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一、应用技术成果

大容量存储控制器  时间:2021-01-13  阅读:()

1精细线路刚挠结合印制电路板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2大型半导体制造企业全生命周期、动态、精细化设备维护方法研究及应用3IDC综合监控系统4BT网络测量与特征分析关键技术研究5Web舆情的社会网络关系挖掘及关键技术研究6高效有机磷光发光材料及OLED器件7320*240非制冷红外探测器8384*288非制冷红外探测器9500MSPS任意波形发生器10手持式网络故障测试仪11高性能脉冲信号发生器121GSPS数字三维示波器13ES554数字中频采集与处理模块14ES2251宽带高精度数字化仪15基于分布式蜜网的恶意代码捕获与分析系统16网络安全态势感知与趋势分析17企业级垃圾信息综合举报系统18声波定向驱散技术19基于物联网的猪肉食品安全追溯系统研究与应用20基于视觉感知与认知机理的多模人物特征身份认证新方法与技术21海量短信流的智能监管技术22小型无人机数据采集及分布式试飞测试总线系统23基于光码分复用的新型光交换及无源光网络技术24低电阻温度系数TaN薄膜材料及微波功率薄膜电阻器研究25片式器件用低温烧结高频铁氧体材料26搜救电台用特种磁芯及器件27脑电反馈关键技术及用于ADHD远程医疗系统的研究28高密度高频复合印制电路板关键技术29大规模对等网络基础平台研究及其应用30工业现场实时历史数据库31出入境证件全自动一体化签注系统32嵌入式数学机械化平台及应用33便携式航管雷达开场功能测试分析仪34聚芳醚醚腈复合材料及其型材的制备与性能35聚芳醚醚腈薄膜级树脂合成与薄膜制备技术研究36片式电容器装配联动机37高温低功耗NiZn功率铁氧体材料382-6层FPC工业化制造关键技术39叠层片式EMI滤波器40医学图像处理与三维重建系统41汽车视频黑匣子系统42人事考试系统43内网安全卫士44虹膜身份识别系统452GSPS多功能数字存储示波器46可信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47基于NGN、GIG的安全体系结构研究48基于GIS的时间空间信息智能处理技术49基于GIS/RS的移动的分布式数据库的研究50空间探测与目标识别雷达数字仿真系统51高Bs高TcNiCuZn软磁材料52力学性能优异的双5000MnZn铁氧体材料53杂散电流测试仪54阵列声波井下仪器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55二、基础理论成果56基因与蛋白质生物信息学研究中的新算法与新发现57基于神经网络的模糊自动机及其应用58纳米材料物性的实验与理论研究59非线性系统中的量子力学60聚焦离子束技术在微光学中的若干基础关键问题研究61大型线性系统高效算法与相关矩阵分析研究62功能材料物理性质的实验与理论研究63新型钛合金的离子注入改性研究64三、软科学成果65加快四川省专业市场发展的战略研究66人力资本对组织创新的影响研究——基于四川省高技术产业的实证研究67转型期地方电力企业发展战略研究68汶川特大地震重灾区重建区域规划中的工业布局与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研究69攀枝花市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70转型期电信运营商商业模式构建及机制设计研究71基于数据科学的商业银行客户信用评分理论与系统研究7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理论与对策研究——基于成都平原产业集群的实证73成都市服务领域创业对就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74我国房地产市场分类宏观调控研究75宏观调控对四川省房地产行业的影响分析76跨文化高层管理团队的文化冲突及协商机制研究77四、推广应用成果78一、应用技术成果精细线路刚挠结合印制电路板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完成单位:微固学院成果简介该项目通过新材料、新工艺研发,解决了制造过程的关键技术问题,形成了具有工业制造使用价值的精细线路R-FPCB制造成套技术,并实现了产业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该项目取得了以下系列创新性成果:(1)应用自主开发的精细线路刻蚀液与工艺、Roll-To-Roll新工艺等,实现了最小线宽/线距小于50μm/50μm的精细线路制作;(2)研究了材料性能、加工工艺与产品性能之间的关系,解决了刚性与柔性材料性能差异对产品质量的制约技术难题;(3)采用自主研发的对位技术、粘接层制作技术等,保证了压合后层间偏移量符合品质要求;(4)研发了新型化学镀粗化液及激光打孔、埋盲孔、等离子体刻蚀技术与孔内化学处理相结合等工艺,保证了产品孔金属化的可靠性;(5)发明了PI咬蚀技术,解决了PCB镂空技术旧工艺的技术难题;(6)制订了两项IPC(电子工业联接协会)技术标准.

采用上述成果制造的多层刚挠印制电路板产品,经多个国内外整机用户使用,产品性能稳定,获得了用户的好评,为我国高端刚挠结合印制电路行业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利用该项目制造的产品的技术指标达到美国IPC技术标准,整体技术水平国内领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大型半导体制造企业全生命周期、动态、精细化设备维护方法研究及应用完成单位:空天院成果简介该项目提出一种集故障预测、预防性维护(PreventiveMaintenance,PM)任务单动态生成、PM绩效评估及结果反馈于一体的全生命周期、动态、精细化设备维护方法,并开发了一套简单实用的设备维护软件系统,实现了对每一设备每一时间区间的动态、精细化维护.

该项目的特色与创新:提出一种设备故障评估新指标——"设备不可用度",基于该指标进行了改进的自回归移动平均(Auto-RegressiveMovingAverage,ARMA)建模,有效提高了设备故障预测的精度.
通过面向设备全生命周期的故障诊断与维护知识库,结合故障预测结果来动态生成PM任务单.

基于"设备不可用度"指标,构建了一套PM绩效评估方法,提高了PM绩效评估的可信性,为动态调整PM任务单提供了依据.

该项目成果已在多家单位使用,用户反映该方法能有效提高维修效率和设备利用率.
该项目在设备预测维护等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IDC综合监控系统完成单位:计算机学院成果简介该系统由流量分析仪、网管信息采集器、数据库及应用服务器、以及监控终端组成,分别提供流量采集,网络设备状态采集、性能与故障分析,信息存储、查询与监控功能,为IP网络的运行维护提供了先进的监测和管理手段.

该系统提供了主动和被动相结合的网络性能测量方法和网络故障发现与诊断方法,在基于测量的网络性能和故障管理等方面具有特色与创新.

该系统已应用于电信IDC中心,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BT网络测量与特征分析关键技术研究完成单位:计算机学院成果简介该系统由发布、交互、数据分析等子系统组成,通过子系统间的信息交互,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能够实现BT网络测量与特征分析,为实现网络环境良好有序地发展提供了技术手段.

该系统所采用的基于时序演变的BTswarm特征指标分析方法,基于时序演变的主动测量方法,基于被动监听peer到达率的主动测量方法,以及基于消息层面的恶意节点探测方法具有特色与创新.
在BT网络测量与特征分析等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Web舆情的社会网络关系挖掘及关键技术研究完成单位:计算机学院成果简介该系统基于互联网平台实现对舆情信息的全方位监控,由舆情信息采集、提取、识别、分析、监控等子系统组成,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为实现准确高效的舆情分析及监管提供了先进的策略、方法和技术.

该系统特点和创新性:采用分布式网络爬虫方案,从多个网络出口并行爬取网络信息,实现多源舆情信息的采集.

通过内容识别和行为识别相结合的方式,构建了一种实时舆情信息识别框架,不但可以准确识别已知舆情信息,还可以有效发现处于萌发阶段的未知舆情事件.

提出一种新的网络舆情观点分析方法,可以针对具体的舆情信息及时准确地提取用户观点.

提出一种舆情长期趋势预测方法,可以准确预测舆情事件发展趋势中拐点,能及时对舆情事件可能发展的态势做出预警.

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网络舆情相关部门,很好地满足了业务需求,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该项目在舆情智能监管研究领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高效有机磷光发光材料及OLED器件完成单位:光电学院成果简介该项目完成了新型有机磷发光材料的理论研究、磷光材料的设计与合成、导电基板的制作技术、薄膜封装技术、有机磷光器件的光电性能等研究内容,取得了如下主要创新成果:针对有机磷光材料容易发生发光淬灭,通过在分子中引入大基团的方法来增大空间位阻,减少分子间作用力,从而减轻或避免因浓度大而引起的磷光淬灭,提高发光效率,合成新型铱配合物发光材料.

研制成功了针对紫外光刻胶多次曝光工艺的专用光刻胶,实现了倾角小于30度的阴极隔离柱,制备了阵列化磷光OLED显示模组用的导电基板.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薄膜封装材料及其封装方法,实现了长寿命的磷光OLED器件,降低了成本.

该项目打破了专用材料的国际垄断,器件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该成果在四川虹视的OLED显示屏中得到应用,效果好,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推动了该领域的技术发展.

320*240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完成单位:光电学院成果简介该项目在320*240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器件总体设计、关键材料技术、微桥结构与制造工艺、读出电路等方面取得了创新成果:1.
首次建立了320*240非制冷红外探测器机理模型,并研发了仿真设计平台.

2.
提出了在线质谱反馈控制及多层喷淋布气溅射工艺方法,并研制成功了氧化钒专用反应磁控溅射设备,实现了6英寸高均匀性高温度系数氧化钒薄膜工艺.

3.
发明了含硅氨链结构的低膨胀系数聚酰亚胺牺牲层材料,显著降低了微腔结构的形变.

4.
提出采用混频薄膜生长技术和应力缓冲层技术降低桥面应力的方法,大幅度改善了桥面的平整度.

5.
基于源极负反馈与斩波稳定相结合的方法设计了低噪声运算放大器,并采用单电容相关双采样技术,有效降低了器件的NETD和提高了器件的占空比.

该项目与当前国内外同类器件的综合性能比较结果表明,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属国际领先水平),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和垄断,该成果在安防监测系统中得到应用,效果好,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推动了该领域的技术发展.

384*288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完成单位:光电学院成果简介该项目在384*288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器件的总体设计、关键材料技术、微桥结构设计与制造工艺、专用读出电路等方面取得了创新成果:1.
首次建立了相关材料参数、工艺参数数据库,构建了器件设计仿真平台,实现了自顶而下的非制冷红外探测器正向设计.

2.
提出了非金属元素原位掺杂及双反应气体溅射工艺方法,实现了6英寸高稳定性低1/f噪声氧化钒薄膜低温工艺.

3.
发明了多层阶梯结构的电极连接方法及渐缓坡度的牺牲层工艺,显著提高了器件单元的支撑性能和电学连接稳定性.

4.
发明了基于动态浓度控制的新型NiCr湿法腐蚀工艺方法,实现了6英寸高均匀性窄线宽关键电极图形化工艺.

5.
提出了差分电流镜的偏置电路结构,有效降低了器件的噪声等效温差(NETD).

