该病多发生于高温多雨季节,主要危害根部.
防治方法:一是在发病初期,及时拔除病株,并撒石灰粉消毒病穴.
二是203及时排除田间积水,每亩用2%宁南霉素水剂60~100毫升喷雾.
三是在地势低洼处进行起垄种植.
斑枯病:又名叶斑病,主要危害叶片.
防治方法:在发病初期,摘除病叶,喷洒1:1:100的波尔多液1~2次.
收获后,清除病残组织,并将其集中烧毁.
黄凤蝶:该虫危害多发生在6月份.
幼虫主要咬食叶片和花蕾.
防治方法:在害虫幼龄期喷施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或进行人工捕杀.
5.
采收储藏秋季在9月下旬采收,用种子繁殖的防风,第二年就可收获.
采收时须从畦一端开深沟,按顺序挖掘,根挖出后除去残留茎和泥土,按等级销售.
储藏注意通风,防止霉烂.
6.
产量和效益分析亩产量150-200公斤,售价30-40元/公斤,亩产值6000元,亩效益3500元,亩成本1150元,其中租地400元、种子350元、投入品及人工400元,起收、烘干1400元.
204五十九、桔梗加密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模式(一)主要栽培技术模式桔梗的功效为宣肺,祛痰,利咽,排脓.
桔梗又是药食两用作物,5月初播种,第二年9月末收获,生长年限2年.
(二)配套技术要点1.
品种桐桔梗:抗病、根充实耐储运.
2.
主要栽培技术(1)土地的选择.
桔梗适宜生长在较疏松的土壤中,尤喜坡地和山地,以半阴半阳的地势为佳,平地栽培要有良好的排水条件,桔梗不宜连作.
(2)整地.
桔梗有较长的肉质根,因此最好是垄上栽培.
于早春(4月中下旬)撒上农家肥将地翻耕耙细整平(深翻30厘米).
做垄时,先在地上隔2米打上格线,开沟,然后将沟里的土向两边分撩,做成垄宽1.
7米,沟宽30厘米左右的垄床,如遇干旱,可沿沟灌溉,以备播种.
(3)播种.
桔梗播种在5月初左右,即在地温达到15℃以上时播种.
播种前先在垄床上按行距20厘米开5厘米宽2厘米深的小沟,将种子均匀撒入,每亩用种约2公斤,随后立即覆盖腐熟的细粪土或腐质土,覆土深度约3厘米,一定要深浅一致.
播种后用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5000~10000倍液喷施防地下害虫以确保出苗率.
(4)施肥.
桔梗在大田播种前可亩施腐熟农家肥2000~3000公斤、磷钾复合肥40公斤、过磷酸钙30公斤,为防治蛴螬可在翻倒农家肥时每吨施入1公斤甲敌粉与农家肥混合均匀在翻地前施入,后期追肥主要用尿素.
(5)田间管理.
干播的种子需25天左右出苗,催芽播种的种子也需10天左右出苗.
待小苗出土后,及时除去杂草,小苗过密要适时疏苗,密度适宜,可减少根部发杈,以每100平方厘米10~12株为宜,间隔5厘米保留一株进行间苗(每亩6万株左右),并配合松土.
后期也要适时进行除草.
桔梗花期较长,消耗大量养分,影响根部生长,除留种田外要及时疏花疏果提高根的产量和质量.
205(6)病虫防治.
桔梗的虫害主要是地下害虫,如地老虎、蛴螬、金针虫等.
若发生地老虎每亩可用溴氰菊酯40毫升进行防治,蛴螬可于翻犁时用人工清除,出苗后期可用辛硫磷稀释2000倍进行泼浇防治.
桔梗的病害主要有腐烂病,即在根与外界的交界处发生腐烂,进而全株死亡.
防治方法,可用抗枯灵进行喷洒.
每支抗枯灵兑链霉素一支,加水20公斤,喷施0.
5亩地.
3.
采收储藏桔梗收获时,可在割完地上植株后,将肉质根挖出,清除杂质并及时交售鲜货.
鲜货要及时晒干或烘干,晒干时要经常翻动,晒至全干,防止霉烂.
4.
产量和效益分析亩产量200-250公斤,售价25元/公斤,亩产值5000-6250元,亩效益2000-3200元,亩成本3090-3120元,其中租地1200元、种子90-120元、投入品及人工1800元.
206六十、平贝母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模式(一)种栽的分级平贝母生产中主要采用磷茎做为繁殖体进行种植.
栽种前,对采收的鳞茎进行分级,并按不同等级分别播种.
起收后,将鱗茎按其大小不同分成三级.
第一级直径为d≥1.
5cm,加工成商品.
第二级直径为1.
5cm>d≥1.
0cm,为一级种,栽植后,一至二年采收.
第三级直径为1.
0cm>d≥0.
6cm,栽植后,二至三年采收.
(二)选地与整地栽培平贝应选择疏松肥沃的砂壤土,粘土地、砂地及低洼地不宜种植.
农田地和庭院地的整地:春秋两季均可进行整地.
当春季四月上旬土壤解冻层达30cm深时或秋季上冻前,即可进行.
耕作深度为25~30cm,耙平后作哇.
山地的整地:耕作深度为20~25cm,打碎耙平,除去石块、杂草及其他杂物畦长和作业道的宽度视具体情况,以利于排水和作业为宜.
(三)种植方式平贝母种植主要用鳞茎无性繁殖的生产方式.
应在五月下旬至六月上旬,或八月底至九月上旬进行播种.
二级鳞茎,移植行距为6~8cm,株距为5.
0cm~~6cm,每平方米播种量为0.
8kg/每667m2播种量为560kg,覆土4cm;三级鳞茎,移植行株距为5*5cm,播种量为0.
5kg/667m2播种量为375kg,覆土3cm;同期采收.
覆土后,畦面上盖头粪或覆盖稻草.
(四)田间管理1.
除草松土:早春(约4月中下旬)平贝母未出苗前,应将畦面浅除一次,消灭杂草.
生长期间应进行一次松土、二次除草;枯萎后可根据情况进行二至三次松土除草工作.
2.
摘除花蕾:在初现蕾时,应及时摘蕾.
对采收种子的田块进行疏蕾作业,一般每株保留二朵花为宜.
3.
施肥基肥主要用农家肥、厩肥、腐殖酸类肥料和微生物肥料等有机肥.
追207肥主要用腐植酸类肥料、微生物肥料、饼肥、腐熟的人粪尿和叶面肥.
(1)施底肥:分为散施和开沟施两种.
①散施:应在耕翻前将粪肥均匀撒入田间,结合耕翻将粪肥与土壤混合在一起,每667m2施用5000~6000kg.
②开沟施:作畦时将畦内表层土壤挖起6~10cm,堆放在作业道上,然后再将畦底搂平作成浅槽,在槽内铺设3~5cm厚农家肥,每667m2施用5000kg.
饼肥、磷酸二铵等辅助性肥料可散施于农家肥底层或与农家肥混施,每平方米施用50~60g.
(2)追肥方法①深层施肥:应在平贝母出苗后,展叶前,行间开浅沟8~10cm(隔一行开一行),将腐熟的人粪尿与水按1:1的比例充分搅拌后,施入沟内,每平方米施粪水3~5kg,然后覆土.
如追施腐熟的饼肥,应每平方米施100g,混拌2kg水;如施用磷酸二铵,应每平方米施100~150g.
②结合松土和浇水撒施:春季土壤化冻后平贝母出苗前,及时清除覆盖物,每平方米均匀撒施磷酸二铵100~150g,然后用耙子在畦面反复搂耙几次.
③根外追肥:应在平贝母生长的中后期进行根外追肥.
肥料主要有:各种水溶性微生物肥(浓度0.
01~0.
1%为宜),各种叶面肥和化学合成肥料氮磷钾(浓度为1~2%为宜).
