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大连男孩尾随女性

大连男孩尾随女性  时间:2021-04-24  阅读:()

教育新闻4上海高校今年新增14个本科专业4主要城市教育满意度有所下降4四个"融入"打通学校育人路径5"美国杰出教师雷夫中国报告会"在京召开6北大校长:中国教育从多方面看都是成功的7高招访谈:2012年北京招生形势以"稳"为主9教育部官员:择校的本质是选择优质教育资源9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要求加强高校毕业生实名制统计11教育部人社部今年将联办四次高校毕业生网上招聘11如何解好就业这道"题"促进就业要见"实"招12是"就业难"还是"择业难"14"90后"职场元年令企业犯难15大学生关注最佳雇主十大指标:最关注福利待遇16毕业生求职羞问薪酬专家称入职后调薪风险大18北京规定民办高校招生广告禁用"100%就业"18江西民办高校陆续更名获招生政策倾斜人数破10万19民教网权威发布2011年全国民办高校年检结果19鼓励民办高校参与教育服务贸易竞争21民办教育呼唤"国民待遇"21民办高校期待更多政策支持22辽宁:高职院校招生改革上高职或无需参加高考24北京16所高职校自主招生咨询会3月17日举办24把握高职学院的办学定位履行高职教育的社会责任25五年制职校生"两全其美"很抢手27着力建好国家职教改革创新示范区28高职的前程29人大代表呼吁像重视世界一流大学一样重视职业教育34汪秀丽代表:缓解"民工荒"职业教育需要"更给力"35企业大学要办好,关键在内容和师资352012年吸引中国留学生多国推新政36专家称海外文凭光环渐退中国基础教育很有优势38高校教师科研建诚信档案41网友:老师,不要吝啬你的溢美之词41焦点关注4418岁男孩从没上过学被录取为宁波诺丁汉博士44教育国际化不能替代本国教育47博客视线48自主招生"后遗症"病根在哪里48高水平公办大学转民办值得尝试49我国内地有多少"文凭工厂"50谁来回应学术抄袭质疑51大学去行政化,在中国真不可能吗524%只是教育还债的"起点"54"垃圾留学"与内地教育资源开放55把大学推到招生的市场竞争中去56提高财政独立性,才能扩大办学自主权57缩短学制应对劳动力短缺是"功利教育"思维58理论研讨60高校"去行政化"路径探析60应用型本科院校"课题引导/阶梯推进教学模式"浅探63大众化时期拔尖创新人才的高校培养之道65大学师生学术共同体新构摭论72大学生感觉寻求对职业倾向的影响及其教育对策78大学生创业意向的性别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82论高校德育实体的放逐与过程的拯救93高校辅导员激励观的理论意蕴及实践形态98教育研究怎样建立"高效课堂"——以外语课堂教学为例100现代校长的新使命:从"管学校"走向"办教育"101关于大学课程设置的三个问题103民办高校发展面临的"高原现象"探析——以陕西民办普通高校为例109高校职业指导"四化"体系及其实践117论大学权力结构改革——关于"去行政化"的思考121提升高校新进教师职业素养的对策研究126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现实危机与本真回归130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现状与对策建议134新书推介140《大学的声音》140上海高校今年新增14个本科专业晨报讯上海11所高校今年将新增14个本科专业.
昨天,记者从教育部获悉,由教育部公布的经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校本科专业名单中,本市高校新增的14个本科专业均为当前的紧缺、热门专业,从今年秋考开始招生.

新增的专业分别是:同济大学的海洋资源开发技术,华东理工大学的景观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的汉语言和印地语,上海电机学院的物联网工程,上海建桥学院的网络工程,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的通信工程、给水排水工程,上海电力学院的应用化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的材料科学与工程、酒店管理,上海商学院的朝鲜语,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的数字媒体艺术,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的公共艺术.

[新闻链接]上海交大今天公布AAA测试成绩记者董川峰晨报讯今早9点起,参加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等七校联考的考生可登录上海交大招生网,查询考试成绩.
上海交大表示,考生同时还能获知自己在各学科内容和能力考查点上的具体表现.
沪苏浙三省市面试定于3月16、17、18日在上海交大举行.
其他省市的面试则由校方派面试专家赴各省的省会城市进行.

上海交大将于下周在交大招生网上公布获得面试资格考生名单,为把更多的选择权交给学生,今年七校将继续协调,尽量错开面试时间;对参加多校面试的同学,上海交大将给予这些学生选择面试时间的机会.

上海交大招办负责人表示,交大还为具有学科特长的学生提供了机会——不仅总成绩优秀者可以参加面试,单科成绩优异者也同样有机会参加面试.
(摘自《新闻晨报》3月3日)主要城市教育满意度有所下降本报北京3月2日专电(驻京记者柳田)21世纪教育研究院在京发布的《教育蓝皮书》指出,2011年主要城市公众教育满意度调查显示,与前三年相比,我国主要城市的公众教育满意度有所下降.
在2011年30个城市的教育总体评价排序中,济南、杭州、西宁、南京、合肥分列前五名,四个直辖市的排名依次是重庆、上海、天津、北京.

《教育蓝皮书》还显示,2011年,全国参加高考的人数为933万人,比2010年减少24万人,平均高考录取率达到创纪录的72.
3%.
与此同时,高考弃考人数多达100万人.
在生源减少背景下,教育供求关系继续改善,公众自主选择性增加.
出国留学人数从2006年的13.
4万人骤升为2010年的28.
47万人,推算2011年出国留学总人数接近35万人.

(摘自《解放日报》3月3日)四个"融入"打通学校育人路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的战略任务.
按照党中央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总体要求,当前,教育部门紧紧围绕"融入"这一关键环节,积极探索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课堂教学,融入社会实践,融入校园文化,融入学校管理的最佳路径,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走进学生头脑,融入学生心灵.

以课堂教学为主体,融入教育教学各环节【核心观点】课堂教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渠道,要把各门课程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资源充分开发出来,把各门课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育人功能充分地发挥出来,使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受到教育.

【案例】挖掘各学科的德育点,开发德育校本教材,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现渗透到各门学科中.
2005年,上海在全市中小学开展的"学科德育"实践,使德育主阵地从课外转向课堂,融会在日常教学过程中.

在"教育回归本源"的理念指导下,上海市根据中小学各门学科的知识特点及其本身所蕴含的德育资源,编制了涵盖中小学全部21门学科54个学段的学科德育实施意见,为每一学段、每一门课程实施学科德育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操作建议.

"学科德育"引爆了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语文、历史等人文社会学科注重"以情育人"、"以史育人",物理、化学、地理等自然科学学科注重"以理育人",音乐、美术等艺术学科注重"以美育人".
教材中隐含的育人内容被挖掘出来,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无缝对接,潜移默化渗入学生心中.

以社会实践为着力点,内化为个人道德感悟【核心观点】社会实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生动形式,是中小学生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重要途径.
【案例】"初一、初二的'社会大课堂',是我们每周最期待、带给我们最多惊喜的课程.
每周奔走于不同的地方,汲取校园里没有的知识,好奇心被一次又一次地勾起.
我们在自己的探索发现中,收获惊喜,收获感动,心灵受到震撼,得到滋养.
"首都师范大学附中学生林杨湄说.

走出课堂小天地,走向实践大课堂.
如今,北京市统筹社会资源开展的社会大课堂活动已经成为知名品牌,广受学生喜爱和社会赞誉.
构建社会大课堂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北京市政府专门将社会大课堂建设列入办公会专题研究,纳入为学生服务的政府实事工程,并成立领导小组,每年定期召开会议进行专题部署和动员.
目前,全市共统筹市级资源545家,市、区两级资源1260家,为学生搭建了丰富多样、自主选择的实践平台.

统筹资源只是社会大课堂的第一步.
实现社会资源与学校教育教学的对接和有机结合,才是提高社会大课堂使用效益的关键.
为此,北京市、区县财政3年累计投入1亿多元专项资金用于课程开发、信息平台建设、刷卡机配备、学生参加社会大课堂活动车费补贴等,为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提供了有力的经费保障.

发挥文化影响力,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核心观点】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广大中小学生的重要载体.
中小学要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文化引领下的校园文化氛围.

【案例】近年来,河海大学作为牵头单位,联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共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其中,河海大学重点推动"水文化教育中心"建设,成立了水文化研究所,建设了水文化网站,大力弘扬"献身、求实、负责"的水利精神;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重点推出"航空航天教育展览中心",进一步丰富国防文化、"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精神的内涵;南京师范大学重点打造"大学生艺术教育中心";南京医科大学重点推动"大学生生命伦理教育中心"建设.
四校围绕各自优良传统、校园文化活动进行交流、相互借鉴,形成并倡导体现四校特色的先进文化.
通过开展专题讲座、名著导读、名曲名画欣赏、文艺会演、体育活动等丰富多彩的品牌文化活动,学生的文化生活得到充实与丰富,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得以形成.

全员育人,形成合力,融入学校管理【核心观点】学校管理工作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要求,既要注重主题教育活动,更要注重日常教育教学行为.
在建立现代学校制度中,要以育人为本.
(摘自《中国教育报》3月5日)"美国杰出教师雷夫中国报告会"在京召开2012年3月6日至7日,由北京新学校研究院和美国公民教育中心联合主办的"美国教育名家中国演讲"系列活动首场报告——"美国杰出教师雷夫中国报告会"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隆重举行.

本次报告会是雷夫.
艾斯奎斯老师首次来中国进行专题报告,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在同声传译的协助下,雷夫老师从学生的角度深刻的阐释了"道德发展六阶段"理论:我不想惹麻烦——我想要奖赏——我想取悦某人——我要遵守规则——我能体贴别人——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详述了"终身学习"、"生活中的数学"、"以运动为本"等教育方法再实际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分享了发生在56号教室里许多如奇迹一般的故事;说明了如何培养学生能力和创建互信师生关系的重要性;揭示了为什么56号教室里那些五年级学生个个都喜欢学习而且成绩突出的秘密.
并真诚的给中国教师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的建议.
同时,雷夫老师与中国当代著名教育家李希贵老师就当前热点教育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交流,并现场回答了我国广大教师最关注的问题二十个问题.
让在座的一千七百余名教育工作者切身感受全美名师的热情与才华,不出国门就领略了美国最著名的课堂—56号教室的风采,深刻的感受了雷夫老师为业、为师、为人的独特和崇高.
最后,在激动人心的抽奖活动中,为期两天的"美国杰出教师雷夫中国报告会"在悠扬的乐曲声中完满的落下了帷幕.

"一个孩子走进学校,并不意味着接受教育,只有当他面对一本书沉醉不已的时候,教育才刚刚开始".
教育不是考试,不是强迫,更不是学生天性的抹杀和背叛.
雷夫老师坚信"快乐可以点燃学习的热情",教导我们要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保持一种持续而稳定的精神饥饿感,不断用爱的教育本质和创新教育方式丰盈孩子的精神生命,引领孩子从平凡走向优秀甚至卓越.
大会结束了,但是雷夫老师为"中国教育打开的一扇窗"才刚刚开启,他所带来的"以学生为本、以艺术教育为本、以学生天性为本"的教育理念值得千千万万的教育工作者的学习和践行,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摘自《新华网》3月8日)北大校长:中国教育从多方面看都是成功的城市晚报讯如何评判国家教育是否成功富豪数量与教学质量能否画上等号个人意志与国家需求怎样融合这些来自21世纪知识分子的思考与疑问,鸿儒们和学界泰斗该如何作答.
昨天,在全国两会吉林省代表团第一组讨论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回应了这些问题.

评价教育是否成功关键要看人才输出"大家注意到我在去年某个场合说了一些中国教育的好话和成绩,也对美国教育的不足发表了看法,当时很多人在网上骂我,但我今天还是要说,中国教育的成绩是主要的,不管是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教育公平、质量以及社会贡献,我国教育都是成功的.
"周其凤解释说,评价教育是否成功,关键是培养出来的人才,以及毕业工作后是否对母校的教育满意.
周其凤说,据他了解,北大校友们普遍都感谢北京大学的教育和培养,对他们的工作和生活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周其凤说,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近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社会的发展要靠人才,是我国的高等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源源不断提供了人才支撑、科技支撑.
北京大学不断为国家输出人才,因此国家的经济、社会、科技、国防等各方面的发展,是靠教育提供的人才支撑起来的.

最近几年不断有一些海外学者归国,但国家发展的主体、依靠的人才仍旧是自己培养出来的人才.
"我也在美国受过3年教育,也拿了美国的博士学位.
"周其凤说,但对他而言,始终认为对他影响和帮助最大的,还是在国内受到的教育,当然这并不是说我国的教育已经十全十美,但还是要看主流,要承认教育取得的成绩和做出的贡献.

北大有18个学科属全球最好的学科前不久,北大校长周其凤出席北大校友成立的企业家俱乐部时称,出身于北大的富豪超过中国任何一所大学,他为此感到自豪,不料再次遭到众人"批判".
昨天,周其凤解释说,国家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各类人才,没有这些优秀的企业家,很难设想今天的经济进步,所以对于企业家,社会应该给予尊重,承认他们的社会责任以及应有的社会地位,并让他们享受社会尊重,"我尊重他们的贡献,尊重他们的努力.
"而面对"北大没有出大学者"这一声音,周其凤明确表示,他不愿说北大诸多教授中谁是大学者,但北大肯定有大学者且不止一个两个.
因为通常对于一个人的评价,往往是在他不在之后.
那么,用什么来说明北京大学在学术上的成绩呢周其凤举了两个数据,一是美国的"世界大学排行",排行榜根据大学的人文科学、社会和管理、工程技术、自然科学还有生命科学和医药这五大块,按照学术影响、科研成果、学术影响力进行评价,结果北京大学的"五大块"都排在全球前40名.
其中人文科学排名全球18位,自然科学排在17位,社会科学和管理第21位,生命科学和医药第24位,工程技术第34位.
按照这种国际评价,没有全盘否定北大,相反的是,北大有18个学科属于全球最好的学科.

周其凤说,很多人认为,10年前北大非常优秀,可那时的北大只有4个学科属于全球最好的,所以人们应该看到这10年来北大学术影响力的扩大,"从4个到18个,这样的进步难道不值得高兴,不值得庆贺和自豪吗当然,和世界上最好的学校相比,北大和中国高等教育还要努力,而刚才说北大的18个学科跻身全球最好学科,事实上其中一些已经是全球最好的千分之一的学科,比如说北大的化学专业.
而下一个阶段的目标就是,希望北大能够全面向千分之一最好学科不断前进.
"王选比诺贝尔奖得主更了不起北京大学一直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
周其凤说,北大过去在努力,现在仍在努力,而且做出了很多突出贡献,是北大的王选使汉字的数字化处理变成了很方便很容易的事情.
北京大学的这位教授对中华民族的贡献不仅是技术方面、经济方面,更是文化方面的.
"我认为他比很多拿诺贝尔奖的人——至少对民族和华人的贡献更加了不起.
"周其凤说.

周其凤说,现代社会,人们面临的问题往往是综合性的,因此北大应该在强调独立思考、学术自由的同时,鼓励大家更好地把个人兴趣、特长和国家的重大需求结合起来.
(摘自《城市晚报》3月7日)高招访谈:2012年北京招生形势以"稳"为主人民网北京3月7日电(记者熊旭)近日,原西城区教研中心主任,高考教研专家尹宗禹老师做客《教育面对面》,与家长和考生互动交流,为百天冲刺的同学们分析了2012年北京的招生形势,并指出招生形势和命题走向都在一个"稳"字.

尹宗禹老师指出,无论从招生形势抑或命题方向,今年的高考,稳定是第一位的.
今年的报名人数比去年少了三千人,从七万六减少到七万三千人,生源在减少,录取率和去年相比基本上变化不大,至于命题走向,根据《考试说明》大体可以推测出题型、检测方向以及难度系数都不会变化太大.

尹宗禹说,今年是新课改第三年,前两年走得很稳健,今年也绝对是小步的、稳定的,不会大起大落,以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还有考察学生运用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为主.
难度不会难,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戴家干主任曾在国家教育部宣布过,全国的高考难度是0.
6-0.
65,这个难度比过去的0.
5左右,或者0.
55左右要容易多了.

(摘自《人民网》3月7日)教育部官员:择校的本质是选择优质教育资源"八条措施"能否遏制择校乱象治理择校乱收费,是近年来教育系统常抓不懈的一项工作,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治理效果总是难如人意,一些地方的择校乱收费现象不仅禁而不止,甚至愈演愈烈.
为此,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审计署近日联合印发《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的八条措施》,此次"八条措施"的出台,能否切中要害,遏制并且根治这一教育乱象呢记者采访了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杨银付.

择校乱收费,为何禁而不止记者:《义务教育法》明确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要求,国家和地方也相继出台不少相应实施办法,但择校乱收费现象依然禁而不止,为什么杨银付: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现象的形成有着复杂的成因,其直接根源是我国优质教育资源短缺、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
择校的本质是选择优质教育资源.
我国义务教育已经实现全面普及,但在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和城乡二元结构的大背景下,由于财政能力上的巨大差距与资源配置政策,也带来了地区间、城乡间和校际间的义务教育发展差距.
这种差距不仅表现在硬件办学条件方面,而且也表现在教师资源的学历差距、年龄差距、职称差距、学科结构差距和专业能力发展机会差距等方面.
在学校间的巨大差距面前,家长们希望为孩子选择更好的教育资源,这就产生了择校.

记者:为什么择校乱收费现象在大中城市更严重,不仅禁不住,而且愈演愈烈杨银付:大中城市普遍为独生子女家庭,家中唯一的孩子被寄予无限期望,与此相伴的是长期以来我国单一的人才观、单一的文化生态,综合起来加剧了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现象.
重视教育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支撑中华文明薪火相传.
但择校在我国也有社会文化渊源.
自古以来,我们就有推崇读书至上的文化传统,家长都希望为自己的孩子提供最好的学习条件.
而由于世俗或单一的评判标准,有的甚至非某某学校不上,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择校成为主动选择,缴纳择校费则成为家长为孩子能够挤上优质校的无奈之举.

记者:在这一乱象加深加大中,学校扮演了什么角色杨银付:因择校而能带来择校费,使得被择学校对择校具有驱动力.
择校的形式有以权择校、以钱择校、以优择校,以优择校能为学校带来好的生源,以权择校能为学校带来各种资源或各方面的支持,以钱择校则直接为学校带来择校费.
严禁收取择校费后,有的学校变相收费,例如以捐资助学名义向学生收取入学挂钩性费用,另外有的学校举办与招生入学挂钩的"占坑班"等,大量收取培训费,这也滋生了以助考为目的的社会培训机构.

硬性"八条措施",能否加快治理乱象记者:本次三部委联合印发《八条措施》,是继2010年出台的《教育部关于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问题的指导意见》后,又一次针对该问题的重要行动.
你怎么评价《八条措施》杨银付:2010年《指导意见》中提出了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工作的目标、原则和要求,《八条措施》则具体提出了治理择校乱收费的操作举措,如果前者重在宏观指导性,那么后者则是微观指令性的.
这从两个文件标题的用词就可以直观地感受到这种变化,《指导意见》表达较为缓和,如"规范招生入学秩序"、"完善招生入学政策",而《八条措施》措辞强度明显增加,标题中出现了五个"制止"和一个"严禁".

记者:可以说"八条措施"是非常硬性的.
杨银付:对,《八条措施》不仅明确了治理择校乱收费具体的约束性行为,而且还加以量化以便于各地实施与统一进行督导检查.
如第二条制止跨区域招生和收费的行为中,就明确规定"非正常跨区域招生比例高于10%的要制订专项计划,3年内减少到10%以下"以及"将优质普通高中的招生名额按不低于30%的比例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各初中".
虽然有些指标还不太高,但毕竟有了硬性要求,且文件明确鼓励先行,鼓励更高标准.
另外,《八条措施》还通过明令制止一些典型择校行为来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突破,如第四条规范特长生招生,制止通过招收特长生方式收费的行为,第六条制止公办学校以民办名义招生和收费的行为,等等.

记者:这些硬性措施能否加快治理择校乱收费杨银付:上述硬性的量化指标还是第一次出现在全国性文件中,使得治理工作真正找到了监测的"抓手".
《八条措施》的出台,旨在实现"使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不再成为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的工作目标,切实保障少年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依据择校乱收费现象的成因,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问题,治理工作将按照远近结合,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思路,既要加强长效机制建设,又要"管用、可操作、见效快",力争通过3—5年的治理,使择校乱收费问题得到明显缓解.

落实措施,从何处入手记者:《八条措施》是一个好文件,但要达到预期的目标,还要看落实.
如何保障《八条措施》落实到位有效果呢杨银付:首先要把治理择校乱收费的工作成效纳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的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目标管理和检查考核之中,并把考核结果作为政绩考核、奖励惩处、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其次,各地应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要研究确定不低于国家要求的具体目标,做好目标分解,落实任务分工,明确路线图、时间表、任务书和责任人,逐级、逐年、逐校落实,可量化、可检查、可考核,同时推进校务公开,实施"阳光招生",确保小学生入学和"小升初"招生工作公开透明,坚持信访举报反馈和举报奖励制度,建立教育行风评议制度,强化评议结果运用,建立相应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强化督导督查.

另外,要实现切实治理,就要突出重点.
就地区而言,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是重点;就学校而言,名校是重点;就环节而言,小升初是重点;就内容而言,与入学挂钩的收费行为以及"占坑班"等的规范是重点.
要集中精力抓住一些名气大、影响大、择校人数多的学校进行个别指导、单独制定工作方案,重点督办,跟踪指导,力求突破工作瓶颈,推动治理工作以点带面,取得成效.

(摘自《光明日报》3月1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要求加强高校毕业生实名制统计新华网北京3月2日电(记者杜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信长星2日表示,要坚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就业工作的首要任务,把加强高校毕业生实名制统计工作作为推动政策落实的重要手段,建立实名制数据库.
信长星是在此间举行的全国就业工作座谈会上作出上述表示的.
信长星说,各地要开发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特点的就业岗位,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贯彻落实,加强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重点帮助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
进一步推进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的组织实施,努力提高毕业生创业成功率.
要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落实情况专项督查,更好地推动各项制度和政策落实.

据信长星介绍,就业政策落实情况总体较好,但仍然存在政策落实不到位、工作进展不平衡等问题.
今年要着力加大更加积极就业政策的落实力度.
信长星表示,今年就业工作的目标任务虽与去年基本持平,但考虑到经济增速趋缓、外贸出口形势严峻、企业转型升级加快等因素,完成任务的难度应当说更大了.
各地要强化目标责任体系,以强有力的责任机制确保就业工作各项指标完成.

(摘自《新华网》3月3日)教育部人社部今年将联办四次高校毕业生网上招聘本报北京2月29日讯(记者焦新)记者今天从教育部获悉,为切实做好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工作,为用人单位招聘与毕业生求职提供方便、高效的信息交流平台,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决定2012年联合举办四次高校毕业生网上招聘活动.

据了解,这四次网上招聘活动的名称是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联合招聘周,将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举办,时间分别是3月20日至26日、6月20日至26日、9月20日至26日、12月20日至26日.

据悉,每次网上招聘活动期间,教育部、人社部将分别设立网络招聘会分会场,以不同方式发布招聘信息及提供相关就业服务;由教育部全国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立体化平台,人社部全国招聘信息公共服务网、中国人力资源市场网、中国就业网开通网络招聘会统一网页;各省级教育、人社部门分别组织高校、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和职业中介机构对上网求职的高校毕业生提供相应服务.

(摘自《中国教育报》3月1日)如何解好就业这道"题"促进就业要见"实"招"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
6%以内".
这是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为今年就业工作定下的预期目标.
就业是民生之本.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就业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特点.
在经济增速回落的背景下,如何确保就业稳定增长,如何实现社会就业更加充分,成为本次两会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焦点.

"各级政府务必坚持就业优先战略,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新闻回放: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关于批转促进就业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这是我国首部促进就业的国家级专项规划.
《规划》确定了"十二五"时期我国促进就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明确"就业优先".

让"就业优先"战略深入人心前不久,家住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的刘淑华夫妇在市就业办的结对帮扶下,重新走上工作岗位.
"就业办的同志亲自到家里了解情况,跟我们结成帮扶对子,帮助解决就业问题,真是赶上好时候了.
"刘淑华言语中充满了欣喜.

"我们组织专人对就业困难,特别是零就业家庭集中进行入户调查,帮助就业.
"烟台市委书记张江汀代表介绍说,今年烟台将加强对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确保申报的城乡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消零.

据统计,2011年我国实现"十二五"就业的良好开局.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21万人,比2007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的最高值1204万人增加了17万人.
其中高校毕业生到去年底总体就业率90.
6%,就业人数比上年增加26.
2万人.
农民工就业稳步推进,去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
53亿人.

一场场专场招聘活动的持续举办,一年一度的"春风行动"在各地广泛开展,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制定出台等让安徽省盲人职业学校校长席蔚菁代表看到了党和政府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努力实现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的决心.
"促进就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关系亿万群众切身利益,一定要让'就业优先'的战略深入人心.
"席蔚菁说.

"就业总量压力与结构性矛盾并存"——【政府工作报告摘要】新闻回放:"直至不久以前,人们还深深沉迷于劳动力无限供给的幻觉,突然间,无论沿海地区还是中西部地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面临日益严重的招工难以及由此引起的前所未有的加薪压力.
如果说在劳动力过剩条件下就业困难关乎民生的话,在二元经济尚未消失条件下出现招工难问题,则既关乎民生又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不久前,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代表在一篇文章中写道.

确保就业稳定增长:当前最大挑战2012年春节后,多地"用工荒"现象再次成为热点,而且严峻程度大大高于往年.
有关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城镇需就业的劳动力达2500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不减,就业总量压力持续加大.
显然,在经济增速回落的背景下,如何确保就业稳定增长,将是2012年就业工作面临的最大挑战.

作为民办高校的负责人,西安外事学院院长黄藤代表一直非常关注就业问题.
他认为,现在有些大学生仍没有改变过去精英教育的思维,期望值过高,导致就业困难.
在国外,很多大学毕业生从事的是房屋中介、推销等普通的工作,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

"转变观念、降低期望值是一方面,同时也要考虑到时代变化.
"浙江华峰集团董事局主席尤小平代表提出,新一代农民工和以前有很大不同,他们更在意工作环境、兴趣爱好和人生价值.
而大学生的要求更高.
可是我们的产业结构并没有发生明显的改变.

在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白庙乡白庙村回族姑娘毕红珍代表看来,信息不对称,越来越成为农民工和大学生就业的一大障碍.
农民工不知道企业现在需要什么技能的工人.
高考学生和家长在报专业时,也不清楚现在社会究竟需要哪方面人才.
因此,她呼吁有关部门能够建立就业信息公示制度.

"劳动力素质偏低也是就业难的重要原因.
"台盟中央副主席黄志贤委员在西部某省调研时就发现:35岁以上的农民工基本不会用电脑;35岁以下的农民工会用电脑但仅限于上网聊天和玩游戏.
"不善于使用信息工具,信息不畅,肯定会影响他们就业.
"黄志贤对此很是忧心.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加强职业培训和公共就业服务工作.
加快建立健全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新闻回放:站在深圳龙岗区一处工地上,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市全顺人力资源开发公司董事长张全收突然敬了个礼——有辆大巴驶进来,里面装着他的"兵"——来自河南和附近省份的农民工.
春节后,这样的"运兵车"来了几十辆.

促进就业要见"实"招被誉为"农民工司令"的张全收,在深圳开展劳务派遣多年,随时调遣外来工到各缺工企业.
他创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工各项权益保障的新模式.
面对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升级转移和招工难问题,张全收代表在今年带来的《关于中原人才市场建设》的建议中写道:中原经济区成为国家重点开发区域,建议河南要建立一批优质人才市场,开办一批大型技能培训学校.
"农民工能掌握一技之长,可终身受益.
要搞好农民工的培训,要有目标、有方向的培训.
"张全收强调,促进就业一定要见"实"招.

对此,尤小平代表非常认同,"对待农民工就业,不能仅仅停留在'嘘寒问暖'上,要根据当地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需求,按照不同的就业意向,分别提供实用的职业培训.
职业培训要从'一锅炒'走向专业化.
"黄藤代表认为,不光农民工,大学生也同样需要培训.
不少企业不愿意培训新员工,认为增加了人力资源成本,可以把培训环节放在学校,在学校完成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
"解决大学生就业,自主创业是一个好选择.
但据调查,大学生创业3年以后,放弃转岗的达六成.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吴江呼吁,除政府外,社会也应该更关注大学生创业.
西北大学党委书记刘基代表说:"要引导大学生拓宽就业思路,同时国家也要尽快建立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长效机制,完善相关配套措施,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摘自《光明日报》3月7日)是"就业难"还是"择业难"为什么"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难"这个字是模糊不清的字眼,依据不同人的理解,可以有不同的含义.
从经济学的角度上看,大学毕业生是产品——劳动力——的供给者,就业难是说他们的产品——劳动力——的销售难.
但是天底下再难以销售的产品最终都会销售出去,只要它的价格降得足够低,有些产品必要时要低到负数才有人买.
事实上,前段时间曾有报道说,一些大学毕业生愿意零薪水就业,那是把他们的劳动力价格降到了零.
一些学徒工甚至要交学费,那是把劳动力降低到负数了.

可见,我们可以把"就业难"这种模糊的说法改成"初次就业收入低"这种比较清晰的说法,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含义是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收入低于其他就业群体.
写到这里,我上网查询了相关研究,发现有报告说技校生工资高过大学生.
最近我在农村找保姆照顾老妈,月薪也涨到1600元(当然还包吃包住)才勉强找到人,而我教的学生,去年毕业时好不容易找到工作,月薪也就1500元左右.
这都表明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收入低于其他初次就业群体(比如技校生)这个事实大体上是真实的.
换句话说,如果大学生愿意降低劳动力价格,即接受较低薪水,就业就不难,所以,"就业难"其实是"选择难".
那么,如何解释这种现象呢我发现大体上有如下几个观点:第一是说大学生太多了;第二是说有一些大学生学的东西不符合社会需求;第三是说一些大学生就业期望值太高,不愿意到艰苦的地方就业,换言之,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需要更新.

这三种观点都没有错,但都没有用.
首先,大学生劳动力价格下降肯定是因为供给过多所致,因为任何东西的价格下降都是供大于求所致;其次,大学生学的东西不可能完全符合社会需求,除非大学生和大学教育的提供者都是神仙;再其次,说一些大学生就业期望值太高,其实是责怪卖方不愿意降价,但天底下任何产品的卖方最初都是不愿意降价的,要求大学生更新就业观念,其实就是要求人家降价.
大学生不是傻瓜,如果把自己的劳动力降价对自己有利,他们自会降价,用不着专家来指点.

要得到有推测力的解释,首先需要弄清楚大学、学生、劳动力需求机构这三者的关系.
在笔者看来,大学是生产和销售知识的机构,学生是他们的顾客,学生决定购买什么知识,而学生购买知识是一种投资,这种投资的目的是制造自己的劳动力,学生制造好自己的劳动力之后,要想办法卖出去,这就是寻找就业岗位了.
而劳动力需求机构(企业、政府等)则是劳动力的买家,是学生的顾客.

大学生们往往是从高中来,其间没有经过社会的锤炼,对社会究竟需求什么样的劳动力缺乏了解,用经济学的话语来说,获取相关劳动力需求信息的成本比较高.
但由于学生有家长和学校的帮助,所以这方面的问题并不是造成学生们制造出来的劳动力不符合社会需求的主要原因.
我认为主要的原因,是制造劳动力所需要的投资周期比较长所致.
劳动力的制造,除了义务教育按照相同的格式进行之外,到了高中阶段就开始有个性化发展了.
从高中二年级文理分班开始算,到大学4年,有6年时间.
即使到大学开始,也有3至4年时间.
投资周期是挺长的,其间劳动力需求市场和劳动力供给市场之间的均衡态势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简而言之,三四年后各类劳动力市场的价格如何变化,是很难预测的.
很多朋友常常问我什么专业好就业,我都无法回答.
我也没有听到谁人敢说他能够预测三四年后某一类工作岗位的薪水如何变化.

但更糟糕的是,大学生们并不是按照毕业时的劳动力价格的高低来选择就业岗位的,而是按照他一生的总收入来选择就业岗位的.
也就是说,他们需要预测的时间不是几年,而是几十年.
这种预测的难度就更大了.
相反,技工学校毕业生就读时间相对比较短,同时,由于蓝领工人未来的工资涨幅比较稳定,并不像白领那样差异比较大,因此,预测几十年后的总收入相对而言所需要的信息费用要低得多.
这就是为什么大学生初次就业比技工学校毕业生难的原因.

上述分析所推测出来的一个含义是,只要是自己找工作,信息费用巨大的问题就存在,因此,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应该在取消大学毕业生毕业分配制度之后就存在了,而不是现在才有的.
我搜索了1999年的文献,果然发现那时就有人研究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了,这就验证了我的推测.
另一个含义是,公务员的高工资和高福利,导致大学生就业时的参照系更加复杂,信息费用更高,初次就业时的选择就更难了.

对于信息费用巨大的事情,我们人类社会已经发展出了一套机制来解决它,这套机制就是市场机制.
进一步解释市场机制如何降低信息费用,则是另一篇文章的话题.
(摘自《中国教育报》3月9日)"90后"职场元年令企业犯难冷默2012年是"90后"职场元年,第一批"90后"大学生将学成毕业,进入职场.
"90后"将既是企业的主力军,同时又是企业的重要用户或客户,没有一家企业可以去回避"90后".
今年,企业将在招聘和用人上进入一个新的纪元,从人力资源经理到企业高管,都要面对即将成长为企业主力军,其创新能力、好奇心更强,但价值观和世界观更加多元化、自我为中心的"90后".
企业从培训制度到整体文化建设,都必须做出尽早的准备.

"90后"给企业带来5大挑战据中华英才网《校园招聘新观察调研报告》显示,企业在针对"90后"的招聘和管理上,将面临5大挑战:挑战一:自我性格和多元化的价值观.
"90后"更加以自我为中心,且与"70、80后"相比,他们的价值观更加多元化,识别他们的性格和价值观,将成为招聘和用人的一大难题.
挑战二:工作抗压力.
"90后"希望第一份工作可以给他们带来安全感,能为他们展现出一条光明的职业发展道路.
他们不希望有任何压力,希望任何工作都容易上手,没有风险,其抗压能力和应变能力不足.

挑战三:工作成就感.
"90后"爱面子,不愿意落后,不愿意输给别人,在工作上要得到认可,受到尊重.
挑战四:不稳定的工作心态.
与"70、80后"后朝九晚五、按部就班的工作节奏相比,他们追求工作的弹性和灵活的追求.
这种不稳定的工作心态不仅会体现在考勤这些细节上,更会体现在"90后"缺乏长远的职业规划,希望随时可以改变工作.
"90后"频繁的跳槽将会是企业面对的一大难题.

挑战五:自我中心.
"90后"比较自我,很多东西都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以自我为中心.
而在现代企业里,强调团队合作,强调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恰当平衡,如何让"90后"顺应职场的现实,对企业也是一个挑战.

中华英才网校园招聘人力资源专家张勇表示,与追随潮流的"70后"、选择潮流的"80后"相比,"90后"更倾向于创造潮流.
如微博这样自媒体的崛起就为"90后"提供了展现自我,吸引关注和制造潮流的机遇.
但对于喜欢通过网络展现自我,创造话题吸引关注的"90后",如何避免给公司带来诸如信息泄露,形象损坏等问题,是每家公司需要协调人力资源,营销等多部门早日应对的问题.

企业:要用好"90后"的创造性理解"90后",用好"90后",做好针对"90后"的管理和营销,将会把巧妙抓住机遇的企业推上一个新台阶.
张勇建议:首先,企业要针对"90后"开发专门的培训课程,课程设计要从"90后"的兴趣点和接受方式上入手,不要图方便照搬原来的课程.
建议在课程设计中,让"90后"积极参与进来,他们会提出很多让人惊喜的建议.

其次要让"90后"认识职场中不变的法则.
"90后"身处变化节奏快的环境,他们适应变化甚至创造变化.
但要让"90后"积极认识到,无论社会怎么发展,进步的节奏有多快,职场中永远有不变的法则.
诚信负责的态度、积极进取的心理、长远的职业规划,包括无处不在的压力和业绩要求永远是职场的主题,不要指望通过跳槽等方式来逃避这些问题.

再次,企业文化要及早跟进.
"90后"迟早会渗透在各个业务单元,掌握公司的重要资源,仅仅只是解决招聘和入职的问题是远远不够的.
企业需提早做出企业文化建设的规划,从根本氛围上打造有利于"90后"发挥才干,规避他们短板的大环境.

最后,在招聘中要把握好"90后"的性格、价值观等难以在简历上体现的要素,可以通过心理测试等专业工具来进行,这将能有效帮助企业有效降低未来的员工流失率,提高团队的力量.
(摘自《新闻晨报》3月1日)大学生关注最佳雇主十大指标:最关注福利待遇近年来,大学生就业一直是全社会的关注焦点.
在读大学生是企业的潜在员工,也是企业未来人才的主要来源.
他们心目中理想的最佳雇主以及对不同企业的评价,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求职行为.
目前在读的大学生以90后的新生代为主,新一代大学生在职业偏好,对理想雇主的评价及其背后的价值观念与80后一代是否有显著改变近日,智联招聘发布了《中国年度最佳雇主大学生调研报告》.
报告显示,即将进入职场的大学生们,对"福利待遇"的关注最为强烈,其次是"提升个人核心能力的机会",而"薪酬"则只排在了第三位.
除了线上调查以外,为了能够更加准确深入地了解当代大学生对于优秀雇主的认知,此次调查特别对22所高校大学生进行线下调查,回收2149份有效完整问卷.
在这22所高校中有11所是985高校,有19所是211高校.
人力资源专家认为,了解和分析大学生的选择,对企业的校园招聘策略以及企业雇主品牌建设和传播有着极大参考价值.

薪酬在大学生就业指标中位居第三被调查学生通过选择自己心目中最理想的十个雇主和十个理想雇主中更希望去工作的5家雇主,以及5家雇主的各项指标感知打分,每家雇主获得大学生在雇主声誉、雇主吸引力以及雇主品牌感知上的得分,将这三项转化成标准分后相加,即企业在大学生外部雇主品牌调查中的得分.
最终,通过企业外部得分与专家评议,产生年度最受大学生关注雇主.
安利中国、百度、腾讯等知名企业此次均榜上有名.

本次大学生线下调查建立了一个与外部公众调查一样的包含6大项一级指标和23小项二级指标的综合指标体系,以刻画最佳雇主应具备的特征.
在6大项指标中,组织管理、雇主形象、薪酬福利三大块更受大学生关注.

具体到21个小指标上,大学生最关注完善的福利待遇、提升个人核心能力的机会、有竞争力的薪酬、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舒适的工作环境、公平公正的用人原则、人性化的管理制度、广阔的职位晋升空间、高度重视企业社会责任、和谐的内部人际关系成为大学生最关注的十大指标.
可见90后对于雇主的期望较高,对于理想雇主的要求也更加全面和立体.
除了基本的薪酬福利、晋升空间硬性指标外,他们关注个人在工作中的价值实现以及企业价值观、内部企业文化以及人际关系等软指标.

国企吸引力直逼外企同时,调查数据显示,国企吸引力不断上升(23.
6%),与外企具备相同的吸引力(24%).
除了选择继续深造以外,985院校的本科生更倾向于选择外企,而非985院校的本科生则更倾向于选择国企和政府部门工作.

来自中国南方人才市场的数据显示,约有43%的企业对求职人员的学历要求比较灵活,随着用人理念的日益成熟,企业更加注重人才的价值取向和实际工作能力,逐步淡化对求职者的学历要求.
但与此同时,求职者群体的学历层次却在不断攀升.
从全年求职者情况数据显示,大专以上学历的求职者占到总数的98.
6%,本科学历比重约占40%,拥有研究生学历的求职者也在日益增多.
在越来越多的高学历者进入求职行列的同时,企业却不拘泥于学历,而是更看重个人实际工作能力,因此,拥有文凭在身的大学生们明显感受到这种竞争的压力.

"正如此次调查所显示出的,大学生最为关注就业后的福利待遇,国企和外企在这方面通常更为出色",人力资源专家分析,这种选择上的倾向性导致大学生对国企和外企青睐有加,"国企的吸引力能够与外企相抗衡,正是因为近年来大学生就业更加偏重稳定性",作为职场新鲜人的新入职大学生频繁盲目跳槽的现象已经越来越少,"职场跳蚤"的简历也不被有实力企业的HR们所看好.

从行业分布来看,大学生更加关注IT互联网、电子通讯、快速消费品、金融、汽车等行业.
这一数据表明,大学生关注度高的雇主几乎无一不是高度重视校园雇主品牌建设与传播工作的优秀雇主,他们在校园招聘与校园雇主品牌推广中进行了大量的工作.
随着刘易斯拐点的到来,校园人才的争夺战也越来越激烈,显然关注雇主品牌建设的企业将在此次战役中取得先机.

(摘自《南方日报》3月1日)毕业生求职羞问薪酬专家称入职后调薪风险大毕业临近,各招聘会现场频现赶场子的应届毕业生身影.
拿到上岗的offer了,和企业"讨价还价"谈薪酬,是不少毕业生觉得很棘手又绕不过去的坎儿.
职场专家建议,把调薪的期望留到入职后风险更大.

前程无忧曾做过调查,有30%的受访者在面试谈薪时难以启口,其中女性居多;56%的受访者直截了当地说出自己的心理价位;5%的受访者会在公司开价后,再加10%以内的薪资增幅;8%的受访者会在让公司开价后,再加10%-30%的薪资增幅.

"企业不会主动给新进者较高的待遇,应届生可在了解市场行情上,以适合的表达方式大胆说出期望薪资,不要把问题留到入职后解决,等开低了价再讨价还价,只会让企业觉得你没有诚信.
"前程无忧职场专家介绍,求职者若是要价超出企业预期,也并不会因此就被"一票否决",关键还要看你是不是企业急招的人才,或是不可替代的稀缺人才.

(摘自《楚天都市报》3月3日)北京规定民办高校招生广告禁用"100%就业"针对往年部分民办学校招生广告中的虚假宣传,昨天北京市教委表示,民办高校发布招生简章和广告均须进行备案,且招生广告不得使用"最大""最好"等描述性用语和"100%就业率"等承诺性用语.

据介绍,随着近年北京生源锐减,民办高校生源问题也越来越严峻.
为防止民办校通过虚假宣传忽悠学生,昨天,市教委发布了"2012-2013学年民办高校招生简章和广告备案工作"的通知,据市教委相关负责人介绍,2012-2013学年具有招生资格的民办普通高校、独立学院、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发布招生简章和广告,均须进行备案.
市教委将在指定的查证网站上公示经备案的招生简章和广告内容.

另外,市教委还对民办高校招生广告词进行了限制,表示不得使用"最大"、"最好"、"第一"、"唯一"等描述性用语,也不得使用"100%就业率"、"100%考试通过率"、"入学即签订就业协议"、"高薪就业,一步到位"等承诺性用语.

据了解,截至目前,在北京市教委备案的民办高等教育机构近70所,分为民办普通高校和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两类.
(摘自《新京报》3月15日)江西民办高校陆续更名获招生政策倾斜人数破10万中新网南昌2月29日电(记者王剑)教育部官方网站29日公布,同意江西蓝天学院更名为江西科技学院.
江西省规模较大的民办高校陆续更名,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记者29日从江西省教育厅获悉,该省目前15所民办高校统招本专科在校生达10.
52万人,占全省总数的12.
7%.

2月2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公布对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恳请批准江西蓝天学院更名为江西科技学院的函》的批复意见,同意江西蓝天学院更名为江西科技学院.
至此,在江西省教育部门的支持下,江西省规模最大的民办高校之一江西蓝天学院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近年来,江西民办高校陆续更名,江西蓝天学院更名为江西科技学院,大宇职院、中山职院更名南昌职业学院、江西太阳能科技职业学院.
此外,新增设江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景德镇职业技术学院2所民办高职院校.
至此,全省民办高校共计15所,占全省普通高校总数74所(不含独立学院)的五分之一.

据了解,江西从1988年建立第一所民办高等教育机构(赣江大学)到现在,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已走过了二十五年的历程.
进入"十一五"以后,江西省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开始由粗放逐渐转入规范,学历教育逐渐成为主体.
2011年全省民办高校共有15所(其中1所新批未招生),统招本专科在校生达10.
52万人,占全省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在校生总数的12.
7%.
另外,14所民办高校和22所民办高等教育机构的非学历教育在校生约5万人.

据介绍,为支持江西省民办教育事业,该省连续4年将普通本专科招生计划的增量部分坚持向民办高校倾斜.
2011年国家下达江西省普通本专科招生计划25.
91万人,比2007年增加3.
44万人,增长15%,其中民办高校2011年安排普通本专科招生计划4.
14万人(本科0.
6万人、高职专科3.
54万人),比2007年增加0.
97万人(本科0.
44万人、高职专科0.
53万人),增长30.
98%(本科增长273%、高职专科增长18.
06%).

此外,为保证江西省民办高校的生源,该省对民办高校在坚持划定分数线的情况下,实行一次性降分录取政策,同时,积极支持民办高校面向省外招生.
江西省教育厅表示,为提高新生录取的报到率,该省较大幅度增加了民办高校的超录比例.
由于实行计划安排倾斜、增加出省比例、扩大超录比例、实行一次性降分"四轮驱动",使该省民办高校在生源相对减少、外省民办高校招生规模扩大的情况下,基本完成了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相对稳定了办学规模.

(摘自《中国新闻网》3月1日)民教网权威发布2011年全国民办高校年检结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2011年12月下旬,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教育厅(委)对所辖、所属民办高校2011年度依法办学情况进行了年度检查.
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在各教育主管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及行业协会的支持下,对全国2011年度民办高校年检情况做了全面的清查和整理,截止目前,我国独立学院309所,民办普通高校386所,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900余所,具体名单可登陆查询或是在百度输入"民办院校资质查询"即可登陆查询系统,输入民办院校全称或关键词即可全面查询.
2011年对民办高校的年检呈现以下特征:学校自查与实地检查紧密结合从各个省市的2011年年检情况和年检项目来看,全部采取了学校自查与检查组实地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并由各校督导专员交叉或是聘请教育部专家组等担任组长,调查内容与形式丰富多样,逐校采取听汇报、查阅资料、调查填表、现场考察、师生员工座谈等方式,紧扣办学条件、办学方向、教育教学与行政管理等进行检查和指导,全国大部分省市年检组重点对学校的办学规划与办学条件、组织机构与组织活动、招生工作与招生行为、学校资产与财务管理、和谐校园与安全稳定等方面进行了检查.

分类指导与重点扶持凸显关怀近几年来,我国民办高校在"积极鼓励、大力扶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方针指导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在今年的整体年检情况中,分类指导和重点扶持已成为重要的基调.
迎评促建也成为了学校迎接检查的姿态.
之前的躲避检查和走马观花等现象已基本消除.
河北省、陕西省等教育厅(局)在年检中及时向社会反馈民办学校实际情况,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这均说明了民办教育特别是民办高等教育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对民办高等教育更多的是关心与支持,民办高校也积极的迎接检查,及时调整,不断完善办学机制,出现了"以评促建,重在建设"的良好局面.

民办教育改革试点开启新纪元随着《国家教育改革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2010-2020)》的颁布,新教改正式启动.
2011年,贯穿年检中的突出亮点是国家启动民办教育综合试点改革,浙江省成为全国唯一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省.

针对民办教育明确提出要积极探索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试点.
但由于这个问题牵涉面广,且直接触及举办者的核心利益,各地纷纷采访观望姿态,"雷声大雨点小".
温州率先从分类管理入手,力推分类管理改革.
非营利性的全日制民办学校按照民办事业单位法人进行登记管理,营利性的全日制民办学校按照企业法人进行登记管理.
非全日制的民办学校按照企业法人进行登记管理,确属非营利性的,也可以登记为民办事业单位法人.
民办事业单位法人由民政部门登记管理,企业法人由工商部门登记管理.

按照类别就民办学校财政支持、招生收费、税费优惠、土地供给、会计制度、队伍建设、产权流转等改革要素制定相应的政策扶持体系.
温州模式为建立有区分度的政策体系提供了依据,为扎实推进民办教育发展开拓了新路径.

党建督导与管理创新敦促规范自2007年起到2011年,先后有湖南省、江西省、陕西省、安徽省、云南省、广东省等向民办高校委派近200余名党委书记和教育督导专员.
向民办高校委派党委书记兼督导专员,是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
他们大多来自教育系统,编制工资与学校脱钩,将分别履行宣传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参与学校重大决策、抓好基层组织建设等职责.
同时,依法对民办高校进行督导.

从整个2011年年检情况来看,随着委派党委书记和督导专员的不断扩展,民办高校的发展情况趋向良好,与前几年相比,民办高校的管理水平整体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在年检中,有督导专员的院校均没有出现较严重违规行为,此举措为民办教育的健康规范发展和人们意识水平的提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数字校园与品牌塑造备受关注教育信息化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本年度年检,有20个省份将数字校园建设及远程教育等纳入到了考核的重点.
特别是对于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电子教务管理系统、学生学籍档案管理系统等进行了全面的检查,据数据统计显示,全国近67%的民办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取得实效,但有部分院校信息化建设进程趋缓.

同时,学校品牌也已被各省市教育主管部门列入考察范围,部分省份对学校品牌推广方式、发展模式突破、危机攻关与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检查和指导,从结果来看,70%以上的民办高校较为缺乏品牌管理和实践技能,这或许成为民办高校品牌发展的重要障碍.