该项目与当前国内外同类器件的综合性能比较,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属国际领先水平),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和垄断,该成果在红外监控系统中得到应用,效果好,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推动了该领域的技术发展.

500MSPS任意波形发生器完成单位:自动化学院成果简介该项目兼具DDFS和DDWS两种任意波形发生的功能,不仅可以产生多种常规波形、数字调制波形输出,同时具备用户自定义波形的能力,能快速方便产生测试所需激励信号.

该任意波形发生器具有以下创新点:通过高速并串转换技术,突破了DDS任意波形合成中存储器工作速度的瓶颈,提高了仪器采样率和输出信号的最高频率.

采用FIR数字滤波技术解决任意波形发生器输出波形幅频特性不平坦的问题,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ZL200710175286.
7).
提出了一种基于分相存储的序列合成方法,突破了存储深度的限制,能生成复杂的任意波形.
项目组将以上关键技术用于注意力缺陷伴多动症的脑电反馈系统,系统采用游戏驱动的方法,通过游戏的刺激,鼓励患者保持注意力集中,达到使患者提高注意力的目的.

500MSPS任意波形发生器采样率高、输出信号带宽宽,界面友好、使用方便,幅频特性校正等关键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总体性能指标居国内领先地位.

手持式网络故障测试仪完成单位:自动化学院成果简介该项目实现了大规模以太网络从物理层到网络层协议的测试,并具有错误帧监测、线缆断点测试等一系列网络健康、故障诊断所需的能力,满足计算机网络的性能评估、安全检测和应急处置的需求,具有体积小巧,便于携带的优点.

该项目具有以下创新点:提出了一种差分宽脉冲TDR技术,用于线缆故障断点定位.
该方法具有检测精度高、范围宽的优点,已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ZL200710121607.
5).
在介质访问控制器中采用双层FIFO技术,实现网络数据接收的同时处理,保证了网络数据的全线速抓取能力.

提出了一种数据链路层错误帧提取方法,实现了快速、稳定、实时的错误帧捕获.

手持式网络故障测试仪功能强、界面友好、使用方便,性能与国外同类产品相当,居国内领先地位,填补了国内空白.

高性能脉冲信号发生器完成单位:自动化学院成果简介该项目突破了极窄脉冲波形合成与参数控制的关键技术,具有双通道高性能连续脉冲信号发生、可编程串行数据发生、群脉冲信号发生等功能,具有界面友好、使用方便、波形可编程能力强等特点,可为测试提供所需的脉冲/码型信号.

该项目的创新点高分辨率事件间隔定时与高精度的延迟校准技术相结合.
采取预读取机制实现了数据块跳转时的无缝数字序列输出.
高性能脉冲信号发生器在国内首次实现了250MHz脉冲、500Mb/s数据发生,其整体研究水平达到了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1GSPS数字三维示波器完成单位:自动化学院成果简介该项目在国内外芯片和工艺水平差距较大的情况下,通过系统创新,大幅提高了波形捕获能力和采样率,提高了整机性能,打破了国外垄断,研制成功了高性价比的国产仪器.

该项目具有以下创新点:(1)针对时域信号的"无缝"测量要求,提出并采用一种并行构架的处理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波形捕获率,满足了复杂、畸异信号的观测需求(发明专利授权ZL200810044246.
3).
(2)提出了波形处理的三维映射模型,突破了数字三维示波器核心技术,完成对采集信号的三维显示效果(发明专利授权ZL200710121803.
2);(3)采用并行交替采样及非均匀信号重构技术实现1GSPS采样率,减小了通道失配误差(发明专利授权ZL200710121606.
0).
该数字三维示波器通过系统技术创新,波形捕获率指标达到了200,000wfms/s.
该成果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其波形捕获率实现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ES554数字中频采集与处理模块完成单位:自动化学院成果简介该项目具有高速高精度中频信号采集及数字中频处理功能,实现最多16个独立数字下变频通道,提供各通道混频信号频率、信号相位、抽取率以及滤波参数的实时配置,可满足多种数字中频处理要求.
该成果应用于软件无线电系统,可降低开发成本.

该项目具有以下创新点:综合采用多通道同步、多模式并行数字中频处理技术,实现了多达16通道数字下变频.

通过FPGA远程下载技术和软件独立模块化设计,实现了系统软硬件可重构,满足了多种带宽复杂瞬时信号的不同测试处理需求.

ES554数字中频采集与处理模块采样率高、采样精度高,数字中频处理能力强,界面友好,具有良好的可重配置能力,使用方便,其多通道同步、多模式并行数字中频处理技术居国际先进水平.

ES2251宽带高精度数字化仪完成单位:自动化学院成果简介该项目深入分析了国内外相关技术成果,同时紧密结合课题组在高速高精度同步采样技术上的经验,抓住宽带高精度数字化仪中采样率、存储深度、同步采样精度等关键指标,具备多通道高速高精度采集、多通道精确同步、大容量数据存储等特点.

该项目具有以下创新点:通过研究一种功率互补滤波器组技术减小重构误差,实现了两通道ADC系统的非均匀误差校准,保证高速高精度信号采集.

采用大容量存储器DDRSDRAM,以及与触发协同的存储控制器技术,构建了一种高速采样大容量存储系统,目前已对高速采样大容量存储技术申报专利保护,并已获专利局受理.

通过超前/延迟判决机制,解决了多通道(多板级联)同步采集的难题,同步采样精度达±100ps.
目前已对多通道精确同步技术申报专利保护,并已获专利局受理.

ES2251宽带高精度数字化仪采样速率高、输入信号带宽宽、采样精度高、存储容量大,界面友好,使用方便,填补了国内高端数字化仪的空白,其综合性能指标居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

基于分布式蜜网的恶意代码捕获与分析系统完成单位:计算机学院成果简介该系统由主动蜜网、被动蜜网、连接控制、恶意URL收集与分析、数据存储、监控展示等子系统组成,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能够实现子系统间的信息交互以达到恶意代码捕获与分析的目的.

该系统特点和创新性:(1)采用主动蜜网与被动蜜网相结合的架构,主动蜜网能够主动模拟用户上网行为去收集恶意网页和邮件,被动蜜网能诱使黑客来攻击并收集黑客攻击的方法与模式数据.

(2)采用基于行为的动态检测和静态检测方法来检测样本,在虚拟机环境下收集并分析样本的行为特征,可实现未知恶意代码的识别.

(3)采用分布式架构来分析样本,分析效率比较高.
该项目在主动蜜网捕获研究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

网络安全态势感知与趋势分析完成单位:计算机学院成果简介该系统由态势中心管理、数据预处理、态势评估、态势预测、态势可视化等子系统组成,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能够实现子系统间的信息交互以达到对网络安全态势的感知和趋势的预测.

该系统的特点与创新:(1)充分利用了人的先验知识和智能自我学习的优点,研究了网络安全态势评估算法.

(2)建立了多粒度互补趋势预判算法,将不同的预测算法进行综合,并通过历史准确率加权评判,取得了较好的趋势预测效果.

(3)将地理信息技术引入网络态势感知领域,并通过多种可视化方式展示网络态势感知结果,便于直观理解.

该系统在技术上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企业级垃圾信息综合举报系统完成单位:计算机学院成果简介该项目以电子邮件服务为基本对象,采用优化的垃圾信息分类算法层次模型,实现基于应用层协议分析的垃圾信息实时在线识别与阻隔.

该系统在以下方面具有创新性:该系统研究了垃圾信息分类基本算法和拓展算法,包括基于内容(文本、网页、图片等)和行为的特征自动提取和分类;该系统研究了不同垃圾邮件群发工具的垃圾邮件发送行为特征,完成了垃圾邮件传播工具集的特征建模与特征库构建;该系统提出并实现了实时检测与控制的通用垃圾信息防火墙原型系统;该系统实现了一个可扩展的企业级垃圾信息综合举报系统,并提供了可视化的管理界面.

该项目整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声波定向驱散技术完成单位:空天院成果简介该项目采用参量阵及声相控阵技术成功实现了声频信号的高指向性传播;开发的换能器相位匹配及调整技术保证了声波的定向大功率输出;基于改进D类功率放大器技术提升了功率放大效率;近似平方根算法、失真校正、信号均衡、特殊音效处理等相关技术实现了声波定向驱散技术中的声音保真;通过声攻击样本开发技术开发出了高效驱散声攻击样本.

该项目应用声波定向驱散技术开发了一种声波定向驱散装置.
该装置经试用表明以该技术为基础研制的声波定向驱散装置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性能指标,其中声压级、指向性指标超过国外同类产品.

基于声波定向驱散技术开发的声波定向驱散装置可应用于机场驱鸟、反恐、反海盗、维稳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该成果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基于物联网的猪肉食品安全追溯系统研究与应用完成单位:计算机学院成果简介该项目由RFID身份标识、数据采集传输、高性能数据处理和智能分析、以及多部门联合监管业务处理等子系统组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物联网应用系统,为猪肉供应链、政府监管部门及消费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猪肉食品的信息查询与监管平台,为保障食品安全、加强供应链监管和提高工作效率,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
该项目关键技术与创新点:(1)建立了多部门联合监管系统和应用产业链业务管理系统,形成了一种完整的物联网应用示范体系.

(2)发明的RFID溯源电子秤等配套设备(已获国家发明专利),解决了分割肉的溯源关键技术问题.

(3)采用高性能数据并行处理平台,提出了基于线性链式Delta存储备份系统架构和基于内容块相似度的海量数据消冗算法,解决了海量数据并发访问和存储灾备的关键问题.

(4)基于SVM建立的猪肉食品安全预警和专家智能决策模型,构建的食品安全溯源应用模型,为猪肉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预警提供了理论基础.

该项目已推广应用屠宰企业70多家,加工企业80多家,超市100余家,餐饮和食堂等定点单位超过10000家,在近300个农贸市场部署了RFID溯源电子秤已达4700多台,政府部门巡查用RFID手持设备1500多台,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该项目技术先进,创新性突出,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

基于视觉感知与认知机理的多模人物特征身份认证新方法与技术完成单位:计算机学院成果简介该系统由多生物特征提取、生物特征数字水印嵌入、检测和水印认证、分层生物特征认证和多模式融合认证、认证结果评价子系统组成,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实现了网络环境下安全、鲁棒与高效的多生物特征身份认证.

该项目的特点和创新性:提出了基于视觉感知和认知机理的保局投影人脸特征提取技术,具有更强的鲁棒性和鉴别能力.

基于商图多光线条件补偿和丢特征思想,提出了以最优化局部图像特征自动选择为特点的多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具有对光线变化和图像局部污染的鲁棒性.

提出一种基于contourlet变换的生物特征数字水印嵌入与检测恢复方法,防止了生物特征在网络传输中的假冒问题.

