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迈阿密市长确诊

迈阿密市长确诊  时间:2021-04-25  阅读:()
1深圳市2013年软科学研究项目国际城市发展转型及其对深圳启示研究深圳市社会科学院2014年2月2目录前言.
3第一章、国际城市转型发展的基本情况.
6一、理论研究综述.
6二、国际城市经济转型的主要模式.
8三、国际城市发展转型的主要做法.
10四、国际城市发展转型的基本趋势.
13五、国际城市发展转型的借鉴与启示.
15第二章、国际主要城市转型发展案例.
19一、欧盟.
19二、北美地区.
58三、亚太区域.
96第三章深圳进入转型发展关键期.
113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但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新兴产业整体竞争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113二、城市空间布局总体有序,但全市面临土地资源的刚性约束.
118三、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地位基本确立,但城市功能升级的压力加大.
122四、"生态城市"城市建设初见成效,城市环境负载依然较大.
124五、科技创新优势明显,但核心技术研发能力仍然不足.
126第四章深圳城市转型发展的对策建议.
131一、以打造"深圳质量"为引领,加快构建符合世界发展趋势的产业结构步伐.
131二、以"精明增长"为指导,加快推进城市空间再造.
133三、以加强区域合作为动力,加快构建内外经济汇聚的枢纽中心城市步伐134四、以绿色低碳为指南,加快建设世界生态宜居大城市的进程.
136五、以建设自主创新城市为目标,加快构建起世界水平的科学技术创新转化体系.
1373前言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变化及城市自身发展的规律性,发展转型是世界各大城市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如何通过城市成功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日益受到关注.
城市转型是伴随城市发展不断演化发展的.
从城市发展的角度看,城市发展的历史就是城市转型的历史.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快速推进、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资源与环境压力的日益加大,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新一轮的城市转型热潮,我国的城市发展也步入了一个总体转型的历史阶段.
城市能否顺利转型发展,不仅影响着国家整体经济社会转型的顺利实现,也决定着城市自身与国家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制造业大规模向中国沿海地区转移,城市扩张带来资源环境的巨大压力,依托要素资源等量的投入来推进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问题逐步显化,保持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要求与资源紧缺、环境衰退的矛盾日益尖锐.
从城市竞争态势、资源环境约束、体制机制改革来看,我国城市转型面临的形势更为紧迫.
因此,认真总结与分析相关城市发展转型的经验对于促进城市成功转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深圳市从进入21世纪起,发展就逐渐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
一是经济总量达到较高平台,经济内生动力和后劲不足;二是土地、4资源、人口和环境约束进一步趋紧;三是制约科学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尚未消除,改革仍有待深化;四是经济社会转型中各类矛盾凸显,城市安全与社会稳定仍存在隐患;五是部分群体收入水平偏低,在住房、医疗、就业、教育等方面仍然存在困难;六是特区内外发展不协调问题依然突出,城市整体现代化建设和实现全面协调发展任务繁重;七是社会文明水平、法治化程度等与国际化城市的要求仍存在较大差距;八是一些党员干部敢闯敢试的创新精神弱化,思想作风与工作作风存在问题,个别领导干部腐败案件产生极坏影响,反腐倡廉任务艰巨.
2012年,深圳GDP接近2000亿美元,人均20000美元左右,深圳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但同时,有三个突出问题摆在了深圳面前:一是随着深圳经济规模的不断增加,全市经济增长速度不断放缓,未来深圳发展之路应该怎么走,这是这座城市必须回答第一个问题;二是如何让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让人民共享,使生活在这座城市的广大市民感到生活富足、环境优良、精神愉悦,建设幸福深圳;三是国内其他主要城市经济发展速度很快,尤其是天津、重庆、苏州等城市改革力度很大,追赶深圳的步伐迈得很快,深圳经济规模排名第四的地位有可能不保,深圳怎样才能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使深圳经济规模在全国城市中始终名列前茅.
而实现城市发展转型是解决这些问题唯一的答案.
在世界城市发展历程中,发达国家城市在过去也曾经历了深圳目前的发展阶段,也曾面临着深圳今天面临的问题.
这些城市在实现进5一步的发展过程中,无疑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用城市发展转型来破解进入发展新阶段出现的增长天花板问题.
只是有些城市因为对市情认识清晰,对产业技术趋势把握准确,成功实现了转型,让城市重获生机与活力;有的城市则因为种种原因,转型不成功,城市发展滞缓,落入增长的陷阱中.
为此,深圳要正确总结这些先行城市的经验教训,分析他们走过的道路,从而借鉴他们成功转型的经验,充分吸取他们失败的教训,以避免深圳在城市转型上走弯路,推动深圳市成功实现转型发展.
6第一章、国际城市转型发展的基本情况一、理论研究综述国内外关于城市发展转型的研究成果较多,观点纷呈,归纳起来,主要围绕以下问题展开论辩.
首先是关于城市转型的内涵.
其一,认为城市转型就是城市经济转型.
这种理解根植于20世纪90年以来计划经济国家所经历的体制转型实践,大部分中国学者与美国新制度经济学家所谈到的城市转型多指此意.
其二,认为城市转型就是城市危机转型.
不少文献把城市转型等同于资源型城市的转型,认为只有资源型城市才存在转型问题.
其三,认为城市转型就是生产方式的调整与发展模式的变化.
库克等认为,城市转型是一个复合系统,是经济体制、生产方式的转变过程.
朱铁臻认为,城市转型主要是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其四,认为城市转型是多领域、多方面、多层次、多视角的综合转型.
侯百镇、李彦军等认为,城市转型是城市发展道路与发展模式的大变革.
郑国、秦波认为,城市转型就是城市发展阶段与发展模式的重大结构性转变.
叶裕民等认为,城市转型是制度转型、发展转型与增长转型同时展开,并以主导产业的演进与更替为主线而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魏后凯认为,城市转型是指城市在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所发生的重大变化与转折.
7其次,关于城市转型的动力与影响因素.
李国平主张"城市转型"是由"经济转型"推动的.
朱铁臻认为,城市转型的本质在于创新,城市转型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城市创新的过程.
科勒德克特别注重政治因素在城市转型中的作用.
叶裕民等强调了主导产业在城市转型中的作用,认为城市转型通常要依托于主导产业的更替.
柴彦威等认为中国城市空间转型以社区转变为先导.
李彦军认为,城市转型应包括经济转型与社会转型,要实现我国城市的转型,就需要产业转型、中产阶层崛起与制度创新三大支撑体系.
魏后凯认为,城市转型的动力因素包括城市发展理念的变化、城市发展阶段、资源环境的约束、技术进步以及居民消费需求变化等几个方面.
第三,关于城市转型的时机与模式.
A托克维尔、安德鲁葛洛夫等认为在城市规模增长速度上存在一个重要的拐点,超过这一拐点,"外溢—回波"式发展的边际成本就会急剧增加,就需要考虑新的城市发展模式.
侯百镇认为城市转型模式有政府转型、危机转型、整合转型三种.
叶裕民等认为城市转型可以分为三类:制度转型、增长转型与发展转型.
魏后凯认为,从转型发生的领域可以将城市转型归纳为三种类型:经济转型、社会转型和生态转型.
第四,关于城市转型的方向与目标.
李国平从单一城市的外向化角度,认为我国现阶段城市转型的方向是由内向型转变为外向型,再由外向型转变为国际型.
韩汉君、黄恩龙从产业结构转型的角度,认为有的城市需要从资源型城市向加工制造型城市转变.
连玉明从城市竞争的角度,认为城市转型有五种基本态势:一是从市场竞争转向战8略竞争;二是从人才竞争转向模式竞争;三是从资源竞争转向知识竞争;四是从权力竞争转向规制竞争;五是从对抗性竞争转向合作性竞争.
侯百镇认为,城市转型的目标就是跨越式发展.
李彦军则认为,城市转型源于城市发展的生命周期,因此,城市转型的目标就是摆脱城市发展的衰落困境,通过转型主动迎接产业的更替与升级,及早地培植主导产业,使城市保持平衡持续的发展,最终提高城市的整体竞争力.
国外对城市发展转型的研究来看,也存在以下问题:城市转型概念定义混乱,不同学者对城市转型内涵的界定不一,尚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虽然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对城市转型问题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研究还不够深入;对单个城市、特定领域的研究相对较多,而从宏观上对国家整体性的城市转型进行研究的则较少;缺乏实证研究.
二、国际城市经济转型的主要模式城市经济转型是城市发展转型的根基,城市其他转型成功与否或直接,或间接受制于城市经济转型的成功与否.
(一)产业多元化模式产业多元化模式一般是指由原来资源采掘加工或传统制造业等单一产业格局,转变为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等多元产业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
芝加哥是美国老工业城市之一,9过去经济的主要基础是商业贸易和制造业,尤其是重工业.
但20世纪60年代后,芝加哥通过重点实施三个主要措施,于90年代成功实现了经济转型,建立了以服务业为主的多元化经济体系.
这三个主要措施是:推动第三产业发展;吸引投资,积极发展高科技产业;立足传统优势工业,调整制造业产业结构.
(二)产业升级替代模式产业升级替代模式,即建立基本不依赖原有资源的全新产业群,把原来从事资源开发的人员转移到新兴产业上来.
如用三产替代二产,用高新技术产业替代传统产业,用高附加值产业替代低附加值产业,用"多产业支撑"替代"一产独撑"等.
产业更新模式无疑是最彻底的产业转型模式.
伦敦从"世界工厂"到"创意之城",是产业更新战略的典范.
伦敦的成功转型主要采取了四方面的措施:第一,明确政府服务角色定位,设立创意产业专门工作组,加强与企业、民间团体的广泛合作;第二,提供完善的创意产业投融资服务,建立完整的创意产业财务支持系统;第三,注重培养城市的创意生活和创新氛围,加强创意人才的开发与培育;第四,政策研究与政策推进相结合,保证政府创意产业政策的科学性、连贯性和一致性.
(三)产业高端化模式产业高端环节战略,就是通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高端产业以及产业的研发、营销等价值链高端环节,并将一些传统的低端产业或处于价值链低端的产业环节适时适度地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实现城市的产业转型和功能升级.
纽约、新加坡、中国香10港、东京等国际大都市都是发展产业高端环节、实现城市转型的典型.
其中新加坡通过政策引导,奠定总部经济基础和发展总部经济,实施引导产业转型的主要措施,经历了一个典型的从"制造基地"到"总部基地"的城市转型历程.
三、国际城市发展转型的主要做法(一)以产业高度化、就业充分化为引导,实现城市经济提档升级全球化导致产业尤其是服务业的空间转移趋势日益加剧,服务业全球化是制造业全球化进一步发展的结果,是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
无论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转移,发达国家仍控制相关行业的核心技术和附加值较高的环节,通过不断转让其技术专利取得市场利益.
发展中国家为提升城市发展质量,也积极引导制造业向产业链高端延伸和发展现代服务业.
实现充分就业是城市经济发展十分重要的目标,因此,城市政府更加注重通过鼓励中小企业发展吸纳就业;通过财政、税收等政策措施来促进就业水平的提高;通过就业保障政策保证就业水平,以实现人的均衡发展,促进城市经济转型.
(二)以信息化、制度创新为引导,促进城市社会和谐发展社会现代化不仅取决于经济增长,更多受政治、文化、教育、科技及人口等许多非经济因素的制约.
信息化降低了信息收集、储存、处理、传播成本,改变了个人和组织所面临的约束条件,影响个人和11企业的选择,导致社会就业与组织结构发生变化,以及社会交易与交往方式发生转变,有效地促进社会进步.
通过收入分配、就业、税收等相关制度、政策的革新,更加民主、科学、公平地进行社会利益结构调整,把因利益调整所引发的各类矛盾和冲突降低到最低程度、最小范围,逐步消除城市二元社会结构;相关制度的创新以满足人的发展、实现人的价值为目标,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三)以新产业空间规划引导,架构合理的城市空间布局城市市场化水平提高与创新能力增强,推动着城市空间形态不断变化.
产业结构转移与重构通过城市空间结构中城市经济用地功能的变化而具体呈现出来.
尤其在现代科技的支撑下,生产驱动的标准化,大批量产品的刚性生产方式,逐步转向为市场驱动的小批量定制产品的柔性生产方式,新产业空间就是以柔性生产方式为主的发达城市经济区域的典型象征.
顺应生产方式的变更与技术革新,以本地网络与根植性为主要识别标志的新产业空间大量涌现.
美国硅谷、波士顿128号公路、英国的剑桥-瑞汀-布里斯托等高技术的集聚地区等新产业空间形成并得到不断发展;发展中国家城市以各类开发区的形式为城市拓展空间;此外,尚有大量以商务、办公、购物等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发展空间,如巴黎的拉德芳斯.
新产业空间的规划建设有效地促进了城市空间转型.
(四)以科技创新引领,创建智慧城市,提高城市管理效率以"智能+互联+协同"为特征的智慧城市,推进先进信息技术应用与全新城市运营理念的融合,以更快、更好的实现城市政府从12管理到服务,从治理到运营,从零碎分割的局部应用到协同一体的平台服务的综合应用.
建设"智慧城市"已成为全球众多城市的目标,通过智能化、交换共享与关联应用,实现城市运作更安全、更高效、更便捷、更绿色的和谐目标.
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使信息成为城市的新资源,为城市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城市管理、城市服务、城市运营中各参与主体实现多赢.
(五)以低碳经济、低碳城市为引导,着力改变城市能源消费结构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欧美发达国家大力推进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低碳经济"迅速成为全球热点.
通过发展"低碳技术",并对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政策进行重大调整,抢占先机和产业制高点.
建设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模式及方向、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公务管理层以低碳社会为建设标本和蓝图的"低碳城市"已成为共识.
众多国际大都市关注和重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代价最小化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性的舒缓包容.
着力构建低碳城市发展所需的产业结构体系、基础设施体系、消费支撑体系和政策制度体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发展低碳经济,构建低碳城市.
(六)以人文环境和自然景观环境营造、建设生态城市为引导,努力提升城市宜居宜业水平生态城市最早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中提出.
随后,生态城市的理念迅速发展,成为一种城市发展的13新概念.
它不仅反映了人类谋求自身发展的意愿,也反映了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提高.
创建宜居生态城市成为众多城市追逐的目标.
以丰富多彩的人文环境塑造城市形象,促使城市的无形资产增值,增强城市居民增加归宿感、自豪感,提高居民素质,增强凝聚力、向心力;同时,强化城市的吸引力,提高城市的知名度,获取旅游、投资等方面的回报.
以自然景观的保护与修复改善城市环境,建构城市生态安全体系,坚持保证城市生态基本生态控制线,增强城市居住适宜度.
四、国际城市发展转型的基本趋势(一)发展低碳经济,创建生态城市为应对全球变暖、资源耗竭和环境恶化等问题,低碳化、生态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城市发展的共同目标.
为此,要着力构建低碳城市发展所需的产业结构体系、基础设施体系、消费支撑体系和政策制度体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发展低碳经济,构建低碳城市.
其中新能源、新材料和生态技术正在成为低碳城市建设的基础支撑.
新世纪以来,欧盟和日本等大力推进低碳城市建设,加快城市发展,从高能耗模式向低碳模式转型.
英国率先在城市郊区推进了生态城镇建设.
(二)加强科技创新,打造智慧城市以"智能+互联+协同"为特征的智慧城市,已成为全球众多城市的目标,其中科技创新与信息化成为关键支撑,物联网、传感网、14信息服务中心和信息化平台开发也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内容.
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既成为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也利于城市的管理、服务与运营中各参与主体实现共赢.
"智慧城市"建设在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等起步较早,他们通过ICT产业园开发和智能化社区、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电子娱乐、自动化交通、自动化环境监测和公共安全管理等进程,实现G2G(政府之间)、B2G(企业与政府)、G2C(政府与市民)之间随时随地的交流与互动.
(三)推动创意产业,建设文化城市文化产业普遍地被作为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原动力的途径之一,而文化创意也正成为许多西方城市的核心功能.
20世纪末,进入后工业化时代的西方国家,通过创意产业推动城市由生产功能向消费功能转换,创意和文化消费转化为主导城市发展的内在动力.
其中伦敦是文化城市发展的典范.
进入新世纪后的伦敦成为"世界卓越的创意和文化中心".
每年210亿英镑的产值使创意产业成为伦敦第二大支柱产业.
到2012年,其创意产业产值可达300亿英镑,将一跃成为第一大支柱产业.
因此,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网络数字、动漫游戏、出版传媒、广播影视、演艺娱乐、文化旅游、会展博览、创意设计等文化产业,是调整城市产业结构、加快城市发展转型的现实选择.
(四)优化空间结构,构建集约城市城市产业转型推动城市空间重构,制造业时代是以集聚为主要特征,而服务业时代将具有分散与集聚的两重特征.
大力发展服务业,15需要对有限空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提升土地产出效率,引导城市向集约型高效发展,以空间紧凑与混合实现精明增长.
要从重视用地规模扩张向重视资源集约利用转变,要从用地增量递增向存量优化转变.
通过提倡适度的功能混合来节约土地,以公共交通引导城市节点地区开发,促使城市空间的高强度利用,提高城市发展的集约性.
自20世纪末,美国人提出精明增长和新城市主义发展理念以来,新兴城市化国家大力提倡兴起于欧洲的紧凑城市建设模式,发展边界控制、高密度、混合用地、TOD开发等理念,带动城市建设模式由外延扩展向紧凑集约发展转型.
如马里兰的城市增长边界控制、东京的高密度开发、库里蒂巴的公交优先以及哥本哈根的TOD规划,等等.
五、国际城市发展转型的借鉴与启示(一)以主动转型的姿态才能突破发展瓶颈在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城市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对资金、人才、技术等各种要素的争夺日趋白热化.
同时,受城市自身发展条件的约束,当城市发展条件(劳动力、土地成本)变化的时候,为实现新的发展优势,需要打破城市发展的路径依赖.
底特律由于没有在适当的时机进行合理的转型,致使城市竞争力难以为继,也丧失了健康、持续发展的能力.
因此,在城市面临发展瓶颈或者其他约束的时候,必须以主动的姿态进行适应性调整.
主动的转型要以科学的理论作指导,遵循城市发展规律,推动城市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加强战略16目标、方向、策略等方面的研究,有针对性的弥补城市发展的不足,为实现城市竞争力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以高端产业链才能引领城市经济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提升优化产业层次,培育与发展多元支柱产业.
围绕构建现代化的产业结构,实现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双轮驱动、融合发展,加速推动制造业向产业高端、价值链高端攀升.
加快淘汰落后产业,加速振兴装备制造业,在更新置换中提升产业技术水平;积极发展新兴战略产业,提高产品附加值.
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以金融保险、商贸物流、信息咨询、会展中介等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促进城市功能的升级;以文化娱乐、旅游、创意和体验为主的现代生活性服务业,吸纳城市劳动力,提高居民收入.
(三)以城市功能提升才能强化城市发展的活力逐步由生产功能转向服务功能、管理功能和创新功能.
提升城市产业能级,增强其辐射带动能力.
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推动企业自主创新,重点发展高科技创新产业和高附加值产业,强化城市的产业实力和创新功能,带动城市周边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先进制造业的发展.
在中心城市大力发展服务经济,通过服务业的发展提高综合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提高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力和带动力.
加强城市群内部资源整合,推进优势资源共享和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对接,促进要素在城市间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提高城市公共服务功能,推进城市现代化与发展活力.
(四)以城市空间紧凑与混合才能实现精明增长17优化空间结构,提升城市发展质量.
重视用地规模扩张向重视资源集约利用转变,从用地增量的递增向存量优化转变,对空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提升土地的产出效率;为规范工业企业用地申请和引导工业企业集约利用土地,推动产业升级,制定工业建设用地建设标准,搭建完整的工业用地管理体系.
引导城市节约、集约型高效发展.
通过提倡适度的功能混合来节约土地,以公共交通引导城市节点地区开发来促使城市空间的高强度开发,提高城市发展的集约性.
公交引导指以轨道交通引导建设空间集聚,以公交交通引导功能布局优化,以交通枢纽引导城市用地开发和服务业发展.
功能混合利用包括水平混合与垂直混合,其中水平混合指在较小的地块内平衡居住、商业、办公以及其他功能,或在较小地块内以同一性质的不同形式的空间组合来实现混合利用;垂直混合指在建筑内部通过垂直空间划分实现建筑空间的混合利用.
(五)以机制创新才能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改进管理方式.
依法实施行政许可,简化审批程序,提高行政效率,逐步将政府职能从直接管理企业转向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处理公共事务、满足公共需要、实现公共利益上来.
城市公共财政作为国家财政的组成部分,应在城市经济活动中,尤其在市政和教科文卫等公用事业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提高公共政策和公共管理的透明度,降低商务成本.
通过市场机制调节利益主体间的关系,推动生产要素和公共设施的共建共享,实现其利用效益的最大化.
创新城市融资机制、产业互动发展机制、信用制度网络机制18等,努力提高资金吸纳能力,增强产业联动发展效应,培育良好的信用关系网络.
完善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统筹城乡就业,从而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19第二章、国际主要城市转型发展案例一、欧盟经济发展史上城市化与工业化密切关联,起源于英国的工业革命使现代城市也主要发端于欧洲,因此,国际城市发展转型案例分析也从欧洲开始.
(一)欧洲的两大世界城市:伦敦和巴黎1.
伦敦的转型与发展历程伦敦的兴起与成长得益于其优良的地理位置,以及18世纪开始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这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伦敦一举成为世界第一大港口和"世界工厂",并保持这一地位长达300余年之久.
此后,伦敦的钢铁、机械、汽车和飞机等制造业部门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而继续着高速前进的步伐,奠定了伦敦城市经济持续繁荣的基础.
然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由于在海外的投资过多,英国国内工业的发展资金变得匮乏,而与此同时以美国和德国为代表的新兴资本主义国家不仅在钢铁等传统工业方面超过了英国,而且在高科技领域也同样领先于英国.
作为英国首都,这使得伦敦的国际经济地位遭受了严峻的挑战.
而第二次世界大战更是使英国元气大伤,伦敦也首当其冲地遭受了严重的战争破坏,战后英国殖民地的纷纷独立,以及传统意义上的大英帝国的瓦解,冲击着伦敦作为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地位.
同时,伦敦作为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也随着其它新兴国家的20发展而不断受到挑战.
从二战之后开始,伦敦工业结构老化的迹象显露无遗,1961-1981年间,伦敦第二产业的产值不断下降,就业人数也随之骤减,而整个英国也同样出现了制造业萎缩的现象.
1964-1979年间,英国工业部门的就业人口下降了14.
8%,1983-2001年间,英国的制造业进一步萎缩,制造业就业人口下降了10.
4%.
然而在制造业走向衰落的同时,伦敦顺应经济发展变化适时进行结构转变,服务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末,伦敦服务业的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增至82%,已经呈现出典型的后工业化社会特征.
在服务业中,金融保险业的发展最为迅速.
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金融自由化和国际化的发展,伦敦的金融保险业在持续金融创新的浪潮推动下,获得了迅猛的发展,不仅使金融保险业成为伦敦最大的就业部门和最大的经济部门,同时也使伦敦成为全球最大的金融中心.
当前,伦敦金融保险业拥有70多个国家500多家银行的总部或分支机构,体现出相当明显的国际化特征.
另外,专业服务业如法律、会计、咨询、设计等产业开始异军突起,这一现象可以看成是金融服务业不断细化、深化和分工的结果.
最后,文化娱乐业的强劲发展势头也开始显现.
1991年伦敦拥有各类文化娱乐团体多达1.
2万个,就业规模达20余万人,年收入占了伦敦市地区生产总值的6%.
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伦敦市政府决定大力推动新兴的文化创新产业作为服务创新产业的典型代表.
1997年,英国政府明确提出要把文化创意产业作为英国振兴经济的聚焦点,并且专门成立了"创意21产业工作特别小组",由时任英国首相布莱尔亲自担任主席.
2003年,伦敦又设立了一个委员会专门评估伦敦的创意产业,调动艺术界、商界、高等教育机构等所有与创意产业相关的领导人物,共同调研、探讨有关创意产业发展的障碍.
2004年,伦敦发展局创立了"创意伦敦"工作协调小组,由政府和民间组织以合作伙伴关系的形式开展活动,这一协调小组的目的在于激发伦敦创意产业的活力,帮助解决该产业在投融资、房地产和人才开发等多方面的问题,在信息咨询和发展指导方面为新创立的文化创意企业提供免费的服务.
具体来看,伦敦市政府的文化创意产业扶持政策包括以下几个核心内容:A.
发布战略草案.
2003年2月,伦敦市市长公布了伦敦第一份文化发展草案,草案名称为《伦敦:文化资本——市长文化战略草案》.
该草案明确指出要将伦敦打造为英国最具文化创意以及世界范围内最具有文化多元化特性的城市,要将伦敦建设为世界级的文化中心.
基于这一城市发展目标,该草案对伦敦未来的文化发展战略提出了12项措施,并且在以后的时间里对这些措施都加以了认真的执行.
2008年11月,伦敦第二份文化发展草案《文化大都市——伦敦市长2009-2012年的文化重点》出炉,该草案在继承第一份草案的基础上,对未来三年伦敦需要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从12个方面进行了规划.
从中可以看出,伦敦市所采取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措施是具体而明确的,有力地促进了文化创意产业在伦敦的兴旺繁荣.
B.
建立伦敦文化战略委员会.
1999年,伦敦设立了文化战略委员会,负责规划、协调和发展伦敦市的各类文化机构,同时负责制定22并实施伦敦市的文化发展战略.
