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习题集:第十四章

美国西雅图独立  时间:2021-01-12  阅读:()

地区经济一体化与国际贸易【课程导入】易小准:中国广泛积极地参与了各种区域经济合作中国商务部副部长易小准今天介绍称,中国广泛积极地参与了各种区域经济合作.

当前,区域经济合作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对中国而言,深入参与区域经济合作,不仅是加强与周边国家互利合作、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重要平台,也是带动沿边地区经济增长、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效手段.
5月29日15时,中国政府网和商务部网站联合邀请商务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易小准,以中国在区域经济合作大趋势下的抉择与作为的主题与网民进行在线交流.

易小准介绍称,可以说中国是从1991年开始这种进程的,1991年我们参加了亚太经合组织(APEC),这是中国参加的第一个区域经济论坛,也是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开端.
中国在2001年加入了《曼谷协定》,现在更名为《亚太贸易协定》,这是中国参与的第一个区域贸易安排.
2003年签署的《内地与香港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这是中央政府与特别行政区政府签署的经贸安排,从性质上说,它也是一种自由贸易安排.
中国签署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自贸协定是2004年11月与东盟十国签署的自贸区《货物贸易协议》.

易小准说,至于说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特点,首先,我们广泛地参与了各种区域经济合作.
我们正在跟亚洲、大洋洲、拉美、欧洲、非洲的28个国家和地区商谈11个区域贸易安排.
具体说,我们和香港、澳门签署了《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及补充协议,跟东盟、智利、巴基斯坦签署自贸协定;跟海湾6国、新西兰、澳大利亚、新加坡、冰岛等进行自贸谈判;跟印度、韩国、秘鲁开展自贸研究;参与亚太经合组织、亚欧会议、上海合作组织、东盟和中日韩(10+3)、东亚峰会等多个区域经济论坛;推动了包括很多周边邻国的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大图们江合作开发等次区域合作机制的建设.

其次,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除贸易自由化也就是市场开放外等内容外,还包括经济贸易政策对话、贸易投资便利化和经济技术合作.

还有,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既有中央的大力推动,也有地方的积极参与.
中国国家领导人多次出席区域性峰会,并就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做出重要指示.
2002年11月,朱镕基总理在柬埔寨举行的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与东盟领导人共同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亲自启动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谈判工作,对整个东亚的经济一体化进程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易小准说,2004年11月18日,胡锦涛主席亲自宣布启动中国-智利自贸区谈判,一年后的同一天,又见证了中智自贸协定的签署.
去年10月30日,温家宝总理亲自主持中国-东盟峰会,就10+1自贸区建设提出了一系列积极主张.
国务院各部委几乎无一例外地参与了区域经济合作论坛和自贸区建设.
各地方政府,尤其是沿边各省区政府也参与了次区域经济合作,例如,云南、广西参与了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新疆参与了中亚区域合作,吉林、内蒙古参与了大图们江开发合作.

最后,也应看到,与其他大的经济体相比,中国参与自贸区时间还不长,谈成的还不多,还没有涉及世界上主要经济体,这需要我们从抓住历史性机遇和改革开放两个大局来进行谋划.

资料来源:http://finance.
QQ.
com2007年05月29日15:50中国新闻网【资料库】数据库1948-2007年9月24日向WTO/GATT提交并已生效的区域贸易协定生效时间ArticleXXIVGATSV授权条款Inactive总合累计194800194911001950001951110019520019530019540019550019560019570019581122195911021960113196132141962440419631104196444041965041966220419670419681111519692205197032161971431719721107197311166131974220131975660131976616114197764216197866016197901619802201619812213191982019198311201984110201985112119862112219870221988112319891111225199002519911232819921521433119932121673819948417644199516611495319961596591997192129681998203167751999731568120001426109120011271218109200214414151242003143131513920042376241632005108181812006118192002007426187总合3005922175206背景资料一、欧洲联盟资料西欧战后贸易经济一体化大事年表1947年欧洲战后经济复苏的马歇尔计划(MarshallPlan)出台1948年建立欧洲经济合作组织(OEEC)以监管马歇尔计划的实施1949年在斯特拉斯堡成立欧洲委员会(CouncilofEurope)1950年-1952年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建立比荷卢经济联盟1951年4月18日比利时、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和卢森堡等六国签订巴黎条约,成立了欧洲煤炭钢铁共同体(ECSC)1952年-1954年准备实行欧洲防御共同体(EDC)计划,但失败了1955年6月2日墨西拿会议(MessenaConference)重提"建设欧洲"1957年3月25日欧洲煤炭钢铁共同体中的六国签订了罗马条约,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EEC)和欧洲原子能委员会(Euratom).
在1958年底到1968年中期逐步取消它们之间的进口关税,统一它们的对外壁垒.

1960年奥地利、丹麦、挪威、葡萄牙、瑞典、瑞士和英国等七国组成了欧洲自由贸易区(EETA),在1960年到1966年期间逐步拆除了贸易壁垒.
芬兰、冰岛1970年作为准成员国加入.

