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在构建和维护国家软实力方面的措施和经验

纽约民众抬棺材和裹尸袋上街抗议  时间:2021-04-26  阅读:()

及其对中国的启示外交室魏红霞第一部分总论美国的崛起和发展是整个20世纪全球发展的主导因素,这是一个客观事实.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国力和地位一路上升,冷战后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执左右世界的力量之牛耳,至今仍然如此,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虽然期间挑战美国霸权的因素此起彼伏,关于美国实力上升和衰落的争论沸沸扬扬,但无可争论的是,美国是当今世界上实力最强的国家.

根据约瑟夫·奈的观点,一个国家的实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物质方面的力量,包括科技、经济、军力等等,这是硬实力(权力,力量),另一方面包括制度、精神、思想、历史文化、价值观念等比较内在而抽象的因素,这是软实力(权力,力量).
一般来讲,这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
国家硬实力的大小比较容易衡量.
而软实力的大小则是隐性的.
根据奈的表述,"软实力"是通过吸引力而非强迫得到想要的结果的能力,是吸引力和同化力.
如果一个国家能使它的实力(权力,力量)在其它国家眼中被视为是合法的,这就是软实力所达到的效果.
这些软实力可以构成一个国家政策合法化或国家进步的精神来源,还可以塑造国际事务,改变或建立国际的游戏规则.

"软实力"这个概念是美国学者在美国国情的基础之上首倡,并给予阐释和定义的,然而,美国拥有强大的软实力并不是在有了这个概念之后才有的,而是与美国走上强盛之路相伴相随.
一美国软实力的历史基础——精神资源曾经存在这样一种对美国的偏见,即认为美国历史很短,没有源远流长的传统,就像暴发户,只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贫乏.
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解,至少是不全面的.
与世界上一些国家相比,美国的先驱在西半球建立这个主权意义上的国家的时间不长,但其却是世界上第一个实行代议制制度的共和国.
另外,美国是由欧洲早期移民建立的,毋庸赘言,美国的思想资源来自欧洲,特别是英国,因此,美国文明继承了欧洲文明,也可以说其文化源远流长.
只不过欧洲的思想传到美国之后,在"新大陆"的土壤中发生了变种,成为带有"美国特色"的新精神——即美国信念.

"美国信念"其实就是一系列在美国以及美国大众心中被广泛认同的政治价值追求的集合.
这些价值追求包括自由、平等、个人主义、民主、宪政下的法治、政教分离等这样一些既相互区别又彼此相关的方面.
宪政主义、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民主主义和平等主义的理念发源于欧洲,也并非为美国人所独有.
但是,但没有哪个社会像美国这样,有如此之多的人对所有这些理念广泛地赞同,成为美国政治理想追求的核心,在美国社会有着高度的认同.
美国信念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新教精神.
新教教派都是由欧洲传至美国的,美国本土上产生的教派.
"新教精神"是指一系列从基督新教教义引申出来,被人们所认可、尊崇并应用在政治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伦理道德、意识形态、价值标准的总和.
新教精神对美国人是一种无形的道德力量,在激烈竞争中赖以自律,在高度个人主义的社会中倡导集体合作,在贫富悬殊的情况下宣扬平等,可以说是物欲横流的浊浪中的净化剂.

第二,自由主义思想.
美国的自由主义思想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强调个人自由竞争,另一方面强调机会平等.
这种包含个人自由和公平两个方面的自由主义在美国深入人心,成为美国人的共同理想,甚至是普遍信仰,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各族裔凝聚成为一个民族(美利坚民族)的胶合剂,是差异中的认同标准,也是一切改良的动力和指针.
自由主义是个人能力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释放出巨大的创造力,而机会均等则注重少数人的权利,促进民主权利的普及,形成了社会平衡力量.

第三,契约思想产生的民主意识.
美国人的民主意识来源于欧洲的契约论思想.
清教徒把圣经契约扩大到世俗社会,进而扩展到人民和国家的关系上,认为公民应当服从统治者,统治者有责任尊重契约、受契约约束,如果统治者违反了双方同意的原则,就是侵犯了人民的权利,人民就有权反抗.
北美殖民地的人民很快接受了政府是订约一方的概念,并将此并被应用到各种社会组织中.
北美十三州殖民地依据宗教契约传统为摆脱英国统治辩护.
《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都体现了这种契约思想,即国家有责任为人民实现公正、秩序、福利和自由.
清教徒发展出的这种契约传统,在政治领域促进了美国民主精神的增长,其影响渗透进政治中,赋予民主以神圣的特性,把政治自由作为一种信仰来追求.
契约思想甚至今日还对美国政治发挥着影响.

上述三个方面构成了美国思想的框架.
这个框架没有和传统决裂的过程,是一种继承和发展,因此弹性较大,美国的社会改良总是在这个框架内左右摆动,不断调整.
因此,美国天天在社会进步之中,不会有社会革命.
(胡适)二美国软实力的制度基础制度是一个国家崛起发展的方式,是软实力的重要因素.
美国人很早就深刻地意识到这一核心资源,并以自己的民主政治制度、发展道路为模式,不断向其他国家输出其民主政治和自由市场价值观.
同时,美国在国际制度方面也不断创新,以集体约束的方式使其他国家置于美国的霸权领导之下.

(一)美国国内民主政治制度的示范作用美国国内的民主政治制度既有其优越示范之处,但美国人对自己政治制度的推崇也为其添光抹彩.
美国政治制度最突出的特点是分权与制衡.
这一原则表现为横向和纵向的双重分权.
在联邦一级,实行横向分权.
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部分,分别由三个部门掌管.
国会掌握立法权,总统掌握行政权,联邦法院系统掌握司法权.
三个部门互不隶属,各自独立,同时又相互制约.
纵向分权是指联邦和州之间分权.
各州保留宪法未授予联邦或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力.
这些权力基本上集中于处理州内事务上.
同时,各州内部也实行分权.
在政府权力机关实行纵横分权的同时,为防止权力机关的整体腐败,美国的政治体制又从理论赋予人民制约政府的权力.
规定如果政府违背了人民的利益,侵犯了人民的权利,人民有权推翻政府.

分权与制衡原则的主要内容是以权力制约权力.
这既是为了防止总统的个人专制,也是为了防止多数人通过国会的专制.
美国人认为,政府的权力必须受到制约,任何政府都是不可信的,越是权力集中和强大的政府,越有可能滥用职权,腐化堕落,因此越需要受到限制.
防止专制和滥用权力,是政治自由的保证.
在美国这种分权与制衡的政治体制中,政府作出的任何决定、通过的法案,都是各方势力合力作用的结果,是方方面面利益折中和调和的表现.

分权思想最早是在欧洲出现的,但美国的开国者们大胆吸收和借鉴了这一思想,并予以创新,将其最早应用于美国,使之成为美国政治体制的核心思想.
这套制度为后来的许多国家所效仿,成为美国软实力的核心部分之一.
三权分立制度确实为美国维护政治稳定和社会秩序发挥了积极作用.
建国以来,美国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社会动荡和非法的政权更迭,资产阶级民主权利得到有效维护.
就其产生的时代背景而言,美国的政治制度是渐进改良、相对完善的.

政治经历的顺利和成功,使美国人深以为自己的制度而得意,认为美国的制度是人类经过长期摸索,才终于发现的维护民主政治的唯一合理政治形式,是维护社会秩序同时兼顾道德、公正、自由、平等、博爱的最佳政体.
认为在这样的政治体制中,自由和秩序相互协调,在不损害自由的条件下寻求秩序,在秩序中维护自由.
依靠这样的体制,美国注定会繁荣并发展成为一个"自由帝国".
在美国人的观念里,美国是世界上最好的国家,美国的政治体制是世界上最民主的制度,是其他国家效仿的模式.

