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我评it

我评it  时间:2021-04-15  阅读:()
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
Allrightsreserved.
http://www.
cnki.
net论马克思对德国古典哲学遗产的解读Ξ俞吾金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哲学的主要理论来源.
在马克思的理论视野中,人、市民社会、实践、自在之物、历史意识和自由等问题构成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基本遗产.
马克思也十分重视蕴含在德国古典哲学,尤其是黑格尔哲学中的辩证法,但他总是把辩证法融入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中.
唯有重新解读德国古典哲学的遗产,充分展示出这一遗产的丰富内涵,马克思哲学的本真精神才可望得到恢复.
关键词德国古典哲学遗产人市民社会实践自在之物历史意识自由作者俞吾金,1948年生,哲学博士,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教授(上海200433).
Ξ本论文的写作得到200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方哲学通史"及2004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攻关项目"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现状、发展态势和基本理论"的资助.
按照目前流行的观点,德国古典哲学属于近代西方哲学的范围.
如果说,在以往的研究中,人们倾向于肯定近代西方哲学,尤其是德国古典哲学的研究成果,而对当代西方哲学采取简单否定的态度;那么,近年来,一种相反的倾向已经出现,即不加分析地肯定当代西方哲学的研究成果,而对近代西方哲学,尤其是德国古典哲学采取简单否定的态度.
那么,究竟什么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遗产呢我们认为,对这个问题的全新深入研究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首先,在以往的研究中,人们对德国古典哲学的遗产作了片面化、简单化的理解,而我们则试图表明,这一遗产具有极为丰富的理论内涵,它在整个西方哲学发展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其次,我们并不同意对近代西方哲学和当代西方哲学之间的关系采取非此即彼的简单态度,力图通过对德国古典哲学遗产的重新解读和诠释,超越这种态度.
再次,马克思哲学的解释者一直把德国古典哲学视为马克思哲学的主要理论来源,这种理解方式本身就蕴含着下述可能性,即对德国古典哲学遗产的重新解读将会导致对马克思哲学的本真精神的重新领悟.
一、"德国古典哲学"范围的界定在探讨"究竟什么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遗产"的问题之前,我们先得弄清楚,"德国古典哲学"的确切含义.
据目前已经掌握的资料,大致可以说,恩格斯最先使用了"德国古典哲学"·11·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
Allrightsreserved.
http://www.
cnki.
net这一概念.
①如果说,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1873—1886)中还只是偶然提及这一概念②,那么,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1888)中则正式启用了这一概念.
但是,恩格斯所说的"德国古典哲学"的范围究竟是什么列宁在《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1913)一文中叙述马克思哲学时曾经指出:"他用德国古典哲学的成果,特别是用黑格尔体系(它又导致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成果丰富了哲学.
"③尽管列宁在这段话中没有列出属于"德国古典哲学"范围的全部哲学家,但他肯定,黑格尔和费尔巴哈是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
显然,列宁的这一见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不仅苏联和东欧的理论界持此观点④,中国理论界也接受了这一观点.
冯契等主编的《外国哲学大辞典》认为,"德国古典哲学分为德国古典唯心主义与德国古典唯物主义.
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哲学发展形成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过程,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形成了德国古典唯物主义的理论.
"⑤必须加以追问的是,这种见解是否符合恩格斯的本意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
诚然,恩格斯没有直截了当地论述德国古典哲学的范围,但他实际上已经以自己的方式对这个问题做出了解答.
在《自然辩证法》中,恩格斯在谈到辩证法的三大形态时指出:"辩证法的第二个形态恰好离德国的自然研究家最近,这就是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德国古典哲学.
"⑥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谈到黑格尔哲学时,恩格斯也明确地指出:"我们在这里只限于考察这种作为从康德以来的整个运动的完成的哲学.
"⑦在他看来,德国古典哲学指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哲学运动,而黑格尔则是这一运动的完成者.
费尔巴哈并不包含在内.
人们也许会提出这样的疑问:既然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非常明确地叙述过自己对德国古典哲学范围的看法,为什么列宁仍然把费尔巴哈也放进去呢因为《自然辩证法》作为手稿,于1925年才第一次全文刊登在《马克思恩格斯文库》上,列宁生前并没有读到这份手稿.
当然,列宁读过恩格斯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由于该书并没有明确地阐明德国古典哲学的范围,加之恩格斯又用不少篇幅论述了费尔巴哈的哲学思想,这就很容易产生下面这样的误解,即把费尔巴哈理解为德国古典哲学中的一名成员.
至于中国理论界之所以迄今仍然处于这样的误解之中,或许还有书名翻译上的原因.
恩格斯原著的书名是:LudwigFeuerbachundderAusgangderklassischendeutschenPhilosophie.
这里的关键是,Ausgang这个德文名词的翻译.
Ausgang乃是动词ausgehen的过去分词的名词·21·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①②③④⑤⑦冯契等主编的《外国哲学大辞典》认为:"该词首先由恩格斯使用.
"参阅该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第922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86、287—288页.
《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10页.
比如,东德的理论家弗朗克·菲德勒等人也把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列为"德国资产阶级古典哲学的最主要的代表".
参阅弗朗克·菲德勒等《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求实出版社,1985年)第14页.
参阅冯契等主编《外国哲学大辞典》第922页.
这一见解可从《哲学小辞典(外国哲学史部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得到印证.
该辞典在第22页上这样解释"德国古典哲学":"18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期的德国资产阶级哲学,从康德开始,中经费希特、谢林、黑格尔,到费尔巴哈告终.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16页.
这是恩格斯一贯的思想.
在《大陆上社会改革运动的进程》(1844)中,虽然恩格斯没有使用"德国古典哲学"的概念,但在提到德国的哲学革命时说:"这个革命是由康德开始的.
他推翻了前世纪末欧洲各大学所采用的陈旧的莱布尼茨的形而上学体系.