该项目在基于视觉感知和认知机理的多生物特征身份认证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多生物特征联合识别的研究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海量短信流的智能监管技术完成单位:计算机学院成果简介该系统由用户行为特征智能识别、短信内容分析、定向广告发布、海量数据处理等子系统组成,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堵"和"疏"相结合的方法达到了快速准确防治垃圾短信的目的.

该项目特点和创新性:(1)采用基于手机用户兴趣分析的短信定向广告发布技术,从疏导的角度出发,将广告短信只发送给那些需要该信息的用户,能在不损害广告商和运营商利益的前提下,达到了从源头大大减少垃圾短信产生的目的.

(2)采用基于用户发送行为特征的多强度垃圾短信抽样过滤模型,将垃圾短信和正常短信同时确认,并通过多级过滤,明显提高了正常短信的处理速度.

(3)采用多处理器任务的分配、调度,实现了分布式数据流异常检测方法,并保护了用户的隐私.

该项目在垃圾短信的智能监管研究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小型无人机数据采集及分布式试飞测试总线系统完成单位:计算机学院成果简介该系统利用智能计算和小波分析的数据处理技术,实现了分布式试飞测试总线及小型无人机数据采集系统.

该项目的特点和创新性:采用小波分析技术,实现了小型无人机数据的快速处理.
采用外部主副采集器互连总线和采集器内部总线的分布式采集与测试技术,实现了高速、实时的数据采集.

采集器内部设计了专用的高速并行总线协议,采集器外部以太网总线经过重新设计,实现了分布式试飞测试系统.

该项目整体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基于光码分复用的新型光交换及无源光网络技术完成单位:通信学院成果简介该项目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最佳光正交码和一种多组光正交码的构造方法,解决了光码分复用技术中的一个基础性问题;提出了可变和相干光编/解码器方案,解决了光码分复用技术的实现问题;将多组光正交码应用于传输保密信息,提高了网络的安全性.

该项目创新性地提出了基于光码分复用的光分组交换方法和基于多重光正交码标签的光分组交换方法,解决了光码标签数量少的问题.
对光交换过程中的标签处理技术、光交换结构、分组调度、网络设计、光信号处理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解决了系列关键技术问题.
建立了基于光码分复用的新型光分组交换实验系统,实现了3个边缘节点和1个核心节点的光分组交换网络.

该项目创新性地提出了在无源光网络中采用光码分复用技术,避免了传统无源光网络中的测距和动态带宽分配问题,实现了保密通信和随机接入.
提出了共光源技术、扇出可变光分路器、光突发模式接收机及接入算法,为基于光码分复用的新型无源光网络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该项目创新性强,已经获得国内外授权发明专利22项,部分专利和技术已经在国内外多家单位应用,并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成果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和巨大的市场潜力,为未来全光网的实现打下了基础.
该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低电阻温度系数TaN薄膜材料及微波功率薄膜电阻器研究完成单位:微固学院成果简介该项目采用反应磁控溅射法制备TaN薄膜材料,通过控制溅射气氛中氮气含量、薄膜厚度、Al掺杂以及TaN/Al多层膜等工艺,控制薄膜的成分、结构进而控制TaN薄膜的方阻和TCR.
采用HFSS软件设计仿真微波功率薄膜电阻器结构尺寸和性能,根据优化薄膜制备工艺和仿真结果,采用反应磁控溅射和掩膜图形化技术制备微波功率薄膜电阻器.

该项目研制的TaN微波功率薄膜电阻器性能指标达到:(1)最大功率密度:10W/mm2;(2)电压驻波比:VSWR≤1.
3;(3)标称直流阻值:50Ω;(4)电阻温度系数:-20ppm/℃≤TCR≤20ppm/℃;(5)微波功率:20(20GHz)-800W(1.
5GHz).

项目主要创新点:材料方面,采用TaN/Al多层膜、Al掺杂等技术改善TaN薄膜的方阻可调范围和功率负荷密度,系统研究了薄膜厚度对TaN薄膜结构及电性能的影响.
器件方面,制备出超大功率微波功率电阻器(800W,1.
5GHz),基于功率分配思想设计和制备出高频高功率薄膜电阻器.
该成果填补了国内微波功率薄膜电阻器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片式器件用低温烧结高频铁氧体材料完成单位:微固学院成果简介该项目采用氧化物法配合高能球磨工艺进行低温烧结M型钡铁氧体材料的研制,通过优化配方组成,离子取代和掺杂实现此材料的合成.
采用液相烧结技术,引进助烧剂BBSZ玻璃实现高频铁氧体材料的低温共烧.

该项目成功地将永磁M型钡铁氧体用于高截止频率的软磁电感器件,通过对不同浆料致密化温度一致性、致密化速率一致性、收缩率匹配的研究,优化了烧结工艺,保证了器件不会出现较大的应力导致分层、开裂、电极断裂、变形.

该项目实现了铁氧体材料的流延,适合于片式器件制造用的LTCC工艺,通过与电极的匹配共烧,实现了片式化的集成结构,减小了体积、重量,提高了器件性能.

该项目所研制的片式器件用低温共烧高频M型钡铁氧体材料的性能指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搜救电台用特种磁芯及器件完成单位:微固学院成果简介该项目在系统研究NiCuZn磁芯材料的配方设计、制备工艺、掺杂改性技术以及材料显微形貌控制基础上,成功研制出了一种兼具高磁导率、高饱和磁感应强度、高电阻率以及抗直流偏置特性的磁芯材料,并基于该特种磁芯材料开发出搜救电台用抗直流偏置差模扼流圈,主要技术参数如下:磁芯尺寸φ4*2*3mm;35mA偏置电流叠加时电感量L:≥150μH(10KHz,25℃);阻抗Z:≥10Ω(10KHz,25℃);≥95Ω(100KHz,25℃);≥190Ω(200KHz,25℃);≥280Ω(300KHz,25℃).
该项目采用两步烧结法制备出均匀致密化和小晶粒的铁氧体磁芯,通过提高Hc和B(Bs-Br)有效改善了磁芯的抗直流偏置特性.
磁芯材料部分参数高于国外同类NiZn磁芯产品技术指标,磁芯的抗直流偏置特性以及搜救电台用抗偏置差模扼流圈特性在国内外均未见报道.

该项目研制的特种差模扼流圈很好的满足了航空搜救电台对差模扼流圈小型化、抗偏置以及优良抗电磁干扰性能的综合要求.
该项目研制的兼具高Bs、高磁导率、高居里温度和高电阻率的NiZn磁芯材料可用于开发小型化的功率转换磁芯,已进行了批量生产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应用前景广阔.

该项目所研制的搜救电台用特种磁芯及器件的综合性能指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脑电反馈关键技术及用于ADHD远程医疗系统的研究完成单位:生命学院成果简介该项目对脑电反馈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在脑电采集与处理方面提出了多种新算法,有效去除了脑电最主要干扰源眼电;还设计了一种脑电采集系统电极帽,能够避免测量中电极与头皮接触不良,同时克服了传统电极帽电极不能自由移动的问题,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项目组将以上关键技术用于注意力缺陷伴多动症的脑电反馈系统,系统采用游戏驱动的方法,通过游戏的刺激,鼓励患者保持注意力集中,达到使患者提高注意力的目的.

基于Multi-Agent的远程医疗系统的结构与协作模型,项目组建立了多Agent协同的多参数医疗评估决策体系,并用于ADHD患者在家中的评估和治疗,从而实现了一种全新的远程医疗模式.

该项目在脑信号提取、预处理及融合游戏驱动用于ADHD远程医疗方面有创新,整体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高密度高频复合印制电路板关键技术完成单位:微固学院成果简介该项目在对高密度高频复合印制电路板相关技术和工艺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取得了以下系列创新性成果:(1)研究开发了高密度高频复合印制电路板产品工业化制造工艺,实现了产业化;(2)研究开发了等离子体刻蚀技术与孔内化学处理相结合的独特工艺,获得了可以使产品变形度小于0.
02%的化学镀工艺控制参数,保证了项目开发产品孔金属化的质量,提高了项目产业化产品的可靠性;(3)研究发明的PCB精细线路蚀刻液,能够制作最小线宽/线距为75/75μm的电子线路;(4)研究发明的镀金层孔隙率检测新方法,可为工业生产提供产品质量监控信息,为工业化制造质量控制提供了技术保障;(5)研究开发了高密度高频复合印制电路板层压技术,使用分步升温升压的真空层压机进行层压,减小了翘曲度,提高了层压板的尺寸稳定性,确保了产品质量.

采用上述成果制造的产品—高密度高频复合印制电路板,经中国赛宝实验室(信息产业部电子第五研究所)检测,各项性能指标达到项目立项要求;并经多个国内外整机用户使用,性能满足要求,已经实现产业化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该项目整体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在等离子体刻蚀技术与孔内化学处理、最小线宽/线距、减小翘曲度、提高层压板的尺寸稳定性、生产质量控制技术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大规模对等网络基础平台研究及其应用完成单位:计算机学院成果简介该项目对大规模对等网络仿真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研制了一套"大规模对等网络基础平台"软件;该软件具有仿真规模大、仿真真实度高、兼容性强、可扩展性好、应用开发接口丰富等特点.

该项目在双引擎的分布式对等网络(P2P)仿真方法、节点虚拟技术、基于网络拓扑K划分的对等网络仿真任务快速分配方法、基于节点压缩的大规模对等网络直径计算方法等方面,具有特色与创新,有效地解决了大规模分布式仿真中的真实性、可扩展性和性能瓶颈等问题.

基于该平台,实现了Gnutella、BitTorrent、Skype、PeerCast等对等网络系统的测量、仿真与分析;支持针对对等网络蠕虫传播与控制方法的仿真研究;利用该系统提供的应用开发接口,可开发各类对等网络的应用研究工具,并广泛应用于对等网络的安全检测与控制、性能评估、系统测量以及科学研究等领域.

该系统整体规划合理,技术先进,应用广泛,整体技术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工业现场实时历史数据库完成单位:计算机学院成果简介该系统由磁盘历史数据库、内存实时数据库、管理平台、客户端以及开发接口组成,分别提供实时数据与历史数据的采集、存储与查询,为电力系统等工业领域的控制系统提供了先进的数据管理手段.

该系统在成功地应用了Z树存储结构;针对电力现场数据的特点,改进了实时数据压缩的旋转门算法;在内存数据库中,使用了基于双队列的内存页面LRU淘汰算法等方面具有特色与创新.

该系统已用于国内多个电厂的SIS系统,并可替代国外同类产品,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该项目整体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实时数据压缩和内存数据库等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出入境证件全自动一体化签注系统完成单位:机电学院成果简介该项目根据出入境证件签注的实际需要,综合利用现代光电检测与识别、计算机、精密传动与定位、自动控制和数据库等技术,研制开发了"出入境证件全自动一体化签注系统",该系统包括出入境证件自助受理终端、自助签证信息后台管理系统、智能证件分发系统,整个系统实现了签证过程的自助化、信息化、自动化与网络化.

