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德国iphone禁售令

德国iphone禁售令  时间:2021-04-17  阅读:()
2020年第12期学习与探索No.
12,2020(总第305期)Study&ExplorationSerial.
No.
305-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新科技革命下主要经'济体制造业发展战略与国际竞争格局陈楠3,蔡跃洲b(中国社会科学院a.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北京102488;b.
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北京100732)摘要:建设制造强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支撑.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全方位冲击,使得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面临更为激烈的国际竞争.
本文全面分析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德国、英国、欧盟、日本、韩国和中国七个主要经济体的制造业战略规划,从战略定位、目标愿景、领域布局等入手,尝试全方位刻画制造业国际竞争格局.
研究发现,主要经济体在回归实体经济和保持国际竞争力的战略目标定位上高度一致;在战略领域布局的趋同性既反映了主流技术的发展趋势,也代表了未来制造业竞争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新科技革命;先进制造业;制造业发展战略;国际竞争格局中图分类号:F4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462X(2020)12-0121-09一、弓I言习近平总书记在致2019年世界制造业大会的贺信中指出:"中国高度重视制造业发展,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一环.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制造业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早在2010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规模便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且形成了门类齐全的产业体系.
但是,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特征仍然存在,很多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在全球产业分工中总体还处于价值链中低端环节.
2010年前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历史机遇.
与此同时,世界主要经济体在经历2008年金融危机后普遍意识到过度金融化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新一代信息技术影响增长动力及产业结构的理论与经验研究"(7187314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数字经济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18AZD006)作者简介:陈楠,1987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蔡跃洲,1975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数字经济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和脱实向虚的危害,竞相推出制造业发展/重振计划,回归实体经济,加速布局前沿技术领域,以期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占据制高点.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特别提到要"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并将其作为"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的重要内容.
然而,"十四五"时期和未来十五年,中国制造业能否顺应全球科技产业发展趋势切实提升产业竞争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支撑仍待考察.
2018年以来,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中国制造业面临的国际环境不断恶化;而2020年2月下旬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又增加了新的变数.
为此,本文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为时代背景,对比分析世界主要经济体制造业发展战略定位、目标愿景和领域布局,并结合中国制造业发展状况和基本环境,就继续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出建议.
二、研究基础与思路把握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机-121-遇,切实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首先需要厘清全球制造业发展趋势和中国制造业面临的国际竞争环境.
对此,国内学者着眼于部分发达经济体的制造业发展战略及产业政策开展相关研究.
2013年4月,"工业4.
0"项目在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一经推出,便受到中国产业和学术界高度关注.
既有文献大多从德国"工业4.
0"战略出发,或分析其政策内容和具体实施机制,或对比其与中国相应产业政策的异同,总结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和政策制定方面的不足,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借鉴(裴长洪等,2014;李金华,2015)⑴[2].
美国政府提出的"再工业化""制造业回归""制造业创新网络"等概念和计划同样备受关注.
部分学者聚焦美国"再工业化"战略,在政策梳理基础上,整理分析相关数据,验证其在降低失业率、平衡贸易逆差、重振制造业等方面的政策效果(崔日明等,2013;林珏,2014)[3]⑷.
贾根良等(2019)则对美国现阶段先进制造业计划的战略部署及其先驱性实践进行历史性考察,揭示其强烈的政府干预和产业政策属性,还对其以先进制造业创新中心为载体的组织过程进行剖析⑸.
张明涛等(2017)在梳理中美两国制造业政策的基础上,就两国政策体系在层次结构、政策设计者权限和政策体系作用群体方面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并对有效实施我国制造业战略提出政策建议.
还有学者将制造业发展战略及产业政策的国际比较拓展到更大范围⑹.
李金华(2016)比较分析了美国、德国、日本和中国颁布的制造业发展战略纲领、出台实施的重大项目和工程、推行的政策支持等,探讨其对中国建设制造强国的借鉴和启示⑺.
杜渐等(2019)的研究则围绕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创新政策环境展开[8].
国内学者既有研究围绕"工业4.
0""信息物理系统(CPS)"等热门主题,从不同角度对美国、德国、日本等世界主要制造业强国的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对比分析,为中国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以吸收借鉴为出发点的研究定位,对优化中国制造业发展战略和政策环境有着积极意义.