费希特和谢林开始了哲学的改造工作,黑格尔完成了新的体系.
……德国哲学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发展是联贯的,合乎逻辑的,必然的,———如果可以这样说的话,以致除了上面提到的体系而外,其他任何体系都是站不住脚的.
"参阅《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588—589页.
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
Allrightsreserved.
http://www.
cnki.
net化,而ausgehen的最基本、最常用的解释是"外出"或"出门".
所以,Ausgang的最基本的、最常用的解释也是"出口"、"出路"或"出门".
如果考虑到译文的信、达、雅,恩格斯的上述书名似应译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出路".
诚然,在不太常用的、边缘性的意义上,Ausgang这个德文名词也有"终结"、"终局"的含义,因而单从字面上分析,把恩格斯的上述书名译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也无不妥.
然而,当我们超出单纯字面的含义,从恩格斯当时写作的特定语境中来考量Ausgang的含义时,就会发现,上述书名中的Ausgang只能译为"出路",而不能译为"终结".
因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这样的译法极易产生如下的错觉,仿佛费尔巴哈成了"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者,而终结者自然是从属于"德国古典哲学"的范围之内的.
假如我们打算撰写另一部著作———《黑格尔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这个书名倒是十分贴切的,因为黑格尔才真正是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者和集大成者.
因此,我们应该把书名改译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出路",因为费尔巴哈哲学只是德国古典哲学在黑格尔那里被终结后出现的一条新出路或一个新出口.
只有当费尔巴哈还是一个青年黑格尔主义者的时候,他才可以勉强地被算进德国古典哲学的范围之内,因为他的思想根本上是从属于黑格尔的.
事实上,当费尔巴哈起来批判黑格尔,形成自己独立的哲学见解的时候,他就已经置身于德国古典哲学的范围之外了.
而人所共知,恩格斯在上述著作中是把费尔巴哈作为一个独立的哲学家,而不是作为一个青年黑格尔主义者来加以评论的.
所以,无论如何,在恩格斯当时的语境中,作为独立思想家的费尔巴哈并不属于德国古典哲学的范围之内.
这就启示我们,Ausgang这个德文名词的翻译不仅涉及字面上的含义和翻译的技巧问题,而且也涉及对恩格斯思想的理解问题,因而具有实质性的意义.
综上所述,在恩格斯的语境中,德国古典哲学指称的是康德、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的哲学,费尔巴哈的哲学不包含在里面.
此外,为了恢复恩格斯的本意,LudwigFeuerbachundderAusgangderklassischendeutschenPhilosophie这一书名应该被改译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出路》(以下简称《出路》).
既然费尔巴哈哲学不包含在德国古典哲学范畴中,那究竟如何准确评价费尔巴哈哲学在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形成发展中的历史作用呢我们认为,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哲学思想的发展史上,费尔巴哈起过一定的作用.
这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早期著作,如《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神圣家族》、《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等可以看出来.
在《出路》的"1888年单行本序言"中,恩格斯甚至肯定,费尔巴哈"在好些方面是黑格尔哲学和我们的观点之间的中间环节",并强调,"我也感到我们还要还一笔信誉债,就是要完全承认,在我们的狂飙时期,费尔巴哈给我们的影响比黑格尔以后任何其他哲学家都大.
"①然而,要准确认识和把握马克思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以及费尔巴哈哲学对马克思哲学思想有何种程度的影响,我们应当认真解读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1859)中,对自己思想发展主要过程的叙述:先学习哲学、历史和法律;1842—1843年间担任《莱茵报》编辑工作时,第一次遭遇到要对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莱茵报》被官方封闭后,马克思从社会舞台退回到书房里.
"为了解决使我苦恼的疑问,我写的第一部著作是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性的分析,这部著作的导言曾发表在1844年巴黎出版的《德法年鉴》上.
我的研究得出这样一个结果:法的关系正像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31·论马克思对德国古典哲学遗产的解读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12页.
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
Allrightsreserved.
http://www.
cnki.
net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这种物质的生活关系的总和,黑格尔按照18世纪的英国人和法国人的先例,概括为'市民社会',而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应该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求.
我在巴黎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后来因基佐先生下令驱逐移居布鲁塞尔,在那里继续进行研究.
我所得到的、并且一经得到就用于指导我的研究工作的总的结果,可以简要地表述如下:(下面马克思就开始论述他所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笔者注)"①这段极为重要的叙述表明:第一,马克思在对自己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历程的回忆中,没有提到费尔巴哈.
也就是说,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并不是通向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路径.
其实,马克思下面这段重要的论述———"当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的时候,历史在他的视野之外;当他去探讨历史的时候,他决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
在他那里,唯物主义和历史是彼此完全脱离的.
"②———最清楚不过地表明,费尔巴哈是不可能充当这样的路径的.
在马克思看来,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决不可能充当通向历史唯物主义去的桥梁;第二,马克思从青年时期起就通过哲学、历史和法律的学习关注社会历史问题.
所以,在他的思想发展历程中,并不存在着他接受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影响后,从对自然的研究转向对社会历史的研究,或从唯物辩证法转向历史唯物主义的过程.
恰恰相反,马克思一开始就是从社会历史的视野出发去理解自然问题的,他告诉我们:"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的产生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因此,通过工业———尽管以异化的形式———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类学的自然界.
"③第三,马克思自己的解释路径是,通过对现实斗争所涉及的物质利益的思索和对法的关系的根源的追溯,他开始关注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中论述的市民社会问题,并由此走上了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道路,从而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学说.
显然,在马克思自己的解释路径中,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作用并不是根本性的、决定性的.
④这就深刻地启示我们,用费尔巴哈式的唯物主义去改造和提升黑格尔式的辩证法是不可能的.