"出入境证件自助受理终端"实现了IC卡非接触智能识别、自动收证、自助申请、自助缴费、币种识别、自动找零、回执和发票打印等一体化操作;系统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快捷、可靠等特点,受理时间显著减少.

"自助签证信息后台管理系统"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对大量签证信息进行远程控制与管理,实现了系统设置、权限管理、业务查询、数据统计、邮政查询、经费管理、报表打印等功能,提高了信息管理效率.

"智能证件分发系统"可快速完成证件识别、存放、提取、分发等操作的自动化,证件存储容量大,发放正确率高,发放时间较手工方式大大缩短,降低了办证人员的劳动强度.

该成果已在国内10多个省、市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应用,已取得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该项目在证件识别、证件精密定位、证件批量精确传送、多串口并发操作控制、机械运动误差补偿和分布协调控制技术等方面具有创新性,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嵌入式数学机械化平台及应用完成单位:计算机学院成果简介该系统平台具有计算机代数演算、动态几何作图、图文解析和函数编程等功能,其应用产品由代数演算、数学画板、几何辞典、函数编程和经典课件五大模块组成,功能全面.

该系统实现的嵌入式计算机代数演算、动态几何作图、多语言可编程的符号计算技术、动态几何图文解析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该系统已应用于诺亚舟学习机研制,其产品性能优于国外同类产品,价格低于国外同类产品,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和应用价值.
该产品已经在中小学数学教育中得到成功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该项目成果整体技术属于国际现金水平,在嵌入式符号计算和动态几何等核心技术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便携式航管雷达开场功能测试分析仪完成单位:电科院成果简介该项目实现了航管雷达开场测试分析,并完成了工程样机的研制.
该分析仪能够迅速完成航管雷达天线场型测试,准确地描绘出天线水平方向图,定性评判雷达发射链路工作状态和威力指标.
该样机技术先进、功能实用、测试准确,设计及工艺制造水平先进,现场测试安装架设方便、功耗低、便于携带.

该项目首次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抗混叠处理及抗干扰处理方法,解决了多达4部雷达同时工作带来的信号相互混叠和幻影脉冲的技术难题.
所研制的样机采用高速数据采集技术和PCI加DMA处理方式,解决了大容量数据传输和存储处理问题.

该样机经过中国民用航空西南空管局的试用表明:工作稳定,性能良好,能满足对航管雷达系统进行实时测试和移动测试的需求.

该项目所提出的新型抗混叠和抗干扰技术属国际首创,天线方向图和脉冲重复周期测试精度等主要技术指标与国际同类产品相当,整体水平达到国内领先.

聚芳醚醚腈复合材料及其型材的制备与性能完成单位:微固学院成果简介该项目成功运用邻苯二甲腈预聚物对聚芳醚醚腈树脂进行增塑改性,并建立了运行稳定的50t/a聚芳醚醚腈树脂中试装置及复合材料生产线,制备了高强度,高模量,耐高温的聚芳醚醚腈玻纤、碳纤、石墨复合材料,丰富了特种工程塑料的品种.

该项目成功开发了聚芳醚醚腈及增强复合材料的棒材连续化生产技术以及聚芳醚醚腈模压成型技术,进一步拓宽了聚芳醚醚腈树脂应用范围.

产品经国家合成树脂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单位测试与用户使用,表明其性能已达到国内外相关产品的先进水平,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该项目三废经治理可以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本项目的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工业化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聚芳醚醚腈薄膜级树脂合成与薄膜制备技术研究完成单位:微固学院成果简介该项目开发了分别以双酚A和间苯二酚为主体原料的两个系列聚芳醚醚腈薄膜级树脂工业化合成工艺,并成功建立了运行稳定的50t/a聚芳醚醚腈薄膜级树脂中试装置生产线,丰富了聚芳醚醚腈树脂品种.

该项目开发了聚芳醚醚腈薄膜熔融挤出连续生产工艺以及聚芳醚醚腈溶液流延成膜工艺,并成功建立了运行稳定的聚芳醚醚腈薄膜生产线,进一步拓宽了聚芳醚醚腈树脂的应用范围和应用领域.

产品经国家合成树脂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单位测试与用户使用,表明其性能已达到国内外相关产品的先进水平,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望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

该项目三废经治理可以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本项目的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工业化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片式电容器装配联动机完成单位:机电学院成果简介该项目实现了25颗微芯片精确动态定位、装配及多温区焊接,适应Ф3.
5mm,Ф5.
0mm,Ф5.
5mm等多规格产品.
整个机器有效地将机械与光电、控制、测量系统有机结合,形成了自动化程度高的设备.
经企业近两年的使用,MTBF达到6000小时,生产效率达到5000片/小时,产品合格率由91%提高到99%,有效解决了单层片式电容器自动化、规模化生产的难题.

该项目设备生产出的片式电容器的性能指标达到当前日本松下相应产品的水平,其中表征装配焊接质量的绝缘电阻、耐压、品质因素等关键指标均优于日本松下产品.

该项目成果属国内首创,填补国内空白,打破了国外对我国的技术封锁,为我国新型片式电子元器件的规模化生产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撑.
其整机性能达到了21世纪初国际同类设备的先进水平,生产产品的主要性能指标超过了国外同类产品的指标.
其设计方法具有先进性和创新性.

高温低功耗NiZn功率铁氧体材料完成单位:微固学院成果简介该项目在系统研究NiZn功率铁氧体材料的配方设计、制备工艺及掺杂改性技术基础上,在保证材料磁导率在800左右的前提下,研制出了一种高温低损耗NiZn功率铁氧体,其起始磁导率μi为800±20%,饱和磁感应强度Bs≥420mT,磁芯功率损耗Pcm≤380mW/cm3(150mT,50KHz,140℃),居里温度Tc≥180℃,达到了国外同类NiZn铁氧体材料产品的技术指标,其中Bs和Tc高于国外同类产品的技术指标.

该项目提出采用纳米Co2O3和MnO2掺杂技术的新思路来改善NiZn功率铁氧体材料的微观结构,有效地降低了材料的高温功耗.

该项目研制的高温低功耗NiZn功率铁氧体材料特别适合于开发无骨架、小型化的功率转换磁芯,替代难以实现小型化和高密度安装的MnZn功率铁氧体磁芯.

该项目所研制的NiZn功率铁氧体材料的综合性能指标达到了国际先进的水平.

2-6层FPC工业化制造关键技术完成单位:微固学院成果简介该项目发明了一种PI咬蚀技术,解决了旧工艺的复杂性与难度大的问题;研究开发了可以使产品变形度小于0.
02%的电镀工艺;发明了适合精细线路制造的蚀刻液以及电镀镍金层镀层质量评定的空隙率测定方法;研究开发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层压材料、工艺与设备,并已经用于工业生产;采用自主研究、开发的对位、后打孔工艺,保证了压合后层间偏移量在品质控制要求范围内;研究、开发了等离子体蚀刻技术与孔内化学处理相结合的独特工艺,保证了产品过孔的可靠性;通过对生产工艺进行优化,使得产品弯折寿命达到10万次以上.

该项目制造的产品——2-6层FPC,经信息产业部电子第五研究所检测,各项性能指标达到设计要求;经过多个国内外整机用户使用,性能满足要求.

该项目取得了多项创新性成果,整体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叠层片式EMI滤波器完成单位:微固学院成果简介该项目根据截止频率的技术要求,采用等效电路与叠层片式元件的结构模型,利用HFSS建模仿真优化设计出了满足性能技术指标要求的叠层片式EMI滤波器.
该结构与设计方法适用于该类型叠层片式滤波器的设计.

该项目采用LTCC工艺技术,通过流延浆料配方优化设计、排胶与烧结工艺的优化,创新性地采用匹配烧结技术解决了不同浆料致密化温度的一致性、致密化速率的一致性、收缩率匹配等关键技术问题,保证了器件性能的一致性与可靠性.

该项目优化了电镀液Ni、Sn的配方体系,系统研究了电镀液配方、制备工艺与滤波器引出端电特性、机械力学性能的关系,得到了引出端电性能、机械力学性能优良的叠层片式EMI滤波器.

该项目所研制的叠层片式EMI滤波器的综合性能指标达到了国际先进的水平.

医学图像处理与三维重建系统完成单位:计算机学院成果简介该项目实现了跨平台的医学图像处理与三维重建系统,具有图像预处理、二维图像分析、二维/三维图像分割、三维重建、三维切割、三维测量等功能,系统实用性好、功能强、操作方便、在影像设备异构环境中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该项目开发出我国首个具有图像预处理、分割和三维显示三层体系结构的跨平台医学图像处理与三维重建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窄带水平集方法的软组织图像的三维分割方法,提出了一种稳定而快速的基于遗传算法和接近云算法的光线投射体绘制方法;提出了一种通过锁定深度信息的切割平面和存放三维坐标值的切割缓冲器来实现图像三维测量的方法.

该系统技术先进,实用性强,市场应用前景广阔,整体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在切割缓冲器三维测量算法和优化光线投射体绘制三维重建算法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汽车视频黑匣子系统完成单位:计算机学院成果简介该项目系统在传统汽车形势记录仪的基础上增加了视频图像、语音等功能.
系统能够记录汽车发生事故疑点前后一段时间内的车内外视频图像、车内声音和形势中的重要特征数据,可供交通管理部门分析事故发生原因.

该系统首次在汽车行驶记录仪产品中采用了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AVS编解码技术标准,采用ARM+DSP双核处理器完成系统各种功能,具有良好的扩展性,系统增加了显示屏,可以在车上实现事故疑点的回放.

该系统设计合理,技术先进,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人事考试系统完成单位:计算机学院成果简介该系统由题库管理子系统、通用考试平台子系统、考务管理子系统和评分阅卷子系统等构成.

该系统具有以下特点:基于u盘密钥的数据库加密技术;动态随机序列码的访问控制技术;数据库双磁盘镜像技术保证了数据库的完整性;采用双数据库引擎技术保证系统可靠性;基于参变量的填空题评分技术.

该系统设计合理,技术先进,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其中结合人事应用特点的安全和可靠性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内网安全卫士完成单位:计算机学院成果简介该系统对内部网络采取"加密传输和内外防护"相结合的体系结构,由防火墙、VPN综合安全网关和主机行为监管三部分组成.
根据用户的安全级别,三部分既可独立使用,也可联合使用,功能相互融合.
着重解决了内部网络防护外来攻击,防止内部泄密,实施行为监控,机密信息的安全传输等关键技术.

该系统全面的负载均衡技术,关键功能由硬件实现,提高了系统性能和可靠性.
实现了日志的国际标准格式,充分体现了以用户为核心的实际思想.
集成VPN和防火墙技术构造"CleanTunnel",使用"有状态的隧道"来实现VPN加密隧道的细粒度访问控制;利用Scatter-Gather技术来提高VPN通道的数据报文处理效率.