4.
浇水:应在早春(五月上旬)浇一次透水,加强田间管理,适当松土,防止地面板结和龟裂.
5.
排水防涝:雨季到来之前应挖通排水沟.
如有积水,应及时排除.
(五)病害防治1.
菌核病:症状:发病初期,田间呈零星无苗块区,病区几乎没苗,甚至杂草也很稀少.
感染本病的地下鳞茎最后全部变黑腐烂.
条件适宜时,病区随水流方向迅速蔓延扩大,零星病区汇合成片,造成大面积缺苗,甚至全田毁灭.
防治方法:①消灭菌株.
②适时轮作.
③应选择地势高,排水良好的208地块.
④合理密植,一般大鳞茎每667m2用种量500~600kg.
⑤消灭寄主,对野生寄主薤白进行清除.
⑥生物、化学防治: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对种茎进行喷雾消毒;播种前用2亿孢子/g小盾壳霉CGMCC8325可湿粉100~150g/667m2撒施或喷雾地表覆土.
发病初期用50%抑菌脲可湿粉150g喷雾.
2.
锈病:症状:锈病的病原菌一般导致植物发生黄色、黑色或橙色小斑,尤其多黄色孢状斑.
防治方法:①适当密植.
②合理施肥.
③做好除草、抗旱、摘除早期病叶病斑工作.
④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喷施1000亿芽孢/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粉20g/667m2,间隔7天左右,连续喷施2~3次.
3.
灰霉病:症状:灰霉病病苗色浅,叶片、叶柄发病呈灰白色,水渍状,组织软化至腐烂,高湿时表面生有灰霉.
防治方法:①清除病株残体.
当地上植株枯萎后,及时彻底清除病株残体.
②清除杂草.
及时清除田间杂草,保持田间卫生.
③化学防治:发病初期用3亿CFU/g哈茨木霉菌可湿粉100~140g/667m2,或1000亿芽孢/克枯草芽孢杆菌可湿粉60~80g/667m2兑水喷雾防治.
(六)采收加工平贝母茎叶刚枯黄时(五月下旬)为最佳采收期.
最晚不能超过六月下旬,应在雨季前收完采收:收大留小,移栽大号鱗茎生长一年起收时采用.
将畦床一头扒开,捡出较大的鳞茎,将剩下的鳞茎摊匀,盖上覆土,再盖上2cm~3cm厚的盖头粪.
(七)产量和效益分析亩产量400-450公斤,售价120元/公斤,亩产值4.
8万元,亩效益1.
8-2万元,亩成本3.
2万元,其中租地400元、种子2.
64万元、投入品及人工5200元.
209六十一、赤芍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模式(一)种子和种苗的选择1.
选种和选苗:赤芍种子应选择籽粒饱满、无畸形、无霉变、无虫蛀、适宜当地种植的新种子;种苗选择包括实生苗和秋季采收的芽头两种,实生苗选择芽苞完整、苗势壮、无药害和无病虫害,根径10~15mm,2~3年生苗,芽头选择形状粗大、不空心、芽苞饱满、无病虫害的健壮芍头,用刀切成块状,每块留芽苞3~4个.
2.
种子处理:将新种子置入45℃左右温水中浸泡24小时,取出沥水,播种.
(二)选地与整地1.
选地种植地应选择光照充足、土质疏松、表层有机质丰富的土壤,宜为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的平地或缓坡地.
2.
整地①育苗整地: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和透水性良好的地块,深翻30cm左右,宽80~120cm,长度按实际情况确定作畦.
②栽植整地:清除田间石块、杂物和草根,施入腐熟农家肥1500~2500kg/667m2,旋耕30cm左右打垄.
如透水好的砂质地块,宜采用平垄,行距60~80cm,垄高10cm左右;土质较粘透水不良的地块,宜采用高垄,行距70~90cm,垄高15~20cm.
(三)种植方式赤芍种植宜选择播种育苗和移栽的两种生产方式.
1.
播种育苗:赤芍种子播种时间在8~9月,顺向开浅沟,沟深5cm~6cm,条播.
将温水浸泡过的种子均匀撒入沟中,覆土4~5cm,稍镇压,播种量20kg/667m2左右.
2.
移栽育苗:种苗移栽定植时间9~10月或4~5月,将选好的种苗按株距30~45cm定植,芽朝上,覆土5~8cm,稍压.
(四)田间管理1.
中耕除草:栽后第2年红芽露出后,应立即中耕除草,此时的赤芍210根纤细,扎根不深,不宜深锄;5~6月各中耕除草一次;以后每年视情况,中耕除草2~3次.
2.
追肥:一、二年生幼苗,因根系不发达,常采用株间穴施或行间沟施的方法,穴与沟的深度约15cm,将肥料施于其中,后覆土;每亩可施用腐熟的有机肥1500kg.
三年生以上的植株,多采用普施法,将肥料撒匀后,结合中耕除草,深锄松土,使之与土壤混匀;每亩可施用腐熟的有机肥2000~2500kg.
3.
灌溉排水:每年冬季在清理枯枝残叶的同时,应培土1次,以防止越冬芽露出地面枯死;在夏季高温干燥时期,有条件的地区可以灌溉;多雨季节,要及时排水.
4.
摘蕾:非留种田,现蕾时,选晴天将花蕾全部摘除,有利根部生长;留种田,可适当去掉部分花蕾,使种子充实饱满.
(五)病虫害防治1.
病害(1).
灰霉病症状:灰霉病病苗色浅,叶片、叶柄发病呈灰白色,水渍状,组织软化至腐烂,高湿时表面生有灰霉.
幼茎多在叶柄基部出现不规则水浸斑,很快变软腐烂,缢缩或折倒,最后病苗腐烂、枯萎病死.
防治方法:采取轮作或选用无病种芽,平时应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排水保持通风透光.
发病前、发病初期,可采用2亿孢子/克木霉菌可湿性粉剂125~250g/667m2,或2%苦参碱水剂30~60ml/667m2,或1000亿芽孢/克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50~70g/667m2喷雾防治.
发病后,清除被害枝叶,集中烧毁或深埋.
(2)叶斑病症状:侵染叶片、叶柄和茎部.
叶上病斑圆形,后扩大呈不规则状大病斑,并产生轮纹,病斑由红褐色变为黑褐色,中央灰褐色.
茎和叶柄上病斑褐色、长条形.
防治方法:一般7~8月易发病.
发病前,可采用1.
5%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200~300倍液或1000亿芽孢/克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60~21180g/667m2喷雾防治;在生长期间要经常观察植物,及时处理被病害感染的部位,减少传播.
收获时将残株病叶集中烧毁,减少越冬菌源.
2.
虫害主要虫害有蝼蛄、地老虎、蛴螬等.
(1)蝼蛄症状:成虫和若虫咬食植物幼苗的根和嫩茎,成虫和若虫在土下活动开掘隧道,使苗根和土壤分离,造成幼苗干枯死亡,致使苗床缺苗断垄,育苗减产或育苗失败.
防治方法:①提前整地,施高温堆制的充分腐熟的肥料;②灯光诱杀成虫;摘好田间卫生;③人工捕杀;④用100亿孢子/毫升短稳杆菌20倍液或50%敌百虫粉剂1kg拌入20kg炒香的麦麸或豆饼,加适量水配成毒饵撒于畦面诱杀.
(2)地老虎症状:初孵幼虫取食寄主幼苗的嫩叶和生长点,1~2龄幼虫取食呈小孔或缺刻,有的咬穿心叶形成小排孔,3龄以后多在表土层取食茎基部,可咬断嫩茎,或在较粗茎基部咬成残缺,危害严重时大量幼苗茎部被咬断或茎基残缺,以至枯萎死亡.
防治方法:应采取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相结合防治措施.