(摘自《中国民教网》3月8日)鼓励民办高校参与教育服务贸易竞争本报讯(记者柯进张以瑾高毅哲)"当前要切实鼓励民办高校参与世界竞争,以扭转我国巨大的教育服务贸易逆差.
"正在北京参加两会的全国政协委员张杰庭建议,政府要转变和纠正对民办高校的种种偏见、轻视,乃至歧视的观念,消除对民办高校执行国家对外开放战略的偏见乃至歧视;扩大民办高校招收来华留学生的规模.
同时,政府要为民办高校走"国际化"之路创造更有力的支持性政策环境,同时从转变政府职能、提供服务的角度加以引导和管理,并鼓励支持民办高校以不同层次、多种形式、跨学科领域地开展中外合作办学.

据美国商务部统计,2010至2011年度,外国留学生向美国大学支付的学费高达143亿美元.
加上生活费等各种花费,留学生对美国经济的贡献总值高达202亿美元.
而我国教育服务贸易逆差巨大.
据调查,外国留学生在华学习的年平均费用不及一名中国留学生在新西兰、爱尔兰学习的年平均费用的30%,而与美国相比,则仅为15%左右.

(摘自《中国教育报》3月7日)民办教育呼唤"国民待遇"【观点】民办教育在扶持政策、招生、科研投入等方面要享受与公办教育同等的待遇.
【背景】民办教育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
但长期以来,民办学校事业单位的属性得不到承认,民办学校教师不能视同为事业单位职工,退休后养老金大大低于同类公办学校,民办学校教职工队伍不稳定,严重制约民办教育发展.
此外,义务教育"两免"(免学杂费、免费教科书)政策在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未能全面落实.
引导、扶持民办幼儿园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在大多数地方尚未出台.
公共财政引导、扶持民办教育发展的能力仍然薄弱.
【建议】全国人大代表任玉奇建议出台政策,对从事学历教育、学校法人产权独立完整、举办者不要求取得办学回报、办学条件和水平达到合格学校标准的民办学校,优先登记为事业单位,其教师参加事业单位保险.
民办教育在政策扶持、招生、科研投入等方面要享受与公办教育同等的待遇.
尽快出台扶持民办幼儿园成为普惠性幼儿园、标准幼儿园的政策措施.
可以考虑对现有民办幼儿园进行评估分级,对办园条件和办园水平达到一定等级的民办幼儿园,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促使其成为普惠性幼儿园和标准幼儿园.
各级财政要加大对民办教育发展的引导、扶持力度,按照人均不低于1元的标准设立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

(摘自《湖南日报》3月8日)民办高校期待更多政策支持【出镜代表委员】全国人大代表、集美大学校长苏文金全国政协委员、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院长秦和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本报记者刘琴柴葳柯进近年来,我国民办教育尤其是民办高校发展迅速.
截至2010年底,全国民办高校676所,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24.
83%;在校生476.
68万人,占全国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生总数的21.
36%.
尽管规模日益庞大,但民办高校在办学体制改革中遇到的困难和瓶颈,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民办教育的健康发展.

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大力支持民办教育","依法落实民办学校、学生、教师与公办学校、学生、教师平等的法律地位".
目前民办高校的发展遇到何种困惑在哪些方面还面临歧视性政策政府该从何着手对民办高校加以扶持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有待区分"一些制约民办高校发展的政策瓶颈始终未能突破,首先就是民办高校的法人属性、地位尚不明确.
"秦和委员说,绝大多数民办高校登记为民办非企业单位,导致民办高校教师的身份受到社会质疑.
"教育是社会福利事业,民办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民办教育促进法》明确讲到的.
但现在民办教育本身最大的问题是定位不清楚.
"苏文金代表指出,《民办教育促进法》提到可以有适当回报,但既然是社会福利事业,就不应存在回报的问题.
"如果允许有回报,投资者会追求利润,不可能真正从教育出发办学.
应该把这一条取消,然后由国家给予相应补贴,纳入相应的教育预算.
"在财政投入方面,秦和委员指出,对于民办高校来说,稳定的公共财政支持制度尚未建立.
《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可以设立专项资金,用于资助民办学校的发展,奖励和表彰有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
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健全公共财政对民办教育的扶持政策".
秦和委员说:"但因这些规定缺乏强制性,而且未区分民办高校的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在政策落实中可能出现'搭便车'现象,导致资金迟迟未能兑现.
"秦和委员认为,民办高校类型多样,举办者的办学目的、价值选择多样,很难由国家统一出台政策.
要解决这些问题,从根本上讲,必须明确民办高校营利性和非营利性的分类标准,使营利性民办高校和非营利性民办高校都能在各自定位上健康发展、充分发展.

根据不同类型予以土地、财税优惠钟秉林委员建议,应按照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尽快清理对民办高等教育的歧视性政策,依法保障其享有充分办学自主权,并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财政扶持.
在中央和地方教育财政预算中安排专项经费,实施"高水平民办大学建设项目",促进民办教育的发展.

"民办高校发展所需的法人登记、产权、财会、税收、合理回报制度等配套制度亟待完善.
"秦和委员认为,国家可以将扣除办学成本后的净收入用于分配的列为营利性民办高校,将没有分配且用于学校发展的,或捐资办学和出资办学不求回报的列为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并根据不同类型给予土地划拨、财税支持、教师纳入事业编制、资产纳入国有资产管理等优惠政策.

此外,钟秉林委员认为,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还应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民办高校之间,以及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良好氛围,为民办高校举办者和管理者开拓办学视野、提高管理素质搭建平台.
招生、教师发展等期待同等待遇"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后,虽然一些部门和地方在清理歧视性政策方面已有所行动,但从全国范围看,民办学校在招生、学科建设、教师发展等方面未享受与公办学校同等待遇,甚至用地、用水、用电等方面也面临差别性对待.
"秦和委员坦言,一方面民办高校的生源不理想,另一方面民办高校教师难以享受与公办学校教师同等待遇的社会保障.
据测算,民办高校教师退休后养老金仅相当于公办学校教师的50%左右,教师队伍极不稳定.

"民办高校的教师同样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责任,培养的学生将来也要走向社会.
但他们在校期间的待遇远远不如公办,更不用说退休以后的福利待遇,怎么能够安心教学怎么能够吸引优秀人才到民办高校任教呢"苏文金代表提出疑问.

苏文金代表建议,借鉴台湾地区的发展经验.
台湾民办教育的政府拨款占1/3左右,政府在学科建设等方面的补助力度很大,民办教师的待遇仅比公办高校略低,而不是远远低于公办高校,退休后的待遇也与公办高校比较接近.

地方探索陕西每年三亿专项资金支持民办高校建设本报讯(记者刘琴)从今年起,陕西省政府每年设立3亿元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民办高等教育在公共服务和信息平台、高水平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等方面的建设.
"这是我省对民办高等教育进行扶持,突破发展瓶颈的重要举措.
"陕西省教育厅厅长杨希文表示.
近年来,陕西的民办教育在增强全省教育改革发展活力,培养紧缺实用人才,充分发挥科教资源优势促进经济增长方面作出突出贡献.
今年2月,陕西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支持和规范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意见》,加大支持力度,规范办学秩序,促进民办高等教育快速健康发展.

为明晰产权,陕西对民办教育进行分类管理,分为非营利、营利两种类型,在财政拨款和政府补助、税收设计和审计办法上给予不同政策.
落实民办高校和民办高等教育助学机构在用地和税费方面与公办高校同等的优惠政策.
依法落实合理回报政策,允许非营利性学校出资人从办学结余中取得合理回报.
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在科研课题立项、财政拨付科研经费等方面与公办高校享受同等待遇.

陕西还探索建立规范的退出机制,成立民办教育评估机构,建立民办高校退出预警及干预机制,制定相关法律和实施细则,提高民办高等教育的整体公信力.
(摘自《中国教育报》3月15日)辽宁:高职院校招生改革上高职或无需参加高考辽宁首次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将于3月底开考.
未来,这个成绩有可能作为辽宁高职院校招生的依据.
2月29日,辽宁省教育厅透露,我省正在探索在部分高职院校依据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开展免试注册入学改革试点.

"四年前教育部就开始酝酿这个做法.
因为随着近年来生育低峰的出现,生源不断减少,近几年辽宁省参加高考的人数都在20万左右,录取率甚至接近了90%.
"辽宁省现代服务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陈斌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如果免试注册入学,将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高职院校招生难的困境.

陈斌表示,传统的高考模式并不适用于现今的高职教育.
他们曾做过调研,发现高职学生的入学分数与毕业后的就业情况并无多大联系.
简单地说,就是高考分数高的高职学生,毕业后未必工作就好.
"因为高考考查的是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高职教育重视的是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
"陈斌说,曾有学校提出过不重视考查学生的文化课分数,而重视学生的技术实践能力,并以此展开过试点招生.

对高职免试注册入学,考生表示很欢迎.
沈阳市一所普通高中的高二学生说,他文化成绩较差,即使参加高考,也很难达到专科录取分数线.
而一旦高职实施免试注册入学,他也可以上大学了.
此外,辽宁还将推进高等职业院校单独招生改革试点,扩大高等职业院校单独招生改革试点面.
(摘自《沈阳晚报》3月1日)北京16所高职校自主招生咨询会3月17日举办本报讯(记者李琦)本周六上午,北京市16所高职院校自主招生联合咨询会将在首钢工学院举行.
届时,家长和考生可了解各招生院校自主招生的报名程序、录取原则、专业设置、考试要求等.
参加高职自主招生联合咨询会的院校包括首钢工学院、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16所参与自主招生高职校.

(摘自《京华时报》3月13日)把握高职学院的办学定位履行高职教育的社会责任【题记】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国家现代化建设需要的,能够在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发挥骨干作用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目前,高等职业院校是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的主阵地,同时高等职业院校还要承担为企事业单位的技术管理进步服务、传承文化、促进社区和谐的任务.
高职院校结合本地区的产业发展需要,通过其创新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大批"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为企业所欢迎的高技能劳动者,支撑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
高职院校发挥自身人才和设备资源聚集的优势,开展为地区企事业单位的技术和管理服务;学院结合本地区的比较优势,灵活设置专业、发扬光大民间文化和国粹艺术,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学院面向社区资源开放、丰富社区文化生活、开展培训引导就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高职院校的办学者,要深刻地认识高职学院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在地区社会结构中所扮演的角色,了解学院的服务对象,明确社会职责,努力争取更好的办学效果.
为此,职业院校的办学者要:1.
深刻理解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功能,准确把握高等职业学校的办学定位;2.
创新管理和运作方法,追求更好的办学效果;3.
了解服务对象并明确其需求,努力让他们满意;4.
教育服务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社会能力和发展能力的培养.

我院在北京示范校建设过程中,努力在思想理念、办学定位、运行机制、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实现转变,获得一些切身体会.
准确把握办学定位履行高职学院的社会责任作为社会复杂结构中的一个组织单元,应该有它特定的不可替代的社会功能,各组织单元充分发挥自身功能服务其他组织单元,这种相互服务支撑的关系形成社会组织的有机整体.
高等职业学院以人才培养和技术应用服务体现它的社会功能,在功能特性上具有教育高等性、职业引导性、行业支撑性和区域服务性.
在高等职业学校,学生所处的受教育阶段决定了其教育高等性要求,无论学生是否对学校提供的某些课程感兴趣,此时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对学校教育的需求已经处于高等阶段.
国家对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界定是非常明确的,就是通过高职学院的教育使学生具有适应社会需要的较强的就业能力,为此,高职院校通过对产业发展和社会职业岗位需求的理解,确定教育专业设置,对受教育者进行明确的职业导向性教育.
高等职业院校输出的是高技能人才和技术服务,由于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和装备设施专业性的约束,学院提供的高素质人力资源和技术服务必然会主要指向某一个或某一类行业,成为行业发展的支撑力量.
高等职业院校由地方政府根据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设立和建设,决定了其服务地方区域经济,服务社区和谐发展的区域服务性.

我们在推动学院改革发展的过程中,认真学习教育部和北京市教委有关文件的精神,全体干部认真讨论学院的办学指导思想和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确定学院的使命为:"以首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己任,提供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和技术服务,持续改进教育教学质量,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和学生的需求与期望".
在这样的使命观和责任观的指导下,进一步明确了"学院是北京职业教育的重要基地,也是首都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立足于信息产业,服务于高新技术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将学院建设成为高素质高技能职业人才的大规模培养基地和面向中小企业的信息技术服务中心,成为首都高等职业教育中外合作与交流的窗口"这样的学校办学定位.

高等职业教育的四个属性形成了决定高等职业院校办学定位的四个维度,同时也清楚地表明了高等职业院校的社会责任,明确了责任就要通过示范校建设提升学院履行社会职责的能力.
学院全体干部教师抱着这样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投入到示范校建设之中,通过三年的努力实现了预定的目标,大大提高了学院服务社会的能力.

创新管理运作机制提升学院办学效益每一个社会组织都要服务于其他社会组织,同时得到其他社会组织的服务.
高等职业学院必须开门办学、融入社会,真诚地服务于其他社会组织机构,才能使学校的资源发挥最大效益,取得更好的办学效果,并得到各方对职业教育工作的支持.

高职学院开门办学、融入社会,需要体制机制的保障.
学校作为一种事业单位,有政府办学经费支持,很容易形成"关门办学、自娱自乐"的状态.
仅仅凭着学校个别领导的理念去推动开门办学,难以形成持久地融入社会的办学状态,必须通过改革学校的办学体制机制,形成对开门办学有组织的、内在的驱动力,才能确保目的的实现.
我院在示范校建设中,对学院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行了改革,建立起行业领导牵头的"校企合作理事会",形成学院推进校企合作办学的领导体制和监督机制;学院聘请"教学系联席系主任"、建立"教学系校企合作委员会",形成教学系在专业建设层面上的校企合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学院建立科技合作处和技术应用研究所,形成主动服务社会,为企业开展技术服务的组织保障;学院与企业"共建共管共用"生产性实训基地,使教育资源既承载教学任务也帮助企业进行生产,使教育资源发挥更大效益.
通过这些办学体制机制的改革,使校企合作常态化,教师主动走出校门,企业人员进学校、进课堂,学院办学越来越深地融入到行业企业的发展之中,提升了高职学院的办学效果.

服务企业是职业学院的本职,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是校企合作的双赢目标.
校企合作是学校借助企业环境为自己的目标服务,还是学校为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不同的指导思想将决定校企合作办学的成功与否.
当学校以利用企业为目的推进校企合作时,企业会将其作为负担,必然形成"学校热、企业冷"的状态.
当学校以帮助企业提升盈利能力为目的推进校企合作时,必然受到企业的热情欢迎.
在我院开展校企合作办学过程中,许多的案例都证明了这一点,只有在真诚地为企业服务的过程中恰当地嵌入学校的教育要求,实现培养企业所需人才的目标,才能使校企合作持续有效地开展下去.

我院办学体制机制改革,促进了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创新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使教育教学质量大大提高.
学院的职业教育与行业的发展相融合,使学院成为行业发展的支撑、专业成为企业创新的依靠、学生成为企业用人的首选.

深入分析客户需求追求更高的满意度高等职业学院以自己培养的高素质职业人才和技术应用服务为社会作出贡献.
一个社会组织在整个社会中有它特定的服务对象群,高职学院的服务对象群是由职业教育的投入者、职业教育的接受者、职业教育受益者以及其他利益相关方所组成的群体.
显而易见,职业教育的服务对象是由政府、学生、用人单位以及其他直接和间接的利益相关者组成的群体.

高职学院的"产品"主要就是学校为其服务对象所提供的职业教育"服务",它包括:学校内部的管理运作和生活服务、学校为学生提供的课程教学(专业教育)服务、由学校毕业生承载的职业教育成果为用人单位提供的服务、由上述这些形成的为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教育服务,以及学校资源开放、社会培训等为社区提供的相关服务,等等.
高职学院提供的上述服务是服务对象群的各方所需要的,许多的要求被服务对象以多种形式明确地表达出来,例如:在政府文件中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这是政府的要求.
但是,服务对象各方用文字明确表达的要求往往是粗略的、原则的,更多的细节常常体现为不言而喻、"就应该如此".
这些由服务对象明确提出的要求与服务对象未明言但是潜在的要求,统称为"需求".

服务对象对所提供服务的满意度,不完全由明确提出的要求是否满足来决定,而是由"需求"满足的程度来决定,即当满足服务对象明确提出的要求时,只能获得部分满意度,而当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时则可获得较高的满意度.
因此,服务提供者只了解到客户明确提出的要求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深入地分析客户潜在的需求到底是什么.
从客户需求出发,去提供优质的服务,才能获得更高的满意度.

高等职业学院将服务对象较高的满意度作为学校工作综合水平的评价指标,使它成为学院全体教职工共同追求的目标,能够促进学院的办学水平持续改进、不断提高.
我院在示范校建设中,借鉴ISO9000管理模式,建立起《高等职业学院教育教学管理与质量保障体系》,吸收企业文化的精髓,在教职工队伍中树立"教育服务"理念,推行"以客户为关注焦点"、"系统化过程管理"、"持续改进"等保证提供优质教育服务的工作原则,建立起全面、系统的工作规程,形成了关注服务对象需求、努力提高教育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办学水平的学院整体运行机制.

教育服务以人为本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在高等职业教育的四个特性中,职业引导性、行业支撑性和区域服务性决定了职业学校必须开门办学、融入社会,必须从一个服务提供者的角度,了解政府、企业、社会各方对职业教育的需求,通过提供优质的职业教育服务,使各方满意.

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高等性,要求我们更多地关注最重要的服务对象——学生.
学生的需求是什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和学生家长)满意这是一个高职学校的办学者必须认真思考,并要拿出解决方案的问题.
进入高职学院的学生,完成了高中阶段教育,心智已经成熟,再经过高职教育就要走上社会、走上工作岗位,从此将肩负起社会、家庭的责任.
高职学院的毕业生是否在承担社会责任、在适应快速发展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变化以及在职业生涯发展潜力等方面达到较高的水平和奠定良好的基础,即学生的社会能力和发展能力是否达到较高的水平,是检验高职学院的教育是否具有高等性内涵的重要表征.
当学生报考高职学院某个专业时,他(她)已经在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方面明确表达了"要求",而上述高职学院的教育高等性内涵,正是学生自己无法明确表达但又是十分重要的"需求",我们高职学校的办学者必须为学生将这种需求明确地表达出来,并使我们的教育满足学生的需求.

我院在示范校建设过程中,从社会需求和学生发展需求两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分析.
将专业技能的需求落实到每一门课程的解决方案,保证这方面的需求得到尽可能的满足.
同时,学院在通用平台建设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专门对高等职业教育应该完成的社会能力与发展能力培养的指标和实施方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建立了"GATAS"(学生基本能力和职业素质)测评系统,大力推进实施素质和通用能力教育的"通用平台"建设,为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高等性",为满足学生社会能力和发展能力的需求提供了基础保障.

(摘自《中国教育报》3月7日)五年制职校生"两全其美"很抢手本报讯(记者彭薇)新学期,一些企业"盯"上了中高职贯通专业人才,甚至提前两年预订毕业生.
市教委透露:今年中高职贯通招生计划新增300余名.
"十二五"期间,高技能人才仍大量紧缺,上海将逐步扩大学制五年的"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招生规模,2015年达到当年招生数10%左右.

上海永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中心总监王燕萍日前来到上海市交通学校,与校方探讨教学内容,"除了维修知识,要加些汽车文化、物流和法律常识.
"王燕萍说,企业常感遗憾:中职毕业生技术扎实,但知识宽度、深度仍不够;高职生知识系统完备,技能基础又略显薄弱.
"中高职贯通培养的学生可以'两全其美'.
""十二五"期间,上海将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大量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上海轨交部门有关负责人说,上海将建成多条地铁,对维修和列车驾驶员等岗位要求更严格,"维修工要有良好的地铁应急事故检修处理能力.
"一些汽车企业负责人表示,未来几年,既懂技术又懂营销的复合型人才更受欢迎.

中高职贯通培养开展一年多,共在30多所中、高职院校十余个专业试点,招生1500余名.
专业涉及工艺设计、烹饪与营养等现代服务业,建工建筑、应用化工等先进制造业.
在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卫生学校,护理专业学生被浦东、宝山等区卫生局列入"委培订单".

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同样吸引了不少优秀学生.
15岁的唐邵萌,是上海交通学校中高职贯通班二年级学生,当年中考成绩570分,达到区重点高中分数线,却放弃"高中+大学"模式,"我对汽车行业感兴趣,毕业后拿高职文凭,再攻读本科,和上高中、念大学花费的时间都是7年.
"打通职业教育领域学历上升通道,中高职贯通专业因此"揽"到不少好苗子.
上海市交通学校校长鲍贤俊说:"连续两年招到一批原本能进区重点的学生,我们也能和高中'抢生源'了.
"(摘自《解放日报》3月1日)着力建好国家职教改革创新示范区"'自古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如今,广大群众最关心的是就业、收入、教育、医疗卫生等问题,其中,教育是涉及千家万户、群众最为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天津市把办好教育作为关心群众生活、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问题,要下更大决心、下更大力气解决好.
"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市长黄兴国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学前教育普及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职业教育领先发展,高等教育内涵发展",这是天津教育的发展思路.
其中,黄兴国着重谈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的建设,他说:"教育部对天津的职业教育给予了很大支持和帮助.
从2005年开始,天津市与教育部合作共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在此基础上,2010年又提升为部市共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
"在硬件建设上,黄兴国说,天津在海河中游规划了37平方公里的海河教育园区,办学总规模20万人,居住人口未来要达到10万人.
去年4月,海河教育园区一期占地10平方公里、130多万平方米的建筑建成交付使用,有7所职业院校的6.
5万名师生进入新校园,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
去年年底,二期工程开始启动,主要是建设南开大学、天津大学新校区和3所高等职业院校等新校区,建筑面积达到187万平方米.
海河教育园区建成后,全市的职业教育资源都将整合到这个园区,成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标志区.

在软件建设上,黄兴国特别强调,天津职业教育创新了"九种做法".
一是校企联合,发挥学校和企业两个优势,积极鼓励大企业出资参与办学,采取联合培养、定向培养、订单培养等方式,培养适销对路人才.
二是中外合作,就是鼓励每一所职业院校利用国家示范区政策和海河教育园区资源优势,发展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三是东西联动,利用海河教育园区这个平台,积极面向中西部地区拓展生源,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改善天津城市人口素质结构.
四是专业调整,坚持"学校围着市场转,专业围着产业转,人才培养围着需求转",推动课程改革,突出能力培养,市场需要什么专业,就办什么专业,就设置什么课程,就聘请什么师资.
五是工学结合,改变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传统模式,大力推行工学结合,职校的学生一年学基础知识,一年学职业技能,一年顶岗实习.
六是培训超市,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理念,大力开发"岗位技能培训包",包括培养目标、培训计划和职业标准等内容,企业和学生需要什么包,就提供什么样的培训包.

七是双师双证,要求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师要具有教学职称和专业技术职称,既是教师又是技师;毕业学生既要有学历证书,又要有职业资格证书.
八是资源共享,园区内公共实训中心、各类实训基地、图书馆、体育馆等公共资源,向所有学校开放,实现共享.
院校之间打开围墙,教师互聘,学科互通,课程互选,学分互认.
九是大赛平台,利用海河教育园区这个平台举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并让这项赛事永久落户天津.
迄今为止,这项赛事已经成功举办了四届,成为国内外知名的职业教育赛事品牌.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政府最重要的职责,一个负责任的政府,必须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手抓民生改善,让广大群众生活得更加幸福.
"黄兴国说,天津市会把教育这一民生的重大问题放在心上,抓在手里,一个一个问题研究透,一件一件解决好.

(摘自《中国教育报》3月7日)高职的前程2012年1月,中山大学原校长黄达人撰写的《大学的声音》一书由商务印书馆正式出版.
为了完成这本书,黄达人用了半年时间,走访了国内21所著名高校,对24位校长和书记进行了访谈,记录下这些中国教育精英深刻的思想和理念,展示了高校领导者生动的个性和风采,相信这本书一定会给关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人以启迪.

在这本书的前言中,黄达人除了归纳访谈体会、梳理办学心得外,也谈到了自己想法和做法上的一个变化——把对"985"高校校长、书记的访问告一段落,转而将目光放到高职教育的发展上.
从去年8月起,黄达人开始了对国内高职院校的访问.

黄达人书中的这段话引起了记者的浓厚兴趣,是什么改变了这位著名大学校长的主意又是什么引起了这位教育改革者的注意半年多对高职院校的访问,给了他什么样的思考和感受全国两会召开前夕,记者在翻看了《大学的声音》之后,又倾听了黄达人关于高职前程的声音.

1高职院校同样可以争创世界一流不是说只有"985"大学才要创世界一流,不同类型的学校对于"一流"应该有自己的标准,都可以创造本类型的一流.
记者:从去年8月到现在,黄校长都走访了哪些高职院校黄达人:这半年多来,我调研了北京、天津、山东、江苏、浙江、广东、广西、重庆、四川、安徽、陕西、吉林、黑龙江、宁夏、新疆等地的20多所国家级高职示范校、骨干校和民办高职,还有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与25位高职院长进行了深入交流,并考察了学院的实训场所.

记者:作为一所"985"大学曾经的校长,您为什么会对高职院校的发展产生兴趣黄达人:如果说走访"985"高校在任或卸任的书记、校长,是传播大学的声音,那么调研高职院校,则是关注高职的前程.
我对于高职的关注,并不是心血来潮,我在中山大学做校长时,就一直关注.
我曾经在报纸上公开讲过,我们要打造一批高职中的清华、北大.
不是说只有"985"大学才要创世界一流,不同类型的学校对于"一流"应该有自己的标准,都可以创造本类型的一流.
中国的高职院校,也要有这个心气.
而选择这个时间来作高职调研具体有三个原因.

第一,从精力以及时间上来讲,卸任以后,可以将注意力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
我国的高等教育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型.
不过像我们中山大学这一类型的高校,虽然也进行了扩招,但基本上还是走精英教育的道路,真正承担着大众化教育重任的是高职院校和地方本科院校.
如今高等职业教育已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第二,从经济发展来看,产业结构调整呼唤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目前,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刻,高职院校在其中起着直接而特殊的作用,发挥这种作用一个重要方式就是提供大量产业发展所需要的一线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此外,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利用国际市场,而跨国公司来华投资、扩大产能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当地是否设有高等职业教院校.
例如,德国大众当初在广东设厂有两个备选地点,增城和佛山,最后选择佛山的重要原因就是当地有开设汽车专业的高职院校.

第三,从社会需求来看,高职院校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
我国社会是典型的学历社会.
由于高职院校在招生录取时批次靠后,在与普通大学进行生源竞争时明显处于劣势.
有的学生适合走技术教育的道路,但却得不到社会和家庭的支持,因此出现很多达线考生放弃就读的现象和转向国外求学的倾向.
此外,随着人口拐点的到来、高考生源逐年下降,不仅北京、上海等高教发达省市出现招考人数"倒挂"情况,去年像山东等人口大省也开始出现这一情况.
长此以往,不但大大挤压高职的生存空间,而且直接影响我国在国际上的教育竞争力.

记者:您对高等职业教育面临形势的分析很精准,您的呼吁会让高职院校备受鼓舞.
黄达人:其实对于高等职业教育,我是既懂也不懂,因为高等职业教育毕竟是一种不同于普通大学的教育类型.
不过,也正因为不是圈子里的人,没有审美疲劳,才会越看越有味道,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认识也在逐渐加深.

2高职院校和普通大学是类型而非层次之分拖拉机的作用是汽车不可替代的,比如说耕地,但是如果非把拖拉机放到高速公路上,最差的汽车都比它跑得快.
记者:您谈到了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不同于普通大学的教育类型,这一点,还有很多人,包括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人都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
黄达人:在调研过程中,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普通大学与高职院校是类型之分而非层次之分.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的马军院长在归纳这两者的区别时用了一句很形象的话:你攀登的是珠穆朗玛峰,无限风光在险峰;我是住在山底下,有山有水有河流.

记者:这些比喻,确实非常形象.
不同类型的学校,不能用一个标准去评价.
黄达人:半年调研,让我对高等职业教育形成了一些基本认识.
首先,我感到,高等职业教育正日益受到关注,进入了快速发展期.
调研中,宁夏职业技术学院的撒承贤院长对我说:"通过这几年示范校的建设,高职院校在硬件上和国外相比,可以说一点也不差.
"确实,近十年来,尤其是教育部启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以来,高职院校在内涵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院校,高职教育的职业性特征逐渐显现,在职教战线上,高等职业教育已经起到引领、示范及核心作用.
高职院校在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双师型教师队伍、实践教学条件、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已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

其次,我感到,高职院长对所从事的事业付出的心力丝毫不亚于国内著名大学的领导,甚至他们面对的困难更多.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的徐建平院长告诉我,只要高职院长有激情,就可以办成很多看起来办不成的事.
高职院长们对教育制度、政策的熟悉程度甚至超过普通大学的办学者.
几个月前,我偶遇我们学校的李延保老书记,他为了调研创新人才培养,走访了一批学校,他的感受是,中学里有一批教育家.
而我说,高职里也有一批教育家.

我深深为高职院长们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热情和执著所感动.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院长俞仲文对我说,在现行的招生体制下,高职院校的学生在高考成绩上不如普通大学学生,但学校没有放弃对他们的培养.
培养学生,高进高出,是名牌;高进低出,是冒牌;低进低出,是杂牌;低进高出,才是品牌.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的赵居礼院长也表示,要变"补短"教育为"扬长"教育,树立学生信心,挖掘学生潜力.

我能够感受到高职院长们办学的艰辛与责任.
在访谈中,有两位高职院长,都是东北汉子,性格豪爽,说到动情处,甚至流下了热泪.
3以落实生均拨款、推进体系建设增强吸引力构建职业教育体系,绝不是简单地让高职院校升格为普通大学.
升格后,办学很容易偏离原有的职业教育方向.
记者:高职的院校长们确实十分不容易,所以才更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需要大家集思广益,共同努力.
黄达人:我的调研活动一直得到教育部职业与成人教育司的支持.
我与财政部以及教育部财务司也沟通过,他们也支持我为职业教育呼吁.
这让我感受到,职业教育正得到很多领导、很多部门和很多人的关注.
这半年,通过和高职院校长们的交谈,我似乎看到了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比较好的切入点.

记者:那真是太好了.
对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大家都看在眼中,希望能找到合适的推进路径.
黄达人:我认为,一个切入点是落实高职院校的生均拨款.
我所调研的一些高职院校,有70%左右的学生来自农村和城市贫困、问题家庭.
由于高职院校办学成本高,而全国大部分地区尚未落实对高职院校的生均拨款,因此学费一直降不下去,这样对学生尤其是家庭困难学生的吸引力就上不来.
麦可思公司王伯庆常说一句话:"高职教育是中国最大的扶贫项目,也是中国最大的社会和谐工程.
"我认为,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一项民生工程.
因此,这次两会上,我写了一个"关于加大高等职业教育财政投入的建议",建议根据"谁举办,谁出钱"的原则,尽快出台相关政策,使高职院校在"十二五"期间的生均财政拨款与当地本科院校相一致.

另一个切入点是推进职业教育体系构建.
教育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看到一个可实施的方案.
从目前的改革措施来看,主要集中在解决中高职的衔接问题上.
我认为,当务之急应该是寻找构建职业教育体系的突破口,解决产业结构调整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的问题.
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的魏崴校长有句话说得好:"汽车流水线都是从国外进口的,但为什么生产出来的汽车不如发达国家,看上去是产品的问题,其实是人的问题".
人才紧缺,但作为承担技能型人才培养任务的高职院校在社会上却未能获得考生和家长们的青睐.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赵居礼院长开玩笑说:"为什么一说体育加上职业,就是最高水平的,比如美国职业篮球联赛,可教育加上职业,就低人一等"通过调研,我发现,并不是高职院校办得不好,相反,大部分高职示范校和部分骨干校比一些地方普通大学的办学水平要高.
高职缺乏吸引力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整个职业教育的体系还没有建立,发展面临一个玻璃天花板.

同样为新加坡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支撑的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是国内很多高职院校效仿的对象.
我今年专门去访问了这个学校,非常有特色,在社会上很有吸引力.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新加坡高等教育的立交桥比较完善.
因此,重要的是推进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完善我国高等教育的版图.

记者:说起构建体系,很多人就开始琢磨,是不是要把高职院校升格为本科就提高了吸引力.
黄达人:构建职业教育体系,绝不是简单地让高职院校升格为普通大学.
因为高职院校升为本科以后,虽然文件上要求仍然按应用性本科进行人才培养,但实际上由于应用性本科的办学成本要高于普通本科,升格后,学校从行政上也不再归职教部门指导,转归高教部门指导,办学很容易偏离原有的职业教育方向.

我去齐齐哈尔工程学院访问,曹勇安院长在学院升为本科后,提出三个"坚定不移":坚定不移地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之路;坚定不移地走政校合作、校企合一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之路;坚定不移地去探索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规律.
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但坚持下来很不容易.

记者:目前的专升本考试制度,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有帮助吗黄达人:专升本考试制度由于更强调学科性质,忽略了对技能的要求,因此只能解决部分高职毕业生提高学历的需求,却解决不了产业和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今年两会,我还要提交一个"关于高职院校试点四年制职业本科专业的建议",建议在产业聚集、产业有强烈需求的部分地区,选择与当地产业紧密联系、有实际需求的相关专业,依托办学水平高、办学条件好的高职院校,进行四年制人才培养的试点.

4高职院校姓"高"要体现大学功能高等职业教育既然姓"高",是高等教育的类型,就不能忽略大学文化的建设.
记者:以上两个切入点,都是提给政府部门的,从政策落实和顶层设计上进行呼吁,如果能够尽快推进,相信高等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将会大大增强.
黄达人:是的,下面这一点就是对高职院校的建议了,要加强自身建设.
记者:高职院校需要从哪儿发力呢黄达人:一方面,高职院校在进行技能教育的同时也要重视素质教育.
由于高职院校走的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道路,在学生的素质教育方面,有一部分高职院校的院长提倡通过企业文化或行业文化教育学生,这样学生一入学就可以感受到企业文化和氛围,为以后工作迅速融入企业文化奠定基础.

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需要企业文化,但我想,高等职业教育既然姓"高",是高等教育的类型,就不能忽略大学文化的建设.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叶鉴铭院长说得好,为什么我们学会开车以后不会再回驾校看教练,而我们的学生毕业很多年后对母校始终怀有深厚的感情关键在于高职不是培训中心,而是大学,有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对学生的熏陶和引领.

许多高职院校都很注重大学文化的建设,比如顺德职业技术学院,自创校之始就一直强调这一点;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把培养创新精神作为学院文化建设的载体;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刘洪一则提出建志愿者之校,我特别欣赏用志愿者精神的建设来作为大学文化建设的载体,从某种意义上讲,志愿者精神应该就体现了大学价值的终极追求.
即使在一些以工科为主、与企业联系紧密的高职院校,如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也不是简单移植某个企业的文化,而是更注重引入工业文化.

前段时间,我参加全国高职素质教育协作会,在会上提出,素质教育不在于上了多少门课,而是靠养成,通过大学文化建设对学生进行熏陶.
参会的杨叔子院士会后对我说,很赞同我的观点.
他说,素质教育其实就是营造一个酱缸,把学生丢进去就行了.
关于大学的文化建设,我认为应该有这么几个方面:一是要有尊重学校历史的办学理念和大学精神;二是要有重视教学和创新的文化;三是要有为教学、科研服务的行政文化;四是要有制度文化.

另一方面,诸如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大学功能应该在高职院校同样得到体现.
特别是科学研究,往往被人们所忽视.
在我访问的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就把科研作为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的陈建新院长也提出,在高职院校同样需要科研,只不过,高职科研的方向不是关注国际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而是强调服务行业和区域.

在服务行业方面,温州职业技术学院这几年主动做了一些为行业服务的事情.
温州是中国电气之都,学院就有电机电气专业;温州是中国泵阀之乡,学院就有阀门专业;温州是汽摩配件之都,学院就有汽车电子、汽摩零部件制造专业;温州是鞋都,学院就有制鞋专业.
学院每个专业都设有针对企业或行业的研发中心,实现了产学研的结合.
此外,还有齐齐哈尔工程学院为中科院及航天事业的特殊需求制造了专用机床,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研究用机器人技术解决焊接难题,这些都是为行业提供科研支持.

在服务区域方面,由于区域经济发展情况不同,在现阶段,高职院校并不强求做到科研支撑.
天津职业大学的董刚院长告诉我,在天津大型企业聚集,即使是国内著名大学,对这些企业的科研支撑也是有限.
不过,我认为高职院校可以通过专业设置的调整实现对区域经济的服务.
例如,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抓住空客项目落户滨海新区的契机,围绕产业链的发展,先是开发培训课程,通过培训把师资和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紧密结合,然后申报飞机制造技术专业.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原首钢附近,首钢搬迁后,该地区要建设成"中国动漫基地".
该校就撤销针对钢铁行业的专业,并把计算机专业改造成动漫专业.

因此,我认为高职院校也要更进一步提倡产学研结合,把科研作为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我在访谈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司徒渝院长时,形成了这样一个认识:高职科研的这个"研"字,主要应落实在管理创新、产品更新和工艺流程改造上,而非科技创新.

记者: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您这种扎实调研、履行职责,反映呼声、敢于直言的工作作风很让人钦佩.
黄达人:作为人大代表,提出的每一项建议或议案,都应该力求准确.
尽管我用了半年的时间,看了20余所学校,并努力反映全貌,但我深知,自己只是看到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局部,观点不一定都正确.
前不久,我到东北作调研,聊起二人转,当地人问我能看懂多少.
我答,看懂70%.
结果,当地人说,那看不懂的30%才是二人转的精华.
我想,我可能也只是看懂了高等职业教育的70%.

总之,我想尽己之力呼吁一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到今天,有了量的积累和质的提升,在新的发展契机下,有必要进行重新定位,展望未来的发展.
而且,我认为,高等职业教育如果有一个好的发展,对高等教育本身必然是一种促进.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的徐建明院长曾说过一句话:"当高职院校对普通大学形成冲击的时候,高等教育真正的发展就到来了.
"很对,希望那一天早点到来.

黄达人1945年4月生,浙江象山人,数学教授.
1962年至1968年就读于浙江大学数学系,毕业后到浙江临安农机厂工作.
1978年至1981年在浙江大学数学系读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
1985年至1986年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做访问学者.
曾任浙江大学教务处处长、副教务长等职.
1992年至1998年任浙江大学副校长.
1998年11月调任中山大学常务副校长.
1999年8月至2010年12月任中山大学校长.
是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摘自《中国教育报》3月7日)人大代表呼吁像重视世界一流大学一样重视职业教育目前,我国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高校毕业生就业难"而又"应用技术型人才荒"的问题.
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部分代表建议,政府要像重视发展世界一流大学一样重视发展职业教育,培养中高级职业技术人才,以逐步解决这一难题.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并大力培养造就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青年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
东华大学经济发展与合作研究所所长严诚忠代表认为,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为社会提供了数量甚巨的中高级人才资源,但随着社会经济结构转型,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强劲,由此而产生的人力资源结构性供需矛盾渐渐突出.

"本科毕业生的高知识积累在就业竞争中已渐失优势.
"严诚忠表示,在各产业集聚的大中城市已先后出现中高级技术员工紧缺,而纯劳力型农民工进城以后又大部分进入低端传统服务业,不能满足这个缺口.

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周洪宇代表介绍,许多发达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的时期都会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重要战略措施.
相较之下,我国的职业教育还面临着资金短缺、城乡投入差距较大、意识不到位等问题.

"研究型大学教育和职业教育特别是专门的职校教育二者之间极端不平衡,著名大学高高在上,职业院校地位太低.
"上海市委副秘书长、市委研究室主任王战代表表示,"成绩稍好的学生总是主动或被动地首选上大学、上名校,万般无奈才选择读职校.
"王战认为,发展实体经济、振兴高端装备制造业,必须有一流的一线技术工人和技师.
他介绍说,在制造业发达的德国、瑞士、日本等国,社会很重视职业教育,对年轻人的职业选择也非常尊重.
职业院校毕业生的薪酬待遇也并非以是否有大学文凭而见高下,发展前景比较稳定.

"我国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引导优秀生源报考职业院校.
"王战说,"国家要像重视发展世界一流大学一样重视发展职业教育,像重视对'211'大学的投入一样重视对职校的投入,像尊重大学毕业生一样尊重职校毕业生.
"严诚忠介绍,当前,致力于应用型职业技术人才培养的高等院校几乎皆因学术理论优势不强而在"高校排行榜"上位居后位.
"这种现象应随着资源投入的增加和高端师资人才的集聚,优化人才培养模式而得到改善.
"他建议,在每个省份组建或升格一批重点职业技术院校和重点学科、专业,并扩大其招生规模,以解燃眉之急.

周洪宇则表示,除政府加大投入外,职业教育的发展还应吸引社会资金,并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
(摘自《新华网》3月13日)汪秀丽代表:缓解"民工荒"职业教育需要"更给力"新华网北京3月7日电(记者齐雷杰、曹国厂)"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明确学校教育与各类短期职业培训并举,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重,职前、职中、职后培训有效衔接;提出了系统培养理念.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张家口市职业教育中心校长汪秀丽说,"现实问题是,中国普通教育系统培养体系比较完备,但职业教育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技能硕士研究生还很少.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优先发展教育,中央财政已按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编制预算,地方财政也要相应安排,确保实现这一目标.
汪秀丽说:"这预示着教育支出将达到财政收入的20%、22000个亿.
在当前经济社会还面临诸多困难、民生支出压力较大的情况下,确保实现4%,充分体现了中央优先发展教育的坚定决心.
"汪秀丽说,目前我们国家普通教育系统培养体系比较完备,从九年义务教育到高中、专科、本科,再到硕士博士研究生,而职业教育体系以中职、专科为主,本科不多、技能硕士研究生更少.
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既是中央站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的高度确定的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目标,同时也是国际国内大势所趋.

因此,她建议进一步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因为相比普通教育而言,职业教育在教学过程需要大量先进、完备的设施设备以及配套的实习实训场所.
在办学规模相当的情况下,生均成本是普通高中的2.
35倍.
在落实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编制预算过程中,建议把增加职业教育投入作为重点,实现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占整个教育经费的比例稳步增长.

(摘自《新华网》3月7日)企业大学要办好,关键在内容和师资由上海交通大学海外学院出炉的首份企业大学的研究报告发现,我国现已成立190多所企业大学,部分企业大学将企业培训冠以"大学"的名号,培养企业内部中、高级管理人才,但也有部分企业大学名不符实.

企业大学是企业自己办的高等学府.
1993年,摩托罗拉在中国区成立大学,这是中国境内首所企业大学,从那开始,越来越多的企业,为了快速的发展需要更多的管理人才,纷纷开始着手构建自己的企业大学.
记者了解到,比较知名的企业创办大学如春兰大学、海尔大学、平安大学、联想商学院、伊利集团奶粉商学院、亚信商学院、新希望商学院等等.
目前全国企业大学的数量达到了190多家.
而近期,企业大学的发展更是迅速,有多家名不见经传的企业也宣布建自己的企业大学.

一位有多年企业管理咨询经验的培训师告诉记者,企业大学要办好,关键在内容和师资.
"有的企业大学的讲师全部来自公司内部的高层,公司的总裁、副总裁、高层管理者都是商学院的讲师.
但有的企业由于没有师资上的优势,或者受限于资金问题,外聘不到好的讲师;而且本身企业内部的高管不具备成熟的商业经验,很难将将企业大学办好.

"而一位商学院资深教授则表示,企业要做到足够大才能支撑起一个商学院,办大学,企业还是不能盲目地赶时髦.
很多企业还没有搞明白企业大学与人力资源部的培训或传统高校教育的区别,就迫不及待地建立企业大学.
这是值得商榷的.

(摘自《新闻晨报》3月8日)2012年吸引中国留学生多国推新政2012年,各国将陆续执行一些新的留学政策.
统计显示,2011年我国出国留学的人数已超过33万.
伴随着人民币升值、广大家长对国外教育关注度的日益提升,2012年留学市场将继续升温.
昨日,针对广大家长和考生关心的2012年各国留学有什么新政策和新变化等问题,本报特别邀请江西省教育厅所属的江西教育出国留学咨询服务中心的部分留学专家,为您逐一盘点今年多项值得关注的留学新政.

美国留学花费有所下降陈文庆:美国项目室主管去年美国留学利好政策频出.
美国项目室主管陈文庆向记者介绍,一方面,美国院校持续加大在华招生力度,另一方面,政府提供的优惠政策也更具吸引力.
陈文庆表示,2012年美国留学仍是留学市场的最大热门.
今年美领事部将为加快和简化签证发放程序而采取一系列措施,具体政策包括签证预约面谈等待时间缩短至少一周、延长签证有效期等.

另外,美方放宽某些敏感科技领域的学生、访问学者的"VisaMan-tis"特别签证严格审查程序,且敏感专业签证有效期最高可达4年.
去年,中国赴美留学人数达13万,成为美国最大的留学生生源国.

陈文庆还介绍,美国学费每年都有增长,2012年学费将继续上涨约5%至10%.
每年学费加生活费较上年增长约5000美元,但因人民币升值,留学美国花费甚至有所下降,每年约需18万至38万元人民币.

韩国简化签证发放程序黄辉:韩国、日本、马来西亚、泰国项目室主管黄辉表示,为吸引更多留学生,韩国今年将简化针对留学生的签证发放程序,并允许留学生在从完成语言进修的12月至大学入学的3月期间,停留在国内.
今年起,在韩学满6个月以上的学生均可申请打工许可(包括持D4签证入境的韩国语研修生).
同时,韩语进修生的健康保险费由现有的7万韩元减少至3.
6万韩元.

澳大利亚签证政策简化郭金梅:澳大利亚、新西兰项目室主管"从今年起,到澳高校攻读大学课程,或到大学认可的教育机构攻读与大学课程配套的预科或文凭课程的学生,都将获得更快的签证审理速度.
此外,赴澳留学语言类学习签证条件也有所放宽.
去澳就读中学的学生最多可以读50周语言课程.
"郭金梅介绍,在工作签证方面澳大利亚今年也进行了调整.
澳政府计划向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毕业生发放毕业后工作签证,该签证将允许他们毕业后在澳最多工作四年.

近年,赴澳留学人数保持相对稳定,澳大利亚始终位列最受中国学生欢迎的留学目的地国家前三名.
今年执行新政后,将进一步降低学生赴澳留学的门槛.
新政中关于毕业后可以在澳工作2~4年的规定,有利于国际学生通过2~4年在澳打工,既为简历加分,也可让毕业生挣回部分甚至全部留学费用.

新西兰签证担保金提高今年4月起,新西兰政府将执行新签证政策.
郭金梅介绍,新西兰的留学政策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第一,毕业生OPEN工签的资金担保要求从2100新西兰元增至4200新西兰元.
第二,学生签证的资金担保要求将从每年1万新西兰元增至每年1.
5万新西兰元,少于36周的课程按每月1250新西兰元的生活担保计算.

英国签证语言审核标准降低李曼如:英国项目室主管李曼如介绍,英国留学政策有一系列变化.
首先,1月24日起,英国边境管理局执行新的语言测试标准以用于学生签证审核,其中变化最大的是TOEFL的IBTB2level的成绩要求降低.
其次,4月起,将取消PSW签证,获学位的国际毕业生只有找到一份合法雇主提供的、最低年薪为两万英镑的工作,才能获T2工作签证继续留英.
同时,所有招收国际学生的英国院校都必须获"高度信任的担保机构"资质.
对留学期间展露出企业家才华的国际学生,将获准留在英国发展自主创业.

李曼如表示,实行新政后,学校会随时和家长保持联系,家长能及时得到孩子在英国学校的信息.
李曼如说,近年来,江西学生留英申请办理量呈上升趋势,留学生有低龄化的倾向.
同时,很多英国学校录取标准不断提高,竞争激烈.
有意向的学生应提早准备.
法国将扩大接受中国留学生规模丁群:留学总监江西教育出国留学咨询服务中心留学总监丁群向记者介绍,今年初,法国内政部、劳工部及高等教育部宣布:将向取得法国"高等专业"文凭的某些外国留学生放宽签发工作证.
据悉,此次放宽签证的学生范围包括:拥有至少相当于硕士第二阶段(Master2)高等专业文凭、希望在法国获得初次职业经验、符合现行法律规定的外国毕业生.
此外,法国还将扩大接受中国留学生规模,提高面试审核标准.

(摘自《信息日报》3月6日)专家称海外文凭光环渐退中国基础教育很有优势最近美国大学曝出"文凭门":2003年以来,在美国北达科他州狄克森州立大学410名被授予学位的外国学生中,有400人未完成所有必需的课程,其中95%是中国学生齐立新:不用太久海外文凭的光环会逐渐消失11年前,我曾问一个发达国家使馆签证人员:"你们为什么拒签中国学生"他的回答让我至今印象深刻——"我们不鼓励中国学生花超过父母积蓄的1/3,到国外学习那些本可以在中国学到的知识.
"但现在的情况已经发生变化了.

——北京因私出入境中介机构协会荣誉会长齐立新据《人民日报》2月22日报道,教育部统计显示,2011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33.
97万人,其中自费留学31.
48万人.
从1978年到2011年年底,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已达224.
51万人.
保守估计,这30多万留学人数将撬动约600亿元的留学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巨大的留学市场背后,潜藏着一条"造假产业链".
据《东方早报》等媒体报道,日前一份对美国北达科他州狄克森州立大学的审计报告显示,2003年以来,在狄克森州立大学410名被授予学位的外国学生中,有400人未完成所有必需的课程,其中95%是中国学生.