一方面,抽象的、与人的社会历史活动相分离的唯物主义,决不会因为辩证法思想的融入而消解自己的抽象性;另一方面,辩证法也决不会因为把抽象的自然或物质作为自己的基础或载体而获得新的生命力.
二、马克思对德国古典哲学遗产的解读尽管马克思没有使用过德国古典哲学这样的概念,也没有对这一哲学运动进行过系统的探讨,但在其论著中,无疑蕴含着对德国古典哲学遗产的独特的见解.
这些见解主要表现在马克思对以下六个问题的关注上.
1.
人.
凡是认真地研究过德国古典哲学的人都会承认,人的问题始终是它关注的一个主题.
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原理》(1785)中指出:"每个有理性的东西都须服从这样的规律,不论是谁在任何时候都不应把自己和他人仅仅当作工具,而应该永远看作自身就是目的.
"⑤康德关于"人是目的"的伟大口号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肯定了作为理性存在物的人的尊严,无论是·41·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①②③④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2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51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28页.
参阅俞吾金《让马克思从费尔巴哈的阴影中走出来》,载《南京社会科学》1996年第1期;《重新理解马克思哲学与费尔巴哈哲学的关系》,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6年第1期.
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86页.
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
Allrightsreserved.
http://www.
cnki.
net在康德晚年的著作《实用人类学》中,还是在费希特的《人的使命》、谢林的《对人类自由的本质及与之相关联的对象的哲学探讨》和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等著作中,都能听到这一伟大口号的悠远的回声.
在后德国古典哲学时期,与其说费尔巴哈的主要哲学贡献在于他坚持了一种不彻底的唯物主义学说,不如说是他的哲学人类学思想.
他主张,上帝乃是人的本质的异化,神学的本质就是人类学.
所有这些人本主义的思想都对马克思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在《神圣家族》(1844)中,马克思在评论黑格尔哲学时写道:"在黑格尔的体系中有三个因素:斯宾诺莎的实体,费希特的自我意识以及前两个因素在黑格尔那里的必然的矛盾的统一,即绝对精神.
第一个因素是形而上学地改了装的、脱离人的自然.
第二个因素是形而上学地改了装的、脱离自然的精神.
第三个因素是形而上学地改了装的以上两个因素的统一,即现实的人和现实的人类.
"①显然,在马克思看来,"现实的人和现实的人类"是德国古典哲学留下的基本的哲学遗产之一.
由于当时的马克思在思想上还受到费尔巴哈一定的影响,所以他把自己对德国古典哲学遗产的解读归功于费尔巴哈所提供的启示:"费尔巴哈把形而上学的绝对精神归结为'以自然为基础的现实的人',从而完成了对宗教的批判.
同时也巧妙地拟定了对黑格尔的思辨以及一切形而上学的批判的基本要点.
"②这充分表明,马克思更重视的是费尔巴哈在人类学,而不是唯物主义研究方面所留下的遗产.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转而批判费尔巴哈的哲学思想,尤其是他关于人的思想:"费尔巴哈没有看到,'宗教感情'本身是社会的产物,而他所分析的抽象的个人,是属于一定的社会形式的.
"③在《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1846)中,马克思进一步批评道:"费尔巴哈谈到的是'人自身',而不是'现实的历史的人'.
"④尽管成熟时期的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的人类学思想,但他肯定,费尔巴哈解读德国古典哲学遗产的方向是正确的.
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马克思指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⑤,而在马克思所憧憬的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⑥,这里实际上涉及马克思后来提出的"个人全面发展"⑦的理论.
在某种意义上,马克思哲学归根到底是一种解放全人类的学说.
这就深刻地启示我们,马克思一直把人的问题理解为德国古典哲学基本的遗产之一.
2.
市民社会.
在德国古典哲学家的视野里,人既是自然存在物,更是社会存在物.
正是这一共识引起了他们对社会问题的普遍兴趣,焦点则是市民社会.
在德国古典哲学的肇始人康德那里,市民社会乃是他最重视的话题之一.
在《世界公民观点之下的普遍历史观念》(1784)一文中,他就为人类提出了这样的使命:"大自然迫使人类去加以解决的最大问题,就是建立起一个普遍法治的市民社会.
"⑧在康德看来,这正是人类在政治生活中追求的伟大理想.
在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1821)中,市民社会是作为家庭和国家之间的中间环节而出现的,它的地位是如此之重要,以致于黑格尔这样写道:"整个市民社会是中介的基地;在这一基地上,一切癖性、一切秉赋、一切有关出生和幸运的偶然性都自由地活跃着;又在这一基地上一切激情的巨浪,汹涌澎湃,它们仅仅受到向它们放射光芒的理性的节制.
"⑨在黑格尔看来,市民社会正是·51·论马克思对德国古典哲学遗产的解读①③④⑥⑦⑧⑨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177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6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48、30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94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04页.
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90年,第8页.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第197—198页.
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
Allrightsreserved.
http://www.
cnki.
net市民实际生活的领地,它作为各种需要的整体,具有如下的特征:"在市民社会中,每个人都以自身为目的,其他一切在他看来都是虚无.
但是,如果他不同别人发生关系,他就不能达到他的全部目的,因此,其他人便成为特殊的人达到目的的手段.
"①与康德不同,黑格尔从英国古典经济学那里获得了观察社会问题的灵感,从而把康德关于"人是目的"的观点现实化了.
马克思高度重视德国古典哲学家,尤其是黑格尔关于市民社会的理论.
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1843)中,马克思以很大的篇幅摘录并评论了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揭示了其唯心主义的特征.
在《论犹太人问题》(1843)一文中,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这种自私生活的一切前提正是作为市民社会的特性继续存在于国家范围以外,存在于市民社会.
……在这个社会中,人作为私人进行活动,把别人看做工具,把自己也降为工具,成为外力随意摆布的玩物.