2000年,文化战略委员会提出了从教育、扶持个人文化创意及接触创意等三个方面来推动市民发展并享受创意.
2002年10月,伦敦市政府经济委员会出台了《伦敦创意产业研究报告》,就伦敦创意产业发展和对城市的贡献进行了探讨.
2003年,伦敦市政府又设立了一个专门来对本市创意产业发展进行评估的委员会,对城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经济潜力进行了多方面的评估,并就未来可能遇到的阻碍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此后,为了借举办奥运会的契机进一步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伦敦市政府于2010年11月5日发布了由文化战略委员会负责起草的《文化大都市——伦敦文化发展战略》,该报告承认了文化创意产业在伦敦发展成为世界级城市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并号召继续推动伦敦市政府对该产业的支持与投资,特别是针对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以及目前的机会对伦敦在文化活动中的参与做出了一些调整.
C.
人才汇聚与培养.
首先,伦敦支持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培养高水准人才.
伦敦政府一直鼓励文化教育机构致力于吸引全世界的优秀人才,鼓励高等教育吸收多元化的海外学生,鼓励文化教育机构中的人才与产业互动,特别鼓励文化艺术专业学生以实习、学徒和志愿者等形式参与到文化创意产业中去.
其次,伦敦通过投资文化基础设施扩大文化的公共空间.
伦敦一直以来非常注重保护历史文化场馆,同时还在近年来协同各个部门加大对伦敦基础设施的投资,特别是为市民参与文化、艺术与创意产业提供公共活动空间,帮助伦敦文化创意产业抓住奥运机遇,保护城市历史文化景观.
再次,伦敦通过鼓励市民23参与支持草根文化的发展.
伦敦市在关注汇聚和培养文化创意产业的精英分子之外,还特别强调普通市民对文化活动的参与,例如在市政府参与的重大文化活动中,鼓励基层文化团体的参与,从而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更为广阔的人才来源和消费群体.
D.
民间协调与金融支持.
为了实现"创意伦敦"的发展目标,伦敦发展局每年投入3亿多英镑支持创意产业的成长和创意团体的发展,并在商务服务与资源提供方面提供诸多便利,如为个人与中小企业提供研发基金和科技基金等.
此外,伦敦发展局也通过教育培训,推介、支持市民的创意生活,给市民提供接触创意的机会,为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2005年3月,伦敦市设立了"创意之都基金",为有才华和有创意的个人提供资助,以激发其创意潜力,服务于伦敦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该基金是一个股权性的风险投资基金,总额度为650万英镑,可以向伦敦文化创意产业的初创企业提供最高65万英镑的投资.
同时,该基金还是一个配套型基金,即每一笔基金都有私人风险投资基金至少配对相同金额的投资,以带动私人企业向创意产业投资.
经过一系列转型政策的实施,伦敦已经由传统的制造业城市转变为英国乃至整个世界的创意之都.
伦敦的创意产业艺术基础设施占了英国的40%,英国三分之一以上的设计机构都位于伦敦,产值占英国设计产业总产值的50%以上.
其中,伦敦的音乐产业产值达到15多亿英镑,约占英国音乐产业总产值的一半,广播电视产业也有一半以上的雇员在伦敦工作,这些雇员包揽了英国73%的电影后期制作业24务.
伦敦还拥有全英国85%以上的时尚设计师,时尚设计业增加值在80亿英镑以上,出口额高达4亿英镑以上.
在世界范围内,伦敦也成为了重要的创意中心.
伦敦被公认为全球三大广告都城之一,三分之二的国际广告公司将其欧洲地区的总部设在伦敦.
伦敦也是世界第三大影片制作中心,平均每天有27个摄制组在伦敦街头取景拍摄.
此外,伦敦的设计业在世界范围内知名度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拥有许多世界级的教育机构和设计单位,其中近四分之三的单位有全球客户.
可以看到,伦敦市的文化创意产业已经取代了传统的区位优势,成为了伦敦城市发展新的动力源.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同其它世界城市一样,伦敦的经济活动与产业布局表现出非常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以伦敦为中心的特大城市群便是这种形式的空间集聚的突出表现之一.
伦敦与周边的伯明翰、曼彻斯特以及利物浦等主要城市一起构成了伦敦-伯明翰-曼彻斯特城市群,该城市群总面积达45000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8.
4%,总人口占全国的64.
2%,其中的几个中心城市面积达4888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2%,总人口占全国的26.
5%.
更为重要的是,英国大约80%左右的经济活动均集聚在此城市群.
伦敦自身经济实力与国际地位的提升与其在城市群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与其它城市的分工协作密不可分.
2.
巴黎的转型与发展历程法国首都巴黎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的世界城市,伴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经济全球化和多样化趋势,知识和文化资本25为巴黎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内涵与动力.
在此过程中,巴黎依靠发展创意经济而加快了经济社会由传统工业城市向后工业城市转型的进程.
从发展史看,巴黎的城市转型主要经历了如下三个阶段.
A.
从封闭的农业城市到开放的工业中心城市(18世纪末-20世纪中期).
在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之前,封建专制制度一直严重束缚着巴黎乃至整个法国工农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在1789年之后,巴黎开始成为法国革命运动的中心城市和新思想、新文化自由交流汇集的场所,这为巴黎今后的政治体制、城市规划、经济和社会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整个19世纪,巴黎以第一次工业革命为契机,迅速发展纺织业以及时尚业,其本身雄厚的经济实力为国际时尚中心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至1870年,巴黎人口已经超过100万,成为超大型的国际大城市,也成为了法国最重要、最完备同时也最集中的工业区之一.
1911年,巴黎工人数量达到110万人,涵盖了冶金业、食品工业以及化学工业等诸多行业,同时也包括服装业和奢侈品生产工业,以满足上层社会消费的需要.
19世纪末20世纪初,巴黎的电子、汽车制造业和航空工业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冶金业成为其中的主导产业部门.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由于拥有许多发展工业的优越条件,如经济技术基础雄厚、能源原料便宜、工业项目齐全、各行业相互促进、劳动力市场灵活、国际联系快捷等,工业与人口进一步向巴黎集中,其工业就业人数占了全国就业总人数的22%,巴黎也由此一跃成为一座富有活力的工业城市.
在这一阶段的转型过程中,铁路和运河交通的发展和世博会的举办,推动现代服26务业发展,以及金融机构的发展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
B.
从单中心的工业城市到创意与时尚产业蓬勃发展的多中心城市(20世纪中后期-21世纪初).
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法国经济逐渐走向战后重建时期,人口明显增加,国土出现了明显的大都市化趋势,巴黎也由城乡分割的小型城市群模式过渡到了由城市和郊区组成的大型城市-郊区模式,日渐成为全国最大的城市,其规模为里昂、马赛等城市的十几倍.
如此大的城市规模产生了明显的集聚效应,从而推动了工业经济实现巨大发展.
当时巴黎拥有全国60%的汽车工业、电子工业、航空工业、机械工业、医药工业和50%的复印工业,另外巴黎承担了全国三分之一的公司税和四分之三的研发活动,新型工业基地也有约三分之一的数量在巴黎地区建设.
由于工业人口的高度集中,巴黎地区的地价开始大幅度上涨,高达中等城市的10-15倍,造成了工业产品成本的上升,工业建筑也向高层发展.
另外,过度的集聚也是城市的环境受到严重污染,与其它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也日益扩大.
为了改变这一局面,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法国政府实施了对巴黎地区的整体规划,开始实行工业分散政策,对巴黎地区的工业布局进行了调整,留在市区的主要是一些生产时尚、易变产品的工业部门和手工业,如时装和室内装饰等行业,而传统的资本、劳动密集型工业部门则向郊区转移,如汽车制造业、食品加工业、印刷出版业、电力和电子工业等,以达到限制巴黎工业增长和开发其它地区经济的目的.
根据统计数字显示,1962-1973年间,巴黎地区减少了7.
7万个工作岗位,法国其余地区则增加了67万个工作岗位.
27经过产业空间布局的调整,巴黎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得到了持续的提升,现在巴黎地区以服务业为主的就业人口占整个地区就业总数的79%.
同时,电器、电子以及计算机等高科技工业成为了巴黎工业的主要发展方向,城市高级服务功能如管理、研究、发展、计划和营销等环节在城市中心得到了进一步的集中,高级专业人才高度集聚,产业结构也发生了由工业向服务业的转型升级,并且不断增加了创新的高科技产业元素,某些极具优势的传统行业和文化艺术产业赖以蓬勃生长的土壤也日渐成熟,产业结构高度化、创意化、知识化趋势日渐明显.
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具有标志性的服装行业和新闻出版行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为巴黎的全球时尚消费中心奠定了产业基础(两个行业就业人数分别占全国的32.
5%和50.
3%).
这也为后来巴黎的城市创意产业和消费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截至20世纪后半叶,随着法国政治体制改革以及科技创新的不断进步,巴黎逐步由单中心城市转变成为多中心的大都市区域,产业结构也出现了由传统工业向以创意、时尚产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转型的重大调整.
C.
从服务型城市到低碳、公平和包容的和谐城市(21世纪初至今).
随着全球气候环境的不断变化以及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许多国家和世界城市开始寻求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和增长点,低碳经济和公平社会成为了全球城市经济发展的新趋向.
而此时巴黎也面临着发展空间受限、交通网络脱节、资源分配不均以及移民文化融合困难等问题.
在这一背景下,巴黎逐渐采取措施由经济导向的服务型城市向低碳、公平和包容的和谐城市转变.
在这一过程中,巴黎市政28府采取了如下举措:第一,制定实施以现代特色产业为主、促进城市和谐的《城市地方规划》,进一步确立现代服务的城市功能定位.
2006年,巴黎市政府推出了《城市地方规划》,对巴黎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三个主要目标:完善所有巴黎市民的生活品质、缩小巴黎各阶层之间的差距、尽可能汇聚起巴黎的地区优势,以推动特色产业的发展.
根据规划,巴黎将通过功能区建设、物流业的发展、新兴旅游业以及多元化商业来增强城市活力和服务功能.
第二,制定"新巴黎城市规划".
2008年,法国政府全面展开"新巴黎城市规划(2030)"工作,主要突出三个原则:一是以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为准则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二是注重交通网络重组原则,三是消除巴黎郊区封闭状态原则.
该规划旨在使巴黎成为一座创造的城市、革新的城市以及充满凝聚力的城市,为此,总体规划思路包括协调经济增长与舒适环境的矛盾、利用巴黎周边丰富的农业土地资源抵御城市扩张、保护自然环境以及城市的历史文化价值等.
第三,政府和民众合作建设环保型城市.
巴黎市政府规定,新建筑每平方米的能耗不能高于50千瓦,并且高度不得高于50米.
对于巴黎90%的旧建筑,政府会提供诊断和补助,协助房东进行太阳能和节能隔热板等改造.
与此同时,巴黎不断推出自行车、汽车和地铁的环保计划,旨在改善城市的生活质量,构建绿色城市,例如2007年推行的"自行车城市"计划和绿色出租车计划.
29第四,采取措施促进人才集聚和社会融合.
巴黎市政府计划在科研、金融、艺术、时装、研究院、环保技术、汽车、生物科技和航空等园区内把不同层次、不同年龄和收入的人都整合居住在一起,例如在同一片区提供各种价格的不同住房,利用永久性廉价住房吸引低收入人才等.
目前巴黎已有100多个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人在一起生活,而他们聚居的纽带主要是国家的房价调控政策.
目前,巴黎已经成为一座富有创新和创意、以设计产业和时尚产业见长、历史文化特色鲜明的国际大都市,成为了全球的时尚产业中心、文化艺术之都、欧洲第一大研发基地以及世界500强企业的第二集聚区,成功地实现了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双重转型.
(二)加工制造业城市的转型与发展:伯明翰鲁尔区曼彻斯特欧洲地区一批加工制造业城市的建立以及初期的发展基本上依赖于对城市中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这些城市的经济结构中,资源的开发和加工产业占据着国民经济的主导地位.
这一特性使得这些城市充当了国家建设所需能源和原材料的主要供应地,为国家经济实力增强、区域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然而,由于城市发展所依赖的资源禀赋大多存在着不可再生性,加之以此为基础的加工制造产业附加值较低,故随着资源开发程度的提高和开发的进展,城市若没有其它支柱性高端产业的支持,就必然会经历从兴起到衰败的过程,这也是加工制造业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之一.
对于欧洲的加工制造业城市而言,它们大多依托当地的煤炭、30钢铁资源一度繁荣,但是又往往因为资源储量的日益减少和资源开采成本的大幅度提高而陷入发展的困境.
以下,我们以英国的伯明翰、曼彻斯特以及德国的鲁尔区城市群作为典型案例,分析并归纳欧洲主要加工制造业城市转型的主要特点及经验.
1.
伯明翰的转型与发展历程欧洲著名的钢铁城市伯明翰位于英格兰的中部地区,是英国的第二大城市和主要的工商业区,周边拥有储量相当庞大的煤、铁资源.
在17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之时,伯明翰正是依托这些矿产资源,形成了雄厚的现代冶金和机械制造工业,成为了英国工业革命的摇篮.
18世纪,随着瓦特在此发明了双向气缸蒸汽机,伯明翰成为了铁路机车、蒸汽机和船舶的制造中心,从而逐渐发展成英国的第二大城市,并跻身世界最大工业城市行列,步入长达一个半世纪的制造业辉煌期.
19世纪中期,伯明翰制造业的比重达到40%,在其鼎盛时期,伯明翰生产制造了英国四分之一以上的出口产品.
但是,重工业发展在给伯明翰带来一时的繁荣和工业文明的历史积淀的同时,也同时带来了环境污染等一系列制约城市发展的问题.
更为严重的是,由于逆工业化现象的出现,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伯明翰的制造业除了汽车以外,其它行业已经逐渐丧失了竞争力.
进入20世纪80年代之后,不平衡发展和全球经济重组的双重过程引起了新的国际和国内劳动分工,世界工业生产开始向其它地区及专业拓展,这使得伯明翰的经济出现大幅衰退,失业率上升,城市人口也开始减少.
据伯明翰市政府统计,1961年全市几乎没有失业人口,而在1971-1984年这短31短的14年时间里,伯明翰便失去了半数以上的制造业岗位.
1971年,伯明翰的最大就业量为29.
5万人,到了1984年则仅剩下1.
3万人.
1981-1991年间,伯明翰失去了7万多个制造业岗位,劳动力在制造业的就业比例从39%下降到27.
5%,其中1986年的失业率更是达到历史最高的21%,虽然1991年之后失业率的水平有所下降,但仍为英国平均失业率水平的两倍.
伯明翰的衰落实际上是欧洲资源型城市衰落的一个缩影.
以资源(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为支撑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尽管在短期内为伯明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但是却不利于城市的长远发展.
由于资源产业处于产业链条的上游,产品附加值和利润率都相对较低,这就使得资源型城市容易出现利润外流的现象,这必然导致城市的资本积累能力不断下降,进一步地,资源消耗又使得生产成本不断上升,更加显著地削弱了城市在市场当中所处的地位.
总之,创新能力弱,缺乏对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和生产,使得伯明翰对自然资源更加依赖,形成了产业结构低级层面的恶性循环.
因此,为了突破这一发展当中所遇到的瓶颈,伯明翰把握住了世界正逐渐步入知识经济的契机,大力推进城市创新与产业转型.
经过20多年的努力,伯明翰的转型努力初见成效,基本完成了以服务业为主导的多元化产业体系重构,再次成为竞争力排名处于领先地位的欧洲城市.
2002年,伯明翰制造业从业人员下降到8万人,而服务业却新创造了38.
4万个就业岗位,为伯明翰提供了79%的工作机会.
2003年,伯明翰服务业的增加值占整个经济总产出的78%,服务业对城市经济的增长贡献32率达到97%.
2004年,伯明翰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就业人数分别占劳动力总数的13%和53%,服务业已经逐渐取代了制造业成为伯明翰的主要产业部门.
服务业的迅速发展使得伯明翰在英国乃至整个欧洲的经济地位重新得到巩固.
1993-2000年间,伯明翰以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最快的增长速度迅速发展,为其构建创新型城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进入21世纪以后,伯明翰的经济增长水平仍然高于英国的平均水平.
伯明翰之所以能够成功突破资源型城市发展的瓶颈,其关键在于进行了主导产业的成功转型,对新兴主导产业的培育稳定了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并使之向高级化的方向转变.
具体来看,政府所制定的"优二强三"的产业转型方案及其配套措施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优二强三"战略的创新之处在于并非在产业结构升级当中简单依靠服务业去替代和吞食制造业,而是一方面努力在转型过程中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以支撑整个产业体系,另一方面将制造业内部的结构进行优化调整,使之为构建以服务业为主导的多元化产业体系贡献自身的力量.
这一转型模式将发展高端制造业与高端服务业相结合,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发展高端制造业.
由伯明翰市政议会、伯明翰工商业协会以及伯明翰与索利哈尔知识技能委员会联合制定的《发展中的伯明翰——城市经济发展战略(2005-2015)》明确了城市将进一步巩固制造业的基础,鼓励高新技术的应用与创新,从而继续保持制造业竞争力.
为此,伯明翰通过高新技术的应用,以及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实现33了制造业的多样化与现代化发展,强化了制造业的基础,从而巩固了制造业中心的地位.
同时,伯明翰还设法促使更多的企业行为、商业活动和本地高校的科学研究结合起来,鼓励本地的年轻人致力于科学技术事业,通过打造成功的高新技术制造业部门,留住本地人才,并吸引外地高新技术流入,从而提升城市的自身创新能力,增加社会影响,实现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另外,伯明翰还提供一系列以高品质生活为主要特征的元素(住宅与休闲娱乐设施等),满足新生劳动力的需要,为成功转型为高技术制造业聚集地提供了基础设施上的便利.
伯明翰还专门制定了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战略,其中包括转变制造业部门的形象和认知、提供高质量的基础设施建设,以满足制造业的发展需要,提高制造业的创业机会和创新水平,培养技术水平高且适应能力强的制造业劳动力,支持制造业内部不同部门之间的跨行业协作等.
从这一战略目标来看,当地政府对制造业的发展仍然相当重视,并且采取了区别对待的方针.
首先,对于落后制造业,例如煤炭采掘业以及钢铁、机械、造船等制造业实行坚决淘汰的策略,使其在市场竞争中逐渐消亡.
其次,对传统制造业实行改造的策略,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提高附加值高端部分的比例,提高产品质量,强化处于产业链微笑曲线两端的研发设计、品牌经营以及营销网络管理环节,形成新的核心业务.
再次,对新兴制造业实行开辟的策略,把政策和财政重点放在新兴产业上,积极利用或依托原有的工业基础,开拓软件、微电子、工程设计、环境治理、生物制药等新兴经济产业,实现引导34企业向知识、技术密集型产品生产定位的目标.
(2)发展高端服务业.
伯明翰通过着力打造国际会议中心、国家展览中心和斗牛场现代商业购物中心三大品牌,形成了以服务业为支撑,并以服务业产业集群为动力的特色经济模式.
三大中心利用其在会展、商务、旅游、金融、咨询、零售等方面的比较优势,为伯明翰的城市转型及其多元化创新型产业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例如1978年兴建的国家展览中心,便凭借其汽车制造中心区和交通枢纽两大地域优势迅速发展,自1978年举办第一届汽车展以来,国家展览中心一带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整合了展览场、国际机场、车站、旅馆等配套设施的庞大建筑群,越来越多地举办各种国际工业博览会.
1998年,伯明翰进一步为国家展览中心增建展厅,并且兴建了以国家展览中心为主体的新城区.
扩建后的国家展览中心展厅达20多个,总面积达19万平方米,共计举办大型展览2000多个,累计接待全球客商7000余万名,有力推动了当地会展经济以及以此为基础的服务业链条的兴起.
(3)采取城市营销等配套措施.
配套措施的总体目标是尽量消除人们对伯明翰的旧有观念,将城市的崭新形象加以宣传推广.
首先,当地的市政府以及工商业行会组织共同投资成立了营销伯明翰办公室,该办公室耗资约100万英镑,建立了专门的网站,向全球商人提供相关会展信息服务,通过优质软环境的创造使伯明翰跻身欧洲最重要的会展业基地行列.
此外,该办公室还着力发挥城市的悠闲旅游功能,推广本地的美食活动、艺术表演以及足球运动等,吸引大量的游35客前来参观.
其次,伯明翰十分注重城市形象的重塑,注重历史传承和现代文化的相容,使历史遗迹与现代建筑实现和谐统一.
其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伯明翰的运河改造项目.
自1983年起,伯明翰市议会与英国水路一起联合实施全面的运河改造工程,将运河转化为有用的资产,使之在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物质环境的更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事实上,改造后的运河也的确吸引了大批旅游者,极大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再次,伯明翰着力建设知识型城市,创立了科学园区发展模式,以优化商业环境.
同时使大学成为高科技企业的孵化器,鼓励高科技企业与大学合作,进行高科技产品研发,积极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培育文化产业区也同样是伯明翰建设知识型城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2.
鲁尔区城市群的转型与发展历程与伯明翰相比,德国的鲁尔区城市群转型与发展则经历了更加曲折的路程.
鲁尔区城市群是一个包括4个县区和11个直辖市在内的61个大小城市的城市联盟,形成于19世纪中叶,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赔偿条款为发展契机,进行大规模的煤矿开采和钢铁生产,逐渐发展为世界上最著名的重工业区和最大的工业区之一.
鲁尔区拥有丰富的煤炭和铁矿资源,是20世纪上半叶德国最为重要的工业基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经济的复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鲁尔区在全球产业革命浪潮的冲击下,陷入了结构性的经济危机,面临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双重挑战,特别是"煤炭危机"和"钢铁危机"的爆发,以及由此引发的主导产业衰落、失业人36数增多及环境污染恶化等现象,更是对鲁尔区传统的生产和组织形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为了成功实现城市群的转型,鲁尔区的经济结构转变经历了如下三个历程:(1)改造传统工业,实现"再工业化".
此阶段的改造政策主要着力于提高现有传统制造业的竞争力.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鲁尔区城市群便以"再工业化"为主题进行经济结构转型,提出以煤钢产业为基础进行改造的思路,并做出整体规划,采取改建、合并、合约、转让等形式对煤炭和钢铁企业进行大规模的整合,调整了产业布局和结构,国家也相应采取加大投资力度等扶持性的政策,以扩大经济规模和生产力,从而达到增强制造业市场竞争力的目的.
据相关数据统计,政府援助鲁尔区的各项资金额从1964年的1470亿马克,增加到1970年的2150亿马克,短短六年间便增加了46.
2%.
但事实上,这一政策并未收到十分显著的效果.
1950-1970年间,鲁尔区内失业人口增加了6.
55%,区内总人口数也开始减少,1957-1968年间,鲁尔区城市群的生产总值仅仅增长了80%,不到同期德国全境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的一半.
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在于"再工业化"阶段仅仅是一种防御性的保守政策,主导型的区域煤钢产业结构大大弱化了区域企业向外发展和需求的动力,单一的产业结构及密切的企业内部关联也限制了企业在面对新技术革命所带来的发展机遇时的分析及洞察能力,整个区域仍然相信煤钢产业将是未来的主导产业.
这种认识上的局限使得产业结构的呆板性和地区资源的高度依赖性特征在鲁尔区经济转型过程中仍未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37(2)以传统产业为基础推进新型工业化.
从20世纪70年代起,鲁尔区开始逐渐意识到不能仅仅依靠对煤炭和钢铁企业的扶持来发展经济,必须实行新型工业化战略.
在这一阶段,鲁尔区采取了与伯明翰相似的政策,在继续改造传统产业的同时,加大力度发展新兴产业,并制定相关政策,以加快新产业区的扩展,确定了信息技术、新材料、医药技术、环保等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以环保产业为例,鲁尔区以地方钢铁企业严格的环境标准和对清洁技术的迫切需要为契机,致力于寻找使环境污染最小化的创新技术,积极推行环境技术领域的多样化战略,在区内集聚了大量专业技术来应对环境污染问题,这使得鲁尔区逐渐发展成为德国的环境技术研究中心,创造了大量新的就业岗位,促成了地方公司、大学、科研机构以及环境机构之间的良性互动与紧密合作.
通过新工业化政策的实施,鲁尔区内部单一、畸形的产业结构得以纠正和改变,新兴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也越来越强,缓解了结构调整所带来的严重失业问题,使第二产业就业比重逐渐减少,第三产业就业比重显著增加.
但不容忽视的是,本阶段鲁尔区的失业率与德国全境的平均水平相比仍然高出2.
2个百分点,制造业和建筑业的产值比重依然高于服务业,煤炭和钢铁企业产量仍在下滑,传统产业的衰退趋势仍然没有改变.
因此,鲁尔区的经济转型又跨入了下一个崭新的阶段.
(3)发展优势产业,推进产业结构多样化.
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鲁尔区在原有产业政策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以区域经济一体化为背景,以网络化和集群化政策为主要内容,针对不同区域的区38域比较优势来发展相应优势产业,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共同推广本区域的竞争优势,将经济转型的重点放在因地制宜实现产业结构的多样化上.
为了充分发挥鲁尔区内部的比较优势,德国政府于1989年制定了"矿冶地区未来动议",而后又着手实施"欧盟与北威州联合计划",以在不同区域形成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多样化.
例如鲁尔区境内的多特蒙德从原来的煤炭基地成功转型为以信息产业和文化产业为主导的城市.
另一座鲁尔区境内的主要城市盖尔森基兴也从曾经的能源城市发展转变为以太阳能和其它现代资源再生技术为热点的科技新城.