美国大学"文凭门"被曝出后引起舆论哗然.
对此,北京因私出入境中介机构协会荣誉会长齐立新在接受中国青年报采访时说,狄克森州立大学事件肯定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中外高校合作盲目过热,可能陷入"趋利陷阱"中国青年报:据媒体报道,狄克森州立大学与中国19所高校有合作关系.
该如何反思这个事件齐立新:关于这件事,大家的关注焦点之一,是狄克森州立大学动用学校经费,带领校篮球队到中国多所学校巡回宣传.
现在北美、欧洲很多国家,早就把目光投向中国.
中国留学生是巨大的利益争夺点.
所以,这所学校宁可冒着财政赤字的危险,把篮球队带到中国.
这么做带来的结果是,一所州立大学能和中国19所院校建立合作.
他们在中国留学生身上得到的收益,远大于这个支出.
如今,中国几乎每所大学都至少有三四个国外合作办学项目,而且还在不断增加.
这样的情况下,狄克森大学这样的事就很可能发生.
这肯定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中国青年报:这几年出现中外高校间的"合作办学热".
我们的高校在这件事中应吸取什么教训齐立新:高校在对外交流合作时,需要反思:是不是有点盲目过热很多高等院校在招生时,不把学科专业研究领域作为亮点,而把与国际多少所大学有项目合作,作为业绩宣传亮点.
事实上,现在很多高校与国外合作的方式,忽视了基础研究领域的合作交流,只是简单的校际合作、项目联合.
很多中外校际合作的主要目的就是利益.
比如,我们一些以培养师资力量为主的大专院校,其主要功能应当是为中国内地培养基础教育师资队伍,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
可一些院校拿着国家的优惠政策,依旧寻求国外合作.
中外高校合作一定要有正确的定位意识,否则可能陷入"趋利陷阱",导致众多"狄克森大学事件"的出现.

中国青年报:是什么导致留学项目陷入"趋利陷阱"齐立新:我们有一个涉外教育监管网,在这个网上被认可的大学都是得到教育部承认的.
仅美国一个国家,就有2600多所大学和学院,还有2800所社区学院,对应的是3亿人口.
要对全世界这么多所院校进行认证,是严肃和细致的工作,现在很多地方没有做到位.

家长们不该放弃我国基础教育的优势,让孩子低龄留学中国青年报:据说海外文凭造假已形成巨大利益链,并且呈快速发展趋势.
这条利益链是怎样的状况齐立新:利益链的上游就是巨大的需求.
现在很多单位招聘人才时过于看重海外文凭.
一个已经成功的人,也许还敢说自己是"高中毕业"、"中国制造".
当你还在奋斗阶段,为生计谋划时,敢说这样的话吗上游和下游之间就是中间环节,很多中间商制造、提供假文凭,还有很多学校靠出售文凭获利.

中国青年报:我们了解到,文凭造假不仅包括假文凭,还包括假成绩单、假推荐信等,甚至连假文凭验证机构都应运而生.
齐立新:我们国家的诚信状况目前处在非常尴尬的境地.
国际上一提到中国学生,都会打一个问号.
有些国家审理中国学生材料时,会抽出1/3进行真假鉴别.
他们对你的不信任,已经成为一种工作常态.

现在每年参加高考的学生中,有差不多5%的人选择留学.
这就需要我们特别冷静和谨慎,因为这可能影响孩子和一个家庭的未来.
中国青年报:会有哪些影响呢齐立新:我们的政策一直是"鼓励留学、来去自由",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应该与时俱进了.
改革开放初期,我们以公派留学为主、自费留学为辅,留学要辛辛苦苦考托福、GRE,要拿奖学金,这样出去的人80%都非常优秀.
而现在,80%~90%的人是靠自己或家庭的财富出去留学的.
10年前,美国政府对中国留学生的签证率可能只有20%,今天,美国使馆签证机构对中国学生的拒签率可能也就20%.
他们的眼睛盯着中国人荷包里的钱.

11年前,我曾问一个发达国家使馆签证人员:"你们为什么拒签中国学生"他的回答让我至今印象深刻——"我们不鼓励中国学生花超过父母积蓄的1/3,到国外学习那些本可以在中国学到的知识.
"但现在的情况已经发生变化了.
现在很多家庭的第一开支就是孩子的教育,甚至很多家庭举债把孩子送出去.
这种学生"前仆后继",给国外送了钱,上的还不是一流高校,有的比中国学校差得多.
没学到什么知识,只混个文凭,这样的学生回来后怎么办特别严重的是,现在又出现留学低龄化趋势.
我一直强调,留学太早,弊多利少.
在人生观、世界观、信仰、基础道德等都缺乏基本教育时,就把孩子送出去,很容易让他们走入误区.
其实中国的基础教育很有优势,包括基础知识和分析能力的培养.
我们不该把这种优势放弃了.
但在目前的环境下,一些家长全盘否定中国教育,又对国外教育情况不是很了解,被动地卷入留学输送大潮.
在一些民营企业,依靠国外文凭来决定录用升迁的情形已经改变中国青年报:在我国留学市场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的同时,现在主要存在哪些乱象齐立新:第一,当前盲目留学现象普遍,留学中介在这里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很多中介出于营利考虑,忽视对院校的考察;第二,留学中介服务队伍亟待培训和整顿;第三,家长对自费留学的定位非常不清楚.
家长一定要算好三本账:一是定位账,到底要让孩子干什么,是去镀金还是学知识;二是经济账,现在国外留学一年的生活费、学费不会低于15万元人民币,4年就是60万元,一定要量力而行;三是法律账,家长和学生都是弱势群体,要考虑法律风险,选择机构或项目不能只考虑价格.

中国青年报:有这样一个说法,"一部电话、一张桌子、一个人就可以办留学中介.
"是这样吗齐立新:听着很可怕吧,但这就是事实.
不要说非法留学中介,就是合法留学中介,现在出的问题也比比皆是.
如果有一天,留学中介市场大量萎缩,那就说明中国海外教育成熟了.
因为这意味着不再有那么多人去靠留学中介办自费留学,而是通过考试直接申请.
这样选择的高校都是正规高校,不是中介忽悠的"克莱登大学".

你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几乎找不到自费留学中介.
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在1997年前,也有大量留学移民机构,1997年后市场都萎缩甚至消亡了.
这都是市场需求决定的.
等我们社会人才格局、教育观念发生改变时,留学中介服务机构就会走向消亡或转型.

我国《自费留学中介活动管理办法》出台到现在已经12年了,但对于从业人员的管理和规范一直处于相对空白的状态.
一旦自费留学机构出问题,追究的是机构责任,很多作恶的人得不到惩罚,因为他大不了换家机构,还可以从事这个行业.

国外有很多经验可以供我们借鉴.
比如,一旦发现造假都上升到刑事处罚层面,加拿大就要求对移民顾问处以两年有期徒刑和5万加币的罚款.
同时,他们所有准入人员都要经过严格考试,内容涉及各种案例、职业道德,并需缴纳一定风险保证金,约束个人的行为.

中国青年报:狄克森州立大学事件发生后,数以万计的网友在论坛上展开辩论:"留学的目的到底是混张文凭,还是去学习知识"让人不禁发出疑问:出现这样的辩论,是否意味着出国混文凭已成为普遍现象齐立新:是.
现在每年相当一部分人出国留学,就是为了文凭,而不是知识.
我们社会存在"唯学历论"的风气,有了国外文凭,竞争条件可能比别人强,机遇比别人多,到同样的企业起薪可能不一样.
这种情况可能导致很多人干脆连学都不上,直接花钱买假文凭.
不过,随着国外文凭的泛滥,至少在一些民营企业,依靠国外文凭来决定录用、升迁的情形已经在改变了.
我相信不用太久海外文凭的光环一定会逐渐消失.

(摘自《中国青年报》3月8日)高校教师科研建诚信档案本报讯(记者周逸梅)昨天晚上,教育部网站发布加强和改进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把科研诚信纳入高校教师年度考核中,并建立科研诚信档案.
另外还提出,对学术腐败下了治本药方,要求改进评价考核导向,防止片面将学术成果和物质奖励、职务晋升挂钩.

文件指出,教育部设立学风建设办公室,负责制定高校学风建设相关政策,指导检查高校学风建设工作,接受对学术不端行为的举报,指导协调和督促调查处理.
高校要对教师进行每年一轮的科研诚信教育,在教师年度考核中增加科研诚信的内容,建立科研诚信档案.
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监督,认真审阅他们的实验记录和论文手稿.

各类学术不端行为的举报统一由当事人所在高校组织调查,由校学术委员会(或学风委员会)组织不少于5人的专家组,从学术角度开展独立调查取证,调查过程应严格保密.
对于学术不端行为的处理方式包括取消申报项目资格、延缓职称或职务晋升、停止招研究生、解除职务聘任、撤销学位,触犯法律的追究法律责任.
经查实的学生学术不端行为,按有关学位、学籍规定处理.

举报人进行了恶意的或不负责任的举报,应对举报人进行相应的教育、警示、处罚,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摘自《京华时报》3月15日)网友:老师,不要吝啬你的溢美之词我班有一名学生,平时不交作业,上课也不认真听课,不遵守纪律,学习成绩也不好.
可谓是个不可救药的差生了,我真是拿他没有办法.
就在我束手无策的时候,我不经意的运用的欣赏教育,得到了一个很大的惊喜.
那天,他的课堂作业没有完成,让他课间补上作业.
他一副不无所谓的样子,我很生气.
于是,我就说:你要是不做作业,就课间墩地吧.
他下课后,拿起墩布就墩地,不但擦了整个教室,还把卫生区也擦的很干净,累的满头大汗.
那天,正好学校查卫生,我们班得到了表扬.
第二天,我也在班上表扬了这个学生.
我带着欣赏的微笑说:"你昨天表现的真好,是个爱劳动的孩子,由于你的劳动给咱们班争得了荣誉.
"他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笑了.
此后,他每次值日时,都做的很好,尽职尽责.
我发现他有点变了,做什么事都在尽力而为,虽然有时也做得不太好.
我忽然意识到,这个学生已久违了这种欣赏,他是多么的渴望啊.
他在努力的做着,以求再次得到这份赞许的欣赏.

我顿悟作为一名教师,我是多么的吝啬.
学生,尤其是"差生"多么需要老师的一次关注,一个微笑,一句欣赏的话语.
只要我们真心的去欣赏差生,就像欣赏一件千年破碎的陶片,从中去想像发现它的价值,它的美,那么就会看到"差生"那熠熠闪光的一面.

让我们每位教师都给"差生"一份真心的欣赏吧,因为伟大的诗人李白说过"天生我才必有用",每一个人都有它的优点,欣赏定会激发"差生"那份才能,那份智慧.
差生不是各方面都差,有的是学习差,有的是行为习惯差.
对他们要多偏爱一点,采取"倾斜政策",多关心、理解和帮助他们,为他们创设各种有利条件,促进他们尽快转化.
1.
学习指导优先一点.
差生多数基础知识差,学习方法不当,学习信心不足.
为了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帮助他们进步,我在学习指导上对他们采取了适当优先的"倾斜政策".
课堂上分层次教学,努力做到每一课、每一个问题、每一句、每一个字都让差生听懂理解,并采取"三优先"(提问优先、批改作业优先、课后辅导优先)的做法.
对于学习方法不当的学生,请同学向他们介绍学习经验,定期组织全班性的"学习经验交流会",要求学生留心积累自己的学习经验,不断总结提高.
对于有"瘸腿"科的,我采取帮的办法,让在这方面有特长的同学与他们结成"对子"互相帮助.
对于有"短腿",几科成绩都偏下的,我帮他们先让个别科目领先,特别是他们喜欢的那一科.
帮他们分析学习上不去的原因,找出解决的办法.
对于组织纪律性松懈,对自己不能严格要求的学生,对他们严格要求,注意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他们同自己的不良习惯作斗争,提高自制、自理能力.
对于行为习惯差的学生,主要是自我约束力差.
他们的心理一般都较为脆弱,遇到表扬敏感,遇到批评更敏感.
他们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希望在生活中遇到理解他们的知音,并把他们引导到正确方向.
为此,对于这些后进生,尽量做到:在办公室不批评;无意做错事不批评;做错题或回答错问题不批评;早晨不批评;在家长面前不批评;需要个别教育的不到班上去批评.
目的是尊重他们,而教育成功秘诀就在于尊重和信任学生.

2.
展示机全多给一点尽管差生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是他们有的活泼好动,有的性格内向,每个人都有自身的特长和兴趣.
平时,有计划地组织他们多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多给他们创造一些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激发他们不断积极进取,奋发向上.
无论是校运会,校歌咏比赛,都鼓励那些差生积极参加,而且无论结果如何,都加以肯定.
中学生对爱、对真诚有着特殊的敏感,当老师真正成为学生的朋友时,师生间会产生奇迹般的结合力,这个力能使每个人变成一块经得起敲打的好钢.

3.
表扬奖励放宽一点.
差生也有优点,只是因为他们缺点多,优点往往被老师所忽视.
教师要努力挖掘他们潜在的闪光点,帮助他们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不断进步.
学生都喜欢表扬,差生更是如此.
平时注意对差生以表扬为主,哪怕是一点微小的进步,也加以表扬,使他们感到老师的关注和期望.
这样有助于他们全面认识和评价自己,增强学习自信心,鼓起上进的勇气.
长期以来,学校、班级的奖励多是授予各方面比较好的学生,差生很少有获奖的机会,这不利于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
为此,我在班上提出,奖励也要向差生倾斜.
班级自己设立了面向差生的"进步奖".
与此相配套,实行量化目标管理,确定了易于考查和操作的评比标准,从而使每个学生都有得到表扬和荣誉的机会,全方位的激励机制对班级工作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4.
创造环境,多给一点集体的温暖班集体是学生每天生活的主要环境.
良好的班集体是学生精神生活的乐园,是差生性格得到矫正并不断进步的摇篮.
老师的力量是有限的,不可能把每个学生都拴在手腕上,只有用集体的力量才能把他们团结在一起.
为此,我重点做了:(1)创建良好的班风,使差生感到集体的温暖.
(2)开展互帮互学,使差生生学有人助.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差生不断提供表现才能的舞台.
这些差生在集体的大熔炉里受到了感化,他们思想变了,学习努力了,有的已成为班上的骨干力量,有的在各项活动中为集体争得了荣誉.

转化差生,需要教师在工作中多一份宽容,少一份责备,把爱的甘露洒进每一个差生的心田.
总之,教育工作的对象不是静止的物,而是活生生的人,有思想、有情感、有个性,千差万别,要做好这项工作,每一名教师要舍得下功夫,开动脑筋、不断研究和改进方法,只要施以爱心,期以耐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了解并尊重差生,给差生多以赞许,相信绝大多数差生是能够转化为好学生的.

(摘自《人民网》3月1日)18岁男孩从没上过学被录取为宁波诺丁汉博士老教授请咖啡,小冯心里有了底钱江晚报讯一个是自学考上研究生的东莞18岁男生冯杨;一个是宁波诺丁汉大学去年最新引进的博士生导师、曾就职全球排名前30的澳大利亚Monash大学的AndrysOnsman教授.
昨天上午,在宁波诺丁汉大学,两个小时的交流沟通后,AndrysOnsman被冯杨搞定了.
昨天,18岁的冯杨正式成为了宁波诺丁汉大学最年轻的博士生.
这是怎样一场面试18岁的小男生是如何赢得了老教授的"芳心"昨天,记者全程旁听了这场面试.
这是怎样一场面试他见导师两手空空导师见他又当导游又请咖啡原本早上10点多才开始面试,不过当8点半记者来到宁波诺丁汉大学时,冯杨就已经在等他的"面试官"AndrysOnsman教授了.
冯杨一米七二左右的个子,夹着一副近视眼镜,一身黑色运动衫打扮,看起来比实际年纪要大一些.
没有多余的"装备",他手上只拿了一只塑料袋,里面装着一把淋湿的雨伞.
早上9点30分,虽然与预订的10点还有半个小时,Onsman就出现来接待他了.
两个人走进了行政楼的办公室,开始了面试.
由于不便打扰,记者就在门外通过玻璃窗观察他们的大致情况.
记者看到,Onsman不时起身给小冯看室内墙壁上的照片,从两人的表情来看,交谈很是热烈.
半个小时后,两人走出了办公室,记者以为他们已经结束了,一问才知道Onsman要带小冯去参观校园.
逛完图书馆,又看行政楼……说Onsman是导师,这会却更像是个导游.
参观完,Onsman又扭头告诉记者,要带小冯去学校咖啡馆再继续聊聊.
在咖啡馆里,Onsman点了一杯咖啡,小冯要了一杯绿茶,后来Onsman还为他埋了单.
交谈过程中,从他们的脸上不时出现的笑容来看还是十分愉悦的.
在咖啡馆两人一聊又是近一个小时,最后,小冯离开学校时已是中午12点多.
一篇论文搞定导师顺利拼掉乌干达女硕士昨天下午3点,小冯收到了学校发来的确定邮件,他成功了.
18岁的小冯正式成为宁波诺丁汉大学的教育学博士生.
小冯告诉记者,其实在面试时,他心里就已经有点底了.
"我这次来面试,之前只有六七成把握,不过当Onsman带我去喝咖啡,还给我埋单的时候,我心里就有底了",小冯说,毕竟不看中你,谁会替你埋单啊.

小冯认为,这次他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他提交的论文征服了Onsman教授.
小冯说,当时面试时导师和他多数的话题是围绕自己申请博士生的研究报告而展开的.
"他觉得我的论文《英文早期语言教育》里,有些观点比较新颖,他对此很有兴趣,并觉得值得深入研究.
"而Onsman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对这个18岁的小男孩赞赏有加,他觉得小冯非常有才华,以后会有大作为.
"他才18岁,我相信他平时肯定是下了很大功夫,做足了功课,在交流中我觉得他是个很有想法有见解的学生",Onsman说.
宁波诺丁汉大学博士招生负责人陈文立也告诉记者,小冯原本还有一位竞争者:乌干达的女硕士,不过导师更看中了小冯的自学能力,英语自学雅思却得了7.
5分,这充分地说明了小冯有很强的自学能力.
这其实就是外国人非常看重的SelfMotivation(自我激励),同时也是一个博士生非常需要的气质.
这是怎样一个男孩他从来没有上过学这场看似轻松的面试背后,其实藏着太多的惊叹号.
因为小冯从未在学校里接受过正规的教育,从小学开始一直到硕士,他都是自学的.
小冯一家都生活在东莞,而小冯爸爸是一个早期教育的研究者,目前还经营着一家早教机构.
小冯说,爸爸在他还是幼儿时就开始自编教材教他认字和识数.
从此,冯爸爸就选择了在家自己辅导孩子.
开始是由爸爸教,高中以后的课程基本是小冯自己自学.
2004年,年仅11岁的小冯完成了别人要读12年的课程.
2007年小冯自考专科毕业后,又于2009年自考完成了本科学历.
去年,他获得韩国一所大学颁发的硕士学位证书,同年11月更是取得了雅思7.
5分的优异成绩.
说话慢条斯理,爱打篮球爱林书豪采访小冯的时候,总觉得他是个慢条斯理的人,语速也慢,喜欢用"是吧、算吧"这样的语气.
但是记者问到他的兴趣爱好时,他的语速稍稍加快,回答"篮球",马上又说,喜欢林书豪.
小冯说,他不光爱打篮球,还喜欢羽毛球、乒乓球,因为他觉得人要多点爱好、多尝试.
小冯还觉得自己其实是个有幽默感的人,有时候讨论问题,他总能把别人逗乐了.
在记者提供的"普通青年、文艺青年、2B青年"的选项里,他为难地给自己定位普通青年,因为他觉得自己能自学考上博士,并不是智商多高,而是老爸的教育方法不错.
英国风格的高校怎样招博士生关键:一篇论文一次面谈别以为小冯只是运气好而轻松过关,宁波诺丁汉大学的门槛其实挺高.
宁波诺丁汉大学作为英国诺丁汉在中国的分校区,实行的是全英式教育,所以招博士生也是采用了欧美的申请制.
在诺丁汉,是否招这个博士生基本就由导师说了算.
陈文立介绍说,学生首先要向学校发电子邮件提出申请,同时附上自己的教育背景、雅思得分以及单项成绩等等,尤为重要的是还需要一份申请者自己的英文研究报告论文.
这份论文非常重要,即便你满足了众多硬性条件,但如果研究报告质量不高,导师也不会考虑面试你.

在申请者得到学校邮件确认通过申请后,申请者将会有一次和导师面对面交谈的机会.
这个面试同样非常重要.
面对外籍导师,沟通是否通畅是首要条件;再则导师会观察你是否有学术精神,导师不会要浮躁的学生.
不为学术而来的,导师是不会要的,因为这关系到导师的学术前途.

(摘自《钱江晚报》3月1日)教育国际化不能替代本国教育近日,从未接受过正规教育的东莞18岁男生冯杨,接受宁波诺丁汉大学外籍博士生导师的面试,并成功地成为该校最年轻的博士生.
此事引发人们的热议.
全国两会期间,谈及此事,政协委员钱锋委员和葛剑雄委员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即希望大家不要夸大这样一个个案.

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钱锋表示,不能因为这样一个个案,来否认我们的教育不好.
他认为,冯杨的成才之路有利有弊.
不利的一面是,在义务制教育中成长的孩子,可以不断地接触到社会,而在家中自学成长的孩子在接触面方面相对就窄了不少,必然有所限制.

对于中外合资办大学这样一种模式,钱锋认为,在全球一体化、经济一体化这个大背景下,国际化是大势所趋,"我们现在不能封闭式地发展.
"这同样包括教育领域.
"今年教育部的工作方案中,也有提到要加大教育的国际化力度.
"他说,事实上这几年,开始有不少国外的学校来国内合作办学,同时国内通过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也派出好多在校大学生、研究生,到国外交流、访问.

葛剑雄委员表示,中外合作办大学也好,外国到中国办学也好,都是教育的一个有效途径.
"但是,不能够替代中国本身的教育.
另外,就这个孩子而言,现在也不能下他已经成功的定论.
以前的神童里,泯然众人的也有,杰出的也有.
"[观点碰撞]中外合作大学对高等教育改革触动不大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宁波诺丁汉的确是一所挺不错的中外合作大学,但如果站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来审视一所中外合作大学,你会发现它所能起到的推动作用并不大.
如果单从丰富优质教育资源的角度来看,中外合作大学具有积极作用.
但如果是为了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只有鼓励国外大学直接在国内建立分校,引进教育市场竞争,才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关键.

中外合作大学与国外大学的分校区别在于,它不是原汁原味的国外大学.
以宁波诺丁汉大学为例,尽管它是全英文教学,采用英国诺丁汉大学的教材,老师由英国诺丁汉大学全球选聘,颁发英国诺丁汉大学的文凭,但它和国内高等教育制度(如高考统招录取)进行了某种嫁接,在生源方面难以形成对国内985高校、211高校的竞争.
这类具有体制内高校某些痕迹的中外合作大学,有影响但并不足以冲击原来的体制.
它的突破意义非常有限,并不会对中国的高等教育改革产生多大的触动.

(摘自《新闻晨报》3月6日)自主招生"后遗症"病根在哪里2月11日至12日,"北约"、"华约"、"卓越联盟"三大自主招生联盟进行了笔试;随后,其他自主招生院校也相继举行了自主招生测试.
对考生来说,高校自主招生已接近尾声.
但重归校园的考生们却难以淡定,自主招生"后遗症"困扰着他们,也令高三教师们感叹连连.
(楚天金报2月28日)参加自主招生之后,考生们将面临三种结果,一是如愿获得心仪学校的自主招生资格;二是虽然获得自主招生资格,但对学校或预录专业并不满意;三是经过了多次笔试或多校面试,铩羽而归,一无所获.
这三种结果,都将使考生难以淡定,如何考生们的调整心理,对于学校、家庭、学生来说,都是一道难题.

2月11日至12日,"北约"、"华约"、"卓越联盟"三大自主招生联盟进行了笔试;随后,其他自主招生院校也相继举行了自主招生测试.
对考生来说,高校自主招生已接近尾声.
但重归校园的考生们却难以淡定,自主招生"后遗症"困扰着他们,也令高三教师们感叹连连.
(楚天金报2月28日)参加自主招生之后,考生们将面临三种结果,一是如愿获得心仪学校的自主招生资格;二是虽然获得自主招生资格,但对学校或预录专业并不满意;三是经过了多次笔试或多校面试,铩羽而归,一无所获.
这三种结果,都将使考生难以淡定,如何考生们的调整心理,对于学校、家庭、学生来说,都是一道难题.

如愿获得自主招生资格的学生很难淡定,主要是其中一部分人因获得优惠,一只脚已经迈入大学门槛,而变得松懈,当然也有一种情况是,有些学生变得更为紧张,因为他们还需要参加高考,高考成绩必须达到学校承诺优惠的条件,方能被录取.
虽然按正常水平发挥,达到要求并不难,但万一出问题,低于相关要求,那不就是前功尽弃这是这些学生担忧的一方面问题.
另外,对于他们来说,更要争取高考的高分,以向大学、社会证实自己的"实力"——不管是大学还是社会舆论,都关注这个群体的高考成绩,并以他们的高考成绩来评价当初大学的自主招生是不是成功的.
这种用高考分数标准来检验自主招生成果的思维很奇怪,但却是当前自主招如愿获得自主招生资格的学生很难淡定,主要是其中一部分人因获得优惠,一只脚已经迈入大学门槛,而变得松懈,当然也有一种情况是,有些学生变得更为紧张,因为他们还需要参加高考,高考成绩必须达到学校承诺优惠的条件,方能被录取.
虽然按正常水平发挥,达到要求并不难,但万一出问题,低于相关要求,那不就是前功尽弃这是这些学生担忧的一方面问题.
另外,对于他们来说,更要争取高考的高分,以向大学、社会证实自己的"实力"——不管是大学还是社会舆论,都关注这个群体的高考成绩,并以他们的高考成绩来评价当初大学的自主招生是不是成功的.
这种用高考分数标准来检验自主招生成果的思维很奇怪,但却是当前自主招生整体设计的必然结果.

没有如愿获得心仪学校、专业自主招生资格的学生,则很是纠结.
如果放弃,那么,此前的努力也就白费了;如果签字承诺报考(学校要求获得自主招生资格的学生要事先签订承诺书),万一高考高出好的分数,也不能反悔,另选学校(一些地方规定,做出承诺的学生必须将该校作为第一志愿或者A志愿,否则第一批录取中不进行投档).
这种心态甚至要持续到高考结束,甚至到进入大学后,可能还有"千千结".
尤其是高考高出了高分,更可能如此.

没有获得自主招生资格的学生,情况就更糟.
首先是自信心的打击,对于那些平时成绩不错,可却没有获得自主招生资格学生,在没有获得自主招生资格后,可能会对自己的实力产生怀疑,尤其看到比自己成绩差的学生也获得自主招生资格之后.
其次是竞争的焦虑,毕竟没有获得自主招生资格,就将"裸考",这一定程度需要考出更高的高考成绩,才可能进入原来的目标学校和专业.

化解以上的焦虑,让考生们淡定,首先需要对自主招生有客观的认识.
比如,以高考成绩评价自主招生考生实力的方法,就是沿用过去的"分数观",这恰恰是自主招生要摈弃的,如果都强调高考分数,还实行自主招生干啥再比如,自主招生采取的评价方式不同,学科成绩只是其中的一方面指标,那些平时学科成绩好的学生,没有获得自主招生资格,而学科成绩比其差但其他素质(比如观察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却获得自主招生资格,是很正常的,这些学生的优势在于按分数实行录取的集中录取中,因此,不必对自主招生失利灰心,而仍要有高考的信心.

其次,还是要改变现在自主招生的操作方式.
按照现行的自主招生程序,对考生的评价很难根本打破单一的分数评价,学校和社会对学生的评价总体而言还是分数一元;学校和学生之间无法进行真正的双向选择,学校只是把自主招生作为抢生源的手段,而学生选择学校、专业的自主权并没有增加.
这是自主招生导致考生无法淡定的根源所在.
如果自主招生与集中录取脱钩,要么实行基于联考的完全自主招生,要么实行基于统一高考成绩基础上的高校完全自主招生,这种纠结就不会再存在.

(摘自熊丙奇博客)高水平公办大学转民办值得尝试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农工党中央将再提"高校去行政化"话题,准备向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提交《关于对现代大学制度建设问题的几点建议》的提案.
提案认为,经济体制改革有两项重大推动因素,一是民营经济发展,二是大量国企公司化转制.
提案的建议之一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也急需现代化大学制度建设和民营化这两个要素,应借鉴经济改革的成功经验,允许一批高水平的研究型公办大学,转制为民办大学.
(3月1日《新京报》)高水平研究型公办大学,具体而言,就是现在的985高校、211院校.
将他们中的一部分高校转制为民办大学,有没有可能对此,公众的担忧聚焦在两方面:其一,如果这些大学转制为民办,是不是学费会进一步提高,贫困生上这些大学,会不会更加困难其二,会不会降低办学的质量,在办学中出现更多的权钱交易、腐败放在现行的教育管理制度之下,这种担忧是十分现实的.
本来获得国家大笔投资的大学,转制为民办后,国家投入必然相对减少,学校要维持运行,就可能提高学费,如此,家庭困难的贫困生就失去了上好大学的机会;其次,由于我国整体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有限,高水平大学私立,在"学历社会"的背景下,学历就成了赚钱的工具——否则民间资金怎么有兴趣来接盘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但是,不能因为有这些担忧,就放弃尝试.
因为将公办大学转制为民办,本就是教育管理制度的一种改革,而且是为启动更深刻的教育管理制度而进行的改革.
在美国,排位靠前的大学,几乎都是私立大学,而这些私立大学,在招生时反而青睐贫困生,比如哈佛大学就推出了家庭年收入在6万美元以下的学生免交学费的政策;在学校招生时,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家庭经济贫困的学生会被优先录取.
另外,健全的高等教育市场竞争机制,迫使大学必须以教育质量和教育服务来赢得生源的竞争,如此一来,私立大学反而比公立大学更在乎自己的声誉,更重视教育质量.
而由于重视教育,学校声誉好,更多的社会捐赠(包括校友捐赠)源源不断涌入,形成良性的办学机制.

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管评办"一体化的严重问题.
虽然近年来民办高等教育得到较大程度的发展,根据201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民办高校达到676所(含独立学院323所),招生146.
74万人,在校生476.
68万人,但在整个高等教育中,招生比例只占20%(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共招生661.
76万人),规模只占15%左右(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3105万人).
这个比例无疑是很低的,如此低的比例带来的一个问题是,国家将大量资金投向公办高等教育,不但造成本该保障的基础教育保障力度不够(比如直到2008年才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全免费,目前学前教育的三年毛入学率只有50%多一点),也造成对公办高等院校的投入不足,各地在发展高等教育时,都存在严重的欠债问题,一些学校被追着还债,根本没有心思想着怎样办学.
另外,民办高等教育普遍处于较低层次(去年才有5所民办高校获得研究生教育资格),并受到歧视.
其结果是,虽然我国高等教育资源远比10年前丰富,可是并没有给学生提供多元的教育选择.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投资关系,公办高校相对于民办高校来说,自主办学权更小.
包括在美国,公立高校也由于财政独立性弱,而存在办学自主权(比如招生)小于私立高校的问题.
为此,如果我国能对少数公办高校实行转制,将有如下好处:其一,改变国家对高等教育想大包大揽却包不了的情况,减少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转而集中精力发展包括学前教育在内的公共基础教育,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扩大教育公平;其二,创造条件,吸引更多的民间资金进入高等教育领域,拓宽高等教育的融资渠道;其三,探索政校分离、管办分开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无论是公办高校,还是民办高校,都将从"公办""民办"转为"公立"或"私立",建立起管理者、举办者、办学者、教育者、受教育者各自权责清晰的现代大学制度.
这样的大学制度,有益于大学朝教育本位和学术本位回归,而不是现在的政府全权管理、参与办学的行政色彩很强的机构.

当然,实行这样的转制,除了注意转制决策的民主、转制操作的公开、透明外,还需要根据"管办评"分离的要求,推进高校"自主办学、自授学位"的改革以及学生和学校双向选择的高考制度改革.
因为只有学校自主授予学位,才可能凸显教育的价值,而不是文凭的价值,引导学校将关注点集中到办教育上来;而学生选择大学,则赋予学生"以脚投票"的权利,被选择的大学必须思考怎样提高教育质量、改善教育服务来吸引学生.
我国近年来的"留学热"和国内高考弃考现象已经让高等教育管理者见识了"以脚投票"的威力,问题是,面对这种严峻的现实,我国高等教育是真正用勇气做改变,以应对挑战,还是继续维持现有高等教育的格局,而变为温水里的青蛙(摘自熊丙奇博客)我国内地有多少"文凭工厂"名不见经传的狄克森州立大学并不是为其丑闻开脱,认为其就可以原谅,而是想提醒内地教育管理部门和高校,要对出现在我国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同样性质的问题,进行审查和反思.
一个事实是,如果按照审查狄克森州立大学的标准来审查我国大学的招生、培养、管理、学位授予,可能会查处不少的"狄克森"来.
要知道,早在高等教育大扩招之初,我国大学就被舆论指为"学店"和"文凭工厂"(招生标准降低、规模化培养),而在大扩招的10年间,我国大学教育在行政化、功利化的影响下,"空心化"的趋势加剧.
不少大学最后一年成为"就业年"或"考研年",这就是明显的教育缩水,对缩水培养的学生授予学位,不是存在严重的问题吗一所大学出现丑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正确的态度对待丑闻.
眼下,我国教育部门已经委托驻美使馆的教育处去了解狄克森州立大学的情况,可是,却不见教育部门对国内的19所与其合作的大学进行调查.
难道教育部门认为这仅仅是狄克森州立大学的问题,与国内大学毫无关系是不是担心如果启动对国内大学的调查,会发现更多的"狄克森州立大学"最近"火"了,当地州立大学委员会和高等教育委员会的审查报告,让这所与中国内地19所高校签有合作协议的洋大学,面临空间的信任危机.
曾经在这所大学留学的中国学生,有的担心被别人误会为不诚信,已经悄悄把这段求学经历从自己的简历中删去.

随着媒体报道的深入,这所学校给不符合要求的中国留学生颁发文凭的更多细节被揭露出来.
这些细节,不由让人感慨,身处美国的教育环境,"狄克森州立大学"是不太走运的,换着在我国内地,这根本就不是"什么大事".

这所大学的问题,起因是该校出现虚报招生数字的问题——一名曾经去参加学术会议的科研人员无意中发现自己被该校列为"大学新生",从而揭发了该校虚报招生数字的问题.
在2010年,到该校开会、参加短期工作坊的180个人都被当做大学新生来计算,在这所仅有2500名学生的大学里,新生入学率一下子飙升7%.

这种做法确实有些离谱,可在编造办学数字方面,我国内地高校比这离谱的事,并不鲜见.
比如,将兼职院士作为全职院士统计进院士数,教育部门、中科院和工程院两院、人力资源部门与高校发布的院士数,各不相同;将柔性引进(类似于出国短期工作)的人才作为全职引进人才,不但计入教师队伍,还以其去申报课题、经费;为应对上级部门的检查,编造假的教师名单,以让师生比达标,同时编制假的课程表,以达到规定的教授给本科生上课比例;给就业率注水,在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背景下,高校公布的就业率数据却一年比一年高;在上一轮迎接教学评估时,有的高校组织力量重新做学生作业、试卷、毕业论文(设计),并"整旧如旧";在留学生教育方面,有高校曝出"本土留学"丑闻,招进的学生,就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连国门也没出,拿一个外国护照就当作留学生招生,作为留学生进行统计.
这些数据造假问题,在一些高校已是公开的秘密,也有媒体进行曝光,可是,却从来不见根据这造假的线索,去追查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教育学术管理、学生就业工作中存在的严重问题.
有关部门和高校要么对质疑不回应,要么以"问题不属实",就打发了质疑者.
可以想象,要是在我国内地,狄克森州立大学的学生数据问题,就是有揭发,估计也难引起有关部门重视.
最多作为虚报数据处理,类似于冒领国家助学金.

令人不可想象的是,这次将狄克森州立大学弄得一身骚的调查,居然是新任校长自己要求调查的,而且,调查不是由学校自己进行,而是由独立的州立大学系统和高等教育委员会进行.
这和内地高校近年来遭遇学术丑闻、教育丑闻,学校总是迟迟不启动调查,而就是调查,也总是以不对外公开的方式,简直是天壤之别.
也许在内地高校校长眼里,并不是为其丑闻开脱,认为其就可以原谅,而是想提醒内地教育管理部门和高校,要对出现在我国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同样性质的问题,进行审查和反思.
一个事实是,如果按照审查狄克森州立大学的标准来审查我国大学的招生、培养、管理、学位授予,可能会查处不少的"狄克森"来.
要知道,早在高等教育大扩招之初,我国大学就被舆论指为"学店"和"文凭工厂"(招生标准降低、规模化培养),而在大扩招的10年间,我国大学教育在行政化、功利化的影响下,"空心化"的趋势加剧.
不少大学最后一年成为"就业年"或"考研年",这就是明显的教育缩水,对缩水培养的学生授予学位,不是存在严重的问题吗一所大学出现丑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正确的态度对待丑闻.
眼下,我国教育部门已经委托驻美使馆的教育处去了解狄克森州立大学的情况,可是,却不见教育部门对国内的19所与其合作的大学进行调查.
难道教育部门认为这仅仅是狄克森州立大学的问题,与国内大学毫无关系是不是担心如果启动对国内大学的调查,会发现更多的"狄克森州立大学"狄克森州立大学的校长是比较"傻"的——何苦给自己"制造"这么大的麻烦,弄得举世皆知呢再看调查结果,虽然此间被舆论认为问题十分严重,可是,放在内地高校中,也有些小巫见大巫.
不妨举例,调查人员发现,在一些课程中,留学生的成绩基本全部是A,一些挂科的学生也被赋予特权,成绩单上不留任何污点,下学期重修便是.
这不是我国当前不少高校的做法吗为了让学生们更好的就业,一些学校要求任课教师不要"为难"学生,曾经有教师给不认真上课的学生不及格,反而遭到学校的批评.
根据审查报告,狄克森州立大学从2008年开始设立与双学位项目类似的"提升项目",太原理工大学与该校签订了合作协议,却被查出参加项目的并非本科生,而是来自"与太原理工大学有关的大专课程(的学生)".
放在我国内地,类似的操作在博士研究生教育和硕士研究生教育中少吗一些人在过去门和高校要么对质疑不回应,要么以"问题不属实",就打发了质疑者.
可以想象,要是在我国内地,狄克森州立大学的学生数据问题,就是有揭发,估计也难引起有关部门重视.
最多作为虚报数据处理,类似于冒领国家助学金.

令人不可想象的是,这次将狄克森州立大学弄得一身骚的调查,居然是新任校长自己要求调查的,而且,调查不是由学校自己进行,而是由独立的州立大学系统和高等教育委员会进行.
这和内地高校近年来遭遇学术丑闻、教育丑闻,学校总是迟迟不启动调查,而就是调查,也总是以不对外公开的方式,简直是天壤之别.
也许在内地高校校长眼里,狄克森州立大学的校长是比较"傻"的——何苦给自己"制造"这么大的麻烦,弄得举世皆知呢再看调查结果,虽然此间被舆论认为问题十分严重,可是,放在内地高校中,也有些小巫见大巫.
不妨举例,调查人员发现,在一些课程中,留学生的成绩基本全部是A,一些挂科的学生也被赋予特权,成绩单上不留任何污点,下学期重修便是.
这不是我国当前不少高校的做法吗为了让学生们更好的就业,一些学校要求任课教师不要"为难"学生,曾经有教师给不认真上课的学生不及格,反而遭到学校的批评.
根据审查报告,狄克森州立大学从2008年开始设立与双学位项目类似的"提升项目",太原理工大学与该校签订了合作协议,却被查出参加项目的并非本科生,而是来自"与太原理工大学有关的大专课程(的学生)".
放在我国内地,类似的操作在博士研究生教育和硕士研究生教育中少吗一些人在过去10年间就通过研究生课程学习班等方式,获得硕士学历.

更值得关注的是,狄克森州立大学的"假文凭"丑闻曝光后,该校一位副校长辞职,一名院长自杀.
这在内地高校几乎不可想象,这几年来,高校接连出现校长、院士涉嫌抄袭的丑闻,有的已被调查确认,可是,涉事的校长、院士,却没有一个主动辞职,组织也未给其行政处罚.
还有的则在既得利益群体的保护下,安然过关.

笔者之所以将狄克森州立大学这起丑闻,放在内地高等教育环境做比较分析,10年间就通过研究生课程学习班等方式,获得硕士学历.
更值得关注的是,狄克森州立大学的"假文凭"丑闻曝光后,该校一位副校长辞职,一名院长自杀.
这在内地高校几乎不可想象,这几年来,高校接连出现校长、院士涉嫌抄袭的丑闻,有的已被调查确认,可是,涉事的校长、院士,却没有一个主动辞职,组织也未给其行政处罚.
还有的则在既得利益群体的保护下,安然过关.

笔者之所以将门和高校要么对质疑不回应,要么以"问题不属实",就打发了质疑者.
可以想象,要是在我国内地,狄克森州立大学的学生数据问题,就是有揭发,估计也难引起有关部门重视.
最多作为虚报数据处理,类似于冒领国家助学金.

令人不可想象的是,这次将狄克森州立大学弄得一身骚的调查,居然是新任校长自己要求调查的,而且,调查不是由学校自己进行,而是由独立的州立大学系统和高等教育委员会进行.
这和内地高校近年来遭遇学术丑闻、教育丑闻,学校总是迟迟不启动调查,而就是调查,也总是以不对外公开的方式,简直是天壤之别.
也许在内地高校校长眼里,狄克森州立大学的校长是比较"傻"的——何苦给自己"制造"这么大的麻烦,弄得举世皆知呢再看调查结果,虽然此间被舆论认为问题十分严重,可是,放在内地高校中,也有些小巫见大巫.
不妨举例,调查人员发现,在一些课程中,留学生的成绩基本全部是A,一些挂科的学生也被赋予特权,成绩单上不留任何污点,下学期重修便是.
这不是我国当前不少高校的做法吗为了让学生们更好的就业,一些学校要求任课教师不要"为难"学生,曾经有教师给不认真上课的学生不及格,反而遭到学校的批评.
根据审查报告,狄克森州立大学从2008年开始设立与双学位项目类似的"提升项目",太原理工大学与该校签订了合作协议,却被查出参加项目的并非本科生,而是来自"与太原理工大学有关的大专课程(的学生)".
放在我国内地,类似的操作在博士研究生教育和硕士研究生教育中少吗一些人在过去10年间就通过研究生课程学习班等方式,获得硕士学历.

更值得关注的是,狄克森州立大学的"假文凭"丑闻曝光后,该校一位副校长辞职,一名院长自杀.
这在内地高校几乎不可想象,这几年来,高校接连出现校长、院士涉嫌抄袭的丑闻,有的已被调查确认,可是,涉事的校长、院士,却没有一个主动辞职,组织也未给其行政处罚.
还有的则在既得利益群体的保护下,安然过关.

笔者之所以将狄克森州立大学这起丑闻,放在内地高等教育环境做比较分析,狄克森州立大学这起丑闻,放在内地高等教育环境做比较分析,并不是为其丑闻开脱,认为其就可以原谅,而是想提醒内地教育管理部门和高校,要对出现在我国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同样性质的问题,进行审查和反思.
一个事实是,如果按照审查狄克森州立大学并不是为其丑闻开脱,认为其就可以原谅,而是想提醒内地教育管理部门和高校,要对出现在我国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同样性质的问题,进行审查和反思.
一个事实是,如果按照审查狄克森州立大学的标准来审查我国大学的招生、培养、管理、学位授予,可能会查处不少的"狄克森"来.
要知道,早在高等教育大扩招之初,我国大学就被舆论指为"学店"和"文凭工厂"(招生标准降低、规模化培养),而在大扩招的10年间,我国大学教育在行政化、功利化的影响下,"空心化"的趋势加剧.
不少大学最后一年成为"就业年"或"考研年",这就是明显的教育缩水,对缩水培养的学生授予学位,不是存在严重的问题吗一所大学出现丑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正确的态度对待丑闻.
眼下,我国教育部门已经委托驻美使馆的教育处去了解狄克森州立大学的情况,可是,却不见教育部门对国内的19所与其合作的大学进行调查.
难道教育部门认为这仅仅是狄克森州立大学的问题,与国内大学毫无关系是不是担心如果启动对国内大学的调查,会发现更多的"狄克森州立大学"的标准来审查我国大学的招生、培养、管理、学位授予,可能会查处不少的"狄克森"来.
要知道,早在高等教育大扩招之初,我国大学就被舆论指为"学店"和"文凭工厂"(招生标准降低、规模化培养),而在大扩招的门和高校要么对质疑不回应,要么以"问题不属实",就打发了质疑者.
可以想象,要是在我国内地,狄克森州立大学的学生数据问题,就是有揭发,估计也难引起有关部门重视.
最多作为虚报数据处理,类似于冒领国家助学金.

令人不可想象的是,这次将狄克森州立大学弄得一身骚的调查,居然是新任校长自己要求调查的,而且,调查不是由学校自己进行,而是由独立的州立大学系统和高等教育委员会进行.
这和内地高校近年来遭遇学术丑闻、教育丑闻,学校总是迟迟不启动调查,而就是调查,也总是以不对外公开的方式,简直是天壤之别.
也许在内地高校校长眼里,狄克森州立大学的校长是比较"傻"的——何苦给自己"制造"这么大的麻烦,弄得举世皆知呢再看调查结果,虽然此间被舆论认为问题十分严重,可是,放在内地高校中,也有些小巫见大巫.
不妨举例,调查人员发现,在一些课程中,留学生的成绩基本全部是A,一些挂科的学生也被赋予特权,成绩单上不留任何污点,下学期重修便是.
这不是我国当前不少高校的做法吗为了让学生们更好的就业,一些学校要求任课教师不要"为难"学生,曾经有教师给不认真上课的学生不及格,反而遭到学校的批评.
根据审查报告,狄克森州立大学从2008年开始设立与双学位项目类似的"提升项目",太原理工大学与该校签订了合作协议,却被查出参加项目的并非本科生,而是来自"与太原理工大学有关的大专课程(的学生)".
放在我国内地,类似的操作在博士研究生教育和硕士研究生教育中少吗一些人在过去10年间就通过研究生课程学习班等方式,获得硕士学历.

更值得关注的是,狄克森州立大学的"假文凭"丑闻曝光后,该校一位副校长辞职,一名院长自杀.
这在内地高校几乎不可想象,这几年来,高校接连出现校长、院士涉嫌抄袭的丑闻,有的已被调查确认,可是,涉事的校长、院士,却没有一个主动辞职,组织也未给其行政处罚.
还有的则在既得利益群体的保护下,安然过关.

笔者之所以将狄克森州立大学这起丑闻,放在内地高等教育环境做比较分析,10年间,我国大学教育在行政化、功利化的影响下,"空心化"的趋势加剧.
不少大学最后一年成为"就业年"或"考研年",这就是明显的教育缩水,对缩水培养的学生授予学位,不是存在严重的问题吗一所大学出现丑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正确的态度对待丑闻.
眼下,我国教育部门已经委托驻美使馆的教育处去了解狄克森州立大学并不是为其丑闻开脱,认为其就可以原谅,而是想提醒内地教育管理部门和高校,要对出现在我国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同样性质的问题,进行审查和反思.
一个事实是,如果按照审查狄克森州立大学的标准来审查我国大学的招生、培养、管理、学位授予,可能会查处不少的"狄克森"来.
要知道,早在高等教育大扩招之初,我国大学就被舆论指为"学店"和"文凭工厂"(招生标准降低、规模化培养),而在大扩招的10年间,我国大学教育在行政化、功利化的影响下,"空心化"的趋势加剧.
不少大学最后一年成为"就业年"或"考研年",这就是明显的教育缩水,对缩水培养的学生授予学位,不是存在严重的问题吗一所大学出现丑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正确的态度对待丑闻.
眼下,我国教育部门已经委托驻美使馆的教育处去了解狄克森州立大学的情况,可是,却不见教育部门对国内的19所与其合作的大学进行调查.
难道教育部门认为这仅仅是狄克森州立大学的问题,与国内大学毫无关系是不是担心如果启动对国内大学的调查,会发现更多的"狄克森州立大学"的情况,可是,却不见教育部门对国内的19所与其合作的大学进行调查.
难道教育部门认为这仅仅是狄克森州立大学门和高校要么对质疑不回应,要么以"问题不属实",就打发了质疑者.
可以想象,要是在我国内地,狄克森州立大学的学生数据问题,就是有揭发,估计也难引起有关部门重视.
最多作为虚报数据处理,类似于冒领国家助学金.