"②无庸讳言,这段论述仍体现出黑格尔观点的影响.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把市民社会作为"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而把"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作为"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进一步指出:"在过去一切历史阶段上受生产力所制约、同时也制约生产力的交往形式,就是市民社会.
……这个市民社会是全部历史的真正发源地和舞台.
"③马克思开始以自己的语言来规定市民社会概念的内涵,并赋予它以极其重要的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当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初步叙述自己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时,市民社会无疑成了这一新历史观的核心概念:"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并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然后必须在国家生活的范围内描述市民社会的活动,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
"④这也印证了我们上面叙述过的观点,即从费尔巴哈的直观唯物主义出发,是引申不出历史唯物主义结论的,正如马克思早已告诫我们的:"直观的唯物主义,即不是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至多也只能达到对单个人和市民社会的直观.
"⑤从上面的论述可以发现,市民社会概念乃是德国古典哲学遗产的根本性的内容之一.
3.
实践.
深受希腊哲学,尤其是亚里士多德哲学影响的德国古典哲学家都十分重视实践问题.
康德把理性区分为"思辨理性"和"实践理性".
在《判断力批判》(1790)中,他进一步提出了"两种实践"的概念:一种是"遵循自然概念的实践",即人们运用思辨理性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动;另一种是"遵循自由概念的实践",即人们在实践理性指导下的道德活动.
在康德看来,实践理性优于思辨理性,"因为一切关切归根到底都是实践的,甚至思辨理性的关切也仅仅是有条件的,只有在实践的应用中才是完整的.
"⑥在康德的批判哲学中,尽管"遵循自由概念的实践",即人们的道德活动拥有更高的位置,但一方面,空洞的义务使它具有形式主义和主观主义的特征;另一方面,它与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又是相分离的.
如果说,费希特也像康德一样,满足于谈论单纯义务的、形式主义的道德实践活动,那么,黑格尔则通过对英国古典经济学的深入研究,把自己的注意力转向基础性的实践活动,即劳动.
在《伦理体系》(1802—1803)、《实在哲学》(1803—1806)、《精神现象学》(1807)等著作中,黑格尔对劳动的本质、劳动过程中出现的异化等现象做出了深刻的剖析.
·61·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①②③⑤⑥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第197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428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40—41、42—43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56—57页.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韩水法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33页.
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
Allrightsreserved.
http://www.
cnki.
net马克思对康德哲学做了高度的评价,把它称为"法国革命的德国理论"①并强调,"18世纪末德国的状况反映在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中.
"②但马克思不赞成康德把实践窄化为道德活动,窄化为关于"善良意志"的空洞的说教.
事实上,由于康德只是从单纯道德行为的角度去理解法国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实践活动,"因此当这种强有力的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实践以恐怖统治和无耻的资产阶级钻营的形态出现的时候,德国小资产者就在这种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实践面前畏缩倒退了.
"③在马克思看来,尽管康德高扬了实践理性的重要性,但他对实践的理解仍然打着软弱的德国小资产阶级的烙印.
马克思也高度评价了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认为"其最后成果———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否定性的辩证法———的伟大之处首先在于,黑格尔把人的自我产生看作一个过程,把对象化看作失去对象,看作外化和这种外化的扬弃;因而,他抓住了劳动的本质,把对象性的人,现实的因而是真正的人理解为他自己的劳动的结果.
"④在黑格尔的语境中,尽管"劳动"只是"抽象的精神劳动"的代名词,但他考察实践问题的独特视角对马克思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马克思既不赞成康德把道德实践活动与人们认识、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割裂开来并对立起来,也不赞成黑格尔只是在"抽象的精神劳动"的层面上谈论劳动这一实践的基本形式.
他写道:"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
"⑤也就是说,在观察、思考一切社会现象时,马克思都把"实践"与"直观"对立起来,把"感性的人的活动"与"抽象的思辨"对立起来.
马克思不仅把实践理解为全部社会生活的本质,理解为检验任何理论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而且也把它理解为自己的哲学与一切传统的哲学之间的分水岭.
马克思甚至把自己的哲学称之为"实践唯物主义".
我们发现,马克思主要是沿着以下两个方向来改造并提升实践概念的.
一方面,他远比黑格尔深入地研究了英国古典经济学,揭示出实践的基本形式———生产劳动在人类生存活动和世界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提出了"异化劳动"的重要概念,分析了"异化劳动"引起的种种后果,主张通过共产主义革命,废除私有制,扬弃异化,达到人性的复归.
另一方面,与康德、费希特不同,他并不满足于抽象的道德说教和纯粹义务论式的道德实践活动,而是在统一的实践概念中抉出了社会革命这一重要的维度,并主张:"……实际上和对实践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说来,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
"⑥这就极大地丰富了德国古典哲学家关于实践概念的内涵,使之脱离了德国小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狭隘眼界.
⑦所有这些论述都表明,在马克思的理论视野中,实践问题乃是德国古典哲学的最基本的遗产之一.
当恩格斯把纯粹思想领域,即逻辑与辩证法理解为德国古典哲学的唯一遗产时,他没有考虑到,除了辩证法,逻辑范畴归根到底也是实践活动的产物.
正是列宁深刻地揭示出"逻辑的范畴与人的实践"之间的始源性关系:"对黑格尔说来,行动、实践是逻辑的'推理',逻·71·论马克思对德国古典哲学遗产的解读①②④⑤⑥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100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211、213—214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63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54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48页.
参阅俞吾金《马克思对西方哲学传统的扬弃:兼论马克思的实践、自由概念与康德的关系》,载《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如何理解马克思的实践概念》,载《哲学研究》2002年第11期;《对马克思实践概念的当代反思》,载《哲学动态》2003年第6期.
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
Allrightsreserved.
http://www.
cnki.
net辑的格.
这是对的!
当然,这并不是说逻辑的格以人的实践作为它自己的异在(=绝对唯心主义),相反地,人的实践经过千百次的重复,它在人的意识中以逻辑的格固定下来.
