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gridview分页  时间:2021-02-23  阅读:()

数理学院2015版课程教学大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目录1、《环境保护概论》12、《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53、《计算机专业英语》84、《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导论》115、《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176、《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237、《离散数学》318、《计算机组成原理》379、《数据结构》4610、《数据库系统原理(双语)》5611、《操作系统》6212、《软件工程与项目管理》6813、《计算机网络》7814、《编译原理》8715、《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9216、《Web前端开发技术》10117、《Matlab程序设计》10918、《Delphi程序设计》11419、《.
NET开发技术》12120、《Oracle数据库》12621、《算法设计与分析》13222、《XML编程技术》13723、《电气制图与CAD》14324、《EDA技术》150《环境保护概论》教学大纲课程编号:37210021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程名称:环境保护概论学时学分:16/1英文名称:IntroductionofEnvironmentProtection考核方式:报告选用教材:自编教材大纲执笔人:赵兴青先修课程:大学物理、高等数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等适用专业:计算机等理工科专业大纲审核人:张文艺执行时间:2016年9月1日批准人:张凤娥一、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验训练,使学生具备下列知识和能力:1、培养学生掌握环境科学的基础理论(环境和环境问题的基本概念、环境科学和生态学基础知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环境污染、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环境管理等).
使学生能够初步运用环境学科知识去分析、解决生产和生活中出现的环境污染问题.
2、使学生系统理解当前的环境问题及对人类的危害,认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及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二、课程目标、教学方法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毕业要求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目标教学方法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7.
1能理解环境保护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多媒体讲授,结合案例阐述基本原理、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强调环境保护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意义.
7.
2熟悉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7.
3能对专业领域内各类系统及工程实践进行评价,并判断其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
三、教学基本内容(一)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支撑课程目标1、2)1.
基本内容:主要介绍环境的定义、环境问题的由来与发展;当今人类所面临的几大全球性问题(全球变暖、臭氧减少、酸雨、荒漠化等);了解过去几十年震惊世界的几大公害时间;了解我国环保发展的几个阶段;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由此可知为何将环境保护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2.
重点:环境的概念,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要求学生:理解环境的基本概念,了解目前主要的环境问题及环境问题出现的原因,了解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二)水污染与防治(支撑课程目标1、2)1.
基本内容:主要介绍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水污染各项指标,了解水体中主要污染物的来源(工业生产、生活、农药生产及使用、地面径流及其他污染物)及危害,了解基本的水处理的技术、工艺流程、设备、方法特点,了解水污染防治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对策.
2.
重点:水资源现状及水污染情况,防治水污染的措施.
要求学生:了解目前世界及我国水资源现状和水污染的情况,认识水污染防治的重要性,了解最基本的水污染的处理工艺方法,了解目前先进的水污染防治的技术,会运用已学的知识进行水污染治理技术的初步设计.
(三)大气污染与防治(支撑课程目标1、2)1.
基本内容:主要介绍大气圈的结构,大气污染物及其来源(工业、生活、交通、农业等),了解大气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了解对颗粒污染物和气态污染物治理的各类方法的原理、优缺点及设备,认识全球大气污染的现状、对策和趋势.
2.
基本要求:要求学生了解大气圈的结构,了解主要的大气污染源和污染物,认识大气污染对人体的危害;了解大气污染治理的方法;学会运用已学的知识进行大气污染的治理技术的初步设计.
3.
重点:大气污染现状,防治大气污染的措施.
要求学生:了解大气圈的结构,了解主要的大气污染源和污染物,认识大气污染对人体的危害;了解大气污染治理的方法;学会运用已学的知识进行大气污染的治理技术的初步设计.
(四)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和利用(支撑课程目标1、2)1.
基本内容:主要介绍固体废物的概念、特点,认识生活、各工业行业(石油、化工、机械、印染、制药、建筑等)废弃物的种类、来源和利用和处理技术,了解各行业危险废弃物的处理和处置方法,了解城市垃圾的处理和利用的国内外采用的方法.
2.
基本要求:3.
重点:固体废弃物处置的必要性,废弃物资源化的重要性.
要求学生:了解固体废物的来源、种类和危害;了解固体废物的处理和处置的方法;能够对固体废物进行再次利用,变废为宝.
(五)噪声及其它物理性污染与防治(支撑课程目标1、2)1.
基本内容:主要介绍各类噪声的来源(工业、交通、建筑施工、生活等),分类、危害、物理量及其控制技术,了解放射性污染与防治,光污染与防治,热污染与防治等.
2.
基本要求:要求学生了解噪声的定义、来源;了解噪声治理的方法;理解噪声评价的标准;了解其他的物理性污染,如放射性污染、光污染、热污染等;认识物理性污染对人体的危害;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常见的物理性污染提出防治措施.
3.
重点:物理性污染的危害,防治物理性污染的措施.
(六)清洁生产概要(支撑课程目标1、2)1.
基本内容:清洁生产的定义、内容、目标,实现清洁生产的途径以及清洁生产的评价、审计.
掌握工业机械清洁生产原理与技术,通过工业清洁生产实例分析工业清洁生产技术.
2.
重点:清洁生产原理,清洁生产技术.
要求学生:了解清洁生产的由来、国内外的发展状况及推行清洁生产的意义,了解清洁生产基本概念;了解清洁生产的理解清洁生产的目标、对象及内容.
掌握工业机械清洁生产原理与技术;能够利用清洁生产原理与技术进行环境问题的解决.
(七)环境标准、环境管理和环境质量评价(支撑课程目标1、2)1.
基本内容:环境标准的概念、种类和作用,环境标准的制定原则和方法,环境管理的概念和作用,环境管理的基本职能和内容,工业企业环境管理的方法和管理制度.
2.
重点:环境标准和环境管理的作用,环境管理在环境保护中的地位,环境管理和环境标准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要求学生:了解环境标准的定义,理解环境标准的种类和作用;掌握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原则和方法;能够利用环境标准进行环境问题的解决.
了解环境管理的概念、作用;掌握环境管理的基本职能和内容;掌握环境管理的方法和管理制度.
四、教学进度与学时分配教学内容课堂讲授(学时)课堂专题讨论(学时)(一)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二)水污染与防治2(三)大气污染与防治2(四)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和利用2(五)噪声及其它物理性污染与防治2(六)清洁生产概要2(七)环境标准、环境管理和环境质量评价22合计16五、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平时成绩(共计40分)评价环节评估毕业要求(见培养方案)出勤情况7.
1、7.
2、7.
3作业一作业二作业三报告成绩(共计60分)报告成绩7.
1、7.
2、7.
3六、参考书目1.
刘芃岩.
环境保护概论.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2.
林肇信.
环境保护概论(修订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
孙淑波.
环境保护概论.
北京:北京工业出版社,2013.
4.
戴财胜.
环境保护概论.
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2.
5.
盛连喜.
现代环境科学导论(第2版).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6.
钱易,唐孝炎.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第2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7.
左玉辉.
环境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8.
曲向荣.
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9.
张天柱.
清洁生产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教学大纲课程编号:49910011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程名称: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学时学分:8/0.
5英文名称:LiteraturesSearchingandScientificWriting考核方式:大作业选用教材:《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黄军左中国石化出版社大纲执笔人:万建武先修课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导论大纲审核人:潘操适用专业:计算机及相近专业批准人:孙霓刚执行时间:2016年9月1日一、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验训练,使学生具备下列知识和能力:课程目标1:具备的知识:文献检索的基本知识、工具书类型及功用、网络信息资源、国内外的全文数据库检索、著名外文文摘检索、专利文献检索、特种文献检索,以及科技论文写作.
具备的能力: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文献检索工具和手段,分析复杂工程问题,并具备科技论文写作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教学方法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毕业要求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目标教学方法2问题分析2.
3能分析相关文献寻求可替代的解决方案课程目标1多媒体讲授、相应课题的专项讲解与练习2三、教学基本内容理论教学部分第一章网络信息资源检索(支撑课程目标1)1、内容:本章主要介绍网络信息资源概述、资源分类、检索的基本方法、技术及策略.
2、要求:了解网络信息资源检索的基本方法、技术及策略.
3、重点:掌握网络信息资源检索的基本方法、技术及策略.
4、难点:网络信息资源检索的基本方法、技术及策略.
5、知识目标:了解网络信息资源检索.
6、能力目标:熟悉什么是网络信息资源检索.
第二章国内、国外数据库检索(支撑课程目标1)1.
内容:本章主要介绍国内、国外主流的数据库及检索策略.
2.
要求:了解国内、国外主流的数据库及相应的检索策略.
3.
重点:掌握国内、国外数据库的检索策略.
4.
难点:国内、国外数据库的检索策略.
5.
知识目标:了解国内、国外主流的数据库及检索策略.
6.
能力目标:掌握国内、国外数据库的检索策略.
第三章专利文献检索(支撑课程目标1)1.
内容:本章主要介绍专利文献检索.
2.
要求:了解专利系统及分类.
3.
重点:掌握中国、美国、欧洲专利检索的方法及检索工具的使用.
4.
难点:中国、美国、欧洲专利检索工具的使用.
5.
知识目标:了解专利文献检索.
6.
能力目标:掌握专利文献检索的方法.
第四章科技论文写作(支撑课程目标1)1.
内容:本章主要介绍科技论文的写作,包括:基本概念、分类、写作意义、内容及基本样式.
2.
要求:了解科技论文的基本概念、分类、写作意义、内容及基本样式.
3.
重点:掌握科技论文的基本构成及样式.
4.
难点:科技论文的写作技巧.
5.
知识目标:了解科技论文的基本概念、分类、写作意义、内容及基本样式.

36.
能力目标:掌握科技论文的写作技巧.
四、教学进度与学时分配教学内容讲课实验上机合计网络信息资源检索2国内、国外数据库检索2专利文献检索2科技论文写作2合计8五、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平时成绩(共计50分)评价环节评估毕业要求(见培养方案)作业一2.
3作业二2.
3期末大作业(共计50分)卷面分数2.
3六、参考书目[1]郑霞忠著.
科技论文写作与文献检索.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
1《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大纲课程编号:49920021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程名称:计算机专业英语学时学分:16/1英文名称:ComputerEnglish考核方式:大作业选用教材:《计算机专业英语》卜艳萍人民邮电出版社大纲执笔人:万建武先修课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导论大纲审核人:潘操适用专业:计算机及相近专业批准人:孙霓刚执行时间:2016年9月1日一、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验训练,使学生具备下列知识和能力:课程目标1:具备的知识: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及多媒体等多方面的专业英语知识及相应技术、技巧的应用.
具备的能力:能熟练运用英语,进行计算机学科相关的阅读、写作和沟通.
具有计算机及相关领域的国际视野,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
二、课程目标、教学方法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毕业要求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目标教学方法10沟通10.
1能熟练运用一门外语,进行阅读、写作和沟通课程目标1多媒体讲授、相应课题的专项讲解与练习10.
2具有计算机及相关领域的国际视野,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
2三、教学基本内容理论教学部分第一章计算机专业英语基础知识(支撑课程目标1)1、内容:本章主要介绍专业英语的特点、构词法分析、常用语法知识等.

2、要求:了解专业英语的特点、构词法、常用语法知识.
3、重点:专业英语的语法特点、构词法特点.
4、难点:专业英语的构词法特点.
5、知识目标:宏观理解计算机专业英语的特点.
6、能力目标:熟悉什么是计算机专业英语.
第二章硬件知识(支撑课程目标1)1、内容:本章主要介绍计算机硬件方面的专业英语.
2、要求:了解计算机硬件相关的专业英语术语.
3、重点:掌握CPU、内存、I/O设备的专业英语术语.
4、难点:硬件相关的短文阅读与写作.
5、知识目标:了解计算机硬件相关的专业英语术语.
6、能力目标:掌握计算机硬件相关的专业英语阅读与写作.
第三章软件知识(支撑课程目标1)1、内容:本章主要介绍计算机软件方面的专业英语等.
2、要求:了解计算机软件相关的专业英语术语.
3、重点:掌握操作系统、数据结构、程序语言的专业英语术语.
4、难点:软件相关的短文阅读与写作.
5、知识目标:了解计算机软件方面的专业英语.
6、能力目标:掌握计算机软件方面的专业英语阅读与写作.
第四章计算机应用(支撑课程目标1)1、内容:本章主要介绍计算机应用方面的专业英语等.
2、要求:了解软件工程、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办公自动化等方面的专业英语术语.
3、重点:掌握软件工程、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办公自动化等方面的专业英语术语.
4、难点:计算机应用技术相关的短文阅读与写作.
5、知识目标:宏观了解计算机应用方面的专业英语.
6、能力目标:掌握计算机应用方面的专业英语阅读与写作.
3四、教学进度与学时分配教学内容讲课实验上机合计计算机专业英语基础知识4硬件知识4软件知识4计算机应用4合计16五、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平时成绩(共计50分)评价环节评估毕业要求(见培养方案)作业一10.
1,10.
2作业二10.
1,10.
2作业三10.
1,10.
2作业四10.
1,10.
2期末大作业(共计50分)卷面分数10.
1,10.
2六、参考书目[1](美)奥利里著.
计算机专业英语.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导论》教学大纲课程编号:41560011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程名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导论学时学分:8/0.
5英文名称:Introductiontocomputerscienceandtechnology考核方式:考查选用教材:BehrouzForouzan(美)著,刘艺等译.
计算机科学导论(原书第2版).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大纲执笔人:林逸峰先修课程:大纲审核人:潘操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批准人:孙霓刚执行时间:2016年9月1日一、课程目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导论》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验训练,使学生了解计算机学科的主要知识和研究范围,培养学生用计算机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增强学生对本专业学习的兴趣.
具体的知识和能力为:(1)使学生对计算机学科的主要知识和研究范围有较全面的了解,同时掌握计算机主要技术的原理和方法.
(2)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系统、数据存储、数字逻辑、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硬件、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算法分析和设计、操作系统、数据库、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多媒体、信息安全和人工智能等理论知识以及相应的实践应用能力.
(3)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计算机系统的相关理论和技术,分析并解决复杂计算机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教学方法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毕业要求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目标教学方法6工程与社会6.
2熟悉计算机领域相关的技术标准、知识产权、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
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3多媒体讲授;通过案例分析强调计算机理论思维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6.
3能理解和分析计算机领域的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标准的开发和应用对社2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
6.
4能客观评价计算机工程实践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12终身学习12.
1能认识不断探索和学习的必要性,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课程目标2设置与课程相关的项目,以报告和小组方式开展,题目自拟.
教师提供咨询,检查工作进度,帮助学生改善方案.
12.
2具备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了解拓展知识和能力的途径.
12.
3能针对个人和职业的发展的需求,采用合适的方法,自主学习,适应发展.
三、教学基本内容理论教学部分第一章计算机系统概述(支撑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1、内容:本章主要介绍计算机系统的发展、计算机的特点、冯诺依曼计算机结构和计算机的性能指标等.
2、要求: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发展;理解计算机的特点及应用,计算机的分类和组成等;掌握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组成.
3、重点:计算机系统的发展阶段、计算机的主要应用领域和计算机的分类.

4、难点:计算机的软硬件组成结构.
5、知识目标:理解计算机的五个特点;理解计算机的主要应用领域;掌握计算机系统发展的四个阶段;掌握计算机的软硬件组成结构.
6、能力目标:具备区分和识别常见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能力.
第二章数据存储(支撑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1、内容:本章主要介绍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进位计数制及相互转换、BCD数字编码和字符在计算机中的表示等.
2、要求:了解BCD数字编码方式;理解字符在计算机中的表示;掌握二进制、十进制和十六进制在计算机中存储方式和相互转换方法.
3、重点: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方法和三种进位计数制.
4、难点:二进制、十进制和十六进制在计算机中存储方式和相互转换方法.

5、知识目标:理解字符在计算机中的表示方式,掌握二进制、十进制和十六进制在计算机中存储方式、编码方式和相互转换方法.
6、能力目标:具备将常见的8位和16位二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和十六进制3数的能力.
第三章数字逻辑(支撑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3)1、内容:本章主要介绍数字逻辑基本运算、逻辑门与触发器、计算机中的逻辑部件等.
2、要求:了解计算机中的逻辑部件;理解计算机中逻辑门与触发器的概念;掌握数字逻辑基本运算.
3、重点:数字逻辑基本运算方式.
4、难点:逻辑运算和触发器.
5、知识目标:理解计算机中主要逻辑部件;掌握数字逻辑的四种基本运算及其对应的逻辑门和触发器.
6、能力目标:具备利用逻辑表达式绘制电路图、分析触发器的状态及其特征表达式的能力.
第四章计算机体系结构(支撑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1、内容:本章主要介绍计算机系统软硬件体系结构、计算机系统的硬件组成和微机系统的硬件配置等.
2、要求:了解计算机软硬件体系结构;理解计算机系统的软硬件组成;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常见硬件配置.
3、重点:计算机系统硬件结构、硬件组成和微机系统的硬件配置.
4、难点:计算机的常见硬件配置和性能参数.
5、知识目标:掌握计算机的常见软硬件配置;掌握计算机主要部件的总体布局、部件的主要性能和部件间的连接方式.
6、能力目标:具备区分和识别常用计算机部件主要性能和参数的能力.
第五章程序设计(支撑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3)1、内容:本章主要介绍程序与程序设计、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结构、C程序设计简介等.
2、要求:了解程序和程序设计的概念,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结构.
3、重点: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结构.
4、难点:C程序设计.
5、知识目标:掌握程序设计的三种方法和三大结构;掌握C程序设计的简4单语法规则.
6、能力目标:具备应用C语言编写简单程序的能力.
第六章数据结构(支撑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3)1、内容:本章主要介绍数据结构的概念、数据结构的具体分类、常用数据结构和数据结构的应用举例等.
2、要求:了解数据结构能够解决的问题和产生背景;理解数据结构的分类;掌握常见的数据结构.
3、重点:数据结构的具体分类和常用数据结构.
4、难点:常见数据结构在C语言中的实现.
5、知识目标:了解数据结构的分类和应用领域;掌握用C语言来描述常见的数据结构,如数组、链表、队列、列表、树和图等.
6、能力目标:具备利用常见数据结构解决简单应用问题的能力.
第七章算法分析与设计(支撑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3)1、内容:本章主要介绍算法概述、算法评价、常用的算法和应用程序等.

2、要求:了解VC6.
0编译环境的使用;理解应用程序的开发过程;掌握常用的算法,如排序、查找和遍历等.
3、重点:常用算法的描述和VC6.
0编译环境的使用.
4、难点:用C语言描述常用的算法.
5、知识目标:掌握VC6.
0编译环境的使用;掌握常用的算法,如排序、查找和遍历等.
6、能力目标:具备用C语言编写、调试和分析常用算法的能力.
第八章操作系统(支撑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3)1、内容:本章主要介绍操作系统概述、DOS操作系统、Windows操作系统、Unix和Linux等.
2、要求:了解UNIX和LINUX操作系统,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常见操作系统(如DOS和WINDOWS等)的原理、结构和使用方式.
3、重点:DOS命令和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
4、难点:UNIX和LINUX操作系统的组成和使用方式.
5、知识目标:了解UNIX和LINUX操作系统的组成和使用方式;掌握DOS命令的格式及使用方式;掌握Windows的基本操作.
56、能力目标:具备熟练使用DOS和Windows操作系统的能力.
四、教学进度与学时分配教学内容讲课实验上机合计第一章计算机系统概述11第二章数据存储11第三章数字逻辑11第四章计算机体系结构11第五章程序设计11第六章数据结构11第七章算法分析与设计11第八章操作系统11合计88五、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平时成绩(共计30分)评价环节评估毕业要求(见培养方案)作业一12.
1、12.
2、12.
3作业二12.
1、12.
2、12.
3期末考试(共计70分)课程报告卷面分数6.
2、6.
3、6.
4、12.
1、12.
2、12.
3六、参考书目[1]吕云翔等著.
计算机导论与实践.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9月[2]战德臣等著.
大学计算机——计算思维导论.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年7月[3]陶树平等著.
计算机科学技术导论(第2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6月[4]黄国兴等著.
计算机导论(第3版).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5月[5]蔡平等著.
计算机导论(第2版).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年8月[6]张小峰等著.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导论.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06月6[7]王玉龙等著.
计算机导论(第3版).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年06月1《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大纲课程编号:45600063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程名称: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学时学分:48/3英文名称:Circuitsandelectronictechnology考核方式:闭卷考试选用教材:《电工学简明教程》秦曾煌高等教育出版社大纲执笔人:陈墨先修课程:大学物理、高等数学大纲审核人:储开斌适用专业:计算机及相关专业批准人:孙霓刚执行时间:2016年9月1日一、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验训练,使学生具备下列知识和能力:1、使学生了解常用电子元件的特性、参数及选用原则.
掌握常用的经典电子电路工作原理,参数的分析.
培养学生初步学会分析和计算各种实用的电子电路,并在实验中培养实验技能和实践能力.
二、课程目标、教学方法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毕业要求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目标教学方法1工程知识1.
1能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运用到复杂计算机工程问题的恰当表述中.
课程目标1多媒体讲授,阐述基本原理、理论联系实际三、教学基本内容理论教学部分第一章电路及其分析方法1.
内容:电路与模型;电流与电压基本物理量及其参考方向、电位;基尔霍夫电流、电压定律;电阻的串并联特性;电压源、电流源性质;叠加原理;戴维南定理.
2.
要求:了解电路的组成,了解电路模型和额定值的意义;熟练掌握电流、2电压的参考方向和数值正负的意义及在分析计算电路时的应用;了解电压源、电流源的概念;熟练掌握基尔霍夫定律;掌握叠加原理及戴维南定理的应用.

3.
重点:熟练掌握基尔霍夫定律;掌握基尔霍夫定律及应用;掌握叠加原理及戴维南定理的应用.
4.
难点:叠加原理及戴维南定理的应用.
5.
知识目标:掌握电压与电流方向的意义;应用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原理、戴维南定理分析直流电路.
6.
能力目标:能根据电路类型,合理应用所学的方法,解决电路问题.
第二章正弦交流电路1.
内容:正弦交流电路的相量表示法;单一元件正弦交流电路的性质,电压与电流关系;功率因数的提高;三相电路的性质.
2.
要求:熟练掌握正弦交流电路的相量表示法,学会应用相量法分析正弦交流电路;理解功率因数提高的意义及方法;掌握三相电源的概念.
3.
重点:正弦交流电路的相量表示法;用相量法分析正弦交流电路.
4.
难点:利用相量法分析正弦交流电路,三相对称电源的概念.
5.
知识目标:熟练掌握相量法分析正弦交流电路.
6.
能力目标:将所学的分析方法,应用于日常生活中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
第三章磁路与变压器1.
内容:变压器的原理及变压器的三大作用.
2.
要求:掌握变压器的三大作用及应用.
3.
重点:变压器的三大作用及应用.
4.
难点: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及选用.
5.
知识目标:了解变压器的工作原理,掌握三大作用.
6.
能力目标:根据变压器的三大作用,在实际应用中合理选择变压器.
第四章电动机1.
内容:了解三相交流电动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电动机的启动与制动.
2.
要求:了解三相交流电动机的转动原理;了解电动机的启动与制动.
3.
重点:电动机的启动与制动.
4.
难点: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5.
知识目标:了解三相交流电动机的转动原理;了解电动机的启动与制动.
6.
能力目标:根据电动机的启动与制动原理,学会在实际应用中灵活运用.
3第五章继电接触控制系统1.
内容:常用控制电器的原理、作用与符号;电机的常动与点动控制.
2.
要求:了解常用控制电器的原理、作用及符号;掌握电机的几种基本控制电路.
3.
重点:电机的基本控制电路原理,学会设计简单的继电控制系统.
4.
难点:继电接触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
5.
知识目标:了解常用控制电器的原理、作用与符号;电机的常动与点动控制.
6.
能力目标:根据实际电机控制要求,设计规范合理的继电接触控制系统.
第九章二极管和晶体管1.
内容:了解半导体的基本知识;掌握二极管、三极管的符号、作用及选用原则.
2.
要求掌握二极管、三极管的符号、作用及选用原则.
3.
重点:二极管、三极管的符号、作用及选用.
4.
难点:二极管、三极管的原理.
5.
知识目标:掌握二极管、三极管的符号、作用及选用原则.
6.
能力目标:根据电路要求,选择合适的二极管、三极管.
第十章基本放大电路1.
内容:掌握基本单管放大器的工作原理、静态工作点及动态参数的分析.