令人不可想象的是,这次将狄克森州立大学弄得一身骚的调查,居然是新任校长自己要求调查的,而且,调查不是由学校自己进行,而是由独立的州立大学系统和高等教育委员会进行.
这和内地高校近年来遭遇学术丑闻、教育丑闻,学校总是迟迟不启动调查,而就是调查,也总是以不对外公开的方式,简直是天壤之别.
也许在内地高校校长眼里,狄克森州立大学的校长是比较"傻"的——何苦给自己"制造"这么大的麻烦,弄得举世皆知呢再看调查结果,虽然此间被舆论认为问题十分严重,可是,放在内地高校中,也有些小巫见大巫.
不妨举例,调查人员发现,在一些课程中,留学生的成绩基本全部是A,一些挂科的学生也被赋予特权,成绩单上不留任何污点,下学期重修便是.
这不是我国当前不少高校的做法吗为了让学生们更好的就业,一些学校要求任课教师不要"为难"学生,曾经有教师给不认真上课的学生不及格,反而遭到学校的批评.
根据审查报告,狄克森州立大学从2008年开始设立与双学位项目类似的"提升项目",太原理工大学与该校签订了合作协议,却被查出参加项目的并非本科生,而是来自"与太原理工大学有关的大专课程(的学生)".
放在我国内地,类似的操作在博士研究生教育和硕士研究生教育中少吗一些人在过去10年间就通过研究生课程学习班等方式,获得硕士学历.

更值得关注的是,狄克森州立大学的"假文凭"丑闻曝光后,该校一位副校长辞职,一名院长自杀.
这在内地高校几乎不可想象,这几年来,高校接连出现校长、院士涉嫌抄袭的丑闻,有的已被调查确认,可是,涉事的校长、院士,却没有一个主动辞职,组织也未给其行政处罚.
还有的则在既得利益群体的保护下,安然过关.

笔者之所以将狄克森州立大学这起丑闻,放在内地高等教育环境做比较分析,的问题,与国内大学毫无关系是不是担心如果启动对国内大学的调查,会发现更多的"狄克森州立大学"(摘自熊丙奇博客)谁来回应学术抄袭质疑据《中国青年报》等报道,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孔庆东多年前的著作最近被读者指出涉嫌抄袭据《中国青年报》等报道,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孔庆东多年前的著作最近被读者指出涉嫌抄袭.
一位读者比对了他的《青楼文化》一书以及南开大学教授陶慕宁等学者的作品,认为存在剽窃行为.
在回答记者求证时,南开中文系古代文学教授陶慕宁说,孔庆东的确抄袭了自己的作品.
此前不久,孔庆东曾公开指责抄袭.
3月2日他在回应抄袭指控时说:是政治迫害.
(大河报3月3日)学术是社会公器,有关学术不端的争议,不是个人恩怨,关系到学术的公信力.
因此,对于学术不端的质疑,被质疑者是否回应、怎么回应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被质疑者所在学术机构,必须针对舆论的质疑(其实就是公开的检举),进行回应.
具体来说,就是立即启动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做出处理.
如果调查结果显示,被质疑者并不存在不端行为,那么,这就还被质疑者一个清白;而如果调查结果确认了不端行为,则应进行学术处理以及行政处理,涉嫌违法犯罪的行为,还必须纳入司法处理.

这在国际学术界,是通行的规则.
而在我国学术界,这样的通行规则经常失灵.
纵有人一再检举,甚至媒体曝光,可当事人所在学术机构,却并不理睬.
如此一来,学术自治,成为个人治理(找某个有影响的人出面给其"定论")和媒体治理(找媒体寻求曝光).
学术不端的质疑,就成为一场闹剧,演变为质疑者.
一位读者比对了他的《青楼文化》一书以及南开大学教授陶慕宁等学者的作品,认为存在剽窃行为.
在回答记者求证时,南开中文系古代文学教授陶慕宁说,孔庆东的确抄袭了自己的作品.
此前不久,孔庆东曾公开指责抄袭.
3月2日据《中国青年报》等报道,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孔庆东多年前的著作最近被读者指出涉嫌抄袭.
一位读者比对了他的《青楼文化》一书以及南开大学教授陶慕宁等学者的作品,认为存在剽窃行为.
在回答记者求证时,南开中文系古代文学教授陶慕宁说,孔庆东的确抄袭了自己的作品.
此前不久,孔庆东曾公开指责抄袭.
3月2日他在回应抄袭指控时说:是政治迫害.
(大河报3月3日)学术是社会公器,有关学术不端的争议,不是个人恩怨,关系到学术的公信力.
因此,对于学术不端的质疑,被质疑者是否回应、怎么回应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被质疑者所在学术机构,必须针对舆论的质疑(其实就是公开的检举),进行回应.
具体来说,就是立即启动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做出处理.
如果调查结果显示,被质疑者并不存在不端行为,那么,这就还被质疑者一个清白;而如果调查结果确认了不端行为,则应进行学术处理以及行政处理,涉嫌违法犯罪的行为,还必须纳入司法处理.

这在国际学术界,是通行的规则.
而在我国学术界,这样的通行规则经常失灵.
纵有人一再检举,甚至媒体曝光,可当事人所在学术机构,却并不理睬.
如此一来,学术自治,成为个人治理(找某个有影响的人出面给其"定论")和媒体治理(找媒体寻求曝光).
学术不端的质疑,就成为一场闹剧,演变为质疑者他在回应抄袭指控时说:是政治迫害.
(大河报3月3日)学术是社会公器,有关学术不端的争议,不是个人恩怨,关系到学术的公信力.
因此,对于学术不端的质疑,被质疑者是否回应、怎么回应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被质疑者所在学术机构,必须针对舆论的质疑(其实就是公开的检举),进行回应.
具体来说,就是立即启动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做出处理.
如果调查结果显示,被质疑者并不存在不端行为,那么,这就还被质疑者一个清白;而如果调查结果确认了不端行为,则应进行学术处理以及行政处理,涉嫌违法犯罪的行为,还必须纳入司法处理.

这在国际学术界,是通行的规则.
而在我国学术界,这样的通行规则经常失灵.
纵有人一再检举,甚至媒体曝光,可当事人所在学术机构,却并不理睬.
如此一来,学术自治,成为个人治理(找某个有影响的人出面给其"定论")和媒体治理(找媒体寻求曝光).
学术不端的质疑,就成为一场闹剧,演变为质疑者与被质疑者之间的个人恩怨.
一方面,由于没有权威机构调查,还原真相,因此,被质疑者一经被质疑,就被贴上学术不端嫌犯的标签;另一方面,由于权威机构的缺位,质疑者于是总是以"动机论"反驳质疑者,并进行人身攻击.
在学术界中正常不过的学术争端,在我们这里,却引发打骂学术、拳头学术.
而就是经过打骂、拳头相向之后,还是没有真相,只有一地鸡毛.

就在孔教授被质疑抄袭的同时,有150多人联名上书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求调查"打假斗士"方舟之之妻的硕士论文抄袭事件,这一联名上书,是时下微博上的热门事件,对其有各种解读,其中最典型的是,这些联名上书者,是借机"报仇".
而事态之所以发展到这一地步,根源也在于学术机构没有自动启动学术调查的机制,如果只要出现学术不端检举、质疑,学术机构就自动启动调查,那么,还需要各界人士联名吗会出现围绕学术不端的恩恩怨怨吗众所周知,只有学术共同体才能做出权威的学术评价,其他行政评价、媒体评价、司法评价,都代替不了学术评价.

与被质疑者之间的个人恩怨.
一方面,由于没有权威机构调查,还原真相,因此,被质疑者一经被质疑,就被贴上学术不端嫌犯的标签;另一方面,由于权威机构的缺位,质疑者于是总是以"动机论"反驳质疑者,并进行人身攻击.
在学术界中正常不过的学术争端,在我们这里,却引发打骂学术、拳头学术.
而就是经过打骂、拳头相向之后,还是没有真相,只有一地鸡毛.

就在孔教授被质疑抄袭的同时,有150多人联名上书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求调查"打假斗士"方舟之之妻的硕士论文抄袭事件,这一联名上书,是时下微博上的热门事件,对其有各种解读,其中最典型的是,这些联名上书者,是借机"报仇".
而事态之所以发展到这一地步,根源也在于学术机构没有自动启动学术调查的机制,如果只要出现学术不端检举、质疑,学术机构就自动启动调查,那么,还需要各界人士联名吗会出现围绕学术不端的恩恩怨怨吗众所周知,只有学术共同体才能做出权威的学术评价,其他行政评价、媒体评价、司法评价,都代替不了学术评价.

在正常的学术治理环境中,学术不端不会由民间打假,尊重学术规则、爱惜学术声誉的机构,不会容忍学术不端存在,而会在第一时间启动调查,而明知涉事的当事人,大多会在调查启动时就宣布辞职,以保留颜面.
可我国的学术圈,现在成了利益圈,是不是对学在正常的学术治理环境中,学术不端不会由民间打假,尊重学术规则、爱惜学术声誉的机构,不会容忍学术不端存在,而会在第一时间启动调查,而明知涉事的当事人,大多会在调查启动时就宣布辞职,以保留颜面.
可我国的学术圈,现在成了利益圈,是不是对学术不端进行调查,不是按照学术原则,而是遵循利益原则,这就让方舟子成为"打假斗士",既被认为可贵,也十分遭人恨.
同时,一些被质疑者,也深谙其道,积极需求利益保护伞的同时,浑水摸鱼,最终毫发无损,安然过关.

严肃的学术不端的处理,演变为闹剧,这实质是学术的悲哀,我国学术机构如果纵容其蔓延,只会越来越堕落,会滋生出更多的学术不端丑闻来.
为此,建议北大立即启动对孔教授的调查,向社会做出回应.
而一再宣称要对学术不端零容忍的国家教育部、科技部,应该推进教育去行政化改革,打破高校和科研机构中存在的学术既得利益共同体,督促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起能独立进行学术调查的学术管理机构,推行学术管理.

(摘自熊丙奇博客)大学去行政化,在中国真不可能吗"还有独立办学、校长公选、教授治校,去年刚刚通过了纲要,纲要怎么写的大学是在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去行政化,在中国是不可能的.
所以,我也提出教育的建议,你不能太超前,我们在这里推动它进步,就要在这个范围里建议,真真切切解决点民生实际的问题.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而不是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等等.
可是,总体看来,《纲要》已经作出去行政化的表态,尤其是取消学校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在一片争议中写进了《纲要》(葛委员也是认为大学行政级别不可能取消者之一,我还曾经与其就这一问题展开过"笔战"),现代大学制度、大学理事会等概念也是在国家发展教育的纲领性文件中第一次明确提出,这些表明,只要坚持去行政化的信念,相关的改革,是可以一步步推进.

社会当然十分期待去行政化改革一步到位,同时采取自上而下的模式推进.
这显然把去行政化想得太过简单,而当这些不能如愿发生时,大家就灰心丧气,转而又把去行政化想得特别艰难.
我一直认为,大学行政化单由政府部门主导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行政部门本就是要求放权的对象.
要推进去行政化改革,需要另外两方面的力量.

一是立法机构的作用,这就是通过立法程序,将教改纲要变为教改法案,以立法的形式推进改革,既扫除推进教改的法律障碍,又督促政府部门依法放权.
在笔者看来,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就应该在推动这一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不是认为只要有《纲要》就足以推进改革,并且可就《纲要》中并不到位的改革措施,提出进一步的修正意见.
以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来说,就可以提出将党委纳入理事会,对大学进行理事会治理的新管理机制.
大学理事会可由政府官员、立法机构成员、大学党委领导、校长、教师代表、师生代表、学生代表、校友代表、社会贤达人士共同组成,党委书记可以作为大学的理事长,大学理事会只负责重大战略决策,具体办学行政事务则由校长负责.

二是师生广泛参与的力量,大学章程的制订、大学校长的遴选、校内的教育管理和学术管理,师生都应该有权参与,如果所有师生,均以无所谓的态度对待,那么,是无法让校长对师生负责,也无法拥有自己本该拥有的权利的.
最近,教育部尝试在两所直属高校进行公选校长的试点,其中有一个面向师生对候选人进行民意测评的环节,有记者对高校师生进行调查发现,大多师生"两会召开在即,全国政协委员葛剑雄接受记者采访,谈到自己的提案时,如此说道.
(新文化报3月3日)"去行政化,在中国是不可能的",葛剑雄委员清晰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他的这种看法,在我国大学教授中其实很有代表性——对于大学行政化的问题及危害,他们十分清楚,也在各种场合批评,而在谈到去行政化时,又认为根本不可能,遭遇体制障碍,有着诸多现实利益的限制.
于是,也就不对去行政化"抱幻想".

"还有独立办学、校长公选、教授治校,去年刚刚通过了纲要,纲要怎么写的大学是在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去行政化,在中国是不可能的.
所以,我也提出教育的建议,你不能太超前,我们在这里推动它进步,就要在这个范围里建议,真真切切解决点民生实际的问题.
"两会召开在即,全国政协委员葛剑雄接受记者采访,谈到自己的提案时,如此说道.
(新文化报3月3日)"去行政化,在中国是不可能的",葛剑雄委员清晰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他的这种看法,在我国大学教授中其实很有代表性——对于大学行政化的问题及危害,他们十分清楚,也在各种场合批评,而在谈到去行政化时,又认为根本不可能,遭遇体制障碍,有着诸多现实利益的限制.
于是,也就不对去行政化"抱幻想".

也许在葛委员看来,这才是务实的态度,然而,正是这种太过"务实"的态度,造成"去行政化,在中国真不可能",因为连教授们都放弃了对去行政化的坚持和追求,站在行政一方,主动提出去行政化是不现实的,行政部门自然乐于继续推进行政化,而且,不会遭遇多大阻力.
——既然去行政化是不可能的,那么,政府干涉学校办学,就是很正常的;学校行政领导主导一切,权力通吃,也是正常的.
在这样的权力框架下,能努力争取自己的工资高一些、待遇丰厚一些,顺带呼吁领导们分一杯羹给年轻教师们,也就算对得起自己了.
说实在的,这就是很多在高校中当红的教授的生存逻辑,而且,由于坚持这样的逻辑,往往生存得非常之好.

然而,大学去行政化正不可能吗非也!
确实,诚如葛委员所说,2010年颁布的国家《教育规划纲要》虽然提到了去行政化,但是很多概念是十分模糊的.
比如,取消学校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是要结合事业单位的改革推进的,而学校本身就是事业单位;《纲要》所称的现代大学制度,是"依法办学、自主管理、社会参与、民主监督",而非"自主办学、学术自治、教授治校、学术自治";《纲要》提到了大学理事会,但其性质更像筹资、联谊机构,而不是大学的决策机构,大学还是实行也许在葛委员看来,这才是务实的态度,然而,正是这种太过"务实"的态度,造成"去行政化,在中国真不可能",因为连教授们都放弃了对去行政化的坚持和追求,站在行政一方,主动提出去行政化是不现实的,行政部门自然乐于继续推进行政化,而且,不会遭遇多大阻力.
——既然去行政化是不可能的,那么,政府干涉学校办学,就是很正常的;学校行政领导主导一切,权力通吃,也是正常的.
在这样的权力框架下,能努力争取自己的工资高一些、待遇丰厚一些,顺带呼吁领导们分一杯羹给年轻教师们,也就算对得起自己了.
说实在的,这就是很多在高校中当红的教授的生存逻辑,而且,由于坚持这样的逻辑,往往生存得非常之好.

对此根本不关心,觉得选校长与自己无关,测评就是走形式.
如果师生认为这是走形式,那么,结果就是配合组织部门演戏、走形式,而如果师生认为不是走形式,明确提出要求,诸如测评意见必须当场公开,并告诉大家这在评价候选人中占多大比重,那么,这就不会变为走形式.
当大家都对行政管理无孔不入、对自身权益(知情、表达、参与、决策)被侵犯习以为常,没有一点主动意识去争取时,那么,去行政化在大学确实是不现实的.
反过来,我还看到很多人一再建议,政府部门要加强对教学风气、学术风气的管理.
——这哪是政府部门管理的事,而分明该是由教授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治理的事,现在的问题是行政管理过强,学术管理缺位.

我国大学行政化的弊端,已经有目共睹,推进大学去行政化已经刻不容缓,这不但关系到我国大学的国际竞争力,还关系到一大批大学的生存.
在推进去行政化过程中,哪怕再有阻力,都必须面对,而不能以"不可能"、"不现实"来回避现实矛盾.
这些现实矛盾是无法回避的,早一点面对,才会更主动.

然而,大学去行政化正不可能吗非也!
确实,诚如葛委员所说,2010年颁布的国家《教育规划纲要》虽然提到了去行政化,但是很多概念是十分模糊的.
比如,取消学校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是要结合事业单位的改革推进的,而学校本身就是事业单位;《纲要》所称的现代大学制度,是"依法办学、自主管理、社会参与、民主监督",而非"自主办学、学术自治、教授治校、学术自治";《纲要》提到了大学理事会,但其性质更像筹资、联谊机构,而不是大学的决策机构,大学还是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而不是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等等.
可是,总体看来,《纲要》已经作出去行政化的表态,尤其是取消学校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在一片争议中写进了《纲要》(葛委员也是认为大学行政级别不可能取消者之一,我还曾经与其就这一问题展开过"笔战"),现代大学制度、大学理事会等概念也是在国家发展教育的纲领性文件中第一次明确提出,这些表明,只要坚持去行政化的信念,相关的改革,是可以一步步推进.

社会当然十分期待去行政化改革一步到位,同时采取自上而下的模式推进.
这显然把去行政化想得太过简单,而当这些不能如愿发生时,大家就灰心丧气,转而又把去行政化想得特别艰难.
我一直认为,大学行政化单由政府部门主导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行政部门本就是要求放权的对象.
要推进去行政化改革,需要另外两方面的力量.

对此根本不关心,觉得选校长与自己无关,测评就是走形式.
如果师生认为这是走形式,那么,结果就是配合组织部门演戏、走形式,而如果师生认为不是走形式,明确提出要求,诸如测评意见必须当场公开,并告诉大家这在评价候选人中占多大比重,那么,这就不会变为走形式.
当大家都对行政管理无孔不入、对自身权益(知情、表达、参与、决策)被侵犯习以为常,没有一点主动意识去争取时,那么,去行政化在大学确实是不现实的.
反过来,我还看到很多人一再建议,政府部门要加强对教学风气、学术风气的管理.
——这哪是政府部门管理的事,而分明该是由教授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治理的事,现在的问题是行政管理过强,学术管理缺位.

我国大学行政化的弊端,已经有目共睹,推进大学去行政化已经刻不容缓,这不但关系到我国大学的国际竞争力,还关系到一大批大学的生存.
在推进去行政化过程中,哪怕再有阻力,都必须面对,而不能以"不可能"、"不现实"来回避现实矛盾.
这些现实矛盾是无法回避的,早一点面对,才会更主动.

一是立法机构的作用,这就是通过立法程序,将教改纲要变为教改法案,以立法的形式推进改革,既扫除推进教改的法律障碍,又督促政府部门依法放权.
在笔者看来,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就应该在推动这一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不是认为只要有《纲要》就足以推进改革,并且可就《纲要》中并不到位的改革措施,提出进一步的修正意见.
以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来说,就可以提出将党委纳入理事会,对大学进行理事会治理的新管理机制.
大学理事会可由政府官员、立法机构成员、大学党委领导、校长、教师代表、师生代表、学生代表、校友代表、社会贤达人士共同组成,党委书记可以作为大学的理事长,大学理事会只负责重大战略决策,具体办学行政事务则由校长负责.

二是师生广泛参与的力量,大学章程的制订、大学校长的遴选、校内的教育管理和学术管理,师生都应该有权参与,如果所有师生,均以无所谓的态度对待,那么,是无法让校长对师生负责,也无法拥有自己本该拥有的权利的.
最近,教育部尝试在两所直属高校进行公选校长的试点,其中有一个面向师生对候选人进行民意测评的环节,有记者对高校师生进行调查发现,大多师生对此根本不关心,觉得选校长与自己无关,测评就是走形式.
如果师生认为这是走形式,那么,结果就是配合组织部门演戏、走形式,而如果师生认为不是走形式,明确提出要求,诸如测评意见必须当场公开,并告诉大家这在评价候选人中占多大比重,那么,这就不会变为走形式.
当大家都对行政管理无孔不入、对自身权益(知情、表达、参与、决策)被侵犯习以为常,没有一点主动意识去争取时,那么,去行政化在大学确实是不现实的.
反过来,我还看到很多人一再建议,政府部门要加强对教学风气、学术风气的管理.
——这哪是政府部门管理的事,而分明该是由教授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治理的事,现在的问题是行政管理过强,学术管理缺位.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而不是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等等.
可是,总体看来,《纲要》已经作出去行政化的表态,尤其是取消学校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在一片争议中写进了《纲要》(葛委员也是认为大学行政级别不可能取消者之一,我还曾经与其就这一问题展开过"笔战"),现代大学制度、大学理事会等概念也是在国家发展教育的纲领性文件中第一次明确提出,这些表明,只要坚持去行政化的信念,相关的改革,是可以一步步推进.

社会当然十分期待去行政化改革一步到位,同时采取自上而下的模式推进.
这显然把去行政化想得太过简单,而当这些不能如愿发生时,大家就灰心丧气,转而又把去行政化想得特别艰难.
我一直认为,大学行政化单由政府部门主导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行政部门本就是要求放权的对象.
要推进去行政化改革,需要另外两方面的力量.

一是立法机构的作用,这就是通过立法程序,将教改纲要变为教改法案,以立法的形式推进改革,既扫除推进教改的法律障碍,又督促政府部门依法放权.
在笔者看来,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就应该在推动这一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不是认为只要有《纲要》就足以推进改革,并且可就《纲要》中并不到位的改革措施,提出进一步的修正意见.
以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来说,就可以提出将党委纳入理事会,对大学进行理事会治理的新管理机制.
大学理事会可由政府官员、立法机构成员、大学党委领导、校长、教师代表、师生代表、学生代表、校友代表、社会贤达人士共同组成,党委书记可以作为大学的理事长,大学理事会只负责重大战略决策,具体办学行政事务则由校长负责.

二是师生广泛参与的力量,大学章程的制订、大学校长的遴选、校内的教育管理和学术管理,师生都应该有权参与,如果所有师生,均以无所谓的态度对待,那么,是无法让校长对师生负责,也无法拥有自己本该拥有的权利的.
最近,教育部尝试在两所直属高校进行公选校长的试点,其中有一个面向师生对候选人进行民意测评的环节,有记者对高校师生进行调查发现,大多师生我国大学行政化的弊端,已经有目共睹,推进大学去行政化已经刻不容缓,这不但关系到我国大学的国际竞争力,还关系到一大批大学的生存.
在推进去行政化过程中,哪怕再有阻力,都必须面对,而不能以"不可能"、"不现实"来回避现实矛盾.
这些现实矛盾是无法回避的,早一点面对,才会更主动.

(摘自熊丙奇博客)4%只是教育还债的"起点"国务院总理温家宝5日向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2012年中央财政已按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在还没看到.
对于教育投入达GDP4%,有舆论乐观地分析,我国已还清教育欠债.
这不但无视过去多年欠债的事实——关于教育欠债,至少应该计算,从2000年起,每年教育投入离4%投入水平的差值,再进行累加,由此得到的教育欠债是十分庞大的,一年达到4%,远不能抵清过去的大量欠债——而且,也为未来教育经费的持续增加埋下隐患.
要实现我国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确立的教育改革任务和教育发展目标,教育经费投入如果仅仅维持在4%,是难以支撑的.
而要提高投入,就必须调整拨款体系,由公众参与预算决策,并监督政府依法拨款.
这也是让钱花得明白、用到刀刃上,不可缺少的机制.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国要从教育大国,走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提升为人力资源强国,没有与之匹配的教育投入,是不可想象的.
教育经费达到GDP的4%,只是一个新起点.
4%编制预算,地方财政也要相应安排,确保实现这一目标.
这意味着该目标自1993年提出以来我国有望首次实现这一承诺.
(新华社3月在还没看到.
对于教育投入达GDP4%,有舆论乐观地分析,我国已还清教育欠债.
这不但无视过去多年欠债的事实——关于教育欠债,至少应该计算,从2000年起,每年教育投入离4%投入水平的差值,再进行累加,由此得到的教育欠债是十分庞大的,一年达到4%,远不能抵清过去的大量欠债——而且,也为未来教育经费的持续增加埋下隐患.
要实现我国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确立的教育改革任务和教育发展目标,教育经费投入如果仅仅维持在4%,是难以支撑的.
而要提高投入,就必须调整拨款体系,由公众参与预算决策,并监督政府依法拨款.
这也是让钱花得明白、用到刀刃上,不可缺少的机制.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国要从教育大国,走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提升为人力资源强国,没有与之匹配的教育投入,是不可想象的.
教育经费达到GDP的4%,只是一个新起点.
5日)我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5日向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2012年中央财政已按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编制预算,地方财政也要相应安排,确保实现这一目标.
这意味着该目标自1993年提出以来我国有望首次实现这一承诺.
(新华社3月5日)我国1993年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本世纪末达到4%.
计划、财政、税务等部门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认真加以落实.
"这就是"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一说的由来,按照该纲要,我国应该最迟到2000年实现这一目标,可直到2010年,这一比例却只有3.
66%.
而就是今年"顺利"达到这一目标,也推迟了整整12年.

花19年才达到目标兑现承诺,反映出增加教育投入的艰难,也从中可见政府部门为之持续做出的努力.
但毋庸置疑,比表扬政府部门的努力更重要的是,应该反思为何这一目标花了这么长时间才达到,这有助于建立更健全的教育经费拨款体系,同时将教育投入花到该花的地方.

我国教育经费投入占GDP的比例长时间低于4%这一水平,一种解释是,我国财力有限.
这种解释是完全站不住脚的,因为只这是投入比例,而非投入绝对值.
从全世界范围内来看,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世界平均水平为4.
9%,发达国家为5.
1%,欠发达国家为4.
1%.
我国连欠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都达不到,难道我国的财力低1993年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本世纪末达到4%.
计划、财政、税务等部门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认真加以落实.
"这就是"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国务院总理温家宝5日向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2012年中央财政已按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编制预算,地方财政也要相应安排,确保实现这一目标.
这意味着该目标自1993年提出以来我国有望首次实现这一承诺.
(新华社3月5日)我国1993年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本世纪末达到4%.
计划、财政、税务等部门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认真加以落实.
"这就是"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一说的由来,按照该纲要,我国应该最迟到2000年实现这一目标,可直到2010年,这一比例却只有3.
66%.
而就是今年"顺利"达到这一目标,也推迟了整整12年.

花19年才达到目标兑现承诺,反映出增加教育投入的艰难,也从中可见政府部门为之持续做出的努力.
但毋庸置疑,比表扬政府部门的努力更重要的是,应该反思为何这一目标花了这么长时间才达到,这有助于建立更健全的教育经费拨款体系,同时将教育投入花到该花的地方.

我国教育经费投入占GDP的比例长时间低于4%这一水平,一种解释是,我国财力有限.
这种解释是完全站不住脚的,因为只这是投入比例,而非投入绝对值.
从全世界范围内来看,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世界平均水平为4.
9%,发达国家为5.
1%,欠发达国家为4.
1%.
我国连欠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都达不到,难道我国的财力低4%"一说的由来,按照该纲要,我国应该最迟到2000年实现这一目标,可直到2010年,这一比例却只有3.
66%.
而就是今年"顺利"达到这一目标,也推迟了整整12年.

花19年才达到目标兑现承诺,反映出增加教育投入的艰难,也从中可见政府部门为之持续做出的努力.
但毋庸置疑,比表扬政府部门的努力更重要的是,应该反思为何这一目标花了这么长时间才达到,这有助于建立更健全的教育经费拨款体系,同时将教育投入花到该花的地方.

我国教育经费投入占GDP的比例长时间低于4%这一水平,一种解释是,我国财力有限.
这种解释是完全站不住脚的,因为只这是投入比例,而非投入绝对值.
从全世界范围内来看,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世界平均水平为4.
9%,发达国家为5.
1%,欠发达国家为4.
1%.
我国连欠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都达不到,难道我国的财力低于欠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已于2010年成为世界第二经济体,再拿财力说事,就不是解决问题的态度而是推脱的态度.

总体看来,我国教育投入水平低,主要由两方面原因所致.
一是教育经费保障体系不合理,长期来,我国基础教育实行以县乡财政为主的保障机制,县乡财政的投入占到整体投入的80%,这带来的问题是,县乡财政的保障力度有限,同时由于各地财力的差异,造成基础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严重不均衡.
二是教育经费拨款体系不健全,与发达国家教育经费预算,有国家教育拨款委员会和地区教育拨款委员会,具体到学校的拨款,由社区居民参与的社区教育委员会参与决策、监督不同,我国教育经费拨款,是由政府单方面负责,俗称"讨钱花",政府在投入基础设施、楼堂馆所建设时有钱,在三公消费时不缺钱,可轮到教育投入时就没有钱了.

我国近年来教育投入水平之所以逐渐提高,与调整上述第一方面有关,具体表现在中央财政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省级财政加大对基础教育的统筹力度,在这次政府工作报告中,温总理指出,2011年,中国免除了3000多万名农村寄宿制学生住宿费,这其中1228万名中西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受了生活补助.
去年一年,中国建立起完整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
这些都得益于中央财政直接出钱.
这种做法既有力提高教育投入保障水平,同时在更大范围内扩大了教育公平.
以笔者之见,2012年达到4%,有待于中央财政持续发力.

而第二方面的调整,现在还没看到.
对于教育投入达GDP4%,有舆论乐观地分析,我国已还清教育欠债.
这不但无视过去多年欠债的事实——关于教育欠债,至少应该计算,从2000年起,每年教育投入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5日向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2012年中央财政已按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编制预算,地方财政也要相应安排,确保实现这一目标.
这意味着该目标自1993年提出以来我国有望首次实现这一承诺.
(新华社3月5日)我国1993年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本世纪末达到4%.
计划、财政、税务等部门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认真加以落实.
"这就是"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一说的由来,按照该纲要,我国应该最迟到2000年实现这一目标,可直到2010年,这一比例却只有3.
66%.
而就是今年"顺利"达到这一目标,也推迟了整整12年.

花19年才达到目标兑现承诺,反映出增加教育投入的艰难,也从中可见政府部门为之持续做出的努力.
但毋庸置疑,比表扬政府部门的努力更重要的是,应该反思为何这一目标花了这么长时间才达到,这有助于建立更健全的教育经费拨款体系,同时将教育投入花到该花的地方.

我国教育经费投入占GDP的比例长时间低于4%这一水平,一种解释是,我国财力有限.
这种解释是完全站不住脚的,因为只这是投入比例,而非投入绝对值.
从全世界范围内来看,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世界平均水平为4.
9%,发达国家为5.
1%,欠发达国家为4.
1%.
我国连欠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都达不到,难道我国的财力低4%投入水平的差值,再进行累加,由此得到的教育欠债是十分庞大的,一年达到4%,远不能抵清过去的大量欠债——而且,也为未来教育经费的持续增加埋下隐患.
要实现我国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确立的教育改革任务和教育发展目标,教育经费投入如果仅仅维持在于欠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已于2010年成为世界第二经济体,再拿财力说事,就不是解决问题的态度而是推脱的态度.

总体看来,我国教育投入水平低,主要由两方面原因所致.
一是教育经费保障体系不合理,长期来,我国基础教育实行以县乡财政为主的保障机制,县乡财政的投入占到整体投入的80%,这带来的问题是,县乡财政的保障力度有限,同时由于各地财力的差异,造成基础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严重不均衡.
二是教育经费拨款体系不健全,与发达国家教育经费预算,有国家教育拨款委员会和地区教育拨款委员会,具体到学校的拨款,由社区居民参与的社区教育委员会参与决策、监督不同,我国教育经费拨款,是由政府单方面负责,俗称"讨钱花",政府在投入基础设施、楼堂馆所建设时有钱,在三公消费时不缺钱,可轮到教育投入时就没有钱了.

我国近年来教育投入水平之所以逐渐提高,与调整上述第一方面有关,具体表现在中央财政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省级财政加大对基础教育的统筹力度,在这次政府工作报告中,温总理指出,2011年,中国免除了3000多万名农村寄宿制学生住宿费,这其中1228万名中西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受了生活补助.
去年一年,中国建立起完整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
这些都得益于中央财政直接出钱.
这种做法既有力提高教育投入保障水平,同时在更大范围内扩大了教育公平.
以笔者之见,2012年达到4%,有待于中央财政持续发力.

而第二方面的调整,现4%,是难以支撑的.
而要提高投入,就必须调整拨款体系,由公众参与预算决策,并监督政府依法拨款.
这也是让钱花得明白、用到刀刃上,不可缺少的机制.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国要从教育大国,走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提升为人力资源强国,没有与之匹配的教育投入,是不可想象的.
教育经费达到在还没看到.
对于教育投入达GDP4%,有舆论乐观地分析,我国已还清教育欠债.
这不但无视过去多年欠债的事实——关于教育欠债,至少应该计算,从2000年起,每年教育投入离4%投入水平的差值,再进行累加,由此得到的教育欠债是十分庞大的,一年达到4%,远不能抵清过去的大量欠债——而且,也为未来教育经费的持续增加埋下隐患.
要实现我国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确立的教育改革任务和教育发展目标,教育经费投入如果仅仅维持在4%,是难以支撑的.
而要提高投入,就必须调整拨款体系,由公众参与预算决策,并监督政府依法拨款.
这也是让钱花得明白、用到刀刃上,不可缺少的机制.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国要从教育大国,走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提升为人力资源强国,没有与之匹配的教育投入,是不可想象的.
教育经费达到GDP的4%,只是一个新起点.
GDP的4%,只是一个新起点.

(摘自熊丙奇博客)"垃圾留学"与内地教育资源开放随着出国留学热的升温,"垃圾留学"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加上最近"洋文凭工厂"事件爆发,防范"垃圾留学"成为被热议的教育话题.
概括起来,相对于学生素质较高、对方是名校的"精英留学"来说,"垃圾留学"有几个基本特点:一是一些学生在国内无法进本科、甚至无法进高职高专,想出国留学,获得本科学历,或者有大学可上;二是一些国内教育中介和海外教育机构,看准这一市场需求,降低招生门槛,广揽生源;三是这些留学生在国外求学,由于自我管理能力差,以及有的国外教育机构管理不严,造成整个留学生涯,基本上就是在混日子,一些留学生在国外几年,一直混在华人圈中,连语言关也没过.

"垃圾留学",无论对学生、家庭来说,都是很大的伤害.
对于"垃圾留学"的发生,普遍认为有几方面原因,其一,家长、学生盲目选择,没有对留学做全面的了解和规划,受留学机构和境外教育机构蛊惑;其二,对留学中介、境外教育机构在国内的招生的监管不够,出现"留学欺诈";其三,我国社会的"学历情结",尤其是对"洋学历"的崇拜,为这一现象的滋生提供了土壤.

以上这些问题确实存在,也值得教育监管机构、家长、学生反思.
但在笔者看来,还忽视了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这就是国内教育资源的封闭,某种程度催生了"垃圾留学".
需要注意的是,与选择境外优质高等教育的优秀学生不同,遭遇"垃圾留学"者,更多追求的是有学可上,但我国高等教育,却没有给他们提供这种选择的空间.

在最近的两会上,有政协委员在谈到出国留学热时指出,高等教育资源严重匮乏题.
导致这一局面的,有如下原因.
首先,高职高专招生、培养,未实行宽进严出.
我国高职高专的招生,目前在大部分省区还实行统一分数线控制,考生没有达到分数要求,也就无法被录取.
在这种情况下,那些子女没有达到录取分数要求的家庭,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就极有可能送孩子出国留学.
假如我国高职高专的招生实行类似国外同层次教育机构的"宽进"模式,这些学生完全有可能就选择在内地读书.

对此,有人担心高职高专不设招生分数要求,会大大降低质量.
这其实不是问题的关键,问题的关键是,高职高专是否坚持培养标准,实行"严出",我国高职高专现在有分数限制,质量也不高,就是因为没有执行"严出".
国外大多教育机构实行"宽进"的基本前提是"严出",他们关注的把好培养关和毕业关,而我国关注的是"进入门槛".

其次,我国高职高专、民办本科低人一等.
国内一些学生之所以放弃高职高专和民办本科——统计显示,在有的实行分阶段志愿填报的地区,放弃第二阶段志愿填报(主要针对三本和高职高专院校)的考生,占总考生数比例超过10%——而选择出国留学,除了认为其教育质量不高之外,还因为在我国的教育制度和就业制度中,这类高等教育,是"层次"不高、受到歧视的.
成人高等教育受冷遇,也是因为这种原因.
而出国求学,好歹可拿到一张"洋文凭",非但不会遭到歧视,还可能得到优待.

再次,我国各类教育缺乏流通的渠道.
在英美等国,职业教育、社区学院和普通高等教育,普通院校和名校之间,是有互通的渠道的.
在美国的社区学院求学,可以获得副学士学位,以社区学院的成绩,可以申请到名校读书(一些社区学院,与名校还签有相关协议),所以社区学院的地位并不低,反而以其申请门槛较低、学费较低,而受到欢迎.
与之相比,我国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缺乏健全的互通渠道,读高职高专的学生,只能拿到毕业证书没有学位证书,要再读全日制本科,必须参加专升本考试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新华网3月,就是获得本科证书、学士学位,如报考研究生,也会被追查当初的专科学历.
这样的教育管理制度,造成规模达到3000万的高等教育资源,只有30%左右的一本和二本院校资源,对于考生来说,才是值得追求的资源.

所以,低端但耗资巨大的"垃圾留学",应该说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封闭格局——计划招生、单一模式、分等级管理、各类教育间壁垒森严——所制造的产物.
既让受教育者(及其家庭)焦虑,也让高等教育自身受损,一些高职院校、民办本科就眼睁睁看着招生计划未完成,却又不能通过多次招生、放开招生来解决,同时也无力改变制度给自己设定的低端身份.
按照这种格局,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再怎么丰富,也阻挡不了出国留学的势头,一边是一些家庭无奈选择"垃圾留学",一边是一批国内院校破产关门.

开放高等教育,打破计划体制对学校发展的羁绊,让受教育者有更大的选择空间,同时通过开放来促进各类教育、学校间的平等竞争,这才能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满足受教育者的多元教育需求.
9日)我国高等教育资源还严重匮乏吗这在几年前是成立的,而眼下,我国有一大批进行自考助学的高等教育机构倒闭;每年的高考招生中,我国也已有大批高职高专,甚至民办本科院校招不满学生.
也就是说,我国当前实际上存在高等教育资源闲置,而一些国内考生却要到国外找学上的问题.
导致这一局面的,有如下原因.

首先,高职高专招生、培养,未实行宽进严出.
我国高职高专的招生,目前在大部分省区还实行统一分数线控制,考生没有达到分数要求,也就无法被录取.
在这种情况下,那些子女没有达到录取分数要求的家庭,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就极有可能送孩子出国留学.
假如我国高职高专的招生实行类似国外同层次教育机构的"宽进"模式,这些学生完全有可能就选择在内地读书.

对此,有人担心高职高专不设招生分数要求,会大大降低质量.
这其实不是问题的关键,问题的关键是,高职高专是否坚持培养标准,实行"严出",我国高职高专现在有分数限制,质量也不高,就是因为没有执行"严出".
国外大多教育机构实行"宽进"的基本前提是"严出",他们关注的把好培养关和毕业关,而我国关注的是"进入门槛".

其次,我国高职高专、民办本科低人一等.
国内一些学生之所以放弃高职高专和民办本科——统计显示,在有的实行分阶段志愿填报的地区,放弃第二阶段志愿填报(主要针对三本和高职高专院校)的考生,占总考生数比例超过10%——而选择出国留学,除了认为其教育质量不高之外,还因为在我国的教育制度和就业制度中,这类高等教育,是"层次"不高、受到歧视的.
成人高等教育受冷遇,也是因为这种原因.
而出国求学,好歹可拿到一张"洋文凭",非但不会遭到歧视,还可能得到优待.

再次,我国各类教育缺乏流通的渠道.
在英美等国,职业教育、社区学院和普通高等教育,普通院校和名校之间,是有互通的渠道的.
在美国的社区学院求学,可以获得副学士学位,以社区学院的成绩,可以申请到名校读书(一些社区学院,与名校还签有相关协议),所以社区学院的地位并不低,反而以其申请门槛较低、学费较低,而受到欢迎.
与之相比,我国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缺乏健全的互通渠道,读高职高专的学生,只能拿到毕业证书没有学位证书,要再读全日制本科,必须参加专升本考试,就是获得本科证书、学士学位,如报考研究生,也会被追查当初的专科学历.
这样的教育管理制度,造成规模达到3000,就是获得本科证书、学士学位,如报考研究生,也会被追查当初的专科学历.
这样的教育管理制度,造成规模达到3000万的高等教育资源,只有30%左右的一本和二本院校资源,对于考生来说,才是值得追求的资源.

所以,低端但耗资巨大的"垃圾留学",应该说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封闭格局——计划招生、单一模式、分等级管理、各类教育间壁垒森严——所制造的产物.
既让受教育者(及其家庭)焦虑,也让高等教育自身受损,一些高职院校、民办本科就眼睁睁看着招生计划未完成,却又不能通过多次招生、放开招生来解决,同时也无力改变制度给自己设定的低端身份.
按照这种格局,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再怎么丰富,也阻挡不了出国留学的势头,一边是一些家庭无奈选择"垃圾留学",一边是一批国内院校破产关门.

开放高等教育,打破计划体制对学校发展的羁绊,让受教育者有更大的选择空间,同时通过开放来促进各类教育、学校间的平等竞争,这才能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满足受教育者的多元教育需求.
万的高等教育资源,只有30%左右的一本和二本院校资源,对于考生来说,才是值得追求的资源.
所以,低端但耗资巨大的"垃圾留学",应该说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封闭格局——计划招生、单一模式、分等级管理、各类教育间壁垒森严——所制造的产物.
既让受教育者(及其家庭)焦虑,也让高等教育自身受损,一些高职院校、民办本科就眼睁睁看着招生计划未完成,却又不能通过多次招生、放开招生来解决,同时也无力改变制度给自己设定的低端身份.
按照这种格局,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再怎么丰富,也阻挡不了出国留学的势头,一边是一些家庭无奈选择"垃圾留学",一边是一批国内院校破产关门.

开放高等教育,打破计划体制对学校发展的羁绊,让受教育者有更大的选择空间,同时通过开放来促进各类教育、学校间的平等竞争,这才能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满足受教育者的多元教育需求.
(摘自熊丙奇博客)把大学推到招生的市场竞争中去香港大学内地招生主任郭紫音近日表示,今年香港大学在内地的招生计划增加四成,预计达350人—400人,各省份不设名额上限.
还将开设7个新的本科生专业面向内地学生招生.
除采用香港大学内地招生主任郭紫音近日表示,今年香港大学在内地的招生计划增加四成,预计达350人—400人,各省份不设名额上限.
还将开设7个新的本科生专业面向内地学生招生.
除采用高考成绩,结合面试表现择优录取外,港大还有多条途径接收内地生,学生如没有高考成绩,可凭Alevel、SAT、IB等成绩申请报考港大.
另外,今年该校还与剑桥大学推出联合招生计划.
(楚天都市报3月9日)香港大学在内地自主招生的新"动作",相对于内地高校近年来在自主招生中玩的"花招"来说,可谓"真枪实战",学校没有提什么"领军计划"、"英才计划",也不搞"校长实名推荐",而是给所有申请者提供多元的选择——既可以以内地高考成绩申请,也可用"洋高考"成绩进行申请,而且,还和世界一流大学携手,联合招生.

与香港大学相比,内地高校近年来的自主招生,不是在扩大学生的选择机会,而是在限制学生的选择.
以去年推出的联考来说,参加联考的大学,结成不同的"集团",总是想方设法让学生在参加联考时就做出"二选一"或"三选一"的选择,学校美其名曰,是为学生考虑,帮学生做选择——既然最终只能获得一张大学录取通知书,何必要参加多个联考呢内地高校的这种做法,实际上反映出学校惧怕选择、竞争的心态.
如果这种心态不加以调整,面对境外高校的"抢生源"之举,内地高校将毫无还手之力.
香港大学等境外高校,在内地的自主招生,不仅允许学生以多个考试成绩进行申请,以方便考生,而且,并不采取措施,限定学生只选择本校,这是在用教育质量和教育服务来赢高考成绩,结合面试表现择优录取外,港大还有多条途径接收内地生,学生如没有高考成绩,可凭Alevel、SAT、IB等成绩申请报考港大.
另外,今年该校还与剑桥大学推出联合招生计划.
(楚天都市报3月9日)香港大学在内地自主招生的新"动作",相对于内地高校近年来在自主招生中玩的"花招"来说,可谓"真枪实战",学校没有提什么"领军计划"、"英才计划",也不搞"校长实名推荐",而是给所有申请者提供多元的选择——既可以以内地高考成绩申请,也可用"洋高考"成绩进行申请,而且,还和世界一流大学携手,联合招生.

与香港大学相比,内地高校近年来的自主招生,不是在扩大学生的选择机会,而是在限制学生的选择.
以去年推出的联考来说,参加联考的大学,结成不同的"集团",总是想方设法让学生在参加联考时就做出"二选一"或"三选一"的选择,学校美其名曰,是为学生考虑,帮学生做选择——既然最终只能获得一张大学录取通知书,何必要参加多个联考呢内地高校的这种做法,实际上反映出学校惧怕选择、竞争的心态.
如果这种心态不加以调整,面对境外高校的"抢生源"之举,内地高校将毫无还手之力.
香港大学等境外高校,在内地的自主招生,不仅允许学生以多个考试成绩进行申请,以方便考生,而且,并不采取措施,限定学生只选择本校,这是在用教育质量和教育服务来赢得生源竞争,与内地高校擅长用录取政策、录取优惠来圈定学生,不可同日而语.

正是由于有完全不同的招生理念和教育理念,近年来境外高校在内地的招生,优势越来越明显.
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境外名校,并没有"以我为主",为学生申请制造限制,设立新的门槛,而是结合内地考生的实际,采用更多元的评价方式.
前不久,澳洲的悉尼大学,就宣布认可内地的高考成绩,高考成绩达到一本线,就可提出申请.
从中可见,国外大学,一直坚持服务路线——他们在推出这种做法时,没有高调宣布"以学生为本",可考生们却真切地感受到了.
而紧随悉尼大学之后,更多的海外名校在考虑以更优质的教育服务,吸引我国内地的优秀学生.

总体看来,我国高校虽然面临国际生源竞争,但却一直有"朝南坐"的心态.
一方面,境外高校再怎么在内地招生,数量一年也不过20~30万,对于900万的高考生,只是毛毛雨,不会对内地的985高校、211高校等名校造成根本的生源冲击;另一方面,虽然海外名校的招生招走了优秀生源,可内地高校是不大会和他们计较的,他们比拼的是在内地高校中,本校在各省市的录取分数线排在多少位次,这决定学校的内地的江湖地位,所以,当看到海外名校居然只要求一本线就申请时,内地有高校没有感到紧迫,却嘲笑他们招不到高分学生.
再就是,就内地高校的办学来说,关注的并不是人才培养,而是更能显示当期政绩的学术研究,因此,只要招生数据过得去,学校不会真把生源质量与未来的办学质量,紧密联系起来.

长此以往,内地高校必将失去认同和信任.
而要让内地高考有竞争压力,转变心态,在目前的高考招生体系中,是十分困难的.
当前的招生录取制度,不但通过批次的限制,让内地重点高校、名校在内地高校中享有天然的优势,而且,高考是唯一权威性考试、"一名考生只能获得一张录取通知书"的基本原则,让教育行政部门难以感受学生选择考试的压力(选"洋高考"的毕竟少),大学难以感受到学生选择自己的压力.
这会导致高等教育的低水平发展,最终受损的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以及广大无法选择境外教育的受教育者的权益.
面对境外高校灵活、多元的招生竞争,我国高考制度必须进行实质性改革,建立多元评价体系,赋予学生充分选择教育、学校的权利,由此把大学推到招生的市场竞争中去.
境外一流名校在我国内地可以采取多元、灵活的方式成功招生,都没有水土不服,我国内地高校,招收自己的学生,有何理由不采取这种招生方式(摘自熊丙奇博客)提高财政独立性,才能扩大办学自主权去,否则就没有严格执行财务管理规定.
这种管理方式,存在三方面问题:其一,某项经费的投入多少,往往取决于决策者的喜好和政策规定,而不是根据教育和学术研究实际,进行更为科学的预算,像基础教育,近年来不提倡发展基础建设,所以建设费用不足,而事业经费增长较快,而在高等教育,近年来喜欢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基础设施建设、硬件投入得到重视,"软投入"却严重不够.
其二,有关部门通过这种方式,把财权掌控在自己手中,可以对教育、学术发号司令,以合法的理由和渠道,干涉教育自主和学术自治,而具体学校、人员缺乏财政独立性,难以根据具体办学、教育与学术活动需要,合理调配使用资金,让资金用到该用的地方.
其三,一些学校、人员按实际需要对经费进行调配,遭遇"制度性陷阱",面临挤占、挪用等违规风险.
有一种说法是,想做一点事,就不得不违规,当然,这也有另一种解读,当某机构、某人做出成绩时,这被认为是敢于突破、打破陈规.

我国有必要改变这种教育经费拨付、管理方式.
首先,要提高教育拨款预算的科学性、民主性,在制订预算时,听取学校、师生、社会公众的具体意见,在预算出台后,监督政府部门拨款.
其次,更重要的是,是要给予学校财政独立空间.
这不但关系到经费的合理使用,更关系到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和教育、学术研究的自主性——没有财政独立性,办学自主权、教育与学术自主空间,就无从谈起,在发达国家,政府向公立学校拨款,而公立学校照样"教育不是缺钱的问题,是花不出去,因为打酱油的钱不能买醋.
"3月11日,全国人大北京团继续分组审议,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常务副市长吉林表示,教育经费中的教育事业费不能用于教育基本建设,而现在最缺的是后者.
对此,在体制上应有所调整.
(新京报去,否则就没有严格执行财务管理规定.