这种定位总体延续了中国经济和科技实力长期处于大幅落后状态而形成的跟跑追随惯性思维,但忽略了中国经济体量和制造业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后对国际竞争格局的改变以及国际社会对中国崛起的心态变化.
事实上,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全方位大幅落后的国际竞争局面不复存在,包括制造业领域在内的整体研发创新能力已由"完全跟跑"阶段进入到跟跑、并跑、领跑"三跑并存"阶段.
这意味着无论是科技研发还是制造能力,中国都已初步具备与发达经济体同台竞技的基本实力,制造业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已发生根本性变化;而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使得制造业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变得更为复杂.
在上述背景下,探讨制造业国际竞争格局,对于中国制造业找准定位、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更具现实意义.
三、主要经济体制造业战略目标愿景2008年金融危机过后,各国开始反思前危机时代的"去工业化"选择.
为扭转经济"脱实向虚"走势,主要经济体围绕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数字经济、数字技术等新兴前沿领域,相继出台一系列战略性规划与措施.
其中,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政策包括美国"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德国"工业4.
0"战略、英国"工业2050"、欧盟"数字化欧洲工业"、日本"互联工业"、韩国"制造业革新3.
0",以及中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中国制造2025"等.
下页图按时间顺序梳理了7个经济体的核心制造业发展战略和科技创新战略.
各经济体出台的制造业发展与科技创新战略瞄准产业价值链高端,力图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加速布局与前沿技术深度融合的先进制造业,推动制造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在重振实体经济的同时,抢占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制高点.
各主要经济体在目标愿景设定方面具有很强的趋同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回归实体经济,重塑制造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地位.
金融危机过后,发达国家意识到仅仅依靠金融、房地产、互联网等虚拟经济无法维持长期稳定的经济增长,希望借此次产业转型,将经济发展重心转回实体经济,特别是与前沿科技-122-深度融合的先进制造业领域.
在相关政策中,"重振制造业""支持制造业增长""扩大工业比重""实现再工业化目标"等是目标和愿景部分的高频词汇.
美国"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的重点在于吸引制造业回流,通过出台研发、投资、教育、税收等具有操作性的政策和措施,扩大制造业就业,扶持制造业本土化发展.
德国"工业4.
0"战略以信息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System,CPS)为核心,充分利用本国在制造业领域的积淀和优势,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对传统制造系统进行优化升级,目标是成为工业化第四阶段的引领者.
英国"工业2050"项目的最终报告《制造业的未来:英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将制造业定义为"服务加再制造",政策重心是通过拓展产业价值链,推动英国制造业的发展与复苏.
欧盟在《一个强大的欧洲工业有利于增长和经济复苏》中明确提出再工业化目标,即工业在欧盟GDP中的占比从目前的16%增至2020年的20%.
日本政府自2002年起每年发布《日本制造业白皮书》,2015年提出"重振制造业"战略目标,2017年提出"互联工业"概念,并于2018年明确"互联工业"是日本制造业的未来,也是实现"超智能社会"的产业发展方向.
韩国在《制造业革新3.
0战略》和《制造业复兴发展战略蓝图》中均提出制造业竞争力进入全球前四名的目标.
区别于上述发达经济体,中国的工业化基础相对较弱,在工业软件、先进设备、制造工艺等领域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因此"中国制造2025"设定了制造业发展的"三步走"战略,逐步增强产业竞争力,实现制造强国目标.
图2008年金融危机后主要经济体制造业发展与科技创新战略二是保持竞争优势,抢占新一轮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
2010年前后兴起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金融危机后的世界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也开启了新一轮全球产业价值链重构和大国博弈竞争[9].
各主要经济体都希望通过实施战略规划,顺应新科技革命趋势,抢占未来全球产业价值链的制高点和主导权,维持或提升各自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地位.
2018年颁布的《美国先进制造业领导战略》延续了奥巴马政府的制造业战略目标,提出"实现跨领域先进制造业的全球领导力",符合美国在所有重点领域保持领先优势的整体目标定位.
德国政府始终将机械制造、汽车产业、航空航天工业等作为重点战略领域,但近年来在新技术研发上的落后,使其感受到美国、日本等国创新实力的冲击.