2.
要求:掌握基本单管放大器静态工作点及动态参数的分析.
3.
重点:基本单管放大器静态工作点及动态参数的分析.
4.
难点:基本单管放大器的工作原理、静态工作点及动态参数的分析.
5.
知识目标:掌握基本单管放大器的工作原理、静态工作点及动态参数的分析.
6.
能力目标:学会分析基本单管放大电路.
第十一章运算放大器1.
内容:了解反馈的概念、类型及作用;了解运算放大器的结构,掌握运算放大器的符号,理想运算放大器的参数、两个重要的分析依据;运算放大器组成的四种基本运算电路.
2.
要求:了解反馈的概念、类型及作用;掌握两相运算放大器分析的重要依据,四种基本运算电路的结构及参数分析.
43.
重点:两相运算放大器分析的重要依据,四种基本运算电路的结构及参数分析.
4.
难点:反馈类型的判断;利用两个重要依据分析运算电路.
5.
知识目标:掌握运算放大器的符号,理想运算放大器的参数、两个重要的分析依据;运算放大器组成的四种基本运算电路.
6.
能力目标:根据四种基本电路特点,合理选择电路结构并确定电路参数.
第十四章门电路和组合逻辑电路1.
内容:基本的与、或、非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2.
要求:掌握基本与、或、非门电路的符号、逻辑关系;学会分析组合逻辑电路;根据电路要求,设计组合逻辑电路.
3.
重点: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与设计方法.
4.
难点: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与设计方法.
5.
知识目标:掌握基本与、或、非门电路的符号、逻辑关系;学会分析与设计组合逻辑电路.
6.
能力目标:根据电路要求,设计组合逻辑电路.
实验教学部分(一)叠加定理与戴维宁定理的验证1.
内容:测量E1、E2单电源分别作用下电路各点电位和支路电流;测量双电源共同作用下电路各点电位和支路电流;用开路电压、短路电流法测定戴维南等效电路的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测量有源二端网络的外特性;用等效电路验证戴维宁定理.
2.
要求:熟练掌握并应用叠加定理分析电路;熟练掌握并应用戴维宁分析化简电路;掌握直流电路的电量和电路基本测试和分析技术.
(二)继电接触控制系统的设计1.
内容:三相交流电动机基本点动与常动控制;带有各种保护的电机正反转控制.
2.
要求掌握基本电动机点动与常动控制电路的接线方法,实现其功能,设计电机的正反转控制电路.
(三)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的研究51.
内容:集成运算放大器构成的电压跟随器、同反相加法电路、加减法电路的连接;各种运算电路的测试与分析技术.
2.
要求:掌握运算放大器构成电压跟随器、比例运算、同反相加法器、加减运算电路.
四、教学进度与学时分配教学内容讲课实验上机合计(一)电路及其分析方法6(二)正弦交流电路8(三)磁路和变压器2(四)电动机2(五)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4(六)二极管和晶体管4(七)基本放大电路4(八)运算放大器6(十)门电路和组合逻辑电路4(一)叠加定理与戴维宁定理的验证2(二)继电接触控制系统的设计3(三)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的研究3合计40848五、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平时成绩(共计30分)评价环节评估毕业要求(见培养方案)作业一1.
2作业二1.
2作业三1.
2期末考试(共计70分)卷面分数1.
2、4.
1、4.
2六、参考书目[1]邱关源.
电路(第5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康华光.
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4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6[3]秦曾煌.
电工学(下册)电子技术(第7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康华光.
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第五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教学大纲课程编号:41410063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程名称: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学时学分:48/3英文名称:Objectorientedprogramming(C++)考核方式:闭卷考试选用教材:李爱华程磊著.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
清华大学出版社.
先修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及C程序设计大纲执笔人:朱家群大纲审核人:潘操适用专业:计算机、软件工程专业批准人:孙霓刚执行时间:2016年9月1日一、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验训练,使学生具备下列知识和能力:知识目标:1、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能够针对较复杂计算机工程问题,分析其所需的相关技术、资源和工具,进一步理解并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特性.
2、结合实验环节深入讨论面向对象软件开发方法,体会OOP技术中集抽象性、封装性、继承性和多态性于一身的特征.
能力目标:3、通过观察分析、科学抽象、类比联想等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的能力.
基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一般方法,树立对处理工程问题域的正确认识,并能把这种认识正确描述且初步设计出来.
4、在尝试解决较复杂计算机工程问题中,能够进行高度模块化及数据抽象度高的程序开发工作,逐步养成项目开发中,具备信息隐蔽、软件可复用、易扩充等特性的软件开发能力.
二、课程目标、教学方法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毕业要求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目标教学方法5使用现代工具5.
1能针对复杂计算机工程问题,分析其所需的相关技术、资源和工具.
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3多媒体讲授,阐述基本原理、理论联系实际25.
2能获取、选择、开发相关的技术、资源和工具,并用于复杂计算机工程问题.
课程目标2、课程目标4多媒体讲授、通过案例分析强调反应工程理论思维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三、教学基本内容理论教学部分(一)第一部分C++语言基础第1章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概述(支撑课程目标1)1.
内容:本章主要介绍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以及VisualC++菜单与工具栏的使用;并介绍VisualC++中程序开发流程和调试方法等.
2.
要求:掌握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掌握VisualC++中程序开发流程;了解VisualC++菜单与工具栏使用.
3.
重点: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掌握VisualC++中程序开发流程.
4.
难点: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
5.
知识目标:掌握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了解VisualC++菜单与工具栏使用;掌握VisualC++中程序开发流程;掌握基本的调试技巧.
6.
能力目标:明确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特性.
(二)第2章C++语言基础(支撑课程目标3)1.
内容:本章先介绍C++的语法,主要包括简单数据类型与表达式;数据的输入输出;基本控制结构;自定义数据类型等内容.
接着介绍C++的函数,主要包括内联函数、函数重载;带默认值的函数内联函数.
2.
要求:掌握C++语法规范;理解函数基本结构与关系;理解内联函数、函数重载的概念;掌握内联函数使用方法;掌握带默认值函数的使用方法.
3.
重点:内联函数、函数重载的概念;带默认值函数的使用方法.
4.
难点:函数重载和带默认值函数的使用.
5.
知识目标:掌握C++语法规范,包括理解基本数据类型的定义、范围;掌握运算符和表达式的使用等;理解函数基本结构与关系;理解内联函数、函数重载的概念;掌握内联函数使用方法;掌握带默认值函数的使用方法.
6.
能力目标:能根据实际情况,有效选择使用函数重载、内联函数和带默认值函数来解决具体程序开发实例的能力.
(三)第二部分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第3章类和对象(一)(支撑课程目标1)1.
内容:本章主要介绍类与对象的声明与定义;构造函数与析构函数;类的组合;UML图形标识(类与对象)等.
32.
要求:理解类与对象的概念;掌握C++中类与对象的创建方法;掌握组合类的使用技术;了解UML图像标识的含义.
3.
重点:构造函数与析构函数;类与对象的声明与定义;重载构造函数与拷贝构造函数的使用.
4.
难点:重载构造函数与拷贝构造函数的使用;浅拷贝和深拷贝.
5.
知识目标:理解类与对象的概念;掌握C++中类与对象的定义方法;明确构造函数与析构函数的概念;了解UML图像标识的含义.
6.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构造函数与析构函数实现类与对象的声明和定义;在项目开发中初步掌握使用重载构造函数与拷贝构造函数的能力.
(四)第4章类和对象(二)(支撑课程目标3)1.
内容:本章主要介绍this指针;对象数组与对象指针;向函数传递对象;静态成员和友元等知识.
2.
要求:理解this指针的概念;会使用对象数组与对象指针;掌握类的静态成员的概念;掌握类的友元使用方法.
3.
重点:对象数组与对象指针;类的静态成员和友元的使用.
4.
难点:类的静态成员和友元的使用.
5.
知识目标:明确this指针的概念;掌握对象数组与对象指针的使用方法;明确类的静态成员的概念;掌握类的友元使用方法.
6.
能力目标:在项目开发中初步掌握静态成员和友元的使用方法,能根据程序设计的实际需求应用上述两种方法.
(五)第5章继承与派生(支撑课程目标2)1.
内容:本章主要介绍继承与派生的概念;派生类的声明及访问属性;派生类的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多继承;基类成员访问和赋值兼容性及虚基类等基本概念.
2.
要求:理解类的继承与派生关系、访问控制与兼容规则;掌握派生类的设计方法.
3.
重点:类的继承与派生;派生类的构造和析构过程;虚基类的概念.
4.
难点:派生类的访问属性;多继承的构造函数与析构函数;基类成员名的限定访问和名字覆盖.
5.
知识目标:掌握类的继承与派生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明确派生类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的构造规则,明确虚基类的概念.
6.
能力目标:具备在实际环境中创建若干个类并合理安排类间继承关系的能力.
进一步强化项目开发的动手实践能力.
(六)第6章虚函数与多态性(支撑课程目标4)1.
内容:本章主要介绍虚函数的定义格式、虚析构函数、纯虚函数和抽象类等不同概念,并围绕这些概念做综合应用举例.
2.
要点:理解虚函数的概念以及虚析构函数的使用;掌握纯虚函数和抽象类的概念.
3.
重点:虚函数的定义格式;虚析构函数;纯虚函数和抽象类;综合应用举例.
4.
难点:虚析构函数;抽象类的设计.
5.
知识目标:理解面向对象多态性的意义;掌握虚函数、抽象类的概念;掌握纯虚函数和抽象类的一般设计方法.
46.
能力目标:具备根据实际项目开发需要,合理高效地设计类与类间关系的能力,能够借助虚函数技术实现面向对象多态性的设计.
(七)第7章运算符重载(支撑课程目标2、4)1.
内容:本章主要介绍运算符重载的概念和规则;运算符重载为友元函数及成员函数的一般方法;几种常用运算符的重载举例.
2.
要点:掌握运算符重载的概念和规则;掌握运算符重载为友元函数及成员函数的一般方法.
3.
重点:运算符重载的规则;运算符重载为友元函数;运算符重载为成员函数.
4.
难点:运算符重载为友元函数;运算符重载为成员函数.
5.
知识目标:掌握运算符重载的概念和规则;掌握运算符重载为友元函数及成员函数的一般方法.
6.
能力目标:具备在实际开发平台上进行有效使用运算符重载技术的能力.

(八)第8章模板和第9章标准模板库STL(支撑课程目标2、4)1.
内容:第8章主要介绍模板的概念;函数模板与模板函数;类模板与模板类.
第9章主要介绍容器和迭代器的概念;算法与函数对象等.
2.
要点:掌握模板与类模版的概念;理解标准模板库STL;理解容器和迭代器的概念.
3.
重点:函数模板与模板函数;容器分类与共同操作;容器类迭代器的基本操作.
4.
难点:类模板与模板类;顺序容器与关联容器;函数对象与常用算法举例.
5.
知识目标:掌握模板与类模版的概念;理解标准模板库STL;理解容器和迭代器的概念.
6.
能力目标:具备应用模板和STL进行项目开发的实践能力.
(九)第10章C++语言的输入和输出(支撑课程目标1)1.
内容:本章主要介绍C++语言的输入和输出相关技术.
包括C++语言的流类库及其基本结构;预定义类型的输入输出;用户自定义类型的输入输出以及文件的输入输出技术.
2.
要点:掌握C++语言的输入和输出相关技术;掌握预定义类型和用户自定义类型的输入输出技术;掌握通过FILE结构进行文件的输入输出.
3.
重点:预定义类型的无格式和有格式的输入输出技术;通过FILE结构和文件流进行文件的输入输出操作.
4.
难点:通过FILE结构和文件流进行文件的输入输出操作.
5.
知识目标:掌握预定义类型和用户自定义类型的输入输出技术;掌握通过FILE结构进行文件的输入输出.
6.
能力目标:能够在实际开发环境中,通过FILE结构和文件流进行对文件的输入输出操作.
(十)第三部分VisualC++环境下Windows程序开发概述(支撑课程目标3)1.
内容:第11章Windows编程初步主要介绍Windows程序框架和常用的数据类型和句柄;MFC和应用程序框架;Windows编程常用的控件介绍等知识.
第12章综合设计实例――简单矢量绘图程序主要围绕一个项目实例,阐述面向5对象程序设计的一般流程.
2.
要点:掌握Windows编程中的消息处理机制;掌握MFC的应用程序框架和MFC的消息映射与处理机制.
掌握对话框及常用控件的使用.
掌握图形元素的类逻辑设计访法;建立SDI应用程序框架.
3.
重点:Windows编程中的消息处理机制;MFC的应用程序框架;建立SDI应用程序框架.
4.
难点:MFC和应用程序框架;文档和视图程序实例;图元的存储管理与绘制操作.
5.
知识目标:掌握MFC的应用程序框架和MFC的消息映射与处理机制;掌握对话框及常用控件的使用;了解文档和视图的关系;掌握SDI应用程序框架的设计方法.
6.
能力目标:通过综合设计实例的学习,让学生能够自主地根据某个具体的项目需求,进行有效地分析、设计,运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中的封装性、继承性和多态性等特点,进行项目开发的实践活动.
实验部分教学第一次实验C++语言基础(支撑课程目标1)1.
内容:VisualC++6.
0集成开发环境;基本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C++语言中函数的新特性;引用的概念;动态内存分配;异常处理机制.
2.
要求:熟悉VisualC++6.
0开发环境;掌握C++的语法规范;掌握引用的概念;明确C++中动态内存的分配和异常处理机制.
3.
重点:熟悉VisualC++6.
0开发环境.
4.
难点:C++中动态内存的分配和异常处理机制.
5.
知识目标:掌握C++基本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的使用;C++语言中函数的新特性.
6.
能力目标:掌握VisualC++6.
0集成开发环境的一般开发方法.
第二次实验类与对象(支撑课程目标3)1.
内容:类与对象的创建;构造函数与析构函数;具有默认参数的构造函数;重载及拷贝构造函数;自引用指针this;对象数组与对象指针;静态成员与友元.
2.
要求:掌握构造函数与析构函数的概念和使用方法;掌握具有默认参数的构造函数、重载及拷贝构造函数的使用规则;掌握对象数组与对象指针的概念;实现静态成员与友元的定义和调用.
3.
重点:掌握构造函数与析构函数的概念和使用方法.
4.
难点:理解静态成员与友元的定义和调用.
5.
知识目标:明确创建与使用类和对象的一般方法.
66.
能力目标:掌握类与对象的相关概念.
第三次实验继承与派生(支撑课程目标2)1.
内容:派生类的声明及访问属性;派生类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的执行顺序及构造规则;多继承的概念;基类成员访问和赋值兼容性;虚基类的定义和使用.
2.
要求:掌握派生类的访问属性;掌握派生类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的执行顺序及构造规则;虚基类的定义和使用.
3.
重点:掌握派生类的访问属性.
4.
难点:虚基类的定义和使用.
5.
知识目标:明确派生类的声明及访问属性.
6.
能力目标:掌握派生类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的执行顺序及构造规则第四次实验虚函数与多态性(支撑课程目标4)1.
内容:虚函数的定义与虚析构函数;纯虚函数与抽象类;综合应用举例.
2.
要求:掌握虚函数的定义规则;明确虚析构函数的用途和使用;强化纯虚函数与抽象类的使用方法;初步掌握项目开发的综合设计方法.
3.
重点:虚函数的定义与虚析构函数.
4.
难点:纯虚函数与抽象类的定义和使用.
5.
知识目标:明确虚析构函数的用途和使用.
6.
能力目标:掌握纯虚函数与抽象类的使用方法;初步掌握项目开发的综合设计方法.
第五次实验运算符重载(支撑课程目标1、2)1.
内容:运算符重载的概念与规则;运算符重载为友元函数;运算符重载为成员函数;几种常用运算符的重载.
2.
要求:掌握运算符重载的概念与规则;掌握运算符重载为友元函数与成员函数的一般规则;掌握几种常用运算符的重载.
3.
重点:运算符重载的概念与规则.
4.
难点:几种常用运算符的重载技术.
5.
知识目标:明确运算符重载的概念与规则.
6.
能力目标:掌握运算符重载为友元函数与成员函数的一般方法.
第六次实验模板与STL(支撑课程目标2、4)1.
内容:模板的概念;函数模板与模板函数;类模板与模板类.
STL概述;7容器与迭代器.
2.
要求:掌握模板的概念;初步掌握函数模板与模板函数、类模板与模板类等相关概念;初步掌握容器与迭代器的使用方法.
3.
重点:模板、函数模板与模板函数的概念.
4.
难点:容器与迭代器的概念.
5.
知识目标:明确模板、函数模板与模板函数、容器与迭代器等重要概念.

6.
能力目标:掌握类模板与模板类、STL中容器与迭代器的设计方法.
四、教学进度与学时分配教学内容讲课实验上机合计(一)第一部分C++语言基础第1章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概述3(二)第2章C++语言基础4(三)第二部分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第3章类和对象(一)4(四)第4章类和对象(二)4(五)第5章继承与派生4(六)第6章虚函数与多态性6(七)第7章运算符重载3(八)第8章模板第9章标准模板库STL4(一)C++语言基础2(二)类与对象4(三)继承与派生2(四)虚函数与多态性4(五)运算符重载2(六)模板与STL2合计48五、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成绩评定组成评价环节毕业要求指标点平时成绩(共计10分)作业一5.
18作业二5.
1实验成绩(共计20分)实验一5.
1实验二5.
1、5.
2理论成绩(共计70分)卷面分数5.
1、5.
2六、参考书目[1](美)RichardJohnsonbaugh著,(美)MartinKalin译,蔡宇辉李军义注释.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语言描述(原书第2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第1版,2011[2](美)ErichGamma著,李英军译.
计算机科学丛书:设计模式可复用面向对象软件的基础.
机械工业出版社;第1版,2007[3](印度)巴拉古路萨米(EBalagurusamy)著,高峰等译.
世界著名计算机教材精选: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第4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第1版,2010[4](比利时)格莱戈尔(MarcGregoire)(美国)索尔特(NicholasA.
Solter)著,侯普秀等译者.
C++高级编程(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第2版,2012[5](美)达特特里(KayshavDattatri)著,叶尘译.
C++面向对象高效编程(第1版).
人民邮电出版社;第1版,2011《离散数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50630091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程名称:离散数学学时学分:72/4.
5英文名称:DiscreteMathematics考核方式:闭卷考试选用教材:.
离散数学导论(第四版).
徐洁馨.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大纲执笔人:姜忠义先修课程:代数与几何计算机基础大纲审核人:潘操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批准人:孙霓刚执行时间:2016年9月1日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分开写)通过本课程的理论教学,使学生具备下列知识和能力:1、使学生离散数学的知识有较全面的了解,同时掌握集合论、代数结构、图论、数理逻辑的基本知识和原理.
2、培养学生掌握离散建模、逻辑推理等基本知识和原理,提高提高学生抽象思维,概括能力和逻辑推导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将实际问题抽象成为具体模型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教学方法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毕业要求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目标教学方法1工程知识1.
1能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运用到复杂计算机工程问题的恰当表述中课程目标1多媒体讲授,阐述基本原理、理论联系实际1.
2能针对一个复杂计算机系统在相应的约束条件下建立合适的模型1.
3能将工程和专业知识用于判别计算机系统的复杂性和优化途径课程目标2多媒体讲授、通过案例分析强调反应1.
4能将工程和专业知识用于计算机系统的设计、控制和改进工程理论思维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理论教学部分(一)集合论初步1.
内容:本章主要介绍集合论的基本内容,概念和基于集合的基本运算.
2.
要求:了解集合的基本概念和集合代数的基本运算.
3.
重点:集合代数运算的基本公式;集合的布尔运算.
4.
难点:集合的相等关系证明问题.
5.
知识目标:理解集合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运算方法.
6.
能力目标:掌握集合的处理,幂集的运算.
(二)关系1.
内容:本章主要介绍集合间元素的关联,不仅探讨数学领域的关系运算相关理论与方法,也涉及计算机领域内关系运算的一般规律.
2.
要求:了解关系运算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的关系运算;了解常见的不同种类的关系运算.
3.
重点:基本的关系运算的方法和关系运算的种类.
4.
难点:偏序关系的哈斯图;以及子集的上、下界问题.
5.
知识目标:掌握关系的基本运算和常见关系的分析和判别方法.
6.
能力目标:具备关系的基本运算方法和常见关系的分析和判别的能力.
(三)函数1.
内容:本章主要介绍函数的基本概念以及复合函数、反函数、多元函数的概念以及一些常见的函数.
2.
要求:了解函数的概念,函数和关系之间的联系;理解复合函数、反函数、多元函数的概念;掌握一些常用函数.
3.
重点:复合函数,一一映射;映射单满性的验证.
4.
难点:运算,变换的基本方法.
5.
知识目标:理解和掌握函数的基本概念以及复合函数、反函数、多元函数的概念以及一些常见的函数方法.
6.
能力目标:具备判别一种关系是否是函数的能力;具备将实际问题转换为函数表示方法的能力.
(四)有限集与无限集1.
内容:本章主要介绍集合论中有限集与无限集的基本概念和相关性质.
2.
要求:理解无限集的基数的含义,明白自然数集整数集有理数集是可列集,实数集不可数;掌握集合的基数.
.
3.
重点:计数原理;无限集,可列集.
4.
难点:无限集,可列集.
5.
知识目标:掌握有限集与无限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6.
能力目标:具备分析和判别集合是否是有限集或者无限集和方法,具备利用集合论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判别的能力.
(五)代数系统基础1.
内容:本章主要介绍基于集合上建立满足一定运算规则的运算系统,即代数系统.
2.
要求:了解代数系统的基本理论和最常用的代数系统-群,并了解群以外的其他代数系统.
3.
重点:掌握代数系统常见基本性质.
4.
难点:代数系统的同构和同态.
5.
知识目标:理解和掌握代数系统的基本运算和性质.
6.
能力目标:具备在对常见代数系统判别和分析的能力.
(六)群论1.
内容:本章主要介绍群的基本种类和不同群的分析判别方法2.
要求:理解和掌握群的判别方法.
3.
重点:不同种类群的分析和判别方法.
4.
难点:群的性质定理.
5.
知识目标:理解掌握群的不同种类以及不同种类群的分析和判别方法.
6.
能力目标:具备对不同种类群的分析和判别的方法.
(七)图论原理1.
内容:本章主要介绍图论的基本原理,包括图论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以及图论的矩阵运算的基本内容.
2.
要求:掌握判断结度,度与边的关系;连通性;掌握有向图的强、单向、弱连通的概念.
3.
重点:图的同构,图的连通性以及欧拉图和哈密尔顿图的概念的判断方法;图的矩阵表示.
4.
难点:图的同构;图的应用,有向图的强、单向、弱连通的判别.
5.
知识目标:理解掌握图论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6.
能力目标:具备对图的矩阵表示和分析的基本方法,具备图的强连通和弱连通的判别方法.
(八)树1.
内容:本章主要介绍图论中树的基本定义和有向树,二元树和生成树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要求:掌握二元树、有向树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掌握生成树的生成方法.
3.
重点:树的基本性质;最小生成树.
4.
难点:树的性质和应用,最小生成树.
5.
知识目标:理解掌握图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6.
能力目标:具备对图论中树的表示和分析的基本方法,掌握生成树和最小生成树的基本方法.
(九)命题逻辑1.
内容:本章主要介绍命题的符号逻辑体系及推理规则.
2.
要求:理解和掌握命题的符号表示和推理规则.
3.
重点:不同种类群的分析和判别方法.
4.
难点:命题逻辑的基本蕴含及蕴含推理.
5.
知识目标:理解掌握群命题逻辑的符号表示和推理方法.
6.
能力目标:具备命题逻辑的推理和化约的能力.
(十)谓词逻辑1.
内容:本章主要介绍谓词逻辑的基本的概念、逻辑公式、以及永真公式、等式推理和谓词逻辑的蕴含推理.
2.
要求:理解和掌握谓词逻辑的基本的概念和相关推理的方法.
3.
重点:谓词逻辑的蕴含推理.
4.
难点:谓词的逻辑范式.
5.
知识目标:理解掌握基本语句的谓词逻辑翻译的方法和掌握谓词逻辑的等式推理的方法.
6.
能力目标:具备谓词逻辑的翻译和基本的推理方法.
四、学时分配教学内容课堂讲授(学时)实验(学时)(一)集合论初步6(二)关系6(三)函数8(四)有限集与无限集6(五)代数系统基础6(六)群论8(七)图论原理8(八)树6(九)命题逻辑8(十)谓词逻辑10合计72五、成绩的考核与评定办法本课程总评成绩由以下方式给出,即总评成绩=平时成绩*30%+理论成绩*70%,其中平时成绩:根据学生上课出勤率及回答问题情况、作业完成情况等给出;理论成绩:根据课程结束后的理论知识考试成绩给出,考试采用闭卷形式进行;成绩评定组成评价环节毕业要求指标点平时成绩(共计30分)作业一、二、三1.
1作业四、五1.
2作业六、七、八1.
3作业九、十1.
4期末理论成绩(共计70分)选择题,判断题1.
1试卷计算题3,5题1.
2试卷计算题4,5题1.
3试卷计算题3,5题1.
4六、参考书目1.
屈碗玲、耿素云、张立昂编著《离散数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
孙吉贵,杨凤杰,欧阳丹彤,李占山编著.
《离散数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3.
KennethH.
Rosen著.
袁崇义,屈碗玲,王捍贫,刘田译.
《离散数学及其应用》(第四版).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
4.
左孝陵等编著.
《离散数学》.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82.
1《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大纲课程编号:40810073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程名称:计算机组成原理学时学分:56/3.
5英文名称:Computerorganization考核方式:闭卷考试选用教材:《计算机组成原理》蒋本珊清华大学业出版社大纲执笔人:庄丽华先修课程:电路及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设计大纲审核人:潘操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近专业批准人:孙霓刚执行时间:2016年9月1日一、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验训练,使学生具备下列知识和能力:1、对计算机组成原理有较为全面的了解,掌握计算机的内部结构、功能部件、功能特征、性能以及交互方式等理论知识,能恰当表述其中如计算机各功能部件、数的机器层次表示、数值的机器运算等知识.
2、掌握计算机指令系统、存储系统以及CPU的组成和设计方式,能针对具体问题设计和分析指令系统、存储系统的模型,能根据CPU数据通路模型理解微程序控制原理.
3、能通过指令系统、存储系统、CPU模型等知识完整说明计算机的工作过程并会分析其性能,从而对计算机系统的指令系统、存储系统、微程序等进行设计、控制和改进.
二、课程目标、教学方法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课程目标毕业要求指标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目标11.
1能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运用到复杂计算机工程问题的恰当表述中第一部分概述;第二部分数据的机器层次表示;第三部分指令系统;第四部分数值的机器运算;第五部分多媒体讲授,通过分析经典模型,使学生对计算机组成原理有较为全面的了解,掌握计算机的内部结构、功能部件、功能21.
2能针对一个复杂计算机系统在相应的约束条件下建立合适的模型存储系统和结构;第六部分中央处理器;第七部分总线(自学);第八部分外部设备(自学);第九部分输入输出系统;实验1、2、3、4特征、性能以及交互方式等理论知识,能将数的机器层次表示、数值的机器运算等知识运用到复杂计算机工程问题的恰当表述中.
课程目标21.
1能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运用到复杂计算机工程问题的恰当表述中第三部分指令系统;第四部分数值的机器运算;第五部分存储系统和结构;第六部分中央处理器;第九部分输入输出系统实验1、2、3、4通过剖析计算机各大功能部件具体的设计原理,使学生能针对一个复杂计算机系统在相应的约束条件下建立指令系统、存储系统、CPU数据通路等合适的模型.
1.
2能针对一个复杂计算机系统在相应的约束条件下建立合适的模型课程目标31.
2能针对一个复杂计算机系统在相应的约束条件下建立合适的模型第三部分指令系统;第四部分数值的机器运算;第五部分存储系统和结构;第六部分中央处理器;第九部分输入输出系统实验2、3、4、5通过详细分析计算机各大功能部件具体的设计原理,以及介绍各功能部件的性能指标,使学生能够判别计算机系统的复杂性和优化途径,同时,能对计算机系统的指令系统、存储系统、微程序等进行设计、控制和改进.
1.
3能将工程和专业知识用于判别计算机系统的复杂性和优化途径1.
4能将工程和专业知识用于计算机系统的设计、控制和改进三、教学基本内容理论教学部分第一部分概述(支撑课程目标1)1、内容:本章主要介绍电子计算机与存储控制;计算机的硬件组成;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的工作过程和主要性能指标等.
2、要求:了解电子计算机与存储控制;理解计算机的硬件组成、计算机系统的含义;掌握存储程序概念、计算机的工作过程和主要性能指标.
3、重点:存储程序概念;计算机中主要性能指标;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4、难点:计算机的工作工程.
35、知识目标:理解存储程序的概念;掌握计算机的工作过程.
6、能力目标:具备懂得程序如何在计算机中执行的能力.
第二部分数据的机器层次表示(支撑课程目标1)1、内容:本章主要介绍数值数据的表示;机器数的定点表示和浮点表示;非数值数据的表示;十进制数和数串的表示;不同类型的数据表示举例;数据校验码等.
2、要求:了解常见的字符编码方法(ASCII码)、汉字国标码、区位码、机内码、8421码、2421码和余3码;理解奇偶校验位及其形成方法、海明校验码和循环冗余校验码;掌握无符号数与带符号数,真值和机器数等概念、原码、补码、反码表示法以及三种码制与真值之间的转换方法、定点数和浮点数的表示范围、浮点数阶码的移码、IEEE754浮点数标准.
3、重点:无符号数与带符号数,真值和机器数等概念、原码、补码、反码表示法以及三种码制与真值之间的转换方法;定点数和浮点数的表示范围.

4、难点:补码的表示方法;定点数和浮点数的表示范围;浮点数阶码的移码;IEEE754浮点数标准.
5、知识目标:掌握原码、补码、反码三种码制表示法以及三种码制与真值之间的转换方法;掌握定点数和浮点数的表示范围;掌握IEEE754浮点数与十进制数互相转换的方法.
6、能力目标:具备把不同码制表示的数据与真值之间相互转换的能力.
第三部分指令系统(支撑课程目标1、2、3)1、内容:本章主要介绍指令格式;寻址技术;堆栈与堆栈操作;指令类型等.
2、要求:了解自底向上的存储器堆栈的概念及堆栈的进、出栈操作;理解常用指令的特点;掌握指令的基本格式、规整型指令和非规整型指令的特点、扩展操作码的方法、编址单位和指令中地址码的位数与主存容量、最小寻址单位的关系、基本的数据寻址方式和有效地址EA的计算方法.
3、重点:指令的基本格式;扩展操作码的方法;基本的数据寻址方式和有效地址EA的计算方法.
4、难点:编址单位和指令中地址码的位数与主存容量、最小寻址单位的关系;扩展操作码的方法;基本的数据寻址方式和有效地址EA的计算方法.
5、知识目标:理解指令的基本格式和类型;掌握指令设计的方法;掌握寻址技术.
46、能力目标:具备在实际环境中识别指令、分析指令和设计指令的能力.

第四部分数值的机器运算(支撑课程目标1、2、3)1、内容:本章主要介绍基本算术运算的实现;定点加减运算;带符号数的移位和舍入操作;定点乘法运算;定点除法运算;规格化浮点运算;十进制整数的加法运算;逻辑运算与实现;运算器的基本组成与实例等.
2、要求:了解逻辑运算、浮点加减乘除运算;理解定点原码、补码乘法运算方法,定点原码、补码加减交替除法运算方法;掌握定点补码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3种溢出检测方法、补码移位运算和常见的舍入操作方法、串行加法器与并行加法器、进位产生和进位传递、运算器的基本结构.
3、重点:定点补码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3种溢出检测方法、串行加法器与并行加法器、进位产生和进位传递、运算器的基本结构.
4、难点:并行加法器的实现.
5、知识目标:掌握补码加减法运算方法;掌握串行加法器和并行加法器的设计过程及运算器的基本结构;掌握溢出检查与判断的方法.
6、能力目标:具备在实际环境中,分析和使用常见芯片设计的ALU部件的能力.
第五部分存储系统和结构(支撑课程目标1、2、3)1、内容:本章主要介绍存储系统的组成;主存储器的组织;半导体随机存储器和只读存储器;主存储器的连接与控制;提高主存读写速度的技术;多体交叉存储技术;高速缓冲存储器;虚拟存储器等.
2、要求:了解多体交叉存储技术、Cache存储系统和虚拟存储器的概念;理解半导体随机存储器(静态RAM和动态RAM)的基本存储原理、动态RAM的刷新、RAM芯片的基本结构、各种不同类型的ROM;掌握存储器的分类方法和存储系统的层次;主存储器的基本结构、存储单元和主存储器的主要技术指标、数据在主存中的存放方法;主存储器容量的各种扩展方法,主存储器和CPU的连接和控制.
3、重点:动态RAM的刷新;主存储器的基本结构、数据在主存中的存放方法;主存储器容量的各种扩展方法,主存储器和CPU的连接和控制.
4、难点:主存储器容量的各种扩展方法.
5、知识目标:理解存储器的基本存储原理、动态RAM的刷新的原因和方法;掌握存储系统的概念;掌握主存储器的基本结构及主存储器容量的各种扩展方法.
56、能力目标:具备运用一种或者多种芯片设计不同容量存储器能力.
第六部分中央处理器(支撑课程目标1、2、3)1、内容:本章主要介绍中央处理器的功能和组成;控制器的组成和实现方法;时序系统与控制方式;微程序控制原理;控制单元的设计;流水线技术;精简指令系统计算机RISC等.
2、要求:了解微指令编码法特点、微程序入口地址和后继微地址的形成;理解时序系统中指令周期、机器周期的概念、微程序控制的基本概念、微程序控制器的组成和工作过程;掌握CPU的功能、主要寄存器和CPU的组成,控制器的基本组成、指令执行的基本过程、取指周期的微操作序列(公共操作).
3、重点:CPU的功能、主要寄存器和CPU的组成;控制器的基本组成、指令执行的基本过程、取指周期的微操作序列(公共操作);微程序控制的基本概念、微程序控制器的组成和工作过程.
4、难点:控制器的基本组成;指令执行的基本过程;微程序控制器的组成和工作过程;微程序设计.
5、知识目标:掌握CPU的组成、控制器的基本组成、微程序控制器的组成;掌握指令执行的基本过程和微程序控制器工作的过程.
6、能力目标:具备分析指令执行过程的能力.
第七部分总线(自学)(支撑课程目标1)1、内容:本章主要介绍总线概述、总线仲裁、总线定时控制、总线标准等.