1967年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委员会和欧洲煤炭钢铁共同体的机构合并1968年7月1日关税共同体完成1973年1月1日丹麦、爱尔兰和英国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使共同体成员国增加为9个.
1973年到1977年欧洲经济共同体九国之间及它们与仍留在欧洲自由贸易区的国家间的贸易壁垒被逐步拆除.
同期,欧洲经济共同体与地中海地区的大多数非成员国达成了贸易优惠协议.

197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委员会和欧洲煤炭钢铁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EC)1979年欧洲货币体制开始运行,它以欧洲货币单位为基础.
1979年6月欧洲议会首次由公众投票普选产生1981年1月1日希腊加入共同体成为第十个成员国.
1986年1月1日葡萄牙和西班牙加入欧共体,使欧洲共同体的正式成员国增加到12个.
1986年2月-欧共体的各成员国通过和颁布了统一欧洲法.
该法规定,统一的市场,1987年7月1日并且规定,在欧洲委员会中实行投票加权的表决规则,不再实行全体一致原则.

1990年10月3日德国统一1992年2月7日签订欧洲联盟条约(马斯特里赫特条约,MaastrichtTreaty)1993年1月1日建立统一的欧洲市场和欧洲经济区1993年11月1日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生效,建立欧洲联盟(EU)1995年1月1日奥地利、芬兰和瑞典参加欧洲联盟1996年3月29日关于修改《马约》的政府间会谈正式在意大利召开.
1997年7月欧盟执委会通过了《2000年纲领:走向一个更强与更广的联盟》,提出了欧盟第五次扩张计划.

1998年6月1日欧洲中央银行成立.
1999年1月1日欧元诞生.
奥地利、比利时、芬兰、法国、德国、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挪威、葡萄牙、西班牙将欧元作为他们的官方货币.

2000年1月15日政府间部长级会议在比利时召开,准备接受马耳他、罗马尼亚、立陶宛、斯洛维尼亚、拉脱维亚、保加利亚加入欧盟.

2001年1月2日希腊成为欧元区的第12个成员国.
2002年1月1日欧元正式流通.
与此同时,欧元区12国原有的货币不再使用.
2002年10月19日爱尔兰举行全民公决,审批并通过了对实施欧盟扩大计划至关重要的《尼斯条约》.
爱尔兰是欧盟十五成员国中,最后一个批准欧盟东扩计划的国家.
至此,欧盟东扩的计划正式开始实施.
(附历次欧盟扩张一览表)2002年12月13日欧盟哥本哈根首脑会议宣布,已与波兰、匈牙利等十国达成全部协议,十国将于2004年5月1日成为欧盟的正式成员国.

2004年5月1日波兰、匈牙利、斯洛伐克、拉脱维亚、立陶宛、爱沙尼亚、塞普路斯、捷克、斯洛伐尼亚、马尔他十国正式加入欧盟.

2004年6月18日欧盟25个成员国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举行首脑会议,一致通过了《欧盟宪法条约》草案的最终文本.

2004年10月29日欧盟25个成员国的领导人在罗马签署了《欧盟宪法条约》.
2004年11月立陶宛议会率先批准该宪法条约.
2005年1月欧洲议会批准了《欧盟宪法条约》.
2005年2月西班牙举行全民公决,以76.
7%的支持率通过了《欧盟宪法条约》,2005年5-6月法国、荷兰两个欧盟创始成员国分别在2005年5月和6月的全民公决中否决了该条约.

2006年12月14日欧盟首脑会议正式批准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加入欧盟.
2007年1月1日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正式加入欧盟2007年6月参加欧盟峰会的27国首脑在布鲁塞尔就替代《欧盟宪法条约》的新条约草案达成协议,从而结束了长达两年的欧盟制宪危机.
新条约计划在2009年6月前付诸实施.

2007年10月19日,欧盟非正式首脑会议通过了欧盟新条约("里斯本条约"),于2007年12月13日由欧盟各国首脑在里斯本签署.
"里斯本条约"将取代2005年在荷兰和法国全民公决中遭否决的《欧盟宪法条约》.

历次欧盟成员国扩张一览表过程成员国欧洲共同体成立:1957.
6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第一次扩张:1972/1973英国、丹麦、爱尔兰第二次扩张:1979/1981希腊第三次扩张:1985/1986西班牙、葡萄牙第四次扩张:1994/1995奧地利、瑞典、芬兰第五次扩张:2004年5月1日波兰、匈牙利、斯洛伐克、拉脱维亚、立陶宛、爱沙尼亚、塞普路斯、捷克、斯洛伐尼亚、马尔他.