经过这一时期的改造,从1999年至2004年,鲁尔区从事医疗卫生事业、服务业与教育业的就业人数明显增加,金属产品与加工业等传统产业的就业人数明显减少,总体正朝着一个既有传统工业基础,又有日渐壮大的新兴产业作为增长点的多部门综合工业区的方向发展.
总之,与前两个发展阶段相比,这一阶段鲁尔区的转型政策更为积极,基本形成了具有特色和影响力的新产业体系,完成了经济结构由单一的煤钢产业结构向多样化产业结构的转变,同时以创意文化和工业旅游为主要内容的新兴产业也改善了区域的功能和形象,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同样日趋合理,区域空间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
3.
曼彻斯特的转型与发展历程英国第三大城市曼彻斯特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一直是英国最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和棉纺织业基地之一.
然而,受二十世纪初经济衰退和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曼彻斯特的工业经济开始式微,但大城市39地位没有改变.
1961至1983年期间,曼彻斯特的总人口不过三、四十万,但其中制造业裁员就超过了15万人.
与此同时,曼彻斯特的服务业开始崛起,提供的就业机会越来越多,为经济顺利转型和城市复兴奠定了基础.
该市逐渐成为英国西北地区商务、金融、保险和运输的中心.
曼彻斯特数十年的产业结构变化历程直接反映出从偏重制造业到走向产业结构更进一步合理化的演变轨迹.
20世纪60年代初,曼彻斯特的制造业产值在城市经济总产值中约占70%,如今仅占20%左右.
在传统的钢铁、纺织和航运部门衰退的同时,现代服务业开始成为曼彻斯特地区的主导产业部门.
1992年,曼彻斯特从事服务业的人员已占全部就业人口的84.
2%,而制造业从业人员仅占11.
1%.
2003年,金融服务业为曼彻斯特地区经济贡献了91亿英镑产值,是贡献最大的产业部门,约占英国西北地区金融服务业的62%.
2004年,曼彻斯特金融服务业从业人员已达21.
8万人,约占西北地区该产业就业人口总数的59%.
进入2005年,曼彻斯特地区金融服务业交易量高达170亿英镑.
曼彻斯特地区金融服务业的核心部门是银行业,超过60家银行在该市设立办事处,其中40余家是海外银行.
曼彻斯特现代服务业的崛起和发展,为制造业的顺利转型和城市复兴奠定了基础,同时其提供的越来越多的就业机会使曼彻斯特逐渐成为英国西北地区商务、金融、保险和运输的中心.
同时,曼彻斯特以创意产业为出发点不断创新,以金融服务业和商贸服务业为先导,40逐步制定赢得未来话语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发展蓝图.
在一系列产业转型过程中,曼彻斯特成了英国第二大金融中心,其金融和专业服务业,包括银行、基金管理、保险、法律和审计、管理咨询、建筑工作、房地产等多个经济活动中处于前沿的服务业部门,并且这些服务业部门以频繁的大手笔并购整合商务活动,对英国经济的增长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
同时,曼彻斯特在经济转型时期对创意产业这一新经济部门的洞察力相当敏锐.
如今,曼彻斯特已经成为英国西北地区的创意产业集散地,拥有众多全英国知名的高等教育、文化和媒体制作机构,驱动当地创意经济的发展.
其以"曼彻斯特之知识城市"战略为主要驱动力的城市信息服务业在年均10.
4%的增幅下,2011年实现了高达28亿英镑的产值,使得曼彻斯特逐步向着知识型产业集聚的中心转变.
另外,航空服务业在曼彻斯特地区也得到了飞速发展,这主要归结为曼彻斯特国际机场对当地经济的带动与支撑功能.
曼彻斯特机场是仅次于英国伦敦希思罗机场的第二大机场,也是欧洲近年扩张最为迅速的机场之一.
2005年,曼彻斯特机场承载客运总数超过2200万人次,货运总量超过15万吨.
每承载100万人次旅客,每年为全国、西北地区以及大曼彻斯特地区分别创造3000个、2000个和1425个就业机会.
(三)金融城市的转型与发展:法兰克福苏黎世欧洲地区的两个重要国际金融中心法兰克福和苏黎世向我们展示了金融城市两种不同类型的转型道路.
其中,法兰克福抓住了设立欧洲中央银行所带来的有利政策条件,进一步发展金融行业,迅速从41德国的金融中心发展为欧洲大陆乃至国际上重要的金融中心,大大提升了自身金融行业的竞争力.
而瑞士传统的金融城市苏黎世则由于社会文化方面的变革而开始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逐渐向新兴文化创意城市转变.
1.
法兰克福的转型与发展历程法兰克福是德国乃至欧洲工商业、金融银行服务业和重要交通中心之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居德国首位,人均工资收入也高居德国第二.
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服务业总产值占83%,生产性行业总产值仅占17%.
而在服务业当中,金融产业一直都是法兰克福的支柱产业.
法兰克福的金融产业拥有相当悠久的发展历史.
早在1180年,法兰克福作为所谓"帝国城市"便已经拥有了铸币权.
到19世纪初,当时还仅有4万人口的法兰克福就有银行近百家,其中有几家银行至今仍然保留了原来的名称.
1820年,法兰克福首次出现股票交易.
1862年,法兰克福抵押银行成立,这是世界上第一家以股份有限公司形式注册的企业.
1948年,法兰克福市又被选为德国中央银行——德意志州银行的所在地,该银行拥有货币发行权,并负责制定、推行统一的货币和信贷政策,这为后来法兰克福成为德国的金融中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57年,德国政府根据《德意志联邦银行法》建立了德意志联邦银行,即联邦德国中央银行,总行地址仍然设在法兰克福.
至此以后,各类金融机构为了加强与中央银行的联系,纷纷在法兰克福设立办事处及其它关联机构,使法兰克福集聚了大量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被称为"莱因河畔的曼哈顿".
421998年,随着欧洲中央银行在法兰克福的成立,法兰克福开始抓住这一机遇大力引进金融机构总部,扩大金融市场规模,全面增强自身金融行业的竞争力.
首先,法兰克福大力推动金融市场的发展.
在证券市场方面,1997年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引人了计算机网络从事证券交易,全世界18个国家的450家银行都与法兰克福的证券交易中心联网,全德国85%的证券交易都通过这种方式进行.
目前,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已成为德国最大的证券交易所.
截至2007年年末,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共有上市公司866家,股票市值为21052亿美元,居欧洲第三位、全球第六位.
在期货市场方面,1998年9月,德国期货交易所集团与瑞士交易所共同组建欧洲期货交易所.
凭借电子化交易费用低廉等优势,欧洲期货交易所迅速发展成为全球交易量最大的衍生品交易所.
其次,法兰克福还加快了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
在支付清算系统方面,作为欧洲中央银行的所在地,法兰克福建立了欧元跨国支付清算系统,即欧元实时全额清算系统(TARGET).
该系统是欧元区统一支付清算体系的核心部分,由12个欧元区国家、全体欧盟国家的实时全额支付清算系统和欧洲央行支付机制构成,可以处理欧盟国家间所有的欧元贷记转账业务.
在证券托管清算系统方面,2002年,德国证券交易所集团与负责国际证券清算业务的世达银行(Cedel)合并,在卢森堡成立明讯银行(ClearStream),其全资子公司——德国证券交易所明讯结算公司设在法兰克福,是法兰克福的证券清算系统实现与全球性的证券托管清算系统的连接.
截至目前,法兰克福拥有315家借贷机构,银行业的从业人员超过79000人,43银行的营业额为22932亿美元,证券交易总额为56432亿美元,银行和金融业的利润占全市生产总值的20%,世界上最大20家银行中的16家在德国的总部或办事处均设在法兰克福,包括177家外国金融机构在内的332家银行以及亚洲发展银行和世界银行组织都在法兰克福开展业务.
总之,法兰克福正不断巩固自身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地位,并稳步向全球金融中心挺进和发展.
2.
苏黎世的转型与发展历程瑞士第一大城市苏黎世一直是当地的交通、金融、商业和文化中心,金融产业更是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
经过数百年的发展,金融业早已成为苏黎世的主题城市文化.
早在1876年,苏黎世证券交易所便已经建立,其成交额一直在西欧证券交易所中位居前列,最高峰时西欧有70%的证券交易都在此进行.
苏黎世的黄金市场更是闻名遐迩,20世纪60年代曾经一跃成为仅次于伦敦的世界第二大黄金市场.
但是随着欧洲乃至世界金融格局的重大变化,以及苏黎世自身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苏黎世的文化创意产业开始悄然兴起,成为了可以与传统金融产业相匹敌的新兴产业.
20世纪90年代,苏黎世市政委员会编制了城市2025年的发展纲要,规划了未来城市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基于以往的经验和教训,苏黎世将发展创意产业确定为整个纲要的核心内容,其地位不言自明: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个潜力无限的朝阳产业,必将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
此外,纲要明确地规定了享受政策优惠的对象——政府和民间的创意企业,以促进其向高层次和多样性方向发展,成为经济发展44的源动力;支持专业教育培训机构的发展,加强与企业间的横向联系,培养实用型人才;城市应提供创意产业的生存空间,并加强产业内部的联系交流.
现阶段的发展原则和示范项目包括以下四个方面:通过政府的资金支持,实现创意产业规模化、集成化发展;提供媒介平台,促进创意产业的商业化运作;保护工业西区中狮牌啤酒厂区内的画廊、博物馆和艺术工作室;规划建设Letten火车站及啤酒厂区,供各类文化和创意企业团体使用.
在城市不同的发展阶段中,纲要分别对上述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界定.
从2006年开始,苏黎世政府主动出击,谋求其战略合作伙伴,特别是各大金融财团的帮助,并达成多项协议,落实了政策性资金的来源.
同时,政府还开通了"创新苏黎世"和"创意星期三"两个网站,创意企业可以在这里向外界展示自己的产品和理念;网站还提供本地各类创意项目的信息,即时的文化交流活动安排及相应的网址链接为创意产业搭建了一个交流平台.
除此之外,苏黎世还制定了包括建立发展科研机构、规划保护工业区的可持续发展、强化城市品牌效应、承办国际会展活动以吸纳更多的观光客在内的各项政策.
此外,苏黎世政府为了激发城市活力而采取的保护城市工业和商业活动场所、加快高校科研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等措施,都是有益于创意产业经济发展的积极举措.
文化和创意企业为苏黎世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
2005年,苏黎世的创意企业已经达到4800余个,提供了29100个工作岗位,其中包括24800个全职岗位;营业额近92亿瑞士法郎,利润约为29亿瑞士法郎,这一切都是与其独立的市场运作密不可分的.
与传统支柱45产业金融业相比,创意产业显然已经具备了与之抗衡的实力与地位.
在整个苏黎世地区,前者提供了大约43500到50800个就业岗位,而从事创意产业的人数竟达到了45000人.
(四)以科技助推城市转型:柏林哥本哈根赫尔辛基1.
柏林的转型与发展历程德国首都柏林作为历史上诸多重大政治事件上演的舞台,其转型与发展的历程与其他欧洲城市相比更多体现出政治因素的影响与政府扶持的特征.
19世纪70年代,普鲁士王国完成了德国的统一,柏林开始成为德国的首都.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德国法西斯的覆灭以及两大阵营冷战格局的形成,德国分裂为民主德国(东德)和联邦德国(西德),柏林也随之分裂为东柏林和西柏林,分属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
东柏林被民主德国定为首都,而联邦德国虽然定都波恩,但是西柏林却仍然在司法、经济、财政、货币等方面与联邦德国保持高度的一致.
1951年,民主德国政府在东柏林一侧修建了著名的柏林墙以阻碍东柏林居民前往西柏林,这也标志着柏林开始处于一个城市、两种制度的分裂状态.
直到1989年11月,随着柏林墙被拆除,以及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的合并,柏林才结束了这一分裂局面,在2000年重新成为德国的新首都.
在文中以下部分,1990年之前的柏林均指西柏林,1990年之后的柏林才包括整个柏林市.
柏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转型以联邦德国政府的强力支持为基础,大致分为如下三个阶段:46A.
经济恢复和起飞阶段(1949-1973年).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时,柏林几乎是一片废墟,整个德国也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
从1948年6月开始,联邦德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保护和协调经济稳步增长的政策措施,主要包括实施积极的产业政策、维护竞争机制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重视人才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积极推动对外贸易等,在极大程度上促进了德国经济的腾飞.
而柏林作为战后初期冷战的前沿城市,工业企业普遍由于特殊的政治环境而发展缓慢.
20世纪50年代,许多工业企业还由于欧洲政治环境的迅速恶化而将总部迁出柏林,造成了柏林第二产业产值的下降.
为了维持柏林经济的正常运转,联邦德国政府给予柏林大量补贴,重点扶持能源和原材料工业,形成了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结构.
进一步地,柏林政府还采取各种措施鼓励集资和投资,以便更新和扩大设备,促进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在联邦德国政府的扶持下,柏林逐渐恢复了往昔的经济活力,实现了居民就业和收入的稳定增长.
柏林制造业部门就业人数从1950年的13.
8万人激增至1960年的30.
5万人.
进入20世纪60年代之后,柏林市又为了更充分地吸收多余的劳动力而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实现了城市主要经济活动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转变.
在这一时期,柏林第三产业的主要优势在于社会和保健服务方面,服务对象主要是城市周边的小块区域.
就这样,柏林凭借联邦德国政府的作用、自身优厚的工业遗产以及发达的服务业在战后重新获得了生存和发展的机会.
B.
产业转型与结构调整阶段(1973-1989年).
由于德国国内资源47有限,大部分制造业所需能源需从国外进口,因此由1973年的石油危机所导致的原油价格飙升给德国以及柏林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打击,柏林的经济增长率开始放缓,传统工业大规模衰落,滞涨局面也开始带来相当大的困扰.
另外,德国单纯依靠传统工业优势但忽略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开发的战略也受到了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强烈冲击,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柏林乃至整个德国的高技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比重逐年萎缩,传统工业产品的投资利润率也随着新型发展中国家低成本产品的大量涌入市场而不断下降.
面对国内外的挑战,联邦德国政府制定的相应的产业政策进行结构调整,加快了新兴产业的发展.
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柏林也积极推动着高端制造业的发展.
化工、电子和机械制造业上升至制造业产值的前三位,第三产业迅速扩张,并且发生了本质性的结构变化.
首先,经济重心开始从物质生产向社会服务领域转移,第三产业逐步超越了第一和第二产业成为主导产业.
其次,服务业的就业比例显著上升,成为柏林最大的就业群体,以1982年为例,柏林市约有三分之二的就业人口在从事服务业.
随着柏林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与升级,经济发展方式也逐渐由粗放向集约转变,整个社会形态也步入了后工业化社会,城市内部的信息产业、金融、保险、通信、教育、医疗和公用事业等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各类技术人员与科研人员的比例也不断上升.
C.
依靠创新提升竞争力阶段(1990年至今).
1990年,随着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的合并,德国重新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为了平衡德国东西部经济的发展,同时应对世界范围内节能和新能源产业兴起的48挑战,德国政府选择了技术创新、发展新兴产业的道路.
自1991年起,德国政府的研发经费总量逐年增加,1998年以后增幅出现了更加明显的增大.
国家开始出资建立大型科研基础设施以及图书馆和信息服务设施,利用公共事业经费支持保障基础和应用研究.
2004年以来,德国政府还增加了对高科技行业的财政补贴,使企业的研发经费再次大幅提升.
到了2010年,德国的科技研发投入达到550亿欧元,约占德国GDP的2.
4%.
与德国整体的发展形势相同,技术创新也使柏林的制造业恢复了活力,为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了柏林的产业结构调整、产业转型以及单位GDP能耗的降低,最终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了竞争优势.
柏林市政府同时还利用廉价房屋和一系列扶持政策,让工业设计、服装设计和软件开发等文化创意产业在柏林生根发芽,使柏林成为全德国对创意阶层最具吸引力的城市.
20世纪90年代以来,第三产业对柏林经济增长的贡献持续增加,产业的知识密集、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的特征凸显,信息服务、科技研发和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加快.
到2008年,柏林市的第三产业产值已占其GDP的81.
4%,GDP的增长速度也在德国所有联邦州中排名首位.
在柏林市发展新兴产业的道路中,绿色产业是其中相当具有特色的一个分支.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柏林的制造业通过开发新技术,在对废弃物的减量化和回收利用的基础上逐步实现了循环经济,转变为绿色产业.
绿色农业和电动汽车行业也是柏林比较典型的绿色产业.
每年举办的"柏林国际绿色周"是食品、农业和园艺领域的大型49国际博览会,早在1926年便开始举办,目前已经发展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农产品展销会之一.
近年来,"柏林国际绿色周"更加关注农产品的安全和环保因素.
例如2009年的主题"全球食品安全"便向全世界传达了环保、健康和手工制造的饮食理念,体现了柏林人对于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的愿望和要求.
另外,电动汽车产业在柏林及其周边地区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柏林目前已经拥有大量与电动交通有关的实验项目,每年拥有的研究经费大约在5000万欧元左右.
2010年9月,柏林州经济促进局和柏林技术基金会还成立了电动交通署,作为专门机构来促进电动交通系统在首都地区的发展.
生产模式的绿色化也推动了人们生活方式的绿色化,柏林市民的环境意识经过多年宣传教育已经融入了生活的各个方面,形成了绿色消费习惯.
绿色消费习惯反过来又为绿色产品提供了巨大的市场,促进了生产的绿色化.
2.
哥本哈根的转型与发展历程如果说环保产业只是柏林转型与发展中诸多新兴产业的一个特色分支,那么另一座城市哥本哈根则完全将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了整个城市的转型机制之中.
哥本哈根是丹麦王国的首都,汇聚了丹麦的主要工业,既是传统的贸易与船运中心,也是新兴的制造业城市,全国三分之一的工厂都建在哥本哈根地区.
大量传统制造业的集聚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
1968年,现代工业污染开始影响哥本哈根,夹杂着大量工业污染微粒的大雾笼罩了整个城市,同时酸雨也频繁出现,对市内的石雕以及沿岸的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而20世纪60年代末,全球能源危机的爆发又使得几乎全部50依赖进口能源的丹麦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政府被迫宣布国家进入能源紧急状态.
此时,摆脱对传统资源的依赖,建立全新的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成为了哥本哈根的当务之急.
在当地政府的号召下,哥本哈根提出了构建"碳中性"城市的设想.
所谓"碳中性"城市是指通过绿色植物等补偿方式把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消化掉,不给环境增加额外温室气体排放负担,达到总体数额上二氧化碳零排放的城市.
为了实现建设成为全球第一个"碳中性"城市这一宏伟目标,哥本哈根提出了六个工作领域内的50个具体举措.
这六个工作领域的内容如下所示.
A.
调整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新能源.
丹麦属于世界上风力发电技术领域最先进的国家之一,因此哥本哈根市政府利用其所在国家的技术优势充分开发风能.
风能这一不受国际发展和政治潮流限制的无限资源可以用来建造更多风车,能够提供相当于政府机构自用电的电量,为2025年实现"碳中性"城市发挥更大作用.
该项目不仅旨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同时还将为哥本哈根市民、商业和政府机构提供购买绿色电力的机会,从而搭建一个广泛参与的、使哥本哈根向环境友好型转变的积极的投资平台.
此外,哥本哈根市政府还将建立一个不受季节变换影响的、灵活的国家能源系统,这个系统将用于续存大量的可再生能源,对风能的充分利用而言不可或缺.
B.
推动绿色交通,优化出行方式.
哥本哈根拥有独一无二的自行车网络以及世界一流的公共交通运输系统,使其二氧化碳排放量相对于其它城市明显偏低.
但哥本哈根政府并不满足于此,出台了多项举51措以优化出行的方式,例如完善公共交通系统、对汽车征收拥堵税、鼓励环保出租车的购买与使用等.
此外,鉴于电动车和氢气车二氧化碳排放量要比汽油驱动汽车少得多,哥本哈根计划建立新能源汽车营运体系,进一步促进节能减排,利用风力资源为电动汽车提供电力.
从2011年1月1日起,所有市政府购买的小轿车都将逐步改为电动车和氢气车,这类汽车在政府部门的使用率将在2015年之前达到85%,同时使政府的燃料开支减少一半.
C.
翻修传统建筑,推广低能耗技术.
目前,哥本哈根的多个地区通过新建和改造两种方式,已经开始推广低能耗建筑.
虽然大范围的建筑升级改造工程投资巨大,但是由于建筑节能技术的成熟与稳定和今后长期使用中的能耗节约,此措施在经济上具有较大的可行性.
此外,哥本哈根还推出了环保翻修市政府所属建筑的"灯塔项目",对市政府所属建筑进行环保翻修,以降低能耗和改善环境.
节能翻修是一项良性投资,在降低能源消耗的同时,还改善了室内空气质量,创造了更好的生活与工作环境,这将使所有在市政府所属建筑内工作或逗留的人们受益.
D.
重视公众参与,提高公民节能意识.
哥本哈根市政府通过广告宣传、咨询指导和进修培训等方式来提高公民节能意识,增强"碳中性"城市建设目标的公众参与度.
同时,哥本哈根市政府还特别重视对儿童和青少年的环保教育,让下一代形成骑自行车出行、节制使用电脑、节约用水等良好习惯.
为此,政府专门成立了一个以发展共同合作为目的的知识中心,培训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发展新的教学理念,52与其它省市和国家科研机构进行密切合作,建立面向儿童和青少年的新的环保项目.
E.
设定长远目标,合理规划城市.
哥本哈根市政府将环保工作渗透到城市发展的各个环节之中,要求新建筑必须达到规定的能耗最低标准.
每年在哥本哈根都要修建大约40万平方米的建筑,这些建筑都将在美观的基础上达到能耗的最低标准,并尽可能地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哥本哈根市政府对新市区提出的各项能耗标准都要比国家法规中规定的标准更为严格,这些标准涵盖了新建筑的建材、保温、电源安装、覆盖和通风设备等.
此外,新市区的规划方案也要符合低能耗要求,保证从源头上便开始贯彻实施环保方案.
F.
树立危机意识,考虑未来气候变化.
哥本哈根在"碳中性"城市建设中很重视树立城市的危机意识,充分考虑到未来气候的变化.
他们认为全球气候的变化将在未来100年内对哥本哈根产生如下影响:2100年,降雨量将比现在增加30%到40%,2000-2100年间,水位将上涨33-61厘米等.
因此,哥本哈根将制定一个灵活的应变计划,保证城市妥善应对各种天气,具体包括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总体战略规划、建设大量绿色园区、建设防洪设施等等.
通过实施一系列环保节能措施,哥本哈根现在已经成为世界著名的"环保之都"和"自行车之城".
在1990-2005年间,由于区域供热与新能源的使用,哥本哈根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了20%.
目前,哥本哈根区域供热系统给城市98%的居民提供清洁、可靠和廉价的热源.
2008年,可再生资源占到了区域供热系统所需燃料的35%,减53少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
同年,英国生活杂志Monocle选出了世界20个最佳城市,哥本哈根以其高品质的生活以及对环保的重视等因素位列榜首,俨然已经成为了环保型城市的样板.
3.
赫尔辛基的转型与发展历程北欧国家芬兰的首都赫尔辛基也同样经历了从传统产业到现代产业的转型历程,成为创新型城市的典范.
长期以来,赫尔辛基凭借自身的自然资源优势,以落后的传统森林工业为主,经济发展较为缓慢.
但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赫尔辛基在科技创新的推动下,开始了经济腾飞之路,带动了整个芬兰经济的飞速发展.
具体来看,赫尔辛基的经济转型经历了如下三个阶段.
A.
传统森林产业的发展与新产业的兴起(20世纪50年代-20世纪90年代前).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森林加工业仍然是赫尔辛基的主要支柱产业,但传统林木加工和传统造纸技术都比较落后,发展缓慢.
因此在20世纪50年代,赫尔辛基为了改变传统森林工业的技术落后状况,开始依托技术创新推动林、浆、纸一体化发展,推动其现代造纸技术以及机械制造水平的整体提升.
20世纪60年代,芬兰开始了工业化进程,并选择现代造船业和先进装备制造业作为其优先发展领域,经济发展逐渐向海外延伸.
利用这一契机,赫尔辛基的经济迅猛发展,成为区域经济的领跑者.
木材加工、造纸、林业机械和船舶制造等传统行业成为赫尔辛基的主要经济增长点.
进入20世纪80年代初,芬兰政府认识到仅仅依靠传统的木材加工业和造纸业不但无法推动经济的发展,还会带来森林资源耗尽和环54境恶化等一系列不良后果,因此芬兰做出了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引领,发展知识经济,从而推动转变产业结构升级的战略决策.
与国家的发展战略相对应,赫尔辛基也面临着由资源型经济向知识型经济转变的战略选择.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赫尔辛基在以林木、电力、造船、冶金和采矿机械等传统工业为支柱产业的同时,不断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高技术产业,积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在政策支持上,赫尔辛基除了对接和实施芬兰政策之外,还积极制定符合赫尔辛基实际情况的政策,如由市政府出资,与各科技园区一起组建风险投资基金等等.
B.
从资本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20世纪90年代).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以及西方经济的整体衰退,芬兰遭受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人均GDP从1990年的24890美元下降到1994年的18850美元,失业率也从1990年的4%猛增到1994年的18.
4%.
在这场经济危机中,芬兰的许多传统工业均由于缺乏竞争力和市场而纷纷遭到淘汰.
在此背景下,20世纪90年代中期,芬兰政府开始对产业结构进行大规模调整,将科学技术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大力发展知识经济,走科技富国的道路,并制定了一系列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资助计划.