(二)美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吸引力自19世纪末开始直至今天,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移民社会所特有的人力资源优势和活力,历史上对黑人奴隶和其他国家的剥削,地理位置所决定的优越的国家安全环境,都是美国经济得以充分发展的原因,而它建立了适合于自己国情的经济制度和发展模式,也确实是成为经济超级大国的重要原因.

美国的经济制度既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经济的共性,又有其自身的特点.
美国崇尚自由市场经济,认为让人们按照自己的自然天性去自由竞争,才能实现人力和物力的最合理配置.
经过200多年的经济实践,美国在资本主义国家与市场的关系问题上已有了成熟的理论和政策.
从美国通行的经济理论上来说,尽管政府干预几乎肯定会在某些方面滋生浪费和降低生产效率,但某些市场失灵的情况不能不由政府干预来纠正.
同时,自由市场的作用也是政府不应该也无法替代的.
美国人对经济资源受到过分垄断和生产过分集中的担心和防范,并期待政府为此制订法令和政策.
美国是最早制订反垄断法的国家.
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美国经济的国有化程度是最低的,但美国政府总是把国有企业纳入市场竞争的轨道,成为自由企业制度的一部分.
美国企业和政府之间的关系在20世纪经历了资产者让步和政府介入干预的渐进过程.
这个过程是一个经济制度上的改良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劳资关系的调整形成了框架,福利社会奠定了基础.

毋庸置疑,美国经济的强盛之道及其对社会福利产生的影响对其他国家而言具有示范效应.
(三)国际制度方面的创新和领导奈在1990年出版的《注定领导世界》中明确指出,如果一个国家可以通过建立和主导国际规范(internationalnorms)及国际制度(internationalinstitutions),从而左右世界政治的议事日程,那么它就可以影响他人的偏好和对本国国家利益的认识,从而具有软权力,或者具有"制度权力"(institutionalpower).
他认为,"国家利益的重新定义,往往不是外部威胁或国内压力集团要求的结果,实际上它们是由国际通用的规范和价值决定的.
"这种通用的国际规范和价值经常通过国际制度的建立来体现,是一种超越国家疆域之外的软资源.
这种软资源既是一个国家追求和维护其国际地位的重要战略途径,也是其实力(权力)的组成部分.
对于美国而言,国际机制是一种互惠式的制度安排,这些互惠式的安排,不仅使美国人对国家利益的时空范畴有了全新的认识,也使美国的同盟国乐于接受这种领导.
20世纪国际制度的蓬勃发展不仅为美国提供了与大英帝国不同的充分介入世界事务的权利,一些国际制度甚至已经成为美国追求和维护其霸权地位的重要战略途径.
冷战结束后,美国在世界上拥有绝对的优势地位,但却积极寻求制度建设议程,力图在经济和安全领域都建立和扩展地区性、全球性制度.
为了将其他国家锁定在美国期望的制度之上,美国甚至愿意对自己的主权进行某些限制,以换取这样的成效.
"播下制度的种子"——创立地区性制度框架——的理念扩展和加强了美国在这些地区的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的做法引起了其他国家的积极反应,一些国家也把制度作为获得进入美国——无论是市场还是政策制定——的途径.

例如,在西半球,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与发达加拿大和发展中国家墨西哥构建北美自由贸易区是美国冷战后寻求创新性地区战略的制度框架之一.
1993年,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签署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这被认为是墨西哥推行经济自由化十年的最终成果.
北美自由贸易区为两国提供了经济收益,同时也成为两国政府的政治工具,为锁定墨西哥的外向型政策导向提供了制度保障.
有人认为,与美国达成自由贸易协定有利于墨西哥创立更可预期、更可信的国内规则,以吸引外国投资.
"因为它可以确保未来进入美国市场和墨西哥开放经济战略的持久性.
"贸易自由化本身不能完全消除外界对墨西哥退回到保护主义的怀疑,与美国签订协定对墨西哥政府和外界而言颇具吸引力,也提高了墨西哥对外国投资者和商人的吸引力.
回顾历史,美国通过国际制度锁定对其有利的"软"资源.
北美自由贸易区是一个创新性的制度构建,但并不是美国的第一次尝试.
西半球是最明显的例子.
从泛美联盟,到泛美互助条约,再到美洲国家组织,美国在西半球的设立和创新的国际制度相对于其他地区而言一直是开创性的.
其中泛美互相条约是现代国际安全条约制度(例如北大西洋公约)的蓝本.
这些多边合作的机制性机构的创设使美国从法理上将西半球控制在一个政治、经济、军事相互交错的堡垒中,其他国家的离心离德不可能脱离这些"法网"走得太远,外部势力的进入也不是那么容易.
美国由此达到了"不战而胜"的目的.
三美国维护和扩展软实力的外交策略外交政策可以提供有合法性并且具备道德权威支持的软实力资源.
美国成为世界强国后,其军事力量和经济力量令其他国家畏惧而又无可奈何.
然而,当这种硬实力遭遇强烈反抗时或者反应时,美国便及时调整其外交政策日程,使用"软"资源.
这种"软"资源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外交理念的调整及相关政策,美国常常提出一种新的言语柔和的外交理念来调整与其他国家的关系;二是通过宣传、交流和接触等方式推广其外交理念和价值观,也就是所谓的公共外交活动.

(一)美国对外政策的"软"外交理念及其实施策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大棒政策是美国对外政策的主要特点.
19世纪初,西奥多·罗斯福的大棒政策把对拉美国家内政的干涉推向高潮,引起了拉美国家强烈的反美情绪.
此后,威廉·塔夫托推行了"金元外交",要求以金元替代子弹,用理想主义的人道感情、健全的政策和策略指导和正当的商业目的来作出决定.
"金元外交是美国开始使用"软"外交理念推进其国家利益的早期例证之一.
后来,睦邻政策的温存、"争取进步联盟"的义举、尼克松主义的伙伴关系、卡特的"人权"合作,直至布什提出的"美洲事业倡议"等等,这些方针政策从性质上来看,是一种"软"姿态、"软"概念,"软外交理念".

每届政府提出新的外交理念之后,紧随其后的就是向世界各地区推广这些理念,以得到他们的理解和认同,保证美国外交政策的顺利实施.
"美洲事业倡议"是其中最明显的一个例子.
布什提出这一概念是在对拉美外交使团的讲话中提出的.
这是一个特别有效的公共场合.
其次,倡议提出之后,布什巴西、乌拉圭、阿根廷、委内瑞拉和智利进行了访问,一再阐述美国与拉丁美洲的关系正进入新纪元.
随后,拉美国家的一些领导人纷纷到访美国,就倡议的有关问题同布什进行讨论.
甚至在1991年,26个拉美经济体系成员国的代表和十几个地区性组织的领导人举行了磋商会议,就"倡议"进行讨论.
这说明美洲事业倡议在西半球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并得到拉美国家的欢迎.

(二)美国的公共外交公共外交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宣传和文化交流使他国理解一国的外交政策和价值观理念.
美国对外文化交流是美国加强软实力的重要方式,也是美国公共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文化交流的方式包括教育培训和广播电视宣传等.
二战后,为了加强对共产主义阵营的宣传,促进对民主阵营的交流,美国着手实施了大量的教育和文化交流计划.