因此,德国在提出目标为"工业化第四阶段引领者"的同时,直接提出"努力确保或重夺所有相关领域在欧洲乃至全球的经济技术实力、竞争力和工业领先地位".
英国、欧盟、日本、韩国、中国等经济体虽然无法像美、德一样定位产业整体的绝对优势,但在制造业的细分行业各有所长,相关战略目标的表述中也都包含在细分领域"保持世界领先地位""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等目标规划.
-123-表1主要经济体制造业发展战略目标愿景对比国家政策名称目标&愿景《美国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希望通过产业、学校和联邦政府之间的合作,对新兴技术领域加大投入,创造高质量制造业岗位,提升美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美国《美国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战略计划》实现美国在先进制造领域的全球领导地位《美国先进制造业领导者战略》扩大制造业就业、扶持制造业发展、确保强大的国防工业基础和可控的弹性供应链,实现跨领域先进制造业的全球领导力,以保障美国国家安全和经济繁荣德国《确保德国制造业的未来一一对实施"工业4.
0"战略计划的建议》工业4.
0是智能化、网络化世界的一部分.
在一个"智能、网络化的世界"里,物联网和服务网将渗透到所有的关键领域……在整个制造领域中,贯穿整个智能产品和系统的价值链网络的垂直网络、端到端工程和横向集成将成为工业化第四阶段的引领者《德国工业战略2030》旨在与工业利益相关者一道,努力确保或重夺所有相关领域在欧洲乃至全球的经济技术实力、竞争力和工业领先地位《高价值制造战略(2008—2011)》战略整体目标是通过投资制造业发展,确保英国保持世界先进制造业国家之一英国《制造业的未来:英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旨在以战略眼光前瞻2050年制造业,目的是:确定和分析影响制造业变革的重要动力;发现未来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以及政府和企业需要采取行动的方面;为政府政策制定提供建议,以便于政策能够支持英国制造业在未来几十年的增长《一个强大的欧洲工业有利于增长和经济复苏》明确工业在欧盟的核心地位,通过统一的工业政策,提高欧盟竞争力……最终实现再工业化目标欧盟《数字化欧洲工业》帮助欧洲产业、中小企业、研究人员和相关公共部门充分利用新技术,旨在确保欧洲为数字化产品和服务新兴市场的发展做好准备《欧洲新工业战略》1.
欧洲工业具备全球竞争力和世界领先地位;2.
实现2050年的气候中立;3.
打造欧洲的数字化未来《日本制造业白皮书(2015年版)》基于日本制造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重振制造业"战略目标日本《日本制造业白皮书(2017年版)》推进"互联工业"发展,即通过企业、人、数据、机械相互连接,产生新的价值,创造新的产品和服务,提高生产力,充分发挥日本高科技和高现场力两大优势,构筑一个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以人为本的新型产业社会《第五期科技发展基本规划(2016—2020)》在世界迎来第四次产业革命的大变革时代背景下,日本将以制造业为核心,灵活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基于因特网或物联网,打造世界领先的"超智能社会(5.
0社会)",不断创造新价值和新服务《制造业革新3.
0战略》计划到2024年韩国制造业出口额达到1万亿美元,竞争力进入全球前4名,超越日本,仅次于中国、美国和德国韩国《制造业复兴发展战略蓝图》力争使韩国成为世界第四大制造强国.
具体目标是:到2030年,制造业附加值率由目前的25%提升至30%,与发达国家水平持平;制造业产值中新产业和新产品的比重由16%提升至30%;将世界一流企业数量增加一倍,从目前的573家增加至1200家中国《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15%左右,吸纳、带动就业能力显著提高.
再经过十年左右的努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整体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中国制造2025》制造强国"三步走"战略: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到2035年,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到2049年,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124-四、主要经济体重点领域布局及竞争态势本部分搜集整理了7个经济体的国家级科技创新战略规划.
通过横向对比重点布局状况,识别各经济体共同关注的前沿技术领域,据以分析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下制造业发展的主流方向和趋势.
基于表2~6内容可以看出,各经济体关注重点高度一致,大多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机器人、交通运输、空天技术等.
其中,机器人可以算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高端)装备制造的集成融合.