第六次扩张:2007年1月1日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资料来源:海闻、P(林德特、王新奎.
《国际贸易》.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为补充内容,资料来源为新华网等.
二、北美自由贸易区北美自由贸易的产生和发展可以分成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美国与加拿大之间实行自由贸易.
第二阶段,美、加之间的自由贸易进一步扩大到包括墨西哥在内的整个北美地区.
从1965年美国加拿大的"汽车自由贸易协定",到1992年12月17日加、美、墨三国签署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这一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区的产生也历经了将近30年的时间.

第一阶段:美加自由贸易美国和加拿大都是发达国家,语言相通、边界接壤,开展自由贸易有很好的条件.
但是,长期以来两国没有能够象西欧那样一直朝自由贸易的方向努力,全面的自由贸易直到1988年才正式达成协议.

美加自由贸易的起步缓慢有其经济的和社会的原因.
从经济上说,两国都是大国,国内市场巨大完善,相互依靠的程度较西欧国家低,推进自由贸易的动力不如西欧国家大.
从社会原因说,加拿大一直企图摆脱美国的阴影,想在国际社会中确立自己作为一个独立国家而不是美国的一部分的文化经济地位.
因此,尽管两国曾在1935年和1938年就降低关税和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达成协议,但两国间关于自由贸易的谈判却迟迟没有开始.

1965年,为了降低汽车生产成本,提高两国汽车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加拿大与美国签订了在汽车及其零部件生产方面实行自由贸易的协议.
其结果是,加拿大的汽车生产获得了规模经济的好处,效益大大提高.
通过两国的专业化分工和同类产品的双向贸易,加拿大汽车工人的工资提高了将近30%,而汽车价格则从原来高于美国汽车10%左右的水平降低到与美国汽车价格接近的程度.

但是,这一局部的自由贸易在整个70年代并没有进一步扩大与发展.
直到80年代后期,美加才开始全面自由贸易的谈判.
一方面,加拿大朝野寻求经济文化独立的意识有所改变;另一方面,激烈的国际竞争和美加国际经济地位的相对削弱,使得双方都认识到进一步发展双边贸易的需要.
美国1984年通过的"贸易关税法案"授权总统进行双边自由贸易谈判的权力.
从1986年5月开始,美加自由贸易谈判进行了两年,终于在1988年签订了两国间自由贸易的协定.

从1989年1月1日生效的美加"自由贸易协定"提出了十年内(即到1999年)彻底消除双方贸易壁垒的目标.
同时,美加两国还建立了一套解决相互间贸易纠纷的制度和机构.
在服务业和投资方面,协议也提出了逐步降低与取消限制的规定.

第二阶段:北美自由贸易区在美加自由贸易协定生效一年之后,美国决定将这一自由贸易区扩大到南部的墨西哥.
在1990年6月美墨最高会晤时,美国总统布什提出了这一建议.
从经济上说,美国看到了墨西哥的潜在市场.
当时的墨西哥已是美国第三大出口国,购买美国7%的出口商品.
而且,墨西哥是一个理想的投资地区,劳动力便宜,生产成本低,又是美国邻国,商品的自由贸易能够使美国在墨西哥的投资更加有利可图.
从政治上看,当时在美国执政的是共和政府,在经济政策中,共和党比较信奉"自由放任"、"市场调节"和"自由贸易"的原则.
这对于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有推动作用.

美墨的正式谈判始于1991年,一年后的1992年12月17日,美国、墨西哥和加拿大三国政府首脑签署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orthAmericaFreeTradeAgreement).
美墨谈判之顺利迅速,与当时美国经济不景气、持续不下的巨额外贸逆差和大选之年总统急于摆脱经济困境以争取连任等因素是分不开的.
1993年11月,"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被三国国会先后批准.

NAFTA一共包括19个主要条款,约2万条规定,主要涉及三国之间的商品、劳务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知识产权保护、贸易争端解决等诸多方面,后来应美国的要求又加上了有关环境保护和劳工平行协议方面的内容.
协定生效后,在关税和非关税方面,三国间约65%的制成品关税立即取消;在15年的过渡期内,最终完全取消全部产品的关税,同时取消产品配额、许可证等各种非关税壁垒.
在金融服务业和投资方面,协定规定各成员国要在农林、矿产、房地产建筑业、旅游、通信、金融和保险等领域互为国民待遇.
墨西哥由此而放弃了长期坚持的永久限制美国公司在墨金融领域占有份额的立场,并开放了以往相对封闭的电信设备和服务市场.
除此而外,NAFTA还规定了严格的"原产地原则",以防止其他国家利用墨西哥向美加市场的渗透.

1994年1月1日起,这个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正式开始运转,3000种类别的关税被取消,相关产品加上此前已享受免税待遇的有4000种商品.
第二轮关税取缔工作于1998年完成,墨西哥出口产品的85%将可以免税出口到美、加两国.
到2004年第三轮关税取缔工作完成时,受关税限制的产品将几乎不复存在,现有的进口禁令和数量限制也将同时被取消.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还进一步推动了美加墨三国间的投资互动,协定生效的5年间,加拿大与美国及墨西哥的商品贸易分别提高了80%及200%,加拿大与美国及墨西哥的投资则分别增加了73%、296%.