首先,组建或改建各种机构.
杜鲁门总统首先调整合并战时机构,成立国际新闻与教育交流办事处.
1948年,国务院成立两个独立的办公机构———教育交流办公室和国际新闻办公室.
教育交流办公室负责国际人员交流和维持海外图书馆及海外学会;国际新闻办公室则负责新闻出版和广播电影.
这次机构调整反映了这样一种理念,即教育和文化交流计划理应从新闻和媒体计划中分离出来,因为前者旨在从长远角度增进国际理解,而后者则包含了较为短期的目标,特别是针对苏联的宣传.
前者被称为公共外交的慢媒介.
后者被成为公共外交的快媒介.
至此,美国在文化传播方面开始了快慢结合.
1953年,美国创建了独立于国务院的新闻署.
它囊括了所有的新闻机构,包括原来从属于国务院的美国之音.
在吉米·卡特总统执政期间,1978年,美国国际通讯社作为一个独立的机构得以创立.
这一机构将美国新闻署和教育文化公署的职能进行了合并重组.
在卡特总统致国会的一封信中,他着重强调了这个新机构的双重职责.
它"要向世界讲述我们的社会和政治,特别是我们对文化差异和个人自由的承认".
它还要"向我们自己讲述世界,以便于丰富我们自身的文化和使我们有效地处理国际问题".
9/11事件以后,白宫设立了分管公共信息的"战争室"(WarRoom),配合政府处理国内外的日常情报和信息,向世界民众"推销"反恐战争.
2002年2月,布什政府又创建了两个旨在向恐怖主义发动信息战的部门.
一是白宫内的"全球外交办公室"(OfficeofGlobalDiplomacy),目的在于把美国形象的积极面散播于世,以对抗"反美主义".
第二个部门是五角大楼设立的"战略影响办公室"(OfficeofStrategicInfluence),这是给政府内担心美国在海外特别是伊斯兰国家的反恐战争正失去公众支持的人的直接回应.
但是该部门的设立引起了极大的争议,被指责为地地道道的"战略谎言办公室".
迫于压力,拉姆斯菲尔德于2002年2月26日撤销了该部门.
上述机构的调整和设立反映了美国在公共外交宣传方面基本上既有长期规划,也有临时应对.
其次,立法为交流项目和宣传计划护航.
1948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史密斯·蒙德特法令》,即美国1948年新闻和文化交流法令.
这项法令进一步扩大了国际教育和文化交流计划的权限.
该法令使得美国政府首次在不参战的情况下,保证"世界范围内的新闻、教育和文化交流活动"的进行.
此外,法令还声明交流活动的目的是"促进其他国家对美国的进一步了解,增进美国人民与世界其他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
1961年,美国通过了《相互教育和文化交流法案》及《富布莱特-海斯法案》.
正如一名国务院官员所说,这两项立法"将国际教育和交流重建为官方外交关系的公认领域".
1994年,美国国会通过《美国国际广播条例》,《对古巴进行电台广播条例》以及《对古巴的电视广播条例》,从法律上确定了冷战后美国海外广播的延续性.
1999年,克林顿总统签署了"68号总统令",命令各部门之间更多地加强合作.
出台该总统令的目的是"提高美国政府防止和减轻美国的海外危机,提高世界各国对美国外交政策动机的了解和支持".
第三,批准大量资金实施项目.
在对外宣传方面,美国政府从来不吝资金的投入,即便有时候收效甚微,引起多方批评.
例如,1992年,美国有三个特别委员会建议考虑成立一个主要针对中国的、类似于"自由欧洲电台"和"自由电台"的广播系统.
在1994年年度预算中,克林顿政府要求国会拨款3000万美元用于创立一个叫做"自由亚洲电台"的广播系统.
1996年3月11日,"自由亚洲电台"正式开始运作,其广播主要针对中国大陆、中国的西藏、缅甸、柬埔寨、老挝、朝鲜以及越南的听众.
1995年财政年度美国政府为"自由亚洲广播电台"拨款1亿美元.
在2000年和2001年财政年度,美国国会给"自由亚洲电台"的拨款分别为3,000万美元.
很多时候,公共外交需要的资金不一定直接来自国会的批准预算,美国还有很多政府背景的基金会为其公共外交项目的实施保驾护航,例如,"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它是由美国政府和国会创建的,以在全世界推行民主为名,支持一些国家的团体反对美国所不喜欢的政府,推广美国的价值观.

第四,教坚持育交流计划.
美国人认为,用美国观点培养外国留学生是一种最有前景、最一本万利的推销美国思想的方法.
在所有的教育交流计划中,影响最大的就是富布赖特项目.
该项目包括很多子项目,由美国国务院负责组织实施.
其形式主要是促成文化教育领域里的人员培训和交流.
它是美国对外宣传系统中坚持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项目.
括美国国务院组织的短期交流项目、美国的图书馆以及图书项目、英语教学及相关项目、美国研究和东西方交流中心的发展等.
这些项目意识形态色彩不强,在利用它进行对外宣传时,更容易使人失去防范心理,从而达到宣传的效果.
在支持阿富汗战争的国家中,其领导人多数都曾经接受过美国文化教育交流项目的资助,在美国学习过.
曾任主管公共外交的副国务卿的夏洛特·比尔斯指出,反恐联盟领导人中有一半以上都曾是交流访问学者.
据美国国家人文中心建立的委员会评估,1946-1996年以来,全球约有25万人次受益于富布莱特奖学金.
该项目的潜在原理是:无论接受者的职业或研究属于哪一个领域,曾经获得富布莱特奖学金这一经历本身,就为其将来有可能成为国家和国际带头人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它在美国产生了这样一批先导者,他们熟知和了解世界的需要.
而且,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当富布莱特奖学金资助的毕业生们承担起领导者的职责时,他他们会怀着对美国人所信奉的价值观念的赞赏.

四美国扩展软实力的文化基础文化是一种无需投入过多却及其有用的软实力资源.
从广义上来看,文化可以包括思想精神和生活方式.
在全球化日益加强的今天,全世界都在不知不觉中追随美国的思想影响和生活方式,形成了一种无形中的"美国化",这便是美国的文化软实力.

如上所述,美国的经济思想随着教育项目的交流,在世界各国扎根立脚,对一些国家的政治经济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甚至出现了全球"美国化"现象.
在精英文化层面,美国挟教育优势及社会科学优势向世界渗透其意识形态和民主、经济观念.
教育在塑造价值观上具有特殊的意义.
哈佛、耶鲁、普林斯顿、斯坦福、哥伦比亚等是世界一流大学的代表,晚上则挑灯准备托福考试.
每年有50万世界各地的优秀学生到美国留学.
可以说,各国的精英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美国文化思想的"洗礼".

美国生活方式对世界的影响可以说是最明显、最无处不在,其体现就是大众消费文化.
消费是体现在人与商品之间关系的一个概念,是人类的一种自然行为.
把消费行为发展为弥漫于整个社会的一种时尚观念,使之成为不断刺激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的因素,这就是美国大众消费文化.
美国大众消费文化的一个最大特征就是在寻求最大限度利润的刺激下,文化逐渐从高雅的圣殿中走出,来到了寻常百姓之家,并且与经济活动密切地挂在了一起,本是上层社会垄断的文化变得更加商业化、世俗化、流行化和大众化.

这种消费社会同时意味着一种"生活方式",体现在生活中衣食住行和娱乐消遣等方方面面.
这些方式通过电视、电影、广播、广告、报纸,甚至小说、音乐、诗歌,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每个角落,对一个国家的传统文化产生了不可避免的冲击.
好莱坞宣扬充满财富和机会的美国,诱使各国的年轻人对美国充满无限"向往".