2、要求:了解总线的基本概念、分类、组成和性能指标;了解集中、分布仲裁方式;了解同步定时、异步定时总线定时控制方式;了解总线的标准.

3、重点:总线分类、组成和性能指标;总线链式查询、计算器定时查询、独立请求3种集中仲裁方式;分布仲裁方式;同步定时、异步定时2种定时控制方式.
4、难点:分布仲裁方式、异步定时方式.
5、知识目标:理解总线的仲裁和定时控制方式.
6、能力目标:具备通过总线实现多部件信息共享的能力.
第八部分外部设备(自学)(支撑课程目标1)1、内容:本章主要介绍外部设备概述;磁介质存储器的性能和原理;磁介质存储设备;磁盘阵列(RAID);光盘存储器;新型辅助存储器;键盘输入设备;其他输入设备;打印输出设备;显示设备等.
2、要求:了解外部设备分类,磁介质存储器的读写原理和技术指标,常见6的数字磁记录方式,硬盘上的信息分布和磁盘地址,光盘的基本概念,新型辅助存储器,键盘的类型和非编码键盘的工作原理,显示设备特点和字符显示器的工作原理.
3、重点:硬盘、磁盘阵列、光盘的组成及工作原理;新型辅助存储器的特点.
4、难点:硬盘、磁盘阵列、光盘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5、知识目标:理解磁盘、磁盘阵列、光盘、新型辅助存储器、键盘、打印设备、显示设备等的工作原理.
6、能力目标:具备识别和使用各种外部设备的能力.
第九部分输入输出系统(支撑课程目标1、2、3)1、内容:本章主要介绍主机与外设的连接;程序查询方式及其接口;中断系统和程序中断方式;DMA方式及其接口;通道控制方式;总线技术等.
2、要求:了解接口和端口概念;理解接口的基本组成;掌握程序查询方式的特点和工作流程;程序中断的基本概念,程序中断与调用子程序的区别;DMA方式的特点和DMA接口的组成,DMA传送方法和DMA传送过程;通道控制方式和通道控制的类型.
3、重点:程序中断;DMA传送方法和DMA传送过程;通道控制方式.
4、难点:程序中断.
5、知识目标:掌握程序查询、程序中断、DMA方式和通道方式这4种不同的I/0控制方式.
6、能力目标:具备在实际环境中区分4种不同的I/O控制方式执行效率高低的能力.
实验教学部分第一次实验运算器组成实验(支撑课程目标1、2)1、实验目标:掌握算术逻辑运算加、减、与等的工作原理,熟悉简单运算器的数据传送通路,验证运算器的8位加、减、与、直通功能.
2、实验内容:在实验系统中,按给定数据完成几种指定的算术和逻辑运算,并验证其正确性.
第二次实验双端口存储器原理实验(支撑课程目标2、3)1、实验目标:了解双端口静态随机存储器IDT7132的工作特性及使用方法;了解双端口静态随机存储器怎样存储和读取数据;了解双端口静态随机存储器如7何并行读写,产生冲突的情况如何.
2、实验内容:在实验系统中,按给定数据对半导体存储器进行存储数据,并验证读出数据的正确性;验证对双端口存储器进行并行读写和访问冲突测试.

第三次实验数据通路组成实验(1)(支撑课程目标2、3)1、实验目标:将双端口通用寄存器堆和双端口存储器模块联机,熟悉计算机的数据通路.
2、实验内容:在实验系统中,按给定的数据分别进行寄存器读写操作、写寄存器内容到存储器的操作,并验证数据的正确性.
第四次实验数据通路组成实验(2)(支撑课程目标2、3)1、实验目标:将双端口通用寄存器堆和双端口存储器模块联机,进一步熟悉计算机的数据通路.
2、实验内容:在实验系统中,按给定的数据进行写存储器内容到寄存器的操作,对寄存器堆RF进行并行输入输出操作,并验证数据的正确性.
第五次实验微程序控制器组成实验(支撑课程目标2、3)1、实验目标:掌握微程序控制器的组成原理;掌握微指令格式的化简和归并.
2、实验内容:在实验系统中,在不同的工作模式下,根据微程序流程图,观察验证微程序控制器的工作状态.
第六次实验CPU组成与机器指令执行实验(支撑课程目标2、3)1、实验目标:将微程序控制器同执行部件联机,组成一台模型计算机,用微程序控制器控制模型机数据通路,通过CPU运行机器指令组成的简单程序,掌握机器指令与微指令的关系.
2、实验内容:对机器指令系统组成的简单程序进行译码,并在实验系统中按照单拍、单指、连续三种方式执行程序,观察和验证执行过程和结果的正确性.
四、教学进度与学时分配教学内容讲课实验上机合计第一部分概论3第二部分数据的机器层次表示7第三部分指令系统6第四部分数值的机器运算10第五部分存储系统和结构88第六部分中央处理器8第七部分总线(自学)第八部分外部设备(自学)第九部分输入输出系统2实验1、运算器组成实验2实验2、双端口存储器实验2实验3、数据通路组成实验(1)2实验4、数据通路组成实验(2)2实验5、微程序控制器组成实验2实验6、CPU组成与机器指令执行实验2合计56五、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平时成绩(共计40分)评价环节评估毕业要求(见培养方案)作业一1.
1作业二作业三1.
4作业四1.
2、1.
3作业五1.
2、1.
4实验一1.
1实验二1.
2实验三1.
1、1.
2实验四1.
1、1.
2实验五1.
3、1.
4实验六期末考试(共计60分)卷面分数1.
1、1.
2、1.
3、1.
4六、参考书目[1]唐朔飞.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2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白中英,戴志涛著.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五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3]纪禄平,刘辉,罗克露著.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3版).
电子工业出版9社,2014[4]袁春风.
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1《数据结构》教学大纲课程编号:40800073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程名称:数据结构学时学分:56/3.
5英文名称:DataStructure考核方式:闭卷考试选用教材:《数据结构》严蔚敏李冬梅吴伟民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社大纲执笔人:李宁先修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离散数学、C++程序设计大纲审核人:潘操适用专业:软件工程及相近专业批准人:孙霓刚执行时间:2016年9月1日一、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验训练,使学生具备下列知识和能力:1、理解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掌握有关算法和基本的程序设计技能,能编写高效可靠的程序,能将数据结构的算法和存储方式等运用到操作系统、编译原理、数据库等课程的问题表述中.
2、掌握数据结构中线性结构、非线性结构、查找和排序等知识,以及基本的数据结构的特征、数据关系、存储结构的实现方法,并且能够应用数据结构知识对计算机软硬件系统进行建模.
3、掌握数据结构中算法和算法分析方法,能够应用相关算法和分析方法解决软件系统开发中的算法设计问题,通过时空权衡的算法设计思想和理念编写出简单易读、高效可靠的应用程序.
二、课程目标、教学方法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毕业要求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目标教学方法1工程知识1.
1能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运用到复杂计算机工程问题的恰当表述中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3多媒体讲授、典型案例分析、讨论1.
2能针对一个复杂计算机系统在相应的约束条件下建立合适的模型课程目标2多媒体讲授、典型案例分析、讨论1.
3能将工程和专业知识用于判别课程目标1多媒体讲授、典型2计算机系统的复杂性和优化途径课程目标3案例分析、讨论1.
4能将工程和专业知识用于计算机系统的设计、控制和改进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3多媒体讲授、典型案例分析与证明、时间复杂度分析、分组作业与讨论.
三、教学基本内容理论教学部分第一章概述(支撑课程目标1)1.
内容:本章主要介绍基本概念;抽象数据类型;描述算法所用的类C语言中的一些语法问题和程序设计基本技巧;算法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的分析初步等.
2.
要求:了解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抽象数据类型的概念、记法和用法,以及该记法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关系;了解高级语言的基本构造和控制结构,数据存储的特点,指针、链表概念和相关操作对本课程的影响;了解算法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的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
理解数据结构的重要性和相关课程的关系.
掌握程序设计基本技巧,多个分析的范例和相应的结论.
3.
重点:基本概念:数据、数据元素、数据逻辑结构、数据存储结构、数据类型、算法等;抽象数据类型.
4.
难点:算法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的分析初步.
5.
知识目标:理解常见的几种数据结构类型;理解抽象数据类型描述算法的基本方法;掌握分析算法性能的基本方法和算法时间复杂度的计算方法.

6.
能力目标:具备区分不同的数据结构类型,具备区分数据的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并能够计算和分析算法的时间复杂度的能力.
第二章线性表(支撑课程目标1-3)1.
内容:本章主要介绍线性表的基本概念和类型定义;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线性表的连接存储结构等.
2.
要求:了解线性表结构的用途和性质,循环链表和双向链表的原理和相关的算法设计;掌握线性表的基本概念和类型定义,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和相应的算法设计以及该结构下相应操作示意图的画法,掌握线性表的链接存储结构和相应的算法设计,特别是单链表的查找、插入和删除等基本操作的算法,掌握循环链表和双向链表的原理和相关的算法设计结构下相应操作示意图的画法.

3.
重点: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线性表的链接存储结构.
34.
难点:单链表的插入和删除操作算法,以及双向链表的插入和删除算法.
5.
知识目标:掌握线性表的基本概念和类型定义;掌握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和相应的算法设计;掌握线性表的链接存储结构和相应的算法设计,特别是单链表的查找、插入和删除等基本操作的算法;掌握循环链表和双向链表的原理和相关的算法设计.
6.
能力目标:具备运用顺序存储结构和链接存储结构来解决相应的工程问题,对于不同的问题能够正确选择合适的存储结构来进行算法设计,并且能够分析算法的效率.
第三章栈和队列(支撑课程目标1-3)1.
内容:本章主要介绍栈的类型定义,栈的顺序存储和链接存储的表示,在栈的顺序存储和链接存储上进行各种栈操作的算法和栈的应用举例;队列的类型定义,队列的顺序存储(循环队)和链接存储表示及各种操作的实现算法.

2.
要求:了解栈结构的用途和性质,栈的应用范例,队列结构的用途和性质;理解和掌握栈的基本概念和类型定义,栈的链接存储结构和相应的操作示意图的画法,掌握栈的链接存储结构下相应的算法设计;掌握队列的基本概念和类型定义,队列的顺序存储(循环队)和链接存储结构下相应的算法设计以及该结构下相应操作示意图的画法.
3.
重点:栈的类型定义,栈的顺序存储和链接存储的表示,在栈的顺序存储和链接存储上进行各种栈操作的算法;队列的类型定义,队列的顺序存储(循环队)和链接存储表示及各种操作的实现算法.
4.
难点:栈的顺序存储和链接存储的表示,在栈的顺序存储和链接存储上进行各种栈操作的算法;队列的顺序存储(循环队)和链接存储表示及各种操作的实现算法.
5.
知识目标:掌握栈的基本概念和类型定义,了解该结构的用途和性质,掌握栈的链接存储结构和相应的操作示意图的画法,掌握栈的链接存储结构下相应的算法设计,了解栈的应用范例,能够举一反三的进行案例讨论;掌握队列的基本概念和类型定义,了解该结构的用途和性质,掌握队列的顺序存储(循环队)和链接存储结构下相应的算法设计,掌握该结构下相应操作示意图的画法.

6.
能力目标:具备运用栈设计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具备运用队列设计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
第四章串(支撑课程目标1-3)41.
内容:本章主要介绍串类型的定义;串的表示和实现;串的模式匹配;串操作应用举例等.
2.
要求:了理解串的基本概念;掌握串的基本操作的算法,以及串的存储结构;了解串操作应用举例.
3.
重点:串的基本操作的算法;串的存储结构;串的模式匹配算法.
4.
难点:串的模式匹配算法.
5.
知识目标:掌握串的存储方法;理解串的模式匹配算法,尤其是KMP算法.
6.
能力目标:具备运用串的基本操作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在实际文档处理问题中能够运用串的模式匹配算法的能力.
第五章数组和广义表(支撑课程目标1-3)1.
内容:本章主要介绍数组的定义;数组的顺序表示和实现;矩阵的压缩存储;广义表的定义及存储结构等.
2.
要求:明确数组和广义表这两种数据结构的特点;掌握数组存储时地址计算方法;掌握几种特殊矩阵的压缩存储方法;了解广义表的定义及存储结构等.
3.
要点:多维数组的存储方式、矩阵的压缩存储方式、广义表的定义及其求表头和表尾的运算.
4.
难点:难点是稀疏矩阵的压缩存储表示下实现的算法.
5.
知识目标:掌握数组的顺序存储;掌握稀疏矩阵的压缩存储,掌握广义表的定义及存储结构.
6.
能力目标:具备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使用稀疏矩阵压缩存储和特殊矩阵压缩存储的能力;具备灵活运用广义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六章树和二叉树(支撑课程目标1-3)1.
内容:本章主要介绍树的定义、性质和表示方法;二叉树的定义、性质和存储结构;二叉树的各种遍历方法及实现;建立二叉树、输出二叉树、求二叉树深度等操作方法及实现;树的存储结构,进行各种遍历的讨论;树与二叉树、森林与二叉树之间的相互转换方法;哈夫曼树的定义、构造哈夫曼树的方法及哈夫曼编码的产生等内容.
2.
要求:了解树的定义、性质和表示方法,树的各种遍历方法及实现,了解相应的算法设计;了解树与二叉树、森林与二叉树之间的相互转换方法;理解非线性结构的特点和存储实现的困难;掌握二叉树的定义、性质和存储结构,能5够正确画出相应结构的示意图;掌握二叉树的先根遍历、中根遍历、后根遍历和按层次遍历的原理及实现,掌握相应的算法设计;掌握二叉树的各种遍历方法及实现,掌握相应的算法设计;掌握哈夫曼树的定义、构造哈夫曼树的方法及哈夫曼编码的产生,掌握相应的算法设计.
3.
要点:二叉树的定义、性质和存储结构;二叉树的各种遍历方法及实现;建立二叉树、输出二叉树、求二叉树深度等操作方法及实现;哈夫曼树的定义、构造哈夫曼树的方法及哈夫曼编码的产生.
4.
难点:二叉树的定义、性质和存储结构;二叉树的各种遍历方法及实现;建立二叉树、输出二叉树、求二叉树深度等操作方法及实现;哈夫曼树的定义、构造哈夫曼树的方法及哈夫曼编码的产生.
5.
知识目标:理解树结构的定义和基本操作;理解二叉树的基本概念、基本性质,以及树和二叉树的关系;理解遍历二叉树的几种算法和线索二叉树的方法;理解二叉树和树、森林之间的相互转换;理解哈夫曼树的创建及其应用.

6.
能力目标:具备用树来描述现实世界、应用二叉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恰当的选择二叉树作为数据的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的能力.
第七章图(支撑课程目标1-3)1.
内容:本章主要介绍图的定义和术语;图的邻接矩阵、邻接表表示;图的深度和广度优先搜索遍历;图的生成树和最小生成树;拓扑排序;图的关键路径和最短路径等内容.
2.
要求:掌握图的定义及术语,图的存储结构,图的深度和广度搜索遍历,图的连通性问题;了解有向无环图及其应用;掌握最短路径和关键路径的求解过程和算法.
3.
要点:图的邻接矩阵、邻接表表示;图的深度和广度优先搜索遍历;图的生成树和最小生成树;图的最短路径.
4.
难点:图的邻接矩阵、邻接表表示;图的深度和广度优先搜索遍历;图的生成树和最小生成树;图的关键路径;图的最短路径.
5.
知识目标:理解图的深度和广度优先搜索遍历相应的原理算法;理解图的生成树和最小生成树的原理和算法;理解拓扑排序的原理和算法;理解图的关键路径和图的最短路径相应的原理和算法.
6.
能力目标:具有恰当的选择图作为数据的逻辑结构的能力;具有应用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第八章查找(支撑课程目标1-3)1.
内容:本章主要介绍顺序查找和二分查找;索引查找和分块查找;哈希查找等内容.
2.
要求:了解索引查找和分块查找以及哈希查找相应的算法设计;理解和掌握顺序查找和二分查找的原理和相应的算法设计;理解和掌握索引查找和分块查找以及哈希查找的原理.
3.
要点:顺序查找和二分查找;哈希查找,以及哈希冲突的解决方法.
4.
难点:索引查找和分块查找,以及哈希查找.
5.
知识目标:理解顺序查找和二分查找的原理,掌握相应的算法设计;理解索引查找和分块查找的原理,了解相应的算法设计;理解掌握哈希查找的原理,了解相应的算法设计.
6.
能力目标:具有应用适当的查找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平均查找长度的求解和分析能力.
第九章排序(支撑课程目标1-3)1.
内容:本章主要介绍排序的基础概念;插入排序;交换排序;选择排序;归并排序基数排序;各种内部排序方法的讨论等内容.
2.
要求:了解排序的基础概念和相应算法的分析方法;了解归并排序的原理和相应的算法设计;了解基数排序的原理和相应的算法设计;理解和掌握直接插入排序的原理和相应的算法设计;理解和掌握冒泡排序和快速排序的原理和相应的算法设计;理解和掌握直接选择排序和堆排序的原理和相应的算法设计.

3.
要点:快速排序、堆排序、归并排序和基数排序的基本思想及排序过程.

4.
难点:快速排序、堆排序、归并排序和基数排序等算法的实现.
5.
知识目标:了解排序的基础概念和相应算法的分析方法;理解直接插入排序的原理和相应的算法设计;理解冒泡排序和快速排序的原理和相应的算法设计;理解直接选择排序和堆排序的原理和相应的算法设计;理解归并排序的原理和相应的算法设计;了解基数排序的原理和相应的算法设计.
6.
能力目标:具有应用适当的排序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对各种排序算法效率及性能的分析能力.
7实验教学部分第一次实验线性表(支撑课程目标1-3)1.
实验目标:通过线性表的实验使学生掌握顺序表及其基本操作的实现,以及链表及其基本操作的实现;具备能够采用顺序存储和链接存储等数据的基本存储方式来处理数据在计算机中的存储能力.
2.
实验内容:(1)实验要求:掌握顺序表的创建以及相关的基本操作;单链表(带头结点、不带头结点)、双向链表的创建及其相关的基本操作.
(2)实验过程:1)编写实现顺序表初始化、查询、插入、删除等操作的程序.
2)编写实现单链表初始化、建立、求长度、查询、插入、删除等操作的程序.
3)编写实现双向链表初始化、建立、求长度、查询、插入、删除等操作的程序.
4)综合实验:利用链表实现一个班级学生信息管理(数据录入、插入、删除、排序、查找等).
(提示:可以是任何一种链表形式)第二次实验串(支撑课程目标1-3)1.
实验目标:通过串的实验使学生掌握字符串的一些基本操作,如串比较、求子串、串定位和求串长度等算法,尤其是串的模式匹配等算法.
具备常用的字符串操作的能力.
2.
实验内容:(1)实验要求:掌握字符串的顺序表示及插入操作.
(2)实验过程:编写实现字符串的顺序存储结构的插入操作算法.
第三次实验二叉树(支撑课程目标1-3)1.
实验目标:通过二叉树的实验使学生掌握二叉树的链式存储结构及其相关操作的实现;掌握二叉树的先序、中序、后序的递归遍历算法;理解二叉树的各种非递归遍历算法的实现.
具备对二叉树的工程应用能力.
2.
实验内容:(1)实验要求:掌握二叉树的基本概念,以及二叉树的基本操作;重点掌握二叉树的前、中和后序遍历,以及二叉树的线索化等算法;掌握赫夫曼树的含义及其应用.
8(2)实验过程:1)编写程序实现二叉树的前、中和后序遍历的算法.
2)编写程序实现二叉树的线索化算法.
3)编写程序实现哈夫曼树的构造算法.
第四次实验图(支撑课程目标1-3)1.
实验目标:通过对图的一些基本操作的实验使学生掌握图的深度优先遍历和广度优先遍历算法;掌握图的的拓扑排序、关键路径和最短路径等算法的实现过程.
具备运用图的基本算法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2.
实验内容:(1)实验要求:图的深度优先遍历和广度优先遍历算法的实现;图的拓扑排序、关键路径和最短路径算法的实现.
(2)实验过程:1)选择合适的图的存储方式编写程序实现图的深度优先遍历和广度优先遍历算法.
2)编写程序实现图的拓扑排序算法.
3)编写程序实现图的关键路径算法.
4)编写程序实现图的最短路径算法.
5)综合实验:出于不同目的的旅客对交通工具有不同的要求.
例如,因公出差的旅客希望在旅途中的时间尽可能短,出门旅游的游客则期望旅费尽可能省,而老年旅客则要求中转次数最少.
编制一个全国城市间的交通咨询程序,为旅客提供两种或三种最优决策的交通咨询.
第五次实验查找(支撑课程目标1-3)1.
实验目标:通过对不同查找方法的实验使学生掌握顺序查找与折半(二分法)查找算法;掌握二叉排序树的创建及查找算法的实现;掌握哈希表的造表及在哈希表中查找算法的实现.
具备依据不同问题选择不同查找方法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实验内容:(1)实验要求:顺序查找与折半(二分法)查找算法;二叉排序树的创建及查找算法的实现;哈希表的造表及在哈希表中查找算法的实现.
(2)实验过程:1)用递归调用形式编写折半查找算法程序.
92)编写读入一串整数构成一棵二叉排序树的算法,并且对其做一些相关的查找.
3)编写实现哈希表的造表及在哈希表中查找的算法.
第六次实验排序(支撑课程目标1-3)1.
实验目标:通过对不同排序算法的实验使学生掌握交换排序(冒泡排序、快速排序)算法的实现方法;掌握选择排序(堆排序)算法的实现方法.
具备依据不同问题选择较为合适的排序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实验内容:(1)实验目标:冒泡排序、快速排序和堆排序算法的实现.
(2)实验过程:编写程序实现冒泡排序、快速排序和堆排序等算法.
四、教学进度与学时分配教学内容讲课实验上机合计(一)概述22(二)线性表628(三)栈和队列22(四)串426(五)数组和广义表44(六)树和二叉树8412(七)图8412(八)查找426(九)排序224合计401656五、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平时成绩(共计20分)评价环节评估毕业要求(见培养方案)作业二1.
2、1.
3作业六1.
2、1.
3实验三1.
2、1.
3、1.
4实验四1.
2、1.
3、1.
4报告三1.
2、1.
3、1.
4期中考试(共计10分)卷面分数1.
1、1.
2、1.
3、1.
4期末考试(共计70分)卷面分数1.
1、1.
2、1.
3、1.
410六、参考书目[1]闫玉宝等.
数据结构(第二版).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2]严蔚敏,吴伟民,米宁.
数据结构题集(C语言版).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3]王红梅,胡明,王涛.
数据结构(C++版)学习辅导与实验指导.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4]高一凡.
《数据结构》算法实现及解析(第二版).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5]李春葆.
数据结构(C语言篇)习题与解析.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6]王小东.
算法与数据结构学习指导与习题解析.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7][美]WilliamFord.
数据结构C++语言描述.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8]严蔚敏.
数据结构(C语言版).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1《数据库系统原理(双语)》教学大纲课程编号:41370073课程性质: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名称:数据库系统原理学时学分:56/3.
5英文名称:Principlesofdatabasesystem考核方式:闭卷考试选用教材:《数据库系统概论(第五版)》王珊,萨师煊高等教育出版社大纲执笔人:王晖先修课程:离散数学、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大纲审核人:潘操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近专业批准人:孙霓刚执行时间:2016年9月1日一、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验训练,使学生具备下列知识和能力:1、使学生对数据库领域有较全面的了解,同时掌握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对复杂计算机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研究和对比.

2、培养学生掌握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数据库保护、数据库设计等理论知识,能够设计工作方案、构建计算机数据库系统,进行有效操作.
3、培养学生掌握关系数据库设计理论,对数据库操作结果进行关联,建模、分析和解释,获取合理有效的结论.
二、课程目标、教学方法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毕业要求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目标教学方法4研究4.
1能对复杂计算机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研究和对比.
课程目标1设置与课程相关的设计作业,对重要的知识点进行深层次的锻炼.
4.
2能基于计算机专业理论,选择研究路线,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课程目标24.
3能够根据实验方案构建计算机实验系统,进行实验.
4.
4能正确采集、整理实验数据,对实验结果进行关联,建模、分析和解课程目标32释,获取合理有效的结论.
三、教学基本内容理论教学部分第一章绪论(支撑课程目标1)1、内容:数据库系统概述;数据模型;数据库系统结构.
2、要求:了解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特点;学习并掌握数据模型概念及基本特点;以及数据库系统的模式结构和体系结构.