首先通过改善农田管理条件,清除田间杂草,减少地老虎的过渡寄主,消灭初孵幼虫.
当田间点片危害时,可人工捕捉,消灭幼虫;可用杀虫灯或糖醋酒诱蛾液诱杀地老虎成虫.
药剂防治:0.
3%苦参碱可湿性粉剂7000g/667m2穴施,或割青草间隔5m堆成堆,在堆底喷洒300倍液80%敌敌畏诱杀幼虫.
(3)蛴螬症状:蛴螬在地下直接咬断黄芪幼苗根部,地上部分叶片枯萎,最后致使植株死亡.
防治方法:应因地制宜采取地农业防治与药剂防治.
①翻耕整地,压低越冬虫量.
②施用腐熟的厩肥、堆肥、施后覆土,减少成虫产卵量.
③灯光诱杀,田间设置杀虫灯诱杀成虫,减少蛴螬的发生数量.
④土壤处理,用150亿个孢子/克球孢白僵菌可湿性粉剂300g/667m2,拌毒土撒入田间,212翻入土中.
(六)采收加工移栽后生长4~5年的赤芍,9月份中旬就可以进行采收;选晴天,割去地上部分,挖药机挖出赤芍根,洗去根及根茎上附着的泥土等杂质,将粗根从芍头着生处切下留种;切下的芍根去掉根茎及须根等杂质,切去头尾,修平,进行晾晒或烘至半干;然后按大小分档,捆成小把,晒或烘至足干,贮于通风干燥阴凉处.
(七)产量和效益分析亩产量1000公斤,售价30-35元/公斤,亩产值3-3.
5万元,亩效益2.
1-2.
6万元,亩成本1650-1750元,其中租地2400元、种子650-750元、起收、烘干、投入品及人工5600元,.
213六十二、刺五加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模式(一)选地整地选择向阳、土层深厚肥沃、排灌条件好、土壤微酸性的砂壤土或黏壤土种植,或在山地缓坡撂荒地,坡度在20°以下、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为好.
(1)育苗田:深翻,旋平,作成宽1.
3m、高0.
2m的高畦,移栽田作0.
65m的大垄,结合整地亩施有机颗粒肥3000kg.
(2)移栽田:要精耕细作,起0.
65m的垄,结合整地亩施腐熟有机肥4000~5000kg、钙镁磷肥250~300kg.
(二)播种刺五加一般选用育苗移栽的方式种植.
1.
种子处理秋季将成熟变黑的刺五加果实,趁鲜时揉搓、水洗,漂出种子,用1:3的湿细沙混拌均匀湿度60%,置于容器中,在23℃左右温度下催芽,每隔2~3天翻动一次,保证种沙湿度和温度均衡,约100~120天待部分种子有裂口时,放在低温处理,低温在0℃左右,不低于~3℃以下的低温贮藏60天左右,即可进行播种.
2.
直播育苗育苗床要深翻耙细,浇透底水,按株行距8*8cm穴播,每穴2~3粒种子,播后因土质不同覆土厚度0.
5~1cm左右,覆土厚度超过1cm会影响出苗率,播种后要保持土壤湿润即可,不宜水份过大,播种后出苗前要加盖3~5cm厚树叶等遮阴物,出苗后及时去掉覆盖物,透光度在50~60之间,生长一年既可往大田移栽.
3.
移栽当培育的苗木达到基部半木质化后及时进行移栽,按株行距0.
50*1.
30m或0.
50*2.
0m挖穴定植.
(三)田间管理1.
除草松土:树苗定植后要进行除草松土.
2.
追肥:刺五加为喜肥植物,每个生育期追肥2~3次.
第1次应在返214青后追施腐熟有机肥每亩2000~~3000kg;第2次在前次追肥后30~40天进行,用肥量与第一次相同,并追施磷酸钾或磷酸二氢钾20~30kg;第3次在秋后进行,用肥量同第1次.
3.
灌溉排水:刺五加喜湿怕涝,生育期不能缺水,如遇天气干旱,每2~3天浇水1次;在雨季注意排水防涝,不要积水.
4.
培土:刺五加在入冬前进行培土,培土时能将根茎埋入即可.
5.
修剪平茬:如果农户以采收果实为主,则不需要修剪平茬.
如以采收茎杆为主,应该春季萌芽前,需要进行修剪平茬,降低高度,否则萌发的嫩茎着生部位逐渐上移,生产效益逐渐下降.
修剪平茬时,在植株基部留4~6节,上部剪掉,可促使植株基部萌发幼芽,多发侧枝,提高产量.
一般2~3年平茬一次.
(茎杆的药用含量3年左右为最高).
(四)病虫害防治刺五加病虫害很少发生,偶有蚜虫危害.
防治方法:有翅蚜初发期可用黄板诱杀蚜虫,每亩挂30~40块.
烟灰水中含有大量的烟碱物质和焦油成分,具有消毒杀菌杀虫的作用.
(五)采收与加工1.
采收年限:采收以4~6年生植株为宜.
2.
采叶:嫩叶采收在5月上中旬进行,当叶长至3~5cm时采摘,适度采叶,采摘强度应低于30%,无病害,无不良性状.
药用叶于8月下旬~9月上旬采摘,干燥后保存.
3.
采果实:每年的9月初果实成熟变为紫色既可采收.
一直可采收到10月末入冬落雪.
采收的果实可自然晒干或烘干.
收取的果实浸泡1~2天,搓去果皮,漂洗后收取种子.
4.
采茎枝:定植苗5年以上可采取隔行或隔株轮换进行茎采收,采收间隔期4~5年.
每年秋季植株落叶后到春季树液流动前均可采收.
(六)产量和效益分析亩产量1000-1200公斤,售价20元/公斤,亩产值2-2.
4万元,亩效益1.
4-1.
8万元,亩成本6000元,其中租地2000元、种苗700元、起收、烘干、投入品及人工3300元.
215六十三、人参绿色优质栽培技术模式(一)选地与整地1.
选地:地势坡度不应大于25°,以北坡、东坡和东北坡为宜.
宜选择前茬作物为玉米等作物的地块或新开垦的撂荒地.
宜选择以柞树、椴树为主的阔叶混交林或针阔混交林地.
2.
整地:①进行2年土地休闲:第1年进行绿色休闲,种植玉米、苏子等作物,在花期前将其粉碎翻入土壤中;第2年进行黑色休闲,根据土壤墒情确定翻耕时间和次数,翻耕时拣出石块,次数5次以上为宜,深度30~40cm为宜;播种移栽前旋耕次数3次以上为宜.
春季翻耕前宜施人厩肥或秸秆准肥,根据土壤养分状况确定厩肥和秸秆堆肥的使用量.
②土壤消毒、杀虫:一般可在播种移栽前,结合做畦等均匀施入相应杀菌剂、杀虫剂.
③调节pH值:偏酸土壤宜用生石灰调节pH值,根据土壤检测结果确定使用量.
④调节微生物菌群:可施用土壤改良菌剂调节土壤微生物菌群.
⑤调节营养:根据检测结果,施用肥料和人参土壤调理剂等补充营养元素.
⑥做畦:坡地宜顺坡做畦,平地应有利于排水.
根据地形、地势、土壤保水能力和播栽方式等确定参畦规格,参畦长度可根据地形地势面定,参畦宽1.
2~1.
7m,高0.
2~0.
4m,作业道宽0.
6~1.
0m.
(二)播种1.
种子催芽室外催芽法:选背风向阳、排水良好的地方,挖22cm左右深的平底土坑,长宽视种子的多少而定,坑内放一个无底的木箱,或在土坑的四周嵌入木板.
挖好排水沟后,将干种子用室温水浸泡24~48h,取出,适量浇水,与2~3倍的河沙混拌均匀,倒入坑内覆盖15cm厚的土,如瓦背形,再盖一层苇帘,或搭遮荫棚,防止曝晒和雨水冲淋.