该系统设计合理,技术先进,应用效果好,整体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其集成VPN和防火墙技术构造"CleanTunnel"、采用"有状态的隧道"来实现VPN加密隧道的细粒度访问控制、利用Scatter-Gather技术来提高VPN通道的数据报文处理效率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虹膜身份识别系统完成单位:电工学院成果简介该项目建立了完善的虹膜图像质量评估模型,有效降低了系统的错误拒绝率和错误接受率;提出了基于多分辨率分析的虹膜定位算法,解决了传统算法易受睫毛干扰的问题;在特征提取和匹配方面,提出了基于直接线性判别分析、小波包分析虹膜纹理和非线性判别等创新性方法,提高了系统的识别准确率.

该项目系统经用户试用,识别准备率高、速度快、实时性好.
该项目主要技术指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其中部分关键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GSPS多功能数字存储示波器完成单位:自动化学院成果简介该项目采用了高速数据采集及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在国内首次研制开发出多功能数字存储示波器,具有逻辑分析仪功能、数字万用表功能、频率计功能,符合国际测试仪器的综合化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实践应用价值.

该数字存储示波器通过并行采样与处理技术,波形捕获率最高达到3000wfps,实时采样率达到2GSPS,实现了双时基采集及显示功能,工作稳定可靠,具有很高的性价比和良好的市场推广前景.

该项目整体性能指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其中在多功能集成方面填补了国内外空白.

可信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完成单位:计算机学院成果简介该项目实现了一个可用于B2B或者C2C交易模式下"可信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软件.
技术方案正确、层次清晰、可扩展性强、可移植性强、能够提供平台之间的互操作功能.

该系统将可信计算技术融入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在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中融入隐私保护功能、协商功能和网络环境下信任功能;将入侵容忍技术融入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保护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安全;采用对等计算技术进行交易平台之间互操作.

该系统整体规划合理,技术先进,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基于NGN、GIG的安全体系结构研究完成单位:计算机学院成果简介该项目设计实现了一个基于NGN、GIG的智能入侵检测与响应系统.
该系统着眼于信息的安全与防护,具有开放性、通用性的特点,适用于基于NGN的大规模网络的信息防护,对入侵行为进行有效检测,并提供报警;对受控网络中的攻击源可回溯到具体位置或者给出近似攻击路径;对识别出的攻击行为进行自动报警,并在必要时对正遭受攻击的系统提供自动保护功能;对以及遭受破坏的系统文件可提供迅速恢复功能.

该项目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基于GIS的时间空间信息智能处理技术完成单位:计算机学院成果简介该项目研究和利用了各种智能信息处理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GIS的移动对象可视化系统",实现了基于语句输入和范围复合方式的ESQL查询,并综合考虑通信代价、电源消耗等因素,构建了一种高效的移动对象存储模型.

该系统借鉴微波思想,选择数据门限,提高了车载移动对象对于GPS数据采集的实时性.
在时间和空间数据库的设计和实施中,采用空间和时间结合的方法,建立了时空数据的索引机制,较大幅度地节约了系统资源,提高了系统的实时性和稳定性,使电子地图能够快速、准确显示,并保证监控信息和指令的及时处理.
设计移动对象数据的动态模型,利用时序分析、回归分析等智能处理方法,提供移动对象未来的位置预测.

该项目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基于GIS/RS的移动的分布式数据库的研究完成单位:计算机学院成果简介该项目研究并利用了分布式数据库及GIS/RS等技术,构建了一个车载导航监控系统,可用于城市级的车辆导航监控,对被监控车辆能够实现实时追踪;对采集到的车辆位置信息以及运动轨迹能够清晰地予以展示;对报警信息能够及时、有效地给予处理;能够对车辆实现远程调度.

该系统在移动GIS应用方面,使用了移动客户端主动式缓存更新机制,实现了基于语句输入和范围复合方式的ESQL查询,有效地提高了数据访问的命中率和缩短了响应时间;该系统采用二级Agent技术支持移动计算环境,减少了网络传输时间;在车载移动客户端的GIS显示模块,采用了多图层局部刷新技术,改进了现有的图形显示模式.

该项目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空间探测与目标识别雷达数字仿真系统完成单位:电科院成果简介该项目完成了空间探测与目标识别雷达数字仿真系统,突破了仿真系统的空间目标建模、空间多目标跟踪、空间多目标成像和识别等关键技术,建立了对地基X波段雷达(GBR)的搜索、捕获、跟踪、成像、识别等功能的分布式仿真系统.
系统能较完整地反映雷达与环境的交互过程,逼真地仿真弹道导弹中段典型目标的回波信号,以及雷达系统的工作流程和处理结果,系统规模大、功能全面.

提出了一种新的距离、角度和径向速度的精确相关门技术,并结合有时间窗的自适应调度算法、自适应的调度间隔以及改进的自适应采样间隔法和波束合并,提高了雷达资源调度的效率和多目标跟踪的能力,可同时稳定跟踪相近的200批目标,并具备跟踪波束内500批目标的能力.

首次提出了一种基于距离历史估计结合最小熵准则的多目标ISAR成像算法,解决了对弹道导弹中段多个高速目标的高精度成像处理问题.

首次提出先基于滑窗端点检测算法进行目标检测,再利用帧内积累与加权补偿算法解决低信噪比下宽带特征提取的问题,使基于一维距离像(HRRP)的目标识别率提高20%以上.

该成果技术复杂、难度大、创新性突出,在空间多目标跟踪、成像和识别等仿真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基于滑窗端点检测与脉内补偿技术为国际首创.

高Bs高TcNiCuZn软磁材料完成单位:微固学院成果简介该项目针对高Bs高TcNiCuZn软磁材料配方与添加剂技术设计及实验、微细粉体工艺、高密度低温烧结工艺及控制,以及主要磁特性参数矛盾统一性等系列关键技术开展研究,突破了均匀微细晶粒粉体和晶粒细化控制、晶界高阻层形成机制、高密度高性能烧结以及低成本控制等关键技术,制备了磁导率达到1200、饱和磁感应强度高于360mT、居里温度高于160℃的NiCuZn铁氧体材料.

该材料已在绵阳雷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成都宏佳达电子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平板液晶、等离子显示设备用开关电源中得到应用,取得减小电源体积、降低温升和损耗、提高抗电流冲击能力的效果.

项目主要创新点在于通过控制磁矩和晶格结构,提高磁导率、居里温度和材料密度;利用低熔点物质(Bi2O3等)形成液相烧结促进固相反应,提高饱和磁感应强度;利用CuO代替NiO,降低成本.

该项目成果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
力学性能优异的双5000MnZn铁氧体材料完成单位:微固学院成果简介该项目通过对力学性能优异的双5000MnZn铁氧体材料的配方与添加剂设计及实验、微细粉体控制、高密度高性能烧结工艺等相关技术的系统研究,突破了添加剂及其配方设计、均匀微细粉体控制、晶粒均匀致密化、高密度高性能烧结等系列关键技术,研发了不经热压及热等静压,利用常规烧结工艺的技术路线,在此基础上,制备了具有高密度(>5.
0g/cm3)及优异力学性能(维氏硬度>650MPa,抗弯强度>140MPa)特征的双5000(磁导率>5000、饱和磁感应强度>5000Gs)MnZn铁氧体材料.

研制的材料已在中电科技集团10所XXX型宽带脉冲变压器、XXX型扼流圈和XXX型滤波器以及绵阳赛茂科技有限公司MB10宽带脉冲变压器、LG-A/2-200mH型扼流圈和LED9001滤波器得到应用,取得了减小器件体积、提高直流叠加性能及可靠性的效果.

项目主要创新点在于:通过离子取代控制材料的晶格常数和提高材料密度,利用预烧淬火及优良球磨分散剂提高粉体活性,以及结合添加低熔点物质,利用液相烧结促进离子扩散及固相反应,并在烧结过程中采用致密化处理工艺提高了材料的密度和力学性能.

项目获得的双5000MnZn铁氧体材料力学性能指标未见国内外报道,成果达到国际先进和国内领先水平,鉴定委员会一致同意通过鉴定.

杂散电流测试仪完成单位:自动化学院成果简介该项目由杂散电流测试仪及其配套软件构成,具有连续自动测量管道交直流杂散电流、数据存储与图形显示、杂散电流分析、管道排流建议、管道排流工程经济性分析等功能,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与可靠性.

该成果的创新性:首次实现了交流杂散电流的连续自动检测、记录和波形显示.
在杂散电流强度评估和排流建议方面采用了专家系统技术,实现了杂散电流的计算机辅助分析.

该项目研究成果已在西南油气田公司天然气管线防腐检测中得到应用,取得很好的效果.

该项目与当前国内外同类仪器相比较,在交流杂散电流的连续自动检测和分析方面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阵列声波井下仪器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完成单位:自动化学院成果简介该项目针对目前同类型系统环境适应性差、采集模式偏少、测速较慢等技术难题,完成了阵列声波测井仪采集与处理系统全部电路设计、声波实时采集与处理算法、系统可靠性设计、多道精确同步采集等研究内容,实现了多模式多源距的测井,具有处理速度快、数据吞吐量大、动态范围宽及工作可靠等特点.

该成果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井下系统的可靠性设计、同步高精度采集与处理、井下电路系统可重配置设计等三个方面.
系统可长时间稳定工作于井下高温(175℃),高压(20000PSI)环境,系统测速高于35ft/m,可根据现场测试作业需求灵活配置为数字阵列声波测井或多极子阵列声波测井系统.

该成果已应用于中海油田服务公司的现场生产作业,满足各种复杂作业环境要求,突破了国外公司对我国海外测井业务中进口仪器的使用限制及业务垄断,效益显著.