表22008年后主要经济体制造业前沿技术领域布局对比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机器人交通运输空天技术美国VVVVVVVV德国VVVVVVVV英国VVVVVVV欧盟VVVVVVV日本VVVVVVVV韩国VVVVVVVV中国VVVVVVVV表3新一代信息技术重点细分领域布局对比基础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制造技术应用下一代通信网络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超高集成半导体电子设备智慧城市自动驾驶智能制造美国德国英国欧盟日本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韩国中国VVVVVVVVVVVVVVVVV表4生物医药产业技术重点细分领域布局对比现代生命科学基因组/基因资源技术/生物芯片合成生物美国再生医学V德国英国欧盟日本韩国中国医药与医疗器械创新新药/定型新药开发生物技术高性能农业基础技术/医疗器械生物育种工业生物智能生物产业VVVVVVVVVVVVVV-125-表5装备制造及机器人重点细分领域布局对比装备制造及先进制造机器人智能制造增材制造高端装备和机械光学产业信息家电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智能机器人美国VVVVVVV德国VVVVV英国VVVV欧盟VV日本韩国中国VVVVVVVVVVVVVVVVV表6交通运输及空天科技重点细分领域布局对比交通运输空天科技先进轨道交通海洋工程和船舶智能汽车和无人驾驶智能物流、交通和城市体系航空航天装备空间开发卫星美国VVVVV德国VVVV英国VVVVV欧盟VVVV日本VVVV韩国中国VVVVVVVVVVVV中国和其他主要经济体高度趋同的领域布局,既反映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主流技术发展趋势,也代表了未来制造业竞争的主要方向.
据此,我们可以对未来全球制造业发展趋势和总体竞争格局得出以下几点判断.
第一,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主导技术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与之相关的制造环节代表着未来各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过去5~6年时间里,新一代信息技术进入大规模商业化应用阶段,并衍生出诸如网约租车、共享单车、020本地服务等各种新业态、新模式;数字经济作为新型经济形态已经得到广泛认同,新一代信息技术也将发挥更大支撑作用.
新一代信息技术作用的发挥最终需要芯片、电脑、手机、基站作为物质载体,而技术性能的发挥取决于相关产品的制造工艺和水平.
因此,在未来很长时间内,半导体集成电路制造、-126-前端的半导体材料和半导体加工设备等制造业都将是衡量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准.
第二,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其他技术和产业之间的融合渗透不断强化.
生物医药领域,基因测序、智慧医疗等正走向商业化应用.
新能源领域,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等协同支撑下,已经实现新能源汽车的商业化应用,并推动能源互联网/智能电网从示范性应用逐步走向成熟.
在产业融合方面,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实质就是制造企业将研发、生产、运营、销售各环节与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相结合,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促进创新,从而实现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无人工厂、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平台等制造业应用场景已经出现并快速推广.
第三,生物医药技术和相关产业的重要性日益突显.
一方面,医疗健康及应对老龄化是各主要经济体共同关注的经济社会重大挑战,而应对该挑战的具体技术大多归类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另一方面,生物技术显示出很强的通用目的技术特征,其技术应用涉及农业、工业、医疗、信息等不同领域.
另外,2020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全社会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有了更深刻认识,疫情过后生物医药的重要性将更加凸显.
第四,主要经济体各有优势,重点领域高度重叠,未来竞争态势日趋激烈.
美国在几乎所有高端制造领域都具有较强优势,期望通过全面布局率先实现数字化转型关键技术的突破和应用,彻底颠覆传统制造业生产模式,重塑制造业竞争格局.
德国的布局主要围绕"工业4.
0"展开,旨在发挥其制造业传统优势,打造高灵敏度、高透明度和高整合度的智能制造体系.
英国和欧盟在航空、航天、制药、能源等诸多传统工业领域依然保持领先优势,布局重点也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下一代互联网作为优先方向.
日本在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材料和生产设备领域一直具有竞争优势,未来布局重点依然选择机器人等传统优势领域,并强调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创新.
韩国的布局明确新一代信息技术核心地位,并侧重核心材料和关键零部件等薄弱环节,旨在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
五、疫情后中国制造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一)疫情前的发展状况及国际环境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制造业规模持续快速增长,建立起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2000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为3849.
4亿美元,仅次于美国、日本、德国,居世界第四位;2001年超越德国居世界第三;2007年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2010年一举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此后,中国制造业规模仍保持稳步增长.