例如,拉美各国每年都有很多人冒着生命危险,越过美墨边界,非法滞留美国,这里面的动机除了经济诱因以外,对生活方式的向往也是不可否认的一个刺激因素.
美国大众文化的传播和影响媒介是其充斥着世界市场的各种各样的文化产品.
美国的电视节目和电影大约占世界市场的3/4,美国的通俗音乐居于同样的统治地位.
美国的时尚、饮食习惯甚至穿着,也越来越被全世界所模仿.
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的电视节目有60%~80%的内容来自美国.
美国最大的出口产品不是农业和工业产品,而是电影、,电视节目、电脑软件和书籍等.
以洛杉矶为中心的影视文化和以纽约为中心的国际金融业联手,垄断了全球的文化、娱乐产业,包括电影、电视、音乐、广告、网络、出版甚至体育.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的思想文化是附着在诸多文化产品之中的.
进口好莱坞电影,购买迪士尼动画,进行NBA转播,看起来都是自愿的交易,实际上是发展中国家通过国际市场和贸易以高昂的价格购买了美国的思想文化和生活模式.
这是美国软软实力影响最大、而获益最多的一个方面.

五对中国的启示在过去的十几年中,由于美国深陷伊拉克战争,美国的单边主义行动使美国在世界上的形象有所下降.
但不可否认的是,美国在拉美的软实力在当今世界没有一个国家能够与之匹敌.
但正如我们上面讨论过的,美国的软实力包涵了政治发展模式和经济发展道路、国际机制下的影响,以及教育交流、大众流行文化的影响等方方面面.
这诸多方面的影响并不是自然而然的发生的,而是伴随着美国的一系列战略.
结合我国近年来的对外发展优势,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借鉴美国的经验:.

首先,在国际社会中寻求国家间的共识.
当今全球化趋势虽然日益加强,但传统国家关系中的南北分野并没有完全消除.
中国可以从"发展中国家"的定位中坚持既有的共识,并找出发展中国家能够接受甚至欢迎的新的价值观共识.

其次,中国作为正在崛起的大国,其经济发展的吸引力已经为世界瞩目.
自从雷默2005年提出"北京共识"的概念之后,虽然有很多学者将"华盛顿共识"与"北京共识"相提并论,进行比较,不过,对于一些国家例如很多深陷新自由主义失败之渊的拉美国家而言,"北京共识"的提法对他们反而有投鼠忌器之忧.
因为"华盛顿共识"为他们开出的药方并没有完全帮助他们解决关键的发展问题,反而使其社会陷入更加严重的混乱.
而另一个"共识"能帮助他们吗何况是一个他们根本不熟悉的国家所走的道路呢所以,怎么将中国的经济发展成就介绍给拉美国家需要非常细腻的思考,不是"北京共识"的概念能够阐明的.
美国培养拉美芝加哥弟子学派的做法或许能够给予我们一些启示.

第三,利用教育交流,传播中国的思想文化.
在教育交流方面,美国不是急功近利的国家,这一点是不容否认的.
我国目前也设立了很多教育交流项目.
但这些交流项目的规模、长期规划和内容的细致之处仍需进一步加强.
一些留学生虽然在中国学习,但是运用汉语言的能力并不太强.
而且,一些在中国读研究生的外国留学生的本科教育是在自己的国家完成的,有的甚至在美国完成.
正如我们前面所论述过的,这些国家的教育受美国的影响非常大,很多教育机构是美国资助设立的.
所以他们接受中国教授的教导时,仍然用美国式的基础理论与之交流,用英语写毕业论文,在评论中国外交的时候,很多留学生引用美国学者的文献来评论中国.
由此,我们国际交流项目的收效可以见之.
所以,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进行语言的进一步加强培训,资助力度的加大.
而且,可以像美国富布赖特项目学习,予以一些交流项目以荣誉,使其不但把中国的文化和思想带回去,而且带着荣誉.

第四,"巧"用软实力.
众所周知,奥巴马上台后,美国为了摆脱伊拉克战争带来的困境和金融危机的影响,提出诉诸"巧实力",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手段,包括外交、经济、军事、政治、法律和文化等领域的可行手段,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巩固原有联盟,形成新的联盟,打开美国外交的新局面.
尽管"巧实力"概念究竟由谁首先提出尚无定论,但这一概念又是由约瑟夫·奈系统引入国家对外政策理论.
按照奈的解释,"巧实力"是将"软实力"与"硬实力"结合在一起的手段.
需要看到的是,"巧实力"虽然是一个新概念,但并非奥巴马政府的政策创新.
如同泛美主义、门罗主义、新孤立主义、新干涉主义、新保守主义、民主和平论等一样,也不过是美国政府实用主义外交的一张新标签而已.
确保美国全球霸权优势为主导思想、基于对权力和安全追求的现实主义理论,依然会是美国政府对外政策雷打不动的内核.
奥巴马政府在涉及美国全球战略利益的问题上有可能通过"巧实力"的运用,"延长和保持美国的优势".

在中国的对外关系中,很多时候中外双边关系由于美国因素的介入被动地成为一种三角互动.
但是,无论硬实力和软实力,中国都无法与美国相匹敌.
因此,这并不是一个等边的三角.
如果这样看待的话,中国只能是最短的那条边,延伸的空间非常小.
而美国在发展对外关系时,虽然面临欧洲的更加强大的竞争,但美国并没有明确将其关系固定在三边关系之上.
因此,我们在发展与其他国家关系时需要考虑美国的因素,但并不是要把这作为唯一的、不可避开的因素.
因此,我们也要学习使用"巧实力".

第二部分案例分析一国际教育交流和培训教育交流是美国在世界上加强软实力的一个重要方式.
美国人认为,用美国观点培养外国留学生是一种最有前景的推销美国思想的方法.
早在1908年,美国政府向中国退还部分庚子赔款,用于兴办清华学堂和资助中国学生留学美国,为美国政府开展对外文化教育交流开创了先例.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同比利时运用战时剩余救援资金建立比利时—美国教育基金会,并在比利时建立了一所基金会大学.
1938年美国国务院设立了专门对拉美地区进行教育文化交流活动的美拉科技文化合作联合委员会和文化事务处.
本文介绍的是美国通过培训教育扩大其软实力的两个典型案例.

案例一富布赖特项目在所有的教育交流计划中,影响最大的就是富布赖特项目.
富布赖特教育交流项目创建于1946年,是美国政府资助的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的、有良好声誉的大规模国际合作交流项目,甚至被称为"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教育和文化交流计划".

富布赖特教育交流项目计划由美国著名的参议员威廉·富布赖特提出.
富布赖特提出这个计划的初衷是以教育交流为媒介,增加各国之间的理解,以替代刚刚结束的二战军事对抗.
该项目包括很多子项目,由美国国务院负责组织实施.
其形式主要是促成文化教育领域里的人员培训和交流.
它是美国对外宣传系统中坚持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项目.
这些项目意识形态色彩不强,但是,在培训和交流中,美国的价值观得到了深入的传播.
富布赖特项目实施和扩大的过程中有一系列法案"保驾护航".
富布赖特项目计划的初衷是将战时物资转化为教育资助.
二战结束后,由美国在战争期间以租赁方式向其盟国提供的许多装备仍存留在这些国家的仓库或战备品供应站,按照租赁合同,租用这些战备物资的国家应该向美国偿还租金.
于是,在1945年9月,年轻的参议员威廉·富布赖特向参议院提出一项议案,要求这些国家用各自的货币折算购买剩余的供应品,授权美国国务院利用出售所得的、由政府支配的在国外的资金,资助美国学生到这些国家学习、研究、讲课和从事其他教育活动,外国学生和学者也可得到用于在美国学校和科研机构学习的交通资助.
该议案作为1944年"剩余物资法"的修正案,在国会获得通过,并由杜鲁门总统在1946年8月1日签署成为法律.
一个10人(后扩展为12人)的无报酬的国外奖学金委员会被总统任命以监管此项目.
法案和计划以富布赖特的名字命名.
根据这个法案,美国国务院有权与外国政府签订行政协议,而且可以利用通过销售美国作战剩余物资所取得的外国货币为学院和文化交流活动提供经费.