在高科技产业中,信息与通信技术产业以及办公自动化设备行业是芬兰以及赫尔辛基经济腾飞的主要动力.
同时,生命技术产业也是芬兰以及赫尔辛基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重点,生命技术产业一直被置于赫尔辛基政府高技术计划最优先的位置,自20世纪80年代起,赫尔辛基政府就开始重视对生命技55术产业的投入,20世纪90年代初又制定了加速发展生命科学技术的战略并加大对生命科学技术研发的投入.
为推动区域生命科学技术产业的发展,赫尔辛基以赫尔辛基大学为依托建设了生命科技工业园,该园区内有55家生命科技公司和许多生命科学实验室以及研究机构,是欧洲第二大生命科技研究中心,在基因、分子生物、医疗技术和食品加工等方面具有很强的科研能力.
C.
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21世纪初至今).
进入21世纪以后,赫尔辛基继续以高新技术带动城市经济发展为指导方针,以信息通信产业为先导,充分发挥产业群聚示范作用,整体推动知识型经济的迅猛发展.
诺基亚的示范效应便是一个极好的例子,诺基亚使得与其有关的1000多家中小企业集聚于其周围,芬兰3000余家信息与通信技术部门企业中,有300家是诺基亚的一级供应商,由此形成的"诺基亚网络"带动了赫尔辛基电子通信产业的迅猛发展.
2005年,赫尔辛基都市区的信息与通信技术产业的就业人数占芬兰该行业就业总人数的三分之一.
2009年,信息与媒介行业的生产总值占赫尔辛基地区生产总值的10.
6%.
与此同时,赫尔辛基还不断利用先进技术推动城市的全面创新,颁布《虚拟赫尔辛基计划》,使得赫尔辛基逐步成为适应人类未来生活趋势的现代网络城市.
经过三个阶段的转型历程,赫尔辛基现在已经在国际先进城市的俱乐部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2007年,赫尔辛基的GDP达到774亿美元,在全球大城市GDP排名中名列第38位,人均GDP为53920.
26美元,在全球大城市中排名第12位.
在2007-2008年度全球城市竞56争力报告中,赫尔辛基的综合竞争力指数达到0.
403,在世界500个主要城市中排名第16位.
毫无疑问,赫尔辛基已经成为借科技之力实现产业培育和升级的创新城市的典范,是全球创新型城市的"模范生".
(五)事件经济推动转型的典型案例:巴塞罗那在一些主要国际城市的形成中,重大事件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同样,在城市的转型中,事件,特别是重大事件所特有的聚集效应,必将再次承载起磁体和发动机的功能和作用.
我们通常将这一推动城市转型和发展的机制称为"事件经济".
事件经济的核心和内涵可以归结为创意和聚集,是通过以创意事件作为表现形式,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事件营销手段,最大限度地吸引国内外公众的参与,从而达到瞬间的聚众效应,推进产业发展的一种机制.
从西班牙港口城市巴塞罗那在申办奥运会前后的变化来看,事件经济往往会给城市带来物质或精神上的地标性符号,从而成就久远的经济影响.
巴塞罗那是欧洲大陆最早工业化的地区之一.
巴塞罗那的冶铁技术自中世纪开始已相对先进,皮革加工制品行业在当时也远近驰名.
18世纪末,纺织业巴塞罗那在逐渐兴起,到19世纪中期,巴塞罗那成为纺织品和纺织机器的重要产地.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巴塞罗那的人口急剧增加,到19世纪中叶,巴塞罗那旧城人口已达20万,人口密度高达每公顷859人,市民居住条件恶劣.
为改善市民居住条件,工程师塞尔达在1859年提出了"巴塞罗那扩展区"的规划方案,在57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城市的空间布局结构.
1986年,巴塞罗那申办奥运会成功,这成为巴塞罗那城市发展跨越原有城市规划的重要催化剂,也成为了巴塞罗那转型与发展的最重要契机.
原有的城市改造工程已不足以面对大事件对城市功能的要求,巴塞罗那的建设者开始小心翼翼地设计和安置奥运会所需的设施和基础建设,以满足城市的具体需要和赛事的特殊要求,同时还能满足新的投资当前和未来的需要.
巴塞罗那的奥运会投资支出中,运动基础设施、训练设施和其他设施的投资仅占9.
1%,其它绝大部分投资则用于城市改造和行业改造.
其中,巴塞罗那进行了工业区改造,将其建设成以高科技、环保为创新经济产业为主的工业区.
同时,改建了港口、机场、城市排水系统,修建了5公里长的海滨沙滩、两条环形公路和两条隧道,对2772座建筑进行了翻新,建设了450个市政公园.
仅从1989年到1992年,巴塞罗那的人工湖和喷泉就增加了268%.
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巴塞罗那经济的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
奥运会的镜头,把巴塞罗那迷人的风光和丰富的历史遗迹传到了世界各地,巴塞罗那借此一跃成为国际著名旅游城市.
在1992年举办奥运会之前,巴塞罗那每年的游客数量只有180万,而之后巴塞罗那的游客访问数量逐步达到800万.
1993年,巴塞罗那在世界旅游组织旅游目的地中的排名,由之前的第16位跃居到第3位.
如今,巴塞罗那每年吸引的游客达3000万人次,旅游创汇成为当地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奥运会的举办使得巴塞罗那大大受益.
1986年获得奥运会主办58权,极大地促进了巴塞罗那的城市改造和建设.
这期间,巴塞罗那市的旅游、电子、通讯、港口等行业,也是借助奥运契机成为全市的支柱产业.
奥运会前,巴塞罗那市的企业规模普遍偏小,没有明显的支柱产业,而奥运会的举办则改变了整座城市的产业结构,在体育产业发展起来的同时,其他新兴行业也迅速崛起,为今后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巴塞罗那经济的发展速度从失业率的降低可见一斑,奥运会为举办城市创造了35.
6万个就业机会.
1992年7月奥运会举行时,巴塞罗那的失业人数降到历史最低点的6万人左右.
6年筹备过程中,仅仅由于奥运因素的影响,巴塞罗那GDP年均多增长了1.
8个百分点.
毫不夸张地说,奥运会是巴塞罗那经济由衰转盛的转折点,巴塞罗那也成为当时欧洲变化最快的城市,并且,西班牙整个国家的经济复苏也有奥运会的功劳.
现如今,巴塞罗那人均GDP已经达到2万美元,经济增长率高于全国和欧洲的水平,成为欧洲第七大城市,被誉为欧洲经济的发动机之一.
二、北美地区在北美片区,我们选取了8个转型发展的典型城市.
其中,费城和底特律可视为转型失败的城市,其余城市均成功转型.
(一)综合型城市的转型:纽约、多伦多1.
纽约(1)规模和地理位置59纽约位于纽约州东南部,濒临大西洋.
它由五个区组成:布朗克斯区(TheBronx)、布鲁克林区(Brooklyn)、曼哈顿(Manhattan)、皇后区(Queens)、斯塔滕岛(StatenIsland).
其中,在五个区中面积最小的曼哈顿岛仅57.
91平方公里,但却是整个美国的金融中心.
19世纪20年代至20世纪60年代间,纽约还是北美最繁忙的港口.
全市总面积达1214.
4平方公里.
自19世纪初期以来,纽约一直是北美最大的城市.
纽约市人口在1960和1970年就已经分别达到778万和790万,在全美是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并且占纽约州人口的40%以上.
纽约市的人口密度也非常高,为全美之最.
由于一直以来都是外来移民的入境点,纽约市内有许多族群人种,这些外来人口的国籍非常多,也较为平均,主要移民来源国家有多明尼加、中国、牙买加、圭亚那、墨西哥、厄瓜多尔、巴西、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哥伦比亚和俄罗斯.
纽约市最多的人种为非洲裔美国人、意大利人、犹太人和爱尔兰人.
光是在1892至1924年间,就有超过1200万的欧洲移民经由埃利斯岛入境美国.
此外,纽约还是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波士顿-纽约-华盛顿城市群的核心城市.
这个城市群北起缅因州,南至弗吉尼亚州,跨越10州,由波士顿、纽约、费城、巴尔的摩、华盛顿五大都市和40多个中小城市组成.
该城市群几乎囊括了美国东北部所有大城市以及部分南部城市,绵延600多公里,总面积约13.
8万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90%.
1976年,戈特曼将其列为世界六大城市群之首.
2007年,这一城市群人口为5430万人,占全美的18%;经济总量2200060亿美元,为英国或法国的1倍多,为加拿大或印度的2倍多.
在美国,除了旨在带动全国经济发展的十个大城市群外,还有数百个旨在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大都市圈.
纽约大都市圈主要由纽约市及其外围的纽约州、康涅狄格州以及新泽西州的一部分组成,分为核心区、内圈、中间圈和外圈.
2000年纽约大都市圈人口达1800多万人,1990-2000年间人口增长率居全美之首.
(2)竞争优势纽约的发展和转型很难说是具体的哪一种优势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也许在某一方面纽约在所有城市中都不是最好的,但它的综合实力却是名列前茅的,并且在发展过程中占据着"天时、地利、人和".
纽约的规模和地理位置给了纽约最初的优势——依靠哈得逊河、伊利运河纵深连接五大湖水路和本身的天然深水港.
天然的地理优势赋予纽约独特的运输成本优势,并提供了规模经济的客观条件.
在殖民地时期,纽约的深水港优势和位于哈得逊河中心的位置使得它成为连接欧洲的最理想的商业中心.
1624-1790年纽约在毛皮、面包和面粉的出口中扮演重要角色.
1790-1860年,作为重要的航运和移民中心,纽约取得了重大的发展.
商贸的兴旺发达使大量资本积聚于纽约,为其日后成为全美金融中心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发展制造业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在其之后的发展过程中,经济发展上的"先发优势"以及美国整体向上的发展趋势,都在不断地为纽约积累其他方面的优势——人才优势、交通优势等创造条件.
(3)城市建设611904年10月27日,纽约地铁就已经开始穿梭在纽约的地下,经过这一百多年的发展,纽约地铁仍旧是全世界最有效率的地铁系统.
纽约地铁线路在世界诸多大都市中堪称最长,共有26条地铁线,总长1142公里,由市中心曼哈顿发散覆盖了纽约5个行政区的绝大部分区域,490个地铁站散布全市,24小时运行.
在曼哈顿,70%的区域在小于500米半径的范围内必有一个地铁站或火车站.
据统计,在每天进入曼哈顿中央商务区的客流中,搭乘地铁到达的为62.
8%.
纽约的地面公共交通也非常发达,有200多条公交线路,总长达3000多公里,并且公交车昼夜运行.
纽约的港口有纽约港、伊丽莎白港、纽瓦克港.
其中,纽约港是世界上天然深水港之一,有近400年的历史,自1800年起便成为美国最大、最繁忙的港口,并在日后成为了全球重要的航运交通枢纽及欧美交通中心.
纽约港有水域约700多平方公里和陆地1000多平方公里.
全港有16个主要港区——纽约市一侧10个,新泽西州一侧6个,全港深水码头岸线总长近70公里.
在纽约的发展史上,纽约港扮演的角色十分重要——为纽约带来了大批的财富与物产,最重要的是带来了各地移民,这些移民日后都成为了纽约市发展的动力.
经过多年的演变与发展,纽约形成了具有鲜明特征的城市文化,并成为美国好莱坞之外文化最为繁荣和发达的城市.
纽约政府为了使低收入市民也能享受到文化艺术,在公共设施和相关制度上都有所作为.
美国政府的大部分文化拨款用于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全市一千多个图书馆大多设备齐全,环境舒适,纽约市民只需免费注册(依据是62否在纽约有固定住址)即可领取借书证,注册读者一次最多可外借多达几十本书不等.
除政府的艺术拨款外,市政府还有艺术基金会,更重要的是各种私人基金会.
所有基金会都秉承一个原则——不搞商业文化,只赞助非盈利性的艺术.
这造就了很多非盈利性剧团组织的诞生.
美国最大的非盈利性剧院经常在公园里为市民提供免费的莎士比亚演出,政府就为该剧院提供一幢大楼作为演出场所,还在中央公园里破例地划出一块空地作为永久性的露天剧场.
此外,纽约主要的文化区有两个——下城格林尼治村和以林肯表演艺术中心为龙头的上西区.
前者是知识分子与艺术家汇集的地方,周围有许多艺术电影院、剧场、咖啡馆以及没有围墙的纽约大学.
而林肯表演艺术中心是1960年由政府和基金会共同策划建造的,建成后,该地区的话剧场、歌剧院、音乐厅、全美最大的表演艺术图书馆和著名的茱莉亚音乐学院,一直到北边哥伦比亚大学的五十多段街区都渐渐发展起来,成为"创意阶层"青睐的地区.
除此外,纽约还有许多世界著名的文化设施,如百老汇、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等.
纽约市著名的大学还有纽约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圣约翰大学、纽约理工大学、纽约市立大学等.
(4)纽约转型的过程纽约转型的过程可以说是制造业衰退,服务业崛起的过程.
19世纪中叶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纽约制造业快速发展起来.
在19世纪末纽约已成为美国一大制造业中心.
由于纽约自然资源缺乏而劳动力、资本充足,纽约制造业以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的轻63工业为主,形成了以制糖业、出版业和服装业为主要支柱产业的产业格局.
60年代中期,美国结束了二战后最长的经济繁荣期,资本主义的周期性经济危机与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结构性危机交织在一起.
同美国这一时期的社会经济呈现出的特征相联系,纽约的制造业也在七八十年代呈现出衰退.
60年代、70年代、80年代,纽约的制造业就业人数分别减少了9.
2万、18.
1万、26.
7万人,下降比例分别为9%、19%和35%.
制造业部门的就业人数从1961年的140万人下降到1985年的57万人,制造业占就业总数的比例不到1/5.
到1988年,进一步减少了10万个工作岗位.
除了工厂的关闭和搬迁,制造业的衰败还伴随着郊区化或总部外迁.
1965年,纽约的公司总部达128个,1976年已减少到84个.
由于制造业就业人数的减少,整个纽约市的人口也趋于萎缩.
在此过程中,纽约于1975-1976年还出现了财政危机.
为了应对纽约经济的衰退和地位的下降,纽约市充分发挥了政府与市场的双重作用,积极推动产业转型.
纽约市政府结合自身交通、教育、文化、金融等方面优势,制定并实施城市创新发展战略,从整体上实施城市创新运动.
纽约市政府在制造业方面大力扶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对高新技术产业实行房地产税减征5年计划(前3年减50%,第4年减33.
3%,第5年减16.
7%),免除商业房租税(前3年租税全免,第4年免66.
7%,第5年免33.
3%).
同时,纽约还实行了城市工业园区战略,主要表现在一是"袖珍工业园区".
依托基础设施完备但被废弃的小区,利用联邦资金建设商业大楼,租给小型制64造企业,巩固纽约结构多样性的传统优势.
二是"高科技产业研究园区".
利用纽约市众多的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综合优势,研究开发高科技产品,以适应后工业化城市经济结构变化的新趋势.
为促进服务业发展,纽约市政府实施了曼哈顿优惠能源计划——期限12年,前8年电费减少30%,以后每年费20%.
而对于资本密集型产业能级提升,则通过对外投资兼并收购海外企业等方式,将边际产业向外转移,以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
此外,纽约市还制定了振兴纽约外向服务业等第三产业部门的战略,包括积极发展旅游业,强化纽约的国际中心地位,全面改善该市的投资环境和生活质量,努力使人口、企业回流.
文化产业方面,纽约没有一个统一的机构对其进行综合管理,政府对文化产业一般采取自由的、间接的管理方式,通过税收政策倾斜或者直接进行资金投入来扶植非营利性文化产业,仅对文化产业提供服务、进行引导,文化事务的管理权力更多地分散于各个部门.
这些部门中最主要的是国家人文艺术基金会,该组织为各个文化团体和机构提供服务和支持.
该基金会成立于1965年,也是美国政府成立的第一个有关文化艺术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协调机构.
同年,联邦政府通过了"艺术和人文科学国家基金法案",这一立法保证了政府每年拿出相当比例的资金投入到文化产业.
虽然政府资助的部分相对于私人部门的捐赠是很小的,但它在鼓励私人部门对文化产业的的支持上仍然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比如,政府鼓励企业对文化产业进行捐助,并对积极捐助的企业采取减免税收的优惠政策,来提倡美国社会对非65营利性文化的支持.
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得益于美国对知识产权长期的保护政策以及其他立法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推动.
此外,纽约的顺利转型还要归功于其所处的大城市群、大都市圈等所发挥的集聚作用,以及与周边城市的协调分工.
纽约市是纽约大都市圈的核心城市,是美国乃至世界的金融、服务及管理中心.
这一地区聚集了380多家大银行,多家国际大公司的总部,纽约的对外贸易额占全美的1/5,制造业产值占全国的30%.
全美最大的500家公司,有30%将总部设在圈中.
2011年生产总值为8655.
43亿美元,占当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8.
5%.
而纽约大都市圈内合理的产业结构和区域分工格局,突出了作为中心城市的纽约的资源优势,通过其周边城市工业的发展为纽约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市场空间.
在纽约都市圈中,纽约的金融、贸易功能独占鳌头.
费城主要是重化工业比较发达,波士顿的微电子工业比较突出,而巴尔的摩则是有色金属和冶炼工业地位十分重要,同时,还有华盛顿的首都功能.
纽约市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与周边地区的关系,将公司总部作为加强这种联系的纽带,通过发挥大都市的整体优势来加快市区的振兴步伐.
纽约市转型战略的成效是显著的,从1977年到1980年,白领行业的就业增加了17%,有一些行业的就业增长率更高,如计算机服务超过50%,管理咨询和公共事务、工程和建筑、会计、证券等部门的就业增长率达20%-30%.
在这一时期,金融、保险和房地产业就业增长了7.
7%,通讯和传媒增长了9.
4%,商务服务业增长了24.
7%,教育和科研机构增长了8.
9%,娱乐、文化、旅游增长了7.
4,社会服66务增长了3.
9%.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使纽约的就业总量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并实现了纽约市的成功转型.
2.
多伦多(1)规模与地理位置多伦多是加拿大最大的城市,安大略省的省会,全国工业和商业中心.
多伦多市地处安大略湖的西北岸,多伦多位于大多伦多地区的中心地带,为加拿大在五大湖区的一重要港口城市.
多伦多与纽约城只有1小时的飞行距离,是加拿大最南的城市之一.
多伦多市面积630平方公里,大都会面积7125平方公里.
多伦多是世界上最多元文化的城市之一,当地居民来自100多个民族,讲140多种不同的语言,其外地出生人口的比率很高,在世界上都排在前列.
多伦多有5个唐人街、2个意大利区,还有希腊街、印度城、韩国城、犹太人市场等等,多伦多人口中近半数都是有色人种.
(2)竞争优势多伦多的优势更多的是国家边界的存在所赋予的.
也许多伦多的客观条件放在美国,并不能发展成如今的北美大城市之一.
之所以是国家的边界赋予了多伦多以更多的优势,一方面是由于多伦多靠近美国的东北部发达的大都市,国家边界使得这种地理上的邻近减少了城市间竞争的意味,而使多伦多有了更多学习与发展的机会;另一方面,多伦多的规模和经济体量在加拿大是首位的,国家边界的存在使得多伦多成了加拿大自然的人才与商业的集聚地.
(3)城市建设67多伦多是北美主要门户之一,交通十分发达.
在多伦多有多重可供选择的交通方式,包括公交系统TTC、GO火车及巴士、高速公路、PATH地下城、航空以及高速公路等,通过选择不同的交通方式可以满足不同的需要.
安大略省有数条省级高速公路贯穿多伦多市,包括:400号省道、401号省道、404号省道、409号省道、427号省道和伊利沙伯皇后道,其中401号省道是全国最繁忙的高速公路,也是全世界最繁忙的高速公路之一.
多伦多市政府亦自行兴建了数条市级高速公路,包括当河谷园林公路、格丁拿公路和亚伦大道.
此外,多伦多建有两个机场——皮尔逊国际机场(PearsonInternationalAirport)和多伦多中心机场(TorontoCityCenterAirport),全球航线共约40条.
作为世界上文化最多元的城市之一,多伦多的博物馆有120多家,种类繁多.
多伦多公立图书馆是加拿大最大、世界第二繁忙的公共图书馆系统(以使用人数计算,香港公共图书馆为第一).
分馆遍布多伦多各居民区.
图书可外借,图书证免费.
部分图书馆提供免费无线上网服务.
图书馆更有将部分图书、杂志及音乐上网,供市民免费借阅.
多伦多市内大学包括多伦多大学、约克大学、怀雅逊大学、安大略美术及设计学院等.
多伦多居民可以享受免费公立小学、公立中学教育.
此外,安大略科学中心、国家通讯社、国家广播公司、国家芭蕾舞团、国家歌剧院和其他一些全国性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也都设在这里.
(4)事件经济68在加拿大历史上,魁北克曾经是加拿大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其首府蒙特利尔是全国第一大城市,商业、企业和金融资本都排第一.
而多伦多则紧随其后,位居第二.
20世纪60年代,魁北克地区英裔和法裔加拿大人之间长久的社会分隔引起社会动荡,魁北克政府引进各种措施调整法语人群和英语人群之间的不平衡,欲将法语教育体系现代化,并于1977年宣布法语是该省唯一官方语言.
而当时蒙特利尔的商业精英,绝大多数是盎格鲁-苏格兰血统,他们是以英语为商务语言的.
再加上魁北克和加拿大其他地区的分隔风险反复出现,造成大量的工业资本家、银行资本家等金融寡头大举南下,搬至多伦多避难.
当时经济落后的多伦多抓住了这个机会——由于靠近美国的东北部发达的大都市,其制造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逐渐成为加拿大的制造业中心.
在这一过程中,多伦多取代了蒙特利尔成为加拿大最大的城市.
这一转变使得多伦多的发展和转型具有更多的可能性.
(5)多伦多转型的过程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到九十年代中期的多伦多主要以传统的制造业为主,即重复性的工作和标准件生产模式.
而且从历史上来看,多伦多的制造业多由美国人拥有,外国资金也会直接投资到这里的工厂.
不过随着美加自由贸易协议以及随后的北美贸易协定的签署,更多的生产过程转移到其他地方,其制造业因此而备受打击.
从1989到1995年,多伦多失去了大约18万个就业岗位,这个数字占了当时加拿大因北美自由贸易协议而失去的全部就业岗位的一半以上.
制造业的衰退导致多伦多必须寻找其他经济增长方式.
一方面,69多伦多的产业向着知识型和信息型产业及生产过程发展,而这些产业的发展都需要一些不仅能够胜任工作,而且还要富于创意,并具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具有新知识的工人.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他们一般都是工作在城市区域的核心地带.
这些具有新知识的工人对都市文化都有着较高的要求,而多伦多在原有城市中心的旧工业用地为他们创造了最佳的生存空间,电影、音乐、广播、广告、新传媒、数码工业、服装和文化用品等许多产业也就应运而生.
另一方面,多伦多的工业改造也在总体上改变了工作的性质.
新技术的应用(特别是信息和通讯技术的应用),对城市产业结构产生了巨大影响,一些富于竞争力的新兴行业开始崛起,包括:航天、汽车、服装服饰、生物和生物科技、商业及专业服务、金融服务、餐饮、信息技术、传媒以及旅游等.
随着多伦多经济的逐渐转型,其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虽然服务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但是,多伦多的制造业在转型过程中不但没有消亡,反而实现了复苏.
虽然这一行业的就业人数跟危机前相当,但是其产出却大幅提高,制造业仍然是多伦多的龙头产业.
这说明多伦多经济结构的变化,大量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中小企业对此做出了显著的贡献.
作为综合型城市的代表,纽约和多伦多经过转型后均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城市如果想要发展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类型,城市自身要具有一定的规模,且要有有利的地理位置,在转型前产业较为多元,且没有重型制造业作为不良产业遗产,70而其中人力资本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后盾.
(二)现代制造业城市的转型:洛杉矶、波士顿1.
洛杉矶(1)规模与地理位置洛杉矶位于美国西岸加州南部的城市,是美国仅次于纽约的第二大城,同时也是美国西海岸通向太平洋的重要出海口.
洛杉矶濒临浩瀚的太平洋东侧的圣佩德罗湾和圣莫尼卡湾沿岸,背靠圣加布里埃尔山,面积1290.
6平方公里.
城市坐落在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的开阔盆地中,除局部为丘陵外,地面平坦,平均海拔84米.
洛杉矶一年四季阳光明媚,干燥少雨,气候温和宜人.
宜人的气候使洛杉矶成为取外景的最佳地点,加上洛杉矶附近地理变化多,有山有海,取外景非常容易,因此渐渐成为了电影业的重心.
洛杉矶最初是个仅有1600人的城市,在20世纪60至80年代,洛杉矶人口保持在250万人以上,在这之后,洛杉矶人口突破300万人,而其中大部分都是移民或者移民后代.
大量的移民使洛杉矶成为一个多民族、多种文化色彩的国际性城市,少数民族占全市人口的一半左右,洛杉矶也是世界上宗教团体种类最为繁多的城市之一.
起于洛杉矶,通过圣迭戈,直到墨西哥的蒂华纳共同组成美国西南沿海的南加州(SoCal)城市群,又称太平洋沿岸城市群,2007年人口2140万,经济总量7110亿美元.
支柱产业为娱乐、金融、生物技术、数字技术.
洛杉矶拥有杰出的电影、娱乐和流行文化,也是一71个重要的港口和金融中心;圣地亚哥拥有世界一流的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蒂华纳是世界上最大的电视、电子和高科技新产品制造中心.