美国推动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目标不仅限于贸易区本身,它要在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基础上将自由贸易区扩大至中、南美洲,建立一个包括北美、中美和南美34个国家在内的美洲自由贸易区.
1994年12月,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后不久,在美国迈阿密召开的美洲国家首脑会议上,克林顿总统提出了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主张,首脑会议达成的初步协议要求在2005年前在扩大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基础上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

从"北美自由贸易区"到"美洲自由贸易区"美国推动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目标不仅限于贸易区本身,它要在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基础上将自由贸易区扩大至中、南美洲,建立一个包括北美、中美和南美34个国家在内的美洲自由贸易区.
早在1994年12月,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后不久,在美国迈阿密召开的首届美洲国家首脑会议上,克林顿总统就在2005年以前建立一个从阿拉斯加到火地岛,包括除古巴以外所有美洲国家地自由贸易区地倡议.
此后,美洲34国举行了4次贸易部长会议和多次副部长会议来商议这一问题,谈判取得一定的进展.
2001年4月23日,"美洲自由贸易区(FATT)"协定的签署使人们把目光再次转向了这个将来世界上年国民生产总值最大的自由贸易区.

美洲地区目前共有5个自由贸易区,包括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中美洲共同市场(CACM)、安第斯山共同体(AndeanCommunity)、南方共同市场(Mercosur)和加勒比共同体及共同市场(CARICOM).
拟定于2005年12月31日投入运作的美洲自由贸易区将涵盖8亿人口,年国民总值达11.
4万亿美元,占全球商品与服务贸易额的三分之一.

与美国的积极主动相比,广大拉美国家对美洲自由贸易采取了较为谨慎的态度:一方面它们原则上赞成建立自由贸易区,另一方面它们希望时间上能更充裕一些.
拉美国家对自由贸易区的期望是通过取消贸易壁垒,扩大对美国的出口,更多地得到美国的投资和技术,推动本国经济的发展,但是考虑到自身经济的发展水平,它们又担心过快的实现自由贸易、开放金融市场会对本国经济造成过大的冲击.

从谈判的进程来看,美国的反倾销法和农业补贴一直是并且仍将是美洲自由贸易谈判最大的障碍.
此外,美国的政治决断也是影响谈判进程的重要因素.
"9.
11"事件对美国经济造成很大冲击,出于巩固其在世界经济和贸易领域领导地位、抗衡欧盟和未来东亚自由贸易区竞争的考虑,美国需要加快美洲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步伐.
另外,有关民主、人权、环保、教育和扫毒问题也将被纳入美洲自由贸易区的谈判议程.

三、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亚太经合组织于1989年11月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成立,并举行第一次部长会议.
当时的成员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日本、加拿大、韩国和东盟六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以及文莱)共12个成员.
中国大陆和台湾、香港于1991年同时开始参加亚太经合组织部长会议.
1993年和1994年,墨西哥、巴布亚新几内亚和智利等三个亚太发展中国家也相继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越南、秘鲁、俄罗斯于1998年被吸收为正式成员.

迄今为止,亚太经合组织的发展过程可大致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9年至1993年,酝酿筹备阶段在这一阶段里,亚太经合组织的主要活动是每年一次的部长会议.
各成员国通过非正式的讨论磋商逐渐形成一些共同主张.

1991年在汉城举行的部长会议是APEC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里程碑.
它的重要性在于:第一,亚洲最富有经济活力的3个成员-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被吸收为其成员国.
第二,成员国通过讨论制定了一些具体目标,《汉城宣言》对APEC的原则、目标和含义作出了清晰的说明,包括:(1)保持区域内经济的持续增长;(2)促进区域内商品、服务、资本和技术的流动,加强区域内各国的经济联系;(3)发展和加强有利于亚太地区和其他各国的多边贸易体系;(4)根据关贸总协定的原则降低相互间贸易和投资障碍.
1992年APEC第四届部长会议在曼谷举行.
这次会议又进一步加强了亚太经合组织的行政组织工作,设立了秘书处和部门工作组,还成立了一个"名人小组"(TheEminentPersonsGroup)来负责研究亚太地区的发展目标.
第二阶段:1993年-1996年,规划行动阶段这一阶段从1993年底开始.
由于前一阶段工作进展顺利,亚太地区各国领导人对APEC的重视程度日益加强.
在这个阶段中,APEC在推进地区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每届年会宣言中都有很多美好的展望和计划.

1993年11月20日,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国领导人在美国西雅图附近的布莱克岛首次会晤,发表了《经济展望声明》,认为开放式的多边贸易体系是这一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
与此同时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第五届部长级会议则具体讨论通过了《贸易与投资框架宣言》,并批准成立了"贸易与投资委员会(CTI)"和"预算与行政委员会(BAC)"1993年西雅图政府首脑和部长会议提出了经济贸易合作的设想规划,而1994年11月在印度尼西亚召开的第二次亚太经合组织政府领导人会议和第六届部长会议则具体提出了"不迟于2020年在亚太地区贸易投资自由化"的目标.