富布赖特计划建立后并不要求国会拨款,只限于美国在其拥有剩余物资的国家,只向外国学生提供交通费.
然而,美国的剩余物资终究会用完,有必要向该计划提供后续资金以保证其实施.
1948年,国会通过了一项美国新闻与教育交流法案,即《史密斯—蒙特法案》,由来自新泽西的参议员亚历山大·史密斯(H.

AlexanderSmith)和来自南达科他的众议员卡尔·蒙特(KarlMundt)联合提出.
该法案要求国会拨款维持对来美国学习的外国学者的资助.
史密斯-蒙特法案扩大了美国对外宣传和文化教育交流活动的范围,并为富布赖特项目解决了资金不足的问题.
1960年代,国际局势的变化,科技和教育在美国日益得到高度重视,国会又通过了富布赖特与来自俄亥俄的众议员韦恩·海斯(WayneHays)提出的1961年共同教育和文化交流法案,即《富布赖特-海斯法案》,寻求"通过教育和文化交流增进世界人民间更好的相互理解,从而改善和加强美国的国际关系".
根据该法案,美国向在国外学习的美国人和在美国学习的外国人提供补助,资助文化和特殊方面的访问交流,通过美国教师去国外访学支持美国的外语培训和地区研究.

但是1960年代末,美国深入越战泥潭之际,富布赖特计划经历了大幅度的经费削减.
1966年通过的国际教育法案虽然试图扩展美国的海外文化交流,却从未得到财政支持.
国务院的文化项目经费在两年内几乎减少了50%,富布赖特计划资助的人数也从6000人急剧下降到大约2000人.
卡特执政时期把富布赖特计划交给美国国际交流署管理,将该项目作为美国对外交流和兜售美国价值观的工具.
后来,美国联邦政府每年都提供年度拨款,用以维持和进一步开展这项开始被称作《富布赖特法案》基金的计划.
目前.
富布赖特计划的主要资金来源是每年的国会拨款,外国政府和私人机构通过费用分担和间接支持,如薪金补贴、学费免除和学校住宿等方式提供一部分资助.

富布赖特计划实施已有50多年,其规模和影响是世界上任何其他对外文化教育交流计划所无法比拟的.
1996年,在《富布赖特法案》实施50周年之际,美国国家人文中心建立了一个由学者和商界人士组成的委员会,这个委员会由私人赞助,对《富布赖特法案》基金进行了评估.
该委员会注意到,1946—1996年以来,全球约有25万人次受益于富布赖特奖学金.
福布赖特校友会包括诺贝尔奖和普利策奖获得者,州长和参议员,大使和艺术家,总理和州领导,教授和科学家,最高法院法官和首席执行官等.
目前,富布赖特项目覆盖全世界140多个国家和地区,迄今为止近30万人参与了这一项目,这些人中有30多人获得过诺贝尔奖、60多人获得过普利策奖、20多人获得过麦克阿瑟基金会"天才"奖,14人获得过美国总统自由奖章.

富布赖特项目的潜在影响在于:无论接受者的职业或研究属于哪一个领域,曾经获得富布赖特奖学金这一经历本身,就为其将来有可能成为国家和国际带头人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而且,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当富布赖特奖学金资助的毕业生们承担起领导者的职责时,他他们会怀着对美国人所信奉的价值观念的赞赏.
该计划有利于美国实施其对外政策,美国一些政治家和学者希望通过国外富布赖特学者在美国的经历,使他们了解美国的政治制度,争取他们对美国对外政策的支持和理解,以实现美国的外交目标.

在美国,该项目产生了这样一批先导者,他们熟知和了解世界的需要.
美国学者在国外的活动有助于美国民众和政治家更多地了解世界其他国家的状况,从而避免因缺乏了解导致的决策失误.
表面看来,这是一个双向交流的项目.
尽管美国拥有很大的文化强势,但这并不表明别国必然要接受美国式的文化概念和方式,而且其他国家也可以通过双向交流施加一定的影响.
总之,作为美国政府资助并管理的国际交流项目,富布赖特计划必然体现一定的政府意图,必须要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属于美国扩展其软实力文化战略的一部分案例二"芝加哥弟子"的培养美国通过教育交流对拉美国家产生重大影响的一个典型事例就是"芝加哥弟子"的培养及其在拉美的影响.
"芝加哥弟子"最初是指大约25名左右在芝加哥大学经济学系获得硕士博士学位并在皮诺切特执政时期被委以重任的智利经济学家,后来扩大到近百名在该系获得硕士博士学位并返回各自国内任职的拉美地区的经济学家.
这些人都深受以弗里德曼为首的芝加哥学派经济学的影响,并与芝加哥大学经济系的教授,尤其是阿诺德·哈伯格(ArnoldHarberger),有长期的联系.
芝加哥弟子的培养最先是是从智利开始的.
从195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芝加哥大学设立了一个经济学教育项目.
他们先与智利天主教大学合作,改造了天主教大学的经济学教学大纲,并从本科毕业生中选送那些有潜力的学生到芝加哥留学.
这些学生获得学位后大部分都回到了智利.
到1964年,这些"芝加哥弟子"已经控制了该校经济系.
皮诺切特上台后,在经济上寻求芝加哥弟子的帮助,并在政府内任以要职.
他们根据所掌握的"科学"开出了治疗智利经济问题的药方,即用市场去代替政府干预.
随着开放政策的实施,外国投资开始增加,经济开始增长,宣传自由市场经济在智利取得了成功.
智利随着被美国树以"样板国家".
在1950年代早期,智利的学术界对芝加哥学派的经济学教条是排斥的.
美国一位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的高级援助官员意识到如果芝加哥学派的经济学能够给智利大众启蒙以使之认识到他们政府对"外贸和外国投资"的错误观念的话,将是非常符合美国利益的.
同时他还认为如果芝加哥大学的经济学家能够和智利当地的一所大学进行合作的话,他们所支付的美元将获得很好的效果.

刚开始,美国人在智利选取的合作对象是智利国立大学,但该校的经济学教授们并不欢迎这个要与芝加哥学派经济学家合作的项目,虽然这个项目可以给他们带来不少好处.
美国人只好去和智利的天主教大学商谈合作事宜.
这个具有保守传统的大学即便在智利也算不上是好大学,而且其经济学很弱.
虽然刚开始这个大学还有点担心芝加哥学派的对人的理性的推崇与教会所鼓吹的教条之间的冲突,但考虑到与芝加哥大学建立官方的正式联系意味着可以极大的提高该校的声望,而且芝加哥大学的经济学正好可以填补该校在经济学方面的许多空白,他们最终达成了合作协议.

由于当时在美国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是主流,芝加哥大学的经济学家的思想并没有太大影响.
在培养学生方面,其他大学(尤其是常春藤联盟的大学)的经济系对于研究生更有吸引力,因此,在有人支付学费的情况下,从国外招收一些很有潜力的研究生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同时这样的项目还可以为其经济学假说提供一个试验场所.
除此之外,芝加哥大学的教授们还相信通过他们像传教士一样的工作在智利使得人们转而相信他们的更好的经济学说是对公众利益的一种贡献.