该项目与当前国内外同类系统比较,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部分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二、基础理论成果基因与蛋白质生物信息学研究中的新算法与新发现完成单位:生命学院成果简介:该项目选题属于生物信息学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项目组分别对基因预测、基因组组成分析、蛋白质结构及功能预测、蛋白质的免疫学特性及其表位预测等四个主要内容展开创新性研究,提出了多个新算法,获得了多种新发现.
项目组的研究成果发表在《NucleicAcidsResearch》、《DNAResearch》、《BMCBioinformatics》等生物信息学权威或重要期刊上,获得SCI他引499次.
引用的论文有些发表在《Cell》、《NatureBiotechnology》等生物学顶级期刊上.
开发的软件拥有注册用户100家.
该项目研究的问题难度大,研究成果具有很高的创新性和重要性,论文受到国际同行的大量引用,开发的软件用户众多,整体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基于神经网络的模糊自动机及其应用完成单位:数学学院成果简介:该项目以代数和分析学为主要工具,在模糊自动机抽取算法、模糊自动机最小化、递归神经网络连续吸引子和模糊控制特性、模糊分析学以及基于模糊自动机的目标识别系统的应用研究工作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7篇,研究成果被国内外学者多次引用;此外,仿真结果还表明,基于模糊自动机的目标识别效果比现有其它识别方法的识别效果更好,正确识别率更高.
该工作成果丰富,具有系统性和创新性,达到了相关领域国际先进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纳米材料物性的实验与理论研究完成单位:物电学院成果简介:该项目利用离子注入方法在单晶Al2O3中首次制备了植入金属Ni纳米晶,Ni纳米晶导致了在峰值位于400nm处出现宽而弱的新的光吸收带,研究发现这种吸收带是过渡金属植入纳米结构的一种普遍特征.
通过离子注入在α-Al2O3单晶中首先制备了Zn纳米晶,并通过在O2气氛下退火,首次成功在α-Al2O3中制备了ZnO植入纳米结构,发现它有一个很强的绿色发光峰.
通过改变荷能离子能量、束流密度和注量及基体温度还成功地在MgO、YSZ和金红石TiO2单晶中制备了金属Ni纳米晶.
还深入研究了离子注入和Al掺杂对ZnO薄膜结构、光学和电学性质的影响.

首次从原子尺寸上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GaN纳米线和纳米管的熔点随着尺寸的变化,发现熔点随尺寸的增加而升高,当尺寸增加到某一值后熔点达到饱和值,且接近体相的熔点.
发现GaN结构的轴向导热系数低于体相材料,且导热系数表现出显著的尺寸效应.
首次发现轴向拉伸时,GaN纳米管存在韧脆转变,且韧脆转变温度随着纳米管厚度的增加而升高.
晶向对纳米线的断裂行为有很大的影响.
轴向压缩、屈曲时临界应力值随着纳米线、纳米管长度的增加而减小.
发现小的扭转速率(≤0.
01°ps-1)对纳米管的临界应力基本没有影响.
但扭转速率进一步增大后引起了临界应力的减小.

首次用湿化学方法成功制备出一维纳米SnO2材料,并系统研究了其光电性能.
并利用高能电子(1.
6MeV)和γ射线辐射方法在无机纳米粉体(Al2O3,SiO2,锐钛矿及金红石结构TiO2,ZnO)和碳纳米管表面接枝一层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聚合物,研究了表面改性后纳米材料的光学特征.
发现纳米Al2O3,TiO2和ZnO表面接枝聚合PMMA后在420nm左右出现很强的光致发光现象.
改性后的碳纳米管在247nm处产生强烈的吸收峰并在568nm处有很强的光致发光现象.
上述工作在PhysicalReviewB,AppliedPhysicsLetters等国际著名期刊上发表SCI收录相关论文45篇,被SCI他引222次,获发明专利5项,撰写专著4章.
该项目的研究水平总体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部分结果居国际领先.

非线性系统中的量子力学完成单位:生命学院成果简介:庞小峰在对原有量子力学作深入研究后,给出原子,分子和凝聚态等物质中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产生机理和表示形式,从而改造量子力学的线性和系统的哈密顿函数与粒子的状态无关的基本假设,创造性地将与粒子状态相关的非线性相互作用项加进了在系统的哈密顿量或算符和粒子的动力学方程中,至此首次提出了非线性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在这基础上建立起了非线性量子力学的理论及其相应的体系,形成了完整的非线性量子力学.
该理论全面系统和深入地论述和给出了在非线性系统中的微观粒子具有的波—粒二象性并遵守经典运动方程,动量与坐标满足最小测不准关系等一系列新结果,推动了量子力学向前发展,并能解决量子力学中长期存在广泛争论的重大问题,因此建立的理论是具有及其重大的科学意义和学术价值,是国际领先的研究成果.

聚焦离子束技术在微光学中的若干基础关键问题研究完成单位:物电学院成果简介:该项目提出了一种新的衍射光学元件制作方法(聚焦离子束直接写入技术,具体可分为三种方法:(1)逐层逼近方法;(2)通过改变离子束扫描方式的聚焦离子束直接写入方法;(3)聚焦离子束轰击下的材料自组织成型方法.

研制的三种聚焦离子束直接写入技术可实现衍射光学元件的一步直写刻蚀制作而无须传统的光刻、掩膜、图形转移等工序,并且可在任意局部的微小区域进行加工;即可进行去除材料的刻蚀加工又可实现添加材料的沉积制作.
该方法具有分辨率高、无材料选择性等优点,任意材料包括脆性材料如陶瓷、类金刚石膜等都可直写一步加工.
此外,还可以实现衍射光学元件与光电子元器件的集成一体化.
为光学系统的小型化和微型化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利用聚焦离子束直接写入法和沉积法实现微光学元件与光电子器件的集成一体化.
提出聚焦离子束三维微对称结构加工方法:逐层逼近方法.
通过改变离子束扫描方式的聚焦离子束直接写入方法来制作衍射光学元件,从而无需使用软件编程控制来制作衍射微结构.
利用聚焦离子束轰击下的材料自组织成型方法来制作衍射结构.
利用聚焦离子束直接写入法在类金刚石膜上加工三维微光学元件.

该项目成果达到国际和国内领先水平.
大型线性系统高效算法与相关矩阵分析研究完成单位:数学学院成果简介:项目给出了形式优美的最优Gerschgorin-type奇异值包含区间,不仅解决了1984国际上所提出的一个猜测,并得到了比该猜测更好的结果;关于M-矩阵与其逆矩阵Hadamard积最小特征值的下界问题,给出的一些新结果明显优于Field-Markham's猜想的结果.
构造了无条件收敛的计算机迭代算法,从算法上解决了H-矩阵和M-矩阵实际判别这一公开问题.

项目提出了能够很好地求解非Hermitian正定线性系统两类新算法LHSS和AHSS算法;对于难于求解的不定线性系统,提出了RBBK和RFBP算法,既能更快的找到合适的主元,节约选主元时间,又能得到稳定的Gauss分解;首次建立了Hermitian正定矩阵和单调矩阵双分裂迭代法的收敛性定理和比较定理;提出的整体松弛非定常并行多分裂多参数类迭代法,收敛速度提高了47.
96%等.

基于预条件技术的高效迭代算法是目前科学计算中大规模线性代数方程组求解研究的重点领域,分别建立了系列高效预条件子,如,基于LU分解的Gauss-型预条件技术、稀疏近似逆等;针对二维三温辐射流体力学中的惯性约束聚变(ICF)所对应的块三对角能量方程组,提出了一种新的可高度并行化的高效预处理子;对于Z-矩阵线性系统,分别给出了系列修正预条件方法,明显提高了计算效率并建立了比较定理和最优参数.
提出的块三对角矩阵求逆算法计算量已为最小;获得的三对角矩阵逆元素绝对值的上下界,从理论上证明了优于系列著名成果;提出的对称五对角Toeplitz线性方程组的求解算法,算法稳定且仅需要不到40n的计算量.

项目创新性大、难度大,所提出的新方法、新概念和若干新成果具有独创性,主要成果具有国际领先水平,整个成果具有国际先进水平.

功能材料物理性质的实验与理论研究完成单位:物电学院成果简介:该项目利用离子注入在单晶Al2O3中首次直接形成了植入金属Ni纳米晶,Ni纳米晶形成了在峰值位于400nm处宽而弱的新的光吸收带,发现这种吸收带是过渡金属植入纳米结构的一种普遍特征.
通过离子注入在α-Al2O3单晶中首先制备得到了Zn纳米晶,然后在O2气氛下退火,首次成功在α-Al2O3中制备了ZnO植入纳米结构,并发现它有一个很强的绿色发光峰.
通过改变荷能离子能量、束流密度和注量及基体温度还成功地在MgO、YSZ和金红石TiO2单晶中制备了金属Ni纳米晶.
还深入研究了离子注入和Al掺杂对ZnO薄膜结构、光学和电学性质的影响.
对一些具有很好应用前景的光学材料中4f11(Er3+)、4f3(Nd3+)、4f5(Sm3+)、4f9(Dy3+)、4f1(Ce3+)和4f13(Yb3+)等体系的局部结构和光谱性质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

首次从原子尺寸上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GaN纳米线和纳米管的熔点随着其尺寸的变化,发现熔点随尺寸的增加而升高,当尺寸增加到某一值后熔点达到饱和值,且接近体相的熔点.
发现GaN结构的轴向导热系数低于体相材料,且导热系数表现出显著的尺寸效应.
首次发现轴向拉伸时,GaN纳米管韧脆转变温度奇特地随着纳米管厚度的增加而升高.
晶向对纳米管的断裂行为有很大的影响.
轴向压缩时,屈曲时临界应力值随着纳米线、纳米管长度的增加而减小.
发现小的扭转速率(≤0.
01°ps-1)对纳米管的临界应力基本没有影响.
但扭转速率进一步增大后引起了临界应力的减小.
还采用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碱金属(Li,Na,K,Rb,Cs)吸附在半导体材料表面(diamond,silicon,germanium等)时的表面物理性能,主要包括表面结构,表面电子态和吸附质的种类位置.

首次用湿化学方法成功制备出一维结构的纳米SnO2材料,并系统研究了其光电性能.
并利用高能电子(1.
6MeV)和γ射线辐射方法在无机纳米粉体(Al2O3,SiO2,锐钛矿及金红石结构TiO2,ZnO)和碳纳米管表面接枝一层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聚合物,研究了表面改性后纳米材料的光学特征.
发现纳米Al2O3,TiO2和ZnO表面接枝聚合PMMA后发现在420nm左右出现很强的光致发光现象.
改性后的碳纳米管在247nm处产生强烈的吸收峰并在568nm处有很强的光致发光现象.
该项目的研究水平总体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部分结果居国际领先.
新型钛合金的离子注入改性研究完成单位:物电学院成果简介:钛合金因其具有独特的机械性能、无磁性、低密度、高熔化温度、在各种介质中的耐腐蚀性能良好,加热到400℃仍保持其各项机械性能,而越来越广泛地用于水冷动力反应堆结构材料.

该项目结合核动力反应堆用钛合金材料的使用条件,以我国自行研制的新型钛合金材料TA16和TA17为研究对象,对几个方面作了系统研究:非金属元素氮、合金化元素Al、Nb、具有特殊性能的元素Ni、Ta等的单独或混合注入对两种钛合金抗磨损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升温氮离子注入和氮离子注入后的退火处理对两种钛合金抗磨损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综合上述研究结果,得出了各种离子注入改善钛合金耐蚀性和耐磨性的影响机理.
氮离子注入可以显著改善合金的耐蚀性;镍钽离子注入改善了合金的耐蚀性;铝铌离子注入大大改善了钛合金的抗磨损性能;退火温度达到600℃时,能有效提高合金的显微硬度和降低摩擦系数.
注入温度对磨损性能的影响与退火时的情况相似.