3、重点:数据库系统的模式结构和体系结构.
4、难点:数据模型概念.
5、知识目标:理解数据库技术的产生和发展;理解常用的数据模型;掌握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
6、能力目标:具备区分不同类型的数据库,并理解数据库管理系统适用环境的能力.
第二章关系数据库(支撑课程目标1)1、内容:关系数据库结构定义;关系代数.
2、要求:了解关系数据模型中关系、关系模式和关系数据库等基本概念;理解关系完整性和关系模型的运算理论,学习并掌握关系、域、主键、侯选键等基本概念和五种基本关系运算.
3、重点:关系完整性和关系模型的运算理论.
4、难点:关系的除操作.
5、知识目标:理解关系数据结构及形式化定义;掌握五种基本关系运算;理解关系的完整性.
6、能力目标:具备运用关系操作实现关系数据查询的能力.
第三章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支撑课程目标2)1、内容:数据定义;数据查询;数据更新;数据控制;存储过程;数据库连接.
2、要求:了解SQL标准概貌及特点;理解和掌握SQL数据定义语句、数据控制语句;掌握存储过程创建及调用;掌握高级程序语言连接数据库.
3、重点:数据查询.
4、难点:相关子查询.
35、知识目标:理解SQL语法结构;掌握数据定义、数据查询、数据更新、数据控制的SQL语句编写方法.
6、能力目标:具备运用SQL语言定义、查询、更新数据库的能力;具备在实际环境中创建及调用存储过程的能力;具备使用高级程序语言开发程序访问数据库的能力.
第四章关系数据库设计理论(支撑课程目标3)1、内容:规范化技术;数据依赖的公理系统;模式的分解.
2、要求:了解关系模式规范化的重要意义和范式理论的初步知识,理解关系模式上函数依赖和范式的基本概念,掌握关系模式规范化的基本分解方法和步骤.
3、重点:范式理论;模式分解.
4、难点:BC范式;极小函数依赖集;属性在函数依赖集合上的闭包;分解至BC范式保持无损连接.
5、知识目标:掌握1NF至4NF的定义;理解ARMSTRONG公理系统;理解模式分解的无损连接性和保持函数依赖性;理解模式分解算法.
6、能力目标:具备认定当前关系模式属于何种范式的能力;具备计算关系模式主键和极小函数依赖集合的能力;具备将关系模式分解至3NF及BCNF的能力;具备判断模式分解是否保持无损连接和函数依赖的能力.
第五章数据库保护(支撑课程目标2)1、内容:完整性;安全性;并发控制;恢复技术.
2、要求:了解数据保护的基本措施和方法、以及这些措施在DBMS中的实现方式;能够理解锁、完整性约束和安全性等基本概念;并掌握基本的数据库恢复技术、死锁的诊断与解除方法、数据授权方法.
3、重点:完整性;事务概念;并发控制.
4、难点:事务的ACID特性;并发操作导致的数据不一致问题;锁机制.
5、知识目标:掌握数据库完整性约束概念;掌握事务的基本概念;掌握封锁机制及并发调度方法;掌握具有检查点的恢复技术.
6、能力目标:具备在实际环境中使用触发器实现完整性约束的能力;具备数据库备份还原的操作能力;具备创建用户角色及对数据库用户授权的能力;具备分析数据库并发性能的能力.
第六章数据库设计(支撑课程目标2)41、内容: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
2、要求:了解需求分析和物理设计的基本方法;学习和掌握概念结构设计和逻辑结构设计的基本方法.
3、重点:E-R模型设计;E-R模型向关系模型的转换方法.
4、难点:E-R模型向关系模型的转换方法.
5、知识目标:了解需求分析方法;了解概念结构设计的方法;学习和掌握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方法;了解关系模式存取方法.
6、能力目标:具备设计与分析E-R模型的能力;具备实施E-R模型向关系模型转换的能力.
实验教学部分第一次实验数据库定义(支撑课程目标1)1、实验目标:具备运用SQL语言定义数据库的能力.
2、实验内容:在任意数据库管理系统中,创建SPJ和SCHOOL数据库,并对数据库中表结构进行修改,并创建索引.
第二次实验数据录入与备份还原(支撑课程目标1)1、实验目标:具备运用SQL语言备份和还原数据库的能力.
2、实验内容:在任意数据库管理系统中,完成SPJ数据库的数据录入;SCHOOL数据库的数据录入;更新数据库数据;对上述数据库实施备份.
第三次实验数据查询(支撑课程目标2)1、实验目标:具备运用SQL语言查询、更新数据库的能力.
2、实验内容:在SCHOOL数据库中完成简单查询、嵌套查询、全关系查询等.
第四次实验视图与存储过程(支撑课程目标2)1、实验目标:具备在实际环境中创建及调用存储过程的能力.
2、实验内容:在数据库管理系统中,对SCHOOL数据库建立视图;创建存储过程并完成调用.
第五次实验连接数据库(支撑课程目标2)1、实验目标:具备使用高级程序语言开发程序访问数据库的能力.
2、实验内容:在任意高级语言环境下,选择ADO、ODBC、OLEDB等任意连接方式,建立数据库连接,并以此完成SQL语句执行.
5第六次实验触发器(支撑课程目标2)1、实验目标:具备在实际环境中使用触发器实现完整性约束的能力.
2、实验内容:在任意数据库管理系统中,定义触发器,并触发验证触发效果.
第七次实验数据库安全性控制(支撑课程目标2)1、实验目标:具备创建用户角色及对数据库用户授权的能力.
2、实验内容:在任意数据库管理系统中,选择用户登录认证方式;创建安全角色并向账号授权.
第八次实验事务处理(支撑课程目标2)1、实验目标:具备分析数据库并发性能的能力.
2、实验内容:在任意数据库管理系统中,定义触发器,并触发验证触发效果.
四、教学进度与学时分配教学内容讲课实验上机合计(一)绪论4(二)关系数据库4(三)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10(四)关系数据库设计理论8(五)数据库保护10(六)数据库设计4数据库定义2数据录入与备份还原2数据查询2视图与存储过程2连接数据库2触发器2数据库安全性控制2事务处理2合计4016566五、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平时成绩(共计30分)评价环节评估毕业要求(见培养方案)作业一4.
1作业二4.
3作业三4.
4作业四4.
4作业五4.
2实验一4.
3实验二4.
3实验三4.
3实验四4.
2实验五4.
1实验六4.
4实验七4.
4实验八4.
4期末考试(共计70分)卷面分数4.
1、4.
2、4.
3、4.
4六、参考书目[1](美)AbrahamSilberschatz等著,杨冬青等译.
数据库系统概念(原书第6版).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2]王珊,萨师煊著.
数据库系统概论(第5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3](美)加西亚-莫利纳等著,杨冬青等译.
数据库系统实现.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4]彭智勇,彭煜玮编著.
PostgreSQL数据库内核分析.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5]郑阿奇等主编.
SQLServer2012数据库教程(第3版).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6](澳)威利,(澳)汤姆森著,武欣等译.
php和mysqlweb开发(原书第4版).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1《操作系统》教学大纲课程编号:41470073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程名称:操作系统学时学分:56/3.
5英文名称:OperatingSystem考核方式:闭卷考试选用教材:《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汤小丹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大纲执笔人:梁久祯先修课程:计算机导论、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大纲审核人:潘操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近专业批准人:孙霓刚执行时间:2016年9月1日一、课程目标1、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理解计算机操作系统领域的复杂问题和研究重点.
2、掌握常用的进程管理、作业调度、内存管理、IO管理、文件管理等技术,能理解计算机资源管理的等关键环节和步骤,并能设计如哲学家进餐、银行家放贷等问题的解决方法.
3、能运用计算机操作系统相关理论和技术分析嵌入式系统问题,给出其解决方案并能分析方案的合理性.
二、课程目标、教学方法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毕业要求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目标教学方法2问题分析2.
1能识别和判断复杂计算机工程问题的关键环节、步骤和参数课程目标1多媒体讲授,通过分析经典模型,使学生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2.
4能正确表达一个复杂计算机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2.
5能运用基本原理,分析一个复杂计算机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并证实解决方案的合理性2.
1能识别和判断复杂计算机工程问题的关键环节、步骤和参数课程目标2通过分析模型的具体构成和步骤,使学生理解关键环节,并能22.
2能认识到解决复杂计算机工程问题有多种方案可选择够对经典问题进行编程模拟2.
4能正确表达一个复杂计算机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2.
1能识别和判断复杂计算机工程问题的关键环节、步骤和参数课程目标3通过详细分析经典问题算法流程,以及介绍经典问题能够提供的模拟机制,使学生能够针对具体进程管理、处理机管理、内存管理问题等问题进行分析、选择合理的算法.
同时,能编程实现所选择的算法以提供具体的解决方案2.
2能认识到解决复杂计算机工程问题有多种方案可选择2.
4能正确表达一个复杂计算机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2.
5能运用基本原理,分析一个复杂计算机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并证实解决方案的合理性三、教学基本内容理论教学部分第一部分计算机操作系统引论(支撑课程目标1)1、内容:本章主要介绍计算机操作系统目标、作用、发展过程及发展的主要动力、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及功能、操作系统的结构设计等.
2、要求:了解计算机操作系统的目标、作用、发展过程、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及功能.
3、重点:操作系统的四大特征:并发、共享、虚拟、异步性,五大功能:处理器管理的功能、存储器管理的功能、设备管理的功能、文件管理的功能、用户接口.
4、难点: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及功能.
5、知识目标:理解操作系统的四大特征:并发、共享、虚拟、异步性;理解操作系统的五大功能:处理器管理的功能、存储器管理的功能、设备管理的功能、文件管理的功能、用户接口;掌握操作系统的四大特征.
6、能力目标:具备了解操作系统的四大特征:并发、共享、虚拟、异步性,五大功能:处理器管理的功能、存储器管理的功能、设备管理的功能、文件管理的功能、用户接口的能力.
第二部分进程管理(支撑课程目标1、2、3)1、内容:本章主要介绍进程和线程的基本概念、进程同步和通信机制以及3进程控制过程等.
2、要求:了解进程与线程的概念;理解进程控制的基本原理;了解进程同步与通信方法.
掌握信号量机制.
3、重点:进程的基本状态:进程的创建、进程的终止、进程的阻塞与唤醒、进程的挂起与激活.
4、难点:生产者-消费者问题、信号量机制、经典进程同步问题、管程机制.

5、知识目标:掌握进程和线程的基本概念、进程同步和通信机制以及进程控制过程.
6、能力目标:具备运用一种或多种编程语言实现生产者-消费者问题的能力.
第三部分处理机调度与死锁(支撑课程目标1、2、3)1、内容:本章主要介绍单(多)处理机调度的类型与算法、死锁的原因及处理方法等.
2、要求:了解高级、中级、低级调度、调度队列模型;理解选择调度算法和方式的若干准则;掌握FCFS算法、FPF算法、基于时间片的轮转调度算法.
3、重点:FCFS算法、FPF算法、基于时间片的轮转调度算法.
4、难点:实现实时调度的基本条件、常用的几种实时调度算法.
5、知识目标:了解高级、中级、低级调度、调度队列模型;理解选择调度算法和方式的若干准则;掌握FCFS算法、FPF算法、基于时间片的轮转调度算法.
6、能力目标:具备运用一种或多种编程语言实现银行家算法算法的能力.

第四部分存储器管理(支撑课程目标1、2、3)1、内容:本章主要介绍内存分配(离散分配、连续分配)及回收、内存保护、虚拟存储、页面置换算法等.
2、要求:了解内存分配方式;理解离散分配与连续分配的作用及区别;掌握基本分页、分段存储管理方式和算法.
3、重点:基本分页存储管理方式:页面于页表、地址变换机构、两极和多级页表.
4、难点:请求分页存储管理方式:请求分页中的硬件支持、内存分配策略和分配算法、调页策略.
5、知识目标:掌握基本分页、分段存储管理方式;掌握虚拟存储器的基本特征;掌握页面置换算法:OPT算法、FIFO算法、LRU算法、Clock算法.
46、能力目标:具备运用一种多种编程语言实现请求缺页式问题在访问过程中所发生的缺页次数和缺页率的能力.
第五部分设备管理(支撑课程目标1、2、3)1、内容:本章主要介绍四种I/O控制方式、设备分配算法、分配过程、以及缓冲管理等.
2、要求:了解四种I/O控制方式;了解设备分配和设备处理过程;掌握中断处理过程.
3、要点:四种I/O控制方式、设备分配算法、分配过程、以及缓冲管理.
4、难点:设备驱动程序的处理过程、中断处理程序的处理过程.
5、知识目标:掌握四种I/O控制方式、设备分配算法、分配过程、以及缓冲管理.
6、能力目标:具备计算磁盘访问时间的能力,运用DMA的工作流程的能力.
第六部分文件系统(支撑课程目标1、3)1、内容:本章主要介绍文件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目录管理、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文件共享与保护.
2、要求:掌握文件系统的基本概念、目录管理、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文件的共享与保护.
3、要点:理解文件的结构、目录管理、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
4、难点: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
5、知识目标:理解文件系统的基本概念;理解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理解外存分配方式;理解目录管理和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方式.
6、能力目标:具备计算转换文件的字节偏移量物理地址的能力.
实验教学部分实验(支撑课程目标2、3)1、实验目标:使学生能够利用常用的加密算法、杂凑函数等,设计并实现有效、实用的加解密程序或杂凑程序.
2、实验内容:1)结合生产者-消费者的工作模式,设计并实现一个进程创建与控制的程序;2)基于常用的页式存储管理FIFO算法,设计并实现一个实用的页式存储管理的模拟程序;3)模拟操作系统中的建立文件、打开文件、读5文件、写文件、关闭文件、删除文件、改变文件属性等操作.

四、教学进度与学时分配教学内容理论实验上机合计第一部分计算机操作系统引论44第二部分进程管理10414第三部分处理机管理与死锁66第四部分内存管理10414第五部分设备管理66第六部分文件管理8412合计441256五、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成绩评定组成评价环节毕业要求指标点平时成绩(共计30分,其中实验占20分,作业占10分)实验一、二、五2.
1、2.
2实验四、六2.
4、2.
5作业一、二、三、四、五、六2.
1、2.
2作业七、八、九、十、十一、十二2.
4、2.
5理论成绩(共计70分)试卷第1题、第2题2.
1、2.
2试卷第3题、第4题、第5题2.
4、2.
5六、参考书目[1][美]WilliamStallings,陈渝等译.
操作系统-精髓与设计原理(第五版).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2][美]LarryL.
Peterson,BruceS.
Davie著,计算机网络系统方法(英文.
第三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3]孙钟秀,费翔林,骆斌,谢立,操作系统教程(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6[4]汤子瀛,哲凤屏,汤小丹.
计算机操作系统(修订版).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5]何炎祥,李飞等,计算机操作系统,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6]陈向群,向勇等,Windows操作系统原理(第2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7]左万历,周长林,计算机操作系统教程(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8]孟庆昌,操作系统,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9]蒋静,徐志伟,操作系统-原理技术与编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软件工程与项目管理》教学大纲课程编号:41820073课程性质: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名称:软件工程与项目管理学时学分:56/3.
5英文名称:SoftwareEngineeringand考核方式:闭卷考试ProjectManagement选用教材:《软件工程》张海藩人民邮电出版社先修课程:C程序设计、数据库系统大纲执笔人:卢莹原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大纲审核人:潘操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批准人:孙霓刚执行时间:2016年9月1日一、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验训练,使学生具备下列知识和能力:1、理解软件工程基本概念和软件工程方法学的内容;理解软件生命周期、软件过程模型的作用;掌握运用工程化方法开发软件项目的过程.
2、掌握软件项目开发的规范流程,包括需求分析、软件设计、软件实现、运行维护;掌握软件设计基本原理和准则,能够应用规范的软件开发方法和经典建模工具进行软件项目的分析和设计;能够撰写符合规范的软件文档.
3、理解软件项目管理的基本内容,掌握软件项目计划、软件项目估算和软件度量的基本方法.
二、课程目标、教学方法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毕业要求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目标教学方法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3.
1能根据用户需求确定设计目标.
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3多媒体讲授;阐述软件工23.
2能在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和环境等现实约束条件下,通过技术经济评价对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进行研究程原理、方法、规则的必要性,使学生了解软件工程学科的进展和前沿动态.
介绍软件规模和工作量的估算方法,培养学生制定进度计划和贯彻质量保证体系的能力、配置管理的能力.
3.
3能针对设计方案进行系统设计,并进行优选,从中体现创新意识课程目标2多媒体讲授,系统介绍软件开发方法、规则和工具.
安排4个实验,学生完成需求分析、软件设计、软件测试方案设计环节的工作,克服长期书写小程序形成的"重编码、轻分析设计,重编码、轻技术资料3.
4能根据系统设计进行单元模块设计4研究4.
1能对复杂计算机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研究和对比4.
4能正确采集、整理实验数据,对实验结果进行关联,建模、分析和解释,获取合理有效的结论.
3建设和管理"的习惯.
三、教学基本内容理论教学部分第1章软件工程概述(支撑课程目标1)1.
内容:本章主要介绍软件工程发展历程、软件开发的本质、软件危机的形成原因、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等.
2.
要求:了解软件的发展历程;理解软件、软件危机的含义及本质;理解软件工程原理、软件工程方法学的内容;理解主流的软件工程方法学的特点.

3.
重点:软件危机的产生原因及解决途径;软件工程的本质;软件工程方法学内容.
4.
难点:如何正确理解软件工程基本原理、软件工程方法学三要素的作用.

5.
知识目标:理解软件与程序的区别和联系;理解形成软件危机的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理解软件工程原理在软件开发活动中的重要性.
6.
能力目标:澄清开发软件的一些错误观念;认识到借鉴工程化原理开发和管理软件的必要性.
第2章软件过程(支撑课程目标1)1.
内容:本章主要介绍软件开发过程中需要完成的工作,即软件生命周期的组成阶段及任务;介绍软件过程规划技术,即软件过程的基准框架----软件生命周期模型.
2.
要求:了解软件过程的含义及内容;理解软件生命周期和软件生命周期模型的含义;掌握软件生命周期各组成阶段需要完成的任务;理解典型的软件生命周期模型的特点.
3.
重点:软件生命周期的组成阶段及相应任务;各种软件生命周期模型的应用优势.
4.
难点:如何理解一个具体软件项目的生命周期;如何根据一个具体的待开发软件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软件生命周期模型.
5.
知识目标:掌握软件开发的完整工作步骤及工作内容;理解不同软件生4命周期模型的应用特点及适用范围.
6.
能力目标:掌握软件开发过程各个阶段应该完成的基本任务;能够根据特定软件项目选择合适的软件生命周期模型;能够制定合理的软件开发计划.

第3章结构化分析(支撑课程目标2)1.
内容:本章主要介绍软件需求的定义、需求的分类、需求分析的过程、常用的需求分析技术和建模工具、需求规格说明书的内容;结构化分析模型的组成及建模方法等.
2.
要求:了解需求分析的过程和任务;掌握结构化分析的基本思想和建模工具;能够对实际的软件问题进行结构化分析和建模,能够编写数据字典和需求规格说明书.
3.
重点:软件需求分析的内容及过程;功能模型、动态模型、数据模型的作用;建模工具数据流图、状态转换图的正确使用.
4.
难点:如何正确使用数据流图描述软件系统的功能、使用状态转换图表示软件系统的行为;如何使用数据字典准确定义需求建模中涉及的信息.

5.
知识目标:掌握获取软件需求的途径和策略;掌握需求分析需要完成的基本任务;掌握结构化分析的思想及建模工具;能够撰写规范的需求规格说明书.
6.
能力目标:能够在用户需求的基础上,对一个新系统或现有系统的扩展部分进行清晰、简明的需求分析,并建立完善的结构化分析模型,撰写规范的需求规格说明书.
第4章结构化设计(支撑课程目标2)1.
内容:本章主要介绍软件设计阶段的工作内容;软件概要设计的任务、过程和原理;有效模块化设计的原则;面向数据流的设计方法;软件详细设计的任务;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及算法描述工具.
2.
要求:了解软件概要设计的基本任务;掌握软件设计原理和模块化设计原则;掌握面向数据流的概要设计方法.
理解详细设计阶段需要完成的任务;掌握详细设计的方法、算法描述工具.
3.
重点:模块化及模块独立性标准及应用;变换分析方法与事务分析方法;结构化程序设计及算法逻辑描述.
4.
难点:模块独立性度量标准在软件模块化过程中的灵活运用;结构化分析与结构化设计的区别和联系;面向数据流的概要设计方法的灵活运用.

5.
知识目标:掌握软件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的工作内容和流程;在模块化5过程中合理运用模块独立性准则及度量标准;以结构化分析为基础设计完善的软件结构;运用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设计模块的算法逻辑并给予规范描述.

6.
能力目标:具备运用结构化设计方法完成软件项目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的能力;能够撰写合格的软件设计说明书.
第5章结构化实现(支撑课程目标2)1.
内容:本章主要介绍编程风格、影响程序效率的因素;软件测试的概念和准则,常用的软件测试方法;软件测试方案的设计步骤和方法;主要的白盒测试技术;常用的黑盒测试技术;软件测试步骤及策略;自动化测试工具等.

2.
要求:了解源程序编写原则、程序效率与程序编码风格之间的关系;理解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和原则;掌握软件测试方案的设计方法;掌握软件测试的过程、方法和策略;了解自动化测试工具的分类及特点.
3.
重点:逻辑覆盖法、基本路径法等白盒测试方案的设计;等价分类法、边界值分析法等黑盒测试方案的设计;单元测试方案的制定及实施;集成测试策略的选择及实施.
4.
难点:以具体的详细设计结果为依据、选择合适的软件测试方案并设计测试用例.
5.
知识目标:掌握白盒测试、黑盒测试两种主要软件测试技术;掌握软件系统的完整测试过程.
6.
能力目标:能够进行具体软件项目的测试工作,包括制定测试计划、设计测试方案、按照规范步骤完成软件测试和调试.
第6章面向对象方法学导论(支撑课程目标2)1.
内容:本章主要介绍面向对象方法的概念及特点;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过程;面向对象的软件建模技术和建模工具.
2.
要求:理解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理解面向对象开发方法的特点;掌握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过程;掌握面向对象建模技术.
3.
重点:面向对象概念;面向对象模型的创建,即对象模型、功能模型、动态模型的作用及表示工具;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过程.
4.
难点:使用统一建模语言UML表示面向对象模型;类图、用例图、顺序图、状态图等模型图的灵活运用.
5.
知识目标:理解面向对象开发方法的基本思想;掌握面向对象方法涉及的基本概念;理解面向对象模型的含义及特点;掌握面向对象模型的创建和表示6方法;理解对象模型、功能模型、动态模型三个模型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6.
能力目标:能够将面向对象开发思想应用于具体软件问题;熟练运用统一建模语言UML完成问题域的对象模型、功能模型、动态模型的创建.
第7章面向对象分析(支撑课程目标2)1.
内容:本章主要介绍基于面向对象方法的需求分析和建模过程;结合综合性例题、阐述面向对象分析过程中的主要活动.
2.
要求:理解需求分析的任务;掌握面向对象分析过程及建模技术.
3.
重点:从实际软件问题出发,建立反映问题域对象特征和系统责任的面向对象模型及规约.
4.
难点:完整提取软件系统需求;建立问题域精确模型.
5.
知识目标:掌握面向对象分析的步骤,能够完成对具体软件项目的面向对象分析及建模工作.
6.
能力目标:运用面向对象思想,对软件系统的问题域进行分析,创建面向对象分析模型,撰写完整的需求规格说明书.
第8章面向对象设计(支撑课程目标2)1.
内容:本章主要介绍基于面向对象方法的软件设计过程,包括系统设计、数据设计、人机交互设计、任务管理设计、对象(类)设计等.
2.
要求:理解面向对象设计准则;掌握面向对象的设计过程及内容;掌握对象(类)的设计方法和设计准则.
3.
重点:面向对象设计模型四个组成部分的设计要点;问题域部分、人机交互部分、数据管理部分的设计内容;对象(类)中操作的设计.
4.
难点:如何对面向对象分析阶段的问题域模型进行逐渐扩充、建立面向对象设计阶段的求解域模型.
5.
知识目标:将面向对象分析阶段得到的分析模型转变成抽象的系统实现方案.
6.
能力目标:具备运用面向对象方法完成软件项目的系统设计和对象(类)设计的能力.
第9章面向对象实现(支撑课程目标2)1.
内容:本章主要介绍面向对象程序设计风格;面向对象的测试策略.
2.
要求:了解面向对象的编程风格;理解面向对象测试的特点和策略.
3.
重点:与面向对象程序相适应的测试技术;测试类的方法;面向对象的7集成测试策略.
4.
难点:如何设计测试序列、确保彼此相关的类及相关操作的充分测试.
5.
知识目标:掌握面向对象单元测试、即类测试的方法;掌握面向对象集成测试策略,包括基于线程的测试、基于使用的测试等.
6.
能力目标:能够选择符合设计要求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编程实现软件系统;完成软件项目的测试和调试.
第10章软件维护(支撑课程目标2)1.
内容:本章主要介绍软件维护的概念及分类;软件维护的流程;软件可维护性;软件维护的副作用.
2.
要求:了解软件维护的含义;理解软件维护的分类;掌握软件维护的过程;理解软件可维护性及维护副作用的含义.
3.
重点:软件维护的流程;改正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完善性维护的工作内容和作用;如何提高软件可维护性、避免软件维护副作用.
4.
难点:影响软件可维护性的因素.
5.
知识目标:理解软件维护的作用;掌握软件维护的流程;掌握各类软件维护的工作内容.
6.
能力目标:具备区分不同软件维护类型、完成软件维护工作、撰写软件维护文档的能力.
第11章软件项目管理(支撑课程目标3)1.
内容:本章主要介绍软件项目管理的内容和过程;人员组织与管理;项目计划与变更控制;软件质量管理;软件过程管理等.
2.
要求:了解软件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掌握软件规模度量、软件工作量估算的基本方法;掌握软件项目计划及软件配置管理的内容;了解能力成熟度模型CMM的含义和作用.
3.
重点:项目管理的内容;进度计划;软件规模的度量;软件工作量估算;软件配置管理.
4.
难点:软件规模的度量;软件工作量的估算;软件开发计划的管理及变更.
5.
知识目标:理解项目管理的内容;掌握软件规模的度量及软件工作量估算方法;能够制定软件开发计划.
6.
能力目标:具备软件项目管理的初步能力,包括组织人员、分解任务、8制定计划、监控软件过程和产品等.
实验教学部分实验一软件需求分析(支撑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1.
实验目标:完成一个软件项目的需求获取、分析建模、撰写需求规格说明书的工作.
2.
实验内容:确定软件系统的功能需求,建立功能模型;根据功能模型和实际应用要求,确定系统的数据需求,建立数据模型;使用数据字典定义需求分析模型中的对象;编写"需求规格说明书".
实验二软件概要设计(支撑课程目标2)1.
实验目标:在需求分析基础上,完成软件项目的概要设计工作,包括软件结构设计、数据结构设计、接口设计等.
2.
实验内容:根据需求分析模型,完成软件的功能模块结构设计及数据结构设计;进行系统接口设计;编写"概要设计说明书".
实验三软件详细设计(支撑课程目标2)1.
实验目标:在概要设计基础上,设计功能模块的算法逻辑.
2.
实验内容:对软件结构中的主要功能模块进行详细设计,并使用N-S图、程序流程图、PDL等工具对模块的算法逻辑进行描述;编写"详细设计说明书".
实验四软件测试方案设计(支撑课程目标2)1.
实验目标:使用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技术,制定程序的接口测试和内部逻辑测试方案.
2.
实验内容:采用"等价分类法"对程序的接口进行测试,设计黑盒测试用例;选择合适的"逻辑覆盖标准",对程序的内部逻辑进行测试,设计白盒测试用例.
编写"软件测试方案".
四、教学进度与学时分配教学内容讲课实验上机合计第1章软件工程概述2第2章软件过程4第3章结构化分析4第4章结构化设计69第5章结构化实现6第6章面向对象方法学导论4第7章面向对象分析4第8章面向对象设计2第9章面向对象实现2第10章软件维护2第11章软件项目管理4实验一软件需求分析6实验二软件概要设计4实验三软件详细设计4实验四软件测试方案设计2合计56五、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成绩评定组成评价环节评估毕业要求(见培养方案)平时成绩(共计40分)作业一3.
1作业二3.
2、3.
3作业三3.
3、3.
4、4.
1作业四3.
2、3.
4作业五4.
4实验一3.
1、3.
3、4.
1实验二3.
3、4.
4实验三3.
4、4.
4实验四3.
2、3.
4期末考试(共计60分)卷面分数3.
1、3.
2、3.
3、3.
4、4.
1、4.
4六、参考书目[1]张海藩,牟永敏著.
软件工程导论(第6版).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2]邹欣著.
构建之法:现代软件工程.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3](美)小弗雷德里克著,汪颖译.
人月神话.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02007.
[4](英)SimonBennett等著,李杨译.
UML2.
2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第4版).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5](印)MallR著,马振晗,胡晓译.
软件工程导论(第2版).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6](英)BobHughes等著,廖彬山,周卫华译.
软件项目管理(原书第5版).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1《计算机网络》教学大纲课程编号:41860073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学时学分:56/3.
5英文名称:ComputerNetworks考核方式:闭卷考试选用教材:《计算机网络(第6版)》谢希仁电子工业出版社大纲执笔人:刘锁兰先修课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导论大纲审核人:潘操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近专业批准人:孙霓刚执行时间:2016年9月1日一、课程目标1、掌握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网络协议,能在思想上较全面地建立起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框架.
掌握网络安全知识,了解网络新技术.
2、掌握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原理,数据传输控制原理,及数据安全等应用知识.
能独立进行中小规模计算机网络施工方案的设计,进行硬件与软件功能模块集成,培养创新实践能力.
二、课程目标、教学方法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毕业要求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目标教学方法2问题分析2.
1能识别和判断复杂计算机工程问题的关键环节、步骤和参数课程目标1采用多媒体讲授、典型案例分析等理论方法,及设计2次实验的实践方法让学生2.
2能认识到解决复杂计算机工程问题有多种方案可选择22.
4能正确表达一个复杂计算机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对计算机网络涉及的体系结构、协议、安全等问题具有综合了解.
2.
4能正确表达一个复杂计算机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课程目标2设计2次实验,训练学生综合使用计算机网络知识和网络设备等实施网络.
2.
5能运用基本原理,分析一个复杂计算机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并证实解决方案的合理性三、教学基本内容理论教学部分第1章概述(支撑课程目标1)1.
内容:本章主要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协议与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的分类等.
2.
要求: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分类方法;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结构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网络拓扑构型的定义、分类与特点;了解典型的计算机网络等.
3.
重点:TCP/IP体系结构.
4.
难点:体系结构的分层设计.
5.
知识目标: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理解分组交换网的工作原理及分组交换与电路交换的区别,理解协议与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概念.
6.
能力目标:具备分析体系结构中不同层的基本功能与主要协议作用的能力.

第2章物理层(支撑课程目标1,2)1.
内容:本章主要介绍物理层协议及基本任务;通信的基本概念、信道上的最高码元传输速率和信道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介绍各种传输媒体以及信道复用技术;数字传输系统相关技术及模型;几种不同类型的宽带接入技术与原理.