1994年11月15日在印尼茂物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发表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经济领导人共同决心宣言》(亦称《茂物宣言》).
在雅加达召开的部长级会议在进一步开放投资方面达成了一定的共识,并决定设立"经济委员会(EC)"和有关中小企业政策的工作组.

1995年11月,亚太经合组织第三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和第七届部长级会议在日本大阪举行.
大阪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如何落实《茂物宣言》中提出的贸易投资自由化的目标.
会议发表了《领导人行动宣言》(简称《大阪宣言》)和《行动议程》,将贸易投资的自由化和便利化与加强经济技术合作作为亚太经济合作的两大支柱.

作为推动区域合作和贸易自由化的实际行动,江泽民主席在大阪会议上宣布中国从1996年开始大幅度降低进口关税(降幅不低于30%).

第八届亚太经合组织部长级会议和第四次政府领导人会议分别于1996年11月22日和25日在菲律宾马尼拉和苏比克湾召开.
《马尼拉行动计划》提出各个成员开始实施"单边行动计划",而在苏比克会议中,美国总统克林顿提出信息技术产品自由化的提议,而接下来的新加坡WTO首届部长会议上通过了"信息技术协议(ITA)",使得APEC的影响达到了顶峰.

第三阶段:1997年至今,调整及面向全球化阶段1997年本是执行自由化行动的起点,但是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APEC开始从高峰跌入低谷.
1997年,温哥华会议不得不把注意力放在减轻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使亚洲从金融危机中复原上.
《联系大家庭宣言》重申了坚持《茂物宣言》中所确定的实现贸易投资自由化的两个时间表,决心寻求亚太地区的持续增长和平等发展,并表示坚信本地区经济将在全球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1998年的吉隆坡会议继续讨论金融合作等问题,而1999年的奥克兰会议则呼吁取消贸易保护主义,加强贸易便利化和经济技术合作建设.

随着金融危机的影响渐渐过去,APEC重新开始商议全面应对全球化挑战的计划.
2000年11月在文莱斯里巴加湾召开了第八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讨论了渐渐全球化、"新经济"、次区域合作、经济技术合作、人力资源开发和石油价格等问题,通过了《领导人宣言》和《新经济行动议程》,就经济全球化问题达成了更为广泛、深入的共识,开始着手以独特的方式应对全球化的挑战,提出:要促进成员经济运行能力的提高,尤其要注重人力资源建设;要促进亚太地区内经济力量参与、支持经济全球化进程,敦促现有的次区域经济合作(NAFTA、ASEAN等)去除与WTO多边贸易自由化矛盾的因素;对于当今经济生活中方兴未艾的"新经济",尤其是电子商务等新事物保持高度的敏感性,作为与全球化的新交点高度重视.

2001年年会由中国承办.
会议主题是"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
这是中国在新世纪伊始的一次重大外交活动,给中国在新世纪巩固和发展与APEC各成员的关系,加深与它们的经贸往来与合作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还可以推动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向前发展,并使之成为中国向全世界展示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的一个重要窗口.
2001年会议题是"加强能力建设,开拓未来发展机遇,使各成员从全球化和新经济中受益.
促进贸易与投资,推动建立更加合理的多边贸易体制,为亚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的宏观环境.
"2001年6月6日-7日,亚太经合组织贸易部长会议在中国上海举行.
来自二十一个经济体的代表围绕共同关心的主题展开了富有建设性的讨论,通过了《主席声明》.
声明指出,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新经济发展的形势下,亚太经合组织各经济体应继续推进开放的贸易政策,为多边贸易体制多做贡献.
亚太经合组织强烈呼吁尽快启动世界贸易组织新一轮谈判,希望有关成员表现出足够的灵活性,以保证各方利益的平衡.
与会代表还在促进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加强经济技术合作、新经济和电子商务问题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讨论,并达成了诸多共识.

2002年10月26日,亚太经合组织第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墨西哥的洛斯卡沃斯召开.
此次会议的主题是"扩大经济增长与发展的益处——执行远景规划".
在此基础上,各国领导人就促进经济增长、发展新经济、推动中小企业和扩大妇女与青年融入等制定了政策措施.
27日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结束并发表《领导人宣言》,要求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全面、积极参与世贸组织新一轮谈判,在发对恐怖主义、加强安全的同时,保持货物、资金和人员的顺畅流动.

资料来源:海闻、P(林德特、王新奎.
《国际贸易》.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习题库】名词解释一、优惠贸易安排(PreferentialTradeArrangements)各成员国之间通过协定或其他形式,规定对全部商品或部分商品实行特别的关税优惠.
这是地区经济一体化初级和最松散的组织形式,如早期的"东南亚国家联盟".