这些格正是(而且只是)由于千百万次的重复才有着先入之见的巩固性和公理的性质.
"①由此可见,用费尔巴哈的直观唯物主义去改造并提升黑格尔的辩证法是徒劳无功的,唯有引入实践唯物主义,这种改造和提升才真正变得可能.
历史唯物主义的划时代的革命集中体现在对哲学基础的改造上,而不是通过把辩证法嫁接到直观的唯物主义基础上就可以完成的.
4.
自在之物.
如果说,实践作为人的感性的活动,可以被人们直接地观察到、感受到,那么,"自在之物"在康德的语境中却是不可知的超验对象.
解读自在之物是康德以来的德国哲学家的共同课题,而他们的解读也构成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基本遗产之一.
只有马克思才最终揭示出它的秘密.
在康德那里,自在之物的概念具有三种含义:第一,作为感性刺激的来源;第二,作为知性认识的界限;第三,作为实践理性,即人的意志的范导性原则.
康德之后,费希特试图从以自我为基础的知识学出发,消除康德的自在之物的概念;谢林和黑格尔则分别以"绝对"和"绝对精神"的概念取代自在之物.
对于谢林来说,"绝对"可以通过理智直观加以把握;对于黑格尔来说,"绝对精神"则唯有通过辩证思维才能加以把握.
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的共同点是从传统的知识论视角出发去超越康德.
他们的着眼点是思辨理性及自在之物的前两个含义.
②这种解读方式也对恩格斯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在《出路》中,恩格斯这样写道:"既然我们自己能够制造出某一自然过程,按照它的条件把它生产出来,并使它为我们的目的服务,从而证明我们对这一过程的理解是正确的,那么康德的不可捉摸的'自在之物'就完结了.
……'自在之物'就变成为我之物了.
"③像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一样,恩格斯也忽视了康德的自在之物的第三个含义.
其实,正如我们在前面已经指出过的那样,既然康德把实践理性置于思辨理性之上,那么,在他那里,自在之物的第三个含义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叔本华不属于恩格斯语境中的德国古典哲学家,但他却在理解康德的自在之物概念的本质含义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在他看来,康德的自在之物就是普遍的宇宙意志,在人的身上则体现为生存意志.
④可见,叔本华对自在之物的解读超越了单纯知识论的视角,把问题的答案引回到人的生存活动中.
但叔本华还没有真正地破解自在之物的秘密.
康德的自在之物是为实践理性或意志提供范导原则的,但它本身并不是意志,而是隐藏在意志背后的某种存在物,至于这种存在物是什么,康德认为是不可知的;虽然叔本华把意志理解为世界的本质,但他并没有从人们的现实生活出发来展示意志发生作用的基本方式,自在之物的意义仍然是蔽而不明的.
正是马克思,从经济哲学研究视角出发,彻底解开了康德的自在之物的秘密.
与叔本华片面地强调意志自由不同,马克思认为:"不管是康德或德国市民(康德是他们的利益的粉饰者),都没有觉察到资产阶级的这些理论思想是以物质利益和由物质生产关系所决定的意志为基础的.
因此,康德把这种理论的表达与它所表达的利益割裂开来,并把法国资产阶级意志的有物质动机的规定变为'自由意志'、自在和自为的意志、人类意志的纯粹自我规定,从而就把这种意志变成纯粹思想上的概念规定和道德假设.
"⑤在马克思看来,意志并非完全自由的,它起作用的·81·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①②③④⑤列宁:《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233页.
参阅俞吾金《马克思本体论研究中的一些基本概念》,载《哲学动态》2001年第10期.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25—226页.
参阅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下卷(罗达仁译,商务印书馆,1993年)第811—812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213页.
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
Allrightsreserved.
http://www.
cnki.
net基本方式是生产劳动,而生产劳动又是以"物质生产关系"为基础的.
正是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社会生产关系在康德的哲学语言中被神秘化了,成了神秘主义的、不可知的自在之物.
马克思指出,在现代社会,生产过程中的一切要素都是以商品的形式存在的.
商品就是"物"在现代社会中的存在方式,也是一切生产劳动得以展开的条件.
马克思认为,商品作为"物"既是自然的物(使用价值),也是社会的物(交换价值).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作为交换价值的生产者而存在,自然而然会产生一种幻觉,把"物"的社会属性误解为它的自然属性:"例如,用木头做桌子,木头的形状就改变了.
可是桌子还是木头,还是一个普通的可以感觉的物.
但是桌子一旦作为商品出现,就变成一个可感觉而又超感觉的物了.
它不仅用它的脚站在地上,而且在对其他一切商品的关系上用头倒立着,从它的木脑袋里生出比它自动跳舞还奇特得多的狂想.
"①马克思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商品的拜物教性质",认为,正是隐藏在生产劳动与之打交道的"物"背后的社会生产关系导致了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拜物教"现象.
②这样马克思就彻底地解开了自在之物的谜底,即康德以为超验的、神秘的、不可知的自在之物实际上正是隐藏在生产劳动与之打交道的、作为商品的"物"背后的社会生产关系.
这种社会生产关系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唯有通过对"商品拜物教"的批判,完成对作为商品的"物"的去超验化、去神秘化和去不可知化,它才会显现出来.
此外,成为实践理性的范导原则的,也不是康德意义上的自在之物———上帝、自由和灵魂不朽,而是社会生产关系.
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在一切社会形式中都有一种一定的生产决定其他一切生产的地位和影响,因而它的关系也决定其他一切关系的地位和影响.
这是一种普照的光,它掩盖了一切其他色彩,改变着它们的特点.
这是一种特殊的以太,它决定着它里面显露出来的一切存在的比重.
"③由上可见,自在之物乃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基本遗产和核心谜语.