该地区是结合尖端的创造力和创新的能力,生产产品的成本相对较低.
(2)竞争优势纵观洛杉矶的发展历程,资源优势在其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19世纪中期,"淘金热"为洛杉矶这个本来荒凉的西部地区带来了活力.
仅1849年来加州淘金的人就达6至10万,除了为洛杉矶带来大批移民外,还有大量资本和财富.
1892年,洛杉矶郊区发现了大量石油,其石油开采业的迅速发展、交通和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直接促进了炼油等石化工业以及相关制造业的的发展,这为洛杉矶发展制造业及随后的高科技产业奠定了基础.
而随着全球性的经济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升,洛杉矶政府致力于打造的城市生态环境也成为了洛杉矶的资源优势,利用其来吸引移民和成功人士.
对洛杉矶近几十年的发展而言,还有必要提到其区位优势,不同于以往所提及的"区位优势",洛杉矶的区位优势更多地是源自其主要贸易伙伴——亚洲国家与城市的崛起.
(3)城市建设由于南加州的圣迭戈市更频临海港,为扭转该不利局面,洛杉矶当地政府自行组建了铁路公司,把铁路铺到了入海口.
之后,政府又促成了南太平洋铁路将洛杉矶和旧金山、新奥尔良连成一线.
1887年,洛杉矶成为了圣菲铁路在太平洋沿岸的终点站.
72洛杉矶于1900年建成了圣佩德罗(SanPedro)人工港.
1929年,洛杉矶国际机场竣工,随后不断扩建,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共建了8个航站大厦.
1955年美国联邦高速公路法通过后,洛杉矶经历了多年的高速公路建设,为洛杉矶多中心和大规模郊区化提供了条件,有效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
洛杉矶市内有许多公立和私立的大学及学院,包括加州理工学院、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等全球著名的高等学府和研究中心.
在计算机和电子产品制造、软件开发、互联网及数据服务业、计算机系统设计及服务业等方面,其成果可以与休斯敦以及加州北部的硅谷相媲美.
市内的其他文化设施还有皇家玛丽蒙特大学、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俄亥俄分校、西部学院、亨廷顿图书馆、洛杉矶公共图书馆、格蒂博物馆和7所社区大学等.
除此外,洛杉矶还有闻名遐迩的好莱坞、迪斯尼乐园、艺术博物馆和音乐中心.
洛杉矶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提升城市吸引力,保持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其成为移民和成功人士的首选城市之一.
通过"中心区的复兴"和"外围城市的兴起",城市产业空间得以重构.
通过鼓励废弃空间利用、集约用地、允许利用老区空地发展,地区之间转移发展权、鼓励土地混合使用以及在交通节点附近加大建筑密度等手段实现城市"精明增长".
(4)事件经济"淘金热"对于洛杉矶来说,算是开始发展的第一步,从仅有1000多人的小镇向国际性大都市发展的第一步.
相比带来的大批移73民以及财富,"淘金热"对洛杉矶的发展而言真正意义重大之处在于,为其在区域乃至整个西部的中心地位奠定了基础.
配合当时美国的西进运动,为洛杉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政策优势.
洛杉矶发展制造业及高科技产业还得益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及美苏冷战.
二战期间,联邦政府的军事合同使得已拥有一定工业基础的洛杉矶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在洛杉矶经济中占重要地位的飞机制造业正是在这个时候发展起来的.
此外,战争需求也刺激了钢铁、汽车工业发展.
40年代后期形成了除美国东部外最大的汽车、玻璃、轮胎一体化汽车制造综合体.
二战后冷战的存在并未使联邦政府减少军事开支,20世纪50年代,洛杉矶制造业就业增长速度超过美国平均速度的10倍.
(5)洛杉矶转型的过程"一战"前后,得益于国防合同,洛杉矶迅速成为美国工业化最为完备的城市之一.
洛杉矶的国防工业发展尤其快速,其中以飞机制造业为代表的产业得到了飞速发展,道格拉斯公司、休斯飞机公司、北美飞机制造公司、洛克希德公司等知名的飞机制造企业都坐落于洛杉矶.
在国防开支的倾斜下,飞机制造业成为洛杉矶的支柱产业.
与此同时,洛杉矶也拥有石油、机械、造船等现代工业.
二战及战后,美国的西海岸城市形成了国防工业主导的产业结构,而国防工业与高科技产业关系密切.
但由于高科技产业投资大、风险大,私人和企业的能力有限,同时冷战后的钢铁、汽车和橡胶等传统制造业出现了衰退,联邦政府于此时加大了对西部"阳光带"的74科技投入和扶持,联邦研究发展基金大量流入西部的公司和大学.
1977年,洛杉矶获得的承包合同遥遥领先于其它主要大城市.
洛杉矶市政府也收购废旧的工业区,改造后出让给高科技企业.
文化产业方面,好莱坞电影在全球的影响与日俱增,几乎集中了全美所有大型的电影制作发行公司.
随着技术手段的发展,包括计算机的应用、数码技术的出现、互联网的推广与普及,为传统电影业注入新的元素与活力.
同时,音像、电视、印刷、出版等其它文化产业部门也蓬勃发展.
它们不仅在经济上给洛杉矶带来丰厚的利润,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塑造着洛杉矶的城市形象.
在全美国具有重要影响的无线广播电视台如CBS、ABC、NBC等都在洛杉矶设有制作部门,《洛杉矶时报》成为美国第二大报纸.
洛杉矶丰富的旅游资源也为其带来了大量游客,拉动了消费需求.
另外,洛杉矶的体育产业也相当发达,体现在它拥有多支职业球队以及成功举办1984年夏季奥运会并开辟商业化方式运作奥运会的模式上.
文化产业的发展与美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分不开,美国政府为其减低税收、优惠外币兑换率、订购影片,甚至充当其海外商业谈判的代表.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政府一方面在国内保护企业之间的竞争,另一方面在海外支持好莱坞争取文化霸权、保护版权、扩张市场,推行文化垄断.
在发展高技术产业和高端服务业的同时,洛杉矶还注重支持优势传统产业发展.
洛杉矶的服装、玩具和家具制造业能够在与国外厂商竞争中生存下来,主要得益于政府引导优势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化、时尚化发展.
75随着太平洋国家取代欧洲成为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位于太平洋沿岸的洛杉矶的生产性服务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并使之成为城市经济的重要支柱.
1972-1984年间,洛杉矶服务业就业增长了63.
5%,增长遍及商业、旅游、娱乐、法律、建筑和会计等服务业以及私人服务部门.
目前,洛杉矶已成为仅次于纽约的全美第二大金融中心,36家美国银行、108家外国银行及许多著名的国际大财团在此设有机构.
批发、零售业仅次于纽约和芝加哥.
2.
波士顿(1)规模与地理位置波士顿是美国马萨诸塞州的首府和最大城市,也是美国东北部新英格兰地区最大港口城市,是美国最古老、最有文化价值的城市之一.
该市位于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通过一个狭窄的地峡与大陆相连,并被马萨诸塞湾和后湾-查尔斯河的河口所环绕,东濒临马萨诸塞湾,是美国距离欧洲最近的一个主要港口.
波士顿西南距纽约仅200公里.
波士顿市区面积121.
7平方公里,人口中白人和黑人共占近八成.
(2)竞争优势波士顿具备一定的地理位置优势,尤其是美国革命以后的一段时期内,由于波士顿是美国距离欧洲最近的一个主要港口,因而它迅速发展了海外贸易,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富裕的国际商港之一,但这一优势一定程度上受到城西山丘地带的限制.
相比地理优势,波士顿在教育以及产学研相结合上的优势更为突76出.
波士顿是美国著名的文化城,有100多所大学,其中有最著名的8所研究型大学:建于1636年的哈佛大学、建于1861年的麻省理工学院、建于1839年的波士顿大学、建于1852年的塔夫茨大学、建于1863年的波士顿学院、建于1898年的东北大学、建于1948年的布兰德斯大学和建于1964年的马萨诸塞大学波士顿分校,它们为波士顿的经济发展和转型作出了重大贡献.
波士顿的大学具有企业家精神及与企业合作的传统,这增强了该区域的研究和发展的氛围.
由于波士顿良好的创新环境,许多学生毕业之后选择在波士顿地区工作,人力资本的集中也吸引了公司来此投资,人才与公司的集聚,更进一步优化了波士顿的创新环境,成为发展的引擎.
(3)城市建设交通和基础设施方面,洛根国际机场位于邻近的东波士顿,运营波士顿的大部分定期客运业务.
在城市30英里(48千米)半径范围内还有许多小型机场.
波士顿是90号州际公路(又称为马萨诸塞收费公路)的东部起点,直通西雅图.
95号州际公路环绕该市,当地称为马萨诸塞128号公路,直通迈阿密.
93号州际公路从北到南纵贯该市,北到佛蒙特.
波士顿地铁是美国第一个地下快速运输系统,现已扩展到65.
5英里长,北到马尔登,南到Braintree,西到牛顿,一共5条.
波士顿的郊区通勤铁路长度超过200英里,北到梅里迈克河谷,西到伍斯特,南到普罗维登斯.
波士顿最远还有通费吉尼亚州的火车.
波土顿港湾优良,主航道水深12米,有158个深水码头,主要分布在南波土顿、东波土顿和查尔斯敦,延伸约40公里,远洋77巨轮可自由靠岸.
此外,波士顿还是美国主要渔港之一.
文化和软实力方面,如前述,作为美国著名的文化城,波士顿拥有令人艳羡的教育资源,其中,哈佛大学是美国最古老的高等教育机构,被誉为美国政府的思想库;麻省理工学院有"世界理工大学之最"的美名,诞生了78位诺贝尔奖得主;波士顿大学是全美最大的大学之一.
波士顿的公学系统也非常值得称道.
波士顿公立学校是美国最古老的公立学校系统,从幼儿园到12年级,近150所学校.
该市还拥有私立学校、教会学校和特许学校.
除此外,波士顿还拥有国家航空与宇航局电子研究中心等重要科研机构和丰富的公共文化设施,如波士顿艺术博物馆、美术馆、自然科学史博物馆和波士顿公共图书馆等.
同时,波士顿也被认为是一个很有教养的城市,该市拥有一些华丽的剧院和源远流长的表演团体,如卡特拉剧院、波士顿歌剧院、王安表演艺术中心、波士顿芭蕾舞团、波士顿交响乐团、波士顿抒情歌剧团等.
(4)波士顿的转型过程由于波士顿资源缺乏,而劳动力和资本充足,因此波士顿最初的制造业主要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的轻工业为主,形成了一纺织、皮革和服装业为主的产业格局.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纺织、皮革和服装业等制造业部门迁往南部等低成本地区,波士顿的制造业开始进入衰退期.
与此同时,依靠二战期间美国政府的巨额军工合同,新兴的高技78术产业在波士顿开始崛起,波士顿成为美国电子工业创业浪潮的中心.
这主要依赖于二战前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些研究实验室分化出的一批新技术公司,如离子公司、高电压公司和雷声公司等.
"二战"期间,在麻省理工学院的放射实验室的帮助下,主要生产雷达装置中的真空管和磁控管的雷声公司取得了超常的发展.
到60年代,在不断升温的美苏军备竞赛的大环境下,波士顿又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处于电子学前沿的麻省理工学院成为美国尖端军事技术的研究中心,雷达、导弹制造及导航系统等相关的研究机构先后成立,以麻省理工学院为依托的一大批技术创新企业和新兴高技术企业取得了迅猛的发展.
在这一时期,麻省理工学院的四个研究机构和3个工程系就创建了175家新企业,从雷声公司衍生出的创新企业也将近150家.
波士顿128公路区(高技术企业云集之地)的公司总数从39家升至1200家.
70年代初,随着越战临近尾声和美苏太空竞赛趋于缓和,美国联邦国防开支锐减,波士顿所获的军事合同也直线下降,依赖航空航天市场的企业遭受沉重打击,3万个就业机会消失,高技术部门的失业率达到了20%,仅雷声公司就解雇了1万多名工人,占雇员总数的40%.
波士顿的高技术产业受到了重创,发展陷入了低谷.
70年代后半期开始,波士顿开始逐渐走出低谷,小型计算机产业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主要的推动作用.
DEC公司曾经一度位居世界三大计算机企业之列,最著名的通用数据公司正是从DEC中分立出来的.
到了1982年,在所有的小型计算机销售中,DEC占42%,通用数据公司占11%.
79在小型计算机产业和软件业的强力拉动下,该地区高技术产业再次走上了繁荣.
但由于固守成规,又不重视日益发展的个人计算机和工作站,使得小型计算机产业日趋衰落.
以小计算机产业为支柱产业的波士顿被拖入了衰退的深渊,过分依赖单一产业部门正是造成这一阶段波士顿高科技产业衰退的重要原因.
基于此认识,波士顿政府通过新的政策、法律和促进计划,迅速促进高科技产业结构的调整,软件业、电子通讯业、生产计算机外围设备和生物技术等部门的兴起,彻底改变了对特定产业部门依赖程度过高的状况,波士顿的高技术经济也随之重新崛起.
首先,政府投资波士顿帮助改良城市基础设施和住房.
波士顿新的规划要使城市更有活力,改造城市路面以改良城市基础设施和住房.
例如波士顿1/3计划,主要面对波士顿的年轻成年人群,由于20—34岁的人群约占波士顿人口数的1/3,是波士顿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该计划敦促政府重视年轻成人群体的问题与意见,涉及的领域包括经济投资、住房、就业等.
随之而来的私人投资使州立大街成为城市金融区的核心.
其次,对待每一具体产业,提供有力支持.
例如波士顿后街计划,主要是针对当地中小企业而发起的,目的是解决波士顿企业发展所需的土地问题,还支持企业培训员工、支持企业建立网络联系、帮助企业升级关键的基础设施、为企业提供资助等.
此外,为了推进高科技产业发展,联邦政府提供了大量的资金给波士顿的大学和公司,用于研究和开发,并针对高科技企业进行减税.
同时市政府尝试加强大学80与工业界的联合,波士顿当局为企业家、企业和劳动力的发展提供各种服务,进一步促进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为了推进金融业发展,波士顿采用了一系列政策促进证券公司就业的增长.
目前,波士顿政府启动了推动创意产业发展计划.
最后,波士顿还实行了生物科技计划.
生物科技产业对波士顿经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波士顿发展管理局设立波士顿生物科技计划的目的是引导波士顿的生物科技产业的发展,充分利用波士顿丰富的教育、医药、制造资源.
2004年,波士顿生物科技产业取得空前成功,大量科学家加入默克研究实验室工作,进入许可、融资、培训和运输是困扰生物科技企业发展的瓶颈,生物科技波士顿计划将为波士顿生物科技企业解决上述瓶颈问题提供帮助.
现在的波士顿是高等教育和医疗保健的中心,以科研、金融与技术为经济基础,特别是生物工程领域,并被认为是一个全球性城市或世界性城市.
从以上我们还可以注意到,洛杉矶和波士顿在转型前期的主要产业都属于现代制造业,在当时亦属于较为高端的产业,对于这样的城市更易发展以高科技产业为主的多元经济.
(三)传统重工业城市的转型:芝加哥、休斯顿、费城、底特律1.
芝加哥(1)规模与地理位置芝加哥市位于美国伊利诺伊州的东北部,美国五大湖之一的密歇81根湖西南岸,处于美国中西部,同时还是北美大陆的中心地带,是美国仅次于纽约市和洛杉矶的第三大城市.
芝加哥市总面积为606.
1平方公里.
芝加哥市中心有两大商业区——卢普区和密歇根大道.
芝加哥和很多美国城市一样,是一个移民城市.
20%的芝加哥人为非美国本土出生的外国移民,黑人和白人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均为40%左右.
在同一个城市中,使用的语言有100多种,其中说西班牙语的人占19.
6%.
这些移民填补了美国高科技领域和医疗领域缺乏本土人才的空白,满足了芝加哥在低技能服务行业和传统制造业方面的就业需求,而全球性的移民也给芝加哥带来了多元的文化.
芝加哥还是芝匹兹(Chi-Pitts)城市群(芝加哥-底特律-匹兹堡)的核心城市,该城市群分布有匹兹堡、克利夫兰、托利多、底特律、芝加哥等大中城市以及众多小城市,城市总数达35个之多.
2007年人口为4600万人,经济总量为16000亿美元(大于瑞典).
支柱产业为制造、运输、商业房地产、零售.
这个城市群如果把延伸到加拿大的多伦多和蒙特利尔算进来,则被称为"北美五大湖城市群".
(2)竞争优势芝加哥最为优越的客观条件就是它的区位优势.
如东北部的纽约一样,在中西部,芝加哥是最优代表性的城市.
芝加哥的地理位置极为有利:它位于密执安湖的最南端,是纽约经伊利运河和五大湖的水上交通所能达到的最佳地点;它的南部,又面向美国最富庶的地区中西部,腹地极其广阔;从整个美国来看,它正处于全国的地理区位的中点,东接已较发达的东北部,西邻尚待开发的密西西比河西部的广82袤地区,得以左右逢源,是沟通美国区域经济布局的枢纽.
此外,芝加哥的经济转型还受惠于中西部这个制造业的大基地,芝加哥与中西部各州之间保有很高的依存度.
一方面,芝加哥的交通、金融和商业服务部门的增长,与制造业生产和市场、地区原材料运输相伴而生,商业服务公司继续将它们的产品销售给周边中西部的制造业公司;另一方面,极度繁荣的中西部制造业产品贸易,促使高度专业化的生产部门必须实行跨越各州的密切协作,这就进一步推动了芝加哥陆地交通的兴盛.
这使得芝加哥作为中西部货物运输、配给的枢纽地位一直就未曾动摇过.
(3)城市建设1848年,连接密歇根湖、芝加哥河、伊利诺伊河及密西西比河的芝加哥运河和贯穿东西部的铁路竣工后,芝加哥就已成为水陆交通枢纽.
由于市政府成功地使它成为全美国6大铁路系统的终点站,芝加哥在1857年就成为美国铁路网络的中心.
20世纪初,芝加哥就建成了地铁以及世界上第一条城市高架铁路.
1960年代,当航空运输刚刚兴起时,芝加哥的决策者又一次抓住机遇,建成奥海尔机场,成为唯一的拥有两个航空公司(联合航空公司和美国航空公司)的国际航运中心.
1962年完成扩建的芝加哥奥海尔机场迅速成长为北美最繁忙的机场.
进入1980年代后,芝加哥再度对奥海尔机场进行了改造和扩建,增加了国际到达终端,进一步完善了机场的快速交通中转、休闲服务、文化展览等配套设施.
1998年至2004年,奥海尔机场连续6年被美国商业旅行杂志评为北美最好的国际机场.
83芝加哥教育、文化、科学技术、新闻和娱乐事业发达,是美国中部的高等教育中心.
芝加哥共有680所公立学校,394所私立学校,83所学院和88所图书馆.
包括著名的芝加哥大学、伊利诺伊大学、西北大学和伊利诺伊理工学院等,其中创建于1891年的芝加哥大学最富盛名,70多名诺贝尔奖得主都曾在这里深造或执教.
西郊的阿岗国家研究院、贝尔实验室、费米实验室的科研成就在全美以至世界都令人瞩目,有相当数目的华裔学者、工程技术人员在这些科研院室任职.
此外,芝加哥有200多家剧院,46座博物馆.
密歇根湖畔的芝加哥艺术博物馆、科学和工业博物馆、菲尔德自然博物馆、谢德水族馆、阿德勒天文馆等均属世界一流.
其中芝加哥科学和工业博物馆是世界上最大的科技博物馆,占地面积达6万平方米,是良好的青少年科技教育中心,芝加哥还经常举办丰富多彩、有世界影响的文化艺术活动,进一步提升了芝加哥的城市形象.
芝加哥还是世界著名的建筑陈列馆,市政府共划定了30个历史保护街区,150幢地标建筑,它们是芝加哥全球化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4)事件经济1871年"芝加哥大火"几乎使城市的三分之二毁于一旦.
在这之后的城市重建中,芝加哥于1909年制定了城市总体规划,规划提出建设芝加哥的CBD,建立永久公共绿地系统和湖滨大道,建造"海军码头"作为水运中心,建造深入水中的人工半岛作为公共绿地和文化休闲设施的基地;建造大型体育馆;开辟密歇根大街商业中心区;84建造双层沿河交通通道;建造大型火车站以及贯通城市东西的CBD中轴线.
芝加哥从20世纪50年代到现在的发展和转型都离不开一个人,或者是一个家族——戴利家族.
理查德.
J.
戴利(老戴利)于1955年当选芝加哥市长,此后长达21年里都由他引领着芝加哥的发展.
作为一个强势的市长,他得以领导整个区域,在他执政期间大力加强了包括高速公路、奥海尔机场在内的城市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建设并提升了内环线内的商业区.
时隔13年后(1989年),他的儿子理查德.
M.
戴利(小戴利)也当选为芝加哥市市长,以其富于革新的、卓有成效的领导才能,通过将政府职能由提供就业转变为提供生活设施和服务,改革并振兴公园和学校两大领域以及城市中心区等举措,成功的将芝加哥由蓝领城市变成了以金融商业信息服务为主导产业、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人居城市.
(5)芝加哥转型的过程由于国际间竞争加剧、土地成本的上升、全美经济衰退等造成了工业企业外迁,自1947年芝加哥的制造业就逐步衰落——尤其是1967-1982年,芝加哥的制造业减少了25万个职位,这几乎占该城市制造业的近半成.
芝加哥从1960年代开始研究新一轮城市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
由于芝加哥本身具有雄厚的工业基础,必须立足制造业进一步发展,因此到了1980年代,芝加哥最终确定并贯彻执行了"以服务业为主导的多元化经济"的发展目标.
一方面,逐步放弃冶金与钢铁等85重工业,对已经成为夕阳工业的传统重工业不予发展,让其逐渐萎缩,并且立足金属加工、食品等传统制造优势,重点扶植与制造业紧密关联的新兴服务业,致力引进新兴高科技工业中的管理、研发、营销等价值链高端部门;另一方面,利用它位于美国交通运输网络中心的有利区位,充分发挥并加强了传统金融贸易中心的地位,大力发展商业贸易、金融业、会议展览及旅游业;与此同时大力发展服务业、旅游业和高科技工业.
以麦考米克展览中心为例,先后进行了三次扩建,即使是在"9.
11"后美国会展业受到巨大冲击的情况下,芝加哥政府还依然投入了4亿多美元完成了第三期建设,扩建后的展馆成为北美最大的室内展览中心,每年承接许多特大型国际性展览,并吸引游客逾四百万.
进入新世纪,芝加哥前期的产业转型战略成效显现,芝加哥已经成为国际航空运输中心、国际(美洲)光缆通讯中心,被称为美国的制造之都、金融贸易之都、会展之都、文化教育和工业中心,基本形成了以服务业为主的多元化经济结构.
2.
休斯顿(1)规模与地理位置休斯敦市是哈里斯县的首府,是德克萨斯州最大的城市,也是全美第四大城市.
该市位于得克萨斯州东南、墨西哥湾平原的上部,距墨西哥湾80.
45公里,市区总面积1598平方公里.
大休斯敦地区包括哈里斯、钱伯斯和加尔维斯顿等8个县,总面积22733.
7平方公.
从休斯顿到新奥尔良的"阳光地带"同属于美国南部墨西哥湾中部的86休奥尔良(Hou-Orleans)城市群.
2007年人口1000万,经济总量3320亿美元.
支柱产业为能源、航空航天和其他制造业.
石油工程师、地质科学家、土木工程师在这里是创造性的关键工作岗位,休斯顿提供了超过三分之一的美国石油工业工作岗位.
(2)竞争优势休斯顿具备显著的资源优势,素有"世界石油之都"、"世界能源中心"之称.
美国南部"阳光地带"的9个州,蕴藏着全美半数以上的石油和天然气,德州即为这9个州之一.
由于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丰富,休斯顿从一个农产品集散地迅速成长为美国最大的石化工业以及贸易中心.
另外,休斯顿的重晶石、石膏、镁、盐、木材以及淡水资源也较为丰富.
休斯顿还具有港口和运河的天然地理优势,休斯顿港口是美国第三大港口(世界第六大),该港口的外贸吞吐量为全美第一.
(3)城市建设休斯顿市的陆上交通十分便利,有14条铁路主干线向外辐射,是美国最繁忙的铁路货运中心之一.
高速公路四通八达,两条主要州际公路在这里交汇.
休斯敦的三个机场组成美国第四大机场系统,布什国际机场是美南地区最繁忙的机场之一,24家客运公司和11家货运公司在这里经营业务,客运航线连通110个国内站点和五大州22个国家的50个国际站点.
建于1914年的休斯敦港直通墨西哥湾,海运航道全长40.
22公里,有66条固定航线连接着113个国家和地区的250个港口,是美国进出口贸易第一大港,是美国对外贸易的一个87重要门户,港口总吞吐量居全美第一.
休斯顿市劳动力资源素质较高,成年人中有四分之一受过四年以上的高等教育.
休斯敦地区共有40多所高等院校,包括休市最有名的莱斯大学和最大的休斯顿大学.
其中,成立于1912年的莱斯大学是美国的著名私立学府,是休斯顿乃至德克萨斯州的最高学府,与北卡罗来纳州的杜克大学、维吉尼亚州的维吉尼亚大学齐名,号称为南方哈佛.
莱斯大学以工程系著称,在世界大学和世界私立大学的排名中均排在前列.
1996年该校化学系两位教授因发现碳60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贝克公共政策研究所就设在该校.
休斯敦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它是全美为数不多的拥有自己的芭蕾舞团(全美五大芭蕾舞团之一)、歌剧院(全美五大歌剧院之一)、交响乐团和话剧院并全年进行演出的城市之一.