二、自由贸易区(FreeTradeArea)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组成贸易去.
在成员国之间废除关税与数量限制.
使区域内各成员国的商品可以自由流动,但每个成员国仍然保持对非成员国的贸易壁垒.
已达成协议的杯内自由贸易区是世界上目前最大的贸易区,也是世界上实力最强大的贸易集团之一.

三、关税同盟(CustomsUnion)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完全取消关说或其他壁垒,并对非同盟国家实行统一的关税率.
同盟成员国的商品在统一关税的内部市场上处于有利地位.
关税同盟排除非同盟国的竞争,开始带有超国家的性质,如加勒比共同体、南锥体共同市场等,都属于这一层次的贸易集团.

四、共同市场(CommonMarket)除了在成员国之间完全废除关税与数量限制并建立对非成员国的共同关税外,还允许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如中美洲共同市场和欧洲经济共同体.

五、经济同盟(EconomicUnion)成员国之间商品和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并建立对外共同关税,而且要求成语国制定和执行某些共同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逐步废除政策方面的差异,使一体化的程度从商品交换扩大到生产、分配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形成一个庞大的经济实体.
欧洲经济共同体和解体的经互会就属于这一类.

六、完全的经济一体化(CompleteEconomicIntegration)各成员国之间完全消除商品、资金、劳动力等自由流通的人为障碍,并完全统一经济、金融、财政等方面的政策.
完全的经济一体化的特点是,就其过程而言是逐步实现经济及其他方面制度的一体化.
这是最高层次的一体化组织,欧盟正努力实现这一目标.

七、贸易创造效应(TradeCreationEffect)缔结关税同盟后,同盟内部各成员国之间相互取消关税,导致成员国一部分原先在关税保护下由国内供应的商品被来自同盟内其他成员国的较低生产成本的进口商品所替代,于是同盟成员国之间的贸易量扩大,带来资源利用效率的改善和福利水平的提高.

八、贸易转移效应(TradeDivisionEffect)缔结关税同盟后,同盟内部各成员国之间相互取消关税,导致贸易流向发生变化,成员国的部分进口商品的供应从低成本非成员国转移至较高成本的成员国,从而恶化世界资源配置,造成福利损失.

简答题一、地区经济一体化的组织形式与特点是什么地区经济一体化的组织形式特点一览表合作特征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同盟完全经济一体化废除关税与数量限制是是是是是设立共同壁垒否是是是是生产要素自由移动否否是是是统一部分经济政策否否否是是经济和政治政策的统一否否否否是二、简述关税同盟理论.
1.
关税同盟的静态效果:(l)贸易创造效应.
缔结关税同盟后,同盟内部各成员国之间相互取消关税,导致贸易流向发生变化,成员国的部分进口商品的供应从低成本非成员国转移至较高成本的成员国,从而恶化世界资源配置,造成福利损失.

(2)贸易转移效应.
缔结关税同盟后,同盟内部各成员国之间相互取消关税,导致成员国一部分原先在关税保护下由国内供应的商品被来自同盟内其他成员国的较低生产成本的进口商品所替代,于是同盟成员国之间的贸易量扩大,带来资源利用效率的改善和福利水平的提高.

(3)关税同盟的净福利效应.
一国参加关税同盟后,可能会面临双重的影响:一是贸易创造效应所引起的福利增加;二是贸易转移效应所引起的福利损失.
显然,净福利效应取决于贸易创造效应与贸易转移效应的差额.

关税同盟的静态效果还表现在可以减少行政支出、减少走私以及加强集团谈判力量等方面.

2.
关税同盟的动态效果:(1)经济福利提高.
关税同盟的建立后,促进了商品的流通,加强了商品的竞争,打破了垄断,经济福利因此而提高.

(2)获得规模经济.
关税同盟成立后,成员国国结为一体,自由市场扩大,因此可以获得专业化与规模经济的利益.

(3)刺激投资.
关税同盟的建立,市场的扩大,风险与不稳定性降低,从而吸引成员国新的厂商增加投资,也能吸引非成员国的资本向同盟成员国转移.

(4)促进技术进步关税同盟建立后,由于生产要素可在成员国间自由移动,市场趋于统一并且竞争加剧,投资规模扩大,促进了研究与开发的扩大,技术进步提高(5)提高要素的流动性(6)加速了各国经济的发展.
三、简述关税同盟的动态效果1.
经济福利提高.
关税同盟的建立后,促进了商品的流通,加强了商品的竞争,打破了垄断,经济福利因此而提高.

2.
获得规模经济.
关税同盟成立后,成员国国结为一体,自由市场扩大,因此可以获得专业化与规模经济的利益.

3.
刺激投资.
关税同盟的建立,市场的扩大,风险与不稳定性降低,从而吸引成员国新的厂商增加投资,也能吸引非成员国的资本向同盟成员国转移.