显然,在单纯知识论的语境中,把自在之物溶解在为我之物中是容易的,但关键在于揭示自在之物在实践理性中的范导作用.
正是马克思解答了这个谜语,从而实质性地改造并提升了德国古典哲学的研究成果.
5.
历史意识.
在解读自在之物的秘密时,我们已经指出,这一秘密是在现代社会(这一确定的历史时期)的生产关系中显露出来的.
这实际上暗含着下面的见解,即历史意识也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基本遗产之一.
马克思对它的重视可在他的名言"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④中得到了充分的印证.
何况,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的划时代的理论贡献之一.
在《世界公民观点之下的历史观念》一文中,康德指出:"无论人们根据形而上学的观点,对于意志自由可以形成怎么样的一种概念,然而它那表现,即人类的行为,却正如任何别的自然事件一样,总是为普遍的自然律所决定的.
历史学是从事于叙述这些表现的;不管它们的原因可能是多么地隐蔽,但历史学却能使人希望:当它考察人类意志自由的作用的整体时,它可以揭示出它们有一种合乎规律的,并且就以这种方式而把从个别主体上看来显得是杂乱无章的东西,在全体的物种上却能够认为是人类原始的秉赋之不断前进的,虽则是漫长的发展.
"⑤这段重要的论述包含着康德的两个基本观点:一是人类历史的发展服从自然律;二是从总体上看,·91·论马克思对德国古典哲学遗产的解读①②③④⑤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87—88页.
在《资本论》第2卷中,马克思以更明确的口吻指出:"这种拜物教把物在社会生产过程中获得的社会的经济的性质,变为一种自然的、由这些物的物质本性产生的性质.
"参阅《资本论》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252页.
参阅俞吾金《物、价值、时间和自由》,载《哲学研究》2004年第11期.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44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20页注①.
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第1页.
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
Allrightsreserved.
http://www.
cnki.
net人类社会是沿着进步的方向发展的.
黑格尔进一步把人类历史理解为理性和情欲不断冲突的过程,并肯定"理性的机巧"主宰着历史,即"这种理性的活动一方面让事物按照它们自己的本性,彼此互相影响,互相削弱,而它自己并不直接干预其过程,但同时却正好实现了它自己的目的.
"①显然,"理性的机巧"的观点肯定了历史运动的规律性,及其目的性.
使辩证法重新融入到人类历史中去,成为历史唯物主义语境中的历史辩证法,是马克思对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哲学所蕴含的历史意识的批判性继承和革命性转变.
马克思的历史辩证法的主要观点如下:第一,从现实历史的基础出发来解释观念.
马克思写道:"这种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
"②在马克思看来,观念的一切形式和产物不是可以用精神的批判来消灭的,只有通过革命,推翻这些观念所由产生的现实的社会关系,才能消灭这些观念.
显然,这里涉及的是历史辩证法对现实历史发展的动力机制的理解.
第二,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马克思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所以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
"③无疑地,这里涉及的是历史辩证法对现实历史发展规律的认可和对历史主体的能动性的限定.
第三,只有理解现在,才能正确地解释过去.
马克思告诉我们:"人体解剖对于猴体解剖是一把钥匙.
反过来说,低等动物身上表露的高等动物的征兆,只有在高等动物本身已被认识之后才能理解.
"④因此,资本主义的经济只有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开始自我批判时,才能理解封建的、古代的和东方的经济.
当然,这种自觉地从现在的生活本质出发去理解过去的方法也是有限度的,即它必须承认不同历史时期的差别,决不能用现在去改铸过去.
无庸讳言,这里涉及的正是历史辩证法中的核心观念,即历史性的观念.
按照这种观念,一个不能正确地把握现在的生活本质的人,是不可能对过去做出合理的解释的.
第四,历史结构优先于历史次序.
马克思指出:"把经济范畴按它们在历史上起决定作用的先后次序来排列是不行的,错误的.
它们的次序倒是由它们在现代资产阶级社会中的相互关系决定的,这种关系同表现出来的它们的自然次序或者符合历史发展的次序恰好相反.
问题不在于各种经济关系在不同社会形式的相继更替的序列中在历史上占有什么地位,更不在于它们在'观念上'(蒲鲁东)(在历史运动的一个模糊表象中)的次序.
而在于它们在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内部的结构.
"⑤这里涉及的是历史辩证法对现代社会结构的优先性的认可.
历史辩证法不是对历史起点和历史过程的抽象崇拜,而是对现代社会结构的先行的、深入的考量和把握.
总之,不应把辩证法从社会历史中剥离出来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遗产.
其实,历史意识和历史辩证法才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基本遗产之一,而马克思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改造了它.
6.
自由.
正是基于上面提到的深刻的历史意识,德国古典哲学家几乎无例外地把自由理解为理性追求的最高目标,而马克思也把自由理解为德国古典哲学的基本遗产之一.
·02·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①②③④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394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43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33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43、45页.
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
Allrightsreserved.
http://www.
cnki.
net康德认为,思辨理性涉及自然规律或自然必然性,属于现象的范围;而实践理性则涉及自由,属于自在之物的范围.
人既属于现象领域(在时空中),又属于自在之物的领域(超越经验和时空):"事实上,人的行为,在他属于时间之中的人的规定的时候,不但是作为现象的人的规定,而且是作为自在之物的人的规定,那么自由便会是无法拯救的了.
人就会是由至上匠师制做和上紧发条的一个木偶或一架沃康松式的自动机.
"①在康德看来,当人面对自然必然性时,是不应该谈论自由的,因为"在现象里面,任何东西都不能由自由概念来解释,而在这里自然的机械作用必须始终构成向导.
"②自由只能在自在之物的领域,即涉及社会关系和人的意志时才能谈论.
显然,在康德这里,自然必然性与自由被分离开来并尖锐地对立起来了.