这种管理方式,存在三方面问题:其一,某项经费的投入多少,往往取决于决策者的喜好和政策规定,而不是根据教育和学术研究实际,进行更为科学的预算,像基础教育,近年来不提倡发展基础建设,所以建设费用不足,而事业经费增长较快,而在高等教育,近年来喜欢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基础设施建设、硬件投入得到重视,"软投入"却严重不够.
其二,有关部门通过这种方式,把财权掌控在自己手中,可以对教育、学术发号司令,以合法的理由和渠道,干涉教育自主和学术自治,而具体学校、人员缺乏财政独立性,难以根据具体办学、教育与学术活动需要,合理调配使用资金,让资金用到该用的地方.
其三,一些学校、人员按实际需要对经费进行调配,遭遇"制度性陷阱",面临挤占、挪用等违规风险.
有一种说法是,想做一点事,就不得不违规,当然,这也有另一种解读,当某机构、某人做出成绩时,这被认为是敢于突破、打破陈规.

我国有必要改变这种教育经费拨付、管理方式.
首先,要提高教育拨款预算的科学性、民主性,在制订预算时,听取学校、师生、社会公众的具体意见,在预算出台后,监督政府部门拨款.
其次,更重要的是,是要给予学校财政独立空间.
这不但关系到经费的合理使用,更关系到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和教育、学术研究的自主性——没有财政独立性,办学自主权、教育与学术自主空间,就无从谈起,在发达国家,政府向公立学校拨款,而公立学校照样3月12日)按照项目开支进行拨款,这是我国各类教育拨款中,十分常见的做法,这种做法,被认为有利于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同时避免经费被挪用、挤占.
但在实践中,这种"项目式"管理却时常出现非但并没有提高效率,反而被浪费,还"逼迫"有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挤占与挪用的情况.

吉代表所说的,就是教育事业经费专门用于核定的项目,即便其过剩,而其他地方资金短缺,但却不能把这部分费用用于资金短缺的地方.
因为按照教育事业费的管理规定,财政部门根据学校(单位)用款需要,按进度及时把专项经费拨给教育主管部门.
凡经核定的项目,学校(单位)不得改变资金用途,确需更改资金用途的,必须专题报教育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同意方可更改.

这种经费预算、拨款和使用方式,在教育系统普遍存在,包括高校科研项目,也采取这种方式.
对于科研经费的使用,项目设立方,往往会对经费使用提出具体规定,细化到购买试验设备多少费用、出差开会多少费用、图书资料多少费用、劳务费多少等等.
研究人员在进行具体学术研究时,必须按规定列支,哪怕不需要购买设备、或者购买设备费用太多,也不能转到其他开支中去,否则就没有严格执行财务管理规定.

这种管理方式,存在三方面问题:其一,某项经费的投入多少,往往取决于决策者的喜好和政策规定,而不是根据教育和学术研究实际,进行更为科学的预算,像基础教育,近年来不提倡发展基础建设,所以建设费用不足,而事业经费增长较快,而在高等教育,近年来喜欢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基础设施建设、硬件投入得到重视,"软投入"却严重不够.
其二,有关部门通过这种方式,把财权掌控在自己手中,可以对教育、学术发号司令,以合法的理由和渠道,干涉教育自主和学术自治,而具体学校、人员缺乏财政独立性,难以根据具体办学、教育与学术活动需要,合理调配使用资金,让资金用到该用的地方.
其三,一些学校、人员按实际需要对经费进行调配,遭遇"制度性陷阱",面临挤占、挪用等违规风险.
有一种说法是,想做一点事,就不得不违规,当然,这也有另一种解读,当某机构、某人做出成绩时,这被认为是敢于突破、打破陈规.

去,否则就没有严格执行财务管理规定.
这种管理方式,存在三方面问题:其一,某项经费的投入多少,往往取决于决策者的喜好和政策规定,而不是根据教育和学术研究实际,进行更为科学的预算,像基础教育,近年来不提倡发展基础建设,所以建设费用不足,而事业经费增长较快,而在高等教育,近年来喜欢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基础设施建设、硬件投入得到重视,"软投入"却严重不够.
其二,有关部门通过这种方式,把财权掌控在自己手中,可以对教育、学术发号司令,以合法的理由和渠道,干涉教育自主和学术自治,而具体学校、人员缺乏财政独立性,难以根据具体办学、教育与学术活动需要,合理调配使用资金,让资金用到该用的地方.
其三,一些学校、人员按实际需要对经费进行调配,遭遇"制度性陷阱",面临挤占、挪用等违规风险.
有一种说法是,想做一点事,就不得不违规,当然,这也有另一种解读,当某机构、某人做出成绩时,这被认为是敢于突破、打破陈规.

我国有必要改变这种教育经费拨付、管理方式.
首先,要提高教育拨款预算的科学性、民主性,在制订预算时,听取学校、师生、社会公众的具体意见,在预算出台后,监督政府部门拨款.
其次,更重要的是,是要给予学校财政独立空间.
这不但关系到经费的合理使用,更关系到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和教育、学术研究的自主性——没有财政独立性,办学自主权、教育与学术自主空间,就无从谈起,在发达国家,政府向公立学校拨款,而公立学校照样我国有必要改变这种教育经费拨付、管理方式.
首先,要提高教育拨款预算的科学性、民主性,在制订预算时,听取学校、师生、社会公众的具体意见,在预算出台后,监督政府部门拨款.
其次,更重要的是,是要给予学校财政独立空间.
这不但关系到经费的合理使用,更关系到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和教育、学术研究的自主性——没有财政独立性,办学自主权、教育与学术自主空间,就无从谈起,在发达国家,政府向公立学校拨款,而公立学校照样可自主办学,就与学校财政相对独立有关,政府很少会具体要求拨款怎么使用,而会通过学校理事会对校内预算进行决策、学校每年向师生、社会公众公开年度报告等来确保资金有效用于办学之中.

不少人担心将资金使用的自主权力交给学校、个人之后,会被滥用,但其实,自上而下同时缺乏师生、公众参与决策、监督的财务管理方式,不但降低经费使用效率,还会增加被滥用的可能——只要在规定范围内使用,就是滥用不出成果,也不会被追究,前些年就传出用洗脚费报销科研经费的丑闻——而把经费使用的自主权给学校、研究人员,同时要求财务收支情况完全公开、接受公众监督,既可通过增强财政的独立性,由此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以及教育自主权,也可有效防患经费浪费以及财务腐败等问题.

(摘自熊丙奇博客)缩短学制应对劳动力短缺是"功利教育"思维全国政协委员、河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院长许皞提出的"缩短小学至高中的12年学制,将起调整为小学5年、初中2年、高中2年的9年学制"提案,成为近日微博上热议的话题.
无独有偶,人大代表陈华伟也表示,"7岁上小学,高中毕业19岁,大学毕业23岁.
如果接受研究生教育,毕业已经26岁了.
再加上就业难,可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已近30岁.
如果是女性,55岁退休,工作时间还没读书时间长.
建议中小学缩为10年,初中高中合并,小学中学各五年,普及十年义务教育.
"(天府早报3月13日)缩短学制的建议,据报道,得到了不少网友的支持,在一家网站进行调查中,有61.
2%的网友支持压缩中小学学制,其理由是可以早出人才,同时减轻学生的上学负担.
两位代表、委员,提出缩短学制的建议,都是从就业与社会保障的角度,想为现今的"用工荒"和老龄化社会出招,但学制的问题,更多是教育的问题,离开了教育的规律和功能,来谈学制的调整,极有可能把各种非教育功能附加到教育身上,最终导致教育不伦不类.

缩短学制,可以促进适龄劳动力早一点工作吗从道理上说是这样,但一个问题是,当学制缩短,大批学生提前进入社会找工作,迅速扩大的就业人群,如果遭遇就业难怎么办需要注意的是,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进行高等教育大扩招,其中一个重要理由,就是当时存在高中毕业生就业难,为了缓解社会就业压力,于是把大学作为"就业蓄水池";而就在一两年前的两会上,还有委员、代表针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提出延长大学学制、设立"学士后"的建议.
将这些建议进行对照,就不由让人疑惑,假如"用工荒"随就业人群涌入而得到化解,社会出现严重的就业难,是不是又要想办法延长年限呢可以说,根据眼下的就业情况,对教育实施调整,是十分功利的做法,这类似于高校,完全以就业为导向来设置学科、专业,且结果是学校被折腾得失去个性和特色.

将教育作为就业的蓄水池和解决就业的出口,其直接的后果是,忽视了教育的功能和人才成长的规律.
教育的功能是让每个人更完善,而不是简单地追求功利的价值,通常来说,一个人的接受教育的年限,与其能力和素质的提高是成正比的.
有不少网友赞成缩短年限,这在当前的功利教育中,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一方面,这样可以更早上大学(完成所谓的成才目标),另一方面,当年的应试教育,求学年限与能力的提高并不成正比,与其如此,还不如缩短年限——前些年,就有专家建议高三缩短为两年,因为最后一年基本上是应试.

解决功利教育带来的问题,应该采取的合适措施,是打破功利教育怪圈,让教育回归本质,而缩短年限之类的建议,实质是让教育更为功利,非但不能解决问题,还会让问题复杂化.
一个基本的事实是,年限缩短,会进一步导致学生质量下降,这些学生走向社会,创造能力会更弱,导致我国产业发展处于价值链最低端,而这种产业发展格局,很难给更多人才提供就业空间,由此形成低水平教育与低水平就业的恶性循环.
这是我国社会"用工荒"和"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并存的根源所在.

要形成教育与社会的良性循环,当前的教育发展应注意两点.
其一,切实提高教育质量,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中,推行个性教育,鼓励学生个性、兴趣自由发展.
这要求我国政府切实推进教育管理制度改革和中高考制度改革,给各类学校自主办学的空间,也把学生从上学负担中解放出来.

其二,给学生多元的成才选择.
我国现在确实存在不少学生读完研究生已经24、25岁的情况,而且,从过去的"高考热"发展到眼下的"考研热",这不是由学制造成的,而是由我国学生成才模式单一造成的.
如果学生接受完9年义务教育,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读普高还是职高(现在做选择,是完全根据成绩,成绩不好,上不了普高再读职高);在读完高中之后,可以自主选择是否考大学,不考大学照样可以在社会上找到得到尊重的工作岗位,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可再选择上大学(现在的选择是,最好能考进名校,否则成才成功就十分艰难),也就不会存在大家挤求学独木桥、就业独木桥的情况了.
这样的教育和就业环境,就满足了多元的教育需求,也鼓励学生多元发展.

解决教育问题,需要结合社会实际,但必须有教育思维,不从教育自身的发展,去破解教育的问题,而是给教育强加诸多非教育功能,这只能折腾教育,而难以发展教育.
(摘自熊丙奇博客)来源:(http://blog.
sina.
com.
cn/s/blog_46cf47710102dvf5.
html)-花样迭出的自招计划究竟为哪般_bqxiong_新浪博客高校"去行政化"路径探析摘要:探索建立符合高校特点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逐步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是我国高等教育未来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目标.
能否逐步去除高校行政化,前提在于把握高校"行政化"的成因,基础在于认清高等教育事业改革的定位,关键在于处理好政府与高校的关系,核心在于加强高校法制建设,保障在于建立相对完整的监督体系.

关键词:高校,去行政化,属性,政府,法制建设,监督近年来,大学"去行政化"问题已成为高等教育领域最热门的话题.
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下称《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探索建立符合学校特点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逐步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1].
但不少学者并没有真正把握高校"去行政化"到底"去"什么,而是就事论事地大批特批现行的高校行政级别和管理模式.
这显然有失公允,也是对《规划纲要》的曲解和误读.

作为国内最先尝试"去行政化"管理模式的高校是南方科技大学.
2009年,朱清时出任南方科技大学首任校长时曾自信地说:"未来的南方科大将是一所教授治校的学校,强调去官化和去行政化.
在南科大,行政人员没有行政级别,不是指挥教师,而是服务教师.
而一半的学校领导也要由教授选举产生.
"[2]然而在经过短暂的"蜜月期"后,朱清时及其所带领的南科大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南科大建校三年来始终没有获得教育部招生资格,自认为等不及的南科大绕开教育部,自主招收了45名学生,自主教学、自授文凭,然而却饱受非议.
而近来发生的一系列"高考罢考风波"、"核心团队出走事件"、"学生不满退学浪潮"等更是把南科大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当初相当自信的朱校长在面对记者的采访时也流露出对南科大未来的迷惘与无奈.
是什么原因让这种看起来近乎完美的理想大学制度步履维艰,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出路到底在哪笔者认为,能否逐步去除高校"行政化",前提在于把握高校"行政化"的成因,基础在于认清高等教育事业改革的定位,关键在于处理好政府与高校的关系,核心在于加强高校法制建设,保障在于建立相对完整的监督体系.

一、前提——把握高校"行政化"的成因要了解高校的"行政化",首先要了解何为行政.
行政是一个古老的概念,但并非从来就有,它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是国家的一种基本职能形态.
在我国古代,行政是指执掌政务、推行政令的意思.
在西方,一般把行政理解为国家事务的管理活动.
我们所理解的行政,是国家政府机关和其他行政组织,依据国家法律和运用国家法定的权力,为实现国家的社会目标和统治阶级的利益,对社会事务所进行的一系列组织和管理活动.
而社会主义国家的行政是社会主义国家政府机关和其它国家机关中的行政组织,依据国家法律和运用国家法定的权力,为实现人民的利益和体现人民利益的社会目标,对国家各方面社会事务实施的科学管理的活动.
它体现了政治性、服务性、科学性、法制性等特点[3].
高校行政管理是确保高校正常运转的重要保证,制度本身并没有问题.
而一旦取消现行的管理模式,便会被极端性"民主"所绑架,使高校陷入混乱和无序.
南科大就是典型.

众所周知,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浓厚的"官本位"思想.
这种"官本位"至少包括四点内涵:公共权力的运行以"官"的利益和意志为最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严格的上下层级制度,下级对上级唯马首是瞻,上级对下级拥有绝对的权力;以是否为官、官职大小、官阶高低为标尺,或参照官阶级别来衡量人们社会地位和人生价值的社会心理;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敬官、畏官的社会心理.
正是由于这种官本位思想的存在,必然造成整个行政过程带有明显的人治性,权责分离且效率低下.
也正是这种"官本位"思想成为高校内部资源分配不公、缺乏民主的主因.
阎光才教授把这种现象定性为"潜规则":我们可以把所有成文规则或者说正式制度之外的规矩统称为潜规则.
当某一正式制度过于理想化,超越了人的自然属性或者现实环境,它就有可能形同虚设而失去其所应发挥的功能.
尤其是在正式制度存在可为人所利用的缺陷时,各种无论恶意还是非恶意的行为譬如搭便车、寻租、权钱交易、熟人偏好等现象就会频繁发生,久而久之,这些行为就构成了我们常常反感、痛恨和排斥的潜规则(阎光才,2011).
因此,我们不难看出:作为维系高校生存和发展的高校行政管理模式本身并没有错,错就错在这种管理模式中的"潜规则";我们要去除的不是高校的行政管理,而是其中的"潜规则".

二、基础——认清高等教育事业改革的定位2011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实施指导意见》指出:"承担义务教育、基础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卫生及基层的基本医疗服务等基本公益服务,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划入公益一类.
承担高等教育、非营利性医疗等公益服务,可部分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划入公益二类.
"改革后的事业单位,即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应成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组织支撑,成为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主力军,以实现政府公共服务的核心职能.
而"可部分市场配置资源的"高校定位,也必然要求高校在今后的发展和定位上,允许其部分市场配置资源,接受市场的调节和配置,同样也要求其"非营利性"的服务属性,不允许进行以盈利为目的的生产经营活动.
高校的二重属性也为我们把握政府与高校的关系,确定了基调.

三、关键——处理好政府与高校的关系2010年2月28日,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公开征求意见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长袁贵仁提出了未来教育"去行政化"的思路.
他指出,高等教育行政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府对学校管理的行政化倾向,一是学校内部管理的行政化倾向[4].
学校内部管理的行政化说到底就是制度执行中所存在的"潜规则",而政府对高校的行政化就体现在政府与高校的关系上.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政府对高校实行的是集中统一的管理方式,高校的一切活动均由政府承包管理.
而政府实际掌握着高校的发展的脉搏.
关系高校生存与发展的招生权、财政权、人才引进审批权、职称评定评审权、薪酬待遇标准制定权、高层干部任免权、科研项目审批权、奖项荣誉评审权等等,都牢牢掌握在政府手中,如此沉重枷锁下的高校要想彻底摆脱政府行政化的束缚,谋求所谓的独立自主权,谈何容易高校事实上已成为政府的附属机构,受其领导、听其指挥、对其负责.

中国传统上是一个社会、政冶、经济、文化与国家政权高度统一的国家.
政府的高度集权,使得高校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国家的利益,高校缺乏自治权也就不难理解.
这不是高校不想拥有自主权,而是政府出于利益的考量,不愿放权.
政府对高校行使的不是监督权,而是监管权,一定意义上来说,政府"绑架"了高校.
而另一方面,过着"衣食无忧"、迷恋于"大树底下好乘凉"的高校自然也没有了争取自己独立生活的动力,反过来高校也"绑架"着政府.
如此恶性的循环,自然造成了高校行政效率的低下.
如果政府不能实实在在给高校松绑,施行管办分离,还高校办学自主权,高校"去行政化"就很难实现.
而最让政府担心的是一旦放权给高校,给予高校充分的自主权,政府对高校的监督权又如何体现作为"公益二类"的高校公益服务的属性如何得到保障这种担心不无道理,而解决这一问题最主要的手段就是加强立法,为独立自主的高校指明前进的方向,同时规范高校的行为,这也是政府监督权的职责所在.

四、核心——加强高校法制建设有学者认为,大学内部存在着两大并行的权力系统.
一种是以行政管理组织结构为网络的行政权力系统,另一种是以教授、专家、学者为核心,以学术组织为主体的学术权力系统(钟秉林,2010).
去行政化就是要改革高校内部的治理模式,由官本位回归学术本位,明确学术主导和管理服务两个系统的职能边界,既要革除教授的"官员化",也要革除行政人员的"教授化"、"学衔化",让"教授"职称回归本义.
这其实是对高校管理模式的一种浮光掠影的理解.
在高校,其实并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权力系统和学术系统.
学术权力说到底也是一种行政权力,均牵涉到资源的划分和利益的分享,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而一味地去苛求形式上行政权与学术权的分离,简单地要求学术自由、教授自治,不仅不能解决人们所厌恶的"潜规则",而且会造成高校管理体制的混乱及无序,也更会使所谓的以学术自由、教授治校为目的的现代大学管理制度沦为下一个被批判的对象.
高校行政泛化的本质不在于制度的不合理,而在于制度执行的偏差.
而要保证制度的准确执行,最核心的就是要加强高校的法制建设,使高校能在相对独立自主的环境下依法治校、依法管理,依法行政.

高校的法制建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法律清晰界定政府与高校间的权力关系.
如果不在立法层面对政府部门职责、权力给予清晰的界定和必要的约束,如果法律文本本身缺乏带有可操作性的刚性依据,而是有太大的弹性和人为的操作空间,那么便会加剧"行政化"的程度.
另一方面就是加强高校内部的制度建设,建立以教授为主的政策制定委员会、以书记、校长为主的行政执行委员会和以教职工为主的监督委员会,三权分立,实实在在地扩大教授的参与权以及普通教职工的监督权,完善各项制度建设和规范,各项工作阳光、透明,杜绝"潜规则".
高校"去行政化"的关键主要就是有关核心制度的内容是否符合学术活动的规律,以及执行过程是否会为"潜规则"留有余地.

五、保障——建立相对独立的监督体系高校"去行政化"就意味着大学要自主办学.
自主必须以自律为前提,自律不是指不需要监督,而是指能更主动地接受各方监督.
首先,政府行政部门要对高校办学情况、教育科研质量、财务状况等进行跟踪监督和评估,行使监督权.
当然,我们也要通过立法明确政府的监督范围,防止监督权的放大和滥用,而使显性的监督权异化为隐性的管理权.
其次,建立教代会、工代会等代表教职工利益的校内监督委员会,明确监督委员会的职权,对高校行政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应及时监督、检查,并有权责令其改正,针对不符合制度要求的程序有权予以否决.
监督委员会领导由教职工大会选举产生,行政领导无权撤换和罢免.
再次,增强高校各项工作运作的透明度,凡是牵涉到教职工利益和高校发展的各项事业均应接受社会和舆论的监督,秉承公正、公开、公平原则,杜绝一切可能的"潜规则"的实施机会.

参考文献:[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N].
中国教育报,2010-07-30.
[2]南科大朱清时:大学改革破冰者[N].
时代周报,2009-09-23.
[3]张永桃.
行政管理学[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1-2.
[4]陈学飞.
高校去行政化:关键在政府[J].
探索与争鸣,2010,(9):63-67.
(摘自《江苏高教》2011年第06期作者/南京艺术学院人事处巢乃鹓)应用型本科院校"课题引导/阶梯推进教学模式"浅探摘要:"课题引导/阶梯推进教学模式"是以课题为引导,组织学生开展主动学习、探讨、操作等活动并有序地提升学生相关能力的教学模式.
它以问题为导向,为学生提供综合性的课程和实际工作项目,有助于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提高就业能力和培养就业意识.
该教学模式对师资队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有效教学,课题引导,阶梯推进,教学模式基金项目:2009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编号(1-4)(2009-74)2005年,麦肯锡咨询公司在一份报告中称:中国缺乏受过良好培训的大学生可能会使中国经济的增长受到阻碍,并难以发展更为尖端的产业.
他们认为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的大学教育主要是"采用理论型、书本型、实惠型以及教授单向带教型的教学方式".
现有课程体系受学科导向教学模式的束缚.
在其设置上,过多地讲求学科系统和规范,没能很好地从学生今后从事的专业工作所需的核心竞争力培养出发来设计.
改变长期以来的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模式,走有特色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之路,是一个重大课题.

一、"课题引导/阶梯推进教学模式"可有效提升人才专业能力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育理念指导下,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而在培养过程中所采取的教学活动的结构框架和运行方式.
"课题引导/阶梯推进教学模式"是以课题为引导,组织学生开展主动学习、探讨、操作等活动并有序地提升学生相关能力的教学模式.
它以问题为导向,为学生提供综合性的课程和实际工作项目[1].
该模式重视"考虑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技能和自学能力"[2],打破知识体系的界线,可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和交流表达的创新实践的能力.
同时,也利于教师从知识的讲解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指导者.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毕业生所获得的学士学位,应理解为"专业学士学位",即更侧重于专业实践能力,学生需要为某一专业(行业)工作做好准备,故其教学必须根植于专业及其发展,向学生提供理论知识以及理论在专业和企业等方面的应用,同时必须注重国内外在相关领域的发展.
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极有必要实施"课题引导/阶梯推进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模式与"课题引导/阶梯推进教学模式"的比较传统教学模式课题引导/阶梯推进教学模式中心以学科和教师为中心以专业相关的实际问题和学生为中心方法教师围绕教材以课堂讲授为主;学生以记忆、学会做题、掌握知识为主讲授法;学生陈述;讨论;辩论;实地调研;大学—企业合作;文献查阅和交流;学会理论联系实际、自主地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目标知识的掌握程度知识是解决基于专业要求问题的工具,提升专业能力是目标教师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在传授知识同时,还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监督者和学习动力的激发者、学生交流对象和问题的讨论者"课题引导/阶梯推进教学模式"从实质性内容来看,既包含了以现实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式,也有别于以常规课程作为主线的传统课程组织方式,主要是围绕课题来组织所有教学计划的课程结构.
从全过程而言,它不是从书本到书本,而是一种"做中学"的人才培养模式.
"课题引导/阶梯推进教学模式"不仅丰富了问题式学习的内涵,而且拓展了实际课题在教育中的应用.
"问题"、"课题"、"小组工作"等是该模式的基本元素.
其特点为:(1)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2)从重媒体应用向重教学设计转变;(3)从重单学科分离教育向重多学科综合教育转变;(4)从重知识传授向重能力培养转变;(5)从重行为主义理论指导教学向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教学转变.

1.
"课题引导/阶梯推进教学模式"中的学习.
当我们把视角放在学生的学习过程的核心时,"课题引导/阶梯推进教学模式"是以问题为基础的.
学生的学习围绕课题进行,学生的学习结果以课题的求解作为评价依据.
这改变了过去以学生的书面试卷成绩来评价学生的方式.
其中所提"课题"是复杂的现实问题,或是令学生感到疑惑并设法去寻找答案的问题,而不是相对简单的习题式问题.
学生以课题研究的方式进行小组集体工作.
为使这种教学模式有效开展,学校应重视教师以研究为基础的教学,关注教学方法的持续改进和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为拓展毕业生的就业机会,教学计划中的"课题"内容和组织要适应当前和未来毕业生提升就业竞争力的需要.

2.
"课题引导/阶梯推进教学模式"中的教学.
从课时结构来看,该教学模式一般以"27%课题工作+36%与课题相关的课程+37%基础课程"为宜,即63%时间用于课题工作,另37%的时间用于基础课程教学.
课题工作贯穿从入学到毕业的每个学期.
每个学期通常安排1个课题和相应学分;不同学期围绕不同的主题,由不同的具体课题和成员构成.
4年专业学习计划通常有8个课题,按5~7人1组的小组工作方式开展.
这为解决力所不能及的较为复杂实际问题提供了有利条件.
"按课题组织"的课程结构特色,在于将课题巧妙地组织进课程结构之中,并成为课程结构的重中之重.
从教学形式来看,课题工作是小组工作,强调成员间的互动、交流和合作[3].
学校除提供常规的教室上课外,可在学生宿舍内的"学习活动间"添置一些设施,为每个课题组提供"办公"场所.

3.
"课题引导/阶梯推进教学模式"是一种"实践提高"的模式.
从人才培养过程来看,问题、课题、小组工作等构成了教学过程的基本元素.
一个学期中,教学和学生课题工作围绕一个较为复杂的现实问题交替进行,并通过学生的小组工作和探究活动找到问题解决的方案.
因为课题是现实问题,没有现成答案,教师最终也不会给出答案,因此学生必须通过探究、实验、调研等活动,做实际问题的求解者,才能更好地学到知识,学会技能、交流、合作和做人.
学习的过程就是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过程.
课题工作也是学生成长为专业人员的良好途径.
首先,"实践提高",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习过程中得以体现.
校内实验室、教室和学生宿舍将成为学生的"课题小组工作室",学生可在工作室做课题、开展研讨等.
小组如何安排日常"工作"取决于各小组的需要.
其次,"实践提高",使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可以得到较好发挥.
为课题组配备的专业导师,应以建议和意见的形式帮助小组围绕课题开展学习.
导师一般由具有高级职称或硕士学位及以上教学人员担任.
依据教学安排,课题组和导师协商确定见面辅导次数.
导师主要为学生出谋划策,给予方法和理论上的帮助,研究问题、完成课题报告是课题组学生自己的职责.
"课题引导/阶梯推进教学模式"是一种跨学科的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
这一教育模式的实施将有助于教师的研究与教学充满活力和适应性,使得学习过程最优化.
与常规的教师讲课用PPT、学生上课主要记PPT、考试凭死记概念理论的学习方式相比,在这种小组课题加课程、讲授,以及与公司和其他组织的合作模式中,学生能更深入地理解所探究的主题.
学生除了从这种学习和工作方法中获得严格的专业培训、提升专业论文写作水平外,同时可获得良好的合作技能等重要的素质.
这种以课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学习方式与工作方式较好地融合和对接.

二、高素质师资是实施"课题引导/阶梯推进教学模式"的基础"课题引导/阶梯推进教学模式"突出了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想,构建以技术能力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有助于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提高就业能力和培养就业意识.
而这一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对师资队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内涵建设、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

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而且还要有丰富的本专业的企业或行业实践经验,了解本专业的最新技术和最新进展,师资结构必须是"双师"结构,且结构必须合理.
但目前绝大部分教师是从校门到校门的理论工作者,接受了多年的学科理论系统的训练,却没有机会在相关行业从事实际工作.
而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的学生其专业知识结构应更适应社会和行业需要.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突出的是其知识的应用性.
这就更要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鼓励教师到企业实践,提高知识转化技术和能力的水平.
同时,教师应主动将正在进行的研究融入其教学中,以期教给学生最新的科技知识,尽可能将学生带至科技前沿,在教学中抓住学生的特点,开展挑战性学习,让学生学会利用理论工具解决现实问题,并体验其中的乐趣,从而使学生通过不断的自我学习形成在开拓、管理、创业等方面的发展后劲.
这种教学方法既强调教师的教学法素质,也强调教师教学方法的持续发展,需要教师的高素质为基础和保障.

参考文献:[1]雷庆.
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发展[J].
北京教育(高教版),2005,(9).
[2]王景技.
香港高校教学质量评估与启示[J].
江苏高教,2006,(6).
[3]顾建民,王沛民.
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创新模式[J].
外国教育研究,1999,(3).
(摘自《江苏高教》2011年第06期作者/金陵科技学院材料工程学院院长王淮庆)大众化时期拔尖创新人才的高校培养之道摘要:大力培养各个领域各层次的拔尖创新人才,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实现经济科技发展和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途径.
拔尖创新人才的高校培养之道在于:塑造社会责任感和理想人格;传承与重构科学精神并重人文精神;尊崇自我实现之需要,引导目标追求定位;树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意识,尽早选拔培养对象;营造创新文化,激励自由探索;增进团队合作与渗透学科交叉;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创新培养模式与机制等.

关键词:大众化,拔尖创新人才,高校基金项目:2010年上海市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项目.
无可辩驳,人才资源已经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
当今世界各国的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竞争,正在演化为人才和国民素质的竞争,而且新一轮国际竞争的焦点,在一定程度上集中在富有科学、技术竞争力和高文化素质的人才上.
大力培养各个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实现经济科技发展和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途径.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各阶段各类教育和整个社会的任务,尤其与高校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
时下,我国高等教育已经高歌猛进实现了大众化,这个时势,极大地推动了我们对大众化时期拔尖创新人才的高校培养之道的思考和研究.

一、拔尖创新人才的内涵与特点、成长规律(一)拔尖创新人才的内涵与特点有文献将拔尖创新人才定义为:在各个领域特别是科学、技术和管理领域,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有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国家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在我国特别是在世界领先的带头人和杰出人才①.
该定义蕴含着,拔尖创新人才的前提条件是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根本表现是在各个领域具有卓著贡献.
也即是说,只有那些立志推动社会进步,造福人类社会,使自己的创新能够促进社会发展、国家富强、人类进步,并把它作为人生追求,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拔尖创新人才.
显然,拔尖创新人才是人才中的精英、尖子,其关键在于通过创新引领或开启某个领域.

欧盟1995年度的《创新绿皮书》中指出,创新是"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内成功地生产、吸收和应用新事物.
它提供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并使得满足个人和社会的需求成为可能".
由此,可以说创新就是人们从新的视角、以新的途径、用新的方法实现或满足新的需求.
《创新绿皮书》中的定义蕴含着创新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种结果的内涵.
就过程而言,创新是生产、吸收和应用新事物的过程,也就是运用现有的知识和信息创造新知识和获取新信息的过程,这个过程显然是要求与时俱进的;就结果而言,创新就是提供解决问题的新方法,这种新方法应比原先的方法更优越,更富有成效和价值②.
大众化时期,既给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每个人都有可能比以前更容易成功,有更大的生存与发展空间,但是同时又给我们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要把握这种机遇取得杰出成就必须具备相应的素质和能力.
因此,拔尖创新人才通常应具有相应而合理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
本文认为,拔尖创新人才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方面应具有与一般大众人才不一样的特点,具体如图1所示.

图1拔尖创新人才的特点由图1可知,拔尖创新人才就是在知识获取与知识应用方面表现出的出类拔萃的能力的人才.
创新是以知识获取为基础的,拔尖是针对某一领域对获取的知识应用自如并有所创新而言的.
因此,拔尖创新人才的知识结构特点是,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各自领域的精湛前沿的专业知识.
能否将获取的知识加以灵活地应用于创新,在能力与素质结构方面具备的特点则是区别拔尖创新人才与一般大众人才的关键所在.

拔尖创新人才的能力与素质结构集中体现在创新激情、创新素养和创新实践三大元素上.
所谓创新激情,是指对于寻求新的突破有一种好奇、迅猛、激烈、难以抑制的冲动.
观察力、质疑力和想像力是构筑创新激情的三个最为根本的要素.
拔尖创新人才的观察力一定是敏锐的,质疑力一定是大胆的,想象力也一定是丰富的.
所谓创新实践,就是指积极参加创新实践活动,尝试用创造性的方法解决实践中的问题.
只有在实践中人类才有了无数的发现、发明和创新.
实践又能够检验和发展创新,一些重大的创新目标,往往要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才最终得以确立和完善.
创新是通过创新者的活动实现的,任何创新思想,只有付诸行动,才能形成创新成果.
关注力、动手力和拓展力是付诸创新实践不可或缺的因素.
拔尖创新人才一定有着强烈的关注力、积极的动手力和坚韧的拓展力.
所谓创新素养,如果将创新能力看成一辆小车,那么创新激情和创新实践就好比创新能力之车的发动机和车轮,而创新素养则是创新能力之车的润滑剂.
短时间里,发动机可以带动车轮正常运转,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发动机和车轮都受到了损耗,如果没有润滑剂的滋养,就不可能将创新之车驶向远方.
创新素养的基本因素为领导力、沟通力和协同力.
拔尖创新人才的领导力一定是超群的,沟通力一定是高效的,协调力一定是很强的.

需要指出的是,对于每个拔尖创新人才在能力与素质结构的各要素中所表现出的特点应是不尽相同的,也即是说并不是只有完全具备了上述特点的人才才能算得上拔尖创新人才,这与他所在的领域和侧重的专项是密切相关的,从而决定了拔尖创新人才是有不同类别与层次之分的.
也正因如此,决定了拔尖创新人才是有一定的成长规律的.

(二)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规律从世界范围来看,诺贝尔奖获得者无疑是拔尖创新人才的标杆;从国内来看,两院院士、国家杰出科学基金获得者(含首席科学家)以及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无疑是拔尖创新人才的典型代表.
综观相关研究文献、资料和报道,不难得知他们的成长规律总体表现为:成长阶段——早期对科学事业无比热爱和"优势积累"、树立成才目标;发展阶段——中期形成开阔的视野和挑战权威的胆识,围绕成才目标探索问题并取得一定的成果达到自我实现,该阶段使得人才的内在素质从量变到质变,又进入新的量变到新的质变,多次反复地递进循环;成才阶段——后期献身科学事业的执著精神,解决问题实现成才目标并得到社会认可.
需要指出的是,这三个阶段并不一定存在严格的界限,而且对于不同的人每个阶段的周期也是不一样的.

有学者研究了1901至1992年期间在化学、物理学和医学(含生理学)三个领域里共计41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取得创造性成果时的年龄与产出效率之间的关系③.
研究表明:80%的化学家、各约2/3的物理学家和医学研究者(含生理学研究者)在35岁之前就开始了他们获得诺贝尔奖的研究工作;各领域均只有少于8%的获奖者才在45岁之后开始他们获奖的研究工作,仅有13位获奖者于50岁之后才开始他们获奖的研究工作.
其中,完成获奖工作最年轻的是物理学领域,超过1/3的获奖者于35岁时完成了获奖的研究工作,超过3/4的获奖者于45岁时完成了获奖的研究工作.
而在化学和医学(含生理学)领域,约40%的获奖者于40岁时完成了获奖的研究工作,约3/4的获奖者于50岁时完成了获奖的研究工作.
科学社会学家朱克曼研究了1901~1972年间美国的9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揭示其成才的规律.
她发现,这些做出杰出科学贡献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其成才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优势积累".
"优势积累"的因素包括:具有良好的先天素质,进入名校学习,师从名师,有出国留学经历,以及在一流研究机构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等④.

另有学者分别观察了20位和67位改革开放后接受高等教育的两院院士的教育经历⑤⑥,指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基本规律是:良好的本科教育、扎实的基础知识是拔尖人才产生的基础,高水平的研究生教育、高质量的科研训练是拔尖人才产生的关键;出国留学是进人国际前沿的重要捷径;多元复合的个人教育经历、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对于拔尖人才成长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还有学者试图以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为研究对象,从教育连贯性、长周期培养、教育单位三个视角分析他们的关键成长路径,得出良好的教育连贯性、硕博贯通式的培养有利于基础研究领域拔尖人才的成长⑦.
而通过对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授位前后的工作背景的调查和对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成长要素统计分析发现,高层次创新性人才成长存在以下一些规律:自身的素质与能力及其努力程度是成长的关键,导师的学术水平和治学态度是促进人才成长的保证,重大科研课题是高层次人才成长的最佳载体,自由的学术环境与优良的学术氛围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另外,还应加强学术交流和发扬团队合作精神⑧.

二、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之道基于上述分析,我们认为拔尖创新人才的高校培养之道主要有如下一些:(一)塑造社会责任感和理想人格首先必须明确的是,做有益于个人、国家和社会的事是拔尖创新人才的出发点和前提,其宗旨是为推动人类进步、促进社会发展和国家富强服务从而实现自我价值,他们投身社会后要在各自领域和参与的社会活动中(或经商,或为官,或做学问、搞科研)发挥积极的主导作用.
为此,高校非常有必要为他们塑造社会责任感和理想人格.
财富、官位、科研成果等有形的东西,只是社会责任的载体,唯有这些具体的追求在理想人格的指引下升华为社会责任的理念,它们才真正值得拥有.
拔尖创新人才在创造活动中必须将人类进步、社会发展、国家富强有机结合起来,只有正确处理好个人与他人、集体、国家、民族之间的利益关系,只有把为追求真理、造福人类、服务社会、报效祖国作为自己的崇高理想和人生追求,才会永不迷失方向和有不竭的创造动力.
一言以蔽之,要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理想的人格定位,并为此奋斗不息.
一般意义上讲,价值取向和理想人格就是一种哲学思想.
通观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成功,他们的许多重大的科学发现和划时代理论的提出无一不是在正确的哲学思想的指导下取得的.
正如普朗克(Planck)曾经所强调的:研究人员的世界观将永远决定着他的研究方向.
科学的哲学观点贯穿并支配着一切科学领域的研究和探索,不论科学家们是否自觉地意识到,他们的科学研究一定离不开正确的哲学思想和方法论的指导⑨.

(二)传承与重构科学精神并融合人文精神所谓科学精神,是指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
科学精神虽然诞生于科学领域,但是并不局限于科学领域.
尽管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下,科学精神可以有着不同的阐释,但是其基本要求却始终如一,即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
举凡成功人士都具备科学精神.
然而,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目前国内高校普遍出现了过于"实用主义"等不利于师生坚守科学精神的种种因素.
许多中青年教师因高房价而沦为"房奴",迫于生活压力不得不经年累月将本可潜心钻研学问的黄金时间用于"为稻梁谋";过分看重量的"短平快"式的绩效考评机制迫使教师在科研上"揠苗助长".
由于就业形势的不容乐观,很多学生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了"考证热"之中;研究生阶段,很多学生又只不过是为导师完成项目的"廉价或免费劳动力".
在这个"急功近利"的社会潮流的冲击下,许多师生陷入了"囚徒困境"而被迫放弃坚守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被视为文明的精华,指引着人类前进的方向.
如果一个民族缺失科学精神,那么就无异于一艘没有罗盘的航船,来自任何方向的风都可能是逆风.
因此,要培养真正的拔尖创新人才,就必须传承科学精神,并更应思考在浮躁情绪蔓延的背景下重构科学精神.

相对于科学精神而言,人文精神尊重人的价值,注重人的精神生活,强调创造的人文效益,产出的文化含量等.
科学与人文是不能分割的,二者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双翼,二者的融合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思想基础.
诺贝尔本人获得355项发明专利成果奖,就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有机融合构成的文化创新的体现.
诺贝尔奖获得者就具备优秀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融合.
剑桥大学之所以能成为世界级顶尖人才的摇篮,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该学校将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的精神融合得好,将其精髓作为教育的理念,并内化到受教育者的思想、个性、行为之中的结果.
加里宁所说的"教育不仅是科学事业,而且是艺术事业".
其本质就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交融.

(三)尊崇自我实现之需要,引导目标追求定位爱因斯坦说:"推动我进行科学工作的是一种想了解自然奥秘的抑制不住的渴望,而不是别的感觉.
"这种渴望,就是对科学不可抑制的兴趣,对取得科学成就不可抑制的自我实现的需要.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A.

H.
Maslow)的需要层次论认为:人的需要可分为5个层次的需要,其中"自我实现"是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同时他也认为"自我实现的人总是毫无例外地致力于他们认为重要的工作、任务、责任或职业".
自我实现被界定为"人的机体潜能发挥的一种内驱力,人的本性中的一种创造性倾向".
其实,任何一个人,一旦对某方面有了强烈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就不用督促,不待劝勉,而能勤奋学习,刻苦钻研,苦也不觉得累,累也不觉得累,反而倍感乐趣无穷.
由此可知,自我实现需要是自我发展的心理基础和内在动力,这意味着一个人会自觉地将自我融入现实生活之中,并通过积极地构建一个令人向往的"未来世界"来实现自己的人生意义和价值.

自我实现的需要可以使人心驰神往,高度投入;可以使人入迷着魔,如醉如痴;可以使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废寝忘食,欲罢不能,最终取得常人难以取得的成就.
正因如此,可以说"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好的导师",是成就拔尖创新人才的关键因素.
一个人在自我实现需要的驱动下,就有勇气尝试别人未曾尝试过的事,就能实现少数人通过努力才能实现的目标,就敢于超越前人、超越别人、超越自我.
显然,由于根性的不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自我实现需要,从而决定了可能成为什么样的创新人才和为国家、社会做出多大的贡献.
因此,厘清人的根性、了解人的自我实现需要并据此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和目标追求定位对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国内高校,普遍存在一种"应试教育"和"应试科研"的现象,大部分学生是由导师指定研究课题和方向而没有根据自我实现需要进行"大胆假设"选题的权利,在很大程度上被"剥夺"了自我实现需要的机会,从而与成就"顶天立地"的人才失之交臂.
为此,高校丞需营造一种最大限度地允许学生(培养对象)进行自我选择、自我发挥、自我实现的教育环境,以真正做到"因材培养".

(四)树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意识,尽早选拔培养对象努力造就一大批各行各业的拔尖创新人才,是我国教育事业肩负的历史使命.
现实表明,一个人的智力开发、素质养成和情感指向都有一个起决定作用的关键期.
尽早选拔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对象,就是在人才成长的关键期内,针对学生个性化发展及自我实现的特殊需要,合理地安排特定课程,施加特别影响,为其成为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大量研究表明,创新能力与年龄有一定的关系.
科学精英的成功,一般都是早年就具有很高的起点,形成持续的累积优势⑩.
因此,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可以专门选取那些低龄超常的学生加以特殊实验.
只是需要注意的是,无论一个人的天资如何聪慧,拔尖创新人才所必备的理想抱负、学识素养及创新能力,都需要一定的培养周期才能完成,早期培养实验决不能揠苗助长.

其实,在中国教育历史长河中,有关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研究与实践源远流长,从清朝末年的"幼童留学教育计划",到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科大少年班"等项试验,已经积累了可供深入研究总结的珍贵经验(11).
由此而言,我国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理应较为完备,只是有所遗憾的是,由于智力、人力和财力的投入有限,我国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仅仅依靠部分学校单干,尚未能形成科学的理论体系和完整的操作模式.

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问题中,最为头疼的事情莫过于对培养对象潜能的甄别与发现.
不得不承认,一个人不论天赋如何优异,其幼年、少年时期都很难有真正的"杰出表现",而潜在的能力很难以"卓越"这样的词汇来形容.
同时,也必须要承认的是,决定一个人能否成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影响制约因素很多,接受早期培养实验的对象,并不一定能成为真正的杰出人才.
高校或者说培养者的职责,不过是尽量增加每个培养对象成长为杰出人才的可能性,认识并尊重培养对象的根性、情趣志向、专业特长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充分挖掘他们的发展潜能,帮助他们做好取得杰出成就的准备.
面对每个有着不同素质特长的发展潜质的对象,究竟应采取怎样的考核测试,则亟待缜密的研究.
与之相关的自主招生,初衷自是不错,只是在具体执行时,各环节的"关系"因素却将不在少数真正有潜质的培养对象拒之于门外.
为此,切实研究并执行好甄别选拔标准、方式和程序仍是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问题的难点和关键.

(五)营造创新文化,激励自由探索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良好的培养环境.
我们以为,这里的培养环境,就是氛围,就是创新文化.
如果文化氛围不好,即便有成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基础,最终也可能被环境"同化"掉而无法成为拔尖创新人才.
创新文化就是一种深入人心的令人可以持久参与创新活动的精神力量.
那么,创新文化有些什么特征呢徐扬生认为创新文化主要有如下几方面的特征(12):首先,具有敢于挑战权威和面对失败的勇气.
创新的本质意义就是要推翻传统的东西,否则就不是创新了.
这种对传统心理、从众心理和权威定势的质疑、抗衡甚至否定是需要有足够的勇气的.
同时,创新活动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一定会承受风险和出现失败.
因此,也需要有不断尝试和面对风险与失败的勇气.
遗憾的是,近年来,学校教育忽略了人的"胆略"、"胆魄"的培养,没有勇气来蔑视与挑战权威,挑战传统与世俗,挑战现实.
其次,崇尚"新"的东西.
"新",有时候意味着"标新立异",有时候意味着鲁迅先生称之为"时髦"的东西.
第三,就是对知识及知识产权的尊重.
创新,无论是科学上的发现,还是技术上的发明,都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甚至历经无数次失败.
如果一位创新工作者在这么艰辛漫长的活动中,突然听到还有一条捷径,非常轻松地就可以将别人的成果"拿来",那他还有什么必要去做艰辛的努力第四,需要"耐得住"、"坐得下来".
这是一个匆忙的时代,一方面是快速发展,另一方面是浮躁.
一个非常令人担忧的现象就是,在国内,很多研究人员(通常被称作所谓的"老板")成天忙着"跑经费"、"拿项目",根本静不下心来潜心科研.
在许多人看来,学习和研究的终极目的不是为了探索真理、服务社会,而是为了得到社会的承认,作为改善个人地位的敲门砖.
时至今天,在教师和研究人员中间,"学而优则仕"的潜在影响依然根深蒂固,一些研究做得好的中青年院士、长江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纷纷被提拔担任重要的行政管理岗位,表面上这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实质上却反映了领导层潜意识中的官本位(13).
因此,要激发人积极向上、努力创新,就要激励自由探索,同时宽容失败,也就是要营造真正鼓励创新的创新文化.

(六)增进团队合作与渗透学科交叉可以说,现代的科学研究已经基本告别了孤军奋战的早期发现与发明的初级阶段,进入了团队合作攻坚的大科学研究时代.
科学研究往往是以组建课题小组或项目小组的形式来开展的,通过对研究对象和目标的合理划分,分工合作,有序地进行研究并最终完成研究目标.
科洛宁(B.
Cronin)认为,科学家的研究不是孤立的,所有科学家都是世界性科研团体的一员,他们一起工作,共同探讨和了解自然的奥秘.
同时,我们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发展和创新出现两大趋势:一是突破,二是融合.
突破能产生新知识,融合同样能产生新知识.
而且突破和融合往往是通过学科交叉得以实现的,有太多的事实表明,不同学科的交叉渗透和关系密切的学科内容合并与融会贯通是创新的源泉.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科学研究的对象变得越发细化、复杂,由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科研人员组成科学研究队伍或团队,成员之间、团队之间,通过思想上的交流碰撞和交换,凝聚彼此、协同合作攻关,以实现知识与技能上的优势互补和创造力积聚,从而提高科研创新效能,实现科学研究目标,已成趋势和必然.
因此,努力增进团队合作交流和渗透学科交叉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又一道.

(七)依靠大师卓见拓宽视野,通过实践获得新知常言道,"名师出高徒".
名师、大师的经验和卓见,往往不仅可以事半功倍,更是开阔视野、取得突破的关键.
也就是说,除了名师对高徒的提携及在传道解惑上的作用外,最重要的是,名师在选择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上的洞察力、科学品味和思维风格.
世界一流导师和非一流导师的主要差别在于:一流导师能指引学生去研究最重要并且经过艰苦努力有望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突破的问题,特别是研究一些其重要性尚未引起同行充分重视的"好问题",从而很快将学生直接带入学科最前沿.
HarrietZuckerman在分析美国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情况后总结道:"学生从导师那里获得的东西中,最重要的是'思维风格',而不是知识或技能".
(14).
全球化发展趋势对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也使我们有更多机会与名师、大师"零距离"接触,并能充分利用各种国际资源,从而为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等工作提供了机遇.
前文提到的受访的20位改革开放后接受高等教育的两院院士的体会是,出国留学的作用主要不在于语言训练和科研物质条件的良好,而在于开阔视野、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和直接进入国际学术前沿⑨.

创新始于问题,更源于实践.
没有实践,就提不出问题,更谈不上创新.
要成为真正的拔尖创新人才,需要指向目标的长年累月的主动实践、努力开拓.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和内容,就是主动实践,通过实践提升能力、获得新的发现和突破.
所谓主动实践,就是让培养对象尽可能真正作为主体去开展实践活动,包括方向的确定,对象的选定,内容的设定,方法的制定,程序(路线)的设计,对传统世俗、权威的质疑与否定,分析凝练等.