到2014年,以31842.
4亿美元规模首次超过美国和日本制造业增加值之和(29964.
2亿美元);2017年,美、日、德三国制造业增加值之和为39325.
6亿美元,而中国2018年增加值已达到40027.
5亿美元.
与此同时,我国制造业整体技术水平也有很大提升.
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工业增加值占世界产业比重逐年提升,由2002年的6.
20%跃升至2018年的24.
22%.
该比例于2007年超过德国,2009年超过日本,与美国之间的差距也在逐年缩小.
在制造业出口方面,自2007年以来,中国的高技术产业出口占比一直维持在30%左右的较咼水平.
然而,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局面依然存在,突出表现为很多关键核心技术仍受制于人.
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简称"工业四基")对外依赖程度较高,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专利授权量与美、日、德等制造强国存在较大差距.
就国际环境而言,中国制造业要实现由大变强蜕变面临着来自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双向挤压".
一方面,伴随着劳动力成本的逐年上升,中国在低端制造业方面的优势正逐步消失,导致很多工厂向印度、越南等新兴经济体转移;另一方面,中国制造业整体技术水平的大幅提升,已经开始进入到原来由西方发达国家所垄断的高端环节,对其构成潜在威胁.
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在主张回归实体经济的同时,也开始对中国采取一系列遏制政策.
2018年4月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后,美方实施的实体清单和芯片禁售就是对华遏制政策的具体体现.
(二)疫情冲击带来的挑战和机遇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加速蔓延,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加,世界各国面临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的又一次重大国际危机.
疫情前期,中国企业复工复产受阻,造成全球制造业供应链缺口,部分国外厂商被迫停产;疫情后期,中国制造企业迅速调配资源,复产转产医疗物资,全力保障全球医疗防护物资和药品供应.
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供应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使发达经济体再次感受到自身对中国制造的高度依赖,也开始重新审视各自在制造业发展和科技创新领域的政策和措施.
这为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首先,中国制造业将面临全球分工重构、产业链"去中国化"的风险.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后,美、日等国政府出于所谓经济和产业安全考虑,鼓励制造企业迁出中国,以减少对中国的依赖.
中-127-国企业联合会课题组(2020)对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的疫情影响调查显示,截至2020年2月,虽然只有0.
43%的国际买家以中国疫情为由拒绝履行原有订单,但转移订单的比例却达到5.
6%,还有&19%的国际买家寻求减少订货,其中包含订单转移因素影响.
一旦订单转移开始蔓延,全球产业链重组可能随之而来,我国在全球产业价值链的地位将被削弱,这将直接影响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
第二,疫情将强化美国等西方国家对华警惕和遏制,加剧大国间科技竞争,甚至造成中美科技硬脱钩.
面对疫情期间中国完备制造业体系展现出的综合国力和创新实力,发达国家感受到更为直接的竞争威胁,其对华策略将更为谨慎,必然加强遏制,甚至不排除在个别国家推动下对华全面脱钩情形.
未来我国科技创新方面的国际交流合作将面临更多阻碍.
第三,疫情冲击恶化国际竞争环境的同时,也为我国制造业实施国产替代,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完善国内产业生态体系带来难得机遇.
疫情持续蔓延虽然造成了制造业国际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但发达经济体在半导体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战略领域对华实施禁售和技术封锁,将倒逼我国制造业加快推进技术攻关,加速国产替代进口,由此增加本土产品推广和技术应用的机会.
长期来看,有助于加速技术迭代,提升我国制造业水平和产业竞争力.
我国在把握疫情带来的国产替代机遇、推动核心技术攻关的同时,也应认识到中国已经是全球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市场对于其他主要经济体而言同样重要,全球产业链和科技链的"去中国化"在经济和技术层面都面临极大困难.
以半导体行业为例,根据波士顿咨询公司发布的报告《限制对华贸易将如何终结美国在半导体行业的领导地位》,2019年5月美方对华为实施技术封锁后,美国半导体行业领先企业的销售额在随后的三个季度连续出现4%至9%的下降.
可见美系半导体公司在华为禁售令之后,难以通过其他客户弥补失去中国市场的巨大损失.