温度控制在20~25℃,每半月翻拌1次,并适当加水.
2~3月后种子裂口,便可播种.
216室内催芽法:处理方法与室外催芽法大致相同.
不同的是将种子放入有底木箱,以便搬动.
经2月左右,种子裂口,便可播种.
2.
播种时间春播:4月中旬至5月上旬播种经催芽的种子.
夏播:7~8月播种当年采收或贮藏的种子,干种子播前用清水浸泡24h.
秋播:9月至上冻前播种催芽的种子.
3.
播种方法撒播:开沟4cm深左右,将种子均匀撒入,上覆细土填平,每平方米用种20~25g.
条播:在畦面横向开沟,播幅6cm,播距10~14cm,覆土3~4cm,每平方米用种20~25g.
点播:按株行距3*3cm或5*5cm挖穴,每穴下1~2粒种子,覆土4cm,每平方米用种15~20g.
播后用木板轻轻镇压.
夏秋点播应覆盖玉米秸或稻草,再压10~15cm的土.
4.
移栽多采用2年生移栽或3年生移栽,5~6年生收获.
移栽时间:10月上旬至上冻前.
具体时间,根据各地区气候条件,灵活掌握.
也可在春季解冻后,芽苞尚未萌冻时移栽.
起苗方法:起苗后选无病虫害的健壮参苗,分为大、中、小移栽.
移栽方法可采用平栽或斜栽,斜栽即将参苗倾斜30~45°栽于土中.
株行距及覆土深度根据移栽年限、参苗大小及土壤肥力而定.
(三)田间管理1.
撤出防寒土:解冻后,越冬芽萌动时,搂去防寒草和上面的盖土,再用耙或二齿搂松表土,平推平拖,不要碰伤根部和芽苞.
2.
架设荫棚:出苗前要搭好荫棚.
荫棚高度,应根据、植株大小,灵活掌握.
1~3年生的小苗,前檐立柱地上部分为80~100cm,后檐立柱为70~80cm;4~6年生的,前檐立柱为100~110cm,后檐立柱为80~90cm,另50cm埋入土中.
前后檐相差30cm左右,使棚顶形成一定的坡度.
参棚要牢固,风刮不倒.
出苗达2/3时,要盖好荫棚,即在顶棚盖草帘、芦苇217帘,使荫棚达到适益的透光度.
3.
摘蕾:为减少养分消耗,促使参根积累更多的有效的成分,要及时摘去全部花蕾,将花蕾运回加工.
4.
松土除草:每年松土除草3~4次,首次与撤除防寒草同时进行.
5.
培土:人参向阳性强,畦边植株向外生长,伸出荫棚,被日晒雨淋,易引起病害,甚至死亡.
故应将其推回荫棚里,培土压实.
6.
防旱排涝:人参怕旱,又怕涝.
因此,应根据雨量和土壤湿度,适时排涝.
天旱时,早晚用喷壶向畦面洒水,或开沟灌水,浇至土壤攥成团,撒开即散.
春季缺水影响全年生长发育,而秋旱又影响参根积累养分.
所以,要及时进行春灌秋灌,并进行保墒.
雨季要及时排水,防止雨水冲积参畦,造成土壤过湿,通气不良.
7.
施肥:5月上旬苗出齐后,结合松土开沟施入充分腐熟的粪肥、炕洞土等,每平方米施2.
5~4kg,覆土盖平.
如遇干旱要及时浇水,以防烧须根.
也可根外追肥2%的磷肥:用过磷酸钙1kg,加水5kg,浸泡24h,滤去沉渣,再加水45~50kg配成.
6~8月的清晨或傍晚用喷雾器将配成的肥液喷在叶面上,每年喷2~3次.
8.
越冬防寒:上冻前,畦面要盖草、压土;入春突遇降温,而参苗尚未出土,也应盖草防寒.
参地周围,特别是挡风地块,还应架设置风障.
此外,要及时排除雪水,以免侵害参根,导致烂根死亡.
(四)病虫害防治1.
立枯病:防治方法:加强田间管理,勤松土,提高参床土温;发病初期,应及时拔除病株,集中烧毁;播种移栽前用10亿/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粉2~3g/g/m2,或3亿CFU/g哈茨木霉菌可湿粉5~6g/m2土壤浇灌;25g/L咯菌腈悬浮剂20~40ml/100kg种子播种前包衣处理.
2.
黑斑病:防治方法:及时摘掉病叶,拔除病株,集中销毁;入夏后适时挂帘,调节阳光,减轻病害;选留无病种子;用1000亿/克枯草芽孢杆菌可湿粉60~80g/667m2,3%多抗霉素可湿粉150~300倍液,77%氢氧化铜可湿粉150~218200g/667m2,每隔7天喷1次.
上述药物要交替使用,以防止病菌产生抗药性.
阴雨天缩短喷药时间间隔.
喷药后如遇雨,则雨停后再喷.
高温干旱不宜喷波尔多液.
3.
疫病:防治方法:用72%霜脲.
锰锌可湿粉100~170g/667m2防治,8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15~20g/667m2,500g/L氟啶胺悬浮剂25~35g/667m2,25%氟吗·唑菌酯悬浮剂40~60g/667m2,25%甲霜·霜霉威可湿粉80~120g/667m2,23.
4%双炔酰菌胺悬浮剂40~60g/667m2,发病初期施药,间隔7天左右施药一次,提倡轮换用药.
阴雨天适当增加喷药次数.
4.
红皮病:又称水锈病,主要危害人参根皮.
感病的人参,根皮变成黄褐色,表皮变厚变硬,轻者可逐渐恢复,重者表皮有裂纹,须根枯死,茎叶萎蔫,根随之腐烂.
防治方法:将黑土层下的活黄土翻上混匀,或在黑腐殖土中掺入1/4或1/3活黄土;低洼地做高床,注意排水;勤松土,采用药剂防治,25%噻虫·咯·霜灵悬浮种衣剂种子播前种子包衣,移栽前用50%多菌灵可湿粉5~10g/m2浇灌.
.
(五)采收及加工1.
人参采收:人参生长5~6年,即移栽3~4年后,于9~10月茎叶枯萎时即可采收.
采收时,先拆除参棚,从畦的一端开始,将参根逐行挖出,抖去泥土,去净茎叶,并按大小分等.
将参根洗净,剪去须根及侧根,晒干或烘干,即为生晒参.
选择体形好、浆足、完整无损的大参根放在清水中冲洗干净,刮去疤痕上的污物,掐去须根和不定根,沸水后蒸3~4h,取出晒干可在60℃的烘房内烘干,即得红参.
2.
种子采收:人参通常三年生开始开花结果,但种子小,数量少,一般在五年生植株采收1次种子;若种子不足,四、五年生植株连采两次种子也可.
采种时间一般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当果实充分红熟呈鲜红色时采摘.
随采随搓洗,清除果肉和瘦粒,用清水冲洗干净,待种子稍干,表面无水时便可播种或催芽埋藏.
若需干籽,则将种子阴干至含水量达15%219以下时即可,注意不宜晒干.
阴干的种子,置干燥、低温及通风良好的地方保藏.
(六)产量和效益分析亩产量600-800公斤,售价200元/公斤,亩产值12-16万元,亩效益4-8万元,亩成本8万元,其中租地5万元、种子4800元、起收、烘干、投入品及人工2.
5万元.
220六十四、西洋参绿色优质栽培技术模式(一)选种及种子处理播种选用的种子必须是经过严格检验的合格种子.
种子外观需饱满、色泽淡黄,无虫蛀霉变.
种子催芽处理:采取隔年砂藏层积处理的方法(即砂藏两冬一夏).
1.