32.
要求:了解传输介质的类型及主要特点、同步光纤网SONET、同步数字系列SDH和宽带接入技术;理解物理层基本概念、基带传输及接口标准;掌握物理层与物理层协议、数据通信、频带传输、数据编码的类型和基本方法、多路复用的分类与特点、数据交换技术分类与特点.
3.
重点:信道复用技术、分组交换技术、信道传输速率.
4.
难点:数据编码理论、码分复用.
5.
知识目标:了解物理层协议及基本任务,各种传输媒体以及信道复用技术,宽带接入技术与原理.
6.
能力目标:具备对多路模拟信号进行PCM编/解码和复用及解复用的能力;具备根据网络要求选用不同传输介质,宽带接入技术等的能力.
第3章数据链路层(支撑课程目标1,2)1.
内容:本章主要介绍使用点对点信道的数据链路层通信时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PPP协议的特点,帧格式及工作状态;CSMA/CD协议;介绍集线器的工作原理,分析以太网的信道利用率,以太网V2的MAC帧格式等内容;介绍扩展以太网常用的方法,如使用集线器,以太网交换机等;介绍不同速率的以太网,以及以太网接入方式.
2.
要求:了解数据传输过程中差错产生的原因和出错的几种情况;理解链路、数据链路、滑动窗口的概念;理解帧定界、透明传输、差错检测的方法;掌握CSMA/CD协议;扩展以太网常用的方法.
3.
重点:点对点信道的数据链路层通信时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CSMA/CD协议.

4.
难点:CSMA/CD协议.
5.
知识目标:掌握帧定界、透明传输、差错检测的方法,掌握CSMA/CD协议.
6.
能力目标:具备根据网络扩展要求选用不同设备能力,并理解这些设备的特性及适用范围.
能熟练配置交换机,并利用交换机进行虚拟局域网的构建.
第4章网络层(支撑课程目标1,2)1.
内容:本章主要介绍网络层提供服务的要求及特点,分析IPV4编址方式,IP地址也硬件地址的关系,ARP协议工作方式,以及网络层分组转发流程;IP协议的特点与基本内容;IP地址及子网编址的基本方法;ICMP报文的格式及种类,应用事例;介绍路由选择协议及路由表的更新原理,掌握RIP,OSPF原理;介绍IP多播的使用,路由及协议.
IP多播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等;VPN的概念与应用,NAT的概念,NAT与访问控制的应用,NAT与其他技术的比较等.
2.
要求:了解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ICMP与组管理协议IGMP、虚拟专用网VPN和网络地址转换NAT、外部网关协议BGP、下一代网际协议IPV6;理解网络互联的基本概念、路由器的组成结构;掌握IP地址编制机制、地址解析的基本概念与方法;掌握IP数据4报的格式、IP层转发分组的流程;掌握子网编址、构建超网的基本方法;熟练掌握路由选择协议RIP和OSPF.
3.
重点:IP地址编制机制、子网规划、路由选择协议.
4.
难点:IP分组转发原理、路由选择协议.
5.
知识目标:掌握IPV4编址方式,IP地址及子网编址的基本方法,ARP协议工作方式,熟悉路由器.
6.
能力目标:具备配置路由器等典型网络设备的能力;初步具备网络规划与设计的能力;掌握使用交换机、路由器、双绞线等设备进行网络互联的方法.

第5章运输层(支撑课程目标1,2)1.
内容:本章介绍运输层的主要功能及两个主要协议UDP与TCP;TCP面向流的概念,TCP的连接;介绍停止等待协议和连续ARQ协议;详细分析TCP报文段的首部格式内容及功能;以字节为单位分析滑动窗口协议原理,介绍超时重传的时间选择问题;分析流量控制的需求及实现过程;介绍拥塞控制常用的几种方法;详细分析TCP的连接建立和释放步骤.
2.
要求:掌握TCP和UDP协议;理解端口的概念、流量控制和重传机制;了解TCP有限状态机;3.
重点:端口、UDP协议、TCP协议.
4.
难点:流量控制、拥塞控制和重传机制,TCP的运输连接管理.
5.
知识目标:掌握运输层协议的基本概念;牢固掌握端口的概念、传输控制协议等;TCP有限状态机.
6.
能力目标:具备运用一种或多种编程语言实现UDP、TCPClient/Server模式的通信程序;具备根据数据传输要求选用不同协议,充分利用网络传输性能的能力.
第6章应用层(支撑课程目标1)1.
内容:本章介绍域名系统DNS;文件传送协议FTP协议工作原理;万维网WWW的工作流程以及涉及的相关协议HTTP等,持续连接的两种方式,高速缓存等内容.
分析邮件发送和接收过程涉及的协议,以及基于万维网的电子邮件.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的工作原理.
2.
要求:了解TCP/IP协议簇与应用层协议之间的关系;掌握域名系统、文件传送协议、电子邮件协议、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远程终端协议;理解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
3.
重点:DNS、WWW服务、电子邮件服务.
4.
难点:WWW服务的基本工作原理,DHCP.
5.
知识目标:掌握应用层协议的特点、域名系统、FTP的主要工作原理;了解TELNET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SMTP、WWW的基本工作原理;牢固掌握统一资源定5位系统URL、超文本传送协议HTTP、超文本置标语言HTML;了解网络管理的基本内容等.
6.
能力目标:具备FTP服务器构建和管理的能力;具备配置DHCP服务器的能力,以便集中管理和分配IP地址,使网络环境中的主机动态的获得IP地址、Gateway地址、DNS服务器地址等信息,从而能够提升地址的使用率.
第7章网络安全(支撑课程目标1)1.
内容:本章分析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重要性以及常用的数据加密算法;对称密钥密码体制,公钥密码体制;分析数字签名原理;介绍报文鉴别和实体鉴别;介绍对称密钥的分配以及公钥的分配,介绍防火墙的主要功能及基本类型等相关内容.
2.
要求: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网络病毒防治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理解常规密钥密码体制、公开密钥密码体制.
3.
重点:网络安全的概念、主要方法和实现机制.
4.
难点:数据加密算法的理解.
5.
知识目标:掌握有关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加密方法.
6.
能力目标:具备运用一种或多种编程语言实现常用的数据加密算法的能力.

第8章因特网上的音频/视频服务(支撑课程目标1)1.
内容:本章分析介绍多媒体信息的特点及服务要求;媒体服务器以及实时流式协议RTSP;IP电话相关协议,RTP;改进"尽最大努力交付"的服务.
2.
要求:了解流媒体技术;理解交互式音频/视频技术.
3.
重点:流媒体的概念、实现方法和机制.
4.
难点:尽最大努力交付服务的改进.
5.
知识目标:掌握流式存储音频/视频的工作原理.
6.
能力目标:具备运用一种或多种编程语言实现基于网络的流媒体传输.
第9章无线网络(支撑课程目标1)1.
内容:WLAN的基本概念,WLAN的MAC层协议CSMA/CA的原理;无线个人区域网WPAN;无线城域网WMAN.
2.
要求:了解无线网络的组网原理;理解无线网络的协议.
3.
重点:无线网络安全控制机制.
4.
难点:802.
11无线局域网协议分析.
5.
知识目标:掌握有关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加密方法.
6.
能力目标:具备配置无线网络的能力,能根据802.
11标准集中解决网络安全问题.
具备分析常见Web安全、无线网络安全、电子邮件安全及IP安全工作原理、实现方式的能力.
6第10章下一代因特网(支撑课程目标1)1.
内容:分析IPV6协议的基本结构;MPLS技术的基本概念、网络构成及工作原理;分析P2P工作方式及原理2.
要求:了解IP地址耗尽的解决方法;理解Ipv6与Ipv4的区别.
3.
重点:Ipv6的特点.
4.
难点: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
5.
知识目标:掌握下一代网际协议IPv6;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P2P文件共享.
6.
能力目标:具备在路由器以及PC上设置IPv6地址的方法及IPv6的相关测试方法,理解IPv6和IPv4双协议网络的实现方法.
具备根据网络规模及安全要求进行MPLS/VPN的配置能力.
实验教学部分第一次实验交换机配置与虚拟局域网VLAN划分(支撑课程目标1)1.
实验目标:掌握交换机基本配置步骤和方法,掌握使用交换机创建VLAS并分配静态VLAN成员的方法.
2.
实验内容:学会交换机各种配置方法,创建一个局域网并将其划分成三个VLAN.
要求两台交换机都使用端口20作为Trun口,同时VLAN1的网段为192.
168.
10.
0,VLAN2的网段为192.
168.
20.
0,VLAN3的网段为192.
168.
30.
0.
第二次实验静态路由和RIP动态路由配置(支撑课程目标1)1.
实验目标:掌握路由器的工作原理,路由器的连接方法和配置方法.
掌握静态路由和RIP动态路由的工作原理与配置方法.
2.
实验内容:由三台DCR2700路由器组成的一个简单的网络,各路由器和PC机IP地址的网络掩码均为255.
255.
255.
0,路由器之间通过串行口相连.
(1)采用静态路由配置方法:DCR-2与DCR-3之间都通过配置静态路由以使PC1和PC3之间进行通信,PC3到PC2之间的通信通过在DCR-3上配置到DCR-2的静态路由来实现,PC2到PC3之间的通信通过在DCR-2上配置缺省路由来实现.
(2)采用动态RIP协议配置各个路由器,实现网络的互联,并对其进行诊断和验证.
第三次实验综合组网实验(支撑课程目标1,2)1.
实验目标:掌握综合利用交换机、路由器等典型网络设备进行网络互连的方法;掌握根据要求进行各设备和PC机的配置方法.
2.
实验内容:使用2台路由器和2台交换机将4-6台PC机互连成网,并能用ping命令测试整个网络的连通性.
在路由器的特权配置模式下使用showiproute查看路由表信息,并记录和分析.
第四次实验网络规划与设计(支撑课程目标2)1.
实验目标:掌握计算机网络知识的综合应用技术,培养独立进行网络规划与设计的能力.
72.
实验内容:模拟一单位对网络规模及安全的需求编写设计方案,包括设备的使用及选型,网络结构规划,路由选择方案等.
三、教学进度与学时分配教学内容讲课实验上机合计第一章绪论44第二章物理层44第三章数据链路层66第四章网络层1010第五章运输层88第六章应用层44第七章网络安全22第八章因特网上的音频/视频服务22第九章无线网络和移动网络22第十章下一代因特网22实验一交换机配置与虚拟局域网VLAN的划分44实验二静态路由和RIP动态路由配置44实验三综合组网实验44合计5656四、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本课程总评成绩由以下方式给出,即总评成绩=期末考试成绩*70%+期中考试成绩*15%+平时成绩*15%其中:期末考试成绩:根据课程结束后的理论知识考试成绩给出,考试采用闭卷形式进行.
期中考试成绩:课程进行到一半左右时的理论知识测试.
平时成绩:根据学生实验操作、实验报告、作业完成情况等综合给出;五、参考书目1、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6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82、[美]AndrewS.
Tanenbaum,DavidJ.
Wetherall著,计算机网络(第5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3、谢希仁,计算机网络释疑与习题解答,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9附:教学大纲修订补充说明1、课程目标、教学方法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2、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成绩评定组成评价环节毕业要求指标点平时成绩(作业)(共计7.
5分)作业一、二2.
1、2.
2、2.
4作业三、四、五2.
4、2.
5平时成绩(实验)(共计7.
5)实验一、二2.
1、2.
2、2.
4实验三、四2.
4、2.
5期中考试成绩(共计15分)试卷第1、2、4、5题2.
1、2.
2、2.
4试卷第1、2、3、4、5题2.
4、2.
5期末考试成绩(共计70分)试卷第1、2、3题2.
1、2.
2、2.
4试卷第1、2、3题2.
4、2.
51《编译原理》教学大纲课程编号:41120063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程名称:编译原理学时学分:48/3英文名称:CompilersPrinciples考核方式:闭卷考试选用教材:《程序设计语言编译原理(第3版)》陈火旺2010国防工业出版社大纲执笔人:张英丽先修课程: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大纲审核人:潘操适用专业:计算机、软件工程批准人:孙霓刚执行时间:2016年9月1日一、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验训练,使学生具备下列知识和能力:1、能够应用编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识别文法的类型、判断文法的二义性、能进行最左和最右推导、实现自动机、正规式、正规文法的等价互换.
实施词法分析和预测分析、算符优先分析、LR分析等语法分析,提出正确的解决方案.
二、课程目标、教学方法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毕业要求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目标教学方法2问题分析2.
1能识别和判断复杂化工问题的关键环节和参数.
课程目标1多媒体讲授,阐述基本原理、理论联系实际、通过例题分析强调编译理论思维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2.
2能认识到解决问题有多种方案可选择.
2.
4能运用基本原理,分析过程的影响因素,证实解决方案的合理性.
三、教学基本内容理论教学部分2第一章引论(支撑课程目标1)1.
内容:本章主要介绍翻译程序与编译程序、编译过程的概念、编译程序的结构、编译程序的生成等.
2.
要求:理解编译程序的基本概念;理解编译的过程.
3.
重点:编译程序的概念和编译过程.
4.
难点:编译程序的结构.
5.
知识目标:理解掌握编译的概念和编译过程的各阶段.
6.
能力目标:熟悉编译过程的各个阶段.
第二章高级语言及其语法描述(支撑课程目标1)1.
内容:本章主要介绍程序语言的定义、高级语言的一般特性、程序语言的语法描述等.
2.
要求:理解文法及与文法相关的概念(正则闭包,积(连接),或等),理解语言的定义;理解形式语言的分类;理解产生式、推导、句型、句子、二义文法等基本概念;掌握上下文无关文法及语法树.
3.
重点:文法、语言、推导、句型、句子、最左推导、最右推导、语法树、二义文法、形式语言分类等概念.
4.
难点:由语言构造文法、形式语言分类等.
5.
知识目标:理解掌握文法和语言、语法分析树、推导等基本理论;掌握形式语言的分类.
6.
能力目标:对文法进行最左推导和最右推导、构造句子和语法树、判别二义文法、找出相应的语言、判断文法的类型.
第三章词法分析(支撑课程目标1)1.
内容:本章主要介绍词法分析器的设计、正规式与正规集、确定有限自动机与非确定有限自动机、正规文法、正规式、确定和非确定有限自动机的等价性、有限自动机的化简等.
2.
要求:理解词法分析器的设计;理解状态转换图;理解正规式与正规集;理解确定有限自动机与非确定有限自动机;理解正规文法、正规式、正规语言与确定和非确定有限自动机的等价性;掌握子集法对有限自动机进行确定化和有限自动机的化简.
3.
重点:自动机理论34.
难点:正规文法(正规式、正规语言)与确定和非确定有限自动机的相互转换.
5.
知识目标:理解状态转换图,掌握状态转换图的表示方法;理解有限自动机与非确定有限自动机的区别;理解有限自动机的化简,掌握正规文法(正规式、正规语言)与确定和非确定有限自动机的相互转换的基本步骤.
6.
能力目标:运用状态转换图、矩阵等方法表示正规文法(正规式、正规语言)与有限自动机(确定、非确定);在正规文法(正规式、正规语言)与有限自动机(确定、非确定)之间进行相互转换第四章语法分析--自上而下分析(支撑课程目标1)1.
内容:本章主要介绍语法分析器的功能、自上而下分析面临的问题、左递归的消除、LL(1)分析法、预测分析表等.
2.
要求:了解语法分析器的功能;理解自上而下分析面临的问题;理解左递归的消除;掌握LL(1)分析法及相应算法;掌握预测分析表的构造算法.
3.
重点:LL(1)分析法和预测分析法.
4.
难点:LL(1)文法的判别;FIRST和FOLLOW集合的定义及计算;构造预测分析表.
5.
知识目标:理解掌握消除左递归和提取公共左因子和LL(1)分析法的的相关知识;6.
能力目标:对文法消除左递归和提取公共左因子,构造预测分析表、识别是否为LL(1)文法.
第五章语法分析--自下而上分析(支撑课程目标1)1.
内容:本章主要介绍自下而上分析基本问题、LR分析器、LR文法及非LR结构、LR(0)分析表的构造、SLR分析表的构造等.
2.
要求:理解自下而上分析语法分析中的基本概念(短语、素短语、最左短语、最左素短语、句柄、归约和规范归约等);掌握算符优先分析法、LR(0)分析法、SLR(1)分析法.
3.
重点:算符优先分析法、LR(0)分析法、SLR(1)分析法.
4.
难点:FIRSTVT集合、LASTVT集合的定义及计算;构造算符优先表;构造LR(0)、SLR(1)分析表.
5.
知识目标:掌握短语、直接短语、句柄、素短语等基本概念,掌握算符优先分析法、LR(0)分析法、SLR(1)分析法的相关知识.
46.
能力目标:对文法进行自下而上的语法分析,包括算符优先分析、LR(0)分析、SLR(1)分析.
实验教学部分第一次实验文法的机内表示与输入输出(支撑课程目标1)1.
实验目标:通过本次实验,熟悉文法和语法分类的一些基本概念(规则、文法、识别符、Chomsky文法、终结符、非终结符等),并加深理解.
2.
实验内容:对文法的一些基本概念进行编程实现.
输入一个文法、按照所提供的各种要求输出所需结果.
第二次实验文法的推导(支撑课程目标1)1.
实验目标:通过本次实验,熟悉文法的推导过程,并加深理解.
2.
实验内容:对文法的推导进行实现.
输入文法和符号串,按照所提供的要求,是左推导还是右推导,输出由该文法推导该符号串的推导结果.
输出从识别字符到当前句型的所有推导的具体推导过程,如果推导成功,该符号串是文法的句子.
第三次实验词法分析——有穷自动机的应用(支撑课程目标1)1.
实验目标:通过本次实验,熟悉词法分析的过程,并加深理解.
2.
实验内容:对词法分析进行编程实现,对输入的文法进行存储并判断是确定的有穷状态自动机还是不确定的有穷状态自动机,并给出标准的表示形式,若是DFA,可直接测试一个符号串是否是文法的句子,即能否被有穷状态机接受,给出过程及结果;若是NFA,首先将其转化为DFA,再测试一个符号串是否是文法的句子,亦即是否能被DFA接受.
第四次实验语法分析—预测分析技术(支撑课程目标1)1.
实验目标:通过本次实验,熟悉语法分析的过程,并加深理解.
2.
实验内容:对语法分析—预测分析技术进行编程实现.
给定一个文法及其预测分析表,对输入的符号串进行识别,并给出符号串的识别过程,包括各步骤的栈的内容.
四、教学进度与学时分配教学内容讲课实验上机合计第一章引论22第二章高级语言及其语法描述665第三章词法分析1010第四章语法分析--自上而下分析1010第五章语法分析-自下而上分析1212实验一文法的机内表示与输入输出22实验二文法的推导22实验三词法分析—有穷自动机的应用22实验四语法分析—预测分析技术22合计48五、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平时成绩(共计30分)评价环节评估毕业要求(见培养方案)作业一、作业二2.
1、2.
2作业三、作业四2.
1、2.
4实验一、二2.
1、2.
2、实验三、四2.
1、2.
4期末考试(共计70分)卷面分数2.
1、2.
2、2.
4六、参考书目[1](美)AlfredV.
Aho、RaviSethi、JefferyD.
Ullman著.
Compilers:Principles,Techniques,andTools(secondEdition).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年(影印版)[2]胡元义主编.
编译原理教程-第3版.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3]张昱,陈意云编著.
编译原理与技术.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4]温敬和编著.
编译原理实用教程.
第2版.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5]李劲华,陈宇,丁洁玉主编.
编译原理与技术.
第2版.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41《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学大纲课程编号:41380063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程名称: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学时学分:48/3英文名称:PrincipleofMicrocomputerandInterfaceTechnology考核方式:闭卷考试选用教材:《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5版)》周荷琴,冯焕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大纲执笔人:潘操先修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及C程序设计、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大纲审核人:潘操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批准人:孙霓刚执行时间:2016年9月1日一、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验训练,使学生具备下列知识和能力:1、掌握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基本组成、体系结构、工作模式、汇编语言等知识,从而使学生能较清楚地了解微机的结构与工作流程,建立起系统的概念,并能提出优化的解决方案.
2、掌握8086CPU、寻址方式、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存储器、并行接口芯片8255A、可编程计数器/定时器8253、可编程中断控制器8259A等理论知识,能独立开发设计小型微机应用系统,进行硬件与软件功能模块集成,培养创新实践能力.
二、课程目标、教学方法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毕业要求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目标教学方法2问题分析2.
1能识别和判断复杂计算机工程问题的关键环节、步骤和参数课程目标1多媒体讲授、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建立起微机系统22.
2能认识到解决复杂计算机工程问题有多种方案可选择框架概念.
2.
4能针对设计方案进行系统设计,并进行优选,从中体现创新意识课程目标2设计一次报告,以小组方式开展,题目可自拟.
教师提供咨询,检查工作进度,帮助学生改善方案.
2.
5能根据系统设计进行单元模块设计三、教学基本内容理论教学部分第一章绪论(支撑课程目标1)1.
内容:本章主要介绍计算机中数的表示方法、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微型计算机结构和系统及微型计算机的发展概况等内容.
2.
要求: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及微型计算机发展概况;理解微型计算机结构和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掌握计算机中数的表示方法.
3.
重点:微型计算机结构和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计算机中数的表示方法.
4.
难点:二进制编码及带符号数的表示方法.
5.
知识目标:理解微型计算机结构和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掌握计算机中数的表示方法.
6.
能力目标:具备微型计算机结构分析和计算机中数的编码能力.
第二章8086CPU(支撑课程目标1)1.
内容:本章主要介绍8086CPU的内部结构、引脚功能、8086的存储器组织、工作模式和总线操作等内容.
2.
要求:了解8086微处理器的工作模式及其系统配置;理解8086CPU内3部结构及工作过程,8086CPU的引脚功能;掌握8086微处理器内部的基本结构、编程结构、功能结构;掌握8086的存储器组织方法.
3.
重点:掌握8086CPU功能结构中的通用寄存器、指针及变址寄存器、标志寄存器及段寄存器的名称和用途.
4.
难点:8086的存储器地址的分段表示方法及其物理地址的计算.
5.
知识目标:掌握8086CPU的特点及内部结构,特别是各寄存器的名称、作用;掌握存储器的组织、逻辑地址、物理地址及相互之间关系.
6.
能力目标:具备熟练掌握8086微处理器内部的基本结构和编程结构,熟悉存储器中物理地址与逻辑地址的定义及计算物理地址的能力.
第三章8086的寻址方式和指令系统(支撑课程目标1)1.
内容:本章主要介绍8086的寻址方式、指令的机器码表示方法和8086的指令系统等内容.
2.
要求:了解8086指令的机器码表示方法;理解8086的寻址方式的基本原理;掌握8086的指令系统中常用指令的编程应用方法.
3.
重点:熟练掌握8086的各条指令,记住并熟练掌握各条串操作指令,特别是串操作指令的使用场合、应用条件、步骤及前缀的作用.
4.
难点:熟练掌握8086的寻址方式,各种指令的使用,特别是乘除法指令和十进制调整指令的使用场合、应用条件和步骤.
5.
知识目标:掌握8086的的指令系统和8086的各种寻址方式.
6.
能力目标:具备熟练掌握8086的寻址方式和各种指令正确使用的能力.
第四章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支撑课程目标1)1.
内容:本章主要介绍汇编语言程序格式和伪指令、DOS系统功能调用、BIOS中断调用和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方法等内容.
2.
要求:了解完整的汇编语言程序框架;理解汇编语言程序格式和伪指令;掌握DOS系统功能调用、BIOS中断调用和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方法.
3.
重点:顺序程序设计、分支程序设计的方法、伪指令、程序流程图、汇编语言源程序的书写格式、循环程序设计.
4.
难点:过程调用及子程序设计中堆栈传送参数的方法.
5.
知识目标:掌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方法和上机调试的方法,并能熟练编写各种汇编源程序,特别是综合性较强的程序.
6.
能力目标:具备独立编写汇编语言源程序的能力.
4第五章存储器(支撑课程目标1)1.
内容:本章主要介绍存储器分类、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存储器与微处理器的连接等内容.
2.
要求:了解存储器的分类;理解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的组成及工作原理;掌握存储器与微处理器的连接方法;掌握存储器地址译码电路的设计方法.
3.
重点:掌握各种储存器的基本原理;掌握存储器容量扩展的方法.
4.
难点:掌握存储器地址译码电路的设计方法.
5.
知识目标:掌握微型计算机中各种存储器的基本原理、使用方法.
掌握存储器与微处理器的连接方法;掌握存储器地址译码电路的设计方法.
6.
能力目标:具备熟练掌握各种储存器的基本原理、使用方法;掌握存储器容量扩展的方法及设计地址译码电路的能力.
第六章I/O接口和并行接口芯片8255A(支撑课程目标2)1.
内容:本章主要介绍I/O接口、8255A的工作原理及应用举例等内容.
2.
要求:了解I/O接口的功能;理解I/O端口及其寻址方式;理解CPU与外设间的数据传送方式;掌握8255A的工作原理及应用方法.
3.
重点:掌握CPU与外设间的各种数据传送方式的特点,硬件连接,应用场合.
4.
难点:8255A三种工作方式的特点及8255A在具体应用时的硬件连接方法.
5.
知识目标:了解I/O接口的功能;熟悉掌握8255A的特点、工作过程及各工作方式的特点、应用场合和编程控制,并能设计应用.
6.
能力目标:具备熟练掌握8255A的各工作方式的特点、应用场合、编程控制方法及设计具体应用的能力.
第七章可编程计数器/定时器8253/8254及其应用(支撑课程目标2)1.
内容:本章主要介绍8253的工作原理和8253的应用举例等内容.
2.
要求:了解8253的内部结构和引脚信号;理解8253初始化编程步骤和门控信号的功能;掌握8253的工作过程及各工作方式的特点、应用场合和编程控制方法.
3.
重点:8253的工作原理及工作方式;8253命令字和控制字的意义.
4.
难点:8253和CPU的连接方法及各种工作方式的应用与编程.
55.
知识目标:掌握微型计算机的定时与计数技术要求;熟练掌握8253的特点、工作过程及各工作方式的特点、应用场合和编程控制方法,并能设计应用.