最初的协议是由美国政府(和其他美国基金会一起提供资金)、芝加哥大学和智利天主教大学三方在1956年签订.
刚开始只签了三年,后来又几次续签,这个项目总共持续了8年.
一开始,芝加哥大学的经济学家被派到智利,他们改造了天主教大学的经济学教学大纲,并从本科毕业生中选送那些有潜力的学生到芝加哥留学,这些学生大部分都回到了智利,其中一部分(主要是最初的几届学生)回到了天主教大学接替了他们的美国老师.
到1964年,这些"芝加哥弟子"以其旺盛的精力和才气已经完成了对该校经济系的控制.
他们赢得了一批忠诚的学生.
然而,在刚开始的时候,这些"芝加哥弟子"在智利社会中是孤立的.
他们不仅与天主教大学的其他教授关系紧张,与智利的其他经济学家也几乎没有联系.
他们也不受当地的商界的欢迎,因为企业家们普遍对他们对政府干预的大肆攻击不以为然.
不过,一件偶然的事件给他们带来了转机.
在1967年发生的一次学潮中,商界的领袖们发现,整个智利除了天主教大学经济学院外几乎所有的教育机构都在学生们的抗议中暂时关闭了.
从此以后,"芝加哥弟子"就开始频繁地被邀请到那些企业资助的思想库和杂志发表演说.
至此,他们对智利政策仍然没有什么影响.
在1970年代阿连德总统的政策失败,智利经济陷入危机之后,"芝加哥弟子"第一次获得了政治机会.

皮诺切特以军事政变推翻了阿连德政府并建立了独裁政府后,要解决的任务首先就是控制通货膨胀并把上届政府国有化了的那些企业私有化.
但是,发动军事政变的皮诺切特及其追随者不懂经济,必须寻求经济学家的帮助.
当他们找到那些"芝加哥弟子"后,后者迅速拿出了方案并在政府关键经济部门中获得并长期控制了一批重要职位(比如说经济部长、财政部长等).

他们根据他们所掌握的经济"科学"开出了治疗智利经济问题的药方:必须用看不见的手去代替看得见的手,即用市场去代替政府干预.
被国有化了的企业立即被私有化了,公共开支被大幅度地削减了,对国内市场的保护政策被废除了,智利经济对外国贸易和投资开放了.
除了汇率仍然不允许浮动外,其他的经济政策都直接来源于芝加哥学派的经济学著作.
为了支持这些政策,芝加哥的经济学教授弗里德曼、哈博格以及哈耶克都在随后不久访问了智利并发表了大量的演讲.

这些政策在控制通货膨胀方面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虽然并不如他们所希望的那么快.
随着关税水平的大幅度降低,进口替代制度被废除了,非传统性的出口大幅增长.
随着开放政策的实施,外国投资开始增加,经济开始增长(其负面效应解释失业率不断攀升,实际工资下降),美国媒体以及芝加哥学派经济学家开始鼓吹所谓的"智利奇迹",宣传自由市场经济在智利取得了成功.

智利的成功鼓励了美国,他们随之把该项目扩展到了其他拉丁美洲国家.
美国政府的相关机构决定推广这种模式.
在福特基金会的资助下,其他拉美国家的学生也被招到智利天主教大学进行本科学习,那些学业优秀的学生也被选送到芝加哥大学经济学系专门为拉丁美洲学生设立的一个研究生项目中继续学习(该项目由弗里德曼的同事和朋友哈博格教授主持).
在阿根廷,美国国际发展署资助设立了库依欧项目,让库依欧大学与芝加哥大学和智利天主教大学合作培养经济学家.

在这个过程中,美国政府的国际援助机构,国际合作局及其后继者国际发展署和福特基金会、富布赖特基金会以及洛克菲勒基金会通力合作,牵线搭桥,提供资助.
随着美国经济学界的"新自由主义化",美国的合作教育机构也不再仅限于芝加哥大学,而是扩展到了其他的大学,比如哈佛、耶鲁、斯坦福等.

随着大量的芝加哥大学培养的经济学家回到拉美,这些"芝加哥弟子"在拉丁美洲的影响也逐渐增大,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拉丁美洲的学术界、商界,还表现在政界(其典型就是智利),为新自由主义在拉丁美洲的传播和实施起到了非常关键性的作用.
同时,美国的合作教育机构也不再仅限于芝加哥大学,而是扩展到了其他的大学,比如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等.
这种以教育交流的方式政策和措施为美国在各国培养了众多的亲美精英人物.
这些人中有很多人后来成为拉美国家的"新一代领导人",例如墨西哥总统萨利纳斯就是在美国获得的硕士和博士学位.
而且在他的内阁中,59%的部长或副部长也都拥有美国大学的经济学博士学位.
他们在美国的教育经历使其比较容易接受市场经济理论和西方经济学的主张,在日后拉美国家奉行美国希望的新自由主义改革政策中起了关键的作用.

二美国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与美国价值观的传播绝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对世界最新局势的认识来自媒体传递的信息.
虽然媒体报道的基本理念是客观、公正,但新闻传播者和传播机构的价值观倾向隐藏在新闻报道的字里行间和遣词造句中,这已成为共识.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新闻传播不只是传媒机构利益诉求的需要,也是维护和传播一个国家的价值观的重要渠道.

美国是超级传媒大国,掌握着世界的传媒话语权.
美国传播媒介发布新闻时,虽然标榜"自由、客观、公正",但实际上往往按照自己的政治立场、经济利益和价值观念来筛选和编写新闻,一方面站在美国价值观的立场上、完全按照自己意图描述世界,另一方面,对世界上一些国家作片面的、有偏见的、甚至是歪曲事实的报道.
例如,由于媒体实力、记者人数和媒介技术等方面的差异,以及美军方对各国媒体的管制等因素,美国媒体在很大程度上垄断了有关伊拉克战争的报道,一些亚洲记者,只能靠看电视和上网了解新闻;在卡塔尔的记者除了每天去听美军新闻官的新闻发布外,没有其他消息来源,只能依据美国记者的报道编发新闻.
而战争进程的报道内容,几乎是完全按照美军的意图来发布.
所以,当人们通过媒体的新闻来了解这场战争时,对战争的进程、结果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的认识就无法摆脱美国的主导.

这里以美联社为例分析美国媒体在美国价值观的维护和传播的影响.
一、美联社的机构规模美联社成立于1846年5月,由《纽约先驱报》、《纽约太阳报》、《纽约论坛报》、《纽约商业日报》、《快报》、《纽约信使及问询报》联合组建.
美联社的雇员达4000多人,在世界各地设有250个分支机构.
每天用英语、德语、荷兰语、法语和西班牙语提供超过一百万字的新闻、照片、图片、广播电视声音图像和网上服务.

美联社编辑部门有总编室、国际部、对外部、经济新闻部、体育新闻部、图片新闻部、特稿部、广播新闻部.
1995年,它建立了互联网服务部,通过网络向用户发布新闻.
1999年,美联社兼并了位于英国伦敦的国际电视片交换中心——全球电讯网(WIN),组成美联社电视服务部,成为和路透社并列的世界最大的两家电视新闻供应商,它们两家提供的国际新闻占全球的50%.
即几乎在每一个有国际影响的重大突发事件的现场,都有美联社记者的身影.

美联社是非赢利的新闻合作社,它由所有会员出资运营,并为会员服务,这与其它通讯社都不一样.
目前,美国几乎所有的日报和大多数电台、电视台都已是美联社的会员.
这些会员每年都要向美联社交纳一定的费用,这些费用主要用来进行新闻采集,美联社有义务向各会员提供新闻服务.
现在美联社在全球的订户有近2万家,遍布115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国内订户几乎囊括了美国所有的报纸、电台和电视台.