种子处理场所建设:根据种子的数量建设处理棚,用木制构架或钢架建设种子处理棚,用塑料布和遮阳网覆盖.
在棚内砌筑宽度为1.
5~2m,深度为1.
2~1.
5m,长度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的种子处理池,底层铺10cm厚的河卵石或出河沙.
2.
处理前的准备工作:用洁净的河砂作基质,处理前对河砂进行筛选,共筛选两次,第一遍将河砂里的细土和细砂筛除,第二遍将大于种子直径1/3以上的砂子筛除.
用500~1000倍的高锰酸钾溶液对种子进行浸泡4~8分钟消毒处理,捞出后控干水分与河砂混拌,混砂比例为种砂比1:3,同时用1000倍高锰酸钾水溶液进行拌种,达到饱和含水量的50~60%即可,将混合后的种砂倒入种子处理池内,距处理池上沿应大于20cm,用草帘子覆盖,防治水分流失.
要时时观测种子的湿度和温度,每个5~7天翻动一次,保证种子水分和温度均匀,每两次进行一次种砂消毒,温度过高时应打开处理棚通风降温,以防止种子丧热.
每年在结冻前用河砂和草帘子进行封窖,浇足封冻水进行越冬,第二年春季棚内温度大于10℃时开窖,进行第二年的夏季和冬季处理,方法同上,注意鼠害的防治.
(二)选地、整地与搭建参棚1.
选地①土壤要求:土壤理化性状好、疏松、透气、透水及保肥保水性能好,有良好的团粒结构的壤土、砂质壤土.
以砂质壤土为宜,不宜选择重粘土、沙土及盐碱土.
土壤pH值为5.
5~7,有机质含量大于0.
8%.
②前茬作物要求:前茬以小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为宜,不宜选择花生地、蔬菜、烟草、老果园、老桑园等作物的地块.
2.
整地①土地的前期处理:选择适宜地块后,进行整地和翻晒.
整个土地休221闲期应结合施用有机肥共翻耕、旋耕6~8次,深度为15~25cm.
②施肥:10月中旬前施入优质有机肥作为基肥.
育苗地每亩用肥量3~4m3,移栽地每亩4~5m3.
③施药杀菌、杀虫:在10月中下旬地下害虫活动高峰期,每667m2均匀施用辛硫磷5.
0kg、灭线灵2.
5kg和敌克松2.
5kg于耕作层土壤中杀灭虫卵和病菌.
④作畦:深秋播种或移栽前,整平土地作高畦,每2m一个,畦高0.
25m,畦面宽1.
4m,作业道宽0.
3m,边坡比为1:1.
3.
搭建参棚①定点、栽杆:在平整好的土地上,按行距2~2.
2m、杆距3.
5~6m定点.
选用木杆或水泥柱,木杆要求杆长2.
3~2.
5m,直径不小于4℃m;水泥柱规格为8*8cm*230~250cm.
在定点位置上,挖坑深度50~60cm.
栽杆要求横平竖直.
②地锚制作与掩埋:选用石块、水泥段等做地锚,地锚长度为60~80cm.
用铁丝捆好放入坑内.
地描坑的位置应选在每行杆延长线距离边杆2m处,地锚线的长度应在保证埋好地锚后外部留存10cm,在捆地锚时,将留出部分做成环状,以便和立杆连接.
③埋边杆:边杆应选择粗壮的杆,将边杆和地锚用铁丝拉紧备用.
④绑边横杆:如用木杆,选择粗壮、挺直的作为横杆,用铁丝绑在边杆上,边杆上端留出10cm左右.
⑤放铁丝:用铁丝一端与边杆(横杆)固定,沿纵向用紧线器拉紧后固定在另一端的边杆(横杆)固定,每行放3根铁丝.
如用水泥柱每行放2根.
放完后,再在中间位置再放1根铁丝,作为压盖苇箔使用(如用遮阴网或水泥立柱则不用此步骤).
⑥绑横杆:横杆用4~6m的竹竿,用铁丝,将其与立柱和铁丝绑在一起,要求横向保持水平.
如用水泥柱,横杆用铁丝代替.
⑦上遮荫物:选用苇箔或遮荫网作为遮荫物.
苇箔宽度为2.
3~2.
5m,长度1~6m,1~2年生西洋参透光度15~20%,3~4年透光度为30~35%.
从参床的一端开始,每块苇箔的宽度正好遮住参床的宽度,将苇箔放在已222经放好的铁丝中间,依次放开,苇箔接头,用铁丝连接.
每隔1~1.
5m用铁丝将上下两层铁丝与苇箔捆紧.
于每年西洋参出苗前进行.
⑧围棚:参棚四周用遮荫网、苇箔等夹成挡风障.
(三)种植方式1.
直播①播前苗床准备:每平方米用50%多菌灵15~20g施于床面,混土深至5cm左右,进行土壤消毒,用压眼器压穴待播.
②播种时间:秋播于10月中下旬至土壤封冻前进行;春播于4月中下旬土壤解冻后进行.
③播种密度和用种量:分直播和育苗两种.
直播密度分为8*8cm、8*10cm、10*10cm几种,每亩用种4g~5kg.
育苗密度分为5*5cm和4*4cm两种,每亩用种14~16kg和18~20kg.
④播种要求:播种深度2.
5~3.
0cm.
每穴1粒种子,覆土2.
0~2.
5cm.
⑤播后管理:播种覆土后用适当的工具轻拍压实后喷施50%多菌灵100倍液进行床面消毒;春播:播种后需覆盖草帘子稻草、铡碎的玉米秸秆、树叶覆盖畦面保持土壤水分和晚霜危害,覆草厚度5~6cm(以不露地面为宜).
2.
育苗移栽①种苗质量外观:根须完整,表面无破损,芦头完好,无病斑.
②起苗及参苗处理:顺畦刨开畦,从畦一端刨起参根,注意不要伤及参苗.
起苗后按将参苗分类,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65%代森锰锌600倍液浸苗20~30分钟,水沥干后待栽.
③移栽时间:10月下旬至土壤封冻前或春天苗床解冻后.
④移栽密度及覆土厚度:1年生苗移栽密度:10~16cm*6~8cm.
2年生苗移栽密度:一级苗15~20cm*10cm,二级苗15~20cm*8cm,三级苗15~20cm*6cm.
覆土3~4cm.
⑤移栽方式:平栽和斜裁.
通透易旱土质宜斜裁,生产上多采用平栽.
斜栽:西洋参栽培的一种方法.
根据参苗的大小将参床开成适当的行距、与床面成30~45°夹角深度适宜的沟,将参苗在倾斜面按要求摆放后,223覆土,使芽孢距土表2~3cm.
平栽:西洋参栽培的一种方法.
根据参苗的大小用压印器将参床开成适当的行距、与床面平行深度适宜的穴,将参苗芦头朝~一个方向平放在穴内(每穴一根参苗),覆土,芽孢距土表2~3cm.
(四)田间管理1.
防寒:秋季气温在0℃上下变动时(东北地区时间应为:霜降节气前后视气温而定),用稻草、铡碎的玉米秸秆或树叶覆盖畦面(也可用草帘子和保温毡),厚度5~7cm,保墒防冻.
上冻前再覆盖一层参膜,膜上压参网.
地边、床边加厚,在床边盖草后压少量土,防止风刮草.
2.
抗旱、排涝:土壤水分以土壤最大持水量的60~70%为宜.
低于40%需喷水抗旱,高于80%要排涝.
3.
适时撤除防寒物:4月底5月初时,撤除防寒物.
撤草时留些短碎草,以利保墒和防止雨水冲击地面.
4.
畦面消毒:去除防寒物后,用1%硫酸铜消毒杀菌,药液不得渗沾到芽苞和参根.
5.
畦面松土:撤草后,于5月初进行.
以浅锄为主,不要伤害芽苞.
6.