6.
能力目标:具备熟练掌握8253的各工作方式特点、应用场合、编程控制方法及设计具体应用的能力.
第八章中断和可编程中断控制器8259A(支撑课程目标2)1.
内容:本章主要介绍中断概念和分类、8259A的工作原理及8259A应用举例等内容.
2.
要求:了解中断概念和分类;理解中断的响应与处理过程;掌握8259A的工作原理及编程应用方法.
3.
重点:中断处理过程、内部中断、外部中断、中断矢量和中断矢量表.
4.
难点:8259A可编程中断控制器的特点和各种工作方式及设置;8259A的编程应用.
5.
知识目标:理解中断和中断处理过程、内部中断和外部中断的特点及应用场合;中断矢量和中断矢量表;掌握8259A的工作原理及编程应用方法.
6.
能力目标:具备熟练掌握8259A的工作方式、应用场合、编程控制方法及设计具体应用的能力.
第九章串行通信和可编程接口芯片8251A(支撑课程目标2)1.
内容:本章主要介绍串行通信的基本概念、EIARS—232C串行口的功能、8251A的内部结构和外部引脚等内容.
2.
要求:了解串行通信的基本概念和EIARS—232C串行口的功能;理解8251A的工作原理、内部结构和外部引脚特点;掌握可编程串行通信接口芯片8251A的编程应用.
3.
重点:可编程接口芯片8251A的特点、使用方法.
4.
难点:串行通信协议、串行通信接口设计;8251A在具体应用时的硬件连接与编程控制方法.
5.
知识目标:了解串行通信基本概念,理解可编程接口芯片8251A的特点、使用方法,掌握8251A的编程应用.
6.
能力目标:具备熟练掌握8251A的特点、应用场合、编程控制方法及设计具体应用的能力.
第十章模数(A/D)和数模(D/A)转换(支撑课程目标2)1.
内容:本章主要介绍数/模转换器原理及主要性能指标、模/数转换器原理、6DAC0832和ADC0809工作原理及应用等内容.
2.
要求:了解数/模和模/数转换器的基本原理及主要性能指标;理解DAC0832和ADC0809的工作原理、内部结构和引脚功能;掌握DAC0832和ADC0809的编程应用方法.
3.
重点:DAC0832和ADC0809的工作原理、内部结构和引脚功能.
4.
难点:DAC0832和ADC0809与CPU的接口电路设计方法及编程应用方法.
5.
知识目标:了解数/模和模/数转换器的基本原理及主要性能指标;理解DAC0832和ADC0809的工作原理、内部结构、引脚功能;掌握与CPU的接口电路设计方法及编程应用方法.
6.
能力目标:具备熟练掌握DAC0832和ADC0809与CPU的接口电路设计方法及编程应用方法的能力.
实验教学部分第一次实验存贮器读写实验(支撑课程目标1)1、实验目标:熟悉静态RAM的使用方法,掌握8088微机系统扩展RAM的方法.
掌握静态RAM读写数据编程方法.
2、实验内容:对指定地址区间的RAM(4000H~4FFH)先进行写数据55AAH,然后将其内容读出再写到5000H~5FFH中.
第二次实验简单I/O口扩展实验(支撑课程目标2)1、实验目标:学习微机系统中扩展简单I/O口的方法和数据输入输出程序的编制方法.
2、实验内容:利用74LS244作为输入口,读取开关状态,并将此状态通过74LS273再驱动发光二极管显示出来.
第三次实验8255A并行口实验(支撑课程目标2)1、实验目标:掌握通过8255A并行口传输数据的方法,以控制发光二极管的亮与灭.
2、实验内容:用8255做输出口,控制六个发光管亮灭,模拟交通灯管理.
第四次实验8253定时/计数器实验(支撑课程目标2)1、实验目标:学会8253芯片和微机接口的原理和方法并掌握8253定时器/计数器的工作方式和编程原理.
2、实验内容:用8253的0通道工作在方式3,产生方波.
7第五次实验8259A单级中断控制器实验(支撑课程目标2)1、实验目标:掌握8259A中断控制器的接口方法并掌握8259A中断控制器的应用编程.
2、实验内容:利用8259A实现对外部中断的响应和处理,要求程序对每次中断进行计数,并将计数结果送数码显示.
第六次实验8251A可编程通讯接口与PC机通讯(支撑课程目标2)1、实验目标:利用实验机内的8251A芯片,实现与PC机通讯.
2、实验内容:利用实验机内的8253芯片的分频作为8251A的收发时钟频率.
利用实验机内小键盘,每按动一次任一数字键,就把该键值通过8251A发送给PC机接收,并在PC机屏幕上显示出该键值.
第七次实验DAC0832数模转换实验(支撑课程目标2)1、实验目标:掌握DAC0832芯片的性能、使用方法及对应硬件电路并了解D/A转换的基本原理.
2、实验内容:编写程序,利用DAC0832通过D/A转换交替产生方波和锯齿波.
第八次实验ADC0809模数转换实验(支撑课程目标2)1、实验目标:掌握A/D芯片ADC0809的转换性能及编程方法.
2、实验内容:利用实验系统上电位器提供的可调电压作为ADC0809模拟信号的输入,编制程序,将模拟量转换为数字量,通过数码管显示出来.
四、教学进度与学时分配教学内容讲课实验上机合计第一章绪论22第二章8086CPU22第三章8086的寻址方式和指令系统44第四章汇编语言程序设计66第五章存储器44第六章I/O接口和并行接口芯片8255A44第七章可编程计数器/定时器8253/8254及其应用22第八章中断和可编程中断控制器8259A22第九章串行通信和可编程接口芯片8251A22第十章模数(A/D)和数模(D/A)转换44实验一存贮器读写实验228实验二简单I/O口扩展实验22实验三8255A并行口实验22实验四8253定时/计数器实验22实验五8259A单级中断控制器实验22实验六8251A可编程通讯接口与PC机通讯22实验七DAC0832数模转换实验22实验八ADC0809模数转换实验22合计321648五、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成绩评定组成评价环节毕业要求指标点平时成绩(共计10分)作业一、二2.
1作业三2.
2作业四、五2.
4作业六2.
5实验成绩(共计20分)实验一、二、三、四2.
1实验二、四、六2.
2实验四、五、六2.
4实验七、八2.
5实践成绩(共计20分)设计报告2.
4、2.
5理论成绩(共计50分)试卷第1题、第2题2.
1试卷第3题2.
2试卷第4题2.
4、2.
5六、参考书目[1]王岚.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13[2]郑初华.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4版).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3]周国运.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9[4]李珍香.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5]张颖超.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6]王克义.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1《Web前端开发技术》教学大纲课程编号:40310063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程名称:Web前端开发技术学时学分:48/3英文名称:WebFront-EndDevelopmentTechnology考核方式:闭卷考试选用教材:《Web前端开发技术----HTML、CSS、JavaScript》储久良.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Web前端开发技术实验与实践----HTML、CSS、JavaScript》储久良.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大纲执笔人:宦娟先修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及C程序设计大纲审核人:潘操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近专业批准人:孙霓刚执行时间:2016年9月1日一、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验训练,使学生具备下列知识和能力:1、掌握HTML知识,能熟练编写静态网页代码;掌握CSS样式,能熟练地使用CSS美化页面;掌握JavaScript的基础编程技术,能实现一些网页中动态脚本的交互性操作.
2、理解脚本编程的思想方法,具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编写脚本程序以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细致缜密的工作态度.
二、课程目标、教学方法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毕业要求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目标教学方法5使用现代工具5.
1能针对复杂计算机工程问题,分析其所需的相关技术、资源和工具.
课程目标1多媒体讲授、通过典型案例分析,结合实验使得学生对Web网站进行前端设计、编辑.
25.
1能针对复杂计算机工程问题,分析其所需的相关技术、资源和工具.
课程目标2多媒体讲授、通过典型案例分析,结合实验使得学生对Web网站编写脚本程序.
三、教学基本内容理论教学部分(一)概述(支撑课程目标1)1.
内容:本章主要介绍Web发展历史、Web前端开发工程师职业需求、Web前端开发工具和浏览器工具等.
2.
要求:了解Web发展历史;了解Web前端开发工程师职业需求;掌握Web网站相关的基本概念;理解各种Web前端开发技术及其在Web网页中的作用;了解各种常用的Web前端开发工具、浏览器工具,并学会使用主流开发工具.
3.
重点:Web网站相关的基本概念;各种常用的Web前端开发工具、浏览器工具.
4.
难点:各种Web前端开发技术及其在Web网页中的作用;使用主流开发工具.
5.
知识目标:理解Web前端开发工程师职业需求;理解Web前端开发技术中网页设计中的"三剑客"及其角色;了解各种常用的Web前端开发工具、浏览器工具,会使用主流开发工具.
6.
能力目标:具备安装并使用主流开发工具的能力.
(二)HTML基础(支撑课程目标1)1.
内容:本章主要介绍HTML文档结构;头部head和主体body;注释;文档编写规范;文档类型等.
2.
要求:掌握HTML文档的基本结构;理解标记类型、标记语法;掌握设置body标记的属性方法;学会给网页添加注释;理解元信息meta标记的作用;了解HTML文档类型.
3.
重点:HTML文档的基本结构;设置body标记的属性方法.
4.
难点:标记类型和语法;设置body标记的属性方法;编写简易的Web网页代码.
5.
知识目标:掌握HTML基本组成结构,理解HTML头部head和主体body两大部分在网页设计中的作用.
理解head、body标记中可以容纳哪些标记;理3解head和主体body标记的作用及标记语法,理解标记的类型,学会编写简易的Web网页代码.
6.
能力目标:具备设置body标记的属性方法、添加注释、编写简易的Web网页代码的能力.
(三)格式化文字与段落(支撑课程目标1)1.
内容:本章主要介绍Web页面初步设计、文本标记和段落标记等.
2.
要求:掌握标题字(h1~h6)标记语法及属性语法;理解物理样式标记和逻辑样式标记区别并学会使用样式;学会使用文字font、段落标记;掌握简易Web页面的设计方法.
3.
重点:标题字(h1~h6)标记语法及属性语法;物理样式标记和逻辑样式标记区别;文字font、段落标记.
4.
难点:简易Web页面的设计方法.
5.
知识目标:理解物理样式标记和逻辑样式标记的区别;掌握标题字(h1~h6)标记语法及属性语法;掌握文本标记和段落标记;掌握网页页面结构的初步设计;学会编写简易Web代码.
6.
能力目标:具备区别物理样式标记和逻辑样式标记的能力;具备设计简易Web页面的能力.
(四)列表(支撑课程目标1)1.
内容:本章主要介绍无序列表、有序列表、定义列表和嵌套列表等.
2.
要求:了解列表类型;掌握无序列表、有序列表、定义列表标记语法及属性语法;了解菜单列表、目录列表标记语法;掌握使用无序、有序及定义列表设计Web网页;掌握使用嵌套列表设计小型网站首页.
3.
重点:无序列表、有序列表、定义列表标记语法及属性语法;菜单列表、目录列表标记语法.
4.
难点:使用嵌套列表涉及小型网站首页.
5.
知识目标:掌握使用列表呈现网页;了解列表类型;掌握各种列表的作用和使用方法;掌握使用列表解决实际网页设计问题.
6.
能力目标:具备运用列表设计小型网站首页的能力.
(五)超链接(支撑课程目标1)1.
内容:本章主要介绍超链接语法、路径和使用方法等.
2.
要求:掌握超链接的基本标记语法和属性语法;理解超链接分类、路径、书签等概念;掌握使用超链接实现文件下载、FTP文件下载、电子邮件链接、图片链接和书签.
3.
重点:超链接的基本标记语法和属性语法;超链接分类、路径、书签等概念.
4.
难点:使用超链接实现文件下载、FTP文件下载、电子邮件链接、图片链接和书签.
5.
知识目标:掌握超链接的语法和创建方法;理解超链接的分类、路径等概念.
6.
能力目标:具备编写不同类型的超链接的Web网页代码的能力.
(六)图像和多媒体文件(支撑课程目标1)1.
内容:本章主要介绍图像及多媒体标记语法及属性设置方法、采用超链接实现插入多媒体等内容.
42.
要点:掌握图像img、滚动文字maequee、背景音乐bgsound和潜入多媒体embed标记语法及属性设置方法;掌握使用超链接插入动画、音频和视频类多媒体文件的方法.
3.
重点:图像img、滚动文字maequee、背景音乐bgsound和潜入多媒体embed标记语法及属性设置方法;掌握使用超链接插入动画、音频和视频类多媒体文件的方法.
4.
难点:使用超链接插入动画、音频和视频类多媒体文件.
5.
知识目标:理解基于SSL体系及TLS的传输层安全;理解基于IEEE802.
11i及WTLS的无线网络安全;理解PGP的工作原理及密钥管理方式;理解IPsec的工作原理.
6.
能力目标:具备区分图像img、滚动文字maequee、背景音乐bgsound和潜入多媒体embed标记语法及属性设置方法的能力;具备在HTML文件中使用超链接插入动画、音频和视频类多媒体文件的能力.
(七)CSS+DIV(支撑课程目标1)1.
内容:本章主要介绍CSS概念、语法、选择器分类与声明的结构、DIV概念等内容.
2.
要点:了解CSS概念、特点及与浏览器的关系;掌握CSS基本语法、选择器分类与声明的结构;掌握CSS的定义与引用的方式;理解CSS继承与层叠的含义;掌握CSS盒子模型;掌握DIV的基本语法、常用属性;理解DIV嵌套与层叠的含义;掌握CSS控制页面显示的方法.
3.
重点:CSS基本语法、选择器分类与声明的结构;CSS的定义与引用的方式;CSS继承与层叠的含义;掌握CSS盒子模型;掌握DIV的基本语法、常用属性;理解DIV嵌套与层叠的含义.
4.
难点:CSS盒子模型;CSS控制页面显示的方法.
5.
知识目标:掌握CSS基本语法、选择器分类与声明的结构;掌握CSS的定义与引用的方式;理解CSS继承与层叠的含义;掌握CSS盒子模型;掌握DIV的基本语法、常用属性;理解DIV嵌套与层叠的含义;掌握CSS控制页面显示的方法.
6.
能力目标:具备使用CSS+DIV对页面进行分割和布局的能力.
(八)表格(支撑课程目标1)1.
内容:本章主要表格标记、属性及使用方法等内容.
2.
要点:掌握设计表格所有标记和属性;掌握使用表格中嵌入各种页面元素;掌握使用表格进行简易网页布局.
3.
重点:设计表格所有标记和属性.
4.
难点:使用表格中嵌入各种页面元素、进行简易网页布局.
5.
知识目标:掌握设计表格所有标记和属性;掌握使用表格中嵌入各种页面元素;掌握使用表格进行简易网页布局.
6.
能力目标:具备使用表格进行简易网页布局的能力.
(九)框架(支撑课程目标1)1.
内容:本章主要介绍框架的概念、属性及使用方法等内容.
2.
要点:了解框架集和框架的基本概念;掌握框架分割的方法;掌握嵌套框架和浮动框架的设置方法;掌握综合运用表格和框架设计简易网页的方法.

3.
重点:框架分割的方法;掌握嵌套框架和浮动框架的设置方法.
4.
难点:综合运用表格和框架设计简易网页.
55.
知识目标:掌握框架概念、属性及使用方法;掌握综合运用表格和框架设计简易网页.
6.
能力目标:具备综合运用表格和框架设计简易网页的能力.
(十)表单(支撑课程目标1)1.
内容:本章主要介绍表单的概念、语法、属性及使用方法等内容.
2.
要点:理解表单架的基本概念;掌握表单结构语法及属性语法;掌握表单元素标记语法及属性语法;掌握域和域标题标记语法;掌握综合运用表单及表单元素设计Web网页的方法.
3.
重点:表单结构语法及属性语法;表单元素标记语法及属性语法;域和域标题标记语法.
4.
难点:综合运用表单及表单元素设计Web网页.
5.
知识目标:掌握表单的概念、语法、属性及使用方法;掌握综合运用表单设计简易网页.
6.
能力目标:具备综合运用表单及表单元素设计Web网页的能力.
(十一)JavaScript(支撑课程目标2)1.
内容:本章主要介绍JavaScript的概念、运算符、表达式、函数、控制结构、事件类型、事件句柄与事件处理代码相关联的方式及使用方法等内容.

2.
要点:理解JavaScript的概念与作用;掌握JavaScript标记符和变量的概念及使用方法;掌握JavaScript常用运算符和表达式概念;掌握JavaScript中顺序、分支、循环3种程序控制结构语法;掌握JavaScript函数的定义方法;了解事件类型和概念;理解事件的句柄与事件处理代码相关联的方式;掌握运用JavaScript设计具有动态、交互功能的网页;掌握利用表单的提交及重置事件对表单的数据进行验证;理解鼠标、键盘及窗口事件.
3.
重点:JavaScript标记符和变量的概念及使用方法;JavaScript常用运算符和表达式概念;JavaScript中顺序、分支、循环3种程序控制结构语法;JavaScript函数的定义方法;事件的句柄与事件处理代码相关联的方式;鼠标、键盘及窗口事件.
4.
难点:运用JavaScript设计具有动态、交互功能的网页;利用表单的提交及重置事件对表单的数据进行验证.
5.
知识目标:掌握JavaScript的概念、语法、属性及使用方法;掌握运用JavaScript设计具有动态、交互功能的网页和利用表单的提交及重置事件对表单的数据进行验证.
6.
能力目标:具备运用JavaScript设计具有动态、交互功能的网页和利用表单的提交及重置事件对表单的数据进行验证的能力.
(十二)DOM和BOM(支撑课程目标2)1.
内容:本章主要介绍JavaScript内置对象、document对象和Windows对象等内容.
2.
要点:理解内置对象的属性及方法;理解文档对象模型的节点树的构建和节点类型的划分;理解浏览器对象模型的各对象的层次关系;掌握使用Windows对象的定时器及对话框方法;掌握使用document对象常用方法来设计动态效果的网页.
3.
重点:内置对象的属性及方法;文档对象模型的节点树的构建和节点类型的划分解浏览器对象模型的各对象的层次关系;.
64.
难点:使用Windows对象的定时器及对话框方法;使用document对象常用方法来设计动态效果的网页.
5.
知识目标:掌握JavaScript的概念、语法、属性及使用方法;掌握运用JavaScript设计具有动态、交互功能的网页和利用表单的提交及重置事件对表单的数据进行验证.
6.
能力目标:具备运用Windows对象的定时器及对话框方法、document对象常用方法来设计动态效果的网页的能力.
实验教学部分第一次实验Web前端开发环境配置与HTMI基础(支撑课程目标1)1.
内容:搜索有关Web前端开发工程师岗位需求和技术需求;安装常用Web前端开发工具;安装各种Web浏览器;使用EditPlus、NotePad等编辑软件编写简易Web网页程序.
2.
要求:了解Web前端开发工程师岗位需求和技术要求;掌握开发工具及浏览器的安装方法;掌握使用编辑软件编写简易Web网页程序.
第二次实验格式化文本(支撑课程目标1)1.
内容:使用字、段落、列表完成文本型Web网页设计;使用超链接、无序列表制作导航条、使用书签制作帮助文档;使用多媒体标记制作带有音乐、视频、动画的网页.

2.
要求:掌握文本型Web网页设计;掌握多媒体文件网页设计.
第三次实验CSS+DIV(支撑课程目标1)1.
内容:各种样式表的引用;CSS盒子模型;综合运用CSS+DIV.
2.
要求:掌握使用CSS+DIV进行网页布局设计;掌握模拟真实网站进行仿真设计.
第四次实验表格(支撑课程目标1)1.
内容:表格的标记及属性;表格设计Web页面布局.
2.
要求:掌握CSS样式对表格和单元格内容进行样式定义并应用样式.
掌握使用表格进行Web页面布局设计.
第五次实验框架(支撑课程目标1)1.
内容:框架集基本语法;浮动框架语法;框架完成页面布局.
2.
要求:掌握使用框架进行真实简易网站的仿真设计.
第六次实验表单(支撑课程目标1)1.
内容:表单属性;运用图层、表格、表单进行混合网页设计.
2.
要求:掌握使用表单进行网页布局设计;设计用户登录、用户注册、网上调查问卷等类似页面.
第七次实验JavaScript(支撑课程目标2)1.
内容:JavaScript放置与运行;变量、标识符、表达式与使用;自定义函数编写与使用;控制结构编程;编写事件处理程序.
2.
要求:理解JavaScript脚本放置与运行方法;掌握自定义函数定义与引用;掌握程序结构编程;掌握编写事件处理程序.
第八次实验DOM与BOM(支撑课程目标2)1.
内容:使用JavaScript内置对象、document对象和Windows对象编程实现福利彩票投注助手.
72.
要求掌握JavaScript内置对象、document对象和Windows对象进行编程.
四、教学进度与学时分配教学内容讲课实验上机合计(一)概述2(二)HTML基础22(三)格式化文字与段落22(四)列表22(五)超链接22(六)图像和多媒体文件22(七)CSS+DIV22(八)表格22(九)框架22(十)表单22(十一)JavaScript22(十二)DOM和BOM22复习、整理2合计48五、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成绩评定组成评价环节毕业要求指标点平时成绩(共计10分)作业一、二、三5.
1作业四、五、六5.
1实验成绩(共计20分)实验一、二、三5.
1实验四、五、六5.
1实验七、八、九5.
1实验十、十一、十二5.
1理论成绩(共计70分)试卷第1题、第2题、第3题5.
1试卷第4题5.
1六、参考书目[1]郑娅峰,张永强.
网页设计与开发——HTML、CSS、JavaScript实例教8程.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2]贾素玲,王强.
Javascript程序设计.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3]前沿科技.
精通CSS+DIV网页样式与布局,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4](美)杰瑞,科茨著,明道洋,田钟晓译.
AndroidWebGameApp高级编程——使用HTML5、CSS3、JavaScript.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5](英)PeterGasston著,王雪等译.
移动网页设计与开发HTML5+CSS3+JavaScript.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6]缪亮.
网页设计基础与上机指导——HTML+CSS+JavaScript.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7]张永强,郑娅峰.
网页设计与开发——HTML、CSS、JavaScript实例教程习题解答与实验指导.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Matla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43410043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程名称:Matlab程序设计学时学分:32/2英文名称:MatlabProgramming考核方式:大作业选用教材:《Matlab基础教程》薛山编著.
大纲执笔人:薛国新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先修课程:高等数学(一)上下、线性代数、大纲审核人:陈岚萍自动化导论、C语言程序设计,电路分析适用专业:自动化及电子信息专业批准人:孙霓刚执行时间:2016年9月1日一、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验训练,使学生具备下列知识和能力:1、掌握矩阵和向量的生成和运算方法,能运用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知识和自动化导论知识进行基本的运算如特征值求取、矩阵和数组的运算和变换、多项式计算、用MATLAB进行拉普拉斯变换及反变换求取基本控制系统的响应2、掌握基本的作图语句、MATLAB脚本程序建立和使用方法、了解图形向导程序设计基本步骤以及结构体和单元数组的用法;能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结合MATLAB的符号计算功能,进行一些基本的控制方法的计算,如用解线性方程组方法求取系统传递函数;或者对于电气专业,能用解线性方程组方法进行电路的求解;对于电子专业,则要求能用卷积公式计算系统响应;插值及常微分方程的求解、3、掌握Simulink工具箱的用法,能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对于基本的自动控制或机电耦合系统,搭建Simulink模型文件,运行并显示结果;能够运用Simulink的S-函数功能快速实现仿真二、课程目标、教学方法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毕业要求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目标教学方法5使用现代工具5.
2能获取、选择、开发相关的技术、资源和工具,并用于复杂计算机工程问题.
课程目标1多媒体讲授,阐述基本原理、理论联系实际5.
3能用技术、资源和工具对结果进行预测与模拟,并理解其局限性.
课程目标2、3多媒体讲授,阐述基本原理、理论联系实际三、教学基本内容理论教学部分(一)绪论*支撑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1.
内容:本章主要介绍MATLAB主要功能和软件环境.
2.
要求:安装MATLAB软件,了解软件接口布局,熟悉WORKSPACE和工作路径的设置方法,了解HELP功能;3.
重点:掌握HELP用法;4.
难点:对有不同返回值个数函数的HELP的理解及参数设置较多的工具箱的用法的消化;5.
知识目标:了解MATLAB的常用功能及与本专业的关联;6.
能力目标:完成MATLAB软件的安装,正确设置工作路径,熟悉MATLAB命令输入方法和观察变量内容方法.
(二)基础知识*支撑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1.
内容:本章主要介绍MATLAB基本的数据类型和库函数的用法;2.
要求:掌握有关基本库函数的用法;3.
重点:集合类函数和位元元元操作函数;4.
难点:逻辑数组屏蔽功能;5.
知识目标:掌握库函数调用方法,包括句柄调用方法.
6.
能力目标:运用数组屏蔽功能对数组进行操作,实现指定的逻辑运算.
(三)数组与向量的基本运算*支撑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1.
内容:本章主要介绍数组和向量的创建及基本运算;2.
要求:了解如何获取和移除数组元素及对数组进行切片重排;了解脚本文件的用法;3.
重点:数组算术操作和逻辑运算;4.
难点:数组切片;5.
知识目标:了解数组和向量的实际应用,理解数组线性化方法.
6.
能力目标:理解如何将集合函数和索引函数相结合,完成对向量的条件筛选.
(四)MATLAB数学运算*支撑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1.
内容:多项式运算及相关插值方法;函数操作;数值积分、微分方程数值求解2.
要求:了解多项式的四则运算及导数计算、多项式求根;掌握几种典型的插值方法:包括样条插值和快速付里叶变换插值方法;熟悉函数句柄调用方法;熟悉常微分方程初值和边值问题的数值求解方法;3.
重点:样条插值、快速付里叶变换插值、微分方程数值求解;4.
难点:常微分方程边值问题的一般MATLAB调用形式;5.
知识目标:掌握基于句柄函数参数的常微分方程初值和边值问题的MATLAB求解方法;6.
能力目标:能将样条插值和快速付里叶变换插值应用于实际问题;(五)符号计算*支撑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1.
内容:介绍符号微积分运算,求极限,求和及Taylor级数展开;介绍基于符号方法的代数方程和微分方程的求解;2.
要求:掌握基本的符号运算;掌握符号微积分的运算方法;3.
重点:结构体的操作;4.
难点:使用函数为参数的常微分方程边值问题的符号求解方法;5.
知识目标:了解符号函数图形绘制方法和创建符号方程方法;6.
能力目标:会将符号计算方法用于抽象方程的创建.
(六)MATLAB编程*支撑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1.
内容:本章主要介绍脚本档及其编辑和调试方法,流程控制语句,关系和逻辑运算;2.
要求:掌握程序断点设置和使用方法,正确运用循环和转向语句;3.
要点:断点设置;4.
难点:条件判断;5.
知识目标:了解MATLAB程序设计和开发流程;6.
能力目标:读懂和设计基本的MATLAB程序,正确运用脚本文件.
实验教学部分(一)MATLAB基本库函数*支撑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1.
目标:熟悉MATLAB环境,能用矩阵和向量表示一类未知量求解问题并求解之;2.
内容:介绍MATLAB一些基本库函数的用法;(二)Simulink*支撑课程目标2、课程目标3)1.
目标:掌握Simulink模型文件建立的基本方法2.
内容:介绍Simulink工具箱的用法;(三)SimulinkS-函数*支撑课程目标2、课程目标3)1.
目标:掌握用S-函数功能对多输入多输出问题(机械臂控制)的仿真方法;2.
内容:介绍SimulinkS-函数功能;(四)综合实验*支撑课程目标1,2,3)1.
要求:掌握MATLAB基本二维图形、三维图形的绘制,以及图形的基本操作;了解GUI的基本控件;掌握3种特殊的数据结构:字符串、单元数组和结构2.
内容:绘制二维和三维图形及GUI设计;四、教学进度与学时分配教学内容讲课实验上机合计绪论22基础知识44数组与向量的基本运算66MATLAB数学运算44符号计算22MATLAB编程66MATLAB基本库函数22Simulink22SimulinkS-函数22综合实验22合计24832五、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平时成绩(共计30分)评价环节评估毕业要求(见培养方案)出勤(点名情况)作业一5.
2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实验四期末考核(共计70分)大作业成绩5.
3六参考书目1.
薛山编著.
MATLAB基础教程.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2.
亨塞尔曼.
MATLAB7.
0从入门到精通.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3.
张德丰等编著.
MATLAB数值计算方法.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4.
王高雄等.
常微分方程.
第三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
常巍等.
MATLABR2007基础与提高.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6.
张德丰编著.
MATLAB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7.
杨成慧主编.
MATLAB基础及实验教程.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8.
张涛,齐永奇编著.
MATLAB图形编程与图像处理.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9.
李颖等编.
Simulink动态系统建模与仿真基础.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10.
(美)DavidM.
Smith著.
石志广,唐玲艳译.
MATLAB工程计算.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1.
http://www.
mathworks.
com/《Delphi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41050043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程名称:Delphi程序设计学时学分:32/2英文名称:DelphiProgramming考核方式:闭卷考试选用教材:《Delphi程序设计教程(第2版)》杨长春清华大学出版社大纲执笔人:方骥先修课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大纲审核人:潘操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批准人:孙霓刚执行时间:2016年9月1日一、课程目标通过课堂教学及实践环节使学生具备下列知识和能力:1、掌握在当前计算机Windows下利用Delphi集成化开发平台、使用面向对象的Pascal程序设计语言进行编程,让学生了解当前软件开发最新的发展趋势,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程序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Delphi的基本编程方法、程序控制结构、高级数据类型定义及使用、多媒体编程、网络编程等.
2、能够从事Windows下计算机程序设计、开发、应用和研究工作,为今后运用和设计更高级的程序设计打下良好基础.
二、课程目标、教学方法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毕业要求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目标教学方法5使用现代工具5.
1能针对复杂计算机工程问题,分析其所需的相关技术、资源和工具.
课程目标1多媒体讲授、通过典型教材案例分析,使学生掌握Delphi开发技术.
5.
2能获取、选择、开发相关的技术、资源和工具,并用于复杂计算机工程问题.
课程目标2通过数据库开发实验,解决计算机工程问题.
三、教学基本内容理论教学部分第一部分Delphi的基础知识(支持课程目标1)1、内容:Delphi简介;简单Delphi程序设计;Delphi上机步骤.
2、要求:理解Delphi的IDE开发环境,作为RAD开发工具的特点.
3、重点:Delphi的IDE开发环境,Delphi程序设计的基本步骤.
4、难点:Delphi的IDE开发环境.
5、知识目标:了解的发展状况及图形用户界面的许多先进性和设计思想.