美联社的新闻覆盖人口达到1亿多,因此,该社成为世界规模最大和新闻生产成本最高的通讯社.
美联社的新闻产品也主导着世界宣传媒介.
2007年,美联社世界报告手册公布的春夏数据显示Google、Yahoo和其他网站的新闻有15%来自美联社,其他网站采用美联社新闻的比例更高.
据统计,全世界每天传播的国际新闻中,80%是来自美国的美联社、合众国际社、英国的路透社和和法国的法新社,其中美联社、合众国际社又占相当分量.
笔者对Yahoo英文网页国际新闻的统计显示:2009年12月27日12:37国际新闻页面上共有18条新闻,其中9条来自美联社,占50%;2010年1月2日,22:34的页面上可以看到22条新闻,其中13条来自美联社,占近60%.

二、美联社的管理与战略应对机制美联社保证新闻时效性主要是靠它与其会员之间建立的一种信息共享机制.
根据美联社与会员的合同:美联社会员的报纸、电台、电视台有义务与美联社及其他会员共享新闻报道,会员每天应该将自己的若干新闻提供给美联社,美联社对会员提供的稿件进行筛选、改写或补充采访后编发.
突发事件或重要新闻发生时,如果美联社的会员最先赶到现场,那么他将有义务将新闻线索提供给美联社,从而使美联社在突发事件和重要新闻事件的报道方面保证时效.
此外,美联社在海外有一大批非会员用户,这些用户大约有8500家,他们遍布世界各地,并且几乎包含了世界所有大型媒体.

在国际新闻界,美联社经常被认为独具慧眼.
在全球网络下的冲击下,美国一些媒体相继关闭驻外新闻机构,减少对国际新闻的报道,采取新闻"本土化"的方案.
但是美联社的"反潮流"的作法颇为引人注目.
在全球许多新闻机构撤销海外记者站转投网络的同时,美联社却反其道而行之,在2003年专门开辟了新的国际新闻机构美联社国际,总部设在印尼的雅加达.
有评论认为,美联社国际延伸了美联社的世界触角,扩张了新闻采集的新模式:跨国联合采访、新闻的全球视角和新媒体即时传播.
据美联社国际的总编辑麦克道尔介绍,在雅加达设总部是因为这里接近世界最大的穆斯林聚居地.
美联社国际总部拥有6名全职记者、3名摄影记者、3名美联社电视职员和10余名当地记者,这样的新闻队伍已经远远超过《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和《洛杉矶时报》等美国大报的记者覆盖密度.
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的美联社分支机构有200名专职和地方新闻工作人员,实现了对当地新闻报道的高密度覆盖.
2006年,经过4年的艰苦谈判,美联社在朝鲜建立了自己的新闻机构,其电视新闻(美联社TN)就设在朝鲜首都平壤,这也是西方国家在朝鲜建立的第一家新闻机构.
2007年,在北京和广州,美联社也设立了分支机构.
据美联社董事会主席兼CEO库利向媒体透露,设立驻朝新闻机构并在北京中心商业区和广州工业园设立分支机构,也加强了对中国新闻的报道.

2008年,美联社在沙特、尼泊尔和斯里兰卡设立新闻机构.
截至目前,美联社国际在全球97个国家设立的新闻机构多达250个,每天但是目前迅速成长的网络市场给新闻通讯社带来巨大的竞争.
比如关于伊拉克的最新报道,读者可以轻而易举从Google找到.
因此,很多新闻机构计划减少国际新闻的预算,订购美联社新闻的数量甚至减少了1/3.
对此,美联社及时调整其新闻产品管理和推广战略.
例如,全方位实施多媒体战略,进行"多媒体报道"尝试和推广等活动,要求记者在报道的时候采取多媒体报道手段,同时完成文字、摄影和摄像多媒体内容报道任务.
同时,美联社将各个分支机构重新整合,将新闻、图片、电视和多媒体功能融成一个整合型的新闻工作室,配合合以先进的技术,让记者同时提供从文字到多媒体的多样式新闻.
另外,还成立了"美联数字"的新部门,专门负责向网络媒体销售该社的产品.
目前,美联社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多媒体数据库.
万多名记者以及工作人员都可以从这个数据库里面提取他们为客户定制的内容.
在这个新的技术时代,意味着以后的媒体服务要转变成为个人进行定制化服务,所以美联社已经开始着手把其所提供的内容进行定制化准备.
通过这种服务,用户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来对收到的美联社内容作个性化处理,同时还可以跟踪信息使用情况.
美联社还强化与新兴媒体的合作,例如google,yahoo等,不仅提高了其收入,而且使其影响受众扩大.
三、美联社报道的内容美联社有一套高度成熟的新闻操作流程和写作技巧,它的新闻思想、新闻报道准则、新闻写作方式都在世界新闻史上留下深刻的足迹和长远的影响.
最早提出新闻要素要包括以五个W(何人、何时、何地、何事、为何)和一个H(为何)的概念,倒金字塔的新闻结构也是从美联社开始得到普及和推广.

新闻报道中的客观性法则(objectivity)(指在新闻报道中,力求客观、中立、不带感情色彩、不加主观评判的一套报道原则及一系列相关手法)也是由美联社最先提出并大力倡导的.
由于美联社的大力倡导,客观性法则在西方被奉为职业理念.
虽然美联社每天向全世界发出万字的消息溶进了美联社记者和编辑人员的信仰,亦即客观、公正,但是作为一个美国的通讯社,美联社的很多思想和理念都是美国价值观的反映,他们宣扬其推崇的社会制度、经济模式和意识形态,在很多时候他们的报道与政府的政策导向是吻合的,只不过是其宣传的手法隐藏在字里行间和报道的技巧里面.

以报道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活动为例.
奥巴马上台后为了修复与伊斯兰国家的关系,2009年6月4日在埃及开罗大学发表了对伊斯兰世界的讲话.
美联社对这次讲话的报道和评论是非常肯定的语气.
不仅以很长的篇幅综合报道了奥巴马演讲的内容,而且还采访了美国国内穆斯林群体的反应,标题就叫做:"美国穆斯林:奥巴马讲话是修复关系的催化剂",文中借用美国穆斯林民众的话语高度赞扬了奥巴马本人,强调了其讲话的重要性(详见http://www3.
signonsandiego.
com/stories/2009/jun/04/us-obama-us-muslims-060409/nation;http://www.
breitbart.
com/article.
phpid=D97CVOMG0&show_article=1;http://news.
aol.
com/article/obama-get-the-dread-out-of-tax-deadline/390566).
奥巴马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以后,美联社从两个方面进行了报道.
一是借诺贝尔评审委员会主席亚格兰及其秘书的话语高度赞扬了奥巴马,提到奥巴马为美国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和它的人民带来了希望;同时,提醒奥巴马在国内还面临着经济复苏、医疗改革等严重的挑战,因为与其外交成就相比,奥巴马在国内并未取得突出政绩.
(报道详见http://news.
yahoo.
com/s/美联社/20091211/美联社_on_re_eu/eu_obama和http://www.
breitbart.
com/article.
phpid=D9B7GRQG1&show_article=1).