追肥:第3~4年进行.
实行测土配方施肥,以有机肥为主,采取"控制氮量,增施磷、钾"的施肥技术.
叶面喷施和根部追施相结合.
出苗前追施复合肥50~100g/m2;充分腐熟的饼肥50g/m2.
在6~9月结合打药适当加入N、P、K、B、Zn等,N、P、K浓度为0.
1%.
开花前以N、P为主,开花后以P、K为土.
7.
摘除花蕾:3年生以上非留种植株,当花苔抽出1~2cm时,及时摘蕾.
(五)病虫害防治1.
病害(1)立枯病:症状:土壤板结,通透性不好,一年生小苗在气候变化大时易发生在干湿土交界处的茎部.
初呈淡黄褐色,严重时呈黄褐色斑腐烂,植株倒伏,并向四周扩散.
224防治方法:有病株立即拔掉烧毁,病穴深挖换土,播种移栽前用10亿芽孢/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粉2~3g/m2,或3亿CFU/g哈茨木霉菌可湿粉5~6g/m2土壤浇灌;25g/L咯菌腈悬浮剂20~40ml/100kg种子播种前包衣处理.
(2)猝倒病:症状:症状发病初期在近地面处,幼茎出现水浸状暗色病斑,很快扩大,茎部收缩变软,最后植株倒伏死亡.
土壤湿度大时,病害部分密生绵状白色霉菌.
拔出病株观察侧根已脱落.
防治方法:6月上旬开始发生,6月中下旬为发病盛期.
多发生于1、2年参苗.
危害茎基部.
用3亿CFU/g哈茨木霉菌可湿粉4~6g/m2,发病前对水苗床喷淋.
(3)黑斑病:症状:主要发生在叶部也叫叶斑病.
严重时危害植物的花、果实、种子、茎等.
多雨季节斑点病发生流行蔓延.
雨季到来交替打波尔多液.
在7~8月份气候干旱、无雨、空气湿度大,温度在20℃左右,潜藏在种子是、土壤中,枯枝落叶的病原菌,开始活动,侵害植株.
在这种气候条件下,一年可发生多次.
防治方法:7月中旬开始发生,8~9月份为发病盛期.
危害叶片、茎、花梗、果实等部位.
防治方法:在生长期间及时观察植株,及时处理被病害感染的部位,减少传播,可用枯草芽孢杆菌+胶冻样类芽孢杆菌菌剂40kg/667m2混土沟施预防;多雨季节斑点病发生流行蔓延时,交替施用波尔多液;发病前期用1.
0亿CFU/g哈茨木霉水分散粒剂100g/667m2,或80%乙蒜素乳油30ml/667m2茎叶喷雾防治.
(4)疫病:症状:受疫病菌浸染的参苗地上部症状与黑斑病相似,初期在叶上形成深绿色水浸状病斑,逐渐变为棕黄色或褐色,中间变得薄如纸状,近于透明,如发展迅速,可使大部分复叶凋萎下垂,这种现象俗称"搭拉手巾".
根部疫病的典型特征是在参园中形成死亡线.
病菌由发病中心向外传播时,225往往是随着水的流向行进,通常发现的死亡病株是在低洼地带,或是参床的斜坡上,因为病菌孢子可通过水流移动传播或飞溅到床边的植株上,形成较大的浸染面.
防治方法:受疫病菌浸染的参苗地上部症状与黑斑病相似,初期在叶上形成深绿色水浸状病斑,逐渐变为棕黄色或褐色,中间变得薄如纸状,近于透明,如发展迅速,可使大部分复叶凋萎下垂,这种现象俗称"搭拉手巾".
根部疫病的典型特征是在参园中形成死亡线.
病菌由发病中心向外传播时,往往是随着水的流向行进,通常发现的死亡病株是在低洼地带,或是参床的斜坡上,因为病菌孢子可通过水流移动传播或飞溅到床边的植株上,形成较大的浸染面.
7月中旬开始发生(早疫在6月中旬开始发生),8~9月份为发病盛期.
危害茎叶及根部.
防治方法:进行秋播或早春早播,延长生长期培育壮苗,提高抗病能力;适度稀播,增强光照;发病之前或发病初期用4%嘧啶核苷类抗菌素水剂75g/667m2,或3亿CFU/g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150g/667m2,或1000亿孢子/克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80g/667m2叶面喷雾,一般7~10天喷1次,视病情掌握喷药次数.
(5)灰霉病:症状:霉病菌浸染西洋参叶片,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沿叶脉迅速扩展成"V"字型,但也可在叶的任何部位形成病斑.
初期为水浸状绿黄色,病斑迅速扩展至青褐色或灰褐色,叶片正反面均有灰色霉状物.
茎部病斑为椭圆形灰褐色,可扩展至叶柄、果柄、叶片上,导致茎叶萎缩死亡.
浸染西洋参花,果实不能正常发育.
灰霉病菌还可浸染正在发育或成熟的果实,使果实干瘪枯落.
受害部位均密生灰色霉状物.
典型特征:受害部位可见密生土灰色霉状物.
6月上中旬开始发病,7月中旬至9月中旬均为发病盛期,危害西洋参的茎、叶.
防治方法:发现病叶,立即摘除;发病初期用2亿孢子/克木霉菌可湿性粉剂250g/667m2,或1000亿CFU/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70g/667m2,或20%丁子香酚水乳剂45ml/667m2茎叶喷雾.
2.
虫害226地下害虫(蛴螬、蝼蛄、地老虎、金针虫等)采用毒铒诱杀,将90%敌百虫拌入麦麸炒香但不要炒糊.
50g药:5kg麸:0.
5kg水之后均匀撒于西洋参的畦面和作业道;地上害虫(蚜虫、菜青虫等)可于8、9月下旬用2%苦参碱水剂30ml/667m2,或1.
5%除虫菊素水乳剂30ml/667m2等植物源药剂叶面喷施控制危害,着重喷施叶片背面.
防治蚜虫也可用黄板诱杀,每亩挂30~40块.
(六)采收加工1.
种子采收参园内有80%西洋参果实变为鲜红时,对鲜红色果实进行采收.
隔4~5天再采收1次.
下雨天或刚下过雨不采,早晨待露水干后再采.
喷农药不到安全间隔期不采,采收后及时处理.
2.
参根采收西洋参生长四年,于10月中上旬茎叶变黄时采收.
采收方法:采收时注意防止人为机械损伤,力求保持根形完整,除去表面多余的浮土后,放置于适宜的包装内(果筐或纸箱内应放适宜的内衬物,防止参表面受到磨损).
(七)产量和效益分析亩产量500-800公斤,售价240元/公斤,亩产值12-19万元,亩效益5-10万元,亩成本7-9万元,其中租地5万元、种子4800元、起收、烘干、投入品及人工2-3.
5万元.
227六十五、火麻仁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模式(一)选地整地通常选用土质疏松、土壤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并且地下水位较低的、排水浇灌便利的土地为宜.
不能选用连作地.
在秋季进行深耕,冬季或春季的时候进行灌溉,同时撒上充足的基肥,一般每亩至少需要6000kg左右,撒入基肥后,再次翻整土地,然后将地面耙平,做好畦地,准备播种.
(二)种植方式选生长健壮、结实多的雌株割下果枝,晒干,脱粒,备用.
春季播种.
穴播:按行株距30*30cm开穴,每穴播种子10粒左右;条播:按行株距45*60cm开沟,将种子均匀播入,覆土,盖草木灰一层.
每亩用种子1kg左右.
播后7~10天出苗.
(三)田间管理1.
间苗定苗:出苗后10~15天,苗高7~10cm就要间苗,留苗要均匀,间去过密苗、弱小苗和病虫苗,苗高15~20cm时适时定苗,株高60cm左右,拔除矮株、弱麻(即小麻).