休市剧院观众席总数仅次于纽约,居全美第二.
市博物馆区每年吸引参观者达上百万人.
在体育方面,休斯敦火箭队(篮球)、太空人队(棒球)、得克萨斯人队(橄榄球)名扬全美.
(4)休斯顿转型的过程20世纪初,休斯敦地区发现石油,资本家蜂拥而至,休市经济围绕石油工业迅速发展起来.
40年代,制药、医疗事业发展较快,建立了日后极富盛名的得州医学中心.
二战期间,联邦政府的军事采购和战时合同使得休市的石化工业得以迅速发展,包括航空燃料、炸药用甲苯和军事用橡胶等.
在石化工业带动下,钢铁、建筑、金属、交通运输等行业亦不断壮大.
二战以后,石化工业、炼油工业沿海运88航道两岸发展迅速.
60年代初,美国最大的宇航中心约翰逊宇航中心在休市建立.
70年代,世界石油价格暴涨,休市石油工业得到迅速发展,使之获得"世界能源之都"的称号.
80年代,由于美国经济衰退,油价下跌等原因,休市经济严重受挫,失业率一度高达10%.
石油危机充分暴露了休斯顿产业结构上的重大缺陷.
此后,休斯顿致力于改变城市产业结构单一的弊病.
为此,20世纪80年代,休斯顿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城市未来发展进行了规划,确定了全市优先发展的九项工业,依次为:生物医药研究、研发实验室、工具器械、信息设备、人体器官化学、金属加工研究、办公室设备和计算机、发动机和建筑设备、油气运输设备.
其目标就是为当地经济进行高科技产业植入.
此外,联邦政府及德克萨斯州政府还对休斯顿城市发展予以了重要的资金和财政支持.
相关的商业激励计划包括用于对员工进行培训的技能发展基金,给予在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发展、就业培训等方面做出贡献的企业.
休市还为外来企业投资提供了经济发展减税计划(用于鼓励特定类型企业进行投资并创造就业)、再发展减税计划(用于激励新开发活动)、住房减税计划(限于企业园区)、褐地减税计划(用于在土壤、地表水或地下水存在环境污染的褐地地区的再开发活动)等四种减税方案.
由于德克萨斯州及下属地方政府均不征收企业和个人所得税,休斯顿商业及生活成本大幅降低,生活费用的低廉在美国大城市中名列第二.
通过上述措施,休斯顿实现了产业的多元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首先,休斯顿开始向石油产业纵向延伸和横向扩展,向下游能源业务89及相关产业扩展.
围绕石油开采,炼油、石油化工、运输、石油机械、造船、黑色冶金和有色冶金等工业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这些工业又促进了纺织、食品、造纸等轻工业的繁荣.
目前,休斯顿已经是化工衍生品和特种化学品的重要生产中心,全美40%的基础化学产能聚集于此,全美48%的乙烯和66%的环氧树脂都产自这一地区.
其次,休斯顿还根据国际市场需求调整产业结构,开发替代产业,依靠已有的优势产业基础,打造航天中心和医疗中心等,促进各类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最后,休斯顿大力发展金融、文化教育产业.
休斯顿现有523家商业银行,393家抵押业务机构,521家证券交易机构,全世界最大的50家银行中有近40家在此设立分行或代表处.
3.
费城(1)规模与地理位置费城是美国最老、最具历史意义的城市,位于宾夕法尼亚州东南部,市区东起德拉瓦河,向西延伸到斯库基尔河以西,也是德拉瓦河谷都会区的中心城市,有人口620万,人口密度为0.
0674万人/平方公里,面积是9202平方公里,东距大西洋142公里,是美国的第六大城市,宾夕法尼亚州的最大城市.
沿特拉华河有大规模港口设施,大型海轮可直达港区,为美国内著名河港.
费城在美国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曾经是美国的经济、文化、交通中心,重化工业十分发达,被誉为"美国的鲁尔",现仍为美国主要经济、交通、文化中心之一.
(2)竞争优势费城的优势是其临河的位置以及便利的运输条件.
费城是美国宾90夕法尼亚州东南部的最大工商业城市,位于特拉华河与斯库尔基尔河的交汇处,东距大西洋142公里.
沿特拉华河有大规模港口设施,费城港是世界最大的河口港之一,有运河沟通特拉华河和切萨皮克湾.
(3)城市建设费城港是世界最大的河口港之一.
有3条铁路干线,稠密的公路网与港口连接,水陆联运便捷.
市内有地下铁道和高架铁路,公共交通设施完备.
大市区内有6座大桥横跨特拉华河,与对岸新泽西州各城镇相连.
费城国际机场位于市中心西南12公里处,客、货运量在国内居前列.
由于费城在美国的历史上居于特殊的地位,因此费城也有了其他城市所不具备的文化底蕴,市区内有费城艺术博物馆、罗丁博物馆、本杰明·弗兰克林纪念馆和菲斯天文馆等重要文化设施.
费尔蒙特公园沿斯库尔基尔河延伸,占地1600公顷,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公园,内有1876年美国独立百年博览会会址.
市中心区东侧的索斯沃克、索赛蒂希尔等为费城最早的街区.
1730年建立的独立广场,现为国家独立公园的一部分,内独立宫是1776年7月4日宣布独立宣言的地方,珍藏着著名的自由钟.
附近的卡本特厅是第一次大陆会议的会址.
建于1727年的基督教堂是华盛顿、弗兰克林及其他独立战争时期的领袖们的礼拜堂,附近有弗兰克林墓.
城西是大学区,有宾夕法尼亚大学、坦帕大学、圣约瑟夫学院、克尔提斯音乐学院和宾夕法尼亚美术研究院等著名高等学府,费城有全美最大的大学城(collegetown)之一.
此外费城管弦乐团在国际上享有盛名.
91(4)费城转型失败原因分析费城的重、化工业发达,为美国东海岸主要炼油中心和钢铁、造船基地,还有化学、电机、电器、机械、铁路机车、汽车等重要工业部门,被称为"美国的鲁尔".
纺织、服装等轻工业亦负盛名.
全市约2/5就业人口从事工业.
商业和金融业也较发达,美国第一所银行和证券交易所即诞生于此,有商业银行58家,互助储蓄银行7家,为美国第三联邦储备区银行总部所在地,有1969年新建的美国造币厂.
现大市区内有2万余家零售、批发商,商业职工占总就业人口的1/5费城依然没有实现成功的城市转型,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在美国历史的早期,费城曾经是全国的经济和金融中心,这一状况随着美国首都东迁至华盛顿、伊利运河导致的通航变化,这一改变给纽约带来广阔的经济腹地,同时也导致大批国内移民和外国移民沿着哈得逊河深入内地.
在纽约上岸的外国移民多数都定居在纽约州,这些移民开发了当地的经济,为东部纽约提供了丰富的农产品和工业原材料,促进了纽约市和内陆腹地之间的人员、物品和资金流动.
因此,费城的中心城市的地位开始下降,纽约的制造业迎来了一个黄金时期,而纽约也取代了费城的经济和金融中心的地位.
第二,费城的重、化工业发达,纺织和服装业业享有盛名,全市约2/5的人从事工业,另外占人口的1/5的人从事零售、批发商,商业等,而一个具有世界声誉的国际化大都市不但要有雄厚的工业基础,还要有发达的第三产业,其中第三产业已经成为国家化大都市的主导产业,而费城由于其自身的产业主要是重化工业,面临着转型上92的巨大困难.
这可以解释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近几年发展缓慢、转型困难的现象.
第三,虽然费城拥有全美国最大的大学城之一,但是众多的学有所成的学子都选择离开费城到纽约、洛杉矶等其他大都市工作定居,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其产业结构主要以重化工业为基础,无法吸引众多的金融、会计、法律、咨询、财管等在现代大都市就业中具有重要地位的行业的高端人才,而高端人才的流失又反过来造成了费城的产业转型的困难,从而使得费城失去了其早期具有的活力.
4.
底特律(1)规模与地理位置底特律虽然不是密歇根州的首府,但却是该州最大的城市.
2005年,底特律以886,675人的居民数位列全美城市中第十一位,但这个数目已不及1950年代人口顶峰时期的一半.
底特律占地300多平方公里,是美国土地面积第九大城市.
底特律位于美国东北部,是加拿大与美国边境上唯一的一座大城市.
它与加拿大温莎通过大使桥、底特律-温莎隧道、底特律中央铁路隧道和底特律-温莎车渡相连,还占据苏必利尔湖、休伦湖、密歇根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这五大湖水路的战略地位.
(2)竞争优势底特律最大的优势就是其资源优势和廉价的水运,这两者都可降低相关工业生产的成本并相应地提高利润,从而成为底特律的成本优势.
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化学工业和炼铜制铜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93条件.
早在1848年,钢城匹兹堡以西的第一座高炉就在底特律炼出了第一炉铁水;底特律著名的德莱·多克造船厂又建造出了美国第一条纯铁结构的真正意义上的轮船;1864年,底特律锅炉公司正式投产,并很快在世界锅炉市场上占用重要地位.
底特律的经济真正起飞开始于1871年.
这一年,开凿多年的伊利运河正式开通,疏通了从纽约到布法罗(又称水牛城)之间的水路通道,从而使底特律的经济地理位置变得越发重要,便利的交通当然为工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先决条件.
1899年,底特律成为全国第10大城市.
(3)城市建设在19世纪中后期,底特律已初具规模,居民超过8万,产品产量居美国所有城市的第20位,此时的底特律自身就像一个大工厂.
除了不断新建的大型工厂和便利的水路交通,其他相关建设都比较匮乏,包括教育和文化.
因此,与其他美国大中型城市相比,底特律人口素质较低,整个城市给人以"蓝领城市"的印象.
(4)事件经济亨利.
福特本人以及福特汽车公司都对底特律的兴衰有重要意义,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福特最初选择底特律的原因是复杂的,除了底特律当时就已经具有的相关工业条件,福特在底特律做学徒的经历也是不可忽视的.
1896年,亨利·福特在麦克大道他租用的厂房里制造出了他的第一辆汽车.
1903年福特公司于底特律成立.
1908年,福特T型车下线.
在福特与其他汽车先驱者威廉·C·杜兰特、约翰·弗朗西斯·道奇和霍勒斯·埃尔金·道奇兄弟、沃尔特·克94莱斯勒等的共同努力下,底特律慢慢成为世界汽车工业之都.
1914年亨利·福特引进汽车生产线后,发展成为世界汽车中心.
(5)转型失败原因分析底特律市地处大湖工业区居中位置,和周边地区组成了一个主要的商业和国际贸易中心,周边有大约4000家工厂,并作为美国三大汽车公司(通用汽车、福特汽车、克莱斯勒汽车)的总部所在地而闻名于世.
汽车制造业为城市工业的核心部门,与汽车制造业有关的钢材、仪表、塑料、玻璃以及轮胎、发动机等零部件生产相当发达,专业化、集约化程度很高.
底特律的汽车年产量在20世纪20年代占到美国汽车年总产量的2/3,这个比例在现在仍有1/4之多,并且保持在全球的第一位;汽车产业相关从业人员近20万,约占全市职工总数的40%以上.
然而,随着2009年通用的破产保护,底特律城市中心街区几近荒废,众多工人面临失业,城市陷入迷茫.
而这种衰败的情况其实早从19世纪60、70年代就已经开始.
规模经济在汽车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汽车制造本身是需要巨大的资本投入的,而劳动力成本仅仅是总成本中的一小部分,从而汽车厂能够给工人支付高工资.
当汽车产业还是朝阳产业的时候,这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繁荣.
在汽车产业一枝独秀的情况下,底特律政府或者民众都很少考虑到主动转型,这是很正常的,因为所有人都没有想到汽车产业也会成为夕阳产业而活力不在.
尤其对于一座城市来说,能够找到适合发展的优势项目从而提升城市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地位是相当不易的,在未能预期的将来,投入所有资源发展优势项目尚且95不及,怎会见好就收主动寻求城市的转型呢无论是个人还是城市都难以克服这种依赖.
因此,城市能否在危机中转型,乃至在顺境中做好相应的预防准备,政府的作用都是不可小觑的.
例如法国的里尔和芝加哥.
上世纪50年代,芝加哥的钢铁生产方式极大改进后,工人供过于求,导致许多人失业.
时任芝加哥的市长认为,经济必须转型,于是政府开始改善商业环境、培养人才、投资基础建设,为芝加哥的转型提供了硬件和软件支持.
对于像底特律这样产业结构单一的城市,其抗风险能力往往很差,在有外部冲击或比较优势消失的情况下,就足以改变整座城市的命运,例如法国煤矿区、英国卡迪夫等.
但这并不是意味着对所有的城市都要走多元发展模式,多元发展可能会导致方向太多、不够专业,从而在各方面都不同程度地丧失竞争力.
因此,对于专业化和多元化的选择还要取决于城市的体量大小,这既要考虑城市的绝对规模,亦要考虑到城市的相对规模.
底特律和国内的其他城市比可能不算小,但是和通用乃至整个汽车行业相比,底特律显得太小,几乎需要整个底特律市来容纳汽车产业.
而相比底特律这样的"锈带城市",芝加哥虽然也是老工业城市,却得以成功转型,并保持其经济地位.
这与其更大的城市体量,从而有更大的潜力发展多元产业关系密切.
因此,对于中小城市而言,由于缺乏容纳力,且能力有限,还是走相对专业的模式较为有利.
关键在于如何把握好"相对"的程度,且选择好适合自身发展的产业和项目.
96三、亚太区域(一)东京:国际大都市之路1.
东京的城市发展历程在当前的国际大都市中,东京是城市功能最全的城市,被认为是"纽约+华盛顿+硅谷+底特律"型的世界大城市.
1868年日本皇室从京都迁到江户并改名东京,翌年东京正式成为日本的首都,新东京府的设立源于1871年的废藩置县.
之后,随着市制、叮村制的颁布,1889年东京市应运而生.
1943年东京府、市合并,改制为东京都,并延称至今.
东京从二战后初期的战争废墟,经过五十多年的时间,发展成了人口上千万、城市功能高度密集的国际化大都市.
从二战日本战败到1950年,日本经济严重衰退,工业生产水平仅相当于20世纪30年代的10%左右,城市重建尚未起步,各种建筑开发没有明显增长,城市交通量远远低于战前水平,政府消极被动地控制城市规模.
从1950年开始,日本经济开始复苏,疏散到农村地区的城市人口开始回流,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开始涌入城市,到1953年东京人口已经恢复到了战前的最高水平.
随着城市人口的快速增加,住宅、交通、供水等各种城市设施的服务能力越来越难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
从这一时期开始,东京城市发展已经进入到大都市圈发展的阶段,东京的城市规划和建设更加明确地以都市圈规划和区域性项目的形式得以推进和实施.
新兴国家和地区的崛起削弱了日本的竞争优势,东京制造业从劳动密集型、原材料能源消费型向大都市型以及加工组装型的转变.
9770年代由于两次石油危机,东京制造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例大幅缩小,钢铁业和化工产业等能源高消耗产业逐步转向节能和资本分配率较高的电气机械、运输机械等重工业加工型产业,生产性服务业开始出现.
进入20世纪80年代由于日美协议导致日元升值,加之纤维产业和食品行业受亚洲新兴国家的影响使"日本制造"的国际竞争力大大降低.
但与此同时,技术进步使东京的电气机械、运输机械的生产实现了向高附加值转型,抵消了日元升值带来的不利,表现出强有力的竞争力,一举成为日本的龙头行业,生产性服务业也在80年代得到了快速发展.
1980年代中期以后,金融和生产者服务业联为一体加速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从1977年到1985年,东京整个生产者服务业就业增加71%.
在此期间,政府积极引导城市结构转型,建设商务核心城市,引导东京中心集中的商务办公功能向商务核心城市集聚,并以商务核心城市为中心,形成独立的、居住功能和综合性产业功能相结合的自立型都市圈.
到90年代初期,东京作为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得以巩固,国际大都市初步形成.
2.
东京转型的原因与动力东京自二战后工业化经历了初级工业化、重化工业化、高加工化和知识技术高度密集化四个阶段,在第四个阶段同时出现了生产性服务业,之后经济逐步朝高附加值、生产性服务化方向发展.
20世纪60年代东京制造业发展达到了顶峰,由于土地、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国际原材料、能源市场不确定性增大,以及东亚新兴国家和地区的兴起,东京在制造业上的比较优势逐步被削弱,而加工组装型制造业比98较优势较为明显,经济由初级工业化向重化工业化转型.
20世纪70年代由于两次石油危机,使得高能耗产业的发展难以为继,经济逐步转向节能、资本分配率高的重加工产业.
之后,由于受日元升值以及亚洲新兴国家冲击的影响,使得东京产业不得不向高附加值产业转型,而在工业发展过程中的经验积累以及技术进步,使得这一过程得以成功实现.
同时,伴随着高附加值产业的发展,以金融业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在80年代中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90年代以来生产者服务业发展成为中心城市以及整个城市群经济增长的推动力.
在东京的城市转型中,政府的主要作用在于为产业发展规划推展了合理的城市空间,同时顺应产业发展趋势适时出台与产业调整发展相适应的政策.
3.
东京转型的成功经验在日本整体经济势力崛起中,东京从战后的废墟到一举成为亚洲经济中心和世界经济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与作用的核心城市,其转型成功的经验在于:第一,城市转型以经济结构转型为主线,政府在转型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合理规划、拓展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城市空间,建设基础设施配套,产业转型以市场经济的作用为主导,适时出台与产业调整发展相适应的政策.
第二,从东京的转型路径来看,与纽约、伦敦等城市的转型一样,都经历了制造业衰退、第三产业迅速扩张、生产性服务业成为经济增99长的主要推动力的过程,而生产性服务业的繁荣并不依赖于工业中心,金融中心的发展是生产性服务业迅速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
第三,产业的转型往往是由于国内外形势发生变化,使得原来产业的发展难以为继,从而转向适应当前形势又符合当地资源、技术优势的产业.
转型大都是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土地、劳动力等成本上升使得产业由劳动密集型向高附加值、高新技术产业转型,同时伴随着以金融业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
第四,东京之所以能够成功向高附加值、高新技术产业转型,除了在工业化进程中积累了大量经验外,很大原因在于技术进步以及政府为转型培养了大量高素质人才.
(二)香港崛起之路1.
香港的城市发展及转型历程香港地处珠江口以东,北接广东深圳,南望万山群岛,西迎澳门和广东珠海,由香港岛、九龙和新界所组成,共有263个岛屿,现为中国的特别行政区之一.
香港开埠前是一个只有数千人口的小渔村,鸦片战争后成为了英国的殖民地,在英国殖民统治期间大量移民涌入香港.
基于人口急速增长,并且带来资金和技术,香港经济于二战后迅速发展,由渔村逐步发展成为在亚太地区具有重要地位、以工商业为主的现代化国际大都会,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之一.
作为世界性经济中心的香港,目前是世界第十一大贸易实体:以吞吐量计算,香港的货柜港是全球第三繁忙的货柜港;以乘客量和国际货物处理量计算,香港机场是世界最繁忙的机场之一;以对外银行交易量计算,香100港是世界第十五大银行中心;以成交额计算,香港是第七大外汇交易市场;以资本市值计算,香港的股票市场是亚洲第二大市场.
香港经济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四个时期:公元前214——至19世纪30年代:这个时期主要是在开埠前,以发展自然经济为主,18、19世纪期间外国商船的偶尔光临并未打破香港自然经济的平衡,香港的经济重心主要分布在后来被称为新界的地区,渔民、佃农、石匠和市集商贩构成了这一时期的社会主体.
19世纪40年代——20世纪40年代:随着鸦片战争后香港的开埠,英资洋行、华资商行、买办先后兴起,香港经济经历了从最初的鸦片转口贸易到后来的工商业品转口贸易,充当着内地与西方贸易的转口港.
在此期间,与转口港紧密相连的航运业、仓储码头业、船坞业及银行保险业等产业先后兴起.
香港通过转口港贸易形成人口与产业集聚,继而早期的城市逐步兴起.
20世纪50年代——70年代末:在内地相对封闭的时代背景下,香港进入由外向型工业驱动、地产和金融为支撑的城市发展阶段,由转口港经济进入工业化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在工业的驱动下香港依托地产和金融实现城市内生式发展,城市空间拓展主要围绕工业区的建设展开,以分层工厂大厦为核心,配置公屋、屋苑、私人物业以及公共设施,构建减少人口通勤量的卫星城区.
香港主要通过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参与国际分工,观塘、荃湾、屯门和沙田成为政府主要拓展的劳动密集型工业和人口聚集区.
20世纪80、90年代——至今:由于香港内外形势发生很大变动,101香港转口贸易复兴,从80年代到回归前,香港经济主要在进出口贸易、地产、金融等的共同驱动下向服务化转型.
90年代以来香港经济加速服务化,产业发展、人口集聚以及空间组织方式的变化使得政府城市建设重心转向加强中心商务区建设、构建便捷的综合交通体系、拓展新兴市镇等.
2.
香港历次转型的原因与转型方向香港开埠前一直处于自然经济社会,香港的开埠缘于鸦片贸易.
英国因为看准香港地理上的"水深港阔,四季不结冰",且"不在地震带"的天然优势,于1840年发动侵华战争并于次年强行侵占香港岛,宣布香港开辟为自由港,开始了对香港的殖民统治.
由于香港开埠以后,以英资为首的洋行、贸易行以香港为据点大力拓展对华贸易,从鸦片贸易到工商业品贸易,在内地市场逐步被打开过程中,香港一直扮演着内地与西方贸易中转基地的角色,香港由自然经济时期进入转口港经济时期.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对华实行贸易禁运,新中国成立后实行计划经济,使香港原有转口贸易发展模式难以为继,经济转型势在必行.
在转口港经济时期,华商逐渐崛起,内地局势动荡促使资金、技术、人员流入香港,为香港启动工业化准备了资源条件.
二战后美欧产业结构升级,日本经济崛起,经济的高速增长与市场规模的扩张以及国际产业转移浪潮为香港工业化创造了有利时机与环境.
在有利的外部市场环境条件下,香港以高度外向的方式发展工业,到70年代约占制造业3/4比重的纺织、制衣、电器、塑102胶品和金属业基本以满足出口为主,成功实现由转口港经济向工业化经济的转型.
进入20世纪80年代,香港所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发达国家增长乏力,港产品出口难度增加,外向型工业发展渐入困境.
从70年代末开始,内地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设立经济特区、吸引外资,开放力度逐渐加大,内地凭借丰富的廉价劳动力资源和巨大潜在消费能力,稳步融入国际分工体系,并对国际投资产生强大吸引力.
同时,香港地少人多,经济快速发展不断拉高生产成本,香港制造业竞争力大打折扣.
1985年"珠三角"开放区成立,该区域成为内地连通国际市场的枢纽,凭着优越的转口港地位,香港的转口贸易迅速复兴.
随着90年代内地改革开放方向与路径渐趋明朗,在成本差距悬殊形势下,港资生产企业加速向内地转移,加速了转口贸易的发展,到90年代后期进出口贸易已完全替代工业成为香港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同时,在城市人口聚集压力以及银行业管制放开的情况下,地产、金融业成为继转口贸易之后的新驱动力.
外资流入同时带来了新兴技术,电讯、传媒、网络等服务业不断兴起,工业制造业相继外迁或退出,香港形成多元化服务占统治地位的格局.
3.
香港转型中政府的作用香港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在于自由开放的经济与政策环境,香港政府实行积极不干预政策,使香港保持着核心竞争优势.
香港经济的历次转型均是由香港内外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引起,是在原有的产业发展到一定的瓶颈甚至出现衰退,转型势在必行的前提下进行的.
自然103经济向转口港经济的第一次转型得益于香港优越的天然港口优势,从而带动了航运、仓储、船坞、银行保险等配套行业的发展,形成人口与产业集聚,进而推动香港地产、基础设施等城市产业兴起,政府的主要作用在于填海造地解决了人口快速集聚所带来的严峻考验.
转口港经济向工业化经济的第二次转型,以及工业化经济向服务化经济的第三次转型,都是由于香港内外形势以及内地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顺应经济自由发展及国际产业转移潮流的趋势而进行的.
在此期间,政府主要以拓展城市空间为主,先是以分层工厂大厦为核心配置各种物业及公共设施,构建减少人口通勤量的卫星城区,以适应工业化经济的发展要求.
随着工业衰落,新的服务业就业机会主要集中于中心或次中心商务区,加强中心商务区建设,构建便捷的综合交通体系,拓展新兴市镇,则成为政府的主要工作.
总而言之,香港政府对经济发展主要采取"积极不干预"政策,同时顺应各个时期的经济发展需要拓展城市空间及基础设施,促进经济增长.
4.
未来的发展方向及启示香港未来必将是一个面向世界、服务中国的国际金融中心,集贸易、金融、地产等多元化服务于一身.
香港的转型以经济结构转型为主线,经历了制造业衰退、第三产业迅速扩张、生产性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的过程.
香港的历次转型的成功经验在于:首先,历次转型都紧跟国内外形势的重大变化,在原有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顺应国际产业发展潮流进行的.
其次,政府的积极不干预政策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自由开放的经济和政策环境,政府根据历次经济转型合理拓104展了城市空间,提供了基础设施配套.
再次,充分利用了香港优越的港口资源以及国内外的政策,产业结构得到了及时有效的调整.
深圳在地理上与香港相邻,目前经济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近年来高新技术产业、现代金融业、现代物流和文化产业四大支柱产业对经济的支撑能力明显增强,占GDP的比重超过60%.