黑格尔认为,"这种不包含必然性的自由,或者一种没有自由的单纯必然性,只是一些抽象而不真实的观点.
自由本质上是具体的,它永远自己决定自己,因此同时又是必然的.
"③自由和必然并不是对立的,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黑格尔强调,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人们不仅加深了对历史必然性的认识,其自由意识也变得越来越强烈.
在黑格尔对康德的自由观的推进中,仍然存在着被疏忽的方面,即黑格尔在探讨自由与必然的关系时,并没有自觉地从"必然"概念中区分出"自然必然性"和"历史必然性".
他主要把自由理解为对历史必然性的认识.
由于康德谈论的是自由与自然必然性的分离和对立,所以他的观点并没有得到认真的对待.
正因为如此,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这样写道:"黑格尔第一个正确地叙述了自由和必然之间的关系.
在他看来,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
"④可见,恩格斯并没有正视康德自由观提出的极为尖锐的问题:如果在现象的范围内认识了自然必然性或自然规律,人就达到了自由,人岂不会蜕变成"上紧发条的一个木偶或一架沃康松式的自动机.
"实际上只有当一个人的行为涉及生命、情感、信仰、责任、善恶、良知等问题时,才触及真正意义上的自由.
马克思对自由问题的关注一开始就立足于人类社会,立足于人与人的关系.
众所周知,马克思的《博士论文》(1840—1841)通过对伊壁鸠鲁的原子偏斜说的肯定,张扬了自我意识和自由的伟大力量;在其第一篇政论文章《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1842)中,马克思在批判普鲁士政府的"虚伪自由主义"的倾向时,曾经尖锐地指出:"没有色彩就是这种自由唯一许可的色彩"⑤.
成熟时期的马克思,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通过对生产劳动中必要劳动时间与剩余劳动时间之间的结构关系的分析和现实生活中劳动时间与闲暇时间之间的结构关系的分析,肯定时间是自由得以展示的地平线,而缩短工作日则是人类获得普遍自由的根本条件.
马克思的自由观进一步深化了德国古典哲学家,尤其是黑格尔关于自由问题的见解.
总之,在马克思的理论视野中,人、市民社会、实践、自在之物、历史意识和自由等要素构成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基本遗产.
诚然,马克思也十分重视蕴含在德国古典哲学,尤其是黑格尔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马克思总是把辩证法融进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中,马克思谈论的是历史辩证法.
所以,在叙述马克思对德国古典哲学遗产的理解时,我们并没有专门立出"辩证法"一项,而是把它置于上面提到的所有的要素,尤其是"历史意识"的平台上来展开.
可见,正是马克思恢复了德国古典哲学遗产的丰富内涵.
·12·论马克思对德国古典哲学遗产的解读①③④⑤②康德:《实践理性批判》,第110、30页.
黑格尔:《小逻辑》,第105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55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7页.
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
Allrightsreserved.
http://www.
cnki.
net三、重新理解德国古典哲学遗产的意义马克思的解读方式启示我们,重新理解德国古典哲学遗产,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首先,它启示我们,必须恢复德国古典哲学遗产的丰富内涵.
在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中,德国古典哲学的遗产被简单化、贫乏化了,而片面重视当代西方哲学、轻视近代西方哲学的倾向,又进一步加剧了人们对德国古典哲学的忽视.
事实上,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德国古典哲学家,既是传统哲学史的集大成者,又对当代西方哲学的演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他们的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无法抹煞的.
只有认真地探索德国古典哲学,消化并吸纳其丰富的思想资源和哲学遗产,才能拓宽我们的理论视野,对当代西方哲学做出更深入、更合理的阐释.
其次,它启示我们,马克思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后德国古典哲学时期中马克思与费尔巴哈的关系等等,仍然是有待深入探究的重要理论问题.
在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中,对这些关系问题存在着片面理解和误解,还有大量的正本清源的工作需要付诸实行,而目前的学科分类方法,即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与近代西方哲学史分离开来进行研究的方法,无助于对上述问题的深入探讨,必须进行跨领域的研究.
最后,它启示我们,对马克思哲学本质的理解,在某种意义上取决于我们对德国古典哲学遗产的解读.
马克思的解读方法提示我们,马克思关注的并不是纯粹思想的领域,而是社会现实问题,所以他把人、市民社会、实践、自在之物、历史意识和自由理解为德国古典哲学的基本遗产.
马克思主要是通过对现实斗争的参与和对政治经济学的深入研究,从黑格尔的历史唯心主义直接转化为历史唯物主义的.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在马克思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过程中没有起过根本性的、决定性的作用.
真正对马克思青年时期的思想产生过比较深刻影响的是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学说.
这一学说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出路之一,强调神学的本质是人类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启发马克思从宗教批判转向对现实生活的批判.
然而,马克思很快就从理论上与费尔巴哈分道扬镳了.
历史唯物主义这一划时代的新哲学观的创立,使马克思的理论视野远远地超越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一切旧唯物主义者.
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谈论的"合理内核"(黑格尔的辩证法)+"基本内核"(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或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哲学)的结论是不确切的,因为马克思从来没有返回到费尔巴哈的立场上去.
事实上,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第一条中就已阐明他的唯物主义与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一切旧唯物主义之间的根本差别.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乃是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的一个划时代的、伟大的事件.
在马克思的新哲学观中,唯物主义的基础不再是抽象的物质或自然界,而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一新哲学观所蕴含的认识论不再着眼于对对象、现实和感性的直观,而是着眼于对人的实践活动这一前提的考察.
在我们看来,马克思哲学的本质就是历史唯物主义.
也就是说,历史唯物主义不是只适用于历史领域的某种实证性的理论,而是一个完整的世界观,它完全可以涵盖对人类社会、自然界(或物质)和人的思维活动等一切现象的哲学解释.