4.
促进技术进步关税同盟建立后,由于生产要素可在成员国间自由移动,市场趋于统一并且竞争加剧,投资规模扩大,促进了研究与开发的扩大,技术进步提高5.
提高要素的流动性6.
加速了各国经济的发展.
四、简述大市场理论代表人物:西陶斯基,德纽对象:共同市场.
大市场的效应:1.
规模经济效应(1)各成员国有一个比较稳定的,扩大了的市场,以实现规模经济的需要.
(2)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便于生产资料的集中使用,有利于实现规模节约.

(3)在更大范围内的国际分工有利于各国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
2.
竞争效应:大市场刺激竞争,使竞争激化,实现大规模生产和大量消费的良性循环.

但也易形成垄断组织,故要健会法律制度.
3.
投资效应:(1)集团内为应付更大的市场而更激烈地竞争,必然千方百计增加投资.
(2)集团外为对付歧视性贸易政策,非成员国以直接投资为贸易手段,冲破贸易壁垒.

另外,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也为外贸提供了新经济条件.
消极:投资集中在发达地区五、分析地区经济一体化对区域经济集团成员国的影响.
1.
有利影响:区域经济集团化促进了集团内部贸易的自由化;加强了一体化组织的谈判力量;有助于成员国之间加强经济和科技合作;促进了区域内的相互投资;有利于增加就业,促进生产;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

2.
不利影响:加剧了成员国间市场的竞争,一些中小企业将遭淘汰;大企业会结成垄断组织,影响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

六、分析地区经济一体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1.
有利影响: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促进了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加速了国际投资的发展.

2.
消极影响:影响成员国与非成员国间贸易的扩大;降低集团外国家在区域经济组织成员国中的地位;不利于区域外国家吸收外部投资;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七、论述地区经济一体化与全球一体化的关系.
1.
二者是对立统一的,最终会殊途同归;2.
二者是相互推动、相互促进的;3.
区域经济集团的联合将推动全球一体化的真正实现.
材料分析题WTO与GATT对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持肯定态度的.
关贸总协定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利于促进区域内贸易自由化,并对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贸易自由化是有好处的.
WTO的"最惠国待遇(MFN)"原则,其主要目的是避免一成员片面实施贸易措施而导致不公平贸易的产生,另一方面是为了避免各国利用区域组织之名,造成区域组织与个别国家的对抗.
但GATT第二十四条是WTO最惠国待遇原则的例外,它规范和肯定了区域贸易组织的存在.
WTO总理事会于1996年2月成立了区域贸易协议委员会(CommitteeonRegionalTradeAgreements,CRTA),赋与该委员会审理各国所提出有关区域贸易协议的申请,并制订一个可供依循的标准模式,评估区域贸易协议对多边体制所造成的影响.
《1994年关贸总协定》第二十四条和《关于解释第二十四条的谅解》及《服务贸易总协定》第5条对成立区域贸易组织(主要分为关税同盟和自由贸易区两种类型)的定义、目的、涵盖范围、过渡期、结果及审议等做了明确规定.

(1)定义.
根据关贸总协定第二十四条"关税同盟和自由贸易区"第8项规定:关税同盟应理解为以一个单独关税领土代替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关税领土.
区内成员实质上取消关税或其他贸易限制,实质上实施同一关税或其他贸易规章.
自由贸易区应理解为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关税领土所组成的集团,对原产于这些组成领土的产品的贸易,已实质上取消关税或其他贸易限制的集团.
自由贸易区有两个特点,一方面,在该集团内成员相互之间取消关税或其他贸易限制;另一方面,各个成员又各自独立地保留自己的对外贸易政策,尤其是关税政策,所以,有人把自由贸易区称为半关税同盟.
关贸总协定第二十四条第4款说明了总协定对建立关税同盟和自由贸易区的态度:通过自愿签订协定发展各国之间经济的一体化,以扩大贸易的自由化是有好处的.
缔约各国(方)还认为,建立关税同盟和自由贸易区的目的,应为便利组成同盟或自由贸易区的各领土之间的贸易,但不得提高对其他缔约方与这些领土之间进行的贸易壁垒.

(2)成立的目的.
GATT第24条第4项规定:"关税同盟或自由贸易区的目的应是为便利成员领土之间的贸易,而非提高其他成员与此区域性组织之间的贸易壁垒".
"参加方应在最大限度内避免对其他WTO成员的贸易造成不利影响".

GATS亦规定:区域化服务贸易的目的,必须是为了促进成员国之间的贸易,而非在提高对外服务贸易的整体贸易障碍.