熟悉Delphi的IDE集成开发环境及重要的控件组成.
6、能力目标:掌握可视化编程的基本步骤及如何创建工程、添加控件、基本控件的属性的介绍.
第二部分Delphi语法基础(支持课程目标1)1、内容:保留字与标式符;数据类型;常量和变量;运算符与表达式;常用函数与过程;顺序、选择和循环三大结构.
2、要求:熟练掌握Delphi程序设计的基本语法、常用过程与函数.
3、重点:Delphi程序设计的基本语法、常用过程与函数.
4、难点:Delphi程序设计的基本语法.
5、知识目标:掌握OP继承了Pascal语言语法严谨、数据结构丰富的优点以及它本身融入的面向对象的语法要素.
6、能力目标:掌握ObjectPascal编程语言的语法基础和语言的使用方法.
掌握Delphi的RTL程序库中的函数、过程、常量和变量的使用.
第三部分过程与函数(支持课程目标1)1、内容:过程和函数的种类;自定义过程、函数的访法;过程与函数的区别.
2、要求:掌握自定义过程、函数的访法;参数传递的方法;过程或函数作用范围设置.
3、重点:掌握自定义过程、函数的访法.
4、难点:参数传递的方法.
5、知识目标:重点掌握过程和函数的重要概念.
掌握结构化和模块化程序设计的重要思想.
6、能力目标:掌握定义过程和函数的语法.
重点掌握参数传送的方式.
掌握变量的作用域区别:公有变量、私有变量、全局变量、局部变量.
第四部分高级数据类型(支持课程目标1)1、内容:高级类型的定义语句;枚举类型的定义及使用;子界类型的定义及使用;集合类型的定义及使用;数组及其应用的定义及使用;记录类型的定义及使用;指针类型的定义及使用.
2、要求:掌握高级数据类型的定义及使用方法.
3、重点:枚举类型的定义及使用;子界类型的定义及使用;集合类型的定义及使用;数组及其应用的定义及使用;记录类型的定义及使用.
4、难点:集合类型的定义及使用;指针类型的定义及使用.
5、知识目标:掌握基本数据类型和高级数据类型的区别.
掌握如何定义高级数据类型的语法格式.
6、能力目标:熟悉枚举、子界、集合数据类型的定义和使用.
掌握一维与多维数组的定义和应用.
掌握静态数组和动态数组的区别.
掌握记录类型的定义和使用.
掌握如何访问记录域和使用With语句及记录中的变体部分.
掌握指针的构造.
掌握如何定义指针类型及指针的运算.
熟悉链表的动态存储结构.

第五部分常用组件(支持课程目标1)1、内容:常用组件的常用属性、方法和事件;组件包括窗体、按钮、编辑框和标签、复选框、单选按钮和单选按钮组、列表框、组合框、对话框、菜单、菜单和滚动条、定时器等.
2、要求:掌握常用组件的常用属性、方法和事件.
3、重点:组件的功能、常用属性、方法和事件.
4、难点:定时器的使用.
5、知识目标:理解各组件的主要功能特点.
6、能力目标:掌握Delphi中主要组件的属性和基本使用方法.
第六部分键盘、鼠标和文件编程(支持课程目标1)1、内容:键盘编程;鼠标编程;文本文件编程;有类型文件编程.
2、要求:掌握常用键盘事件、鼠标事件;掌握文本文件编程方法和有类型文件编程方法.
3、重点:文本文件编程和有类型文件编程;另种文件编程的主要区别.
4、难点:文本文件编程和有类型文件编程.
5、知识目标:掌握键盘鼠标编程的基本原理,文件操作的通用方法.
6、能力目标:掌握键盘和鼠标的响应事件并掌握各响应事件在何时触发.

掌握如何建立、读取、写文件操作及对文件的删除、复制、更名等操作.

第七部分多媒体编程(支持课程目标1)1、内容:几何图形控件和图象控件的使用方法;画布对象的常用属性和方法;画板控件的使用;多媒体编程.
2、要求:理解几何图形控件、图象控件的使用方法.
3、重点:基于画布对象进行几何图形绘制.
4、难点:画布对象的使用.
5、知识目标:掌握Shape、Image控件的属性和使用.
掌握Canvas对象的使用.
掌握PaintBox画板控件的属性和使用及多媒体程序设计的方法.
6、能力目标:利用Canvas对象的绘制几何图形.
第八部分数据库编程(支持课程目标2)1、内容:数据库程序开发基础;数据库组件介绍;BDE数据库访问技术;ADO数据访问技术;SQL编程.
2、要求:理解数据编程原理;掌握利用ADO进行数据编程的方法.
3、重点:利用ADO进行数据库编程.
4、难点:利用ADO进行数据库编程.
5、知识目标:培养学生要以软件工程的思想来考虑如何建立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
要求学生掌握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数据库应用程序及数据库的概念.
掌握BDE和ADO两种技术,掌握数据库应用程序的开发方法和步骤,熟悉SQL编程.
6、能力目标:利用ADO开发数据库访问应用程序,实现数据的增删改和查询功能;利用ADO组件进行SQL编程.
第九部分网络编程(支持课程目标1)1、内容:WindowsSockets简介;基于UDP协议、TCP协议的相关网络组件;网络编程案例分析.
2、要求:理解UDP、TCP网络编程的基本原理.
3、重点:基于UDP、TCP协议利用相关组件进行网络程序设计.
4、难点:基于UDP、TCP协议利用相关组件进行网络程序设计.
5、知识目标:了解WindowsSockets规范、Bekeley套接口等;熟悉ClientSocket组件和ServerSocket组件、熟悉TCPClient和TCPServer组件.
6、能力目标:掌握利用NMUDP组件、ClientSocket组件、ServerSocket组件、TCPClient和TCPServer组件进行网络编程.
实验教学部分第一次实验语法基础及常用组件应用(支撑课程目标1)1、内容:熟悉IDE环境、Delphi应用程序开发的基本步骤、常用组件的使用.
2、要求:掌握在Delphi开发应用程序的基本方法.
3、重点:在Delphi开发应用程序的基本方法.
4、难点:在Delphi开发应用程序的基本方法.
5、知识目标:掌握IDE环境,开发调试运行应用程序的方法,构建应用程序的方法.
6、能力目标:熟练掌握在Delphi开发应用程序的基本方法.
第二次实验过程与函数、高级数据类型(支撑课程目标1)1、内容:自定义函数、过程的方法;枚举、子界、集合、数组、记录类型的定义及使用.
2、要求:编写自定义函数、过程,并进行调用;定义高级数据类型,并进行应用.
3、重点:自定义函数、过程的定义及使用;参数传递;枚举、子界、集合、数组、记录类型的定义及使用.
4、难点:自定义函数、过程的定义及使用;参数传递;枚举、子界、集合、数组、记录类型的定义及使用.
5、知识目标:自定义函数、过程的使用;高级数据类型的使用.
6、能力目标:熟练掌握自定义函数、过程的定义及使用;参数传递;枚举、子界、集合、数组、记录类型的定义及使用.
第三次实验键盘鼠标文本编程、多媒体编程(支撑课程目标1)1、内容:键盘鼠标编程、文本文件编程、有类型文件编程、图形图像编程.

2、要求:掌握键盘鼠标编程常用事件;掌握文件编程的基本方法;掌握图形编程方法.
3、重点:有类型文件编程、基于Canvas的图形编程.
4、难点:有类型文件编程、基于Canvas的图形编程.
5、知识目标:掌握键盘鼠标编程的基本方法;掌握文件编程的方法;掌握基于Canvas对象的图形编程方法.
6、能力目标:掌握键盘鼠标编程的基本方法;掌握文件编程的方法;掌握基于Canvas对象的图形编程方法.
第四次实验数据库编程(支撑课程目标2)1、内容:基于ADO进行数据库应用程序编程.
2、要求:利用ADO实现应用程序对数据库数据的数据操作.
3、重点:利用ADO相关数据库访问组件,如ADOConnection,ADOQurery等组件进行数据库应用程序编写.
4、难点:利用ADO相关数据库访问组件,如ADOConnection,ADOQurery等组件进行数据库应用程序编写.
5、知识目标:熟练掌握数据库应用程序的编程方法.
6、能力目标:熟练掌握数据库应用程序的编程方法.
四、教学进度与学时分配教学内容讲课实验上机合计第一章Delphi基础知识22第二章Delphi的语法基础22第三章常用组件44第四章过程与函数22第五章高级数据类型44第七章键盘、鼠标和文件编程22第八章多媒体编程22第十章Delphi数据库编程44第十一章网络编程22实验一语法基础及常用组件应用22实验二过程与函数、高级数据类型22实验三键盘鼠标文本编程、多媒体编程22实验四数据库编程22合计32五、成绩的考核与评定办法成绩评定组成评价环节毕业要求指标点平时成绩(共计10分)作业一、二5.
1作业三、四5.
2实验成绩(共计20分)实验一、二、三5.
1实验四、5.
2理论成绩(共计70分)试卷第1题、第2题5.
1试卷第3题、第4题5.
2六、参考书目[1]刘庆强、高宏宇著.
Delphi可视化程序设计实训教程.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4[2]刘苗苗、邢煜、张永生著.
Delphi程序设计及应用.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3[3]杨盛泉、刘白林著.
Delphi2007程序设计教程.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4]李维著.
Delphi7高效数据库程序设计.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1《.
NET开发技术》教学大纲课程编号:48020063课程性质:专业任选课程名称:.
NET开发技术学时学分:48/3英文名称:.
NETDevelopmentTechnology考核方式:闭卷考试选用教材:《ASP.
NET4.
0动态网站开发基础教程(C#2010篇)》唐植华、陈建伟等清华大学出版社大纲执笔人:石林先修课程:数据结构大纲审核人:潘操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批准人:孙霓刚执行时间:2016年9月1日一、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验训练,使学生具备下列知识和能力:1、.
NET开发技术既是一种主流的Web开发技术,在.
Net环境中很容易建立基本Web应用程序、动态网站、分布式应用程序、多层架构应用程序.
通过学习,掌握如何使用ASP.
NET结合C#开发语言完成动态网站、web应用程序的设计开发.
2、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强的课程,通过学习,学生能基于.
NET环境进行web应用程序的开发、编辑和调试,能开发有一定使用价值的应用程序.
二、课程目标、教学方法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毕业要求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目标教学方法5使用现代工具5.
1能针对复杂软件工程问题,分析其所需的相关技术、资源和工具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多媒体讲授,阐述基本原理、深入案例分析三、教学基本内容理论教学部分(一)概述(支持课程目标1)21.
内容:本章主要介绍Web技术的发展状况;主流Web服务器;Web应用基础;IIS的配置等;2.
要求:了解Web技术的发展状况;理解主流Web服务器的性能比较、Web应用工作原理、动态web编程技术和静态web编程技术;掌握IIS的配置方法;3.
重点:Web应用程序的工作原理;4.
难点:动态web工作原理;5.
知识目标:理解Web开发的技术框架;掌握Web开发的基本步骤、IIS配置方法;6.
能力目标:具备部署和配置web应用程序的能力;(二)VS.
NET开发环境和C#语法(支持课程目标1)1.
内容:本章主要介绍VS.
NET集成开发环境;C#语法等;2.
要求:理解VS.
NET开发Web应用程序的步骤、方法和文件构成;掌握Web应用程序开发和调试方法、C#语法;3.
重点:Web应用程序开发和调试方法;4.
难点:类的定义、委托和代理;5.
知识目标:理解委托和代理;Web应用程序开发和调试方法;6.
能力目标:具备利用VS.
NET(C#)开发简单web应用程序的能力;(三)ASP.
NET控件(支持课程目标1)1.
内容:本章主要介绍HTML控件;服务器控件等;2.
要求:理解静态控件和服务器动态控件的主要区别;掌握常用控件在Web应用程序中的使用方法;3.
重点:页面事件处理流程、标准控件和验证控件等的应用;4.
难点:页面事件处理流程、标准控件和验证控件等的应用;5.
知识目标:掌握常用标准控件和验证控件的定义及使用方法;6.
能力目标:具备利用标准控件和验证控件进行web应用程序开发的能力;(四)ASP.
NET常用对象(支持课程目标2)1.
内容:本章主要介绍Request对象;Response对象;Application对象;Session对象和Server对象;Cookie文件;Global.
asax文件等;2.
要求:掌握五大对象工作原理、主要功能、常用属性、事件和方法;理解Cookie文件的工作原理和Global.
asax文件的配置功能;3.
重点:五大对象的使用方法;34.
难点:Request对象与Response对象比较、Application对象和Session对象比较;5.
知识目标:掌握五大对象的使用方法;6.
能力目标:具备利用五大对象进行web应用程序开发的能力;(五)主题、母版页和用户控件(支持课程目标2)1.
内容:本章主要介绍主题;母版页;用户控件等;2.
要求:理解主题的创建和使用方法、母版页的创建和使用方法、用户控件的创建和使用方法;3.
重点:母版页的创建和使用方法、用户控件的创建和使用方法;4.
难点:母版页的页面工作流程;5.
知识目标:掌握母版页的创建和使用方法、用户控件的创建和使用方法;6.
能力目标:具备利用主题、母版页、用户控件进行web应用程序开发的能力;(六)ADO.
NET数据库访问技术(支持课程目标2)1.
内容:本章主要介绍ADO.
NET数据库访问原理;ADO.
NET数据库访问的主要技术实现方法等;数据绑定控件使用方法;数据源控件的使用方法等;2.
要求:理解ASP.
NET中的数据访问的原理;掌握数据源对象和数据控件以及如何使用它们来实现数据的访问.
3.
重点:ADO.
NET数据库访问原理和访问方法;数据绑定控件和数据源控件的使用方法;4.
难点:ADO.
NET数据库访问原理和访问方法;5.
知识目标:掌握利用ADO.
NET进行数据库访问的方法;6.
能力目标:具备利用ADO.
NET进行数据库访问开发的能力;(七)基于MVC架构Web应用案例分析(支持课程目标2)1.
内容:本章主要介绍基于MVC架构的Web应用程序开发方法;2.
要求:掌握MVC架构开发Web应用程序的路径和方法.
3.
重点:MVC架构工作原理;MVC架构Web应用程序的开发方法;4.
难点:MVC架构工作原理;5.
知识目标:掌握开发基于MVC架构Web应用程序的方法;6.
能力目标:具备利用分成方法开发Web应用程序的能力;实验教学部分实验一创建与发布ASP.
NET应用程序,C#和ASP.
NET3.
5(支持课程目标1)41、实验目标:理解Web开发的技术框架;掌握Web开发的基本步骤、IIS配置方法;理解C#语法;2、实验内容:创建并发布ASP.
NET应用程序;利用C#进行基本web应用程序的开发;实验二C#语法、ASP.
NET服务器控件应用(支持课程目标1)1、实验目标:掌握常用标准控件和验证控件的定义及使用方法;2、实验内容:熟悉HTML控件、服务器控件、验证控件的使用;实验三内置对象的应用,母版和主题(支持课程目标1)1、实验目标:掌握五大对象的使用方法;掌握母版页的创建和使用方法、主题的创建和使用方法2、实验内容:熟悉Request对象、Response对象、Application对象、Session对象、Cookie对象的使用;熟悉母版和主题的使用方法;实验四简单数据库应用设计,ADO.
NET数据库编程(支持课程目标2)1、实验目标:掌握利用ADO.
NET进行数据库访问的方法;掌握利用在线工作对象和离线工作对象进行数据库访问的方法;2、实验内容:熟悉使用ADO.
NET编程模型访问数据库的基本步骤;掌握利用在线工作对象和离线工作对象进行数据库访问的方法;熟悉DataAdapter对象和DataSet对象的使用方法;熟练使用GridView控件;四、教学进度与学时分配教学内容讲课实验上机合计(一)概述22(二)VS.
NET开发环境和C#语法44(三)ASP.
NET控件66(四)ASP.
NET常用对象88(五)主题、母版页和用户控件44(六)ADO.
NET数据库访问技术1010(七)基于MVC架构Web应用案例分析66实验一创建与发布ASP.
NET应用程序,C#和ASP.
NET3.
522实验二C#语法、ASP.
NET服务器控件应用225实验三内置对象的应用,母版和主题22实验四简单数据库应用设计,ADO.
NET数据库编程22合计48五、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平时成绩(共计30分)评价环节评估毕业要求(见培养方案)作业一5.
1作业二5.
1作业三5.
1实验一5.
1实验二5.
1实验三5.
1实验四5.
1实验五5.
1实验六5.
1实验七5.
1实验八5.
1期末考试(共计70分)卷面分数5.
1六、参考书目[1]弗瑞曼著.
精通ASP.
NET4.
5(第5版).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2]米里特(ScottMillett)著.
ASP.
NET设计模式.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3]盖洛德著.
ASP.
NET4.
5高级编程(第8版).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1《Oracle数据库》教学大纲课程编号:40320063课程性质:专业任选课程名称:Oracle数据库学时学分:48/3英文名称:OracleDatabase考核方式:闭卷考试选用教材:《OracleDatabase11g应用与开发教程》姚瑶、王战红等清华大学出版社大纲执笔人:石林先修课程:离散数学、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系统原理大纲审核人:潘操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批准人:孙霓刚执行时间:2016年9月1日一、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验训练,使学生具备下列知识和能力:1、数据库应用技术是计算机在数据处理应用领域中的主要内容和坚实基础,也是今后若干年内研究和应用的最活跃的分支之一.
因此,以应用为目标的学生都必须学习和具备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的知识.
通过介绍Oracle数据库基本操作、体系结构与数据库基本管理使学生掌握大型数据库的基本原理,了解大型数据库的管理方法.
2、本课程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要求学生在完成本课程的学习以后,能够结合自己所熟悉的某一门高级语言和Oracle,开发出一个小型的数据库应用系统.
二、课程目标、教学方法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毕业要求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目标教学方法4研究4.
1能对复杂软件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研究和对比.
课程目标1多媒体讲授,阐述基本原理、深入案例分析4.
2能基于软件工程专业理论,选择研究路线,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课程目标2多媒体讲授、深入案例分析三、教学基本内容2理论教学部分(一)概述(支持课程目标1)1.
内容:本章主要介绍Oracle11g简介;Oracle体系结构;Oracle11g安装方法;数据库实例的创建;实例的启动与关闭;网络连接配置工具等;2.
要求:了解Oracle11g简介;理解Oracle体系结构、网络连接配置;掌握Oracle11g安装方法、数据库实例的创建、实例的启动与关闭;3.
重点:Oracle体系结构;4.
难点:Oracle物理结构、逻辑结构、内存结构、实例与进程;5.
知识目标:理解Oracle体系结构;掌握Oracle11g的安装犯法、数据库示例的管理;6.
能力目标:具备Oracle11安装和配置管理的能力;(二)SQL*PlUS基础(支持课程目标1)1.
内容:本章主要介绍SQL*PLUS概念;SQL*PLUS的启动与退出;常用环境选项;常用SQL*PLUS命令等;2.
要求:掌握SQL*PLUS的启动与退出、常用SQL*PLUS命令;3.
重点:常用SQL*PLUS命令;4.
难点:常用SQL*PLUS命令;5.
知识目标:理解SQL*PLUS概念;掌握常用SQL*PLUS命令;6.
能力目标:具备SQL*PLUS命令操作和应用的能力;(三)SQL语言基础(支持课程目标1)1.
内容:本章主要介绍Oracle数据类型;数据定义语言和数据操纵语言;事务控制语言和数据控制语言;常用SQL函数等;2.
要求:理解Oracle数据类型;掌握数据定义语言和数据操纵语言、事务控制语言和数据控制语言、常用SQL函数;3.
重点:数据定义语言和数据操纵语言、常用SQL函数;4.
难点:事务控制语言和分析函数;5.
知识目标:理解事务控制语言和数据控制语言;掌握数据定义语言和数据操纵语言和常用SQL函数;6.
能力目标:具备SQL命令和函数应用能力;(四)Oracle数据库的管理、配置与维护(支持课程目标1)1.
内容:本章主要介绍数据库创建和删除方法;数据库的启动与关闭;32.
要求:理解数据库创建和删除方法、数据库的启动与关闭;3.
重点:数据库的启动与关闭;4.
难点:数据库启动过程;5.
知识目标:理解数据启动关闭过程;掌握数据库创建和删除的方法;6.
能力目标:具备数据库管理、配置和维护的能力;(五)管理数据库对象(支持课程目标2)1.
内容:本章主要介绍同义词;视图;序列;索引;2.
要求:理解同义词、视图、序列、索引;3.
重点:Oracle的各种数据库对象;4.
难点:联接视图和各种类型的索引;5.
知识目标:理解和使用各种数据库对象;6.
能力目标:具备数同义词、视图、序列、索引创建和应用的能力;(六)PL/SQL(支持课程目标2)1.
内容:本章主要介绍PL/SQL;数据类型及其用法;逻辑比较;控制结构;错误处理等;2.
要求:理解数据类型及其用法、错误处理;掌握PL/SQL、逻辑比较、控制结构;3.
重点:使用PL/SQL编写代码和掌握PL/SQL的各种控制结构;4.
难点:动态SQL和自定义异常;5.
知识目标:理解和掌握PL/SQL编程;6.
能力目标:具备PL/SQL编程及应用的能力;(七)存储过程、函数、触发器和程序包(支持课程目标2)1.
内容:本章主要介绍存储过程;函数;触发器;程序包等;2.
要求:理解数存储过程、函数、触发器、程序包的使用和定义方法;3.
重点:存储过程和函数的创建、调用、参数传递方法;各种类型触发器的定义方法;4.
难点:触发器的应用;5.
知识目标:理解存储过程、函数、触发器、程序包的定义和使用方法;6.
能力目标:具备存储过程、函数、触发器、程序包应用的能力;(八)事务和锁(支持课程目标2)1.
内容:本章主要介绍事务;锁等;2.
要求:理解事务和锁的概念及其使用方法;43.
重点:事务和锁的使用方法;4.
难点:事务和锁的分类及使用方法;5.
知识目标:理解事务和锁的使用方法;6.
能力目标:具备事务和锁应用的能力;实验教学部分实验一Oracle11g的安装、SQL*PLUS命令的使用(支持课程目标1)1、实验目标:理解Oracle体系结构;掌握Oracle11g的安装犯法、数据库示例的管理;2、实验内容:熟悉Oracle11g的安装方法、熟悉Oracle的命令操作环境SQL*PLUS;实验二交互式SQL(数据定义部分)(支持课程目标1)1、实验目标:掌握通过Oracle实现SQL数据定义常用命令和常用SQL函数;2、实验内容:熟悉常用SQL命令实现数据库的定义;实验三交互式SQL(数据查询部分)(支持课程目标1)1、实验目标:熟练掌握SQL查询语句的使用.
主要练习各种查询语句的构造,其中包括单表查询、连接查询、嵌套查询和集合查询.
重点掌握连接查询和嵌套查询.

2、实验内容:熟悉常用SQL命令实现数据库的查询;实验四交互式SQL(数据操纵部分)(支持课程目标1)1、实验目标:熟练掌握SQL数据更新语句,其中包括INSERT、UPDATE、DELETE三个语句.
学会INSERT、UPDATE、DELETE三个语句的使用和注意事项.
熟练掌握使用SQL的CREATEVIEW语句和DROPVIEW语句建立视图和删除视图.
能够区分不同类型的视图,其中包括行列子集视图、带表达式的视图和分组视图.
掌握对视图的查询.
掌握视图更新的限制.
2、实验内容:熟悉常用SQL命令实现数据库操纵;实验五数据库的完整性与安全性(支持课程目标2)1、实验目标:掌握数据库完整性的定义与检查,数据库安全性的定义与检查.
学会通过CREATETABLE语句定义完整性约束,通过使用触发器实现完整性检查.
学会通过GRANT、REVOKE语句进行授权和回收权限.
学会通过建立触发器实现安全性检查.
2、实验内容:1)定义功能,提供定义完整性约束条件的机制.
2)检查功能,检查用户发出的操作请求是否违背了完整性约束条件.
3)处理功能,如果发现用户操作请求使数据违背了完整性约束条件,则采取一定的动作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5实验六PL/SQL编程(支持课程目标2)1、实验目标:具备PL/SQL编程及应用的能力;2、实验内容:熟悉PL/SQL编程;实验七过程与函数(支持课程目标2)1、实验目标:具备存储过程、函数、触发器、程序包应用的能力;2、实验内容:掌握使用PL/SQL开发数据库存储过程和函数;实验八并发控制与恢复(支持课程目标2)1、实验目标:了解数据库的并发控制机制,掌握封锁机制的原理;2、实验内容:掌握Oracle数据库采用封锁技术保证并发操作的可串行性;四、教学进度与学时分配教学内容讲课实验上机合计(一)Oracle概述22(二)SQL*PLUS基础44(三)SQL语言基础44(四)Oracle数据库的管理、配置与维护44(五)管理数据库对象44(六)PL/SQL66(七)存储过程、函数、触发器和程序包66(八)事务和锁22实验一Oracle11g的安装、SQL*PLUS命令的使用22实验二交互式SQL(数据定义部分)22实验三交互式SQL(数据查询部分)22实验四交互式SQL(数据操纵部分)22实验五数据库的完整性与安全性22实验六PL/SQL编程22实验七过程与函数22实验八并发控制与恢复22合计48五、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6平时成绩(共计30分)评价环节评估毕业要求(见培养方案)作业一4.
1作业二4.
2实验一4.
1实验二4.
1实验三4.
2实验四4.
2期末考试(共计70分)卷面分数4.
1,4.
2六、参考书目[1](美)ThomasKyte.
OracleDatabase9i/10g/11g编程艺术:深入数据库体系结构.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2](美)KarenMortonKerryOsborne等著.
精通OracleSQL(第2版).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3]谷长勇、吴逸云、单永红、陈杰等编著.
Oracle11g权威指南(第2版).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4]崔华著.
基于Oracle的SQL优化.
北京: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1《算法设计与分析》教学大纲课程编号:41510041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程名称:算法设计与分析学时学分:32/2英文名称:DesignandAnalysisofAlgorithms考核方式:闭卷考试选用教材:王晓东.
计算机算法设计与分析-第4版.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大纲执笔人:游静先修课程:离散数学、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大纲审核人:潘操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批准人:孙霓刚执行时间:2016年9月1日一、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验训练,使学生具备下列知识和能力:1、理解算法设计与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计算机及其相关领域中的一些非数值计算的常用经典算法的核心理念和设计原则.
2、通过对典型非数值计算问题的分析,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抽象模型搭建、经典算法的设计、时空复杂度分析等理论知识,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3、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算法设计与复杂度分析的相关理论和技术,针对具体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并进行算法选择、设计与时空复杂度分析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教学方法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毕业要求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目标教学方法2问题分析2.
1能识别和判断复杂软件与计算机工程问题的关键环节、步骤和参数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多媒体讲授、通过应用示例求解与分析加强对算法思想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培养.
2.
5能运用基本原理,分析一个复杂软件工程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并证实解决方案的合理性课程目标2课程目标32三、教学基本内容第一章算法引论(支撑课程目标1、2)1、内容:本章主要介绍算法的定义、算法设计的步骤、算法分析的若干准则、算法的复杂性分析、算法的描述方法等.
2、要求:认识到课程的重要性,对算法及算法的设计步骤、分析方法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掌握算法的基本概念.
3、重点:算法的定义、算法设计的步骤、算法分析的若干准则、时空复杂性分析方法4、难点:时空复杂性分析的理论基础5、知识目标:掌握算法的基本概念及算法与程序的区别;理解算法设计的一般步骤;理解算法分析的若干准则,了解算法分析的过程;了解算法的时空复杂性概念;掌握算法的复杂性分析时在渐近意义下的阶及其符号;了解算法的描述方法.
6、能力目标:能够区分算法与程序;能够对已有的算法进行时空复杂度分析;知道要设计算法时从何入手和如何描述.
第二章递归与分治策略(支撑课程目标1-3)1、内容:本章主要介绍递归的概念、分治法的基本思想及其应用示例,包括二分搜索技术、大整数乘法、矩阵乘法、棋盘覆盖问题、合并排序、快速排序.

2、要求:理解递归的概念,熟悉一些典型的递归函数,明确递归和分治之间的必然联系;理解并掌握分治法的基本思想;掌握采用分治法来求解的几类典型问题的全过程,理解采用分治法求解这些问题的原因.
3、重点:分治法的基本思想;几类典型问题的求解过程:汉诺塔问题、二分搜索、大整数乘法、Strassen矩阵乘法、棋盘覆盖问题、合并排序、快速排序等4、难点:递归和分治之间的必然联系;复杂的递归函数的理解;棋盘覆盖问题的求解过程.
5、知识目标:理解递归和分治之间的必然联系;掌握采用分治法来求解的问题的思路和一般过程.
6、能力目标:具备采用分治法求解具体问题的能力,能够根据具体的应用问题分析是否适用于分治法求解,并设计求解步骤和算法.
第三章动态规划(支撑课程目标1-3)31、内容:本章主要介绍动态规划的基本要素及典型应用示例,包括矩阵连乘问题、最长公共子序列问题、0-1背包问题、最优二叉搜索树问题等.
2、要求:理解并掌握动态规划法的基本思想和基本要素;掌握采用动态规划法来求解的几类典型问题的全过程,理解采用动态规划法求解这些问题的原因.
3、重点:动态规划法的基本要素;动态规划法求解问题的基本步骤;几类典型问题的求解过程.
4、难点:动态规划法求解问题的基本步骤的理解;最优子结构性质的证明.
5、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动态规划法的基本思想和基本要素;掌握采用动态规划法来求解问题的思路和一般过程.
6、能力目标:具备采用动态规划法求解具体问题的能力,能够根据具体的应用问题分析是否适用于动态规划法求解,并设计求解步骤和算法.
第四章贪心算法(支撑课程目标1-3)1、内容:本章主要介绍贪心算法的基本要素及典型应用示例,包括活动安排问题、最优装载问题、哈夫曼编码、单源最短路径问题和最小生成树问题等.