因此,我国在努力实现技术自主化的同时,也不应放弃产业和技术创新的全球化发展,特别是应积极争-128-取与改善同日、韩及欧洲主要制造业国家的关系,尽可能拓展制造业国际合作空间.
六、总结性评论与对策建议前述各部分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德国、英国、欧盟、日本、韩国和中国等主要经济体的制造业发展战略规划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对比分析,并结合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后国际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就未来中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进行展望.
第一,2008年金融危机后,主要经济体争相出台制造业发展战略规划,既是对过度金融化造成"脱实向虚"的反思,更是顺应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把握新科技革命对应熊彼特长周期的上升阶段,保持各自制造业竞争优势的内在要求.
第二,主要经济体制造业战略规划在目标愿景和具体领域布局上具有高度趋同性.
其中,目标愿景大多强调保持或确立在制造业领域的竞争优势,而领域布局则集中于新一代信息技术、ICT与其他产业融合、生物医药以及与之关联的新材料等新兴前沿领域.
目标和布局上的高度趋同,既反映了主流技术发展趋势,也意味着未来制造业领域更为激烈的国际竞争.
第三,疫情前中国制造业在产业规模和技术水平上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大而不强"的特征依然存在.
即便如此,中国制造业也已经开始受到来自其他新兴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的"双向挤压",特别是引起了发达经济体对华的警惕和遏制.
第四,疫情蔓延后,中国制造业表现出的强大产能和完备体系,强化了发达经济体对中国制造业的警惕和遏制,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国际环境急剧恶化.
有可能引发全球分工重构,带来产业链"去中国化"风险,甚至不排除科技经济全面脱钩情形的出现.
第五,疫情后,中国制造业发展也存在实施国产替代,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完善国内产业生态体系的机遇.
例如,美国等发达经济体在半导体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战略领域对华实施禁售和技术封锁,将倒逼我国制造业加快推进技术攻关,加速国产替代进口,进而增加本土产品推广和技术应用的机会.
基于上述判断,就疫情后应对复杂外部环境、推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清醒认识中美贸易摩擦背后的大国博弈本质,充分估计中美之间博弈竞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借助我国市场优势,尽量缓和矛盾,避免极端情况出现.
大国竞争博弈的本质决定了未来中美之间在先进制造业领域的合作空间会不断压缩,我们必须调低对未来中美合作的预期,并及早调整方向,寻找新的合作途径加以弥补.
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通用电气等对美国政坛有实质性影响力的跨国企业对中国市场的倚重和期待,运筹好当前全球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契机,加快构建与先进制造业相关企业的务实合作.
第二,以新冠肺炎病毒检测、药物临床试验、疫苗开发等为切入点,建立跨国研发合作机制,适时将合作范围向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数字经济等制造业重点领域拓展.
把握疫情期间的重要时间窗口,主动与相关国家接洽并借助世界卫生组织平台,尽快推动建立针对新冠肺炎的研发合作.
待疫情结束后,要抓紧将合作范围由公共卫生领域向整个医药卫生健康领域,以及包括数字经济在内的其他领域不断拓展.
第三,发挥利用好中日韩之间地缘相近、文化相通的客观条件,将日韩作为重点合作对象,大力加强和改善与两国在制造业领域的经贸合作,加快中日韩自贸区建设.
日、韩、中三国的发展阶段呈现典型的阶梯式递进关系,三国之间既有互补的科技资源和产业结构优势,又有巨大的市场规模优势,合作基础得天独厚.
中国政府应统筹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谈判进度,发挥中韩、中日双边经贸联委会等高层经济对话机制作用,为三国制造业深度融合与共同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第四,以"一带一路"为纽带,加强同欧洲各国,特别是德、法、英、意等西欧主要国家在先进制造业相关领域的交流合作,最大限度拓展我国制造业的国际发展空间.
欧洲的高端制造业相对集中,主要在德、英、法、意大利等西欧国家,各国在先进制造业领域各有所长,技术领先优势明显.
我国拥有巨大的市场规模优势,与技术强国之间存在较强的互补关系,方便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合作.
第五,大力支持研发推广关键核心技术,加快补齐制造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短板,培育自身产业优势.
针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技术革命的主导技术体系领域,加大研发攻关力度和商业化应用,尽快形成全球性竞争力和控制力,保证我国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技术支撑,在日趋复杂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
在新兴前沿技术领域,细分领域的全球布局特点表明,没有国家能控制产业链/技术链上的所有环节.