(八)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我国目前有四种类型的高等学校: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职业技能型大学(15).
为满足社会对各类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每一类高校都不可或缺,都应肩负起培养相应类型的拔尖创新人才的职责,履行相应的义务,应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和模式.
事实上,目前高校的培养模式和机制出奇的雷同,都希望成为培养从本科到博士甚至博士后的综合性大学.
于是,各类高校都走上了"申报硕士点,到申报博士点,再到申报博士后流动站"的路子,教师们也就在"晋升高级职称,成为硕士生导师,再成为博士师生导师"的模式下从事着"应试教育"和"应试科研".
概而言之,我国高校在人才培养上存在"平而不尖"的问题,存在体制性、制度性障碍,主要表现在科研体制、评价体制、教师考核制度、学生培养制度等方面(16).
为此,亟待创新培养模式与机制,改变现有的不合理的学校评估制度、教师考核制度和学生培养、管理制度.

注释:①郝克明.
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与高等教育改革[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2):5—9.
②张建林,赵继承.
关于研究生创新教育的述评及其体系的构建[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9,(4):29—34,153.
③PaulaE.
Stephan,SharonG.
Levin.
AgeandtheNobelPrizeRevisited[J].
Scientometrics,1993,28(3):387—399.
④李晓轩,牛珩,冯俊新.
科研拔尖人才的成才规律与启示[J].
科学学研究,2004,22(3):273—278.
⑤宗农.
优秀拔尖人才成长规律探微——从改革开放后大学毕业的两院院士的高等教育经历说起[J].
中国高等教育,2005,(Z2):15—16.
⑥瞿振元,韩晓燕,韩振海,侯继武.
高校如何成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基地——从年轻院士当年的高等教育经历谈起[J].
中国高教研究,2008,(2):7—11.
⑦陈晓剑,李峰,刘天卓.
基础研究拔尖人才的关键成长路径研究——基于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的分析[J].
科学学研究,2011,29(1):44—49.
⑧蒲云,代宁,王永杰,于承训.
谈创造性拔尖人才成长规律——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调查启示[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7(4):12—15.
⑨倪静安.
百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素质对我们的启示[J].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4):90—94⑩燕京晶,徐飞.
高校创新性科研团队行为模式的宏观特征分析——以"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为例[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0,26(6):88—93.
(11)叶之红.
关于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基本认识[J].
教育研究,2007,(6):36—42.
(12)徐扬生.
创新是一种文化[N].
中国教育报,2010-10-14.
(13)朱邦芬.
对培养一流拔尖创新人才的思考[J].
物理与工程,2010,20(4):1-6.
(14)张秀萍.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大学教育创新[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6(1):9—15.
(15)(16)杨德广.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应克服体制性和制度性障碍[J].
中国高教研究,2006,(12):12—14.
(摘自《现代教育科学》2011年第5期作者/张建林廖文武樊智强包晓明)大学师生学术共同体新构摭论摘要:师生学术共同体是大学中的重要组织.
大学自诞生之日起就是以学术共同体的形式而存在.
20世纪中后期以来,由于受专业化发展、不健全竞争机制、功利性学习目标以及师生关系淡化等因素的影响,师生学术共同体日渐衰落,而大学的和谐发展又内在地要求师生学术共同体进行新构.
新构师生学术共同体的策略主要有:教师与学生进行对话;守护学术自由;进行跨学科教学活动;完善教师与学生评价机制.

关键词:教师,学生,学术共同体基金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普通高校教师职业认同实证性研究"(09CJYJ06)研究成果之一.
一、什么是学术共同体学术共同体是大学中的重要组织.
学术研究中对问题的确认、提供实验框架、设计研究过程以及提高竞争力和开发相应的技术,检验研究结论以及进行有意义的社会服务活动等等,这些都需要学术共同体的协调配合和共同努力.
也就是说,知识的增长只是部分地取决于个人的洞察力和个人研究的成果,知识的验证、精制、联合和适用性则更多取决于学者之间共同的质疑、讨论与相互批判.
"追寻知识的最佳途径是依靠学者在充满活力与挑战的学术共同体中所进行的工作,而不是依靠在孤立状态下进行的研究.
"[1]57相反,如果"不建立学术共同体,知识就会变成孤僻的东西:在孤立中进行研究的孤独学者,其狭隘的研究范围、独断主义和未经考验的假设都是脆弱的,站不住脚的;其知识无法得到扩展和传播,无法与相反的意见进行争论,无法接受不同经验的影响,也无法用另外的视角对其加以磨炼.
不建立学术共同体,个人的发展就是有限的,这不是因为个体研究者的创造力和开拓性不及研究群体,而是因为他或她的结论没有接受质疑,也无法得到更多的检验;这样,个人的知识就是不完整的.
"[1]55学术是大学教师和学生共同的事业,大学教师与学生通过交往与对话等方式相互作用,共同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术任务,构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教学相长的学术共同体.
德国柏林大学的创始者洪堡认为:"高等学校的一个独特的特征是它们把科学和学问设想为最终无穷无尽的任务——他们从事一个不停的探究过程.
低层次的教育提出一批封闭的和既定的知识,在高层次,教师不是为学生而存在,教师和学生都有理由共同探求知识.
"[2]"把新知识的创造和旧思想的改造作为高等教育的任务,这个任务在教师和学生共同的肩上,大家都是探索者,教师和学生完全是科研的伙伴关系.
"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主席博耶同样认为:"为了确保学术之火不断燃烧,学术就必须持续不断地交流,不仅要在学者的同辈之间进行交流,而且要与教室里的未来学者进行交流.
"[3]学术共同体是基于不同学科背景下对问题的解决而成立的学术组织.
问题是研究的起点,问题来源于研究.
在学术共同体中,教师改变了以往基于对知识的已经掌握而进行的填鸭式讲授,教师是问题的提出者、问题讨论的参与者、问题探究的引导者.
150年前,哈佛大学前校长埃略特在就职演讲中讲到:填鸭式的传授知识,就好像奋力把水撒到筛网里,即使水的质量再好,还是哗哗流走了.
"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
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励.
""如果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按照这个样子发展,它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
"[4]为此,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事先思考希望学生学到什么、应该掌握哪些推理技能;需要了解哪些知识,以便能解决提出的问题.
如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学习的愿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养成批判性思维的习惯,鼓励学生对问题做严密的分析和推理.
教师在对问题的提出、探究、解决的过程中对自身的教师素养、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等无疑是极大的促进.

学术共同体是学生学习的有效组织形式.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的信息,而是根据向前认知结构主动地和有选择地知觉外在信息,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
知识是主动建构的,无法通过教师的讲解直接传输给学生.
因此,学生必须主动地参与到学术研究过程中,凭借自己先前的经验来建构新知识的意义.
20世纪80年代,美国高等教育工作者围绕"什么样的教学才能带来良好的教学效果"这一问题,对如何提高美国高等教育质量进行了系统研究,于1987年发表了大学教育的七条原则:鼓励教师与学生接触;鼓励学生间的合作;鼓励主动学习;及时反馈;强调主动学习;表达高期望;尊重多才多艺和多种学习方法[5].
细细品味这七条原则,其核心就是强调学生积极参与.
在学术共同体中,学生有机会参与讨论,在讨论过程中,他们自主思考、各抒己见并接受他人的批判.
参与者不同的背景、价值观及视角,让学生有机会思考问题的前提条件,了解各种新颖的观点,在新知识、新观点面前检验自己的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师生学术共同体不是课题组,不是学术协作组织,它首先是精神共同体.
教师与学生在学术共同体中并不只是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教师的教授过程发生关系,而是教师的精神与学生的精神发生相互作用,也就是精神与精神之间、生命与生命之间在相互作用,精神也正是在这种相互作用中获得变革与铸就.
这种精神的相互作用不仅仅是学生某些特定的活动,也不是某种特定环境中的交往,而是教育本身的性质.

二、学术共同体溯源大学自诞生之日起就是以学术共同体的形式而存在.
学术共同体的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创建的研习学问的机构——"学园"——学术研究的"象牙塔",即以一种自由的精神从事学术的研究与讨论.
"学园"依附于某个特定的权威人物而存在,具有自组、自助、自愿、分散、不确定性等特点,它远离世俗社会的管治,有着很大的自主权.
学生和教师在学园内自主安排学习及课程,自由辩论,自由评价.
这种学术组织一方面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尤其表现在权威人物的随意性中,一旦权威人物因为特定的原因不得不中止学术活动时,那么学园组织就会自动解散;另一方面,学园的封闭性严重,使得学术排他性极强,难以从根本上促进学术的繁荣.

中世纪的大学以行会的模式组织起来,主要是为了满足学者们追求知识、保护学术的需要.
在行会模式下,教师与学生经常往来于大学之间、人员之间的学术交往,使学术同行联系空前密切,最终使学术共同体的形成成为可能.
在学术交往中,同行之间形成共同的规则,随着学术共同体的逐渐形成,大学自组织性特征逐渐凸显.
不仅如此,大学还要抗争世俗的压力,使其远离世俗社会,大学逐渐打上了自治性、自主性的烙印,学术自由、大学自治等传统逐渐明晰起来,并成为后来学术制度追寻的价值归宿.

19世纪洪堡创建的柏林大学之所以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史上的转折点,主要是基于其大学精神——学术自由、大学自治和科研至上.
洪堡的改革使科研和教学统一的思想成为一个永久的原则,明确界定教师和学生都是科学研究的工作者.
柏林大学为大学的学术组织建构了一个基本的框架.
首先,讲座制度的建立不仅能够保护学者的利益,而且聘请到了顶尖的学者.
在这里,教授为了自由探索知识所必须具备的学术权力得到了一种尝试性的表达.
其次,与习明纳相对应的使学生的独立钻研和从事探索知识的能力得到了较好的训练,习明纳成为新学者的独特而有效的方式.
再次,研究所的成立改变了教授们的工作方式,教授们在研究所里可以自由地交流心得体会.
在很大程度上这种交流方式在慢慢地减少学术生产的成本.

而美国在建设自己大学的过程中,并不是完全照搬德国模式,而是结合自己的文化传统创建了适合自己的大学的学术组织模式,形成学术共同体.
大学在处理与政府、社会的关系时,学术自由、大学自治等经典理念逐渐演变成为美国大学全体成员统一的意识形态,通过学术人员的共同努力,在抗争中逐渐建立了一些支撑大学的制度环境,其中标志性事件就是大学学术共同体的形成.
学术共同体不仅增强了学者的自组织性,而且方便了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节约了知识生产的成本.

20世纪中后期,学术共同体日趋衰落.
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专业化发展的影响.
20世纪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是学术共同体衰落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20世纪是姓"科"的世纪,是科学与技术空前繁荣的时代.
同样也可以说,是"自人类被逐出伊甸园以来最危险的时代"[6]固然科学是人类改造世界的主导力量,人类的幸福生活不能离开科学.
但是,科学主义的弊端亦日益彰显,它难以使人们客观、全面地掌握客观世界,难以使人们获得真正的幸福,难以发展学生的个性,难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科学主义的发展导致了专业化的发展.
"各自的学科或专业是自成体系的、是独立的,既不需要其他学科的假设和结论,也无需其他学科的支持,这样也就免除了检验和批评.
科学就是这种趋势的典型代表.
也许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这种狂妄主张走得最近,因此一些有影响的社会科学家建议重新关注精神价值,以恢复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活力.
"[1]65但是,"由于它实行的太过极端,以至于将美好的和具有启发意义的东西排斥在世界之外了"[1]64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著名文学理论家与批评家萨义德同样认为:"知识分子越来越专业化,他们缺乏对自身知识体系的反思能力,仅仅适合做一些对已有知识体系的添补性工作,完全丧失了创新的能力.
"[7]专业化的发展导致学术共同体的衰落.

二是不健全竞争机制的影响.
竞争属于审美范畴的精神优胜满足,它出于游戏,更多用于体育运动竞技.
据《辞海》解释,竞争为"互助争胜",郭象注:"并逐曰竞,对辩曰争".
竞争是刺激人们上进的最有效的方法和最佳手段.
心理科学实验表明,运用竞争可以增加一个人50%或更多的创造力.
竞争机制现已成为现代社会最重要的存在方式,对现代社会的发展起到日益重要的作用.
市场机制不断渗透到大学,给大学带来的巨大变化就是竞争机制的引入.
竞争机制在大学管理中的具体体现就是目前实施的教师聘任制.
实行教师聘任制,改变了以往精英教育阶段大学封闭在"象牙塔"之内的状况,更能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起到激励和驱动作用,为大学的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实行教师聘任制后,许多单位往往规定一些硬性指标,要求完成多少学术任务或研究成果才能上岗,由此导致竞聘者或在岗者的急功近利、学风浮躁心态,而且一旦聘任后,聘期也往往是三年或者更短的时间,可想而知,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教师顶着压力能做出多少真正有学术含量的研究成果.
这必将造成教师教学工作精力投入不足,不重视专业素质的提高,缺乏原创意识和创新精神;学术研究工作缺乏执著,科研成果只重数量不重质量,甚至抄袭剽窃他人研究成果.
再者,学术共同体的成长离不开教师之间真诚的集体协作,而引入竞争机制,过分强调教师之间的竞争,势必会破坏教师之间的真诚协作,淡化教师的集体主义精神,助长教师的个人英雄主义,从而影响学术共同体的健康成长.

三是功利性学习目标的影响.
早在2400多年前,苏格拉底在世的时候,那时还没有大学,却已经有了向社会提供教育服务的人,也已经有了教育向钱看、教书不育人的问题.
那时候有一种传授演说术和辩论术技艺的"智者".
他们把知识仅仅当作谋取个人前程的手段,传授给愿意出钱交换这种知识的学生.
至于学生以后把知识派作什么用途,则完全不干这些当老师的事.
2400多年过去了,但是,这种观点大有回归之势.
今天,作为大学教师教育活动的方向、起点与归宿的教育目标可以说是进入了"有用"之误区.
目前有不少的大学为适应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定位于培养"有用型"人才,提出"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致使学生难以专注于对高深知识进行探究与传授,大学与产业界应用性研究的密切合作颇受青睐,特别是对人文科学的忽略和基础性研究的淡化,使学生在"有用"培养目标中失去了"自我",学术研究的动因日渐衰微.

四是大学师生关系淡化的影响.
师生关系是大学中最为重要、也是最为基本的教育关系、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成功的前提.
当前,大学中的师生关系淡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大学师生关系渐行渐远.
具体表现为:由于受市场机制的影响,师生关系被异化为企业中的经理与职员之间的关系,对高深知识的探究功能沦落为谋求利益的工具.
受社会转型的影响,学生价值观念迷茫,过分强调自我设计、自我选择、自我实现,过于注重自身价值而忽视他人利益、集体利益与国家利益,理想与信念迷失,社会责任缺失,难以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受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影响,大学生师比越来越大,教师难以顾及师生情感.
受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的影响,学生交费上学,师生关系成为消费与服务的关系.
受网络文化的影响,改变了师生交往模式,师生对话成为人—机对话.
师生关系的淡化难以构建和谐的师生学术共同体.

三、学术共同体愿景博耶在《关于美国教育改革的演讲》中讲到:"我相信,在即将到来的新世纪里,高质量的大学将是一个学者的共同体.
"师生学术共同体的新构是必须的,也是可能的.
必须,是基于大学的和谐发展对学术共同体的内在要求;可能,是基于对师生学术共同体的理性认识和深度把握.

一是教师与学生进行对话.
学术共同体中的师生广泛开展对话是建立学术共同体的有效途径.
对话是师生共同探求真理与提高自我认识的基本途径.
大学存在的基本理由即是从共享的对话中获利.
学术共同体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精神特征,而人的精神只有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中才能产生和发展,人只有在与其他人的交往活动中获得人之为人的精神,"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他直接和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
"[8]师生交往的主要形式是对话,通过对话形成真正的沟通与交流,形成真正的精神的交互作用.
在对话活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都为问题所吸引,他们共同参与、相互合作、相互包容、相互接纳和共同分享,相互理解与沟通,获得精神的交流和意义的分享.
"对话的唯一目标便是对真理的本然之思.
其过程首先是解放被理性限定的、但有着无限发展的和终极状况的自明性,然后是对纯理智判断力的怀疑,最后则是通过构造完备的高层次的智慧所把握的绝对真理,以整个身心去体认和接受真理的内核和指引.
"[9]18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学、苏格拉底的"助产术"、我国当代高等教育学创始人潘懋元先生的"家庭学术沙龙"等就是这样的对话教育.
"如果不恢复对话,大学中的合作就将成为一种托词,变成一场精心的骗局和昂贵的诈骗.
"教师与学生进行对话,理应构建以激发学生的精神力量、师生以精神交流为主体的师生关系.
传统师生关系的构建是基于知识的教学为前提的,把师生关系认作为教师与学生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形成的一种交往关系,看成是教学的副产品,师生关系成为进行教学的工具.
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中,教师仅仅是作为"知识传授功能"的人而存在,学生也就是作为"知识接受功能"的人而存在,这种师生关系忽视了师生交往过程中双方精神陶冶的性质,教师与学生作为完整的精神整体的人格力量"缺席".
人格力量"缺席"的师生关系不是完整的师生关系.
"我们应该从根本上重新评价师生关系这个传统教育大厦的基石,特别当师生关系变成了一种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的时候,这种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由于一方年龄、知识和无上权威等方面的有利条件和另一方的低下与顺从的地位而变得根深蒂固了.
"教育过程究其本质,就是通过探究、解惑,最大程度地激发人的精神力量,实现人的价值的过程.
因此,师生关系中的精神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突出.
梅贻琦先生在《大学一解》中论道:"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如游泳也.
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
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
"通过"构建教师导引、学生从游"的师生关系,学生获得积极的生活体验生活态度,形成了对个人精神发展的教育性,教师和学生双方在精神的理解和沟通中获得新的体验,获得精神的扩展,构成了师生双方之间的精神交流,二者互为主体、互相认同,赋予平等与尊重,尊重师生不同的个性,没有固定的交流模式,不是把某种真理传递给另一方的方式和手段,而是通过对话过程中的相互批判、自我批判,对真理进行理性探究.
教师不再是权威主义式的对既定本质和规律的占有者和给予者,而是通过对话启发诱导学生的精神力量,使学生发现知识、获得智慧.
正如苏格拉底所认为的"教育不是知者随便带动无知者,而是使师生共同寻求真理.
这样师生可以相互帮助,互相促进.
师生在似是而非的自我理解中寻找难题,在错综复杂的困惑中被迫去自我思考,教师指出寻求答案的方法,提出一连串的问题,而是不回避答疑.
",[9]11二是守护学术自由.
英国学者阿马蒂亚·森指出:"以人为中心,最高的价值标准就是自由.
"[10]布鲁贝克亦言:"自由是追求真理的先决条件,还是真理行使自由的先决条件……为了保证知识的准确和正确,学者的活动必须只服从真理的标准,而不受任何外界压力,如教会、国家或经济利益的影响.
"[11]46学术自由是学术共同体存在的根基.
"学术自由"根源于"思想自由",是一种古老而富有生命力的大学精神.
大学在西方首创之始,便以学术自由著称于世,至今仍是世界各国大学矢志不渝的理想追求.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世界大学发展史就是一部大学力争学术自由的历史.
在西方大学发展史上,"学术自由"与"大学自治"是一对孪生概念.
从学术自身发展的规律看,学术自由是繁荣学术、发展科学、探求真理的基本条件.
就其本原涵义而言,学术自由包括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是指思想自由、言论自由,或曰研究自由;二是指教育过程中的教学自由,包括"教的自由"和"学的自由"两个方面.
概言之,所谓学术自由,是指在学术研究的过程中,不受外界的压力和牵扰,从而客观、自主、潜心地进行创造性思考、研究和交流.
这里的"学术",是广义的,包括有关教学、科研及一切探索真理的活动.
这里的"自由",又是相对的,是学术权利与社会责任的有机统一.

学术自由,是大学最高准则之一,没有学术自由,就不会有对高深学问的执著与探索,大学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
学术自由是大学不容侵犯和破坏的理念之一,破坏学术自由就等于摧毁学术,也就是摧毁大学.
正如布鲁贝克所言:"大概没有比打击或压制学术自由更直接指向高等教育的要害了,我们必须不惜一切代价防止这种威胁,学术自由是学术界的要塞,永远不能放弃.
"[11]62守护学术自由,首先要做到学术自由与学术责任的统一.
学术自由与学术责任犹如一个硬币的两面,学术自由在彰显无畏的开放意识、自由的探究精神的同时,又蕴涵着一份社会的责任、规范、自律和义务.
当今大学的学术责任理应是通过批判社会引领社会发展,而不能仅仅滞留于服务社会.
大学是"社会之光",不是"服务站".

守护学术自由,理应尊重教师的学术权力,减少行政权力对学术权力的干预,理性处理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充分认识到二者在管理体制、体现方式和价值追求等方面的不同,使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形成合力,共同构成大学的权力系统,保障大学的和谐发展.

守护学术自由,理应守护学生学习的自由.
柏林大学校长费希特指出,学习自由是学术自由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习自由是指学生在教授的正确方法的指导下,在专业学习上拥有探讨、怀疑、不赞同和向权威提出批评的自由,有选择教师和学习什么的权利,在教育管理上有参与评议的权利.
学习自由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前提条件.
守护学习自由,就要求大学生要有高度的责任意识和自主精神.
学习自由是有限度的,不是自由的泛化,自由与责任是紧密相联系的.
责任意识是个体对角色职责的自我意识及自觉程度,是一种自我约束的价值取向.
责任意识是创新能力的动力和源泉.
当代大学生只有真正意识到自己对社会、对家庭、对自己所肩负的责任时,才能激发其强烈的学习动机,才能有勇气、有力量承担起民族的使命.
同时,学校也要为学生的自由学习提供自由的空间,特别是在对学生的教学管理以及评价方面.
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学校的管理模式作出相应的变革,由刚性管理转向柔性管理,体现出灵活性、多样性和原则性的统一.

三是进行跨学科的教学活动.
从知识发展的历史来看,人类早期的知识形态是以综合的形式而存在的.
近代社会随着自然科学的兴起,人类的知识分化进程加快,到了现代社会,知识的分化程度更加深化,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知识爆炸的时代".
但是,现代社会在呈现"知识爆炸"的同时,亦呈现出"知识爆聚"的现象,同时也呈现出知识综合化的趋势.
大学作为传播与创新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机构也因此作出相应的新的变化.
因此,跨学科教学也就应运而生,成为必然.

美国学者舒梅克提出跨学科教学的定义:教学将跨越学科界限,把课程的各个方面组合在一起,建立有意义的联系,从而使学生在广阔的领域中学习.
跨学科学习把教和学堪称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并反映相互联系的真实世界.
跨学科教学能够应用、整合和转换知识,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的效率.
跨学科教学能够使学生在不同背景下应用所学知识,将不同学科的知识依据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整合,通过整合,学科知识变得更加丰富、充实.
跨学科教学是大学进行知识传播与创新的本真要求,因为每一个专业都要跨越自己的专业界限进入目前尚未标界的领域才能不断进步.

跨学科教学主要是基于对问题的解决,利用问题作为学科之间相互连接的纽带,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跨学科教学强调背景化,以历史背景、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背景,"把科学发现置于一个更大的背景、促进更多的跨学科交流和对话、发挥几个不同的相邻学科的综合优势,是当前学术界的一种急迫的需要.
"组织跨学科教学,作为大学领导者需要深刻理解当代知识变革对学术组织的运作方式和学者的工作方式的影响,自觉为跨学科教学与研究活动开创合理、合法性的空间.
"毫无疑问,在跨学科时代里,阻挠学者涉足他们自己的专业之外的学术领域,那真是见识短浅.
"[11]62四是完善教师与学生评价机制.
评价之鹄的在于激励,科学的评价机制是促进学术共同体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
学术共同体的建立是以尊重学术成员的兴趣为前提的,而不是通过"管理"或者强加的.
这种兴趣是发自学术成员心灵深处的内在要求,而不是处于一种功利性的外在要求,体现出很强的自主性.
学术共同体中师生的学术劳动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学术创造力的心理基础是生存的安全感,学术研究的和谐感,生活的舒适感等,正如韦伯在《学术与政治》一书中描述的:科学发现或创新是"发生在沙发之上燃一支雪茄之时,或出现在一条缓缓上行的街道的漫步之中"的灵感闪现.
只有教师与学生真正把学术研究工作作为一项事业,而不仅仅是一种教师谋取职称、学生获得学位的利益共同体时,才能自觉地将自己全部精力和情感投入学术研究中,才能不断地进行自我批判,自觉增强自身素质,真正提高学术水平,从而促进学术共同体的健康成长.
学术共同体中教师与学生凸显精神需要的优先性,保持着"静心"的良好心态.
静心是一种品质,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能力.
教师远离"浮躁",追求"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精神境界、"三更有梦书为枕,半床明月半床书"的生活方式;学生远离"郁闷"的心境、"高薪"的追求,留得静心做学术.
因此,对学术共同体中的教师与学生的评价理应符合这些特点.

对师生学术共同体的评价理应淡化认定、终结性的终结性评价,凸显纠正性的过程性评价与激发、激励学术研究热情的发展性评价.
对教师的评价侧重点理应放在师生广泛开展对话的准备情况;学术内容如何组织;是否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学术研究的热情;考试以何种方式命题等等.
对学生的评价侧重点不要仅仅停留在传统意义上的填空、选择、判断等基本题型的考核,理应放在评价学生花在探究上的时间有多少;学生积极参与程度如何;学生与教师或学生间探讨学术问题的时间有多少,尤其是与有不同观点和背景的师生讨论的时间有多少等等.

我国高等教育学科创始人潘懋元教授说,高等教育属于"第三部门"事业,不能用第一部门的管理制度来管理,也不能照搬"第二部门"的管理制度.
"第一部门"指政府机关,"第二部门"指公司企业,它们各有特点,各有不同的管理方法.
管理大学,必须运用非政府、非企业的管理办法.
"在大学人事制度的改革问题上,如果不顾大学教师的职业特性,其消极后果也许将要在很远的将来才能看清楚.
而到那时,人们只能是站在'沙尘暴'中追念绿洲.
"参考文献:[1]弗兰克·H·T.
罗德斯.
创造未来:美国大学的作用[M].
王晓阳、蓝劲松,译.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伯顿·克拉克.
探究的场所——现代大学的科研和研究生教育[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9.
[3]欧内斯特·L.
博耶.
关于美国教育改革的演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88.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
学会生存[R].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08.
[5]奇克林,加姆森.
本科教育的7条原则[J].
Wingspyead,1987(9).
[6]维埃伦费尔.
人道主义的僭妄[M].
李云龙,译.
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65.
[7]许纪霖.
知识分子十论[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22.
[8]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15.
[9]雅尔贝尔斯.
什么是教育[M].
邹进,译.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10]阿马蒂亚·森.
以自由看待发展[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3.
[11]约翰·S·布鲁贝克.
高等教育哲学[M].
王承绪,译.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
(摘自《高教发展与评估》2011年第05期作者/临沂大学教育学院蒋晓虹)大学生感觉寻求对职业倾向的影响及其教育对策摘要:采用Holland职业倾向量表和大学生感觉寻求问卷,探讨大学三年级学生感觉寻求和职业倾向的特点,以便针对不同类型感觉寻求大学生进行职业倾向指导.
研究发现:大学生在选择工作时重点考虑工资和福利及发挥自己的能力;理科生和男生更具现实与调查职业倾向;乡村大学生具有更强的动手操作能力;男生感觉寻求分数得分更高;高感觉寻求的人更倾向于选择刺激性,冒险性的职业;大学生感觉寻求高分组更具有实际、调查、艺术和事业型职业倾向.
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进行科学的职业测评和充分的职业准备,调节心理等有助于职业倾向选择.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倾向,感觉寻求一、前言职业倾向是职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价值取向,是了解一个人职业和教育行为有用的工具.
目前国外职业倾向研究中影响较大的是霍兰德(Holland)的职业理论.
1959年,Hollnad在长期职业指导和咨询实践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自己的职业兴趣理论[1],霍兰德将大多数人的职业兴趣归为六种类型:实际型、艺术型、调查型、社会型、事业型和常规型.
国内外关于职业选择和专业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很多,有广泛的研究,也有针对某一具体职业或具体专业的研究.
汪庆春和孟东方(2004)[2]对大学生职业选择和职业评价的一个研究表明:职业选择受性别的影响,男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上比女大学生更向往权利型、挑战型的职业,而女大学生则更加向审美型和稳定型的职业.
同时,这种性别差异在职业评价上也有所体现.

感觉寻求最初是由Zuckerman提出的,他认为可以把感觉寻求看作为人格特质的一种,但它是一种寻求变化的、新奇的和复杂的感觉和体验,以及为了体验愿意参加具有身体和社会性危险活动的特质.
Zuckerman将"感觉寻求"描述为:追求变化、新奇、复杂与强烈的感觉和体验,并甘愿冒身体、社会、法律和经济上的风险去寻求这种体验.
它与许多冒险行为有关,如参加或从事具有潜在危险性的实验、运动及职业;吸烟、酗酒、吸毒、赌博、酒后驾驶等[3].
研究发现性别和年龄是影响感觉寻求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讲,男性的感觉寻求水平要高于女性,尤其是去抑制分量表和兴奋与冒险寻求分量表[4].
但是Hansen的研究中发现,新经验寻求和外出女生的分数要高于男生,兴奋和冒险寻求男生高于女生,而且总体分数没有表现出性别差异[5].

目前对职业倾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职业倾向问卷的修订、大学生职业倾向特点及与职业价值观等的关系.
而对感觉寻求进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青少年的消极冒险行为,很少涉及到人的其它行为方式,很少人想到运用感觉寻求理论去解释人的其它行为,比如人的职业选择.
感觉寻求水平既然影响到人的行为方式,那么理所当然会对学生的职业选择产生冲击.
因此,既然感觉寻求水平不同的人会出现不同行为的职业选择,那么如何对他们所出现的独特的职业选择进行干预就具有及其重大的意义.

我们的研究采用北京师范大学辅仁应用心理发展中心修订的霍兰德职业倾向问卷和赵闪(2006)修订的中国版大学生感觉寻求问卷[6],职业倾向问卷由职业价值观、所感兴趣的活动、擅长的活动以及喜欢的职业四个分量组成,后三个分量表都按实际型、艺术型、调查型、社会型、事业型、常规型分成六个部分,有较高信度和效度(0.
72~0.
86).
感觉寻求问卷由两个分量表组成,分别是:兴奋与冒险寻求分量表和去抑制分量表.
经检验,问卷信度和效度较高(0.
82~0.
89).
我们在三所大学采取分层随机抽样进行取样,选取大学本科三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538份,获得有效问卷488份.
其中,性别分布:男生271人,女生217人;专业类别分布:文科205,理科283;来源分布:城镇239人,乡村249人.
大学三年级处在即将选择职业的阶段,他们开始考虑和了解有关择业的问题,选择大学三年级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有利于他们对自己的职业倾向有所了解,进一步明确自己发展和努力的方向.

二、大学三年级学生职业倾向和感觉寻求现状调查(一)大三学生职业价值观和职业倾向的特点大三学生在即将进行工作选择时会重点考虑某些因素.
其中,认为最重要的是工资和福利(31.
88%)以及能发挥自己的能力(24.
84%);认为最不重要的主要有较高的社会地位(25.
05%)以及较小的工作压力(21.
74%).
可见大学生考虑问题比较现实,只有满足了生存的基本要求才能够更好的发展职业生涯的其他方面.
其次考虑发展因素,大学生希望在未来工作中能充分发挥个人才能,学以致用,希望有较好的发展空间,有较多的培训和进修的机会.
此结果与吴孝政(2008)的研究较为一致[7].
生活的现实及对其更高品质的要求让现在的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更注重待遇.

大学生在职业倾向类型上有一定的性别差异.
女生具有社会性(F=8.
45,p由国家统一制定;1978~1980年与1981~1985年,高等学校工科课程曾进行两轮教材改革,教育部曾于1980年、1984年两度发出高等工科学校修订教学计划(课程计划)的草案作为参考性文件,从培养目标、基本规格、修订教学计划的原则和若干具体规定等方面对高等学校工科教学计划的修订作出了规定[4].
此外,还有《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该计划正式设立221个大项目、985个子项目,分布在全国各地322所学校的10256人参加项目的研究[5],等等.
可见,社会属性一直主导着我国大学课程设置,至于教师、学生因素—课程内容的主要享用者,基本上没有话语权.

关于大学课程设置的逻辑起点问题,我们不得不回到"大学是什么"、"大学是干什么的"等问题上,对这些问题目前学界还有争议,但"大学是教育机构,是培育人的场所"是大家比较认可的结论.
既然大学是培养人的场所,那么尊重人的需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当然是大学教育的基本前提.
由此看来,大学课程设置首先要关注的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多方面需要.
然而现实中我们的大学课程又有多少是在调查学生需要的基础上开设的呢有调查结果显示,研究型大学中只有49%的学生对所在院系的教学质量表示满意;多达半数的学生对大学四年50%以上的课程不满意[6].
可见,有半数以上的学生对大学课程不满意,如此,提高大学教学质量又能在多大程度上得以落实大学生是有一定文化知识储备的人,他们经历了小学、初中、高中的学习,在大学阶段,他们想学习更多、更深的自己感兴趣的文化科学知识,以便更好地促进自身的个性化发展.
但是,作为我们大学的课程设计者的国家与高校,恰恰忽视了学习的主体—学生,实乃最大的缺憾.
所以,大学课程设置的改革应突出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需要.
同时应依据当代教育理念、文化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结合自身的使命与责任、反映社会(市场)需要、体现国家意志,进行课程资源整合,最后确定课程设置.
其逻辑顺序是:学生→大学→社会(市场)→国家.
这种课程设置的逻辑顺序更好地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也是落实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前提.
因为大学课程设置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问题,若课程设置不与学生发展的需要相关联,学生学习无兴趣、爱好,不能从根本上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培养创新人才无疑会成为一句空话.

二、大学课程设置的知识模块与价值取向问题在确立了大学课程设置的逻辑起点之后,究竟设置哪些课程课程组合体现什么样的知识结构这种知识结构反映什么样的课程价值取向,是我们在课程设置中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
大学课程体系在总体上反映了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发展的总体水平,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
因此,课程设置的知识模块问题,实际上反映了学生最终发展要达到的结果问题.
尽管我们的价值预设与最终生成可能存在差异,但是,若课程设置的知识模块有缺陷,肯定导致学生发展有障碍,因为课程设置的知识模块优化是保证学生发展优化的前提和基础.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课程设置在知识模块上经历了两个阶段:前期主要是学习苏联模式,大学课程设置主要有:公共课—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对此,人们形象称之为"四板块"课程体系.
到了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素质教育理论的兴起,通识教育备受青睐,于是大学课程在知识模块上进行调整,以适应大类招生的需要并适当照顾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这时的课程设置出现"大底座""小塔尖"的金字塔型的课程结构体系.
其课程设置的知识模块是:普通课程(亦称通识课程或基础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
其实这种课程设置体系和前面的"四板块"课程体系没有太大的差异,只是把原来的公共课程与基础课程合并在一起,适当增加一些课程而已,同时为了体现教育的个性化,增加了选修课程.
笔者认为,在课程设置的知识模块上,我们一直采用线性思维模式,课程的知识结构是一条直线,即从基础到专业再到专业方向的选择.
事实上,学生的学习并非线性思维,他们随着学习的深入,所学知识之间纵横交错,呈现出立体交叉的状况.
因为知识之间本然是一个统一体,我们只是为了学习研究方便的需要,人为地把知识进行割裂;而且,传统的大学课程结构体系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学生选择了专业,基本上也就没有转换学习和研究方向的可能;再加上过于强化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不够,也使学生的发展缺乏后劲,且不符合终身学习理念的需要.
为此,笔者尝试用"知识树"的思维方法,建构现代大学课程设置体系(如1图所示).

这种课程设置体系具有了发散性的特点,在"厚基础"的基础上,为学生发展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机会和发展空间,而不像传统的"金字塔"型的大学课程设置体系,越往上学习面越窄,这种课程设置体现了学习的连续性和终身无限性的特征.
同时,这种课程体系也体现了教育个性化的特征.
随着学习的深入,大学生在"厚基础、强专业"学习的基础上,发展拥有更大的空间,既可以从事研究型课程学习,又可以从事特色课程、发展课程、辅修课程的学习.
至于从事哪方面的学习,可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进行选择.
学生自己选择的课程是十分珍视的,因为符合自己的需要,从而更能发挥其学习主体性和积极性.
这样的学习当然最富有创造性,更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大学课程知识模块确立的过程,实质上是对知识优选的过程,课程名称不同,课程结构体系不同,反映出的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自然不同.
在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上,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学科本位的课程观,认为课程是为了学科发展而设,提倡尊重学科知识的逻辑性,追求学科知识的学术价值,其目标是培养科学家.
二是社会本位的课程观,认为课程是为社会而设,重视大学课程设置与社会现实发展需要的关系,其课程设置的目标在于服务于社会,培养社会需要人才.
三是个人本位的课程观,认为课程是为学生而设,课程满足学生的需要以及个性发展的需要是其主要目标.
长期以来,这三种课程观没有得到很好整合,造成学校课程的分散或独立,没有充分实现课程整体的功能.

大学设置课程,不管是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还是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等,最终都要解决课程设置的目的问题—开设这些课程是干什么的其最简捷的回答是育人.
所以,"大学课程体系的本质是大学生发展的适应指向"[7],培育人是大学课程设置的最终目的.
一般而言,培养人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技术人、知识能力人、有文化教养会做人的人.
毋庸置疑,后者是人(学生)发展的最理想状态.

技术人是最低层面的人,这种人有一定的文化知识,主要是靠技术生存.
眼下国人对这种人最感兴趣,因为他们有非常熟练的技术,在工作中能发挥技术优势.
但这种人最缺乏发展的后劲,一旦职业更动,就会手足无措.
培养出技术人其实是功利主义在教育领域最典型的表现.
知识能力人是中间层面的人,这种人有较宽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在某种专业范围内有专业工作的能力,社会职业变换有较大的选择性和主动性.
就目前我国大学课程改革来看,人们比较关注的就是这个层次,即所谓的厚基础、强能力.
但这还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高层面的人,即有文化教养会做人的人.
这种人是在中间层面人的基础上,能够把知识转化为教养,既有宽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又能对这些知识进行感悟,体验出一些世界经验和人生经验,他们能用道德智慧引领科学知识的应用,这才是最高尚的人,也是大学教育追求的终极目的.
所以,大学在课程设置的知识模块上,应以"培养有文化教养会做人的人"为最高价值取向.
它们的逻辑关系可用图2表示.

当然,三种价值取向的课程都有存在的价值,问题是如何优化三者之间的关系.
尽管它们在价值层面上有层次之分,但在实践上都是不可缺少的课程.
同时这三类课程之间也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

三、大学课程设置门数与各类课程之间的比例问题为了更好地说明我国大学课程设置门数、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问题,笔者统计了我国13所大学学分、学时以及选修课程所占比例的实际情况,以利于分析说明(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我国大学生取得毕业证书所需的总学分参差不齐.
北京大学毕业总学分最低,需136个学分(每学分/18学时),最高是江苏大学的213个学分(每学分/12.
4学时),两者相差了77个学分,而13所高校平均学分是166.
各高校总学时数同样不等,最多与最少相差了700多个学时,平均约为2608学时.
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大学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大学生学习课程门数差异很大,多的学习71门课程,少的学习45门课程(事实上,许多学校的选修课程都是1个学分或2个学分,这可能导致学生学习的课程门数更多).
这意味着学生在校时间是一个常数(一般一学年40周),而学习总量各不相同,有多有少,并且相差很大.
由此引发我们的思考:一是现代大学究竟开设多少门课程为宜.
现在大学普遍采用学分制,到底1个学分要学习几节课才是科学合理的二是必修课比例高,选修课比例低(必修课最高为92%,最低也达到62%;而选修课比例最高是37%,最低为7.
9%),到底必修课和选修课各应达到什么比重最为合适课程设置和课程学习之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生的发展包括技术、知识、能力、教养、审美等各个方面的素质,技术、知识通过理论课的教学基本上能够达到,但要把技术转化为技能技巧,要把掌握的知识转化为相应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工作态度、对人对事的态度和高尚的审美情趣,没有实践课程的磨炼是达不到目标的.
长期以来,我国大学教学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大学生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教养态度不能协调发展.
通常是,大学生的基础知识比较扎实,试卷考试分数很高,但一旦进入实践环节,我国大学生的能力常常赶不上国外的学生.
一些用人单位也证明我们大学生在工作中普遍缺乏实践操作能力.
例如,一些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学生,在工作实践中不会编程;学工程的学生不会施工建筑等.
学以致用是一个普遍的教学原则,要解决大学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脱节问题,必须在思想深处革命,大胆改革大学课程设置结构,加强实践课程的比例,使实践课程在总课程体系中达到1/3的课时.
例如,教师教育专业,为什么不能做到像医学专业那样,用一年的时间进行"临教"实习其实,教师教育专业和医学专业一样,都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
教师的教学技能、教学艺术、教育机智、教学实践智慧等都不是理论课程能"教"出来的,而是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练"出来的,感悟出来的.
再如一些工科专业,工程师也不是理论课程能够培养出来的,而应是在工程实践中磨炼出来的.

从比较的视角来看,发达国家比较重视选修课程的比例,选修课程的比例一般都在总课程学习的1/3以上,而且近年来都有增加的趋势,甚至有些国家的大学课程中的选修课程已达到总课程的1/2.
例如,哈佛大学的本科课程体系由核心课程、专业课程和任意选修课程三部分组成,要求学生修满32门课程方可毕业.
在这32门课程中,核心课程和任意选修课程占到了50%以上[8].
英国牛津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选修课在第二、三、四年开设,选修课比例越来越大,第二年选修课占50%,第三、四年选修课占67%[9].
由此可见,我国大学课程改革刻不容缓.
首先,应当调整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问题,力争把选修课的比例提高到30%左右.
其次,把课程设置门数适当精选,把学分控制在150~160之间比较适宜,每个学分最好控制在15个学时左右.
这样既不加重学生学习负担,又能提供充分的时间和条件,保证学生自由选择,主动发展.
否则,课程太多,学生疲于听课,没有自由活动的时间,其个性发展只能流于形式.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只有当孩子每天按自己的愿望随意使用5~7个小时的空余时间,才有可能培养出聪明的、全面发展的人来.
离开这一点去谈论全面发展、谈论培养素质、爱好和天赋才能,只不过是一些空话而已.
"[10]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高校学分数普遍偏高.
日本颁布的《大学设置基准》规定,大学毕业的条件是:学习4年至少要取得124学分,其中一般教养课程(人文、社会、自然、外语、保健、体育)最低为48学分,专业课程最低76学分.
韩国汉城国立大学规定允许学生毕业的最低学分为140学分,每一学分相当于16课时的课程或32个学时的实验,每个学生至少要选修36个学分的基础课和39个学分本专业的专业课,其余65个学分由学生自由选择[11].
美国伊利诺大学与得克萨斯大学分别是130与135学分.
从表1中我们得知13所高校学分数平均为166,略高于其他国家.
所以,降低学分、精简优化课程结构应是我国高等教育今后改革的重点.

注释:①此表中的数据主要是通过访问各大学网站与研读各校大学生手册整理出来的,学分的学时数、课程门数是根据各校的原始数据计算出来的.
参考文献:[1]施良方.
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99-103.
[2]王伟廉.
中国高校课程体系改造的历史、现状及展望[J].
有色金属高教研究,1997(4):56-60.
[3]胡建华,中国大学课程体系改革分析[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76-81.
[4]刘志鹏.
20世纪中国高等教育(教学卷上册)[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14.
[5]赵卿敏.
实施"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回顾与思考[J].
中国大学教学,2000(3):20-23.
[6]张红霞,曲铭峰.
研究型大学与普通高校本科教学的差异及启示——基于全国72所高校的问卷调查[J].
中国大学教学,2007(4):20-24.
[7]胡弼成.
大学课程体系现代化[M].
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7:25.
[8]陈明.
中美综合性大学课程体系特色比较研究[J].
当代教育论坛,2008(10):110-111.
[9]陈彩燕.
当代英国大学课程改革与启示[J].
高教探索,2010(2):65-69.
[10][苏]B·A·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
赵玮,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179.
[11]钟金霞.
我国高校学分制改革的政策分析及思考[D].
长沙: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11.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现代大学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的变革研究"(B-a/2009/01/007)(摘自《大学教育科学》2011年第06期作者/江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张忠华)民办高校发展面临的"高原现象"探析——以陕西民办普通高校为例摘要:我国民办高校的发展正处于举步维艰的"高原期".
这种现象具体表现为生源急剧萎缩、财力日趋拮据、教育质量迟滞不前、社会声誉提升缓慢等"症状".
社会环境变迁、制度政策缺陷和民办高校自觉自律性不强是导致这种状况产生的主要原因.
民办高校欲走出"高原现象",必须完善制度设计,加强财政资助,提高科学管理水平,端正办学动机,强化公益与质量意识,以内涵扩充赢得发展.

关键词:民办高校,高原现象"高原现象"是心理学术语,指的是个体在学习或技能的形成过程中出现的发展停顿、迟滞或者下降的现象.
种种迹象表明,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在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发展之后,正步入一个新的阶段.
关于这一阶段,有学者概括为"发展转型期"[1],有学者称之为"稳定与提高的新阶段"[2],更有不少学者认为"民办高校已经进入发展瓶颈期"[3].
笔者根据对陕西省现有的8所民办普通本科高校的实地调研发现,我国民办高校的发展正处于一种举步维艰的"高原期",其症状表现为:发展态势正在衰减,生存空间日趋局促,前途命运未卜难测.
为此,笔者拟从这一现象出发,寻找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一、民办高校"高原现象"的表征陕西是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策源地之一.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伴随着第一次全教会的召开和《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颁布,陕西省的民办高校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
截至2010年,陕西省内大大小小的民办高校和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已近40所,其中民办普通高校已发展至18所(不包含独立学院),在校生达171605人.
[4]在陕西民办普通高校中,具有普通本科资质的高校达到8所,它们是在全国颇具影响的西安培华学院、西安翻译学院、西安外事学院、西京学院、西安欧亚学院、西安思源学院、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和陕西服装工程学院.
本世纪初,陕西民办高校发展已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其学校数量、办学规模和社会影响均位于各省前列.
然而,近年来陕西民办高校迅猛发展的态势明显衰减,并出现种种式微的征兆.

1.
生源数量急剧萎缩由于我国民办高校实行的是一种以学费作为办学经费基础的市场化运作机制,因此充足的生源是民办高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所在.
近年来,由于公办高校的扩招、独立学院的崛起,尤其是随着我国高考适龄人口在2008年达到顶点之后的迅速回落和下降,民办高校的绝对生源数量开始出现急剧萎缩.
根据笔者调查,陕西8所民办普通本科高校在校生数量呈现萎缩态势.
2008年以来,西安外事学院在校生数从最多时的34260人降至30091人;西安欧亚学院在校生数也从28719人降至24267人;就连号称要办"东方哈佛"的西安翻译学院的在校生数也由26061人降至22412人①.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几所学校已创办了20多年,且均获得了国家普通高等教育授予本科学历资格,享有国家划拨的招生指标,形成了一定的品牌影响.
它们的生源数量暂且不保,那么那些起步晚、规模小的民办高校生源状况就可想而知了.
从陕西省高考报名总人数来看,已由2008年的41.
4万人降到2011年的38.
4万人,减少了约3万人;并且高考后还有约7.
6万上线考生没有填报志愿,同时2011年全国还有近100万高中应届毕业生放弃参加高考,[5]这些因素都加剧了民办高校生源萎缩.

2.
学校财力日趋拮据经费问题一直是困扰民办高校向高水平大学发展的瓶颈.
由于我国对民办高等教育尚未建立起政府资助、社会捐赠、学校基金会运作等经费筹措和运行机制,因此民办高校的经费来源基本是"以生养学"的模式.
根据笔者对陕西8所民办普通本科高校的调查,其办学经费90%以上来自学费.
在这种机制下,生源的萎缩以及物价指数的上涨使得民办高校的经费运营处于十分拮据的状况.
从2005年以来陕西8所民办普通本科高校的办学经费收入皆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减少和下滑.
以西安某学院为例,2005年其学费总收入约为3.
2亿元,而2010年则下降为2.
8亿元,减少了约4000万元,再加上物价上涨因素,其2010年的实际学费收入比2005年减少了近1亿元.
与此同时,各项开支成本却在不断加大.
仍以此学院为例,2005年共有专兼职教职工1200人,平均年薪为1.
68万元/人;而到了2010年专兼职教职工增加至1707人,平均年薪上涨为2.
5万元/人,仅此一项支出2010年比2005年就增加了2251.
5万元.
面对学费收入减少、开支和成本加大的现实,民办高校的举办者普遍慨叹日子越来越难过,学校的经营和运行也日趋困难.
这种状况导致民办高校纷纷压缩各项公用经费和人员经费开支,而这又使得其教学条件和设施改善缓慢,人员素质下降,教育质量滑坡.

3.
教育质量迟滞不前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
对于民办高校而言,若想在公办高校占据主体地位的情势下异军突起,获得持久性的发展,就必须以质量制胜,并通过提高质量促进民办高校由补充型教育向选择型教育转型.
然而事与愿违,民办高校尤其是那些已形成了规模效应的民办高校,并没有自觉地顺应这种转型,依然把规模扩充、外延扩张作为基本宗旨,这导致民办高校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提升极为缓慢,其整体水平徘徊在中国高等教育的谷底.