(3)涵盖范围.
区域性贸易组织必须实质上涵盖所有的贸易范围(substantiallyallthetrade,SAT).
GATT第二十四条第8项第(A)款规定,不论为关税同盟或自由贸易区,其构成成员之间实质上取消关税或其他贸易限制.
本项规定的目的是避免发生"并非真正要在区域之内实施自由贸易,而只欲就某些特定产品形成优惠待遇,以排斥或限制其它国家产品进入其市场,从而形成区域壁垒现象(RegionalBlock)".
(4)过渡期.
不论是关税同盟还是自由贸易区,若不是立即成立,而是经过一段期间逐步完成,则应在合理期限内完成.
GATT第二十四条第5项第(C)款规定,签订任何"过渡性协议"(aninterimagreement,即最终将形成关税同盟或自由贸易区协议),应将形成关税同盟及自由贸易区的时间表及计划包括在内,其时间应不超过合理的长度.
《关于解释第二十四条的谅解》规定,只有在例外情形下(exceptionalcases)下,"合理时间"才可超过十年;倘若过渡性协议缔约国的WTO成员认为十年并不足够时,则其应向货物贸易理事会提出其需要较长期间的充分理由.

(5)协议结果.
GATT第二十四条第5项第(A)款规定,关税同盟或自由贸易区对非区内成员的关税或其它贸易限制在整体上不得高于未成立关税同盟或自由贸易区前之关税或其它贸易限制.

(6)审查程序.
GATT第二十四条第7项规定,WTO会员欲签署关税同盟或自由贸易区及过渡协议时,应立即通知货物贸易理事会,并由货物贸易理事会交由区域贸易协议委员会进行审查,并提出报告,送交货物贸易理事会采纳.

(7)对受影响的区外成员的补偿.
GATT第二十四条第6项规定,在符合第二十四条第5项(A)款前提下,若成员方为成立关税同盟而必须提高关税,而此项提高并不符合GATT第二条(减让表)规定的,则必须适用GATT第二十八的条所规定的"调整关税时对受影响国家的补偿".
《关于解释第二十四条的谅解》第五项规定的补偿形式为:调低其它关税类别的关税.
如果不被接受,双方应继续谈判;若在合理期间仍无法达成协议,关税同盟有必要进行修改或撤回其减让.

Megalayer促销:美国圣何塞CN2线路VPS月付48元起/香港VPS月付59元起/香港E3独服月付499元起

Megalayer是新晋崛起的国外服务器商,成立于2019年,一直都处于稳定发展的状态,机房目前有美国机房,香港机房,菲律宾机房。其中圣何塞包括CN2或者国际线路,Megalayer商家提供了一些VPS特价套餐,譬如15M带宽CN2线路主机最低每月48元起,基于KVM架构,支持windows或者Linux操作系统。。Megalayer技术团队行业经验丰富,分别来自于蓝汛、IBM等知名企业。Mega...

搬瓦工最新套餐KVM,CN2线路

搬瓦工在国内非常流行的主机商,以提供低价的vps著称.不过近几年价格逐渐攀升.不过稳定性和速度一向不错.依然深受国内vps爱好者喜爱.新上线的套餐经常卖到断货.支持支付宝,paypal很方便购买和使用.官网网站:https://www.bandwagonhost.com[不能直接访问,已墙]https://www.bwh88.net[有些地区不能直接访问]https://www.bwh81.net...

Friendhosting 黑色星期五 VDS/VPS可享四五折优惠促销

Friendhosting商家在前面的篇幅中也又陆续介绍到,是一家保加利亚主机商,主要提供销售VPS和独立服务器出租业务,数据中心分布在:荷兰、保加利亚、立陶宛、捷克、乌克兰和美国洛杉矶等。这不近期黑色星期五活动,商家也有推出了黑五优惠,VPS全场一次性45折,虚拟主机4折,全球多机房可选,老用户续费可获9折加送1个月使用时长,VDS折后最低仅€14.53/年,有需要的可以看看。Friendhos...

美国西雅图独立为你推荐
服务器租赁服务器出租是什么意思,来点简单能看得懂的虚拟主机代理个人适合代理虚拟主机的业务吗虚拟主机代理请问虚拟主机的代理和虚拟主机分销有什么区别?分销的主机是不是可以把主机分给多个用户使用?我用的ResellerClub代理!!国外虚拟空间哪里买的100m海外虚拟空间便宜稳定?vps试用请问有什么网站可以提供免费vps试用的?想用它来刷一下外国pt站免备案虚拟空间想买个免备案的虚拟主机,不知道哪里的好点asp网站空间谁有能申请免费的ASP空间网站?网站空间申请网站空间申请便宜虚拟主机麻烦各位给我推荐一个比较便宜的虚拟主机,要质量好的。谢谢大家了万网虚拟主机万网,云服务器和与虚拟主机有什么区别?我是完全不知到的那种,谢谢。用前者还是后者合适。怎么做网页。
webhosting 老左博客 godaddy域名优惠码 双12活动 debian6 html空间 java虚拟主机 小米数据库 双11秒杀 河南移动m值兑换 如何安装服务器系统 银盘服务 阿里云免费邮箱 测速电信 网站加速 买空间网 winserver2008r2 godaddy中文 火山互联 赵荣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