由于深港之间特殊密切的经济关系,"香港因素"一直是影响深圳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香港经济的发展及其不断辐射可推动深圳经济持续的发展和壮大.
从地理位置上看,深圳拥有蛇口港、盐田港等几大港区,港口条件优越,发展现代物流业优势明显.
从香港的发展经验来看,深圳未来的发展应重点关注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政府着力做好经济发展的配套设施,不应过多干预经济,充分发挥自由经济的作用.
从产业结构上看,随着经济的增长土地、劳动力的成本势必上升,制造业外迁是一个趋势,转口贸易、金融等服务业是未来深圳发展的重要方向.
同时,深圳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高新技术等高增值服务业也是未来增长的另一驱动力.
(三)大阪——转型艰难的国际化都市从亚洲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上看,大阪是仅次于东京的国际化大都市.
它是日本关西的第一大城市,位于本州岛西南部大阪湾东北岸;是日本著名的经济、贸易和文化中心.
由于西面濒临濑户内海,南面连通太平洋,大阪自古以来便是古都奈良和京都的门户,是日本商业和贸易发展最早的地区.
大阪府在1889年设市后工业迅速发展,成为阪神工业地带的核心城市.
轻重工业综合发展,化学、机械、钢铁、105金属加工、出版、印刷为其主导产业.
特别是二战以后,大阪府重点发展机械、化学、金属、纺织为主体的化工工业,形成了"重厚长大"的产业格局,这也从根本上加剧了大阪产业转型升级的艰难.
1.
大阪产业转型历程综观大阪府产业发展和城市转型的基本历程,主要由以下两个阶段构成:制造业高速发展时期(1950年——1980年)在这一阶段,大阪府的产业结构出现两次重大的调整.
1950年——1970年为制造业发展的第一阶段,形成以纺织、印刷、食品、化工为主的轻工业和以钢铁、制造、机械、金属加工为主的重工业的产业格局.
在这一阶段的产业发展历程中,大阪成为日本最重要的中小型制造企业集聚区,它们在制造业发展初期发挥着重要作用.
70年代初——80年代中期,由石油危机引发的节能技术革新,促使大阪制造业进一步变革,形成低能耗的加工组装型产业群.
此次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目标是使都市制造业向"轻薄短小"型转变,但事实上大阪制造业由于其发展初期的"厚重"特性,并未在这一阶段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轻薄化".
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升级时期(1980年——至今)第二次石油危机(1979——1980年)后,出口加工型企业外移,大阪府的产业发展失去了核心支撑力量,城市中心出现空洞化,由此被迫走上城市转型变革的道路.
这一时期城市转型发展道路主要是围绕制造业服务化延伸服务产业链.
大阪市的服务业以批发零售、金融106保险、运输通信为主导.
虽然第三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较高,但是结构较为单一;城市的发展核心仍然倚重制造业.
通过分析大阪府2004年的产业构成,我们发现虽然第三产业在城市产业中占据的比重较高,但进一步考察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不难发现,批发零售和一般性服务业占据第三产业的主体地位,较为高端的金融保险、通信信息类行业的比重仍然较低.
由此可见,作为区域制造业中心的大阪府,其服务业的发展主要是围绕都市中端制造业展开的,体现了其工业带重点城市的特殊职能.
2.
大阪产业发展现状特征及其转型困境在对大阪产业转型历程及其特征有所了解的基础之上,我们通过进一步对比分析几大都市圈产业发展的特征性指标数据,总结大阪产业发展现状的基本特征及其转型困境如下:(1)以纤维、橡胶、金属制品为主的制造业仍是大阪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比分析2004年东京圈和大阪圈的制造业内部结构,我们发现东京在印刷相关行业、石油煤炭制品以及现代信息通信行业拥有显著优势;而大阪府的核心制造业主要分布于纤维、服装、金属制品等相对低端的传统行业.
由此可见,八十年代初期的产业转型升级战略并未从根本上提升大阪产业的竞争力.
大阪制造业"重厚长大"的特点从客观上提升了产业转型升级的难度.
(2)高端服务业发展滞后,且区域主动性批发零售业产值效益有限.
东京圈的服务业发展层次明显高于大阪圈,在广告、信息服务、金融等相关生产性服务业上具有绝对优势;不仅如此,即便在大阪圈107第三产业中发挥主动性作用的批发零售业指标项上,东京圈的产值效益也明显高于大阪圈.
由此可见,大阪第三产业的总体发育程度较低;服务业尚且无法推动城市的转型升级.
(3)大阪府产业投资环境不利,总部集聚效益不显著通过分析2003年度日本都市圈产业总部的投资地域分布状况来考察区域企业总部投资意向,进而推测其产业集聚集群的发展状况.
总部位于名古屋的制造业在圈内投资的意向显著,而大阪圈则出现较大比例的总部企业向外寻找投资对象.
这从客观上反应了大阪圈产业投资环境的恶化趋势,区域内难以形成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产业群.
3.
大阪困境之由及其启示其一、大阪产业发展未能抓住转型变革机遇及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19世纪七八十年代,石油危机和技术革新推动了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
东京产业圈能够及时顺应世界产业发展的基本趋势,制造业由资本密集型产业主动向电气及运输机械业等高端产业方向转型.
然而大阪未能及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城市转型是在加工型企业外移,城市中心产业出现空洞化情形之下所做出的被动选择.
与大阪拥有相同经历的亚太城市——高雄,也同样由于错失产业转型的时机而出现城市中心的产业空洞化,因而陷入长期衰退的困局.
由此可见,把握发展机遇是实现制造业升级和城市转型的关键.
(四)新加坡——城市国家与亚太总部的结合体新加坡是亚太区域最重要的金融、服务和航运中心之一,是仅次108于东京、纽约和伦敦,与香港并驾齐驱的国际化大都市.
该国位于马来半岛的南端,毗连马六甲海峡,历史上便是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一个最为重要的转口贸易港.
21世纪的今天,新加坡已成长为全球四大金融中心和亚太地区著名的新兴发达国家,其城市经济转型变革的历程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新加坡经济发展模式被称为典型的"国家资本主义",其政府在城市经济发展变革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
城市国家——政府主导规划下的城市转型总揽新加坡经济结构变革和产业转型的历程,其城市发展大致经历了三次较为明显的转变阶段.
进一步考察其历次转型过程,新加坡的经济结构和产业制度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
具体而言,政府在经济结构的变革进程中发挥着先导作用,由此引发了一系列产业结构、主导产业、产业发展方式等各个层面的变革,最终促成城市整体的转型.
作为典型的"国家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城市政府和国家政府的合二为一从客观上避免了协调复杂的中央政府与地方行政关系,提高了政府政策的实际效力.
新加坡城市转型与产业结构变革过程中最显著的特性为:产业变革与城市转型具有潜在的同步性,这也从客观上反应了政府顺应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及时调整城市的发展战略,推动城市的快速发展.
我们认为,紧随时代潮流的变革思想、正确的主导产业发展导向、完善的法律制度规范、重视城市发展中基础设施的配置以及高度关注城市问题的治理是新加坡政府规划建设城市的成功经验.
1092.
集聚经济与亚太总部的构建新加坡城市转型发展历程中非常重视集聚经济对城市发展的重要作用.
新加坡政府在关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同时,也注重规划协调城市的产业布局,致力于打造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群.
在城市发展历程中,政府在明确城市主导产业的基础之上,大胆放弃若干劣势产业;在遵循市场规律的基础之上,鼓励转型升级困难的企业外移,把握发挥城市核心竞争力.
新加坡总部经济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短暂的10年发展时期,90年代中期的新加坡已经成为亚太区域总部集聚效应最为显著的城市之一.
城市具备从产品研发、设计到生产,直至国际销售各个环节的作业能力.
截至90年代末期,新加坡已经吸引了300多家外国金融机构和250多家跨国公司总部在此落户,并且建立了30多个国际研发中心.
最新的统计资料显示,在新一轮的城市转型变革浪潮之下,新加坡不断壮大其总部集聚的规模,目前已有7000多家跨国公司的总部设置于此.
新加坡已经成长为亚太地区最具竞争力的总部基地.
探究其总部经济迅猛发展的原因,我们认为下述四点经验对城市转型发展有重要作用.
其一,经济发展方向和城市职能的准确定位.
基于新加坡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电子产业发展的优势,政府在引导城市转型过程中拥有明确的城市功能定位.
新加坡明确将其定位为:跨国公司通往世界的枢纽.
其二,良好的商务经营环境与契约文化氛围.
新加坡通过完善的110法律、金融体系和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商务经营环境;通过高效的城市管理和环境治理机制,为企业总部的落户提供了现实可能.
此外,新加坡高度重视教育和高端人才的培育,注重对知识产权和城市文化的保护等,是促成其亚太总部基地的重要因素.
其三,政府将总部经济的发展战略作为一项长期规划,城市发展过程中政策市相对连续稳定的.
政府先后制定了《1972年度预算报告》、《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经济发展规划》(1981)、《新加坡经济新方向》(1986)以及一系列吸引总部集聚的差别性优惠政策,推动了城市的转型发展.
其四,新加坡城市文化的包容性,理解和全面接受具有西方特色的管理理念和企业家精神进一步推动了城市总部经济的发展.
(五)筑波——政府规划与市场机制的抉择20世纪60年代初期,为了缓解东京都市圈产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压力,日本政府决定规划建立以教育研发机构为主体的科学城——筑波.
由此,一方面筑波城能够配合东京都市圈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日本政府也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实现"科技立国"的美好愿望.
然而,在此后的50多年间,筑波的发展却极为缓慢.
虽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全国30%的科研机构,40%的的科研人员均集中在筑波;不仅如此,政府还将国家科研机构全部预算的50%投资于此,然而与太平洋东岸的美国的硅谷相比,筑波城的发展形势却是极为不乐观的.
1111.
筑波城发展缓慢的具体表现极其因素分析我们通过搜集筑波发展历程的相关资料信息,将其发展缓慢的具体表现归纳为:筑波城经济的活跃度较低,GDP产业效益有限;高端研发数量较少,城市企业创新思维较弱;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可能性不高,产学研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现象.
进一步考察其城市发展相对滞后的原因,我们将其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政府包办规划的科学之城脱离产业发展的客观现实.
其次、过分强调政府在城市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忽略了市场机制的作用.
在筑波的发展过程中,几乎所有的科研经费均是来自于政府的支柱,科研机构内部缺乏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
与此相对的,美国的硅谷本质上属于市场导向型的高科技产业园区,以应用性研发和企业化生产运营,创造产值为核心目标,产业发展具有良好的创新动力.
其三、较为封闭的文化氛围,创新意识薄弱.
在美国的硅谷内部流行的是一种敢于冒险和赋有开拓性的企业家精神,其内部的学校、科研机构都是直接服务于当地产业.
作为高科技产业园区,硅谷充满了创新与活力.
与此相反地,筑波文化是相对封闭的,园区内的科研机构全部来源于政府配置,研发目的和产业发展严重脱离.
2.
产业园区发展模式的相关启示筑波产业发展历程及其实际效益引发我们对政府规划与市场选择这一问题的深刻思考.
通过进一步探究筑波产业发展滞后的缘由,我们明确了产业园区模式发展过程中应当竭力避免的相关问题.
首先,政府的产业规划与市场竞争机制不能完全割裂,产业规划应当基112于现有产业基础逐步展开.
其次,政府规划下的产业园区应当有一个正确的园区职能定位.
园区模式的发展壮大必须依托于一定的产业目标,否则容易陷入产学脱节的境地.
其三,教育科研机构在产业发展中的特殊作用不应被孤立,城市发展应该追求产业的多元化.
从本质而言,与其说筑波是一座城市,不如将其称为一个大型的研究院.
一方面,筑波城内云集了大量的科研教育机构,其他类型的产业比重极低,产业发展出现严重失衡;另一方面城市配套相关基础设施发展严重滞后,大部分的基础设施仅服务于科研机构,阻碍了城市协调发展.
其四,城市发展必须充分重视创新理念、创意思维,保持其产业发展的生命力和城市的活力.
113第三章深圳进入转型发展关键期2012年,深圳经济规模继续增大,人均GDP达到近2万美元,2013年可以超过台湾,国际国内竞争能力进一步凸显.
另一方面,经济增长速度逐渐放缓,人均GDP正在翻越高收入之墙,经济增长要素面临刚性约束,制度供给创新空间有待深入挖掘,出口、消费、投资结构亟需优化,深圳正在进入转型发展新时期.
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但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新兴产业整体竞争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一)产业结构高级化,出口加工产业亟需向内需市场转变在过去的30多年,深圳从农业小镇发展成为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发达的现代化都市,产业结构层次不断提升.
2011年深圳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0.
1:46.
5:53.
5,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从二、三产结构比重变化来看,2008年开始深圳第三次产业比重再次超过第二次产业比重,维持在50%以上,开始表现出后工业阶段特征.
但从发展历史来看,深圳在1993年就出现过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次产业比重的现象,随后又被第二次产业返超.
从增长速度来看,第二次产业增长速度逐步放缓,第三次产业增长速度还比较缓慢且不稳定,不符合后工业时期服务业快速增长的特征.
按照一般工业发展规律,随着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工业发展速度放缓的同时,往往伴随着服务业的快速发展,第三次产业增长速度逐渐超过第二次114产业增长速度,深圳正在出现这种征兆,预示着深圳还处在工业化后期阶段,将逐步走向后工业阶段.
图11979-2011年深圳产业构成变化情况与产业高级化特征明显的同时,统计资料表明,深圳的工业增加值年均递增35.
08%.
深圳早期经济发展是在三来一补,两头在外的基础上,以来料加工制造业为主,至今低端加工贸易仍占有较大比重,统计数字显示,深圳出口总额自1992年起连续19年居全国大中城市之首,但产业整体技术档次仍不高.
以一般适用型技术为主,只在高新技术的外层徘徊.
许多被列入高新技术行业的产品,也只是简单加工和组装,附加值并不高.
经济效益总体上不高.
这种产业"外向型"特征不利于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更不利于整个城市转型发展.
过去深圳产业发展主要依靠出口拉动.
现在,在海外市场萎缩,自然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各行业应当立足内需市场,进行产品结构和产品开发的调整.
在当前国家鼓励扩大内需的时机,以及国内消费潜能释放这个历史性转变,深圳经济发展也必须抓住这个机会,促使出口加工产业向内需市场转变.
115(二)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崛起,主导引领作用仍需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未来工业发展的方向,是代表工业发展竞争力的重要领域.
根据国家的战略部署,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深圳科学选择生物、新能源、互联网、新材料、文化创意、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三年来,通过制定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不断加大培育和扶持力度,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得了迅猛发展,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整体实力稳步增强,部分领域产业规模已位居全国前列,已经成为推动深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力量,逐步为实现有质量的稳定增长和可持续全面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2009年深圳生物、互联网、新能源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达1040亿元,2010年规模扩大到1400亿元,同比增长35%,2011年生物、互联网、新能源、新材料、文化创意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规模达9948亿元,增加值约2916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达25.
4%,其中生物产业规模703亿元,互联网产业规模550亿元,新能源产业规模750亿元,新材料产业规模710亿元,文化创意产业规模2300亿元,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模5800亿元,表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与引领带动作用.
但深圳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尚处在起步阶段,与发达经济体以及新加坡、台湾还存在较大差距.
台湾的信息产业已居全球第三,半导体产业居全球第四.
新加坡的能源化工和生物医药也已成为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2011年新加坡生物产业增加值121.
63亿美元,约为深圳4.
5倍.
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步伐需要进一步加快.
116图22010-2011年深圳生物、互联网、新能源产业发展情况对比(三)现代服务业成为支柱产业,国际竞争力尚待提升现代服务业代表服务业发展方向,体现服务业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城市发展阶段的重要标示.
经过30余年的发展,深圳现代服务业发展取得了重要成绩.
2011年,现代服务业增加值达到4150亿元,占第三产业比重高达67%,其中,金融业增加值1562亿元,物流产业增加值1122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771亿元,已经成为深圳市的支柱产业.
但与国际上的发达城市相比,深圳现代服务发展程度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从服务业总规模来看,2011年深圳服务业增加值达到相当于香港的46%、新加坡的57%.
从增长速度来看,深圳第三产业年均增长13.
5%,增速尽管高于香港、117新加坡等新兴发达城市,但正在呈现放缓趋势.
通信和信息服务业、金融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内容,2010年,深圳通信和信息服务业规模经超过香港,达到新加坡78.
6%,金融业规模接近新加坡,达到香港63.
4%.
从服务贸易出口情况来看深圳服务业竞争力还不够强.
2010年,深圳服务贸易额471亿美元,相当于香港的30%、新加坡的23%,在国内不足上海的50%,服务出口规模相当于香港的21.
7%、新加坡的20.
6%,低远上海出口贸易占全国29%的比重.
综合来看深圳现代服务业竞争力还不够强,与后工业化阶段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
图3深圳、香港、新加坡第三产业占GDP比重020406080100增速%深圳、香港、新加坡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比较深圳49.
653.
252.
453.
5香港86.
692.
692.
9新加坡64.
373.
771.
773.
42000年2009年2010年2011年93118图4深圳、香港、新加坡服务业增长比较二、城市空间布局总体有序,但全市面临土地资源的刚性约束(一)土地使用效率提高,新增建设用地开拓困难近十五年来,深圳市土地利用呈现快速城市化特点,建成区面积不断扩张,年均建设用地增长超过30平方公里.
依据《深圳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7-2020》提供的数据,2006年全市农用地964.
16平方公里,建设用地891.
83平方公里,未利用地96.
86平方公里.
在深圳、香港、新加坡服务业增长比较-505101520增速%深圳1715.
612.
512.
510.
18.
5香港774.
2075.
4新加坡-1.
410.
54.
4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119农用地中,耕地6.
1万亩,基本农田3万亩.
图5深圳农用地利用现状和未利用现状全市建设用地891.
83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设用地735.
76平方公里(不含采矿地、空闲宅基地、水利设施用地、未建用地以及政府征用推平发展用地等,约156.
07平方公里).
图6深圳建设用地利用现状和城市建设用地现状就2011年土地利用现状来看,建设用地的比例在45%左右,已接近全市总面积的一半,与国内其他主要城市相比,我市建设用地比120例全国最高,北京只有20%,上海为30%,毗邻深圳的香港也只有24%;工业用地比例偏高,商服用地、公园绿地偏低,尤其是特区外;空间分布特区有序、特区外零散混乱,特别是工业用地.
就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来看,领先国内城市,但落后于国际先进城市,图6示,2011年深圳每平方公里土地产出为5.
89亿元,土地单位产出排在全国7个GDP万亿城市的第一位,比排在第二的上海多出2.
86亿元/平方公里,幅度达到94.
39%,接近2倍;而比排在第七的重庆,超出幅度更是达48倍之多,为480.
83%.
深圳,无疑是全国土地最具价值,产出密度最高的城市.
但与新加坡的18.
4亿元/平方公里、香港的14.
3%亿元/平方公里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图72011年主要城市地均产出对比但是深圳土地供给是趋紧,到2020年,国家批准的总建设用地规模为890平方公里,根据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新增建设用地只有79平方公里,不够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建设用地需求.
有关121研究表明,在不改变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效益、产业结构等因素的情境下,2020年深圳市土地资源可承载的人口、经济规模分别为1000万人、0.
9万亿元.
根据《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2020年深圳市GDP达到2万亿元,人口初步估算将达到1100万人.
现行模式下,2020年土地资源将难以承载预期规模的人口,也难以实现预期规模的经济产出,深圳城市发展既受到土地供给紧约束,也将遭遇土地资源承载力瓶颈.
(二)城市更新力度加大,城市更新模式手段有待创新近年来深圳为解决发展空间不足的矛盾,大力推进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综合运用城市开发单元、更新单元等新的政策共组,向高水平的城市"二次开发"要空间、要资源、要发展、要环境,既为眼前的增长提供动力,也为未来的高质量发展储备空间.
另一方面,我市城市更新也存在一些迫切需要改善或解决的实际困难.
如更新单元推进过程中的利益博弈问题,大部分城市更新单元推进缓慢,而各方利益难以平衡协调是主要原因之一.
城市更新单元计划草案的边界拟定问题.
大部分社区均存在一定的历史遗留问题,如征地返还用地、生态控制区域及河道蓝线控制区域的清退等,而在申报城市更新单元计划时,有利益提升的片区有较大的改造动力,无整体统筹的思路.
城市更新项目开发成本过高,实施主体资金压力大.
难以预测的拆迁成本、不断上升的建筑安装成本、较高的评估地价成本,共同给实施主体造成较大的资金压力.
(三)特区一体化进程加快,城市空间扩张缺乏缓冲地1222010年深圳经济特区扩大到全市,此后特区一体化进程快速推进.
为了更好地发挥优势,突出各区在区位、资源、产业、科技、人才和环境等方面的优势,深圳提出"差异化"的空间发展策略,即在十一个城市组团的基础上,通过组团的融合,逐渐演化为城市核心区、西部滨海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东部滨海地区五个城市功能地区.
但是,与国内其他城市的空间结构相比较,深圳最特殊之处在于没有郊区.
而城市郊区正是单个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缓冲地带,或者拓展腹地.
加强与周边地区区域合作固然是拓展腹地的一种方法,但这种缺乏缓冲地带的空间结构一方面制约深圳城市扩张,另一方面也要挖掘与周边城市合作的空间潜能.
三、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地位基本确立,但城市功能升级的压力加大(一)经济辐射带动能力凸显,外溢发展空间有待拓展深圳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到一定阶段,就必然产生"外溢效应".
外溢效应的结果就是经济辐射.
深圳经济辐射呈散发性网络状,从距离与辐射的角度,东莞、惠州地区辐射效应最大,其次是珠三角,再次是国内地区与海外地区.
深圳与其他城市经济辐射最大的不同,外向型经济辐射的资源与条件较好,辐射的效应与力度较高于其他城市.
但是深圳外溢发展的经济腹地资源并不充分.
广州与深圳均为珠三角中心城市,两者空间距离不超过100公里,其经济腹地资源与经济辐射作用存在着侧重.
深圳经济腹地北上,将有广州经济辐射的重123大影响;经济腹地南下,几乎没有空间,香港经济发展还需要借助其北的地理空间发展;经济腹地西移,交通原因以及广州经济辐射的传统影响;经济腹地东进,包括东莞和惠州地区,是深圳经济腹地中心,但深莞惠合作目前尚存在民间机构参与不积极、市场主体尚未形成,产业同构严重、产业融合不足,基础设施重复建设、交通网络不衔接等问题.
如果纵深东进,需借助厦深高铁开通.
(二)城市规模不断增长,全国城市"赶超"压力较大在横向对比中,更能发现,深圳经济高速增长的绝对优势已经失去.
为了进行有效的对比,我们按照2011年GDP总量大小,选取了10个城市(包括深圳、上海、北京、广州、苏州、天津、重庆、杭州、青岛和无锡)进行横向比较.
图8全国10城市GDP增长速度比较从图7可以看出,从1980年到1992年,除了1985、1986年两个特例之外,深圳的增长速度都远远高于其他城市.
1992-2004年,124深圳的经济增长速度有了比较明显的下降,但是除了几个特别的年份,深圳的增长速度依然要高于其他城市.
但2004年之后,深圳的增长速度开始系统地被其他城市超越了.
2005年,深圳被青岛和苏州超越,居于第三位;2006年短暂地恢复了涨幅第一的地位,之后便一路下滑,2007、2008、2009年分别位于10城市中第6、第6和第5位,增长率排名居于历史最低点.
2010年、2011年深圳GDP规模虽然位居全国第四,但其增长速度已经低于位列第五、第六位的苏州、重庆.
(三)特区优势充分发挥,特区影响力下降深圳早期经济社会发展得益于中央和全国各地的支持,得益于深圳作为全国改革开放试验地的条件,得益于毗邻香港的区位优势.
但是深圳早期依赖的政策已不为深圳所独有,所依赖的优势条件也逐步减弱.
再加上国内其他新兴城市的后发优势明显,特区在全国的影响力不如从前.
四、"生态城市"城市建设初见成效,城市环境负载依然较大(一)城市环境质量总体良好,但与国际化城市有一定差距三十年来,深圳一直重视生态环境建设,确定了"生态立市"的基本方针和生态宜居城市建设蓝图,经过多年努力,目前总体环境质量良好,经济、社会与环境处于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绿色发展水平国内领先.
深圳先后被联合国授予"世界人居奖"、国际花园城市、环境保护全球500佳、联合国保护臭氧层示范城市等荣誉,这些是对125深圳生态宜居的由衷赞誉.
但与新加坡、香港、首尔等当今国际城市进行对比,我们还有差距.
从环境资源利用效率来看,2011年深圳万元GDP能耗、万元GDP水耗在全国大中城市是最低的,但与纽约、香港、新加坡对比,还有一定的差距,经粗略估算,深圳万元GDP能耗是纽约的2.
8倍,是香港的2.
6倍,万元GDP水耗是香港、新加坡的3倍.
从整体环境质量来看,在全国重点城市中,深圳整体空气质量处于国内较好水平,但按欧盟的空气质量标准,深圳空气环境质量还有差距,要达到国际城市的标准,还需要5-10年时间.
此外,深圳是个水资源极度匮乏的城市,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非常低,河流水质经过这些年的改造,虽整体已出现明显改善,但部分河流污染的状况仍未有明显改观,河流污染与国际城市定位存在一定差距.
(二)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但能源供给能力受到制约能源结构与能源效率不断优化与提高.
2010年深圳单位GDP能耗达到0.