首先,人才培养质量不高.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核心功能,也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尺.
从对陕西8所民办普通本科高校的实地调研来看,其人才培养质量根本无法与陕西所在地的公办高校相比拟,暂不论在陕的"985"或"211"大学,就是与其地位相接近的省属地方性院校(二本)相比,在专业建设水平、课程建设水平、实验实习条件以及教学管理的规范性等方面两者皆存在明显的差距.
以课程建设为例,陕西省属地方院校平均拥有5门省级精品课程,并不同程度地拥有省级重点学科和省级教学示范中心等,而8所民办普通本科高校中仅平均拥有1.
7门省级精品课程,且均无省级重点学科,仅一所民办高校拥有省级教学示范中心.

其次,教师队伍水平落后.
教师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性因素.
陕西民办高校在创建初期是"借鸡下蛋",即利用陕西尤其是西安市区周围公办高校林立的优势,以高额课时费的方式聘请公办高校的教师为其代课.
在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和办学基础设施建设之后,按道理民办高校应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并藉此带动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提升.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20多年的发展之后,陕西民办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仍停留在较低水平.
其主要表现是:一是自有教师少、兼职教师多.
在陕西处于领先地位的8所民办普通本科高校中,自有教师所占比例普遍低于30%,大部分教师仍属于兼职教师或临时代课教师.
二是教师队伍学历层次低.
目前在陕的公办高校已普遍把具有博士学位作为教师准入的基本门槛,即使那些地域偏僻的地方院校也都把具有硕士学位作为引进教师的最低学历资格.
然而截至2009年,陕西8所民办普通本科高校的教师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者寥寥无几,具有硕士学位者仅占34.
2%②.
三是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层次偏低.
陕西8所民办普通本科高校中具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的教师仅占30%左右,且多为兼职教师(公办高校的离退休教师),讲师约占23.
8%,助教约占37.
4%③.
四是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极不合理.
"老的老、嫩的嫩"是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的突出特征.
"老的"已普遍年过六旬,"嫩的"多为刚刚毕业的大学本科生,初出茅庐.
35~55岁之间的骨干教师群体极为缺乏,呈明显的"塌腰"症状.
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的上述状况,必然严重地制约其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再次,教学管理水平低下.
近年来,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陕西民办高校虽然积极致力于学校管理水平的改进与提升,但其整体状况仍与公办高校存在较大差距.
一是质量管理意识不强,没有将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作为学校管理的中心任务和头等大事.
二是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与现代大学的要求不相适应,"家族式管理"、"作坊式经营"的痕迹仍未彻底消除.
三是整个教学、科研、人事、财务、后勤等管理工作在科学化、规范化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最后,毕业生就业质量不高.
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是检验一所学校教育质量的输出性指标.
目前陕西8所民办普通本科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都与公办高校存在着较大差距,而且其公布的数据存在水分.
这表现为:一是实际就业率不高.
一部分民办高校虽对外宣称就业率达到90%以上甚至100%,但实际就业率连80%都不到.
二是专业对口率偏低.
2009年上述8所院校毕业生就业的专业对口率仅为52%,明显低于公办高校.
三是毕业生就业后的工资收入不高.
2009年上述8所院校毕业生就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仅为1912元,明显低于公办高校.
四是就业单位主要以民营或个体等规模偏小的企业为主.
如位于西安的某民办普通高校66%的毕业生就业于民营或个体企业,60%毕业生的就业单位规模在300人以下,其从事的职业主要为行政秘书、行政助理、零售售货员、销售经理、旅馆服务台职员、建筑技术员等.

4.
社会声誉度提升缓慢并呈下降趋势陕西民办高校在创建之初虽底子薄、基础差、办学水平落后,但创办者百折不挠、勇于开拓的精神,为社会各界人士所赞赏和折服;并且人们下意识地比照西方发达国家私立大学发展的道路与模式,对其不同程度地寄予希冀与厚望.
人们憧憬着民办高校能够像民营企业那样在神州大地异军突起,人们更渴望民办高校的崛起能够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注入一泓活水,带来一股清新的力量,从而在办学主体多元化和办学模式多样化的格局中促进中国高等教育朝着高水平现代化大学的目标迈进.
然而,人们在企盼多年之后,多少有些失望.
民办高校的创办者在淘得了"第一桶金"之后,并未像人们所预想的那样将盈余资金和主要精力投放到以扩充内涵、提高质量为主要目标的轨道上来.
相反地,扩大投资、聚积资本、不断扩张办学规模或抽逃资金举办其他产业成为他们的追求.
民办高校从头到脚所显示出的"公司形象"和所透露出的"商人气息",既背离了教育的公益性,也与民众的期望和愿景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这导致它们的社会信誉度江河日下.
笔者通过对一些西安市民和民办高校学生家长的访谈,明显感到民众对民办高校的口碑有降无升,并存有很大的歧视心理.
一些家长明确表示:"让孩子上民办高校是迫不得已的选择.
"一些市民认为:"民办高校好像不是在办学,而是在办教育工厂.
"更有人直言不讳地把民办院校比喻为"垃圾学校".
据了解,在2011年的高考中,陕西省共有7.
6万名上线考生放弃填报高考志愿,而弃报的主要对象是三本院校中的民办普通高校和高职院校.
这种状况也是造成民办高校近年来生源萎缩的重要原因.

二、民办高校"高原现象"产生的原因毋庸置疑,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在历经了一个阶段的快速发展之后,目前正进入发展滞缓、举步维艰的"高原期".
探究这种状况形成的原因,我们认为既有外在的客观因素,也有内在的主观因素.
1.
社会环境的变迁改革开放之初,我国民办教育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与该时期特定的社会环境存在着密切联系.
当时,我国一方面根据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大量需求,提出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另一方面因为国家综合实力较弱、财政投入有限,因此公办高校的招生规模和学位率很难快速满足这种需求.
在这种背景下,民办高校按照市场的供求关系,依靠民间资本投资迅速发展壮大.
然而30多年过去了,民办高校今天所面临的社会背景与环境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首先,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财政收入的增加和相关政策的要求,我国开始实行高校扩招.
1985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仅为2.
91%,而2010年我国公办高校的毛入学率已达到26.
5%.
[6]扩招后公办高校的招生规模和学位率明显增加,极大地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也缓解了市场需求,这在客观上对民办高校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挤兑和挤压,导致其生源数量骤降.

其次,独立学院的兴起对民办高校的发展产生了严重冲击.
上世纪末,我国"独立学院"纷纷兴起,截至2010年其总数已达323所[7],陕西省境内的独立学院也达到了12所,在校生规模达79367人[8].
独立学院是实施本科以上学历的普通高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个人合作,利用国家非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
独立学院在性质上虽为民办,但在创办过程中基本上是依托公办高校而建立的,因此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独立学院的异军突起,不仅使民办高校作的固有生源受到了瓜分,也使它们的社会关注度遭到了遮蔽和削弱.

再次,转型时期市场机制的不健全造成了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环境迟迟得不到改善.
民办高校是市场机制引入高等教育的产物,因此自由发展、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和环境是民办高校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根基.
正如有学者所言:"市场是民办高校的衣食父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虽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真正意义上的市场运行体制和机制仍未完全建立,行政主宰和计划调控的色彩依然十分浓厚,这使得民办高校只能在不完善的市场机制中寻求生存.
例如,民办高校一方面按市场法则自主经营、自谋发展;另一方面其招生人数、学费价格、专业设置等受到政府的严格调控.
又如,由于我国市场运行中的诚信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尚不健全,这导致民办高校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非诚信办学和种种质量投机行为.
这些都严重地影响和制约了民办高校的健康发展.

最后,民众对高等教育质量需求层次和品位的提高也使民办高校遭到冷落.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深入推进,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供给不足的矛盾明显缓解.
在这种背景下,民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开始由"机会需求"转向了"质量需求"[9],从渴望"上大学"转向了希望"上好大学".
而民办高校的质量和水平尚无法与公办高校相媲美,这自然使民办高校的受青睐度降低.

2.
制度设计存在缺陷我国在促进民办教育发展方面的相关制度和法规虽日趋完善,相继出台了《社会力量办学条例》(1997年)、《民办教育促进法》(2002年)、《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2004年)等;但总体上看,仍存在着制度设计缺陷.

首先,高校法律地位的不平等导致民办高校无法与公办高校进行公平竞争.
2002年颁布的《民办教育促进法》明确规定:"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具有同等法律地位"[10].
然而,这一抽象、笼统的法律条文缺乏以可操作性的实施细则作支撑,便造成了在实际运行中,民办高校在办学属性、经费筹措、招生政策、土地使用、税收政策、资源吸纳与配置等方面,根本无法获得与公办高校平起平坐的法律地位,因而也就无法实现与公办高校的公平竞争.
例如,在办学属性上公办高校是公益性事业单位,而民办高校是民办非企业性质;在经费来源上公办高校享受政府财政拨款,而民办高校依赖学费收入;在招生政策上公办高校在第一、二录取批次,而民办高校排在较后批次;在土地使用上公办高校属于公益性事业用地,而民办高校需购置土地且有使用年限;在税收政策上公办高校享受免税待遇,而民办高校要缴纳企业所得税、车船使用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等;在办学贷款上公办高校由上级主管部门担保,而民办高校只能以学费代收权作为抵押贷款,并且风险自担;在办学资源配置上公办高校由政府配置,而民办高校由市场配置等.
鉴于以上种种不平等的实际,陕西省人民政府曾于1996年率先出台了全国第一部地方性民办教育法规——《陕西省社会力量办学条例》,试图从法规政策的角度提升民办高校的法律地位,并使之成为全国政策推动型的模范.
然而15年过去了,此项政策的落实却很难到位④.
再如《陕西省民办教育促进条例》第十三条规定:"民办学校教职工与公办学校教职工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但此项政策至今也仍未能落实.
事实上,在社会各界眼中民办高校仍被看成是一种可有可无的补充力量或杂牌军⑤.
在上述制度设计和政策背景下,民办高校自然难以获得茁壮发展.

其次,未建立起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的分类管理机制.
建立营利性和非营利性的分类管理机制,是世界各国加强对私立高校监管、投资以及促进其规范发展的基本途径和经验.
然而,迄今我国仍未建立起这样的分类管理机制.
《民办教育促进法》明确规定:"民办教育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11].
这就意味着在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存在的开放型、营利性的学历教育在我国尚属禁止状态.
这种不加分类、笼统定性、统一管理的做法,一方面导致民办高校的法人属性和产权性质难以明确界定,从而抑制和挫伤了投资者创办民办高等教育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导致国家无法对属于公益性质的民办高等教育进行财政投资和政策扶持.
这种状况是制约我国民办高校健康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再次,缺乏政府对民办高校的投资机制.
尽管我国《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可以设立专项资金,用于资助民办学校的发展,奖励和表彰有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
"[12]然而,从我们对陕西省的调查来看,民办高校获得的政府财政支持极少.
自2002年《民办教育促进法》颁布以来,陕西省于2009年开始仅单列出100万元作为扶持民办高校发展的专项资金.
这一支持数额对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
从全国范围来看,各省对民办高等教育的投资机制也均未形成,现有的一些扶持政策主要体现在给予普通高校计划内招生指标、提高学费定价、减免部分税收等方面;直接的财政支持少得可怜,且主要体现在对民办高校贫困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费的资助及或教师科研项目的设立上.
一方面规定民办教育是公益性事业,另一方面又不对民办高等教育进行任何公共投资,在这种状况下其发展自然举步维艰.

3.
民办高校的办学动机和办学行为存在缺陷面对民办高校目前所出现的困境与矛盾,民办高校自身也必须进行深刻的检讨与反思.
事实上,民办高等教育办学困境的形成,与自身办学动机不纯、办学理念错位和自觉努力不足密切相关.
首先,逐利性在民办高校的办学动机和理念中占据主导地位.
由于我国民办高校实行的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运行模式,因此其在创办之初的逐利性心理既合乎逻辑,也能够为社会所接受和认可.
然而,在民办高校的发展已形成了规模并产生了巨大的资本聚集之后,倘若依旧把"逐利"作为纯粹目的,这样的行为既有悖于教育的属性和规律,也很难在中国文化背景下为社会所认可和接受.
美国教育家赫钦斯曾言:"当一所学校为谋取金钱时而决定采取一些行动,它必定会丧失其精神.
"[13]我国的民办高校之所以陷入今天这种尴尬的境地和出现种种发展、信誉危机,均与这一因素密切相关.
考察陕西民办高校的办学实际发现,由于受逐利观念支配,民办高校在取得了一定的规模效益之后,并未将办学重心和工作重点转移到改善教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质量上来,而是更多地把钱用来再征地、再投资,以追逐利益最大化.
据悉,2010年教育部对全国民办普通本科高校进行抽样评估,陕西省推荐了一所实力最强的民办院校接受评估,即使如此,这所学校也未达到评估标准⑥.
民办高校这种只认金钱、不顾质量的办学行为,严重损害了它们的社会形象.
笔者在调研中听到这样一些声音:"民办高校举办者腰缠万贯,为什么还要让政府给他们投资"有的说:"他们把赚来的钱不往教育教学上投,而去搞资本再扩张,却还呼吁政府给他们资助,这不合乎情理.
"还有的说:"民办高校是'金钱进来,质量出去'.
"由上述舆情可以看出,民办高校今天的困境在一定程度上是自身造成的.

其次,民办高校的法人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
目前陕西民办高校普遍实行的是董事会(或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并且建立了党委,明确了其应发挥的政治核心和监督作用.
根据笔者调研,目前民办普通高校在内部治理结构上存在以下突出问题:一是董事会的决策、合议职能未能充分发挥.
董事会虽名义上由出资者、办学者、社会贤达、合作单位等多方人士共同组成,但实际权力主要掌控在出资者手中,出资者一般既为董事长又兼任校长.
在这种情况下,董事会的决策、议事职能实际上流于形式,大小事务均由董事长或校长说了算,董事会甚至沦为合法化其意志或行为的工具.
[14]二是学校党委的政治核心和监督保障作用未能有效发挥.
为确保民办高校能够在办学过程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的各项法规,陕西省教育工委于本世纪初在民办普通高校中普遍建立起了党委,并由教育厅派出监督员兼任学校的党委书记.
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党委和监督员的保障监督职能发挥得极其有限.
三是学校中的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等组织建设极不健全,这导致学术权力十分薄弱,行政权力主宰一切.
四是学校中的工会、学生会等群众性组织建设及其维权职能异常薄弱和淡漠,这导致广大教职工和学生的利益诉求难以正常表达与维护.
民办高校在法人内部治理结构上的上述缺陷,不仅导致其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管理水平极其有限,还导致权力制衡机制和监督机制严重缺失.
近年来频频发生的民办院校董事长抽逃办学资金、转移办学资产等事件,就与内部治理结构的缺陷以及政府的监管不力有关.

再次,民办高校管理者的素质和水平很难适应现代大学制度的要求.
随着民办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和管理要素的增多,尤其是伴随着民办普通高校由规模型发展向内涵式发展的过渡,对其管理者的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然而,民办高校的管理主体未能与时俱进地积极适应这一要求.
这表现在,一是当初民办高校的创办者大多数今天依然在执掌着学校,他们董事长、校长一身兼,而不是像企业组织那样实行出资人(董事)和经管人(经理)相分离,这种状况制约了民办高校整体领导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是"家族式"管理的痕迹仍未消退.
深入到民办高校内部不难发现,人、财、物等要害部门的管理权力均掌握在举办者的亲朋手里.
在这种盘根错节的"裙带"组织中,很难奢望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
近年来,陕西的民办高校还出现了子承父业的"二代接班"现象.
这些二代接班人年纪轻轻、初出茅庐,其素质、资历、经验、水平等实难符合现代大学掌舵人的要求,有的甚至连过硬的学历都没有,这就被世人所诟病.
三是中层和基层管理队伍水平差.
如同不舍得花本钱聘用高水平教师一样,民办高校也同样存在着舍不得花大价钱聘用高水平、高学历、高素质管理人员的现象.

三、民办高校走出"高原现象"的策略与路径我国民办高校要摆脱上述困境,根本出路在于必须面对新的形势作出历史性的战略调整和转型,集中表现为:一是必须坚持由"补充型"教育向"选择型"教育转型;二是必须坚持由规模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型;三是必须坚持由传统学校制度向现代大学制度转型.
民办高校只有积极地进行这种调整和转型,才能摆脱困境,走向光明.

1.
完善制度设计,为民办高校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良好的生存环境是民办高校发展的先决条件.
目前,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正面临着深层次制度环境改善的问题.
在这种背景下,政府必须进行科学的制度设计,为民办高校发展创设良好的制度保障和环境庇护.

第一,理顺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的法律地位,让两者公平竞争.
渴望自由公平的竞争环境是民办高校长期以来的基本诉求,而公平竞争的前提是民办高校必须拥有与公办高校相平等的法律地位.
虽然我国《民办教育促进法》明确规定"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15],但由于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细则,使这种"同等"或"平等"仅滞留在观念价值层面,而未落实在制度价值层面.
客观的事实是,民办高校在办学、招生、土地使用、税收政策、教师待遇及学生就业等方面均遭受着种种歧视.
这种状况是造成我国民办教育发展举步维艰的关键所在.
因此,欲促进民办高校健康发展,就必须进一步明确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的平等法律地位.
这种平等的法律地位,一是应体现在办学资源配置、招生政策、土地使用、税收减免等方面;二是应体现在对教职工的职称评定、科研奖励以及参与各项社会活动的政治权利与待遇等方面;三是应体现在对民办高校学生的困难资助、奖学金、医疗保险、就业、伙食补贴等方面.
只有进一步明确和理顺了民办高校的法律地位,才能为民办高校发展提供法律保障,继而给民办高校发展注入动力和活力,促进其出现大发展和大繁荣.

第二,实行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分类管理机制.
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积极探索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
各地应乘此东风,积极推进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教育分类管理的试点工作.
通过分类管理,可以使营利性民办高校完全按照企业法人的模式遵循市场法则运行,此类学校的性质可以明确界定为私人产品或牟利行业,对于此类学校政府只依法监管和评估,而不进行投资扶持;对于非营利性的民办高校,则可将其界定为准公共产品或公益性事业,政府可对此类学校进行财政投资和各项政策扶助.
只有实行了分类管理的机制,才能明晰各级各类民办高校的产权关系和所有制形式,继而促进民办高校按照各自的属性和轨道去健康发展.

第三,健全市场机制,为民办高校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
在改善市场环境方面,目前政府亟需做出以下努力:一是要进一步规范民办高校的市场准入机制,对其应具备的基本办学资质和条件进行严格的评估和审批;二是要健全对民办高校的市场监管机制,确保其依法办学、诚信办学;三是要强化竞争机制,促进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之间、民办高校彼此之间公平竞争;四是要完善信息沟通与传递机制,促使民办高校办学信息公开,促进民办高校与企业和市场紧密联系,使之能够按照市场供求和社会需要来科学办学.

2.
加强财政资助,积极扶持民办高校发展2009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联合公报》指出:"高等教育是一种公共产品,应该由政府承担责任,并由政府提供经费资助.
私立高等教育也应纳入公共政策范围,使其满足社会公益性要求.
"[16]我国民办高等教育虽为私人创办,具有一定的营利性质,但其客观作用和效果却具有经济学意义上的"溢出效益"⑦,即不仅是受教育者个人、家庭、办学者受益,而且特定的区域、民族、国家和社会也会受益.
因此,我们一定要转变对民办教育的歧视态度,积极将其在分类管理的基础上纳入公共政策的框架之中,并按照分类性质给予其不同程度的公共财政支持.
纵观英、美等发达国家的做法,皆采取此等举措.
美国私立大学的辉煌,始于《莫里尔法案》以及后续颁布的各种法规政策所遵循的同等待遇原则,而这种同等待遇着重体现在国家公共财政的支持方面.
事实上,今天美国众多私立学校的办学经费,其1/3来自于收取学费,1/3来自于社会和民间的无偿捐赠,另外的1/3则来自政府的财政资助.
也正是在这种机制下,美国的私立大学才得以强劲发展,并成为世界名校.
从我国民办高校运行的实际状况以及对未来前景展望,政府必须积极采取拯救行动,否则许多民办高校将被迫关门.
真正到了那一地步,受害的不光是民办高校的创办者,国家和民族也将蒙受损失.
这就要求我国政府应该适当承担起补助民办高校的责任,以提高民办高等教育的质量,进而提高高等教育的整体质量.
[17]政府对民办高校进行财政资助,可以采取直接和间接的方式.
直接资助即政府直接给民办高校进行财政拨款、提供办学场地(产权国有)或部分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等.
间接资助是指政府通过提供优惠政策和待遇,如土地价格优惠、减免税收政策、购买教育服务、提供学生奖助学金、提供教师科研和专业发展经费等方式来支持民办高校发展.
除此之外,政府还应进一步疏通民办高校的融资渠道,使其借助国内外资本市场获得健康发展.

3.
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民办高校要向正规化大学道路迈进,跻身于高水平大学之林,就必须按照现代大学制度的要求完善其内部治理结构,提升其科学管理水平.
第一,应制定大学章程,并通过大学章程的厘定来明确学校内部各级组织的职权责和各项工作的操作规程.
目前,我国各级各类高校正在积极探索制定大学章程.
我们认为在大学章程的创建和制定过程中,民办高校可以先行一步,因为民办高校的组织属性和运行机制更需要也更适合用现代大学规章来加以规范和引导.
民办高校在大学章程制定中:一应明确董事会和校长之间的职、权、责、利关系,董事会的议事决策职能要得到充分保障,校长的管理指挥职能要得到有效发挥,确切地讲,应建立起"董事会铺铁轨,校长驾驶火车"的体制.
董事会在人员构成上既应包括投资人和校长,还应包括懂教育的社会贤达和教职工代表.
董事长和校长不要相互兼任,校长应由董事会聘请懂教育的专业人士来担当,并心无旁骛地专事学校的管理工作.
二应建立健全校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教授委员会等学术组织,积极发挥学术权力在学校管理工作中的作用,确保学校各项管理工作向着专业化方向迈进.
三应建立健全学校党、政、工、团等各类组织,并加强其对学校的教学、科研、人事、学生管理、总务后勤等各项工作的参与和监督,确保学校各项工作能够按照现代大学制度的要求有条不紊地运行.

第二,着力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水平.
民办高校要改善公众形象,提高办学水平,就必须重视管理队伍建设.
一是应该痛下决心斩断"裙带"根系,切实做到面向社会广揽贤才,把真正优秀的人才充实到学校的管理干部队伍之中.
二是应加强管理干部队伍的培训、进修和提高,全面提升其综合素质.
三是应积极推进各项管理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并利用自身机制灵活、自主性强等特点,大胆地进行制度创新,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民办高等教育的办学规模和发展道路.

4.
端正办学理念,强化公益意识,以内涵扩充赢得发展弗里德曼指出:"所有学校生产的教育服务都具有公共产品属性,私立教育也服务于公共利益,承担了社会责任,从这个角度来讲,所有学校其实都是公立学校.
"[18]此番言论道出了公立教育与私立教育的共同本质——公益性.
我国民办高校要走出目前的困境,获得蓬勃发展,必须对自己的办学动机、理念和行为作出痛彻的反思与矫正.

第一,应淡化逐利色彩,强化公益属性.
可以预见,如果民办高校抱着"唯利是图"的宗旨不放,如果从头到脚仍透射出"赚钱谋利"的商人气息,那么其前途只能是死路一条.
因此,民办高校尤其是那些已经具备了规模效益的民办普通本科高校,必须在办学理念上做出严肃认真的反思与调整.
调整的核心是淡化牟取回报或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功利意识,强化学校的公益形象与属性.
惟其如此,民办高校才能改善公众形象,提高社会信誉,继而获得政府、社会、民众的广泛理解与支持.

第二,应确立质量立校意识,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立校之本.
一是应把整个工作的重心和中心放在重视人才培养、规范教学秩序、改进教学效能、加强教学管理上.
二是对教育教学一线应舍得投入、舍得花钱,切实改进教师、学生的教学、工作和学习条件.
三是要找准办学定位,突出办学特色,尤其是要积极寻求与所在区域公办高校的错位发展,避免同制或同质化倾向.
"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民办高校只要能凸显办学特色,坚持质量立校,就一定能赢得发展壮大的广阔空间.

第三,要不惜成本建设教师队伍.
在企业领域,人力资本是第一资本,同样在教育领域人力资源也是第一资源.
正如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所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渭也,有大师之谓也.
"哈佛大学校长柯南特所言:"大学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一代教师的质量.
一个学校要站得住,教师就一定要出色.
"因此,民办高校要想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学,就必须拥有高水平、高素质、高学历的师资队伍,而要做到这一点,民办高校的主办者就必须舍得花大价钱、大砝码去聘请教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惟其如此,民办高校才能摆脱颓势注释:①②③根据2008-2010年《陕西教育事业统计年鉴》测算.
④⑥资料来源于笔者2011年7月对陕西省教育厅民办教育处人员的访谈记录.
⑤资料来源于笔者2011年7月对陕西某万人民办高校负责人的访谈记录.
⑦溢出效益(spillovereffect)是指事物一个方面的发展带动了该事物其他方面的发展,在教育领域是指教育符合国家的整体利益,其培养出的人员在全国范围内流动,这样使国家和外区收益.
参考文献:[1]沈剑光.
民办教育发展的战略转型与策略应对[J].
教育研究,2009,(8):83-87.
[2]温锐,刘世强,熊建平.
略论当前我国民办高校发展定位的转型[J].
教育研究,2008,(11):65-68.
[3]黄清云.
重视民办高校发展的瓶颈问题[N].
文汇报,2008-07-10(5).
[4][8]2010年陕西省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
http://www.
shaanxi.
gov.
cn/0/1/65/365/370/103131.
htm.
[5]李勇钢.
深度调查:陕西7.
6万上线考生缘何放弃上大学[N].
华商报,2011-09-16(A25).
[6]董洪亮,肖思圆.
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6.
5%[N].
人民日报,201l-02-29(4).
[7]教育部.
201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N].
中国教育报,201l-07-6(2).
[9]张应强.
高等教育改革与我国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J].
大学教育科学,2006,(6):17-21[10][11][12][15]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EB/OL].
http://www.
gov.
cn/test/2005-07/28/content_17946.
htm.
[13]罗伯特·M·赫钦斯.
美国高等教育[M].
汪利兵,译.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3.
[14]郭建如.
民办高等教育的市场化与民办高等教育的组织管理特征——以陕西民办高等教育为例[J].
高等教育研究,2003,(4):68-74.
[16]UNESCO.
2009WorldConferenceonHigherEducation:TheNewDynamicsofHigherEducationandRe-searchforSocietalChangeandDevelopment[R].
DraftFinalCommunique,2009:1-2.
[17]潘懋元,罗丹.
多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模式比较研究[J].
高等教育研究,2007,(3):1-8.
[18]米尔顿·弗里德曼.
资本主义与自由[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87.
(摘自《高等教育研究》2011年第11期作者/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王庆如司晓宏)高校职业指导"四化"体系及其实践摘要:高校职业指导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四化":职业指导制度化、全程化、个性化和职业指导教师队伍专业化.
针对这些问题而构建的"四化"职业指导体系在实践中初显成效:第三方调查公司对毕业生的调查表明,大多数学生就业竞争力增强,能够满足企业需求,受到企业高度评价;学生创业团队数量有所增加,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有所增进.

关键词:高校,职业指导,"四化"体系,实践中图分类号:C6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6120(2011)11-0105-03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迈入大众化,高校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高校面临着愈来愈严峻的就业压力,大学生就业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加强高校职业指导工作已成为高校工作的重点,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必须研究和急需妥善处理的实际问题.

从1909年帕森斯出版的《职业选择》一书中第一次提出"职业指导"概念以来,职业指导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众多的理论派别,其理论趋于系统化和多样化.
在我国,学界对职业指导的基本看法是:"职业指导指的是帮助学生和社会求职者了解社会就业形势与当前就业状况,了解社会人才需求和有关人事与劳动政策法规,认识自己的职业志趣、职业能力与个性特点的过程;是运用职业评价分析、调查访谈、心理测量等方法和手段,依据市场人才供求,按照求职择业者个人条件与求职意愿以及单位用人要求,提供咨询、指导和帮助,实现人职合理匹配的过程.
""职业指导是为求职者就业、就业稳定、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合理用人,提供咨询、指导和帮助的过程.
"[1]职业指导有四方面含义.
第一,从教育本位来看,是一个教育过程.
通过课堂教育、讲座作为载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念,全面提高职业素质.
第二,从学生个体本位来看,是一个学习和体验过程.
通过学习和体验,了解和认识自我和社会职业,分析和把握自身特质,处理好学业、就业、职业和事业的联系,做出良好的职业生涯设计,实现人职匹配.
第三,从学校行政本位的角度来看,职业指导是人才培养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社会培养"专业精、方向明、能吃苦、乐于工作"的专业人才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学校社会影响力的重要环节.
第四,从社会本位的角度来看,高校职业指导是一种服务,既服务于学生,又服务于社会及用人单位[2].

一、高校职业指导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四化"在人才市场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高校职业指导工作尤显其重要和迫切.
全国各高校也正积极地开展职业指导工作.
但总体来讲,我国高校的职业指导工作目前还处在起步和探索阶段,无论从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职业指导的范围、指导效果上衡量,还是用社会经济发展、人才市场完善、经济全球化、竞争激烈化、信息现代化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来衡量,都没有达到社会和学生所期望的要求.
存在以上问题的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校对职业指导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教学计划缺乏系统性许多高校决策层本身对职业指导的内涵理解不够全面,对职业指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不够.
各高校都建立了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也成立了工作队伍,但很大部分的高校并未实施职业指导教育,或者是将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等同,大多数是履行行政管理职能,对职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部分高校通过选修课或者讲座形式,对高年级的学生开设就业指导,就"就业"而"就业指导",缺乏全程化、系统化、个性化的培训和指导.

(二)职业指导教师队伍相对薄弱,缺乏专业化水平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缺少专职职业指导人员,教师队伍多由辅导员、就业工作人员组成.
这些教师缺乏充足的备课时间和专业、系统的职业指导培训,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时往往显得力不从心,这是制约职业指导发展的一个很重要因素.

(三)职业指导内容缺乏科学性,教学模式单一,个性化指导欠缺目前多数高校职业指导内容知识介绍多,能力培养少,内容多停留在就业形势、政策及规定的诠释和就业技巧的简单讲解上,局限于提供应急性指导,学生评价低.
《中国大学生就业》曾以"对目前的职业指导课程的整体评价"为题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非常不满意"的比例为41.
89%;"很不满意"的比例为32.
77%;"满意"的比例为22.
64%;选择"很满意"和"非常满意"的仅为1.
35%[3].

职业指导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灵活性,然而在具体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不能采用相应的教学方式来突出这些特点.
基本上采用的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理论性的内容偏多,缺乏师生互动、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市场调查等有效的教学实践活动,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缺乏针对性和新颖性,导致实际授课效果不明显.
就业指导课大多采用大课堂授课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整体指导,相同专业甚至不同专业的学生一起上课,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专业特点及个体差异性.
这种缺乏个性化的指导,削弱了职业指导课的实际效果.

(四)职业指导与就业市场衔接不紧密,社会化程度低目前的高校职业指导仅仅限于短期就业指导,主动和社会各界的联系较少,基本上满足于纸上谈兵,缺乏对社会主要行业的关注和介绍,没有与用人单位形成互利的良性循环,没有与市场、产业形成呼应的互助关系,形成了学校职业指导和社会需求不相衔接的尴尬局面.

(五)职业指导没有与专业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就业指导课和高校专业教学脱节.
由于就业指导教师对专业领域缺乏了解,对学生的指导不深入,在各专业的教学中,任课教师教学内容只限于专业知识和技能,很少说明这些知识在职业领域如何应用以及发展的趋势,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就业趋势不是很清楚,无法将专业知识与职业的需要很好地结合到一起.

二、高校职业指导"四化"体系的实践针对上述职业指导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所在高校就职业指导工作做了一些改革,并取得了较好效果,具有一定借鉴性.
具体而言就是:构建"四化"体系,提升职业指导有效性.
(一)加强体制建设,实现职业指导制度化强化行政管理,确保对职业指导的重视和有序开展.
具体通过设立学校职业指导委员会,建立校、院、班三级联动机制,将职业发展教育纳入就业考评工作的重要内容等措施.
同时强化教学管理,确保职业指导的科学性.
通过设立教研室,科学系统开展职业指导课程教育.
目前成都大学(以下简称"我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研室开设有一门必修课、五门选修课,其中一门课程被立项为省级精品课程,一门课程被立项为市级和校级精品课程.

(二)完善体系构建,实现职业指导全程化通过"五层次"开展"纵横结合"的全程化职业指导教育.
在职业指导的形式上分成五个层次进行:第一个层次是以职业指导师专职授课为主;第二个层次是以兼职职业指导师或知名人士开设职业指导系列讲座为主;第三个层次是以社会实践锻炼即职业生涯训练为主,充分利用寒暑假和各种社会实践锻炼的机会,开展相关的职业生涯访谈、就业市场调研或挂职锻炼等;第四个层次是以学生协会为主,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赛等活动;第五个层次是实施个性指导服务,做好学生的个性指导、个别咨询,开展职业测评、心理测试.

在内容上以学生为中心,构建"以年级管理为纵向、以能力培养为横向"的纵横结合体系,实现职业指导全程化.
具体分三个阶段实施:(1)一年级的职业意识培养和职业生涯规划,主要内容为:大学生适应、了解和接受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理论,探索自我、职业兴趣测评、学会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2)二年级创业素养及技能培养,主要内容为:创业的认知与准备、创业实务指导等;(3)三年级的求职准备与职业适应,主要内容为:就业形势与政策、职业咨询、职业素养与就业准备、应聘技巧、职业适应等.
三个阶段相互贯通,有机连接,形成完善的指导体系.

(三)加强培训引导,实现职业指导队伍专业化职业指导是一门专业化程度很高的学科,包含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人才学、管理学等各方面的学科知识.
加快建设一支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的职业指导工作队伍是高校职业指导工作向前推动的基础,也是高校职业指导中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

我校构建了一支专兼职结合、校内外结合的教师队伍,并通过对教师队伍定期开展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选送优秀教师参加校外专业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化程度.
具体而言就是依托教研室,在学工系统和各学院,挑选在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领域较有心得的教师担任专、兼职教师.
同时聘请校外的名师、知名企业家、人力资源顾问等有经验的人士为就业创业导师,作为校外教师进入课程教学.
力量雄厚的师资队伍既为就业竞争力培养的教学工作构筑了坚实和宽泛的理论基础,同时又为传授学生实际的实战经验构建了平台.

将职业指导工作渗透到专业教学工作,也是职业指导队伍专业化的一个补充.
专业教师在就业指导中的作用一直是处于被忽视的状态,我校在职业指导教育中的一个改革就是建立学生职业导师的制度,即要求专业教师是学生的职业导师,不仅要求他们在专业教育的过程中融入职业指导的内容,还要求他们为其指导的学生提供可靠的就业信息.
通过这样的措施,使得专业教育和职业指导相互融合,互相促进.

(四)关注个体特点,实现职业指导个性化学生中存在个体差异,不同学生具有不同的个性、能力、兴趣和职业取向,因此在课程以外,还需注重对大学生进行个别职业指导.
通过开展职业兴趣测评、建立职业发展档案、开展一对一职业咨询和形式多样的团队辅导等方式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职业指导服务,提高职业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化"职业指导体系实践初步显现成效,通过第三方调查公司对我校毕业生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就业竞争力较强,能够满足企业的需求,受到企业高度评价.
我校还涌现出一批学生创业团队,其中三支创业团队被评为成都市大学生创业重点项目和获得"创业潜力奖",两支团队成功融资100万.
一支团队在2010年中央电视台"创意中国星"节目中,进入全国总决赛并获得雷士照明控股有限公司50万元的投资.
《中国教育报》、《四川日报》、《成都商报》、《成都日报》、四川电视台、四川新闻网等媒体作了相应报道.

如何推动职业指导工作在高校的有效开展,建立切合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的职业指导体系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高校及高校相关从业人员的更多投入与探索,并持续不断地努力.
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校职业指导体系建设将会迎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

参考文献:[1]莫飞平,职业指导与大学生就业[J].
中国大学生就业,2010,(1).
[2]范泽瑛,王尔新.
试论高校学生职业指导的方法和内容[J].
中山大学学报,2004,(6).
[3]张炳兰.
高校就业指导课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10,(7).
[4]林良盛,张金名.
高校职业指导工作开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2).
(摘自《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年第25卷第11期作者/成都大学陈静刘吕高)论大学权力结构改革——关于"去行政化"的思考摘要:行政化倾向使我国大学权力结构呈现出一元化的特征,它不符合学术组织本质的要求,不利于大学学术的良性发展.
推行"去行政化"改革,建立基于科学理性的多元共享治理体制,调整大学权力结构与关系,不但是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加强大学科学管理的需要,更是重塑大学精神、回归学术本质的需要.
调整行政权力关系,要求调整行政权力的内部关系,转变行政工作性质,建立专业化的行政团队;调整学术权力关系,重在落实教授治学,建立多元学术主体共担权力、共治学术的结构体系.

关键词:去行政化,大学权力结构,大学管理,行政权力,学术权力大学是社会的学术组织,但也是一个权力场,政治权力、行政权力、专业权力等在大学的运行和功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
与我国其他社会组织一样,大学的权力结构除了表现为多样性和多层次性之外,也有十分明显的行政化倾向.
行政化倾向使我国大学权力结构呈现出一元化的特征,这种一元化的权力结构不符合学术组织本质的要求,不利于大学学术的良性发展.
因此,"去行政化"既是大学行政职能、行政方式改革的要求,也是大学权力结构调整的要求.
本文将从"行政化"和"去行政化"的角度阐述大学权力结构及其改革,以期揭示我国大学权力结构的内蕴及其对学术发展的影响.

一、行政化管理体制下的大学权力结构纵观世界各国大学,没有哪国的大学权力结构与别国完全相同,各国大学权力结构都是在其自身的社会背景下,在其大学传统的延续与创新中逐步建立起来的.
我国近现代大学属于"后发外生型",其创建从一开始就受到来自政治和政府权力的干预.
"我国近代高等学校大都是在政府意志的操纵下建立起来的,其日常管理工作也由学校行政体制负责".
正因为如此,我国大学从一开始就建立了完备的行政化体制,虽历经百年,这种体制非但没有任何消减,反而不断强化,大学的各种功能活动和非功能活动全部被置于其管辖之下.

1.
行政化管理体制下的大学管理与欧美大学不同,我国大学实行的是行政化的管理体制,其产生既有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又有现实社会背景的需要.
在长期的官本位历史文化传统下,"早期现代大学不仅由政府或政府部门所举办,而且校长和主要管理者均由政府委派或任命,所设学科门类和课程也由政府指定或由政府法令规定";在现实的社会背景下,大学由政府举办,由党政二元体系共治.
这种行政化管理体制在国际上具有特殊性,它使我国大学管理表现出鲜明的"中国风格":首先,政治权力和行政权力掌控大学的命运,对大学拥有无可争议的影响力;其次,专业权力的影响力被严格限定在专业活动范围,在大学管理的各层次结构中都不具有影响力,教师处于大学管理的边缘地位;第三,大学的全部事务均由党政部门管理,不论是学术事务还是非学术事务,都纳入了党政共治体系,由党务人员和行政人员分工管理;第四,特殊的权力关系导致大学价值的扭曲或异化,在政治价值、行政价值和学术价值的博弈中,学术价值并没有取得优势或优先地位,学术在大学不受尊崇,大学俨然成为了政府部门或政府的"附属机构".
显然,这种行政化的大学管理与大学的学术本质要求是相背离的,不符合大学学术运行与发展的需要.

2.
行政化管理体制下的大学权力结构大学管理体制决定大学的权力结构,在不同的管理体制下,大学的权力结构是不同的,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在行政化管理体制下,我国大学建立了党政共治的二元管理组织,党务组织秉承政治价值,履行对大学的政治领导与管理;行政组织秉承行政价值,履行对大学的行政领导与管理.
党务组织行使的主要是政治权力,行政组织行使的主要是行政权力.
在行政化管理体制下,政治权力与行政权力相互交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且随着"政治组织的行政机构化、政治工作的行政事务化、政治工作人员的行政身份化,更加强化了大学行政化的程度".
大学的学术事务也采取行政管理方式,学术人员集体和个人的专业权力所发挥的影响微乎其微,行政权力主导学术事务.
因此,从权力类型及其影响方式看,大学权力结构表现出明显的一元化特征,政治权力不过是一种行政化的权力,在大学发挥作用的方式及其所作用的对象与行政权力并无二致,只不过在一定意义上,是一种更大的行政权力罢了,行政权力控制了大学的运行.
专业权力寄生于大学,既没有获得发挥作用的合法性,也缺乏发挥作用的组织体制.
一元化的大学权力结构使大学管理表现出高度集权的特征,与现代大学制度所倡导的教授治学、学术自由格格不入.

3.
一元化权力结构下的大学发展大学不是政党组织,不是行政组织,不是经济组织,而是社会的学术组织.
政党组织遵循政治价值导向,行政组织依从行政价值导向,经济组织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的,大学则以人性的培育、学术的繁荣为宗旨.
在一元化权力结构下,行政权力至上,大学的价值观被扭曲,学术价值得不到张扬,真正尊重学术、崇尚学术、潜心学术、敬畏学术的人并不多.
掌握行政权力的官员受到推崇,教师的学术修养、学术造诣、学术成就、学术影响力不受重视.
很多人,包括一些教师热衷于到党政部门谋求一官半职,热衷于名利.
在这样的体制和环境中,教学、科研活动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很多教师对待教学工作得过且过,从事科研主要是为了评职称,或为了获取经济利益,而不是出于对学术的喜爱,更不是出于以学术为志业的信念.
因此,大学的学术发展动力不足,学术气氛淡薄,学术水平和质量难以提高.

二、"去行政化"与大学权力结构的合理化行政化管理体制导致不合理的一元化大学权力结构,造成大学权力关系紊乱,影响了大学正当的价值追求和学术的良性发展.
改革行政化管理体制,建立基于科学理性的多元共享治理体制,调整权力结构及各种权力关系,不但是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加强大学科学管理的需要,更是重塑大学精神,回归学术本质,使大学为"大学"而非政党组织或政府机构,按照其本来的逻辑办学的需要.
因此,调整大学权力关系,改善大学权力结构,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去行政化"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高等教育起步较晚,起点较低,发展时间不长.
在以往高等教育欠发达时期,根基牢固的行政化大学管理体制是难以动摇的.
但是,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不仅实现了大众化,而且高等教育体系也日趋完备,学科专业实力显著增强,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在新的历史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使命和任务都有了根本的变化.
经过前一个时期的建设与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建设任务,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教育秩序和体系建设、教育环境建设等都已基本完成,现在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任务主要是充实内涵,提高质量和水平,创建有特色高水平的各级各类大学,包括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大学.

显然,要完成这些任务,必须改变落后的行政化大学管理体制.
只有"去行政化",建立与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任务相适应的大学管理体制,我国大学才能转变办学方式,以提高水平和质量为导向,遵循学术本质要求办学,创造出学术发展适宜的环境和条件.

2.
"去行政化"必须改革大学权力结构在行政化管理体制下,大学的权力结构是一元化的.
改革大学管理体制,消减行政化倾向,不能不调整大学权力结构.
有人将"去行政化"等同于取消大学行政级别,还有人将大学党政领导干部退出学术委员会视作"去行政化",其实,"去行政化"只是人们对行政化管理体制改革的一种通俗表达,它有着更丰富的内容.
"去行政化"包含了改革大学权力结构,调整大学权力关系,建立适应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新形势和新任务的大学权力结构,形成符合大学本质要求的权力关系.

尽管我国大学的权力结构是一元化的,但客观上存在多元的权力和权力主体,只不过有些权力在大学权力结构中处于弱势地位,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总体而言,我国大学主要存在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市场权力和专业权力等几种主要权力,在本文的讨论中不涉及市场权力,主要就其他三种权力及其关系进行探讨.
有学者将三种权力表述为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认为后者是一种与前两者并存的大学权力.
实际上,学术权力是一种管理大学学术事务的权力,我国大学往往将这种权力赋予相关的行政部门和行政人员,在这种情况下,它与行政权力是不可分割的关系.
所以,学术权力并不能作为一种与政治权力和行政权力相对应的大学权力来对待.
而专业权力是大学教师基于其学术修养和专业智慧所拥有的一种权力,与政治权力和行政权力的授予性不同,是大学教师职业所赋予的一种特殊权力,是一种根植于大学学科专业的权力.
在一般情况下,政治权力的主体是政党组织机构和党务工作人员,行政权力的主体是行政组织机构和行政工作人员,专业权力的主体则是大学教师集体和个人.
改革大学权力结构,就是要重新界定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和专业权力在大学中的地位和作用,重构它们之间的关系,使其对大学发展发挥更积极、有效的作用.

3.
大学权力结构调整有助于促进大学学术发展管理体制决定大学的发展能力和发展水平.
在不同的管理体制下,由于大学的权力结构不同,大学所蕴含的发展能力和可能的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差异.
在行政化管理体制下,我国大学建立了一元化的权力结构,它不仅使政治价值和行政价值在大学占据了优先地位,而且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政治价值和行政价值的实现.
但与此同时,大学作为学术组织,其学术价值非但没有得到重视,而且一元化的权力结构更是将学术发展置于政治和行政的双重约束之下,并使之成为达到政治和行政目的的手段.

改革行政化管理体制,调整大学权力结构,建立多元共享治理体制,承认多元价值及其主体在大学的合理存在,使之各归其位,有助于促进大学回归本位,提升学术价值的地位,强化学术发展的目的性,致力于学术发展.
众所周知,大学具有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文化创新的职能,毫无疑问,在政治价值和行政价值导向下,这些职能往往只具有工具意义,只有在学术价值主导下,它们才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目的意义,在人才培养、知识发展、社会文明和文化传播等领域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去行政化"与大学行政权力关系调整行政权力是我国现代大学与生俱来的一种重要权力,它既包括政府所授予的行政管理权力,也包括行政化了的党务系统所拥有的政治权力.
"这种权力由制度所赋予,是一种授予权.
"在行政化管理体制下,大学行政权力关系并不只涉及行政权力内部的各种关系,比如,行政系统和党务系统的权力分配及其之间的关系等;还包括行政权力与其他权力之间的关系,以及行政权力所影响的各种大学事务之间的关系.
在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中,"去行政化"不但意味着行政权力内部关系的调整,而且还涉及行政权力与其他权力关系的调整,甚至还包括行政权力所影响的大学各种事务之间关系的调整.

1.
"去行政化"要求调整行政权力的内部关系"去行政化"既包括淡化政治色彩,消减行政指令的影响力,也包括减少行政集权,实行分权和放权.
就内部关系而言,大学行政权力结构改革的主要任务是,第一,进一步理清党政权力关系,明确党政权力的对象及其范围,消解政治权力行政化倾向,减少交叉影响,避免双重作用,使政治权力遵循政治价值要求,按照政治运行逻辑,对政治事务发挥作用,建立更加明晰的党政权力关系及其运行机制和方式.
第二,进一步明确行政领导个人权力与团队权力的关系,消减事实上存在的大学行政领导"个人中心"现象,准确定位行政领导权力,使行政领导从事无巨细、亲历亲为的状态中解放出来,加强行政团队权力,更好地发挥行政团队的作用.
第三,进一步调整校级和院系级行政权力关系,解决大学行政高度集权的倾向,适度放权,扩大和增强院系办学权,建立校、院、系分享大学行政权力的管理体制,调动院系办学的积极性.
调整行政权力内部关系,涉及到宏观和微观多种组织和部门甚至领导个人的地位和权力,因此在实践中,不仅需要上级党委和政府对大学领导管理体制改革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而且更需要大学党政部门和领导自觉自为.

2.
行政权力关系调整重在转变行政工作性质追根溯源,我国大学行政化管理体制主要有两大源流:一是政府行政体制,一是党领导的军队指挥体制.
在这两种体制中,行政管理的性质都具有统一性、绝对性和强制性,因此,大学行政管理也继承了这些性质,致使行政化倾向严重,行政权力具有无可争议的影响力.
但大学并非政府机构和军队组织,而是学术组织.
在行政权力主导的大学,学术的生命力是脆弱的,学术发展背负着沉重的包袱.
"大学行政组织管理工作不是学校的功能性活动,而是辅助活动,是为功能性活动的有效开展起帮助、支持和维护作用的.
"因此,进行"去行政化"改革,调整行政权力关系,在调整行政权力结构的同时,还应拨乱反正,使大学行政工作的性质符合学术组织本质的要求,变统一管理、绝对服从和强制执行为服务性、协调性和协商性管理,减少行政权力对学术事务的直接干预,使学术在没有行政权力的约束下轻装前进,追求其自身的价值.
行政工作性质的转变是大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改革行政化管理体制、调整行政权力结构的应有之义.
没有行政工作性质的转变,行政化管理体制改革和行政权力关系调整不可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也不可能对大学学术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

3.
调整行政权力关系必须建设专业化的行政团队权力由人掌握和行使,掌握和行使行政权力的大学行政人员对权力作用的发挥有着重要影响,行政理念、知识和技能不同,则对待所掌握的行政权力的态度,以及行使行政权力的方式也不同.
在行政化管理体制下,大学行政人员掌握了绝对的行政权力,不仅对所有大学事务具有任意的处置权,而且对大学教师和学生享有不容怀疑的管理权,所以,行政人员,不论领导还是一般工作人员,只需凭经验就可以行使这些权力,很多人的行事方式丝毫不考虑是否符合大学本质的要求.
因此,在进行"去行政化"改革,调整行政权力关系的同时,必须加强大学的专业化行政团队建设,使行政人员,包括行政领导和一般工作人员,都能理解新的行政工作性质,充分认识行政权力在学术组织中能够和应当发挥的作用,遵循学术本质的要求,处理好行政权力与学术发展的关系,使行政权力不再约束学术发展,而是成为促进学术发展的重要力量.