总之,只有通过对德国古典哲学遗产的重新解读,充分揭示出这一遗产的丰富内涵,马克思哲学的本真精神才可望得到恢复.
〔本文责任编辑:柯锦华〕·22·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
Allrightsreserved.
http://www.
cnki.
netSocialSciencesinChinaAbimonthlyNo.
2March2006ABSTRACTS(1)ProblemsinPhilosophyandPhilosophyinProblemsChenXianda·4·TheestablishmentofMarxistphilosophymarkedtheendoftheoldphilosophyasascienceofsciences.
Sincethenphilosophyhasexistedandfunctionedasworldviews.
TheultimategoalofMarxistphilosophersistoputtheirphilosophyintothepracticeofchangingtheworldandtogeneralizephilosophicalideasfrompractice,ratherthantoannotatecanons.
Adistinctionshouldbemadebetweenproblemsinphilosophyandphilosophyinproblems.
Onlythephilosophicalproblemsthatcomefromphilosophyinproblemscangainvitalityinreality,sincetheneedsandconflictsofrealityaremoststronglyexpressedintheproblemsfacinghumanity.
(2)MarxπsUnderstandingoftheLegacyofClassicalGermanPhilosophyYuWujin·11·ClassicalGermanphilosophyisthemajortheoreticaloriginofMarxistphilosophy.
Inhisreading,Marxtakesman,civilsociety,practice,theThing2in2itself,historicalconsciousnessandlibertyasthebasicpositiveelementsofclassicalGermanphilosophy.
HepaysspecialattentiontodialecticsinclassicalGermanphilosophy,particularlythatinHegelπsphilosophy,andalwaystriestoputitintotheperspectiveofhistoricalmaterialism.
Onlythroughathoroughre2interpretationofclassicalGermanphilosophycantherealspiritofMarxistphilosophyberecovered.
(3)RepresentationandDevelopmentofCognitionLiHengweiHuangHuaxin·34·FollowingSymbolismandConnectionism,DynamicalSystemsTheory(DST)hasdevelopedrapidlyinthescienceofcognitionsciencessincethe1990s.
OneofthemajordifferencesbetweenDynamicismandSymbolismliesintheirviewsontheroleofrepresentationincognition.
ThePhysicalSymbolSystemHypothesis(PSSH)holdsthatthecomputationofrepresentationofsymbolsisbothsufficientandnecessary,whilesomedynamicistswhosupporttheviewofStrongCouplingbelievethatrepresentationisnotnecessaryforacognitivesystem.
Theauthorsofthisarticledividecognitivedevelopmentintothreelevels:sensorimotor,imagerepresentationandlinguisticrepresentation.
Theystatethatrepresentationisnecessarybutnotsufficienttocognition,asthereexistsastageofnon2representationcognitioninphylogenyandontogenesis.
However,theauthorsdisagreewiththestrongversionofcouplinginDynamicismthatcompletelyrejectsrepresentation.
Thearticleconcludesthatthereisnofullrepresentationundertheeffectsofcoupling,butpartialrepresentationiscommoninhumancognitiveactivities.
(4)EmpiricalModelingResearchontheRelationbetweenMonetaryPolicyandInflationinChinaZhaoJinwenHuangYan·45··502·

阿里云香港 16核32G 20M 999元/月

阿里云香港配置图提速啦是成立于2012年的十分老牌的一个商家这次给大家评测的是 阿里云香港 16核32G 20M 这款产品,单单说价格上就是十分的离谱原价8631元/月的现价只要 999元 而且还有个8折循环优惠。废话不多说直接进入正题。优惠时间 2021年8月20日-2021年9月20日 优惠码 wn789 8折优惠阿里云香港BGP专线 16核32G 10M带宽 优惠购买 399元购买链接阿里云...

飞讯云E5-2678V3 64GB,湖北十堰100G高防物理机330元/月

飞讯云官网“飞讯云”是湖北飞讯网络有限公司旗下的云计算服务品牌,专注为个人开发者用户、中小型、大型企业用户提供一站式核心网络云端部署服务,促使用户云端部署化简为零,轻松快捷运用云计算。飞讯云是国内为数不多具有ISP/IDC双资质的专业云计算服务商,同时持有系统软件著作权证书、CNNIC地址分配联盟成员证书,通过了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国际认证、ISO9001质量保证体系国际认证。 《中华...

atcloud:480G超高防御VPS低至$4/月,美国/新加坡等6机房,512m内存/1核/500g硬盘/不限流量

atcloud主要提供常规cloud(VPS)和storage(大硬盘存储)系列VPS,其数据中心分布在美国(俄勒冈、弗吉尼亚)、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新加坡,所有VPS默认提供480Gbps的超高DDoS防御+不限流量,杜绝DDoS攻击骚扰,比较适合海外建站等相关业务。ATCLOUD.NET是一家成立于2020年的海外主机商,主要提供KVM架构的VPS产品、LXC容器化产品、权威DNS智能解...

我评it为你推荐
操作http本行支付宝http500http://bb500.com 这个电影网站安全不?为什么?有人能告诉我吗?不懂的人表乱说浪费你我的时间谢谢phpadmin下载phpmyadmin怎么安装啊?可以直接下载安装吗?还需要下载其他数据库吗?企业信息查询系统官网怎么查自己办了几个工商营业执照文档下载手机下载的文件在哪里能找到易名网易名网交易域名是怎么收费的什么是通配符什么是介母400电话查询如何辨别400电话的真伪?discuz伪静态discuz怎么才能把专题目录也实现伪静态的方法详解
burstnet la域名 42u机柜尺寸 gateone 免空 美国免费空间 天翼云盘 免费cdn hktv 河南移动梦网 沈阳主机托管 lick 工信部网站备案查询 日本代理ip 阿里云邮箱怎么注册 wordpress空间 架设代理服务器 美国代理服务器 godaddy中文 建站论坛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