2、要求:理解并掌握贪心算法的基本思想和基本要素;掌握采用贪心算法求解的几类典型问题的全过程,理解采用动态规划法求解这些问题的原因.

3、重点:贪心算法的基本要素、采用贪心算法求解的几类典型问题的过程.
4、难点:贪心算法的两个基本要素的证明.
5、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贪心算法的基本思想和基本要素;掌握采用贪心算法来求解问题的思路和一般过程.
6、能力目标:具备采用贪心算法求解具体问题的能力,能够根据具体的应用问题分析是否适用于贪心算法求解,并设计求解步骤和算法.
第五章回溯法(支撑课程目标1-3)1、内容:本章主要介绍回溯法的算法框架及典型应用示例,包括n后问题、0-1背包问题、图的m着色问题、最大团问题等.
2、要求:理解回溯的概念,理解并掌握回溯法的基本思想;掌握采用回溯法来求解的几类典型问题的全过程,理解采用回溯法求解求解这些问题的原因.

3、重点:回溯法的基本思想;几类典型问题的求解过程.
4、难点:回溯法的算法框架.
5、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回溯法的基本思想;掌握采用回溯法求解问题的4思路和一般过程.
6、能力目标:具备采用回溯法求解具体问题的能力,能够根据具体的应用问题分析是否适用于回溯法求解,并设计求解步骤和算法.
第六章分枝限界法(支撑课程目标1-3)1、内容:本章简要介绍分枝限界法的算法思想,以及分枝限界法与回溯法的主要区别.
应用示例:0-1背包问题.
2、要求:理解分枝限界法的基本思想;了解限界函数的设定方法,理解采用分枝限界法来求解0-1背包问题过程.
3、重点:分枝限界法的基本思想.
4、难点:限界函数的设定.
5、知识目标:理解分枝限界法的基本思想及其与回溯法的主要区别.
6、能力目标:能够描述分枝限界法和回溯法的区别并以示例说明.
四、教学进度与学时分配教学内容理论实验上机合计(一)算法引论4(二)递归与分治策略8(三)动态规划法8(四)贪心算法6(五)回溯法4(六)分枝限界法2合计32五、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平时成绩(共计30分)评价环节评估毕业要求(见培养方案)作业一2.
5作业二2.
1、2.
5作业三2.
1、2.
5作业四2.
1、2.
55作业五2.
1、2.
5作业六2.
1期末考试(共计70分)卷面分数2.
1、2.
5六、参考书目[1]王晓东.
计算机算法设计与分析.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2](沙特)M.
H.
Alsuwaiyel著,吴伟昶,方世昌等译,朱洪审校.
算法设计技巧与分析.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3]霍红卫.
算法设计与分析(第二版).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4](美)JonKleinberg,EvaTardos著,张立昂,屈婉玲译.
算法设计.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5]陈慧南.
算法设计与分析.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1《XML编程技术》教学大纲课程编号:40250043课程性质:专业任选课程名称:XML编程技术学时学分:32/2英文名称:XMLProgrammingtechnology考核方式:开卷考试选用教材:《XML实用技术教程》顾兵清华大学出版社大纲执笔人:石林先修课程:数据库系统原理、数据结构大纲审核人:潘操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批准人:孙霓刚执行时间:2016年9月1日一、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验训练,使学生具备下列知识和能力:1、XML是功能强大的可扩展标记语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在Internet上存储和传送信息方面最具有发展前途的程序语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XML应用基础知识,具备使用XML开发Web站点必备的基础知识、在XML中如何使用DTD,XMLSchema知识.
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XML样式表、使用CSS格式格式化XML,XSL样式表,名称空间、XMLDOM与XPath,以及XML的开发技术DOM和SAX等.
二、课程目标、教学方法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毕业要求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目标教学方法5使用现代工具5.
1能针对复杂软件工程问题,分析其所需的相关技术、资源和工具课程目标1多媒体讲授,阐述基本原理、深入案例分析5.
2能获取、选择、开发相关的技术、资源和工具,并用于复杂软件工程问题课程目标2多媒体讲授、深入案例分析三、教学基本内容2理论教学部分(一)XML技术背景及其发展(支持课程目标1)1.
内容:本章主要介绍计算机标记语言;通用标记语言;超文本标记语言;XML现状及其发展;XML相关的技术2.
要求:理解各类标记语言;了解XML现状及其发展;理解XML相关技术.
3.
重点:各类标记语言.
4.
难点:XML相关技术.
5.
知识目标:计算机标记语言;XML现状及其发展;XML相关的技术.
6.
能力目标:通用标记语言;超文本标记语言.
(二)XML语法基础(支持课程目标1)1.
内容:XML工具;XML文档结构;XML文档基本语法;创建格式良好的XML文档.
2.
要求:掌握XML文档结构;掌握XML文档基本语法;理解创建格式良好的XML文档.
3.
重点:XML工具;XML文档结构.
4.
难点:XML文档基本语法;创建格式良好的XML文档.
5.
知识目标:XML工具;XML文档结构.
6.
能力目标:XML文档基本语法;创建格式良好的XML文档.
(三)XML文档中使用DTD(支持课程目标1)1.
内容:DTD概述;DTD元素声明;DTD属性声明;DTD实体声明;DTD标记声明;DTD中的测试开关;DTD文件存在的问题.
2.
要求:掌握DTD元素声明、属性声明、实体声明、标记声明;理解DTD中的测试开关.
3.
重点:掌握DTD元素声明、属性声明、实体声明、标记声明4.
难点:DTD标记声明;DTD中的测试开关;DTD文件存在的问题.
5.
知识目标:DTD元素声明、属性声明、实体声明、标记声明6.
能力目标:DTD标记声明;DTD中的测试开关;DTD文件存在的问题.
(四)在XML文档中使用Schema(支持课程目标1)1.
内容:本章主要介绍命名空间;XMLSchema;XMLSchema的数据类型;XMLSchema的元素声明;XMLSchema的属性声明;XMLSchema命名空间.
2.
要求:理解命名空间;掌握XMLSchema的使用方法;3.
重点:命名空间4.
难点:XMLSchema的使用方法;35.
知识目标:命名空间;XMLSchema;XMLSchema的数据类型.
6.
能力目标:XMLSchema的元素声明;XMLSchema的属性声明;XMLSchema命名空间.
(五)样式表技术(支持课程目标2)1.
内容:样式表概述;使用CSS显示XML;使用XSL显示XML;2.
要求:理解样式表;理解使用CSS显示XML;理解使用XSL显示XML;3.
重点:样式表概述;使用CSS显示XML4.
难点:理解使用XSL显示XML;5.
知识目标:样式表概述;使用CSS显示XML6.
能力目标:理解使用XSL显示XML.
(六)XML链接技术(支持课程目标2)1.
内容:XLink语言;简单链接;扩展连接.
2.
要求:理解XLink语言、简单链接、扩展链接.
3.
重点:XLink语言;简单链接.
4.
难点:扩展连接;5.
知识目标:XLink语言;简单链接;扩展连接6.
能力目标:扩展连接.
(七)XSLT转换(支持课程目标2)1.
内容:XSLT概述;XSLT基本架构;Xpath语言;XSLT元素;XSLT与脚本语言;转换程序2.
要求:理解XSLT概述;掌握XSLT用法;理解XSLT与脚本语言;理解XSLT转换.
3.
重点:XSLT概述;掌握XSLT用法.
4.
难点:XSLT与脚本语言;理解XSLT转换.
5.
知识目标:XSLT概述;掌握XSLT用法.
6.
能力目标:XSLT与脚本语言;理解XSLT转换.
(八)DOM接口技术(支持课程目标2)1.
内容:DOM接口概述;DOM的结构;DOM对象;DOM的使用;DOM对文档的操作;DOM的应用实例;2.
要求:掌握DOM的用法;3.
重点:DOM接口概述;DOM的结构;DOM对象;4.
难点:DOM的使用;DOM对文档的操作;DOM的应用实例;45.
知识目标:DOM接口概述;DOM的结构;DOM对象;6.
能力目标:DOM的使用;DOM对文档的操作;DOM的应用实例;(九)SAX接口(支持课程目标2)1.
内容:SAX接口概述;SAX接口及其方法;SAX接口应用示例;SAX接口与DOM接口比较.
2.
要求:理解SAX接口概述及用法;3.
重点:SAX接口概述;SAX接口及其方法;4.
难点:SAX接口应用示例;SAX接口与DOM接口比较.
5.
知识目标:SAX接口概述;SAX接口及其方法;6.
能力目标:SAX接口应用示例;SAX接口与DOM接口比较.
(十)XML数据岛(支持课程目标2)1.
内容:数据岛基本概念;在HTML中显示XML数据;数据岛对象.
2.
要求:理解数据岛概念;理解数据岛对象.
3.
重点:理解数据岛概念.
4.
难点:在HTML中显示XML数据;数据岛对象.
5.
知识目标:理解数据岛概念6.
能力目标:在HTML中显示XML数据;数据岛对象.
实验教学部分实验一创建格式良好的XML文档、在XML文档中使用DTD(支持课程目标1)1、实验目标:熟练掌握DTD元素声明、属性声明、实体声明、标记声明;2、实验内容:熟悉DTD的定义和使用方法;实验二XML文档中使用Schema(支持课程目标1)1、实验目标:熟练掌握XMLSchema的元素声明;XMLSchema的属性声明;XMLSchema命名空间.
2、实验内容:熟悉Schema的定义及使用方法;实验三可扩展样式单语言XSL(支持课程目标2)1、实验目标:熟练掌握XSLT与脚本语言;理解XSLT转换2、实验内容:掌握使用XSL显示XML文件的基本方法;理解CSS与XSL的区别;实验四DOM(支持课程目标2)1、实验目标:DOM的使用;DOM对文档的操作;DOM的应用实例;在HTML中显示XML数据;数据岛对象.
52、实验内容:了解DOM工作原理、DOM基本操作方法;掌握外部数据岛的定义及使用方法;四、教学进度与学时分配教学内容讲课实验上机合计第一章XML技术背景及其发展22第二章XML语法基础22第三章在XML文档中使用DTD22第四章在XML文档中使用Schema44第五章样式表技术22第六章XML链接技术22第七章XSLT转换44第八章DOM接口技术22第九章SAX接口22第十章XML数据岛22实验一在XML文档中使用DTD22实验二XML文档中使用Schem22实验三XSLT转换22实验四Xlink、DOM22合计32五、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平时成绩(共计30分)评价环节评估毕业要求(见培养方案)作业一5.
1作业二5.
2实验一5.
1实验二5.
1实验三5.
2实验四5.
2期末考试(共计70分)卷面分数5.
1,5.
2六、参考书目6[1]福思特(JoeFawcett)(作者),奎思(LiamR.
E.
Quin)著.
XML入门经典(第5版).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3[2]祝红涛,陈军红著.
XML应用入门与提高.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51《电气制图与CAD》教学大纲课程编号:44020043课程性质:专业基础选修课程名称:电气制图与CAD学时学分:32/2英文名称:ElectricalCADDrawing考核方式:上机开卷考试选用教材:《电气CAD工程实践技术(第2版)》付家才化学工业出版社大纲执笔人:陆洁茹先修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大纲审核人:潘操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电子、电气批准人:孙霓刚执行时间:2016年9月1日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分开写)通过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验训练,使学生具备下列知识和能力:1、掌握电气制图的一般规则;重点培养学生利用AutoCAD软件绘制电气图的方法和技巧.
2、掌握AutoCAD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掌握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AutoCAD软件绘制电气工程图样的方法、技巧,以及该软件的安装、调试等技术.
二、课程目标、教学方法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毕业要求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目标教学方法5使用现代工具5.
2能获取、选择、开发相关的技术、资源和工具,并用于复杂计算机工程问题.
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多媒体讲授,通过案例演示,讲解各个操作命令,并通过穿插在理论课中的各次实验巩固知识点三、教学基本内容理论教学部分第一章电气CAD绘图基础(支撑课程目标1)1.
内容:(1)图纸幅面及格式(2)电气制图的分类及其表示法2.
要求:了解电气图的分类、电气简图中元件的表示法、电气图中信号流2的方向、电气简图的图形符号、简图的连线、图框和机壳等.
3.
重点:电气制图中的对图纸幅面及格式、绘图比例、字体、图线和尺寸标注的一般规定.
4.
难点:电气图中元件的表示法等.
5.
知识目标:电气制图的绘图步骤,图纸设置.
6.
能力目标:熟悉AutoCAD的操作界面环境.
第二章AutoCAD2010绘图基础(支撑课程目标1)1.
内容:介绍AutoCAD2010的基本操作、二维图形绘制、二维图形编辑、文字与编辑文字、尺寸标注和图形输出2.
要求:了解AutoCAD常识、启动及退出、创建及文件保存;了解AutoCAD的工作界面及基本设置;掌握图层、颜色、线型的概念、特性及设置;学会坐标输入方法、屏幕(显示)操作;掌握捕捉点、绘图特性等绘图辅助工具的用法.

掌握画点、线、多线、矩形、正多边形、圆、椭圆、点、圆环的方法;了解块的创建、插入、分解操作;掌握常用的图形编辑命令(修改对象特征、复制、移动、镜像、阵列、旋转、倒角、倒圆、偏移、删除;掌握其它的图形编辑命令(放弃、重做、比例缩放、对齐、拉伸、拉长、延伸、分解、多线段编辑).
了解文字的创建与编辑;了解尺寸标注样式的创建及设置等操作;了解尺寸标注的各种命令(线性、直径、半径、连续、角度、引线等).
3.
重点:二维图的绘图命令4.
难点:二维图的编辑命令.
5.
知识目标:全面掌握各种绘图和编辑命令,并应用于电气绘图中.
6.
能力目标:熟练在AutoCAD上绘制简单的电路元件图.
第三章工厂电气控制识图与绘图(支撑课程目标2)1.
内容:电气控制图阅读及绘制基础、电气控制图常用的图形符号及绘制方法.
学习尺寸标注和文字标注的方法.
2.
要求:了解电气控制图的阅读分析及绘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掌握电气控制图中常用的图形符号的绘制方法.
掌握标注基本图形尺寸的方法和输入文字的方法.
3.
重点:图形尺寸标注,设置尺寸标注样式.
4.
难点:输入文字,并设置文字样式.
5.
知识目标:掌握图形尺寸标注的方法.
36.
能力目标:熟练标注电气控制图中常用的图形符号和文字部分说明.
第四章发变电一次工程图识图与绘图(可选)(支撑课程目标2)1.
内容:电气主要接线图常用的图形符号及绘制方法、电气主接线图的识图与绘制方法、配电装置断面图的识图与绘图.
2.
要求:通过学习本章,掌握电气主接线图中常用的图形符号及其绘制方法;了解发电厂电气主接线图的基本形式及绘制方法;了解配电装制图的识图与绘图方法.
3.
重点:了解发电厂电气主接线图的基本形式及绘制方法.
4.
难点:了解配电装制图的识图与绘图方法.
5.
知识目标:掌握电气主接线图中常用的图形符号.
6.
能力目标:掌握电气主接线图的识图与绘制方法、配电装置断面图的识图与绘图.
第五章电子线路识图与绘图(支撑课程目标2)1.
内容:图块的生成,插入.
创建和编辑带属性的图块.
电子线路常用图形符号及绘制方法、三极管结构示意图识图与绘图、单相桥式全波整流电路识图与绘图(可选)、共射放大电路等.
2.
要求:掌握常用的电子线路的图形符号及其绘制方法;了解常用电子线路图的绘制方法.
掌握图块的生成、编辑和插入的方法.
掌握面域、二维实体图形的编辑和图案填充的方法.
3.
重点:内部图块和外部图块的创建.
4.
难点:带有属性的图块的插入.
面域、二维实体图形的编辑.
5.
知识目标:通过电子线路图形案例,掌握常用的电子线路的图形符号的绘制.
6.
能力目标:能够把绘制的电器元件制作成图块,并学会在适当的场合插入带有属性的元器件图块.
实验教学部分第一次实验AutoCAD基础操作实验(支撑课程目标1)1.
实验目标:了解AutoCAD绘图环境的定制;熟悉AutoCAD界面,熟悉菜单的使用,特别是"文件"菜单,"编辑"菜单;熟悉标准工具栏、绘图工具栏以及编辑工具栏上的常用按钮;熟悉图层、颜色、线型的概念、特性及设置;4熟悉坐标输入方法、屏幕(显示)操作;掌握捕捉点、绘图特性等绘图辅助工具的用法.
2.
实验内容:(1)熟悉AutoCAD的工作界面,菜单,工具栏等的操作.
(2)新建一个文件名为自己学号的图形文件并保存,关闭新建的文件不退出AutoCAD软件.
(3)设置图形边界为左下角点坐标(0,0),右上角点坐标(210,297).
(4)在上述文件中作图:运用绝对和相对坐标的概念,绘制一个坐标为100,100的点,再绘制一个距离该点55,角度成60的点,并把两点连成直线.
(5)通过建立图层,修改上述直线宽度为0.
3mm,颜色为红色.
(6)运用对象捕捉功能,以上述直线中点绘制垂线,长度为50.
第二次实验基本绘图实验(支撑课程目标1)1.
实验目标:熟悉图形绘制命令的功能和作用;掌握图形绘制命令的操作步骤与技巧;掌握画点、线、矩形、多边形、圆、椭圆的方法.
2.
实验内容:(1)画出如图所示电气图形——非门(尺寸按照红色标注的要求,R为半径),并简述绘图步骤.
(2)画出图所示电气图形——手动开关(尺寸按照红色标注的要求绘制),并简述绘图步骤.
(3)画出如图所示图形,尺寸自行设计,简述绘图步骤.
(4)画出如图所示的一个简单的振荡回路,并简述绘图步骤.
第三次实验编辑命令实验(支撑课程目标1)1.
实验目标:通过实验,进一步熟悉基本作图命令,理解和掌握编辑命令的功能,用法及其操作.
2.
实验内容:(1)画出如图所示的图形.
已知大圆圆心为(35,263),半径为10+x(x为学号末位数).
写出四个小圆圆心的坐标;试述此图形的最快画法.
(2)画出如图所示的图形,尺寸不用标注,简述作图步骤.
(3)画出如图所示的三相绕组变压器符号,上面圆心为(50,135),半径10,直线长度为15.
写出用到的绘图编辑命令.
(4)画出如图所示的磁阀符号,尺寸如图,尺寸不需标注.
写出简要绘制5步骤.
(5)画出如图所示的多极开关符号,直线长度为12,虚线长度为60,虚线与直线角度为120°,写出绘制中用到的绘图和编辑命令.
第四次实验文本与尺寸标注实验(支撑课程目标2)1.
实验目标:学会应用标准工具栏中【格式】/【文字样式】对话框定义字体样式,用TEXT,DTEXT,MTEXT命令注写文本;通过该实验学会建立尺寸样式,能用多种尺寸样式进行尺寸标注,并对错误的尺寸进行修改.
2.
实验内容:(1)画出如图所示的某电机的控制线路图,并简述作图步骤及用到的相关命令.
(2)运用课上讲到的标注方法,绘出并标注如图所示图形,简述用到的标注命令及标注过程.
第五次实验图块与填充实验(支撑课程目标2)1.
实验目标:掌握图块的创建方法,熟悉块属性的定义、块属性编辑;掌握图块的插入方法并会灵活运用;应用BHATCH命令及其对话框进行图案填2.
实验内容:(1)绘出如图所示的电气符号,创建块属性标记为"名称",提示"电子元件名称",值填入该电子元器件名称.
将该属性连同电气符号图形创建一个块,将其保存为一个单独的外部文件,并新建一个文件插入该块.
同时学习编辑块属性的方法.
简述操作步骤.
(2)绘制如图所示标题栏,画出标题框,如图所示,粗细实线应设在不同的图层上;填充文字;把它定义为一个带属性的块.
(带括号的内容设成有属性,插入时可根据具体情况填写内容).
具体要求如下:先建一个文本层.
设文本类型为gbenor.
shx,并选择使用"大字体"复选框,大字体式样为gbcbig.
shx,高度设为0(这样在输入文字时,可根据需要设成不同的高度),利用单行输入命令,输入文字;指定属性①创建一新层,用于放置属性的层.
②执行[绘图][块][定义属性],系统打开"属性定义"对话框,用户可以指定属性标签、提示和值.

③单击"插入点"区的"拾取点"按钮,在绘图区指定要插入属性的位置,返回"属性定义"对话框后,单击"确定"按钮;定义块并将其存为文件.
(3)绘出如图所示图形,并标出尺寸,写出简要绘制步骤.
第六次实验综合实验(支撑课程目标2)61.
实验目标:掌握电气工程CAD制图规范;掌握运用AutoCAD软件绘制一般电气图样的方法和过程.
2.
实验内容:(1)结合书上第1章的电气工程CAD制图规范,按照下图要求,绘制一幅符合要求的A4图框,并将其保存为外部块,供其他程序调用.
要求:新建一个图层专门用于绘制图框(图中尺寸用作参考,不要在图中标出);新建一个文字样式用于图框中的文字,其中SHX字体为gbenor.
shx;大字体gbcbig.
shx.
(2)绘制如下图所示的单线电动机电气系统图.
四、教学进度与学时分配教学内容讲课实验上机合计第一章电气CAD绘图基础22第二章AutoCAD2010绘图基础224第三章工厂电气控制识图与绘图224第四章发变电一次工程图识图与绘图(可选)第五章电子线路识图与绘图224实验一AutoCAD基础操作实验22实验二基本绘图实验22实验三编辑命令实验44实验四文本与尺寸标注实验44实验五图块与填充实验44实验六综合实验22合计82432五、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平时成绩(共计20分)评价环节评估毕业要求(见培养方案)根据实验完成情况,并结合学生出勤率、上课回答问题情况给出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实验四、实验五、实验六5.
2期末考试(共计80分)卷面分数5.
27六、参考书目[1]王丹虹,高菲,陈霞主编.
电气制图与CAD.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5.
3.
[2]张云杰,郝利剑主编.
AutoCAD2014中文版电气设计教程.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6.
[3]顾凯鸣,袁小燕,王抗美主编.
AutoCAD2012中文版电气设计标准教程.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1.
1《EDA技术》教学大纲课程编号:44090063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程名称:EDA技术学时学分:48/3英文名称:EDATechnology考核方式:开卷考试选用教材:《EDA技术及应用(第2版)》朱正伟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大纲执笔人:张小鸣先修课程:电子技术基础、C程序设计大纲审核人:潘操适用专业:物联网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电气工程批准人:孙霓刚执行时间:2016年9月1日一、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验训练,使学生具备下列知识和能力:1、能运用数字电路知识和电子设计自动化仿真软件,将物联网复杂硬件系统分解成易于实现的子模块进行底层与顶层设计,掌握多层次电路设计方法和优化途径.
2、能运用EDA技术,对物联网及相关领域的复杂工程运用问题,开展顶层功能设计,撰写功能仿真设计实验报告等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
二、课程目标、教学方法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毕业要求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目标教学方法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3.
3能针对设计方案进行系统设计,并进行优选,从中体现创新意识课程目标1多媒体讲授和课外作业练习3.
4能根据系统设计进行单元模块设计课程目标2实验演示和综合实验训练三、教学基本内容2理论教学部分(一)绪论(支撑课程目标1)1.
内容:EDA技术概述2.
要求:了解EDA技术设计对象、EDA的软件工具、EDA仿真设计特点.
3.
重点:EDA技术设计对象的特点4.
难点:了解仿真设计特点,理解顶层设计与EDA技术的关系.
5.
知识目标:理解EDA技术的含义和可编程逻辑器件在微机系统中地位.
6.
能力目标:理解功能仿真与时序仿真、数字组合逻辑电路与时序逻辑电路之间的区别.
(二)原理图输入设计方法(支撑课程目标1)1.
内容:原理图输入设计步骤2.
要求:掌握原理图常用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
3.
重点:原理图输入设计法流程图.
4.
难点:原理图常用绘图工具的使用与仿真参数设置.
5.
知识目标:掌握MAX+PLUSII开发环境下原理图设计流程.
6.
能力目标:掌握原理图底层设计与顶层设计方法.
(三)VHDL设计初步(支撑课程目标1)1.
内容:VHDL程序的基本结构以及基本语句.
2.
要求:掌握VHDL文本输入设计法流程图.
3.
重点:VHDL程序的基本结构和仿真分析的基本特征.
4.
难点:VHDL程序描述组合数字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的语法现象分析.
5.
知识目标:掌握MAX+PLUSII开发环境下VHDL文本输入设计流程.
6.
能力目标:能分析VHDL描述的语法结构的电路物理含义.
(四)VHDL设计进阶(支撑课程目标1)1.
内容:VHDL文字规则、数据对象、数据类型、操作符、顺序语句、并行语句.
2.
要求:掌握VHDL三种描述风格设计方法,理解并行语句和信号量的物理含义.
3.
重点:重载操作符的运用.
4.
难点:VHDL语言中子程序、库、程序包、配置的用法5.
知识目标:掌握MAX+PLUSII开发环境下VHDL文本输入设计法的三种描述风格.
36.
能力目标:熟练掌握行为描述风格和结构化行为描述风格的VHDL编程与仿真.
(五)有限状态机设计(支撑课程目标1)1.
内容:有限状态机的程序结构和两种状态机的设计结构.
2.
要求:掌握有限状态机的常用数据类型和双进程有限状态机设计方法.

Spinservers美国圣何塞服务器$111/月流量10TB

Spinservers是Majestic Hosting Solutions,LLC旗下站点,主营美国独立服务器租用和Hybrid Dedicated等,数据中心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达拉斯和加利福尼亚圣何塞机房。TheServerStore.com,自 1994 年以来,它是一家成熟的企业 IT 设备供应商,专门从事二手服务器和工作站业务,在德克萨斯州拥有 40,000 平方英尺的仓库,库存中始终有...

EdgeNat 新年开通优惠 - 韩国独立服务器原生IP地址CN2线路七折优惠

EdgeNat 商家在之前也有分享过几次活动,主要提供香港和韩国的VPS主机,分别在沙田和首尔LG机房,服务器均为自营硬件,电信CN2线路,移动联通BGP直连,其中VPS主机基于KVM架构,宿主机采用四路E5处理器、raid10+BBU固态硬盘!最高可以提供500Gbps DDoS防御。这次开年活动中有提供七折优惠的韩国独立服务器,原生IP地址CN2线路。第一、优惠券活动EdgeNat优惠码(限月...

819云(240元)香港CN2 日本CN2 物理机 E5 16G 1T 20M 3IP

819云是我们的老熟人了,服务器一直都是稳定为主,老板人也很好,这次给大家带来了新活动,十分给力 香港CN2 日本CN2 物理机 E5 16G 1T 20M 3IP 240元0官方网站:https://www.819yun.com/ 特惠专员Q:442379204套餐介绍套餐CPU内存硬盘带宽IP价格香港CN2 (特价)E5 随机分配16G1T 机械20M3IP240元/月日本CN2 (...

gridview分页为你推荐
cornerradiuscorner的用法在线代理网站求有效的代理服务器地址?网易公开课怎么下载哪位高手指导一下,如何下载网易公开课啊?腾讯文章为什么最近腾讯网的文章评论都看不到xp系统停止服务Windowsxp系统为什么停止服务免费免费建站最好的免费建站网页打开很慢为什么打开网页很慢网站地图制作如何制作一个网站地图?263企业邮箱设置ipad mini2怎么设置263企业邮箱office2007简体中文版office2007绿色下载 office2007下载安装
美国主机租用 免费linux主机 新加坡主机 zpanel 韩国电信 私有云存储 mysql主机 java虚拟主机 数字域名 免费智能解析 优酷黄金会员账号共享 服务器是干什么用的 河南移动梦网 免费的域名 免费asp空间申请 日本代理ip 学生机 web服务器 认证机构 comodo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