2.
中耕除草:结合间苗、定苗进行中耕,松土除草,使幼苗生长健壮.
麻田封垄前还可进行1次中耕.
3.
肥水管理:出苗40~50天浇头水时,每亩施10~15kg硫酸铵,开花时再施化肥20~30kg,硫酸铵和过磷酸钙各一半,既可增加麻产量,又促进种子生长发育.
麻苗生长到30cm左右,茎秆上部开始出现空心(开筒期)标志着麻苗即将进入快速生长期,应及时追肥、灌水.
头水后就要浇2次水,直至纤维成熟.
(四)病虫害防治1.
病害危害大麻的病害主要有白星病、白绢病等.
(1)白星病病症:此病发生于叶部.
最初病叶表面沿叶脉处有黄白色或黄褐色小斑点,椭圆形或三角形,长1mm左右.
其后病斑扩大与临近病斑连接形成4~8mm*3~5mm的大病斑,病斑中央变成黑色或灰白色的粉状物,周围228部分呈灰褐色或黄褐色.
一般施肥多且阴湿的麻地发病较重,受害严重时落叶早,生长受到抑制,影响产量.
防治方法:摘下病叶烧掉;注意排水;发病初期喷波尔多液2~3次.
(2)白绢病病症:主要危害大麻茎杆基部.
病斑初为褐色,后扩展环绕茎基部,表面产生白绢丝状物,并可蔓延至周围土面形成一层白色绢丝状的网膜,其上结成白色小团粒,最后变成褐色小菌核,散生或聚集成堆.
防治方法:土壤要选用疏松性、透气性、排水性较好的,周边环境要温润潮湿,温度要控制好,不可过热或过冷,肥料要及时适量的施撒,可用枯草芽孢杆菌+胶冻样类芽孢杆菌菌剂40kg/667m2混土随肥沟施预防;在生长期间要经常观察植物,及时处理被病害感染的部位,减少传播.
药剂防治:24%井冈霉素A水剂30ml/667m2,田间茎叶喷雾.
2.
虫害危害大麻的主要害虫有麻跳甲、麻天牛等.
(1)麻跳甲:俗称麻跳蚤或地跳蚤、地狗子,为一种青铜绿色的甲虫.
该虫体长1.
8~2.
6mm,翅膀先端浓褐色,腿节非常发达,善于跳跃、清园、处理残体;秋冬季翻地,消灭部分越冬虫.
虫害发生期5%鱼滕酮可溶液剂200ml/667m2茎叶喷雾.
(2)麻天牛:成虫为暗褐色圆柱形甲虫,胸部和肩上有两条白带,以幼虫越冬,6~7月间变为成虫.
多数发生在老叶上,最初叶表面出现暗褐色斑点,以后斑点扩大成圆形或近圆形,中央部分变成淡褐色,周围苍黄色,背面密生灰色的霉.
防治方法:田间设置杀虫灯诱杀成虫;400亿个孢子/g球孢白僵菌可湿性粉剂20g/667m2,田间茎叶喷雾.
(五)采收加工1.
采收:一般采用分次收割,宜采用雌雄分期收获.
第1次在雄株花谢时,收割雄株,第2次在雌株花序中部种子成熟时,收获雌株.
割收雄株时,此时水温高,沤麻容易,同时田间光照充足,水分、养分可集中供应雌麻生长,如在这时再浇水追肥1次,对种子产量的提高作用极大,待到9月份收割,当雌株大部分种子成熟时,将麻田中雌株全部收割,削下229梢头结籽部分,依麻株大小分等扎捆,将麻株入池沤制,收割时要贴地平割,麻茬越低越好,立于田间风干数日.
2.
加工:将削下的梢头结籽部分,敲打揉搓种子后,摊晒、脱粒、除去杂质,晒干即可.
(六)产量和效益分析亩产量125-150公斤,售价12元/公斤,亩产值1500-1800元,亩效益300-600元,亩成本1000元,其中租地400元、种子200元、投入品及人工600元.
-230-六十六、五味子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模式(一)种子处理及育苗1.
种子处理将种子在温水中浸泡3~5天,搓去果肉,漂出瘪粒,洗出成实饱满种子.
将选出成熟饱满的种子,在坑里挖深、宽各60cm的坑,上述种子与3倍量的湿沙充分混匀,埋在坑里.
埋好后盖上一层草,再盖半尺厚的土,周围挖好排水沟,以防雨水灌入.
要经常检查种子,防止发霉,沙埋70~90天,待胚芽刚露出即可播种.
且忌芽子长的过长,否则播种时容易折断,或遇干旱水分不足芽干而死.
2.
育苗①选地:要选地势平坦、向阳、有灌溉条件,排水良好,土质肥沃的砂壤土育苗.
②整地和施肥:苗田要秋翻或春翻.
翻后及时耙平保墒,施足底肥.
每亩施厩肥2500~4000kg.
作畦高度视当地气象、土壤条件及地下水位高低而定.
一般畦高10cm,畦宽1m,畦长可灵活确定,以利于小苗通风透光为原则,畦的走向以南北向为好.
③播种:要适时播种,播种期以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为宜.
一般采用条播,以畦的横向开沟,便于苗田管理.
按行距15cm,播深2.
5~3cm,要注意踩好底格子,每亩播种量5kg左右,播后及时覆土,覆土厚度2.
5~3cm为宜.
播种后稍加镇压,以防露风跑墒,并用喷壶浇水,防止芽干.
为了保持床面湿润,可用稻草覆盖畦面,覆盖厚度以遮住地皮为度.
覆草后需用两条草绳,拴在畦面两端的木桩上,以防大风吹散.
④苗田管理:撤覆盖草,搭遮荫棚.
经砂埋处理的种了,播后20~30天即可陆续出苗.
要经常检查,以防覆盖物压苗.
当出苗达50%~70%时,即将覆盖物全部撤出,同时搭好简易遮荫棚,用茅草、树枝均可,既能起到遮荫作用,又能透进散射光线.
⑤浇水、松土、除草、间苗:五味子幼苗对水分要求较严,当畦面干土层达到1.
5~1.
8cm时即应浇水.
浇水后及时松土,同时除草.
当小苗抽出3~4片真叶时及时间苗,株距6~9cm为宜.
⑥追肥:为保壮苗,追肥两次.
第一次在撤遮荫棚时,每亩施硫铵10kg.
第二次在株高9~12cm时进行,每亩追过磷酸钙15~20kg.
(二)栽培技术人工栽培五味子,采用两种苗子,一是实生苗,即人工育的苗,另一种是野生苗,即在山上采挖的小幼苗植株.
实践证明,以实生苗为好,实生苗有主根和侧根,栽后-231-极易缓苗,生长旺盛.
栽后生长一年,在老根上生长出许多白色新根.
地上植株生长茂盛,成活率可达到80%~90%.
而野生苗,均为地下横走茎节上生出须根,移栽后嫩须根多数死掉,重发新须根,所以缓苗慢,植株弱,不抗旱,成活率低,最高仅达到50%~60%,并多有假活现象,即当时不死,靠消耗体内营养生长,由于长时间长不出新根而死亡.
1.
选地:五味子对土壤求并不严格,但以砂质壤土为最好.
林区应选择坡腐殖土层深厚、向阳并有灌溉条件,排水方便的地方为好.
半人工栽培可选择溪流两岸、山坡林缘、灌木丛间、土质肥沃、通风透光好的地方栽培.
2.
选苗:可选用种子繁殖的二年生实生苗.
如肥、水充足、田间管理好、当年苗长势粗壮也可选用.
要选枝条粗壮、根系发达的好苗.
3.
移栽时间:春、秋两季可移栽.
秋季应在落叶后,春季应在芽萌动之前进行.
雨季移栽或补栽成活率也很高,但需将地上部分适当轻剪,以防水分过度蒸发,降低成活率.