513顿标准煤,而2007年这一数字为0.
56.
2010年深圳煤电、气电、油电及新能源机组装机容量比例为0.
168:0.
235:0.
214:0.
383.
外来电及核电、气电等清洁能源发电机组供电量比例大幅提升至60%以上,煤电、油电供电量比重由原来的主导地位下降到40%以下.
但是现有能源基地建设不能满足未来空间扩展需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深圳未来能源需求仍将出现高速增长态势,与此对应,能源运输设备、装卸设备、储备能力都需要有大的扩展.
(三)生态环境超负荷,城市形态固化强化了资源环境的刚性约126束深圳生态资源总体情况良好,但已经处在超负荷运转状态.
水环境容量COD排放量尽管小于环境容量上线,但还是超过环境容量的196.
7%,NH3-N排放更是超过环境容量的1073%,水体富营养化比较严重,地表水污染也十分严重.
从大气环境容量看,尽管深圳SO2及烟尘排放没有超过环境容量指标,但NOx排放超过环境容量近两倍.
从城市固定废弃物处理来看,尤其是生活垃圾的排放超过处理能力,2008年就有25.
7万吨生活垃圾没有进行无害处理,只是简单填埋处理.
另外噪音污染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功能区噪声的0类区、4类区超标较为严重,各功能区的夜达标率都低于昼达标率、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城市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资源环境供给总量增加受到了城市空间限制,资源环境承载逐渐成为影响深圳发展重要的刚性约束性因素.
可利用的新增建设用地已经没有多少,人均用水量接近国际城市最低标准线,能源受到电荒与油荒威胁,城市污染物排放突破环境容量上线,交通逐渐拥堵不堪,这些支持深圳快速发展的基础性资源与环境,变成了阻碍深圳未来发展的重要瓶颈.
五、科技创新优势明显,但核心技术研发能力仍然不足(一)科技创新成果积累丰富,需由集成创新向原始创新转变党的"十八大"报告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明,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我们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
就深圳而言,在工业核心技术创新方面,截至2011127年底,深圳累计专利申请量超过31万件、授权量超过17万件,专利密度39件/万人,在全国排名第一,在全球所有经济体中排在第八位,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其中2011年专利申请63522件、授权量39363件,发明专利授权量11826件,按城市排名国内第一,是第二名杭州的2.
6倍;PCT国际专利申请7933件,占全国的45.
4%;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8年位居全国第一,申请量超过法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全球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前五强企业我市占据两席.
科技创新对深圳经济发展驱动能力日趋增强.
图92001—2010年深圳市专利申请及授权情况如果将科技创新路径划分为模仿创新、集成创新、原始创新三个阶段,深圳目前初步跃升到以集成创新主导的阶段.
根据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未来深圳应当以全球事业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未来深圳将进入以原始创新为支撑的阶段.
128(二)初步形成企业为主导的市场拉动型的创新体系,但缺乏创新源动力依靠自主创新,深圳涌现出一批以华为、中兴为代表的自主创新企业群体,并形成了深圳独特的"四个90%"自主创新格局,即全市90%以上的研发机构设在企业、90%以上的研究开发人员集中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资金来源于企业、90%以上的职务发明专利出自企业".
但正是这种以企业为主导的市场拉动型创新体系暴露了深圳的创新能力存在薄弱环节.
一方面,高素质领军人才十分匮乏,公共研发不足,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严重滞后;另一方面,企业的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少数大型企业上.
如专利申请,七成以上被华为和中兴包揽,大量中小企业科技投入普遍不足,创新能力较弱,80&以上的科技型企业还没有专利.
(三)产学研联盟发展较快,但仍处于发展初级阶段目前深圳成立了移动互联网产学研联盟、云计算产学研联盟、基因产学研联盟.
这些产学研联动组织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等围绕产业技术创新的关键问题,开展合作,突破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实现企业与院校科研机构等在战略层面有效结合,共同突破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
但是,目前深圳产学研联盟主要局限在技术咨询和成果转化方面,深圳企业与国外学研机构合作极少.
一些产学研合作项目是为了争取国家补贴,而无产学研之实.
个别行业虽然建立了产学研联盟,129但实际上更像产业联盟,并且联盟企业之间关系松散.
医学学研机构研究的技术含量不高,研究的"短视"行为比较严重.
(四)工业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亟待突破核心技术瓶颈深圳在经历加工制造业的高发展之后,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工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已形成了计算机及外设制造、通信设备制造、充电电池、平板显示、数字电视、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等六个比较成熟的高新技术产业群,科技产业发展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2011年,深圳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达到3738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32.
5%.
自主知识产权高技术产品产值占全部高技术产品产值比重超过60%.
先进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69.
3%.
传统制造企业依靠自主创新、自有品牌设计,不断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
在钟表行业,深圳创造了七分之四的中国驰名商标,飞亚达成为进入巴塞尔国际钟表展国际品牌的首个中国品牌;在服装行业,成长出玛丝菲尔、哥力思、梦诗、淑女屋等一大批优质自主品牌;在珠宝行业,创造出"中国名牌"产品26个,"中国驰名商标"产品22个,"广东省著名商标"产品14个.
130图10深圳制造业所处的产业链的位置但在世界前沿和尖端科技领域的深圳创新成果还不多,与发达经济体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截止到2011年底,深圳累计申请专利32.
5573万件,累计专利授权17.
8426万件,累计国内有效发明专利4.
0495万件,仅占申请专利总量的八分之一.
根据世界经济论坛(WEF)"2009-2010全球竞争力报告",科技创新能力美国、瑞士、日本、德国、芬兰、瑞典、丹麦、中国台湾排在世界前八位,中国大陆仅排在31位,科技成熟度排名第79位.
2010年台湾获得美国授权专利8238件,列世界第五名,新加坡在美国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数为603件,香港在美国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数为429件,而中国大陆2010年在美国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数为2657件,远远落后于台湾.
深圳在美国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主要集中于鸿富锦(富士康)等少数几家企业,工业核心技术水平与发达经济体相比还有不小差距,尚待进一步提升.
131第四章深圳城市转型发展的对策建议深圳与国外许多大中城市一样,面临着城市转型的问题,甚至比一般大城市更紧迫.
从世界城市转型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出,每个城市都会依据自己的个性选择转型的道路,但是众多城市成功或失败的经验同样也隐含着城市转型的普遍规律.
从中我们找出对于深圳城市有意义的转型轨迹,促进深圳成功转型.
一、以打造"深圳质量"为引领,加快构建符合世界发展趋势的产业结构步伐(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以"中国制造"为特征的制造业发展必须面临结构升级和调整转型,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汇率升值,出口环境的变化和不稳定,深圳加工企业必须要进行转型.
一是要加快加工贸易企业转移升级进程.
制定加工贸易转型的规划和方案,加快促进加工贸易企业实现从OEM到ODM、OBM转型,对于不愿意转型而又不符合深圳产业方向的企业要采取果断措施进行淘汰,腾出空间为优质企业让路.
二是继续发展高新技术优势产业,巩固高新技术主导产业,加快电子信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步伐,拓展先进制造业的前沿领域,全力打造国家综合性高技术产业基地.
三是要继续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以高端服务业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现代商贸、科技服务、商务会展、服务外包、文化创意、信息服务、专门专业、总部经济等132现代服务业.
四是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是产业升级,根本是要向高端产业链延伸,不是产业空心化,因此防止产业空心化将是深圳以后转型的重头戏.
(二)加快形成推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产业体系以生物、互联网和新能源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形成深圳新的经济增长点.
要重点发展新能源和互联网产业,使之有机结合,推动深圳融入第三次工业革命浪潮.
要加快体制创新,重点要创新电网体制,发展分散式供电,形成有利于电网与新能源结合的新体制.
要加快产业布局,重点布局低碳和新能源产业,形成从大鹏到坪山、龙岗到宝安、南山再到前海的低碳新能源产业带,以前海为中心构筑低碳新能源交易中心,以南山、宝安为核心建设深圳新能源产业研学中心,以龙岗、坪山为重点构建低碳新能源产品生产和研发基地,以大鹏为基础打造低碳新能源供给基地,将深圳建设成为低碳新能源名城,成为互联网与新能源结合的典范.
要加快产业发展,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制定长远发展战略,形成以新能源汽车为核心的产业群和完整的产业链条,创造有利于新能源企业发展的体制创新,进一步制订促进新兴产业快速成长的扶持政策.
要加快技术开发,选准新能源产业发展技术路线,追踪世界先进技术,以新能源汽车为突破口,建立国际级技术研发基地,争取在新能源技术上领先世界,把深圳建设成为世界新能源为重点的新兴产业基地.
(三)加快形成优良的产业发展新生态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以后发展的战略基点在于内需.
133因此,深圳要加快改变过分依赖外向型经济的产业结构,形成既向内又向外的新型产业布局.
加强公平竞争的环境建设,让中小企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避免城市产业单一是众多城市转型成功的关键因素,深圳在发展自己主导产业的同时,应该加快促进产业多元化发展,推动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互动结合,构建产业结构的层次性.
形成自己产业发展新生态.
二、以"精明增长"为指导,加快推进城市空间再造深圳城市经过30年的发展,在城市形态、功能开发和城市综合竞争力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目前仍然存在特区内城区"过度城市化"和特区外城区发展不足的问题,城市发展的人口、交通、产业、基础设施以及居住等空间资源和要素配置严重不平衡.
为此,以后深圳空间结构也要按照世界国际化城市的样板实现转型.
(一)按照深圳特点,构建多中心功能布局要摒弃"摊大饼"式的发展思路,实施紧凑型城市空间布局战略,强化功能区规划,把不同功能区分布在不同的次一级城市中心,由此形成深圳独特的功能布局特征,使深圳拥有多个城市中心及不同功能区.
(二)大力发展新区,促进中心城区经济与郊区经济的融合在进行多中心布局的同时,要重点发展原特区外的光明、坪山、龙华、大鹏等产业或生态新城,通过产业驱动(加快该区域大项目落地)和基础设施驱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新城跨越式发展,促134进原特区内外空间一体化.
此外还可以规划一些有特点的新城,如坪地区域、留仙区域等,根据其区位发展特点可分别建设成为深圳的生态或高科技功能新区,探索集聚发展生态和高科技产业的模式,引领深圳空间结构调整的方向.
(三)以产城融合为方向,推动城市集约发展始终把完善城市功能作为深圳转型发展的支撑点,以产业发展带动城市建设,以城市建设促进产业发展,推动产城融合,走紧凑型城市发展新路,提高各类资源的集约节约利用效率,建设国际化现代化城市.
(四)以土地整备为契机,破解土地资源难题以土地整备和城市更新为机遇,科学测定土地整备和城市更新赋予社区土地增值空间,充分利用规划、土地产权以及相关政策,结合社区经济转型发展、土地历史遗留问题的处理、社区发展实际,建设符合城市产业方向的产业基地,引导高端产业进驻.
积极引导一户一栋的住宅转为村民统建上楼.
实现以土地整备带动土地开发,以土地开发推动社区获得转型发展的物质载体,以经济转型实现产业社区的宏伟目标.
要加强对城市更新和土地用途的规划管控,防止因城市过度更新而影响目前的产业链生态,导致产业空心化.
三、以加强区域合作为动力,加快构建内外经济汇聚的枢纽中心城市步伐缺乏经济腹地是深圳面临的最紧迫问题.
深圳要成为全国经济中135心和国际化城市,必须重视和解决这一涉及深圳长远发展的战略性问题.
要加强区域合作,面向世界,深圳要成为开放的高地,面向国内,深圳要成为内需的供给基地.
通过区域联动发展提升深圳的经济辐射能力和解决土地瓶颈问题.
(一)打造"一城多港"的对外开放格局大力发展深圳海港和空港经济,加快建设盐田港、蛇口港等深圳港口,加快深圳机场的国际化提升,加快开通新的通港口岸,扩大对外开放,强化深圳对外开放窗口的地位.
(二)加强与珠三角其他城市一体化要加强深港大都会建设,形成以深港大都会为龙头的深莞惠一体化新格局.
加强深莞惠区域一体化.
通过进一步完善联席会议制度,强化各城市之间的协作,制订有效的区域一体化协议,协调与解决重大项目的对接问题,在建立有利于区域一体化的利益分担机制的基础上,提高各地财政对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投入,扩大公共服务的覆盖范围等措施,促进珠三角一体化.
(三)构建深圳新的发展腹地,打造对内经济发展枢纽一是以低碳发展为核心,加强对河源的辐射带动作用.
支持河源发展低碳生态产业,加强生态地保护.
要建立生态激励机制,成立水源保护激励基金,用于水源保护工程建设.
可直接到河源上游取水,发挥河源的生态价值.
加强河源的基础教育建设,将部分优质教育资源转移到河源,促进河源的教育、旅游、生态农业、软件等生态产业发展,实现发展与生态双赢.
二是以深汕合作区为重点,加强对汕尾136的辐射带动作用.
加强深汕合作区的建设,改革现有的体制架构,探索建立有利于两地合作的以利益共享为驱动,深圳开发的运行机制.
加强深圳对合作区产业转移力度,实施土地优惠使用的特别政策.
以"创新发展,先行先试"为核心,将合作区建设成为"全国区域合作创新示范区、全省先进制造业、旅游休闲和现代农业新兴基地.
粤东重要经济增长极.
现代化综合性新城".
三是要加强与东莞、惠州、汕尾、汕头、揭阳、潮州、漳州、泉州、厦门等城市的联动发展,发挥毗邻南海的地缘优势,以东南沿海厦深高铁和高速公路的建设为契机,以厦深沿线重点城市为基础,以经济特区为带动,促进区域的转型升级和资源整合,将此区域建设成为全国低碳发展示范区,并为深圳转型打造类似于广深的"第二条东西发展轴",与原有的广深发展轴形成交叉并演变成内外经济汇聚的枢纽中心.
四、以绿色低碳为指南,加快建设世界生态宜居大城市的进程国外城市转型都十分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低碳发展.
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赢始终是城市转型关注的重点.
促进绿色低碳发展不仅作为城市本身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可以为城市注入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要节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深圳在资源利用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尤其是化石能源消耗强度逐步下降,可再生能源利用率逐步提高,产业结构不断调整.
在此基础上,深圳要大力发展低碳新能源经济,提高能源使用效率,137要对传统工业园区进行改造,用循环经济理念改造传统工业园区,提高土地资源效率.
把海洋资源开发和保护作为深圳的重头戏,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市.
(二)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深圳对于生态系统恢复做了大量的工作,很早就制定了红线作为生态控制线,加大了河流的治理和生态恢复,绿道建设也取得了可观的进展,生物多样性得到了一定的保护.
以后要更加重视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的环境问题,强化解决水、大气和土壤等污染防治,尤其要加强对汽车尾气的控制,降低深圳的碳排放量.
(三)加强绿色低碳发展的制度建设深圳一直在探索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
下一步重点要加强对碳交易制度的探索,做好碳交易制度的设计,推动碳交易市场建设,把深圳碳交易市场建设成为以深莞惠为主体,覆盖香港,延续到中国东南沿海和内地部分城市的全国性碳交易市场.
同时,要建立体现生态文明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和奖惩机制.
要重视和发现生态价值,建立促进生态保护的生态补偿和激励制度.
根加强环境监管,建立和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由此促进深圳新的发展方式的形成.
五、以建设自主创新城市为目标,加快构建起世界水平的科学技术创新转化体系从世界城市创新发展的规律来看,凡是科技创新能力比较强的城138市都是由几个重要创新区及里面的创新企业所带动的.
深圳未来发展的关键在于如何摒弃以前的加工经济,粗放经济发展模式,为以知识、创新、服务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创新驱动必将成为深圳未来发展的新动力和源泉.
(一)构建有利于创新驱动的人才优化新生态从上述分析的发达国家的经验我们也可以看出,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地区创新成功的首要条件.
深圳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无论是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推进,还是强化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都离不开人才的智力支撑.
而目前深圳的人力资源状况确实难以支撑创新型城市目标,据统计,中国28个城市人力资源竞争力在全球城市排名中,深圳排在第120名,与北京(第16名)、上海(第36名)相差比较远,这决定深圳必然要把智力资源的培育和开发放在突出位置.
重点要构建促进创新驱动的自主创新新生态.
进一步促进产业、资本和服务与创新人才的融合,使之形成互利共赢的共生机制,找到人才优化并主动推动自主创新的实现路径.
一是要构筑"产业+人才"的创新生态.
与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相比较,深圳的高校和科研机构数量很少,更应该发挥企业的作用,让企业成为自主创新的主角.
二是构筑"资本+人才"的创新生态.
利用深圳创业板和风险投资,形成资本哺育知本,知本家成长后也变成资本家的新生态,通过资本和人才的有机结合大大提高自主创新体系的繁殖能力.
三是构筑"服务+人才"的创新生态.
要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对自主创新人才139的主动服务意识,政府要主动提升教育服务意识,把高等教育尤其是发展研究型大学放到政府的重要日程上,对自主创新人才进行全方位服务.
(二)形成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新机制深圳要加快原始创新进程,以企业、大学、研究机构的实验室或研究中心为主体,强化重大科技项目的攻关.
加强核心技术攻关的资助.
借助广州等地区的科技力量形成区域集成创新.
建立产学研战略联盟,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三)打造"一圈二城"自主创新核心基地要根据智力资源的分布状况,划定一定区域确定为创新圈和创新城,并由此带动整个深圳的创新活动.
从目前深圳智力资源的分布状况,我们可以重点构建前海体制创新圈、留仙科技创新城和华为企业创新城.
重点要加快留仙科技创新城建设.
依托高新技术园区和南方科技大学,把环留仙大道片区高科技创新圈建设成为深圳的硅谷,因为这一区域集中了深圳的所有智力资源和深圳高新技术园区,尤其是在智力资源方面,集中了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大学、大学城、高职技术学院等高等院校.
南方科技大学作为今后我国重要的研究型大学,将对这一区域的创新活动产生重要的影响.
深圳应该继续扶持南方科技大学向国家一流的研究型大学的发展方向,积极推动重点实验室和重点研究基地建设,鼓励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完善公共服务支撑体系,并在此周边布局创新园区.
在南片区要继续发挥高新技术园区140的作用,推动大沙河高科技产业发展;西片区要加快推动宝安新安兴东社区的产业升级,在该区域以71、72区为核心通过城市更新再建一个国家级的科技创新区;北片区要以石岩的塘头、浪心为重点布局IT服务外包产业和电子信息科技研发基地,形成生态型科技创新区.
东片区要加强服务配套建设,为高级人才的落户创造条件.
总之,深圳转型任重道远.
政府要高瞻远瞩,加强科学转型的战略选择,引导城市主动转型.
同时要改革禁锢市场经济的一切政策措施,培育城市的市场竞争精神.
通过市场机制调节利益主体间的关系,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以市场经济体制倒逼政治社会文化等体制转型,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要加快城市社会、文化等各方面转型并建立城市转型的风险评价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城市转型的预警机制,一旦出现城市转型风险或者偏离正确轨道,及时发出警报,并进行系统修正,以此实现深圳城市的良性转型.
141参考文献[1]黄玮.
空间转型和经济转型———二战后芝加哥中心区再开发[J].
国外城市规划,2006(4):53-60.
[2]沐华平.
城市经济转型战略定位:专业化之城还是多样性之都[J].
重庆经济,2006(11):4-12.
[3]何建颐,张京祥,陈眉舞.
转型期城市竞争力提升与城市空间重构[J].
城市问题,2006(1):16-20.
[4]侯百镇.
城市转型:周期、战略与模式[J].
城市规划学刊,2005(5):1-11.
[5]郑国,邱士可.
转型期开发区发展与城市空间重构———以北京市为例[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12):39-41.
[6]张庭伟.
当代美国规划研究与芝加哥经济转型[J].
国外城市规划,2006(1):1-5.
[7]张庭伟.
当代美国规划研究与芝加哥经济转型[J].
国外城市规划,2006,(4).
[8]张庭伟.
全球转型时期的城市对策[J].
城市规划,2009,(5).
[9]张贤,张志伟.
基于产业结构升级的城市转型—国际经验与启示[J].
现代城市研究,2008,(8).
[10]周振华.
城市转型与服务经济发展[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11]许惠英.
世界先进城市经济转型的四种模式[J].
中国142科技产业,2010,(9).
[12]蔡翼飞:/中国人口与产业分布匹配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0(博士论文),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13]陈建华:我国国际化城市产业转型与空间重构研究--以上海市为例,[J]社会科学,2009年第9期.
[14]陈宣庆、张可云:统筹区域发展的战略问题与政策研究[M],中国市场出版社,2007年.
[15]崔曙平:/城市发展转型与城市经营应对,[J]江苏商论,2008年第6期.
[16]洪兴建:基于分组数据的样本基尼系数范围估计,[J]统计研究6,2010年第2期.
[17]侯百镇:转型与城市发展,[J]规划师,2005年第2期.
[18]李国平:城市转型:内向、外向、国际,[J]财经科学,1996年第6期.
[19]李国平、范红忠:生产集中、人口分布与地区经济差异,[J]经济研究,2003年第11期.
[20李学鑫、田广增、苗长虹:区域中心城市经济转型:机制与模式,[J]城市发展研究,2010年第4期.
[21]李彦军:中国城市转型的理论框架与支撑体系研究(博士论文),中国人民大学,2009年.
[22]李彦军:产业长波、城市生命周期与城市转型,[J]发展研究,2009年第11期.
[23]连玉明:城市转型与城市竞争力,[J]中国审计,2003年第2期.
143[24]潘伟志:中心城市产业转型初探,[J]兰州学刊,2004年第5期.
[25]裴长洪、李程骅:论我国城市经济转型与服务业结构升级的方向,[J]南京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26]孙耀州:工业城市转型的动因和路径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0年第4期.
[27]王敏、马树才:我国城镇居民收入的收敛性分析,辽[J]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第3期.
[28]魏后凯:北京国际大都市建设与工业发展战略,[J]经济研究参考,2005年第24期.
[29]魏后凯:大都市区新型产业分工与冲突管理:基于产业链分工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第2期.
[30]魏后凯:金融危机对中国区域经济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年第4期.
[31]魏后凯:沿海经济面临的困境及出路,[J]中国发展观察,2009年第7期.
[32]魏后凯:新时期我国国土开发的新方略,[J]绿叶,2009年第10期.
[33]魏后凯、邬晓霞:中国的反贫困政策:评价与展望,[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34]吴缚龙、马润潮、张京祥:转型与重构:中国城市发展多维透视[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
[35]吴月静:关于南京城市转型与规划创新的思考,[J]现代城市研究,2009年第12期.
144[36]杨伟民: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优化国土开发格局,[J]经济纵横,2008年第5期.
[37]易华、诸大建、刘东华:城市转型:从线性增长到精明增长,[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6年第7期.
[38]郑国、秦波:论城市转型与城市规划转型--以深圳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第3期.
[39]朱铁臻:城市转型与创新,[J]城市,2006年第6期.

racknerd:美国大硬盘服务器,$599/月,Ryzen7-3700X/32G内存/120gSSD+192T hdd

racknerd当前对美国犹他州数据中心的大硬盘服务器(存储服务器)进行低价促销,价格跌破眼镜啊。提供AMD和Intel两个选择,默认32G内存,120G SSD系统盘,12个16T HDD做数据盘,接入1Gbps带宽,每个月默认给100T流量,5个IPv4... 官方网站:https://www.racknerd.com 加密数字货币、信用卡、PayPal、支付宝、银联(卡),可以付款! ...

易探云韩国云服务器仅50元/月,510元/年起

韩国云服务器哪个好?韩国云服务器好用吗?韩国是距离我国很近的一个国家,很多站长用户在考虑国外云服务器时,也会将韩国云服务器列入其中。绝大部分用户都是接触的免备案香港和美国居多,在加上服务器确实不错,所以形成了习惯性依赖。但也有不少用户开始寻找其它的海外免备案云服务器,比如韩国云服务器。下面云服务器网(yuntue.com)就推荐最好用的韩国cn2云服务器,韩国CN2云服务器租用推荐。为什么推荐租用...

CloudCone:洛杉矶MC机房KVM月付1.99美元起,支持支付宝/PayPal

CloudCone是一家成立于2017年的国外VPS主机商,提供独立服务器租用和VPS主机,其中VPS基于KVM架构,多个不同系列,譬如常规VPS、大硬盘VPS等等,数据中心在洛杉矶MC机房。商家2021年Flash Sale活动继续,最低每月1.99美元,支持7天退款到账户,支持使用PayPal或者支付宝付款,先充值后下单的方式。下面列出几款VPS主机配置信息。CPU:1core内存:768MB...

迈阿密市长确诊为你推荐
空间文章问问你知道我的空间有几篇文章啊?cisco2960配置Cisco2960是二层交换机,怎么可以进入配置界面进行配置。不是说二层交换机不需要配置吗?163yeah请问163油箱和yeah邮箱的区别,已经和163其他邮箱的区别!internetexplorer无法打开Internet Explorer无法打开站点怎么解决flashfxp注册码找flashfxp3.4注册码中国保健养猪网中央7台致富经养猪3g手机有哪些现在有哪些比较适用的3g手机?123456hd有很多App后面都有hd是什么意思武林官网武林外传网游国服2019年还有多少人玩?申请400电话400电话如何申请?
ip查域名 德国vps 网站域名备案 阿云浏览器 mediafire 100m免费空间 双十一秒杀 支付宝扫码领红包 Updog 视频服务器是什么 主机返佣 测试网速命令 双11促销 免费赚q币 腾讯云平台 免费的加速器 优惠服务器 西部数码主机 stealthy dmz主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