研究成果已发表在SurfaceCoatings&Technology、CorrosionScience、PhilosophicalMagazineLetters、ScriptaMaterialia等国外期刊上发表SCI收录相关文章15篇.
三、软科学成果加快四川省专业市场发展的战略研究完成单位:管理学院成果简介:该项目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以专业市场的战略提升和交易模式、经营机制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访谈和大量的文献资料整理工作,提炼了四川省专业市场战略提升的内涵及运行机制,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应用价值.

该项目主要创新点:在研究体系和框架方面,该项目基于产业集群区域经济发展、专业市场、创新模式等相关理论,构建了四川省专业市场战略发展模式理论体系和框架,为提升其战略地位和持续发展探索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应用上述框架对四川省专业市场发展战略进行具体分析,提出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四川省专业市场核心竞争力和战略地位的开拓性思路,研究成果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创新性.

对理论界和实业界关注的专业市场交易模式、经营机制等问题也进行了深入研究,其结论有助于交易模式的创新.

该项目成果整体居于国内领先水平.
人力资本对组织创新的影响研究——基于四川省高技术产业的实证研究完成单位:管理学院成果简介:该项目对人力资本和组织创新的内涵、人力资本与组织创新关系模型的构建与验证、以及企业特性与产业环境的调节作用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该项目主要的创新性成果和价值体现在:1、以四川省高技术产业为例,引入了企业特性和产业环境,构建"人力资本与组织创新"作用机理的研究模型.

2、该项目基于前人优秀的研究结论,充分结合我省高技术产业的特性,揭示了组织层面人力资本和组织创新的内涵.

3、该项目对人力资本、组织创新以及企业特性和产业环境四个变量设计了科学合理的测量量表.

转型期地方电力企业发展战略研究完成单位:管理学院成果简介:该项目首先是通过对国外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分析,提炼了目前电力市场化运作的四种模式,总结了国外改革的经验,并在对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进程以及实际情况的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将来发展的确实和方向;其次课题以上市地方电力企业为对象,对这些企业在进行多元化战略过程中的决策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目前我国地方电力企业在外部不利条件的趋势下,大都采用了"被动型多元化战略",其进入的领域与企业自身资源拥有情况和管理能力没有显著性相关性,结合其多元化的绩效分析,课题指出这些企业有必要进行战略重新定位;再次,课题通过对地方电网企业内外部环境的深入分析,指出地方电力企业应该采用"强化主业,适度多元化"的总体战略,其中在主业部分可以采用差异化竞争战略,以寻求与国家电力企业不同之处.
而在多元化行业的选择上,可以利用其水资源,进行资源型相关多元化.

在上述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深入访谈了国家电力公司、四川省地方电力局、四川省水电投资集团公司、乐山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等相关企业和部门,最终形成了项目报告1份,学术论文2篇.
由于该项目是建立在实际考察和理论相结合的基础上,因此具有较高的现实价值,对地方电力企业的认清目前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分析所面对的机会和威胁,进行战略制定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汶川特大地震重灾区重建区域规划中的工业布局与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研究完成单位:管理学院成果简介:研究报告以资源与产业承载理论、沉淀成本与破窗理论、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产业链及其价值结构等理论为指导,以特大地震对现有产业带来的巨大破坏以及可能的发展契机为切入点,以资源承载到产业承载为分析路径,通过灾后重建分区及功能定位的分析,揭示在灾后重建的产业布局与结构优化调整过程主要矛盾,研究、提供相应的对策建议,从而为包括产业重建在内的特大自然灾害下的应急管理提供了一种研究分析的路径,理论联系并指导实践,学术和现实价值突出.

该项目研究选取震灾最严重,重建难度最大,矛盾冲突最大的生态重建区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生态重建区灾后重建中的资源、产业、生态、环境承载力问题的科学分析,揭示民众的就业与生计是灾后重建过程中最重要、最急迫的任务,并就此构建"劳务输出及其创业"与"产业重建及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两大基本对策.
为了促进"劳务输出及其创业",该项目研究提出设立"地震灾区、尤其是生态重建区受灾民众的就业创业专项支持经费"的政策建议,并对经费来源,经费的用途和使用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这一政策研究和建议具有良好的针对性、现实性、指导性和可实施性.

攀枝花市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完成单位:管理学院成果简介:该项目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产业价值链理论、产业集群理论和战略管理理论为基础,以国务院和四川省相关政策精神为依托,提出了攀枝花市经济转型的战略思路,对经济转型实践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以攀枝花市经济转型环境分析为基础,从经济转型性质、转型关键、转型重点、转型动力和转型保障等方面对转型战略举措进行了科学设计,得到了有价值的结论.
提出经济转型的关键在于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和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经济转型重点在于提升产业支撑能力,构筑可持续发展的多元产业格局和产业支撑体系.

从资源产业链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了资源综合利用与攀枝花经济转型的内在关系,对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创新资源开发模式提出了解决方案.

强调了经济转型规划的重要性,提出应高起点制定经济转型总体规划,并配套相应的城市规划和产业规划,同时保持规划的动态调整性,增强其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这为转型战略实施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转型期电信运营商商业模式构建及机制设计研究完成单位:管理学院成果简介:该项目基于价值链、创新、交易成本等相关理论,构建了商业模式理论体系的分析框架,为商业模式的内涵、机理、以及机制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撑.

在商业模式的内涵方面,项目组指出商业模式本质上是在指特定的环境下,以企业及其相关利益者的价值创造和价值获取(实现)为目标,围绕企业的业务活动而进行的一系列整体性、结构性、功能性的设计、安排或选择,是对资源、竞争规则、价值链的"综合"、"整合"和"融合".

商业模式的机理方面,指出商业模式的要素、结构和功能统一于与外部环境的作用关系中.
当技术创新引发产业竞争结构、竞争规则变革时,主体企业会基于创新和效率两个维度,通过资源要素的增减,整体结构的调整,来改进和完善商业模式的价值功能.
需要指出的是,一旦商业模式的演进方式和路径确定,主体企业必须要明确资源要素和结构之间的逻辑关系,结构对价值功能的约束,以及整个系统的价值规范合标准,促使商业模式向更高市场价值的方向不断演进.

在电信商业模式的机制设计方面,抽取了电信商业模式中运营商、服务提供商、用户三个关键环节,并引入了体现共赢的价值偏好参数,深入分析了运营商与服务提供商之间的业务创新机制问题.
结果表明:体现共赢的价值偏好参数,可以有效的协调运营商个体利益与电信商业模式业务创新总产出之间的价值关系.
反映产业技术水平的单位努力的边际产出,对激励方式和代理成本具有重要的影响.

该项目的研究角度独特,论证科学,成果整体上居于国内领先水平.
基于数据科学的商业银行客户信用评分理论与系统研究完成单位:管理学院成果简介:该项目首先调查分析了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状况与水平,针对其面临的信用环境、技术手段、业务措施,在比较国内外信用评估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如下研究:第一,深入研究客户信用评价/评分指标体系,利用空间分析技术与数理分析方法,给出了信用指标空间的序关系及其优势结构,并讨论了信用标准化问题.

第二,针对信用状态不稳定的客户,提出随机组合信用评估方法(RCCETechnique).
第三,在对客户信用状态空间CSS结构进行分析和描述的基础上,构建了多维动态信用评估方法(MDCETechnique).
第四,针对组合信用决策以及银行资本配置等问题,建立了基于区间数的不确定性信用组合决策模型和基于VaR约束的多目标信用决策模型,并结合相关数据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进行实证分析.
这些研究结果,银行可以有效度量和监控各种信用风险.

第五,运用数据挖掘方法及相关计算机技术,开发了"银行客户信用评分系统",获得了良好评价.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理论与对策研究——基于成都平原产业集群的实证完成单位:管理学院成果简介:该项目突破以往关于产业集群自主创新能力增长的研究仅仅是把集群网络结构笼统作为一个"黑匣子";且对集群网络内部自主创新动力机制的研究,常常是相互割裂地分别基于竞合机制、扩散机制、学习机制和激励机制进行探讨,缺乏全局视角,系统地刻画各种动力机制交互作用的过程;并且对于特定地理积聚的产业集群自主创新的研究,多是以经济发达地区或比较成型的产业集群为研究对象,如此将具体研究对象集中于某些产业集群将不利于全面分析产业集群创新自主创新能力在不同类型的集群、不同集群发展阶段的特征.

改进了产业集群自主创新的动力机制——竞合、学习、扩散、激励机制.
项目从产业集群自主创新的影响因素入手,在对产业集群自主创新动力机制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竞合机制、学习机制、扩散机制与激励机制,并对其动力机制分别建立了相应的模型.

拓展了产业集群自主创新综合动力模型.
通过构建产业集群自主创新综合动力模型,分析了产业集群内企业自主创新的竞争与合作、学习、扩散之间的相互关系.

基于技术扩散和复杂网络,拓展了产业集群自主创新能力增长模型.
针对产业集群自主创新能力增长的特点,从技术扩散角度,引入传染病模型.
在此基础上,运用复杂网络对SIS模型和SIR模型进行仿真.

成都市服务领域创业对就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完成单位:管理学院成果简介:该报告在系统研究成都市的创业环境、创业者创业情况、创业企业的发展基础上,探索在成都特定的经济环境下服务业创业如何发挥其在就业中的作用.
该报告系统总结了成都市近年的创业和就业情况,探索了创业促就业的相关途径和模式,清晰地呈现了成都市服务业在就业方面的突出地位.

该报告研究切入点新颖,有较大的实践意义.
我国房地产市场分类宏观调控研究完成单位:管理学院成果简介:该项目构建了房地产市场动态价格特征理论模型,并将其转换为应用计量模型,定量研究了国内房地产市场价格波动特征和国内房地产市场的非均衡特征.
在国内房地产市场的非均衡特征研究结论基础上,设计了基于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房地产市场分类指标体系,构建了房地产市场聚类方法,为我国区域房地产市场的分类提供了科学分类方法和依据.
系统地提出了包括5个层面的我国房地产市场分类宏观调控框架和实施方案.

该研究成果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重大实际应用价值,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宏观调控对四川省房地产行业的影响分析完成单位:管理学院成果简介:该项目系统性地总结分析了我国政府自2002年以来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
提出了考虑商品房区位、结构和区域环境的特征价格指数和分区位分结构的房地产价格指数的建议,使房地产价格指数能够更真实反映房地产市场的走势.
比较完整地提出了商品房土地市场调控政策建议,具有可操作性.
提出的基于分类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建议,为深入研究四川省房地产分类宏观调控政策的指定和实施奠定了基础.