四、"去行政化"与大学学术权力关系调整大学有行政权力,也有学术权力.
与对行政权力具有相对比较一致的看法不同,学术界对学术权力的看法一直存在分歧.
一种观点认为,教师所拥有的权力就是学术权力.
这种看法似有道理,但仔细推敲,就能发现它不足以解释大学学术管理的各种现象,难以回答大学管理的各种问题.
我们认为,"学术权力是指管理学术事务的权力",学术权力的主体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行政人员.
当行政人员作为学术权力主体的时候,此时的学术事务就纳入了行政管理的范畴.
"当行政管理的内容是学术事务的时候,行政权力的作用对象就是学术事务,这时的行政权力也就具体化为学术权力了.
"所以,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并非像有些学者所说的是一对矛盾体,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
尽管如此,"去行政化"改革必然要求对大学学术权力关系进行相应的调整.

1.
"去行政化"必须重构大学学术权力关系大学不但存在学术权力,而且存在重要的学术权力关系.
在行政化管理体制下,学术权力是由行政部门和行政人员所拥有的处理学术事务的权力,而且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主体具有重合性,此外并无其他学术权力主体.
尽管如此,学术权力关系却要复杂得多.
作为学术组织,大学教师因其在学科专业领域的修养而天然地拥有专业权力.
这是一种与学术权力高度相关、与大学本质相联系的权力,原本应当比行政权力更受重视,发挥更大的作用,但在一元化权力结构下,专业权力被遮蔽了,其影响力被限制在最有限的范围.
这正是为什么我国大学价值扭曲、学术不彰的根本原因.
因此,大学进行"去行政化"改革,重构学术权力关系,既要调整学术管理中的权力关系,又要调整学术权力与其他有关权力之间的关系,建立符合大学学术本质要求的、张扬学术价值的学术权力关系.

重构学术权力关系,首先应当改变学术权力主体单一的局面,建立多元学术主体共担权力、共治学术的结构体系.
学术权力主体仅仅由行政部门和行政人员组成是不合理的,应当对学术管理权力进行明确的分类,改变决策、评议和执行权力高度集中的局面,使行政部门和行政人员主要担负执行权力,另行组成学术委员会、教授会、评议会等学术决策、评议组织,履行决策和评议权力.
第二,调整学术权力与专业权力的关系,将学术权力建立在专业权力的基础之上.
缺乏专业权力支持的学术权力,在大学管理中缺乏实质意义,这就是为什么我国大学管理好像总是游离在学术之外的原因所在.
学术权力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充分发挥专业权力的作用,对专业权力予以支持和保障.
第三,弱化院系学术管理中行政权力的影响力,强化专业权力的作用.
院系既是大学的基层学术组织,又是相互独立的学科专业办学单位,是各学科专业教师汇集的地方.
院系事务主要是学术事务,在学术管理中行政权力强大、过于刚性,无助于学科专业的办学和学术的创新.
因此,强化专业权力,弱化行政权力,将各种学术事务置于各种教师委员会的管理下,赋予教师个人更大的学术自由,是院系学科专业兴旺发达的重要保障.

2.
"去行政化"的实质是落实教授治学我国大学长期实行行政化管理体制,换言之,我国大学长期奉行的是行政治学理念,在一元化权力结构下,"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不论是学术管理还是非学术管理,几乎都采用行政管理方式".
不论学术事务还是非学术事务,全部由党政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负责管理,而直接担负学术使命、具有学术修养和专业智慧的教师,不仅被排除在非学术事务管理之外,而且连学术事务也不具有参与管理的权力.
"去行政化"改革不但要调整各种行政权力关系,更重要、更本质的是转变行政治学的办学理念,落实教授治学理念,还原大学学术管理的本来面目,建立专业权力主导的学术管理体制机制,形成符合学术本质要求的大学学术权力关系.
教授治学是我国现代大学重要的管理理念,是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内容.
改革大学行政化管理体制,应当以教授治学为基本指导思想,在大学管理体系中逐步建立健全发挥专业权力作用的机构,建立发挥教师个体专业权力的机制,构建多元主体共享治理权力的管理新模式,从而促进大学办学水平不断提高.

3.
"去行政化"必须提高教师参与大学治理的能力在行政化管理体制下,教师不具有参与大学管理的权力,在极"左"时期,教师的教学、科研等学术权力甚至也被剥夺了.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教师的教学和科研等学术权力越来越受到重视,教师履行学术权力的能力不断增强,但由于大学管理中长期存在的行政化倾向没有得到解决,教师参与管理甚至是学术管理的权力缺乏保证.
因此,长期以来,教师参与大学管理的能力没有得到培育和开发.
大学进行"去行政化"改革,构建多元主体共享治理权力的管理新模式,必须提高教师参与大学治理的能力,使教师在多方权力主体参与、多元价值博弈的大学运行过程中,能够坚守学术信念,维护学术价值,协调学术关系,化解价值冲突和矛盾,促进大学的价值和谐和学术共识.
教师参与大学治理不同于参与行政管理,"治理所尊崇的价值主要是平等、共享、协商和责任等,与大学行政管理所固守的权力、等级、服从和效率等有着显著差异".
所以,提高教师参与治理的能力,主要应当提高教师发挥学术修养和专业智慧,作为专业权力主体与其他权力主体沟通、协商、协调的能力,以保证大学决策和评议体现学术导向,保证大学学术发展的正确方向,促进大学科学办学、科学发展.

(摘自《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年第06期作者/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别敦荣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博士生冯昭昭)提升高校新进教师职业素养的对策研究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高校引进新教师的数量和比例在逐年提高,因此,提升高校新进教师的职业素养成为当前我国高校教育事业发展中一项带有根本性的战略任务.
为保障高校新进教师道德素养、知识素养和能力素养的提升,高校应全方面了解并满足新进教师各层次的合理需要,发展其高层次的需要,为新进教师提供和谐的心理成长空间和优良的科研环境.

关键词:高校,新进教师,职业素养本文系2010年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经济转型时期商业文化资本对提升企业软实力的作用——基于晋商经验的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高等教育走向内涵发展之路,是当今国际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与潮流,是尊重教育发展的现实选择.
教育要发展,首先是教师的发展,即不断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
因为教师是教育的直接承担者和教育改革的实施者,一切教育改革和发展都离不开教师的参与.
改革教育、发展教育最终都要通过教师的教育实践才能实现.

近年来,各高校纷纷出台政策,提供各种优惠条件,吸纳很多优秀人才.
新进教师的引进,为学校补充了新鲜的血液.
他们大都学历层次高、专业知识丰富、科研能力强,对自己的新职业抱有极大的热情、充足的信心,希望尽快适应自己的岗位.
在这些优点凸显的同时,新进教师也大多存在教学能力不足、课堂驾驭能力差、师德修养不够等问题.
因此,提升高校新进教师的职业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高校教师职业素养的内涵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
高校教师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就是学生个体社会化的过程.
高校教师的职业素养是由其社会角色、地位及职能等决定的.
具体来说,高校教师职业素养的基本结构主要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

1.
道德素养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指其在职业生活中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
具体是指人对社会善美丑恶以及其他现象的认识、行为和做法,包括思想认识、思想觉悟、思想方法、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内容.
高校教师的道德素质是调整教师之间、师生之间以及教师与社会其他成员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它从道义上规定了高校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该以什么样的思想、情感、态度、行为和作风来做好本职工作.

2.
知识素养高校是国家培养和输送人才的基地,高校教师担负着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必须具备多方面的综合知识,不仅需要丰富的专业知识,而且要具有灵活的头脑、灵敏的触觉、鲜活的思想,能给学校贯注新的动力,对学生产生新的影响.

3.
能力素养一个合格的现代高校教师应具有以下几种基本能力:一是良好的教学能力、相当的教学经验以及选择、分析、处理教材的能力;二是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课堂驾驭能力;三是良好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和非语言表达能力;四是较强的科研能力,包括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查阅参考文献资料的能力,实验及动手能力,等等.

二、提升高校新进教师职业素养的对策高校新进教师职业素养的提升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提升新进教师的道德素养(1)增强新进教师的事业体会和认知要让新进教师爱自己的事业,首要的前提是让新进教师对自己事业的意义有深刻的体会和认知.
这种认识越透彻,对事业的热爱也就越强烈.
具体地讲,就是使新进教师能够由表象而本质、由琐碎而系统地去探究所从事的教学科研事业本身,进而增强其对事业意义的认识和感情.

(2)激发成就信心每一位新进教师都渴望被认可、被赞扬、被发现、被重视.
所以,学校管理者要充分满足每一位新进教师成才的需要,让每一位新进教师都有成功的机会和显露身手的空间.
如经济史是经济学与历史学的交叉学科,经济史专业的新进教师可能会由于本学科的边缘性而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信心不足,这就需要学校管理者充分肯定经济史专业新进教师的热情与创造力,要对他们进行积极引导,鼓励他们战胜暂时的失败与挫折.
当新进教师的成就感被充分激发时,他们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与探索将是自发的、自觉的,其创造性成果也将是令人惊叹的.

(3)倡导适度宽容学校教育需要营造宽松和谐的工作氛围.
新进教师在登上讲台之初,可能会由于专业背景、思维方式等与应用学科产生磨合,这就需要学校管理者采取适度宽容的态度.
实践表明,鼓励、赞赏和适度宽容,不但不会纵容新进教师的缺点,反而会使他们加深自我反省的意识,会使他们对自己人格、品德及业务素质等方面自我完善的愿望更加强烈,从而把外部管理要求内化为自我发展的客观需求.

2.
提升新进教师的知识素养(1)提高新进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高校是一个具有很高开放度的组织系统,与外部环境有很多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
随着科技的发展,全球科技信息交流达到空前的繁荣,多学科、多角度交叉的研究方法开始越来越多地运用于经济史专业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中.
因此,高校应重视对新进教师的培训工作,选送新进教师到其他高校进行专业进修学习,进一步提高其理论修养;订阅多种专业报刊,使其对学科的前沿动态有所把握,从而及时对储存信息加以整理,达到充电和拓展思路的目的,进而使其具有发展的后劲.

(2)提高新进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信息技术能力是现代高校教师的一项必备技能.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研究资料越来越多,且能便捷地从互联网上获取.
而且教师在收集资料、整理教案和制作课件的过程中也会涉及到电脑媒体使用的一些基本技能技巧.
因此,新进教师应提升信息技术能力,拓宽眼界,加强对外交流,加快知识素养的提高.
对此,高校应该为相应专业的教师建立专门的教研室、实验室、数据库等,尽量为该专业的新进教师提供信息技术有关硬件和软件支持.

3.
提升新进教师的能力素养(1)提高新进教师的教学能力高校新进教师多数毕业于非师范院校,没有经过系统的教育理论、教学技能和课堂实践等职业培训,对教学环节较为生疏;缺少教育规律、教学方法、学生心理特征等方面的知识,教学能力较为欠缺.
因此,高校应抓住新进教师善于学习、精力充沛、受约束少等特点,尽量为新进教师提供在教学第一线实践的机会,如为新进教师提供给本专业资深教师助课的机会,可以让其在帮助资深教师整理教案、查找资料的同时,适当地进行教学实践.
另外,还应加强对新进教师的岗前培训,建立完善的教学检查、评比和培训制度,并注重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的紧密结合,在提升新进教师能力素养的同时,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

(2)提高新进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课堂驾驭能力的提高主要是通过课堂实践来完成的.
新进教师应主动承担教学任务,积极参与各类教学评比及竞赛活动,在实践中提高其课堂驾驭能力.
高校可以积极地、有计划地组织与专业相关的各类竞赛,创设竞争向上的氛围,为新进教师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促使新进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教学能力、教学质量、教学管理等在竞赛中都得到锻炼和提高.

(3)提高新进教师的写作能力写作同样是高校教师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技能.
写作不仅可以使科研成果传播的范围更为广泛,而且满足了新进教师晋升职称的需要.
高校应该尽可能多地举办专业研讨会、征文等活动,或为新进教师提供外出参加学术会议的机会,促进新进教师进行写作活动,以达到交流与进步的双重目的.

(4)提高新进教师的科研能力经济史学的科学研究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扎实的理论功底,新进教师通过其本科、硕士研究生甚至是博士研究生期间的学习,基本已经具备了这样的能力.
因此,高校应该适时加压,尽量创造条件和空间,让新进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科学研究,独当一面地开展工作;对有一定教学研究能力的新进教师,应及时让其参与有关课题研究,使之挑起教学科研的重任.
这样才能使这些新进教师看到自身存在的价值.
许多事实反复证明,大多数新进教师之所以能够迅速地成为成熟的优秀教师,主要得益于学校适时给他们加压,让他们感到自身工作的压力,从而产生了巨大的工作热情,进而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成绩.

三、提升高校新进教师职业素养的保障条件1.
全面了解并满足新进教师各层次的合理需要,发展其高层次需要需要不是永恒不变的,它会随着社会的发展,个体经济、政治地位的变迁,个体文化、修养的升华而发生变化.
因此,必须把新进教师的需要与教师的工作特点、社会环境的变迁、教师经济地位、社会地位的变化以及教师本人的能力结合在一起加以综合考虑.
只有这样,才能实事求是地把满足新进教师的合理需要落到实处.
需要虽然是激发人们积极性的原动力,但当它没有目标的时候,就只是一种潜在的动力.
作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必须将新进教师的这种潜在动力变为直接动力,从而推动本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马斯洛强调,当人的基本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之前,个体是不会考虑高层次需要的.
新进教师初到学校,最需要的就是能够迅速地融入身边的环境,安置好家人的生活.
因此,高校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满足新进教师的合理需要.
首先,积极创设优美温馨的校园环境及校园文化,使新进教师有归属感,满足其集体层面的需要.
其次,通过合理的制度、民主的工作作风使新进教师的基本个人需要得到满足,比如,奖金发放、人事考核制度、职称晋升、新进教师子女入学等,均应该做到公平、公开、透明、高效,且这种制度应该不断完善,以期能与社会的发展、学校的发展、教师的变化相吻合,并趋于科学合理.

在满足了新进教师基本的合理需要之后,学校管理者应该开始有步骤、有计划地发展其高层次的需要,如谋求教学水平的更加提高、科研实力的更加增强等,从而为有效提高新进教师的职业素养提供保障.
2.
为新进教师提供和谐的心理成长空间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既要符合学生认知和身心发展的规律,也要服从于教师的身心发展规律,使教师以饱满的精神、充沛的精力、健康和谐的心理走进课堂.
为了保障新进教师职业素养的提升,高校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注重感情的交流感情是人际关系中不可缺少的纽带,在高校管理者和新进教师之间,这种感情是互相影响的.
因此,高校管理者要得到新进教师的理解、尊重、信任、支持,首先应该懂得怎样理解、尊重、信任、关心、爱护和支持新进教师.

(2)注重倾听的需要学校管理者应注意倾听新进教师的心声,善于从与新进教师的交流中获取信息,了解新进教师的思想、困惑、烦恼,善于掌握群众和个体不同的需要,把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有机地结合起来.
高校管理者只有成为新进教师的知心朋友,才能赢得他们的理解、支持,才能激发新进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收到更好的管理效果.

3.
让新进教师在优良的科研环境中提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培养专家型、科研型教师已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只有激励新进教师涉足科研,向科研型教师发展,创出教育科研新成果,学校才能有长久的生命力.
(1)创造人才成长的环境高校领导者要善于根据时代要求,具体规划组织目标,在校内开展相关专业论坛、举办教学科研经验交流会等活动,以激励新进教师奋发努力,并通过他们之间的互相影响,形成浓厚的学术氛围.
(2)拓展教学和科研的活动领域高校应注重引导新进教师的教研活动走出学校,具有广泛的社会性.
高校应该尽可能地为新进教师提供接触企业和社会的机会,从而使大量研究成果转化为对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的推动力.
新进教师是学校的生力军,是一个学校教师队伍现代化的象征.
对新进教师的培养至关重要,是关系学校未来发展和教育改革有无后劲的关键.
只有具备现代化教育思想能力的新进教师,才能担负起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
因此,高校应加强对新进教师职业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1〕韦忠良.
浅谈高校初任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7).
〔2〕侯燕.
关于经济史教学中的若干思考〔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1).
〔3〕赵津.
让更多的人享有经济史研究的成果——我在经济史教学改革中的一点尝试〔J〕.
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2).
〔4〕贾海龙.
教师职业素养系列——优秀教师走向成功的101个法则〔M〕.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
(摘自《教育理论与实践·A理论版》2011年第12期作者/山西财经大学副教授乔南)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现实危机与本真回归摘要:源自社会环境、主体精神、方法理念等层面的问题共同构成了当前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现实危机,化解危机、回归德育本真需要以德性伦理学为指导,在意识上,关注大学生人格发展需要,培育职业情感,认知职业道德;在方法上,强调"以人为本",将个人发展的需要与职业发展的要求有机融合,培育大学生的主体性精神;在实践中,紧贴社会现实,以校企合作为纽带,构建体现职业特色的新型职业道德教育体系.

关键词:职业道德,危机,本真回归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1)35-0020-02职业道德是指职业人在其特定的工作或劳动过程中所应遵守的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1]作为职业素养的核心要件,职业道德正是大学生谋求生存、服务国家、建功立业、实现价值的必备条件.
然而,当前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现实问题十分突出,化解教育危机必须回归德育本真,进行深层伦理学思考和实践创新.

一、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现实危机1.
培育大学生职业道德的社会环境十分恶劣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社会处境恶劣,近年来,商业领域的道德滑坡、信用缺失首当其冲.
早在2003年公布的一项研究显示,我国市场交易中因信用问题所损耗的经济成本约占到CDP总量的10%到20%,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每年高达5855亿元,相当于当年年度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强.
[2]近年来,苏丹红、瘦肉精、雕白粉、三聚氰胺等工业添加剂因上了老百姓的餐桌而被广大消费者所熟知;假农药、假化肥、假酒、假烟与毒奶粉、毒火腿、毒猪肉、毒大米等商品在市场中共舞;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假货、劣货、毒货无孔不入,它们来势猛、品种多、数量大、范围广、危害大.

2.
大学生职业道德的主体性精神欠缺《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要大力倡导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鼓励人们在工作中做一个好建设者.
"[3]从中可以提炼出国民职业道德的三项主体性精神:责任担当、诚信精神、服务意识.
从大学生职前职后的实际情况来分析,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欠缺这些事关职业持续发展的主体性精神.
研究表明,责任担当在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指标中列第二位,然而在大学生最欠缺的指标中居第一位.
大学生欠缺责任意识主要表现为:工作拈轻怕重、缺乏耐性、多抱怨、少思考、不善协作共事、怕负责任.
诚信是市场商业活动的主导精神,大学生在职场中缺乏诚信主要表现为:虚构应聘资料,伪造实践经验,频繁更换工作,职场意志不坚定,对于企业的客户资源、核心技术、商业机密等把风不严.
从服务意识和工作态度看,相当一部分初涉职场的大学生仅把工作看成一种谋生的手段,表现出工作热情不饱满、工作作风不严谨、专业技术和职业技能不熟练等缺陷.

3.
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思想认识有偏差,方法手段需创新我国教育系列中,思想道德素质通常被看作是"软指标"而极易忽略.
高校虽然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就业指导课,但与其他核心专业课程相比较,不受教师和学生的重视.
大学四年,涉及职业道德理论教育的只有"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一门课程,课程中职业道德的内容偏少,理论性与原则性很强而专业性和和实践性却不足,难以满足社会发展对不同专业学生在职业素养方面的要求.
就业指导课则注重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就业技巧和专业技能等显现因素,对职业道德这一隐性素质关注不够.
此外,教育的方法和手段上只关注道德知识的灌输和道德原则的教化,忽略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情感和职业认同,致使教育的内化效果不明显,教育实效性大打折扣.
实践教学本应是培养大学生职业道德的主要平台,然而教师们普遍认为,扎实的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就是干好本职工作的全部内容,至于职业道德,应该是就业之后在工作中自然养成的事情,不是在校期间所要考虑的,事关职业道德的校园文化主题活动也很少有人发起和策划.

二、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伦理学思考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所面临的现实危机促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做出深层伦理学思考,不从根本上变革指导职业道德教育的哲学思想,现有的问题恐怕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1.
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伦理学基石及其弊端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是促使当代大学生从片面发展、利益驱动的"经济人"向全面发展、德性驱动的"道德人"转变.
遗憾的是,一直以来,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建立在规范伦理学的基础之上,从根本上改变了道德和道德教育的本有特征,消解了道德教育自身的本体论意义,终使职业道德教育呈现出一种去道德化的不良倾向.
[4]具体来说,规范伦理学有两大基本理论,后果论与义务论.
后果论实质上是功利主义的现代形式,后果论中的"后果"与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即"最终的好处是个人的好处",其他事物的价值在于它们能够促进个体的好处与福利.
义务论最有代表性的哲学家是康德,康德坚信道德责任并不来自人们对善与恶的价值判断,仅仅来自理性.
以康德的视角,以前的道德理论都是他律的,都是从道德以外的原则中引申出来的,充满着强制、神意和欲求.
从本质上说,道德源自责任,人们只根据能成为普遍规律的准则来行事,就算是道德人也"仅仅只是出于义务才活着,而不是由于他对生活感到丝毫的趣味".
[5]规范伦理学引导人们将道德束缚在某些静态的、非连续性的利益和规则之上,道德价值的载体因此而充斥着事态、利益和规则而看不到人.
对职业道德教育来说,这一哲学基础产生如下后果.
首先是道德的意义被僭越,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工具化"倾向明显.
规范伦理学将道德教育看作是以人接受规则为目的的教育,使道德失去本有价值的同时也使道德教育成为一种"工具性"的存在.
故此,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形式枯燥、缺乏激情,学习只是一种单向性规则灌输.
其次是道德与人的割裂致使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主体"缺位,教育虚而不实,缺乏核心与重点.
规范伦理学将道德的基础建立在责任或效益上,以此确定道德上的善、正当与合理,进而形成了道德推理和道德判断的基本方法.
道德价值的去"人"化必然会割裂道德与人作为道德意义载体的内在联系,使职业道德教育从根本上成为一种充满义务、责任的规则性教育,而规则性教育的内容具有静态、片面、非系统性等特性,所以大学生一旦在职业实践中运用起来出现与书本不一致的情景时,将深感教育内容的虚浮而丧失宝贵的学习兴趣.

2.
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回归德育本真的伦理学思考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要回归德育本真就是要矫正现有的规范式道德教育,以德性伦理学为指导,重塑教育思路与理念.
德性伦理学的兴起是基于对主流伦理学的强烈质疑,它将生命、生活与道德紧密关联,注重道德行为中的人生体验和个体感受,关注品质与选择,强调道德存在在人身上所形成的稳定品性,从而凸显其理论的鲜活性、实在性和教育性.
德性伦理学的代表人物哲学大师斯宾诺莎认为:"就人的德性而言,就是指人的本性或本质,或人所具有的可以产生一些只有根据他的本性的法则才可理解的行为的力量.
"[6]可以看出,保持道德价值的本质在于探索道德价值形成与人格的关系,一旦道德价值的载体定格于人格,德性即可理解为支配人意愿行为的品质或人的一种本质力量.
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己任的德性伦理学必然主张道德教育中把人格作为道德的载体,从而为道德教育寻找到了核心和重点.
进一步说,道德教育的价值就是帮助人们生成能够向善、行善的人格和品性,从而促进人的发展.
"人格"成为了下一步考察的重点,大哲学家舍勒认为,"人格是连续的现行性",[7]他告诉我们:人格不是静态和僵化的,而是一种动态的、流畅的、活的东西,人们在对道德的学习和实践中自身存在的人格会不断更新变化.
人格发展的连续性说明道德价值也具备动态特征,一旦人被置于道德教育的中心地位,人格和品性自然会成为教育的焦点,规则、义务的灌输也仅能为此目标服务.
在道德实践中,人是主体,主体实践着"真、善、美"当然也体验着"真、善、美".
德性伦理学指导的道德教育所生成的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道德人,其人格力量成为了道德的本质源头,且完全融入到主体存在的整个精神结构层面,即使主体的物质躯壳消亡,其精神力量仍然发挥着难以估量的影响力.

综上所述,职业道德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一个分支,不可能完全超越于人自身的存在,为了缓和并最终彻底解决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危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在意识上必须关注大学生本身,关注他们人格发展的体验与需要;在方法上强调"以人为本",刻意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弘扬大学生的主体精神;在实践中紧密贴近社会现实,开拓思路、创新体制机制、增强教育的内化效应.

三、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回归德育本真的理念与方式创新1.
在意识上关注大学生人格发展需要,通过帮助大学生深刻体验职业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培育职业情感,认知职业道德俄国学者季塔连柯认为:"如果知识不在人的感性体验、偏爱和需要的烈火中熔化,任何的道德规范、义务、禁令等知识都不能保证个人道德上的可靠性.
"[8]强化大学生对职业的价值体验,努力培育他们的职业情感能够顺利的将职业道德要求有效内化,满足大学生人格发展需要.
为此,在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帮助大学生深刻体验职业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十分必要.
首先,体验职业的社会价值就是要通过大学生的职业实践提醒他们理解和认识自己从事的工作能给社会带来什么样的贡献,培育职业的社会认同感.
其次,体验职业的个人价值就是要教育学生在职业的理论学习和实践中自觉自愿的将身心投入其中,体会发挥自己才能和优势后的职业成功,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职业能给自己带来利益和机遇的同时也会带来严峻的竞争和挑战.
最后,在教育实践中,这些职业情感的培育很难通过框框条条的机械背诵以及抽象观点的宣讲而收获,这些传统方式缺乏实效性和针对性.
不同专业对应的职业情感是具体的,各专业课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课堂上和学生实践中,分析职业行为可能遇到的道德事件,说明职业道德素养在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个人利益、组织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时发挥极为关键的作用,也可以通过大量实例来佐证自己的观点,如阐述会计信息失真、商业贿赂、伪造产品信息等职业失德行为的危害.

2.
在方法上强调"以人为本",帮助大学生将个人发展的需要与职业发展的要求有机融合,培育大学生的主体性职业精神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本真在于对大学生"主体意识和主体精神"的回归.
因此,培育大学生的职业道德首先要思考作为主体的大学生,他们的根本需求是什么,对于这个群体来说,什么才是最有意义和价值的,职业道德在满足他们根本需求,实现他们最高价值中将起到怎样非同寻常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告诉我们,经济社会的发展最终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
对于即将踏入社会的高素质大学生来说,个人的发展更多的体现在未来事业的发展上,谋求生存、服务国家、建功立业、实现自我的社会价值才是最有意义的事.
思政工作者应帮助大学生将个人发展的需要与职业发展的要求有机融合,强调职业道德在个人发展和职业进步中的关键作用,依据当代大学生的性格特点,突出培育"四种精神"即敬业精神、诚信精神、协作精神和吃苦精神.
在大学生职业道德的培育当中,敬业精神是基础,最能体现出职业道德对发展经济、服务社会、造福民众等方面的重要功能;诚信精神是核心,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社会整体的精神文化素质,直接影响到国家经济文化的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建立;协作精神是保障,在职业道德教育中培育学生的协作精神,既是对现代化大生产分工协作的一种呼应,也是帮助他们意识到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通过同心协力的合作,争取双赢、多赢,求得事业的发展是一种极其强烈的成功体验;吃苦精神是根本,意志力、忍耐性差的独生子女是大学生群体的主力军,大学生需要学会放下架子从基层做起,少讲条件和实惠,多讲实干和奉献,刻意锻炼自己吃苦耐劳的精神,以此作为打造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根本要素.
四种精神的培养应成为大学生锻造自我的自觉行动,可以通过军事训练、社会调查、"三下乡"活动、参观考察、企业实习、民情体验、志愿者服务等各级各类主题活动和实践平台将四种精神融入到大学校园文化之中,成为一种稳定而持续的大学精神.

3.
在实践中紧密贴近社会现实,帮助大学生树立职业道德的精神典范,以校企合作为纽带构建体现职业特色的新型职业道德教育体系在道德教育中,典型示范、精神引领的作用十分重要.
就培育职业道德而言,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组织丰富多彩的职业道德教育活动,引导大学生反思社会现象、领悟职业精神、形成积极向上、拼搏进取的职业使命感和荣誉感.
例如,结合专业特点,组织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研讨会、辩论会或演讲比赛;聘请职业精英结合专业知识和技能对相应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进行有说服力的诠释;邀请英模人物、学校具有突出成就的校友和走出校门不久的优秀毕业生来校现身说法向大学生畅谈他们关于职业道德方面的心得体会;组织学生到一些管理规范、诚信度高、社会声誉好的企事业单位观摩、学习和实践,亲身感受从业者的职业道德和精神风貌;开展职业生涯再设计活动,将职业道德的实际内容融入其中,使自己的发展规划更加全面有效.

当前大学生职业道德建设离不开校企合作这一重要平台,关键在于将企业的经典文化与大学的校园文化对接,以此构建体现职业特色的新型职业道德教育体系.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研究企业道德与社会责任的典型案例,吸纳优秀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如客户至上的服务理念,回报社会的企业精神,平等、友好、和谐的合作意识等与校园主体文化思想对接.
二是在企业物质支持和精英参与的条件下主办一些介绍企业文化和职业道德的刊物和网站,在教室宿舍的文化布置、实践工作的用品与服装设计、校园建筑的布局创意等方面考虑学校的专业特征和学生未来的职业特征,让学生潜移默化地体验职业感受和专业思想,努力营造形成良好职业道德的校园氛围.
三是与优秀企业进行全面深层次合作,建设一流的实训基地和实验室,突出职业性、行业性和技能性等特征,全力培养一批深入企业或生产一线,了解行业的发展趋势,知识新、技能强的专业实训教师,为帮助学生培育良好职业道德提供一流的硬件条件.
四是学习企业先进的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学校各方面规章制度,塑造良好的校园制度文化.
职业道德本身就带有约束、限制、严格要求等内涵,有效的校园制度对大学生培养克己奉公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具有较大意义.

参考文献:[1]唐凯麟.
伦理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387.
[2]王淑芹.
信用伦理研究[M].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182.
[3]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N].
光明日报,2001-10-15.
[4]刘丙元,从规范到德性:当代道德教育哲学的本真回归[J].
理论导刊,2010,(1).
[5][德]康德.
实践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20.
[6][荷兰]斯宾诺莎,伦理学[M].
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71.
[7][德]马克思·舍勒.
伦理学中的形式主义与质料的价值伦理学[M].
倪梁康,译,北京:三联书店,2004:168.
[8]高兆明.
道德生活论[M].
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3:341.
基金项目:本文系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校级思政课题的研究成果.
(摘自《中国电力教育》2011年第35期作者/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社科部副教授何煦)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现状与对策建议摘要:我国现行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官方性、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外部保障性、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单一性和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未与财政投入挂钩等方面.
而对这些问题的化解,有待建构以社会中介组织为主体、以多样性和差异性质量标准为评价尺度、与财政拨款衔接的高等教育系统内外相互统一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关键词: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社会中介组织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世界范围内普遍掀起了加强社会问责、强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趋势.
然而,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密切相关的认证制度产生的历史却更早,美国便具有世界认证制度鼻祖之称.
认证是指高等教育中,通过检查、评估或二者兼而有之,院校或院校中的专业得到认可,表明达到了可接受的最低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障的过程[1].
美国建立的以认证制度为特征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在20世纪后半叶得到了世界诸多国家的模仿,如英国确立了以院校审核为特色的高等教育保障体系.
"德国由于具有极其浓厚的学术自由、学术自治的观念,高等教育界普遍认为竞争与质量评估有悖于大学自治的传统,这使德国在高等教育质量的保障方面成为落后者.
"[2]78"20世纪最后的十年,差不多所有的欧洲国家都已建立了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的保障体制,同样在世界范围内许多别的地区能发现相似的发展.
"[3]这样的大背景催生了德国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在世界各国的形成因其理念、传统及环境的差异,其特征便不尽相同,但基本上都形成了非政府、非官方性质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并建构了高等教育系统外部、内部相结合的质量保障体系:高等教育系统外部通过非官方的约束以实现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外部控制;高等教育系统内部通过建立内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监督而构成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基础.

一、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1985年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原国家教委部署开展高等工程教育评估的研究和试点,拉开了我国探索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序幕.
1990年国家教委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暂行规定》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正式启动.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高等教育迈入大众化的进程,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更加凸显,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实践活动更加广泛,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更受关注.

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实践最早始于国家科委于1992年12月23日以《中国排出大学四强》为标题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上公布了国家科委对中国大学四强的排名及另外10所大学的排名[4],这是中国首次以政府部委的名义发布的大学排行榜.
1994年,教育部启动本科教育评估,对1976年以来新建本科院校进行合格评估,1996年教育部对办学历史长、水平较高的100所左右的重点大学进行优秀评估,1999年教育部对于介于两者之间的高等院校进行随机评估.
"到2000年底,已有171所高校通过了合格评估,16所高校通过了优秀评估.
至2001年,有26所高校通过了随机性水平评估.
"[5]从2003年开始,教育部每5年一次组织专家进校评估并将评估结果向社会予以公布,由此正式确立了5年一轮次的评估制度.

与此同时,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和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扩大,涌现了一批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相关的社会中介评估机构,如广东科学管理研究院、网大、中国校友会网等民间机构.
这些民间机构都主持了对大学的排名,并将大学的排名向社会予以公布.
如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的"中国大学评价"自1994年以来每年对全国研究生院进行评价,中国校友会自2003年至今共对大学进行7次排名.

我国现行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基本上由质量保障体系的制度、质量保障体系的主体、质量保障体系的内容和质量保障体系的对象或客体四部分组成.
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制度建设以1990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暂行规定》为标志,这是我国目前为止最为系统、专门性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政策文件.
自1994年教育部启动本科教育工作评估以来,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法规文件,如《首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价实施办法》(教高[1995]67号)、《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价的若干意见》(教高[1998]2号)、《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1]4号)、《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教高[2004]21号)、《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等.
这一系列相关法规政策及意见的出台,从制度上保障了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活动的合法性,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活动从法律和政策上提供支持,并对高等教育评估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指导和规范作用,构成了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现行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以政府为主体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如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负责组织和实施本科教育工作评估;高等教育发展规划司负责审核高等学校的设置;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负责组织和实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评估;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负责组织和实施高等教育教学评估和专业专项评估,各省市教育主管机构也都设立了相应的评估与监控组织机构.

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内容分大学、学科、专业三个层次.
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主要是围绕评估展开,其具体内容主有:本科大学排名;专科大学排名;研究生院排名;学院排名;专业排名;分类排名(即大学分按综合、工科、师范、农业、林业、医药、财经、政法、民族、语言、艺术、体育等各个类型进行排名);分省排名;单项排名(包含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人均科研经费、人均教育经费、教师博士率、研究生占学生比例、图书馆藏书量等数10个单项排名,分别对各大学的单项指标做出评价).

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对象或客体是高校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活动.
二、我国现行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我国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政府、社会中介、高等学校三方参与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需要指出的是,社会中介组织具有准政府性质.
我国现行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官方性、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外部保障性、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单一性和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未与财政拨款挂钩等方面,在高等教育质量控制方面缺乏活力.

1.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官方性.
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把政府作为高校直接的管理者的理念加以制度化所出现并逐步发展起来的.
政府既是大学的举办者,又是大学的管理者,同时也是大学的评价者.
虽然社会中介机构已经开始参与到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但是非政府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基本得不到认同.
而且,目前所有的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相关的社会中介机构,基本上也是具有准官方性质的,这些机构大多是在政府的导向下产生,又靠政府的财政经费拨款[2]136,其行为不得不体现政府的领导和意志,这些机构难免成为政府的代言人.
而纯粹的民间评估机构,则很难接受到政府委托的高等教育评估项目,基本上没有机会参与教育部组织的评估工作.

然而,这种完全由政府来保障高等教育质量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与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公立高等学校的单一格局被冲破,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主体逐渐呈现出多元化趋向,民办高等学校迅速涌现,公立高等学校也出现多渠道集资办学的格局——有民办、股份制、一校两制、中外合作等多种形式.
高等教育办学主体的多元使得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理应由原来政府组织评价的模式转向由社会团体组织的评价模式上来,因为政府独家控制的评价模式已无法适应社会多方面的需求,这种模式缺乏监督、制约与竞争机制,降低了评价的客观性、公正性和民主性.

2.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外部保障性.
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基本上是具有行政性质的政府行为.
政府和准政府性质的中介组织是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保障主体,而高等学校中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活动的过程和结果,甚至高等学校中的教师与学生都成为了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保障客体.
在这种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所有的环节仍然依赖行政命令去实现,一旦评估对象被确定后,评估对象只能被动地接受评估和按照评估标准进行查缺补漏,评估对象没有权利参与评估的准备、设计等具有实际意义的活动.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无疑只是强化高等教育系统外部的保障性,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的主体或者关键因素被忽视了.
更为甚者,高校经常要面对重大科研项目、国家及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精品课程、科研基地等各种项目的评估,高校在忙于应付各种评估的同时难免丧失独立办学的思想和能力.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在于高等教育系统外部与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相互作用以激励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因素提高高等教育教育质量的目的.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然对高校内部中影响高等教育质量的所有因素进行控制才能做到,而要对高校内部影响高等教育质量的所有因素进行控制只有高校系统内部人员方能做到.
这种质量控制活动是通过不断地自我评价、自我改进和自我提高的高等教育质量内部保障体系实现的.
因此,高等教育质量能否得到可持续提高必然是高等教育系统内部人员共同作用所产生合力的结果,单靠高校外部的质量监控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很难奏效.
在现行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由于过于强调外部评价而忽视了高校内部的自我评价,没有把它看作是整个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主体和基础,只是将其视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客体,这使得高校普遍缺乏加强质量管理的内在动力.

3.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单一性.
我国目前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的质量标准基本上仍然沿袭精英教育阶段的学术标准——学术成就是不同的高等学校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主要追求,学术标准是评价本科教育的最主要标准.
虽然从1997年起,教育部陆续推出了不同类型高校的本科教学工作评价方案,但总体上看,还是多以外在的、统一的标准来评价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学科和不同的专业,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过于强调标准,淡化特色,缺乏多样性、差异性和灵活性.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是对传统精英教育一统天下单一格局的突破,带来的必然是高等教育多样性、差异性的格局.
高等教育的多样性、差异性必然要求高等教育质量的评价标准也应该是多样化、差异性,并注重个性的质量评价标准.
不同类型的学校有不同的质量评价标准,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尺度标准,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范式.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单一性显然已无法适应高等教育多样性与差异性的需要.

4.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未能与财政投入挂钩、我国目前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机构与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机构分设于不同的政府部门.
无论是1986年以前所采用的"基数加发展"的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方式,还是目前大多数高校所采用的"综合定额加专项补贴"的财政投入方式,都不可能也没有考虑到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有关对高校的评价结果.
当然,目前"基本支出预算+项目支出预算"的财政拨款方式正在教育部和少量高校处于试行阶段,而这种拨款方式也不可能考虑到当前的有关高校的评估结论.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通过评价结论向社会予以公布,通过各方面的影响来改变和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而评价结论作为财政投入的一个关键指标对影响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就更为有效.
英国大学拨款委员会把其评价结论与财政拨款紧紧联系在一起,美国大学科研资助与绩效拨款密不可分.
在英、美,德三国高等教育资金分配方面有着相似之处,虽然德国、英国高等教育运行体制基于计划,美国高等教育系统基于竞争,但资金的多少都与大学在各国的传统地位有关,三者的实质都取决于大学在各国的地位和排名情况[6],只要评价结论公正、客观、科学,那么,评价结论完全可以纳入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参照指标系之中.

三、改进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对策建议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由于建立的时间晚,存在的问题必然较多,要改进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许多问题的探讨都有待进一步深入.
第一,建构以中介组织为主体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中国的社会组织不像西方社会组织那样水到渠成、自然成长,在建构以中介组织为主体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时就需要对政府、社会中介组织和大学各自的职能进行培育.
建构以社会中介组织为主体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就在于形成政府、社会组织、大学三方互动的良好格局.
在这种格局中社会中介组织发挥对大学管理的职能,政府发挥对社会组织和大学监督的职能,大学发挥独立办学的职能.
政府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所具有的职能主要体现为对高等教育的财政资助、对高等学校的分类与引领和对高等学校与社会组织的监督三方面.

需要注意的是,政府从原来的对大学直接管理、控制职能中退出来并不意味着政府对大学不问不管,也不意味着政府就可以放弃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
一旦发现大学、社会中介组织有违法违规行为,或者违背社会正义行为,政府有权进行干预和制止.
干预的主要目的不仅在于政府出于自身战略意义的考虑,而且还在于政府时刻都不能放弃正义之剑,这也如大学不能放弃真理一样[2]224.

而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的社会中介组织需要有一个长期的培育过程,由于中国社会组织先天的不足,不具备西方政府和市场都相当发达和成熟的条件,如果后天约束不全,失灵现象必然会更加严重[7].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社会中介组织的职能:一是自觉接受政府、大学、其他组织及其法律的监督,二是加强对大学的管理职能.
社会中介组织职能的培育就在于防止自己腐败或与第三方陷入同流合污之中,以提高管理的公正、客观与科学.
"公平如同正义是不能与平等和效率任何一个目标兼顾的人类梦寐以求的最高目标.
"[8]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大学的职能就在于如何确保学术自由、学术自治,如何在实现学术自由、学术自治核心使命的前提下更好地履行大学的职能,实现大学的目标[2]226.

建构以社会中介组织为主体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能够改变长期以来将评估方案的制订者、实施者、评价者集为一体的现状,又可以避免政府因直接介入评估对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可能造成的危害.
同时,经政府认证的社会中介组织一旦能够积极接受政府或高校委托的专业性认证和评估,就能够协调政府和大学的关系,就能够达到缓冲政府与大学关系之效.

第二,建构高等教育系统内外相互统一的高等教育质量体障体系.
建构高等教育系统内外相互统一的高等教育质量体障体系就在于高等教育系统内外相互作用一致,以防止高等学校迎接评估、检查时搞的是不同于平时的一套方案,而当评估、检查搞完后高等学校又重演平时的一套方案.
这样的评估、检查对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所起的作用显然甚微.
而建构高等教育系统内外相互统一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高校人员与评估人员或检查人员都应是质量保障体系中的主体.
高校人员自然可以参加评估或检查的有关设计活动之中,高校人员参加学校的自评以达到自身的激励,高校学术人员就会更加把握好教学、科研等有关活动,而高校管理人员就会更加把握好引进人才关和激励学术人员以提高高校教育质量.
高校评估人员既要发挥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引领作用,又要充分调动高校内部人员积极参与评估活动,使评估活动及评估结论对高等学校内部产生实质性的作用和影响,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在加强外在规范的同时,把这种外在规范与高等教育自身规律结合在一起,就能达到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目的,否则,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永远只能停留在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体系层面,无法实现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跨越.

第三,建构以多样性、差异性质量标准为评价尺度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由于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高等学校在培养目标、任务、规格等方面存在差别,其质量标准自然就不尽相同.
在横向上,研究型、教学型、应用型大学的教育质量标准自然不一样,研究型大学重研究,教学型大学重教学,应用型大学重应用,其质量标准的重心显然都偏在各自的特色方面;在纵向上,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专科生各自所掌握知识的广度与深度不一样,其质量标准的差异性显然更大.
即使同一类型的大学,因其学科专业的差异,因其学历层次上的差异,就会有不同的质量标准,即使某一学历层次的学生,无论是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或是专科生,同样会因学校的类型不同而使其质量标准的重心不一样,还会因其学科、专业的差异影响其质量标准.

建构多样性、差异性质量标准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适应高等教育多样性、差异性的必然要求,而如何制定多样性、差异性的质量标准需要依靠高等学校不同学科的学者与评估主体共同去实现.
第四,建构与财政拨款衔接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政府一旦真正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原来的管理职能中退出来,财政拨款便会顺其自然地交付给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的社会中介组织来管理.
由于社会中介组织参与对高等教育的质量控制与管理,其评价结论直接影响到高校的财政投入,这就要求社会中介组织在高等教育质量控制与管理过程中做到公正、公平,而为了达到公正、公平的目的,社会中介组织还应自觉接受政府、大学及法律等多方面的监督.
同时,社会中介组织应按照不同类型、不同专业的学校进行质量排名,以实现高校按照质量的等级竞争资源.

建构与财政拨款衔接在一起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能够使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的一切活动及结论更有效,同时有利于改变长期以来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未能与绩效相挂钩的现状,亦能从根本上改变政府与大学不对称的二元不对等格局.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的重要讲话中强调"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同时指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必须大力增强科学研究能力,必须大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9].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健全和完善与否关系着高等教育质量能否达到提高之目的,建构以社会中介组织为主体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并尊重高等教育的内部规律,以多样性、差异性的质量标准作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评价尺度,能够化解目前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1]ClarkBurton,NeaveGuy.
TheencyclopediaofHigherEducationVol.
2:AnalyticalPerspectives[M].
Oxford:PergamonPress,1992:1305.
[2]田联进.
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制度反思与重构——基于权力关系的视角[D].
南京:南京大学,2011.
[3]JohnBrennan,TarlaShah.
Qualityassessmentandinstitutionalchange:Experiencesfrom14countries[J].
HigherEducation,2000(40).
[4]武书连.
中国大学排名综述[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1(08).
[5]熊志翔.
试论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创新[J].
高教探索,2003(01).
[6]田联进.
高等教育运行体制的比较分析[J].
当代教育科学,2010(13).
[7]王俊华.
新公共管理学视域中的第三部门失灵:类型、治理与模式[J].
教学与研究,2004(09).
[8][美]约翰.
罗尔斯.
正义论[M].
何怀宏,等,译.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1.
[9]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11-04-25.
(摘自《中国高教研究》2011年第12期作者/宜宾学院党委办公室主任、高等教育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郭平宜宾学院高等教育学研究所副教授田联进)《大学的声音》作者/黄达人定价:58.
00出版社/商务印书馆2012年1月黄达人等编著的《大学的声音》通过20多位国内著名大学的书记、校长的访谈让我们听到了"大学的声音",领略了中国教育精英的风采,感受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波澜壮阔的洪流.
在高等教育领域,我们大可不必"言必称希腊",当今中国并不缺乏教育家,他们为大学的发展付出了巨大心力,为中国高等教育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正从事着伟大的教育,他们代表了中国高等教育的主流,对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有着深刻的认识.
大学的责任在于探索未知世界,传承社会文明.

俄罗斯vps主机推荐,怎么样俄罗斯vps俄罗斯vps速度怎么样?

俄罗斯vps速度怎么样?俄罗斯vps云主机节点是欧洲十大节点之一,地处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网络带宽辐射周边欧洲大陆,10G专线连通德国法兰克福、法国巴黎、意大利米兰等,向外连接全球。俄罗斯vps云主机速度快吗、延迟多少?由于俄罗斯数据中心出口带宽充足,俄罗斯vps云主机到全球各地的延迟、速度相对来说都不错。今天,云服务器网(yuntue.com)小编介绍一下俄罗斯vps速度及俄罗斯vps主机推荐!俄...

DediPath($1.40),OpenVZ架构 1GB内存

DediPath 商家成立时间也不过三五年,商家提供的云服务器产品有包括KVM和OPENVZ架构的VPS主机。翻看前面的文章有几次提到这个商家其中机房还是比较多的。其实对于OPENVZ架构的VPS主机以前我们是遇到比较多,只不过这几年很多商家都陆续的全部用KVM和XEN架构替代。这次DediPath商家有基于OPENVZ架构提供低价的VPS主机。这次四折的促销活动不包括512MB内存方案。第一、D...

RangCloud19.8元/月,香港cn2云主机,美国西雅图高防云主机28元/月起

rangcloud怎么样?rangcloud是去年年初开办的国人商家,RangCloud是一家以销售NAT起步,后续逐渐开始拓展到VPS及云主机业务,目前有中国香港、美国西雅图、韩国NAT、广州移动、江门移动、镇江BGP、山东联通、山东BGP等机房。目前,RangCloud提供香港CN2线路云服务器,电信走CN2、联通移动直连,云主机采用PCle固态硬盘,19.8元/月起,支持建站使用;美国高防云...

大连男孩尾随女性为你推荐
小企业如何做品牌一个小企业,如何做大做强?重庆电信断网重庆电信的最近是怎么回事啊!老断网支付宝账户是什么支付宝帐号,指的是什么帐号 是网营密码吗三友网网测是什么意思?pintang俏品堂是干什么的?很多论坛都有他们的踪迹。电子商务世界美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经历几个阶段免费代理加盟怎么开免费的代理网店discuz伪静态discuz怎么才能把专题目录也实现伪静态的方法详解地址栏图标网站在地址栏显示的图标,是怎么显示出来的独立访客访客数(UV)是什么意思
mysql虚拟主机 中国域名交易中心 国内免备案主机 awardspace 美国主机推荐 godaddy优惠码 iis安装教程 tk域名 云鼎网络 刀片服务器的优势 鲁诺 t云 香港亚马逊 yundun 日本代理ip 稳定空间 tracker服务器 reboot ping值 vi命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