4.
移栽方法:移栽的株、行距应根据架式灵活掌握.
生产上采用的架式有两种形式:一是人工搭架,一种是天然支架.
人工栽培行距为60~100cm,株距45cm.
行向南北,顺风透光.
挖坑,坑深、宽各30cm,再将与混合的圈粪填入坑内,覆一层土.
栽苗时要将根舒展开以后填土,并轻轻提出苗,踏实再覆土,然后灌足水,待水自然渗下再培土.
(三)田间管理抓好移栽后的第一年管理,不仅有利于缓苗,保证成活率,并且也为五味子迅速生长,提早开花,结实打下良好基础.
1.
施肥、灌溉:五味子是喜肥喜水植物,在生长过程中肥水不足,则枝条细弱,越冬芽小.
在栽培上半年,肥、水不足时,影响花芽分化,多形成叶芽,雄花多,雌花少.
在开花、坐果时期,肥、水不足会引起落果.
因此,栽培五味子追肥非常重要.
追肥一般分两次进行.
第一次在5月下旬追氮肥(硫酸铵或硝酸铵等)20kg,第二次应在6月末追过磷酸钙,每亩40kg.
在生育期不应追过多氮肥,以防产生落果,可多追磷肥,利于结果.
五味子生根力弱,应勤浇水,促进生根,长势旺盛.
2.
松土、除草:除草可结合松土进行.
3.
修剪整枝:修剪主要是为了调节全株的营养,控制养分的不必要损耗.
从植株上剪除病枝、虫枝、瘦弱枝、过密枝及老枝.
修剪方法有:①要控制基生枝的大量发生,每年5月末至7月中旬,大量基生枝-232-从五味子基部和地下茎中钻出地面,由于过多,造成植株营养消耗,以致枝条生长细弱,影响花芽分化.
因此,要选择3~5个粗壮枝条留作培育,备明年结果外,其余基部枝条全部剪掉.
②剪去多生的短果枝.
短果枝多开雄花,结果能力差,应在萌发前剪掉.
③对多年的中、长果枝,也可以疏去一部分,以便通风透光,利于结果.
枝条间距一般要留9cm远,对长势过旺的枝条,特别是上部枝条,应当进行掐尖,使营养集中,并避免互相缠绕.
4.
搭架:五味子是木质藤本缠绕植物,为了透光通风,栽后二年后必须进行搭架,采用何种架式,主要看是否对五味子通风透光有利,生长发育快、结果多为原则.
(四)病害防治1.
枯叶病症状:5月下旬至7月上旬发病,先由叶尖或叶缘开始侵染,逐渐扩大到整个叶面,枯黄脱落.
防治方法:要加强田间管理,注意通风透光,发现病叶及时除掉,以减少蔓延.
发病时可选用5%多抗霉素水剂100ml/667m2或24%井冈霉素A水剂30ml/667m2喷雾防治.
每隔10~15天喷1次,喷药次数可视病情确定.
2.
白粉病症状:此病在高温高湿期易发生,尤其是在通风不良的地块更为严重.
防治方法:清园处理病残株.
喷洒石灰等量式200倍波尔多液预防,于6月中旬喷一次,间隔20天于七月上旬喷第二次,或在发病前、发病初期喷施1.
5%多抗霉素水剂100倍液,或1%蛇床子素乳油200g/667m2,或1000亿芽孢/克枯草芽孢杆菌可湿粉30~40g/667m2.
连续用药2~3次,间隔8~10天.
3.
根腐病症状:5月上旬至8月上旬发病,开始时叶片萎蔫,根部与地面交接处变黑腐烂,根皮脱落,几天后病株死亡.
防治方法:选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土地种植;移栽前用枯草芽孢杆菌稀释后结合浇水沟施或穴施预防;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1000亿芽孢/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5亿CFU/g多粘类芽孢杆菌悬浮剂4000g/667m2稀释100倍液液喷淋茎基部.
应连续用药2次,间隔8~10天.
发现病株拔出烧毁;及时清除杂草,保持田间通风良好.
(五)采收加工1.
采收:五味子移植二年生苗,如栽后水肥管理得当,2年后即可见果,4、5年-233-可大量结果.
我省宜在8月下旬至10月上旬进行采收,随熟随采,采摘时要轻拿轻放,以保障商品质量.
完全成熟的果实紫红色,皮肉厚,有油性,采后容易晒干.
干后颜色新鲜有光泽,如过早采收,加工后成焦粒,无油性,颜色暗,质量差.
2.
加工:五味子药用部分为果实.
质量要求表面紫红色,皮肉厚、皱缩、油润,有光泽.
质量的好坏,与采收期和加工方法有关.
五味子加工方法简单,一般都是放在阳光下晒干.
如天晴,晚间不必收起,晒干后油性大.
如遇连雨天,可放在炕上薄薄摊开,缓缓烘干,温度不可过高,防止油挥发,变成焦粒,要防止霉烂变质.
晒至全干后,搓去果柄,挑出黑粒即可入库贮藏.
(六)产量和效益分析亩产量300-400公斤,售价160元/公斤,亩产值4.
8万元,亩效益2万元,亩成2.
7万元,其中租地2000元、种苗6000元,起收、烘干、投入品及人工1.
9万元.
-234-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2021年1月26日印发

1C2G5M轻量服务器48元/年,2C4G8M三年仅198元,COM域名首年1元起

腾讯云双十一活动已于今天正式开启了,多重优惠享不停,首购服务器低至0.4折,比如1C2G5M轻量应用服务器仅48元/年起,2C4G8M也仅70元/年起;个人及企业用户还可以一键领取3500-7000元满减券,用于支付新购、续费、升级等各项账单;企业用户还可以以首年1年的价格注册.COM域名。活动页面:https://cloud.tencent.com/act/double11我们分享的信息仍然以秒...

阿里云年中活动最后一周 - ECS共享型N4 2G1M年付59元

以前我们在参与到云服务商促销活动的时候周期基本是一周时间,而如今我们会看到无论是云服务商还是电商活动基本上周期都要有超过一个月,所以我们有一些网友习惯在活动结束之前看看商家是不是有最后的促销活动吸引力的,比如有看到阿里云年中活动最后一周,如果我们有需要云服务器的可以看看。在前面的文章中(阿里云新人福利选择共享性N4云服务器年79.86元且送2月数据库),(LAOZUO.ORG)有提到阿里云今年的云...

CloudCone中国新年特别套餐,洛杉矶1G内存VPS年付13.5美元起

CloudCone针对中国农历新年推出了几款特别套餐, 其中2019年前注册的用户可以以13.5美元/年的价格购买一款1G内存特价套餐,以及另外提供了两款不限制注册时间的用户可购买年付套餐。CloudCone是Quadcone旗下成立于2017年的子品牌,提供VPS及独立服务器租用,也是较早提供按小时计费VPS的商家之一,支持使用PayPal或者支付宝等付款方式。下面列出几款特别套餐配置信息。CP...

顽固木马专杀为你推荐
杭州市网易yeah建企业网站建立一个企业网站要多少费用重庆网站制作重庆网站制作,哪家专业,价格最优?曲目ios加多宝和王老吉王老吉和加多宝的关系?三友网怎么是“三友”3g手机有哪些现在有哪些比较适用的3g手机?网站制作套餐制作一个公司网站究竟需要多少费用呢??开源网店免费开源网上商城系统有哪些dedecms采集织梦后台怎么采集图片
美国服务器租用 双线主机租用 香港ufo locvps 美国便宜货网站 域名优惠码 搜狗12306抢票助手 百兆独享 网站木马检测工具 php空间购买 河南移动网 百度云1t 无限流量 便宜空间 开心online 免费获得q币 美国代理服务器 德国代理 let 电脑主机声音大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