美联社在提及其他国家或报道他国的新闻时,常常见缝插针地对他国妄加评论,有时甚至公开针对别的国家,特别是美国的敌对国家,煽动舆论.
例如在报道奥巴马对穆斯林国家的讲话时,特意插进伊朗政府切断电视信号,不让报道这个讲话的提示,以示伊朗的"不友好".
一些记者热衷于报道美国不喜欢的国家的灾祸、犯罪、暴力冲突、社会动乱等等.
对于动不动就用"专制"(autocracy)"极权"(totalitarian)等词汇描绘这些国家的政府,而对这些国家的经济建设成就、社会发展进步则很少给予认真的报道.
其结果是这些国家的形象被歪曲和丑化.
他们对东方国家尤其是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有着根深蒂固的偏见和傲慢.
这些偏见随时嵌入他们所报道的内容之中.
其中对中国的报道是最明显的例子.

每年两会期间,美联社都会发一些聚焦中国的新闻.
虽然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世界有目共睹,但美联社的新闻中还经常以负面的角度来看待这些问题,而总是强调并夸大中国的人权问题、社会安全问题,以及盗版问题等,有些甚至是记者在道听途说的素材上进行加工编辑的.
在关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报道中,美联社并没有对这一吸引世界目光的事件进行密集报道,相反,美联社的报道中并不是肯定中国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提升,而是借用追求"报道平衡"的手法,穿插环境、人权、达尔富尔等问题作背景,并在遣词造句上颇下功夫.
例如,美联社9日凌晨03:02发出的报道以这样一句话开篇:"中国不只是走上世界舞台,它是高高地飞了上去.
"这样一句评论奠定了文章借开幕式报道中国崛起的基调.
在报道奥巴马访华的活动时,与描述奥巴马在穆斯林国家的活动相比,美联社的基调有点肆无忌惮地评论中国和中美关系,以很多不友好的词句描述奥巴马在中国受到的热情招待,并穿插新疆暴乱等中国的负面新闻,并责问中国应该负起责任,遵守国际规则等问题.
(详见http://ca.
news.
yahoo.
com/s/c美联社ress/091117/world/obama_china_analysis;http://dailyjournalonline.
com/articles/2009/12/27/news/doc4b2c29d4a96fd532099074.
txt;http://abcnews.
go.
com/International/wirestoryid=6766897&page=3).

美联社的记者虽然遍布全世界,报道国际新闻是其目标.
但是,在美国记者编辑的眼中,发生在美国以外的事情远远不如美国本国的事情重要.
例如,2009年12月下旬,美联社访问了117名新闻编辑和总监,评选出年度10大新闻如下:1.
美国经济危机;2.
奥巴马就职;3.
医疗保健改革计划;4.
汽车业困境;5.
甲型H1N1流感;6.
阿富汗战争;7.
迈克尔-杰克逊猝逝;8.
胡德堡枪击案;9.
爱德华-肯尼迪病逝;10.
哈得逊河奇迹.
而由Facebook网民评选出的10大新闻为:1.
奥巴马就职;2.
美国经济危机;3.

迈克尔-杰克逊猝逝;4.
哈得逊河奇迹;5.
甲型H1N1流感;6.
医疗保健改革计划;7.
爱德华-肯尼迪病逝;8.
汽车业困境;9.
伊朗政局;10.
索托玛约尔当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
二者对比来看,虽然多数是关乎美国国计民生的大事,但网民比新闻编辑更关注美国以外发生的事情.
而如果美联社的新闻内容以上述内容为主为全球新闻媒介所采用并广为传播的话,无疑帮助美国建立了一种"形象霸权".
也就是说,通过美联社发布的新闻,人们对美国发生的事情的了解多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
不管人们是否有兴趣,美国人对世界的认识时刻通过新闻在无形中影响新闻的读者和观众.

总之,虽然美联社有一套精密健全的制度来保障它新闻作品的准确性、客观性和时效性,但美联社的新闻报道原则全面体现了美国的新闻价值观.
美联社声称其理念为客观性和中立性,但其报道的技巧中却隐藏着明显的价值观倾向,这些价值观倾向通过密集的新闻发布影响着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人们对美国的认识.

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新闻传播越来越超越国界而趋于国际化.
然而国际新闻传播的现存秩序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现象.
由于媒体实力、记者人数和媒介技术等方面的差异,在西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新闻传播的力量对比十分悬殊新闻的流动基本是从前者流向后者.
美联社在占有新闻传播绝对优势的同时,按照自己的政治立场、经济利益和价值观念来筛选和编写新闻,对美国不乐见的国家的报道经常是片面的、有偏见的、甚至是歪曲事实的.
美联社发布的新闻既不会代表这些国家的利益,也不能真正反映这些国家的社会现实.

传播技术的发展也使传媒产品很容易被其他国家受众接受.
美联社以大力开拓国际新闻的全球空间作为目标,显然是要扩大其在全球的影响.
在很多受众不知道也没有时间寻找想要的新闻的时候,很多媒体机构无法进入现场进行报道时,美联社提供的国际新闻显然很容易成为首选.
重要的是美联社的记者对报道事件的认识的判断也就主导了世界多数人的认识.

10gbiz($2.36/月),香港/洛杉矶CN2 GIA线路VPS,香港/日本独立服务器

10gbiz发布了9月优惠方案,针对VPS、独立服务器、站群服务器、高防服务器等均提供了一系列优惠方面,其中香港/洛杉矶CN2 GIA线路VPS主机4折优惠继续,优惠后最低每月仅2.36美元起;日本/香港独立服务器提供特价款首月1.5折27.43美元起;站群/G口服务器首月半价,高防服务器永久8.5折等。这是一家成立于2020年的主机商,提供包括独立服务器租用和VPS主机等产品,数据中心包括美国洛...

哪个好Vultr搬瓦工和Vultr97%,搬瓦工和Vultr全方位比较!

搬瓦工和Vultr哪个好?搬瓦工和Vultr都是非常火爆的国外VPS,可以说是国内网友买的最多的两家,那么搬瓦工和Vultr哪个好?如果要选择VPS,首先我们要考虑成本、服务器质量以及产品的售后服务。老玩家都知道目前在国内最受欢迎的国外VPS服务商vultr和搬瓦工口碑都很不错。搬瓦工和Vultr哪个稳定?搬瓦工和Vultr哪个速度快?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本文从线路、速度、功能、售后等多方面对比这两...

CloudCone:$14/年KVM-512MB/10GB/3TB/洛杉矶机房

CloudCone发布了2021年的闪售活动,提供了几款年付VPS套餐,基于KVM架构,采用Intel® Xeon® Silver 4214 or Xeon® E5s CPU及SSD硬盘组RAID10,最低每年14.02美元起,支持PayPal或者支付宝付款。这是一家成立于2017年的国外VPS主机商,提供VPS和独立服务器租用,数据中心为美国洛杉矶MC机房。下面列出几款年付套餐配置信息。CPU:...

纽约民众抬棺材和裹尸袋上街抗议为你推荐
用户googlephpweb破解忘记phpweb网站后台用户名密码,怎么找回破解360与搜狗腾讯搜搜为什么比不上360比不上搜狗比不上百度 ?cisco2960配置思科的交换机怎么配置cuteftpcuteFTP的使用方法?支付宝账户是什么支付宝的账号是什么啊阅读http客服电话中国移动的人工服务电话号码是多少温州商标注册温州注册商标需要注册公司吗tumblr上不去为什么,爱看软件打不开?页面一直在加载
国外私服 香港新世界电讯 中国特价网 华为4核 ftp教程 lol台服官网 共享主机 东莞数据中心 域名和空间 100m独享 免费私人服务器 安徽双线服务器 重庆电信服务器托管 上海电信测速 英国伦敦 国内域名 贵阳电信测速 杭州电信宽带优惠 114dns 工信部icp备案查询 更多