这也为我们应对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提供了新的策略,只要我们在某个重要环节形成技术和产业上的绝对优势,就有了反制的筹码和底气,从而在日益复杂的大国科技竞争和实体经济竞争中争取主动.
参考文献:[1]裴长洪、于燕:《德国"工业4.
0"与中德制造业合作新发展》,《财经问题研究》2014年第10期.
[2]李金华:《德国"工业4.
0"与"中国制造2025"的比较及启示》,《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5期.
[3]崔日明、张婷玉:《美国"再工业化"战略与中国制造业转型研究》,《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3年第6期.
[4]林珏:《美国"再工业化"战略研究:措施、难点、成效及影响》,《世界经济与国际比较》2014年第1期.
[5]贾根良、楚珊珊:《产业政策视角的美国先进制造业计划》,《财经问题研究》2019年第7期.
[6]张晓涛、贾骏阳:《中美制造业振兴战略政策支持体系对比研究》,《科学管理研究》2017年第1期.
[7]李金华:《世界制造强国行动框架对中国的借鉴启示》,《人文杂志》2016第5期.
[8]杜渐、李华:《发达国家制造业创新环境营造与优化》,《竞争情报》2019年第6期.
[9]蔡跃洲:《技术革命、结构转换与动力变革:理论机制及中国数据的实证分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版.
[责任编辑:房宏琳]-129-

修罗云50元/月起香港大宽带NAT VPS,香港沙田建站2核2G5M仅70元/月起

修罗云怎么样?修罗云是一家国内老牌商家,修罗云商家以销售NAT机器起家,国内的中转机相当不错,给的带宽都非常高,此前推荐的也都是国内NAT VPS机器。今天,云服务器网(www.yuntue.com)小编主要介绍一下修罗云的香港云服务器,适合建站,香港沙田cn2云服务器,2核2G,5M带宽仅70元/月起,同时香港香港大带宽NAT VPS低至50元/月起,性价比不错,可以尝试一下!点击进入:修罗云官...

Virmach$7.2/年,新款月抛vps上线,$3.23/半年,/1核640M内存/10 GB存储/ 1Gbps/1T流量

Virmach自上次推出了短租30天的VPS后,也就是月抛型vps,到期不能续费,直接终止服务。此次又推出为期6个月的月抛VPS,可选圣何塞和水牛城机房,适合短期有需求的用户,有兴趣的可以关注一下。VirMach是一家创办于2014年的美国商家,支持支付宝、PayPal等方式,是一家主营廉价便宜VPS服务器的品牌,隶属于Virtual Machine Solutions LLC旗下!在廉价便宜美国...

ZJI-全场八折优惠,香港服务器 600元起,还有日本/美国/韩国服务器

月付/年付优惠码:zji  下物理服务器/VDS/虚拟主机空间订单八折终身优惠(长期有效)一、ZJI官网点击直达ZJI官方网站二、特惠香港日本服务器香港大埔:http://hkdb.speedtest.zji.net/香港葵湾:http://hkkw.speedtest.zji.net/日本大阪:http://jpsk.speedtest.zji.net/日本大阪一型 ...

德国iphone禁售令为你推荐
操作http德国iphone禁售令苹果手机禁售了 我想问问 这两天刚买的8p现在禁售了 我是赔手里了还是没啥事 是幸运的还是倒霉的163yeah请问163油箱和yeah邮箱的区别,已经和163其他邮箱的区别!sqlserver数据库sql server数据库是什么 型数据库重庆电信dnsPSP上网急救!重庆电信的DNS是多少啊?360防火墙在哪里设置360安全防护中心在哪信息cuteftp开心001开心001与开心网怎么不一样,哪个是真的?加多宝和王老吉王老吉和加多宝的区别瑞东集团中粮集团是什么性质的企业
双线虚拟主机 未注册域名查询 中国万网域名 腾讯云盘 fastdomain 分销主机 国外服务器网站 免费名片模板 php探针 ibox官网 qq数据库下载 上海域名 789电视网 adroit 太原联通测速 英雄联盟台服官网 帽子云排名 lamp什么意思 114dns 金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