跨文化高层管理团队的文化冲突及协商机制研究完成单位:管理学院成果简介:该项目构建了包括团队特征、团队结构及团队国产机的合资企业高层管理团队的理论模型,研究文化冲突如何影响团队过程,团队过程又如何影响组织绩效;整理和建立了特色化的合资企业合同数据库;验证和完善了国外学者基于发达国家市场环境的合资模型选择理论,认为单方控制的股权结构更有利于合资企业的业绩提升,并在此基础上补充文化距离这一重要变量影响效果方面的研究结论;改进了以往研究中关于政府管制政策和腐败行为的解释理论,分析认为导致不同国家和地区以上政策差异的原因在于文化价值观差异;通过实证分析认为,国内的经济转型和社会环境正在改变着管理者的价值取向,导致整合和竞争成为最常采用的冲突解决策略;改进了以往关于国内企业国际化的理论分析思路,认为收购模式比合资模式拥有更高的控制权,但并不能保证知识整合和技术学习目标的实现,其中文化冲突的影响不容忽视.

该项目以问题为导向,采取了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的技术路线,综合应用高层管理团队、跨文化管理以及公司治理等理论以及历史档案分析、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结构方程建模等技术,方法科学、先进.
研究成果总体居于国内领先地位,部分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四、推广应用成果推广应用成果技术成果名称超高压输电线路覆冰及扭转在线监测技术研究学校名称电子科技大学项目负责人张昌华院(系)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职务/职称副教授通讯地址成都市高新西区西源大道2006号邮政编码611731联系电话13550094608移动电话13550094608传真号码028-61830661电子邮箱zhangchanghua@uestc.
edu.
cn成果应用范围各地区电网高压输电线状态监控成果转化的方式和要求技术产品化,并向相关市场推广预计投资额及效益投资额:50万效益400万技术成果简介: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覆盖的区域越来越广,导线由覆冰所引起的断线,倒塔等事故频繁出现.
由于覆冰多发于高海拔无人区且导线周围常伴随有强电磁干扰,传统的监测方法已无法满足实际的需要.
本技术采用光纤传感器作为测量元件,以光信号为传播介质,光纤解调仪为光源及数据解调终端,搭建了一套光纤传感系统.
并研究比较了许多覆冰质量的算法,最终提出了一种基于应变变化量,通过两层迭代计算的新覆冰质量算法,并将其编入自行开发的监测软件.
通过现场试验验证了整套监测系统的稳定性与准确度.

技术成果指标温度传感器的测量精度达到0.
5摄氏度,应变传感器的测量精度达到5个微应变(1个微应变即1米变化1微米).
使用以上指标的传感器测量值对常规的输电线路覆冰厚度进行计算,在理论上精度可达到0.
1毫米.

推广应用成果技术成果名称智能变电站全场景试验系统学校名称电子科技大学项目负责人黄琦院(系)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职务/职称书记/教授、博导联系电话028-61830661移动电话13908230848传真号码028-61830661电子邮箱huangqi@uestc.
edu.
cn成果应用范围电网各电压等级智能变电站调试;广域电网后备保护能力检验试验室环境下对二次系统性能测试与评估成果转化的方式和要求技术合作、产品化推广预计投资额及效益投资额度约在50万~100万元;预计经济效益可达千万元技术成果简介:由于智能变电站引入电子式互感器、合并单元、光纤交换机等新型设备,传统采用保护测试仪认定二次系统的方法,难以覆盖对此类设备的检查.
同时,智能电网的保护动作不再依赖于单一信息来源,多信息源的联动试验也必须加以考虑,需要分布式注入数据方可完成此类试验.

针对上述问题,本项目成果"智能变电站全场景试验系统",采用大规模电网暂态计算技术、无线同步对时技术以及分布式实时传输技术,提出了智能变电站全场景试验方法,并研制了相应的试验系统.
整个系统由大电网仿真软件平台、无线同步主时钟、采集模拟器以及开关模拟器组成.
该系统试验过程中,将变电站二次系统视为一个整体,在进行二次系统功能认定试验时,保持了其接线和输入信息的完整性,从而使得被检变电站的状态与变电站实际运营时一致.
采用该系统不仅可进行目前单一智能变电站所有间隔的统一试验,还可进行变电站的站间联调试验.

该成果已通过由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电网公司组织的专家鉴定.
鉴定结论为国际先进,国内领先.

技术成果指标可对至少200节点规模电网进行仿真,每节点内包含的互感器仿真输出不小于30路.

仿真步长可设置,最小步长为20us.
200节点规模下的仿真时间不超过1分钟.

仿真功能涵盖电力系统稳态试验以及各类型故障暂态试验,故障持续时间最大可设置为15S.

支持无线数据传输.
传输率不低于54Mb/S,传输距离最大(不经过中继设备)可达200m.

支持无线同步对时功能.
同步精度误差不大于10us,同步时钟守时误差不超过5us/小时.
且无线主时钟支持GPS对时方式,支持站间同步.

试验系统对外数据接口与国内各合并单元厂家兼容,支持采样点数设置.

试验系统支持对智能操作箱分、合闸信号的捕获功能,并可为该信号添加时间标签,回传上层平台检验.
时间标签与主时钟基准之间误差不大于10us.

推广应用成果技术成果名称数字存储式杂散电流同步测试仪学校名称电子科技大学项目负责人张昌华院(系)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职务/职称副教授通讯地址成都市高新区(西区)西源大道2006号邮政编码610054联系电话028-61830661移动电话13550094608传真号码028-61830661电子邮箱成果应用范围石油、地铁、矿井等作业区成果转化的方式和要求技术合作、产品化推广预计投资额及效益投资额约30万~50万元;预计经济效益可达500万元以上技术成果简介:DRS-SCM2010数字存储式杂散电流测试仪可以一台仪器单独使用,也可以利用GPS卫星时钟信号使得多台仪器同步触发测试,涵盖了现行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中主要的杂散电流测试功能.
主要包括:管地交流电位长时间自动监测;管地直流电位长时间自动监测;DCVG测量;通过仪器配套的、内嵌专家系统推理工具的DRS-SCM2010杂散电流数据分析软件,可以利用计算机对测试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杂散电流的强度、影响范围、管道阴极保护状况、排流点的选择以及给出排流建议,并能自动给出测试报告,实现了杂散电流测试的计算机辅助分析.

技术成果指标:1)测量精度,最大误差小于±0.
8±4d%;2)测量范围:管地电位测量通道:直流电压±40V,交流300V,设备耐压680V;参比电位测量通道:直流电压±500mV.
3)输入阻抗:10M欧以上;4)电池充满电的情况下可72小时连续监测;5)时间同步误差:在能够接收GPS信号的区域小于50μs,无GPS信号的区域24h时间积累误差小于1s;6)工作环境:-10℃-40℃,相对湿度<80%RH;存储环境:-20℃-60℃,相对湿度<90%RH.

7)软件运行:常规计算机硬件要求即可,Windows操作系统,带Office办公软件.

推广应用成果技术成果名称BiCOR,CORS和BiCORSTAB方法学校名称电子科技大学项目负责人荆燕飞院(系)数学科学学院职务/职称副教授通讯地址成都市建设北路2段4号邮政编码610054联系电话028-61831290移动电话13689006296传真号码028-61831608电子邮箱yanfeijing@uestc.
edu.
cn成果应用范围线性方程组求解成果转化的方式和要求整合到相应的算法包,形成迭代解法器软件包.
预计投资额及效益预计投资额:3万;效益:5万技术成果简介:在短项递推Krylov子空间迭代法研究方面,开发了一类基于Lanczos双共轭A-标准正交过程的新型、高效Krylov子空间方法:BiCOR,CORS和BiCORSTAB方法(JournalofComputationalPhysics,2009,228:6376-6394).
通过求解计算电磁学、计算化学等不同计算领域中产生的大型稀疏和稠密的实数和复数非对称或非Hermitian线性系统(SIAMJournalonScientificComputing,2011,33:3020-3036;JournalofComputationalPhysics,2010,229:8511-8520;ProgressInElectromagneticsResearch,2009,99:427-451),数值结果表明此类新型算法与目前流行的常用Krylov子空间迭代法相比在存储量和计算时间方面所具有的竞争优势和实用性.
结果有助于评价Krylov子空间迭代法用于求解大尺寸电磁散射等问题的潜力,同时也充实了计算电磁学、计算化学等相关领域迭代法的求解技术.

快云科技,免云服务器75折优惠服务器快云21元/月

近日快云科技发布了最新的夏季优惠促销活动,主要针对旗下的香港CN2 GIA系列的VPS云服务器产品推送的最新的75折优惠码,国内回程三网CN2 GIA,平均延迟50ms以下,硬件配置方面采用E5 2696v2、E5 2696V4 铂金Platinum等,基于KVM虚拟架构,采用SSD硬盘存储,RAID10阵列保障数据安全,有需要香港免备案CN2服务器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快云科技怎么样?快云科技好不...

RackNerd提供四款高配美国服务器促销活动低至月$189

RackNerd 商家给的感觉就是一直蹭节日热点,然后时不时通过修改配置结构不断的提供低价年付的VPS主机,不过他们家还是在做事的,这么两年多的发展,居然已经有新增至十几个数据中心,而且产品线发展也是比较丰富。比如也有独立服务器业务,不过在他们轮番的低价年付VPS主机活动下,他们的服务器估摸着销路不是太好的。这里,今天有看到RackNerd商家的独立服务器业务有促销。这次提供美国多个机房的高配独立...

Digital-VM:服务器,$80/月;挪威/丹麦英国/Digital-VM:日本/新加坡/digital-vm:日本VPS仅$2.4/月

digital-vm怎么样?digital-vm在今年1月份就新增了日本、新加坡独立服务器业务,但是不知为何,期间终止了销售日本服务器和新加坡服务器,今天无意中在webhostingtalk论坛看到Digital-VM在发日本和新加坡独立服务器销售信息。服务器硬件是 Supermicro、采用最新一代 Intel CPU、DDR4 RAM 和 Enterprise Samsung SSD内存,默认...

大容量存储控制器为你推荐
租服务器开个小型公司,租个服务器需要多少钱?中文域名注册查询怎么查我们公司的中文域名是被谁注册的?海外主机为什么国外的主机和国内的有这么大的差别?虚拟主机推荐虚拟主机哪个好100m网站空间网站空间100M指多大淘宝虚拟主机淘宝里卖虚拟主机、独立服务器、VPS的都是怎么进货的。河南虚拟主机新乡在哪个网站买虚拟主机好?西安虚拟主机西安互联是个什么公司?新加坡虚拟主机请问新网的虚拟主机靠谱吗?广西虚拟主机江西服务器托管,但要接入专线,问了很多代理都说不可以,如何解决?
虚拟主机试用 域名网 vps优惠码cnyvps 80vps 星星海 evssl证书 512m内存 泉州移动 服务器干什么用的 国外免费asp空间 怎么建立邮箱 双12 ebay注册 智能dns解析 实惠 godaddy空间 xshell5注册码 免费获得q币 美国主机侦探 cx域名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